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医与西医论文

时间:2022-04-23 03:04:44

导语:在中医与西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与西医论文

中医西医论文:中医与西医比较优势研究论文

关键字:慢性病;亚健康;养生;保健

摘要:中医源自民间,源自生命体验,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她的健康理念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晰形成,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乃极具先进科学性。中华传统医学在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在今天看来更是绿色、环保、天然、无公害。在脏腑功能达到和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会自然消失。减缓各脏腑功能普遍地、逐渐地降低速度,就是延缓衰老,就是延年益寿。

时至今日,并非是中华传统医学迎合了世界潮流,而是世界在回归自然,是现代医学模式在向传统医学模式回归,人类需要反扑归真,人类的生命健康需要传统中医的呵护,我们已看到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在日趋赢得世人的敬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1世纪是自然医学兴盛的世纪。

中医源自民间,源自生命体验,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是自然的产物,她以顺应自然的方式方法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健康理念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晰形成,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极具先进科学性,这就是“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经气”,“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等防治和养生思想;中华传统医学在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在今天看来更是绿色、环保、天然、无公害,这就是中医特色的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导引和对自然界动、植、矿物的外敷和内服,中华传统医学在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中已呈现出三大优势。

一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优势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亦发生了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脑梗塞、脑溢血、糖尿病、尿毒症、气喘、结石、痛风、关节炎等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时且向低龄化发展,我们已看到慢性病大多是系统病,如糖尿病多是由脾、胃、肝、肾、肺功能失常,特别是脾、肾功能失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或活性降低,从而表现出高血糖;高血压多是由重要脏器如肝、脾、肾、脑微循环障碍、血质改变、管壁弹性降低或气体交换失常,致使心脏加压;癌症和白血病则是全身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内环境恶化情况下的外因及情绪作用,局部细胞基因突变并异常分化,幼稚细胞无限增生;功能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根源在肝、脾、肾。因此,要想彻底治愈而非只是控制这些慢性病,就必须恢复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并使脏腑之间功能协调,绝不能为治疗肝、肾而损伤脾、胃,为治疗脾、胃又损伤肝、肾,临床实践为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多功能的中医诊疗技术有着独特优势。

中医的多功能性首先表现在中草药的多功能上,如草药中的大黄有泻下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衍生物的番泻甙A、B、C及大黄酸葡萄糖甙,经细胞或酶分解成甙元,刺激大肠蠕动,减少水分吸收而至泻,在泻便的同时泻出经络中的“毒气”、“邪气”,特别是脾经、胃经、肝经、心包经和大肠经中的邪气,邪气出正气生,从而达到一种健脾、和胃、养肝、清心包、活大肠的作用。大黄中所含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大黄可杀灭阿米巴原虫、滴虫,有较强的抑制病毒作用,即大黄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虫的功能,大黄还有抗肿瘤作用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脆性作用,也就是大黄有凉血、止血、活血化淤和抗癌的功能。众多的天然动、植、矿物都和大黄一样有其多功能性,可以同时对几个脏腑、系统进行调理,方剂则是中医高深技艺的体现,是中医精髓之所在,一个方剂可同时调理几个脏腑或系统,不同的方剂还可以调理同一个脏腑和系统,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特点,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组方,组方的关键在于辩证,辨证的关键在于医者对四维以上时空观的中医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掌握,即对宇宙、自然、生命、阴、阳、精、气、神及经络系统功能的正确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组方配合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导引已成为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径。

二.对亚健康(未病)的调理优势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可以看作是古人说的“未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不良反应,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潜状态、过渡态。

亚健康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污染,是空气、水、食物、化学药物、辐射等污染降低了各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次就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良情志和心态、不良宇宙生命场、遗传和禀赋等因素。

亚健康的形成并不是某一脏器发生了病变,而是整体功能减退的结果,主要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普遍降低及其动态平衡的失常;解除亚健康的根本原则就是整体调节、整体治理,调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增强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使其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在脏腑功能达到和处于正常状态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会自然消失,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通过饮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在生命体得到全面调理后,恢复并增强了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这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被彻底解除,这也意味着“治未病”得以实现并完成,更意味着从跟本上、源头上解除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意味着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瓶颈”

被突破,同时实现了“消未起之祸,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所以说,中医在调理亚健康(治未病)时所具备的优势无与伦比。

三.对养生保健的优势

养生保健,顾名思义就是养护生命,保持身体健康。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优良的生活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养生保健思想已被普遍接受,但是要把它们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却并非易事,单就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就不易做到;有均衡营养物质的摄入却不能被均衡消化和均衡吸收已成为一部分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眠、食二者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骨质疏松症用补钙、补镁、补VD的方法不会起到多大作用,肾功能健全情况下的吸收良好是关键,如果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对健康无益反而会增加消化负担,甚至会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或丧失,如软骨及脏器的钙化等;空气、水、食物、药物、辐射等污染对生命的威胁更大,污染对生命造成的伤害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除其危害,养护生命、保持身体健康将会成为空谈,因此生命需要调调理,调理好神经系统可得到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同时也是获得良好心态的保障,调理好消化系统可得到均衡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调理好免疫系统,对体内毒素的及时清理就得以实现,等等;所以,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调理。

提高生命质量、改善生存状态、保持身体健康、延缓生命衰老是养生保健的最终目标;生命体各脏腑功能普遍地、逐渐地降低过程就是衰老,减缓各脏腑功能普遍地、逐渐地降低速度,就是延缓衰老,就是延年益寿;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实现各脏腑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而且相互协调,这种状态就是“阴阳平衡”态,《内经》中指出“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平”,就是平稳、平顺、平和、平衡;“气血正平”,就是经络系统中各经脉之气保持正常的动态平衡,因为只有生命处于正常的动态平衡时,各种生理功能才能正常发挥,细胞才能正常分裂并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各脏腑功能普遍地、逐渐地降低速度才能被减缓,生命才能完成自然生长;“天命”即天定之命,也就是人的自然寿命;由于人的胚胎细胞分裂50次以上就会出现死亡,平均每分裂一次为2.4年,人的自然寿命就应该是50次X2.4年/次=120年(岁)以上。完成50次以上细胞分裂,“气血正平”是基本前提,也是可靠保障,实现“气血正平”就需要整体调理和调节,通过中医技艺我们完全可以把生命调整到这一最佳、最理想的平衡状态,这是中华传统医学的最大特色优势。

中华传统医学在治疗、预防和保健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我们知道,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世界卫生组织早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就已经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医学发展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了“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时至今日,并非是中华传统医学迎合了世界潮流,而是世界在回归自然,是现代医学模式在向传统医学模式回归,人类需要反扑归真,人类的生命健康需要传统医学的呵护,我们已看到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在日趋赢得世人的敬仰,我们更可以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1世纪是自然医学兴盛的世纪。

中医与西医论文: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摘要: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在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课程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学校教务部门安排的学时数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教学效果差,因而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应从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及开设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中医与西医论文:CBE模块化教学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理论课程中的应用与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CBE模块化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理论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2013年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西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学生10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名),实验组应用CBE模式授课,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授课,比较两组在理论考试中相关内容的得分情况及考试成绩,并在教学结束后向授课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实验组学生CBE模式教学的相关系统得分及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t=5.17和6.41,P

关键词:CBE模块化教学模式;西医内科学;理论课;中医院校;教学效果

模块化教学是指在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单个知识点,再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专业的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使得同一课程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生源和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1-2]。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CBE模式)是对某个专业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的培训模式,强调相关专业的能力培养、能力训练以及掌握与运用这项专业技能的相关知识与态度的培训。2013年9月我们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西医内科学》理论课程中采用CBE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第二学期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西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02名,其中男43名,女59名,年龄21~23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名),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其他临床理论课教学进度及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应用CBE模式授课和作业,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授课和常规问答题式作业。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CBE模式 ①课程选取及制定教学方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血液系统疾病应用CBE模式;制定CBE模式的课程教学方案,包括学习目标、课堂教学及操作演示、学生自学及评价、考核、相关知识拓展等。②知识单元整合:按CBE模式的要求对《西医内科学》理论课程各单元进行整合,每个系统开始前及结束后进行纲领性的串联讲解。授课前先介绍前期基础课程的相关背景和解剖、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及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授课结束后进行总结、重点和难点的深化讲解,演示临床操作技能;每个系统授课结束后,对本系统内与其他已完成授课的系统有关联的疾病,再进行串联讲解、梳理。③组织培训:组织授课教师系统学习CBE模式的理论,并参照CBE模式的教材范本进行学习和讨论,使教师对CBE模式有一个深刻理解,按其要求进行授课。④作业布置:按照CBE模式的授课要求为学生布置作业。举例:在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课程结束后,布置作业:主诉为“胸痛”的诊断思路。

1.2.2评价方法 学习结束后所有学生进行《西医内科学》理论知识考试,按统一评分标准由教师(未参加CBE模式的培训,也不了解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阅卷,比较两组学生在理论考试中相关章节内容的得分情况及考试成绩。并在教学结束后向CBE模式授课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授课教师和学生对CBE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学生《西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相关内容得分及考试成绩的比较 实验组学生CBE模式教学的相关内容得分及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

2.2调查问卷结果

2.2.1教师反馈CBE模式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助于自身思路的整理与备课,在前期和后期的串讲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2.2学生反馈主要受益于授课前后纲领性的讲授及模块化作业,学生反馈“从来没有这样翻阅过书本”,亦有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完成作业,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满意度调查显示CBE模式的学生满意和基本满意为92.2%,认为CBE模式较传统教学法更利于认知的为90.2%。

3讨论

3.1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理论课教学现状 相对于西医院校,高等中医院校的西医基础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时较少,医学生的西医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西医内科学》是最重要的西医课程之一,其理论课教学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须充分进行单元化讲授、整体化归纳、纲领化总结,为临床课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2 CBE模式在《西医内科学》理论课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模式的优点 传统《西医内科学》理论课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法较单一,人为的进行专业内容划分,课程设置固定,教学内容受课时限制明显;教学目标流于字面,反馈信息滞后,学生多关注于考试重点。而CBE模式是从临床思维能力出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动态控制;由于CBE模式对知识的重新整合,对单个章节知识进行整合,强调总体思路,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且不受课时的限制。

综上所述,在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CBE模式,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与西医论文:呼吸系统疾病的西医辩病与中医辩证相结合的临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祖国传统医学和传入中国百余年的西方医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撞击、吸收和交融,产生了中、西医学相结合的思路,这两种医学虽各自拥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也有共同之处,即都是以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为其研究对象的。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虽仍处在探索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疗体系,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且前者宏观辨证的微观化和后者微观指标的整体化既是两个医疗体系各自的发展趋势,又是形成新的中医药学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两者同时并存,是我国医学的特点,而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共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更是我国的一大创举。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两种医学发展中取各自的长处进行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又从学术思想上推动了中医,也启发了西医,这应该说是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绩,因为这也是中西医在学术思想上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的进程中,成为逐步融会贯通的起动点。

笔者运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在诊治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情况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纲,以辨证为目,以病统证,即一个西医病种以下分中医的若干个证型。这是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西医结合专著或教课书所采用的形式。临床实践运用则是在明确西医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每种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的基本矛盾,区分其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临床表现,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的疾病做出中医证的诊断。如哮病的肺肾气虚,喘证的肺肾气虚,肺胀的肺肾气虚属于“异病同证”,或哮病可分为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等等,属于“同病异证”。这种病证结合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占主流,其形成和发展起来也是必然的和必要的,因为它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全面认识和解决疾病。实际上,不但中西医结合临床采用这种诊疗思维模式,临床现代中医(指1956 年成立高等中医院校之后正式培养出来的医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应称作中西医结合医生) 诊病,几乎都是参考西医的各种检查和化验结果以及西医诊断;而多数西医诊治疾病效果不佳时也常考虑中医药辨证论治是否有更好的方法。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纯中医病证诊断也常常不被患者尤其是国外患者(在国外用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医生体会颇深) 所接受,患者常常要求明确诊断。

以临床常见的外感咳嗽来说,从痰的色、质、量、味,咳嗽的特点来进行鉴别,风热咳嗽则痰黄、质粘、量多、味重,咳嗽频剧,气粗,风寒咳嗽则痰白、质稀、味淡、咳嗽声重,气急。治疗上风热的用桑菊饮疏风清热,风寒的用三拗汤疏风散寒。根据现代辩病,若急性支气管炎,加用鱼腥草、连翘、紫菀、金银花、前胡;支气管扩张则多用海浮石、冬瓜子、开金锁、葶苈子、白芨;若肺结核则加用黄芩、百部、丹参、南沙参、北沙参;若肺脓肿则用干芦根、生米仁、桔梗、桃仁、红藤。现代辩病结合传统辩证,用药针对性加强,故两者相合, 辨证方能精确。

再以临床常见的胸腔积液来举例,中医将其归纳为“悬饮”范畴,多采用攻逐痰饮之法,一般分为邪犯胸肺证、饮停胸胁证、络气不和证、阴虚内热证,分别以和解宣利、泻肺祛饮、理气和络、滋阴清热法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含有微量液体,其产生和吸收形成动态平衡,任何病理因素,使其产生过多或吸收减少时就会发生胸腔积液,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肺结核、肺部肿瘤引起的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肝硬化引起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癌性淋巴管阻塞引起的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西医治疗多采用消炎、抗结核、抗肿瘤,而中医可用十枣汤、控涎丹泻肺利水,攻逐痰饮,取得良效。

辨证与辨病互补是中西医临床实践结合的途径,中医学是以宏观辨证、动态时空过程的定型和模式综合为核心,而西医学以微观辨病,实验定量为核心。中医辨证虽然也从症状入手,但由于分析了症状的部位、原因、性质,各个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疾病过程中的地位等,而归纳为比症状更接近于疾病本质的证。而西医的辨病是从深入了解其病因、病理、生理、生化方面的特殊变化,以及疾病的发展和演变,提出西医的疾病诊断,其病名多能揭示疾病的特有规律,从而反映出一种疾病的完整过程,给中医辨证施治以启示。准确的辨病可提高辨证的预见性,辨证施治又能丰富现代医学稳态调控治疗之不足,拓宽对疾病的纵横剖视。只有将辨证和辨病有机地结合,才能从总体上真正抓住疾病的本质,充分地发挥各自的长处,取得单纯中医和单纯西医所不能达到的疗效。可以说: 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手段, 积极引进现代科学的检测技术, 加快病证规范和疗效标准的制定, 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 实施传统中医“四诊”标准化、客观化, 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医与西医论文:胚胎停育防治在西医与中医学方面的比较研究

[摘要] 胚胎停育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停止发育,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排出,其早期临床表现在中医范畴可归为“胎漏”、“胎动不安”等疾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目前患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已成为日益重视的重大生殖健康问题。因此对胚胎停育的防治方法研究意义重大。该文通过归纳与总结中西医关于胚胎停育的研究动态及防治方法,详细列举了胚胎停育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及减少胚胎停育情况的发生、促进生殖健康奠定基础。

[关键词] 胚胎停育;防治;比较研究

胚胎停育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可分为2类,一是受精卵着床后未发育出胎芽,彩色超声表现为孕7周后仍未见胎芽只见一空胎囊,二是曾有胎芽发育但不久停育死亡,超声结果胎囊中有胎芽但发育明显落后于孕周,同时没有胎心管搏动,胎囊大小符合孕周或萎陷变形。

胚胎停育在中医范畴,可归于“胎漏”、“胎动不安”等疾病。《济阴纲目》:“胎动、胎漏皆下血;而胎动有腹痛,胎漏无腹痛为异尔。”即胎漏指妇人妊娠后,阴道不时少量出血,点滴不尽,或时有时无而不伴有小腹疼痛;而胎动不安则为妇人妊娠后,出现腰酸腹痛或小腹坠胀的症状,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

胚胎停育不仅危害孕妇的身体健康,亦对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因此对胚胎停育防治方法的研究已受到广大中西医学者的重视。通过西医与中医防治方法的比较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此种疾病,并进一步减少胚胎停育的发生。

1 胚胎停育的西医防治方法

1.1 解剖学异常

包括子宫异常、Asherman综合征、宫颈机能不全、子宫肌瘤,影响子宫血供和宫腔内环境,造成流产[1]。根据不同的解剖异常因素,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1.2 遗传异常

文献报道[2],染色体异常在胚胎停止发育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8%~10.8%,是公认的引起胚胎停止发育的基本原因之一。对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胚胎停育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仅能进行产前遗传学咨询和诊断。

1.3 感染因素

Lawton等[3]研究发现,支原体和衣原体能引起宫颈黏膜上皮损伤,导致宫内感染,致胚胎发育的毒性增加,损害胎膜组织完整性,从而引起胚胎停止发育。有胚胎停育史的患者再次妊娠前应进行TORCH检查,或作病原体分离培养,以排除相应致病因素。

1.4 环境影响

可归纳为物理性因素(放射线等)、化学性因素(有机溶剂、药物、电离辐射等)和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过量饮用咖啡等)。有胚胎停育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应尽量避免接触此3种因素。

1.5 免疫异常

同种免疫型流产是因为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机制发生异常,胚胎受到母体免疫应答的攻击而使胚胎遭受排斥反应,主要用白细胞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它能刺激流产患者产生足够的封闭抗体。研究表明,经3~5次白细胞免疫后,患者封闭抗体及其独特型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自身免疫型流产患者通常可在体内检测出各种抗体,如抗磷脂抗体(APA)、抗核抗体(ANA)、抗甲状腺抗过氧化酶抗体等,可采用免疫抑制剂疗法治疗[4]。

1.6 内分泌异常

黄体功能不足(LPD)、泌乳素(PRL)升高、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甲状腺疾病等是引起胚胎停育的重要内分泌因素,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分泌异常,从而引起早期流产,约占23%~67%[5]。①黄体功能不全是由于孕激素产生不足或黄体维持时间过短,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成熟迟滞2 d以上,妨碍孕卵着床和胚胎发育而致流产,临床一般需要通过口服黄体酮胶囊或肌注HCG和黄体酮针剂增加体内黄体酮含量来达到保胎作用。②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孕期用二甲双胍治疗,其流产率显著降低。③垂体功能异常或占位病变时,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引起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并干扰受精和胚胎发育,导致胚胎停止发育[6]。目前对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妊娠后是否停用溴隐亭仍存有争议。对于泌乳素微腺瘤患者妊娠后如停用溴隐亭应每2个月复查,如发生头痛、视力损害等应重新开始溴隐亭治疗。④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如甲减患者,使用甲状腺素或左甲状腺素钠,而甲亢者,应在甲亢控制后再妊娠,孕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4]。

1.7 血栓前状态

易栓症,又称血液高凝状态,指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或凝血抑制物浓度降低而产生的血液易凝状态,尚未达到生成血栓的程度,或者形成的少量血栓正处于溶解状态。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并已肯定它与早、中期胎儿丢失有关。普遍的观点认为高凝状态使子宫胎盘部位血流状态改变,易形成局部微血栓,甚至胎盘梗死,使胎盘血供下降,胚胎或胎儿缺血缺氧,引起胚胎或胎儿发育不良而流产[4]。低分子肝素(LMWH)单独或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一般用量为5 000 U皮下注射,每天2次。用药时间从早孕期开始用药。对于程度较重或孕前未使用过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在排卵前开始用药。报道指出单独应用阿司匹林临床效果不及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或两者合用疗效好[7]。

1.8 低水平瘦素和核激素受体

近年来研究较多,被认为是导致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8]。Yoon等研究表明[9],瘦素在代谢和生殖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瘦素能通过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调控GnRH释放,诱导垂体LH和FSH分泌,并刺激滋养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使滋养细胞对子宫内膜的浸润能力增强,促进血管生成,有利于胚胎着床。Henson等[10]在绒毛和绒毛外滋养细胞中鉴定出瘦素受体转录因子,而且低水平的瘦素似乎与流产有关。因此瘦素及其受体有可能作为孕早期胚胎是否存活的标记物。但它在胚胎停止发育中的确切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目前尚未十分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1.9 心理因素

情绪紧张使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破坏了原来的稳定状态,使体内神经免疫及内分泌发生紊乱,特别是孕激素的改变。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胚胎发育不良,造成胎儿停育[11]。因此孕妇应注意调畅情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 胚胎停育防治的中医现代研究

现代中医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等,多在继承古人理论的基础上创新而成。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药(古方、自拟方)、中成药、外敷、针灸等。

2.1 中药

2.1.1 古方今用 寿胎丸: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男生女育,皆赖肾脏作强”,遂立寿胎丸。由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12]发现寿胎丸的主要作用包括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增强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以及雌、孕激素样活性等。对寿胎丸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和生殖毒性研究表明口服寿胎丸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临床研究表明[13],寿胎丸加减方:菟丝子30 g,续断15 g,桑寄生10 g,杜仲12 g,熟地黄20 g,阿胶12 g,党参15 g,白术12 g,砂仁6 g,共35例病人,治愈25例占71%;好转9例占26%,未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当归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由当归、黄芩、芍药、川芎、白术5味药组成。实验室研究[14]证实当归散水提取物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具有显著的抑制收缩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15],共收集30例病人,治愈28例(治愈率96.7%),无效2例。

安奠二天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人参、熟地黄、白术、山药、山萸肉、炙甘草、杜仲、枸杞子组成。研究表明[16],早孕先兆流产组Th1型细胞因子IL-12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对照组;Th2型细胞因子IL-4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IL-12/IL-4治疗前明显高于相同孕周正常妊娠组,“安奠二天汤”治疗后显著降低,达到正常妊娠相同孕周的水平。故推论“安奠二天汤”方具有良好的安胎临床疗效。

泰山磐石散:出自《古今医统大全》,由黄芪、人参、当归、川续断、黄芩、熟地黄、川芎、白芍、白术、炙甘草、砂仁、糯米组成。临床研究表明[17],治疗组共40例,其中治愈31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2.1.2 自拟方 滋肾育胎丸:当代名医罗元恺教授自拟方,主要组成:党参、续断、白术、巴戟天、何首乌、杜仲、枸杞子、菟丝子和熟地黄。试验研究表明,该方具有促进卵泡和黄体发育的作用,并改善试验兔卵巢和子宫血液供应[18],用药后试验兔子宫内膜轻度增厚,腺体数目明显增多,并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分泌期改变,个别动物有红体、白体的形成,因此常用于黄体功能不足之先兆流产[19]。

补肾安胎饮:湖北省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郭荣自拟方,由桑寄生15 g,菟丝子30 g,续断15 g,杜仲15 g,黄芪20 g,炒白术12 g,黄芩6 g,阿胶12 g,甘草6 g组成。临床研究表明[20],治疗组患者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尤其在改善小腹疼痛或坠胀,腰酸胀痛,夜尿频多等方面效果显著。

2.2 中成药

中成药在治疗胎漏、胎动不安患者时,谨遵调理冲任,补肾安胎之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应用丸、散、膏、丹类中成药辨证治疗,临床研究证实疗效显著者,举例如下。

安子合剂:由川断、桑寄生、菟丝子、苎麻根、丹参、黄芩、白术、太子参、甘草等组成,研究表明[21],采用安子合剂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明显改善腹痛、腰酸、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而且能促进妊娠激素的增长,并当胎儿成形后能维持激素的平稳下降,从而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提高了胚胎质量,临床治疗的痊愈率达85%,保胎成功率达90%。

孕康口服液:根据著名中医妇科世家安徽砀山杨氏妇科祖传秘方“保胎无忧方”研制而成的国家三类新药,由党参、黄芪、山药、阿胶、狗脊、菟丝子、续断、杜仲、白术、苎麻根、艾叶等组成,临床研究表明[22],治疗组303例,痊愈295例,无效8例,治愈率97.4%。实验研究表明,孕康对针刺和缩宫素所致大鼠实验性流产有明显的保胎作用,对大、小鼠的离体子宫和家兔在体子宫有明显松弛作用,并能拮抗缩宫素和乙酰胆碱等对子宫的兴奋作用。

固肾安胎丸:由制何首乌、菟丝子、生地黄、白术等组成,为中药三类新药。临床研究表明[23],治疗组治愈率为90.8%,对照组治愈率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孕酮等指标显著上升。

保胎灵胶囊:由熟地黄、煅牡蛎、五味子、阿胶、槲寄生、巴戟天、白术、山药、白芍、煅龙骨、续断、枸杞子、杜仲、菟丝子等组成。临床研究表明[24],实验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保胎灵胶囊保胎效果优于黄体酮。

2.3 其他

2.3.1 外敷 广州荔湾区中医医院研究表明[25],通过免煎中药颗粒敷脐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明显,其中治疗组30例,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其组方为菟丝子、续断、桑寄生、艾叶,通过药物对脐部的刺激,激发经络之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3.2 针灸 著名针灸大师谢锡亮先生认为[26]子宫穴乃经外奇穴,阴交穴乃冲任及少阴肾经之会穴,府舍穴系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及阴维脉之会,此三穴均用小艾柱灸,共起温宫、补血、益气之效,子宫得血之养,得气之充,则胎元自固。

3 小结

综上所述,西医医学在研究胚胎停育的机制方面,深入基因分子水平,在防治方法上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症处理。中医学在此方面,重视整体调节,多采用辨证论治手段,运用中药口服、外敷、针灸等多种方法因时、

因人、因地治疗。二者治疗目的相同,在诊断思路、治疗方法上差别明显。目前,中医学者多借助西医学的诊断理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如免疫、内分泌等因素导致胚胎停育者,疗效甚好。但中医药在治疗胚胎停育、复发性流产方面的标准化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提示笔者应扩大中医药研究的范围,加大研究深度,为减少胚胎停育的发生、促进生殖健康奠定基础。

中医与西医论文:膝关节半月板修复术后的西医康复治 疗与中医骨伤练功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膝关节半月板修复术后的西医康复治疗与中医骨伤练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3年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三病区所行的膝关节半月板修复术后采用西医康复治疗方法的21例和采用中医骨伤练功方法的28例。结果:两组病人后期恢复均良好。结论:西医康复治疗与中医骨伤练功的恢复效果相同。

【关键词】 半月板修复术后;西医康复治疗;中医骨伤练功

半月板损伤是膝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多发生在膝关节屈伸时同时受到较大的扭转和撞挫[1]。较轻的半月板损伤可行保守治疗,较重的因近年来关节镜的发展,大部分可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修复术。想恢复受伤前状态,术后恢复治疗尤为重要。以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半月板损伤修复术后病人中21例行西医康复治疗,28例行中医骨伤练功治疗为例,本文就西医康复治疗与中医骨伤练功在半月板修复术后的恢复治疗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术后恢复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所有49例入院时只有半月板损伤,无其他疾病,均行半月板修复术。21例术后行西医康复治疗中,男性15例(71.48%),女性6例(28.52%)。年龄21~51岁,平均(30.4±8.9)岁。28例术后行中医骨伤练功中,男性19例(67.86%),女性9例(32.14%)。年龄19~59岁,平均(30.96±10.0)岁。

1.2 操作方法:①西医康复:术后第一阶段(0~6周):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在康复医师帮助下进行关节活动度(ROM)练习(屈膝

1.3 术后随访:术后当天、6w、14w、24w全部49例均检查下肢肌力及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有无膝关节疼痛及何时达到无痛跑步。

1.4 统计学处理:组间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统计软件选用SPSS10.0。P

2 结果

2.1 恢复效果:西医康复治疗的病人达到无痛跑步需(20.6±1.3)w。中医骨伤练功的病人达到无痛跑步需(21.4±0.8)w。两组术后恢复良好,无不满意情况出现。

2.2 住院日:西医康复治疗组病人住院日10~30d,平均住院时间为(22.6±3.6)d,中医骨伤练功组病人住院日12~28d,平均住院时间为(18.8±3.2)d。

2.3 术后随访:全部49例术后当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伤口疼痛及发热。术后行西医康复治疗的病人于6w时膝关节ROM平均(81.6°±3.8°),14w时膝关节ROM和下肢力量均恢复正常,24w均达到无痛跑步,平均恢复时间(20.6±1.3)w。术后行中医骨伤练功的病人于6w时膝关节ROM平均(68.6°±2.4°),14W时有1例膝关节ROM未达到正常活动度,ROM为0°~120°,24w时均达无痛跑步,平均恢复时间(21.4±0.8)w。

3 讨论

在资料中病人的年龄、性别及所行手术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术后恢复均能达到无痛跑步,表明两者术后恢复效果相似。西医康复治疗组6w时膝关节ROM平均(81.6°±3.8°),而中医骨伤练功组为(68.6°±2.4°),两者有统计学差异。西医康复治疗组运用现代医学康复知识及治疗工具,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行术后恢复,主要是病人患肢的被动活动。而中医骨伤练功组依靠骨伤科医生告知的传统骨伤练功方法,进行自我主动练习,因此在6w时膝关节ROM两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医康复治疗组14w时膝关节ROM和下肢力量均恢复正常,而中医骨伤练功组有1例未达正常的膝关节ROM,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西医康复治疗组继续系统训练,这个阶段主要为自身主动运动。中医骨伤练功组渐进性的增加功法的难度、持续时间及次数,仅有1例未达到正常的ROM,但其与正常也相差无几。西医康复组与中医骨伤练功组均能达到无痛跑步,前者平均恢复时间(20.6±1.3)w,后者平均恢复时间(21.4±0.8)w(P

中医骨伤练功术是中医骨伤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人体主动运动锻炼的方法以健身强体、增强机体关节的运动、增强人体肌肉力量以及内脏功能,并以此来防治疾病,促使肢体功能得到锻炼,从而加快损伤疾病康复的一门学科[3]。它与西医的康复医学有着相同的疗效,但其强身健体、防治疾病、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却是西医康复医学所欠缺的,中医骨伤练功术在术后的恢复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与西医论文: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与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关于中医和西医放射结核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优势。

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开始来我院治疗肿瘤的45名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中医组、西医组与结合组,每组有15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统计患者3年内的存活率。

结果:结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中医组和西医组治疗临床效果。结合组患者3年内有12例存活,而中医组和西医组的3年内存活的例数分别为7例、8例。

结论:通过对比后发现,中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是最显著的,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法与西医治疗法的临床优势与劣势方面互相补足,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放射治疗肿瘤

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已成为目前我国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具有千百年的历史,而西医是近现代出现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肿瘤的临床效果也具有明显优势。在治疗方面,中医与西医有各自不同的优势。现今临床治疗肿瘤常用的方法就是中西医结合放射治疗肿瘤,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互相补足,保证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以下为具体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所有45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的年龄为35~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28例。女性患者中患乳腺癌9例,患子宫颈癌11例,患其他癌症8例;男性患者中患肝癌5例、肺癌4例、鼻咽癌3例,其他癌症5例。

1.2方法。对三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中医抗肿瘤法、西医抗肿瘤治疗和中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方法,所有患者经过常规治疗3个月,治疗过程除主要治疗方案不同外,所有辅助治疗方法完全相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判定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的程度,当数据符合标准之后,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3年,随访三年后,统计患者中存活的例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1]。

1.3统计学分析。根据SPSSl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i±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主要分局X.2检验。所有数据相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长久以来,中药治疗肿瘤的主要作用就是预防和减轻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肿瘤方法的并发症,减轻化疗等药物对身体各脏器功能的损害。中医在治疗时主要讲究的是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根治,治疗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重要抑制肿瘤的生长或复发,同时固本培元等达到以毒攻毒、消灭肿瘤的作用[2]。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中医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控制瘤体的生长,还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起到预防、调养、增加免疫力的作用。

西医治疗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方法。西医治疗肿瘤不仅能够治愈,还可以良好的保护周围临近组织、器官等,这是中医治疗不能达到的效果,虽然西医治疗肿瘤的方法是目前治疗肿瘤方法最为广泛的方式,但西医治疗肿瘤的合并症与副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近些年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治疗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中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成为目前医学界常用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补足西医的不足,更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加了临床治疗肿瘤的显著效果。中医和西医结合放射治疗肿瘤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的作用。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与存活时间明显增加。西医放射治疗肿瘤同时应用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不受侵袭,还能控制放射治疗的局部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后遗症,提高生存率。

应用中西医放射结合治疗法在治疗乳腺癌时,不仅可以保留乳房的基本形态,再配合根治放疗方法更能够很好的控制肿瘤,保持患者的乳房形态近似正常,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3]。中医和西医结合放射治疗肿瘤同样可以有效的治疗直肠癌,其临床效果也很好,在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者是由于癌症达到晚期不宜手术的患者,通过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都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甚至治愈直肠癌引起的出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这种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直肠癌最常用的方法。

综合来讲,中医和西医放射结合治疗方法对于肿瘤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控制癌症的进展,能很好的控制肿瘤的扩散,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与不适症状。因此,目前中医和西医结合放射治疗肿瘤在临床上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也体现了现代医学的人性化发展。

中医与西医论文:课堂教学录像研究法对《中医内科》与《西医内科》的研究

【摘 要】教师上课时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以及学科知识的传授上,很少关注自己的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课堂教学录像研究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中医内科》和《西医内科》两门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录像研究法进行研究,得出了两门课由于性质不同决定了各自具有不同的教学行为比例。

【关键词】课堂教学录像研究法 分析编码体系 行为统计

一、研究背景

教师从事课堂教学观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也可以说是研究教与学最适当的场所,它蕴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要素。但是平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以及学科知识的传授上,这使教师很少对自己的行为有自觉意识,也就无法认定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根据是否借助辅助工具来划分,课堂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传统的听评课观察法属于直接观察法。该方法实施比较简单,能得到具体、生动的印象。但是,人的感官接受和保存信息的能力有限,难以形成对被观察现象完整、精确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利用摄录仪器对授课过程进行间接观察的课堂教学录像研究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以上弊端,而且能够使得研究更加地细致、深入和科学化,更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用这种方法研究课堂有着独特的优势:(1)使得一次性的、单向的课堂教学过程真实再现,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观察者的主观回忆和主观判断,更重要的是为课堂的精细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2)有助于授课教师真实地了解自己的课堂行为,从而有利于教师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使其问题的解决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3)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课堂教学成了可以反复观察、研究的资料;(4)可对一系列课例进行综合和比较,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一节课的孤立研究方法,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可靠。

我们选择讲授《中医内科》与《西医内科》的两位教师及所在班级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别记为A教师和B教师,所在班级则为A班、B班。这两门课程皆为2012年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两位教师均为在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其中A教师比B教师工作年限更长一些。本研究所选取的两节课,均可体现本课程的课程特色,遵循了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对于课堂教学录像的研究,可采用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两种角度。定性观察是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资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如文字等)呈现的课堂观察;定量观察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在此我们重点研究定量观察法。

定量观察法中经常使用分类测评工具,分类测评工具将那些准确反映观察目的的目标行为进行分类,从而建立比较具体的观察框架供观察记录时使用。编码体系是观察调查法中常用的一种观察工具。

首先,编码体系要求确定要观察的具体行为,然后对准备观察的具体行为进行编码。观察者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记录下观察对象特定行为的编码。弗兰德斯师生言语互动分类体系(FIAC)是国外较有影响,被广泛使用的编码体系。近几年来,我国在课堂观察量表开发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教授领导开发的 LICC 模式。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编码体系的要点,结合这两门课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环节,有针对性的编制了一套编码体系,如表1。

在整节课录像观察过程中,利用专门的播放软件使教学录像在播放时每隔3秒暂停,观察者就依照上述分类记下最能描述教师和学生行为的相应编码,记录在数据表中,录像方能继续播放。根据弗兰德斯建议,如果同一个3秒钟内发生了两个事情,应记录更为突出的那一个,如果同样突出则都应记录下来。全部记录完毕,将号码整理成矩阵图,作为分析的依据。通过统计软件统计可以得到表2。

三、研究结论

(一)教师行为比较

两堂课皆为实训课,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位教师的教学操作演示所占的比例大,分别为25.85%、21.58%,但两位教师在知识陈述方面所占比例差距明显,分别为14.22%、31.71%,说明B教师在授课时更注重知识的陈述。再一个差距较大的为提出任务或预设场景行为,分别为6.95%、1.31%,说明了A教师更加擅长使用案例导入教学法。

(二)学生行为比较

A班的实训总结或汇报操作数据为4.20%高于B班的1.69%,可以看出A教师要求学生在实训中多理解,实训结束后要进行实训总结或汇报操作。B班的学生实训数据为34.15%,高于A班的13.09%,说明B教师更偏重于学生个人的动手操作或场景演练。

(三)交互行为比较

此分类中的数据,除了沉默与等待一项A教师的数据低于B教师外,其余项均高于B教师,我们可以看出A教师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较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或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咨询。

(四)整体教学结构比较

从课堂教学录像的教学行为统计可以看到两位教师的行为分别占到49.92%、56.29%,在整堂课的比例皆为一半左右的时间,给学生留出了大量的练习与交互的时间。

B教师的主体行为略高于A教师,且B班级的学生行为比例高于A班级,但是在交互行为中A教师及所在班级的比例远高于B组,这除了能说明A教师教育经验比B教师丰富外,还可以看出两门课的授课结构不大一样。中医课程的学了记忆外,还需要大量的经验,而教师在实训时就可以通过实训指导将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故实训指导占到总行为的20.52%。西医课程的学习可以借助于丰富逼真的实训环境,需要学生更多的去适应环境,熟悉各种器材,故学生自主操作的比例为34.15%,要高于中医课程的13.09%。

四、研究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课程,在课程评价时不能用同样的授课行为比例去评价,因为专业的不同就决定着它的性质不同,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手段也会有所不同。

现在我校所有教室皆安装了教学监控系统,使得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录像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自己和同事的课堂录像观察,统计出每堂课各个环节的行为比例,可以审视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行为所占比例是否合理,增进对自己行为的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提高自己自主性的专业判断力,并通过课堂教学录像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校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焉旭光,男,硕士学位,多媒体教学、电视节目制作,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作者:宫小飞 男 山东莱阳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教育。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与西医论文: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西医检查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

【摘 要】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属于中医学“骨痹”的范畴。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有深刻的认识,但对其辨证分型有着不同的观点,因此在治疗上也有不同的观点。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关于该病证型分型尚无统一的国际、国内标准,不利于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因此,笔者通过回顾古籍及文献将关于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作此综述。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中医证型;影像学;病理学;基因蛋白组学;综述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膝关节疾病,以膝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弹响及畸形或关节内游离体形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在病理上可有软骨的退变、磨损以及丧失,进而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关节边缘出现唇样增生及滑膜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据统计,KOA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4.70%和54.60%,并且该病致残率较高[1-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体重普遍增加现象的出现,KOA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3]。

1 中医对KOA病因病机的认识

KOA属于中医学“骨痹”的范畴。中医学无膝骨关节炎这一病名,但记载了对该病类似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诊疗经验。《素问》曰:“骨痹,病在肾,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灵枢》曰:“骨痹,关节疼痛不用,关节拘挛,步履艰难,骨节沉重,活动不利。”阅读古代文献,《内经》对KOA病因病机已有非常精辟的记载,并且通过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中不断得到提高。石印玉教授总结KOA病因病机时,指出本病是“本痿标痹、痹痿并存”,此观点正体现了此病“本虚标实”这一本质的病机特点[4]。近年来,在古代医家对该病病因病机研究的基础上,一批学者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以及借鉴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KOA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瘀血说”“肾虚说”“风寒湿痹说”等多种的病因病机学说[5-10]。

2 KOA的中医辨证分型概况

中医药管理局发行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该病证型分为肾虚髓亏、瘀血阻滞、阳虚寒凝3类。这种分类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临床上被广泛采用,但是在辨证分型中将瘀血阻滞作为独立证型,不能体现该病“本虚标实”这一特点。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发行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KOA分为3大证型: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关于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还没有一致的见解,主要是根据该病“本虚标实”这一特点进行辨证分型。

2.1 KOA的病性辨证分型 病性是指该病病理改变的性质,也是该病病理变化的本质。因为病性是引起疾病的某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所以也有人称病性为“病因”,含有审症求因之意。它决定着疾病性质及其各阶段的证型特点,是中医辨证中重要的内容,是对某种疾病一定阶段的整体反应的概括,也是对疾病过程中邪正盛衰关系的综合认识[11]。

因此,以刘向前[12]为代表按不同病因将该病证型分为寒湿阻络、肾虚髓亏、气滞血瘀、湿热痹阻4种。通过对该病期刊文献研究,提出瘀、外湿、风、寒、肾虚是常见病因;而气滞血瘀证、肾虚髓亏证以及肝肾亏虚证是常见证型[13]。何峰等[14]通过对200例KOA患者的辨证治疗,认为该病大致分为气滞血瘀证、寒湿痹阻证以及肝肾亏虚证3种证型。娄玉钤[15]则主张该病应按伤筋症、节粘症、伤节症辨证分型。杨锦华等[16]报道了624 例病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肾虚、血瘀是该病的基本辨证要素,并提出了主要的中医证型,有肝脾肾虚、血瘀证,肝阴肾阳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血瘀证,肾阳虚、血瘀寒湿证4种证型。姚共和等[17]从另一个侧面指出寒湿阻络证、瘀阻脉络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为其常见的证型。刘志豪等[18]根据KOA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提出肝肾亏虚、筋骨不强是KOA发病的病理基础,而“寒”“湿”“热”“虚”“瘀”所致筋骨瘀滞为基本病因,从症状得出寒湿、血瘀、湿热、肾阳虚、肾阴虚、肝阴虚、痰浊、脾虚、风等9种辨证要素,提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阳虚寒凝、湿热郁结等主要中医证型。

2.2 KOA的分期辨证分型 近年来,部分学者根据该病的病程等发病规律,按照中医“同病异治”这一治疗原则进行分期辨证。如朱金华等[19]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等将其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期辨证,认为早期病机主要是因肾气渐虚,精气血不足,髓海失充填,筋骨失于濡养,故膝关节隐隐作痛;中期乃因肝肾、气血进一步亏虚,并受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筋络关节痹阻不通,故膝关节疼痛重着、屈伸障碍、且遇寒痛增、得热稍减,该期多属于肝肾亏虚、寒湿痹阻型;后期主要因肝肾亏损日久,气血不和,痰瘀凝滞经络, 正虚邪恋进而伤筋骨,致使筋伤骨损,表现膝关节持续性刺痛、痛点固定、并伴关节畸形、屈伸活动不利。陈成亮等[20]也主张该病分期辨证治疗。谈莹莹等[21]指出,早期多属寒湿痹阻型,中期多是痰瘀痹阻型,后期则两者兼顾,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通经活络为大法。

2.3 KOA的八纲辨证分型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的证候的个体中总结、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它反映了祖国医学辨证思维的特点。八纲辨证即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来对疾病的病位、病势、虚实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戴七一等[22]研究了KOA患者有关症状与临床辨证分型的关系,把该病分为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实证主要有湿热阻络型、寒湿阻络型、瘀血阻络型,虚证主要是肝肾两虚型以及虚实夹杂的混合型。李康[23]认为KOA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致病之本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其标为风寒湿痹阻,致使脉络不通。进而将该病分为2证5型,即实证:寒湿痹阻型、湿热阻络型、血瘀阻络型。虚证:精血亏虚型、肝肾亏虚型。邓运明[24]将本病分为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的实证以及肝肾亏虚型的虚证,并提出分别以蠲痹通络汤、活血舒筋汤、养筋壮骨汤加减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4 其 他 中医的辨证方法还有六经筋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但都以八纲辨证为基础。尤其是六经辨证法,它将外感疾病的演变情况根据疾病的证候属性,以阴阳为总纲分为2大类证。近年来,以黄旭东、李峰等[25-26]为代表将本病按六筋经辨证分为足太阳经筋型、足阳明经筋型、足三阴经筋型和足少阳经筋型。

3 KOA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认识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一部分医家对KO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分型与现代医学的检查指标(如影像检查、病理、血清物等)之间的某些联系进行了一些研究。

3.1 中医证型与影像学的相关性 随着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其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KOA的诊断中更是不可缺少。并且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影像学有一定的相关性。金立昆等[27]

通过对骨科门诊78 例(108 膝)KOA患者的分析认为,该病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

3种证型。并探索了KOA中医证型与X线表现之间的关系,认为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放射学表现有一定相关性,提出在胫骨髁间骨赘、外侧髌骨骨赘方面,表现为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最为严重,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其次,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最轻,并进一步指出骨赘形成可以明显作为脾肾两虚型与湿注骨节型的辨证依据之一。戴七一等[28]研究KOA的中医证型与X线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混合型膝关节间隙变窄最多,肝肾两虚型、瘀血阻络型次之,湿热阻络型、寒湿阻络型则最为少见,此型多见于内侧区间隙变窄。孙钢[29]通过对该病中医分型与X线的研究,提出KOA分为风湿型、寒湿型与肝肾亏虚型3型,并提出“骨痹”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表现有相似之处。谢国平[30]提出该病中医证型分布中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较为多见,体重指数、身体肥胖情况、职业特点、关节液的颜色与KOA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并指出在X线分级方面,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和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多见于Ⅰ级和Ⅱ级,肝肾亏虚型、痰瘀交阻型则多见于Ⅲ级、Ⅳ级,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及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X线分级较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症状较轻。

3.2 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目前一部分学者认为KOA中医证型与病理之间有一定相关性。郑素明等[31]通过对该病患者进行关节镜技术治疗,并通过观察其关节镜下的病理表现,提出瘀血阻滞型的骨赘、关节积液情况比较严重,而肾虚髓亏型则以软骨退变为主要表现,此结果与该病“本虚标实”的发病机制相符合。陈文通[32]提出该病瘀血阻滞型患者可见游离体形成,并有较少的骨赘形成,而关节软骨的退变绝大多数为Ⅳ度,滑膜增生以

I度为主。

3.3 中医证型与基因蛋白组学相关性的研究 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部分学者探讨基因蛋白等现代检查指标与该病证型的相关性,试图为其辨证提供依据。谢国平[30]发现关节液中MMP-1/TIMP-1、

MMP-3/TIMP-l与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KOA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的参考指标,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刘渊等[33]

提出在证型研究中,风寒湿痹型患者体内的CTX-Ⅱ低于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然而COM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从而显示CTX-Ⅱ和COMP有可能为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4 讨 论

由于KOA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且早期表现不典型,给中医辨证分型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了目前 KOA 的中医辨证不规范,以至于缺乏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且临床分型标准不统一。目前关于KOA的中医证型分类只是流于一般的释病、立法及用药说理等,且频频涉及脏腑、气血、经络等,并没有体现病理实质。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医者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中医证型分类法导致中医辨证分型比较混乱有关。其次,中医辨证分型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可导致究结果的不一致。因此,使用规范、统一、充分反映疾病本质的中医证型分类法是研究中医“证”的关键点,所得的结果才有可比性。最后,探讨KOA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与现代医学检查相关性方面研究的文章不多,目前还没有详细的论述。在探索两者结合的道路上,我们的目标是寻求一些定性、定量的客观性指标,把合理的中医辨证体系更加丰富化,进而制订统一的辨证分型。而不是把其转化为别的体系,甚至纳入到西医体系。

中医与西医论文:9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谈论并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39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法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表明,中医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9.2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88.92%,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

【关键词】中医;中西医结合;2型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sugar diabetes)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1]。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消渴”证,病理上燥热为标,阴虚为本,并发症多见高血压、心肌梗死、白内障、痈疽等。本文对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并筛选出更优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1资料

选择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50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按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3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2.4±9.4)岁,平均病程为(4.6±2.8)年。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52.6±9.6)岁,平均病程为(4.4±2.3)年。全部患者均存在以下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多尿、多饮、多食、乏力;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末梢神经病变等。餐后血糖浓度检测情况:按照各组患者血糖浓度检测结果将两组又分别分为低血糖组、中血糖组、高血糖组,血糖浓度范围分别为7.7-12.9mmol/L、13.1-19.0mmol/L、19.1mmol/L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显著性,故临床疗效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治疗方法[2]对于中医治疗组的患者,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中药主要采用黄芪、丹参、茯苓、生地、山药等。中医方法主要为针灸治疗法,针灸的穴位包括:肝俞、胃俞、胰俞、肾俞等。对于并发轻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配风池、内关、百会、太冲穴,对于并发轻微周围神经炎的患者,上肢加八邪,下肢加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15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中医治疗组中有31例患者同时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除采用以上中医治疗方法以外,还结合西医疗法,即采用口服降糖西药格列齐特片80-240mg/天。

2.2疗效评价方法全部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3]。疗效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的标准是空腹或饭后尿糖检测显示阴性,空腹血糖浓度低于6.6mmol/L,无糖尿病的相关临床症状,体重在正常值范围;显效的标准是:24h尿糖定量低于10g或24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降低超过30%,空腹血糖浓度低于7.2mmol/L,餐后2h的血糖浓度低于8.3mmol/L,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的标准是:24h尿糖定量在10至25g之间或24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降低在10%-29%之间,糖尿病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浓度低于8.4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低于10mmol/L。无效的标准是:治疗后血糖、尿糖浓度均未改善。

4讨论

目前,糖尿病已称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常见病,并且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远远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全部糖尿病患者数的95%[4-5]。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中、西医有着不同的观念,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若将两种治疗观念结合起来共同治疗糖尿病,会得到更加乐观的疗效,由本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中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与西医论文:中医院校西医学教学难点与对策探讨

【摘要】由于中医院校与西医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西医学教学受到内容过多和学时有限以及学生学习目标、兴趣乃至学科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介绍两种学科的差别和各自的优势特点,改变学生认知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内驱力;重点突出西医学迅猛的发展与创新,提纲挈领地介绍西医诊断治疗技术,加强形象思维训练,注重功能模拟、直观教学以及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并在实践中理解西医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西医教学;教学方法

在我国,中医学的高等教育已经有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所寄予中医学的希望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医学已经逐渐显现出一些局限性。与此同时西医学经历了百年的磨合及发展后,逐渐与现代科技有了完美的结合,所以中医学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中医、西医院校中,其在教学目标方面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授的内容、形式便有所不同,对于中医院校来说,如何对西医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便针对这一问题做出如下探讨。

1 西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在对西医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多存在着以下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比如在学生学习方面,对于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在理解与认识方面便存在着一些难点,因为目前教学多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在学习目的方面便存在误区,所以学习热情较低;而在教师方面,则存折教学的内容及课时相对较少,教学方式、手段相对较为落后的缺点。具体表现为:

1.1 教材落后 在教学教材方面,其编写较为落后,尤其是在西医的进展、疾病的治疗进展及产生机制等方面相对落后,同时因为中医院校中的教学教材多是根据西医教材进行编写的,所以教学内容便无创新点、无突出特点,过于陈旧,难以和临床治疗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至学业结束,仍无法完全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及特点等。

1.2 课时少 在中医院校中的西医教学,课时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若对西医内科进行系统的讲解教学,那么两个学期加起来至少需要550课时,但是在中医院校中此学科却只排了90课时,这便导致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挑选一下较为重要的疾病进行重点讲解。但是由于西医的实践性较强,课时较少的化便难以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便导致学生在实践方面与临床现状严重脱节,使其在实际操作中,能力较低。同时由于单纯讲解理论知识,无实践课程配合,课程则较为难以,在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下,更加缺乏趣味性,使得课堂效率较差,使得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1.3 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性 两者的产生有所差异,促进现代医学产生的是近代资本主义,促进中医学产生的是古代文学、哲学及天文学等,所以两者在根本上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理论体系方面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在西医课程开设前,其所学习的课程便是以中医为主的,所以开始学习西医学后,难免会使用一些中医观点来学习,但是由于两者之间难以完全对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脱节现象[1]。

2 改进中医院校中西医学教学的措施

2.1 加强西医教材的规范性 在中医院校中,对西医学教学进行改进,那么必定要对其教材内容进行规范,因为其属于进行有效的教学的首要条件,对于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多数中医院校西医教学所使用的教材都较为陈旧,且具有不同的版本,导致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适从。所以一定要对教学教材进行整合规范,使其在保留中医院校特色的前提下,和西医临床现状、西医院校教材靠近结合,在内容上更加新颖与贴合实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可有效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2.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若要进行有效教学那么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可谓是最好的老师,其可带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效率;同时在学生学习兴趣高的前提下,还可对其潜能进行开发,使其能够在后期的临床工作中,均有踏实的实践基础与理论知识。

2.3 中西适中汇参 中医院校中,在开设西医课程前,学生必定已受到了一些中医课程的影响,存在的一些中医理念与固有的思想模式,所以在进行西医教学的过程中,可讲中、西医知识汇总参半进行教学。即对中医学的治疗效果有所认同,又可明确西医学治疗方面的有点,两者综合使用,如对脑出血、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便可中西医辩证治疗,两者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达到相辅相成。

2.4 加强实践教学与示教,促进感性认识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增加见习性示教,重视实践教学,所以教学内容中应对以上因素进行考虑,教学时尽量将重复内容整合、归纳及适当删除,以便增加单个课时有效率,同时在示教时可将一些较为直观的内容加入,比如针对视、触、叩、听、嗅等部分内容的教学,便可将纸上谈兵变为临床实践教学或病例示教,然后教师在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将其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加形象化、深刻的记住。但是在示教教学时,定要做好充分的课程准备,在典型病例的选择方面,尽量贴合实际,并可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3 展 望

近年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更新,各个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趋势也在日益突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对中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上述教学模式改革措施,不仅有效节省了教学时间,减轻了学生负担,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西医的兴趣,充分提高了教学质量。总之,西医内科学教学在中医院校教学中占一定比例,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西医内科学理论知识,是每一个西医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中医与西医论文:中医辩证与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辩证方法与西医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43例,我们给予中医辩证方法治疗;对照组包括患者42例,我们给予西医方法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方法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中医辩证方法;西医方法;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慢性支气管炎如不及时控制,易合并为肺气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身健康。目前,中医辩证方法、西医方法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常用方法,本研究即对比分析上述两种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的诊断标准[2],包括男性54例,女性41例;年龄46~75岁,平均(59.2±5.8)岁;病程3~15年,平均(8.3±2.5)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包括患者43例,对照组包括患者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接受中医辩证治疗,基础治疗方为厚朴麻黄汤:小麦15g,麻黄12g,厚朴10g,五味子10g,杏仁10g,半夏10g,石膏10g,细辛6g,甘草6g。此外,我们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候加减,①痰多汗出,舌苔黄腻,脉濡数:加佩兰10g,砂仁10g;②寒痰较重:减石膏,加干姜10g;③咳甚:加枇杷叶10g,金银花10g,浙贝母10g;④外寒内热,口渴心烦:加黄芩10g,桑白皮10g;⑤夹瘀:加地龙10g,川芎10g;⑥胸满气急:加白芥子10g,莱菔子10g,苏子10g;⑦久病脾虚:加炙甘草15g,党参10g,白术10g。按上述药方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0d为一疗程。对照组接受西医方法治疗,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解痉等[3];控制感染主要以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病情较轻时口服,病情较严重时静脉滴注;镇咳祛痰主要以复方氯化铵合剂、急支糖浆治疗;平喘解痉主要以氨茶碱口服或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1.3疗效评价标准[4]

治愈:症状消失,1年以上无复发。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或发作频率减少。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稍改善但在停药后即复发。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结果变量为有序变量的单向有序R×C列联表资料的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易并发肺气肿,其主要机制如下[5~6]:①慢性支气管炎导致呼吸道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此时吸气气体易于进入肺泡,但是在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增加使气管完全闭塞,残留在肺泡的气体过多。②支气管慢性炎症可以破坏小气道的管壁软骨,使其失去正常的支架作用,吸气时气体尚能进入肺泡,但在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甚至闭塞,阻碍气体排出,肺泡内集聚了大量气体。③慢性支气管炎使患者的白细胞、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失肺泡壁和肺组织,导致多个肺泡融合形成肺大泡。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供减少,肺组织营养不良,导致肺泡壁弹性减退。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为吸烟者,烟草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后者可以分解弹力纤维,造成肺气肿病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后,病情还可以继续进展,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针对上述机制,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的原则主要为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解痉等。而中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与肝、肾、肺、脾等重要脏器功能失调有关,风寒等外邪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或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中医治疗该病的原则主要为扶正固本、健脾补肾、调节机体虚实失衡。

在本研究中,我们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辩证个体化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与中医辩证的个体化治疗密切相关。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多属邪实正需,因此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上应侧重于扶正补虚,去邪止咳[7]。首先,本研究采用的厚朴麻黄汤中的麻黄、杏仁、厚朴具有燥湿消痰、宣肺理气降逆之功效;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温肺化饮、通窍止痛之功效;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之功效;半夏、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其次,我们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再给予其加减治疗,如痰多汗出,舌苔黄腻,脉濡数的患者加用佩兰、砂仁;久病脾虚的患者加用炙甘草、党参、白术;外寒内热,口渴心烦的患者加用黄芩、桑白皮等。基本方与加减药物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时相辅相佐,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最后,在中医辩证治疗期间,我们嘱患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过咸的食物,以辅助上述药物达到最大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中医辩证方法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医与西医论文: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就业瓶颈与对策

【摘要】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演变成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可能存在越来越难的发展趋势,中西医临床专业也难逃这种命运。这种局面的出现既和国外金融危机、国内外经济形势、扩大招生、就业市场疲软、就业政策等诸多因素有关,也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身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滞后有关。针对这一就业现象,我们就某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近三届的毕业生校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我们通过网络追踪回访和现场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届毕业生采取网上追踪回访(发网上调查问卷30份,实际收回20份),即将毕业的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9届采取现场分发调查问卷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实际收回100份)。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教学改革、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提供现实依据与对策研究依据。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就业瓶颈

1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近三届(06届、07届、08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1 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就业。

1.2 中西医结合性的就业岗位较少,而学生毕业人数却逐年增多。

1.3 国家和地方经济状况的影响。

1.4 其他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率。

2 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近三届毕业生的相关情况

2.1 对目前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届毕业生对自己工作比较满意的占52.9%,不满意的占41.2%,极不满意占5.9%,但满意的却没有。根据当时毕业率和现在对工作的满意度测评,可以推测得知,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届毕业生现在基本找到了工作,但满意度却不尽人意。

2.2 对目前影响就业的因素的看法。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届毕业生认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为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目前的社会现实,其次是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校的知名度,最后才是专业需求和英语等证书。由此可见,要促进学生就业,国家和地区必须采取相关政策,同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锤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2.3 对就业能力因素的调查。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届毕业生认为反映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首先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次为专业理论成绩和面试技巧等。这就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课时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要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逐步锻炼面试的技巧,相关部门要相应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2.4 目前就业存在哪些问题时,学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好多单位重视学历,轻视学生的能力;②社会就业风气不太好,好多单位接收毕业生都靠关系,走后门;③医学专业的专业性太强,就业面狭窄;④目前就业岗位少,而毕业的学生人数又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⑤多数学生反映目前就业机会不平等;⑥多数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较差。

2.5 调查目前促进就业的途径和措施时,学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适度控制招生规模,积极探索本硕连读,实施精英教育;②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相应调整招生专业的方向;③在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等)的培养;④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既可以了解社会,也能增长见识和才能;⑤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⑥鼓励学生降低择业标准,到基层就业;⑦希望学生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转变观念,自主创业。

2.6 在求职中最困扰学生的问题。从上表得知,困扰学生就业的问题中,首先是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合,其次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够,再次是个人能力不足、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和用人单位用人选拔不公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实习的力度和质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完善就业体制机制。

2.7 求职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从下表得知,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深感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专业能力不够稳固是主要问题,外语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是次要问题,这就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生管理中,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加强。也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打好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此前提下也要加强外语、计算机的学习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2.8 认为就业市场对自己在学院所学专业的需求如何。由表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市场需求很少,这与当前的就业实际相符,主要原因可能是社会的认同感较低,对该专业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再次就是与甘肃省当前的医学就业状况有关。

2.9 在学院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市场的需求是否相符。由表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学院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较不相符,完全相符的比例最低,这就提示我们以后要根据社会需求相应的调整专业结构。

3 调查结果呈现出的几个现象

3.1 多数学生对就业有了新的认识,就业期望值趋向现实。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当前,在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这一方面说明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趋于现实。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一选项占27.84%,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优越的岗位和职业需要更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是人生的一次历练而且通过求职使得自己更为成熟、使得自自己的生活态度更为积极,这是非常好的心理素质。

也有的大学生是为了减轻对自己的就业压力,回避及时就业。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优劣何在?其优在于能够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劣是反映出我们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就业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3.2 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3.2.1 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 “解决户口问题”、“工作稳定”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45%、40%,考虑工资福利待遇等因素次之 , 这与当前社会现状和学生就业实际基本一致,即考虑找到一份工作,并希望能够长期稳定。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对稳定因素首选考虑外,在人生价值观中突出个人因素。考虑个人因素较多,考虑社会需要较少,在实现自我价值时,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只求稳定不求开拓创新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3.2.2 在就业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则各占10.48%、10.34%。选择因素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在高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职业素质能否符合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的教育内容缺乏自信。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3.2.3 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比较清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劣势状态,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的调查中, “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两项的的选择。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学习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这样所要求的职业素质也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的教育引导比较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太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在临近就业时就普遍感到有压力和存在诸多不适应,对自己所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第三方面就是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

4 建议及措施

4.1单独成立就业指导机构,专门组织一套班子和人马进行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

4.2 从低年级开始,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加大就业指导课的比例,或单独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4.3 树立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就业不仅是管理工作者的事,也是广大教师的事。建议学院出台相关措施和办法,明确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也要授技与人,指导就业。在授课计划中要有适当的就业指导的内容。

4.4 尽快建立健全完善我院大学生就业服务导航体系,并将导航体系覆盖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健康成才等帮助;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惑等进行必要的干预,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4.5 继续完善就业制度,采取更为灵活多变的方式促进就业建立健全和完善就业工作制度、高职教师,处级干部联系班级指导就业制度、《就业工作手册》制度和就业信息制度等,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短信平台、就业指导网站、择业意向登记、电话登记、班级QQ群、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意向登记、班级校友录等种种措施推进就业工作。同时尽可能邀请相关医院领导来我院开展座谈会或举办大型人才洽谈会,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院系两级领导也尽可能走出校园,深入医院进行调研,了解就业空间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4.6 引导和鼓励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基层就业。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我们要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种就业项目,如“乡镇医生”,“村官”,“西部计划”,“特岗教师”以及“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就业项目,促进他们早日就业。

中医与西医论文:对于在小儿脑瘫治疗中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的探讨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整理目前国内临床应用对小儿脑瘫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探讨。认为治疗脑瘫使用单一疗法,疗效有限,应使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且要尽早治疗,而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该病前景广阔,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训练; 针灸疗法; 药浴

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年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西医学认为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中医学认为小儿脑瘫为先天不足、肝肾亏损,脑髓不充,以及后天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最终出现“五迟”“五软”“五硬”。本病多四肢不利,常伴智力低下、癫痫、语言、视听和其他障碍。由于脑神经细胞再生困难,因而本病具有致残性,一旦发病,不易恢复,往往给患者造成终身痛苦,随着研究的深入,治疗的方法日益增多,也越来越规范。中医包括针灸、按摩、中药、中医穴位注射等。西医有康复训练、心理疗法及药物、手术等。

1 中医疗法

1.1 按摩 按摩可通过刺激部位反射性的引起大脑皮质兴奋,加快血流,促进脑细胞的发育,提高其代偿能力。如邵银进等[13]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脑瘫舒筋活络按摩油进行推拿治疗,且配合程度越好,治疗效果越显著,能有效地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

1.2 针灸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独特,且具有“简、便、廉”的特点。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患儿的配合成为针灸推广的难点。取穴多以头部为主,配合督脉及肢体穴位。如李玉芹等[9]应用天灸配合体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魏文著[10]应用芒针透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取穴以督脉经穴为主,辨证施治及随证加刺,取得满意疗效。谢洁珊[11]等对34 例体质及营养状况欠佳的脑瘫患儿采用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结果身体免疫力增强7 例,汗出减少 4 例,食欲好转3 例,遗尿减少1 例,总有效率达45%。

1.3 中药中药治疗脑瘫,目前还只是治疗小儿脑瘫的配合疗法。主要是由于治疗脑瘫需要长期服药,药效的累积对患儿的长期影响有待探讨。刘振寰教授根据脑瘫患儿肌力、肌张力的不同,创制了小儿康复药浴方、硬瘫洗浴方及软瘫洗浴方,减轻了药效的累积对患儿的长期影响,且与按摩相结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2]。

2 西医疗法

2.1 康复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康复治疗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使康复训练受到青睐,是目前治疗小儿脑瘫的主流方法。西医学者形成各自许多学派,如Bobath法、Vojta法、Rood法等。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患儿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和听力障碍等进行治疗。通过训练有利于启动脑瘫患儿的大脑代偿功能,改善患儿症状。如姚军等[5]通过头部控制、坐姿、爬行、上肢、下肢、立行走、智力以及Vojta及Bobath法中的诱导疗法,结合针灸、推拿来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引出和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2.2 药物目前药物治疗一类为促进脑组织发育和脑代谢类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脑蛋白水解物等。此类药物的作用多体现在促进原有神经细胞的发育及增强脑组织的代偿能力,疗效有限。另一类为对症治疗,肉毒杆菌毒素、巴氯芬可有效改善肌张力,但维持时间有限,长期反复应用有一定副反应,还有较大研究空间。如曲凤媛等[1]应用A型肉毒毒素神经阻滞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小儿脑瘫,患儿肌张力明显降低,内收肌松弛,交叉腿、马蹄足畸形消失,足跟可以放平行走。

2.3 手术本法为通过调整神经通路,从而缓解症状,有一定创伤性。年龄大、有继发障碍、有适应证的患儿可考虑。1991年徐林等[2]首先报道国内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患儿。近些年手术治疗的方法日益完善,新的方法也不断涌现。如袁海斌等[3]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对患儿行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离,术后配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结果显示,可以有效改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症状,尤以改善流涎症状最佳,手足徐动、语言障碍也有一定改善。王文英等[4]应用激活传导术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并与SPR法进行比较,认为激活传导术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创伤小,疗效显著,副反应小。

2.4 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如今方兴未艾,应用于小儿脑瘫领域意义重大。如俞珍等[6]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治疗:对患儿提供针对性、有步骤的心理咨询,对患儿的家长,特别是母亲进行咨询,使其建立对疾病的认识,消除心理障碍,社会适应性行为提高显著。

2.5 其他疗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治疗手段应用在脑瘫领域,如针对患儿足畸形,陈秀恩等[7]在脑瘫松解术后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佩戴踝足矫形器,患儿痉挛和挛缩得到明显改善;桂华等[8]应用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治疗后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降低,认为在高压氧的状态下脑组织氧代谢旺盛,对可逆转的脑细胞有促进转化作用,并可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此外,音乐疗法作为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能改善脑组织微循环,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有不同程度的镇静、镇痛作用;而神经干细脑移植作为干细脑移植领域的主要一员,用于治疗脑瘫前景广阔,但尚不完善,有待深入研究。目前有报道北京海军总医院完成世界首例缺血缺氧性脑瘫患儿脑神经干细脑移植。

3 讨论

脑瘫是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脑瘫病理基础的复杂性催生了治疗手段的综合性。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婴幼儿脑组织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有一定的恢复和代偿能力。而脑损伤也处于初期,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对脑瘫患儿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②脑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单一疗法往往效果有限,而本病治疗越早越好,故多种疗法的结合是必要的。但要结合患儿的性格、类型、年龄等特点,防止疗效降低或加重患儿父母的经济压力。③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治疗脑瘫应用前景广阔,也是我国的特色医学,发展潜力巨大。④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家长要持之以恒地予以配合。患儿的康复训练需要家长在经济上和精神上予以支持,而且患儿的部分训练也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完成。⑤脑瘫患儿的心理治疗也要重视,使患儿在生理上、心理上都作好准备,以便在配合治疗的基础上,将来更好地投入社会。

中医与西医论文: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异同点

[关键词] 中医学;西医学;异同点

随着西方医学的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因此,在社会上、甚至在我们的同仁中不断产生着“中医学科学吗”这样的疑虑,更有甚者用西医学的方法论来解释、验证中医理论。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不科学的东西能经得起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吗?因此,笔者以为对中医学与西方医学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点,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学或者西医学理论,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端正对中医学或西医学的看法、发展中医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1 中、西医学的含义及由来

1.1中、西医学的含义

中医学即中国的传统医学,这是因为它是中国的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是与现代医学相对而言的。所谓传统医学是指:“在现代医学传播和发展以前就已经存在几百年的有生命力的医疗实践,而且至今在应用(《WHO第八次工作纲要》)”。中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理论最完整、经验最丰富的传统医学,包括汉医、蒙医、维吾尔族医、藏医,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医等。西医学即西方医学,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它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病因的致病作用、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从而达到增强人体健康和延缓衰老为目的一门科学。

严格说来,医学只有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分。现代医学是传统医学发展的产物,现代医学是以西方医学为代表的、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西方医学又是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中、西医学之说的由来

几百年前,在我国是没有中医学与西医学之说的。其说是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而逐渐形成的。西医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代,但是在鸦片战争以前,对中国医学影响并不大。直到19世纪,伴随着传教士的来华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的入侵,西方医学开始在我国日益广泛的传播:由沿海向内地、由开办诊所到建立医院、由办学校到吸引留学生、由翻译医书到成立学术团体,100多年,在我国形成了中医、西医并存的局面。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中医、西医之称。清初学者戴震曾主张将中西知识结合起来,他曾说“存古法以溯其源,秉新制以究其变”使“中西两面法权衡归一”。至清末唐容川等人提出系统的中西医学汇通之论,民国初年以降通派大兴于世。20世纪50年代,由于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将中、西医结合起来,于是又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说法。在中国,人民习惯将医学划分为中医、西医。并理解为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这种划分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了一些混乱,也导致了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某些对立情绪。因此,一些人用西医学的方法论研究、验证中医学理论的正确与否也就不足为奇了。

2 中医、西医学的相同点

总的来讲,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医学的范畴,作为医学两者都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者知识的实践活动。其共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研究的对象相同

中、西医学都面对的是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的人,是研究如何维护与促进健康;如何预防与治疗疾病使人康复。从这一角度来讲,中、西医学都是探索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因此都能对人体的生命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2.2认识疾病的角度相同

两者都是从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的。如对咳嗽的认识,中医多认为由于外邪侵肺,导致肺气不畅而上逆而引起,而西医多认为是多种外源性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使人的机体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由此可见,两者都是从“咳嗽”这一现象而探求疾病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法而治愈疾病。

2.3产生的基础相同

事实表明,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医学是在通过实践――理论――实践这一无穷循环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西医学则是通过实验―理论―实验的无穷循环的过程。换而言之,两者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医疗实践活动,再进一步地总结经验,形成新的、正确的理论。

2.4治疗疾病的目的相同

中、西医学不仅在研究对象、认识角度和产生的基础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二者在治疗疾病的目的上也都是为了起到控制人体如对患者“细菌性痢疾”(下痢脓血、红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等)的治疗,西医可用黄连素、四环素、痢特灵等药物进行治疗;中医可用针灸治疗,即用针刺人体的某些穴位,使人体抵抗能力(吞细胞的活性)增强,并配以“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从而达到痢止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都把行医防病作为神圣的事业,在诊治疗程上都是先诊断、后治疗,在治疗上多以药物为核心而治疗疾病。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实践检验,两者都是科学。

3 中、西医学的主要区别

3.1产生的时代不同

中、西医学两种医学理论是人类历史上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产物。中医学起源于原始的生产劳动,产生于先秦时代,一般认为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至三国时期。西医学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和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并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大致经历了希腊的经验医学、近代的实验医学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阶段。

3.2 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与西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下产生的,是以不同的文化形式来反映医学对象的。西方文化的基石是原子论。它认为世界的事物是可以分解、分离后,单独进研究的。而中医药在两千多年前就基本建立起它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认为世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导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医学是为科学文化形式表达和反映医学对象的:诸如 细胞、细菌、病毒、器官、组织、免疫、神经传导、能量代谢等等,都是纯粹反映自然及其规律的科学文化形式,很少有民族区域人文色彩。这样的文化形式超越了民族区域的限限制,是任何人都无法不承认和无法不相信的。而中医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特定的人文背景,注重自然、环境、人体、心理诸要素的综合作用,注重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和整体效应,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高度统一。其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如反映脏腑关系的十二官;反映药物类别的上、中、三品和寒热温凉四性;反映治疗原则的提壶揭盖、逆流挽舟、培土生金、水火相济等等无不是中国文化特殊的概念和范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医之间在理论上还不能沟通,其差别无法弥补的原因所在。因此,在讨论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时,往往有许多论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难以理解,而从人文的角度思考则又容易理解。诚然,人文科学本身具有的间接性和模糊性不是现化实验可以直接验证的,但无庸置疑的是,中、西医有着异曲同工的效应。现在,很少有人用中医理论来解释、验证西医,那么为什么又要用西医的方法来解释和验证中医呢?我以为面对共同的医学难题应互相取长补短,把精力用在发挥各自的特长上。

3.3 对人体研究的方法不同

由于中、西医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对人体的研究方法有异。从总体上说,中医主要是采取以表知里的推导方法,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元气论,以及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是整体系统论为基础的;西医学则是以元素分析的方法,利用精巧的解剖技术、高倍显微镜观察和精密的化学分析,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基础的。如:西医把人体的神经系看成是人体中最主要的控制系统,虽然后来有所变化,把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自主)神经系统。近来又提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而中医则根据天人合一的原理,观察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现象,对人体提出“肾水蒸腾,心火下降”,人体的运动是“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是一个自成的完整系统,并没有一个优先的控制系统来调节人体的运动。笔者认为,作为现代医学的西医学只要向前走一步,也会形成中医的这种对人体认识,因为其提出了人体分为9大系统,而这些系统又是相互联系的。按照现代系统科学的协同论,在众多的相互影响的系统由必然存在一运行同期最慢的基本运动系统。这就是支配原理,它支配着其他系统的运动。而中医则抓住了这升降浮沉(阴阳的、气血精液的、脏腑的、经络的)基本运动系统来进行理论论述的。

3.4 临床诊治疾病的角度不同

由于中、西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中医学采用的是综合、归纳的方法和运动辩证逻辑;西医学则是采用分析、演绎的方法和运动形式逻辑)。因此,中医学重视人体正气(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个体特异性和因时因地之差,多从病理反推生理,其诊治疾病的单元是一定时限内疾病功能状态的“证”,即“审证求因”,从病证出发寻找病因,从结果追溯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顾及致病因素的物质实体本身如何,而是着眼于病因对人体整体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整体反映上认识病因。因此,如果人体无偏盛偏衰,无太过不及则为健康之“平人”;西医则从群体研究资料入手,诊治单元是从疾病的共同规律和以生理学为标准、以病理学为依据,按时间流程认识“病”,主要借助于近代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方法,着眼于寻找致病的物质实体―细菌、病毒、结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水盐代谢、细胞变异、神经体液等。研究各种有损机体的物质因素,直接研究它们的属性、生活史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作用,然后找出消除它们的措施。再者,西医在诊断疾病时,并不是医者直接从患者身上得出诊断,而是在医者与患者之间有一个中介系统,如X线、CT、磁共振。又比如各种系统检查,以及更为先进的生物基因实验检查等,中介一旦建立后,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可复制。同时,中介也是技术外化过程中形成的客体系统,它是诊断系统由技术内化的过程形成,就是说这个诊断依靠的是主体(医者)的把握力,是心的感悟和顿悟的作用。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中医特别强调“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而西医则重视病因治疗,致力于寻找针对病因的特效药,如抗菌、抗肿瘤之类的药物。

3.5 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不同

由于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因此,对药物的认识和在使用上亦迥然有异。例如,对出现感冒症状(咳嗽、咯痰、发热)的患者在给予解热剂、止咳药,以及必要时投以抗生素进行治疗时,不太考虑此时患者全身如胖瘦、强壮虚弱等体质的情况。实际上,是针对感冒这一病状进行治疗的。与此相反,中医治疗同样的感冒症状,对身体强壮(阳证)和身体瘦弱(虚证)的治疗用药选取的方剂和药物是不一样的,前者多用葛根汤,后者多用真武汤,这叫随证疗法。总之,西医学主要用单体化学药物与生物制剂,中医主用复方。西医学也有复方,其复方主要用于药物的协同作用或用以消减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而中医的复方却有着多方面的用意(减轻某药的毒性或增强某味药的作用,或加强全方的作用等)。

4 中、西医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前者偏于整体看问题,后者则偏于局部的分析方法看问题。因此,二者都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4.1中医学方面

(1)直观性:中医学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尤其是受孕育中医学的我国古代科学的这一母体的影响,也存在着学科分化的不足,在深入、精细、量化等方面存在问题,难以找到明确的二级学科的边缘、界线及学科前沿。另外,从方法论上讲,哲学层次、亚哲学层次的方法代替不了医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的特殊方法,它只能通过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抽象、假设、模型等起作用。还应该看到,中医学在目前的自身学科的学术标准的基础性内涵建设方面还处于滞后状态。

(2)相素性:由于中医重视人的无形的关系本体,而相对轻视了实体本体的研究,故而不可能再建立另一套分析、实验的研究方法。也正是由于中医一开始就视人为天人合一的复合系统,很难将人体作为简单、线性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故而没有走西方对抗医学之路,去着力发展外科手术,合成药物疗法。在近代西医学的竞争中,中医长期处于受排挤、歧视和被改造的地位,中西医学理论上的差异便是20世纪以来中国医学百年衰落的根本原因。

(3)猜测性:中医将哲学引入其中,丰富了中医说理的表达,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心主神明等,但也把哲学的概念引入了中医的内容,使中医学的某些内容的理解出现了不同说法,产生了歧义性和由于中医学对人体的细节方面了解不是很充分,因此,在许多方面带有一定的猜测性。

4.2西医学方面

(1)不能完整反映活的人体:由于西医对人体各部分、各个过程进行分别研究的传统方法不能完整地描述活的整体现象,如:西医将人体分为9大系统,然后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别进行研究。这种按系统分别研究的方法近来也遇到巨大的困难。如内分泌系统,原来认为内分泌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性腺、肾上腺、甲状腺等分泌,现是发现心、肝、脾、肺、肾皆可分泌内分泌素,甚至连血管也分泌内分泌素。因此,用这种方法研究人体西医学自身受到很大冲击。中医则不然,在心、肾的升降运动上还必须有肝主疏泄、肺主肃降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升降浮沉的基本运动,这种协同运动还必须有“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的能量供给才能形成稳定的运行系统。

(2)解剖破坏了人体内在的特殊联系:人体毕竟不仅仅是一部要拆卸、可安装、可还原的机器,人是一个活生生的活动着的生物体。人至少具备以下5种不同的属性:自然属性的人、社会属性的人、精神心理属性的人、信息属性的人和组织结构(包括器官、细胞、分子)属性的人。因此,单纯针对人的组织和结构属性进行研究,破坏了人体与局部的、内在的特殊的(目前发现或没有被发现的)联系,妨碍了对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探讨;在实施防病治病时,不能足以使生命最大限度地保持健康状态,这一见解已逐渐为现代人类所共识。

(3)用药的专一性,使用药后的副作用越来越不可回避:由于西医是以分析的方法为基础,它的用药专一性特强,往往在消除一种病因时,同时损失了机体的正常部位或机能,从而使人体产生新的疾病。如:细菌性痢疾在治疗时应用抗菌素杀灭细菌的同时,又抑制和杀灭了大肠杆菌,影响了人体的消化功能,使人体产生新的疾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伴随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疾病谱发生了结构性变异,现代综合征、癌症、心身疾病、医源性疾病等,使人类痛感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强烈呼吁“回归自然”。2500多年以来发展起来的中国生命医学的整体医学思想恰恰可以从理论到技术上补充现代生物医学缺陷和不足,拯救现代医学危机。笔者认为,应认识人类科学体系发展的多元性,承认医学有中、西方两个源、两个流,摒弃以西方现代分析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作为评估科学发展取向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东西方科学文化才能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成功地构筑起互相结合的“融通走廊”,建立公平、兼容的科学评估体系,才可能熔东西方医学为一炉,在新的千年中创建人类统一的新的医学!

中医与西医论文:简论中医与西医药学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包含中药材、片剂和中成药;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药,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和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误区

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称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为中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存在种种误区。

(一)按产地划分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中国亦研制了很多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也是西药,故此种划分不正确。

(二)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

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正确。现在所的西药如黄连素、地高羊、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均是天然产物,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应。

(三)按组成成为为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

有的将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为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为中药,这种标准也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四)按剂型不同来划分

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为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料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为中药。这显然也不合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即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有丸散膏丹等剂型。

(五)按使用人员划分

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

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

(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内涵

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 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

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三、中西药配伍合用

中药和西药如同兄弟俩,在治病这一目标上相配合,取长补短,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资料效果。同时,在中西药配伍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不宜配伍的中西药也有所发现和认识,包括相互消弱药物性能乃至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等等。所以,中西药也不能盲目合用。

(一)因在胃肠道相互作用不宜同服

含朱砂(含Hg++)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人丹、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碘化钠、硫酸亚铁等同服。因为它们在胃肠道中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粉,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二)因药物代谢方面的作用不宜同服

含有乙醇的中药风湿液、国公酒等药酒,不宜与西药苯巴比妥、苯妥瑛钠、D860、降糖灵、胰岛素、华法令等同用、因为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脏药酶活性增强,使上述西药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药性下降。

(三)因药效学上相互作用不宜同服

含激素成份的中药主要有甘草、鹿茸、人参以及鹿茸片等均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使血糖升高(人参作用较弱),减弱降血糖药疗效,不宜与降血糖药,如胰岛素、降糖灵等合用。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制药六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