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09:28:57
导语:在音乐方面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传承模式的发展
民族音乐是特定民族人群理解世界和表达情感的音乐文化形式,它与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礼教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蕴含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个性特点,由各族人民自觉地传承和弘扬。面对面的口授心传是传统的民族音乐传承形式,各族人民在与朋友、同伴和长辈的音乐交流中,受到感染,进而通过亲自实践,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进行传承和传播。但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音乐传承不再以人为载体,而是通过手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媒介设备进行传播,人们不再需要面对面的口授心传,而是使用电脑、手机、U盘、DVD、VCD等设备进行记录和整理,这使得民族音乐传播的覆盖面更加广阔,打破了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性。此外,由于民族音乐多为各族人民在劳作和生活中即兴创作和演唱,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灵感过后人们便容易忘记所唱的内容和旋律,因此,严重影响了民族音乐的传承,现代媒体设备则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在歌唱时可以用手机、移动存储设备等便携式媒介设备,及时记录下来,这使民族音乐的创作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取得了更大的自由性和稳定性。在这种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必将朝着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风格更多变的方向发展。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
由于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对音乐的审美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族人民逐渐接触到外界信息和音乐艺术形式,音乐审美观念逐渐产生了改变。人们通过电视欣赏到更多的音乐作品,通过手机和电脑了解到来自全世界的音乐知识和理念,艺术审美观逐渐改变,开始逐渐吸收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并对本民族音乐进行加工和改编,形成了新的民乐形式,这种新民乐的出现一方面丰富了民族音乐的意蕴内涵和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民族声乐的传播范围,增强了民族声乐的包容性和感染性。例如,无线网络普及环境下,各族人民可以将本民族的音乐录制成音频或视频,进而进行flash动画加工,搭配图片和动画,使之更加生动可感,然后上传到相关的视频网站,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就可以共同欣赏和分享,这不仅扩大了民族音乐的影响力,而且也会使欣赏视频的人产生音乐审美上的变化。调查显示,目前许多非本民族音乐逐渐进入各族人民的生活,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少数民族歌手认为这些新的音乐形式更易于表演,且更受欢迎,例如,哈尼族人民将陕北民歌《拥军秧歌》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搭配本民族舞蹈,显得更加生动感人;楚雄黎族的左脚调也在新媒体背景下逐渐引入流行元素,用新的曲调进行翻唱,受到大家的喜爱和传唱。可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族人民受到各种音乐元素的影响,审美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向往古朴、自然、原始的传统音乐审美元素,而更倾向于流行音乐的审美理念。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价值观念的发展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脑、电视机、网络逐渐出现在各族人民生活中,这一方面使各族人民对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到外界的关注。例如,当前,许多旅游节目都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并介绍当地的特色音乐文化,人们在观看节目时,就会对当地的民族音乐进行了解和关注。此外,一些电视音乐节目选拔赛,也为民族音乐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中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唱者,这无疑加深了人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提高了民族音乐的价值。增强了少数民族人民在音乐艺术上的自豪感,增强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自觉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发展方向,多媒体的普及让少数民族音乐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逐渐吸收外界音乐元素,对本民族音乐进行再次加工和创作,形成新的音乐形式。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对之进行研究和传播,这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民族音乐的传承方式。总之,媒介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在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和传承模式上都发生了重要改变,我们应对这种发展改变加以研究,进而引导民族音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田亮单位:新乡学院音乐系
一、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与西方钢琴的特点
(一)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
1.节奏。音乐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旋律和节奏,而节奏又先于旋律诞生。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节奏是一个鲜明的特征。其主要包括切分节奏、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三种。这些都是通过改变重音的位置,使之形成欢快愉悦的特点。
2.节拍。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民族音乐中,主要节拍形式都是均匀性的律动方式。而在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不规则节拍、混合节拍以及散板型节拍的应用较为普遍。这种非均匀律动方式的独特节拍给人以一种摇曳的、粗犷豪放的感觉。散板型节拍没有明显的重音,节奏自由,适合表现抒情性强的乐思,带有了浪漫气息。
3.旋律与调性。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既具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也有欧洲的大小调式和教会调式,有时甚至两种在一首曲子中混合使用。
(二)钢琴的特点
1.音域宽广。现代钢琴一般都有88个琴键,也就是从大字二组的A到小字五组的c的全部半音。有些钢琴的低音区还有比大字二组的A更低的若干琴键。这样宽广的音域,只有管风琴可与其相比,超出了任何其他乐器。
2.音量变化幅度巨大。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度、力度。钢琴既可发出十分微弱、人耳刚刚能听见的弱音(ppp),也可发出宏亮有力、震撼人心的强音(fff),以及处于极弱极强两者之间的各个力度层次的声音。并且,这些不同的力度都是可以随钢琴家的心之所欲弹出的,这又使钢琴胜过包括管风琴在内的所有单件乐器。
3.最理想的多声乐器。由于钢琴使用十二平均律,使音乐的转调、复调、和声获得极大的自由。弹奏者借助踏板的作用,可以在钢琴上弹奏出无限丰富的不同音的纵向、立体组合。多声,即多声思维。多声思维,使音乐从单线条的变成多线条复合的,平面的变成为立体的,这就是钢琴具备的任何单个乐器都无法与其相比的表现无限丰富的艺术内容的可能性。钢琴的这三种特点,为满足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旋律、调性的特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民族音乐与钢琴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二、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钢琴与民族音乐相融合的途径
(一)音乐理论的融合
在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要将钢琴与新疆民族音乐相融合,首先要做到音乐理论上的融合。教师要通过研究钢琴音乐理论和新疆民族音乐理论,充分吸收二者之中的优秀成分,形成新的音乐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用这种全新的音乐理论来指导教学,学生会得到全新的学习体验,走出一条新的新疆民族音乐之路。
(二)创作风格的融合
在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对于教学中需要用到的音乐作品,应该进行再次创作。那么创作过程中,风格应该如何把握呢?钢琴音乐的风格结构规整,伴奏和旋律分工清楚,内容直接明了,在形式上还往往融入丰富的和声和半音旋律,通过和声营造一种虚幻的意境。新疆民族音乐突出了活泼、自由舞蹈性强的风格,因此要将两种音乐风格相融合,使民族音乐因素同欧洲音乐因素相结合,进而创造出最动听的音乐。
(三)音乐理念的融合
在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要改变共性创作的特点,充分给予老师和学生的艺术创作的自由,不设统一的音乐创作标准,相互包容,相互吸纳,通过音乐理念的融合,使传统新疆民族音乐在现代音乐竞争中焕发新的竞争力。
(四)音乐群体的融合
在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要充分考虑钢琴音乐的受众群体和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体的融合问题,通过受众群体的融合,进一步扩大新疆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体。这样会为新疆民族音乐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三、结语
西方钢琴进入中国,对新疆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将钢琴与民族音乐相融合,为高校声乐教学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万莹张园园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游戏音乐中的作用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化主题、抒发情感等方面,游戏音乐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游戏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游戏音乐,能够成为具有双重作用的主题音乐,如《仙剑奇侠传》中逍遥这个人物,客栈的主题音乐欢快、明朗,恰当的表达出了逍遥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塑造人物形象逍遥的音乐,也是一首典型的背景音乐。其次,通过句情话的音乐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为游戏营造一种游戏氛围,为游戏带来不少艺术的美感,深化游戏主题,加强了情感的渲染。如:《仙剑奇侠传》中,逍遥向赵灵儿索要紫金丹出现的音乐,恰当的表达出了李逍遥与婶婶之间深厚的亲情,音乐以抒情见长,深化了游戏的内容。在李逍遥与赵灵儿入洞房时,为了恰当的表达出李逍遥心中挂念亲人的纠结心情,采用了充满哀怨、婉转的音乐。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增强了游戏的戏剧表现力,弥补了RPG游戏天生的缺憾。每当音乐响起,都使人在无尽的遐想中。
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调式在游戏音乐中的运用
游戏中运用民族调式是音乐的主体,占有绝对的优势。如:《仙剑奇侠传》的游戏音乐中,由于羽、角调式不但具有西方小调风格委婉悠扬的特点,还具有东方特有的哀婉性忧伤美,符合游戏风格和剧情的需要。因此,前面二十首音乐运用羽调式的达到了十多首,采用宫调式的作品几乎没有,其他几首也运用了民族调式角调式。如:第六首《蝶恋》的主题旋律优美、含蓄,是一首表达爱情主题的乐曲,因此,采用了羽调式,成了游戏音乐的核心主题,增强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另外,《仙剑奇侠传》中序奏音乐《云谷鹤峰》,为了奠定游戏的基调,也采用了羽调式,描绘了青山幽谷、笛声悠远的景色,音乐主题富于活力,清新明快。另外,为了使音乐洋溢浓厚的民族特色。《仙剑奇侠传》采用了民族五声、六声的调式。如:游戏音乐第六首、三十一首、十六首等都采用了民族六声调式,而第十四首等都采用了五声的调式。我国的五声、六声调式没有与主音形成强烈的倾向性,半音功能被弱化,半音成了音乐进行的一个辅助音、经过音,没有西方音乐中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因此曲中出现的变宫就是作为经过音在使用。
(一)民族音乐元素和声
在游戏音乐中的运用在三度音程关系和弦基础上,西方古典音乐的和弦音乐具有西方音乐的典型特征。但是为了避免与民族音乐的不统一,在游戏音乐中,很多音乐没有使用这样的一种典型结构,而是使用了不完整的和弦,按照四度叠置的和声,凸现了东方的民族特点,形成了东方色彩性的和声。如:《仙剑奇侠传》中《逆天而行》的音乐,从音乐的开始,旋律就形成了一种具有活力、张力、空旷、不呆板的音乐效果,连续使用了四度叠置的和声,凸显了民族和声的特点,避免了三度和声过于硬板的音响,不仅在旋律声部,还是其它织体声部,这种四度叠置的和声和下面和声声部一起被采用,形成了一个协和、统一的整体。在这首音乐中,几乎没有不采用四度和声的地方,音乐的中心一直就是四度和声。因此,这是创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并不是一种偶然。而在第六首《蝶恋》中,也采用了带有民族性的四度叠置的和声。音乐重负两个铺底性的和声声部,采用了四度叠置和声,使用了弦乐,并且为了形成独特的运维,始终贯穿整个乐曲中。
(二)民族音乐元素配器
在游戏音乐中的运用我国民族音乐特点的形成与演奏的民族乐器具有很大的关系。而民族性乐器音色的使用也是游戏音乐的另一个特点。如:在创作的时候,很多游戏音乐注意到了这一规律。但是由于GM音色库中缺少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因此,为了为音乐丰富的表现提供很好的途径,在游戏音乐制作中,很多创作者借用了其他民族乐器的音色,如:《仙剑奇侠传》中的第六首的主旋律使用了FX4合成音色,用合成音色来模拟中国弹拨乐器的音色。而在第十四首《比武招亲》中旋律声部采用了kato音色,充分的展现了比武招亲喜剧、滑稽的气氛,kato是日本传统音乐中一种重要的独奏乐器,它来自于中国的古筝。但是和古筝相比,它的音色冷峻,过于明亮,因此没有把游戏的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出来,而加上犀利的十三弦筝的音色,就适合欢快气氛了。第三十一首《客栈》音乐中,为了表现快乐、愉快的情绪,主旋律也使用了FX4合成音色,乐器音色的使用与第六首相似,但是音乐中Kato的使用是在中音区,起到了增强节奏性的作用。另外,《酒剑仙》主要描写了乐逍遥的师傅酒剑仙表演武功的片段,音乐使用了架子鼓乐器,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场面,但是对于其他音乐或情绪不紧张的音乐,作曲家用同音反复演奏,尽量回避使用西方打击乐器,避免西方乐器音色对音乐本体的伤害,而是用小打击乐器的方法来烘托音乐气氛。如:八首、七十六首中,用同音颤奏表达出了高兴、悲伤的情绪。
作者:熊金波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现代音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持续发展阶段
从1949年到1979年的20年间,是中国现代音乐的持续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我国的现代音乐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政治现状和意识形态开始侵蚀我国的现代音乐,尽管无论是音乐的演奏技巧还是演奏方式、唱法,都含有当时明显的时代特征。
2.初期发展阶段
在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已逐步解冻,中国的现代音乐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作为中国的初期发展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中国的现代音乐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表现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中国音乐人开始采用全新的创作思想、观念、视角进行中国现代音乐的创造②。
3.快速发展阶段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的现代音乐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新成长起来的青年音乐作曲家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创作风格和创造技巧都呈现着多变的特性,使中国的现代音乐更加的全面和丰富,中国的现代音乐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中。
4“.隐形”发展阶段
从1989年开始,中国音乐艺术界开始反思中国的现代音乐是否过于西化的问题。在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式又变得严峻起来,政治环境再一次影响到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同年对中国现代音乐的批判更加的严峻,直至1998年。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音乐人一直处在选择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还是本国音乐的焦虑状态中,中国的现代音乐停滞不前,进入“隐形”发展时期。
5“.回归”发展阶段
从1989年开始,中国的音乐人开始摒弃西方音乐和本国音乐之分,以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现代音乐的创造:人们喜欢的音乐就是好音乐。以人们的音乐感受为创作准则,使中国的现代音乐摆脱了“向左走,向右走”的桎梏,提供给人们更多美好的音乐③。
二、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
中国的现代音乐之所以能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其并不是一味抄袭西方现代音乐,而是运用西方作曲技巧,结合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进行现代音乐的创作,继形成中国特有的现代音乐,对于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是如何融合的,本文将通过《多耶》这部中国现代音乐作品进行具体的论述。在1986年,我国音乐家陈怡创作了《多耶》这部现代音乐作品,在该作评中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作曲技法进行了有效地融合,是陈怡的代表作之一。陈怡的父母对西方古典音乐推崇备至,使得陈怡在幼年时已开始学习现代的主要演奏乐器,为现代作曲技法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在她青年时期“,上山下乡”的经历使得她开始真正接触到中国的民族音乐,并在以后现代音乐的创造中,大量地使用民族音乐元素。而《多耶》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应用我国侗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对陈怡创作《多耶》这部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影响。
作为广西侗族传统歌舞的名字,“多耶”具有很浓的中国的民族元素,作者以“多耶”命名自己的音乐作品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应用。在侗族的语境中,“多耶”是一种集体舞,说的是跟着歌曲的节拍跳舞,汉语说的是踩歌堂,深层的意思是歌舞能消除人们语言上的隔阂,使得人人平等,不分贵贱尊卑,以唱歌跳舞的形式表现劳动的快乐。经过比对,我国知道《你们到来住几天》旋律的发展是以第一小节的do和la开展的,而《多耶》的主题旋律采用do和la的固定调贯穿全曲,两者的核心音调是一样的。并且,北部侗族音乐中最常见的3/4、3/8拍和南部侗族的混合节拍,在《多耶》中也多有体现,使得《多耶》的音乐节奏更加的自由、多样,节奏感也更强。而钢琴曲《多耶》在呈示段和过渡段应用的复调式多声部手法,也是借鉴侗族民歌,增强了作品的旋律和节奏强度④。
2.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在作品中的应用
在充分体现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前提下,陈怡应用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多耶》的创作,使得作品具有现代音乐特有的音响效果。在作品中,多种多样的踏板和触键的应用,使得作品更加的形象和生动,使得民族音乐以现代的作曲技法呈现出来。在钢琴作品《多耶》中,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应用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由曲式自由的曲式和任何经典作品的曲式都不一样,它是在某种结构原则上自由发挥,不再受原有曲式框架的束缚。而《多耶》的自由曲式,是引入侗族的节奏和节拍,破坏原有经典的调性功能结构,继而实现结构曲式的自由化。(2)“数控化”的节奏、节拍“数控化”的节奏、节拍是现代作曲技法之一,而钢琴曲《多耶》的节奏和节拍进行了明显的“数字化”处理。《多耶》音值、发音点的组合和规划都符合数学逻辑,在作品中应用“数字控”节奏组合,使得作品的节拍更加多样和复杂。有利于作品风格和意境的体现。而在《多耶》中“数控化”的节奏形式具有两个特点:横向“数控化”节拍、纵向“数控化”节拍。(3)复合和弦作品《多耶》典型的现代音乐作品风格还体现在:作者不再单纯地采用经典的三度叠置和弦的和声手法,而是积极地应用三度和弦,以产生不协和的和声音响。并且,中国民族调式和声中大量的非三度色彩性和弦,使得中国民族调式的色彩性和声与西方现代非三度叠置形成了共鸣的效果。(4)现代音乐多调性的手法运用多调性,是在旋律中应用两个以上的不同调性。而在钢琴曲《多耶》中,随着作品的发展,多调性和调性重叠的手法多次出现。比如,作品呈示部中的第2小节,上方声部为E宫调式,下方声部则为降D宫调式,继而形成双重调性叠置。结语民族音乐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现代作曲技法的应用,使得民族音乐元素以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展现出来,继而形成具有明显中国元素的现代音乐,促进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三代音乐人的努力,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已相互交融在一起,中国的现代音乐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作者:钱成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
1民族音乐在区域经济的独有的价值
1.1引发感情共鸣
音乐带有听觉体悟这样的特性,是审美架构中的感情艺术。欣赏美好乐曲,能激发潜藏着的强烈感情,拨动深层心弦,激发内在特性的这种共鸣。从文化视点看,音乐表征着共通的某一情感。不同区域以内的民众,经由音乐特有的纽带,能互通深厚情感,建构友爱关系。文化载体特性的民族声乐,折射着乡村独有的民风、带有市井特性的厚重风俗。亲近的音乐,能拉近彼此关联,让人们接纳美感熏陶。区域架构之中的经济进展,可以依托音乐,来创设交往互通的最优环境。招商引资特有的历程中,若能添加着音乐的互动,则能拉近距离,创设祥和的、带有厚重关怀的互动气氛。
1.2有序拓展内需
民族特性的多样音乐,能满足多层级的娱乐要求。民众潜藏着的这一需求,应被看成延展之中的优良商机。传统框架内的生动音乐,应能协同人们,去发觉更广范畴中的内需市场。特色明晰的曲目表演,不仅创设了娱乐形式,还活跃了平日以内的经济生活。
2区域经济特有的促进路径
2.1确认新颖理念
民族特色音乐,应被拟定成新颖架构中的产业理念。经济全球化态势下,应变更偏旧的认知路径,采纳经济思维,重新预设民族音乐原初的定位。对于带有偏差的认知,自觉予以纠正。类似区段中的旅游产业、关联着的文物文化,民族音乐也带有明晰的产业特性。民族音乐关涉的产业,耗费掉的投资偏少,后续时段的成效凸显,且布设范畴很广。区域中的主管部门,应当依循新颖思路,建构配套特性的文化对策、音乐推广关涉的技术规程。这样做,能建构音乐与区段经济的密切关联,助推健康进展。
2.2培育最优人才
民族音乐范畴以内的最佳人才,应带有精湛技巧。调研得来的数值表明,熟识乡土这样的音乐家,能创设最优的表演成效,吸引众多听众。当地群众惯常喜好的、这一范畴的音乐家,应被组织起来。经由审慎的筛选,选出技术层级很高、事业心凸显这样的人才,予以接续培养。这种新型人才,应提升综合架构下的音乐素养。传统音乐建构起来的表演体系,也能经过预设的这种路径,渐渐予以完善。拟定定期特性的业务竞赛,对凸显出来的音乐人才,赋予搭配的荣誉,或某层级内的职称。添加多层级的补贴,创设更高收入。有序延展融资的途径,拟定适宜特性的经济收入。
2.3编创特色曲目
带有乡土特色的、趣味特性的新颖曲目,应被不断创设。依托区域独有的厚重文明,编创带有区域特性的、风格明晰的这类作品。创设的新颖曲目,包含风格明晰的乡土民歌、说唱及对应着的戏曲、器乐细化的多样乐种。运用累积得来的编创素材,吸引外来特性的投资,建构区域进展的新路径。编创的乐曲,应能凸显特色,同时添加新时段中的新颖内涵。这样编创得来的曲调,会涵盖深层级的底蕴,也会满溢着时代气息。
2.4设定音乐节
为拓展民族特性的乐曲影响,可以拟定年度以内的音乐节。音乐及当地独有的人文景观,都表征着民俗的特色。依凭这种资源,创设经济良机。年度之内的民歌节,应当整合着艺术特性、深层级的经济特性;为当地进展,带来凸显的成效。邀请省市这一范畴的优秀艺人,介绍独有的区域文明。音乐节范畴内的含金量,应被渐渐提升。创设高水准情形下的音乐节,汇聚各方来客。在音乐节之中,人们体悟出音乐特有的魅力,也产生对这一地域的好感。经由印象的累积,会铺垫着后续时段的进展阶梯。音乐节凸显出区段中的经济底蕴,便利人们了解。
3结语
传统框架之下的民族音乐,潜藏着经济推动特有的侧重价值。以往调研中,人们惯常忽略这一价值,没能把各区段中的民族音乐,看成经济促动的根本动力。实际上,民族音乐建构了区域经济的衔接纽带;通过音乐特有的视窗,可以明晰区域延展的总历程。音乐拓展的内需,能创设新颖成效。添加民族音乐特有的这一功能,就应在接续的实践之中,不断摸索探究,增添累积效益。
作者:张晓霞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1对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性互动的理解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不是单一的学习知识过程,而应该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总过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逐渐由课堂教学的传授者变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小学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具体提出,小学音乐教师是音乐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全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师生互动教学的误区
基本误区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较为随意的提问。然而,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过程是环环相扣的,对于进行课堂教学提问也是一样的,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对课堂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若师生之间对话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话题以及师生之间的角色扮演等教师都没有进行良好的设计,那么整节课堂是没有新意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也会非常低下。基本误区二: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集体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指导、引导的作用,对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各方面情况,教师要及时予以关心,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控制。基本误区三: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较为单一。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师生有效性互动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为:有效的师生互动、有效的生生互动、有效的小组互动、有效的人机互动以及有效的群体互动等。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众多教师只重视和学生之间单一的进行互动,互动形式较为单一。
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措施
高效的师生之间合作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全面互动,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以及情感触碰。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怎样才能提高有效的师生互动,具体措施如下:
3.1教师要善于设立有效的教学环境
小学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来说,轻松和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大家所喜爱的,在这样的气氛下学习,会使学生都变得轻松和愉悦,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非常活跃。引用一首古诗中一句:“源头活则流泉清,根本固则叶宽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蕴藏着无限生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有效的互动使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在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积极营造平等、民主、愉快和自由的音乐课堂。
3.2教师教学活动期间的提问要有技巧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要充分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学的提问,良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设置的教学提问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学习指导,其中,最为常见的指导方式是语言指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要善于设置问题,问题要清楚明确。以《摇船调》为例,让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因此,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学生的答案会多种多样。这样一种方式进行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聆听的好习惯,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歌曲的鉴赏能力。
4结束语
具体实践表明:有效互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时机,尽可能地将多种多样的教学互动方式向学生展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非常乐于投身到音乐的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庄晓玲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
一、让器乐进课堂
1.让器乐进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歌唱时的音准,对学生学唱歌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乐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器乐演奏合奏等进行进行多声部的训练。例如四年级的《红蜻蜓》,完全是一首两声部歌曲,教师可先让学生齐吹奏do到si,待熟悉了指法后再进行分组分声部练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高涨,都在期待着两声部的合奏。通过合奏,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培养了音乐兴趣。
2.建立学生学习器乐的信心。由于器乐学习非常枯燥无味,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就成为了一大难题。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每次练习要求要明确,集中解决重点问题。如第一课主要要求学生找准指法和手型;第二课主要要求学生吹奏时稳住气息,手指触键要稳;第三课主要要求声音干净、连贯。初学阶段教师要注意选择简单、生动的乐曲,如《闪烁的小星》《划小船》《欢乐颂》等。
二、在“器乐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1.打击乐器。在运用打击乐器前,教师要出示相关的打击乐器,并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打击乐及其演奏方法,敲击打击乐时,声音要愉悦、清脆。
2.器乐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如果单单就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而言,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是以唱歌教学为主,器乐教学有其自身优势,但主要还是为唱歌服务。器乐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唱歌伴奏,使他们唱出来的歌曲更好听,增加他们的演唱能力。这个观点,连最讲究器乐教学的奥尔夫也是完全认同的。通常情况下,教材当中每首歌曲的曲谱,也是我们器乐教学的演奏曲谱,所以教材上的每首歌曲,我们不但可以用于演奏,而且可以用于演唱。在教学中,我通常先把需要演唱的歌曲教授几遍,再让学生用乐器演奏,这样不仅使学生演奏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学生在掌握新歌的音准上更为准确。新课讲授完后,我会留下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复习,并且背奏歌曲,通过课后练习,学生对歌曲掌握将非常熟练,甚至可以不用教师指导,就能准确地唱好歌曲。
3.器乐进课堂与二声部练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首先将学生分为两声部,第一声部的学生先吹,二声部学生听,然后再反过来。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听到两声部的合奏的声音。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最好的和声效果。在学习唱歌或器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音高、音准、节奏等难点。尤其是节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歌曲范唱,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其中的节奏比较难掌握,尤其是开头的节奏出现了弱起,比较难唱准,更别说吹奏了,还有后面二声部合唱。对此,教师可先分别示范两声部的吹奏,然后给学生听原唱的和声效果,再让学生进行分声部训练、合奏训练等。这样一步一步学生就会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课堂常规是教学中必要的一种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秩序的条件下学到应学的东西。器乐教学尤其要重视课堂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学生很容易把乐器当玩具,不听指挥,随意乱弹。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做好课堂常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对乐器的摆放、领用、归还要有严格的要求,学生要严格执行。教师应让学生保管好自己的乐器,使用完后记得清洗干净放好。
三、器乐教学让学生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在音乐课堂教学以及学习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在器乐吹奏的过程中,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
四、器乐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中国学生有着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却不善于表现自我;而欧美国家的的学生,不仅能够自信地谈论自己的构想,而且远乐于主动表现自己的演奏或演唱技能。这是我们的学生缺乏自我表现意识的表现。例如学校之前组建了一个器乐小组学竖笛,一些学得快的学生已经能够自己吹凑出一首简单的歌曲,于是教师就挑选了这些学生来训练和参加各类表演,只要有机会,就让他们上台表演。学生经过表演后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的称赞,自然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为下次演出能赢得更多的掌声而努力。
作者:谭志鸿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
一、全面贯彻精神,着力改革课堂的教与学
有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就能把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审美是音乐课的重点,也是核心,学生要在音乐的熏陶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启迪他们的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情绪对一个人的的记忆和思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会主动探索,积极学习,他们的潜力就容易被挖掘出来。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敏捷,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设置开放座位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座位设置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座位排列,呆板单调,学生感到很受约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的个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让学生感到强烈的音乐氛围,教师可以改变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如可以设计成圆形、方形或者台阶形等,全新的座位排列会让学生感到更加快乐。2.做好板书设计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独特的教学活动和板书设计可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快乐的教学情境,在教师优美独特的板书中,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形态美、简洁美。在传统音乐课上,教师很少书写板书、设计板书。而在新课程改革下,在音乐课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创新,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轻松和和谐,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不能针对个别学生。尤其是音乐教学,其培养目标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不是培养音乐专才。其实,每个学生在一开始都有对音乐的向往,都有音乐天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么不够重视音乐教学,要么采取机械的教学方式,这些都和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矛盾,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兴趣便被扼杀,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抵触心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认真备课,不但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备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上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1.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导着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师主导课堂为引导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做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中学到音乐知识。学生只有参与到了音乐课堂上,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使音乐课堂更加有效。2.让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音乐不但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多个感官去领悟,需要集体参与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交流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音乐小组,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交流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比如利用演讲音乐小故事、儿歌比赛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热情,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3.注重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喜闻乐见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增强音乐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组织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愉快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受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
二、结语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为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总结教学经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不断努力。
作者:吕建军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大王屯小学
一、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于本民族又要面向于全世界,在吸收西方理论的同时,注重本民族的音乐发展。作为小学生,正是逐渐培养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阶段。通过学校的音乐教育,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向他们传播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让他们继承优秀的民族音乐。因此,普通基础教育是专业音乐发展的基石,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应当从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开始。
二、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虽然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对于民族音乐的教育程度仍然远远是不够的,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民族音乐教育没有受到重视。长期以来,虽然音乐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面对西方音乐、日韩文化等大量文艺作品的涌入,我国民族音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崇洋媚外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忽视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其二,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不强。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音乐素养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们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目前,一些小学教育中,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音乐教师,由此,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教学的质量。其三,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片面性。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大多只是关于唱歌和舞蹈方向的教学,传统的民歌说唱和戏曲方向的课程甚少涉入,因此,学生对于我国国粹了解有待深入,缺乏基本的常识。其四,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缺乏规范性。通常来说,当前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只是穿插于各节音乐课程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孩子们缺乏民族音乐的概念,对于民族乐器和戏曲方面的知识了解更是甚微,这些都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三、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充实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工具,因此可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中适当地加入我国各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突出民族音乐的教学特色。其次,通过加入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并且能够得到他们喜爱的、经典的音乐素材,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现如今小学的民族音乐课程单一,大多是以教育唱歌和舞蹈为主,缺乏对于戏曲、说唱和乐器的教导,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应该设置一些相关的课程。例如设置欣赏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基础的民族音乐四大件,了解一些著名的民歌、民族舞和乐器。与此同时,也可设置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们亲身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也要提高教师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和热爱。例如,在小学生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传统的节奏乐器和小学生经常使用的木鱼、三角铁和沙球等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体现作品的思想,还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节奏感的敏感性,更突出小学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
(三)改革民族音乐教学的模式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小学的民族音乐教学。为了真正使小学生热爱、喜欢和接受民族音乐,学校必须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感染熏陶”使得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民族音乐的图画与录像,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演”,通过这些视觉材料,切身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四、结语
总之,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可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透露出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文化。然而,发展民族音乐确实是一件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不断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逐渐丰富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传承民族音乐,从而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长足发展。
作者:刘燕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1呼伦贝尔音乐文化区
1.1呼伦贝尔音乐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呼伦贝尔音乐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古代呼伦贝尔音乐文化时期,从西汉至清朝年间,此阶段的音乐主要是以表现人们生产活动和展现动物的可爱形象为主,这一阶段前期音乐古朴原始、曲调简短、节奏鲜明,同时具有舞蹈性的风格,这一阶段后期音乐音调悠扬、节奏自由、腔多词少,具有极强的抒情性.
(2)近代呼伦贝尔音乐文化时期,清朝后期至今,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人们的经济形态发生了改变,音乐文化也随之改变,草原游牧音乐文化形态与半农半牧音乐文化形态同时存在,近代呼伦贝尔音乐文化时期是音乐风格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1.2呼伦贝尔音乐文化特征呼伦贝尔地区有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春夏时节五颜六色的花朵布满整个草原,令人沉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歌飘荡在草原上,诉说着草原上的动人故事,展现着草原的美丽风光.呼伦贝尔民歌数量、种类繁多,也反映了深刻、广泛的社会生活内涵,同时蕴含着呼伦贝尔人民的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等诸多方面.长调民歌是蒙古人长期在草原上生活、劳动中所创造的一种民歌体裁,它是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发展的最高形态,其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了蒙古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不但体现了蒙古族所共有的传统文化特征,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呼伦贝尔长调民歌曲调舒缓,开阔明亮,“诺古拉”相对单纯,以硬腭式“诺古拉”为主.调式方面,呼伦贝尔长调民歌转调离调手法运用较为普遍,具有柔和宽厚的色彩.
2昭乌达音乐文化区
昭乌达地区东接科尔沁界,西连察哈尔正蓝旗和围场,北与锡林郭勒盟相邻,南和卓索图盟(今赤峰市宁城、辽宁省建平一带)毗连.具体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敖汉旗、赤峰市郊和哲里木盟的开鲁县、奈曼旗、扎鲁特旗等旗县.昭乌达地区凭借中华龙的故乡、大辽帝国故都等令人瞩目的历史文化成就以及不断演化的民族习俗与传统,形成了以“红山文化”和草原文化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昭乌达地区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有长调民歌、赤峰鼓吹乐、赤峰雅乐、赤峰佛乐等,昭乌达地区代表性曲目,如《云青马》、《达木茹哈达》、《江沐沦之水》、《吉塔拉草原的野雉》等,随着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演奏技艺的不断发展,歌颂新时代的民族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
作者:黄国荣单位: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一、善于利用乐器教学,提高合唱能力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广泛的,内容是万象的,对形象的塑造更是灵活的。新课改下,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是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的必然需要。尤其是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教学时,器乐这个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教学歌曲《送别》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送别》的竖笛演奏视频,分声部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对于合唱教学乐段,第一句较难进入,可以先做音程和声练习后再练习合唱,第一声部,也可以由教师用钢琴担任,学生唱第二声部衬词“呜”,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以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中来,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以及合唱教学的音准。
二、理解歌曲精神实质,提升合唱水平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首歌曲都有它的生命和感染力,决不能忽略它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在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唱,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共鸣,主动地想唱,获得审美满足,创造出近乎完美的音乐。例如,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多么深情而诚挚的音调,学会歌并不等于会唱歌,在学唱歌曲之前一定要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为此,笔者结合地图和历史,帮助学生了解所谓的“七子”。然后在让学生听范唱、跟唱的基础上,介绍诗人闻一多,为学生朗读《祈祷》,这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也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他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再让学生结合歌词,读出语气和感情,抓住轻声地“诉说”、热切地“期盼”、深情地“呼唤”等核心词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在合唱过程中,从“三百年来……”一句入手,训练有气息支持地模唱发声(急吸急呼):过渡到急吸缓呼的“母亲啊母亲……”一句,注意几个休止处做吸气处理;第一部分分析乐句,提出一个乐句一口气,深吸缓呼(匀呼)的要求。最后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情为主导,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所了解,注重演唱中气息运用为情感表达服务,从而让学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去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用心唱好歌曲。
三、注入生活气息,努力完善合唱课堂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音乐问题生活化,丰富音乐课堂。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把生活融入课堂,符合小学生积极好动的天性和接受新知识的逻辑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模仿各种动物叫声后请学生说出动物名称并跟着模仿叫声节奏,边读叫声节奏边划拍,如:狗:汪汪青蛙:呱呱知了:知了牛:哞上面四种节奏拼贴成节奏谱练读:汪汪呱呱汪汪呱呱知了汪汪哞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叫声来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训练,这样的方法显得高效、有趣。同样在最基础的发声训练中,教师一样可以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唱歌时要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姿势,状态要做到:全身保持松弛、兴奋、积极向上的状态,但小腹要收紧;面部表情要做到:眉毛抬起来、眼睛亮起来、颧骨飞起来、天牙板撑起来。以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在多次实践后就能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姿势,以达到和谐的和声效果。
四、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提高合唱
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刚接触二声部视唱,再加上学唱方式过于单一,花费时间也较长,学生很难体会到和声所带来的美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如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积累“快乐愉悦”的合唱体验,从而提高合唱教学效率。例如,学习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时,教师可以把歌曲中的两个声部作为两首歌曲来学习,待学生熟悉后再形成合唱,以“并驾齐驱”的方式降低合唱的难度,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增强学生的信心。也可用轮唱做过渡,即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相互模仿,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还可以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是遇到音程跳跃大、节奏不规整、变化音出现等情况,教师可适当用钢琴伴奏提示;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可见,多样化的练唱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和声的美感,也能提高整体的二声部合唱水平和能力,兴趣更持久。但无论是哪种演唱方式进行合唱,都要注意节拍的整齐,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
五、结语
总之,二声部歌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却也是小学中高年级唱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教师应寻求多样化的练唱方式,努力完善合唱课堂,以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合唱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步入真善美的音乐殿堂,让合唱魅力融进每位学生的心灵。
作者:陈晓燕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一、重视音乐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
虽然教学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推进的脚步,但是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占据当今教育体制的主导地位。小学教学工作一般来说,重视语文、数学等科目,对于音乐、自然、劳动、美术、品德等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这些科目。笔者认为,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并不是要求教学安排上同语文、数学等核心文化科目相对等,至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来牺牲音乐这种文化课。其次,要纠正对于音乐课的一些误解。不少的教学工作者对于音乐等科目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这种科目无非就是打开嗓子嚎两句,每个学期教学生唱会几首歌就行了,不用投入过多的教学精力。到了期末考试等重要时刻,牺牲音乐课也是适宜的。种种错误的认识,是与小学音乐课教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量避免出现这些不当的教学观念。再次,要加大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设备的投入。城市小学大部分都有电子琴、手风琴、专门的音乐教室等优秀的教学设施,而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往往就是在一个教室里边学习文化课和音乐课,没有这些器材,单靠音乐教师用自己的教学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把教学资源适当地向农村小学倾斜,增加它们的教学设备,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全方位地刺激学生感官,让他们快乐地翱翔在音乐的领域里。
二、教学过程要倾注情感教学元素
音乐本来就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精神财富,能够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能力。据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对于歌词的记忆力往往比一些古诗词、大篇幅的文章要深刻得多,而且过了很久学生依旧不会忘记。通过不同的曲调练习,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歌词识记能力。情感教学的元素,在于不断地追寻美好,在于不断地付出,在于坚持,在于走向生活的快乐。作为成年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尚处年幼,忽视了音乐对他们心智发育的影响,应当看到小学生在平时音乐课的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感情。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倾注的情感教学元素主要表现在耐心地纠正每一个学生不当的发音,纠正他们的音准,一遍又一遍的教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嗓子发音,一丝不苟的对音乐教材进行理论讲解,抓实践练习细微细致,声情并茂地为学生做教学示范。这些都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元素,只要音乐教师投入其中,这些学生会与我们产生良性互动,我们会发现他们能感觉到我们倾注之中的情感教学。
三、善于发现学生在教学中的微妙变化
音乐课是小学生表达情感教学的一门课程,他们在繁重的文化课中解放出来,自然会在这么课程中找到一种宣泄的渠道。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就需要在教学中多多发现学生的情感教学变化,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胡乱的凑完每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也是他们最放松的时候,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表达出来的微妙情感。或激动,或亢奋,或疲惫,或厌倦,或渴望,或压抑,我们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情感教学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当学生有些过于激动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平复下来,回归到理性的层面;当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厌倦疲惫的时候,我们应该尝试着找到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到音乐的乐趣和灵感,帮助他们养成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的良好习惯;当我们发现学生对音乐渴望的眼神,或者是表现出来的一些天赋灵感的时候,我们不要无情地加以忽视,而是多多鼓励和褒奖,让他们在音乐的领域中找到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心带到生活中,带到其他科目中去。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以积极奋发的精神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只要我们认识到小学生的情感思维中的微妙变化,并倾注教学情感,对于有灵感天赋的学生积极加以引导,小学音乐课教学工作必定能呈现一个良性循环和最佳互动的局面。小学音乐课是一门陶冶情操的艺术课,需要广大的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重视这么课程,倾注教师的教学情感,以耐心细致的情感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和生活的热爱。
作者:顾燕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
一、当前小学生器乐知识的水平
然而,是否是完成了教学大纲的任务教师就完成任务了呢?显然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满足于这种层次,现在的小学生,小小的年龄在音乐乐器上的造诣有的就已经高过一般的成年人了,学钢琴的,基本上都是拿到等级的,还有不少学的是别的乐器,管弦、古琴、古筝等等,基本上都是“超纲”内容,根据这样的器乐教学,这些小学生在学习简易的乐器上就会比一般的同学快,甚至产生骄傲情绪,对所学的内容轻视或不屑,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是不利的。另外,除了这一部分学过的同学以外,还有不少是没有学过乐器的学生,或者是有的刚好没有学过这一方面的学生,因此,在教学生教师还要注意到这一水平层次的小学生。
二、如何结合现在小学生的器乐水平进行器乐教学
1.教学相长,教师首先要具备较硬的专业技能。根据前文说的,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家长的超前意识的作用,在兴趣班的带领下许多小学生的器乐教学水平都高于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作为音乐教师,面对这一群“神童班”,要做到的是尽量掌握多门器乐,而不是只有一技之长,专业技能水准只有较硬,才有可能使这一群心无旁骛、专心学习器乐教学的小学生信服。教学是相长的,在学生不断学习的情况下,老师努力地充实自己,这也是一种好的教学现象。
2.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来进行教学。由于学习时间的先后,学习内容的不同,现在的小学生的器乐水平整体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状,在正常的课堂上这样的情况就更明显,有的学生因为有基础很快就得出的答案,或者是争着去表演了,这也就使得一部分学困生容易无心学习,在这里,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这个时间好好地思考一下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毕竟谁也不能立马改变学生的水平,这个时候就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正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这一方面好,就可以给他安排别的方面的内容,学困的同学可以继续学习没有掌握的知识,也可以向已经理解的同学再进行学习。教师在对待学困生的时候,应当全心全力地按照教学大纲这样给没跟上的学生上课,这样才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特色。
3.取长补短,可以实行以优带学困的小组学习模式。“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其实也算是大家都认识的公众人物,这样的人他们都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说明生活一切皆老师,同学也可以充当起你的老师来,并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作为优势。教学模式里有一种叫小组学习的模式,将这种学习模式运用到器乐教学中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根据一定条件分好小组,让小组里的同学在小组里产示出自己的优点来,取长补短,优秀的学生在小组里教同组的学员,实现以优带学困这样的的模式了。比如说在学习吹奏乐器的时候,在一个班里或者是一个小组里本就不存在这样功夫深的优秀生,这时候教师巧妙的小组学习模式,无疑让学生很好的融合起来,让器乐教学水平好的学生带起那些学困的学生的这种情况。
4.除了技能方面,注意理论知识的普及。除了音乐器乐教学技能上的东西,乐理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个部分在小学教学上占的比重不大,但仍然是学习器乐必讲的,尤其是技能方面比较硬的学生,以后可能有机会以音乐作为事业,这时一部分的乐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入门阶段,对以后他们的发展都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因此有必要好好保存。本来教学大纲安排的,如果是简易的乐器,这理论方面的东西能就相对比较浅,然而现在小学生学习的乐器,都往难的、深的学,因此他们的理论知识就更深一点,所以理论知识的普及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作者:于凡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
1实现互动教学设计的对策
1.1做好教学准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音乐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将音乐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完善的教学准备是实现互动音乐课堂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教具、教材准备的是否充足直接影响上课质量,而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也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互动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设置互动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学习任务的设计,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在准备课堂的时候多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小活动中去,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和乐器来辅助音乐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的新鲜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和学生科学互动,比如说对唱、伴奏和使用科学软件为学生歌唱进行系统打分,这都是互动环节设置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1.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放松享受的状态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不断增加对音乐课堂的喜爱,更可以高效率的完成课堂任务。最重要的是,课堂气氛是否融洽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众所周知,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发散思维,进行超常的记忆,要在音乐课上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到放松,积极参与到互动环节。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发育都还不够成熟,具有注意力不持久,贪玩好动,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因此,教学活动要立足于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学生都喜欢轻松、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身心舒畅,思维才会得到解放,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被调动起来,师生互动教学才能发挥课堂的生命力。教师要让尊重学生,以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注意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另外,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要过分限制他们的个性发展,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尊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地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的课堂环境,这样,不仅学生学的开心,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共同参与音乐课。
1.3进行有效地课堂讨论,精心设计提问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去“一个老师一张嘴,一个黑板一支笔”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音乐课堂,教师要勇敢创新,敢于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合作小组,经常以小组或全班的方式展开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融入课堂,参与教学环节,以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音乐教材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与他人讨论、争辩、思考的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精心设计提问也是实现互动课堂的最佳途径之一,就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教师要重视提问的效果,同时更要注重提问的有效策略,真正做到优化课堂的效果,实现“互动式”的音乐课堂,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积极思考教师的提问,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想象的场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又使学生对歌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会全方位的欣赏一首音乐。
2结语
互动是联系师生的纽带也是师生交流的桥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互动设计对音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把握小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中,把提高小学生的互动意识作为课堂的重点,使小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倩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曹庙小学
1.美中学乐———创设教学情景体会美
小学的音乐课堂是小学生接触艺术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整体的音乐教学环境是否优雅、美观、整齐,都对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有条件的学校在音乐教室里应该摆设得更具音乐的美,激发小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从主观中爱上这样一个充满了艺术魅力的教室。另外,在课堂教学时,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美的教学情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视频、图片、声乐、语言等多方面的条件,为学生营造不一般的音乐氛围,唤起小学生们对音乐美的追求和感悟共鸣。例如,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课堂时,在上课开始的时候,就播放《哆啦A梦》的音乐,让学生从熟悉的旋律中感到兴奋,创设导入情景,让小学生们逐步感受到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这样以一种熟悉又新鲜的歌曲进行切入口,让他们可以在美感中体会浓厚的人情味,从而以一种童话般的梦幻中感受音乐课堂积极乐观的教学氛围。
2.动中学乐———设立课堂教学活动创造美
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烈、对事物的专注程度不高,课堂学习时容易分神,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立更多符合学生需要和教学内容的小活动来“活化”课堂,设立课堂教学活动,让小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感受音乐美。在活动中师生可以有更多的互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求知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进一步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这个叙事性的民歌识,先用一种太真活泼的语调给学生讲述里面的故事。这是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要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但是黄鹂鸟却没有鼓励它,反而在旁边讥笑蜗牛。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这是一首充满着天真淳朴生活气息的歌曲,再教学生慢慢地掌握带有八分休止符的节奏符,体会蜗牛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目标的拼搏精神。当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后,就可以进行扮演演唱小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蜗牛和黄鹂鸟,感受二者不同的演唱情绪。
3.赏中学乐———欣赏音乐领悟美
虽然小学生的年纪还是比较小,但他们应经有了对美的感悟能力,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感受音乐中各种美的元素,让他们学习欣赏音乐的美,领悟音乐的魅力,尝试接触各种声乐曲、器乐曲、流行曲、民谣曲等。这有利于小学生的情绪放松和精神愉悦,让他们产生乐观的情感和神采。例如,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欣赏《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曲,当婉转而独特的音乐缓缓流进学生们的耳朵里,那种典雅,温柔而庄重的情调充满着整个课堂,这样汲取了古诗和古乐的精华,给人一种古意却又并非难懂,音乐声中既有楚楚动人的旋律,又有唐宋风范的古韵,使学生听完后还会要求再听一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作者:徐艳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