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08:58:29
导语:在音乐优秀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
就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而言主要是音乐知识的记忆、理解与领悟及音乐实践能力的掌握,教学目标水平仅停留在知识、领会、运用这三个层次上,而对于音乐观念的分析、综合与评价的能力等都有所欠缺,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音乐个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启发和传递学生有关音乐思想、音乐观念等方面的思考。职业中专在学生的培养上应注重音乐审美的主体情感化,使自然情感“内化”为由音乐而生的赋予灵魂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音乐的审美情感是由音乐而引起,经过深刻的人生体验或反复沉思而出现的表现音乐的情感,即作曲家的“情生乐”或演奏家的“乐生情”,钢琴家涅高兹说:“凡是人能够感受、体验、思考、感觉到的一切东西,在声音的艺术中毫无例外地都能够体现、表达出来。正是感情的强有力作用,才使演奏染上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因此,音乐教学追求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训练,而是在音乐的感悟与体验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探知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制定周密完善的课堂计划,以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音乐教师在课前首先应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以及他们当前的发展水平、音乐素质等,来确定适当的教学手段、内容与方法。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年龄都在14—17岁左右,处于青春初期阶段,他们的生理与心理方面均已趋向成熟。与初中生相比而言,他们的音乐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在音乐审美认识上显示出较强的“个性”心理。在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表现与创造力等方面已有自身的音乐审美态度。例如,大多数的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十分追崇和偏爱,有的学生甚至达到疯狂的程度。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利用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从流行音乐拓展至民族、美声等相关方面的学习。使他们的音乐学习在欣赏音乐作品与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中同步学习、同时进步。另外,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中国艺术教育“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表示一种违心、无奈的状态;大部分职校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定位不明确,甚至很迷茫。经过深入了解,得知他们认为自身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相提并论。对此,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职校学生树立起一个平和、正确的价值观,以艺术的形式与学生的心灵触碰,通过影响他们的情感和感受,进而改变当前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必备的重要认知策略
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如果对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不满足,便会排斥、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出现,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全面武装自己,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身心需要。
(一)“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关系定位,营造愉悦、宽松、民主、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音乐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审美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单是知识授受和道德教化的关系,而是双向情感交流的一种艺术审美关系,应该在平等、和谐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态度较差,存在“轻视”现象,采取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显然与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相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不存在高低之分。此外,音乐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舒适的教学氛围,当学生处于情绪舒畅、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学习状态就会呈现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效果,让学生沉浸在富有余味的艺术空间里,达到较好的教学成果。
(二)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观”,发散学生思维在自身的学习成长过程与课堂教学中发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时,回答问题的勇气越来越小,相信作为教师的同行们深有体会。“这是因为他们在举手之前已考虑到参与的后果,担心回答不好被其他人笑话,影响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一定的封闭性,这也是中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趋于成熟的标志之一。”对此,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良好习惯,通过这一途径引导学生产生热爱表现自我的艺术感觉,表达内心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反馈”,形成观念的有效“碰撞”,从而结出绚烂的知识之花。此外,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创造性意识与启发性思维方式教学,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音乐课程资源及运用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效交叉结合等,引导与激发学生对教师、教材、教学手段产生情感的共鸣。
作者:彭俊园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影视音乐引入大学音乐教学的作用
传统大学音乐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及学生的唱为主,把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唱功能力方面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影视音乐被引入大学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表现:
(一)影视音乐通过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和感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开阔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影视音乐引入课堂音乐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审美训练,体会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让学生们产生强烈的审美渴望。积极引入具有视听功能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可以采用多媒体、音响等教学工具进行播放,当然也可以老师自己进行演唱,在学生面前展现不同的表现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变化。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无形中就对音乐产生了兴趣,进而达到欣赏音乐,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二)通过影视音乐,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记忆,激发学生创造力。通过影视音乐在课堂上的播放,使得学生学会欣赏、体验和聆听音乐,让音乐先入为主,教师辅以启发性的讲解和提示,简明、生动地引导学生去发挥自身的潜能,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视听体验,在影视音乐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强化音乐学习的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多思考,启发和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热情。影视音乐走进课堂大大加强了音乐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音乐知识,并且让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
(三)通过影视音乐的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影视音乐可以使学生处在一种积极、主动、兴奋的状态下参与教学和学习活动,通过影视作品动感画面,可以渗透到学生的大脑并留有印象,激活大脑音乐细胞,不断激发学生新鲜的兴奋点,回收学生的注意力,加大音乐知识的课堂容量,而又不让学生感到乏味或疲劳,有效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二、影视音乐不当运用带来的教学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影视音乐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推动音乐教学的作用,取得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取得的效果。影视音乐带入课堂教学带给音乐教学很大利益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一)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影视音乐在在课堂上表现很大的信息量,却没有重点。教师在利用影视音乐教学时,如果没有甄别和截取一定量的影视音乐而全盘搬到课堂上,不但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如果播放时间过长,没有突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反而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让学生无法接受和理解那么大的信息量和知识。
(二)重视视觉而忽略思维的价值。教学过程中,过多注重或播放“可视性”的影视音乐资料,教师在这过程中未曾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表面上课堂活跃热闹,却没有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特别是有些创新的思维稍纵即逝,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可能会被扼杀,时间久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新精神都可能被埋没。
(三)影视音乐的引入可能超过限度。在音乐教学时,影视音乐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其不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的长足,避免不足,使影视音乐为教学服务。当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主角。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点拨,把握影视音乐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度”,控制好影视音乐的积极作用,影视音乐的选用要适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而不能忽视或放弃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和知识。
三、影视音乐的恰当运用
影视音乐的不当运用,会给教学带来很多问题,降低教学效率,达不到音乐教学目标,而恰当运用影视音乐,把握好影视音乐运用的时间和音乐的选取,会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恰当运用影视音乐导入课堂内容。音乐老师在很多时候进行音乐教学时候,直接进入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的讲解,课上学生无精打采,兴趣全无。合理运用影视音乐进行音乐教学新课导人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善课堂效率,尤其是一段好的影视音乐,很快能把学生兴趣盎然的带进学习状态,达到音乐教学最终目标。
作者:孙亚楠桑素萍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一、普通高校音乐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个学科的内动力,只有对学科内容感兴趣,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学、去接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用文字、图像等将教材上死板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为学生营造一个集听觉、视觉、感官为一体的逼真的教学情境,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调查数据表明:94%的学生和70%的老师均认为运用多媒体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5%以上的学生更愿意老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能使自己更专注、知识更容易接受。
2.运用多媒体能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运用多媒体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和肢体语言能力。音乐的听觉感知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一种情绪的体验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制造音乐气氛,通过“听”这个具体的感知手段,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音乐形象。体会作品思想。如在节拍节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曲子或演出录像,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特点用手脚打节奏或模仿录像中指挥家的动作打拍子,这无形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运用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作品的在创作。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1.喧宾夺主、主次不分。由于多媒体是视觉、听觉、感官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手段,因此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会不由自由的想如何制作出画面新颖、动感十足的课件,在课下没有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没有及时掌握课件的实际教学效果。尤其是近几年,在各大高校进行的公开课与评优课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实际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多媒体,都一律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笔者曾经听过的一节公开课为例,教学内容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抒情叙事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由于歌词具有较强的叙事性,所以教师利用其中的情节,将歌曲编成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并配上音乐、文字制作成微动漫的小视频。虽然极具渲染色彩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却忽略了学生听觉联想。一节课下来,学生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不是歌曲的旋律,而是故事的情节与动画形象,可见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过于依赖、沟通缺乏。在前文之中,我们着重分析了多媒体音乐教学的优势,可以说相对于传统的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优势较多,这也无形之中导致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很多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而是从始至终都将多媒体教学贯穿与教学之中,甚至达到没有多媒体课件就无从下手的地步。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二、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所引发的思索
(一)多媒体应用应注重实效性。在高校音乐教学之中,要学会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多媒体。首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思考本课时内容是否适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何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多媒体课件设置?如何避免过分渲染不重要的附属教学内容?坚决不能单纯为了表面的热闹,而忽略了教学的时效性。切记不宜用时不用,宜少用时不多用,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对一些附属的内容不宜过分装饰、渲染。
(二)多媒体应用应注重选择性。虽然多媒体课件具有投影、幻灯等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其优势多,就忽略了它的本质,多媒体的优越性能再高,也无非就是一种教学手段,最终也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传统的灵活设计板书、实景播放幻灯片以及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与多媒体课件相比,各有所长。如果两种教学手段所取得教学效果是一样的,那我们必须选取价格低廉、制作方面的媒体。
(三)多媒体应用应发挥教师主导性。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仅仅是为优化教学过程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是知一识的主动索取和探索者。多媒体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他们的启发、引导、示范、评价,激发学生情感,通过情感交流与互动,促进课堂目标的有效实现。当课件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现状不符时,应果断地调整教学方式,决不能成为电脑的奴隶。虽然将多媒体教学方法运用在音乐教学之中有诸多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这并不是说,使用多媒体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目前有很多高校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作为一名高校的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是时展的趋势,但是多媒体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能喧宾夺主,去替代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而是应该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地为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服务。
作者:宁慧单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基础课部艺术教研室
一、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相关理念
(一)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高校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演奏热情,启发学生的心智,感染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丰富想象力,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顺应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注意对学生钢琴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钢琴音乐充满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激发学生的音乐才能,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技能的同时了解钢琴音乐等方面的意义,用心体会音乐的意境。强化学生在钢琴方面的记忆力,逐渐发展为深入理解作品的逻辑记忆。
二、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应用
(一)完善高校钢琴教学的内容
第一,完善钢琴教材内容,以《钢琴演奏艺术》为主,加强对钢琴演奏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了解钢琴的构造与发音原理,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生理运动与训练机理。通过钢琴教学法的传授,使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钢琴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与认知水平来选择并安排恰当的曲目,适当的添加钢琴与其他乐器的重奏作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发挥创造的空间,提升学生进行合作演奏的能力。完善钢琴教材,要注意考虑对逻辑性与创造性的设计,将钢琴教学结合于实际生活中,通过丰富的生体体验,增强学生的调查能力。第二,完善钢琴欣赏的内容,完善有关钢琴艺术的历史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理解不同时代与不同钢琴家的作曲风格与特征,丰富钢琴作品的欣赏内容,让学生接触各种钢琴音乐风格与流派等相关知识,强化学生对钢琴曲目风格特点与创作背景及手法的分析能力。第三,完善钢琴进行实际演奏练习的内容,增加即兴伴奏课程,使学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方法与一般规律,同时结合钢琴教学法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钢琴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及基本原则,掌握钢琴学习的有关要素,不断提升钢琴演奏水平。
(二)创新高校钢琴教学的方法
首先,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对学生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可按照钢琴教学中的各项内容不定期开设各种专题讲座与公开课,也可以举行不限范围与形式的座谈和讨论活动,并鼓励学生多参一些艺术水准较高的音乐会,也可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钢琴音乐会,让学生了解钢琴理论学术动态,亲身感受钢琴演奏的魅力,讨论钢琴演奏的相关经验,同时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再者,还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的钢琴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记谱法等相关知识,了解并感受钢琴曲目创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创作意境、创作手段以及手法特点,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和声语言与曲式学知识,把握音乐发展的逻辑,以便能够更好的把握整体乐曲,同时强化学生对乐曲结构的整合能力与意识,加强学生对力度、节奏节拍等钢琴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增加学生实际运用的机会,平时注意锻炼学生即兴演奏与即兴伴奏的能力,也可开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学生上台演出,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学生增添一些实际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改革高校钢琴教学的模式
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方式,由于以前艺术招生的人数不多,所以采取这种授课形式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当今国内艺术教育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艺术招生的数量迅速增多,然而师资却几乎是保持原有的状态,若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增添一大阻力,因此面对这样的形势,目前我们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一些个别教学、小组教学或者集体教学等多种教学并列的教学模式,既能使具有发展潜质的学生更好的去发展,又能对钢琴演奏技能较差的学生进行细心的辅导,促进其较快的进步,跟上大部分同学,而这些平时能够跟得上教学的同学也能学到新的钢琴知识,同时又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统一学习进度,也便于教师对钢琴各种知识的教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是顺应时展,需要教师结合我国教改的相关理念,结合钢琴教育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应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者:高莉莉单位: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一、普通高校音乐学与社会钢琴普及教学现状
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教育部颁发的高师教学大纲就明确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为主要的办学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对于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尤其是音乐文化的要求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对于音乐教育者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以往单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地的师范音乐教育系统,既要满足学校教育体系的需求,又要满足整个社会音乐普及教学的需求,显现出力不从心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1999年3月《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积极参与…。”在此之前,部分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就已开始设置音乐教育类课程,《意见》以后,各类综合大学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当前已形成了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各类文理科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态势。随着从事这一专业的师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社会人群中能够提供音乐普及教育服务的群体总量大幅上升,缓解了人才资源的供需矛盾。但是,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也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办学单位不断增加,招生数量膨胀,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均受影响。办学单位的增加,大幅扩招已常态化。“2011年,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招生110人;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招生(外省计划)280人…一些本来不以音乐教育见长的理工院校或综合类院校,招生人数也不少:山东农业大学音乐学专业本科招生80人……而除了本科扩招,研究生层次也有扩招趋势。音乐学专业在校学生呈几何数增长。”争抢生源造成招生门槛放低,生源质量随之下降,教学质量的滑坡难以避免;其二是教学目的混淆。师范类音乐院校和专业音乐学院虽同属艺术教育系统,但究其本源在教学目的和方法上是有着显著区别的,是“上讲台与上舞台”的差异。专业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在培养音乐教育人才这一大的前提下,应多加考虑如何发挥各自固有的教学特点和优势,而不是简单地相互模仿和复制。在师范院校中当前普遍存在“教育系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更倾向于单一专业的发展”。在音乐学院中,则多模仿和复制了师范教学的一般模式,没有发扬在表演和创作等专业领域形成的教学传统,更多地进行着“通才教育”,事实上抛弃了“专才教学”的优势。其三,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要求脱节,培养模式相悖于市场需求,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就读本专业学生的增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部分高校音乐学专业实际就业率连10%都达不到,少数高校出现零就业率现象也并非只是个传说。”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单一目地,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需求,学生的就业角色早已不是单纯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成为少年宫、文化馆、私立音乐学校等社会音乐培训部门的专职教师,已成为众多毕业生的首选。其四,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长期以来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专业本身课程系统庞大,仅与教育学相关的理论课程就多达十余种,钢琴虽然是主干课程,其教学比重也只是略高于其他公共课程,在学程和课时上都受到限制。学生的钢琴基础条件有限。如果按照钢琴艺术固有的艺术规范要求衡量,对于多数人,在本科阶段能够真正掌握中级(相当于车尔尼练习曲Op740)要求都非常困难。虽然本专业的钢琴教学不以培养演奏人才为目的,也并不要求很高的钢琴水平,但是,钢琴教学作为一个传承了300多年的艺术学科,其艺术规范不容颠覆,教学要求也不容人为降低。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与其让学生泛泛了解钢琴艺术,不如把钢琴基础教材使用、基本奏法要求、教学法等方面内容予以强化,将钢琴教学系统中的基础性部分实在地掌握好。自上世纪80年代“学琴热”兴起后,历经30余年的发展,当前社会钢琴普及教育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社会钢琴普及教育师生供求比例逐步转变。在对全国教育群体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到:当前“教师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两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实质性变化,二是结构性变化。教师供求关系由过去的绝对的卖方市场开始转变为买方市场……”。这种态势对于普及性钢琴教学影响非常明显。在“学琴热”初期,由于能够承担教学的从业者较少,求教者众多,在较长时期内“一师难求”,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如今,大批接受过较正规钢琴教育的毕业生开始从业,钢琴教师已不再稀缺。加之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整体人口数量得到控制,钢琴学习的主体—儿童大为减少。如今对于相当多的从业者来说,寻找生源成了较大的问题,钢琴普及教育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其次,学习者开始趋于理性,选择学习音乐的方式逐步多元化,学习钢琴的规格要求大为提高。
1.随着社会音乐生活的越发丰富,音乐学习的内容变得多样,对于许多人来说,钢琴已不是第一选择,近年的社会音乐考级就直接地反映了这种现象。“上音管弦乐系主任孙铭红教授说,上海的管乐考级目前每年按增加千余人报名的速度在增加…现在,不但音乐类考级涉及到各种乐器,还出现了舞蹈考级、美术考级等,钢琴考级‘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2.钢琴学习者的学习规格开始提高。早年“学琴热”的琴童们已长大成人,这一群体,基于自身的学习经历,已具备相当的分辨能力,对于自己下一代的学习会有高于自身的要求,这种要求同时还影响着身边大范围的人群,对于钢琴教师的选择也自然由过去的“盲选”变成了今日的“精选”。
3“.新手”现象亟待改变。钢琴启蒙阶段的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从事钢琴启蒙的大多是教学上的“新手”,他们虽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但在教学上基本没有相应的从教训练。在这些“初教者”和“初学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相关的教学监督和指导,几乎完全依靠“新手”们自己探索来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当他们真正能够驾轻就熟,难以想象要付出多少学习者的失败为代价。在这些“新手”当中,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窘境对于钢琴事业的发展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负能量”。
二、培养基础教学能力为目的的钢琴教学系统
教师教育专业注重于各个音乐学科从事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从根源上将各种艺术规范在社会上加以推广和应用。综前所述,原本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单一教学目标,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就钢琴教学而言,探寻一种既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又能够让毕业生快速融入其中的教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本专业的钢琴教学,要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在提升学生基本演奏能力的同时,侧重钢琴基础教育的实用性教学,尤其是启蒙阶段的内容,诸如钢琴音乐基本知识、教材选择与搭配以及如何使用、奏法架构和运用规则等等,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构建一个以培养普及性钢琴基础教学人才为目的的教学系统,这不仅能够促进钢琴教学本身,同时更具社会意义。首先,在当前高校师资和生源两方面,已经为这一教学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资方面:当前在高校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接受过钢琴表演专业的系统教育,能够在教学上系统化地传承钢琴艺术较高的规格和要求,是教学质量重要的保证,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优势。生源方面:
1.入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多为全日制普通高中的学生,知识体系比较健全,理论学习能力较强,他们能较快地理解和掌握钢琴教学的理论知识体系。
2.这些学生要经历艺术联考,部分院校还要进行自主招生的业务考核,有相对较好的钢琴基础。
3.当前许多高校采取的专业必修课和主修课两段制教学流程,能够筛选出更为适合钢琴学习的学生。因此生源质量有较好的保证。其次,就如何按照这一目标进行教学,在此借用黄瑞科先生提出的一些基本观念,即“系统地学到一些钢琴演奏理论与钢琴教学法知识。这些知识包括钢琴及钢琴学科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钢琴演奏的基本规律与一般性法则;钢琴技巧训练的基本要领与方法步骤;各类作品弹奏的技术运用与艺术处理原则,以及教学中‘常见病’、‘多发病’的纠正处理,特殊技巧与疑难间题的研究;教材的选择与教材教法;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操作机能锻炼等”。以上这些都为教学系统的构建形成了较为扎实的基础。这一教学系统整体架构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专业基本教学要求;二是钢琴学习初始阶段基础教材及教学法;三是教学实践。
就教育专业基本教学要求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学时的要求、基本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在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于钢琴课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均有表述,在此不加赘述。关于教材使用,自198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套针对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钢琴教程后,国内陆续出现了多套类似教材,如《高师钢琴教程》(上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1世纪高师音乐系列教材钢琴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在本系统中推荐使用的主体教材是《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钢琴必修课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熟悉钢琴教学系统的基本内容;钢琴演奏的基本规律;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技术运用和艺术处理的能力等等。力求在提高学生们原有钢琴弹奏水平的同时提高其对于钢琴艺术理解和表达的综合能力。
2.钢琴学习初始阶段基础教材及教学法。以当代钢琴专业的教学法理论为指导,按照钢琴艺术规范化教学的基本要求,将钢琴学习初始阶段的常规教材引入日常教学,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明确钢琴基础教学系统的内容和要求,逐步掌握钢琴基础教学的整体流程。基本构想是,从新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始,以《钢琴全面训练基础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为主干教材,遵从“立体化全面训练”的教学理念,搭配汤普森、沃特曼等常用教材。争取在两年的钢琴必修课时间内,让学生们了解从钢琴入门到车尔尼Op.849阶段的主要内容,如基本奏法、识谱与读谱理解、作品的搭配使用等。通过这种对基础知识系统化的学习和梳理,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如何学”,同时为将来“如何教”进行准备。经过两年的学习,在三年级钢琴主修课阶段开始进行教学实践。
3.教学实践。是帮助学生进入社会自主教学前做好准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互溶,形成整体教学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组成,实施方式可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内实践可采用:在主教教师的监督下,进行如声乐、民乐等其他专业的钢琴副科课教学;小组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进行内部教学演练。校外实践则是要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当前钢琴普及教学单位林立,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可以为此类学校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标准,又为学生找到实践平台,也在根本上保证社会业余教学与专业教学标准的一致。这一系统的构建,希望形成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成效反馈—专业督导的有机架构,使本专业的学生既能接受完整的系统教育,又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充足的从业准备,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钢琴基础教师,继而成为承担推进和提升社会人群整体音乐修养的新一代教育者。
作者:束谦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中职音乐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应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与之相配的良好情境,在浓厚的音乐情境熏染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师生共同进步。情感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音乐美,还可以让学生享受音乐教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想象,开拓思维。例如,在讲京剧时,笔者先放时下很流行的陶喆作品《苏三说》,接着再跟放王力宏的专集《盖世英雄》单曲,通过这样对比的欣赏,可以引发出中国的京剧艺术。同学们听到了自己偶像的演唱,深刻体会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流行元素巧妙结合的精彩演绎,无形中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京剧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图文、音像并茂的境界之中。例如,在学生欣赏《道拉基》一课时,笔者首先编辑了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录像,用绚丽多彩的画面来展示美丽的朝鲜族舞蹈和勤劳善良的朝鲜人民,学生不仅从中了解了朝鲜族人民那种淳朴的风土人情、能歌善舞的生活习俗,而且还通过观看学会了几个典型的朝鲜舞蹈动作。这时,学生的兴趣浓厚,表演欲强烈,笔者趁热打铁,叫了几个同学上台分别示范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中职学生音乐水平
教学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健康的音乐占领校园,使音乐成为学生净化心灵的使者,进而助力学生今后的人生。
(一)要提升中职学生的音乐水平,须让学生接触专业的演奏会或演唱会,通过高水平的专业的音乐人士表演,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学校应积极地组织开展高雅的音乐会,尽量让学生都进场欣赏,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精髓,通过欣赏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到提升,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水平较高的音乐团体来校与学生互动交流。高水平的音乐团体在各班级间巡回表演,不但可以活跃校园的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成才的欲望,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音乐人才。到一个班级,首先让专业的音乐人士给学生们讲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们在气氛活跃的情况下,与专业人士进行台上、台下的沟通,对自己不懂的和想知道的方面进行请教,通过互动和指点,学生亲自操作乐器进行表演,使其更加感到演奏出来的声乐特别真切,欣赏者近距离的围在周围,使其更加倍感具有的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学好音乐对于个人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益处。
(二)组建学生自己的音乐团体,以点带面,促进全校学生学习音乐。学校应积极让有共有爱好的学生组建自己的团体,帮助其成长壮大。组建音乐社团很有必要,让学习不同乐器的学生组成一个表演社团,通过十几人的音乐社团的带动,让学校其他学生也喜欢上学习音乐,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中职学校音乐社团的学生音乐水平有限,一线音乐教师应成为该社会的一员,时时指导社团的演练。另外,音乐教师和学校应该在重要的节日,让本学校的音乐社团有参与学校或社会演出的机会。重大演出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演练准备,学校或教师可以聘请专业有演出经验的音乐人士给社团进行讲练,通过严格的指导和训练,音乐社团的音乐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让学校音乐社团的精彩演唱和演奏吸引学校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来,即便没有参与社团,也可以成为社团的临时成员,通过互动交流演唱和演奏,全校学习音乐的氛围会蒸蒸日上。
(三)与校内教材同步,根据学生需要选修音乐理论课。生活中,中职学生苦于没有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导,对音乐学习感到高不可攀,致使中职学生音乐能力十分薄弱。当前,市场经济环境要求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学生若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在市场竞争中展露自己的才能,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十分有利。因此,中职学校要想培养综合素质人才,须着力提高中职生的音乐能力。对于中职生来说,因其生源大多是从初中升学进入中职学校的,选修音乐理论教材不宜起步过高,待学生对于初级音乐理论教材全部掌握后,再让学生选修更高层次的音乐理论知识,这时应着眼于中职生的实际需要,如让学生主修自己喜爱的钢琴和电子琴、二胡、吉他等乐理知识,根据个人的音乐爱好及就业去向,深入学习与之相适应的乐理知识,这种根据学生的爱好选修乐理知识的方式,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尽量让他们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中职音乐教师只要能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演练,为其打下坚实的音乐素质,中职生毕业后就一定会在激烈的就业市场占得较大的优势,助力学生更加美好的人生。
作者:张明秀单位: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
一、调整音乐教学内容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应合理安排传统音乐文化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教学比重。作为一种新的音乐教学课程,传统音乐教育不仅能教会学生一定的传统音乐技能和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当今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音乐型人才,其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教学是声乐技能,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对艺术文化的不断重视,传统音乐文化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师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高师声乐教材选编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选择,除了选入传统的艺术戏曲外,还应该包括一些传统原生态的音乐艺术作品以及民间乡土气息的音乐作品,通过多方面的收集音乐艺术作品,进行合理的改编并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提升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真谛。除了要求高师声乐教材选编多样化之外,还应该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教育的灵魂,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音乐文化资源占有着一定的比例。所以在音乐教学上,教师应全面地展现我国各民族不同时期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加强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学习和运用,实现高师声乐教学不仅要传授声乐技能,还要重在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作为传播高师声乐教学的教学实践者,教师要更加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专家交流培训外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加强教师的音乐文化素养以及道德品质,更好地满足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调整音乐教学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高师院校的声乐教学课主要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只是简单的进行学习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背景,没有真正地理解传统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后的声乐教学改革中,高师院校应根据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制定合理的声乐教学方式。高师院校可以在原有的授课模式上加入集体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等教学模式,通过集体课堂让学生在掌握声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传统音乐文化交流,讨论传统民族声乐历史及赏析传统声乐作品等内容,力争培养学生声乐技能的综合运用,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社会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来了解我国社会背景下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真实地接触到最原生态的传统音乐作品艺,拓展了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三、师资知识结构的改善
声乐教学是主要是运用声乐技术方法让声音去演唱实践的教学模式,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传授声乐技能,还要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教师教学文化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作为现代声乐教学的领跑者,首先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不断调整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理念,完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结构,合理地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师声乐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自主性,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影响着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在今后的高师声乐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给学生树立以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发现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在努力做好本职声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从根本上做到把传统音乐文化结合到国民音乐教育中,遵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发扬勇于创新的教学精神,注重科学的教学实践,不断开创我国高师声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作者:孟娟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
一、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现状
(一)认识不够,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存在着认识不够的问题,部分教师仍然沿用着秉承教学观念,保持以学为本作为教学准则,给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推广造成极大影响。同时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音乐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严重影响幼儿音乐教学质量。
(二)师生互动较少,教学质量差
在幼儿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幼儿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课堂知识,而不能及时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导致音乐学习环境非常枯燥,致使教学质量很差。由于严重教师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音乐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导致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从而影响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实践运用少,情感体验不受重视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学内容基本是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较少,使幼儿的探索力和创新力提升受到限制,导致情感体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形式化的讲述音乐的基础知识,没有注重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致使情感方面的领悟较少。
二、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要求下,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开放课堂,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增强与孩子的互动,才能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幼儿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欣赏维瓦尔第的《四季•春》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教学恰当融合,不同段落进行情感的渲染,使幼儿在图像与音响的启发下,能够展开想象并切实进行情感变化的体验。这样,在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幼儿能够主动学习并有愉快的学习心境,音乐欣赏的教学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兴趣,开展多种活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要着重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选取合适的音乐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与时俱进的幼儿教学目标与要求,最终提高孩子对不同情感的理解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需要建立在提高他们的情感意识的基础上,不仅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让上课形式多种多样,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才能提高幼儿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积极性。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内容不仅限于课本的知识,课外内容也有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歌唱比赛、节目表演等形式,带动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安排中来,可以让他们寻找到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音乐风格、类型等,并增进幼儿之间的友情。比如我国民族乐曲《春节序曲》,教师可以让幼儿回想并表达春节的民俗活动,在活动中的愉悦情绪,甚至是表演民俗活动的动作与内容,表演的动作与场景可由幼儿自己选择决定,帮助幼儿了解中国年的特点与感受过年的欢腾气氛,从而仔细品味曲目中包含的情感,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由此可见,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让幼儿主动去学习音乐,增强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注重实践运用,不断探索创新
学以致用,指的是不仅要学,而且学会了之后要在实践中充分去运用,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是为了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将那些常见的音乐和儿童比较喜欢的音乐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体验,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曲调、歌词、节拍等,最终真正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综合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将不同的元素融汇到音乐中,才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歌曲中的不同情感,这才是成功的教学,达到了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比如现代流行音乐中的《小苹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其创新创作,可改编成剧情模式进行表演,也可以改变唱法、创编律动等,以让幼儿体验不同风格下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情感体验在音乐课堂上是需要重视的,在内容与形式上是需要发展的,幼儿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恰当的情感表达,才能真正意义上聆听音乐与表现音乐,才能真正达到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的拓展音乐教学课堂,增加教学的素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真正做到情感体验与教学的融合发展。
作者:金美琳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一、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现在传统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束缚着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将相关的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因此导致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并且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容易出现抵触心理,无法将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音乐教学的质量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过程中音乐课程属于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并没有充分的重视音乐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也缺乏一定的工作积极性,很多音乐教师只是音乐课本为根据开展音乐教学,并不会对学生采用一些扩展性的教学模式,因此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导致学生不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相关的知识。
二、将现代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由于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很少能够与流行音乐进行接触,其对流行音乐的了解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因此学生很难通过对正确的音乐知识的利用有效的理解流行音乐,也无法对音乐教学中的各种相关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从而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流行音乐中包含的一些深刻的含义,并且能够使学生全面的认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区别。
(一)选择音乐评论的方式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以提升
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对个性化予以了过多的追求,并且非常喜欢流行音乐,这是由于其个性化需求能够在流行音乐的旋律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并非是流行音乐具有深层含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对流行音乐中的思想情感有所感受。教师首先可以将一些音乐知识讲解给学生,然后再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中播放,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并且使其采用评论的方式对音乐进行自由评论,将自己的看法发表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比如选择《听妈妈的话》在课堂中播放,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尽管这首歌的歌词非常简单,但其中的感情色彩确实非常丰富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表演练习使学生将音乐知识全面的掌握住
音乐文化通常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需要学生对其进行不断的体会和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出来,并且可以与音乐之间开展心灵的沟通,最终能够使音乐的内涵能够渗透到学生的精神领域中。所以,教师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将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住之外,还要将更多的机会创造出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音乐学科的实践性是比较强的,因此学生在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往往能够在音乐的情境当中很好的融入进去,最终能够出现强烈的心灵共鸣,这样学生就会对流行音乐予以正确的接受,并且能够对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境界起到升华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积极地组织学生在校园的各种流行音乐比赛中参与进去,并且集中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以音乐学习兴趣小组的形式与学生之间加强音乐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各种表演活动,合理地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划分,让每个小组选一些具有较高的表演天赋的学生作为选手进行比赛,在完成比赛之后,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对其中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在这种对表演和评价的过程中就能够让学生将更为全面的音乐知识掌握住。
(三)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使学生能够对流行音乐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利用各种现代媒体与流行音乐进行接触和了解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根据,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中进行播放,从而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节,并且将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出来,最终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讨论中选择某一风格或者某一时期的音乐作为讨论对象,从而使学生对这些流行音乐的时代背景、风格特色以及特点等具有更深的了解,并且能够对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涵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结语
作为当代音乐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现代流行音乐也属于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在音乐课堂中适当的引入流行音乐,通过这种方式在对课堂教学内容予以丰富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使其将更加全面的音乐知识掌握住,并且能够有效地理解流行乐的文化内涵。
作者:丁芒单位:贵州省兴仁中学
一、当前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固然有其优点,但随着中国基础教育环境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教学需要。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直线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单一的向学生进行教唱,缺乏教学手法创新与教学模式变通。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课程花费了时间与精力,但音乐教学成绩与效率却不高。因此,如何通过不断进行模式创新与改革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教材选用缺乏创新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音乐教材的质量对音乐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产生极大的作用。在新课改标准下,部份教材已经得到了质的变化,但仍有一些音乐教材与辅助教材在选取运用上缺乏合理性。中国的学校地域分布广泛,对不同的地域与学生群体教材选取也应遵循地域与学生群体特色。一些学校因受教学经费、教学场地等限制因素影响,仍使用陈旧的音乐教材以及落后的音乐教学设备。以上各种因素对音乐教学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阻碍。
(三)教学方法与师资力量落后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组成部份。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及个人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个性塑造都产生直接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音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音乐教师弹琴与带唱,学生跟唱的单一教学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同时因音乐不受考试分数等因素推动,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好坏也未制订评价标准。当前中国音乐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提高音乐教学整体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二、音乐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应以实际教学状况为参考依据,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习群体的特点进行不同类型的音乐教育。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打破音乐教学改革的束缚,例如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传统的教师唱、学生跟唱的音乐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分层次、多方位的对学生实现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强调对学生音乐能力与个人素质的提高。针对学生“个性”的差异性,课程教学与内容设计要符合学生阶段的心理特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照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新课改下的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具体来说:乐器教学、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演唱教学等音乐教学的进行。或通过音乐教学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例如美术教学、语文教学等,将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或与教学内容相互联系。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文化地域特点等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以符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基础,使音乐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师资力量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音乐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也是决定音乐教学质量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任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都需要通过教师来进行配合与落实,才能发挥其实际效果。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师资力量的提高,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在音乐教师配备上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掘出每位教师的长处与优点,也要对教学态度不端正,资质不合格的教师进行淘汰。通过对师资水平的把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端正教学态度。
2.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对教学资料与设备尽量配置齐全。以良好的教学配置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创新与自身创作的物质条件。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根据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在课堂中教学角度的诠释。通过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式,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掌握运用学习工具如乐器的演奏等,使学生不仅仅乐意学,还要掌握重点,最后实现学习致用。与此同时,教师以自身专业的音乐素养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中肯地指出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让学生正确审视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在不断思考与改正之中得到进步。
(三)加强音乐交流
将乐器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大进步。现阶段教学过程中较常见的乐器如吉它、二胡、鼓或其它乐器,其初步演奏技能掌握后,要不断鼓励学生尝试其它乐器。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到两种自己愿意学习的演奏乐器,使学生更乐于积极动脑与动手,培养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通过乐器教学与演唱教学的有机结合,对歌曲、歌词、曲谱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学习,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合作观念。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进行音乐表演,或者与其它学校组织联欢活动,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音乐交流,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同时开扩了朋友圈,更好地适应社会交际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是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表现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个人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过程。从发展主体而言,是符合音乐学科与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学生发展,是实现音乐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使之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作者:田歌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一、加大多媒体技术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深化发展,钢琴音乐教学中也可以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将各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表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专业的钢琴人才。首先,钢琴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通常是多人的大课堂,大课堂的空间距离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具体理论知识教学时很难通过具体的钢琴弹奏来实现,因为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真切地看清楚教师的具体操作,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教学视频表现出来,这种形象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具体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对其长远的钢琴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更频繁地播放国际范围内的钢琴名曲,一部钢琴名曲在不同的钢琴家的演奏下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因而教师可以为学生打开探究的窗户,为学生提供更多地探究与思考的时间,通过观察每位钢琴家的演奏视频,学生能够总结出更多自己的观点,这对其钢琴音乐的发展有极大的助益,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思维的学生更容易成为专业的音乐人才,钢琴方面也同样如此。
二、推出远程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途径与交流方式,新时期的钢琴音乐教学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推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即远程教学。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赶回学校上课,因而教学中学校可以推出远程教学,让学生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课程的学习。远程教学模式需要在专业的摄影技术的辅助下才能实现,首先在教师中需要架设多台摄像设备,通过调整焦距来将钢琴音乐教师的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录制下来,这样学生便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形式掌握最新的钢琴教学内容。其次,远程教学过程中会将钢琴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具体录制成教学视频,教师可以将这些视频传输到专业内公共的网站上,这样没有理解或掌握教学内容的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站上下载下相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种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方式更有利于推进学生在钢琴音乐学习中的全面成长。最后,远程教学模式也可以开启一对一的专业指导模式,通过互联网钢琴音乐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还可以进行实际的钢琴弹奏演练,而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
三、结语
钢琴音乐教学是音乐类专业的重点教学科目之一,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所以教学工作中钢琴音乐教师有必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推进钢琴音乐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文章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将多种数码科技融入到钢琴的音乐教学中,希望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为我国钢琴音乐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支持。
作者:江幸哲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虽然国家正式将器乐教学和音乐欣赏写入教材,但是在实际音乐教学中仍没有摆脱以唱歌为主,以基本乐理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背离了审美教育的初衷。在音乐教育目的上,以应试教育为主,不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单纯追求高的升学率,艺术教育现阶段在中小学中已经成为了少数人学习的课程,还有一些学生学习艺术教育也是为了升学才选择这条路的。另外,在具体的音乐教学方法上,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主的
传统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自身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在正常的音乐课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老师说了算。在这种环境下,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所受到的教育是被动的,许多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虽然在时间上比较长,但是对于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则还是停留在很低的水平,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去。在中小学中,音乐的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各项基本素养,对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都有着很好的帮助。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还是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所有的学校对考试成绩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而对于音乐这种与升学无关的课程不够重视,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老师都会要求中小学生学习与升学有关的学科,甚至一些学校还会将音乐课取消用其他的主要课堂进行代替,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音乐教育十分不利。不过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一些学校也开始进行音乐教育,从而为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今后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二、对现阶段我国中小学音乐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研究
(一)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具有很好的意义
众所周知,兴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是我们进行学习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一定要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自身的认识上就愿意去学习音乐。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掘每一个学生在音乐方向的天赋,加强每一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让每一位学生都建立起音乐的学习性格,把音乐真正的与每一位学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改革,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以此来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建立起对于音乐的热爱。
(二)有助于面向学生,发展全体学生个性
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能够在整体教育系统中建立起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注重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注重考试。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加快,音乐的教学工作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支持,从而帮助每一位学生更好的领略音乐世界的美好,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在中小学中的教师进行音乐教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制定出相应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学生的天赋好坏,都要进行耐心的教导,帮助每一位学生真正的认识音乐,引导他们通过音乐来表现自己的个性,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音乐的性质决定了该门学科是一个十分注重操作的学科,特别是一些技术性很强的音乐表现方式,比如创作、舞蹈等,都需要演出者进行反复的练习,才能够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过就传统的音乐教育来看,我国所采用的方法把实践教学与识谱知识等进行了分享,这样一来,就把原本十分生动的音乐课变成了十分死板的识谱课,造成了音乐教学质量的下降。音乐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真正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策略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从原来的主角转变成配角,学生则成为主角,以此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美好的音乐教学环境,不应当在音乐课上还使用那些传统的说讲式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破除学生对音乐的神秘感,使学生进行音乐的学习和创造。教学要选取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音乐材料,使学生在富有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学习中感受音乐,逐渐培养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审美和情感内涵的能力。
作者:韩雅楠单位: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一、媒体背景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其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沉淀文化,是当前音乐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表现形式,从山歌到小调,从民族情感到民族色彩,民族音乐以独特的魅力带给人们听觉上的盛宴。互联网时代下媒体在高校民族音乐中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你讲我听”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方式上的转变。首先,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课堂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而是利用媒体为学生展现出民族音乐的学习技巧,让学生能够模仿音乐大师进行自我练习;其次,媒体的运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无论是对视频的播放还是对音频的点击,都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身对民族音乐课堂的喜爱。另外,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所出现的局限性,学生与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与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育内容无非是音乐理论、音乐知识、演唱演奏技巧、情感表达,由于民族音乐的乐理知识比较复杂与抽象,很多学生在理解与掌握中比较困难,对其本质含义无法理解。并且,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基础,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视唱练耳中缺乏时间因素,会导致部分学生视唱练耳成绩过低,进而影响后期的演唱与演奏技巧。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有关民族音乐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校音乐教师利用音乐网站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将其中所包含的教学知识、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技巧进行掌握,实现教学内容的转变,从根本上实现了以演唱与演奏基础为主体,演唱与演奏技巧为重点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形式,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民族音乐过于乏味、枯燥,甚至部分学生在音乐理论课程中出现“呼呼大睡”的现象,这种情况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无法提升民族音乐的教学质量。但是,互联网时代,音乐教师对媒体的运用,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比如,音乐教师在乐理讲解中播放音乐大师的访谈内容,并及时将乐理知识与访谈内容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演唱与演奏练习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媒体,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表演进行下载,方便学生观看,特别是一些重点和难点部分,通过反复观看,仔细聆听,掌握其中的诀窍,使其能够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
二、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带来的影响
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标志,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作用与日俱增,其中,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媒体以新的手段与方式,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思想、观念、模式、方法进行改善,使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分离。从本质上而言,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媒体为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资金、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学资料基本上以书籍、录音带、VCD为主,且内容陈旧,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该类教学资源的影响下,会导致学生与教学内容产生隔世之感,从根本上影响教学效果。互联网兴起后,媒体以独特的形式出现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之中,并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资源现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媒体中所上传的音频、视频、曲谱等资源进行下载,利用网页查找相关音乐信息,欣赏到各个地区的优秀音乐表演,了解全国各地的音乐教学动态以及音乐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网站有中国古曲网、华音网站、绿洲音乐网、洪恩在线等,在这些网站中可以查阅民族音乐乐理知识、音乐录音技术、音乐表演技巧等。此外,网络中所存在的各类媒体访谈节目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资源。由于互联网具备及时性、信息性、全球性,所以在信息更新中速度非常快,无论是音乐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应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成绩,增强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新教学观念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关系:传统模式中,教师是严肃的,高高在上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需听从教师的意见,服从教师的命令,不与教师发生学术上的争执,虽然说这种模式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发,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有着阻碍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的运用将这一局面改善,并且改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自己的音乐创作、演唱、演奏作品传递给教师,让教师给予指导与帮助;如果在课堂中学生对部分内容难以理解,但是却因为时间的原因无法在课堂中进行询问,则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介,像QQ、微信等通信软件,实现与教师的课下交流、互动。此外,教师可以设置官方微博,邀请同学对某类民族音乐节目进行评点,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但是,从整体而言,音乐教师要想真正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念,就需要将传统的主体角色进行改变,为学生提供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媒介产品的使用技巧,帮助学生利用媒体观看民族音乐表演,使学生在民族音乐道路上越走越好。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如上文所言,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由于时代进步过快,社会发展迅速,部分民族音乐教师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呈现出落后、老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音乐教师需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积极因素,利用媒体的发展特点,及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保障。
1.媒体的运用能够提升音乐教师的媒介素养
在社会的发展中,媒体的出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并且也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媒体的基本特点,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其中,教师要加强对媒介的认识与理解,对媒体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将自身的基本素养与媒体进行结合,在媒体信息化、媒介化的特点下,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看音乐节目表演、欣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聆听专家的音乐讲座,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媒介素养,为民族音乐的媒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2.媒体的运用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
现如今,“优胜劣汰”法则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民族音乐教师对媒体了解不深,那么便会被时代所抛弃。高校学生作为互联网运用范围最大的群体,对媒体的运用能力比较强,并且个人音乐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很多课堂中没有涉及的东西会在各大媒介产品中所获取。因此,音乐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避免出现学生请教而无法作答的尴尬现象。音乐教师要利用媒介获取大量的音乐知识,并加强对媒体产品与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各种民族音乐学术成果进行下载,在提高自身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拓宽知识面,使自己成为网络时代最合格的民族音乐教师。
作者:周邦春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系
一、高校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
所谓音乐审美,简单来说就是鉴赏音乐,感受音乐中蕴藏的内涵和真谛。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曾经说过:“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所理解。”只有在真正的鉴赏中才会发现音乐的真谛。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认知。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审美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听觉享受和音乐的外在形式,更应该重视学生内心对音乐的共鸣与认同,产生审美愉悦。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进而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
二、当前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教育制度的完善,音乐审美教育得到了部分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仍存在些许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
一些地区高校的音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把音乐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讲述,把音乐教学简单地看作是一门学习乐谱、唱歌、传授音乐技能和技巧的娱乐性课程,而忽略了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这种落后的片面的思想与现在倡导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不适应,阻碍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资源短缺,无法全面开展审美教育
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音乐审美教育,仅把其看成是一种调节性质的课程,所能安排的教师资源缺乏,甚至已有的一些老师的音乐素养已经与现在音乐审美教育脱轨,专业知识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先进的音乐审美教育,致使无法全面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三)学生对于审美教育缺乏认识与兴趣
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然而这些学生对音乐审美教育缺乏认识,从而没有形成对音乐审美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引领,即使拥有最好的教学资源,审美教育也难以开展。学生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师灌生受”的教学模式,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对于音乐审美的理解,使他们仅有的兴趣也埋没了。
三、提高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针对以上提到的不足,为提高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的策略如下:
(一)深化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从根本思想上重视审美教育
思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所以要深化音乐审美教育,最根本的是改变原有的传统片面的音乐教学的思想。各高等学校有关部门要提高对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认知。音乐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音乐审美教学中的基础,而进一步对音乐教育的审美理解是对音乐的深化。在音乐鉴赏中,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在节奏、旋律等方面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者产生认同与共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深入音乐,随着每一个音符而动,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在思想上改变教师和学生们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自然会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素养。
(二)创新音乐审美教育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音乐教育的方法已不适应现在的音乐审美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理解到音乐的内涵,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美,除了欣赏音乐之外,还要亲身参与实践,即表演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考虑到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习俗和人生经历,对于同一音乐有不同的见解,老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应该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技巧培训,为更好地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做好铺垫,而不是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
,在教学中起引领作用音乐教师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主要引领人,所以音乐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拥有较强的表演示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传授音乐的审美价值,分享对音乐的感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音乐鉴赏过程中领悟音乐的真谛,陶冶情操,树立积极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音乐教师要定期培训,以及时更新自己的音乐审美知识储备,与最新的音乐审美接轨。同时,音乐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指引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讲解,让学生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开展审美教育。
四、结语
总之,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在高等学校的音乐审美教学中,理论知识和技巧十分重要,体验到音乐中的真谛,收获音乐的审美价值才是最高境界。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审美,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月单位:吉林省交响乐团
一、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教育模式的变化。在音乐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目前基础音乐教育的模式也在顺应需求不断变化,因此,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生硬的灌输知识到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敢于创新,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展示才华。
(二)学生对学习音乐不够重视。学生不重视音乐,一方面是受音乐理论知识枯燥无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由于教师缺乏对于音乐学习思维的正确认识以及音乐教学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引起学生兴趣方面有所不足。
二、多媒体音乐课件在基础音乐教学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多媒体音乐课件,作为一种可以实现声音、画面有效融合的综合手段,不仅能完善课题知识,也能做好必要的知识延展,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在多媒体音乐课件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丰富的知识链接使得学生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头脑风暴中,能够形成活跃的思维模式。
三、多媒体音乐课件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音乐课件教学手段发挥音乐的魅力。在音乐魅力的教学上,多媒体音乐课件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将抽象化为形象,例如: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需要教授的课程的相关知识和周边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将音乐融入到课件中,将知识的讲解和具体的音乐呈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表达。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音乐教学会将学习中的热情和感受都激荡在学习过程中,以达到情境教学的最佳境界。在多媒体的课件中,设计一些互动性的课堂活动,将音乐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现场互动以及学习反映结合起来,利用情境来实现有效的传播。
四、多媒体音乐课件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课堂教学过度依赖多媒体音乐课件。随着多媒体音乐课件的推广和使用,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学课件。这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多媒体音乐课件因为能够实现音乐、文字、画面等多种形式的综合使用,能制造有氛围的课堂,但是,当一些教学内容不需要用多媒体音乐课件呈现时,就会显得单调无味,无法有利地调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第二,由于多媒体音乐课件能够完备地呈现所需要教学的内容,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照搬课件的内容进行讲解,课堂没有丰富知识补充,也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乏味。
(二)多媒体音乐课件信息量过大,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因为能有效实现庞大的知识网络构建,老师在准备课件方面省去了课堂板书的许多程序,虽然能够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教学,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互动,学生面对数量众多的知识要点,理解和接受能力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如果盲目扩充多媒体音乐课件的内容,也会造成学生的负担。
五、多媒体音乐课件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明确使用多媒体音乐课件教学的目的。多媒体音乐课件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但是教师也需要根据教学需要来选取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难点、疑点来选择。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无异于是本末倒置,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整体教学优势的发挥,有针对性的使用才是正确合理的。
(二)教师的导向作用。在多媒体音乐课件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教师职能的转变,实现老师的导向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发挥多媒体音乐课件的作用,将需要丰富和拓展的知识放在课外进行教学,寓教于乐。
六、结语
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实现音乐课程的合理设置、实现课堂效率的高效化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这些研究来指导基础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引起更多教育者的关注。
作者:潘姗姗单位: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