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5 03:00:09
导语:在小学语文作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如今这个社会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这些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作业设计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评价三个方面。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现谈谈我在作业设计中的几点体会:
一、作业设计的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
作业形式多样了,学生的选择面也就大了,教学中,可读、可写、可操作等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性。而在作业创作中,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会把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当作一份计划书、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课题。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仍不难发现这样的作业设计: 重复抄写, 机械的死记硬背, 枯燥的题海苦练, 呆板的知识仿效等,试想, 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怎能会主动积极、 心情愉悦地完成? 答案当然是“不”,常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开发潜能,激发兴趣,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教学中完善激励机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课堂上善于驾驭,抓住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难相信, 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于作业的设计上, 学生们定能变“ 被动” 为“ 主动” ,变“ 苦学” 为“ 乐学” 。如教完《夜莺的歌声》课文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伙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学生进行话剧表演,最后评价出表演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精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吧丰富的学生资源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个性。
二、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作业布置的好不好对于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选择范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参与作业,如:如学了《生命生命》一课,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小憩( ) 擎天( ) 撼动( )
②骚扰( ) 茁壮成长(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肃然起敬:
②糟蹋:
3.仿照下列句子造句。
①飞蛾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风筝,任你飞多高也永远受人牵制。
4.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行影不离 昂然挺立 爱慕虚荣 B.无可奈何 极力挣扎 入木三分
C.狠之入骨 走头无路 一模一样 D.喜皮笑脸 三心二义 思前想后
5、课文围绕“生命生命”讲了哪几件事?
6、学了课文,请你也写一篇以生命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两三题做)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能力强的可选择难的做。不过学生们都具有好强的攀比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再上一层。
人和人的个好、能力都是有差异的。 所以我们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 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 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教成文学家, 从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所谓“ 天生我才必有用” , 作为教师, 充分尊重差异,认可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的发展
一直以来,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总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让孩子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把课后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趣味性。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优等生可不留书面作业,让他们发展其他爱好,给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困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让他们得到充分练习,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让优等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困生得到充足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3.作业选择的自主性。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①复述《用奇谋孔明借箭》;②给诸葛亮写一封信;③采访“诸葛亮”、“周瑜”(当然是同学)并写下采访记录;④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⑤选读《三国演义》或有关三国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选作业。因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课前扩展性作业。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可以上网查寻、查阅参考书籍等,整理成“摘抄”笔记。
2.课后延伸性作业。学完课文后,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学了六下的“丰碑”这一单元后,请学生去查找更多的丰碑式人物取去了解,推荐《感动中国》让学生阅读。
3.积累性作业。新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4.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演说交际类作业。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型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注重实践探究,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2.生活实践类作业。“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给语文学习无穷的资源。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汲取语文方面的营养,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语文中学会积极生活。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设计课后作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语文课后作业。让语文课后作业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一、作业最优化设计在时间上的分层
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是相同的,有的学生三下五除二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则磨叽大半天也不能完成。鉴于此,教师就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这样所有学生都能满足各自的学习愿望及能力水平,以此来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的愉悦。有经验的教师的语文作业的设计,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让学习好的学生吃饱、吃好,又要让所谓的后进生能吃得了,消化得了,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茁壮成长。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课文,鼓励学生做成词卡的形式,拿在手里,在回家的路上可以继续背,直到熟练为止;要求第二天交的作业,教师心里知道有些学生当时完成不了,对一些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后进生的作业质量和书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后进生形成一种习惯:反正过几天教师就不再收作业了,以致形不成良性循环,给后来的教学工作留下了很大的隐患。由于分层作业保证了学习的时间,而且布置的作业难度适宜,学生还可以选择自主,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增加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完成作业中有了乐趣的体验,所以教学的效果就明显好了。
二、作业最优化设计在分量上的分层
学生的作业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经验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能提前预判哪些学生能完成,哪些学生完成不了,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智力好,学习能力强,掌握知识快的学生,可增加作业量让他们吃饱;而对那些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就可以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大家都知道,每上完一课,课后的基础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最优化地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内容,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如古典诗词的背诵练习,一般情况下要把整首诗词背诵下来,可对部分学生重点要求他们只记住那些千古名句,其他的可以记也可以不记。但对于那些记忆力超群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课外的经典名篇都是可以选择的对象。因此,最优化的作业和练习要求,是教学中必要的手段。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有目的地设计了作业:(1)默写课文中的词语。(2)背诵描写桂林山水的片段。(3)上网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4)按课文中描写漓江水特点的排比句式,仿写练习。(5)仿写一篇描写家乡山水的美文。我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让他们自己选其中的三项来完成。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可以只完成前两项内容;学习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学生,完成五项作业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分层作业的优势所在。有的教师不管不管三七二十一,布置的作业统统完成,这种作业谈何优化设计?作业的设计不是最优化的,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要么被限制,要么被抹杀,由此可见作业的优化设计是多么重要。
三、作业的最优化设计在难易上的分层
我布置作业知识水准,其难度一般情况下是高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的,而且是开放性的作业,这种作业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培养他们探究和思考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才会对作业产生兴趣,否则,学生极易在心理上产生抵触,不好好完成作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针对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目的性地制定发展目标,给学生搭建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就可以把作业设计成难易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答题,这样,就像“车走车路,马走马路”一样,谁有谁的作业,大家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的愉悦。学生在学了《猫》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收集有关描写小猫淘气的语句。(2)找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语句,并体会其表达作用。(3)模仿课文的写法,选择一种你最熟悉的的小动物,写出观察记录,要做到真实感人。这样的作业,就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可以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更高要求的作业,来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把握作业的质和量,注意不同时间段的作业内容,注意因人而异地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到难易适度,数量可控,那我们就可以说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做到了最优化的设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马玉琼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心小学
一、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
教师设计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很重要,因此,以下的几种方法将充分的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状。
其一,作业的锻炼目标明确。课外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关键性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明确了这一点,老师就应该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考虑到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三者保持一致,重在研究作业的有效性设计问题。同时,在设计作业之初,老师个人必须清楚自己设计的作业内容重点在锻炼学生哪一方面内容,或者帮助学生掌握哪方面的知识,只有明确了这些相关性内容,老师所设计的作业才能目标明确。
其二,作业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形式。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后作业内容,只有老师设计的作业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的外在形式,学生才愿意去完成作业。比如说,在教完《燕子》这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请学生根据课文画一幅画,或者请学生根据课文制作一张剪纸。这类的作业看似与语文没有关联,事实上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上课教师所说的重点回忆一遍,这样就起到了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亦或,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口头性作业,这样既解放了学生的课下玩耍时间,也丰富了作业的形式。
其三,作业任务量适当化且体现知识能力的结合。现阶段,小学教育十分提倡“减负增效”,即在减轻作业任务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应该和别的代课老师一起商量探讨,在保持训练效果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并体现能力和知识相结合的结果。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秉持差异设计的方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优等生和学困生都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让不同层次学生均体会到学习的喜悦和成功,享受别样的精神体验。再者,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以考试为目的,所以作业呈现出明显的枯燥、无聊乏味的色彩,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调节作业的平衡状态,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将小组合作的作业穿插在平日的作业设计中,完善学生的作业完成方式。
二、总结
总的来说,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问题确实处于一个不乐观的状态,大多数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存在较大问题,亟需要尽快改进。因此,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该超越文本范畴,保持作业内容的灵活多变,将单一的知识训练转变为多元、综合且创新力极强的训练,给学生奉上一种新颖高效的课外作业。
作者:李禹默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实验小学
1表演表现型作业的设计
【案例】:执教完《牛郎织女》这篇课文之后,笔者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表演表现型作业:要求他们自由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小组将课文改编成一个短剧剧本,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次课本剧表演赛。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每个剧组都希望可以在比赛中大显身手。几天后的表演赛上,同学们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精彩的表演,仔细听,你能发现剧本中很多对话都是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且合情合理。表演表现型作业有效突破了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可以给同学们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他们增强完成作业的兴趣。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对于表演表现型作业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次作业完成后很多同学都希望我们能多设计一些这样类型的作业。同学们的要求亦有效激发我们对设计表演表现型作业的信心。
2专题搜集型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学生应该“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适时的设计一些专题搜集型作业让学生来完成。所谓的专题搜集型作业主要是指围绕某一个特定专题,要求同学们利用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网络等多种渠道来搜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案例】:去年暑假,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专题搜集型作业让学生利用假期完成——围绕《走进叶的世界》这一专题,要求从叶的形状、颜色以及功用等方面对叶展开调查和研究,并且呈现出一份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开学的时候,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让人颇感惊喜。作业的内容详实,形式多样,其中不乏有图片、标本、说明和实验数据等。并且几乎所有同学都对作业的封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由此我们可以充分看出他们完成该份作业的细心。有同学表示:“在整个暑假我不断地找资料,问别人,撰写研究报告,真的是花了好多时间,不过我并没有感觉到辛苦,通过这次作业的完成学到了好多知识,非常有意思。”专题搜集型作业的设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过程,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信息搜集的相关知识,更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
3社会实践型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语文学科是最容易和我们的社会生活有效联系起来的学科之一。而社会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亦可以成为连接语文课堂和社会生活的坚实桥梁,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案例】:学习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笔者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社会实践型作业:要求同学们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我们生活周边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找出有效解决对策,并用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业布置下去之后,结果让笔者感到非常欣慰。例如,通过调查,有的同学发现河流中很多鱼发生了大面积死亡,这都是由于污水所造成的。追溯源头,原来最近水稻田里发生了大面积的虫害,因此农民在水田里喷洒了大量农药。农药融入水中造成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由此学生提出这样的对策:研制一种新型农药,让水体不受污染,同时又可以有效除虫。虽然对策不见得目前可以实现,但是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会走向社会。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多设计一些社会实践型作业,让他们早日增强对社会诸多现象的了解,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铺平道路。通过社会实践型作业的完成亦可以有效巩固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4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作业设计形式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游戏型作业、分层型作业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允许多种作业形式的存在。不过,不管是何种作业设计形式都应该以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应该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准绳。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一定会呈现出更高的有效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优化我们的作业设计,设计出多种类型的语文作业。
作者:俞瑞军
1.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生活化实践的方法分析
1.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作业设计
语文家庭作业生活化的实践是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积累和教学经验得到的一种高效的语文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创新作业设计,也能够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生活。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体验初步设计和确定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结构、框架和形式。接下来,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内容、形式确定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类型,学生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进行练习即可,学生会在轻松的环境中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家庭作业的布置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后,教师要对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生活化实践坚持下去,并且在时间的过程中要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对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以便及时改正、完善和创新,接近生活,精彩语文——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生活化的实践江苏省扬州市江都郭村镇塘头小学朱晓凤进而获得更大的提高。
1.2布置生活实践性强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
语文取之于生活也要用之于生活,教师要秉承这一理念,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生活应用水平。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布置语文课文抄写、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题等作业,学生就不能体会到语文实践的乐趣和生活化作业的趣味性。因此,在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生活化实践和尝试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实践性强的家庭作业,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例如,在学完一篇故事型课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亲身经历的,仿照所学课文写出一篇作文,并且要感情真挚,贴近生活。这样的作业可以充分考验学生的语文实践性和语文知识的应用水平;在母亲节或者是父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写信,学生要将自己想要对父母亲说的话,自己曾经犯下的错以后今后如何改正写在信里,告诉父母。这是一个生活性很强的语文作业,孩子用写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不仅仅拉近了父母和孩子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会爱上写作文或者是语文学习。因此,实践性和生活性强的家庭作业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2.3拓宽思路丰富作业的设计形式生活化的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事实多样的,这样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完善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多样的生活化作业形式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观察写作型作业。教师在对课文讲解完后,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课本中描写的这一事物,看看是否和课文的描绘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的话,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写出来和学生以及教师分享。例如在学完《春》这一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或者是回忆春天到来的时候的景象,在对比中找到自己独特的角度,写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看法。第二,课外阅读型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在课外阅读后,教师可以在课上询问学生的阅读感受,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体会和全班人分享。学生也可以将感受写成读后感,供大家传阅。第三,动手实践型作业。动手实践型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学习完一首古诗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古诗中描绘的景象画出一幅景色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提示将自己体会到的情境呈现在纸上,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力。
2.总结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生活化实践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和教学的创新活动,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能够克服传统作业布置带来的弊端。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要通过认真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朱晓凤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郭村镇塘头小学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在假期里家长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宝贵的寒暑假可能会白白浪费掉。学生不仅学不到新的东西,就连学过的知识也可能会忘得一干二净,进而会影响新学期的学习。当然有些家长管得太严,给孩子安排了过多的补习班和兴趣班,挤占了孩子大量的时间,不仅让孩子疲惫不堪,而且也失去了假期的意义。因此,教师合理地布置假期作业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布置假期作业才能让学生在假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呢?
一、练字关要注重描红,提高描红的实效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在考试时做错题一般不是不会做,大部分都是粗心造成的,而练字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耐性。写字教学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教师在平时就应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字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把他们的作业展示在教室的墙上,同时对于那些写字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还要定期评选出“最优秀奖”“进步最大奖”,并请这些学生讲讲他们写字的心得等。来自学生中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可估量的,这样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主动练好字的积极性。写一手好字,受益终生。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给学生讲明白练字的好处,并要求大家按照要求,每天写一两页的描红练字。
二、先温故后知新,形式新颖效果好
假期作业的设计不能简单地布置一本书或所有的学生都一样,应根据班里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作业的价值。虽然这样教师的任务可能要增加许多,但却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喜好,最好能通过变换形式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首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作业,比如每天复习两课的生字、每天读一两页书、每天根据书上的词语写一两句话(内容可以不做要求)等。其次,对于年级高一些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例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假期作业的量及具体完成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
三、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语文。写日记可以让学生将丰富的生活储蓄起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记日记,学生可以把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感想和见闻有选择地、真实地记录下来,同时,还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以及丰富的语言素材,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记忆力。学生认真写好日记,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探索兴趣,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生活中的乐趣,养成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多了,就会自然地发生联想,联想多了,自然就乐于动脑筋去进行分析、比较、思考。总之,坚持写日记会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其实,每篇日记其本身就是一篇作文,坚持记日记有助于学生在作文时做到内容充实、情真意切,切实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学生要坚持每天写日记,要把写日记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项任务;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积极思考、多练多写。
四、引导学生读课外读物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规定假期需要阅读的课外读物,并要求写出读后感,摘抄积累读物中的一些优美的好词好句,并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尝试将好词好句用在作文中,以便给文章增添色彩,使文章得以升华。
五、与家长沟通,建议多带孩子出去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有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或旅游,只有见多才能识广,才能去搜集更多的丰富的素材。且出去旅行或参加夏令营还能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学到一些常识,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应变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得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够去亲自体验野外生活,体会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培养团队协助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作业只是对家长的一个建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要视情况而定。且教师需要绝对提醒家长的是:绝对不能允许小学生独自出去旅游,因为小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均不足以应对临时发生的事件。另外,也可以建议学生参加一些义务劳动或鼓励学生主动走到户外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之类,并以安全第一为准则。
六、为学生推荐电影,开展新形式的励志教育
假期中让学生适当地看几部电影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筛选和引导。我一般都会给学生推荐这几部经典电影:(1)《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比较适合青少年,尤其是缺乏自信、对自身潜能认识不足的青少年;(2)《卡特教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篮球教练率领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们为梦想而作战的故事;(3)《追梦女孩》,由碧昂斯主演,讲述的是三个黑人女孩踏上充满未知的星途,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4)《听见天堂》,讲述的是一个热爱电影的盲童选择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记录他生活的点点滴滴。
作者:邱书英 单位:河北省临西县姚楼校区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
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比如在上完《特殊的葬礼》一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让学生自选一题。A、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你通过调查,查阅资料,写一篇建议;B、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写一篇悼词;C、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还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如和爸爸妈妈一起办一张环保小报,一起分角色朗读一篇课文;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等。甚至放手请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选择作业,自主定量,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的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2、做资料卡。在学一篇课文之前,我留预习作业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卡的大小要求是一样的,卡须有一定厚度,以便学生整理保存,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财富。不要小看学生做成的这张小小资料卡,它里边可渗透着孩子们不少的汗水。如在搜集之前,学生得先会质疑,我要搜集什么?搜集什么的问题解决后,第二个问题马上来了,到哪里去搜集?这时学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搜集相关资料的渠道是很多的,如可以到图书馆、上网、问周围的人等。从中,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锻炼。
3、观察体验。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燕子》一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我给学生布置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春天景色描写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植物,从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热爱的感情。
4、画图想象。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例如,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学生从中也切实感受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深远的意境。
5、排演课本剧。对于一些思想教育性很强,故事生动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学生编课本剧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很好的机会。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制一些简单道具,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学生就得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为了排好课本剧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这项作业很花工夫,但学生对排演课本剧作业非常喜欢,例如学了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后,学生就试着把这个剧本演一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兴趣浓厚。
6、办小报。办小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很好的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一个大舞台。如学习了《黄山奇松》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黄山各种风景名胜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黄山知识知多少”的小报展览。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视野。
7、课外阅读。其一,指导学生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在学完《虎门硝烟》一文后,让学生阅读有关“虎门硝烟”的这段历史再将其介绍给其他同学,培养学生搜集、应用信息的能力;再如学习《三顾茅庐》等名著中的选文时,可鼓励学生阅读其原著《三国演义》,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其二,指导学生阅读其他各类书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诗歌等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学生实践性作业形式很多,这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巩固完善与创新,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的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三、联系学生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查阅有关资料,对所熟悉的周围环境,人物等进行调查活动,了解生活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学习身边的榜样。这对丰富学生的阅历,学会与人相处很有帮助。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另外,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有必要采取新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等纳入评价内容。这类实践性作业的评价,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教师要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一、对“语文的有效教学”的思考何为“语文的有效教学”?我认为归根到底就是让语文回归本质,回归自然。“语文,心灵的一泓清泉”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为应考而教学,是教育的功利主义行径。为教改而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形式主义的表现。语文,从人类生存的本能来说是工具,他让人在生活生产中交流;从人的最高需求来说是心灵的清泉,他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寄托。回归语文本色才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的源泉是生活。而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活体现。只有让语文的教材、内容等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生活中延伸发展,用生活将课堂知识、课外知识连为一体,语文方可闪烁他独特的光芒,而知识的反馈则要取决于作业的设计。二、对“语文作业有效完成”的思考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生的作业已不再是仅仅限于巩固知识的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作业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使学生在“趣、活、乐、实、广”中拓展知识,增强学习技能。但是,我们发现: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会出现一刀切的局面。换句话说,也就是作业针对了学生的全体,而没有再一次去面对学生的个体,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有的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有的学生却是“消化不良”。究竟什么样的作业才会对学生的发展更加有效,我们如何去摆脱这种现象的存在,成了摆在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难题。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教师简单的硬性的给学生布置作业,会使不少学生在做无用功,从而造成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过重。反过来讲,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的作业充满了兴趣,你布置的作业再多,学生也不会感到疲倦,若学生对这门课的作业不感兴趣,你布置的作业再少,学生依旧不愿意做。针对这样的情形,语文作业就应该大胆地进行改革,消除“一刀切”、“量大”、“作业时间长”、“作业枯燥”、“达不到作业要求”的等现象。三、对“确保学生成功率”的理解“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由学生的成功率来衡量,也就是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比率有三种难度水平: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任务。研究表明,产生高成功率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极汲取的态度。有效作业设计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设计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综上所述,目前,很多老师针对语文的有效教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学习方法的有效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反馈等,但是对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几乎没有研究,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有效教学中的缺失。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对中年级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让学生确保作业的成功率与高效率,从而达到学生的有效学习。概念的界定“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是指在布置中年级语文课堂与课后作业时,先对同一样作业设计出“高、中、低”三个层次的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最后根据对应的要求完成后进行对应的分层评价。实践的目的与意义一、确保学生作业的成功率与高效率二、让学生达到有效学习的效果。实践的方法一、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作业的分层练习经过了低年级的学习过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整个班级中处于什么水平都有了大概的定位,小部分学生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是通过平时同学、家长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也基本上能够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中年级的语文课文大抵分为“写人、写事、写活动、写物”等几大类型,学生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中年级语文作业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也有规律,固定的几大类型学生心中还是有数的,所以学生基本能够确定自己喜欢做什么类型的练习。综合以上两大因素,大部分学生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类型、什么程度的作业,在我将每一项作业设计出不同的难度系数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身学习水平与能力的难度练习,也可以自由组合难度,达到超水平的发挥,增加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例如:我在上完了《他从火里跑出来》一课后,针对课后的“语言直播厅”一栏中的“了解诺贝尔”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共分为三个难度。难度A的作业:通过朗读教材上的课文,向家人叙述“诺贝尔”与“诺贝尔奖金”的关系,完成后请家长签字;难度B的作业:查阅并摘录关于“第一届诺贝尔奖”的有关资料并与同桌交流,交流完请同桌签字;难度C的作业:查阅“中国有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有关资料,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可以小组分工合作)同时在中队十分钟队会中交流,请老师与语文课代表共同打分。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条件,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分工合作,一个负责查阅资料,一个负责撰写报告,一个负责对报告润色修改,一个负责誊录,个个做得有滋有味,而且我并不指定由哪些人完成哪类难度的作业,相信学生自己会挑选在自己能力范围的作业,即便有的学生选择了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作业,我也只是鼓励他去问比自己能力强的同学或提醒他与别人合作,在别人的带领下,相信他的能力会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这样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做作业,会非常有兴趣;会坚持到底;会随时审度自己在这项作业中的能力地位,既而自己选择调换作业难度或继续克服此项作业的难度;会团结合作;会有自知之明;会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老师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有效教学。二、对作业的分层设计中年级语文教材每单元分为“课文、作文、综合练习”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独立的作业类型,作业看上去错综复杂,灵活性大,但是实际上有共性,每一部分作业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于是我把这些作业罗列了几大类型;分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大类,每大类的作业又分层设计出A、B、C、D不同的要求,供学生自由选择。具体设计如下(见表):必做题选做题课文内容难度抄默理解圈划积累拓展A在写字本上抄写新学的字词用各种方法理解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划出特殊字词(多音字、特殊类型词等)灵活运用词语(如:造句、词语拓展与归类)此类题基本根据“语言直播厅”的内容制定要求,由于内容来源于生活,灵活性比较大,要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制定不同的目标。B在默写本上默写新学的字词熟读课文,分小节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摘录精彩词句C1、联系以前的知识,把学过的词语与新学的词语进行重新组合,整理出没有学过的词语,并查字典理解意思。带着文章后的“阅读芳草地”的问题读课文并尝试口头回答圈划出文章的重要内容并做笔记课外阅读相关类型题材的文章D课外阅读相关类型题材的文章并写读后感作文内容难度列提纲写作评价A老师给提纲由老师批改草稿后誊写由老师写评语B根据老师给的提纲进行补充完善自己修改草稿后交由老师修改,最后誊写由学生自己写评语C自己列提纲自己邀请作文能力强的同学帮助修改草稿后誊写自己邀请同学写评语D组成学习小组互相修改后誊写自己邀请同学写评语并写出阅读同学评语后的反思综合练习内容难度练习积累基础性练习卷语言实践活动提高性练习卷A完成书上的基础练习(包括书写与口答)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章节与古诗做完后交由老师评分此类题基本根据“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的内容制定要求,由于内容来源于生活,灵活性比较大,要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制定不同的目标。做完基础部分后交由老师评分并写出失分反思B完成书上的阅读练习(包括书写与口答)背诵本单元的课文、古诗与名言做完后交由老师评分后写出失分后的反思做完阅读部分后交由老师评分并写出失分反思C由老师评分后写出失分后的反思与改进措施针对本单元出现的失误,写出在下一单元的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内容与措施从上表出可以看出,无论是作业要求还是同一要求下的分层能力要求,都比较灵活,自由选择的空间也比较大,这就是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灵魂:“自主、自由、绝对集中又相对自由”。语文在生活中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的,语文作业就要体现出“活”。“活”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具有生成性,让学生不但动手,还要动脑,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为他们服务。“活”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对语文作业充满期待,从活学中可以活用,从活用中找出方法,使学生无论从头脑还是动手的能力都有提高。三、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学生有了选择作业的能力,也有了作业的内容选择,那么应该怎样更好地指导学生选择作业呢?我在引导学生选择作业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强制与选择相结合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懒惰,明明有能力完成比较难或复杂的作业,但是怕苦怕麻烦,就尽挑简单的内容完成,针对这样的学生,我就根据平时对该学生学习能力的估计,坚决要求他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敢再“偷懒”了;又比如有的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有对此项作业有强烈的兴趣,有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好胜心,他们往往会选择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作业,结果不是完不成就是完成得十分困难,甚至完全偏题走题,针对这样的学生,我允许学生重新选择或请求帮助。2、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刚开始实施作业的分层实践时,学生有的只选择必做题,认为选做题是给优秀的学生做的,自己没有能力做选做题;有的学生只选择选做题,认为只有做选做题才能显出自己聪明,能力比别人强。针对这样的现象,我首先解释必做题与选做题不同的效果,及时提出只有一起做才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并对不同等级的要求也做了解释,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等级的要求,不允许学生单调地选择作业内容。3、单一要求与复合要求相结合在“抄默”内容的选择中,经常有学生互相竞赛,看谁掌握的词语多,他们就既完成A级要求(抄写)又完成B级要求(默写)还完成C级要求(查阅字典,整理组合没有学过的词语),锻炼了拓展学习的能力。又比如在完成“语言直播厅”等拓展类的作业时,学生往往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分工完成后再进行整合,在完成的过程中既完成了自己负责的这部分知识,又学到了其他同学负责的那部分知识,其学习能力是综合的。针对这样的选择方法,我会肯定其态度,并继续鼓励,在班级中发扬光大,久而久之,班级中就出现了“你追我赶”的现象,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满足单一地完成要求了,开始探索与掌握怎样复合完成作业要求的方法,这是我最乐于见到的。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丝毫不觉得累,丝毫不觉得是负担,反而乐此不疲。让学生“乐做”是一门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使学生“乐做”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一种高水平境界,因为快乐是做人的根本,快乐也是学生学习所要收获的根本,试想一下:如果在学习中学生没有感到快乐,没有感受到知识带给他们的欢乐,可想而知,他们怎么会对作业充满兴趣又怎么会努力学习?4、“广”与“深”相结合语文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运用与拓展。因为作业的内容来自于生活,所以不管要完成此类作业中哪个级别的要求,都涉及到各种学科、各种领域与各种能力的运用。比如“了解海洋动物”这一实践活动,A级目标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海洋动物,B级目标是了解哪些海洋动物正濒临灭绝,C级目标是写一篇《保护环境、保护海洋动物》的文章。这些内容的完成涉及到“查阅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运用,完成一项目标有的需要上网,有的需要去图书馆检索,有的需要电脑打字,有的需要“列提纲——写作——修改——打印”的系列过程,涉及的学科除了语文还有自然科学等领域,一项作业的完成就包括了多项能力提高与多种学科的整合,其“广度”与“深度”正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可见,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语文知识,还是一个提高和拔尖的过程。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注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的面是不一样的,语文作为一门跨学科性质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整合性,与任何一门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语文作业需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作业的设计不只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跨学科的魅力所在,使学生在“广”的基础上享受语文“深”带来的乐趣。研究成效通过三年级一学年对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我带教的班级有82.6%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语文作业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作业不再枯燥无味,并且喜欢做语文作业,尤其是喜欢做一些具有提高和开放型的作业。老师也减轻了批改作业的负担,而学生在语文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效果也大大地提高了。我将继续在四年级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对语文作业设计。综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如果我们只把它作为一门学科去枯燥的讲授,很自然的,学生就会对其失去兴趣,当我们把语文作业单纯的概括为机械操作,学生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相应的语文的成绩自然无法提高,教学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作业也就无法发挥它应该起到的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作用。我相信只有在基础巩固的基础上做一些“少而精”的作业,提高知识技能,扩大知识面,挖掘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相信学生一定会爱上语文,爱上语文作业。反思到目前为止,每一天的语文作业的设计还是由老师设计的,老师的主观性限制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更快、更高地发展,在今后的作业设计中,我将逐步指导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最大程度地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生应该对它充满兴趣,而这种兴趣应该来自于自身对语言的热爱和乐趣。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孩子从小就接触到它,于是对这种语言就会产生抗体,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作为语文作业应该有一定的趣味性,适时在语文作业布置中,从各个方面分层设计,提高语文作业的完成效率。“布置作业是老师的事情”。我想不止一个人是这样想的。难道作业真的是老师说了算吗?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最具有发言权。中年级的学生一旦在低年级打下了夯实的基础知识后,就开始更加喜欢开放性的作业。他们就是希望机械性抄写的基础作业少一些而课外拓展性与能力性作业丰富一些。学生一旦爱上分层次的、分要求的语文作业,那么作业就不再是做给老师看的,而是会取得应该有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出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可以提高自身素质的合理的作业。关键词:语文的有效教学、语文作业有效完成、确保学生成功率、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思考与实践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课外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来,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
下面就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谈谈我的看法。
一、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
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
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2、问题答案的绝对性。
在传统作业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3、作业形式的单一性。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4、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
许多老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5、作业完成的封闭性。
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
6、作业评价的片面性。
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
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二、语文新课程标下作业设计的特点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
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②、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③、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④、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新性: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当然,重现式的语文作业设计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3、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展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由水平上的发展。”
5、人文性:
教师平常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
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一、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原则
(一)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作业没有一点新鲜感与趣味性,每天只是抄抄写写,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自然会逐渐降低。只有趣味性的、新奇的事物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完成的激情,从而使学生主动而快乐地来完成作业,才不会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次愉悦的享受,一件欣喜的礼物。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征与认知规律,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完成。
(二)开放性
现代教学提倡大的教学观,生活的外延就是教学的外延,我们的作业也要改变以往局限于教材的封闭形式,要将视野投向宽广的现实空间,将作业的布置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体现作业的开放性,让作业真正丰富起来,活起来,使得作业成为学生展现个性、释放潜能、飞扬思绪的舞台。
(三)多元化
作业不能只是枯燥单一的书写,而应该成为一个多元复合体,成为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一个凭借。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真正实现多元化,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表达,这样更利于促进学生个性与全面化的协调发展。
(四)层次性
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刀切”的作业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只能成为部分学生的特权。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设计出富有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样优中差各层次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才能达到布置作业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方式
(一)手工作业
小学生动手能力强,设计手工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与绘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愉悦地完成作业。如低年级的生字学习是一个重点,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组词,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让学生一起来制作生字卡片,在卡片的正面写上生字,卡片背后写上拼音,再组一个词。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为卡片设计优美的图案。这样的作业集手工与绘画于一体,极富有新意,学生非常认真地投入到卡片的制作中来。为了让自己的卡片更美观、更清晰,学生在书写汉字时一笔一画,写得清晰、工整、有力。
(二)表演作业
小学生喜爱表演,善于模仿,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完成作业符合学生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寓言故事、童话等,让学生立足于教材,并加入自己的见解与体会,来自主地创编剧本,并进行表演。这样的作业加入了学生的个性元素,非常富有个性特点,是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如让学生表演《坐井观天》,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一起制作头饰。许多学生还续写故事,续写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青蛙最终也没有跳出井来,一直生活在井里;另一种是青蛙跳出来了,看到了外面宽广的天地,开始了它的环球之旅。学生通过形象的表演深化了对文章的认知,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表演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三)体验作业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理解起来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体验型作业可以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深入生活、深入自然,进行体验与感悟,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形象可感的直观信息,丰富思维表象,为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基础。如学习《秋天》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课前展开预习,并深入自然,将所看见的与秋天相关的信息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就能够产生更多的见解与感悟。
(四)调查作业
这样的作业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更加具有实践性,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如让学生走上街头,寻找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当学生将调查的结果交上来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从广告牌匾、宣传标语、报纸、杂志、书籍中找到许多错别字,并总结了许多容易混淆的字词。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五)课外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学会阅读,才能从阅读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对文本的认识,同时可以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而课堂阅读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类作业,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走进文学殿堂,走进书的海洋,在大量阅读中增加词汇、丰富想象、开阔思路。这对于学生口语能力、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总之,我们要改变以往作业布置的单一性、枯燥性、封闭性与机械性,进行全面改革。作业布置方式多种多样,只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高,都可以大胆尝试,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愉悦而高效地完成,促进学生能力的整体提高。(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马君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赵家岔小学
一、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一味地为这些学生布置一些完全相同的语文作业,必定会导致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出现。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方面,广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作业的量度和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一定意义上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在给学生布置写观察日记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进行不同的安排。对于优等生而言,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必须细致观察、具体描写,同时还要对事物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在要求其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还可以要求他们必须做到条理清晰、描写具体;对于差等生而言,教师只需要求其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写一段有条理的话即可。这样,不但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协作能力,还有效地解决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
二、作业的布置要注重探究性
探究是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碰撞思维、发挥潜能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语文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例如,在布置作文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自己制作一本作文集,将自己的作文进行整理,并在每一次的作文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中的优秀作文进行编辑与评选,最终组成一册班级优秀作文集;或者在学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教师适时地安排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或者在一节语文课结束后,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延伸性的作业,如编辑专题手抄报、黑板报,进行书法、绘画创作,交流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需要合作、探究才能完成的作业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三、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实践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往往只注重作业的功能定位,将作业限制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因此作业的布置一直较为重复和单调。然而,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要求,而且枯燥、单调的作业也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多为学生布置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增强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对作业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比如,在学完《燕子》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观察作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燕子的可爱,进而写一篇描写大自然的观察日记。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还可以为自己的观察日记寻找有益的素材,充分抒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如,在教学完古诗《春雨》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从而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诗中的意境。这种实践性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谓一举两得。总之,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布置得当,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对其进行探索,不断丰富作业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使学生在适合的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并乐在其中。(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高宏勋单位:河北省柏乡县南马学区
小学语文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语文作业是学生课下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的关键部分。作业与课上教学、课外活动共同组成小学语文的教学全部。如果只是给小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就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实践性的作业就是让学生把做作业变成一种乐趣,成为学生进行创新、游戏的过程,使减负不再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小学生的个性具有差异性,教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多样化地布置作业。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时,要使作业的内容体现出全面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动起手来做作业,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将知识掌握,保证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作业类型
(一)查阅资料类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选出的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然而,课本课文的外延是很广泛的,教师可以将查阅资料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这种作业强调对学生查阅资料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巩固课上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教师要把查阅资料的方法教给学生,告诉他们查阅的工具,如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查找资料、搜索信息。
(二)注重体验类
体验类的作业需要学生真正地深入某些活动中体验,自己的主观感受更强烈,更能体会从事这些活动的人们的感受,从而理解他们。这项作业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具有推动理解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1.体验父母的生活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只有了解父母的不易,学生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也更爱父母。所以,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些帮助父母做家务或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将自己的感受写成日记记下来。第二天到学校后,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选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陈述,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促进这项作业的顺利实施。
2.体验社会社会是复杂的,但是小学生对社会的理解是单纯的,布置作业让他们多与社会接触,可以增进他们对社会的不同理解,形成自己的个人见解,为日后的加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比如,针对当前社会上热议的现象,让学生做采访。采访范围不必太大,可以是自己的邻居或者熟悉的人,增强学生与其他人的交流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了解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要保持自己对事情和他人看法的正确判断。
(三)实际操作类
实际操作类作业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在“做中学”,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比如,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回家后,根据这一单元的主题,自己制作手抄报,看谁设计得新颖、有创意,张贴在板报栏内展览,让大家都向他们学习。又如,有的单元以风景秀美为主题,每篇课文都描写美丽的风景,还有漂亮的配图。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找一篇同样的描写风景的文章,自己动手创作一幅文章配图,第二天拿来学校跟教师和同学分享。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并没有把它们视为作业,而是像游戏一样有趣、新颖,都非常喜欢,再也没有学生一提做作业就愁眉苦脸。为了完成作业,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文章,尤其到描写性的段落,甚至要读好几篇,才能理解,才能根据意思作画。这样不但让学生锻炼阅读能力,还使学生明白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付出认真的态度和努力的汗水,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二、设计作业注意问题
实践性作业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所以设计时要注意拓宽语文教学的内容范围,让学生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完成实践性作业的效果各不相同,教师要有合理的评价方式,不能只注重个别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不能被忽略。小学语文的实践性作业设计得好,学生必然会喜欢做作业,将作业做得好。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超越课本,将作业方向引向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使做作业成为展示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平台,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些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继续思考如何将实践性作业布置得恰当,还要多向同行业的教师学习,共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范永丽 单位:行唐县安香中心西正小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课标要求,同时也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巧妙设计实践性作业,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主性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实际出发,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作业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性作业:1.学习了《颐和园》你能按游览的顺序画出路线图吗?请试着做一做。2.当一回导游,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听。3.小组合作出一期以“颐和园”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这些自主作业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同时又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完成,他们非常乐意,学习兴趣浓厚。
二、储备性作业
教师在课前要让学生收集学习内容的相关资料,可通过查阅图书、网络下载等途径进行搜集,借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如在学习《跨越千年的美丽》一文时,课前有的学生翻阅了《居里夫人传》,有的在网上查找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上课时学生踊跃发言,交流展示了文本中没有的知识:“在镭提炼成功以后,居里夫妇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等。显然,有了这些内容铺垫和润色,使这篇科普性文章不再显得那么枯燥了,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也提高了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三、情趣性作业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生活的语文作业。学习课文时,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在课堂上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唱一唱等形式各异的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把学生引向一个有趣的文本世界,给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启发其思考,激发其想象。情趣性作业可以设计成表演式的,比如把课文《晏子使楚》《将相和》改编成课本剧。在改编课文、表演课本剧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让学生深入理解的目的。在学习《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时,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分角色进行创新表演。学生经过反复朗读,用心体味,不仅揣摩出了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还在角色表演中加入了动作,丰富了人物的情感体验。在课文快结束时,我又设计了一个拓展性作业:嘎子第二次比赛,他会赢吗?学生略作思考之后,纷纷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接着,我又大屏幕出示原著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比对,当学生发现文章的结局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时,课堂马上变得热闹起来——居然引发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大讨论,让课堂再次掀起新高潮。勇于实践,乐于实践,实践中获真知,这是我们设计作业的目的。这一小小的片段,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及蕴含的思想品质的认识,也真正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探究性作业
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有什么用意?”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很好地起到了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化提高,使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对知识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体验性作业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是一种“大语文”学习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体验等活动,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体验中掌握知识。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体验性作业:整理自己的旧照片,办一个“我的成长”记录册,把自己童年最美好的时光记录下来,并配上插图文字作以说明。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仅了解到了许多生活中必备的常识,而且将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的设计,使作业由枯燥变得有趣,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掌握了知识,让家庭作业更具有实效性。
六、结语
总而言之,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设计时,教师要对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顶层设计,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作业这一载体激起求知的欲望,充分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充分感悟语文的魅力。
作者:周秋霞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
一、尊重差异,预习作业可多可少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进入高年级以后,在语文预习作业的布置上,如何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进步又不感到枯燥乏味?我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给他们选择的权利。通常每次新授之前,将预习题目根据难度指数划分,以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解决课后问题三个层次呈现,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取了好听的名称。其中“星星题”是最简单的,通过使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在写字本上抄写新学的字词。
二、面向差异,完成练习可快可慢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接受和掌握知识也有快有慢。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难度大的后进生受不了,难度小的优等生吃不饱。量多对优等生如鱼得水,一挥而就;对后进生会弄得焦头烂额,最终还是完不成任务,达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业时,应灵活地面对不同学生,从难度方面给予不同的分配,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
三、分析差异,习作训练可难可易
如每次上习作指导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目要求,确定写作对象,选择写作素材,安排好习作的结构,然后着手写习作草稿,并提出四条建议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首先是习作基础差的学生,建议参照习作范文进行仿写,开头结尾可以借鉴,只要把中间典型事例更换。其次是由学生根据黑板上老师列出的写作提纲完成草稿,由老师批改草稿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评价建议进行草稿修改。第三,是让学生自己列出写作提纲,写完后邀请老师帮助修改草稿后誊写。最后一类,同是习作能力强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独立完成草稿后互相修改,自己邀请同学写评语并写出阅读同学评语后的反思。这样的分层可以给基础好的学生创造同伴学习机会,给发展型学生一定的指导,给困难型学生减缓习作的难度。有了例文的引路,学困生容易上手;有了教师的指导,发展型学生也有了信心;有了同伴的互相合作,拓展型学生更加游刃有余。因为习作训练进行了分层指导,学生对习作消除了畏难心理,提高了学习习作的自信心。
四、利用差异,实践作业倡导合作
例如,学习《师恩难忘》一课后,笔者布置了以下实践性作业:
(l)搜集赞美老师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排练诗歌朗诵,作为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节日礼物;
(2)可以自制贺卡,根据贺卡图画,仿写歌颂老师的诗歌,好朋友之间合作完成;
(3)可以通过采访班级中的同学,用日记形式记录一件老师关心同学的感人事例;
(4)可以由一个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庆祝教师节”主题小报,由小组长列出任务,大家各自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完成,可以是排版、写美术字、画画、查资料、摘抄等。学生在这样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做作业,会非常有兴趣;会坚持到底;会随时审度自己在这项作业中的能力地位,既而自己选择调换作业难度或继续克服此项作业的难度;会团结合作;会有自知之明;会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老师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有效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教育资源。我们要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上,巧用这种差异,使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切实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作者:朱桂英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新庄小学校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运用多种方法,如演一演、尝一尝、唱一唱、画一画、编一编等,变传统作业为趣味性作业,从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作业的设计既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又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如学了修改病句,可以设计趣味游戏题,让学生成为“小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等。又如,学了《巨人的花园》后,教师可将其改编成童话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演一演,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设计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设计一些探究的题目,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这既可以拓展课文内容,开放教材,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作业:课文中小女孩最后有没有和奶奶幸福生活在一起?若是小女孩生活在现代,她的境遇又会如何,与课文中的结局不同吗?这样的的作业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思路,也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生活在当今社会是何其幸福,使他们学会了珍惜。
三、设计分层性作业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他们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其自身性格、学习状态、基础知识、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接受知识的速度、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应承认学生的这种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作业,切忌搞“一刀切”。要确保优等生“吃得饱”,能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确保中等生经过努力,就能体验到成功;确保学困生不觉得要求高而产生挫败心理,进而惧怕语文。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配作业时,我们不能强制要求学生必须选择符合自己层次的作业,尤其是对学困生,在他们完成符合自己层次的作业后,也可以挑战更高层次的作业。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得到锻炼,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如对于字词练习,中等生和学困生除抄写生字、新词外,还可自抄一些自己平时易错的字词,对于难度大的作业可允许其少做或不做;优等生可以自己选择性地抄生字新词,多做些灵活性的作业。又如预习作业,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只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分段,想想段意等;而对优等生还可增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后思考习题,围绕中心体会重点词语,欣赏、评析佳词妙句等作业。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
语文作业的设计也应开放,开放性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开放性作业,一是要做到观念开放,树立大语文观,整合各科的课程,立足课本,放眼课外;二是作业内容要开放,有旧知与新知相联系的,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还有学习与活动相“接轨”的;三是作业形式要开放,摘、录、写、画、唱、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需要自由选择;四是完成作业的方法要开放,查阅、访谈、观察、实践、操作……可独立,可合作。如在完成一篇有关保护环境的作文前,我们就可以设计“城市的环境变化”这个开放性作业,它的内容广泛:绿地建设、住宅条件、道路铺设、河流整治、气体排放、空气指数……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多种,上网浏览,收看电视,翻阅书报,甚至可以实地游览。学生在有选择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新。
五、设计实践性作业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知识不断更新、层出不穷的今天,布置实践性作业尤为重要。它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作业。对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联系学生生活,将作业拓展到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扮演农民、小记者等角色,参加养鸟、种花、制作、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后,教师可结合本地盛产作物,给学生布置一道采访题:要求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附近果园、菜厂的老板和员工,以《我爱家乡的__》为题,写一个片断。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还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情感,真是“一举多得”。
六、总结
总之,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优秀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不断探索、研究,寻求更多的作业设计方法,优化作业设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学会应用语文知识,提高其综合能力。
作者:耿永枝 单位:河北省宁晋县贾家口学区黄儿营西村小学
摘要:作业的趣味化设计不仅要紧跟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体来说,作业设计不仅要把握好度,以减轻负担,体现其趣味性,还要注重设计的人文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要注重设计的多样化、层次化、综合化、生活化和策略化,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趣味化设计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于教师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活动的设计和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今天,我们在不断探索研究新课改的时候,只是停留在对新教法和新学法的研究,对学生作业设计与作业练习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不够,甚至忽视了作业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以至于课改理念很新颖,教法很灵活,学法很实用,作业设计却很死板,如字词重复抄,试卷大量做,作业设计脱离实践等。这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显得格格不入。呆板落后的作业设计与灵活新颖的教学新理念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繁多无味的作业中消失殆尽。因此,优化作业设计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呼唤具有新理念新教法的教师,也呼唤更具灵活性、技巧性、趣味性、实践性、人文性、创新性的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下面笔者就语文作业的趣味化设计提出自己的一点策略
一、多样化设计,让作业妙趣横生
小学生的生活精彩纷呈,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抓住有利的时机,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业设计除了涉及到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作业来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外,更要涉及到画画、观察、搜集、操作、竞赛、表演等方面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让每项妙趣横生的作业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寓学于乐,寓做于乐。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设计观察性、竞赛性、游戏性、实践型、开放型,灵活性、表演性的作业,把语文技能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渗透于各项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让学生画一画雪地里的小动物们的作品,并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在雪地里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学习《车的世界》时,提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车的图片,在上课时交流展示;学习了《贺年片》后,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意、设计贺年片送给长辈、老师和朋友。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且注重了作业的灵活性、人文性,有利于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趣味化设计,让作业相映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教师设计作业就要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尤其是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既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还要遵循语文的学科特点。小学生喜欢游戏、猜谜语、讲故事以及表现自己,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如在学习开放识字单元时,设计词语接龙、开火车读词语、汉字听写比赛等游戏性的作业,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积累字词的兴趣,而且避免了机械抄写词语、重复认读词语、枯燥学习字词的落后的作业形式。很多学生喜欢发挥想象讲故事,学完了《乌鸦喝水》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或续编故事,来满足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的愿望,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通过教师趣味化的设计和学生活泼有趣的完成,使教与学相映成趣,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使学生得了极大的解放,使每个学生在趣味作业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层次化设计,让作业趣味无穷
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水平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分层设计个性化作业。如在学习《天鹅大虾和梭鱼》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可让喜欢朗读的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故事;让喜欢讲故事的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喜欢搜集材料的学生搜集与课文主题“合作”有关的其他故事,并和同学一起交流;让喜欢画画的学生画出三个小动物用力拉车的图片,并分析大车未动分毫的原因;让喜欢动脑筋写故事的学生,续编故事“三个小动物明白了合作的道理后,他们是怎样拉车的”。这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形式就从不同的方面学习和巩固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四、综合化设计,让作业趣味盎然
小学语文课本所涵盖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精细的设计,既能实现学科间的无缝对接,又能让作业趣味盎然。如学习《村居》这首古诗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古诗,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等能力;学习《做最好的你》时,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树立自信心的锦囊妙计,帮助身边的朋友树立自信心;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开展“诚实守信伴我成长”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活动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
五、生活化设计,让作业趣中有乐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实现其趣味化,就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对学习语文才能产生亲切感和亲和力。如学习《秋天到》后,可要求学生到校园、田野寻找秋天的足迹,观察秋天的变化,交流自己看到的秋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让他们去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在观察与交流中体验生活,获取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语文课程标准》的不断变化和修订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作业的优化设计也有了新的期待,对语文教师作业的设计赋予了一定的高度。只有设计出灵活性、技巧性、趣味性、实践性、人文性、创新性等形式多样的作业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作业的趣味化设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让作业更加趣味化,才能让作业变成孩子的新期待!
作者:邓丽琴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