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02:43:07
导语:在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一、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参与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建立,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与探究性学习,以“学生本位”为根本原则推进小学语文的改革与发展。在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的基础上,鼓励小组成员提前预习课文,争取在小组内部发现并自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教师提问检查的方式,既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可以在班级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为小学生实现全方位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使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密切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使学生明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教师可以实行“生活化”教学模式,努力拉近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语文教学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实用性。如教学《美丽的小路》时,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去公园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师可以适时向学生提问“公园漂不漂亮?”“这里的小路干不干净?那这里如果有水果皮呢?”“下次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看到路上有垃圾,你会怎么做?”等,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纠正生活行为,又有效扩展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与综合素质。
三、实施“情感激励式”课堂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意见与看法,特别是要信任与尊敬班级中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逐渐转变对语文学习的态度,调动学习语文知识的潜能与热情。其次,教师在了解到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困难后,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学生一定可以克服困难与取得进步的绝对信任,让每一位学生以饱满、昂扬的态度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如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如某一句写得很精彩,某个词语用得很精准等,同时要以中肯、真诚的沟通方式为学生提供进步与改进的意见与建议,这种教学法能够减少学生对写作教学的恐惧感,给予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情感期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完善和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熟练地运用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构建轻松、和谐、平等、自由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作者:黄竞清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范罗冈小学
一、结合课题组教师的评价
小组之间的评价和个人的自我评价,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得分,进行改善性的教学。语文课程的评价标准可以结合“听、说、读、写”来进行,听———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情况,是不是整节课堂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讲,不跑题,不走神;说———学生在课堂上是不是能够主动地发言,语言组织能力怎么样,回答是否流畅,语言组织是否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读———课文的阅读,发音是否清楚,断句是否正确;写———它在语文学习中是一项综合考评因素,也可以说是对听、说、读的一项综合测试,常见的就是写作文,当然了,我们说即使是小学高年级文章写作,要求也不会太高,但是这要考量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语言组织,想象力等。这几项标准足以构成语文课堂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来对“评价教育模式”加以实施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常来说,“评价教育模式”一般在必修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语文课题组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公证公开的评价,这个主要表现在课堂的听讲,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课前的预习情况,这三个方面基本就涵盖了学生新课程学习的基本过程,对这三个过程进行划分比重,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考察。再有就是改掉以往“一考定乾坤”的考试制度,结合“评价教育模式”,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加入到学生的总分中。并且要改革考试制度,适当地增加考试的机会。另外,试题也要改掉以往统一命题的方式,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进行部分命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自测,教师再选取学生自测中比较好的题目加到考试的题目中,另外还可以公开地征集题目,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考试压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最后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能力作为学生的重点学习和考核对象。交流与互动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流与互动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掌握这种能力本身也是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培养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个难题,就是作文的写作,这个难题的造成是双方的,一般来说,一个班级大概有40~50名学生,如果安排一周每人写一篇作文,每篇文章的字数是500字,教师批改一篇文章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在15分钟左右,那么教师最少要拿出750分钟来修改学生的作文,这是很大的一个任务量。作为学生,写不出来,没有内容可写同样也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交流表达与互动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有了“评价教育”模式,教师就可以批阅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其余的就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最后再由老师做总结,并且公布一些比较优秀的文章。
三、口语交流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也是很大的一个难点
学生张不开嘴的现象是一个很普遍存在的现象。锻炼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提问,回答的教育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锻炼口语交流能力,然后在作文时间,可以开发一种即时对话的作文模式,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不同的命题,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在整个小学乃至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对“评价教育”模式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会和了解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评价教育”模式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还不是很成熟,这主要是由于现在还有很少人对这种教学模式不认可,还持有怀疑态度,不敢尝试,不敢创新。但是为了在学校可以培养适合社会的新型人才,通过小学的学习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主动的思维能力,我们应该全体总动员,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让“评价教育”模式走得更高更远。
作者:欧阳雅惠 单位: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心小学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好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互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虽然强调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削弱了教师的作用,反而更是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多搜集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资料,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特点为依据,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言论;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教学任务,或是以作文等形式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以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自己来讲述记忆中的儿时伙伴,并描绘其样貌、性格及其之间的故事等,通过学生的回忆,教师可以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蛛丝马迹来探究作者与闰土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作者对闰土的感情;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应当针对教材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文中的句子以描述闰土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并可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所描写的闰土和作者发生的事情,并从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下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读后感的形式来分析这篇课文,叙述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情景教学
在小学语文互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展示雪地的景象,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之后可让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以仿写或是扩写的形式来描述文中的雪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投影仪将学生的仿写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评论,以促使学生自行发现自己仿写过程中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加以改善,对于仿写效果好的学生则可以让其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教育中的重点课程,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互动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其自主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积极配合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小学语文互动探究性学习,可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彭华蓉 单位:四川省仪陇县岐山小学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篇古诗的时候,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接着教师给大家讲解诗词的内容,表达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背诵《静夜思》这首诗,但是由于班级学生数量比较多,如果教师轮流提问每个学生那么会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所以,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相互考核,学生们就积极地找合作伙伴,然后相互监督对方背诵诗句。过了几分钟,教师再抽查个别学生的背诵情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时间讲授更多有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1.开展课堂提问策略
开展课堂提问策略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注意听讲,达到使学生认真学习的教学策略。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位置不转移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一节课的时间一般在40~45分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溜号的现象,所以开展课堂提问策略可以提醒学生认真听课,并间接地鼓励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小白兔与小灰兔》这篇课文时,教师发现小明同学正在溜号,就马上提问小明:“小白兔和小灰兔谁的做法最值得大家学习呢?”小明马上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说:“小白兔。”教师要注意学生上课的反应,及时地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抓住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创新作文策略
开展创新作文策略就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创新写作的教学方法。语文试卷中的作文成绩占据语文试卷总成绩的30%~40%,所以必须关注作文的教学质量,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教学生在作文的题目、内容等方面与众不同,这样在众多的文章中才能脱颖而出。例如,在学习写作“观察日记”的作文时,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们针对“观察日记”这个题目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要观察老师,有的同学要观察同桌,有的学生要观察黑板,有的学生要观察粉笔,有的学生要观察墙画,学生在思维不断开拓后,按照自己的创新思路,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品,才会在作文成绩上略胜别人一筹。
这样在整个语文考试中才会获得更高的分数,同时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中,教师通过合理地运用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开展课堂提问的策略、开展创新作文的策略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挖掘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节省课堂的有效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作者:宋朝健 单位:广西田林县浪平乡八号小学
一、丰富教学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性,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表演故事等,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将相和》这一篇课文的讲解,为了凸显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诚恳,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布置一个小作业:“文章中未叙述蔺相如与廉颇见面过程中的动作与对话,结合教材的插图,设计出动作与对话。
以表演的形式体现蔺相如胸怀的宽广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的行为,并且要使语言跟时代背景与他们的身份相符合。”这样,在正式上课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得非常棒。精彩的表演不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故事的内涵,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从而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可以说,素质教育之首是德育,这是由于它是人民意愿、教学规律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对一个人来讲,缺少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砝码。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中,爱国主义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撑,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非常多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素材,像《小英雄雨来》等,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之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而言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贯彻落实党的思想教育方针和政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德育教学的任务。为此,教师应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地优化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当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世界。只有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重视学生潜力和智慧的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真正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教师通过分析和研究教学方法、要求、知识、规律等就是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更加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懂得合作、生存以及创造。
作者:马京书 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单向互动,要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主导,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的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弱势地位使得互动过程失衡,没有预想的互动效果,因此要避免失衡现象,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效果并不够好,填鸭式单纯的传授知识,对学生学习并没有足够的好处,笔者就师生互动教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加强对师生互动的理解。新课标中有对教师实行教学互动有规定,希望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师生互动方式给与足够的重视。师生互动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交流合作中师生共同进步,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简单的交流,是一种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更高的语文素质,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改变师生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起到一种指导作用,师生互动,是一种角色转变,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给学生足够的帮助与支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互动,进而在合作中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的互动提供良好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交流、思考中相互学习,在合作中促进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关心后进。目前,学校教学中,班容量很大,学生水平也是各有高低,参差不齐。教师在往往比较容易注意到学习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这样对师生互动的开展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并且对后进生的发展很不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后进生给与足够的重视,为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和同学进行互动,让他们敢于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动力,这样的学生比那些积极主动地学生更需要关怀与鼓励。
第四,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教学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不好评价,又没有具体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单一的评价体系不利于有效地改进教学体系,不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让学生作为教学效果的真正受益者,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教师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在查漏补缺中得到进步,促进自身发展。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进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评价的过程可以让参与者更加客观、能更好的认知自己,加强了与他们的合作。形成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形成客观、全面的评价,在交流互动中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效果,有助于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语文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和难以预测性,同时也更具创造性与无限的可能性。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地探索、发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深度、扩大互动空间,在动态中增进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构建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真正提高语文水平与自身素养。教师要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阿丽娜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教师进修学校
很多小学生对于这种活动比较感兴趣,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会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在学生从准备到正式表演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们会仔细品读文章,深入体会角色在那种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剖析文章。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一、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会通过详细的板书向学生们一一展示教学内容,而学生只是低头做笔记,然后死记硬背,并没有动力去理解教师板书的内容,学习效率低下。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向学生们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需要讲授的知识,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接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课前提前备课,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结合文章中描绘的每一个海上日出情境找出相应的图片、视频等,使学生们能够亲眼目睹海上日出的动人景色,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尽快融入文章描述的氛围中,一边欣赏,一边回想课文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雄壮和美丽。其实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学,因为学生会将课文知识逐渐渗透到情境中,并且在美丽景观的深刻感染下,学生的情感也会得到熏陶和升华。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应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刻关注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反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吃透教材中的文章,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反应灵活安排、设计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教师可以采用设置疑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互动,“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知道汹涌的江水是多么的无情,摧毁了很多乡亲们的家园,那么,同学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会想到做什么呢?”很多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感触非常深,很多学生都积极地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提议为受灾人民募捐,有的学生则提倡帮助这些乡亲们重建自己的家园。这些提议都是学生们深刻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适当地评价学生们提出的建议,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使学生能够彰显出自己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能力。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享受学习的过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吕红娥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汉家岔乡中心小学
一、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在目前教育部对德育教育提出的建议中有明确的规定,大概的规定是能够通过德育教育初步让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等等,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家长,同学,老师,养成尊敬的喜欢,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品质。因此根据这些目标,小学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这些目标进行强化性和针对性提高小学语文道德水平,这样能够帮助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能够顺利的展开,同时也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方法。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特点
1、审美性小学语文,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中,很多文章在语言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不错,语言运用符合我国文学审美特色,因此教师针对这个特色,对学生在文字以及在整个段落上展现的思想上的美需要进行感知和欣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思想就是培养小学生在审美能力方面的提高。其中对于审美性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实现,首先是通过一些美感教育,让学生在这样的思想中进行熏陶。其次学生在这些较为丰富的语言中,感知美,欣赏美,因此自身对美的判断也不断的进行提高。
2、共鸣性小学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教育部的专家针对我国目前小学生的特点以及需求,通过科学的考核,而设立的文章,因此在这些文章无论是在修辞手法上或者是在思想的表达上都展示出“情”字,而这些感情是人们思想上面的共鸣,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了共鸣,那么在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层次性由于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智力上以及在语言表达水平上会展示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层次性非常强,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的教育,也要展示出不同的层次性。例如针对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很多影响题材,如《刘胡兰》是小学低年级出现的,那么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只用简单的强调主人公在敌人面前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即可,但是到了中年级,就需要学生继续进一步对敌人进行思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样要掌握要对主人公面对敌人不屈不挠,而且为了人民献身的英雄事迹进行赞颂,这样有层次的进行交流,一方面是能够让学生在该年龄段进行接收,另外一方面是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4、渗透性谈到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性,也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识字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中的字形和字义和名族的荣誉感进行挂钩,这样能够激发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爱国之情,例如对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于穿插了阅读,而阅读是小学进行德育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对教材中关键的因素进行有力的挖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教学系统中,教学正常完成。另外谈到语文教学,由于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因此作文中穿插的的德育教育也得到了充分的渗透,一方面是由于作文需要构思,那么学生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无疑是将自己的审美态度以及生活态度进行了巩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性”保证了整个过程的正常进行。
三、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内涵
1、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由于小学生处于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应该根据心理情况不同分别进行教育。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情感特征要采取分别涉及的教学方式,将德育完全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低、中、高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有明显的不同。对于低年级的教学,着重从了解入手,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就应该有进一步的要求,将思想带入精神情感的层次。
2、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要注意情感的融入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情感交融。小学语文老师是环境的编织着,也是环境的制造者,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充分领会到课本中的思想内涵,这样阅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才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效果。
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要注重美的教育美育是一种情感方面的教育,和体育以及智育相比有非常大的去区别,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美育能够塑造出学生美好的心灵以及和谐完美的个性,同时还能培育出小学生高尚的情操。那么小学语文是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仅仅是表现在课文的文字上面,还需要表现在人物的情感以及人物的思想上。因此在我们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美育制定相应的内容。目的是培养出学生高尚的情感,提升学生审美境界。
四、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
1、课堂教学首先对于小学教育而言,课堂教育毕竟是进行小学教学的主要方法,其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教材为主,那么目前教材对于爱国主义以及民族自豪等德育是最为关键的特色,都放在教材中使用,因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应该重要的放在课堂上进行使用。那么对于课堂上的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法:首先是通过讲析促进学生的理解。德育其实在教学中和智育应该是一体进行,其中语文训练不应该对德育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引导,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教材中的文字进行理解,特别是对于字,句,以及段落的和通篇文章,多以在讲析的过程中将德育和智育完美的结合起来,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其次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对于语文的教学,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对于语句中的情感,应该采用相使用的语境进行介绍,一方面这样能够制造出课堂上面的气氛,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加的集中,另外适当的课堂环境能够让学生更真实和更深刻对文章进行理解。目前很多学校在语文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已经采用的艺术的方法,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最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榜样学习法,榜样学习法是在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借助于文章中的英雄人物,为学生建立英雄形象,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2、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目前已经在很多地方的小学中已经展示,而且已经出现了不错的效果。其中课外语文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了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一方面语文的课外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思想方面进行提高,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另外一方面,活动更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因此在设计语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在组织语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不成熟,独立性较差的阶段,所以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尽量选取正面的形象,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非常强,因此通过一些爱国教育,或者是诗歌朗诵比赛,一方面丰富了课余生活,另外一方面也促进了小学德育教育的进行,起到了双重效果。另外课外活动,朗诵诗歌,在国情或者是重要节日上唱国歌以及表演节目,都能够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外的表现机会。
3、课外阅读小学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课外阅读,由于课外阅读中,有丰富的知识,因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另外一方面对于学生意志品格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教师而言,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进行课外阅读的选取,学生如果遇到了课外阅读中的疑惑,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加强学生的课外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另外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4,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的思想品格很大一方面是受到了教师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情感,和教学过程中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不应该将生活中的特殊情感带到课堂中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5、利用对照进行感悟由于小学生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又是视野开阔非常重要的时期,因此学生的求知欲无疑是非常强的,小学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采用辨证的思想,对于学习的内容要有正确的把握。学生如果犯错,要知道该怎么谴责以及如何进行谴责,从而培养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六、结束语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课堂,课外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些道德品质的教育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玉香 单位:河北省霸州市霸州镇东关中心小学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
口语交际能力区别于书面交际能力,它是在有确切的说话对象且在特定的情景的基础上发生的,口语表达的副语言形式多样,因此,口语的特点要求口语交际能力存在一定的构成要素,例如,交际主体应具备体态语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并能有效地转换听说,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情景适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体态语能力、听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能力。然而交际能力要求口语交际能力需包含上述要素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策略能力。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注重教学难度的阶梯分布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依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分配教学内容,这有助于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例如,在设计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时,可以将其设定为基础的与人积极交流、沟通,在设计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时,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逐步开展,这才能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课程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课程目标的可行性直接决定着口语交际教学效果,只有在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才能为教师提供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教师按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对“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时,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切身感受着父母的爱,首先,我采用自然的谈话方式导入这个话题,然后又通过课文引出该话题,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自由交流,最后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将这些的故事。在课堂上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表达自然流利,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和阅读紧密相连,在大量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过程的积累也是掌握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若想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了阅读各种书籍的能力,因为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还具有理解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有助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小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流利、轻松的和别人交流、沟通。
(四)针对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遵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应合理把握课堂节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在编排语文教学活动时,应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另外,多样、优秀的教学方法不但便于学生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交际,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课程的兴趣。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能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并且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还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小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难度的阶梯分布,设定可行的课程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最终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廖军 单位: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
一、观摩——模仿式
观摩——模仿式,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反复体验教学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摩实在鲜活的教学录像或阅读典型、示范性强的教学案例,然后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模仿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高职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不仅要深入理解教学法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而且要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锻炼和培养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教学体验和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实践操作起来常常感到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入手。所以,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始终需要观摩。学生通过观摩,一是丰富感性认识,理解教学法理论;二是通过观摩动态的教学来直观感知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三是在观摩中学习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技巧;四是借鉴、模仿别人的教学行为、做法、表现,并设计、实施教学。鉴于此,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观摩——模仿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观摩的基础上模仿着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其效果远胜于教师细致地、滔滔不绝地讲授。例如,低年级专门识字课的教学、汉语拼音教学、某些字词句的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相关内容,都需要给学生提供范例。可以先组织学生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实录,或阅读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以此引路,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与评议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方法、程序的基础上模仿实录和案例中教师的教法和行为,设计并实施相关内容的教学。学生依葫芦画瓢,逐渐地通过模仿操作体验,强化认识,转换角色,掌握教法,学会教学,锻炼、提高教学能力。
二、协作——探讨式
协作——探讨式,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根据建构主义强调的情境学习、协作学习的理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或为完成具体任务而进行实际操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门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核心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既要重视理论,又要重视实践。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将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引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形成协作——探讨式的教学模式,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教师的讲授为学生协作学习和师生的多向交流,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又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各个项目内容,如,课堂教学准备技能中解读文本、编写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编写教学计划等训练项目,课堂教学实施技能中课堂导入、提问、板书、结课等训练项目,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教学技能训练等项目,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或尝试操作,或分析评价,然后通过相互交流、评价,提高认识。学生在协作完成任务、评析案例的过程中,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文教学实践能力。
三、主题——探究式
主题——探究式,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确定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深入理解、掌握教学法相关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识,锻炼研究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未来的教师,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今后的工作,更是有益于他们的学生成长成才。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能力,应常常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围绕着主题开展拓展性、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形成观点正确、论据充足、条理清晰的论述文章,即通过探究写出相关方面的小论文,并进行相互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层次,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例如,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语感培养的策略、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相关问题,就可以以主题的形式布置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然后将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相互交流。这样,学生通过探究、实践,不仅深刻理解了相关主题、拓宽了认识,而且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养成了思考、探究的习惯,并有效地锻炼了综合能力。
四、操作——演练式
操作——演练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技能训练为主的项目化课程教材自学理论知识、评析相关案例,形成初步认识后,尝试设计教学,并修改完善设计、进行实战演练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一般程序是:引导课外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课堂运用理论知识评析案例—尝试操作完成相关任务—交流评价—修改完善任务,实战演练—总结提高。实践演练,是学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操作——演练式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采用较多的教学模式。因为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较强的教学技能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同时,只有通过试讲训练,才能衡量学生是否巩固了所学知识,是否形成了教学技能,是否有了灵活运用和创新本领。所以,加强实践演练是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法。操作——演练式教学,重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都适合操作——演练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课堂准备技能中的“解读文本“”编写教案”,阅读教学技能中的“词句教学“”段落教学“”不同体裁课文教学”,习作教学技能中习作的指导、批改、讲评等技能训练,都离不开学生的尝试操作和实践演练。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操作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某一任务。学生的实战演练,有个人的操练,也有小组的相互试讲与评价,还有小组代表面向全班同学的试讲和集体评价等。对于学生的实践演练,教师要认真听讲,并在试讲之后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尤其要给予恰当的评价,重视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教学的自信心。例如,学习“寓言的教学”后,引导学生选择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寓言故事,分析理解后,先小组合作设计教学方案,并在小组内进行轮流说课练习,说清设计思路及设计意图。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合作修改教学设计。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试讲;或者分组到微格教室试讲。学生试讲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议,填写《“模拟教学”小组评价表》和《“模拟教学”个人反思评价表》。这样的实践,非常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要想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习能力,构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多元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石月兰
一、师生之间积极互动
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上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且教师是以榜样的形象面对学生,所以,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享受的感觉。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举手提问,还可以适时提问,而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探讨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回答问题的欲望。
二、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
在现代教学领域中已经全方位地引入科学技术来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毅然成为未来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怎样运用好这些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于“板书教学”,现在多媒体教学显得更加具有优势。因为通过电脑软件制作课件可以减少教师板书所浪费的时间,还可以将课本中抽象的文字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多媒体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效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以小组形式促使学生互助学习
每个班级里少不了几个天生好动的学生,而语文教学往往是缺少乐趣的,这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正好相反。所以,面对学生这种现象,语文教师可以以分小组的形式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团队的方式要求学生互相协作完成作业。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举行各种有关语文的比赛和抢答环节,每当小组能回答问题就加上一定的分数,到最后根据分数给予相对应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轻松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还可以在抢答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有利于教师制订一个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而且,各小组成员有责任帮助小组内那些对知识点掌握比较模糊的学生,在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感情会不断升温,而且学生会产生一种“家”的感觉,这样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帮助显而易见。
四、合理的作业与练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挑选一些经典型的练习或者自己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而在课堂学习过后,教师也应该留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及时地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点。而且,语文教师要以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少部分学生作业抄袭和马虎应付的情况。
五、总结和反思教学情况
语文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对自己进行反思,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回顾自己在课堂中讲解的言语和知识点是否到位,是否在过程中忘记讲解某个知识点,在下一堂课中必须给予补充和改正。这样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才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先从自身出发,在教学方式和形式上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所以,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素质,利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还要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自己的教学。结合上述各方面,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周丽芬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1.运用情景再现提升小学生想象力
童话作为小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小学生通过美轮美奂的童话故事,很容易将自己带入到童话世界中,体会主人公的欢快和难过。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童话故事的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朗读自己扮演角色说话的语气。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时,老师首先要提出问题,然后截取片段和学生进行情景再现,体会巨人的情感。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花园会出现不同的景色?师:当巨人旅行回来看到许多孩子在自己的花园中玩耍,他如何反应?生:他非常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玩的!都滚出去!”(生气的语气)师:当一天早上孩子们有溜进巨人的花园里做游戏时,巨人发现后又是什么反应?生:巨人大发雷霆:“好容易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愤怒的语气)师:当巨人看到还有一个小男孩站在桃树底下时,又是什么反应?生:大声斥责:“喂,你赶快滚出去!”(极其不耐烦的语气)师:当孩子们在花园玩耍时,巨人的花园草绿花红;当巨人训斥孩子时,巨人的花园冰雪覆盖。其实,冰雪覆盖的不是巨人的花园,而是巨人自私、冷酷的心。
2.运用寓言故事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儿童文学中的寓言故事通常通过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虚构一定的故事情节。寓言故事通常都会解释道理和揭示教训,小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例如《陶罐与铁罐》的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许多年后,铁罐和陶罐各是什么样子?人们对它们各自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师:许多年后,铁罐和陶罐各是什么样子?人们对它们各自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生:许多年后铁罐已经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但是陶罐却和以前一样。人们视陶罐为珍宝,对它特别喜爱。师:通过这篇寓言,我们学到了什么?生:我们要做陶罐而不做铁罐。师:寓言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不能骄傲自满,要学会欣赏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
3.运用神话故事,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故事是将语言文字进行图像化,使得文字的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进行带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抽象的语言,学习文章的句型句式。例如学习《盘古开天辟地》一课,教师要巧设一个情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着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画面,将课文化作一个个画面,闭上眼睛进入那个远古的时代。师:“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周围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师:“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世界变得豁然开朗,好神奇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所看到的画面完整地表达出来,说出你自己的感受。
4.总结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体现在语文学习的能力,也体现在学生审美能力和品德修养上面。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采取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往往会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儿童文学调动起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拓展小学生思维进而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者:张敏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一)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低段学生的对于新鲜事物的爱好,更有助于他们去接受。因此,要培养低段学生的预习语文的习惯,我们必须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基于笔者多年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经验来分析,大部分小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是:语文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需要书写大量的生字词,需要日积月累的摘录,需要背诵经典诗文,而且学习语文小要做到规范书写,大要做到处处留心,让学生喜欢也的确是件难事。低段学生天生爱动、爱笑,笔者认为要激发兴趣就要抓住低段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将低段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例如:在教授学生不熟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设悬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学习“柳树醒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价值需要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才能让学生关注课本。基于低段学生问题可以这样设计:柳树为什么说是醒了呢?又是什么让她醒的呢?等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去求知。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低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过于强调这篇文章的字义、词性、句法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不然整个预习将失去本质意义,低段学生瞬间就会感觉到预习的枯燥无味。同时,教师还可以搭配一些关于柳树的各种故事,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慢慢提出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语文,并自觉预习语文的习惯。
(二)给予方法,让预习成为学生的基本能力
在兴趣激发的基础上,需要重视预习的方式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还没能形成一定的预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基本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工作的实效。针对语文课的特点,我们归纳了预习的三项基本任务。
1、阅读。阅读理解是一项基本能力,有研究表明无论哪一门学科学习能力的欠缺都始于阅读理解力的欠缺。语文课的课程特点和学科定位更决定了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地位。在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我们把读书定位为预习工作的第一大目标任务。每一篇课文的预习都应始于读书,终于读书。我们针对学生初始阅读课文的特点,提出明确的预习读书八字要求:正确诵读、情感悟读。“正确诵读”要求学生字正腔圆,不添、不漏、不重(读),尽量放声朗读;“情感悟读”则要求学生尽量随文入境,体情察意。两项读书任务对初始预习的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扎实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够基本达到的。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有许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孩子们在读时出现了不同的争议。有的孩子认为应读得慢一点,因为他认为乌龟是个慢性子,说话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认为乌龟是一种温和的动物,说话时亲切一些,语气要和蔼一些,温柔可亲一些。有的孩子认为这儿乌龟是笑着说的,他觉得小蝌蚪居然会把自己当成了他们的妈妈,有点好笑,但乌龟也肯定没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因为乌龟知道小蝌蚪的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没有见过呢!不认识也是正常的,所以乌龟就笑着告诉小蝌蚪关于他们妈妈的信息。这些体验都反映了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比独特的情感体验更宝贵的。
2、查阅。查阅工具书也是一项基本学习能力,我们把它作为预习的第二项基本任务。初始安排学生查字音,查字义,扫清阅读过程中的障碍。逐渐的就可安排查阅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同类作品赏读等较高层次的查阅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学生查阅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持之以恒地要求、检查、总结,学生的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就一定能够逐渐养成。
3、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古训,读书动笔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动笔正变得越来越少,不要说预习不动笔,甚至很多学生学习过程全部结束后,课本上仍然是“清清白白”。这应该引起每一个老师的深思。在设计预习基本任务时,我们把“批注”作为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布置给学生。开始,可以和查阅工具书合并进行,把自己查阅到的相关内容在书上进行记录,待有所基础后,再逐渐要求学生理清层次,体会情感,探究写法。在预习读课文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圈画一些优美的词句,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例如:在教学《春风吹》时,一学生预习时对“吹绿了”、“吹红了”、“吹来了”、“吹醒了”产生了疑问,课堂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一问激起了更多同学的探究欲望。于是抓住契机,让大家讨论,并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才豁然开朗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预习时看似简单的圈点标注,却是学生在预习时思维的真实流露。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乐思好学的孩子常常把书上标注得满满的,每到交流发言的时候,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4、理清课文思路。预习时,对所读的课文内容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理清课文的思路,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边读书边在书上做记号,看看课文写了几件事、讲了几个问题,集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然而在教学时,却常常发现很多同学只会照着书上原文照读,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表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预习时没有理清课文思路。
5、重视课后练习。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通常是课文的主心骨,解决了这些就能领会课文。所以预习时结合课后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学习《捞月亮》相关知识时,为什么这些猴子要去捞月亮呢?预习时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教学时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走入课文,与文本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教会他们一个道理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的观点。
(三)及时检查与评价
例如:预习《咏柳》这一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查,以小组长为领导进行检查,以教师为总教练进行评价,才会出现上面的一幕。一般说来,每堂语文课时,我都留出一定时间,检测预习效果。通过字词听写、连词听写、句群听写,检测学生音字词句段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背诵能力。通过小组汇报,预习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集中难点、亮点(课文精彩之处),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总之,预习是整个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拥有了预习的意识,必然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难点
小学生在最开始学习知识时,一般是靠直观感觉来掌握的。由感觉而知的事物一点一点增多后,学生就会慢慢对这一事物形成概念,逐渐去理解它、掌握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教书一般都是仅用口头传授讲解的,这样学生们仅仅凭借听老师对其空泛讲解,缺乏对其的感性认识,就很难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如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就可以有效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比如,在学习《观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钱塘江涨潮时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钱塘江所处的地理位置。
通过向同学们展示这些网络信息资源,使同学们直观感受钱塘江潮来时的汹涌壮阔、瑰丽奇特,还可以初步了解钱塘江潮形成的特殊条件,增长地理知识。再如,在学习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时,很多孩子们没有见过泉眼,没有见过蜻蜓的,要想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这首诗的美,如一副花草虫鸟彩墨画般的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这首诗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边朗读边播放与古诗描绘的场景相吻合的画面,这首诗,可以选取这样几幅画面: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从洞口无声地涌出;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里遮住水面;小荷含苞待放,一只蜻蜓挺立其上。让这些画面与诗歌朗读同步逐次进入,使学生们直观感知诗歌的画面美。最后将这些美妙的景物组合在同一画面中:太阳、树木、小池、泉水、小荷、蜻蜓。色彩明亮、动静结合,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生们就在这样的情境熏陶中感悟到了诗歌的美,大自然的美。这些教学实例实现了教学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并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让词语更形象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课文内容形象化,使静态课文内容动态化,把平面的课文内容立体化;与此同时,学生与课件互动,与电脑互动,与教师及其他学生互动。当这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互动的教学过程时,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思维被激活。他们通过欣赏有韵律的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并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此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和重点难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然而这些美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口头讲述出来的,毕竟讲出来的还是教师的,学生们大底是充满幻想却是无法深刻体验。利用信息技术,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情境交融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比如,在学习《黄山怪石》《桂林山水》等这些介绍祖国名山大川、秀丽风水的文章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一些黄山上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图片,让学生体味黄山四绝的美;利用多媒体放一段泛舟在碧波荡漾的桂林山水中的视频,让学生领略人在画中游的动静相宜美。再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讲读课文时,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并配以录像,向孩子们展示西沙群岛美丽真实的模样。学生很快便被这个美丽的地方所吸引,跟随教师一起进入西沙群岛亲身感受它的美丽。这些教学实例都生动说明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图画、声音、文字、实景拍摄的照片四位一体,可以让书本上抽象的事物更为具体直观、形象可感,可以让文字中描绘的静态事物活灵活现,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某一事物,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知与欣赏。总之通过创设情境,在情景交融中,使得孩子们渐入佳境,入情入景,产生对美的体验,对美的向往。
3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知识面
传统课堂上,学生主要通过课本了解知识、了解信息,然而毕竟书本的知识有限且更新比较慢。如今,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新闻或有趣的知识,这些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兴趣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一课时,可以搜集一些有关海洋的知识、海底生物的知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海底的珊瑚,所以,还可以收集一些有关珊瑚的知识,搜集各种珊瑚丛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使学生认识一个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当然还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些有趣的与海有关的故事。比如,美人鱼的故事,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向往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认为训练学生的文字语言,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对文字的一种直观的感受。然而这种语感是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培养的。信息时代,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素最优质的音频资源,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比如,在讲授《小池》这首诗时,诗句是这样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通过有韵味的朗读,使学生逐句逐词来品赏玩味,领略作者用词之精巧。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PPT,通过PPT可以很方便地对文章的词句、语序进行变换,在变幻中引导学生对其语言进行比较、品味、分析,慢慢体味这些不同语言、不同语序之间细微的差别,使学生逐渐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性。再比如,在《桂林山水》中的画面: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通过PPT画面展示,配乐朗读,增强感染力,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文章语言韵律的感悟、理解,促进学生深层次地对语言文字的消化吸收。
总而言之,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极大丰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扩大课堂信息量,在视、听、说等多个层面启迪学生,让学生学习多角度立体式思考问题,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现代教育的巨大进步。
作者:侯玉华 侯玉国 侯艳华 单位:吉林省蛟河市青背九年制学校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讲,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组织比较死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后,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受,把视频、图片以及声音等与语文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使语文知识以更加形象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颐和园》(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愉快地学习知识。第二,多媒体可以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上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扩展课堂探讨多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及实践江西省鄱阳县团林乡中心学校付丹教学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多元性和开放性。比如,在学习《日月潭》(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学过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对于“日月潭”的美还是没有什么印象。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还可以在视频中了解到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多媒体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正如上文所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兴趣不高,与教师的互动较少,课堂不活跃。而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观看视频短片,在看完之后,教师对刚才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和师生问答中学习了知识,而且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借助多媒体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
把知识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是多媒体技术的一大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首先,在知识重点方面。在学习课文之后,教师以图表的形式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列出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要点一目了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其次,在知识难点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一些教学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比如,在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些小学同学接触的网络知识比较少,对于课文中提到的“电子邮箱”、“网络购物”等十分陌生,而老师在讲解的时候,由于它们都是虚拟的,解说的时候也不方便,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什么是“电子邮箱”,什么是“网络购物”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信息高速公路”。
3.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学习《汉语拼音》(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运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向学生讲解发音要领一会,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语音系统,让学生对这些汉语拼音进行跟读,这样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发音也更加标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如,对于《菜园里》(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这类看图识字的课文,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汉字的结构、书写顺序等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图识字和看图说话。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难点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利用多媒体的时候,教师也要把握一定的度,不可过分依靠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作者:付丹 单位:江西省鄱阳县团林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