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09:54:16
导语:在音乐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内容摘要: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从中得到共鸣,并在音乐当中体会到音乐家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造诣,使自己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关键词:音乐 音乐教育 音乐情感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探究音乐的起源,无论是异性求爱说、巫术说,还是模仿说、劳动说等都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是一门音响的艺术,也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西方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曾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①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首先表现出的是它的音响性,通过音响中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它的情感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当中,情感性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情感虽不是音乐专有的,但是音乐却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第一,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只是表现从中体验到的情感;第二,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直接的;第三,音乐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还具有欣赏性,在音乐欣赏中,感情胜于理智。
音乐,与其他教育一样,在人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很多事例表明,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学哪个专业的,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就必须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若要成为某一方面的大师级的人物,就更应如此”。②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这样总结音乐对他的影响:“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③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音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人类,尤其是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教他们怎样认识音乐,听音乐,听懂音乐,还要教他们如何区分好与坏的音乐。”好的音乐能使人塑造完美人格、丰富人的感情,身心健康发展等;不好的音乐却能使人脾气暴躁,身心不能得到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生理、思想,提高人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人的情感以及健康身心、肢体语言等,有教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音乐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协调性,增强孩子的集体责任感、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音乐中的旋律感情控制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中的节奏却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平稳的旋律给人安稳、平和的感觉,跳跃起伏的旋律给人矛盾、戏剧化的感觉;大调及大和弦给人以明朗、坚定、积极等印象,小调及小和弦给人以柔和、忧伤、恐惧等印象;快的节奏使人产生轻松、愉快、活泼的心情,慢的节奏使人产生悲伤、恐惧等心情。作曲家的创作正是通过这些被赋予不同情绪特征的旋律、和声、色彩、调式调性、节奏等来表现、传达自己或世人内心中最丰富的情感、情绪;世人通过对作品的聆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受、理解、把握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情绪,音乐作品得到了共鸣。如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他用多变的调式调性、丰富多彩的和声进行,充满生命力的节奏表达出自己博爱的胸怀,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的作品是他人生的写照,用音乐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爱情、友情、欢乐、奋斗、英雄、幻想、悲哀、渴望等,一切人类的感情经历都得到描述。世人在聆听他的音乐的同时,得到了和贝多芬一样的共鸣,从中体会到贝多芬所描绘的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也从他的音乐中得到了感动和力量。“音乐,在伟大作曲家的笔下,用纯属他个人的表现方法最完美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④
现代的科学证明音乐不仅表达出世人的情感,还具有调节人情感情绪的作用。快速愉悦的音乐可以使人兴奋;节奏徐缓、音调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趋于安稳;旋律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解除疲劳,放松心情。音乐通过声波的物理传播作用于人体,以特定的频率、声压等直接作用于耳膜、大脑及人体的各个器官以实现调节情感情绪的目的。如当人感到疲劳的时候,听维瓦尔第的《春》、德彪西的《大海》等轻松流畅的的音乐能增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调节兴奋抑制过程,使其趋于平衡,加快疲劳的消失;当人感到失望时,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能激发人的力量,给人以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既然音乐赋予人各种情感的体验,给予人各种不同的情感感受,那么在音乐教育当中,我们就应当着重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怎样才能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呢?一是要培养学生从听觉上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色彩、节奏等各种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掌握音乐的形式美;二是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在音乐当中体会到音乐家的情感,并得到感动和共鸣。
音乐教育在婴儿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当胎儿还在母体的时候,耳朵的发育已经完成,这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轻快、抒情的乐曲作为胎教乐曲,以发展胎儿的健康身心,对胎儿塑造好的性格及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斯特恩《婴儿的人际世界》一书中,斯特恩描述了儿童从出生到3岁之间自我发展的四个渐进阶段,用以说明儿童早期音乐情感和认知发展。婴儿刚出生时称为‘必然自我’阶段,这时期儿童的基本感知觉和运动神经组织开始建立,其感知特点是从一个感觉道来的信息很容易被传到另一个感觉道。如声音除了听觉可以听到之外,还可以被看到或被运动神经感觉到。婴儿在听到音乐后会出现兴奋高潮或产生非常强烈的审美快感。在婴儿3—8个月时,是自我发展的第二阶段,称为‘核心自我’阶段。这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实在的感知,表现在婴儿会抓住歌声或曲调中的只音片语,或者是合着节拍发出含混不清的语音音节等。第三阶段出现在8—15个月之间,称为‘主观自我’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儿对音乐已经开始有所认知。从15个月到3岁的‘象征性自我’阶段里,对儿童的音乐发展至关重要。这个阶段,好的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能使儿童的音乐才能和情感得到空前发展。”⑤
在儿童3岁后,可以开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应该是有系统的,而且只能给儿童们好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材料”。⑥一开始的音乐教育要从歌唱开始。人声是最美的声音,也是最自然最好掌握的声音,因此歌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歌唱,儿童很容易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调式、色彩等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掌握音乐的形式美。通过音乐的形式美,教会他们如何分辨音乐的情绪。为日后欣赏音乐的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等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歌唱,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学会聆听健康、优美、动听、有内涵的歌曲,并体会歌中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用于歌唱的音色特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养育儿童的方式也有联系。在那些特别鼓励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信的文化环境下,儿童的声音特别是男孩的声音听起来会又高又刺耳;而在性行为被明显压抑的文化环境中,歌唱便倾向于多用鼻音,且音域很窄”。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选择最好的歌曲教授,如民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授内容。民歌具有很深刻、精彩和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时代特点,还有以情动人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不仅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生活、风俗的途径,还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表达着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这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民歌记录每个阶段人们的生活情况。歌唱少数民族民歌时,要注意唱出蒙古族民歌具有开阔、稳健、剽悍性格的特点;维吾尔族民歌富于装饰性,活泼、欢快,带有切分性的舞蹈节奏的特点;彝族民歌清新动人,带有朴实、细腻的感觉,节奏丰富的特点等表达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感情色彩的民族特点。除了要选择最好的歌曲作为教授内容外,更要注意教授的方法,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时刻保持引起孩子兴趣的活动和语言,使他们容易理解、接受和喜欢。
当孩子具备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调式调性、色彩等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音乐的形式美以及基本的审美感和欣赏能力后,就要逐步加深培养并提高他们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体会音乐家在音乐当中所倾注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感动和共鸣。情和爱,在音乐当中是永远的主题,我们要让学生感受、体会到音乐中各种不同的情和爱。如听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最大程度地激发着我们的爱国热情,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鼓舞着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强大而斗志昂扬地去战斗。从贝多芬的《欢乐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全人类的博爱胸怀,憧憬世界和平,对美好将来的愿望和作曲家产生了共鸣。
“音乐叫人的情感经历了一种不同程度的全新体验,并逐渐获得了超越现实、超越音乐本身的情态境界。在音乐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任音乐的旋律来触动心弦,任音乐的节奏来拍打心肺,任音乐的效应来融化情感,最终我们将在音乐的熏陶中进入一个全新的情感世界”。⑧通过聆听各种富有情感内涵的音乐,使我们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分享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与愿望,使我们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内容摘要:文章以实践化、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为四大视角,对目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提出了四点建议。力图对于声乐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 键 词:声乐考核 方式 建议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其核心与关键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伟大转变。而实现这一伟大转变,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教学评估系统的改革也是其中应有之义。因此,研究探讨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为此,笔者结合个人多年来声乐教学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辨,对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四点建议,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实践化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伟大转变,也就是实现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伟大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就是教学改革的生命和灵魂,同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准则。
因此,为了真正体现“素质第一”“能力第一”,也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第一”的原则,即考核方式实现实践化。
1.考题形式的实践化
考题是考核的有效载体,考题形式的实践化,直接制约了考核方式的实践化。而所谓“考题形式的实践化”,是指题型本身的实践化,即声乐基础能力题、声乐演唱能力题、声乐创新能力题。例如视唱练耳题(包括视乐谱演唱、听钢琴弹奏乐曲背谱演唱等题型)、“三种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歌曲的演唱题、学生自选歌曲的演唱题等各种实践化题型,以此体现声乐艺术即学生的实践演唱能力,而不是“纸上谈音”“谱面论乐”。
2.考核形式的实践化
考题形式的实践化要与考核形式的实践化相匹配,做到同步一体、相得益彰。
考核形式的实践化,又有许多种新的形式。例如“模拟音乐会”: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轮流扮作“演员”与“观众”。扮作“演员”的学生进行声乐演唱,其他学生扮作“观众”聆听,直至全部学生“演唱”完毕。又如“实地音乐会”,即举行班级、系级、院校级音乐会,使学生真正参加声乐演唱;再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声乐比赛。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总之是让考核走出呆板僵化的课堂,走向声乐演唱实践的大舞台,走进声乐艺术本身。
二、公开化
考核方式的公开化,是使考核实现公平、公正的可靠保证。
所谓“公开”,是指考核不加隐蔽,面向大家,也就是“阳光考核”;而不是秘密进行、“暗箱操作”。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一碗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视同仁。避免“双重标准”“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以确保校园的一方净化与艺术的圣洁领地,有力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
考核的公开化,除了考核进程的公开化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考核成绩显示方式的公开化。无论是等级评估法(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分数评估法(百分制或学分制),其成绩显示都要公开,或张榜公布,或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监督。如有意见时,应及时研究,如确有差错者,应立即予以纠正,并立即公示。
三、民主化
考核方式的民主化,也应作为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改革的重要内涵。
所谓“民主化”,即“庶民之主宰”,与“专制”相对立,也就是“群言堂”而不是“一言堂”。声乐考核方式的民主化,是避免声乐教师一人拍板、独断专行的有力举措。
为了做到考核方式的民主化,必须首先在组织上落实两个实体:
1.考核领导小组
由院、系主管领导与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教研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制定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及考核方式,并监督整个考核过程。
2.考核委员会
由管理者、教师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具体考核。应采取公开“亮分”制或“亮等”制。成员由师生民主选举产生,有明显“错判”者,可视情节轻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随时取消委员资格。
除此之外,考核委员会还可以召开各种形式的民主评议会,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声乐能力与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估。
四、科学化
考核方式的科学化,是确保考核正确合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音乐类大学生的声乐考核方式,必须做到科学化。
这种考核方式的科学化,又可以细化为下列各点:
1.考题数字化
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电脑化的科技手段,建立考题“数据库”,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做到学生考核时,“点击”抽签,随机做答。
2.考型专题化
要把考核类型,按不同专题划分。比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就可以划分为各自的专题考核,以便同类学生相同艺术风格的比较,在“可比性”中更科学地做出评估。
3.以赛代考化
鼓励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如在各种声乐比赛中获得奖项者,可以代替考核成绩,并视为“优秀”。这样做,既突出了实践化,也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应是事半功倍、一举数得之事。
4.考核程序科学化
考核程序,应实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由模仿到创新的科学化过程。这样做,既有利于声乐教学,又确保考核本身的科学合理,做到以考核检验教学,以考核促进教学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整个声乐教学改革的成败,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予以落实。
内容摘要:从人类学的视角关注人类音乐行为的过程,而不是音乐行为过程产生的结果,旨在强调艺术的独立精神,作为艺术既不能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附庸,更不能沦为社会发展经济的工具。音乐研究者和音乐实践的目光应侧重于音乐行为的过程,这既是人类生命和艺术的本质要求,也是避免人类音乐活动舍本求末的迷失。
关键词:人类学 音乐行为 音乐实践
在人类生活中,乐器、乐谱、乐音音响是人类音乐行为产生的结果,而制造乐器,写出乐谱,演唱、演奏等,凡是人类围绕着音乐所产生的各种活动,都可以称之为人类的音乐行为,而音乐行为的延续实施就是人类的音乐行为过程。关注人类音乐行为的过程,而不是音乐行为产生的结果,旨在强调艺术的独立精神,因为艺术既不能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附庸,更不能沦为社会发展经济的工具。音乐研究者和音乐实践的目光应侧重于音乐行为的过程,这既是人类生命和艺术的本质要求,也是避免人类音乐活动舍本求末的迷失。
一、音乐行为过程是生命过程体验
音乐是人类艺术的一种,音乐的存在特别体现了物质存在的时间特性,因为音乐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过程,而且与时间的表现形态一致,是一个看不见的过程。这种音乐的运动形式连续地呈现,被称之为时间的艺术。而人类生命的存在也是一个过程,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延续的过程,于是,我们就可以确立关于生命过程和音乐过程有某种同构的性质。音乐的概念很难确定,广义地说,只要满足生命的需要,任何声音形式都没有理由否认它是一种音乐。而实际上,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对音乐艺术乃至整体人类音乐行为的理解和评价,却过于看重音乐过程产生的结果,有忽视音乐行为过程的倾向。一个创作者的作品若没有得到社会评价标准的认可,便不会关注其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了怎样的个体生命体验,或这种体验对于其个人是否构成积极意义。音乐实践总是以有形的结果来判定整个音乐活动的价值,如果音乐行为的结果符合艺术价值标准,那么过程就会得到肯定,反之过程就会被否定,不受到所谓知识价值体系的认同。再比如,面对学习音乐困难的孩子,很轻易地否定其天分,由此,将错误地,甚至永远地破坏其对音乐的兴趣。用这样的价值标准,错误地站在一个抽象的“社会”角度,一个脱离人的“音乐专业”的角度来评判,表面上看来是当然的,是合乎现实逻辑的,而实际上是违背了人类个体生命行为的合理性。
音乐历史学虽然也研究音乐的行为过程,但研究仅侧重对“认可的结果”所涉及的事件过程,这种由结果引出的判断,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自然不同。科学思维的特性强调好的结果是对过程的肯定,好的过程也必然是为追求一个好的结果。而艺术活动却不能套用这个逻辑。因为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艺术思维之所以有别于科学思维,就是因为它是人类一种更加超然的认识途径。然而,我们所看到的是人类在自己的音乐实践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各种科学式的既定美学标准和技术化操作程式作为对音乐结果的目标要求,这种观念越来越使得人类音乐,特别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音乐更加具有工业社会的职业色彩和运作规范性。这种被预定结果所制约的艺术过程,是与人类通过艺术活动获得自由的无任何限制的精神状态,从而不断获得自我反思能力的宗旨是相悖的。当然,艺术有它本身的存在逻辑,它的逻辑就是用完美的形式寻求对于生命的完美解释。人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和人所创造的艺术结果对人的影响的过程中实现艺术的价值。而我们当下的艺术实践更多地只强调了后一个过程对人的影响而忽略了前者。因此,如果我们考察音乐的价值过多地渲染音乐发展所积累的技术成就,渲染人如何掌握这种直觉符号系统的逻辑结构本身,而忽视生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忽视生命对变化着的声音的直接感受,忽视在体验艺术的过程中人们获得的某种整体感受,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很可能避重就轻,很可能陷入一种不切实际的学究。正像卡西尔所说:“艺术不探究事物的性质和原因:它给我们关于事物性质的直觉……艺术是一种确实的真正的发现。一个艺术家就是一个对自然形式的发现者,正如一个科学家是事物和自然规律的发现者一样……在艺术那里,我们生活在一个纯粹形式的王国里而不是生活在分析和细察感觉对象,或者研究它的效果的领域中。”[1]这并不是否定音乐研究的音乐学,而是强调不能将目光静止在客观对象的细节上,而忘记人类音乐存在是一个伴着生命变化流动的过程,所谓艺术的“纯粹形式”应该是人类生命过程的投射。从人类学的角度观察,音乐理论家是对人类音乐活动的描述、分析和解释。而纯粹艺术理论者的理论思维所惯用的归纳和实证的逻辑,从本质上并不符合艺术特性,因为艺术行为寻求的是直觉经验和独创性,所以,从指导艺术实践的角度来看,艺术理论的作用是有限的。艺术理论要想建立自己独立的经验归纳体系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要求艺术理论家,除了把音乐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之外,更多地要把人的音乐活动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起加以比较,把人的音乐行为放入人类的整体存在中加以认识,特别是把人的行为作为人的音乐行为的背景,从而不断地发现其中潜在的价值。而艺术理论家也正是从不断发现的过程中体现其理论价值。
二、音乐行为作用于人类生命过程
音乐行为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在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以前,它总是同人类的各种活动联系在一起。欣赏音乐是最普遍的音乐行为,虽然无法考证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将音乐作为独立的欣赏对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音乐总是伴随着人类其他的行为过程而存在。最早应该是舞蹈,后来的活动几乎离不开音乐。譬如中国古代雅乐、燕乐、俗乐,国事大典、郊宴射、祭祀天地、乞求神灵、婚丧嫁娶、福寿添丁等,音乐始终伴随着人类的一种行为和精神活动过程,极其融洽地融合在天地人神共存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探究音乐作为独立的文化活动对于人类的意义,也就是人类需要音乐的理由,a.p梅里亚从社会群体的需要把它分为:1.情感表达;2.美的享受;3.娱乐性;4.传达信息;5.象征表示;6.律动的信号;7.用于社会规范;8.用于风俗礼仪;9.对于文化的联系和稳定作用;10.社会凝聚作用。[2]但是如果从个体生命对音乐的体验出发,那么音乐对人的作用应该可以归纳为三个功能:
第一是释放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将自己的各种生命体验宣泄出来,这种音乐行为纯粹是满足个人的需要,他(她)主观上并不考虑别人对这种音乐行为或结果的认同,如某些现代派作曲家,他创作只是为宣泄内心对现代世界的感受,很多人会不喜欢他们的作品,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为讨好听众而写的,这类作品只为心灵共鸣和作者本人而存在。宣泄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没有一个公认的美学标准,比如现代城市音乐的“卡拉ok”现象,声嘶力竭的家庭演唱,只为个人宣泄,如果排除宣唱者对他人的骚扰因素,这种宣泄过程对于宣唱者个人未尝不是最美妙的生命体验时刻。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宣泄音乐的结果同时也完全可以是符合大众美学标准的。
第二是激发的功能,这是音乐可以感染他人的功能,如果从创作者和表演者的角度看,这种音乐是为特定的对象而产生。为激发人内心的情感体验而存在,这种音乐可以是创作者生命体验的投射,也可以是与个体生命并不直接的超验的理性,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作用于人的灵魂。如果说音乐的宣泄是生命从内到外的过程,那么音乐的激发功能则是由外至内对人精神世界的激发和拓展。激发是刺激人的精神活跃起来,产生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某种沟通。
第三是教化功能,是音乐对人类零散无序的精神世界的归纳和梳理。音乐的教化作用使人的精神内心归于平和,趋于理性,教化的音乐是对人的个性的消解,它也许能使人的精神运动同宇宙的其他物质运动形式形成某种融合,从而进入音乐的最高“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都只是一些形而上的描述。而在现实的世界中,具有教化意义的音乐也的确一直是人类最为推崇的音乐,代表着人类的崇高追求和道德理想。譬如宗教音乐、宫廷仪式音乐,以及被医学界选作为胎教和分娩的音乐等。[3]
三、音乐行为应淡泊功利注重体验
观察时下创作群体的状况,已经很难说有多少作曲家关注自己的写作状态,更多的时候是以作曲家的职业身份创作,而不是以人的身份来透射生命的感受。是作曲家还是音乐制作人,根本来不及分析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作曲家几乎丧失了使命感,没有了对生命的使命感——宣泄的状态,没有了对艺术的使命感——激发的欲望,没有了社会的使命感——教化的神圣理想。如此,作曲家的行为过程可能会较多地负面地影响大众的音乐生活。
目前,高校教育也大多是在为一种职业所作的专业训练,训练的主要现实目的就是培养职业的音乐家。整个训练过程往往会游离于音乐本性之外,因为在成为职业艺术家之前,必须天经地义地进行大量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对技术的崇拜无以附加,认为掌握技术就是具备了灵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今的音乐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就很难有本质的区别。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儿童的音乐教育,许多儿童学习音乐的动机是为未来生存,为名利,是极为功利化的行为(被成人所强加),其学习过程,并非都能够真正领略人生的自由和乐趣,而更多的是艺术的灵性被粗暴地消磨,且并不只是个别现象,这种音乐行为过程是令人悲哀的。有那么多儿童想学习音乐,无疑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需要明智的学术介入,挽救儿童就是挽救人性,通过儿童挽救世界。[4]
音乐表演的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高超的表演技能掌握是一个漫长的艰苦历程,表演行为是一次次紧张转述乐谱音响的过程,而作为演奏者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并无从表达,至多也只能算是“搭载式”的表达。因为在欧洲中心意义的艺术音乐范畴内,即兴表演的情况差不多快要绝迹了。这使我们不禁想起中国民间艺术家所传承下来的音乐和他们的音乐行为过程。而现如今,自娱自乐的乐器演奏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罕见,乐器演奏者,大多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考学、谋职,抑或是“提高个人素质”等。另一方面,音乐表演的行为过程是众所周知的,明明为了结果却偏要忘却结果,演出时,表演者会被告知,不要去想鲜花、酬金、赞誉或批评,甚至忘掉技术,只管注意过程,要么把观众当傻瓜,要么把观众当亲人。很显然,前者,可以使演出变成纯粹个人化的宣泄,而不会有后果,后者,无论你表演好坏将没有负担,都会获得善意的接纳。二者都会淡化你的结果意识,从而沉浸在过程之中。“唯乐不可以为伪”,艺术的过程必须是真实的艺术体验,如此,音乐行为过程的生命体验便充分地显现出来了。
把音乐研究者和音乐实践者的目光吸引到音乐行为过程上来,其意义是明显的。首先这是生命和艺术的本质要求:艺术对于每一个生命的意义都是平等的,带给他人性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是快乐而不是痛苦,是清醒而不是迷失。其二,艺术是手段更是目的,人不只是“通过”学会艺术“之后”才获得艺术的恩惠,而是在接触艺术的时刻,艺术已经直接作用于人的生命过程了。一切从事音乐活动的人,不能因为现实功利的借口而牺牲音乐行为的过程。虽然我们很难将音乐的过程和它的结果截然地分开,虽然我们也很难使每个人的音乐行为脱离现实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们仍然坚信:人必须在音乐的行为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为人性从其他的功利世界逃到音乐中来,就是为了获得精神的独立和自由,修复人性的创伤,矫正真善美的坐标,哪怕它是短暂的,也只有这样人性才能在善和恶的世界中寻求到一种力量的平衡。其三,从关注现实的情况来看,人性在物欲的牵引下偏离本身也在所难免,艺术独立精神面临着新的考验:艺术是沦为人们发展经济的工具,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附庸,还是成为捍卫人性尊严,维护人类良知的守护神,这是新世纪中国音乐寻求健康发展之路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把人类存在的目的,生命存活的意义,艺术产生的起因,原原本本的含义都一一“还原”,从生命的整体,从音乐所在的世界整体去看,就会发现,或许在许多不经然的时刻把生命,把音乐歪曲了,甚至好像完全忘记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创作艺术的初衷。就如同柏格森所说:“我们将有生命体装进我们的这个或那个模式,却全遭失败。所有的模式都崩溃了。对我们试图装入的那些东西来说,这些模式都过于狭窄,而首先都是他们都过于刻板……我们很难引述一个依靠靠纯粹推理而得到的生物学发现。而最常见的是当经验最终向我们表明,生命是依靠何种运作获得了某种结果时,我们就会发现:生命的运作方式恰是我们从未想到过的。”[5]还原了人类与音乐几个概念的基本含义之后,再回到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就生出一些思考。会发现真正的音乐离我们非常近,但又非常远,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最容易激发人的幻想,并使我们对理想化的东西产生亲切感。如果从事音乐的人知道孔子、柏拉图、爱因斯坦、霍金这些人类顶尖的大智者都是怎样地推崇音乐,我们会多一份生命的满足感。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音乐类大学毕业生的境遇尤为尴尬,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已成为广大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需着力研究的课题。国外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社区音乐教育在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多元化创设教育形式、元代价释放创业资源和广泛吸纳音乐专业人才方面的做法,对我国当前解决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政府应充分重视社区音乐教育的就业途径;社会各界应着力拓展和整合就业创业空间;加强大学生对社区音乐教育价值的需求引导。
论文关键词:国外社区音乐教育;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
解决当前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除了对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进行调整,笔者认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有两条:一是就我国现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深化;二是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为我所用。就后者而言,国外通过着力发展社区音乐教育,无代价释放创业资源的发展理念,对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机会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本文拟就这一课题作初步探讨。
一、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
造成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音乐专业学生(尤其是音乐学方向)传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对中小学或基层音乐教育,其他就业渠道并不畅通。由于近年来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人数的增加,超过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增加,从而导致供远大于求的局面。而以往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不屑一顾,秉承“皇帝女儿不愁嫁”优越心理的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生,由于就业压力也争先恐后地到基层教育岗位“插上一脚”,进一步加重了音乐类学生就业难的境况。
新形势下,新的“读书无用论”已有开始蔓延之势,消极情绪开始引发消极的舆情,近年来甚至开始出现部分地区高三学生因就业悲观心理临时放弃高考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业已引发就业心理压力,产生失衡心态,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
面对当前困境,如何破解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题?我们能够做到的除了对我国现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深化,更为重要的就是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使其优秀经验为我所用。我们要了解国外社区音乐组织和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史,对于他们在开展社区音乐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功做法,尤其是通过开展社区音乐教育如何有力地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创设多元化教育形式、广泛吸纳音乐专业人才以及最大限度地扩大音乐就业岗位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深入借鉴,认真汲取。
二、社区音乐教育概述
社区音乐教育以区域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为基础。作为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音乐素养,并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普及性较强、充满人文色彩的、面向大众的社区教育活动。
社区音乐教育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其中包括各级各类音乐教育,教育内容课目繁多、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教育形式不拘一格,教育主体与客体交互发展,互为变换,取长补短。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但满足了社区群众心理需求,促进了社区成员身心健康,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更承载着完善社区成员美德的责任和义务。
三、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社区音乐活动委员会(cmac)于1953年成立,成立大会上cmac主席依贡·克([德]egon kraus)提交了关于加强社区音乐教育建议的报告。随后该组织在推进世界各国社区音乐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社区音乐教育活动。其中有代表性、具特色的有丹麦的社区音乐学校、英国的社区音乐教育中心、美国的社区乐团、加拿大的群族式社区艺术活动中心、澳大利亚社区音乐纲要基金等,他们均取得较大成就。
,
19世纪30年代,以丹麦、挪威等为代表的北欧国家纷纷建立社区音乐学校。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区音乐所需资金基本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丹麦全国有14个郡(县),近300个社区。按其法律规定,每个社区相应建立一所音乐学校,所有青少年及儿童必须学习相关音乐技能或理论。师资由聘任产生,专兼职相结合,每所学校教师人数不低于10名,必须具备专业音乐水平。
20世纪中叶,伴随社区音乐教育在英国的迅猛发展,政府也逐步增加拨付款项,当时甚至出现社区音乐工作者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有效解决师资问题,约克大学、伦敦史密斯学院等一批学校纷纷增设社区音乐学课程和学位。此外,像盖茨黑德音乐中心等一大批社区音乐组织亦通过短训班的形式培养了众多的社区音乐教育人才。
18世纪初,美国早期社区音乐教育取得初步发展。社区音乐教育组织既得到政府拨付专款的资助,也从慈善机构、公众和社区成员那里募资。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多数城市拥有社区乐团,乐团坚持定期为社区内的中小学生举办免费音乐会,旨在通过让孩子从小尽可能多地接触高雅音乐,给孩子带来积极、持久、有意义的正面影响。因此,乐团工作得到社区居民鼎力支持与参与,包括出钱出力、献计献策。美国社区艺术学校联合会有41个州的221名集体成员,开设社区艺术课程的学校多达400家。
族群式社区艺术活动中心几乎遍布加拿大的每一个社区。中心开设合唱、器乐演奏、舞蹈等课程,学习对象几乎分布于各个年龄段,此外,还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纳入学校音乐课程。鉴于社区音乐教育对提高国民音乐文化素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区音乐教育活动在加拿大已经形成制度和规模,甚至成为加拿大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社区音乐纲要基金成立于1978年,政府全额拨款且数额逐步增加,专款专用,坚持和任何商业音乐活动分开,和任何教育主管部门分开,尽可能地杜绝它们对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澳大利亚社区音乐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把参与音乐创作、表演的机会提供给社会弱势群体。
国外社区音乐和社区音乐教育取得蓬勃发展的根源在于,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包括学校在内的教育机构普遍重视并达成共识,成为一股合力推动其发展。同时,社区音乐教育运用适时的、嵌入式的教育理念,为社区音乐的广泛开展及时提供了符合要求的师资力量,无疑对推动社区音乐的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而社区音乐的大发展势必需要不断更新、吸纳大量的音乐专业人才加盟,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大量就业岗位的涌现以及对社区音乐教育师资广泛需求的双重刺激下,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社区音乐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国外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对解决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启发意义。我们有必要从国外成熟的经验中求根溯源、大胆借鉴,总结其丰富经验为我所用,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瞄向社区音乐这方“沃土”,探寻就业与创业机会。
四、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给予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三点启示
1.政府应充分重视社区音乐教育的就业途径
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经验启示我们,社区音乐教育要获得纵深发展,必须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无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都极大地带动了就业率的提升。因此,发展社区音乐教育、多元化拓展就业途径、提升社区人员的文化涵养、有效解决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题等诸多要素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像美国、英国、丹麦等国通过着力发展社区音乐教育,开办各类社区音乐学校,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社区音乐教育岗位。英国甚至曾因为社区音乐的大发展、政府拨款的逐步增加,一度出现社区音乐工作者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一大批社区音乐组织通过短训班的形式培养了数量巨大的社区音乐教育人才。这对于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题无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可见,把发展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破解当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应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视。
2.社会各界应着力拓展和整合就业创业空间
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成功,除了政府重视、积极扶植,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鼎力支持。各级机关、社区、企业、慈善机构甚至公众,都应该积极承担起拓展和挖掘就业创业空间的责任,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其一,协议就业层面:(1)随着社区学校(学院)、老年大学等社区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专职音乐教师。(2)社区乐团、乐队、合唱团的指挥,文娱曲目创作、编配,日常社区文艺活动策划、组织,需要专职音乐人才。(3)社区政府宣传部门、社区企业工会和团委、社ix"村官”等岗位,也同样需要在文娱、宣传等方面独具优势的音乐类毕业生。
其二,灵活就业层面:(1)可以通过家教形式为社区音乐爱好者,特别是老人与孩子提供音乐理论、器乐技能训练、声乐演唱技巧等方面的有偿培训。(2)社区内私人音乐培训学校、琴行、艺术幼儿园、音乐书店及音响店同样需要具备音乐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灵活就业人员。(3)与社区管理部门签订灵活就业合同,以兼职身份参与社区组织的相关音乐教育和文娱活动,同时通过对地方本土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并加以改编,为社区内的业余民间音乐团体提供技术指导和有偿服务工作。
其三,社区创业层面:(1)利用自身音乐专业优势创办社区音乐学校或社区艺术学校,通过招生收取学费;同时根据需要招聘社会资深专业人员或音乐类毕业生以兼职或专职身份解决师资问题。面对不同年龄段学员,既可开展乐器、声乐、舞蹈等技能培训;又可进行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音乐欣赏等理论教学;亦可辅导学生音乐相关知识技能参加升学专业选拔考试。(2)琴童数量的不断增加带动了琴行业的发展,音乐类毕业生创业经营琴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琴行面对社区居民不仅可以销售乐器,依据其特有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社区音乐学校的部分功能,一方面可以组织师资招生授课提成费用,另一方面可以为既无乐器又无场地的音乐教师有偿提供教学场地和设备,各取所得。(3)开办音乐特长培训班相比办学校、开琴行,虽然做法保守却收入稳定。毕业生可凭借在声乐、钢琴、器乐、舞蹈或理论方面的一己之长进行专项教学训练,必要时亦可扩大教学队伍,加强师资力量,坚持在某一专业方向做精做细,逐渐扩大影响,最终形成品牌。(4)合唱歌咏活动历来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合唱团体却基本处于自发状态。针对大众对合唱形式的偏爱,创办社区少年或老年合唱团大有可为。资金来源方面:一是收取学员适当费用保证团体正常运转;二是面向社区大型企业争取长期赞助并以企业名称冠名合唱团;三是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偿演出活动。
此外,还可以创办音乐书店或者音像店、创办具有音乐特色的艺术幼儿园、创办灯光音响租赁或演艺公司、创办影音媒体工作室或midi音乐工作室等。
3.加强大学生对社区音乐教育价值的需求引导
国外发展社区音乐教育的成果显示,在提升全民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区音乐教育功不可没。着力发展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不言自明。但长期以来,受音乐专业学习高投入期望得到高回报思想的影响,即使在就业创业难的今天,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宁愿待业或做家教而留在大城市,也不愿到条件相对艰苦的社区或基层工作。这种现象一方面形成了社区音乐和基层音乐教育发展的掣肘,另一方面又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有效推动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有效破解当前就业难题,我国音乐类毕业生社区音乐教育的价值需求有待引导。(1)国家政府作为最高组织层面在政策制定、财政拨款、激励措施和后续安置等方面应有明确导向并向社区倾斜。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以及以丹麦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均把社区音乐教育基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丹麦甚至把全国所有社区相应建立一所社区音乐学校形成制度写进了法律。在宣传舆论上,国家政府部门应把社区就业提高到“西部计划”类似的高度,充分体现出社区就业的人生价值所在,激发出毕业生的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在岗位设置上,最好能够为社区音乐教育定编定岗,提供在编教师的待遇和职称评定机制,为毕业生甘心立足社区、乐于扎根社区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保障。(2)社区政府作为具体管理层面在资源整合、人才吸纳、物资供给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应彰显社区吸引力。美国、加拿大等国社区政府为吸引专业人才,在职业发展、荣誉授予、物质奖励等方面均有政策体现。在社区硬件方面,为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全面支持,让毕业生感同身受,从内心滋生出对社区就业的满足感和社区归属感。在社区软环境方面,社区政府要精心打造社区文化战略品牌,创设优质的人文生活环境,关心人才、留驻人才,可持续推动社区音乐教育发展。(3)作为社区音乐教育的主体——音乐类毕业生,在参与社区音乐教育的价值需求方面应加以引导。高校应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在为其做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过程中,逐步化解他们心中不愿到社区就业和创业的偏见,积极引导他们从主观上愿意走进社区并扎根社区,认识到参与社区教育同样使命关荣,一样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2010年8月,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共有来自65个国家的3000多名音乐教育专家、学术代表、音乐家以及50个国内和47个国际演出团队的2000多名演员参与。为了配合此次盛会,为积极推动中国社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中国音乐教育网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发起的“csmes音乐教育专家·大学生创业扶植工程”以无偿释放行业优质资源的形式,积极指导与扶植音乐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区音乐教育的自主创业活动。相信以此为契机,随着社区音乐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对于有效破解当前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问题将具有历史性意义。
摘 要: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更是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 、音乐教育专业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 。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 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保护与传承是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参与,高等院校担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背景及音乐构造特征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本地区的师范院校,这些院校一般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研究本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培养本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使命。
在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我们注意到,口传心授是一直是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物质化的社会当中,许多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仍然继续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无异于自己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国各个省份普遍开设,其本身固有的文化教育优势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承提供了教育的平台。
可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既是所有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员的使命,更是从事音乐研究及教育人员的责任。由此看来在我国各个省份的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大力提倡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内容摘要: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从中得到共鸣,并在音乐当中体会到音乐家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造诣,使自己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关键词:音乐 音乐教育 音乐情感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探究音乐的起源,无论是异性求爱说、巫术说,还是模仿说、劳动说等都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是一门音响的艺术,也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西方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曾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①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首先表现出的是它的音响性,通过音响中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它的情感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当中,情感性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情感虽不是音乐专有的,但是音乐却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第一,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只是表现从中体验到的情感;第二,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直接的;第三,音乐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还具有欣赏性,在音乐欣赏中,感情胜于理智。
音乐,与其他教育一样,在人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很多事例表明,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学哪个专业的,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就必须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若要成为某一方面的大师级的人物,就更应如此”。②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这样总结音乐对他的影响:“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③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音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人类,尤其是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教他们怎样认识音乐,听音乐,听懂音乐,还要教他们如何区分好与坏的音乐。”好的音乐能使人塑造完美人格、丰富人的感情,身心健康发展等;不好的音乐却能使人脾气暴躁,身心不能得到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生理、思想,提高人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人的情感以及健康身心、肢体语言等,有教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音乐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协调性,增强孩子的集体责任感、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音乐中的旋律感情控制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中的节奏却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平稳的旋律给人安稳、平和的感觉,跳跃起伏的旋律给人矛盾、戏剧化的感觉;大调及大和弦给人以明朗、坚定、积极等印象,小调及小和弦给人以柔和、忧伤、恐惧等印象;快的节奏使人产生轻松、愉快、活泼的心情,慢的节奏使人产生悲伤、恐惧等心情。作曲家的创作正是通过这些被赋予不同情绪特征的旋律、和声、色彩、调式调性、节奏等来表现、传达自己或世人内心中最丰富的情感、情绪;世人通过对作品的聆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受、理解、把握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情绪,音乐作品得到了共鸣。如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他用多变的调式调性、丰富多彩的和声进行,充满生命力的节奏表达出自己博爱的胸怀,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的作品是他人生的写照,用音乐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爱情、友情、欢乐、奋斗、英雄、幻想、悲哀、渴望等,一切人类的感情经历都得到描述。世人在聆听他的音乐的同时,得到了和贝多芬一样的共鸣,从中体会到贝多芬所描绘的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也从他的音乐中得到了感动和力量。“音乐,在伟大作曲家的笔下,用纯属他个人的表现方法最完美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④
现代的科学证明音乐不仅表达出世人的情感,还具有调节人情感情绪的作用。快速愉悦的音乐可以使人兴奋;节奏徐缓、音调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趋于安稳;旋律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解除疲劳,放松心情。音乐通过声波的物理传播作用于人体,以特定的频率、声压等直接作用于耳膜、大脑及人体的各个器官以实现调节情感情绪的目的。如当人感到疲劳的时候,听维瓦尔第的《春》、德彪西的《大海》等轻松流畅的的音乐能增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调节兴奋抑制过程,使其趋于平衡,加快疲劳的消失;当人感到失望时,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能激发人的力量,给人以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既然音乐赋予人各种情感的体验,给予人各种不同的情感感受,那么在音乐教育当中,我们就应当着重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怎样才能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呢?一是要培养学生从听觉上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色彩、节奏等各种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掌握音乐的形式美;二是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在音乐当中体会到音乐家的情感,并得到感动和共鸣。
音乐教育在婴儿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当胎儿还在母体的时候,耳朵的发育已经完成,这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轻快、抒情的乐曲作为胎教乐曲,以发展胎儿的健康身心,对胎儿塑造好的性格及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斯特恩《婴儿的人际世界》一书中,斯特恩描述了儿童从出生到3岁之间自我发展的四个渐进阶段,用以说明儿童早期音乐情感和认知发展。婴儿刚出生时称为‘必然自我’阶段,这时期儿童的基本感知觉和运动神经组织开始建立,其感知特点是从一个感觉道来的信息很容易被传到另一个感觉道。如声音除了听觉可以听到之外,还可以被看到或被运动神经感觉到。婴儿在听到音乐后会出现兴奋高潮或产生非常强烈的审美快感。在婴儿3—8个月时,是自我发展的第二阶段,称为‘核心自我’阶段。这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实在的感知,表现在婴儿会抓住歌声或曲调中的只音片语,或者是合着节拍发出含混不清的语音音节等。第三阶段出现在8—15个月之间,称为‘主观自我’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儿对音乐已经开始有所认知。从15个月到3岁的‘象征性自我’阶段里,对儿童的音乐发展至关重要。这个阶段,好的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能使儿童的音乐才能和情感得到空前发展。”⑤
在儿童3岁后,可以开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应该是有系统的,而且只能给儿童们好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材料”。⑥一开始的音乐教育要从歌唱开始。人声是最美的声音,也是最自然最好掌握的声音,因此歌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歌唱,儿童很容易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调式、色彩等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掌握音乐的形式美。通过音乐的形式美,教会他们如何分辨音乐的情绪。为日后欣赏音乐的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等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歌唱,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学会聆听健康、优美、动听、有内涵的歌曲,并体会歌中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用于歌唱的音色特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养育儿童的方式也有联系。在那些特别鼓励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信的文化环境下,儿童的声音特别是男孩的声音听起来会又高又刺耳;而在性行为被明显压抑的文化环境中,歌唱便倾向于多用鼻音,且音域很窄”。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选择最好的歌曲教授,如民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授内容。民歌具有很深刻、精彩和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时代特点,还有以情动人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不仅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生活、风俗的途径,还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表达着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这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民歌记录每个阶段人们的生活情况。歌唱少数民族民歌时,要注意唱出蒙古族民歌具有开阔、稳健、剽悍性格的特点;维吾尔族民歌富于装饰性,活泼、欢快,带有切分性的舞蹈节奏的特点;彝族民歌清新动人,带有朴实、细腻的感觉,节奏丰富的特点等表达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感情色彩的民族特点。除了要选择最好的歌曲作为教授内容外,更要注意教授的方法,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时刻保持引起孩子兴趣的活动和语言,使他们容易理解、接受和喜欢。
当孩子具备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调式调性、色彩等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音乐的形式美以及基本的审美感和欣赏能力后,就要逐步加深培养并提高他们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体会音乐家在音乐当中所倾注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感动和共鸣。情和爱,在音乐当中是永远的主题,我们要让学生感受、体会到音乐中各种不同的情和爱。如听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最大程度地激发着我们的爱国热情,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鼓舞着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强大而斗志昂扬地去战斗。从贝多芬的《欢乐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全人类的博爱胸怀,憧憬世界和平,对美好将来的愿望和作曲家产生了共鸣。
“音乐叫人的情感经历了一种不同程度的全新体验,并逐渐获得了超越现实、超越音乐本身的情态境界。在音乐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任音乐的旋律来触动心弦,任音乐的节奏来拍打心肺,任音乐的效应来融化情感,最终我们将在音乐的熏陶中进入一个全新的情感世界”。⑧通过聆听各种富有情感内涵的音乐,使我们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分享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与愿望,使我们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内容摘要: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设计是实现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教育价值的有效前提。在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设计的研究中,科学、合理地规划音乐活动课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出相应的类型结构,应该站在现代课程理论的大背景下,结合活动课程设计的思路,基于普通高校学生特点和音乐教育的特点,对各种普通高校音乐活动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进行分类。
关 键 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 音乐活动课程 类型
分析当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现状,对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活动现象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今天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还是以老师的课堂教授为主要形式,学校团委组织的学生音乐活动和学生自发的音乐团体具有非教学目的特性。而伴随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笔者分析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现状,并对普通高校音乐活动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今天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更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普通高校学生亲身参与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音乐活动,实现以普通高校学生获取与音乐相关的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以普通高校学生主体学习活动和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高校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而设计课业和其进程,这就是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
一、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分类的理论依据
(一)笔者经过仔细分析后,将普通高校各种音乐活动归为三类:按主题纪念日进行的分类;按照活动的组成方式进行的分类;按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各类课外音乐活动项目进行的分类。但是不难发现这三种分类并不十分健全,还缺乏整体性。第一种分类的缺陷在于,不可能将所有的音乐活动都进行归纳,不可能概括所有音乐活动现象。第二种、第三种分类的缺陷在于,活动项目之间出现相容现象。因此,明确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不但要借鉴各种活动现象,而且要依据合理的设计思路。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分类理论。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研究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在总体上是双重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依据此理论可分析出五种人的活动形式:以变革客体为主的改造(创造)活动;以反映客体为主的认识活动;以占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欣赏(审美)活动;以检测客体为主的评价活动;以“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结构为运作机制的人际交往活动。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分类理论作为我国高校音乐活动课程分类基础,解决了该课程的设计思路问题。
(三)我国相关学者对活动课程的不同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国相关学者对活动课程的分类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侧重人际交往的活动课程;侧重认识对象世界的活动课程;侧重体验对象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欣赏(审美)活动课程;侧重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课程;侧重评价的活动课程。第二种,活动——学科辅助课程;活动——经验中心课程;活动——素质发展课程。第三种,常规活动;联科活动课;科技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课。
二、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的类型
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可以参照以上分类和理论,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活动的特点,将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普通高校音乐联科活动课程。1.校音乐学科知识辅助课程;2.音乐综合活动课程。第二类,普通高校学生音乐兴趣活动课程。1.各种音乐类协会活动课程;2.各种音乐社团活动课程;3.各种音乐俱乐部活动课程。第三类,普通高校社会音乐活动课程。1.结合学校艺术周、艺术节、节假日的音乐活动课程;2.学校艺术团、校、系、班、组开展的社会性质的音乐活动中的课程;3.各种义演音乐活动课程。第四类,普通高校学生“业余生活”音乐活动课程。1.听取各种“直接面对作曲家、演员、大师们”音乐讲座中的音乐活动课程;2.亲临现场演出中的音乐活动课程。
三、四种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的进一步说明
(一)普通高校音乐联科活动课程。联科活动,与学科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发展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特长,并可以深化、补充和应用学科课程内容,因此它类似于学科活动。联科活动的内容远远比学科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它既可以与某一门学科配合,形成单科活动课程;又可以同几门学科配合,形成综合(合科)活动课程。体现在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中的联科活动可以理解为,与普通高校音乐学科课程有着紧密联系的音乐活动。根据音乐活动所配合的学科数量,可将高校音乐联科活动课程划分为音乐学科知识辅助课程和综合(合科)活动课程。
(二)普通高校学生音乐兴趣活动课程。普通高校学生音乐兴趣活动课程就其字面意义而言,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共同参加的一种团体性活动课程。因此,它更能体现音乐活动的社会性,更能反映人的活动的本质。该课程在总体上是通过专题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特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它有着只分专题不分年级的优势,可以促成不同年级水平的学生各方位的交往,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交往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体凝聚力。普通高校中各种音乐类协会活动、各种音乐社团活动、各种音乐俱乐部活动是该课程的理想模式。
(三)普通高校社会音乐活动课程。普通高校社会音乐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课程,更是带有强烈的“社会”色彩的课程。社会活动包括交往活动、欣赏(审美)活动、甚至还有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普通高校社会音乐活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社会,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并通过社会活动,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增添新知识,锻炼各种能力。该课程有着丰富的内容,有结合学校艺术周、艺术节、节假日的音乐活动课程,有学校艺术团、校、系、班、组开展的社会性质的音乐活动中的课程,有各种义演音乐活动课程。
(四)普通高校学生“业余生活”音乐活动课程。普通高校学生“业余生活”音乐活动课程,主要指在校园内,利用大学生业余时间所举办的各类名家、演员亲临现场的各种讲座和表演活动。学生通过与演员、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较之通过教师讲解、各种媒体播放等的音乐信息的体验,更容易与音乐交融,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被震撼。这种“直接”的力量,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
内容摘要: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理工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如何上好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方法,以期使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在培养适合社会所需人才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 音乐欣赏课 选材 教学方法 教师能力
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是理工类学生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既不同于音乐专业院校的音乐欣赏课,也不同于普通高校中的音乐欣赏课,这主要是由理工类学生逻辑思维的特点和知识构成决定的。因此,身为理工类院校的音乐教师,要想上好一堂音乐欣赏公选课,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上好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前提——选材
1.与音乐专业欣赏课程区别开来
如今,工作在理工类院校主讲音乐欣赏公选课的一线教师多为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出于专业学习的知识范畴限制,工作后在讲授音乐欣赏课时仍旧以专业教材为主,好一些的会对专业教材做适当的删减,但仍然没有脱离专业知识范畴。其实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合理扩展教学知识面,使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与音乐专业欣赏课程区别开来。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主要由欧洲的交响乐、协奏曲、钢琴独奏曲、歌剧和
3.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作为教师,还应摒弃重复教学,对授课内容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革新、学术动态,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在进取中勇于创新。
“音乐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反映自然美,科学是通过逻辑思维来探索自然美。”②而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就是音乐与科学最为集中的凝练。希望通过理工类高校音乐教师们的不懈努力,能够使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舒缓身心、开拓思维,从而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钱学森”与“华罗庚”。
作者单位:马琳,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顾海川,辽宁科技大学团委
内容摘要: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设计是实现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教育价值的有效前提。在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设计的研究中,科学、合理地规划音乐活动课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出相应的类型结构,应该站在现代课程理论的大背景下,结合活动课程设计的思路,基于普通高校学生特点和音乐教育的特点,对各种普通高校音乐活动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进行分类。
关 键 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 音乐活动课程 类型
分析当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现状,对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活动现象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今天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还是以老师的课堂教授为主要形式,学校团委组织的学生音乐活动和学生自发的音乐团体具有非教学目的特性。而伴随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笔者分析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现状,并对普通高校音乐活动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今天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更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普通高校学生亲身参与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音乐活动,实现以普通高校学生获取与音乐相关的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以普通高校学生主体学习活动和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高校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而设计课业和其进程,这就是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
一、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分类的理论依据
(一)笔者经过仔细分析后,将普通高校各种音乐活动归为三类:按主题纪念日进行的分类;按照活动的组成方式进行的分类;按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各类课外音乐活动项目进行的分类。但是不难发现这三种分类并不十分健全,还缺乏整体性。第一种分类的缺陷在于,不可能将所有的音乐活动都进行归纳,不可能概括所有音乐活动现象。第二种、第三种分类的缺陷在于,活动项目之间出现相容现象。因此,明确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不但要借鉴各种活动现象,而且要依据合理的设计思路。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分类理论。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研究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在总体上是双重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依据此理论可分析出五种人的活动形式:以变革客体为主的改造(创造)活动;以反映客体为主的认识活动;以占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欣赏(审美)活动;以检测客体为主的评价活动;以“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结构为运作机制的人际交往活动。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分类理论作为我国高校音乐活动课程分类基础,解决了该课程的设计思路问题。
(三)我国相关学者对活动课程的不同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国相关学者对活动课程的分类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侧重人际交往的活动课程;侧重认识对象世界的活动课程;侧重体验对象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欣赏(审美)活动课程;侧重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课程;侧重评价的活动课程。第二种,活动——学科辅助课程;活动——经验中心课程;活动——素质发展课程。第三种,常规活动;联科活动课;科技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课。
二、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的类型
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可以参照以上分类和理论,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活动的特点,将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普通高校音乐联科活动课程。1.校音乐学科知识辅助课程;2.音乐综合活动课程。第二类,普通高校学生音乐兴趣活动课程。1.各种音乐类协会活动课程;2.各种音乐社团活动课程;3.各种音乐俱乐部活动课程。第三类,普通高校社会音乐活动课程。1.结合学校艺术周、艺术节、节假日的音乐活动课程;2.学校艺术团、校、系、班、组开展的社会性质的音乐活动中的课程;3.各种义演音乐活动课程。第四类,普通高校学生“业余生活”音乐活动课程。1.听取各种“直接面对作曲家、演员、大师们”音乐讲座中的音乐活动课程;2.亲临现场演出中的音乐活动课程。
三、四种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的进一步说明
(一)普通高校音乐联科活动课程。联科活动,与学科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发展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特长,并可以深化、补充和应用学科课程内容,因此它类似于学科活动。联科活动的内容远远比学科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它既可以与某一门学科配合,形成单科活动课程;又可以同几门学科配合,形成综合(合科)活动课程。体现在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中的联科活动可以理解为,与普通高校音乐学科课程有着紧密联系的音乐活动。根据音乐活动所配合的学科数量,可将高校音乐联科活动课程划分为音乐学科知识辅助课程和综合(合科)活动课程。
(二)普通高校学生音乐兴趣活动课程。普通高校学生音乐兴趣活动课程就其字面意义而言,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共同参加的一种团体性活动课程。因此,它更能体现音乐活动的社会性,更能反映人的活动的本质。该课程在总体上是通过专题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特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它有着只分专题不分年级的优势,可以促成不同年级水平的学生各方位的交往,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交往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体凝聚力。普通高校中各种音乐类协会活动、各种音乐社团活动、各种音乐俱乐部活动是该课程的理想模式。
(三)普通高校社会音乐活动课程。普通高校社会音乐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课程,更是带有强烈的“社会”色彩的课程。社会活动包括交往活动、欣赏(审美)活动、甚至还有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普通高校社会音乐活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社会,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沟通与联系,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并通过社会活动,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增添新知识,锻炼各种能力。该课程有着丰富的内容,有结合学校艺术周、艺术节、节假日的音乐活动课程,有学校艺术团、校、系、班、组开展的社会性质的音乐活动中的课程,有各种义演音乐活动课程。
(四)普通高校学生“业余生活”音乐活动课程。普通高校学生“业余生活”音乐活动课程,主要指在校园内,利用大学生业余时间所举办的各类名家、演员亲临现场的各种讲座和表演活动。学生通过与演员、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较之通过教师讲解、各种媒体播放等的音乐信息的体验,更容易与音乐交融,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被震撼。这种“直接”的力量,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
摘 要: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更是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 、音乐教育专业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 。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 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保护与传承是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参与,高等院校担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背景及音乐构造特征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本地区的师范院校,这些院校一般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研究本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培养本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使命。
在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我们注意到,口传心授是一直是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物质化的社会当中,许多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仍然继续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无异于自己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国各个省份普遍开设,其本身固有的文化教育优势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承提供了教育的平台。
可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既是所有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员的使命,更是从事音乐研究及教育人员的责任。由此看来在我国各个省份的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大力提倡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研究
音乐欣赏作为美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对高校学生特别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分析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艺术教育,使音乐欣赏教育理念渗透高校学生教育,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呢?经过分析,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音乐文化受教育方面普遍具有较为基础的音乐欣赏层次,音乐文化素养较为薄弱而且层次不齐。因此笔者在教学实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践中尝试了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阶段性教学方法开展音乐艺术教育。
1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艺术
将音乐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感受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处在青年时期的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他们离开中学校园进入了相对自由、开放的大学时代,人生正处在思想活跃和情感丰富的阶段。如果在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启发学生们将音乐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思想世界、情感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他们会更好地领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更加容易掌握如何进行音乐欣赏的方法,教学将会收到更佳的效果。例如贝多芬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献给爱丽斯》,它的内涵是用音乐形式表现了一段恋情的发展,在这部作品里贝多芬将这段感情中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经历体现出来。音乐艺术作品往往是作曲家对生活和情感经历的一种高度升华和凝结,这样的内涵易于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同身受,领悟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主动学习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2融会教学开拓学生音乐艺术思维
音乐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性质与形式完全不同但可以给人相同的感受。作为高校学生来讲,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可以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感受,引导学生在画面感呈现与听觉之间达成一致,使学生将身边的生活感受与音乐作品的体会融会一体,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通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教授学生理解音乐语音,音乐语言是用音乐所特有的特征来表达喜怒哀乐,它区别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说话语言。当学生对生活中的某一切身感受与音乐所带来的感受产生共鸣时,在音乐艺术的画面感与听觉之间达成一致时,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融会教学的方法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渐进教学逐步过渡音乐欣赏层次
针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基础相对薄弱但
理解能力强的特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浅至深、深入浅出地逐步提高音乐欣赏的层次,结合音乐艺术的专业角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将音乐欣赏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逐步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从声乐曲向器乐曲过渡。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有歌词,同时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表达的乐曲情绪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首先应从教授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声乐作品开始。讲授声乐作品欣赏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词曲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素材源泉以及歌词所表达的含义。配合歌词对乐曲的欣赏,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乐曲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进而准确地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对声乐作品的例举和讲解,逐步锻炼学生脱离掉歌词同样能够欣赏乐曲的旋律,掌握乐曲的特征,进一步理解音乐。从声乐作品作为第一层次的教授过渡,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器乐作品时具备了一定的欣赏基础,使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向较高层次过渡。
第二个层次是从民间音乐欣赏向西方音乐欣赏过渡。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但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就需要把握特性,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性。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特有文化,这种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根深蒂固,就像是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的影响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对于学生来说,我国民间的许多乐曲都是伴随着学生成长过程的,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和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等都为学生耳熟能详。所以在教授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从这些较为熟悉的民间音乐开始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更好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向西方音乐逐步过渡,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例如《蓝色多瑙河》、《命运交响曲》、《卡门序曲》等西方音乐作品。学生对音乐语言的学习从民间音乐到西方音乐逐步适应,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与能力。
第三个层次是从器乐独奏曲向交响乐过渡。相对交响乐来说,器乐独奏曲曲式简单,乐曲表现的主题比较单一,在讲授和欣赏时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通过独奏曲的教授首先让学生了解曲式结构,了解什么是单主题音乐,什么是单三部曲式结构等概念问题,学生了解了曲式结构概念后再讲解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征。例如在讲解和欣赏《梦幻曲》时,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一首钢琴独奏曲,首先请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再将这首乐曲的单主题音乐和单三部曲式结构的特征进行讲解。配合乐曲实例和学生自身对乐曲旋律的感受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独奏曲曲式结构,逐步再向多主题和曲式结构比较复杂的交响乐过渡,这样的过渡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
4结语
“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句话反映了对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而言,他们急需音乐艺术教育的营养,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建筑职业院校的一名音乐基础课教师,上述音乐欣赏教育的方法与分析还是初步的探索与研究,笔者呼吁社会和高校给予非专业学生音乐艺术教育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提高教学能力,探索出更为有效地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文章以实践化、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为四大视角,对目前我国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提出了四点建议。力图对于声乐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 键 词:声乐考核 方式 建议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其核心与关键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伟大转变。而实现这一伟大转变,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教学评估系统的改革也是其中应有之义。因此,研究探讨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为此,笔者结合个人多年来声乐教学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辨,对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四点建议,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实践化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伟大转变,也就是实现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伟大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就是教学改革的生命和灵魂,同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准则。
因此,为了真正体现“素质第一”“能力第一”,也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第一”的原则,即考核方式实现实践化。
1.考题形式的实践化
考题是考核的有效载体,考题形式的实践化,直接制约了考核方式的实践化。而所谓“考题形式的实践化”,是指题型本身的实践化,即声乐基础能力题、声乐演唱能力题、声乐创新能力题。例如视唱练耳题(包括视乐谱演唱、听钢琴弹奏乐曲背谱演唱等题型)、“三种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歌曲的演唱题、学生自选歌曲的演唱题等各种实践化题型,以此体现声乐艺术即学生的实践演唱能力,而不是“纸上谈音”“谱面论乐”。
2.考核形式的实践化
考题形式的实践化要与考核形式的实践化相匹配,做到同步一体、相得益彰。
考核形式的实践化,又有许多种新的形式。例如“模拟音乐会”: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轮流扮作“演员”与“观众”。扮作“演员”的学生进行声乐演唱,其他学生扮作“观众”聆听,直至全部学生“演唱”完毕。又如“实地音乐会”,即举行班级、系级、院校级音乐会,使学生真正参加声乐演唱;再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声乐比赛。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总之是让考核走出呆板僵化的课堂,走向声乐演唱实践的大舞台,走进声乐艺术本身。
二、公开化
考核方式的公开化,是使考核实现公平、公正的可靠保证。
所谓“公开”,是指考核不加隐蔽,面向大家,也就是“阳光考核”;而不是秘密进行、“暗箱操作”。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一碗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视同仁。避免“双重标准”“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以确保校园的一方净化与艺术的圣洁领地,有力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
考核的公开化,除了考核进程的公开化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考核成绩显示方式的公开化。无论是等级评估法(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分数评估法(百分制或学分制),其成绩显示都要公开,或张榜公布,或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监督。如有意见时,应及时研究,如确有差错者,应立即予以纠正,并立即公示。
三、民主化
考核方式的民主化,也应作为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改革的重要内涵。
所谓“民主化”,即“庶民之主宰”,与“专制”相对立,也就是“群言堂”而不是“一言堂”。声乐考核方式的民主化,是避免声乐教师一人拍板、独断专行的有力举措。
为了做到考核方式的民主化,必须首先在组织上落实两个实体:
1.考核领导小组
由院、系主管领导与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教研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制定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及考核方式,并监督整个考核过程。
2.考核委员会
由管理者、教师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具体考核。应采取公开“亮分”制或“亮等”制。成员由师生民主选举产生,有明显“错判”者,可视情节轻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随时取消委员资格。
除此之外,考核委员会还可以召开各种形式的民主评议会,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声乐能力与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估。
四、科学化
考核方式的科学化,是确保考核正确合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音乐类大学生的声乐考核方式,必须做到科学化。
这种考核方式的科学化,又可以细化为下列各点:
1.考题数字化
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电脑化的科技手段,建立考题“数据库”,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做到学生考核时,“点击”抽签,随机做答。
2.考型专题化
要把考核类型,按不同专题划分。比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就可以划分为各自的专题考核,以便同类学生相同艺术风格的比较,在“可比性”中更科学地做出评估。
3.以赛代考化
鼓励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如在各种声乐比赛中获得奖项者,可以代替考核成绩,并视为“优秀”。这样做,既突出了实践化,也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应是事半功倍、一举数得之事。
4.考核程序科学化
考核程序,应实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由模仿到创新的科学化过程。这样做,既有利于声乐教学,又确保考核本身的科学合理,做到以考核检验教学,以考核促进教学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音乐类大学生声乐考核方式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整个声乐教学改革的成败,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予以落实。
内容摘要: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理工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如何上好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方法,以期使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在培养适合社会所需人才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 音乐欣赏课 选材 教学方法 教师能力
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是理工类学生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既不同于音乐专业院校的音乐欣赏课,也不同于普通高校中的音乐欣赏课,这主要是由理工类学生逻辑思维的特点和知识构成决定的。因此,身为理工类院校的音乐教师,要想上好一堂音乐欣赏公选课,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上好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前提——选材
1.与音乐专业欣赏课程区别开来
如今,工作在理工类院校主讲音乐欣赏公选课的一线教师多为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出于专业学习的知识范畴限制,工作后在讲授音乐欣赏课时仍旧以专业教材为主,好一些的会对专业教材做适当的删减,但仍然没有脱离专业知识范畴。其实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合理扩展教学知识面,使理工类高校音乐欣赏课与音乐专业欣赏课程区别开来。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主要由欧洲的交响乐、协奏曲、钢琴独奏曲、歌剧和
3.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作为教师,还应摒弃重复教学,对授课内容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革新、学术动态,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在进取中勇于创新。
“音乐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反映自然美,科学是通过逻辑思维来探索自然美。”②而理工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就是音乐与科学最为集中的凝练。希望通过理工类高校音乐教师们的不懈努力,能够使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舒缓身心、开拓思维,从而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钱学森”与“华罗庚”。
作者单位:马琳,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顾海川,辽宁科技大学团委
【摘要】
伴随社会的进步,大众百姓的生活标准明显上升,对文化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安排,对发展品德、提升内涵,增强人民群众音乐品鉴水平起到重要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地位与作用,以期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
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
目前,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让大家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然而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普及率不高,一方面是音乐专业人才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专业程度较高。要想更好地推动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了解其对群众文化活动方的影响,主动寻找更加完善的发展途径。
一、新形势下开展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合作精神。音乐类文化活动种类丰富,需要参与者协调配合。在练习环节上,每个参与者并非独自的个体,大家组成一个集体,不但很好地增加了团队理念,同时每个人也得到了经验的积累。
(二)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专业的音乐鉴赏水平并非一蹴而就,要经过很长阶段的沉淀、感受和学习。不但要求学习者对音乐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逐渐增强对音乐审美的体会与感受,还要更多地增强自身文化内涵。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进行正好为人民群众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机会。在此类活动中,应该经常给广大群众传授相应的音乐文化,促使群众掌握各种类型的音乐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水平。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应该增加音乐方面的学习,提高广大群众的音乐鉴赏水平。
二、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
(一)加强宣传。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是现代群众文化活动的关键构成,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群众文化活动原则上应该获得大力的宣传与安排。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各地政府应该对群众文化活动做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提供科学的方法与财力支持,对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普及。第二,文化馆是管理单位,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更多地开展关于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与宣传,让音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展壮大。第三,音乐工作者要起带头作用,主动带领大家加入到音乐活动中。
(二)提高活动质量。伴随社会的进步,群众文化工作也有着极大的发展,不但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文化气氛也日益增强。然而各地区还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就拿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来说,发达区域的人民群众一般文化水平较高,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擅长安排与参加这种活动。而贫困区域的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对音乐没有兴趣,这些地区的人们对参加音乐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低,在某种方面束缚了音乐文化活动的进行。想要改变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凭借多种模式与内容促使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第一,走近百姓、着重引导,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安排。群文工作者一定要走近百姓,放低姿态,严肃指挥,提高群众热情,促进音乐类文化活动的开展。第二,组织文艺汇演,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文艺表演,尤其要关注较为贫困的地区,应该增加这方面的帮扶活动,必要时还可以给所有积极参与、反应热烈的群众一些奖励与赞美,增加大家参加这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第三,借助电子网络,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提升。事实显示,借助电子网络完成音乐文化的宣传与资源利用,能够更好地增强人民群众的音乐内涵,对促进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意义深远。
(三)培养群众文化的音乐专业人才。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进行必须有大量的专业艺术人才。目前专业人士稀缺,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想要改变此种情况,各地文化馆一定要担当起发展现阶段优质音乐艺术人才的职责,大力做好人才发展与培训,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
(四)拓展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空间。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要避免束缚在某种氛围与手段中,必须借助各种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如学校文化,其以提高同学们的精神生活为宗旨,将文化艺术做为重要的社会性文化,提升同学们的音乐素质发展,使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唯有拓展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进行。
作者:王欢 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
一、音乐选秀类节目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方面,应充分肯定音乐选秀类节目对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音乐选秀类节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尤其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对自身艺术修养提升的渴望。同时,参赛选手利用摇滚、爵士、民族、音乐剧甚至京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才艺,也从另一个侧面宣传和推广了众多的艺术形式,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特色的歌曲,让观众领略到了不同风格的民族艺术特色。一些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主旋律歌曲不断被选手咏唱,包括一些传统革命歌曲经过改编以另一种形式被大学生群体所喜爱和传唱。这些宣传和接受效果是传统音乐教育短期内无法企及的。而一个个“草根”脱颖而出的成功案例又鲜活地激励着许多年轻人,让大学生相信无论你是谁,只要不断努力和奋斗,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自我超越。另一方面,从图3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音乐选秀类节目会对他们的思想或日常行为产生影响,因此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思想导向性就显着尤为重要。我们应看到,部分音乐选秀类节目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其中带有的少量不良现象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一些节目为了求新颖,甚至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变成“愚乐大众”的先锋,为了抢收视率,内容、形式低俗肤浅,成为了文化贫瘠的象征。还有一些音乐选秀节目过于强调个性,过分渲染个性,极易造成极端主义,违背社会和法律的道德和规范,导致集体主义意识淡漠、很难与别人合作的完全利己的错误思想。由此可见,当前的音乐选秀类节目质量良莠不齐,个别选秀类节目过于追求商业化、功利性的效果,杜撰各种“悲情故事”,吸引眼球,甚至炒作噱头,过分夸大个性,表现低俗娱乐。一些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一旦开始跟风模仿,逐步降低艺术鉴赏能力,便无法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影响个人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对策
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激发、引导他们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人的精神领域的深层次影响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正确面对音乐选秀类节目对当代大学生群体造成的多面影响,合理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使命。
(一)利用学生对音乐选秀节目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当下流行的音乐选秀节目促进了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问卷分析中,87.1%的学生表示在观看音乐选秀类节目后有进一步了解、学习音乐或相关艺术的兴趣。因此,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艺术。如可以与学生探讨喜欢的选手类型,进而分析流行、民族、美声、原生态等各种音乐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的兴趣。同时,应纠正仅仅局限于歌唱表演的狭隘的艺术观,拓宽艺术学习领域。例如,在我校交响乐进校园活动结束后的访谈中,有些学生表示:从没有这么近距离听过交响乐,以前脑海中的交响乐就是一群人弹着听不懂的音乐在电视上表演,现在感觉交响乐真的很好听,很有冲击力,能引发内心的共鸣。他们都希望这类活动能够经常走进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实现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利用学生对音乐选秀节目的喜爱,激发出大学生提高自身音乐水平的渴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问卷分析中有65.4%的学生在观看了音乐选秀类节目之后,有了进一步参加艺术活动、艺术社团和艺术选修课的愿望,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个人需求和音乐教育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领略这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同时,了解并认同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多样化需求
根据调查问卷,对于艺术教学使用新兴的媒体形式有49.2%的大学生表现了强烈的愿望。那么,如何合理发挥当代大学生对于新文化、新媒体、新手段的推崇,在传统音乐教育、艺术活动的基础上,开展顺应时代要求和迎合大学生心理的音乐教育和艺术活动呢?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为学生开设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课、流行歌曲演唱教学、民族音乐赏析、交响乐赏析等,利用微博、微拍、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的载体表现形式,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还要实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音乐教育,适度开展艺术竞赛,艺术巡演,艺术进社区、进企业等多种实践,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打造品牌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艺术实践,扩大音乐教育活动的受益面。另外,还可以组织和打造合唱团、话剧社、书法协会等各种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调动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项艺术活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艺术、提升自我。
(四)进一步深化音乐教育改革,与德育、智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荀子在《乐论》中也曾讲,音乐对于心理上的作用的特点是“入人也深,化人也速”。可见,音乐是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在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各种潜能素质,它能够激发这种潜能素质并且满足人的活动和需要的全面性,使之达到自身全面发展的最高要求。现在的大学生都已是90后学生,从图4我们可以看出追求个性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因此,音乐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多措并举,合理定位,既要坚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的地位,充分发挥其陶冶情操、开启心智、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提升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实效,又要更多地体现时代特征,深化音乐教育改革,因材施教,推进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整合各个学科的特长和优势,加强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校园艺术学习与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利用课堂教学、移动网络等传统、新兴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个性化教学,增强互动环节,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与专业学习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音乐选秀类节目对当代大学生的多方面影响,我们既要认可此类社会热点对音乐教育普及和推广的促进作用,又要清醒地看到个别不良现象对少部分学生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对于音乐的兴趣,进阶式地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朱惠娟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