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

时间:2022-05-10 05:50:26

导语:在幼儿教育有关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试论强化幼儿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摘要:幼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一,为儿童入学做准备,为个体发展奠基基础;二,保障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进一步维护社会的公平;三,服务于家庭和社区,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早已众所周知,也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之任务,本文就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 方法

1、全面落实"三化教育"

1.1个性化教育

对幼儿的常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因人而异。不同的幼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应该是略有差异的。比如,有的同学胆小内向,那么教师就应该多多加以鼓励,经常提问,多"放",以培养其表达能力;有的同学则活泼好动,教师就应多管教,多"收",以达到督促效果。这样才能在个性化的原则上给幼儿一定的空间、良性的发展。

1.2民主化教育

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应该多鼓励幼儿一起商量制定相关日常规定。比如,在班会"如何节约用水"中,应该让孩子们共同商量出方法与决策,实施过程中,大家互相监督。由于是大家共同决定的,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也都会自觉遵守,这种方法要比教师强制执行好得多。最后评选出做得最好的学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孩子们。

1.3环境化教育

根据幼儿的特点来创设环境,可以在无形之中起到对儿童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午睡房间墙上张贴一张正在睡觉的宝宝,并在旁边配以文字"让我们一起安静的睡午觉吧"......这种会说话的图片可以使幼儿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而且可以避免教师过多的直接干涉,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又达成了督促和教育幼儿的目的。

2、 科学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对幼儿进行引导

人们会对自己不知道或者不了解的事物感兴趣,幼儿也一样。当他们产生疑问的时候,也就是开始探索未知事物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产生对生活中的万物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意愿。那么,老师就要细心观察学生,多设立一些情景与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其自行寻找答案。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从而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比如,寒冷的冬天,孩子们杯子里刚倒的热水很快会变凉,放到窗外慢慢就会冻成冰。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并记录一杯水由"开水"变成"冷水",再冻成"冰"的温度的变化,当孩子们看到这样的变化,就会带着疑问探索,从而对生活中的其他事物都会产生兴趣。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3.1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新型的教育模式得到了不断地推广,已经逐渐取代了陈旧的、死板的教学模式,而且在不断地更新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正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着。目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应用在各阶段教学活动中,幼儿学前教育也不例外外。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吸引幼儿的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幼儿的生活以及学习能力不完善,想要引起其注意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就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的特效及声音特效,来营造出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极高的热情和兴趣尽快投入到学习中,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3.2在游戏中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幼儿接受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传统、枯燥的教学只是单纯的进行着知识的讲授与灌输,使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因此,利用教育技术来营造轻松自在的游戏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性,可以播放各种优美的画面以及歌曲,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创造灵活多变的游戏环境,让幼儿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3培养合作能力:运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理念称,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教学课堂中逐步引入了合作式的学习的方式。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不成熟,所以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尤为重要。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与学生合作的方式进行,首先确定教学课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方式,让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同一小组内学习,促进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相互合作能力。最后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成果进行讲评,有奖有惩,让学生逐渐产生竞争意识和荣辱感,从而促进学习。

4、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4.1感受并体验大自然的美

幼儿常年处于室内,并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所以要定期让幼儿走出课堂,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中,多感受,多模仿,多观察。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去花房参观,让幼儿在花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之后可以让幼儿说出形容花的词语,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2接触并欣赏艺术的美

艺术不仅在美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减轻个人压力,所以在娃娃阶段就让幼儿接触并欣赏艺术的美是尤为重要的。而且,音乐可以开发孩子智力,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唱歌、跳舞能使孩子享受美,同时也能丰富孩子们的审美体验,陶冶情操。

5、结束语

教育事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推动者和主要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教育事业的起点的幼儿学前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和作用。积极发展幼儿学前教育,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促进着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是全人类最基础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只有搞好幼儿的学前教育,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良性的发展。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针对学前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游戏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本文通过论述游戏对儿童身心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更好的通过游戏让儿童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此来鼓励、引导学前教育机构更好的通过游戏实现其教育目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 游戏 发展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他们对一切事物及周围的世界极度好奇,总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任何一种事物,他们总能从他们的小脑袋中幻想出各种各样的搞笑、温馨、或幸福的画面。他们总喜欢不停的触摸,摆弄东西。针对儿童的天性,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成为一种契机,可以让儿童在轻松自觉中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健康成长。所以,游戏教育是学前教育的根本践行宗旨,是促进儿童教育不断提升的有效载体。

1、 游戏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应用价值

1.1 游戏有利儿童智力的发展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与了解主要基于自己的感性认知,游戏可以让儿童在玩耍中积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通过不断接触各种不同的新鲜事物,儿童会不断增加自己的常识,提高对事物的判断与辨别能力。游戏,一般是一种群体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在不断地与同伴进行着互动,这样,可以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增进儿童的社交能力。

1.2 游戏可以抵制厌学情绪

现代社会,学生的教育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小学生都有厌学情绪,不愿意去学校,不愿意学习。学前教育是教育的最原始、最基础阶段,在这一时期,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学习可以是在游戏中不断进行获取的,既轻松快乐,又可以掌握知识。不能在幼儿阶段就对儿童进行每天生硬的知识灌输,这样会让儿童在吸取知识萌芽阶段就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1.3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在当代,由于计划生育以及人们生育观的改变,每个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在家中是父母、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皇帝、小公主,这种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在游戏中,游戏伙伴都是自己的同龄人,完成一个游戏,必须有大家共同的配合、协助、交流,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共同学习、玩耍。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人与人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感、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些基本且重要的品质,且在游戏中不断形成,不断历练。

1.4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成长

现在的很多游戏都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游戏,不同性质的游戏具有不同的针对性,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训练,提高儿童的体力,增强平衡感、反应力、洞察力等,让儿童在游戏的天地里健康成长。

2、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2.1 在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论

学前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儿童能够更好的认识世界与感知世界,并在其中逐渐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让儿童在体力与智力方面健康成长。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与动脑,掌握了文化知识,提高了手动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在编排游戏时,要让游戏目标与游戏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让儿童通过游戏,对游戏感兴趣,愿意主动去玩游戏,并最终实现研究怎么玩会更好,怎么玩会更加让自己更出众。这样,无形之中,就会让儿童实现自我探索与自我思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

2.2 游戏内容的设计性

首先,游戏的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游戏的主体是儿童,所以,游戏的编排出发角度要以儿童的思维角度进行编排,游戏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可以让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游戏的主题及扮演的人物角色,这样,儿童就会在脑海中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自主进行创作,从而提供儿童的创新性与组织性。其次,丰富游戏内容,根据游戏的主题,进行不同形式的游戏编排,然后对各种游戏进行综合,把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组合,同时,听取儿童的意见,把他们认为有趣、重要的部分纳入其中,这样,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游戏意义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再次,游戏空间的广泛性,游戏活动不能只局限教室内的上课时间,不能单纯为娱乐而游戏,在组织一项游戏时,可以让儿童事先准备一些题材。比如让儿童在自己家中画好自己的卧室,在家中手动橡皮泥捏动物等活动,然后在游戏时参与。这样,可以让儿童知道在生活中到处有素材,发现生活的微妙之处。

2.3 游戏组织活动与游戏环境的灵活性

教师在儿童的教育中起主要的指导作用,但教师不能全权组织编排设计游戏,只让儿童参与其中。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应起到引导、启迪的作用,在游戏的设计中,应让儿童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游戏设计理念与活动形式。可以选择益智型的、手动型的、运动型的等等,并以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可以是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角色,也可以是梦想中未来的自己,充分提高儿童的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游戏的环境不只局限于教室内,可以是户外,让儿童更多的亲近自然,并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在不同季节进行适合户外环境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自然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同时,户外游戏还可以增强儿童的社会性,让儿童在游戏中更加具有真实感,加深对游戏的认识与感知程度。

2.4 注重游戏后的评价工作

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让每个儿童发表自己的内心想法,比如,是否喜欢这个游戏,在游戏中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等等。培养儿童的总结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3、结束语

通过从最开始的游戏编排设计,到最后的感受交流,一系列的游戏教学活动,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教育要以游戏教育为根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游戏教育的价值所在,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游戏教育模式实施于教学环节,让儿童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寓言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状况及策略

内容摘要:在幼儿园活动中,寓言故事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主要集中体现在专家教育思想的层面上研究幼儿的教育,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研究幼儿教育课程史,但是对幼儿教育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深。本论文在查阅大量的原始资料基础上,初步探讨幼儿园的活动中寓言故事的角色,对该领域更深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 寓言文学 儿童教育 幼儿园文学

儿童时期的教育对后面人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意义非常重要,这一时期一个人的生命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最适合个体接受教育和培养。一个人的前途、品格以及志向往往要受到儿童教育程度的影响,即决定一个人的本质。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因此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与未来都要受到一代儿童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一.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特点

(一)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幼儿文学是一门具有艺术色彩的文学,幼儿文学家鲁兵曾经说过,对资历尚浅的幼儿来说,文学作品是通过父母教师念给他们听的,不是他们自己亲自能读的,如大人朗读故事、童话、儿歌给孩子,这有这样这些幼儿真正地欣赏文学艺术,不但了解其文学的内涵与内容,而且还可以享受语言文学的魅力。所以讲述者在幼儿学习文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感知型的接受方式

由于幼儿审美水平与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决定了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幼儿往往会从感知的角度出发享受艺术,即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他们欣赏艺术的能力与水平,此外,他们对新奇性较强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兴趣与吸引力。

(三)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

幼儿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游戏,身体演绎、扮演、模仿是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身体扮演的游戏活动中,儿童常常会把桌子当轮船,把椅子当马骑,他们常常不会考虑事件的真实性,因为强烈的模仿性和随意性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因而在他们进行游戏活动时,游戏情境和氛围很容易被创设调动起来。幼儿在阅读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时,如安徒生童话故事,常常把自己想象成白雪公主,去体验白雪公主与七个矮人的经历。

二.寓言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时代是人的思维想象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由以无意想象向创造想象快速发展的时期;想象的空间与形象变得越来越丰富。其中寓言文学对于幼儿的想象力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其他的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一)刺激幼儿想象的产生和进行

外界的影响和刺激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充满想象因素是寓言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其可以很容易刺激幼儿对事物产生想象力。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就是家长与老师的讲诉。幼儿寓言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与人物非常感兴趣。在幽默、诙谐言语的影响下,幼儿会对作品中所展示与刻画的形象与情境产生想象,并随着情景的变化不断地想象故事的发展变化,因此,幼儿对有些作品听上个几百次都不会感到厌烦。幼儿在听赏作品内容时可以产生一些与内容相关的事物想象,多开展一些文学作品的听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快速发展。

(二)丰富幼儿想象的表象

表象是人想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丰富的表象,想象活动才能顺利完成。幼儿资历尚浅,头脑中匮乏表象,这对幼儿想象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幼儿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有幻想性大,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按照幼儿特有的思维方式去创作作品的内容与人物,如实再现不再是创作的重点,变形的反映才是创作的重点,追求艺术真实的境界、吸引幼儿的想象空间。

(三)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

德国诗人歌德在幼儿时代时,他妈妈经常给他讲一些童话故事,但每次都是讲一大半就不讲了,让歌德自己去想象后面所发生的情节。第二天在讲故事后面的结尾时,让他先说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再把整个故事讲完。有时真正结尾和猜想不一样时,歌德就会非常兴奋。因此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和训练人们的想象力非常重要。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家长教师在讲诉幼儿文学作品时,讲了一大半就不讲了,把后面的情节或结尾留给孩子,让他们去猜想故事的发展轨迹,有利于幼儿创造和有意想象的培养。

三.幼儿园活动中寓言的运用策略

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我国不断地借鉴欧美等国家的新的教育理念,如建构主义教育观、儿童主体观、整合教育观,我国幼教界全面地反思了寓言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全面整合寓言故事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突出重点发挥学生在故事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和研究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式。

(一)故事教育活动与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的整合

故事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将幼儿的其他活动整合在一起,如读写、游戏、绘画等,创新与探索幼儿语言教育中训练与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而是在网络活动中将幼儿的语言用起来,此时期幼儿园故事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融合无论从语言教育的角度还是艺术教育的角度,都是作为幼儿教育研究重地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深入幼儿园所进行的贴合教育实践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我国幼儿教育故事活动的开展。

如何在艺术综合教育下开展幼儿园故事活动,我们以神话故事《夸父追日》为例进行说明。在幼儿欣赏文学作品《夸父追日》的过程中,将一些动感图片及音乐《突破封锁线》整合到这个过程中,通过欣赏《突破封锁线》中较快的音乐节奏及动感图片的不同动态速度,让幼儿体会夸父追日时的力量与速度,当幼儿听故事时,对夸父一心要追上太阳,他迈开大步,翻过各种阻碍其前进的山河,这样,通过动态的描写,幼儿就会从内心感知人物的情感。

(二)幼儿园故事教育活动的新理念:凸显儿童地位

在开展幼儿寓言故事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地位。由于幼儿的心理特征还不够成熟,只有契合幼儿审美意识和接受水平的文学作品。他们才能够接受和喜爱文学作品。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了解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特征。我国对儿童文学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末才出现关于幼儿心理特征和幼儿文学关系的完整的认识。

(三)新教具的利用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可以将动画、声音、视频、文字和图形整合到幼儿的教育中来,幼儿图书也常常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地得到了创新,与传统纸媒读物相比,在表现形式上呈现信息高度集成化、多维化是多媒体读物的主要特点,并且有些多媒体读物还整合了幼儿比较喜欢的一些游戏。由于这些多媒体将图像、文字、绘画、音乐等有机结合,画面动态更加吸引幼儿的眼球,将阅读文本变得也越来越具体,从而使幼儿读者在逼真、丰富、新奇的氛围中吸收信息,同时又可以随意播放,这种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独特思维的特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其对幼儿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传统的老师“独讲”为主的形式,许多教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时都是伴着动画片的播放。

四.结束语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充分挖掘作品的教育价值,从多个方面对儿童进行教育,如审美能力、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帮助儿童认识人生和社会,提高思想境界,美化心灵,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让肢体语言在幼儿教育中熠熠生辉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幼儿教育是又一门特殊教育,教师通过什么方式将教育效果发挥到最佳状态是学者们常谈话题,教育家越来越意识到在课堂上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会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情感,让幼儿在情意中学习。教师在运用肢体语言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与求知欲,营造一个轻松有效率的学习成长环境。在运用肢体语言时,教师必须体会每个动作行为的意义,正确地引导与传达。

【关键词】肢体语言;有效沟通;形象直观;感情交流

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沟通主要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新学期开学时是对老师的挑战 .特别是小班的小朋友刚刚离开父母,容易产生依赖性,缺乏安全感.又换了新的环境,周围都是一张张新面孔,那种孤独和害怕可想而之.那么,幼儿园教师的肢体语言在孩子初入园时,是十分重要的。那什么叫肢体语言呢?肢体语言是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如: 孩子想妈妈了,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你可以把孩子搂在坏里,贴着他的脸,缓缓的拍着他的背部,说些安慰他的话,孩子那颗惊恐失措的心会渐渐平静.孩子谈话最好蹲着,和他平视.哪怕他说话不着边际,你都微笑的听他说完再发表见解,可以伴一些手势和面部表情,让他觉得自己像大人一样被人尊重.

一、肢体语言是抚慰幼儿心灵创伤的良药

小班新生都只有三、四岁,刚刚离开父母,又换了新的环境,周围都是陌生的人,那种孤独可想而知。孩子是否能早日适应环境除了父母的配合还要看看老师的诱导水平。老师可以教孩子唱歌游戏,可以讲些孩子爱听的小故事,而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就要用肢体语言来培养师生感情,让他由衷对你产生一种亲近与依恋。

记得我刚带小班时,由于我是新教师还不能全面投入与孩子的抱、笑、亲,而我的班主任则是每天早孩子一来,就微笑着主动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抱入怀中,亲亲他,轻轻拍拍孩子的背,然后把孩子放到椅子上,说来也怪,每天哭闹的孩子就像温顺小绵羊,高高兴兴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了。

通过十几年的积累,我渐渐发现,当组织活动时,弯下腰,抚摸孩子的头,平和地对孩子说:“你一定行”,你就会发现,这时,孩子很自信很愉悦,思维很活跃。当孩子挑食时,抱起她亲亲她的小脸说“不挑食的小朋友会变得更聪明更漂亮”,他以后一定不会挑食了。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蹲下来,拉起她的小手,平视她的眼睛,轻轻的告诉他,犯了错不要紧,敢于承认错误才是好孩子……

二、肢体语言是幼儿从动作向语言过度的桥梁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手段,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沟通就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进行的。在非语言交流中,有一种交流方式是动态无声的通常是指体态语,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方向等各部分的无声动作。这些体态语言均可以作为信息沟通的方式与手段,传递着某些重要的信息,以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为了帮助幼儿形象直观地理解歌曲的内涵,我采用了肢体语言教学,教幼儿学唱新歌《下雨啦》。我采用肢体语言教学,要求幼儿与我一起做出各种表现歌曲内容的动作,并一起朗诵歌词。在复述歌词时,让幼儿熟记各种动物的体态动作:双手握拳,伸直中指和食指顶在头上表示“小白兔”;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其它几指弯曲成握拳状放在嘴前表示“小鸡”;双手手指伸直,曲肘放嘴前,手心向内,然后向两侧平拉开表示“小猫”;“看见”,就用一个食指指着眼睛;“前面”,就用食指指着前方;“说”,就让幼儿指着自己的嘴。这几个动作再加上面部表情,按故事情节将歌词教给幼儿,很快幼儿就能分清哪种动物先出场,哪种动物后出场,什么动物说什么话了,也就掌握了这首歌的歌词。教唱新歌及节奏乐表演等只要教师合理编排好体态动作,幼儿就会学得既快又准确。通过将这种用肢体语言应用于幼儿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既省力又省时,教学效果又理想。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用电子白板引导孩子画《我的一家》,(在音乐声中教师面带微笑地用手指跳圈圈舞,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做动作,跳完一圈后,教师停止了音乐。)教师问:“听了好听的音乐,老师的小手想跳圈圈舞,你们想跳吗?”一边说一边做画圈圈的动作。幼儿都说:“想。”教师接着说“跳的慢一点好吗?”教师放音乐,站在原地用手指跳了更大的圈圈舞,幼儿坐在位置上第二次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有个小小的线条看到我们跳圈圈舞,它也想来跳,你瞧。”(屏幕上自动画出圈圈,教师眼睛看着屏幕,有的孩子笑,有的孩子用手指跟着画,教师不语。) “刚才你看见小线条是怎么跳舞的?”大部分幼儿用手指在画。教师用手示意孩子回座位说“老师告诉你们,小线条就是从这里跳舞、跳舞,音乐结束以后,它又回到了起点。它是走走走,绕绕绕,沿着这张纸的四周来跳舞的,”教师的眼神大多数时间关注屏幕上的小线条,偶尔看一下孩子。孩子安静地坐着。这里我运用了许多肢体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手段。这些体态语言均可以作为信息沟通的方式与手段,传递着某些重要的信息,以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肢体语言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因为是实习教师,班上的孩子还叫不出名字,所以在组织活动的时候都是老师说的多,孩子照样在下面忙自己的事。后来,在一次晨间谈话时,我将自己的规则要求以自己的肢体动作明确给幼儿,如:老师拍手,就是告诉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拍手,不说话开始准备上课或组织活动;我在唇上竖起一根手指,做一个“嘘”的动作,表示应该安静;我指指自己的眼睛,伸直手臂画出一个平行的半圆,表示我在找孩子的眼睛,要集中注意力看着老师;外出活动排队时,我面朝幼儿伸直一直胳膊,表示注意要整齐排队,站成一条线。

规则一旦制定,幼儿在反复操作过程中,熟悉了动作内在要求,也很快的接受了我的存在,将这些属于我们的特定动作带到了班级日常活动中,对活动有序的组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儿的模仿性很强,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小班刚来幼儿园,什么都不知道,都是从零开始,如:洗手,如何开关水龙头,如何正确洗手,人多时不能拥挤,拥挤时将会有什么样带来的危险;穿衣时:教师是脱下自己的外衣,一步一步的演示给孩子们看;进餐时:左手扶碗,右手拿勺子。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过程中教师和孩子之间幼儿身体接触,孩子们对老师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切,这中间教师正确,持久的肢体语言示范就显得举足轻重。

四、肢体语言是富有人情的沟通方式

1.教师形象

在幼儿园里,我们幼儿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良好的站姿、坐姿和行姿以及仪表会感染幼儿,还会影响在家长心中形象。在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姿态。站着时有的喜欢后背着手,有的喜欢双手交叉在胸前,有的爱把手插在裤兜里;坐着时有的爱斜歪靠着,有的喜欢双腿交叉来回抖动、有的干脆就斜躺在椅子里等等,这些姿态无意中会影响幼儿,因此我们在幼儿面前无论站或坐都要腰板挺直体态端正,保持美好形象,切忌上课后背或交叉双手,否则会给幼儿以威严可怕的感觉,跟幼儿说话的时候要正脸面对并蹲下来交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影响幼儿。

2.家园共育

每天在晨间接待和下午离园活动中,教师一个微笑或一个点头,就可以代替言语交流。下午离园时,很多时候是大部分家长一起来接孩子,这时班上一个老师,在和其中一个家长在沟通宝宝今天情况时,那么和其他许多的家长,有时就是一个眼神的交汇,加上微笑点点头,这时家长们非常理解。就这样,每天在离园活动中教师都是有准备的和哪位家长谈话,为了不忽视其他家长,这时和其他家长沟通的方式就是肢体语言了。

肢体语言就像人的另一张嘴,可以真实的表达人的心理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师,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应当善加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并且更多的运用正面教育意向的肢体语言,以便为幼儿的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进作用。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论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 幼儿舞蹈对于孩子的身体机能、性格与品格的培养非常重要,舞蹈教育可以使孩子的身体运动得到锻炼,还可以使幼儿的性格和品德进行陶冶,还可以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 幼儿舞蹈 幼儿教育 身体机能

1 幼儿舞蹈有利于孩子身体机能的培养

幼儿舞蹈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动作,通过幼儿的舞蹈动作,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态度、情感等。幼儿舞蹈是结合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创作而成的。孩子经常参与这种舞蹈课程的训练不仅对于增强他们的体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的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等身体机能的发育。舞蹈训练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孩子的肌肉发育,舞蹈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各关节之间的协调性。从小学习舞蹈,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呼吸会自然而然地加快,心脏跳跃的速度也会加快,同时肠胃的运动也会加快,在这个系统中还有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发挥作用。

幼儿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大脑皮层对于刺激的反应也不是规律性的,一般规律是兴奋是大多数的,这就表现出孩子非常好动,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肢体不能协调发展,这样的具体表现是犯困。针对于这些身体机能的变化,幼儿舞蹈多能相应地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对孩子的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幼儿舞蹈是建立在心理和生理之上而创造出来的,它是根据人体的肢体比如说头、肩、手、脚、胸、跨等的相互配合而排练出来的,对于舞蹈中的动作对肢体的训练经过专家的鉴定都是安全的,都是有帮助的。由于幼儿时期孩子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够完善,如果锻炼不到位或者训练不够,就会出现肌肉无力、动作失去协调等不利于身心发展的现象。

从以上的论证可以看出:幼儿的舞蹈对于发展幼儿的机能健康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舞蹈还可以培养幼儿肢体的节奏感和协调感。

2 幼儿舞蹈有利于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培养

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当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慢慢塑造而成的。性格的形成过程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虽然,先天因素、生理条件、神经系统等于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由于人们对于幼儿舞蹈的重视,现在幼儿园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教育,通过让孩子感受音乐来促进他们身体的运动,同时使他们在轻松、愉悦、活泼、大方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的性格,在他们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舞蹈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舞蹈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有利于孩子活泼、大方、热情、开朗的性格的培养。所以,教育同行们发现,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幼儿舞蹈。

3 幼儿舞蹈有利于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舞蹈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模仿,运营这种方式可以完整地保留舞蹈的全套动作,对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非常有帮助。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对于舞蹈的表现能力。同时,不得不说的是,幼儿舞蹈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学习舞蹈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学习、排练和表演这几个阶段。在这整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舞姿、绚丽的景象和美丽的服装,这样的一切都能够引起孩子足够的兴趣,把孩子的视觉和听觉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在他们领略艺术的熏陶的同时又能够培养他们协调生活的能力。

表现力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的本能,孩子的表现欲望不亚于成年人。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来给亲人、朋友和认识的人展示自己那点仅有的才华。通过这种行为还表现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和思维能力。

4 幼儿舞蹈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孩子智育的培养

幼儿舞蹈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是多种多样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进行观摩、排练、表演等过程,是自己的想象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等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对于音乐的欣赏力和感受力。比如说:让孩子学习舞蹈动作“马跑”的时候,在刚刚接触这一个过程的时候,老师会一遍一遍给学生示范,学生在学习过程想象到自己的身上,想到自己做这个动作的情况,然后自己不断地锻炼,从基本的开始做起,在基础之上不断地发挥,不断地去创新动作,这样来使自己的智力得到发展。

5 幼儿舞蹈有利于孩子形体和气质的培养,有利于孩子体育的培养

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是舞蹈,舞蹈可以增强孩子的食欲,促进孩子消化系统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孩子骨骼、身心等的发育。驼背等不良习惯可以利用舞蹈的训练来纠正。从观看孩子的外形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是否接受过舞蹈教育,因为经过舞蹈训练的孩子举止都非常的端庄和大方。有这样的优点,孩子的自我感觉就会非常好,这样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就会表现得非常阳光,充满自信和朝气,为他们以后的为人处世做准备。根据调查分析,拥有良好的形体的孩子,生活总是乐观的,身体中透露出一种非同寻常的气质,这样的人在哪都可以成为焦点,大家都愿意和这种人交流。

6 幼儿舞蹈有利于帮助孩子创造美,有利于孩子美育的培养

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的知识转化成一种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劳动的成果,这种成果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只不过他们表现的方式是通过舞蹈动作,这样的舞蹈贴近生活,这样的舞蹈更符合实际。这样的舞蹈可以使孩子们对日常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比如说,用舞蹈动作表现孩子在幼儿园里打扫卫生;用舞蹈表现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做好人好事;用舞蹈动作去表现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现实生活运用舞蹈来展现,这就是发现美的过程,这就是优秀品格的培养。幼儿舞蹈通过自己的特点去培养孩子对于美的创造,去完善自己。

7 结束语

总的来说,人的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幼儿期。在幼儿期,孩子通过舞蹈可以获得很多快乐。由于这个时期非常重要,所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倾向于幼儿教育。特别是关注幼儿的教学活动,比如说舞蹈教育。因为舞蹈教育有利于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身体机能的发展。舞蹈教育对孩子的想象力、审美力、认识力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舞蹈教育是发展幼儿德智体的重点。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农村幼儿教育

摘要 幼儿园数量少是当今幼儿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农村。对漯河市内部分农村幼儿园及市区幼儿园做了简单调查,了解并实地采访园长及相关老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文章就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做了一个简单对比,发现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 农村 幼儿教育 幼儿园

都说孩子是民族的希望,那么哺育孩子成长的幼儿园无疑成为了家长的希望,孩子们成长的殿堂。农村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庞大的人才储备库,可是这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在无私地给中国的发展不断做出奉献的同时,却不能得到其应得的回报。农村教育还是和城市教育存在着巨大差距。

幼儿园数量少是当今幼儿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全国政协委员陈凌孚就“立足国家民族未来加快振兴学前教育”发言时指出,我国能够受到专门学前教育的幼儿比率极低,全国幼儿入园率不足40%,有一大半以上的适龄儿童被关在学前教育机构之外。特别是西部省份,个别地区幼儿入园率甚至不足5%。在笔者的调查中,一个拥有3万人口的乡镇没有一所正规的幼儿园,仅有两三个运营困难的民办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农民面临的巨大难题,这样的情况下,保证农村孩子入园率的提升困难重重。

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涉及感官、语言、秩序、社会规范、阅读能力和心理发展等。①孩子在幼儿时期培养出来的性格、行为习惯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学前教育时期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许多农民眼中,农村就像一个被遗忘、被忽视的集体,在挣扎中求生存,让农村孩子可以像城市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摆脱贫穷的宿命,这是太多农民兄弟的期盼。

利用暑假时间,笔者对漯河市内部分农村幼儿园及市区幼儿园做了简单调查,了解并实地采访园长及相关老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就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作了一个简单对比,发现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些差距具体表现:

1 硬件设施对比明显

城市公办幼儿园大都规模大、占地面积广,园内各种基础教育设施和娱乐设施俱全。孩子在那里有老师的呵护,朋友的陪伴,更有令他们欣喜的各种游戏。在那里他们可以暂时忘却没有父母陪伴的失落,那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城市的民办园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虽然不像公办园一样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但胜在经营得体,加之投资方的看好,民办园同样具有较强的家长吸引力。

在农村,落后经济支撑下的幼儿园更像是一颗幼苗,随时经受着风雨的考验,一不小心就可能倒下去。这倒不是说农村幼儿园全部如此,公办园还是有相当的竞争力,但公立幼儿园相对于农村庞大的幼儿基数来说数量太少,而且公办园各种收费相对较高,对农民而言根本吃不消。民办园大都以家庭式规模为主,数量多但竞争力差,班级数量少,因条件差招收的学生也较少;院内娱乐设施质量差,数量少,有的甚至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学校规模小,能够供孩子玩耍的地方有限,医疗机构更是无从谈起,院内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2 软件设施差距明显

首要的也是最令人关注的当属教师队伍建设。一所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良好与否。据资料所知,城市幼儿园教师至少为大专学历且有教育经验,园内教师大多有教育编制,年龄在20~40之间;农村教师正规学历的少之又少,年龄在25~45之间。最直接的对比体现在教师的工资上,经济条件好自然工资就高,在工资的巨大差距面前,无私奉献显得是那么的可笑。笔者做过实地调查,在农村民办幼儿园,一个老师一个月基本在500~600元之间,公办园800~1100元左右,城市一月工资大致在1000~1300元(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状况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经济发达地区有的可高达3000~4000元)。如此比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绝大多数教师更愿意选择留在城市而非穷苦的农村地区。

在笔者调查的对象中,其中一所县级重点公办幼儿园和一所市级公办幼儿园应属同类中的佼佼者了,学校的职工80%是在国家编制范围内,教师文化程度至少在专科以上,且每位老师都至少有3年教学经验,拥有教师资格证和幼师资格证,外聘老师等同。学校还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定期对老师的教育进行评比,不合格者则有被淘汰的危险。学校旨在通过这些策略,增强老师的忧患意识,同时学校还会定期送老师去参加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家农村民办幼儿园,一所里除新调来的园长是专科毕业,还有一名是外聘的公办小学教师,其余6名教师全部是附近的村民;另外一所幼儿园连带园长在内的3名教师全都没有教师资格证或幼师资格证。这些村民仅有一个高中水平,余者皆是初中或小学水平。试想这样的教师队伍如何与师资力量雄厚的公办园相比,教师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又如何能期盼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成果呢?农村教育质量的恶化,师资力量的缺陷应引起人们的思考,国家的强大到底给了农民多少收益,他们的辛苦付出得到的难道只是这样的结局吗?

除却师资力量,另一个巨大的对比在于政府的政策,可以说,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个园的成长,这也许有点武断,但离开政府的支持,一个幼儿园的发展可以说步履维艰。目前,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至2010年底,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投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这不仅跟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相差甚远,也远远落后于保罗等非洲国家在内的3.8%的世界平均世界水平。在这不多的投入中,城市幼儿园大多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从而使国内有更多资金完善各种设施,吸引更多幼儿到学校来,而农村在这方面受益极小,国家政策总是在有意偏向城市。诚然城市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国家带来受益,然而农村难道就应该被遗忘吗,农村在为国家的成长付出巨大代价后不应有所收益吗?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需要国家尽快拿出实际行动去解决。农民们的愿望全都倾注在了孩子身上,他们始终相信上学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最好办法,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正规的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的法律文献,缺少完善的法律保障及政府的帮扶,农村的幼儿教育还能走多远?农民的希望还能成为现实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同为农村人所以笔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兄弟眼中那份浓浓的希望之后,是无奈,困惑和迷茫。

面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面对农民兄弟们那殷切的眼神之中所透露出的受伤的目光,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国家中央、地方连成一线,真正把幼儿教育作为一项国之重事,也唯有如此,农民的希望才不会变成失望。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快乐学校”带给农村幼儿教育的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幼儿教育呈现出城乡发展极不均衡的状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经费不足,资金的短缺造成了幼儿园硬件设施简陋,如园舍陈旧、活动用房不足、教学设施不全、教具玩具缺乏、卫生条件欠佳等。二是师资缺乏,农村幼儿教师人数偏少,学历普遍偏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从而导致教育观念相对陈旧、知识较为老化、教法相对落后,造成了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小学化与成人化倾向等。三是管理不善,如安全隐患多等。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那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究竟路在何方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在学前教育方面,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这些政策给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笔者认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仅靠政府的支持和外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本身必须与国家政策紧密配合,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双管齐下,多形式、多渠道特色办园,才能真正为农村幼儿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我们可以从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蓝天下创办的一个没有围墙的学前班——“快乐学校”(或“蓝天下的学校”)中寻找灵感:

蓝天下,读大自然的书。苏霍姆林斯基把大自然叫做语言的“发源地”,他把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称为到活的语言和思维的源头去“旅行”,认为大自然是一本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它是丰富多彩现象和无限美的儿童智慧的源泉。孩子们在没打开书本读第一个词之前,应先读几页大自然的书。农村幼儿园也可充分利用田野里、山坡上、树林边、小溪旁、大树下、草地上等一些俯拾即是的自然资源,通过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凝神体验,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训练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塑造他们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课堂里,表达自我情感。“快乐学校”通过自然之美的震撼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引领孩子们走进浪漫的幻想与创作之旅。农村幼儿园也可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地说说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获,讲讲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分享彼此的快乐、分担彼此的痛苦,还可自编故事与童话,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教育孩子学会倾听,懂得关爱和尊重他人,共享童年的乐趣。这种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孩子探索、发现生活世界的真、善、美,培养孩子良好的共情能力。

田野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孩子对劳动者的爱是人的高尚品德的源泉。“快乐学校”里的孩子们在劳动的世界里为劳动者的美所感叹,为自己作为一个劳动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农村幼儿园也可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将孩子们带到广阔而迷人的树林、田野、菜地、晒场去采集、种树、浇花、施肥、除草、收割、拾穗、晒谷等,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亲身感受收获的幸福,磨练孩子顽强的意志,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心中常怀感恩之心。

总之,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独特环境资源,农村幼儿园如能充分发掘自身丰富而优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近取材,教学贴近幼儿生活,形成办园特色,引导孩子探索、发现生活世界的真、善、美,使广大农村儿童享有同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将为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正和缩小城乡差距作出贡献,也将为农村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在困境中开辟一条新路。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试论多媒体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幼儿的是一种直观、生动、立体的效果,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给予幼儿强烈的感染力,不但活跃了幼儿的思维,还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动脑的参与欲望,促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更积极地表现自我。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提高兴趣;开拓视野;促进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的数字设备,把图像、图形、文字、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创设教学平台,优化教学效果,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形式。多媒体教学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多媒体教学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幼儿求知欲,提高教学的互动性,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增强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将幼儿教师从传统的说教模式中解放出来,减少了教学示范内容,减轻了教学管理压力,提高幼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多媒体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年龄较小,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早期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途径。相对于其他教学手段来说,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更能满足幼儿在这方面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使幼儿能充分地利用和开发自己的天资、能力、潜能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那单一的、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理念,我们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幼儿的需要来设计美术活动,从而使每一个幼儿都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感受美、创造美和表现美。

笔者在组织中班绘画活动《各种各样的服饰》时,制作了有关服饰的课件,了解到幼儿在生活当中虽然也看到过一些服饰但是不够丰富多彩,不太容易激起幼儿兴趣。所以在课件中笔者收集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服饰图片,如朝鲜族、藏族等民族服饰,T恤、摆裙、牛仔等时尚休闲服饰,并在课件中插入了好听的轻音乐和简单的讲解。当幼儿看到了如此色彩斑斓、艳丽华美的服饰时表现很激动,有的在睁大眼睛看,有的还七嘴八舌的讨论,完全被这些风情各异、造型别致的服饰吸引住了。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幼儿从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使幼儿增加了感性的认识,激情高涨的参与到了活动中。

(二)多媒体教学,开拓幼儿视野。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样,在评价一幅幼儿绘画作品时,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品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提供生动的形象,在培养幼儿想象力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多种教学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幼儿从科学与艺术相融的视觉中感受抽象、理解复杂。有利于开拓幼儿思路,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将大干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同时又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这就存在着如何提取.选择教学内容的问题。由于幼儿生活范围、经验的有限,有些知识内容和经验是孩子所不具备的。利用多媒体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特征,制作一个动画课件,通过声音的感受和图像的刺激,可以为儿创设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使幼儿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小班美术活动"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为让幼儿通过对小蝌蚪的认识和成长过程的了解作为认识青蛙的契入口,在考虑到幼儿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和对于小蝌蚪的认识的单一性等因素,为了让幼儿观察到小蝌蚪的成长、变化全过程。笔者根据教学要求,制作了小蝌蚪成长全过程的动漫课件,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小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过程中孩子们开阔了视野,激活了创作源泉。

三、实施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事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现代化,结果不是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幼儿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手段及其他媒体教学方式,合理地组织一次活动,利用多媒体的特有优势服务于教学,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帮助幼儿提高兴趣、拓展视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使我们获取了新的美术教育资源。通过电脑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发新的教育内容,使幼儿产生对活动的兴趣,探索了新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愿意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教师要充分、准确地利用多媒体,真正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从而更好的推进了现代教育的长足发展。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的环保教育

【摘要】:大自然对我们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大自然的荫蔽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环保教育意义深远。

【关键词】:环保教育;幼儿;启蒙教育;活动;家庭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幼儿园是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一、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萌发幼儿环保意识,增加幼儿环保知识

1.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如在"6·1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幼儿外出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中色、形、声的美妙,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针对四、五月份沙尘暴天气,让幼儿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环境被破坏后,我们的生存条件会变得怎样?"并通过对比,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从而,教育幼儿减少废物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如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针对"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吗?"等问题,组织幼儿在观看录像"宝贵的水资源"后,找出地球仪和地图上有水的地带,知道海水和淡水,知道水来之不易,如果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2.环保教育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训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之一。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轻要轻;爱护图书,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平时,多组织孩子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再生利用,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减少污染。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另外,我们还十分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创设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如桌椅、玩具摆放整齐,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同时,对活动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一边是题为"绿色世界"的植物园墙饰,一边又是"我为环保出份力"的主题墙画,窗台上,设置了养殖园、种植角,让小朋友亲自养殖各种动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长大后的喜悦时,孩子们会更加自觉地去关心身边的动植物,从而唤起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

3.把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同幼儿观察、实践和行动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带领幼儿去实地调查,让幼儿听马路上的喧哗声、市场上的叫卖声和朗朗的儿歌声、优美的音乐声,通过比较、感受,明白好听的声音叫乐声,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从而了解噪音污染对人们情绪及听觉的影响。

4.充分利用户外丰富的环境资源开展教育。孩子一出生,就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他们喜欢大自然,眷恋大自然,自然界中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飞舞的蝴蝶以及高大的树木、碧绿的小草等都会使孩子乐不开支,流连忘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是兴奋的和愉快的,保护环境的情感便会自然萌生。

二、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

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时,才能影响并带动幼儿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着装整洁、手脸干净,物品摆放有序;看见废物主动捡、看见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管。这样,孩子在耳熏目染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

三、发动家长参与、提高教育实效

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应注意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让家长为孩子做出榜样,如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乱扔瓜皮果壳;在家里,听音乐、看电视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幼儿园适时向家长发放环境教育意见征求信,虚心接受家长的环保建议,并结合植树节等节日、纪念日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植树种草,到大自然中游玩,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随时清扫废物,以此,带动所有的人都爱护环境,保护家园。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以及措施

【摘 要】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础其教学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自然兴趣,使学生在良好、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到一些基础常识和知识,而并不应该把幼儿教育看做是学前教育的基础,但现实教育环境中我们发现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小学化”倾向。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育小学化倾向 改进措施

什么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就是指在幼儿教育阶段融进小学课程的基础知识、课堂规范、行为规范,那么提早使儿童接触到小学教育环境又有什么坏处呢?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没有遵循幼儿的心理成长规律,也给幼儿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使儿童在日后的成长过重中出现厌学、不学的现象,对于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形式

(一)教育内容上轻视启智培养

幼儿尚处在智力、身体萌起时期,对事物的学习、感知、判断尚不能独立完成,所以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应该落在幼儿的智力培养和智力开发内容上,可目前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将小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搬进课堂,有些甚至直接引入小学课本,并且要求儿童掌握拼写、计算等小学一年级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远远超出儿童的学习承受能力,也对儿童的想象力、思维扩展力等形成一定的限制性。

(二)在教育形式上轻视自主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另一个体现形式是引入小学的教学方式,要求儿童死记课程知识点,甚至有些幼儿教学模式干脆就将课堂做成小学标准课堂,要求学生背手而坐,不许说话,由教师在讲台前讲解,并有课后作业、考试制度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使儿童从意识深处就认定知识是被人教授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和心理压力。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原因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源于家长的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愿望,他们对孩子有着极高的期望,希望他们都能成大器,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极为关注。但是大部分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认为成绩就是一切,所以学生学习成绩就成了衡量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教学阶段就要求学校给孩子进行小学知识教育,一部分学校向着小学化倾倒的原因就是家长给予的压力。我国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偏低、教育观念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没有衔接机制

虽然我国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小学入学不允许采取考试选拔制,但许多地方学校为了争取到更优质的学生资源还是在采用入学考试制度,而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这一过程中又没有有效的衔接机制,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有些学校只好在教育课堂中加入小学课程内容。

(三)民办学校增加和幼儿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不齐

新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整体发展格局发展了巨大的变化,政府将大部分幼儿园的建设和使用权转交给了个人,使幼儿园发展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幼儿园创办人为了达到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一味地迎合儿童家长的要求,丝毫不顾及儿童阶段发展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也使得幼儿教育内容发展偏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幼儿教师的重视力度不够,在教师队伍中有许多学历低、不懂儿童教育特点的教师,其教育内容没有针对性,不符合幼儿教育特点。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幼儿园与学生家庭的联系

在新时期幼儿教育理论中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一个有效整体,一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家长对教育本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正确理解,改正落后的教育理念,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二来使幼儿园与学生家庭形成一个有效整体有助于儿童对知识的合理吸收、有效吸收,我们可以将一些必备的小学基础知识掰碎了融到生活中教给学生,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能起到缓冲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度冲击。

(二)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学前教育既是一种社会义务又是一种社会责任,政府在大力发展教育兴国战略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课程监管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者严格处理。加强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扶植工作,在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深入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工作,提高其职业素养,利用其教学经验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更准确的幼儿教育方案。

总结

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找出原因合理分析,从改变家长教育观念、做好幼到小衔接、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政府监管等几方面来改变幼儿教育现状,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和幼儿成长的特点,使教育本质意义落在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上。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资料日趋丰富的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与水平是社会与父母追求的目标。由于幼儿教育具有特殊性,幼儿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探索幼儿教育的对策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幼儿教育 问题 对策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个人人生的启蒙教育。因此,所幼儿教师应该关注幼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为孩子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幼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值得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智力开发存在超前化问题。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就人的智力而言,在这一时期更具发展的可能性。把握时机,开发幼儿智力,应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幼儿智力的开发必须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相称。晚则失去良机;过早,特别是超出幼儿接受能力的“超前教育”,则会事与愿违。在现实中,家长、幼儿园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过于超前的现象,结果导致了幼儿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消沉、逆反心理较强,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

其次,幼儿教师缺乏专业培训。一般一个县级市有一到两所师范学校,有的开设了幼教专业。有的没有开设,还有的师范学校改办中学或职业学校(院),根本不开设幼教专业,更有的学了幼教专业而改行或教小学。教育部门也缺乏系统组织,幼儿园自身由于教学压力和经费的原因也忽视了教师的培训。比如部分教师在教拼音时,发音不准,即卷舌和不卷舌不分,鼻音和后鼻音不分。那么幼儿形成习惯以后普通话怎么说?还有教音乐时,只教会唱歌,甚至教些黄调。不注重幼儿音乐赏析和感知能力培养。究其原因则是幼儿教师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影响了教学质量。

再次,教育目存在功利化的问题。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出自自我梦想的延续、同事间攀比、孩子的出路等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化性色彩。而某些幼儿园则为了声誉作表面文章,宣传在幼儿园里什么都可以学到。由于这种利益的驱使,家长与老师在对孩子教育时,或监督惩罚,或金钱物质刺激,长此以往,孩子们反把学习当成了任务,当成了逃避惩罚,获得利益的手段,从而形成了对学习的错误认识。

最后,社会办学教学质量不高。一般情况,一个县级市只保留一家公办幼儿园,即属教育部门开办的幼儿园,其人员、经费、培训、管理等都由教育部门负责,其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了保证。而大量的幼儿不能入园只能通过社会办园来解决,这样既解决了幼儿入园的问题,又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同时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可谓一举多得。但是盲目地社会办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制约了幼教事业的发展。一是师资较差。二是环境较差。

二、幼儿教育基本的对策

其一,幼儿教育要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他们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可以发展身体 游戏可以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可见,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育者,要在幼儿教育中,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游戏中角色扮演,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模仿角色的良好行为;通过比赛、做操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其二,根据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投放材料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会在玩具或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和创造愿望。因此,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活动中应为幼儿提供能激发创造欲望的材料,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操作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使孩子能健步走迸创造的殿堂。

其三,加强收费管理。由教育主管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对幼儿园的收费进行管理和指导,按实际情况在县级区域内统一类别、统一标准、统一价格,并进行公示,有条件的可组织听证。还可以直接将幼儿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对公办幼儿园只收生活费等,对社会办学逐步控制,然后由政府进行收购,统一交由教育部门管理。这样就考虑了农民工等低收人家庭。保留少量社会办学可参照前段对策。观调控社会办学。保证办学质量成立由政府牵头,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其他部门协调的工作专班,负责对社会办学的宏观调控和审批,重点审查师资力量、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核发办学许可证,并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取得执照后方可招生。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禁止。事后定期检查,搞好监督管理,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其四,幼儿教育应遵循发展相称原则。发展相称原则是指幼儿接受学习训练的准备与学习训练内容要相适应,也就是儿童的发展潜力与潜力开发的要求及采取的开发方式、手段等相吻合。幼儿时期是开发人的潜力的最佳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开发,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实施教育。首先,家长、教师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期望值反映着家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但期望值如果背离了社会需要或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特别是期望值过高,则不但不会有利于教育的实施,相反还会造成教育的负效应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趋向和可能。进行有选择、主次明确的教育。从幼儿教育的目的来分析,幼儿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让孩子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词、具有某种特长,而主要在于开发人的潜力,使其在智力发展水平上有所提高,为今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幼儿教育作为个人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人成长具有突出作用。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值得学校与教师的高度重视,探索幼儿教育的基本对策是学校与教师的主要职责。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要把培育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重点,要从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高度审视幼儿教育的目标,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身心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目的是使幼儿得到完整的发展,在体力、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幼儿教育要把培育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重点,要从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高度审视幼儿教育的目标,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幼儿教育应是创造型的而不是传递型的,幼儿教育不应只限于向儿童提供社会已形成的观念、知识、技能,同时还应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机会的环境,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尝试、去发展,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儿童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激发起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学游戏化,就是一种创造型的教学模式,谋求的是幼儿园的教学具有游戏般的形式与趣味,追求游戏的境界。适合儿童的游戏多种多样,如体现集体主义精神的活动,如拔河、接力、集体表演、跳绳等,孩子通过活动,能感到自己是集体当中的一个成员,自己落后,就会影响整个团队。这种游戏利于培养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开展表现孩子个体能力的活动,如起床叠被、刷牙、洗脸、背歌谣、抢答问题、画画比赛等,不仅能培养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更能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精神。幼儿园开展的各种表演会、演讲会、故事会、儿歌大赛,都会激励孩子争强上进。

多让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应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厚爱与殷切期望,远远高于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因此,相当多的儿童虽然知识技能掌握较好,但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管理自己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学习者会学习,学会生活,具备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这是当今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可持续性发展素质的教育

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素质教育问题,其实质是教育者如何保证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身体、心理的教育、影响过程,是幼儿身心发展进步的过程,不断提高的过程。当前存在的一种十分可怕的幼儿教育现象是:不顾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顾幼儿的个性倾向性及其特征,不讲究方式方法,一味地追求幼儿能弹琴、会绘画、能背诗、会唱歌、能说英语、会操作电脑……致使幼儿对学习生厌,对社会生厌。这是教育者错误的幼儿教育观的具体表现。幼儿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成人的分支,形象地说,幼儿是棵小树,不是大树的枝叶、分体,幼儿是主体,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发展的个体,幼儿园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使其身心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主体实践中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结合幼儿的特点,幼儿的主体性在其认识、实践活动中更多地表现为好奇心、主动性与自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幼儿园教育首先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因此要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多给幼儿一点时间让他们互动、协调、相互磨合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幼儿带着问题去问老师时,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幼儿。告诉幼儿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幼儿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幼儿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教师不必直接回答,可以与幼儿一起探索鸟儿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幼儿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教师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幼儿去试验、去思考,让幼儿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由灌输变成启发、引导,让幼儿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逐步构建自我,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而自信心反过来又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生活,满足成功体验的需要,超越自我,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过程中,使幼儿获得持续全面的发展。

三、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成长的规律,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爱问爱说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就是在不断地问、不断地说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世界。作为幼教人员,要耐心倾听并解答孩子喋喋不休的问题,那是孩子思想火花在闪烁,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才能增强孩子探索的乐趣。幼儿教育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开放的幼儿教育必然是儿童主动参与的教育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完善自己。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要使幼儿园的教育真正落实到素质教育上,必须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旧的教育观念。因为素质教育归根到底要靠广大教师去实施,高素质的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它要求全体教师必须树立起全面提高幼儿整体素质为目标的人才观,在教育目标的导向上,以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为核心,实施知识教育、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立足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首先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其次,要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尊重幼儿人格,与幼儿平等相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益。再次,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使自己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水平,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强调学习的同时,广大教师还要参与积极研究,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幼教工作者。

总之,幼儿教育不但要传授给幼儿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其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和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幼儿的基本素质作为教育的中心任务。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幼儿教育作为个人教育的启蒙阶段,其教育质量与水平对于个人成长具有突出作用。鉴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游戏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 幼儿教育 应用

游戏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改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而这种方式最为适宜的应用群体就是儿童。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游戏的设置对于幼儿教育中的活动开展有着促进性的作用。明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技巧,是幼儿学校与教师的重要责任。本文拟从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技巧两个方面,探索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一、游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游戏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其能力。游戏是多重教育因素聚集的宝库,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游戏中。幼儿往往需要扮演角色,需要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因此他们不时地在观察、比较、探索、验证,从中会产生许多疑惑和惊喜。如为什么我吹出的肥皂泡小。你吹出的肥皂泡大?你的肥皂水、管子和我的一样吗?加点水或换根粗管子会怎么样呢?为什么这个瓶放进水里会冒泡泡,那个瓶却不会?尽管孩子们找到的仅仅是自圆其说的理由和似是而非的答案。然而其中的感性认识却触发了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他们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次,游戏可以增强儿童的综合能力。幼儿教育是需要兼顾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教育,只有兼顾各项内容。才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包括身体索质、优良性格以及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由于教学游戏的开展通常会设定相应的游戏内容和规则,对于规则的执行使得幼儿可以逐渐的养成相应的纪律性及性格品质,而游戏中的内容设定通常需要幼儿进行一定的体力或者脑力锻炼。这种低强度但在幼儿教学中频率较高的训练能够逐渐的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思考、学习水平,对于幼儿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教育游戏利于幼儿身体协调发展。幼儿教育的第一任务是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与正常发育。实践类型的教育游戏,增加了幼儿的运动量。在传统的“老鹰捉小鸡”或“丢手绢”的游戏中,幼儿通过一定量的运动,身体各器官都处于兴奋与积极的活动状态,身体各环节都得到了有效活动和锻炼,增强了幼儿身体的灵活性、灵敏性和协调性,进而达到了增强幼儿身体体质的目标。运动类的教育游戏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身体抵抗力。

最后,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幼儿既是情绪的主体.也是游戏的主体。它们总会带着一定的情绪去参加游戏。在游戏中,他们的情绪变化往往受到游戏活动的制约。通常会随着游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游戏活动中的假没情景会使他们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为他们以后的情感教育奠定基础。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技巧

其一,对于教学知识的融合对于教学知识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加深幼儿在学习当中对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于生活知识等一些非书面知识进行扩展教育。随着内容融合的增多,游戏内容学习程度的增加,幼儿也会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成就感,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不但要进行知识上的融合,还要尽可能地安排脑力和体力锻炼的内容,采用问题思考和室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脑力和体力训练,加强学生的基本能力,为未来学生形成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进行铺垫。

其二,在游戏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增加幼儿的成功体验。孩子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的主体,幼师只是整个活动过程当中的引导者。教师在为幼儿设计游戏情境时,要努力使幼儿“身临其境”,如手制酸奶、自制果酱等真实的活动让他们感到他们是游戏的主人。幼师在设计游戏时除了选择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外,还应注意挑战难度要层层递进。一旦幼儿失败次数多了,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当幼儿完成任务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地提高难度,使幼儿够有机会迎接新的挑战。这样孩子们不仅会对活动产生新的激情,使得活动能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而且孩子在活动中还会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

其三,游戏的选择应该基于操作简单。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幼小,接受能力较弱,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限。因此,教师或其他教育者设计的教育游戏必须简单易懂,操作简单,其规则不能过于复杂,游戏难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到幼儿的感官与自信心。比如,老师想锻炼幼儿的团队精神,设计多人绑腿跑的游戏,对幼儿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老师可以选用其他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可将班级的幼儿分成人数对等的几个组,每人准备好用轻型纸箱四边构建的简易“小车” , “小车”外围贴上幼儿自己画的画。游戏规则是:幼儿站在“小车”里面,双手把住“小车”外框,在规定赛道上跑或快走,等到同组队员从赛道回来后与下一个队员拍手后,下一个队员才能出发。最短时间内完成比赛的组为获胜组。这个游戏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团队精神,又可以锻炼幼儿四肢协调能力,还可以提升幼儿的信心。过于难的游戏,不仅会影响幼儿的教育水平,还会给幼儿留下心理阴影。

其四,游戏选择需要考虑互动性。教育游戏实质是一种互动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电脑、老师或家长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模式。优秀的教育游戏应具备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的能力,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而不是被动参与到教育游戏中。只有这样,教育游戏才能体现其价值和实现其目的。教育游戏的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提升自主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信心,使幼儿在教育游戏中欢乐成长并受益。

三、结束语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的应用范围广泛,设计教学活动以及相关的体育活动。因此,探索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技巧与重要地位,对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灵活应用,以促进幼儿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浅议幼儿教育中的天性与教养

在学前教育界,对儿童的教养方面一直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本研究把天性与教养放入同一层次进行讨论,正确权衡天性与教养在儿童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各种能力的均衡发展意义深远。

一、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天性

(一)卢梭的自然发展理论

卢梭认为我们的教养应适应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出生到二岁这个阶段,我们的教养任务是体育教育,适应婴儿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从两岁到十二岁这个阶段,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我们的教养任务是感官教育,目的是丰富儿童的感觉经验,发展儿童感官。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养必须遵循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的这个次序,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二)教养的本质在发现天性并指导其成长。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呢?它就如同是一位园丁的艺术,在他的照看下,百花齐放,万木争春。人对花木实际的生长没有任何作用,生长的要素寄存于小树木之中,园丁种植浇水,但是大自然的力量让其生长,教育家也同样如此。他不能给人任何一点力量,他既不能给他人生命,也不能让他呼吸,他仅仅能注意不让外来的暴力打扰和损害他,他要关照让发展沿着固有的规律前进。因此教养的权威是必要的,但应该是尊重儿童为前提的。我们的教养不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技能,而是以儿童的天性为中心,从各个方面陶冶儿童的心灵,取的均衡的发展,为今后更深更广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早期教养决定儿童的一生的发展

(一)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提出其关于儿童教养的理论,华生说:“请给我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之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我都能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者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业领袖,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者一个盗贼……”诚然,华生的论断过分的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后天良好的教育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诱发内在的潜能,使可凶可善的人性倒向正常化的发展。诚如爱尔维修所说:“每个心智健全的孩子,只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可能成为一个出众的人!”

(二)生理学家关于早期教养的理论

据大脑生理学家们所说,儿童的智力从出生到三岁,就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三十,每年成长约百分之二十,而且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六岁,脑细胞的组织完成了百分之八十,每年成长约为百分之十。在这时期若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导音乐、语言、文字或者是绘画活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这就是说对于的儿童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养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取决于从他出生到五六岁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是有限的,这样看来,别说那些生下来就具备非凡禀赋的孩子,即便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得人。

(三)现代一些学前教育观点

现代很多学前教育学家都有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即孩子的教育应从学前抓起,孩子早期教育决定他一生的发展道路,因为孩子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持久的,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将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

在传统的教育学观念中,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被忽略,由于不重视学前的家庭教养,使得孩子上学后不堪重负,学校总是尽可能多的向学生灌输知识,于是,过多的学习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而且还给孩子造成了身心的伤害。如果我们从两岁到三岁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知识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不断的锻炼,就像他们的其他身体器官在平时得到的锻炼一样,他们就会从早期的知识活动中得到快乐,身心获得同步的发展。

三、关于天性与教养的讨论

在学前教育界,重视儿童天性,任其自由发展与重视儿童早期教养的争论总是在进行中,而且愈演愈烈,一些持对儿童的教养决定其以生的发展的教育家们也以事实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如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就提出,对儿童的教养必须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为了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他开始用自己的方法去教育儿子小卡尔威特,果然取得很非凡的成就,小卡尔威特五岁就会几种语言,十四岁就获得哲学博士称号,十六岁获得法学博士称号,同时被柏林大学聘为大学教员,随后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流传到世界各地很多国家,也确实有不少人根据他的思想培养了一批天才,在中国,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就是根据卡尔威特的思想,从女儿出生十五天开始对其进行早期教养,确实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中国也刮起了一阵早期教育热。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许多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强迫他们参加这个补习班那个补习班,孩子不堪重负。于是不少教育家与家长们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对孩子要求的过于苛刻,孩子要有做孩子的样子而不是缩小的大人。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智力发展与学习所取得的成就会自然而然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小卡尔威特取得那么显著的成绩,他还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非常健康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活泼、更善良。无论从小到大都不是一个人们认为的那种枯燥乏味的书呆子。综合以上观点,我们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是:遵守幼儿天性,科学对其教养,这才是我们正确的育儿道路。

(作者单位: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二部)

幼儿教育有关论文: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心理教学

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每天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对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可爱幼儿,而每天最头痛的事则是对着同样一群随时可能脱离正常轨道的不听话的幼儿。无疑,幼儿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还是学习上,由于幼儿年龄及生理的限制,注定了他们会是一些特殊的“学生”。因此,为了更好地搞好幼儿教学工作,幼儿教师必须注重加强心理教学建构。

一、温柔教育取代粗暴惩罚

对大多数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一般在3~6岁之间,对这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认识。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是他们的天性。即使是在幼儿园中,他们也不能即刻就变成我们要求中的样子。而幼儿园教师因为要一整天都在教育和看管着一群孩子,所以有时候可能会对某些调皮的孩子失去耐心。其实,面对这些生理上还多少有些不能自理的幼儿,幼儿教师的角色应该更像是一个“妈妈”!一味的惩罚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目的。幼儿教师要试着用温柔的语气劝导孩子,让幼儿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都接受教育。有的教师喜欢在幼儿中树立典型,哪个是好孩子,哪个是坏孩子。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这种贴标签的方式,很容易会对他们的心理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另外,不要吝啬一些表扬、鼓励的话,你的一句赞许或许会使幼儿一天都处于兴奋的状态,而他也一定会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从而表现他的优秀。

二、寓教于乐取代模式教学

用三分钟热度来形容幼儿对某件事的关注度再贴切不过了。因为还处在生理及心理的发育期,幼儿很容易对一件事物产生好奇,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很容易将这种好奇转移到其他事物身上。对幼儿教师来说,首先要承认这是幼儿的天性,是正常的幼儿反应。其次,幼儿教师如果想要长久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就要改变以往那种古老又僵硬的模式教学法。当然,这还需教师自身也要多一些童真童趣。例如,在课堂上播放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或者给幼儿讲故事,既能让幼儿喜欢,又能不知不觉中启发他们学到东西。另外,教学活动就不再局限在小教室里,试着不时地将孩子们带到室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神奇。寓教于乐,这才能真正让幼儿兴趣多多,并从中学会知识,慢慢成长。

作为教师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幼儿园教师在开启幼儿心智、帮助幼儿成长方面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如果在幼儿教育中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注重心理教学建构,从幼儿的心理出发改变以往教育教学模式,相信我们的幼儿教育一定会大获成功!

(作者单位 河南省汝南县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