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9:12:26
导语:在北方环境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联系与共性,每个民族的生存方式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畜牧业是北方民族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形式,而狩猎业、农业等经济形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辅助作用,使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能够更好地去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畜牧型经济培育出的马文化、穹庐文化以及萨满文化因为畜牧型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得以改良和优化,并对各个民族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北方民族;环境;联系;发展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联系与共性,这些共性也决定了他们统一的区位条件――中国北方,而这种区位因素就使得他们的发展轨迹有颇多的相似之处。从整个世界民族发展状况来看,他们在古代的生存发展有着永恒的联系,每个民族的生存方式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的发展壮大也依托于他们的聚居地。但是每个民族都是作为“大自然的客人”生活在自己居住的区域,只有去适应才能真正地融入自然环境中,从而发展自己,成为“大自然的主人”。本文旨在探讨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民族(匈奴、乌桓、蒙古等)在发展中的特点和联系,从而揭示出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一、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匈奴人的发源地在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河套地区与大青山(阴山)地区均为长城以北,这从时间上是秦统一中国(前221年)之前。而秦统一中国之后,就修建了“万里长城”,用来阻止匈奴南下,后来由于头曼单于北迁匈奴,匈奴人的聚居地也就从漠南地区迁入漠北地区。从这两个时间上来看,匈奴不论是在漠南还是在漠北生活过,都是在长城以北,从地理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知,匈奴人的迁徙轨迹是在中国地理版图的第二级阶梯的最北端和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而这片地区也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也正是植被从草原过渡到荒漠的地区,适合牧业的发展。所以,在此地区生活的匈奴人,借助了这个地理上的条件。
游牧是匈奴人的主要生产形式,他们为了生活而逐水草而居,不断地迁移他们的财富――畜群。畜群以马、牛、羊为主,史书记载匈奴人“食畜肉、衣皮革、被毡裘”,从这点可以看出,匈奴人的畜群不仅是他们食物摄取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食畜肉”不仅是匈奴人的主要饮食方式,也是整个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共同的饮食方式,这与他们的居住地的气候有直接的联系。具有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草原地区虽然四季分明,但是冬季时间较长,寒冷的气候也使人开始寻找更加适合与增加身体能量的食物。“畜肉”不外乎牛肉和羊肉,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牛肉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和热量,而羊肉也是很好的御寒食品。匈奴人“衣皮革”,也是从牛皮和羊皮上取材,而牛和羊都是抗旱动物。在这些生活方式上,我们又可以看到游牧民族乃至人类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人类是高级动物,但是他们在生产生活上也不乏去学习其他动物的习性,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而这种游牧的生活方式才使得匈奴人能够在漠南以及高寒的漠北地区顽强地繁衍生息,我们也可以看作这是游牧民族适应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共存的共同特性。
乌桓也是游牧民族,史书载“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逐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从这能够清晰地看出,乌桓人的一些生活习性与匈奴人是极其相似的。乌桓人源于东胡,这在《后汉书・乌桓传》中能够得出结论,“乌桓者,本东胡也”,而东胡的名称来源于“胡”,东部的“胡”也就是东胡,而胡为匈奴人的自称,这就说明,二者都作为“胡”人的同时,一定会在习性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后汉书・乌桓传》对乌桓的地理位置也做了阐述,指出乌桓人起源于乌桓山,而此山在今内蒙古草原东南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丘陵一带,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他们的活动地区相当于今锡林郭勒盟中东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北部地区。而这些地区从地理上看,是属于中国的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北部的缓冲地带,这一地区与匈奴人的驻牧地相比,具有更好的气候优势,不仅四季分明,而且水源充沛,草场茂盛,更适于放牧, 这也使得乌桓人的畜牧业更发达。牲畜众多让乌桓人在婚假时以马牛羊作为“聘币”,人死亦取死者生前所乘之马烧以送葬,若互相仇杀,就用马牛羊来赎死,祭天地和鬼神时同样把牛羊当作贡品,就连向匈奴人缴纳的贡赋也使用牛羊。乌桓人的畜牧经济在内蒙古古代畜牧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蒙古民族来说,游牧生活是蒙古人的灵魂,也是古代蒙古社会赖以发展的依托。游牧经济中的元素不仅贯穿着蒙古人的衣食住行,也影响着蒙古人的信仰,这也使得蒙古人能够在短时期内称雄欧亚大陆。其实,蒙古与匈奴是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出现的两个民族,虽然时间跨度极大,但是在生产生活上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蒙古族的畜牧业就与匈奴人极其相似。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畜群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来源。蒙古族的饮食中,畜产品是占据主要地位的,由于蒙古高原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无霜期短,不能够大规模发展农业,所以在游牧生活的同时,也进行辅助的狩猎活动,一些习俗至今仍然保存着,这也使蒙古人成为代表古代北方民族生产生活习惯的最好的活标本。
二、狩猎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匈奴人的狩猎经济在他们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在司马迁的《史记・匈奴传》中,曾记载匈奴人在儿时就能够骑在羊身上,引弓去射杀一些鸟、鼠之类的动物,等他们稍微长大一些,就能够猎狐狸、兔子等动物。匈奴人从漠南迁至漠北,除了受到汉朝的威胁外,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塞下禽兽尽”,这也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狩猎对匈奴人的重要性。由于畜牧业不断发展,匈奴人的狩猎业也逐渐倾向于一种辅助行为,既能够支持生产,又能够对匈奴人的士兵进行训练。
乌桓人的狩猎习惯是基于1956年在辽宁西丰县西岔沟的五环墓葬中的发现而得出的,在这个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马形和兽面的饰具,在许多饰牌中都绘有双羊、双牛、双驼、犬鹿和鹰虎等图案和各种用兽足、兽角、兽首构成的图案,在一个饰物上还有猎人出猎的图案。狩猎在原始社会时期作为原始人进行食物摄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畜牧业的发展,狩猎一直都是辅助型的生产活动。所以,在乌桓人的畜牧经济受到天灾或人祸的打击之后,他们还可以用狩猎的形式解决自身的温饱,这就使乌桓人能够更好地去适应自然环境。
三、农业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匈奴人虽然具有发达的畜牧业经济,但是他们很早就有了农业,一个说法认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匈奴人一直过着游牧的生活,农业并不是定居农业,而是随着游牧一起迁移的,所以也不能形成规模。但是史学界经过考古发掘,在前苏联的布里亚特自治加盟共和国发现了公元前2世纪匈奴定居遗址,并发现了农具,这样,匈奴人学会耕作的年代似乎更加精确了一些。匈奴人掌握了农业技术,这对匈奴人在恶劣环境下更好地储藏生存资料起到促进作用。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中记载:“土地宜及东墙,东墙似蓬草,实如子,至十月而熟。”这段话是对乌桓人活动地区的农业作物的描述,从这里可以看出,乌桓人已经开始按季节耕种和收获,他们的农业已经成为比较固定的生产模式。从西岔沟出土的铁斧、铁锄等农具中铸有汉字,说明乌桓人与中原人交流很密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乌桓人的生产水平。但是由于乌桓人是“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的民族,所以农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可是也不可能在社会经济中起到主要作用。
四、宗教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古代北方民族在宗教信仰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匈奴人尊天地、日月、鬼神、拜金人等习俗,与古代蒙古族的萨满教祭拜形式基本相同。鲜卑人和乌桓人在其早期祭奠死者时“养一肥犬,以彩绳缨索,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其中“彩绳系犬”中的“彩绳”很像萨满教的元素,而“魂归赤山”就是山川崇拜,这些都能说明乌桓与鲜卑的萨满教气息之浓厚。其实,古代欧亚大陆北部的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当中都充斥着萨满教的元素,这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也是密不可分的。萨满教作为游牧民族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承载者与传承者,也影响着游牧民族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蒙古族就是通过萨满教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法则,从而形成草原上统一的道德规范,不仅促进了游牧经济,也对草原的自然资源的循环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萨满教这一远古宗教能在草原上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体现出了自然与人共存的生态平衡法则。
五、马文化与穹庐(蒙古包)文化对环境的适应关系
在北方民族历史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提到过马在其所研究的民族中所产生的作用。马曾作为最好的交通工具存在于地球上的大多数部落与国家,可是对游牧民族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如今的蒙古族被其他民族冠以“马背上的民族”这一称号,就体现出马对蒙古族的重要性。与其他农耕和定居民族相比,马在游牧民族的畜群中的数量是巨大的。匈奴人的马的种类很多,冒顿单于以四十万骑兵将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部)的时候,就曾以马的颜色进行分类编组,如“东方尽是青龙马,北方尽是乌骊,南方尽是马”。在马的用途上,匈奴人除了用马进行战斗,也用于乘骑和驮运。匈奴人的骑马技艺极其高超,他们能够在险道倾斜之处一边飞驰、一边射箭。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对马的使用量的巨大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如在成吉思汗和扎木合的一次战斗中,双方就动员骑兵三万人,如果以一人一马来计算,马的数量就已有六万。事实上,游牧民族的骑兵通常都是一人多马,这也使他们在战斗中能够及时地对战争资源进行快速补给。
在古代北方民族的居住文化中,至今最受人追捧的便是蒙古族的“移动房屋”――蒙古包,受到追捧和关注的原因是其独特的形状和便携的拆建方式,以及所蕴含的游牧文化,这也使得其他民族的人在提及蒙古人的同时便能够想起蒙古包。其实,其他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都曾居住在类似蒙古包的帐篷中,只是蒙古人的蒙古包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通的帐篷进行了改造和发展。乌桓人所居住的帐篷在文献中称为穹庐,这种建筑在中国极其少见,而位于亚欧大陆最东北端的楚科奇半岛上的游牧民族楚科奇人的住所与穹庐很相似。原因是楚科奇人的住所也是用动物的毛皮作为房屋的外壁,这与蒙古包的原理是极其相似的,但是楚科奇人的“穹庐”却没有蒙古包的上下通风设施,而且房屋结构没有蒙古包那样宽敞。用动物的毛皮可以抵御寒冷的气候,而简单的结构也适合拆卸和建造,从而适应游牧生活的迁移性特点。虽然各个民族的房屋会有少许不同,但游牧民族的居住方式大致是相同的,他们尽可能简单地去居住,从资源的利用和节约上也体现了与其他定居民族不同的优越性,更加体现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六、结论
古代北方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其占主体地位的畜牧型经济是密切相关的。畜牧业是北方民族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形式,而狩猎业、农业等经济形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辅助作用,使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能够更好地去适应气候变化等不利影响。畜牧型经济培育出的马文化、穹庐文化以及萨满文化因为畜牧型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得以改良和优化,并对各个民族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以辽滨新城为背景,针对主导风向为双主型的北方城市住区规划进行研究,通过对居住区内的建筑朝向、平面布局形式等风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出各种不同情况下的风环境特点,并进一步总结出适宜辽滨新城风环境的住区建筑布局形式设计策略和场地规划设计策略。
关键词:北方城市住区风环境影响因素建筑朝向 布局形式 规划设计策略
一引言
辽滨地区受季风影响冬夏两季气候差别明显。夏季盛行来自海上的西南风,冬季盛行自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针对北方这种双主型风环境特点,住区建筑布局上一方面要注重在夏季风道的形成,加强城市的自然通风,减小大气污染,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另方面是在冬季减小冷空气的渗入,减少城市的碳排放与能源的消耗,提高住区内的温度与舒适度。
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布局形式下的风环境变化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适宜北方地区风环境的住区规划策略。
二住区布局的风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对住区布局的分析从朝向、平面、空间几个角度进行。平面布局主要考虑建筑群的几种排列方式,而空间布局主要考虑从建筑高度上对建筑楼体进行合理的搭配。
2.1 建筑朝向对风环境的影响分析
朝向对住区风量和风速的引入都有影响。夏季进入住宅群的风速越大对住宅的通风越有利。同时风速过大在寒冷的冬季,会增加建筑的散热量及其能耗。尤其对于北方地区双主型风向,对于夏季通风和冬季防风的取舍使得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就更加重要。
入射角度不同对于建筑周围的风场特征也是不同的。研究显示,建筑风影区的范围一般为建筑高度的4-5倍,住宅间距不能达到如此大的距离,为了减少建筑间的不利风效应,可通过改变风向角来改善住区风环境。
2.2 平面布局不同对风环境的影响
2.2.1 行列式的风环境特征
行列式布局由于其线性的布局特点,对来风阻挡方面没有围合式的有效,对于冬季防风有一定的局限。但是由于它能够较好的将气流导入住宅组群内部,促进气流在组群中流畅的流通,对于夏季住宅的通风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由于在日照采光上的优势,是最常用的住宅布局形式。通过上一章的分析可知,行列式可分为并列式和错列式。下面通过airpak软件对几幢板式高层的不同行列式布局进行分析。
下图为风向入射角为0°时,行列式布局下的住宅风环境如表2.2所示;
从模拟数据可见,行列式住宅在顺风情况下,根据模拟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并列式布局中,上方风向两建筑山墙过道处的最大风速比约为1.313;横向错列式布局中,上方风向两建筑山墙过道处的最大风速比约为1.269;竖向错列式布局中,上方风向两建筑山墙过道处的最大风速比约为1.118。整体而言,在通风方面由于横向错列使得建筑迎风面增加,便于气流穿插于建筑间距之间,整体通风性较好,强于其他两种布局,而就防风效果而言,竖向错列式优于其他两种布局。
2.2.2 围合式的风环境特征
根据实际的建设情况,将北方高层围合式的常用形式归纳为中心绿地式和庭院式两种,下面就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选取与行列式研究相同的风向角22.5°、45°、67.5°进行分析,在入射角度为0°时,与行列式相比较而言,中心绿地式的布局在风影区范围没有明显变化,但是风影区内风的流动性减弱,上风向建筑转角处风速比减小。庭院式布局与中心绿地式布局相比较,庭院中心的通风性较好于中心绿地式布局。当风速入射角不为零时随着角度的增加两种形式的整体风速均有所降低,但各自风环境变化均不相同。
在中心绿地式布局中,综合分析中心绿地式布局在不同风向时的人行高度1.5m处的风环境不难看出,当风向角小于45°时,建筑布局内风场活跃,容易在场地内部形成涡流区。当风向角大于45°时,风环境有所改善,风向角为90°时,风影区范围最小,但由于“狭管效应”风速增加,因而居中布置时,应当尽量避免风向角与通道方向一致。庭院式布局中,因上风向住宅的影响,风向发生改变,中心庭院风场较为复杂,在多处容易形成涡流区,影响居民活动。
2.3 空间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同建筑高度排列对风环境的影响,分别选取高度均为40m的建筑、前排建筑高度为40m和后排建筑高度60m以及前排建筑高度为60m和后排建筑高度40m的三种形式进行模拟,为了便于研究,建筑间距均为40m,如表2.4所示;
两排住宅高度一致时,风吹向上游建筑时,气流沿建筑正墙面上扬,导致垃圾和尘土飞扬,同时前排建筑中部风速较低,转角处风速相对较高。而后排住宅建筑由于前排的遮挡作用,气流沿正面下降,形成涡流区。
当前排建筑高度低于后排建筑高度时,上风向建筑顶部形成一个气流停滞点,停滞点上部的气流向上运动并绕过后排建筑向后运动,停滞点下部的气体沿下风向建筑的迎风面向下运动并形成涡流区,涡流范围大于两排建筑等高时,下游建筑背风区形成的风影区范围更大,尘土上扬的高度也相应增加。两排建筑之间风速最强区域的风速值比高度一致的情况也大大增强,而下风向建筑迎风面行人高度处的风速也高于建筑高度一致时。
当上风向的建筑的高度高于后排建筑高度时,后排建筑迎风面的风速加强,下游建筑顶部的风速变大,但是由于上游建筑的遮挡作用,下游建筑迎风面行人高度处风速有所降低,如图2.5所示。
三住区布局规划设计策略
3.1布局形式设计策略
3.1.1 适宜的建筑朝向
建筑朝向不仅影响住宅的日照与采光,同时也对住区的风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朝向的选择是否合理至关重要。
在辽滨地区,热辐射条件影响下的最佳朝向为南偏东17.5°,在此前提下,通过对住区风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得出风向入射角在30°-60°之间时,建筑风速及背后的涡流范围较小。冬季辽滨地区的主导风向为北偏东22.5°,而南偏东17.5°使得住宅建筑与冬季的盛行风所成40°角度在30°-60°的入射角范围内,因此得出有利于辽滨地区住区微气候环境营造的较为适宜的朝向约为南偏东17.5°左右。
3.1.2 合理的建筑群体布局
辽滨地区夏季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冬季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合理选择院落开口方向,如在辽滨地区,院落开口向南是较为合理的开口方向。另外,在冬季盛行风的上风向布置板式住宅,而在夏季盛行风的上风向减少板式住宅的数量,尽量布置点式住宅或者较为低矮的住宅,从而疏导风的流向,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在规划地块的东北侧布置裙房,即增加了城市界面的连续性,也可以利用裙房将下冲风导向群房屋面以减少风对地面的影响。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围合式的布局固然能够起到防风防寒的作用,但是局部建筑遮挡对于底部的采光有影响,而且对于夏季的通风也极为不利。在规划布局上应多在行列式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如选择错列式和斜列式,以营造良好的微气候环境。
3.2场地规划设计策略
3.2.1 合理的功能布局
住区内部按照功能区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居住区、公建区和休闲绿化区。就辽滨地区而言,主导风向如图3.3所示。因此,将低矮的公建区以及休闲绿化区布置在西南侧,将多层以及高层布置在东北侧不仅能够利于夏季的通风,同时利用建筑高低的不同,将冬季寒冷气流挡在高层外侧,优化住区外环境微气候。
公共活动区域应尽量选择布置在小区中向阳的位置,从而保证居民在户外活动时获得充足的阳光。为了避免在住区的入口形成风口,同时也为了隔离来自城市的噪音,可以将公建布置在活动场地与城市干道之间进行阻隔,在增加了住区环境私密性的同时也对微气候环境进行相应的优化。
3.2.2 绿化植物的利用
绿化不但能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对于微气候环境的调节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结合住区整体的设计,通过对绿化用地的设置、绿化种类的选择以及绿化形态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居住区的微气候,为居民提供相对舒适的微气候环境。
利用植物枝叶的稀疏程度,进行合理的配置,能够合理的做到防风与通风,在冬季风盛行的方向应种植枝叶较浓密的常绿灌木和乔木,在夏季风盛行方向种植下层开敞的乔木,以利于夏季通风。同时应当在人们活动频繁的室外场所冬季主导风向上游合理种植绿化,同时在夏季能够遮阳避暑[2]。综合绿化的设计分析,可以推断出辽滨新城住区的绿化对风环境控制图以及植物种植模式图,如图3.4--3.5所示:
利用植物的高低配置对住宅周围进行导风设置,夏季可以在建筑的迎风面,通过如图3.6(a)所示的配置方式,将高空中的气流引向地面,加强行人处的夏季通风。冬季在建筑的迎风面可以利用如图3.6(b) 所示的配置方式,将底部的气流导向空中,从而减少对地面行人处的影响。
本文针对北方双主要型城市住区风环境的优化,在布局形式层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通过此研究,为城市住区环境的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和思路,为创造生态、舒适的当代城市住区环境出谋划策。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亮,男,1980.9,大学本科,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工程师
第二作者:王帅,男,1986.1,大学本科,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助理工程师
第三作者:崔浩,男,1985.1,硕士研究生,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助理工程师
【摘要】节能环保是当今住宅项目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在具体实施时,却常常出现与外形美观、工程造价相矛盾的问题。如外形美观了,可能会造成节能效果差的问题,在建筑设计中作好协调工作,是我们设计工作者的责任。本文有针对性的归纳了我们在设计中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北方地区;节能;研究
在住宅建筑中,开发商往往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新技术的应用,尤其对保暖节能技术不够重视,以至北方地区的许多建筑,只能靠暖气片、空调机等方式来满足人们取暖的需求,加大了建筑能耗,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在今天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认识,如何在北方地区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节能墙体
对于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而言,保证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而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是通过加大围护结构各个部分的热阻系数来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在保证室内环境气候的情况下,减少冬季热量损失,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北方地区节能墙体的技术设计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所用材料的材料性能;二是,保温构造的构造做法。
对于北方地区建筑而言,墙体材料应尽量选取自重较小或空心率较高的,一方面能够降低结构重量,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工程造价。北方地区居住建筑常用的墙体材料包括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以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它们自重较轻,保温性能良好。加气混凝土属于多孔结构,因此具备一定的吸声能力和吸水性能,若自重越小则隔声能力越差,同时导热能力受干湿度影响越大,对实际保温性能有所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用其它的建筑措施加以处理。
从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构造的角度来看,在北方地区使用外墙保温构造相对更为合理,因为外保温比内保温墙体热桥更小,热损失较小,热舒适度高;同时它降低了寒冷气候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它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墙体内表面水蒸气凝结,有效避免潮湿、结露发霉等现象的产生。
二、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具有采光、通风和围护的作用,同时也在建筑艺术处理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门窗又是建筑中最易产生能量损失的部位,在建筑围护结构的总能耗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一般在30%~60%之间,在北方地区居住建筑中门窗成为建筑保温性能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增大采光、增加通风、或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建筑的门窗面积越来越大,这对节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门窗作为建筑物的表面围护结构构件,其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能耗比,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成为确保居住建筑低能耗的重要途径,因此,节能门窗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寒冷的冬季,门窗的内表面温度与墙体、屋面及地面相比更低,而且由于构造的特殊性,其失热量远大于外围护结构的其他部分,门窗表面温度很低,严重影响冬季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北方地区居住建筑的门窗技术设计应重点考虑:一是,窗墙面积比的控制,二是,门窗气密性的提高;三是,框体保温性能的加强;四是,玻璃材料的选择。
三、清洁能源的利用
低碳经济是社会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低碳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可再生清洁能源和非再生清洁能源。
目前建筑领域常用的有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能(沼气)、太阳能、地热能等等。太阳能的利用应该算是清洁能源中应用领域最为宽广的,包括太阳能热水、太阳能热泵采暖、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通风、太阳能空调等等,而在北方地区,地源热泵也渐渐成为居住建筑中的重要清洁能源。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层为冷源或热源而对建筑物进行供暖、供热水和空调供应的技术。夏季地下的温度比地面空气温度低,而冬季却比地面温度高,地源热泵正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埋在地下的换热器与土壤或岩石进行热交换进行工作。它全年运行情况稳定,由于地层之下一年四季温度相对稳定,不需要其它辅助热源及冷却设备即可实现冬季供暖与夏季供冷,因此地源热泵属于一种高效节能、环保低耗的新技术。
四、热回收新风技术
北方地区冬季为保温常会对空气严格阻隔,这会导致室内的空气质量较低,造成室内卫生条件恶化。使用开窗通风的方式虽然能保证室内新鲜空气的供应量,但却是最不节能的方式。很多北方地区的公共建筑在空调风管中混杂部分新风的供应,但这种做法既不节能也不能满足国家相关新风供应标准。
在实际工程中推荐采用热回收新风技术,其基本原理为:热交换新风机大多采用固定板翅式结构热交换芯体,从室外引入的新风和从室内排出的回风气流呈交叉状流经热交换芯体,能回收热量,还能有效回收湿气,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工作时间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经送风管道系统输送至各卧室、客厅、书房、餐厅等处,同时将收集的室内浑浊气流从卫生间等位置排出,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完成室内空气置换,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从室外引入的新风气流和从室内排出的浑浊气流在新风系统内的热交换核心处进行能量交换,将一部分能量回收,降低了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对室内舒适度、空调负荷的影响。
五、结语
对于处在特定气候环境中的北方地区建筑而言,冬季的北方气候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条件,而在居住建筑的设计中一定要综合考虑舒适性、经济性和能耗比之间的综合关系。充分关注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积极开展相应的技术策略设计研究,对于提高北方地区居住建筑的适居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棚室是北方保護地蔬菜生产中较完善的两种设施,使北方地产蔬菜的供应期延长了两三个月,甚至使有些蔬菜达到了周年供应。棚室蔬菜生产在北方蔬菜生产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就是因为棚室的固定设施和露地相比具有保温及减少内部热量与外部交换散失,使蔬菜能正常生长的优点。棚室虽然具有这些优点,但棚室也存在问题:由于棚室休闲时间短,复种指数高,蔬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高,地力消耗大,棚室内施肥量就要大,另外北方棚室栽培蔬菜,需要较长时间密闭,不进行通风换气,这些都造成了棚室内土壤环境和空气质量的恶化。
棚室土恶化的主要表现
土壤板结由于棚室内灌水,特别是大水漫灌,改变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的密度,造成土壤板结。由于透气性降低,需氧型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蔬菜根系发育不良,易受病害。
土壤盐渍化严重过量施用化肥,土壤中盐离子增多,pH值升高,盐渍化加重,妨碍根系正常吸水,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
病菌、残留毒素、虫源增多蔬菜连作造成病菌及毒素在土壤中积累,根系因受害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同时,线虫危害也加重。
微量元素不足多年连作,蔬菜不断地吸收土壤中的锌、硼、铁、钼等微量元素,又不适量施用微肥,致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日渐减少,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棚室空气恶化的主要表现
棚室内栽培蔬菜,施用没腐熟好的有机肥、施用化肥量过大或方法不合理都会产生氨气、亚硝酸气等有害气体:在严寒时期,燃煤加温未能适时换气通气,使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室内积累过多所致也会致害;不合格的棚室覆盖材料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另外在棚室内堆放易挥发的农用物资也会产生有害气体。这些都极易造成棚室空气质量的恶化。
氨气危害氨气对蔬菜的危害多发生在莱株外侧叶片上,尤以新叶受害为甚。受害叶端会产生水浸状斑,并逐渐萎蔫变黑枯死。
亚硝酸气体的危害亚硝酸气害的危害症状,常发生于菜株中部叶片上,受害叶片产生不规则的绿白色斑点,严重时叶肉被漂白枯死。通常茄子、黄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对亚硝酸气体抵抗力最弱。
二氧化碳危害温室内有二氧化碳气体危害时,受害叶脉间出现明显的点状、块状或片状的白色伤斑或褐色伤斑,叶绿体被破坏,蔬菜组织脱水,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绿色网状骨架后枯死。
增塑剂危害当覆盖塑料膜散发的有毒气体,如二异丁酯浓度达到0.1ul/L或薄膜水滴中有毒物质含量为0.1%。~0.3%。时,就会产生毒害,使叶片失绿,黄化变白,直至植株皱缩干枯而亡。
治理棚室环境恶化的对策
只有创造出优良的棚室环境条件,才能培育健壮的植株,生产出理想的蔬菜产品并达到一定的产量,延迟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治理棚室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有:深翻
冬季寒冷地区在大棚秋季最后一茬蔬菜收获后,土壤结冻前进行深翻,深度为30cm深翻后,大棚的覆盖薄膜卷起,使棚内土壤完全暴露在外。秋翻后土壤经过冬季冻融交替,质地变得疏松,有利于蓄积雨雪,预防春旱,使土壤下层的病原孢子和虫卵翻到表层,在低温下冻死。温室的深翻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按每667 m2用短稻草1000kg和石灰氮100kg的比例,把其混入表土层中,灌足水,加盖地膜闷棚20~30天,消除病虫源,然后进行深翻晒地,以恢复肥力。
轮作换茬
尽量使同科同类的蔬菜能够进行轮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可以将深根性与浅根性,或者对养分需要差异比较大的蔬菜进行轮作。
合理施肥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产量水平及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氨、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既可调节土壤养分平衡,又可减缓土壤盐渍化和酸化。在具体的棚室农事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施足有机肥
有机肥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蓄热能力,使土壤疏松、肥沃,缓解土壤盐渍化,促进蔬菜根系发育,提高其抗灾能力。施用有机肥一定要注意:有机肥要充分腐熟,消灭有机肥里的病菌、虫卵,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施用。只有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施用化肥才能充分发挥化肥的肥效。
合理施用化肥
棚室氮肥的施用,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追施的氮肥应按照少量勤施的原则,施后覆土,并结合浇水进行,一般不宜施入挥发性较强的碳酸氢铵。
适量施用微肥
如硼肥每667m2施0.125~0.2kg,锌肥每667m2施1kg。微量元素肥料在蔬菜上需求量虽小,但它在蔬菜代谢中的作用却很大。目前常用的微肥有硼、钼、锌、铁肥等。微肥多做基肥施用,也可用于拌种、浸种或根外追肥。微肥适量与过量之间的范围比较窄,用量一定要准确,避免造成肥害。
加强棚室管理
棚室浇水方法要坚持做到膜下暗灌,最好实行膜下滴灌。这样不但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还可以有效地阻止地面水分蒸发,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防止病害的发生。
适时通风换气,排除棚室内有害气体。在低温季节,要谨防温室长期封闭,在确保蔬菜对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多通风换气,尤其是在追肥后几日内,更应注意通风换气。
选用无毒膜。棚室所用塑膜,应选用乙烯合成材料制成的树脂产品,避免采用掺入较多增塑剂的产品。
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中耕松土,保持棚室蔬菜根系正常生长,确保莱株健壮,以增强自身对有不良环境的抗逆性。在蔬菜换茬之季,即6、7AI份高温季节,要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既可熟化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又可灭除由于连作而引发的致病病菌及地下害虫。要在上茬作物拉秧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铲除田间杂草,带出棚外深埋或焚毁处理。
加强升温设施的管理。在加热温室时,应注意防止燃料燃烧不完全,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等引起的毒害。为防气害,加温设施一定设立烟道,把废气直接排出棚室外。
对于山野村夫来说,金雀不过是普通的棘手灌木,当柴火都不够格,自然也就是无足轻重,被人漠视。下里巴人哪里知道金雀曾经的辉煌:早在清代初期,盆景爱好者们已经把树桩盆景常用的植物归纳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共计二十九种植物,金雀名列魁首。可见古人当时在盆景创作中对金雀的重视。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的冷遇现在看来或许算得上因祸得福,不然今天的人们哪还能见识到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金雀!
随着对金雀认识的加深,很多野生的北方金雀被引种栽培,但是成活率不很理想。很多朋友会说北方金雀太难养活了,偶尔养活几个那就算是被崇拜的高手了。本人也曾经迷茫过,多年来以为金雀是很娇贵的植物,不好伺候。想当然的随大流,跟着感觉走去种植金雀,得到的经验也就是摸索而来。少数养活的也是偶然,虽然也冒充专家能对外行讲个一二三的道道,但是毕竟心里没底。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机缘巧合有机会接触到原生态的北方金雀,才慢慢感悟到金雀要顺性而为。
总的来说金雀适应性很强,对干旱和贫瘠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所以才使得它能够在黄土丘陵地带上生存。瘠薄的土地,干旱的环境,在被勤劳的农民一遍又一遍开垦的沟堑里生存,还能活得生机勃勃,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就其分布来说,山顶部向阳处分布密度最大,个体也最多,在山顶的断崖截面上分布也较多,随着光线的减弱向山坡下逐渐减少,尤其是在高大树木庇荫下金雀极其少见。金雀外皮层坚实、不透水,老化后外表有不规则的开裂。小叶由于环境的不同有2-6枚的差异,一般为4枚小叶,叶片为倒卵形,短叶柄,顶端一对较大。金雀的根系非常发达,细根多具节点样的根瘤,主根外皮棕黑色,心皮粗厚,具有网状纤维结构,能在山石缝隙处生长。花生于短枝叶丛中,一般一芽一花,偶见双花。蝶形花,黄色或深黄色,凋谢时变褐红色,花期4-5月。荚果稍扁,未成熟时候是黄绿色,完全成熟后为黑褐色,具有很强的自播能力。在叶片的基部有成对的刺,随着茎杆的成熟,刺会逐渐脱落。幼嫩的枝条截面多为四棱形,随着成熟会逐渐加粗,截面变得近似圆形,外表皮也会逐渐从光滑变得粗糙。
金雀个体都不是很大,高的可达2m。北方气候总的来说比较干,空气中的水分少,所以金雀就会出现“丢卒保车”的现象。那就是在环境不良的时候,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留下根系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再次萌发,在近地面的地方出现疙瘩样的增生组织。而且根部皮层相对枝干来说要厚一些,呈一种近乎黑的颜色,如果把这层黑皮揭去就会看到黄白色的韧皮了,并且这层黑皮很厚可以有效保持水分和养分不会散失。根系最深可达3m,经常呈现网状根系成片蔓延的群落。所以无论是干旱还是火烧,都不会导致金雀地下部的死亡,在春雨之后仍然具有很强的萌发力,也就保证了金雀的繁衍。
一、金雀的生存环境特点
从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出金雀具有不同于一般植物的生长特点,如果从中掌握好金雀的习性来栽培,肯定会事半功倍。
1.对干旱的适应性强,不耐水渍。
金雀多在山顶有一定倾斜度的向阳坡面上呈现片状生长分布,平坦的地方多为单丛。由于坡度较大,加之黄河流域本身降水不均匀,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处于干旱状态,即使下雨也很难留住水分。有时夏季过于干旱,还会出现落叶的夏眠现象。
2.属于阳性植物,喜光,不耐荫。
金雀的伴生植物主要有皂角、酸枣、构桃、白榆、石榴、君迁子、地黄、野菊花等耐旱、耐寒和阳性植物。个体较大的金雀多出现在陡崖和山尖,这些地方植被稀少,没有高大的植物遮盖,全年光照都很强烈,有助于光合作用。同样是山顶,阴坡的金雀数量明显比阳坡的少,个体比阳坡的小。
3.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土质肥沃疏松的地方,长势较好。
金雀的分布具有集群性,只要发现一棵,那么周围肯定就有很多。虽然整体上都是生长在黄土上,但是有枯枝落叶和火烧过后的地方,金雀生长都比较旺盛。土质相对疏松的地方,金雀看似地上部差别不大,但是地下根系却比土质坚实的粗大很多。说明金雀还是喜肥和适应疏松土壤的。
4.种子的自播能力强,根蘖繁殖极其普遍。
沿黄河的地区,金雀花期一般在4月至5月,个别可以持续开花到秋季。花后结果荚,完全成熟后会自然炸裂,帮助种子飞散。种子较小,深黑褐色,随采随播的出芽率很高,当年即可长到10cm以上。在开阔地带,经常可以看到新生的一二年金雀小苗。在农民烧荒和砍柴的地方可以看到被烧成炭灰的和砍断的金雀,但是清明雨后多数会很快发芽,重新生长起来,具有很强的自我再生能力。
二、根据生存环境特点,养护北方金雀需要注意的事项
1.栽植北方金雀之前切忌浸水,尤其是长时间浸水更是不可取。
对于采集的野生盆景素材,就一般的树种来说都会习惯性浸水,增加树体的水分含量,促进成活和生根。但是金雀体内的水分含量就不低,采集回来在室内放置3天以后根系还是软的,没有浸水的必要。如果把金雀全株浸水后,由于金雀茎杆和根系没有坚实的木质部,很容易从里到外全部朽烂,也就自然没有了成活的可能。当长时间浸水之后,看上去金雀的枝干变得鼓胀而光亮,确实好看。但是也就由此造成了水分超出金雀的实际需求,极其容易导致细菌入侵和大面积腐烂。所以在栽培上首先不要全株浸水,防止腐烂。
2.缓浇定根水,尤其是采取浸盆和浇透水,对新桩成活都是不利的,
浇水很勤使得土壤总是湿漉漉的,或者是栽植前浸水的都是容易造成死亡的。反而是那些个什么措施都不采取,直接往盆里或者地下一埋,就不管不问的,成活率还要高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朋友常调侃说的:懒人养金雀,好活。经验表明那些浇透水的金雀,有可能发芽很快,但是随着气温升高,芽就慢慢僵住了,最后干枯死亡。当你挖出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它没有长任何根系,而且截口还会出现腐烂,那只是靠消耗本身的养分在维持生命。那些发芽比较迟缓的,多数是先长根了,也就是说水分过多会对长根有阻碍作用。有些在春季没有发芽的,只要不干,在秋季凉爽的时候还会有发芽的可能。
比较合理的办法就是用湿土栽植金雀,一个星期之后看土壤的湿度再进行合理的浇水。
3.对根的截口进行修整和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
当你将那些成活的金雀上盆的时候,仔细观察根系多数是从截口长出的,而且长根的地方多是修剪平整的地方。那些撕裂的地方和腐烂的地方就很难长出根来。对根系的截口进行有效的处
理,就是促进生根的,比如说有些人采取的红霉素药膏涂抹,有些人使用利刃修平、晾干截口,都是针对抑制腐烂的。
4.使用疏松透气的土壤栽培,容易成活,并且有助于根系形成
野外生存的金雀都是在不容易积水的坡地上生长,同样道理在栽植的用土上一定要透气、透水。一旦盆土积水,金雀也是要腐烂死亡的。用湿土栽,不浇灌定根水也是有效地防止腐烂的办法。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晒太阳,加强通风透气。
金雀的观赏价值就在于花朵,但是如果光照不足,就很难形成花芽,也会使得节间变长,叶片变大。但是在强光的作用下,会使得叶片细小而光亮,颜色加深,节间变短,修剪后萌芽更多。从而有助于金雀盆景的造型控制,进行剪、扎等手段更加得心应手。
6.可用扦插、分株、压条、播种等法繁殖。
一般以扦插为主。3-4月可用2-3年生的硬枝,或于梅雨季节用当年生半熟嫩枝扦插,插条截成8cm-12cm,插后搭棚遮荫。生根后,拆去荫棚,充分接受光照,健壮生长,成活率较高。分株繁殖于春季2-3月结合换盆进行,把带根的萌蘖用利刃切下来分别栽培。播种繁殖于3-4月进行,在种荚未炸裂前采集,播前用温水浸种催芽,发芽率很高。
三、根据生存环境特点,金雀的造型要因势利导
1.金雀的枝干缺乏突出特点,但是根系极其发达,可以根代干。
每一种植物并非尽善尽美,“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寸”,所长要以丰富的经验和艺术家的审美去择优,筛选每一种植物的优势。要评论金雀全株各部位的特点与优势部分,那就是根部。它的根系发达,既粗壮且柔长。利用金雀根系的盘根错节,制作“露根式”和“附石式”的盆景,成型快,效果好。用金雀制作“露根式”和“附石式”的盆景,方法有两种:一是快速提根法,在一年内的春秋两季,分两次提:第二种是逐年剔土,经三至五年完成,此法虽慢些,却更能达到巧夺天工的效果。
2.观赏花朵为主,观赏叶片为辅。
金雀就因其花朵盛开之时近似黄色的雀鸟而得名。金雀在仲春开花,单生下垂,金黄色,其型恰似展翅小雀倒悬枝上,枝条上密布的小花随风摇曳,煞是好看。既可以独干虬枝、姿态古雅者为佳,也可制作成枝叶披纷下垂之势。或剪扎枝叶,呈朵云状,以达到形美花艳之效果。
金雀本是山野的“麻雀”,而后能在盆景界占有一席之地,飞上枝头成为众人瞩目的“金雀”,在这一过程中凝结了多少培育者的心血和汗水。在日复一日对金雀培育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灵魂的净化。眼看金雀年年都开得炫如彩霞,而自己却皱纹爬上面庞,眼睛也慢慢模糊了。不免生活的感悟涌上心田,或许那位唐代诗人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才是内心的写照。
0引言
城市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中心,在积极推进农村人口与经济向城市地区集中、部分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从生态环境方面研究城市景观的发展,这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关注的焦点。
1我国北方地区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了对气候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对寒冷地区城市景观设计开展的比较晚,至今没有关于寒冷地区城市景观设计理论,在城市规划布局上生硬的搬来了南方的形式,而忽视了高层建筑与冬季主导风向的关系、建筑布局与积雪的关系、建筑布局与阳光的关系。由于北方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在大尺度的空间中缺少遮挡的构建物,所以到了秋冬季节,这里也就人迹罕至了[1]。
1.2 对城市景观要素设计缺乏深入思考由于我们对景观要素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不是利用不当,就是盲目模仿南方的形式损害了景观的功能。以水体为例,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如果池水过深,在秋冬季池水干涸后,水池就会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因此北方水池的深度以不超过150mm为宜,既可以活跃公共场所的气氛,又能在冬季水干后成为一块地台,供人们活动使用。
1.3 不能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观赏、体验景观环境的主体,而景观要素则为客体,客体是为主体服务的。高质量的景观环境,不仅要满足视觉的观赏,还要满足人们休憩、活动,体验等感观需求。如对无障碍设计的需求等。
2兰州市城市景观发展研究
2.1 城市景观发展概况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座被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经过多年的规划与建设,兰州市形成了较好的景观生态格局,目前已经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绿色屏障。市区已建成近30个公园,加上社区、单位附属绿地,形成了颇有特色的城中绿岛景观;廊道绿化发展较快,绿化道路190余条,300多公里,有行道树12万余株。其中滨河路不仅开辟了十几米至几十米的滨河步行道和种植园带,而且正在建设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是全同滨河路景观开发建设的佼佼者。
但与发达地区的城市景观建设,尤其是在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2.2 兰州市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兰州市存在着明显缺陷,除了具有我国北方城市景观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外,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2]:
一是绿化覆盖率低。二是防护绿地严重不足。三是城市形态与功能区布局不合理。
3构建兰州市生态型城市景观发展对策
3.1 调整城市形态与功能区布局在不能改变地形的情况下,只能靠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功能区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城关区、七里河区应以调整、改造、提高为主,把占地多、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市区外适宜地区发展;西固区应限制工业规模,石化工业的发展可结合河口一东川组团湟水谷地进行易地改造;安宁区应严格限定企业性质,力求高起点、少占地,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有一定余地[3]。
3.2 加强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加强南北两山的绿化建设是兰州市城市景观规划的重中之重。今后应进一步多考虑南北两山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根据城市生态区位的不同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发展。靠近城区的低山、浅山应以保护森林为主;公园风景区周围以发展风景林为主;立地条件好的地段以培育经济林为主;远离城区、立地条件差的区域以培育水土保持林为主。
3.3 完善市区廊道规划在廊道建设方面应考虑与周边山体景观的相互呼应,包括蓝色廊道和绿色廊道的建设。针对兰州市街道拥挤与狭窄的状况,可采取复层种植方法。在具体规划实施时,可把天水路、庆阳路、张掖路作为先导绿化区以起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周健(1980-),男,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1 畜牧业概述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依附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游牧型畜牧业与放养型畜牧业存在许多差异,其中在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1)规模:放养型畜牧业中牲畜的食物来源主要限于聚落周围地带,因此畜养规模有限,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性很强。游牧型畜牧业中牲畜获取食物的空间范围很广,完全脱离了农业聚落的束缚,畜养规模很大。2)区域:由于放养型畜牧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布地区多与农业生产结合,出现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与放养型畜牧业分布地区不同,游牧型畜牧业则跳出农耕区的基本范围,成为草原环境的产物,并在迁移中建立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牧场。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那么除了草原环境与马具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成为游牧业脱离农业而趋向草原的动力呢?离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我们将问题的视点放在环境上,并指出游牧业的产生与环境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与气候变迁
在广义农业的范畴之内,游牧业出现最晚。就中国的历史背景而论,对亚洲草原民族研究具有权威地位的拉铁摩尔、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应包含这样的内涵,即胡服骑射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因此这一时段不但标志着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而且也显示了真正以文化、生产手段与分布地域不同而区别出农耕与畜牧两大区域的历史进程。在此之前游牧生活已经在北方民族中存在很久了,只不过那时这些民族的空间发展还仅限于北方草原地带,农牧民族双方还没有在空间上发生激烈冲突,以中原诸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也用不着采取任何防御性的应对措施。
2.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
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之为“鬼方”、“猃狁”等,战国时期“匈奴”一词开始反复在文献中出现。大约从战国初期这些活动在山陕、内蒙古一带的非农业民族逐渐具备了骑马民族的特征,不但有成群的牲畜,而且有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部队,屡屡对秦、赵等国构成军事威胁,并以中原诸国北方劲敌的定位而见诸于史籍。伴随游牧活动,整个民族具备典型的“行国”特征。“行国”之称始见于《史记·大宛传》,其中提到所谓的“行国”就是“随畜迁移,与匈奴同俗”。这时匈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中的典型“行国”。正像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的马背生涯扩大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不但带领他们驰骋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带的东西南北,而且这一骑马民族自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登上历史舞台后,在近10个世纪内影响着中国历史,影响着中亚乃至于世界历史。
2.2 气候变迁导致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的考古依据
匈奴人如何骤然兴起、如何发展成影响中国北方乃至于整个欧亚草原的“行国”,是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业的重要问题。在对文献记载进行考辨的同时,考古发现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1974~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朱开沟村进行了近10年的发掘工作,其中取得的成就对于探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阶段,表1归纳了这五阶段文化遗存的年代、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特征。从中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的文化时期内,这一地区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方式由农耕、狩猎、采集向畜牧业为主方向的渐进过程。
植被类型是环境特征的标志性指示物,朱开沟遗址不同阶段木本与蒿科、藜科等草本植物花粉比例的变化,显示出遗址所在地区环境的基本面貌与变化特征。蒿科、藜科均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草本植物,这类植物对旱生环境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虽然在整个朱开沟遗址文化的5个阶段中,木本植物中针、阔树种花粉比例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存在冷暖、干湿波动的特征,但从整体看变干则是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文化层中蒿、藜科植物花粉的比例仅占50%,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植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50%增至70%,至第五段已达到93%,成为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于蒿科、藜科植物的旱生属性,这类植物比例增加反映了环境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的变化特征。对于全新世湿润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向,地理学家从另一角度也给予了证明。
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伴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人类活动方式与生存手段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掘的生产工具中既包含农业生产工具,也有用于射猎的工具,这些工具证明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不但从事于原始农业种植,同时也将射猎作为辅佐农耕的重要谋生手段。在农耕与射猎两种生存方式之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朱开沟时期的人们在从事农耕与射猎的同时,还存在放养业。如果对于朱开沟遗址五个阶段的环境、工具以及猪、羊、牛骨骼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遗址文化层从第一段到第五段随着气候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羊、牛与猪之间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猪、羊、牛虽然都属于人类驯化、饲养的动物,但由于动物之间生理特征的差异,一般将猪的饲养视为农业生产的标志,而羊与牛的饲养则成为畜牧业的象征。朱开沟遗址五个文化段中猪、羊,牛比例的变化,说明的正是农业与畜牧业比例的消长。第一段中猪所占比例超过羊、牛比例的总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在各业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后各段中随着气候转干,农业逐渐消退,而畜牧、射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中指出,当文化发展到第五段时,不但房址、墓葬数量明显减少且分散,而且人们使用的工具中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与后来在内蒙古其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均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
朱开沟遗址的文化信息清楚地显示了随着气候变干,草原边缘民族一步步放弃农业生产,转向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没有像拉铁摩尔曾经指出的那样,由于农业民族的强大,逼迫游牧民族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农耕区退向草原,也不是源起于与农耕区对立的其它环境中,草原边缘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放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或许几代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事着原始农耕业,到了后来他们却渐渐放弃了农耕技艺,将谋生的方式变换为射猎、畜养,而导致所有这一切转变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当然,促使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的环境背景,并不仅仅限于气候变干一个环节。大量的研究明确指出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随着气候变冷、变干,温性森林减少,草原扩大,那些原本在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生长的农作物,渐渐失去了生存条件,而面对环境变化牛、羊等牲畜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活在这里的草原边缘民族失去了农业这一食物来源,自然而然将生存的依托转向畜牧业,并在越来越多依靠畜牧业的同时,不断积累动物驯养经验,从牛、羊的畜养到马的驯化,进而使驯养牲畜变得更加成熟、独立。
2.3 游牧业产生
朱开沟遗址第五段发掘的青铜工具虽然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但若对遗址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时朱开沟人从事的仍属于放养型的畜牧业,而不是游牧业。前文已经指出放养业与游牧业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饲养过程,而游牧业则完全脱离了定居生活,随阳而居,逐水草而迁。在整个朱开沟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尽管定居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却始终显示出核心作用。定居生活与畜牧业相伴的现象维持很久,直至春秋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畜牧业中仍含有定居、半定居的经济成分。
在活动区域上游牧业与放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拓展,对于游牧业来讲,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土地占有权,而更多地取决于迁移权,只有在随阳而迁的迁移过程中,草原民族才能不断获得丰美的水草,发展壮大。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草原边缘民族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中外学者就马具出现与游牧业兴起的因果关系早已形成共识。其中拉铁摩尔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就注意到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存在既非完全农耕,也非绝对游牧的草原边缘民族,随着马具的产生使这些民族脱离定居生活,放弃过渡文化最终成为真正的游牧人。与这一观点相应,由朱开沟阶段代表的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业转型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马具、车具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3号石椁墓及其它墓葬中发现了成套马具,包括马衔、镳、銮、铃、节约、铜泡等,其中马衔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罕见,两端有齿状倒刺;另一种为常见套环式。两端有齿状倒刺的马衔外侧有可以转动的环,只要马头偏离方向,倒刺便刺入嘴中,任何野马也会被驯服。南山根墓葬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内蒙古考古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墓葬中也多次发现马衔、节约、马镳、轴头等马具、车具,经研究证明,这些马具、车具的所属时代早于公元前6世纪。有了马具,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马民族。内蒙西杭锦旗桃红巴拉遗址是一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665~590年的典型匈奴墓葬,墓内已没有殉猪、殉鸡以及任何表明从事农耕的遗留物,而是以数量可观的殉马、牛、羊的头、蹄为主,显然马、牛、羊牲畜是当时主要的财富与生活来源。如果说马具的产生是草原民族脱离定居生活,走向游牧化的标志,那么至少早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百多年前,以匈奴人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在以后的二百年中随着匈奴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成长壮大,逐渐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异,至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正是在空间上明确这一区域分异的标志。
2.4 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空间扩展
匈奴既是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游牧民族之一。自7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发现大量极具特点的青铜器,这些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珍贵文物经考古学界研究,认为是以匈奴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与游牧业伴生的文化。这批青铜器不但反映了匈奴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而且也揭示了这一草原民族的起源历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属于起源于鄂尔多斯以及临近地区的土著文化,其早期往往与商式铜器伴出,以后不断向东、向北扩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鄂尔多斯青铜器分布范围很广,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的分布中心。其中: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多分布于鄂尔多斯、山西吕梁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继在鄂尔多斯,北京昌平、延庆,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宁城等地发现,并在外贝加尔出土了相似的器物。相当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发现于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和河北北部。其中仍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为最多,向北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也有类似发现。相当于两汉时期的除鄂尔多斯外,蒙古境内诺颜乌拉、海尔罕山、色楞布贝勒赫、呼尼河等地以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左岸、科伊巴尔草原都有一定数量器物发现。
上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中心的变化,既证明了朱开沟所在地——鄂尔多斯地区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也清楚地显示了匈奴人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气候变迁的对应变化。在匈奴历史早期,即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民族从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以及山陕等地开始向塞外延伸,这一点可以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区多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吻合得到证实。这一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耕区尚处于岛状分布状态,农耕区之间还存有大片未开发地带,这里或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或成为非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这一切都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穿插式出现在山陕一带构成了背景条件。大约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气候开始转冷,气候变迁不但促进畜牧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使塞外辽河流域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转向含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与此同时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标志的草原民族也进入了辽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以匈奴为主的北方草原民族逐渐强大,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农耕民族在作出“胡服骑射”的应对性措施的同时,也在双方的交接地带修筑了防御性工程——长城,在长城的制约下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活动受到限制,故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呈现沿长城一线分布的特征。秦至两汉是匈奴人壮大的时期,这时匈奴人不但建立了王庭,而且依凭马上优势将自己的势力从漠南伸向漠北,直抵西伯利亚的旷野之中。
2.5 中国北方畜牧业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同步性
畜牧业的产生地不仅限于中国北方草原,整个欧亚草原现已发现多种典型畜牧文化类型。这些畜牧文化虽然显示了各自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但在发生时间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同步性。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代相近,欧亚草原除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外,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咸海沿岸、谢米列奇耶和天山地区的萨基文化、叶尼塞河中游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图瓦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的巴泽雷克文化、蒙古西部的乌兰固文化、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等都是典型的畜牧文化。这些典型的畜牧文化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从欧亚草原的中部一直延伸到中国长城沿线,构成世界上连续性最长的文化景观。能够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驱动欧亚草原上不同地带的人们同时脱离定居农业生活,走向草原与畜群相伴,其促动因素不应仅来自于人类活动本身,全球变化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仅限于中国北方,在气候变迁的共同背景下,欧亚草原不同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3 结语
畜牧业作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之一,它的起源不但取决于人类生产自身的发展,而且深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距今3500多年前随着气候变冷、变干,萌生于农业生产内部的放养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游牧业。游牧业一旦兴起之后,就在中国人文地理区域分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与包括渔猎、采集、放养型畜牧业等非农耕生产部门并存,构成北方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的基本文化景观。
摘 要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体育课程一般都是公共基础课,主要为专业发展服务,同时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责任。北方冬天寒冷,对体育课程设置与选择都有一定特色,如何发挥北方环境特色,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改革体育课程,能更好的为专业发展服务,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出贡献。
关键词 北方环境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设置研究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及终身体育能力。素质教育的教学宗旨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化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想全面、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使高校体育的课程设置改革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要时刻保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宏观大背景下,进行北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改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一年级专科生。研究共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对比实验阶段,时间为2012-2013学年,总共2个班共186人(男142人,女44人)为研究对象;第2阶段为全面实验阶段,时间为2013-2014学年,男322人,女136人为A组研究对象,以土建学院2014级全部315人(男251人,女64人)为B组实验对象;第3阶段为推广阶段,时间为2014-2015学年,以2015级全部5 000余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1.文献研究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文献,对其分析研究,综合其卞要论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或讨论要点。
2.教学实验法
第1阶段: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按教学人纲进度要求进行了5次课的跨栏跑教学(前4次课还要分别用人约1/3的时间进行体操或武术项日的教学),实验组也进行5次课的跨栏跑教学,学生在完成一定的跨栏跑练习后可以自由选择足、篮、排球活动,两组学生在最后一次课测验50m跨栏跑成绩;第2阶段:A组研究对象按第1阶段实验组的方法进行跨栏跑教学,同时向B组实验对象提供篮球等8个项日供选择,根据学生的选项结果,实际开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关操、网球等6个项日共8个选项班,各班在每个学期都要抽出4~5次课的1/2的时间用于跳高、跨栏、铅球等3个项日中的1个项日的练习,两个学期的田径教材不得重复;第3阶段:在总结前述教学实验的经验和文献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编写了新的教学人纲,全校5000多名2013级新生在12个项日中选项上课,每个学期都实行“选项+1~2个田径项日”的综合型体育课程模式。
3.访谈法
利用上课时的空隙,先后与研究对象中约25名体育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以了解他们选项上课的真实动机。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在“而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实验设想”中提出的未来人才素质日标是:具有振兴中华时代使命感,奋斗与实干精神,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意志,工作的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善于解决问题、捕捉信息的初步能力,珍惜时间与注重效率的观念,健康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体育教学集教育、健身、娱乐三人功能于一体,但在实践中这三种功能受许多因素的作用不易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课程设置、项日特点以及学生的体育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把国家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和学生的个体需要结合起来,围绕素质教育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优化改革,才能最人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更加全而的素质教育。
(二)单一选项课的优点与不足
选项课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和爱好选项上课,人部分学生都喜欢对抗性、娱乐性或集体性强,平时又可用作健身娱乐手段的体育项日,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但学生在从事选项课人部分项日的练习时不像一些田径项日那样总是要全力以赴和经常地经受挫折与磨难,有些项日在发展耐力和力量素质的功效上也不明显。同时,我们在与一些学生的个别交谈中还发现:有的人选健关操,是因为健关操没有打球那么累,在室内上课还可以避免风吹日晒;有些人选篮球或排球等室外项日而不选乒乓球或健关操等室内项日,是因为遇到雨天可以不上课;有些人想上课时既好玩又不费劲,或者干脆不想上体育课,是因为缺乏基本运动技能,体质差,害怕吃公和失败的体验,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或想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干其他事情。
(三)体育课程设置的优化改革
根据普修课和选项课各自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状况,我们选择了在发展耐力、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上和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等心理素质上各具特色且功效明显的跨栏、跳高、铅球和1 000 m跑等4个田径项日,进行了“选项+田径”的综合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实验。
四、结语
总之,普修课和单一选项课在发挥体育课教育、健身、娱乐三人功能上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实行以选项为主、田径为辅的“选项+田径”的综合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诱导、鼓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能够在项日特点上实现优势互补,因势利导地把多数学生从选项中激发出来的练习热情运用到一定的田径练习上来,提高整个体育课程的质量,使全体学生包括体能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加全而的培养与发展。
摘 要: 社区养老是中国社会解决老龄化严重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老年人养老模式发展的趋势,建设养老型社区是解决社区养老分散难管理的方法之一。本文针对北方高寒地区气候特点,设计一套可行的公寓式养老社区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养老型社区 高寒地区 环境设计
老龄化问题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愈发明显,中国的养老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更明显。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存在很多问题,如公有养老机构床位不足,私有养老机构存在价格高昂或管理不正规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大多数的老人不愿住在养老院,更偏向于居住在自有住房中。但是中国目前的社区化养老发展明显滞后于需求,设计公寓式养老社区一方面可以解决老年人偏向居住自有住房的心理要求,一方面可以整体规划设计,有目的地设计方便与老年人生活的公寓型社区,并配备有相应的生活保障体系,无论是从未来的城市规划还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上都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一、土地选择
(一)位置
养老型社区的选址可以选在城市规划中新建的生态型公园的附近,这类公园往往远离市中心,位于郊区或城市缓冲带。一般这种位置的土地如果开发,建设一般的商业住宅往往会因为位置较偏而影响销售,但是如果建设养老型社区正符合老年人喜安静怕吵闹的特性。
(二)成本
因所选土地原本为郊区或城市缓冲带,用地成本相对偏低,从而减低整个项目的建筑成本,保障养老型社区公寓的售价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协调调整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如:将老人原有市区内的自有住房委托第三方进行售卖、置换或抵押等方式,尽可能地减少老年人购买养老型社区的经济压力。
二、主要建筑
(一)公寓楼
由于老年人对室内日照时间的要求比较高,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方便,整个社区内建筑高度不应过高,且根据北方高寒地区日照时间和角度的特点,合理设计和规划建筑物高度、间距和位置,保证室内采光量化。公寓楼要做好外墙保温,采用新型苯板材质和防水底层涂料,避免楼体返潮,确保冬季严寒天气的室内温度,同时楼层应采用框架结构,新型防火材料确保安全。
(二)综合办公楼
养老型社区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便捷,医疗有所保障的基础上兼顾在家养老的心理需求而设计的社区形式,所以除了供老年人居住的公寓楼外,其物业系统要包含医疗和医护设施,同时社区要有办公场保证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建设养老型社区的同时,政府应当同时设置相关的医疗保障机构同养老型社区一同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商业综合楼
在项目进行的同时,应建设配套的商业综合设施,保证老年人在入住社区后,可以就近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在商业综合楼内设置免费开放的活动室、棋牌室、影剧院等休闲娱乐场所,吸引老年人前来,加大客流量。商业综合楼可以在售价上高于公寓价格,保证开发商的利益。
(四)园区内休闲设施
建设多个阳光房和户外休闲区域,设置健身娱乐器材,提高整个园区的休闲度。在园区内建设阳光房,可以供老年人在冬季享受阳光的同时减少因低温患病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损失。阳光房内可以设置休闲区和耕种区,满足老年人喜欢自己耕种的需求。
三、园区环境规划
(一)道路,园区内建筑物应设计有两个通道,均为无障碍通道
1.地上通道:地上通道连接园区,园区为车辆禁行区域,人行步道全部用软橡胶铺设,保证老年人行走的安全。全通道设有扶手,扶手拆装要尽量避免金属材质,放置冬季寒冷情况下扶手过凉的情况发生。楼梯与缓坡同时设立,方便轮椅出行。
2.地下通道:主要解决行车需要,地下行车区域的举架高度能确保救护车的通行。同时地下区域要以地坪漆明显标志人行区域及出入口和行车方向,并设置严密进出口闸口,避免不必要的地下行人穿行。
3.园区内景观道路:景观道路包括回廊和桥,全部需要保证宽度同时做好安全措施,并做好地面防护。由于北方冬季降雪量大,建议设置护栏,在雨雪天气关闭景观步道,确保安全。
(二)其他设施
1.电梯:园区内电梯应选择双按钮型号的电梯,并配有扶手,保证独自操作电梯的坐轮椅的老人操作电梯。同时电梯的配电系统备用电源要保证即使在停电情况下电梯也能够使用。
2.主要通道门,尽量使用电子感应自动门,方便出行。考虑到北方冬季寒冷的特点,可设置双层门,保证室内温度。
四、户型及基本设施
(1)户型,户型可以多样化,为购买者提供多样选择,但所有户型都应保证采光的良好性,同时室内门应保证门宽幅可供轮椅进出。可设置基本装修、精装和毛坯三种基本形式的户型,供购买者选择。
(2)室内已有装修应避免实用拉门,保证室内地面无障碍通行。
(3)室内各房间应设置应急联系社区医疗的通信系统终端,保证如有老人有紧急情况,及时得到救治。
五、后期物业维修及管理
社区物业公司应由政府协助监管,同时与社会养老机构联合创办,提供专业性的福利性质的服务,长期良性运行。养老型社区的维护和运行需要政府部门的干预,可以和人社部门的养老政策相结合地合理化管理。
六、退租和转售
养老型社区可以实施租赁和出售两种形式,完善退租机制和转售机制,如果再次租售给符合年龄和条件的老人,可以享受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如减免税务,同时也要吸引社会资本的进驻,解决资金问题。
养老型社区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解决社区养老现实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需要社会资本和政府干预双管齐下,更需要环艺建筑等多方面社会分工的协同合作。
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盐池县是我国“甘草之乡”,人工种植甘草产业为环境友好型产业,分析当前该产业在当地发展情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尝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的成就,然而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低于世界水平,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取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各个产业必须由以前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我们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矛盾突出,使得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变得意义重大。
盐池县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甘草之乡”。甘草对于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有十分明确的生态效益,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可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过量采挖和无遏制的滥挖,加上封育禁牧前草场严重超载过牧,致使野生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不仅造成草地严重沙化、退化,也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近年来,当地不仅对天然草场进行了有效保护,也在现有耕地上发展人工甘草种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天然野生甘草的采挖,初步在环境以及经济方面都获得了收益。
当前,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经济效益改善情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
(一)行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当地主要是进行起苗移栽,建成了甘草育苗技术示范区,面积为近1万亩,亩生产的一级种苗达4万株,二级种苗达4万株。随着甘草种植技术的逐步成熟,盐池县已经形成水浇地甘草育苗,水、旱地甘草移栽,草原补播,林(薯)药间作,人工甘草补植封育6种植模式。而今,盐池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草种苗培育基地、野生甘草资源保护区以及西北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甘草产品集散地。
(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由于盐池甘草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宁夏甘草产业的发展遵从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客观经济规律,以培育甘草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现有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规范化高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科技兴药,以药兴经”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以中药商贸为两翅,带动中药工业发展,成为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现已建设成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现代化中药材生产基地,逐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人工甘草种植户收入水平提高
人工种植甘草,不论是育苗、移栽,还是采挖,都需要大量的工人,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就地务工,实现在家门口赚钱。目前盐池县种植甘草累计达到84.9万亩,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次,为农民劳动收入4000多万元。随着该县人工甘草产业项目的启动,人工种植甘草规模不断扩大,拉动效益十分明显。截至目前,该县共完成人工甘草移栽、育苗5.6万亩,用工20余万人次,直接帮助农民家门口务工创收1000万余元。据花马池镇城西滩灌区甘草种植大户官正介绍,他今年种植了500亩甘草,前几天,在甘草移栽种植期,每天雇用农民工300多人,支付劳务工资1.5万元,人员紧缺时还要到县城或其他地方雇人。高沙窝镇李记圈村是林药间作甘草规范化种植示范村,村民石宗深穴直栽的甘草创出亩产鲜草1100公斤的纪录,亩效益超过3000元。甘草种植已经形成良性循环,采挖后就补种,这样年年都有一定的收入。
(四)行业发展带来当地自然环境的改善
早些年,当地居民过度挖取野生甘草,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沉重打击。近年来,由于开展了天然野生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建设,也同时发展了人工甘草种植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天然野生甘草的采挖,从根本上起到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作用,在政策上积极推行封山禁牧措施,将滩羊圈养,有效地促使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自然修复。
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经济效益改善中存在的问题有,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甘草企业贷款难、人工种植甘草户积极性不高、甘草产业技术尚待提高。下面在甘草企业、政府、人工甘草种植户三个方面针对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一)企业方面
积极寻求种植培育及深加工技术。技术革新才能创造竞争优势。由于人工培育的甘草在有效物质的含量上与野生甘草有着不可避免的差异,盐池人工培育的甘草在收购价格上受到些许阻碍。此外,在人工甘草种植实践中表明,假设仅凭器械播种的粗放式经营,人工甘草的收益很低,所以必须经过科研实验的不多深入,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培育方式并加以推广。同时,对工种植甘草的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也是深化人工种植甘草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建立专业营销团队,开拓潜在市场。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种的公司企业,应该加大专业营销团队的建设,在以往的经验来看,单单是通过现有的营销渠道,很难拓展销售业务,失去企业公司本身的能动性,通过加大“宁夏甘草”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邀请国内外甘草研发专家及相关龙头企业前来参加研究开发、投资办厂,才能不断提高“宁夏甘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潜在市场,实现公司企业价值。
加强人才技术素质培训、完善用工制度。随着甘草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延伸,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涉及到培育种植、病虫害防治、深加工技术、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盐池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竞争优势薄弱,有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才这一领域,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应从人才技术素质培训、完善用工制度着手。
积极运用供应链融资方法
借助人工甘草的整条供应链,提高产业信誉度和贷款能力,为企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政府方面
转变政府职能、扶持关联企业发展,内引外联促进延长并成熟产业链。人工甘草种植产业的运行模式应由由过去的政府牵头发展,转变成通过政府的推动作用,整合盐池县的各方面资源,以企业作为推进人工甘草种植产业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的优势;坚持开放发展,通过政府对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开发的宏观引导形成多元化投资形式,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整合当地资源,以企业作为推进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开发的主体,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发相应下游系列提取产品、药品和保健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外向型发展的格局,提高道地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份额,以产品的销售带动基地建设。加强内引外联,互利共赢,加快甘草成熟产业链条的形成
加大财政投入、推出导向性政策。一方面,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户财政投入,给予农户稳定的收入扶持;另一方面,可以设立针对人工甘草种植农户的定向贷款,鼓励农户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方向发展。
建立科技服务队伍,指导和监督苗期管理,通过过程管理保证甘草产量和品质;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采种基地,从源头上解决甘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规模化种苗繁育基地,提高种子发苗率,确保种苗供给;强化宣传,打造产业品牌.充分发挥“中国甘草之乡”、“宁夏盐池甘草”原产地证明商标两大品牌优势和“盐池甘草”宁夏著名商标优势。
(三)人工种植甘草农户方面
只有小到每一个个体都能切实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积极种植甘草,提升栽培技术,与企业、政府科技团队积极配合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破坏环境的行为,才能促进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的腾飞。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摘 要】城市环境容量指城市特定区域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本文采用目标值法,根据D市主要污染物的水环境本底值,测算D市的客观水环境容量,以期作为该市总量分配的依据。
【关键词】水环境容量;目标值法;总量分配
0 引言
环境容量是指人类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的极限。城市环境容量指城市特定区域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即城市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如果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城市的环境容量,就会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退化。本文制定采用目标值法计算D市水环境容量。
1 H市概况
(1)H市煤矸石存量约4000万吨,每年新增400万吨左右,通过制砖、发电等消耗800万吨以上;H市是风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经70米塔实地测风资料显示,年平均风速为7.10米/秒。煤矸石发电、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80万千瓦,年发电30亿千瓦时。(2)煤炭以其丰富的储量及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在H市各类矿产资源中占主导地位。H市煤炭探明储量22.59亿吨,保有储量16.18亿吨。(3)H市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见规模。目前,H市煤层气已探明储量293.9亿m3,年抽排量9000万m3,每年以1000万m3速度增长。
2 H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2.1 水资源平衡分析
2.1.1 水资源总量
H市境内主要河流有A河、B沟河,为季节性河流。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60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8.8%;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2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61.2%。
2.1.2 水资源需求量
1)市政用水。市供水水源分为水库供水、提水站供水和地下水井供水三部分。城区用水主要为水源地抽取浅层地下水和水库供水提供。目前,H市政总供水量为2856万立方米(不含铁法能源集团),地表水源供水量为983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34.4%;地下水源供水量为1518万立方米,均为浅层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53.2%;矿井水供水为355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2.4%。2)矿业用水。目前,矿业年用水量2856万立方米,其用水来自市域外的柴河水库。H市的缺水主要是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必需实施域外调水才能彻底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2.2 水环境容量
2.2.1 计算方法
H市区域内的河流主要是A河和B河,水量较小,枯水期和冬季冰封期河水基本不流动,河体自净能力较差。可按照河流现状水质、水量,通过预测污染物达到环境标准限值时可接纳的水体污染物排放量,得出该水体的水环境容量。
2.2.2 现状水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H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2012年H市工业废水共排放300.3063万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为151.991吨,氨氮为49.37吨。根据水域功能区划,主要控制断面均为V类水域。
摘 要:随着现代化智慧农业的发展,传统的人工种植和管理监控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必须采用远程自动监控系统来进行农业的智能控制。本文主要研究针对北方温室大棚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数据设计一种采集和处理软件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存储、传送和显示。由于涉及硬件部分的操作,本系统采用C语言和单片机进行下位机数据采集界面设计,远程数据传送显示利用上位机Web方法和Internet技术实现,系统界面简单清晰、稳定性好,可以在北方温室大棚种植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Web;监控系统;数据采集
目前,农业生产力和技术的提高,已经将农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推进,而温室大棚作为农业生产中的精细农业种植在这方面的要求更高,利用现有的自动化和网络相结合技术对温室大棚环境进行的实时检测和对大棚设备的远程控制显得十分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质量,对基本农业生产有重大借鉴意义[1]。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应用体现了它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基于Web的温室大棚远程监控系统不仅仅方便了人们对温室大棚的监管和控制,还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科研平台。所以说,基于Web的北方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利用现有的Internet网络省去了通信线路的铺设,实现了对温室大棚的远程控制。
1 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基于Web的北方温室远程监控软件系统的设计属于软件学科的范畴,而其它硬件部分的设计还涉及电子学科和机械运动领域的问题。将各个系统进行正确的设计,使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配合,才能设计出一套稳定运行的监控系统。
在该系统当中,需要采集、传送和显示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温室大棚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卷帘位置等,主要涉及Web服务器方案和动态域名解析实现方案的选择,能够实现信息网页、在网页中控制卷帘电动机的转动,以及网页的跨网段访问等。
1.1 Web方案选择
Web服务器方案选择嵌入式Web服务器进行。这种方案可以将数据采集和网页合二为一,由一块单片机芯片完成,将网页直接嵌入到单片机设备当中,也是对当今流行的“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诠释。所以该系统采用嵌入式Web服务器进行网页。嵌入式Web服务器就是在嵌入式设备上(如单片机、路由器)运行一个支持脚本或CGI功能的Web服务器,能够生成动态的页面,用户端只需要通过浏览器就可以对嵌入式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路由器的设置界面,就是运行在嵌入式Web服务器当中的[2]。
嵌入式Web服务器所处理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只有高速的单片机才能胜任,传统的51单片机速度慢,已经满足不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需求。可以选用宏晶科技(STC)有限公司生产的基于新一代高速5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它的串行口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对温室各种物理量的采集。该单片机可外接以太网模块,以实现以太网连接,完成Web功能。
1.2 动态域名解析方案确定
花生壳动态域名解析(DDNS)在电力行业当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使用花生壳动态域名解析,输入该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的Web界面的域名,就能很方便的解析到该系统的服务器端。动态域名解析服务,简称DDNS(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是将用户的动态IP地址映射到一个固定的域名解析服务上,用户每次连接网络的时候,客户端程序就会通过信息传递把该主机的动态IP地址传送给位于服务商主机上的服务器程序,服务程序负责提供DNS服务并实现动态域名解析。就是说DDNS捕获用户每次变化的IP地址,然后将其与域名相对应,这样域名就可以始终解析到非固定IP的服务器上,互联网用户通过本地的域名服务器获得网站域名的IP地址,从而可以访问网站的服务[3]
花生壳是一套完全免费的动态域名解析服务客户端软件。当安装并注册该项服务,无论您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何线路,均可利用这一服务建立拥有固定域名和最大自主权的互联网主机。花生壳支持的线路包括普通电话线、ISDN、ADSL、有线电视网络、双绞线到户的宽带网和其它任何能够提供互联网真实IP的接入服务线路。而无论连接获得的IP属于动态还是静态,对于使用动态IP接入的用户而言,您可以利用花生壳在办公室或家庭建立拥有固定域名的互联网主机。
2 系统软件设计研究
整个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温湿度采集模块驱动设计、单片机串行口驱动设计、网卡驱动设计和TCP/IP协议下位机算法。
单片机串行口驱动设计是采用12C5A60S2单片机,两个串口可用,由于代码相对简单,所以不进行代码罗列,主要包括对串口2的的初始化、发送和接收函数。而网卡驱动设计部分主要至初始化完成相关工作模式的寄存器设置,分配和初始化接收和发送缓冲区,初始化网卡接收地址。步骤如下:首先复位RTL8019AS;然后选中Page0设置数据配置寄存器为16位,清除远程DMA计数器,设置接受缓冲区区间,设置接受和发送配置寄存器,清除中断寄存器,屏蔽所有中断,设置寄存器BNRY;选中Page1初始化物理地址和组播地址,设置寄存器CURR;选中Page0开启RTL8019AS的所有中断。
对于TCP/IP协议下位机的算法实现部分主要完成TCP/IP协议在单片机上的运行。由于嵌入式联网设备越来越多,需要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TCP/IP协议栈,但是嵌入式设备不同于PC机,它们一般采用MCU也就是单片机而不是CPU作为核心处理器。这就需要在单片机上实现TCP/IP协议栈。对于高端的32位单片机,由于其性能已经接近于低端PC机CPU,所以和在PC上实现TCP/IP协议栈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对于低端8位的单片机,TCP/IP协议栈的实现变得困难许多,所以并不适用[4]。
单片机上网技术,是当前的一个热门技术。单片机上网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单片机上实现TCP/IP协议栈。现在可获得的TCP/IP源代码一般并不为51单片机设计,而51单片机和KeilC51编译器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储类型、函数指针、重入函数等,ZLIP就是针对这些特点设计的TCP/IP协议栈。
3 结束语
采用目前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巨大的Internet和Web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农业温室信息数据的传输和显示,可以在任意用户终端进行访问和控制,高效的实现温室大棚远程环境参数采集和管理,从而达到创造智慧农业的标准,并将此项技术推广和应用在北方温室大棚作物种植中,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温室农产品产量,对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王丽平(1974-),女,吉林永吉人,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长春 13002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面向吉林省的温室自动监控系统设计》(项目编号:2013307);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太阳能的蔬菜大棚滴灌群控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05043);吉林省教育厅《滴灌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4322)。
摘 要: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北方城市伴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因其地理和气候环境在冬季采暖期,烟雾弥漫,空气质量很差,出现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大气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匮乏、人居环境恶化、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农村环境保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并正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属于北方城市,其发展规模的扩大也出现相应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应该尽快找到方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文章将从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研究现有问题,提出实现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对策
近20年来,中国城市数量和规模均有大幅度增长。1978年设市城市193个,城市人口比17.9%。1997年增加到640个,城市人口比28%以上。各类建制镇20 000个以上。目前中国城市人口比将近3 000[1]。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规律表明,当城市化人口水平进入3 000~6 000的中期发展阶段后,普遍出现城市化进程加速现象,预计在21世纪城市化水平将跨入一个新阶段。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是以尘、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降尘、颗粒物污染全国大城市100%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尤其是北方城市,在冬季采暖期,烟雾弥漫,空气质量很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全球大气中含二氧化硫最高的10大城市,中国竟占了3个且都在北方。近年大城市燃油车辆尾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在建设及其规划中的一大课题。呼和浩特作为国家确立的全国46个重点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城市之一,可看作黄河中上游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其环境质量的好坏,既关系着呼和浩特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也关系着北方地区生态大环境。内蒙古自治区自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以来,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一直是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而忽略了广大农村的环境问题,本文着重把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一起研究讨论,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 北方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北方地域范围的城市生态环境现在总体在恶化,城市周边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着自然生态恶化、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现象;而城市环境问题突出,污染治理水平较差;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对中国整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1.1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城市、农村生态环境分析
1.1.1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生态区域类型。呼和浩特市现辖4区、4县、1旗,即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回民区、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以及土默特左旗共77个乡镇、1 007个行政村。呼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蒸发量大,降水量仅是蒸发量的五分之一。风沙大、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度低,这是其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4%。森林覆盖率现为20.69%。把呼市分为4种明显的景观类型区域,即低山丘陵草原――农田景观,大青山、蛮汉山山地森林景观,土默川平原农田景观和黄土丘陵农田――草原景观。武川县属大青山和低山丘陵草原地带,森林覆盖率仅为5.42%,由于干旱、风蚀沙化、过度放牧,草场已遭到严重破坏,巳呈荒漠化的趋势。森林景观带主要位于大青山、蛮汉山山地,此处是呼市地区的风水宝地。土默特平原农田景观包括土左旗、托县、和林县及呼和浩特周边部分地区,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为的破坏,耕地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及盐碱化随之而来,造成环境质量破坏严重。综上所述,呼和浩特市周边生态环境正面临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各地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边建设边破坏、建设赶不上破坏,造成环境质量大逆转。
1.1.2 大青山生态环境。被称为呼市天然屏障的大青山生态保护问题更是刻不容缓。在放牧集中的夏、秋两季,大青山北坡、南坡牲畜总量近60万头(只)。其中北坡超载约80%~90%,南坡超载110%~120%,带来的恶果是草原被严重破坏,刚刚长出的嫩枝嫩叶惨遭啃食,草场丧失了结籽、繁衍的再生能力。由于超载放牧、牲畜骤然增多,致使大青山土壤植被遭破坏。植被经牲畜轮番践踏,越来越稀疏,遇到暴风骤雨,土层塌陷,岩石更是裸露。随着山里畜牧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人工放牧营盘增多,人们乱砍滥伐林木,乱采、偷采矿山,建房取暖、建棚养畜,造成大青山林木锐减。近年来,呼市有关部门在大青山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段建设宾馆、别墅群、高尔夫球场等豪华的楼堂馆所和餐饮娱乐设施。与此同时,沿山地区的数十家乡镇、个体采石厂、小金矿、陵园坟地对大青山植被也造成严重破坏。
2 北方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北方城市大气环境不容乐观
目前,北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空气混浊,水质污染、土壤变坏,作物绿化受害。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化以及交通运输的现代化,经济活动的强度日益加大,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强烈。城市的经济发展使自然资源匮乏,“三废”排放量加大,城市人文生态环境条件日趋恶化。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排放量大,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居民的头号杀手,如表1[2]为北方城市大气降尘的元素含量。由表1可知北方某城市大气降尘的灰尘中重金属等元素含量最高,主要是Cu, Pb, Zn, Hg等。烟尘中Cu, Pb, Zn, Se, Hg也很高,烟尘是污染城市土壤的主要来源。呼和浩特农村农民生活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秸秆和柴草,其中农村户均煤炭消耗量为年3.15吨。按全市29.9万户农户计算,每年煤炭消耗量达94万吨。由于直接燃烧和低空排放,由此产生的烟尘约3万吨、二氧化硫2.6万吨,煤烟型污染也逐渐突出。
2.2 城市市区缺水、水环境污染较严重
北方城市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市区缺水。呼和浩特是我国缺水城市之一,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已出现了降落漏斗,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资源问题将成为制约呼和浩特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呼市农村饮用水问题也很多,据呼市水务局普查统计,目前,在呼和浩特农村仍有55.87万人饮用水不安全,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的有17.6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7.06万人,饮用未经处理地表水的有1.25万人,饮用水细菌指标超标的有1.25万人,饮用未经处理受污染地下水的有1.05万人,其他饮水水质问题的有1.28万人。呼市有9个旗县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的县就有4个,而这些地区也被联合国人口组织定为人类不适宜居住地区。表2 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城市水中微量元素含量[2]。地下水硬度和矿化度、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指标不断上升,综合超标率逐年增大,大大超过饮用水的标准。地下水污染,水资源告急已成为全国城市发展中的严重问题。
呼市乡镇企业的水环境污染也非常严重,他们中有的在选址时缺少合理规划布局和科学论证;有的在选择生产项目时,未进行充分的环保论证,没有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致使一些属于严格控制和禁止投产的生产项目被立项投产或被盲目引进;有些乡镇企业科技含量极低,机器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粗放经营。在污水排放方面,可以说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不靠河的排入荒滩、土地,土壤经“潜移默化”,污染着地下水;靠河的排入大、小黑河、清水河、浑河等,但最终流入的还是黄河。沿黄河一带原本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夹带着5 000万吨泥沙侵入黄河。呼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1条、中小型水库26座,75%的地表水均来自过境的黄河。广大村民对如何预防和减轻身边的污染知之甚少,对受到污染侵害常常无可奈何。
2.3 农村环境问题堪忧
在呼市的周边旗县的乡村中也大都存在着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滥用农药和不合理使用化肥,不止造成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对农副产品的安全构成危害。同时,农用地膜残留和积累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并危害牲畜安全。呼市作为国家确立的“乳都”,乳业发展前景广阔,奶牛养殖本来可以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分散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造成人畜禽混居、畜粪便随处堆放,极易造成人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前些年在呼市发生的禽流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3 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既存在矛盾的、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着可以协调、统一的一面,即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发展带来环境问题,却又增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实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又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
3.1 控制城市“三废”污染,合理开采利用水源;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保问题
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故要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呼和浩特市环境质量想要有所改善,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必须严格控制城市“三废”污染,切实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治理。
合理开采利用水源,杜绝浪费,切实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治理。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生产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依靠环境科技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和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农村,技术进步尤其是农业生产进步,对整个城市及周边生态环境有明显的影响。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能有效地缓解人口增长与粮食供给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又要注意和防止人们过度追求眼前利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2 加大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提倡节俭消费尤其重要,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层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提高物质的利用率。此外,还要加强环境教育反对过度消费,改变人类传统的观念,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态环境教育,努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氛围,使广大民众更多的掌握环境保护意识,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法规、政策,从而更自觉的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地区的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开发一次资源,发展替代产品,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使之成为是呼市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3.3 加强政府职能,全面提高城市竞争力
呼市政府要加快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道路建设、饮水安全、污水排放等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的排名中,鄂尔多斯排名较为靠前,位列第28位,包头37位,呼市第58位,这表明呼市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任务十分艰巨。在文化城市竞争力和知识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呼和浩特充分显示首府优势位于38位。一个城市只有竞争力增强了,经济才可以大大发展。城市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随之农村环境也会迅速改变。身居西部生态环境落后的呼和浩特,应在提高竞争力上狠下功夫。各旗县区应认真落实吸引区内外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到城市农村去工作。让他们指导建设一批不同层次、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示范性新农村环境样板模式。
3.4 重视农村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市区、郊区和农村相连的大生态保护系统
呼市政府要像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村庄规划、粪便无害化处理、人畜禽分离、推广沼气使用清洁能源等问题的解决。针对呼市9个旗县区绿化先天条件不足、生态脆弱的现状,必须走以开发促重建、以重建促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与重建相结合的道路,由过去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掠夺自然资源,转变为保护、恢复和优化生态环境,从分散治理转为综合治理,从先破坏后治理转为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重建相协调。对一些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短期内难以恢复植被的贫困地区,应对该地区的“环境难民”采取搬迁转移的措施。呼市在绿化建设中应借鉴其它园林城市的好经验和好办法,还要突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建立市区、郊区和农村相连的大生态保护系统。
4 结 论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地讲,一方面是要根据城市环境容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提高控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能力,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发展观念,实现经济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减少城市生态失调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地把人类和动植物的废弃物回到土壤,把工业废弃物分别加以分解或再生,以保持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和支持郊区农业发展,降低经营成本,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还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只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内涵。呼市现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家园变得天蓝山绿水更清。
摘要:水资源是北方城市中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这一大自然的馈赠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自我国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来,水这一自然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和价值也在逐渐改变。水以不同的形态,不同方式出现,越来越丰富的参与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然而近年来居住区内的水环境建设却在商业利导的影响下更加注重视觉形式、以及材料、构图,却从而忽略了居民本来的需要。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水环境应该怎样设计,如何营造才能做到使人们拥有更好的亲水体验,同时使更加节约水资源,让建筑水环境能够更加富有弹性和生命力开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北方地区;居住区;水环境;环境行为学
正文:
在今天,建筑师们经常会片面强调空间对人的决定作用,希望使用者可以按照建筑师的设计意图来生活,而实际上总是事与愿违,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生活习惯改变着周围的生活环境。因此建筑师的设计经常不能很好地决定和引导使用者舒适的使用。目前,很多设计都单纯的强调造型,却忽视了环境和人的之间的交流。建筑设计本身就应该以人为使用主体,综合考虑其他多种因素相互交叉来进行设计。因此,一个好的建筑师应把自己看做使用者,设身处地的考察和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出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目标的设计。
在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同时也带了种种社会矛盾。拥挤的住宅区,高容积率,低绿化率,拥堵的交通,恶劣的自然环境等,种种的一切都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居住区的水环境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它不仅仅可以丰富人们在居住区室外环境中的空间内容,同时也为居住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可能发生行为活动的场所。通过对可能发生的行为进行探讨,充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特点,以环境行为等理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的支持,来优化居住区水环境,创造一个满足居民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需求,同时保证居民的健康,又能获得生态平衡的理想居住空间。
一.符合当地自然气候特征
我国北方夏季高温多雨,而冬季又干燥而寒冷,不同的气候给人舒适度的感受都会有所区别。多变的气候对水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对于北方水环境景观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气候的问题。比如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夏天时水体周围可以创造相对凉爽的微气候,而冬天水体结冰,如果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管道的破裂,路面的湿滑等不合理现象。因此在居住区水景观的设计上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可以充分挖掘冬天时的娱乐项目,大面积的水域可以考虑冰雕、滑冰等项目,而同时在夏天又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交流的理想场所。
二.满足居民对物质空间环境的需求
在居住区水环境的设计研究中,其首要问题应该是制定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设计策略,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出具有品质的居住区水环境。
(1)对使用人群的分析:通过调查、观察、现场研究等方法进行考察,对使用者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对环境的需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调研从而分析总结出不用人群对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不同需求。在居住区水环境设计时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喜好进行不同的空间设计。
(2)对使用者的行为分析:观察不同的适用人群不同时段的活动范围、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式,分析总结后可以得出不同人群的活动规律。在很多居住区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设计没有空间层次,就会出现设计后环境评价不高的现象。比如老年人跳广场舞干扰居民休息,小孩子成群在马路上嬉闹,不顾来往车辆行人,这都是因为没充分考虑居民的行为习性所导致的。因此在在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人的活动规律适当设置私密或交流空间,合理摆放公共设施,使居住区内的活动设施更加均衡,利用率更高。
三.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以及良好的通风,没有噪音干扰是人们生舒适的最基本要求;其次,在居住区中生活要有安全感,不用担心被偷盗及发生意外;再其次,人与人的交往必不可少,人们需要相互接触,渴望和谐的邻里关系。良好的居住区水环境可以形成舒适的微气候,保持居住区内湿润,在水边休憩,会给人带来内心的安静榆舒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更加渴望交流,交流是舒缓情绪量高的方式之一,良好的水环境塑造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交流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居住区水环境的建设中应考虑到特殊人群在环境中的特殊性。例如老年人的安全性需求,居住区设计者在水景边所能提供的休息方式是否安全,现在老年人喜欢一起交流,晒太阳,而居住区中是否可以提供更舒适的条件。再例如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破坏性,如果在水景观附近玩耍,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围护构件是否可以轻易跨越或者破坏,再或者接触到喷泉等水景观是是否有触电危险,这都应该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1)雨水储存再利用: 在居住区内可以设置地下蓄水池以及地面蓄水池,方便储集雨水,这些水可以经过简单处理后作为杂物用水或者绿化用水。地下蓄水池应设置在小区的最低洼处或地下室中,这样可以使雨水自然流入,而地面上仍然可以作为活动场地。地面蓄水池可以利用原有的洼地或者人工开挖而成,按照自然排水坡度可以将居住区内分成几个汇水区域,除了具有储水防洪功能以外,还可以兼做人工湖,人工水池等,具有景观及生态功能。
(2)提高路面渗透性:在居住区中,提高路面渗透率可以更好地使雨水渗入地下。首先应该尽可能多的提高绿化率,自然土壤是最环保的保水措施。其次,可以在负重比较小的路面尽可能使用透水铺装,同时配合安装渗透管、渗透井等设施。
(3)可持续的水景观建设:在居住区中,开放的水面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是,如若水处理系统不够完善,水质就难以保证,而经常更换景观用水又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地表水循环也是居住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考虑将雨水与景观水系统相结合,并配合水生植物进行水处理,使水景观形成一个活的生态系统,不近清洁优美,还能节约水资源。
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水资源的短缺情况加剧恶化,城市的人居水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刻不容缓。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是对城市人居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居建设中的水环境系统建设。
摘要:园林景观建设是当代一项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项目的体现,并且不同地区之间的园林景观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地域特点。其景观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并且地区生态环境均影响园林景观的建设和应用。例如,在北方景观环境设计中,人们在不同场所文化中会运用不同的景观表达不同的异域风情,体现地区的生态环境理念。下面本文将着重分析北方远景景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更加推动我国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地域性园林景观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现在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在千变万化的生活环境中,视觉审美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在当前绿色出行、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下,现代园林景观建设更加注重融合生态发展观念,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现代景观设计已经面向广大的群众,游赏者的视觉感知是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而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现代的生态环境发展理念。下文将分析北方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阐述园林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协调性。
一、北方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设计原则
(一)生态植物在园林中的机能
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植物只有不断地进化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要求,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对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园林景观中使用的植物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已经受到工业、交通以及建筑业等的影响,城市环境已经被严重污染。尤其是我国北方发展历史悠久,城市环境受到的污染更加严重,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失去平衡,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需要充分发挥植物的作用,全面建设城市的园林景观。而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注重植物的选择,北方一般适合选用抗性较强的植物。
(二)从美学角度选择北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景观造景运用了现代艺术手法,与人们的审美相结合,从而形成诗情画意的现代园林景观,植物造景注重体现景观的个体以及群体的形式美。现代城市中到处是高楼、道路以及桥梁等经济发展的建设带,这些现代建筑也形成现代一道美丽的城市景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已经远离生态环境,每天看到都是单调的景观。为了点缀城市,现代景观正好应用生态植物,将大自然融合到现代城市中。例如,现代北方园林景观中植被、不同色彩、线条等,增加了城市的魅力和美感。
二、城市园林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一)园林绿化大树、草坪的生态环境建设
绿化中的大树移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对于大规格的乔木,应该选择最佳的时间对大树进行移植,挖掘裸根苗树时,保证幼苗不要受损,对于常绿的树种,在移植时,要用土球保护根部,土球的直径应该在8-10mm左右,土球保持完整、平整,然后用麻绳捆紧,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避免树木太高,使植被受损。在栽种时,北方的植被栽种深度应该比原草坪高一些,防止根部被水浸润而腐烂。树木栽种好之后,应该做好稳定工作,使用三脚架稳定,在支柱与树干相接的部分要垫上蒲包片,保护植被的树皮。
(二)微地形的营造与生态环境建设
园林绿地分为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等,在北方生态园林建设中,应该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貌地势等,体现北方的乡土风貌,让城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北方园林景观建设应该就地取材,追求自然美。北方园林景观建设,如果在场地较大的地方,在中央应该建设宽阔平坦的绿地,修建大型的草坪,以在城市中形成宏伟壮观的场景。园林绿化植物是现代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现代城市与生态和自然融合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北方园林景观建设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注重项目景观的设计方案优化,从而实现现代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和规划中的重要建设项目,其具有代表性和地域性。景观的配置及其造景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空间布局和建设效果,影响公共建设效益的发挥。因此,北方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生态造景的融合和景观建设原理,在园林景观中具体结合植物及其造景,进行景观设计,加强园林的绿化建设,增强了景观建设效果,为现代人们的城市生活创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因此,为了保障北方园林绿化景观的生态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应该注重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
作者:邸鹏宇 单位:黑河学院
1 引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1]。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依附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游牧型畜牧业与放养型畜牧业存在许多差异,其中在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1)规模:放养型畜牧业中牲畜的食物来源主要限于聚落周围地带,因此畜养规模有限,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性很强。游牧型畜牧业中牲畜获取食物的空间范围很广,完全脱离了农业聚落的束缚,畜养规模很大。2)区域:由于放养型畜牧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布地区多与农业生产结合,出现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与放养型畜牧业分布地区不同,游牧型畜牧业则跳出农耕区的基本范围,成为草原环境的产物,并在迁移中建立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牧场[2]。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3]。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那么除了草原环境与马具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成为游牧业脱离农业而趋向草原的动力呢?离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我们将问题的视点放在环境上,并指出游牧业的产生与环境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与气候变迁
在广义农业的范畴之内,游牧业出现最晚。就中国的历史背景而论,对亚洲草原民族研究具有权威地位的拉铁摩尔、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2~5]。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应包含这样的内涵,即胡服骑射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因此这一时段不但标志着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而且也显示了真正以文化、生产手段与分布地域不同而区别出农耕与畜牧两大区域的历史进程。在此之前游牧生活已经在北方民族中存在很久了,只不过那时这些民族的空间发展还仅限于北方草原地带,农牧民族双方还没有在空间上发生激烈冲突,以中原诸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也用不着采取任何防御性的应对措施。
2.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
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之为“鬼方”、“猃狁”等,战国时期“匈奴”一词开始反复在文献中出现。大约从战国初期这些活动在山陕、内蒙古一带的非农业民族逐渐具备了骑马民族的特征,不但有成群的牲畜,而且有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部队,屡屡对秦、赵等国构成军事威胁,并以中原诸国北方劲敌的定位而见诸于史籍。伴随游牧活动,整个民族具备典型的“行国”特征。“行国”之称始见于《史记·大宛传》,其中提到所谓的“行国”就是“随畜迁移,与匈奴同俗”。这时匈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中的典型“行国”。正像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的马背生涯扩大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不但带领他们驰骋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带的东西南北,而且这一骑马民族自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登上历史舞台后,在近10个世纪内影响着中国历史,影响着中亚乃至于世界历史。
2.2 气候变迁导致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的考古依据
匈奴人如何骤然兴起、如何发展成影响中国北方乃至于整个欧亚草原的“行国”,是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业的重要问题。在对文献记载进行考辨的同时,考古发现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1974~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朱开沟村进行了近10年的发掘工作,其中取得的成就对于探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阶段,表1归纳了这五阶段文化遗存的年代、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特征[6]。从中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的文化时期内,这一地区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方式由农耕、狩猎、采集向畜牧业为主方向的渐进过程。
植被类型是环境特征的标志性指示物,朱开沟遗址不同阶段木本与蒿科、藜科等草本植物花粉比例的变化,显示出遗址所在地区环境的基本面貌与变化特征。蒿科、藜科均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草本植物,这类植物对旱生环境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虽然在整个朱开沟遗址文化的5个阶段中,木本植物中针、阔树种花粉比例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存在冷暖、干湿波动的特征,但从整体看变干则是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文化层中蒿、藜科植物花粉的比例仅占50%,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植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50%增至70%,至第五段已达到93%,成为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于蒿科、藜科植物的旱生属性,这类植物比例增加反映了环境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的变化特征。对于全新世湿润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向,地理学家从另一角度也给予了证明[7]。
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伴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人类活动方式与生存手段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掘的生产工具中既包含农业生产工具,也有用于射猎的工具,这些工具证明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不但从事于原始农业种植,同时也将射猎作为辅佐农耕的重要谋生手段。在农耕与射猎两种生存方式之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朱开沟时期的人们在从事农耕与射猎的同时,还存在放养业。如果对于朱开沟遗址五个阶段的环境、工具以及猪、羊、牛骨骼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遗址文化层从第一段到第五段随着气候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羊、牛与猪之间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猪、羊、牛虽然都属于人类驯化、饲养的动物,但由于动物之间生理特征的差异,一般将猪的饲养视为农业生产的标志,而羊与牛的饲养则成为畜牧业的象征。朱开沟遗址五个文化段中猪、羊,牛比例的变化,说明的正是农业与畜牧业比例的消长。第一段中猪所占比例超过羊、牛比例的总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在各业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后各段中随着气候转干,农业逐渐消退,而畜牧、射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中指出,当文化发展到第五段时,不但房址、墓葬数量明显减少且分散,而且人们使用的工具中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与后来在内蒙古其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均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
朱开沟遗址的文化信息清楚地显示了随着气候变干,草原边缘民族一步步放弃农业生产,转向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没有像拉铁摩尔曾经指出的那样,由于农业民族的强大,逼迫游牧民族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农耕区退向草原,也不是源起于与农耕区对立的其它环境中,草原边缘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放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或许几代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事着原始农耕业,到了后来他们却渐渐放弃了农耕技艺,将谋生的方式变换为射猎、畜养,而导致所有这一切转变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当然,促使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的环境背景,并不仅仅限于气候变干一个环节。大量的研究明确指出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随着气候变冷、变干,温性森林减少,草原扩大,那些原本在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生长的农作物,渐渐失去了生存条件,而面对环境变化牛、羊等牲畜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生活在这里的草原边缘民族失去了农业这一食物来源,自然而然将生存的依托转向畜牧业,并在越来越多依靠畜牧业的同时,不断积累动物驯养经验,从牛、羊的畜养到马的驯化,进而使驯养牲畜变得更加成熟、独立。
2.3 游牧业产生
朱开沟遗址第五段发掘的青铜工具虽然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但若对遗址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时朱开沟人从事的仍属于放养型的畜牧业,而不是游牧业。前文已经指出放养业与游牧业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饲养过程,而游牧业则完全脱离了定居生活,随阳而居,逐水草而迁。在整个朱开沟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尽管定居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却始终显示出核心作用。定居生活与畜牧业相伴的现象维持很久,直至春秋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畜牧业中仍含有定居、半定居的经济成分[10]。
在活动区域上游牧业与放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拓展,对于游牧业来讲,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土地占有权,而更多地取决于迁移权,只有在随阳而迁的迁移过程中,草原民族才能不断获得丰美的水草,发展壮大。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草原边缘民族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中外学者就马具出现与游牧业兴起的因果关系早已形成共识。其中拉铁摩尔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就注意到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存在既非完全农耕,也非绝对游牧的草原边缘民族,随着马具的产生使这些民族脱离定居生活,放弃过渡文化最终成为真正的游牧人[11]。与这一观点相应,由朱开沟阶段代表的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业转型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马具、车具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3号石椁墓及其它墓葬中发现了成套马具,包括马衔、镳、銮、铃、节约、铜泡等,其中马衔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罕见,两端有齿状倒刺;另一种为常见套环式。两端有齿状倒刺的马衔外侧有可以转动的环,只要马头偏离方向,倒刺便刺入嘴中,任何野马也会被驯服。南山根墓葬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12,13]。内蒙古考古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墓葬中也多次发现马衔、节约、马镳、轴头等马具、车具,经研究证明,这些马具、车具的所属时代早于公元前6世纪[10]。有了马具,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马民族。内蒙西杭锦旗桃红巴拉遗址是一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665~590年的典型匈奴墓葬,墓内已没有殉猪、殉鸡以及任何表明从事农耕的遗留物,而是以数量可观的殉马、牛、羊的头、蹄为主,显然马、牛、羊牲畜是当时主要的财富与生活来源[14]。如果说马具的产生是草原民族脱离定居生活,走向游牧化的标志,那么至少早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百多年前,以匈奴人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在以后的二百年中随着匈奴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成长壮大,逐渐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异,至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正是在空间上明确这一区域分异的标志。
2.4 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空间扩展
匈奴既是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游牧民族之一。自7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发现大量极具特点的青铜器,这些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珍贵文物经考古学界研究,认为是以匈奴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与游牧业伴生的文化。这批青铜器不但反映了匈奴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而且也揭示了这一草原民族的起源历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属于起源于鄂尔多斯以及临近地区的土著文化,其早期往往与商式铜器伴出,以后不断向东、向北扩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鄂尔多斯青铜器分布范围很广,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的分布中心。其中: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多分布于鄂尔多斯、山西吕梁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继在鄂尔多斯,北京昌平、延庆,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宁城等地发现,并在外贝加尔出土了相似的器物。相当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发现于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和河北北部。其中仍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为最多,向北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也有类似发现。相当于两汉时期的除鄂尔多斯外,蒙古境内诺颜乌拉、海尔罕山、色楞布贝勒赫、呼尼河等地以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左岸、科伊巴尔草原都有一定数量器物发现[10]。
上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中心的变化,既证明了朱开沟所在地——鄂尔多斯地区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也清楚地显示了匈奴人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气候变迁的对应变化。在匈奴历史早期,即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民族从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以及山陕等地开始向塞外延伸,这一点可以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区多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吻合得到证实。这一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耕区尚处于岛状分布状态,农耕区之间还存有大片未开发地带,这里或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或成为非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这一切都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穿插式出现在山陕一带构成了背景条件。大约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气候开始转冷,气候变迁不但促进畜牧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使塞外辽河流域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转向含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与此同时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标志的草原民族也进入了辽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以匈奴为主的北方草原民族逐渐强大,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农耕民族在作出“胡服骑射”的应对性措施的同时,也在双方的交接地带修筑了防御性工程——长城,在长城的制约下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活动受到限制,故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呈现沿长城一线分布的特征。秦至两汉是匈奴人壮大的时期,这时匈奴人不但建立了王庭,而且依凭马上优势将自己的势力从漠南伸向漠北,直抵西伯利亚的旷野之中。
2.5 中国北方畜牧业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同步性
畜牧业的产生地不仅限于中国北方草原,整个欧亚草原现已发现多种典型畜牧文化类型。这些畜牧文化虽然显示了各自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但在发生时间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同步性。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代相近,欧亚草原除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外,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咸海沿岸、谢米列奇耶和天山地区的萨基文化、叶尼塞河中游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图瓦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的巴泽雷克文化、蒙古西部的乌兰固文化、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等都是典型的畜牧文化。这些典型的畜牧文化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从欧亚草原的中部一直延伸到中国长城沿线,构成世界上连续性最长的文化景观。能够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驱动欧亚草原上不同地带的人们同时脱离定居农业生活,走向草原与畜群相伴,其促动因素不应仅来自于人类活动本身,全球变化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仅限于中国北方,在气候变迁的共同背景下,欧亚草原不同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5]。
3 结语
畜牧业作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之一,它的起源不但取决于人类生产自身的发展,而且深受环境变化的影响[16]。距今3500多年前随着气候变冷、变干,萌生于农业生产内部的放养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游牧业。游牧业一旦兴起之后,就在中国人文地理区域分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与包括渔猎、采集、放养型畜牧业等非农耕生产部门并存,构成北方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的基本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