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建筑美学论文

时间:2022-05-03 10:28:59

导语:在建筑美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校园规划建筑美学论文

1校园规划的“宏大叙事”现象

中国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各个大学校园的规划展现出了一种群芳斗艳,艳丽多姿的现象,校园规划风格上纵横捭阖,无不激情洋溢。一些拥有个人理想和追求的规划师将大学校园当成自己“乌托邦”式设计思想的实践基地,注重校园发展的创新概念和追求。于是,一种“宏大叙事”的校园规划风潮悄然出现,并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趋势。何谓“宏大叙事”?字面意思是“完整的叙事”,指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史学领域中,这一概念与历史认识论息息相关,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史学家对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紧密相连,隐含着使某种世界观神化、权威化、合法化的本质,宏大叙事是一种完满的设想,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型式。文学领域中是指一种群体的、抽象的、宏阔的论叙文学、历史等的方式。在当代校园建筑中就有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校园是“幻想国”或者是“乌托邦”,但是他们的整体规划纵横捭阖,建筑中“高楼大厦”不计其数,单体体量追求雄伟。通过获得“中国各大学校园建筑第一高”,“校园第一大”这些称号才能显出自身的建设政绩。校园用地绝不能小里小气,区域要广,占地要宽,类型要全,中轴大道、中央广场、滨水景观等缺一不可,显示出一种大手笔。这种校园规划中宏大叙事的手法,是为了展现中国现代大学蓬勃发展的面貌。“宏大叙事”无奈的现象的存在,就不难解释上面提到的问题了。校园规划师们一味追求新时期建筑的“高、大、全现象”,注重构图的美观和整体的漂亮,而忽视了建筑学中的一项重要的美学原则———空间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追求不仅包括实用、耐用,更是能够通过校园给人以心灵、精神上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校园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建的地方,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心智的成熟过程,心灵的升华过程。在“宏大叙事”的思维下,校园似乎在渐渐地失去教育建筑的人文内涵,仿佛在追赶潮流、追求个性。江西吉安市2004年修了一条新世纪大道,136米宽,双向8车道,成果是人少车稀。后被《焦点访谈》曝光,正如访谈所说,近年来在全国的许多处所,建宽马路、大广场的热潮一浪高一浪,这些项目不仅占用了大批的国度资金,吞噬了大批土地,而且制作了社会经济超前发展的假象,激化了许多社会抵触。如今的校园,是否也在追求这样的效果呢?校园规划从某些意义上看就是小范围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规划追求城市里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和谐性、舒适性,那么校园规划追求的也应如此。

2通过“图底”关系研究,找出解决方式

研究一所校园的图底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校园发展的足迹。校园总平中不同的“底”会造成不同“图”的形式。而这种底的形式来源对象应该是校园的最终使用者———学生与老师,只有适用对象共同参与,才能创造出真正实用的、富有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的底,而不是为了“宏大叙事”、构图漂亮,营造出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展现的美,这违背了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的美基于使用对象的心灵感悟。有一则实例:一名建筑规划师在完成校园整体规划后,走道的流线设计成为他最头痛的部分,因为好多方案校方都不满意,最终建筑师在校园种了大面积的草坪而没有设计走道,后来在这所学校的校园内通过教师与学生自我选择路径和走道方向,自然的形成了最合理的道路布局。“底”的形式虽然是不经意中形成的,但却也是最合理、最美的。从当今许多大学校园的道路规划可以看出,虽然主次干道清晰分明,但有时候其利用效果刚好颠倒。你会发现主要干道和景观主轴平时基本没大量的人流,而次要道路却因为固定时间出现的人流高峰造成一定的拥堵。这是不是给我们一种提示:校园的规划是不是更应该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去感受、因为校园里学生与老师的活动行为也是校园美的重要体现。“图”和“底”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图”的形式对“底”有着很大的影响。校园中功能分区非常重要,他影响着参与者的活动路径,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清晰,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模糊,从而营造出变化,什么时候路径应该隐藏在功能分区中.什么时候路径应该暴露在分区外,这便是“图”“底”关系的制约性。“图”和“底”相互联系处理非常重要。最好的实现手段是通过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的体验。如果学校规划时的景观主轴并没有带动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没有起到学校行政机构所希望的作为校园地标宣传校园的作用。那么就切断了“图”和“底”的相互联系。其实有时候可以考虑把学生的生活区靠近学校景观主轴布置。因为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才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才是各所大学特色的东西。如果考虑到建筑物的各种类型,我们可以说,其中一些是为(生活的)必需而设计的,另外一些是为(生活的)便利而设计的,还有一些是为(生活的)愉悦而设计的。或许,这样的定义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们观察一下与我们有关的无以数计的、丰富多彩的建筑物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感觉到,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理由而建造的,或者说,也不是因为其中的某个理由恰好占到了更大的比重而建造的;建筑的这种式样纷繁,变化万千,主要是由人类心灵的复杂多变造成的。所以,建筑作为承载和表现校园文化的场所,形成以校园文化为景观主轴的空间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校园的建筑美学。而不仅仅是校园规模的宏大,构图的美观和校园里建筑的标新立异所体现出的校园的“第一”。细心和认真的探讨细节,才是我们现在所要做的,而不是只一味的强调规模宏大和建设速度。汤布利曾定义了有机建筑的概念: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都将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达,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造地段、建造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和预言了的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并且包括一切必要的手段,且没有什么不必要的东西,来解决当前建筑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像自然本身一样,既是统一的又是经济的。在校园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成长的人,才有内涵和特点。而对于建筑而言,富有人文精神的建筑风格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最美的建筑状态。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需求。当规划师们开始研究校园文化时,他们便开始考虑建筑美学的本质———建筑传递的文化。校园建筑的美可以通过不同专业、部门、流派所对应的不同建筑风格,亦或是他们不同的学习、生活状态所对应的不同建筑学院所展现出来,这也许最好诠释了校园建筑美学那变化灵动的美。

3结语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大学的责任、功能、理念在变,校园规划的思维也要跟上建筑美学的脚步,校园规划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当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规划界在校园规划上多一点对人文与精神内涵的关注与思考,无论是基于图底关系还是建筑风格,校园建筑必定是尊重其所在场地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征性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校园的建筑之美。

作者:黄一帆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建筑美学论文:博物馆建筑美学论文

一、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

1.完善的功能当代博物馆建筑功能完善,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休闲、办公等于一体的场所,各区域都针对各自不同的用途,经过精妙的设计,发挥着各自强大的功能。在藏品区域重点考虑安全、温湿度等问题,针对藏品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通道,满足藏品出入库和布展的需要。宣传区既要注意宣传内容的导向功能,又要考虑宣传对象的复杂性,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休闲区是当代博物馆建筑的重要功能区域,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休息需要而设置的,要充分考虑博物馆的规模和人们的实际需要,注意与展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参观者。独特的建筑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其他建筑有着较大的区别,体现出独特的美,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地域、人文、历史等特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风格迥异,但又能从实际需要出发,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使建筑功能与实际需要完美结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不同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目的和背景不同,导致建筑寓意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寓意能让参观者记忆深刻。

2.科学合理的采光博物馆的展品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广大参观者。因此,当代博物馆建筑特别注意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采光照明,合理的采光能提高展览效果和观众的视觉效果。目前博物馆的采光主要有自然光、人工照明、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三种方式,充分运用自然光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任务,自然光既能更好的发挥光的作用,又能让展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当代博物馆大都采用透明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相结合的顶棚设计方式,充分地利用自然光并配以先进的照明设施,让展厅光线充足,使参观者的心情愉悦。CENTURY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博物馆藏品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适应发展的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要不断增强,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也要不断增加和完善,这就为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各项服务性功能,是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当代博物馆设计建设时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服务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代博物馆建筑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功能

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表达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当代博物馆建筑包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处处体现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内容,博物馆建筑成为展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要与展览之间进行完美的融合。随着美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建筑能利用自身特征充分体现展览的文化内涵和理念,注重建筑空间带给参观者的体验,利用博物馆建筑无声的语言,将真实的感受通过视觉传达给了参观者,使参观者的精神和心灵受到强大震撼。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提升博物馆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不断提高,当代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完善,从过去单一的展览、陈列、研究基本功能向教育宣传、休闲娱乐的服务性方向发展。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人们参观学习的地方,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其他机构连成整体,增加了一些娱乐性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成为了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服务设施的综合体。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当代博物馆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造型、迥异的风格及完善的功能,体现出较高的建筑的水平,并能与所在城市的建筑和谐呼应,成为城市建筑美景,呈现出强大的美学效应。随着博物馆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建筑成为一个城市标志性建筑,以独特的美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带动旅游业,促进城市的发展。

三、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现状分析

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盲目追求大型化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的盲目大型化,导致了博物馆建筑造价及日常维护费用增加,使博物馆的投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需要与城市的文化环境相融合,大型化的博物馆建筑难以与城市文脉融合,容易出现二者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效果。当代博物馆建筑风格单一,忽视功能要求博物馆完善的功能是博物馆建筑的直接目的。当代一些博物馆建筑的风格单一,大都是西方古典式的复古主义风格,片面的追求符号式或直接模仿某建筑,忽视了所在城市的环境因素,没有充分考虑博物馆使用功能的需求,这样就造成博物馆建筑造型与功能相脱节,博物馆建筑风格与环境因素不协调,博物馆建筑布局与博物馆的陈列要求不符等诸多问题。当代博物馆建筑忽视参观者的活动博物馆建筑主要用途是为广大观众参观提供公共场所。参观者是博物馆建筑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把建筑本身功能和广大参观者的需求有机结合。但是当代博物馆建筑过分关注陈列展品的设置,而忽视考虑参观者的主体因素,常常把参观者严格限制在一个规定的空间区域,忽视了参观者的活动。

四、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

1.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方向随着人们素质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当代博物馆建筑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改变传统的风格与造型,不断提升美学水平。在新美学观念的引领下,当代博物馆建筑运用新的美学思想和手法,在保证满足完善的功能前提下,合理采用新美学观念进行创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水平和艺术品位,使博物馆建筑与展示内容更加融合协调,符合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发展方向。

2.当代博物馆建筑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具有美感,就必须符合大众审美观念,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人对美的需求,体现出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努力符合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实现与当代大众审美观念的有机结合。同时,当代博物馆建筑应顺应美学发展潮流,努力塑造成为公众乐于主动参与,可以实现公众全方位提高与完善的公共活动场所。参观者去博物馆不仅能探寻到历史文明的印迹,欣赏到博物馆建筑美,更重要的是能享受到一种新的美学体验和交流的乐趣。

3.当代博物馆建筑广泛运用艺术因素博物馆建筑的艺术性是指建筑形态和环境空间所体验的美学观念。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充分体现出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广泛的运用艺术因素是当代博物馆建筑需要考虑的突出理念和重要因素。博物馆建筑具有特殊功能,对艺术因素的运用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当代博物馆建筑中广泛运用艺术性,能使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形态更加多样化,提供令人震撼和多变的空间,实现与臧品展示的完美结合,营造激动人心的展览氛围。总之,当代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蕴含着重要的美学内容和美学价值。在博物馆功能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博物馆建筑多样化的造型和唯美风格使博物馆建筑的美学范畴不断扩大,成为时尚和美的代名词,成为精品艺术的代表作,承担着传播美学的重要使命。

作者:陈杨单位:东北烈士纪念馆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意义探讨论文

摘要:通过对于传统建筑美学理论的介绍、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差异、分析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审视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美学理解的变化,从而反映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建筑美学;旅游;价值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的风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动”统贯全局,以垂直线条为表现形式,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绪的集中体现。哥特式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气息浓重,有一种宗教的狂热,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激情。在中国的涠洲岛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

4.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此种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审美基础。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与文艺复兴建筑同时期产生的建筑风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的明暗变化效果。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建筑。

6.20世纪新型建筑风格。20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新型的高层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化纤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成比例的美,这种体现了建筑上的一种新的审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经典的古典建筑艺术。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角度,还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产物。伟大的建筑不仅因为形式完美而永久具有其美丽,而且还可以揭示一个时代对建筑审美的内容和人类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现。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且是建造巨大的单体建筑;中国长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将精巧的砖木结构推向了极致。埃及金字塔就是石头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视金字塔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石头堆砌而成,这样的用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史,反观中国紫禁城就可以完全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积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耸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当于四十层楼高,而中国的天安门才33.7米高,北海山顶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个单体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仅有结构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在内部空间上也是成为一体的。中国的古典木架结构主要依靠其平面组合上的灵活性,在水平面上发展起宽阔的建筑群,这从紫禁城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许多建筑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体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单体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窄的一边,它把人的视线与想象力吸引到纵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门廊的柱式与山花,纵轴线与其屋脊平行,而中国建筑的主立面总是建设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宽阔一面,刚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屋顶、瓦面、屋檐和门窗成了重要表现部位,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一种宽广的情怀,且可视整个建筑的正面现象以及屋顶各种装饰。

4.建筑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个善良的人的灵魂的所归,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会去尽量感触天,贴近天,从而有比较浓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国虽然对天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中国人在乎的不是要进天国,而是关系人们在天地之间的这一层人间怎么如何和谐、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谈论“死”的话题,从而更加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人世间的味道,形象也比较和善。

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国古代建城首先从战争角度去思考,是否坚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在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长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宽10米~18米。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的,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且城外还有外城,周长60千米,有18城门。而前面介绍的是内城,内城中最雄伟的就要算中华门,且十分险要。

2.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威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己营造宫殿,这些宫殿无不显示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现保存下来完整宫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红围墙围起来的,周长3400米,城外是护城河。紫禁城分为前后两个大部分:前部称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个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陵园建筑。中国古代陵园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周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造像,给人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感觉。

西安附近是中国皇帝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关中,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渭河天然屏障,东有潼关,黄河天险。所以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比如秦咸阳,西汉、唐等,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汉,唐都在这里建都,足以说明这里的地位。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汉有11个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个皇帝的陵墓。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最大的一座,同时有5个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陵园。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30千米,还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两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将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时间,在他只有20多岁的时候修建这耗费巨大的陵墓,其地宫可以说是十分完整的设施的地下房间,无积水,无石头塌陷,可以说中国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可又有谁估量过这背后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陵园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而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兴建寺庙成风于南北朝时代。当时无论北朝的北魏政权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特别是梁朝以佛教为国教,“菩萨皇帝”梁武帝尤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写。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点就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势而筑,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藏传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样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佛教传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中国,但中国却没有完全按照印度的风格来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建筑艺术特点,包括亭台楼阁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属于中国自身独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义不仅是放“舍利”之处,更多也有艺术表现在其中,从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每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传达给旅游者是这些建筑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赏和了解。建筑美学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建筑美学把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一览无遗,并以文化传递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的精神需求,创造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使所在地积累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创造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色,使建筑美学更好地融入旅游中来,营造独具特色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处都有一种新奇的建筑美学体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印象。

建筑美学同时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的心态要求,把建筑美学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给旅游者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惊叹,令旅游者感受一种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历史建筑景观与建筑美学,通过设计在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使人们在方便、舒适的条件下游憩,这正是建筑美学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不仅要体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在搭配体现的辅助要突出个性、体现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风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艺高质量。建筑美学作为一个概念,既要展现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衬托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从而使建筑美学为历史建筑景观增辉,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建筑美学在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地方,必须坚持独立民族风格的原则。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恰恰建筑美学的物质载体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性,那建筑美学就无法完全、真实的体现,从而更加显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灭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美学的独特性与否是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建筑美学的概念相同,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其丰富多彩性。希腊体现古希腊的卫城建筑美学来表达雅典城邦国家时期的状况;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学来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国可以从紫禁城的建筑美学来读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独特的建筑美学恰恰应扬之所长凸显中国旅游的民族特点,让国外旅游者通过旅游中建筑美学的感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学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每个旅游景点拥有一个完整、适量、系统的建筑系统和建筑历史文化,针对旅游建筑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旅游过程中建筑美学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建筑美学能帮助景点设计有序的开发,提升独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袭别地的雷同,促进旅游的独特性发展。

建筑美学现已经开始慢慢被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所重视,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对于建筑景观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客体对象的欣赏和单纯的视觉愉悦与满足,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沟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产生美,这也是建筑美学对于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艺术分析论文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㈠。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㈡。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安定,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完全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国家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完全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流波泛及朝鲜、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广大东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与中国一起,共同构成为以中国建筑为核心的东亚建筑。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特别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园林艺术,又开始为欧洲所知,并产生了实际影响。同时,中国建筑早在汉晋时代又接受了主要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外来影响,这些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被中国融化为自身的有机部分。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二十年里,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建筑美学论文:建筑美学在房屋设计的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的视觉效果、布局、空间、色彩等方面的设计,都需要与建筑美学相结合。对此,本文试阐述建筑美学的意义,并提出了房屋设计中建筑美学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美学;房屋设计;应用

随着人们审美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艺术审美功能,并将其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建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艺术审美对象之一。建筑与美有着较强的联系,在房屋设计时需要在基础内容和重要环节上,将建筑美学特征体现出来。

1建筑美学的意义

1.1提升审美效果

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建筑美学的重要功能。我国建筑都非常讲究审美特性,在房屋设计中应用建筑美学,能够营造出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并凸显生态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美学。此外,还可以提升房屋的审美效应,让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房屋设计形式的不同,其审美效果也不一样,能够将不同建筑的风格与特色呈现出来。

1.2美化房屋环境

房屋设计中造型和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要素,将两者统一起来,能够真正表达出建筑的意义。美学色彩的敏感度较强,能够对房屋造型比较加以调整,解决造型的缺陷[1]。此外,在视觉效应下,能够改变建筑体积,调整建筑的比例。美学元素能够将房屋通风口、落水管等不理想之处加以掩饰,以此实现美化房屋环境的目的。

1.3彰显地域特色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将建筑美学应用到房屋设计中,能够较好的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比如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图形、图案等。因此,在进行房屋设计时,需要对地域文化特点加以考虑,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元素,这样才能够房屋建筑更具地域特色,并带来更具强烈的审美效果,提升房屋建筑的艺术感,加深人们对其的印象。

2房屋设计中建筑美学的应用

2.1均衡性设计

房屋的高低大小、材料质感、色彩深浅、虚实变化等都能体现均衡性。房屋设计过程中,其外部结构、内部空间、使用功能应该聚恒,重点强调房屋的均衡中心,将房屋均衡的特点阐释出来,呈现出均衡之美。为确保房屋的均衡性,轻与重之间要保持平衡,如体积较大、高度较高、材料较硬、色彩较暗、实体性强的房屋,会让人产生重的感觉。而体积较小、高度较低、材料光洁、色彩明快、空灵性强的房屋,会让人产生轻的感觉。如果房屋整体感觉较轻,可以选择底层架空设计方式,借助悬壁结构特性,采用浓郁的色彩和粗糙的材料质感,可以有效增强房屋的厚重感,这样有利于将房屋的均衡性体现出来。

2.2布局设计

房屋布局的设计,主要包括规则布局和不规则布局两种,其中规则布局既可以体现庄重、爽直、明确的建筑设计空间,还能呈现出房屋建筑的风格,让建筑充满美感。而不规则形式可以为房屋增添活力,让房屋显得灵动而富有艺术感,体现出房屋的设计的形式与风格。通过对房屋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美感,并形成协调统一的房屋建筑氛围[2]。因此,重视房屋建筑的布局设计,让房屋的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房屋建筑更富有艺术气息。

2.3比例设计

建筑美学与房屋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让这种比例恰到好处,才能让人更好的感受到房屋的完美与协调,如果比例不当,则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一般来说,为将房屋的美感呈现出来,长、宽、高三个数据的大小关系要均衡,其主要尺寸要有较好的比例,从而有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

2.4韵律设计

建筑美学中韵律性特点较为重要,是房屋设计中需要重点突出的环境,有较好韵律的房屋,可以让人更好的感受建筑之美。房屋设计时要重视应用好韵律性,主要表现在构图、色彩和视觉等方面,以此提升房屋建筑的美学效果。在实际房屋设计中,要重点控制好重复特征明显的部分,如阳台、墙面和门窗结构等,体现出韵律性,从整体上增加房屋的美学特点。在房屋室内设计中,要采用封闭、遮挡等方法,让室内空间更有韵律性,从而让房屋设计与建筑美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在体现房屋的韵律性时,要具备灵活、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如房屋建筑比较复杂,可利用渐变的设计方法,让韵律感相互交替,营造出有秩序的变化效果,提升房屋的感染力与艺术性。

3结语

总之,在房屋设计中合理应用建筑美学,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房屋的特色。不同风格、色彩的房屋建筑,会让城市显得更加缤纷,充分艺术之感。因此,要把握好美学与房屋建筑设计的关系,让房屋建筑更具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这样房屋才可以折射出地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并将美的概念充分诠释出来。

作者:朱翰博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

建筑美学论文:房屋设计在建筑美学的实用性

1建筑美学规律概述

(1)统一性。

统一性是建筑美学的重要规律,众所周知任何艺术作品都应当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且在房屋设计中也不例外。在房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的美学需要必然会导致房屋设计形式的多样性,这但是常常造成建筑形象缺乏统一性问题的出现,即过于重视多样性而使得房屋设计缺少一个统一的主题从而使得房屋设计缺少整体性与统一性。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房屋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遵循统一性规律。在这一过程中房屋设计人员应当首先通过确定房屋的次要部位对于房屋主要部位的从属关系来确保房屋设计主题的确定,其次通过运用形状和尺寸之间的有效协调房屋设计者可以将统一性有效贯彻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中,从而促使房屋设计统一性水平的不断提升。

(2)均衡性。

房屋的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大小、高低、材料质感、色彩深浅、虚实变化上。众所周知不同均衡性的建筑给人的艺术感受通常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体积较大、高度较高,材料较为坚固、色彩整体偏暗、实体性强的建筑给人更重的感觉。而体积较小、高度较低、材料光洁、色彩明快、空灵性强的建筑给人的感觉要轻一些。具有良好均衡性的房屋必须在轻和重直接作出适当的平衡,从而使参观者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建筑的均衡性也。在建筑均衡性表现方式中对称是较为简单的方式,但是对称方式的应用可以使相对复杂的建筑保持建好的均衡性。除此之外,在房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遵循均衡性原则,即使建筑的整体形象显得稳定与平衡。许多较为成功的建筑设计能够使参观者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建筑的均衡美。另外,在许多整体感觉较轻的房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采用了底层架空的设计方式并利用悬臂结构的特性与粗糙材料质感和浓郁的色彩来加强建筑整体的厚重感,从而更好地体现建筑的均衡性并达到稳定建筑整体印象的效果。

(3)比例性。

在房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使建筑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即房屋的长、宽、高三个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较为均衡。在房屋设计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比例能够使建筑的整体设计与局部设计显得较为均衡并且良好的比例能给参观者以和谐、完美的感受。但是失调的比例则无法使参观者产生美感。在建筑物和其某一部分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当确保所有主要尺寸都具有较好的比例,从而使房屋整体比例显得较为和谐并有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

(4)韵律性。

韵律是建筑美学的重要概念,在任何房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都应当注重建筑的韵律性。较好的建筑韵律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房屋设计过程中韵律的产生主要依靠建筑设计所引起视觉元素的重复。例如大量的光和阴影、不同色彩的应用等。除此之外,建筑韵律性还体现在建筑的协调性、简洁性以及威力感上。另外,由于建筑的韵律具有较为灵活的表达形式,因此在体现建筑的韵律时房屋设计人员应当采取开放式的、较为灵活的设计理念,例如在较为复杂的建筑物中房屋设计人员可以采取渐变的设计手段使韵律感相互交替并创造出一种有秩序的变化效果,从而使建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建筑美学规律在房屋设计中的实践

建筑美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因此房屋设计人员若想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美学规律进行合理应用则应当注重实践的进行。以下以悉尼歌剧院和帝国大厦为案例,对建筑美学规律在房屋设计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1)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SydneyOperaHouse)是家喻户晓的世界级著名建筑并且也是悉尼和澳大利亚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建筑界的珍宝。悉尼歌剧院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与美感,这主要体现在其纯白的顶部颜色仿佛跃出海面的一群海豚在向人们摆尾致意并且悉尼歌剧院的整体结构好像一片片白帆在海中乘风破浪从而给观赏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并使悉尼歌剧院具有了极强的韵律性。除此之外,悉尼歌剧院那具有很强代表性的白色壳体是设计者者通过在直径为150M的球面上截取了10个三角形并在加工过后用来组成悉尼歌剧院顶端的壳体群。由于其顶端的壳体群源自同一个圆球面,因此尽管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并使整个建筑显得活而不乱同时形成了极其生动的整体造型。这种设计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设计者的建筑美学规律,即先有整体的形式描述然后产生局部的协调性。这种建筑美学规律贯彻到了悉尼歌剧院设计的所有环节中,从而使得悉尼歌剧院具有极强的艺术感与美感。

(2)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EmpireStateBuilding)是位于美国纽约市的著名的摩天大楼,其总高度高达443米并且在建成后的40年里始终是世界最高建筑同时也是纽约市和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有着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美誉。帝国大厦于1930年设计并进行动工于1931年落成,整个设计、施工流程只用了410天,虽然设计时间较短但是这一建筑却十分符合建筑美学规律。帝国大厦的建筑材料使用的是当时最轻的材料但是其强度有着很好的保证。除此之外,参观者在帝国大厦上可以日夜环视四周的美景而且在天气较为晴朗时参观者可以在帝国大厦的102层观景台和86层观景台外步行道眺望美国五个州的美景从而很好地给予了参观者美的感受。帝国大厦的形态设计为铅笔型方案,这一方案由于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因此被称为世界空中轮廊线的杰作。除此之外,帝国大厦里面的墙壁装饰多为来自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德国的精致大理石并且大厦一楼的大厅中更是展示有各种艺术品因此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与韵律性。另外,从1964开始帝国大厦最上面的30层的外表全部采用彩灯进行装饰并且这些彩灯是通宵闪亮的并且在1984年帝国大厦顶层装上了自动变色灯,在增强了灯光的表现力的同时也使得帝国大厦的建筑美学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学、美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美学规律对于房屋设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房屋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建筑美学规律进行深刻的了解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的进行促进建筑美学规律在房屋设计中更好地应用。

作者:杨旭 单位:萍乡市规划勘察设计院

建筑美学论文:古典园林建筑美学释解

在中国古典园林这个大系统中,其个体建筑类型名目之众多,品类之繁富,样式之多变,个性之各异,在光与建筑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变,各具特色的光影美学效果,成为其重要的美学特征。

一、功能性建筑

古典园林中的功能性建筑主要指供园主团聚家人、会见宾客、交流文化、处理事务、看书学习、进行礼仪等活动的建筑。此功能性是以人为中心,与主人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往往在园林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属于园林建筑中的重点之笔。按其在园林之中所处地位之正偏与建筑体量大小之异,可以分为厅堂、馆、轩、斋、室五种类型。对于这类建筑类型的光影设计,往往以建筑为中心,从周围环境中引入多种层次的光,达到美化建筑的目的。此类建筑与环境的不同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光影层次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建筑四周处于自然环境之中,无墙面的阻隔,如拙政园的浮翠阁。在此类光影关系中,根据阳光的方向,在此以南向阳光为例,建筑四个面受到了不同的光影作用。南面为直射阳光的作用,具有最强的光影关系,光强影浓;东西面由于阳光的运动能受到部分直射阳光的照射作用,大部分为环境光的反射作用,环境反射光较强;北面则只能受到环境光的反射作用,且环境光强度相对教弱,光影效果也较弱。(图2)第二种类型为建筑三面处于环境之中,一面被墙体阻隔,如拙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在古典园林中,对于这样布局的建筑,造园家为了得到较好的光影表现,往往将靠院墙的那面建筑墙体往里缩,形成一小段与院墙的空隙,形成光的进入口。以南面靠墙为例,南面由于墙体的阻隔,引入了部分直射光;东西向主要为环境光的反射作用,但其环境光由于南面墙体的阻隔形成的阴影较北面环境光弱。北面成为该类建筑的亮度梯度的最高点。(图3)第三种类型为建筑两面连接墙体,形成前后两个院落空间,如拙政园的玉兰堂。南面由于受到阳光的直射作用,具有最强的光影关系,北面为环境光的反射作用,形成南北面一强一弱的光影层次对比关系,在建筑中部达到亮度梯度最低值。(图4)第四种类型为建筑三面连接墙体,如留园的揖峰轩。光影最为单薄的建筑模式却在造园家的巧思下对这样最为劣势的建筑环境进行了最精心的设计——将建筑中连接园内隔墙的墙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内缩,形成不同的光的呼吸空间,这样便将弱势转为强势,形成很好的光影层次关系与表现。以揖峰轩为例,南面由于光的直射成为光影最强区域;北面较之东面具有较大的退缩空间,环境光反射作用较东西向强烈,这样便形成了南北对比一强一弱,东面引入柔和的光影,形成了很好的光影层次与表现张力,不禁为造园家的巧妙心思而折服。(图5)

二、依水性建筑

古典园林布局中主要空间往往是园中较大规模的水域空间,园中重点建筑围水而建,吸取园中精华之景。园林中依水型建筑重点利用水的天然优势,不仅起到观水之用,更巧妙地利用光,将水引入建筑。当建筑处于直射阳光的反射方向上时,由于建筑中形成的阴影环境,建筑便成为承接波光表演的舞台。水面由于风的吹动,波光粼粼,而光通过水波的反射,那动态唯美的波光便呈现在建筑之中,建筑中影的力量愈大,波光的表现愈为精彩。随着时间的变换,光照强度与方向的变化,让波光成为灵动的舞者,使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梦幻的面纱,成为设计之中的点睛之笔。(图6)

三、游赏性建筑

古典园林精髓所在在于其景,所以以“游”和“赏”为功能的建筑如亭、廊,成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建筑类型。1、亭亭作为园林中的小型建筑,一般作为观景之用,处于景一角、景中或山体上形成俯视全景之视角。同时亭又往往成为被观景之对象,交换着观与被观的角色。因此功能之用,亭一般为全敞之态。即使倚墙而建的半亭也是三面开敞。由于这样特色的建筑形态与建筑位置,其内部光影多为屋顶与栏杆等构件之影效,加之周围环境之影。屋顶样式各异,形成了不一样的阴影空间。周围环境中的树木花卉山石之自然之影直入建筑内部。(图7)而作为外部观亭之时,亭作为一个整体接受着光的作用,屋顶内部形成浓黑的剪影,同时在周围环境中形成了亭之影,此时其屋顶样式的多样变化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投影。(图8)2、廊根据廊与建筑、外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廊的形式,每种形式的廊都具有不同的光影作用,形成不同的光影空间。第一种类型为建筑内廊,廊的两面均为建筑墙体,如留园入口处折廊。在此种类型中,经过造园家的巧妙构思将光影引入廊内——在廊的线性空间中,某些特定的地方让廊体往内凹,形成一个个小天井空间,从顶上引入光,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光影层次,并对于线性空间中人们的移动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由于自然光的射入,造园家常常在这些天井中置入植物山石等自然造园要素,形成一个个迷你景观,丰富了人们在内廊动线上的视觉感受。(图9)第二种类型为建筑半内廊,这类廊一面面向建筑内部,一面面向外部环境,如留园的曲廊,廊的墙面开窗联系内外空间,这种廊的形式偏重于建筑空间。以窗洞的形式将光引入廊内,形成一种与窗洞具有相同韵律的光影空间。并且在廊的内外不同角度感受着完全相反的光影韵律。廊内光影韵律为墙黑洞亮,而廊外的光影韵律为墙亮洞黑。

作者:闵淇 王琼

建筑美学论文:地方建筑美学思想论述

市总图的玻璃建筑表皮既可以弱化建筑自身的体量,让观者产生对建筑体量的不确定感,又可反射周边的摩天大楼,消解环境的负面影响。而选用钻石型框架作为玻璃帷幕的支撑结构纯粹源于建筑结构技师的测算结果:与传统的矩形框架相比,钻石型框架的结构更稳定,能承受更多的力,但用钢量和焊点却是最少的。因此,一些建筑评论家认为库哈斯选择钻石型框架是因为“钻石型更特别”并不正确。在库哈斯眼中,总图馆的实用性早已超越总图馆的形式。为了给读者提供恰到好处的实用功能,库哈斯及其团队考察了全美的各大图书馆,研析传统图书馆的优缺点。而早年的记者经历,更使库哈斯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有着十分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图书馆正面临着一场革命。他和团队不仅与学者专家探讨图书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更咨询包括微软、亚马逊、麻省理工学院等资讯界的主要领导。[2]在综合分析各类讯息之后,设计团队得出这样一个研究结论:即使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人们仍然倾向于阅读纸质书籍,城市仍然需要图书馆,但未来的图书馆不应只是消极的藏书空间,而应该是积极的展示新资讯的窗口。在研究结论的指导下,总图馆所需的各个功能空间逐渐清晰,跃然于建筑图纸上成为一个个空间体块,并经过体块间的排列与缩放形成最佳方案。其中螺旋型的藏书阁是为了解决借阅者和管理员在找书及归位图书时的困扰而产生的空间形态。[3]正是由于库哈斯对总图馆的理性思考和对其建筑实用性的不懈追求,西雅图市立图书馆总馆成为西雅图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大”为美《癫狂的纽约》

(DeliriousNewYork)和《小、中、大、超大》(S,M,L,XL)是库哈斯在建筑界最具影响力的两本著作。在这两本书中他不仅提出了“普通城市”(GeneralCity)这一重要概念,还认为现代城市已经逐渐陷入片段化与多元化的混乱之中,形成了众多没有识别性的“普通城市”,而“大”(Bigness)则是对抗现代都市片段化和混乱的主要策略之一。[4]因此,建筑必须具备“大”的特质。“大”并非单指体量,“大”更指设计应将建筑与它所在的城市联系起来,并将多种功能重叠于一栋建筑之中,以滋生出比建造本身更具有价值的资讯,为设计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在市总图的设计过程中,库哈斯首先关注的便是建筑周边环境、西雅图城市特质以及市民的生活方式。他试图运用自己“以‘大’为美”的独特建筑美学思想,设计出一个能将不同功能和人们多元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图书馆。于是,他为雨天不爱撑伞却热爱阅读的西雅图人提供了一个大型的室内开放空间,将它称为“客厅”。只要不大声吵闹,任何人都可以在其间阅读、喝咖啡、聊天会友甚至发呆睡觉。他也不排斥无家可归者把“客厅”当作躲避风雨和严寒的庇护所,并认为正是这些个体扩展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使市总图成为没有阶级和种族之分的全公民空间。

偏执批评的哲学视角

库哈斯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但他表示相比它的艺术产物和潜意识,自己更热衷于超现实主义分析事物的能力,尤其对“偏执批评法”的印象深刻。综合各方的解释“,偏执批评法”可以理解为一种建立在足够事实基础上的对世界不求完整但求别开生面的创造性解释,[5]并试图从偏执妄想狂看待世界的眼光中抽离出自身需要的结果。这种独特的哲学视角与传统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强调秩序性、结构性、系统性,寻求空间连续性及统一性的理论相悖,但库哈斯却并不质疑,并将它体现在自己的建筑作品之中。市总图与室内空间分离的建筑表皮、由电梯连接的碎片式功能空间都折射了库哈斯所主张的“偏执批评法”。鲜艳的荧光黄手扶梯和红色的奇异走廊在市总图宏大且色彩沉着的内部空间中尤其显得突兀和游离。身处这些空间之中,截然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特质甚至会让使用者产生不在图书馆内部的幻象,而也恰巧反映了根植在他思想深处的超现实主义和偏执批评的哲学视角。

建筑的非完美性

作为建筑界离经叛道的建筑师之一,库哈斯对建筑的美有着自己的定义。他认为建筑可以是不完美的。也有人抨击他:建筑缺乏必要的装饰和细节,寡淡无味,不具美感。但他对此不置可否,依然在自己的建筑作品中坚持展现建筑的非完美性,这显然背离了西方建筑多年来追求完美的美学思想。在我看来,库哈斯所谓的“建筑可以是不完美的”并非不讲求建筑应该注重的细节,而是通过接受可能的“偶然性”来表达对建筑结构、材料以及建造方式的尊重。他也将自己对于“非完美性”的理解渗透于市总图设计的细节之中。按照美国建筑师的常规做法,拆除模板的混凝土墙面应该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保证美观。因此,设计团队的美方建筑师建议对市总图的混凝土墙面的气孔进行修补,对墙体棱角进行45°的倒角,以防止棱角破损。但库哈斯却认为没有必要修补那些气孔,更没有必要倒角,并解释那些气孔是建筑在建造方式形成的偶然现象,也是建筑材料的真实肌理,应该保持原样。而墙体棱角的破损则是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在他看来,气泡和破损都不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反而能呈现建筑真实的状态。在和团队探讨是否对市总图内的柱子进行装饰时,库哈斯以同样的态度表达了对建筑非完美性的认同。一位美国资深建筑师曾告诉同行:在与库哈斯合作后,才明白建筑的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结语

直至今天,建筑评论家和大众仍然对库哈斯设计的西雅图市立图书馆总馆褒贬不一,甚至有人尖锐地批评库哈斯只不过是个哗众取宠的建筑师。“建筑是需要争议的”是库哈斯应对这些批评的回答。但无论如何,他不仅为西雅图建造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图书馆,更展现了自己独有的建筑美学思想,推动了全球图书馆建筑的革新和发展。

作者:刘益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建筑美学论文:当前建筑美学的涵义探索

作者:董晓磊 单位: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白天,这些挺拔高耸的建筑轮廓就像跌宕起伏音乐节奏在律动;夜晚,高层建筑流光溢彩,霓虹闪烁,整个城市就像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高层建筑实现了建筑垂直方向的立体化发展,这使得建筑面积大大增加,节约了城市土地,这样可以把更多的土地开辟为公园和绿化场所,使得城市绿化率大大提高,净化城市空气,让城市实现生态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高层建筑体现了多方面的科技美学价值“科技美学是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审美价值形态及其规律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是美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它肯定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科技美学由科学美学和技术美学两部分构成。”[2]高层建筑本身就是物理学、力学、化学、材料学、数学、结构学、建筑学等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晶,蕴含了极高的科技美学价值,显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使得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有了更高的提升,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价值,逐步地鉴赏科技美学。高层建筑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任意一种科学的发展都会引起高层建筑在内部构造或者外观形式上的改变。材料的改变会引起高层建筑整个材料及其审美价值的改变,玻璃材料和现代钢结构的出现使教堂从幽暗封闭转向了明亮开放,美国洛杉矶的水晶教堂就是最好的例证。整个建筑不再肃穆阴森,变得轻盈飘逸,晶莹剔透,甚至连砖石结构的钟塔也被玻璃塔所取代。可见科学美学散发着它非凡的魅力。技术是建筑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高层建筑更是通过技术在其内部构造以及外观造型方面的运用,达到技术与造型的完美融合,展现新的美学价值。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所展现的技术美学价值是与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相一致的。最早的高层建筑侧重于工程技术与建筑功能的运用,现代高层建筑极力表现技术在艺术创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层建筑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节约用地将不会太明显,但是其造价将会成倍地增加,极其昂贵。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曾提出过尖锐的批评,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就是其中一位,他对高层建筑的奢侈提出来强烈的谴责:“摩天大厦将永远是空想,它们永远是昂贵的,它们永远是额外的。在我们的时代当然能用摩天大厦的众多实例去庆祝文化,我们注视的生活方式由摩天大厦最好地表达出来了。摩天大厦在美国文化中有伟大的方面,但他们已经停止建造高层建筑了。”[3]高度是高层建筑引以为荣的特征,同时也是它自身的一个弊病所在。在面对地震、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时,由于高层建筑内部构造极其复杂,再加上其内部容纳的人员多,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对人员进行安置和疏散,相较于底层建筑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美国“9.11”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当时两栋主楼和旁边的5栋裙楼在1h内先后倒塌,在其内部的各国工作人员,约3000人死亡或失踪,参加救援的300多名消防人员遇难,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其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生态美学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同样和谐也是高层建筑生态美学价值所在。这种和谐不仅包括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也包含了它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和谐,并且要体现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然气候环境截然不同,所以两国的人文居住环境不能相提并论,各自有各自的环境特色;就中国国内各个省份而言,气候不同,居住的民族不同,其建筑特色也各有千秋。陕西、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与重庆等山城地区的高层建筑,其地基不同,使用的原材料不同,呈现出的整体风貌也尽然不同,但各自的建筑又与当地的黄土高原或山坡环境相交融,有意识地对当地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呈现了很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实现了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

建筑美学论文:当前工业建筑美学透析

作者:王洲 单位:深圳新能电力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通过数字技术对于建筑整体的模拟使建筑设计突破了图纸的平面以及模型的有限立体,无限激发了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建筑与美学充分融合,建筑师借助于计算机将自己的意愿和感觉形成一种可视化的组合,如利用3D软件,建筑师建立起了复杂曲面形体以及独特结构的数字模型。在对沃尔玛配送中心周转库的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尽量追求建筑时间的缩短和物质投入的最小化。

设计手法和过程

通过对建设方提供的物流认真分析,对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的多次考察。我们认为将货流入口设置在基地西侧金辉路上,既考虑货流的快捷方便,又考虑到对城市主要道路的压力相对较小。整个园区长边沿基地西侧、南侧的金辉路和锦绣路布置,使卸货区最大限度地展开,以获取最大的卸货空间。结合Prologis公司提出的分期开发要求,合理地布置了二期的建筑。一期各建筑(W-1-W-5)呈“L”型,沿基地西、南两侧布置,二期各建筑(B-6-B-9)集中布置在基地东北角,两部分建筑各成一区,分区明确,有利于分期建设。建筑设计中,从功能出发,首先是对屋面的考虑。传统的仓库屋面条形采光窗一字排开,往往导致采光不均匀,而且在消防设计中,开启和不开启窗面积分配不理想。在本方案中以650*650的小点窗和条形窗相结合,不仅采光均匀而且更容易控制可开启窗户的面积,满足消防要求,使其经济性、功能性实现最优化的统一。在立面设计中,建筑的表情更多地来自其材料的组织构成,材料对光的反射,表面质地的变化和色彩,材料之间的组合以及不同材料之间衔接所产生的变化。设计围绕着主要材料进行形象展示,充分保持钢结构的材料特性,同时在重点的入口部位通过尺度的放大提高企业的标识性,也为司机师傅指出了明确的入口方向。建筑细部设计中,注意数字设计,强调在限制中的创造。例如对于雨篷设计,由于建设方需要悬挑9m的大雨篷,于是在每一跨间设置600宽采光带,不仅改善了因大尺度出挑带来的采光问题,也打破了长长的雨篷所带来的单调感;例如条形窗,通过与空调专业的多次商榷,严格控制其高度,并增加横向线条构成,使其立面显得更加舒展。

通过项目设计得出的工业建筑艺术设计见解

(一)工业建筑设计中的美学思维要综合考虑厂房的功能,在此项目中作为配送中心周转库,首先要考虑其货物的灵活周转,周转的流程尽量简单化,货物出入尽量方便。在此基础上,再表达其建筑的象征性、抽象性等艺术特征,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同建筑的协调性。(二)工业建筑外观设计在工业建筑外观设计时同样要遵循:“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设计理念,尽力使工业建筑做到简洁明快,通过建筑美学的相关经验使有限的空间无限放大,通过建筑的外观传达建筑自身所表达的特性,在人口和门的处理方面,主入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和处理,可设置标准型景观,在突出人口醒目性、指示性的同时,改善门面的虚实关系,尽量做到立面丰富的效果。在窗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进行窗的组合,同样需要照顾立面的虚实效果,通过窗的设立,增加厂房立面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墙面的设计过程中,可尽量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将墙面进行艺术性划分,或简洁舒适或挺拔雄伟,做到艺术的和谐。尤其应该注意的就是工业建筑色彩的处理,在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的同时,通过色彩的变化和搭配为工业建筑增加韵感。(三)工业建筑造型的设计建筑通过其造型传达其思想,工业建筑同样如此,通过空间和体型以及比例和尺度,加上色彩和质感构成了工业建筑的艺术气息。但是,工业建筑造型往往是受其内部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设施等因素所左右,通过建筑师的发挥空间相对有限,但即便是这样,在其造型的设计时要尽量运用工业建筑大小、高低、横竖、虚实以及材料的不同质感和色彩等处理手法追求工业建筑的外形美观,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整个建筑的造型简洁大方。尤其是此项目还要有周转区、办公区、生活区,在进行联合建筑构造时,要注意办公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的方便组织协调,区与区之间的通行线路尽量封闭。(四)工业建筑艺术形象设计在生产、生活协调搭配的前提下,尽量对周边环境和建筑形象进行必要调整,在建筑设计之初,尽量弱化笨重和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的建筑物,或者将这些建筑物进行后退处理,通过缓冲区以及景观带将这一类建筑进行隔离。尽量照顾观者感受,有目的地散其视觉注意中心,对其心理进行引导性观感。同时,工业建筑自身形象的创造方面也要注意其艺术形象,在美观功能、造价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寻找艺术的平衡点,综合运用时代审美观点,在适应国情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美的多样化。

建筑美学论文:图书馆建筑美学探究

1关于图书馆建筑

图书馆建筑是构成图书馆的重要物质条件。尽管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全面应用,虚拟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新概念层出不穷,20多年前就有学者曾预言作为建筑实体的图书馆将消失,人们获得信息依赖于进入家庭和办公室的网络终端,但事实情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建筑越来越多,越建越大。据统计全国有80%以上的高校新建和扩建了图书馆,如北大图书馆由24000平方米扩建到51000平方米,清华大学图书馆经过两次扩建由不足3000平方米扩大到27000平方米,普通高校图书馆的面积也多达上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方面,上海图书馆新馆83000平方米,深圳图书馆新馆35000平方米,首都图书馆新馆37000平方米,东南沿海发达省市的中小型图书馆也多达上万平方米,国际上也出现了法国国家图书馆这样的巨无霸工程,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85405平方米。虽然计算机和宽带网已进入办公室和家庭,但漂亮的图书馆建筑及图书馆里的书卷味、艺术氛围、舒适的阅读环境、亲切的人文关怀只有到图书馆的读者才会亲身感受到。一座实用而又具有艺术魅力的图书馆建筑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它使人感到亲切、舒适,进而身心向往之,愿意到图书馆这个知识的殿堂里畅游,淘金挖宝,获取信息,娱乐休闲,这也正是图书馆的功用所在。

2图书馆建筑艺术的美的本质

从美学的角度说,美的本质是真和善的统一,真是规律性,善是功利性、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并通过具体而又有光辉的形象表现出来,这个形象就是美的了。所谓“美是人的求真向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正是指客观对象的感性形象上面体现了真与善相统一的审美价值而言。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对象上来说,要满足物质功能要求,也就是要“善”,这时可用“建筑物(building)”来表示,从学科上来说,要满足精神(美学)功能要求,这时可用“建筑艺术(architecture本意为巨大的艺术)”来表示,当人类的建筑摆脱单纯的功利性目的而含有审美目的后就成为“建筑艺术”。建筑艺术的美的本质即是满足人们的实用功能的需求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统一。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有别于雕塑、绘画、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建筑以实用和技术为基础,就其工程技术属性而言,它涉及结构与力学、材料与构造、建筑物理和设备、施工和管理等诸多问题。受技术和功能的制约,使得建筑作为艺术远不如其它艺术形式自由、灵活。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将艺术分为三类,首先是象征型,以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物质压倒精神;其次是古典型,以雕塑为代表,其特点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第三是浪漫型,以绘画、音乐和诗为代表,其特点是精神超溢于物质〔1〕。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构造了一种体系庞大的艺术哲学,这种哲学把各种艺术按等级加以排列,建筑艺术处在最底层,它展现了各种基本的自然力形式,即空间和地心吸力领域中的物质的各种应力和应变。古典派风格的建筑最出色地使这一自然力形式和谐一致,而哥特式建筑则是紊乱的,由位于底层的建筑艺术逐级往上是雕塑、绘画、诗歌和音乐。按照这种等级,这些艺术越来越表现出人类在终极的非理性的现实中的困境,艺术的目的就在于摆脱和解除这种困境〔2〕。这两位哲学大师探讨了建筑作为艺术在整个艺术哲学中所处地位,即建筑受功能和物质技术因素制约其艺术表达形式远不如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自由。

2.1功能制约建筑:在构成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这三大基本要素中,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要求的必要手段,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内容的综合表现,而建筑功能则是建筑要素中的最基本要素。古代图书馆的以藏为主的功能产生了天一阁这样的藏书楼,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建筑艺术的代表;近代图书馆的以藏为主、藏用并重的功能产生了阅览在前、书库在后、中间置以目录厅、出纳台的藏、借、阅分离的建筑形式,一般呈“山”、“工”、“T”等字形;现代图书馆多功能化,文献收藏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多种功能集于图书馆,产生了荷载、柱网、层高三统一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形式,正如图书馆的多功能一样,建筑形式也异彩纷呈,纷纷成为大学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2.2技术制约建筑:建筑之美,依技术而成,猿人寻穴而居,攀枝筑巢,古代石砌木构,现代摩天大楼,均透出建筑对技术的依赖。每次工程技术的进步,都推动了建筑的革命,古罗马的火山灰水泥,使得巨大的斗兽场成为可能;飞券结构,让古哥特建筑高耸向上;榫卯结构,形成了东方神韵的木结构体系;钢和玻璃的应用,产生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意向和观念;信息社会的发展孕育了现代智能建筑〔3〕。现代成功的图书馆建筑如北大新馆、清华新馆、中科院图书馆、及即将建造的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国外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无不在艺术化的造型里渗透着建筑技术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建筑艺术的美的本质就是合乎现代图书馆功能要求与给人以崇高审美享受的统一。与“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于美的追求的结晶”相呼应,图书馆建筑艺术的进步,就是人类对于建筑技术与图书馆功能相统一的不断追求的结晶。

3图书馆建筑的美的表现

图书馆建筑的美表现在环境美、造型美和装饰美三个方面。

3.1环境美:图书馆与环境必须和谐,才能显示作为文化建筑的特点,正如我们常说的“美是和谐”。环境是建筑实体的延伸,它包括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馆内环境与馆外环境。生态环境指图书馆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美是在保持环境自然美的基础上协调生态主体(图书馆)与自然环境,使之自然融洽而不是显得生硬。建于北京北海公园旁的北京图书馆老馆和建于紫竹院公园旁的北图新馆无不注意周围的生态环境,通过取景、借景,为读者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读书环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北京大学图书馆位于未名湖畔,宁波天一阁位于宁波月湖西侧,都旨在为读者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人文环境就是考虑到图书馆建筑选址要便利读者使用,而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因为图书馆建筑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许多城市和大学都将其作为标志性建筑置于城市或大学的中心地带,既便利读者使用又能充分感受其建筑的审美功能。这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图书馆建筑上的体现。例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地处北京市中关村科学城,这里是中国高科技研发中心,中科院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图书馆等都集中在这一地区,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中心、信息开发中心、学术研究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能有重要作用。再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位于广州市区中心与鲁迅纪念馆和广东省博物馆一起围成一个小型文化广场,在市内形成一个安静的文化区,人文和文化底蕴深厚,便利图书馆职能的发挥〔4〕。

除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外,图书馆建筑的环境还可分为馆内环境与馆外环境。馆内外环境建设的最高原则就是人文关怀,使人远离各种有害因素,一切从关心人出发,营造馆内外优美、舒适、健康的环境。馆外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噪声、水火灾、有害气体、烟尘等,因此从图书馆建筑的选址到基地都应注意避开污染源,选择闹中取静的地方,馆区要通过绿化进一步减少不可避免的污染。例如唐山市图书馆位于唐山市中心,西邻市委市政府,东面与凤凰山公园隔路相望,南面和北面是住宅区和商业中心,图书馆有庭院与主干道隔开,院内花草树木繁盛,其建筑格式布局高雅,既区别于市政府大楼的庄重,又别于商业中心的繁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实为读书治学的好地方。馆内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光源不足和空气污浊。因为经济条件的允许,许多新建馆都采用人工照明和中央空调通风换气,从本质上说这是与人文相违背的,既浪费了能源,又造成了污染,2003年春季蔓延全国的非典疫情使我们不寒而栗,专家指出自然通风排除室内污染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因此,在图书馆建设中要立足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这是最人文的选择。

3.2造型美: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它以其形体所构成的空间等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建筑造型给人以最直接的信息和最强烈的印象,它包含客观形象和审美的双重含义,其构成手法多样,对人的感染力也多种多样,而存在于图书馆建筑本身的美是客观的,不会因个性的审美差异而改变。成功的例子如建造于1996年的上海图书馆是上海十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建筑由107米和59米两座塔楼组成,门前有几十级宽阔的台阶,代表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人们攀拿知识高峰的路程。2001年建成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埃及政府共同负责规划建造,新馆建筑呈圆形,倾斜面向大海,既是古代埃及太阳神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同时又令人联想到宇宙天体,预示图书馆的发展和未来。

大学图书馆是校园的文化信息中心,是支持教育、提供学习和研究资源、应用和展示最新信息技术的场所,同时也在校园生活中起到一种凝聚作用,使大学生们交流信息并得到审美愉悦。大学图书馆纷纷将这些意义融入其建筑造型之中。如德国哥廷根大学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享有国际声誉,建筑由5栋相连的楼房构成,像一只巨大的手,将全校师生聚拢在一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则以具有未来派艺术特征的造型,表现这个大学的科学技术领先地位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屋顶矗立着一个高达40米的圆锥体,入夜后像一座灯塔放射光芒,召唤学生们前来寻求知识,进行新的探索和追求〔5〕。因此,建筑造型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图书馆要吸引读者并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就必须在建筑造型上下功夫。

3.3装饰美:图书馆建筑不但要在造型上表现其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而且要在装饰装修上表现图书馆的功能和审美特征。装饰装修是一个图书馆建筑的重要环节,它属于细部处理的范畴,主要运用在重点的地方,以加强建筑的表现力。谭祥金教授将图书馆装饰装修的总要求概括为4条〔6〕:

(1)显示知识殿堂的氛围,既体现图书馆所处地区的文化底蕴,又要有时代的特点,符合国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

(2)坚持适用原则,设计服从于功能,受制于适用,动静清晰,流线顺畅,注意安全和环保。

(3)以人为本,坚持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对读者的尊重和关怀。

(4)适应现代化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满足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需要。

每一座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个多元化社会里图书馆建筑要通过装饰装修表现自己的文化和审美特点。如上海图书馆目录大厅墙上装饰着两个浮雕石块,刻满着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字,象征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则在其圆弧形外墙上刻着字母或象形字,这些字形来自全球500多种语言,代表上下一万年的世界文化。美国纽约皇后区图书馆法拉盛分馆门前的台阶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台阶上用不同的文字刻着各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字作品题名,以此象征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图书馆则恰好是满足这种愿望的地方〔7〕。

图书馆的标识系统是装饰审美不应忽视的问题。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中,标识系统成为疏导读者人流和识别空间的核心。由于现代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不断增加,但管理人员的数量却在减少,读者自主活动的范围和空间在拓展,这些问题,只有运用醒目易懂的现代标识系统,才能使读者准确、迅速、便捷地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标识系统主要有宣传规范性标识、警示预见性标识、无障碍标识、导向性标识。标识牌要巧妙地运用色彩和灵巧造型,既达到标识的目的,又给读者以审美感受,例如中科院新馆标识系统具有很深的审美意蕴,新馆标识以抽象的几何形为主题,由“L”为基本组合双向复制而成,在视觉上表现了富于变幻运动、无限伸展的空间,具有“科学、逻辑、理性”和信息(知识)聚散、科学交流的意义,“L”不仅表达了“Librar-y”这一词义,更体现着“Live”“Life”的主题,表达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馆标和标准字符的中、英文馆名组合为标志,设计开发了办公用品(名片、信封、信纸等)、员工识别(胸卡、工作证等)、馆卡、指示、广告、公关、宣传以及馆旗、馆徽、员工服装等形象识别应用系统,这些识别手段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不仅由内而外强化了图书馆的文化凝聚力〔8〕,达到了标识的目的,又给读者以无限的审美享受。

总之,图书馆建筑既要符合实用的原则,又要体现美的本质,在环境、造型、装饰等方面给人以崇高的审美享受。

建筑美学论文:探索建筑美学生态学方法的意义

作者:薛富兴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艾伦•卡尔松(AllenCarlson)的环境美学有一个从自然环境美学到人类环境美学的转变过程,建筑美学既是其人类环境美学研究的具体起点,也是其整个人类环境美学思想的发源地。卡尔松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都在其对建筑的讨论中获得、确立。抓住了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也就抓住了卡尔松人类环境美学思想之根本。本文欲对卡尔松最初的建筑美学思想成果略作介绍与评述,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必要基础。

一、对传统建筑观念的反思

卡尔松在其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期,即开始了对人类环境的关注,建筑则是此种关注的最初着力点。1986年,卡尔松发表了一篇以建筑美学为主题的论文———《建筑美学再思考》(Reconsidering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标志着卡尔松的环境美学出现了新兴趣、新领域。更重要者,卡尔松对建筑的初步涉猎即为建筑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新观念。该文之开篇,即对传统建筑观念提出战略性质疑:依传统,建筑美学一直被视为艺术美学之一部分,建筑本身经常被当作一种低级的,然而又在统一的艺术美学中必有其适当位置的艺术。那些用于分析精致艺术或纯艺术的美学观念、理论已被用于分析建筑。因此,建筑美学一直集中关注那些与艺术作品相较而言,可被视为“建筑作品”,并带有那些我们在艺术品中所发现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愉悦特性的独特结构。建筑美学的焦点被集中于孤立、独特的结构,这些结构为建筑师作为艺术家而精心设计和创造。如果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品,或者特别地是雕塑之类的东西,这便更好。简言之,建筑美学的重心已被集中于单个的巨型建筑物———艺术家的一种作品①。在此,卡尔松对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提出双重质疑:首先是将建筑视为艺术品的观念,即在艺术范畴下观照和阐释建筑的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将建筑美学视为艺术美学分支的观念。依传统,并非所有的建筑物,而是建筑物中极少数经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们精致设计与建筑工人们精心建造后,最终在外形上精致如雕塑的单个建筑物,才会荣幸地成为“建筑作品”,即类似于艺术,具体地,类似于“美的艺术”的建筑,特别是类似于雕塑艺术的建筑,才会引起人们的审美关注。确实,在西方,自从近代“艺术”,特别是“美的艺术”(fineart)观念确立之后,建筑就被列入艺术体系,成为空间艺术的基本形态之一,黑格尔的《美学》即将建筑与绘画、雕刻、音乐和诗歌相并列。此后,整个近现代西方美学,对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鲜有存疑者。但是,卡尔松一进入建筑领域,即对此种传统建筑观念提出了深刻怀疑,因为他获得了观照建筑的新视野。传统的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之下,建筑的一些基本事实被长期遮蔽,人们长期对此视而不见。在此新视野下,卡尔松将它们呈现出来:作为建筑物,它们具有许多功能,因此,它们与人以及使用者的文化内在地相关,作为建筑物,它们亦与其他建筑物相关。它们不只在功能上与那些有相似用途的建筑物相关,并且在结构上相关于那些有着类似设计与构造的建筑物,甚至在物质上和与之相近的建筑物相关。再者,作为建筑,它们被建造于某处,因此它们也就不止与邻近的物理建筑物,也与存在于其间的都市风景和景观密切相关。基于此相互联系之网,抽象的“建筑作品”概念就很难有牢固基础。挑出特殊的“建筑作品”在人们眼里就开始变成一种武断的过程。简言之,一旦我们开始观察和思考建筑,便会意识到:建筑很难与类似于我们所钟情的艺术品观念相适应,那是一种独特、非功能,且通常是指审美欣赏便当对象的观念。①卡尔松在这里揭示了为传统建筑观念———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所遮蔽的两项基本事实:其一,建筑是被人们用来居住和使用的,是一种“功能性”对象。根据这一最为重要的基本事实,建筑就不应当被视为艺术,特别是旨在超越现实经验物质功利目的的“美的艺术”。如果说雕塑是近代艺术及美的艺术观念的典型代表,那么,建筑恰恰处于其反面。任何一座雕塑作品都只能用于非物质功利性的纯粹观照;但是建筑如房屋、办公楼、桥梁等,则首先是用来服务于人们的物质实用目的。就此事实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近现代西方美学将建筑列入艺术,实质是对建筑十分严重的方向性误解。其二,建筑物并不同于作为艺术的“建筑作品”,它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个存在物,相反,它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它处于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网”中。在此方面,它再一次处于雕塑的反面。雕塑作品可以独立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独立于环境,可以被安置于不同的美术馆或广场欣赏;建筑则不行,建筑是一种环境性对象,一座建筑物一旦与其相关对象、环境及其所使用者相脱离,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其原初功能,也就会失去其作为特定建筑物的本质。如果说,一件从欧洲诞生地被运往美洲博物馆进行展出的雕塑精品仍不失为雕塑杰作的话,一座离开了河流的桥梁,一座不再有宗教崇拜活动的教堂,一栋无人居住的公寓,就会如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被彻底遗弃、荒废了的百年农场一样,成了一片萧瑟惊人的“鬼城”。建筑一旦获得独立,也就失去其灵魂或本质,就不再有引人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

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卡尔松要将建筑置于何处?他郑重地向我们提出了欣赏建筑的一种新思路、新视野———“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anecologicalapproachto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生态学方法要求我们在最广泛意义上将建筑感知为我们自己自然的人类环境,即感知为我们自己创造的景观、城市风景,以及与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建筑物和结构。要将功能适应作为欣赏人类自身创造物,及其发展、可持续生存的指导性观念。①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要义有二:首先,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将建筑在本质上理解为一种环境性的存在,具体地,理解为人类环境中的存在物,理解为人类环境对象,或构成此环境之一部分。如此一来,建筑审美欣赏的观照视野大变:从微观的单个对象欣赏,转变为在特定整体环境背景下欣赏建筑。生态学方法给我们的主要教导是:在人类环境中,如同自然环境,没有任何东西可被孤立而又完善地欣赏。每座建筑,每种城市风景或景观,我们都必须根据存在于建筑物内部,以及该建筑物与其更大环境之间的功能适应关系欣赏,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失去许多审美趣味与价值。②这便是建筑审美欣赏重心的变化。不再是特定建筑物的形式、形状或结构,而是关系,特别是功能性关系成为我们建筑审美欣赏新的重心。在“建筑生态学方法”的新观念之下,卡尔松概括了建筑审美欣赏的三个要点:建筑物与其环境,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与其居民之间的关系。作为环境性存在的建筑,审美欣赏到底要欣赏什么?就是要欣赏建筑的“功能适应”,即建筑物因各相关要素间的相互适应而使建筑整体具备特定的价值利用功能,欣赏的正是这种因相关适应而实现了其预先设计的特定功能。在其他美学家从建筑中发现了形式美时,卡尔松却从中发现了其实用功能。“功能适应”就是一种功利主义观念,它正处于传统建筑美学以及整个传统美学之反面,它为建筑美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一片景观或城市风景,甚至一处特殊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已自然地生长为一种有机物,它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兴趣和关注。于是,它有了一种并不需要有意设计的适应功能,人类的需求铸造了它,因此,要素间的适应便自然发生了。③在这里,由于观照视野发生了由微观而宏观的变化,建筑欣赏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所谓“功能适应”,卡尔松在这里所欲强调者,并非建筑师在单个建筑物设计中其预定功能目的的实现,即建筑师作为艺术家,其艺术创造行为———精心设计的特定建筑功能目标的实现。恰恰相反,它指的是一组处于人类环境中,或作为人类环境的建筑物,在其长期的服务人类生活、实现人类生活价值目标的历史过程中,“无意识地”相互适应、配合,最终因相互适应与合作而“自然地”成长为一片为人类生活价值而存在,因而实现了其对于人类的文化功能的人文景观。确实,作为人类生活整体环境或景观而存在的一群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效果并非任何一位建筑师在特定时间内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许多建筑物在漫长的历史时段内前后相续、自然磨合的结果。其审美价值也是一种群体效应,而非任何单个建筑物的魅力。由于卡尔松将建筑欣赏的重点确定在欣赏一片建筑物长期磨合、相互适应,“自然的”历史过程上,于是,传统的建筑欣赏之背后主人———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建筑师对单个建筑精品的精心设计,在此便渐渐淡出建筑审美欣赏的视野,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之艺术创造才能应用、情感表达及其独特的艺术观念等,这些传统建筑欣赏中的决定性因素便都失去其往日的审美价值。代之而起,进入建筑审美欣赏中心地带的,是如自然生态形成过程般的建筑整体适应、功能实现效应。由于这种整体效果显然超越了任何一位建筑师的努力,它是所有相关建筑物前后相续、长期磨合的结果,虽然其中的每座特定建筑物仍然是特定建筑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但是,由于我们所关注者是作为环境与景观而存在的建筑集团,而非其中任何一座单个的特定建筑物,所以,在这样的作为环境的审美欣赏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功能适应”是一种“自然”过程,它似乎与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同样“自然”。

那么,卡尔松为何能提出这种关于建筑美学的新观念呢?对任何农业景观而言,这意味着作为功能性景观欣赏之。在一处总体的功能性景观中,人们创造它和为之铸型,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目的。这种景观典型地经过精心设计,用于实现其必要功能,达到相对重要的目标。①卡尔松在一篇关于农业景观欣赏的文章中就使用了“功能”这一概念。农业景观与建筑不同,它不是典型的人类文化环境,而是处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中间地带。但是,农业景观中,农场各类建筑、设备与其所服务的各种农作物、农田,以及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须相互配合,“功能适应”,在这一点上二者当彼此相同。因此,卡尔松是从农业景观这种不太典型的人文环境中为建筑这种典型的人类环境对象提炼出“功能”这一核心概念。可是,他在农业景观欣赏中使用的“功能”概念又从何而来?我也对自然环境美学感兴趣,认为自然环境美学里有建筑美学可资利用的资源。②我们需首先注意:自然环境由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构成,它有我称之为“功能适应”(func-tionalfit)的特征。每一生态系统自身必须与各种其他系统适应,同样,任一系统内要素间又必须相互适应。③“自然”在卡尔松的建筑美学中并非一个形容词,一个隐喻。卡尔松关于建筑审美欣赏的核心观念———“功能适应”,若对其思想过程追本溯源,实得之于自然领域,而非人文领域;得之于自然环境美学,而非人类环境美学;得之于自然,而非得之于建筑。经卡尔松考察,“功能适应”首先是一种在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中行之有效的自然法则、自然智慧,然后才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建筑审美欣赏的建筑原则与人文理念。卡尔松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道法自然”或“师从自然”的理论命题,但是,这实际上正是其建筑美学核心理念提出的真实逻辑脉络,是他所积极拥护的。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理解,卡尔松为何将自己关于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建筑审美欣赏的独特方法命名为“生态学方法”。这意味着:虽然我们可以在建筑创造与审美欣赏中大力提倡“功能适应”观念;但是,若对“功能适应”这一原理做认真的知识根源、现实背景的考察,我们不得不承认:它首先是一种生态法则。大自然生态系统早已据此而产生与维持,这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得以生生不息之根本秘密。人类环境中的建筑,只不过是在效仿与应用自然智慧、自然原理而已:我在此强调生态因素,仅就如此认识而言:建筑作品并非一种艺术品的类似物,而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就像组成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那些要素一样。④以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学法则重新阐释作为人文环境对象、人类文化创造成果之建筑,乃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根本特色、核心秘密。但问题是,卡尔松为何能在建筑美学领域提出这样的新观念,其建筑美学思想为何会如此独具特色呢?我们不应忘记:卡尔松首先是一个自然环境美学家,然后才是一个建筑美学的讨论者,自然美学是卡尔松环境美学的学术起点。卡尔松的环境美学之路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的20世纪70年代。此文发表的20世纪80年代,正是卡尔松自然美学及自然环境美学的积极建构期,卡尔松在本时期成功地建构起其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及环境美学理论———“科学认知主义”(ScientificCognitivism),对自然对象及环境的思考是其本时期的学术重心。卡尔松首先在自然美学、自然环境美学领域卓有建树,对自然对象与环境有了深入的考察与理解,然后才进入到人文领域,进入到对建筑的关注。这也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何他一进入建筑美学领域即可有所建树,并用自然智慧、“生态学方法”来解读人类建筑了。

在上述对建筑传统观念的反思中,卡尔松着力指出:不应当把建筑理解为像雕塑那样的孤立存在的单个对象,而应当将建筑放在与其他建筑物、其所存在的整体环境,以及使用这些建筑的人的文化与生活价值相互关联的“网络”中欣赏建筑。他为何能提出这样的反思?我们只要重温一下卡尔松关于自然环境欣赏的某种核心观念就可恍然大悟。先看他对传统自然审美欣赏模式———“景观模式”(LandscapeModel)的反思:这一模式要求我们将环境视为一幅静态画面,这种画面实质上是“两维的”。它要求将环境简化为风景或视角。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并不是一幅风景,不是画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两维的。问题在于:这种模式要求我们欣赏环境,并不依环境之本然与特性,而是依据某种自身并非如此,并无此特性的东西来欣赏。①再看他所极力推许的新的自然审美欣赏方法———“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它强调自然是一种环境,它是这样一种我们生存于其中,每天用我们全部的感官体验它,将它视为极平常生活背景的居所。②在讨论自然审美欣赏时,卡尔松极力强调不能把自然当孤立的对象欣赏,而要把它理解为包围着我们,我们正生活于其中的整体环境。以环境观念代替对象观念,以宏观视野取代微观视野,这正是卡尔松在其自然环境美学领域中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当我们考察其建筑美学时,发现他极力地要把建筑从孤立的艺术作品中解放出来,并将建筑重置于人类生活环境,又用“功能适应”关系解读建筑的核心审美价值,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在此意义上,即强调建筑的环境性存在、建筑欣赏的整体性视野上,我们似乎也可以将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理解为“建筑的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forArchitecture)。

三、建筑美学生态学方法的意义

如何认识卡尔松在反思传统建筑观念基础上所推出的“建筑美学生态学方法”的意义,如果我们接受了卡尔松所推举的建筑欣赏新方法,建筑审美领域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准此,建筑美学领域将会发生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革命。

首先,它强调所有建筑物,而非只是巨大、独特的设计。生态系统的功能适应赋予整个系统中每一组成部分以重要意义。因此,根据生态学方法,建筑构造,诸如加油站、购物中心及工厂,都是自然人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那些经典的建筑作品一样,它们都是建筑审美欣赏可行的候选对象。③这是建筑审美欣赏范围的扩大。从此,并非极小部分建筑艺术杰作是审美欣赏的合法对象,而是所有那些成功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的功能性建筑都是可欣赏的。建筑审美欣赏的范围甚至可以扩大到非建筑:与此结果相关者,是对非建筑物———自然的人类环境中的其他构造、对象,以及环境本身给予同等重视。桥梁、高速公路、电线,都成了欣赏对象,就像它们所穿过的景观一样,都得到欣赏。①至此,建筑审美欣赏的对象已扩容至其量的极限:传统建筑观念下,建筑审美欣赏只是欣赏众多建筑物中极少数经建筑师精致设计,并最终在外形上有精致如雕塑那样的形式美造型效果的单个建筑作品,现在,卡尔松将建筑审美欣赏的对象先拓展到所有建筑物,继而又拓展到所有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所有人造不动结构物。

基于功能适应的意义,我们人类环境的复杂性,一如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成为审美欣赏中心,而不是强调这一栋或那一栋建筑物。审美欣赏转移至诸如商业中心、金融街区、左邻右舍,甚至郊区。这些区域之内或之间的功能适应,再加上其周围氛围、环境和感受,共同呈现出更大的审美价值。②对生态学方法而言,建筑物如何反应、体现和表达人类及其文化的问题,便有了新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并非审美欣赏之新奇边缘,而是欣赏的本质。③这便是建筑审美欣赏内涵在本质上的变化。依传统的建筑观念,单个建筑物的独特造型,设计特定建筑物的建筑师独特艺术趣味、审美观念、思想情感的表达,是建筑审美欣赏的主要内容。但现在,建筑审美欣赏的视野有了重大变化:建筑审美欣赏的主旨不再是特定单个建筑物的独特造型、审美特性及其建筑师的才能与观念;建筑审美欣赏将焦聚于建筑网络或建筑关系:特定建筑物内部各要素间、特定建筑物与其环境,特定建筑物之间,以及特定建筑物与其使用者的需要、文化价值观念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功能适应”关系,实为建筑服务于人类生活的价值关系,这是卡尔松新方法为建筑美学带来的新内容。我们当如何理解在新的“生态学方法”下质与量都发生了巨变的新的建筑审美欣赏观念,以此新方法为核心内容的新的建筑美学究竟要走向哪里?依传统建筑观念,只有极少数设计精巧如美的艺术的建筑物,特别是具有像雕塑那样形式美的建筑物,方可被视为艺术品而得到审美欣赏。可是,一旦我们诉诸新的标准,功能适应观念、情形有了戏剧性改观,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用来满足某种功能,建筑依其本质,是一种功能性对象。这样,所有的建筑物都走进了我们审美欣赏的视野,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服务。这样,卡尔松新的建筑美学首先将建筑从艺术范畴中解放出来,而将它置于一个全新的语境———人的现实生活。其建筑审美欣赏的最大边界实际上已与人的现实生活范围重叠。

其次,传统建筑审美欣赏的核心是单个建筑的审美特性,卡尔松的建筑审美欣赏的焦点则是关系,其单位不再是单个建筑物,而是建筑物集团。这种审美欣赏视野、规模的变化可总结为从建筑对象到建筑环境,从对象视野到关系视野。这种建筑审美欣赏视野的变化实可比之于其自然审美欣赏领域中欣赏视野、模式的变化———从“对象模式”到“环境模式”,前者是孤立对象视野,以对象特性为核心;后者是环境视野,以对象集团为单元,以对象间关系为核心。卡尔松建筑审美欣赏新方法促成了建筑美学的视野、形态转型———从建筑对象美学(即传统的将单个建筑物视为“建筑作品”的建筑美学)到建筑环境美学(即将建筑物还原到其现实环境,或以建筑物间关系整体把握为核心的建筑美学)的转型,此正可与其自然环境美学的核心理念相匹配。

最后,如上所述:建筑网络、关系欣赏的核心内容,乃是欣赏建筑在此种关系中的“功能适应”状态,即建筑物对于其使用者———人类生活价值的服务情形,建筑功能被界定为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满足。最美的建筑乃是那种最大限度、完善地实现了其对于人类生活价值服务功能的建筑。现在,我们发现建筑同样处于传统建筑观念之反面:依传统,美的建筑乃是如艺术,特别是雕塑那样的建筑,建筑审美特性乃是指那种远远超越了其日常生活经验中物质功利性诉求,那种超功利性的,仅只用以赏心悦目的功能。现在,建筑审美价值的内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我们在建筑中要欣赏的,正是其完善地服务于使用者各种生活价值的功能。在这里,建筑之美与建筑之善完全重合了。该怎样描述这种从量、质与视野三个方面均发生了重大转折之后的建筑美学呢?将建筑美学从两个密切相关的传统观念中拯救出来:将建筑作品在本质上视为艺术作品的观念,以及将建筑美学视为艺术美学分支的观念。相反,我们提倡一种补充性的建筑观念。

首先是日常生活建筑的观念,其次,将日常生活建筑美学理解为日常生活美学分支的观念。①《建筑美学再思考》是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典范文本,其中的新观念具有广泛、深刻的学术意义,它为整个建筑美学带来了质(内涵)、量(范围)与视野(欣赏方法)三方面的革命。卡尔松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置于人类现实生活环境的广阔领域。他从量上将建筑审美欣赏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人造结构物,从质上将建筑美的内涵界定为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功能适应,从视野上将宏观、整体性建筑关系欣赏确定为建筑欣赏的基本方法。以服务人类生活为建筑之宗旨,建筑审美欣赏的领域、价值观念和观照视野与人类现实生活环境高度重合,这就为建筑美学向“人类环境美学”,或曰“日常生活美学”的演化铺平了道路,卡尔松对此高度自觉。卡尔松在这里所提出的有关建筑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对于其人类环境美学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将卡尔松在这里所讨论的建筑视为其人类环境美学之原型,因而其“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也就对整个人类环境有效,这篇《建筑美学再思考》也就成了卡尔松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一份宣言。确实,他本人有关人类环境美学的系列论文表明:其人类环境美学基本观念正由本文奠定,卡尔松日后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诸多言论,本质上只是对本文核心观念的发挥与应用。

众所周知,近现代西方美学从现实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区别开始,“非功利”观念乃其核心,艺术乃其典范对象。卡尔松从对传统美学的独特审美欣赏对象———建筑反思入手,解放了建筑,为建筑美学、人类环境美学,乃至日常生活美学开辟出新境界,其实,他也极大地撼动了整个美学。整个近现代美学走的是美善区别之路,卡尔松则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引善入美,以善为美的思路,这也正是当代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的基本路线。正是这种处理美善关系根本思路上的不同,让我们准确地把握住了西方近现代美学与20世纪后当代美学时代审美观念的本质区别。

四、三点质疑

在结束对卡尔松此文的讨论前,我想对卡尔松上述观念提出三点质疑。

首先,建筑的所属领域。卡尔松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范畴中解放出来,尽归之于人类环境、日常生活。如此,则“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便没有了合法性,于是,将建筑作为艺术来欣赏的建筑审美也就成了一种“不恰当”的审美欣赏。我们的质疑是:当我们整体上将建筑理解为一种日常生活对象、环境的同时,是否仍然可以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保留传统的建筑观念,是否仍可以为传统的对建筑的艺术式审美欣赏留有余地?我们认为,虽然从原则上说,将建筑理解为艺术与将建筑理解为日常生活功能性结构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在形而下的审美欣赏语境下,我们仍然不能排除对建筑的艺术式欣赏与对建筑的功能性观照两种方式同时并存的可能。至少,面对一座特定的经过精心设计与建造的建筑物,我们完全可以分别地欣赏其精美外观与完善的生活服务功能。现实生活中,也确实不乏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实例。再者,这种允许对建筑的艺术欣赏与功能欣赏二者兼容并存的思路,可能并非坏事,而可能促成对建筑的完善、丰富的审美欣赏。相比之下,也许是卡尔松的这种二者必居其一的思路,反而限制了建筑审美欣赏的可能性,且与建筑物本身丰富的价值内涵并不相符。卡尔松从新理论建构的角度,采取的是不破不立的思路。我们如果立足于完善、丰富的建筑审美欣赏角度考虑问题,则完全可以超越卡尔松的思路,在建筑审美欣赏模式上,最好是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这样实际的建筑审美欣赏效果会更佳。

其次,传统建筑欣赏是对单个建筑物的欣赏,卡尔松推荐的则是对建筑集团、建筑关系、建筑网络的欣赏,简言之,是以关系欣赏代替特性欣赏,以建筑欣赏的“环境模式”代替“对象模式”。诚然,这种关系、网络视野为建筑审美欣赏开辟了新境界;但我们的问题是:关系、环境欣赏是否是建筑审美欣赏的唯一视野?卡尔松所推荐的这种关系、环境欣赏之外,原来传统的对单个建筑物审美特性的欣赏是否仍有其继续存在之价值?一方面,从建筑的事实层面讲,现实的环境建筑总由一座座单个建筑物组成;另一方面,从对建筑的审美欣赏角度讲,即使我们选择了卡尔松所推荐的对于建筑的新的集团视野、关系视野,但我们仍不能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建筑物总是由一座座单个建筑物构成这一基本事实。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学会了卡尔松的“生态学方法”之后,难道我们就不可以用原来的对象性眼光欣赏建筑了吗?在我们看来,对象性建筑欣赏与关系性建筑欣赏是两种不同的建筑审美欣赏视野,一为微观,一为宏观,它们即使在逻辑上相互对立,但在现实的建筑审美欣赏实践中,似仍可并行不悖,而不一定形同水火,未可并存。显然,卡尔松出于建构新理论的目的,在建筑审美欣赏立场上极力地要用后者取代前者;但是,我们出于上述同样理由———为建筑审美欣赏的丰富、完善计,则更倾向于将此二者理解为性质与功能各不相同,但完全可以共存互补的关系。换言之,对于完善、丰富的审美欣赏而言,在建筑审美欣赏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既可以像卡尔松所主张的那样,将特定建筑物置于复杂的关系中欣赏,欣赏一组建筑群;同时,也完全可以以传统视野欣赏单个的特定建筑,特别是那些在造型与功能两方面均做了精心设计,且确实实现了其原定功能者。这两种视野下,欣赏者所得到的具体审美经验内涵各不相同。分别地讲,两种视野下,建筑各美其美,合而言之,欣赏者当能兼赏其美,而不是二者必居其一,那样将会得不偿失。其实,这样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于卡尔松在自然审美欣赏中对“对象模式”与“环境模式”关系的讨论中①。

最后,“功能适应”观念的推行会使建筑在量与质两方面与人类现实功利生活情境高度重合,这会带来一些卡尔松本人也未能逆料的后果。建筑欣赏比之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欣赏,必然地具有更广泛基础,更少独特性经验。建筑与整体世界,以及世界的审美、伦理、社会、政治,甚至经济话题的边界,并不像其他艺术,比如景观画与现实世界的边界、话题那样坚硬、遥远。①当建筑审美价值被在本质上界定为建筑对人类生活价值的功能适应,当建筑审美欣赏的边界被扩大为“所有建筑物”甚至“非建筑物”,它带来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便是:如何从根本性质上界定建筑的审美价值与非审美价值,如何在实践上将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与没有审美价值的建筑区别开来?如果我们否定了前者,那么我们怎么能向别人有力地说明: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对建筑的审美欣赏,而非其他欣赏;如果我们没能为后者提供必要的参照,那么,建筑审美欣赏就会陷入任何建筑都可以,怎么欣赏都行的局面,而这正是卡尔松在自然审美欣赏中极力要避免的局面,是卡尔松对阿诺德伯林特的“参与美学”(AestheticsofEngagement)不满之处。一旦陷入这种局限,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建筑美学尚未成熟,美学家尚未建立起恰当建筑审美欣赏的必要规范。

一旦进入这些问题,我们对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思考似乎转了一大圈,又回到近现代美学的出发点,因为我们对卡尔松建筑美学所提出的这种质疑,也正是康德努力要说明的问题。康德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是美学得以成立的必要前提。换言之,正当20世纪西方美学的各个领域———生活美学、环境美学中的美学家信心百倍地以超越康德美学的形式开疆拓土,建构新美学之时,一些最基本问题却使他们又绊倒在近现代美学的出发点———康德美学的门前,历史的诡异之处正在于斯。

建筑美学论文:钢结构工业建筑美学

0引言

现阶段,国外建筑师对钢结构工业建筑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各种有创意的形体与钢结构组合的设计彰显着高度工业化时代的审美特征。这些作品,简洁而不简单,多元化而又具备条理性,建筑内外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体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与之相比,目前大量国内工业园区的工业建筑是无特征的建筑物,呈现出大同小异的体量关系、缺少亮点的程式化立面、平铺直叙的整体感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因为较高质量的生产车间是不经济的,所以这类建筑的设计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基于建筑师这份创造美的工作的责任感,建筑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看似“合理”的初步阶段。当今业主也认识到企业形象辨识度的重要性,不愿再轻易放弃这种企业品牌宣传的重要渠道,让公司的员工和顾客很容易识别企业的特征,体现的越来越重要[1]。

事实上,工业建筑没有自己的流派一说。建筑师应该依据业主实际需求并结合自己对企业理念的认识,应用不同建筑材料创造性演绎,实现设计作品的合理性[2]。如同以吝啬著称的汽车巨头亨利•福特所说“好的设计是合算的。”因此,把握好建筑风格和建筑细节就能创造出精品建筑,而并不意味着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设计灵感的迸发,适度减少形式、材料和色彩就能给人留下强有力的美学印象[3]。文章中该工程实例的设计,就是遵循这样的设计理念。将建筑师个人对企业需求的理解,通过设计手法上细致的创新融入到建筑的整个设计中去,改变了人们对钢结构工业建筑原有的印象,在经济因素允许前提下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应我国现代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的思路方法。1项目简介本工程为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应用示范工程车间,位于莱西市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园区内(图1)。建筑类别为三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办公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加工车间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结构。建筑北侧主体一层主要为办公及车间附属用房,层高4.8m,二层主要为产品展示用房。南侧钢结构部分为加工车间,柱顶标高为10.0m。总建筑面积为14373.9m2,其中办公部分2866.4m2,加工车间为11507.5m2。

2建筑设计

2.1建筑形体建筑体块组合关系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子产品集成芯片和集成电子元件的起伏凹凸的关系(图2、3)。在建筑的屋檐和角部做了强调处理,使其凸出墙面,象征门式刚架结构,上粗下细,并且顶部向外倾斜,体现建筑的力度感和动感,也避免了传统方盒子建筑的呆板和单调,象征着企业的活力与生机,并与屋檐的排水构造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2立面设计在四个建筑立面的设计上形成了统一的风格模式,凹凸产生的光线变化凸显了建筑的风格特征(图4、5、6、7)。办公区相对于东西立面凹进,不仅强调了不同的功能体块,而且在立面上和其相邻的东、西立面产生交接对话。办公部分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局部屋面采用张悬梁结构。入口立面的外墙采用钢桁架玻璃幕墙和明框玻璃幕墙两种幕墙,体现工业建筑的现代感。玻璃幕墙和金属板的组合勾画出北立面整体轮廓,透过玻璃隐约可见组成空间结构的钢结构构件。立面相对于地面的倾斜,造成一种动感,正是这种因素打破了常规厂房建筑的单调、平淡,使得建筑形体变得活泼,更亲近于参观者。企业不是行政办公机构,车间也不应是与外界隔绝的庞然大物。在这里,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将车间原本最基本的盒子形态通过具象的塑造,运用建筑设计最基本的凹凸对比手法取得了丰富的立面体型。如此看来,工业建筑要取得好的建筑效果,弱化大体量,从小的体量上深入考量,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就能取得理想的结果[4]。

3建筑材料

3.1材料选择形式是建筑学语汇中多义合一的抽象概念,材料则是使形式具象化的物质手段[5]。压型彩钢板是近30年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生产和应用也有十几年的历史。其具有丰富的肌理和色彩,可充分表现建筑的风格特征。该生产车间主要是进行废旧家电的拆捡,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是环保节能的相关产业。建筑本身应体现低碳节能建筑理念,所以选用门式刚架作为建筑的结构形式,彩涂压型钢板作为建筑的围护材料。钢材是种可回收循环使用的材料,是绿色建材发展的趋势[6-7]。

3.2材料应用该方案采用了压型彩钢板的两种材质肌理,凸出的体量采用了0.8mm厚的象牙白横排波浪板,围护墙体采用了0.5mm厚象牙白色竖排波浪板(图8)。条纹方向和大小的选择,是建筑师综合考量建筑长宽比和现场施工效果后确定的。最终建筑材料既有所区分又和谐统一,体现了工业技术的精益求精的理念。不同波纹排布方向,不同波纹大小,虽然本身材料相同,但在细节和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竖向条纹如同其他建筑设计中的条窗、条形装饰,可以拉伸建筑竖向线条。工程中,竖条纹板材应用区域和地面垂直,它与突出的斜向横条纹造型体量形成对比,强调了整个车间体块的竖向比例的同时,使斜面体量更加突出,弱化了建筑头重脚轻的视差错觉。整个建筑颜色为象牙白色,除了北面玻璃幕墙和窗户以外,并无其他色彩加入。远观之,如同一首白色的交响曲。色彩搭配方案,是由建筑师对建筑体量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企业要求等方面决定的。在设计者看来,这种穿插交代清晰、外观造型符合内部结构空间的体量,理应用最简朴的色彩体现。当然,简朴并不意味着简单。

4内部空间

4.1生产区车间长宽都为109m,根据工厂生产工艺的要求,经过结构计算后,采用了纵向为4个门式连续跨形式。该体系在满足了结构要求的同时,满足了厂房对大空间的需要,获得了良好的室内效果,并且保证了自重轻、截面合理,达到了经济合理的效果。屋面设置了条型采光带,使建筑室内在白天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良好的采光效果,节约了能源(图9)。采光带顺应屋面排水流向,高低起伏。强调了室内外空间的有机联系,像优美的水袖绸带缠绵延伸,照亮了室内枯燥的工作环境,结合钢结构外露的构件,使空间显得丰富生动。

4.2办公区办公区室内空间由中部上下贯通的水景使门厅得到统一,门厅两旁上下两层为办公和展示区域(图10)。不同功能的钢结构构件和玻璃幕墙、玻璃顶相结合,体现了钢结构的特有表现力。进入大厅,正中T形楼梯丰富了垂直方向的层次,下面是方形水景点缀。光线从透明屋顶进入,悬索构件的阴影散落在厅内各个角落。在梯段中间平台看过去动静景异,给人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将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合进了室内大空间。

5结语

路易斯•凯特尔曾经说,建筑美学效果在满足实用目的之外,首要原则就是以最简单的形式体现出美观。优雅的工业建筑是通过采用基本结构参数,将建筑材料自身的造型特点淋漓精致的展现。它并没有独立于其他建筑形式遵循的美学原则之外。[8]

相反,工业建筑多采用新技术、新建筑体系和材料,这就给了建筑师更多的创造空间。从这个工程实例可以看到,建筑师的设计出发点源于民用建筑,精简了它身上附着的一系列冗杂元素,运用体块关系的对比将建材特质发挥到满意程度,最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建筑内外空间。由此可见,研究现阶段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工业建筑,应该从其高效率、高精度、高品质的自身性质特点出发,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体现工业建筑的风格特征。

建筑美学论文: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生态建筑美学新模式

现阶段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正处在由实验阶段向市场大规模推广的过渡阶段,切实提高和充分发挥材料和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技术创新,注重建筑经济性的同时选择能耗少对环境污染破坏少的设计理念。然而从长远的目光来看,面对形态各异的材料和技术在建筑上叠加引发的生态建筑的美学问题,我们应该在建筑的设计、建设、管理、回收各阶段秉持怎样的设计理念?

1生态建筑美学

生态建筑美学,就是将生态美学的观点引入到了建筑的审美当中,以生态思维审美为理论支点,以建筑为审美的研究对象,审美特性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标准,不仅注重建筑所展现出的形式视觉美,更关注于建筑材料与技术带来的生态效益与审美的经济与环境成本之间的博弈,是一门融合了技术美学与艺术美学、环境美学诸种分类美学的多维美学综合体系。

2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2.1低技材料高技运用、高技材料新型应用

低技材料在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之后,或是直接构成建筑的围合界面,或是以特殊的编织工艺形成建筑的外围护结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由栓皮树树皮余料压制成板包裹而成的吸音隔热性能良好的葡萄牙馆(图1);由以塑料的边角余料和标签纸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能重复使用、可降解、自重轻含水量低又坚硬的木塑复合材料的芬兰馆(图2)。而这些材料本身的材质质感、纹理在构成建筑界面的时候就给人带来了新颖的、富于自然气息的视觉美感。图1葡萄牙馆———软木板图片来源: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近几年在一些大型的建筑中得以成功应用的高技材料,如ETFE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图3)不仅仅是构成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材料,其双层结构结合和通风管道、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以及水喷雾系统共同工作,在建筑保持整体完整性的同时,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材料在建筑应用上的生态美感。

2.2采用适宜技术改善建筑节能效益

不同于之前将建筑技术作为彰显建筑个性和强调视觉体验的兴奋点,或借助于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来表达设计师的创意理念。技术不再是张扬的手段、玩味的表现形式,不再盲目的追求最近技术的应用,因时因地依照现实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所需的技术。生态建筑在满足建筑技术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合理性和技术美这些之外,更是将技术与建筑形式、构件、设备等等元素的融合,人与自然还有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了建筑技术考虑的范畴之内。通过自身建筑造型处理就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照明与遮阳,本土材料和回收废料制成的外围护结构实现的良好热工性能,风帽的自动捕捉风能源实现的自然通风等等都是在经济和技术成本上不需要过多投入就可以看到建筑节能效益的经典案例,因此适宜的采用相应的技术对于生态建筑达到合理的建筑节能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颖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的材料质感与纹理和形态各异的建筑构件的不断涌现,建筑技术自身的美开始被人们所察觉和关注并纳入到了建筑的审美范畴之中。

2.3从生命权周期综合衡量建筑生态效益

在衡量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生态建筑的生态效益的时候,仅从其节能减排的优势环节局部分析优劣与否显然是片面的。材料和技术的存在不可能只存在于建筑的某项环节当中,而应从生产、运输、建设、使用、维护、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全面的评价。大多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性能优势体现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效益,而往往忽略其运输的成本,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干扰和破坏,使用中的维护难度及成本以及再起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废旧的材料与旧建筑的再利用、本土材料和建造方式的使用和借鉴、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对于成本的衡量以及最后的回收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在保证性能发挥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和降低其他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4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建筑的美学和谐性

生态建筑的美从整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建筑自身造型与建筑技术的和谐美;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图4伦敦零碳馆图片来源:《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应对气候变化的尘世策略》建筑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建筑外围护结构之上,如果只是简单的将技术与建筑结合,或许建筑材料和技术照样能发挥其性能的优势,但是、不协调的美感智慧给使用者带来视觉美感上的落差。我们往往忽视材料、技术及设备自身的美感,而生态建筑的美感应更多的来自于这些他们与其他建筑构件的巧妙处理。例如光电水幕墙结构系统以及原型取自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的上海伦敦案例馆的墙体绿化和风帽系统(图4)。随着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生态建筑外延的拓展,生态系统性能的研究不再拘泥于静止的建筑单体,而是将周围环境中的山川、河流、城市景观等等都纳入研究范畴。

2.5媒体技术力量深入参与建筑全生命周期

在建筑设计领域,图像合成技术与三维模型生成模拟已成为建筑设计过程成果直观化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电脑模拟与三维动画合成能力发展的日趋完善,以及随着出现的网络辅助设计,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已经不再只是充当工具而已,而是进一步成为建筑师思维的延续,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构筑流程。其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而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整个生命周期中都离不开相关媒体软件参与,SketchUp对于方案的三维形体的推敲与把握、CAD精确的数据建立、3Dmax和PhotoShop的表现图对于材料质感、建筑细部的表现力,使得建筑师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下对建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创作,即深入的图式思维。还有生态建筑设计中针对风环境设计的Airpak,以及光环境设计的Ecotect,绿色集成软件使得建筑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在形态设计上有据可依。把设计和建造阶段的建筑信息有效地运用于建筑的使用管理阶段,借助于媒体力量的楼宇控制平台系统,可以实现建筑的节能性、安全性、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技术化。

2.6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传播

在对材料、技术生态效应展示宣传的同时,更深层次的是对于文化的传播。直至现代建筑之前,建筑师作为建筑的设计建造的灵魂师几乎掌握并通晓从建筑设计到结构构筑乃至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绝大部分知识。而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建筑所涉及到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文化。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建造需要凝聚生态学、工程力学、美学、结构、心理学等等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因而建筑设计也不再是建筑师的独角戏,建筑研究所涉及的各专业人员和知识的团队探索和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使得建筑呈现出协同性、跨地区、多文化的特征。

3结语

生态建筑美学强调的就是事物的本质性、整体性、循环性,其精髓就是尊重自然,妥协为上,在协调过程中实现生态性能与视觉美感的双赢,体现人、技术和环境三元之间和和谐,体现地域性、民族文化等多层面的文化。面对自然、面对与存在与环境之中的建筑,人们应做出的理智之举应该学会妥协,学会将自己的利益与自然生态之间寻求平衡。人们在衡量一种新思想或技术的合理性时,往往重视其短期效益。生态建筑则是需要较多前期费用而利益目标速度又相对较为缓慢的系统工程,并且用于生态设施方面投资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更多的是为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并且若干年后才能体现出节约能源的价值大于生态建设投资的价值。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加强生态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从而促进生态建筑的推广。

可持续发展早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一种时代口号的层面上,而是成为人类思考和探索未来的一种方式,作为社会整体,人们已经接受它,将其纳人日常思考模式,诊透进当代西方建筑的从构思到施工、从建筑组群到细部节点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应该在我们的生态建筑建设道路上,探索出具有我们民族精神和悠久文化的中国美。

建筑美学论文:高层建筑美学地位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1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2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新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它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的局限进行了改良、发展和完善。其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重新诊释。这种设计思想表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功能、结构、设备、材料等因素的重要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为突出。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它们是近邻环境的一部分,并发展出多种对城市、对环境的认识理论。不同的理论也导致了现代主义对环境的不同处理手法。今天的文脉要求我们城市结构、文化、尺度、材料等广泛问题进行调查,以追求建筑在时空上的特定位置感和多种文脉关系,使工程与建设地点融为一体,创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代主义对体形的关注正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解释和认可。

4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每个时代的审美观都受到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深刻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认识科学美和艺术美的问题,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提出来。随着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西岸地区在近二十几年来经济的飞跃和持续发展,高层建筑建造的重心已从美国转移到了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在这里应运而生,可以说这里成为了新一代高层建筑的试验基地,在这些地域中,我国的上海浦东新区无疑是最新最辉煌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我国的香港、广州等地,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比如在香港建造的中环广场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汇丰银行大厦等。日本也突破了地震的限制,建造了横滨里程碑大厦和东京都厅舍等高质量的建筑,韩国和新加坡也都掀起了高层建造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建筑的生态设计意识与城市生态学已成为建筑师广泛关注的重点。绿色建筑的创作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设计技术陆续推开。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将使用功能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倡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对话,建造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追求的建筑美学目标。在21世纪,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亲切、舒适、方便、美丽的个性化现代城市,是建筑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5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工程结构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给高层建筑形体创造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创作空间,各国城市建设已进入高潮,高层建筑以它特有的优越性,对现代城市及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层建筑中运用现代艺术的原理与手法,在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无疑会对国家城市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对高层建筑进行造型及美学研究,有利于我们对高层建筑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为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建筑美学论文:探讨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意义

摘要:通过对于传统建筑美学理论的介绍、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差异、分析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审视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美学理解的变化,从而反映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建筑美学;旅游;价值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的风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动”统贯全局,以垂直线条为表现形式,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绪的集中体现。哥特式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气息浓重,有一种宗教的狂热,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激情。在中国的涠洲岛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

4.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此种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审美基础。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与文艺复兴建筑同时期产生的建筑风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的明暗变化效果。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建筑。

6.20世纪新型建筑风格。20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新型的高层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化纤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成比例的美,这种体现了建筑上的一种新的审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经典的古典建筑艺术。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角度,还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产物。伟大的建筑不仅因为形式完美而永久具有其美丽,而且还可以揭示一个时代对建筑审美的内容和人类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现。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且是建造巨大的单体建筑;中国长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将精巧的砖木结构推向了极致。埃及金字塔就是石头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视金字塔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石头堆砌而成,这样的用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史,反观中国紫禁城就可以完全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积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耸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当于四十层楼高,而中国的天安门才33.7米高,北海山顶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个单体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仅有结构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在内部空间上也是成为一体的。中国的古典木架结构主要依靠其平面组合上的灵活性,在水平面上发展起宽阔的建筑群,这从紫禁城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许多建筑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体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单体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窄的一边,它把人的视线与想象力吸引到纵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门廊的柱式与山花,纵轴线与其屋脊平行,而中国建筑的主立面总是建设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宽阔一面,刚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屋顶、瓦面、屋檐和门窗成了重要表现部位,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一种宽广的情怀,且可视整个建筑的正面现象以及屋顶各种装饰。

4.建筑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个善良的人的灵魂的所归,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会去尽量感触天,贴近天,从而有比较浓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国虽然对天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中国人在乎的不是要进天国,而是关系人们在天地之间的这一层人间怎么如何和谐、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谈论“死”的话题,从而更加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人世间的味道,形象也比较和善。

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国古代建城首先从战争角度去思考,是否坚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在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长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宽10米~18米。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的,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且城外还有外城,周长60千米,有18城门。而前面介绍的是内城,内城中最雄伟的就要算中华门,且十分险要。

2.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威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己营造宫殿,这些宫殿无不显示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现保存下来完整宫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红围墙围起来的,周长3400米,城外是护城河。紫禁城分为前后两个大部分:前部称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个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陵园建筑。中国古代陵园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周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造像,给人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感觉。

西安附近是中国皇帝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关中,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渭河天然屏障,东有潼关,黄河天险。所以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比如秦咸阳,西汉、唐等,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汉,唐都在这里建都,足以说明这里的地位。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汉有11个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个皇帝的陵墓。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最大的一座,同时有5个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陵园。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30千米,还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两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将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时间,在他只有20多岁的时候修建这耗费巨大的陵墓,其地宫可以说是十分完整的设施的地下房间,无积水,无石头塌陷,可以说中国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可又有谁估量过这背后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陵园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而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兴建寺庙成风于南北朝时代。当时无论北朝的北魏政权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特别是梁朝以佛教为国教,“菩萨皇帝”梁武帝尤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写。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点就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势而筑,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藏传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样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佛教传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中国,但中国却没有完全按照印度的风格来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建筑艺术特点,包括亭台楼阁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属于中国自身独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义不仅是放“舍利”之处,更多也有艺术表现在其中,从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每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传达给旅游者是这些建筑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赏和了解。建筑美学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建筑美学把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一览无遗,并以文化传递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的精神需求,创造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使所在地积累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创造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色,使建筑美学更好地融入旅游中来,营造独具特色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处都有一种新奇的建筑美学体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印象。

建筑美学同时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的心态要求,把建筑美学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给旅游者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惊叹,令旅游者感受一种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历史建筑景观与建筑美学,通过设计在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使人们在方便、舒适的条件下游憩,这正是建筑美学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不仅要体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在搭配体现的辅助要突出个性、体现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风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艺高质量。建筑美学作为一个概念,既要展现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衬托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从而使建筑美学为历史建筑景观增辉,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建筑美学在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地方,必须坚持独立民族风格的原则。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恰恰建筑美学的物质载体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性,那建筑美学就无法完全、真实的体现,从而更加显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灭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美学的独特性与否是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建筑美学的概念相同,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其丰富多彩性。希腊体现古希腊的卫城建筑美学来表达雅典城邦国家时期的状况;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学来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国可以从紫禁城的建筑美学来读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独特的建筑美学恰恰应扬之所长凸显中国旅游的民族特点,让国外旅游者通过旅游中建筑美学的感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学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每个旅游景点拥有一个完整、适量、系统的建筑系统和建筑历史文化,针对旅游建筑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旅游过程中建筑美学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建筑美学能帮助景点设计有序的开发,提升独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袭别地的雷同,促进旅游的独特性发展。//wWw.gWyoO

建筑美学现已经开始慢慢被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所重视,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对于建筑景观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客体对象的欣赏和单纯的视觉愉悦与满足,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沟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产生美,这也是建筑美学对于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论文:湘南古戏台的建筑美学研究

戏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祭祀、教化和娱乐的场所。戏台建筑自唐、宋以来,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形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戏台建筑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遍布全国各地。湘南泛指湖南南部地区,包括郴州市、永州市全部及衡阳市南部诸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湘南古建筑的特征非常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作为一种重要的古建筑类型,湘南古戏台集民间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的精华,体现出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

一、湘南古戏台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湘南古戏台植根于湘南地区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好神尚祀”的民间宗教信仰

古代民众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好神尚祀”的民间宗教信仰在湘南地区非常突出。《桂阳直隶州志(艺文志)》载:“考之《祀典》,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者则祀之……”,“郴为楚郡,楚俗信巫尚鬼,徭祀往往时有。”在湘南地区,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是村落的主要居住形式,宗族是维系居民社会关系的重要组织。“礼则有屋,宗则有祠”,村落建有宗祠,是民间祭祀祖先的公共性建筑。湘南古戏台主要与宗祠结合在一起,有的建在宗祠内部,有的建在宗祠的外面。在封建社会,戏曲歌舞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祭品,同姓宗族修建宗祠,搭建戏台,纪念祖先的恩德,并祈求祖先的护佑。

2、“崇耕尚读”的传统文化思想

湘南地区传统文化深厚,据《桂阳直隶州志(艺文志)》记载:“自桂阳建郡以来,学者众矣。其地近虞舜涉方之所,北接衡山,大禹之所得简也……自是以来,文儒、游宦盛业相望,桂阳文化日盛矣。”湘南地区在历史上多次大的移民潮中成为重要的移民接纳地,大量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尚读的风气。深厚的传统文化对承载教化功能的戏台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戏曲是一种民间艺术,是大众文化,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清代宋廷魁在其《介山记》中说:“庸人孺子,目不识丁,而论以礼乐之义,则不可晓。一旦登场演剧,目击古忠者孝者,廉者义者,行且为之太息,为之不平,为之扼腕而流涕,亦不必问古人实有是事否,而触目感怀,啼笑与俱,甚至引为佳话,据为口实。”形象地描述了戏剧对民众的教化和娱乐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戏台的功能逐步由祭祀功能向教化和娱乐功能转移,戏台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敬天敬地敬祖先”的宗教信仰和民间文化的昌盛促进了戏剧和戏台的发展,繁荣的经济条件和先进的建造技术保障了古戏台的规划与实施。湘南古戏台分布范围广泛,留存数量可观,造型别致,装饰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研究意义。

二、湘南古戏台的建筑美学研究

1、湘南古戏台的建筑艺术

第一,平面布局。湘南古戏台大多与宗祠结合在一起,位于宗祠中轴线上,体现其重要的地位。典型的湘南宗祠坐北朝南,靠山面水,沿南北轴线严格对称,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为门厅、前厅、中厅(天井)、祭厅(堂屋)、倒厅几个部分。戏台位于前厅和中厅之间,面向祭厅,与祭厅遥相呼应。祭厅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在祭厅的位置观赏戏台的角度最佳。中厅两侧设有阳房,厢房共有二层。下层为开敞的普通观众观演区,上层用木制隔扇进行封闭,相当于“包厢”,称为“看楼”,为特殊观众观演区,主要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徐珂编著《清稗类钞》云:“京师戏园演剧,妇女皆可往观,惟须在楼上耳”。中厅中央部分为天井,面积最大,可以容纳大量普通观众。戏台平面多为方形,四角立柱,面阔和进深均为一间。较大面积的戏台在前后各增设二根辅柱,辅柱与主柱常有一定的夹角,不会形成明显的三开间。沿后柱以隔板进行隔断,前面部分为舞台表演区,后面部分为演员准备区,有时兼为乐队安置之处,隔板上绘有彩绘作为舞台背景。表演区和准备区之间设有上下场门,供演员出入使用。如果村落规模太大或受地形的影响,宗祠内部设置戏台无法容纳村民观演时,也有在祠堂前面的广场上独立建造戏台的,其建筑形式与祠堂内部戏台相似,只是规格更大一些。桂阳县庙下村的戏台、嘉禾县城关镇珠泉村的戏台都属此类。

第二,空间造型。湘南古戏台主要有砖木结构和木结构两种形式,在竖向空间分为基座、舞台、屋顶三个部分。砖木结构戏台的基座部分以青砖或青石砌成墙身,内部填充泥土夯实,再以青砖或木板铺地形成舞台。舞台台面距地面高度约在1.2米至1.5米之间,四周以青石围成低矮围栏,高约30厘米,可以界定空间和保护演员安全,但不至于影响观众视线。舞台四角以木柱支撑形成表演空间,木结构的戏台则将木柱直接立到地面,舞台下面形成通透空间,较高的舞台下面直接作为通道。由于南方地区多雨潮湿,木柱都有较高的石柱础。戏台前方屋顶挑出空间较大,常在戏台的前部增设两根立柱,与前方两角柱形成“八”字形。较大体量的戏台在后部也增设两根立柱,与后方两角柱形成上下场门。舞台空间高约3米,为了不感觉压抑,上方以木板形成藻井式吊顶,提升空间。藻井有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多种样式,绘有精美彩绘。

戏台的屋顶为木质衍架结构,上覆细密小青瓦。多为单檐四面坡屋顶,也有重檐屋顶的。祠堂内部的戏台多以单面面向观众,因此正面形成高翘的飞檐,扩大观演面积,同时突破了整个宗祠建筑的庄严,增添了建筑物飞动的美感。屋顶的最上方是屋脊,在相对的坡屋面交汇处设置屋脊可以保护内部结构不受风雨侵蚀,因此,屋脊多以砂浆砌青砖、青瓦而成,再配以屋脊饰物进行装饰。屋脊分正脊和垂脊,正脊是戏台的最高处,地位重要,所以脊饰体量高大,垂脊相对次之。

2、湘南古戏台的装饰艺术

“安贫恋土、不慕奢丽”的民俗民风体现在湘南古民居建筑上是理性的,建筑的装饰主要在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但由于具有与其他建筑类型不同的功能特点,传统古戏台特别注重装饰。随着戏台功能由祭祀功能向娱乐功能的转化,追求华丽的装饰自然而然地成为宗族的一种审美取向,特别到了明清时期,建筑的装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乾隆丙子年(公元1756年)《宜章县志》记载:“宜章居民,衣冠不事华饰,惟以布素蔽身,燕会亦无珍肴,唯以鸡黍饷客。金玉纂组,雕文刻镂,里老相传数十年前皆不数见。迩来习与时移,亦有不尽古若者,舆马服饰渐次增华,又间染粤俗,堂户门棂金朱涂绩,以为观美。”戏台以木结构为主,木雕装饰是戏台最重要的装饰,主要集中在舞台部分,特别是集中在朝向观众的正面。从梁柱到雀替,从封檐板到藻井,从屏风匾额,题材丰富,雕刻精美。

第一,梁柱与雀替。梁柱是构成戏台表演空间的主要构件,戏台多为四角立柱,空间较大的戏台设有辅柱。以木柱为主,亦有少量石柱。由于木柱的承重因素,而且位置与演员处在同一视线高度,因而木柱的装饰较少,多在柱面悬挂对联。石柱础则是装饰的 重点,柱础分为二个部分,即上端的石鼓和下端的基座,鼓面是放置柱的地方,多不雕饰,有的凿有槽,使柱插入更为牢固。基座的各面均有雕饰,多为浅浮雕图案,题材多为花草或猴、象、狮子等动物。梁置于柱上,朝向观众的主梁上装饰繁复艳丽的木雕,多以镂空雕为主,题材以“狮子戏球”较多,造型精致,生动优美。梁柱之间设有雀替,雀替的功能可以减少梁柱相接处的剪力,缩短梁的净跨。到了明清时期,雀替逐渐演变成装饰构件,特别是到了清代,雀替在有的古戏台上演变成“花罩”了。梁柱之间如果不在一条垂直线上,常用“牛腿”代替斗拱,“牛腿”是湘南民居建筑中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大多雕刻成蹬腿的狮子,斜向支撑跨出柱外的梁,将荷载转移到柱上。

第二,封檐板与藻井。为了改善观演效果和增加戏台外形的飘逸感,古戏台的檐口以拱券的形式代替斗拱结构,在飞檐的两侧,以封檐板进行密封,以保护内部的木构件以及保持外观上的美观,封檐板上一般刻有浅浮雕装饰图案。藻井置于舞台正中央上部,以木板制成,八边形居多。藻井向内依次跌级,级数不一。藻井绘有精美图案,内容涉及花鸟虫鱼,祥禽瑞兽,有的在藻井中央还设有狮、龙雕刻。藻井具有提升空间的作用,对舞台的声音效果也有提质的作用。

第三,屏风与场门。明清戏台用木制格扇将戏台前后分为表演区和准备区两个部分,也有的直接用砖墙隔断。木隔扇一般四到六抹,作为舞台的背景,背景设有浮雕或彩绘。也有镂空的隔扇,以自身的装饰作为舞台背景。屏风两侧的上下场门也多有木雕装饰,有的形成门罩。门的上方悬有匾额,柱上挂有对联,所书内容对仗,匾额多为两字。如宁远神下戏台,对联及东边匾额已经损毁,只留西侧的匾额为“以成”。后人也有在演出时临时书写匾额与对联的,如对联为“英雄儿女事,丝竹管弦声”,匾额为“艺俗增辉”。

第四,台基与围栏。戏台台基较高,多以青石、青砖砌成,装饰较少。舞台四周设有栏杆,以保护演员安全,多以当地青石条堆砌而成。栏杆低矮,称为围栏更加合适。围栏装饰程度不一,简单的不作任何雕饰,或者刻上简单线条,讲究的围栏上雕刻精美图案,题材多以祥禽瑞兽、花鸟虫鱼、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为主,并且以谐音、象征等手法赋予特殊的含义。以线条强化对象轮廓特征,简洁生动,装饰效果强。

第五,屋脊装饰。由于屋顶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因此戏台屋脊上的装饰也十分讲究。民间建筑与宫殿建筑相比,其屋脊饰物具有浪漫主义的图腾特征,受礼制的约束也较少。屋脊以青砖、青瓦叠成,排列细密,肌理感很强,而且形成飞动的屋脊曲线。正脊的中间和两侧设有体型高大泥塑饰物,中间多为宝壶,两侧多为鸱吻,有祈福和防火的愿望,也有其他类似风火轮等各种各样的屋脊饰物。垂脊有的二条,有的四条,有的垂脊的末端演变成戗脊,由于屋檐的高翘,戗脊变成了向上的方向,在戗脊的末端,设有飘逸的泥塑饰物。

湘南古戏台作为一种民间公共建筑,承载着湘南先民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意蕴,也承载着寄托理想、教化民众、娱乐生活的功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凝聚和见证,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特殊的建筑美学特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电影的普及,戏台已经不再承担演戏的功能了,古戏台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消失,戏台被随意拆除,或者年久失修,装饰构件被村民和文物贩子偷盗贩卖,湘南古戏台面临着消失的命运。研究湘南古戏台的建筑美学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中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对湘南古戏台的保护。

建筑美学论文:从传统建筑美学的角度阐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

建筑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综观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与生活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明显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烙印。由于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结构、布局、空间及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都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庸和谐

“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古人论天文、地理、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因此,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即做到所谓“天人合一”。

“中庸”思想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首先就是要求建筑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和书院等。其次便体现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中不追求房屋过高过大,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从造型和体量上看,无论是帝王宫殿还是传统民居,总体上一直是向乎面方向发展的,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形成一种连续绵延于大地的感觉,

“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可以从中国古代聚落选址上体现出来。古代的聚落建设,首先就是尊重自然和顺应环境,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古代聚落建设,不仅尊重环境,对土地合理利用,还力求做到对土地、水源的保护。《荀子・天论》即记载:“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有节制地利用水资源,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存在和长久使用,如此方能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处。

外儒内道

儒学是维护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特征最明显的体现于礼仪方面,因此,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皇宫、坛庙、陵寝、寺院、宫观以及祠堂等,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是陪衬的建筑物,陪衬的建筑要整齐划一,两相对称。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同样也符合儒家的礼仪之道,

儒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它过于束缚人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国的古代建筑虽然外观庄严雄伟,一切照伦理制度做事,但一般在建筑的后部都是诗情画意,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前宫后苑的格局,而这种格局恰巧可反映中国人外儒内道的生命观,它是与道家思想提倡修身养性、追求自由洒脱、讲究气韵生动相吻合的。此外,中国古代建筑在造型艺术上所形成的飘逸、流动之感,让中国建筑产生了翼角起翘、屋檐曲线流动的状态,即使是屋顶也呈现出不同的弧面,这就使得因建筑的重量而生的压抑感消失了,颇为符合道家的“气韵生动”之说。

恒变兼容

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标准是中国古人追求恒久的体现,那么,中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不同组合方式就是中国人善于变通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意识,这表现在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的榫卯上,就是它既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构架虽然基本上只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在具体使用中不改变构架体系的情况下而将屋面做出曲线,井做出翘角飞檐、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这皆可体现出中国古人恒变兼容的思想观念。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在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下,既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又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布局、空间处理上体现出伦理等级观念,但在外在的庄严氛围下,却交织着浪漫的意韵,追求人工与天趣的统一、端庄与含蓄的统一,规格化和多样化的统一,更追求理与情的统一,所有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丫一种飞动轻快、精致典雅、舒适实用、富有鲜明节奏感和民族艺术特色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

二、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特色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各国汇聚中国的举世盛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的核心地段,南北、东西轴线的交汇处,在黄浦江畔展现出东道主的好客热情与大国风范。作为世博会主办国所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细细品味与解读,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中凝练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同时,这些传统元素又透露出新鲜的时代气息。

官方资料表明,世博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斗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它很像夏商周时代的青铜器――鼎,有鼎立之势,却更抽象,属于现代构型手法。这种下窄上宽的造型,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庄严华美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主体造型。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整体选用了“中国红’,形象更加突出。

显然,这个建筑融合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师法自然”等中国众多传统思想,带有明显的中国性,而且还可以阐发出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解读,或像传统建筑上的斗拱,或像一顶古代的冠帽,或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所以有人称之为“东方之冠”,还有人称之为“天下粮仓”,正所谓“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此外,中国馆设计还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现代转译,创造出流动的现代空间效果。国家馆63米的绝对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也是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中国传统 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由来。“回”则源于中国传统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空间秩序之原由,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中国馆红色钢构件搭建的构架虽然源自中式木构,但巨大尺度和跨度则显示了现代科技的成就,内部空间通透而又有动感。比如内部自采光的中庭,又比如地面的城市广场、13米高的地方馆中国花园、63米高的观景平台形成了三个平台,增加了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以舒展怀柔的亲切,广纳人群,既为游客、市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场所,更将成为上海举办各种重大仪式及宣传活动的标志性场景,展现着和谐的人文关怀。

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环保问题始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要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就必须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策略体系表现在中国馆的设计上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规划和群体整合层面,中国馆充分考虑一轴四馆方面的呼应,力争实现靠近世博轴,使中国馆与世博主题馆部分设备资源能够形成共享与协调。其次,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国家馆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凤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来有效实现隔热。第三,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国家馆屋顶上还使用了大量的太阳能板,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最后,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设计以开放性、公共性的现代意识塑造标志性城市景观,创造了从广场地面到建筑顶面多层次的城市立体公共空间系统。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统一关系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意境表现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表现为以下特点:其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二,追求礼制秩序美;其三,以华贵、精细、丰富为美;其四,呈现出许多具体化、个性化的审美特征,在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之下,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地回应方式也便一目了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的,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即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呢?

按一般的解释,传统文化为世代相传,包括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而现代既指现在这个时代,也指这个时代应具有的一切因素。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表现在建筑中,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关键问题在于,满足人们的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样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如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完美的体现,这的确是当今中国建筑设计界要认真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无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在人们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曾经一座座冠以“大师”、“后现代”等种种名号的建筑在中国大地上拔地而起,如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的“蛋壳”等等,既有广被人诟病的央视大楼,也有颇受好评的上海金茂大厦,究其成败原因,无外乎是否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否遵循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

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在的东西值得也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追求,应是一种自然流露,让人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我们强调不能一概地否认传统文化,但也不能死抱传统文化停步不前,我们应保护好传统文化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创造有自己特色的东西。不能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而应该为我所用,但究竟用什么手段来表达民族的精神,却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甚至设计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