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4 03:47:50
导语: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具有的特性
根据园林建设工作的需求,合理地运用水元素设计出立体化的动感成果,规划出魅力十足的园林景观艺术作品。这就是立体动态的整体应用特点。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融入水景的设计可谓是传神之笔,如果设计师还应用上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视觉、嗅觉和触觉。这表现了水景全新创作的运用特性。
2水景创艺的重要性
①柔化空间的美感。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水景艺术,不仅反映了真切的流动感受,而且这种创造的方式具有柔化作用,水景可以把人们带入整体的感受空间,提升空间的活跃度,使空间增添几分趣味,并有效地将情景相结合。比如,设计出水的倒影、使用光影的变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成果,并且可以达到柔化空间的效果,给艺术作品和环境之间增加气息,使单调乏味的空间充满生机。②园林生态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水景。对城市园林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中,水景的设计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大自然资源、森林的资源水资源等都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生态体系,呈现给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信息,并且在创作水景艺术表现生态多样化特性的同时,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围绕低碳方面、环保方面、生态方面的理念进行设计。水景园林生态多样化具体表现为:溪流的融入设计、瀑布的融入设计、人工湖的融入设计等其它有关水元素的融入。
3园林景观设计中营造水景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3.1动静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的方式之一就是动态与静态的相互结合运用。其主要表现在使用喷泉来表现艺术形式,使用瀑布来表现艺术形式,使用涌泉等其它表现艺术的形式。这些形式可以进行各种样式的水态图案表演,例如,蒲公英图态的展现、半球图态的展现、扇形图态的展现等等,在众多的水态喷涌形态中最典型的表现就属上海世博会的韩国馆、河南郑州的水幕电影和河南洛阳的音乐喷泉了,这些场所都成功的把音乐、光彩、水完美的结合,运用自如,呈现给人们各式各样的奇妙景象,尤其是光和水的融合,使人有冰火两重天的绝妙感受,真的让人大开眼界,具有激情的音乐使人在炎炎夏日享受清爽和欢悦。流动的水是动态的表现形式,奇特的自然景观静态的表现形式,流动的水和自然奇特景观相互结合的景观,就是动态与静态的运用。比如,建设滑梯式人工瀑布、幕布式人工瀑布等其它方式的瀑布,都可以呈现给人们不同的艺术魅力感受
3.2水景与植被的氛围
全面的营造城市园林水景,注意与水面植被的有效合理结合,可以使用借景和对景的方法,产生俯视、仰视等不同视角的艺术体会,把水草、芦苇、荷莲等各种水生植物有条不紊的布置于生态环境中,展现出动植物、水景的相互生存和相互调养,水元素的运用效果显而易见,鲜明的浅水池清澈见底,整个艺术的气氛尽收眼底。特别体现在植物的组成上,远远近近疏疏密密的程度都有条不紊的组合栽培,为了形成柔美的线条,可以在水边种上垂柳,为了形成鲜明的层次感、更加富有趣味,可以种植些落松等小型的水植物。
3.3水景与照明的烘托
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就水元素。花园照明的重要表现对象不单是动态的水景,还包括静态的水景。不管是潺潺流水的小溪、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是水花四溅的喷泉、波光粼粼的水面,各种各样的水景形式都具有其动人的魅力。尤其是在晚上,如漓江夜景,周围的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示出丰富多彩的景象,给漓江带来了魔幻般的效果,水景如同画家手中多彩斑斓的画布,而灯光成为了画家的画笔。
4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动与静相互结合、色彩的相互搭配、山水的相互融合、光与影的运用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而且依据各自城市的发展、品味及其它整体方面因素来进行提升,所以,水景的设计需要全面的、系统的、全方位技术的综合运用。必须从各个方面逐步探究,解析城市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营造理念,把水元素充分的发挥运用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之中。
作者:谢海波 单位:深圳市朗程师地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和追求,尤其是人们对于园林绿地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无论是在植物配置还是在园林小品摆放及景观设施的设置等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植物的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前言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的搭配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表现手法,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绿化美化景观效果,园林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自身的生活习性及所处的环境,而且要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生态界的园林的绿地却城市的生态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实现城市的物质的再利用,而且还可以使能源的有效利用,保证的生态界的协调的发展,保障生态效果最大化。精简社会生态系统,以期达成一个良性循环、刀具、良好、住房条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建设的重点,其植物配置应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通过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和组合,及与其它园林要素的配合综合确定,从而发挥它们的欣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园林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建筑居住环境的质量,园林绿化工程是建筑的辅助方面,也是建筑环境档次的重要体现,是人文居住环境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志。园林绿化的重点又在于植物的搭配和配置,配置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竣工后的绿化美观效果。因此,植物的搭配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中之重。
园林植物配置要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美化景观效果,并对二者进行有机合理的融合,在配置时不仅要考虑到现时的景观效果,同时也要考虑配置多年后的景观效果,不同的植物根据植物的冠幅确定苗木的栽植密度,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配置,同时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的绿化美化景观效果。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园林植物是在园林绿地内栽植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色带、地被、花卉及草坪,而不同的植物根据生物特性、植物的观赏部位及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又分很多种,不同的分类体现不同的特性。如北戴河某庭院工程楼房花坛内常用的五角枫、红枫不仅树形树叶形状美观,还是色叶树种,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给整个植物空间增添色彩。
b.植物搭配合理,疏密有致,孤群相结合。园林植物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同的环境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布置,根据楼房的使用功能和美化美观功能配置植物,需要遮挡的部位配置些枝繁叶茂的花灌木和色带植物,需要体现观赏价值和效果的部位要着重配置。
d.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使用功能,如一些私家庭院经常用松、竹、梅搭配,被誉为“岁寒三友”,是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深刻的体现了文人骚客的清高亮节,而小区、公园等绿化则要考虑现代的气息,柏树、松树则多适用于陵园中栽植。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2.1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作用
园林中植物配置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其自身的生态性,决定了它是最理想的改善环境的设计要素。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能够净化空气,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人体健康。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平衡。
2.2可以组织空间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还有不漏痕迹的调整作用,它就类似于墙体,但是却又有着开敞性和完整性。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可以组成不同的区域,能使各区域既能保持各自的功能作用。以植物作为隔断,既能有效地划分区域又不会使空间封闭,有利于保持空间的通透顺畅。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种植的布局,要注重主与次,这样才能起到强化空间,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和层次变化的作用。
2.3具有造景功能
园林中植物配置因季节的变化也会呈现不同的场景效果,春有青青、夏有浓荫、秋有红叶、冬有苍松,季相的变化使人们更直接地感触到自然的气息。同时,人们主观感情必须和客观环境相结合,不同的园林形式表现出了不同的立意方式。节日广场,应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色彩上以暖色调为主;烈士陵园应以庄严、肃穆为基调。园林绿化不同于植树造林,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的同时,更要兼顾到每个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要素,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园林中有着独特的风格,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当今社会国家经济飞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文明的提高从而也带动人们的精神文明相继提高,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现代城市人口膨胀,楼群密集,建筑,现代人如居囚龙,与自然隔离,生态失调,于是加剧人们对绿色的向往,此时园林中植物配置发挥了其作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园林景观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园林景观要走以植物为主,自然为主与生态为保护相结合的道路,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来说,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于时代的内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生态保护的需要,是对我国园林事业的继承和发扬。
3.1、生态学、指导原则的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
设计、贸易、科学,坚持努力。若干因素的植物材料中立具有特殊的性质,并要求部署长大增长不同植物;第二阶段:生物多样性。自然的法则的多重驱动因素,适当加强其生物多样性,应该予以重视。
3.2在花园监测植物美学
生态系统的花园”,在此基础上,应当设计、融合和充分运作的地貌。另一个成功事例、季节同时衰退、扰乱性的景观、美容和下载。园林景观诱人的,实际上,重点应放在这一面积、作物多样化,酌情根据不同颜色选择植物和整体框架内还同植物种植和周围环境有效整合。
4、园林设计部署植物生态艺术界
4.1独立和可比较
使用不同形式的植物、实施和叶子芦苇,任何类型的对照,品种、艺术在其意愿而不了解其植物”。他的下落”的组合之间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二者相结合的形式。
4.2减少韵律
传统形式的植物和配置阻燃地带必须注意确定纵向立体的轮廓和改变空间,这一次,但与此同时,配置速度韵律僵硬。风景,或许可以克服单调,鲜花,乔木植物、植物逼真,使植物分层山谷浓缩景观。
5、植物园生态设计了问题要解决
1)如果绿地自然状态,但须趋向植物的生长可用于环境或习惯的选择方面被收容青草,每级、藤蔓植物群落和植物群落、规则的计划生育,在合理期间内,稳定、可持续发展体系植物群落。
2)绿色选择了适应土著植物自然条件大大减少据运送、转移、介绍性倒闭率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因国而异,但有毒性和便于获得奇怪,应防止过敏”防止杂草攻击。
3)园林景观,部署在不同生态设计的景观、季节逐步加强和更有效剂量的支持和承诺植物园植物群落应对生态效益。
4)绿色花园更广阔的空间已经过去了,在很久以前作为一项临时措施,因此,要形成践踏草坪。在这一阶段,将接近绿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表示满意的精神或身体需求。
5)园丁植物群落和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感染,尽可能寄生虫和使用化学品、土壤污染和丧失生物虫害。
结束语
一个系统、花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花园、如果植物生态和美学、而且、农业、林业和有效反应的相辅相成酿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生态设计、植被的花园、纯科学合理的山区、美学艺术配置有效支持基于快速发展园林艺术。因为中国研究、花园、利用艺术、始终为加强理论和景观艺术有效运作以及协调、稳定、山明水秀。当今社会国家经济飞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的提高从而也带动人们的精神文明相继提高,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树木丰富的品种色彩及山、水和建筑物的和谐配置等,是园林构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绿化脚步的不断加快,生态园林中植物的合理设计与配置也必然会得到相关部门越来越高的重视。本文就主要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植物是园林的衣饰,是构成园林景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生态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城市物质的循环再生,而且还可以使能量得到高效利用,使城市生态系统得到协调发展,确保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园林景观中因为有了植物的存在,才显得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构成生态、健康的空间环境。
一、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1、生态位原则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就是生态位,生态位主要是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以此合理选配植物种类、有效的规避物种间直接竞争,形成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保证物种之间互相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在医院、疗养院应选择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的种类作为重点等;如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
2、艺术景观性原则
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的过程中,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同时还要遵循统一、调和、韵律等基本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各个基本特性以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变化,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于群落的观赏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还要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是人们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而且对于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相应景观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使植物在整个生长周期都能够相互映衬,丰富群落的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3、生物多样性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而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难以动摇的,我们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关要求。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去。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所以园林设计一定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发展。
二、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要点
植物作为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了能够将植物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明确其设计要点是非常重要的。从城市绿化的相关理论和绿化部门多年的经验来看,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6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
由于各城市地理位置分布不同,所以,自然状况也千差万别。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植物的生长也会呈现出很大不同。因此,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选择适合的植物配置,尽可能设计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根据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进行适当的人工干扰,确保整个植物群落能够定期进行自我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植物的绿化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2、尽可能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乡土植物
选择适应当期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主要有2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当期乡土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能够完全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具有很高的生长率和存活率,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植物引种、迁移和运输而造成存活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生态园林的绿化成本。另一方面从外地运输植物,势必会花费很多物力、人力和财力,这对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都是不可取的。
3、根据季节变化,合理选择植物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植物的生长期都是在春季和夏季,秋季一到,很多植物就会凋零、枯萎。然而生态园林的建设却并没有季节之分,为了能够满足城市秋季和冬季的绿化要求,绿化部门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比如冬季寒冷的时候,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4、建设开放性耐践踏草坪
草坪是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政府对城市绿化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草坪的建设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其能够起到绿化效果,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践踏性。草坪在绿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提供一个避灾避难的场所,同时还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草坪的合理建设,能够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满足了人们对绿地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5、避免使用化肥等化学药剂
目前,很多政府绿化部门为了能够促使植物更好生长,从而采用化肥、杀虫剂等化学药剂,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却对土壤造成很大危害。因此,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另一个设计要点就是尽可能避免使用化肥等化学药剂。对于绿地进行生态维护,可以采用一些生物学方法。
6、设计前要进行实地勘测
在设计之前,对所需绿化的范围进行实地准确的勘测,能够对气候条件进行充分掌握,并根据不同的绿地功能需要,突出设计特色,本着适地适树、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在植物材料的配置上不能过分追求自我、新鲜、奇特,应做到植被的比例搭配,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效益,创造舒适自然的生活环境。
三、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方面一般存在以下几种问题,这里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置
园林植物对于建筑所起到的作用一般就是使建筑更富有生气,提升建筑的观赏性,改善空气质量。但是在我国有些地方,建筑边上的园林植物使人往往有着喧宾夺主的印象,此外有些园林其改善生态以及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并不好。这就需要在园林的设计之上以提升建筑物的生气为主要目的,以改善居住空间以及城市环境为主要任务。
2、园林植物与山石的配置
园林植物对于山石的作用和建筑不谋而合,起作用也是为了增添山石的磅礴雄伟。但是有些建立在山石旁边的园林植物,其配置从整体看来确实能够提升山石的观赏性,但是由于建立在山石旁边的园林植物过于繁杂,这就导致物种之间的不平衡,进而影响植物的寿命。这就需要在规划园林以及设计植物配置之时,需要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来规划,由此可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提升植物的寿命,创造更美的景观。
3、园林植物与水体的配置
园林植物对于水体的作用则是提升水体的艺术性,当然这是在良好的植物配置之上而来的。但是在一些园林,往往存在着植物配置不能体现水体的艺术性,或者是植物配置本身有损物种平衡。这就需要设计者以及规划者因地种树,采用更具观赏性的植物来进行配置,比如垂柳李、槐、杏、桃、樱花、蔗类、葛蒲等。
4、园林植物与园路的配置
园路两边的植物配置,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在于强化园路交通,便于园林之中的游客游览观赏园林。园路两边的植物配置要依据园路的宽窄来选择相应的植物。不过,有些园林的园路两边植物配置更注重植物的观赏性,而忽视对于园路的考虑。一般来说,园路较宽时,选择具备很强观赏性的乔木作为行道树,属下配置灌木作为修饰;而园路较窄时,则应采用花径形式,广泛种植具备观赏性的灌木以及花卉等。
5、园林植物与植物的配置
植物与植物的配置应遵循物种平衡,物种数量以及间距的平衡,植物颜色构成层次性,植物的观赏性等。我国一些园林只注重植物的观赏性,而忽视植物生长习性,这些需要圆林设计者格外注意的
结束语
生态园林设计本身是一种多门学科相互交融的科学,包括生态、美学、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而且生态园林不单单是植被的堆积,也不单单是模拟大自然,要把生态园林赋予艺术气息,生态园林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设计生态园林时,要把生态保护以及景观艺术相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生态协调、环境优美的生活场所。
摘要: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园林景观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当代社会一项重大的任务。虽然园林景观规划存在许多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改善和完善,但我们应该在总结国内这些年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吸收一些新思想,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和追求,尤其是人们对于园林绿地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无论是在植物配置还是在园林小品摆放及景观设施的设置等均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植物的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的搭配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表现手法,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绿化美化景观效果,园林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自身的生活习性及所处的环境,而且要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能实现城市的物质再利用,而且还可以使能源有效利用,保证生态界的协调发展, 最大化的保障生态效果。优化社会生态系统,以达成一个良性循环、井然有序、良好的住房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1、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建设的重点,其植物配置应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通过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和组合,及与其它园林要素的配合综合确定,从而发挥它们的欣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园林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建筑居住环境的质量,园林绿化工程是建筑的辅助方面,也是建筑环境档次的重要体现,是人文居住环境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志。园林绿化的重点又在于植物的搭配和配置,配置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竣工后的绿化美观效果。因此,植物的搭配将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中之重。
园林植物配置要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美化景观效果,并对二者进行有机合理的融合,在配置时不仅要考虑到现时的景观效果,同时也要考虑配置多年后的景观效果,不同的植物根据植物的冠幅确定苗木的栽植密度,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配置,同时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的绿化美化景观效果。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园林植物是在园林绿地内栽植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色带、地被、花卉及草坪,而不同的植物根据生物特性、植物的观赏部位及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又分很多种,不同的分类体现不同的特性。如北戴河某庭院工程楼房花坛内常用的五角枫、红枫不仅树形、树叶形状美观,还是色叶树种,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给整个植物空间增添色彩。
1.2植物搭配合理,疏密有致,孤群相结合。
园林植物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同的环境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布置,根据楼房的使用功能和美化美观功能配置植物,需要遮挡的部位配置些枝繁叶茂的花灌木和色带植物,需要体现观赏价值和效果的部位要着重配置。
1.3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使用功能,如一些私家庭院经常用松、竹、梅搭配,被誉为“岁寒三友”,是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深刻的体现了文人骚客的清高亮节,而小区、公园等绿化则要考虑现代的气息,柏树、松树则多适用于陵园中栽植。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2.1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作用
园林中植物配置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其自身的生态性,决定了它是最理想的改善环境的设计要素。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能够净化空气,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人体健康。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达到平衡。
2.2可以组织空间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还有不漏痕迹的调整作用,它就类似于墙体,但是却又有着开敞性和完整性。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可以组成不同的区域,能使各区域既能保持各自的功能作用。以植物作为隔断,既能有效地划分区域又不会使空间封闭,有利于保持空间的通透顺畅。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种植的布局,要注重主与次,这样才能起到强化空间,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和层次变化的作用。
2.3具有造景功能
园林中植物配置因季节的变化也会呈现不同的场景效果,春有青青、夏有浓荫、秋有红叶、冬有苍松,季相的变化使人们更直接地感触到自然的气息。同时,人们主观感情必须和客观环境相结合,不同的园林形式表现出了不同的立意方式。节日广场,应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色彩上以暖色调为主;烈士陵园应以庄严、肃穆为基调。园林绿化不同于植树造林,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的同时,更要兼顾到每个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要素,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园林中有着独特的风格,有深厚的艺术造诣。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在园林中植物配置发挥了作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园林景观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园林景观要走以植物为主、自然为主、与生态为保护相结合的道路,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来说,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于时代要求,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生态保护需要,是对我国园林事业的继承和发扬。
3.1、生态学指导原则的多重环境因素影响
一是科学设计、因地制宜, 坚持努力。若干因素影响的植物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殊的性质 , 并进一步的要求部署长大和增长不同植物;二是生物多样性。在自然法则的多重驱动因素下 , 对生物物多样性应该适当加强 , 并且应该予以重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周边环境,尤其是他们居住区的环境。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地产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应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完美转型和升级。本文从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的生态特性入手,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房地产建设中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思路,保护生态的措施,以满足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思路
房地产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房地产园林景观保持自身特色,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房地产园林景观是一个城市当中人们休闲、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人口越来越多,注重房地产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房地产园林景观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房地产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一、生态园林的特性
1自然性
自然性是“生态”园林的本质属性,要尽量控制人为干扰强度,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力,减少城市园林的盲目性。这种以园林的原始动力自然力量做工的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生态效益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2.多样性
这里的多样性是多层次的,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景观的多样性。同时也包括功能的多样性。城市中人为干扰因素多,环境变化快速多样,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能使园林相对与环境及其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调整能力。
3.多效益性
生态园林具有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不仅是平衡生态系统的重要通道,还在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护土壤水循环,保护自然景观体现生态效益,同时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发挥巨大的功能。
二、 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在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始终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因地制宜来看,就是合理利用房地产所在地的条件,如地形地貌和植物结构等,以最大化的降低景观设计和改造造价,使园林景观设计融入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确保其健康成长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休息提供便利,体现人性化的关怀。
2.保护自然的原则
想要建设充满自然色彩的园林景观,首先应该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的原则,认识到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要素所在。另外,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界组成之间的关系,尽量地保留和采用原有的动物和植物来进行规划设计。如果必须引入植物时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景观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来进行移植。这样才能够保证生态协调规划设计理念的实现。
3. 以人文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要围绕人的需要进行设计,要使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居民均能受益于所设计的景观之中,做到雅俗共赏让广大居民在所设计的景观中感到心情愉悦和便于人民的休闲娱乐,但需要注意是,切勿生搬硬套优秀的园林设计风格,才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 可持续性的原则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将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善作为设计目标,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5.创新性的原则:
创新性,就是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不能千遍一律,而是以建筑风格为基础,着力体现自身设计的特色,才能给广大居民留下好印象,然而创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设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当地的文化民情民俗,尤其是应巧妙的应用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设计的创新性。
6.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化的原则:
科学的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是园林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能够将现代园林的特色、功能、艺术性等全面体现出来。为了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就必须全面地开展园林景观学的系统研究,大力培养各类园林规划设计人才,从而努力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尽快地将园林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进行完善,做好各类园林的项目规划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使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更具有专业内涵。
三、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
1园区景观平面的设计
由于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但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则注重设计的自由、规则和组合等多种方式,因而在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平面的设计一般采用自由的设计方式,才能确保园林景观布局的灵活性,通过蜿蜒而又曲折的园路合理的分割住宅室外的空间,并将植物生长在园路两侧,以给予居民一种亲近大自然和自由活泼的感觉。但有时也会采取规则的设计方式,例如对广场、水体、园路等设计应以规则的方式布置几何图案,并确保所设置的主轴线具有较强的明显性,才能为广大居民创造整齐而又明快的良好感觉。此外,为了设计的需要,还可以在设计中采取混合的方式,即将自由和规则的设计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也能体现设计的效果。但所采取的方式必须基于如此目的:经过对建筑、道路、广场和绿化的设计,使房地产项目和绿色景观结为一体,从而将居民的文化生活与园林景观进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柳暗花明、一步一景的效果。
2园区景观道路的设计
对于道路的设计,是整个生态园林景观中容易不忽视而又实际较为重要的环节。因而在设计过程中,既要确保其适合人车的行走和进出,更好考虑人与车通行的安全,因而一般采取人车道分离的方式或环形道的方式进行设计,并与住宅小区道路的谁有一定的区别,尽可能的采取自然流畅或者迂回曲折的线条,以更加合理的分割绿地与空间兴建,并配合相应的园林景观,使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景随步移。
3园区景观元素的设计
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达到情景交融的同时将文化地域和人文主义关怀体现在园林设计之中,使居民在漫步的时候能放松心情、舒缓情绪,得以更好的休闲与放松,因而园林景观设计应确定一个主题,再由设计者自由发挥和创造具有较强人文性、独特性的景观形象,尤其是园林小品设计应突出简明、疏朗和雅致,以更好地体现设计思路,让景象的意境变得更加深远,使人在行走时产生美好的遐想。此外,还可以采取雕塑和植物结合的方式烘托主题,将生态园林的植物变得郁郁葱葱,体现出浓郁的园林气氛。
4园区景观植物的设计
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植物设计也是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环节。因而为了注重其设计的生态型,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传统的商业化趋势,房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以乔木作为骨架,否则灌木的数量再多,也不能形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灌木的分布可以位于树林的边缘,也可以散布在林间。草地应该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但是要注意集中,花卉的设置应该坚持量少质精的原则,切忌到处花团锦簇。其中的草本植物应该以地栽为主,发展多年生的湿生花卉、宿根花卉、岩生花卉和水生花卉。在设置上,园林植物应该与园林所在地的地形、建筑等因素进行统筹规划,达到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效果,让园林景观变得更加自然、生态、美观、活泼、优雅。
四、房地产园林景观的生态性保护措施
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景观的生态性。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到景观生态性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水循环:水资源短缺目前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房地产景观设计提前考虑雨水回收系统,避免在后期维护中用地下水源或自来水。可以将建筑物的散水、自然雨水收集在社区池塘或专设的水池中,用于日常绿化用水。第二,房地产景观设计还应提前考虑地表水的处理,可设计人工湿地系统来对地表水进行净化,设计一级或多级植物池,地表水进行多次正向逆向反复过滤,既改善水质,又是一道景观。第三,能源越来越枯竭的今天,太阳能、风能等成为新的能源选择,而房地产景观设计时可将太阳能灯具和风能灯具代替传统的景观灯,因为太阳能、风能景观灯具其安全节能、便于安装、维护成本低、无需人工控制、在无电地区也能使用的特点,甚至开始带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了。
结束语
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生态设计的概念越来越吸引设计者和决策者的注意力。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地真正合作与友爱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加快,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作为园林工作者,遵循景观生态设计原则,提倡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使之体现在工程实践中,充分发挥各园林要素的生态效益,这不仅是人们要遵守的准则,也是人们要肩负的社会责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能源衰竭等问题不断发生,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极大威胁,也制约着我国经济与环境、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如果在这个系统中缺乏园林绿化的净化功能,会使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失衡。本文将对当前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对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城市节约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 问题原则方法
节约型园林绿化,应该是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即以最少的地、最少的水、最少的钱、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园林绿化模式。当前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也采用了一些节约资源的建设方式,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一一进行解决。
一、当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景观,忽略生态效益
城市园林建设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逐步由原来较为简单、基础的绿化形式,形成了当前极具内涵并且具有独特魅力的园林景观。在这个过程中,园林建设人员过分强调园林对于城市的美化作用,而忽略了园林的基本职能----环境净化作用。
2、品种选择盲目追风
近年来,由于很多城市引进了外来昂贵的植物来进行广场、公园绿地建设,形成了很好的视觉效果,使其他城市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在植物品种选择上,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不根据城市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不考虑到植物的自身生长情况,盲目在园林中栽种“水土不服”的植物,只求一时的风光,而不注重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考虑,植物不具备长期生存的能力,不符合园林绿化的基本需求。
3、将园林建设当做面子工程
很多城市将园林工程当做政府的面子工程,认为园林建设是提升政府政绩的工程,一切施工都以保全政府面子为原则,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乱伐、乱栽树木的现象,与节约型园林景观建设的原则相背离。
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有如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景观应具备“适用”原则,及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的种类,使其能够具备正常生长的环境,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要使植物的选择符合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服务目的,使其具备长远性、节约性;其次,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应具备“经济”原则,如果植物的选择能够符合因地制宜的基本要求,就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后期养护、修剪的费用,节约了大量成本,也使得经济问题得到缓解。为了能够使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能够符合经济原则,就需要尽可能用最少的花费买到最适合的植物,在园林中呈现出最好的效果。最后,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应具备“美观”原则,即要具备基本的观赏价值,选择的植物要枝叶茂密、花卉鲜艳、有层次感。同时,要适当加入一些假山、雕塑等造景,起到装饰、美化、衬托的作用,创建美丽的景观与丰富的精神人文氛围,为园林建设创造独特的美感。
三、城市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
1、园林绿化植物选择方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应选择生长健壮、易于管理的本土树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对于植物的种类,应选择树冠大、枝叶茂密、落叶阔叶乔木。在夏天,居住区有大面积的遮荫,冬季又不遮阳光,还能吸附灰尘和减少噪声,使空气新鲜。比如法桐、意杨、凤杨、红枫等。常绿树和开花灌木应选择有季相变化的种类,如冬青,松树,罗汉松,玫瑰、杜鹃、牡丹、女贞、小檗、黄杨、沙地柏、铺地柏、连翘、迎春、月季等。在阴暗的角落,应选择耐荫植物,如垂丝海棠、梅花、罗汉松等;攀援植物有常春藤、络石等。
2、节地、节土,缓解人地矛盾
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土地的节约,尽可能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园林生态气候,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应尽可能节约珍稀土地资源,缓解园林绿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具体景观设计中,应加大对屋顶花园、墙面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灵活使用,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的园林绿化生态功能与环境效益。并且,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避免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尽可能在土地原有基础上进行种植,充分利用原有场地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3、节约水资源
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采用计税基数、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等,并注重对雨水、废水的回收与利用,并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备。总体上来说,园林景观中的节水设计主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入手:首先,应尽可能增加可利用的水源,例如雨水、生活污水、中水等,通过对这些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增多;其次,应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在施工与运营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对水资源的消耗,因此设计人员应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例如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等。并且,应选择较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将水分运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与措施虽然花费不多,但是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对于园林景观中的水资源节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使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促进植物的长期生存。
4、节约资源与材料
对于资源的节约,应尽可能采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他们的特点是使用过程中没有污染物排放,并且资源丰富、取之不尽,能够更好的实现园林日常维护与管理。此外,还可以用反光与荧光材料做成园林中的装饰物、指示牌等,既能实现园林景观的资源节约,又能够在园林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并方便日常维护与运营。对于材料的节约,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例如,可以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将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除了以上这些节约举措,还可以在设计中中尽可能精简人力、物力,以实现园林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节约与环保。
四、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调节、环境美化具有重要作用,而园林景观设计师也不断提出节约新方法、新工艺,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应发挥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并采用先进的节约手段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生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 本文探讨了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策略。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的植物群落,达到生态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和建设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能够美化环境,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合理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1、植物材料的选择
植物群落并不是植物个体简单的拼凑,而是一个有规律的组合。生长在一起的植物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既包括生存空间的竞争与相互依存,也包括各种植物对光能、土壤水分和矿物质等外部环境的利用和植物分泌物的相互影响等。生态位就是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
相对位置及关系。每种植物在群落中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如果2个种在同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相同的生态位,终究有一个要退出该群落。因此,在构建生态园林植物群落时必须按照生态位原理来确定群落中优势树种、伴生树种的种类。优势树种多为乔木,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它在群落中的数量是占多数的。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高大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生态园林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
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植物搭配的基本原则
生态园林植物基本搭配原则大概为灌木、乔木与草坪搭配的原则和常绿与落叶相结合的原则和人文环境搭配的原则。具体搭配如下:
2.1植物搭配的统一:以植物的质地、色彩、线条、形状为基础,进行差异和变化的设计,如果设计合理,既能让植物搭配显得和谐统一,又能让植物显得活泼生动。而不合理的搭配,一般会造成两种结果,第一种是植物变化过多,让其视觉效果过于杂乱,第二种就是变化过少,显得植物搭配呆板单一,所以统一性的搭配必不可少。
2.2植物搭配的调和:植物进行搭配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植物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协调感与对比效果,能让人在观赏时充分的感觉到一种舒适、愉悦和柔和的美感。
2.3植物搭配的均衡:根据植物的质地、色彩、数量、体积来进行厚重与轻盈的搭配,让轻重均衡,方能凸显美感。
2.4植物搭配的韵律与节奏:在园林道路两侧,按照植物的品种和特性,根据人类艺术韵律与节奏的感知,进行合理化的植物搭配,让其更具观赏力。
3、生态园林设计时植物配置的方式
3.1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特色,有些植物是属于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红枫,变黄叶的银杏等,这种类型的植物与观花类的植物组合可以很好的延长观赏期。观叶类的植物也可以作为主要的景物,放在比较首要的位置,再用其他的植物进行配合,就会有着不一样的效果,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常绿树种也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景物,如暗绿色的油松、云杉和深绿色的冬青等植物,可以再搭配一些其他的观花类植物,也可以表现出独特的风格。观花和观叶类的植物相互结合,可以很好的丰富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让人们在紧张的城市环境中得到一定的安静,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2 注意植物配置的层次
园林设计中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注意植物配置的层次,分层配置、色彩搭配等都是植物配置的重要方式。不同高度的、不同叶色和花色的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层,这样才能体现园林设计的层次感,使得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色彩更加丰富, 充分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应考虑到植物的花期,对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延长园林植物的观赏期。不同的配置层次可以表现出不一样的园林风格,在进行层次配置时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到城市的特色,这样才能因地制宜的设计出让人满意的园林设计。
3.3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必要考虑植物种类的组合、不同季节的色彩、符不符合园林的意境以及与园林中的其他要素是不是搭配、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3.3.1了解植物的特性和本地区的条件(气候、光照强度、湿度等;植物的开花期、绿色期、花色、高度等)遵循合适的地方栽种合适的植物的原则,主要的途径有在栽种的地方栽种适合生长的植物和将栽种的地方改变成适合植物生长的地方。
3.3.2高度搭配要适当。比如在花坛边缘种植一些低矮的的或蔓生植物时,可以将花儿衬托花儿更加好看。种植面积较小时,可以选择更加低矮的植物。
3.3.3色彩搭配要协调。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
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4、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4.1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合理选择搭配树种,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进行良性人工干扰,形成一个合理、稳定、能进行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
4.2园林绿化树种可选择以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大大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且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还要防止恶性杂草入侵。
4.3植物配置应考虑一年四季营造不同的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对于冬季寒冷时,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4.4在园林绿地中营建开放性耐践踏草坪,以提供避灾避难场地,同时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感触到绿地,从而达到人与生态园林绿地的和谐共生,满足人们对绿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4.5对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中爆发的病虫害,避免或尽量不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也可以采用生物学方法对绿地进行生态维护。
5、园林发展的趋势
以生态学的原理和实践为依据,将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依赖自然利用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人工摹仿自然如何学好园林艺术理论和园林设计的创作方法:
5.1首先要总结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优秀传统,吸取世界各国园林设计之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提高园林创作水平,为人类服务;
5.2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成功的实践积累将反过来促进园林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5.3提高艺术观、审美观,并借鉴姊妹艺术的成就,扩大视野,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4动手、动脑;多看、多问,做到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6、结语
园林植物配置是为人们寻求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所以在配置过程中,花草树木,要遵循其自然生长规律,在衬托对比中体现不同的形态,在动势和均衡中协调自然,在起伏韵律中节奏清晰,在层次对比中体现美感,从自然中来,再回归到自然,这样配置出来的园林,才能让人真正放松身心,有益于健康。
摘要: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方向。建设节约型园林,空喊口号是不会实现的,要从战略和全局发展的高度出发,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有关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和资源,从而实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多方面分析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并对节约型生态园林造景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设计要点、植物配置
前言
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可以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市人提供游览、休憩的场合;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经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创建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一、关于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统一的原则
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总之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还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也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生态园林设计时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
2、景观性原则
生态园林景观应该表现出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我们进行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其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二、关于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
生态设计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另外,根据功能性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2、种间关系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
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对群落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大量单一结构绿地的出现,除了与绿化观念和投资有关外,植物种间关系了解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竞争是主要的植物种间关系之一,为负相互作用,物种竞争能力具有竞争等级性,并受到目标种和邻居选择的影响。竞争和适应能力与扎根类型和深度、植株大小、生长率、耐荫性和他感作用等特征有关,受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活史以及环境条件和资源水平影响,其中他感作用是一种特殊的种间关系,属于直接干涉性竞争。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是决定竞争结果和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个体面临的竞争强度受其有效面积的影响,个体空间结构常决定物种间的相遇频度,影响种间相互作用强度。种间也有正相互作用,如树冠层为林下植物创造合适的荫生环境。因此,应加强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充分借鉴地带性演替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师法自然,考虑植物的相生相克性,选择适宜的耐荫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并通过密度或频度制约等方式调整群落种间关系,同时促使其他植物生长。另外,成株比幼苗的耐性强,错开种间的更新时间,也有利于种间的共存,使群落种群趋向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量、水分和土肥等资源,提高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3、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
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设计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如果合理,可能达到具有稳定性的目的。生态设计中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能在当地降雨条件下生存和生长,推广少灌和免灌的植物配置形式,利用绿地掉落物和绿肥等土壤适宜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植物结构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和维护费用。绿地植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才能确保群落的稳定性,通过构建复杂的种类组成和结构,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环境,使绿化植物一病虫害一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形成病虫害生态调控机制。因此,通过生态设计和生态系统管理,能够将病虫害防治由直接面对病虫害,转向间接利用绿地群落间生态位分异,生存和竞争关系以及生物代谢物等作用,调节目标植物与有害生物动态平衡,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
三、关于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1、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是丰富的植物资源。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对植物的合理科学的生态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植物在景观中的各种效益。运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的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植物景观,满足植物对环境的生态要求。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充实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城市绿化中可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生物物种,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景观。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群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
2、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组合构图、色彩季相、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其主要技术包括:
第一,了解本地区条件和植物特性(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湿度等,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主要途径有改植物适地和改地适植物。改植物适地包括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改地适植物,即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技术;
第二,高度搭配要适当。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高,种类较少时,下层地被植物可适当高些,种植区面积较小时,要选择较为低矮的种类,花坛边缘选择一些更为低矮或蔓生种类,会更加衬托出花的艳丽;
第三,色彩搭配要协调。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3、用艺术性的观点指导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既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又要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
4、生态位观点的运用。
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四、关于某温泉度假村景观设计为例
1、设计理念
师法自然,胜于自然,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另外,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2、植物配置分区
(1)入口广场
入口处采用台阶结合树池做法,8株银海枣和2株树凤凰木,胸径达到40cm,枝形饱满,矗立广场两旁,迎宾而来。层叠的跌水喷泉,夹岸种植金边龙舌兰、肾蕨、云南黄素馨、龟背竹,莎草、时令花卉等,辅以红刺林投、整形垂叶榕、凤尾丝兰、细叶榄仁、鸡蛋花、花叶良姜、琴丝竹等,五彩缤纷,营造出喜迎八方来客的气氛。采用厦门本土树种凤凰木、细叶榄仁、银海枣,既不奢华,也不单调,就能把入口广场迎宾氛围渲染出来。
图1入口广场
(2)温泉村落区
温泉村落区要体现的景观主题是闽南农家风情,因而村落布局别致,仿闽南古民居建筑风格,在绿化种植上也图2温泉村落区仿古民居庭前屋后种植,选择能点题、烘托这种精神感受的绿化树种,如主要以竹类、芭蕉类及香花树种的丹桂,这几种在闽南古民居建筑村落中是十分常见的,因它轻易就能将闽南古民居文化点题,在房前屋后种植琴丝竹、观音竹、佛肚竹等竹类为主,辅以芭蕉、旅人蕉、竹芋等层叠立体种植,点缀香花树种玉兰、丹桂等香花树种,池边的迎春花像探出脑袋也要品尝一下温泉,令人莞尔一笑,种植设计采用乡土树种,符合闽南民居文化特色,池子的命名也同环境相辉映,雅致,如白鹭居、凌波居、刺桐居,池中小桥流水交错,偶有古井点缀,让人忘却闹市的喧嚣,仿佛回到古代,宁静别致的生活享受。
(3)水疗健康区
水疗健康区是配合休闲长廊设置的泳池,利用各种设施营造不同水流的按摩池,在这里感受的是大泳池带给人的舒展、活力,景观上采用亚热带度假景观与这种气氛相融,绿化种植也主要体现亚热带的度假氛围,主要采用的亚热带的棕榈类植物,如大王椰子、银海枣、散尾葵、中东海枣、假槟榔、老人葵等棕榈类植物,点缀一些细叶榄仁、青皮木棉、黄花槐等落叶、色花树种,池岸边以鸡蛋花为主,蜘蛛百合为底,矮蒲葵为裙,丰富色彩,形成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相结合,植物配置上给人阳光、活、明亮之感,让人忍不住想在这泳池里尽情拍打,让水花在阳光下飞溅。
五、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树木丰富的品种色彩及山、水和建筑物的和谐配置等,是园林构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的配置不仅是组织园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创造了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休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重视植物的配置。
摘要:在对生态园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依据近自然林业、多自然型河流治理等相关理论,提出“生态”城市园林的设计概念和特点,用以指导城市园林建设。采用“近自然”城市园林发展模式,对我国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房地产中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方法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飞速发展,人民生态意识的也随之提高,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方向已向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意味着城市景观设计已经从单纯的绿化美观层面上升到生态层面。为了在城市建设中做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就要重视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建立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同时,城市建立生态园林景观还能迎合居民普遍的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房地产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房地产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房地产园林景观保持自身特色,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房地产园林景观是一个城市当中人们休闲、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人口越来越多,注重房地产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房地产园林景观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房地产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二、生态园林的特点
(一)、自然性
自然性是“生态”园林的本质属性,要尽量控制人为干扰强度,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力,减少城市园林的盲目性。这种任园林的原始动力自然力量做工的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生态效益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二)、多样性
这里的多样性是多层次的,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景观的多样性。同时也包括功能的多样性。城市中人为干扰因素多,环境变化快速多样,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能使园林相对与环境及其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调整能力。
(三)、多效益性
生态园林具有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不仅是平衡生态系统的重要通道,还在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护土壤水循环,保护自然景观体现生态效益,同时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发挥巨大的功能。
三、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一)、植物配置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中并不是进行单纯的植物堆叠,而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对各种不同绿色植物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栽种,它具有以下几种原则:(1)协调统一。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要注意配置方式在各种比例上要和谐统一,一般不要搞特殊化,否则会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同时植物配置给人的协调感也是要注意的,植物配置之间一般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时不提倡进行混搭配置。协调统一的植物配置能够给人愉快舒心的感觉。(2)不能太过刻板。植物配置之间的协调统一并不意味着所有配置都要一样,这样就丧失了园林艺术的韵律感,显得单调乏味。植物配置有时还是需要一些跳跃感,这样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二)、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要做好植物配搭。园林艺术最重要的莫过于搭配艺术,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色彩、高度、品种不同的植物要采用各种搭配艺术进行分层搭配,使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高低分明、层峦叠起、色彩缤纷,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2)植物配置注意四季分明。植物的配置方面要注意季节性,例如不能出现所有的花卉植物花期都集中在在同一时段,这样花景只有单季景观,过季就没了,显得过于单调。植物的选择最好按照季节来,能展示出不同的季节景观是最好,目的是四季都能有赏心悦目的景观供人观赏,避免乏味。(3)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数量要协调。整个生态园林里不仅仅只有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如红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如果开花植物过多而不开花植物过少,那么等花期过了之后,就无花可看,整个生态园林景致也就显得很单调。
四、生态园林设计与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一)、充分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
尽量充分利用场地原有资源,如场地资源充分利用原有地形,保护健康的表层土;坚持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对场地的破坏。尽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动植物资源,植物是最有价值的场地特征,场地原有植物具有生态、经济、文化三重重要意义,保护的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建立适宜的地域性植物群落。
(二)、保留原有植被
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当留则留。通常在城市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由于这些植物与环境间长期共存,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
(三)、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态设计应尽量保持生物多样性,避免单一化群落;系统越复杂,其稳定性就越好。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又是构成景观多样性的最重要条件。在生产中常用引进植物与当地的近缘种进行杂交,以提高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使用不同叶色和花色的植物进行配置,丰富景观,营造多种生境,避免单一的生态系统。
(四)、循环利用
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是进行房地产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重要的方法。绿色生态化设计提倡最大化利用资源和最小化排废,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可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对有机、无机、有害、无害物质分别再利用以达到最小排出和最大化利用。如在房地产园林景观中实施中水系统,配备循环水净化装置,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污水雨水流动景观水以改善气候环境,景观小品更多地采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建筑垃圾,创造出有特色的优美环境景观。
(五)、营造人性化空间,营造亲近自然的活动
园林设计的趋向之一是寻找关心人的需求,增强社区感和空间识别性的途径,即通过物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为满足人们使用方便上、心理平衡上、社会交往上和视觉舒适上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可能性和选择性。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场所,其房地产园林景观设计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将空间环境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取得内在同构,从而使园林环境充满人性、邻里感、乡土感、归属感,提高城市生活的亲和度、宜人感、舒适感和人情味。人对自然是亲和的,自然的许多物质对人有亲近、亲和力的。城市园林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的结合,因此在房地产园林景观设计中考虑尊重自然的同时,应充分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借鉴自然,努力营造人性空间。这也是近自然理论的内涵之一。
(六)、协调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体内会向外释放次生代谢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周围的植物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促进其它植物的生长,也可能会抑制生长。在生态设计中应遵循“互惠共生”原理,使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植物可以相互依存、共同获利。例如,黑接骨木有利于云杉的生长;皂荚、白蜡与七里香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松树、云杉、山杨等都能互利共生。但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却不宜种植在一起。这些都是房地产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的增多,居民住宅也在不断的加强,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同时人们对绿色植物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强。城市园林作为城市中可以直接体现出城市的基础性建设,对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的环境质量有着关键的作用。长期以来,城市园林也确是作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了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必须要加强在城市大型园林中,绿色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园林植物的配置更为协调、合理,富有意境与情趣。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前言
城市绿化不仅仅可以将城市的美观度有效的提升,还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针对于城市日常的园林景观来说,尤其是大型的园林景观来说,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很重要,不仅仅和生态环境具有一致性,还需要全面的体现出植物配置的美感,利用各种植物自身具有的不同形态、形态等特性进行构图,随着植物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达到预期中的景观效果,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日益严格的要求。因此,深入自然、认知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使人们的生活能够到达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为重要,这也是城市大型园林景观进行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1.园林景观植物的特征
1.1、植物种类不同
由于植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也就形成了植物的千姿百态,像一些枝干、叶子都比较厚重的植物,往往带给人的感觉就是浓密、粗糙的,而相对一些叶子、树枝都相对较小的植物,带给人的感觉则就是细腻、柔和的。因此,在进行对大型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时,设计者就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种类带来的不同因素,以及它们搭配在一起的整体协调性,比如说将芭蕉和仙人掌种植在一起,不仅不会带给人们协调的享受,还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奇怪的错位感,不能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所以在进行大型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避免这种错误植物配置现象的出现。
1.2、植物形态不同
在大型园林中,往往建造出来的景观都要追求其错落有致的美感,想要达到这种错落有致表达出来的整体园林景观效果,就需要将形态各不相同的植物组合到一起,并且按照各自的特性进行配置。因此,在对大型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求园林的设计师应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予以熟悉,了解他们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形态表现,以及各自需要的环境气候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型园林景观中对大量植物进行正确有效合理地配置。
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2.1、统一性
植物景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树形、线条、色彩和比例各个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但是又使得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容易引起统一感,这样就显得更加和谐统一。总的来说,变化不宜太大,不然就显得则乱五章,颜色过于繁杂还会导致心烦意乱。但是太过于平铺直叙,这样就显得没有变化,并且色彩单调代办,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掌握在统一的过程中寻求变化。
2.2、均衡性
将体重和质地不同的植物的种类按照均衡的原则进行配置,景观就显得可以更加稳定。如果色彩太浓、体积较大,并且数量较多,质地也很粗糙,那么就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浓重感。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如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2.3、景观性
应该有效的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从而有效的表现出科学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熟练的掌握植物材料的造景功能,并且应该对整个群落的植物的配置进行综合的把握,根据美学的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还应该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一定的预见性,增强观赏的价值。
2.4、生态型
生态位概念就是说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综合地位,从而有效的反映出物种和物种、物种和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对于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好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的配置好植物的种类,从而有效的避免物种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有效的形成结构合理、功能种群稳定的结构层次,从而可以有效的对物种之间进行相互的补充和协调,从而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
3.园林景观植物优化配置的措施
3.1、按照植物配置原则进行优化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等综合性的效益,在园林植物配置上也要遵循这一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植物配置上必须严格按照绿化植物的配置原则进行。第一,遵循主题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园林绿化工程在建设之初都会确定一个主题,然后以这个主题为干线,围绕其展开园林植物设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要充分的与主题相适应,并且还要在生长习性方面与其他植物相适应,形成良好的呼应。植物的配置既要突出主题,又要与整个园林中的植物互相协调。既能够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又能够在视觉景观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遵循适宜、经济和生态建设原则。适地性是植物选择的基本要求,只有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才能够保证植物健康成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的环境等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然后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植物。在适地性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后期养护的经济性,尽量选择节水节地的植物类型,降低管理的难度,减少成本支出,提高植物配置的经济性。此外,植物的选择配置还应该与生态环境相适应,要保证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良好的生物链系统,对于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3.2、保持各种植物之间的生态性和发展性
无论是哪一类的园林绿化工程,其本身就是城市生态的关键,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和植物的生态环境相互融入。植物在进行生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乔木和灌木的生长时间相对于较长,这就要求植物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考虑好植物的发展。首先,园林绿化中植物栽种所形成的植物群落应该和城市内部原有的生态环境相融合,禁止出现植物生长和外来植物生产冲突的问题,并且保持人工植物群落的生长达到一种健康稳定的发展模式,满足植物搭配的生态学要求。其次,在针对于植物搭配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每一种植物的生长习俗,对于养分的需求不存在冲突,在对于层次布置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对阳光的需求,只有不互相影响,那么才可以在相同的环境中共处,并且促进双方的生长。
结束语
对于大型园林的景观植物配置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植物堆积,还依靠于各个植物在各自形态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艺术的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仅可以体现出景观的自然没,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城市大型园林景观中应实现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其达到相得益彰,充分体现生态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摘要】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设中更加重视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笔者介绍了城市园林植物的功能,阐述了植物造景的运用手法和生态园林产生的效果与利益,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1.生态园林的定义
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可以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合;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经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创建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城市园林植物的功能
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安宁生活空间
植物群落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要素。城市绿地系统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行替代的功效,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行少的依靠条件。城市园林绿化经过植树、种灌、栽花、培####等整个过程,不但能提升城市的绿地率,也能充实应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经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安宁、美丽和安全,从而为城市居民创造出一个十分好的城市生活空间。由城市绿化构造的“肺部”,吸纳的是尘土、废气、噪音等污染物,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人们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植物对城市的作用。所以,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2.2美化市容,充实烘托城市的文化底蕴
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一样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树木引进城市,遵照园林植物的配制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并且将民俗风情过去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之中,营造各种不一样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美好的市容风貌不但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并且可以陶冶情操,并获得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启迪。美好的市容风貌还方便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方便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从一个城市的植物景观配置上,不但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人的性格,同样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时代文化特征或地域的文化特色。所以,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并且,还能充实表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3.植物造景的手法
3.1 应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植物景观中季相是极为重要的,讲究春花,夏、秋实、冬干、经过合理配植,达到四季有景。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创造园林四季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一样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并且期产生不一样的景观,给人不一样的体会。
3.2应用园林景观植物展现地域性特色
由于不一样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各异,园内应有本地区的代表性观赏植物。地区性的乡土树种是表现园林地方特色的最好材料。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与东北地区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不论是生态习性还是季相景观表现,都有很大的差别,各有各的景观特色,并且是园林植物自然美素质的表现。
3.3园林植物造景是进行意境创造的表达
园林植物景观不但给人以环境安宁、心旷神怡的物境体会,还可使不一样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一样审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拜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园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3.4运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被确定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修剪整形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坪铺展于水平地面,所以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带领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应用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也可以经过人们的视线、视境的改变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
4.生态园林产生的效果与利益研究
4.1景观效果与利益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升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在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不一样的地理位置,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得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丛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而朝气蓬勃: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可以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升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4.2生态效果与利益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经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果与利益来实现的。生态效果与利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因此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本领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比如乔灌木从联合的群落产生生态效果与利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所以,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创建尽大概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5.结束语
花卉树木品类和色彩的丰富及其与山、水、建筑的和谐配置,是园林构景艺术的重要内容,并且,植物景观的配置并且是组织结构园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花木犹如山峦之发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休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水景假设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重视植物的配置。
摘要: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不断被利用和开采,这让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更要偏向于生态设计。本文简要介绍了对生态设计的基本认识,肯定了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以我国桂林园博园为例,阐述了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的理念及当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原则和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以提出景观设计偏向生态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为广大设计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而培根也表示,“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当前世界各地所出现的生态危机正是人类对自然贪婪索取的结果,环境和资源问题成了时代的热点,而对于景观设计方面也必须牢固树立生态设计理念,学会与自然共生存。而桂林园博园正是我国广西遵照这种原则,为提高广西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水平,为创建生态园林园艺发展平台,加强园林园艺科技文化交流,而进行的一次大展示。
1 有关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
1.1 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走的是可持续发展路线。而生态设计最重要的特点则在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减少资源消耗。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生态设计最大的优点在于减少成本、降低风险,从而增强商业竞争力。如图1所示,桂林园博园的生态设计。
上图可以看出来,桂林园博园生态设计更注重于原生态,树木与花木搭配合理,也体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呈现出一种自然绿色状态。
1.2 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城市中的生活景观设计、住宅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以及旅游区的风景规划等都属于景观设计的内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居住在一个美丽、和谐的生活环境中,而在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正是为我们的生活环境进行设计和规划。为了保护和尊重我们的生态环境平衡、实现对自然生态的协调性、保证自然环境的自动调节能力和对节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已经占领了核心地位。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日趋严重,不断的生态破坏现状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隐形威胁,作为设计师有责任在景观设计中偏向于生态设计,为改善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活环境而作出努力。桂林园博园正是基于此原因,旨在为整个桂林乃至广西推广和宣扬爱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桂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桂林的整体综合发展做出贡献。
2 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的相关理念
2.1 自然式设计
自然设计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以自然景观为原型,让城市在生态设计和规划中逐步走向“城市公园”。在瑜伽中有“天人合一”一说,这在设计学中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协调性。很多科学家和设计师都推荐将城市的绿化和景观设计规划趋向于“自然式”,将湖泊、绿地等自然风景进行艺术创造和设计规划于城市景观设计中,让人们拥有亲临自然的感受,拉近人类与自然的距离。如图2所示,桂林园博园生态设计中的湖泊与庭楼。
由上图可以看出,庭楼与湖泊的搭配,彰显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及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 乡土化设计
乡土化的生态设计理念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景观设计将与当地的生态条件,比如气候、地形地势、风水人文等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当地条件的景观。进行乡土化的生态景观设计,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图3所示,桂林园博园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元素的体现。
2.3 保护性设计
所谓保护性的生态设计重点在于强制性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禁止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体现出“原生态”和“自然美”。这也说明了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应该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保持事物的最本质的美感。
2.4 恢复性设计
恢复性的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的应用中与自然是设计、乡土化设计和保护型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旨在对已经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性的生态设计,以维持生态平衡,保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恢复性设计在城市中的河道、工厂等被人类活动破坏性较大的区域得到了合理的使用。
3 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原则
3.1 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
随着城市化和商业化的进程,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越来越频繁,人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和影响是无法避免的。而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就是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生态平衡,维持自然奇观的原样性。
3.2 尊重自然原则
大自然孕育着一切生命,为所有的生命提供着栖息地和维持生命的能源,其有自身的调节能力和一定的对资源再生的能力。而人类的繁衍和强盛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了过分“剥削”,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中应该对当前的自然环境不进行过分干预,让其在自然发展中自我调节,维持当代景观的可持续性和原生态。
4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以水景园中的水生植物配置为例进行分析
4.1 水生植物在水景园中的重要性及其配置原则
水景园中水生植物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水中的植物加上水景园的别致设计,组合在一起能起到不同的设计效果,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一旦水景园的构成组合中缺少了水生植物,则会让水景园缺乏生机感,也会让水景缺乏灵性。例如,桂林园博园的水生植物配置,其池塘中水中主要以睡莲点称,如上面图(2)所示,水面加以睡莲漂浮水面,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另外池塘(水景旁边还适点缀)周边驳岸片植以水生美人蕉、菖蒲、再立花、芦苇以及梭鱼草等水生植物,使之种类繁多,而且分布适宜,再现一个非常自然的生态驳岸。同时,在水景园水生植物的配置上首先要注重水生植物的生命周期;其次要重视水生植物与环境的协调性,不能显得太突兀或无法与环境融合;再则是保证水生植物配置的内涵和寓意,让水景的整体效果更为出色。
4.2 水生植物在国内外的分类方式
4.2.1在国外的分类方式。国外将水生植物分为浅水植物、沉水植物、浮生植物和浮叶植物4种类型。其中浅水植物生长在浅水以及河塘周遭,在水景中起到对水陆分界柔和过度的作用;沉水植物,生长在水面以下,大多是耗氧植物;浮生植物即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而莲属于浮叶植物中的一种,并且处于浮叶植物中的“女神”地位,数量多时往往能制造出惊艳的美景。
4.2.2 在国内的分类方式。在国内也将水生植物分为4类,分别是挺水植物、 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其中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和国外的分类一样,沉水植物的代表为藻类,而浮叶植物的典型性代表依然是莲。荷花作为我国的名花划分在挺水植物一类,漂浮植物代表有大藻。
5 生态景观园林水景园中水生植物的配置要点
5.1 水生植物繁多,切记滥用
我国地大物博,水生植物种类繁多,在水景园水生植物配置中能用到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在进行水景园水生植物配置时,切记对水生植物的滥用。应该对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和生理周期进行了解,再明确要选什么样的植物、多大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数量,最后将选择的水生植物与水景园景观融为一体,和谐搭配,创造融洽协调之美。桂林园博园,就是根据其气候和地势特征,以及根据整体环境的渲染,特选用的水生美人蕉、花叶芦苇以及梭鱼草等水生植物,来配置水景,这样一来,就能使得气候等外部条件相适宜,容易生长的更久。另外其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配置使用合理,所以并没有显示出其突兀繁杂。同时,也需要对水生植物进行精心的照料和爱护,这样才能实现美景持久性。
5.2 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水生植物配置
由于水景园的水体有所不同,所以针对各种不同的水体也有着不同的水生植物配置。若水体较为规则,则水生植物的配置也可规则化,例如,水生植物的摆放间距和摆放数量都可以在一定的规律之中,桂林园博园的中央水景就比较适宜睡莲以及荷花等,突显出水景景观中水体的平静、优雅。
5.3 利用水生植物的特性构图造景
任何的景观设计都与美术和构图相挂钩,在水景园水生植物的配置上,应该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颜色、形态特点,结合水景景观的特色,将水生植物与环境相融合,利用层次感和线条感构图,让整个水景园的水景景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画意百出。如图4所示,桂林园博园中的水景及其植物配置,池塘中的荷叶及岩石上的植物等配置相得益彰,产生一种和谐自然美的效果。
6 结语
景观设计在当代城市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应用措施,而景观设计又是将设计、规划、自然和人文地理相融合的集中体现。景观的生态设计除了要求我们顺应自然,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找自然的规律,发现自然的美,也更加考验了设计师的创新以及运用能力。同时,从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中将体现出人文地理相和谐的理念,让人们时刻认识到只有人类与自然生态平衡共存,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而这些都将是衡量一个设计师能力和水平是否优秀的关键。
摘要: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在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中作为首要功能,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时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本文探讨了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的作用及意义,科学地提出了植物配置的理论和实施方法,更好地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人性化、生态化的园林方向发展。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意义;艺术手法;注意问题
1植物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意义
1.1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1.1园林植物是城市中最大最好的“空气净化器”
首先,园林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放出O2,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平衡。其次,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和评价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许多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CO、HF、Cl2等有害气体,同时还可以应用部分园林植物对部分有害气体的敏感特性来评价监测环境质量。再次,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尘和杀菌、灭菌作用。此外,城市园林植物还是天然的“消声器”,它能有效地减弱由于交通工具、人等产生的噪声。
1.1.2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
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园林植物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园林植物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
1.2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城市景观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的景色,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2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2.1层次和背景,我们可以对灌木、乔木、地被植物和花,进行多层次配置,根据植物不同花色花期进行相间分层配置,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以此克服景观单调问题。
2.2对比和衬托,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及比例等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姿态、高低、花形、花色、叶形、叶色的对比手法,进行艺术构思,以此衬托植物景观的美。但应注意相互间的协调,避免姿色跟形态等差异很大的植物组合在一起。
2.3起伏和韵律,为克服狭长地带和道路两旁的布局呆板,我们应注意空间变换和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长生韵律和节奏
2.4动势和均衡,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姿态,有些有一种动态,比如合欢、松树,有些比较规整,如臭椿、石楠,在植物配置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的变化,还要讲求植物相互间或者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以此避免不平衡状态的长生。
3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具体措施
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的内涵和功能。具体如下:
3.1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城市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组合构图、色彩季相、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其主要技术包括:
3.2了解本地区条件和植物特性(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湿度等,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主要途径有改植物适地和改地适植物。改植物适地包括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改地适植物,即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技术;
3.3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合理配置
植物的特性很多,有观花的,如紫薇、云南山茶、冬樱花、月季等。一些花形奇特的,如鹤望兰、兜兰、飘带兰、旅人蕉等。赏花时更喜闻香,如木香、月季、菊花、桂花、梅花、白兰花类备受欢迎。不同花色可组成的绚丽色块、色斑、色带及图案,在配植中极为重要,有色有香则更是极品。根据上述特点,在园林设计时,可配植成色彩园、芳香园、季节园等。很多植物的叶片很有特色。巨大的叶片如恍榔,直上云霄,非常壮观。其它如董棕、鱼尾葵、巴西棕、高山蒲葵、油棕等都具巨叶。亚马逊王莲,浮在水面上巨大的王莲叶犹如一大圆盘,可承载幼童在水面上游荡,吸引众多游客。还有具有奇特的叶片如轴搁、山杨、羊蹄甲、马褂木、蜂腰洒金榕、旅人蕉、含羞草等。尤其是彩叶树种在园林审的应用更是广泛,它能体现园林美中的色彩美,如紫叶李、红叶桃、红枫、新疆杨、银白杨等。此外,还有众多的彩叶园艺栽培变种。
有的植物的果实也极富观赏价值,奇特的如象耳豆、眼睛豆、秤锤树、蜡肠树、神秘果等。巨大的果实如木菠萝、番木瓜等。很多果实色彩鲜艳,紫色的紫珠、葡萄;红色的天目琼花、欧洲英援、平枝拘子、小果冬青、南天竺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景观中还有不少香花、香叶植物,如茉莉花的清香、兰花的幽香、含笑的甜香、桂花的浓香、紫罗兰的醉香、梅花的暗香浮动,荷花的芳香远溢,桂花的十里飘香以及佳肴香茗等芳香美,都能引起游人美好的嗅觉感受。
3.4高度搭配要适当
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高,种类较少时,下层地被植物可适当高些,种植区面积较小时,要选择较为低矮的种类,花坛边缘选择一些更为低矮或蔓生种类,会更加衬托出花的艳丽,
3.5色彩搭配要协调
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用本土植物造景是构建地域特色园林绿地的基本手段,通过运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要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须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乡土树种的作用。
4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合理选择搭配树种,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进行良性人工干扰,形成一个合理、稳定、能进行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
2)园林绿化树种可选择以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大大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且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还要防止恶性杂草入侵。
3)植物配置应考虑一年四季营造不同的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对于冬季寒冷时,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4)在园林绿地中营建开放性耐践踏草坪,以提供避灾避难场地,同时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感触到绿地,从而达到人与生态园林绿地的和谐共生,满足人们对绿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5)对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中爆发的病虫害,避免或尽量不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也可以采用生物学方法对绿地进行生态维护。
5结语
在崇尚科学,追求自然的现代化环境意识下,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行业。园林设计者在园林植物配置时应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遵循先生态,后景观原则,应用美学原理,结合知识性、文化性、经济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对城市进行绿化,最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摘要:随着城市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与内涵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要求,如何将生态的内涵斌予到植物造景中,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益的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又一挑战。
关键词:节约型 园林景观 植物配置
前言
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设计,其实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立足于以人为本、人的需求,结合生态系统中植物个体、植物种间、植物群落等各子系统动态循环关系,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生态相互作用,其本质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环境。只有注重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设计,才能创造出生态园林;只有打造好生态园林,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一、生态园林的内涵及核心
1 生态园林的内涵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 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与动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从而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从我国生态园林的起源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性,既起到美化环境,创造宜人景观的作用,又能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自身的新陈代谢,调节小气候,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要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赖以生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2 生态园林中的核心内容
生态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改善城市绿地的植物景观配植和空间结构,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构合理,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的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二、生态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1 生态美学原则
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 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概括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
2 景观美学原则
既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又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 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3 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难以动摇的,我们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
三、生态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 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生态设计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样,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2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首先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同时,慎重而有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育改良的优良品种。
3 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保证城市环境多样,系统脆弱和胁迫深刻,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根据土壤、环境、位置和功能等综合因素、适应性和利用城市特殊小气候、地下环境,促进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推广以人工介质为基础的种植土,创造适生环境,提高绿地维持机制。重视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遮档、修饰和弥补功能,将建筑物空间和绿地景观融为有机整体。植物造景中除基调树种外,应选用观赏花木、宿根花卉和草坪等,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针对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因时制宜,保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和季相变化。特别是应重视乡土植物的运用,过分强调奇花异草,尤其是外地植物的无序引入,往往因气候突变而遭灭顶之灾;盲目照搬异地和他国绿地模式,跟风赶时髦,长官意志,代价极大,生态和景观功能也得不到保证,应特别引起重视。
4 种间关系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对群落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大量单一结构绿地的出现,除了与绿化观念和投资有关外,植物种间关系了解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5 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设计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如果合理,可能达到具有稳定性的目的。
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此外,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丰富和提升植物景 观的内涵和功能。具体如下:
1 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城市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组合构图、色彩季相、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
2 大量应用乡土植物进行造景,营造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用本土植物造景是构建地域特色园林绿地的基本手段,通过运用乔术、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要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须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乡土树种的作用。
结束语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经常引进颇具当地地域特色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作为小区人居环境设计的重要部分, 将小区的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进行高度统一和融合,既体现了当地风景园林地域特色,又符合人们渴望山水、亲近自然的本质需求,还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并已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节能环保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实践,从多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并对节约型生态园林造景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短缺也是不争的事实,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节约型社会,因此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的趋势。节约型城市园林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广义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的绿地。这样的城市园林绿地设计成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一般认为,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怡人的景观:二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包括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造结构,能与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
2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具体而言,节能生态景观设计,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地形景观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的使用通过地形、种植树木和花草等途径,创作并建成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绿化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景观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
3 生态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3.1 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
生态设计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3.2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1)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同时,慎重而有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育改良的优良品种。
2)城市引入的植物种类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种群规模很小,甚至渐趋消亡。这与对绿化植物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和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就造就了适应性强、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被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作法,也导致慢生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苗木的植物被抛弃,具有某些不足的绿化植物被轻易否定。
3)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开发利用绿化空问资源,丰富林下植物,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以快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建立接近自然和符合潜在植被性的绿地。
3.3 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保证
城市环境多样,系统脆弱和胁迫深刻,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根据土壤、环境、位置和功能等综合因素、适应性和利用城市特殊小气候、地下环境,促进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推广以人工介质为基础的种植土,创造适生环境,提高绿地维持机制。
3.4 种间关系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
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对群落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大量单一结构绿地的出现,除了与绿化观念和投资有关外,植物种间关系了解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3.5 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
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设计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如果合理,可能达到具有稳定性的目的。生态设计中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能在当地降雨条件下生存和生长,推广少灌和免灌的植物配置形式,利用绿地掉落物和绿肥等土壤适宜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植物结构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
3.6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生态的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回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需求。城市能保留野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种类以及数量来
衡量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质量,这对我国也有借鉴意义。通过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
4 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4.1 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城市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组合构图、色彩季相、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其主要技术包括:
1)了解本地区条件和植物特性(气候特征、
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湿度等,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主要途径有改植物适地和改地适植物。改植物适地包括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改地适植物,即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技术。
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选择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的特性很多,有观花的,如紫薇、夹竹桃、石榴、桅子、广玉兰、醉鱼草、木本香蕾、糯米条、云南山茶、冬樱花、月季等。一些花形奇特的,如鹤望兰、兜兰、飘带兰、旅人蕉等。
3)高度搭配要适当。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高,种类较少时,下层地被植物可适当高些,种植区面积较小时,要选择较为低矮的种类,花坛边缘选择一些更为低矮或蔓生种类,会更加衬托出花的艳丽。
4)色彩搭配要协调。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4.2 大量应用乡土植物进行造景,营造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
用本土植物造景是构建地域特色园林绿地的基本手段,通过运用乔术、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要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须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乡土树种的作用。
5结语
节能环保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也是中国的城市景观的职业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园林,空喊口号是不会实现的,要从战略和全局发展的高度出发,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有关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和资源,从而实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实践,从多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并对节约型生态园林造景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节约型城市园林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广义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的绿地,这样的城市园林绿地设计成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
一般认为,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怡人的景观;二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包括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造结构,能与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随着城市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与内涵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要求,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植物造景中,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益的生态园林成为园林景观设计者不断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具体地讲,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景观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地形、种植树木和花草等途径,创作并建成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绿化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景观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办好事。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
二 生态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
生态设计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样,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1)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同时,慎重而有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育改良的优良品种。
(2)城市引入的植物种类较多,但是绝大多数种群规模很小,甚至渐趋消亡。这与对绿化植物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和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就造就了适应性强、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被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作法,也导致慢生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苗木的植物被抛弃,具有某些不足的绿化植物被轻易否定。植物本身无所谓高低好坏,春盛、夏绿、秋实和冬枯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关键是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应将增加绿地的适应性种类和扩大多样性物种种群相结合,如在绿地中限制和调剂好各物种所占比例等。
(3)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开发利用绿化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物,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以快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建立接近自然和符合潜在植被性的绿地。如 Minawaki 利用演替理论,快速恢复和重建当地的潜在植被,效果明显。
城市地区恢复潜在植被主要包括植被确定、恢复重建和养护管理等三个阶段,地带性群落有利于提高物种潜在的共存性,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
三 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此外,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的内涵和功能。
城市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组合构图、色彩季相、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其主要技术包括:
(1)了解本地区条件和植物特性(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湿度等,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主要途径有改植物适地和改地适植物,改植物适地包括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改地适植物,即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技术。
(2)高度搭配要适当。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高,种类较少时,下层地被植物可适当高些,种植区面积较小时,要选择较为低矮的种类,花坛边缘选择一些更为低矮或蔓生种类,会更加衬托出花的艳丽。
(3)色彩搭配要协调。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综上所述,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方向。建设节约型园林,空喊口号是不会实现的,要从战略和全局发展的高度出发,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有关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和资源,从而实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