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10:35:35
导语:在文学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消费者和书籍设计
(一)书籍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中,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精美实用的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但是书籍设计的艺术性同时也具有依附性,不能只强调书籍设计的艺术性而忽略了书籍的基本功能,使书籍设计丧失最基本的信息传达功能,而走入形式主义的歧途。富有创意的书籍装帧设计其艺术性是书籍本身价值的一部分。而书籍的艺术性本身就是具有商业价值,精美新颖的书籍装帧将打动读者的心,潜移默化地让读者对该书有了好感,唤起读者的购买欲望并下定决心进行购买。
(二)书籍设计的前提——消费者。当今设计作品在市场中华丽商业价值时,就需要面临经济效益、生产工艺、制作成本等必然的问题。书的使用价值固然是书籍最本质核发的价值,但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仅满足于书籍的使用价值是不能深切打动消费者的。在众多的书籍中,如何使一本书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与众不同就显得非常重要。设计师在设计书籍时首先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二、现代都市生活与书籍设计
正如庸所说的“男人、女人之外,上班族是人类的第三大族群!”,都市上班族内心的压迫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存在,外表光鲜的写字楼对上班族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驱使着上班族以一种一致性很高的生活方式方法生活,这个群体的同质性远远大于差异性。作为设计者,要以第敏感的眼光观察都市上班族的生活,抓住这个族群的生活共性特点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书籍。
(一)生活方式与艺术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设计,具体到都市文学类书籍来说,其设计是和生活在都市的人密切相关的。在书籍装帧艺术中,每一位设计师都应该考虑到实用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作品《包豪斯》一书的设计,从策划、立意到书籍形式、版式、开本及翻阅方式的独特设计,都是围绕着表现包豪斯的实用精神、功能性至上又不失设计美感的原则与宗旨来进行策划设计的。
(二)人性化设计。设计是满足人需要的设计,是为人的设计。设计艺术起到了人与物和谐亲近的桥梁。如《漫话旗袍》一书的函套设计,提取了服饰本身的各种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应用到书籍的函套设计中。以“旗袍”的领口、花扣、开衩等局部结构形态为设计元素应用到书的函套设计中,希望整个书的函套拟人化,将衣装的概念直接直观地融入到书中,设计意图明确,传达力很强,更受大家喜欢。再如《藏地牛皮书》,采用了柔软轻飘手感的荷兰蒙肯纸,方便阅读者携带;书籍内部,字里行间有许多用铅笔随意圈点的框框和一些手绘箭头,另外再加上各类手绘地图,就像一个亲切的导游,引导读者发现旅途中的快乐,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独到之处。
三、减压理念与书籍设计
近些年我国书籍装帧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书籍的需求量增大。对于书籍“消费者”这个概念,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具有强烈的个性。而生活对习惯相似的消费群体具有很大的共性,设计师应该从这个特定的消费群体的生活中总结出他们的共性特点,设计出来的书才能符合这个消费群体的需求,不能对消费者一视同仁。在现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自己特色的设计作品是会被埋没在众多的同类作品之中的。
(一)都市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上班族们披星戴月的奔波忙碌,甚至忽略了自己内心深处某个角落的自由空间。而书籍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可以给他们带来慰藉,在文字的海洋中,忙碌的人们可以放开沉闷的工作,放飞自己的心灵,来一次心的旅行。书籍设计者的使命就是将书籍的内容和书籍的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在视觉上给人美的享受,引起读者的购买欲。
(二)减压理念在设计中的体现。1、修长开本的设计。修长形状的开本设计给人以崇高感,使书籍的形态显得清秀淡雅,明丽挺秀,增加了几分浪漫和诗意美,是小资情调的钟爱。设计作品《张小娴散文集》中张小娴把现代都市人的思念方式用一种冷静智慧的语言描述得无比透彻,都市上班族是她的书籍中大部分的消费者,他们追求高品质的、清秀的、精致的美。因此修长的书籍开本形式是这类书籍设计很好的选择。2、清新色彩的设计。清新的色彩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对设计者来说,白色总是意味着挑战。白色在设计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空白能突出要表达的内容。作品《张小娴散文集》中力求利用白色空间以求达到精致的效果,白色纸面的空白显得宽阔无比,能更好地突出其它颜色或图形的魅力,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吸引力。3、笔记本式的设计。为了缓解上班一族整日快节奏、紧张高压的心理状态,使书籍的设计更具亲和力,作品《张小娴散文集》的设计将“书”与“信”的概念结合在了一起,书的封口,由依次排列的黑色色块组成,它们由上至下将书的封口占满。每一个色块都代表一个章节,这样的设计方便读者的查询与记忆。书的每一页都是向内折叠的,这时的书籍就是一本信纸簿,当展开书页反向折叠,信纸便又恢复成书的功能,表达思想传承信息。整体设计就是让读者通过亲自动笔书写、绘画、圈点来记录心情感受,就像我们写日志随笔那样可以随意记录自己的心情与读书感受。力求营造一种轻松的意境,给读者清新、自然、乐观、美好、向上的感觉,符合张小娴的散文风格。
(三)实用的赠品设计。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读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为了使书籍设计显得与从不同,设计者还要努力挖掘出他们设计产品还能满足消费者别的需求。作品《张小娴散文集》设计了一个随书赠送的台历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都市上班族工作繁忙,精美实用的台历放在他们的办公桌上,可以方便的提示出日期、记录事务等,增加了书籍的附加值,犹如一个出色的推销员,使这套书籍在众多的书籍作品中脱颖而出。
结论
综上所述,在都市文学类书籍设计中充分调查研究都市消费群体是很有必要的,是适合现代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的。书籍设计者只有把书籍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顺利的实现书籍价值,实现书籍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作者:成卓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英语教育是普通高校课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大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的必修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社会,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面临着挑战。在大学阶段,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本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不再只是单单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在课程中引入了英美文学类课程,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对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英美文学类课程的特色
文学这一概念是由历史文化决定的。在英美国家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包含着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并且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发展。
1.英美文学中的时代因素
英美文学的创作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作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社会意识和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创作出影响深远的作品。例如,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劳伦斯,他的作品和风格中现实主义尤其凸显,在《菊花香》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的家乡为写作背景,突出描写了劳伦斯家乡诺丁汉郡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让人们在阅读作品时,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二十世纪一个英国郡的三维立体画面,形象生动。在作品的写实描写中,读者也能感受到矿工家庭的心酸血泪,生活艰难不已。作者以自身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为蓝本,精心地加工和描绘,把二十世纪英国工业发展迅速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工人阶级带来的变化深刻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在每一本著作的创作中,作家都是深受社会的发展所影响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英美文学类课程需要在当时的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去解读,在理清人物背景、时代背景等当时社会发展情况后,再去解析和欣赏英美文学作品。
2.英美文学中的历史因素
文学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产生的,受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影响,文学受时展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点。每一本传承后世的作品都深受时展和变革的影响。在英国从文艺复兴运动到批判现实主义时期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就美国而言,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文化影响是巨大的。美国的城市和工业在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对美国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时期的作品多数描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使内心的境界和精神的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呐喊,在文学形势和内容上实现了很好的创新。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中,要理解和分析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要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发展影响巨大,只有在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创作作品的心理状态和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对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分析风格有很好的作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在作品中感受英文化的沉淀,才能实现开设英美文学类课程的实际意义,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类课程设置的思考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开设有其深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英美文学课程是以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基础设置的,充分考虑到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才能在实际的基础上完善课程的设置,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1.英美文学课程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所接收的英语教育不同,英语水平差异大。在英美文学的课程中,要时刻注意到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课程的设置可以根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开设基础阶段的课程和提高阶段的课程,学生在基础阶段的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巩固原有知识并逐渐地提高英语水平,在提高阶段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培养文学素养。
2.师资力量是优化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因素
是实现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英美文学素养的系统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保障。应该提倡教师加强自身文学素养和对英美文学的科研,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实现在实际教学中的反思和提高。
3.英美文学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是实现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具体措施
教师要在学生的英语语言条件基础上,充分斟酌英美文学课程的内容与目标,把握好课程的质量评估,以及学生接受程度与教学效果的平衡等。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构思和研究需要在实践中去提高和完善。英美文学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中,解析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扩大大学生的视野和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实现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优化对实现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吴燕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
1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群开发建设的依据
1.1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小学实行“包班制”的教学实际,直接对高师培养可以胜任多门学科合格小学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这与中学教师普遍采取分学科培养显然不同,显示出其特殊性。比如美国,人们认为教师教育应该以培养“全能型”、“理想教师”或“反思型的教师”为目标。培养目标导致美国课程建设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教育,重视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日本、法国、俄罗斯等也很重视通识教育。在日本,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多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的。我国不少省市和地区的小学依然实行“包班制”教学,要求教师至少担任两门学科的教学,这就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能力强”的指导思想,坚持培养多能一专、学有专长,综合素养过硬,能适应小学教育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合格的小学教师为目标。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本确定,进一步深化小学教师教育改革,自然就是构建凸显多科性、全面性的学科专业课程群,以适应小学对学科教师专业化高素养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1.2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
在我国,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的依据和导向。国家也明确指出:“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强调了教师的专业化特色:“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里,要求小学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要使学生“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语文是小学的主科。“语文素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引人注目核心概念。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5]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这是高师小学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个重要标尺和依据。1.3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语文课程特点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自然融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促进其审美人格和精神生命的成长。学前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在教学中侧重工具性的同时要自然而然地融入文学教育。张志公先生曾说过:“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文学课程群的开发建设,要基于小学教学教育实际和师范生未来专业化发展需要,开发建设可以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课程群。在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文学作阅读感悟力和心理模式,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感悟丰厚人文内涵,丰富想象力和个性化情感体验,逐渐养成温儒敏先生所说教师应具备一种可以“化育人”的博雅气质。
2文学类课程群开发建设的策略
2.1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教育平台
首先要拓宽渠道,搭建一个全开放的文学教育平台。比如,让学生自由到其他院系如中文系选课听课成为可能,可以解决不少小学教育专业设在缺乏语言文学类师资的教育科学院或文学师资不足院系的问题。其次,要开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类课程群。多样化体现在:既要开设作为专业的文学类公共基础课,如写作、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课程,也要开设往语文学科方向深入开去,依据文体分类不同以文学文本导读为主的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作为专业任意选修课来设置,以便学生个性化选择。如唐诗欣赏、宋词赏析、明清小说选读、20世纪欧美文学专题、中外文学经典导读、儿童文学名著导读、中外童话经典导读、电影欣赏、课本剧编创等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学教育课程平台的搭建,可以发挥高校中文教师研究专长和优势,引领学生亲近经典,咀嚼经典,了解文学研究领域前沿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提升文学接受力和文学素养。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对文学课程不同层次的需要。这就兼顾到文学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有利于未来教师建构学术性强、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结构。
2.2构建一个学科融合的文学课程体系
受认知科学影响,当今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相结合。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年的研究探索,人们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上也已达成基本共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必须考虑其多学科支撑的复合结构,凸显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相融合的特点,保障未来教师任教充足的学科知识涵养。首先,要多设置经典文本导读的课程。教师要摆脱长期以来受传统中文系重视帮助学生系统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构建的影响。教学中加强文本细读指导,丰富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增强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力和接受力。其次,要开发建设一些将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课程。除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案例分析”等文学与学科融合的专业教育课程,还可以开设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古诗鉴赏与小学古诗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外国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中外童话与小学语文教学”等系列课程。这些课程以一种前沿性、综合性、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生带着进入社会的期待视野,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积淀和丰富文学经典阅读体验,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目标才可能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切实得到提升。
2.3鼓励学生参与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文学课程教学要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多读多写,涵咏诵读文学经典,受到文学“随风潜入夜”的熏陶浸润。首先,多开发建设文学实践类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开设儿歌采风、童话创编、课本剧创编等与专业相关实践性强的文学实践课程。还可以多开发建设文学隐形课程,通过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与兴趣。多开展讲儿童故事竞赛、经典朗诵竞赛、儿童课本剧竞赛、演讲比赛、儿歌创作竞赛、童话创作大赛、儿童节目主持人大赛等。其次,职前和职后一体化,充分利用在职小学语文教师师资培训的资源,反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如让学生观摩、学习特级教师文学教育新理念的课堂教学;聆听优秀教师校本研究经验;从优秀语文教师成长历程经验交流会中汲取有利于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营养等。再次,改进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角色扮演,朗诵经典,课本剧表演,读书讨论会,模仿根据经典改编的影视片段等。综上所述,旨在开发建设更多既适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能力的小学教育专业文学课程群,切实提高高师职前小学教师教育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专业化成长。
作者:吕沙东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摘要:开放教育的目的是借助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培养和提高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大量劳动者的素质。在开放教育文学类专业教学中,对于网上形考作业的评语大多程式化,笼统而流于形式,缺乏温情。如果立足于学生本身,量身定做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的作业评语,对激发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育学生人格会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开放教育;文学类形考作业评语;学生人格养育
一、引言
当前开放教育突出以育人为本,以提升学生的软硬实力为本,而学生的人格养育离不开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开放教育学院文学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形考作业评改是重要的一环,而给开放教育学生形考作业下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的点睛之笔。评语是师生间推心置腹的交谈的载体,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真诚的评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行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能从诸多方面完善开放教育学生的人格。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职业和人格发展,追求字斟句酌的评语,从而发挥最大的指导和育人效能。
二、诚于嘉许,宽于称道——驱动开放教育学生“进取”的动力
现在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工学矛盾,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信心。“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赏,而凝聚着他们心血的作业更渴望和老师能有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在网上教学实践中,开放教育的教师应常怀赞美之心,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惊喜,哪怕是几个词语,一个句子都要真诚的鼓励。拟定评语中,老师应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毫不吝啬地赏识学生,不遗余力地鼓励其学习热情。对那些学习不主动的学生,老师更应该给予学生情感的慰藉,帮助他们唤醒学习的热情和激发进取的动力。
三、春风化雨,至爱无痕——拨动开放教育学生“感动”的心弦
“言为心声”,做人讲究一个“情”字,文学本身深含一个“情”字。对文学类学生的评语,要以情动人。这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开放教育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心灵最细微的活动,要以朋友的身份来“谈心”,把公式化的泛泛评语转化为发自肺腑的真诚帮助。这样缩短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开放教育学生对评语的阅读兴趣。“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字字句句扣击学生的心弦。只字片语中传递出的是老师在用心去关注他,用情去欣赏他,用爱去发现他。进而熏陶引导他们去关爱他人关照万物,熟悉感动,心怀感恩。
四、推心置腹,有的放矢——打开开放教育学生“真诚”的心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诚信之言,立真人人格。我们要求教育开放教育学生诚信为人,在文学作业中有我的心迹。因此,老师在评价开放教育学生的作业时,也要遵循开放教育学生各阶段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要做到正确客观,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不要求全责备。在学生作业面对的问题中分析,重点点评,给他们拨除迷雾,指明方向,开出“对症良方”来,使其有所警醒和收获。教师的评价时还要因人而异,推心置腹,客观公正,治学严谨,必然会对开放教育学生耳濡目染,真心换真心,教师的真诚必会打开开放教育学生心灵中的那扇真诚之门。
五、智慧幽默,少下断语——丰富开放教育学生的健康情感
开放教育学生情感丰富,面对社会与竞争,他们承载太多的精神压力,因此有些作业中表现出一种悲观的情绪。教师要善于发现,可用商量探讨的口吻,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使之能获得一种思索的冲动,产生再创造的欲望。所以,老师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可采用启发式评语,委婉含蓄,尽职地启迪开放教育学生,引导他们遇事冷静,少抱怨,多些正能量,积极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有如此健康的生活的态度,豁达的胸襟和高境界,开放教育学生笔下才会流淌出清新、俊美的文字。
六、少下断语,多些商榷——培养开放教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毫无疑问,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所以,教师不应轻下断语,而应多站在平第的立场上进行探讨。探讨式的话语是一种对学生充分尊重的体现,会传达给学生一种老师客观看待事物的态度。教师可采用绵针式评语,有目的的暗示开放教育学生改正作业中的不足,使作业写的更加完美。教师的这种客观、平等、民主、宽松的讨论氛围,也培养了开放教育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人格要求。开放教育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在网上教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教师也要借助手中的笔,与开放教育学生坦诚交流,借助智慧,在作业评语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格养育。
作者:周岑
[摘要]由于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专业业务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的目标。因此需要重新构建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各方面的提升提出具体的培养措施和培养方案。
[关键词]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增加了对外语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对外语类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社会对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在质量、层次、综合素质上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外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更加具体化。因此,有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全方位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也成为该领域师生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目前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状况
近几年,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在招生数量上呈现出了明显上涨的趋势。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统计,我国高校目前与外国语言文学类相关的专业已下设64个。在我国,目前1145所普通本科高校中,设有英语专业的高校达994所,日语专业的达506所,俄语专业的达137所,德语专业的达102所,法语专业的也达到126所,西班牙语新增到58个。虽然各高校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招收上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基本上都是同类专业的简单复制,缺失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缺少全方位精英人才的输出。
二、当前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不断攀升,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人才不仅要掌握本专业语言、会话扎实的基本功,全面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俗、文化,而且要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也有所掌握。以英语为例,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大类: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大纲对新时代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即:既要掌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提高用英语沟通的能力,也要拓展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方位、高质量的外国语言文学类的毕业生。然而,这种高质量、全方位外语人才的培养,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如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师资力量等不利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的教学中总会有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培养学生在外国语言文学方面的能力是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一方面,学生要增加对外国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并提升理解能力,从而能透析外国语言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学习者要在实现外国语言文学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我国许多高校却不能协调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不能将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与应用型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很好地培养学习者跨界学习的本领。教师自身还没有弄清楚、弄明白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更别说是培养出符合更高要求的优秀人才了。
(二)课程定位偏低
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准确的课程定位。而在我国,传统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目标致使课程定位偏低。在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课程的时候多以教授作家作品为主,或主要局限于讲授文学发展史,对提高外语综合应用的技巧与技能帮助不大。事实上,教师在教授此门课程的过程中,应着眼学习者未来,着眼世界,让学习者掌握文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其目的语的应用能力。课程定位偏低,培养的学习者将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语用场合,达不到人才的合格输出。
(三)教学方法老套
传统老套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阻碍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各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的讲授者们大多还是无法摆脱老套的着重讲解文学书上的史料,事实,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是很多高校教师的桎梏。同时,学生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对于其个人外语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中也基本是背诵点名家、名句应付了事,这大大阻碍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内动力,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改变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四)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高校外语专业所实施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师资力量的要求很高,师资力量及其水平也就成为了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少高校教师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上,为增加收入从事兼职等社会工作,这些都极大地牵扯了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由于某些高校地处偏远,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例如网络技术应用、电子、多媒体教学等技术在外语教学中运用较少。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充,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而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滞后,对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只有不断加大对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才能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亟待提升和扩充的师资力量,换句话说,提升师资力量势在必行。
三、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构建与实施
(一)找准教学目标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首先要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只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扩充学生语言以外的知识面。另外,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也要多了解未来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及外国语专业人才未来的社会职业走向,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找准教学目标,以更高的目标要求和定位学习者,从而为社会输出更多高质、多面的人才。
(二)明确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课程的定位既要完成培养目的语学习者的语言技能提升目标,实现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文学素养的双面提升,又要考虑该课程对学习者未来职业生涯的影响与帮助,只有在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前提下的课程定位才能平衡语言教学中的偏重现象,也只有有了明确的课程定位才能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三)革新课程教学模式
在我国,教育者一直传承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其中有很多优良的部分值得教育者去传承,但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文学常识、信息,还要有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变能力。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培养目标的未来需求,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教育者在教学时,应该将课堂的主体中心由自己的一言堂转化成学生的竞赛、讨论,竞赛使学习者获得了学习的动力,产生学习的兴趣,而讨论让学习者的思想碰撞,汲取各自的思想精髓,拓宽思维,提高英语的思辨能力,从“了解是什么,到理解为什么”,对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教师在学生的课堂讨论过程中,要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尽量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讨论,尽量做到不干预,让学生们知道,每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学习者那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不要单纯的判断某种声音的对与错,必须让学习者理解,每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思维角度,如果只是一味地执着于一个角度就可能造成对问题理解的偏颇。在参与的同时,教师有要适时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坚决不做“权威、专家”,因为那样只会禁锢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
(四)培养学生进行文本文学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终身学习的需要,对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来说更是如此。阅读能力是文学学习中最基础的技能,也是教师首先要对学习者强化训练的核心本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学生介绍值得鉴读的好书籍,让学生在这部分阅读中充分汲取养料,由开始读书到会读书,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课上介绍阅读方法的同时,反复训练学生对这些阅读方法的运用。在信息、书籍如此浩瀚的今天,好的阅读方法无疑会使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对学习者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多元化阅读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力、甄别力,进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五)切实提高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进课堂,成为辅助教师授课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动、直观、承载的信息量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教师使用,以此来扩大课堂的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日常应用过程中,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首先要注意,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增加课堂的学习乐趣,为语言学习者营造实地学习的语言氛围,绝不是教师为了方便,将自己的教案,讲稿照搬照抄的从纸质材料上转移到课件当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身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认识水平,切实发挥他们的教学辅助作用。另外像现在很多高校都采用的4A网络平台,是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单纯记忆的知识,文学信息事先到平台,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下独立完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而教师同时也可以将扩展语料、信息到平台,布置讨论话题,有限的课堂时间讨论未完的话题可以在平台上继续与学生互动。
作者:张敏 单位:黑河学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大学是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因而,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探索一条适合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讲尤为重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指2002年以来经教育部评审批准的、由专科层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高校和少数升本较早些但仍然处于转型期的高校。这类高校由于是在专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从办学层次上来讲属于本科院校,但其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等依旧受专科模式的影响,要真正完成质的飞跃、顺利度过转型期依旧尚需时日,并非一蹴而就。新建本科院校相对于老牌高校来讲,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处于劣势。例如,实验室建设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实习基地不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不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等等,这些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到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各个专业应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各个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凝练出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以下简称戏文专业)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紧扣培养目标,量身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指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是:“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三层含义:一是该专业毕业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要有电影、电视等剧本创作的能力,三是要有文学艺术方面的基本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根据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新建本科院校要量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不与教育部戏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拓宽专业口径,从课程体系及课程模块上打好基础,造就“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二是密切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确定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有别于其他院校,进而来凝练专业特色;三是戏文专业生源均为艺术生,文化课成绩较差,基础薄弱。而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化现象,如果没有深厚的综合文化素养,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就很难深入。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极有必要设置相关加强学生文学素养和创作基础技能的课程。
二.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
戏文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文化课基础薄弱,对理论学习具有畏难情绪。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但专业理论课教学又往往比较枯燥单调,因而,传统的理论课讲解并不能充分调动戏文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必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一是除了对基本概念理论、重要知识点讲解要详细、深入浅出适当拓展外,还要适时采取案例教学法。比如讲授长镜头的概念时,将当下比较流行的电影中的长镜头作为案例给大家讲解,通俗明了;比如讲授《中国戏曲史》时,由于学生对昆曲的曲牌、宫调等戏曲专业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可以结合戏曲界比较关注的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几出,用抢答的方式数某一曲牌出现的次数,不同宫调和不同曲牌之间的区别,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容量大,内容丰富,以声音、色彩、画面等相互配合,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三是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创新思考的空间,理论课教学时可以留一些悬念,引导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专题发言,营造自主学习课堂氛围,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四是由课堂讲授延伸到课外研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列出较为丰富的课外参考书目和参考论文,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研究,初步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
三.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考试改革相结合
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一张试卷定成绩,学生在考前临阵磨枪,一番紧张的突击后获得一个好成绩。这种考试方式对于实践性教学较强的戏文专业来讲,并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例如,《剧本创作与实践》是戏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影视剧写作技巧与实践训练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该课程重点在于对学生剧本格式的讲授与剧本各个元素、写作技巧等写作实践的训练。这门课程如果采取传统的一张试卷考试方式来进行理论检验,就无法突出本门课程以剧本写作为核心的检验目标,使得平时授课的讲练环节与现有的考试环节严重脱节,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授课的有效性。因此,基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试。比如,采取“自创剧本考试”的方式或者“平时成绩+剧本创作成绩”的考试方式,既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自由发挥,又让他们在舞文弄墨之中感觉到学有用武之地。此外,戏文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例如《表导演基础与实践》、《视听语言》、《摄影摄像技术》等都绝非简单的通过一张试卷考试的形式,就能够来检验出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质量。因而,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考试改革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成绩。
四.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由于戏文专特别注重实践,无论是实践课教学还是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不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人才的培养是失败的。因而,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大文科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例如,该专业核心课程《表导演基础与实践》的教学,就不能拘泥于理论讲解,要将学生的实践教学搬到课堂,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体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学生自创的剧本,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将之排演成DV短剧。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还锻炼学生的编剧能力、导演能力、表演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和兴趣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和创造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情感。
五.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隐性课堂相结合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显性课堂的话,那么课外活动则可以称之为隐性课堂。学生在显性课堂教学中更主要的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隐性课堂则是充分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内化并运用于实践、锻炼学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场所。因而,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与隐性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新建本科院校要结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特点,给学生提供给你充分的隐性课堂活动空间,让他们有展示自我、进行创新活动的空间。例如,可以成立学生摄影协会、DV空间、剧社等各类学生活动社团,定期举办摄影大赛、DV作品大赛、剧本创作大赛、话剧大赛。让戏文专业的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那么大学教育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走教学改革之路,才能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重课堂讲授、重单向灌输,久而久之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市场经济双向选择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遭遇困难。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当前高校教育质量工程中,优化课程结构,狠抓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能力培养置于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便是当前的关键性实务。具体到中文专业,就应根据其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对传统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改进相应的教学方式,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格局的突破和转变。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融入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形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的建构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以笔者所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中文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目标确定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强化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着力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基本指导思想为“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构建具有专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学校层级类型三维关联度的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体系。结合其定位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向,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而言,保留中文专业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确保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凝炼核心课程,把握相应的理论精髓;综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形成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应用传播类四大课程群,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手段,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这个载体学习、提高。首先,文学类课程内容注重名著解读的学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的能力。将原来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弱化史的完整性,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其次,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语言类课程教学,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操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第三,优化写作类课程内容,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日常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等课程,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第四,加强应用传播类内容的实验化,利用传媒技能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
二、分立教学层次,改变“教”、“学”态度和方法
调适知识性、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注意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匹配,强化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中文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种设计性教学,其核心环节是设计有效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课程内非独立实践环节;一是独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大量包含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的开设,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技术与运用、动态网页制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应用写作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支撑“文化信息传播”的专业方向,并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编写出完整的教学大纲,设计出详细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查措施。这样就有助于强化学生基本专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特质的显示度。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实践环节必修课和实践环节选修课程,如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作为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新闻采编实践、传播策划实践以及办公文秘实践等作为选修实践课程。每门实践课程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评价和综合考查措施的完整设计、确立实训主体并激发其内在动力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如实践必修课程“社会调查”,在学生第二学年结束后,利用两周时间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到社会中去锻炼,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职业技能。以上是显性计划里能反映出的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课程设计,另外还鼓励所有老师进行课程实践性探索。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尤为重要。我们的任课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获得成功:从传统的角度,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写,立足传统打基础的一个方面。从创新的角度,强调师生互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1)除了老师讲授之外,某些次要章节的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堂上主讲,老师补充。有些章节也直接安排学生自学,写出相应的学习提纲;(2)就重要的教学内容,设置论题,布置辩论会,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论辩;(3)布置某一专题的学习时,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独立完成小论文;(4)利用成都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把课堂延伸至名胜古迹,如在讲李白和杜甫时,组织学生到江油太白堂和杜甫草堂,让学生感受传统历史文化。
三、恪守“结合”原则,加强过程评价,形成职业能力。
1.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否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衔接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如普通话等级证、秘书证、教师资格证、广告从业资格证等。通过这些职业资格的培训,培养学生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达到劳动准入制要求的相关技能等级,为自己顺利就业“添砖加瓦”。在此涉及到师资问题,从中文专业教师基本构成看,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居多,但多数只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由于自身缺乏实践,无法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安排教师到实习基地或指定单位兼职进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弥补实践性环节的缺失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
2.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采用“岗位模拟”这一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充分利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其他资源,如校园电视台、校报编辑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一方面开门办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双方互利性的校外实习基地,集中开展实践实训,推动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外学分的设置和管理,把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的提高、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社会发展人才类型需求相结合,在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之间构造一定富有弹性的中介。这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20世纪初,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曾经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要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向其所处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
3.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课内活动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进行充裕的安排,因此与课内作有机联动的活动设计,然后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成为十分重要的实现途径。充分利用中文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作用,通过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开展读书征文竞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4.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科研意识。学生毕业论文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选题均可源于专业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通过师生间研讨式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正确进行能力评价,注重过程考核。评价既是一种压力或激励,又是一种反馈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修正信息,自觉提升短缺的能力。能力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化,不拘一格,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常规与竞赛结合等等,评价的组织也改变单一模式,个体评价(师与生)、小组评价(教师小组、学生小组、师生混合小组)、评委评价(以比赛方式进行评价时)等等结合使用。根据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指标,制定学生专业基本能力测评方案。如秘书实务课程,任课教师选择几个岗位,描述出岗位要求,组织其他专业教师构成招聘团,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招聘演练,学生感觉如临现场。又如,我们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采取制作手抄报的考核方式。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版面,组织材料时强调对原创性文章视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进行奖励加分。这样一份小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版面设计能力、书写(打字)能力、审美能力、美术能力、材料遴选等能力,又因自己作品跻身期间具有某种发表的“模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小报制作完成后,教师在班上展出,学生自行评定分数,最后择其优者进行推广展示,产生良好的效果。今后,拟不断地通过课程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变化等的系列分析、调研,完善中文专业的实践教学。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彝族总人口为776•23万人,彝族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有470•57万人;四川省,有212万人;贵州省,有90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近1万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属彝语支的语言还有我国的哈尼语、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白语、基诺语、桑孔语、怒族怒苏语、怒族柔若语,以及泰国的阿卡语、姆比僳语、姆比语,老挝的普诺伊语、西拉语,越南的彬语等。彝语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大小凉山一带;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和广西西部;东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东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南部;西部方言,分布在云南西部;中部方言,分布在云南中部。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其次是语音上。说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话。彝文,史称“爨文”、“韪书”、“罗文”、“倮倮文”、“夷文”,约有一万多字,是处于表意向表音发展中的一种音节文字,通行于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方言地区。发现较早的金石彝文有:贵州的《拦龙桥碑记》(1259年)、《成化钟铭文》(1485年),云南的《镌字崖》(1533年)等,后又发现贵州的《妥阿哲纪功碑》,推测可能是蜀汉时期的作品。从字体看,那时的彝文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按照我国宪法所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从继承和发展彝族语言文化的长远利益出发,有关部门及国内的有关彝学专家学者先后对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传统彝族文字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并在各省的彝族聚居区试验推行了各自规范(整理)后的彝文,取得不同程度的推行效果。西南民族学院也顺应时代要求,开办了彝语文专业。
一、新彝文的出台及彝语文专业的设置
1950年,中央西南各民族访问团在西昌专区访问期间,就协助西昌军管会对彝族语文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1951年1月设计了一套拼写彝语的新文字。同年2月2日西昌专署召开发展彝族语文座谈会,决定实验推行这种新文字。中共西昌地委书记梁文英在这次座谈会上,号召专区各机关干部努力学习彝族语文,决心长期为彝族人民服务。这个号召得到各民族干部和西昌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学校全体师生的热烈响应,从3月到7月,便先后在西昌和大凉山中心区的昭觉一带,掀起了学习彝族语文的高潮。参加学习的干部和学员们都认识到学习彝语文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政治任务来完成。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和昭觉的基层干部训练团是当时热烈学习彝语文的三大中心。发展彝族语言和实验推行彝族新文字的工作,从一开始起,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着彝族人民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如彝族师资的培养,彝族小学和民族干部学校各科教材的编译,彝族干部的识字教育,以及汉族干部的彝语文教学等工作,从1951年3月初便有步骤地展开了。西南民族学院也为了适应彝族地区社会需求,设立了彝语文专修科。这就是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彝语文专修科开办以后,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多学制并举的办法,共培养新彝文编译、教师和推行人员近2000人,成为新彝文最大的实验教学基地。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学制,编写多种教材,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了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为新彝文的实验教学以至新彝文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作出了贡献。彝族、汉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等各族学员毕业后,有的被分配在彝族地区开展彝语文工作,有的在地方民主改革工作队工作,有的在政府和部队当翻译;有的被分配到国务院彝文翻译处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党代会和其他全国性的会议及活动做翻译;有的被分配到省级机关和教育部门继续进行彝语文人才的培养工作。1958年,民族语文工作受到严重挫折,民族语言委员会等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单位被撤销,并取消了彝文学习、实验推行等工作。彝语文专修科中断招生。1960年5月24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撤销“新彝文”的决议。
二、规范彞文的推行与彝语文专业的复兴
彝语文工作曾经走过较长的一段弯路,教训是深刻的。正如四川省委川发(1975)72号文件中指出的,“1951年创制的《凉山彝语拼音方案》(即新彝文)离开原有彝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条件不具备,没有搞成。1958年停止推行后,又离开原有彝文直接推行汉文。也由于绝大多数彝族不懂汉话,只学汉文,形成语言和文字脱节,不容易学,也不容易巩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广大彝族干部群众一致强烈要求使用自己的原有文字。1974年9月,四川省委决定采用原有彝文,在整理、规范的基础上予以推行。根据省委的决定,四川省民委和凉山州政府对原有彝文进行了整理规范,在原有彝文字的基础上,以四川凉山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从近万个原有彝文字中选出了819个原字加上次高调符号及一个替音符号共1165个规范彝文,并引入现代标点符号等新成份,制定出了《彝文规范方案》。规范后的彝文为表音的音节文字,不论其词义有何不同,只要读音相同,均用一个字表示。规范彝文有43个声母,10个韵母,4个声调;为了使书写统一,彝、汉文对照翻译时排列一致和使用方便,规范书写格式一律从左到右横排。《彝文规范方案》还确定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彝文原有的数字。四川规范彝文使用范围是北部方言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地区、甘孜州、乐山地区、云南西北部的宁蒗县、昭通地区等。彝族人口共有230多万,不懂汉语的占80%。规范彝文通过在四川省成功推行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西南民族学院也恢复了彝语文专业。当年,彝语文专业的考生除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以外,还要进行彝语文口试及面试,彝语文面试是委托考生所在地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进行的。当时,160多名彝族青年踊跃报考西南民院彝语文专业。最后录取了49位作为恢复后的第一批彝语文专业大学生。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彝语文专业缺师资,缺教材,教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编教材,用蜡纸刻印教材和辅助学习材料等,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创造条件把彝语文专业办得非常成功。当时彝语文专业在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中还未设立,所以,该专业不能以彝语文专业毕业,必须同时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汉语文专业的全部课程方能毕业。为此,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了一倍,一方面要学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一方面还要完成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再加上学校为了办好第一届彝语文本科专业,要求教师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创造性、摸索性地教学,教学质量要求高,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学生们背负双重学习任务,刻苦学习,最后除了一位同学降级以外,其余48位学生都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被分配到中央机关、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四川省级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四川省广播电台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机关和县政府工作,成为第一批各条战线的规范彝文工作骨干。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为了认真总结经验和进一步改善、加强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西南民族学院停止了1978年的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在做好充分准备后,1979年开始,按照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每年的常规招生。1977年恢复招生后,彝语言文学专业与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成立语文系。1984年,彝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脱离语文系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92年,单独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2000年,彝语言文学系更名为彝学系。2003年,彝学系更名为彝学学院。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学生500余人,其中,本科生421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彝学方向博士研究生11人。30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开办了短期进修、专业证书、中专、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班。迄今为止,已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浙江等省区的彝、汉、白、藏、纳西、哈尼、傈僳、壮、侗、佤等16个民族的考生中招生。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不同层次的彝语言文学人才。一批批彝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走向彝族地区,成为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和骨干,为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还先后接收了来自美国、法国、瑞士、德国、波兰、捷克、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留学生前来学习彝语文和彝族文化,为加强国际交流、宣传彝族文化、逐步实现“中国彝学、世界彝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经60年的艰辛创业,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蓬勃发展,彝语言文学专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的重点学科、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2001年,彝学系被确定为四川省彝汉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的结果,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一代代潜心于彝学事业的志士仁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倾注毕生的心血,共同写就了彝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壮大的华丽篇章。
三、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纵观彝语言文学专业60年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特色优势。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外没有、国内少有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目前在国内外同一学科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品牌。但是,当今世界正在走向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赋予今天的大学以新的内涵,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特色专业,如果不经营、不改造、不发展,就只能成为保守的特色、落后的特色、苍白的特色,最终必然会被全球化、现代化所淹没。因此,必须赋予传统的特色专业以崭新的时代特色。惟有如此,传统的特色专业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走向辉煌。这便是改革与发展的使命。当然,这种改革,并非背离传统,而是“经营传统,经营特色”,让“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正如大河奔流,一脉相承,贯穿古今,融通中外,承先启后,与时俱进。
(一)双语(多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在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彝语言文学专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和拓宽专业口径,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双语教育教学和双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从理论上讲,“双语”或“多语”现象在本质上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吸收、融合、互补的最直接的体现。“双语”或“多语”劳动者的目标是既保存世界语言的多样化,又促进信息交流的顺畅和通达。这也是为创造未来文明的人们所共同期盼的。从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彝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汉”双语和“彝汉英(日)”等多语已经成为广大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国内近800万彝族人民主要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这一特点导致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急需熟练掌握“双语”和“多语”的各类专门人才,而且,这种需求是长期的、大量的。基于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彝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专业改造,从单一的“彝语言教学”走上了一条“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和“双语”、“多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赋予了传统的特色专业以崭新的时代色彩。在保留彝语言文学这一传统特色专业的同时,先后开办了“彝汉双语文秘”、“彝汉双语经济管理”、“彝汉双语行政管理”、“彝汉双语师资”、“彝汉翻译”等多个专业(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开办的“彝汉双语文字信息处理”专业,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典范,是古老的彝文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有益尝试。2002年,彝学系又成功开办了“彝英双语”专业方向,这个专业方向的开办,标志着传统的“彝学”正在努力走向世界,为让“彝学”走向世界,让世界关注“彝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新开办了“彝日双语”专业方面,标志着彝学院的“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至此,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包括多个本科专业(方向),2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研究方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这一学科专业结构的建成,标志着古老的彝文作为一种国家学历教育文种,在共和国学历教育的各个层次上已经全面实现“通车”。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常设4个本科专业(方向),即“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彝汉翻译”、“彝英双语”和“彝日双语”。这些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科学,知识结构合理。
1.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和其它文科知识的,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编辑、翻译、新闻、出版、文学创作、文秘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主干课程:现代彝语、彝文文选及习作、彝族传统文化、彝族文献学、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尔比克智、彝族哲学、彝族诗学、彝族语言与文化、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汉语写作、汉语普通话、文艺美学、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彝族史、民俗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2.彝汉翻译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翻汉、汉译彝、彝汉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汉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标,能在彝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编辑、翻译、新闻出版、古籍整理、文学创作、文秘等方面的工作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现代彝语、彝语方言比较、彝文文选及习作、彝族现当代文学、彝族文献学、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尔比克智、彝族诗学、彝族文字学、彝族传统文化、彝族语言与文化、彝族史、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汉语写作、汉语普通话、文艺美学、民俗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
3.彝英双语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英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经济管理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英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方向素质的培养。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能逐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等行业对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极大需求。主干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高级英语、欧美文化、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彝族文学概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艺美学、文化人类学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4.彝日双语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日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管理研究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日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以及日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方向素质的培养。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能逐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等行业对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极大需求。主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语音、日语泛读、日语语法、日语写作、日语视听说、日语翻译、高级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汉语写作、演讲与口才、文化人类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二)着力提高双语(多语)人才培养质量
彝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彝族地区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加强彝汉双语和彝汉英三语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原则,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立、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事。尊重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陆续考上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有的在校生作为与海外大学的交换生被选派出国学习,有的毕业生远渡重洋,赴国外攻读硕士和博士。这是彝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实践成果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2009年,“彝语言文学专业多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有力推进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
由于彝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要靠教师自己编写。1977年恢复招生时,彝语言文学专业没有一部正式出版的教材。为了解决专业教材匮乏的问题,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编写出版了《彝族文学概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彝语概论》、《当代彝族文学作品选读》、《现代彝语》、《彝族民间文艺概论》、《彝汉翻译》、《20世纪彝文优秀作品选读》、《彝族民间长诗导读》、《彝文写作教程》、《〈勒俄•玛木〉释义》、《彝族尔比克智释读》、《民俗学概论》、《现代彝语概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一系列质量较高的教材,彝语文专业教材匮乏的老大难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课程建设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口径的不断拓宽,彝语言文学专业坚持“经营特色”的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合理,课程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3年间,“现代彝语”、“彝族传统文化”、“汉彝翻译”和“民俗学概论”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在为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不懈努力。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结合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彝学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0多年来,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译作8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40多项成果获各级各类奖。这些成果中“彞文信息处理”等相当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同一学科研究领域里的空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1977年恢复招生时,彝语言文学专业仅有4位教师。难以想象这4位老师在当时承担着多么繁重的工作任务,才撑起了一个学科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通过选留、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大彝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西南民族大学各专业师资队伍中,彝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是最强的队伍之一。全校现有彝语文专业教授9人,副教授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6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应该说这是一支政治素质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热爱党的民族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2007年,这支队伍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回顾历史,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光彩在闪耀,内力尚不足。也就是说,在经营特色,凝练特色,彰显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实践中,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头上的光环不少。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尚处于弱势地位,做大做强困难重重;重大特色项目的立项研究不多,学术地位不够高;精品课程建设还没有达到国家级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今后,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摒弃那些不利于学科专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作风,坚持改革创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要求,紧紧依托“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继续保持和充分发挥特色优势,适度扩大本科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坚定不移地走“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及“双语”和“多语”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力争在精品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特色研究,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努力把彝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成为一流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
21世纪是我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世纪,这个世纪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这类人的基本条件是:1、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即拥有稳固而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坚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具备开拓创新和综合分析的能力;2、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即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力,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还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要培养出这类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基本趋势是转变培养人才观,要教会大学生如何进行思维创新,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因此,这也对作为我国高校独立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本土特有的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而且是我国高校中设置最普遍的一个基础性文科专业。长期以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都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在高校、新闻文艺出版部门和科研机构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工作的人才。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加深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不仅仅是需要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和学术研究人才,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语言功底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具备良好的文字宣传能力和扎实的新闻知识,能够起草合同、策划广告等。为了培养出这类人才,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进行改革。
一、改革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培养要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科研型、学术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日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迫在眉睫。
二、改革课程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目标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这门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作品创作能力和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等。
三、改革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要从最常见的语言现象手,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实用能力,针对具体现象提出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得学生运用的语言、文字等更加灵活、形象。另外,还要将最前沿的研究话题和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整合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能够拓展视野,放眼世界。
四、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招聘单位的需求相脱节,原因就在于学校安排的实践环节过少,学生必要的能力不能得到强化。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提倡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接受锻炼、提高能力。首先,在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使之能够从事写作、阅读等基本的工作,同时,学校要设立一批实践基地,使学生早日接触社会上真正需求的知识,力争缩短学业与就业之间的距离。
五、改革考核方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以学习技能性、应用性课程为主,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考核的不仅仅是理论课程,还要考核学生实际掌握的技能。课程考核要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要灵活变化考核方式,通过提问、习作、小论文、作品研讨会、课堂讨论等方式考核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的技能。另外,高校还可以让社会的职业权威人士、认证部门来考核学生的某些课程,引入社会考核体制。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着眼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为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个性化教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论语》就极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教育家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对其弟子的个性化教学案例。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性格有卤莽、文雅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每个人的潜质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学中只有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施教不同的教育内容,达到同一的目标要求,这既切合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又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获得提升,这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个性化教学是远程教育的必然要求
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目的,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个性化教学包含三个因素,即教育者、教材、受教育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个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个性化教学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受教育者当前掌握的知识和所达到的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类型、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针对不同受教育者,教育者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电大开放教育招生专业不断增多,地方中小学教师学历不断达标,政府公务员学历持续提升,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出现了招生人数递减的情况,很难形成传统意义上的班级规模。学生人数过少的现象,给开放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迫切需要个性化教学以适应目前的现实。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特点
1.网上辅导多于面授辅导课时随着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教师面授课程已经逐渐为网络教学所替代。传统的教师面授课时正在大幅度地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电大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和虚拟空间社区的师生交流被提上日程。
2.教师一专多能在电大远程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要“授之以渔”,而且是知识载体的创建者,教师要运用现代化手段完成网上教学资料整理更新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电大课程责任教师既要熟悉教学理论内容,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其教学工作量不是减轻了,而是比以前更重了。事实上,开放教育教师往往要负责很多门专业基础课程或对多门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电大远程教学要优于传统教学,各专业教师基本会制作或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
3.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创新性每年专升本的学生中都有在专科阶段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基础知识衔接上比较困难。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要开补修课。教师教的学生人数每届总量并不多,但辅导学生的课程数量却很大。每一个教师精力是有限的,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出现,旧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把工作做好,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实践探索
1.灵活的授课机制电大学生多数是成年在职人员,学生上课出勤率受到一定影响。当某届学员本身人数少而又出现严重缺勤时,大班授课方式就很不合适。经过探索,我们认为出勤率较高时在教室授课较好,因为有多媒体大投影,可以方便学生边听边看课件,可以提问或集体讨论。而出勤率较低时,采取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方式比较好,或与学生一起浏览课程网页,营造出教和学的和谐氛围。
2.根据教材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学生兴趣较浓厚,教师以讲课为主,提问和课堂讨论为辅;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比如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和西方文论等学生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合作讲课的方式,即教师给学生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每人讲一个作家或作品,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在讲台下配合解释。学生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台上学生讲得认真,台下学生听得注意力集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则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让这些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讨论发言或讲解课程设计方案,非常贴近教学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进行多样化的网上教学辅导网上教学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在网络远程学习环境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课程资源。网上教学辅导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指导、电子教案、课程BBS论坛、期末复习指导、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等。自主学习指导内容包括公布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预习上课的主要内容、课程的重难点提示、思考题。电子教案是对全书内容框架的梳理,以及对每个章节重难点的详细分析。课程BBS论坛是网上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重点定期专题讨论题和小组讨论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可非实时提问。期末复习指导侧重各章复习重点训练并给出参考答案。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及答案,是让学生熟悉课程的考试题型及解题思路。形成性考核作业指导,是学期临近结束时网上公布作业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方式是否准确。
4.富有特色的形成性考核方案电大学生平时成绩占终结性成绩的一定比例。平时成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上课出勤率、书面作业和网上学习。平时成绩的标准,一要突出电大特色,网上学习分值比重加大;二要突出成人在职特点,上课出勤率所占分值相应较小;三是突出自主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网上学习方式可以自己做主;四是学习时限性,应该有一个大致时间范围。对于网考课程,中央电大制定了详细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布置了网上作业,并限定具体的答题时间,逾期成绩为零。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方案的优点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不足是尽管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学习时限,但是学生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还是来不及按时答题,结果失去了考试机会。
总之,“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是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在开放教育中,“材”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指教学的对象———学生,学生不同,教学方法应该不同,对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应该以网络远程教育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其二是指教学的媒介———教材,教材不同,面授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网上教学也应该有所不同。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责任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课程性质不一样,资源建设应各具特色。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媒体,都彰显了电大教育是远程“因材施教”,这也决定了我们对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行动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他的学生在研究不同人种之间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他当时对“行动研究”的定义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于一件合作事业之上的方法”。他的这一理论很快传入了教育领域,许多教育界人士对“行动研究”都下过定义。综合众多的说法,我们这里所说的“行动研究”指的是通过对学校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局部性的改革探索,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教育研究方式。研究个案之一:文学社对提高学生写作、采编能力的尝试运用行动研究来探究文学社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我们课题组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了提高中文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我系于2007年成立了“红杏花”文学社,指派有写作经验的教师担任文学社的总顾问和指导老师,同时不定期邀请外面的作家和本校的专家来举办这方面的讲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如曾请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程维来讲诗歌创作,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考虑到学生发表作品较难,经上报院党委宣传部批准,系里于2008年创办了内刊《红杏花》杂志。这本由学生自己写、自己编辑出版的期刊,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同时也成为他们进行实训的阵地。
“能说会道,能写会造”,这是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写”是一般的写作要求,这里所说的“造”指的是创造,也就是能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要比一般的应用文体写作要求更高,由此必须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从理论转向技能,除了教师的指导,还要不断地进行写作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通过调查发现,红杏花文学社有专门的章程,有固定的活动,每年有自己的计划。它每年定期举办的诗歌朗诵会、戏剧表演节、小说研讨会,对促进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就业的方向除了从事教育工作,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到新闻出版业工作。为了拓宽就业面,在实训教学上我们对学生采编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视。系里的指导老师会经常在文学社举办采编业务方面的短训,对新生进行业务指导。2010年12月3日,笔者对文学社全体成员进行了编辑业务方面的培训。当时内部刊物《红杏花》正在编辑第三期,已经排出了样刊初稿。作为总指导,笔者在审阅过程中发现了较多的问题,于是从稿件内容把关和编辑排版两个大方面,对全体社员提出具体要求,并结合已经在审的杂志清样,从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进行了讲解。如这期杂志中文学社社员何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喧闹的世界,加上几千年的礼义思想的影响,办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往往非要复杂地给各个有关部门、有关人员送点东西。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并不是批判什么,而是强调钱的重要性。……”笔者明确告诉学生:民族宗教问题绝对不能碰、政治问题不能随便碰、消极颓废内容不宜发表。
通过指导老师对文学社学员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院报纸的副刊上,曾多次发过“红杏花文学社作品专版”。江西省写作学会每两年要举行一次“大学生写作大赛”,系里指派作家祝春亭教授担任这项赛事的指导老师。除2002年首届比赛没有参加之外,其余的比赛中文系都组织学生参加了。在这项比赛中,中文系的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数十名学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得一等奖为第二届6人,第三届、第四届都是10人。由“红杏花”第四任文学社社长、中文系2008级专科一班杨高海编剧的《爱在苗乡》,在学校演出获一等奖,该剧参加全省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获得了旅游商贸学院赛区三等奖。与此同时,学生的采编能力也得到提高。他们拟于2011年4月出版第四期《红杏花》杂志,在审稿和编排上与第三期相比,同样是这些学生唱主角,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杂志内容健康向上,编排美观得体,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有的学生在学院的报纸任采编,有的则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了作品。由此可见,加强写作、采编能力方面的实训教学十分必要。研究个案之二:表演与研讨会对推进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运用“行动研究”来推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必须遵循“行动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如下:①发现教育问题;②分析问题,找出原因;③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④实施方案;⑤反思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从中去发现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从2006级、2007级本科班毕业论文的写作上来看,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科研能力不够强的情况,专科学生这个问题就更突出了。例如,许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不新,重复别人的观点,缺乏学术价值;还有不少学生只会就事论事,叙述作品的情节占太多篇幅,论文的理论性不够;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写出的论文逻辑性不强,整篇文章不知所云。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锻炼不够,学生主动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太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系里决定加强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方面,重点又加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表演,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二是通过开作品研讨会,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这些专业课,涉及的文学经典作品很多,其中不少作品被搬上了银幕和荧屏。让学生组织剧社,进行文学作品表演,学生要演好角色、进入角色,就必须对作品和角色有一定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对作品的认识往往会有所创新。
诗歌朗诵会,是实训教学中经常举办的一项活动。“红杏花”文学社成立后,每年4月都要举行大型诗歌朗诵会,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戏剧表演,也是促进学习的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来体会戏剧作品,如《雷雨》《钦差大臣》《威尼斯商人》都曾作过尝试。“红杏花”文学社为庆祝成立一周年,当时准备了丰富的文艺节目,其中就有话剧《雷雨》片断的表演。在此之前,中文系学生曾将《简?爱》的精彩片段以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学生还自编、自导、自演过话剧《爱在苗乡》。为了加强探索性内容的实训教学,笔者曾于2009年4月22日在20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的《世界华文文学》课上举行过“林海英作品研讨会”,要求全班每个同学必须发言,会上大家发言踊跃。互联网的发达,使学生可以上网查找一些研究文章,这使得他们可以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借鉴。然而也有其负面作用,就是一些不愿动脑筋的人会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为了避免其负面作用,我们在2010年3月16日举行研讨会,特地将本系作家祝春亭新近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商埠》作为研讨的对象,以杜绝他们上网抄袭。再如2011年3月19日举办的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研讨会”,系里派了四位指导教师,邀请了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和江西电力职业学院的文学社代表参加。学院督导郭教授对此也很感兴趣,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前往观摩,并在学院的《督导简报》上作了介绍。学生的发言稿,一部分准备修改后发表。研讨会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课题研究模式”(也叫项目研究模式),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实践证明,课堂与课外相结合,通过表演和研讨会等形式,加强探索性内容的实训活动,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经常性地开展表演和研讨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研究个案之三:技能竞赛对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促进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一大部分是师范类的。作为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赛代训是实训教学最常见的形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训相关的比赛,开展得较普遍的主要有书法比赛和演讲比赛。“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和课件制作,是成为一个教师要练好的基本功。书法比赛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三字水平,而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表达能力。这些实训形式,对师范生极为重要,所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结合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竞技促进实训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例如师范生基本功技能大赛,学生参与的热情就很高。
江西省教委师范处2008年推出了第一届师范生基本技能大赛,要求师范生在演讲、钢笔字、毛笔字和粉笔字以及课件的制作上,能一展自己的基本功。笔者单位每学年都要在班、系两级举行演讲、辩论、朗诵、书法、制作课件等比赛,在比赛之前让相关老师给学生作辅导,但主要准备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导师团对此项活动进行全程指导,葛林、万师齐等学生代表学院参加省里比赛取得了不俗成绩。在全省师范生基本技能大赛中,中文系有五位学生分获二、三等奖,特别是本科组,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成绩。2010年学院为迎接省里第二届师范生基本技能大赛,先举办了本校的选拔赛。通过指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参赛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以师范生基本技能大赛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举办类似的大赛的确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我系为例,为参加学院的师范生技能赛,系里先举办了预选赛。学生知道如果能获奖,对将来他们应聘教师很有帮助,因此踊跃报名。通过比赛,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而对预赛选拔出来的学生,系里分别指定了三位在书法、演讲和课件制作上有经验的老师,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辅导。这样便可弥补其中某一项内容的不足,使他们在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上得到整体提高。
近年来,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几乎各个高校的各个专业都在强调实践教学。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论著论文也比较多见,但我校作为民族类高等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征,即“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其他高校的经验对我校不一定适用。因此,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结合自己的校情生情进行实践教学。为此,笔者于2011年6月对北方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有关实践教学的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当前学生的能力现状、当前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看法,分析其特点,以便进一步探讨、改革、创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力求建立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从而突出能力培养,突破制约学生顺利就业的瓶颈。
一、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抽取了2007级和2009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2007级是作为毕业生的调查样本,对2007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学生毕业前夕(2011年6月3日)进行的。2009级是作为在校生的调查样本,对2009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末(2011年6月29日)进行的。2007级共有学生93人,抽取了55个样本,有效样本55个,抽取人数占59%。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共148人,抽取了110个样本,有效样本109个,抽查人数占73.6%。根据调查的需要,对两个年级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些问题是相同的,目的在于比较。我们对2007级的学生设计的调查表,从10个方面调查了今年毕业生的情况,了解学生面对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他们感到自己需要加强的知识能力。对2009级的学生调查,主要了解在校生对于实践的需求以及对学院、系里组织过的实践的评介。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毕业,学生选择工作还是继续读研究生的情况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还是读研?笔者对2007级学生和2009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93人,其中考上研究生继续读硕士的只有13人,占13.9%。抽样调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109人中,打算考研的有49人,占44.9%。笔者进一步调查了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49人中,选择“喜欢读书研究”的有12人,占24.5%,选择“避免就业的竞争”的有2人,占4.1%,选择“硕士比学士就业好些”的有35人,站71.4%。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其根本的目的是处于就业的考虑。也可以预计,在打算考研的49人中,能有多少人能够考上研究生呢?恐怕至多一半。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的去向是进入职场。
(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状况我们调查了文史学院2007级和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2009级的学生,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口语表达能力(说和讲的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20人,占18.3%,选择“不满意”的有89人,占81.7%。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文字表达能力(写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14人,占12.8%,选择“不满意”的有95人,占87.2%。综合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80%以上的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满,(这里指汉语表达)也就是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亟待提高。调查结果明显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口不能言、写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说写能力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学生又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最需要的能力。同样,我们通过调查数据可见。2007级学生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感觉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2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8人,选择c项文字表达能力的有24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45人。他们在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能力是什么?(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0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3人,选择c项文字表达能力的有32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31人。可见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实际中,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重要性要高于专业知识,并且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是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加强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情况,笔者对2007级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撰写的毕业论文的内容”的调查,学生的选择是:选a项“2/3抄网上或书上的”有1人,1.8%,选b项“1/2抄网上或书上的”有5人,占9.1%,选c项“1/3抄网上或书上的”有18人,占32.7%,选d项“参阅资料,自己写作”的有31人,占56.4%。a、b两项合起来共有6人,占总数的10.9%,c、d两项合起来共有49人,占总数的89.1%。由此,我们可以说89.1%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符合学术规范的,不是抄袭剽窃的,学生在尝试自己完成。对“你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最大困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是:“不知道写什么”的有8人,占14.5%,“面对很多的材料不知道怎么用”的有30人,占54.5%,“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有17人,占30%。数据表明54.5%的学生阅读归纳、驾驭材料能力不足。30%的学生“缺少创新思想。
(四)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对“你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形式是什么?(可以多选)”的问题调查结果是,2007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参观调查、毕业论文。2007级学生已经经历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在这两种学校集中组织实施的实践里,学生优选实习。同样的问题,我们对2009级中109名学生也做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2009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参观调查、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2009级是大二第二学期末,他们没有经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但对于这两种实践的心理期待竟然与2007级学生的选择如此相同,可见学生很看重、很需要实习这种实践形式。而且实习和技能训练这两种实践形式竟然都是排在前面的,而且次序也完全一致,可见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这两中实践是他们最需要的。对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进入职场。(2)由于我校学生50%以上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所以,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弱。(3)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不很严重,但存在驾驭材料能力不足,缺少创新思想。(4)实习是学生的首选的实践形式。
三、实践教学改革之策略
结合客观调查的资料以及情况分析,我们了解了客观存在的学生生态,阅听了学生的接受与需求,然后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进之策略。
(一)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的价值趋向来看,我校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考虑毕业后就进入职场的绝大部分学生,使学生通过某些课程的选修能够增加职场竞争力,“学以致用”应该不只是一种口号,应该成为普世的教学价值。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围绕“一主线”,就是以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培养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尤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普通话培训等,以便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固本与实用联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固本”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课程继续保持,而且对于经典学科的教学和演练需要加强,比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古今汉语等,这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加强基于务实固本。“实用”是指固本的基础上,课程设计兼顾实用化、创意化、现代化。我校的类型属于“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条件的可适当担负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1],不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岗位型、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进实践教学的规划和落实上,必须考虑学校的这一根本定位,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不能把我们的学生训练成技术工人。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发展观念。在具体实施中是以课程为依托,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为什么采取这样的举措呢?这是基于专业属性、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采取的办法。中文系的许多课程是人文内容,人文素养是能力形成的潜在因素。人文的高度与格局是一个人后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张高评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毕业进入职场,的确凭借专业能力[2];之后五年、十年,谁脱颖而出?谁能领袖群伦?谁能独挡一面?谁可平步青云?就不再是专业能力挂帅,而是人文素养决定了态度和高度。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人文素养的集散地,是创意思维的大本营,是养成美好态度,提高崇高格局的加油站。所以,我们在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注重理论与能力并重,避免一味强调实践而忽视了有些课程的人文功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读、说、写、用”。对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贯穿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比如我们的尝试,各门课程都给出相关的阅读书目,定期检查,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配合要求阅读的内容安排课堂讨论,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布置完成课业小论文,训练学生“写”的能力;“读、说、写”综合起来,训练学生“用”的能力。“读、说、写、用”的训练要求在每门课程中教学中都有所体现,这一点我们学院已经对每位教师明确提出要求。同时在典型的课程中强化训练,做到由面到点,由分散到集中的不断强化训练。比如以写作课为代表集中训练“写”的能力,以“演讲与口才”课、“普通话培训”课集中训练“说”的能力,同时对语言类课程设计整体规划,注重“学以致用”。
(三)实践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实践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一事物若没有兴趣,便不会主动关注它,所以一般来说效果不会好的。比如,学生不愿意实践,不愿“读、说、写、用”,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由于不感兴趣,即使学生从道理上明白实践的重要性,即使学校通过测评来检查学生的实践情况,学生也只会停留在应付测评,至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那是不可能的。可见兴趣对人学习的重要性。怎样培养学生“读、说、写、用”的兴趣呢?基于上面的调查,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从改进实践形式入手,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吸引学生参与。
1.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使学生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进行。如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读书征文竞赛、写作比赛、语言艺术表演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2.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为主,校外实践补充。校内有针对的活动是普遍形式,但仅限于校内学生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参与的热情会逐渐降温,尤其是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他们对大学的新鲜感随着大学生活的熟悉,逐渐褪去,对于校园的一些活动开始无所谓或者冷漠。怎样让他们继续保持实践的热情,我们的有效办法是把他们带出校园,到社会去实践。这种做法我们已经初步见效。对于2008级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到永宁纳家户进行语言文化调查。对于2009级学生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宁夏西海固文学采风”。此行学生们了解了西海固的风土人情,在宁夏师范学院听取了关于西海固文学的讲座。对此次实践,学生的看法如何?笔者跟踪调查了其中的109名学生,设计的问题是“对这次西海固文学采风的实践形式,你的看法是什么?”调查结果是:选择“好,有助于学习”的有46人,占42.2%,选择“好,有助于了解宁夏”的有46人,占42.2%,选择“好玩,对学习意义不大”的有11人,占10.1%,选择“不好,对学习意义不大”的有6人,占5.5%。合并前两项的数据,很明显地表明80%以上的学生对此次实践的看法是肯定的,只有15.6的学生是否定的。由此,我们可以说,这种实践可行。可行但是否有效呢?这又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追问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在学生的实践成果里找到了答案。这次实践,学生的任务是,在实践结束后每名学生撰写两篇于文章,内容与实践内容相关,文体不限。最后学生的文章,分组交给相关的教师评阅,评阅教师的普遍认为,绝大部分学生的文章有内容,有感情。我们能看到实践给学生提供的创作素材,提供了认识社会的机会。这印证了古人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的实践成果,很能体现其效果,而且这个效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计目标。
3.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分散模式形式多样,自由灵活,可以是学生利用假期分散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进行相关的实践,分散实习的关键在于务实,不能流于形式。集中模式是指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有组织地进行,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形式。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了学生的能力现状、对实践的需求等各种情况,结合我校民族类普通高等学校的特点,提出了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一是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二是固本与实用联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三是是实践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实践的兴趣。
洛阳理工学院属于地方性的新建本科院校。根据学校特点,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在全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实用型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力求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1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剖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的本科层次有两种,一种是普招本科,4年学制;一种是专升本,2年学制。层次多,学生来源面广。再加上本科设立时间短、基础较薄弱。于此,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专修课课时明显不够,实践课学时较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其次,考核制度和形式不规范;再次,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认识的深度不够。同时,学生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为此,多次组织本系老师对我国特别是本省的教育现状、社会需求、学生学情等开展较全面的调查。先后走访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并和省外其他著名院校就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和交流,获得了大量的教改信息和宝贵的教改经验。通过与兄弟校的交流与比较,使我们基本把握了新建院校中文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科学思考之后,我们选择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构建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的“平台”是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素质平台,这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和关键,侧重于基本知识和人文素质;“模块”更多的是侧重于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分为3种类型:研究型(考研深造)、教师型(教师职业)、应用型(文书、秘书、记者、编辑)。
2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课程体系
我们的教学改革旨在吸取“全纳教育”思想理念和执着精神,让不同层次有着不同需要、不同个性、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为此,我们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修订和调整。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共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6大类。这里重点阐述后3类课程。
2?1专业拓展课程是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设计的延续性课程。在专业拓展课程设置上,我们设置了3大模块。(1)考研深造类课程主要从语言和文学两大类别来设置,提供了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和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诗经》的文化阐释、唐诗宋词专题、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五四”文学思潮等课程。(2)教师教育类主要设置了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学、经典文学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代职业礼仪和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中,不仅要培养普通学校的教师,也努力向特殊教育领域拓展,力求培养全纳型教师。(3)文秘编辑类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等课程。此类课程适合于将来从事文书和公务员等职业的需要。在3大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需求、职业生涯设计在一个或多个模块中自由选课。这样,学生既有专业发展方向,又有利于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
2?2综合素质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综合素质课程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展现教师研究专长,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讲座型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政治外语、教师教育、科学专题和艺术体育等5个类别,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修。实践教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而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包括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等3个类别。除了常规性的军训、生产劳动、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外,还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活动课程体系。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和文书档案管理等。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混同,有的人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当成一种方法,这是不科学的。方法更多的是指解决问题的思路、程序和步骤,而现代教学方法体现在“教”与“学”两个主体的互动之中。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1运用“系统讲授法”,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大学低年级学生开始认识专业的概念,但尚未形成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整体认识。有人认为一开始就实施研究性教学法,提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实践证明,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一年打基础阶段,运用“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合理地使用系统讲授法或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3?2倡导“指导—探究”性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虽然第二学年的专业学习仍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但是随着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课程内容逐步深化,教学方法可以逐步由以接受性学习方法为主过渡到以“指导—探究性”学习方法为主。所谓“指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中去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这种教学法决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指导更多地表现在组织上和服务上,空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3?3尝试“问题中心”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到了高年级,主要是一些选修课和应用技能课。这个阶段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解决问题的各种活动,建构知识体系,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构建起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专业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4强化实践环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形成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和课外活动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体系。
4?1适时组织专业见习,使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学原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意义专业见习一般在第2学年进行。主要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直接参加学校、机关、文化单位的实践活动。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见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机关文秘工作、文化产业管理工作。专业见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进学生对于工作的理解和感情,增强其事业心,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专业见习以短期为宜,视情况可多次进行,也可按专题进行组织。
4?2组织“顶岗”专业实习,使部分学生能够实习和就业衔接高级文秘方向的学生,专业实习拟安排在第4学年的第2学期,时间是一个学期。跟汉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学生不同,一个单位接收实习生数量不可能很多,实习地点分散,教师指导不方便。从以往实习接受单位的要求来看,他们往往把接受实习和考察用人结合在一起,顶岗实习成了专业实习的特殊方式。它的优点是实习生角色意识增强,因为这种实习是把实践活动与职业生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习生的应用能力、现实表现决定了他的去留。它的不足是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与专业设计的科学标准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专业实习必须制定统一的要求与考核程序,并与实习单位交流沟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专业实习的程序并考核及格方可毕业。
4?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载体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关的激励、扶持政策。鼓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资助少数学生出版学术专著和文学作品。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力争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实践证明,将这四种途径有机结合,可以全方位地、有效地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合理配备师资,搭建优秀教师队伍。教师毕业于不同的院校和专业,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不一样。本着发挥每个人长处的原则,安排其在最合适的课程教学岗位之上。除此之外,把眼光放在全院,选聘有专业特长的系外老师担任相应的课程教学。这些教师的加盟,保证了“课程群”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办学效率。在提高教师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落实教学质量全过程督导,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每位教师在接每门课程时要做好以下环节的案头工作: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拟订教学实施计划;编写讲稿、教案;期末出试卷、标准答案;写教学小结。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接受学院教学专家组的督导,期末每位学生还要给教师打分。同时,严格执行教师互听课制度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制定科学的测评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和实践,洛阳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已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从学历教育向职业能力教育转变。大众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面对这样一种大的转变,一些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目标必定要进行大的调整,必定要尽快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这中间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专业中的主干和核心专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专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几乎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同其它专业一样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而这一难题对地方院校来讲就更加严峻。地方院校应有符合适应地方社会要求和其自身办学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我国高教的实际情况,潘懋元教授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类大体上是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第二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型的各种专门人才,包括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第一类大学侧重于科学发明与创造、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第二类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类侧重于生产现场的技能操作、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此看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是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对地方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下移,由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保持其原有优势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成为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依托地方、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院校,承担的是大众化教育的培养责任。然而,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像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一样,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综合性特点突出的重点综合大学盲目攀比,贪大求全,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有的尽管调整了培养目标,但是,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专业结构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实际性的变动。所以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茫然失措,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地方性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也有了新的要求。社会现实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对外交流等活动,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较宽泛的就业面所决定的。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其主要弱势表现在:其一,知识转化能力低,转化率低,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素养,高校毕业生任职后,就业单位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以完成从毕业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表现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强,或自我封闭,或以自我为中心。其三,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等。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清醒认识,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择业。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一个问题: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理解,不能机械地复制实用性专业的“应用型”内涵,而必须顾及该专业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考虑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考虑人文素养与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非一对一的实用性技能,它的应用型,决不能仅仅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的层面上,而应更广泛地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一般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提供的一些精神底蕴,是其它具有特定职业对应性的专业所不及的。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了许多新兴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等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母体里剥离出来的。这正是它的基础性、综合性、宽泛性的有力证明。因此,在考虑这一专业的改革发展时,我们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完全应该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综合优势。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职业应用相关的技能培养模块的设计。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要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改革和建设稳步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转变观念,突破陈规,从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适合现实要求的变革。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既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培育功能,又充分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即时性需求;既充分注重深厚人文素质的培养,又认真考虑某些应用技能模块课程的安排;还要有对更高层次深造有切实帮助的课程设置。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本专业学生完成“在学习中研究”和“在研究中学习”的思维转换。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要大力强化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既能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益处,也能使学生素质有明显的改观,对于树立人才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持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坚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想很好地实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针对本专业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造。在保持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同时,设计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课程规划和相关的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由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将学校教育与未来职业所需能力相融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课程设置应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应用性,二是突显特色化。开设的课程必须注重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进一步的上升。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未来各类媒体的从业人员仍将会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主体。我们应根据未来行业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应用类课程,提高这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
提高计算机能力以应对办公自动化、交际信息化、影像化的时代特征。当然,我们要十分清醒地把握住,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追求应用性过程中决不能失掉其自身特色。本专业的许多基础课看似只能陶冶情操,在未来工作中少有实际功用,但正是这些课程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的思想在感性层面上获得了理性的提升,对人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要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导向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可以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板块构成,同时开设相关的应用模块。基础课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等。专业课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辐射课程。专业核心课主要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专业辐射课是与专业相配合的一些选修课以及对就业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公文写作、秘书概论、公关礼仪、新闻采编、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尽量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考研、就业意向有侧重地进行选修。实践课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见习等职业实践和技能培训活动。这样以专业核心课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基础支持,以专业辐射课带动、促进专业的改革。拓展专业口径,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涵,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既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自我调适,自我发展,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掌握实际技能,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平时作业、毕业论文、实习等,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2007年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这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第二课堂训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训。在保证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注重课内课外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阶段。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职前培训的力度。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可由原来的学校、机关、新闻媒体扩大到社会各行各业,以适应毕业生实习多样化的需求。注重实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业务部门学习锻炼,或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适合地方性院校特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使汉语言文学由过去的那种单一型的中文专才培养,转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兼备的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由过去的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向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多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通过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改革,达到既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培育功能,又充分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即时性需求,扩展学生就业渠道,提高竞争能力的培养目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解决目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中存在的就业与深造两方面的困境,拓展就业途径,提高就业能力,缩小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继续深造的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指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储备能力、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敏锐地感知并吸取新知识的能力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是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将汉语言文学各学科所涉及领域内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或指导实践发展的能力,也包括学科毕业生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和水平。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在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及实训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和实践。
一、围绕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首先,在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地位以保障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增设并强化部分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作用较大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包括文学类、语言类两大课程群。为保证专业基础课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写作在我院继续开设。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几项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设置了相关课程,形成课内教学指导与课外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定位于应用性文体的写作。叶圣陶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为此,我们压缩了写作基础课的学时,增加了应用写作、新闻与采访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尤其是应用性文体的写作训练。根据学生实际写作基础,对文章字数不作过多要求。创建文学社,积极鼓励学生投稿。主讲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站上创建“雏鹰习作”平台,发表优秀的学生作品,并以作品发表的数量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具体实施方案及考核要求由课程主讲教师完成。同时,文学史及文学理论主干课程,结合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大一的学生能够完成“读书笔记”;大二的学生能够完成“热点评述”、“问题综述”;大三的学生能够进行“读书报告”及“学科论文”的写作。具体实施过程及考评措施由相关主讲教师负责。围绕口语表达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同时结合《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规范及表达能力的训练。《演讲与口才》课程突出课堂实训,并采用精讲精练的方式,考核方式以口试为主。同时定期举办诵诗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围绕文章阅读解读能力的培养,开设《先秦文史哲精读》、《论语研读》、《外国文学名著经典精读》等经典文本解读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不同风格作品的赏析方法。文学类课程除了基本的文学思潮及知识点外,要求教师用主要精力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作品,以培养学生阅读元典的能力。
定期开展读书报告等活动,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其次,分设专业方向,开设系列专业技能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此部分课程主要根据市场“出口”确定课程内容,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与社会工作接轨。目前针对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就业需要,开设了教育教学方向、新闻传播方向、文秘文员三个基本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选修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以适应学生就业流向多元化的趋势。再次,加强开设专业拓展类课程,如中国文化史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社会工作适应性。同时适当压缩专业深化类课程,保留一些对于完善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和系内特色课程,如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增加选修课门数,扩大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整体课程体系突出“开放式”和“动态型”。开放式指课程向就业所需课程辐射;动态型指除决定专业性质的专业核心课程系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外,部分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趋势以及学生选择意愿适时调配。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保障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强、适应面宽等多方面优势,但在以科学技术、物质生产、经济指标为价值尺度的现代社会,却凸显劣势。尤其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基本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之生源素质的差异,培养的学生很难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同类专业学生相抗衡。因此,只有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错位竞争”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形成除了基本课程的调整外,还需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来保障。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切实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内容主要为学院统一规定的课内实训、毕业见习、毕业实习。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面较宽,很难进行统一的实习,大多采用分散实习方式,指导教师很难进行跟踪指导。因此我们将实践课与活动课列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变过去积极分子个别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普及式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在实践性环节中受到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
三、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课堂听课状态及课堂纪律都与其他本科类院校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讲什么、讲多少不是首要问题,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基于此情况,我们尝试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运用“系统讲授法”,建立学科知识结构大学低年级学生尚未形成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同时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入学分数较低、知识面较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整体认识。合理地使用系统讲授法或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为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情况,可以设计讨论等环节。
2.倡导“学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这一方法主要在高年级实施。随着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课程内容逐步深化,教学方法可以逐步过渡到以“学导式”学习方法为主。所谓“学导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倡导学在导前,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课程内容,尽量让其主动完成,教师主要进行过程指导。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的指导更多地体现在组织和服务上。师生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下讨论交流,使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也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