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前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16 04:06:50

导语:在学前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前教学论文: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论文

1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

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采用的授课方式没有跟随时代进步进行相应的革新,传统的理论式授课方式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发挥;同时,受到近年来中职院校扩招的影响,教师资源的匮乏使得学生得不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就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来看,其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音乐工作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度重视乐理和技巧,这些内容往往无法提起非本专业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厌倦和懈怠情绪,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较低。长此以往,学生会欠缺创新能力,使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这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是得不偿失、没有益处的。

1.2过度注重技能的培养

使得音乐的灵魂无法深入学生内心音乐从根本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心活动,如果仅仅注重对于技巧的掌握,乃至成为模块化的模式,将会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无法体会到音乐的真正魅力和感染力。目前很多学前教育的学生不是音乐专业出身,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半路出家”,缺乏音乐教育的基础。为了能够缩短教育时间,很多中职院校采用了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只将一些简单的教学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基础音乐理论进行系统性的教学,也忽略了对学生音乐思维以及欣赏层面的培养,这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能掌握声乐教学的皮毛,无法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境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其结果就是所教授的学生学习不到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声乐教学如同鸡肋。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2.1有效降低和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

学前教育声乐课的教学形式一般为小组授课,也就是说一名教师带着几名学生,这种形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方便教学,但是这种形式在拉近教师与学生距离的同时,也会无形地给学生带来一些之前没有的压力,课堂气氛容易变得紧张不自然。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改善这种紧张的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排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投入情感,因材施教,用真情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在声乐课堂上,传统的严师形象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隐藏。将严师的形象转变为益友,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朋友。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声乐课堂教学时,要确保面对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一视同仁,不因为部分学生的基础好,天赋佳而偏爱,也不因部分学生因为音乐基础差、乐感不足而进行歧视和懈怠。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充满耐心地对待所有同学。这种教学方法的益处是能够将部分学生的不自信情绪加以稀释,使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期望,容易让学生获得自尊和自信,产生较为强烈的能动性,主动开展学习,并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努力。在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之后,之前学生感受到无聊、乏味的理论课程也会变得充满乐趣。同时,声乐教学是一门具备多种特性的课程,注重对学生内心深处进行灵魂的熏陶,如果学生能够将课程的知识、自身的情感、教师的引导融合为一,那么就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出音乐的真正魅力。所以说,一堂能够被学生接受的声乐课程,必定是在一种积极、轻松、快乐的情绪和氛围中展开的。只有创造出一种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们才能将精力转移到课程内容本身,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2.2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创新教学思维一堂成功的教学课程,可以培养出未来的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一堂充满了愉悦气氛、轻松开放的课堂环境肯定比一堂传统的理论授课能够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这种类型的课堂往往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就是说,轻松的课堂氛围环境是在增加教师负担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未来课堂教学的一种趋势。就目前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来看,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学生的能动性,一个充满了进取精神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勇于创新的学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内核,也是创新教育的方向。

2.3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提升学生学习能动性传统的教学思维是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能够专心听讲。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了课堂的中心,学生变成了观众,缺乏主动地参与,只有被动地接受。实践证明,被动学习的课程往往效果较差,而这种依托于理论的教学课程往往脱离现实情况,使一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不具备实用性,从而轻视了对理论课程的学习,这种情况的产生不在于课程的制定,而是在于学生未能正确掌握学习方法。教师的授课形式没有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使得学生的潜能没有被充分地挖掘。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说是学校的教学内容一无是处,只是能反映出教师没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如何才能避免这一现象的再现呢?那就是确保把学生的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掌握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由教师自导自演变为学生的自由发挥,通过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掌握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手段,同时深入地了解艺术规律,同时针对学龄前儿童制定行之有效的课程,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同时能够开展新型教育。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程中去,而不是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提升对音乐的敏感度,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和自身条件把他们安排成学习讨论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和分享中来,让学生既能相互辅导,又能互动体验,获得教师教学无法得到的良好效果。

3如何进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兴趣的培养

3.1转变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溯其根源,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实现学生从被动倾听到主动索取的转变才是培养中职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最终所在。实现多种内容的教学课程,确保多种手段的训练手法,开拓更多教学思路,使得学生能够从被动向主动逐渐转变,促进学生自我独立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融合声乐教学中的理论与课程实践,变理论课为实验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训练,把课程的专业性与实用性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发展。

3.2手法创新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加大讨论课的比例,使得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独立思考,具备判断的能力和意识。目前在中职教学机构中,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基本的理论课程向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将作品的内涵和背景进行深挖,对作品的风格和中心思想进行判断和赏析。还要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尝试更好地进行声乐教学的方法,并逐渐掌握驾驭各种类型音乐的技能,在课堂进行的同时,教师要根据课程进展加以针对性的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

3.3导入激情因素

激发学生唱歌欲望声乐教学,是一个由模仿到原创的过程,在充分的学习了理论课程后,要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初期对教师的声乐进行模仿并学习到位后,要不断地深入了解音乐的深层次内涵,体会声乐艺术带来的魅力。声乐教师有感情地范唱,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声乐艺术的魅力,而且会激起学生的歌唱欲望。对教师来讲也是树立个人形象的绝好机会。

4结语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生源大多数来源于农村地区,这就造成了生源质量普遍不高,音乐素养较为低下的现实情况。我们要正视这种不利因素,从各方面统筹考虑,在打好生源音乐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做到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学习内容有所侧重,争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观念,满足未来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需要。总体来说,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要,并加以解决,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用创新的教育手段进行日常的教学和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声乐教学课程充满兴趣。

作者:赵英娜单位: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1突出“联”字,在推进校企合作上求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与学生实际应用存在学用脱节、课堂所学无法有效指导入园实际工作等问题。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实践教学渠道,通过社会化运作模式,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组织学生入园开展实际工作,采取边学边做、以做促学、以做验学的方式,促进“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实现声乐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要采取高职院校附属幼儿园、联合办学、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途径,建设一批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训练声乐技能的实践场所,搭建好技能训练平台。同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幼儿园,进行听课、看课、教学研讨和模拟授课等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等方面技能,有效检验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从声乐专业角度深刻理解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价值,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2突出“练”字,在强化学生技能上求提升

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强化学生的日常声乐技能训练,必须紧密结合学前儿童的教学和活动,在实际应用上下功夫,使学生的学习路径由“教”向“学”转变,由“接受知识”向“解决问题”转变。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联合幼儿园定期开展声乐练习实践活动,由学生组织学前儿童编排和演练活动,设计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节目,学生也可以进行范唱和展示,不断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二是加强学生日常声乐技能训练,建立和完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将学生声乐实践技能纳入考核内容,每学期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声乐汇报演出,着力打造一批声乐技能训练的精品活动和品牌活动。建立和完善竞赛的组织和考核制度,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声乐专业技能竞赛的常态化、综合化和制度化,通过竞赛活动的互相比学,为学生搭建学促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学生艺术技能整体水平。三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幼儿歌曲、音乐节目的创作、编排和演练,开展相应的展演活动,切实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专业本领。

3突出“优”字,在优化教师配置上求实效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除教学模式、内容和手段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外,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教师能力素质单一也严重制约着专业课程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做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工作,关键要科学配置师资力量,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业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一是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引导专业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声乐专业教师向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转型,加快适应社会化实践教学模式。二是积极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等运作方式,全面拓展和整合社会资源为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所用,广泛联合社会幼儿艺术学校、科研机构和幼儿园,聘请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和专业人才,担任校外聘任教师,经常为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辅导,补充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三是搭建高职院校教师与幼儿园、幼教机构专业教师和专门人才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组织专业联盟、召开研讨会、举办教学观摩、微信群、QQ群等平台,实现专业研讨、日常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常态化,促进校内外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作者:金铃玲单位:伊春职业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论文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按照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专业技能课。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让其懂得一般歌唱知识,学会基本的歌唱技能,并通过练唱不同题材、形式的歌曲发展思维,全面提高学生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音乐素质。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气息科学发声;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觉歌曲的艺术形象,逐步提高歌唱能力和表现能力,达到能有感情的歌唱。

二、声乐课程的教学形式

首先要了解声乐是什么,声乐是靠人身体的肌肉运动协调到一种非自然的演唱状态而发出的富有情感的乐音。人类在从事人声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时,用的都是嗓音。这个乐器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语言器官四部分组成,即通常说的歌唱器官。由于每个人的性别、高矮胖瘦(共鸣腔体)、声带的长短厚薄(发声器官)等各不相同,因此就有了声音的分类,如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等。正因如此,声乐课上课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别。音乐学院的声乐系和歌剧系为了更好地训练出完美的歌唱演员,都采取师生“一对一”的方式上课,即小课,这样可以因材施教,针对性很强,教学效果非常好。而在一些综合大学里的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则是由小课、小组课和声乐大课组成。小课和小组课是声乐技能课,为了区别主修声乐和选修声乐学生的上课方式,这里的声乐大课是指将一些声乐基础理论、歌唱器官的构造、发声原理等放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小的声乐作品的实践性练习。这样既能因材施教,又能分层次教学,对教学对象有的放矢,是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的好方法。

三、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形式:声乐大课

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课的教学形式是声乐大课。对于初中起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音乐学院、高师音乐学专业完全不同,因此采取的声乐教学方式是声乐大课的形式,这种声乐大课也有别于上文中的高师音乐学(音乐教育)的声乐大课,其是以文化课教学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的。我们首先要分析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其具备的声乐条件。首先,学生通过统一考试进入到学前专业的学习。入学考试分两部分:一是文化课统一的中考文化成绩,二是面试。这个面试包括音乐素质测评,但占的比例只有面试成绩的1/5,甚至更少。其中女生的音乐素质分布比较均匀,高、中、低都有;男生的音乐素质大部分在中、低水平。分班时按文化课成绩平均分配,男生也按成绩平均分入这些班级。教学班男生人数各班不等,只占全班的1%至10%,每个班有三四位男生。其次,抓住初中毕业生的声音特点。男生在变声期前,语言和歌唱都是使用近似假声的童声发声,这是由于声带小而薄的缘故。变声期之初声带生理性充血,分泌物过多,声带肥厚以及在声门软骨部闭合不良形成变声三角。变声期中间虽然喉和声带突然增大,但发声功能还不能立即变成成人的胸声发声功能。变声后期是胸声发声的巩固期,在这一阶段其语言的声音已经变成成人的男声,歌声却仍然停留在童声状态。因为变声期当中变声者大部分时间只是用嗓音来说话,很少歌唱,以致歌唱功能仍停留在童声功能阶段而迟迟未变。通常认为,低的童声男声将变成男高音或男中音;高的童声男声将变成男低音。而女子声音的定型与其发育的早晚有关,发育较早的,像十二三岁,变声后多为女高音;发育较晚的,如十五六岁,则多数变为女中音或女低音。再次,目前声乐大课的现状。大部分学生生理上已经成年了,说话已经是成人的声音了,但歌唱功能有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童声期。因此,很多学生觉得自己的声音很难听,或者根本就唱不出声音来。男生的情况尤为突出,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声乐学习也就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具体原因除了以上所列出的生理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因素:

1.教材的选择,几乎所有的教材上适合男生演唱的曲目都较少。

2.由于男生所占比例问题,教师选择适合女生唱的歌较多,调性也适合女生,由于嗓音条件的不同,男生在演唱时会有困难。

3.男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低于女生,接受能力较大部分女生薄弱。

4.男生在变声期后,控制声带的能力较女生弱。

5.男生普遍在声乐学习中反应较女生迟钝。

6.男生对唱歌感兴趣的较少,不像女生喜欢唱歌的多。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导致男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缺乏自信,甚至厌学,很难达到声乐教学课的教学目标。另外,男生声乐课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关。而教师的关注程度大多其职业素养而定。在幼儿教师这个行业中男生较少,因此他们非常宝贵,他们的音乐素养、声乐演唱能力直接影响对着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正因如此,教学大纲才把声乐课定为必修课。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也促使教师就如何改变现状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大课中男生的声乐教学

男生由于生理的原因,其音量比女生大,音色比女生宏厚,且富有磁性。要想使男生在声乐课堂上展示其优势,更好地完善声乐课堂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教材开始,每学期开始,先选择一些节奏简单、结构规整、旋律起伏不大且男女生都能唱的歌曲进行教学。

2.课堂上多让男生站起来演唱,演唱时给歌曲的定调很重要,因为只有适合的调才能使其唱出好听的音色。演唱教师要进行认真的点评、分析,对学生要予以鼓励,使其增强对声乐学习的兴趣。

3.声乐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理论部分,如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的发声原理、歌唱的训练方法等用很少的课时就能讲完。但要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必须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之下循序渐进,反复练习。这种练习要求学生注意力要十分集中,因此在声乐大课当中,教师应该对此时刻提醒,在课堂上加强与男生的交流互动,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男生乃至全班学生的歌唱欲望。

4.期末考试可以提前帮男生把曲目和歌曲的调性定下来,督促其课下多练习,这样使其不至于在期末考试时无所适从,逐渐克服对声乐的恐惧心理,提高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的课外延伸

在课堂上无论教师怎样有所侧重,都要兼顾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的起点和接受能力。因此,针对男生声乐学习的问题需要在课外进一步解决。可通过以下方式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成立男声合唱团,组织小演唱队等,再配以指导老师指导排练。这样既可以延伸课堂教学,又兼顾了男生的声音特点,针对性也较强。而且接受过合唱训练的学生,都具有反应机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做事认真、语言发展较好、记忆力强、集体协作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强等优点。其次是演出实践。声乐训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歌唱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过程。课堂上的教学是一种实践,课下的作业练习也是一种实践,舞台上的演出更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实践。因此,学校要给学生提供演出机会,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再次是实行走班制。就是在教务处和学院的协调下,级部统一上声乐课,把所有班级的男生排成一个声乐班,由一位教师上课,这样在曲目的选择上、音色的把握上,以及音域的范围上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学校应该每学期把声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演出实践作为教学的有机部分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作者:马金萍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论文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言语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不准确,极容易导致学生接受错误的信息。相反,如果教师用准确的言语进行表达,不仅可以减少学生误解的情况,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当然,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体现在对舞蹈理论知识的讲解,也体现在对舞蹈动作要领的传递。在模拟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讲解舞蹈动作,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动作要领等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准确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动的语言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调节学习气氛,还可以唤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舞蹈教师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将需要讲解的舞蹈知识形象化,例如在教幼儿芭蕾舞时,有些幼儿的手型动作不到位,可以提醒幼儿想象一下天鹅挥动翅膀的样子,这时幼儿就会注意到自己的手型,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手型像天鹅的翅膀一样美丽动人,这样更容易使得幼儿记住在舞蹈中正确的手型是如何摆放的。培养学生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更提高了幼儿舞蹈教学的质量。

二、舞蹈动作示范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语言要生动准确,动作也要规范标准。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全面协调身体的各个部位,并配合适当的面部表情,以优美的舞姿获得学生的认可,从而在学生中建立威信,获得学生的尊重。而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舞蹈动作的能力可以从动作技能和表现能力两个方面反映出来。动作技能是对舞蹈基础动作的掌握,而表现能力是对舞蹈艺术性的体现。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幼儿舞蹈的特点。因此,在培养学生示范舞蹈动作能力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学生动作技能和表现能力的学习。不仅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肢体语言能力训练,还可以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容中,增加各个种类舞蹈的动作训练,如芭蕾舞、古典舞等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更大限度地了解以及掌握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以及动作要领,以便在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为幼儿传播更多不同风格的舞蹈知识,更全面地为幼儿打开舞蹈新天地。

三、编创幼儿舞蹈能力的培养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编创舞蹈的能力,以满足学生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对编创幼儿舞蹈的需求。进行幼儿舞蹈的创新,首先,要求学生对幼儿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掌握。幼儿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接受舞蹈能力也会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记忆、模仿、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心理特点进行编创舞蹈。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轮流进行创编作业练习,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纠错、互相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用自己的舞蹈语言表达所学到的动作,进而学会思考、有意识地进行舞蹈组合创编。最后,注重锻炼学生对于生活细致观察的能力,因为在今后的幼儿教学工作中,要认真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在幼儿表达不同情绪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其中得到灵感,从而编创出能反映幼儿生活的舞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要从语言表达、示范动作以及编创舞蹈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是教学的前提,动作的示范是教学的桥梁,舞蹈的编创是教学的升华。相信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突出幼儿舞蹈的特点,使学生学有所长,就一定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学前教育优秀人才。

作者:何辉 张海红 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论文

一突出“联”字,在推进校企合作上求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与学生实际应用存在学用脱节、课堂所学无法有效指导入园实际工作等问题。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实践教学渠道,通过社会化运作模式,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组织学生入园开展实际工作,采取边学边做、以做促学、以做验学的方式,促进“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实现声乐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要采取高职院校附属幼儿园、联合办学,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途径,建设一批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训练声乐技能的实践场所,搭建好技能训练平台。同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幼儿园,进行听课、看课、教学研讨和模拟授课等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等方面技能,有效检验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从声乐专业角度深刻理解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价值,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二突出“练”字,在强化学生技能上求提升

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强化学生的日常声乐技能训练,必须紧密结合学前儿童的教学和活动,在实际应用上下功夫,使学生的学习路径由“教”向“学”转变,由“接受知识”向“解决问题”转变。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联合幼儿园定期开展声乐练习实践活动,由学生组织学前儿童编排和演练活动,设计一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节目,学生也可以进行范唱和展示,不断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二是加强学生日常声乐技能训练,建立和完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将学生声乐实践技能纳入考核内容,每学期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声乐汇报演出,着力打造一批声乐技能训练的精品活动和品牌活动。建立和完善竞赛的组织和考核制度,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声乐专业技能竞赛的常态化、综合化和制度化,通过竞赛活动的互相比学,为学生搭建学促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学生艺术技能整体水平。三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幼儿歌曲、音乐节目的创作、编排和演练,开展相应的展演活动,切实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专业本领。

三突出“优”字,在优化教师配置上求实效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除教学模式、内容和手段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外,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教师能力素质单一也严重制约着专业课程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做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工作,关键要科学配置师资力量,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业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一是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引导专业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声乐专业教师向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转型,加快适应社会化实践教学模式。二是积极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等运作方式,全面拓展和整合社会资源为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所用,广泛联合社会幼儿艺术学校、科研机构和幼儿园,聘请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和专业人才,担任校外聘任教师,经常为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辅导,补充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三是搭建高职院校教师与幼儿园、幼教机构专业教师和专门人才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组织专业联盟、召开研讨会、举办教学观摩、微信群、QQ群等平台,实现专业研讨、日常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常态化,促进校内外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作者:金铃玲 单位:伊春职业学院音乐系

学前教学论文:高师学前声乐教学论文

一、高师学前声乐教学的现状

由于教育实践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学生上讲台单独试教的机会少。多数照搬高师音乐教育的技能教学模式,不能从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考虑,教学效果不佳。缺乏去当地幼儿园进行实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很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革声乐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生源素质,完善声乐课程体系

首先要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宣传工作。一方面,目前高校就业率排行前十大热门专业中,学前教育排在第七位,就业前景无忧。另一方面,幼儿园对音乐综合素质高的幼儿教师需求量大,这对原先准备报考艺术类的生源转向学前教育专、本科很有吸引力。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方向,如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肇庆学院等。这种办学思路值得效仿和推广。在课程设置中,应该以培养学生艺术综合素质为目标,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为改变普遍只设有一门声乐课的现状,考虑设置包括声乐歌曲欣赏、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幼儿歌曲创编、幼儿歌曲弹唱、艺术课程见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特别对于学前教育专、本科,声乐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以期培养出合格的具备艺术综合素质的幼儿教师。

(二)明确目标定位,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摇篮,不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不仅仅是以技能教学为主,训练美声或民族唱法。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声带还处于发育期,发出的是童声,音域较窄,根本无法获得美声或民歌的声音,更无法理解和欣赏这两种声音,幼儿需要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儿歌范唱能力。因此训练幼儿教师唱好儿歌才是声乐教学重中之重。就目前能供学前专业选择的声乐教材是少之又少,并且十分缺乏直接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专、本科教学需要的声乐教材。从1987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师范学校(唱歌)教材,一直沿用到1998年12月的再版,以及后来到2005年针对五年制幼师教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声乐),虽说各种版本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有一定的科学性,但都缺乏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教学需要的声乐教材。因此,编写适合学前的歌唱教科书是摆在专家、学者面前拯待解决的课题。而如何更好的选择符合学前声乐专业的歌唱教学曲目,也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任课教师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结合学前声乐教学的实际,在现有的幼儿歌曲基础上,多关注近些年来新创作的儿歌,以及幼儿园目前正在使用的儿歌,融合进教学中,丰富幼儿歌曲的曲目,增加内容与深度,使其真正达到专、本科层次。我们期待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实用性的高师学前声乐教材的出现。

(三)注重教育实践,积累教学经验

众所周知,教育实践是加强学生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高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实践工作。首先,要加强与幼儿园实习基地的联系。经常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去观摩优质音乐课,采取全方位的见习模式,参与幼儿园的声乐课外辅导活动和音乐课堂实践,随后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见习感受会和见结经验交流会;其次,多播放较成功的幼儿音乐课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通过观看相互交流观后感并总结好的教学方法;第三,多给学生试教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说课,其他学生当小朋友,课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点评,使学生能上好音乐课,让学生不断的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使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真正达到与幼儿园接轨的教学目的。

作者:金振丽 单位:广东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教学论文

一、学前教师灵活定位自我

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是特殊性的教育,他的受教育对象年龄较小且一切思维和教育都处于是完全学习状态。其教学的内容也大都以娱乐性、游戏为主。传统的学前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的位置,不管幼儿愿不愿意,总是以自己的一厢情愿来拉着幼儿做事情,使得幼儿对上学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感,这种教学模式比较传统,且不利于当今时代下的幼儿发展。新背景下教育教学倡导教师的引导性,强化教师做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合作者。这样一来,学前教师应灵活地定位自我,创新教学,创新实施指导。笔者在学前教育教学中,通过自我多元化的身份来实现学前教育教学中自我定位的灵活性。如:在娱乐的活动中,笔者以幼儿伙伴的身份和幼儿共同探究完成任务;同时也以教学组织者的身份对幼儿教学提供一定的资料;而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则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帮助幼儿,引导幼儿等等,以多样化的身份来结合实际需求灵活定位自我,这样能够很容易地与幼儿之间拉近关系,增强幼儿对自己的信任感。可以说,通过灵活自我定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幼儿教师单一“老师”的角色,从根本的理念上对学前教育教学进行了创新。

二、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凸显幼儿的主体性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性的凸现。幼儿虽然年纪较小,但对于一些事物已经有了初始的认知,且能够听懂教师的语言,自己也能够实践操作简单的事物。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给予学生自由和权利,让他们能够自然地发挥自我,从而凸显幼儿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尝试改变传统幼儿教学中教师“包办”式的教学,以及指导方法,让学生自己当家作主,处理自己的各种关系等等。如:笔者在教学中为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编故事”的教学活动,即首先,让学生观看《熊出没》中的一个片段;其次,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相互之间组成小组进行表演;最后,鼓励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续写,并表演。这样,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展示。再如:开展“模仿”活动,让幼儿模仿自己生活中的一切。诸如:日常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上的事物等等。而模仿的过程中也就会实现创新。总之,通过多个渠道来激发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创新学前教育教学,让幼儿在学习中充分地展示自我主体性作用。

三、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无论是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是自我的思维能力等等都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更能够充分地发挥自我,彰显个性化特征。鉴于此,笔者在教学采取多元化、分层式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

笔者结合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等来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准备不同的实践材料等等,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氛围来激励幼儿充分地彰显自己的个性,挖掘幼儿自身内在的创新思维。如:在“安全意识”教学内容时,笔者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表现空间,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组模拟过马路。

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过马路时的所见情境,在班级中划分区域,即:交通岗的位置、人行道、车辆道、红绿灯位置等等;

其次,分角色扮演交警、司机、行人;最后,开始演示怎样正确地过马路。学生在开放、娱乐的氛围中总是能够放开自我思维,有的甚至提出了新的问题,诸如:左拐弯、右拐弯设置,路中央的圆形设置等等。整个课堂过程中幼儿之间相互探索、尝试、交流、合作,真正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凸显了学前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小结

总的来说,幼儿作为教育的起步时期,其教学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对学习的兴趣和发展。对此,笔者认为作为学前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与时代特征,多方面的创新学前教育教学,借以来最大限度地推动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刘云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论文

1、在物理教学中突出教师教学的示范性

1.1语言的示范性

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要从语言的科学性、精确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四个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第一,科学性。语言的科学性一是指讲话内容要符合科学原理,不能信口开河。二是用词正确,表达准确,达到传播知识准确无误。第二,精确性。语言的精确性一是指教学语言要严谨,符合逻辑原理。用来表达概念、定律的语言不能多一字,少一字。二是措辞恰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含含糊糊。第三,启发性。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既能引人人胜,发人思考,又能示范启发式教学的语言特点及组织形式。第四,趣味性。语言的趣味性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技巧问题,也是教师深厚教学功底的体现。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能够刺激学生对头脑中的记忆表象加工改造,激发学生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2实验的示范性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时,要用规范的操作方式向学生示范正确使用仪器,认真读取数据,尊重事实,不涂改、不凑数据,科学分析实验结果。1.3板书的示范性教师的板书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因此,板书要力争做到构图简单,布局合理,比例恰当,原理正确,形象逼真。

2在物理教学中从教技能的训练

2.1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中师物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对教材中某些内容片断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讲解。第二,课堂复习提问时,请学生到前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第三,讲解新课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见解。第四,讲完新课后让学生到讲台前面小结。

2.2实验能力的训练

实验能力的训练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基本仪器使用的切l练,使学生掌握仪器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保养措施。二是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实验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各项学生实验,并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一些演示性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制造一些故障,让学生来排除。每个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包括原理、仪器的使用、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在实验能力训练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自找材料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既能增强了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3自学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中,对内容比较浅显、难度不大的课节,安排学生自学。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大家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评。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小知识,以作业的方式留给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课后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3在物理教学中突出知识的拓展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科学、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产生,远远超过了教材范围。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之外,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采取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课堂教学把新知识、新技术有机渗透到教学中,如讲电阻率时,向学生介绍超导体及超导体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小知识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讲座,介绍现代技术的重要成果;面向农村、面向小学介绍农村用电知识、电教设备的应用。

作者:张素英 单位:鞍山市广播电视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改革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具备一定理论基础、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合格学前、幼儿教师。其有别于艺术院系培养的专门艺术专业人才。在地方高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钢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钢琴教师所要关注并给予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如何针对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目标,改革钢琴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教学课堂,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是我们地方高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师的工作目标。下面笔者以自己所在单位河池学院为例来谈谈地方高校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改革。

一、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

河池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市。学校成立以来,曾三次开展办学特色大讨论,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积极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扬传统办学优势,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办学之路,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工作中,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尚未得到很好地完善,学生在钢琴方面的学习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学生现状。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自广西、贵州、福建等地。他们大部分在高中阶段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音乐教育,许多学生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钢琴,来到大学后基本都是从零学起。笔者通过对河池学院学前教育2012级93名学生调查发现,在对音乐的态度中,学前教育学生喜欢音乐的有86人,占92.5%,对音乐觉得一般的有7人,占7.5%。在对钢琴课的态度中,学前教育学生喜欢钢琴课的有68人,占73%,一般的有17人,占18%;不喜欢的有8人,占9%。由此看来,多数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他们对钢琴都有一种普遍的好感,喜欢钢琴课的人数远远多于不喜欢的人数,这为教师开展钢琴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基础。

2.教师现状。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设在其二级单位教师教育学院。目前,教师教育学院只有声乐方向的音乐教师2人,没有专门的钢琴教师。2008年开始,教师教育学院都是外聘宜州市文工团的教师担任学前教育的钢琴课教学,但文工团的教师本身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其经常利用双休日或者周一到周五晚上时间上课,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或课外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从2011年起,学校教务处决定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每年的钢琴课由河池学院艺术学院的钢琴教师来承担,而艺术学院的钢琴教师本身有自己的钢琴课教学工作,有的钢琴教师工作量超过25节每周,教学任务很重,他们经常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应付非本单位的教学任务。因此,每年在安排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授课对教师教育学院来说压力十分大。

3.教学现状。在河池学院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由于学生素质高低不齐,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碰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平时,有些教师总是忽视学生的基础训练,喜欢布置难度偏大的曲子给学生练习,学生在弹奏时在手指力度、触键音色、理解能力及表现能力的掌握等方面都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有些同学一周内根本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另外,由于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不足,学生除了集中上大课外,课后都是以班为单位集中在大教室一起练习,练习效果不好,质量不高。

二、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思路

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钢琴课属于必修课,开设时间一般为两年。笔者认为,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教学要避免像音乐专业一样的专业化,应以“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应用能力”为主。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改革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十分必要。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钢琴教学改革呢?

1.教学内容的改革。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要考虑整个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目的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不能照搬艺术院校钢琴专业教材,而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选择教材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钢琴基础课的学习,掌握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和基本演奏技能,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选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乐曲,这样的乐曲音乐形象鲜明、内容生动,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为拓宽学前专业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师还可以选择不同时期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更多作曲家的代表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不同风格及特点,丰富学生的音乐修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选择教材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学习应与伴奏实践相结合,体现钢琴学习的实用性。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应当从基础学起,着眼于简易,力求简洁精练地表达幼儿歌曲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师在两年的钢琴教学中,应在最后一学期适当安排即兴伴奏课,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传授即兴伴奏知识,可结合《学前幼师歌曲伴奏演奏曲集》、《幼儿师范钢琴即兴伴奏教程》等教材选择合适的曲目给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分析伴奏音型、伴奏织体及和声进行等,使伴奏知识始终贯穿其中。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坚持练习常用的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等伴奏音型,尤其是要对Ⅰ、Ⅳ、Ⅴ级正三和弦的连接做常态化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

2.授课方式的改革。地方高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授课方式主要有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等多种。由于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钢琴师资紧缺,几年来,其钢琴课都是采用集体授课方式,每周开设两节钢琴课。这样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大,因为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均不尽相同,他们在接受知识时总会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周可以弹奏多首曲子,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一周一首简单的曲子也弹不下来,这给钢琴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既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又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计划。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授课方式必须改革,一定不能在两年的教学时间内都采用集体课进行教学,应适当采取小组课、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授课,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学校要开设小组课。从第二学期开始,教师可以将程度相近的10~12名钢琴学生组成一组统一授课。这些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逐个分析,既要充分肯定每位学生的优点,又要及时纠正每位学生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有比较地学习,向优秀的学生学习,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对同一作品的学习,教师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每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置身于每一部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宽松的小组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其次,学校要开设个别课。教师主要针对程度较高、悟性较好、学习刻苦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采取这样的授课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演奏能力得到充分地提高。

3.教学课堂的改革。地方高校学前教育学生掌握钢琴的相关知识、弹奏技能技巧和弹奏方法不止在课堂中获得,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实践课得到巩固和提高。河池学院学前教育的音乐实践课现在还并未真正开展起来,在平时的教学或其他艺术实践活动中,只有个别演奏程度较好的学生有机会弹奏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有时能登台表演,而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机会。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著名钢琴家巴拉基列夫认为:优秀的音乐教学必须让学生欣赏并参与艺术实践。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进行音乐实践,例如,规定每节课让部分学生上台表演一周的作业,并按月举行钢琴作业汇报,让学生一个个登台表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河池学院应尽快把音乐实践课列入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计划,并尽快得以实施。

总之,地方高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课堂等方面入手,要在钢琴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儿歌伴奏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方法,不断总结学习经验,走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钢琴教学特点的路子,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合格的幼儿师资。

作者:谢姿媚 单位:河池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论文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普遍采取集体授课的方式,这种形式符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规律,具有较高的课堂效率。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专业课教师的授课负担加重,如果不能做到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控制,就会因为教师资源的缺乏制约钢琴教学的正常进行。在这种现状下,调整教师编制,提升培养成本不可避免。钢琴课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将钢琴作为学生日后开展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而由于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差异性,对于钢琴的掌握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只能从最基础的钢琴知识做起。除此之外,当前钢琴课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时多为两个学年,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会造成劳动的重复与时间的浪费。高职院校将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在不增加钢琴课学习时长的前提下,只有改变授课模式,改革授课方法才有利于提高授课效率,保证授课质量。

二、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学生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较为薄弱,无论是在识谱还是在节奏感与乐感上都并不成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急于求成,要先让学生熟练掌握钢琴键盘的构成与位置,通过简单的分组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技巧,教师可以先进行五指位的练习,然后再加入音阶的学习。在进行曲目选择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度较高的儿童歌曲入手,这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多学知识,又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提升其学习兴趣。在对简单的练习曲目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即兴伴奏,为日后的幼儿歌曲伴奏打下基础。这种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弹奏学习的热情,事半功倍。钢琴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伴奏能力,即兴伴奏既适用于歌曲,也适用于幼儿舞曲、幼儿律动曲以及打击乐与音乐游戏。学生在进行即兴伴奏时,要判断乐曲的风格与调式,通过分析音乐作品得出伴奏的音型,展现不同乐曲的表现力。即兴伴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三、教学模式要具有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单独授课为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但是由于教育成本过高,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彼此了解程度较低,缺乏相互比较,使得消极被动的心理产生。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上,可以采取集中授课与小组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做到做到学生一组一琴。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示范,学生一边观察教师的示范一边进行弹奏,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钢琴理论转化为弹奏技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练习,消除错误,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成果得到巩固。在学习初期简单曲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例如四人一组同时弹奏,观察学生的弹奏水平,再依据学生的具体弹奏情况将学习能力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集体授课与小组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基本掌握了钢琴的演奏技巧,教师在此时的个别指导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在力度、速度、音乐风格以及音乐表现力拥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手段要具有丰富性

第一,坚持周周回课。教学之初就要培养学生周周回课的习惯,一方面,教师要制定每堂课的具体要求与目标;另一方面,学生要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这种周周回课的做法既有助于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知识以及弹奏技巧,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能力。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一方面,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演奏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主动努力提升自己,享受学习成果。最终,学生会热爱钢琴学习,热爱钢琴演奏。

第二,拓宽教学内容。钢琴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当学生掌握了钢琴的基本演奏技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奏、声乐伴奏、合唱伴奏、独奏以及四手联弹等。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播放录像与录音,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对于音乐的感受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音乐素养的整体提升。只有做到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三,课外辅助训练。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并不能成为学生练习钢琴的制约因素,教师要巧妙运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的演奏技巧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课外辅助训练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琴房,例如边弹边唱比赛、儿童歌曲即兴伴奏比赛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有助于学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优秀的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教师的示范演奏要做到规范准确、得体自然,使自身的音乐素养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具有钢琴演奏技巧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五、教材选择要具有灵活性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以传统教材为基础,适当增添趣味性较强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全面把握所学知识。由于钢琴课授课时间有限,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与计划性。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教材选择。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演奏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内容就应该做到理论与技能兼备,既要有练习曲目,又要包括伴奏弹奏以及伴奏编配的知识技巧。传统优秀教材例如拜厄钢琴基本教程、车尔尼钢琴基本教程等,可以用来练习如何触键、如何放松、如何转动手臂进行演奏等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学生要掌握具有音阶、和弦以及琶音等演奏技巧的练习曲目,同时能够进行适当的拓展。除此之外,教材的选择要以实用性为主,着力培养综合性的幼儿师资。综上所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要结合教学经验,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新路。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作者:贾雪萍 单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中职学前教育手工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学校教育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微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激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手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班级学习效率,对微课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关策略,以此提升学生的手工操作水平。

关键词:微课;中职;手工专业;策略

1微课用于中职学前教育手工教学的必要性

1.1微课的特点。微课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制订的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中知识的重点、难点制作成时间较短的PPT、音频或视频,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教学活动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摒弃冗长、情景单一的模式,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模式打造成为“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应用中,微课以其精简性、实用性、多样性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微课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观看微视频、微课件、引入课题、进行讨论。微课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启发型、传授型、讲解型、讨论型、演示型等。微课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重点,它是建立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才得以实施的,并不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1.2手工教学对于中职学前教育的意义。手工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项重要课程,良好的手工可以为学前教育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手工技能。手工不仅仅是手指上的舞蹈,还能反映手与脑的协调能力、思维逻辑、创新设计、操作能力等,熟练掌握手工技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为以后就业创造良好的机会,其就业服务对象的特点是对生活充满好奇心、求知欲较强、乐于表现,手工课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学生的情绪、打开思维设计的大门,是幼师的专业课程之一。因此,手工教学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对幼儿学校的学生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1.3微课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的影响。微课可以从抓重点、揪难点、探索技巧等方面启发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学互动。微课能反映教师教学设计的专业性与教导性,体现教师的威严与创新意识;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微课,其帮助学生直抓教学重点,节约学生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多媒体资源快速流入学校,手工教学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课程,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新型教育模式的引导下,将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才可以与时俱进地发展信息化教育,进而推动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2微课手工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1妙设微课,做好示范。手工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课堂的引导来完成,其微课的教学设计十分巧妙。一节优秀的微课设计包括设计顺序、知识点、教学效果、课堂反馈等多个因素。在设计上,教师应遵循以下几点:第一,跟进研究手工近期的热点与考点,与时俱进。第二,把握手工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精准透彻。第三,课件逻辑条理清晰,切勿拖沓。第四,微课中合理利用图片、音频等插件。从教学内容上看,手工微课的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新颖性,其掌握的专业知识要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所运用,且面对的服务对象年龄较小。手工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加强趣味性,且内容应从简到难,具有一定的顺序。内容也应该包罗万象,在设计与操作上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符合其行动力及操作力。从教学形式上看,形式应多种多样。示范性教学,可以由教师播放一段手工制作的视频,向学生进行步骤示范。在手工教学活动中,示范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能弥补言语表达的缺陷,直接呈现操作步骤。在制作视频前,教师要根据教材来进行自我练习,熟练掌握制作技巧,分细节、分步骤准确地操作,适当加以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动作要规范、讲解要详细清楚,直观教学,提升效率。启发性教学则是在示范性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发现规律,在教材的基础上创新制作过程,探索多种制作方法。从教学素材上来看,教材作为微课设计的主体,应在生活中发现手工素材,不应局限于教材。比如教材内有一篇《拉彩灯》,课文素材应用纸张来进行制作,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多种素材来进行制作,如布、塑料袋等,创造多种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2.2精准导入,直抓要点。优秀的课堂活动应有一个好的开端——导入课堂,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部分,直接影响着接下来的每一部分的效果及质量。传统的课堂手工教学活动,从教师的言语讲解开始,过渡到示范教学中,以学生实践操作结束。中职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习能力较低、美术功底较弱,理解能力也较低,教师单一的讲解过于乏味,且对时间的消耗较大,容易使课堂成为教师“单打独斗”的战场。为了更好地把握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精彩的导入尤其重要。在微课的导入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场面时而华丽、时而清新,根据内容变换不同电子效果,调动学习气氛,实现以图片、音频、文字、讲解和示范合为一体的多种形式的精彩导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其审美特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2.3稳抓重难点,简易处理。手工课堂教学重在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多样,教学任务繁重。很多学生往往会在学习中“学了这个,忘了那个”。巧妙地利用微课技巧,分析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微课制作,简单分化,帮助学生随时复习、练习;利于资源的重整与利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节省教师资源。针对手工制作的重难点,通过微课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与示范,可以变换不同的操作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示范与启发,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深化对学习的理解。对知识点把握不清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将微课课件进行拷贝,课后反复练习。2.4因材施教,体验微课。微课的实施者不局限于教师,学生也可作为主体参与进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隐形分层,在每一个教学阶段,可以选一名学生制作微课,让学生在制作、设计微课中,发挥才能,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讲课水平。

3结语

微课在手工课堂的应用,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反映了教育的先进性,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得课堂效率更加高效,为学生、教师带来更大的便利。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微课的应用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摒弃了教案设计的枯燥乏味,便于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对微课进行探索。从学生视角来看,学生脱离教师与课堂后,可以增强其学习的独立性和自律性,不断反思与自评。

作者:谭惠丹 单位:钦州市合浦师范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儿童画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分别从丰富绘画技巧、拓展教学内容、转变学生角色、采取不同方式、培养创作思维等方面,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画教学策略,提升儿童画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

关键词:探析;学前教育;儿童画;教学策略

儿童画是一种能够反映儿童心理、思维和能力的绘画作品,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内容。儿童画是儿童自己通过观察和理解而呈现出来的作品。儿童画能够培养儿童欣赏与评述、表现与创造、设计与应用、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生活情趣,形成乐学、求美、创新等品质;也可以让幼儿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然后再根据创作内容展示儿童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儿童的思维,并大胆想象,老师要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如角色互换等,让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提升。

1丰富绘画技巧

绘画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实现创造和提升。对于儿童画来讲,其中的技巧是非常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这些绘画技巧,并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才能真正算得上掌握。但是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其理解能力有限,对生活的感知等方面都缺乏一定的经验,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很难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为此,对于儿童画来讲,我们要对作品细节进行描绘,在画中去寻找生活的映射,从而帮助幼儿理解绘画的含义,提升他们对画画的兴趣。对于色彩,他们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蜡笔、彩铅、油画棒等,色彩鲜艳,机理感强,将几种色彩进行组合就可以变成不同的颜色,幼儿会产生好奇心理,进而吸引他们学习绘画,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拓展教学内容

无论是什么画,都要有学习内容和基础,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儿童画与其他画是一样的,需要绘画技巧和创新思维。对于成人来讲,儿童画没有太大难度。如果我们面对的幼儿,该如何让他们掌握绘画技巧?为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幼儿能够接触到的事物传授给学生,还要拓展教学内容。在儿童画教学过程中,先学习一些基本的人物画和花草树木等内容,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创意活动。如果只是把一些简单的人和物作为创作的对象,那么就会固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丧失创作能力。因为无论是什么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这样才能使创造的作品有价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会走上幼儿教师的岗位,他们会参与到培养和提升幼儿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3转变学生角色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将来很多学生都要走向幼儿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对于这种从学生转化到老师的角色,特别是要他们真实地面对幼儿来讲课,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适应,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工作无法进行。对于这种情况,在平时学习中就要做好准备。为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采取互换角色的方式,即让学生到讲台上体验教师的角色,老师和其他学生扮演幼儿角色。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儿童画的教学,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改正自己的不足,老师再作最后的点评。这样就给学生一个接近真实的环境进行实践,弥补不足。同时,学校还要组织实习实训工作,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学习实践,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从而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育家卢梭说过:“一切学生都要从儿童的心智开始。”儿童画教学也是一样,我们要根据儿童特点开展教学,并适应工作环境。

4采取不同方式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也要多样化,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并进一步培养其学习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站在讲台给幼儿上课。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而且注意力不集中,我们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去调动他们,这样就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此,只有采取综合性的、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很短的时间投入学习当中,特别是现在多媒体的引入,可以给儿童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提升他们对事物和事件的感知,从而提升儿童画教学的实效。所以,在学前教学专业儿童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工具辅助课堂教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还有利用绘图软件进行教学和练习等。打造以多媒体为中心的互动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具有了学习能力,才能丰富知识,提升绘画技巧。

5培养创造思维

儿童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要能够体现创造思维。有了创造,就有了价值。为此,我们可以在儿童画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创作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培养。首先,就是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选择不同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同一题材,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认识。学生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还要从幼儿的角度进行思考,甚至是各种角色的转变等。例如,儿童画“我的妈妈”主题创作中,为了能体现妈妈的特征,我们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甚至是故事等,让学生想象,然后他们就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把妈妈的鼻子、嘴、牙齿画得有模有样,而自己却留在一个小角落里,这样学生就能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他们的创造能力就表现了出来。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儿童的思想,就要让思维灵活起来。其次,要大胆联想,提升思维的敏捷性。学生的头脑越灵活,联想就越丰富,他们的思维就更加敏捷。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而丰富的联想,将画中的各种思想联想起来进行合理构图。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当成2~6岁的儿童。比如,一条弯弯的线条可以看成是一根面条、一段毛线甚至看出是小狗在奔跑等。大胆想象,才能创造出新颖的作品。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画教学需要精心准备,才能提升教学实效,让学生学会绘画的技巧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艺术教育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具有一定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此,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创造能力更强。

作者:王立东 单位: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发展实际,从音乐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具体阐述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旨在更好地促进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

音乐课程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对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艺术审美、陶冶学生情操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发展实际没有紧跟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发展步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为此,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现状

第一,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在上职业学校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来学校之前根本没见过钢琴。音乐课只是跟教师学唱过几首歌,乐理知识一片空白。第二,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可以分为钢琴、视唱、声乐、乐理、合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几部分。可是因为中职学生在校只有两年或更短的时间,而且好多学校师资严重短缺,就出现了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所有音乐课程教学的情况,既不科学也不规范,教学效果更是可想而知。第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为幼儿园或早教中心。尤其是幼儿园,对学生音乐教学中儿歌弹唱、识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学生在校只学习这么一点音乐教学中的皮毛,根本无法胜任幼儿园中的音乐课教学。

二、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改革方向

1.有的放矢的教学模式。学生入学之初,根据面试及个人意愿可分为美术方向或音乐方向的特长班。进入音乐特长班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第一点素质就是唱歌不能跑调。音乐特长班的课程可与普通学前教育班略有不同,适当增加音乐课及学生课下练琴的时间,而且在音乐教学中课程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有钢琴特长的学生课下更多地去练习钢琴、有声乐特长的学生课下更多地去练习声乐,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学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2.实行教考分离,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一般情况就是一名音乐教师从入学之初一直把这个班带到毕业。开始面对教师上课的时候还会有些紧张,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会和教师越来越熟悉。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让学生单独在舞台上进行考试,现场抽题——弹琴、唱歌,所有音乐组的教师现场打分,真正实现教考分离。第一学期,学生们可能不适应,会特别紧张,但几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胆量一定会越练越大。3.分组教学,事半功倍。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每个班的学生都会达到40~50人,班容量很大,这就增加了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难度。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大班课的教学,更适合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教师指定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当这一小组的组长,指导监督小组成员练习钢琴或声乐,并把小组成员练习情况反映给教师,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学习,优势互补。教师也可以根据组长反映的情况,合理安排接下来的教学工作。4.适当加入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对此,在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中可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融合其他学科如美术,开启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小结

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音乐教学的改革,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提供服务。

作者:曹宗楠 谢春玉 单位:河北省承德技师学院

学前教学论文: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舞蹈是其重要的教学学科,舞蹈教学不仅让学生探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舞蹈是其重要的教学学科,舞蹈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应的舞蹈动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等。中职舞蹈教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设计、舞蹈的编排以及舞蹈的表现力等,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以此鼓励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进行创作,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舞蹈一般具有一定的创新力,不仅仅是指舞蹈作品本身具有创新性,还在于舞蹈动作中好包含了对原有动作的理解和创新。不同的舞者对舞蹈的理解不同,表现出的舞姿也具有不同的效果。为此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素质。如果缺少一定的舞蹈创新能力,那么在舞蹈学习中也只能生搬硬套别人的作品,这样是无法适应职场需求的。为此,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便为学生长足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

1.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之前有的没有接触过舞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别说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了。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了解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兴趣以及学生的舞蹈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央舞台》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经典而有趣的舞蹈视频让学生观看,先让学生通过视频去感受舞蹈的魅力,然后教师再对舞蹈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舞蹈中所具有的艺术知识,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舞蹈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新。在舞蹈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氛围,先让学生学习基础性的舞蹈动作,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重点讲解舞蹈动作要点,指导学生进行完成,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在舞蹈教学中可以采取单独辅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舞蹈中的错误。教师在对舞蹈进行讲解时要带有感情以及利用舞蹈肢体的张力来感染学生进行舞蹈的学习。教师赋予感情的舞蹈教学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舞蹈的意义,还能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去赋予舞蹈以感情,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舞蹈动作,提升学生对舞蹈的创新能力。3.注重舞蹈的创编以及艺术实践。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对舞蹈进行创编以及参与到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原有的舞蹈进行创作,以便实现舞蹈动作的迁移也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职业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能够用心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舞蹈创作潜能,以便更好对舞蹈进行创作。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奖励,对在舞蹈学习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

三、结语

舞蹈教学不仅是学习相应的舞蹈动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了解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兴趣以及学生的舞蹈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瑜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学前教学论文: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目标。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即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性;强调学以致用,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希望促进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

1《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必要性及目标

1.1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改革的必要性

《学前心理学》教育主要涉及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具体技能的训练。高校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接触心理学知识,因此,《学前心理学》的教学要求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课堂目标,每个目标又要细致划分为若干个步骤或层次,将教学要点和难点贯穿到这些目标中。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无疑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教育中的积极性。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前心理学》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依然出现“灌输式”和“填鸭式”现象。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心理学知识,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认为这门课程艰涩难懂,且枯燥无味,进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对《学前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并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立阶段性教学目标,注意突破这门学科的重难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前心理学》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1]。

1.2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前心理学》应当转变原来的灌输式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情感、知识和技能素质。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对心理学的接受情况,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学前心理学理论和概念。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避免直接给出心理学案例或问题的解决方法,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等方式,逐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高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的教学目标首先应包括知识目标,即探讨研究儿童心理问题和现象的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掌握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其次是指技能目标,即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则是指情感目标,即幼儿教师的职业意识和道德、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个体人格的完善。

2《学前心理学》教学策略

2.1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创新教学方法

《学前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论研究者必须学习的课程[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变化特点,并了解有关儿童心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教育措施,培养对幼儿教育的兴趣。同时,这门课程还可以帮助高校院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解决儿童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学前心理学》的这些特点和性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较于普通的心理学研究,学前心理学具有更加独特的一面,由于学前儿童在知识、语言、思维、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知识都相对匮乏,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在行为举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学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关注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接触学前儿童,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语言及心理特点。并根据观察结果,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此外,还要有效利用幼儿园的录像和生活记录资料,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带到课堂总,分小组讨论、研究资料内容,并针对录像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性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水平,设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自主研究教材内容,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可以实施项目实践法。例如,为了了解儿童的交往类型和关系,可以安排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儿童在交往中的行为和态度,并着重调查某一班级儿童的交往情况,依据调查结果绘制幼儿交往关系图,并以书面形式在课堂上讲解关系图,以此引导学生在调查实践中自主掌握心理学知识。再次,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训教学,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操作过程。此外,还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让学生到幼儿教育前线实习,负责具体的幼儿教育工作,在工作中验证和巩固自己已经习得的心理学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心理学知识体系。

2.3强调学以致用,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同样是提高《学前心理学》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为了凸显这门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特点,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标准,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突出过程性评价,即在考核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以此引导学生重视《学前心理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日常考核首先包括课堂表现,即案例讨论分析、学习任务完成、课堂问题回答、实习实训表现等内容。其次包括作业完成情况,促使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学前心理学理论知识。再次包括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觉运用习得的心理学知识解决幼儿教育问题。在革新日常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还要改革期末考试制度。在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开卷考试内容,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基础心理学知识,开卷部分则以综合运用和案例分析为主。以此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学习与实际分析运用结合起来,进而增强自身的心理学知识运用能力。

3结论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做好《学前心理学》教学工作,需要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对传统《学前心理学》教学模式加以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前心理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牛艳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