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三年级数学论文

时间:2022-04-18 04:19:34

导语:在三年级数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三年级数学论文

三年级数学论文:如何增强三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研究

摘 要:小学数学对于塑造小学生的品质、开发小学生的思维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三年级;数学;实效性

数学具有开发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科目,如果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可以有地开展,不仅可以让小学生轻松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

教材是根据小学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特征进行编写的,是教学培养的纲要式内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基本都围绕教材展开。因此,小学数学教材对于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教材却并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很多教材中的内容被当作“多余”的存在,老师授课时也仅仅是完成主要的数学技能传授就结束课程。当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反映出一些缺点,编写并非十全十美,但是,这里必须要明确的是,尽管教材存在不足之处,但老师授课时要趋利避害,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的优良部分,这样既不浪费教材编写者的用心,也可以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有“测量”这一课程内容,教材本身的编写就是从各种各样的案例导入这堂课程,有对手指的测量、对书本厚度的测量,还有对课桌的测量,这些都是结合课堂授课本身的特点编写的教材,课程导入也是可以完全在课堂之上就实现的,进而让学生对毫米、厘米、米、千米这些长度单位有一个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又有几个老师会就地取材带着学生进行这些估计和测量呢?不少老师会直接让学生准备一把十多厘米的测量尺,然后告诉学生毫米刻度、厘米刻度,然后100厘米就是1米。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学会做题和计算,但是,对这些长度单位的认识到底实现了没有就不得而知,这样的做法就是对教材本身的浪费。相反,如果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带着学生跟着教材上的编写进行一个实践,那么对长度的概念一定比前者深入。

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传统数学教学里最缺乏的就是对孩子团队意识的塑造,导致很多孩子并没有向别人学习的习惯,看不到同龄人身上的优点,他们潜意识里所认为的应该学习的对象只有老师。三年级的学生相比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更加有规则和秩序,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树立起他们的合作意识。

比如,三年级下册的课本中有“统计”这个学习内容,老师进行授课时,不妨让班里的学生分成小组,然后一起完成一项统计内容,比如四个人一个小组,让他们统计班里的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课后活动是什么,然后进行一个表格汇总,制作出一张汇总表。由他们自己选择活动方式,可以一起进行,可以分工进行,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出限定的时间20~25分钟。最后进行整理总结时,速度最快的是哪一组,统计表格最好的是哪一组,最和谐的是哪一组等,这些都是除了结果本身之外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样不仅是完成一堂数学统计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探究精神。

三、采取灵活方式进行课堂复习

“温故而知新”是对知识保持熟悉的重要一环,人的记忆力是有时限的,如果没有一遍又一遍的重温很难让所学的知识保持所有权。并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想要透彻地掌握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就需要不断地训练。虽然小学数学内容并不难,三年级的小学数学内容更是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但是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贪玩”的阶段,如果老师不注重之前知识的回顾,那么,所学的东西对这一阶段的孩子还是会生疏。当然,复习很重要,可是复习的方式却不能模式化地进行当时的“课堂再现”,这样很难达到复习的效果,因此,在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时,老师不妨采取一些灵活生动的方式进行,一来可以保持新鲜感,不让复习时间变得无聊而枯燥,二来可以巩固所学内容。

比如,在学习一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老师可能比较注重计算方法和技巧的传达,然后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并引导他们自己寻找不同的计算手段和方式。那么,如果对这堂课进行复习的话,老师不妨采用教科书里面的情景模拟,让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同学模拟公交车上、下车的情景,一组同学则根据老师的要求计算人员变化,然后再换角色进行。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数学课的复习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还可以再一次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就是讲究数学教学效率,效率就是有限的时间和质量的保证,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进行尝试,因此,要增强小学教学时效性不仅仅限于文本所说,还有很多的方面有待更多的老师进行讨论和研究。

三年级数学论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三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学生已经从一名低年级的小学生向中年级的学生迈进。因此,小学三年级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重要,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在三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课前准备;分层教学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备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备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应该如何进行开场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学生可能在课堂上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要提前考虑好,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从容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保证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创建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实际生活中的情况与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有机关联,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一般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创建教学情境,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带领学生一步步进入学习的过程,简单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例如,在进行“24时计时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大家都知道1~12点,我们的表盘上也只有12个数字,那么过了中午的12点应该是几点呢?我们生活中常常说下午1点对不对,那么12之后应该是什么呢?”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来创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下午的1点实际上就是13点。另一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近年来,网络技术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情境呢?我们拿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举例,如果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用黑板画出来,可能学生理解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那么要想求图形的周长肯定更容易一些,它可以把图形的四个边展开成一条线,让学生通过测量线的长度来计算周长。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利用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已经普遍运用到小学各科的教学中,三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利用它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保证教学的质量。

三、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如果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一套知识的学习肯定会有难度,如果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的话又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一起对知识进行探究、总结,既能活跃课堂的氛围,又能提升教学的效率。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呢?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要分享自己是如何进行计算的,所有成员发言完毕大家再进行总结,筛选出好的教学方法、摒弃错误的计算思路,这样一节课下来,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能有所收获。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每个小组内都要确保有一位能够带领大家进行学习、总结的领头羊,同时也要参考学生的意愿,看看学生更愿意在哪个组进行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然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一个培养的阶段,如果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学习的话肯定会有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的模式提升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相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来对待学生,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有的学生十分钟就能实现教学目标,而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还没有完全弄明白。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任务,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设置普通的教学任务并重点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帮扶政策,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帮助他们,同时,教师也要重点对他们进行关注和引导,保证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有的教师认为分层教学是对学生的歧视,其实不然,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瞧不起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学生,而是让他们从小的目标做起,一点点进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三年级作为小学生重要的转折阶段,承载着培养学生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任务,因此,它的教学尤其重要,今天我们就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保证教学的质量做了一下探究,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课堂能够越来越吸引学生,能够保证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成长并获得知识。

三年级数学论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浅析

摘 要: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生理发育期,个性方向的发展开始萌发,学生一般自制力较弱、活泼而好动、易受环境影响。这个阶段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这个阶段开展好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一直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新课程

在小学三年级这个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时期,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好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上传承与革新并重,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师应特别关注并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此,我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新课程教学理论和要求,对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从学习兴趣入手

在三年级这个阶段,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的发展而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不会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在小学一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的内容不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和认知能力。这种错误的学习模式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不适宜推广和广泛实施,也不利于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教学结合生活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启发学生思考时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教师教学的难度应把握在让学生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能学到知识,还建立了继续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我在三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趣味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

一是给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的机会。在授课过程中,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出学生全体能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让每一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通过教W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学生,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数学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的教学实践。

三是给予学生积极的表扬和真诚的鼓励。小学生争强好胜,荣誉感极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真诚地给予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热度。

四是尽量将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穿插数学教学,配合多媒体等教育工具,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知识。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题海战术并不是最好的巩固知识的方法。作业应追求以质量取胜,适量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保持持久的正面重视。

二、从方法上寻突破

三年级学生自制力弱,易受环境影响,注意力易分散。而学习的专注程度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并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专注于学习。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对此,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于教学。

由于学生专注力持续时间有限,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讲清重点、突破难点,而将后面的时间用于巩固,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间可以形成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一张一弛,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效地学习数学。

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发展。三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多位数运算能力的教学内容占了全年教学的近一半时间。有效地完成这部分教学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强不强,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年级时各种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将一、二年级学过的内容作为训练题目,有计划地安排到课程中,使旧知识对学习起到迁移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的训练开展教学。不仅从正的方面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有意识地从反的方向培养学生对正误的判断能力。这样,既从正面讲清理论,又从反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使知识掌握更牢固。

总之,三年级学生处于一个小学时期比较特殊的阶段,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还在于教师把握。在新课程下,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善于挖掘新的教学方法并大胆实践,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三年级数学论文:探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随之更新,教学不再仅仅停留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而是将教学转化为素质及能力的提升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努力钻研不断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的数学品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小学三年级正是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品质;三年级教学;培养策略

S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理念也在逐步更新,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再是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知识及最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及思维、品质,以便于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然而这种良好的数学品质并不是靠短期的充电就能够达到的,也不是学生天生就具备的。这需要教师在学生习惯形成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小学三年级正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其良好数学品质的形成。

一、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习惯提升数学品质

小学三年级正是思维能力锻炼最佳时期,学生要想具备较强的数学品质首先需要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数学品质培养。首先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思考欲望的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数学启发式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逐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其次教师应适当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依据,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内容,从问题出发,在提供的一句中找到问题的契入点,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进行提示及必要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个人见解,让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及观点,从多角度多渠道解决问题。通常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形成独特的新颖的解题思路,发表个性的数学见解,然而这一切形成基本都在后半段,因此如果教师预留的思考时间过少将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利于探索,而预留的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学生陷入思考的死角,因此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视实际情况及实际教学需要而定,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指导。

二、激发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数学品质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有专家指出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已知知识向未知知识、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度的过程。这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单纯的教学,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逻辑性根据自身的教育思路进行教学设计,而学生看不到知识对其自身的价值及意义,将无法从内心对知识产生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将抑制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及良好数学品质的形成。因此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将学习变成学生愉悦的事情,就可以将学习的苦转化为学生追求成功的快乐。例如:三年级上册学习“测量”如果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讲解一千米是一千个一米所组成,学生肯定无法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测量一百米的长度,告诉学生十个一百米就是一千米,这样学生认知的会更加的清楚。然后让他们对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进行测量,如书长度有多少厘米、书桌高度有多少厘米、家里的床长度有多少米,在测量的过程中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他们也能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不仅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

数学是具有严密逻辑性及高度抽象性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定理、性质以及公式都是抽象性概括的结果。因此提升学生的抽象与概括思维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品质的提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要从形象着手。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如一格一格的数、横着数、竖着数进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是培养数学素养,提升数学水平、体高数学学习效率、培养数学品质的有效途径,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维能力以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阶段是对学生反思习惯培养的绝佳时期。首先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这是培养良好反思习惯的有效途径。学习档案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有效的习题解法,及容易出错的习题,或是失败的教训等等。第二、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反思由问题开始,不会提出问题就不会反思。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孩子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有些孩子甚至不会提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然后进行疑问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抓住反思的时机。要求学生每节课记录自己在本节课中提出的问题,每月进行“问题明星”评比,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第三、记数学日记。将反思培养成一种习惯,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进行,才能不断的取得进步。学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反思习惯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学日记中可以记录课堂上教师进行示范解题反思过程中学生也想到了同样的方法但并未与教师沟通交流问题,在作业中对习题的解法有着不同的见解、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等等都可以记录在数学日记中,以便师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反思是个体成熟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习惯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

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品质培养的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自身的见解,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供一点借鉴。

作者简介:马晓荣(1983―),女,汉族,本科,工作单位: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回民二中,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三年级数学论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 要:小学三年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在整个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转折作用。由一、二年级数学的简单,转入三年级数学的相对复杂,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易接受,然而它又是学生从低年级数学跨向高年级数学的一个桥梁,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追寻正确的教育策略即有待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鼓励;温故知新;审题;测试

一、要给孩子信心,鼓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育中,很多老师采取批评式的思想教导学生,然

而这种教学思想给学生内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排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做的是给予孩子信心,让学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或考试中表现良好或有进步时,不要吝啬对他们言语的赞美,当他们内心受到肯定时,思想上就会逐渐亲近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善于运用生活情境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整体来说是相对抽象化的,而且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较低,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只是单纯地针对课本学习,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就会显得很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生活情境教导学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会结合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数学的学习就会变得简单、有趣了,学生学起来也会更加有激情和活力。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中,我会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只蚂蚁从图形一边的一点沿着边走一周再回到原点所走的路程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由此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提问

意识

大多数人认为教学是单向的,只是老师向学生传道解惑的过程,老师是学生的掌控者。其实不然,教学应该是双向的,学生与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合作关系,老师教导学生,学生反馈老师,这是师生的一种互动。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创造一种自由开放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放心交流,大胆提问,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主动学习的,他们是被信任和尊重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提高提问能力,满足了学生的发表欲和表现欲,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帮助。

四、温故知新,课上前5分钟提问上节课和本节课内容

我们在论语中学过一句话“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温习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通过课前5分钟的提问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主动温习学过的知识,而且也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铺垫,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五、定期小测,发现学生知识漏点

测试是老师对学生在一个时间段中学习成果的检验。学完一个章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吸收情况,只靠提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一张试卷,学生反映在试卷上的成绩就是他们的掌握情况。定期地进行小测,我们才能利用试卷分析他们知识上的漏洞,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讲解,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每个孩子制定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循序渐进的积累才会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六、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W生上课听懂了,可是一做题就错,除了对知识的掌握不太牢固外,审题不清也是一个原因,而造成审题不清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急于求成、想快点答题、下笔太快,或者题太长、没有耐心、没有认识到这个题考查的是什么,问的是什么,审题都不清,自然正确率就会低了,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审题的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读题时,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先写出问题是什么,求什么,考查知识点是什么,再写出已知条件,根据知识点写出已知条件与问题的联系,从而写出正确的答题方案,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这六种策略是我的教学思想,这六种思想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和影响。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兴趣一直是我所追寻的,三年级这个由低年级数学到高年级数学的桥梁学生能否顺利跨过在于我们这些教师的把握,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显而易见

了。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策略,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对学生多投入时间和精力,那么提高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便不再是件难事。

三年级数学论文:刍议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难度相对较大,是检测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综合水平的主要途径。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一直是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这一论点,先浅析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面对数学应用题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或者对题目分析不透彻,欠缺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混乱。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1.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年的教学方法都是"引入概念-举例讲解-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在讲台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方法方式,没有给学生留足思考质疑的时间,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至很多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比,一到数学课堂时间,就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1.2 学生依赖性强,怠于独立思考。在当前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教学状况: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很多学生把教师当做权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十分信任,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正确的、不变的。学生按照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思路去思考问题,逐渐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怠于独立思考,遇到新问题,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解题思路混乱,欠缺分析能力。认真分析题目是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前提条件。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答问题,对题目中的条件要求分析不透彻,常受无关条件的干扰,或者不能有效运用题目中包含的隐含条件,欠缺分析能力,缺乏解题逻辑,解题思路混乱。

2.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2.1 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前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循序渐进地提高数学题目的难度,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简单的加减法两步计算应用题入手,可以举一些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比如教师可以举例:我们班有男生22人,女生21人,10月13日已有18人去体检身体,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这个题目中的日期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干扰,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取题目中的有用条件,明确题目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已有18人体检过身体,求没有体检的人,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求出来呢?学生可能会说:需要总人数。这时,教师继续引导:那么我们怎么得到总人数呢?此时,学生会知道,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2.2 提示解题思路,启发学生解题思维。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端,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目的。对于教师提出的一些重难点知识的相关问题,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解决思路。在学生努力思考过后还是没有头绪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提示解题思路,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过简单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后,教师可以继续深入讲解,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举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例子:一根绳子长27米,先剪下14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学生可能会对"两米"有疑惑,因为"两米"没有以数字形式写出,学生不确定它是不是有用的条件,教师要启发学生,寻找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答时会遇到不能整除的情况,教师可以继续提示:一根跳绳要用2米绳子,如果绳子长度不够2米,是不是就不能做成一根跳绳了呢?通过教师的提示,学生会豁然开朗,完成题目分析和解答。

2.3 加强实践应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俗话说:学以致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将数学延伸到生活中去,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笛В鼓励学生利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过年、月、日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询问家人的生日,然后计算出生日相差的天数,教师要提示学生在计算中可能会遇到闰年的情况,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日常生活的数学应用中,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综上可知,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提示解题思路,启发学生的解题逻辑思维。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鼓励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通过多种举措,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三年级数学论文:关于三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进入三年级了,知识量和知识难度相比较一、二年级有了很大的跳跃和提高。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很多知识在幼儿园里已经接触到了,即使不下功夫有好多孩子还可以凭借在幼儿园里的知识基础,耍点小聪明就可以学得比较轻松。但是到了三年级,孩子们一下子就感觉到学习内容增多了,知识难度增大了,学习渐渐感到有些吃力了。这时我们在教学中的教育指导尤为重要。因此在本学期针对知识教学和学生习惯培养我们的许多做法得到了较好的收获。

1.积累本的合理使用能促进孩子们及时整理知识,巩固知识,反思不足

本学期我们借鉴了高年级的经验,让孩子们准备了数学积累本。由于刚刚设立,开始阶段我们只是让孩子们把每天的作业卷粘在积累本上,周末每人都把积累本带回家,和家长共同把积累本上做错的练习题重抄一遍,自己再做一遍。由于经常检查监督,大部分学生们渐渐养成了每天自觉粘试卷,自觉改错题,周末自觉重做错题的习惯。但也有小部分孩子总是等着老师督促检查才能粘卷、改错、积累。

积累本不但可以整理错题,反思不足。在一单元学习之后我们又指导学生运用积累本整理一单元的知识网络。课堂上我带领孩子们边讲边把知识点记录在黑板上,梳理知识点之后我就指导孩子们把这些知识点自己整理下来,孩子们在老师启发指导下各自发挥聪明才智,设置了小提示,小点评、小例子等,并且这些知识点梳理之后,他们还能自己填画上简单的图案、边线,使构图更加清晰、美观。应用积累本梳理知识网络在整理《千克、克、吨》和《年、月、日》这两单元的知识时,孩子们做得特别出色,我就把两个班级中的优秀成果相互交换展览,孩子们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积累本使用得更加自觉。

2.大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动起来

本学期的很多知识需要学生亲手操作,亲自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本学期教学《搭一搭》、《有多重》、《年、月、日》《摸球游戏》,这些内容时都可以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孩子们在操作中能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学习过程生动有趣,特别吸引孩子愿意主动参与。

2.1 在教学质量单位时,提前让学生到超市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看看有多重?然后掂一掂。让学生准备:苹果、土豆、食盐、黄豆……课堂中分小组(4人),发记录单(物品名称、估的质量、称的质量),体验后学生很感兴趣,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玩”融入血脉之中。

2.2 学习“年月日” 。查万年历:在学习这一单元的知识之前,与计算机课整合,学生通过查找万年历,查连续20年,每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将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调查完成一年中有几个月,以及你如何记住每个月的天数,2月的天数,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调查,学生向生活和资料学习,从而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2.3 实践:“数豆子”,让学生自学,和家长一起做“数豆子”的实验,并及时写数学日记。体验如何估一估,怎样估更准确。

建议:

(1)12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建议通过对比学习,上面是12时计时法,下面是24时计时法,学生通过一一对应理解它们之间如果转换,帮助学生由具体向抽象转化。但两种计时法的互相转换仍是个困难。有待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2)推理:建议用图示法帮助学生找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画出图示(箭头图),便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3.控制好作业量及作业难度,不让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不在于学生做了多少练习,也不在于学生做的练习题的难度有多大,关键是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设计学生的作业练习要特别控制好作业量和作业的难度。千万不要让大量的作业磨灭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要让高难度的练习题打击了孩子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每学习一种难度较大的新知识时,一定要针对当天学习的知识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而且难度要降低,给孩子学习新知识建立充分的自信。

4.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这种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具有特别关键的作用。

4.1 利用好课前的两分钟进行口算。每天的课前两分钟都是训练学生形成良好计算能力的好机会。我们班级从一年级就开始这样训练,因此每次的口算竞赛和计算竞赛,学生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也说明坚持口算训练有收效。

4.2 每天的作业题中都应该设计计算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必须有持续的练习,而且练习设计要有易错计算题的对比练习,例如“24×5”学生常常当成“25×4”,这样的易错题就应该经常在作业题中出现。这学期学习了许多乘除法计算题,因此不管学习什么内容都可以在作业中增加计算练习题。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中有些细节培养我们重视的不够,例如指导学生过程本的使用不够严格、监督不到位,因此不少学生不愿意使用过程本,而且本子用的缭乱,这就为孩子养成严谨、细致的良好习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每个细节都要严格细致、决不放松,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负责。

本学期学校在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这种能力的培养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做得更好,希望下学期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能有更好的研究和教学。

三年级数学论文:新课标高三年级数学备考一些做法

高中生经过两年的学习虽然使他们初步掌握了高中数学大多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要想考出好的成绩,高三数学备考就显得非常关键,下面就高三备考工作谈一些做法,分三轮复习。

一、一轮复习抓常态

1.备学生

大家都知道,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依赖于成功,因此课堂教学要力争让学数学的同学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要创造,够得着,又不容易摘下的东西使学生得以深层次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遗漏和学习难点,针对实际情况,抓住关键性问题,逐步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类贯通,让学生的数学水平切实得以提高。我们学生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算不准,往往是找对了方向,算错了结果,为此多花费时间练运算,解不等式,解方程组,求集合交并补运算,每节课都要练运算,练化简,常抓运算能力培养,狠抓通性通法训练,所以根据学情确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方式十分重要。

2.备考纲

研究《教材》,《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新旧试题对比,新增内容考察力度,常考的知识,方法,题型,还未考察的重点都是我们经常议论的话题,是复方向,也使一轮复习更有针对性。要重点关注新增内容,像程序框图,线性相关,独立性检验等,目前难度不大,也是学生能够拿分的题型;所以要注重重点题型,如统计,数列,三角,空间立体几何,三选一,这也是学生解答题中最可能的得分点,难点中的重点,如圆锥曲线,导数综合题,不等式证明,只做低中档复习,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们找到适合他们的高考考点,并重点进行复习,反复锤炼。

3.注重课堂教学

课堂基本做到教师用一半多时间讲授,这就要求精讲,讲多数同学不会的,一轮复习注重讲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巧。讲典型例题,根据学生状态适时改变复习节奏和方式,课堂上经常根据学生的反馈及要求停下来,回顾前头已复习内容,尽管本节课事先安排好的内容未完成,但学生把不会的知识弄清了,教学真正目的就达到了。

4.知识巩固

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很长,结合我校学生,学的慢,忘的快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复习每个模块的同时,布置一些其他模块的习题给学生做练习,一般不多,每天添加一道大题,一周重复一次。比如,在复习立体几何时,规定周一添一个三角函数题,周二添一个解析几何题,周三函数,周四概率统计,周五数列,这样学生在每一周内都可以把重点模块的知识进行重现,不至于忘记。每周周六利用联排课都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考试题和练习题都是我们备课组在历年的高考题、模拟题中精心挑选的。在整个的第一轮中,我们都是这样操做,发现效果较好。

二、二轮复习抓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题复习阶段:七个主干知识专题复习:①集合、函数与导数;②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解三角形;③数列;④立体几何;⑤解析几何;⑥概率统计、不等式、算法初步、复数;⑦几何证明选讲、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证明选讲。

专题复习时,针对高考“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对重点的能得分的章节进行适当的小专题综合,建立知识的跨章节联系,同时也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提高!限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专题的综合度较小、难度也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阶段要重视《专题复习课》,是不是加大课容量,而是把一个专题用几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掌握住,消化掉,然后在跟上配套的练习。

第二阶段是进行解题方法专题训练:

(1)上好《试卷讲评课》。对于《试卷讲评课》不能只是先对对答案,对的就不讲了,对于学生实际情况,有的对了可能是蒙的,但也有的是用带入选择项弄出来的,如果这样的题不去讲,他们还是会在这些知识上存在漏洞,所以我们认为这样做对的题也应该去讲的,还有就是不能就题讲题适当的加入一些变式练习,一题多解,使同学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弄明白这个知识点可以解决那些题型和可能会出那些试题,同时让学生多去练习以达到真真正正的掌握,并且会用。

(2)抓解题规范性。在整个二轮复习当中也重点强调解答题规范书写,失分有时不是知识遗漏而是答题不够规范,所以我们每次做完套题都会下发答案,让同学自己看看如何来书写格式,哪些该些,哪些可以省略.减少学生非智力因素上的失分。

三、三轮复习提升能力

1.综合题模拟训练

要根据最新的高考信息编拟好冲刺训练的模拟试卷,还把历年高考试题重组,利用各名校的最新模拟试题,隔天一次利用课上进行小测,每次训练的题目都按照高考的要求,训练的时间是45分钟,每次练完以后都要及时而详细的讲评。

2.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是很多,但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概念、公式,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解题基本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高考虽然不是单纯考察课本上的题,但是每一年高考题都有对课本上的题改造、变形和综合。

3.做好学生的心里疏导工作

随着高考一天天临近,学生的情绪也越发的紧张,每次考试成绩的公布都是对学生自信心的打击。这时如果老师都忽视他的话,学生就很容易放弃,产生厌学情绪,学习不在状态,即使知道他根本学不会,也常常鼓励他们,找他们谈心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能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高考。

三年级数学论文: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

【摘要】随着学生升入三年级,学生们一下子就感觉到学习内容增多了,知识难度增大了,学习渐渐感到有些吃力了,三年级的数学相比较一、二年级而言,识量和知识难度有了很大的跳跃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爱好,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真正的实现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三年级 有效教学

小学三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怎样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是我们所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三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好学生,引导学生在爱学、乐学中完成好这个过渡。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良师,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兴趣更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在于学生做了多少练习,也不在于学生做的练习题的难度有多大,关键是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看到他们对某一种东西产生兴趣的那种极大热情,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兴趣成为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能力的导火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爱学、乐学。其次,教师在设计学生的课后练习及课后作业时,我们要注意好作业量和难度,在作业中适当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带着乐趣去做作业,带着自信去探索。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前提。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加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连一些两位数的加减都不能准确计算。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严格的要求学生,加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俗话说“熟能生巧”,要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比如,在教学质量单位时,提前让学生到超市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看看有多重?然后掂一掂。让学生准备:苹果、土豆、食盐、黄豆……课堂中分小组(3人),发记录单(物品名称、估的质量、称的质量),体验后学生很感兴趣,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玩”融入血脉之中,从而有效的培养了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每天的作业题中都应该设计计算练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必须有持续的练习,而且练习设计要有易错计算题的对比练习,例如“24×5”学生常常当成“25×4”,这样的易错题就应该经常在作业题中出现。计算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

三、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俗话说“温故知新”,我们在温习旧知识是也能悟出新的知识。反思也是温习知识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思意识很弱。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自身心理特征的限制,大多数的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和做题后也不会反思总结,即使在通过大量的练习后,一些解题技巧仍然停留在原先的基础上,学生的水平也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反思性数学学习是相对于操作性数学学习而言的,操作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数学活动,而反思性数学学习是指向未来教育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总结,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四、因材施教,全方面提高学生

小学三年级阶段的教学,教师对有效性的追求应该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有个别尖子生的出类拔萃。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个体,他们都有取得发展、赢得尊重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性格特点出发,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做到因材施教,全方面的去提高学生。由于学生的天性中有“好学多问”的特点,学生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表示着学生思维的萌芽,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体现出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思考能力。但是,因为小学生对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常常在课堂上表现的有点胆怯为此,我们就先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胆量和勇气,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可以自主、勇敢的提出问题,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根据学生不爱动手动脑等特点,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三年级数学论文:谈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视频运用的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属于传统的教学项目,教育者一直在探索更加适合目前小学生的教学方法。随着个性化教学的推进,微课教学成为一大热点,经过试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很多老师纷纷效仿,但是创新性和针对性还有待提高,“照猫画虎”只是策略上的委曲求全,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本阶段的微课教学方法才是重中之重。而在微课教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微课视频的应用,是微课的精髓之处。从微课视频的应用技巧出发,结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内容特点,讲述相关教学经验,希望能给更多的从教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微课视频

三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其知识点在基础层面更加丰富。而且三年级的学生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学习方法,所以其层次性和差异性也表现出来,甚至更加明显一些。因此,教师更应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主动性到自主性方面都加以培养,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课上任务。微课视频是一种常见且丰富的视频形式,老师可以通过制作视频,实现课堂翻转,帮助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认知,在课上进行课堂知识转化。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数学实践性和生活性的特点。而且师生之间交流的增多,老师可以更好地掌控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接下来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如何科学使用微课视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微课视频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内驱力

1.总结零散知识点

从整体上来说,小学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是比较零散的,涵盖的方面比较多,包括的知识点类型也比较多。从几何到计算,再到应用等等,都有所要求。而小学生在系统性学习方面能力较弱,在学习知识点之后,可能当时比较明白,但是时间一长,加上其他知识点的“冲击”,就会造成“熊掰棒子”的情况,学习新的知识点忘记旧的知识点。采用微课视频的方式,将知识点以老师讲课的形式组织起来,从难点到重点,还有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由复习。或者老师在讲课之前,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例如,相同的范围,相似的推理方法又或者是原来知识点的延伸,都可以组织罗列,让学生观看。这样就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这个主线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自由复习和预习,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克服个性化差异

教育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差异是很小的,在学习和理解知识方面只是存在快慢的差异而已。优秀的学生理解得比较快,学困生需要更长时间理解。所以学生的理解在理论上来说,是能够达到同一高度的,只是时间问题。所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视频的方法,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把学生对知识点的初步学习放在课下,这样他们能够自由安排时间来对知识点进行彻底理解。在理解之后,再进行课堂学习,就能保持步伐的基本一致,对于老师来说也是“福音”,课堂效率能有很大的提高。

3.作用于承上启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是承上启下的教学阶段,其内容具有过渡性。因此在学习时,可能会有一些旧的知识点需要复习巩固,一些新的概念需要认识。但是,老师又不可能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复习一、二年级的知识,这样会浪费时间,对于基础牢固的学生也不公平。因此,采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方法,专门准备复习用的微课视频,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进行复习和预习,安排更加合理的学习顺序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复习之前的知识点之外,还有部分学习内容是和后面的知识点有所关联,老师可以在视频中自由组织,将知识点相联,简单介绍后面的知识点,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有利于他们在后续学习中能够形成体系化。

4.有助于习惯养成

小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都不成熟,正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因此,采用微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视频中老师的要求来完成预习任务,养成在课堂前对知识点有基本了解的预习习惯。另外,在学习数学中遇到困难,懂得自己查找相关教学视频,通过复习巩固来回忆知识,从而完成问题的解决。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递基础知识,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深刻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获得的,也是在生活细节中得以体现的。将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微课视频,能够给学生课前更加直观的数学形象,从而加强他们数学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完成积累和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视频的科学运用

微课视频是由老师制作或者从网络资源中获得的优秀教学视频,其时间多为10分钟左右,时间比较短,内容为单一知识点。这样选择观看时要更加方便,学生也能够将精力聚焦在这十几分钟之内,而且微课视频的选择使用比较灵活,不同运用,其作用效果也不一样。

1.课上、课后的合理运用

在课前使用微课视频,主要是为了辅助学生预习。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多数只是浏览一遍课本,并未对新知识进行彻底的理解。采用微课视频预习的方法,在视频教学中多讲述一些基本概念以及推理过程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回放或者是快进观看。这样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顾及每一位学生。例如,在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准备“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的复习内容和(二)新知识点的综合。这样学生如果之前学得扎实,就可以快进过自己已会的部分,如果掌握得不是太好,就需要重新巩固一下。通过这样自主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跟上老师思路,学得更高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可使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方法,缓解学生的审美疲劳,给教学输入新鲜血液。另外,老师可以从课堂口述教学中脱离出来,更加客观仔细地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从而能够制定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而且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观看教学视频,同时去思考里面提出的问题,更加表现出学习的平等性。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能够看出课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提高。当然,老师也可以适时暂停,对知识点进行补充,或者哪位学生有问题时,也可以暂停来进行班级讨论,而且有了微课视频的辅助,学生的学习对象不只有老师一个人,还可以向视频求助,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是微课视频的作用。

2.微课视频制作的科学性

微课视频的制作是老师的主要工作,也是这个教学方法的精髓所在。而不少老师采用“拿来主义”,将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视频加以剪辑,给学生观看。这种方法比较高效,而且也能给学生新鲜感。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是否和自己的教学方法相近,自己的学生能否进行充分理解。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如果太过迥异,学生需要适应的时间,反而浪费了更多的学习精力。所以,在选择他人教学视频时,一定要注意其教学风格,剪辑内容是否适用于学生的情况,同时要保证画面和声音的清晰度,只有保证了以上客观条件,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自己制作微课视频,也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首先要将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分类,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最好是10分钟以内,且不要讲多余的话,就是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和答题推理等等。因为小学生的集中精力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将这有限的时间尽量用在“刀刃”上。另外,注意摄像头的方向,要保持在黑板中央,而不是聚焦在老师的身上。

3.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微课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可以结合使用,两者是有相辅相成“功效”的。在翻转课堂中,强调师生角色的互换,在微课视频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好途径,更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培养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课下对本堂课知识点做充分准备,然后,作为小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解一二。老师可以将这段视频录制下来,并通过剪辑和完善,制作成“xx同学的微课视频”。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也让他们了解了老师这个职业的困难度,督促他们更好地保持课堂纪律,尊敬老师,认真学习。将某一阶段学生的讲课视频制作成合集,由他们自己保存。或者是在家长会上,可以给学生家长看,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秀,无疑会提升自豪感,对学生也更加了解,更有信心,能够带给学生健康成长的良性循环,这也是微课视频的教学魅力。在后期,学生对知识点复习时,重新温习自己讲课的视频,清晰的思路又“蹦”了出来,更是非常有趣。

4.系统化解析考试习题

目前,很多老师对微课视频的理解就是对课本知识点的教学,其实不然,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教学上的延伸和拓展。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考试虽然不是很频繁,但是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学生和老师能够根据考试情况来总结出这段时间的努力程度,是对个人的督促,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讲解重要题型,这样学生再后来遇到相似题目时,还可以回顾一下,巩固的同时提高正确率。老师也可以将这些视频做总结和筛选,按照知识点的相似性总结在一起,方便学生观看。习题解答加入到微课视频中,有利于学习的便利性,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更加直接的作用。

5.与合作教学的巧妙结合

合作教学方法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中多表现为分组学习法。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较差,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可以让成员之间相互监督。而且在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讨论解决。大大降低了老师的工作量,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能在组内消化,疑问得到解决,学习之路就能顺畅很多。微课视频和合作教学法相结合,无疑发挥了两者各自的优势。组内几个人聚在一起,共同观看微课视频,能对其中存在的疑问及时解决,而且科学分组,也让大家的学习层次相似,这样观看视频的节奏也相似,能够发挥视频的针对性。大家一起学习,更加有动力,也能够保证学习效率,让微课视频的观看更加有效。且小组学习在课下进行缺乏老师的指导,有时会偏离主题。和微课视频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心骨,目的性强,学习不容易走“冤枉路”。老师在整理视频反馈的时候,也更加有代表性,主要去解决几个问题就可以了,加快了学习速度,也提升了学习质量,何乐而不为?

总之,小学数学三年级的教学是简单而复杂的,科学利用微课视频,可以降低学习的枯燥感和难度,将复杂的问题拆分简单,让学习更加立体化,更加系统化。同时,老师要不断提升视频的质量,在基本的层面上将教学质量再做提升。

三年级数学论文:怎样教好小学三年级数学

摘 要:小学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转折点。数学作为小学开发学生智力的一门学科,在三年级显得尤其重要。这时候的学生刚刚开始对事物有判断能力,怎么能让他们在这个时候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这就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使数学真正走入学生的世界,这样学好数学才不会太难。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学生;兴趣

小学三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扎实的数学基础是以后考高分的关键。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面对数学中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这个时候,老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主动去学习数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这么重要的时期,老师应该怎么去做呢?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值爱玩的年纪,老师要顺势而为,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小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时期,老师不能遏制学生的天性,而应该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生硬地教授书本知识,枯燥乏味的课堂会让学生更加讨厌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会数学知识,让学生发现蕴含在数学中的美。比如,在学测量这个单元的时候,学生刚接触这些度量单位,弄不清楚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区别,这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尺子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文具盒、铅笔、桌子和身高等等,让他们告诉老师这些物体的长度。学生喜欢玩,自己可以选择量的物体,活跃了课堂,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数学。老师要注重数学基础的培养,学生只有扎实基础,才能为以后学好数学打好地基。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想让孩子学好数学,各种数学补习班接踵而至,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能为追求成绩的提高,而让学生死学习。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现在我们提倡素质体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都是互通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才刚刚开始成长,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接触面更宽,这样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以致用,才会发现数学并没有那么难。读书也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会读书的孩子会比那些不会读书的孩子更能学好数学。可是有些家长并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只注重数学的突击补习,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但是结果往往不能如人所愿,孩子的成绩一直提不上来。而那些注重各方面发展的孩子,平常有意识地去玩一些开发智力的游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反而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得心应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我们要注重阅读所带来的累积效应,而不能仅仅为了分数,让学生死学数学。所以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小学三年级学习的数学知识大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在教数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可以在生活中融入数学,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发展阶段,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生活中的事情,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课堂上,可以做一些虚拟的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做店长,让别的学生买东西,试着计算物品的总价值,自己找零,在虚拟的游戏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

四、注重数学思维的锻炼

数学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锻炼人的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老师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教学阶段,一定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思维的基础,在以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才会容易很多。在以后学习数学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很多的综合能力,比如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不健全,我们一定要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地基,这样才能建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大厦。在数学这个科目中,存在“梯次掉队”的现象,数学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强,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过渡时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高难度的数学做好铺垫,学习好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老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也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老师要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论文:浅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B

摘 要: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有重要的价值,教学实践中要从课堂节奏、教学情境、教学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创新,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服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应用创新思路服务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品尝学习乐趣,让他们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并锻炼个人动手动脑能力与数学思维,在创新课堂中积极合作,实现个人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下面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教法创新做简要的探讨。

一、节奏张弛有度

小学三年级学生不同于高年级孩子,学习思维受感性认知主导,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爱打闹、活泼好动等情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节奏,做到张弛有度,结合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组织教学内容与活动,通过合理调整教学节奏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数学教学中的相辅相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一节数学课基本为40分钟,对于三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开始前要迅速利用各种趣味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授课过程中要做到重难点分配得当,将主要知识压缩在15分钟之内完成教学,其余时间通过穿插各种问题、任务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延伸并锻炼能力。比如,学习《时间的换算以及计算》这一章节内容时,课堂引入教师可使用有关时间单位的猜谜语活动进行快速引入,或者出示直观的钟表表面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对不同指针的观察与分析了解秒、分、时等单位代表的意义及互相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计算之后,教师可组织一些应用到时间单位换算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收获知识与不同情感体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

二、营造趣味教学情境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还未形成明确的学习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营造趣味教学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通过利用学生自主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激发其学习动机更好地掌握各类知识,对个人思维、能力等数学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锻炼。

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法》这一章节内容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与计算,教师可提供多种趣味导入,结合学生熟知的各类情境来调动其积极性进行主动探究实践。比如,将学生日常进行消费的生活实践组织为各种趣味活动进行模拟演示,或者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做两位数加减计算的一些有趣经验进行分享,通过现场模拟、实践操作、趣味总结等方式在各类情境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与知识应用体验,这对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与应用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引导他们形成长久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学法运算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本班级人数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究,比如,分为4人一组时是什么情况,分为5人、6人、7人一组时又是什么情况,通过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两位数除法的应用,通过这种具体实践的方式掌握除法运算的相关法则,实现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设计教学问题

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巧妙设计各类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运用个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解决各类数学难题,在解答疑问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建立起个人学习信心,实现趣味、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提升问题含金量,以便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计算这一内容时,教师问题的设计可从二者的图形特征入手,突出两种图形在边长方面的异同。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若一个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边长会有几种情况?”让学生探讨一些更为简便的算法或者趣味计算经验,从而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其进行思考与探索,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思维,在个人创新意识与探索实践能力的引领下高效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与换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应用生活化思维设计一些趣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硬币的厚度用什么单位表示、大葱的长度用什么单位表示、学校操场的长度用什么单位表示。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准确认知,在了解不同单位代表概念的基础上,针对长度单位的换算进行活动实践,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如课本教材的厚度如何用不同单位表示、课桌的高度如何用多个单位进行描述、学生个人的身高的描述有几种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该知识点的应用,达到提升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要立足于学生学习心理与需求,在合理把握教学节奏、营造趣味情境的基础上,配合巧妙设计的数学问题实现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全面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三年级数学论文:小学三年级数学优质课堂特征的研究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端,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很重要,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文化基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会使学生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特征研究

创建一个优质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只有提高课堂的质量才能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清楚地明白各个阶段优质课堂的特征,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安排出高效率的课堂,而最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提高数学水平的优质课堂是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培养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持续不断地提高数学成绩。

一、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个效率高、能让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所以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节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生活,然后结合学生的情况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数学的好成绩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的探索,学生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克服以后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身边的可利用资源,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学生主动参与就是优质课堂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二、有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班级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顾及学优生,还要适合学困生,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受益,成为优质课堂。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导致学习成绩出现偏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现教材中的分隔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各个层次适合学生发展的计划,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巩固知识,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同时,教师也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留有提升的空间,使学生有前进的动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小学三年级也是学生由知识朝着能力和习惯逐渐过渡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优质课堂设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这一阶段的心理,制订出适合学生提高,挖掘学生潜力的课堂,让学生在优质课堂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三年级数学论文: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B

摘 要:小学课程中三年级数学课程的学习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年级的教学当中需要运用创意的教学手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和数学运算技巧,继而为日后的数学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创意法

创意法实施教学是指在课堂之上对于一般平常的教学方法思考和改善,运用创新的手法开展课程教学,使学生快速接受知识引发学习兴趣。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入创意法教学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习欲望,继而快速掌握三年级数学运算。尤其针对偏远农村小学教学,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运用日常生活经验引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性格活泼、思想丰富,对于枯燥的数学学习一般兴趣较低,很难在课堂学习中投入100%的精力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在偏远农村小学教学中,学习条件相对落后,更需要教师多加思考研究开展丰富创意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课程。例如,在测量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发地寻找测量素材带入课堂中开展测量,提问关于细微长度如何测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引入毫米、分米单位知识来完成教学。

二、直观教学让小学生活学活用

小学生掌握三年级小学数学课程知识内容,可将部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趣味,也可在直观教学中再次深化所学内容,从而提升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四边形一课中,教会小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量方法后,让学生选取规整的田地或者房屋实际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再请教家长,从而再次熟悉所掌握的数学运算方法。

三、温故知新,增强新旧知识的关联和掌握

三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运算是全年课程的主要任务,只有掌握好三年级小学数学运算才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提供助力。但是运算知识的整体掌握是与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新的多位数的加减运算课程开展时,可适当的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温习下之前的进退位加减法等相关知识,可有效帮助小学生在学习多位数运算时提高并掌握理解的能力。

教师在三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小学教学中要积极思考研究,运用当地的情况和素材开展创意法教学,帮助小学生掌握三年级小学数学课程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吴兆民.浅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07):121.

三年级数学论文:浅谈小学三年级数学中学生的过渡教学

小学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为了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创新教育是不二的选择,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创新意识就是人们的创造意向和愿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小学三年级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把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段过渡到中年级段,是我们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一般年龄都在八九岁,是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心理和生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在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由于活动减少,主动学习的时间比低年级多,且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学生的生活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不用大人陪护自己上学和下学,并能在学校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其身体的发育、学习与生活的变化和心理会有迅速的发展,会合理性地独立思考问题,并有了一些自己的主见,能够参与大人的谈话,敢尝试去做一切事情,而不像以前那么听从权威。他们虽然开始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时期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导,这阶段的学生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转折,从此踏上成功之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心理特点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作为研究课题,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多加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三年级的小学生已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且自制力弱、活泼好动、容易受影响,因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他们在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数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课堂上,我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先掌握表内乘法口诀,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我还采用了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接着,我又创设一些游乐项目,如坐木马的每人2元,坐ss床的每人5元,坐飞碟的每人9元……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后,我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由于是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学习整十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我又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学生很快明白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最后归纳概括,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