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时间:2022-04-24 03:31:50

导语:在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现实要求,本文以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从分析课程特征、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探究。

摘要:组织行为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管理学科是一种应用性很强、实践要求高的学科。在大学的校园里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管理学科教育更多地把把握系统理论知识、练习操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为例,我们积极进行了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践,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内容的建设,努力提高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一、分析课程特征、明确教学定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

搞好课程质量工程建设,首先就要分析管理类课程的基本特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定位。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组织行为学是探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猜测、引导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具体来说,这门课程有以下特性摘要:

第一个特性是综合性。以其内在构成来看,跨越了多个学科,它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从探究对象看,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及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这些知识是教师搞好课程质量建设的首要环节。

第二个特性是权变性。由于组织行为学的探究对象是人、人和人、人和组织,而有关人的学问往往比较复杂,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和技术性学科通过公式、定理、程序解决结构性新问题有很大不同,同样的管理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管理结果;同样的结果,可能由不同的管理行为造成,所以,组织行为学主张,根据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树立学生权变思维。

第三个特性是互动性。企业管理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人际互动中,管理者对员工的猜测、引导和激励都依靠于组织行为学的科学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把握并实践这种互动性。作为授课教师,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有助于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课程,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工作

目前,国内各高校工商管理学院使用的管理类教材大多是翻译版本,尽管国外的科学探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并拥有较为完备的内容,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很多依托国外情境获得的探究结论在中国的实践当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把握整体理论体系、接触理论前沿,又能结合中国实际,让所学知识落地生根,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十分重要。我们认为教学的内容构建在国外探究的成功体系之上,系统介绍国外相关探究结论;同时还要大力开发转化可体现国情、反映最新实践成果的本土化探究项目.以实现国际前沿理论的“软着陆”,使内容更加适用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一方面选用了国际公认、被众多国际知名商学院采用、由美国教授加里·德斯勒编写的《组织行为学》第9版作为教材,同时又选取由中国人民大学李剑峰编著的《组织行为管理》作为参考教材。

2.切实做好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工作

鼓励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们始终认为具有良好的专业英文水平是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能和国际管理接轨、成为一流人才的关键,采用双语教学正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既能让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又能促进专业英文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两种语言来组织课程体系,一为展现原版教材的原汁原味,二为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专业化技能。除了选定了英文教材之外,我们还给学生预备了大量的诸如Disneyland(美国迪斯尼乐园)文化分析等丰富生动的英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

3.扎实做好特色教学案例的编写工作

注重和行业的联系,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怎样培养出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人才,开展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211工程”大学,我校以服务电力工业为目标,培养电力企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因此,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建设中,大力进行了特色案例组织编写工作。在教学内容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选择了许多具有电力特色的案例,诸如国外闻名的跨国公司、电力行业的巨头ABB公司的战略设计案例等,并结合教师自身参和过的企业科研项目,创意编写了中国电力企业的相关案例,力求培养和行业密切相关的管理人才,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电力行业的合格的管理者。

三、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课堂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采取经典案例学习、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现场测试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分析组织的思维框架,让学生熟悉自己和熟悉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实战技能的增强。

1.创造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管理类课程的学习首先就应该把灌输式教育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和课堂实践。因此,在开课之初,教师就和学生约法三章摘要:取得好成绩要靠自己的课下自学和课堂互动。教师充分相信每位学生,走进课堂的学生就意味着已经阅读了教材、辅导材料和案例,没有认真预备的教师将扣除学生平时成绩的得分。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新问题、带着思索来听课并主动参和课堂讨论,课堂效果非常好。

2.鼓励团队学习,以团队表现作为评分依据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仅有精神激励是不够的,把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挂钩能够规范他们学习的行为。我们采用了团队学习的方式,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对于大部分已经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大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每位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具体来说,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等额的案例讨论小组,每次作业都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案例的分析工作。课堂上,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代表进行案例陈述,案例的分析和陈述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在小组的成绩,只有小组的团队成绩高,每个成员的分数才能高。

日常的案例分析是考察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统一制定了案例分析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对案例汇报的评价有客观依据并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

该评分标准目的在于打造学生成为学术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职业化素质的管理人才。

案例汇报的评分主体也进行了变革,评分依据一个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评判,另一个是没做案例汇报的其他几个小组对汇报小组的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学生之间相互测评,十分认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达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

3.开展性格测试引发学生自我思索

开展性格测试等和课程紧密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自我反思。组织行为学作为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喜好、能力、价值观、成就取向,进而增强管理者对于他人行为的猜测和引导能力,提高管理技能。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大小近10次教学测试,包括摘要:图片投射测试、选择性知觉测试、价值观测试、MBTI的人格测试、冒险性测试、权力和影响策略测试、决策风格、领导风格测试、国际文化智商测试等。通过自我测试和教师讲解,每个学生明晰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把握了不同类型员工的行为特征,从而为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方向,并为成为未来的优秀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进行角色扮演等管理游戏,寓教于乐

角色扮演是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让角色扮演者参和其中,体验真实场景,提高管理技巧和能力。在讲授到组织行为学文化差异这一部分时,我们采用了跨文化管理的经典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充分地心得文化差异的实际效用和跨文化管理的艺术性,学生们的参和热情都非常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采用了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观察不同人对同一情境的不同反映,引导学生思索权变要素在管理中的运用。我们在课上共采用了两次情境模拟摘要:一个是决策练习;一个是传销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参和活动中把握了理论,学会了方法,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5.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激情

案例教学不仅是国际上公认且通常采用的管理学科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教育部对管理类教育明确规定的必选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框架提高分析实际新问题的能力。为帮助学生搭建组织行为学宏观层次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我们分别从组织战略、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几方面结合经典案例进行讲授,所选择的案例坚持了以下原则摘要:启迪聪明,契合实际,电力特色。这种教学方法很有启发性,学生参和积极,见解各异,思想碰撞之时有很多好想法、新思路都迸发出来。在每次学生做完案例报告之后,教师会进一步对案例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讲解,给出学生一个导引,一种点拨。

6.建立多媒体教学的职业化标准

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是我校对教改课程的重要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表述方式和职业化素养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力求为学生树立职业化的标准。教学内容要求简明扼要、职业特征鲜明、制作精美、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注重力,活跃课堂气氛;讲授方式力求灵活多样,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努力做到每一次课都能给学生视觉上、听觉上和知识上的营养大餐。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略论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摘要:阐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新的理念及目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建设综合型教学资源。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课程 教学模式 新探索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它通过系统分析、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探索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提高各级管理者预测、引导员工的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笔者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对该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确立教学新理念、新目标

教学理念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基于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其教学的新理念是研究、融合、实用:既要将研究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又要使组织行为学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加以运用。这就要通过对学生思考、研究、探索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实施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必须确立这一明确的教学理念,并将“研究、融合、实用”教学理念全面落实到课程教学要素中,并在设计教与学的全过程贯彻始终。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组织行为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个性方面达到有机统一,特别强调提高学习、应用和研究能力,具体包括:获得亲身探索研究行为体验的能力、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或工作中分享与合作的能力。

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首先,构建课程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实践体系、科研体系。理论体系既注重知识的准确性、牢固性、系统性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更注重知识的专题性、前沿性、开拓性以及对现状的把握和前瞻。力图做到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突出教学的实务性、针对性、前沿性,形成一套适应社会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同时增加实践课程体系,由校内、校外实践构成,强调通过开放研究实践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应用能力。科研训练体系由学术探讨、研究报告及其他各类学术活动组成,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重构教学内容。教学以课程内容的传播,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组织行为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我们十分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主张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觉进行理论研究及实际运用。讲授的内容强调重点、难点、疑点、新点。讲授内容以精、透为主,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自学研究,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

再次,更新教学方式。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创造性为主要目标,采用多形式的互动交流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尤其特别注意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设计了许多有趣、真实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研究或探索。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对话、研讨、辩论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加强作业训练、课程考核:课程作业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运用性的设计;教学考核评价中主张:从以知识考试为主转向以能力考试为主,考试方式由过去的“众人一卷”的考核方式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考促学的全过程考核方式转变,实现考核方式综合化、能力化。

三、 建设综合型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搜集一切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现代化、立体化。例如,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整合多种理论和实践资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和使用以教学授课功能为主、集助学自学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动态化,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在网络课堂中开设学生阅览室、课程信息、问题集锦、教师答疑等栏目,提供教学资料和进行网上答疑与研讨等教学活动,形成一种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要实现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还必须以创造型的高素质教师和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为基础。教师在这种教学过程起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运用、研究、探索问题上。教师这时更多地是指导者、协助者、参与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课堂教学要求:如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及良好的学习气氛、对课程讲授内容的精选、开放式的综合型问题与习题的设计、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调研和科学研究、把握学科基础与发展的联系等。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案例教学法具有实证性、具体性等特点,改变了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实现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在师生间构建双向互动的渠道,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精心挑选教学案例,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等途径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法;教师素质

作者简介:窦红宾(1978-),男,陕西黄陵人,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陕西 西安 710054)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的课程。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通过研究行为规律,来揭示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帮助管理者提高解释、预测能力,以提高组织绩效。组织行为学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它的研究直接针对社会实践。当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扁平化、信息化等组织形式,使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产生巨大改变。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的研究转变成动态的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高度适用。案例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也称为个案、事例、个例或者实例,采用案例教学,学生作为主体被置身于“案例”情境中,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具体措施。案例教学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组织管理实践,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意识和实际管理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1.促进知识整合,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组织行为学”课程综合性较强,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还会涉及各行业的专业知识。其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行为,仅仅学习理论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分割、零散的知识。组织行为学案例通常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现实,针对这些案例,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融会贯通。

2.促进教学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是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研究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问题,强化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对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获得感性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上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反馈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前者,学生只是被动接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说教式的教学容易压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大量使用案例,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以案论理,实现了教学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学科。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知识理论并将其转化成能力。通过案例学生对组织行为学产生感性的认知,好的组织行为学案例能把学生置身于案例描述的组织管理情景,使他们进入“角色”,去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这种“现场”的演练,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助于缩短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个良好的管理实践情景,把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分析、思考问题,能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在案例采集的过程中,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反复推敲案例,挖掘案例中的理论知识,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

案例教学应和理论教学进行合理搭配,案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案例。首先,教师应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例如,通过课堂评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地进行记录、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师应从不同角度研究案例,分析提炼出讲课的重点内容,并提炼出尽可能多的难易适中的问题。教师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经验紧密地结合起来,变抽象为具体,增加案例教学的趣味性。最后,教师应利用案例教学的机会,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案例讨论中,对一些逻辑思路清晰、回答问题准确的同学,通过表扬、加分的形式,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对一些在案例讨论中表现稍差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积极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分析,解决其在案例讨论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努力提高这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一些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更要鼓励其大胆发言,锻炼、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精心选择教学案例

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慎重地选择案例。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的真实性。案例事件必须要真实、客观。教师从网上获取的案例,要进行核实。案例编写时应保持客观,在案例中,不能出现个人的观点或信息,应如实介绍案例的背景、过程与结果。但有时,可对案例进行一定的加工,使案例具有一定情节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提高案例的学习效果。

(2)目的性。应根据各章节的教学目的来选择案例,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包含各章节的知识点和教学重点。在保证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还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此外,由于学习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的学生专业可能不同,熟悉与关注的行业可能也不同,选择案例时,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来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行业、企业,可以根据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的不同,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2]

(3)启发性。案例中蕴含具有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开放性的问题。学生需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认真思考,充分讨论、交流,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案例问题本身较浅显或者直接可以从案例中获得,则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

(4)时效性。如果选用的案例内容陈旧,则相应的对策就缺乏可借鉴性,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可能就会降低。[3]所以,选编案例时,应注意贴近学生社会、生活环境,考虑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尽可能选择最新的案例,结合当下政治、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又应关注社会发展现状,对现实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在与学生讨论中能自如地应对各种问题氛围。为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己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第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组织行为学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对教材内容准确的把握与透彻讲解,教师应及时关注该学科理论、实践发展的前沿动态,深入进行学习研究、不断地充实提高,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应对常见的案例中涉及的企业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在案例讨论中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案例。第二,提升实践水平。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去企业工作、下厂锻炼的机会几乎没有,仅仅通过调研或网上的资料来了解企业,对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了解很有限,教师实践能力比较缺乏。[4]为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教师要首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要主动走出校门,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例如利用寒暑假在企业兼职、去厂矿企业挂职锻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把课程作业、毕业设计等与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

完善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是案例教学开展的根本保证。

(1)对教师的激励与考核。案例教学的教学任务更为繁重,工作量大,准备案例需要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组织的难度更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教学技巧、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等要求较高。如果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教师很可能不会主动尝试案例教学法。[5]所以,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支持教师去厂矿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作兼职。改革现有的教学考核体系,对于较好的自编案例进行奖励。

(2)对学生的激励。为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可将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及发言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录下来。评分应注意不仅要重视观点的新颖性、正确性,还应关注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参与的积极性、学习态度等。

5.要善于借鉴案例教学法的成功经验

课后总结是教师为了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成败,进行修正、完善。在实施案例教学后,教师应及时、全面、深刻地进行总结。教师通过总结可发现自己所选的案例是否恰当,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案例能不能达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拓展学生思维的效果。总之,通过总结,克服案例教学中的缺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无论是对学生还是针对教师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实施的具体办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对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考

[提要] 组织行为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介绍推进组织行为学教学和考试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教学;考试;改革

原标题:关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0日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知识,系统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预测、引导甚至控制或改变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加快组织目标的实现。

组织行为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采取传统的教学与考试方法,必须对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师要针对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本课程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剖析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总体思路

组织行为学的课程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能仅进行理论讲解,必须突出实践性。所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突出实践性,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最后的考试环节,应用性是这一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必然要转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推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具体措施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改革必然是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环节和考试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两者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过程改革的具体措施。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过程改革主要就是推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策划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远远高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1、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必要教学手段,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情况或问题,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组织行为”的感性认识,它是实际生活的一个预演或排练,而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演练就能帮助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组织行为”理论真正地做到活学活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入体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依靠创设一种情感或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互动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悟知识,老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切身体会的环境与条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设计特定的情境或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参与或“身处其中”,自己“悟”出道理来。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在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关“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时,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悟出”这些知识来。如讲解气质与个体行为时,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气质类型的测试,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特点来体会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并且学习的效果很好。

3、借助游戏训练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适当引入游戏训练法,是提高学生理解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坚毅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斯蒂芬·P·罗宾斯编写的《组织行为学》(第10版)第59页介绍的《积极强化与惩罚》的游戏,就属于一个比较好的课堂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志愿者通过全体同学的鼓掌或不鼓掌来找出藏在教室中的物品,如果志愿者寻找的方向是正确的,其他同学会同时鼓掌,如果方向不正确,其他同学会不鼓掌。在这个游戏中,全体同学都会有兴趣地积极参加到游戏当中来。

在课堂中穿插小游戏,既能创造一种轻松的情感氛围又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沟通的方式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典的“撕纸”游戏来亲身体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差别。

(二)考试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调整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分配比例。在学生中普遍形成了平时不学习,考前搞突击的学习风气。其实,这是目前大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仅靠考前突击通过考试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不全面和不扎实的。对于知识的真正领会是需要平时积累的,所以比重过大的期末考试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的。

要让学生不把精力放在期末考试前的几天,那就要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笔者已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分配比例调整为4/6,这样学生就会重视平时的学习,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2、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单纯的闭卷笔试,形式过于单一,所测量出的学生分数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考试手段来更好地考查学生,从而正确地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于不同课程类型的专业采用了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类型,仍然采用期末闭卷的形式,而对于选修课的课程类型则采用案例分析、实训报告和课程论文的方式来考核学生。这种根据课程类型来设置考核方式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考试内容要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的实际应用。传统的考试题型(如选择、简答、论述等)对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考核无法实现。传统题型不利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的考核,根据现在整个社会的形势,应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考试内容应提高实际应用题的比重,笔者已将闭卷试题中实际应用题的比例提高到40%,这样更有利于测试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同时也与教学改革相呼应。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论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课堂中的跨文化教学

摘要:本文在分析双语教学与跨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并对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教师应熟悉西方文化知识,学生要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关键词:跨文化;双语教学;组织行为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浅谈组织行为学课程体验式的构建与应用

本文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引入到组织行为学的教学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构建符合组织行为学特点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组织行为学教学模式实践能力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各类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旨在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显而易见,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极强的课程,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模式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方面收效甚微,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学生在实践性问题解决中的亲身经历与实践参与来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通过学习体验的运行与生成使实践能力得到训练与提升的一种教学活动。

1.以学生为主体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反思和领悟,而教师则扮演着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

2.以实践能力的训练为直接目标

实践能力是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能力只有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体验式教学恰恰是将书本知识、现实生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历、反思和领悟以达到训练和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

3.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内容

体验式教学是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主要内容,只有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才能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命感受,才能训练与培养实践能力。

4.以学习体验的引发为核心

体验式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只有学习体验的运行与生成,学生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意义、才能达成训练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引入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1.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对体验式教学产生需要

(1)理论性较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些理论较多而且较抽象,如何使抽象的理论便于理解和掌握便成为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能透彻理解知识,更提不上知识的应用。而体验式教学则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紧密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促使学生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领悟并学会应用理论知识。

(2)实践性强。组织行为学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从而更好实现组织目标。显而易见,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研究的内容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而体验式教学正是在解决实践性问题的过程中来训练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体验性强。每位学生对自已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实际上都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但这种认识不一定正确、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学生的这种体验结合起来,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有正确的和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其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体验式教学正是通过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真正领悟知识的意义,达到训练实践能力的目的。

2.学生应用能力现状对体验式教学产生需要

在针对毕业生的很多调查中指出,“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多注重理论灌输,而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

结合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思想以及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本研究构建了组织行为学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设想。这一设想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三个方面。

1.组织行为学教学目标的设置

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我们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创设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实践性问题情境引发学习体验,在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在组织中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并进而联动知识意义的建构、个性品质的养成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

2.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学生在实践性问题解决中的亲身经历与实践参与来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训练与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从教学过程来看,体验式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就是围绕实践性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而创设的。

(1)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这是体验式教学的始点。真实的情境是学习体验产生的前提条件。在这里,并不是直接给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而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在体验中发现并提出此情境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情境的创设要综合考虑理论知识、现实生活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

在创设情境时,要将书本知识植入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只有在真实而熟悉的情境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命感受才能得以激活,积极的学习期望才能得以形成,同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

②从情境中引发出实践性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直接给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让学生通过在情境中体验和思考自主地发现并提出此情境中需要解决的实践性问题。实践性问题的引发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并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指明方向。

(2)构建并选择解决方案。实践性问题提出后,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构建备选方案。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设身处地的对实践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并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的需要出发,结合已有的知识与体验去收集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引导学生根据对问题的认识构建不同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比较、辩论与评价,从中选择出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案。

(3)实施解决方案并评价。相对较优的方案生成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解决方案进行实施与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活动情境,使其能够亲身将选择出来的方案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评价方案的优劣。解决方案的实施与评价不仅能够检测解决方案的优劣,而且能够及时捕捉解决方案的缺点与不足,为后续调整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此外,还能让学生体会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成功与失败,在情感上得到提升。

(4)调整解决方案。在前面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方案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解决,使解决方案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

(5)全面反思与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对是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但以学生自评为主。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可以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已,发现自已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已;可以引发学生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生活更大的热情。

3.实现条件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体验,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键要能够引发学生学习体验的运行与生成。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保障。

(1)师生关系的重建。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主动地去体验、学习并解决问题;而教师则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熟悉的情境,开放、积极的氛围,只在需要时进行指导与引导。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共同发展的关系。

(2)教学方法的创新。体验式教学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实践情境,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溶入情境,引发体验。

①测评法。在个体行为这一部分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已、认识他人。而每个人对自已、对他人实际上都有一定的认识,但不一定全面或正确。通过测评,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我认识与测评结果之间的差异,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探究原因,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②团队任务法。在群体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组成团队完成各项任务。通过团队成员间以及团队间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间的差异,亲身体验到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办法。需要团队完成的任务类型多样。

③辩论法。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并试图解释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但在解读他人时,总是有一些固有的观念或直观经验影响着我们的判断。所以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中,用具有科学的理论取代那些流行的、固有的观念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中,设置了“神话还是科学”环节,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提醒学生注意在组织行为学中存在一些非常流行的观念,并促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更正固有的观念,提高预测能力。

④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扮演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角色,从角色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角色扮演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一方面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扮演,可以体会到理论知识并不是抽象、枯燥的,而是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从而可以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具体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

4.组织行为学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引发学生体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性思维,所以在教学评价中学生的体验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引发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目的是否达到是评价的重点。

体验式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1)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解决实践性问题。所以,对于教学组织过程的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实践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合适,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以及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学氛围是否开放、积极,是否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契合;教师指导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是否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

(2)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参与程度上。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引发了学习兴趣,是否全身心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3)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实践能力,所以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构建解决方案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上接第20页)学习、工作以后,有意识地回顾自己行为的得失,可以检验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方向是否合适,这个过程也正是辅导员最需要给予关注和提供建设性意见的阶段。笔者认为,高校实习就是实施或修正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好时机,同学们把自己的规划积极付诸于实习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小实践,也不同于正式参加工作,它使得毕业生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在各个岗位和单位,拥有最多包容、学习的空间及对就业工作的切身体会。

4.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交流平台多、信息传速快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毕业生可从官方的职业出版物、书刊、杂志、互联网、用人单位等获得职业信息,也可以从工作见习、行业展览会、人才交流会等其他途径获得相关职业信息。在毕业之际,辅导员更加可以利用优势,扩大信息量和加快信息传速,调动全体教职工、学生,通过一切社会资源,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并将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毕业生;推行“一帮一,一带一,党员做模范”的活动,各班级从上到下一盘棋,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加入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关注就业,为就业工作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在学生专业素养、面试技巧和自我展示的能力、简历制作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大力倡导并推行这种“帮扶互助”行为,常用的方式是由一名能力强、资源多、经验足的同学帮助一名待就业同学。在毕业生就业的全过程中,我积极参与、提供招聘信息、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面试技巧,并给予多方面的指导。

四、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成果及心得

我校把毕业生就业问题视为头等大事,从系领导到辅导员都早做准备,搜罗信息,组织探讨。我系强化以“就业观”为重点的毕业生思想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信心,找准方向,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排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鼓励毕业生积极主动地寻求就业机会,时机来临之后要懂得珍惜,先就业再择业。在全系齐心努力下,人文与管理系今年的就业情况较往年同期相比高出了20个百分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整合系里的资源,帮助学生尽早就业。

就业关乎民生之基,和谐之本。从宏观来看,就业法规制度的完善,高校就业考核体系的建立,政府优惠政策的力度,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优化都是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大问题,国家、政府、高校等各层次所要做的还有很多,笔者在此只是细数一二。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国家各项政策、就业信息和学生就业意向沟通的渠道,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线力量,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扎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就业,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STAR模式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摘 要】组织行为学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具有“传知识、塑性格、促行为、提能力”的复合性教学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概括出以“STAR”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以期促进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关键词】STAR;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

一、组织行为学的课程特点分析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探讨和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改善组织绩效,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性学科,综合涉及并运用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物学以及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总体而言,组织行为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跨学科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累积了很多学科的观念、理念和模式,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同时又汲取了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生物学等多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中有关论述人类行为、心理的内容,跨越了多个学科,借鉴并融合了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2.理论基础上的强应用性。组织行为学既有很多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来阐释现实的管理活动,相对来讲理论化色彩也比较浓厚。但与此同时,组织行为学的很多理论研究结果都将直接应用于我们现实的具体管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中,对个体行为和组织绩效都会产生很大的塑造性影响,应用性色彩同样比较显著。

3.权变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又是千差万别,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各不相同。组织的类型也是多样化的,因此主张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组织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4.实证性。组织行为学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基于观察和推理提出假设,运用客观案例和数据进行论证,所有的理论和方法要求具有实用价值,以帮助管理者理解、预见和引导个体和组织成员的行为,因而其实证性相当显著。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发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引入中国则是在改革开放后,这门课程的教学在国内开设的时间并不长。在教学内容上,先后涉及知觉分析、人格管理、动机态度与价值观、群体与团队合作、权力与领导、组织文化与变革、情绪与压力管理等领域。这些都是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及其存在的环境而不断演变发展的。与此同时,教学手段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衍生了很多教学模式和技术,但是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体制未能够及时的与之同步变化而使得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理论的实践应用。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很多基础理论的外延非常宽广,在现实生活和管理实践中应用领域极其广泛,而传统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和概念的讲解,更多的把教学时间分配在对基础性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这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与社会脱节。

2.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化

目前,各院校多数是采用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不能学活,更谈不到创新和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根本无法接受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有时候还可能引起某些学生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厌恶与放弃。

3.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互动不充分,限制了学生多向思维的扩展

受现行教学管理体制某些方面的影响,很多教师不习惯于打破常规教学思维,依旧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逐章逐条地进行课程教学,学生也习惯于在下面认真地做课堂笔记,目的都放在了期末考试的所谓“正确答案”上,以为只要考高分就是好学生。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有师生讨论、思辨等交流,学生习惯于盲从教师,思考能力越来越弱化。

4.教学内容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脱节,现实意义不强

很多学校仍然采取一些老版本的教材,里面很多知识内容明显跟不上时展的脉络,没有及时更新,教师也习惯于这种永不变化的教材,不再需要重新备课和修改教案,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很陈旧,难以转化为对现实社会有用的知识体系。

5.在考核方式上,过分注重考试的结果,强调答案的统一性

这个问题在本质上还是属于教学体制管理的问题。学校制订了相关的考试管理办法,要求教师在出题、考试、判卷的过程中不能有太多的主观色彩以妨碍学生之间的公平,要标准化,试卷必须有标准答案,同时利用教学事故奖罚制度、奖学金制度等强化了这一管理体制,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基于STAR模式的课程教学方式探析

“STAR”教学模式指的是一种从自我背景学习到产生理想学习成果的“四位一体式”教学方法,下面就这四个构成部分进行一一勾勒和探析其可行性。

1.S阶段(situation)——课程背景知识学习

这一阶段主导者是教师,执行者是学生。教师在课前应该提前通知学生进行预习,告知其相关的背景知识范围和搜索路径,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和资料,这对于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很有好处,因为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可能涉及一些非管理方面的内容,如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像“知觉”的整体性、恒常性等特征就需要有心理学背景知识做支撑,这需要学生提前去预知这些相关知识,听课的时候才不会茫然不所知。此外,进行课程背景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知识体系的综合性。

2. T阶段(teamwork)——团队学习与思辨

如果说S阶段是自我学习单兵作战阶段的话,T阶段就是集团军作战了。这一阶段教师将在上课过程中要适当的穿插学生的集体讨论和辩论了,教学针对某一课程内容或者主题,要求学生以背景知识和预习内容为基础,按组或队分别进行短时间的讨论,并上台进行限时陈述,对陈述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疑问要允许其他同学进行质疑和辩论,教师适当的控制辩论时间,调动场面气氛即可,必要时也可作一个简短的结论。

3. A阶段(action)?——游戏与课后调查行动

这一阶段应该是四阶段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既有个体和组织行为方面的小游戏,能轻松体验学习的乐趣;也有课后布置的社会调查行动,要学生走入实际群体,观察行为现象,思考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本质,这对很多学生是一大挑战,要他们走出校门,去静静地用心观察周围的一切行为现象,并用学过的知识理论去解释,甚至去解决问题,这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只有去做了,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才能叫做有血有肉,有灵魂存在。这对锻炼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极为有益。

4. R阶段(result)——课程结果展示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课程小论文的撰写和期中期末考试。组织行为学的考核方式应该多种多样,不要惟“期末考试”马首是瞻,一考定终身,这样会刺激学生盲目追求分数的动机,应该在平常多布置一些课程小论文,哪怕只有两三百字也是好的,至少学生去思考了,比盲目背书上的条条框框要有效果得多。最后的考试成绩要综合依据学生整个学期的前三个阶段表现进行分类考核,设定加权分值和比重进行计算,相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学的知识多,理解也深刻得多,实践应用能力也增长快得多,真正做到组织行为学课程将理论教学与管理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现实要求,本文以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从分析课程特点、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管理学科是一种应用性很强、实践要求高的学科。在大学的校园里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管理学科教育更多地把掌握系统理论知识、训练操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为例,我们积极进行了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内容的建设,努力提高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一、分析课程特点、明确教学定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

搞好课程质量工程建设,首先就要分析管理类课程的基本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定位。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具体来说,这门课程有以下特性:

第一个特性是综合性。以其内在构成来看,跨越了多个学科,它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从研究对象看,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及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这些知识是教师搞好课程质量建设的首要环节。

第二个特性是权变性。由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与人、人与组织,而关于人的学问往往比较复杂,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和技术性学科通过公式、定理、程序解决结构性问题有很大不同,同样的管理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管理结果;同样的结果,可能由不同的管理行为造成,所以,组织行为学主张,根据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树立学生权变思维。

第三个特性是互动性。企业管理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人际互动中,管理者对员工的预测、引导和激励都依赖于组织行为学的科学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掌握并实践这种互动性。作为授课教师,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有助于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课程,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工作

目前,国内各高校工商管理学院使用的管理类教材大多是翻译版本,尽管国外的科学研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并拥有较为完备的内容,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很多依托国外情境获得的研究结论在中国的实践当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把握整体理论体系、接触理论前沿,又能结合中国实际,让所学知识落地生根,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十分重要。我们认为教学的内容构建在国外研究的成功体系之上,系统介绍国外相关研究结论;同时还要大力开发转化可体现国情、反映最新实践成果的本土化研究项目.以实现国际前沿理论的“软着陆”,使内容更加适用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一方面选用了国际公认、被众多国际知名商学院采用、由美国教授加里・德斯勒编写的《组织行为学》第9版作为教材,同时又选取由中国人民大学李剑峰编著的《组织行为管理》作为参考教材。

2.切实做好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工作

鼓励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们始终认为具有良好的专业英文水平是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能与国际管理接轨、成为一流人才的关键,采用双语教学正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既能让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又能促进专业英文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两种语言来组织课程体系,一为展现原版教材的原汁原味,二为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专业化技能。除了选定了英文教材之外,我们还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诸如Disneyland(美国迪斯尼乐园)文化分析等丰富生动的英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

3.扎实做好特色教学案例的编写工作

注重与行业的联系,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怎样培养出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人才,开展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211工程”大学,我校以服务电力工业为目标,培养电力企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因此,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建设中,大力进行了特色案例组织编写工作。在教学内容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选择了许多具有电力特色的案例,诸如国外著名的跨国公司、电力行业的巨头ABB公司的战略设计案例等,并结合教师自身参与过的企业科研项目,创意编写了中国电力企业的相关案例,力求培养与行业密切相关的管理人才,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电力行业的合格的管理者。

三、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课堂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采取经典案例学习、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现场测试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分析组织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实战技能的增强。

1.创造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管理类课程的学习首先就应该把灌输式教育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因此,在开课之初,教师就和学生约法三章:取得好成绩要靠自己的课下自学和课堂互动。教师充分相信每位学生,走进课堂的学生就意味着已经阅读了教材、辅导材料和案例,没有认真准备的教师将扣除学生平时成绩的得分。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是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来听课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效果非常好。

2.鼓励团队学习,以团队表现作为评分依据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仅有精神激励是不够的,把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挂钩能够规范他们学习的行为。我们采用了团队学习的方式,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对于大部分已经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大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每位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具体来说,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等额的案例讨论小组,每次作业都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案例的分析工作。课堂上,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代表进行案例陈述,案例的分析与陈述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在小组的成绩,只有小

组的团队成绩高,每个成员的分数才能高。

日常的案例分析是考察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统一制定了案例分析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对案例汇报的评价有客观依据并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

该评分标准目的在于打造学生成为学术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职业化素质的管理人才。

案例汇报的评分主体也进行了变革,评分依据一个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评判,另一个是没做案例汇报的其他几个小组对汇报小组的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学生之间相互测评,十分认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达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

3.开展性格测试引发学生自我思考

开展性格测试等与课程紧密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自我反思。组织行为学作为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点、兴趣、能力、价值观、成就取向,进而增强管理者对于他人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提高管理技能。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大小近10次教学测试,包括:图片投射测试、选择性知觉测试、价值观测试、MBTI的人格测试、冒险性测试、权力与影响策略测试、决策风格、领导风格测试、国际文化智商测试等。通过自我测试和教师讲解,每个学生明晰了自己的个性特点,掌握了不同类型员工的行为特征,从而为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方向,并为成为未来的优秀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进行角色扮演等管理游戏,寓教于乐

角色扮演是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让角色扮演者参与其中,体验真实场景,提高管理技巧与能力。在讲授到组织行为学文化差异这一部分时,我们采用了跨文化管理的经典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充分地体会文化差异的实际效用和跨文化管理的艺术性,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都非常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采用了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观察不同人对同一情境的不同反映,引导学生思考权变要素在管理中的运用。我们在课上共采用了两次情境模拟:一个是决策练习;一个是传销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了理论,学会了方法,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5.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激情

案例教学不仅是国际上公认且通常采用的管理学科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教育部对管理类教育明确规定的必选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框架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帮助学生搭建组织行为学宏观层次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我们分别从组织战略、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几方面结合经典案例进行讲授,所选择的案例坚持了以下原则:启迪智慧,契合实际,电力特色。这种教学方法很有启发性,学生参与积极,见解各异,思想碰撞之时有很多好想法、新思路都迸发出来。在每次学生做完案例报告之后,教师会进一步对案例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讲解,给出学生一个导引,一种点拨。

6.建立多媒体教学的职业化标准

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是我校对教改课程的重要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表述方式和职业化素养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力求为学生树立职业化的标准。教学内容要求简明扼要、职业特点鲜明、制作精美、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讲授方式力求灵活多样,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努力做到每一次课都能给学生视觉上、听觉上和知识上的营养大餐。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学生学好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因此组织行为学的授课工作对于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管理专业课的学习。传统的组织行为学的课堂教学,绝大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的,“教师讲,做板书;学生听,记笔记”,即所谓的“灌输式”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尽管教师是深耕细诼,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支离破碎,从难以理解到缺乏真正的组织行为能力。如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如何把组织行为学理论体系转换成有效的实际技能,就成为这门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教学改革中学生最为关心的教学环节和考核环节作为主要调研内容,在笔者讲授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班级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76份,回收率76%,问卷调查所得资料采用SPSSPC+软件处理。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关于学生对教学改革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关于教学的导向。总的来说,表现出强烈的实用性需求。90%的同学认为本科教学更应注重实操能力的训练,5%的同学认为更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该调查结果应是符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就业导向的学习目标的。

第二,关于教学方法改革。学生一致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其中,48%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应该继续保持,64%的同学认为心理测试法应该继续保持,21%的同学认为课堂提问法应该继续保持。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法依次是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经验描述、角色扮演、课堂游戏和小组辩论。

第三,关于教学改革对学生配合的要求。总的来说,配合意愿有限。就课堂准备而言,15%的同学表示非常愿意,16%的同学表示愿意,32%的同学表示无所谓,32%表示不愿意,5%的同学明确表示非常不愿意;就课后作业而言,有5%的学生明确表示“根本不愿做作业”,53%的学生表示“最好不要布置作业”,希望“作业最好能在半小时内完成”的占21%,“作业能在一小时内完成”的占21%。但学生的主动性意愿比较强烈。如针对“您愿意站在讲台讲课吗”,非常愿意的占10%,愿意的占32%,无所谓占42%,不愿意11%,非常不愿意5%。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表现欲望还是很强的。

第四,关于考核方式。就考试内容而言,大约70%以上学生希望增加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而不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见就考试内容而言,学生更重视理解和应用,更重视主观能力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从调研结果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注重实践与操作。学生强调学习的实用性,注重实践,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考核内容上,学生们更重视理解和应用,更重视主观能力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检验。

第二,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抓住学生的兴趣为首要目的。同时,学生对课堂上教师的“主宰地位”状况提出了挑战,表达了学生在课堂中要求积极参与的意愿,其对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十分明显。

第三,考核方式多样化。尽管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具有诸如评分较为客观、比较容易操作、便于管理的优点。但实践证明这种考试形式也有缺乏对全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系统掌握,忽视归纳思维的重大弊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检查。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在考核上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模式。

第四,学生对教学改革热情高而动手意愿低。

四.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

依据教学改革模式的设计,针对学生注重实践和操作的要求,结合80后大学生的“寓教于乐”及课堂主动性强而课后相反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精心设计。除继续沿用学生认可的原有方法如理论讲授和课堂提问外,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尝试使用了其他新的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讨论

案例教学方法中的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未来担任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学生非常重要的。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根据不同知识单元恰当地使用案例。笔者把案例分为微型案例和综合型案例。微型案例一般由口头描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使用案例引出本次讲授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作为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生动事例;也可以在课后使用,起到点睛的作用。综合型案例指管理情景复杂,涉及理论问题较多的案例。一般在讲授完一章或者重要内容之后,笔者列出思考题或者案例材料,要求学生在其中选择或者自拟一个题目撰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

2.往期经验描述

往期经验描述法是本门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旨在引导学生在描述往期经验的基础之上,自己总结出部分心理或行为规律。比如在讨论压力与挫折时,也是让学生描述一次成功或失败处理压力(挫折)情境的经历从而总结出压力(挫折)的本质、压力(挫折)感受的影响因素和压力(挫折)的管理经验。

3.心理测试

组织行为学作为管理类的基础课,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点、兴趣、能力、价值观、成就取向,进而增强管理者对于他人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提高管理技能。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大小近10次教学测试,包括:图片投射测试、选择性知觉测试、价值观测试、MBTI的人格测试、决策风格、领导风格测试等。每次测试时,大家都非常投入。通过自我测试和教师讲解,每个学生明晰了自己的个性特点,掌握了不同类型员工的行为特征,从而为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方向,并为成为未来的优秀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让角色扮演者参与其中,体验真实场景,提高管理技巧与能力。课前笔者把各个角色的角色说明分别发给几组报名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要求扮演者课下独自弄清角色所处的情境,及各自扮演角色的特点与制约条件。课堂上扮演上司和下属的同学根据自己对角色的感悟,进行现场表演,在教师设定的时间内交往、对话,主动采取行动或被动作出反应,解决冲突和问题。角色扮演共进行4组,然后教师组织观察的学生就几组“上司”各自的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风格和效果结合领导理论进行对比和讨论,再请扮演者分别表明他们言行的意图以及对对方言行的知觉和感受。最后教师就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

五.考核办法的实施

综合以往考试的经验及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笔者尝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实施新的考核方式。

第一,期末采用综合闭卷形式。占总成绩的60%,主要考核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

第二,平时作业情况。占总成绩的15%,主要是布置写案例分析和调查报告,要求立意新,选材新,观念新,有个性特征,有实用价值。

第三,课堂表现情况。一般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发言的踊跃程度,对问题回答的是否正确,是否有独立见解等情况而定。由老师进行综合评定。

六.结束语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对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反馈,他们认为,该教学方法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学会了收集、整理和归纳材料的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对资料的理解和掌握;在准备中学会了团队合作精神;在讲解中增强了信心和勇气,提高了表达能力,加深了对自我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体验,调整了学生的心态。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第一,克服了教师满堂灌的弊端,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第三,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强化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管理知识和实际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第五,新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注重理论应用。

当然,在实施该方法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加上他们没有讲课的经验,所以讲课的效果有时难以调动听众的积极性,影响了听课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此外,虽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上台讲课,但总有个别学生临时抱佛脚,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不仅不能锻炼他们自己,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求教师具备一名优秀导演的技能。希望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这门课,让学生从这门课中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组织行为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摘 要: 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入手,探讨了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并结合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提出了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

作为行为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理论性课程。由于学科本身所具备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符合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环境。通过大量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技巧训练,在分析问题和思辨等方面的技能能得到强化,从而能提高管理素质和运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指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案例与相关理论相结合,运用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识别、分析和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二、组织行为学课堂使用案例教学的作用

1.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强化教学效果。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乏味的说教式教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也会感到枯燥、厌倦。组织行为学课堂在教学中运用选择贴近教学内容的生动案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分析、讨论,个人的思路成为集体的智慧,通过反复思考、讨论、争论,课本理论知识与技巧不断得到强化,对复杂抽象的组织行为理论获得比较清晰、感性的认识,求知欲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建构。

当前,对于学管理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其主要原因是许多高校管理专业人才大多数是在理论课堂中培养出来的。而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促进知识的实践迁移,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构建。用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是来自现实中企业真实的事件,而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案例教学有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法不仅能使其所学知识更牢固,还能有效地提升其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把实践中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思考分析,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适应社会复杂工作及有效应对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能有效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在案例采集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还要对案例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反复推敲,充分考虑案例中所蕴涵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

三、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虽然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明显,对学生和教师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但要使得每一次的案例教学都体现出其价值,达到其教学目的,就要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与理论教学合理搭配。

案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从而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地分析问题,达到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案例教学本身的说明和要求中可以看出,案例教学能否使学生获益,除了教师的引导能力外,更大程度是依赖于学生本身的素质。案例教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相当高,如果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理论一无所知,那么他对案例的理解就一定是肤浅的,因而从案例分析中获得的收益也会大打折扣。

2.教学案例的适当选择。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的起点,因此,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组织行为学案例的选择有其本质的要求。首先,案例的选择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即案例内容要与所学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同时还要考虑教学环节的适用性;其次,教学案例应具有时代性,符合外界环境的实际情况,即案例的选择应注意贴近时代,以时代的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的关注点,以引起心灵的震撼,点燃学习的激情。

3.教师课后反思小结。

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批判性审视,旨在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并予以发扬、修正和完善。课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梯。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审视案例选择是否合理、教学整体设计是否恰当、学生参与是否积极、案例分析是否深刻、教师评价是否科学、教学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等。在反思中总结得失,调整改进。

总之,科学的选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入手,分析了组织行为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同时阐述了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的五大转变。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教学改革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实施价值在于弥补心理学课程的不足,通过它全新的教学理论的延伸和辐射,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来,实现管理者管理思维的转变,这对于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做好管理的基本前提。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辅助资料,但由于课程本身的难度和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要求的匹配度出现了失衡,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具体情况如下。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理论体系的价值与现实取向的偏移

教师在实施该课程时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本身的辐射性和延展性,使其对其他后续课程的辐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一是课程体系的内容更新的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特别是由于组织行为源于西方理论,很多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的分析还很欠缺,再加上授课老师本身的科研水平有限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导致知识体系的不完善或者与中国现状脱节。二是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组织行为和领导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存在很多交叉部门,如何实现有效的整合和横向比较研究,这对授课教师来讲是个难度很大的教学问题。

2.课程执行的难度与教师知识背景的薄弱

该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既具有较高的心理分析和实践应用能力,还要求教师对企业管理角色的能力认知把握得非常准确。但是,本课程教师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毕业后作为教师所受到指导的过程,主要是在分科教学的环境中,受学科教材、教法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多年来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更适应传统的学科教学形式,难以形成课程整合和总体上把握课程体系的目标,离不开单一教材的束缚,摆脱不开“教”的方式,在头脑中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反思和运用。理论教学色彩较浓,无法与实践的融合。

3.课程支持的需求与现实地位的缺失

组织行为学缺少应有的关注,课程支持严重不足。实施的难度与课程相关支持程度不成正比。特别是组织行为案例往往涉及到很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无论从案例的设计还是到讲解,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出现了案例使用较少,或者案例与课程内容不符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上课的时候只是将知识点全堂灌输给学生、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上课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有的虽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也常表现为投影出简单的文字讲义,没有任何声音或影像等配合,所谓“多媒体”教学变成“单媒体”。这样很本不能达到令学生“学活”目的,更谈不上创新和提高。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按项目化教学模式建设立体化优秀教材

在教材建设上应注重立体化建设。文字教材要注重内容深度、广度,应包括符合组织行为学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全部知识点的教学信息,应该非常强调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电子教材在阐释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动态、色彩和互动。以提纲式的幻灯,阐述课程的重点、难点,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释解教学难点,摆脱学生在组织行为学课程学习中的枯燥感和沉闷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媒体互动中得到满足,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效率。

配套习题集是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习题应少而精,力求突出重点,难易适度,知识覆盖面广,题目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习题类型应多样化,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对单调题型的厌倦感。另外可以利用引人入胜的进阶引导方式,一步步地将学生带入更高层次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充分体现趣味性和启发性。试题库建设是实现考教分离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更加客观、公正地评判教学效果,可使考试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开放智能化的题库平台,可动态增加或修改,教师可以随时生成形式各异的试卷,学生可以随时生成需要的模拟试卷。

2.形成项目化教学特色

(1)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自身也应当具有相当的实践应用能力。近年来由于承担教学的老师以年轻教师居多,他们通常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学科的系统性不强,知识面较窄,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实践能力较弱,这些都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讲授形成障碍。由此,教师后续的学习和教育成为必然,教师应在学习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探究新的组织行为研究思潮和发展方向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的再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比如可选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派往国外进修学习深造,以加强其理论修养;另外,也可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多接触实际,可采用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能对教学工作起到辅助性的展示、演示、模拟、拓展的一切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常指为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示平台、幻灯机以及其他影音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充实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了教学的手段,使课堂教学在影音声色上不断生动,即调动了学生兴趣。

组织行为学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同时形成电子教案、教学幻灯片、习题集、试题库等。

(3)使用创新教学方法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分析组织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内在素质的提高。

①案例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案例讨论,将工商企业经营的背景和组织管理的资料引入课堂,通过结合组织行为学中相关理论的分析和讨论,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体会丰富多彩的管理情景,产生丰富的设想和创意,树立管理权变的理念,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组织行为学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组织处理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个性测试

青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急迫感,他们自我认识和评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因此,开展个性测试等与课程紧密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测试中更加了解自己并启发他们自我反思。

③管理游戏

管理游戏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法相比较,管理游戏更生动具体。通常将学生分组,并分配一定的任务,通过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有效的观察和测试学生的领导特征、能力特征、智慧特征和关系特征等。由于管理游戏模拟内容真实感强,且富有竞争性,更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参与游戏中掌握了理论,学会了方法,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④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角色扮演的情境具有拟真性,由学生扮演某种任务的角色,要求扮演的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认知自发地投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与行为,以发现及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表现。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去分析人们在管理工作中会怎样或该怎样说和做,同时表演者也在互动和沟通中体验到管理的困惑和乐趣。

3.组织学习小组,倡导团队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团队学习的方式,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具体来说,是把学生分成5-7人的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指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以及课堂小组讨论课后实践调查等方面等工作,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的五大转变

1.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结构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的转变。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

4.课程实施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考核的转变。改变和突破知识考核模式,体现能力考核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建议采用闭卷笔试、课后作业、课堂作业和到课率等综合的考核方式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职业院校“组织行为学”课程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组织行为学”课程在职业院校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辅以各种测试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由于组织行为学知识内容丰富广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成效不高。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在职业院校“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职业院校 组织行为学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刘立国(1979- ),男,河北邢台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心理学。(天津 300222)

“组织行为学”作为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把握组织环境当中的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于组织内部行为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管理类专业的认知以及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该学科的教学工作应受到足够重视,从而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目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学质量不高。要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当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分析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指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知识学习和课程探索,在学生求知欲的驱动下,让学生完成相应的课程任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处理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发展要求的教育类型。在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设立不同的情境,学生可以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所设情境中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产生互动,提升自身的素质。通过任务作为驱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教、做”结合起来,从而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能够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体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的过程和结构,加快课程体系改革,使学校的课程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育水准。

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理论学习,并通过各种测试练习来达到学习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对学生提出任务,把课堂知识融入任务中,使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了解理论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具体解决团队小组中的分配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是简单地提出任务就可以,还需要教会学生进一步分析、与他人进行合作,并且在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职业院校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具体相应技术能力的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质。因此,在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理论教学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案例中,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组织行为学”课程的促进意义

“组织行为学”属于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中含有艺术成分较多的课程,适合于案例教学,课堂组织侧重于个别指导和小组讨论。因此,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组织行为学”课程对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1.“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职业院校的管理类课程体系中,“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蕴含着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丰富的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若在课堂上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任务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并使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反复研讨,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消化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在任务中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体系、掌握学习知识的技巧。“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及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及今后工作中的能力。此外,“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提升就业能力,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境。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任务,使一些在实践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够进入任务情境中,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学生针对任务还应进行反复推敲,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任务所考察的教学内容,既能培养学生发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任务考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通过任务中所设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实施路径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既要依靠教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

1.教师应恰当选择并设计教学中的关键任务。选取适当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立一个特定情境,学生通过在情境中利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知识。这样可以帮助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通过课堂任务理解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生开阔自身的眼界,培养个人的创造能力,使他们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能够从容不迫地解决。因此,教师应恰当选择教学的关键任务并进行整体编排设计,在对课堂任务筛选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所挑选的任务应当符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符合学校课程的整体要求,满足教学计划的需要。在考虑社会发展方面,所挑选的任务要注重时代性与先进性,能够体现当今的理论发展水平与趋向。第二,教师在设计和分析任务时应当注重任务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任务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应当注重任务的生动性、实践性以及实用价值的统一,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三,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并深化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些学生若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学习模式,教师要给予耐心帮助和指导,以免学生在认知和学习上产生障碍和混乱。

2.“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所提出的任务应与学生所学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要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任务教学中来。参与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质量和效果,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第一,教师为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可采取一些激励的措施和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教学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教师应对任务教学进行充分准备,在课堂中所提出的任务应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教师不仅要对课堂中的任务内容进行积极引导,还要能够从多方面对任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任务内容。教师要把理论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筛选,并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有效划分,使学生能够分阶段对相关问题做逐步探讨。第三,教师应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课堂任务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通过任务教学的方法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的任务,从而化难为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与自身感受结合起来,提升课堂教育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例如,在讲授《个体行为》一章中“情绪与情感”内容时,教师可将此部分的知识内容首先转化为典型生活案例(如由恋爱情感引发的事件等)进行引导,以吸引同学的关注和学习兴趣。

3.课堂任务完成后应及时总结。总结是对任务的全面性审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总结,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地修正和完善。任务完成后的总结工作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法的延伸。所以,教师应当在任务完成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总结既要全面又要深刻。例如,在学习“知觉错误类型”一节内容时,很多同学对“首因效应”的积极意义及负面性都能够有所认识和分析,但对“首因”具体影响当事者双方的发展过程却并不能合理地描述。因此,可列举一些真实案例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最初印象并不很好,但随着双方的了解逐步加深,两人最终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总之,教师通过总结可以发现所选取的任务是否得当,能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是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内容。在任务总结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有效提升“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随着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等情况变化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对大多职业院校而言,“组织行为学”课程引入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职业院校很多其他相关课程也可借鉴该教学模式,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准得以不断提高。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探析

【摘 要】本文立足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改革考核方式,重新设定评分标准及分值权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教学方法;考核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组织行为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采取传统的教学与考试方法,必须对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师要针对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提高组织绩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这门课程有以下特点:

(一)综合性

从内在构成来看,组织行为学跨越了多个学科,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从研究对象看,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以及外部环境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知识。

(二)权变性和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以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千变万化,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因此,组织行为学主张根据不同情景采用不同的理论及管理方式。组织行为学并非一门简单的理论学科,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诸多学科中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的很多研究结论都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组织管理实践中,其应用好坏直接关系到组织的业绩。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过程改革的具体措施。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过程改革主要就是推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策划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远远高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1)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主体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主体教育是有目的地增强和发展人的现代感、效能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主要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新模式来实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知的主体,应该尽的可能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学习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相联系,通过构建“情景”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从而使已获得的经验或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即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案例就能把学生带入一个个“情景”中,通过分析、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而非被动的参与者,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从实质上讲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相关案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组织行为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了解实践中有关的典型事例,领会某些理论问题 掌握某些管理策略扩大想象力和丰富视野,激发学习动机的过程。

(2)引入体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依靠创设一种情感或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互动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悟知识,老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切身体会的环境与条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设计特定的情境或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参与或“身处其中”,自己“悟”出道理来。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关“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时,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悟出”这些知识来。

(3)借助游戏训练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适当引入游戏训练法,是提高学生理解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坚毅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管理游戏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法相比较,管理游戏更生动具体。管理游戏法因游戏的设计使学生在决策过程中会面临更多切合实际的矛盾,决策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都同时存在,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运用有关的组织行为理论与原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争取游戏的胜利。游戏教学形象而且生动,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情景中,面对各种情况,运用组织行为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游戏所设定的任务,借助游戏教学一改传统死板僵硬的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迸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改善课堂气氛沉闷的现状,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调整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分配比例。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不学习,考前搞突击的学习风气,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仅靠考前突击通过考试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不全面和不扎实的,对于知识的真正领会是需要平时积累的,所以比重过大的期末考试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要让学生不把精力放在期末考试前的几天,那就要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笔者已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分配比例调整为4/6,这样学生就会重视平时的学习,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2)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单纯的闭卷笔试,形式过于单一,所测量出的学生分数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考试手段来更好地考查学生,从而正确地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于不同课程类型的专业采用了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类型,仍然采用期末闭卷的形式,而对于选修课的课程类型则采用案例分析、实训报告和课程论文的方式来考核学生。这种根据课程类型来设置考核方式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考核内容要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的实际应用。传统的考试题型(如选择、简答、论述等)对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考核无法实现。传统题型不利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的考核,根据现在整个社会的形势,应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考试内容应提高实际应用题的比重,笔者已将闭卷试题中实际应用题的比例提高到45%,这样更有利于测试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同时也与教学改革相呼应。

总之,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突出实践性,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最后的考试环节,实践性是这一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必然要转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推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组织行为学教学法应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科学选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的教学和考试方法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

以《组织行为学》本科教学为例,分析了基于问题的启发式(PBHT)教学方法,并对其构建模式、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该方案的未来改进设想。

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组织行为学针对经管类本科生和《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笔者将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Heuristic Teaching,简称PBHT)应用在课程教学中,探索其应用模式与实践有效性。

一、PBHT方法应用模式构建

1.方法释义

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PBHT)是施教者选择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或与受教者专业相关的典型案例,嵌入一个事先构造的待解决问题,不断引导后者主动思考和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最后引出施教者希望讲授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结合所讲的理论知识,从具体的事例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受教者进行分析和探究答案。在求解的过程中,施教者通过有目的发问,层层启发受众,逐步将对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入。PBHT的核心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模式构建

PBHT教学模式包括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辨析和总结5个阶段。

(1)提出问题。第一步作为PBHT方法的起点,一定要将问题巧妙嵌入拟研讨的案例,将课本中对应的理论和概念融入解决方案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构建问题时要多与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的焦点案例相结合,或者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热点案例结合,问题可设计为视频、游戏,要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答案要有适当的开放性。

(2)分析问题。第二步是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最好能分组对抗,让学生既分工合作,又充分竞争。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要了解每个个体的心理特征、人格特征、群体特征,即各展所长,又紧密配合、做好领导和团队建设。无形中,他们对组织行为学中“个体”“群体”“团队”“领导”“激励”等章节的相关知识能加以运用。由于目前的课时都进行了精简,这个阶段只能在课下进行,上课时请某个同学代表本组阐明本组立场。但在低年级课堂上,教师要在前几次课堂上进行此阶段,初步规范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但教师的作用也仅限为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断进行引导,而不能直接给出答案。

(3)解决问题。此环节按小组进行,既锻炼发言学生的逻辑思考、语言表达能力、材料组织能力,还能考察他们团队合作效率。教师侧重考察他们对问题的把握是否正确,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是否准确,知识体系是否全面,解决方案是否新颖独到有创造性,等等。教师要发现哪些知识点和理论的掌握上存在薄弱环节。

(4)方案辨析。这个阶段,对抗性最强。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导各团队就对方的方案或者观点,展开持续性的问答,参与的人越多越好,最终让学生得出某个观点或结论。当学生出现错误或者误解时,教师也不能指出来,但要做好记录,并保证辨析环节进行下去。在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中,促使他们更有深度和广度地学习。这种练中学的方式,不仅赋予学生成就感,更加深了对理论和知识的理解。

(5)总结升华。各团队依次进行总结,发言的队员应与之前发言的同学不同,甚至是多个同学共同完成。这个阶段目的是明确阐释自己团队的全部方案,或者得出的最佳方案,要有理有据有深度。教师最后点评并与学生一道评出最佳团队,最好还能巧妙地引出下一堂课内容。

二、教学方法应用要点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用的“对话”式教育活动,就是启发式教学。因其符合教学规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法,而PBHT的应用,正是结合问题将此法的优势发扬光大,产生好的教学效果。PBHT方法的实践与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典型知识点

也就是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概念或理论。此法需提前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必备的概念和知识点先行教授。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选择热点案例,巧妙嵌入问题。要取得最佳授课效果,教师须对本课程做好全盘筹划。

2.问题要实用

要做到启发功能,须从问题的选择、案例的挑选,相关的知识点等,都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专业实际,还要适度结合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对能力,对职业素养的要求,选择实用性强的知识点采用此法上课。

3.学生回答要有自主性

教师只是主持和导演,但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理论,而是结合他们对的解决方案,引导他们追忆、联想,运用已有知识和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新的问题,发表新的见解,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

4.答案要有开放性

目的是吸引尽量多的同学参与进来,积极与本组之间、不同团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大胆交流沟通。因此,教师选择的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展开分析。

5.课堂问题安排要有连贯性

好的案例和问题迅速激发大家的兴趣,随后的问题分析及方案提出要简洁明快,而方案辨析要紧张热烈,总结升华要干净利索,这样环环相扣,每个学生乐于其中。这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科学设计。

三、效果与改进

1.教学效果

笔者运用“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法”,讲授“价值观”这一知识点,发现该方法的教学效果主要有:(1)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有效理解。不用系统复习,上完这节课后,85%的学生能够较完整准确阐述出对本节内容的理解。(2)开拓思维,增强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案例和问题的选择紧密联系社会焦点和专业实际,并照顾到未来职业对能力素质的要求,采用该方法教学,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团队的沟通,获得专业自信,还从课程中学到了专业知识之外的许多东西,收获了同学友谊。

2.改进设想

实践中发现,相比低年级,高年级学生多认为“方案辨析”环节更能学到知识。此环节既检验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锻炼了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也检验自己是否能实现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因此,下一步改进方案,主讲教师计划强化这一环节。

而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欠缺,讨论不够深入。尤其是大一学生,总认为解决问题时有“标准”答案。因此,低年级班级应选择较简单的知识点,并进一步加大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多角度思考。教师仅作主持人,尽可能少发言,多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辩论。此外,学生的专业、年纪、生源差异性也较大,如何因材施教,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还需要学者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实践。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本科创新课程《组织行为学》SBT教学模式设计

摘要:《组织行为学》是高校本科管理类专业教育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针对现在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及他的团队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基于SBT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先进案例,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参与到创新教学中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0 引言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理论来源主要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概括总结,因此,组织行为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管理理论知识,它更注重训练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在高校管理类本专科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都把《组织行为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许多企业也把它作为管理者的培训科目,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地分析员工的心理,预测和引导他们的行为,以达到提高企业工作绩效的目的。

1 目前高校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僵化

在高校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虽然很早的时候就有学者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那是受了所谓“师道尊严”的限制,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把知识简单搬运,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学生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和思想就更得不到证实和锻炼。

1.2 教学形式单调

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形式只是教师一人在单纯地用语言讲解,虽然很生动、很精彩,保证了知识传送的质量,但学生不一定能听清楚,听明白。在高校实习教学环节,也只是教师在一味的教,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影响学生思维、智力和情感的发挥,进而丧失了创新能力。

2 SBT教学模式

SBT教学模式就是基于模拟的培训(Stimulation-Based Training),它将教师从一个单纯的讲解者改变成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引导者,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即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发展和锻炼,以便更好的掌握专业技术素质和提升创新实践能力[1]。

SBT教学模式的教学主旨是精选案例、扼要讲解和任务趋动,只有将这三个主旨密切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主要是案例分析,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如何去设计案例模拟场景是决定SBT教学过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即通过教师为学生创建的案例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既能让学生获取到知识,又能通过其中遇到的各种任务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3 SBT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高校和小学、中学教学的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它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我需求。因此,当决定采用SBT教学模式来教授《组织行为学》课程时,必须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考虑在内,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SBT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精选案例来设计模拟场景,把教师从满堂灌的教学转为这些案例模拟场景的导演,身入其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和观点认识做出评价和建议,让学生从场景排演中更好地锻炼其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最后,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按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测评,以便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整体教学效果给出客观评价。

3.1 精心选择案例

在备课环节,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从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程度两个方面出发,不仅要考虑案例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还要考虑案例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模拟场景设计时要精心策划,把知识教学、学生体验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略微改动,使之符合教学目标并能让学生体验,如果学生对案例内容不熟悉,就没法展开课堂讨论。

3.2 教学环节设计

在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定的案例材料,按自己对真实生活中事件的认知做出决策。课堂上教师负责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模拟程序和操作方法,以明确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领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学会聆听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课后要求各小组总结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3.3 增设体验环节

体验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高度集中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可以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引导环境,也可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选择,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体验,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在激活课堂生机、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人格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2]。

4 SBT教学模式在《组织行为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环境和创新技能三大部分,因此,在《组织行为学》的SBT创新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案例为情境,将创新教育渗透于现有课程教学之中,在设计课程案例教学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

4.1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目标认识方面。本课程在开展教学时要围绕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和设计实施教学前,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充分准备教学用的道具场景及模拟程序等。

教学环节设计考核。教师通过课堂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来开展教学,要利用课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学生是否通过课程教学环节得到了真正的锻炼,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

4.2 案例教学实例

下面以《组织行为学》中团体角色的内容为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研究团体中不同角色的关系,让每位团体成员共同分担和分享团体成果,教学时将全班学生按每组5~10人分成小组,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活动体验和抽象概念四个环节。

第一步,由教师根据案例进行讲解,需要扮演的团体角色有哪些,这些角色如何影响我们的现实工作;第二步,进一步根据理论教学分别解释各个团体角色,如维持和促进团体功能的角色,如损害团体功能的角色,并解释其中的角色意义;第三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案例中自己想扮演的那个角色,学生小组也可以自选案例;第四步,当每位学生都各自说出他对所选的角色的认识,组长根据每位学生的会计人员作一份完整的团体角色记录表;第五步,教师根据每组的反馈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强化理论要领,结束本次案例教学活动。

图1为一次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两组讨论汇报场面。

4.3 实践教学实例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学习而忽视了社会实践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创新应用能力[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安排部分学时的社会实践,如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到相关企业或单位去进行领导行为、沟通和激励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活动,有条件时可以直接安排到企业中去协助参加一些日常管理工作。笔者所在的学院就已经和焦作市高新区街道办事处、卓立科技等企事业单位签署了社会实践协议,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体验式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来激发学生思考和实际运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组织行为学,教学方法

组织行为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对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师要针对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对于尚未涉足社会,对企业、对管理毫无概念的大专学生而言,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学习成为了主要的学习方式。同时,在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中进行的案例分析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学生所使用的大部分是国外的案例,经营环境、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使得案例的实用性显得十分有限,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满堂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克服以上问题,我们尝试了将有限的课时用于解释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时间用于体验式教学。

二、体验式教学在“ 组织行为学” 教学中的实施

体验式教学法是让学习者通过自身第一手的亲自操作和体验,自愿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从而获得知识与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教学需要实现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活动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来激发学生思考和实际运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管理游戏。这是“组织行为学”课程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管理游戏更为灵活生动,充满趣味,且体验性更凸显。管理游戏教学思路是通过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问题情境,学生运用有关的“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游戏中的状况,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三至五分钟的课堂小游戏可以灵活穿插在课堂,既能创造轻松趣味的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从中感悟一些管理道理,做到“寓教于乐”。例如,讨论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差异时,可以设计“救生艇逃生”游戏,救生艇载重有限,只能在提供的24 样物品中带走8样物品,先由个人做决定,再做集体决定,通过两者比较,学生很快领悟了两者的优缺点。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社会心理技术,根据“组织行为学”课程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扮演特定角色,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并讨论角色的行为表现,使学生能够增进对社会角色的理解,进而学习实践自己的角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成为情境的一部分,他们既是情境的体验者,又是情境的创造者,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接受情境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与实践道理,使教学过程富有实效性,提升教学效果。例如,组织模拟面试,学生分角色扮演招聘专家、面试人员,其他学生充当观察员,通过模拟面试,能够引导学生体验面试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首因效应、刻板效应等社会知觉偏差,同时学习面试的技巧。

(三)心理和行为测试。课堂上开展一些心理和行为测试,也很受学生欢迎。“组织行为学”中相当多的内容涉及一些心理和行为测试,如MBTI 个性特质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沟通能力测量等,教师结合课程知识点,借助一些工具开展心理测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又有助于学生学会应用这些测量工具。除了问卷测试外,还有一种比较有趣的行为测试的方法是“情景模拟测量”,该方法被大量实际应用于企业管理人才的发掘与评价。例如,假想一个管理问题,学生4~6人为一小组,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由旁观的考评员根据参与者在模拟工作情境下的行为表现,按某些与管理效通有关的个性特征(如主动性、果断性、领导力等)进行测评,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能很好的融入课程知识点。

三、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和提高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效果。但总体而言,这种方式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应用的同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体验式教学可以采用如案心理测试、管理游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方法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而不能流于形式,同样,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不能仅仅片面关注学生的喜好和兴趣而本末倒置,忽视教学内容本身,这样不仅耽误教学时间,而且影响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体验式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在体验式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基于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考虑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探讨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中,要能够营造适当的课堂氛围,掌握课堂教学的时间、进度和方向,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在教学结束时,教师还要善于总结,从之前的学习和讨论中提炼出教学理论。所有的这些都要求不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

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高难度的教学方法,不仅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对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不同的性格特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巧妙的引导和点拨,让讨论的话题或者模拟的角色都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下去。只有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并在试行阶段取得很好的效果的情况下,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行动学习法在高校《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行动学习法是管理学中的实用方法,它可以应用于《组织行为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解读行动学习法并与学生达成方法共识,其次则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团队并开展团队建设,再次设置课堂规范并实践奖惩措施,然后鼓励学生利用团队共创法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交流。

关键词:行动学习法;教学应用;团队共创

一、行动学习法的介绍

行动学习法源自英国人雷吉・雷文斯(Reg Revans)的管理学思想,是一种通过行动实践来完成学习的科学方法。俗称“做中学”或者“干中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学领域的方法。在一个共同学习的目标环境下,以团队建设和团队共创为基础,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为载体,参与者通过对组织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积极的建议和实施解决方案,从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然后展开总结和反思,同时对组织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计划、实践,这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循环。这样的一种问题分析、计划、实践、总结反思的过程,也就是行动学习的过程,采用的就是行动学习的方法。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解读行动学习:

行动学习=问题分析+行动计划+实践+总结反思

行动学习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它有助于职业经理人通过实际的团队建设获得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获得包括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总裁赫布・凯莱赫(Herb Kelleher)在内的许多人的推崇。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推行的“成果培训计划”就是一种行动学习法,而赫布・凯莱赫则是公司商业活动中行动学习理论实践的先行者。此后,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行动学习的高潮,产生了国际行动学习协会(The World Institute for Action Learning),即WIAL,它成立于1995年,由行动学习之父雷吉・雷文斯的研究伙伴迈克尔・马夸特(Michael Marquardt)创立,是一家致力于推动行动学习法在企业、政府与高校中管理应用与发展的非营利性国际机构,它作为行动学习的唯一认证机构,在全球各地提供培训和认证课程并定期举行国际行动学会。目前,WIAL已协助全世界数百家知名企业(如微软、波音、IBM、西门子、三星、新加坡航空公司、荷兰银行等)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组织绩效,多家高等院校也将WIAL的行动学习模型纳入课程与学习中。随后,行动学习法也传入我国,2007年,来自香港的林小桢女士和她的团队成立了亚洲引导学协会(IAFA)。我校自2009年以来就开始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培训,多年来我们完善了行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实了行动学习的教学内容并形成了初步成熟的教学体系。特别是2013年林小桢和高松等行动学习的研究专家和引导者来我校交流,促使我们的行动学习法教学更进一步。在罗国锋博士的带领下,我们成立了行动学习与创新创业的课程团队,在创投所的基础上组建了行动学习法的研究小组,出版了《创新创业:行动学习指南》等专著,培养了一大批掌握行动学习法的学生。本人作为行创团队的一员,尝试着将行动学习法引入《组织行为学》的教学课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行动学习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行为学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的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是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一门学科。行动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导入相关组织行为知识,并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经过参与者的一番思考和探讨,最终输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组织行为学》是面向经贸学院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基础课程,均为大班授课。其中,第一个大班(A班)由国际贸易专业的142名学生组成,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第二个大班(B班)由市场营销专业的102名学生组成,采用行动学习法教学。结果发现,A班的学习效果不佳,虽然课堂教学内容中规中矩,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但是不少学生不听讲,或做其他作业,或玩手机甚至睡觉;B班的学习效果很好,虽然没有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但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效率很高。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在两个班级都采用行动学习的方法并配合讲授法,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的应用行动学习法实施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一)解读教学方法,达成方法共识

第一节课,教师就为同学们解读了行动学习法,通过《钓鱼》的故事让学生们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启发引导学生认识行动学习法。在课堂上,学生们既能学到课本知识,又能学到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采取了“开放实践式”教学方式。行动学习法,是一种实用的方法,俗称“干中学”,是通过实践来展开自主学习。在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因为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时的被动灌输知识,大学教师作为引导者传授学习方法,大学生成为运用这些学习方法的主动学习者,因此师生之间达成方法共识。在组织行为学这门现代管理的基础科学中,教师在基本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之外,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团队共创法等行动学习方法。教师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为避免繁重的课程负担,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理解和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并能适当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教师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相结合,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组建团队、设置情境活动、分析电影人物、汇报案例分析报告等具体教学方式。除了教书,教师还要育人,在传授组织行为科学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为人处事,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和行为风格。

(二)建立学习团队,进行团队建设

学生们首先需要培养的是团队精神,因此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团队就成为首要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行动学习中的团队建设方法,每个班级组建若干团队,每个团队7~9名同学,分别选出团队的队长和队副,并给每个团队成员分配一个角色,进一步设计好队标、口号、队歌等,最后进行团队展示。通过这样的实践行动,让每个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到团队建设中来,增强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进而培养自己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在《组织行为学》课堂上,教师采用开放空间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激励每个团队的成员贡献自己的创意,学生们纷纷为自己的团队建设贡献力量。通过团队展示,我们发现学生们热情高涨、创意非凡,都为自己的团队建设献计献策,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有的团队的命名充满活力,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有的团队的队标设计别出心裁,突破了课堂知识的局限;有的团队的队歌演唱振奋人心,充满豪情壮志,体现了团队的昂扬斗志和奋发精神;有的团队的PPT展示生机勃勃,充满诗情画意,让师生们赞叹不已。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时间控制的问题,不少团队没能在教师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团队建设任务,最后教师决定让同学们课后完成并优化团队建设的成果。毕竟学生们是第一次参与团队建设,没有经验,更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实施团队建设,教师在最后点评的时候除了鼓励和赞美之外,也需要给予高效团队建设的方法指导和建设意见,这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三)设置课堂规范,实施奖罚措施

在《组织行为学》的课堂上,采用的是大班教学的方式,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要设置一定的课堂规范和奖罚措施。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第一堂课上向全班同学强调课堂纪律,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体现。在大班教学的现实环境下,教师通常难以监管课堂秩序,不少学生会选择翘课,也有学生即使来上课也会开小差,如读闲书、写作业、玩手机、聊天睡觉等。但是在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团队监管和班级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课堂点名采取团队点名的方式,每个团队的队长有义务报告本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每个班级的学习委员也会按时向教师反馈班上同学的表现,另外班级之间也会相互监督。《组织行为学》的课堂,教师会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定期评选出优秀的学习团队和最佳学员,并奖励德芙巧克力或阿尔卑斯棒棒糖。同时,对于那些迟到或旷课的学生,教师会一一登记在册,结果不仅要扣除他本人的平时成绩,而且会影响其团队的平时成绩。这样,不仅激励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还刺激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尽量减少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的时间,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时间保障。

(四)利用团队共创,进行案例分析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组建的学习团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而且可以对《组织行为学》中的典型案例予以分析,这其中就采用了团队共创的方法。案例教学是组织行为学中经常要用的方法,教师应善于运用团队共创的方法,引导每个团队的成员展开分析讨论,首先在团队之间实施头脑风暴,然后引导全班学生一起来分析案例,通过大家的群策群力,不仅将案例问题分析透彻,而且还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给予案例一个完整的总结报告。在课堂上,教师精挑细选了“谁更适合当总经理?”这样一个案例,在每个团队成员细致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来实施案例分析报告。第一步,每个团队认真分析并讨论教师提供的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二步,教师请两到三个团队上来为同学们介绍他们的团队共创结果,明显分成两种观点,或支持李厂长,或支持王厂长,纷纷提出自己的理由;第三步,教师在肯定每个小组的团队共创成果之后,指出他们分析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第四步,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来实施团队共创,将案例背景解析、案例问题分析、案例结论、意见和建议等分步骤详细地展示出来,期间既要提出合理的分析方法,又要指出团队分析中存在的优缺点,帮助全班同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案例分析模式和规范的案例分析格式。团队共创法的实施,从每个小的学习团队到大范围的全班同学,一步一步地展开,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学生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五)运用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互动

现代社会,网络信息十分发达,很多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应积极吸收网络资源,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如QQ、飞信、MSN、博客、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可以弥补平时课堂互动的不足。学生们都是很聪明的,作为新生代的“90后”,他们都熟悉互联网,拥有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通信工具,可以随时获取新的信息资源,他们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因此教师应该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另外,大班教学中存在学生未听懂或未听清的现象,而这些现代通讯方式完全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第二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且可以将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提前,更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在组织行为学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们开通了公共邮箱和飞信群,同时公布了教师的手机联络方式和博客。学生们可以很方便地从公共邮箱里下载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材料,还可以通过飞信和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每个团队的队长和班级的学习委员,他们是教师最亲密的伙伴,他们既能将团队建设和团队共创的成果转达给教师,又能将同学们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疑问反馈给教师,然后教师经过精心地准备后通过第二课堂。在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外时间则是充足的。在课外,教师大胆地运用现代通讯手段与学生实施及时沟通交流,不仅可以便捷地为学生答疑,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行动学习法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首先,大班教学面对的学生人数众多,要想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长期保持是不现实的。在课堂上,通过团队点名教师了解到还是有个别学生不愿意参与进来。因为学生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是社会人,又是经济人,过度依赖团队的学生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一定的懒散性。大教室的音响效果不好,有些学生喜欢坐在后排,看不清黑板、听不清教师的授课会分散注意力,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因为睡眠不足躲在后面补觉。我们认为这些学生不是不能被调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地使用一些教学视频、心理测试、新颖图片、小故事或者小案例,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运用“行动学习法”的过程中会感觉疲惫,特别是当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开始时学生们都不愿意配合,教师会觉得师生互动的激情减弱,辛苦准备的教学内容无法展开,教师开始身心疲惫,进而失去耐性。不可否认,运用行动学习法来实施课堂教学,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教师不仅要消化课本知识,而且要根据课本知识设置若干问题和情境、精心挑选案例和教学视频等材料,并计划好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我们认为,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教书育人放在工作首位,上课前都要精心准备装束,注意塑造良好的气质和形象,给学生们一个精神饱满的教学风貌,在课堂教学时应激情飞扬,讲解知识点时能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运用视频、案例等教学材料能烂熟于胸,分析引导时条理清晰,做出结论能令人信服。总之,教师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来仔细备课,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认真讲课,运用各种通讯手段来参与师生交流,面对学生时要有好状态并传播正能量。总之,“行动学习法”可以应用于《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的知行合一的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适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