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9 03:39:54
导语:在中西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西医针对前列腺炎的治疗原则
2000年10月NIH对治疗的选择作了以下建议:(1)第一线治疗为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物;(2)第二线治疗为理疗(包括微波)、植物制剂;(3)第三线治疗为其他治疗:因各类型的前列腺炎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因而在治疗上具有特殊性。
2中医辨证施治的策略
在目前针对病因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以改善症状为突破口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Ⅰ、Ⅱ型前列腺炎以西药抗生素为主。Ⅳ型前列腺炎无症状,无证可辨,不是中医的特长。Ⅲ型前列腺炎以中医治疗,疗效显著。
2.1中医突出多层面、多角度,从整体调节,以清热、利湿、活血、补气、调节免疫功能为特点进行诊治(1)辨证结合辨病,宏观辨证结合微观辨证:在宏观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肛门局部指检前列腺液镜检、前列腺液培养等进行微观辨证,通过辨病与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诊断分型,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2)针对改善症状为突破口,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有什么症候就用相应的方药。(3)慢性前列腺炎以慢性盆腔疼痛和排尿异常为两个主要的症候群,抓住这两个症候群进行对症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2.2辨证分型标准[2]将所有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湿热型、血瘀型及肾虚型。分型标准如下。(1)湿热型:会阴、睾丸及小腹部胀痛或刺痛,腰骶部酸痛,伴有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小便黄赤,时有便干,口渴喜冷饮。指诊前列腺饱满,压痛较明显,前列腺液较多,苔黄腻,脉弦滑或数。治则:清热利湿,选用八正散加减。(2)血瘀型:病程较长,以痛为主,痛引少腹、睾丸及下腰部。指诊前列腺压痛明显,质地不均,大小不等,可触及结节,前列腺液量少或无。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滑或弦紧。治则:活血化瘀,行气导滞,选用大黄虫丸加减。(3)肾虚型: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淋漓不尽,前列腺软小,压痛不明显,前列腺液量少。阴虚者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多梦,遗精早泄等症;阳虚者伴有手足不温,阳事不兴,勃起不坚等症。肾阳亏虚:温补肾阳,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肾阴亏虚:滋补肾阴,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2.3现代中药的研究,减少充血、瘀血,改善微循环作用的中药有:黄柏、黄连、半边莲、知母、三七、莪术、赤芍等;解痉止痛作用的药有:当归、白芍、乌药、元胡、石菖蒲等;增加组织Zn的含量的中药有:炒白术、黄芪、牡蛎、当归、仙灵脾等;胶原物质降解作用的中药,减少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和连接蛋白(LN)的产生,促使基质(ECM)中非胶原物质降解作用的中药有:莪术、生薏苡仁、土贝母、蚯蚓等;抗组织胺作用的中药有:细辛、前胡、桔梗、柴胡、桑寄生、黄芪、黄连、仙灵脾、天麻、甘草、鱼腥草等;抑制5HT作用的中药有:人参、丹参、香附、柴胡、黄连、月见草、王不留行等;增强体质免疫作用的中药有:人参、白术、白芍、枸杞子、黄芪、五味子、仙灵脾、天花粉、鹿茸、肉桂等;增强细胞免疫作用的中药有:人参、大青叶、大黄、山药、山楂、白术、白芍、黄芪、仙灵脾、附子、阿胶、枸杞、甘草(对网状内皮系统有激活作用)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人参、大青叶、大黄、白茅根、甘草、黄芪、丹皮、柴胡、黄连、黄芪、虎杖、菊花、苦参、贯众、茵陈等;抗菌作用的中药有:黄芪(广谱抗菌)、黄连(抑菌、防止耐药)、连翘(抗金谱菌作用最强,未见耐药)、石决明(较强的抑菌作用)、肉桂(抗厌氧菌效果好)、五倍子(有杀灭绿脓杆菌的作用)、金银花(由广谱抗菌作用,与青霉素合用可加强对耐药金葡菌的抗菌作用)等;滋阴补阳药有:五味子、右归饮等;清热解毒药有黄芪、黄连、金钱草等。以上中药可随症加减,增强中医药疗效。
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判定
(1)根据观察药物组成的不同,决定不同的主症和次症,并赋予不同的分数(NIHCPSI);(2)根据肛诊前列腺的疼痛程度,硬结瘢痕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3)根据前列腺液中WBC数量的多少,给予相应的分数;(4)根据上述分值的情况,来判定其病情的程度,并根据治疗中及治疗后分数的变化,来判定其疗效;(5)以症状的改善为主要标准;(6)目前NIHCPSI评分强调症状的改善,不强调前列腺液的检查。
摘要:针对病因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以改善症状为突破口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Ⅰ、Ⅱ型前列腺炎以西药抗生素为主。Ⅳ型前列腺炎无症状,无证可辨,不是中医的特长。Ⅲ型前列腺炎以中医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1],分为(1)急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定位于前列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及畏寒、发热、肌痛等全身症状,尿液、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甚至出现脓细胞;(2)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是由具有各自独特病因、临床特点和结局的一组疾病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论文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协定方口服,方剂组成: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服代茶频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本中药协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减少复发率,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为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所有病例为1998年1月~2001年5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诊断依据为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确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9.2岁;病程1~5年,平均2.4年;病情程序:中度39例,重度6例。对照组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9.1岁;病程1~4年,平均3.1年;病情程度,中度37例,重度8例,所有患儿入选时无急性哮喘发作。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法治疗,包括吸氧、镇静、B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剂组成为: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加减变化: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代茶频服。
1.3观察项目
观察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正常为临床治愈。6个月后症状反复或加重为复发。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预后比较。有利于心室舒张。肝素有抗凝作用,减轻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能降低血黏稠度。增加血氧饱和度,促使AFN的活性,抑制血小板在损伤的动脉壁上的粘附,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肝素还可以稳定血管内皮,可降低痰液黏稠性,阻止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介质,从而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进而改善心功能,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通气,减轻肺淤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4例占15.4%,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占33.3%,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系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先天不足,痰饮留状,气候气温反常,饮食生活等为主要疾病。治疗原则为:未发以扶正为主,即发则以攻邪为急,中医学理论认为:哮喘与肺、脾、肾脏有关。本文治疗以疏风散寒、宣利肺气为主,化痰平咳为辅、扶正祛邪,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方中麻黄直入肺径,善走卫分,为开宣肺气之要药,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畅肺气而平咳喘;生姜、葱白、辛温通阳,协麻黄以散外邪,共为君药;杏仁止咳平喘,半夏燥湿化痰;茶叶化痰清神,为治暴喘之要药,白果敛肺喘为质,甘草镇咳祛痰,调和诸药,黄芪有免疫促进作用,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且黄芪、甘草能降低气道的反应性。
本文中治疗组在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药味虽简,然平喘止哮之功颇彰著,诸药合而用之,外邪得散,肺气保宣,清肃下降,输布正常,痰生无源,故哮喘得平,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剂。根据临床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抗变态反应及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摘要】近年来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萎缩性胃炎已属多发病和常见病,对其研究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就慢性萎缩
性胃炎的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之一,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14.2%左右。一般认为,胃黏膜发生癌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多步骤癌变过程,目前较为认可的人胃癌的发生模式是1988年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肠型)”。而CAG伴重度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约2.0%~13.8%,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因此,积极防治CAG对阻止慢性胃病进展和改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西医治疗
1.1病因治疗: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尚未阐明,一般认为其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免疫反应、胃粘膜营养因子缺乏、胆汁反流、胃动力障碍、宿主遗传性、以及高盐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是由于黏膜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致,那么恢复正常的周围环境(即去除病因,如HP,胆汁反流,高盐饮食)胃黏膜有可能恢复正常。但若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改变是由干细胞基因突变所致,则难以恢复正常[1]。故探讨CAG的不同致病因素,优化用药方案,对CAG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2饮食治疗:俗话说“三分药物七分养”,笔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应重视饮食的调养。故CAG患者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忌烟酒、生冷、辛辣厚腻之品,同时可以根据食物的性味、病人的体质和疾病的证型来指导患者选择饮食。如阳虚体质或胃中有寒者,可选生姜、龙眼肉、羊肉等温热性质的食品;阴虚体质或胃有积热者可选用山药、莲子、薏苡米等健脾和胃之品;性格急躁易怒者可选用百合、大枣、小麦熬粥,有宗甘麦大枣汤之义。
1.3情志治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志因素在胃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情志不舒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精神调护对本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它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各种病患。所以应指导病人远烦戒怒,怡情悦性。
1.4药物治疗
1.4.1清除幽门螺杆菌(HP):研究表明HP感染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2]。HP产生的毒素能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增加胃泌素的分泌,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形成。据报道,根除HP后胃炎的病变可以逆转,Chen等[3]对HP阳性的慢性胃炎病人根除HP后作了5年的随访发现,根除HP不仅可以改善胃炎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可抑制肠化生的发生。目前清除HP最理想的方法是联合用药[4],即胶体铋剂加两种抗菌药,疗程7~10天,HP的根除表达90%,不易产生耐药性,费用低,效果持久,且不易复发。
1.4.2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合欢香叶酯能增加胃粘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胃粘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粘膜作用,剂量为50~60mg,每天分3次服用。也可选用活血素,剂量为每天80~90mg;或选用硫糖铝、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加强胃粘膜营养。
1.4.3胆汁反流:消胆胺可络合反流至胃内的胆盐,防止胆汁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方法为每次3~4g,1天3~4次。硫糖铝可与胆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结合,也可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方法为0.5~1g,1天3次。亦可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每次100mg,每日3次。Stefaniwsky认为胆汁中对胃粘膜最有毒害作用的是去氧胆酸和石胆酸,在胆汁反流患者胃液中胆汁酸以胆酸和去氧胆酸为主,UDCA仅占1%。服用UDCA,胃液内胆汁酸以UDCA为主(可占43±15%),而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减轻后两者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
1.4.4改善胃动力: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胃复安、吗丁啉,能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反流;5-羟色胺激动剂西沙必利,能刺激肠肌神经元,促进平滑肌的动力,具有较好的胃动力改善及抗反流作用。
1.4.5其他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若为缺铁性贫血,应补充铁剂,大细胞贫血者应根据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量分别给予补充。方法是维生素B1250~100μg/日,连用20~30天;叶酸5~10mg,每日3次,直至症状和贫血完全消失。
1.5手术治疗: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作部分胃切除,从这类病人的胃切除标本中可能检出早期胃癌。
2中医中药治疗西医学虽然对癌前病变的基础取得了飞速进展,但临床仍缺乏阻断或逆转这种病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CAG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2.1辩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众医家辨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李儒文[5]在治疗CAG伴异型增生,属脾胃气阴两虚,兼痰湿瘀毒者,用黄芪、茯苓、生地黄、石斛、百合益气养阴为主药,辅以浙贝母、半夏、陈皮化痰浊,郁金、三七、血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活血行瘀解毒防癌,收到一定的效果。张可堂[6]辨证论治为3型,肝胃不和型治宜舒肝和胃,理气止痛。药用柴胡、枳壳、甘草、佛手、白芍、延胡索、丹参等;脾胃虚弱型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止痛。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山药、鸡内金等;胃阴不足型治宜滋阴养胃,理气止痛,药用沙参、鸡内金、麦芽、麦门冬、当归、白及等。游涛等[7]将该病分为5型:脾胃湿热型治宜清热化湿,和胃止痛,方选清中汤加减;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和胃,行气消胀,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四逆散加减;脾胃虚弱型治宜健脾益气养胃,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胃阴不足型治宜养阴益胃,方选一贯煎加减;胃络瘀血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选活络笑灵丹合失笑散加减。2.2专病专方治疗:近几年来研究出很多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专方。它们作用专一、效果明显。对CAG的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服用方便,容易推广。彭罗瑞等[8]用理气活血益胃汤(党参、白术、山药、北沙参、香附、枳壳、丹参、三七等)治疗CAG30例,并与用胃复春片治疗30例进行对照,结果总有效率达96.6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该方能增强胃动力,疏通胃粘膜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胃粘膜腺体萎缩、上皮肠腺化生、细胞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的逆转作用。韩春华[9]用益胃煎(太子参、沙参、当归、白芍、黄连、白花蛇舌草、三七等)治疗CAG56例,总有效率达89.3%。认为该方能明显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促进气血流通,濡养胃粘膜,使萎缩的胃粘膜得以恢复。高鼎榕[10]用胃复新(党参、茯苓、半夏、白术、藿香、厚朴、枳壳、柴胡等)治疗CAG69例,有效率达88.5%。沈国林等[11]用柴胡、香附、白豆蔻、炒白术、党参、鸡内金、茯苓、白芍等,随证加减治疗CAG110例,总有效率94.55%。刘海燕[12]用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等)治疗CAG42例,总有效率达95.24%。翁万康[13]用活血消萎汤(丹参、三七、蒲黄、元胡索、乌药、川芎等)治疗CAG55例,结果治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1%。
2.3针灸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何爽等[14]取胸9~12、腰1、华佗夹脊穴治疗CAG13例,虚寒型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孙、内关,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虚热型配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内庭,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9例,好转2例。孙玉霞等[15]选用针刺疗法治疗CAG30例,治疗组30例取穴:胃俞、中脘、内关、曲泽、足三里,1次/天,连续5次,休息2天,2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28例:患者常规口服克拉霉素、甲硝唑及维生素B1、B6;对症处理给予胃肠动力药;严重贫血者,予维生素B12注射。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
3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众多中西医结合的学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做了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已取得肯定的疗效。但是,由于本病发病隐袭,病程迁延,中医诊断笼统,易致误诊或漏诊,而西药疗效欠佳,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了契机。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CAG,必须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以现代医学明确诊断,以中医理论辩证论治,在临床疗效上为突破口,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最终实现根治CAG的目的,让中西医结合之瑰宝造福于人类。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在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当代医学发展的方向。笔者通过多年对中医、西医理论的学习及临床实践认为,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特试述于下。
【关键词】诊疗方法;中西医;结合
1在疾病的诊断方面
中医诊断讲究“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即为“四诊”。医者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变化为望诊[1]。如望面色以了解脏腑气血盛衰及邪气所在。《四诊抉微》中说“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正是此理。凭听觉和嗅觉以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为闻诊[1]。中医认为各种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而能反映脏腑生理和病理变化。仔细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症状及与疾病相关的情况为问诊[1]。明代张景岳认为问诊是“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景岳全书?十问篇》中对问诊的内容及其辩证意义作了详细的阐述。切按病人脉搏和按抚病人的脘腹、手足及其它部位为切诊[1]。如通过诊察脉象,可判断疾病的病位、推断疾病的预后;通过按诊则可以了解病人局部的病变情况。将四诊所搜集的病例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总结,得出疾病产生的本质为“合参”。《医门棒喝?四诊合参与脉症从舍论》中有云“望、闻、问、切,名曰四诊,医家之规矩准绳也。……盖望者,望面色之明晦、舌苔之有无,以辨病邪之轻重进退也。闻者,闻声音之怯壮、语言之伦次,以辨神气之爽昧强弱也。问者,问得病之由、痛苦之处,以辨内伤外感、脏腑经络,尤为紧要也。切者,切脉之浮、沉、迟、数、有力、无力,以辨虚实阴阳,而与外证参合逆顺吉凶也”。
西医在诊断上推崇“一元论”。即将患者的症状结合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所获得的资料联系起来,尽量用一种疾病或病因来解释所观察到的临床现象[2]。“症状”指患病时病人主观感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发热、疼痛、咳嗽、咯痰等。“体格检查”指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眼、手、耳)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听诊器、叩诊锤)进行检查以发现疾病的一种手段。又包括“视、触、叩、听、嗅”。其中,“视诊”是指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2]。如用于观察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等,也用于局部体诊的观察,如皮肤、黏膜、毛发、五官、头颅、四肢、肌肉、骨骼关节外形等。“触诊”是通过手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法[2]。如可用于判断患者的体温、湿度、有无震颤、摩擦感、压痛以及包块等。“叩诊”是指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病变和病变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2]。例如通过叩击患者胸背部可以了解肺部的病变情况,若叩诊呈过清音常提示肺气肿样改变。“听诊”是指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来推测脏器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2]。“嗅诊”是医师以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与疾病的关系的一种检查方法[2]。另外,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当代西医实验诊断的检查范围更加广泛,检验数据亦愈加准确。
由上可知,中医与西医在诊断疾病的方法上完全是根据两种不同的理论来指导的,在诊断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大有不同。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其实这两种思维方式并非完全产生矛盾。相反在某些方面,中医与西医也有相互融合之处。如:中医的望诊与西医的视诊都是依靠医者用眼睛去观察患者的情况进而对病情进行判断;中医的“闻诊”涵盖了西医的嗅诊和听诊的内容;而西医的触诊、叩诊又与中医的“切诊”有着相互交融的地方;西医的“症状检查”有很大部分是通过询问患者病情得出的,这也与中医四诊当中的“问诊”有相同之处。因此,笔者认为,中医与西医在诊断疾病的过程当中,所用到的方法可说是相似的,但不可否认又各自具备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中医在诊断上着重于“查外揣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内在脏腑与外在皮肤毛窍等是相联系的,内在脏腑的病变情况可以通过机体的外在表现反应出来,因而以“四诊”作为诊断疾病的方法。西医则倾向于用直观的方式来对疾病进行诊断,除了通过检体诊断外,西医还通过实验室诊断来反映内在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改变。但也正因如此,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也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中医着重整体故而忽略了对局部的生理病理认识,而西医从组织细胞的层面上入手了解机体的生理病理功能指导临床诊断,但在对人体的整体认识上则稍逊一筹。故我们在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可将这两种思维结合起来,这样可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如用西医的诊断技术进行对疾病的诊断,另一方面则可同时运用中医的诊断思维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诊断。从而就为进一步进行治疗提供了全面的临床资料,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治疗方法。
2在疾病的治疗方面
中医治疗疾病注重“辨证施治”、“治病求本”。即将“四诊”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疾病的证型,再用中医理论指导处方与用药。比如同是感冒(西医指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可分为风寒与风热,那么这两种感冒的治疗方法则有所不同。前者治当辛温解表,后者则为辛凉解表。方药分别予荆防达表汤、银翘散治疗[3]。此在中医被称为“同病异治”。而不同的疾病在一定的病因及病机作用下,亦可表现为相同的证型。治疗上则可予相同的治法。如归脾汤既可治疗不寐(西医病为失眠),也可用于治疗郁证(西医称为抑郁症)。中医认为,虽然此为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如果是同一病因作用或因为两者的发病机理是相同的,那么就可以用同一种治疗原则和方法处理。虽为两病,但证机均属心脾两虚,故均予归脾汤主之。除了根据疾病的根本病机,针对证型进行治疗而外,中医治病还根据“三因治宜”(即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来指导临床用药。再者,中医在用药的同时还注重配合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西医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多为“对症治疗”,着重于辨病,并针对病因来指导临床治疗。如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喷嚏、鼻塞、鼻涕、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查体可有体温相对升高,咽部充血或有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等,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象改变等现象。西医认为,上感发病是因为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故在治疗上,一方面对症处理,予解热镇痛药进行治疗,同时还针对病因予抗病毒药及抗菌药物治疗[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疾病产生原因的进一步认识,西医逐渐开始重视以预防为主来防治疾病。如坚持合理、规律的体育运动,平衡膳食等在对疾病的防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对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当中饮食和生活习惯已成为主要的治疗原则之一。另外对传染病进行有效的隔离也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加之西医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的认识,进一步促进了西医外科手术的发展,使外科手术的适应证、手术范围和方法等均得到了巨大扩展。
笔者认为,中医和西医在治疗上的“结合”可看做是有选择性的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中医与西医并用,以其中某一个为主,另一个为辅。从这种理解可以分为两种“结合”。首先,针对不同的疾病来讲,西医在治疗上的优势体现于对危重病、急性病及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上。如病人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情况,此时应运用西医的急救处理方法,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扩充血容量,给予呼吸兴奋剂、升压药等,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心肺复苏术或气管切开插管等治疗[4]。此时若用中医辨证予汤药治之虽然有效但显效较慢,但可予中药注射剂如参附、生脉等配合西医治疗。再如外伤的病人,西医的清创缝合技术可以迅速起到止血、修复和保护创面的作用。与此同时可配合活血化瘀、收敛止血、生肌收口等中药治疗以提高疗效。中医在治疗上的优势在于对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上。如肿瘤的病人虽然在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应予西医手术治疗,但到了疾病的晚期,西医往往采用姑息治疗,予对症、营养支持等处理,此时则可用中医的思维方法进行整体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饮食、睡眠,调整机体的功能,从而起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而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予中药减轻放化疗副作用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疑难杂证方面,如患者仅仅表现为背心发凉等症状,则不适合用西医的某个疾病来解释,而中医主要着眼于对整体机能的调理,在治疗这类疾病当中则占有优势。某些功能失常性的疾病,如出现失眠、烦躁等症,也可选择中医治疗,以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其次,中西医的“结合”可以是针对某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来进行治疗方法上的选择。例如脑卒中(脑血管意外)的治疗,急性发作期可选择“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予西药脱水、降颅内高压、控制血压、营养神经等治疗为主,同时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当急性期过后,患者已逐渐脱离危险,此时需进行功能锻炼,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但临床上患者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肌力。在这个阶段就可以运用中医的针灸和推拿等方法促进肌力的恢复。当肌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患者可以下床练习行走的时候就可以用西医的康复锻炼方法给予恢复治疗。后遗症阶段,尤其应该注意对患者血压的控制,防止二次卒中发生。西药在控制血压方面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临床上患者血压的高低与自身的症状有时并不是平行的。
在西药降压的同时配合中药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是很好的选择。目前许多临床报道也已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用中医或西医治疗。
3结论
中医与西医并非是矛盾的,两者完全可以有效的结合,而结合点在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只要掌握了各自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有选择的结合并运用,则可起到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长期服用中西医降压药,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很多中药成分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高血压病症状,治疗并发症有一定优势。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阳易升,肝火易冲。肾为一身阴液之根,肝有赖肾水以滋养,故发病与肝肾关系密切。主要病因:①情志所伤,长期恼怒忧思,导致肝郁气滞,损伤肝阴,下劫肾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②内伤虚损,可导致肾精不足,阴阳失调,心肾不交,下不制上,头昏视物模糊;③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嗜食肥甘,导致痰湿内生,运化无力,体胖,脉络受阻,或嗜酒,嗜烟,劳逸失度,起居无常,导致眩晕发作;④体质因素,是指先天与后天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整体生理功能及特性,适应社会自然诸多方面的能力;⑤瘀血内阻,络脉不通,血流受阻而致血压升。总之,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责之“阴阳失调,气血紊乱,心肾不交”等。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由于某些因素引起强烈的、长期的刺激,导致精神、神经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使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②遗传因素。据统计,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约占50%~60%,多为遗传性缺陷,患者对各种应激的血管反应性增强;③肾脏因素。肾素分泌增多,肾素在肝中形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下,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后者具有很强的全身细小动脉持久的收缩作用,升高血压,同时又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醛固酮储留水钠,使血压进一步增高。此外,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均可导致血压升高。
2辨病治疗和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多从症状、体征入手,一般以“头昏”、“头痛”、“眩晕”、“肢体麻木”、“项强”或“耳鸣”,脉弦或强大,或弦细,或沉细,或细涩,舌质红或淡白,或黯,或瘀点、瘀斑,舌胖大,舌有齿痕,苔黄或厚腻或无苔等进行分析研究,多辨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虚痰浊”、“风痰上扰”等证型。对一些无症状高血压病的诊断和防治显然不够,需西医辨病相辅助。
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而中西医结合则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首先,对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是中西医结合的“二级诊断”模式,疗效仍以高血压病某一阶段的“对症”治疗效果为主,远未达到“对病”诊治的深度[1],应提倡对高血压病首先辨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根据有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分3期);然后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再次是发现病证之间、分期与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高血压病总的发病机制。通过对现代医学各项实验室或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来辨证,对于补充或丰富传统中医辨证,在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实验室指标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高血压病常伴有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它们在高血压病的发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2]。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变形力减弱,是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为治疗高血压病血管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3]。侯延丽[4]、吴奕强[5]等通过检测血流变中全血比黏度、低切浓度和高切比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黏度,发现指标测定值总趋势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蒋卫民[6]等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EH)中医证型与血糖(BS)、血胰岛素(IS)水平的关系,发现患者空腹血糖与正常组无差异,但服糖1小时、2小时后,BS及糖负荷后IS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显著,说明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其中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组与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高血压病IR的证型主要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
心脏及其大血管是高血压病中较早受到损害的器官,郑新[7]等研究了EH患者胸主动脉CT改变与中医分型的关系,发现痰湿壅盛组胸主动脉管径扩大最显著,肝阳上亢组次之,阴阳两虚组最轻,前两者多见于男性,后者多见于女性。在心电图方面,王莉娅[8]等通过对25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中医辨证分型及心功能分级,测定PTFv1值,并分析其与中医证型及心功能积分之间的关系,发现PTFv1值与心功能积分呈高度负相关(P<0.01)。肝阳上亢型患者PTFv1值明显大于其他证型,其心功能较好;水湿泛滥型患者PTFv1值为最小;瘀血内停型次之,其心功能较差。
大脑是高血压影响的重要器官之一,容易并发损伤及供血改变,刘健[9]等研究了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检测的关系,发现肝火亢盛型以脑血管血流速度加快为主,阴虚阳亢型以血流速度减慢居多,阴阳两虚及痰湿壅盛型则以脑部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为主。综合以上,很多学者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已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揭示中医“证”的本质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这是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3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
中药和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各有所长。西药的优势是:①降压作用较强,均能有效地控制血压;②对某些器官受损有逆转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肌肥厚有减轻作用;③对高血压病急症,西药降压药如硝普钠、酚妥拉明等作用迅速。其不足之处是:①副作用相对较大,如影响水、电解质代谢,影响血脂、血糖代谢,有的药物长期使用还可影响性功能;②降压过程中血压波动大,特别是高血压病早期或老年人高血压。
中医药的优势:①改善症状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②降压作用缓和,稳定血压效果好,对早期老年轻度高血压以及较严重高血压配合西药治疗,均可防止或缓和血压的较大波动;③中药副作用少,与西药合用能减量减毒增效;④研究已发现中药在对某些靶器官损害的逆转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作用[10]。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于:发挥中医治病求本,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西药用量,降低副作用等积极作用,克服中药降压效果慢、幅度小等不足,取西药降压迅速,控制紧急病情之优势。
4问题与展望
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仍是目前高血压病治疗的有效方法,较之单纯的中医或西医具有明显优势。中药可改善血液循环,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消除临床症状[11]。中西医结合能增强机体对降压药的敏感性,减轻靶器官损害,取得最佳疗效[12]。但中药汤剂存在煎煮费时、不易携带服用的问题,应予以研究改进。
【摘要】通过对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特点的分析概括,阐明不能用中医理论研究西医,也不能用西医理论研究中医;中医和西医研究药物的角度不相同,不能用中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西药,可以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笔者将目前中西医结合面临的问题浅述如下。
1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不能相互阐述或表达
20世纪50年代,同志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观点,并要求医务工作者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提出这个观点,是从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角度出发的。那么,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呢?中西医结合可否理解为用中医理论阐述西医或者用西医理论阐述中医?如果这样理解会走向极端的,也是不科学的。如细胞属于哪脏哪腑哪经哪脉?中医学的经络为什么用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都“看”不到呢?有些人提出谁能找到经络可获诺贝尔医学奖。这和那些否定中医的观点一样,都是没有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误解了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以藏象和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用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点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中医学理论阐述人体的“功能”。中医藏象学说表达的是人体某一组器官或一系列器官的功能。如中医学概念的“肾”,其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1]。其内涵不仅仅是西医学上的肾脏,还包括生殖系统,同时还包括人体生长与发育。中医学概念的“脾”,与西医学概念的脾脏,意义完全不一样。气血津液学说中的“气”,其组成,中医学认为有先天之“精气”,食入之“谷气”和自然界中的“清气”。“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而西医学不知“气”为何物。“血”和“津液”也不同于西医所说的血液和体液,如中医学所说的“气血虚”所致月经量少或闭经等,通过西医学的化验检查不一定是贫血。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换句话说就是把各种功能联系起来的通道,即功能通道。因此西医学对“经络”是无法理解、无法想象、无法找到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死亡是“阴阳离绝”,死人没有阴气也没有阳气。无阴气无阳气,不是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中医学研究的人体是“活”人。
西医学,即现代医学是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它体现了现代科学的特点。
西医学研究的是“分子”、“细胞”,是“看”得见的物质,而不是功能。西医学认为,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由许多分子组成细胞。由许多形成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按一定方式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叫器官。若干器官联合在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的生理功能构成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无论细胞、组织、器官还是系统都是由“看”得见的物质——分子构成的。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已进入分子水平,是从分子的角度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从分子的角度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西医学研究人体是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人体死亡是呼吸心跳停止、生命活动消失或者脑细胞功能活动消失。当人体死亡、生命活动消失时,分子还存在,细胞还存在,仍可作为研究对象。西医学研究人体好似把人体当作机器一样来研究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医学研究的是“死”人。
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比较,中医理论讲述“功能”,而西医理论讲述“分子”或“物质”。在一定意义上,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关系,像唯物辩证法中“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因此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是不能混淆的,也是不能相互阐述和表达的,用西医理论研究中医不是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药物的研究
2.1中医和西医研究药物的角度不同中医治疗疾病应用中药,是从药物的功效着手的。所谓功效,也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功能变化,实际上讲的是药物的“功能”,比如砒霜,其功效是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又如青蒿,其功效是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等[2]。西医治疗疾病应用西药,讲的是药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即药物分子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内某种分子、细胞、组织或系统的影响过程;或者某种抗生素分子在体内对微生物分子的作用过程,实际上讲的“分子”或“物质”,比如多酶片、氢化可的松;又如磺胺类抗生素等都是讲的药物分子。可见,中医和西医在治病时,研究药物角度是不相同的。
2.2中药的西药化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有学者认为同一患者一张处方中药,一张处方西药,这样是中西医结合。这种方法一方面浪费金钱增加患者负担,另一方面浪费宝贵的药物,而且易出现意想不到的不良作用,因为每味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并非单一,可能和西药有效成分重复或拮抗。这不是中西医结合。
中药治疗疾病有五千多年历史,中药确有疗效。中药学博大精深,单《本草纲目》就收集了一万多种中药,每一味中药都有各自不同的功效,甚至同一味中药,药用部分不同,功效也不一样,比如柴胡。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柴胡根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甾醇、多糖、黄酮、挥发油等;而茎叶主要含挥发油和芦丁等,不含皂苷;其挥发油主要在茎叶中,根含量甚微[3]。从柴胡可以看出,有些药物,其药用部分不同,所含有效成分不一样,功效也不相同。
中医中药要发展要推广,必须证明中药有疗效;中医中药为什么有效或者说中医中药有效的依据是什么,因此,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就很有必要。要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就必须结合现代科技,也就是应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称为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西医学应用现代科技从砒霜中提取三氧化二砷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难治性疟疾等;常用药物黄连素就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为小檗碱[4]。这是中药的西药化研究的最好例证。
另一方面,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G或氧氟沙星,假如用中医方法研究,其功效是什么,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也无法理解。因此不能做西药的中药化研究。
为什么不能用中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西药,而可以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呢?或者说,为什么不能作西药的中药化研究,而可以作中药的西药化研究呢?首先,它们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的药物,是“看”得见的物质;其次,每味中药功效的概括,是经过长期实践后归纳总结而来,要经过相当长时期,而应用现代科技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是用时短而且方便有效的。因此,可以进行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3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结,是结而非集,集是聚和总合的意思,结是联合和发生关系的意思[5]。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4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4.1疾病预防现代医学即西医已认识到,许多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精神因素导致消化性溃疡[6]。这类疾病怎样预防呢?西医学在这方面无具体的论述,而中医学却有详细、确切、系统的阐述。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较高。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介入疗法开展较多,而球囊扩张和安装支架非常普及,但是,在6个月或1年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冠脉再狭窄。要预防再狭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取得了理想疗效[7]。
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4.2疾病诊断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对健康要求比较高,许多疾病,患者要求给了明确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4.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如心脏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是最好的抢救方法,如果采用针灸或灌服中药的方法,而放弃心肺复苏,是不恰当的。又如发生在夏天,以发热、全身酸痛为主证,又无“上感”症状的患者,经西医手段检查后,考虑为病毒性感染。这类患者,中医诊断为“暑湿”感冒,应用中药治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少,而西医对病毒性感染治疗无特效,因此,该类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就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4.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出血停止、颅内高压消失之后;以及各种术后恢复期患者,西医怎么办呢,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总之,中西医结合应正确理解,恰当运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过多的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导致胃黏膜炎症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因较为复杂,临床上亦无特效治疗药物,给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了1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均为2005~2007年两年来门诊就诊病例,均参照《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予以确诊,其中男87例,女93例,年龄18~75岁,病程3个月~10年以上。
1.2分组情况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8例,男42例,女46例;治疗组92例,男45例,女47例。
1.3症状与体征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
1.4胃镜及病理情况见表2。表2两组患者胃镜及病理情况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西沙比利片(每日3次,每次5mg,餐前15min服用),维生素B6(每日三次,每次20mg),奥美拉唑胶囊(每日2次,每次20mg)。
1.5.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胃汤”。基本方组成:柴胡、枳实、白芍、香附、黄连、石菖蒲。随症加减:口苦较甚加金钱草,纳呆加神曲、山楂,口干加沙参、麦冬。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取汁200ml温服,每日2次。
1.5.3治疗时间两组药物四周为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
1.6疗效观察
1.6.1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未见胆汁反流,黏液糊清,胃黏膜炎症消失;有效:症状减轻,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明显减少,黏液糊稍混,胃黏膜炎症减轻;无效: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胃镜复查仍有胆汁反流或加重。
1.6.2疗效观察见表3。表3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对照组显效72例,占81.8%,有效10例,占11.4%,总有效率93.2%;治疗组显效60例,占65.2%,有效12例,占13.0%,总有效率7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较为复杂,多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或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即非手术原因引起,继发性则是由于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幽门成形术等)原因引起。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机制为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导致幽门失去正常的舒缩功能,或术后幽门丧失,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对胃黏膜产生损害。在祖国医学中,胆汁反流性胃炎属“胃痛”、“嘈杂”、“呕吐”范畴。《内经》曰:“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病病位在脾胃,又与肝胆密切相关。由于肝胆失于疏泄而致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即出现胃痛、呕恶、口苦等症。故治则应以疏肝和胃为本,并清热利胆,自拟“清胃汤”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实行气,两药合用升清降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枳实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能起促进作用[2],白芍柔肝理脾,缓急止痛,香附行气解郁,黄连为清中焦热之主药,石菖蒲化湿理气解郁,并能有效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西药西沙比利和维生素B6可增强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排空,使胆汁向下排泄,同时维生素B6亦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反流。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较纯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疗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眼部碱烧伤
眼部碱烧伤是临床上复杂而难治的眼病之一。碱烧伤会对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可致角膜和结膜上皮坏死、脱落,角膜持续性上皮缺损,多发性上皮糜烂,角膜血管翳性混浊及睑球粘连等严重并发症[1,2]。因此对其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就此综述如下。
1组织间隙冲洗
当碱性物质进入眼内,在急救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冲洗结膜囊内的有害物质。但是碱性物质很快渗入细胞间隙,通过细胞膜使细胞的pH值发生改变,引起蛋白变性和溶解,为了最大限度除去化学物质,1994年cherednichenko等[3]利用硅胶强力的吸水性能,除去碱性烧伤后组织间隙的有害物质,以减少对组织的损害和增加角膜的透明度,然后用溶于生理盐水的冻干血浆滴眼,以改善受伤组织的营养,此法可反复进行。实际上是用营养物质进行组织间隙反复冲洗。在除去有害物质的同时,带入营养成分。
具体方法如下:0.5%的地卡因表面麻醉,充分冲洗结膜表面和结膜囊后,用消毒的单层镜头纸(2cm×2cm)贴附于角膜和结膜表面,在镜头纸表面撒适量硅胶粉(Silicage15/40)稍稍加压留置5~10min,连同消毒的镜头纸一起将硅胶全部除去,然后用营养液或10%葡萄糖液冲洗,在上皮修复之前每日1~2次,同时用溶于生理盐水的冻干血浆滴眼。
硅胶治疗时禁忌用硅胶粉直接与角膜、结膜接触,因为硅胶的残留异物可刺激影响角膜上皮愈合,诱发角膜溃疡甚至穿孔。
2联合应用表皮生长因子与纤维粘连蛋白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对角膜的作用有3种:(1)加速角膜上皮的愈合;(2)促进角膜基质层胶原合成;(3)促进内皮细胞的创伤修复和再生[4,5]。
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ein,FN)为含糖蛋白,FN对于细胞粘附和移行有重要作用,故有人称其为生物学粘固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作用为:(1)碱烧伤后,受伤角膜表面的FN和基底膜本身的粘连蛋白被溶解。FN可弥补这一不足。(2)FN结构中有许多结合点,能在上皮细胞间及上皮与基底膜间起桥梁作用,加强其粘附力。(3)FN和纤维蛋白共同形成促进上皮移行和粘附的暂时性支架。(4)FN和细胞内肌动蛋白有亲和力,补充外源性FN,可促使上皮细胞内肌动蛋白由球状变成纤维状而诱发细胞移动。对于眼化学烧伤后出现的持续性上皮缺损和进行性基质溃疡,应用FN治疗可以防止溃疡发展,并能促进缺损愈合[6,7]。
总之,EGF促进上皮细胞再生,FN促进新生上皮细胞移行,并与基底膜牢固粘着,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3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而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角膜烧伤后能否应用及如何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以来存在争议。
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纤维母细胞的增殖聚集和新生血管的生长,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消化功能和淋巴细胞对非特异性促分裂原和特异性抗原的促分裂能力,但对角膜胶原纤维的沉积和排列影响较小。因此对于Ⅰ~Ⅱ度角膜碱烧伤和上皮修复后严重角膜烧伤有较好的效果[8,9]。
在角膜烧伤后适时适量地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有益的,但不能滥用,滥用就会带来不良反应。因此,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可联合使用EGF和皮质类固醇激素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4免疫抑制剂应用
由于免疫学的发展,对此问题有了较多的研究,碱性角膜烧伤后,其变性蛋白可以成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同时也发现,角膜烧伤后,角膜内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增多,MHC-Ⅱ类抗原显著表达[10],临床上,应用免疫抑制剂获得了治疗效果,这些都说明角膜碱烧伤有免疫反应的参与。1984年Zierhut[11]等曾以2%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gA)滴眼治疗5例Ⅲ和Ⅳ度眼化学伤,均未发生睑球粘连。角膜血管形成也相对减少,其中4例角膜溃疡完全愈合。
Foster[12]等在眼烧伤动物实验中,采用了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在对照组21眼中有18眼(86%)发生角膜溃疡,环磷酰胺治疗组19眼中有3眼(16%)发生角膜溃疡。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环磷酰胺组未发生溃疡16眼角膜中缺少中性粒细胞,这说明角膜溃疡与中性粒细胞有关。
5自家血结膜下注射的问题
自家血或血清结膜下注射,有以下几个作用[13]:(1)稀释有毒物质,分离组织,阻止碱性物质向深部涉移。(2)自家血或血清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是人血清中含有a1和a2巨球蛋白和β1球蛋白,其都是胶原酶抑制剂,但在烧伤7天后,机体内出现了抗体,如果用有抗体的自家血向结膜下注射,就会产生致敏作用,加剧局部病理的过程,因此,自家血或血清结膜下注射,宜在烧伤后7天内进行。如果用0.5ml自家血或血清+抗生素结膜下注射疗效更好。
6前房穿刺
眼碱性烧伤后是否进行前房穿刺和何时进行为宜,目前看法不同。碱烧伤后前房穿刺治疗主要依据烧伤后房水pH值,即主要考虑房水中碱性物质对眼组织的直接损伤,而忽略了房水成分的改变对眼组织的损害作用。2004年Kuokelkoun[14]建议,早期清除前房内有害物质是治疗严重碱烧伤的原则。陈剑等[15]发现在烧伤后房水内中分子物质(Middlemolrcularsubstances,MMs)明显增高,MMs是一类具有生物毒性,分子量在300~500D之间。在碱烧伤24h后房水MMs明显高于烧伤前(P<0.01)。黄一飞等[16]测得碱性烧伤后房水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增加,60min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30天后才恢复正常。原慧萍等[17]研究发现患前眼部碱烧伤后房水中SOD活力与正常相比明显下降。
因此,严重眼碱烧伤时,前房穿刺除了降低pH值所直接造成的损伤外,还可清除房水中异常毒性物质加速房水更新,促进代谢,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严重的眼前节碱烧伤后7~10天内前房穿刺具有积极意义。
7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球结膜为白睛,五轮中属气轮,内应于肺;角膜为黑睛,五轮属风轮,内应于肝。气轮风轮唇齿相依、经络相连。在碱烧伤的急性期和修复期(烧伤后2周内)患者常出现畏光、流泪、疼痛,球结膜充血坏死、角膜混浊、溃疡等症状[18,19]。任征等[20]认为此系碱毒入目,灼伤白睛、黑睛,化热生风,风火热毒相搏、侵营入血而酿成气轮风轮之重症。关键是“毒”、“热”、“风”三者。所以治则为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拟用解毒凉血汤:银花20g,丹参20g,元参15g,黄芩15g,甘菊15g,丹皮15g,茯苓15g,山栀12g,桑叶12g,蝉衣9g,川连4.5g。炎症剧烈者改银花30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6g(后下)。并发症期(烧伤2周后),治拟滋阴降火、养血退翳,拟用降火退翳汤:生地20g,丹参30g,元参15g,丹皮15g,麦冬15g,黄芪15g,泽泻15g,甘菊15g,木贼草15g,白术12g,白蒺藜9g,茯苓15g,防风6g。角膜溃疡久不愈合者改黄芪为30g。以上中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服2~3个疗程。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RA)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将活动期ERA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正清风痛宁和甲氨蝶呤(MTX);对照组40例口服MTX和柳氮磺胺吡啶(SSZ)。结果正清风痛宁和MTX联合治疗RA第4周总有效率(8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7.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24周总有效率(9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5.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清风痛宁+MTX和MTX+SSZ治疗ERA均可明显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炎性指标(P<0.05或P<0.01)。结论正清风痛宁+MTX联合治疗ERA不仅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且起效快,较安全。
【关键词】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魏锦等报道[1]在RA患者中老年发病者占19.5%。目前治疗RA的药物以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和慢作用药物(DMARDs)为主,也采用多种慢作用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但该类药物均有一定的副反应。为了探索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小的用药方案,笔者采用甲氨蝶呤和正清风痛宁联合治疗ERA,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自1999年6月-2005年6月间就诊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2]。8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60~79岁,病程2个月~13年。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59~77岁,男女之比3:5,病程3个月~1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正清风痛宁(湖南正清制药厂生产)40mg,每日3次;MTX10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SSZ0.5~1.0g,每日2次,MTX用量、用法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分4、12、24周3个时间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1.3.1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包括晨僵时间,关节痛或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功能。晨僵时间分级标准:0级:无晨僵;1级:晨僵时间在1h以内;2级:晨僵时间为1~2h;3级:晨僵时间在2h以上。关节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1级:关节不活动时无疼痛,关节活动时有轻度疼痛;2级:关节不活动时有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3级:疼痛剧烈,关节活动因疼痛而明显受限。压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1级:压迫时患者诉疼痛;2级:压迫时患者不仅诉疼痛,而且有畏惧的表情和缩回关节;3级:患者拒绝医生作压痛检查。关节肿胀分级标准:0级:无肿胀;1级:关节肿胀未超过关节附近的骨性标记;2级:关节肿胀,肿胀处与骨性标记相平;3级:关节高度肿胀,肿胀处高于关节附近的骨性标记。
1.3.2实验室指标观察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一般指标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测定;并摄双手X线平片。记录治疗过程中所有药物不良反应。
1.3.3疗效判断标准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不到30%;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30%~50%(含30%);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50%~75%(含50%);明显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75%(含75%)。总有效率=(改善+进步+明显进步)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其中治疗组治疗24周后,总有效率97.5%,显效率52.5%(21/40);对照组治疗24周后,总有效率95.0%,其中显效率47.5%(19/40);治疗12周、24周后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相似(P>0.05);但治疗组于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82.5%(33/40)和显效率45.0%(18/40)均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表1两组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402(5.0)5(12.5)14(35.0)19(47.5)95.0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详见表2。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ESR、RF、PLT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24周后与对照组同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表2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注:*P<0.01,**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0.0%),主要表现为皮疹、上腹不适和轻度转氨酶升高,经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25.0%),其中胃肠反应4例(40.0%),表现为恶心、厌食、呕吐及腹胀;贫血、白细胞减少2例(20.0%);转氨酶升高3例(30.0%);皮疹1例(10.0%);其中1例白细胞减少患者停用MTX。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RA是一种常见的以累及关节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迁延反复可造成关节侵蚀性、破坏性改变,最终关节畸形和强直,功能丧失。RA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年龄本身不是使用任何抗风湿药物的禁忌证,但由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组织反应和内稳定机制的改变,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改变;老年人还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常见,因此ERA病人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相对较多,应引起临床注意。MTX和SSZ的早期联合应用有效率达60%左右[3],但这类药物起效时间较慢,一般在治疗3个月以后方能见效,且毒副反应较明显,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治疗。RA在活动期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的程度加重,受累关节皮温升高,晨僵、全身乏力、畏风明显,舌红苔黄腻或燥,中医辨证的主要病机为风湿热毒侵蚀关节筋骨。青风藤在缓解关节症状,调节免疫反应,诱导病情缓解等方面均与MTX、SSZ、氯喹有协同作用[4]。并且缩短了起效时间,一般1周后即可起效,减少了MTX、SSZ的毒副反应。正清风痛宁是从中药清风藤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青藤碱(Sinomenine,sino),具有祛风通络止痛,抗炎、免疫抑制及调节等作用。本文用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ERA效果肯定,总有效率97.5%,具有同MTX+SSZ治疗ERA相似的治疗效果,在治疗6周后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RA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MTX+SSZ组,表明正清风痛宁起效快,能够快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国内有报道认为正清风痛宁对RA骨破坏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5]。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ERA与MTX+SSZ联合治疗ERA比较,同样可以降低活动性炎性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没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能够耐受。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和正清风痛宁联合使用对活动性ERA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效快,抗炎止痛作用强,毒副作用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ERA较理想的方案,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阴伤湿热清热化瘀止血生肌方化瘀祛腐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侵犯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反复,经久不愈,属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采用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欠佳。笔者就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异常有关。参与的多种炎症细胞及免疫细胞释放抗体、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等,引起组织破坏及炎性病变。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因素及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1]。溃疡性结肠炎可因临床表现不同而分属不同的中医病证范畴。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属痢疾中“休息痢”、“久痢”范畴;血性便明显,属“肠风”、“脏毒”范畴;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属“泄泻”范畴。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本,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感受寒热湿毒之邪,饮食劳倦或情志不遂,部分因外感寒热湿毒之邪或饮食劳倦所伤或情志不遂而导致脾胃受损,致热、湿、痰邪客于肠道,阻滞气血,肠络失利,脂膜受损,下利赤白而发病。
2治疗
2.1中西医结合增效减毒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容易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单纯使用西医或单纯使用中医治疗不免有失偏颇,中西医结合常常取得较好疗效。临床上部分医师将溃疡性结肠炎当慢性肠炎治疗,习惯用大量抗生素,在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停药后很快复发,甚至会导致菌群失调。尤其对于20~30岁急性腹泻的患者,常规抗菌止泻等治疗效果不佳,应常规查肠镜以免误诊误治。部分患者服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包括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缓释片,奥沙拉嗪),后出现白细胞下降、腹泻等情况,停用西药而口服中药,可能使症状得到改善,但肠镜下病变可能加重,对这些病例,勿忘复查肠镜。对于轻中度远端结肠炎者,使用中药(清热化瘀止血生肌为基本治法)配合氨基水杨酸制剂灌肠可使症状明显改善;对于广泛性结肠炎,仍需考虑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治疗。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等)长期使用易产生副作用,如情绪改变、满月脸、踝部水肿、高血压等,且不能防止复发,故当症状好转后,即应逐渐减量至停药。对于重度患者,可考虑使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7~10天;重度患者常存在低蛋白血症,适当补充白蛋白可缩短疗程,促进病变愈合。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环胞霉素等)起效较慢,有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消化道反应、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对于激素抵抗或者依赖的患者,临床疗效不佳。如患者顾虑免疫抑制剂副作用而不使用免疫抑制剂,可选择继续口服氨基水杨酸制剂,配合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丹参及低分子右旋糖苷静脉滴注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拮抗剂(包括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10、抗ICAM反义寡核苷酸等)虽是目前研究最活跃及很有希望的药物,但价格昂贵,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疗效有待验证。抗菌药物甲硝唑除抑制肠内厌氧菌,尚有免疫抑制、影响白细胞趋化等作用,对伴瘘管、肛裂及脓肿等并发症者,使用替硝唑常无效,笔者使用甲硝唑治疗常取得较好效果,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不能耐受情况发生。
2.2内服与灌肠合用分期治疗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或轻中度广泛性结肠炎,均需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若患者不能耐受,或经济条件较好,则可选用美沙拉嗪缓释片、奥沙拉嗪治疗,同时使用甲硝唑100ml+蒙脱石3g+磷酸铝凝胶20g+柳氮磺胺吡啶1.0g灌肠,每天早晨1次。同时使用中药清热化瘀止血生肌方,组方:人中白、苦参、红藤、败酱草、枯矾、儿茶、白及、参三七、地榆等,煎汁每晚灌肠;病情较重者,可加泼尼松每天40mg口服;对于激素不能耐受者,通常在灌肠剂中加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mg,基本可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对于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局部使用美沙拉嗪栓剂可更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以上治疗不敏感,出现高热等全身毒血症状时,可首选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300mg,静脉滴注,1天1次,共7天。血沉、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者,则需静脉联合使用甲硝唑、头孢三代抗菌药物。若经以上处理,疗效仍不明显,或病情恶化,出现相关并发症者,应请外科会诊,考虑是否手术治疗。
发作期的治疗,仍以前面所述的内服药物与灌肠药物(人中白、苦参、白及、红藤、败酱草、枯矾、儿茶、参三七、地榆)联合治疗为主。缓解期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缓释片、奥沙拉嗪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复发。柳氮磺胺吡啶每天2~4g,低于2g无效,服药期间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患者若能耐受,疗效较好。因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本,发作期以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为主,佐以健脾胃之品,常以白头翁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缓解期应坚持益气健脾为主,兼清余邪,常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以竞全功。口服药物宜空腹、食前口服。
2.3清热利湿,顾护阳气与阴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因反复发作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常存在阴伤,临床表现有口干,舌有裂纹,舌燥,少苔等,需仔细辨别,尽早发现及时纠正,以免阴液亏损后难以恢复。因此,临床上尤其需注重存津液。湿热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常见证型,湿伤阳,热伤阴,需分清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或者湿热并重。清热利湿应顾及阳气与阴液,若不然,虽然症状得到缓解,疾病仍容易复发。若阴伤明显,湿热仍羁留,治疗颇为棘手,取清热利湿而不伤阴的药物加于方药中,如芦根、白茅根、冬瓜子、蒲公英等。本病易虚易实,尤其是部分老年患者,如辨证属湿热内蕴之泄泻,若单纯用葛根芩连汤,患者服药后常出现淡胖舌、有齿痕,纳少,泄泻等,症状往往无明显好转。辨证脾肾虚寒型者,单纯使用附子理中汤,部分患者可出现黄腻苔。因此,治疗时,除辨证用药外,需留心该病阴伤与湿热、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
2.4化瘀祛腐,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久病入络,湿热蕴久,血行不畅、反复应用止血药、过多使用苦寒药等,均易造成瘀血内阻。因此,瘀血内阻是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张锡纯指出“肠中脂膜腐败,由腐败而至于腐烂,是以纯下血水杂以脂膜,即所谓肠溃疡也”。因此,活血化瘀、祛腐生肌药物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使用活血药物不宜过于寒凉,否则,肠越寒而脂越不生,病情反复。笔者临床在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灌肠药物中加入石菖蒲、白芷等辛温之品,配合适当的西药,对单纯使用西药疗效不佳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
2.5饮食与情志并重,减少疾病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调摄非常重要。一般宜少渣、低纤维、低脂肪、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对鱼、虾、牛奶、花生等不能耐受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忌食冰冻、生冷、辛辣刺激之品。部分长期出血患者,平时可进含铁丰富的食物。无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者,可适当补充铁剂。古人有“见肝之病,当知传脾”之说。患者如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进而导致肝强脾弱,病情更加难愈。临诊时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病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改善营养状况,对疾病痊愈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湿疹;中西医结合;治疗
湿疹是由风湿热邪所致的常见皮肤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风湿病”“浸淫疮”“黄水疮”。西医认为湿疹为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多与变态反应有关。湿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综述如下。
1内服外用
1.1中药加西药内服与中药加西药外用洪淑珍[1]对急性湿疹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风止痒为主,药用龙胆泻肝汤、萆解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亚急性湿疹以健脾除湿、养血润肤、疏风止痒为主,方用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以养血疏风止痒、除湿润燥为主,方用消风散加四物汤加减内服。外洗方:苦参30g,黄柏20g,地榆20g,苍术20g,金银花20,连翘15g。水煎成1500~2000ml,微温外洗,日1次;西药口服扑而敏、开瑞坦或赛庚啶,严重者口服小量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亚急性及慢性期,加用激素软膏。治疗100例,治愈66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刘明江等[2]采用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方用桂枝浮萍汤,并口服开瑞坦10mg/d,外用炉甘石洗剂,1%氢化可的松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满意。何泽民等[3]把湿疹分为湿热毒瘀型和阴血亏虚型,分别给予祛湿清热解毒汤和滋阴养血止痒汤。西药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息斯敏、强的松,中药外洗(山豆根、苦参、金银花、连翘、地榆、九里光、甘草),洗后病灶处涂三九皮炎平软膏。治疗52例,痊愈47例,痊愈率90.4%。程利敏等[4]治疗湿疹60例。中医辨证分型,风热型:荆防汤加减,湿热型:龙胆泻肝汤或凉血消风汤加减,脾湿型:胃苓汤加减,阴虚夹湿型:滋阴除湿汤,风盛血燥:养血消风汤,配合口服西药敏迪、赛庚啶。外用炉甘石洗剂、皮炎平、肤疾宁。痊愈53例,占88.33%,总有效率100%。
1.2中药加西药内服与西药外用李俊锋[5]治疗湿疹100例,中药内服予自拟湿疹汤;西药服息斯敏10mg/d,地塞米松1.5mg,tid,日2次,外搽去炎松软膏1支、地塞米松(0.75mg)10片、扑而敏(4mg)10片、四环素(0.25mg)10片研末、病毒唑针剂1ml、聚肌胞2ml,调匀外搽。痊愈9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100%。曾建中等[6]治疗急性湿疹68例,口服赛庚啶2mg,维生素C200mg,日3次,中药以清热止痒汤(地肤子、白藓皮、绿豆衣等)口服,外搽维肤霜。治愈40例,好转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吴国根等[7]用内服皿治林10mg1次/d,加用健脾润肤汤(茯苓、苍术、白术、当归、丹参等),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治疗慢性湿疹40例,总有效率92.5%。
1.3中药内服与中药加西药外用郭晴[8]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当归、防风、苦参、蝉蜕、生地、石膏、荆芥等)为法内服,外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方(黄连、黄柏、全蝎、大黄、苦参研末)混合尿素软膏。轻者2~4d,重者4~7d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1.4西药内服与中药加西药外用杨主功[9]采用西药常规口服维生素C200mg,3次/d,维生素B20mg,3次/d,葡萄糖酸钙1.0g,3次/d,特非纳丁60mg,2次/d,外用中药水剂(土槿皮、大风子、地肤子、苍术等)。膏剂(滑石粉、氧化锌等),治疗慢性湿疹40例,治愈36例,有效4例,治愈率100%。
1.5中药内服与西药外用李文忠等[10]治疗慢性湿疹48例,内服药用赵丙南经验方全虫方(全蝎、皂荚、皂角刺等),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总有效率85.42%。刘斌[11]治疗慢性湿疹50例,内服复方归龙汤(地龙、当归、白蒺藜、川芎、乌梢蛇等),外用5%乙氧苯柳胺软膏,2次/d。总有效率90%。姜海燕等[12]治疗慢性湿疹39例,给予中药(生地、黄柏、当归、黄芩、山栀子、白藓皮、苦参等),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总有效率94.9%。开雁[13]用内服中药组方(黄柏、黄芩、金银花、栀子、土茯苓、牡丹皮等),外用派瑞松霜,治疗湿疹137例,总有效率91.2%。
1.6中药加西药内服吴琦琦等[14]治疗慢性湿疹176例,西药口服克敏:按照体重0.5mg~5mg/kg,2次/d;强的松:1.66mg~20mg/kg,2次/d,10d为1疗程。加服清热二十五味丸。痊愈48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78.4%。
2中药注射剂与西药口服外用
黄勇等[15]治疗慢性湿疹50例,丹参注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射液250ml,每日1次静点,15d1个疗程。同时口服特非纳丁片60mg,2次/d。外用参子洗剂,再涂肝素钠软膏。治愈45例,有效5例,有效率100%。
3西药注射剂与中药口服外用
有人用5%葡萄糖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加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1.0g静点,日1次,连用5d;配中药消湿汤(生地、玄参、当归、茯苓、泽泻、苦参、白藓皮等)内服,炉甘石洗剂外洗,2~3次/d,另用马齿苋、黄柏水煎敷患处,3次/d。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4西药注射剂与中药内服与西药外用
党国玉[16]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g,隔日1次肌注。内服中药(马齿苋、龙胆草、黄柏、红花、甘草、苦参、蛇床子等),局部皮损区搽派瑞松霜,治疗30例,治愈13例,好转16例。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左心室或双心室心腔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应答有关,病程晚期常发展为顽固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出现心衰后5年存活率为40%,10年存活率仅为22%[1]。因此,对DCM进行早期治疗,使用药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对30例DCM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1年4月至2006年6月,本科收治DCM患者60例。DCM的诊断采用1980年WHO/ISF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型标准[2],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6岁,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15例,Ⅳ级6例;西药治疗组(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2岁,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16例,Ⅳ级6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低盐饮食、卧床休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吸氧,常规口服血管扩张剂消心痛,ACEI卡托普利、洋地黄、地高辛,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和/或安体舒通,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5%的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的成分人参和麦冬。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进行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用药前后详细记录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E峰与A峰比值(E/A)。
1.3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显效:心衰症状及体征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心衰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病情加重或死亡。
1.4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和SPSS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变化
见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表1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比较(略)
3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症疾患,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中医认为本病属“心悸”、“胸痹”范畴,归纳病机为心气不足、心肾阳虚、痰凝水泛,属本虚标实。心气不足则血行迟缓,血不足以濡养于心,使心肾阳虚;水饮不化,水液潴留,以致痰浊水饮弥漫,上凌心肺。治宜益气养心、活血利水[4]。近年来,随着对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长期交感神经代偿性兴奋使血中儿茶酚胺积聚,因而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因此治疗由过去的单纯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发展到针对心肌细胞损伤所引起的心肌扩张、纤维化和能量利用障碍[5]。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为:对心肌细胞肥厚的预防和对抗氧化剂作用的利用,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6];降低血液中儿茶酚胺的浓度,防止心肌损害[7];通过阻断肾小球旁细胞β受体而抑制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周围血管扩张,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心脏的前负荷[8];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从而防止致命性心律失常;有效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率,使心室舒张期充盈充分,主动舒张功能得到改善,能量需求减少,心肌效能增加;纠正免疫变化,阻止对心肌β受体产生自身抗体。参麦注射液由红参、麦冬的提取物组成,有效成分主要为人参皂苷。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皂苷能促进心肌细胞DNA合成与更新,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少或消除自由基,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老化与损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修复和保护,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改善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不全患者常有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其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9]。而参麦注射液具有改善微循环、抗凝、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本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比单纯西药治疗有效率高,与文献一致[10,11]。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评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前向血流速度E峰与A峰比值(E/A)是左室舒张功能的体现。从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后,LVEF、E/A值显著上升,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增强心脏泵功能,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循环。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为小儿常见的症状,长期厌食可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严重者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根据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厌食症诊断标准[1]: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食欲降低、食量减少,持续2周以上,伴腹胀、恶心、呕吐、口臭、大便稀或便秘,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精神性因素及药物因素的影响,诊断为小儿厌食症。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儿科门诊厌食症患儿235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20例,男57例,女63例,年龄1~7岁(平均4.7岁),病程1~36个月(平均12.3个月)。纯西医治疗组:115例,男51例,女64例,年龄1~8岁(平均4.9岁),病程1~34个月(平均12.1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用自拟健脾助运汤:太子参5~10g,白术5~10g,茯苓5~10g,甘草1~3g,炒谷麦芽各5~10g,莱菔子3~6g,炮甲1~3g,三棱1~3g,蓬术1~3g。随证加减:偏湿者加藿香、佩兰,肝郁加柴胡、郁金,食滞加榔、焦楂,偏热者加胡黄连、芦根;气虚者加黄芪、怀山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同时服用西药葡萄糖酸锌片每天5~10mg/kg,2周为1个疗程。纯西医治疗组:口服多酶片,每次1片,每日3次;吗丁啉片5~10mg/次,每日3次;葡萄糖酸锌片每天5~10mg/kg,疗程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1.3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与食量恢复正常水平;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3/4;好转:食欲好转,食量有所恢复,但未达到正常的3/4;无效:食欲与食量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20例,痊愈78例,显效35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17%,平均疗程18d。纯西药治疗组115例,痊愈54例,显效32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78%,平均疗程34d。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好于纯西医治疗组,平均疗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短于纯西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典型病例举例患儿,女,4岁,2006年5月10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平素偏食,不爱吃蔬菜、水果,唯喜吃甜食。近4个月来逐渐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痛、大便稀溏、夜寐不安,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质淡红,苔腻,脉滑。实验室检查:血清锌9.38μmol/L,Hb8.5g/L,RBC2.9×1012/L。证属脾胃失调、乳食内伤之厌食症。治宜健脾和胃、消食助运,处方:太子参10g,炒白术6g,茯苓6g,甘草3g,炒谷麦芽各10g,焦楂10g,胡黄连2g,炮甲2g,三棱3g,蓬术3g,鸡内金6g。1剂/d,水煎,分2次温服。葡萄糖酸锌片每天5mg/kg,3次/d。服药1个疗程,患儿食欲和进食量显著增加,其他症状均见消失,继续服药1个疗程,实验室查空腹血清锌15.03μmol/L,Hb126g/L,RBC3.8×1012/L。病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3讨论
近年来儿科门诊小儿厌食症常见,西医认为导致小儿厌食症的原因与饮食习惯、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锌的缺乏有关。缺锌一方面使患儿味蕾功能减退,味觉敏锐度降低,摄食量减少,另一方面含锌消化酶活力降低,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导致小儿厌食症的发生。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素有饮食不节、偏食多食、饥饱不匀,家长过于溺爱,任其过食生冷肥甘厚味之品,久而久之损伤脾胃,导致脾运胃纳功能失调。治疗以健脾和胃、消食助运之法,方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补后天之本。鸡内金、炒谷麦芽、莱菔子和胃消食导滞,炮甲、三棱、蓬术醒脾行瘀助运,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开胃助运之功。配合葡萄糖酸锌,改善味觉功能,增强食欲[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无单纯西药治疗那样的药物依赖性及毒副反应,而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程可比纯西药治疗明显缩短,因此,作者认为,中药健脾助运汤与西药葡萄糖酸锌合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腱鞘囊肿的疗效。方法用中医民间验方:芒硝、大蒜和西药654-2外涂治疗腱鞘囊肿。结果治愈率达73.33%。结论腱鞘囊肿发病率高,治疗方法较多,采用中西医保守治疗见效快,治愈率高,能避免手术之苦和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腱鞘囊肿;芒硝;民间验方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病因尚不清楚,好发于成年人,有着发病率高、易复发、发生部位广泛等特点。治疗方法较多,有局部按摩挤压,穿刺抽液,囊内药物注射,外科手术等,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采用中西医保守治疗方法简便,见效快,患者易于接受,通过对30例患者的治疗观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囊肿部位,腕关节20例,腘窝4例,肘关节5例,髋关节1例。最长发现时间5年,最短10个月。病变部位出现一逐渐长大包块,开始无症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活动时酸胀感;直径约1~3cm,最大的囊肿4cm,为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
1.2用法取芒硝60g,大蒜60g,654-2片20mg共捣如泥备用。囊肿在腕关节及手背者,芒硝份量大于大蒜(6:4),发于腘窝及膝关节者,芒硝少于大蒜(4:6)。用时先在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防止损伤,然后将药敷于囊肿处,用布包扎,如敷2~4h后皮肤觉有发热和痛者,去药并抹去凡士林,半小时后再敷,7天为1个疗程。
2结果
22例治愈,4例缩小,4例无效,治愈率达73.33%,有效率达86.67%,随访5年,10例复发,复发后治疗仍有效。
3讨论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冻状黏液的良性肿块,最常发生于腕部背侧,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桡侧,亦可发生于手掌、手指和足背部,少数发生于膝及肘关节附近。发病原因不明。多见于青年和中年,20~40岁占70%,10岁以下儿童罕见,女性多于男性,大多逐渐发生或偶尔发现,生长缓慢。极少数病例囊肿可自行吸收,多数认为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粘液性变性或局部慢性劳损有关。多数病例经非手术治疗,疗效较好,但可复发。极少数病例需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但组织损伤大,有一定并发症。
目前国外文献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显示:Nield和Evans发现经粗针抽吸一年后59%复发[1]。Derby研究的数字是67%,当手背病变用该方法治疗复发率达88%。Richman等注意到63%的复发率[2]。针抽加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法:Derby的研究成果似乎复发率低,13例发生于手掌的复发率54%,45例发生于手背复发率是42%,但标本量太小,可信度差。手术治疗:Angelides提供了1%的复发率[3]。Clay和Clement提供的复发率是3%[4]。但绝大多数大宗资料报道显示:Faithful和Seeto在对手背腱鞘囊肿手术减低到14%的复发率[5]。Dias和Buch报道一份370例手背手术的复发率是27%,230例手掌手术的复发率是40%[6]。Derby提供了262例手背手术的复发率是28%,230例手掌手术的复发率是25%。除此还有术后并发症,Dias的系列报道:永久性瘢痕、压痛及感觉过敏发生率15%,特别是掌面的手术。Jacobs和Govaers观察到28%复发率和相同比例的并发症,如:疼痛、感觉迟钝或麻木[7]。
方中芒硝外用具有清热解毒,破血行血,散结消肿的功效[8]。大蒜外用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去除皮肤的老化角质层,软化皮肤并增强其弹性。654-2可很好通过皮肤组织吸收并在局部发挥作用,有效解除患处小动脉痉挛,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利于芒硝的渗入,以便更好的发挥软坚散结的作用。凡士林保护皮肤。本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高,价格低廉,应用方便,除微痛外无任何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发挥了祖国医学的传统优势,为治疗腱鞘囊肿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减轻了手术之苦和由此带来的并发症。
摘要: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并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产生巨额的医疗费用。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有优势,但也存在不少困惑。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和方法是:(1)加强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2)加强确有疗效的新药开发研究;(3)加强中医药治疗肾脏病作用机制的研究;(4)加强有毒中药肾损害的机制及防治研究;(5)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6)组织编写《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7)大力宣传,重视普查,早期预防。期望通过实现上述措施,以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肾疾病;研究思路;方法
1慢性肾脏病的危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统计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占美国医疗人群的7%,却占医疗预算费用总额的24%;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每人每年需要透析的费用为65000美元,预计2010年美国用于ESRD的费用将高达290亿美元[1]。目前我国尚无准确的CKD流行病学数据。据2005年北京市石景山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CKD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病率为9.4%[2]。据此推算,我国CKD病人将超过1亿,ESRD病人超过300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300万ESRD病人中仅有6万人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统计,替代治疗每人每年费用10万~13万元人民币,仅这6万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ESRD病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就高达60亿~78亿元人民币,若ESRD患者全部接受替代治疗,医疗费用将高达3000亿~3900亿元人民币。CKD患者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超过150μmol/L时,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者是普通人群的15倍,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是普通人群的35倍。ESRD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患者本人造成终身遗憾。虽然ESRD目前无法治愈,但CKD还未进展到ESRD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去积极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自然渗透的产物,存在于我国中医院及相当一部分西医院的医疗实践中。许多肾脏病专家都在积极探索肾脏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如著名的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院士开发研究中药提取物雷公藤多苷,为临床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陈香美院士获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型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为IgA型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提供科学证据。他们是肾脏病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典范。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2.1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
2.1.1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反应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要源于中医,而高于中医;源于西医,而高于西医。”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onⅡreceptorblocker,ARB)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3]。
2.1.2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中医、西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各有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病人得到一体化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表现为中等蛋白尿和血尿时,以小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大量蛋白尿时,则以大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或火把花根治疗;出现细胞性新月体时,则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1、2期时,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熏洗,同时配合减轻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高压”的ACEI和ARB等治疗;到尿毒症期以替代治疗为主,中药配合改善营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在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一体化治疗。
2.1.3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判断疾病预后,提高治疗敏感性例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提高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
2.2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2.2.1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方法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病报道很多,但绝大部分都停留在专家个人的经验和各自单位的临床观察,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疗效的客观性很难确定。
2.2.2疗效机制不明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药治疗,其疗效机制更是不清楚。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疗效机制只能用“黑箱理论”去解释。
2.2.3行业内尚无《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指南》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无规可循,中西医结合肾科医生临床诊疗缺乏权威的参考和指引,医患安全性差。
2.2.4基础理论研究较迷惘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其“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现代化的瓶颈。但目前对肾虚证等“证”的研究还没有找到特异性的客观指标,离揭示“证”的本质还有很大距离。
2.2.5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目前中医临床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系统论思想指导实践;西医是以“还原论”为主导思想,以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来指导实践[4]。中医、西医都是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新理论的形成还有待漫长的时日。
3中西医结合防治CKD的思路与方法
3.1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好,但现在还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化方案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经开始资助中医肾病临床优化方案的研究,如杭州市中医院王永钧教授牵头的11家医院肾科参与的“CKD3期中医证治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牵头的“中医综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5]。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优化方案的研究提供借鉴。另外,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科技部门以及企业以各种形式支持中西医结合肾病优化方案的研究,为编写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指南提供证据,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诊治CKD提供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肾病的诊疗水平。研究优化方案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为使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化,提高研究的社会公信度,请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InternationalClinicalTrialRegistrationPlatform,WHOICTRP)认证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2)为优化出最佳的方案,请在做优化方案时,先将专家的经验在协作组内讨论,并在协作组外征求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药理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伦理委员会以及护理学专家的意见。优化方案制定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将方案再优化再试验直至优化出满意的方案。(3)CRF应按原发病进行单病种优化研究。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同,其进展的机制和速度不一样,临床疗效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CRF应按其原发病分类进行优化研究。另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按病理类型进行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
3.2加强确有疗效的新药开发研究目前已开发上市用于治疗肾病的中成药有雷公藤多苷片、肾炎康复片、尿毒清、肾炎四味片、黄葵胶囊等,但还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丰富临床医生治疗肾病的手段,满足临床患者的需要,扩大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国际肾病界的影响,则需加强确有疗效、安全的中药新药开发研究[6]。中药新药开发应注意以下问题:(1)临床疗效是新药的生命,只有疗效好且安全的药物才会在医疗市场生存周期长,经久不衰;(2)组方药味不要太多,最好在8味以下,4~6味最好。因为药味太多,工艺复杂,服药量大,不便于控制成本,使患者长期服用;(3)掌握新药的最新分类,因新药分类的不同,药学和毒理研究的要求不一样,请及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去查询;(4)组方的药物如果是没有质量标准的地方药材,要先制定该药的质量标准;(5)中药新药临床适应证必须为先确定西医病名下的中医证型,不能只有西医的病名,没有中医的证型;(6)药效学研究如果没有公认的动物模型,自创的动物模型要有相关专家论证;(7)临床试验方案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指导原则》,若是该原则没有的病种,临床试验方案要请相关专家论证;(8)对照药的选择,最好是同类最有效的中药,没有同类的中药要选择公认有效的西药,对照药是不同的剂型时要做双模拟。
3.3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进行了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内分泌、免疫和基因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没有找到中医肾虚证的特异指标。系统生物学是由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把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表型等横向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采用系统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水平上动态地对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中医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观”,与现代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不谋而合[7]。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将为中医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
3.4加强中医药治疗CKD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热点,许多肾病工作者研究了治肾病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对肾脏病理和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细胞因子和基因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寻找有效的药物,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鉴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和多效应的特点,很难判断有效或无效成分,也很难用单一指标考察其疗效,对它的代谢途径不清楚,半衰期不明,其疗效机制还是用“黑箱理论”去解释。所有的汤剂都是每天服用2次,所有的中成药都是每天吃3次。鉴于目前的技术和方法所限,这种研究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前面所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与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和多效应的特征相吻合,但技术条件要求比较高,建议有条件的单位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去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疗效机制,为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3.5加强马兜铃酸等有毒中药肾损害的机制研究1964年,吴松寒等[8]报道了2例服用含关木通的药物引起急性肾衰竭,随后也有报道,但例数少,未引起重视。1993年,Vanherweghem等[9]发现9名妇女食用含中药成分的减肥食品后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其中2例初诊时已为ESRD,经对其药物分析发现,减肥药物含马兜铃酸,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国内谌贻璞教授等[10]也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等。其他引起肾损害的中药还有苦参、补骨脂、土牛膝、川楝子、苍耳子、枳实、白头翁、夏枯草、昆明山海棠、厚朴、牵牛子、草乌、巴豆、使君子、土贝母等。肾损害表现为急、慢性肾衰竭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11]。中药肾损害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对中草药安全性的怀疑,甚至有的不敢用中药。其实这些药源性肾损害除药物本身药理效应外,与剂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以及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有关。因此,必须研究可能引起肾损害的中草药的产地、服药时间、剂量和配伍关系,禁止确有肾损害的药物如关木通、马兜铃等中药及其制剂在市场上流通,进一步研究可能引起肾损害的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为临床提供治疗肾病安全有效的中药。
3.6组织编写《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西医有美国组织编写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开始组织中国中医药学界专家撰写《中医临床指南》,希望该临床指南既符合国际通用的疾病标准,又能体现辨证论治的中医药特色,成为标准化、国际化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导性文件,该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临床证据不足[12]。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牵头,中华肾脏病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统计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护理学专家以及卫生决策部门专家参与,对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比较成熟的病种,以病证结合的方式、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中西医结合防治CKD指南。
3.7加大宣传,重视普查,早期预防CKD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医疗费用昂贵,但知晓率却不足10%。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做过尿液检查,肾脏有没有问题一无所知。因此,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Nephrology,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KidneyFoundation,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就是唤起全球各界人士对CKD的高度关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已经在媒体开展宣传,举行讲座,组织普查,但还有待其他相关学会及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大规模尿常规普查。建议及早建立我国在临床广泛应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的方法,对可能引起CKD的住院病人和体检者进行GFR评价;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因素及早进行预防;对已有肾脏病要积极干预治疗,防止肾损害的进展;对3、4、5期的CKD要防止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