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管理类论文

时间:2022-05-04 09:47:56

导语:在企业管理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管理类论文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类词汇标准化翻译研究

摘要:在企业迈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外语语言的错用、乱用现象。特别是管理词汇看似简单,实则使用灵活多变,出错几率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某能源企业为例,从企业层面查找管理词汇在翻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分析企业实际需求、坚持尊重原作和贴近实意的翻译原则,实现管理类词汇翻译标准化,并推广应用,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助推国际化进程。

关键要:管理类词汇;标准化;翻译;应用;形象

随着能源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与国际化公司的差异也随着国际项目的深入合作日趋清晰。特别是管理国际化仍有较大差距,员工外语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管理词汇不同于专业技术词汇,其应用面广、近义词多、使用频率高,语言的表达方式也较为灵活,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出错的几率就更高,影响也就更广。国际化发展战略离不开语言的支撑,能源企业需要严肃查找管理类英语在使用时的问题,从企业层面编制对照手册,力求规范和统一,使员工可以借助外部工具准确、方便地查找和使用,减少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率,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员工英语水平,于细节处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一、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入查找管理类词汇翻译问题

(一)日常管理词汇特点

与译词较为固定的专业技术词汇相比,管理类词汇较为常见,大多数有英语语言基础的人都可以掌握一二,但其应用面广、近义词多、使用频率高,语言的表达方式也较为灵活。例如,工会可译为TradeUnion或LaborUnion;总经理可译为president或GeneralManager;判决可译为verdict、judgement、sentence,这三个单词具体使用背景不同。这些管理类词汇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对话、信函、管理文件、技术文件中,出现错误的几率也较高。

(二)常见问题分析

正是由于管理词汇的以上特点,员工更容易忽视其翻译运用,特别是难以分辨相近词汇的本质区别,常常生搬硬套。通过对能源企业外宣网站、宣传册、展示厅、国际项目文件、人员名片等文字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将问题大致归纳为三大类:1、见字译字。主要出现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单词或词句,例如:将主任工程师翻译成DirectorEngineer,将一级建造师翻译成ClassIConstructionEngineer。这类“中国式”的翻译,脱离了英语的实际表达习惯,容易造成外国人理解偏差或产生疑惑,特别是在合同中容易引起歧义。2、用语不统一。主要出现在有多种翻译方式的单词或词句,从字面意思看每种翻译都可以正确表达出原意,也就造成了不同的人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例如,某企业内,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被翻译成“ThirdWest-EastNaturalGasTransmissionProject”、“ThirdWest-EastGasPipelineProject”、“LineIIIofWesttoEastNaturalGasPipelineProject”等5种以上英文表述。3、偏离原意。此类问题亦可以理解为见字译字翻译造成的翻译错误,但翻译后的英文恰巧有对应的其它解释,造成译文完全偏离原意。例如,downpayment(首付款)与advancepayment(预付款)的区别;highway(公路)与expressway(高速公路)的区别;titledeed(所有权证书,尤指地契)与landcontract(土地契约)的区别。此外,大部分职业资格、项目管理词汇已有固定的英文译词,可以简单地通过网络或字典核实,但员工在提交投标项目的个人简历时,经常出现不同人对同一职业资格采用了不同的译文,而且在不同投标项目中反复出现此类现象。这不仅向外界展示了个人的工作态度,更说明了企业管理标准化缺失,精细化水平不够,缺乏对员工个人的适当指导。

二、以扎实的工作方法,规范管理类词汇翻译

(一)打破沟通障碍,建立协同机制

管理类词汇面向全员,在各部门间通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本部门员工更加熟悉本业务内的英语词汇,其它部门由于使用频率相对较少,障碍就较多,且部门间若不能实现共享,非主管业务部门人员查找起来也较为费力。因此,企业需要指定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打破壁垒,相互配合、相互校对,列出翻译依据和难点,不定期进行沟通讨论。初稿确定后,在全院范围内征求意见,才能最终形成全面、规范、实用的管理类词汇标准化对照手册。

(二)做好需求分析,符合实际需要

任何一种产品研发或工作部署,首先要做好需求分析才能使最终成果服务于实践,管理类词汇标准化亦是如此。主办部门必须首先明晰各业务板块的翻译需求,选取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易出错的管理词汇首批纳入标准化词汇库,以尽快适应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后期再根据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完成调查摸底后,再对要完成的标准化成果进行策划,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分布实施。

(三)反复核实查找,确保翻译正确性

负责词汇翻译的员工必须责任心强、有语言专长和实践经验,既要收集或参考大量国内外公司英文资料,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官方用语,还要熟悉本企业所使用的管理词汇背后的含义,才能确保翻译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坚持尊重原作、贴近实意的原则。例如,各种机构认定的职业资格对“注册”这个词的翻译主要有两种:certified或registered,译者照搬即可,没有必要再统一成相同的英文单词,这就是尊重原作原则。此外,相同中文职位在不同公司的翻译也可能不同。例如,某技术专业负责人,在国外公司可以见到“Lead+专业+Engineer”或“专业+leader”等几种翻译,这时候译者就要分析国外公司此职位的职责和属性与本企业是否一致。如若一致,只是不同国家的表达习惯不同且均在国际上较为通用,那么两种译法原则上均可采用。再如,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资格名称“勘察设计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官方译文是:RegisteredPetroleumExploration&DesignEngineer。但某企业只涉及石油天然气行业里的油气储运业务,其员工也仅是这一领域的工程师,不可能是exploration一词在行业里所表达的勘探专业的工程师。因此,译者可根据企业实际,将该词对应替换为与自身业务更为契合的survey一词,以免引起误解,这就是贴近实意的原则。

三、以实用为目标,推广标准化成果应用

管理类词汇标准化若要得到较好推广,必须具备高实用性特点,而实用性除内容贴合实际需求外,结构必须清晰合理,查找要快捷便利,即员工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因此,在手册设计上,需尽量考虑查询需求,进行分类和排序,中英文对照简洁明了。除纸介质外,辅助word、excel、电子书等软件,便于自主筛选和查找。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办公管理平台进行,在员工中宣贯和推广,实现知识共享。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随时征集全员意见和建议以及下一步增译需求,实现持续完善。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员工都可以直接对照使用,既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提高语言正确率,还可以自然而然积累,转化成自身语言能力,提升外语应用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类词汇翻译标准化有助于提升管理国际化水平,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企业应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查找翻译中的问题,建立协同机制,找准需求,坚持实用原则,规范管理类词汇的翻译和使用,于细节处支撑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作者:井志娟 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校企协同是提升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研究生需要在培养目标、导师队伍、教学内容、质量评价等方面改革探索。

关键词: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协同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分化,企业间智力竞争日益加剧,使得企业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目前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质量尚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这集中表现为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弱,不能满足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特殊需求,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不足。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当前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不适应现实需要导致的。

1校企协同是最佳选择

企业管理类专业应用性强,培养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思维的习惯,提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应用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但是,企业管理类专业不同于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在校内实验室里完全完成。企业管理类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人”,不是“物”,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以培养。学生只有到具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去,与人交流、沟通才能发现问题,来自社会活动、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管理难题往往能刺激学生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可以为企业管理类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生产实际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管理实践素材。但是,创新实践基地只能为学生提供短期的实习机会,浅层次的交流,学生在基地期间未必能遇到管理难题,即使遇到了,也未必能有充足的时间,未必有机会深入参与到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另外,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也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应用和提升,创新实践基地还不能为导师队伍提供这个平台。因此,创新实践基地对培养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毫无疑问,然而,它还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需要。要有效提升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为师生提供一个能长期、稳定、深度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平台。校企协同是最佳的选择。目前,发达国家高校企业管理类专业多数采取了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如哈佛大学、伦敦大学、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校企协同使高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和企业相互结合,促进生产、管理、科研、教学有机结合、校企资源共享,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实现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标。

2校企协同机制分析

2.1校企协同共生体

所谓校企协同共生体,是指在政府主导塑造的外部环境中,企业与高校之间以契约关系结成某种组织形式,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物质、文化、技术、人才、信息等交流,依据彼此的异质资源相结合达到互惠共生的目的。稳定的校企协作共生体,是校企协同不断进化发展的组织保障。一个特定的校企协同共生体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域内,受到法律、政策、经济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质量的决定因素是政府。两个共生单元形成共生体的必要条件是质参量相兼容。高校和企业是独立的共生单元,某高校与某企业要结合成共生体的必备条件是,企业单元为高校单元提供的实践场所及设施、实习岗位、技术指导、师资培训等质参量至少有一个要满足与之共生的高校单元的需求;同时,高校单元为企业单元提供的人力、项目攻关、管理咨询、职员培训等质参量至少有一个要满足与之共生的企业单元的需求[2]。

2.2协同伙伴企业的选择

企业管理类专业设置有较强的应用性、专业性、行业性,协同企业的选择最好是区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较好、企业文化先进、生产生活条件适宜。但是,从上述共生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可以看出,在众多的企业中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不仅仅取决于高校的意愿,更取决于高校的能力。教学科研水平层次低的高校很难与行业地位高的企业形成共生体。高校科研教学水平决定了与之协同的企业水平的上限。另外,企业提供的实践场所、实践环境、实习岗位、技术指导、管理人员素养是企业单元的主导性质参量,这是高校研究生最关注的,学生对此不满意,协同关系也难以维系。因此,学生的期望值决定了协同伙伴企业水平的下限。对于科研教学水平一般的高校其选择区间是有限的。为了拓展协同企业的选择区间,高校应该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实力。科研方面以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当地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解决当地企业遇到的难题。教学方面,课程内容设置不仅国际化,还要地方化;既要有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时,还要立足于服务当地企业,把国际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运化到当地企业的发展需要中,把国际化与地方化融为一体。人才培养方面,要面向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特殊需求。降低学生的部分诉求也是扩展协同企业范围的一条途径。企业接受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在岗实习并不能减少企业人力成本,学生在岗创造的价值难以弥补企业支出。因为,一是高层次管理人才需求没有淡旺季之分,不存在旺季接受在岗实习减少人力成本问题;二是目前高校培养的企业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不能直接上岗胜任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三是企业接受企业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岗实习,不仅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为其指导,给正常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冲击,从而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而且企业还要为在岗实习学生发放薪酬,工科学生实习期间的价值能当下显现。降低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薪金报酬,从而谋求较高层次或较多企业选择机会不失为一良策。

2.3协同环境优化与动力营造

共生过程中产生新能量是共生的重要本质特征之一[3],共生体的新能量是指共生体的净增能量。在校企协同共生体中,高校新能量的增加表现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提升、导师队伍水平的提高、科研项目数量增加、教学条件优化、社会认可度美誉度提高等。协同共生企业新能量的增加体现在成本下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改善与优化、员工素养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谋求新能量的增加是校企协同共生的动力,新增能量少校企协同就缺乏动力。从当前实践情况看,企业与企业管理类专业合作从高校一方获取的新增量有限,表现为企业动力不足。共生单元的新增能量不仅来自共生伙伴,也可以来自共生环境,良好的共生环境可以有力促进共生体正向进化发育。校企协同共生体所处的环境是国家政策、教育文化、教育制度、区域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等,这个环境的培育者主要是政府。政府可以直接制定有关校企协同的政策、制度,还可以引导塑造有关教育合作的文化氛围。在企业参与校企协同动力缺乏时,政府就应该优化共生环境让企业获得新增能量,从而产生校企协同动力。从发达国家校企协同的经历来看,校企协同都是政府主导的。政府优化共生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专项拨款、投资、制定法律法规,出台优惠政策、购买相关成果等。优化共生环境的手段见效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难有的易,从易、快着手最为现实。小环境的优化要比整体大环境的改善要快、易,地方高校要积极呼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当地政府优化本地校企协同共生环境。从优化共生环境的方式看,改变区域内教育文化氛围相对速效,譬如教育部门可以联合宣传、工商等相关部门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协同作为参评优秀企业的先决条件,使得积极参与校企协同的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同时也唤起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荣誉,于是企业就得到了激励。

3校企协同策略

3.1培养目标要有指向

企业管理类专业主要研究赢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它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企业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具有国际化视野及思维、跨学科知识结构、前沿理论知识;同时,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本土文化、符合企业发展需求;更要具备综合性实践能力、发展性创新能力。既为博士教育输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灵活运用专业理论能力的高质量生源;也为社会和企业培育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综合实践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3.2教学内容要拓展

企业方面要参与到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要具有前沿性、,研究性、丰富性。一是专业课程要突出前沿性、国际性,强化案例分析、探索研究和团队学习;二是强调本土化,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经济政策和最新的企业管理研究成果,关注地方经济发展,行业特点,企业需求,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同时,将合作企业的典型管理实践素材搬进课堂,将本地企业管理案例引入课程;三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加跨学科的课程,尤其是与行为学、应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融汇,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延展学生思维宽度,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集成能力。

3.3质量评价要多元

在校企协同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模式中,评价主体由过去的高校,应改变为合作主体、环境营造者、培育对象、人才接受单位等。对校企协同培养的人才质量评价应该由用人才接受单位、学生、合作企业、高校、政府、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评价内容也不仅仅注重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更应该重视人才职业素养、工作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管理需要、是否具备解决企业管理难题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等。评价方法除过去的笔试外,还应该增加面试、案例处理、项目管理、工作业绩考评等方式。

作者:杜岩 王鹏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类档案归档问题探究

摘要:制定规范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是顺利高效开展档案工作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国家对此项工作日益重视,陆续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和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本文对企业管理类档案归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梳理企业管理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和划定保管期限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管理类档案 问题 归档范围 梳理

企业管理类档案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等各类管理活动的档案,是企业各项业务、生产和管理活动等正常运转的支撑平台。企业的各项业务决策需要以它为支持,企业利益的维护也需要它作为证据支撑,其对企业的作用是重大且无可替代的[1]。

制定规范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是管理类档案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旨在使所保存的档案既能反映企业主要职能活动,维护其历史面貌,又便于保管和利用。归档范围确定了哪些文件材料应转化为档案,即归档鉴定,保管期限确定了档案鉴定销毁与否的年限,即到期鉴定。

一、管理类档案归档存在的一些问题

管理类档案归档范围涵盖不全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且主要集中在“重红头文件,轻非红头文件”、“重结论性文件,轻过程性文件”。企业管理类档案最初基本上仅局限于红头文件,很大一部分日常管理中形成的重要文件如领导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会议纪要、重要的专题调查材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统计报表、大事记等被忽略归档[2],还有一些因新增职能所产生的文件一直未予归档。上述种种情况造成公司管理类档案分类较多而散,归档工作被动而不全面。

因此,遵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规定,对企业管理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全面规范的梳理,维护企业管理类档案资源的完整、准确和系统势在必行。

二、编制依据

2009年11月2日,为规范企业档案工作,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研发、经营和管理工作,国家档案局档发【2009】4号文件了档案行业标准《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 42-2009,以下简称“规范”),其中附录了《企业文件归档基本范围与保管期限参考表》。

2012年12月17日,为便于企业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公布了《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10号令”),并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要求企业应依据本规定和国家及专业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特点编制本企业的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三、管理类档案归档范围的梳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较档案部门而言,文件处理部门或主管部门更能准确判定文件归档与否及重要程度,因此,可采用分部门编制的方法,同时可以明确归档责任,避免归档主体不清。

(一)准备工作

档案部门认真研读上级文件和行业标准,结合各部门工作职责编制相关文件和表格。可编制《文件材料列表》(见表1),供各部门梳理文件,最好举例演示,并对表中相关字段进行说明,以便于相关部门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这样,既有利于职能部门梳理工作和产生的文件,又有利于档案部门全面而具体的了解公司文件材料的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管理类档案的归档范围。表中,“对应类别”一栏对应“10号令”中的“序号”填写,如无相应类别,可自行添加。保管期限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永久、定期30年和定期10年三种。

(二)通知开展工作

条件允许并且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成立项目组,将此作为专项工作开展,项目组可深入具体部门逐一协助梳理。若条件不允许,则可简化为编制备忘录或通知文件,将依据文件和《文件材料列表》作为附件,一并发给相关部门,并明确反馈日期和工作联系人,以便于及时进行跟踪和沟通。争取公司及各部门领导的充分重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样各部门才能积极配合,提供较为全面准确的结果文件。

(三)各部门自行梳理

各部门组织部门领导、专业人员和文书人员共同对照通知文件,认真梳理本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确定哪些文件应该归档,再按照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确定其保管期限,填写《文件材料列表》。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本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作为归档重点,只有把各部门的重要文件、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才能全面反映本单位的历史全貌和活动规律,为日后工作查考与借鉴服务。此外,不要照搬照抄参考文件,要突出本部门的职能特色,文字表述力求规范、准确,内容具体,避免俗语和歧义,尤其是专业术语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尽量避免“重要的”、“一般的”等主观性的表述,增强归档范围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档案部门整理汇总

档案工作人员对各部门提交的《文件材料列表》进行整理、汇总和鉴定,对重复项给予删除或合并,对不一致的地方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并据此制定管理类档案的分类体系、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一般的,企业管理类档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行政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QHSE管理、资产管理、审计、法律等[3]。为便于归档单位集中组卷和归档,分类尽量与企业职能部门的划分一致,并可按文件分类主题和归档单位两种方式排列(见表2、表3)。

(五)实施,动态更新

将管理类档案的分类体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纳入企业制度体系文件,发至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交叉审核,对其内容进行再次核定,再无异议后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正式实施,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宣贯,各所属单位和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做好管理类档案归档工作。实施后,在一定时期内应尽量保持相对稳定,然而,梳理档案归档范围和划定保管期限是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和长效性工作,随着公司组织机构或工作职能的调整,以及文件材料重要程度发生变化,需要对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相应调整,做到动态更新,这样才能使其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从而更好地开展管理类档案的各项工作。

企业管理类论文:论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中“批复”条款的缺陷

【摘要】作为《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附件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对档案界和企业界都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评价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重要标准,而作为其众多组成条款之一的“批复”条款,不仅在自身设计上欠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和该表的其他条款也存在外延范围上的大面积重叠,同时也不符合《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本身的思想与精神,需要对该条款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

【关键词】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批复;批示;请示

一、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及其“批复”条款

2012年底,国家档案局“10号令”,公布了《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作为一部新形势下针对企业档案业务建设的重要规章,《规定》在档案界和企业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档案界,《规定》正逐渐成为研究企业档案工作、科技档案工作等的新基础与新平台。在企业界,《规定》正逐渐使企业档案真正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健全各项管理、依法规范经营的基础,以及满足国家和人民对企业依法经营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作为《规定》的附件一并公布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是用表册的形式列举企业档案的来源、内容、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指导性文件。其对规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具有重大影响。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正逐渐成为企业科学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定保管期限的重要指南。企业在实际开展档案分类和鉴定工作时往往优先将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作为其操作指南和参照标准。

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由序号、条款和保管期限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条款是指一组类型相同的文件的名称或标题,一般要求能反映出一组文件的来源、内容或形式,文字简明确切、合乎语法逻辑。条款对于档案保管期限表而言非常重要,条款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恰是评价一个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设计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这里,本文试图结合企业档案工作的实际,就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中的“批复”条款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所谓的“批复”条款即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中的第九条“本企业向有关机关、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与有关机关、上级主管单位批复、批示”。为简便起见称之为“批复”条款。本文将从该条款自身、该条款与其他条款的联系、该条款与《规定》的联系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二、“批复”条款自身的缺陷

条款设计的科学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分析“批复”条款时先要分析条款所涉及的文件在企业档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企业向有关机关、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请示、报告,很多是由企业的各个部门撰写、拟制的。为了各部门的便利,这些文件大都会留存在各个部门手中,使得这些请示、报告散存于企业的各个部门。

有关机关、上级主管单位向企业制发的批复、批示,一方面,许多企业将之集中保存于企业的办公室部门。由于企业相当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活动要等到有关机关或上级领导的批准后才能进一步开展、实施,因此企业历来重视有关机关或上级领导制发的批复、批示,将之作为企业活动的凭据。很多企业会对这些批复、批示进行集中管理,以防在文件运转流程中出现纰漏或遗失。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收到这些文件后会按照内部业务分工和收文的内容与要求,将其分送到各个部门予以办理。如此一来,这些批复、批示就散存于企业的各个部门。

企业档案部门通常以部门为单位来开展文件的归档移交工作,即企业档案部门依次对企业各部门的归档文件进行清点与接收。这样,散存于企业各个部门的向有关机关、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请示、报告,在归档移交时势必呈现一种零散的状态。而那些对应的批复、批示在归档移交时,在一些企业中由于集中保存于办公室部门而呈现出良好的集成性,在另一些企业中则同样呈现出零散的状态。

首先,从条款内容可知,企业向有关机关、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以及相应的批复、批示是作为一类归在一起的。这就意味着档案人员必须从大量的归档文件中找出那些分散于各处的请示、报告――有些企业还需要从大量的归档文件中找出同样分散于各处的批复、批示,并与相应的批复、批示进行对应。这一工作量是巨大的,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带来其他的问题。来自各个部门的相应请示、报告、批复、批示都归入一类,该类的文件数量是否过多?这些请示、报告都与各个部门相应的业务、事项相关联,抽取出这些文件会否削弱各个部门相应业务、事项的完整性,这些文件与相应业务、事项之间的有机联系会否削弱?来源原则提到要尊重档案的原始整理体系,这些零散存放于各部门的请示、报告,集成与非集成的批复、批示本身就体现了企业在文件流程、文件来源上的固有特征,人为拼接会否打破这些特征,削弱这些文件在来源上的联系?

其次,2015年新版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规定“来文与复文(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一般独立成件,也可为一件”。意味着在档案整理中,请示、报告以及相应的批复、批示可以作为一“件”,也可以不作为一“件”来进行整理。当然在后一种情况下仍需保持文件“批复在前、请示在后”这种实体上的紧密联系。而该条款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些文件是否作为一“件”来进行整理。

如果是作为一“件”来整理。企业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存在一些无对应请示、报告的批复、批示,和无对应批复、批示的请示、报告,如何处理这些“残缺”文件?

如果不作为一“件”,而是维持其实体上的紧密联系。企业中往往会遇到,有些请示、报告领导只是在处理笺上批示;还有些请示、报告并没有单独的批复、批示文件,而是以会议纪要等其他形式告知结果。如何处理这些请示、报告及其批复、批示集于一体的文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批复”条款本身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上存在些欠缺,会给企业档案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

三、“批复”条款与其他条款的关系存在问题

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中各条款之间是同位类的关系,这样在设计条款时势必要秉持唯一性和一致性原则。唯一性,即各条款的外延不发生大面积重叠,各条款之间存在着清晰明确的界限。一致性,即各条款的设计要按遵循统一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条款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因此,当把“批复”条款与其他条款进行比较时,就突显出“批复”条款的“怪异”了。其他条款是按职能结合来源划分出来的,而“批复”条款却不是。根据“批复”条款的内容分析,请示、报告、批复、批示显然是条款的核心词,它们虽然也能反映出文件的来源,但本质上都都属于文种,更多的是体现出文种的特征,因此“批复”条款实际上是按文种划分出来的。这就破坏了条款设计的一致性和唯一性原则,导致“批复”条款与其他条款在外延上都出现了大面积的重叠。进而大幅削弱了“批复”条款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令企业档案工作人员无所适从。试想,本企业因党群方面的事项向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请示以及收到的相应批复,是归到党群那一项中呢,还是归到“批复”条款中呢?本企业因资本变动、投融资事项而向有关机关或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请示及收到的相应批复,是归到“批复”条款中呢,还是归到“本企业资本登记、资本变动、融资文件材料”中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批复”条款的设计并没有遵照同位类设计时要求的唯一性和一致性原则,从而大幅削弱了该条款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四、“批复”条款与《规定》存在理念差异

企业研发、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活动一般是按职能来进行划分,并根据一定的原则设置成相应的部门,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承载着一定的职能,而每一项职能下都会产生一系列须归档的文件。可见,职能分析对企业档案工作非常重要。也因此,《规定》侧重与对企业职能的全面分析。作为其附件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也体现出了这一点,条款设计大都采取职能结合来源的方式,以期顾及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和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特点,进而使企业档案工作能进一步适应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

反观“批复”条款,由于其设计标准的不同,只体现出了公文文种的特征,并没有体现出企业职能,显得与《规定》的核心精神不太一致,倒更像是从以往的规定中直接移植过来的东西。

五、对“批复”条款的应对措施

毕竟,《规定》及其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是一种普适性的标准,针对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各类企业在企业档案分类与鉴定中的一般性、普遍性需求。因此,并不强求企业完全尊崇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中的内容,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灵活应对,这对“批复”条款来说亦不例外。简言之,如果觉得“批复”条款不好用,可以不用。

另外,企业也可以运用《规定》的灵活性,对“批复”条款进行适当的修改或外延上的限定。比如,可以将有关机关、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按职能结合来源归入其他条款,并用档案管理软件等辅助配备对相应的批复、请示进行关联。这样既便于文件的分类,也不会削弱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还体现出企业对批复、批示的重视这一现实。也可以规定某些方面的请示、报告及批复、批示才能归入此条款。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法探讨

摘 要:企业管理类课程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条件下,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传统的理论教学已无法适应此类课程的这一要求。文章重点从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互动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课堂教学方法,以及课外实训和教学实习等方面的探讨,这对于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管理 课程 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

1.引言

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营销、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处于摸索期,传统教学中教师纯粹理论授课的方式,不仅内容枯燥乏味,而且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企业管理类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特点,为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何应用适宜的课程教学方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管理专业学生,将是该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2.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企业管理类课程应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内、课外实践教学。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把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逼真的练兵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内容新颖、代表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案例,结合教材上的理论,以案例为引子,通过对真实案例的深入细致的剖析,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索精神。案例教学法的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教师讲授,也可将学生导入案例中,引导他们自己动手诊断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不但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进行讨论活动的积极性,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讲授法不同的是,教师应改以前的说教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案例教学法正是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式的讨论为学生的提问构建了良好的平台。由于案例本身往往具有多种可行的答案,因此,答案标准也只能作为参考,否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优越性不仅在于通过案例分析获得蕴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学科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方法等知识,还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2 研究式教学法

研究式教学就是以研究为基础,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写出小论文或读书报告。研究式教学的内容应当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教师讲授的应该是研究性的成果,要通过研讨放大和深化自己的理论成果。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内容的取舍、讲授的重点、授课的方法和时间的分配等。其最基本的要求是研究式地“教”和研究式地“学”。前者要求教师在研究式教学中的定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问题,而是要使自己的授课具有科研含量,对学生关心和提出的问题有理性的分析研究,并在理论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做出有一定深度和新意的解答和阐发,给学生以启发,达到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两方面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课一定要有科研含量,一定要有科研成果作基础和支撑。后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认真读书,边读书边思考边研究。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课程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本专业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前对讲题有所了解和思考,在教学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研究式教学,在研讨中可采取学生讲、大家评、教师作总结或师生对话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研究式教学,教师在其中发挥组织、点拨、激励和督促作用。研究式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紧扣研究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首先把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统一考虑,作为系统工程进行有机协调。按照整个教学阶段的统一导向,把听课、辅导、答疑、小组讨论、阶段考查各个环节纳入统一布局,要求学生围绕抓好自学、听课、交流、考查四个基本环节,即以自学为基础环节,听课为中心环节,交流为关键环节,考查为制度性环节,通过考查检验学习效果,进而确定每一环节的地位作用和相应的组织形式,力求各个环节相互呼应,使研究式教学的学习最终能够体现出整体性的效果。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既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2.3 双向互动教学法

双向互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双向互动式教学:

(1)小组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就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专题汇报和小组辩论,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更多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从而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模拟练习和游戏练习

模拟练习方法是程度不等地模仿、再造出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和基本原理。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缩短学用转化过程。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类似于在岗培训的最佳学习环境。游戏法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游戏中,游戏者全身心沉浸于游戏之中,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撇开,又相互接纳,从而不断实现领域融合和精神拓展。从形式上看游戏是假想和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知识和体验都是真实的。

2.4 情景模拟教学法

企业管理类课程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即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招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扮演招聘人员、应聘者及监督评分人员,招聘人员自己组成“公司”动手设计招聘广告、撰写职位说明书、组织对应聘人员进行测试;应聘人员则精心准备,到各“公司”进行面试;监督评分人员负责为招聘及面试人员进行打分,以便汇总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由教师组织召开“人才招聘会”。招聘会期间,招聘人员多方查阅资料,为面试者设置了许多问题,面试者也经过了周密准备,对招聘者的问题认真回答。通过模拟人才招聘,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各小组同学在一起研究探讨问题,强调团队协作,怎样让组织智慧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2.5开放式教学法

为了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反映认识的规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工厂企业调查参观、劳动;让管理者走进校门、走进课堂,讲授他们的实践经验、体会, 这就是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体味真正的企业管理,起到了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团队精神与奉献精神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格力量,达到育人的目的。

3.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3.1 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

虽然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思路、内容与方法也基本成熟,但仍有提升的空间。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扩大实训的力度,采用模拟公司的形式,让小班的各个小组分别扮演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真实模拟工作场景。如制定企业管理计划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销售方案、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与薪酬发放等等。

3.2 加强师资力量

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丰富的直接和间接的管理实践经验。他们不仅是教学工作的承担者,而且是组织安排的领导者和学生工作方法的指导者。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比如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企业合作授课、与实习基地交流、利用假期送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等。

3.3进一步拓宽实践平台

首先,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比如各职能部门、学校餐厅、超市、各社团、学生会、团委、纪律委员会等。其次,利用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集中全面实践训练。最后,实施校企联合,拓宽实践渠道。学校及授课老师应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联系企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企业管理类论文:浅析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管理

摘要:鉴于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特殊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的特点,本文分析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范围和基本构成,总结了目前房地产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重点从分类归档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了档案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

房地产档案形成于房地产管理活动,是房地产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1]。档案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一向重要的管理工作,具有独特的凭证价值、参考利用价值与法律作用。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历来比较薄弱,而且关于档案的分类以及如何分卷也少有成套参考资料可以借鉴。档案真实的记录着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和企业的发展史,而档案的管理有仅有效保护好企业的发展历史,而且可以服务于企业的未来指导[2]。然而,房地产企业的档案范围涉及较广,项目档案不成套,而且资料更改频繁(主要是设计图),造成档案材料收集归档难[3]。因此,面对量的资料时时,如何管理好项目的档案材料,事关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1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构成及其特点

房地产企业档案属于专业档案之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材料。房地产档案是房地产生产经营的必备基础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建设,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1.1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范围

一般意义讲,房地产档案是泛指以“房地产”作为基本特征的,与房地产有关的所有档案。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不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和竣工文件。

1、企业行政管理档案包括:企业在组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政资料,如工作计划、总结,公司的机构建立(含内设结构)变更,人事变动,合同管理以及编辑的出版物、编印的简报或期刊等。

2、企业经营管理类文件,主要指资产审计、法务、运营等部门形成归档资料。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包括中、长期发展规划)、方针目标管理以及相关制度和规范;公司资产管理,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公司审计工作的文件材料以及商务合同正本及与合同有关的补充材料,有关的资信调查等文件材料。

3、项目管理类文件,主要指与从事项目开发有关的文件,如研发策划、前期配套、工程管理、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相关房地产项目负责机构生成的。

4,其他的,包括会计类档案和党群工作类档案文件等。

1.2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特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有其一般档案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首先,从上述档案范围的概括不难发现,归档资料来源广、涉及的内容繁杂,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运营产生的文件,而且还包括工程项目与外界联系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其次,房地产企业档案专业性较强,它记载着房产信息归属和沿革,需要严谨的、规范的、技术性的专业要求,使房地产档案成为进行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再次,房地产档案涉及房屋开发管理使用的人和单位,还有与之相关的国家职能部门,作为所有权归属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这就要求,房地产档案按照严格的操作,各程序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以保证其不容质疑的真实性地位。最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与外界产生的关系是通过各类合同建立起来的,因此,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以合同为主体构成。

2 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类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个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有研究表明,规模大的企业档案管理优于规模小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优于短的企业[4]。

2.1 文书档案收集不完整

档案材料不完整是房地产企业档案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管理类文件归档不完整,如重要的议会记录不完整,归案不及时造成遗漏,还有一些重要活动无相关记录视频或相片;(二)、房地产开发项目档案材料收集难,涉及部门和单位多,项目档案不成套。如立项审批文件往往由计划部门提出,环境评价报告以及验收报告由环保部门提出等。(三)、有的文件有正本而无底稿或有底稿而无正本,有些文件只有批复而无请示或有请示而无批复。

2.2 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从档案管理机构上看,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一般都会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或部门,各类档案管理较好,收集得相对比较完整。然而,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无章可循。值得一提的是,档案人员没有认真落实“三参加”制度(即参加公司重要会议、活动,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设备开箱)。对于一些小型或刚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其档案管理由其他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档案员兼管,形成的档案材料五花八门。这类小型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有的是半路出家临时安排,形成“兼而不管”或“管而不会”的恶性循环。另外,部门领导或经办人员对档案材料“过于重视”,或为了“保密”而不愿移交,这直接影响了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归档意识不强,如部门人员调动时,对积存文件不办移交,以至造成材料的散失。

3 解决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分类归档制度,保障档案完整性

分类归档是档案管理人员或领导依据事物的属性及其认识,对事物进行特定的区分、集中和归类。对房地产企业档案整理工作来说,可以按照档案文件的来源作为基本原则的,作为一个基本的档案分类结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内部没有档案管理人员,多是行政人员兼管档案的管理,这类人员的流动性大,这需要档案分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是保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变迁时,档案工作能够很快、顺利地传承下去。

企业在建立归档制度时,归档分类方法不宜随便更改,因为分类方法决定着归档文件整理、流水方式、编排和排架等基本保管状态,这也方便文件检索。如果分类方法改变了,牵一发动全身,扰乱了整个档案保存和查询,尤其对于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分类的不稳定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值得借鉴的是,对主要职能部门产生的档案归档可以作为一级分类进行收集,如人力行政部门产生的人事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法务部门产生的法律文件,财务部门产生的财务档案。

3.2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我们应该以《档案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规范,结合本房地产企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制定企业自己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方式和工作原则,明确分类方法与归档职责,规定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要求等基本要求。另外,建立和完善包括立卷归档制度、保管制度、统计制度、保密制度、提供利用制度等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并编印成册加以落实执行。可以明确表明,加强房地产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不仅在档案本身属性,凭证和参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企业入市决策、企业定位决策、企业定价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鉴于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广泛性、复杂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管理类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基本构成,为档案的完整收集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个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因此房地产企业档案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统筹规划和全面落实。不仅需要企业职工的认真履职和支持,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资金、技术的投入。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摘要】目前,众多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面临着发展滞后的局面。本文通过总结企业管理仿真模拟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管理变革新形势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性环节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企业管理仿真模拟 工商管理类专业 实践教学

现代管理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众多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面临着发展滞后的局面。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引用企业经营管理仿真模拟的模式,将“走出校门”的要求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采取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手段创新的方法使学生置身于真实企业的运营管理氛围,模仿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进行生产的计划与控制等工作,让学生在紧张而极具趣味性的模拟运营管理中得到能力的锻炼、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1.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引入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对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中强调更多的是:踏实的作风、协作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主动参与能力、动态管理能力、全面的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结构,而且应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崇高的理想,并善于进行独创性的思维及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这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践教学作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联系高校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的桥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要体现现代社会和技术对课程知识结构的要求,反映专业方向的学术前沿内容,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而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时所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目前高校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于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不是真正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经济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几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后,不知道实际工作时如何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很多高校也曾采取了多种尝试,比如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社会调查,加强校外的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环节等等,但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实践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如果仅仅是把实际工作常识引入课堂,教会学生怎么填写支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等具体的操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是怎样进行的,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因此,尝试选择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组织他们按不同专业组成一个模拟企业进行模拟实践教学,以此作为高校经管类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这对于突破原有的教学手段,探索如何缩短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实习和现实的差距,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2.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2.1 设定模拟企业的背景。在模拟实践教学中,首先对企业背景进行设定,设定为一家已经经营若干年的企业,拥有1个亿资产。资金充裕,银行信用良好。但是产品单一,而且正在老化。目前产品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市场竞争激烈。预计未来几年销售收入将继续下降。同时,还有5家公司面临同样的市场发展机会、新产品开发机会和融资渠道。

2.2 建立企业经营团队。根据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建立模拟企业经营团队,以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一个企业)由4-8个学生组成。他们从目前的管理团队中接手该企业,在面对来自其它企业(其它学生小组)的激烈竞争中,将企业向前推进、发展。

2.3 课程内容的设计。为提高学生运用有关管理决策方面的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设计模拟实验课程时,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具体设计课程内容时,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突破以往专业课程都是按系组织、开设的界限,将工商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编队组成一个个参与实验的模拟企业。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模拟企业人员组织工作的方法,以人力资源专业学生为主导,用模拟招聘、应聘方式完成这一任务,并且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公司组织结构、安排各岗位职责。

其次,在学生们以一个个模拟企业的团队形式开始参与到具体经营实验时,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缺少最基本的实际工作常识,先安排所有模拟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非信息化企业经营。要求每个学生按分配的具体工作岗位,配合使用各种实验道具,如印章、专用发票、出库单、模拟存货、会计凭证账簿等,进行一段时间的企业经营业务练习,了解现实工作中公司的运作过程,尤其是需要涉及到不同部门人员配合完成的业务,该怎样使用合适的方法及道具处理、记录及最终完成。这也是以往我们的理论课程中极容易忽略的地方。通过演练让学生对自己所从事岗位的工作流程有明确的认识。

再次,在整个企业模拟经营实验中,每个模拟企业的财务数据在实验开始时是完全相同的,即每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均一样,但在实验开始之后就改为在各企业间进行模拟竞争。大家面对相同的环境条件,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本企业的经营决策,如是否要培训员工、是否要开设连锁店、要投入多少广告费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各企业模拟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加实验课程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充分挖掘潜力,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做出最优决策,争取在与其他小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竞争实验采取“开放式教学”的模式,不预先设定固定的竞争数据,而是根据每次学生做出实际决策的变化而变更竞争数据,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建设,增加模拟实验的复杂程度,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运营中所需要面对的复杂局面。

最后,在经过前一阶段的无信息化状态下企业经营实验后,学生大多已经对企业实际业务流程有了感性认识,此时再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提供软件操作教材、提供机时等方式,要求学生设计模拟企业的实施方案,将一个传统企业改造成一个实行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与此同时,各模拟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实验仍然在继续进行,只是此时各企业是在使用了软件进行辅助管理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经营决策,用计算机来替代完成前一阶段的大量工作,利用软件来获得企业决策需要的大量信息。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不同实验形式的比较,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会并思索信息化到底对企业有多大用处,什么类型的企业需要实行管理,传统企业实施的难点在哪,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总之,要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学习,通过尝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以往被动听讲的学习方式,提倡体验式学习。

3.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实验课程的特色与收益。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实验属于一个综合性实验,参与实验的学生应该是在修完各自主要的专业课程后才能选修该实验课。它与教学大纲上原有的各门理论课程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验能促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各门理论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单项性实验,也能让学生在进行综合实验时更快地步入轨道。

3.1 课程特色。企业经营管理仿真模拟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从仿真、操作、趣味与互动四方面体现了其课程特色。课程中通过仿真模拟使企业置身于一个动态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在变化的、不确定的环境中,一切结果取决于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的相互竞争状况。在模拟课程中,学生放手大胆尝试,仔细决策,严格实施。学生不仅要熟悉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术语,更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到实际运作中,不仅独立工作,还要懂得如何与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成效。在模拟实战课堂里,学生能够感受到欢乐、沮丧、激动、痛苦、埋怨、成功、失败、失眠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这些真实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将模拟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更快、更为准确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快乐的学习体验将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学习中发展了友谊,成为一生的收获。在实战模拟课程中通过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自己思考、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在课程的推进中,教师及时把握模拟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讲解课程的知识点,并传授具体的分析工具鼓励学生在下一轮的模拟经营中使用。

3.2 课程收益。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关注结果的经营思维方式,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了必备的管理知识与工具,培养了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做出正确决策的商业才能。

课程为学生展示了经营的全貌,直观地揭示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经济要素的内在关联,使得身处不同部门的人员为同一个目标努力。通过课程所掌握的共同的管理语言将保证沟通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变革的愿望和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因、分权与授权的意义以及跨部门交流的必要性。通过对经营本质的了解,学生们将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岗位,通过增强跨部门沟通,保证公司战略的执行。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实用的工具,没有财务背景的学生将学会解读财务报告,实用的管理计划工具将立即帮助学生提升工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必备的管理知识与工具: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资金需求和融资;公司预算;战略框架和层次;生产计划管理;市场需求分析;竞争环境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把自己掌握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经验,学习细致的数据分析方法,变直觉为理性,利用沙盘推演检验自己的决策思路,理解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认识各种决策和投资后的结果,磨炼商业决策敏感度,提升决策能力及长期规划能力。

4.思考与启示。以上只是我们应用这一模式的初步尝试,我们正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以目前的条件来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充分融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技术,并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将能更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在理论上,我们正在更多地融入各种先进企业管理方法。这是因为,企业实际的运作模式比较复杂,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理论与技术的综合应用才能解决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如果条件允许,在“走出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请进来”,以开放式合作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聘请在企业从事专业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软件和辅助教学资料的设计和编制工作,并承担一部分实践性强的内容的讲解工作,甚至可以直接与某一企业实施全方位合作,结合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共同开发软件。开发的软件既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又应用于学校的《企业管理仿真模拟》课程实习。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软件上操作实习以提高实习效果,而在操作实习的过程中安排几次时间比较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参观学习。显然,这种模式无疑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开放与合作日趋重要,这样就需要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将来进入企业后能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行企业的管理活动。

现代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网络软件和硬件技术飞速发展,一般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室都已连接成为局域网。因此,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在实习软件系统的设计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通过全社会各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必将创造出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特色。

企业管理类论文:中国企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摘要】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企业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的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本文从理论教学与案例运用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案例教学中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关系、实际场景与模拟场景的关系以及案例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企业管理类课程 案例教学 六大关系

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企业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之中。案例教学法不仅使得看似远离现实的理论教条鲜活起来,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案例教学也使得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创造出生动、活泼和有趣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以上是案例教学法所达到的理想状态。但是,在我国企业管理类课程的实际案例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缺乏合适的案例材料,案例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较差;团队成员参与度地低,协作意识差,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搭便车”现象,即个别人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多数人挂名;师生互动性差,教师对案例点评不十分到位,缺乏思想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案例讨论、汇报过程拖沓、松散,时间利用效率差等。上述现象直接表现为案例教学的效果差,也动摇了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信心。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企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处理好以下六大关系;

1 理论教学与案例运用的关系

理论来源于实践,企业管理理论来源于千千万万企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和概括,其反映了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案例则是形成企业管理理论的基本元素和素材,它使得企业管理理论生动和鲜活。理论是在总结大量企业管理案例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结果,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制作过程,体现出系统性、条理性和规范性的特征,给人们提供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维框架。案例是典型事例,形成理论的基础性材料,同时又是粗糙的、表层的、非关联的、极端的、特殊的东西。教学的主要的或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论武器。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而不是陷于案例本身的做法之中。案例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的来源。例如,对于缺乏实践背景的学生,应该偏重于理论教学,以帮助学生奠定理论基础,形成知识体系,案例分析则起到佐证和辅助作用。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可以偏重于案例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思想活力,提升其理论水平。

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位于“天地君亲师”五尊之列,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育服务的提供者,而且被赋予了从某种意义上高人一等的社会特权,甚至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认知日趋向职业角色转变,亦即将他们视为与医生、律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等相似的服务提供者,不再拥有超越职业之上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变迁,在企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在当前中国式教育方式影响还比较大的背景下,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渴望和自身弱主体地位的心理定势并未完全改变,甚至从礼貌角度也不愿去挑战教师的权威。这就给中国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具备哲学家的睿智,在分析案例时比学生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分析的更全面,理解的更深刻,视角更独特,这样才能服众。另一方面,又必须走下“高台”,以平等的身份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主体作用,敢于挑战权威,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 案例教学中结论和过程的关系

通过案例教学是得到某些结论还是让学生感受过程?换句话说,是让学生做出某种选择还是列出更多的选项?这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思路和重点的选择问题。案例教学与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决策有着本质的差异。企业家们必须在既定的决策方案组中做出选择。他们在决策的准备阶段可以对各种备选方案的优缺点、风险与收益进行多方面的论证。但是,在决策阶段则必须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因为任何犹豫不决都会带来机会或实际的损失。案例教学则可以从容地从多角度分析案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决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专门的分析工具体验决策过程,激发新思想的火花,形成系统化决策的思维。换句话说,案例教学不必过多地关注得出某种知识性的结论,而应该关注如何让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体味出超越理论教条的东西。

4 案例教学中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类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存在着两种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是一种“是时”分析方法,即要求学生根据当时的背景思考和评价相关的决策问题,也就是假设在案例企业当时的条件下分析其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决策、其效果如何、是否还可以做出其他的决策、潜在的效果会是怎样?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事后”评价方法,即根据现时所掌握的信息评价当时决策的正确性。虽然时间是单向的,具有不可逆转的特征,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剖析案例企业的成败得失而面向未来。在案例教学中,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其优势和微妙之处。收敛性思维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之中,深刻地体味在既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的观念,在决策时能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戒除评价案例时的主观主义态度,克服“事后诸葛亮”式的自大情绪。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从而跳出盲从和经验主义的巢臼,总结出能够长期指导企业管理实践的一般性原则。在案例教学实践中,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没有优劣之分,但是需要有所选择。这样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沿着同样的路径思考问题,使讨论的问题更加集中,也更容易通过讨论达成某种共识。

5 案例教学中实际场景与模拟场景(实验场景)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类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两种场景:实际场景和模拟场景。所谓实际场景是指给学生提供完全真实的背景材料,面对案例企业真实的决策问题,通过案例小组的分析研讨提供出有价值的决策方案。在案例教学中采用实际场景的极端形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定的资金,在给定的经营目标、经营项目和市场范围内开展真正意义的决策训练。教师在给定的经营期限内,依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小组的成果做出评判。每个小组在每个考核期末,甚至每天都对自己的决策的成败得失做出分析。也可以采用淘汰制, 每次考核后都使一个业绩最差的小组淘汰出局,使各小组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充分体验企业管理决策与实施的过程。采用实际场景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学生真正面对管理决策,得到真正的管理训练。但是,该方法的困难在于出于市场竞争及商业秘密的考虑,很少有企业乐意提供真实的、时新的材料。如果给学生提供资金进行实际的经营决策训练,其高额的成本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使得采用该方法有了一定的难度。

所谓模拟场景是指给学生提供模拟材料,让学生在人为假设的条件下思考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现在已经有很多计算机软件公司开发出了各种模拟决策软件供学生训练之用。常见的有:企业管理电子(手工)沙盘;会计模拟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模拟软件。采用模拟场景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便于组织,可以使学生体验决策过程,掌握决策方法,验证决策的效果。当然,在模拟场景下,学生可能过于放松,将整个训练仅仅看成是一种游戏,从而使案例教学失去应有的价值。

6 案例教学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整体上设计出师生互动的教学流程,把握好案例教学各环节的关系尤为重要。

师生互动、全程管理的案例教学流程可以用图1简示:

以上案例教学流程图简明扼要地列示了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活动的主要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从教师角度看,必须根据案例教学目的,准确把握学生的性质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案例材料,设计出引人入胜的讨论问题,及时检查案例分析完成情况,精妙地点评案例分析报告,准确地总结出案例分析的得失,最终形成某种共识。从学生角度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地按要求完成案例分析的各项工作,把每次的案例分析活动都变成思想交流与升华的总结会。在案例教学时,我们不一定要机械地按上述流程工作,但是认真地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并使各环节相互衔接则是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企业管理类论文:分析企业管理与企业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因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发展的方向与企业经营的持续时间,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1]。

1 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合理、有效的企业管理可以显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让企业充分发挥出最佳优势。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的成本消耗降到最低,而且使企业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企业才会快速发展,并且不断壮大。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一个企业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才的作用,合理地安排员工的工作和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好本职工作,实现各个部门的协调运作,以及人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合理地安排各部门的工作,使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其最大作用,不至于出现浪费的现象,也不会出现缺损的现象。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企业管理必须要考虑很多因素,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企业保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管从什么方面出发,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已面临严重威胁,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就必须从企业自身做起,从企业管理抓起。通过对企业人员、体制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才能使企业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2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中国的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而且很多企业管理过于松散或者严格,在收集和更新信息方面也存在不足,使得企业效益迟迟提不上去。另外中国的企业管理制度缺乏民主意识,不能做到以人为本,普遍存在的刚性管理导致员工士气不高,没有主体地位,缺乏归属感,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生产工作中。因此,中国的企业管理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手段单一,缺乏柔性管理,对市场走向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地利用资源,不能及时创新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出现在每个企业当中,这导致中国的企业管理在全球的企业管理舞台上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企业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而且随着管理的模式化,这些缺陷逐渐形成了一个固有的弊端。我国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很早就出现过,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得到强化[2]。

3 新时期企业发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

3.1 走向知识管理

企业管理最开始主要依靠经验,后来才慢慢走向知识管理。知识管理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通过知识来带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有效运作,实现企业各方面的同步发展。知识管理应该把企业各方面的知识体系都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各种渠道使其形成多方位的知识管理系统,使各种资源得到最佳运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可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但人才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人才来实现,因为人才可以通过知识的运用,知识的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成功的突破口。因此,中国的企业管理必须以知识资源为主,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文化水平,增强员工的整体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

3.2 走向信息技术管理

在信息网络盛行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企业管理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把信息技术作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企业管理全面网络化的实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个岗位和各地的员工和管理者都能够进行随时交流,企业的运作信息也可以实时更新,这就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成本。另外,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得到快速运转和更新,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不仅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优化。

3.3 走向创新管理

创新是每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并发展下去的重要途径。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无限生机,提供持久的动力。创新管理是全球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在变化,企业需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来更新自己的管理体制。一个成功的企业,关键在于能够不断创新,能够针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和改变。企业的创新管理是在根据社会要求、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不断对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做出及时的调整,不仅要随时随地吸收新的管理观念,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进步,对自主的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需要建立创新的管理体制,促进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创新精神的塑造,经常开展一些发明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

3.4 走向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员工。而柔性管理不同于刚性管理,并且与刚性管理恰好相反,柔性管理是以员工为中心,通过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热爱自己的岗位和企业,自主地、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实现企业的柔性管理,把一部分管理权发放到员工手中,使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同时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也应得到重视,企业不再只关注企业的利润效益。除此之外,企业还实行灵活的经营策略,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生产不同的产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生产,分清主要和次要,及时分析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使企业产品和科研水平走在市场的最前面。

3.5 走向全球化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未来的企业管理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而且跨国企业会越来越多。我国企业管理将不再单纯地将竞争作为唯一主题,合作也会变得更加重要。

4 结束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现代企业管理应结合技术、知识、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积极寻求发展和变化,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企业管理类论文:对强化中小企业管理能力的思考

一、中国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现状堪忧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司长王远枝曾经指出,总体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落后,生产经营粗放等。相关研究和文献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亟需改进。例如,在战略管理方面,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没有战略,中小企业经营者完全凭个人喜好管理企业,盲目发展。二是企业战略脱离实际,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执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研究者指出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五大问题。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滞后,简单地把人力资源管理等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简单地把员工视为“经济人”。二是人力资源投资不足,对员工培训存在认识误区。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四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五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另外,中小企业管理者存在着严重的“知难行易”现象,即存在“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偏差。阿吉里斯(ChrisArgyris)和舍恩(DonaldA.Schon)提出信奉理论(espousedtheory)与使用理论(theoryinuse)。“一个人在被问到怎么做时通常给出的都是信奉理论,也就是当事人宣称他所遵行的理论;而使用理论则指那些由实际行动中所推论出来的理论。”6当前提及管理,中小企业经营者都认为很重要很必要,但现实中却缺乏管理素养和管理习惯。

二、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制约因素

(一)中国中小企业存在“小的边界”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成立时间短、活动范围有限,存在时间边界、网络边界、理性边界等,对其管理能力提升产生一定影响。(1)时间边界。中小企业一般成立时间都不长,按照中小企业存活寿命的说法,平均成长时间则更短。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5年(还有研究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9年),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3左右。我国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不包括个体工商户),中国民私营经济的企业死亡率高达70~80%,中国民营企业每分钟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7由于成长时间较短,管理体系很难及时建立,一些管理知识还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零星地分布于组织成员身上。(2)网络边界。企业网络是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联系。中小企业缺乏内部技能和资源,因此企业外部的知识往往成为中小企业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源泉(JonesandMacpherson,2006)。企业网络是提升中小企业存活率和成长性的重要组织发展模式(Richardson,1972;Johannissin,1998)。企业网络之所以能够加速中小企业的成长,是因为其能够使企业获取网络伙伴的资源、管理才能和智力能力等互补性资源以更好的开发、生产和营销产品(DeedsandHill,1996)8企业网络一般包括社交网络、声誉网络、合作竞争网络、营销网络和技术合作网络等。无论哪种网络对于中小企业信息的获得、理念的提升和管理的借鉴都与重要意义。但由于中小企业接触的群体相对落后,对于管理能力提升存在制约作用。(3)理性边界。西蒙认为决策者受到生理、动机、能力限制而具有“理性边界”。在理性边界范围内的最优决策其实并非真正最优,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受认识、知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决策很难进入决策者视野。中小企业经营者由于知识、经验等有限,对于提升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对于提升管理的方法和路径缺乏能力储备,因此只能采取随意的、松散的,甚至是混乱的管理方式。

(二)中国中小企业存在“小的困难”

当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征和外界因素综合影响,在发展中面对很多困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国际三大经济体经济萎缩国际市场低迷不振;二是工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成本上升;三是融资难得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四是中小企业高素质人才等资源禀赋严重不足。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面临着“管理悖论”现象。如果不重视管理,最终会因为管理能力低下而被淘汰;如果过度重视管理,则会因为忽视市场、增加成本而被淘汰。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查,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国已有6.7万家中小企业停产,淘汰率约占20%,是正常淘汰率的4倍。在高淘汰率背景下,中小企业首先重视的是生存,而不是成长。因为生存需要,更多注重市场、资源等外部因素,对于内部管理提升无暇顾及。另外,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还存在以下困难。(1)经营者和管理者自身管理素质有待提升,有其是需要建立管理习惯。(2)管理基础薄弱导致管理能力提升是个全面工程和系统工程。(3)管理会受到创业者个人魅力、创业者家族势力等因素影响。(4)管理能力提升需要学习、积累、培训和接受外部咨询,中小企业因此需要承担相应成本和费用。(5)管理效益发挥难以立竿见影,一般管理难以对中小企业对症下药,致使中小企业提升管理的愿望下降。

(三)中国中小企业存在“小的需要”

中小企业因其重要作用和自身特征需要扶持,这已成为共识。但中小企业怎么扶持?似乎多解,也似乎无解。9《中小企业促进法》制订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外部发展环境日趋改善,但我国扶持体系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扶持体系理论研究不足。对于谁来扶持、如何扶持、扶持什么、扶持谁等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够,从而造成对于扶持机理、扶持效果影响因素等问题相对模糊。二是扶持体系缺乏引导功能。当前扶持体系过多集中于降低税负、改善融资、协助市场开拓等,基本上处于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对于中小企业真正需要、长远需要扶持不够,对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解决不多。对于改善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力度不足;三是扶持体系过多偏重于中小企业外部因素,对于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组织架构、战略管理等因素关注不足。即使是着眼外部,对于内外环境都起作用的,例如构建社会网络等关注偏弱。

三、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能力的建议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该规划非常注重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指出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并将“企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作为中小企业成长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这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和扶持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因此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结合前面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着力提升中小企业家管理素养

企业家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存在强的正向关系,尤其是在企业的创业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10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家能力与中小企业成长和绩效具有较强相关性。Hatch(2001)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家能力提升适应能力,而适应能力则是实现企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力。Chandler和Hanks(1994)认为企业家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抓住机会,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吴敬(2008)分析指出,企业家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李宝新、岳亮(2008)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企业家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绩效具有线性关系。陈志辉(2005)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探询中小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与绩效的关系,认为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企业家更能力提高经营绩效,并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各要素的贡献差异。11因此,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要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在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抛弃那种经验式、粗放式、家族式和专断式的随意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并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为此,中小企业企业家要做到以下改变:一是“干”“学”结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中小企业家在学习时要注意学习的内化和外化。所谓内化即不断从外界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所谓外化则是要不断将自身经验和技巧通过规章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管”“理”结合注重管理系统建立。中小企业家必须清晰认识到,企业最终的竞争力是来自系统而非中小企业经营者个人能力。三是“内”“外”兼顾向管理要效益。

(二)逐步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

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是个双刃剑,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止步不前。中小企业规范内部管理的时候要注意重点和节奏,要注重方法和措施。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系统思考和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思考即要从企业战略入手,强化基础管理,不断规范。二是注重全员参与原则。全员参与会得到员工支持。员工对于自己参与的、自己清楚的、对自己有利的决策一般比较支持。全员参与还可以集中民智,推进民主化管理。三是注重固化成果。用制度、流程和手册的形式将一些管理技巧固化下来,外化出来。四是注重借用外脑。通过管理咨询,中小企业可以增强管理的意识,增加对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了解,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意识。通过问题诊断与问题解决的相互探索,中小企业不仅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能够养成管理习惯和思维,培养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中小企业各类网络建设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协助中小企业构建有利于管理能力提升的各种网络。一是产业积聚与集群。相同产业聚集在一起有利于享受知识性投资规模递增好处,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相互学习和借鉴。二是构建供应链。这里大企业,有其是国有大企业应该承担责任,通过供应链不仅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市场等问题,还可以输出知识、信息和管理技能。三是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跨网络学习的重要形式。所谓跨网络学习,是跨组织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是两个不同网络间的组织学习。12各类高等院校和研究所要主动向中小企业伸出橄榄枝,即使自身社会服务功能的履行,也可以再合作中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意识。四是建立中小企业大学。建议政府出资建立中小企业大学,不仅可以提升中小企业家、中小企业管理者和中小企业员工的知识和管理技能,关键可以构建一个中小企业能够相互交流的平台。

(四)不断调整政府扶持的内容和方式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传统的扶持政策并没有达到其扶持中小企业的根本目的知识支援和管理促进。政府要通过基础培训、技术培训、管理指导等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研究表明,企业家与员工培训对小企业成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于政府来说。一是要改变扶持内容,在提升管理能力方面下功夫。二是改变扶持方式。政府可以组建管理咨询专家团队,协助中小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政府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类论文:浅论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管理的作用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日新月异,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主的需求日趋苛刻,垫资、压价的幅度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一些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其管理会计工作,切实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方法。

一、施工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的施工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缺乏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加之其面临的特殊的竞争时期和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目前,施工企业存在的需要采用管理会计方法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人力资源管理薄弱。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相当薄弱,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科学合理制度,缺乏合理的、有效的、适应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体系。一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劳动工资管理的层次上,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及办法等。这种薄弱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不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有施工企业的中、高层骨干正在向民营企业流失,从而带走了他们的经验教训以及业主和市场,还间接影响了项目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员工素质的提高。

(二)资金、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相当多的施工企业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对于机械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在建筑材料的采购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没有科学可行的采购供应计划,不能做到依据管理会计方法来合理确定经济合理的采购批量,采购批量和批次的确定缺乏科学的依据,采购人员为了“拿回扣”而超额采购、乱采购的现象比较突出。对建筑材料的保管、供应和处置未能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未能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三)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严重的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削弱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成本控制观念不强。虽然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意义有深刻认识,并且各有一套管理办法,但是全员参与、全面、全过程控制的系统控制观念还不强,还停留在堵漏洞阶段,即堵材料、设备采购、工程分包、劳务分包、非生产性开支等漏洞。2,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和方法体系。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地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或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配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成本管理制度缺失,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制度等得不到有效地贯彻实施。3,全员成本意识差。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随意性强;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较为普遍。

二、加强管理会计,解决管理问题

施工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管理会计工作体制,采用科学、可行的管理会计方法,以期解决这些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科学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施工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这些人力资源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其中既有高级技工和高级管理人员,也有一般的中层管理人员,还有大量建筑工人作为劳动力资源。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特点,比较可行的是可以参照采用存货的ABC分类管理法,首先将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分成三级九等:A级人才资源是指高级技工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进一步分成三等,其中AA等是指非常抢手的高层次人才,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AB等是指非常敬业、对企业非常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其他高层次人才为AC等;B级人才资源包括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中级职称技术人才等,也可以分成三等,BA等主要是指很有潜力的、打算重点培养的中层管理人员或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BB等是指忠于职责、对当前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中层管理人员或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其他为BC等;C级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一线生产工人即劳动力资源,按照其技术水平、体格、敬业精神等,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进一步分成CA、CB、CC三等。企业人事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听取有关负责人以及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做好人力资源的级别划分工作,必要的话还可以聘请专家做好这项工作。

在完成人力资源的级别划分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管理会计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对A级人才应采用激励加工薪计划的方法;B级人才应以激励加培养进修计划为主;C级劳动力资源主要做好考勤以及工资待遇管理工作。

(二)资金与资产的管理

资金是企业资产的货币价值反映。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资金管理的范畴和方法主要包括:

第一,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施工企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由此形成大量而繁多的物资财产,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支出渠道也比较复杂。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必须在对这些资金资产的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属于资金需要量预测探讨的范畴。资金需要量预测是指包括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在内的资金需要总量的预测。

销售百分比预测法是预测资金需要量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假定资产负债表上各项目同销售收入保持一定的百分比关系,以未来销售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为主要参数,计算和确定资产负债表中个项目的资金量。还可以用回归分析方法先确定所需资金总量,再按照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结构关系确定各项目资金量。资金需求除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预测外,也可以根据发包方的概预算和以往本企业的经验比例(如毛利率、间接费用比例等)来确定。 第二,收入的管理。取得收入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也是企业资金的流人。施工企业收入管理的目标在于扩大边际贡献且加速资金回收,可以采用管理会计方法包括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边际贡献分析等。而对于加速资金回收的管理方法包括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如合理制订信用政策等。除了保证收入和价款结算的正确性以外,采用本量利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处理,做好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等损益管理工作。

采用本量利分析法首先要将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可以包括期间费用,也可以仅就工程项目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块。但由于施工企业的本质是劳务型企业,所提供的劳务比较多样,包括例如安装、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土石方工程等,且这些工程通常在一个工程项目或结算对象中同时存在,因而在具体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对所谓的“业务量”要做适当的处理,不能简单地把不同性质的劳务加总在一起进行处理。可行的办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历史数据,将那些性质上为变动成本的支出同完成的工程造价或结算价款相比较,计算和确定某项变动成本的变动成本率,计算出该变动成本率后,可用于以后的本量利分析。

第三,成本的管理。我国许多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长期实施的是“粗放式”管理,对成本管理不重视。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施工企业应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现代管理会计的总目标是改进成本信息质量、内容、相关性和及时性。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现代管理会计能满足更多的管理需求,导致管理会计由传统管理会计向现代管理会计发展。常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包括分级归口管理、成本中心、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法等。

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第一步就是识别核心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总成本变化的任何因素。将作业成本法运用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其可根据成本动因更精确地估计工程成本,并将实际费用控制在预算额之内。整个工程的总间接成本就等于将间接费用分摊到各单元工程层的作业中去之后,再将各单元工程层中的作业逐级汇总得到的总间接成本。从最高层将成本逐级分解,项目公司层作业的成本则可在公司所承担的项目之间根据项目预算数等指标的不同按比例分配。

标准成本方法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比较容易推行,而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一般企业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成本标准包括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但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由于绝大多数工程项目存在施工方案、建筑预算以及预算定额等资料,就可以直接将工程预算作为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管理,这样企业仍然能获得正常利润。对希望获得超额利润的施工企业来说,应依据建筑预算考虑制定更加苛刻的标准成本,但要注意指标的可行性。

第四,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管理。作为资产的两大构成部分,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管理会计中JIT、ABC分类管理法等存货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管理,以及NPV、PVI等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等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是时代的大趋势,可以说,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也是“文化致胜”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基于现代管理方式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演变

追根溯源,人类早期的管理行为,多产生于生产和军事行动之中。一场稍具规模的生产或军事行动,涉及到很多的环节,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需要详细的计划和周密的部署,因此,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管理行为。很多被认为较早涉及管理文化的论述和观点,都散见于人类早期的着作中,比较典型的如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现代企业管理常常借用和移植其中的管理理论、组织方法、领导艺术。

到近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型管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非理性主义管理,再到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五个阶段。

经验型管理方式顾名思义即凭借管理者(往往也就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体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企业实施组织管理,其管理思想并不具备理论形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比较严密的组织形式而展开的,包括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学派。泰罗制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由于泰罗制的实施,企业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亨利·法约尔着重分析研究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他第一个明确阐述了“一般管理”理论,并根据自己总结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十四点管理原则”。马克斯·韦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理想的组织机构模式”。他认为,行政组织体系应当具有准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条件。古典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但缺乏对人的认识和关怀,排斥人的感情因素,导致了整个社会感情匾乏,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兴盛。行为科学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与动机,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激励理论是它的核心内容,群体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支柱,领导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行为科学侧重于“社会人”研究,关心职工的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后期侧重于“自我实现人”的研究,关心职工在其工作中能否自我实现,有无成就感和自我满足的目标追求。同古典管理理论注重提高生产率和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不同,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把对人的管理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运用多学科从多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由物到人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正是西方管理学取得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可以清楚地加以确定;管理人员运用精确的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就可以选定能够达到目标的最佳办法,从而做出合理决策,即一切都是理性化的。非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把当代科学理论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理论、模糊理论等等应用于管理规划和管理流程中,它认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并不仅仅严格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地方,完全理性地合乎逻辑支配行为的人几乎找不到。人的动机和意图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清晰地推知和直截了当地加以选择。目标的选择涉及人的价值取向,与其说靠清晰的思考,不如说取决于影响个人的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组织管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决策制定的过程,还包括了执行过程和创新过程,而后两个过程更是充满了变化和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应当是“非理性”的,“人的问题要求人性地解决”,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理性管理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各要素加以简单化和抽象化后所概括出来的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方法,属于精确性认识;而“非理性”管理理念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理性化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时代的不适应性,而后总结概括出来的一种“模糊性”认识。古典管理学也重视员工,但其对员工的重视与老板爱护机器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则注重人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和变通性;不主张用哪一种既定的理论模式去机械地管理变动中的企业和复杂多变的人。管理不是制造一件产品,但管理比制造产品更难;人也远比机器复杂得多,所以管理无法过于“精确”,必须引进“模糊机制”,这便是“非理性”思潮。非理性主义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性化。所谓人性,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人性化管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很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根植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管理和管理人员也会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实质之一,就是管理学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人的价值。管理理论不断演进更新的过程,就是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从片面运用科学原理对工人的操作行为进行控制监督,为追求效率而把人当作机器附属来驱使,到把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管理,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强调通过保护和倡扬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获取良好的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鉴于此,当今文化被视为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现代管理方式下的企业文化内涵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从内涵上看,文化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运作系统,又可划分为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和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美学和管理宗旨等等,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部分。企业文化的本质深藏于现象中,需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则是企业文化的载体部分,包括了企业环境、企业形象、员工行为、企业组织模式定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模范人物故事、企业标识和产品标识、企业内外宣传口号和广告用语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表现着企业文化的本质。

所以,企业文化是一种现象文化,企业文化本身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强调活动显像、氛围和仪式。但是,企业文化其本质是组织文化,它体现出的是组织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理念及价值追求。企业文化不仅关注企业现象层面的活动,更致力于企业运行中深层次的基础因素的建设,如企业的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人文精神、战略发展、团队建设、管理规程等等。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效益,进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企业文化当然就属于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人本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或物本思想提出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它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根本、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值得关注,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效益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管理思想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的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把人作为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诚负责、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名副其实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权势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更加凸显出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效益,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三、现代管理方式下的企业文化变革

现代管理不只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应是一种理念、文化。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现代区域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当一定的区域或组织形成某种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以后,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中就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理想的“结合点”。由此,在“区域文化”这个公正无私的“管理者”面前,个人的价值观被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同化;被管理者没有来自管理者的压力,却无形地受到区域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任何人时时刻刻都必须考虑自己的举止言行、道德品质能否被无形的、却又客观存在着的区域文化所接纳。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观念和行为的自我控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制度规定、程序和仪式、观念和习俗、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心理活动等等的塑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全程引导,从而塑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企业文化必须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元点

由于各个企业在行业属性、地域背景、历史条件、组织体制、产品结构等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客观上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企业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文化作为企业的制导系统、经络系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文化的丢失是生存权的丢失,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企业的畸形。如果企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比较优势,也就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当今信息社会,由于各种传播手段的发展,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越来越少,技术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同一行业的企业,其技术设备、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往往大同小异,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正是这样,企业才十分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而企业文化本身就孕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同样的操作流程、同样的管理体制、同样的经营范围下,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战略,从而造就出不同的竞争态势。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文化成为推进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发动机”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严格精细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要求在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推行ISO9000、ISO14000标准,严格程序,扣紧环节,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益生产,敏捷生产,清洁生产。实施现代化管理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从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文化则是内在的自我认同的弹性约束,能够有力地驱动员工心甘情愿的行为。文化与制度都是规范,文化是引导性规范,启发员工 忠于职守、追求卓越;制度则是底线规范,告诫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二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企业文化成为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充实的动力

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并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归属感和主动精神。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500年的企业和做500强的企业等同重要。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四)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变革

当今人力资源开发被视为组织投人产出比最大的开发,人力资源被视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包括了体能、智能、技能和文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体能、智能、技能,首先就要使员工与企业产生文化认同,依靠建立优良的文化体系来引导人力资源开发。一旦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愿景、战略、精神、价值观都认同,其职业生涯和企业的发展使命就会自觉结合起来,其个人的价值取向就会和企业价值观的引导统一起来,个人的体能、智能、技能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奉献企业。

“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及现代管理方式的变革。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就会形成反差,进而会给企业造成深重的创伤。企业有知识有技术,却缺少共同崇尚的价值准则,没有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知识和技术就无法有效利用,甚至会反过来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人才流失、技术泄密,反映出企业文化的缺陷。没有共同的追求愿景,没有凝聚人心的事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和员工的联系就会简单化为雇佣关系,谁都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员工就会从心理上行为上斤斤计较,与企业讨价还价甚至对抗。企业文化坚持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同化,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这种同化作用,使企业不再是一个单纯因为利益互惠而聚集的群体,而是一个由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行为规范的成员凝聚起来的组织。所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打造优秀员工队伍的根本途径。

企业管理类论文:谈工商企业管理策略与途径

(一)如何推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策略与途径

1.专业定位。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在企业从事销售、人事助理、会计、生产线班组长、物流助理及区域销售经理、市场经理等潜在发展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经营管理人才。2.校企合作基础。目前,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鄂州市万联购物超市、武汉钢铁集团鄂州钢铁公司、武汉梦天湖酒店管理公司、湖北武昌鱼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章程,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分工和责权利事宜。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推动和带领下,本专业又先后与多家地方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3.校企深度合作方式与途径①签订“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协议。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每次实习实训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与鄂州万联购物超市联系,与鄂州万联购物超市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经双方确认后组织实施。②与深度合作企业共建校内仿真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与武汉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组建“综合实训基地”。校内仿真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标志着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形成。把企业搬进学校里,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③为深度合作企业提供培训。目前,本专业主要为鄂州万联购物超市、鄂州市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在岗员工提供培训;同时也为鄂州市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鄂州万联购物超市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中职毕业生,因为学历要求,需要进修专科学历相关培训。通过此项合作,提升了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将刺激本市其它企事业单位在我校开展培训的需求。

(二)如何推进校企共建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策略与途径

1.增加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及就业的岗位数量为使专业在校学生及毕业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增加顶岗实习及就业的岗位数量,校企双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①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组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主管、一线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本专业毕业生等成员定期开展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形成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市场营销管理岗位群、生产管理岗位群、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财务管理岗位群,分析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调整专业课程体系。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质量的综合保障体系包括两方面的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校内教学活动信息系统,以院教务科为中心,将学生———教研室———教务科———教师—— —学生串联在一起的闭合信息跟踪、反馈网络。二是完善和健全校外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形成学校———社会行业(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信息跟踪———学校的反馈闭合系统,专业教研室配合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办、校企合作办等部门协同完成。将二者结合起来,可全面控制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2.以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为平台,拓展多维度的校企合作①师资队伍建设。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为专业教师提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经营与管理全方位的培训。另外,专业还与企业双向合作,企业派人到校指导,学校在企业开展实地训练,实现仿真实景教学,提升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为平台,积极参与深度合作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面向鄂州市开展中高层次管理人员培训960人次;面向鄂州市中小企业,开展在职员工管理类业务培训1870人次;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及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工商企业管理专科学历教育创造条件,从而提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3.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①组建校企整合的组织体系。以万联购物超市和学校共建的组织体系为例,这个组织体系以企业名字命名,被称为“万联学院”。组织体系由三个层级构成:在第一层级中,理事长为鄂州万联购物超市董事长洪朝,副理事长为鄂州职业大学副校长洪贞银;在第二层级中,院长为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潘映高,教学部门有关负责人;在第三层级中,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万联购物超市的讲师团成员和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教师共同组成。②制度保障。合作体系建立起来了,关键在于保障。按照校企签订的协议,万联购物超市要投入120万元,在学院里面建设“企业经营管理超市”实训中心,提供各种设备和软件用于经营和学生实训教学。在师资方面,万联购物超市选了17名基层管理者在这里做兼职教师,除了进行实训指导,还与我们学校的老师结对开发项目化教材。③共同育人。在共同体中,要让学生“真正能学到东西,能体会到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2]“企业经营管理超市”实训中心摆放的是市场里最先进的超市工具,学生能在岗位上接受万联超市老员工手把手的教学,切身体会严格的作业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使学生直接了解岗位的任职要求,为毕业与就业接轨奠定基础。学院讲师团的老师们专门为学生设计的与市场同步的课程,与兼职教师进行企业项目的教学化改造,重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保证体系等育人环节。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信息治理对策和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了,电子商务正在逐渐转变现代企业的营销方式,这种电子商务只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表象,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企业能都上网的只有两到三成,在这两到三成的企业中可以进行内网信息化办公、电脑辅助设计的企业也只有一成。及时准确地完成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拓展现代企业发展管理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

1.信息管理目的性不强

现代企业在管理中需要拓展管理方式,对信息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的时候,不知道需要什么东西,使得建设信息平台的目的性不强,造成日后的使用出现各种问题,不断有效的实现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致使一些员工在使用信息管理平台的时候缺少主动意识。

2.企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工作推进脚步放缓

一些企业开展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传统思想,对于新的管理手段还不是很适应,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陈旧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企业的深化改革进入的攻坚阶段,企业在进行每一次的前行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心血,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进中,企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拓展工作方法,才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新的突破。

3.系统提供市场相对比较复杂

随着现代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推广应用,这个市场不断变大,很多的软件公司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很多没有能力和资质的软件公司也以低廉的价格扰乱这个市场,一些企业为了贪图便宜,很多时候开始选择那些没有经验的小公司,他们设计安装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问题的漏洞,一旦使用这种管理系统,可能担心企业正常的生产、营销工作。目前这个市场相对还是需要混乱的,企业在选择电脑软件公司的时候没有更多的硬性指标,加之很多企业在这个方面还是存在一定浑沌的状态,很多企业没有专业的人员熟悉这种管理系统,因此在选择电脑软件公司的时候,只能有一个大概的评价,选择相应的电脑软件公司帮助自己建立一套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这样的平台建立之后一定存在不少的问题。

三、措施

1.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帮助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

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有利于社会集约化的发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结构性转变,是现在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作为政府部门需要不断推动这个管理方式在企业早日扎根发芽。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对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政府可以组织企业有关人员开展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培训,现场演示信息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便利。作为文化市场的管理者,有责任对信息化管理开发市场进行有序管理,设立门槛,标准化管理开发公司,对没有资质的开发公司取消从事系统开发的资质,同时需要将这些软件企业进行有效的专业能力提升,不断提高系统平台开发能力和水平,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市场水平的提升,使得整个系统开发市场更加规范。

2.系统开发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

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单位需要具有一定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在软件开发方面有专业的人才队伍,这是基础,只有有了人才,才能开展系统的研发工作,因此,这些软件公司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从外面聘请一些系统研发的专业人士,担当自己公司的技术总监,聘请一系列高层次人才队伍,同时对原有的职工进行有效的培训,按照岗位的需要有计划的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促进系统研发的速度,保证其研发质量。

3.使用企业需要注意几点事项

首先,系统使用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对其重要性、紧迫性有一耳光正确的认识,在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环节,在企业的管理中需要不断转变工作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实现企业管理的集约化,这也是企业现代化对信息建设的需要。其次,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职工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企业日常工作的处理,这需要对企业职工进行系统培训,让职工熟悉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断拓展管理手段,这样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减低工作量,但是这个前提就是职工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相应的日常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最后,运用系统对部门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考核。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在职工的日常管理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将大大提升企业在人事管理中遇到的人情难题,在对职工进行日常考勤等方面做到没有人情可讲,降低了人事部门的工作压力。

四、发展方向

首先,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有力促进企业的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在管理方式上将不断开启创新模式,是企业进行管理转型的有效手段,因此这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管理的未来选择。其次,大数据时代将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形成。现代社会正处在网络时代,企业管理可以在信息系统里是一个大数据资源,维护好这个资源,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因此现代社会的大数据将成为以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平台。最后,系统平台更加智能化、多元化。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日常的维护,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企业也需要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在职工的日常管理中,随着专业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以后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多元化。

五、结语

我国的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发展时期,他们很多都很重视精细化管理,对其信息化的管理也不断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一种方式,因为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得企业在管理中不断实现集约化发展格局。

企业管理类论文: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

摘要:互联网是信息与管理技术的最佳结合,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则最为直接和深远。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本文着重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几个方面作了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在管理理念创新上,要建立知识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的基本理念,企业管理者应该十分关注无形资产的投入;在管理模式创新上,应该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关注核心的管理转到建设一个有能力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内容的系统上来;在管理组织创新上,要实现从金字塔型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向网络型扁平化的水平管理的转变;在管理方式的创新上,则应从消极地适应市场转向积极求变、创新,将企业管理从科学管理推进到科学加艺术的管理的新境界。

人类进入新的世纪,“互联网”成了当今最深入人心的概念。在人们感到惊诧、甚至来不及作出反应之时,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始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及不同层面。互联网是信息与管理技术的最佳结合,其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深远的。面对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技术及文化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企业管理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经营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本文着重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几个方面略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一、管理理念创新: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到“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与此相适应,在企业管理理念上,也正在经历一个新的转折:相对于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的资源。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以其未来学家的深邃眼光较早地洞悉到这种变化的趋势,并将这种由社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知识的“赋值”称之为“符号财富”。他甚至深刻地提醒世人:没有人会因为苹果计算机公司或IBM公司的物质资产而购买其股份。起作用的并不是这些公司的建筑物或机器设备,而是其市场推销能力和社会关系、其公司管理的组织能力以及雇员们头脑中的那些突发奇想。它们所代表的不过是另一些象征性符号而已,而且已达到令人惊异的地步。

托夫勒的话绝非一个未来学家的奇思妙想,更非要到遥不可及的将来才能在一般的企业中变成现实,在IT行业以外的一般制造业中也早已被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们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耐克(Nike)鞋业公司,在市场上可谓独占鳌头,但它并不直接生产和制造鞋,它的资产是“耐克”商标、生产许可证、市场销售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敢夸下海口:“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被烧毁,它可以凭可口可乐的牌子重新起家”。在新的企业兼并浪潮中,许多企业就是为了获得无形资产而进行兼并,或以无形资产作为兼并其它企业的本钱。

这一事实表明,传统企业本身的结构、内容和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服务业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迅速。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正如美国进步政策研究会 (PPI)技术创新和新经济项目小组主任罗伯特·D·阿特金森(Robert D.Atkinson)博士与该会技术政策分析家拉诺夫·H·科尔特(Ranolph H.Court)在其合著的《美国新经济——联邦与州》一书中详细地分析了美国联邦及各州的新经济增长状况后指出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这一点存在广泛的认同,这也是对新经济认识的一个确切的方面。”“知识日显重要意味着无形资本的净积累(如教育、研究与发展等方面)比有形资本的净积累(如建筑物、交通、道路和机器系统等方面)增长的更快。在联邦财政资助方面,无形资本占联邦财政资助有形资产的比重从70年代的60%提高到现在的93%。在商业中也有同样的趋势。在60年代和70年代,平均股票溢价收益中约有25%应归功于已报告利润的变动。到了90年代早期,这个比例下降到低于10%。这个变化部分地可归功于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传统会计无法核算的无形资产(如研发、商标和雇员专利知识等)这个事实。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至少已经和有形资产旗鼓相当,而且有形资产价值中的更大部分取决于无形资产的投入。”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教授更是早就明确指出,知识已经成为知识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并一语道破真谛:“知识是唯一的经济资源。”

二、管理模式创新: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是将注意力关注于人、财、物、供、产、销等环节,此一时,彼一时,无所谓轻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从物品生产转移到以智慧为基础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占据经济学思想最长久的一个假设——报酬递减。实际上,在互联网极 大普及的经营环境下,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和传统的以物品为基础的生产在行为上有非常不同的特点。传统的物品生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有形资产的消耗而逐步缩小。与之有别的是,知识在其自身作用下 (生产、分配、使用)是在不断增长的,它可以创造以前从来不存在的市场,引起并产生更多的创新,因此,应该是“报酬递增”,即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特定市场中的企业,其获得的优势在竞争中也是不断增强的。这些企业在管理行为、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有别于传统企业的新特色,在管理模式上事实上正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新尝试。

借助网络技术,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中的环球网进入数据库,还可以利用公司的内部网络获取公司的专业技术知识。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在于太容易将数据与知识、信息技术与信息相混淆。随着资产无形化的日益发展,随着知识在企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随着人们获取的数据不断增加,对数据进行筛选、分享及利用的困难也变得更加尖锐了。于是在许多企业纷纷出现了一批新式高级经理人员,其头衔为:“知识主管”、“学习主管”、“知识资本经理”、“知识管理经理”,等等。一些著名公司(尤其是知识型公司)在知识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从管理模式的角度看,面向知识管理的公司决策者面临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关注核心的管理转到建设一个有能力支持沟通、建立交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内容的系统上来,以行动和知识的创新更快地反馈循环来对全新的经济环境作出反应。”

在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应该在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知识共享、促进企业知识流动。企业还应该充分利用外部知识网络,加强对网络中知识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知识资源。在新的管理模式中,企业管理者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殊资源,企业应该针对其在知识开发中的独特性,实施有效的管理。

三、管理组织创新:从金字塔型的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到网络型的扁平化的水平管理

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中的经理革命》一书中曾经写道:“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成长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企业规模的扩张过程;二是资本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过程。”“由一组支薪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就可恰当地被称为现代企业”。这种被称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成了当今美国工商企业制度中的标准形式,也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参照系。

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原料供应,以此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在互联网广泛应用和普及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是靠不断找出市场需求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的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大多来自有待解决的市场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识别问题所需要的专门销售和咨询服务,以及把上述两个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只有这种价值才不易被模仿。所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创新和服务将代替控制和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正在改变传统企业管理的许多做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沿用那种按职能分工、条块分割形成的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那就无法对外来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基于此,1993年出现了‘企业重建’的理论与实践。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原来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化,形成以任务或合同为对象的有关职能专业人员的组合。而这种变革的技术基础是信息网络在企业内部的普遍覆盖。”

这样的发展趋势,导致企业纷纷压缩纵向距离,造成了企业结构向水平化、横向化的构造运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层次必须减少。“而首当其冲的便是经理阶层。”中层经理的职责是协调下层部门的工作,从下级收集信息,转给其它的下级或向上级汇报。由于传统体制下等级森严,信息往往难以迅速反映到高层。正如国外有的研究者注意到的,最糟的情况是:报告被净化了,数字被修饰了,信息被隐藏和隐瞒,甚至被伪造。而在新的技术背景下,计算机可以代替中层经理的搜集、传递、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创造性的工作。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一个普通程序员可以将有关信息直接传送给远隔千山万水的总部的CEO,一下子跨越了传统管理的许多层级和诸多需要汇报、请示的环节,加快了企业信息的反馈速度,更消除了金字塔型等级制的官僚作风,使得高层与基层直接对话成为现实可能,从而某种程度地使中层经理成为多余。

在中层管理削弱的同时,新的企业形式,如网络型企业应运而生,某些虚拟企业的成功运作为人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这样的企业结构象网而非金字塔。与传统企业根本不同的是,网络型企业中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项目的参与者,也是利润的分享者。这样的网络结构一方面极大地刺激了每一个结点的创新,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中层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对解决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是一剂良药。

四、管理方式创新:从消极地适应市场到积极求变创新

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计算机科学家张亚勤先生最近曾经说过:“计算与通信的有机结合是网络革命的最大特征。Internet的蔓延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无限联通。”张先生的话是不无道理的。在这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前景充满着不确定因素。互联网正在覆盖管理空间,管理的范围已经从本土进入全球,管理文化从同质交流进入与异质共存,管理对象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管理组织从垂直进入水平状态,管理指令从日常语言到网络语言,管理内容从主要对生产要素的管理到对知识要素的管理,这对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经营环境中,企业的兴衰成败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能否具有审时度势、举重若轻、应付自如的素质。

在网络化时代,企业经营者必须破除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的保守思想,消极地适应市场,企图守业,已难以维继。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机遇存在于变革之中,其核心在于创新。要主动地去推进变革,甚至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破坏”,成为变革的先行者,而不是被动地在变革出现之后才去应付经营环境的变化。比尔·盖茨在微软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曾充满激情地写道:“纵观商业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他们的行事方式僵化死板,满足于自己的成功,而没有意识到世界不论有 无他们都将变化。所以,对微软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适应变化的能力,我们能迅速抓住新的行业方向,随着技术的进化,不断重塑了自己,从而始终保持了成功。”

处在激变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从常规阶段进入创新阶段。新世纪的企业管理,从根本上讲,将是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和扁平,将注重平等与尊重、创造与直觉、主动与创业精神、远见与价值控制,将依靠信息共享、虚拟整合、企业间相互依存,从而不断创造优势,为赢得未来市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应该是从科学走向科学加艺术的管理,是求变和创新的管理。

作者:浙江万里学院工商管理系 鲁兴启来源:《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