时间:2022-04-18 09:44:59
导语:在工业科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概述
1.1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云服务功能
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标准的虚拟化与基于面向服务架构,利用资源即服务(R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的思想,采用可扩展语言(XML)技术,提出面向服务的资源描述标准,即将平台中共享的科技资源视作能够提供服务的单元,并按照定义服务的模式进行标准化描述,从而实现异构平台中的资源和服务,能够通过统一的标准接口进行访问和组合,只要遵守架构中提出的标准接口,其他科技服务平台均可实现与本系统的对接,并与本项目平台进行资源和服务整合。在此基础上提供资源搜索引擎,实现科技资源的垂直搜索和数据挖掘,结合科技资源呼叫中心,以达到快速、高效的跨系统、跨平台的资源和服务精准匹配,以此实现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集成化、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通过智能化的共享和协同,为工业设计供需双方提供可随时获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可靠的、优质廉价的云服务功能。
1.2现有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
①现有的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虽然也集成了大型仪器、科技文献及科技数据资源,并建立了呼叫中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设计师的很多需求,但是其仍为多功能的独立系统,彼此之间无法实现智能化信息交流,也缺乏与其它系统间信息的输入输出机制。②目前国内大多数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的远程租赁服务模式由于技术成熟度不够,虽然也能提供工业设计信息与软件解决方案,但是鉴于托管平台安全性技术、用户身份管理技术、企业内外数据集成技术、企业内外应用集成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实际应用中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导致无法进一步推广。③目前国内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缺乏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理想的运作模式是将工业设计相关的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支撑、科技检测服务等方面的相关资源集成,并通过互联网交付给终端用户,以流化收费的方式获得收益。而目前国内这类型共享平台大多数的做法还是依赖用户自身的软硬件基础,通过在线检索,租用服务等方式进行对外服务,这些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因此提升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帮助不大。
2云服务平台及其体系架构
云服务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开放架构,利用Web服务和本体(Ontology)技术对科技服务的质量进行系统、标准的描述,包括通用描述(如服务提供商的信誉、服务所需的时间和服务价格等)和特有描述(如对仪器而言,包括其用途、性能参数和已使用年限等)。基于上述描述,设计相应的资源匹配算法,实现根据用户提出的服务质量需求,快速、高效的跨系统、跨平台的资源和服务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搜索引擎,从而实现科技资源的垂直搜索和数据挖掘,结合科技资源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增值服务。
2.1云服务平台
针对工业设计行业所需的关键共性设计技术,将现代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智能设计等)融入数字化设计中,建立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及资源信息库,形成一套贯穿与工业设计、中试和制造的一体化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高精度、高效率大规模仿真计算方法与分析技术、CAD/CAE/CAPP/CAM/ERP一体化技术,KBE理论与方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制造过程技术等。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技术路线,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服务接口,实现异构系统和平台的数据共享和服务整合。该平台通过承接工业设计、中试项目、试验测试、技术引进、租赁委托等方式开展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服务,建立“项目开发费+服务费+技术转让费+销售收入”的多元化盈利模式。
2.2云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
基于云服务的开放式工业设计创新技术服务集成平台,重点突破了科技服务垂直搜索与精准推送、大型仪器动态数据采集与监控、基于SNS的技术专家协同咨询、技术价格评估、技术技能在线交易等技术,用户通过SSO单点登录享受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科技检测服务等所有子平台的服务,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动态选择和匹配相应服务,并实现服务收入的按需分配,从而创造了一种清晰的商业运营和利润分成模式。引入C2B(需求者-技术方)等商业模式,提供仪器租赁、科技检测、软件与资源等团购服务,通过降低服务消费单价,提高用户使用度,增加平台收益;通过平台会员费、技术供需对接及成果转移佣金、服务资源租用费用、信息定制费、平台广告费等多元化创收模式,确保平台可实现可操作性强、可扩展性好、可持续发展性高的规模化运营。云服务平台包含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科技检测服务等4个子平台。
2.2.1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子平台
该子平台采用C2B模式,通过与工业设计产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充分收集聚合这些企业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需求,通过筛选分类后,将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同需求,以团购方式寻求资源提供方,并积极与担保、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建立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公信力,构建“资源需求方———资源提供方———担保机构———平台管理方”共赢的商业运行模式,将有效解决需求分散、资源供需双方信息不畅的问题。
2.2.2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子平台
该平台基于SAAS这种软件即服务模式,提出技术转移应用服务模式的理念,并针对工业设计业的产业链结构,制定该行业的技术转移服务业务电子化标准,研究并开发支持技术供需者和中介的技术转移应用服务,构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技术转移推广平台。用户可通过低廉的价格获得先进的技术数字内容制作、主题技术展示、技术精准推送、技术转移渠道拓展、技术专家协同咨询、技术科学评估、技术在线交易等强大的服务功能。同时,面向工业设计的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技术价格、先进性、成熟度、转化可行性等评估指标等,为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价值量化提供科学和系统的评价依据。针对技术评估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支持流程化业务管理的在线评估管理系统,实现技术评估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有效地提高技术评估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主要包括用户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评估流程管理、在线评估等子系统。
2.2.3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子平台
针对工业设计模块标准化与模块的划分方法,根据产品各零部件的不同功能,将零部件进行模块分类,综合考虑设计、工艺、制造和采购等多方面的需求,形成一套具有较宽应用范围内产品模块设计与制造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为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2.2.4科技检测服务子平台
该子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并规范科技检测领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形成检测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网上检测超市”,制定科技检测服务平台准入机制,制定检测机构加盟“超市”的规范性制度,进一步扩大科技检测超市加盟户数,聚集更多的优质检测资源;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完善“检测超市”物流配送体系,打通检测及关联服务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依照电子商务模式改进“检测超市”运行手段,建立检测超市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3结语
鉴于目前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目前国内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通过集成工业设计有关的检测支援服务、仪器与文献共享服务以及技术转移服务,以资源及服务的理念,搭建的跨系统、跨平台的科技资源的云技术服务平台,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作者:高超 杨帆 李雷霆 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摘要:人才是国防科技赖以发展的根本。面临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加速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才能跟上机械化、信息化的军队建设和发展步伐。从营造以人为本的科技环境、强化人才培育的力度、推进人才队伍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安全保障制度和政策研究体系几方面提出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
人才是科技发展之本,是科技发展的首要资源。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国防科技发展的长期而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防科学技术的尖端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科技队伍建设和高端专家群体形成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科技人才队伍稳定的重要性。只有切实解决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防科技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1]。
一、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的重要地位
1.自主创新人才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牵涉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最前沿、最敏感的领域,事关国家安全,再加之国际军备竞争的激烈性与不相容性,这就必然决定了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不可能依赖引进,而主要立足于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代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最强大的动力源泉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发挥人才的能力,才能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实力优势,最终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2]。
2.自主创新人才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整体跃升的关键因素
当今时代,国家之间的较量与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较量与竞争,特别是拔尖自主创新人才在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方面具有战略上的对抗性,并引领一国乃至世界国防工业的时展。作为稀缺资源,国防科技工业拔尖自主创新人才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整体跃升与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抢占21世纪高新技术武器竞争的制高点,必须超前培养大批适应未来武器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造就知识经济和高技术武器背景下的自主创新人才,满足国防科技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3.自主创新人才是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振兴的重要保证
“十一五”至2020年,是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形态、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实现由军民分离向军民融合转变,由机械化向数字化转变。在这一战略机遇期内,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与难题,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探索并加以解决,一支素质优良、技术过硬、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是成功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转变的根本力量,是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振兴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以人为本”的全新人才观尚未真正得以牢固树立
由于历史原因与计划经济的影响,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官本位思想依然严重,重仕途、轻技术,重文凭、轻技能,重引进、轻吸收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而人才是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现有国防科技工业的人才政策措施贯彻执行不力,“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人才政策取向未能充分体现;在人才政策制定和出台时缺乏创新性与灵活性,与市场经济没有实现有效对接,二者不和谐的矛盾依然突出。
2.人才队伍结构和分布与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一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传统技术领域的人才相对过剩,而适应武器装备发展要求、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领域中,国内公认、国际知名的原创型和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高层次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级专门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足;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中55岁以上所占比例过大,人才老化明显,且新老交替任务艰巨;三是层级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合理的以高层次人才为塔尖的梯级结构,老、中、青创新人才比例失调;四是区域分布不合理。在部分领域和地区人才结构逐步优化的同时,三线地区和边远地区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人才匮乏的情况依然严重。
3.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与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国防科技工业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受企业、院所制度改革滞后的制约,科学评价、合理使用、有效激励人才的体系尚未形成,人才激励主要依赖于行政推动,内生、长效、规范的机制尚需不断完善;未能有效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存量,冗员较多,人才工作距法制化、规范化尚有明显差距,不能有效指导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专门技能人才按各自的成长渠道发展。
4.人才资源配置体系与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内仍存在狭隘的部门拥有人才观,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尚未实现国防工业科技人才从无序向有序合理的双向流动转变,在人才流动过程中,缺乏诚信、恶意竞争、近亲繁殖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存在严重的人才浪费和人才匮乏并存现象,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尚未形成,还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吸引人才的机制不健全,人才出口不畅,流动不规范,特别是人才流动中人才安全的问题比较突出,重要人才安全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三、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培育的对策建议
1.营造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以人为本”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向创新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其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开发,把“人才兴业”、“人才强企”作为基本战略选择。要始终坚持营造以人为本、广纳群贤、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科技社会发展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确立自主创新人才在国防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作为创新人才基础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逐步建设创新性产业学习体系,提高国防科技产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尊重自主创新人才的首创精神,激发自主创新人才的潜能;尊重科学发展规律,鼓励大胆探索,形成允许适度失败的良好宽松的自主创新氛围。
2.强化对自主创新人才培育的投入力度
在国家财政继续不断增加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物质资本投入与软投入的基础上,还要投入专项资金强化对自主创新人才的培育。
设立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建设基金,为国防科技工业高层次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其重点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国防系统基础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支持,造就一批在重大科技与工程技术领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核心科技自主创新人才;(2)支持一批国防科技重点学科建设,形成相对稳定的自主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并逐步构建和完善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人才终身教育体系;(3)通过对优秀人才、特别是海外归国人才的资金支持,制定特殊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提高其工作、生活待遇,吸引他们在国防系统开创事业,自主创新,形成不同领域的高级专家群体;(4)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军工科研单位参与国际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提高自主创新的起点[3]。
设立国防专业奖学金,扭转报考军工特殊专业优秀生源少的不利局面,吸引和鼓励品学兼优的学子积极报考国防专业,学成为国防服务,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建设不断凝聚和蓄积后备力量。
制定军工人才特殊津贴政策。在以国家为投资主体的军品及国防战略高技术、产品科研生产领域,要按市场价值规律,建立和实施对国防科技工业各类人才的国家补偿制度,研究将人才特殊津贴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特殊人才的长期激励政策,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自主创新热情。
3.推进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整体规划,合理使用,科学考评,有效激励,适时培训”五个环节,对于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其引进可不受单位编制、户口和工资级别的限制。
改革人才选拔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人才。在人才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
改革分配制度,完善奖励制度。以充分体现人才资源价值为出发点,健全保障制度,对自主创新人才实行分层分类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收入分配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分配方式向多元化转变。
建设富有激励作用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一套体现自主创新人才特点的、多元化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革不利于自主创新人才发展的评价制度和做法,建立健全贡献和成果回报机制。
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与交流机制。通过公开招聘、成果转化引才、建立协作关系引才、成立博士后流动站引才等多种形式,选拔引进优秀自主创新人才。
4.建立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人才安全保障制度
从保障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人才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聪明才智,规范创新人才流动程序等方面,对涉及国家武器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创新人才加以法律保护和制约,通过法律法规对自主创新人才进行引导和规范。建立掌握核心技术秘密的自主创新人才不能随意脱离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以防止人才流失,确保国防军工的安全[4]。
5.建立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政策研究体系
建立自主创新人才政策研究体系,为自主创新人才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积极组织和开展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人才工作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研究讨论,进行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人才安全预警机制研究,提升创新人才管理手段,改变创新人才管理静态、死板、简单、僵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人才管理的人性化、动态化、科学化、信息化[5]。通过创新人才问题研究,为制定相应的自主创新人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政策制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摘要:在我们国家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许多别国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工业建筑工程科技都进入国内,我们国家也随着开展了工程科技的革新,国内的工业建筑工程科技正以向科技化及健康的走向发展着。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工业建筑工程科技走向进行分析。
关键字:工业建筑;科技;走向;分析
1 目前国内新型科技的使用情况
1.1建筑装饰工程科技的革新和走向
近些年来,国内的建筑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进步提供了非常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建筑装饰工程科技在科技与环保理念之下,同样获得了巨大的进步。20世纪末,国内的装饰工程科技开始与外国的先进科技不差上下,但在可持续走向的过程中碰到了瓶颈时期,导致装饰工程科技最终于国内当下阶段,造成国内装饰行业得不到快速的发展进步。
自21世纪以来,装饰行业的企业市场理念开始加强,针对国内日益提升工业建筑的准求,企业的眼光投在了盲目追寻世界上先进科技上,引用和选用了先进的工程科技。譬如:背栓系列、石材干挂科技、组合式单体幕墙科技、点式幕墙科技、金属幕墙科技、微晶玻璃与陶瓷复合科技、木制品部品集成科技、石材毛面铺设整体研磨等。在先进科技的作用下,导致高科技因素在装饰行业蜂拥而至,不少的工业产品直接在装饰工程中所使用,金属材料装饰、玻璃制品的装饰、复合性材料的装饰、木制品部品集成装饰等先进科技的出现,从根本上使得装饰工程发生变化,时代感越来越强,产品精度高,工程质量好,工程工期短,无污染的独特优势导致他们在装饰工程中得到获得越来越多的展现契机。这些先进的装饰材料和工程科技,在工业建筑中为工业生产的提升发挥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接连和固定是装饰工程作业必然会濒临许多方面的矛盾,各种高性能的黏结剂的出现完全使得传统的模式得到变化更新,在确保使用强度的前提之下,弹性黏结消除了钢性黏结的弊端。免漆饰面工艺与环保油漆的使用,本质上改变了现实中油漆作业造成的化学污染的情况,免漆饰面的形成,现场全部取消油漆工的作业,从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反映工程水平的提高与走向。环保油漆的运用,不光造成工程工作者的身体安全获得了保证,而且成功预防了由油漆造成的有害气体而延误工程竣工时候的正常运用,同时材料的耐火性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工业建筑自身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年限获得了提升。
1.2 更多的新科技新材料在混凝土工程中的使用
1.2.1清水混凝土工程科技
因当下国内人口在不断的增多,每个人所占有的空间在不断的降低,为了得到更为优越的居住环境,高层建筑走向变成必然。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对工艺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投入开始增多起来。清水混凝土科技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科技中的一项新科技,它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的混凝土,质朴自然,展现了人们重归于大自然的科学认识。
除此之外,遵从装饰所达到的效果分为3类: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科技是混凝土科技的一项全新科技,因其直接以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使得整个工程建筑变得简便快捷,减少了工程建筑成本,使得整个工程的速度也增快了不少,同时也减少了工程竣工之后的维修费用问题。这种类型的工业建筑工程提升了整个建筑的稳定度,减少了工程成本,对当今的工业建筑是有益无害的。
1.2.2 混凝土工程的新材料――钢纤维砼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走向,人类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只为了居住性和生产适用性,而且还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让建筑呈现出艺术美感。标志性的住宅和工业建筑也成了人们追求的方向,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工程科技的要求就提高了。为了使建筑的艺术感和实用性都能得到体现,我国建筑行业的专家研究出了钢纤维砼。钢纤维砼是在普通砼中掺入适量钢纤维经拌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它不仅能改善砼抗拉强度低的缺点,而且能增强砼构件的抗剪、抗裂能力、耐久能力,能使脆性砼具有较好的延性特征。另外,钢纤维砼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因而它使构件具有优良的抗冲击能力,对于结构抗震性有极大改善。钢纤维砼的应用,是混凝土工程科技中的一项突破,它弥补了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建筑工程科技的走向。
1.3 新型防水工程科技在工程中的大区域使用
1.3.1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兼有承重、围护和抗渗的功能,还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及耐侵蚀要求。与卷材防水层等相比,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操作简便、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程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检查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工业建筑中经常采用。
1.3.2 防水材料的更新走向
运用防水材料达到防水效果的传统作业方式是沥青防水,现在通过科研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走向出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密封膏等高效弹性防水作业。防水工程在向冷作业方向走向,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以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材料为例,它是以高强度水泥为载体,经特有活性物质和微硅粉改性而成,以此为基础,我们已经开发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涂料、混凝土外加剂、结构修补砂浆等多种产品。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大区域使用。通过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实践验证,水泥基渗透非晶防水材料渗透性强,防水性能持久,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自我修复功能,整体防水性强,能抵御化学物质的侵蚀,并对钢筋起保护作用;而且环保无毒,不产生危害气体,工程简单,对复杂混凝土基面适应性好。任何复杂环境尤其是水位经常波动、变化,以及经常受到机械震动的环境下,如溢洪道、水池、地铁隧道、地下室等结构,水泥基渗透型非结晶防水材料优越性能更加突出,解决了一般防水材料无法解决的难题。
2 现代工业建筑工程科技的走向
以最小的代价谋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建筑科技活动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下,现代建
筑科技的走向呈现出一系列重要走向。剖析和揭示这些走向走向有助于认识和推动建筑科技的进步。
2.1 高科技化走向
新科技革命成果向建筑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渗透,是科技运动的现代特征,是建筑科技高科技化走向的基本形式。这种渗透推动着建筑科技体系内涵与外延的迅速拓展,出现了结构精密化、功能多元化、布局集约化、驱动电力化、操作机械化、控制智能化、运转长寿化的高新科技化走向。建材科技向高科技指标、构件化、多功能建筑材料方向走向。在这种走向中,工业建筑的工程科技也随之向着高科技方向走向,利用更加先进的工程科技,使整个工程过程合理化、高效化是工业建筑工程的核心理念。
2.2 生态化走向
生态化使得建材科技奔向开发高质量、低消耗、长寿命、高性能、生产与废弃后的降解过程对环境形成的作用是比较小的建筑材料方向走向;追求建筑设计目标、设计过程以及建筑工程的未来运行,一定要兼顾到对生态环境形成的不良影响,争取选择那些低污染、耗能少的建筑材料与科技器械,提升建筑物的运用时间,争取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相统一。在这样的走向中,建筑的灵活性将成为工业建筑工程科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使用高科技材料的同时也要有助于周围生态的和谐走向,另外在建筑使用价值结束后建筑的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要在建筑工程的考虑之中。
2.3 工业化走向
工业化是当下建筑事业的走向方向,它试图将互换性和流水线引到建筑活动,以准化、工厂化的系统科技改造建筑业的陈旧生产模式。从建筑构件到外部脚手架等都能够由工业生产完成,标准化的实施使得建筑的高效率提高,为以后的工业建筑工程科技的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3 结束语
工业建筑工程科技的走向跟许多的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最终的方向决定在当下生产的需求、科技的进步、外界环境的要求。只有满足这样要求的建筑工程科技才可为工业建筑提供最好的需求。工业建筑工程科技的走向将奔向高科技和一体化的走向发展。
[摘要]陕西农产品加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但总体而言,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陕西农产品加工科技水平普遍落后。因此,分析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并寻求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问题;对策
1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水平整体落后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落后,初级加工占有重大比例。2008年,全省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中,从事粮食储藏、面粉和淀粉加工等初加工的企业占到粮食加工企业总数的63.1%;肉类加工企业中,从事初级屠宰的企业占到肉类加工企业总数的74.3%。
1.2农产品加工装备整体水平及其机械性能低
同其他先进水平省份比较,农产品加工业在陕西的装备普遍落后,原因可能是受机械工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整体制约。目前,技术装备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水平农产品加工企业占80%以上,只有5%的技术装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简陋、规模小,加工装备的机械化程度低,必然造成加工能力低下。
1.3科技投入及成果转化不足
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少,农业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投入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7%~27%。这使得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水平很难得到快速提高,使得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企业竞争力不强。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专门的研发经费,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机制不完善、科研队伍人才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示范带动作用不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为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服务。
科技转化能力低,高新技术未能很好转化。全省食品产品万余种,90%以上属初加工和粗加工产品,精深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对相关产业带动力不强,科技转化能力低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1.4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企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陕西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差,在科技创新意识、产品质量控制、研发条件、科研开发投入、知识产权拥有的数量、员工培训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公司相比,差距大。多数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所谓“科技投入”或“高科技驱动”等,多是从国外进口设备,而不是用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与开发,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科研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2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的需求
根据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趋势及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现状,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科技需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2.1农产品深度加工关键技术的需求
2.1.1大宗农产品传统加工技术的提升改造
陕西农产品重点需要开展肉制品、粮油、果蔬、乳制品、烟酒茶胶等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突破酶工程、生物工程以及高效分离、杀菌、防腐、干燥等农产品精细加工技术,引进开发一批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创出一批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建立若干农产品深加工示范生产线,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陕西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2需要农产品产后保鲜、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产品系列开发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陕西农产品生产存在用途不专、品质不高、定位趋同、效益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为优势农产品生产提供系列优质专用良种,区域化、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优质、高效、栽培(养殖)技术,以及配套的收获、仓储、运输、加工、包装等技术。
陕西农产品目前仍以鲜食、原料和初级加工品消费为主,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资源系列多级化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产业链短、经济规模小、附加值低,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迫切需要农产品产后保鲜、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产品系列开发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
2.2技术装备方面的需求
目前,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局限。一是设备进口,成本高,加大了产业发展的投资。而受投资影响,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得不到发展,制约了规模加工的发展。导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装备的落后,影响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设备进口,维修麻烦,配件价格高,更换配件费钱又费时,影响了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现阶段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需要质量好、性能强、技术高的国内自主研发产品。
2.3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许多企业重引进、轻研发,重设备、轻技术。因此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新时期有下列需要:
2.3.1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需求
投资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风险性,它需要巨大的一次性投入。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金融体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
2.3.2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需求
技术创新主体是指参与技术创新活动过程、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我国绝大多数加工企业技术却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陕西情况也一样。长期以来,技术创新主体本末倒置,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次要的角色。而研究开发机构和政府成了创新的主体,这是很不正常的情况。
2.3.3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作为中介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传播技术的局限性很大。因此就必须用中介信息来搭起在确定何时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市场并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的情况下一座桥梁弥补不足。而陕西目前对中介信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到位,许多加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计算机网络设施,还不能进行快速多渠道的信息联络,这样,科研院所和高校与市场在创新技术方面难以直接联系,这一方面造成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受到了较大限制。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成果也难以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需求
2.4.1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针对陕西农产加工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研究开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建立食品安全监督与评价体系,构建陕西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平台,满足对农产加工食品安全保障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
2.4.2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尽管已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但普遍标准旧,在有害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农药残留量等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上与国际标准相比差距大,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开展重点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借鉴国外推行GMP、HACCP、ISO9000质量管理规范的先进经验,构建陕西大宗农产品主要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提出与国际接轨且适合陕西实际的大宗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促进加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陕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3.1技术创新的推进和增加科技资金投入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科技和市场一样,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也是农业产业化得以腾飞的双翼和升级的阶梯。农产品加工业只有以科技为先导才会持续发展,成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政府要加大农产品加工的科技投入力度,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科技的发展,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扭转产后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十二五”期间的各项科技计划中重点予以支持,实现重大突破。
3.2采取投入主体多元化的形式,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发展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加强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质量标准化、加工原料规格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专业化、运营一体化。建议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农产品种类,在重点生产区域,采取多元化投资的形式,重点抓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
3.3引导科研单位的参与,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实行产销一体运行,以市场为导向,从而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实行“公司+农户+科研院所(高校)”的新型运营模式,促进三者的紧密结合,探索出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先导,以农户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化、规模化运营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化与升级。
3.4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与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市场、技术、信息三者都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尽快建立健全可辐射陕北、关中、陕南的市场、技术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专家咨询系统,指导全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尽量减少一哄而上、盲目重建的现象。
摘 要: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无疑成为科技发展评价中的关键环节。采用DEA方法对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指出了南通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不高、行业综合效率差距较大、重点行业存在投入冗余等问题,建议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工业;科技创新;评价;DEA模型;传统产业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足够的科技投入强度和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是提高科技产出效率、增强地区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仅取决于科技投入的总量,更为关键的是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因此,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无疑成为科技发展评价中的关键环节。本文有针对性的从工业行业角度出发,采用DEA方法对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
科技活动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及相关的科技服务3类活动,其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又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R&D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前提。
1.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科技活动人员是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前提和基础。201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6.07 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活动人员(R&D人员)3.63 万人,分别比2011 年增长16.8%和13.0%;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65.0%,比2011 年(61.8%)提高3.2 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员中R&D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人力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科技活动人员均超过5 000人,这三个行业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分别达到60.1%、58.9%和55.1%。
2.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加大
科技经费投入是确保科技活动人员开展各项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2012 年,南通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 941家,其中,有R&D活动的1 191家,比2011年增加298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4.1%,比2011年提高6.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96.10亿元,比2011年增长23.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的1.9%提高到2012年的2.2%。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主体作用明显。2012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59.99亿元,比2011年增长23.5%,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为62.4%;小微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36.11亿元,比2011年增长23.4%,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为37.6%。
分行业看制造业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的绝对主体。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95.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99.2%,R&D经费投入超亿元的行业有17个,其中超十亿元的行业有2个,分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科技产出水平不断提升
二、绩效评价
(一)DEA模型的选取
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是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Cooper等学者提出的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部门)进行相对有效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结合国内DEA研究的实际应用,本文选取使用较多的两个模型模型C2R和BC2模型。其中,C2R模型可以用来评价决策单元是否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BC2模型则是用来评价决策单元的技术有效性。
1.C2R模型原理及评价
2.BC2模型原理及评价
C2R模型假设分析主体在固定规模收益下运营,但若存在变动规模收益,则会导致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不可区分。BC2模型将综合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综合效率表示投入产出项资源配置及规模大小是否适当,在固定投入下,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之间的比率。纯技术效率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配置比例,用于衡量是否有过多的投入造成浪费,或过少的产出而生产能力不足。规模效率表示整体投入资源的规模大小是否适当。规模收益是指投入要素等比例增加时对总产出的影响,共有3种形式,最适当的形式为规模收益不变,即投入与产出成等比例增加;规模收益递增是指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收益递减是指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DEA无效除了来自资源配置(投入产出)不当的因素外,也可能源于投入的不适度规模,可以通过调整投入规模改进其无效的状态。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工业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系统比较复杂,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既要考虑到科研创新能力又要考虑到效益性。评价体系分为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大部分,在科技投入指标中,包含人力资源投入指标和经费投入指标。其中,R&D人员是由参加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及应分摊在R&D项目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员的全时当量两部分相加计算而来,更能有效地衡量对人力资源的实际投入;经费投入指标中,R&D经费内部支出反映了对科技活动的实际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反映了工业企业引进吸收新技术和改造落后产能的力度;新产品研发投入反映了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在科技产出指标中,专利申请量是体现工业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指标,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则是了反映工业企业的产出效益以及投入增加所带来的产出成果。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见表1)。
[提要] 近几年来,巴州石化工业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巴州主要大宗工业品原油产量585.2万吨,同比增长0.2%,原油加工量64.8万吨,同比增长12.5%;天然气产量开采量19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4%。石化产业的废水、废气排放占到全州总排放的70%和59%以上。本文结合巴州实际,对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推进巴州石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科技进步;工业;循环经济
原标题:科技进步推动石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以新疆巴州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3日
一、巴州石化工业经济现状
在巴州工业经济发展中,石油天然气开采占本地工业的主导地位,短期内这种工业格局仍将继续。2011年巴州主要大宗工业品原油产量584.12万吨,天然气开采量1,721,723万立方米,2009~2011年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利润率仍保持继续增长态势,分别为48.38%、49.78%、49.84%。2012年石油天然气工业增加值占巴州工业增加值的75%,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导地位预计在今后几年仍难以撼动。几年来,当地通过科技进步发展石化工业循环经济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压力巨大。因此,无论从经济质量还是从环境承载能力看,加快科技进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特别是提升石油天然气等化工主导产业,是巴州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选择。
二、科学技术在推进巴州石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问题
(一)发展石化工业循环经济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战略性需求。2011年全州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电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值综合能耗等各项指标较上年同期已有所下降,但与其他地市相比,还很不理想。2012年巴州工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石油工业所占比过高,受到国际经济大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地方难以左右,因而在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石油天然气产业中所运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等产业规模小,贡献偏低。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增加造成石油天然气生产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生产效益下降。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产业效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的利润率,但这同时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
(二)巴州石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和附加值低。巴州石油天然气主要靠数量增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走以质取胜的集约化发展之路。近年来,巴州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石化工业循环经济成效已初步显现,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一是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成效初显,但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一个较长过程。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对巴州石化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工艺改进、污染减排等影响非常明显,但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巴州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虽然在节能降耗、废物利用等点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面上情况来看,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缺少高新技术产业,而且传统产业不大不强。石油天然气等总量比较大的行业门类,也只是依赖1~2个产业,且一个产业又往往依赖个别大企业,产业基础很不稳定。加之区域特色不明显,县区之间产业同构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三)工业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在石化工业循环经济中科技创新不足。2011年,巴州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用电量为118,261.00千瓦,比重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7.34%。2011年巴州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疆平均水平,居全疆倒数第二位;每亿元工业增加值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分列全疆倒数第四、第二、第三位。由于石油石化产业中的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投入不够,许多石化工业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重点节点得不到突破。由环境污染导致的事件时有发生,将会对环境带来极大的、无法弥补的破坏。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造成能源巨大的浪费,在能源生产的过程中也存在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进行简单开采,造成能源基地的污染、浪费和环境破坏。造成环境巨大的代价,生产大量投入,能耗水平高,环境压力大,社会和谐稳定问题不容忽视。循环经济可以解决能耗和污染的诸多问题,发展的好还可以降低能耗水平、提升企业效益,产生新的增加值,但这需要在科技创新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解决石化工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因此,我们发展石化工业循环经济,不仅仅是解决企业生产问题,更应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在巴州石油天然气行业、重点领域形成一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工业园等等,以逐步形成巴州特色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对加快巴州科技进步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战略性很强的决策。对我们政府管理部门而言,要发挥“看得见这只手”的作用,为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对于企业来说,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不可能在现有低技术水平上得到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强化规划引导,促进产业结构向石化循环经济调整升级。按照巴州已有的工业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石油天然气中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意识地根据现有产业结构与石油天然气产业定位有选择的招商。对石油、石化上下游产业招商给予支持,特别是能接通石化上下游的产业、产品、生产工厂和技术要积极引进,鼓励用各种新技术来解决上下游在循环经济利用上的瓶颈和难题,落实循环经济所需的各项要求。
(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在巴州石化工业循环经济中的投入。我们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势条件就是拥有资源,这是巴州实现工业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这为巴州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特色工业产业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一是库尔勒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影响力和吸引力都明显增强;二是自治州相继出台了实施“工业强州”的意见和加快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随着自治州“创新发展环境”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大改善了巴州的投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这也为加大科技创新在石化循环经济的投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发挥好政府的协调职能,加大对石化工业循环经济的支持。除了借助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节,巴州地方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和石油天然气企业的沟通与联系,排除企业顾虑及消极思想,为企业利用创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出谋划策,加大对石化工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经济、科技、环保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创造条件,为区域间的技术经验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可尝试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项目库,积极为企业收集、提供最新科技信息。组织消化吸收和创新,促成国内外已有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将企业培育成为技术运用与推广的主体,将有利于巴州石油、石化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和技术落地给予更多的支持。
(四)探索扶持机制,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环境。巴州对鼓励推广新技术运用的各项制度已初步建立,但系统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健全和完善。巴州制定出台了部分政策措施,指导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但从总体来讲,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配套措施不全,缺少有效的激励政策、资金支持、回收处理体系和合理费用机制来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我们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石油天然气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企业主体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石化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除对一些重大项目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进行直接投资外,对一些符合国家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可通过积极组织科学技术项目、科技贴息项目、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和国债项目等,争取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也可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支持。
(五)坚持科技创新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巴州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坚持优势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集中精力优先发展支柱产业;坚持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坚持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扩大就业相结合。制定了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工作目标,坚持把工业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作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抓手。目前,巴州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需要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巴州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坚决防止无序开采资源,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推进石化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科学管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在石化产业的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在循环经济的投入,利用循环经济促进石油石化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摘 要:基于科技服务能力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开发园区重要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就建好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科技创新硬件支撑,整合建设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园区技术产权交易平台,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专业测试和行业检测平台,着力打造全流程的投融资平台等方面,提出一些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工业园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路径;衡阳市
园区是一种发展规模工业的新兴载体,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重心,是一种集研究、开发、生产、交换于一体的新型组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整合利用资源、提高产业聚集度的有效形式,同时又是推动招商引资和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的发展有利于资源整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企业的产业关联、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因而对发展“两型社会”和实现新型工业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衡阳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衡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招商引资和外向经济的重要载体、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
目前,中国沿海地区、中东部地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换代阶段,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往中西部地区,我们衡阳地区毗邻珠江三角洲,在这次的地区扩展、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当把握这一千载难遇的机会,促进衡阳工业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衡阳工业。虽然衡阳工业园区取得了诸多辉煌成绩,为衡阳发展作出瞩目的贡献,但是目前,衡阳工业园区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和沿海城市、中东部地区工业园区对比有着较大的差距,例如,规模相对较小、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小等等,但最为突出的是缺乏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园区的加速发展。本文欲结合衡阳市工业园区的特点,探讨如何建设适合衡阳工业园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一、创新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意义及需求
创新科技平台是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工业园区企业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衡阳市工业园区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2011年,高新区成功获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以此为契机,高新区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对接省、市知识产权局、高校、研究所、企业,形成了官、产、学、研相互联动,互转化科研成果的良好机制,做强了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先进企业。此外,衡阳高新区还依托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在增压器领域,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强大的科研和生产能力,制定实施5项行业标准,成为国家涡轮增压器行业标准的主导企业;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凭借其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但从总体上看,衡阳市园区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和效率低下,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二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够;上是缺乏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三是没有建立多途径的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的融资途径。衡阳市科技平台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许多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
二、建设园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对策
1.建好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科技创新硬件支撑。价格高昂、日常使用率却不高的大型高档科学仪器,往往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工业园区科技服务平台应当以“共享、共用、共建、高效”的运行机制为核心,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信息库,对园区内企业现有科学仪器设备运行和管理的信息化;制定灵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共建共享的办法,节约企业购置大型仪器成本,避免园区内企业重复购置大型设备,降低设备的闲置率,拓展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2.整合建设科技文献平台,提供深加工增值服务。加强文献平台的软硬件系统建设。科技文献资料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建议政府加强园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扩充科技文献资源的种类与服务范围,努力使园区文献资源基本覆盖园区企业类型,建立科技综合情报咨询与信息分析支持系统,并与国家级、省级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挂钩联盟,让园区内的企业低费用或免费的共享各类科技文献信息。另外园区应当根据企业科技发展需要建立专业对口的博士后流动站,或是成立一批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及专业咨询机构将科技情报文献资料针对园区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加工,结合产业发展方向,为企业量身定制研发各类文献、专利、标准等数据,为创新创业提供腾飞“跳板”。
3.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创业服务环境,降低中小企业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包括政策、管理、金融、人力资源、开办场地以及专业化支撑等在内的综合性企业孵化服务,提高孵化能。建立衡阳工业园区高技术创业中心,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孵化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以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牵头成立的职教服务集团,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4.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与成果转化相关的网上交易,建立一批园区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鉴定、和认证、人才、专利服务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结合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加快科技评估机构建设,推动一批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建立适应科技事业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投融资体制,发展各类科技创业投资机构,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5.高起点建设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一是积极地搭建产学研联网平台,搜集并公布园区辖区及衡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及成果、产业发展导向、企业技术需求信息等,便于供需双方及时沟通了解信息。二是建立并扩大产学研联盟,加强企业与地区内各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开发课题研究,这样使得高校课题研究更有实用性,也能弥补企业因为缺乏专业科研人才在科研方面的欠缺。
6.组建园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并不断扩大覆盖范围。要创新科技成果的交易模式和运作机制,完善认证、评估,公证、会计等中介服务体系,推动专利技术成果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交易,使之逐步成为面向园区辖区及周边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技术交易平台。还要加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与国家专利服务等方面的对接,推动与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的合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质押、风投、上市等多种融资活动,更好地为企业融资服务。
7.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专业测试和行业检测平台。结合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新材料、现代中药、食品安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在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同时,将衡阳市优势产业的标准转化为国家、国际标准。以衡阳科技检测中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整合衡阳市现有的较为分散的分析测试中心和行业检测机构,提供系统全面、质量可靠的行业检测和专业测试服务,将科技检测中心建设成为衡阳市乃至湖南省的科技检测服务窗口。
8.建立投融资服务公共平台。一是建立以园区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为基础,灵活多样的创业企业孵化机制和多方位的金融服务平台。园区也应与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共同建立风险投资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园区内企业项目资金需求情况,为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与园区企业建立合作的桥梁。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降低其设立的门槛,鼓励其向创新活动的中上游延伸,并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联合一批有实力的投资公司、会计、审计及法律事务所等其他中介机构,建立科技中介服务战略同盟,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科技中介的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完善园区内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体系。园区内企业发行股票和上市,可以迅速为企业融资,同时也能降低企业本身的风险,且资本将在社会监督下使用,是一种非常可取的良性融资渠道。但是目前国内对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园区应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企业上市的法律咨询和辅导服务工作,且为企业和证监会起到一个沟通的桥梁作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增加科技投入的总量,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但科技投入虽然重要,其投入的针对性、合理性和使用的有效性更为重要,科技投入能否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关键还要看科技投入的效率如何。因此,本文依据近几年全区工业各行业科技投入与产出数据,分析各行业科技投入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供领导参考。
关键词:工业;科技投入;有效性分析
一、江北区工业行业科技投入现状
(一)江北区工业行业科技经费投入现状
全区工业R&D经费投入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6-2010年期间,全区工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3.4%,增幅远高于GDP增长水平。工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也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2.15%,与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全区工业行业R&D经费投入存在较大差异。2010年,全区26个工业行业中,有R&D经费投入的有17个行业,且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和装备制造行业。该两类行业10年R&D经费累计投入3.6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6%。
(二)江北区工业行业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2006-2010年期间,全区工业科技活动人员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达到了16.2%,表明全区在科技人员投入方面力度相当大,同时也说明全区在人才对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和大力支持。
但与此同时,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增幅相比其总量增长,差距明显。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主要行业比重均维持在5%-9%左右,上升趋势缓慢。一方面说明科技人才的培养还相对较为缓慢,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劳动力,人才资源匮乏;另一方面,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如何处理好保持科技活动人员的稳定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江北区工业行业科技投入有效性分析
根据科技投入分析情况,本文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中的BCC模式进行分析。在应用DEA模型进行有效性测度时,如果决策单元评价值为1,就判定有效,小于1则判定无效。
(一)科技投入有效性评价指标
对于科技投入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结合江北实际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将评价指标分为人力投入有效性和财力投入有效性一级指标,分别下设四个二级指标:科技活动人数 (投入)、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投入)、每百名科技活动人员拥有专利数(产出)、科技活动人员人均新产品产值(产出);以及R&D经费投入总额(投入)、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投入)、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产出)和万元R&D经费新增增加值(产出)。
(二)江北区工业行业科技投入有效性评价
由于科技活动从投入到产出,需要一个过程,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为更加准确的评价全区工业行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的好坏,我们采用2006-2010年五年的平均数,从而使数据更加平稳,减少峰值数值的影响。
1.科技财力投入有效性分析
对全区17个工业行业的科技财力两投入两产出系统,利用DEA软件分析求解,得出以下评价结果。
从上述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全区17个工业行业中,科技财力投入仅有2个行业为有效(综合效率值①评价值为1,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塑料制品业),其他15个行业中,9个行业为纯技术有效②,仅有两个行业的规模效率③值接近1,且14个行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Drs),一个行业(食品加工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Irs)。
从行业来看,全区几大重点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装备制造业的科技财力投入的纯技术有效性已达到DEA有效,但规模效率普遍偏低,最高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也仅达到0.74,而且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几大重点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科技财力存在投入冗余。
传统的几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等行业的纯技术有效性偏低,食品制造业仅为0.6,而纺织业更是仅有0.17,而规模效率接近最优。这说明此类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想通过增加科技财力投入,依靠扩大规模来提高产出效率的空间已经不大,要从技术层面提高效率,即此类企业要在现有科技投入水平下加大对于设备的更新,科技技术含量的提高。
2.科技人力投入有效性分析
对全区17个工业行业的科技人力两投入两产出系统,利用DEA软件分析求解,得出以下评价结果。
从上述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全区17个行业中,科技人力投入有4个行业为有效,分别是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与财力投入相反,这几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人力投入均达到了有效。其余13个行业中,纯技术有效的有一个,为金属制品业,规模有效的一个,为家具制造业。
全区几大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人力投入达到有效,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人力投入规模效率均达到了0.9以上,即接近效率水平但在投入的纯技术效率上普遍偏低。
3.科技投入总体有效性分析
上述分别对财力和人力两方面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现将两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融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全区17个工业行业中,8个行业科技投入为有效,纯技术和规模都无效的有三个行业,分别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制造和食品制造业,其余行业(多为装备制造行业)均为纯技术有效,但规模无效,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全区企业特别是重点行业企业科技投入资金利用率不高,存在投入冗余。
三、结论
科技投入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因此其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上文通过对江北区工业各行业科技投入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横向比较发现:
(1)全区工业重点行业科技投入总体有效性不足。17个行业中,科技投入有效的占47.1%,重点行业中,仅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科技投入为相对有效,包括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等装备制造行业科技投入效用均存在不足。
(2)不同行业在科技财力投入和科技人力投入有效性方面表现不一。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科技人力投入有效,但科技财力有效性不足;交通运输设备的科技人力投入效用值仅为0.07,为各行业最低;其他各大主要装备制造行业的科技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均表现为非有效。
摘 要:为满足国防科技领域建设学习型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挥北京理工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的综合优势,为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在职高层次人才提供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前沿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发国防科技领域高级研修班项目,以促进企业学术带头人科研领导能力提升、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科研开发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专业技能提升。该项目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设计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技术平台和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形成一支由国内本领域的知名教授、本行业的领军人物以及行业内、军方知名专家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建立培训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开创了一条科研合作带动人员培训的新校企合作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高校探索如何发挥专业优势为特定行业企业和特定人群提供终身学习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示范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一、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合作继续教育的背景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它是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员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由于课程是随着学科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动态调整的,因此可以满足企业对员工常态的继续教育以及晋升职称对知识、能力提升的需求。国防科技领域人员在科研能力提升、管理能力提升、知识更新等方面具有广泛的需求。为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学习创新、协调沟通、演讲报告、总结提炼”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北京理工大学责无旁贷,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对工作在企业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需要晋升各种高一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培养、培训,充分发挥北京理工大学的军工专业优势,开发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项目,该项目立足国防、面向全国、服务地方,为全国军工行业学术带头人(含型号研制领导、项目负责人等)科研领导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科研开发能力提升、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提升、高技能人员技能提升提供高级研修课程。基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学习时间少、专业性强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中、短期强化课程,向其提供相应的补充性和前瞻性知识。研修班项目既有偏重综合管理技能、开阔管理者专业视野、提升和完善管理者素养的课程,也有偏重某一具体管理或技术领域的知识与技巧、为企业迅速提高竞争力及管理能力的课程。
该项目的目标是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以坚持针对性、实效性为原则,为企业科研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搭建知识更新平台,开发人才的潜在能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使专业技术人员紧跟日益快速更新的知识的步伐,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通过高层次人才培训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保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培养、积累人才和智力资源。
二、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合作,构建继续教育互利双赢模式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以北京理工大学雄厚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具有兵器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等多个全国重点学科,而这些学科与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密切联系,北京理工大学在这些学科领域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科研合作。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学校重点学科,以学校专业教学实验基础为龙头,整合学校优势、办学经验等多方面资源,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双方优势,构建了真正的互利双赢模式。
一方面,对学校而言,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办学,可以使我们的继续教育走上开放办学的路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高校社会形象;还可以通过面向企业来探索继续教育的其他途径和模式,获得第一手资料。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一线职工进行直接交流,接受生产实践锻炼,从而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平台。由于继续教育所特有的高层次性、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等基本属性,决定了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是“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的教材”,这必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起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一个企业要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要依靠人才来实现。实现校企联合开展继续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通过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可以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同时,通过培训开展学术交流和研发活动,相互促进各自关切问题的解决。
三、项目特点
(一)制定培训方案,体现军工特色
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合作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坚持为学员服务的原则,紧密结合学员的科研工作,认真组织校内、外专家反复研究,制定培训方案,设计和精选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重点,体现职业教育培训特色,突出案例教学。为企业高级管理者、技术人员量身订作,立足企业管理、生产、科研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呈现丰富的实战案例,通过分析和演练,掌握专业技巧,即学即用。
(二)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针对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培训学员这一学习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为学员配备了最好的教室、师资力量以及优质的班主任。每期培训班开学前,都对学员进行需求调查。为了保证联合培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师资队伍是关键。由于参加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且长期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因此培训项目的师资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同时具有本领域高瞻远瞩的视野,还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其兵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全国领先的优势,充分利用大学教学资源的优势,汇集国内本领域的知名教授、本行业的领军人物以及行业内、军方等其他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组织。
(三)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培训管理队伍
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在项目计划、实施、督导和评估阶段都由专业人员完成。在项目计划阶段,由培训主管完成需求分析、确定主题、确定培训目标和评估标准、设计和实施行动计划等。在项目实施阶段,由培训主管把握、由培训助理主要完成资源(讲师、课程、地点、费用)准备、确保学院做好受训准备、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等工作。在项目督导阶段,管理团队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规定来进行资源使用控制、教学质量保证等工作。在项目评估阶段,管理团队跟踪计划实施与评价、项目效果评估(反应评估、学习成果、行为改进、业务结果、POI)、培训项目改进等工作。
(四)建立培训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
建立培训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是保证和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各期培训过程中,学校都严格选派培训教师、制定教学教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来保证每一个培训项目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定期召开培训教师座谈会、学员意见反馈会、教师学员联席会等形式,切实做好培训质量的监督;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内外部考核,加强对培训教师和学员的双向考核,保证学员的到课率和培训合格率,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四、丰硕的培训成果
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国防特色,已为国防科技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者举办多期培训班。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举办的某军工专业技术人员研发能力提升研修班使该企业科研人员的科技研发能力、专业视野以及团队建设能力等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学校举办的国防科技工业集团人力资源主管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大大提高军工从业人员整合和利用的力度,提升国家军事工业整体实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兵器北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中国兵器北化集团举办了多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安全生产与保密司的委托,举办多期军工安全生产培训班,来自兵器装备集团、地方军工企事业单位的安全责任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增强了学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高了安全生产技能。北京理工大学在与国防科技领域企业合作中,走出一条通过科研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校企联合之路。
立足国防、面向全国、服务地方,北京理工大学与政府、地方、行业、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与高水平服务,为国家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在应用科技大学教学模式下,为实现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标,针对专业英语特点,思考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搭建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丰富、整合和延伸教学内容,基于任务驱动学习,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科技大学 模式 工业工程专业英语 教学 “3+1”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多面手,需要既要懂技术又要会管理还要能够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通过纯粹校园学习和实践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企业对“多面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需要进入企业培养。当今优秀的的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协同培养的结果。学生在规定学制内进入企业实践催生了新的教学模式,也即应用科技大学教学模式。
工业工程学科具有交叉性、目的性、人本性、综合性等五个特点,工业工程专业重视培养沟通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是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专业英语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对人才的外语要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趋向于要求外语与某一专业或学科结合起来。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工业工程专业自身就是一门注重交流的学科。随着国内诸多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英语的运用在行业内的应用日益普遍。专业英语课程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开设,力图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专业英语的学习方法,并能提高阅读英语专业文献和英语交流的水平。此外,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的学习还有其他意义,一方面可以保证大学英语的延续,另一方面使英语知识和工业工程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对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应用科技大学模式
应用科技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保证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科技大学的学制规定为4年,其中包括两个学期即一年的实习期,因此简称为“3+1”学制。作为有法律保证一年的实践学期,充分体现了应用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这也是决定并影响其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
应用科技大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都面向职业和实践,从实际效果出发,“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现阶段我们也认为应用科技大学模式也为“3+1”教学模式。
2 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与特点
2.1 专业英语教学目标
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及专业英语的各种文体中常用的符号、公式及其他;培养学生能够读懂各种专业英语资料,迅速获取所需信息;能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交流;掌握专业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进行一般翻译;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专业技术交流的能力。
2.2 专业英语教学特点
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是以工业工程专业为背景,以英语作为载体,涵盖工业工程专业理论主要术语的一门课程。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沟通的有效性,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将来面对国际交流的保障。因此,工业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绝不是以单纯会背专业英语词汇,而是以提高口语表达,尤其是专业词汇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并为毕业设计的论文摘要撰写和外文翻译打下基础[2]。
3 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课程安排与专业课衔接不合理
专业英语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学生们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对教学的内容理解困难。教师往往先用中文讲解一遍相关的专业知识,接着才进行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浪费大量的时间。
3.2 专业英语教学呈非系统性
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学时,压缩专业理论的学时。上级重视不够,课时不够,有些学校工业工程专业英语只有36个学时。面对大量的教学内容,专业英语教学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关于专业英语的教研活动极少,各位专业英语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组织教学,没有形成系统教学模式。
3.3 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
国内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材比较匮乏,一些重点大学采用的是国外的原版英文教材,或者是自己院校编写的内部教材。随着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需求的增多,出现一些工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材,但多数以专业阅读为目的,内容难以满足专业英语功能性、交际性、任务性的要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用得比较多的专业英语教材主要有周跃进、任秉银主编的,以及由王爱虎主编的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这两本教材内容全面、理论性较强,能够及时反映工业工程领域的新成就,有较强的拓展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但有些内容是原中文教材的直接翻译,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些内容来源于专业文献或科技期刊,文章科技性较强,除了专业词汇之外,往往还有较多的生僻词汇,学生们难以理解[3-4]。还有,未能够正确处理专业知识和语言训练之间的关系。
3.4 教学方法机械化单一化
传统的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教学形式主要以专业词汇讲解、文章翻译为主。这样教学的结果是,不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无趣。
3.5 考核方式单一化、结果化
以期末试卷考核的方式为主,以专业词汇和翻译为主。此种考核方式对于教师而言简单省事,但是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仅能检测出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翻译的能力,无法得知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仅仅以期末考试进行考核,会给学生一种期末考试比平时重要的错误信号。一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最后突击复习仍然可以取得好成绩,对其他学生而言,不公平。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不利于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有限。
4 “3+1”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英语教学
4.1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实现教学方法多样性
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是“3+1”模式,其实质是以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非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3+1”教学模式,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时间只有三年,要在三年之内学完原来四年之内要学习的内容,学习任务紧张。此时,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换,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同样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受体者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动者。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大力推进活动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的活动真正建立在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要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中。以学生为导向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作为主导者,课堂上随机转换角色,保证张弛有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情景对话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考察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正确运用。
师生互动,协作发展,改变师生关系。由依附式的师生关系变成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性和书本的权威性,鼓励自由思考、自由发现,使学生养成质疑提问和批评争论的习惯,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借助广东白云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东风,进一步深化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支持探究性学习,构建生动、科学、多向互动的教学环境,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灌输式教学中拯救出,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5]。
4.2 搭建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搭建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集中优秀课件资源供师生使用,突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学资源更大范围的共享。消除资源配置的孤岛现象,做到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与其他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集成。优化专业英语教学资源的配置,使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整合更新创新共享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积极性。
实现与同学们的知识共享、信息交流和疑难问题指导。如此,课堂趣味互动教学和课后指导双管齐下,由课内转向课外,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顺利完成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4.3 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考核是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考核,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知识接受程度,以检验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考核往往以结果为导向,不注重考核的过程化,缺乏有效性。“3+1”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应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优化而优化。考核方式更应注重过程,而非注重结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设置了新的考核模式,学生们的综合成绩=共享平台上的活跃程度×30%+论文摘要写作×20%+专业口语×20%+文献翻译×20%+专业词汇×10%,事实证明该考核方式有利于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
5 结语
本文针对企业对“多面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分析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应用科技大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探讨了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的大潮下,改革教学模式,更新丰富创新共享教学内容,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考核过程,实践证明应用科技大学模式下的工业工程专业英语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们运用外语进行专业技术沟通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摘 要:工业设计专业课外科技竞赛众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对于学生创新培养有着独特的作用。本研究对在杭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师生进行实地访谈与问卷调研,寻找对于学生参与课外科技竞赛的动机、过程,提出培养的方案建议,为各高校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工业设计;科技竞赛;创新培养
0 前言
设计类专业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尤其注重设计创意与实际产品的结合。课外科技竞赛作为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有力的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创新培养有重要意义。工业设计专业除了培养学生广泛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借助种类众多的设计大赛,大力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1]本研究旨在对在杭代表性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课外科技竞赛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各类型高校培养模式差异,提出学生竞赛创新培养的意见建议。
1 研究方法
问卷与访谈是调研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选取在杭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代表性高校进行实地调研(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等5所高校),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采集各高校师生的态度和想法,为后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2 调研分析
通过对在杭几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在比赛各阶段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培养。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296份,有效问卷278份,回收率91.4%,有效率85.8%。参与调查男女比例为51.85%∶48.15%;各年级比例(大二、大三、大四)17.41%∶52.96%∶29.63%;学科类别(艺术类与理工类)之比37.04%∶62.96%。在调研问卷的设计上按照竞赛时间节点分为赛前、赛中、赛后,各项目数据及分析见下:赛前获知渠道的方式上,8成多(81.48%)的学生选择通过老师和同学得知比赛信息,剩余选择网上查询、通过学校官网报名。一半学生参赛想获得对未来有帮助及发展的项目,并获得一定的奖金,其次是荣誉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在选择参赛的具体项目时候较多考虑的因素分别是是否有兴趣、是否有奖金和荣誉、对未来是否有帮助及重在参与。由此可知学生参赛动机基于兴趣及赛事的奖金之上,获奖是否对未来有用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比赛习惯上近半学生选择个人和团队皆有的形式(48.15%)其次是个人参赛(37.04%)和组队参赛(14.81%)在竞赛类别选择上22.22%学生倾向概念设计类、未来产品,25.93%学生倾向企业实际产品类,近半学生(51.85%)以上皆有。学院是否将竞赛融入教学环节,8成同学持肯定态度,否定者主要是大二学生,这应该与课程进度有关。遇到问题时候的处理上,7成学生请教专业老师,其次是网络查询、高年级同学、班内同学。竞赛用时的统计为每周少于10小时占四成、10~20小时占三分之一、剩余的为20小时以上。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赛后的体会和收获中,参加课外竞赛会不会耽误学习的选项中选择偶尔会的占48.15%、不太会占33.33%、完全不会占18.52%。8成学生表示已经参加过省内设计比赛,如市长杯、省工业设计大赛等,5成学生参加了企业类设计比赛,14.81%同学参加了国外设计比赛(红点,IF等)。未参加的比赛原因中,觉得没有希望占37.04%、没有兴趣29.63%、报名费太高17.41%觉得没有必要15.92%。竞赛结果是否符合期望一项结果为一般符合最多(77.78%)、不符合(14.81%)、完全符合(7.41%)。参赛收获最多的是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74.07%)、团队协作意识(17.52%)、课外知识(7.41%)。
3 培养对策
通过以上各时间点各题目结果统计,显示了在杭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于课外竞赛的赛前、赛中、赛后对于竞赛的认知和体会等情况。以下从创新培养的角度就课外科技竞赛与工业设计的教学进行说明和阐述:
(1)课程设置与课外竞赛的衔接。调查显示各高校已经将课外竞赛与本院专业课程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和竞赛实际进行部分课程的增补,或相关课程内容的升级改进以达到适应需要的目的。在大三、大四学年开设弹性度高的设计课程,如设计竞赛专题、设计workshop等[2]在课程的具体衔接上有设计调查、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设计方法等课程,可以和学生参与的各类型设计比赛相结合。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实际的项目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在课上及时对疑问进行解答和处理,同时及时掌握学生参与进度和动态。
(2)探讨各年级及本研学生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课外竞赛的参与不分年级,促进各年级互动可以有效调动各年级积极性,在互动交流的过程实现互补与项目促进提高,中国美术学院已经建立研究生创新平台机制,在各实践操作间建立优先使用及负责制,协助本科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结合杭州市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产学研结合及本科生研究生协同创新的培养机制。
(3)导师工作室、平台一体化自由选择机制。以往的实践显示导师负责制下本导师所带学生只能在其自己的工作室或小组内进行实践等活动,将各工作室及平台打通后实现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竞赛进行参与并由相关项目熟悉的导师进行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最大化发挥。浙江大学在各导师下进行工作室整合,实现学生互动交流的便利化和常态化。
(4)竞赛经费激励与赛后二次奖励。从实际调研结果看,学生较为看重竞赛的奖励和荣誉,院系在经费上给予一定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去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深入设计和讨论。设计竞赛的主题大多是企业的实际项目或社会需求,让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意味着让他们进入“实战”状态。设计竞赛又均设有奖金和证书,学生的参赛积极性非常高。[3]进行二次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赛事,在学生获奖后及时将其纳入到奖学金评比及各类评优的加分并适当增加权重。
4 结语
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设计教育至关重要,工业设计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师、生、校三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竞赛创新的培养需结合各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基础,通过加快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打造一种符合其自身发展需要,同时适应现阶段设计教育规律的环境氛围,使其逐渐形成具有创新性设计思维和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作者简介:刘德(1985―),男,山东临沂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摘要】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表现为内在的认知价值和外在的应用价值。在科技创新与工业生产结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前者在其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的交互作用下,深刻地影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全面认识当代科技创新的时代特征及影响,能促进当代科技创新价值的充分体现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蓝图的实现。
【关键词】科技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 社会价值
随着支撑工业文明的基础能源日渐枯竭及其带来生态方面的“副产品”日益严重,传统化石能源经济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工业发展模式日渐衰退,并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危机。这种危机连同经济危机一起,成为人们寻求进入“后碳”时代新工业模式的动力。人们迫切需要更加智能、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方式,这一新愿景的实现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推动。建立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融合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及扁平化的创新模式正带来生产、消费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并即将发生,这一事实充分彰显了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科技创新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的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会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①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与突破,进而又推动“科学―技术―生产―经济―社会”这根链条循环发展,并彰显出其追求社会价值的本质内涵。
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追求社会价值。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体,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对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可从两方面考察,就内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科学创新中的认知价值。科学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发现活动。科学创新本质上是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理论的认知活动。因此,科学创新的求真、求善、求美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性贯穿逻辑论证、实践检验和价值评价的全过程。就外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涉及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要素,工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并成为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的应用价值也得到极大彰显。
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的循环累积效应。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科技创新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这一效应更深刻地体现在我们正身处的旧工业时代向新工业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
首先,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矛盾使旧工业时代面临终结。科技创新是一个创新与破坏共生并存的过程,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往往首先表现为经济上的实用价值,在推动经济空前增长的同时,也悄然颠覆并重构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自20世纪中期以来,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被迅速放大,甚至遮蔽了科学创新的初衷,为探求真理而献身的认知价值取向转为功利的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技术异化使科技本身逐渐背离了其作为“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征,科技创新真正的社会价值遭到扭曲,原本旨在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技术本性也逐渐丧失。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旧工业时代面临不可逾越的“增长的极限”,并在接近这一极限后转为衰退甚至衰亡。
其次,新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转型创造需求拉动科技创新。随着自然资源存量的锐减,旧工业生产方式的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殆尽,经济发展支柱发生倾斜,生产方式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必然带来对科技创新的旺盛需求,在需求的诱导下,基本科学问题、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制造等新的科技领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方式,触发了扁平化创新模式的探索,为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意义上,工业生产方式转型内生地决定着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
第三,社会价值的内外统一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工业化危机需要新的工业革命来化解,新一代科技创新在认知成果上的突破与经济、伦理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量。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设想的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分布式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并在今后几十年将迅猛发展,大概在2050年达到顶峰,然后在21世纪下半叶保持平稳状态。②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特点
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融合凸显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这是一场多维突破、交汇融合式的科技创新。科学的认知价值,曾经并且依然不断推动着人类的思想进步与解放,促使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科技簇群”并相互交叉和渗透,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协同进步和群体突破,进而能够灵活、快速、低成本、低能耗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并将有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和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诞生和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非线性团聚式地发生。
互联网技术成为实现科技创新应用价值的主要交流平台与渠道。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下,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数字化制造的发展都需要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并与之交叉进行。不论是保罗・麦基里(Paul Markillie)所指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系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使生产设备能够更快地自我反应、计算判断、分析决策和操作;或是里夫金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分散式生产、新储存方式、能源互联网和零排放式交通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升级与重构,都将迫切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作为终端来进行连接与通讯,并能够实现智能管理。互联网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交流、转化与贸易的关键性渠道,同时也构成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将由金字塔式转向扁平化。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实现的基本方式是金字塔式的,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这一从上至下的、串联式转化的模式,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原动力和创新链条的最高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金字塔式的创新模式将逐渐向扁平化转化。首先,科技创新主体从基础理论或权威科学专家那里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次,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从基础研究转向全社会的需求。总之,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在继续延续金字塔式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垂直纵向的系统与扁平化水平式系统结合,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新创新模式,还将再从矩阵式模式转向立体的创新模式,这将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③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深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创新将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发生,成为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双螺旋结构”共同催生的产物。
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
当代科技创新的变迁不仅使其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也将导致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生产、消费方式与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变革,进一步展现出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转变。麦基里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为由技术范式转变引发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械生产取代了手工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规模化生产时代,不论是蒸汽机的发明还是流水线生产的采用,都导致工业生产经营与能源生产经营方式的集中化和批量化。当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数字化制造,表现为大量高新技术“聚合发酵”和综合应用,包括“更聪明”的软件、“更神奇”(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更加耐用)的新材料、功能更强大的机器人、更完美的程序设计与3D打印技术、更全面的网络服务,从而实现生产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生产过程更灵活、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关联更紧密,以及从“福特制”下的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更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等。④
消费方式向个性化体验式转变。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标志着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从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上都更加倾向个性化的消费品。同时,出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考虑,人们需要3D打印这样的生产制造方式,它既能大规模生产,同时又能满足定制,生产出个性化产品。重要的是,生产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消费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在3D打印店里的体验式消费的同时就是生产。随着人、机、物的逐渐融合,消费者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甚至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个性化、实时化、经济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生产组织方式向虚拟化转变。产业集群是重要的产业组织模式,传统工业命脉掌握在少数拥有重型机械和大量蓝领工人的高资本、大规模、集中化的工业企业手中。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大量物质流被成功虚拟化为信息流,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产业集群将借助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突破传统地理集群的空间局限,逐渐形成网络意义上的集聚,使产业集群发展虚拟化。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虚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整合各种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这种开放式创新从依靠蓄积创新资源转向通过组织间创新资源的交换与创新收益的分享获取竞争优势。这一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内部组织形式,众多中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家将借虚拟产业集群突破资源困境,以低制造成本快速推出新产品而获得成长。同时,鉴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并以不同比例和频率分布于世界各地,分散式能源生产使之成为分散合作式模式,从而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挑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型制造公司,与国际商业巨头一道共同发挥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
当代科技创新范式的加速形成与应用使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轮廓日益清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于理清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的综合价值。科技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其与自然和社会相互整合的协调发展过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从单一地面向经济转变为面向经济、自然、社会、伦理和文化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要求我们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理念根植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科技创新追求的根本目的,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着力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制度,并以此考察所有的科技创新成果,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才能解决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矛盾,避免重蹈旧工业生产模式的覆辙。对人本价值的回归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灵魂,“活着是为了游乐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理念”。从时代价值角度说,科技创新只有对人的进步发挥正能量,科技创新的内外价值才真正得到统一。
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STS融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本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彰显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价值有利于端正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开展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科技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只有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相结合,用人文理性约束与指引科技创新,才能避免科技的单向度发展、破解“斯诺命题”、结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甚至对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式。STS把科学和技术放到(本来就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等)和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中,把本来就由科学、技术参与或支撑的社会生产、生活视为(本来就是)科学、技术的活动场域、生成条件和整合基础。⑤这种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科技认识的选择性、人本性、时空性和相对性,将STS融入科技创新,从STS角度揭示科学、技术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能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处理好社会价值载体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即科技创新链,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四大主体,涵盖科研人才、研发投入、平台载体、技术成果四大要素。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要素的合理流动。一方面,要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加大对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打破筒仓效应,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处理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完善协同创新的创新体系。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说,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人类而言,浩瀚的宇宙及复杂的社会永远都是“黑箱”,科学技术永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和暂时的认识。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才能牢牢把握这场工业变革的机遇,实践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近年来,连云港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1.苏北五市规上工业科技实力基本概况
从企业个数来看,徐州企业数最多达2849个,是我市的2.05倍,其次是盐城、宿迁、淮安,我市最少,过两千家的有徐州、盐城和宿迁。从资金投入来看,徐州R&D经费投入最多达60.12亿元,是我市的2.84倍,其次是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从人力投入来看,徐州R&D人员投入最多为23602人,是我市的2.55倍,其次是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过万人的有徐州、盐城。从产出来看,经费投入多的地区产出也高,徐州发明专利申请数多达1007件,是我市的2.47倍,其次是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见表1)
2.苏北五市规上工业科技实力详细比较
上文从企业个数、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和发明专利申请数简要比较了苏北五市规上工业科技实力概括,下文将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研发机构投入方面详细比较苏北五市的科技实力状况。
2.1科技投入能力比较
2.1.1 R&D经费投入状况。
(1)从总量来看,连云港R&D经费投入21.17亿元,苏北排位第四。五市 R&D总经费158.93亿元,占全省14.73%,我市占苏北总量13.32%,位列第一的徐州是我市的2.84倍,盐城是我市的1.94倍,位列第三的淮安是我市的1.02倍,我市与淮安的差距越拉越大, 2010年总量多于淮安0.78亿元,2011年开始被赶超,2012年总量少于淮安0.45亿元,宿迁少于我市6.28亿元。
(2)从增速来看,连云港低于苏北平均增速,排位第四。苏北平均增速26.80%,盐城、淮安、连云港、徐州增速均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26.76%、25.50% 、25.34%和22.29%,总量最低的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宿迁增速最快且过半,达到54.89%。
(3)从构成来看,大中型企业经费投入高于小微型企业,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均呈现此特点,两者之比分别为2.36、2.19、2.07、1.54,宿迁与此相反,投入比为0.85;苏北除淮安以外其他市经费投入均用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而且重点放在试验发展方面,用于应用研究方面的投入微乎其微。
2.1.2 R&D人员投入状况
(1)从总量来看,连云港R&D人员0.93万人,未及1万人,苏北排位第三。苏北R&D人员6.76万人,占全省15.13%,我市占苏北13.69%,位列第一的徐州是我市的2.55倍,位列第二的盐城是我市的2.15倍,总量相差1万多人,差距甚大。
(2)从增速来看,连云港低于苏北平均增速,排位第四。苏北平均增速16%,宿迁遥遥领先,高达82.22%,淮安高于平均增速1.78个百分点,我市和盐城增速分别为10.49%、13.05%。
(3)从人员投入强度来看,连云港最高。苏北平均达到3.07%,我市和盐城、徐州人员投入强度均高于平均水平,分别为4.01%、3.67%、3.22%,分别高0.94、0.60、0.15个百分点,我市高于淮安、宿迁1.83、1.93个百分点。
(4)从全时当量来看,连云港7616.4人年,居中。苏北总计53355.5人年,占全省15.50%,我市占苏北14.27%,绝对量还不到徐州和盐城的一半,仅为他们的41.57%、46.15%,绝对量是淮安和宿迁的1.31倍、1.49倍。
2.1.3 研发机构投入状况
(1)从总量来看,连云港最少。苏北研发机构3682个,占全省22.58%。徐州市1501个,过千家,我市仅为363个,占徐州的24.18%,比淮安少53个,宿迁和盐城分别是我市的1.77、2.09倍。
(2)从增速来看,连云港仅快于徐州。苏北平均增速48.11%,宿迁增速最快,高达246.24%,宿迁和淮安增速分别高于平均水平198.13、98.01个百分点,盐城、连云港、徐州增速差距不大,分别为23.86%、23.05%和22.63%。
(3)从研发机构投入强度来看,连云港居首位。我市平均每个研发机构人员数为31人,平均经费投入为805.44万元,徐州研发机构人员最多,达2.10万人,平均每个机构人员数最少,为14人,少于我市17人,宿迁机构经费投入最少,为19.28亿元,平均每个机构经费投入也最少,为299.32万元,我市经费投入强度是宿迁的2.69倍。
2.2.科技产出能力比较
2.2.1新产品产出状况
(1)从总量来看,连云港突破400亿元,苏北第二。苏北新产品产值1680.28亿元,占全省9.36%,其中徐州503.47亿元,占苏北三分之一,列第一位,我市425.45亿元,占苏北四分之一,少于徐州78.03亿元,其次是盐城、淮安和宿迁,绝对量占连云港的62.87%、61.95%和51.79%。
(2)从增速来看,连云港排位第四。苏北平均增速16.08%,除徐州(-17.86%)以外其他市均为正向增长,宿迁增速领先于其他市,高达132.06%,其次是淮安为83.48%,盐城和连云港增长差距不大,分别为27.09%和23.86%。
(3)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连云港新产品项目经济性最好。我市投入23.98亿元,产值425.45亿元,投入产出比为0.06,其次是宿迁投入产出比为0.11,依次是淮安(0.12)、徐州(0.14)、盐城(0.18)。
2.2.2专利产出状况
(1)从总量来看,连云港申请专利最少,有效发明专利处于中游水平。苏北申请专利9396件,有效发明专利3389件,徐州均居首位,分别占36.83%和29.80%,我市申请专利仅占8.76%,还不到徐州的四分之一,有效发明专利占22.31%;盐城、宿迁和淮安申请专利分别为2186件、1487件和1439件,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894件、292件和437件。
(2)从增速来看,连云港专利申请数增速最慢,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速第二。苏北申请专利和有效发明专利平均增长41.70%、61.30%,徐州、淮安增速均超过50%,徐州分别增长62.64%、53.50%,淮安分别增长65.59%、58.33%;我市两项增速分别为6.74%和69.13%;盐城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最快,为82.08%,快于我市12.95个百分点;宿迁申请专利和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分别增长32.06%、27.51%。
(3)从构成来看,连云港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境外授权专利都是最多。苏北五市申请发明专利3084件,境外授权发明专利3389件,分别占申请专利的32.82%、有效发明专利的2.60%。徐州申请专利最多,但只有三分之一是发明专利,连云港申请专利最少,但申请的专利中有近一半专利为发明专利;徐州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最多,但境外授权的只有12件,连云港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处于中游水平,但境外授权的最多。
3.提升连云港市规上工业科技综合实力发展路径
上叙详细比较分析了连云港与苏北四市在科技投入产出和R&D项目开展方面存在的差距,下文针对差距提出几点建议:
3.1加大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力度
连云港规上工业企业数最少,没有规模企业载体支撑,科技创新举措无从谈起,需构建大企业龙头带动、小企业互联互助的运行机制,鼓励和支持大企业改变“大而全”的组织观念,在技术、标准、市场开发等方面对小企业开放,将非核心竞争业务外包给小企业,推进大小企业深化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努力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培育出更多从事专业化、精细化生产的小企业。
3.2进一步健全技术开发机构
技术开发机构是企业赖以开展技术开发活动的重要基础。建立健全科技机构将有利于项目、人员和经费投入的稳定增加,有利于增加与外部科技力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外部科技发展的信息获得,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要增强科技意识,实现技术开发机构的彻底独立,集中力量搞技术开发,增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3.3加大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政府进一步完善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大R&D投入。对重大R&D项目全过程给予系统、完整的扶持,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应前移。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的范围,对企业的税收政策应根据弥补风险的原则,及时加以调整。
3.4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
只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需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合作,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3.5加强R&D活动开发力度
我市R&D项目数是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减少的地区,比上年减少40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及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而R&D活动起着先导和核心的作用,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幅射源,需合理配置资源,设立研发项目的长效机制。
世界国防工业经过冷战时期的扩张及其之后近20年的调整,现在仍保持着相当大的规模,不仅分布于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覆盖了核、航天与导弹、
航空、兵器、舰船、电子等多个行业,产品范围极其广泛。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以色列、印度等9个主要国家直接参与国防工业的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
按防务收入计算,2010年,排名世界前100名的军工企业(未统计中国企业)的防务收入总值约4188亿美元。在上述世界军工百强企业中,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以色列等8个重要国家的80多家最大的军工企业在防务领域2010年的总收入达4017亿美元,约为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1.26%。在世界各国中,以美国的国防工业规模最大,其40多家军工企业在防务领域的年销售收入超过2700 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85%。其次是英国,英国军品生产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占英国GDP的2.17%;英国在其国防工业收入中,超过150亿美元的收入来自英国BAE系统公司的美国分公司。法国最大的5家军工企业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年销售收入超过190亿美元,加上其在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EADS)和MBDA公司等合资企业中所占的军品生产收入份额,其军品生产年收入远远超过280亿美元。俄罗斯8家最大的军工企业2010年和2009年防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0亿和97亿美元。俄罗斯也拥有众多的国防工业企业,保持了较大的军品生产规模。日本军工企业的军品生产年收入在70亿~100亿美元之间。国防工业产值占GDP百分比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仅以色列最大的4家防务企业的军品生产年收入就占该国GDP的4%左右。近些年来,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5国的国防研究与开发费的总额超过900亿美元。其中,美国国防研究与开发费大大高于其他国家,2006~2010财年国防研发、试验与评估(RDT&E)经费达720亿~800亿美元/年,占国防预算的13%~15%。欧洲国家国防研究与开发费在80亿~100亿欧元。根据欧洲防务局提供的数据,2007~2009 年欧洲防务局26个成员国国防科研费总计分别为95亿、86.4亿和84亿欧元,占各成员国国防采购费总和的20%~25%,占国防经费总和的4.3%~4.8%。2009年,国防采购费最高的3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的国防科研费合计为75.62亿欧元,占26个成员国国防科研费总和的90%。日本、印度、韩国的国防研究与开发费保持在10亿~20亿美元/年,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韩国,近几年从9亿美元增长到近15亿美元。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重组、收缩,但主要国家现有的国防工业生产规模仍然大大超出了满足各自武器装备采购的需求,美国、俄罗斯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国防工业产值远远高于本国武器装备的采购经费,因此依靠本国武器装备市场根本无法支持国防工业的发展,各国国防工业都以相当大的规模和能力生产出口军用产品,通过大力争取国际军贸市场份额,保持本国国防工业的不断发展并为本国的经济竞争力做出贡献。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加快。各国在进行军事战略调整的同时,也积极制定新的国防工业政策和发展计划、规划,继续推进国防工业的转型和良性发展。可以预期,国防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会继续加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将持续进行。最近10 年,主要国家武器装备的生产可望继续增长,国防科技的创新能力将不断增强。
各国将继续推动国防工业转型
进入21世纪,为满足新环境下军事变革对国防工业的需求,各主要军事国家分别调整国家军事战略和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改革管理模式,加大国防研发的投入,评估新的国防工业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和效益。美国颁布了《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提出按照“基于能力”的战略构想发展国防工业基础,并开展国防工业基础能力的研究和评估,以推动国防工业转型;修订了5000 系列采办文件,提出采用“螺旋式发展”和“递增式发展”概念,充实“渐进式采办”策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促进传统的国防承包商进入新领域、开发新产品,以增强国防工业的创新活力,从而推动了国防工业从“武器系统提供者”向“所需作战效果提供者”的转变,这些政策对国防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国防部颁布的《国家安全战略》(2010年)、《国防工业战略》(2005年版、2010年新版)、《面向21世纪的国防技术战略》(2006年)、国防部《国防计划2009~2013年》等战略性文件和重要计划,使工业界对军事变革环境下国防部未来武器装备的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以技术路线图为基础,为工业界和学术界对国防科技的投资提供导向,从而保证军方对先进武器装备的需要和国防工业的健康发展。法国2008年公布了《国家防务与安全白皮书》,明确了2025年前国防工业与技术优先发展重点,提出了2025年法国工业的技术优先目标;同时,法国对国防工业企业进行持续调整和重组,积极参与和推进欧洲国防工业的发展,以满足21世纪军队对武器装备的需求。除此之外,西方许多国家也都卷入了为适应军事变革的需要而进行的国防工业的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目前,这场由军事变革引起的国防工业转型还在进行之中,未来主要军事国家的国防工业转型将继续深化,并对国防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企业并购整合与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化
冷战后,世界国防工业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兼并重组,21世纪初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但国防工业企业的并购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从未停止,未来将继续深化并呈现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新军事战略成为影响企业调整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主要军事国家大型军工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顺应军事转型和联合作战能力建设的需求。大型军品制造商将继续推进优势互补策略,包括采取强强合并,共建专业化合资企业,大型企业之间收购对方的子公司或部分业务等举措。
军品制造商将继续深化内部结构,剥离部分非核心业务,增强在主要优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大型军工企业注重对信息技术领域公司的并购,以适应企业从“武器系统集成商”向“武器体系集成商”发展的需要。大型系统集成商对分系统或专用部件供应商垂直收购,增加主要业务领域的竞争力。部分武器系统的平台供应商自身定位为系统集成商,其核心能力集中于研发、设计及总装和集成,下属的制造部门被逐步剥离。分系统或主要部件供应商通过并购扩大规模、扩展业务,呼应主承包商层次的变动;一些分系统承包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专业化重组的同时,通过并购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更多的中小转包商和供应商则突出专业化,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从“武器系统集成商”向“武器体系集成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世界各国国防工业基础的基本结构是“行业”式构型,政府管理、研发采办活动、公司业务与运行等,都呈现出航天与导弹、航空、舰船、兵器、电子、核工业等不同的行业特色,无论是苏联/俄罗斯还是美国和西欧各国,均不例外。这是作战能力与相应装备需求按军兵种设定的必然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围绕联合作战能力建设,美国等主要军事国家已经开始从按军兵种需求转变为按联合作战需求来规划和发展未来能力。美国将国防工业按照作战功能概念,分为“战场感知”、“指挥与控制”、“兵力运用”、“防护”、“集中后勤”等5个作战功能领域,这一战略构想改革了按照产品属性或行业划分国防工业领域的传统做法。美国大型军工企业为适应联合作战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尤其是从“以平台为中心”转向“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需求,开始从制造舰艇、导弹、飞机和坦克等武器系统进一步转向研制生产武器与网络及信息技术结合的武器网络体系,从“武器系统集成商”向“武器体系集成商”发展,打破了国防工业以平台为中心的行业划分局面。未来,美国和欧洲等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和转变将继续顺应联合作战能力建设需求,大型军工企业进一步转变成面向多个军兵种需求、横跨多个工业领域,提供平台、系统、武器的装备和服务的系统集成商,国防工业的行业界线将逐渐模糊。
民用现成技术的军事应用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主要军事国家在推动新军事变革、建设新的军事能力体系的过程中,要求技术更快地成熟,要求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建立在更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跨越国防工业传统的圈子,在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中,发现和发展创新成果与创新力量。民用现成技术(即所谓的COTS技术)的军事应用和掌握创新性技术的中小企业成为新的依靠对象。利用民用现成技术,尤其是信息系统技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产品,不仅可以大量节约武器装备研制费用,而且由于有众多用户购买力的支撑和使用考核,相关产品价格低,技术成熟度高。
私有化、私营化继续进行
在国防工业以国有制为主的俄罗斯、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将逐步推进国防工业的产权私有化和国有企业的私营化进程。法国将在股份制大型国防工业企业中逐步降低国有股的比例。出于对私有化利弊的不同考虑,这些国家进一步实施国防工业私有化的态度相对谨慎,因而私有化的进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各国国防工业的私有化将从两个方面继续进行:一是国有制的国防工业企业实行私有或私营,如法国在混合所有制的国防大型工业企业中逐步减少国有股份的比例;二是允许国防工业以外的私有企业和部门进入国防工业。
军民两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生产保持高比例
由于军民两用技术、两用产品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国防工业在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06~2008年,世界军工百强企业的军品收入占这些企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72%、33.43%和37.76%。预计未来国防工业企业的军民两用产品和民品的比例仍然较高,尤其在民用飞机、商业卫星及其他民用航天系统、民用核工业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将继续占有广大市场,保持大规模的生产和高额销售收入。
国际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强
为了扩大融资渠道、降低风险、增强竞争力,各国国防工业国际化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国防工业的跨大西洋合作、欧盟内部或欧洲防务局成员国的跨国合作、俄印合作等将持续进行或不断加强,成为未来国防工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防工业国际化发展主要体现在:
大型军工企业将继续推进跨国并购。进入21世纪,大型军工企业跨国并购日益增多,典型的跨国并购案如英国BAE系统公司收购美国联合防务公司、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收购美国DRS技术公司、德国蒂森・克虏伯船舶系统公司兼并瑞典考库姆公司等,未来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
一些国家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领域继续推进和扩大双边或多边合作,不同国家防务企业大量合作进行武器装备项目的开发、研制和生产,特别在美欧之间、美日之间、欧盟各国之间、俄印之间,这种合作将持续发展和加强。
大型军工企业跨国设立的子公司日益增多。许多大型军工企业经过多年并购和对外投资,在国外都拥有若干子公司,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国防工业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军工企业将扩展海外业务,跨国设立的子公司日益增多。
产权为多国投资者所有的国防工业企业逐渐增多。国防工业的国际化正在模糊以往对其产权所有国构成的界定,例如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MBDA公司、欧洲战斗机公司、海上发射公司等均为多国企业所有。随着国防工业的国际化发展,产权为多国投资者所有的国防工业企业还有可能增多。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制定了有利于将外资吸引到本国国防工业的政策,以便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就业机会等方面为本国带来效益,这也将促进国防工业企业产权国际化的发展。例如,英国政府在保留每个国外股东持股比例不得高于15%的前提下,取消了外资所持英国国防工业企业股份不得超过50%的限制。印度政府决定以合资公司的方式允许外国企业直接投资印度国防工业,并限制外资控股的比例不得超过26%。
需要指出的是,国防工业事关国家安全,其国际化发展有明显的界限,并且这一领域的所有国际合作都需要合作国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政治基础。法国明确表示,涉及国家主权和根本利益的核武器及其相关技术装备,必须保持完全独立自主的研究、研制、生产和开发能力;在某些涉及决策和作战指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敏感技术领域,适当地考虑与盟国合作,但必须保持独立研制和发展的能力和技术优势;其他主要的常规武器装备均可以考虑同欧洲盟国分享技术成果和共同研制;普通的常规武器装备则充分实行来源多元化。
主要国家的武器装备发展
主要军事国家在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技术开发方面,均制定了发展战略或相关的规划计划,确定了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网络中心战系统、精确打击系统、C4ISR系统、全球力量投送平台和作战平台、无人系统、电子战装备、战场感知系统、空间对抗系统、核威慑力量、防御核生化武器等成为各国近期重点发展的领域。表1和表2对美国和俄罗斯武器装备或国防技术的近期发展进行了归纳和介绍。
(选编自《世界国防科技工业概览》)
摘要:开展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现实要求。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高校提出较高要求,以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制供给能力,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支撑和引领,成为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的创新基地。
关键词:协同创新;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一、引言
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该计划以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机遇。
国内众多高校,如工信部所属高校、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及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都具有军工学科或军工背景,多年来与国防科技工业有着深入的合作基础,在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校要以实施“2011计划”为突破口,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面向国家战略及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核心共性问题,依托与国防科技工业结合紧密的优势特色学科,吸引集聚国防科技行业内优秀创新团队和优质资源,建立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动高校和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1]二、高校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中
的历史使命 1.高校承担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责任
协同创新是高校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开展协同创新也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期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使命任务,要求不断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也引进不来的”,已成为新共识。国防科技发展也存在诸多不足,基础性科研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家急需高校发挥基础研究、技术探索、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等优势,支撑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要求,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承担更大责任。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具有人才密集、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是国防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撑的重要任务,而且在解决国防安全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从历史责任理解和国防发展战略考虑,站在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这一历史新起点,高校必须以自身的使命,融入国防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中,勇于承担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责任。[2]
2.高校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重要力量
高校拥有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领先地位和优势,围绕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实现理论引领和技术突破,对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技术能力将发挥重大作用。
国内众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具有军工背景高校,国防特色学科鲜明,科研方面与国防研究院所、企业有着深度合作关系。在“十二五”期间,这些高校承担了大量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参与了众多型号和重大工程研究,承研项目的体量与层次均有大幅提升。据统计,2011年度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15所高校的国防科研项目到位经费超过亿元。高校“服务国防”的意愿不断增强,从事国防研究的科研队伍逐年壮大,已成为国防创新体系的重要方面军。这是对高校在国防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推进协同创新必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3]
3.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需要协同创新
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深刻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态势,提出了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目标要求。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制供给能力的现实要求。
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需要有先进的科技实力支撑。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与欧美军事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主要是武器装备研制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在军工关键技术、关键材料等方面还存在瓶颈。其次是军工科研体系主要以满足武器装备发展需求为取向,尚未形成适应军民结合、高技术发展的科技支撑和创新体系。三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高校、国防科研院所、国防企业的科研子系统独立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导致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协同创新。只有推进协同创新,才能促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能紧密地与国防科技工业需求结合起来,服务于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 三、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
的目标和定位 1.明确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目标
高校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要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探索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求的协同创新机制。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4]
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需要明确三个目标:一是应面向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重点跨越,突破基础理论和关键机理。二是以解决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性、共性技术为目标,围绕提升军工核心能力升级换代,不断加强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制约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攻关。三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源共享。四是以培养造就领军型军工核心人才为重点,着力提高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人才、国防关键技术人才、国防基础科研人才、国防先进技术应用人才以及年轻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2.明确高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协同创新实质也是一种管理创新。开展协同创新需要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因此,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中不同的主体,拥有不同的创新资源,也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高校要在协同创新中,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自身定位,处理好与企业的合作,这至关重要,关系到协同创新开展是否成功的关键。
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高校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扩大。在协同创新中,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主体。协同创新系统中内容和环节很多,存在从解决国防面临的重大问题或关键共性技术,到基础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到服务社会等一系列问题。高校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因此高校要在协同创新系统中定位清楚,发挥自己优势,能够起到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促进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实现多方互惠共赢。[5]
3.明确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
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将触及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内容,应该具备特殊要求:一是要取得从事国防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工三证”,即“军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质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认证”。这是高校面向国防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二是强调安全保密意识。三是要树立质量意识,以质量为生命线。 四、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
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开展协同创新就是要围绕国家战略,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从而提升高校创新能力。高校要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精髓,在建设协同创新过程中,切实肩负起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培养领军型军工核心人才,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任。
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将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而实现。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协同创新。
1.以解决制约发展的国防科技重大问题为着力点开展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必须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求。当前国防科技工业仍然面临着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高,需要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需要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重点跨越。针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的深层次问题,科研院所和企业基础理论研究能力仍然薄弱,从事基础科研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相对有限。而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学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优势,需要高校集聚资源,集智攻关,建立协同创新平台,以基础理论的突破推动国防科技重大问题的突破,在协同创新中解决国防科技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各具特色的创新平台和创新模式。[6]
2.以破除体制机制束缚促进创新要素有效融合为着力点开展协同创新
当前,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还处于相对封闭、分散状态,高校自身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大量问题,这也是制约高校在国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原因。高校与国防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共同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造成当前国防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导致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能力不强。
因此,要着力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壁垒,有效调动和汇集多学科、多部门的创新力量,打破高校和国防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体制壁垒,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要求,交流整合国防工业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彼此之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促进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有效融合,推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造就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平台,支撑和引领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发展。
3.以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开展协同创新
目前,高校、国防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建立了不同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机制,合作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合作平台创新机制不够灵活,创新效率不高,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长期以来,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多为资源竞争对手,创新要素互相封闭,难以实现深度合作。与欧美等科技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高校面向国防科技工业,以学科交叉和创新资源共享为纽带,有效解决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制需求之间不合拍的问题。产学研合作应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为目标,致力于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打破高校部门之间、高校与行业之间界限,整合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力量,建立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进而推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这种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各主体要有着共同目标和追求,能够把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建立一种利益有机结合、市场融合、分工明确、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充分激发和调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积极性,这也是产学研应用平台健康发展的保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要坚持各主体定位清楚,优势互补,完善创新合作链条,促进协同创新,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体系发展。[7]
4.以搭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着力点开展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和根本任务,必须是贯穿到高校任何工作之中的任务。开展协同创新也不能偏离培养人才的主线,这也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在协同创新的模式和环境下,不同学科间的交流要更加顺畅,学科融合也更加频繁,这显然有利于推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并锤炼领军人物,促进高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成长。
实际上,协同创新融合学科优势,构建交叉学科平台,也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具有科技创新活动最为鲜明的特征。因此通过搭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有效载体,有效汇聚协同创新中心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为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和保障,才能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领军型核心军工人才,从而为国防领域源源不断地输入充满活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