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09 11:37:10

导语:在美术学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美术学毕业论文

美术毕业论文:美术学毕业论文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 要】毕业论文是全面评估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从论文选题、专业特点、格式规范、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美术学毕业论文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美术学;毕业论文;论文选题

美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美术学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也是综合培养学生在本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表达能力、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的一个实践过程。本文通过对已毕业的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研及考察,总结出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指导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方法,为美术学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一、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常见问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不当。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完成,如《浅析油画前景》、《试论中国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的区别与联系》、《浅析现当代中国风景油画》,这些选题范围学生很难驾驭,此类选题写成一本专著也不为过,本科生当然难以就此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来。如果论文题目过小,论文得不到展开,则内容空泛乏味,缺少研究的目的性。也有些毕业论文内容过于陈旧,只是对以往的论文观点进行简单的重复。所以论文选题要大小适中,难易得当,这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前提条件。

(二)不能结合专业特点。对于美术学学生来说,理论研究没有相应的基础,实际工作经验不丰富,写作基础较差,如果不结合自身专业实际选题,势必只有到处拼凑,达不到能力培养和素质训练的教学目标。美术学毕业论文考察学生通过四年本科教育所取得的理论知识、美学素养、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论文就是一个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讨创作实践者的理论水平。研究的内容要从自身的创作出发,阐明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水平。

(三)毕业论文格式不规范。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学院或所在系部都会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忽略格式要求,随意设置标题和文章的字体、字号,尤其是引用部分的问题最为常见。有的学生引用的文章内容并没有标明出处,没有注明期刊或书籍的出版社、页码,乱用标点,错别字出现频繁。主要原因是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到了毕业创作中,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四)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毕业论文有创新性才有灵魂和价值。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直接重复论述其他人现有的观点与结论,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有些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够重视,认为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应当以毕业创作为主,毕业论文只是应付了事,所以态度不端正,东拼西凑,这样很难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有价值的毕业论文。不论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还是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研究,都应当是本人经过独立思考的成果,绝对不能直接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二、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生对选题的认识。要获得一个好的选题,需要作者在对文章的整体脉络和框架有大致的估量后,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分析提出的问题,确定自己研究的主要方向,然后才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选题。这是一个思维不断运动的过程,需要主观的思想与所要选择的事物发生共鸣,这种灵感是非常重要的。确定好选题的范围,再根据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展开查阅,扬长避短地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因此,论文要以所学专业为主,按照选题的任务、计划和完成期限有目的、有方法地充实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培养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同时为专业的继续深造和从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结合专业特长兼顾兴趣开展选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各有所长,要选择有利于自身特长的选题来展开论文写作,能更深入地研究主攻的专业,扬长避短,易于开展。如果对某一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研究起来会产生强烈的探索精神。比如自己对中外美术史的山水画和风景画比较感兴趣,就可以以中西山水和风景作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如果对国画中的仕女人物感兴趣,就可以以研究中国唐代的人物绘画作为选题。

(三)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毕业论文格式要求,通过讲座与授课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研究,解决学生出现的格式问题,解决学生对前言、研究方法、结论及参考文献等不了解的现象。本系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纸质版,教研室、美术系统一安排论文格式审查,打印完整的纸质论文,进行格式初审,公布结果,格式不合格者进行格式二审,格式二审不合格者本学期不得进入答辩环节。并且开展毕业论文指导讲座,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实行统一检测,对检测不合格学生加大处罚力度。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美术学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原则首先要符合美术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教学计划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发挥出专业优势和特长,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一定新意、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观点,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论文选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或者对前人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的研究也未尝不可。鼓励学生把毕业设计和论文相结合,只有把论文撰写看作是对自己专业潜力的提升,论文的水平才能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美术学毕业论文: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课程面临的现状问题分析

摘 要:针对美术学专业在高校的本科教学中重技法轻理论的教学现状,以毕业论文指导课程为切入点,分析目前该类课程所面临的具体教学问题以及原因,主要从教学管理者、教学主体的角度剖析,并提出应该重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

关键词:美术学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课程 现状与问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与科研基础实力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向的重要指标。而我们的大学管理者往往只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看作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忽略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当下,不单纯是专业美术学院,包括大量的综合研究型大学的美术学院其实大都存在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当成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形式而已,因论文质量问题没能够毕业的情况几乎很少。

1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学习活动……”其实这里提增加实践环节和自学时间就是要强调不同类型高校对人才培养要明确目标与方向,就美术学专业而言实践不是简单的技法实践与创造,而是与学生能力直接相关的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不同类型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取向,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自身办学优势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换句话说美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只有画家、雕塑家而已(这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也只有具备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管理者才能在其课程设置上体现办学特色与思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一系列对学生能力的衡量指标应该是多样化的综合的。美术学专业本科生除了专业技巧能力,科研的能力同样重要,而四年的综合科研水平和人文素养正是从毕业论文的质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从上我们不难看出,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就是重视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2 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理论素养的培养意识薄弱

近年来,在综合型高校的美术学院里开始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重视美术教育、美术史论、美术批评方向的美术学(理论)专业模块的尝试,但大部分美术学(绘画)培养目标中仍然缺失对科研理论和人文素养的重视。这样的不重视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1)就管理者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和战略意识薄弱和模糊,扩招导致的本科生素质下降的客观事实让他们把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转向研究生,从而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然体现在毕业论文的课程指导安排上也不够重视,质量也就不高。同时,由于重视度不够,也就没有拿出一个衡量学生科研素养、理论研究的目标体系和量化考核依据。这既不能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也不能规约教师的教学活动。

(2)就论文指导教师而言,由于管理者的不重视传导到教师这里,让本该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师由于失去了激励机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责任和重视,就更谈不上根据学生情况而进行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甚至由于多年自身重技轻理的惯性思维也会让毕业论文指导变得流于形式。以致学生论文质量得不到严格把关。

(3)就学生自身而言,从进校以来所接受的所有课程就是围绕技法课程展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没有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科研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兴趣与目的性不明确,探究性科研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让学生到了大四就是有心想做好毕业论文也显得力不从心,为时已晚。这些都是值得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深思的问题,如何从人才培养意识、课程设置与安排、教师教学策略与组织形式等方面转变观念、改革课程模式、探索教学改革思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2 实际课程培养方案缺乏合理规划

目前高等院校(专业美术院校、综合型院校、师范院校)在对本科“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个多年来突出的问题,即单一而片面地强化技能训练和艺术语言的个性创造,模糊了不同类型院校的优势和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加上扩招以来艺术类专业在各式各样的高校里都有设置,不同类型院校的美术学人才培养方向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其中毕业论文指导这一重要的后期课程在设置、安排和实施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1)高校的美术学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在设置上缺乏规范性。当下很多高校的美术学专业本科论文指导的随意性很强,没有具体的课程时间、地点,一切都是自主的教师安排。虽然给教师适度的教学自由度是合理的,但缺乏课程安排的科学规划容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常常出现论文指导留于表面形式的情况。

美术学毕业论文:美术专业毕业创作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内容摘要:现今的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创作课程设置与教学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文章通过对现今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改革方法,旨对今后的美术创作课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美术毕业创作 教学内容与方法 改革

美术类专业毕业创作是指学生毕业前所做的绘画创作及类似的一些创作(工艺设计等)。美术创作是作者创造性的工作,所创作的作品跟所学知识、技能、思想、经验融于一体,以一种视觉形象展现于人;创作作品是大学生在校4年专业与技能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是个人艺术理解与综合修养的集中体现。

创作课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指导老师来说,大到指导和资源配置该如何抓起,何时开始介入创作课,以及如何协调创作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时间安排,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课程指导的连贯性、作业量大小的安排、教学辅导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恰当安排,都将直接影响创作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此外,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毕业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创作作品的评分方式等,都是毕业创作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也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一、美术毕业创作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学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承担着美术欣赏和技法训练的重任,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因学施法的教学理念,否则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的、无生机的教学。

高等美术教学与初、高中以及考前美术教学有着本质不同,教学内容与方法有了根本改变后,学生的基本功与审美就会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还要既巩固原有的知识技能,又要挖掘潜力、发展特长,把学生培养成主观能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明确发展方向的人才。

如今,有些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导方法等方面仍是“填鸭式”的教学,仍围绕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体系,多注重基本功训练,不重创作实践,认为学好技术就能搞好创作,好的习作就是创作;在平时的基本训练中,缺乏考虑习作跟进创作的成分,让学生呆板临摹,照搬客观写生。这种认识其实是较偏颇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不爱动脑筋,教师的讲课也不轻松,最终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因此,一方面,我们在承认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各方面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现代化设施的使用与传统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各种教学光盘、网络信息资源及多媒体的使用大大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而且也使信息的传播更为快捷、便利,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带来一些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设施越是完备,人的求索精神会相应减弱。另一方面,高速发展的多媒体教育辅助我们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的责任也增加了很多。实践中,毕业创作教学一直都是一个教师带一个班或多个班,这种教学安排首先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指导方法难免单一,不能照顾周全,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态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在的毕业创作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认真、不细心、讲解少、辅导少、不示范,甚至缺课,导致学生学习态度自由散漫,学习氛围差,到了高年级,有些学生也只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缺乏对新材料、新技法的大胆探索,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长处。如果学生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长此以往,也就造成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显得能力不够高,“一专”不强,“多能”弱,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美术人才。

二、美术专业教学措施的完善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应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学指导思想

转变教学观念,毕业创作不应在毕业时才做准备,而应在所有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与教学中加强创作理念,创作训练在以后的教学制度改革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美术专业的学生基本存在以下三种学习状态:一是新生的懵懂状态;二是中、低年级的浮躁状态;三是高年级学生的僵化状态。针对这三种学习情况,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应增强知识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他们在班级中形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形成一种好的艺术氛围,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以利于学生的共同提高与进步。2.教师除了课堂讲授必要的知识外,还应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除介绍相关专业书籍,还应要求学生好好利用网络资源,并定期聘请专家给学生多举办专题讲座。3.有些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劲头大,对每门课程都感到新鲜,但有时候会不知所措,感觉茫然,缺乏自我定位、超越自我、自强不息的信念,教师就应言传身教,勤于示范,善于讲解,鼓励学生在平凡的事物中多去感受、发现有意味的、美的形式,并让他们学会善于联想、实践,积极地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其潜力,可以突出其个性,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会慢慢学会独立自主进行创作练习,运用创造性思维,将所学的知识、技能重新组合,形成一定的目标,创作出好的、新的作品。而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基本功,可以让他们主要进行创作训练,为以后的毕业创作做准备。

创作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训练形式,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同时又是一个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将知识转化成智能的一个过程。显而易见,创作练习将成为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主要依据。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术理论家、教育家江丰就认为“基本训练和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要训练自己的眼睛,探索、捕捉事物的本质,锻炼自己的分析和表现能力,用自己的感受去驾驭、施用技法,而不是刻板地模仿老师、模仿古人、洋人。创作教学要按不同学年、不同水平做相应的课程安排,尽快地引导学生走上善于创作,即善于反映生活的道路”。

(二)教学措施的实现

毕业创作是学生在校4年学习与实践的综合表现,只要在校前3年多的基本功,包括基本技法、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作功底等打得牢固,学生的毕业创作就会十分顺利。

从教学来看,教学可分为两类,一是独立的、启发的、思考的教学;另外是集体的、灌输的、记忆的教学。创作训练就具有启发式教学的性质,侧重于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期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对好的苗头、好的想法、小的探索都要及时鼓励表扬,往往一个不起眼的鼓励和褒扬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甚至能使其做出一番事业。

以往毕业创作是一个教师带一个班或几个班,每个班有20多个学生,很难照顾周全,指导方法难免单一,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作品水平也很难上升到一个高度。中、低年级学生由于缺少丰富的画法和技巧,大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遵循着写实的道路,很容易走入写实的误区,从而使高年级学生的创作容易陷于单一、僵化的状态中,这种僵化状态大多表现在模仿名家、名画、教师的技法、风格上,不会自觉运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画面,使作品流于浮躁、浅薄,缺乏创新精神,达不到毕业创作教学要求的最终目的。

现在的毕业创作课,是大四第一学期期末才开始收集素材、确定创作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画出构图及草稿,其实这样的布置往往会因为缺乏某种强制性而无法达到要求,有些学生会应付了事,敷衍地画个构图、草稿,有的学生会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笔。所以,毕业创作应尽早安排,加上有中、低年级时的零星的、不间断的创作练习所得到的丰富经验,创作就不会很费力气。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创作课教学的改观要从内容与方法上进行调整和改革。创作课教学的内容包括教师指导及学生毕业创作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训练方可有效,所以,把创作课提前是明智的选择。创作教学应该在三年级分专业之初就开始,学生在确定所学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后,导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把创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创作技巧、方法、步骤等给学生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懂得如何进入创作状态,如何选择创作题材,并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逐步从历史事件、民间风俗等平凡的事物、现象中发现自己喜欢表现的题材,并进一步经过刻苦的技法训练去选择适合自己,又能发挥自身特长的表现手段,使作品从无到有,在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创作中发挥出优势,创作出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形式多样、富有创新意识和较高艺术性的作品。

在指导方法上,教师还应在分专业之初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这样可以让教师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又会由于人数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为方便,对指导更为有利,学生也会在导师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程序地进行创作。学生的创作作品是教师精心指导、因材施教、因人施法而来的,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刻苦钻研、精心创作后,他们的创作状态也就呈现出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生动感人的局面。

(四)评价机制

毕业创作的成绩划分是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的检验、评判、鞭策和肯定,因而评价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的标准要做到:健康向上的主题内容与新颖的表现形式相统一,先进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统一。而评分时,则要综合看学生的毕业作品,对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不能采取同一打分标准,应把不同风格的作品分开进行评比,以避免个别老师有主观性的评价。

评分办法:1.由全体委员对每一个毕业生的作品协商评定;2.由全体委员分别打分,然后相加取其平均分数,二者取一。

评奖与收藏。为了褒扬、鼓励学生刻苦努力、积极创作、执著追求、争取好成绩,除对创作作品评定成绩外,还要评奖。根据学生的比例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奖”,并颁发获奖证书予以鼓励,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凡获奖作品可以由学校统一收藏,并发收藏证书和象征性的创作作品材料费。经过长期积攒,这些毕业创作的作品就是学院的一批丰富的财富了,这是展示学校办学能力、教学成果的一个侧面,同时也给后来的教育者和学生做出榜样。

结语

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获得的,它需要有计划的、长期的培养造就,因此,各类美术院校美术技能课都要有相应的创作课程设置。每个课后都安排创意、创作课,与毕业综合素质展示形成一系列的创作实践环节,使学生在美术各领域都有创作实践的机会和积累,他们因此就会有更宽广的选择空间。毕业创作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创作新作品来完成美术创作,也可以充分地从以往的作品里挑选他们喜欢的作品,然后依个人感觉整理、加工、完善。这些作品已经凝聚了学生的不少心血和汗水,真实记录了学生的技巧及创作能力,既减轻了学生毕业创作的难度与负担,又呈现出多元选择的创作面貌,是毕业创作最佳的选择。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毕业论文:高中美术课堂中素描教学论文

一、素描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材料本身入手,因为材料自身呈现出的特点和产生的一些意外的效果,使得素描在单纯中有了很多富有内涵的变化。材料的运用所呈现出的诸多效果,正是美术所追求的。素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仅体现为使用的材质多种多样,而且通过材质所表现的肌理也是多样的。素描的表现材料不仅包括铅笔、炭笔、钢笔及水彩笔,还有一些特有的材料,如石墨、乌墨褐等,甚至连水彩、油画的工具都可以作为素描的材质,可见其材质组成之丰富。当然,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通过这些不同的材质表现不同的肌理。素描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线条造型,一种是明暗造型。其中,线条造型是通过营造线条的变化表现对象;而明暗造型则是通过明暗的色调表现对象。所有客观存在的物体都有反光、暗面、亮面等,在线条上也会有很多微妙的地方。素描是通过对形体结构、空间的想象将物体呈现出来的一门艺术,如果离开了确切存在的事物形体,线条的粗细、轻重、浓淡、明暗造型协调得再好也是枉然。

二、高中美术课堂素描的基本教学方法

对于素描的学习,好处自不必说,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世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于事物高度的概括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在创作过程中得到提升。学好素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学生必须打牢基础,脚踏实地地练习、钻研。古来看病有“望、闻、问、切”四步,而今学习素描则须“看、想、问、画、记”。看,作为学习素描的基础,是指学生必须先接触古今中外的一些素描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领悟作者的作画风格。当然,学生对于自己的习作也要多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的习作,这样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在观察中寻找新的绘画思路。想,作为学习素描的前提,是指学生通过之前的看和观察,对比自己的画作和一些经典素描画作之间存在的差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发现自己在素描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找出素描的科学规律和方法。这样长此以往,素描技法定会愈发娴熟。在求教的过程中,问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虚心向教师请教,才能让自己对于艺术的见解更加深刻。正如达•芬奇所说:“饱满的稻穗总是低着头向着大地,而越是空的稻穗却要骄傲地抬着头。”接下来是画,也就是创作,在这一步,学生需要勤画素描,通过各种方式更好地画出自己想画的作品。这个过程必须脚踏实地,这样才能增长自身的画功。记是最后一个融会贯通的环节,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习惯,学生既要长期地积累形象素材,也要坚持随时随地对这些形象进行默写,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在美术方面的表现能力。学生所积累的素描基础如何,直接关系到美术学习能否深入地进行。素描能从多个方面考验学生对于对象的反映和把握能力,从而抓住事物的美好瞬间。同时,素描也能够为学生的创作之路提供大量的素材。在生活中,对于素材的积累,能让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感染力。其实,好的素描本身就是一幅优秀的作品。

三、高中美术课堂素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观察方法是否正确;其次是学生在作画时是否带有真实的情感;再者是学生是否拥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思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这是作画必需的前提。只有当观察方法正确时,学生才能更好地从本质上把握观察对象的精髓。心理学认为,观察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而绘画艺术是一门借助一些视觉物象表达内心感受的艺术。对于艺术,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学生在创作时要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作品之中,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具有灵魂。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在摸索中形成一条自己的创作思路,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结语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过程,在这期间,教师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和反思。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看、想、问、画、记”这几步是很科学的,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最真实的感受,从而达到一种欣赏者和作品合为一体的境界。

作者:吴天红 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美术学毕业论文:多媒体技术美术教学论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以往中职美术教学大多采用“一支粉笔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师给学生灌输的多是各种枯燥的专业术语和技巧,教学过程单调乏味,缺少活力,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引入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弥补以往课堂教学中感染力的不足,同时也能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诸多功能及各种软件,向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影像资料、清新悦耳的音乐以及活灵活现的鉴赏作品。这样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其观察学习,又能大大节约教学时间,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以消化和巩固知识。如,在教学色彩构成时,教师一般会采用多幅形式相同而色彩不同的图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以往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将不同色彩的图案处理好,然后向学生一边展示一边讲解。而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只要选择一幅有特点的图案,然后利用Photoshop软件里的色彩曲线功能,通过不断调节图案的色彩曲线,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图案中色彩的变化。这样,学生便能用极短的时间清晰理解和掌握这个重要的知识点,为接下来学习其他内容留有充足的时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职业中专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意识,教会学生创作美的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当前,一些职业中专美术教师采用的还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点的宣讲,而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在教学中缺少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是十分不利的。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美术教学便能很好地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多媒体教学能营造一种生动新颖、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在此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并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中的各项任务。如,在教学字体设计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消除过去手绘不同风格字体较为繁琐的弊端,还能缓解单一讲述各种风格字体特点及设计理念的沉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风格的字体,并及时讲解其设计理念,让学生感受每一种字体的设计风格,从而为学生掌握所授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在多媒体教学的情境中,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并与教师有效互动,从而很快掌握设计字体的各种技巧。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职业中专的定位不同于普通高中,其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就业,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专业技术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不利于当代中专生的全面发展。当前职业中专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引起重视并在实践中适时对学生渗透一些人文性的内容。多媒体技术为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实现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如,我国有很多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在艺术鉴赏课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这些素材展示出来,如革命战争题材的油画作品、反映表现革命烈士的雕塑等。这样,教师既能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方法和技巧,也能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为了建立新中国所做的不懈努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坚韧品质。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能学到美术技巧和方法,同时在情感和价值观上也得到了升华,从而更能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动力。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辅助新时期职业中专美术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也是突破职业中专美术教学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只要教师适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其为教学服务,就一定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吴旭 单位: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美术学毕业论文:高校民族文化美术教学论文

一、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美术本身就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审美素养的功能。现在一些大学的美术教学更注重艺术创作技巧的传授,忽视了美术对学生修养的重要性。因此,高等院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美术自身功能的体现。美术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正因为如此,高校的美术教学一定要与我国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起来。美术能够将人们的思想、感受、内心形态展示出来,能够展现一个民族的整体性格,它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因此,将高校的美术教学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涵养和价值观展现给学生,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二、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发扬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我国的传统美术作品包含了大量的真实情感,每一幅优秀的传统美术作品都经过历史的积淀,如今保留下来的我国传统美术作品都是精华。近年来,我国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在这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由于我国的传统美术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因此,高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美术作品作为教学工具,可使学生在学习美术创作技巧的过程中学习民族文化精神,使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

2.激发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高校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资源,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有效充实高校的美术课堂。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保留下来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美术课堂上能够给学生带来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能够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入美术课堂的做法具有很大意义。

3.有助于大学生实际艺术素质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中更倾向于西方的艺术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注重艺术表现的手法和视觉美感的培养,而对我国民族美术技巧的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思想和方法导致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往往与我国实际生活不符。我国民间艺术充满了智慧与技巧,民间艺术作品既能够作为艺术进行欣赏,也可以作为工具使用,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课堂中增加民族文化,增加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作品创作手法教学,能够使大学生的创作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不仅可以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还有助于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宣扬和传承,重视高等学校美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用美术真实反映并向学生宣传我国的民族文化。不仅如此,美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还能够提高我国高校的美术教学质量。因此,对高校美术教师而言,其要更好地掌握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并将其与美术相结合,这样,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现出来的不仅是美术欣赏,还有更深层的我国的民族文化。

作者:王艳艳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美术学毕业论文:多元化美术教学论文

一、教育特征以及教育需求

我国主要倡导教育兴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种情形下,对学生提出了诸多的要求。不但需要在相关知识方面能够有所掌握,更应该具备对艺术进行欣赏的能力。于高中阶段,针对此方面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最终将自身美术素养有效提高,为后续的生活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现状

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即使当前的教育要求表现出全面发展的特点,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多数学校难以有效满足当今的教育要求。不仅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态度不端正等系列因素也导致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美术课程成为了“副科”,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完全可以不必学习。在此种形势下,想要学生能够从心底做到喜爱美术学科,需要教师研究有效方法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创新,能够成功对学生渗透美术教学思想,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意义,最终能够在学习美术学科方面产生自主性。

三、多元化教学策略

教师针对学生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而且需要在思想以及行动方面做到根本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彼此交流,从而将单一教学思想全部摒弃,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辅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讲解。此外让学生针对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最终能够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为学生提供最优化教学。具体的多元化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采取互助式教学手段

互助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同传统的单一教学有所不同,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现场部分实物的临摹,例如在讲解雕刻过程中,教师可以携带小型雕刻样品进行展览,使学生能够亲自体会到样品的质感造型以及样品相关特征,能够有效确保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做到深刻体会。

(二)采取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主要提倡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针对个人想法能够合理展开讨论,通过此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在进行交流过程中,可以有效弥补各自的缺点。通过交换彼此意见,最终针对双方意见加以总结研究,最终发挥真正的讨论价值。例如教师在对山水画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从人文角度以及历史角度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想法以及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或者进行纠正,从而确保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牢记,最终有效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

(三)采取情景教学手段

情景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有效手段,将学生个人的感知以及意识有效调动起来,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等诸多方式,将教学画面进行深刻的体现,能够有效表现出形象、具体画面感新颖的特点。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毕加索纪录片,主要选择影视以及故事等诸多形式对最终的背景情境进行认真交待,使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到毕加索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表现出的异同点,从而能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审美感有效提高,使学生针对相关作品能够深刻记忆。

(四)采取乡土教学手段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教学,从而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高。通过乡土教学手段,不但能够有效传承乡土文化,而且能够有效促进乡土教育的发展,最终激发学生针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例如在进行相关人物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皮影以及剪纸两种方法将人物形象有效表现。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有效普及,而且可以有效确保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娱乐性,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兴趣,针对教师教学能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配合教师完成美术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反馈,根据反馈的不同,教师认真进行分析,将教学方案进行有效改进以及完善,从而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最终将学生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此外针对家长的反馈教师也需要认真关注。最终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家长的监督作用,将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四、总结

综上,高中美术教学不同于小学教学以及初中教学,除要求学生对有关知识有一详细了解之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将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提高。在此条件下,教师能够确保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更加富有感染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创新,最终能够根据学生需求以及爱好进行教学,并针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以及完善,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成功达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

作者:卢志杰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中学

美术学毕业论文:学生审美情感美术教学论文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美术应当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性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美术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认识文化与艺术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得到美的启发。美术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当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的重要性。审美情感即是学生在学习或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一种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素养。现今对于学生的教育应当做到全面,而美术的教育就是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部分。同时,美术作为一门可以通过感知美好的事物给人带来愉快高兴的一门课,可以让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外,减缓压力。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应当是全身心的审美情感,是对一部好的作品所感觉到的一种美的体验和情感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需是一种愉快及开心的享受。如果学生感到愉悦,那么他就会本能地喜欢上美术课,他会很自然地表现出情感的需要。美术教师在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艺术情境中时,应当使学生感觉到有一种收获的享受。该情感体验是塑造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学生将在体验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并日益丰富自己的这种情感。学生能够通过树立良好的审美情感来自己逐步提高及完善。

二、审美情感培养在现阶段课堂中的情况

(一)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态度

由于目前的课程的发展,初中的课程较小学课程来说多了许多。而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使他们将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必考的课程上。随之而来的是,美术课程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学生觉得美术这门课程可有可无。而美术课作为一门能够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课程,其重要性虽不如主要课程,可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门课。想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必须要从本质上改变学生、家长对于美术课程的轻视态度。

(二)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不严谨

只要是教过美术课程的老师都会发现,如果想根据整本美术教材来进行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美术教育的课程多,任务繁重,但是教学的时间很少,所以教师只能拣一些较为重点的课程来教。这样会导致美术的教学任务得不到全面地完成,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也是残缺不全。在美术的课程设计安排上就有不妥,这些存在的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从而无法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培养审美情感的几种方法

目前,学生对于美术课的态度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缺陷是美术课一直以来无法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些原来对美术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也渐渐失去了在美术上发展的机会。作为教育者,学校和教师应当知道,美术课并非可有可无,相反它是一门极具意义的课程。现今社会正在高速发展,具有优秀的美术鉴赏能力的人是目前各行业所追求的人才特性之一。若想成为这样的人才,需进行系统专业的美术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建立学生的审美情感,并提升他们的艺术品位及文化修养。培养美术审美情感不仅能有利于学生的美术课程的进行,而且为学生学习别的文化知识打下了基础。美术课程的审美情感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行。

(一)加强学生的艺术文化审美

若想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应当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为基础。教师需要让学生开拓视野,让他们接触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著名作品并欣赏,从而实现精神层面的享受。例如,在进行欣赏世界名画的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们去欣赏西方著名的作品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莫奈的《睡莲》、丢勒的素描《手》。让学生们在赏析古今中外的著名画作时,得到精神层次的陶冶。当初次感受这些著名作品时,学生只会是感觉惊讶好奇。这时,教师就应当有意识的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了解、感受画家的生平作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同时根据画家的信息来正确地认知、分析他的美术作品,深入感受画家的创作目的以及作品本身的美感及内涵。当学生真正地可以独立赏析美术作品时,才做到了真正的审美感情的提升。

(二)认识到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积累的重要性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艺术的变现形式也不仅仅在于纸上,而是通过网络、影视变得多姿多彩。相对而言,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天性好奇的中学生,学生也会因此而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合理适当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使美术的欣赏课更加的丰富,有“锦上添花”的感觉。同时,教师应当注意的是,需要给学生留下可以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审美情感会从一定方面影响到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会一直起到启发的作用,所以教师需对于艺术作品注入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会散发出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做对于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在整个中心的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的不仅有作品的赏析,还有技巧的锻炼。要想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提高就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全面的认知及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应当了解到不论哪一种艺术事物的价值判定都需要丰富及充实的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是美术教育赋予学生的情感的动力,可以完善及提高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作者:罗晓芳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喇嘛甸镇中学

美术学毕业论文:分组合作学习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关系到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之形成协作精神。教师应利用科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综合考虑其性格、接受能力、学习态度、成绩等,分为A、B、C三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进行分组搭配,并保障各组中均有该三类学生,使其能够相互扶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对小组进行分析,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及长处进行相应的指导。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了解其他成员的想法,这有利于细化成员的各项分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质量。教师可以任命手工能力较强或者组织能力良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其能够带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或者很好地组织小组的各项活动。但是组长也需要轮换,才能使得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更高,更有责任感,且不会出现内部矛盾。

二、小组竞争

在各小组之间设置合理的竞争,是构建小组评比激励制度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个人主义,而重视团体的综合实力能够让学生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如语言表达、自律性、色彩表现、创新设计、对学习内容的安排等。各小组成员应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更积极地参加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思考对策,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蔬果的剖面》一课时,学生均需要参与该课题的小组学习,对各类蔬菜进行观察与分析,包括颜色、形状、造型等,每位小组成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蔬菜进行绘画,或者发挥想象力,采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的蔬菜。成员将完成的作品交给组长,由组长将其贴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展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蔬菜世界。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这种竞争方式,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团结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充满了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题选择

每位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美术基础、兴趣等差异较大,且各个学校的条件也不同,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课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进行细致的分工,包括研究彩灯的形状、结构、色彩,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结构拼装等,最后制作成品。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在关键环节则需要进行一定的点拨、引导,如彩灯的拼装,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技巧等。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操作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及指导工作,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并及时巡查各组的活动情况及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其克服困难,解答疑问,指点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分组学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和反思不足,对于自身小组及其他小组的优势、缺点等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弥补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对于小组的评价,需要先制定评价标准,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速度、质量、数量、色彩搭配、创新情况,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等等,均可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证、客观,教师不仅需要适当指出其不足之处,更应对于其特点及优势进行说明、鼓励,使其不骄傲、不气馁,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优化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五、结语

教育者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及模式,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将该方法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通过合理分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培养团结意识及协作精神。文章分析了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师全面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学校的条件,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彻底落实,提高教学水平及质量,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其长远发展。

作者:刘洁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小学

美术学毕业论文:美术类高校学籍数字化管理论文

一、高校学籍数字化管理背景介绍

1.国内研究现状

学籍数字化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的子概念,是指在学籍管理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对计算机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所在。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的学籍数字化管理建设起步较晚,大部分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1)传统手工操作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个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依靠手工录入和管理。由于统计数量和管理信息量较大,容易导致数据混乱。再者因为学籍工作时间跨度大,很多工作需要靠工作人员凭记忆或笔记去完成前后工作衔接,稍有疏漏便会导致错误发生。

(2)高校内部信息化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逐步引入到了学籍管理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代替大部分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由于高校各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信息查询、浏览和修改的功能需求上不够准确和及时,大部分工作还是需要依赖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

(3)初级网络化管理阶段。

进入21世纪,网络管理平台上的学历信息查询系统开通,开始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原有技术硬件的全面升级,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高校学籍数字化管理发展很早,始于六七十年代,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到2002年,美国已经有超过82%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目录、课程教学大纲服务,有70.9%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注册服务。我国高校数字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在校园数字化建设推进、应用过程中,各高校管理层对此概念逐步增强,投入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受整体数字化程度相对落后、理论体系不够健全、经费短缺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国内高校学籍数字化管理建设较国外相比还是存在不小差距。

二、有效管理,激发学籍管理团队的积极性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主体、学籍管理对象整合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用模块化设定调节管理过程中的布局,使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者按布局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之中,把传统的“作业”变为“管理”,教师由“被排课”变为“被选课”,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与学之间真正实现了双向选择,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系统化设计,突显学籍数字化管理模块优势

数字化管理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客观情况,反映学生入学的基本情况。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学生成绩单、在校生名册、学生学籍异动信息(转系(专业)、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生奖励材料(奖学金、优秀学生、参赛获奖等)、学生处分材料,笔者认为这些都应纳入学生学籍数字化管理工作范畴中。因此,数字化管理模块可分为系统维护、用户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管理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对各类信息的查询、浏览、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每一个表格之间都存在关联,一经修改,及时更新。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学生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查询课程相关信息、历年成绩信息以及个人信息等;教师用户可以查看到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各班考勤表、成绩单等信息。具体功能情况如下:

1.系统维护模块。

包括院系、班级、教师代码等创建、查询和修改等内容。

2.用户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员可以在用户权限管理中新建、查询或删除用户,并为其分配系统操作权限,用户只能根据权限进行相关操作。

3.学生管理模块。

该模块由学生信息维护、学生学籍异动、学生处分及奖励、统计查询报表等模块组成,实现学生档案的建立、修改、删除、查询功能。学生考勤管理实现系统内部录入,亦可由任课教师在有网络支持的情况下从网页录入,操作上更为灵活。

4.课程管理模块。

包括教学计划录入与执行、选课时间设定、选课门数限定、选课报表打印等功能。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必须以教学计划为前提,具备已开、未开课程的查询功能,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根据选课门数进行选定。课程设置管理实现课程基本信息的新增、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同时具备课表查询和打印功能。

5.成绩管理模块。

本模块由网上成绩录入控制、网上成绩查询控制、成绩录入、统计分析、成绩综合处理、等级考试维护等子模块组成,具备以学生个人、班级、专业、年级为单位进行查询和排名等功能。在本模块中,可以完成教师网上录入成绩的时间以及学生网上查询成绩的时间控制。

6.毕业管理模块。

包含了毕业成绩总表、毕业资格审查、学位预审查子模块,实现在校生、毕业生成绩单的查询、输出功能。可以查询每一位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资格情况,有助于提前预警;协助完成对每一位应届毕业生学位资格预审。

四、科学管理,事半功倍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美术类高校在学籍管理处理上有不同于一般高校的特点和规律,往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反复排查。数字化管理有利于数据的更新、统计和教学过程的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数字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工作者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将各项数据统计后可以提供给其他需要的管理部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信息支持,为各类统计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学籍数字化管理有助于学生信息的统计和汇总,除了校内应用价值之外,在学生毕业之后还有应用价值。根据学生电子数据库建立人才资源库,有助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和判断,使得供需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就业发展会有更好的推动作用。我校具有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便于学籍数字化管理理念的推广和应用,并存在很大的向其他美术类院校推广的潜在价值。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为出发点,完成对学籍数字化管理模块的设计。在实践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数字化管理架构,融合了教学、学工和后勤等多部门的需求,打破了传统高校各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的管理格局,拓宽了教学管理的空间和渠道,使学籍管理工作灵活、便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燕凤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美术学毕业论文:美术鉴赏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1.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满足教学需要

艺术鉴赏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发展等,会促进鉴赏教育的有效进行。而在现行美术鉴赏教材中,鉴赏模块既包含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包含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中外名家的美术作品及实用性美术作品。与作品相关,包括作品的深邃内涵、作品外部诸种关系以及美术相关知识与理论内容,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浩如烟海,单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讲解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及拓展需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链接功能,为学生拓展学习资源,满足学习需求。在美术鉴赏课堂中,引入与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中的相关美术作品及其相关图片、影像等,既能有效满足鉴赏者与美术作品之间审美关系的发生与建立,也便于教学重点的真正落地实施——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所在与魅力所在,领悟美术作品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

2.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营造美术鉴赏的课堂情境氛围与视觉环境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同样重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优势,能极为容易地引起学生对相关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共鸣,并兼具良好的德育效果。如学习《战争与和平》一课时,以多幅战争主题图片及相关视频或新闻截图呈现,在给学生带来战争残酷性认识的同时,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和平可贵”的反思。在这样的情感共鸣作铺垫与心理氛围下,再引领学生鉴赏相关作品,理解其深刻内涵就容易多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美术作品的全图展示或者局部放大等功能,可为美术鉴赏课堂营造理想的视觉环境,如囿于教材印刷质量等多因素影响,张萱《捣练图》中小女孩钻到绢下向上翻看的顽皮情态这一细节就很难看清楚并为学生感受到,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局部放大,就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利用多媒体技术以音乐辅助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辅助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是有帮助的。与认知相关,有些学生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一些美术作品颇不以为然,以故弄玄虚、不知所以然为其当然评价,自然也就不愿对其进行过多的学习与研究。事实上,仔细研究抽象派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的《图像与眼睛》一课时,我先以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彼埃•蒙德里安的代表性油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该类作品并由于作品视觉形象的含糊性与主题内容的隐晦性,学生自然会产生不知所云、无法理解与心理抗拒之情。在这种可预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预案,我随即插播、引导学生欣赏了两段爵士音乐,并简要介绍了爵士音乐的历史来源与节奏特点——切分节奏;进而再介绍画家创作该画时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以此音乐通感辅助学生理解画作中的水平与垂直线条交错、点面结合与色彩对比所表达的意象,就会相对容易。

4结语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辅助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会使鉴赏教学更加富有交流性、研究性、联想性,在优化教学效果、推动鉴赏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也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达成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万江荣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

美术学毕业论文:板书中美术元素小学语文论文

一、为激发兴趣而用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重点写了安徽广德太极洞的一个奇观,并引出作者的观点。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题的下面画了一幅简笔画:一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水滴下面是一块被滴穿的顽石。旁边则写上“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这样的板书实现了图文的有机糅合,简单的几个汉字在配上相应的“画”,它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课文自身的特点;它用简笔画这样质朴的美术元素替换了“静止”的文字,既直观又形象,让学生们觉得新颖、美观、想看、乐看,有益于他们感知、理解和领悟课文。实际上,这时的带有美术元素的板书已经悄然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求知欲的有效策略。

二、为创设情境而用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与文本匹配的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事实上,教师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都非常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为了增强情境创设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在创设时充分利用美术元素再现情境。《变色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三方面的内容。而第二部分:端详变色龙又重点讲了三方面的内容:外形特点、捕食特点、变色快而多。为了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品读外形特点时,我先出示文本,让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知变色龙的怪和凶。紧接着,我在黑板上贴上变色龙的图片。通过观察和描述,进一步感知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板书形象地再现了语言文字所指向的事物,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为突破重难点而用

课文重难点的有效突破是语文教学活动必须进行的教学环节,是一堂语文课必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更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教学的重难点,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的认知水平间存在着一定的“落差”。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务实地分析、研判这个落差,努力探寻并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这也是教学技能和艺术的体现。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文字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在进行教学板书时合理、准确地使用美术元素,便可化抽象为形象、变繁杂为简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领悟能力。这正是高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式之一。《金蝉脱壳》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重点讲了金蝉脱壳的过程。课文重点部分是第二部分,按照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这样的顺序来写。在板书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在脱壳时后面写上:背→头→脚→尾。这样,学生既了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又学习了课文的叙述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变色后,写上这样的板书:翅膀、颜色。学生通过板书就知道脱壳后重点讲的是这两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板书,结合自己的阅读和感悟,就会想象到金蝉脱壳那奇特动人的情景。这种内涵美术元素的板书,给学生以一目了然之感,对他们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能起到有效的辅助、推动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板书设计,使“冰冷”的变得“灵动”,化繁杂的情节为直观、简约、有序,再巧妙加上美术元素,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锦上添花。

作者:袁寿芳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美术学毕业论文:色彩教学下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一、色彩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美术主要是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进行再次加工的艺术表现,光有线条而没有色彩的美术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所以,色彩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逾越的。在美术教育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对学生的审美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正确地把握色彩,能够给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在美术教育中,色彩除了其本身所特有的物理性质之外,还能对人的感情产生触动,此外,邻近的色彩通过合理的调配,可以看起来更加完美,继而获得一致的色调效果;色彩也具有一定的对比性,不同色彩在不同的位置上可以使得某一色彩更加显著,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假若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将使得这一课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美术工具的认识上来促进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物体对色彩进行分辨和学习,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对美的情感,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此外,也可以通过“游戏”设置来引领学生感知色彩的变化,在美术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颜色进行搭配,充分激发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拓展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与愿望,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更希望从大自然中来感受色彩的变化,为此可借助于课外活动,引领学生感受蓝天、绿水、四季等的变化,帮助学生体验色彩的美感。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世界

色彩对人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大脑的发育并不完全,对色彩的辨识能力有限,而对于鲜艳的色彩却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色彩心理敏感时期,男生多喜欢冷色系的蓝色和绿色,而女生多喜欢暖色系的粉色或红色,由此便可判断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心理倾向。例如,对于偏爱红色的学生,其感情较为细腻,具有一定的好强心,对任何事物总是好奇的追问,性格开朗、热情奔放;对于偏爱黄色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偏向于热情,在外人面前会表现得很有自信,反应较为灵敏,做事比较积极、主动,具有团队精神等等,可以说,通过对喜欢不同色彩进行分析,能够判断出学生的性格、喜好等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利用这种色彩心理效应,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使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提高学生的色彩教学质量的具体途径

(一)掌握色彩的观察方法

对于色彩的观看是观察的一种,就拿红色来说,不论红色的物体受什么环境色影响,起什么变化,只是孤立、抽象地观察物体的固有色,这种观察色彩的方法一般用于装饰色彩绘画中。但是,对于不同的为物体,不同的角度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同一个物体,因作者观看的角度不同,便会得出不同的形象,比如,正方形的物体因作画者和物体的角度不同,可以看成梯形的透视形,换一个角度也可看成近于平行四边形或菱形的透视形。观察色彩也是如此,一定要将对象、光源和环境三者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观察、比较,要让学生学会从对色彩的诸要素的对比联系中来把握色彩的变化。这种观察方法是造型艺术的技术基础,但也包含了审美的基础,因为色彩美是色彩的整体效果,体现在色彩的关系之中。

(二)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

艺术离不开生活,美术也不例外,对于美术教育的学习可以借助许多生活中的细节元素,更好的认识到美术构图中的关键元素,也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活周遭的事物色彩。当然,美术学习过程漫长,量的积累是为质的转变做准备,美术的学习便是为今后美术的发展做准备,美术终将归于生活。在小学的美术学习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学会观察生活中与美术相关的细节,对生活当中的事物以及自然界的生物都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概念。

(三)结合实践,联系生活

小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最为常见的便是对名画进行鉴赏,针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在美术课程当中涉及名画赏析,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真正切身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愫,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些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美的认识,美感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需要通过欣赏、实践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提高。

作者:李云洁 单位:重庆市南岸区金山路小学

美术学毕业论文:信息技术手段美术教学论文

一、化难为易

在教初一第二册《探求文明古国的瑰宝——我国优秀的工艺美术传统》这一课时,学生普遍对各种工艺美术的形成理解比较模糊,而陶瓷工艺之类,而美术教师又不太可能取各种陶瓷作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于是,为了让学生能比书上更多地了解陶瓷这一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形式,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介绍各种陶瓷和瓷器,再比较各种陶器和瓷器之间造型和装饰风格的不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各种陶瓷的特点。又如,在《写生,变化与构成》这一课时,为了解决单独纹样的组织形式和设计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单独纹样的设计,如通过自然形、基本形等不同的方法,设计单独纹样,把不同骨式的纹样变化一一用不同的纹样进行填充,这样既降低了教学难度,让学生能够“跳起来摘桃子”,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消除畏惧心理,增加他们对美术学习的自觉性。可见,信息技术这一辅助手段,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在很短的课堂上给了学生大容量的教学内容,既形象生动,又喜闻乐见。

二、化繁为简

信息技术所展现出来的的画面清晰、简明,且声音、文字、图像等同时出现,便于学生反复观察,循环学习,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可能。如第四册中有《驾驭光和色的彩轮——装饰色彩的调配和运用》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三要素及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教学时,教师就可做些不同色彩的图片,从复习“原色、间色、复色”开始,利用几个色片的重叠,让学生回忆起间色与复色的概念。如把红色与黄色片靠近渐渐移动重叠产生的橙色即为间色。而在讲述色彩纯度对比时,教师可以制作几张中间圆形空白的不同色卡,分别重叠比较不同色对比下的纯度变化。必要时还可以请两位学生上台来,让他们拿水彩笔快速试画、调色,比较色彩调和的效果。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美术的教学步骤分解成简单的教学元素,分解成简单易懂的教学组成部分,化繁为简地帮助学生模仿学习,分层掌握,提高能力。另外,美术课不同于别的科目的原因就在于能够运用投影放大实物影像,便于学生观察,同时也可通过动手,在做做、画画、折折叠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但现在大多数的学校仍是大班教学,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根本无法对每个学生做到示范细节的深入,所以常常是一味地让学生临摹,放弃了写生创作等一些生动而直观的方法。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示范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如初中第二册有《形块的分割与构成》这一课,主要讲解七巧板的分割与构成,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往往不可能把一些剪好的或拼贴好的形状都放在手中让学生看,这样既费时而且视觉效果不佳。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把每一种示范过程都体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动手操作。这样做远比教师生硬的讲解好得多。

三、化闷为畅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些课需要平时积累素材,然后用生动的画面去激励、启迪学生。如上第四册《扎染工艺》这一课时,美术教师可把一些电视中介绍扎染工艺的内容录下来,在课堂放映出来,这样的做法远比平淡的描述生动、充实。又如,上欣赏课《线的艺术、光的韵律》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录像内容的介绍,详尽地了解作品的内容与内涵,更好地欣赏到一些精彩的细节,把沉闷的阐述转为视听结合的欣赏过程。

四、化苦为乐

信息技术媒体不但能展示物体的形状,还能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播放优美的音乐,在美术课上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在利用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课题、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乐曲。如学习素描时,可放些抒情的钢琴曲;画水彩画创作时,可放一些柔美的乡村情调的萨克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轻松地寻找答案。

五、结语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生的电子教师,合理巧妙地运用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声音、图像、文字同时展现的特点,将美术教学的内容化整为零,化繁为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作者:吴飞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德兴学区

美术学毕业论文:职业教育中动漫游戏美术教学论文

1美术基础训练

除一些专业理论课以外,绘画是动漫和游戏美术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素描、色彩、速写课程是美术基础训练的重点。在动漫设计和游戏美术制作中虽然要运用各类二维和三维的不同绘图软件,但千万不要认为用软件制作和美术基础无关。不论运用哪个软件,一个绘画基础好的人和一个没什么绘画基础的人做出来的作品是有本质区别的,尤其是在形体结构以及光影和色彩的把握上都是绘画功底在支撑最终的完成效果。同理如果运用绘图软件能够制作出优秀作品的学生,那么他的绘画功底一定很好。在高职的动漫和游戏专业美术教育体系中,笔者建议在学生大学一年级时进行大量的美术基础课程的训练,而且反复强调一定是大量的正规的训练。所谓正规的训练就是尽量在美术课程上借鉴中国八大美术学院的课程安排,例如:素描课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不能仅仅是启蒙素描,学生训练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一定要开设人体素描,色彩和速写也是一样。因为任何一部动漫作品或是游戏作品都是离不开人物角色的。那么学生应该深入的了解人体的结构、解剖与外形,而这种能力就必须从大量的人体绘画训练中获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想要从事动漫游戏制作的相关工作就必须先要画好画。

2学习绘图软件的使用

现在的动漫和游戏行业美术人才要有两支笔,如果你有了扎实的绘画基础,那么恭喜你已经拥有了你的第一支笔,那么另外一支笔就是你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各种计算机绘图软件。为此现在各个院校的动漫游戏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学习,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其实学那么多学生显然不能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几年的游戏美术制作经验告诉笔者,其中的几个软件还是应该作为学习的重点的。应该包括Photoshop、3dsmax、Maya、Flash、Zbrush。这几个软件想要灵活运用就足够学上一个学年的。继而笔者推荐将绘图软件学习放在大学二年级进行。在绘图软件操作的学习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不然软件命令错综复杂,忘的会比学的快。为了加强记忆和提高使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大量的课下作业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3项目教学与参加大赛

第一,按照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到了大学三年级应该同时具备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遵循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校企合作引进项目教学无疑充分实现了这一教育特点。让学生在真正的企业项目实践教学中使自己的的专业能力得到完善和升华。这不仅可以检验自己之前的学习成果,更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了解业界的要求,更好的适应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真正做到学院与企业的零距离接壤。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实实在在的引进先进相关企业的一部分制作项目进行项目教学,创建“教学工厂”的培养模式。专业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直接进到企业参与一段时间的生产实习,也可以在学校设立校企合作实训室,由企业的人员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和检验。另外,每年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也是高职院校的重头戏。为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技能大赛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动漫设计赛项是职业技能大赛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想要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对于专业水平的要求甚至要超出企业的技能考核标准,具有绝对的说服力。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紧张的备战,带队教师和参赛选手在激烈的比赛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兴起,行业对美术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大量的优秀美术人才来满足动漫和游戏美术设计与制作的要求。目前,我们力求通过上述的三个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如果条件允许我们更鼓励学生下企业实习,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实战经验,才能满足动漫和游戏企业的专业技能要求。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为院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为企业持续不断的输送高水平的人才。我们会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不断的探索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

作者:高杰 单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学毕业论文:中学欣赏教学及美术教学论文

一、欣赏教学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

中学美术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不同,既要秉承学术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要遵从艺术的发展形势,把握感性的情感表达与思想内涵。因此,中学美术教学要平衡好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欣赏教学是美术课程中的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心感悟艺术品,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思想。因此,欣赏教学的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可以在理性教学的环境下形成感性思维,积极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有效强化美术教学的艺术特性。首先,在没有开展欣赏教学之前,学生与艺术作品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学生难以用艺术欣赏的眼光品评艺术品,难以理解艺术品深层的含义。应用欣赏教学法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鉴赏艺术品,并在此过程中,教授学生如何欣赏艺术品及艺术品欣赏的意义。通过这种教学,学生会对艺术品产生全新的认识,建立起与艺术品沟通的“桥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悟,感受艺术品的艺术魅力。这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学生人格方面的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以往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与其他科目教学一样采取固有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美术学科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隔阂,导致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与固有的美术教学并不相同。美术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其本身就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次良性交流和互动。美术教师与学生在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自然拉近了彼此的关系,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氛围,提升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这为之后美术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学生思想上的不断成熟,欣赏教学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思想的表达,让学生在与美术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底蕴。最后,通过对欣赏教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欣赏教学并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对美进行探寻,同时还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从人文到思想,从艺术到哲学,都有所涵盖。因此,学生在接受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会在多个方面有所提高,对知识有了多维度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了有效的提升,并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崇敬之情。这对于改善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弥补中学美术教学的不足都有着正面的作用。

二、优化中学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在对欣赏教学意义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欣赏教学与美术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欣赏教学可以让学生转变对美术教学的看法,积极投入美术学习,并在与教师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得到自我提升。因此,中学美术教学必须在欣赏教学的支持下才能高效、顺利地开展,并在艺术性方面有所提高。欣赏教学对美术教学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得中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中学美术教师应积极解决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欣赏教学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使欣赏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进行完善:

1.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感知

以往的欣赏教学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对艺术品进行鉴赏,并使学生感知艺术品的魅力。因此,以往的欣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作用,这种陈述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向学生灌输审美思想和艺术构成方面的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对艺术作品的感悟,学生缺乏自己的想法,这与欣赏教学的教学宗旨相悖。因此,今后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中学美术教师应摆正自己在欣赏教学中的位置,对学生进行有益的引导,而不是直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美术教师要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发表对艺术作品的看法。要想做到这一点,美术教师需要改变平铺直叙的讲授方法,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在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该画的理解,并就该画的艺术成就做出自己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观念。

2.营造教学氛围,强化学生感悟

无论何种科目的教学,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使学生融入学习氛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欣赏教学也不例外,美术教师要想真正发挥欣赏教学的作用,就要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用心感受艺术作品,而不是肤浅地仅从外形、色彩等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评判。首先,美术教师在进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被艺术作品所吸引。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中国水墨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在班级内播放一些传统的古筝乐曲,让学生在古朴优雅的氛围中欣赏水墨作品,有效强化学生的感悟能力。其次,要对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挖掘,注重人文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可以得到充分调动,让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艺术作品,提升欣赏效果。

3.丰富教学手段,保障教学质量

欣赏教学以艺术作品欣赏为主,但现代中学的教育资源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艺术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带学生去艺术馆、画廊等地进行参观。因此,多数欣赏教学都是借助教材图片或者一些大型图片教具,这使得艺术作品的真正魅力很难被展现出来。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中学美术教师应借助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大屏幕向学生播放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全面、深入的了解。为了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纪录片或者教学微课,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被激发起来,真正实现欣赏课的教学意义。

三、结语

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在一些地方存在不足,其中欣赏教学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改革欣赏教学需要中学美术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弥补欣赏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王海明 来璐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毕业论文:美术学院课堂管理论文

一、美术学院课堂管理目标的明确

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的优化过程中,管理目标对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策略的制定发挥着指导作用。从美术学院课堂管理目标方面来看,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将推动学生发展作为课堂管理工作的重要出发点;二是实现课堂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利用秩序、制度、规则以及情感教育中确保课堂的和谐性与有序性。另外,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管理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配合课堂管理实践,并在课堂管理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

二、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的运行

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实践工作中,教师一是要重视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为课堂氛围的优化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建基础。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作出了解,并通过尊重学生、推动学生价值的实现来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满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开展观察并与学生开展充分沟通,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心、理解、信任以及尊重。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干预,从而确保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课堂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重视课堂规范的制定与落实,从而指导学生的课堂行为,以便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二是对教学策略作出优化,为教学成效的提升构建基础。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素质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要求教师能够对不同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作出了解,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能力与能力差异作出了解,同时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如教师可以出具包含多种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案供学生选择,或者让学生来开展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师则通过对学生设计的教学过程方案作出优选来实施课堂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参与性和配合度具有着重要意义;三是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实践工作中,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开展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重视课堂管理工作,并通过数字自我管理意识来配合课堂管理工作的实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自身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从而让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强化,而这种能力的强化无论是对于眼下美术学院课堂管理成效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美术学院课堂成效的评价

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中,课堂成效的评价主要是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者课堂管理效果作出评价。作为美术学院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构成内容,课堂成效评价对学生发挥着激励与监督作用,并且能够让教师得到十分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并可以将这些反馈信息作为优化课堂管理的依据。在美术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中,每个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精力方面都具有着明显差异,而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来有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的产生进行激励;二是重视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评价中的对象,但是同时也应当作为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因此美术学院在开展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的参与,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来发挥学生在课堂评价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课堂评价要重视全面性。课堂评价中的全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评价对象的全面性与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对象的全面性要求教师在课堂评价开展中不仅要对优秀学生开展认真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要求教师围绕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而不能仅仅关注一方面的内容;四是发展性原则。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美术学校课堂评价工作也应当作出作出改革,即重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用过程评价代替传统的结果性评价。

作者:刘可人 刁文玉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

美术学毕业论文:民族传统文化美术教学论文

1.随着时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应贯穿于课堂内外

近年来,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愿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名牌大学,穿名牌衣着,开豪车,住豪华别墅,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有奢望之心,而民族文化中的优良美德不见了。公交车上的让座反而成了一种奢望,这是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所致。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美术教师要时刻有这种意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在漫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创作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漫画。如:在公交车上,站着一个弯背弓腰、摇摇晃晃的老年人,旁边坐着几个青年学生,他们谈笑风生。这样一老一少,一站一坐,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此画的讲评,引导学生尊老爱幼,弘扬传统美德。在《装饰设计》教学中,鼓励学生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的光盘、报纸、草帽以及破旧的毛衣,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制作成各样的小装饰品,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和勤俭节约的意识。在课下,组织课外活动,成立书法和中国画活动小组,定期举办书画讲座、书画大赛。把这些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不应付,不走过场。

2.践行传统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民族传统文化中,书法、中国画、中国结和陶瓷艺术是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制作能力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非常直观的融入其中,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就拿中国画来讲,首先要懂得欣赏中国画。在教学中,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容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风雨鸡鸣图》,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赶快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对正义的伸张、对光明的向往。其次,要有条理地进行笔墨练习。中国画墨色的干、湿、浓、淡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学生开始练习时,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践行传统文化,还要潜移默化去引导学生。如:假期组织学生去游览遍布中华大地的人文古迹;去陶瓷之都体验陶瓷制作的神奇和各式艺术品的精妙等。

3.寻找生活中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树立坚定的民族审美信心

随着伟大祖国日益强盛,我们以更包容的姿态去容纳各国的文化,以更大的胸怀去迎接世界宾客的到来,而中国的形象和中国的元素更是现在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体现在诸多方面,如:长城、故宫、唐装等。如何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传播世界,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走在教育第一线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教材,拉进课堂,通过生动立体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审美信心。如在《民族风服装设计》的教学中,如何将中国元素巧妙运用到服装设计上,如面料选取丝绸、锦缎、麻、蓝印花棉布等;款式选取中山装、旗袍、立领、斜襟、对襟等;图案选取牡丹花、团花、缠枝花、龙凤和汉字等装饰纹样;颜色选取大红、大绿、明黄、蓝等色彩艳丽的民族色彩;工艺选取镶、嵌、滚、盘、绣等中式工艺。将这些中国元素,哪怕一点点元素巧妙地结合在现代的服饰中,形成最炫民族风。

4.结语

综上,通过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引入美术教学之中,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提高艺术素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民族精神,就会虚无、就会被淘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人类美的规律和厚重文化价值,因此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去传承这种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微薄之力。

作者:吕亚丽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第四中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