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16 04:39:52

导语:在生态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教育论文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视域下绿色创业教育论文

一、生态学与绿色创业教育的提出

(一)生态学理论的精髓

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此基础上,卢梭对生态学的概念重新界定,指出生态学是“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随着生态哲学等边缘学科的产生,“生态”一词逐渐具有了哲学内涵,即事物之间“系统联系、有机互动、和谐共生、复杂多样和动态平衡”。由此可见,生态学的核心在于把相互联系的事物看成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统一联系的生态系统。简言之,我们把生态学理论的精髓概括为用联系的、平衡的、动态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二)从创业教育到绿色创业教育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与方法,加之实践经验缺乏,导致目前我国高校传统创业教育中还存在如理念认识不到位、师资与课程资源匮乏、创业教育平台粗放、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面对传统创业教育的诸多不足,高校创业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生态系统理论”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前提和基础,主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创业教育理论的提出,无疑为传统创业教育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适应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绿色创业教育在含义界定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指引导大学生从事低碳环保、高科技、可循环、农业类的创业实践活动。而广义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本文探讨的是广义上的绿色创业教育。

绿色创业的研究和实践在欧美已经非常热门,在中国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刚开始兴起,因此,绿色创业教育在中国是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与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但是专项化的绿色创业教育鲜有听闻。反映在大学生群体上,表现为大学生绿色创业意识薄弱、高校学生绿色创业活动少和绿色创业能力不足。调查发现,九成高校学生表示身边没有接触到绿色创业的案例,他们对于绿色创业这一新兴领域仍认识不足,绿色创业的实际参与度非常低,高校青年群体创业文化呈现出缺乏培养绿色创业观念的社会氛围,缺少模范带动作用。

二、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经验借鉴

(一)生态观充分融入高校创业教育

在国家层面上,实施创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计划,从国家角度指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发展方向,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创业政策,配备具有专业创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参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搭建创业教育平台,提供创业教育资金,呼吁广大社会团体、企业家等关注和支持高校创业教育,构建并完善创业教育的数据监控和服务系统,实现有力调动社会资源服务高校创业教育。在高校层面上,当前美国有一批高校已经走在了世界高校创业教育的前列,尤其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等大学将国家提倡的生态观融入创业教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积极开展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创业教育。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生态观为理念,充分整合校内课程体系、研究与发展中心、信息和师资资源、实践平台、学生社团等校内资源,结合创业相关社会资源建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该系统设有组织管理机构,学校也会指派负责人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组织协调,确保系统能够健康、有序、协调的运转,保持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

(二)多个责任主体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

美国已经建立起了逐步开放完善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形成了以高校为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家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所有资源的整合。不仅仅只是将创业教育局限在高校创业课程的建设上,还有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同时,各高校加强了与社会各种资源的联系,包括创业者俱乐部、高校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教育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等等,形成了高校、国家、社会、企业多方责任主体参与的创业教育良性运转系统,实现了社会各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从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多样化实践平台的搭建

美国创业教育不仅仅有正规的课堂教育,还有广阔的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有比较传统的创业俱乐部、创业孵化基地,也有形式多样的创业演练活动,如1983年百森商学院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最早开展了商业计划大赛,麻省理工学院的50k商业计划大赛,鼓励广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大赛中产生的优胜者得到创业投资者的好评,创业项目被高新技术企业高价买走。此外,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系统还拥有多样化的创业教育机构包括家庭企业研究所、小型企业署、智囊团、创业家学会、考夫曼创业中心等等,这些创业教育机构为高校创业教育系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形成了美国创业教育的网络化格局,促使创业教育理念变成了现实,使创业教育生态化体统更加规范,更加系统。

三、生态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系统的构建

(一)绿色创业教育培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有培育的主要内容,绿色创业教育培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绿色创业动机、绿色文化素养、绿色创业知识、绿色科学技术四个层面。一是绿色创业动机的确立。任何创业的动机都是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这不意味着创业就可以唯利是图。当前企业不仅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的任务,还肩负着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校开展绿色创业教育,首要的培养大学生绿色创业动机,即大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绿色创业教育后已经具备了生态的思想素质,较强的生态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保护为先,节约为先,选择创业项目也要以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为目的的生态伦理观念为准绳,实现创业项目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二是绿色身心素养的陶冶。创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过程,高校通过绿色创业教育培育的大学生创业者一定是具备绿色身心素养的杰出人才。所谓绿色身心素养指的就是创业者在面对创业的成败,始终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健康的身体素质面对创业途中的竞争与挑战。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乐观积极的创业心态。创业者要热爱创业,正确看待创业中的成败与得失。第二,饱满的精神状态。一方面,应该有坚定的创业信念,面对成功不骄傲,面对挫折不放弃,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胆识。另一方面,要有豁达的胸怀,做到在小事面前不斤斤计较,超脱于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之外。第三,健康的身体素质。创业者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处理创业和日常生活时做到张弛有度,不可透支自身体力来换取创业的阶段性进展。三是绿色创业知识的传授。高校开展绿色创业教育使得大学生创业者具有绿色创业知识,即具有绿色创业战略眼光、绿色管理能力、绿色发展意识,具体来讲,主要包括:第一,绿色创业战略眼光指的是创业者驻足行业选择的时候,能够前瞻性的预测到创业项目与社会需求,并实现无缝对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第二,绿色管理能力指的是创业者通过自身拥有的生态理念管理企业,并将拥有的生态理念影响周围的员工,形成绿色的企业文化。第三,绿色发展意识指的是创业者在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懂得把握生态的尺度,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追求企业的片面发展,也避免不和实际的盲目扩张。四是绿色科学技术的接触。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大学生在高校收获的绿色科学技术将影响着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景。绿色科学技术首先包括绿色产业的涉足,绿色产业本身就是符合低碳、生态的发展需求;其次是开发稀有资源替代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绿色科学技术也包括可以推进污染治理和废物可再生利用科学技术。

(二)绿色创业教育系统四位一体模型的提出

为了更好的开展好绿色创业教育,本文提出了高校绿色创业教育系统的四位一体模型,大学生始终是绿色创业教育的主体,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业者,共同构成绿色创业教育系统。一是政府优化绿色创业政策法制环境。政府是创业的主要引导者,绿色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需要加大。第一,政府要制定绿色创业扶植政策,给与创业者包括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其投入到绿色创业中去。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创业失败者基本的生活保障。第三,广泛搭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桥梁,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既可以建立高校在企业内的创业孵化基地,提高高校学生创业实践动手能力,还要利用优秀企业家建立各级创业指导导师库,适时为高校绿色创业大学生提供指导。第四,通过优化国家对高校资源的配置,提高绿色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促使高校绿色创业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二是高校优化绿色创业教育培训环境。高校是实施绿色创业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在构建绿色创业教育模型过程中,需要高校完善绿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绿色生态观融入日常的创业教育中,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业能力”,丰富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适时加入生态学类课程,还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此外,要建立和完善绿色绿色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包括创业教育专业教师,更要有生态学专家参与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加强对创业教师的培训,指导和鼓励大学生绿色创业。三是社会优化绿色创业教育舆论环境。社会要加强对绿色创业的舆论宣传。一方面,社会应广泛宣传绿色创业与绿色创业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创业与绿色创业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国家对于绿色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对优秀的创业者作为典型进行宣传。另一方面,社会要营造宽松的环境改变社会对创业者的误解,对创业失败者保持足够的宽容和谅解,让其充分体会到社会对创业的宽松环境。四是企业优化绿色创业教育实践环境。企业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雄厚的资金支持,是推动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为了更好地推动绿色创业教育的开展,企业首先针对有绿色创业理念的创业项目给与更多的创业资金支持,并且应该通过多渠道发放,可以适当设置大学生绿色创业基金。其次,企业应在政府呼吁下广泛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政策。一方面,企业精英可以进入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可以派出企业人员到高校创业机构挂职锻炼。

最后,企业联合高校建立绿色创业实训基地,支持高校绿色创业项目得到较大范围的发展。综上所述,随着绿色创业逐渐兴起,绿色创业教育必会得到全社会的日益重视。高校有责任开展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培养绿色创业人才,发挥社会“轴心机构”的引领作用,为促进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做贡献。本文在生态视域下对大学生绿色创业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的系统架构,需要进一步在实践探索中完善丰富此项研究。

作者:谢建召 宋超 陈淑娇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发展体育教育论文

1当前体育教育在生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育的生态发展良性循环遭到破坏

在体育教育的生态发展中,良性循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其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关键性作用。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育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并且把知识的传授看作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的,还有就是学校未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与具有创造开拓精神及渊博的知识专材当作是学校发展的目标,此外,在高校课堂中,体育生越来越多,而体育教育人员的增长无法满足学生增长的比率,使得师资资源匮乏,降低了教学效率,造成学生学无所到。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大部分学校将课堂和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中心,即使当前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的课程活动理念,但是在我国当前大部分学校的实际教学当中,仍然是贯彻这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即灌输式教学,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难以适应或者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从而出现学校教育和社会脱节的现象,造成教学的良性发展遭到破坏。

1.2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发展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在学校的体育还是社会与竞技的体育中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竞争,竞争的模式也多种多样,如:个体竞争、群体竞争等,特别是在竞技体育当中,竞争的表现更加的激烈。从各个体育教育的生态系统上看,在体育教育不同的层次,通常不存在竞争的现象,并且符合体育教育的生态原理,而在同一个层次中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并且这些竞争能够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属于一种良性竞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严禁发生攀比情况,否则将会极大的影响到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的发展。总而言之,竞争机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院校与教师、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科研水平的投入,从而促进整个体育教育的生态发展。

2体育教育的个体生态

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个性生态,这里所说的个体生态又可称为微观生态,通常指的是接受体育教育的学生本身特有的一种生态系统,个体生态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不同体育教学方法以及技巧,不断培养学生的体育生态意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生态观念,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态行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个体生态会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生态所处的发展环境相对比较复杂。针对自然环境因素,该环境类型中包括各种不同的个体生态环境,不但涵盖了各种学校的建筑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地的采光绿化条件,而且还包括体育器械设施的配备状况以及各种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以上自然生态因子也是对体育教育个体生态特点的有效体现,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其体育教育的个体生态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首先,学校的总体规模,学校教育办学能力的高低,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以及投入大小等,都会对体育教育个体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其次,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劣也是影响体育教育个体生态的重要因素,有效的体育教学途径能够实现对个体生态条件的优化。老师们可以通过重点培养具有学习发展潜力的尖子生,同时加强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辅导,实现对体育教育个体生态特点的充分反应,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最后,老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观念等也会对体育教育个体生态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通过热情积极的教学态度以及尽心尽力的教学工作,可以创造良好的个体生态环境,推动学生的体育发展并提高体育教育效果。

3体育教育的群体生态

体育教育群体包括不同的班级以及社团和俱乐部,同时还包括很多家庭以及寝室等等,在以上这些群体中,有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有的群体属于非正式群体。不管是什么样的群体类型,均会关于体育教育生态发展的相关探究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首先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就是影响体育教育群体生态的首要因素。其次,来自物质方面的因素和来自精神方面的因素也会给体育教育的群体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政治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环境、个人生理特征以及心理状况等也是影响体育教育群体生态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群体生态,综合分析影响群体生态的不同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创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推动体育教育群体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

4体育教育的生态系统

体育教育生态系统是一种宏观生态,同时也是体育教育生态最高、复杂性最突出的层次。针对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不管系统规模大小,都具有一定的组成成分以及特定结构。首先对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外部环境不但包括常见的生物环境因子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而且还包括各种社会环境因子以及规范环境因子,从这个角度上看,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比生物生态系统更为明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次,单单从体育教育本身来看,它仅仅具备三种功能团:第一种功能团是开发者、转变者、被开发者、被转变者功能团;第二种功能团是服务功能团;第三种功能团是管理者功能团。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主要由体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结构层次来构成,而上文所述的体育教育三种功能团则在整个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中扮演纽带的角色,而体育人才培养以及体育教育成绩则是整个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心,该系统围绕各种生态环境圈层,推动不同因子综合影响的形成,并促进其彼此间产生相互作用。通过对近年来的体育教育进行改革,能够实现对学校体育内外部环境不同关系之间的科学调整,促进体育教育地位的提升,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效的体育教育改革能够促进各种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完善和优化。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调和,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之间开展实现双向流动,赋予学校体育生态系统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5结语

在我国,体育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大部分属于封闭式状态或者平面式状态,十分不利于推动学科发展,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值得引起重视。该文通过对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体育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体系进行了构建,希望能够为我国体育生态学的有效创建提供参考,并最终促进体育教育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体育教育工作以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以及推动力量。

作者:宋晶晶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英语教学生态课堂网络教育论文

一、英语教学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

英语生态教学的理念是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理论。英语生态教学强调英语课堂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中学生是这个体系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存在,课堂则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的主要活动场所。这三个部分在英语生态教学理念中存在一定的关系,即相互发展、互相约束、互相监督,从而促进英语网络教学课堂有序进行,完成英语生态教学的任务,即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课堂任务、培养优秀人才。英语生态教学课堂具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辅助教学技术,构建和谐、利于互相学习、持久发展的开放学习课堂。这就要求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处理好生态课堂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维护英语生态课堂的和谐、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力量,丰富英语生态课堂。

二、网络教育与英语教学生态课堂存在的矛盾

英语教学生态课堂理论强调英语课堂的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整体中各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互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矛盾。处理好英语教学生态课堂各部分间的矛盾,是英语网络教学课堂是否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语教学环境与教师之间存在的矛盾

英语网络教学环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环境,为英语教学环境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教学空间。英语网络教学环境给师生提供一个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方便、有效地为英语课堂增加有益的学习内容;其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是技术要求较高的网络教育给老师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有操作网络技术的能力。这给习惯传统英语教学的老师带来一些困难,一些英语教师没有掌握网络技术的知识技术。教师具备的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既不能够很好地把握网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灵活的应用,也不能够及时处理好网络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状况。这就很影响英语教学的效率、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英语教学环境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英语教学生态课堂的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生态教学课堂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乐于学习的环境;并且学生在生态英语教学环境中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机会去培养自己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学生未能够适应以学生为主的网络教学生态课堂,不能够抓住机会做英语教学生态课堂上的主体,并且不能够充分使用网络教育的资源,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学生不能恰当应当英语网络教育环境,制定科学使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计划,从而也很难形成独立的学习方案;并且网络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料,而学生对于过多的资源出现素手无策的情况,没有学会如何删选符合自己学习英语的资料。学生未能自如地借助资源过多、技术要求较高的英语网络教学环境完成自主学习,使得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

(三)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

网络教学环境下,英语生态课堂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要求教师在英语网络教学课堂上作为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向,并且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则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观地积极地学习,并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但是在英语生态课堂上,师生之间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有些教师有时忽略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的观念,采用教课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则没有获得独立的学习机会;一些教师则未能适当地掌握指导者这个职责,过于放任学生自主学习,而未有方向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进度;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缺乏出语言之外的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师生之间的想法不是一致的。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的矛盾会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效率,同时也影响师生之间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最终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成果。

三、优化英语网络教学生态课堂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环境与教师、环境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够有效地优化英语网络教学生态课堂。

(一)提高师资力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合理处理好教师与英语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英语生态课堂的和谐发展。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各学校不仅需要提高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而且也需要培养具备比较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教师。学校的双向加强投入,不仅为英语教学生态课堂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而且也为其提供了高素质的教师。这给英语教学生态课的教学质量、效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学校需要增加网络设备的投资,并且开设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培训课,有计划地安排培训教师的计算机技术的课程,以最快、最高效率地完成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在开展培训时,要根据教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课程,例如:计算机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参加初级培训班,培养其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能,通过初级考试之后再参加中级培训;而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而缺乏操作技能的教师参加中级培训班,培养其对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并且培训教师利用计算机资源设计英语教学课件,以丰富其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教师,则侧重培训其合理结合网络技术和英语教学内容。总之,开展教师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培训课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教师,让其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生态课堂的任务。

(二)教师侧重指导教学,培养浓郁的学习环境

在网路教学生态环境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英语,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向;并且指导学生在应对网络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料,培养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策略地使用网络提供的英语学习资料,同时也增加学生的主体的意识,减少学生对网络教学的倦怠感。教师做为指导者,为学生创造适合英语学习的环境,和谐处理英语教学环境与学生之间的矛盾。首先,教师需要做好课前网络课件,制定好课堂的教学内容、任务,指引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习惯等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也可以构建学生测评系统,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并且根据测评结果分析学生学习英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英语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是英语生态课堂的主要活动者。要想维护好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的和谐,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工作。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英语教学生态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语言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教师来说,首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如果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采用恰当的指导帮助,例如:老师可以点拨学生、心理交谈或者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困难的突破口。其次,教师在设计英语网络教学时,要善于收集学生学习英语的建议,恰当融入学生想要学习英语的内容,并且设计英语课堂的学生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之中。

(四)创造开放的英语网络教学课堂

英语网络教学课堂的开发性就是要与课堂外在的资源(如:计算机、课外英语资料等)交换有用的信息资源,才能不断地优化生态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在英语生态课堂上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也需要利用网络提供的英语信息资料完成英语教学。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开放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并且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上的指导。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开放式的教学做教学评估,注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语言的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创建持久发展的英语网络教学课堂

英语网络教学课堂的持久发展,需要科学的全面的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做好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的听力、书写、语言表达、翻译等的能力,切记不可侧重培养学生个别方面的能力。这样全方位的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英语网络教学课堂的持久发展提供了依靠。同时,英语网络教学课堂也需要以学生为主,实现人本教育。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英语教学生态课堂以人为本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质量。在英语网络教学课堂上,教师善于借助网络技术、课外资源、信息,并且结合英语教材内容,综合英语知识内容,教授给学生更具有价值的知识。同时,教师要灵活应用网络技术,开展开放式的生态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讨论的积极性。在英语网络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的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作者:邹舒远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课堂理念下的素质教育论文

1“双惟”实践班的“生态课堂”本质

1.1“双惟”实验班简介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始创于2006年,得名于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动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成果。其中,“惟学”是指乐学、善学、勤学,乐思、善思、勤思,乐行、善行、勤行;“惟人”是指诚信、包容、奉献、敬业、自律、乐观。“双惟”教育理念是对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医药大学管理和教育理念的最直观描述。“双惟”实践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把握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努力培养思想素质高、心理素质好、学习能力强、思维能力突出、具备终生奋斗良好习惯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双惟”实践班的培养和运行模式逐渐成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体现出十分明显的“生态课堂”属性。

1.2“双惟”实验班的“生态性”教育生态学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研究教育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规律,研究重点就是对教育生态系统的各个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学的重要领域,关注影响教学过程的诸多方面所形成的网络,并对此进行剖析与理解,关注课堂内部的行为特征以及课堂外部社会因素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这种课堂“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共同成长、激发师生潜力、分享教学过程中的幸福快乐,营造富有生命力的“绿色”活力。“生态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间、生生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和谐发展。学生在“生态课堂”中学习不仅仅获得的是知识,还能体会到生命的动态平衡性、生成性和可持续性。课堂环境中不只是物质环境,还有人际关系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的共同和谐发展。生态课堂追求课堂整体的“平衡”发展,构建生态课堂,就是要形成开放多样的生态课程类型,确立民主平等的生态师生关系,建立动态发展的生态评价机制,创设和谐共生的生态课堂环境。故而,“生态课堂”就是以生态的眼光、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用生态学的原理去审视课堂,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释复杂的课堂教学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其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生态课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课堂伦理的崭新认识以及对课堂生态系统中各种相关因素的认识。其核心是对个性化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课堂特征和课堂维度所组成的特定环境的重视,强调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生态的”视角而言,课堂应该具备多维性(multidimensionality)、同时性(simultaneity)、即时性(immediacy)、不可预知性(unpredictability)、公开性(publicness)和历史性(history)等六方面的特征。所有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所建构的环境给参与课堂活动的每一个成员(学生和老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同时,“生态课堂”强调多种关系的辩证统一,认为课堂是整体相关与动态平衡的统一、多元共存与和谐共生的统一、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统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差异性与标准性的统一。“双惟”实验班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重视课堂内外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教学活动积极推广“主动式”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将老师教与学生学有机地结合,突出主动特色。强调师生交流和同伴互助,共同进步;重视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开学到放假,“双惟”实践班学生每天坚持晨练、晨读,从不间断,磨练出“双惟”学子坚韧的毅力。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书香之家”读书活动,围绕“充实文化素养、强化中医信念、夯实经典理论、提高中医技能”的思路,进一步强化、发展、延伸学生的专业技能。诸多“生态性”的努力唤醒了学生的力量,培养了其自我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双惟”实验班的素质教育目标

2.1素质教育指引素质教育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理论价值的命题。“素质”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指狭义的先天生理禀赋,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朱小蔓等认为,素质的特点可以归纳为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对素质教育的追求贯穿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及遵循多样化、民主化、科学化、终身化、国际化等现代教育理念。由于高等教育的任务和性质、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以及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等因素,决定了大学素质教育具有不同于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要求的特点。表现为大学素质教育强调人文教育,强调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和个体反思促进教育影响的内化,从而使得教育效果评价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大学素质教育的特点可归纳为:内化性、全面性、和谐性、创新性、文化自觉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主要内容是既要教“做人”又要教“做事”,并使人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复杂而多维,既要突显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人的身心(包括知、情、意),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也要在素质教育的同时处理好专业教育的关系,不能用素质教育削弱或取代专业教育。“双惟”实验班把“四自一养成”作为主要的培养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自愿参加“双惟”实践训练的学生将经过一年的晨练、晨读淘汰考验,坚持不下来的则自我淘汰,能坚持晨练、晨读的一年后进入专项训练阶段,不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同样会被自我淘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能力逐步增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进入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阶段,达到教学相长的成效。与此同时,“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发展的理念。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为线索,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延伸发展为教学流程设计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四自一养成”和“主动式”课堂相结合便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路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双惟生”现象开办“双惟”实践班以来,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教学体制结合中医药大学的实际,跳出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普遍认可的“双惟生现象”。“双惟”实践班培养具备坚韧毅力和成功基本素质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够在社会中脱颖而出的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人才。这样的目标契合了时代的需要,充分反映了大学精神。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适应了教育现代性的挑战。“双惟生”们开朗、豁达,坚毅、成熟,成为校园中各项活动的主力军和佼佼者。他们的形象影响了更多的学生,推动学校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进入社会后“双惟生”很快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反过来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激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双惟”实践班,形成良性循环。“双惟”实践班学生学习获得奖学金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全校平均水平,该班学生奖学金的获取比例为35%,高于全校各教学院(部)学生奖学金20%的获取率;临床医学院参加“双惟”实践班的学生获取奖学金的比例高达48%。“双惟”实践班学生读书风气浓厚,人年均阅读不同学科的书籍130本左右。2010年首届“双惟”实验班学生毕业时全球500强企业辉瑞公司就表示,希望更多的“双惟”学子能够进入该公司工作,但“双惟生”们大都还是选择了进一步深造,考研上线率达到84%。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内涵特征,显示出与“生态课堂”理念的高度契合。成功的素质教育方法体现了全面的“生态课堂”属性;“生态课堂”的最终目的也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双惟”实验班的成功,以及由此带来的“双惟生现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医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可行方案。“双惟”实验班是“生态课堂”最佳的实验平台,展示了课堂“生态性”所遵从的绿色、统一、平衡、和谐的特点,展现了极具中医药大学特色的大学生素质范本。

作者:杜静 付滢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能性

随着工业文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日趋严峻。提高民众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度,掌握生态知识,全面理解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关系,培养民众的生态意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所需求的人类的最基本的素质---生态素质,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当今,我国各级政府、学者、民众都非常关心生态问题和生态文明教育,维护生态,关爱自然已是全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全国推行生态文明教育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但在高等院校则可先行一步。生态文明教育既包括全球生态现状,生态自然平衡规律,生态观教育,也包括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教育,这不仅涉及生态学、经济学,而且也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从大的方面来说也是对学生国情、价值观、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这正是思政课所涵盖的内容,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大学基本教育必须进一步充实和添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复合型的生态人。

在澳大利亚,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中学,都设有“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Studies)科目,这是一门主课,人人都必须参加考试,这门课设立已15年了,目的是让孩子们对土地、环境问题和前途产生忧患意识,从小培养对土地和环境的珍惜之心”。我国中学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生态课程,但从目前高校的课程来看,思政教育是大学里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所以,高校对此课程高度重视,对该门课程所投入的师资力量,及其安排的课程学时数都远远超过其他课程,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这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想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依托思政教育可能是最为理想的选择,故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合理的和不可或缺的。大学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改变中国生态困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急迫需要,也是高校在生态文明的时代推动自身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生态问题的成因是综合性的,人们的生态意识不强是造成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的生态意识不高,就必然会制约和影响其环保行为,难以做到自觉地参与生态保护。要想摆脱当前的生态困境,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在大学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没有条件开设专门的生态教育课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途径。在大学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将其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渗透、整合到思政教育中去,在完成思政教育的同时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一)学校应统一组织协调,突出教师职责

目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现状,既从外部推动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也使思政教育内部产生了要引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想将生态文明教育整合到思政教育中去,首先要提高思政老师的职责,把生态文明教育当作自己的使命,看作为子孙谋福利的伟大事业,认真研究和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样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目前思政教育的教材主要有四本书,不同的老师可能带不同的课,在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生态文明知识点会重复讲解,也可能有的知识点都不曾涉及,再加上有的老师可能会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不是自己的授课内容,不在自己的授课计划内,期待别的老师完成,在讲课时就不予讲授,鉴于此类现象,学校也应该统一协调,组织思政的老师重新制定教学大纲,统一备课,根据教材的章节合理地嵌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增加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思政老师应当深入的、仔细地研究自己的教学,以适宜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思政课堂,如:以国内外有关生态、环保的重大时事来强化课本上的观点,将时事融入理论,利用理论来分析时事,强化理论的说服力;将生态理念与考研的难点、热点相结合,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使大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生态,以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环境行为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正确的导向,使其成为合格的“全球公民”,这是思政教师的承受之重。相信,大学生们经过这样2-3年的思政理论课的学习,也对生态文明知识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和掌握,为其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思政实践提高大学生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

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应对生态问题的决策能力和处理生态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大学生在自然中亲自的感受和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政课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学校周边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所在城市的环境现状、校园及所在城市垃圾处理情况等。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查阅文献、确定详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实践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时间及人员的分配、走访的主题、问卷的设计等确保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在老师的主导下,依据方案开始具体实施,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仔细的收集资料,完整地记录下实践的全过程,并对材料和数据的处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撰写出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实践情况,教师认真进行点评,激发大学生持续深入地反思,提高对生态自然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进一步转化为自觉的维护生态的行为。端正自己对待生态的态度,确定正确合理的生态价值观,具有维护自然和探究自然的技能,使大学生在解决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时,不但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建立师生互动的长效机制,不断延深生态文明教育

思政课一般都是大班上课,学生和老师也就是课堂上的短暂交流,师生间互动不多,学校应建立起师生互动的长效机制,鼓励思政课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环保社团中,或担任班主任、兼职辅导员等,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对待生态文明理念的真正的看法,以便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思政教育与大学生态文明教育融合的时效性。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大学生以学校的环保社团或者班级为中心在学校内,居住区、朋友圈辐射开展有关生态文明的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自己的行为、意识去传播生态意识、践行绿色健康生活,在生活中起到推动和引领的作用,不断推动并加深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辐射并影响着其周围的人群,把生态价值观发展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满足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对价值观的诉求,最终迈入生态文明社会。

作者:赵金芬 姜木枝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大学生态文学环境教育论文

一、环境教育:大学教育中的缺席者

(一)环境教育溯源

19世纪以来,工业化和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生态问题也日益严峻。从本质上讲,生态环境危机乃精神危机,抑或文化危机,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正式提出“环境教育”(也叫生态教育)这一概念;1973年,中国在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上首次提出环境教育的设想。在对于“环境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中,有学者认为:“环境教育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其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

(二)大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尤显重要,其关键则在于提升公民的环境道德素养。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环境教育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生态文明程度。但我国高校传统环境教育首先多半局限于资源、生态环境等专业,且有限的教育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条例灌输,生态情感和人文精神缺失,难以触及受教育者的内心,产生内在体悟与震撼。在现行的大学环境教育体系中更是难觅生态哲学和生态文学的踪影。在本质上,环境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近乎是缺失的,抑或是非常不完整、不成熟的。基于此,注重心灵浸润和精神救赎的中外生态文学理应成为大学环境教育的首选素材,这将有助于受教育者在文学陶冶与自然审美中健全生态人格,由内而外产生心灵震撼与深刻感悟,从而提升大学环境教育质量。

二、生态文学:润物无声的心灵之友

生态文学又叫自然书写或环境文学,从广义上讲,指一切蕴涵生态情愫和自然依恋与想象的文学创作。援引王诺的话来说:“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艺思潮,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则发轫于19世纪中叶的英美等发达国家。在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生态文学书写表现的是对自然之美的眷恋、对万物和谐的追求,以及对诗意栖居的憧憬。生态文学作为人类对于自然的一种精神创造、思想表达和情感表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和追求,表现了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生态责任意识,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品德、艺术品位和自然审美情趣,教育人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然。

(一)走进自然之美:山水田园间的诗意图景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悠久而又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期间形成的生态意识则是面对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这在古今中外有着丰富的文学表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诗经》中并无专篇描写自然环境,但诗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凭借对象却大多是自然景物。利用自然生态进行审美表达,实际所反映的是人们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寄情自然的自然审美意识。例如在《小雅·鹤鸣》一篇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文中以鹤、鱼、树、石四物比喻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特性与人物个性之间联系的巧妙设喻,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以及和谐共处需求,也反映了诗人不俗的审美情趣。此种自然审美趣向在美国早期自然书写中也有着丰富的呼应。美国伟大的自然书写作家约翰·巴勒斯是自然美景和鸟类的伟大观察者。在他的作品里,荒野、林木、动物等等通常都是主角,《醒来的森林》《清新的原野冬日的阳光》等代表作品无不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和动物的喜爱。作为美国国家公园的催生者,约翰·缪尔年幼时就对大自然就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在他的《夏日走过山间》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不仅是在描述大自然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景,更多的是让我们觉得他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久而久之,读者也会随着作者亲近自然,在自然美景和文学想象当中得以净化,催生崇高的审美情趣,寻回丢失已久的心灵自由。

(二)回归本真:喧嚣之外的心灵家园

在美国生态文学的开山之作《瓦尔登湖》中,作者梭罗通过在自然中独自生活的过程认识到,由于脱离喧嚣的社会环境,身处大自然,他的内心充满了宁静。与人类社会不时出现的敌意相比,自然中充满了和谐与友爱,以至于让人都没有了寂寞的时候。例如在该散文集第四章节“声”中,梭罗认为来自于自然的旋律都如此优美,值得欣赏,因为这些声音“都是天籁”。在他看来,“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到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忧悒的人也一样,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且拥有五官,什么也不能迫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的沉重的负担”。《瓦尔登湖》中所诠释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相互通融之处,他告诫人类要摆脱世俗平庸的禁锢,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梭罗认为,自然具有精神层面上的意义,而不能浅薄地把自然的价值等同于实用的物质价值。梭罗坚信,也只有真正智慧的人才能发掘并拥有这些精神财富,“我时常看到一个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些固执的农夫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苹果”。此处,诗人所带走的就是梭罗所认为的自然的内在价值,而非树上的几枚果实。与其他进行精神意义探索的哲人相比,梭罗的探索历程所走的是一条“回归”之路,即返回人类原始的纯朴生活。那样的生活尽管看似粗糙,甚至十分简陋,它恰恰是最亲近自然的,最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梭罗通过探寻精神意义的体验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内心和谐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类的生活以及人类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活就是与自然同在并能够享受大自然的所有馈赠,任何远离自然的行为都是对人的本性的背离。品味梭罗和他的作品,读者从中自然能够感受到回归本真的宁静之美。

三、心有自然:大学环境教育的旨归

生态危机的本质是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由于对自然环境的无休止掠夺,加之无法满足的欲望,人类正失去可以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和慰藉灵魂的精神家园,人类偏离了本真的生存轨道,日渐迷失了自我。因此,重在重建人类心灵生态平衡的公民环境审美与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环境教育要求人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以及和谐共处。环境教育的核心是“人心的建设”,即挽救人心感化人性,消除人类贪婪的欲望、重建人类纯净的心灵家园。作为我国公民环境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环境教育,更需要以中外生态文学为教育素材,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灵魂的教化和心灵的浸润,达到美化心灵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生态意识得到提升。王诺教授与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斯各特·斯洛维克的对话中谈道:“只有从思想文化的深层次解决问题,进而普及生态意识,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化和生存发展模式,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让生态文学为营造人的精神家园发挥作用,以其呼唤和塑造人的良知,最终使人类获得安宁的精神归宿,以找回失落的人文理想和生态意识是环境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尤其是现在生态环境被破坏得极其严重的情形下,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的需求和给环境的负担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限度内,提倡朴素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通过生态文学对心灵的浸润作用,把自然种进公众的内心,以由内而外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构筑一条正确、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笔者有理由相信,基于中外生态文学的大学环境教育模式终将重塑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滋润和感化人心,将自然根植于心灵,由内而外地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引导他们以新的生存方式融入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作者:王玉明 张旭雪 程丙勇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一个新领域,目前理论界尚未有较为权威的定义。陈绪林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一种发展性价值,是随着近年来生态危机的出现,生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后才出现的,因此其内涵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万光侠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建基于“生态的价值”之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综上,我们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上呈现出来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延伸的。为了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在主体的生态道德形成方面发挥其功用,这也正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开放性,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与自然、社会、人三者相互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取向的本质

价值取向是指一定的价值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对价值手段和价值目标进行选择和决策的行为倾向。正确的价值取向能把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和对价值成果的追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育活动既沿着主体自身的需要方向发展,又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事半功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在于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育个体的“生态人”,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并最终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

1、生态文明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核心取向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而使人类社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完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核心取向。思想政治教育是把生态伦理观念内化为人的生态意识,进而转化为现实生态行为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使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都具有生态伦理意识,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自觉的约束作用,减少每个人的不良生态行为;就会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并敢于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就会形成强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动力,营造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氛围。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态文明观念与生态文明行为的连接点,在人们将生态文明观内化的同时,引导人们形成合理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目前改善生态危机的必要手段,顺应时展要求。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工具取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奇赤(Rokeach)将人的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values)。终极价值观指的是反映人们有关最终想要达到目标的信念;工具价值观则反映了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手段的看法。我们这里所说的工具价值不是指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中,把人的价值看作是唯一的崇高价值,自然仅仅是满足人类主体需要的工具性价值,而是指人类在不同阶段采用何种手段与何种方法去实现人类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取向自古有之,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从唯物论的角度肯定了人是天地自然的客观产物,更集中体现了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度概括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②,“人和自然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社会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③。他们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统一性,一方面人类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劳动改造自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其生态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途径。面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最为集中和突出的表现就是要努力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使更多的人可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人们把道德关怀纳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并能对其自身行为进行规范;教育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

3、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终极取向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④。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不单指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也不仅仅归结为人类特性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及“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而是指人的一切属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发展。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在人的一切关系中,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⑤人来源于自然,人又依赖于自然。人关心自然的实质仍然是关心人本身。由此看来,人如何对待周围的自然界,实质上是人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人的发展问题。人既要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又必须善待自然,保持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持续发展和个人自由、全面而充分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终极取向。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实际上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高度和谐的社会形态。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永续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表现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依照价值主体、实现形式、显现效果的不同,存在不同的表现形态。

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态价值和社会生态价值

按价值主体分,思想政治教育有个体生态价值和社会生态价值两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态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产生了个体关于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形成生态意识,调动和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其实践活动形成全社会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从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单元,社会价值是人类个体价值的总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价值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价值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态价值的实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个体生态价值存在于个体主体中,只有个体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全社会才有可能形成社会层面惠及全体的生态文明。

2、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生态价值和现实生态价值

按实现形式分,思想政治教育有理想生态价值和现实生态价值两种形态。“理想价值是一种目标价值,它高于现实价值,具有超前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因此,对人们能够产生吸引、激励作用。”⑥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生态价值,主要是指人们理想状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实现,人们普遍具有科学的自然观、正确的生态利益观和明晰的生态责任观,这些价值观念内化为受教育者稳定的心理结构,进一步外化为一种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生态价值就是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生态价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成员在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引导下,不断探索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破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意识到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不要破坏自然,要努力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已经存在的生态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生态价值和现实生态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现实生态价值是形成理想生态价值的基础和必由之路,而理想生态价值则是现实生态价值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生态价值目标通常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终极价值实现必然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实现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生态价值和显性生态价值

按效果显现程度分,思想政治教育有隐性生态价值和显性生态价值两种形态。首先,在全社会形成一定的生态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要求,继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使之内化为社会主体人的心理需要。这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附着于人脑之中,不易被人们的感官所觉察,呈隐性状态。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培养和训练了具有生态意识的人,但由于他们可能并没有直接参与生态保护的行动,而只是创造生态价值的可能力量或储备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在、隐性的生态价值。当人进入生态活动领域从事各项活动时,主观意识依照个体生态价值的需求,投入到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生态效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才会以显性的状态表现出来。当然,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生态价值和显性生态价值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隐性生态价值孕育着显性生态价值,是显性生态价值的基础。而显性生态价值则是隐性生态价值的综合反映和集中表现。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本质和表现形态,在对其有了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基础上,着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深入地研究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者:张婧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

生态教育论文:信息生态学网络教育论文

1信息生态学

信息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信息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信息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与社会学有密切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张新时院士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不过,其研究主要局限于生态学领域,以自然生态系统而非信息为研究对象,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并加以分析,为国内对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开端。此外,还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使信息生态学在国内得到很大的发展。尽管如此,关于信息生态学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总之,信息生态学所研究的是人-信息资源-网络工具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信息生态系统,目的是在这个系统核心价值的指导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信息生态系统中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产生和发展;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生态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来优化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

2网络教育资源库及国内建设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逐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桎梏,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和渠道。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网络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网络教育效率的核心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建立了具有多种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多样形式的资源库,如中国知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数据库、大学博物馆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及各省市地方的教育资源库等都为教学提供了快捷的教育资源。但是,我国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没有统一建设标准和开放的资源评价和管理体系;网络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资源库系统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技术含量低;教学资源不能共建共享,资源库的利用效率低,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提出网络资源库建设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地域性、多样性,注重以人文本,提高资源的流动性,提高资源开放性和使用率,最终保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3信息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对策及建议

信息生态学中强调的是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核心要素是人、信息、信息环境;具有人为性、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信息生态平衡是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指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基于此,以信息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以下四点针对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特征,建设合理科学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和审核标准网络教育资源库是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科学化和标准化是其重要特点。在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如果缺少必要和统一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和审核标准,资源的检索就会杂乱,资源的共享就是空谈,资源的科学标准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教育部“信息化标准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学科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结合我国各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区域性状况,制订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体系,把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元数据规范。

3.2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各因子的关系,注重教育资源库建设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以人为中心,而系统中又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人。因此,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要协调好人、教育资源和网络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教育资源的使用者有年龄、学历、职业、学习方式、学习专业等的差别,而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教育资源传播途径的不同,这些因素要求网络教育资源提供者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采用不同的网络环境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教育资源,注重网络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者要依据相关要求规范和自身条件,适应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3.3根据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特点,提高资源的流动性和使用率,最终保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生态平衡理论中强调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努力使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的价值在流动中实现增值成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库建立,避免现在中央和地方多头投资、重复建设的教训,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安排。一方面要加强宣传,采取有效机制使参与建设的学校和教师获取一定效益,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合作开发;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网络教育资源质量,使网络教育资源不仅有富有吸引力的在线视频呈现,也能够提供测试、即时反馈、学生分级问答、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讨论等功能。

3.4利用信息生态系统规律,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网络教育协调机构,全面系统规划国家网络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制定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战略规划。由于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一个跨各个教育阶段、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的系统工程,建议国家主管教育部门领导亲自挂帅,其他相关部委全面参与。国家教育资源库要建立按照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专家委员会,认真审查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将经过严格挑选的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远程方式与全国大学生以及全社会分享,同时在网络考试、学分、学制、老师角色转换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各地方教育部门也要按照国家整体规划部署,因地制宜,制定针对地方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从国家到地方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一盘棋”。

总之,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信息生态学相关原理和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科学性,解决当前网络教育资源有效资源匮乏、利用率低下、主体和客体存在矛盾、缺乏合理规划与管理等问题,以达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优化现有资源结构和体系,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增和与共享,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作者:房健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提出的必要性

(一)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需要

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一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是事关国家命运的战略工程,其学科建设和发展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主要体现在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科学系统的建设,方法和内容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挖掘的基础之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性借鉴。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一系列先进思想的成果,提出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①这渗透着马克思的“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观点,传达了人与自然本质上相融统一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生态论方法,生态的价值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意义进行的哲学上的追问,当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也是一种发展和丰富,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抽象和升华。在过去的长时间里,我们只片面注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只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该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他们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提出不仅是对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它转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模式,传播了正确的生态理论,拓展了研究空间,开阔了研究视野,是思想政治教育史上一次重要的创新和变革,标志着人类本质的回归和主体境界的提高。

(二)应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需要

环境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困扰着人们生存生活的全球性问题。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虽然只有短短400余年,但其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却是前所未有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以征服自然为手段带来的经济的日益繁荣和物质的高度丰富却付出了牺牲自然的惨重代价。生态危机在全球肆意蔓延,不断压缩人类仅有的生存空间,生产资料。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土地沙化,能源匮乏……一系列问题如幽灵般如影随形,跟随人们步入新世纪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飞速发展中的中国也深陷生态恶化的魔咒,水污染,酸雨,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等在我国已不再是局部性,区域性的问题,而成了整体性,全国性问题。近段时间,持续困扰我们的雾霾天气更是为生态平衡敲响了警钟,一切都促使我们要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新时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的多样化,必须从思想深处着手,改变固有的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代表的错误价值倾向,从而指导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尊重自然规律,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力量之外,还须借助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加以引导和规范,重视其生态教育价值的创造,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就要从生态和价值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思考李翔宇(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的一步步凸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的提出主要源于学科理论体系完善的需要和缓解严重生态危机的需要。当前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必须从道德,法律,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着眼,多层次,多方式地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合理的消费观。通过正确思想的树立引领全民的生态文明建设。两个维度进行剖析。生态就是人类及其活动与周边环境产生的作用和关系,当然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价值源于人们对于事物与人类及其活动的关系的主观判断。从字面意义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从生态角度,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和社会的作用与意义。其中有两层意思:一是生态的价值。将人视作为主体,生态视作为客体,也就是生态对于满足人们需要的意义,比如生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二是生态性质的价值或在生态方面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生态意义,比如,保障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多样性等。国内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定义的论述各有侧重。最具代表性的定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这种调节作用,不仅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而且体现为生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的有意义关系”。因此全面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概念,就要明白它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生态价值”,还包括“生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概念的外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存在发展起着不同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不仅有自然环境形成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构成的社会环境生态系统。所以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置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结构关系中来把握和考察,同时运用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有限与无限统一性等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本文侧重讨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生态价值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人类认识和创造其价值的目的和最终归宿,它是指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活动传递出的价值观念被教育对象认可接受,内化为他们各自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和现象。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态认知,培养人们的生态情感,引导人们的生态行动,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情感,道德,法律多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

(一)构建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加强以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生态教育

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同样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思想)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属于哲学范畴,它是建立在对包括自然界在内的生态系统结构的认识基础上的对人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考察和整体把握。后者比前者的内涵和外延要大一些。目前生态文明观的主张主要有三大流派: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和人类自身利益的实现,人类可以任意改造自然为我所用而不考虑自然的合理承载;二是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反对人对环境的任何干预,主张人类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被动地适应环境;三是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和哲学思潮在环境问题上的主张,将我们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关注自然,关爱自然,不再满足于自身利益的实现,重建一种生态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帮助人们重新建构一种建立在反对和批判自然崇拜和自然神秘化的正确自然观基础上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具体说来就是马克思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可能无所作为,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人对自己的关系,因为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与自身的和谐;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把异化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彻底扭转过来。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实现自我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免于因为无视或否认自然规律而遭到的自然的惩罚。开展国民生态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完善和创新,在教育活动中,要力图扭转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的价值倾向,对于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的社会群体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将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努力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知识的“生态人”,并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生态文化”,塑造国民的正确的生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坚持道德与法制并举,培育可持续发展观和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观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是面对新的生态危机挑战下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思维方式。它使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能从人类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急功近利,掠夺无度。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三个原则:第一、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公平,公平分配有限的资源;第二、持续性原则,用历史的,发展的,连续的眼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推动价值观由单向功利型向多向互惠型转变;第三、共同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自然界的保护如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共同话题,要求我们应该有全球视野,采取全球性共同的联合行动,通过不同的政策措施来实现共同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为了生活,首先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物质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活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反过来创造生产需要,成为生产的前提,而过度消费会导致打破生态平衡的过度生产,会造成资源浪费,能源枯竭,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的思想观念,其中就包括合理适度的消费观,绿色消费观,注重精神追求的消费观,从而指导人们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降低能耗,健康生活,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观念的树立要靠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才能够奏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任务是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进行道德判断,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唤起人们心中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通过构建良心与良知的道德软生态保护网来规范改变人们的行为,促进人们保护环境实际行动的由口头语言变成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强化生态保护的道德责任感,积极宣传,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还要通过环境专门法律法规的制定,法制教育课程的开设,法律咨询,法制宣传讲座等法制教育活动来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形成人人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坚决从严从重打击各种破坏环境和威胁生态平衡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优化思想政治生态教育环境,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人的思想的形成,行为的产生无不受到外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营造社会化的生态教育环境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社会风尚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基本保障。思想政治生态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某时某地,应该在全社会包括学校,企业,家庭等各种平台通过教学,娱乐,旅游多种渠道形成合力,多管齐下,整体联动,形成生态教育的大网络,大课堂,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游;还可以通过电视,微博,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加强对国家环保建设的宣传,环保先进事迹的表彰和破坏环境行为的抨击,以此激励大家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可以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民间纪念日来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文化的传播,倡议全民从小事着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作者:李翔宇 单位:安徽大学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系统社会教育论文

一、生态系统理论基本观念

中间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父母、家庭所处的情境联结而成的系统,它帮助我们超越对一方或两方的关系,如家庭、学校、同伴、幼儿抚育机构、医院等。外层系统是内在家庭亲密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心理层面上的系统,它是我们与外界间的缓冲区和保护层,如邻居、朋友家庭、法律服务、工厂、媒体、社区卫生福利服务等。宏观系统是一个由文化信仰、社会价值观、政治倾向和社区事件组成的系统,它影响我们相互关系发生的内容、时间、方式、地点,如法律、意识形态、社会阶层等。[3]历时系统是以时间为变量所引起的个体所处上述系统变化而共同组成的新的系统,前四个系统是以某一静止时间点来评价个体所处的生态环境,历时系统的提出使原有的平面生态系统理论更加立体化。

二、单一学校教育模式的不足

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环境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影响个体成长的环境复杂性,而学校教育只是中间系统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方面,单纯依靠学校教育不仅无法实现理想教育培养目标,仅中间系统所能发挥的教育培养潜能亦无法实现。虽然学校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教育的专门组织机构,但也只是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影响个体之一,理想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而非把教育的责任只推向学校。同时,学校管理者及广大教职员工也应该意识到,教育的过程需要主动吸纳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从其所处的系统环境发挥不同的教育功能,只有建立全社会教育体系,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中小学领导者社会教育资源观不强,社会教育资源调动能力较弱,工作开展拘泥于上级教育行政目标的达成,工作视野限定于教育系统内部,没有充分认识社会教育力量的重要性。其实,学生培养、学校管理、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多都源于学校以外的其他环境,而不良结果往往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来,如果无法理清问题的发展脉络,不能够看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很难及时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导致问题不能够在一开始危害性最小时解决,延误了最佳的问题解决期。同时,政府、公共媒体、社会大众将教育职责单一推向学校,而在教育实践中参与较少,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相关教育问题出现时,社会大众及公共媒体异口同声将问题的矛头直接指向学校,指责学校教育的失职,而没有认识到在影响学生成长的众多生态系统中,学校只是一个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学生家庭、社会与学校间教育观念不一致现象所产生的冲突较为常发,冲突的产生导致学校原有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成为多方冲突的最大受害者。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还不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难以对多方冲突进行理性认识,但冲突所带来的危害却深深影响其价值观念,更让其推翻内心中曾深信不疑的权威,而反复冲突更会在其内心产生强烈的不安与迷茫。

三、全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根据尤里·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系统划分、学生成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现有教育实践的格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社会教育体系的建构:第一,全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宏观规划,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明确相关组织机构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所应具备的权与责,协调各部门间利益冲突,打破现实中因部门利益所产生的合作难问题,将各方面潜在的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学生成长保护体系。第二,规划的制定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围绕学生成长所需的品质与能力,系统梳理社会公共服务组织所具备的教育资源与服务能力,加强公共服务组织教育职能宣传力度,编制区域性公共服务组织教育职能汇编宣传册,明确组织内部教育职能负责人、联系方式、开放时间、预约方式、注意事项、额外服务收费状况等。强化各行政机关所肩负的未成年保护职责,推动成立未成年保护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让担负未成年权益保护职责的机关定期协商处理未成年保护事项,为未成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第三,加大社区未成年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社区内同伴交流机会,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单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同伴缺失。社区内同伴间共同的文体娱乐活动将对提高青少年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降低其内心孤独感等问题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第四,加强社会传媒、网络媒介的监管,特别要加大对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的监管力度,严格管理为吸引关注度、拼发行量而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新闻报道。在信息网络日益便捷化、智能电子设备覆盖率不断攀高、信息网络对生活影响日益增大的今天,不良信息的传播与过去相比更为便捷,需要相关部门与从业者坚守职责,抵制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空间。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教育,让我们从更多方面去系统地思考学生成长所经历的多样生态系统,也让我们思考如何针对学生的生态系统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从而把多方面零散的、甚至存在冲突的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强有力的全社会教育系统,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

作者:田雨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生态教育论文:大学生生态教育在文学教导中的渗透

作者:王翠芳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科学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具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少一些消费主义,多一些理想主义,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简朴生活;救助物种,保护自然。科学发展观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以保证当代人安全、健康地生活,保证子孙后代基本的生存条件,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所有生物生存条件的持续拥有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是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的发展,而是人性人格的解放完善、精神生活的丰富充实、社会的公平公正、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确科技价值观的培养就是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引起的以及可能导致的社会及环境后果,进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对科学技术的监督权和批判权,摒弃科学技术永远正确,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的观念。

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模式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多学科模式(multi-disciplinarymodel)和跨学科模式(inter-disciplinarymodel)。其中,多学科模式即为渗透模式(infusion-model),就是说在各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穿插生态教育内容,通过各门学科的课程实施,以一种化整为零的方式,来实现生态教育的目标与目的[1]。而目前,要在我国各高校开设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普及生态道德教育,还不具备合适的条件。但生态科学综合性强,与其它学科联系密切。许多学科比如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生态科学都有交叉、渗透,大学所开设的各类课程都可以与之相结合。因而在当前的教学规划中,制定计划,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知识与生态道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度挖掘与生态道德有关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学科的教学,来进行生态道德的教育,这不仅可以丰富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能深化生态道德教育。在文学类课程或与文学相关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有其特殊的优势。朱光潜说过:“没有其它东西比文艺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关照和了解,所以没有其它东西比文艺能帮助我们建设更完善的道德基础。”[2]文学是人类对自身的存在进行深刻体验和领悟的结果,它不仅源于社会生活,而且能够反过来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洞察生活,思考人生,抗拒邪恶,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文学永恒的追求。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具有可靠的、稳定的道德立场,大都包含着能够对它所处的时代,甚至跨越时代,发挥巨大作用的道德力量。文学通过作家情感加工过的具体人物、事件体现了作家的道德理想、准则,使道德在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中得到阐释,使道德活化了。因此,文学是道德的“情化”,文学中的道德比现实生活的道德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感染力。它凭依情感的沟通或震撼,激发读者心灵中潜在的真善美和追求自由的天性,令其挣脱物欲或私利的束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超凡脱俗、高尚的纯洁之境。因此,文学在促成人们道德品质、社会道德舆论的形成和良性发展中产生的效果远远超出单纯的道德教育,文学教学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也理所当然地有所承担。从生态视角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解读,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文学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文学课是外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对许多非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另外,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的教材文本也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时代审美风貌、道德情操和艺术精神的凝聚。优秀的文学作品,多是以一定时代的道德标准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思想内涵来体现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以这种道德情操来感染读者。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家必须真实地反映时代社会生活,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学作品道德素质的时代局限性。许多传统文学作品所颂扬的道德情操尽管代表了某个历史时期的进步精神,对历史进程产生过积极影响,但可能与生态文明时代所倡导的生态道德素养背道而驰。因此,在文学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对文学作品的道德素质从生态的视角而不是狭隘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进行新的解读和审美评判,以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这包括对传统作品中的反生态思想的贬值性批判,对传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但被忽视的生态思想的挖掘与重新赋值,对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现代生态文学作品的补充和引介等。首先,要对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反生态思想进行批判,帮助学生认识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人类几千年来的主流文化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化,主流文学中许多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作家、作品是反生态的[3]。这些作品将人和自然置于二元对立的关系,从人的价值和人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同时,将人拔高到凌驾万物之上的地位,拥有征服、控制自然和任意处置万物的权利。它们和人类其它反生态的思想文化遗产共同把人类推向了以人作为主宰的征服统治之路,进而导致了更严重的、危及整个地球和所有物种的生态危机。如拉伯雷的《巨人传》、培根的《新大西岛》、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歌德的《浮士德》、麦尔维尔的《白鲸》、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都赞美了人类在战胜自然过程中的张扬个性、实现自我,同时也传达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征服、扩张、违反自然规律、致自然于死地的为所欲为的自大狂妄。从生态的角度对这些作品的思想进行贬值性批判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导致生态危机的深层思想文化根源,推动文化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其次,要挖掘传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人生活在自然中,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很多文学作品都赞美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批判了人类文明进程对自然的摧残和破坏。如18—19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就蕴含了浓厚的生态意识。湖畔派诗人们把自己视为自然万物的一员,可以与之和谐相处并平等对话,他们在诗歌中赞美自然,谴责工业文明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身心的损害,强调回归自然及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等。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常被看作普通的浪漫主义作品,但从生态的视角来解读,就发现作品是对追求物质享受、奢华的生存方式的严厉批判,作品所倡导的简单生活观、自然整体观、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等生态思想对于缓解人类面对的生态和精神的双重危机有重大意义。另外,要在文学教学中补充现代生态文学作品,重视生态文学教学。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类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中外文学领域内都涌现了大量的以揭露生态危机及其社会根源、弘扬生态责任、推崇生态整体观、倡导尊重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文学作品。如美国生态文学家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对人类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美国生态文学家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提出了生态整体观,主张从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去衡量每一种影响生态系统的思想、行为和发展策略;加拿大莫厄特的《鹿之民》讲述了一群具有强烈的生态责任感的人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重建生态平衡负责的惨烈故事;加拿大女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预言了人类在贪欲和妄想的驱动下使科技畸形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灾难;艾德华•艾比的《孤独的沙漠》激烈地批判了超越自然承载力的“唯发展主义”。我国近些年来也涌现了大量的生态文学作品,如岳非丘的《只有一条长江》、刘贵贤的《中国的水污染》、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叶庭杨的《来自大气的警告》、马役军的《黄土地黑土地》、徐刚的《伐木者,醒来!》等报告文学作品,胡发云的《老海失踪》、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等小说作品,徐刚的《21世纪不是梦》等散文作品。这些中外生态文学作品,或者通过揭露生态危机、张扬忧患意识,警醒世人,激发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或者通过文明批判,探索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文化根源;或者通过描述回归自然的浪漫,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或者通过对生态整体观的推崇,倡导人们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与生存的权利。这些都是优秀的生态教育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校各类文学教材和读本中现代生态文学作品的数量都比较少,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补充生态文学作品外,还可以给学生开列生态文学必读书目,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欣赏生态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情境中受到生态熏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生态文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层面的通力合作。在文学教学中,我们要深挖潜在的生态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态教育论文:基于生态观视野的音乐教育论文

一、师生关系僵硬

一直以来传统“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情感类”的课程教学中尤为明显。音乐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是用音符进行情感的交流,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主动放低自己的身段,与学生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然而,当今的音乐教育却是音乐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音乐教学认知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主客作用过程,教学等同于训练和控制,学生成为被塑造被灌输的客体,造成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情感上的交流,丢失了音乐教育育人的根本意义。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全面的去了解,缺乏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得不到表达,对音乐抒发的情感无法增强,导致课堂沉闷,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生态观视野下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打造生态化音乐课堂生态的观念本质上就是生命及内在联系的观念,以生态的观念来看音乐及音乐教育必须以生活世界为根基,注重精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唯有如此,音乐及音乐教育系统才能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由于音乐本身有着非语义性、情感性、直觉性等诸多特征,这也就要求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方法要区别于数学、英语等课程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基于生态观的音乐课堂教育要关注音乐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开展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等一系列音乐审美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来认识音乐世界;运用感悟、体验、探究性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感悟音乐,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背后的人文情怀。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拍、音色变化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形成开放性教学内容生态化的音乐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运用与讲解,要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生活的感悟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延伸教材的意义,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比如以“梁祝”为例,“化蝶”部分是很具有抽象含义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添加进自己的人生阅历,帮助学生理解蝴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学生对教材内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与学生进行音乐上的交流。其次,教学内容应具有开放性,要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当今社会新媒体发展迅猛,多样化的音乐无时无刻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广播、音乐书籍、电视音乐节目、网络资源等都可以成为学生音乐教育的辅助教材,教师可选用一些对学生有积极作用的内容应用于教学中来,加深书本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保持教学内容的生态性与开放性。

(三)发展多样化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以生态化的教学观念来看音乐教育,应发展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模式。音乐教育属于情感类的教学课程,较基础知识的学习,对音乐的感知及体验要重要的多,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对音乐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如果是单一的评价方式显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具体来说,音乐教育评价成绩不应放在第一位,要看学生平时的表现,是否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也就是说,评价的目的要真正转向对学生未来成长的关注,使生态化的评价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的长久的发展。另外,在评价途径方面不要再以笔试为主,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评价主体,比如学生个人音乐才艺表演、通过交流等形式考察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等等。

作者:王花苹单位:贵溪市职业中学

生态教育论文:大学生态英语教育论文

一、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为了解近十年研究状况,课题组选择CNKI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采集数据库,检索“主题”为“教育生态”的论文(时间截至2013年底),在检索结果中以“大学英语”为“主题”进行再检索,得出257条记录,剔除一些非论文信息,这十年间共计发表了224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2008年起相关论文数量开始呈增加的趋势,这与2007版《课程要求》的出台,以及专家给予教学理念指导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信息技术支持的文献研究法对大量文献材料进行分析。具体使用了EXCEL、SPSS等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完成数据采集与处理。

二、研究过程与讨论

本研究对“做了什么研究”进行了调查,同时有选择性地通过对政策文件和期刊论文的研读来解读调查数据与图表。一般而言,一篇论文有3到5个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呈现研究内容,发现研究重点。

(一)高频关键词统计与研究重点分析课题组通过拆分论文信息中的关键词,依据普通词汇表清除关键词中普通词汇的部分(如“设计”“现状”“应用”等内涵不明确的普通词汇),对关键词的频次进行统计,按频次排序,选取频次不低于3次的关键词,共计50个,见表1(每个关键词后的括号表示该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位居前20位的关键词,可以发现诸如“教育生态、生态化、课堂生态、网络环境学习、学习环境、生态化教学”等得到了重点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普通词汇的统计能够更好地反映所关注内容的一致性。因此,关键词被归类成普通词汇,并统计普通词汇频次,可以更加准确地理清研究概貌,结果如表2所示。由此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大学英语”的“教育生态”存在“生态失衡”,分析“生态位”与“因子”的关系,利用“网络环境学习”“多媒体”与“信息技术”,以“可持续发展”“自主发展”“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和谐构建”“生态化课堂”。

(二)研究内容讨论外语教学系统作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系统,指在外语教学环境内生存的各种要素或者因子(教、学、物理环境等)与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种教学要素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如表1和表2所示,研究者围绕着教学环境内生存的各种要素(因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课题组统计了研究者对各因子研究结果的比例,依据关注度比例,依次为“教”因子、“物理环境”因子和“学”因子,如图2所示。1.“教”因子研究者普遍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的现状,发现由于高校扩招造成了师生比例失衡、多样化的学习者与大的授课环境失衡;生源在基础知识、学习动机、态度、学习环境资源以及对教学内容反应等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差异,导致教育生态失衡;教育生态位偏差;教育生态主体(教师培养)发展相对滞后;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不平衡;课堂物理环境优于社会和价值环境,社会环境最差;应试教学目标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目标不平衡;传统教育方法难以实现教育的生态功能;语言知识传授与文化能力发展不平衡;语言学习不可持续;评价机制单一,等等。针对以上失衡现象,研究者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按研究成果比例排序)进行了深入研究:(1)课堂教学。通过对共同点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在以下几点上达成共识:1)课堂生态平衡具有复合性,即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物理、社会和价值环境与课堂主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通过净化美化学习环境,人性化座位编排等,营造生态化课堂物理环境;通过优化师生生态位,促进师生多向交流,平衡男女比例,拓展并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激活第二课堂,营造生态化课堂社会环境;通过淡化英语等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强化学习内动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变换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创造愉悦心境,开设多种选修课,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建立主体交往互动的仿生模式,营造生态化课堂价值环境。2)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课堂主旨,既注重英语的“工具”作用,又注重利用工具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策略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生态优化教学目标。培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构整合包括英语语言知识、文化素养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生态化教学内容,注重利用专业、实用、有特色的教材,拓展利用多媒体、流媒体、超文本、网络、移动等教育与学习资源。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与教学媒体互动;采用情境、开放式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互动;采用合作化教学方式,开展生生互动等。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教师和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评价提高教学评估的科学有效性。3)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营造师生相互作用的课堂心理环境,根据社会群聚性与阿里氏原则,加强教师心理环境意识,根据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筛选加工有效信息,增加“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根据花盆效应原则,建构师生开放的心理观。4)网络环境下课堂生态的构建,构建学生友好型网络学习平台,生态主体转变角色,平等的网络空间可以增加学习与练习机会,生态信息丰富多样,便于加强监控,实现网络异步交流。(2)课程研究。韩戈玲(2011)认为不同类别的高校应该建立不同生态结构的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各校需充分考虑学科专业要求和学生个体差异,设置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针对不同类别的课程实施教学,力求避免“千课一面”。李新民(2010)提出课程整合可诠释为以《课程要求》为纲,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学理论、教师、学生、教材等相互作用来实现网络生态环境的构建。章木林[2](2012)认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教学目标、结构、模式、内容和资源开发等因素有机结合,自主学习与面授教学整合,突破耐度定律,课堂物理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整合,破解花盆效应,EGP、EGE、ESP整合,发挥边缘效应,提升教师素养,关注限制因子,重构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结构。章木林[3](2013)提出通过“3+1”课程范式、“1+1+X”教学模式、“1+X”课程结构、“3+X”评价体系来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生态化课程体系。(3)教学模式构建。封磊(2010)、曲晓慧(2011)、贾秋仙(2011)、夏英姿(2012)、于娜(2013)等提出实行分层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金晏旻(201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线教学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纯网络学习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效率、兴趣、写作信心以及英语写作水平,充分说明混合式学习在网络写作课程中是可行且有效的。(4)教学改革。陈兴莉(2010)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同时进行,积极主动地、多层面地去适应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使改革向联系、整体、平衡、发展的方向前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采用生态化模式,调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主体的积极性,体现“以生为本”,用形成性与终极性评价来考核与管理,促进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学的基本精神,采用网考对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进行改革。郑珺(2009)提出“三位一体”的改革方案。课程设置上,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改革的新需求,增设专业英语课程,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构建“精选”知识、感悟学习、讨论常规化的课堂生态模式;树立第二课堂活动观;树立社会实践观,打破课堂局限性,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中,强化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关联,注重课堂教学与外界社会的互动。孙璐[4](2013)指出计算机网络应与外语课程进行全面的整合,建立一个动态平衡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个性化的课程组织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外语环境,促进个性化教学发展以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5)课外延展。课外语言学习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研究者从第二课堂、课外和后续课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构建整体化教学原生、延生、再生和创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树立学生主体的生态观,倡导学生利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自主学习,举办各种英语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加强第二课堂的监控;开设后续课程,提倡个性化学习;加强课外学习,发掘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6)教育生态主体———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要求教师调整生态角色,重新定位,不断反思教学与自我,努力创建生态化课堂。[5]首先,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向多元化发展。其次,教师应调整好与环境的关系,成为课堂生态环境的营造者、管理者,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的研发者、整合者、建构者,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参与者、协调者;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兴趣激发者,学生情感和生命教育的关怀者、推动者,学生心理疏导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科文化和学习过程的对话者、诊断者、评价者,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最后,教师这一生态种群自身素养定位,知识技能和教学理论的学习者、研究者,观念意识和文化教学的创新者、探索者,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的实践者、反思者,多元文化素质提升者。其他,研究者还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课程要求》的分析解读。谭玮[6](2008)提出它所蕴含的适应性、主体性、可持续发展性等教育生态学的教学理念。陈玲(2012)提出教学模式体现出开放性、动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生态特征。新型生态教学环境以师生为课堂生态主体,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继而衍生出多元共生类和竞争类教学策略。第二,教学监控。研究者提出“自监”“调节”“隐形”的生态化教学监控运行机制,“全程全员”“过程控制”与“广泛参与”的生态化教学监控保障机制。2.“物理环境”因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大学英语课程不断深入整合,课程生态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后简称《规划纲要》)中提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物理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着整个教育生态。研究者以“网络环境”“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物理环境主要因素构建教育环境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第一,确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定位,帮助建立和发展新型学习生态系统,扩展和改善人际社会互动;[8]第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能够构建不同时空的课堂环境,网络虚拟环境,建立新型仿真的学习生态系统,破解花盆效应;第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构建以生为本的个性化生态环境,使学习者的差异性和个性统一。[9]现代教育技术给大学英语教育环境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如:第一,多媒体课堂的僵化现象。多媒体作用被夸大,造成“越位”倾向;教学课件与信息泛滥;多媒体教学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第二,网络虚拟环境构建的仿真学习生态系统存在监控困难,教学与学习评价不准确等问题。第三,学生与教师ICT素养欠缺,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参与的教育改革。[10]ICT素养指的是个体恰当利用信息、通信和技术工具获得、管理、整合、评价信息,建构新知识,为有效参加社会活动而与他人交流的兴趣、态度和能力。3.“学”因子教育生态中的“生”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活着的,有生命的”;其二是学生。研究者大量集中研究“教”因子的同时,对“学”因子也投入了关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如上所示,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必备因素,学习者的ICT素养成为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孟亚茹(2009)采用实证调查研究法对该情况进行了解,使我们关注到学习者的ICT素养水平对高校有效配置资源,教师进行合理的课程计划,课内和课下自学形成平衡的生态系统构建,以及教学改革、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的参考依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自主学习作为复杂因子的结合体,自身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动态的生态环境。构建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互动,从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策略切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师放手,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避免“花盆效应”;基于“生态位”原理师生、生生角色准确定位,促进良性竞争;实现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之间动态、和谐、平衡的互动交流,生态型的自主学习系统不仅仅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是各生态主体间积极、主动、互动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换。(3)学习者的学习个性品质培养,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谭玮(2008)提出学习者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等良好学习个性品质只有在和谐、开放、自主的生态化英语课堂中才能养成。生态化英语课堂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唤起学习者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交往能力,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4)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构建和谐的学习生态环境能帮助解决学习困难者的心理问题,学习困难者通过提升自身的挫折容忍度、通过自我实现预言来强化正面的评价由此克服“习得无助”现象,跨越学习中的障碍。

三、研究结论

本研究选取2003年至2013年有关“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研究的期刊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调查“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研究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研究涉及微观教育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因子生态学,覆盖了“教”“物理环境”及“学”三因子。不同部分关注程度不一,首先,比较集中研究了“教”因子,有关“课堂教学”的研究最多,同时还从不同方面对“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课外延展”“《课程要求》解读”及“教学监控”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足见研究的深入与多样;其次,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物理环境”因子的研究聚焦在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的生态影响,以及新型学习系统的构建、生态主体的定位与ICT素养等方面,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物理环境的冲击,已经呈现出一些问题;最后,“学”因子的研究主要关注了“自主学习”“学习者个性与心理”等方面,这一项研究成果非常有限。在未来研究方向方面,从相关指导性纲领来看,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全面深度融合无疑将成为今后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已有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只着眼于“教”,遵循《规划纲要》的指引,“学”因子研究亟待深入,研究力量有待加强;实证研究甚少,统计数据显示,本主题的研究成果中,仅不足10%通过实证研究完成,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科研综合素养培养,采用系统科学的科研方法,使行动研究与实证研究取得科研成果。

作者:方宇波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外语系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式礼仪养成教育论文

1生态式礼仪教育主要内容

生态式礼仪教育是一个综合而系统的教育体系,涵盖内容较为广泛,按照不同场合和性质,分别是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具体而言,这四个方面又可以详细分为:问候礼仪、称谓礼仪、做客待客礼仪、交谈礼仪、同伴礼仪和接打电话礼仪;集会礼仪、升旗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和购物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进餐礼仪和行走礼仪;活动礼仪和课堂礼仪。

2幼儿礼仪养成实施策略

2.1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要把幼儿礼仪教育当作每日常规的训练项目,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心理特点和教育计划等,阶段性地开展礼仪教育。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将幼儿的礼仪细化分类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渗透进幼儿每天的活动中,让他们在愉快的生活情境下主动接受礼仪教育。譬如,每周一次的幼儿园内升旗仪式,通过在庄严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使幼儿感知并初步形成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利用排队领餐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在排队中培养幼儿耐心和排队礼仪,使幼儿懂得遵守秩序。

2.2充分利用节日气氛营造礼仪教育情境在重大节日环境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一系列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感恩教育,引导幼儿有计划有重点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礼仪知识,通过活动让幼儿参与、感知和讨论,活动后再加强拓展教育,使幼儿懂得各种节日不同的礼仪规范和意义。

2.3创设环境,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在幼儿的健康成长发展中,良好的礼仪氛围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幼儿园的环境、班级群面貌、周围儿童的行为、老师的行为态度等,无不对幼儿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生态性礼仪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条件创造出有利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到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优化,包括学校各处的指示牌、大幅标语;小到班级环境的细心布置。譬如,幼儿园可以在垃圾桶旁贴上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画像,以形象生动的图片引导幼儿垃圾入桶。教室里,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完成有关礼仪活动图片的整理、装饰工作,张贴在主题墙上,来提醒幼儿遵守相关礼仪规范,购置幼儿爱看的相关礼仪故事图书供幼儿传阅,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自觉遵守文明礼仪。

3结束语

在幼儿园实施生态式礼仪教育,将会有效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幼儿之后的生活、学习甚至未来的成长发展打下扎实的道德基础。然而,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幼儿的礼仪养成教育中的一种全新探索模式,如何让生态式幼儿礼仪的养成教育当作自然的礼仪教育,积极地、自由地、充分地、和谐地发挥教师和幼儿的主体性,构建出一种可以保持幼儿和教师可持续发展动力而且自然有序生动活泼的教育情境,还有待幼儿教育者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作者:蔡文红单位:江苏省沛县大屯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

生态教育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社区教育论文

积极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有效作用,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又要善于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实践和创新。

1.充分发挥党政组织的主导性作用。地方党政机关及相关部门,要努力强化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范畴,进而延伸到农村社区教育规划之中,从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化建设。与此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手段,最大限度地协调各方因素,努力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有效性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另一方面要组织和督促各类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比如:可把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文明社区建设、宜居环境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各级卫生文明创建及星级家庭评选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最大范围内有效地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的公众参与机制。

2.积极发挥教育机制的先导性作用。突出生态文明因素,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活动:一是教育内容力求因地制宜。比如:开展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着重介绍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状况,快速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有效激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如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价值、生态道德和生态消费等价值观念教育;强化土管、水资源、森林和环境等生态环保法制教育;注重对节能减排、防病防疫、施肥用药、秸秆利用等生态技能教育;提供特种绿色种养的技术指导,开展家政、保洁等职训服务,畅通社区居民的绿色收入渠道。二是教育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由于文化层次、思想意识有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教育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从中取得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通过资料读本、案例分析、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和社区评选等形式,取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以评促教的效应。三是教育对象上力求全面化。无论是“土著”居民,还是外来“移民”;无论留守老年妇幼,还是外出流动人员,都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以生态文明为主的教育。

3.有效发挥社区民众的自治性作用。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组成的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它的有效维护和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引导和社区自治共同完成,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深度。群众自治是有序化和有益性的疏导,它“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不是放任,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陶行知语)。对此,可以成立社区各类自治组织,如社区养殖业协会、绿色农副业合作社、环保巡防队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格管理,通过这些自治组织引导和强化对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教育。还可以通过农村社区全体居民或居民代表的讨论,制定自我约束的章程规范,如社区卫生公约、土地保护守则、水源保护准则、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条件等,从而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当然,社区自治尚需注重发挥科学舆论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多一点生态,就会多一丝绿色;多一点教育,就会多一些文明”。农村社区属于基层“气根”,而生态文明则是一种“地气”化教育。若两种教育和谐相融,那么广大农村“明天会更好”。

作者:金明单位:射阳县千秋镇社区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