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景观类论文

时间:2022-05-07 03:44:32

导语:在景观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景观类论文

景观论文:景观设计类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该课题用手绘表现的方法对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研究,探索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思路,通过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建设、课程内容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团队的建设以及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对创新创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类课程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手绘;景观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将手绘融入景观设计教学,加强动手实践环节,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完善,调整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增加手绘基础课时和手绘创意设计课时,加手绘创新实践项目训练模块,增强整套方案的设计和表现能力。布置手绘创新实践任务教学环节,将教学成果转化成商品和比赛作品,开发手绘文化产品、景观设计比赛等,使内容更加贴合教学改革的需求,满足景观设计教学的创新创业目标,向双一流学科建设迈进。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设置。将景观设计类课程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排课,大一安排景观写生类的基础课;大二安排中小型景观设计课;大三时安排大型的景观设计课;大四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将手绘融入到毕业设计中,与电脑结合,做出精美的设计方案,成为景观设计行业的亮点融入社会。(二)教材建设。一是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将手绘表现融入到基础课程教学,加入手绘设计表现的手法,讲授如何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景观中的建筑、植物、水体等元素,为后面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设计课程教材建设。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用手绘结合不同主题的设计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思路更为清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表现技巧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将设计思路表现于图纸上,达到美观的视觉效果。(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手绘融入设计的教学方法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老师的手绘示范融入景观设计教学中,用投影仪辅助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更有效。利用电脑绘制方案更方便、更快速。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参与实际景观项目的制作,与社会接轨。(四)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在以往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除了考试、绘制方案、进行展览外,还要将优秀的手绘作品应用到旅游产品中,将教学成果转化成商品,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体现其经济价值。创建一个手绘景观作品商品化与市场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创业平台的建设与商品的孵化,将学习与创业融为一体,扩散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大程度体现其经济价值。(五)团队建设。一是教师团队建设。要求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了解景观设计类课程对学生个人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用适合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扎实地开展教学。充分利用桂林旅游市场上的信息和需求展开教学,拓展外延思维,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地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二是学生团队建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创新创业发展,将学习成果转换成商品,体现经济价值,促进创业意识的形成。学生在完成学习成果与商品转换的过程中,会主动去探索和思考,搜集大量的信息并积累经验,提高自我创业能力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拓宽门路。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创建优质的景观设计类课程体系。通过对景观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分析,按照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对原有的单元制课程进行分类和重构,整体构建学生在理论基础能力、手绘表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二)景观设计类课程专业教室建设。创建带有实物投影台、拷贝台和投影仪的多媒体专业教室,真正将设计和项目融为一体,让教学成果与社会接轨。(三)构建全新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手绘表现可以贯穿所有设计类课程,包括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动画设计等,那么这些设计类课程也可以效仿将手绘表现融入设计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构建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

三、结语

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将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内容上、方法上、课程建设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使授课内容的目的性更明确,更直接。在掌握设计方法和表现技巧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专业能力考核评价的创新通过参加设计比赛和商品转化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手绘景观作品与桂林旅游产品相融合,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既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也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韩冬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景观类论文: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文章在阐述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乡村类文化景观特色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保护项目和整治目标,来实现增强社区职能,保持传统文化,发展区域经济等功能。

关键词:乡村类文化景观;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作者简介: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局长

乡村类文化景观,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多种表现形式,通常反映出在特定的环境制约条件下,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先进理念和具体技术,同时折射出建立这些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限制。乡村类文化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与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所具有的深刻启示和指导意义。乡村类文化景观所形成的特殊的精神与自然的关联,对促进现代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技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能够维护或增强自然环境方面的价值,保证世界许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因此,对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也是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在早期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的研究中,侧重于农村聚落方面的内容较多。早在1841年,德国地理学家J.G.柯尔(J.G.Kohl)在《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一书中,已注意到对城市到乡村的不同种类的聚落进行比较研究。而较早对农村聚落与环境关系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是法国人文地理学家J.白吕纳(J.Brunhes)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他以房屋、道路、耕种、畜牧、伐林、采矿为六目,分述人地关系原理。“美洲爱斯基摩人的雪屋、中亚游牧民族鄂斯克人夏日和冬季的灰色痔禾炷,塔希提岛或刚果河流域的树叶草秆筑成的小屋,阿比西尼亚高原下赫雷地方的圆形茅舍,玻利维亚东部以树叶为顶四周无墙的房屋,这些形式显然完全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从中欧和地中海各国的房屋形式也可看到地理环境和远古历史的种种影响”①。J.白吕纳认为村落形式本身也是一件地理事实,它一方面表示整个区域的风光,同时其外貌和位置又视局部地理环境而定。他以埃及村落的形式为例,分析了房屋和聚落的地理位置,包括阳光、水文、地形等,认为不但房屋位置受种种自然环境的影响,村落和集镇的位置也同样受这些环境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从我国一个普通村庄――江村的“消费、生产、分配、交换”等环节入手,细密地解剖这个面临饥荒的小村庄,以小见大,探讨中国基层社区的一般结构和变迁,展现出“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对当时我国农村的“社会变迁”过程,做了最早的图解并得出的结论,“中国人要改变贫穷命运,从乡土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只能独辟蹊径,而不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1939年,《江村经济》正式发表,被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为社会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也被国内学者誉为“中国社会学派”的开山之作。1948年,费孝通先生又完成了另一部经典著作《乡土中国》。②这是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可贵的是,从1981年到1985年,费孝通先生又多次组织江村调研组,对江村半个世纪来的变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跟踪调查,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③

国际社会关于乡村类文化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研究起步较早的主要是欧洲经济发达国家,几十年来,保护理论与规划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对世界农业经济发展与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1963年英国地理学家J.E.斯潘塞(J.E.Spencer)和R.J.霍华兹(R.J.Howarth)在比较了3个近代农业区,即美国的玉米带、菲律宾的椰棕区和马来西亚的橡胶园的农业和文化演变后,得出了形成这些农业文化景观的6个要素,即心理要素,对环境的感应和反映;政治要素,对土地的配置和区划;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技术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和能力;农艺要素,品种和耕作方法的改良等;经济要素,供求规律和利润等。对这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划分出农业文化区域。这些农业文化区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族群所占据的地区,是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功能的空间单位。1993至1997年,欧盟环境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可持续性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以生物环境质量、社会环境质量和文化环境质量等三大类指标,试图建立起乡村类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

根据文化景观要素的特性,一般把乡村类文化景观分为自然基底、硬质要素、软质要素三个组成部分。自然基底,即指自然环境为人类物质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的基础条件,包括地貌、生物、水文、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各种因素在文化景观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同时, 森林、草原、田园、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也是乡村类文化景观中最鲜明的组成元素。有时自然因素本身的独特组合就形成了奇特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特色显著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硬质要素,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以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人文因素,包括聚落、街道、建筑、人物、服饰、交通工具和栽培植物等。硬质景观要素是从历史到目前的人工干扰过程中,在自然环境景观的基底上塑造和建设的可视景观要素,其类型、强度和景观结构反映出区域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景观的干预强度和干预方式。硬质要素又可以划分为相对稳定的和活动状态的两种类型,前者例如乡村建筑、道路、公共设置等,后者如人物、交通工具、驯化动物等。由于不同硬质景观要素在区域的数量、质量、组合方式以及比重的不同,因此所构成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特征千差万别,与环境协调一致就能增强文化景观的美感,与环境相冲突就会破坏文化景观的和谐。软质要素,是指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在了解、感受、利用改造自然和创造生活的实践中,形成诸如乡村环境观、乡村生活观、乡村道德观、乡村土地所有形式、乡村财富分配方式等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宗教、政治和乡村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社会价值观,它们是乡村类文化景观要素中重要的文化特征。软质要素与硬质要素交相呼应,从而产生乡村类文化景观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因此,乡村类文化景观也应当被认为是活态的、动态的文化遗产。实际对其保护就是保护一个文化空间,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在时代的前行中,其变化也是必然的、常态的,这种正常流动的过程正是乡村类文化景观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表现。只有融合了自然基底、软质要素和硬质要素的景观,才是真实的乡村类文化景观。同时,人们对于乡村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能够生存下去的简单条件,而且要求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生活得更加美好。居住在乡村中的人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目的地作用于乡村周围的环境,如垦荒、伐木、开矿、采石、打井等,这些活动与环境本身的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矛盾。而在当代,对于乡村类文化景观的保护,要始终关注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从自然物态向文化生态演进的过程,它不断地适应着时代的变化而向前演进,是一代又一代民众创造性的劳动累积,是物质领域和精神世界高度复合的产物。其往往反映出永续的土地使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交叉关系。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乡村类文化景观组成要素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乡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较之城市尤为密切,不同地区农村的房屋形式结构、村落形态都有明显差异,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类型。例如有从事土地耕种的农业村落景观、从事果树栽培的林果业村落景观、从事牲畜放养的牧业村落景观、从事海洋捕捞的渔业村落景观、从事产品加工的手工业村落景观、从事资源开采的矿业村落景观、从事观光接待的旅游业村落景观等。这些村落规模有大小、分布地域有差异、职能和特点也有所不同,只有对比进行分级分类,阐述其间相互关系,才能对乡村的规模、建设与结构布局,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统筹安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乡村以及活动在乡村里的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作用力,包括建设力和破坏力都明显加剧,而环境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增加。因此,更需要特别注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乡村类文化景观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反映,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化景观反映出来,任何文化景观本身也都必然反映出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的影响。目前,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乡村类文化景观中,与葡萄酒景观有关的项目数量最多。例如奥地利的瓦豪文化景观、法国的圣艾米伦区、葡萄牙的皮克岛葡萄园文化景观、瑞士的拉沃梯田葡萄园景观等等,反映出在欧洲文化语境主导下,世界文化遗产不平衡的状况。匈牙利的托考伊位于布达佩斯东北部,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这里自16世纪中叶起,就成为世界上最卓越的甜白葡萄酒的产区。葡萄园体系繁杂庞大,包括葡萄园、农场、村庄、小城镇,遗留下来的网络般的地下酒窖,完整地表现出托考伊葡萄酒的每个酿造环节和其质量都在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之下。作为一处乡村类文化景观,托考伊既包括了葡萄园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充分展示了葡萄酒生产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还包括了周围风格独特的民居,以及当地特殊的土地使用传统。如今在这里,从种植园、农舍、酒窖到教堂,全部被列入了乡村类文化景观的保护对象。

在乡村类文化景观研究中,必须透过外在物质表现,深入内部分析其发展与变迁。其保护涉及诸多领域。例如在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保护方面,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野生物种基因多样性、创造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活方式等;在传统农业系统的保护方面,包括发展和保护家禽的种类、发展和保护耕种作物的种类等;在土地利用实践的保护方面,包括尊重土地的产出能力、保护土壤的质量和数量、管理与保持水质、自然水体控制系统、保持地表植被、恢复土壤和水源等;在杰出的美学价值的保护方面,通过自然与人工要素之间的对比与联系,而加强自然要素本身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乡村类文化景观,深受自然景观的制约和影响,如生产的方式、作物的种类、民居的形式、房屋的结构、聚落的布局、庭园的绿化等,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均有明显的不同,体现出人类与环境之间更深刻的联系与更积极的互动,因而具有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历史信息内涵。一般来说,乡村类文化景观具有较强的延续性特征,富有人类生产生活的气息。无论是传统定居点、村庄、产业,还是延续的生活方式和本土文化等,都可能成为乡村类文化景观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聚落”一词起源很早,《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中注释称“聚,谓村落也”。《汉书・沟洫志》曰“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因而,狭义地理解,聚落指的是有别于都邑的农村居民点。民居是聚落的基本单元,聚落是民居的综合表现。在某种意义上,理想的聚落文化景观能够为居民提供满意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们身心愉悦,始终怀有美好的心境和理想,面对未来的生活。正是这种精神因素,使得民间对于聚落和宅基选址慎之又慎。明清以来,乡村具有村庄密度小,分布不平衡,同时,村庄规模相差较大,结构简单,与外界联系较少等特点。乡村包括房屋建筑物,街道或聚落内部的道路,民众活动和游息的场地,供民众饮用和洗涤的池塘、河沟、井泉,以及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林地等,而乡村房屋与耕地一样,往往也是人们进行农副业生产、饲养动物、家庭副业的基地。随着近代化的渗入,农村开始从半自给自足的经济文化形态向商品经济转变。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我国乡村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和景观设计等方面完美结合的成功范例,以及独特的乡村类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自明代以来,为避洪涝、御盗贼而修建碉楼成为广东开平地区的传统,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各自侨居国家的建筑风格,结合南方稻作文明的建筑传统而设计建造,大致可以分为夯土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其建筑形式具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异国风情,中西融合、风格迥异,既反映了世界各地多种建筑艺术特色,又反映了侨乡文化的创新性,在我国乡村建筑史上堪称奇迹,也因此被称为区域性的“近代建筑博物馆”。现存的1833幢碉楼,反映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开平侨民在南亚、澳洲和北美洲各国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海外开平华侨同故里的密切联系。这种以建筑为主要表征,大规模发生在乡村的多元文化交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极其罕见。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在乡村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建筑元素,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兴建的与当地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同时,开平碉楼的建造布局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议“该遗产地在保护与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其作为文化景观的特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并非仅仅局限于名胜古迹、宗教设施和纪念性建筑,乡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日趋活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门成立了乡土建筑委员会(CIAV),其成员遍布40多个国家,在乡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1999年10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2届大会通过了《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该宪章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乡土建筑具有表达地方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是依然保持着活力和现实生活功能的社会历史演变的例证。同时强调乡土建筑的保护能否获得成效,关键在于社区对于这项保护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宪章提出了乡土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指南,成为乡土建筑保护的国际性纲领文件。急速的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作用,促使人们对承载民族历史和文明的本土文化遗产的关注不断增强。日本于1996年将按原《文化财保护法》不够保护标准的乡土建筑列入其中,只要地方政府提出,经文部省批准即可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2007年4月,国家文物局在无锡召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乡土建筑保护”会议,会议代表提出了“关于保护乡土建筑的倡议”,呼吁各级政府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乡土建筑的保护,使新农村建设与乡土建筑保护和谐共进,使民族的智慧与品格永远传承。近年来,国家财政安排资金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乡土建筑进行了维修保护,各级地方政府也利用财政资金和吸引社会资金用于维修乡土建筑。2008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确立了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地位,赋予国家建设部门和文物部门履行保护管理的重要职责。在世界遗产委员会日益注重世界遗产类别平衡性的背景下,乡土建筑这一新兴类别成为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重点,特别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量乡土建筑,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

在乡村类文化景观中,各地民居建筑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尤为突出,是反映不同区域文化景观差异的显著标志。这些民居建筑不仅反映出各地的环境特征,也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各具特色的风格,是各种因素长期以来交错影响的结果。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上个世纪的乡村面貌,其历史街道的格局,乡土建筑的特色,供水系统的完善,都是独特的文化遗存。西递整个村落四面环山,布局呈船形,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传统巷道和乡土建筑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宏村整个村落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出人类利用自然的卓越智慧。村内现存明清时期古建筑137幢,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西递、宏村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体现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徽派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传统民居的精髓。

同样作为生土民居建筑,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呈现出与徽派乡土建筑截然不同的乡土类文化景观。窑洞是黄土高原最主要的住宅形式,由于当地黄土所具有的良好特性,使黄土窑洞民居的建造成为可能。以窑洞作为住宅,不仅建筑费用低,施工方便,而且还具有少占耕地的优点,体现出创造特殊居住功能,实现节约能源,尊重环境的进步理念。因此,被黄土覆盖的丘陵地区的乡村,自古以来存在大量因地制宜建造的窑洞建筑群,是黄土高原地区长期以来人与自然结合与协调的典型表现。在我国,黄土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陕西和渭北,均是因地制宜,选址在黄土高原的山脚下、半山腰、冲沟两侧或黄土塬上。一般多选择地质干燥的阳面开洞,或是单孔或是一排多孔。这些依山坡而开凿的窑洞,仅靠单面通风透光,窑洞内必然因空气流通不畅而潮湿和光线不足。因此,黄土窑洞民居往往背靠黄土崖壁,正面扩大窗门面积向阳迎光,不但为窑洞内增加自然光线,而且使室内空气环境得到改善,更具有温馨和开放气息。黄土窑洞民居群,长期以来自然形成,并没有人为的规划设计,具有依据生活内在规律而呈现出的生动活泼变化的文化景观。众多黄土窑洞民居,有时集中为村庄,有时排列为街道;有时沿着塬壁延伸发展,有时随着河道盘曲布局,还经常呈现出一座黄土峁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逶拖层绕多条窑洞组成的长带,构成气象万千的乡村类文化景观。④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关注专业化的生产与全球化的市场作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带来了生态安全的风险,丧失了相关的知识和文化体系,使农业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关于食物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条约》等为基础,研究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文化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使之成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施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从2004年4月开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在7个国家挑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试点,试图开发一个方法论框架,逐步探索参与式发展和“动态保护”的模式。并计划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包括100-150个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系统的网络,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之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选出的传统农业系统试点之中,我国的“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被列入其中,确定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作为具体试验点,并于2005年6月召开了项目启动学术研讨会。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中下游,全县稻田养鱼历史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以前。稻鱼共生系统,即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系统既可使水稻丰产,又能充分利用田中的水、有害生物、虫类来养殖鱼类,综合利用水田中水稻的一切废弃能源,来发展生产,提高生产效益,在不用或少用高效低毒农药的前提下,以生物防治虫害为基础,养殖出优质鱼类。悠久的历史赋予这一系统丰厚的文化底蕴,配合稻鱼共生生态景观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完备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体系,主要包括山水景观、动植物资源、农耕文化资源、田鱼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历史遗存资源等。⑤事实上,作为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我国的传统农业系统和生态农业模式资源丰富,在各民族的生态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桑基鱼塘、梯田种植、坎儿井、淤地坝、农林复合等系统具有悠久历史,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都属于农业文化遗产的范畴。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西岸哀牢山麓,是上千年来哈尼族充分利用亚热带山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不断进行辛勤劳动,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林,对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地综合利用而形成的文化景观。景观面积开阔,构成极为壮观的稻米文化传统农耕景观和生态环境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由山顶的森林、山坡上的梯田和村落、山下的江河水系所构成的完整而独特的生态链,即由山顶的森林涵养水源,这一水源条件使山坡上形成规模巨大的人工湿地,造就遍布山坡的梯田,高达数百级,从河谷到山颠,宛如天梯,宏伟壮观,并在梯田里养鱼,山坡上植茶,使当地成为山区的鱼米之乡,保证了当地哈尼族、彝族和傣族等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长期以来,民众在稻作活动中培育出上千个不同的水稻品种,目前仍有数十个传统的水稻品种仍在种植,对于传统稻米文化和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红河哈尼梯田的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和完整性,并保持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反映了农耕文化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具有普遍价值,既对降雨条件较好的亚热带山地的农业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以为山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生态文明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文化遗产保护形式来确认并体现其价值,也客观反映了当今人类的共同愿望,使后人从前人的良好生活示范中得到启示并因此受益。张坝桂圆林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长江南岸。张坝因沱江、长江交汇冲阻,经年淤沙积石而成,坝长5公里多,宽1公里余。明朝中期,由湖北移民引种第一批桂圆树,经200多年培植,发展成为农业生态林。如今,张坝桂圆林占地4500亩,生长着15000多株百年以上桂圆树、2000多株荔枝树、1000多株桢楠,各类林木共计53000多株,成为国内最大的“桂圆林种植基因库”,享有“十里绿色长廊”和“城市天然氧吧”的美誉,人类与自然的对话在此环境中得到很好的诠释。2007年6月,四川省政府将张坝桂圆林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认为张坝桂圆林是极具生态文明保护内涵的特殊文化遗产类别。在历史渊源上,张坝桂圆林反映出荆楚地区和川渝地区早期移民文化线路的积累成果,这一成果被以生态方式表现、反映和保存下来,既是历史的纪录,又是实物的见证,而且这一文化空间被现实生活继续使用,价值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在生态文明方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因此认为张坝桂圆林作为一处“活态”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文明价值不言而喻。⑥

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物栽培,反映了人类与作物相关的诸多技术水平。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是一个见证袁隆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掀起世界“绿色革命”辉煌业绩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纪念园位于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郊,占地250余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纪念园的前身,安江农校始建于1939年,校址是始建于明朝中叶的古刹胜觉寺。园内古树参天,各种珍贵古树100多种,有珍稀植物园之称。袁隆平在此生活和从事教学、杂交水稻研究长达37年,杂交水稻就是在这里经过艰难探索获得突破,取得成功,并走向世界。纪念园集科研、教学、文物展示、人文景观、旅游休闲与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保存了具有一定规模的,1939年至1986年间特定历史时期修建的,时代特征明显的各类建筑及科研设施,例如:建于当年的办公楼、教学楼、杂交水稻温室,鱼塘、早期杂交水稻试验田、捞禾深井、高温抗病鉴定圃,以及袁隆平旧居、校训碑等。这里见证了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的奋斗足迹,是人类稻作文明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真实载体。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在世界科技史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先后获得联合国“科学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殊荣。今天,纪念园以实地实物的形式,将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全过程记录下来,成为袁隆平科学精神和杂交水稻研究历程的唯一大型物证,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也为丰富世界农业科技遗产内容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综上所述,乡村类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作品,是人类行为创造并包括人类行为在内的文化景观的重要类型,体现了乡村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性生存智慧,折射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乡村是不同于城市的人类聚居形态,其传统风貌与空间肌理表达了地域文化、社会结构、乡风民俗等文化特色,以及地形地貌、自然植被、河流水系等环境特征。因此,乡村类文化景观既区别于鲜有人类改造印记的自然景观,也不同于人类有意设计的文化景观,而是农业文明持续进化的结晶,是区域地方性的标志,积淀着区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着民族历史文化的信息,保存着社区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实现的乡村生活中,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民众,之所以会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关键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价值追求、审美习惯、语言方式,以及对故乡的依恋感和亲切感。乡村类文化景观所蕴含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不仅是当地民众珍贵的集体记忆,而且是面向未来理想生活的活力源泉;不仅具有突出的观赏与研究价值,而且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存文化多样性方面的杰出典范,特别是对于当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而朴素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由于受到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乡村类文化景观表现出异常的丰富性。2008年10月,“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州贵阳召开。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展开了深度对话,提出《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贵阳建议》),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对世界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之路。与会代表就村落文化景观的性质和特点达成了共同的认识,一是鉴于村落文化景观的性质和特征,倡导保护村落文化景观应当注重保护村落赖以生存的田地、山林、川泽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村落的居住环境,保护村落文化记忆,保持村落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实现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时的整体保护。二是鉴于村落文化景观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仍然在继续发展和不断变化,倡导尊重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特性,延续村落的文化脉络,维护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三是鉴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的复杂性,倡导政府在政策导向、法律体系构建、技术保障与资金筹措、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同时,村民是村落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的重要力量,应重视村落发展诉求,维护村落文化景观发展途径的多样性。

总之,在具有一定自然容量的乡村类文化景观区域内,保留部分传统生产的存在,保留一定数量传统民居的正常生活,不仅不会影响文化景观的文化品格,反而能给文化景观区域增加生机和活力,增添它的美学意境和情趣,并与缺乏日常生活气息的文化遗产地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今天,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民族文化和消除地区贫困的双重任务。首先要从全局和整体发展出发,做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规划。在规划中不仅仅考虑一些单体建筑或单方面要素,还应包括文化、经济、社会、人口、环境、教育、科技、道德、宗教、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综合内容。通过开展普查摸清文化资源状况,对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村镇重点开展保护研究,通过规划实施解决传统风貌维护,街巷肌理保持和人口规模控制等问题,还要保护好山体、溪流、林木等自然景观,古道、古井、古民居等人文景观,以及传统生产生活器具等多方面内容。根据不同乡村类文化景观特色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保护项目和整治目标,提出具体保护措施。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群,实现增强社区职能,保持传统文化,发展区域经济等目标。

景观类论文:南方休闲农业风景资源分类与景观评价

摘 要:该文论述了休闲农业风景资源的分类,提出了以人工干扰强度作为区分农业景观资源在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中的分类依据;以景观美感度和体验感知的舒适性、便利性为休闲农业景观本底风景评价的价值取向;以综合评价结合VRM评价方法结合构成快捷休闲农业风景景观评价体系。

关键词:休闲农业;风景资源;分类;评价

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较为优越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迅猛发展,带动了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的发展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深度广度均不断拓展。对拟建休闲农业区域景观本底上的风景资源条件进行分类,并进行分析评价是衡量其景观本底是否具有吸引力、判断是否进行建设投资及投资额度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也是园区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休闲农业风景资源

1.1 风景资源 每个休闲农业园区景观本底的基础资料可以大致分为文档资料(各类图纸、档案记录、政策法规等)、自然与资源条件、人文和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其他资源条件与资料(如土地、设施与工程建设基础条件等)。风景资源是自然与资源条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与资源条件中对园区建设影响最大的部分。风景资源又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和因素的总称[1]。

1.2 休闲农业风景资源分类 风景资源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与一般风景区不同的是,在休闲农业区中,农田和农业景观应归属于哪一类景源,存在一定的争议,在长期规划实践中我们形成一种认识,认为未采用大规模人工设施栽培的自然耕作农田景观如稻田、果园、苗圃等虽然为人工劳作形成,依然应该归属于自然景源,大规模设施农业如温室种植业、无土种植等归入人工景源类别。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来看,休闲农业区的景观本底为农业或农村景观本底,和自然风景区相比,其人工干扰是必然存在的,那么应以一定的人工干扰强度作为分类标准,在标准之下的农业景观依然认为其属于自然景源,超过标准强度的人工干扰才被认为是人文景源。

在这两大类之下继续细分中类和小类的风景资源,我们罗列常见的休闲农业区风景资源分类如表1:

2 休闲农业风景资源景观评价

2.1 景观评价 景观评价被认为是一种应用多学科知识体系对一个拟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景观环境在现状调查描述基础上,对其环境质量和利用加以评估,对未来建设导致的各种变化加以预测,并提出相应保护、开发、利用的评价。

景观评价自上世纪开始发展,最近数十年评价方法和模型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不同尺度区域评价中。同时,不可避免,所有的评价必然有其价值标准,而不同的价值标准带来的景观评价结果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景观评价的方法和模型也非常多,总体经历着从定性向定量描述的方向发展。大多通过问卷调查、技术评估和实验认知方式实现评价数据的采集,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和三维技术的发展,场景模拟+评价的手法日益增加并成为主流。

2.2 休闲农业风景资源评价的价值取向 休闲农业的风景资源应属于自然风景评价的范畴,因其不止取决于资源自身景观特性和内涵,更具有观赏者和体验者的主观喜恶评定的特征,因此是更难于评价的。鉴于休闲农业的受众人群吸引力来源于对城市环境与生活不同的异质景观美感度和体验感知的追求,我们认为休闲农业景观评价的评判价值取向应该着重于对景观的美感度和体验环境的舒适性、便利性的影响因子的评价。

2.3 休e农业风景资源的评价 休闲观光农业风景资源 评价多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景点构成的小范围景区尺度上进行评价;以实地调查后的景源现状分布图为基础,结合照片或者其他视听材料为辅助材料;以景观美感度、体验环境的舒适性便利性为主要判定影响因子对风景资源进行评价。

由于规划时间紧、建设方对规划经费投入有限等诸多客观原因,评价通常由规划设计单位组织少量人员完成,限于条件,多数会采用专家学派的一些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快速的评价,有时也会应用一些心理物理学派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国内通常会根据现有规划文件体系中的相关内容,对景观本底上各类资源以观赏价值(美景度)为重点,结合其他观赏游玩价值和内外部各项条件,对一个规划项目分项(景源或景区)的各项资源通过对不同赋值的评价因子进行评分统计,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观赏价值的重要性通过赋值程度不同予以体现。

其次,针对观赏价值参照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开发的用于土地景观价值评估的景观评价方法VRM系统对景源(景区)的美感度进行评价。

偶尔还会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潜在客源人群进行市场调查作为评价的补充和游赏项目策划等预期指导。

2.3.1 休闲农业风景资源的综合评价 参照现有规划规范总结的综合评价分为景源观赏价值、景源其他价值、环境质量、开发潜力等4个方面分别以一定的评价因子赋值加以评判。具4 结论与讨论

休闲观光农业的风景资源分类和评价是建设规划的基础工作之一,但是在受到诸多条件制约的情况下,我们团队尝试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模式组合后对景观本底进行比较全面的风景资源评价以判定今后开发利用的优劣势所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尚比较欠缺,今后对专门针对休闲观光农业风景资源的评价理论、方法、模式及其合理应用,仍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景观类论文:基于景观要素类型对景观连接度影响的增城绿道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 目前景观连接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区域,对以提高景观连接度为目的之一的绿道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绿道布局和不同景观要素类型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把绿道分为生态用地类全流通型绿道、农用地类全流通型绿道、生态用地类半流通型绿道、无流通型绿道4类,分析增城绿道的景观连接度强弱程度的分布情况,指出景观连接度较弱的关键区域,并提出提高绿道景观连接度的相应策略,以增强绿道对于物种、物质、能量交流的作用。

0 引言

绿道作为廊道,可以促进生物体在残留生境斑块间的迁移,增加局域种群间的基因流动,从而缓解生境破碎化的负面效应,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1-3]。而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4],反映了景观的功能特征,景观连接度的研究内容是同类斑块之间或异类斑块之间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有机联系,即物种、物质、能量的交流[5]。

影响景观连接度的因素众多,但景观连接度高低主要取决于基质或斑块的组成及其空间配置[3,6-7]。景观要素类型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体现在:如果景观由易于生物体运动的基质或斑块组成,景观连接度就较高;如果景观由阻碍生物体运动的基质或斑块组成,景观连接度就较低[5]。廊道宽度对景观连接度有重要影响。因此需分辨绿道上的用地类型和宽度,分析其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具体操作为:基于卫星地图,根据绿道上不同的用地类型和宽度,先在AutoCAD软件中对增城绿道进行分段分类标记,再对被标记过的绿道段进行统计和分析。

1 研究对象

增城区位于珠三角东北部,隶属广州市。因为错过珠三角发展机遇,大部分城区的传统聚落、建筑、森林等资源得以保留[8],工业化初期就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9]。增城绿道于2008年开始建设,2010年建成,连接增城区分散的景观资源[8]。与珠三角其他地区相比,增城绿道分布较密,已形成W络。因此本文选择增城绿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增城绿道布局和绿道上的景观要素类型对绿道的景观连接度的影响。

2 增城绿道景观要素类型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卫星地图截取范围为增城市域,来自于谷歌地图,拍摄时间为2014年,分辨率精确到0.59m。绿道信息参考于天地图・广东中的广州园林局绿道专题地图。

2.2 按景观连接度对绿道分类

因为增城绿道中的96.98%沿机动车道分布,而机动车道对于景观连接度有破坏作用,所以按绿道两侧用地的用地类型和宽度,对增城绿道上道路两侧用地进行分类标记。

2.2.1 按用地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对景观连接度的贡献程度,把用地分为生态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3类[10,11]。生态用地以发挥生态功能、稳定区域生态平衡为首要功能,对景观连接度贡献最大;农用地是生产用地,对景观连接度贡献较小;建设用地对景观连接度没有贡献[12]或有阻碍作用[5,11,12]。因为沼泽地在卫星图上难以与水域的具体土地类型区分,且生态功能也相似,将其归为水域;因为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对景观连接度没有贡献[12],将其归为建设用地(表1)。

2.2.2 按用地宽度进行分类

根据朱强(2005年)归纳整理的生物保护廊道适宜宽度表[13],12m和30m是廊道宽度的一个显著阈值。廊道宽度在3~12m之间时,廊道宽度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相关性接近于零;在12~30m之间时,草本植物多样性平均为狭窄地带的2倍以上[14],廊道可满足鸟类迁移,保护无脊椎动物种群、鱼类、小型哺乳动物;在30m以上时,含有较多草本植物和鸟类边缘种,保护的动物类型还包括爬行和两栖类动物,基本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

因此,本文把植被平均宽度在12m以下的用地视为“无流通型绿道”,在12~30m的用地视为 “半流通型绿道”;在30m以上的用地视为 “全流通型绿道”。

2.3 绿道类型统计

按上述分类方式对增城绿道分类,对景观连接度有贡献的绿道占总长度的80%。其中,全流通型、半流通型、无流通型绿道分别占绿道总长度的66.34%;13.66%; 20.00%。生态用地、农用地、建设用地三类绿道中,生态用地类绿道最多。全流通型绿道远比半流通型绿道多(表2)。

3 增城各类绿道分布及景观连接度分析

3.1 各类绿道的分布

如图1、图2所示,生态用地类全流通型绿道在增城东部和北部较为集中,在中部和西南部非常分散(图1a),主要分布在滨河区域(图2a);农用地类全流通型绿道相对生态用地略为分散,除增城中部和西南部均有分布(图1b);建设用地类绿道较前二者更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增城中部和西南部(图1d),除建成区外,在中偏北部的滨河的区域也有分布(图2c);廊道型绿道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图1c)。全流通型绿道主要分布在非建成区(图2b);半流通型绿道集中沿六车道及以上机动车道分布(图2d)。

3.2 增城绿道景观连接度强弱程度的分布

绿道类型及其与建成区、河流和机动车道的关系,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如下:①生态用地类绿道对景观连接度的贡献大于农用地类绿道,大于建设用地类绿道。②同样的用地类型下,全流通型绿道对景观连接度的贡献大于半流通型绿道。③非建成区绿道对景观连接度的贡献大于建成区绿道。④沿河绿道对景观连接度的贡献大于不沿河的绿道。⑤机动车道数量少的绿道对景观连接度的贡献大于机动车道数量少的绿道。

由此可得出增城绿道景观连接度强弱程度的分布图(图3)。从东北到西南,景观连接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滨河区域的绿道段景观连接度最大,建成区的绿道段最小。建成区中,中东部建成区的绿道段的景观连接度相对最大,中西部和西南部中的北部的绿道段次之,西南部的绿道段最小。

4 增城绿道景观连接度评价与优化策略

4.1 景观连接度评价

①增城绿道在布局上,在与建成区、海拔、河流的关系上对景观连接度较为合宜:经过位于建成区内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地,为提高城市内部残留生境与外部源生境的连接度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海拔上的布局满足了连接增城破碎生境的必要条件;利用了增城的主要河流,对河流廊道两侧的环境敏感区有一定保护作用。但绝大多数绿道内有机动车道路并行,导致绿道上的动物密度普遍较低。

②从东北到西南,增城绿道景观连接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沿增江区域的绿道段景观连接度较大,建成区的绿道段景观连接度较小。

③增江两岸缺乏进行物质交换和物种交流的渠道。

④中偏北部滨河区域的绿道有部分民居距离绿道太近,导致绿道的景观连接度被破坏。

⑤西部绿道的植被带宽度不足。

⑥增城区与黄埔区之间缺乏生态联系。

4.2 优化策略

①增加机动车道两侧廊道之间物质、能量、物种交流的渠道。

②增加联系增江两岸绿道的绿道段数量,可结合桥梁建设专门用于动物通行的廊道,并以生态用地类斑块型绿道优先。

③调整北部滨河区域的绿道中因部分民居导致景观连接度被破坏的绿道段的线路,保证至少有一侧廊道的景观连接度较高。

④拓宽增城西部绿道上的廊道宽度。

⑤调整增城区西南部的绿道线路,建立增城区与黄埔区的生态联系。

⑥未来建设目的为提高景观连接度的绿道时,应避免结合机动车道设置,以提高生物对绿道的使用率。

5 结语

增城区目前绿道网络的目标不在服务于自然中的物种迁移、物质流动,而在于促进人的出行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增城绿道作为珠三角绿道的先行者尚且如此,绿道研究和建设中应注重生态功能研究的重要性。

未来可以从以下2个角度进一步研究某区域的绿道的景观连接度:①增加廊道宽度的阈值,用于分辨城市内部残留生境,评价城市内部残留生境与外部源生境的连接情况;②本文中把绿道分为10小类,可根据小类用地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景观类论文:基于手绘训练的景观设计类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该课题用手绘表现的方法对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研究,探索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思路,通过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建设、课程内容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团队的建设以及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对创新创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类课程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手绘;景观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将手绘融入景观设计教学,加强动手实践环节,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完善,调整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增加手绘基础课时和手绘创意设计课时,加手绘创新实践项目训练模块,增强整套方案的设计和表现能力。布置手绘创新实践任务教学环节,将教学成果转化成商品和比赛作品,开发手绘文化产品、景观设计比赛等,使内容更加贴合教学改革的需求,满足景观设计教学的创新创业目标,向双一流学科建设迈进。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设置。将景观设计类课程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排课,大一安排景观写生类的基础课;大二安排中小型景观设计课;大三时安排大型的景观设计课;大四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将手绘融入到毕业设计中,与电脑结合,做出精美的设计方案,成为景观设计行业的亮点融入社会。

(二)教材建设。一是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将手绘表现融入到基础课程教学,加入手绘设计表现的手法,讲授如何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景观中的建筑、植物、水体等元素,为后面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设计课程教材建设。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用手绘结合不同主题的设计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思路更为清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表现技巧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将设计思路表现于图纸上,达到美观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手绘融入设计的教学方法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老师的手绘示范融入景观设计教学中,用投影仪辅助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更有效。利用电脑绘制方案更方便、更快速。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参与实际景观项目的制作,与社会接轨。

(四)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在以往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除了考试、绘制方案、进行展览外,还要将优秀的手绘作品应用到旅游产品中,将教学成果转化成商品,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体现其经济价值。创建一个手绘景观作品商品化与市场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创业平台的建设与商品的孵化,将学习与创业融为一体,扩散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大程度体现其经济价值。

(五)团队建设。一是教师团队建设。要求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了解景观设计类课程对学生个人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用适合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扎实地开展教学。充分利用桂林旅游市场上的信息和需求展开教学,拓展外延思维,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地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二是学生团队建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创新创业发展,将学习成果转换成商品,体现经济价值,促进创业意识的形成。学生在完成学习成果与商品转换的过程中,会主动去探索和思考,搜集大量的信息并积累经验,提高自我创业能力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拓宽门路。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创建优质的景观设计类课程体系。通过对景观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分析,按照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υ有的单元制课程进行分类和重构,整体构建学生在理论基础能力、手绘表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景观设计类课程专业教室建设。创建带有实物投影台、拷贝台和投影仪的多媒体专业教室,真正将设计和项目融为一体,让教学成果与社会接轨。

(三)构建全新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手绘表现可以贯穿所有设计类课程,包括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动画设计等,那么这些设计类课程也可以效仿将手绘表现融入设计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构建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

三、结语

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将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内容上、方法上、课程建设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使授课内容的目的性更明确,更直接。在掌握设计方法和表现技巧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专业能力考核评价的创新通过参加设计比赛和商品转化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手绘景观作品与桂林旅游产品相融合,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既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也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韩 冬(1980-),男,汉族,辽宁营口人,硕士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景观类论文:竹类植物景观美学及园林造景方法探究

摘要:通过对竹类植物景观美学的简单介绍,进一步研究了相关的园林造景之法。

关键词:竹类植物;景观美学;园林造景;方法研究

1.竹植物景观美学

1.1竹类植物景观美的多重性

竹类植物景观美的多重性包括形态与认识2个方面。其中形态方面有:这种自然植物本身的自然外在美,具有一定的主导性及多层次性。竹类植物景观的内容美,指对人类生活产生的一些益处,如净化大气、保护水土等。另外,还有景观的艺术美,在于利用艺术手段将竹类个体或群体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而产生的美。其中认识方面有:观赏者从审美心理角度出发,对竹类植物景观表面美产生的反应。另外一种则是指观赏者在个人情感理解与想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竹类景观内在美的理解,也称为意境美。

1.2竹类植物景观形式美的构景要素

(1)万千姿态。竹类植物种各个部位结构形态存在差异,如竹竿直立、竹枝横展、竹叶婆娑、竹笋玲珑等。(2)丰富色彩。竹类植物的色彩在其不同部位也均有所体现,光竹竿就有绿、黄、紫等多种颜色,这些缤纷的色彩均为竹类景观添加了情感美。(3)多变线条。竹类植物的线条多种多样,包括山脊、林缘等。在直线与曲线的变幻下,给人带去不同的景观。(4)自然声音。竹类植物在大自然各类自然现象下都能发出声音,为观赏者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增强其观赏性。(5)柔滑质感。竹类植物的质地精细柔软,有其专有的属性。(6)季相。种类植物在不同时节中,经历着不断的成长与改变,使竹景产生了多变的观赏季相。

2.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与原则

2.1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的含义在于,利用乔木、草本植物、灌木等多种类型植物,采用一些艺术手段进行景观的构建。在构景中需要对各类植物的特点有深入了解,才能够将植物的形状、体态、颜色及线条等美观良好地表现出来,实现其观赏效果。在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范围越来越大,在植物本身展现的视觉效果基础上,更是添加了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关设计,使植物的观赏性大大提升。

2.2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2.2.1色彩选择。色彩是人们视觉印象较为基础的因素之一。园林造景需要在与园林整体环境、结构与场景相适应的情况下进行植物色彩的选择,为人们营造温馨舒畅的氛围,增强观赏者对整体园林景观的认可性。

2.2.2季相选择。不同的植物拥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及日期,在选择植物进行园林造景时,除了需要考虑色彩的搭配,还需要与其生长季相相结合,以保证所选择的植物经过搭配可以达到园林四季有景的效果,恰当利用不同植物的花期。

2.2.3因景制宜。在不同的主题中,不同植物可以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设计人员需要将地域、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俗与主体融合在一起,对植物配置进行选择与设计。

2.2.4合适位置。在园林植物造景的时候,需要结合整个园林的地理位置、园林环境等,满足植物的位置合理性。

3.园林造景的方法

3.1主次分明

在园林植物景观的造景中要将主次结构分明,整体疏密得当,使园林各区域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在设计时,先整体后部分,注意远近景观的结合。对于园林景观植物的选择,需要合理搭配,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色彩等特点进行选择。使植物对园林空间起到空间划分的作用,并且能够与周围各处景观互相照应,增强植物的景观效果,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性。

3.2变换时空

时空的变换是园林植物造景需要注意到的一点,这是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不同,在时间与空间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展示出其不同种类的特点。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结合竹品种的自身生长特点进行配植。

3.3景观独立

在园林造景中有很多种类的园林植物可以达到良好的独立景观效果。可以利用单体树木营造开阔地带的植物景观,如大树、观赏性较强的花木等。可以在符合设计图形式规律的基础上展现树丛的高低起伏、远近色彩等景观特色。在园林门口或道路两侧可以构建独立的花坛景观。

3.4组合景观

(1)与建筑体系组合。植物特有的自然形式美,搭配建筑景观的人工美。这需要在设计中切实考虑植物种类、色彩功能等与建筑风格的搭配,加强画面观赏性。(2)与山体组合,在与山体进行组合搭配时,保证二者之间的和谐,植物不可过多对山体造成阻挡,以达到既能体现植物美,又能展示出山体的秀丽景观。(3)与水体搭配组合,在园林造景中,水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景观,与其搭配的植物需要注意层次、色彩、生活习性等,选择适合的植物,提高园林整体景观的观赏性。

3.5几何透视

在观赏园林植物景观时,景观效果的体现往往来源于人们的视觉反馈。应观赏者的视觉需求,可以利用不同植物景观形成视觉的透视等多种效果,丰富观赏者的视觉感受。可以利用花草、乔木与几何、透视变形和视错觉等手段的融合,营造出符合观赏者视觉体系、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景观类论文: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类型探讨及其设计程序分析

摘要:城市公共景观雕塑是适用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具有较多生活情趣、娱乐色彩、参与特性、实用功能的一种中小型装饰雕塑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设计水平也有待于不断完善。

1“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分类

首先是富有生活情趣、观赏性的“城市公共景观雕塑”。这种观赏性的“城市公共景观雕塑”主要通过在视觉上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来表达到与公众交流的目的。其次是供大众游戏、娱乐的文娱性“城市公共景观雕塑”这类雕塑可以让公众走入其中,随心所欲的玩耍。再次是实用的休憩性“城市公共景观雕塑”。这种休憩性“城市公共景观雕塑”兼顾了座椅的功能,让公众在休息的同时感受生活的情趣。最后是其他类别的雕塑,这类主要是指附属在其他公共设施上的“城市公共景观雕塑”。

2“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基本属性

2.1 小型化“城市公共景观雕塑”是一种中小型装饰雕塑类型。“城市公共景观雕塑”是放置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这个环境一般都不大,为了与整体的生活环境相协调,因而设计的体积也不大,公众置身其中,容易产生亲切感。

2.2 公众参与性“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由于其陈设的环境是在城市户外空间,因此它更加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公众的全过程参与才能保证“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美感和使用功能,这也是其价值的真正所在和体现。

2.3 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由于其使用的对象是普通百姓和城市居民,因此其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被提到了很高的程度,可以明确的指出,凡是优秀的受市民欢迎的“城市公共景观雕塑”,其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都是很强的,其使用频率也是最高的。

3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城市公共景观雕塑”设计

3.1 广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广场的性质和形式的不同,对雕塑的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城市的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能集中表现该城市特点的地方,因此,大多数中心广场的雕塑以城市标志性为主要表现形式。通常以城市历史典故为文脉或者以地方风土民情为主题,表现出该城市的特殊形象。

3.2 街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雕塑往往在景观道路设计中起着标志的作用。雕塑的设计要符合交通的功能,不能影响行人,不能对交通视线产生阻挡,尤其在道路的交界处。在交通密集的道路旁设置的雕塑材料选择上应避免高亮度和高反光的材料,以免对驾驶员造成视觉上的盲区而产生交通事故。雕塑设计上应与环境协调,造型力求简单、概括性强,使欣赏者产生明确的记忆性印象,提升街区环境的景观艺术氛围。

另外,步行街作为街区环境中新兴的类型,其中的雕塑设计要注意位置的选择,既不影响行人,又非常引人注意,造型上必须具冲击力。因步行街寸土寸金,雕塑尺度不能过大,材料选择上与交通密集道路相反,可选择高亮度高反光的材料,以脱颖而出。

3.3 园林环境中的雕塑设计现代意义上的园林环境包括公园与各种形式的绿地。公园是城市中封闭的绿地,街心绿地是开放型的绿地,它们本体上都是以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供人们休息的场所。

在公园和绿地里安置雕塑和广场以及其他空间不同,人视觉的“统觉”把树木和雕塑看成为一个风景的画面,因此公园绿地的雕塑设计就要和周围的树木、地势、湖泊结合起来,形成新景观。公园和绿地是休息场所,所以雕塑设计应该从休息娱乐方面去处理题材。

在设计园林环境中的雕塑时要注意:雕塑与周围绿地的比例;配合雕塑的树种选择;雕塑周围绿化色彩处理;雕塑在园林环境整体布局中的位置与数量。

3.4 庭园环境中的雕塑设计庭园作为与建筑紧密相连的空间,为建筑提供一个公共的休息与交流的场所。在庭园中,雕塑成为庭园景观的中心,与植物共同构筑艺术的空间。

庭园中的雕塑设计要注意到满足人们的休闲放松心理,设计的形式力求柔和、亲切,材料的选择上要有亲和力。因庭园空间相对狭小,雕塑的体量大小、尺度设计上要与人的可视尺度接近,避免过分仰视。

4“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设计方法与程序

4.1 雕塑的设计方法包括四个方面材料――从原始材料到加工和完成;设计程序――从开始构思起应用的秩序性;形象确立――通过以上两个过程所取得的成果;目的和效果――最后的实用与成就。

4.2 设计的启动与程序设计的启动是在签定正式的工程合同之后进行的。首先,做平面测量并绘制平面图或鸟瞰图。现代化的建筑群中,设计时一般配备平面图,但是有的旧建筑或附属的庭院就没有平面图,因此进行测量,同时能很好地理解房屋的高度和树木情况。只有在充分理解环境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好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确定雕塑的基本形式和风格,确定尺度、空间范围和雕塑的基本构成形状――雏形。其次,画透视效果图和制作立体稿。这一步骤非常重要,是上一过程的深化。根据所拍照片画效果图,可使用水粉、水彩、喷绘和麦克笔等手法。现在也用电脑进行制作合成。效果图上要注意雕塑的清晰性,和背景拉开距离。立体稿的制作是按比例去做的,一般做十分之一的稿。如有些不锈钢的构成体可直接用不锈钢片、管等焊接制作,复杂的形体可用黏土制作,然后翻成石膏型。最后,放大和最终完成。

5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作为城市家具的“城市公共景观雕塑”,其分类与设计程序有着很强的理论依据及其逻辑性,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景观雕塑”必须严格按照其设计程序和方法,重视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优秀的“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精品来。

景观类论文:观赏草的类型\美学价值及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摘要:观赏草是一类形态美丽、色彩丰富的草本观赏植物的统称。观赏草类植物是个相当庞大的族群,它的观赏性通常表现在形态、颜色、质地等许多方面。同时,观赏草也为园林景观增加了特有的色相、动感和声音,这些特点有利于建造低成本的园林景观。而其中一些水生草还能吸附水中杂质,净化水质。

1观赏草的类型

1.1 根据观赏草活跃生长的季节性,可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两类。冷季型观赏草能在北方安全越冬,在冬末和早春开始生长,夏季休眠或缓慢生长,当秋季气温下降又重新恢复生长,如银边草、蓝羊茅等;暖季型观赏草多具有高大的株形,当春季气温回升时开始生长,若到秋季则会变色且丰富多彩,冬季进入休眠状态,休眠叶通常能够越冬宿存,如须芒草、大油芒等。

1.2 根据观赏草形态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观赏草株高在1.8~4.5米之间,轮廓线条富于变化,用作花境背景材料效果良好,如象草、芦竹等;中型观赏草株高在0.6~1.8米之间,可群植或与春季球根花卉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早春景观,如荻草、柳枝稷等;小型观赏草株高低于0.6米,可作灌木林镶边植物,也能与常绿地被相互补充,如苔草、燕麦草等。

1.3 根据观赏草生长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三类。一年生观赏草生命周期在一年内完成,如大凌风草等;两年生观赏草当年萌芽、生长、越冬,到翌年继续生长、开花,然后死亡,两年内完成生命周期,这类观赏草相对较少,如雀麦等;多年生观赏草生命周期在两年以上,大多数观赏草都是多年生的,如羊茅草、蜜糖草、伞莎草等。

1.4 根据观赏草的生长习性,可分为蔓生和丛生两类。蔓生观赏草通过地上茎即匍匐枝或地下茎即根状茎伸展,一些蔓生观赏草生长密集,经常被应用于地被种植,如斑叶大甜茅、香蒲类等。丛生观赏草以丛生的方式生长,像蒲苇、狼尾草等,一些丛生观赏草,如苔草属的伯克利苔草,若加以密植也能形成良好的覆盖效果。

2观赏草的美学价值及生物学特点

2.1 植株及叶片形态多种多样。观赏草具有须根,茎干姿态优美,单株分蘖密集,呈丛状。观赏草的植株及叶片形态多种多样,变化无穷。

2.2 叶片色彩变化诱人。观赏草叶片的颜色随季节而变化,从春季的淡绿到冬季的金黄,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色彩,使观赏草魅力无穷。

2.3 花序形状独特壮观。草类植物虽然不像观花植物具有美丽鲜艳的花朵,但其变幻无穷的花序也能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花小,花序形态各异,有聚伞花序、圆锥花序、头状花序等,花序下常密生柔毛,形似羽毛,有绿、金黄、红棕、银白等各种颜色,五彩斑斓。

2.4 韵律美和动感美。观赏草给花园增添的不仅是观感美,还有独特的韵律美和动感美。每当微风吹过,观赏草的叶片前后摆动,沙沙作响,韵律自然美妙。在秋季,成片种植的观赏草随风起伏,像浪花在花园中翻滚,尽现动感美。

2.5 适应性广。观赏草种类繁多,适合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栽培,既可在肥水条什优越的沃土中生长,也能在贫瘠干旱的土壤中定植,有的品种甚至在废弃的矿地和建筑渣土上生长,产生很好的覆盖和观赏效果。

2.6 抗病虫能力强。绝大部分观赏草具有很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基本上不喷施农药,这在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很受人们的青睐。

2.7 抗旱性强。观赏草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一般情况下,只在种植初期浇水,以后不用人工灌溉,完全靠自然降水就能正常生长。观赏草的这一特性,满足了人们一直寻求的节水抗旱的需求。

2.8 养护成本低。观赏草在周年生长中,几乎不需特别养护。除了在早春平茬一次外,以后不需修剪就能长期保持这种美感,大大减轻了由于修剪所耗费的人力和能源。由此可以看出观赏草的养护需求之低。

3观赏草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观赏草既可单独片植,在园林绿化中大量使用,也可与其他植物搭配,组成花坛或花境,尤其是与山石或水体配置,更是多姿多彩、相得益彰。

3.1 组建观赏草园圃。将多种形状、质地、色彩、风韵及高矮不同的观赏草植物,进行多种组合搭配,可以营造出一方精致雅丽、别具野趣的观赏草园圃,其观赏价值不低于由花卉组成的花园。

3.2 与观叶植物配置。虽然观赏草的观赏部位主要在叶片,但其仍然能与其他观叶植物配置,改善观赏景象,优化视觉效果。如在叶片平展的常春藤中点缀叶片垂落的观赏草,能起到丰富植物种类、改变单一形状的作用;太阳条纹蒲苇与新西兰亚麻等植物配合,则整个植物景观显得异常丰满。

3.3 与观花植物配置。花与草风格不同,两者合理搭配能产生超凡脱俗的效果。在色彩艳丽的鲜花中,适当点缀一些观赏草,既可烘托花的美丽,又能缓和不同色彩花朵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还可作为花的背景。

3.4 与灌木配置。灌木是园林绿化中不可缺少的植物,观赏草与灌木配置能产生奇妙的观赏效果。如在秋季,把矢羽芒与金叶女贞配置,能产生出浓浓的秋意;而把蓝羊茅与黄杨搭配种植,可以巧妙遮盖住黄杨下半部的光秃。

3.5 作为过渡带。观赏草作为过渡带种在树林和草地间,可产生很好的林草过渡效果。此外,在水体和陆地之间,种植一些耐湿性的观赏草,可以将水体与陆地自然地连成一体,营造出一个从浮水到挺水再到陆地的过渡带湿生植物景观。

3.6 作为隔离带。将观赏草种植成密集的一排,可形成一堵绿色的屏蔽活墙体,隔离开园中的各个分区。有时为了遮挡园内的景物,可种植高大的田茅、芦竹、荻草、蒲苇等,形成别具特色的自然屏障,起到其他植物难以替代的美感作用。

3.7 应用于水景。相当数量的水生观赏草种类柔弱细致,与具有坚挺叶片的湿生植物配置应用,非常别致。同时,观赏草在适宜的光照下,其轻盈的花序和摇曳的叶片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构成一幅幅别有风韵的优美水景图画。

3.8 应用于隐蔽生境。大多数观赏草喜阳,但也有少数亦耐半阴,在隐蔽生境中生长旺盛,且具有美丽的色泽。如优雅的金叶苔草与矾根和玉簪的质地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一同配置在阴蔽的小径旁边,且观赏效果优良。

3.9 应用于坡面绿化。观赏草既可控制水土流失,又不需要经常养护,是坡地绿化理想的实用材料。可将质地、色泽、习性不同的观赏草种植在坡地上,一起形成美丽的整体景观;或将其与一些耐旱的其它草本植物配置在一起,营造色彩缤纷的坡面景观。

3.10 盆栽欣赏。一些特别秀美、株型低矮的观赏草类,如花叶芒、细茎针茅等,非常引人注目,可用于盆栽欣赏;将具有瀑布状或弧形造型的观赏草加以盆栽,可以充分显示其奇特的姿态、丰富的线条,产生独特的魅力;把盆栽观赏草与其他色彩丰富的盆栽植物配置在一起,可形成优美的盆栽植物景观。

景观类论文:浅析景观设计中教育功能的类型及体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景观设计成为人们目前主要关注的话题,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人们只重视对景观的外在建设,并没有增加对景观设计教育功能的重视。因此,本文针对景观设计与教育之间的结合,分析景观设计在教育中存在的负面现象,并阐述景观设计功能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景观设计;教育功能;类型;体现

在景观设计建设中,景观设计与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关系。近几年,我国的景观设计工作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还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在实际的设计建设工作中,由于教育问题的出现,导致在景观设计工作中降低其质量,所以,对景观设计教育功能进行思考与解决是目前需要讨论的问题。

1 景观设计与教育之间的结合

一般情况下,景观学主要是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相关事物、物体合理安排,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教育的执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每个需要学习的人提供一个人性化的、方便的教育服务过程,这样不仅能保证人们能够在工作与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知识,还能掌握人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机会与发展机会,从而提高人们的自身品质。因为一个人的自身特点、健康情况以及生活的环境等都存在较大关系,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能够减少人们的工作压力,从而提升个人的思想品质。而且,设计一个良好的景观设计工作,还能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身心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1]。在这种形式下,景观设计与教育两者存在一致性,环境是人们生存的主要空间,所以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较好要求,并能够体现城市景观设计的巨大感染性,也能使人们从环境中获取到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人们自身的道德品质。

2 景观设计在教育中存在的负面现象与产生的原因

2.1 负面现象

景观设计中存在的教育负面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在景观设计工作中呈现一定的铺张浪费现象,我国城市与城市在建设中存在相互之间的模仿现象,在景观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一般都开始实现喷泉建设、草坪建设等景观,这样不仅浪费政府资金,阻碍城市的经济发展,还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人们认为这只是一种摆设,是政府实现过度消费的一种表现,并不能给人们留下一个富有教育的效果。(2)在景观设计工作中,也没有体现出一定的人性特点,因为我国景观设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政府在对其实施建设中,并没有考虑到人们对它产生的需求,在实际设计期间,只是根据设计者的思想构建。而且,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主要场所,只有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较高的社会能力,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能实现人性化创造。

2.2 产生的原因

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体现在2方面:一方面,主要是设计景观的相关人员并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因为园林设计主要涉及的专业比较广,要涉及到更广的方面,各个专业之间并没有形成较大联系。设计工作者自身并没有掌握好专业知识以及进行过系统学习,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也没有设计出有意义的作品,从而失去了一定的教育功能[2]。另一方面,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比较大,在对城市中的套房进行规划设计工作中,很多开发商为了在销售工作中获取更多利益,在景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人们对它的购买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按照人们的潜在需求合理设计,从而降低了教育功能的实现。

3 景观设计功能的类型

3.1 自然、艺术型

自然类型的设计是一种美的艺术,在景观设计工作中,能够利用自然类型实现一种生态美。在这种生态性的景观设计工作中,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舒适、美好的环境中,并体现到自然美,以培养他们的自身审美情操。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能够在设计工作中将景观设计价值完全体现出来[3]。

3.2 道德、环保型

在景观设计工作中,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是其中最为主要的目标,因为人们的道德情操能够体现出我国的文明素质教育、团结合作等精神。在对景观实施设计工作中,精神品质的形成能够在其中发挥表率作用,特别是随着近几年人们对环保问题的不断关注,在景观设计工作中也增加了对环保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 总结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工作在整个城市发展中占有较大位置,景观设计工作主要是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高尚品德,使他们能创造美丽生活。其次,在景观设计中增加教育功能,还能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以良好途径将教育功能完全体现出来。

景观类论文:基于BIB―LCJ法与SD法的杜鹃专类园春季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摘要:杜鹃(Rhododendron L.)专类园是春季景观最具特色的专类园之一,运用BIB-LCJ法(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杜鹃园25个景观样本进行了美学评价,根据200名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得出最优及最差景观样本;同时,40名相关领域人员采用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语义学解析法)对以上样本也进行了评价。综合2种评价结果,认为最优景观样本为14、1、6、20号,最差样本为9、10、25、22号。对SD法评价结果进行SD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杜鹃专类园春季植物景观的因子有环境、空间、形式、美感4个方面。

关键词:杜鹃(Rhododendron L.)专类园;美学评价;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语义学解析法

专类园作为同类观赏植物集中展示的形式与场所,其景观效果突出,所以越来越多的植物园、公园等采用该形式将植物景观呈现出来,实现旅游与生态的结合、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科普的好去处。现在国内已建成的杜鹃(Rhododendron L.)专类园数量众多,除追求生态效益外,对其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注重视觉与心理的景观体验。杜鹃花属植物多为常绿灌木,春季植物景观颇具特色,尤其春鹃大多先花后叶,花期集中于4月左右,花感强烈,易成为视觉焦点;但是目前鲜有对杜鹃专类园进行植物景观美学评价的研究。笔者认为,建立杜鹃专类园植物景观的美学评价可以为杜鹃专类园建设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提高植物景观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此,初步开展了这方面的探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杜鹃园位于省会长沙市,建于2008年,面积30 hm2,是国内首个获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建设的国家杜鹃专类园,是中国杜鹃属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重点收集保存杜鹃属植物中适应性强、观赏性高、开发利用价值大的珍稀种类,先后收集了杜鹃属植物300余种(含品种)、750个种源、2 000余个居群,园中现有100万株杜鹃花,被誉为国内单位面积内杜鹃花属植物物种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景观观赏性最佳的杜鹃专类园。

1.2 BIB-LCJ法评价

BIB-LCJ法(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是由俞孔坚[1]提出的,其将风景审美评判测量法中的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美景度评价法)和LCJ法(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比较评判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了双方的优点、消除了缺点;不仅能够对大量样本进行评价,且可对样本间进行比较,因而可靠性高,能真实地反映公众对景观的审美态度[2]。

本次研究共采集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杜鹃园园内照片332张,均采用松下DMC-ZS10GK照相机拍摄。拍摄时间在上午9:00~11:00;拍摄高度1.6 m;标准模式、横向拍摄。从中选出25张照片作为评价样本,评价群体(xn)分别为专家20位(x1)、专业学生50位(x2)、非专业学生50位(x3)、社会公众80位(x4),共计200人。

参考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设计的数理统计表中的平衡不完全区组实验设计[3],考虑到人的辨别能力有限,每组照片都设为5张,将25张样本照片排成5×5的矩阵[4],并进行6次重复编排,具体见表1。以幻灯片的形式将每组照片呈现给评价者,按照BIB设计表进行排序和分组,依据评价者的个人喜好,将5张照片进行等级排列,由好到差依次为1级、2级、3级、4级、5级,评价者将每张照片的等级值依次填入到发放的表格中。

1.3 SD法评价

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语义学解析法)由奥斯古德提出,属于心理测定方法,即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使被验者的感受定量化地记录下来;所以在建筑、景观、规划等方面被广泛地应用[5]。本次SD法评价研究沿用与BIB-LCJ法相同的景观样本,考虑到该调查基于对空间环境描述的理解,这对于非园林专业人士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出现差异,而本次研究的目的并非侧重于因行业或性别不同而产生的认识上差异,所以选取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40名作为评价群体。具体操作上参考建筑、园林、林学、美学、心理学等领域运用SD法时的形容词对,选出适合杜鹃专类园春季植物景观美学评价的20对形容词,并进行随机排序,详情见表2。在评定中将评定尺度定为5级,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5、4、3、2、1分。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向评价者展示样本照片,每张照片放映2 min[6]。

1.4 数据分析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处理,并用其制表和绘图;运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评价群体的植物景观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用SPSS 17.0软件的因子分析法中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回转轴法抽出评价因子轴,再用KMO测验(Kaiser-Meyer-Olkin)和巴特利球形度检验(Barlett Test of Sphericity)进行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BIB-LCJ法评价结果及分析

2.1.1 计算美景度量值 参考有关文献[7,8]中的等级排列法,先将所得数据初步整理,形成频率矩阵,具体见表3,以此能够清晰地反映评价群体对各景观样本的评价等级情况;其中等级人数指评价群体将该样本评价为该等级的人数,等级和是指各个等级人数与等级的乘积之和[9]。根据表3进一步整理数据,最终得到选择分数P′,查询PZO转换表,得到Z分数,以此代表评价群体对各景观样本的评价结果――美景度量值,以平均Z值代表各样本的综合美景度值;将样本中的最低美景度值视为零,其他样本美景度值依次减去该值,结果记作Z′,作为代表评价群体对各样本的喜爱程度,具体见表4。将25张样本的平均Z值进行比较,结果见图1。从图1可见,杜鹃专类园春季植物景观整体水平较均衡,各样本美景度量值集中在1.5左右,平均Z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4、6、1、20、24、7、19、15、8、5、3、2、18、23、12、11、4、21、16、17、13、22、25、10、9。其中平均Z值大于1.7的样本有14、6、1、20,这可以认为是景观最好的样本;平均Z值小于1.5的样本有9、10、25、22,这可以认为是景观最差的样本。

2.1.2 群体审美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不同评价群体BIB-LCJ法植物景观评价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5可见,各评价群体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属于中、高度相关,说明不同评价群体对景观样本表现出一致的审美态度;相关系数的高低排序为专业学生(x1)与非专业学生(x3)、非专业学生(x3)与公众(x4)、专业学生(x1)与公众(x4)、专业学生(x1)与专家(x2)、专家(x2)与非专业学生(x3)、专家(x2)与公众(x4);这个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同[10],说明相同身份、文化背景的人群更容易形成一致的审美取向;也说明具有专业文化背景的人群审美较为严苛,眼光并非局限于画面本身,能够对景观样本进行全面的、发展性的评价。

2.2 SD法评价结果及分析

2.2.1 SD法评价 应用SD法评价20对因子,得到的评分汇总情况见表6。根据表6将样本各评价因子平均值与综合平均值进行纵向比较,并以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结果植物景观评价20对因子综合平均值见图2,植物景观评价20对因子综合平均值与样本1的比较情况见图3。当样本评价因子均值位于综合平均值上方时,表示评价群体认为该景观样本的此项评价因子较为优秀;反之则较差。从图2、图3可以看出,评价因子综合平均值集中在2.80~3.50,分布较均匀,说明评价群体对形容词对的理解较为一致,评价结果可靠性较高。从表6可见,各景观样本评价因子平均值超过综合平均值的数目在17~20个的样本有5个(表6未展开,略),分别是14、6、7、1、24号,其中14号样本的全部评价因子平均值均超过综合平均值,可认为14号样本的景观效果最佳;数目在10~15个的样本有15个;数目在0~5个的样本有5个,分别是16、22、25、10、9,其中25、9、10号样本仅有3个评价因子平均值超过综合平均值,可以认为景观效果最差。在20个景观评价因子中,层次感(因子序号13)因子的综合平均值得分最高,说明该杜鹃专类园植物景观群体层次分明;而景观构成要素(因子序号6)因子的综合平均值得分最低,说明该专类园植物景观构成要素较为单一,主要以植物元素为主,而山、水、建筑等元素相对匮乏。

2.2.2 因子分析 运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回转轴法抽出评价因子轴,应用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形度检验,结果见表7。从表7可见,KMO=0.602,效果较好;且显著性

2.3 BIB-LCJ法与SD法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在BIB-LCJ法评价中,景观最好的样本有14、1、6、20号,最差的样本有9、10、25、22号;在SD法评价中,景观最好的样本有14、1、6、24、7号,最差的样本有9、25、10、22、16号。比较而言,SD法评价得出的最好与最差样本数较多,且与BIB-LCJ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此次评价结果可靠性较高。

3 小结与讨论

随着人们对环境景观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植物景观美学评价对于景观质量的提升作用受到重视。此次研究运用BIB-LCJ法与SD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杜鹃园25个景观样本进行了美学评价,得到影响杜鹃专类园春季植物景观的因素有环境、空间、形式、美感4个因子。其中14号样本主景突出,色彩丰富,与其他元素搭配协调,视域广阔,空间开敞,具有鲜明的领域感、分明的层次感、流畅的线条感、整洁的画面感,整体意境优美,给参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视觉效果最优;而9号样本主背景混乱、养护管理差、凌乱不堪,因而视觉效果最差。

BIB-LCJ法与SD法在评价过程中各有优缺点,BIB-LCJ法能够降低主观判断的影响,SD法能够对各样本做出具体评价,详细地反映出各样本的差异性。2种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因样本照片的代表性、形容词对的选择、被测对象的差异以及对测试内容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分析结果出现误差在社会调查学中被认定为合理误差。因此,将2种方法结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评价对象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日后的杜鹃专类园建设工作提供指导,并为类似的常绿观花或观果灌木为主的专类园建设提供思路。

景观类论文:连城县林地景观类型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摘 要:在GIS技术支持下,该文利用连城县11年间林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统计年鉴,对研究区林地景观类型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连城县林地面积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有林地表现为下降趋势,未成林造林地表现为较大上升的趋势,无立木林地表现为较大下降的趋势,灌木林地、疏林地、苗圃地变化没有明显规则,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和政策导向的人类活动。

关键词:林地;GIS;时空演变;驱动力

林地是人类能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是森林的载体和根基。通过林地利用景观类型时空演变分析,可以动态地掌握林地利用时间序列的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为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提高林地资源保有量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连城县地处福建省西部,位于25°14′14″~25°56′00″N,116°32′03″~117°10′00″E,是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境内龙岩冠豸山机场通航,国道G205和G319、夏蓉高速G76、长深高速G25、赣龙铁路贯穿而过,是内地连接沿海的交通要道。土地总面积257 922hm2,林业用地面积219 834hm2,森林覆盖率78.95%。区域内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冠豸山风景名胜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景观类型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需要选择研究区林地景观类型作为分析对象,并以时间尺度来研究其林地利用时空演变过程和驱动力。按照研究区森林资源调查地类分类系统把土地分为林地和非林地2个景观类型,其中,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6类;非林地包括农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非林地4类。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源采用研究区2000、2004、2007、2011年森林资源建档的森林资源地信矢量图(由小班图和数据库组成),利用GIS软件把2000、2011年森林资源地信图进行叠加,得到两期林地利用类型及图斑面积等综合属性信息图,经Excel软件完成图形与属性数据处理,通过属性查询生成2000―2011年林地各类型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迁移数据。通过Excel软件生成2000―2011年林地景观类型结构数据。驱动力数据源于连城县统计年鉴。

2.3 研究方法

2.3.1 景观类型迁移概率分析 景观类型迁移概率可定量地反映某一种景观类型转变(化)成其他景观类型的概率情况,本研究以林地景观类型迁移概率来分析林地景观类型迁移情况。

2.3.2 单一景观类型动态度分析 景观类型动态度分析采用林地各景观类型面积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变化为基础建立的分析方法。单一景观类型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情况,表达式为: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景观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景观类型的面积;T为研究时段长。

3 结果与分折

3.1 景观类型迁移情况

3.1.1 林地与非林地景观间的迁移 从表2和表3中可见,林地面积净增加663.94hm2,新增的面积源于荒废坡耕地和废弃矿区等其他非林地,通过人工植树、天然更新转变成林地。其中,非林地迁移转变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的面积计1 942.31hm2;林地迁移转变为耕地、建设用地、水域等非林地的面积计1 278.37hm2。

3.1.2 林地景观内各类型间的迁移 从表2中可见,林地内各类型间形成网状交叉相互迁移。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分别以3.13%、68.32%、30.60%的迁移率转化为有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又分别以1.56%、2.00%、5.60%、0.25%的迁移率转化为疏林地;同时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也分别以23.72%、21.55%、11.71%、53.02%的迁移率转化为未成林造林地。

3.2 景观类型动态度 从表4可见,林地景观各类型面积的动态度在不同时期变化有差异。其中,有林地面积动态度2000―2004年以0.08%增长,2004―2007年、2007―2011年分别以-0.02%、-0.03%减少,总体呈现减少趋势;疏林地面积动态度表现为-0.25%、3.27%、-1.76%;无立木林地面积动态度表现-2.96%、8.72%、-12.26%;灌木林地面积动态度表现为-1.15%、-1.24%、1.1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动态度表现为0.77%、-5.60%、23.32%;苗圃地面积增加无规则。

3.3 演变驱动力分析

3.3.1 社会经济发展 2000―2011年期间,研究区内赣龙铁路、高速G76、G25、省道S204、县旅游公路等交通建设,城镇化、工业“一园两区”建设以及矿产开采等建设用地占用林地1 109.69hm2;冠豸山风景区九龙湖、连城大灌水电站库区、城镇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占用林地91.27hm2,及其他生产占用林地,共有1 275.79hm2林地面积转变为非林地。随着劳动力流向城市,林区偏僻自然村转移和旧矿区更新迁并,出现大量的荒废坡耕地和废弃矿区等非林地共计1 942.31hm2,通过人工植树或天然更新转变成林地。

3.3.2 林业政策导向 研究区自2002年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地、林木权属具体落实到所有者,盘活了林业经济市场,促进大量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研究期间有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计996.85hm2转化成有林地;非林地以5.31%、15.58%、1.12%、77.29%、0.70%的迁移率分别转变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但由于经营者是以采伐利用木材为经营目的,必然导致林木采伐量加大,采伐迹地增加,有林地向疏林地、无立木林地等逆向转化。

3.3.3 野外违章用火 根据研究区森林火灾起因调查结果:98%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引起的,人们在野外生活生产中违章用火是引发森林火灾主要因素,且人员活动频繁的路边、农地边的林地及乡村一重山是最易发生地带。2007―2009年间发生过大面积森林火灾,火烧迹地大幅增加。

4 结论

(1)2000―2011年间连城县林地面积呈现持续增长,林地各类型因人为和自然干扰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有显著差异,有林地呈现“上升-下降-下降”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降;灌木林地呈现“下降-上升”变化;未成林造林地呈现“上升-下降-上升”变化,最终表现为较大上升趋势;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变化,无立木林地最终表现为较大下降趋势;苗圃地有增加但变化没规则。

(2)研究区林地类型与非林地类型间正发生相互转变,林地景观类型内各类型间也发生相互转化,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政策导向的人类活动。对于能带来较高收益的有林地和地理位置处在交通、城镇工矿、旅游、电力等区位上的林地景观最容易受到人为干扰。

景观类论文: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摘要:归纳总结了景观构筑物的定义与分类,着重解释了景观中常用结构,并分析它们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对比了各类结构的优缺点。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景观;构筑物;结构

1景观构筑物的分类

1.1景观构筑物的定义

景观构筑物作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是指在景观环境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要素,具有引导性、艺术性与功能性,且能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1.2景观构筑物的分类

景观构筑物通常分为台阶、坡道、墙以及停留休憩类,如花架、岗亭、休闲亭等。

2景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2.1景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分类

在整个景观设计流程中,景观施工图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景观设计的实现效果,更关系到人在景观空间中的使用安全。按目前国内景观建造材料分类,结构分别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及混合结构。

2.2各类结构的解析

2.2.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是用水泥、砂、石子和水以一定的配合比生产的人造石料,经过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为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景观工程中。景观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是指没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则是指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承受拉力与压力。

2.2.2钢结构。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景观工程中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由型钢、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等构件,各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

2.2.3木结构。木结构是我国使用历史最为久远的建造结构,是用木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木柱、木梁、木衔接构件及木装饰构件,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2.2 4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砌体、石砌体或者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景观工程中应用广泛,可就地取材。

2.2.5混合结构。混合结构是指由多种结构形式结合而成的一种结构,在景观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有砖砌与混凝土混合、砖木混合、钢木混合及钢材与混凝土混合等。

3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3.1混凝土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在景观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通常主要用于道路基础,台阶基础,坡道基础。承载道路或坡道的素混凝土基础在全年不冻土区域通常为150~200mm,强度为C25,而非承载道路通常为100~200mm,强度为C15。台阶基础在不冻区域通常为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还常用于景墙、围墙、亭廊等构筑物中,景墙或围墙,通常需根据其长度、高度、厚度确定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顶梁及地梁基础;对于亭廊等较为大型的构筑物,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顶板以及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的埋深则需要根据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及荷载确定。混凝土结构其优点在于耐久性、耐火性较好,整体性能强,缺点在于自重大,抗裂性差。

3.2钢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钢结构相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强以及更灵活的造型能力和可塑性。钢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景观构筑物的美感与品质,实现了许多传统材料不能实现的造型。钢结构通常用于岗亭、钢结构亭廊、雕塑、灯、栏杆、桥等,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被设计师们广泛用于现代风格的城市景观空间。其中在景观工程中最常见的型钢有角钢、工字钢、槽钢、钢板、钢管、圆钢、方钢等。

3.3木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木结构在景观工程中是最为环保与天然。木结构常用的木材主要有圆木、半圆木、方木和木板等。木结构通常在风景区或者较为自然、中式的景观空间中较为常见,在景观构筑物中常用于木廊架、木平台、木栏杆等。木结构给人的感觉较为亲切、舒适、自然、缺点则耐火差、可塑性差等。

3.4砌体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砌体结构在景观中通常用于种植池、低矮的围墙、景墙及挡土墙等,同时也常与钢筋混凝土柱搭配建造一些构筑物。它具有耐火性好、耐久性好、施工技术要求低、价格低等优点,缺点则是自重大、强度低、砌筑量大等。常用砌体材料有普通砖、烧结砖、其他废料制成的砖类,常用的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3.5混合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混合结构通常用于建造景墙、景观廊架、岗亭等。景墙,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梁形成的框架结构结合砖砌体结构填充,岗亭也是如此;景观廊架通常使用混凝土结构柱结合木结构、钢结构,或者钢木混合结构等。钢木结构是指运用钢构件与木构件相互组合的方式建造的构筑物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比纯钢结构更加丰富多彩,被广泛运用于景观设计实践中。

4小结

通过分析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可知,景观构筑物中的结构设计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景观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结构的特性,才能设计出更加实用、美观的景观构筑物。

景观类论文:观赏草专类园的景观配置

摘要:指出了观赏草作为新型的景观配置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观赏草木类园主要采用观赏草一类园林素材进行组合搭配建园。对观赏草专类园景观进行了分析,浅述了观赏草专类园的植物配置原则、形式及景观营造方法,以期能够为观赏草专类园的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观赏草;专类园;景观;配置

1 引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感知自然、亲近自然已成为当下许多人的精神追求。而传统的花卉因养护成本高且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格,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群对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观赏草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对环境适应性强,并且耐粗放管理、抗性和萌蘖能力强、管护成本低,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2 观赏草概况

观赏草是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具有观赏价值的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统称[1]。是集优美的株型、素雅的花序、多变的色彩、朴实的气质于一身的新型园林景观材料。随着观赏草在园林应用中的范围逐渐扩大,其族群也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莎草科、花蔺科、香蒲科、木贼科、灯心草科、天南星科菖蒲属、百合科麦冬属以及部分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型竹子也被纳入观赏草的范畴[5]。由于观赏草具有抗逆性强、养护简单、景观自然、生态价值高等优点,现已成为景观建设中最重要的园林素材之一。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观赏草就被欧洲人大量应用在庭院绿化当中。后来,由于受到草坪草的冲击,观赏草逐渐被人们所忽视[2]。直到20世纪中期,观赏草在国外发展迅速,Kurt Bluemel在马里兰州的苗圃种植观赏草并尝试应用在园林当中,园林设计师Wolfgang Oehme和James van Sweden将观赏草大量应用在华盛顿的公共绿地中,并开创了“新美国园林”(New American Ganden)风格[1]。目前,观赏草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成为较为成熟的一项产业[3]。

国内对观赏草的研究和栽培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2]。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一些科研机构开始对观赏草做引种、驯化、选育、栽培应用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特别是在景观应用方面,设计师们以孤植、片植、丛植等配置方式,使观赏草在景观中承担着主景、背景、添景、配景等不同的角色。随着观赏草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国内从事观赏草商品化开发的企业也逐年呈现增加趋势。在国家大力提倡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环境背景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具的观赏草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引领园林景观新潮流的绿色产业。

3 观赏草专类园

观赏草专类园是以观赏草资源收集、展示、研究和游览为主要目的的专类园。从景观角度来讲,观赏草园是将不同类型、不同质感的观赏草品种通过景观配置手法集中种植在一起,形成的一个集春夏赏叶、秋季观色、冬季悦絮的观赏草花园。其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素材,景观变化由该类植物的不同品种或者相似类别的植物种类通过形态、色彩的不断变化来表现,具有主题植物明确、季相变化丰富、景观表达自然的特点。

4 观赏草专类园的景观配置原则

4.1 因地制宜原则

观赏草虽然抗逆性强,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但在配置专类园景观时,设计师仍要依照各种观赏草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特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为每一类观赏草都找到展现最佳状态的生长环境[6]。例如: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芒属(Miscanthus)、芦竹(Arundo donax)等观赏草性喜光,配置时需要合适的光照,光照过少则株型松散、开张、容易倒伏而影响景观效果[3]。金边阔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 ′Variegata′)、细叶麦冬(Ophiopogon sp.)、大部分苔草属(Carex)观赏草都属于耐荫种类,专类园配置时宜种植在遮荫环境中,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景观效果不佳,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很容易引起焦叶、甚至植株死亡。

4.2 景观时序原则

大部分观赏草的叶片会随着季节的不同产生色彩上的变化,为避免在某个季节同一个景观区域中出现无景可赏的尴尬局面,观赏草专类园在配置景观时应将冷季型和暖季型品种结合种植,并根据其所呈现不同季相面貌的时间和顺序进行交叉搭配。如‘谢南多’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Shenandoah′)在春季叶片为绿色,夏末秋初会逐渐变为红色;小盼草(Chasmanthium latifolium)春季叶片绿色,花序淡绿色,秋季花序变为红棕色;帚状须芒草(Andropogon scoparius)植株春夏季绿色,秋季变为紫红色等。因此,在搭配观赏草组合时,宜选择在同一季节中与其叶色或花色不同的品种,这样既在色块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丰富了景观空间层次。

4.3 种间融合原则

观赏草具有蔓延性,特别是部分未经严格观察试验或生长性状不稳定的品种,如若配置在景观中很容易变成优势种群,从而侵占其它种类的生存空间,影响观赏草园的整体景观面貌。因此,在选择观赏草组合时,应全面分析不同观赏草种类之间的适应性和互融性,避免强烈竞争造成生物入侵,破坏原有景观[2]。

5 观赏草专类园景观配置形式

5.1 平面观

也叫单面观景观,一般靠近专类园区界边缘或围墙进行营建,且前景、中景和背景三个层次较为明显,配置观赏草品种时宜按照株高不同进行搭配。前景中的观赏草种类株高应控制在60 cm以下,常用的有金边阔叶山麦冬、蓝羊毛(Festuca glauca)、矮丛薹草(Carex humilis var.nana)、蓝薹草(Carex flacca)、‘小尾巴’细茎针茅(Nassella tenuissima ′Pony Tails′)等;中景多以60~150 cm的观赏草进行逐层搭配,常用的品种有大布尼狼尾草(Pennisetum orientale ′Tall Tails′)、‘重金’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Heavy Metal′)、血草(Imperata cylindrica 'Rubra′)、‘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 ′Gracillimus′)等;背景品种一般选用株高在150 cm以上的种类,如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 ′Pumila′)、芦竹(Arundo donax)、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ersicolor′)、紫御谷(Pennisetum glaucum ′Purple Majesty′)等。

5.2 立面观

也叫多面观景观,一般营建在专类园人流量多,且四周交通便捷、游人易到达的区域。此类景观在配置时应将植株最高的观赏草品种栽植在中间,形成景观聚焦点,四周按照从里到外、从高到低的方式依次过渡配置,错落层叠的景观,既不遮挡游人视线,形成开阔的观赏视野,又可以从任何角度展现不同种类观赏草的美。此外,景观区域的面积较大时,应根据所选品种的株高、株型以及色彩等因素组合应用,并适当增加观赏草的种类,体现大区域景观的多样性。

6 观赏草专类园的景观配置方法

6.1 根据不同株高搭配

观赏草株型优美、姿态典雅,叶片大多狭长柔软、纤细扁平,给人以柔软飘逸之感。其植株从低矮的地被型到高大的直立型,满足了配置各种园林景观对植物的株高需求。首先,在观赏草专类园的道路边缘或者台阶处,应选择植株低矮、叶片垂感较好的品种种植,此类观赏草叶片呈喷泉状自然散开,起到了遮盖园路生硬边缘、软化台阶棱角、丰富道路景观层次的作用。常用的品种有金边阔叶山麦冬、细叶麦冬、‘白卷发’发状薹草(Carex comans ′Frosted Curls′)、蓝羊茅等。其次,选择专类园边界区域的观赏草品种时,避免配置与周围景观在色彩上产生突兀,宜巧用借景,将专类园周边的大环境融入其中,形成自然过渡的大景观。

6.2 根据不同色彩搭配

观赏草叶色丰富,是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调色板,除了常见的各种绿色叶之外,还有黑色叶、红色叶、紫色叶等各种彩叶类,如:黑色沿阶草(Ophiopogon planiscapus ′Nigrescens′)、棕叶薹草(Carex kucyniakii)、紫御谷等。在配置观赏草专类园景观时,深色叶的观赏草品种宜用作分割景观区块的分割线,层次分明的色块给游人清晰、明朗的视觉体验。同时,部分观赏草种类的叶片一生还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如:血草、‘谢南多’柳枝稷、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 ′Rubrum′)等。进入秋季后,随着气温的降低,变幻的叶色会为园区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为避免同一个景观区块在某个季节呈现出同一种色彩,造成色彩空间对比不明显,配置时应综合考虑所选的观赏草品种在不同季节所呈现的色彩变化进行组合搭配,形成色彩多变的观赏空间。

6.3 根据花序和叶片搭配

观赏草中不乏花序美丽的品种,虽无花卉浓香艳丽,却彰显着朴实无华的素雅之美。配置景观时,需尽量避免在同一个季节同一个景观区域中出现全是花序或者全是绿色叶片的单调景象。应根据花期不同,将观花序、观叶片和观株型的种类进行交叉配置,形成种类丰富,且层次分明的视觉空间。其次,大部分观赏草种类在春夏季节均以绿色为主,为丰富春夏园区的景观色彩,在春夏季多采用彩叶类或者花叶类观赏草为主要材料进行种植。需注意的是:为了更能凸显花叶类观赏草的特色,形成视觉焦点,达到吸引游人视线的目的,花叶类品种不宜大面积种植在同一个景观区块中。此外,春夏季节在园区多配置冷季型观赏草,如蓝羊茅、‘小尾巴’细茎针茅等,并尝试与早春开花的大花葱、水仙、风信子等球根花卉组合搭配,增加观赏草园春夏季节的色彩多样性,提升观赏效果。

7 观赏草专类园配置景观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花叶类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专类园在配置景观时,不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花叶类观赏草种植在一起,除非它们在颜色、质地、形态上明显不同,否则在视觉上容易让人混淆在一起,从而也失去把它们单独和不同的花或叶色搭配在一起时的景观效果[4]。其次,靠近园路边缘不宜种植叶片尖锐的观赏草品种,如蒲苇、千手丝兰(Yucca aloifolia)等,尖锐的叶片不仅给人一种不安全感,也容易刮伤游人。此外,在沿着园路边缘种植观赏草时,前景部分应与道路边缘保持15~30 cm左右的栽植距离,确保前景品种成株后叶片正好覆盖道路边缘。同时选择中景材料时,应充分考虑中景部分植株的成株高度和冠幅,避免生长旺盛期植株过高或冠幅过大,导致园路路面被遮挡,从而阻碍交通路线,影响游人参观。

8 结语

随着城市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观赏草的应用领域逐渐广泛,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凸显,观赏草专类园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在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趋势下,回归自然本质,体现田园韵味的“野趣式园林”已成为当下城市居民日渐向往的游憩圣地,而观赏草自然古朴、优雅刚强,正是诠释回归自然理念的最好象征。因此,越来越多的观赏草品种被大面积种植在植物园、郊野公园等大型绿地中,它们充分显示其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不断演绎着春的生机、夏的怒放、秋的缤纷、冬的宁静,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观赏草的叶形美、花序美、色彩美和韵律美,使观赏草真正成为了花园里终年美丽的风景。

景观类论文:大众休闲类体育公园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近年,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大量体育休闲公园。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指出了景观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开的、有大众参与的、或批评或认同的公共性空间场所,在这个空间里人与人相互交流,在满足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人自身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大众休闲;开放性;融合性;多样性;体育精神

引言

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公园调查研究,探讨针对加强赛后体育公园的社会功能性,以及从大众的休闲运动需求未考虑的设计倾向。

空间的开放性

空间的开放性体现在营造交往的场所,强调可参与性、边缘的削弱化等各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因为考虑到“私人化”或安全性,封闭式的场地被大量地运用。然而大量地围墙和栅栏不仅使很多边缘的空间处于瘫痪状态,还使得内外的交流活动隔绝开来。围墙和栅栏区分了内外,自然是为了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但也有了排他、孤立的形态产生。体育中心除去赛时观演更多时间是周边居民共有的户外景观空间,须以一种轻松而自然的方式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或运动,或交谈。让每个进入场地的人有机会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到场地的活动中来才是这个场地最诱人之处,它让每个进入场地的人成为这个场地真正的拥有者。所以在像体育中心这样公共空间的设计上要尽量做到淡化边缘,促进交流。因此设计过程中整体布局在网格的节点上可以视情况设置滨水休闲座椅、读书角、表演场地、散步廊,这种有意识地给场地赋予活动的内容的设计为场地增加了交往的活力。边缘的处理摒弃传统的围墙围栏,当然在一些需要的地方,也可以尝试用景观的边缘例如树木和室外家具的围合进行第二次的空间划分,使大的场地中有一定相对私密的空间可供人们使用。

景观的融合性

在景观的生态性的要求下应力求打造一个绿色生态景观氛围,除了保留场地原有地形地貌以及沿岸形态外,还对场地部分足球训练场地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观演坐席以当地条石为材料,自然生态的以环形排布。由内而外层层分布排列,而人们偏爱在有树荫的地方活动,因此将外围多种植较高的树木以供遮阴,同时使得整个环境与自然更加融合亲近。在设计中把球场错落地放在网格上,并在球场相错落的地方种植树木,在此设计中设计者力求做到建筑与景观的结合,从建筑立面上的斜线延伸到地面作为人行步道,并注意人行的便捷与直达性。设计中不是按照传统意义上既成的体育场地来设计,而是一个能满足未来场地发展变化,容纳多种生活事件、活动以及未来场地功能变化的可能性的大众景观。在总体为体育活动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场地的位置状况和未来可能承载的大型活动状况及大众市民活动需求对场地造成的影响来逐渐形成场地景观设置的内容,甚至是通过这样的设置去引导大家参与这项活动并促进交流。这样让景观可以随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而发展,随功能要求的改变而改变。因为设计不仅要满足现在休闲运动设施的需要,而且还必须适应未来城市活动发展的要求。

作为中心建筑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开的、有大众参与,或批评或认同的公共性空间场所。这些场所通常是人流量大、视野开阔的开放性空间,它能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一个开阔的共享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与人相互交流,在满足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人自身存在的价值。硬质的活动广场在满足人流集散的同时也提供活动的场地,而绿地作为建筑物之间的联系纽带,在美化环境与软化建筑的坚硬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景观中场地的开放性和与场地周围环境的融合性都是必须的,无论是在整体规划上,还是在景观造型上,都应具有大家生活所需的艺术空间形态,并使这种形态折射出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

功能的多样性

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即体育设施的多样化与体育休闲空间形式的多样化。

人们的休闲体育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体育公园能吸引各种各样的人到这里

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没有拘束的体育公园内的体育设施应多样化设置,满足不

同年龄、性别、工作、锻炼目的以及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的需求。据资料显示,我国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前三位是:1.增强体力,增进健康;2.消遣娱乐

和精神情绪的修养改善;3.增加社交机会,与朋友同伴交流。因此,在设计中通过对空间功能与形式灵活多样的处理,表现空间的丰富多彩,为人们创造出不同需求的空间,在满足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他们调节身心,与人交往的渴望。

因此,体育公园不仅仅应用于体育锻炼,还同时要兼具其他功能,如:观演互动功能、集散休闲功能以及游憩娱乐等功能。针对辽滨体育中心滨水的特殊地理位置,还应在滨水等属性上挖掘潜在功能,服务大众休闲使用。同时设计中也应考虑增加配套服务设置,提供市民一个良好的交往场所。

突出体育精神

尽管要考虑功能的多样性,但是运动的主题与体育的精神还是在当下这个全民健身时代中最最需要向市民倡导遇传达的。因此体育中心各场馆设计与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要整体考虑,要与体育公园的运动主题相结合"在空间设计上充分体现体育空间的场所特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运动氛围,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时处处向人们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引导他们进行健康的体育锻炼,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体现现代体育公园运动与休闲的主题。

据统计,我国70%的城市居民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拥有健康的身体已经成

为人们的美好愿望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运动与保健对身体的重要性。体育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的活动空间,除了要为市民锻炼健身和休闲娱乐提供场地和活动设施外,还应该建立专业的运动场地和专业的运动指导中心,通过专业的教练为其制定训练计划和完善的恢复体系,帮助人们健康运动,使其获得健康的身体。

结语

景观环境设计体现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同时使自然景观与人造景

观相协调。文化内涵是城市的灵魂,环境不仅是人工创建的环境,而且还应是生活、生存在那里的人们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场所感,更应是引发人们聚集的主要因素。体育公园是为城市居民而建造的,设计时尽量避免以体育设施为主,而应该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同时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尊重大众休闲运动的意愿而创造出的富有城市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让身在其中的人有强烈场所感、归属感和领域感。

姓名:王敏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景观类论文:城市公共绿地景观的作用及设计分类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绿荫灌丛,时时为城市生活增添着许许生机和乐趣。驻足街头,在五彩缤纷园林绿地装饰的同时,也极大地美化着都市人的情感,这除了得益于植物本身的观赏特性外,还与城市生活对绿色环保生态意识的提高息息相关。城市园林以自然资源优势来改善着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观念已从以往“住得宽敞”向“住得舒适”转变,即优美、和谐、令人流连忘返的生活环境。赏心悦目的花卉、草坪、遮荫大树,安静的步行小径,宜人的游戏、休息场地以及活动广场,构成了城市公共性绿地景观。

1 公共绿地在城市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公共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环节,它能满足城市这个大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着老百姓的生活。

1.1 美化城市环境 如今的城市高楼耸立,工作、生活的外部环境使内心压力感倍增。城市工业、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污染也越发加重,雾霾天气的频发,让人们不得不遮面上路。因此,公共绿地的出现迫在眉睫。现代的人们选择居住或工作,往往越来越倾向于“择绿而居”的时尚观点,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发地倾向于自然化,同时还能带动城市的房产市场,带动更多的行业来打造园林景观,净化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绿化种植对建筑、设施和场地能够起到衬托、显露或遮荫的作用,还可用绿化组织空间,美化环境。

1.2 改善城市小气候 绿化使相对湿度增加而降低夏季气温,能减低大风的风速。在无风时,由于绿地比建筑地段的气温低,因而产生冷热空气的环流,出现小气候微风。在夏季可以利用绿化引导气流,以增强小环境下的空气流通净化。

1.3 保护环境,保持水土 绿化能够净化空气,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阻挡噪声,有利于环境卫生。在起伏的地形和河湖岸边,由于植物根系的作用,绿化能防止水土的流失,维护坡岸和地形的稳定。

1.4 分隔空间 绿地可改善城市楼与楼之间、楼与道路、道路与道路之间的关系,使城市的功能性更清晰地展示出来。

2 公共绿地景观的设计分类

2.1 游园绿地 游园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景观和供人们游憩的功能,一般结合小区商业、文化中心布置,这样可以提高游园的利用率。城市之中,公园的公共开放,便于人们游憩、纳凉、健身,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城市的人文之美。游园绿地可以灵活地利用植物景观去划分空间,适当栽植树木,形成宜人的休闲空间。

2.2 街区绿地 街区绿地,从造型规律上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体。从形式上看,有为季节条件下呈现的色彩组合,有为突出某一地域带来的区域定位,有为不同节日情境创作的主题形式。从功能上看,有休息用的功能组合,有娱乐用的功能组合,有信息用的功能组合,有交通用的功能组合。

2.3 沿河景观绿地 城市中的河流是主要的绿化区域,围绕着水而植绿是最适宜不过的了,是城市中的一条生态绿带,也是人们生活休闲最频繁的地方。现在各地方都在整治、治理水污染,绿色栽植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不可缺少。沿河景观治理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收稿:201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