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03:56:52
导语:在初中语文学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础性学科。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人文教育经典力作,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呈现出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多元的阅读形式努力挖掘语文育人的独特优势,在阅读感悟和精品细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植学生感悟经典、锤炼感情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文情怀。因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有效利用经典名篇的阅读来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以期达成培植学生人文情愫的教育功效。
一、经典名篇在学生人文教育方面重要性分析
人文素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国梦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求。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巨大冲击,从观念上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给人才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教育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语文学科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生命质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热爱社会、关心他人、敬畏生命的价值情感。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社会责任、生命责任、生活责任的培养教育。纵观当下的初中语文教材,编者高度重视教材人文教育功能的挖掘,追求时代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凸显了人文教育的有效落实。应该说,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融合了时代特点和人文气息,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精品力作,诸如名篇叠出的唐诗宋词,自强不息的司马迁,舍身取义革命不止的战斗英雄,唤醒民众自立自强的鲁迅、闻一多先生……许许多多的名人贤士、名篇佳作无不让人领略到浓厚的人文气息,学生与这些作品为伴都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
二、阅读经典名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必须立足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中的经典名篇诵读是初中语文学科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由于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人文性、艺术性、工具性有机融合的经典范例,使用这些作品进行教学,有着极强的教育感染作用和引导作用。1.走进名篇感受名人,自觉接受心灵洗礼。经典名篇之所以传世不朽感人无数,也就是基于它的道德能量巨大,人文情愫浓厚。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不断地解读和把玩教材内容,挖掘其思想意蕴、文化内涵、道德元素,并以此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品格,提高个性的阅读品味,做到自我阅读、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觉接受心灵洗礼,并最终达到“我脑我思,我眼我看,我言我声,我请我悟”的自主学习目的。比如教学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走进名人”环节: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作者的资料,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故事,课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体会司马迁的“历史情结”,明确司马迁之所以历经磨难不改其志的原因在于父亲的遗志和自己的抱负。因此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故事对学生勤奋学生和励志成才便是很好教育范例。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应对挫折的意志品质。2.感悟名篇体验情感,主动接受人文熏陶。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外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欣赏的能力、写作的技能,而这些都必须扎根于语文阅读教学。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就是阅读教学和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借助这个载体我们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志趣高尚之人,道德完美之人,意志坚强之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层面地感知文本、感悟内涵、体验情感,主动接受艺术熏陶,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品味。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中,立足文本阅读和感悟,挖掘文本人文内涵,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生命养成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情感培养水平,以期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例如,教学《背影》一课时,笔者抓住语言朴实描写细腻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父亲的几次背影用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再现给学生,让学生感悟体会到笨拙动作下体验出的爱子深情,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感受作者的表现手法的精妙、感动父亲的拳拳爱子深情,主动地接受人文熏陶和教育。3.喜爱名著享受名篇,积极培养道德情怀。初中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阅读名篇享受经典作为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要通过文本教学引导学生积累背诵了大量的诗词歌赋,阅读了大量的精品力作,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材料,并能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欲望,自主迸发出个性创造的火花,绽放人文教育的绚丽花朵。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有价值的个性感悟,教给学生善于比较、善于联想、善于质疑、善于创造的语文情感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利用经典名著,利用名人的成长经历,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实施人文教育,更好地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并最终形成积极向上尽善尽美的人文精神。
作者:胡君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樊下曹中心学校
摘 要: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能力与素养,形成学科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体现这一素质教育目标的教与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自主学习
新课改理念引领下的课堂百花齐放,层出不穷的模式创新却无不万变不离其宗。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加有效。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
一、导学案的内涵与优势分析
导学案是教师为突显学生学习主体性而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活动方案。它是学生自主预习和课堂学习的底本,也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底本。导学案强调并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性、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能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生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渴望,其能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操作中达到教与学的预期目标。
二、初中语文导学案设计方法分析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预习、个性阅读和课堂合作学习的底本。这里既要让学生知道自主学习要学什么,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收获,也要形成质疑和困惑,在思索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他们在能力和方法上需要教师的引导。而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是否能够会学,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教师的付出密切相关。如《繁星》导学案设计,我们要准确定位导学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这篇课文学习后在哪些方面能够获得提升。如“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能够感受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还要提升自己在观察自然中获得美,增强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其次,导学内容设计中要重视基础,如准确识记课文中重要字词的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再次是基本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如课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主要写了几次观星的经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各次分别是怎样描写的?再有就是深度的探索,如“作者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为什么不同,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最后,一般还要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读写内容,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三、初中语文导学案的有效运用
这众多的设计都需要我们老师精挑细选、反复琢磨。而这样的设计中的“选材”能力能体现教师的业余素养和能力。虽然我们很多学校都是采用集体备课形式来落实导学案,但是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结合具体的学情有效处置也是必需的。
1.目标精准,自主学习有方向
我们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往往要从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两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而学生研究学习目标就能了解一篇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的目标是感知内容,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与情感,提高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品味文中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把握文章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丰富描写事物的方法。一般来说,学生受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阅读是没有很强的目的意识的。就这样的教学目标而言,学生就知道从“课文写哪几件事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去阅读,从而在自主预习中就能对比地发现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与三味书屋求学阶段的枯燥与乐趣;能关注其中精彩的景物描写,在动词的运用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通过过渡句和作者一些情感表现的句子诵读中获得章法特色和情感。
2.自学有法,初步解决导学问题
我们的导学案重在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导学案问题的设计,通过查阅工具书对问题做深入探讨和分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在不断学习和训练中学生就会获得属于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再以初中经典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识记字词,准确读写,告诉学生阅读要先过字词关;他们就能意识到阅读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解决生字词,通过构词法和上下文推断词义;而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有着怎样的写作顺序?学生就会在阅读中注意留意分析题目,也能学会思考文章结构布局的安排。
3.问题探究,学会分析鉴赏
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对学生不能个体解决的问题要鼓励他们经过自主探究来探讨答案。如《我的叔叔于勒》,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的分析是学习重点,就其中的情节而言,这篇小说的情节是起伏曲折的,我们在情节的探讨中,可以让学生探讨这篇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谁?是用什么视角进行写作的?又是要表现什么主题的?在学生探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情节:于勒挥霍家产,本地无法生存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却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还可以从心理角度分析,得知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充满希望,亲眼见到变成穷光蛋的于勒,希望破灭了,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这样,学生从看似曲折的情节中认识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对主题有准确的认识。
四、运行导学案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要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预习效果。如果学习态度不积极,课前预习不深入,那么,我们的导学案就无法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导学案的检查要落到实处。其次,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习情境的创设,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深入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才能取得导学模式的高效。再有就是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我们要合理组织、分配好小组,确保讨论的实效性。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底本,如果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过多,就变成了习题课,我们一定要注意留给学生学习和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体验和反思中获得积累、感受、领悟和运用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会学能学的一种好的教学手段,但是教无定法,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导学案;应该让导学案成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生成课堂互动和问题探讨的抓手。那么,运用导学案教学一定能让学生轻松愉悦而有效地学好语文。
摘 要: 在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发展与研究之中,应利用语文的魅力逐步提高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教育更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多方面技能,注重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兼具教学意义与生活意义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这一科的技能,更要提高学生对于语文专业的理解程度,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在学习当中能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文学科。本文主要通过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应该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科教育 教学质量 教育应用研究
一、现阶段教学质量要求
(一)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与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是初中语文教育的目标要求,同时要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学习与欣赏能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兼顾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的环境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保证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思考。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做到平等交流,同时在教学环境上要逐步提高教师对课堂环境的调整与把握,使得整个课堂环境既活跃又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教师要通过过实际教学,做到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能动能力。
(二)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与现状。现阶段,初中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单一的“接受”,没有自主思考,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多的是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实际上,这就导致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也没有针对课文内容的复习与理解。在教学环境中,由于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更多是“被动”接受知识,因此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理解能力都会有所下降,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生更多的是对于课文内容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也没有真正做到对于教学实际的理解与思考。
二、初中语文教学易产生的问题
(一)教学环境枯燥。语文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对主观能力的思考要求比较高,在现阶段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没有更多地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下降,对于语文内容非知识性的理解存在较大能力差异,不少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同时很多学生缺乏对于语文这一学科专业性的理解。教学环境的单一,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初中生在更高阶段的学习很不利,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教学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学环境必须得到改善。
(二)教育的内容不能贴合实际。现阶段,新课程标准在改革环境之下,更多的是通过对教育的方式进行改变,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教学知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有长足发展。教师在目前的上课阶段,更多的是单一重复与不断让学生练习相关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只是单一接接受知识。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应该通过生动讲解,让学生与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课文内容是散文,在学生预习方面,就有很多的理解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讲解课文内容。文中老舍主要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写,让济南这个城市展现在读者面前,实际上,课文还有很多内容是学生读不到的,如第二段的“小山把整个济南为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文中通过这样的描写,把作者所居住的环境及周边的地势情况描写得非常细致,这样的描写让文章增色不少。教师通过对文章细节的讲解,同时在课堂上留出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就能够让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与教育质量有质的提高。
(三)学生没有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教学环境枯燥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过于严肃的教学氛围又会使得教学限制学生个人发展的空间与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现阶段初中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学限制,同时是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在整个教学环境中,处在被动学习与被动接受的地位。要提高教学的实际操作性,就要不断掌握教学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优化教学的内容与课堂环境。优化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上能够更加灵活。优化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之外,更多的是要提高课堂的活跃状况,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接受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趣味性。
(二)注重教学的内容贴和生活现状。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应用语文,同时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更多地感知语文这一学科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关有生活气息的语文作业达到这一目的。同时,可以通过举办朗诵比赛、书法比赛和作文比赛等与语文有关的学科,达到对教学内容的升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上掌握好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使得学生对语文有一个具体理解。注重理论与实践性结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育上,教师要多主动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态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增加素质教育的投入,深化教学实践,教育内容要符合时代潮流,让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都得到提高,保证在学习方面学生本身就有一个用以衡量的指标。
四、结语
本文结合教学研究与日常的教学情况,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讲解与针对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要注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优化课堂氛围与教学内容。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不仅是单一的针对课文的讲解,更要注重生活,使得学生能够从生活的多方面感知语文,并且让生活中时时有语文。让学生在真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做到活学活用,提高鉴赏语文与欣赏语文的能力与兴趣,保证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优化。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过于看重的是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应对考试能力的培养,导致语文学科实践性特点根本得不到展示。所以,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展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语文学科实践性特点的探究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好保障工作。
一、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能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问题讨论”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苏州园林》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你对苏州园林有什么印象?苏州园林的美在哪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展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而确保语文学科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
二、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在展现语文学科实践性特点的同时,也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动手去写,去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写出真实的文章,比如,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去自主地寻找自己的写作对象;或者是让学生写对某件事情的评论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语文考试成绩,同时,也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作出相应的贡献。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语文实践性发挥的重要性及意义,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发展,进而促使学生在素质教育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学科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展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进而在展现语文学科价值的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
发展。
一、借助演讲活动,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说”是人与人交流的最直接工具,也是语文工具性的直接体现。但是,因为“说”并不纳入考试范围,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重视“说”的教育,总认为会影响授课的效率。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可以借助演讲活动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例如,在教学《春》后,为了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也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在结束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授课后,我组织学生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演讲主题进行演讲,学生可以任选其一,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问题情境,锻炼学生“读”的能力
“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而且对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学生对文本阅读几遍之后竟然不能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严重阻碍了文本价值的体现。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呢?在我看来,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来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来写“我的第一本书”的?(2)这本书为什么让作者牵挂?(3)文本中所指出的“我的第一本书”仅是指“书”吗?……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并解决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而且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得以充分体现。
三、借助自由练习,锻炼学生“写”的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在命题作文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主选题、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自由练习写作,进而逐步让学生喜欢上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一些学生喜欢历史,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就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或者是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些学生喜欢写散文,我们就可以引导其借助以景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自由写作中保护学生写的兴趣,提高写的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听”是说、写、读的基础,也是保障。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视频或者音频的特点来锻炼学生“听”的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来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在导入环节,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的片段,然后,通过“听”来思考文本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并顺势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可见,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突破课堂重难点,而且对学生的听力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展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第一条就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结合课文内容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只有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有奉献精神的人,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谈吐优雅。要知道,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语言态度、思想作风都对学生具有渗透性,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珍重自己的形象,尊重自己的人格,用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提升德育素质,使本身成为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
2.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理想之根,事业之本,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竭尽全力为祖国服务,有了炽热的爱国热情,就一定能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生动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文章,如《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如教授《最后一课》一文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到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启发学生,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去爱国,如何把爱国的大话题具体化,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3.在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学生要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讲授《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为了保证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通过这个事例,使学生感受到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从而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
4.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当前,有少部分的初中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把生命当作儿戏,吸毒、泡网吧,轻生,打群架致伤,无视交通安全,闯红灯的事故时有发生,常见于报端,针对这一情况,在学习《热爱生命》一文时,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就任意把生命浪费,而是要充分利用时间,珍爱生命,做事三思而后行,切实做好每一件事,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5.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大新课题,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被严重的生态平衡等环境问题已成为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喂,出来》中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及不良后果,再联系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还有一些地区因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地质礼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灾害,让学生知道当下必须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好生活环境,实现天长蓝,地长绿,水长清。
6.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不乏有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在作家笔下有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丰富的情思,有精巧的构思,有优美的语言,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悉心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作品也写得很美,描绘性的文字,褒扬赞美的感情,极有吸引力的艺术情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
7.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人无信而不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精神遗产洋洋大观,就其精髓也可谓丰富而多彩,其中一点便是“诚信”也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她一向是中国人引为自豪的美德。诚信缺乏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也严重危及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初中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说谎,抄同学作业甚至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考试作弊,且花样不断翻新,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如讲授散文《信客》时,文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正直善良的高尚品质,这种诚信是需要大力提倡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者,奉行“君子戏言”“言必信,行必果”。
8.教学中渗透理想教育
理想是奋斗的目标,能给学生前进的动力,不断引导和激励他们去学习和工作,目前在学校中,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心里感到空虚和迷茫。为此就要把理想教育融入教学中,如钢琴家贝多芬为了自己酷爱的事业,不畏艰苦、刻苦创作最终成为钢琴家。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鲁迅年轻是学医的,可后来弃医从文,最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这个事例应教育学生,象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无形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理想教育的熏陶,并为理想去奋斗。
9.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其背影于现在社会上责任意识缺乏的危机。当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太宠爱以致他们经不起坎坷,挫折,缺乏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难以担当起时代,国家赋予的责任。身为语文教师,应注意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如在学习课文《散步》时文中表现了作者肩上肩负的承上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到作者的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德育的内容相当丰富,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语文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德育渗透,善于挖掘教材,联系实际,不断发展并增添新的内容,因势利导,常抓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文”与“道”两方面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教育。
【摘 要】时值21世纪,信息技术与初中各学科有机整合当仁不让成为教学届的一大热题,农村的学校也不例外,但在农村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却步履维艰,如何针对当下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应对之策成为我们教育部门和教师队伍的燃眉之急。笔者在西部农村工作多年,通过观察和统计也深为忧虑,并将现状和自讨可行之策略形成文字于下。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初中语文
20世纪以来,信息网络技术的浪潮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我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前中国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一致要求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充分整合---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搜罗,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论题的文章可多达1500多篇,其中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达49篇---知微见著,可见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予了相当高的关注。同时,随着对师资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掌握,的确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带来了很多益处。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涉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整合上,农村学校无论是在师资配备上还是硬件配置上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本文将以初级中学语文的教学为例,就西部农村之整合现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解决之策。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关于整合的概念,在2009年倪华与张文杰先生共同编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这一概念中,非常清楚地阐明了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要以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为中心构建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所呈现的信息内容是我们的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同样在要求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时能够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主要理论来源于认知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人的认知学习理论有着较大的连续性,它主要关注个体是如何建构认知经验和情感经验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主动地建构新知识(如知识理解、认知策略),以旧经验面对新经验(学习信念、自我概念)就是一种学习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同样还有技能提升、情感体验。对于如何设定教学目标的理论,国际上通行的是意大利蒙特梭利的教学观,即不仅要有知识目标,同样在技能、情感方面都要有所体现。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正好是一先进教学观念的绝佳体现,如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在语文《岳阳楼记》课堂上,可以先设定问题让学生先在电脑上进行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整篇文章,而在课堂上让学生观赏洞庭湖湖景画面,让学生带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去领略作者写愁苦之境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境则喜气洋洋的心情。将抽象变为直观,复杂变为简单,带着快乐和新奇学完课程,同时通过一定资料查阅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语文课堂上只要利用好了信息技术这门工具可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农村中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现状
在西部农村,很多学校已经通过国家和一些社会单位的关注开始了自己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之路,但这条路目前来说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首先,硬件配置不足造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一纸空谈。在西部农村学校,虽然信息技术的普及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一般来说,在西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一所初级中心中学一般仅有一间简单落后的多媒体教室,而且设备一旦有损坏又无钱维修。另外通过社会单位及企业赞助、教育单位的配置,好的情况下每所学校大概能分到40多台电脑,即使是这样,各个办公室又要占用十多台。故长期以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有要求少部分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但是回来后由于条件限制还是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老一套,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一句口号。
其次,教师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农村中学教师已步入老龄化,只有极少数青年教师通过短期培训,但他们回校后仅仅偶尔用一次或长期不用,这也让这部分教师仍然不能驾轻就熟。当然,我们也排除有极少数教师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能做出比较好的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但硬件配置的匮乏让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偶尔开展教研活动讲讲公开课而已,使得多媒体教室沦为应付检查的摆设。这里也不排除职业倦怠因素,社会分配的不公致使大多数教师不愿学习而热衷于简单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再次,在语文课堂上整合信息技术其实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技巧,因为它避免了课堂的单一性,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农村中教师和学生都抱着“跳出农门”这样的理想,因此片面追求升学率依然成为不能回避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和在课堂上整合信息技术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大相径庭的。单一注重卷面分数、追求高的升学率就必须使用精英模式教育,也就是将好的学生集中然后配置好的师资进行满堂灌。农村中好的师资同样奇缺,一名语文教师至少要带两个班或者兼带其他课程的教学,而在教学准备工作中,采用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准备课件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因此大多数教师是不愿意花这个时间的,因为优等学生不需要做这样的工作同样注意力较为集中,能考出很好的卷面分数来。
最后,虽然语文课上采用信息技术存在了上述这么多问题,但也有部分教师希望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上语文课,即在课前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网络上寻找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间接掌握电脑使用技巧,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但一般来说学校的电脑数量有限,网速过慢还是让学生无法按时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
三、以初级中学语文教学为例的解决之道
中国有着九亿农民,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快,据查,留守孩子大约有1.3亿之巨,对他们的教育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完成。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有利于进行素质教育还能避免课堂的枯燥性。因此面对上述重重困难,作为教育主管单位或教师,我们应该共同努力采用一些技巧把信息技术整合进课堂。
第一,除了增强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对农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农村学校教语文的大多是中老年教师,他们的年龄和时间都使得他们不可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工具,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优秀语文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课件研发,把优秀的资源放在一个共享池内或者制做成光盘让所有教师都可以分享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教师都能节约出更多时间将课堂准备的更充分。
除了教育主管单位做集中协同课件研发外,在校内也应该形成集中协同办公的模式。由于农村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身兼几个班级或者几门学科的教学,在课件准备时间上可能不太充裕,因此集中办公不仅可以节省出大量备课时间,还能让老师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分年级先对课程进行讨论,对复杂的课件我们可以安排几名老师一起作业,年轻教师负责计算机编辑部分,而年纪大的教师可以负责教案和教学过程的部分,小组在考虑周详后一起编辑课件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且在每次使用课件后,老师还应该提交一份简单的使用心得以便进行课件修改。
第二,在教育主管单位进行培训时,应该要注重案例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培训,而不是仅仅给教师一个印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在课堂上全程用计算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开拓教师在课堂上灵活使用信息技术的思维。如我们应该意识到多媒体是指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是声音和图像的结合。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只使用声音,而不使用图像---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很多这种美文的朗诵,我们将音频文件下载下来带到教室用收音机就可以播放,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美的声音,想象着美丽的风景,体验着朱自清当时的情感。而课堂上陌生的声音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了乏味的讲课方式。
同时现在部分农村初中教室里配有电视机,教师可以把下载来的图片或者好的课件用U盘复制进电视里播放。在使用幻灯片编辑图片或者图像时应该考虑到无法定格播放要设定好每张幻灯片的播放时间。
此外,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一定要全程使用,不妨根据课堂需要,大胆取舍。如果来不及制作课件,可将课件下载好的课件解压后,进行增删,也可以只用某段视频或画面,这样既省时省力,又不会被他人课件的思路所牵制,方便在课上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使用实际上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也有很多“坏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玩游戏,聊天。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这门工具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农村语文课堂上,为了提高升学率,我们大多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地位,但是素质教育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同样要尽量靠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还能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计算机的用途。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进行问题解决。不过,在安排这种问题解决模式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所设问题尽量是需要学生检索的,没有标准答案,这一点甚为关键,教师可以在协同办公时就提出来讨论。
2.对于所设问题教师应事先进行搜索,大致掌握网络资源上的一些说法,同时应提供给学生一些检索的目标网站。
3.在设置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
4.考虑到农村学校计算机配置有限,语文教师和分管计算机室的教师应该配合好,在固定的时间让固定的学生分批次进行查阅---这样既可避免学生用计算机做其他不能做的事情,同时也节省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使用。同时也可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第四,教育主管单位应开设并培养对应农村学校的信息处理窗口。我们可以加强培训农村各校计算机室管理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各校应配备专门的计算机管理员),让计算机管理员成为各科老师的“电脑万金油”。同时还应开设网站或热线让各校老师能直观的得到相关指导。让教师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运用计算机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升学率。
四、结语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是一线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农村语文课堂中的整合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在课堂中整合信息技术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进程标志。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鼓励各校语文教师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上只是笔者通过长期摸索和观察得到的一些经验,农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我们同样要注意。如在协同办公时,我们不能把做课件当成是备课,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教学方案的过程”;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既能在情境教学下获得知识,又能拓展思维,让学生采纳他人意见时又能有自己的创新观念;如何让教师自发自愿地使用信息技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一个一个解决的课题。
当前,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进入关键之年,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突出“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优化育人环境,丰富育人内涵,拓展育人途径,打造和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程文化,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笔者执教初中语文二十几年,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特选取鄂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家园”中的第二篇文章《济南的冬天》为例,愿意把自己在打造卓越课堂之路上所做的探索与大家一道分享。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但本篇课文涉及老舍温情的语言风格以及走进老舍内心温情的天空需要老师点拨。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比拟手法体会济南景物充满“温情“的特点,进一步透过作者温情的语词了解到作者内心充满温情的世界。
2.融入情感诵读美文。
3.能运用本节课的比拟手法和温情的词语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温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品,并根据资料初步了解济南的地形特点和景物介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视频:老舍写道:“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济南成了老舍心中最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走进他的一篇散文《济南的冬天》,进一步去发现他心中的美好。
二、透过“比拟”知“温情”
(一)教师引导
1.抓题眼领全篇: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温晴)
2.本篇文章在突出这个特点时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手段、方法?
(拟人或比拟)
(二)初步探究
1.本篇文章把济南的冬天比拟成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言之有据)
2.在完成以上这个问题讨论后,总结这一些比拟的人物内心都充满着一种什么情?(言之有据)
老舍智慧地运用比拟手法把本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景物描绘成一个个充满温情的女性。在他的笔下,景物都含有温情,那么,他的语句是否也透露着他的温情呢?
三、品味温情的语句
1.体会口语化的词语
只有北边缺着口。
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原文)
2.体会情感化的句子
教师示范: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这句话透着亲切、温馨。好像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诉说,在征询着你的意见。感觉充满着温情。
学生找出类似语句,配乐朗读体会。
四、了解作者内心温情的天空
出示真实的济南资料:
济南气候特点: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低于-10摄氏度严寒日数98%集中在冬季。
结合当时作者的生活介绍:
这一期间生活相对来讲比较平静和安稳,有很多作品问世,加上向来山东民风淳朴,据他的儿子舒乙回忆说,这期间认识了人生红颜知己同时也是妻子的胡挈青,生活平稳、幸福。
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景物都充满着人的温情,还有他那本身充满温情的语言?
得出结论:济南的冬天的温晴源于作者温情的内心世界,散文之景是作者之情投入与景物的结果。
五、拓展延伸,写一个小片段
老师示例:上周回到了让我时时魂牵梦绕的家乡――火炉,山村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手挽手呵护着这里的人们,如同一个慈祥的母亲深情地凝视着怀中的孩子。冬日的阳光温柔、妩媚,她滋养着我的每一寸肌肤,我仿佛成了她细心呵护着的宠儿。
1.让学生拿起自己的笔,心中充满温情,运用比拟和充满温情的词写出你心中的故乡吧!
2.写作成果交流展示。
六、课后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让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最终实现“卓越”,成了教学一线教师追求的课堂“三部曲”。笔者以为,课程改革关键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保持,做到乐学,越学越爱学,我们的课堂最终实现卓越。
(作者单位 重庆市武隆县实验中学)
【摘 要】均衡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因为我们必须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来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性。
【关键词】均衡教育;初中语文;训练
如何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得到均衡发展,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将语文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只有四种能力均衡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提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均衡教育呢?
1 听
1.1 专门的听力训练。
对听力的每一构成部分分别训练,有观察力和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等。例如:听人说话,听新闻广播,能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意思;听人说话能正确理解意思;听一般的报告,能简述内容,归纳要点,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
1.2 结合阅读教学的听力训练。
具体方法有听闻、听读、听述、听写、听记等。例如在阅读《春》这篇文章中,让学生听朗读磁带,边听边记,听后能复述课文内容,归纳出描绘了春天的哪几种景物,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自然而然的就归纳出几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1.3 结合写作教学的听力训练。
具体方法有听改、听评、听后感等。例如:在布置写作任务时,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构思,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讲评作文时朗读范文,让学生听后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或说说听后感。
2 说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说是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写是心理的反映,是用笔在纸上表现人的思想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把说和写结合成一体,使学生把他们的思维过程、思想意识等有机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成文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出如下经验:
2.1 在课前演讲中展示着说。
每周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做好准备,每节课安排两位同学按学号依次进行演讲,例如学生在进行《爱》的话题时,课后都能积极的寻找资料围绕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心等内容写好演讲稿,课前五分钟进行脱稿演讲。
2.2 在预习新课中进行着说。
中学语文课本中,课前预习有不同程度的问答题,课前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用笔写出有关问题的答案。上课时进行提问。既能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思考、分析问题和遣词造句等综合能力,又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由写到说最浅的训练方式,先写后说,能训练学生说话的胆量,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情趣,又给课堂增添几分活跃。
2.3 在作文教学中贯穿着说。
在作文课上能用语言对其进行表述,说说自己做了些什么,做时有何感受,有何见闻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可以用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也可以自由组合讨论,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教师本着材料综合、强调顺序,学生再写成文。这类作文的说和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因为他们在实践中知道怎么做、怎么巧做、怎么快做,再加上“说”的训练,就更加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不费吹灰之力了。
3 读
3.1 重视感知性的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先检查学生是否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对于还不能读得正确、流利地学生指导感情朗读时就比较吃力,而且学生还会渐渐失去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求真务实,从学生的小处着手,腾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做到不错一字,不添一字,不漏一字 ,不重读一字,该停顿处正确停顿,不破词破句;读得琅琅上口,“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即读得像自己说话一样自然。因此,能够正确认读、流利地朗读,本身即是在进行扎扎实实的字、词、句的基本训练;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品质、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训练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正确流利读课文后的深化和提升,若能长期坚持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会得不到丰富和提高呢?
3.2 重视理解性的读。
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从而领悟课文语言文字的内涵。
3.3 重视品位性的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读,分角色的读或表演式的读,把课文内在的情感读出来,把课文的“味道”读出来,真正达到“美读”的境界。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少一点分析,说教,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还给朗读。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者,让朗朗读书声再次回到明净的教室。
4 写
作文能力应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4.1 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书面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再者,教师可收集一些材料、漫画、哲理故事等,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又能挖掘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认识程度,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语言教学中能力的培养,重在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实际上是对其思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能力与智力的综合性考核,这种考核能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4.2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除作文外有手抄报、周记等形式。
编手抄报,是一种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好方式,我们一般要求学生采用8开或4开白纸编辑刊出。提出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要有刊名、刊头设计、版面设计,有诗有文有画,做到图文并茂。学生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形式生动活泼。
写周记是初中学生的一种很好的练笔方式,学生只要把一周所见所闻中的典型事例,所思所感的一方面记下来就行。长期坚持下去,就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了许多素材,可以解决写作中“无米下锅”的问题。
当然,我们在实施均衡教学时也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一般特点(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等),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特长等),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让学生在我们欣赏的目光里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有奉献精神的人,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谈吐优雅。要知道,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语言态度、思想作风都对学生具有渗透性,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珍重自己的形象,尊重自己的人格,用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提升德育素质,使本身成为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
二、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理想之根,事业之本,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竭尽全力为祖国服务,有了炽热的爱国热情,就一定能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生动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如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到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那种为国家、为民族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启发学生,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去爱国,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在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学生要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讲授《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为了保证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通过这个事例,使学生感受到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从而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当前,有少部分的初中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把生命当作儿戏,吸毒、泡网吧,轻生,打群架致伤,无视交通安全,闯红灯的事故时有发生,常见于报端,针对这一情况,在学习《热爱生命》一文时,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就任意把生命浪费,而是要充分利用时间,珍爱生命,做事三思而后行,切实做好每一件事,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大新课题,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被严重的生态平衡等环境问题已成为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喂,出来》中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及不良后果,再联系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还有一些地区因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地质礼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灾害,让学生知道当下必须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好生活环境,实现天长蓝、地长绿,水长青。
六、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不乏有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在作家笔下有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丰富的情思,有精巧的构思,有优美的语言,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悉心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作品也写得很美,描绘性的文字,褒扬赞美的感情,极有吸引力的艺术情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
七、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
“人无信而不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精神遗产洋洋大观,就其精髓也可谓丰富而多彩,其中一点便是“诚信”也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她一向是中国人引为自豪的美德。诚信缺乏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也严重危及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农村,初中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说谎,抄同学作业甚至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考试作弊,且花样不断翻新,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如讲授散文《信客》时,文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正直善良的高尚品质,这种诚信是需要大力提倡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者,奉行“君子戏言”“行必信,行必果”。
八、教学中渗透理想教育
理想是奋斗的目标,能给学生前进的动力,不断引导和激励他们去学习和工作,目前在学校中,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心里感到空虚和迷茫。为此就要把理想教育融入教学中,如钢琴家贝多芬为了自己酷爱的事业,不畏艰苦、刻苦创作最终成为钢琴家。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鲁迅年轻是学医的,可后来弃医从文,最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这个事例应教育学生,象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无形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理想教育的熏陶,并为理想去奋斗。
九、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其背影于现在社会上责任意识缺乏的危机。当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太宠爱以致他们经不起坎坷,挫折,缺乏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难以担当起时代,国家赋予的责任。身为语文教师,应注意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如在学习课文《散步》时文中表现了作者肩上肩负的承上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到作者的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德育的内容相当丰富,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语文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德育渗透,善于挖掘教材,联系实际,不断发展并增添新的内容,因势利导,常抓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文”与“道”两方面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教育。
摘 要:当今时代,网络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实践,也与信息技术产生了密切联系。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增添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内涵,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好习惯。本文着重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整合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学科 整合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方法之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有效整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各种优势,使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在目前状况下,很多学校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停留在单纯讲授书本知识的层面上,没有进一步挖掘语文教学的内涵。我们有必要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有效整合的措施,为初中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1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
1.1 丰富了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讲解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写板书的形式演示教学内容;即便是用到多媒体设备,也只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供学生学习参考。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给学生留下语文课堂呆板无趣的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那些枯燥的书本知识。而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片或视频,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可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1.2 深化了教学内涵
语文学科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绝不应该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而是应该深入挖掘每一篇文章背后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的写作动机,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以便创作出有特色、有思想的文章。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能够使书本上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观看与课文有关的影视片断,来深入体会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实现与作者心灵的交流。这样一来,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内涵就会更加深厚,学生也能在课堂上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1.3 更新了教学理念
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严峻挑战,他们的精神压力很大。家长和教师只是希望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为提高成绩打下基础;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他们通常予以忽略。实际上,初中语文教师能教给学生们的真正有用的东西,不只限于枯燥的书本知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让他们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也能运用自己的方法学到语文知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更新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提问的良好习惯,扩展学生的视野,深化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
2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1 兼顾传统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互动性强、展示性强等。但是,综合考虑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还需要保留传统的教学手段。这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也有着自身的优点,它可以适应初中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2 防止流于形式
一部分学校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确实引入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然而,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只是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为学生展示一些视频、图片等,这些教师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不注意对教学内容的筛选,结果使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醒初中语文教师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切实提高初中生独立思考、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
2.3 重视能力养成
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生事物,将它与初中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会遇到很多未遇到过的问题。有些教师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重要性,于是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教师仍然需要注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师不能仅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是要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与培养学生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3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的具体途径
3.1 课堂上的整合
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应当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需要增添教学趣味性的时候、在需要唤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时候、在讲解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时候,都可以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热带雨林毁灭的课文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热带雨林在遭受破坏前的优美景色,以及热带雨林在遭受人为毁坏之后触目惊心的景象,激起学生强烈的愤怒之情,唤起学生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心。这样就使语文教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背后的思想实质。
3.2 课堂外的整合
信息技术不仅要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分融合,还要与学生的课余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设备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或引导学生在课后观看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影片,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红军长征的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观看一些有关长征的影视作品,注意其中感人的故事细节。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语文教学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4 结语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可以从课堂内与课堂外两个角度入手。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能够有效地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能增添初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初中生群体背负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主要的目的之一还是帮助学生摆脱沉重的精神压力,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只有学生真心喜欢语文时,才有可能学好语文。
【摘要】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途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文以载道,道在文中,我国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中有各类文章,包括政治性的文章和文学性作品,都要善读由语言文字而洞明其内容,才有益于思想的提高,品德的修养。由此可见,只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善加引导、挖掘,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就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笔者对此问题做点粗浅的探索。
1.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点
在语文教材中,有孔子充满积极入世精神的《论语》,朱自清先生清丽典雅的《荷塘月色》,豪情壮志又深怀爱国情感的《满江红》,可见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学(文艺),思想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语言文字由思想内容来驾驭。教师要充分依据教材,充分挖掘其固有的德育因素,将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
1.1从课题中挖掘。课题对文章起着点睛的作用。很多课文的课题,直接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找德育因素要从课题的关键词语入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可抓住“最可爱”三字探究:什么样的人最可爱,联系实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从课文内容中挖掘。每一篇课文都载有一定的“道”,寄寓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反映一定的德育倾向,因此,德育因素可从课文内容挖掘。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从鲁迅为什么破“美满的梦”毅然弃医从文入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3从课文情感上挖掘。古诗词,现代散文、议论文等无一不饱含作者情怀,或低沉、或激昂、或悲壮、或伤感,种种思想感情寄寓于优美的文字之中,可利用这些情感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思索、去发现。如都德《最后一课》文中的“我”年龄虽小但却也深深的感觉到了爱国情怀,爱逃学的“我”在“最后一课”中深深的触动着。
1.4从优美的语句或名言警句中挖掘。在初中教材中,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讲解鲁迅小说《故乡》时,让学生通过学习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面对困难时,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2.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2.1有的放矢,切实制定德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中学阶段是人生观树立的重要时期,应把握此良机,一般说来,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大致要经历认识――情感反应――意志倾向等阶段,要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界定出相应又有层次的德育目标要求,如对初一学生借助课文中某种理论的启迪和形象的感染,侧重提高他们认识真善美丑、是非的能力;对初二学生,要诱导他们与课文中作者提倡的某种理论观点产生共识,与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对初三学生,则要使他们对课文所显示的真理、正义以及人物的美好心灵、崇高信念,形成意志,用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言行。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才能收到实效。
2.2潜移默化,有机渗透德育教育。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讲读,使学生在思想修养、道德品质等方面受到陶冶。因此,当一篇课文的德育渗透点确定之后,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出具体安排,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同时,又让学生受到有效的语文训练。
2.2.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 ,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应既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又积极渗透德育,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教材为主要工具。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文章,有不少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其中自然蕴含和保存了中华文化之精粹。教师要利用好学习这些文章时所体现的思想情感进行德育教育。如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一课时,我有意突出讲解了当时“耻学于师”的奇特社会环境,结合课文内容,讲述了韩愈奋然不顾流俗笑侮,抗颜而为师,虽屡遭排斥打击仍坚持倡导师道尊严并身体力行的事迹,在学生纷纷为韩愈唏嘘慨叹、打抱不平之时,我顺势向学生发问:
如果你是韩愈,如果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有着畸形社会风气的环境中,你敢于与强大的流俗势力抗争吗?你能够做到特立独行吗?由于学生已经被韩愈的精神所感染,立时就有好几个学生应道“能”“敢”。我抓住时机,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向阻碍前进的各种阻力作斗争。
2.2.2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渗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渗透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学习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征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2.2.3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德育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中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所以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
2.2.4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渗透德育。在组织教学、新课导入、诵读指导、引入高潮、结束课文等教学环节上适时插播相关影音剪辑资料,吸引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净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寓德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在组织教学方面,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上课前2-3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时间到即走到讲台上宣布开始上课。这种做法显得严肃呆板,影响学生课间自由休息,不大受学生欢迎。如果教师在上课前4~5分钟步入教室,播放与当节课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就既能消除学生的疲劳,吸引注意力,为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又不影响学生的休息与自由活动,时间到即可顺势宣布上课和导入新课。当然,播放的音频视频内容需要精选,既要切合课文内容,又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引发他们的兴趣,而且播放效果要良好,长度要合适。如在教学《空城计》时,播放一段电视中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那种紧张的气氛,从而深刻的理解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的聪明才智,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雄人物仰慕之情,而且对帮助学生努力学习成就一番事业,树立远大抱负也有潜在的感染作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既必要又可行,教师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适当和时机的选择,做到自然妥贴,使学样内容与德育内容做的和谐的统一,犹如随风入夜的春雨,无声声息中滋润学生渴求上进的心田。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措施需要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于我国当前初中语文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整体教育水平。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学方法现状方法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的提出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三维动态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与困惑多多。与此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如果要提高教学效果只有在教师自己身上下工夫。
当前语文学科所面临的形势更让我们教师感到许多的无奈,其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语文在升学考试中是一个高耗低产的学科。整体而言,学生的语文成绩都相差不远,并且语文很难突破高分,相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就学校班级比较也是如此,相差不大,也就导致了语文学科所面临的第二个现状,那就是学科不是很重视,好像是被边缘化的学科。从教学投入以及平台构建以及相应的课时安排等,相对英语数学等学科而言都会被削弱,更有甚者在初三复习的后期,语文学科会跟其他学科让行。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投入不够,也不想投入。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初二年级基本已经完成,而让学生感到的(同时也是许多教师感到的)初三语文出了积累一些字词就只有古诗文的学习。也就是死记硬背,好像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当然也有第一方面的原因。所以,普遍的存在这样的现象,升重点高中的同学会将精力转向英语和理科,而一般的其他同学则觉得学习难度突然加大,而学与不学其分值也相差不大。这也导致了教师也觉得是可教也不可教的原因,进而造成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语文学科越来越会不被重视。第三个现状是我们农村学校所特有的阅读量远远不够,根本没有这样的平台和空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的指出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个要求对于我们农村学校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要说是学生,就连老师们自身都是望尘莫及。其二是社会实践简直是一纸空文,学校教师基于种种原因(安全责任)不敢也无力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本地区的相对而言的人文地理资源不多或不突出。这也导致了语文学习的一大瓶颈。
问题已经摆在面前,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去解决它,也只有解决了它才能让教师学生更加轻松,才能让我们的语文学科不被边缘化,才能让我丰富的中华文明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现在就将本人针对现状而进行探究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摆出来供大家讨论和商榷。
“四部一体”的教学方法。何谓“四部”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题型化分为基础、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所谓“一体”就是说这“四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在教学上机械的将它他生硬的分开来教学,而是在四个部分,每一节课有一个主体,而其它三个部分与之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前提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这个重要性也无须多言,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增加其心理的满足感,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更加的轻松。成功感和兴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必须始终贯穿于我们语文教师每一部分的教学中,也就是每一节课也要注重学生的成功感和兴趣的提升。只有明确了前提,教师才能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好每课时的学习目标,以便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内容。
只有我们教师有了这样的思想意识以后,才能落实好四部一体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去实施以后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得到解放。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效果。现就四部一体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其实就包括字词的形音义以及文常和课文的基本内容等。有许多教师都认为这些基础知识比较简单,也都是一些死知识只需要学生把这些知识背死记牢就行了。当然也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当时能背诵记忆,可是一到期末复习的时候,好像多数的学生都忘掉了。诚然,这与人的心理和记忆规律有关系。但是我们教师为了对付考试,提高学生的成绩又不得不是重新让学生再花时间去记忆掌握。这无形的就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高耗而低效的工作。所以会出现部分学生不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导致分数会下降。其次是许多学生在作文上表现出非常吃力,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东西,所以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就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好似基础知识只在期末考试中出现不到6分,其实基础知识贯穿在整个教学和考试中。因此我们在语文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单一的死记硬背变为理解品味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预设一些活动和情景让学生在活动和情景的氛围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根据所创设的情景让学生自主的品味这个词语在这样的语言环境和情况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特点,这样就把单一的字词的积累巩固转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后面的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的结合,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脱句,句不离段,段篇结合。第二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的创设一个情景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这一情景之中。并能准确运用,这样既对词语的意思进行了巩固,又对词的情感有了一个整体的品味,也有利于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也更利于以后的作文教学和口语交际的运用和把握。这样就可以将单一和机械的死记硬背化为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与此同时让学生结合理解与自己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的教学
许多学生觉得阅读非常难,问题的回答无从下手。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根本无法读懂课文,课文的对象,状况怎样无法知道,既然这样学生又怎能回答出问题呢?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上下功夫,如何让学生读懂文章是关键,首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读懂每一句话,每一段后,找出它们的对象,这些对象在做些什么?进而整体把握这一篇文章具体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内容。第二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的学习文本。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样的内容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对于这些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每一篇文章之中,逐步的渗透,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最后是运用。也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创作,怎样的谋篇布局,运用什么样的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文章更能出色。第三,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以及自己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观念和作者又是怎样在构思和布局的,只有这样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会逐渐积累起信心,才不会被阅读所压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本与现实的区别。作者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与现在学生的认知的环境的差异,注意正面正确的引导学生的独特感受。
3.作文的教学
作文的创作是初中学生所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许多学生无法克服其心理障碍。一篇作文都是口水话连篇,东拉西扯,不知所谓。这些现象表明了一个实质那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积累不够多,阅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既不能读懂文章更不能把握谋篇布局以及相关的基础技能技巧的运用。所以学生自然而然的无法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说一件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把这一件事情说清楚。也就是几十个百把个字的事情。但按要求要达500字以上,话多同学就没有办法完成了。所以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不能简单而独立的为作文而教学,而是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前面的基础知识和阅读教学之中,也用前面的例子来说一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你告诉我们这件事,那么这件事的起因、经过是什么呢?参与这件事的人物在这些环节中又具体是怎样做的呢?他们有什么语言、动作,心理等情况呢?你对这件事究竟想要表达你自己什么样的观点,看法和情感。再深入一步,你这件事要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更应该怎样来谋篇布局,把握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怎样给它润一下色呢?所以说这些我们都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积累自己的作文创作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也就比单独为写作文而讲作文更有实效,与此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整个学习语文的兴趣。
4.口语交际
这是针对我们农村初中语文学科的现状而设计的。但又是常常被我们语文教学所忽视的。因为很少涉及到考试,所以很多教师不重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口语交际一方面是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所读别人说话的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口语交际其实是针对基础、阅读和作文的再次训练和巩固,所以我们的口语交际要深入到每节课,每一位同学的每一次提问和回答。只有这样我们语文教学的有机整体才能合理的构建,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教改才能更加深入,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才会更加轻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教改,必然是在困惑中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教法将会日趋完善。
一、教材使用建议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是古今中外经典之作。课堂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研读这些范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文本,读好范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深层内涵,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和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语文意识,不可把教材甩在一边,以免造成语文本体的缺失。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教材又是重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资源与凭借,应从学科标准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在明确教材编排意图、教材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合理地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
二、课堂教学建议
1. 课堂教学应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完成教学设计或程序的过程。在对课文整体理解和重点研究把握的基础上,确定学习课文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根据不同的课文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表现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包括重点、难点、进程和速度,一定要关注课堂的生成。
2.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
3. 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学习。要真正做到信任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杜绝“满堂灌”和“一言堂”。要满足不同学生对语文课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尤其要关注基础较差的学习“困难生”,要更多地鼓励他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学习信心和表现机会。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编制自主学习的问题,学习自我提问,自我回答,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
4. 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指导,分组要合理,操作要规范,任务要明确,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应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以期求得最佳效果。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5. 探究学习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引导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深入地思考推敲。问题的设计一定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它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能力与策略建议
1. 教师应具有课程开发意识,能结合各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材料以生命力。
2. 要有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要善于创造民主、和谐、活跃、亲切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要富有激发、富有感染力,要设法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良好的互动性教学。
3. 要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师少讲的要求,对无关紧要的不讲,学生不需要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学生能够讲或应该是学生讲的不讲。对学生难以或者根本无法品析,感悟到的内容必须讲,要以自己的讲教导学生掌握方法,要以自己的讲促进学生学习,要以自己的讲激励学生表达。
4. 调控能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进展与课堂生成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课堂预设,满足学生思维发展需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5. 应变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对学生的各种意见,提出自己的评价,并能快速敏捷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有用信息,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恰当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体现良好教学导向和教学机智。
6. 导学能力。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设计科学得体,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依据学生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的问题或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拓展提高的目的。
7. 反馈和评价。课堂教学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进入学习状态情况、专心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合作探究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课堂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和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发扬长处、克服不足。
四、教学流程建议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一个动态的进程。从语文教学的全程思考,这个动态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基本的流程。依据新课程的理想、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及规律,可以研讨下面的教学流程:
(1)整体——部分——整体,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整体(初步整体感知)——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色研读)——整体(感受领悟写法、学法升华)。
(2)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拓展,作为全程语文教学的基本流程。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整理信息。课中活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交流、研讨信息。课后拓展: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交流、讨论信息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的感受、总结、积累自己感兴趣、有启示的相关信息,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巩固和应用。
五、媒体使用建议。
要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要用在关键处,用在重点上,使复杂的简单化,抽象的形象化,平面的主体化。但课件及媒体的运用并非多多益善,而是需要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多媒体毕竟不是万能的,不应该以此代替文本,代替学生的阅读,代替老师书写的示范作用。
【摘 要】“人文性”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重要补充。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括文本的人文内涵、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它要求教师树立“平等对话”的师生观,让语文学科回归生活,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并能结合文本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从而使母语教学唤发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人文性;平等对话;生活;文本;语文活动;教学语言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旧的课程观相比,其变化是在原有“工具性”的基础上补充了一点----“人文性”。这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次重新界定,这一变化意味着语文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已悄然来临。
1.何谓“人文性”
文化学的定义是人类文化、人类文明。心理学的定义是“人文”与“人本”同义,主要是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教育学的定义则是教材的人文内涵、学习者的人文素养(文化的、心理的)和语文学习(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①。这一定义涵盖了对教学过程三大要素的新的要求,即:文本,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教师,要给予学生真挚的人文关怀。把握住了这三点,也就把握了“人文性”的基本内涵。
2.传统教学与母语的失语
近年来,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负面报道很多,我们的母语教学似乎走进了死胡同。虽然个别报道有失偏颇,但这至少反映了社会对我们的母语教学现状的不满以及一种更高的期待。
冷静地审视过去一个时期的语文教学,我们会不禁发现,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存在着偏差。由于“工具理性”②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影响,传统的母语教学过于偏重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文科教学理科化,功利色彩浓厚,发展到极端的结果便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原本鲜活生动的母语教学变得索然乏味。
我们一直为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矜持,但反观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的传统的母语教学,似乎很难寻见更多的人文精神的踪影。不同学科拥有不同的学科魅力。理科的魅力在于其缜密的思维(不妨喻之为思维的体操),理性的观照。那么,作为与我们朝夕为伴的母语的学科魅力究竟何在呢?我想,应该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真切的人文关怀和与生活的血肉联系,亦即《新课标》言及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对人文性忽视的直接结果便是师生关系异化为“师道尊严”:课堂上,教师高踞讲台,睥睨一切,学生正襟危坐,专注于听讲、记录,语文课俨然是一场“新闻会”。如此关系下培养出的学生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因此,《新课标》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发现和关注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认识过程的一次质的飞跃,这种发现和关注更意味着一种最质朴的原生态的母语教学的回归。
3.语文学科人文特质的彰显
既然“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质之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体现这一学科特质呢?
第一,要转变师生关系,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对话”。
师生关系是学校众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不同的师生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师生地位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不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③。传统教育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④。这种定位决定了这样一种师生关系: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彼此互相对立。师道尊严,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被忽视了,其结果只能是其学习的潜能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高分低能,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语文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首先应做到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充分信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才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进学生,融入其中,与他们自由互动,平等对话。因此,《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平等对话”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内在要求。
第二,要让语文学科融入生活,与生活水乳交融。
生活是文本的源泉,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作家生活经验的真实再现。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唤起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从而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收听广播电台是在学语文,看电视是在学语文,茶余饭后的读书看报是在学语文,和同学聊天是在学语文,留心身边的广告语、宣传标语是在学语文,踏访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是在学语文,参加文娱演出是在学语文,给远方的亲人好友写信是在学语文。因此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观察,用心感悟,培养对生活的真挚感情。只有引生活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才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第三,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
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无尽宝藏。教师就是一个勘探者,采矿工。文本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它的思想内涵、情致意境、语言辞令、谋篇布局等诸多方面,教师可精心选择其中最具价值的一两个视角引领学生发微探幽,深入感悟其中的人文内涵。课堂空间是有限的,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一无所获。一篇作品,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洗后若还能在学生心中留有些许印象,教师的当年的教学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四,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在逐步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要使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借助具有人文关怀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个载体。通过语文活动的开展来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情境催化学生内心深处主动探究、求知的欲望和激情。
教师在提高自身语言修养的同时,还应努力追求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机智幽默的,洗炼严谨的,华美诗意的,如话家常的等等。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至高境界。
综上所述,“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质之一,更是吸引学生的学科魅力之所在。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以及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使母语教学成为学生心中一道永远亮丽的风景!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现代中学生是活跃、富有朝气的社会力量,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其未来几十年主导的价值取向。在当前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如何逐步改变他们重个人利益,只愿享受,不知付出等品性,从而增强他们主人翁责任感,注重集体、国家的利益,重亲情、知感恩、懂回报等情感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既要学文,更要做人,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的。
一、注重点滴积累,渗透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字词句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情感教育。如列举以“众”字为首的成语,明白其意,还可以造句、写短语、编故事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字形,众是“许多人”的意思,和“寡”相对。“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众擎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就会容易把东西托起,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还有“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众矢之的”等。这些都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中懂得做人要个人服从集体,不能有个人主义,集体生活中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应多想想他人,“人人为我,我更要为人人。”再如学习诗词,如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明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持之以恒,定能成功。还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说明新事物是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社会,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强情感教育
俗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学生感受到纯洁、善良、真实的形象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这将有助于他们道德的完善、情趣的陶冶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电教手段以它独特的优美画面,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作品内在美及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如在学习《散步》一文时,我拍摄了一家四口人在旭日中相互搀扶,在田间小路上缓步而行等情景。画面惬意温馨,再配上动听的音乐,伴以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环境美、生活美、亲情美之中,感受到中华几千年孝为天下先,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及父母的责任重大、艰辛等,让同学们感同身受,意识到自己也同样被爱包围着,自己不应只知恣意享受、任意索取,也应多体谅、关心父母,帮他们多分担些。我还播放了一些纪实片,如面对汶川地震,甘肃洪水等地质、自然灾害,人们的爱心捐助等感人的场景,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品质。
三、理解文章内涵,感受人生真谛
课本中有许多文质精美,思想性很强的佳作,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我让学生反复诵读,领悟诸葛亮的耿耿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拳拳爱国心,北伐前的洞察秋毫,缜密的前瞻后嘱的谆谆教导,可谓循循善诱,字字珠玑,语重心长,不禁让人唏嘘动容。再联系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大智,空城抚琴的大勇,六出祁山、深入不毛的辛苦劳顿,七擒孟获的仁爱之心等,诸葛亮这一代名相的人性光辉,让学生们深有触动,更让学生们动容。做人要讲究诚信,要有仁爱之心等,无形中增强了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使他们明白做人应该表里如一,讲究诚信,知恩图报;对国家更要赤胆忠诚,耿耿忠心,始终不渝。
四、加强写作训练,培养良好品质
写作训练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通过观察生活,发掘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感受其乐融融的亲情,亲密无间的友情……如一位学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无意间发现妈妈在递剪子时,总是把剪柄一端递给我,而自己则拿剪尖的那端,顿悟:原来母亲是怕剪尖伤了我呀……母爱无处不在,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更像涓涓的细流贯穿我生命的始终。母亲,您是我最好的老师,你让我学会了知恩,更让我学会了爱人,谢谢你,母亲!更谢谢天下所有的母亲,谢谢那些爱别人的人!”通过学生的作文,让我感觉到学生长大了,知道感恩,学会关心人了,集体观念也加强了,爱国情感也增强了。
五、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公民意识
情感意识化作行动,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也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结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如我们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献言献策,想出了许多保护环境的举措。有的同学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废纸回收箱”,有的制作了保护环境的小报、宣传画、宣传标语,有的还走出户外,捡拾白色垃圾等。根据学生开展活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我及时进行了总结和鼓励,更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积极性更高了,公民意识也更强了。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了,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听、说、读、写、做中,达到了授文传道的目的,更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转化为热爱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六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