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04 09:18:56

导语:在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成本管理下的管理会计论文

1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其科学管理理论后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企业管理更加注重追求效益,管理会计也出现了业绩会计、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尤其是以成本管理为研究重心,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立,包括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平衡记分卡等的管理会计方法更是得以长足发展。在我国,直到1951年汪慕恒先生在《大众会计》上发表的《固定支出和变动支出》一文,才真正开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会计对成本性态的实质性研究。改革开放后,随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一些企业内部出现了经济责任制基础上的责任会计体系。到20世纪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发展和突破,作业成本法等管理会计思维也开始在很多企业中得以应用。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诸如,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等。本文将主要对管理会计在成本核素和成本管理决策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2管理会计对成本核算方法的完善与改进

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下发的财会[2013]17号文“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中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将施行新的成本核算制度。新成本核算制度的第三十六条规定:“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连同开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一并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企业根据自己生产特点及管理需求,或采用品种法、分批法,或采用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构成项的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其他成本)在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时,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根据成本核算对象的耗用情况,直接对应计入;而对于制造费用及其他成本,譬如,间接材料与人工、生产耗用水电、设备与车间的折旧、车间管理人员薪酬等,无法直接将其归集到相应生产对象上的,在传统的分配方法下,一般先按部门归集制造费用,然后再采用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标准分配到生产对象上。随现代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存在一些分配失真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作业成本法也就应运而生。上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中第三十六条规定,也充分体现了作业成本法在现代成本核算的重要应用。作业成本法下,将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多用于直接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动因(多用于间接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不同于上述传统的间接成本分摊方法,而是先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作业集/库中,然后再到具体的成本对象。它可分两个阶段:阶段一采用合适的资源成本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成本集/库或作业中心;阶段二采用合适的作业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动因用于度量成本对象对作业的耗用情况)再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作业成本法非常适合于产品极为多样化,流程极为复杂,或产量相当高、极容易发生成本扭曲或生产中耗用资源数量经常变换的公司。作业成本法最先于制造业中采用,今天,诸如医院、银行及保险公司等,不仅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成本核算,同时也将其用战略决策,如流程分析,绩效管理评估和获利能力评估等环节。

3管理会计在成本管理决策中所起的作用

在成本管理决策中,管理会计更加重视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中可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更加重视成本控制管理对供应链流程的反馈;更加强调机会成本、隐性成本、未来成本等非量化、非显性成本在经营决策中的影响;更加主动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与管理。

3.1管理决策中对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中可控成本更加关注成本会计是以客观、准确的反应生产中原材料、人工、费用等的耗费,以合理的分配标准实现产品成本的准确化为目标。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它更加注重产品成本的性态差异分析,即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分。变动成本是指生产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产品包装费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生产规模下,相对固定不变的成本,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厂房及设备折旧等。无论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根据其决定影响因素,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酌量性成本和约束性成本。在短期决策中,管理会计更注重对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中酌量性成本的分析管控。只有对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组成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各种不同技术手段,改进及完善生产流程,以消减或降低酌量性成本的组成部分,才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在部门绩效管理与考核中,无论是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重点考察的是其可以通过施加管理决策和影响的部分指标,即可变成本、可控边际贡献、剩余收益等指标。在成本费用类的控制指标中,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中的酌量性成本等又称为可控成本,即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所制约的成本。通过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与手段,降低整体部门的营运成本费用的支出,在营运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无论对于哪一类中心的绩效考核中,成本费用项的考核指标设置时,都应关注其可以施加决策影响的可控成本具体分项指标的设置,从而实现对最终可控指标的管理与考核。

3.2管理决策中加强了成本控制管理对生产流程的反馈在管理会计中,通过价值链分析,界定当前的成本指标和绩效指标,并评价整个供应链中哪些环节可以增加客户价值哪些可以降低成本。它的目的在于关注产品或服务的总价值链,并确定价值链中能支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战略部分。通过价值工程对当前成本和可允许成本(标准成本/理想成本)之间差距进行分析。基于客户的需求,对产品或设计、材料、规格和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区分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增值成本是指将资源转化为与客户需求相一致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而非增值成本对客户偏好来说并不重要或无关)。通过对供应链的分析,进行流程再造/业务流程重组,彻底重新设计流程,消除不必要的步骤,减少错误机会并降低成本,消除所有非增值活动。我们要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改善。

3.3管理决策时对产品成本的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及未来成本增加了更多的关注和分析成本会计在以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算生产中原材料、人工、成本费用等的耗费时,是以已发生的、显性的、可准确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为依据进行核算的;而管理会计在进行成本决策时,除对已发生的、显性的历史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外,其更加关注其背后的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和未来成本。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是一种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监督之外的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中方案选择其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未来成本,又称预计成本,相比较历史成本而言的,是指尚未发生的成本,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合理地预测在未来某个时期或未来某几个时期将会发生的成本,它实际上是一种成本目标和控制成本。在对某种产品进行自产还是外购决策时,对自产所需存货所占的资金成本、生产管理所需专业人力资源等,都是游离于常规财务核算之外,这些都属于隐性成本;无论哪种决策,如果将这部分资金、人力资源投资于另一方案的收益或成本降低,就是该方案下的机会成本。在管理决策时,已经发生的历史成本,无论你做出的是何种决定,都不能再有改变或突破,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关注与决策相关的未来会发生的成本,比较未来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从而做出有利于整体收益增长的决策。

3.4管理决策中对成本控制由过去的事后被动控制,转变为事前的主动控制在对产品定价时,一般采用市场定价法或成本基础定价法,其中成本基础定价法最常见的就是综合成本基础上成本加成定价法,即在总成本基础上,加上目标期望利润后,得到目标销售价格。在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中,总成本是我们预先接受的。在管理会计中,目标成本法,作为产品的定价方法之一,与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有相同的地方,即售价都是在成本基础上加上目标期望利润;它也有着与其显著不同之处———它是先根据接受的市场竞争价格,在确定目标利润后,再确定可允许的总成本,以此确立目标成本,通过建立交叉职能团队为目标成本实施生产。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在生产成本的管理上,被动接受生产成本,或在生产完成后若发现一些异常成本数据,方反馈改进生产流程,即属于事后的、被动的成本控制管理过程。而目标定价法,是先预设目标成本,通过交叉职能团队,对生产流程进行不断优化,使生产成本实现不断降低,令生产成本达到预定目标成本或低于目标成本,从而实现对生产成本管理上事前的、主动的成本控制管理过程。

4管理会计发展展望

从宏观来看,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致使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进程缓慢,理论研究基础薄弱,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微观来看,虽然目前大多上市公司与外资企业中,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知,管理会计的运用相对较为普遍,但在大部分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中,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认识远远不足,存在管理会计的应用空白。“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升会计工作总体水平,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014年1月29日,国家财政部“财办会[2014]5号”文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及《“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起草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目标,即“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未来,随着管理会计在我国财务管理中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在成本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必定也会越来越广泛。

作者:王国栋单位:青岛森淼实业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论文

一、高等院校推进管理会计教学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一)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是企业适应复杂外部环境的必然要求现实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一般地,可将企业外部环境划分为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两个层面。前者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包括人口、居民收入或购买力和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等)、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国内外政治形势发展状况)、技术环境(包括与本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和经济环境(包括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企业的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等),后者主要是指行业的市场供求状况、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竞争状况、生产状况、产业布局、行业壁垒、进入障碍与行业发展前景等。企业的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致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为此,企业需要做好预测、决策、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成本分析等基础工作。换言之,为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管理会计人才。因此,加大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度,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是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际视野看,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把管理会计师(CMA)认证作为衡量专业财务管理者职业水准和职业道德的最佳标准。在美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比例是9:1。相比之下,而在中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比例是1:9。据测算,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至少600万。由此可见,未来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任务十分艰巨。

(二)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是顺应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型期,这将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正在面临着一个重大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发生转变,经济结构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必须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必须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换言之,我国企业也必然要经历转型,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转型、管理转型和商业运营模式转型。企业产品转型意味着,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化、智能化、低碳化、集成化和循环化等;管理转型意味着管理精益化、组织管理精细化和决策精准化;商业模式转型意味着价值多元化、系统集成化和服务集成化。以管理精益化为例,企业内必须创新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推进精细化管理和人本管理体系建设,降低日常管理和控制成本)和管理流程(推进精准决策体系建设,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减少重大经济损失)。

(三)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是顺应企业经营集团化的必然要求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它是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也是许多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为了强化管理和增加经济效益,很多大型集团企业正在逐步探索建立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为此,企业需要实现会计信息化。通常,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核算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支持信息化三方面内容。其中,决策支持信息化包括财务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和风险控制等的信息化,它离不开预测、预算、决策支持、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成本分析等管理会计工具。所以,顺应企业经营集团化的趋势,我们应当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培养大量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

(四)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指导意见》充分肯定了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事业单位加强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激发管理活力,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的重要方向。余蔚平(2014)在《指导意见》会上指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顺应会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会计体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必要举措,是推动中国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

二、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的主要措施

(一)提升管理会计教学地位,使之由从属转向独立虽然人们一般把会计分为对外会计(财务会计)和对内会计(管理会计),看起来二者似乎地位平等,但是在高校教学安排上过度强调财务会计而轻视管理会计,后者事实上处于从属地位。为适应新形势,今后要逐步加强管理会计教学工作,使之成为重要而独立的课程体系。

(二)转变我国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设立了会计与财务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会计人才。但是,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毕业生的区分度不大,会计教育“同质化”很明显,其后果十分严重:首先,从社会需求来看,不利于用人单位选用人才;其次,不利于广大会计(财务)毕业生就业;再次,不利于企业管理升级,进而影响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此,必须转变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鉴于此,本文认为,各高等院校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自身师资队伍情况、学生生源质量、教学设施和教育经费充裕度等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认为,可按照会计人才服务方向,将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如下三种模式,即:“单师”模式(只培养管理会计师)、“双师”模式(管理会计师与CPA并重)和“能力培养”模式(不以培养管理会计师或CPA为教学目的)。

1“.单师”模式以往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重心在对外会计,发挥的是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这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作是注册会计师培养模式。随着《指导意见》的,预计今后我国将加大管理会计师培养力度,旨在培养会计人员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能力,我们把这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称为管理会计师培养模式。各开设会计与财务专业的高等院校,若受师资、教学设施、学生素质和资金等条件较强约束,并打算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可重点按照管理会计师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组织教学活动,旨在培养未来的注册管理会计师。这就是本文所称的“单师”培养模式。

2“.双师”模式对于全国财经大学(学院),或者其他会计学(财务学)师资雄厚、教学设施充足和学生来源广泛的高校,可同时选择注册会计师培养模式和管理会计师培养模式。实行“双师”培养模式好处很多:首先,从会计学科建设角度来看,“双师”制可同时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还可能实现教学资源优势互补;第二,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他们既可选择注册会计师培养方向,又可选择管理会计师培养方向,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而言,可兼顾这两个培养方向;第三,“双师”制更加容易形成办学规模效应,并更加容易扩大教学影响力,继而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不直接以培养注册会计师或管理会计师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高端综合素质,如北京大学会计学本科培养模式。北京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理论和良好的会计理论基础,为培养具有现代财会、审计综合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奠定必要的理论,毕业去向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及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这种培养模式高端培养方向是研究型人才和企业家。除了会计本科之外,综合能力培养模式还适用于硕士生(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和成人在职培训。特别地,综合能力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公司高管及其他社会组织管理人员与职员的工作能力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转变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安排上,遵从国际公认的管理会计师培养标准,加强预算预测、内部控制、决策支持、风险管理和成本分析等内容的教学工作。条件具备时,在全国推行管理会计师认证培训工作。

三、推进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应遵循的原则

鉴于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差异明显,很难在全国按照统一模式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因此,拟在全国推进管理会计教学转型之前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原则。本文认为,如下四项原则尤为重要。

(一)实事求是原则各高等院校在加强管理会计教育过程中应立足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自身师资、教学设施、实验设施和教学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在盘点自身家底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步骤,条件具备的可立即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条件尚不具备的,可先行开展师资培训,增设新的适合管理会计教学工作的各项设施,等将来条件具备了再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而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投入资金,争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项目。

(二)统筹原则在各高等院校开展(或筹备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教学设施和教学资金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招聘师资,建设管理会计实习基地,或者建立国内外校际联合培养模式。争取以最小的投入,有声有色地开展(或者筹备开展)好管理会计教学工作。

(三)质量原则从国际视野来看,未来中国对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巨大,可以预见国内许多高校将争相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项目。根据以往国内各类办学经验,盲目办学往往不能保证办学质量。鉴于此,各高等院校应当检视自身的办学条件,切实做好各种办学准备工作,特别要严把教学质量关。具体地说,要把好师资质量关,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上岗;要搞好各种配套,特别要建立起设施齐全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基地;要狠抓管理教学管理工作,重视教学实践中的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培养出适合未来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合格管理会计人才。

(四)循序渐进原则当前,各设置会计与财务学科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差异很大。其中,各财经类大学开展管理会计教学的条件最好,表现在师资、教学设施和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这些高校增设管理会计教学项目资源约束较小,容易推进管理会计教学转型,甚至能立即上管理会计培养项目;其他各类大学会计与财务学科规模通常比较小,教学资源大都是按照财务会计教学来配置的,立即增设管理会计教学项目难度较大。相比前者,后者开展管理会计教学项目要有较长的准备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这些高校需要从长计议,有条不紊地开展管理会计教学项目的准备。即使财经类高等院校,在开设管理会计项目上也应当按计划按步骤进行,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工作,以使管理会计教学项目平稳开展。

四、结语

从现实经济环境和企业管理内在要求来看,今天所谓的高级财会人才已不再局限于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他们更应该具有解读会计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能力;他们应该具有娴熟的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策略与规划,能够为企业创造新财富。从财务会计走向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重,从会计走向管理,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出一大批中国所亟需的高质量管理会计人才。

作者:陆勇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c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的现况分析

(一)重财务核算,轻管理会计中小企业企业只注重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融资等情况核算,即关注如何做账、做报表,如何进行相关税费申报。缺乏一种管理思维和商业思维,缺乏站在企业战略角度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统计等信息的综合加工分析,未将财务与业务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探究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联系。

(二)没有对企业的投入产出进行精准的核算目前中小企业用制造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各种制造成本,按产量、机器工时分摊到相应的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从当期损益中直接扣除。制造成本核算法中,直接材料、人工成本等几乎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传统的基于产量、机器工时等标准所分摊、归集产品成本正在失支相关性,它造成了成本信息的扭曲,也难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三)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完善大部分的业绩考核都是以相关的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严重缺乏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核。据统计,产值、与利润指标在中小企业业绩考核中所占比重约为80%,相比与其他指标的考核而言所占比重要多多的,而其它指标的考核所占比重少之又少。

二、有效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措施

针对中小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变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有效的应对,以确保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在推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升管理层的内部会计理念大量的企业经营实践证明,一个对管理会计缺乏充分认识的决策和领导者,将会失去利用管理会计信息支撑单位发展规划的动力和信心,从而给单位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作为单位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充分的做好决策及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理念的树立,大力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总之,管理者只有熟悉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操作规程,才能为结果分析在推动企业经营能力提升方面做出有益的贡献。

(二)加强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首先,成本管理观念的转变:从注重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转变;从成本的经营性控制向成本的规划性控制转变;从产品制造成本向产品全成本管理转变;从静态成本管理向动态成本管理改变;树立战略成本理念。第二,根据企业目前管理模式,适时引入作业成本法核算,即通过对成本对象所涉及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和反映,以计量作业成本和成本对象。第三,企业对其现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升级和改进,充分利用ERP等现代信息技术。第四,构建中小企业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推动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提升的价值。以更科学的方法提高成本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见性,从而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创新。

(三)完善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即指标体系有以顾客为导向,通过学习和成长,内部运营有有效动作,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以财务业绩为评价落脚点,财务指标与百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并突出知识创新对企业长期分展的影响,强化企业内部间合作关系。而且,要从理论上综合考虑外部风险和内部问题,把外部有形、无形的资源和企业有形、无形的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增值。

(四)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通过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从专业、战略、创新等方面筛选,围绕专业、相关、创新、勤勉、道德等方面实施分层次培训,打造具有初级、中级、高级相互融合的管理会计队伍。使初级人员掌握一定数据分析能力,做好事后分析;中级人员具有了解企业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做好事前的控制;高级人员具有参与内部流程控制设计、规划设计、商业模式设计。

三、结语

管理会计是企业有效改善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应用管理会计提升单位的运营绩效必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小企业应当积极的引入管理会计制度,并为该制度在单位日常业务中的应用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相信随着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不断成熟,我国中小企业必将获得全方位的管理水平提升。

作者:林琴单位:衢州通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c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

(一)还没有形成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管理会计具有提供管理信息、参与管理决策,实行绩效考核的作用。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大多数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忽视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出现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现象。主管部门基本上也是从财务会计报表的角度来评价企业,核定规模,确定纳税额度等;企业财务会计的职责有《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依据,而管理会计的实施则缺少法律法规依据的支持。

(二)研究领域和内容狭隘,管理会计应用操作性不强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还多局限于对国外方法的翻译介绍,片面追求数学模型研究,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案例,在实践中有局限性,其针对性和操作性差。另外,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也具有狭隘性,注重对大批生产、工艺技术相对稳定产品的分析核算,缺少对新产品成本费用的研究。偏重财务系统的局部优化,忽视了产品上市速度、服务、质量、成本等多个指标的整体最优研究,缺乏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指导作用。

(三)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会计应用手段不足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规模小、资金短缺或技术不足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加之企业初创期基础薄弱,缺乏信息化平台建设,海量数据利用效率不高。管理者不了解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方法,将重心放在财务会计上,较多关注企业做账、算账、报账,较少关注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信息数据挖掘分析利用的手段和工具有限,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忽略,造成科研及经营决策的被动。

(四)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管理会计应用缺乏指导监督完善的经济制度和法规体系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必要条件。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发挥作用,仍有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凭经验管理,对市场的适应性差。管理会计人才、理念和方法无法得到重视和使用,需要政府财政、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强宏观引导,指导企业提高认识,并监督其学习运用管理会计知识,加大管理会计整体应用的进程。

二、推动管理会计实施应用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宏观引导,创建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和条件

1.以《会计法》修订为契机,增加与完善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充分体现管理会计发展的需要,在《会计法》中明确管理会计的地位、职能、作用,并与财务会计区分,对二者分类管理。在对管理会计相关内容予以规范的同时,从法律法规上明确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职责义务,从而保证管理会计实施的刚性约束。

2.加快财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会计应用的步伐。加强会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财政推动管理会计应用的主体作用。当前,在会计法规及制度都基本未提及管理会计概念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应结合实际,联合审计、税务、工商等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特点,抓紧研究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制定管理会计的实施意见,分类指导,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服务。

3.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我国管理会计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炼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注重理论和实务研究,面对中小企业,应当增加管理会计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成果便于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运用。管理会计的重心在管理,管理会计理论必须与业务接轨,增加案例研究,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企业组织生产,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方面的基础作用,指导企业学会并能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

4.开发管理会计软件,搭建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以往手工记账、核算、分析、预测的方法,实现会计与业务的融合集成。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必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有关部门应当指导企业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加强中小企业内外信息交流,为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在注重大数据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条件下,应当加大会计电子档案管理和网络财务监督,使管理会计复杂公式和模型简单化,以保证管理会计工作合法有序地进行。

5.开展管理会计宣传培训活动,形成推动管理会计的环境氛围。结合会计法规宣传和管理会计的专门培训,结合案例教学,开展经验交流和咨询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增强业务素质和能力,注重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的作用,在企业营造管理会计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意识和水平。

(二)统筹规划,推进实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信息技术时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研讨热烈,提出了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课题。无可置疑,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适应经济转型,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多方积极参与,更需要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的有力支持。

1.尽快建立统一权威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加大管理会计应用的推动协调力度。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专业高效自律的管理会计团体或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会计应用坏境政策、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管理会计实务应用研究,组织理论界和企业界专家学者协调、指导管理会计应用中的具体工作,及时解决应用中的难题,加快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步伐。

2.鼓励教育部门参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进程。制定管理会计人才评价和考核标准,按照学术性和应用型的要求开展教学培养活动,设置管理会计专业学位,推行会计师进修管理会计课程,取得管理会计上岗证,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训机制,在全国培养一批管理会计师。职业教育应当承担基地实训任务,加快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积极试点会计、管理、工程课程的有机结合,培训适应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3.试点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管理会计的运用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以资格制度为引导,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有利于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应当借鉴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实施经验,适时出台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办法,壮大管理会计师队伍,提高整体执业水平。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有助于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管理会计的运用价值,更有助于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提供支持。

4.企业应积极应用管理会计,尽快走上创造价值的正途。在全球经济非常脆弱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实力。一是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适应管理会计要求,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二是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为管理会计提高可靠的数据来源。合理运用管理会计,确保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三是注重战略管理会计应用,有条件的企业应当主动运用战略管理会计,使企业从战略角度出发,把握各种潜在机会,回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最大限度地增加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作者:乌婷权凯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经济发展局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我国特色管理会计论文

一、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体系建设滞后,缺少符合中国实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由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技术方法远比财务会计复杂,又与其他管理学科理论交叉,国内业界大部分工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加上其应用不具有强制性,相关理论与我国单位内部管理实际存在脱节问题。也就是说,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二)国内外实务运用存在差异,不宜直接仿效国外做法首先,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特点,以及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事业财务机构普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又由于我国建国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突出表现在企业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权,不能独立进行投资决策,主要是靠政府进行决策,责任会计意识远远胜于管理会计意识。企业的领导者主要是对决策进行实施,这就使得责任会计进一步得到推广,而管理会计在企事业中不能得到普遍的应用。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向西方学习引进的重点在于技术、设备等方面,虽然也引进了先进管理模式,但结合我国的实际开拓创新不够,较多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第三,从国外看,管理会计能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其管理会计协会的作用突出,而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规范管理制度,也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推动其发展,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三)人才紧缺首先,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人员缺乏,研究者对管理会计的学术热情偏低,对管理会计的现实问题缺乏敏感性,对国际前沿的管理会计学术理论问题进行跟踪的步伐缓慢。其次,我国虽然是一个会计人才大国,但还不是会计人才强国,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通晓中外会计规则和财经法规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长期以来,社会上对管理会计认识不够,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更多的是在财务会计方面,局限于记账、报账,对决策者的信息要求不了解,对非财务信息的掌握不充分,阻碍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第三,大部分科研院校的会计专业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健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量比较薄弱。

(四)法律环境有待改善总体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处于逐步健全完善状态,执法不严的现象也经常发生,社会管理更多地注重的是一些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对于管理会计提供的各项信息并没有充分重视,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五)信息化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仍处于低水平状态,会计核算效率较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亟待完善。同时,由于各单位战略、投资、价值、绩效千差万别,管理会计的应用小同大异,因此,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花费较大、人才培养难度较高,单位对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动性不强。

二、把握国情,切实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

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既是现实的呼唤,也是以企业为主的各类组织单位适应市场竞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应对国内外经济变化的需要。正因如此,财政部从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出发,提出用3-5年,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师,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鉴于管理会计系由西方国家引进,我国的国情又与国外的情况客观上存在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整合社会资源,激励专家学者对实际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深入调研,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可统筹科研院校、协会、学会和企事业等社会优势资源,结合我国会计发展实际和企业管理实践,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能力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对新的经济现象、新的问题、新的观点视角,探本求源、去伪存真,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创办研究管理会计方面的学术刊物,让管理会计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对管理会计理论问题及实务问题的探讨。

(二)研究建立中国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加强国际国内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在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政府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和支持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从课题资助、职称评定等若干方面入手,加强管理会计研究人员的培养力度,切实形成有力的管理会计研究队伍。加强管理会计行业自律,实行规范化管理,在满足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同时实现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三)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积极推进管理会计实践首先,坚持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管理会计体系的定位。其次,构建独立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成立专门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的专业机构,制订管理会计原则和规范,及时总结梳理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组织建立自己的、示范性的会计案例库,组织、协调、指导我国的管理会计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第三,企事业应予以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单位在实践中积极运用,积累经验,提升管理水平。要推动管理会计产学研有机结合,鼓励单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形成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案例,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第四,应研究建立管理会计公告制度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制度,将其纳入现代管理会计服务市场体系中,引导管理会计的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定义、目标、基本概念、要素、基本内容、主要方法及案例说明等。最后,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信息。

(四)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行为职能,只有通过人的行为、作用,管理会计信息才能对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产生实际的效果。因此,应积极探索和优化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通过发现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推动会计工作由核算向理财、管理和决策转变。同时,通过会计人员职能的转变与水平的提升,促进会计人员社会公信力、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五)加快建立完备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应建立完善敏捷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全面财务管理,实现信息采集功能、全面预算功能、资金管理功能、全面成本核算与管理功能、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功能等。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高效率的业务管理,实现财务角色的转变,建立全面的预算控制系统,从简单的财务分析实现其管理智能化,使管理会计在单位内形成良性机制;鼓励单位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注重培养信息系统技术人才,逐步提高单位员工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支持会计软件、中介机构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拓展,加快会计职能的转变。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的胸襟和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拓展管理会计对外交流的平台和载体,积极参与会计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乌兰娜日子轩单位:内蒙古工会干部学校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公交广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论文

一、厦门市公交广告企业现状

由于长期的恶性竞争,目前单车广告价格与其价值严重不符,甚至出现低于成本价销售的现象,直接或间接造成车身广告媒体自身价值下降,车身广告客户低端化,大公司的高端客户逐年减少。2013年8月,厦门市公交集团在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市场调研和考察后,决定对所辖的公交车的车身广告进行资源整合,不再外包,厦门公交广告公司由原来经营的319辆车身媒体广告逐步提升到所有地面公交车的车身媒体广告。经营规模的变化带来了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变,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抑制了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及其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以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原理为基础的,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会计类专门学科,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自196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会计学专家赫曼森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至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已经发展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学理论体系。相较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继承了传统会计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把传统会计学的“物尽其用”理论和新经济时代的“人尽其才”理论相融合,视人才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建立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体系,关注人才的价值,注重人力资本的增值,重视对员工的投资、激励和潜能的开发并评估其贡献,以此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整体价值,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合理配置性和有效使用性。与传统的会计体系相比,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更贴合实际、更完备、更科学、更全面。

三、广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人才是广告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人才素质决定了公司团队的协同能力,决定了公司客户服务的品质,决定了公司的未来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的民生工程,点多面广线长车多,公交车身广告是可见机会最大的唯一可移动的户外媒体形式,具有高覆盖率和高受众率的特点。基于这些特性,在公交广告公司工作的员工中除了小部分负责设计制作广告外,大部分人员并不直接参与制作广告,他们进行市场研究,做策划创意,准备媒体计划、广告监测、预订和调整线路版面。因此,广告公司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如要大专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从事广告或相关行业的技能积累,以及任职资格等。

1.员工的培养成本高广告企业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以达到适应岗位职业技能的目的。一是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能力,补充新知识,提炼新技能;二是促进员工的信息交流,增进情感,加强协作;三是加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提高公司的整体凝聚力。因此,广告企业员工的培养成本较高。

2.员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影响广告行业不同于其他需要大量廉价、重复劳动的行业,它是以管理、经营一群特殊人才为根本的行业。在广告企业中,员工主要从事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其劳动过程较为复杂,劳动成果也难以量化。广告企业中每一个环节员工的创意和智慧与企业的经营都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关联,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

3.员工的劳动报酬较高知识和创意是广告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广告企业的员工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可。由于员工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广告企业为了挽留人才,必须给予其较高的劳动报酬,以证明员工的独特价值,并激励企业员工进一步体现自身的价值。

四、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在公交广告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分析

广告行业公认的特点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职业躁动成为广告人最鲜明的生存特色,具体表现为人员在业界的频繁流动。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其一是广告人的职业浮躁,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增加广告公司的离职成本和新人培养成本;其二是影响广告公司的管理和业务开展,甚至是常常会出现客户随着主要服务人员的出走而流失的情况;其三是广告公司人员的高流动现象让客户对经常需要重新面对新的服务人员表露出反感。针对上述特点,公交广告企业需要从薪酬、福利、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留住人才,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进行评估和核算,帮助公交广告企业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的获得、维护、开发利用和挽留的成本和效果。在公交广告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人力资源获取提供新的测量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是对人才进行招聘。在进行人才招聘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以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前提,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获取工作预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则为人力资源获取的工作预算提供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法,测算出投资盈亏平衡点,从而使人力资源招聘更加合理高效。例如,企业预计投入50000元成本招聘业务员,其中,固定成本3220元/人,变动成本100元/人。投资盈亏平衡点=50000÷(3220-100)=16(人),则该企业招聘业务员的人数不能超过16人。

2.有效解决人力资源开发的预算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将人力资源的投资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并按照收益期予以摊销,使人力资源的价值更加信息化、可测量化,从而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真实的人力资源信息。人力资源开发预算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问题,即人力资源的投资价值评估和成本评估,从而对人力资源的分配和预计的成本有所把握。在对以上问题进行评估时,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进行投资回报率(POI)评估,从而有效解决资源开发的预算问题。2013年9月起,厦门公交广告招聘8名业务员,在经过职业培训之后的短短4个月新增人力资源管理成本26万左右,但为企业带来了252万元以上的收益,根据投资回报率=(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收益-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成本)÷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成本×100%的公式计算:投资回报率=(252-26)÷26×100%=869.23%这仅仅是新上岗的员工,如果员工长期发展,投资回报率是以10倍计的翻番。

3.维护公交广告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适度的员工流动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竞争,增强企业的活力。然而,如果员工流动过于频繁,则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一个企业如果不注重人才资源的维护和稳定,那么人才资源流失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重建将会造成企业的巨大成本消耗。例如:员工流动成本=离职成本+岗位空缺成本+替换成本+培训成本+损失的生产率成本-新员工薪酬差异的成本。再如,企业留住有经验的营销人员,也就等于留住和增加了客户,其结果是稳定并增加企业业绩,反之亦然。因此,维护人力资源稳定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可以通过提供预算重置成本和人才流失预警报告,向公司说明企业人才流失可能会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使企业充分发挥人才激励手段,在企业营造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达到避免人才流失的目的。一个好的营销队伍需要后台设计制作人员的及时跟进,广告越快上刊,广告媒体的空置时间越短,加速资金回笼,成本自然降低。例如,相同时间内,有经验的制作人员设计广告的数量是新手的3~4倍,当人工成本增加10万,媒体空置时间缩短,合同减少顺延几率,收入增加250万,扣除其他必需的成本费用70万,结果企业获取投资回报=250-10-70=17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由此可见,充分发挥人才激励机制,留住有经验、有能力、有活力的员工是极为重要的。

4.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的动态价值评估对于公交广告公司而言,薪酬既是成本又是投资。一个企业要设置怎样的薪水和优厚待遇才能不仅吸引优秀人才,还不使人力资源成本过高,要解决这对矛盾,就需要对人才质量进行全方位评估。人力资源评估主要是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及其后续发展潜力。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理论,采取非货币计量的方法对广告人员的工作价值和工作业绩进行综合测评。例如,员工的工资报酬是公交广告企业用来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要发挥工资报酬的激励作用,就应该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通过客户或部门满意率、员工自动离职率、员工的投资回报率和员工的经济增加值等指标所测算出的人力资源评价结果来确定员工的工资报酬。

作者:陈陆新单位:厦门市公交广告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机场行业战略管理会计论文

一、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1.战略管理会计在机场行业的重要意义。战略管理会计顾名思义是为机场企业战略管理层服务的会计,战略管理会计将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进行会计统计,给顾客和竞争对手提供具有战略意义的外向型信息,同时对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的分析,以帮助企业领导者能够知己知彼,从而进行战略思考,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以促进企业不断创新,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2.1有助于机场行业制定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通过对顾客和竞争对手进行战略分析和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整合、评价,为机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决策依据,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同时,战略引导成本的目标,从源头上实现成本避免和成本节省,引导成本发生促进战略目标实现。2.2有助于发挥机场行业人的价值和知识创新能力。战略管理会计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因此能够顺应现代机场业的发展需求。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产权要素,知识的创新能力成为机场行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站在战略的层面上更加容易发挥人的价值和知识创新能力。

2.3有助于关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战略管理会计为机场行业企业的战略管理层服务,有助于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环境效益三赢的局面。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机场行业运用的方法

战略管理会计是解决战略管理实际问题的管理手段,其中涉及到了相关的技术手段、程序和方法。为了实现机场战略管理会计的不同目标,解决不同的战略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充分利用战略管理会计先进、科学以及实用的方法,实现机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提高其综合竞争实力。

1.作业成本法。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存在成本责任边界不清、成本归集不合理的缺陷,导致许多不可控的间接成本产生。战略成本会计采用了先进的作业成本法,通过作业和动因的管理,使得不可控的间接成本变得可控,并且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有助于机场企业精确核算成本,实现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有利于优化机场企业的业绩评价标准。

2.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指在保证机场安全、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以经营业务市场价格为导向,为保证完成目标利润而设定目标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企业为实现财务业绩,制定的业务目标。以产品的成本目标为主确定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的分析方法。从而更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保证企业积极地向上活力。3.价值链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主要包括:社会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在机场行业中,战略管理会计可以分析机场行业的价值链找到整个机场行业的价值点,从而进行整合。通过价值链的分析找到社会和竞争对手的影响整个企业的因素,最后对企业本身的价值链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会、行业、竞争对手的影响企业的因素综合考虑最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战略管理会计有利于机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机场行业的运用价值

1.使机场行业注重长远目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战略管理会计超越了单一的会计的界限,它着眼于机场企业的长期目标和整体利益,有助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把握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战略管理会计要求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并驾驭外部环境,当初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砸掉了76台冰箱,但是在长远看来,张瑞敏却砸出了海尔的信誉。将冰箱砸碎,彰显了海尔集团抓产品质量的决心。相信总裁张瑞敏并不是心血来潮砸冰箱,而是通过对顾客、竞争对手和企业进行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分析,然后做出的举措。对于机场行业,要从从战略上分析机场企业、社会、行业、竞争对手,从而制定长远的目标,寻求机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

2.加强企业的综合性评价,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实力。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思想应用到机场业绩评价之中,有助于机场实行综合业绩评价制度。综合评价制度是一种超越会计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业绩评价标准。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战略的、宏观的前提下对企业进行综合的分析,同理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可以对机场进行各个角度的评价,从而有助于机场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完善。综合评价制度不仅仅对机场的运行进行评价还对机场的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的评价,有助于促进机场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知识的创新,从而有助于提升去也得核心竞争实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飞机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出行的日常工具。机场行业在近几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机场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产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助于机场行业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与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做出长期的战略目标,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作者:王利群单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知识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论文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和特征

1.知识经济的定义。知识经济的出现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联合国的经贸组织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全新的概念,从此以后,“知识经济“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的热词。但是对于知识经济的具体含义,国内专家各持己见,但就其本质来说,大多数的认识是具有一致性的。根据《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的内容可以知道,知识经济是一种在智力资源上强调占有、配置,在科学技术上运用知识进行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形式。它有别于以自然资源为依靠的传统工业经济。新的知识经济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的新型经济形式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全方位的、深刻的影响。

2.知识时代经济的特征及要素。

2.1知识经济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这一资本和员工。知识资本有显性和隐形之分。显性知识是可以借助网络和软件系统编码的,之后才能被人接收并分享;隐形知识则主要存在公司就职的员工身上,这些员工即是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要创造一种良性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性,进行展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2.2知识经济的目标为共享和创新。共享即在恰当的时候把有益的、恰当的知识传授给恰当的人员。这样做可以是的每个业务的运行建立在知识共享和经验的累积上面,今儿可以进行创新。当今时代,公司竞争最激烈的领域莫过于创新能力。一个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在共享的基础之上,企业还要创立合适的激励机制,进而使员工的创造性发挥最大的功能。

2.3结合具体的业务。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要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情况。知识经济体系的结构及应用范围都要与企业的业务相适应,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创新的价值最大化。

二、知识时代管理会计的变革

1.管理会计环境的变化。这是一个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巨大转型时期。当一个企业处于工业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时,企业面临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产品生产主要表现在产品标准化强、需求的周期较长、产品具有的特点较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主要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为了与这种情况向适应,传统的管理会计则会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内部上,而且对于产品的成本非常重视。新时代的管理会计则必须适应信息飞速传播、共享和应用这一特点。因此企业生产的产品很有可能被快速淘汰,而市场份额也极有可能瞬间消失,也就是产品的寿命极大缩短了。

2.知识经济对管理会计主体的挑战。管理会计主体假设说明了会计应该处理的交易范围空间。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占有的大量有形资产可以有效检测到企业的存在,并且企业的各组织之间界限很清晰。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革命不但突破了地域空间对于经济的限制,而且还导致企业内部的体系结构不再像从前一样清晰明了。主要体现在一个企业可以轻松把内外部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所以,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组织,其存在的职能领域也会受到挑战。

3.管理会计观念面临的挑战。在知识价值观上,管理会计需要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观念转变到更关注其具有的知识价值。因为,以智力资源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发挥的作用比有形资产要大得多。为此企业还有管理会计都需要转变和更新观念,在成本控制中加入更多有关于知识价值的观念,不断丰富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并不断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有效及时的改变;除此之外,管理会计和企业要树立动态管理的观念。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进行的市场调查、生产、销售等功能相对分离,联系性不是很强,因此往往导致企业管理的成本升高。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和信息高速高效地传播,企业内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变得更频繁、更紧密,因此企业随时可以针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统一的决定并开展行动。

4.要求管理会计提高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程度。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量非财务信息出现了,并且几乎存在于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管理会计人员就要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对企业有实际作用的信息。也就是利用这些非货币性信息与财务信息有效结合,进而达到满足客户的需求。因为有时候看似不起眼的非财务信息往往发挥了比财务信息更重要的作用。比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行技术革新是可能带来的长远利益、引进人才资源带来的未来收益等都不是用财务信息可以做出判断和衡量的,但是这些信息也应当引起管理会计的重视。

三、管理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的创新活动

1.观念上的创新。

1.1市场观念。与传统的经济时代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信息处理和反馈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导致了产品生产从“大批量生产”向“顾客化生产”的转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生产过程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企业和管理会计必须要在市场观念上进行创新。要求管理会计紧密关注市场、对市场动态趋势加以研究并可以根据动态变化及时提出对企业生产有利的调整生产经营活动的建议,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另外作为一个集合体,企业的市场观念同样需要调整。企业要学会发现和利用自身的整体优势并把其作为发展的条件和重要基础;同时企业也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各个子系统,协调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得各个子系统在竞争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1.2整体观念和动态管理观念。企业作为一个众多子系统的整体集合,要求管理会计用动态管理理念看待企业。把企业的整体利益作为重要一环,并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动态综合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内容上的创新。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管理会计建立和完善适应知识经济的新型会计模式。现有的会计模式由传统经济时代的模式发展而来,它已经无法继续适应这个知识时代的要求。因此,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就要求管理会计模式做出突破。具体要求是对各个部分重新赋予新的意义;另外管理会计还需要引入全新的计量方法。因为工作重心从有形资源变为知识资源,最大的问题就是会计计量问题。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计量方法,已经无法继续适应新时代的经济要求。因此在计量方法上面急需革命性的重大变革,采取引用多种计量的方法并且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适宜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管理会计陷入绝境。

3.组织架构上的创新。管理会计披露的信息主要是非强制性的,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形式日趋复杂,很多非财务的信息也可以对企业的绩效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在不远的将来,管理会计做出的报告也会慢慢加入强制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可以提供综合的、全面的信息的部门,做到兼顾财务方面和管理会计方面。这种新型的组织架构在知识时代的信息披露中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应该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并尽快采取手段付诸实施,避免企业陷入被动局面。

作者:李雪单位:夏晖物流(北京)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价值链研究管理会计论文

一、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的研究过程

在1985年管理大师波特在其书《竞争优势》中率先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之后又有相关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得出: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将自身的价值链投放到整体的价值体系中去进行自我审视,以便对自身内部价值链的相似程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核型竞争力战略决策。由此,价值链体系越来越被重视,对其的研究也从未停止,现在国际社会普遍总结出了:横向价值链、纵向价值链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三个部分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价值链思想在成本管理和企业竞争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比较有影响的有:Partridge提出的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并由Cooper实际运用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去、Hwang则对中小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研究;而在我国价值链研究领域虽也有一定的突破,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距离欧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二、横向价值链研究

针对于横向价值链的研究,我们的主要基点放在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上,以企业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配置来进行综合的决策和分析,以助于企业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在企业实际的运转过程中,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和矩阵分析法为企业提供了实质性的信息,确保企业人投入资金的安全和正确和减少资金在流传过程中的风险。实物期权法,主要运用与竞争环境相对不确定的形势下,结合金融期权定价理论,来降低企业在净现金流量的风险。对于运用实物期权价值型决策来分析在竞争环境下管理生产的战略方案以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通过实现合理的资金配置方案从而确保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矩阵分析法,主要是致力于企业自身和核心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研究,结合企业内部的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方法,根据加权分析法最终确定横向价值链的竞争态势矩阵结果,对帮助企业进行正确投资有极大的帮助。

三、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决策方法

框架本文重点从价值链的三个要素利润、资金和成本出发,对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了一个浅要的分析,构建了一套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决策方法的框架。综上所述,主要以利润要素为最直观导向,分别利用客户价值分析和利润库分析两种决策方法,重点放在企业自身的利润需求,精确定位每一个利润环节和挖掘潜在利益协调处理价值链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资金为主要导向,主要运用实物期权股价模型和竞争态势矩阵分析两种决策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通过对资金投入方向的明确和降低净现金流动的潜在风险来增强企业在横向价值链上的长久竞争力。以上这些决策方法都应该被贯穿于企业决策的每一个阶段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定量分析的客观依据。但是由于决策方法本身具有的客观局限性,本文所探讨的一系列方法依旧存在相应的不足,具体问题的探讨也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但是本人坚信随着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以及相关科研理论也会随着进一步深入提高,管理会计的决策方法也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进化。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客观分析,从企业内部着手进行关键环节的研究和探讨,了解管理会计的方法。通过全面的、多方面的分析对于客户与供应商之间,企业横向、纵向以及内部之间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找到一条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利益最大化,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降低境资金运转的风险,进而增强企业的长久竞争力。此外,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对于价值链在管理会计中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收效,但是其发展空间仍然巨大,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但只要运用科学的依据和手段不断探究,重视对定性、定量以及价值链方法的研究,我们就能摸索出一条更有助于企业发展强大的路径。

作者:辛姗明单位:建设银行唐山分行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新形势财务管理会计论文

1两者之间的概念和联系

1.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是指全面系统的对企业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外部与企业有着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或者有关政府部门,为他们提供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等信息为目标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部门,通过一系列的会计程序,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对财务会计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使得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并作出决策的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是以创造价值和维护价值为目标,是企业战略和业务以及财务一体化的最有效的工具。

1.2两者之间的联系

(1)研究对象一致。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侧重于对事物的预测,而财务会计则是对已发事件的客观反映,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中针对的都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两者都是加工、整理企业经济信息,提供给需求者。

(2)两者信息资源的同源性。会计的本质是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系统便于决策,虽然两者提供的经济信息不同,但两者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都是来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信息,只是对信息的利用方式不同。

1.3两者之间的区别

(1)信息特征不同。财务会计的目的就是对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并且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以及真实性,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计量和确认,最终向相关需求人员传递企业过去的经营信息。而管理会计没有这些制度上的影响,灵活选择管理方式,没有时间、格式或者一些既定的标准限制,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会计信息。

(2)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不同。会计工作的根本因素就是会计人员,财务会计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也要求对会计中的报表内容和资料有掌握能力。同时财务会计对信息的处理也有专门的规范,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操作、熟悉流程和具备一定的业务处理能力。而管理会计不仅要求在财务会计等条件的基础上,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时也需要运用到统计学、运筹学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能力,能够灵机地运用会计信息,因此企业对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相对比较高。

2新形势下,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策略分析

2.1提高企业对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意识虽然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强,但不可否认,部分企业对于会计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认为会计就是简单的对公司业务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对于会计的职能紧紧停留在核算和监督范围内,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新形势下,提高是对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意识。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或者聘用专业化的人员。企业对于会计的定位只是经济的记录者,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只是熟悉规章制度,处理好经济业务,这样的信息记录者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起不到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员工的培训,或者聘用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员。

2.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的融合要循序渐进企业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特征与职能要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使两者的融合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共识,从而发挥出融合后的作用。我国许多企业普遍存在在管理会计上应用不足的现象,因此,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实现企业会计系统完整整合。由于我国企业对财务会计的观点和方式根深蒂固,以及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等原因,使得两者的融合必须循序渐进,首先建立完善的会计体系,然后才是两者体系齐头并进。

2.3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财务会计行为是有专门的会计准则规定,而且我国对财务会计也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制度,对于日常的信息核算、对外信息披露都比较完善,然而对于管理会计方面暂时还没有比较完善有效的体制。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来明确管理会计的权限和职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模型建立起管理会计制度,为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经营决策信息。

2.4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具有相同的数据同源性,因此,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合并原始信息。这就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根据需求结合两者的数据,分类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使所有数据都包含在信息目录中。第二,给生成的信息目录建立起数据库以及数据管理系统,更加方便的获取企业经营信息。

3结语

新形势下,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必然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提高对两者融合的意识,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循序渐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紧张下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长峰单位:茌平县杜郎口镇财政所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发展应用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的起源发展

管理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当时最先发展的就是成本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是为了适应铁路、纺织、钢铁业等企业的发展,满足企业管理内部而产生的。企业生产过程需要进行具体的衡量,企业也对管理的要求逐渐的提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要求。而到了19世纪中期,大的社会环境对成本会计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铁路行业的出现与发展,铁路公司逐渐产生了一种更为新颖的会计管理技术,这种新型的管理技术方法能够控制成本、规划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在中国市场,管理会计并没有占据很大的市场,虽然管理会计自西方引进的时间长达二三十年,但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重视,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受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全球经济的发展下我国经济也在迅速发展着,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提高,而我国一直侧重于对财务会计的研究,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加入WTO已有十几年之久,我们不能让管理会计停滞不前,需要不断地想出各种发展策略,真正的重视管理会计的地位,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增强,社会对产品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也愈发的迫切,管理会计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管理会计的创新管理会计的发展

已经具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管理会计有许多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必须对管理会计进行创新,加大创新的力度,仅仅滞留在当前的局面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合理卓越的创新,势必会被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所淘汰。而管理会计的创新涉及多个方面:

1.首先要创新的就是管理会计的观念,追本溯源,要发展管理会计必须从转变观念开始我们先从管理会计的定义的变迁来分析。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管理会计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和观念,处理历史和未来的经济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方案,并协助管理部门达到其经济目标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而在1981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为管理会计所下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一个对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汇总、分析、编制、解释和传递的过程,这些加工过的信息在管理中被用于内部的计划、评价和控制,并保证合理的、负责的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以上两种定义旨在表面管理会计是一种及时和方法。1986年对管理会计的定义又有所改变,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展示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这是管理会计的广义的定义。企业精神和经营信条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会对员工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创新。

2.管理会计的创新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还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拓展企业维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对成本进行控制和规划,如何才能使得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成本管理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要求企业合理利用各种可调动的资源,进行新型创新设计。另外在经济分析中,要注重研究会影响到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内容,不要陷入“纸上谈兵”的僵硬局面。社会是人的社会,经济也是由人所创造,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对人文管理的创新不能终止,这是为企业注入活力的途径之一。

三、管理会计的应用

柯金斯先生说过“管理会计有120多种用途,所以,它其实能够帮助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部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企业各个部门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运作中的机器,管理会计就是这个机器中的齿轮,只有齿轮健康运行,企业才能高效运转。针对我国管理会计应用领域中的问题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我国今后的发展作进一步的思考。国外大中型企业中管理会计已经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而在我国要面临的阻力还很多。当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规范的体系,学术界中对这一领域也缺乏关注度,研究领域都集中到了财务会计方向,导致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有限。

四、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景

管理会计的本质就是成本管理,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分解后的两个学科的内容,而目前大家通常把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模糊了。管理会计将面对以下几种情况:

1.管理会计将进一步融入企业财务系统由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特点,起身也是相对较高,所以它在金融部门的财务系统可以有更好地发挥空间,金融企业加强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管理会计可以让高层管理落到实处。

2.管理会计的计算机应用加大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企业面临着很多信息上的问题。包括企业内部的运转以及外部的竞争。如果不做深入及时的了解,不利用计算机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整理资料就会导致企业信息的碎片化。计算机技术无论是在提供信息方面还是整理数据方面都为管理会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管理会计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发展市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管理的问题,管理会计在今后企业的应用中会更加广泛。

作者:张璐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医院管理会计论文

一、医院管理会计的构建

(一)管理意识的准备

医院的领导要支持并参加医院管理会计的构建,这是顺利推进医院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医院的领导以及管理人员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才能加强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能让管理会计得以有效推广,在医院被普遍应用。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医院的领导进行培训,培养医院领导的管理会计能力。

(二)组织机构及人员的准备

在医院的内部建立和财务会计部门相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任务,配备专业会计人员,这些专业的会计人员可以是熟悉医疗卫生业务的人员,也可以是具有管理会计业务能力的会计人员。这样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准备,可以方便医院在具体的决策与控制中能更加精确。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作用

医院管理会计利用组织与评价等手段,帮助了医院运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医院的服务于发展目标,制定一系列的计划,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并且通过比较以及评价,找出医院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医院能够更好的发展。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有助于促进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能够在完成财务会计的各项功能基础上,核算并衡量出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制定出医院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收益率与平均床位周转率等等,为医院进行准确判断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借助变动成本计算,医院还可以对盈亏平衡进行分析,对边际贡献法加以定量分析,做好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实现医院科学规划和控制经营活动,充分的利用医院的机器设备。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有助于医院内部的经营决策,现代的医疗服务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为了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掉,医院的领导需要构建完整的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它不仅仅可以提供出财务核算的内容,还能为医院的经营与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依照财务会计所提供的历史成本以及实际业务量的数据,可以进行特定的计量与分析;依照成本份额与同业务量的比较,把全部的成本划分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用来揭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建立起特定的数学模型,为开展成本预测以及制定短期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地依据,为编制经营预算提供重要的决策数据。从而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当中的实力。

三、医院管理会计创新

医院财务的发展要靠创新管理会计去实现,创新医院的管理会计理论也是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未来的医院管理会计发展中,要解决怎么样把管理会计的研究和财务会计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怎么样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化背景出发,充分地利用医院的财务数据,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解决我国医院在服务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此看来,我国医院不仅仅要从技术创新上,还要从医院管理会计体系上不断的创新。

四、结束语

总言而之,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参与和决策的作用。医院管理会计体系为医院的服务与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各个医院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应用,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经验教训,让管理会计在医院的服务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只有建立起具有医院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才能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创新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医院服务与发展体系,使医院的服务与发展更加科学、高效。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是对医院管理会计学这一学科内容总的理论概括。随着中国医院不断进行改革与实践,医院管理会计的建设与发展也在进步,医院管理会计学将会在基础性管理会计之上,逐渐诞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医院管理会计学。

作者:董炳为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医院管理会计论文

一、医院管理会计应用

(一)管理会计思维一:解析过去

通过筛选对象、汇总样本、分析绘图,对陕南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劳动性医疗收入进行结构比率剖析。我们发现,医护劳动性收入占比过低,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按照会计交易相配比的原则,人员经费支出比率自然也就高不了,医护劳动价值补偿亏损、医护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的问题就不难想象,至于与国际趋同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就更难了。真正想要医务人员受鼓舞,切实参与到医改的进程中去,就得重视医护劳动价值创造,提高医护劳动收入的比重。三家医院平均每百元收入中医护劳动价值收入只有18.67元,即18.67%,与均值24.97%的人员经费支出率相比,相差6.3%,如果不提高医护人员价值收入,这种医护劳动价值补偿“剪刀差”现象就无法避免。从劳动报酬上看,这种现象也是影响医护薪酬机制构建的重要因素。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要想让职工分享医院发展成果,逐步提升薪酬待遇,就应重视目前过低的劳动价值问题,提高医护劳动价值收入占比,缩小乃至扭转目前正在扩大的“剪刀差”。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医疗卫生行业的薪酬应该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但通过对历史数据精算发现,陕南三市中心医院职工年均收入还达不到社平工资的2倍。对医院劳动价值补偿的预测,我们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层面考量,树立“大财务”观念,走精益化价值创造道路。宏观上,就要跟进国家、省市医改动向,把握大政方针、政策导向。公立医院自负盈亏模式,顺加15%差价的经济补偿方式,让其对药品加成的依赖越来越强。自2009年以来,目前以药补医的机制尚未有效破除,科学的补偿机制也尚未建立。当然,医护劳动价值补偿问题就未能完全解决。中观上,就是要站在医院层面,熟知医院功能定位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用管理的眼光看待发展。医护劳动价值补偿亏损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医院的趋利行为,通过提高检查、化验等收入进行创收弥补。微观上,就是深入会计层面,依赖并不局限于财会数据及分析。管理会计要求财务与医疗业务实现最大的融合,结合医院历史数据信息,测算医院补偿亏损与其收入、人员经费支出率之间的关系。要想改变这种剪刀差现象,就得客观地看待医护劳动价值过低现象,进行正确的决策,改变管理的现状。面对医院劳动价值补偿缺口逐年增大的现状,医院要改变以往重数量、比规模,粗放式管理的弊端,运用成本数据与医院发展的总体规划、战略目标、管理需求、业务流程等结合起来,从管理会计的角度考虑问题,实现财务与业务的高度结合,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减少资源消耗、释放发展红利,为决策提供依据。结合成本决策法理论,在研究医护劳动价值补偿问题上,财务人员要打破传统思维,进行多维度思考,不能就成本论成本、也不能单纯地把成本信息按照财务分析的形式简单呈现出来,要通过成本信息帮助和支持医院未来的管理决策,提高决策会计的价值,从而优化医院的经济运行效率。具体来讲,就要优化支出结构,有升有降,控制物耗支出比率,杜绝浪费支出。在决策上,不能因体制上的价值补偿问题,忽略医护人员要求薪酬待遇增长的合理需求。医院要根据近3-5年的工资增长情况,扣除CPI的增长因素,确定下年度薪酬增长目标计划。下面我们选取三家医院中的某一家作为样本与陕西省社会平均工资进行对比。通过对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样本医院的职工工资增长率还不到9%,低于陕西社平工资的增幅速度。看来单方面考虑劳动价值补偿亏损,忽略对人员经费支出比率的考量,只会阻碍工资薪金正常增长机制的形成。目前,三家医院靠药品加成收入还能弥补部分医疗劳动价值补偿亏损,但随着国家医改的持续深入,这部分是肯定要被取消的。综合考虑,对待医护劳动价值补偿亏损问题,要形成外靠医改政策配套、内靠医院挖掘潜力的一致决策。

(二)管理会计思维四:绩效管控当下医改政策

对城市公立医院的影响在逐步加大,医院劳动技术价值未能合理体现,我们期待国家充分重视医护劳动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但重要的是,公立医院应从自身管理和医疗运营中反映出的问题,结合管理会计方法工具,用会计的视觉,透视管理的问题,重视医护劳动价值,提升医护薪酬水平。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管控。第一,讲服务数量规模绝不能忽视服务质量效率。公立医院要实现年平均门诊人次诊疗费用和平均住院人次诊疗费用增长幅度,必须低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增长指数,仿照管理会计成本计算的方法,对次均费用实行定期监测、时时控制。第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缩减日常运行经费支出,加强对药品、卫材全过程管理,降低物耗支出。全面预算精细化管理着眼于宏观,落实于微观。在提高人员经费支出比率的同时,要通过预算控制实施成本控制降低医院日常公用运行费用的开支,加强对药品、卫材从预算采购、入库、领用、记账等全环节的管控,把结余节约的资金用于职工待遇的提高。第三,实行业绩计量,运用KPI绩效考核或平衡计分卡工具进行绩效考核。KPI是指关键绩效指标,可以选取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支出比率、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等收支结构指标进行成本监测控制。运用平衡计分卡从医院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医院发展对医护劳动价值赋予高权重,促使降低药品、检查等收入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第四,医院发展要考虑机会成本因素,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响应医改政策,实行人才下沉、资源下沉,通过医疗联合体或托管方式将优势人才技术下沉到县镇,在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同时,也可弥补医护劳动价值补偿不足、医护待遇低的问题。

(三)管理会计思维五:价值创造

通过管理会计实践案例,运用成本计算、预算管理、医疗业绩计量、机会成本考量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进行激励控制,正确看待医护人员劳动价值补偿不足问题,通过深层次挖掘医院管理会计价值创造潜力,实施绩效管控措施,量化提升医护待遇,激发医护劳动价值创造的活力。

二、结语

在研究陕南三市中心医院医护劳动价值时,不止局限于部分数据指标的简单呈现上,还要善于运用管理会计的思维进行历史、现在和未来情况的研究。实现会计与医疗业务的高度融合,用管理会计的引导决策,激发医护劳动价值创造的活力。

作者:刘丹 单位:商洛市中心医院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石油石化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研发支出对石油石化企业的意义及作用

石油石化企业对科技具有极强的依赖性,企业中科学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其市场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石油公司往往都具有先进的领先技术,并借助技术的优势实现企业在石化产品的工艺、装配、商标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技术垄断。所以说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要想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强化科技水平。石油企业要想提高科技水平就要不断通过科技研发,这也就需要加大支出投入才能实现,由此可见研发对于石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起到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二、石油石化企业研发支出的界定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活动主要包括企业在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炼化等环节中为取得包括地理探测、油田开发、测井、钻井以及炼化等方面的科技知识,从而开展的具有计划性与创造性的调研工作;石油石化行业开发活动是指企业在投入使用以及商业生产之前,将包括地理探测、油田开发、测井、钻井以及炼化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应用于新设备、系统、工艺以及产品的开发与改进活动;石油石化行业的研发支出指的是将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资金根据合理标准进行计入的包括科研项目支出和科研机构费用的所有支出资金。研发包括研究和开发,虽然这两者同属于研发活动,但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分,同时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可以说是基础,是开发的前提,而开发优势研究的方向,所以将其归为一个整体。

三、基于管理会计角度的石油石化企业的研发支出分析

(一)出发点与理论根据

根据当前财务报告体系模式,企业的成本核算是要根据会计准则与相关制度作为核算导向。目前对于石油石化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并不唯一,本文接下来要分析的作业成本法是以管理会计角度为出发点,以企业内部决策与成本管理作为处理方向,这种意在服务于内部管理的模式并不会受到来自外部的会计制度所影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核心就是成本计算,而这其中的作业指的是企业为取得一定量的产品所消耗的材料、人力以及技术等集合体。作业就是以操作人员为主体,通过资源消耗开展的工作。

(二)基本原理与具体操作

1、研发支出成本化的基本原理分析

因石油石化行业的主要研究和开发活动均是针对某个项目而开展的,不同的项目所要实现的研发目标及成本都不相同,那么所需要的研发支出也就应当具备符合该项目的专门计划。当确定新型研发项目之后,需要先由专家针对当前以及未来前景进行分析及预测。根据预测制定计划,以作业成本法作为支出分配原理。本文探讨的作业成本法其应用原理,就是利用成本计算作为成本化的核心与基础。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研发成功能,那么将其成本化时就应当把研发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科学分配到相应的研发项目中,使研发支出能够分摊至研发产品,如油气及炼化产品的成本上,这样也使企业内部管理层可以更为准确地掌握产品实际成本,以便于提高企业的油气及炼化等研发产品的成本管理实效。但毕竟不是任何一项研发项目都必然会取得成功,如果研发未达到目标,没有研发出预期的合格产品,那么支出成本化则不适宜此类情况,对于这种未成功的研究项目,则应当将其费用化处理。

2、操作的主要步骤分析

首先将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费用进行统计,这些费用包括研发人员的薪资、奖金、差旅费、绘图费、试验费、劳保费、折旧费、水电费、培训费、样机制造费、检验费等多项内容。将以上统计出来的支出分配至作业(项目)中,在进行分配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类情况:一是可直接归入研发项目资源耗用的资源:因石油企业的研发通常是针对某一项目所开展的,而项目的资源费用应当是事先做好了严格预算的,这些资源属于项目专用款项,所以一旦消耗了此类费用,就应当直接统计并分配到项目中。另一种为不可直接归入作业或项目中的资源消耗:如办公费、办公楼折旧费、协管兼职人员工资、低价值易耗品费、办公楼折旧费以及水电费等。此类费用因不能马上确定作业归属,应将此类资源好用根据研发流程进行分配。

3、通过作业成本法将作业成本分配至油气、炼化等产品的成本上,利用上述各类资源的动因可把各类费用分配至各项作业中

如此一来,在每个期末不同的作业中心都将累积一定费用。最终根据作业成本法原理,将这些费用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去。总之,利用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为了服务企业内部决策和管理的目的,使石油石化企业研发支出通过分摊到研发支出的最终服务的产品(油气和炼化产品)成本中去。从而有利于石油石化企业内部管理层更好的了解产品的真实成本,以便提高企业油气产品和炼化产品的成本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的石油石化行业的企业研发支出主要从管理会计角度出发的,从这一视角展开分析主要是为了促进内部决策与管理的优化,因此并不会受到来自外部的会计相关法规的影响。总而言之,石油石化行业进行研发支出财务处理时,可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还可借助信息科技,开发高效的财会软件,利用专业软件根据一份研发支出基础数据自动生成两份报告数据,分别服务于内部决策以及对外公布,也可以此促进研发支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兼容,通过此种方式进一步规范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作者:李小伟 单位:新疆独山子石化公司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企业实务发展下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实务的特点

1.管理会计实务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传统的会计工作一般是由会计工作人员采取检核、计算、记录和报告的方法步骤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的工作,最后得出可以帮助利用者决策和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资料,这些工作绝大多数是由会计工作人员人工完成的,所以,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财务数据的日常处理不仅会消耗会计工作人员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还不理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科技飞速发展起来,且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会计工作的数据处理。目前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电子计算机新技术也在进一步完善,利用它可以完成从数据凭证到报表的所有处理过程,这样不仅使得数据采集能够通过网络化以非常快的速度获取,解放了会计工作人员,节省了人力和数据核算的时间,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会计工作人员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其它的职能里去。此外,利用计算机使得会计数据处理过程中人工对数据结果的干预大大降低,其精度大大提高。

2.管理会计实务的重要性提高

管理会计实务的具体任务从以前的外编送报表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变为对外加强管理。以前会计实务主要是核算企业的财务支出,反馈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投资等行为提供参考依据,现在逐渐转为财务预算、财务支出控制以及财务支出核算并行,把提供和运用财务数据结合起来。会计实务开始干预企业的生产、推动经营并且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其重要性显著提高,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计实务的地位和作用增强。

3.管理会计实务方法趋于科学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的管理会计实务的方法不断涌现,比如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以及弹性预算法等。这些新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为了满足财务数据分析、财务预算和企业的重大决策等方面的需求,管理会计实务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决策方式,比如充分运用工科数学分析、交通运筹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

二、管理会计实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实务的管理存在缺陷

现阶段,绝大部分现代企业的会计部门还是直接由企业的管理层直接进行管理,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置会计相关的经济部门来专门负责监督和管理会计方面的工作,非专业的管理层来管理专业会计实务人员会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时畏手畏脚,这样的工作环境会对会计工作价值的最大化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会计实务除了在企业内部受制于企业的管理层还必需在企业外部听命于地方政府,尽管会计行业的法律制度很健全,也避免不了有些人专钻监查部门的缺漏,为了眼前的利益去做假账的现象。这样很不利于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也不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

2.管理会计实务人员专业素质整体偏低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扩展到了各个方面,经营范围也不断向国际化发展。这些变化在一定成都市提高了会计实务人员的专业度,我国实行持证上岗的规定也已经有很多年,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既没有会计上岗证也没有相应学历的会计实务人员,一般情况下,这些工作人员对于宏观的经济政策以及会计专业知识都缺乏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在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如此快速的今天,会计行业的电子化与科技化也不断发展起来,那部分知识水平比较低的工作人员就很难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这导致很难保证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肃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会计实务的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在财务的根本上出现漏洞。除此之外,部分会计实务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比较低,出现了借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的现象,无视法律法规的规定,成为企业和国家的害虫,严重阻碍企业有序的发展以及我国财会改革的健康发展。

3.对管理会计实务的认识存在错误

管理会计实务在每个企业中作用都是非常关键的,会计的任务不仅仅要使得企业的投入最小化,能够减小企业的支出,对企业内部负责,还必需要对社会、对政府、对法律负责。但是,在当前却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只重视企业效益而轻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企业对管理会计实务人员进行表彰时,评价的标准一般是为了企业的收益增加增长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在企业的创收和财务水平提升中表现突出等,但很少会有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这些评价使得会计人员在潜意识里就偏重了企业利益,往往很难顶住利益的驱使去做假账。在这种环境下,对于管理会计实务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的实现便变得困难重重,这更不利于企业甚至社会有序健康地发展。

三、关于管理会计实务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对策

1.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的重视程度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管理层已经和以前只在文件上签字盖章的情况不同了,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领导企业向着前方发展的能力,作为企业的领航者,使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管理人员不仅应该有经济和会计的相关专业知识,还应该对会计实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的财务总监应该参加企业中重大财务活动的决策,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资金更有效的结合,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一项经济活动时,应该和企业中的会计实务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只有对企业的资源和财务有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只有保证信息的正确性,依据企业的会计实务信息不断地修正经济运营方案,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

2.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的改革

企业的会计实务人员应该勤于学习并乐于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会计实务的管理以及会计科技化等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政府应该引导并且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会计科技化事业,使得管理会计实务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发展下去。总之,企业应该积极地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和气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实务管理体制。

3.提高会计实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实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怎样,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对会计工作改革的顺利开展。企业对会计实务人员的选拔应该严格把关,制订相关的选拔制度。众所周知,美国的“安然”,中国的“琼民源”和“银广夏”等会计造假事件都和会计实务人员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脱离不了关系,所以,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提倡会计实务的职业道德,并确立法律法规来强化约束企业会计实务,帮助企业加强会计实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企业的日常会计工作引导和培育会计实务的职业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职业道德行为。此外,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相关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要求会计实务人员能够紧跟企业改革与技术改革的步伐,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加强后续的教育,提高会计工作实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4.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的认知

企业应该让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管理会计实务的每个环节都有所认识和了解,这样不仅对企业会计文化体系的建成有帮助,还可以将会计实务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加强各部门与会计部门的配合,促进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

四、结语

现代企业中的管理会计实务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的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管理会计实务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新科技也不断地应用其中。管理会计实务任务的变化、工作方法的改进都表示其正在走向新的阶段。针对会计实务中管理存在缺陷、人员素质偏低以及认识错误等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比如加强管理,推进改革,提高专业素质以及加强对会计实务的认知,做到这些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顺利。

作者:刘佳 单位:贵州水投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