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园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15 05:28:02

导语:在幼儿园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论文

摘要:幼儿园

关键词:家长投诉;家园联系;有效沟通

案例背景:

随着国人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有不少家长一旦觉得学校或者老师的做法不合她的意,就会“寻找”合适的维权途径,比如打电话“投诉”或者到学校找领导,以为有领导“撑腰”就可以摆平所有的事。殊不知,很多时候很多情况在家长看来觉得老师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侵害了孩子的权利,其实本来就没什么,只是老师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或者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说到底,老师和家长都爱孩子,只是老师和家长爱孩子的方式不同而已。

案例描述:

一大早我刚走进幼儿园,大(2)班小朋友的奶奶就在门口拦着我,怒气冲冲地说:“你们幼儿园的老师什么素质,吃饭不让孩子喝汤,孩子怎么吃得下去?”我一听吃了一惊,这个班的老师虽然是刚接班的,可她们的教育保育经验都十分丰富,怎么可能不让幼儿喝汤呢?我一边安抚家长的情绪,一边了解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养成了吃汤泡饭的坏习惯。以前的跟班老师都根据家长的要求给孩子吃汤泡饭,到了大班换了新老师,而这位老师比较负责,坚持要求幼儿要么先吃饭,要么先喝汤,并给幼儿讲了吃汤泡饭的害处,不许幼儿吃汤泡饭。按理说家长应该感谢老师,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可是家长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大早就跑到学校来找我,要求处理这位老师。我把这位家长请进园长室,耐心地给她讲吃汤泡饭的害处,也给她介绍我们这位老师平时的工作成绩。经过沟通,老人告诉我,这个孩子刚断奶爸爸妈妈就出国打工,孩子7岁了,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7个月,一直跟着老人。也正是因为这个,老人生怕委屈了孩子,事事处处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只要是孩子提出的,她会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从而养成了孩子骄横跋扈的脾气,只要一点不如意,就哭闹不已,经常用不吃饭威胁奶奶,奶奶对孙子也无可奈何。

案例评析:

在幼儿园,我们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是存在很多分歧,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家长和老师都爱孩子,只不过爱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就拿吃饭来说,就家长而言,孩子吃的好、吃的多,身体棒棒的就好;而幼儿在幼儿园内就餐,作为幼儿园除了要考虑食品卫生、营养、食物的多样性等、以及幼儿该吃多少量合适,我们老师更要加强孩子就餐的习惯教育,如:饭前洗手、吃饭不说话、不挑食荤素搭配更有营养等……

家长对学校的种种要求,有时是片面的,有时是不科学的。正确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满足,当家长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我们没有几个老师敢理直气壮地跟家长说“不”。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老师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反正不能得罪家长。得罪了家长,领导就会批评,甚至影响自己工作的考核。我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坏的变成好的了,好的变成坏的。幼儿是一张白纸,他们信任老师家长,认为老师家长说的就是正确的。记得以前,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骄傲地说:“我们老师说的!”孩子们把老师的话扛在前面,来反抗家长的一些错误做法。现在的孩子老师给他一点规矩,让他感觉稍有不如意,就会警告老师,“我回去告诉我__”于是就有了不分缘由闹到学校的家长,或者电话打到某个领导,要求处理老师……搞得老师有问题不敢管、不愿意管,任其发展。导致的结果就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紧张。家长和老师应有共同的目标:“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发展?”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有效沟通呢?当我们老师发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作为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告诉老师,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育效果。作为家长要多向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育儿的思想;作为教师也应该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爱子之情。

总之,做对的事,坚持正确的做法。为此,可能受到暂时的不理解,暂时的指责。我相信只要坚持了,时间久了家长会理解的。

思考与建议:

园长是办好幼儿园的中心人物,能否使幼儿园更好的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使家长安心、放心,园长在家园纠纷面前要敢于承担责任,姿态要高,注重沟通,宽容、理解、重情。如果园长妥善处理好家园问题,园长的威信一定更高,定会得到教师的尊重、信赖和拥护。加强家园共育工作,我们不仅能从家长所拥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中获取帮助,而且也可以由此加深对教育、对社会的认识。我们如果能够与家长合作,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那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成效就能得到强化,并形成影响幼儿发展的合力,保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一贯性。反之,就会使教育效果削弱甚至抵消。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家长工作的方式,注意通过多种途径,锲而不舍地做好家长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家长,转变不适宜的教养观念与方式,双方对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结成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家园联手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作为老师都不喜欢被家长投诉,特别是经过努力获得的工作成果却得不到家长的肯定时。但是老师们必须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来面对发生的各种事情。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告诫自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可以闹情绪,因为在心平气和时你的大脑运作比你激动时要出色得多,有很多情况我们老师都没有做错,只是家长不了解情况,产生一些误会。这时我们千万不可以生气,我们要发挥才智,给家长一个最好的解释,把误会降到最低。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们应了解幼儿的一般心理,并且不断地在实践中捕捉幼儿心理的每一点变化。当发现幼儿有一些“坏毛病”时,既不能百依百顺地迁就,也不应该非常情绪化地简单批评了事。而应该尽快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搞清楚幼儿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和幼儿的真实想法,以便于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确,天底下哪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然而,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却并不一定都是恰当的,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作为家长,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1.要宠爱,不要溺爱

宠爱和溺爱往往只差一步。宠爱可以,毕竟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宝贵的礼物,应该哄(他)她开心,陪她玩耍,不能冻着,不能饿着。但是过分的宠爱就成了溺爱。为了哄他(她)开心,要什么你给买什么;为了陪他(她)玩耍,让爷爷奶奶当牛做马;非名牌不穿,你担心他(她)冻着,就不顾经济条件给他(她)买回来;挑食不吃饭,你担心他(她)饿着,顿顿让他去肯德基,这就成了溺爱。

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任性妄为,这叫不懂事的孩子,不过,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归根到底还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问题,爱他可以,但是要有限度、有条件、有前提,这是宠爱。反之,没有限度、没有条件、没有前提就成了溺爱。宠爱是一种宽容,溺爱则是一种纵容。两者都是父母的一种态度,你以什么态度培养孩子,他就会给你相应的结果。

2.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一个都不能少

当今社会生活中,夫妻或因感情不和而分

道扬镳,或因配偶死亡等原因,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单亲家庭多由母亲与孩子组成,这类单亲家庭大约占单亲家庭总数的85%以上,由单亲母亲支撑的单亲家庭,构成中国单亲家庭的主体。有调查显示:单亲孩子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无论是司法界人士还是从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家,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由于家庭的不健全,大多数单亲孩子心理上和人格上容易出现缺陷,而这些缺陷又极易诱发一些孩子犯罪。犯罪率更是高达40%。

健全的家庭包括母亲、父亲和孩子,缺了那一个都不成。父亲爱如山,他给孩子崇高的感觉,是孩子的守护神,是安全的象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父亲教会孩子怎么做事,以后在社会上怎么与人打交道,怎么去生存,行为处事父亲是导师。

母爱如水,她的爱温柔细腻,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孩子的成长离不来母亲,母亲教会孩子怎么做人,品格的形成母亲是关键。只有在双亲健全的家庭孩子才有幸福的保障和健康的身心。

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的梦想,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去爱孩子吧!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论文

早操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迅速地将小椅子送回家,“嗖”的一声冲到了我的面前。“我第一,我今天当排头!”“我第一!”“老师,我第一”……孩子们为了争第一、当排头,在我的身边你推我挤,有用胳膊撞的,有用小脚踢的,有用小屁股顶的,完全不甘示弱。看见孩子们之间的争执越来越激烈,我忍不住沉下了脸,语气生硬的说:“请小朋友们走回自己的座位坐好,这样推来推去多危险啊!”孩子们一听我的话,垂头丧气地回位了。

“孩子们,你们都想当小排头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好奇心驱使我接着问下去,“为什么呢?”小轩轩迫不及待的从座位上跳起来说:“因为当排头就可以和老师手牵手的!”,“是的!我也最喜欢和老师手牵手了……”孩子们在座位上又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恒恒小朋友小手举得高高的,神气十足地说:“当排头就是和小组长一样的,可以帮老师干活,带着小朋友跑步。”小羽小朋友小嘴里嘟喃着:“老师,我一次都没有当过小排头。”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有些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喜欢老师,想离老师近一些,可以多一些机会和老师交流;一些孩子争当排头是因为有强烈的领袖意识,希望通过当排头来表现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还有少数小朋友是因为从未有过当排头的经历体验,所以欲发的想要感受。了解到幼儿想当小排头的愿望和原因后,我决定要满足孩子们的小小心愿。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正是处于各种自信心、责任心、荣誉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表现欲旺盛,任何游戏和活动,他们都想有机会去参与,而且只要你给他机会,他就能给我们创造各种惊喜。开学初,我为孩子们制作了精美的值日生牌,每天安排6名小朋友戴牌“上岗”,负责教室内的值日工作。在和小朋友商量一致后,我们决定赋予值日生一项新的任务:当小排头,每天的值日生又是每天的小排头。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当小排头的愿望,又促进了值日生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好效果!

随着小朋友们自尊心和荣誉感的增强,他们会觉得当小排头就是当官,多了一些“特权”。因此我在日常生活中会引导小排头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帮助集体做各种服务;同时师生共同制定评选优秀排头的标准,鼓励幼儿发现小排头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地向优秀排头学习。这种方法的实施让小排头们增强了服务意识,获得了更多来自同伴和教师的赏识,也让其他孩子们看到了同伴的长处,班级氛围变得更加的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当排头,而是力争上游当优秀排头!

通过“我要当排头”这个事例,我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更多的从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出发,保护他们的自主性和选择权,积极地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肯定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幼儿园生活中收获自由、收获温暖、收获爱!

幼儿园教学论文:最新幼儿园教学论文

摘 要:“数学是最容易学的学科,越是努力教数学的老师就越是很笨的老师”。可见数学并非纯粹的深奥难懂,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培智学校是“谈数学色变”,智障学生往往缺乏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再加工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水平长期停留在直观、具体层面上,因此数学教学已成为培智教育的难点。笔者认为,在培智数学教学中要以动代静,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火线,适时灵活地运用游戏这一形式,提升培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 :游戏 ;培智数学;作用

游戏作为儿童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儿童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游戏也是儿童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喜欢玩,喜欢游戏。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智障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对理性知识和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弱、接受能力差等特点,合理地将游戏引进数学课堂,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以下就结合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游戏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上的作用。

一、运用游戏,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某项工作的内驱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它使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对某一事情只要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在培智教学中,兴趣对唤起儿童的注意力有极重要的作用。以游戏为媒介,为了使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培智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游戏,让培智儿童产生学习的愉悦感,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对培智儿童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意味着教育已成功了一半。游戏这一特殊的教育手段,对培养培智学生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利用游戏时,要做好一下几点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经验积累

培智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在平时各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在生活技能课,游艺与积木等课中教会学生一定的技能,为以后的游戏打下基础。在与家长沟通时,多让家长在家适时的对学生的游戏加以指导,家庭游戏经验的积累对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二)因特施教

游戏的种类繁多,形式多种多样。对培智学生而言,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殊性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游戏,内容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操作。如果一项游戏学生都无法进行,何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游戏选择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游戏成为一项轻松易接受的活动。心理学家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游戏中,我们应多给培智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先让学生玩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游戏,逐渐加强难度,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用“你真聪明”“你真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克服了学生我不会做,我不行的自卑心理,建立自信。

(三)组织到位

作为组织者的教师要课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游戏,在学生游戏活动中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培智学生自控能力差,如果不加引导,只会单纯的以玩为目的,游戏过程中也会发生与同伴争抢的局面,教师要讲解游戏规则,游戏中注意事项,以及游戏的目的,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

做好以上几点,游戏才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在讲授4减几时,我设计了小猫钓鱼这一游戏,请四名学生扮演鱼的角色,一名学生扮演小猫,当小猫钓上一条鱼时,请学生说一说还剩几条,并写出减法算式,学生乐在其中,争先恐后的来写算式。在学习物体的高矮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这一游戏,拿到花的两名学生到前面来,其他学生比较他们的高矮,这一游戏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单一的比较两人的高矮效果好。爱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培智学生对动画片更是倍加喜欢。我利用小头儿子大头爸爸这一动画片的内容,制作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头饰,请两学生来表演片中的小场景,学生模仿所看的动画片内容,我加以表扬并重点讲解了为什么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学生在玩中理解了大小,对这一概念也有了很深的印象。

二、运用游戏,丰富智障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智学生对抽象的概念难以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把复杂的知识浅显化。在讲授数字7时,我出了一个数字游戏“一根拐杖天天用,一个星期用几天?”学生都在积极动脑筋。我把这句数字谜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述,并做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很快就猜出了是数字7。我抓住机会,又告诉学生,一个星期有7天,我们上5天学,休息2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了数字7,也明白了一个星期共有7天这一知识。

三、运用游戏,补偿智障学生的生理缺陷

培智儿童由于大脑受损,使其运动神经受到限制,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相对同年龄的儿童较差。培智儿童腕骨和指骨正处在生长过程中,指挥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手部动作精确性较差,使他们产生学习上的障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小肌肉群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游戏教学则是补偿培智学生的生理缺陷的重要途径。

在讲授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时,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两份珠子,请学生从第一份中夹出1颗珠子,第二份中夹出4颗珠子,把夹出的珠子放在文具盒盖中,数一数文具盒中珠子的总数。依此类推,夹出2颗和3颗,3颗和2颗,4颗和1颗。在简单的夹珠游戏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得数是5的加法还锻炼了手部力量。

在学习数字1-5时,我编了一首数字儿歌,并教会学生手指游戏:1像毛毛虫---游游游、2像小白兔---跳跳跳、3像小花猫---喵喵喵、4像小乌龟---爬爬爬、5像蝴蝶---飞飞飞。学生在手指游戏中学会了数数,也学会用手指表演各种小动物了。

在学于号和小于号时,许多学生分辨不清,我采用手指游戏来帮助学生认识辨别: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能搭出大于号“>”,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能搭出小于号“<”。教师提问:“大于号怎样记?”学生回答:“伸出右手剪一剪”;教师提问:“小于号怎样记?”学生回答:“伸出左手剪一剪”,并配上动作,既生动又形象,学生掌握后就不会再混淆。

四、运用游戏,增强培智学生的适应能力

培智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差,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平时教学中要加强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根据培智学生数学教育的需要,设计情境游戏,在模拟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为培智学生提供较为自由,自主,和谐的的环境,使他们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畏惧,紧张害怕的情绪,建立自信,掌握知识,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另外,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培智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认识时钟时,先教会学生认识时针,知道整点。然后教会学生认识分针,知道几时几分,最后认识秒针,知道几时几分几秒。在学生学习了时针,分针,秒针的基础上,讲述一天中,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我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我的一天。我戴着红领巾,充当一名小学生,请另外一名辅教充当时钟。我讲述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所做的事情:7点起床,7点30吃早饭,8点到学校,11点放学回家,12点午休,1点20上学校,4点40放学,6点吃晚饭,8点睡觉。我一边讲述辅教一边显示时钟,学生聚精会神的听着我的故事,也数着时钟上的时间。我表演完请学生讲故事,扮演钟的角色。学生虽然不能连贯的说出自己的一天,但能准确的把握起床,放学,睡觉的时间了。在此游戏中,学生知道每个时间有每个时间该做的事情,晚上再也不能贪玩,早早的睡觉了,早上起床后会主动要求上学,生活适应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在认识钱币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认一认,数一数,算一算,换一换钱币后,进行情境游戏。

模拟场景一:教师充当售票员,学生充当乘客,要求学生自己拿钱买票。

模拟场景二:教师充当营业员,学生充当顾客,要求学生拿钱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通过交换情景,穿插游戏进行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并加深对所教知识的理解。在愉快的场景环境中交流知识,增进感情,培养了良好的心境,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五、运用游戏,培养智障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交流,共享群体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交往、评价能力。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用“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就能起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我让每个培智学生挂上图形卡片,先看看自己身上挂的是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培智学生寻找和自己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握握手敬个礼站在一起。在游戏中培智学生情绪积极,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积极地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轻度培智学生会主动帮助中重度培智学生。这样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既提高了培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游戏是培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培智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形式多样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培智学生寓教于乐,而且还能挖掘培智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他们的参与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游戏有效地打破了学科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论文

记得一位社会学专家说,中国的青少年最缺乏挫折教育,不少人遇到挫折后就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走向极端。的确,近年来各类中小学生或因考试成绩不佳,或因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因受到学生的嘲笑等等而轻生的新闻屡见报端,这样一件件血的教训折射出的是现代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之差。现在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行,而忽视对孩子在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遇到困难不低头等方面的教育,于是,孩子从小便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便经不起一点风雨,并且变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暴戾,不尊重长辈等等。所以,在幼儿时期给予他们适当的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挫折教育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的障碍、干扰,并难以克服,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路上走时不慎摔倒哇哇大哭,家长急忙跑过去将孩子抱起,拍拍身上的泥土,有的还会用脚跺跺地面:宝宝乖,是这块地不好,把宝宝绊倒了……;孩子想要买一件商品,因为得不到而大发脾气甚至大声哭闹,家长就会因为不舍而顺利给予满足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孩子就养成了脆弱、依赖性强、任性、自我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些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平坦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孩子,一旦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会难以承受,将来怎样适应社会?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就是撑起成功的柱石。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儿童受点挫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耐挫力、承受力。也就是说挫折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就能激起人们的斗志,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挫折教育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抓住机会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中国有句谚语说得好——“桑树从小扼”。幼儿的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知还处在一个具体形象的阶段。据此,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获得成功的、幼儿感兴趣的小电影和小故事。让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最主要就是感知挫折,认识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失败和挫折时正常的,从而对挫折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面临困难时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生活、学习活动中,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刚入园的幼儿,在家吃饭都是靠家长喂,有的甚至担心他们吃不饱而追在屁股后面喂,有好多孩子连勺子都不会拿,孩子上幼儿园后依赖已成为习惯。于是我就在第一天、第二天喂他们吃饭并告诉他们怎样自己吃饭,第三天我便不再喂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不介意他们把衣服、桌子和地面弄脏,再加以适时的指导,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幼儿就有了从依赖别人喂到自己拿勺子吃的过程,孩子的心理也会得到一种成功后的满足感,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像我们平时很随意叫孩子帮忙做一件我们看似很简单的事,如:擦个桌子、扫个地等,孩子就要想怎么去擦这个桌子,怎么将地面扫干净,不管成不成功我们都要为他有勇气去做了这件事而给他相应的肯定,得到肯定之后一定会很愉快从而将事情完成的更好。

游戏活动是实施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游戏中我经常给幼儿提供机会,来加深幼儿对挫折和困难的认识,激起幼儿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信心、勇气和毅力。如在中班时,一次户外体育活动,我让孩子们玩爬网,我先让孩子们在有网格的一边由下往上爬,从右边爬上去往左边移动两格再往下,孩子们都很轻松完成。接下来,我让幼儿在有架子的一面从左边的圆圈爬上去往右边移动一脚从梯子下来,因为圆圈的攀爬高度提高了,脚往上爬的跨度大了,难度增加了,有的幼儿刚开始有点退缩,爬到一半就准备下来。我就先对幼儿之前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幼儿战胜困难的欲望和兴趣,然后对幼儿的表现提出要求,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幼儿处理问题,告诉幼儿,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努力去解决,一次不成功,没有关系,再努力一点,直到把挫折战胜为止,通过这样的挫折情境让幼儿体会到战胜挫折后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战胜挫折的信心。知道挫折并不可怕,只要用智慧和毅力就能战胜它。

幼儿在与外界接触、学习时,离不开老师、父母的帮助,切不可把这种帮助理解为代替,否则幼儿一遇到遇到挫折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要解决幼儿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面对现实,正视困难。有次午饭后,我带孩子在学校小公园内散步,发现草地上有一块大石头,我没有立即把石头搬走,而是让小朋友自己从石头旁绕走过去,其中有一个幼儿没注意,被石头绊倒了,我也没有立即拉他起来,小朋友自己站起来后回头看了一下那块石头说:“我还没看到这里有一个大石头呢!”旁边有同学马上大声告诉同学:“你们要小心绕过去哦,小心石头!”假如我看到石头什么也不说就把石头搬走,学生肯定不会绊倒,但是对小朋友来说,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的石头,无论是老

师还是家长,都不可能为学生扫清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危险,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如何看到前进道路上的石头,我们应该如何不被石头绊倒,当我们被这些石头绊倒时还要学会自己爬起,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此,才能培养出他们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我们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设置障碍,以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主动创设有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情景,以弥补自然情景中的不足。通过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卉卉小朋友是个聪明且极要强的孩子。有一次,我班举行运动会,卉卉也积极参与其中,拍球比赛,她得了第一,领奖台上她洋溢着灿烂自豪的笑脸,小朋友们纷纷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运动会尾声,特别安排了幼儿跳绳展示,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得到展示的机会,便将名额给了另外两名幼儿,虽然卉卉也跳得不错。老师话音刚落,卉卉便跑过来问老师:“老师,湘荃不如我跳得多,为什么让她去,不让我去啊?”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老师说:“卉卉,把这次展示的机会让给别人不好吗?”卉卉撅着嘴回到座位上,头也不抬,两行泪珠滑落脸庞。在平日的活动中,由于卉卉的要强性格,在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后,小朋友都不理她,我就说:“卉卉,是不是你哪些地方做的不是很好,去,主动向小朋友承认错误,她们会接受你的。”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将卉卉的挫折和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去面对挫折,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卉卉的抗挫折能力逐渐增强了,活动中再也看不到她因为失败而大发脾气或哭闹的现象了。歌曲演唱中,卉卉没有唱好,但她没有垂头丧气,而是跟老师说要好好练,下次还要上台表演。在和小朋友相处时,卉卉也不像原来那样蛮横霸道了。看到卉卉的变化,老师感到很欣慰,小朋友们也更加喜欢她了,爸爸妈妈欣喜地告诉我们,卉卉在家的变化也很大,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了,不跟妹妹抢玩具,做错了事情批评她时也能坦然面对、勇于承认并能积极地改正了。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只有内心充满了自信,才能迎难而上。在困难面前,幼儿只有不断地得到鼓励,才能改变受挫意识,获得自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进餐,独自就寝等。当幼儿进步时,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你真棒”“我相信你会做好的”,等等,让他们自信中成长。我们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亲切的抚摸,都能激发幼儿的信心,让他们树立克服挫折勇气和信心。在幼儿没有能完成任务时,也不要训斥,要视具体情况分析,必要时进行启发、引导,让他们有信心在下次活动中能完成任务。

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往往都有一定的依赖性,都希望家长、老师能给他们一定的帮助,甚至是代替。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让幼儿学会面对现实,让他们从小意识到只有自己经过尝试、努力才可能成功。有一次,班里做游戏用的球数量不够,我就让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娇娇去隔壁班借,她当时显得有些胆怯,但看到我信任的眼神后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向隔壁班走去,在快要走到隔壁教室门口时,娇娇回过头用一种近乎哀求的目光看着我,想我和她一起去。我故意和其他小朋友说话,装作没看到。这时,隔壁班级的徐老师也笑嘻嘻地问娇娇:“你有什么事吗?”娇娇低着头犹豫了一会儿,终于鼓起勇气说:“我是来借几个皮球的。”当娇娇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快乐地笑了。看到平时与人说话都很少的娇娇今天居然帮老师做了事,我顺势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将她好好地表扬了一番。

挫折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这需要家长和教师通力合作,步调一致,对幼儿慢慢培养和引导。教师可以利用家园联系册、家访等形式,请家长积极配合,给幼儿各种锻炼的机会,如:让孩子把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园等等,体验艰辛的同时也有快乐。教师要及时从家长处了解情况,对一些勇于抵抗挫折的幼儿进行表扬;对一些胆怯的、缺乏自信的、受挫能力差的幼儿给予帮助。作为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挫折教育,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时机,同时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我们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家长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认识。因为幼儿挫折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家庭、幼儿园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引导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挫折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正是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但要把握好适当的难度和强度。幼儿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就会产生自卑感。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因人而异,设置的任务要是有一定的难度,但要是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那种,以免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挫伤不行,挫伤过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是保持平衡的心态,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常遭受挫折,将不利于幼儿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没有挫折是不现实的,挫折过多也会让他们丧失信心,老师、家长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幼儿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幼儿只有不断地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的鼓励与肯定既能激发幼儿追求自主、自强,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幼儿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不要担心孩子的失败,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为了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只有当孩子充分的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能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在挫折情境中转被动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经受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炼,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让幼儿在挫折中成长,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过,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期最终达到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一个人只有充满自信,有足够的底气,才能不畏挫折和失败,才敢于探索、尝试和创新。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论文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马克思也曾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纲要》还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而言,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如何使游戏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通过游戏全面提高创造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我认为教师必须要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即为幼儿开设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

所谓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开放的物质环境,即游戏时间、空间以及游戏材料等对幼儿是开放的;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都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

首先,得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玩具、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和材料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然而,在很多幼儿园里,却常常会看见这样的情景:教师为幼儿准备的玩具和材料,往往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好看”的目的,而把“饺子”、“汉堡”、“饼干”等一个个精心包好,游戏时不允许孩子们随便拆开,幼儿失去了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而这些“不许”,大大减弱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因此,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有过多的限制,而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给他们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尽情的把红、黄、蓝颜料兑到水里,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制成“乐百氏”、“雪碧”、“可口可乐”等各种饮料;让他们任意地把纸撕成“面条”……我们会发现,孩子是多么的赋予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构建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的吸引幼儿,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有一次我就遇见这样一件事:“美美加工厂”一直以做各种各样的花为主,一段时间后,选择去“美美加工厂”玩的小朋友越来越少。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在游戏结束进行评价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孩子们纷纷回答说:“这些花我们都会做了。”“我们想做别的东西。”这时我又引导幼儿:“那么,你们认为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做裙子”、“做头饰”、“做扇子”、“做食品”……根据孩子们的意愿,我及时增添了许多原材料。当第二天再开展游戏时,“美美加工厂”的“工人”明显增多了,孩子们有的做帽子,有的做衣服,忙的不亦乐乎!

即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主要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教师之间、幼儿之间乃至幼儿园的园风、班风。幼儿园的精神是一种无形的环境。但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幼儿的情绪、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学习和生活,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由于幼儿对成人尤其是教师具有特别的信赖与尊重,再加上幼儿情感的易感染性,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作为教师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教师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支柱之一。教师要有颗“关爱每一个孩子”的心,要尊重、理解孩子的需求。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既是材料的提供者、游戏的指导者,也是幼儿游戏的参与者。教师的参与会使幼儿感到老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和老师在一起感到自然、温馨,没有压抑感。但教师的参与也要适时、适度,过多或不恰当的参与往往会适得其反。如在一次结构游戏活动中,几个小朋友想搭一艘船,我见他们合作的不错,就没有去干扰,而只是偶尔悄悄关注一下。活动快结束时,我惊奇的发现:在我没有对他们提供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这几个孩子共同合作搭了一艘非常漂亮的轮船!从甲板到驾驶室,从船舱到娱乐设备,一应俱全!在这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而在第二次的结构游戏活动时,我有意识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这几个搭船的小朋友:“今天你们再搭那条船,要和上次一样漂亮!”孩子们开始动工了。这一次,我就呆在他们身边不走,每当看见他们停下来,或是搭的不对时,我就催促、干涉甚至让他们重来。活动结束了,一艘船还没有成功。两次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在游戏时,教师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过多的干预只会限制他们,太高的期望会造成幼儿的压力,使得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发挥失常。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明确自己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我们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是领导,也不是权威,而是幼儿的帮手和支持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他们创作,但却不可因此去支配幼儿或干预他们的决定,更不是教幼儿如何做或代替他们去做。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因幼儿的年幼,而忽视他们的需求;也不把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幼儿,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安全、平等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然、真实的表现自己。

(二)、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文明礼貌、友好谦让,在游戏中互相协商角色、互相交换玩具等,这些都为游戏的继续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集体教育,建立互助、友爱、和谐的同伴关系,使幼儿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集体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教师之间的真诚相待、友好合作,是幼儿最好的榜样

教师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活动情绪和积极性。真诚合作、互相尊重的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建立友好同伴关系的榜样。这些都是幼儿游戏时,建立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的积极准备。因而,教师要以良好的自身素质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要做到行为规范、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自然、动作轻柔、着装大方。

心理环境之于物质环境的创设更为重要。起任务也更艰巨。平等、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是鼓励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相互作用的保证。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物质环境的创设,它与心理环境同样重要,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玩的轻松、愉快,玩的有价值,让他们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环境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学论文

一、创设背景:

陶行知先生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解放小孩子的大脑,使他去想;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使他去做;解放小孩子的眼睛,使他去看;解放小孩子的嘴,让他言论自由;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让他做喜欢做的事;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自由发展。”同时《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生活的关系,鼓励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体验创造的乐趣”,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能力的增强,渐渐导致废旧物品的增加,而我国人口众多,虽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却显贫瘠,所以,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处理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次,结合本月主题活动《环保小卫士》,我们大班年级组设计了《我环保我快乐》的区角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播下环保的种子——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多数废旧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垃圾,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倡导幼儿积极行动,以点代面发挥“环保宣传员”的作用,以孩子带动家长,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整个社会的环保教育尽一点绵薄之力。

二、适合班级:大班

三、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状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一些环境污染的原因。

2.了解水的重要性, 通过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各种方法可以使泥浆水变清。

3.关注周围环境,树立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并乐意用自己的行为保护周围的环境。

4.积极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合理创造,有变废为宝的意识。

5. 通过舞台“秀”的形式深化“我环保我快乐”的主题。

四、区角设置说明:

区角一:环保宣传员

本区角的目的:1. 培养清楚连贯地向同伴进行新闻播报的能力。

2. 培养安静倾听的习惯,懂得可以通过倾听来了解想要知 道的知识,积极争当“环保宣传员”。

区角二:水变清啦!

本区角的目的:1.了解水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幼儿参与科学实验的能力,体验科学的神奇。

区角三:丢丢城

本区角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区角四:巧巧手

本区角的目的:1. 引导幼儿懂得废旧利用的好处。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提升手工制作能力。

区角五:环保秀

本区角的目的旨在鼓励幼儿尝试参与环保宣传活动,乐意为环境保护做努力,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体验做个环保志愿者的快乐和自豪感。

五、材料投放说明:

区角一:环保宣传员

投放材料:纸板箱(电视)

区角二:水变清啦!

投放材料:有关水污染的图片(ipad) 明矾、纱布、纸巾、棉花、试验杯、搅拌棒、泥浆水等

区角三:丢丢城

投放材料:各种废旧物品;相关人员工作服 工作帽;垃圾箱;回收箱 不可回收箱 供可回收物品的分类盒若干

区角四:巧巧手

材料投放:1.各种废旧物品——大小不同的纽子瓶盖 挂历纸 广告纸 旧毛线 旧线绳 薯片筒 等(来自“丢丢城”的分类盒)

2.剪刀 胶棒 水彩笔 油画棒等

区角五:环保秀

材料投放:“巧巧手”部分成品——自制玩具 装饰工艺品 环保服饰以及T台音乐自制摄像机一架 《牛奶舞》的音乐

一 投放的材料来源于生活

材料的投放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首要条件,同时,材料的投放还存在着很大的学问,材料投放得恰当,孩子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成功获得知识,反之,区域活动的开展将仅仅停留在游戏层面上。不仅如此,恰当地投放材料,对于节约资源也有很大的体现。在当前环境保护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的今天,节约资源更是被幼儿园视为宣传重点,因此,选择安全、卫生,可重复使用的游戏材料,成为幼儿园区域活动投放材料的焦点,因为,使用这些材料,不仅可以起到开发孩子智力,发展孩子能力的作用,同时对于节约能源也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开设了“丢丢城”,里面收集了各种不同的废旧物品:薯片桶、零碎毛线、旧纽子……利用这些物品孩子们同样可以在“巧巧手”区域里创造出各种有趣的作品,这些区域不仅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还给他们创造了动手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非常乐意参加这些区域的活动。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废旧物品一样能成为孩子游戏的主角。

二 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在“巧巧手”区域中,我们设计了“编地毯”“绕五彩筒”“撕剪贴画”“织吊帘”“串项链”等内容,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

六、游戏规则:

区角一:环保宣传员

能进行新闻播报——各类垃圾造成陆地污染,争当环保宣传员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捡拾垃圾保护环境。

步骤一:扮演新闻播报者,说说自己的发现。

步骤二:认真倾听环保事件,培养环保意识,踊跃担当环保宣传员。

区角二:水变清啦!

能通过看图片懂得重视水资源,大胆体验“泥浆水变清”的各种方法。

步骤一:看图片,了解水的重要性。

步骤二:尝试各种泥水变清的方法。

步骤三:介绍实验结果。

区角三:丢丢城

能将垃圾分类丢弃,能将可回收的废旧品分类摆放。

步骤一:幼儿扮演丢弃者将垃圾分类丢弃。

步骤二:幼儿扮演废品回收人员,将可回收的物品进行分类摆放。

区角四:巧巧手

能到“丢丢城”中自由挑选废旧物品

进行手工制作,动手动脑。层次一:自主选择各种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层次二:领悟“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区角五:环保秀

能跟随音乐以肢体语言“秀”出自制环保服饰的自然美。

层次一:在音乐的伴奏下体验以废旧物为主要原材料的新颖的环保服饰展示。

层次二:通过观看和表演感受美好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

七、入区活动标志设计说明:

入口处挂着贴有“我环保 我快乐”字样的纸板

八、游戏指导:

教师在与幼儿一同游戏的过程中,不是流于表面层次的互动,而是深入有效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主动学习,在幼儿寻求知道时给予引导、帮助,鼓励幼儿以自身主动的学习来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程度。

区域一:环保宣传员

游戏指导:1.鼓励幼儿到“电视机”中进行播报。

2.提醒幼儿融入情景,有角色地进行语言表达。

区域二:水变清啦!

游戏指导:1. 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材料,把泥浆水变清。

2. 鼓励失败的孩子不要放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者材料继续尝试。

区域三:丢丢城

游戏指导:1.让幼儿知道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垃圾分类,同时向家长、邻居以及其他人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

2.指导幼儿将垃圾分类(可回收 不可回收)以及将可回收物品的分类摆放

区域四:巧巧手

游戏指导: 1. 鼓励幼儿到“丢丢城”中自主选择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2 .认真观察发现情况及时引导。

区域五:环保秀

游戏指导: 1. 指导幼儿选择环保服饰,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我型我秀。

2. 提醒小观众们注意秩序和礼貌。

幼儿园教学论文:原创幼儿园教学论文

周五,放学铃声响,小朋友们来到饮水机边拿自己的水杯。我站在教室门口帮助孩子们背书包,一回头,发现地上有一个蓝色的塑料水杯。我走过去捡起来问:“这是谁的水杯呀?怎么滚到地上来了呢?”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摇头说:“不是我的!”“也不是我的!”“我的水杯在书包里呢,也不是我的!”“老师,我刚刚看见是小亮把它弄倒的。他还踢了一脚呢!”这时,小佳走了过来,轻轻地说:“老师,这是欣欣的水杯,她今天生病了没有来上幼儿园!”

听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我的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很不是滋味!孩子们看到水杯视而不“捡”,因为他们觉得水杯不是自己的,认为别人的事情不用去管。很明显,这是幼儿公德意识淡化的体现。

公德意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公德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3—6岁是幼儿心理成长、人格塑造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养成的内在态度、自我概念、性格习惯,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带来及其重要的影响。我深刻认识到,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公德教育刻不容缓。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他们还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我将社会公德教育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贯穿在幼儿游戏、学习和同伴交往的方方面面。

由于儿童的年龄尚小,缺乏生活体验,自制能力弱,行为表现不稳定,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还比较模糊,对道德的认识还很肤浅,对抽象的道德概念难以掌握;但他们对于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兴趣浓厚。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描述人物的行为、营造生活情景;鼓励幼儿针对这些表现,讨论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如:儿歌《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中提到“帮弟弟扣纽扣,给妹妹讲故事,帮爸爸拖地板、帮妈妈倒杯水、帮老师擦桌子、帮阿姨剥豆子”等,明确了小朋友们的行为,为幼儿的表现做了很好的指导。又如,故事《孔融让梨》,在简单地故事语言中引出深刻的哲理,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与人分享,愿意把好的东西先让给别人,帮助幼儿消除自我中心的意识。

幼儿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模仿是幼儿学习分享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重要模仿对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保持言行举止的得当,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走进校园看见地上有垃圾,我会很自然的将垃圾随手捡起。次数多了,孩子们也会由起初的惊讶变成了习惯。教室里的垃圾能随手捡起,校园里的垃圾也能随手拾起,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自然。校园里的花开了,我会带着孩子们一起闻闻花香、捡捡落花,告诉孩子们“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幼儿园的礼物”。小朋友们在离园时不再吵着要爸爸妈妈带花儿回家了,而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幼儿园的花香。

幼儿社会公德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还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在行动中浸润。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要多为幼儿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具体的行动中加强公德行为。如在进园、离园时进行相互有礼貌的问候、道别;让幼儿帮助老师做值日;鼓励幼儿带图书及玩具到园中与小朋友们分享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强了他们的道德行为。

幼儿园注重幼儿的公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孩子们的行为榜样;通过儿歌、故事等引导幼儿增强道德意识;同时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加强公德行为。我相信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定能自觉形成公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中舞蹈教学论文

一、舞蹈教学的价值阐述

舞蹈是可以不断地展现美、塑造美,对培养幼儿的形体大有好外,舞蹈教学在幼儿健康性格发育和形体塑造上都具有积极的功效。舞蹈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功能、社会功能,具有多重价值,如生理学价值、心理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幼儿在舞蹈学习方面是有自主权的,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如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等等,不管是哪一种类的舞蹈都可以通过基本的训练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其体质,从而对其终身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纲要》过程中,我深切地意识到幼儿的教育一定是把美育发挥得极致,从而使其能够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形成,丰富其情感体验及纠正其价值倾向。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主要在乎的价值有变化快、竞争、神性、新奇、刺激等,从而在课程当中体验帮助他人、肯定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等作用。只要幼儿能够找到这些点,并且满足幼儿的需求,就很容易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由被动改为主动去学习。

二、舞蹈教学对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的舞蹈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多鼓励幼儿,让其在舞蹈的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亮点,提高自己的能力,快乐地进行舞蹈,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其努力奋斗的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兴趣。可以说,幼儿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幼儿实现高效学习的途径。笔者在舞蹈的课堂上,通常会利用一些课堂小活动来促使幼儿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幼儿们两两结小组,或者全班分成两个大组进行比赛,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同时,幼儿园里还配备有多媒体,可以集图片、视频和声音于一体,让幼儿在快乐当中学会跳舞,提高舞蹈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潜能

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认为,幼儿园的教学除了要教给幼儿一些必备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幼儿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整体综合能力。学习舞蹈可以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能够迎难而上,加强其肢体练习,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幼儿会在学习成就感的激励下,开始认真学习并欣赏舞蹈优美的动作,再一板一眼地紧跟着学习,提升幼儿内在的音乐素质。最后,当幼儿把舞蹈动作烂熟于心后,就可以跟上节奏,一遍遍地进行表演,最终达到肢体与情操双向提高的目的。

(三)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启其学习热情“阀”

成功的教学不是对幼儿实行强制,而是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在开启幼儿的热情阀,通过动作、眼神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其艺术情感,通过节奏鲜明、有组织、程式化的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舞蹈学习是一项非常枯燥的事情,需要幼儿在兴趣的激发下,有着坚强的毅力才能够成。幼儿园教师只有激发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才能组织好课堂,上出高质量的舞蹈课。纵观古今,所有在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都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运用新鲜的教法来使幼儿着迷。学习兴趣作为一种催化剂,可以更有助于幼儿理解舞蹈的内涵。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采用趣味性的导入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对幼儿的吸引程度。

三、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要运用一些舞蹈活动

(一)幼儿园教师要确立多元化的舞蹈课堂培养标准

每一个幼儿都有不同的舞蹈基础,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突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做到正确引导其价值观,要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幼儿的跳舞兴趣,确立每一个幼儿依据自身水平的学习目标,从而以目标为导向,激发幼儿持久的学习动力系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尽量要做到分层教学,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注意不同学情的掌握,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排练,让幼儿的学习内容很充实,学习方式极为多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学法的训练,以尊重不同幼儿的自尊心,提高其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让幼儿真正沉浸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其舞蹈素养。对小朋友来说,舞蹈教学要成为幼儿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教师要通过舞蹈教学活动来发挖幼儿的潜能,以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从而给幼儿一个主动学习、探究新知的学习机会。

(二)幼儿教师要让幼儿转化学习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

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幼儿积极学习的动力,也是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求知的重要前提。幼儿园的舞蹈教师首先要改变之前传统的教育思想,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幼儿,多做一些课堂活动。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先从思想入手,采访一下幼儿的学习在的学习愿望,从幼儿的需求出来,将舞蹈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我认为,幼儿教师要自觉地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多给幼儿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解放幼儿手和脚的同时,更要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是早在春秋时期就被孔子提出的教学理念,可是由于幼儿园班容量大,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幼儿在不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失去了自己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幼儿学习起来的兴趣低下。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给幼儿自己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主动学习,使舞蹈得到升化,真正起到陶冶其情操的作用。可以说,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我们要为幼儿搭建一个自由宽松的舞台,激发其富有创意的思维,从中感受到快乐。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学在幼儿时期的价值很大,教师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让其多参与课堂上的一些活动,亲身体验课堂,体会舞蹈的乐趣,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真正的幼儿课堂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幼儿成为舞蹈学习的小主人,从而提高舞蹈教学在肢体训练和情感塑造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曹敏 单位:河北省黄骅市第二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论文:浅谈多媒体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普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现代教育技术能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使图片色彩鲜艳,而且放大了几倍,动画效果好,游戏气氛浓,使孩子们在自然、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多媒体技术彻底改变了一贯老师讲、幼儿听,几张图片反复讲述、摆弄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以幼儿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开辟了幼儿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天地,展示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技术的独特魅力,将我们幼儿教师从传统的说教模式中解放出来,减少了教学示范内容,提高了幼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在幼儿园发挥多媒体的独特作用呢?

一、利用多媒体,增强幼儿的学习探究兴趣

多媒体智能性的启发和引导,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很有兴趣,因为它形象生动、鲜艳、能动,使幼儿的视觉、感觉、表象、记忆、思维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状态,使孩子的认知心理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而多媒体教学能将较为抽象的道理或要求借助画面表达出来,非常具体。

例如音乐活动《春天》,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发声练习、节奏练习。教唱新歌曲,这种传统的方式动感不强,显得枯燥乏味,幼儿学起来主动性不高。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不同了,同样的画面,春天的小树上,小鸟在唱歌,老师引导幼儿和小鸟一起练发声。必须打对小鸟家的门牌号:×× ××|××|× -||。幼儿兴趣一下引出来了,认真努力地打好、打对节奏,小鸟从树下飞下来,与幼儿一起学唱歌,通过多媒体逼真、形象的造型,幼儿一边学唱,一边拍手,一边高兴地自发编动作,整节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大大提高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还有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亮》中,只用嘴巴讲故事的话,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完全弄懂猴子到底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我利用多媒体动画,边看边听,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故事看完后,小朋友们都明白了猴子捞月亮的方法,哈哈大笑起来,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例如数学活动“图形宝宝变变变”中,我先让幼儿在多媒体上看到一个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大机器人,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小朋友从大机器人上认识这些不同的图形,教师提问:“这些图形真调皮,它会变成大小不同的模样出现在不同的物品当中。你们想想,什么样的物品当中藏着这些图形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可以用这几种图形制造很多物品。这时,还可以拓展延伸,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我们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长方形呢?”“用这些图形宝宝还能拼成什么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多媒体将用这几种图形拼成的不同的事物加以展示。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得了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大自然是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是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它的美千姿百态。幼儿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散文: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木的生机美,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美等等。大自然里虽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有些却在千里万里之远,又不可能让幼儿随时身临其境,亲自目睹其中的美妙景物。这时电教手段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例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秋日的私语》,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菊花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这时我又趁热打铁,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他们放学回家后寻找秋天的景象,把觉得美的地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或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画画下来。通过这样的“说”、“写”、“画”,幼儿加深了对美的感受,对这篇散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培养了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

四、利用多媒体,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动画功能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计算机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拓宽幼儿知识面,有利于幼儿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如在教育活动《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种子发芽、生长、枯萎的过程编制成课件,使幼儿直观感知动植物从生到死的过程,从而理解了“有生命”的概念,同时激发起了幼儿探究的兴趣。

总之,多媒体技术作为幼儿园教学手段,拓宽了软件的 应用面,也促进了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多媒体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实施多媒体教学,把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它的作用和使用价值,使它真正为幼儿教育服务,达到更优化的境界。

幼儿园教学论文: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幼儿园教育中,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成呈现出来,更加生动形象,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视听环境,促进幼儿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的提高。本文就对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幼儿园 教学 运用

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形、视频、动画等信息载体进行综合处理,在屏幕上将各信息要素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操作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这种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被广泛的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能够满足幼儿的发展特点,便于幼儿的理解和接受,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愉快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获得知识、开阔眼界的重要推动力量。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声、色、图、光等,创设出生动形象,活泼愉快的教学情境,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引起幼儿的注意,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雨》时,对于幼儿来讲,散文诗的欣赏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幼儿没有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菊花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诱人的糖炒栗子冒着香气,秋天的落叶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人们忙着采摘果子……,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得到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活动中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了散文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1]

二、生动的图像促进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具有具体化的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例如:音乐活动《小蜗牛》,教师利用CAI课件及电脑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小蜗牛记性差出门后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家,后来它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身上带着一支小蜡笔,一边走一边画,顺着线线找回家。憨态可掬的动画小蜗牛形象一下子就牵动了孩子们的心,他们为总是找不到家的小蜗牛担心,又为蜗牛妈妈找到了小蜗牛而高兴。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萌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三、多媒体演示简化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实现某种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动态演示,简化抽像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细致的剖析,并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发现、探索和解决,充分运用幼儿的各个感官系统,理解事物和教学内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进行数学活动《7的组合》时,制作课件《调皮的兔宝宝》。活动采用动画的形式,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去游玩,先看看有几只兔宝宝?观察他们有什么不同?有颜色的不同、有大小的不同等等,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在草地上做捉迷藏的游戏该怎么分组呢?小朋友们积极的参与进来展开了讨论,有的说6只和一只,因为兔妈妈大、兔宝宝小,还有的说是4和3,因为有4只灰兔和3只白兔……在幼儿的讨论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7的组成,通过形象的画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开发了智力。[2]

四、利用多媒体萌发幼儿的想象意识

想象是不受任何时间、空间、规律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种奇怪的图形、事物,引导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将现实中的事物任意夸大、变形、组合等,促进幼儿想象意识的萌发,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例如:在《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当幼儿了解、尝试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形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

五、利用多媒体加强互动,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幼儿间以及幼儿与教师间的互动,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和分析,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幼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如在电脑故事教学《七彩虾》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提问启发幼儿进行补充复述。如:“小青鱼为什么要在身上画出七种颜色?”“如果你是小青鱼,你会和虾公公聊什么呢?”以此引导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为故事编出多种结果,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

结束语:幼儿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利用多媒体图、声、形、色等特点,为幼儿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教学效果的实现。

作者简介:姓名: 郭慧静,女,1974,工作单位: 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公司机关幼儿园,职务或职称: 小教一级。

幼儿园教学论文: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世界国际卫生组织表示,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上正常,而是身体、心理都要完好。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掌握现代科学的技术知识,还要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一个人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也会使祖国的未来出现更多健康有用的人才。下面就讨论一下为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到幼儿园教学当中以及它将起到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的原因

1. 学科教育是种双重教育

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学校最基本的工作,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教育知识的过程,也有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暗藏着多姿多彩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同一个知识点,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掺杂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和个性等,而且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只接受知识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观点和个性选择。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评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时,有人觉得刘备是英雄,曹操是狗熊,而有的人则意见相反。所以在教学中与心理教育是分不开的,人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独特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们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 学科教学过程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1)学科教学所占用学生时间多。学科教育是学校最主要也是基本的任务,是占据学生最多时间的教育,学生的知识、技术都是在这个时候学到的,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那心理健康教育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2)学科教学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的学科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有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等,这些学科里面都包含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那孩子们学到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将会更加的丰富和全面。

(3)学科教学的人力资源优势。不同的学科,应该会有不同的教师,这样有利于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他们各具特色的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心理健康的氛围更浓,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入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1. 教师的语言、行为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如果一个老师总是对一个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或“你怎么连这个也做不好”,那这个孩子就会变得没有自信,觉得自己真的很笨,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教师对幼儿应表现得更有亲和力,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的积极表现,并给予一定的赞扬,除了语言上、行为上也应该有所暗示,让孩子增强自信。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只要对孩子抱很大的希望,孩子的智商就足以上升百分之二十五,赞扬可以使人变得兴奋,做事也会更加积极,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2. 拥有自信可以使孩子学习效率提升,人也会变得开朗

自信是一种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每每受到挫折时,人的自信会下降。但每个人不可能每天都顺顺利利尤其是小孩,所以教师应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给孩子多创造一点成功的机会,保护孩子的自信,这样孩子就对学习更加积极,每天也会愿意上学,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

3. 温馨、有爱的教学氛围会提高教学质量和孩子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会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应该把幼儿园的教室布置得温馨、有爱,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大部分孩子感觉舒服。然后,老师应该和孩子们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不要怕老师,消除上课时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氛围之中。最后,在提出一些问题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回答,说一下加油打气的话,当孩子说错时也要委婉地引领孩子选择正确的答案,不要太直接的说“错”。这样孩子们才会觉得老师平易近人,也会喜欢和老师交流,喜欢上幼儿园,喜欢上课,喜欢回答问题。

4.在学习中引入合作

合作是社会上一种不可缺少的品质,只有学会合作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当今社会,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是家里的小宝贝、小皇帝,受到很多人宠爱,所以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差,依赖性强,不懂得分享自己的快乐。所以教师应该把合作精神引入课堂,比如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在玩游戏时可以让几个人组成一组进行合作,让孩子们体会到合作、信任、分享的乐趣。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教育,没有心理上的健康,我们身体上的健康也会慢慢下降。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中,我们才可以更加全面、更加充沛地学习,这样的人才才是完整的人才,才是祖国未来所需要的人才。而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要从小时候抓起、从娃娃抓起,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论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便捷形象的教学工具、创新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工具和方法的使用上,经历了从黑板到白板,到电子白板,再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过程,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已成为幼儿园信息化教学最有力的辅助工具。开展电子白板的应用研究,能够为幼儿园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素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性。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 应用

1.电子白板的优点和作用

触摸式电子白板教学操作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软件教学平台,由人与触摸式白板、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话筒等电子设备组成,带来一种新兴的、电子化的、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它能够轻松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自带一个强大的学科素材库和资源制作工具库,是一个兼容操作各种软件的智能操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随意调取各种素材或应用教学软件,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简单、方便,符合幼儿直观形象思维和动手动脑的特点,适合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1]。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式教学,能够为优化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师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提供一个智能平台,同时对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电子白板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作为一个功能强大且用途广泛的综合教学平台,交互式可将电子白板与计算机相连接,并用投影仪将课程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在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形成一个如临其境的交互式教学环境。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可以兼容PPT等多种教学软件,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编辑,依托计算机、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进行展示和控制,优化资源组合,满足老师的教学需求,以及给幼儿的直观展示。

1.2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最大亮点

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游戏,要避免小学化倾向的教育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作用摆脱了以往多媒体投影课件的单一和僵化,能够让孩子们参与到课件制作中。使用电子笔在白板上进行有效操作,将孩子们操作生成的结果直接在白板上显示,更能激起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更有兴趣地参与互动活动,并通过他们自己动手完成各种成品,让孩子们反复进行演练、修正,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2]。

1.3电子白板优势功能的更大化延伸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最大优势是:即时生成功能强大。幼儿在教学和互动中产生的内容,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记录下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增减内容还是修改内容,老师的即兴发挥、孩子的突发奇想,都可以方便有效地存储记录在课件中。这种隐形生成和显性记录的方式,有效地丰富了教育活动,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的创意,往往会使得整个活动更加丰富有趣。

1.4电子白板的存储功能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但能记录在白板上生成的内容,同时能记录幼儿自主探索的动态和一些细节。教师的演示、幼儿的演练及整个教学活动的动态过程都可以保存到电子白板中。通过电子白板可以看到老师刚才的演示、自己或者同伴的演练创作等,这些内容都能在大屏幕上得以呈现,对幼儿产生强大冲击,给教学工作注入更强大的生命力。基于以上这些强大功能特征,交互式电子白板还以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和直接经验的特点,将教育活动设计成为真正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面向全体、重视个体差异的活动。

2.教学设计中运用的教学策略

2.1营造多媒体情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多媒体情境包括电脑、电视、录音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动静相宜、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等特点,能够很好地使幼儿如临其境,进行生动的学习。运用现代化白板技术辅助教学活动,集视、听、说于一体,运用电子白板教学课件的综合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动态和静态交替,通过白板将教学内容以“声情并茂、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在整个设计活动中,利用电子白板互动的优势,突破时空限制,让幼儿通过课件及数字化信息操作和演练,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对有益经验加深理解,对一些知识进一步巩固和记忆。

要正确处理好运用电子白板与教材的关系,还要清楚电子白板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它只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绝不是什么课都用这门技术为好,更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宜于使用它来教学。

2.2展示强大存储功能,实现教育的多元化

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能够进一步放大教学评价和反思,幼儿园可以记录所有发生在白板上的活动,如老师的演示及幼儿的演练过程等,这些记录能够帮助老师和幼儿更好地参与到集体讨论的学习中,必要的回放和重现操作过程还可以重现教学动态和放大细节,这也更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对教学评价保存了完整和清晰的依据,更能有效地针对教学不足改进和改正[3]。同时,对教育效果的反思更加清晰有效,对于教育研究探讨有切实的记录,促使课后反思由浅入深发展,个体向群体转变,解决了一些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了教学功效,完善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和提高。

3.结语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幼儿园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老师具备相关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整合知识,并具备较好的应用和操作技能。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把握能力更要有中心,不能因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综合功能强大,而忽略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教育原则。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环境的适当使用,找到网络环境和学科教学的最佳整合点,将学科教材中能使用电教媒体的地方用记号标明,寻求创新与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利与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了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幼儿园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被视为一节好的活动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要注意些什么呢?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又有哪些利弊呢?

多媒体教学即用电脑及其配套设备,使一些知识以图像、声音、动画等方面展现出来。在幼儿园活动中,主要有PPT和Flash两种,而PPT使用的更为广泛。在幼儿园主题教学中,用PPT展示所学的知识,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生动、形象、直观,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多媒体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有效地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活动中,利用课件《图形宝宝》,用图形拼出小汽车、小花、小鱼等物品,使幼儿通过生动的画面,巩固认识了各种图形,又创意地掌握了图形拼出的物品,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2.传递的信息多样化,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幼儿教师所掌握的弹、唱、跳、画等技能,和多媒体相比相差甚远。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在此方面的不足,因而,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更多身边不常见的事物和事件。如在教授幼儿大班主题《昆虫》时,利用PPT的形式把幼儿不常见的昆虫展现在幼儿面前,利用Flash的形式,把昆虫的生活习性及食物等呈现在幼儿面前,简单、生动地把这些知识多方面、多角度的传播到幼儿的大脑,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3.有利于降低教师的备课难度,减轻工作量

以往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一节活动准备很多教具,费时费力。而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有些信息合理地整合,制作一套完整的课件后,在开展活动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说教式,通过课件让幼儿主动自由地去接受知识。另外,课件可以重复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方便地与各种外部设备连接,实现数据交换,有效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二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限制幼儿的想象及创造空间

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或文字,只是渊博知识中的一部分,不是绝对的,而幼儿年龄小,对多媒体中展现的画面印象深刻,又不懂分析,容易限制幼儿的思维。例如:在欣赏故事《白雪公主》中,幼儿看过课件《白雪公主》后,教师提问白雪公主长什么样?幼儿都异口同声地说成一个样子,就是课件中出现的黄头发、穿着紫粉色的公主裙等,实际上白雪公主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让幼儿自由创设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形象,会出现更多、更新、更好的形象。

2.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多媒体

目前,课程改革中,提倡在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即多媒体教学,但在幼儿园的实际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多媒体。如在进行幼儿园体能活动《走平衡木》时,多媒体教学就没有教师的亲自示范教学更合适。如果在此时使用多媒体,就略显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3.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有待完善

有些多媒体课件在制作中为了新颖和美观,加入过多不必要的图片和动画,这样反而会喧宾夺主,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图片上,而不是课件本身的知识上,降低了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其次,在课件中图片的选择、声音的插入位置等都要注意,否则会使课件播放效果欠佳。

鉴于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利与弊,请幼儿教师们一定要恰当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其优点,避开其不足,使多媒体教学真正地为幼儿园教学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恰当使用表扬

摘 要:教师应该用爱的阳光抚慰幼儿,用赏识的心态鼓励幼儿,用热情的语言赞美幼儿。科学地运用表扬,为每个个体的发展找准位置,适时适度适当地给予具体化的表扬,通过师幼、幼幼、团体、家园多方位、多渠道的表扬方式,探寻适合幼儿发展的表扬策略,让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教师表扬;同伴互赞;家园一致

一、教师科学运用表扬之策略

1.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表扬方式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比较情绪化,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去关心、体贴他们。口头表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去抱抱他们、亲亲他们,或奖励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他们更乐于接受。佳佳(化名)小鱼画得很好,老师说:“佳佳真棒!”佳佳反应一般,老师说:“佳佳小鱼画得好,老师来抱抱。”佳佳被拥抱后,感觉很自豪,一副得意样。其他小朋友也很羡慕,画画时也认真了。中、大班幼儿比较关注自身的行为,我们应该逐步过渡到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的同时给予语言赞美,效果会更好。

2.选择直接指向活动内容的表扬方式

表扬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沟通过程,表扬的最终效果不取决于表扬的内容,而取决于表扬所发生的具体信息,表扬的内容要直接指向幼儿具体的活动。如果你对幼儿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让老师感到非常高兴!”这种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还不够深刻,对一些宽泛的词的理解还不能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入园,啦啦(化名)一看到老师就大声地问老师早,你立刻表扬她:“啦啦真棒!一看到老师就主动问好,真是个有礼貌的幼儿。”这种表扬效果就不一样了,结合具体的事情,让幼儿对自己的具体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表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知道:主动问好是礼貌行为,以后也要这样做,从而让啦啦成为一个有礼貌的

幼儿。

3.选择形式多样的表扬方式

作为幼儿,教师要平时注意观察幼儿的不同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方式。如,可以通过与幼儿交流谈心,让他们懂得某些道理后自己认识自己的行为。有的则需要榜样的作用,如我班唯妙(化名)就喜欢学宗涵(化名),宗涵做什么她都乐意跟着做。起因是宗涵经常受到老师表扬,无形中给她树立了榜样。老师表扬某个幼儿时,其他幼儿会自然地向他学习。如老师表扬某某的声音很洪亮时,其他幼儿会很自然地大声说儿歌,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只要我们用心爱幼儿,注意观察,表扬方式恰当,就会促进幼儿的发展。

4.选择适合不同个体的个性化表扬方式

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注视身边每个幼儿,平等地对待他们。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表扬,处理好表扬指向的具体事件和人。我班王军小朋友(化名)刚入园时得到小红花是他最想要的奖励,小班下学期,让他做小值日生,是他最想得到的表扬。当老师选择别的小朋友做值日生时,他会生气地问老师:“老师,为什么不选我?”有时他顽皮时,为了鼓励他,老师会说:“王军,你表现好就请你做值日生。”他会立刻遵守规则。

二、同伴间相互称赞之策略

1.团体称赞

幼儿园许多活动都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在儿歌表演时找一个能力强的幼儿和一个稍胆怯的幼儿一起表演,结束时都得到大伙的掌声,稍胆怯的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就会大幅度提升。区域活动时,每个幼儿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角色。配合默契完成度好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所有小组成员都能得到表扬。这种以表扬团队的形式,不但能使每个参与的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大胆创新,同时也能相互学习、团结合作,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同伴互赞

在集体中,小朋友更乐意得到同伴的认可。如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并请他们夸夸喜欢的作品。晨间谈话时,夸夸班上的好宝宝,幼儿会用自己的感受和评价标准来表扬他心目中的好宝宝。这样,把表扬的主动权交到幼儿的手中,他们很乐意夸夸好朋友,用他们独有的方式自主表扬,不但能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家园评价的一致性之策略

适宜的表扬可以使幼儿身心愉悦和满足,保证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取得一致时,才能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1.家访交流

和幼儿的家长直接交流,相互反应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对幼儿的行为取得一致的评价。在家做得好的和在园做得好的方面进行比对,表扬鼓励好的行为。共同寻找适合个体的表扬策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2.现代网络

利用网络,如:微信、QQ群、班级主页,做到家园互动。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能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进行个性化交流,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让家长自然而主动地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实现家园评价的一致性。

表扬作为一种促进幼儿发展的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为依据,多样化和个性化相统一,探寻到适合幼儿个体的各种表扬方式和策略,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浅谈歌唱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音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歌唱可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终生保持他们对音乐的热忱。那么如何来进行唱歌教学首先必须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理解水平的歌曲教材,同时还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作为教师应该给孩子提供发展这种潜在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关键词 歌唱 幼儿园 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活动好动,有兴趣但容易转移,情绪不稳定,如果让幼儿随着教师一遍遍地反复学唱,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对学唱歌曲失去兴趣,而要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学任务,不能只单单教会幼儿演唱而达到目的,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加以诱导。

1.1营造欣赏歌曲的情境

在幼儿认真倾听歌曲的时候,也可以结合自己日常经验体验不同的情绪情感,进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在这种情境中不需要用太多的言语来表达,只要用优美的歌曲来填充,把幼儿自然而然地带入歌曲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通过自发地联想进入想象的特定情境。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不仅使幼儿熟悉了乐曲和歌词,而且起到了愉悦身心的功用,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学习歌唱的欲望。

1.2耳目一新的活动开头,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

在歌唱活动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让幼儿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也是教师。幼儿的歌唱,只是感性上的试唱,不理解词的内涵、曲的优美,人云亦云,呀呀学语。每首歌曲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抒情。因此,教师要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从听觉上保持对音乐的热情,从而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这是把音乐的美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如,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中,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体会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虫儿飞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这样,使孩子对歌曲的艺术形象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2有效引导,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演唱方法

歌唱活动中唱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愿意唱?正确地唱?每首歌曲的风格和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那么在演唱中所需要演唱的声音也是不同的。有的歌曲是温柔的,如《柳树姑娘》需要表现柳条在风中摇摆的优美,那么我们需要的声音也应该是温柔、轻声的,可以用形象的语言如:我们唱得时候要像穿珍珠一样,把声音连起来;有的歌曲是活泼、欢快的,如《小小蛋儿把门开》就是表现小鸡出壳以后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愉悦,在演唱的时候就需要用欢快的声音,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时我们也可以用一些形象的语言,如:我们的声音就像拍的皮球一样,拍下去就弹了起来,或者,可以说像小白兔在轻轻地跳;有的歌曲是表现坚定、有力度的,如《我是小海军》,在演唱的时候就需要用一种铿锵、有力的声音来表现,可以对幼儿说我们唱的每个字都像是解放军叔叔在很神气地走路,一步一步很有力,在幼儿唱的过程很可能会出现大声喊的情况,这时教师也需要进行引导、范唱,让幼儿来区别大声喊不等于响亮、有力。当然每个乐曲在我们组织活动前都要去细细地推敲、思考,只有教师有了深入的思考后,才能在组织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效地引导,帮助幼儿逐步学习一些正确的演唱方法。

3形式多样的歌唱过程,调动幼儿的音乐情绪

3.1不同歌曲,运用不同演唱方法

通常我们在进行歌唱活动时,演唱方式大多为集体演唱与个别演唱,方式单调,幼儿表现得厌烦,不愿意唱,一个歌唱活动下来孩子们还是没有记住歌词,更不用说表情、感情了。这就是教师注重教学结果的后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体验不同演唱方法的同时轻松地学习歌曲。

3.2同一歌曲,递进不同演唱目标

在幼儿学习歌曲的这个过程中,幼儿跟唱歌曲这一环节是避免不了的,我们不能说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不去管他们是否学会歌曲。那么,怎么样来处理好即不枯燥训练又能保证幼儿学会歌曲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幼儿跟唱歌曲这一环节中逐层提出要求,让幼儿在每一遍跟唱时都有一定的目标可依。如:在歌曲《小雨点沙沙沙》中,第一、二两遍教师让幼儿熟悉歌词旋律与内容,初步学会歌词;第三遍,教师要求幼儿站起来并要带着微笑演唱,表达自己对小雨点的喜爱之情并重点练习歌曲中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第四、五两遍教师则要求男、女小朋友进行轮唱。整个跟唱过程目标层层递进,让幼儿在不枯燥的练习中逐渐学会歌曲。

4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出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会发现,音乐活动已经结束了孩子们还没有尽兴。有的活动才刚刚开始,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在就出来了。兴趣就是关键,要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先要让孩子体验音乐,和谐的气氛更容易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具体的形象思维相对较发达,只要是漂亮的事物都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信息技术就可以把声音和画面等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带孩子们进入缤纷的童话世界。

总之,我们的幼儿园歌唱活动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分析不同的歌曲的内容,来制定合理的目标以及采用有效的方法,只有教师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在歌唱的活动中感受到唱歌的乐趣、体验到音乐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