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医理论论文

时间:2022-05-09 03:26:21

导语:在中医理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理论论文

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理论美学论文

一、中医起源——药物与身体的“和”的初探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依靠采摘植物和渔猎生活,神农氏便生活在这一时期。通过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在人们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常出现有误食有害的“食物”产生呕吐、腹泻等反应甚至中毒,人们也偶然间因为吃了某些“食物”而使本有的腹痛、便秘等病痛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经验与实践的积累,人们逐渐对一些植物的治疗功效有了一定的了解,便能在觅食时有意识地进行辨别、选择,便开始在出现一些病症时尝试着用某些植物来帮助解除这些病证,这便是药物的萌芽。古人通过积累,从最初的无意识的体验,到有意识的尝试及观察,逐步形成了后来治病的药物的认识和理解。中药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自然之物,中医的理论便是来自于对自然的认识;中医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之物来纠正人体与自然不和谐之病的,人们在通过对自然之物的了解,探索沟通身体与自然药物之“和”的过程。

二、中医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和”的状态

古人发现了“天人相应”的时空观,表现在《灵枢•岁露论》中:“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一理论地揭示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生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的相互影响。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各部分是共同合作的,构成一个整体。中医学理论充分体现对人与人的生命尊重,同时,“天人合一”的理念显示敬重人就是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出发点。博大的中国古代文化为中医药文化的蕴育提供了温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中医的基本思想整体论。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四季与昼夜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物钟是相对应的。中医认为人的作息及行为必须与自然节律相协调一致。中华民族自古推崇生活规律,勤劳又有节制。平民百姓对中医养生之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崇尚饮食劳作皆有度。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手段也是中医在诊断疾病的时候也非常重视的,它能通过最大限度地从病人身上收集“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特殊状况及机体与环境的相关信息。比如,生活在较潮湿、寒冷的南方,易得痹证、湿证容易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病症如腰腿疼、腹泻、恶心等;生活环境干燥的北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痤疮、便秘等病症,这是从人与环境着眼看中医的“和谐观”。总之,中医以其独特的人与自然的“和”美学观,在疾病治疗、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大众健康做出了贡献。

三、治疗原则——阴平阳秘之阴阳调“和”美

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治疗原则是以“阴阳”的相互关系为指南,同时讲究寒热、虚实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它将疾病看作是身体各个部位机能失衡的结果。阴阳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辩证关系。“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这一句话则概况了中医理论的根本原则是以阴阳的关系为基础的调和之法。从阴阳的关系入手,使阴阳调和,机体恢复常态。同时强调人与外界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阴阳调和的整体,因此中医治疗需考虑除人体自身之外的地域、时间、季节等等关系的阴阳关系,最终使阴阳达到“和谐”。《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个“平”就是阴平阳秘,就是“和谐”,就是机体内部的和谐。机体出现病态就是人体内部“不和谐”造成的结果。阴阳之和还体现在中药的升降、散收、寒热、攻补关系中。在方剂配伍中,常常注重药物的升降配伍,如四逆散,方中用柴胡疏肝透热,只是泄热行气,以此一升一降调畅气机,透解郁热。又如升中有降的补中益气汤、升降通用的清胃散、降中有升的参苓白术散等。寒热通用一般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症,如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定喘汤、九味羌活汤等都是寒热并用的方。攻补兼施也是中医治疗法则中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药物的布艺与祛邪配伍,从而达到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的目的。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乌梅丸等都是攻补兼施的代表方。

四、组方法则——“君、臣、佐、使”之“和”谐美

中药组方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通过君臣佐使的关系来控制各药在整个方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特定的整体关系与效用。以中医理论之“整体观念”为指导。中药组方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各种功效的药物的对其,而是充分的发挥药物在整个方中的协同、制约作用,以期达到使药物通过个体的身体吸收达到最终的身体阴阳“和谐”的目的。以麻黄汤为例,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及甘草组成。方中,麻黄发汗解表散风寒,且还可以宣理肺气以平喘,此为君药;桂枝重在助麻黄发汗解表之用,亦可解除四肢的疼痛,为臣药;杏仁降利肺气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则祈祷调和药性,同时缓桂枝之辛这种燥之气,为使药。由此可见,中药方剂中的组方无不体现“和”的美学观。中医组方法则其实就是“调和”,即把身体中“不和谐”状态通过解表祛寒、泻热渗湿、活血化瘀、化痰祛邪、理气散结、养血益气、滋阴温阳、扶助正气等方法调整为“和谐”状态。

作者:傅斌范姝单位: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理论论文:用中医理论谈心理养生

心理养生的内容

(一)调摄情志、心理平衡

调节情志、避免、消除剧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是养生长寿的重要手段。正如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提出的:“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养生之道,莫大忧悲,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者必长寿。”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就在于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人们怎样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呢?七情应该怎样分配才有益健康呢?大概可以用如下数字概括:

一惊二恐三怒气,四悲五忧是常事,六七人在常思中,笑口常开八九个,惊恐悲忧怒全有,七情平衡春常驻。

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会突然降临,有时惊恐怒气等各种情绪会一起袭来.因此各种情志活动都可能出现太过、太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五行生克的办法使之恢复平衡,回到健康状态。

方法有二

1.移情克盛法

移情克盛法是根据五志相克的理论,通过他人想办法让七情中和来调理情志。例如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金榜提名后大喜若狂,疯跑着喊:”我中举了,我中举了……”巧碰其岳父,劈头打了他一巴掌,他大吃一惊,居然不喜了,病好了。这是由于心属火,主喜,肾属水,主惊恐,水克火,惊恐可以克喜的缘故。再如,从前有个公子,看红楼梦着了迷,一心要娶黛玉,昼思夜想,不思饮食,大夫说:”这好办,我跟黛玉是亲戚,你快吃点饭,养一养,三天后我把她带来。”这下公子又吃又喝,又梳洗又打扮,专等黛玉到来。三天后,黛玉真来了,公子喜出望外,可打开门帘一看,公子勃然大怒,“你怎么给我带一个老太婆来:”大夫说”黛玉要是活着比她还大20岁呢”公子这一发怒,病顿然若失,大脑清醒了。这是因为脾属土主思,肝属木主怒,木克土,思虑太过,盛怒能抑制之。

2.自我克盛法

自我克盛法是病人自己加强修养,用五志(七情)中和来调理情志。这首先是要掌握五志相克的规律,然后根据自己某志偏盛的情况,针对性地想办法,使另一志旺盛起来,来克己盛之志。如某人母亲病故,悲痛不已,病倒在床,她若仔细考虑老母亲半身不遂,拉尿在床,生不如死,她的病就会慢慢地好转起来,这是因为思胜悲,火克金的缘故。

发怒对健康影响较大,避免生气的办法:一是躲避,即尽量避开矛盾冲突,遇到无谓纠纷时,不自寻烦恼。二是转移,即生气时把情绪转移到另一方面 去,使情绪稳定,如散步、逛市场、游公园:听音乐等。三是释放,即将心中不快向自己的伴侣或知心朋友倾诉,使自己获得轻松,心情舒畅。四是升华,即忘却不快的事情,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热爱的工作中去,从而减轻负担,达到忘我的境界。五是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六是想象,即有不快之事,从宽处想,自我安慰。

(二)修养德行,笑口常开

笑是人类特有的本能,其他动物都没有笑的功能。《儒门事寻》云:“喜者少病,百脉舒和故也。”说明笑是有利于养生的。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笑能使大脑释放出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学成分“安多芬”,是一种自然的止痛剂,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笑能增强呼吸运动,清洁呼吸道;大笑可以促进肠蠕动,使腹部器官和组织得到适当的按摩;大笑能降低体内肾上腺和考的松水平,使血压下降;笑尤其对多愁善感的人有益,因为火克金,喜胜悲,喜笑可以消除或减轻悲忧情绪。笑是保持乐观情绪的好方法,怎样才能有发自内心的笑口常开呢?

1、奉献社会:无论你能力大小,只要你奉献了,你的行为就有意义,你就会从中得到快乐。正如苟子所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孔子亦云:“有大德必得其寿”。不讲奉献,斤斤计较,内心怎么也不会快乐,必然短命。

2、充满爱心:即要做到敬老爱幼,孝敬父母,你尊敬别人,别人才能尊敬你,你才会快乐。正如孔子所说:“仁者寿”。

3、待人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事要胸怀坦荡,包容别人,不要小肚鸡肠,要像弥勒佛那样“肚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4、乐观处世:当今社会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们应抱着感激之情来对待社会、对待人民。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我们要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泰然处之。一位哲学家说的好:“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笑自然经常会出现在你的脸上,你的身体必然健康,你的寿命必尽天年。

总之,心理养生(养神)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有密切关系,突然、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可导致脏腑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重视精神调养,用移情克盛法和自我克盛法以及调动笑的力量来克服七情过激,使之达到平衡协调,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理论论文:用中医理论谈心理养生

摘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其中心理养生(养神)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七情)活动是反映脏腑生理功能正常,精气血充盈的外在表现,七情太过会使脏腑损伤,阴阳失调,气机紊乱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重视养神,调摄情志,达到心理平衡是人类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关键。

健康是人类普遍关注和追求的永恒主题。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体系为底蕴的中医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数千年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总结、充实、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各种养生方法,并逐渐发展成养生学,它的独特理论和方法正日益为众多追求健康的人们所瞩目。

心理养生(养神)是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

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包括饮食、生活、气功、导引、方药、功法等,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方面,即养神、养形、养精。其中养神在养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已经认识到精神调摄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摄养方法,如老子提出的“见李抱朴”,“少思寡欲”、“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进一步指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孔子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强调道德修养在养生祛病中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在继承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确立了精神调养的理论和方法。如其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强调了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所谓的心理养生主要是养“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狭义是指中医学心所主的神志,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性格、情感等活动。神主形,无神则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它既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主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又能调节脏腑组织器官等,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同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形体与外界的平衡。古人非常注重养神,正如《素问上古天其论》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所以说,心理养生是中医养生最重要的方法。

情志与情志致病

情志即七情五志。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是指喜、怒、忧、思、恐五种情感与五脏相对关系,《素问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思恐(惊)。”《内经》中提到:“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说明每个脏腑都有其情志活动,这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感反应,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只要不过分过激,不会影响健康。若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脏气受到冲击,气机逆乱,就可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过喜伤心

心主喜,主神明。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说明喜可以缓解精神紧张,消除过重心理、生理负担,是一种良性刺激。适宜的喜笑,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养生。但暴喜过度,会使精气耗散太多,心气弛缓,血气涣散,神不守舍,甚至昏厥或死亡。《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即是突闻中举高兴过度而病狂的。《寓意草》中载:“昔有新贵人,马上扬扬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足见,喜之为患屡见不鲜。

过怒伤肝

肝主升发,主条达气机。怒则气上,《素问生气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勃然大怒会导致两个极端:一是升发太过,所谓“怒发冲冠”,轻者导致损物毁器,重者面色苍白,四肢颤抖,吐血,昏厥而亡;二是肝气郁结过久,易患血瘀诸证,如心肌梗塞、脑血栓、肝癌等。《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位文武韬略,雄姿英发的将才,但怒发愈重,终致不救。生气对身体健康的摧残是很严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作了个很有名的实验,拿鼻导管放在鼻孔里让你喘气,然后再拿鼻管放在雪地里十分钟,如果冰雪不改变颜色,说明你心平气和,如果冰雪变白了,说明你很内疚,如果冰雪变紫了,说明你很生气,把紫色的冰雪抽出二毫升,给小白鼠打上,1-2分钟小白鼠就死了。而且研究出了紫色冰雪的成分。所以,生气能产生损害健康的毒素,致病性很强。

过思伤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思,是气机升降之枢纽。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劳神伤脾,脾失健运,会导致不思饮食,疲乏无力,形容憔悴,体质虚弱。《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损伤脾胃,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后以激怒之法方吐出胃中积食而愈。

过忧伤肺

肺主气,悲、忧皆为肺志。悲则气消,悲忧过度,耗伤肺气,上焦不通,肺气郁滞,可见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证。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忧愁过度太久得肺病而死的。

过恐伤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恐则气下,悲则气乱。说明过度恐惧则伤肾,致使气降于下而不升,肾气不固,可见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突然受惊,心气紊乱,气机失调,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三国演义》里讲到刘备兵败,赵子龙怀抱幼主冲出重围,到长坂坡由张飞接应,张飞对追赶而来的曹军一声大吼,曹将夏侯杰死于非命。

中医理论论文:论应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摘要:中医思维是中医学者在中国古代的生产、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多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是相对稳定的特定思维模式。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整套与西医学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应象思维即为其中之一。从应象思维的由来入手,从生理、病理、诊断、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应象思堆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思维方法;象思维;应象思维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客观现象,它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结构及知识积累、民族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条件的不同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层次或不同民族心理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思维是中医学者在中国古代生产、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多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是相对稳定的特定思维模式。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整套与西医学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象思维,包括意象思维、应象思维、法象思维和表象思维。本文仅就应象思维做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 应象思维的由来

“应象”一词,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应”即对应、适应之谓;“象”即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象。主要指事物的功能和行为之象。应象是关于阴阳在自然和人体有象相对应的理论。中医学认为生命来源于自然界,“人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也必将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受着古代中国哲学天人关系论的影响。其思想的阐发、理论的建构则在于阴阳五行,观察法和取象比类法作为最基本的认知方法,使古人发现并总结出人与天地之间最明显的相应联系,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应象思维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医整体思维模式。

2 应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2.1 建立了中医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联系体系 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学在研究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时,总是着眼于彼此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通过相互之问的联系来阐明各自脏腑组织的内涵。例如依据五行理论在五脏之间建立起相互生克的五行结构关系,同时又将其它组织结构分别与五脏建立起五行的同行联系,于是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五行系统。而这个系统又从属于以五时五方为中心的天地五行大系统。五脏五腑五官五志等体组织功能分别与五时五方五气五味等自然物象相通应,彼此问发生横向和纵向的五行大结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奠定了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理论基础。不育而喻,这是天人相应的应象思维方式。

2.2 确立了中医天人相应的阴阳时间医学 阴阳时间医学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具体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断、养生治疗等各个方面。仅举生理为例,众所周知,一年有四季的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着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人体也不例外。体内的津液代谢呈现出时间节律的变化。《灵枢・五隆津液别》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利,水流于膀胱,则溺与气。”自然界的月亮有盈亏的变化,人体的气血也呈现出盛衰的变化,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说明了人体的气血运行与月相盈亏有着对应的关系。在病因、病机、诊断与防治方面的应用举例详见下述。

2.3 丰富了中医的病机理助文件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与正气和邪气有关,《内经》根据阴阳四时消长变化推论疾病传变,认为不同性质、不同季节的病因往往侵袭与之同类的部位,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人体正气盛衰决定疾病的进退,而人体正气的盛衰与昼夜四时阴阳消长同步,因此疾病的进退也随昼夜四时阴阳消长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认识正是基于应象思维。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充分体现了天人相应的应象思维。伴随一日中太阳的变化来推论人的抗病能力在一日内也有周期性变化,所以病情在一日内表现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根据自然界的气候存在太过或不及,非其时有其气的情况,万物出现反常变化,提出了“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学说。此外,尚有运气学说的以60年为1个周期来探讨气候的节律变化及其对人体影响的超年节律。

中医学强调社会因素也构成病因,如《素问・疏五过》曰:“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充分说明人与社会的“应象”关系。

2.4 完善了中医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是望闻问切四诊,所强调的是整体诊察。《内经》以天地四时相应的应象思维观念指导着诊断。

按照应象思维的观点,不仅脏腑气血与四时相应。脉象亦随四时的更替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又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四时脉象的节律变化、五脏机能的递相旺衰与四时的生长收藏一一相应。根据异常脉象与四时的关系,可以判断疾病所在和死亡时间。另外根据四季脏气主令,通过细致地观察,就会发现人的面色春天稍青,夏天稍红,秋天稍白,长夏稍黄,冬天稍黑的客色变化。在病理情况下,青色多属肝风,赤色多属心火,黄色多属脾湿,白色多属肺虚,黑色多属肾疾。

2.5 确立了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防治理论 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中,只有顺从自然规律才能健康长寿,因此效法自然、顺应天时是中医养生学说的基本原则。中医非常重视日常起居的养生,强调规矩方圆,只有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房室有度、寤寐适时、情志调畅,才能延年益寿。这种在应象思维基础上形成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一直指导着中医的养生实践。

基于应象思维,中医的用药论治,必符合四时之节令,不能违时妄治。或顺天地寒温而治,或依四时之气所在而论治,或据天时宜忌而论治。故曰“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中医强调的因时论治,施法用药本于。四时升降”的原则,即是应象思维的应用与体现。治疗时重视时间因素,提出了“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择时用药原则,具体又有某些药物的择时用药和某些疾病的择时用药。《伤寒论》中的汤剂在服用方法上都有具体的要求。在针灸治疗方面,根据气血运行具有一定时间节律的理论,古代医家发现针灸的不同穴位都有各自的最佳选择时辰,形成了一整套时间针灸医学系统,包括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都是应象思维的产物。

此外,金元四大家补土派代表人物李杲的顺应四时升降之理,行汗吐下利之法的理论,也是巧妙地运用了应象思维。他认为春宜吐法,如万物之初生,使阳气之郁易达之;夏宜汗法,如万物之浮而使汗易发之;秋宜下,像万物之收成,推陈出新,而使阳气易收。还提出了顺时用药的理论,如《脾胃论・用药宜忌论》曰:“治病服药,必知时禁……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认为时令变化与五脏相应,肝旺于春,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五脏中的某脏不足,若在该脏当旺之时补之,或补其相关的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明代李时珍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的顺时加减用药,提出了“升降浮沉则顾之;寒热温凉则逆之”的理论。

中医的因地制宜治则,如西北高寒,人多食热丽内火盛,帮宜散而寒之;东南低热,人多食凉而内寒生,故宜温而热之。亦是应象思维的应用与体现。

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病证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1.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75;2.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213.福建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明显的时代烙印,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烙印之一,其对完善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中意义更为重大。中医临床施治病人时往往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以辨证施治用的相对较多,因此,为中医所用的动物模型也当是病证结合,尤其要能体现中医的证型。然而要建立理想的中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使之成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目前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中医理论;中医病证动物模型;思考

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中,采用动物模型观察有关指标,是常用的方法,然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有效组分或有效成分的属性、对疾病或证候发生的关键环节的认识以及方剂整体效应的评价等四大问题,却是困扰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病证动物模型和中医理论的关系,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1中医理论与中医理论模型

1.1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是一个覆盖广泛的内容,是把古代的哲学观、道德观、自然常识观应用于人体,并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而形成的系统化、条理化,可重复化的理论,是从宏观、整体上,认识人的生长壮老已,是对外部环境,七情六淫,饮食劳倦等诸多因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病理变化的观察总结,是有其成熟的诊断、治疗、康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等复杂内容的理论体系,其内容的核心是为诊治疾病服务的。

1.2中医理论模型 由于中医的长期发展是以小生产方式的形式向前缓慢递进的,使得中医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分支,如“六经辨证”、金元四大家、“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但这些不同的分支理论体系,都是源于《黄帝内经》这一中医理论模型,所以说,历代中医名家所创立的各种中医学派,都可以称之为是《内经》的理论模型下的子模型。这些理论模型早已得到了人体实际模型的数以亿计人次的检验和后世医家的不断完善,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

2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和中医瘸证动物模型

2.1中医实验动物模型 中医方法论特点,决定了它所揭示的是宏观层次规律,抽象程度较高,使中医药理论难以量化和精确表达。从现代医学的发展得到启示: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往往会使这门学科进入新的领域。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应运而生,正是产生于上个世纪的中西结合时期,经过40年的努力,已能用数百种方法建立数十类中医实验动物模型。

在中医的发展史当中,也不乏应用动物做实验的记载,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冲记载用“黍米及糯饲小猫、犬,令脚屈伸不能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用马观察糯米致脚气的实验,用曼陀罗花作麻醉药的人体实验。古人的动物或人体实验,是对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的一种粗浅的实证化认识,说明古代医家们也认识到了动物实验的重要性。而现代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则较前人进步得多,如脾气虚证候的动物模型是以中医饮食不节,过食五味,损伤脾胃理论为指导,以9种方法,8批实验,筛选出偏食酒、醋为造模诱发因素,用Wistar大鼠、英国三色短毛豚鼠和SD大鼠,使之出现脾气虚证。实验结果表明,偏食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出现摄食量减少,大便异常、腹胀、自发活动次数减少、体重减轻,体温下降等类同人类脾气虚的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继而用反证治疗的方法,来判断模型是否成立:偏食脾虚动物模型,用四君子汤反证治疗,病变得以纠正,与自然恢复组动物(动物造模后让其自然恢复,不用药物治疗)比较有明显差异,提示模型复健治疗成功。可见中医实验动物模型来源于中医理论的指导,而反过来,其对中医理论也进行了印证。

2.2中医病证动物模型 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即中医疾病和证型相结合的动物模型,它要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从病因病机病证等诸多方面模拟人体所生疾病和证型,能为中医科研所通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如胸痹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作:将心电图检查为正常的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组(A1)、及药物组B、C、D、E、F、G,共8组,每组10只。试验前1周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用相应药物按人体等效剂量的10倍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每日1次,每次3mL,末次灌胃60min内试验。用20%乌拉坦按1.2/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动物,仰卧固定。分离左颈外静脉备用,分离右颈总动脉,逆行插管人左心室,记录心功能指标Lvsp和±dp/dtmax,同时记录Ⅱ导联心电图。通过颈外静脉正常组注入生理盐水,其余注入高分子右旋糖酐和垂体后叶素以造成胸痹血瘀证模型。记录药后15s、30s、lmin、2min、5min的Ⅱ导联心电图和5min心功能。然而仔细分析此“病证动物模型”似更趋向于心肌缺血的病理模型。是否能真正反映中医的胸痹心血瘀阻呢?建立病证动物模型最根本的是要满足或最大努力地贴近中医的发病机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而要涉及到证侯的疾病模型就更是有困难,这也深深影响了方剂配伍的实验基础研究。

3中医辨病辨证施治体系

早在《伤寒杂病论》中,其理论体系就始终体现了病和证相结合,《伤寒论》阐述外感病提及约40个病名,《金匮要略》研究杂病提及16个病种,无论是在《伤寒论》还是在《金匮要略》中,大部分条文都是病、证并提,方药合出的,如“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等,每个篇章的名称也都以“病证”并提,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千金方》与《外台秘要》在专病专证专方方面较之仲景更有所发展,如治瘿用羊靥(羊甲状腺)、海藻、昆布方,治消渴用地黄、黄连,治痢用苦参,治肝热抽风用龙胆草,治夜盲用羊肝等。宋金元时期医家由对疾病具体特性的研究转为领悟思辨,以不变应万变的辨证施治思维方式占了上风。明清时期由博返约,是辨证施治的鼎盛时期。岳美中曾说:“病者本也,体也;证者标也,象也;有病始有证,辨证方能识病,识病后可以施治”。金寿山也指出:“能辨证而不识病,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诊断上缺乏全面观点,在治疗上会毫无原则地随证变法;当然只识病而不辨证,也就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金匮诠释》)。说明病证结合,辨病与辨证施治互参自来就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核心。

4建立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的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医,她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对用药的称谓是由“毒药”上升为“本草”,又单方上升为复方,再到方剂,是在无数医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而形成了中医药理论。如今若再象“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的以身试药,

那是不相时宜的,所以中医学的发展只有与时俱进,引入现代科学,才能有所发展,建立中医的疾病和证型相结合的动物模型就是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试验过程中,很难用现代生物医学的试验指标对方剂单纯干预证侯进行疗效评价,因此,采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方式是可行的方法”。

建立中医疾病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医学研究中进行动物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防病治病的问题,模拟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的目的也是一样的。一种新的诊疗方案的创立,一个新药品种的问世,在应用于人体之前,必须要进行前期的动物实验,一个新的中医学说的猜想或假说,一个针对某一疾病,某一证型研制的新复方,都应该得到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的验证,这是检查新方法、新手段,新疗法的客观标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也是能使中医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一种途径。现代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对古代粗浅动物实验的发展,是对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完善,是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物质基础研究的推进,可减少中医临床的随意性,使得中医临床辨病施治和辨证施治有证可循,这将成为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一个突破口,为中医方药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5对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的思考

要造出理想的中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得到学界的公认,目前还有很大的困难。虽然现在造模手段越来越多,方法也越来越科学,所造的模型都有一定的道理,有很多方法用得也很普遍,但仍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认为仔细推敲很难符合中医的临床实际,是用未知研究未知,即使研究出看上去很漂亮的结果,最终也是脱离实际的。笔者认为:①建立中医病证动物模型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任何一个成功的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本身就是一项发明创造。②创建中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首先要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中医的病证概念不完全等同于西医的疾病范畴,中医的病证观是动态的,在一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类型,证候就是一个个“片断”,每一个证候片断可牵涉到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改变,某一证候的出现往往并不只是某一脏或是某一腑的病变,而是与某几个脏或某几个腑有一定的相关性。③中医“证候”的概念除病理生理因素外,还包括了气候环境、地域水土、精神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要建立贴近临床实际的证候动物模型,必须把诸多内外因素考虑进去。④动物的体质因素也要考虑到,相同处理条件,由于动物体质的不同,证型也会有别。“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灵枢・五变》)。⑤必须从中医整体观出发,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广泛联系,来建立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也应与中医的天时地域病因病机相近,这样的模型才能符合或接近中医药理论。⑥由于动物毕竟与人不同,所建模型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人体病证,因此现阶段的中药复方新药开发研究能否采取一些折中方法来研究,或谓之两条腿走路,能否可以先在动物病理模型证明了中药复方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题下,对其证型的研究,以临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中医理论论文:慢性疲劳综合征从肝论治的中医理论依据

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现代医学新近认识的一种疾病,它的诊断的必要症状是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充分休息后疲劳仍不能缓解,活动水平比健康状况下降低50%以上。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缠绵,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因而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CFS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标准,重点讨论了中医理论关于CFS的认识,从肝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等方面分析肝与CFS的密切关系,提出其病位涉及五脏,尤以肝为要;其发病与肝功能失调有显著联系。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从肝论治;理论研究;中医药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现代医学新近认识的一种人体非健康状态。主要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段,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易患。由于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缠绵,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因而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医文献中没有CFS病名,依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其发病与肝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1定义及诊断标准

1.1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定义[1]具有明显发作期限的慢性疲劳表现,不是持续用力的结果,也不因休息后明显缓解,表现为在工作、教育、社交或个人活动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下降,同时伴有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的明显下降、咽痛、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痛、肌痛、无红肿的多关节疼痛、类型新或程度加重的头痛、不能解乏的睡眠与运动后疲劳持续超过24小时等,经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除外其他可以解释慢性疲劳的临床情况,则可考虑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1.2诊断标准CFS的临床诊断目前多采用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诊断标准[2],该标准在Holmes等人的“1987CDC诊断标准”基础上实际作了修订,“1994CDC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3个方面:

(1)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充分休息后疲劳仍不能缓解,活动水平比健康状况下降低50%以上。

(2)具备下述4条(或4条以上)症状:①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难以集中;②咽喉炎;③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触痛;④肌痛;⑤多发性非关节炎疼痛;⑥新出现的头痛;⑦睡眠障碍;⑧劳累后持续不适。

(3)下述症状的慢性疲劳除外:①原发病可以解释的慢性疲劳;②临床诊断明确,但在现有医学条件下治疗困难的一些疾病持续存在而引起的慢性疲劳;③过去或现在主要诊断为精神抑郁性情绪失调或具有忧郁证的双极情绪失调;④病前两年至今有嗜咽、嗜酒等不良嗜好;⑤严重肥胖。

CFS的诊断应在确信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以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作为特异性诊断依据。

2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

根据《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脾胃论》等文献的描述,CFS基本归属于中医“懈怠”、“脏躁”、“百合病”[3]、“虚劳”等范畴。如脏躁可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百合病可见“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如有神灵者,身开如和”,虚劳可见“虚烦不得眠”、“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虚劳里急,诸不足”等。虽然CFS临床表现繁杂不一,但均以慢性疲劳超过6个月以上为其主证。对“疲劳”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论述。中医学认为,疲劳的病因可归结为情志不畅、劳役过度、外感时邪等。如《素问•宣明五气》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景岳全书•论虚损病源》载:“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或劳于名利……或劳于色欲……或劳于疾病。”《不居集》载:“虚损一症,不独内伤,而外感亦有之矣。”关于情志致病,《续名医类案》中一半以上病种涉及心理问题。

随着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社会行为等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性[4]。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压力都非常大,造成精神抑郁、压抑、焦虑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属于中医的郁、思、悲、恐、怒等情志范畴。不良的情志刺激,可致机体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免疫功能异常等而产生疲劳。肝对情志的疏泄至为重要,情志及心理活动离不开肝气的条达,故可认为疲劳的产生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有关。

另外,CFS的发病特点也与肝病发病特点较符合。青春期之后,人体七情变动逐渐成为产生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故CFS好发于20~50岁年龄段;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故女性比男性更易发CFS;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往往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多重因素影响肝的疏泄、主筋、藏血等生理功能,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利,从而出现显著的疲劳表现。

2.1肝主疏泄与CFS肝的生理特性是主生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主要是通过调畅周身气机,使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正常。另外,肝主疏泄功能能协助及调节脾主运化的功能,如《素问•保命全形论》中说“土得木而达”;若肝的疏泄失常影响到脾的运化,则会出现神疲乏力,四肢倦怠[5],因此《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肝主疏泄还表现为其对情志的疏泄和对气血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七情内伤,肝气郁结,经络、脏腑之气不得调达,气血津液阻滞于肝,气血津液日益消耗,可见肝气虚挟郁之象,症见长期疲乏倦怠,虽休息不能缓解,气短懒言等。

2.2肝主筋与CFS《素问•五藏生成论》中载“诸筋者皆属于节”,而《说文解字》中对“筋”的解释为“筋,肉之力也”[6]。筋和肌肉的收缩和弛张,即是肢体、关节运动的屈伸或转侧。《灵枢•九针论》说的“肝主筋”和《素问•痿论》说的“肝主身之筋膜”,主要是由于筋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的血液充盈,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才能运动有力而灵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说的是肝的气血衰少,筋膜失养,表现为筋力不健,运动不利。故肝主筋的功能障碍,则会出现CFS中所见的肌痛、关节痛等症状。《素问•六节脏象论》谓:“肝者罢极之本。”(王冰注:动作劳甚谓之罢,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之本。)明确指出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

2.3肝藏血与CFS《素问•五脏生成》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王冰注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对血液有贮藏和调节作用,人体各意中人的生理活动,皆与肝有密切关系。若肝藏血功能异常,不能濡养于筋,则会出现运动不利。所以说,肢体运动功能与肝有关,肝对血液的调节功能失常则易产生疲劳。

2.4肝经循行与CFS“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五脏中只有肝的经脉与脑相连,肝经的气血循经上输于脑。生理状态下,肝经气血为脑提供营养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病理状态时,如肝阳上亢、肝气郁结,均能通过经络而影响脑的功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睡眠障碍等[7]。陈士铎在《辨证录》中说:“气郁不舒,忽忽如有所失,目前之事竟不记忆,乃肝气之滞。”另外,由于肝经气机不利,其循行部位发生异常,则会出现CFS中的头痛,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触痛和咽喉炎。

3结语

CFS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的病理状态反映,病程较长,治疗效果差。其病位涉及五脏,尤以肝为要。肝脏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CFS的发生。故在辨证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肝的作用,并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以期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论文:从《黄帝内经》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的应用

摘 要:从内外调和,对生命常态之描述,得天地之和、自然生态与人体关联之印照;不和,对疾病状态的理性判读;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调治与摄生之法度,透视《内经》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内经;和;人文理念;中医理论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时间的流程中沿着自身的轨迹蕴生与发展,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充沛的生命力之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其生命的原动力,亦是其不断宏扬光大的根基,人文内涵是其突出的特色,也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淮南子・论川》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中和,乃人文内涵的精髓之一,本文锁定中医最早之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使用频率居高,并作为理论重要架构元素之“和”,对生命密码的解读,透视其蕴藏的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的应用。

1内外调和 对生命常态之描述

《素问・生气通天论》阐述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辨证关系,明示阴阳平和协调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注重阴阳协调,无所偏胜,使机体“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耳聪目明,血气运行通畅,使邪气不能侵害人体,达到生命常态之佳境“内外调和”,将人体内外的和谐,作为健康的象征乃生命常态之代表描述。

1.1 气血津液的和调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认为饮食五味入口,经肠胃消化吸收,其精微蓄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有生化之机,人的精与神气方能旺盛,生命活动由此而产生。揭示其关键在于气和调通畅,和谐条达。通过“气和而生”,高度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之常态,说明天地之气的化生,精微物质的滋养,使人体五脏气化和谐有序,生理功能运转正常。

《灵枢・天年》提出,正常之人应是“血气以和”,营卫通畅,五脏俱全,神气内舍于心,魂魄毕具,乃形体、气血、精神俱备的健全生命体,并认为长寿的前提条件是,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灵枢・逆顺肥瘦》记载,常人端正敦厚,主要在于“血气和调”。《灵枢・痈疽论》陈述,因其“血和”,血液得以在经脉之中流注,孙脉先满,则溢注于脉络,皆盈再注于经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阐明,人体内之“血气和”,乃变现于外之气色华润光泽的基础。

《素问・痹论》表述,来自水谷之精气的营气,因其精专柔顺,乃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而入于脉,灌溉五脏六腑,濡养全身。《灵枢・痈疽论》说,源于饮食的津液,经“和调”变化而赤,则生成血。《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认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而补益脑髓。

1.2 五脏之气和调《灵枢・脉度》基于“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之理论,提出五脏与官窍有内在联系,肺气通于鼻,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外在官窍生理机制的状况,是内在脏腑功能的视窗,亦即五脏之气“和”的真实写照。故肺和则鼻能知臭香,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脾和则口能知五谷,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灵枢・本脏论》以“和利”与否,说明脏腑位置的是否正常,认为心肺肝脾肾端正,则五脏“和利难伤”。若肺偏倾则胸偏痛,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肝偏倾则胁下痛,脾偏倾则善满善胀,肾偏倾则苦腰尻痛。

1.3 七情调摄 气和志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情绪状况的生动传递。《内经》对正常情志变化与调节的叙述,采用“和”作为表达关键词。《素问・举痛论》指出,喜可以使人“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认为良好情绪对气血营卫的循行,气机之调畅有通达协调之功。《灵枢・本脏论》表明,志意的功能是驾驭精神,收摄魂魄,调节机体对寒温的适应能力,将适当控制情绪,做到“和喜怒”列为情志调摄的要点。并指出五脏皆端正之人,则“和利得人心”,认为脏腑的位置正常与否对情绪和性格等有影响。《灵枢・平人绝谷》明示,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意识到五脏功能与血脉正常运行,是维持人体情志活动正常的保障。

1.4 脉象与体质之和 《素问・平人气象论》正常之脾脉,表现为“和柔相离如鸡践地”,以“和柔”表述了其从容和缓的脉象特点。《灵枢・终始论》邪气来时针下有坚紧而疾速感,谷气来时,则“徐而和”。《灵枢・通天论》称正常体质者为“阴阳和平”之人。

2得天地之和 自然生态与人体关联之印照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昭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之阴阳消长盛衰相通应,且具有同步变化之规律,对其机制的理性思维和探索,形成著名的生气通天之论。《灵枢・岁露》称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将人类生存模式放在与宇宙万物密切联系的时空之中扫描分析,认为天地之气是万物滋生的根本,合则化生万物,因而四时变化与环境等因素对人类必然产生影响。

2.1 得天地之和《素问・气交变大论》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将木运平气称作敷和,即敷布和柔。《素问・五常政大论》解释,“敷和之纪”,阳气舒畅,气阴散布,五行之气化亦畅通平和,敷和之气理端正,性顺随气行,其变动或曲或直,其化生使万物兴旺,属类为草木,功能特点是发散。“其候温和”,表现为风,其在人体内应为肝脏。木运不及则称为“委和”。《灵枢・胀论》指出,卫气之在身也,常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交替,五谷精微乃得以化生。《素问・汤液醪醴论》举例,稻米因得天地的和气“天地之和”,生长于高下适宜之方,故得气最完备。

2.2 得时之和 《灵枢・岁露论》观察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害人体,命曰三实。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易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素问・至真要大论》亦认为,乘年之虚,“失时之和,”遇月之空,邪气亦甚。《灵枢・岁露论》将一年之中气候调和称为“因岁之和”,认为贼风邪气少,则民少病而少死。《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至而和则平”,至而甚、至而反、至而不至,以及未至而至者皆可为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并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气相胜者和”,不相胜则病,重感于邪则甚。《素问・离合真邪论》立足于天人相应的思想,将天体运行、自然界气候变化与人体密切联系,认为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及二十八宿,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灵枢・岁露论》记载,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表明气候异常变化对人体患病与预后有影响作用。

2.3 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倡导,治疗及养生康复“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应先了解主岁之气的情况,不可违背天人相应之规律,不要补实泻虚,而造成疾患与损伤。正如张介宾注:“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人气应之以生长收藏,即天和也。”四时寒来暑往,其气变化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然。《素问・五常政大论》阐述“气从不康,病去而瘠”之原理,提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之原则,力求“养之和之,静以待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认为万物之生化,各有其自然之道。造化之机难以由人力替代,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只能察而知之,顺而用之,不可违逆。强调治疗在于疏通经络气血或补养等法,恢复机体之生化能力。治病应顺从人体生化的自然规律,利用人体正气自我恢复的时机调养,关键在于调动、调节而非替代机体自身的生化机能,并要求与时令变化相配合。故王冰注之:“由是观之,则物之生长收藏化,必待其时也。……或言力必可致,而能代造化、违四时者,妄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告诫,诊治应热无犯热,寒无犯寒,若“从者和”,逆者则病。《灵枢・五乱》明言,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人体之营卫相随,故“阴阳巳和”,清浊不相干,则顺之而治,着眼于顺应自然气候之变化规律而治疗,亦是天人相应整体观理论的临床实践运用。

3 不和对疾病状态的理性判读

3.1 血气不和《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认为气血失其和调畅达,是产生各种疾病的主要机制。究其原由,王冰注云:“邪侵之则血气不正,故变化而百病乃生矣。”《灵枢・血络》新饮而液渗于络,可引起而“未合和于血”,血出而汁别。《素问・阴阳别论》则认为,阴阳紊乱,“刚柔不和”,会导致十二经气衰竭。

3.2 阴阳不和《灵枢・五癃津液别》云:“阴阳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故出现腰背痛而胫酸。《灵枢・通天》认为,体质偏颇之太阴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其“阴阳不和”,贪婪而不仁义,貌似谦恭,内心却深藏阴险,好得恶失,面色阴沉黑暗,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处事惯于后发制人。

3.3 脏腑不和《素问・评热病论》曰:“胃中不和”者,可致不能仰卧。《素问・逆调》亦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认为胃气以下行为顺,其气上逆,不得从其常道而行,引起不得卧之症状。《素问・厥论》认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能营于四肢。《灵枢・脉度》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而为痈。并认为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留之为病。《素问・示从容》亦有“六腑之所不和”之病理记录。

4令其调达 而致和平 调治与摄生之法度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诊治须掌握天之五气,人之五脏五行更胜之规律,疏通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张介宾注:“适其中外,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气血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正如王冰所云:“令药气至病所为故,无太过与不及,”将恢复机体的平和之状态,注意适度之掌握,勿太过与不及,作为疾病治疗调节之法度与典范。《素问・痿论》将治疗痿证原理,归纳为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治疗无积者求其脏,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疾病得以有效医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引领治疗的精义在于“和以所宜” 。

4.1 调和气血《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使坚硬破溃,正虚得补,达到“可使气和”之目的。《灵枢・终始论》使用针刺补泻法,注明当补则补,当泻则泻,而“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诊疗必切而验之,疏取之,治疗原则在于“上气和乃止”。《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治疗凝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灵枢・本输》记录,使逆则宛,“和则通”。《灵枢・刺节真邪》治厥者,必先使用熨法,“调和其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总结,针刺出针后快速按住针孔,无令其出血,治疗要义在于“以和其脉”。

4.2 调和阴阳《灵枢・终始论》提示,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灵枢・五色论》体察到,五脏六腑肢节之部,各有部分,可“用阴和阳,用阳和阴”。《灵枢・邪客》观察,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予患者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达决渎壅塞,使经络大通,则其卧立至,机制即所谓“阳和得”。

4.3 修养和神《素问・刺法》明示,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单纯治疾,故治疗要义在“修养和神“。《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针刺迎之随之,“以意和之”,则针道毕矣。《灵枢・官能》认为,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

4.4 调食和药《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谨和五味”,倡导谨慎调和五味,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有利于延年益寿。《素问・经脉别论》提出“调食和药”,注重在针刺同时,调节饮食,并配合药物治疗。《素问・腹中论》提示,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素问・上古天真论》在养生理法的叙述中,提出顺应阴阳变化,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于术数”,恰当使用修身养性之术,方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5 结 语

回望《内经》中使用频率居高,作为理论重要架构元素之“和”,对生命密码的解读,从生理状态之气血津液和调,五脏之气和调,脉象与体质之和;到体悟人与外界关系的得天地之和,得时之和,无伐天和;对疾病状态之血气不和,阴阳不和,脏腑不和等理性判读;到调治与摄生法度之调和气血,调和阴阳,修养和神,调食和药,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其“和”的解析推演与运用,同人文内涵的“中和”,中庸之道的要义,形成微妙呼应,并融合贯通应用于中医生理病理、养生康复与预防治疗诸方面,彰显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中的实践应用。

中医理论论文:运用中医理论探讨恶性肿瘤转移新学说

摘 要: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痰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但转移是肿瘤恶性行为的特征性表现,也是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古今中医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肿瘤的转移途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恶性肿瘤的转移除经典转移学说外,要以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结合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分析,但这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在深入研究了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恶性肿瘤转移的新学说――“经络转移学说”,从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恶性肿瘤;转移;经络;中医;理论探讨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我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160万。已超过心脑血管病成为致死原因的第1位。肿瘤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通过各种方式,到达继发组织或器官后得以继续增殖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相同性质的继发肿瘤的全过程。据统计,6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于初次诊断时已发现有转移,美国每年确诊有80万实体瘤患者,诊断时发现有转移者50万。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是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临床恶性肿瘤患者80%以上死于侵袭和转移。转移是肿瘤恶性行为的特征性表现,也是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控制转移成功与否是决定癌症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但临床观察发现,许多转移性肿瘤的器官分布很难用或不能简单用经典的血行性转移,淋巴道转移和扩散性转移的机理来解释。因此对于恶性肿瘤转移机理的研究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关键所在。

1 经典肿瘤转移学说

有关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发生机制问题,已获得许多研究成就,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

1.1 “机械和解剖”学说“机械和解剖”学说是1929年由Ewing等提出的,该学说以器官的解剖,血流的分布等来解释转移瘤的发生器官。其依据是肝和肺分别是人体门静脉和腔静脉血回流的终站,因此肺和肝是转移性肿瘤的常发部位。来自胃肠道的肿瘤细胞可循门静脉入肝,来自全身其他脏器的肿瘤细胞最终回流入右心,经肺动脉入肺。凡侵犯肺静脉分支的肿瘤,可随血流进入左心而播散到全身其他器官。但有些问题用此学说又很难解释,如肌肉、肾脏虽接受近1/4的全身血液却很少成为转移部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另一种学说即“种子一土壤”学说。

1. 2“种子一土壤”学说1889年英国外科医生StephenPaget在分析375例乳腺癌尸检病例后,发现转移癌的分布不是随机的,某些肿瘤细胞对某些器官环境有特殊的生长倾向,而最早提出的“种子一土壤”学说(seed-and sold ay-pothesis)。认为肿瘤的转移是特殊肿瘤细胞(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一某种特定靶器官(土壤)中生长发展的结果。从而阐明肿瘤分布一器官亲和性的原因。Luclee等(1952年)注射鳞癌细胞于兔的股静脉或肝静脉内,相同情况下,在肝内的转移灶总比肺内多。许多学者也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相似的结论。这一肿瘤转移机制学说被其后的科学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但其机制至今仍在探索中。

2 中医对恶性肿瘤转移概论

历代中医文献中无明确的关于转移性肿瘤的记载,但零散记录于各种著述中:如《内经》将转移称作“传舍”,传指癌毒的传播、扩散,舍有居留之意。中医认为,癌瘤的传舍(转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包含3个要素:“传”,指癌毒脱离原发部位,发生播散;“舍”,即扩散的癌毒停留于相应的部位,形成转移瘤;转移瘤也可继续发生“传舍,即当转移的第一步按通常部位转移,这些部位又成为再转移的源泉,这种方式又称为“瀑布式”转移(metastat-ic ca$cade$)。《灵枢・百病始生>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脊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溢,不可胜论……”,说明癌瘤形成后,癌毒播散,经由孙脉、络脉、经脉、输脉、伏冲之脉,进而侵犯脏腑、组织(胃肠、募原等)。文中强调了正气在发病学中的主导地位,癌转移的病机是由于正气不足。病邪由浅人深,循孙脉一输脉一伏冲之脉一骨肠之募原一缓筋而传布,络致“邪气淫溢”而变证百端。

关于肿瘤转移的相应症状描述,如《济阴纲目・卷十四》载:“左乳生痈,继又胸臆间结核大如拳,坚如石。荏苒半载,百疗莫效,已而牵掣臂腋,彻手背,痛楚特甚”。拟似乳癌晚期转移至胸壁和腋下、锁骨下淋巴结,继而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证候。《灵枢・刺节真邪》所载:“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传,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瘤。”文中关于邪久留体内可致骨疼肉枯的描述,类似于现代医学肿瘤晚期出现的骨转移痛和恶液质状态。总之,祖国医学对癌肿的转移性有一定认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但其中的某些原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3 “经络转移学说”的基础理论

经络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网络周身的一个复杂系统。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大量的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明。经络在人体内是客观存在的。与血管、神经、淋巴管、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且独立于血管、神经、体液、内分泌之外的一个特殊系统。在临床实践中,经络发挥着特有的生理功能。并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和辨证施治。经络在人体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外联络、沟通表里的功能:“经”是人体内纵行的主干,“络”是纵横交错的许多分支,如同网络一样。经络系统是将人体内在的五脏六腑与外在的肢体、皮肉筋骨、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联络成一个有机的生物整体。发挥着统一协调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运行气血、输送营养的功能。经络将气血、营养输送到全身各部,维持体内脏腑和体表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的正常生理功能。反映症侯、传导信息的功能:临床上出现的内病外现,外病内扰都是通过经络反应症候、传递信息的功能进行的。因此,许多脏腑的病变,常可在体表相关经络循行径路和分布部位上出现疼痛、过敏、麻木、红肿、逆冷或异常反应物等。此外经络的生理功能还表现在调整阴阳、协调平衡的功能及抗御病邪、防病治病等功能。

《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从经脉别出后越分越细,网络全身,无处不到,是经络系统中和内在脏腑与外在肌腠直接相连的部分。络脉有大络、系络、缠络、孙络等层次的不同。从经脉分出15别络,别络又分为180系络,系络分为180缠络,缠络分为3.4万孙络,以数学方法计算,仅孙络就约165.24亿

根。

络脉在循行上沿经布散,纵横交错,从大到小,呈树状、网状,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形成一个满布全身内外的网络系统,弥补了经脉线性分布的不足,是脏腑内外整体性协调联系的重要结构。正是由于络脉这种密如蛛网、遍及全身的组织结构和分布特点,才实现了络脉贯通营卫、环流经气、渗灌血气、互化津血等众多的生理功能,使气血流注从经脉的线状扩展成为面状弥散。经脉之所以“行血气,营阴阳”,“内灌脏腑,外濡腠理”,实际上也主要是通过络脉来实现的。络脉实乃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和要道,在人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络脉中的气血流注具有满溢灌注和双向流动的特性,即络中的血气达到满溢程度时,既能离经脉方向流动而布散于脏腑组织、皮毛肌腠,又可以向经脉方向流动而注入经脉。

4 应用经络学说解释恶性肿瘤转移的规律

根据《内经》的观点及按照“经络转移学说”的基础理论,经络系统是癌毒转移的途径。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具有内外联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输送营养及传导信息等功能。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经络便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如上述《灵枢・百病始生》中的论述即是对病邪经经络传变的明确记载。肿瘤细胞沿络脉、经脉流散,在适宜的环境下又会形成转移病灶。《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云:“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指出病邪通过经络传人脏腑,而导致疾病发生。因此,恶性肿瘤的转移,是以经络为传变通路的。

但恶性肿瘤的转移并不是随机的,恶性肿瘤通过经络发生转移与经络的循行络属有着一定的关系,经络关联比较密切的脏腑之问易于发生转移。如:胃肠道癌易出现肝、肺和腹腔转移;乳腺癌易转移到肺、骨和脑。颅外肿瘤易转移至颅内,但颅内肿瘤极少发生颅外转移,而脑却是其他肿瘤转移的好发的靶器官。上述转移规律按照经络络属关系解释如下:头(脑)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均从手足走向头,手少阴心经亦达于头,十二正经的经别经过离、合、出,最后均人于头,任督冲脉与阴阳维脉、阴阳跷脉均从下走向头。从经络走向着,走向头的经脉多达25条。由此可见,全身之经脉从巅入络脑,而却无法自脑系下走某脏腑。经络运行是有方向性的,因此脑与周身经脉的循行关系可能是脑肿瘤极少发生颅外转移,而颅外肿瘤常常发生颅内转移的主要原因。分布于肺脏的经络经脉有8条,别络2条,共计10条经络线组成肺与心、肝、脾、肾、心包、胃、大肠等脏腑间的直接通路。此外还有手少阳三焦经络脉、别络、足太阴脾经大络,均散布于胸中与肺脏相联。因此肿瘤转易移至肺脏。

肝与胃、肠、肺之间经络联系密切,《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此处所言腹里,当以大小肠为主。肺居高位,大肠与肺之间的经络必经肝过膈而相互络属;“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由此可见,胃、肠与肝、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经络通路。临床上胃肠道恶性肿瘤常见肝、肺转移,肝癌常见肺转移,肺癌常见肝转移,与上述经络间的联络基本相符。

5 小结

癌毒传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经络传舍等。经络气血走向以及气机固摄理论出发,分析可能转移的脏腑,给以先行调护。进行加减组方用药。但临床上发现有的脏器有较多的经络网络,如心脏的经络有:经脉7条,络脉3条,别络7条,共计17条经络;脾脏分布有经脉3条,别络及络脉4条,计7条经络,却极少接受转移。而分布于肝脏的经脉有经络2条,别络2条,虽然共计4条经络,但肝脏易成为肿瘤转移靶器官,诚然“经络转移学说”不能够解释所有恶性肿瘤转移现象,故笔者认为“经络转移学说”亦只能解释部分肿瘤的转移规律。其他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的骨转移;黑色素瘤早期即向多脏器广泛转移;骨、软组织肉瘤早期转移的唯一部位――肺等转移机理则需其他转移学说进行解释。然而,由于中医与现代医学解剖学概念不尽相同,故中医癌毒传舍的研究不能盲目套用现代医学名词及病名。

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理论与胃肠动力改变

关键词 中医药 胃肠动力 胃肠动力紊乱

中医理论与胃肠动力改变

胃肠动力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的症状,可伴有其他官能性症状。胃肠动力紊乱与中医“脾”、“胃”功能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以升为顺;胃主受纳,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升降之机者,在乎脾土之健运。中焦脾土失运,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是以上吐下泄”。因此胃肠动力紊乱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大多数与脾胃功能异常有关。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无统一认识。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暗示或自我暗示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例如由于某种草率的诊断意见、无关紧要的化验结果或医生的举止和表情不当而造成的所谓医源性疾病,以及患者因亲友患严重疾病如胃肠道癌肿而产生的自我暗示均可引起本症。此外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痊愈后,少数可后遗胃肠神经官能症。饮食失调,经常服用泻药或灌肠,亦可构成不良刺激,促进本病的发生与发展。

临床表现

由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程度和反应形式不同,从而表现类型亦异。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起病多缓慢,病程多缠绵日久,症状复杂,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病情轻重可因暗示而增减,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胃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咽部异物感,两肋和胃脘部的胀闷、串痛,及胃内无以言状的不适感,无饥饿感或时而食欲旺盛,时而无食欲、胃内上冲上逆,打嗝、口干、口苦、胸闷、喜欢出长气、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每遇情绪变化则症状加重。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多伴有心悸、气短、胸闷、面红、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手足多汗、多尿、头痛等植物神经不平衡的表现。

分 类

胃神经官能症:①神经性呕吐:多见于女性。患者往往在进食后不久突然发生呕吐,一般无明显恶心,呕吐不费力,呕吐量不多,且不影响食欲和食量,常边呕边进食,因此多数无明显营养障碍。②神经性暧气: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致使不自觉地吞入大量空气而使症状更为明显,导致频频暧气,常有癔病色彩,当众发作。③神经性厌食:多为女性,主要为厌食或拒食,严重者有体重减轻。患者因长期少食,体重减轻可达原有体重的40%~60%以致恶病质的程度。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表现为闭经、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过低、饥饿感丧失等。

肠神经官能症:肠神经官能症又称激惹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等症状。实际上,本征肠道功能紊乱,并没有炎性病变,而且功能紊乱也不限于结肠。①以结肠运动障碍为主较多见。患者有阵发性肠绞痛,主要位于左下腹,腹痛的发作和持续时间虽不很规则,但多数在早餐后发作,熟睡时极少见。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②以结肠分泌功能障碍为主。③以小肠功能障碍为主。

中药与胃肠动力改变

临床常用方剂:①祛寒剂中的温中散寒方;理中汤、吴茱萸汤;②泻下剂中的寒下剂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③泻下剂中的润下剂方:麻子仁丸;④泻下剂中的攻补兼施方:黄龙汤、增液承气汤;⑤和解剂中的调和胃肠方:半夏泻心汤;⑥祛湿剂中的芳香化湿方:藿香正气散、平胃散;⑦消导剂中的消食导滞方:保和丸;⑧理气剂中的行气方:越鞠丸;⑨理气剂中的降气方:旋复代赭汤、桔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⑩补益剂中的补气方: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临床常用中药:①具有抑制胃肠运动,松弛平滑肌的中药:干姜、丁香、毕拔、木香、陈皮、青皮、白芍、黄连、黄柏、熟地、麦冬、甘松、赤芍、佛手、沉香、香薷、葛根等。②兴奋胃肠运动、增强肌张力、促进胃排空、增强肠蠕动的中药:大黄、芒硝、番泻叶、厚朴、干姜、枳实(壳)、柴胡、香附、石斛、小茴香、乌药、川楝子、鸡内金、莱菔子、附子、桂皮、良姜、黄芪、丁香、巴豆、苏叶、翟麦等。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党参、砂仁、白术、吴茱萸、花椒、桂枝、山药等。

预 防

要重视心理卫生,解除心理障碍,调整脏器功能。

注意饮食卫生,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使食物更易于消化,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饮酒和吸烟。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参与娱乐活动,学会幽默可以减少心理上的挫折感,求得内心的安宁,增加愉快生活的体验。

生活起居应有规律,不过分消耗体力、精力,主动适应社会及周围环境,注意季节气候变化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机体的不良影响,避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或发展。

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界有关专家已对胃肠动力紊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重视,并提出“中药胃肠动力剂”的概念。有下列方剂:①旋复代赭汤:作者认为它是一个胃肠动力剂。②大承气汤:现代研究:使小鼠排便时间加快,次数增加;明显促进小肠推进运动,增加肠容积;对大鼠大肠推进作用明显增强;增加胃肠道蠕动,增加胃肠道容积,改变血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于手术后病人可以使胃肠道各部位恢复的进程相统一,减少手术后各部位胃肠道逆蠕动的发生,迅速解除手术引起的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是作用于整体胃肠道的促动力药物。③黄龙汤:现代研究:使小鼠排便时间快,次数增加。明显促进小肠推进运动,增加肠容积,对大鼠大肠推进作用明显增强。④枳壳:水煎剂能显著抑制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活动,对ACh、BaCl2、5-HT引起的收缩均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对胃肌条收缩有抑制作用。柠檬萜能够增强大鼠胃电活动并调整其周期。增强狗小肠电活动。辛弗林显著抑制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活动,使收缩力降低、紧张性下降;拮抗BaCl2、5-HT引起的小肠收缩的加强;拮抗肾上腺素、多巴胺引起小肠收缩的抑制。⑤陈皮:水煎剂具有促进小鼠胃排空作用;促进小肠推进作用;对大鼠离体胃各部位肌条有抑制作用。

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理论在肾病科病人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患者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可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现就护理人员在运用护理程序对肾病科病人的临床实践中,如何体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简要论述如下,以供进一步探讨研究。

1、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进行护理评估

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出准确的推断,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在护理评估中恰当运用可指导护士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除西医的护理评估常规内容外,增加舌苔、脉象,发病节气等,为整体护理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依据。

2、运用中医辩证理论指导护理诊断的确定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其诊断范围必须是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或缓解的问题。现代医学从健康自理能力方面、营养代谢方面、排泄方面、心理活动方面、活动锻炼方面、睡眠方面、感知能力方面、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归纳出128个护理诊断,每一诊断有名称、定义、诊断依据以及原因、促成因素和危险因素组成。

我们在描述中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例如:关于慢性肾病营养代谢方面的,除了满足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外,提出辛凉解表饮食的需要与外感风热有关。以此类推,根据患者的证候提出各种饮食的需要。滋阴饮食的需要与肝肾阴虚有关,温补饮食的需要与脾肾阳虚有关,清热生津饮食的需要与燥热伤津有关等,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关于排泄方面的,除西医护理诊断中的相关因素外增加便秘与胃肠积热有关,或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血虚津少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等;关于体温方面,提出壮热(体温过高)、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但寒不热、畏寒肢冷等,以更形象、准确地表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其临床依据、相关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措施也完全不同;关于睡眠方面,可提出不寐、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早醒等,其相关因素中的病理因素除西医提出的以外,可增加肝火扰心、心神失守、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痰热扰心、神不守舍、饮食不节、胃中不和等,护理措施内容也可更有针对性。

3.运用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指导护理计划的制订

护理计划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因制宜理论指导护理计划的制订除以上介绍的护理诊断外,中医特色主要体现在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中。

例如:关于发生于外感常是肾病病人病情复发和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病人表现均为咽痒、流涕、头痛、鼻塞、发热,但发病季节不同的外感,中医辨证后往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风寒感冒多见于冬春季,外感风寒所致;风热型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除一般的高热护理有外,风寒感冒一般需要借助药力发发汗,风热感冒则要以辛凉之物辅助散热;风寒者服药后喝热稀粥一小碗,加盖衣被,静卧休息2h,辅以葱姜热汤面、香菜肉末粥等具发散解表作用的食品,风热者服药后则应辅以五汁饮或薄荷茶之类的辛凉饮料进行辅助散热,不宜加盖衣被。

4. 运用中医独特的护理技术解决护理问题

患者面色无华、神情倦怠,可询问患者睡眠状况诉夜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经中西医理论评估:此患者自诉入院前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且平素体质虚弱,夜寐不安。观察其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故可判断其夜寐不安与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有关。护理措施采取:(1)向患者宣教,在养病期间可听听轻音乐、小品、相声节目,以松弛长期紧张心理。(2)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多进食百合、莲子、红枣汤,以养心安神。(3)耳穴埋籽心、肾、神门穴,嘱患者临睡前按压埋籽的耳穴15min。(4)嘱患者睡前热水泡脚后,自搓脚心左、右脚各100次。经以上措施2周后,患者自诉夜间睡眠时间延长1h,且少梦安卧。

总之,中医理论在肾病科病人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实践表明:通过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进行护理评估,能为整体护理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依据;运用中医辩证理论指导护理诊断的确定,有利于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运用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指导护理计划的制订,为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和评价增添了丰富的内容;运用中医独特的护理技术解决护理问题丰富了整体护理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中医整体护理观与当代整体护理模式的内在联系,使整体护理内涵更丰富,中医整体护理模式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护理模式。

中医理论论文:关于中医理论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创新

遵循中医理论,中医临床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当前中医人才济济,学术繁荣,中医事业的发展进步遇到良好的机遇与挑战。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理论与学说日新月异。如果中医故步自封,不图创新,则被边缘化的处境难以改变,中医将难以胜任维护人民健康之重任。同其它学科一样,中医理论的创新,是推动中医学科建设、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关健环节,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中医理论创新是时代的必然

所有的学科理论是实践的升华与结晶,均源于实践,反过来再去指导实践。不同时代的医学形态,是由不同时代的人的实践决定的,这种实践不可能离开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所提供的认识系统和思维方式而独自存在。当代人用以把握世界的认识系统,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认识成分,按一定的层次组成的不断丰富的有机整体。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医学理论的创新也与时俱进,一些过去认为正确的东西可能被发现是错误的,过去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今天变得大有希望。只有中医理论的创新才能为中医发展注入旺盛的活力。中医理论的创新也必然牢牢烙上时代的印迹,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孤立的所谓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必然服从于医学科学发展的总规律,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考虑医学的社会性、时代性、国际性,不考虑现代科学理论对中医医学的必然影响,盲目反对中西结合,反对中医现代化,只追求“固有理论的绝缘性” ,只注重继承而忽视创新,中医的发展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背离了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基本宗旨,中医的根脉将难以延续,中医绝对无发展可言。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发展必由之路,代表着中医前进的方向,关呼中医存亡之命运。

2理论创新源于实践

中西医学理论是在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今天在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有造诣、有成就、有功德的中医,如果同时学习和娴熟地掌握了西医的理论知识,那他就会如虎添翼,更加具有创新思维,造应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依托,是中医西医不分彼些共同分享的财富。现代技术对现代科技知识的兼收并蓄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业务能力的垂炼,满足社会需要求等等至关重要,是中医“强腰壮骨”、理论创新的必需条件。

中医对疾病的诊疗与西医有明显差异。中医临床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比较轴象深奥,而西医治病是系统检查,以病人的临床症状,生物化学指标检验,细胞学影像资料等为依据、直观具体,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二者所针对的是同一对象(患者),具有共同目的(消除疾病),所以一定有共同语言或互补优势。例如肾功能衰竭病人到了晚期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调节病人状况,但不容易让病人肾功能衰竭恢复正常;西医可以通过血液透析纠正病人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但是乏力、纳差的临床症状得不到有效改善。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都显示出各自的局限与优势。如果能有机巧妙的结合使用,采用综合措施。相信会有奇迹在病人身上发生。所以,中医理论的创新在此也有借鉴意义。

这里还可以举一个临床实例:无论是内科疾病重症还是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脏腑功能均可能出现失调,或浊气不降,脾胃虚弱;或腑实热盛,阻遏中焦,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或中药煎剂持续肛门直肠内滴注的方法,将经中医辨证后拟定的方药煎剂通过肛门送入直肠或结肠内,协同其他综合治疗措施,收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这种中医临床用药思路的创新同时也可能带来理论上的进步。传统的中医理论有“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主传导化物”、“小肠泌别清浊”。 西医有“肠肝循环”理论。通过中药在肠道内的作用,中药在肠粘膜内吸收迅速,直达病所,不仅能有效促进从肠道排除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缓解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同时保护肾功能,促进患者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有毒物质从大便中排出,减少了胃肠对有害物质的吸收,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药物本身对脾胃的损害,促进正气的恢复,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3创新依靠信念和奋斗

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思维创新,创作的思维源于创新精神。中医理论的创新是每一个中医临床工作者的责任,这种责任要靠信心、耐力和奋斗来完成。有一个“荷叶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有一池塘,从种子下种到整个池塘铺满荷叶,依叶子每天增加一倍计算,大概要30天时间。在前28天,池塘里总是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零散荷叶,在第28天荷叶大概会占据池塘的四分之一。这时有人会说算了吧,已经28天过去了,长满荷叶要等到什么时候呀!有些人也可能28天前就不干了。到29天荷叶布满一半池面,30天池面布满荷叶。我们很多人只对29天的“一半”和“30天的全满”感兴趣,而对前面漫长的等待和努力的过程不感兴趣,于是失败。中医理论创新并非朝夕之权宜,要有“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字空”的耐力,耐住性子、扑下身子,在实践中思考,在理论上探索,汲取现代科技精华,创新中医理论。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疾病的分科也越来越细,越来越专。这种状况对术有专攻的临床工作者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临证思路局限的一面,影响到临床疗效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中医临床工作者面言,继承传统的中医精神,更需要博学广闻,拓宽视野,挖掘潜能,借鉴前贤,启迪思路。要练好基本功,扎实基础。“原汁原味”要求我们认真学经典,领会经典,应用经典。不要把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给丢失了。“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勤思考、多创新,将中医理论拓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多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勇于实践,勤思明辨,不断思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从理论上得到升华,从而实现理论的创新。

当前中医理论的创新过程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以后的路还有很长,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必须坚持信念,加倍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让经典成为永恒。在实践中拓宽思维,用思维创新带动中医理论的创新,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医疗健康保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理论论文:关于中医理论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创新

遵循中医理论,中医临床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当前中医人才济济,学术繁荣,中医事业的发展进步遇到良好的机遇与挑战。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理论与学说日新月异。如果中医故步自封,不图创新,则被边缘化的处境难以改变,中医将难以胜任维护人民健康之重任。同其它学科一样,中医理论的创新,是推动中医学科建设、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关健环节,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中医理论创新是时代的必然

所有的学科理论是实践的升华与结晶,均源于实践,反过来再去指导实践。不同时代的医学形态,是由不同时代的人的实践决定的,这种实践不可能离开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所提供的认识系统和思维方式而独自存在。当代人用以把握世界的认识系统,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认识成分,按一定的层次组成的不断丰富的有机整体。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医学理论的创新也与时俱进,一些过去认为正确的东西可能被发现是错误的,过去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今天变得大有希望。只有中医理论的创新才能为中医发展注入旺盛的活力。中医理论的创新也必然牢牢烙上时代的印迹,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孤立的所谓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必然服从于医学科学发展的总规律,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考虑医学的社会性、时代性、国际性,不考虑现代科学理论对中医医学的必然影响,盲目反对中西结合,反对中医现代化,只追求“固有理论的绝缘性” ,只注重继承而忽视创新,中医的发展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背离了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基本宗旨,中医的根脉将难以延续,中医绝对无发展可言。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发展必由之路,代表着中医前进的方向,关呼中医存亡之命运。

2理论创新源于实践

中西医学理论是在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今天在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有造诣、有成就、有功德的中医,如果同时学习和娴熟地掌握了西医的理论知识,那他就会如虎添翼,更加具有创新思维,造应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依托,是中医西医不分彼些共同分享的财富。现代技术对现代科技知识的兼收并蓄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业务能力的垂炼,满足社会需要求等等至关重要,是中医“强腰壮骨”、理论创新的必需条件。

中医对疾病的诊疗与西医有明显差异。中医临床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比较轴象深奥,而西医治病是系统检查,以病人的临床症状,生物化学指标检验,细胞学影像资料等为依据、直观具体,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二者所针对的是同一对象(患者),具有共同目的(消除疾病),所以一定有共同语言或互补优势。例如肾功能衰竭病人到了晚期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调节病人状况,但不容易让病人肾功能衰竭恢复正常;西医可以通过血液透析纠正病人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但是乏力、纳差的临床症状得不到有效改善。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都显示出各自的局限与优势。如果能有机巧妙的结合使用,采用综合措施。相信会有奇迹在病人身上发生。所以,中医理论的创新在此也有借鉴意义。

这里还可以举一个临床实例:无论是内科疾病重症还是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脏腑功能均可能出现失调,或浊气不降,脾胃虚弱;或腑实热盛,阻遏中焦,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或中药煎剂持续肛门直肠内滴注的方法,将经中医辨证后拟定的方药煎剂通过肛门送入直肠或结肠内,协同其他综合治疗措施,收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这种中医临床用药思路的创新同时也可能带来理论上的进步。传统的中医理论有“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主传导化物”、“小肠泌别清浊”。 西医有“肠肝循环”理论。通过中药在肠道内的作用,中药在肠粘膜内吸收迅速,直达病所,不仅能有效促进从肠道排除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缓解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同时保护肾功能,促进患者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有毒物质从大便中排出,减少了胃肠对有害物质的吸收,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药物本身对脾胃的损害,促进正气的恢复,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3创新依靠信念和奋斗

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思维创新,创作的思维源于创新精神。中医理论的创新是每一个中医临床工作者的责任,这种责任要靠信心、耐力和奋斗来完成。有一个“荷叶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有一池塘,从种子下种到整个池塘铺满荷叶,依叶子每天增加一倍计算,大概要30天时间。在前28天,池塘里总是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零散荷叶,在第28天荷叶大概会占据池塘的四分之一。这时有人会说算了吧,已经28天过去了,长满荷叶要等到什么时候呀!有些人也可能28天前就不干了。到29天荷叶布满一半池面,30天池面布满荷叶。我们很多人只对29天的“一半”和“30天的全满”感兴趣,而对前面漫长的等待和努力的过程不感兴趣,于是失败。中医理论创新并非朝夕之权宜,要有“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字空”的耐力,耐住性子、扑下身子,在实践中思考,在理论上探索,汲取现代科技精华,创新中医理论。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疾病的分科也越来越细,越来越专。这种状况对术有专攻的临床工作者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临证思路局限的一面,影响到临床疗效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中医临床工作者面言,继承传统的中医精神,更需要博学广闻,拓宽视野,挖掘潜能,借鉴前贤,启迪思路。要练好基本功,扎实基础。“原汁原味”要求我们认真学经典,领会经典,应用经典。不要把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给丢失了。“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勤思考、多创新,将中医理论拓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多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勇于实践,勤思明辨,不断思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从理论上得到升华,从而实现理论的创新。

当前中医理论的创新过程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以后的路还有很长,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必须坚持信念,加倍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让经典成为永恒。在实践中拓宽思维,用思维创新带动中医理论的创新,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医疗健康保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