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4 11:00:58
导语:在建筑工程材料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材料价格的构成和分类
1.1材料价格的构成
所谓的材料价格在广义上来讲是指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成品、半成品从供应商到建筑工程施工地或者施工仓库的综合平均费用。一般来讲,材料价格是由四个方面构成的即:材料供应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与此同时,如果这四项中的任何一项材料被附加了检验试验费,要将这项费用记入材料价格,并且在记录形式上,要进行单独的立项。
1.2材料价格的分类
材料价格根据其使用的范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区材料价格;另一种为针对某项工程的材料价格。第一类地区材料价格,很明显指的是根据地区、或者建筑区域来进行编制的,很显然,这种分类方法能够为其它工程的材料价格提供一定的参考。而第二类,针对某项工程的材料价格,则是以某个具体的工程为依据,因而,与其它工程的材料价格没有可比性。这两种材料价格的分类不同,但事实上,材料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却是一样的。之所以使用两类不同的材料价格分类,其材料价格不同主要是因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产地、所需的材料、以及材料规格有所不同。
二、材料价格的编制依据和确定方法
由上述可知,无论是材料价格的构成方面,还是材料价格的分类方面都是比较复杂的。然而,也正是这些复杂性使得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在材料价格的编制和确定方法方面面临着各种多方面的困难。本文在此对材料价格的编制和确定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材料价格方面研究的提高献计献策。
2.1材料消耗量
就笔者看来,研究材料价格编制的依据和确定方法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材料的消耗量。这是由于在建筑工程的材料价格中,材料的消耗量是不确定的,也是最不容易估量的。而所谓的材料消耗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构成实体材料净用的材料数量、施工场内运输和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损耗量。现有的对消耗量确定方法的研究有很多种类,如实验室实验、现场统计等等,但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是理论计算法,该理论计算法通过利用数学公式,对材料消耗量进行严格的计算,因而较之于其他的方法来讲,更具有精确性。
2.2材料基准价格
(1)材料原价即材料的出厂价,一般指没有经过商品流转领域的生产厂出厂价格或商店的批发牌价。
供应价是生产厂家出厂至商品流转领域后的价格,其中包括了供销部门的手续费和包装费,这两项费用未必会发生。其中包装费是为了便于材料运输、减少运输损坏以及保护材料进行包装所需的费用。
(2)材料运杂费指材料来源地起,运至施工地仓库或堆放场地,全部运输过程中所支出的一切费用。
包含外埠中转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车、船运输费、调车费、驳船费、装卸费和附加工作费等。一般分二个步距:第一次运杂费和第二次运杂费,并根据相关主管部门规定的运价规定和有关规定计算。建筑工程上用的主要材料一般按重量来计算运输费。
(3)运输损耗。
建筑工程的材料由于数量大、形式多样,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运输上的损耗。比较大型的建筑材料损耗比较小,而小一点的,特别是散装类的材料,例如沙子,瓷砖等都会产生很大的损耗,由于损耗的费用可能比较大,所以,必须加以重视。
(4)材料采购及保管费。
材料采购以及保管费也是材料基准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的费用主要包括建筑领域相关部门在采供、保管等方面所需的费用。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的确定方法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按照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三者之和乘以采购及保管费费率进行计算。
2.3检验试验费
除了上述的材料消耗量、材料基准价格外,在建筑工程中材料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还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检验试验费。由于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所以无论是在建筑材料、安装物,还是在构件方面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测。但是检验试验费不包括对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用。材料价格的编制和确定方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以上也仅仅只是对材料价格方面粗略的研究。然而,仅仅凭借这些来提高建筑工程领域在材料价格组成和确定方法方面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材料价格的研究还需要建筑工程领域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材料价格的编制和确定方法对于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材料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涉及的方面很多,是一项难度系数较高的课题,再加之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在材料价格组成和确定方法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无论是给当下的研究,还是对于材料价格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来讲都是不利的。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中,材料价格方面的专业人士应该加强对价格组成和确定方法方面的研究,并且要从组成的多个部分,确定方法的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更适合于当下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材料价格组成和确定方法,进而促进建筑工程领域又快又好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刘爱芝 单位: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1.关于建筑钢结构材料的检查
1.1关于钢结构材料的性能
一些材料在进行性能判断时,应该按照各项相关的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估以及判定,在对检出材料性能进行判定的过程中,应该对其数据进行采集,并且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例如:钢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以及年限、产品说明书以及牌号等。由于钢结构自身在建筑上具有庞大的市场,并且还具有着自身所具有的性能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这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针对钢结构体系而言,不仅制造的过程中具有工场化,并且其施工的工期相对来说也比较短,没有建筑垃圾以及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钢结构深度不断的发展,一定会在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1.2关于水泥材料的性能
针对水泥产品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材料,水泥产品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载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对水泥的施工性能进行有效的保证,水泥调和水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多余水泥水化水量的一到二倍,这多出的水分会在水泥运过程中渗透到混凝土的表面,这就是水泥的的泌水性,但是抗渗性主要指的就是构件抵抗水渗透的作用。
1.3关于砂的性能
砂的细度模数将会对其颗粒的精细程度进行有效的反映,然而细度模数并不能够反映出级配的情况,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砂的细度模式进行考虑,对于强度比较高的混凝土应该要选用中砂,然而细度模式大概是在二点六左右。砂的坚固性对于一些存在着抗冲击和耐磨要求混凝土的砂,其循环之后的损失率不可以超过百分之八。砂中的最大杂质含量以及对于具有着抗渗和抗冻要求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可以超过百分之三,泥块不可以超过百分之一。要是砂中含有着硫化物以及盐酸盐,对其进行耐久性的测试,以此来满足在以后当中的使用。
2.关于建筑钢结构材料的有关检查标准以及方法
2.1关于钢结构材料的检查方法
对于我国强制性的钢结构材料的检查标准,对于钢结构材料的检测主要是有以下几种方法:钢结构材料在性能方面的检测,首先要对钢结构材料在强度性能方面的检测,对于检测机械侧力度的盘指针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对准在零点的位置上,并且要对副指针进行波动,从而能够和主指针进行重合。把需要检测的试件放置到试验机的夹头之内,进而启动试验机来对其进行拉伸处理,在进行拉伸的过程中,测试的力度停止转动的时候变为恒定的荷载,或者不计初始时候的最小荷载。向试件不断加力一直到拉断位置,进而读出测力盘上面最大的荷载,变为抗拉极限的荷载。强度比较高的构件性能比较安全,并且高强度的钢筋对于建筑的承载力也比较强。其次就是在钢筋的性能方面,钢筋的变形程度是钢筋延伸性的体现,并且和强度有着一样的地位。对以往建筑施工原因调查可知,由于钢筋延展性的不足,进而导致建筑出现断裂。对其主要的检测方法就是把已经拉断的试件两端对齐,使其轴线的位置能够处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是因为拉断处各种原因所形成的缝隙,那么分析应该处在试件被拉断之后标记部分的长度之内,如果是处在短处那么采用卡尺直接测量被拉长的长度,如果实际标距处出现断裂,那么则表示试验结果无效,应该对其进行重新的试验。最后,在对钢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检测,钢材料的力学稳定性也体现在钢筋的弯曲线方面,因此,弯曲试验主要是检测钢材料弯曲性的检查方法。冷弯试验主要是把钢筋试验规定的直径弯心上弯到九十度进行检测,如果没有裂缝和断裂等现象的出现,这表明钢材料的质量比较好,这种方法也能够检测钢筋焊接接头的质量。
2.2关于水泥的检查办法
在选择试验之前,必须要把负压筛放到圆柱体的筛座上面,并且要将筛盖进行盖上,之后在接上物理电源,与此同时还要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并且将负压调至到四千帕到六千帕之间。之后在对样品进行取出放置到负压筛当中,然后盖上盖子,启动筛析仪器,运转两分钟的时间,在这期间要是需要中途加入试验,那么应该将已经准备好的式样附着到筛盖上面,并且还要对其进行轻轻敲击,从而使其能够完全落入到负压当中。
2.3关于砂的检查办法
选择称取烘干的试验五百克,将其放入到根据筛孔大小配料的套筛上面,然而将其晃动,在十分钟之后取出,再根据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筛选,之后放置到干净的浅盘上面进行手动筛选,直到每分钟所筛出来的量低于试样的百分之零点一的位置,然后在通过颗粒并入到下一只的筛子中,根据顺序来进行,一直到全部筛完。
3.总结
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过程中,材料不仅仅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建筑质量的好与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保证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材料进行加强检测,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同时要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管理人员进行加强管理,并且建立起有关的监测标准,以此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作者:乔培 单位:河北汇发装饰有限公司
一、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建筑企业由于管理不严格,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执行,施工时没有计划,施工过程没有标准;施工人员纪律松驰,生产效率低;各种材料、工具、设备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或者管理程度松懈,乱丢乱发,浪费惊人,施工现场环境比较杂乱、脏等。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筑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材料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其专业素质和水平较低,对系统的工作程序不熟愁,根本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
②材料采购过程中有暗箱操作情况,导致整个预算成本提高,更有一些企业的使用材料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
③材料的储存保管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材料的堆放不科学,也没有明显的管理章程,对材料的存放环境不太重视,直接忽视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规范,所以浪费现像比较严重,影响了施工周期,提升了成本。
2、工程材料在采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业在采购材料时,根本没有做前期的预算,只有一个采购的意识,没有详细计划,材料管理人员,直接根据施工招投标文件、合同以及施工图等对整个项目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按当期市场的行情进行大致的估算,从而导致预算成本放大。还有一些在未签定订购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过于随意和简单。在材料验收的时候,管理人员把关不严,现场收验人员因为许多因素而怠于查验,致使材料数量不够或者质量不符合规定之要求。更有甚者,在材料运往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将材料变卖等问题。
3、工程材料管理方面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份企业没有制订消耗定额,现场管理人员在没有经过技术部门或者相关部门的同意之下,随意的领取材料。还有就是对周围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帐,过后便不再注意。领料人员领取材料过后,出现严重浪费或者私下变卖等问题。企业领导与材料人员串通一气虚开发票将一些财经制度不准报销的东西通过材料出帐,甚至开具没有任何实物内容的发票从材料出帐。
4、材料在存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材料的保存过程中,根本不材料环境条件。直接将材料乱放,也没有明显标示,也没有意识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措施。更没有材料的生产厂家、日期、型号、规格等。同样,在管理的时候没有登记材料收发台帐,没有做好收发记录。严重时,还有管理人员与采购人员出具假入库单,与采购员共同实施违法活动,或者与领料人员合谋将库存的材料领出变卖。还有采购人员故意多方面难为供货方,以索取好处。
5、材料核算环节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只注重财务核算的材料帐与材料部门的台帐核对情况是相符,而忽略了实地盘点。怠于按责任成本控制方法对材料按责任中心进行核算。财务人员在材料核算时发现问题,在追查时,不仅遇到一些材料人员的消极或者故意对抗,从而遭到上级的阻拦,导致整个成本上升。
二、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的应对措施
为解决以上问题,企业在进行材料的管理时,应该加强监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区,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队伍素质。作为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应该对项目工程所需要材料进行货源的研究与调查,多方面收集供货信息,寻找货与价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与相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与设备总量,编制好需要计划。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旬、月之计划,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与现场实际管理水平,根据现场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所需要的机械。尤其是要注意材料的保管,防止出现因为环境素质而出现材料的变质等问题。严格缩小浪费现场。并且制定合一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信息中心与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更要提高采购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1、采购与预算阶段
①渗透建筑工程材料相关的法规条文
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与使用进行规范化,且明确指出,工程项目部门应及时的对施工工地上的各种材料、设备进行登记与记录,并且正确的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同时还需相关单位的签字证明,方能进场。比如,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胶合板等,这些建筑材料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与管理办法。
②实时掌握市场行情,合理降低材料成本
如何做到采购性价比最优化,这就需要单位在购买材料时,要确保所购买的材料,既是高质量,也是价格相对较低的。这就需要购买材料之前,采购部门成立市场信息收集小组,可对市场上不同产地、时期、型号、质量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以确保最少的资金尽可能的够买到最佳性价比的材料。从而降低材料购买成本。
③就近取材
在建筑企业对材料的核算工作中,若购买材料所需的人工费用以及运输费都是要计入企业材料采购中的,也就是说过多的运输费用就会使采购的成本增加。反之,节约运输费用就可以降低不少采购材料之成本。倘若想减少材料采购成本,则需要减少运费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选购材料时,需要了解供货方的交通状况,若是质量同优,则应该就近取材,减少运输费用,降低采购成本。
2、储存、发放阶段
①专门库房,妥善存放
我们知道建筑材料大多与自然环境因素会发生化学反应,许多材料与材料之间也会发生反应。因此,在储存与管理材料的时候,应该将不同类的建筑材料存放在专有的存放点。为了减少材料存放的损失,也便于管理与取材,一定将设立不同的存放点,存放同类的材料。
②材料标识,分类存放
建筑材料都需要存放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区分不同型号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对于不同型号的材料需求,将材料的形状、原材料、材料的类型标明存放。在建筑建设过程之中,不同结构一定要选取不同的型号材料进行施工,这就需要材料在存放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型号的同一种材料进行区分标明存放,防治施工时误用材料状况的出现。确何建筑物建设的质量。
③推陈储新,先进先出
在材料发放的过程之中,要遵循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基本原则,其目的就是避免由于领用不当造成的旧货长时间囤积以至不能在优质期内使用的现象的出现。同时,项目部在领用材料时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材料领用单,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凭领料小票多次发放,最后对于破损的材料,在发放时材料分发员要注意验交,同时,领用方应该在领用凭证上签字领取。
3、施工队段
在施工阶段的时候,材料管理工作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抓起,严格执行,控制安全、材料、以及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①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之需要
②合理安排材料与设备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
③加强日常清查记录,减少材料损失与浪费
④掌握施工进程,及时调整材料供给,满足施工需要
⑤综合使用,尽可能的变废为宝
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钢筋头,经加工可制作双层钢筋用的马凳及预埋件等,砂砾可做散水或非工程部位用料平整场地等,木材边皮板可用于临时设施等。另外材料包装品要尽可能的周转使用,如水泥包装袋、桶装的油品、贵重物品的包装物等。从工程细部抓好综合利用,达到“双增双节”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
1影响常用建筑材料质量的几个因素
对于材料的供应缺乏计划性,需要临时添加材料保证施工进度,导致临时添加的材料质量检测不全面。在建筑材料的日常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没有按照型号和规格分类存放,并且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存放期间发生锈蚀、变质等现象,对于材料自身的性能有所影响,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有些建筑材料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漏检现象,比如在水泥存放超过三个月时,没有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导致变质的水泥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对于施工中需要使用的钢筋,由于焊接的工艺水平较低,并且对焊接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导致钢筋的力学性能下降,必然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半成品只有在达到规范的强度要求时才可以应用,但是很多的半成品构件在没有达到强度标准时,没有经过质量检测就直接应用于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2.1试验检测项目在建筑行业,由于其材料种类较多,这就需要针对材料相关的规范要求来对其进行检测,确保检测项目在相关的要求下进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较常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和砂石料等,这就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检测。如需要对水泥的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进行相应的检测,而对于钢材则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对其抗拉强度、冷弯及焊接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砂石则需要对其强度、组配及坚固性等进行检测,混凝土则主要是针对抗压强度、和易性和塌落度而进行检测。
2.2试样的采取采样是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关键程序,采样是否规范对于质量检测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采样就是在建筑材料中,均匀的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样本需要具有代表性,严禁为了应付检测而特意制作样本。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在样本采集的数量、范围以及部位方面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以降低检测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试验误差在对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环境的温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检测的仪器没有及时校准,检测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等等,都会引起试验误差。其中有些误差是无法消除的,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降低误差的范围,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材料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检测材料的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当达到什么程度时才可以符合标准。对检测人员要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执行,严禁随意更改试验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4数据处理有时候,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若其中一个试件的强度值超过了平均值的10%,那么就应该剔除该数据,而直接将另外两个的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另外,混凝土及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而并非简单的将数据相加完事。计算得到的结果,尾数应该按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其位数也必须满足要求。通常情况下试验结果会与预期的结果在数据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同一试件的各项指标也存在着矛盾的地方,所以需要针对存在的结果来认真进行分析,及时查明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检测,确保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3质量的控制措施
3.1材料进场检查建筑材料的进场检查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的首道程序。首先,建筑材料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并且相关的材料要齐全。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查,严格按照试验标准执行,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进场。对于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该具有许可证编号及安全认证标志。在材料选购前应该复核检查其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的原件,以防假冒伪劣。当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该检查其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数量、产地、外观质量等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有偏差,则要求返回。对于重要的材料、设备,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应该派人到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控制。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就必须派技术人员到商品砼厂内进行监督其生产过程,监督其是否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料;检查其水泥、砂石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其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确保混凝土的拌合质量。但是,这也是施工单位比较容易忽视的,从而造成材料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3.2强制性检测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严禁任何的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根据设计及国家、行业规范要求以及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砼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4结束语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建筑材料市场发展的异常迅速,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厂家。由于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所以为质量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大量假冒伪劣材料流入市场,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了难度。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应该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检测的技术水平,并且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执行。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加强对材料的监督管理,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郭海波单位:昌黎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1绿色建筑原材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建筑材料提出了健康、安全、环保的要求,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极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据统计,在每年的环境污染比例中,固体废弃物污染占50%以上,利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可以将这些固体废弃物生产成绿色建筑材料,这为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多,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显得十分重要,绿色建筑材料不仅能有效地节省资源、变废为宝,还能是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利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绿色建筑原材料的特点
和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较,绿色建筑材料的最大特点是能改善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绿色建筑材料能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现象,并且绿色建筑材料具有易回收、循环利用的特点,绿色建筑材料的基本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低能耗。
绿色建筑材料是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生产的,改善了传统生产技术的不足,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低消耗。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原材料是垃圾、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天然资源的消耗;
(3)无污染。
绿色建筑材料在生产研发过程中,都是采用绿色环保的物质,不会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也不会产生任何有污物的物质;
(4)多功能。
绿色建筑材料具有安全性强、耐久度强、节能环保、有利于人体健康等多种功能,不但能改变生态环境,还能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绿色建筑原材料的应用
3.1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
3.1.1废弃植物纤维材料
废弃植物纤维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废弃木质材料等,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生物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可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以秸秆等植物纤维为原材料制成的废弃植物纤维材料,其生产过过程简单,不会污染环境。废弃植物纤维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还不能用于两层以上的建筑物,但能广泛应用在私人住宅、小型公共建筑物中。
3.1.2石膏材料
石膏类建筑材料的煅烧能耗十分低,仅为石灰能耗的三分之一,使用石膏建材能极大的节省能源的消耗,同时石膏建材比混凝土、实心砖更节省材料,石膏建材还可以循环使用,不会产生建筑垃圾。
3.1.3泡沫玻璃
泡沫玻璃具有保温、隔音、隔潮、阻燃、环保等多种特性,其生产原料是废弃的各种瓶罐玻璃碎块,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三废,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泡沫玻璃的重量轻、抗压强度高、耐火性强、导热率低、抗渗防水能力强,能代替砖块当屋面、墙体的施工材料。
3.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3.2.1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门窗中的应用
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8%,要想建设节约低耗型社会,就必须加大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目前,我国建筑门窗大部分是钢质门窗、木质门窗、铝质门窗,这些材质的门窗不仅能源消耗量大,循环利用率低,还没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相对于这三种材料制成的门窗,塑料门窗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并且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可以当做绿色建筑材料。在传统的建筑门窗上,经常会安装玻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生产出一种能代替玻璃的透明混合物,这种材料的能耗很低,一般情况下,煅烧玻璃要在1400°-1600°下进行,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生产这种材料的过程中,则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并且这种材料能过滤红外线,这对室内温度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减少人们对空调等电器的依赖。
3.2.2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多,但施工单位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的回收和循环使用问题。砖石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之一,现代砖石材料是利用工业废渣和当地的材料生产而成的,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功能多、尺寸大等特点,这种材料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在应用过程中,回收和循环利用率很低。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轻质墙体材料,如石膏建材,这种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很多能源,并且生产工艺十分简单,石膏建材重量比较轻、耐火性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还能调节空气湿度,是一种良好的绿色建筑材料。
3.2.3绿色建筑材料在住宅室内装修中的应用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住宅室内装修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室内装饰材料的消费也越来越多,但如果装饰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就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住宅室内装修中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生产出来的绿色装修材料有生物乳胶漆、水性氟碳漆等,这些材料不会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能为人体的健康提供保障。
4总结
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对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筑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绿色建筑材料,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提高环境保护质量,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无污染、无毒害、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作者:鲍润彪单位:江西庭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概述
试验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时间包括工程项目建设中及工程项目验收前期的试验检测工作,做好验收前期的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项目验收起到积极作用。试验检测工作效果的落实,必须体现出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从而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质量。
1.1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试验检测工作效果的落实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实施法则,根据检测工作的具体目标,选择相适应的方法,保证工程项目试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检测数据的具体验证,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和建设成本,省去工程项目试验检测数据的验证过程,从而影响建筑质量。试验检测工作中,首先要保证工程项目数据的真实可靠,并将所有工程试验数据进行全面保存,保证在未来的查询过程中,能够查询真实可靠的数据,为建筑工程的验收做好准备。
1.2保证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
试验检测工作的结果对于工程验收有着重要参考,所以,必须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推动工程验收质量的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试验检测工作,必须在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科学性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真实性,并做好相关数据的整理保存工作。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中,要聘请专人完成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杜绝试验检测数据造假的现象,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可信,为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打好坚实数据基础。
2试验检测工作对建筑工程的意义
2.1先进技术的充分使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工程项目中落实试验检测工作效果,对于工程项目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而试验检测工作的效果落实,在日益复杂的建筑工程建设环境下,必须依靠先进技术的使用提高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从而提升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水平。在试验检测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准确计算评估,而工程项目质量的准确评估要及时引进相关新型设备与技术,并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全面了解,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试验检测工作在落实过程中,要对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对建筑工程材料是否符合建设要求进行评判,如果原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建设要求,立即将原材料进行更换,直到原材料符合建筑工程要求和标准,推动建筑工程质量发展。
2.2落实工程试验检测,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细致地落实工程试验检测,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借助科学、有效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能对工程建设中原材料的充分利用进行促进,从而实现建筑工程建设资金的节约。通过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效果的落实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减少甚至杜绝建筑工程返工现象的出现,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起到一定保证,减少建筑企业投资。试验检测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提高工程质量做出贡献。
2.3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的评价作用
在建筑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试验检测工作,保证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评价作用,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与建设质量。通过科学、公正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原材料进行全面评价,科学处理工程项目中原材料、半成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及时解决项目工程中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工作中,一旦出现工程原材料质量问题,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补救,从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入手,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3加强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措施,促进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管理
鉴于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重视起来,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效果落实,促进工程材料质量管理,为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促进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管理。
3.1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具体的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一项对工作技能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全面提升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技能水平,能有效保证试验检测人员的具体工作效果。因为项目之间存在差异性,在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试验检测人员要根据建设内容的具体展现形式确定试验检测内容,给试验检测人员工作水平和工作技能提出了一定要求。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制定最合适的试验检测方案,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检测人员必须及时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对自身经验进行全面的综合整理,从而提升检测质量与工作水平。建筑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要按照一定的秩序有序进行、科学推进,试验检测人员要跟随工程项目组的进度,不能搞个人主义,导致试验检测工作中集体利益受到损失。
3.2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质量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工作中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统筹规划,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效率。在试验检测工作落实中,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工作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减少工作当中的人为因素,才能将试验检测工作的效果落到实处。试验检测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了保证实施质量,工程项目实施中,必须加强监督体系的建设,保证工程项目试验检测工作科学、公正。试验检测工作实施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工程项目检测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尤其在检测过程中要对建材质量进行明确,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3.3利用好现代技术,提升工程项目试验检测工作质量
在试验检测工作中,必须利用好现代技术,充分使用现代设备所带来的便捷性和技术先进性,提高试验检测效率的同时,减低人工成本,减少建筑工程的建设投资。通过现代科技提高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为保障建筑原材料打好基础,杜绝工程项目建设中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质量不达标、以次充好的原材料,从而达到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目的。
4结束语
市场经济下对于工程质量要求已经有了显著变化,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关规范、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同时提高人员素质和利用好现代科技,加强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保证,提高对工程原材料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作者:姚建波 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首先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的使用;进而论述了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对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使用;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200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目前,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新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1.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经过近30年的自我研制开发及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
1.2保温隔热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0%。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材工业的当务之急。
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起步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几年间上百条生产线投产,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投资效益低,供过大于求的局面。
1.3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
1.4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生产能力是在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花色品种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规模、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场扬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建筑业的进步不仅要求建筑物的质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观且无害人体健康等。这就要求发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制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以显著改善建筑物的功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抗震能力,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况下可以降低建筑造价。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近10%,减轻建筑自重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因此,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
3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展望
按照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新型建材将着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1部分新型建材产品预测
3.1.1防水密封材料。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达到万8300万m2,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全国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达60%,到2010年,全国新型防水建材产量将达到215亿m2,市场占有率达到50%,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将达到80%。
3.1.2保温隔热材料。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60万t,玻璃棉10万t,膨胀珍珠岩万t,硅酸铝纤维8万t。
3.1.3矿棉吸声板。预计到201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4000~5000万m2,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将有部分产品出口。
3.1.4装饰石膏板。预计到201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1400万m2。石膏板2000年需求量约8000万m2左右。
3.1.5建筑涂料。预计到201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到160万t。
3.1.6塑料异型材和门窗。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异型需求量为50~60万t,可组成塑料门窗2500~3500万m2。
3.2新型建材行业发展重点
新型建材将成为中国第十五计划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总量的比例将由“十五”末期的25%增长至35%。
重点是建设上档次、上水平、规模的主导产品生产线。空心砖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掺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重点发展双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重点发展机械化(挤压式)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孔墙复合保温或带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并配合建设部门推广应用轻钢结构体系,发展各种装配式条板,朝着功能化、高档化、无害化方向发展,做到新颖、美观、实用、方便。
4对策与建议
4.1确定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
4.2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总收入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
近期应加强中高档外墙涂料的研制和开发,注重承重的复合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促进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化开发,另外还应加强功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优化产品结构。
4.3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应用步伐
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于的规程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市府、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新型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分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
4.4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一批新型建材及制品的生产基地和大型企业集团
按十七大提出的“抓大放小”和组建“大企业集团”的精神,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批有基础的城市和有实力的新型建材及制品生产企业集团和基地进行重点发展,使之形成生产规模大、配套能力强的大型新型建材及制品企业集团和生产基地。
摘 要:工程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也是施工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材料的成本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为了避免损失,降低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作为整个施工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对建筑的质量和项目的盈亏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仍存在管理方式落后,工期组织不合理等许多问题。目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还处在工程程序化、规范化的过程之中,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以达到建造出优质工程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1.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是对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使用等管理工作的总称。材料管理的内容是预测采购量,编写采购计划,调查材料产地,检出计划的进展情况,保证材料供应和节约。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是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的实体就有了质量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不断壮大的材料市场,各行业、各地区大力发展建筑材料生产,加速了建筑材料额社会化进程。
2.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模式不科学
管理模式的不科学不合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突出问题,管理模式仍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模式采取的主要是线形顺序法,拉长了项目的施工周期,延缓了进度。且管理方式是行政性的硬性指挥,严重缺乏科学性,并不是有效的管理方式。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因素:第一是组织做什么的正确性,即战略;第二是达成这一目标,即实现战略的组织能力。归根结底,所有的组织成功也最终取决于员工的成功。因此如何帮助员工达成工作的目标,以员工为核心来采取管理行动,可以说是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总之,提升员工的敬业度,需要科学的方法。
2.2工期组织不合理
首先,工期与工程的质量,造价及技术的选用相互影响,其次还受政治、自然条件影响。其二,从造价角度而言:现阶段的大多数招投标活动中,工期拟定大多受领导拍板等人为、政治因素决定或左右,标底价格却按定额拟定,但这毕竟不是科学的态度。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工期定额,那么利用定额所做投标报价的基础就不可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工期都需要额外的投入或费用。虽然现阶段是清单报价,对工期的影响可在报价中体现,但做为投标方大多不用做投标报价,而只是投一个下浮率。并且大多数招标方对合理工期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或无法确定。因此往往造成工期延误、工程成本增加等问题。
2.3管理方式落后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主要立足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质量,以产品为核心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现在,过去那种相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很难应付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了。过去的管理方式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总是依靠经验来主观臆断,缺乏客观性。对材料的检查工作也是事后检查,忽视对事前和事中控制的工作。另外落后的管理方式还会导致人才的流失。为了降低员工流失率,回避跳槽风险,就必须向落后的管理方式开刀。
2.4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技术素质较强,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精通工程管理的人才。建筑管理人员一大部分是从基层中提上来的,现场经验丰富,但缺乏对管理知识的学习,管理工作都是靠经验为之,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缺乏管理素质的管理人员缺少领导风范和人格魅力,对员工的凝聚力不强,不善于合理分工,协调能力差。虽然现在实行了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但通过考试的人往往年轻没有经验,学到的只是些理论知识,具有经验的人又没有考试能力,使执业者和实际在岗管理者并非同一个人。
3.建筑工程材料管理问题的对策
3.1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形象,良好的威信,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应注重依法管理,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重团队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应视学习为进步的阶梯。另外管理人员应具备高学历和多学科知识,应具有使人信服的能力,应具有预见和洞察问题的能力。建筑企业不仅要提高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一职的准入门槛,聘请专业人才,还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在材料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从而培养出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时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2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
建筑材料的管理无外乎就是对材料进、出、存三大环节的管理,包括制订材料采购计划、实行采购、组织运输、入库保存、提供使用等。针对这三大环节,要制订全面、合理的材料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约束和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减少因工程材料随意堆放导致变质、腐朽的现象出现。对材料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建立授权申批、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会计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特别是要将保管与采购的其他职责相分离,以利于不分工的人员之间相互牵制,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材料采购应建立计划采购制度和材料申购制度,材料应按日常耗用情况核定最佳库存限额,保管和材料会计应在总量控制下核定出各材料的最佳库存量。健全材料保管制度,严格落实保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切实保证材料的安全完整。
3.3建立现代化的材料管理系统
工程材料数量大、种类多,管理工作繁杂,因此,传统的材料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企业工程材料管理的需要,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材料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利用现代科技建立的信息化材料管理系统具有实用性高、易操作等特点,不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很好地实现信息交流,避免领料、用料等数据出现混乱,便于及时更新数据和查阅信息,对工程材料实施数据化、动态化的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3.4采取合理、统一的采购模式
建筑企业必须采取合理、统一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组织模式是制造企业比较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的模式之一。集中采购就是在公司总部成立统一的采购中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汇集调整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子公司及分公司的物质需求,进行集中订货。对所需物质集中采购,集中管理,从而达到降本增效获取良好供应商的一种管理模式。在材料采购方面,建筑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材料采购小组,在满足建筑工程需要的前提下,提前做好市场需求分析,掌握好市场动态,对采购材料的品种、数量做好采购规划、看准时机,批量采购,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工程材料采购的成本。要成立采购小组,避免挪用公款等贪污的现象,保证材料采购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总 结: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仍处于逐步完善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要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增强管理水平,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从而为建筑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建筑施工的始末。其目的是采购到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满足工程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材料损耗,把工程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保证工程良好的运转。本文主要从材料供应、材料价格与采购、材料存放发放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周转材料管理和账目及票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管理意见,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建筑施工的始末,在工程施工时,如何管理好建筑材料,是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建设成本的重要课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建筑市场,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因此,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对于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成本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材料供应管理
1、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工程施工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证手续,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2、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确定合格供方
对供方的评定,必须证实供方所提供的物资质量,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要求。广泛收集供方的产品质量信息、用户意见等,并进行样品检验,以判断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是否有效。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经评定确定合格的供方,并填写合格供方名录;对合格供方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评审,经评审不合格的应将该单位从合格供方中除名。
二、材料价格与采购管理
1、材料的价格与采购管理。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了解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减少材料的运输成本。
2、物资采购管理
通过规范采购,验证方法,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规定要求。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材料的采购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施工所用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二是业主单位通过招标进行材料的采购。三是材料价格以实购价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物资采购的原则:一是原则上从指定的合格供方单位采购,控制从非合格供方采购。二是采购量较大的物资,必须按公司要求进行集中招标,限价采购。三是一次采购单一材料或几种材料,如超过投标价时,必须上报项目经理进行价格批复后方可采购。四是物资采购必须做到三比(比质、比价、比运距),严格执行项目部的物资限价。五是在非合格供方采购批量物资需先作市场调查,索取相关资料报项目部审批后方可采购。六是甲方委托采购的物资,采购价若高于投标价格,必须报甲方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采购,并办理相关手续,以便结算。采购程序:一是物资采购部门应根据工程物资采购表、大量需用料、预算外用料、材料变更单进行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应该明确材料的名称、规格、单位、数量,以及采用哪种质量标准。二是半成品若委托加工,必须签定合同,明确产品质量要求及验收方法。三是必须以物资采购控制计划为依据,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采购。四是物资采购部门应对审批后的需用计划进行核对后,再根据需用物资的品种、数量等,分别做出招标、非招标和零星物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一式三份,部门主管、计划员、保管员各一份,不许无计划或计划外采购。五是所有计划必须有项目经理签字,然后由物资主管根据实际情况,分先后和主次安排有关人员进行采购,不得有计划外或无计划采购。六是业主供物资需提前提出计划,报业主方物资主管部门审批,做到所需物资提前进入工地。
三、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从采购进场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项目部应加强材料的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物资的使用寿命或报废。主要应注意两点:其一,使用专门的库房把材料进行妥善的存放。例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其二,现场材料标识应清晰、详尽,进行分类存放。通常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较多规格,在使用时绝不能错用、混用。
四、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在现场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监督、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以及材料回收和再利用,以降低消耗。大利探索节约材料、研究代用材料、降低材料成本的新技术、新途径和先进科学方法,以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施工开始前准备工作:根据工程进度要求,掌握所需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标准;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或协议;作好工程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有利于材料的进出和存放方便施工,避免和减少场内二次搬运;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工作:合理安排材料进场程序,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现场材料进场验收。严格履行供应合同,确保施工需要。掌握施工进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加强现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减少损耗,防止丢失。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3、施工收尾阶段的管理工作:根据收尾工程实际情况,清理料具和余料造表上报;组织多余料具退库和调拨;及时拆除临时设备;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修旧利废;进行材料结算工作。
五、周转材料管理
项目材设部门负责所有周转材料的采购和租赁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项目材设部门根据项目工程部门提供的需用计划,按所需规格不同分批、分期进入现场。外租周转材料必须签订合同,注明日期、日租金、丢失、提货和归还等办法。周转材料到现场后,材设科与用料单位人员实行双方验收,确认后办理移交手续,所有使用单位直接负责周转材料的保管和维修,不能随意切割或打孔等行为造成周转材料的损坏。使用单位对丢失的周转材料要进行赔偿,并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周转材料需报废时,应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材设科要做好当月的结算工作。
六、账目及票据管理
按《账目设置及管理办法》进行账目设置及物资分类。年底账目接转后,所有账目及到货记录统一移交物资主管理部门管理。物资计量按国家要求统一填写,账目要做到月记、累记,当天发生的业务当天处理完。购货发票到后,由计划员进行核对发票的真伪及公章与厂商名称是否相符,物资价格是否准确。物资验收人员按审定后的发票及清单与到货记录进行核对,准确后方可验收。验收后的票据由项目经理签字,发票交于财务,进行登记建立台帐,做好验收单等票据的保存工作。
七、结束语
从实践看,真正保证工作质量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有序进行,尤其对项目工程而言,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重视效益。合理布置现场材料堆放,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费用,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材料发放制度,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摘要】本文以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为题,针对建筑材料检测的概况、检测的意义、检测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作用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而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研究也就显得更有意义。
一、建筑材料检测的概况
在建筑材料施工使用前,进行仔细的排除与选择是必须的,其中材料检测的两个关键点就是耐久性与稳定性。如果建筑材料无法保障这两个关键点,那么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是无法得到保障,是无法抵抗未来长期耗损,例如冷暖天气的变化、风吹雨淋的气候等等。如果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在竣工后的使用中很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甚至威胁生命与财产。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讲,已经建立很多检测机构,检测机构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在长期的检测工作中可以发现,检测的质量还得不到保障,检测的结果还是会存在一定误差。
二、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是重大的,下面对其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一)具有安全方面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得到保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建筑结构。而建筑结构能否满足要求,除了前期的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中的工艺以外,建筑材料也是重中之中。建筑材料的高质量,是建筑结构满足设计要求、施工顺利完成的前提。
(二)具有适用方面的意义
众所周知,要想工程质量好,就得必须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好。选择一个符合标准的材料、符合工程具体要求的材料才能顺利的完成施工,确保质量要求。如果不存在建筑材料的检测,那么建筑材料当中就有可能混入不合标准、不合法的隐患,由此可能造成整个工程的停滞。
(三)具有美观方面的意义
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不但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美观程度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来讲,我国建筑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在设计方向上,也逐渐向着艺术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然而要想使建筑达到更高层次、更具艺术感,那么和建筑材料也是分不开的。要想对建筑材料的色泽、质量、美观度及其相关性能等进行严格要求,那么一定离不开建筑材料检测,因为它可以对建筑材料相关性能参数进行检验。
三、建筑材料检测的具体方法
(一)检测取样以及试验环境的湿度与温度
1、取样一定要具备代表性
取样是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第一步,在抽样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大都随机抽样,钢材取样采用的是部位切取。取样的方法、取样部位以及取样数量一定要符合标准,同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对于抽样数量来说,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总量来做判断,如果材料总量大,那么取样数量也要适当加大。当我国在建筑材料的取样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现象,主要原因是取样人员对取样的规格、尺寸、送样等等要求都不是很明确。
2、环境温度与湿度要具备稳定性
要想保障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一定保障检测环境湿度与温度的稳定,才能使系统的误差最小化,才能产生一个具有可比性的检测结果。尤其对于温度与湿度较为敏感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水泥等等。例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对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要求是,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至28天。
(二)检测设备
1、检测设备的提前准备
建筑材料的选择离不开检测设备,它是材料检测的前提条件;所以说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之前一定要把检测设备准备齐全。在实施检测之前,一定要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这样可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仪器设备的使用
具备精良的检测设备是前提,如果仪器设备使用不当,那么检测结果也一定会受到影响。例如在对钢筋进行检测时,一定要把工作活塞升起之后,才可以对测力装置进行调零,但是很有多检测人员,在工作活塞不升起的情况下就进行调零操作,这很有可能导致活塞相对油缸摩擦力算入检测结果之中,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三)对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1、钢筋材料性能检测
在现代的建筑材料之中,钢筋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是最基础的材料之一,被誉为是建筑物的骨架与脊梁,如果钢筋材料性能好,那么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将会得到一定的保障,如果钢筋材料性能差,那么很可能造成建筑物结构不稳,甚至导致坍塌。由此可见,钢筋材料性能的重要性,必须要保证它的质量。低温性能、容易焊接、可塑性好、强度高等等,这些是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1)在对钢筋材料进行检测之前相关资料的收集。例如化学成分、伸长率、弯曲性能、极限强度、重量偏差、钢材牌号、产品技术、生产日期等等。其主要目的是为钢筋材料的性能检测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以保证最终结果的可靠性。
(2)对钢筋原材料性能的检测。在对钢筋原材料强度进行检测时,先对样品的进行原始标距的标记和测量,再将其固定在试验机的夹头内,开启试验机对钢筋原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并记录好它的屈服荷载、抗拉荷载、测量其断后伸长率;钢材的弯曲性能,要求钢筋受弯芯直径180°后,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2、水泥性能检测
如果水泥的性能出现质量问题,那么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也得不到保障,如果水泥质量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工程使用寿命也不会得到保证。
(1)水泥安定性检测。如果使用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可见水泥的安定性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因此水泥安定性为为水泥检测项目中的强制性指标。
(2)水泥强度的检测。水泥的强度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因此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水泥强度等级检测时按标准要求配合比制备试件,并在符合标准要求的环境下进行制作、养护后。对试件在3天、28天等龄期的规定时间内进行抗折、抗压强度试验。
3、砂的性能检测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有了巨大的改变,许多工程都采用了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泵送混凝土施工的方法,这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1)砂颗粒级配检测
砂在建筑工程中是一种经常运用的材料,其主要是与混凝土进行配合使用,要想使混凝土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配制,一定要选择相应细度模数的砂。例如:中砂在混凝土拌和中,粘性强、和易性好,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泵送混凝土会选择中砂进行配制。
(2)氯化物含量检测。
近几年来,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张,沿海一些城市河砂资源日渐匮乏,部分城市已开始大规模使用海砂。海砂的氯离子含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氯离子含量过大会破坏钢筋表面,引起钢筋局部腐蚀,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建筑用砂中氯离子含量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结
若想保障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与稳定发展,那么不断的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水平是关键。建筑材料的性能、质量,决定了竣工之后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不断提高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管理力度以及认知程度。只要建筑材料质量得到了保障,那么整个工程就有了基础性的保障。本文以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为题,针对建筑材料检测的概况、检测的意义、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以及检测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有借鉴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且现代化特征表现非常明显,功能具备多样化的特征,建筑施工难度也有所增加。以往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的需求,很多新工艺、新型材料被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备耐腐蚀、轻质、高强等特征,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本文主要分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为日后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筑工程;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碳纤维材料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固结构,该材料的使用可以促使工程承载能力大大提升,或者促进工程承载功能的改善,目前在建筑施工中的有所应用。在施工中常应用到的碳纤维材料包括碳纤维网格、碳纤维板、碳纤维条带、碳纤维布等。在加固过程中,要以加固方法、加固部位、加固能力等因素为依据,对材料进行选择。若加固构件比较复杂,则需选择强度较高的碳纤维布,如果加固方法为嵌入式加固,则需选择碳纤维条带或者碳纤维板[1]。在柱加固、平板加固中,需选用柔性挪摹=ㄖ工程结构不同,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选择也不同,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施工性能、耐久性能、力学性能等因素,确保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施工要求。
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征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使用逐渐增多,该材料的主要特征为纤维增强,产品形式较多,包括网格材、模压型材、拉挤型材、筋材、片材、格栅,其中片材包括纤维板、纤维布两种,应用最多的是纤维布,在结构工程加固中非常受用,在使用之前,无需浸润树脂,加固过程中,经树脂浸润后,可于结构表面进行粘贴。
(一)具备耐腐蚀性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备耐腐蚀性的特征,在潮湿、氯盐、碱、酸性环境中均可被使用,该材料在海洋工程、化工建筑等工程中适用,其腐蚀性已经被得到验证。针对近海地区、寒冷地区的建筑,可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其中,能够对空气内盐分腐蚀起到抵抗作用,促使结构维修费用减少,可将结构使用寿命延长[2]。
(二)拥有良好的比强度
所谓比强度较高,也就是指轻质高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将结构自重减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若采用传统材料施工,则会降低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理论极限跨度,另外,该材料还能够被应用于抗震结构内,因其可将结构自重减轻,从而促使地震作用减小,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疲劳功能[3]。
(三)弹性功能较好 可应用于特殊场合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功能较好,应力应变曲线与线弹性接近,即便因偶然超载出现变形,也可自行恢复。另外,该材料还拥有良好的隔热、绝缘等功能,在特殊场合中受用,包括医疗核磁共振设备、地磁观测站、雷达站等。
(四)设计性强
在建筑施工中,以工程所需的纤维含量、材料性质、铺设方式等为依据,需选取不同设计的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属于人工材料,其设计性比较强,针对建筑功能的特殊要求,可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比较灵活。
与传统结构材料相比,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主要是各向异性材料,材料的弹性模量、纤维方向强度非常高,垂直纤维弹性模量、方向强度低,会导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设计难度、结构分析难度增加。该材料在弹性模量上与木材、混凝土的数量级基本一致,其设计主要为变形控制,与钢材相比,该材料的弹性模量要低,可将混凝土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组合,对结构变形进行控制,可弥补刚度不足的缺陷[4]。
碳纤维材料的层间拉伸强度、剪切强度低于抗拉强度,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将连接减少,同时还需注重对连接进行设计。通常而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不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在高温情况下,树脂会渐渐软化,可降低树脂的力学性能。现阶段,可将阻燃剂加入材料中,使材料的抗火性能大大提升,除此之外,工作环境、初始缺陷会对该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从经济的角度上而言,碳纤维材料的价格比较昂贵,不过该材料具备耐腐蚀、自重轻、可减少维修次数等特征,应用价值更高[5]。
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某建筑施工情况为例,分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在该施工工程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作用为加固,在混凝土结构加固、钢结构加固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材料在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①混凝土缠绕。利用碳纤维布,对加固混凝土进行缠绕,可达到混凝土加固的目的。对混凝土进行约束,能够促使其变形能力、强度的提升,还可将混凝土柱的抗剪能力提升。截面形状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混凝土柱的约束效应两者间存在较大关联,针对矩形截面柱,其承压能力非常有限,提高幅度不大,不过可提高其抗剪能力、变形能力。在加固过程中,通过处理截面形状,使其有一定弧度,能够促使结构受压能力提升[6]。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将混凝土柱缠绕起来,能够改善结构延性。
②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贴于受拉面。将该材料粘贴于板、梁的受拉面,有利于促进受拉承载力的提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受拉钢筋屈服后,该材料才能够充分发挥受拉作用,然而在这一阶段,板、梁挠度已经非常大,因此,碳纤维片材只可作为安全储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片材受到受弯加固作用的影响后,可能会发生剥离破坏现象,为此,可将碳纤维条带粘贴于梁侧面,便于对梁腹配筋不足从而引起的缝隙进行控制,在板、梁加固中均可被应用。目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较多,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疲劳性能、环境影响、粘接性能、防火问题等。
(二)材料在钢结构加固修复中的应用
在钢结构加固修复过程中,可利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取得较好的加固修复效果。选取钢结构损伤部位,将纤维板粘贴于该部位,对钢结构受力性能具有改善作用,把纤维板粘贴于梁受拉面,可促使结构的抗弯刚度、承载力大大提升,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将片材粘贴于梁腹板部位,可使抗剪承载力提升,若钢结构发生疲劳损伤,利用碳纤维材料进行加固,可使剩余疲劳寿命提升,可将纤维布于钢管柱上缠绕,有利于防止局部失稳的现象发生,对抗压承载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
①加固受拉构件
利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受拉构件进行加固,可促使钢构件极限荷载能力提升,脱胶程度、脱胶位置不同,极限承载力也存在差异,在受拉构件中,需充分发挥粘胶剂的作用,在粘贴过程中,沿着柱子环向粘贴,可取得较好的粘贴效果,能够提高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在15%至18%间,且不会出现剥离现象,材料也不会发生断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使用能够延长钢结构剩余疲劳寿命,加固效果非常显著。经材料加固后,钢结构原来的受力状态会产生一定变化。钢结构、碳纤维材料间胶层存在正应力或者剪应力,针对不连续区域,可能会出现漏胶、损伤裂纹等情况,胶层正应力、剪应力均有应力集中,可破坏胶层。要想防止胶层出现剥离破坏的情况,则需将碳纤维板材料两端做成45度角,可将胶层应力减少。
②加固受弯构件
针对不存在初始损伤的钢梁而言,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给予加固,不会对其刚度造成太大影响,不过可提高承载能力。利用碳纤维材料采取加固措施,钢梁、材料受损部位出现剥离破坏后,会导致损伤变得更加严重,剥离破坏现象会加重,因此,要对材料合理使用,充分利用与发挥该材料的高强性能,提高极限承载力,预防剥离破坏的发生。
(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空间结构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备耐腐蚀、轻质等特征,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可被应用,可将该材料制作为杆件,在网壳、网架结构中应用,不过碳纤维材料在应用过程中,节点处理难度较大、弹性模量低,为此,其优势难以发挥。现阶段,带有铝合金结构的碳纤维材料被开发,在空间网架结构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材料的使用可将施工周期缩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会增加维护费用,在环境恶劣、超大跨度的工程中受用。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制作为夹芯板、波纹板、空心板,组成不同形状的空间结构,在娱乐设施、雷达天线罩、厂房等建筑结构中可被应用,建筑施工难度不大,易成形,具备良好的保温效果。
三、建筑施工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要求
针对建筑施工的特征而言,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选择中,要注重材料性质符合施工特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分别为施工性能、耐久性能、力学性能。就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碳纤维材料必须要有足够强度,不易受到外界作用的影响,因碳纤维材料具备高强性能的特征,一般而言,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另外,从耐久性能上看,碳纤维复合材料对自然界因素可起到良好的抵抗作用,且在使用期间,结构设计也不会产生变化。使其设计能力得以保持。从施工性能上看,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其中,可使结构材料的耦合效应、适配效应相结合,确保施工工艺的提升。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提高建筑结构承载能力、建筑结构加固中均可充分发挥作用,能够促使承载性能得以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加固方法、加固位置不同,其加固效果也存在差异,若建筑承载力需提升,则需选择强度较高的材料(碳纤维布),若建筑刚性需提升,则选用碳纤维板。新的建筑工程会根据施工要求选择材料。针对面临腐蚀风险的建筑,可选用碳纤维筋,达到控制钢筋结构损害的目的,提升钢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促使结构使用寿命延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使用能够使钢筋使用数量减少,将操作流程简化,提升结构抗拉力功能。
碳纤维材料的抗疲劳、耐腐蚀、低松弛特征显著,选取预先制作的碳纤维管,将混凝土浇筑于该构建中,能够促使混凝土变形能力、强度提升,预防碳纤维材料管发生屈曲破坏的现象,增强结构的受力性,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受用。
结束语: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抗腐蚀、施工性能良好、力学性能稳定,不过从目前总体使用情况上看,该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价格昂贵,购买需要较多的资金。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复合材料技术会逐渐提升,碳纤维材料价格也会有所降低,该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相关的应用,例如复合材料棒、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等,上述材料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充分发挥建筑材料的作用,提高建筑质量。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美观。如何做好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现场管理,是工程质量得以保障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就如何从加强材料管理方面做简要论述,以求能够寻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材料管理;质量控制
一、材料管理目的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目的就是以价廉物美的,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且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二、材料流程管理
1、掌握建筑工程所需材料方面的相关法规与规范。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木材等实行备案证明管理,工程项目部要对每次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进货检验大纲》等规范进行验收,并按要求填写《工程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按要求输入成本管理软件,且需要建立签章制度,交易数量必须满足实际使用量。
2、制定材料员的岗位职责,如部分施工单位实行项目为主采购管理的,施工现场材料员是指采购员及保管员,采购员要及时与现场施工材料人员进行沟通,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施工员编制的材料用料需求计划而制订采购计划,进而采购到既合格又经济的材料。采购员在采购前要了解材料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根据材料特点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从而尽可能降低采购成品。采购的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合格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等质量证明资料,销售材料的单位要经过认证,有些材料要有“三证一标志”,运输时要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以免受潮、损坏。材料保管员在组织材料进库时,要先验收合格后才允许入库,入库的材料要科学地分门别类堆放、保管,要防雨雪、防潮、防锈、防水、防碰撞,并建立完善的材料出入库手续和材料的管理制度。
3、加强业务培训。由于建筑业快速发展,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规范的推广执行,所有的管理人员的数量、水平已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急需补充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因而业务培训的力度必须加强,其业务水平和管理工作的好坏,已成为建设项目能否有序、高效、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三、施工前的材料供应管理
1、准确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提高施工估料的准确性。施工估料是工程项目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其估料方法推行单纯图、排版图,所谓单纯图就是以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或系统图为基础,根据平面、侧面的布置及音容走向所勾画的单纯示意图,能直观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材料等,不单主材,所有辅助材料的估料也必须有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书,采取这种方法施工估料才能把好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第一关,同时,施工技术管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以单纯图、排版图的形式做好用料交底,防止长料短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2、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趋势,钢材、 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市面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要把好供应商评审关,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 采购前都要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通过缜密的市场考查,认准合格材料,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经营手续、经营规模、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然后再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做到“一要、二核、三看、四验”,“一要”即向供应商索要“试验报告单”和“到货通知书”和“防伪备案证明”;“二核”即核对品种、标号、质量;“三看”即通过目测看外观质量、点数;“四验”即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材应委托质量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4、把好材料价格管理关。采购材料要遵循“质优价廉”的原则,采购模式要做到“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其采购流程:掌握市场信息―制定采购方案―业主招标确定材料价格―合理安排运输―工程结算。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业主方主要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确定采购地点,制定采购方案,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
四、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的存放,一定要严格按照材料的性能要求,不能因管理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针对市政工程的主要材料,应注意:
1、力求做到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如水泥的存放,贮存水泥的库房应注意防潮、防漏,存放袋装水泥时,地面垫板要离地30M,四周离墙30M,袋装水泥垛不宜太高,以免下部水泥受压结硬,一般以10袋为宜,如存放期短、库房紧张、高不宜超过15袋。
2、水泥贮存应按照水泥到货先后,依次堆放,尽量做到先存先用,水泥贮存期不宜过长,一般为3个月,3个月以上为过期水泥,存放期愈长,强度降低值愈大。
3、标识清楚,分类存放,如钢材有诸多规格,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材料的发放,要遵循“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结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领料人员要认真填写领料单,仓管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凭证上签字认可。
五、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对进场材料进行管理,这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的必然要求。
1、施工前的准备,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提供必要材料,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做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作好场地、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保证施工需要,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浪费,防止丢失,组织机具的合理使用。
3、施工收尾阶段的材料管理。材料的回收是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除对剩余材料的规格型号进行分门别类外,还应注意材质的偏差,以利再用,严禁收尾工作中的随意浪费现象。材料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管理效果。
结语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应从材料质量、材料价格、材料运输、材料存放、材料出库等管理环节上做文章,只有严格完善规范材料验收和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损耗,才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和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摘 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其中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给出了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方法,通过对建筑材料严格把关,从而确保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正是建筑产品的诸多特点使得建设工程质量具有控制难、检验难、评价难和处置难等问题,而建设工程质量这些特点正是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 建筑工程 重要性
引言
建筑材料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只有把好材料质量关才能把好工程质量关。在工程结构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每种建筑材料在使用之前都要抽样检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材料质量。
1.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21世纪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数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各参建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高度重视。而且在工程结构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每种材料质量的好坏,都影响着建筑质量的优劣,工程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就是利用检测仪器和相关设备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衡量,看其是否符合标准。同时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提升业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检测方法认真执行,才能保证我国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到目前为止,许多建筑方面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
2.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分析
2.1 建筑材料的供应和堆放存在问题
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几乎都存在建筑材料供应和堆放问题,没有根据工程进度制定材料供应计划,进场的工程材料堆放不规范,没有设立标识等操作,使得水泥很容易受潮变质,钢筋材料锈蚀问题非常普遍,这些问题都会降低建筑材料的性能,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2.2 建筑材料没有及时检测和漏检
在材料设备进场验收时,一定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的严格审查,一定要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检查,严谨接收不达标的材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通过样本来整体的材料性能进行检测。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要根据国家的标准进行数量的选择以及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力图检测结果符合标准,科学和准确。在材料检测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要采取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检验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严格遵循检测程序,加强合同管理,因此,认真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2.3 建筑施工技术和从业人员达不到工程质量要求
现实中,很多从业人员由于实际经验、文化程度、个人能力、工作态度等的差别,造成检测过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这对于合理地应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要对相应的检测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使之能够符合一定的指标要求,进而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建立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工作文件、技术文件的管理及保密制度、检测样品及抽样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等。由于我国工程建筑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加上检测人员操作问题,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增加,对建筑施工企业很不利。
2.4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落后
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项目检测,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才能根除工程中的质量通病,防止伪劣材料进入工地。对建筑工程中的一些项目进行强制性检测,钢筋混凝土应按规定方法采取抽样检测,对于运输或者安装等原因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必须要经过分析处理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有极大的影响。为了使检测系统更加的科学性,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钢筋拉伸试验人员将钢筋拉伸至出现颈缩时便停止了,而未将钢筋拉断,得到的伸长率结果是错误的,这便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因此,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严格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的检测结论。只有检测人员提高自身的检测知识,才能够提高检测质量,减少失误率。由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要对相应的加荷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材料监管的难度,还有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技术还相对比较简单,很多建筑工程采用传统的流程,不仅增加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量,很容易出现各种误差,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3.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
3.1 钢筋的性能和检测方法
钢筋材料本身具有高强度、可焊性、冷脆破坏性和可塑性等性能,但是不同类型和用途的钢筋的单项指标并不代表具有以上全部性能,也是实施检验工作不可缺少的过程。实验室进行检测或开展其他相关业务活动时,制定和完善各项设计标准和检测标准是检验的重要保障。故用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等必须要符合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并有相应的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由于钢筋的弯曲性能最能够代表钢筋的力学稳定性,钢筋弯曲试验是检测钢筋力学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在规定的直径上将钢筋弯曲90度和180度,检测钢筋是否出现断裂、裂缝等现象,这还可以用于检测钢筋焊接接头的质量。
3.2水泥材料的性能和检测方法
水泥是建筑工程重要的材料之一,水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基础的载体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的泌水性将会直接关系建筑工程构件的抗冻性能、抗渗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但是在振荡、吸水板等条件下将会析出水分,水泥抗渗性是指水泥构件抵抗水渗透的能力。面临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只有严格依据行业标准与科学方法进行检验工作,建筑材料同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才能有效提升。对于同一产地、规格、生产时间、进场时间的袋装水泥,按照每200吨为一检测批次,不足的200吨部分按照一个批次检测,散装水泥每一检测批次不得超过500吨,检测水泥的产品合格证、进场复验报告和出厂检验报告。在水泥使用过程中怀疑有质量问题或者超过出厂日期3个月的必须进行复验,按照复验结果处理。水泥仅做安定性检测;
4.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安全保障和质量的基础,所以建筑材料的检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能有效的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水平,并保证所检测材料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总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检测方法认真检测,建筑材料的质量与工程质量将会有效提高。
【摘要】材料是影响建筑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企业及负责人要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并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此,本文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与控制工作进行简要的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而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决定性的作用,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效益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
1.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1.1常用的建筑材料检测方法
1.1.1对材料外观进行检测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外观、品种、尺寸以及标志等方面进行检测,查看建筑材料的外在是否存在损坏的现象。
1.1.2对建筑材料进行有损检测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相应的检测仪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对其含有的成分进行化学分析,以此来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
1.1.3建筑材料的无损检测
就是指在建筑材料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进行检测,通过先进的超声波等技术对材料进行检测。
2.目前有关材料质量检测中易出现的隐患
由于材料的无计划供应、不规范的堆放、没有相关的标识牌,同时加上管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如果水泥、钢材等原材料发生变质、受潮或者锈蚀的时候,其就会失去原有的性质。假如未能进行及时或者正确的的材料检测,使工程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会导致质量隐患。对填筑路基的土质材料缺乏土壤调查,判断失误,采用的CBR值达不到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特别是钢筋并没有依照设计图纸的规定要求采购,对焊接(搭接)、焊缝的质量情况也未能进行及时检测控制,极容易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而对于材料半成品构件(如涵管、预制大梁),如果未及时进行检测就直接安装在构造物上,可能会导致质量事故。以上几种情况都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材料方面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3.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
3.1水泥的检测
3.1.1常规检测
施工单位应该选择具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水泥生产企业,在上海地区的建设工程还必须有取得《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备案证明》的水泥方可使用,同时对水泥的出厂日期、使用期限、生产批号、出厂检验报告等基础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一旦发现水泥出现上述问题,则必须送检测单位复验,直到质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3.1.2技术检测
根据水泥品种不同和水泥在工程中使用部位不同选择水泥的检测项目和方法。水泥强度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要注意的是检测必须是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即对水泥试样按照标准比例配制成水泥胶砂,在标准规定的环境下制备试样、带模养护、拆模、脱模养护,在规定的龄期试压,判定水泥是否达到规定的强度合格与否。
3.2钢筋的检测
(1)钢筋原材入场时,施工人员要查验钢筋生产厂家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及出场检验报告,将现场随机选取同一批号的钢筋不作任何加工且有表面标志的切取15根试样,并进行拉、弯及重量偏差进场复验。通过相关机械的拉伸、弯曲试验之后,对比国家规定的标准,分析钢筋的力学性能是否合格。
(2)钢筋的焊接情况也是工程材料检测的重点内容。钢筋焊接品种繁多,工程中用的较多为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弧焊等,一般焊接的接头外观有作要求,如闪光对焊施工人员必须保证钢筋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不得有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0,接头处轴线偏移需保证在0.1d-2mm(d:钢筋直径)之间。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弧焊等接头在《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或《建设工程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中都有明确详细的要求,必须遵照执行。
3.3其他材料的检测
(1)对于同一产地、规格、批次的砂石,应该按照需要进行分批,并随机选择试样进行检测。通常对于砂,必须检测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三个必检项目)等,而石还必须再检测针片状含量(四个必检项目)等,只有检测符合要求的砂石才能投入使用。另外上海地区又规定了建设工程中禁止使用特细砂,预拌(商品)砼中、外墙粉刷砂浆、楼面中细石砼和水泥砂浆面层禁止使用细砂以及禁用海砂、禁用卵石等,这些都是施工人员要注意的。
(2)对于墙体材料,尺寸与形状,则是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标准,选出合格品,注意批次、数量、检测强度等。
(3)回填材料以土为主,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相关质量评定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回填土进行抽样检测。
4.建筑工程材料现场质量控制的措施
4.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工程材料检测过程中,很多客观因素都将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影响因素,以保证检测顺利进行以及监测结果的有效性。温度与湿度是影响建筑工程材料的主要因素,不同温度与湿度情况下,工程材料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因此,工程材料检测必须严格控制外界温度与湿度,
第二,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需要施工人员确定合理的检测目标,以提高检测效率。如,对于水泥材料来说,水泥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对水泥的这几个项目进行重点检测。对于钢筋来说,钢筋的的拉、弯直接反应其性能好坏所以需要加强检测力度,不仅可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又可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要求。
第三,工程材料检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尤其是一些离散性较大的数据结果,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以求实的态度计算出平均值,对被检测的工程材料给出科学评价;另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施工人员需要对此给予正确的认识,允许合理误差存在。一旦误差超出标准过多,则需要进行复检,以保证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与效率。
4.2常用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需求,选择适宜规格的工程材料,并进行科学、合理、严格的质量检测,尤其是一些半成品工程材料,必须在严格审查其出厂检测报告的基础上,进行适宜的复检,坚持用检测数据说话,以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建筑工程施工需求,进而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第二,工程材料的保管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材料进场的顺序、规格、批号等进行材料的堆放、储存等,写好标牌,同时必须做好工程材料的防潮处理,尤其是一些粉末状工程材料,温度与湿度控制是极其重要的。对于钢筋材料等金属材料则需要做好防锈处理,以保证这些工程材料的性能。
第三,工程材料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也是节约工程材料、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措施。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施工标准,规范应用工程材料,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施工技术的工程材料,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并保证工程材料应用的规范性。
5.总结语
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重要基础工作,建筑建设单位务秘对工程材料检测进行高度的重要,选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同时制度有效的材料质量控制措施,把工程材料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