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0 03:34:05
导语:在行政管理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处理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也愈加需要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才和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行政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旨在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为未来获取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胜任行政工作做好各种准备,即做好就业储备。这些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宽厚的专业理论功底、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一、核心: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
政治价值取向,即政治素质,是人们对政治尤其是对自己所承担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理解、把握、反应以及见诸于行动等情况的总和,是人们长期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中接受培养、熏陶以及对特定政治事件的感受中形成的个体特质。具体来讲,它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知识、政治技能、法律意识、法律知识等内容。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一个普通人尚且需要政治素质,即将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的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更需要政治素质,而且需要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素质是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储备的核心,决定了他们站在什么立场,为何种目标,以及为哪些人服务等根本性问题。要形成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首先必须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第二,必须头脑清醒,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第三,必须面向群众,不断加固政治思想基础;第四,必须清正廉洁,不断加强政治修养。
二、重点: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
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是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储备的重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的本职,作为中国的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服务意识方面有权威发言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政府的职能是服务,公务员重要的角色就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追求。政府的作用在于:与私营及非营利组织一起,为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其角色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使相关各方坐在一起,为促进公共问题的协商解决提供便利。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经风雨、受锻炼、长才干、做贡献。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做人民的公仆。
三、基础:宽厚的专业理论功底
术业有专攻,行政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宽厚的专业理论功底。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理论功底,是指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处理行政事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即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激励、领导和决策等相关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蕴含在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政策科学、行政法学、政府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比较政府体制等教科书里面。学习是进步的阶梯。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还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毋庸置疑,宽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是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储备的基础。与此同时,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也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另外,在校期间要多参加学生社团,担任团委、学生会、年级、班级学生干部,注重把专业知识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四、保证: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
基本操作技能是指基于任职资格体系和胜任力模型,完成日常工作所必需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基本操作技能的要求各有侧重,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是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未来胜任行政工作的保证。为了获得并胜任行政管理工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着重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第一,文书拟写与处理,了解基本的党政公文格式及制发程序;第二,办公软件的应用,熟练使用Word、Excel、PPT、多媒体、摄影机等;第三,会议、事务管理,掌握会议的筹备组织、接待及日常事务的管理技巧;第四,工作沟通能力,培养人际沟通、组织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基本操作技能形成的途径是练习。为了使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能够形成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一方面,学校要多开创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个人也应该主动提高自己的基本操作技能,积极参与到行政工作实践中。
五、关键: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调适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性格、气质、意志等方面。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是行政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储备的关键。在性格方面,现代领导者一般都要具有竞争开放的性格。处在一个迅速多变的当今社会,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挑战较为严峻。凡是不能迅速适应客观环境和外部变化的组织和领导,都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因此,领导者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来进行不懈的努力和竞争。而这,就需要领导者具有外向型性格或侧重于外向型的性格。在气质方面,领导者要有敢于决断的气质。这是因为任何决策都是有时效要求的。领导者要在对客观事物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果断地处置问题。在意志方面,领导者应能做到坚忍不拔。众所周知,在领导活动中,挫折、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领导者只有具备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经受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作者:燕盛斌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知名财经类高校大都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这与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基础比较一致,是财经类高校开设此专业的优势。其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是参照综合性重点高校。有的高校通过整合学术资源,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专业特色,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下设涉外行政管理、涉外经济事务管理、海关管理、质量控制与检验检疫管理四个方向。近些年来,这类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正在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理工类重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基本上与综合性重点高校一致,也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如电子科技大学的公共管理情景训练室、网络传播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虽然理工类重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依靠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实验与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与综合性重点高校的整体实力日益接近。
地方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也基本上与综合性重点高校一致。有少数高校比较重视该专业的培养特色,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政务安全与认定、网络操作系统、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等特色课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公共气象管理、气象法、气象经济学等气象特色课程。这类高校也基本开展了的案例教学,有的比较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如浙江海洋学院在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定海区人民政府、舟山财产保险公司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这四类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性重点高校总体上占有优势。前三类高校都日益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而且财经类、理工类重点高校越来越重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行政管理的专业特色。这些在地方理工类高校中虽然也有一定的体现,但由于学校知名度较低、专业历史短、师资力量弱等原因,与前三类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地方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存在不足许多地方理工类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起步不久,有的更是在最近几年内才开始兴办,与本校优势理工类学科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一是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课程设置基本借鉴的是综合性重点高校,偏重于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管理学类课程,忽略了地方理工类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缺乏结合自身特色培养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课程教学与实践。二是教学内容单调化。表现为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内容过分偏重于学科知识、理论知识,较少考虑学生在知识需求上的差异性。教学内容存在知识内容更新不及时、结构调整不及时等问题。一些课程与社会要求存在差距,与社会实际相脱节,而且许多实践环节被课堂理论知识所掩盖。三是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核心,师生间只是知识信息传输的两端,师生缺乏互动与交流合作。虽然案例教学也受到了重视,但因缺乏模拟实验室,案例教学与现实行政管理环境脱节,无法引导学生实践,学生难以从课堂得到实际的提高。
(二)社会实践与技能培训欠缺行政管理专业应用性、实践性特征比较鲜明,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锻炼。尤其是作为以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人才见长的地方理工类高校,更应重视提高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行政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发达国家非常受重视,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有一半时间在校外学习。[1]而大多地方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技能课存在缺陷:除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较低,还有实践环节单一重复,学生普遍感到枯燥、单调和乏味,积极性不高;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或对教学实践平台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混乱,实际效果不明显。虽然不少高校与一些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不完全了解和掌握合作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流程及改革趋势,不能结合学校自身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为合作单位提供科技、决策等服务,导致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很难接触行政事务的核心。对于地方理工类高校而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的地区、部门、层级等情况决定了必须以培养适宜于地方政府改革建设、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相对忽视行政管理的社会实践与技能培训,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完善地方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地方理工类高校应该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予以科学、合理的定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从行政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到企业者居多,即企业行政管理;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偏少,即公共行政管理。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毕业生,依托理工类所属行业的优势,到与理工科特色相联系行业的企业就业机会增加了许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因此,地方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能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并能在企业(特别是与理工类高校特色相联系企业)从事企业行政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基于此,培养模式就要使学生掌握公共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熟悉理工类高校所属行业的基础知识,实现人才专业技能的交叉复合。这种综合能力应表现为:一是熟悉政策法规,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所属行业的政策法规,并有较强的执行能力。二是具有一定工程素养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通过与自身特色相联系的一定的工科课程教育,通过在情景模拟实验室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务知识与操作技能。三是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与平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设计与开发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突出理工类特色每一所地方理工类高校均以某一类理工学科作为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并与地方经济、行业发展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在系统把握本校理工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行政管理学科复合性、交叉性特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与本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对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优势学科对本专业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如前面提到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特色课程。地方理工类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具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因此,其中的行政管理专业理应学习和吸取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长处,突出“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基础理论类课程,要合理地加强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锻炼,可开设诸如绩效评估技术、政策分析技术、部门预算编制技术、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等技术类课程,并通过对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课程的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其将来在与地方理工类高校特色相应的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发展管理等实践领域打下基础。
(三)依托理工科优势,强化实践教学平台首先,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地方理工类高校优势学科的社会资源比较丰厚,有较多的实习基地。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积极和已与学校建立联系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让学生深入实习基地,接触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其次,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行政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如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等情景模拟实验室,利用比较真实的教学情景,使学生领悟事件或事物的发展规律。再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因其具有实际操作、互动体验、学以致用等特点,对学生理解和熟悉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与规范,提高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的识别信息、分析问题、决策等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最后,加强贴近实际的社会调查。让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深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去学习和锻炼,进行实际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激发专业探索的兴趣。社会调查要密切联系管理实践,密切关注民生与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社会调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华涛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
截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如,杨述厚等(2008)认为,如何加快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加强对学生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加以解决的课题[1];吴江等(2009)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必须首先应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教学效益意识和整体优化意识,并尝试性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方法[2];马武玲(2010)结合西安邮电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就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探讨[3];孙雁等(2010)则基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了解决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路与建议[4];王燕珺(2011)则以天津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为例,就行政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等[5]。上述研究对于新形势下如何促进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在具体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仍待加强。为此,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促进行其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未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目标之一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从教学任务上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一手段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据行政管理的专业特质和发展趋势可知,行政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生需要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加强和巩固专业知识,近年来该专业对人才在管理能力和政策分析技术上的要求日益增强,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势必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然而,分析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各高校普遍存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倾向。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基本上都笼统地定位于培养党政机关和一般企事业单位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明晰度不够且针对性有待增强。在各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型、技能型课程所占比重普遍较小;课程内容更新速度缓慢,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更多的侧重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而非指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针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技术方法培训的时间普遍不足,学生中普遍存在参与社会实习机会少、实际工作能力弱的现象,无论是在职业素养还是在职业技能方面,都难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比较优势,不具备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故而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遇到较多困扰和挑战,进而会降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终甚至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二)教学实践环节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高校日益关注的重点。行政管理专业涵盖了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门相关课程,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沟通交流、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调查研究、政策分析和人际关系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学生不仅要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行政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灵活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践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是单向的、被动灌输的过程,而应是双向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独立自主认知的过程,更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过程。要使这个过程充满活力,就要让学生真正发挥主动性,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仍然较为传统,教师往往习惯于在课堂上以书本为中心进行“填鸭式”讲授,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教学实践活动大多为抽象的理论说教,难以触及核心要务,而且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往往难以充分灵活地运用案例分析、课程实验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即便穿插一些案例讲解,也往往存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环节流于形式等问题。这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训练的人才培养方式,导致学生难以真正地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普遍存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有效提升
众所周知,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虽然我国高校已经开始注重实践教学,但由于受经费不足和设施匮乏等因素制约,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往往存在许多缺陷。一方面,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落后,难以使学生有效地完成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校外实践平台亦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最为有效的莫过于实践教学活动,实训平台的搭建是其中的难点。在校内,能有效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创新能力的实验基地屈指可数,实习内容则显得较为虚泛,最终往往仅以实纲和实习报告评定成绩,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在校外,虽然各院校都安排了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环节,但是学生在合作单位里往往仅从事一些基本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而对于实习岗位上所需熟习的操作技术和管理决策方法,则很难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熟练掌握的目的。具体而言,在许多企业单位看来,由于涉及保密制度和工作的严谨性,行政岗位几乎难以容纳行政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和见习生;而由于受行政部门精简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亦不愿意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此外,由于部分高校对合作单位的工作性质、制度流程和改革方向没能充分了解和把握,对自身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亦未充分挖掘,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的实践平台多处于探讨和构建之中。因此,合作单位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实践实习,参与实践的学生大多仅从事一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很难触及其行政管理事务的核心环节。
(四)师资力量亟待加强,未建立专兼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
据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师资来源统计,其师资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行政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普遍缺少行政管理实践经验。随着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该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局限于某一类学科的取向,开始注重行政管理学科的复合性和交叉性,突出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特征,这就加大了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的难度。若不能充分掌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及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就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更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课程与实践之间的连贯性。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聘任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难以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统筹规划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项目的顺序。一方面,专职教师往往缺少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习惯并擅长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的核心能力和技能上略显不足,因而难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下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的制度仍未健全完善,亦阻碍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是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如果其知识储备不足,对行政管理工作实践的体会不深,就很难切实做到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跨越基础知识与高深知识之间的鸿沟,这种状况势必将削弱实践教学的效果,影响行政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
(五)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运作效率有待提升
实践教学需要健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制度作为保障。由于行政管理专业适用面宽,实习领域也较广泛,如果实践教学质量监管、考评管理不够严格,就不能保证健康的教学实践秩序和良好的实践教学质量。当前,我国高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详细的规章制度保障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物力和财力支持。部分高校片面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成本较低,不需要像理工科一样构建实验室,亦不需要支出校外实践的费用。此种办学观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二是未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监管制度。部分高校未能按照行政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并结合自身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制定实践教学活动监管机制,对学生参与见习、实训、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规范管理,导致实践教学形式化,削弱教师教学的热情和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三是实践教学考评制度尚未完善。在成绩考核时,没有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实践教学的效果,一些学生甚至选择上网下载、抄袭或闭门造车等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报告或设计。最终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运作效率,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目的。
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实践教学意识,健全相关课程体系
高校应认识到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应用性,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设置及毕业论文等方面统筹规划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应重新分配教学时数,科学地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所占的比例;其次应建立目标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同时还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实践教学的研究,补充编写相关教案和资料。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应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全面考虑,紧密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立。一旦确立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应根据该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应用技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课程体系应当体现出开放性的学科特征,不断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总之,高校应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的方向,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制定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实践环节中,应综合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等教学模式。同时,还应注重教师的指导效果。一方面,完善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引导,通过导师制等方式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邮件、精品课程、网络视频等与学生有效沟通,以便及时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乃至毕业求职至关重要,因此改革和创新必不可少。如,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出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论文题目,让学生带着研究课题参加实习,在实习中培养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收集、甄别资料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要求他们在实习期间编写一定数量的行政案例,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日后进行案例教学提供生动的教学资料。
(三)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应有效利用校内资源,通过建立校内行政管理实习基地等方式,实现实践教学与校内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亦应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方针,与校外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签约,以建立长期实践教学基地,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满足学生社会实习的需要。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搭建运作机制,如图1所示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以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一平台的构建,学生可先了解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特点和运作流程,树立行政管理理念和公共服务精神;而后从事实践活动以为将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提高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实践教学离不开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首先,各高校要制定并完善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管理、考核和评价,通过相关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投身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对深度参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在工作量计算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及时对实践教学成绩卓著、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其次,学校应积极鼓励青年教师通过进修提升自身素质,创造条件让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名校进修学习,以丰富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再次,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学习或挂职锻炼,使教师能够充分参与各单位的招聘、培训和考核等管理流程,从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最后,应不断优化调整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不拘一格聘用各领域具备一定造诣的行政管理人才来校任教。可以聘请校外理论素养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定期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亦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中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
(五)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既然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必须建立与其地位相适应的质量监督机制,把实践教学纳入全面监控管理的轨道,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首先,应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督工作小组,由实践教学领导机构成员负责,全面监控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其次,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督规章制度,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实施予以有效管控,根据各环节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所需技能要求,分别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价措施。再次,逐步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于经费运作、设备使用、教师指导情况、学生综合表现及实践教学的效果等层面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选优秀、举荐人才的重要依据。
作者:丁 刚 陈 倩 单位: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的现状
(一)中央集权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正面临改革
根据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呈现出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在80年代以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是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体制促进了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相一致,适应当时经济建设的要求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已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日益呈现了明显的弊端。中央集权制的高等行政管理体制没有明确的把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立实体来看待,过分地强调了教育为政治服务,使教育过分依附于政治。另外,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自主权未得到落实。这些问题让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并且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
(二)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采取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体制。这种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但是由于受传统的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只是初步形成,真正的建立与稳固的新型的体制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的合力,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共同致力于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模式的完善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
二、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方式统一僵化
在长期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特征是行政管理方式统一僵化。主要表现为:第一,现行教育体制实行统一的教育政策与措施,其结果导致现行教育体制僵化与低效等一系列官僚行政管理的负面影响。第二,办学主体单一,办学规则僵硬,其结果造成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育结构和布局很不合理,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高校招生、就业管理不灵活。招生专业、名额等由政府统一规定,高校无权设定。对于市场所需人才的专业取向不能及时得到更新。
(二)高校自主权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需求,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也不够好。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招生自主权方面,制定招生计划、决定生源分布仍由教育行政部门掌管,确定收费标准也是地方政府物价部门的权力,高校无权确定标准。第二,在教学管理权方面,高校调整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余地很小,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第三,高校的国际交流学术自主权也基本没有落实,需要由主管部门审批,限制了高校对外开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三)公平与效率政策缺乏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中的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政策的价值观一般可以分为“效率至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等价值取向。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可忽视政策价值问题,否则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形成盲目运行、问题层出的局面,并导致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很难收到应有的成效。由于政策价值观的缺失,致使公平与效率问题没有解决好,呈现出许多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教育现实。
(四)体制运行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实际上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垄断市场。具体表现为:第一,政府垄断了对高校的举办、投资和管理,高校的主要造血功能是依靠财政拨款才能得以实现收支平衡。它完全独立于市场之外,没有生存竞争的压力,教育投资的整体效率无法得到提高。第二,围绕“分权”“放权”与“授权”展开的这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未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第三,世界性开放的教育大市场并没有充分建立。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也要不同程度的开放教育市场。一个世界性的开放的教育大市场正在悄然发展。
(五)两级政府管理权限范围不具体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中,始终强调要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扩大省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实行“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但由于省级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的模式正在形成之中,在领导和管理体制问题上,地方政府和省级以上教育管理部门的权责划分仍不明确,这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支持高校的程度及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
三、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的对策
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应该是使政府、高校、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体制运行模式。
(一)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主体多元化运行模式
1.开展融资渠道多元化。
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实际上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高校中来。为此,应发挥高校办学资源的同时,开展和社会更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在强调政府对高等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改变高等教育投资过分依赖职能的状况,使高校真正成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增加高等教育产业经费的融资主体。第一,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优越性,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第二,通过自身的科学研究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第三,通过校办企业增加经费来源。通过高校人才集中的优势兴办知识型企业来为社会服务,这也为高校本身筹集更多的办学经费。第四,设立专门的办学经费征募机构。这一机构应作为高校内设机构之一,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专职从事办学经费征募工作。
2.促进办学形式多元化。
第一,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就是要企业、企业集团和科研单位参与高等学校的办学与管理,目的在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吸引其参与学校的管理,促进产学合作办学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促进企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和提高。第二,大胆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财力和物力资助以及在政策上适度放宽,为民办高等学校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政府还可以允许国外教育机构和团体举办学校,涉入中国教育市场。第三,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远程教育。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具备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发达的教育,他们通过国际互联网举办远程教育,很可能吸引大量的中国学子。
3.扶持教育中介机构参与管理。
积极发展处于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政府要把部分职能转给市场或中介组织,重视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和管理作用,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也是扩大民主权的要求,从根本上有利于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统治,大服务”的治理目标。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我们更要重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作为介于政府、社会和高校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介性机构,中介组织不仅具有协调政府、高校和社会间关系的功能,而且在吸引社会人士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监控等方面,扮演着极好的角色。
4.实现教育行政交流国际化。
改革开放初期,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互换留学人员、互换专家和学者、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教育合作项目、中外高等学校的校际交流等。随着全球化进程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教育对外交流涉及绝大多数国家,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迅猛增长,而且交流领域和层次也向纵深发展。教育对外交往要不仅限于从技术、信息和人员层面,要向教育观念和制度层面发展;不仅要融入通行的国际教育规则体系,而且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理念的倡导者。教育开放会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以我国国情为基础,进行自主创新。
(二)提高各级政府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中的调控能力
1.加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府究竟应起到什么作用以及怎么样起作用,即政府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职能的转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在政府和高等学校之间,明确权责,政府要转变职能。政府要改变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状况,尽量避免对高校内部事务的直接干预,将注意力集中于宏观调控。具体办法有:第一,政府应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第二,政府应加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的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第三,政府要不断加强教育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法律体系。
2.扩大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范围。
当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中,需要注重的是要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扩大省级政府的管理权限范围,实行“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具体方法:一方面,要解决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与收益问题。权限来源于经济基础,要扩大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权限,我们应当落实地方政府的对高校的投资,明确地方政府办学使学校的生存问题不再有现实的威胁。另一方面,扩大省级政府对高等管理权限范围,省级城市要发展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学校的学科特色也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发展优势和特色两者结合好了,双方的发展均受益。
3.实现两级政府统筹配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为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大目标,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建议加大改革力度,对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做出重大调整,实现高等教育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各省可按照各自具体情况自行调整本辖区内的教育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第一,政府应当组建国家、省级人力资源开发决策审议机构。第二,应当建立健全国家教师教育资源库。第三,在地方统筹下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政府应完善校长选拔机制。
(三)促进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1.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校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可以增强学校的活力。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用授权或分权的方法,将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实现其自我服务与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里,政府应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没有统一的模式。第二,高校领导在争取学校办学自主权时,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与上级政府部门进行建设性的沟通与协调,特别是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具备教育家的理想和情怀,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实现理想的决心。第三,加强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第四,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并不意味着国家放弃对高校的管理,而是要使国家各级政府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这样更有利于政府做出更为先进的教育政策,发挥政府的核心领导和协调作用。
2.建立自主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协调机制。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协调机制是政府针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内外部、纵横向之间存在着的各种不协调的关系问题进行调节,通过权责清晰,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有效地实现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目标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一套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协调机制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体系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是贯穿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各个环节、全过程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活动。应该建立这样一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内外部关系,明确中央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系统与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关系及管理权限范围,并做好与其他各业务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四)科学运用高校共建合并等手段促进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掌握高校共建合并等手段的适用范围。
在共建、调整、合作和合并这四种管理体制改革模式中,共建和调整着重于调整高校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教育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合并着重改革学校本身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在采用共建和调整改革模式时,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个目标指导下,要分析新的运行机制,并分清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承担的责任。其次,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适时、适度的改革措施。要明确共建、合并高校的目标及实现方式。高等学校的合并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扩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二是改变过去形成的学科单一的局面,实现学校优势互补,由单学科向综合大学转变;三是减轻管理部门的协调负担。
2.高校共建合并工作具体实施。
高校共建是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具体举措之一,就是教育部、地方省政府及市政府共同建设重点大学。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具有业务指导作用。这是在投资渠道不变的情况下,实行中央教育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对高等教育双重领导、共同建设和管理的制度。我国实施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合理,集中力量建立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合并大学是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改革举措,也是建立新型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又一具体措施。迄今为止,这一改革举措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最突出的形式,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大学合并。在建设高水平大学过程中,要防范“大而全”的文化传统因素作祟,要结合高校的自身优势,建立特色优质大学,否则,以大学合并来打造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将很难达成。
四、结语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是一件具有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导向性的大事,也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
作者:许晶 李思林 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1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专业课程设置庞杂和混乱。
由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前身是政治学,所以很多高校在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方面还延续了政治学的传统,表现为课程设置上政治学类课程比重较大,政治学出身的教师人数较多,而经济类、统计量化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而又由于行政管理还属于“管理”专业,具有一般管理学的属性,所以各高校在专业课设置中还开设了相当数量的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原理”、“中国管理思想史”等。这就造成了行政管理专业一方面被包裹上“行政学的酒瓶”,里面装的却是“政治学的酒”,另一方面,行政管理戴上了“行政的帽子”却不协调地配着“一般管理学的鞋子”。庞杂和混乱的专业课设置体系让行政管理专业处于一种左右摇摆的尴尬境遇,也让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
(2)专业实践性环节建设不足。
受传统“教-授”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陈旧,大部分院校现行采用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模式。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该专业的实践性特点,造成该专业从教师到学生都是理论型的教者和学者,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几乎成了学富五车的知识盲,其所教和所学的理论也是为教而教、为学而学,在实践面前变得苍白无力和无所适从。
(3)课程缺乏特色,学生缺少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科定位缺乏准确性导致各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学校一般“就地取材”、“因人设课”,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生“什么都要学,什么都没学好”缺乏竞争力,这种“博而不专”的现状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造成冲击。另外,行政管理的对口出路是考公务员,而当前公务员“凡进必考”让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虽然毕业学生在一般就业市场上能“如同风油精,到处都能抹一抹”,学生可以把自己包装成与政治学、秘书学甚至社会学相类似的专业选手,但是他们却没有政治学学生那种博大精深,也没有秘书学那种机敏灵气,这种近乎不伦不类的境地让行政管理专业列入了学生的黑名单。就笔者自己所在的行政管理专业而言,每年第一志愿报考行政管理的学生只占2%,绝大部分是被迫接受调剂过来就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与基础。现行高校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的种种困境呼唤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弹性式“4+2”人才培养模式含义及意义
2.1弹性式“4+2”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弹性式“4+2”的人才培养模式意指以实践教育为基础,以研究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发展方向,注重加强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全程导师制和特色俱乐部的支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未来择业、创业能力来克服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弹性”,是注重以学生中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和未来择业、创业规划,自主选择各种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功能模块,有目的地拓宽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提自己能力的方式。“4+2”之“4”分别是实践教育模块、研究教模块、创业教育模块、人际交往模块。“2”是指是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两个支撑载体:全程导师制和特色俱乐部。全程导师制是指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从入学到毕业离校,每学期均有指导教师为其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关心并指导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色俱乐部是指学生以兴趣为依托自主创立的类似社团性质的各类组织。俱乐部均以自主研究、参与实践为特色,利用俱乐部来进行自主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2.2弹性式“4+2”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专业的准确定位,给行政管理专业找到“婆家”。
将行政管理专业定位为实践性、应用性的科学能避开行政管理是姓“政治”还是姓“管理”的争论,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存在和发展找到一条中间出路,避免了长期的出身之争导致的思想混乱和学科信心缺失。
(2)有利于明确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此模式下,行政管理专业应该扬弃传统的课程,各校应根据自身实际保留那些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课程,而对那些钻进故纸堆的纯理论式教学应该加以改造或抛弃;同时,应该新增加相关课程来夯实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等。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基础教育学习,本科专业学生大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该模式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突出个人优势,同时在导师的全程指导下强化专业特色,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既保留了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性,更强化了该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使行政管理专业更接近于学生个性化需求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3弹性式“4+2”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及长效保障机制
3.1弹性式“4+2”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法
(1)模块的划分分别将现有课程(更需要创设新的课程)从功能结构上进行划分(可以结合学校的跨学科学习建设步伐来相应地选修其它学院其它专业的相关课程);
(2)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和未来择业方向等要求有重点地选择相关的板块进行重点学习,如立志考研的学生可以重点选择研究教育模块的学习,立志毕业后自己创业的可以选择创业教育模块,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可以注重实践教育和人际关系板块的学习;
(3)导师全程跟踪学生的选择动向进行及时指导。
(4)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学习模块在特色俱乐部中检验成效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然后进一步返回学习中。
3.2实施弹性式“4+2”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保障机制
(1)观念保障。
“填鸭式”的教学是教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教师做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模式的理念其实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客体。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师生双方都转变观念,教师要由知识的讲授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创造思维的培育者转变,学生则由学习客体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从知识的记、背、考转变到知识的消化、吸收、反思和创新,这是一种角色和身份的转变,说到底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2)课程设置保障。
要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选择,实现全校课程的有效整合和调整,同时需要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进行再划分,加大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符。在课程设置体现“宽基础、活模块”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动态性,即要紧密跟踪社会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一般管理学等基础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和统计学、社会调查、人际沟通类课程。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保障。
一要加强案例教学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老师的与社会热点难点相结合的课题,以这种形式来强化实践教学,三是要筹建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建立挂职锻炼基地为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提供平台,使其实践能力符合社会的需求。
(4)制度保障。
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经费、时间、环境、师资等要素出明确的规定,建立规范的制度。如给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教育提供制度上的资金支持,还比如学院可以建立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派专人负责组织和实施实践活动,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质量经常进行检查和评价,促进实践活动内容科学化和合理化。
(5)评价保障。
学校应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方案、课程材料、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制度。运用合理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各模块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学院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要细化、量化相关指标,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系数,科学、合理、有效评价弹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当然,如该模式会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对资金的支持力度更大,还可能会与整个学校的教学改革进度存在一定冲突,因而在实践中执行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几个板块的设计也可能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因为也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发展。
作者:汪霞 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1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群,是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与社会接轨的桥梁,更是行政管理专业生存下去的保证。当代中国进入了新时期,到处充满机遇和挑战,政府管理必须顺应时展满足新任务的需要,努力推进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这当然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行政管理专业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人才培养一定要与社会需求接轨,探索“社会需求”导向锚定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适应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对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而谋求更好的发展。(3)立足于“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群,有助于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发挥行政管理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的有效途径。专业特色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独特优势,以及培养出的人才本身要具有独特性,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特质”。要培养出的人才有独特优势,则首先要立足于实际岗位需求寻找人才培养特色定位,其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优势,设置课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层次、规格和类型的特色公共管理人才,以赢得社会赞誉和欢迎。
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高校陆续开始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到目前,全国至少有50多家普通高校施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以上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多高校都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但是全国统一的培养模式并没有形成,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普遍沿袭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的表述;当然,在培养模式上强调整齐划一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约了人才的产出是显而易见的。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各级行政组织急需具有现代行政科学知识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专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直接到行政单位求职又并非易事。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诸如以下的问题:第一,培养目标方面,目标模糊,定位不明确。第二,专业取向方面,政治学色彩浓厚,政府管理偏向明显。第三,课程设置方面,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
2.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参照国家教育部《行政管理教学规范》,并调查分析开设行政管理专业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状况,可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大致分为五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指基础、通识性课程群,涵盖要求高校本科生必须掌握的高等基础教育知识和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模块,是为行政管理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模块,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富有本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专业技能方法课模块,是专业需要掌握的应用方法与技术课程;其他课程模块,是指除了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外所开设的课程;素质拓展课程模块,是指为了拓宽知识领域,增强专业素质的课程。随着社会进步,我国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用人单位关注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胜任素质也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必须及时地反映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平时教学过程中,然而,现有课程体系却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第一、课程中片中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课程比重太少。第二、定性课程偏多,定量课程偏少。第三、政治学、管理学类课程偏多,经济类、法学类课程偏少。第四、课堂讲授类课程偏多,案例分析与讨论类课程偏少。
2.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设置的现状
一方面,国家启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优化整合的格局在学校课程中呈现出来,课程改革中单纯地针对一门课程的设计已经落伍;另一方面,高校层面,对教学资源的优化、师资队伍管理的改革、课程管理改革等举措,使得建设的辐射作用、规模效应在课程建设中得到重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也初见成效,各门专业课程的建设都有了进步和发展,但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才刚刚起步,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上,认识存在不理性,缺乏统一认识,课程群建设力度不够。第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体系的构建缺乏科学性,对建设与改革有不利影响。第三,缺乏教学改革研究,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需要教学改革研究的推动。
3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
围绕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录用情况;对录用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配置与评价;对毕业生的岗位工作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与测评;以及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建议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及分析显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分布情况是:在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仅占16%,其余大都集中在企业中工作,另有一少部分毕业生在学校工作;具体从事的是一般行政事务类管理工作,具体有:人事管理、综合协调、文秘、办公室管理等,各工种分布比较均匀,差别不明显。调查结果还显示,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于两个大的方面:其一,需要具备的通用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英语文献查阅及基本交际技能,公文处理技能等;其二,专业核心能力:(1)组织协调能力。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工种具有较大的综合性,需要对机构、人员、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而在此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组织协调艺术,才能科学地协调分配工作,提升工作效率。(2)人际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普遍采用科层管理模式,行政管理过程中工作关系的协调、上级命令的传达、单位信息的传递、组织目标的统一等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有效处理与协调。(3)公文处理能力。行政管理专业首选就业方向是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而在现今的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选拔中,竞聘者具备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已成为了一项基本的要求。(4)计算机技术运用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办公中资料查询、文件处理、信息传递、沟通联系、财务转入转出、电子报表制作等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5)调查研究能力。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分析组织内外环境,为组织决策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6)信息处理能力。行政管理工作会面临大量的信息搜集、识别、甄选、处理、存储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
4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思路
(1)宏观上,既要考虑学科因素,也要重视专业的影响。划分课程群的根本依据是学科性,因为只有依照学科的界限去划分课程体系、确定并协调课程内容才是科学的;而通过专业的组织实施才可以确定课程群内课程体系并发挥各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宏观上,课程群既要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合理分工,又要符合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性,满足专业的教学要求。(2)微观上,要关注相关课程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整合性是指利用课程间的互补优势,重新设计、规划,把原有课程间的空白填好,原有课程间的重复删掉,让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构架专业知识体系。关联性是指在内容上、逻辑上具有一定联系的各门课程,它们之间的理论知识可以进行关联、融合,使学生掌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3)基于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拟组建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核心课程群。行政管理公共基础课程群的设计思路是,以本科教学要求为前提注重通识、素质教育,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基准上,强调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专业基础课程群,重点在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在拓宽学生专业领域的基础上,力求体现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并且应该整合专业师资的优势,开设一些有特色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的所需的核心技能和方法,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和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必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尤其是针对社会对专业人才岗位胜任素质的需求,增加实践和应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符合社会的需要。
作者:张航 徐珂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
一、对网络环境下的学校管理认识
网络环境是指在互联网大力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实施学校管理。利用软件技术和硬件手段将学校的管理工作纳入到网络环境下进行管理。保证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全部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实施网络化管理可以充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对学校个工作效率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网络环境管理也可以称为学校管理网络化,是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和措施。
二、实施网络化管理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性
在当前这个信息社会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都在极大地影响人们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改造环境的主要工具和途径。人们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过去想都不能想的目标,这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利用网络技术实施学校管理,这是时展的需要,是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社会的现实。学校的管理人员要掌握现代技术手段,对工作进行科学、有效、快捷的管理,以便充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网络技术可以有效覆盖学校的全面工作,有效覆盖学校的全体职工。网络管理可以极大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因此在学校实施网络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网络管理的优势所在
节约管理成本这是一个最明显的优势。管理者只要在电脑前进行操作,就可以在瞬间将管理指令下达到各个老师的电脑上或者是手机上。不仅是成本降低,也提高了管理速度,节约了管理周期。节约的管理成本将成为一种积累,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发挥作用。由此可见,网络模式的管理,比起以往纸质管理,也节约成本更提高效率。纸质的管理文件要经过几个部门才能转到教师的手上,而且打字印刷都需要时间和成本。而网络环境下,这些都可以省去,直接在电脑屏幕上就可以接受管理指令,瞬间到达的速度是纸质文件无法比拟的。在微信圈、QQ群里,可以实现即时下达指挥命令,以最为快捷的速度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成本管理。同时实施网络环境管理,还可以减轻人力成本,以往收发文件的人员可以废除,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员成本,可以将这部分人员用在更加需要的位置上。网络环境管理的另一个优势便是解决了和优化了学校的管理结构,网路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以往校长下面有着几个层面的领导结构,校长的工作指令要首先到副校长那里,然后到中层干部那里,最后才能到共走主体的老师手里,这样几经周转,时间耗去很多,有时会增加许多麻烦和矛盾。实施网络化就不同了,中间的管理环节可以取消了,人员之间的矛盾减少了。这样优化了管理结构的方法,为学校的发展和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施网络环境的管理,可以实现高效、精炼、迅捷的管理目标。
四、实施网络环境管理的弊端分析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对于学校的管理,其管理的主体是老师,对人的管理离不开情感,以往的管理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谈,有眼神的情感传递,有肢体语言的交流。而网络环境下,就只剩下文字的交流,冷冰冰屏幕,缺乏情感的交流。而校长对教师的管理,其中包含着情感是必须的,因为上下级之间的情感,是管理工作的润滑剂。离开感情的管理,最后的效果,不好估计。教师的情感被管理者以往了,或者是忽略了。使得学校的管理缺乏人性化的情感色彩,而且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减少,人们在互相传递信息时,面对的是电脑屏幕,面无表情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么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将会受到影响。网络环境管理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太强,一旦网络出现问题或者是故障,那么整个管理体系就会瘫痪,从而影响管理的效果。网络技术对学校管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优势和劣势并存,这样的实际情况,需要领导灵活对待,将以往传统管理中的人情味和电脑技术下的隔空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效率的过程中,注重人员之间的语文和肢体交流沟通。发扬网络的优势,为学校的管理助力,克服网络管理的劣势,为学校的管理护航。
作者:吕娇娜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长大小学
一、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重要作用
(一)执行力的提高有助于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高校要想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同时需要团队有较强的执行力。如果高校行政管理不考虑执行力问题,所制定出的发展战略措施都将失去真正的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高校发展迅速,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要想长期保持自身高效的发展以及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除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战略之外,能够将战略有效执行下去也是成功的关键,也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因此说,执行力的提高是学校战略实施的关键。
(二)提高执行力是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
高效的行政效能是每一所学校都在不断摸索和思考的问题,而行政效能发挥的关键又落在了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上,高效的执行力需要高校行政部门之间能够协同一致、互相配合将政策措施落实到实践中去,倘若执行力表现不到位,即会导致执行上出现较大的偏差,偏离预期效果。由此可见,执行力的实施情况既关系到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与战略措施的实现,又关系到高校整体战略布局的开展,只有高校保持较强的执行力,才能够保证高校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其中外因主要是国家关于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法规等;内因主要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与方法和管理机构等。本文主要从影响高校行政管理的内因进行阐述。
(一)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战略目标的执行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认真,对工作不重视,都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执行情况,导致高校既定工作目标无法更好的实现,对高校的发展形成阻碍。
(二)制度、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不够
有效的监督是严格贯彻执行力的根本保障,日常的工作中,很多标准的制定堪称完美,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内因就是制度、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监管的力度不够,让制度、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样走调,让制度、政策停留于纸上、嘴上、墙上,形同虚设,导致执行力丧失,让工作失去效力。
(三)各部门之间不能通力协作导致执行力下降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不是十分合理,管理层次较多且各部门之间可能出现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这就使得工作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各部门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工作效率降低且职能重复,造成资源浪费。
三、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对策
(一)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重要性的认识
执行力是高校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保证目标实现的动力和基础。不同部门之间需要执行的任务不同,但都需要执行力作为其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核心动力。加强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校自身管理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也有利于加强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对此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认识,并将其提升到一定的重视高度。
(二)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并保证其规范化运行
制度和体系的建立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其实现既定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必须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适合本校发展,并能约束和指导员工工作的开展;其次,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第三,职责和奖惩分明,清晰易懂,便于实施;最后,领导者带头执行相关制度,保证制度的规范化执行。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执行力
作为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主体的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化能力,也就是具备一定的执行能力,才能保障行政管理组织的高效运行。首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素质,这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就要进行把关;其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培养是提高其执行力的关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以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管理理论的学习,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者。
(四)注重思想引领,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文化是高校工作人员在参与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执行”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称。高校只有将战略定位、办学理念、价值观和执行力文化灌输到每个管理者心中,打造出具有相同执行力价值观和信念的管理团队,才能有效保证在以后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发挥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卓越的执行力文化能够培育优良的执行习惯和执行理念,并能够不断地传承和提升,它发挥效力的途径主要是在精神层面上对执行行为的引导和规范。高校应培养执行力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学校的行为规范。
(五)强化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内部监督
构建有效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有助于高校政策、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利于高校执行力的大幅提升。因此,高校应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各项工作细节,构建全方位、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各级、各层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政策制度,保证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有效开展。
作者:苏婉琳 单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概述
1、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办公室还需要监督上级政策的实施落实的情况。另外,办公室也是组织科学决策的“智囊团”,办公室的另一重要职能则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员工,了解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情况并提出自身的看法与建议。所以说,办公室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是组织所有工作相互协调的润滑剂,办公室是组织内部的重要沟通咽喉和协调的纽带。办公室是服务性的机构,它服务的对象不仅是上级、领导,更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更是广大的群众。
2、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观念的革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在调控范围、深入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运用马克思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时,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就又要发现现阶段行政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首先,在当今行政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的前提下,众多组织的办公室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人员重叠、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工作复杂程度提升、传递流程更加复杂,许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其次,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仍有待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既繁琐又众多,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完成份内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之中,许多工作人员在主观上产生敷衍情绪,马虎粗心的开展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从客观角度来说,许多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距离标准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掌握科学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技能。再次,办公室行政人员服务群众的意识不足,面对繁琐的行政工作时常“摆架子”、“端姿态”,未能深刻领会到自身的职责所在。最后,社会各界对办公室行政工作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偏见。许多人认为办公室工作可有可无,对组织的运行所起的作用是完全可以被替代的。人们也普遍认为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岗位是“闲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接接电话喊喊人,传传口信看看门”一类的琐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行政管理的技能。
二、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具体措施
1、整合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办公室工作起到中介的作用,所以,组织内部机构的设置必须要科学合理以提高办公室行政工作的效率。因此,组织首先要做的是重新精简、配置办公机构和部门,在保障组织能够高效运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部门的设置,这样才能使上级的任务与安排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落实与执行。这里对组织部门的整合必须建立在整体的宏观角度科学搭配,不仅仅是针对办公室行政管理部门。另外,为了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奖惩机制的作用下,各机构各部门能够清楚认识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特定内容和职能,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的工作被按照清晰的岗位职责王晶董杰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认真执行,这样,作为整体的组织在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润滑下才能够提高效率,完成自身的经营目标。
2、培训员工,提升人员素质
任何工作都需要具有自主创造性的人来完成,因此,类似每个螺丝钉的人是组织内最具有活力的成分。开展高效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也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这里的职业素质主要从硬性的方面来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办公室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办公用品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工作人员的学习过程也是没有止境的,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较强,看似简单的日常工作往往蕴含着较高的技能。以日常的转接电话为例,它可能包括了上级指示、内外情况反馈、业务往来等重大事宜,体现出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对于组织的重要意义。
3、明确定位,增强服务意识
面对许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的现状,增强服务意识也有利于增强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办公室本身作为服务性的部门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放在服务上。办公室行政人员的服务可以分为不同的对象。首先,对领导的服务,也就是要求办公室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做好领导的左膀右臂,深刻领会领导、上级的精神,从全局出发。其次,办公室还需要为各个部门服务,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要协调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为企业或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最后,办公室的服务还要落实到员工、群众,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4、制度约束,力求工作精细
制度是确保权力与义务相互协调的保障,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整体化,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全责明确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另外,规章制度的制定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在办公室行政管理的工作实践中任然是适用的。规章制度的确定应该以企业、组织整体的目标、计划为制定的依据,形成科学统一的日常工作约束、应急工作约束,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所依据。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各个单位组织根据自身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将各项工作的开展放入到制度化的笼子里无疑是各个单位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三、结语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繁多且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如果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不能够科学运行,则对企业或单位的正常运行起到消极的负面作用。因此,必须完善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化的措施促使办公室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这就需要在科学分析目前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让办公室润滑剂的作用更有效的发挥。
作者:王晶 董杰 单位: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状况及问题
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基层实行的是的政社合一管理体制。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在基层取消,建立乡镇政府。到1985年,全国基层基本完成由公社到乡镇的转变,并实行县乡“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乡镇政府作为一级财政单位的行政地位得以确立。与先前的制度相比较,在1980年代全国自上而下的“放权让利”的体制改革背景下,乡镇政府能分享少量工商税费,以及大部分农业税费、屠宰税、筵席税等,乡镇政府的财力有较大提高。但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各级财政再次向上集中,乡镇政府的财力受到较大影响;在2005年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税及农村不合理的收费后,乡镇政府的财政来源进一步萎缩,出现所谓“乡镇财政哭爹叫娘”的现象。根据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乡镇财政表现为“吃饭财政”和“要饭财政”两种情形,前者大多出现在沿海发达地区,而后者则是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写照。所谓“吃饭财政”,就是指政府的可支配财政收入基本只能满足人员工资和政府运转的行政开支,用于社会服务和经济建设的部分很小。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现象并非源于乡镇的经济实力,而是源于既有财政体制。以J省K市(县级市)L镇为例,三个主要税种,增值税除去中央拿走75%外,剩下的25%中,省里拿走12.5%,县级政府再分走一部分,实际镇政府只能分到7.5%;所得税与增值税类似,镇政府实际只能分到12%;营业税虽然镇政府能分到的比例较大,但近年来推行“营改增”,营业税的税基大幅下滑。在此财政体制下,L镇2011年全口径财政收入8.9亿元,本级政府享有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不到4亿元。其中维持行政开支就需要3亿多元,真正能用于各项建设的不到1亿元,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数据来源于2012年笔者对L镇的实地调研)。所谓“要饭财政”,即因经济欠发达而自身生财能力弱,乡镇政府的行政开支都要依靠上级政府的补助。以H省G县Z镇为例,2013年乡镇全口径财政收入1000万元左右,尽管县政府在自己权限内把大部分财政收入留给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也仅分得400万元左右,财政缺口仍有350万元左右,自己无力解决财政供养人员及政府运转的行政开支问题,只能依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或其他补助来解决(数据来源于笔者2014年10月对Z镇的实地调研)。尽管财政能力非常有限,乡镇政府的职能却是全能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可以概括为:(1)执行本级人大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2)执行本行政区内的经济社会建设计划;(3)其他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的职权。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乡镇政府要承担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职能。在我国纵向政府间的“职责同构”的体制背景下,实际上各级政府之间缺少明晰的职能分工。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相关激励和约束形成一种发展机制,促使各级政府凸显其经济职能,乡镇政府也不例外。在各种自上而下的经济增长考核指标压力下,加之财政能力不佳的状况,导致乡镇政府经济发展职能导向强,而社会管理职能导向弱的局面。显然,基于财政体制及发展机制,既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权责不匹配的体制,亦即财政能力与行政职责不匹配,从而导致乡镇政府出现职能偏差的问题。为缓解财政窘迫的压力,招商引资几乎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既无力也无心去认真有效地提供乡镇公共品及服务,长期以来乡镇政府在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责任不到位。有的学者通过对江西、河南的乡镇财政进行案例研究认为,财政体制的收入上收机制和农村教育支出的乡镇支出为主,造成了乡镇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造成教育发展迟缓②。在对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中,61.9%的专家认为公共服务职能差是乡镇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所需的建设资金主要靠土地出让金和土地融资解决,形成“吃饭靠财政,发展靠土地”的局面,由此形成一些负面影响:(1)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严重威胁到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资源的保护。(2)为吸引投资,在土地征用中对农民的补偿进行克扣或强拆强征,酿成很多社会群体性事件,危及到社会的稳定。(3)鉴于乡镇政府能力及人力资源的有限性,以乡镇为单位的工业发展模式,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供给,因而乡镇工业的技术结构或产业结构大多是低水平的,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新型城镇化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挑战
近年来,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想,亦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3月,中央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从人口、产业、环境、城镇规模和相应的支持制度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方向。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新意何在,很多学者进行了解读或阐述,认为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思想,以集约化、生态化为发展模式,以功能多元化、体系合理化为基本内容,以城乡一体化为基本目标①。城乡互补、能源节约、城镇质量、环境保护、集约发展、共同富裕等六方面是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人本化、集约化、集群化、协调化四个方面。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人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产业现代化、建筑工业化、中国梦”等。以上诸多解读从不同的侧重点概括了新型城镇化的新意所在,如果进一步加以提炼,与乡镇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强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城镇-农村”以及“城里人-乡下人”形成了明显鸿沟。一方面,大量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受制于户籍制度,难以平等地享有城镇的公共服务,面临着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等困境。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异,往往县级政府负责县城、乡镇政府负责城镇,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呈现缺失或不足的状态,农村居民因为居住地的差异而难以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总理在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对此,新型城镇化既要打破城里人-乡下人的户籍限制,让城镇常住人口享有所在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打破城镇-农村的地理限制,改善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二是强调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长期以来,在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机制下,对乡镇政府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强激励,导致了乡镇企业热和开发区热。东部地区乡镇,利用自身廉价的土地和区位优势吸引投资,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因区位、财力和人员素质等因素,难以有效吸引投资,导致了沉重的发展债务。而无论东部还是中西部,基层政府的发展观都是重增长速度轻效率,这就造成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新型城镇化,不是不追求经济发展,而是要求不能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粗放利用以及对环境的无限破坏的基础上,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是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显然,根据上文对我国乡镇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既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方面:
(一)对乡镇财政能力的挑战。
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城乡统筹发展是重要手段,这使得乡镇政府需要服务的人口显著增加。以经济落后的H省Z镇为例,统筹城乡发展使镇政府需要服务的人口从2000左右城镇居民扩展到25000左右全镇人口,相应的财政供养人口和建设项目成比例增加。但Z镇的本级财政收入,10年来一直在每年100-400万元间波动,这与每年2000万元左右的资金需求相比是杯水车薪(750万元运转资金需求,1200万元左右建设资金需求)。在此财力下,Z镇的建设资金,一方面需要积极向县政府争取项目支持,一方面必须负债建设。在我们的访谈中,该镇党委书记表示“一般一个项目,有1/3的资金我就敢启动,不然就办不成事。我来做书记,有900万债务,主要是工程拖欠款”。经济发达的J省L镇,全镇12万常住人口中,本地人口仅3万,而外来人口达9万。10年前的外来人口主要是流动性的农民工,在这里工作,但其子女教育和养老等主要在家乡解决;当前的外来人口主要是80后农民工,在本地生儿育女,安家立业,子女教育和养老等都需要本地政府予以解决。该镇镇长指出,“上级留给我们的财政分成,都是按照吃饭财政来留的,要搞经济建设,以及中央提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都需要自筹资金。自筹资金主要靠土地转让金、融资,2011年财力4亿,负债就有4.1亿”。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与既有体制下的乡镇财政能力存在巨大落差。
(二)对乡镇政府职能配置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乡镇政府以改善居民的公共服务为核心职能。在既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下,乡镇政府既要发展经济又要负责提供公共品及服务,财政能力的不足,使其难以实现两者平衡,不得不以发展经济为主,对其他则心有余而力不足,经济发展分散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实际上,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即使乡镇干部也认为,注重经济发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基础建设,上级要求我们配套,就得自己出钱”(H省Z镇党委书记访谈);“上级提外贸增长10%,经济增长8%,就开始搞外贸和增长攻坚战。外贸那么多,产业那么多,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呢?老百姓需要的是实际的东西。上级以后能不能不要老是提增长,回归到政府基本职能”(J省L镇镇长访谈)。另外,即便是在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由于乡镇政府的人员编制有限,因经济规模扩大而需要增加工作人员,只能通过乡镇财政来聘任临时工加以解决,临时工与在编工作人员的比例甚至超过了3∶1,大大加重了乡镇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对乡镇发展模式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其中包含着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一般而言,现代工业中的产业链或供应链的联系范围往往超出乡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需要跨越行政区划的协调发展。对此,国际上于1990年代就出现了跨域治理理论,强调政府间通过平等协商及组织结盟,解决跨行政区的事务协调①,促进区域性产业链的形成。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以乡镇为单位的产业发展模式,我国乡镇政府之间的横向关系更多地体现为竞争。例如,J省K市(县级市)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K市著名景点的Z镇希望把邻近乡镇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旅游产业链,但与临近乡镇陷入“谁主谁次”的问题,难以协商。其实,乡镇之间的难以协调不仅是财政利益的矛盾冲突所致,更重要的是乡镇政府能用于协调发展的政策工具非常有限。众所周知,处于政府序列末梢的乡镇政府基本上只有执行权,自己制定政策的权力和能力都非常有限,加之财政能力的窘迫,也没有支持行政协调的财政工具,面对错综复杂的跨行政区划的协调发展问题显得无能为力。因此,长期陷入以乡镇为单位的“碎片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集约化的规模经济,造成对资源的低效率使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总之,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之下,乡镇政府财政能力的不足和政府职能的不到位,以及发展模式的不科学,都表明既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难以有效地解决乡镇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课题。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探讨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服务于提升乡镇的公共品及服务的提供能力,以及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效率,这就涉及到权责的调整问题。实际上,围绕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近几年已出现了一些实践探索,主要有“强镇扩权”“乡财县管”和“撤乡变街”等几种形式。所谓“强镇扩权”是有选择地赋予经济发达乡镇更多权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为此,中央编办与中央农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13个省选取25个经济发达的乡镇,进行“强镇扩权”试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体制创新(如行政区划调整)、下放权限(如城建、环保、治安权限,以及提高乡镇财力)、编制管理(增加乡镇人员编制)。该项改革的核心,是“坚持权责一致、事财匹配,赋予镇政府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力”。总体而言,该项改革试点进行5年多来,虽然省级政府较为积极,乡镇政府较为期盼,但处于关键环节的县级政府,并未积极全面地落实强镇试点,而是小范围、有选择地推行放权。根据笔者对试点镇之一的J省K市(县级市)P镇的调研,K市政府虽然发出试点的通知,但下放行政权限的具体目录长期没有落实,对P镇的财政放权仅限于财政收入的增量部分(基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县乡比例分配,增量部分100%归P镇),并且财政放权只能维持4年,4年后再议。显然,在“强镇扩权”问题上,县级政府持消极态度,这其中除了县级政府有其自身利益考虑外,还受到一些合情合理的客观因素制约。例如,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转变增长方式”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加强了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亦即对建设用地资源、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统筹规划,这涉及到用地和项目审批及其衍生权限的向上集中。这一变化趋势与向乡镇放权不相吻合,这就是为什么“强镇扩权”落实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乡财县管”主要是针对乡镇财政能力不足而采取的财政统筹措施。2005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使得乡镇政府的自有财力比重下降,对上级政府的财政依赖度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财政部于2006年发出《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的通知》,以期达到“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目的。该项改革的主要内容为“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虽然该项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乡镇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并不触及乡镇政府的财政自主权,但财政的规范性管理实质上把乡镇财政支出的项目纳入县级财政的管理,乡镇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自主性受到削弱。
对于县级政府而言,由于加强了对乡镇的实质性干预,对推行该项改革较为积极,而乡镇政府因财政需要仰仗于县级政府的支持,对支出自主性受到削弱不满意但也可以接受。因此,“乡财县管”的改革推行较为顺利,截至2011年底,实现了“乡财县管”的乡镇为2.93万个,占全国乡镇的3/4左右①。所谓“撤乡变街”是把乡镇政府变为街道办事处,这主要出现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这一变化实质上是撤消了乡镇这一级政府,使之变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例如,浙江省约30%的乡镇已变为街道办事处,四川省约6%的乡镇也变为了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作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最本质的变化就是不再作为一级独立财政预算的行政单位,辖区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由上级政府统筹规划,街道办事处只是负责执行上级政府的任务安排。以上几种实践都涉及到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亦即基层行政管理需要集权或分权的问题。“奥茨分权定理”(Oates,1972)认为分权的必要性是,分权有利于增进地方民生福利的提升及资源配置的效率,因为越是接近实际的政府层级越了解真实的需求。一般而言,公共职责通常最好由那些最接近居民的政府加以实施,集权化的选择导致供给的同一性,无法考虑到各地方的不同偏好,因而国家范围内同一化的服务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的损失。福利损失可以被看作是信息不完全的产物,基层政府由于拥有更为全面的信息。因此,克服消费者剩余损失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分权。公共选择的分权化是帕累托效率增进的,其原因是它可以减少消费者剩余的绝对损失,这通常被称之为“奥茨分权定理”。理论的结论是建立在对理论假设验证的基础上得出的,奥茨分权理论的假设主要是:(1)政府寻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源于选民压力;(2)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使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具有信息的优势,因而分散而不是集中提供公共品能有效避免福利损失。假设(1)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成立的,亦即决定资源配置及利益分配的政治过程是通过选票(无论是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来体现的,但这与中国的国情不相吻合。假设(2)相对来说较具普适性,但如果就中国的情况而言,还需进一步分析。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基层政府不具有发展经济的职能,产业发展是基于市场的私人行为,政府既不负责给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也不需要市场信息。因此,所谓地方政府更具信息优势,仅指对当地的公共服务需求信息。而在中国由于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特点,乡镇政府也具有发展经济的职能,因而也需要掌握市场信息。现代经济中的市场范围远远超出行政区划尤其是基层行政区划范围,行政区划空间范围越小的政府要想掌握市场信息就越困难,这一点与地方公共服务需求信息正好相反。另一方面,由于基层政府制定政策的权力极其有限,在应对市场变化上的政策工具也就非常有限。因此,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而言,无论是能力还是信息都不能说基层政府最具优势。综上所述,分权理论的两个理论假设,其中有一半(亦即假设1)的假设不符合中国国情,余下关于信息问题的另一半假设(亦即假设2)由于没有涉及市场信息问题,对于中国而言也只是部分适用。换言之,由于公共选择的政治过程和基层政府职能的差异,“奥茨分权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就大打折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强镇扩权”“乡财县管”和“撤乡变街”三种实践模式中,具有明显权力向上集中特征的“乡财县管”和“撤乡变街”能成为主流,而具有权力下放特征的“强镇扩权”在落实中举步维艰。分权理论还有一个方面,即强调分权能导致高效率。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效率是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这就衍生出一个结论,即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分权。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市场经济体制下分权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所有权力都逐级下放。例如,在美国有关教育、公共医疗及道路等公共品及服务大多是由州政府负责提供的,并没有把这些权力或职能下放到县(county)或镇(town)一级政府,因为公共品的提供也讲究规模效益。另外,我国台湾地区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近几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把占比约30%的乡镇政府改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区公所),这一变革覆盖了台湾人口的59.6%及面积26.7%的地区。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基层政府财源萎缩,以及基层公共管理效率下降。这一变化的核心内涵是,区不再是独立的一级财政预算行政单位,区管辖范围内的大部分经济事务和民生事务都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和支出,区仅执行市政府的预算支出。由此可见,分权并不一定能保障基层公共服务的效率,效率与分权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鉴于上述理论和其他地区实践的分析,在我国实验探索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三种模式中,“乡财县管”和“撤乡变街”的改革既符合国情,也可以提高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效率。
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使基层政府能更好地提供公共品及服务,就应该坚持基层政府权力向上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向。由于中国还有广大的农村地区,不是所有乡镇都可以改为街道办事处,因而“乡财县管”和“撤乡变街”两种模式会长期同时存在,但这两种模式的一个共同点是,加强上一级政府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在经济发展统筹中,县级政府要基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使用的效率,对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进行全局性的统筹安排,避免乡镇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碎片化发展的资源使用低效率和对环境的破坏,同时通过削减经济职能以减轻基层政府发展经济的负担,使基层政府回归其基本职能。在社会事务发展的统筹中,对公共品及服务的提供应采取上级政府统筹资金安排,基层政府提出具体需求规划的混合式做法。因为“奥茨分权定理”关于公共品提供的问题,存在上下级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具有合理成分,我们对该理论的质疑主要是在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上。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由上级政府统一规划或安排的一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出现流于形式的“样子工程”,很多乡村的公共厕所长期一把铁锁把门,一些公共图书馆徒有样子,并不具实用价值,等等。不具有实用价值就会造成理论上所谓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因此,为了避免公共品及服务提供上的效率不彰问题,县级政府统筹主要应从财政上给予基层地方公共品及服务提供保障,而在具体的公共品及服务的数量及种类问题上,应认真听取具有信息优势的基层政府或行政管理机构的意见。
四、结语
当下的中国仍然要靠改革推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内涵,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达成目标。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重要任务之一,它涉及基层政府职能的转换、城乡基本公共品均等化、转变增长方式以及环境资源的保护等重大问题。在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不能拘泥于既有理论的束缚,因为中国的发展已经对传统理论提出了质疑或挑战,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就是对既有理论发展的补充或完善。
作者:殷存毅 杨勇 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条块分割:云南传统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羁绊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国家旅游局统一管理、地方各级旅游机构分级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旅游局是对全国旅游行业进行统一管理的国务院直属机构,云南地方各级旅游局作为地方下属的行业主管部门对所在地旅游业进行综合管理,和上级旅游局只有行业指导关系,没有隶属关系。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层级,有纵向分级和横向分级的区别,不同管理层级有不同的管理动机和权力配置。纵向上,旅游主管部门在行政体系中的边缘性位置,越到基层越突出。由于国家旅游局或地方旅游局为政府直属机构而非政府组成单位,旅游局现有的职能其他部门都有,比如旅游执法属于工商或者公安的管辖范围,旅游规划缺乏法律法规约束被城建部门、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束之高阁,因此,各地旅游局在政府中的话语权很小,处于非主流的地位,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为安排二流干部之地。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在2013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切实维护旅游发展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另外,相对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的内涵较为丰富,并非指单一的行业或企业群体,而是由许多相关产业所组成的旅游综合体。而管理实践中,旅游局虽然是政府部门专门负责旅游行业管理的机构,但不管是地方政府赋予的行政管理权职,还是法律层面赋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权限都相对有限,国家层面赋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旅游行业的法律仅有《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管理条例》。而除旅行社之外,旅游局还要面临对景区、饭店等传统旅游企业的监管以及旅游新业态的监管,而对于这部分行业或企业,云南省各级旅游局却缺乏硬性的管理约束,这常常使得旅游局在实际的行业管理中,面临着“小部门、大产业”的尴尬状况。一方面,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使旅游管理形成了许多管理重叠和管理真空。云南各地旅游业的管理是由旅游局负责,但旅游资源开发、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由建设部门、林业部门负责,环境污染破坏由环保部门负责等,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各级部门平级,在管理上不具有权威性,一致性,各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协调;另一方面,严重的利益纷争。这是权力冲突和叠加的恶果,不同的管理部门从不同角度和法理依据,分头占有国有文物资源、风景自然资源、国家土地资源等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的资源,结果资源利益争夺激烈,形成小集团,损害体制的公益性和社会的公民性,严重危害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旅游产业的覆盖面广、旅游局权力位阶低,要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必然要牵涉到众多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而往往旅游局在行业管理过程中要去协调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存在较大的难度,这使得传统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在现实常常受到很多制约,也影响到云南目的地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二、扩权升格:云南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旅游产业这种特有的综合性和联动性要求其必须进行一揽子管理。笔者根据“扩权升格”的深度广度要求,将云南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分为三种:一是部分扩权、地位不变。在传统旅游局职能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和旅游发展需要,旅游与风景、商贸、体育、文化、园林等部分职能融合的行政管理模式。例如,腾冲县将全县翡翠和旅游出租车管理职能以及对宾馆酒店、餐饮行业的规划建设审核职能全部划归旅游局,明确要求全县投入实施的工农业项目必须征求旅游局意见,充分体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二是部分扩权、地位升级。除扩大了职能范围以外,上下级旅游局之间形成领导关系。例如,西双版纳州三个县市探索实行垂直管理的新模式,县市旅游局局长兼任州旅游局党组成员,县市旅游局局长的任命,由州旅游局和县委组织部共同考察后,由州旅游局党组直接任命。三是全方位扩权、地位升级。在保留或撤销传统旅游局的基础上,成立级别更高的、整合各部门功能的旅游委员会模式。国内成立的各种旅游委员会有如下几种性质:①议事机构,如桂林市保留旅游局,另外成立行政级别更高、成员单位更多、管理范围更广的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②半实质执行机构,如杭州在原有旅游局职能的基础上成立旅游委员会,赋予了旅游主管部门对园林文物、贸易、工商、旅游度假区、商业资产公司、旅游集团、西湖博览会办公室等机构的协调功能、风景区管理职能、资源整合功能;③实体性机构,如上海组建了中共上海市旅游事业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政府下辖的旅游局、商业局、交通办、园林局和新亚集团等单位,均为旅管会成员,上海市副市长兼任旅管会主任,旅游局和各相关局的负责人任副主任或委员等。云南学习借鉴了上述省市的经验做法,在省级层面,根据旅游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统筹协调工作量大的产业特性,积极开展旅游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并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2013年2月,云南省旅游局正式更名为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标志着云南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13年8份,省委正式任命配备了10个部门的兼职副主任,标志着省旅发委由一个单一的经济职能部门转变为一个综合协调部门;2014年6月份,中编办正式批准同意省旅发委成为政府组成部门,标志着旅游业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认可和强化。在州市层面,昆明、大理、迪庆、普洱、红河、玉溪、版纳7个州市参照省里的作法,从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服务职能出发先后组建了旅发委。除云南,北京市、海南省、江西省也相继完成了这一过程。如2009年,海南省在全国率先成立实体性的“旅游发展委员会”,并列入省政府25个组成部门之一,而且在政府组成部门的排序上居显著位置。云南、海南旅发委作为省政府组成部门,可以参加政府全体会议并进行表决,而传统旅游局作为政府直属机构,其负责人只能在涉及本部门事项的会议时才能列席。另外,组成部门的一把手是由政府主要领导提名、同级人大通过任命,而直属机构的负责人则由政府直接任命。显然,这种改革要比非实质性的、协调性的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在权力方面有了更高的提升。
三、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权力运作与旅游建构
中国政治体系内在结构特点是:政党居于中心位置,由内向外依次是行政系统、人大系统、司法系统,构成一个同心圆。党的组织对各种权力机构的渗透和有效控制,使中国政治系统中各个部分具有高度的同构性和重叠性,而云南推进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在保持同构性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自主性,通过“扩权升格”提升自己在权力场中的相对位置,由边缘走向主流。第一,旅游管理体制的“扩权升格”与当地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国家政策导向有着重要关联。旅游在权力场的重要性由其在地方政府业务流程中的重要性而决定,如旅游一把手工程、旅游强县/市/省,并随着国家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例如,2010年初,海南省正式获批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对于海南这样一个旅游经济特区来讲,其管理机制的设置自然应凸显出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统领地位。云南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其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同样直接受益于这一时代变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始终坚持把它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近几年又确立了“旅游强省”的目标和思路,加上一直推进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云南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助力。第二,旅游管理部门利用种种策略来捍卫或提升他们在权力场中的位置,并强加一种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例如,与其他省份不同,云南旅发委还牢牢掌握着财政大权,省旅游发展资金在现有每年2亿元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每年再增加1亿元,到2017年达到7亿元;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在现有2000万元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每年增加1000万元,到2017年达到7000万元,各地州市县的旅游总体规划、十三五旅游规划、旅游城市综合体规划、智慧旅游等费用都需要到省旅发委申请,而这些资金的审批、下放和核查都由省旅发委监控,这有利于由上到下、由省级到州市逐步推进基层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第三,长期存在于权力场内的规则是以重复博弈的方式进行的,而博弈规则是由参与人策略互动内生的,存在于参与人的意识之中,也是可自我实施的,这使得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面临很多障碍。例如,云南省旅发委地位的提升在体制创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权责统一、精简高效”的旅游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的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职能分散、审批程序复杂、多头管理的情况依然突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权力争夺而导致其他部门在工作配合上存在阳奉阴违的现象。第四,从行业层面来讲,政府行政管理并不是旅游业管理的唯一手段。云南旅游业需要规范的行业制度和行业标准,这需要通过多层次的管理网络体系来制定,不能单纯的依靠旅游管理部门。西方国家的行业协会是在市场推动下,同业经营者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实行联合的组织,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相关行业协会的会员。而云南目前的行业协会大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的,旅游协会实属政府的附属机构,因此加入的企业也是十分有限。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就必须加快市场化的改革步伐,行业协会与行政机构脱钩,实行自收自支,政府应逐渐的将一些权限如资格考试与培训、旅游标准化工作等授权给协会。我国香港的旅游业由香港旅游协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管理,旅协理事会的委员一半由政府委任,一半由会员推选,既有行业自律,又有政府权威,香港旅游协会因其卓有成效的管理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旅游业主管机构之一,对云南下一步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四、结论
在全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和能力的不同,各旅游主管部门仍然扮演着差异化的组织角色。旅游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某些特殊的专业知识或管理诀窍,很难具体化,又多半与组织融为一体,转移困难且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因此,这导致某些结合于区位专有知识的旅游管理部门,虽然和其他地区的旅游部门处于同一层次,但由于区位和产业优势不同,于是获得较高的地位。另外,在这种旅游活动的区域分工中,旅游管理部门由于所从事旅游的复杂程度、旅游市场对地方经济贡献的重要程度并不一致,导致在同一层次的部门中,当一部门的利益在政府高一层次的决策机构充分表现出来的时候,该部门比其他同一层次的部门具有更高的位置。该位置的核心性与否导致旅游管理部门对权力场内的其他成员的行为影响和控制能力的不同,其执行功能被替代的程度也不同,云南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由此实现了质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云南旅游管理体制还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权利过大且缺乏制约;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向更是主要取决于一把手的组织与决策能力、旅游对权力场的贡献程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在旅游管理过程中也应遵循市场法则,转变过去过多干预旅游经济及旅游市场的行为,要将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作者:秦岩 代志鹏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1非正式组织的基本概述
最早对非正式组织理论有一定了解和认识的是有着科学管理教父之称的泰罗提出来的,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可以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所长,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但是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与我们根本目的不相符的现象,例如,工作人员磨洋工的情况等。我们把以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可以得出非正式组织的概念:非正式组织实际上就是存在于组织内部,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生成的,并且有着规范、准则以及特定习惯的群体。他们之间没有非常正式的组织结构,不受组织控制,而是由于组织内部存在着某种相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2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2.1以感情为枢纽
维系非正式组织的力量主要在组织内部,其中情感的维系是最重要的纽带,往往成员之间的感情比较密切,形成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团结一致的团体,从而体现了很强的凝聚力。
2.2群体意识强、效率高
在非正式组织当中,也都会存在着自己的规范,它是以成员们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爱好为根本的出发点,来对非组织成员进行规范,调节成员的内部关系,非正式组织中的规范措施有时候比组织中规定要有用得多,因为,在非组织中违反了规定的人,会遭到很大的精神压力以及舆论压力,从而顺利纠正自己的行为,保证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2.3自发形成
非正式组织实际上就是很多个性相同、爱好相同、心理需求相同等自然形成的组织,他们都有各自的目标,通常也是由于这个目标,才促使他们走到一起,这也是非正式组织得以发展的原因。
2.4自然形成核心人物
在非正式的组织中,都有他们自己的领导人物,但是与正式组织不同的是,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不是由组织任命出来的,而是经过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利用自己本身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从而成为核心人物。
2.5信息传递比较灵敏
非正式组织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内部成员的关系都是非常融洽的,使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比较迅速,也使信息可以顺利地传递。综上所述,一般非正式的组都有以感情为枢纽、自然核心人物、自发形成、消息传递快、凝聚力强等特点,此外还有规模小、不稳定等特点,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非正式组织理论在行政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
3非正式组织出现的原因
3.1经济原因
在实际的社会上,经济利益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让人们互帮互惠,采取统一的行动,也可以让人们产生共同的语言,也间接地增加了人们相互接触的机会,因此,非常容易形成非正式组织。
3.2共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以及评估经验,间接地反映每个人对善恶、是非曲直的态度,以及对事件的看法和重视程度,并且根据价值观采取一定的选取,主要包含观念、态度、信仰等。
3.3相同的兴趣爱好
对于有着相同爱好的人来说,他们具有共同语言,可以增加人们互相接触的机会,因此,也比较容易形成非正式组织。
3.4类似经历背景
由同学、朋友、老乡、亲戚、同事等也很容易组成非正式组织,一方面,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关系的存在,才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的亲近,目的是为了有事时可以互相帮助,同时也反映人们的一种自卫心理。另一面,拥有以上关系的人们,与其他人比较起来,更加容易找到相似之处。
4非正式组织理论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行政管理其实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无论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最终都需要对管理实践进行服务,非正式组织也不可能例外,我们根据前人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分析,对非正式组织理论在行政管理工作方法进行一定的管理与开发,完善策略与方案,我们需要对不同组织进行一定的控制与管理。
4.1娱乐型的非正常组织
娱乐型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还是比较广泛的,例如,有的人喜欢欣赏篮球比赛,有的人喜欢欣赏音乐会,还有的人喜欢欣赏明星和歌星的演出等等,这一类的组织其实还没有很高的凝聚力,不会生产出很大的影响,可以让这类组织自由发展。
4.2地区型的非正式组织
地区型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相当普遍的,这类组织具有的凝聚力属于中等类型,参与的成员素质也各不相同,组织者的领导力分配也不均匀,但是地区类的组织一般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从整体影响力上来看,还是具有中等的,我们应当对这类的组织给予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当组织中的成员素质比较高以及领导者也比较有能力的情况下。
4.3友情型的非正式组织
友情型的非正式组织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组织,其组织的形式也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形式比较简单,可以两个人之间组成,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组织,并且由于关系的程度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凝聚力也就大不相同了,友情型的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判定,这类组织既可以产生正面的影响,也可以产生负面的影响。
4.4兴趣型的非正式组织
兴趣型的非正式组织是非正式组织中比较普遍的存在。虽然这类组织成员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这类组织的凝聚力不是很强,只有一般影响力,兴趣爱好类非正式组织一般跟政府没有利益冲突,而且还可以对员工的日常生活进行丰富文化活动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所以,对此类非正式组织可以进行适当的发展。
4.5经历相同型非正式组织
大部分组织都是由拥有共同经历的人员组成的,此类组织的凝聚力一般都是在中等水平的,人员的素质也相对比较高,但是人数可多可少,所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般情况下这类非正式组织对政府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可以任其发展,但是一旦牵扯到政府的利益,甚至是干涉政府的日程运作,那么就应该给予一定重视,可以通过把有能力的人员提拔上来、搞好人际关系以及寻找中间人对影响力进行控制。
4.6亲情型的非正式组织
亲情型的非正式组织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凝聚力,但是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如果构成这类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不是很多,但是素质都比较高的话,其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对亲情型非正式组织我们应该进行高度关注,但是相反的,如果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不是很强、成员的素质也不是很高,人数还不多的情况下,此类组织的影响力就变成中等了,所以,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注。
5结论
总而言之,非正式组织理论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用科学的、合理的理论来对非正式组织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协调,让彼此对立的模式转变为合作竞争的模式,并且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相协调,把非正式组织理论完全地应用到行政管理过程中。
作者:陈士民 单位: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1提升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意义
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觉悟、心理和身体素质。作为一位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品德。由于每天都要面对各项比较繁琐的细小事务,只有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个人品德,才能把每项工作都做好。由于要协调好学院的各项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灵活、乐观的心态,最好能够具备良好的条理性,把工作按照主次、急缓归好类,各个应对,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态,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来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高负荷工作量,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和领导。另一方面,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足够的行政办公专业知识是保证行政管理人员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往往面对大量的信息,必须要经过由表及里、去伪纯真的分析才能安排和组织好某项工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行政管理工作其实是一个沟通协调、与人交际的过程,为了能够减少各个部门的内耗和摩擦,行政管理人员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使得各项任务能够在各个部门都切实的落实和贯彻。因此,提升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各项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首先,护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队伍建设不够先进。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要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行政管理工作也要破除原来的陈旧观念,目前的管理理念还维持在上个世纪的水平,无法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人员的素质方面,虽然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校护理学院都在努力吸收各方面的人才,但是就现状来说,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还相对偏低,无法满足要求。其次,行政管理人员的进步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在高校当中,科研和教学任务完成比较出色的老师们往往会得到学生和社会更多的认可,而不参与科研、教学的行政管理人员往往会受到一些偏见和轻视,并且由于对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他们的工资待遇也无法和承担较多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教师们相比,这大大的损害了行政管理者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意识。另外,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目前的行政管理者们还是靠大量的手工劳动来完成管理任务,这极大的影响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相比于教学岗位的员工,在高校护理学院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员工往往不会具有太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他们的管理方法一般靠前辈的指导和自身经验的积累,由于缺少专门的培训和先进的知识技能的支撑,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宁愿凭着落后的经验来进行管理,也不愿学习甚至拒绝学习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和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甚至对高校护理学院的长期发展、护理人才的培养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3提升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1)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行政管理者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行政管理者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在工作和与人交往中坚持原则,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意识。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就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来完成,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要认真的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成为具有伟大追求的行政管理人员。
(2)要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完善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完善和充实学习。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的案例数不胜数,如何尽可能少的出现这类问题,就需要行政管理这门时刻的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发现不足,立刻学习和补充,不断的提升自我。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反复的学习和补充、丰富阅历和见识,才能提高行政管理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手段。
只有通过树立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使高校护理学院的运转更加流畅和健康。与此同时,良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提高,在高效运转着的外在环境中,行政管理者们也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当自身的素质达不到要求时,他们会自发的进行学习和补充,最终使自身的素质得到大幅的提升。因此,良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与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4)优化行政管理队伍素质结构,加强管理制度改革。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以实际为出发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辅助以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增加岗位的流动性,目的是让适合的人在适合的岗位上,使得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合理调配和使用。
4结语
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仅对护理学院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护理学院的护理人才培养影响重大。而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速发展的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正急需大量具有专业素质和护理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提高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项对学校、对国家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作者:董婷婷 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部
一、现行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清晰的法律定位。
当前,我国市与市辖区政府在职能和权责方面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市辖区的行政划分只有在《宪法》中有所涉及,而区级政权的职能定位以及机构设置一般都是上级政府直接授权,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虽然为市辖区行政体制改革及科学定位留下了相应的空间,但是给市辖区政府职权的有效行使带来了很大难度,影响了市辖区的有效管理。不仅如此,与县政府相比,市辖区政府在经济事务的决策权、相关资源的使用权以及城市日常管理权等方面,都会受到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的限制和制约,或者需要市政府的审核批复,市辖区政府的行政管理权与市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存在着交叉重叠的情况,使得市辖区政府的管理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2.缺乏科学的机构设置。
当前,受“同城而治”的影响,市辖区范围内设置了大量的垂直管理部门,导致管理混乱,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重复执法现象,不仅会影响辖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职能和权限方面缺乏相对清晰的划分,因此往往都是由市政府自行授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以财务管理为例,在体制方面,多数市辖区政府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税收与财政管理严重错位,存在着独立性较差、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管理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市与区政府职能划分不明晰。
当前我国市辖区政府一般都参照县政府设置了职能相对完善的政府部门,而且都有着对应的市级主管部门,相互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由于行政管理职能的相互交叉和重叠,使得市辖区政府的执法能力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和约束,在行政管理中存在着多头执法、执法困难等问题,对于一些有利可图的事情,市政府和市辖区政府争相管理,而对于那些无利可图的事情,则会相互推诿,存在着权责不清、机构重叠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管理的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管理成本。
二、现行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现行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理顺市政府与市辖区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对市辖区政府的职能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提升城市管理效果,推动城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1.明确体制改革方向。
在对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时,需要首先明确市辖区的性质。与独立的县政府相比,市辖区政府在与市政府的关系、需要承担的职责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要想参照县政府不断实行“扩权强区”显然是不可行的,而且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对辖区政府的职能进行全面分析和科学定位,以责赋权,才能切实保证市辖区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确保城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强化认识,对市辖区政府的权能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其作为面向基层的地方政府组织,可以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确保其能够成为勇敢面对挑战、及时抓住机遇、有效解决问题、合理防范危机的一级政府主体。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职权法定是市辖区政府有效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法律层面上对市政府和市辖区政府的职能进行规划和划分。例如,可以制定相应的《城市组织法》或者相关条例,在明确市辖区作为市政府行政分制区属性的同时,对其在城市管理中的性质、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为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的突破口;可以制定相应的地方政府关系法,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市政府与市辖区政府的职责、权力和利益等进行明确界定,对各级政府行为进行规范。从市级政府方面看,其职能主要是针对城市主体的规划和设计,属于宏观层面的管理,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从区级政府方面看,其职能属于细节方面的管理,主要定位于城区管理、民生管理和公共服务。简单来讲,市级政府应该“抓大放小”,而区级政府则应该“抓小放大”。在一些重要事项上,如财税管理方面,应该以市级政府为主,对辖区实行因事赋权,钱随事走,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理顺城市管理模式。
在城市管理中,市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应该理顺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模式,对市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强化。首先,应该以“条”为主,构建市级政府与区级政府分层管理的市区关系模式;其次,应该强化区级政府的相对独立性,逐步淡化市级政府与区级政府之间的行政等级隶属关系,淡化“属地化”的区块管理;然后,应该加强以条为主,条款结合的管理模式的构建,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约束,将一些宏观层面的管理,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部上交市级政府,同时按照相应的职能属性,在市辖区内设置相应的下属派出机构,对这些事务进行直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职能的重叠和交叉,推动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当前城市发展规划中,通常都是将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无论是市级政府还是区级政府,对于市场经济都存在着过度的关注和插手,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有效发挥。对此,应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尤其是直接服务于基层市民的市辖区政府,更应该对自身的职能进行明确,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环境方面,为经济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尽可能减少对于经济和市场的行政干预,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对此,各级政府应该切实做好行政管理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针对当前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作者:莫春榆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1构建院内风险管理平台
(1)采取三级机构管理制度。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对全院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督促、协调工作的开展,并且直接负责行政管理组。党委副书记和2名副院长分别担任委员,按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个管理组在主任委员、委员的领导下执行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2)定期开展工作讨论。各风险管理组每月召开1次会议,对组内工作汇总后向分管委员汇报。各组每季度需向主任委员提交1份工作报告。(3)每年召开1次全院性的研讨大会。展示本年度解决的风险问题(要求每年至少解决3个问题),对表现出色的管理组进行嘉奖,同时分析各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敦促加以改进,并且制定下一年度的风险管理计划和目标。
2分类、评估医院行政管理风险
2.1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在不同医疗机构中,因单个医院间的个体差异,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异性。共性是诸如政府有关医疗卫生行业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整个卫生行业的波动。例如,医保政策的变化、绩效工资改革等。而异性在于各个医院内部由于其规模资质、专业领域和行政级别的差异,使得同一政策的出台对各个医院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二胎”政策的开放对妇幼保健医院的影响要大于一般综合性医院。政策性风险虽无法避免,但风险程度往往较低。医院只要按照相关政策法规与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多沟通,尽量减小新政策对医院日常管理活动的影响。
2.2经营性风险
经营性风险是指医院日常运营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由医院27个职能科室分别递交风险评估报告书,院部办公室统一整理、分类后录入风险登记簿。风险程度作为评估风险级别的主要指标是风险后果与风险发生可能性相乘的结果,能较为客观、准确地对各个问题进行风险级别排序,得出处理问题的顺序。在各科室递交的风险评估报告书中,有多个科室将医患纠纷及其引发的医护人员安全问题列入其中,出现频率之高说明了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可能性评分为5。而医患纠纷引发的暴力事件对医院的员工安全、日常医疗秩序、社会形象等方面都会带来较大影响,后果评分为5。所以,医疗纠纷引发的员工安全问题风险程度为25,是目前最需要优先处理的风险。其次,每年医保超支罚款都给医院带来了不可小觑的经济损失,后果评分为5。从2013年起,我市全面实行总额预付制,存在着总额超支的风险;而在医保操作过程中,也有违反医保政策的风险,例如门诊开药过量、分解住院等。可能性评分为4。所以医保超支问题的风险程度为20,位居第二,也需要从优从快处理。此外,各种医疗设备作为医院日常检查、诊疗的常用工具,故障的发生会对医院的正常运营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后果评分为4。而目前,由于设备老化、储存条件有限和维护不当等问题,医疗设备故障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可能性评分为4。所以,医疗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风险程度为16,也需要优先处理。除了以上排名前3的风险之外,还有诸如挂号排队时间过长、院内感染爆发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风险管理委员会足够的重视并依次进行处理,在此就不一一做详细介绍了。
3分析风险的成因
我院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对排序前3位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
3.1医患纠纷根本原因分析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凸显、医患纠纷频频发生,更有甚者演变成了医疗暴力事件。究其原因是复杂而多变的。现将7种因素归纳成医院内、外两部分原因:(1)组织和管理因素。目前,国内多数医院的医疗制度还有待完善,尤其体现在当医疗纠纷发生时大多医院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做法助长了患者家属到医院无理取闹的举动,更推动了“医闹”的产生。同时,有些医院缺乏意外情况下的应急机制,对突发事件不能恰当地处理,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另一方面,医院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体系、奖惩不分明助长了某些医护人员的不规范行为。(2)员工个体因素。部分医护人员缺乏医德素养,责任心不强,与患者沟通能力差,使医患间的信任越来越薄弱。其次,国内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但工作量却相当大。导致某些医生为了追逐经济效益,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开药来提高医疗费,增加自己的收益。(3)技术因素。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性高的行业,稍有误差就将产生大事故。加上在医疗团队中存在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低年资医护人员缺乏经验,在临床处置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处理不当的情况。(4)团队因素。医疗团队内尤其是跨专科间的分工协作不足、沟通不够,有时科室间会发生推诿病人的情况。(5)政府因素。国家对卫生行业投入不足,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就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引起了“看病贵”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导致了大医院人满为患,进三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此外,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体系。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是行政法规,且存在很多争议,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往往缺乏公信力。在医疗保险方面存在覆盖率不高、规定不够完善等问题。(6)患者因素。患者普遍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诊疗期望值过高。再有,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老百姓的健康观和维权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是自身利益受到伤害,更会积极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诉诸法律。(7)环境因素。部分媒体为在报道医疗事件时往往放大医方的过失甚至失真报道以唤起大众的共鸣,更对医患冲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3.2医保超支根本原因分析
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不了解、缺乏成本控制意识、过度使用昂贵药品和耗材,往往因一味追求多收病人增加科室经济效益而违反医保政策。加上一些科室主任出身临床,对科室管理缺乏经验、对医保控制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更加助长了违规行为。同时,近些年来由于政府对卫生行业的财政支持不足,某些医保政策、标准设置不够完善,患者又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过高,对医保政策不甚了了,常常因贪图蝇头小利而违反医保规定,使医院很难有效地控制医保。最后,诸如医生之间、医患之间沟通不够、环境恶化引起病发率持续增长等因素也对医保超支问题有着影响。
3.3医疗设备损坏根本原因分析
除病人因素外,医疗设备损坏问题的影响因素多与医院内部控制有关。比如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不充分就上岗,造成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当;部分员工更是缺乏集体荣誉感,对医院的财物不予爱护,甚至野蛮操作。同时,相关科室主任也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没有做好监督、检查和沟通工作。另一方面,医院内部缺乏技术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工程师,遇到问题常常需要请外面的公司来排除困难,技术后备力量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再有,某些昂贵的大型医疗设备存储要求高,可由于初期大楼建设时并未考虑到后续设备的存放条件,造成设备购买后“存储难”的问题。
4医院行政管理风险的处理方法
4.1排除风险
排除风险是指通过终止某些存在现有或潜伏性风险的活动来阻断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例如表3中病人由于在建新大楼施工产生的噪音而投诉的事件,通过新大楼的建成、施工的终止便可排除。
4.2转化风险
转化风险就是将风险转嫁至第三方以避免风险给医院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表3中由于信息系统故障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病人投诉上升等问题可以通过将某些信息系统维护业务外包给院外专业的IT公司来转化风险。IT公司对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目标管理、成本控制以及由于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直接负责。
4.3控制风险
大多数风险很难通过简单的终止某项活动或外包业务来消除或转化。因此,通过适当、有效的风险降低策略来控制风险才是最为实用的处理方法。
4.3.1医患纠纷及其引发的医护人员安全问题控制措施。
医患纠纷是不良医疗事件的结果,因此解决该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提高医疗质量。我们采用了医院三级医疗质量管理控制。(1)个体质量控制。个体质量控制一方面要对各级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医患沟通能力进行重点培训;另一方面医院要设置严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来有效规范、监督日常的工作行为。(2)科室质量控制。科室控制主要依靠科主任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我院要求科主任要重点培养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定期对本科室的各项医疗制度执行情况、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加以整改。(3)院部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主要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监控工作制度及工作计划,组织各类医疗质量检查、监督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执行医疗卫生法规和工作制度的情况,对发现的医疗缺陷和问题督促整改、跟踪检查。对于已经产生的医疗纠纷我们不能回避,要及时有序地处理、化解矛盾。处理问题时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属于医院责任的,绝不推诿、包庇;属于患者责任或患者提出无理要求时,则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医院在必要时还可提高安保级别、增设保安岗,由保卫科制定医疗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与临近派出所建立联保机制。
4.3.2医保超支罚款问题控制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总额超支风险可将其分为3类:(1)出院人次过多。作为市内最大规模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由于实行了总额预付制,可能会出现其他医院因为总额的限制推诿病人、拒收病人现象,导致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增多和出院人次大大超出预算。对此,我院加强了入院标准的控制,特别是严格控制住院体检、住院配药的病人入院。此外,还将遭外院推诿至我院就诊的病人数量进行统计,以便年底向医保中心及人社局反映。(2)出院均次费用过高。通过病历审核、医保合理用药信息化控制、科室医保考核办法等措施,强化合理用药概念,并通过合理用药的奖惩、科室医保超支管理的奖惩来消化出院均次费用过高的问题。(3)总额预算过低。目前,本市居民医保由于总额预算太低存在着很大的超支风险。我院将目前居民医保病种特点、费用组成和人次增多的情况进行总结后向市人社局、医保处反映,希望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针对违反医保政策的问题,医院从3个方面着手控制:(1)加强医保政策的宣传。例如定期向全院医护人员开展医保政策解读及违规案例分析讲座。(2)加强医保病历审核,对审核优秀的医生进行奖励,同时也对发现有违规问题的医生进行教育和处罚。(3)加强信息技术支持。对门诊重复开药、过量开药和出院带药过量的现象,开发、设计相关软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控制或阻断类似问题。
4.3.3医疗设备故障及损坏问题控制措施。
在设备进场前,要求器械科与基建科、总务处充分协商,通过加装独立空调、重新布置管道、定期检查等方法来尽量满足设备的存储条件。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充分的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医务人员对公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医院通过组织技能学习与考核和有效的奖惩机制来杜绝野蛮操作等恶性行为。手术室作为全院设备最集中的科室,是风险排查和处理的重点单元。医院需要定期对使用时间超过5年的手术室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以求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医院要充分发挥年轻工程师工作热情较高、积极主动的优势,对年轻工程师加强培训。此外,还可以增设1-2名维修类工程师,充实器械科的服务力量,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争取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4.4接受风险
最后对于部分风险,“接受”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尤其是针对一些由于医院外部不可控制因素而产生的风险,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国家政策变化等。对于这类风险,由于医院个体能力有限,无法对风险进行提前预防或有效转化,则应做好应急预案,以保证风险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将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5结语
通过澳新4360风险管理标准和香港医院风险登记指南中的多种管理工具与我院的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相结合,形成了这套高效、易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在卫生服务这个高风险行业中,我们在重视医疗风险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中的风险,对行政管理风险全面认真的评估、排序和分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风险的危害性和影响力并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建设平安医院、和谐社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社会声誉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王梦洁 何小舟 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在各大高校中,行政管理体制对行政管理的权利范围没有足够的限制,在有些情况下,行政管理的权利甚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利,毕竟,高校的任何管理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权利不能被弱化,也就是说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够越权干涉教师的教学任务,影响教学人员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对行政管理的履行过于形式化,例如:在学校对相关方案进行决策时,大多是情况下以院长或者最高决策人的意见为准则,而忽略了少数学校代表的意见。这种情况都不利于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将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与学校发展的联系非常紧密,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校风、校纪等,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确保能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部分学校中,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高校的领导潜意识里会认为学校的任何工作人员都能够胜任行政管理的工作,所以,他们在分配时也会随意分配,最后,导致行政管理岗位上没有专业素质足够高的人员进行管理,而且有些管理人员甚至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失去工作的兴趣,这样,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高校领导在选择行政管理人员时一定要注重专业素质以及相关业务能力的考查,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三)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不够合理
在各大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大多是遵从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不一定适应于高校。在这样的管理机构组织中,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严谨,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而且在工作中他们的工作理念大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这种工作理念下,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必然不会有太好的工作结果的。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不够合理,各个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工作习惯,工作任务也没有明确的说明,导致在工作中互相推诿,影响工作的进度。这种组织方式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高校的领导人员需要对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做一定的调整,方便行政管理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
二、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途径
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该体制需要我们改革创新,才能达到时展的要求,才能造福一代代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和谐的生活学习的环境。
(一)改革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机制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确保高校学术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行政管理的权利范围与学术活动的冲突,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保障。在高校的管理机制中,行政管理机制应该与学术管理机制相结合,让其与学术管理机制互补协调的进行,才能真正达到设立行政管理机制的目的。另外,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中,管理人员必须一视同仁地对待师生,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积极认真的参与到工作中,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也能够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自己。
(二)转变高校行政管理的传统观念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为学校的领导服务的,同时它也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服务的,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才能真正促进学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让师生感觉到学校的温馨,这才是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行政管理人员将观念转变,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三)在高校行政管理中运用先进技术
在信息化的时代,先进的技术都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我们要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技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递到整个学校。另外,在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网络技术为师生提供便捷,例如:可以在高校的官网中,设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师教学任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让师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设立平台让学生反馈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些,并对其作出相应处理。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是信息化时代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新形势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需要我们创新改革,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研究。
作者:刘胡敏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看,认同是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专业认同则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探究,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它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该专业杰出者的反应。简言之,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专业接纳和认可的心理过程。行政管理专业认同是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通过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接触,在对行政管理专业充分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逐渐认可、接受所学专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和探究,并愿意将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一系列认知、情感、动机或行为。它既是一种当前存在的状态,也是一种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14年8月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150人,回收有效问卷104份,其中男生占41.35%(43人),女生占58.65%(61人),本科学历占60.58%(63人),硕士研究生占39.42%(41人),年龄基本都在23至30岁之间。研究主要以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为主。毕业生对于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发展与专业就业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反思,因而能够做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调查对象毕业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安徽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
2.研究工具。
问卷设计了32个指标进行测量,根据对每个指标的看法,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完全认同、比较认同、一般、比较不认同到完全不认同,分别赋予5、4、3、2、1分,分数越高,表明专业认同度越高。研究对这32个指标进行KMO检验,其KMO值为0.927,巴特利特球状检验的卡方值为3042.918,自由度为496,在0.000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这32个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为了简洁显示专业认同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变异转轴法对这32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在已有文献分析基础上,从中提取概括出四个共同因子:专业归属感因子、专业教学因子、专业就业因子和专业价值与发展因子。此外,研究采用Cronbach’sα系数法与分半系数法作为检验问卷信度的方法,利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问卷指标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共同因子的Cronbach’sα值检验结果分别为0.821、0.804、0.831、0.831,总量表Cronbach’sα值为0.870,α值均大于0.8,表明量表的内在信度很高,而四个因子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26、0.812、0.846、0.896,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25,故本研究设计的各项测量指标内部一致性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分析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前提与重要手段。本研究首先剖析行政管理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之后针对性地对各子维度内部变量进行探究,最后根据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显著性分析。
(一)对行政管理专业认同的总体状况的分析。
行政管理专业认同的总平均分为3.14±0.90,其中专业归属感因子、专业教学因子、专业就业因子、专业价值与发展因子这4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别为:3.26±0.90,3.10±0.82,2.93±0.95,3.28±0.91,介于2与4之间,分数基本围绕3分上下浮动。因为本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中位数为3,从中可以看出,专业价值与发展因子得分最高,其次是专业归属感,再次是专业教学,专业就业因子得分最低。也就是说,行政管理专业认同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通过对四个子维度的方差分析,4个维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专业就业因子显著低于其他3个维度,专业价值与发展因子以及专业归属感因子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远高于其他两个维度,而专业教学因子居于中间水平。此外,通过对32个测量指标的观察,调查对象对于五大选项的选择基本集中于“比较认同”、“一般”和“比较不认同”这三个选项,“完全不认同”与“比较不认同”所占比重较大。据统计,选择“一般”的占所有选项的33.86%,选择“比较不认同”、“比较认同”的分别占了25.54%、18.27%,而选择“完全不认同”和“完全认同”这两种较极端的较少,分别占12.95%和9.38%。由此可以看出,整体而言,行政管理专业认同不容乐观。
(二)专业认同各维度内部分析。
专业归属感是一种稳定的情感,它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对其所就读的专业的了解、兴趣、喜爱程度、投入精力等方面。良好的专业归属感是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前提,也是增强专业凝聚力的基础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衡量专业归属感的八个指标,每个指标的选项中持“完全不认同”与“比较不认同”态度的所占比例较少,毕业生对于专业认识、兴趣的培养、专业投入、专业关注、专业自豪感等方面持有较高评价。但是对于“如果还能重新选择专业,仍会选择本专业”这一选项,48.08%的毕业生选择了“完全不认同”和“比较不认同”,这反映了毕业生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还缺乏深入了解,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行政管理专业情感依然不够浓烈。专业教学因子体现为学生对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材内容等教学情况的认同。毕业生对于师资现状以及该专业的硬件设备设施比较满意,但对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评价一般,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价值、教材的针对性等方面得分较低。专业课程作为专业知识、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专业发展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然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偏重知识理论的掌握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缺乏内在的联系和梯度发展的必要衔接,在社会问题的分析方法与解决技能上着力不足等问题。此外,教学方法上也主要以授课为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严重,实践教学匮乏。根据课题组的社会调查,在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就课堂教学方式选取而言,讲授式教学约占总比例的70%,案例式教学比例为12.5%,研讨式教学比例占7.5%,综合式教学比例为6.5%,实践式教学比例占3.5%。专业就业因子表现为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倾向与就业规划的认识以及对相关职业地位、特点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认同。毕业生较乐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与行政管理专业对口就业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高有关。毕业生对于职业发展目标与规划、优先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倾向态度一般,对于专业就业前景、职业发展空间、专业就业优势以及专业薪酬待遇与环境认同度相对较低。这充分反映了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过于宽泛,专业发展与就业相脱节的事实。同时,产生这一现象也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不够系统与连贯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知识链条的断裂,导致一些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深厚,而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专业突出。专业价值与发展因子主要涉及对专业的地位、价值、发展前景等衡量指标的认同。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技能于胜任工作、实现个人抱负与体现社会价值这两方面的评价较一般,且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学科地位高”这一观点持质疑态度。由此可见,毕业生对于本专业的价值认同度较低,这与当前行政管理学科理论体系不够成熟、及令人堪忧的就业现状有着重要关联。不过,调查对象对于专业发展前景很有信心,认为公务员招考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发挥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作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专业认同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显著性分析。
为了解调查对象的学历、工作单位等人口学变量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认同的影响,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从整体与各子维度进行比较。(p<0.05)。
1.不同学历的差异。
本研究调查对象的60.58%是本科毕业生,39.42%是硕士毕业生。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看出,相伴概率p值基本都大于显著水平0.05,不同学历在专业认同与子维度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学历对专业认同影响较小。
2.不同工作单位的差异。
可见,不同的工作单位在专业认同以及各子维度上差异显著。通过对专业认同以及四个共同因子的平均分数的分析,就职于党政机关的学生认同感最高,且远高于仍在深造的学生以及其他单位就业的学生。选择深造的学生通常基于对本专业有较高程度的认识,兴趣与接受程度较浓烈,因而专业认同也比较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1.毕业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总体认同度一般。
专业认同的总平均分为3.14±0.90,总均值仅略高于理论中间值。此外,通过对32个测量指标的观察,调查对象对于五大选项的“一般”、“比较不认同”和“完全不认同”这三个选项所占比例为72.35%,比重较大。
2.毕业生对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情况的认同度较低。
通过对四个子维度的对比分析,专业就业认同显著低于其他3个维度,本专业毕业生对专业就业前景、职业发展空间、专业就业优势以及专业薪酬待遇与环境比较担忧,行政管理专业就业问题值得关注。
3.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对就业的作用还不充分。
根据调查发现,毕业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类课程对就业发挥作用的比例不足28%,73%的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计不太满意,削弱了专业认同。这说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课程体系的设计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影响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生的选拔和使用。
4.通过对学历、工作单位等变量的显著性分析,不同学历在专业认同子维度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不同的工作单位在专业认同以及各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就职于党政机关以及仍在深造的学生专业认同度较高。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行政管理专业应该以实用主义为导向,实用性强,职业特点明显,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就高。
(二)提升行政管理专业认同的对策建议。
1.营造行政管理学的认知氛围。
从现有专业认同情况和影响因素来看,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提升行政管理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有利氛围。这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宣传普及行政管理学知识,以扩大行政管理学的社会影响力,为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发展空间的舆论环境。一是结合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相关的专题性讲座、研讨会、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二是加大面向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宣传力度。除了公开出版著作、外,广大教师应在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定期发表权威视点或政策解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创建展示政府发展的网站、论坛,并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展进行宣传,不断强化社会公众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印象。三是广大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当前政府改革和社会治理中出现的理论问题,积极展开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汇集和整合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将其“呼声”传递给政府,做到“上达”和“下达”相结合,成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2.凝练行政管理学的专业特色。
在当下中国,不管是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大学,人才培养的层次及其知识结构缺乏差异性、缺乏错位、缺乏特色,千校一面的问题严重,从而使大学培养的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与发展岗位,出现了所谓的“结构性失业”现象。究其根源,在于没有办出专业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特色是一个专业发展的灵魂,是提升专业认同度的关键。针对当前我国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缺乏个性的现状,行政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迫在眉睫。行政管理专业要主动适应社会变革与政府治理转型的现实需要,通过对社会发展、政府发展所亟需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特征和市场需求的总体趋势的深入分析,从中找到专业特色建设的切入点。各高等院校须结合学校自身优势,考虑地方、区域特色,开发创新出更多的专业特色,以增强行政管理专业“人无我有”的独特性、“人有我优”的优质性与“人优我新”的创新性。比如说,大连海事大学利用其培养航运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优势,凝练“港航行政管理”的学科特色,其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广受港航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同济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一直领先于全国其他高校的同专业,因而其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就突出了城市管理的特色。
3.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
在教学内容和行政管理理论建构方面,要增加从历史的、动态的、前沿性的角度建构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融合发展所产生的各种理论派别和知识体系,从而形成鲜活的、更贴近时代特色的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并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还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增加社会观察与调查、专业实验与技能操作、社会实习、毕业生研究报告等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大学生在公共关系、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政府管理等环节受到实际训练,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优化行政管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其着力点在于构建基础模块和方向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基础模块包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大学生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行政科学的基本理论,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方向模块由专业选修课、任选课等构成,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一专多能”。方向模块有:(1)继续深造模块:包括比较行政学、行政学说史、行政哲学、行政文化学、公共行政研究方法等课程。(2)公务员入职模块: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开发、公共关系学、领导科学与艺术、秘书学、市政学、办公自动化等课程。(3)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模块:包括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决策咨询、项目与政策评估等课程。(4)企业行政管理模块: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定量分析、企业文化与形象设计等课程。(5)专业技能模块:包括社会调查和统计方法、公共关系学、领导科学与艺术、办公自动化等课程。
4.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引导。
职业素养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能、合理利用大学时间、胜任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鉴于当前行政管理专业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等院校有必要着力于提升职业素养:一是要强化大学生对通识性知识技能的掌握,对人际沟通、创业策划、情商训练、团队规划、整合与领导等能力提出规定性要求,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力、整合力和创造力。二是强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使大学生成为既兼备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分析等多种理论素养,又具备一定的如决策咨询、办公自动化、团体与个案工作等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具体行政管理事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通过开设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学分课程,引导大学生掌握面试技巧、职场法则,培养大学生的服务、责任和团队意识、增强其就业的信心与竞争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指大学生一生中从职业准备到选择职业、正式就业,也包括可能出现的尝试创业等历程与行动的总体筹划。职业规划教育应当具备系统性与全程性,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就应依照“目标路径分析法”依据个人的兴趣与特点对其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对于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应为其提供能够涉猎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学生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和公共意识等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习的基地或对口单位,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工作情境,帮助学生通过角色尝试,加强职业环境评估与自我检视,以便及时调整职业定位与就业取向。
作者:余敏江 章静 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