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2 09:58:21
导语:在平面构成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构成在发型设计中的运用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平面构成在发型设计中的运用主要通过点、线、面三方面来表现。首先,点的运用。点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发型轮廓形状的变化,是发型设计的重要因素。在发型设计中点的大小和位置的变化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时尚发型经常采用方向不一致的点元素来设计,使人感觉变化的艺术效果,增强视觉美感。在舞台发型设计中运用点的大小不同或相似点的反复出现等排列形式,进而产生了节奏美和渐变感;其次,线的应用。线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在发型设计中,直线往往给人一种力量的美感,简单明了,直率果断。例如电视剧《潜行狙击》中“周望晴”的人物形象设计就运用了直线型的发型修剪方式,来体现居中女警的干练、果断的性格。曲线中的自由曲线在发型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流露出作品优雅、柔美、奔放的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型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造型的刚劲与柔弱;最后,面的运用。在发型设计时,造型师通常运用吹发、剪发、烫发、盘发等方法进行设计,这些方法会形成直线面和曲线面。直线面的发型给人以坚定、直接、果断的心理感觉。曲线面具有优雅、迷人,温暖中带有柔软的特性。例如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玉墨”的人物形象设计,该造型在发型设计上就运用了曲线面的手推波纹发式,来体现角色的柔美、迷人。
(二)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主要是把点、线、面、体进行组合,构成新的立体形态,它是由二维平面形态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与平面构成既有共性又相区别。一个完整的发式造型是由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顶面五个面组成的三维立体造型,运用立体空间的构成方法,结合发型的结构和轮廓变化,形成风格各异的发式造型。例如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武则天的发式设计,设计师结合立体构成空间性、轮廓不确定性、动态的稳定性的特点,完成了半翻髻发式的设计。再加上发饰的点缀,形成了空间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的发式造型。
二、构成在化妆设计中的运用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在化妆设计上采用点、线、面等元素来完成创作是近年来的趋势,尤其是线的运用更为广泛。首先,是线粗细变化的运用。由于线具有宽度这一性质,使得它在造型中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眼部塑造时,就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完成眼线的塑造,从而表达特定的化妆情绪。纤细的眼线给人以含蓄、干练的感觉,较粗的眼线则给人奔放、妖艳的感觉;其次,是线浓淡变化的运用。深浅不同的线具有不同的感情性。例如在角色化妆中,用较浅且具有变化的线来创作女性化的妆面,给人含蓄、谦虚的感觉。用较实且棱角分明的线来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当各式各样的线条与艳丽缤纷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时,会使妆容更具时尚感、性格感。
(二)色彩构成的运用
色彩是形象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共同作用于人物形象设计的创作,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不同波长的色彩通过视觉器官,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色彩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色彩能左右人的情绪,体现人的性格。在形象设计中,艺术家通常运用色彩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例如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化妆设计,就运用了冷灰色调的眼影色彩,来体现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的性格特点。
(三)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主要在塑形化妆中运用的较多。塑形化妆是指用肤蜡、棉花、硅胶等塑形零件进行雕塑化妆造型。在造型时,要结合脸部骨骼结构运用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构成和块材构成的创作法则进行设计,如堆砌、拼接等方法。
三、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是形象设计的一部分。由于它占人体的比例较大,因此服装设计对整体形象的把握及其重要。“构成设计是人物形象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平面图案设计、色彩的搭配、立体结构的把握,都在人物形象服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作品的形态构图是通过形的分割或配置来完成,图形的分割构成运用最多的是线。在服装设计中,无论是结构线、装饰线的设计,还是轮廓线的设计都运用了线的元素。服装结构线的设计主要在省道、开刀线、褶等部位。一般运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放射构成等构成形式,来表现服装造型疏密、虚实、变化的艺术美感。例如百褶裙造型,就运用了平面构成中线条的重复与放射来表现它的款式特点。
(二)色彩构成的运用
人物形象中的服装除了款式以外,色彩是最为鲜明和显眼的部分。现代服装色彩的构成,更多地考虑色彩艺术与服装材质、款式地结合。而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服装设计更注重色彩构成中的色彩个性与人体肤色、人物性格、故事节的融合,传达人物的某种思想、情绪。例如影片《两个人的芭蕾》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倪萍饰演的德贵家的服装基本采用带格的冷灰色调,来体现这一家人所处的时代。而女儿所有的服饰都是红色调。运用这样的色彩主要表现人物追求芭蕾梦激情。通过这样的服装色彩构成,推动影片的情绪。
(三)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构成、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都会被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半立体构成主要在服装表面的肌理制作中使用,如缉缝、抽褶、雕绣、镂空、植加其他材料装饰等方法,都会给服装带来独特的立体感觉。线立体构成和面立体构成都是利用材料,以重复、渐变、扭转、面层和面群排列构成形式,使服装立体造型具有虚实变化的空间层次。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夫领造型。块材构成主要是突出服装体积感的表现,如堆砌、拼接等方法。
四、构成对人物造型的影响
充分掌握构成设计的规律,通过构成在发型设计、化妆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塑造更贴切的人物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构成在人物形象中的应用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变化。构成在人物造型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构成设计的深入学习,利于把握人物形象的创作方式,使构成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五、结论
构成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将基础课程的知识运用到专业中去,是我们值得探索的课题。构成的设计元素与形象设计之间有着承前启后的关系,它是造型设计的基础,是设计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从发型设计上、化妆设计上,还是服装设计上,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设计元素成熟后通过各种造型材料把设计的最终效果体现出来。所以形象设计应充分利用构成的设计元素,设计出更多具有艺术美感的人物形象。
作者:潘翀 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1平面构成要素及基本形式
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看似简单,但却是基础中的关键。而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平面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将点、线、面等构成要素以一种艺术美感的形式进行重新组合的设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空间、密集、对比、分割、特异、近似九种,每种基本形式的运用都不是独立固定的,它们可以交叉、循环使用,从而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
2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在设计标志中的应用
2.1重复构成
这是一幅意大利曼特地生公司的形象标准,这个标准同样采用了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将四个不同的四边形排列在一起,四边形的设计形象犹如四个重复的箭头,也是他们公司四大主要部门的象征,分别是食品部、纤维部、石化部以及药品部。四个箭头朝向一个统一的、向上的方向,体现了他们集团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目标一致的精神。
2.2渐变构成
渐变是指一种物体形态以有规律性、有节奏性的方式产生连续的变化。渐变是一种强调事物变化过程的设计方法,它往往会将变化中的节奏、韵律很好地体现出来。如图2所示,这是一幅大宇汽车公司汽车标志图。这款标志采用近似正圆形的椭圆为整体外形框架,里面在设计一款犹如盛开的花朵一般的标志,这个花朵的标志正是采用了渐变的基本设计形式。椭圆代表地球、世界,积极向上开放的花朵代表大宇汽车公司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敢于向世界挑战的勇气。而以简便方式设计的花朵是由六条蓝白相间的条纹组成的,可以理解为向上延伸的高速公路,也可以理解为大宇在众多的商业领域中有庞大的发展潜力。该标志的主体颜色为蓝色,象征永远年轻、充满朝气,白色象征纯洁、牺牲、团结的精神,整个大宇汽车标志充满传统儒家“仁义”理念。
2.3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是一种有中心聚合点的规律性的构成形式,简单来说就是中心对称形式,是指围绕一种固定的中心距和点,以不变或变化的形态均速、平缓地向周围扩散或向中心聚拢。发射在自然界中极为常见,如太阳照射、电灯光亮照射、水花四溅等等都是以发射的形式存在。女装品牌为“七色玫瑰”的标志是一款通过将数字“7”设计成颜色各异、形态弯曲的形式,将其向四周发射、旋转而制作成的,不仅美观时尚,还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在设计理念上“7”是一个语义双关词,既代表“七色玫瑰”经营的七大服装领域,也代表7种如彩虹般灿烂的颜色,体现女装品牌的新潮、时尚、个性,将女装行业的特征展示的淋漓尽致。
3结束语
目前在标志设计中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的运用最为广泛,它作为一种最有效的设计手段在平面广告设计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标志设计不管在创作手段还是应用内容上都与平面构成息息相关,而标志设计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上反复推敲、不断创新,以多样化的平面构成基本形式为主,以简约时尚、内涵丰富为设计准则,进而创造出许许多多富有生命力、视觉感官效果超强的艺术标志。这要求标志设计者要数量掌握平面构成基本要素以及基本形式,将其熟练、灵活地运用于标志设计中善于用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思考,是设计成稿符合设计主题,达到人图交流的境界。
作者:金靖 单位:安顺学院
1平面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实施要点
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下,现代园林设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风格和形式,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在整体构图上摒弃了轴线的对称式,追求非对称的动态平衡;而在局部设计中,也不再刻意追求繁琐的装饰,更加强调抽象元素如点、线、面的独立审美价值,以及这些元素在空间组合结构上的丰富性。不仅如此,平面构成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备良好的可行性,一是园林设计可以归类为一种视觉艺术,二是艺术从本质上看,属于一种情感符号,可以通过形态语言来表达,三是视觉心理趋向的研究为平面构成理论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学前提。平面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基本元素的应用
(1)点的应用在园林设计中,点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园林设计的建筑、水体、植被等的设计构成,点元素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对景观元素的具体位置进行有效表示,还可以体现出景观的形状和大小。在实际应用中,点可以构成单独的园林景观形象,也可以通过聚散、量比以及不同点之间的视线转换,构成相应的视觉形象。点在园林设计中的位置、面积和数量等的变化,对于园林整体布局的重心和构图等有着很大的影响。
(2)线的应用与点一样,线同样具备丰富的形式和情感,在园林设计中,比较常用的线形包括水平横线、竖直垂线、斜线以及曲线、涡线等。不同的线形可以赋予线元素不同的特性。
(3)面的应用从本质来看,面实际上是点或线围合形成的一个区域,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以及自由曲线形等。与点和线相比,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虽然较少,但是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对园林绿地进行设计构造时,可以利用不同的植物,形成不同的形面,也可以利用植物色彩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色面等。在园林设计中,对面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突出主题,增强景观的视觉冲击力。
1.2形式法则的应用
(1)对比与统一对于与统一也可以称为对比与调和,其中,对比是指突出事物相互独立的因素,使得事物的个性更加鲜明;调和是指在不同的事物中,寻求存在的共同因素,以达到协调的效果。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做好景区与景区之间、景观与景观之间对比与统一关系的有效处理,避免出现对比过于突出或者调和国度的情况。例如,在不同的景区之间,可以利用相应的植物,通过树形、叶色等方面的对比,区分景区的差异,吸引人们的目光。
(2)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原则,是指以一个点为重心,或者以一条线为轴线,将等同或者相似的形式和空间进行均衡分布。在园林设计中,对称与均衡包括了绝对对称均衡和不绝对对称均衡。在西方园林设计中,一般都强调人对于自然的改造,强调人工美,不仅要求园林布局的对称性、规则性和严谨性,对于植被花草等的修剪也要求四四方方,注重绝对的对称均衡;而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自然美,要求园林的设计尽可能贴近自然,突出景观的自然特征,注重不绝对对称均衡。
(3)节奏与韵律无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节奏与韵律的充分应用。节奏从概念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节拍,属于一种波浪式的律动,在园林设计中,通常是由形、色、线、块等的整齐条理和重复出现,通过富于变化的排列和组合,体现出相应的节奏感。而韵律则可以看做一种和谐,当景观形象在时间与空间中展开时,形式因素的条理与反复会体现出一种和谐的变化秩序,如色彩的渐变、形态的起伏转折等。园林植物的绿化装置中,也可以充分体现出相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富有活力,避免出现布局呆板的现象。
(4)轴线关系的处理所谓轴线关系,是指对空间中两个点的连接而得到的直线,然后将园林沿轴线进行排列和布局。轴线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园林设计中繁杂的要素进行有效排列和协调,保证园林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2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平面构成艺术,可以从思想和实践上为园林的设计提供丰富的源泉和借鉴,需要园林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保证园林设计的质量。
作者:朱金华 单位:江苏绿洲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一、立体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
立体构成需要以人类视觉规律以及材料作为基础,以力学为主要的构成依据,将各种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进行排列与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立体空间造型,因此又将立体构成成为空间构成。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立体构成,能够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造型理解能力以及技术表现力等。同时,立体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也存在重要的关系,立体构成实质上就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添加空间造型,如果说立体构成是对造型、空间等的研究,那么平面设计就是进行立体构成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在平面设计作品中使用立体构造思想,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平面设计的立体感、视觉冲击感等,给与观赏者一个巨大的联想空间。另外,在一些POP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展示窗设计过程中引入立体构成概念,能够提升设计的视觉效果,说明将二维的平面设计以及三维范畴中的立体构成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二、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关系教学措施
通过对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极大,如何提高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关系教学效果是现阶段相关领域人员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基于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
有效的教学方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平面设计专业三大构成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构思、感觉以及技巧。其中,在培养学生判断力方面,主要指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众多设计元素中判断与选择出自己需要的元素。通常来说,平面设计者对元素的判断依据自己的直观感觉,但对于一些混乱复杂的艺术形象,还需要通过准确、科学、严谨的判断。在学生创造性启发方面,主要指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简答的自然环境中找到设计的灵感。因此,需要加强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训练,让学生对一些事物能够产生灵感,然后通过对这些感觉的整理、提炼等,最终形成一个设计构思。如看到行驶过的汽车,就能联想到汽车是由哪些线、点、面构成的等。一旦这些感觉出现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后期的分析与整理。在学生表现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方面,就是通过大量的构成练习,培养学生对构成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设计的技巧。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造型简单化,用最简单的方式将事物表现出来,充分的了解造型构成的方式与规律,通过手绘或电脑制图的方式去表现。
2.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
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三大构造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对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与掌握,同时了解三大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第二,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收集三大构成学习素材;第三,注重自我创造性的锻炼,多学多看,将平时看到的平面作品、造型等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元素。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三大构成作为平面设计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平面设计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三大构成及其与平面设计关系的学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构思能力以及设计技巧等。在新课改体系下,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加大对平面设计专业三大构成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加强对设计专业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为平面设计专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黄欣宇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和特点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在二维平面空间里按照一定的方法原理和要求,对设计元素进行各种视觉形式的设计与组成,使组成效果具有较为强烈的视觉信息和美感的创作活动。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平面图形创意和思维的科学。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平面构成是一种偏重于理性和逻辑思维形象的活动。通过对主题的深度挖掘,形成一种设计与创意的能力。其次,平面构成研究的主要方面是点、线、面及其发展的形态。通过对点、线、面等单个视觉元素的研究,并结合形式美法则,综合运用重复、特异、发射、渐变等方法以达到完美的愉悦视觉的效果。再次,平面构成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舍弃了具体事物的某些形态特征,并且把相对复杂的形态概括成简洁、抽象的设计元素。从上面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平面构成有着自身的特点。通过学习和掌握平面构成,可以更好的理解现代设计。
二.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基础作用
平面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的基础理论,也可以说是现代应用设计的基础。现代设计充分表达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构成是一种手段,而设计才是最终的目的。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是现代平面设计的最基本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现代设计与平面构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平面构成对于现代设计的指导意义。平面构成是抽象的,而设计作品是具体的;平面构成是概念性的,而现代设计则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平面构成是符号性的,而现代设计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平面构成训练是手段,现代设计才是最终的目的。这就是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平面构成的地位就是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宗”。现代设计的发展已经逐渐呈现多元化,种类繁多,门类也是越分越细致。但是平面构成始终是最为基础学科。其基本理念和构成元素深入到现代设计所分出的各个学科。平面构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有应用设计的构成部分,又有其基础设计的训练内容。要研究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它的构成形式原理,我们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的设计语言。也就是掌握设计的方法和程序。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和视觉效果重新设计和构成空间深度,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形效果。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新工艺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平面构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超越了平面的范畴。不再局限月平面的单一表达方式,而呈现出多媒体,多元素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平面构成的理念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更新发展的,其中融入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先进思路,并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掌握和学习好平面构成,就相当于为现代设计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而点、线、面基本涵盖了所有视觉设计的元素。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并且能够合理应用它,就等于具备了企业商标、商品广告、商品包装、CI设计等现代设计的能力。通过学习平面构成,掌握形式美法则,就可以胜任现代设计中不同的设计任务。所以说无论是19世纪初,还是现代,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是现代设计的第一课,也是重中之重,值得我们花费精力去钻研和学习。
作者:吴崇高 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艺术系
一、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如同平面构成在学习中要绘制“点、线、面综合构成”一样,几乎每个园林的空间设计中,都体现了形态元素点、线、面以不同形式发挥的作用。点、线、面使得园林景观的空间变得有序,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的对象,在一个空间里既可以是点,也可以是线。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该更注重点、线、面三者的结合,营造出空间景观层次丰富、健康生态的景观环境。
二、形式美法则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对称均衡。前者如北京故宫建筑的布局方式最具有代表性,以此烘托了严肃庄重的气氛。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多广场、花坛也经常运用对称的布局方式,给人安全稳定庄重的感觉。但是如果在园林设计中全部采用对称式布局,就会显得过于完美,给人呆板的感受,而均衡则可以弥补这种单一化,使园林空间生动而富于美好的变化,较常用的是自然式均衡,例如,著名的苏州园林在设计方面采用了一种自然式均衡的园林空间布局模式。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和谐之美。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园林空间设计将均衡和对称这两种布局方式综合运用,也产生了很好的空间效果。
2、对比与统一。在园林空间设计中,对比体现出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性,统一则表现为各种对立面的组织与协调。设计者在园林空间设计中常用对比手法突出主要的景观节点,以此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在很多广场的设计中,就常以喷泉或雕塑作为主要景观节点与其他小景观形成对比。同时,在许多古典园林主景规划中,往往用较大的面积、体积来体现其在整个园林空间布局中所占的主导位置,这样的设计方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表现出其地位和主景优势,能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在园林空间设计中,对比是可以多方面体现的,整体与局部、主体与从属、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动与静,甚至是材质、色彩等都可以产生美妙的对比效果。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缺少对比,就会缺少变化,必然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没有美感。可是,事物都是辩证的,对比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超越度的把握,过分地强调夸张对比就会失去园林景观的和谐美感,使人没有视觉焦点。所以,统一和谐的感觉也是形式美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运用对比与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可以使园林各种要素相辅相成,活泼生动,而又不失完整和美的韵味。
3、节奏与韵律。绿化装饰也必须平面构成强调节奏感和内容存在的方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韵律感,它是产生形式美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手法。园林的内容决定其形式,园林的形式依赖于内一切艺术都与节奏和韵律有关。节奏,近似节拍,是一容表达主题。同时,恰当的形式又可以充分地展现内种波浪起伏的律动,当形、线、色、块整齐而有条理地容,良好的表达主题。绿化装饰中的节奏主要体现在:强弱和长短、疏密、高低、刚柔、曲直、方圆、大小、错落等对比关系的配合。
三、结语
平面构成对园林空间设计的影响不容忽视,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探寻具有现代美的园林形式提供了明晰的方向和多种可能性。运用恰当的构成形式,形成既有形式美又有园林意境的空间,才能共创人工美和自然美和谐共生的环境。
作者:谢婧
动画设计是集合了文学、音乐、美术等门类的综合艺术,也涉及媒体传播、商业、娱乐、教育等社会媒介领域,是综合性的学科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动画的画面构成是对设计元素的理解和创造,不同造型的角色和场景构成了动画画面。点、线条、光影面、色彩等都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元素通过对比与统一、和谐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把各个元素结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构成是对造型方法、原理、规律的研究。我们将动画设计的元素类型化、结构化,通过观察感知自然形态、人化形态、抽象形态的变化规律,对其结构、功能进行研究,达到在动画画面表现上的新形式。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平面上,按照美学的原理和美的视觉效果进行的编排和组合,它可以解决构图问题,丰富动画画面,同时又保持镜头风格的统一和连续。平面构成也创造新图形,并对新的图形作多种形式的组合,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可以解决镜头中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增强动画作品的生动性、丰富性、层次性、秩序性。将不同要素组织在一个画面上,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可以强调画面中主要的角色或场景,分层次地表现主次之间的关系,使作品更完善、更加典型。
动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虽然画面中有些单一元素也许简单,但不同的处理,也会有极强的视觉效果。例如重复的形显示出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力量,极具视觉冲击力。画面中所见到的点、线、面、体、色彩、材质就像是文学中的字、词、句一样,是视觉语言的构成要素,其中的对称、对比、均衡、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就如同视觉语言的语法。比如均衡的视觉效果在心理上就会平和、安静一些,均衡也就成为动画设计中追求视觉平衡的一种形式。而将现实中本来庞大的事物缩小,或微小的东西放大,并置在一起,就会产生不真实的强烈对比效果,是动画中常常使用另一种构成画面的方法。
点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单个的点传达给人孤独、沉默,两个点有一种张力感,三个处于任意位置的点具有流动感,大小不同的点组合在一起会使人感到节奏、韵律的变化。在动画设计中,角色的五官、商标、文字等元素都可以作为点来处理,起到点缀、呼应、平衡视觉的作用。
线在几何学意义上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没有粗细之分,只有长度与方向。简练的线条清晰明快,繁杂的线条给人混乱模糊的印象;淡而柔的线让人感觉轻松活泼,舒展飘逸;浓而刚的线结实、朴素、浑厚。线的内涵功能在于线给人以运动、力量和速度等主观感觉,各种线的内涵均表现为不同的性格与表情。
面是由于线的移动而形成的,面的移动产生立体。面的形式有几何形、组合形、偶然形成的面等,各具有不同的内涵。几何面给人以明朗、庄重、规范、简洁的理性感受;有机形态的面,亲切、圆润、富有弹性,带给人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印象。组合形由两个相同或相异的形连接,重叠或分离后组成,内涵语义较丰富,会产生各种不同心理认知。
构成元素是动画构图的重要组成,在画面组织上具有极大的造型概括力,能将画面中复杂的内容归纳得简练、有序,这样能够直截了当、明确清晰地突出画面的主要意义和隐藏的含义。构成中的点、线、面关系同样是动画构图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例如,在大全景的动画设计,其中的建筑群或天空我们就可以看作是面,角色人物和交通工具等可以看作是点,路灯绿植树木等就可以看作是线。如果是中景拍摄表现空旷的场景和孤独的人物,那么其中的角色人物就是面的关系;地平线就是线的关系;远处的小景、植物、动物就是点的关系,而场景中所有这些元素都随着画面的运动而不断交替变化。在动画制作中,如能流畅恰当地运用这种关系进行镜头画面调度调整,能让动画画面更加活跃。
这些动画设计的基本规律是以图形中各种点、线、面的关系在画面中不断地运动变换位置,而产生空间感和动感的画面效果。如果加一些辅助性的电脑特效,画面将变得更饱满和谐、绚丽多彩,这就是平面构成在数字动画设计运用的一种典型例子。线与面的结合运用是动画设计表现最多的元素之一,线条的韵律运动配合音乐的节奏使得画面丰富多变、动感十足。动画影视画面的线条运动能引导观众的视线走向,也是转换镜头与变换画面元素切合点常用的手法。
任何动画作品中的形态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形式构成的。动画造型的塑造主要是以体的形式存在,动画角色造型的各个局部,点、线、面都在动画设计的外延功能和内涵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动画角色造型外延功能方面来看,这些元素构成了动画作品最直观的视觉特征,是具有实用功能的;而从内涵功能方面来看,这些元素都是构成动画形态符号的主体,具有象征意义。
无论是平面的、三维的、写实或者写意的动画造型都是由这些基本点、线、面、体构成的,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塑造出了形象生动的动画视觉形象,又向外界传达着其动画作品特有的文化价值并被观众所认知。动画设计中,构图配置了画面场景、角色造型的比例、安排画面中的点、线、面等元素,这些让画面更丰富有趣,强调了动画的焦点,是表达动画主题思想和体现艺术美感的重要手段。从具体的角度来说,动画画面是由角色、场景、道具组成的;而从抽象的构成角度来看,这些画面是不同造型的点、线条、面、光影和色彩,把这些元素合理得当地组成所要的画面,这种构图的方法就是构图的形式美法则。我们所知道的形式美法则—变化统一、对称平衡、对比调和、韵律与节奏等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一部动画画面的构图与景别是相互联系的,在一部动画作品中,镜头画面不是单独存在、毫无关系的。完整的动画画面构图是由一系列颇费心思的构图组合形成的。在一组画面中,每一个画面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每一帧都息息相关;然后利用画面构图的关联性,运用重复、变异等手法,连接每组画面,利用元素延展引起下一个画面。
平面构成是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方式引导下的造型形式和设计思维的训练。在大自然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在休息娱乐中,都包含有点、线、面关系,是我们动画设计中,构图形式美感的一个重要源泉。在进行动画构图设计时,要利用我们在平时积累的经验,整理归纳和选取动画场景画面的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手段,提炼出有用并且可以让动画角色造型更夺目的构成元素。动画设计创作,就是要善于运用我们所想到和看到的各种点、线、面关系来再现和创作画面的视觉形象,创造出有吸引力的动画画面。
结语
平面构成在动画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体现在对于动画形象塑造、场景空间布局、动画时间空间的控制等,也是对思维的训练和形式语言的研究。平面构成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方式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视觉美感,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并能合理地将其融入动画设计中,必定会给动画设计带来新的活力。
作者:杨尹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个性化风格诉求
21世纪流行的钢筋块状结构,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而其他的设计元素,比如传统设计中常常运用的线条、底纹逐渐退出,版面留白增多,色彩运用也更加自如。当然,也有一些平面媒体,尤其部分主流媒体,缺乏市场意识,固守传统思维,创新意识不强烈,版面设计一如既往,没有根据时展和大众欣赏趣味的转变进行调整,版式僵化、教条,对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读者没有吸引力,这就导致他们的新闻报道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公信度不高,影响力有限,某些报纸刊物甚至沦落到只能依靠政府强行摊派才能生存的境界,发展前景堪忧。穷则思变,变才能通。
2、简洁化风格诉求
报刊杂志的版面设计与广告设计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多是为了内容服务,换言之,版面设计应该服从于表达需要,要努力在报刊杂志传递信息和读者接受信息之间实现平衡。一定空间内信息量太小,主办方的传达意愿受到压抑;信息量过大,容易对读者造成压迫性。传统报刊杂志版面设计理念中,主办方更注重在有限的版面中传递更多信息量,不仅文章篇幅冗长,版面设计也较为拥挤,挤压感强烈,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个别报刊杂志为了达到某种视觉效果,将版式设计的花里胡哨,各种对比鲜明的色彩、线条充斥其中,由此传递出的信息量杂乱无章。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过多的信息量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产生审美疲劳,感觉麻痹;严重的甚至会做出应激性反应,转向自我封闭。其实根据生活常识,版式设计并不一定要以繁杂为最上选择,那些简单的设计能有效消除读者的审美疲劳,反倒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当然,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主要体现在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是否明快以及装饰是否简单明确,而不在艺术设计时的风格繁复和视觉挤压。如何在充分保证编辑表达意愿和让读者更好地接受信息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是进行艺术设计时考虑的核心问题。以《渤海晨刊》为例,此报于2007年6月底由四开大报改为八开小报,不仅版面增加,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多彩,贴近民众。在设计理念上,表现出明显的简约风格。该报所有版面都有一个固定版面模式;整版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左栏单辟,形成纵向挺拔之势;重要稿件标题字体为超粗黑,图片顶版横贯至右,如有征稿启事之类,可单辟一栏,造成大两分中的小两分;各版根据内容差异,制作不同细节。整个版式设计清新明快,简约醒目,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3、稳定性诉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的审美趣味总是在发生变化。作为和大众接触最为频繁和密切的平面媒体,各个报刊杂志杂志应该保持高度的敏感度,根据自身办刊原则和办刊方向,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版式设计,以期迎合大众口味。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调整和变化自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却不能为了调整而调整,为了变化而变化,更不能不顾稳定性盲目持续变化。某些刊物或报纸的忠实读者可能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对其保持高度关注,这就意味着这些读者在长期的阅读体验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阅读习惯。编辑切不可轻易对这些报刊杂志的封面、题字、板式结构以及栏目摆放设置进行调整变动。相反,应该利用规范严谨的版式树立起自己简明的视觉形象识别,培养、引导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对该报刊杂志形成高度品牌认同。如果考虑调整版面设计,一定要慎之又慎,拿出成熟的改变方案,进行充分理论论证的基础后循序渐进,先从局部、小处着手,在保持整体风格不大变的基础上慢慢调整。如果改变的幅度太大,完全超出受众的心理期待,会让这他们心生茫然无措之感,不但不会接受这些调整,还会产生排斥心理。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4、内容形式和谐性诉求
除了一小部分属于政府行为或者以赠送的形式发放外,大部分报刊杂志都是在市场上,通过销售的形式被读者购买,而读者之所以愿意出资购买,除了内容上的偏好以外,不可否认的是,该报刊杂志版式设计的客观效果一定不容忽视。只有将吸引读者的内容和具有美学效果的形式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读者产生购买和阅读的欲望。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文学、音乐,更是艺术设计中所应遵循的最高准则。就具体的版式设计而言,所谓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指的就是遵循美学原则,尽可能将各个大小版面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进行裁剪,以迎合受众的欣赏趣味。如果将一行或者多行标题看作一条线、一个长方形,将一张图片看作是一个平面,就可以按照黄金分割法则,运用对称、呼应、均衡、韵律、对比、空白、分割等平面(版面)设计原则进行操作。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要机械死板,一味教条主义。美是无法量化的,虽然有众多设计法则可以参考,但法无定则,通过组合和分割、水平和垂直的构图造成安静、稳固的感觉,倾斜与交错则给人动感十足的感觉。在整体布局整齐划一的基础上,内部又有参差错落的变化,既显得雍容大气,又不呆板停滞,给人十足的美感。在版式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对称式、齐列式、对角对应式这三种传统版式形式的桎梏,随着美学风格的时代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作者:聂敏 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一、主张以手绘为主,加强动手实践能力
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就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而言,可以用电脑辅助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手绘来完成。前者作业速度会加快,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完成较大的作业量,但是有一定的弊端,用电脑个性语言不强,容易抹杀人的性格与个性特点,等等。我认为平面构成这门课的作业练习应以手工绘制为主,平面构成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往往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作业通过手绘来完成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帮助学生顺利的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思维运动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己做实验的能力,从实验当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脑与手的协调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以后的专业设计铺平道路。
二、与图案课相融合
“图案”是日文的译词,此译词又是从西文“design”翻译过来的,其含义是设计、图案、花样、构思、打样和布局.图案具有特定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它是与工艺制作相结合,相统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图案课是美术教学中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对图案摹本的对临、背临,记住并掌握常用的图案纹样,进而体会中国传统图案纹样的特点和韵味,并且能够在设计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便将图案课列为主干课程,80年代引入包豪斯设计观念,情况发生了变化。平面构成的出现使传统图案被推上了批判地位,曾引发了是以平面构成替代传统基础图案还是相互并存、互融的学术探讨。我认为,在开设平面构成课程的同时,可以增加一定量的图案课时,让学生系统的学习一些传统图案纹样,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掌握传统图案的构图法则,为平面构成设计提供丰富的可借鉴资源,达到在设计时可以较自觉的运用传统图案来表达设计意图。装饰性是图案的特性之一,在平面构成中纳入装饰基本形,可以拓宽设计思维,有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衔接。因此将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结合有利于平面构成的教学开展。
三、注重与专业内容相结合
平面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由于平面构成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再加上理论概念的理性化,往往给初学者带来迷乱和困惑。学生对点线面这些抽象概念的认识比较肤浅,看不到这些抽象概念背后蕴含的真正意义及其与应用设计的密切联系,学习兴趣不高,即使是学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从教学实践来看,往往因为同专业结合不好,学生对平面构成这门课与本专业的关系没有足够认识,因而对这门课也没有足够重视。平面构成作为基础训练,与应用设计是有区别的,但是掌握好基础理论可以使实际设计和应用拓宽思路。就结合专业而言,在注重单纯的基础构成训练中有必要对今后可能应用的范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的设计创作中把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活学活用,而不是完全割裂,所以在基础练习中要加上部分与专业设计接轨的训练内容。
四、教与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面构成基础教学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那些抽象的点线面知识得不到感性的认识,只能凭教师的“纸上谈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贯彻实施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不能简单划一,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因此,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讨论、思考的空间,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加强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从实验中获取灵感。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的一些想法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而不是全盘否定,从而抹杀其创作欲望。逐步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造型基础课,适合于所有美术专业,特别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对平面构成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艺术潜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平面构成课程体系的建立更加完善。
一、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溯源
早在在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之初,在这个学校以里就开始出现日本人的身影。据记录在1922年11月13日石本喜久治和仲田定之助参观了魏玛包豪斯,之后,1924年大内喜一郎、崛口舍已又参观了魏玛包豪斯,并会见了格罗比乌斯等包豪斯教员。最早以学生身份来到包豪斯留学的是东京美术学院的助教水谷武彦,他从1927年开始到1929年在迪索包豪斯学习。水谷武彦归国后,在东京美术学校开始了在包豪斯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构成原理”基础教育方式的教学,对日本设计发展和年青一代的日本设计师们产生了较大影响。直到二战前夕日本设计依然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和日本传统工艺之间徘徊。起初日本设计师抱着“走出亚洲,走向欧美”的设计理想,不仅全盘吸收了西方的“构成原理”的设计方法,更试图全盘吸收了欧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进而完全取代日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将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观念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当中设计作品反而显得笨拙、生硬和肤浅,最终的结果是只能是“邯郸学步”,这样的设计不仅不被本国民众所接收,更不能为世界人民所认可。其后日本设计师开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意识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本国设计发展的根基,才能给本国设计源源不断的输送营养,才能保证本国设计的长远发展。日本设计师在西方“构成思想”的指导之下开始对本民族文化从新理解,对本土设计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
二、“构成思想”在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实践
龟仓雄策作为日本第一代设计师,他独到的设计思想和成功的设计实践给战后日本海报设计动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龟仓雄策以日本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构成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将日本文化元素解构并运用欧洲现代构图方法将其重新构建,致使他的作品在具有极强的现代性的同时又彰显出日本传统族徽式的象征性和简洁性。龟仓雄策对西方构成表现形式的推崇,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学传统重视的重要性,他以日本文化为根基兼取西方现代构成主义思想,进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国际认同感的基本视觉因素,同时又不失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的设计风格。他负责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和海报,直接将奥运会会徽作为海报的主体图形,充分体现构成结构的简约之美,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作品正是他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集大成之作。作品运用日本国旗形象———大红色的太阳图案十分醒目与金色的奥运五环相以及“TOKYO1964”相应生辉,正好切合“太阳初升”这一日本传统形式审美。海报运用单纯的色彩和简洁的图形以及编排的视觉整体性,极易大众辨识和记忆。这一海报作品极具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特点。田中一光作为日本第二代享有国际声誉的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是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他对表现日本的几何图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经常以方格风格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采用色彩鲜艳、跳跃的几何面构成作品的图像系统,国际的几何风格与传统日本元素结合的恰到好处,在其为《Print》所作的封面设计中就用日本传统歌妓形象为原型,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元素的提取,并最终以抽象的几何图形———圆和半圆对日本歌妓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概括和描绘。间布局的巧妙和图形意象的丰富层,优雅而又富有诗意。形象栩栩如生犹如梳妆带出的歌妓。又如他作品《日本歌舞》海报设计就是田中一光设计理念最好的实证。首先,作品构架采用具有构成主义思想的严格的数理结构,将作品分成12等分。作品在元素的设计上,采用简单的方、圆和三角等形式,整个结构采用了几何形的分割,具有理性秩序的特点。空间的布局上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庄重静止与圆形和半圆形的松弛平易的运动感相结合,庄重与松弛,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作品充满了视觉张力。同时,田中一光在设计中也善于运用色彩造型,并追求色彩表现的单纯、简洁与明亮。他运用原色与间色原理去理解空白的运用,从他惯用的斑斓色于平面中,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两种明显的视觉特色:以欧洲设计理念为基础的几何式的构成精神和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冷暖色的对比、类似明度色并置的色彩运用,丰富而具有简约感。田中光一说的,“日本的传统是拒绝阴郁、粗暴,追求明亮丰富的感觉,派生出独一无二的高度习练的美感的表现”。其色彩的应用更是继承了“设色甚重,多用金碧”的传统。同样在《日本歌舞》的海报设计中,田中一光采用了三原色中的蓝、红和绿、紫两种间色的搭配,并以黑色突出主题形象,将红色安排在正方形中与绿色三角形产生互补,蓝色圆形和黑色三角形的结合,在色彩对比与互补中产生了色彩松弛与紧张的调和。结语纵观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史,设计的发展的方向总是根据日本当时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在日本的平面设计中,几何形已不仅仅是抽象的图形,而是蕴含了精神———一种构成的精神,也是日本设计根据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精神的传播对本民族文化做出的一次突破性调整,进而形成了日本设计的文化中的“构成思想”。日本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表明了设计师对日本文化表现的内在生命精神非凡的洞察力和无比名状的直觉,在设计语言尺度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去表达民族文化中的精神性世界,以全新形式方法向世界展现日本设计和日本文化。日本设计的发展将欧洲的“构成思想”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进而追求自己的设计理想,最终在日本的平面设计发展的浪潮中形成了自己独具“日本构成精神”的日本平面设计风格。思考中国设计的发展的现状,我们是否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发展的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据当下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需求,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和形式,以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质和精神特性的中国现代设计。
作者:武俊文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溯源
日本对设计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那时日本人就已经奠定了对设计的认识和制度化、标准化的初步基础。对西方设计的学习更不止从二战之后,早在在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之初,在这个学校以里就开始出现日本人的身影。据记录在1922年11月13日石本喜久治和仲田定之助参观了魏玛包豪斯,之后,1924年大内喜一郎、崛口舍已又参观了魏玛包豪斯,并会见了格罗比乌斯等包豪斯教员。最早以学生身份来到包豪斯留学的是东京美术学院的助教水谷武彦,他从1927年开始到1929年在迪索包豪斯学习。水谷武彦归国后,在东京美术学校开始了在包豪斯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构成原理”基础教育方式的教学,对日本设计发展和年青一代的日本设计师们产生了较大影响。直到二战前夕日本设计依然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和日本传统工艺之间徘徊。起初日本设计师抱着“走出亚洲,走向欧美”的设计理想,不仅全盘吸收了西方的“构成原理”的设计方法,更试图全盘吸收了欧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进而完全取代日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将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观念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当中设计作品反而显得笨拙、生硬和肤浅,最终的结果是只能是“邯郸学步”,这样的设计不仅不被本国民众所接收,更不能为世界人民所认可。其后日本设计师开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意识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本国设计发展的根基,才能给本国设计源源不断的输送营养,才能保证本国设计的长远发展。日本设计师在西方“构成思想”的指导之下开始对本民族文化从新理解,对本土设计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
二、“构成思想”在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实践
龟仓雄策作为日本第一代设计师,他独到的设计思想和成功的设计实践给战后日本海报设计动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龟仓雄策以日本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构成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将日本文化元素解构并运用欧洲现代构图方法将其重新构建,致使他的作品在具有极强的现代性的同时又彰显出日本传统族徽式的象征性和简洁性。龟仓雄策对西方构成表现形式的推崇,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学传统重视的重要性,他以日本文化为根基兼取西方现代构成主义思想,进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国际认同感的基本视觉因素,同时又不失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的设计风格。他负责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和海报,直接将奥运会会徽作为海报的主体图形,充分体现构成结构的简约之美,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作品正是他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集大成之作。作品运用日本国旗形象———大红色的太阳图案十分醒目与金色的奥运五环相以及“TOKYO1964”相应生辉,正好切合“太阳初升”这一日本传统形式审美。海报运用单纯的色彩和简洁的图形以及编排的视觉整体性,极易大众辨识和记忆。这一海报作品极具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特点。田中一光作为日本第二代享有国际声誉的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是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他对表现日本的几何图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经常以方格风格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采用色彩鲜艳、跳跃的几何面构成作品的图像系统,国际的几何风格与传统日本元素结合的恰到好处,在其为《Print》所作的封面设计中就用日本传统歌妓形象为原型,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元素的提取,并最终以抽象的几何图形———圆和半圆对日本歌妓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概括和描绘。间布局的巧妙和图形意象的丰富层,优雅而又富有诗意。形象栩栩如生犹如梳妆带出的歌妓。又如他作品《日本歌舞》海报设计就是田中一光设计理念最好的实证。首先,作品构架采用具有构成主义思想的严格的数理结构,将作品分成12等分。作品在元素的设计上,采用简单的方、圆和三角等形式,整个结构采用了几何形的分割,具有理性秩序的特点。空间的布局上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庄重静止与圆形和半圆形的松弛平易的运动感相结合,庄重与松弛,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作品充满了视觉张力。同时,田中一光在设计中也善于运用色彩造型,并追求色彩表现的单纯、简洁与明亮。他运用原色与间色原理去理解空白的运用,从他惯用的斑斓色于平面中,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两种明显的视觉特色:以欧洲设计理念为基础的几何式的构成精神和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冷暖色的对比、类似明度色并置的色彩运用,丰富而具有简约感。田中光一说的,“日本的传统是拒绝阴郁、粗暴,追求明亮丰富的感觉,派生出独一无二的高度习练的美感的表现”。其色彩的应用更是继承了“设色甚重,多用金碧”的传统。同样在《日本歌舞》的海报设计中,田中一光采用了三原色中的蓝、红和绿、紫两种间色的搭配,并以黑色突出主题形象,将红色安排在正方形中与绿色三角形产生互补,蓝色圆形和黑色三角形的结合,在色彩对比与互补中产生了色彩松弛与紧张的调和。
三、结语
纵观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史,设计的发展的方向总是根据日本当时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在日本的平面设计中,几何形已不仅仅是抽象的图形,而是蕴含了精神———一种构成的精神,也是日本设计根据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精神的传播对本民族文化做出的一次突破性调整,进而形成了日本设计的文化中的“构成思想”。日本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表明了设计师对日本文化表现的内在生命精神非凡的洞察力和无比名状的直觉,在设计语言尺度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去表达民族文化中的精神性世界,以全新形式方法向世界展现日本设计和日本文化。日本设计的发展将欧洲的“构成思想”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进而追求自己的设计理想,最终在日本的平面设计发展的浪潮中形成了自己独具“日本构成精神”的日本平面设计风格。思考中国设计的发展的现状,我们是否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发展的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据当下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需求,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和形式,以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质和精神特性的中国现代设计。
作者:武俊文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在学习之后只是掌握了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但却不知道它与建筑学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更不能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其次,教学形式枯燥.平面构成的教学过程常见于理论上的讲授和作业的训练两大组成部分,讲授教师若是用传统板书讲述,在讲台上仅口述一些图片说明,进行单方面灌输,教学方法单一;作业训练若是学生在课后单方的摸索,即使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热情,但由于缺少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加之对建筑设计相关内容了解匮乏,将会导致作业质量降低.如此等等,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业缺乏趣味,学生缺乏创新思想.平面构成作为一门基础训练课,在理论部分讲述完成之后往往是围绕这一理论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动手练习,但这些作业与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案例联系较少,只是单纯地布置有关点构成、线构成、面构成的训练,且大多情况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训练的技法,特别看重作业的工整程度和精细度等技术层面,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培养的关注.学生对这些大量的作业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创作的兴趣,倍感枯燥无味.学生为了完成大量的作业训练,便从图书馆借来相关的图书,但这些图书内容和形式相差无几,导致作业雷同现象严重.还有学生利用现今网络技术发达的便利条件,在网上搜索与布置作业主题相似的现成图案进行模仿,甚至无修改地完全抄袭.作业的思维方式单一,既无益于学生的创意思维,也失去了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使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最后,材质的局限.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仅包括图案的形态构成,也包括使用材质的创新.而传统的作业训练,通常会以毛笔、墨汁、卡纸为工具,采用平涂、打点、勾线的表现方式.这种方式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更不能很好地诠释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展现作品的最终效果.
对建筑学专业在平面构成教学时的几点建议
1使学生明确建筑与平面构成的紧密联系
平面构成是设计类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但由于每个专业的学科特色和侧重点不同,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在建筑学专业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建筑与平面构成之间不是孤立的两个个体,而是密不可分的.在进行构成理论的讲解时,应加入对一些优秀建筑实例的构成解析,使学生了解这些构成原理在建筑设计中是怎样恰到好处地运用,为以后的建筑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训练题目的选取上,要尽量选择一些与建筑结合紧密的练习.例如,在做点、线、面的平面训练时,能够把建筑平面、立面的设计直接联系在一起.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把平面中的每个构成元素与建筑立面中的门、窗、柱等构件抽象成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综合考虑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进行建筑平面、立面设计的过程中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
2教学方式多样化,活跃学习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板书授课与多媒体配合使用,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手段更直观更形象地解析实际案例,通过案例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识到平面构成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在作业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选题、设计思路对老师讲述分析,这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想法可以得到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在进行作业讲评时,采用先学生互评,后教师讲评的方式.这个过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督促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能够更加用心,同时作业的讲评过程也为同学之间互相借鉴和学习增加了一个机会,使他们在欣赏对方的创作过程中,开阔自己的眼界,并对于不合适的地方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然后老师讲评引导,使学生的作业成果和教学效果同时得到提升.
3丰富作业形式,培养学生以专业的视觉观察事物
在建筑学专业的平面构成训练中,可以丰富作业形式,以主题性设计创作为主,结合专业特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提高研究的兴趣和创作欲望,达到作业训练与教学内容的高度一致.摒除照本宣科,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激发大家以专业的视觉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获得设计灵感.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材质肌理、色彩景象、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等.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自然界中的鸟巢,有孕育、摇篮的意思.体育场形象完美纯净,外观即为建筑物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络状构架,就像用树枝编织的鸟巢.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4鼓励大家尝试使用新材质
以往平面构成实践训练作业都是依靠传统的工具,表现手法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要改变原来这种在卡纸上填色的传统训练方式,就需要老师能够熟悉地掌握多种材料的表现效果,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新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对于学生新的创意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启发;挖掘材料本身的质感、肌理所呈现出的天然美感,使材料的选取和制作方法能够与设计意图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设计成果.
5提高艺术修养
建筑学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但目前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惯于逻辑思维和数字运算的高中理科学生,再加上现在很多高校取消了本专业入学的美术加试,造成了学生到大学之后才开始对建筑艺术产生认识的局面.因此,在平面构成的授课中,还要加大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的授课比重,强化设计与艺术的联系.例如,和学生一起分析大师的绘画作品和优秀建筑案例中美的构成关系,提升学生对平面构成的灵活运用,为以后的建筑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针对建筑学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反思与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该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以思维启发为主,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是个不断持续的过程,这只是探索的开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会根据建筑学专业发展的环境不断调整、补充,真正发挥平面构成的基础课程作用,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
作者:高蕾王恒单位:南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在动画设计课程中,把《平面构成》的设计原理运用到动画专业教学和创作上,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使动画教学更具实践性.但在现有动画课程的教学中,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动画专业后期课程联系不大,学生在学《平面构成》时也比较茫然,不知道学了它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有何作用.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采用旧有的教学方式,把《平面构成》课程作为一个单一的课程来讲授,没有结合学生所选专业特色,致使动画专业的学生学习盲目,觉得《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课的内容,跟影视动画专业毫无关系.为了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在动画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有目的性地主动学习,笔者以举例的方式来分析和讲解《平面构成》的八大构成形式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一方面使盲目的学生理解这八种构成形式,知道所学知识为下阶段专业课程的开设所起到的作用做整体设计铺设,同时也拓宽了《平面构成》的运用领域;另一方面,希望学生通过此课程设置能举一反三,把其他的专业基础课学好,打牢基础,为下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动画片《凯尔经的秘密》中的《平面构成》构成形式
动画设计是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其中,艺术设计以视觉布局为核心,是研究布局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审美法则.《平面构成》是培养学者在平面空间对视觉元素的认知能力和构造能力,力求把造型元素和形式美法则融合在一起,多角度地思考造型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以建立符合设计需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构成形式都能用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来震撼人心.在动画设计课程中,把《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规律进行理性分析和严格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塑造出完美的动画空间.下面以动画片《凯尔经的秘密》为例,探讨《平面构成》的八大构成形式在动画中的运用(如图1).重复构成是指一个基本型的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等因素在同一视觉空间里出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空间排列,如四季的运转、街道的路灯等.在动画片《凯尔经的秘密》中有多次重复构成,如森林里树木、花朵的基本型的重复排列,建筑物中楼梯的方向重复构成等,都具有一定的韵律,在影片中起到强化画面力度、加强观众印象的作用.在具体的动画设计中,如表达安详、凝重的客观气氛和平缓、沉稳的思想主题时,学生就可以运用重复构成的表现手法,体现稳重、有规律的画面.但在影片的整体上,不能过多地使用重复构成,以免造成画面效果的呆滞.
近似构成是指基本形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并以重复或近似的骨骼来排列,是构成形式中“变化而统一”的表现.大自然中的近似构成非常多,河滩上的石子,人类的长相等等.在《凯尔经的秘密》中,变化多样的小山丘、不同人物面部的特写聚集都是近似构成,给整个影片添加了不少生动性和变化性.在具体的动画设计中,学生运用近似构成来表达画面视觉效果局部的多样化和整体的统一化,从而使画面出呈现生动而又活泼的变化.学生在进行近似构成的动画创作时,一方面要运用近似构成的多样性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提高观众的视觉享受;另一方面要把握近似构成中基本型变化的量,基本形变化过小会使人感觉像重复,过大则会产生凌乱感.渐变构成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有顺序、有节奏的变化.主要形式有大小、方向、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渐变,它以基本形为单位逐渐地、有秩序地进行改变,在视觉效果上给人明确而又强烈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在《凯尔经的秘密》中,饿狼的大小、位置的逐渐变化,黑暗地域石板的透视渐变都给人强烈的节奏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效果紧张而又突出.学生在动画中运用渐变构成时要注意渐变的“节奏”和比例,不宜过大或过小,这样才能表达出有律动美的层次感和设计空间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
发射构成是指所有的基本形或骨骼线围绕一个或者几个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起到对形象的高度强调、引人注意的作用.大自然中鲜花的结构,光芒四射的太阳都属于发射构成.发射构成的形式有:中心式、同心式、移心式、螺旋式和多心式5种.在《凯尔经的秘密》中,发射构成的例子有很多,如主人公第一次到森林中时,仰望天空,周围的树木呈发射状显现,给人以强烈地视觉冲击;主人公摔倒在地上时的俯拍全景,起到了强调形象高度、引人注意的作用.学生在进行动画设计时,如需要特别强调形象时,可以采用发射构成的表现手法.特异构成是指在规律化的形态中刻意地变异,从而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构成,主要形式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方面的特异.在进行特异时要注意刻意变异的比例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在《凯尔经的秘密》中,如在一片白花前,主人公用手举起一朵白花;一片藤蔓中竖立了几根大藤蔓等等.这些构成画面都是通过少数或者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运用对比手法打破了原有画面的单调,从而静中求动,成为了视觉焦点.在具体的动画设计中,学生要表现普遍中的特殊,使特殊成为视觉中心就可以使用特异构成.密集构成是指通过基本形的疏密编排,构成画面疏与密、虚与实、松与紧的对比,是比较自由的构成形式.密集构成的方式有4种:以点、线或者面为中心的密集构成,以及自由的密集构成.动画片《凯尔经的秘密》中,天空中飞过的鸟群,奔跑中的慌乱人群,都是通过密集的形象与松散的空间所形成的对比来彰显画面的张力.学生进行动画设计的密集构成时要把握基本形的大小和留白的空间,基本形过大或者留白的空间过密过疏都不能营造出密集的效果,同时基本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宜变化过多,否则会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对比构成是指基本型通过形状、大小、空间、方向、色彩、肌理等的对比,使形象的性质更加鲜明.在《凯尔经的秘密》中,黑白对比、疏密对比、人物角色设计的高低矮胖对比等均表现出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过目难忘.学生在学习对比构成时要注意用基本形属性矛盾的对抗性来增强对象的刻画和表现,从而获得强烈的紧张感,以增强视觉效果.在动画设计中,学生进行对比构成时,要关照画面的和谐,把握住对比的度.
空间构成是指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实现三维的立体空间,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透视表现的空间构成、渐变表现的空间构成、矛盾空间构成.在影片《凯尔经的秘密》中,主角发现黑暗洞穴时的石柱场景是透视空间构成,主角跌落黑暗空间时的情景是矛盾空间构成.由于空间构成是在平面画面中体现三维空间,学生进行动画的空间创作时就需要掌握住透视原理和渐变的程度,把握中国传统的“空间”观: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密远疏、近深远浅[1]等基本原理,才能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学生在运用《平面构成》方式设计动画视觉效果时,要追求整体画面的构图和谐和含蓄美.整个构图形式与动画作品风格要以观众对画面的视觉效果要求为根本,注意画面表达内容在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等方面的多样性和协调性.同时动画作为艺术又跟其他许多艺术一样追求含蓄美,这里的含蓄是指画面内容不宜过多,追求画面效果的简洁性,这样才能抓住对象的特点;此外,动画的画面构图要处理好虚与实、藏与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运用好《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结语
《平面构成》教学与动画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是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把《平面构成》的设计规律和理念运用到动画设计上,有利于扩展动画的表现空间,丰富动画的视觉语言,更赋予了动画新颖的形式感和创新思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作灵感,设计出有节奏和韵律的视觉画面;有利于摆脱以往动画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形式的单调和枯燥,使它在传统和现代中寻求创新教学的融合与突破.教学题材的丰富性和教学形式的多变性要求教育者看到《平面构成》课程的改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采用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使每一个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基础课程相结合,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去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体会实践与创新的乐趣,培养出具有丰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朱叶蓉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摘要:平面设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文字、色彩及图形构成了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不同要素的运用,呈现的是不同的艺术效果,审美特征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作品设计的成与否。本文分析了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秩序美、艺术作用性、感染力等方面,阐述了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平面设计;构成要素;审美;特征
平面设计是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文字及图形是构成设计的主要元素。通过各要素的合理把握、比例关系的协调控制,让设计作品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文字在平面设计中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同时也是文化载体;色彩是象征性和情感性的集中体现,是烘托情感意境的重要元素;图形是展现作品结构层次的重要载体,也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要素多样化,如何体现构成要素的审美功能,在于抓住其三大审美特征:秩序美、艺术作用性和感染力。
一、平面设计的内涵
平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平面设计的艺术作用日益突出。一方面,平面设计是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展现;另一方面,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平面设计的艺术元素,融入了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是陶冶情操的重要元素载体。因此,在笔者看来,其内涵表现为:(一)平面设计的艺术形态鲜明在平面设计的发展中,平面设计的艺术形态更加详明,成为弘扬主流社会思想的重要载体。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要求平面设计的艺术形态应契合现代社会,让艺术表现能够弘扬社会主流思想。以视觉艺术为表现形式,从主题鲜明的艺术呈现出,让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更加丰富而饱满。(二)平面设计是艺术传播的载体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多样化,其中文字、图形是构成主体。通过图形、色彩的语言内容,将生活中、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以艺术的形式创造,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传播。平面设计更着力于艺术文化元素的传播,体现出平面设计要注重元素语言的运用,以更好的发挥平面设计的重要作用。(三)平面设计陶冶人们的情操平面设计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创造者基于真实情感的流露,社会环境的展现,以艺术的形态去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技术的发展之下,平面设计的艺术形态更加丰富、载体更加多样化。通过情操的陶冶,让人们更加走进平面设计艺术,能够促进平面设计的全面发展。
二、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要素
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从艺术形态的表现,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平面设计的成与败。在平面设计中,构成要素的呈现是多样化的,这决定了平面设计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文字、图形、色彩是主体,以形成情感丰富、色彩鲜明的设计作品。具体而言,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要素主要表现为:(一)构成要素:文字文字是平面设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是体现审美价值的重要元素。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更多地是通过不同色彩。字体的选择,以形成表意的艺术呈现。文字是视觉情感的重要载体,并在现代艺术形式的展现之中,贴近大众生活、增添人情意蕴。文字在平面设计中,贯穿于平面的各个部分,文字的运用不仅仅拘囿于语言符号,更是传统文化内涵的转换。平面设计中的文字超越而传统文字的表意,而是呈现出美学上的“享受”,表达一种境界。文字是激扬的,更是富有活力的重要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其审美价值的体现,应注重文字艺术的应用,让文字成为设计的重要元素。一方面,我国历史文化神深厚,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应突出文字的艺术形态,让文字成为设计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内涵,让文字所呈现的艺术更加饱满而富有活力,契合现代社会发展。(二)构成要素:图形图形在平面设计中,需要展现出图形的层次感,让图形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对于一幅平面设计作品,主次清晰、层次感明了,给人的审美舒适感更加强烈。若是“次掩主”,喧宾夺主的构建形式,势必会弱化图形元素的审美价值。因此,在平面设计的元素构建中,图形的层次感尤为重要,在“主题”鲜明、主次清晰的情况之下,通过元素的添加、视觉效果的展现,图形图片的设计审美价值更加显著。图形中的“点、线、面”是其重要的艺术载体。“点”的不同形态,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受。如,越小的点,人们的视觉感受反而是越强烈的;“线”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广泛,优美自由的曲线之美,展现出艺术的生动性、轻快性,让设计更加具有人情味;“面”的不同展现,让设计的艺术形态更加丰富。如,“自由行面”可以体现出个性,让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人情气息;“几何形面”可以展现出单纯明快的艺术效果,让设计更加易于辨识。(三)构成要素:色彩平面设计离不开色彩,色彩是象征性和情感性的集中体现,需要在设计中整体把握。在审美上,基于情感元素的考虑,色彩被赋予感情色彩,不同颜色的运用,展现着不同的情感内涵。例如,红色——展现的是活力,内心情感的爆发;黑色——体现的的是稳重,给人视觉上的厚重感;蓝色——透露出深沉和忧郁,烘托出一种静谧。因此,不同的色彩呈现,让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在配色上,色彩更加追求技术性,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关系需要有效把握,让平面设计在对比与协调中,表达着不同的含义。色彩的呈现受制于设计者的内心情感,更是烘托设计作品的重要元素。在笔者看来,色彩的运用应体现灵活多变原则,能够从作品创作出发,搭建与作品意境及情感相匹配的色彩,让平面设计更具有情感的张力。与此同时,色彩是创作者的重要表现手法,是与观众建立起沟通互动的主要元素载体。在色彩的视觉感受之下,观众可以感受到设计者的思想及理念,让设计作品更加具有沁人心脾的效果。
三、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
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体现出色彩、文字、图形的艺术形态,是一种多元素构建的集中展现。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特征,是对各要素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对要素内涵意义的升华。因此,在笔者看来,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享受,展现的是“秩序美”,彰显的是“感染力”,体现的是“艺术作用力”。具体而言,其审美特征之处表现为:(一)审美特征:秩序美平面设计是多种元素共同构建的结果,强调各元素之间协调、比例搭配合理、色彩丰富而富有情感。因此,“秩序美”成为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特征,呈现出“视觉+情感”的综合感受。在设计中,秩序美是设计者整体把握、合理处理的结果,是在艺术控制之下对要素形象化、具体化的过程。秩序美带给人的“和谐、美好”的情感体会,让人在视觉的平衡和舒适之下,形成审美的视觉标准。(二)审美特征:艺术作用性艺术作用性是平面设计中要素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不同的艺术展现、不同的文化干扰,都会形成不同的设计作品。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一是基于受众所需,构建艺术鲜明的设计作品,成为平面设计艺术作用性的重要体现;二是在平面设计中彰显个性,实现个性化的艺术设计,成为当前的一种时尚流行趋势。构成要素的审美体现,要充分体现艺术的本质属性,能够让其成为一种艺术消费品,而不是粗俗的文化载体。(三)审美特征:感染力作为艺术作品,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感染力”的艺术特质。在丰富的情感色彩之中,在层次清晰的图形布局之中,在文字文化的呈现之中,都给大众一种艺术冲击之下的感染。在审美构成上,平面设计注重图形、色彩及文字的综合运用,让受众在视觉上有种被感染的感觉,能够在情感上与设计元素产生共鸣。因此,感染力的审美特征,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艺术元素,也让受众的目光被吸引住,传递着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内涵。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平面设计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注重文字、色彩及图形等的有效应用,进而展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在笔者看来,平面设计构成要素的审美体现,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秩序美。合理运用构成要素,实现协调、比例和谐;二是艺术作用性。平面设计是艺术创造,艺术作用性应贯彻作品;三是感染力。艺术审美的价值体现,要形成艺术感染力,让艺术之美更加绽放光芒,吸引大众。
作者:吴振英 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1、点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点在几何图形当中是最小的形状,它有位置数据,没有面积之分,它有多种形象特征,不同的形象特征给人的视觉感觉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单一的点可以表达焦点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设计理念的开始信号,也可以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两个点的连线可以表达相互作用的含义,给人带来一种紧迫感;多个点可以营造活跃的气氛,表现出一种生动感,等等。在实际运用中,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集中视线、吸引注意力,因为从经验角度讲,人们对点的感知首先就是从单一、个体、独立出发,即便是众多聚集的点,也是从局部到整体的一个过程,聚集产生的特殊的感受才会逐渐的显现出来。在室内设计中,点的应用众多,比如灯具中的灯泡,它是光的发射源,整个室内的可视空间都以它为焦点,有了它室内的装饰、摆设才能够显现;大大小小密集排列的水晶灯饰将动感生动的形象展现给用户,它富有自然律动的外形使得室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除了在天花板的灯具设计之外,墙的立面设计也有很多点元素的应用,比如,客厅中文化石布置的电视背景墙,点的聚集打破了电视在墙面上的单一的摆放形式;多面体点状穿衣镜的摆放,使得客厅的顿时生机盎然,其表现的立体感和反光功能使得整个空间混为一体,并且具有独特的梦幻效果,等等。除此之外,点的装饰并不局限于一个完整的实体,也可以是对比明显的整体,就像装饰性的门、洞等,这种虚空的点虽然没有实际的使用功能,但可以丰富整个空间,使空间通透、流动起来。
2、线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线从理论角度讲就是点的集合,它主要是以分界线、轮廓线、转折线等方式表现。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像墙体与墙体之间的分界线、转折线,门窗的轮廓线等都是自然形成的线,他们是构成整个室内空间的轮廓,起到了限制整个空间的作用,同时,它们是整个室内空间环境的基础,不可改变,只能适当的修饰。在设计中,直线给人的感觉是严肃、庄重、整齐,曲线给人的感觉则是柔美、轻盈、活跃,粗线条让人感觉比较厚重、粗犷,而细线条则让人感觉简洁、干练。因此,在空间线性的设计中,往往就是各种线型的不同形状与排列组合、不同的粗细混合运用,同时考虑到长短、比例、尺度、色彩和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做到和谐统一,给人的感觉是既简单又不失活泼,活泼又不失秩序。
3、面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面从理论上讲就是线的集合,但是相对于线,面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更活跃,因为不管你陈设什么装饰品都是由面组成的,再加上面不像线只有长度没有面积,面是区分面积大小的,在二维图形中,面是最重要的元素。对于三维的室内空间来讲,面是能够改变空间关系的,因为面既可以分割空间也可以成为空间的组成部分。室内空间中面的修饰是最有视觉效果的,一般将室内空间的各个面分为侧面、地面和顶面,按照在室内空间中占据的地位来讲,侧面即墙面属于核心面,因为从视觉角度讲,墙面是人眼直视的面,当人们走进一个空间环境中,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面的设计,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讲,墙面也是重点关注的面。地面是仅次于墙面的次面,因为地面直接与人接触,从视觉角度讲地面也是仅次于侧面而被经常关注的面,正是因为地面经常直接与人接触,所以在面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则多为耐磨、易清理的材质,比如瓷砖、木质地板等,在颜色的选择上也是简单、深沉的为好,不能反客为主,造成视觉上的混乱,而侧面则会更偏向于艺术效果,加上与人的接触较少,则设计师可以尽情的发挥其所长。按照重视程度排在最后的则是顶面即天花板,因为它处在人们仰视的位置,是人类不舒服的姿态,所以较不受重视,但是对于顶面的设计则不容小觑,因为它的空间位置较高,统领着整个空间的基调,如果色彩选择不当,则会给人很压抑的感觉,所以在色彩、造型、材质选择上都要以简洁明快为原则,衬托侧面和地面,给人开朗、清新的感觉。点、线、面不仅是平面设计中的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室内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并且每种元素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把平面设计的原理巧妙合理的应用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将它们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使点、线、面在平面与空间环境中达到和谐统一,找到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所蕴含的规律,这样才能营造出理想的室内空间。
作者:王菁跃陈晓琦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河北科技学院
一、指导意义
色彩构成所包含的理论有色彩的三原色理论及自身属性;影响色彩的因素;有彩色与无彩色理念;色彩的混合原理;色彩推移与对比;色彩的肌理;形式美法则;色彩的生理和心理效应等。视觉赋予了色彩无穷的想象,比如对冷暖的联想。暖色有红、橙、黄;冷色有蓝、紫、绿。由暖洋洋的太阳、火焰、夏天联想到红色。当看到蓝色后就想到天空、大海、冰雪、冬天。随着年龄的增长喜爱也发生变化,色彩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发芽,年轻时候喜欢的黑、白、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喜欢鲜艳的色彩。如:红、粉、绿等。黑色则让人联想到压抑、窒息。味觉中酸、甜、苦、辣反映在色彩中的感受每个人不同,看到柠檬黄和黄绿(偏绿)能想到柠檬与青猕猴桃的酸涩;橙色与红色联想到草莓与苹果的香甜;深咖啡色、绿色足以让人联想到咖啡、药、苦瓜的苦,顿时舌根就感到苦的感觉;辣味会让人想到红色的辣椒。其中包含的理论如能很好地运用,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天公领略诗人意,不遣花开到十分”,让人们带着好奇,慢慢掀开色彩神秘的面纱,在这里好好解读色彩。
二、色彩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各样的色彩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美丽世界。生活的世界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无论是清晨还是白天,我们依然能分辨色彩,感受到光的温暖,如果没有光的世界人们将看不到颜色,花无艳,草无绿,山无色,天无蓝。只因有了这些色彩,景物在晨光轻抚中醒来,绿的生机盎然,红的热情奔放,冬的银装素裹。即有“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又有“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白浪滔天、红装素裹”的景物描写。还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种磅礴气势,无一不说明色彩编织的不仅是美景,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诗意盎然的感观世界。计算机专业色彩构成课程的开设,主要来自色彩的倍受关注和研究。
三、色彩构成之完美杰作
色彩构成典型的标志性建筑就属印度加尔各答建造的彩虹色的国际管理学院,它的外观尤如一个色环。色彩饱含着时尚与明亮,是国际上少有的以色彩本色组成的色彩推移范例。以红到蓝再到黄等过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夜晚的水立方以它色彩的独特魅力,吸引着眼球。作为中性色它起着互补、调和的作用,有点小平凡,却不失温和和内敛的功效。由浅至深的变化使画面更和谐。家装设计中多数运用黑白搭配,灰色系为简约与典雅的装饰装修风格。美国插画大师ClaireHummel作品以强烈的色彩对比进行设计的人物,栩栩如生,把色相环上的相隔60度到180度的对比都运用自如,不失作品的生动形象。而华丽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作品更是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对比强烈。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作品,配色常见的有红、绿等色,它利用隧道式构图把人物刻画得传神,入木三分。学会这些将引导专业学生在计算机领域更好地运用色彩。
四、应用
动漫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是色彩,色彩可是动漫设计不可或缺的生命,使观者在欣赏故事情节的时候,享受这唯美的色彩魅力。场景的丰富与人物的刻画使作品深入人心。无论是有彩色还是无彩色,都有自己的强烈魅力,不同的颜色搭配,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心理。合理的色彩运用可以塑造人物性格,可以渲染情绪,可以抓住观众心理。无论作品风格是小清新,还是浓郁型,色彩无疑具有震撼人心的生命力。一部好的动漫作品,第一眼欣赏的便是色彩,一本好书亦如此。为动漫制作专业学生来说,只有掌握色彩构成原理,色彩及渗透的关系,为无数动漫爱好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
当设计动漫人物时,先按照人体比例画出心中所想的草图,画面的黄金分割、对称、比例、重心、韵律等这些形式美法则运用的初级阶段。当手稿应运而生后,就开始在PhotoShop软件里进行下一步的手绘。如二维动画需要在Flash里进行绘制;而三维动画就要在3DsMAX里进行人物的制作。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动画,都离不开所学的色彩构成理论。最后贴图过程就是最关键的步骤了,如果没有强大的色彩构成理论的系统学习,怎么能产生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逼真的画面场景。人们渐渐地喜欢自拍,把形象做成Q版人物,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动漫设计。日本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与藤子不二雄的作品哪一个不是家喻户晓,手冢治虫1952年作品《铁臂阿童木》与藤子不二雄的《哆啦A梦》倍受小学生以及大人们的欢迎。个人比较喜欢《夏目友人帐》的唯美色彩。动漫行业在中国是一个朝阳的产业,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在喜欢动漫游戏与动漫影视作品。当人们不满足电脑游戏的时候,无疑随着手机游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们更是忙于用吸引人的色彩及角色进行动漫的设计,因为它的最大特点是时效高,不受时间与地点的控制,随时随地的应用。
五、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更为广泛,如广告设计,网页制作,标志、标牌LOGO设计,室内、外建筑设计,手绘设计,书籍装帧,海报等各类印刷品的包装设计。色彩的感观效果远远大于线条本身的表现,色彩具有吸引第一感官的魅力,蕴含美学、心理学等知识,色彩可以使人产生好奇、兴奋、热情等联想。
景观设计、室内外设计就是更好地运用色彩构成理论进行设计。比利时建筑大师gerardmichel手绘作品用色彩理论诠释了建筑上的特点,无论是彩铅画还是马克笔作画,还有电脑进行家装设计都离不开色彩。台湾著名设计师梁敏川先生在景观设计中色彩柔和,彰显大气。而日本手绘大师什本达广作品更注重细节的刻画,进行平面设计是很好的范例。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专业课中,最主要的是PhotoShop、CorelDRAW、平面构成、网页设计、3DsMAX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哪一项也离不开色彩构成的理论。用PhotoShop与CorelDRAW软件进行广告与标牌设计时,多是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用字体的变化与背景的衬托来达到表达作品本身的意义。以暗衬主,以少衬多,以此来吸引观者,达到美轮美奂的意境。海报的设计更是把色彩因素考虑得十分娴熟,让读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作品本身的色彩。我们在商场购物,每一个包装袋都经过商家的独特构思,也是突出主题,色彩鲜明。小到结婚用的请柬中的大红色为主调的喜庆画面,品牌啤酒的商标等小标识、宝马标识中的蓝与白之巧妙,都是精心设计的色彩作品。如果能对色彩进行很好的运用,就能在平面设计中小荷才露尖尖角。
作者:于洋单位:抚顺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