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04:48:11
导语:在智慧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传统的素质教育与信息化的素质教育比较
与传统的素质教育相比,信息化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素质教育途径的创新。将素质教育场所从课堂搬到网络,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大学生对网络独有的喜爱,这种喜爱,将会使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素质教育资源的开放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素质教育有了自己的应用平台,并成为智慧教育平台的重要部分。在这个创新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共享素质教育教学资源,也可以参与谈论互动,这种网络互动形式,远比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受欢迎。三是素质教育信息化实现了素质教育过程时空的开放性。在有效的时间内,可以同时容纳更多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谈论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固定的界定约束,非面对面的思想与观点的表达,使得教师对学生素养的了解更加充分和透彻,有利于老师们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素质教育的课堂补充。四是素质教育信息化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传统的素质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内容上,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设定;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采用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这与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不相符。而信息化的素质教育,让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体角色也会更加突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智慧教育的信息化素质教育形式,不但是一种素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更是极大限度地实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等成分。教育信息化中运用网络充足的资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抽象道理化为学生可具体看到的真人真事,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树立真、善、美的情感,培养学生识别假、恶、丑的能力,再内化自己的言行,直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而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其次,由于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学生获取必要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品格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三,教育信息化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已引起素质教育教学手段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趣味性,加之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系统技术,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与思考。第四,教育信息化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对复杂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能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并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
三、信息化素质教育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接入方式的问题。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实时的教育活动。希望学生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或者终端都能够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共享的素质教育课程资源,这就对网络运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是运营与管理共享的问题。大学生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在校园内的方方面面,学校的运营和管理现在也已经非常依赖于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以前我们很多的系统,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OA系统都是封闭运行的,不能实现信息的开放共享。而现在,学校需要更加智能的管理,需要信息沟通打破管理内容之间的边界,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全校信息数据的共享。第三是终端的智能化。如学生的一卡通应用,在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智能终端的应用扩展,学生人人都有手机,将一卡通和智能手机结合,既可以实时的通信,又可以解决素质教育从课堂内迁移到课堂外的问题。除了上述对网络运行环境的要求之外,信息化的素质教育还对网络环境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工作的老师,需要具备较熟练的信息化应用技术水平和敏锐负责的观察力,并能够设计出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网络互动话题。
四、结语
智慧教育下素质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丰富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创新了素质教育的方法,突出了素质教育的主体,开放了素质教育的资源,提高了素质教育的效果。
作者:李梅芳 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依托中关村“信息技术高地”的优势,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最早的践行者之一。2014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向智慧教育发展,海淀区成立了“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海淀区智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海淀区将通过区级“三通两平台”建设,构建区域型智慧教育公共服务环境,实现国家平台、市级平台、区级平台以及学校间的有机联动,有效推动海淀区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
架设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四级联通互动
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及智慧教育的基础,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海淀区在北京市率先完成“校校通”工程,所有学校校园网和中心机房建设基本完成,100%的学校接入互联网,50%的学校不同程度进行了校园无线网络建设。虽然海淀区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国际视野、长远发展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基础网络建设的统筹和引领需要加强;区校基础网络信息系统在系统选型、数据交互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实现统一同步管理;网络和信息安全存在现有条件下难以解决的诸多问题;此外,学校带宽普遍偏低、网络设备更新滞后、无线网络未能全面覆盖、网络认证未做区级统一管理,等等。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海淀教育效率提升与教育改革中的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海淀区教委对全区312家单位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勘测,提出建设架构为“一个核心四个汇聚二十三个接入”的海淀教育光缆专网,光缆专网万兆骨干千兆上联、普通校8芯接入、2400人以上学校和考务考点校16芯接入的容量设计得到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一致肯定。光缆专网建设将分三期完成,一期建设为主干网络及81个单位接入,铺缆258公里;二期建设网络安全和190个单位接入,铺缆282公里;三期建设主要为辅助环网和41所他办、民办学校接入,铺缆108.8公里。建成后的光缆专网将形成分校本校、集团学区、区校通体的智慧教育互联互通体系构成,为教育管理、办学组成和机构工作模式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架设区域无线网络,搭建泛在学习空间
在建设海淀区教育光缆专网的同时,海淀区教委加快推进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工程。2015年下半年,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对全区248个校区174所中小学进行项目调研及设计筹备,对全区648栋楼房、4270间平房、14448间教育教学总房量及11421间普通教室做了覆盖结构和覆盖比率分析,对全区43204台台式机、21616台笔记本电脑、10634个教学平板电脑、约17500余部移动电话等抽样数据进行了组网模式和应用测评分析。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根据测评分析结果,提出了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工程的项目建设方案。项目采取区校两级控制、两级认证、市区校三级管理的搭建方式,分三期完成,一期建设涉及57所学校3122间室,二期建设涉及75所学校5138间室,三期涉及57所学校5205间室,三期投资估算总计1.7亿元。项目建设方案经智慧教育专家评审委员会和区经信办专家评审一致通过,专家完全同意项目设定的三期建设目标,同意无线网络控制、认证和管理方式,对项目设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暂不进行全区100%无缝覆盖的建设决策表示肯定。无线网络建设工作将突破教室、办公室和场馆的空间限制,为我区推行移动学习、师生上网行为管控、教育信息免费推送、教育传媒移动覆盖,城域网内免费电话、人员定位、移动监控等应用打好基础。
架设视讯服务平台,推进在线教改发展
视讯服务平台是海淀区面对不断扩大的跨校区网络化、可视化交流沟通需求采取的一大举措,是利用网络视频、移动通讯等新型技术,将海淀区教委所属学校的会议室、场馆、教师桌面终端及个人移动终端连接,构建覆盖全区的网络化视频业务支撑环境。继而,基于该支撑环境建立网络视频互动、移动个人终端业务交流、多媒体点播直播、综合管理等可视化教学综合应用,开展教研教学视频活动。为跨区观摩、全区协同、校间交流、校内沟通、对口援助提供统一平台,有效提高海淀区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视讯服务平台通过建设网络视频会议、远程视频教学、网络电话、多媒体点播直播、综合管理平台等系统,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一是教学资源共享。视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后,可以满足学校教学业务的多样性:(1)全校日常工作开展。当召开全校大会时,各分校参会人员无需到本校集会,通过视讯服务平台就可以实现日常教学会议内容汇报和工作安排。(2)教学资源的深入应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是视讯服务平台的建设目的之一,将本校或协作校的名师教学课堂通过远程互动的方式与目标(学校)教室实现互动教学。(3)录课教室转播。通过录课教室转播后将图像视频源信号由管理员接入到视讯服务平台中,实现本校分校、本部分部,甚至全区范围内的师生观摩学习。二是协助完善教学业务。视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后,可以支撑更多的应用场景:(1)快速灵活多样的快速响应方式。平台建设完成后,校领导在特殊紧急情况下,通过主控中心的视讯设备快速接入到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实现远程指挥与远程互动的功能;领导之间还可以召开小范围内的视频会议,方便工作交流和工作指导;教委各部门(科室)可以通过主控中心及桌面视讯终端系统召开中小学校领导的会议。(2)召开应急视频会议。平台支持以海淀教委总部为主控中心的调度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同时也支持中小学局点作为临时主控中心,支持召开教委总部、其他中小学局点参与高清会议;支持通过教委总部的授权可以任意一个中小学校作为主控中心,召开部分系统高清会议,整体系统能够稳步提高海淀教委总部与下属各中小学校的信息沟通效率,保证上传下达的速度。(3)远程应急指挥。通过视讯服务平台可以对前端中小学校的工作,进行远程遥控指挥,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突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从2015年5月开始,对全区在会议、培训、教学等工作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梳理。对312家单位、区教委所属17568名教师、204227位学生和我区648公里教育交通路线进行了行政距离、业务距离和机动距离等多方面测算,设计设定了4个中心30个校级集会分中心的视讯平台建设框架。其中,30个校级集会分中心由14个学区集会会场、10所中学和6所幼儿园组成,成网状覆盖全区教育单位。就其经济性而言,由于三网一体的自建特性,全区每年教育系统内电话通讯将实现免费互通,教师个人和教育办公经费共节约资金至少600万元,其他相关的会务费、燃油费、餐饮费、课时费等累积节省至少1200万元。2014年海淀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申报的软件开发项目资金总计为5.5亿元。就开发内容和结构而言,成本高、产出低、重复性和技术面窄等问题十分突出。有鉴于此,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在指导学校使用生均经费以满足当前应用的同时,着手创建两大智慧平台,以之为枢纽激发我区教育智慧迸发。
构建智慧教育云中心,推动区域教育整体跃升
“智慧教育云中心”建设是带动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飞跃发展的关键,对突破教育信息化中普遍存在的“系统难整合”“应用难推进”“共享难实施”等瓶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教育云中心”包括以下三项建设内容。一是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云计算技术,聚集和整合基础硬件资源,实现动态调配和按需使用,解决硬件资源共享的有效性、灵活性和易管理性。以虚拟化技术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灵活分配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并统筹管理,形成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有效支撑能力,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云应用支撑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定制和研发各种教育信息系统与开放的各种中间件平台,为统一数据管理与应用研发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教育服务总线平台集成各平台的服务,并统一进行服务的调度、事件感知、服务感知、质量保证,统一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内容聚合、在线分析挖掘等的标准和接口,为各类智慧教育应用提供支撑平台服务。围绕教育领域的公共性的业务需求,以推进有效应用为核心,在已有各类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互联与整合为突破口,建设区域智慧教育云应用服务平台,为学校、社区提供公共性的教育信息与软件服务。三是教育内容库建设。高度重视智慧教育系统、平台中内容和数据建设的重要性,开展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可进化的开放课程库和学习资源库等基础性的数据建设。采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数据,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构化存储和管理,形成相对完备和稳定、面向管理的基本数据库;加大课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以不同的教学维度建设优质在线课程库;采用购买与建设并重的方式,建设多种技术表现和教学形态的优质教学资源库。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目前正在进行美丽园、健翔桥两地机房的利旧评估和相关建设论证工作。“智慧教育云中心”将为我区两委一室、直属单位和各中小学提供更优、更快、更稳的系统应用和计算应用,将全区的课堂教学、课业作业、测评考试、政务总务、电视电话等多种应用接入平台子系统,逐步在我区真正实现资源流通、资源均衡、资源共享,打好区域集约型教育公共环境建设基础。
构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大数据支撑评价改革
“教育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是依托于“智慧教育云中心”的应用平台,是全面实现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智慧学习空间和智慧社区等工作的重要举措,“教育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以下四项建设内容。一是公共信息网站群建设。建设教委科室、直属单位网站群,学校校园网站群,建立移动端APP应用程序,建立微信公共账号,初步建成一套集信息、公共数据查询、交流互动等内容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二是管理门户建设。建立区校一体化的管理门户,集成即时消息、邮件、个人网盘、移动终端等办公应用,整合已建、待建、要建的各类业务系统,实现个性化信息呈现,提高协同工作水平。三是协同办公系统建设。实现系统内跨科室、跨部门、跨学校的业务流程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功能包括公文管理、电子签章、行政事务审批、督查督办等,并依托区班班通工程的无线网实现移动办公。四是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主要是两委一室及各行政事业单位、各学校除日常办公外其他应用业务管理模块,统一各类业务管理的标准规范,为全区各教育单位建设其他业务平台打下基础。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目前正在进行“教育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细化设计和相关建设论证工作。“教育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市区两委一室、各直属单位及各学校在党务、公务、教务、总务、业务等方面实现一动皆动、一举多应的一站式智慧调度、智慧管理、智慧办公等应用的基础保障。目前,“海淀区教育光缆专网”“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工程”“视讯服务平台”三大区级统建项目正在扎实、有序进行中。“智慧教育云中心”和“教育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两大项目的建设工作业已先后启动。随着海淀区智慧教育公共服务环境的建成与应用,智慧教育将为海淀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智慧教育之路上我们将要面对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定会走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刘杰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管理办公室
1统筹兼顾,全面照顾学生的能力
不同个体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体,就是一个小的系统。一个个班级就会组成大的学校系统。学校的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培育起来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密码和发展路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学会联系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对教学中出现的相关知识,要进行历史的梳理和横向的切断面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的逻辑的思考能力。在学生的荣誉、干部的选拨、发展机会等方面尽可能的寻求平衡。
2不拘一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句温暖的话,都会给学生很多的暗示和鼓励。教师不能用老眼光看学生,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把学生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学生会发展变化,我们教师要学会引领学生的发展,启迪学生的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思路,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尽可能找到和学生能接受的相近教育的切入点。
3机动灵活,促进后进生的转化的能力
学生的发展往往良莠不齐,不论是学习、思想、工作、卫生、纪律、规范等方面有时候会向两极化发展。在这样矛盾状态下,如何实现矛盾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的智慧。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可能有特长,可能有其他同学没有的优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应该努力实现让学生尽可能的在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现在流行的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就是基于学生差异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和满足。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让那些学习上困难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只要条件变化了,矛盾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积极促成矛盾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也是教育工作的愿望达成的积极追求。
4超前认识,提升把握方向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应该有远见,因为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环境、家庭、社会、学校、时代共同成就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的发展方向,学校一进校门,就应该得到一份成长计划,让学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各种职业的性格要求、能力要求、特长要求、兴趣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职业规划理论告诉我们,做过规划的人生和没有规划的人生,其发展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给学生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不要做拐杖,应该成为领航者,哪里是泥泞,哪里是沼泽,不必要人人试错来得到这样的认识。
5依靠学生,引领学生自觉实践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满堂灌的课堂上活跃的是教师,唯恐学生不知道,学不会。在新的教学改革下,让学生自己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为自己打造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学习能力。这就是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要求。学生永远是实践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要进行教育实践,学生是唯一途径,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只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完成,就想人吃了食物一定要经过胃的消化才能吸收一样。教师的哲学智慧要经过教学和教育的各个环节的不断实践和反复熟悉应用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对教学效果的不断审视,对教案的不断修正,对自己已有知识的不断覆盖,对自己能力结构的不断改善,对学习新知的不断需求,对教学问题的不断思考,对教学处理的不断改进,对学生生态的不断关注,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日益不满,都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但教师的成长高度是不一样的,学习态度、教学智慧、成长能力决定着教师成长的高度。发现问题后对自己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进行再认识,之后应用于新的教学实践,再进行新的反思,反复多次,一个教师在川流不息的教学中,通过反复多次的反思,总结、概括,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把教学经验理性化,才能螺旋式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
再如,教师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对学生的管理。在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谈心和所做的思想工作,对学生要求的宽严、冷热、刚柔的尺度的把握,教师解决问题的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情况的驾驭,都是教师提高自己教育水平的重要契机和丰富材料。老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做学生的思想的领路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也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是教师教育哲学智慧生成的重要灵感。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认识往往受到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受到自己的角度、视野、观点、方法和思维能力、生理条件的限制。同时对教学的认知水平也受到教育对象的双向制约。因此,一个教师的智慧是有限的。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在集体备课、听课讲评、教学切磋、问题争鸣、集体培训、辅导学生、课题研究、善意帮助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而实现灵感的捕捉和理性思考的飞跃。
教师的教育智慧取决于教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验材料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很难实现对经验材料的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也就遑论思维的由此及彼和由表及里。很多研究教学的人都认识到,一个人的专业成长至少需要两个学科以上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积极跟进教育前沿和学科知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具有个体性和随机性特征。大量的教育教学智慧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比如,教学的设计,方法的挑选,材料的运用,师生的互动,是因人而异的。这些教育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的感悟、积累和思考、升华的结果,因此教育的智慧只可以自己去提炼,不能完全去模仿。教师的智慧生成有很大的随机性,也是不可预见和强求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对教育工作者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它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国民教育背景,同时又要求教师要在学习和教学中不断思考,如何把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因此,我想说教师要经常写点随笔,写教育日记,写教育案例,写教育叙事,写自己教学教育中的所思和所想,也许这些教师的成长记录就是记录我们教师哲学智慧的重要丰富的材料和基础。
作者:徐风奎单位:济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研室
一、教师实践智慧在教育学课程中的现实遭遇
(一)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远离学生未来的教育生活世界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国《教育学》教材有200多种,所有的教材有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德育智体美劳、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班级管理等传统理论内容均占据了大量课程内容,高师教育学课程内容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教材的编写大都采用演绎法,先有许多概念和原理,然后进行推演,强调学科内容的逻辑系统性,适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记诵,但忽视教育实践现状与实践研究。“长期以来,宏大叙事的教育学话语掩盖了教育起源于生活世界的事实,鲜活的教育世界尚未真正进入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我们的教材习惯于用科学概念来描述教育,遮蔽了教育的本来面目,即忘记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真实存在。尽管许多有使命感的大学教师力图通过案例教学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师范生疏远公共教育学的现状。”师范生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教育情境。调研、把握教育现象与问题,是教育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前提。教育学课程往往忽视实践探索,不能以调查研究所得的大量真实数据和真实案例把脉当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某些教材呈现的一些案例往往也远离学生未来的教育生活世界,课程内容缺乏真实而坚实的实践支撑。
(二)课程实施重预设,轻生成和体验,缺乏开放性教育学课程实施常常停留于仅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显性的结论性知识的层面,而不注重对学生实践智慧发展能够产生根本性影响的隐性知识、实践知识的构建,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知识,不需实践也不需体验通过听听背背学到一些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只能、也只为解决考试之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未有所撼动,对学生未来的教育实践意义甚微。有些教师实施课程时,运用案例教学法,但通常是:教师呈现一个个案例,然后围绕案例的主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运用相关教育学原理进行思考回答。如此的设计,只是就“问题”而论“教育实践”,而不是就“案例”体验“教育实践”,学生读着案例,思考着答案,收获的是相关理论知识和思维训练,而不能获得教育实践体验,案例教学未能体现教育实践的真谛和蕴意。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基本在高师院校的课堂,以课本、以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开放性。总之,目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还是基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工具层次的“知识中心”模式,课程实施中缺乏活动体验。学生的认知停留于书本知识,没有或者不能进行亲身实践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知识传授,但学生失去的是过程、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和对未来教育、教学生活的感悟。
(三)课程评价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全面性、预见性多数院校教育学课程评价实施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中填空题、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赋分比例较高,即使是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往往测试的也是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思辨,学生往往只需记忆教材知识点就可得高分,然而这种高分对学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时的态度、情感、行为缺乏预见性。这种看似公正、科学的评价忽视了教育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实践性、复杂性,把学生未来的教育生活世界知识化、书本化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课程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狭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以上现状造成学生饱学教育学而不能解决来源于教育实践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情境中的一系列实际复杂问题,很多初任教师反应当他们开始正式教学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在职前教师教育中没有做好充分应对准备的问题情境,面对着极其复杂的教学场景,常常会发现自己似乎置身于一片“沼泽似的低谷”中,以至于会受到强烈的“现实震撼”。“真正核心的是教师的实践本身,通过实践形成的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智慧,它是与每个具体情境相连的,它必须考虑到在实践中的各种复杂性,它依赖于随时生成的各种判断与决定,它根据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发生改变,它关注各种特别事件,它随时会在过程中因需要而改变其原定目标。”实践智慧视野里的教育学所需要的课程设计应该是一种基于教育理论、走出教育理论、基于课堂教学、走出课堂教学、面向中小学教育实践,融入真实教育情境的课程设计。其主要价值取向在于培养学生实践智慧,初步实现学生的知与行的统一。
二、教师实践智慧视野里的教育学的构建
(一)强调生成性、表现性三维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从理论上说,课程目标设计应科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这样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教育学课程目标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性、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现状对课程目标进行设计,将目标的设计细化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时,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表述。使课程目标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三维目标的实质就是改变“主知主义”的课程传统,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注重学生德、智、体和知、情、意、行的共生共长。教师的实践与对实践的反思是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的源泉,但教师的实践与对实践的反思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实践智慧的培养不能忽视教育理论的作用。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从教育主体看,它要求教师在经验和公共教育理论之间有意识地建构合理的个人教育理论;从教育过程看,它要求教师把课程文本当作师生进行理解的“引子”,在师生已有前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共有知识,发展共享理解。据此,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强调学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掌握教育方法与技能,养成一定的教育理论底蕴。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对当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打破对教育常规的过分依赖;其次要树立在教育情景中反思的意识;再次要确立更具弹性的新教育常规。据此,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让学生亲历过程,体验教育现实,培养对当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的能力与习惯。教师拥有教育理论知识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还不足以形成实践智慧,“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性因素”。实践智慧强调教师对教育道德品性的彰显。据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强调学生对教育的自我体验,培养学生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与热爱之情,形成卓越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教育实践观。教育学每一单元、每一课的课程目标应强调课程三维目标的生成性和表现性,因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是变化的、难以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课程、发展课程、评价课程。“课程成为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而且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
(二)课程内容体系应加强案例研究,突出情境体验,密切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实践的操练是培养师范生实践智慧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教育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无法直接用来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无法预测教育情境。实践智慧的生成需要学生对教育、教学情境的认知和思考。因此,课程设计应突出情境体验。体验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直观感受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狄尔泰(W.Dilthey)认为,自然的各种关联可依据可实证的事实加以说明,人的内心生活的各种关联只能在其对整体的理解中演示[10]2。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教育学教材应精选出案例材料。郑金洲认为:“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11]7案例是从具体的教育情景中选出的真实的事例,每一个事例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这些真实的情境与学生未来的教育、教学生活世界具有真实的联系,富有实践意义,其中存在着问题及其解决,都来自于实践的、服务实践。学生通过感知这些事例,如同进人特定的情景之中,将书本上的理论与案例中的“现实”对接起来,学生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理论,而是对实践有了明晰的体验。案例学习能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智慧。案例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使用,能够有效地将多种课程资源启用起来。学生通过案例去探索其背后的教育理论,能主动构建一个与未来教育、教学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理论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是学生实践智慧形成的理论基石。
(三)课程实施要强调与中小学的合作,注重活动体验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说:“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先进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放在教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来实现。”为了儿童”的课程应是儿童“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大学不能完全提供这个特殊的环境,基础教育则为师范教育提供真实的实践场域。在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的论述中,舒尔曼和佐藤学等学者在强调实践智慧的个体性之外,也指出合作或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中的作用。据此,教育课程的实施要力争建立大中小学合作制度。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创设了教育学教学的实践场域,可以让学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生活中,解放学生的感官,发挥学生的潜能,获得教育体验,升华教育教学情感,提升实践行为,养成学生的实践智慧。
(四)课程评价强调过程,强调情境《教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课程的真正价值也在于此。要“提倡在真实情景中通过让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来进行教学的真实性教育和基于胜任能力的教育。…与此相应,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应建立在高度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课程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行多元的标准,应该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感知、记忆,更要关注其理解、运用的程度及“表现”状态。因此,评价应提供知识应用的具体环境,要求评定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真实性、情景性,考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体验思维过程以便于学生能形成对现实教育活动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学生对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
三、教师实践智慧视野里《教育学》课程运行的条件
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教育学》课程的良好运行,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一)打造“双师制”教师队伍目前,相当数量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难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根据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影响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双师制”,给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两种类型的教师,一个是教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导师,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侧重于提升学生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另一个可以聘请既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些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第一线的校长、名师和名家,做兼职教师,他们能在培养过程中展示当代教育实践问题,为教育学课程注入实践的活力,弥补大学教师长期远离基础教育实践的缺失。实行“双师制”,要制定相关制度,使双师明确各自应负的责任与权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对话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培养出具有实践智慧的未来教师。
(二)学校建立科学的课程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学校应重视公共《教育学》课程在未来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根据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实践智慧形成的规律、教育学课程目标,调整、完善《教育学》课程的管理和评价体系。首先,课程管理要确立以学生实践智慧发展为本的原则,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其次,课程实施管理应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上课、辅导模式来统一要求教师,要给教师创造一种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实践智慧培养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环境的实践性,让教师尽显生命的不同精彩;再次,建立一套能激发教师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实践智慧的《教育学》教与学的评价体系。
(三)建立合作交流制度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教育学》课程的设计与运行,须建立包括大学与中小学之间、教师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制度。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动态生成性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课程资源,通过大中小学校际之间合作制度的建立,教育学教师能够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学一线的现状,在面临实际情景时,学生需要怎样的技能,该如何培养等。学生实践智慧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并非一个教师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拧成一股绳,为学生实践智慧的养成共同努力。学生实践智慧培养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尹小敏翟莉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一、智慧、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含义概说
先哲和学者们关于实践智慧的论述,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后来的奥迪、以里弗、邓恩等,还有我国学者关于实践智慧的探析,无论是哲学范畴的思辨,还是教育范畴的追问,实践智慧总的来说它是来源于人类实践,超越于人类实践、服务于人类实践的。具体指向于人类实践领域中主体人的能力品格,具有知识性、价值性、主体性、情境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教师教育实践智慧概说。我国教育界关注和研究教师教育实践智慧起步比较晚,可查的资料应从1995年始,且以谈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文章居多。如教学实践智慧是既不同于理性智慧,又不同于实践知识的二者有机结合;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对教育的合理性追求,涵盖教师的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综合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与教育实践智慧的论述,本文所持有的关于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观点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教师个体在解决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处理各种教育关系和矛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能力和职业品行,具有个体独特性。它来源于教师知识、经验的积累,蕴含、表现于教师的职业品行、教育能力、教育艺术中,在教育机智中彰显教师的教育魅力。特定的教育情景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赖以生发的客观环境,教育情境中,教师知识的建构、经验的积累是教师生成教育实践智慧的基础,职业品行、教育能力、教育智慧、教育艺术、教育机智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表现。
因此,教师没有知识的建构、经验的积累,便没有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知识的建构、经验的积累,在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过程中、在量上遵循递加的法则。而实践智慧一旦形成,在智慧运行的原理中、在量上知识又遵循递减的法则。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曾经指出:“教育上应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信息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二手知识,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其经验、智慧的生长,反而有可能阻滞其基本的冲动、钝化其天然的敏感性;后者则是机智的、消息灵通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这就需要把信息与个体的积极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并把信息应用于个体的直接活动”。杜威这里所说的“拥有许多信息的人”,就是拥有大量教育知识、经验的人,“睿智的人”就是具有教育实践智慧的人,二者是对立中的统一。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必然来源、生成于知识,超越于知识的另类表达方式和表征方式,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追求的现实理想和境界。
二、教师个体知识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基础
关于教师知识是什么,本文不作繁杂的概念界定。通常意义上讲,教师知识就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应具备的全部知识,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基础。虽然农民种田、工人做工也需要知识,但都没有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对知识的依从度高,尽管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也需要大量的知识,但教师拥有和使用的知识和科学家是不一样的。正如杜威所说的那样,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所拥有和使用的知识,目的是使其心理学化为学生可理解的东西。在这里,所运用的教师概念作特别逻辑上的说明,文章中所使用的教师概念,是“个”概念,不是“类”概念,因此教师知识是指教师个体知识,而不是指教师群体知识,其品质具有个体独特性。
(一)教师教育知识概说
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中,谈起教师总是把教师与知识文化联系起来,冠以“学富五车”的美名,无论其气质、行为还是所从事的职业。气质:“你看那人,文质彬彬的像个老师”;行为:“你看人家到底是老师,举手投足多斯文,说话多有文化,看问题透彻到位”;职业:“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我们某某老师真有文化,知识特别渊博,讲课旁征博引、幽默诙谐、游刃有余”。教师俨然成了知识、文化的载体和符号。
世界教师教育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往后,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国家竞争,延伸到教育当中,教师素质要求开始由重视知识学历转向重专业化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追求的境界是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有智慧的教师。教师教育不仅要培养有理性智慧的教师,更要培养在理性的光辉照耀下,具有实践智慧的教师。因为教师的劳动总是指向和服务于特定的实践领域的。回眸中国百余年师范教育的沧桑岁月,我们也曾经自豪地培养出了不少教育名家大师,如陈鹤琴、陶行知、蔡元培、斯霞、魏书生等。审视现实,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素养水平整体比较低下,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缺少智慧或者干脆无智慧。以至于2007年7月,光明日报惊呼地发出“师范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呐喊声。推究根源,既有客观原因历史、也有价值选择因素,还有认识上的误区。
1.客观历史原因。教师职业的产生和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教师尽管被冠以知识文化的载体和符号,但对教师道德标准的追求始终高于对知识的追寻。教师固然需要有较高的道德标准,立身垂范,“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对教师到底是一个有“什么样”知识、文化的人、应该具备“何种”知识结构追问的很少。对教师知识的追问和研究,西方仅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只是近10多年的事。上过师范教育的人都知道,尽管教育学教材当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即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其实,深究起来,谈的太抽象、概括和类化,缺乏个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师教育实践中,表现为行之无效或行之效少。
2.价值选择的因素。制度化教育发展进入20世纪后,由于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盛行和影响,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操练,企图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寻找有效教学的普适性标准和教学技能。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师外在行为简单的“刺激———反应”强化,掩盖了教师内在知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今天的学校教育、教学还留有深重的胎记。因此,当时光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日渐没落和认知心理学的兴盛,人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教师的教学过程,认为教学为作为人类特有的作一种认知过程,更多的是教师内部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显行为的模仿、学习。由此,教师教育的历史,终于掀开了对教师知识的关注与系统研究。
3.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在追问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实践缺乏智慧的时候,总是善于、也习惯于把目光漂浮在内容和方法的适切性、教师教育措施不得力等问题上,很少关注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知识基础问题.好像忘记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同样是智慧的基础,教师个人的技能、态度、意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都是以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受他所拥有的知识支配。
一个教师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的知识是教学行为的基础。正如教育哲学家石中英所指出的“人们所有目的的实践行为,都是受知识支配的,或者说,是由知识建构的.一种有目的的实践行为的背后,就有一套系统知识基础的存在。不存在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有目的的实践行为”。“教师的知识对其教学有广泛的影响,教师的知识和认知,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对教科书作用的认识、对学生的看法、与学生的关系等”。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教师有‘什么样’的知识,以及‘怎么样’表达他们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教师知识类型
1.教师知识名实不符。在我国,有关教师知识的问题,既被高度重视又被高度忽视。“高度重视,是因为千百年来一直强调教师所拥有知识的重要性,所谓‘学富五车’、‘学高为师’,是古代社会对教师的最主要要求,而‘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则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主要要求;高度忽视,是因为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教师的学科文化知识,理所当然地以为学科文化知识就是教师知识的全部,甚至认为专业知识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很少思考除了学科文化知识之外是否还应该有其他的什么知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等著作,几乎都把教师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结构的全部组成部分。这种对教师知识结构概括、抽象、机械、片面、空洞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完全解释和揭示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类型,在教师教育实践中也难以操作把握。2.国内外部分知名学者关于教师知识分类及启示(1)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结构分类(见表1-表3)。(2)上述列表中得到的启示。第一,国外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观点具有多样性;第二,教师个体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类型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第三,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等这几类知识几乎受到学者们的一致关注。同时,教育管理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教育情景和环境知识等知识备受关照;第四,凸显教师个体知识,即关于教师隐性知识即缄默知识的获得,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重要知识基础,教师全部的教育能力、教育机制、教育艺术蕴含其中;第五,舒尔曼关于教师知识的分类,开创了教师教育对教师知识的研究和重视,注重学科教学法的知识范畴,带给我们研究教师知识问题以全新的研究领域和启示;第六,我国港台地区和大陆部分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是20世纪90年代末,而且研究成果还比较传统和落后,基本停留在“老三篇”的思路上,即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师教育,难以构建较为完整、全面、立体化的教师个体知识体系,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关键知识缺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其实践智慧的生成。
知识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个体知识的结构和类型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合理地建构立体化的教师个体知识,不仅要关注教师知识,还要关注教师是如何“识知”和“出知”的,教师教育能做到了这些,我想人类教育的美好家园,定会处处闪烁智慧的光芒。
作者:张文瀚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是《生活与哲学》课程的主题和任务。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离不开知识,没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就会失去载体而无从实现。因此哲学教学的智慧应当包括并且体现在哲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上。教学中,教师要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生要尽可能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哲学教学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必须防止把传授知识当作哲学教育的唯一内容。智慧不等于知识,哲学教学就不能等同于哲学知识的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把哲学仅仅当作知识来看待、把哲学教学等同于哲学知识教学的错误倾向,缺乏追问、总结和反思,这恰恰偏离了哲学的本性。这类做法,从这门被称为是“智慧之学”的课程中,学生无法感受哲学的智慧,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智慧是对知识的有效生成与灵活运用,哲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智慧,就应当注重生成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理解、确认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提高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生活、参与生活的能力。
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具有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没有能力的培养,没有哲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就无法体现出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课程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而《生活与哲学》课程则通过让学生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与哲学》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哲学教学也应当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学习,运用哲学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生活,使哲学真正成为指导学生生活和实践的工具,充分发挥哲学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智慧。
高中哲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材四个单元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从而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这门德育课程的要求,也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内在要求。培养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高中哲学教学所应追求的“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指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在一个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上,因此,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高中哲学教学应当如何追求“智慧”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使哲学教学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结合高中哲学课程的特点,我认为应当突出做好以下两点:
1.在生活和实践中追求“智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要求,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与哲学》模块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坚持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实现哲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哲学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出所要探究的哲学问题;二是结合实际生活,生成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三是回归实际生活,运用和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真正的哲学的功能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脱离了生活和实践,就没有哲学的智慧,离开了生活和实践,任何哲学的智慧都会失去意义。
2.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追求“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哲学离不开生活,但它更离不开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正是因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对世界的深深关注和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才有了哲学的智慧和思想。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追问、总结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是热爱知识、追求智慧的学问,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比“智慧”更重要。因此,哲学的本性和特点决定了在哲学教学中应当注重探究式教学,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使学生增长智慧并感受哲学的智慧。
总之,高中哲学教学需要在生活和实践中追求“智慧”,在追问、总结和反思中追求“智慧”,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参与生活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作者:方巨乐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程集中学
摘要:教育智慧是人们在认识教育活动和从事教育实践时所表现出的心灵活动的一种整体存在状态,其核心表现是教师对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和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教育智慧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而,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基于教育智慧的特性和生成规律,构建以教育智慧为目的的教师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引导教师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人格修炼”的“智慧型”生活方式,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智慧;以人为本;“智慧型”生活方式
教师教育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过程。基于时展的要求和教育实践中的困境,走向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何谓教育智慧
深入地认识教育智慧的内涵是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关于教育智慧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教育智慧是人的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如教育智慧是教师感受的敏感性、教学机智、与学生沟通等能力的综合[1]。二是教育智慧是一种基于能力而达到的境界。如教育智慧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质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完善自身的教育认知、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直觉等,体悟生成的教育适切性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教育境界”[2]。三是教育智慧是一种心智思维品质。如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在其专业领域深刻体验与执着思考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教育过程所持有的的一种深刻洞察、精确理解、迅速判断等成熟完善的心智思维品质[3]。四是教育智慧表现为一种教育机智。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不是一种行为准则、技术或方法”,因而不能够传授,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4],它表现为教育机智。这种教育机智是对儿童体验的理解,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打动”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采取适切的教育行动,与儿童结成一种教育关系,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这些观点主要是运用知性思维的方式对教育智慧的内涵进行揭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没有从根本上把握教育智慧的内涵。知识和能力都是形成教育智慧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知识和能力并不是教育智慧本身。从存在论的思维方式来看,教育智慧是人们在认识教育活动和从事教育实践时所表现出的心灵活动(知、情、意)的一种整体存在状态,它以观念的形式内在于人,并作用于教育过程,指向学生的成长,其中既凝结着体现价值取向的德性,又包含了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二者融合于人的教育能力中,其核心表现是教师对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和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意味着对宇宙万物、社会百态、人类心灵的深刻洞见和领悟,以及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学生的本质特征、教育情境中学生的真实状态的深刻认识,它标识着教师对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丰富知识、观念和经验的自由链接和合理创造。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能够真诚地关心学生、聆听学生和自己内心的声音,迅速地察觉到学生内外部的各种细微变化,并理解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学意义,从而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开启学生的智慧。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是建立在教育理解力和觉察力的基础之上,将人们内在的教育智识外化为处理现实问题的教育能力的关键环节,是顺利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解决教育问题和处理教育事务的根本保证。
二、教师教育为何要走向教育智慧
教师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走向教育智慧,意味着教师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教师教育为何要走向教育智慧呢?1.教育智慧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是为了智慧和需要智慧的事业。教育为了智慧,意味着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的智慧。知识和能力固然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的,但都不是最终的目的。教育是为了人的生活。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以整全的方式存在的,并通过人的活动与人发生着意义关联,这不是仅仅依靠知识和能力所能够把握的,而是需要人的智慧。教育需要智慧,意味着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胜任教育工作。拥有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正因为教育是为了增进人的智慧,这才需要从事教育实践的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教育实践充满了偶然、意外和不确定性,“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通过对教育情境变化的感知、辨别、选择,并探寻合理有效的行动方式”[5]。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具有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才能洞彻宇宙、人生、社会的奥秘,掌握教育的根本规律,具备教育所需的丰富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因而可胜任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并启发学生的智慧;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具备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可在基于教育理解力的基础上,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活化,能够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迅速做出判断,采取决定,从而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解决教育问题和处理教育事务;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具有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能敏锐地感知复杂的教育情境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基于教育事理的理解的基础上,发现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教育意义,进而做出教育价值判断,并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成长。2.教育智慧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和更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知识。在这个知识内储化时代逐渐趋向衰落,而知识外储化趋向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智慧也就真正要从掌握知识过程中成长的“附属”角色,转换为“主要”角色了[6]。这意味着今日的教师无须、也不可能成为知识的百科全书,但必须拥有教育智慧。教师拥有了教育智慧,就可以深刻地理解事物,觉察事物和情境的教育意义,并在教育实践中采取合理的决断和行动处理教育问题。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更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有效地实现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迁移,从而启迪学生智慧的生成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当今的教育实践领域,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我们的教育改革在持续地进行。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一些关乎课堂生存与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各种深层次问题却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导致这一现象“最关键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将各种理论引入、移植到课堂,在要求教师接受时,忽视了教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育智慧的作用,甚至压抑了这种作用的发挥”[7]。当下的课堂,最缺少的是教育智慧,教师的素质中亟待加强的也是教育智慧。因而,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当今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3.教育智慧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动力。教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智慧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首先,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所包含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融合渗透了个体的教育信念、习惯和价值观,体现着教师对人生意义的关怀和价值追求,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可以为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执行力。其次,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智慧使得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现象,发现教育的规律,理解教育的原理,从而有助于教师实论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现专业知识量的扩展、质的深化和结构的优化。再次,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可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抉择,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提供可供参照的标准和现实路径。最后,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专业特点的形成。教育智慧可以促使教师进行积极的自我体验,并为教师形成个体的教育哲学与教学模式提供条件。
三、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之建构
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基于教育智慧的特性和生成规律,构建以教育智慧为目的的教师教育是实现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而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生的幸福,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乃是教师教育的根本要义,理应成为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师教育所确立的“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教师教育要尊重教师作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既是指“人之为人”的类本性,也指每个人的个性。人的类本性最重要的体现是人的主体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个性表现为个体的差异性。教育所面对的是每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个体身上是人的类本性和个性的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就是要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激发教师求知的天性和创造性,将教师教育的目标指向教师本身的发展,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尊重教师生命的多样性,呵护每个教师的独特性,基于教师的个性差异,实现个性化的教育,以充分发展教师的个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要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它主要表现为关注教师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增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促进教师的人生幸福。教育智慧是内在于人的,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必然要指向教师本身,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可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智慧生成的内在要求,理应成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2.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师教育目标的关键。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教师专业教育、实习这四大模块是不可或缺的”[1]。围绕教育智慧的生成,教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形成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多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与智慧涵养更为相关的诸如哲学、文学和艺术等人文课程的地位,适当增加它们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西方哲学和中国的“性道之学”以有别于知识、技术、器物之学的方式把握世界,构成了智慧之思的实质内容。哲学是“爱智慧之学”。哲学类课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思维和教育的根本看法,揭示了它们普遍的规律。学习哲学可以培养人对真理的不断追问、反思的习惯和方法,因而学习哲学的过程就是涵养人的智慧的过程。文学和艺术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或优美的文字,可以培养人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智慧的基础。二是突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科学课程,如语言学、数学、逻辑学等课程的重要地位。形式科学具有重要的思维训练价值,更具有迁移性,而发达的思维能力是智慧生成的基础和核心。三是设置名著研读课程,尤其是将哲学、心理学、文学、教育学名著列入课程内容。名著都出自伟大的知识分子之手,包含了对人类永恒主题和普遍真理的探求,揭示了共同的人性,蕴含了人类的智慧之光,因而加强名著的学习与交流,可以增进教师的教育智慧。四是必须格外重视教育实践类课程。因为教育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实践而得到提升的。另外,从其现实表现上看,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教育的实践智慧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体悟、追问和反思,将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情境的实践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效生成。因而,要加大实践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例,通过教育实践涵养教师的教育智慧。3.引导教师形成“理论学习。人格修炼”的“智慧型”生活方式教育是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蕴含在教师的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要引导教师形成以教育智慧的生成为根本目的、以“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人格修炼”为途径的“智慧型”的生活方式。深入的理论学习和长期的生活实践经历,以及基于二者的追问和反思是涵养教育智慧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凡有教育大智慧者如孔子、荀子等都非常重视“好学”。孔子关于“六言六弊”的论述突出地表达了“好学”与智慧的关联性[8]。荀子的《劝学篇》开篇即说“学不可以已”;惟好学的君子才可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加拿大学者康奈利认为,教师通过自传、日记以及个人叙事等自我反思的方法,可以促进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9]。人格修炼应贯穿于人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过程之中,为教育智慧的生成提供动力和保障,理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佛家和儒家都认为,人格的修炼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大学》中也讲到,心“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静就是要不为名利和各种欲望所累而理性地行动。教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坚守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爱,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每日精进,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人格修炼”的“智慧型”的生活方式,就可实现教育智慧的生成。4.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教育知识、能力和经验都不是教育智慧本身,但传统的教师教育评价方式总是立足于对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因而难以实现考察教育智慧的目的。教育智慧的生成固然离不开教师教育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而慢慢地涵养出来。因此,教师教育应该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以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教师教育注重过程性评价,就是要将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贯通起来,通过教育智慧生成的日常途径来考察和评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从职前教育开始,建立每个老师的专业成长记录档案,以此为依据对教师的教育智慧进行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评价。成长记录档案由教师的日常生活所构成,主要包括教师日常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教学案例分析、课堂实录、理论学习的心得、教师之间学习交流的记录以及教师的教育研究记录等内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记录作为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依据,目的在于使教师将教育智慧的涵养落实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教师形成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顺应时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建构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路径。只有立足于教师自身,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引导教师过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才能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从而实现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胡朝阳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一、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做朋友,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给予学生多一分关爱和温暖,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多一分融洽。在平时的接触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常与他们沟通,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朝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朝着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
二、保持快乐和宽容的心态
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他本身就有一种能力,叫感染;喜欢把痛苦带给别人的人,他也有一种能力,叫传染。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学生,他们需要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学习、成长。可以说,犯错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必然障碍。学习本来也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纠正、不断成长的过程。如果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就相当于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因此,在学生犯错之时,教师应先冷静下来,然后深呼吸,三思之后再做决定,切勿让望生成才之心冲昏了头脑。
三、制订适当的惩罚措施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它与赏识教育一样,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激励和鞭策手段,是制止学生某种行为的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学措施。恰当的惩戒,能使犯错误的学生懂规矩,从而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使用惩罚,勇敢地行使手中的惩戒权力,斧正学生的错误,才能使教育惩罚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每当学生犯错时,有些教师总是疾言厉色,大声呵斥,甚至实施体罚,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记住这次错误,以后不会再犯。可是,教师们,你们听过学生内心的呐喊吗?假如教师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倾听学生的声音,而是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让学生写保证书、罚站、罚抄,那么会给这位学生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从“顺从人性,培养个性”的理念出发,怀着对学生深切的爱,把教育和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都感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让每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方式是多样的,采取哪种方式来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师生冲突,均反映出教师的智慧,它能发展学生的探索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方法入手,多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多创设探究思维训练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从枯燥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解脱出来,主动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体系,使探究性实验教学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桃花学校
一、积淀教师教育知识,培养智慧教学能力
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不仅需要知识的投入,而且也要心智的展开,更需有较高的教育智慧。而智慧不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有了知识、能力才能更好的打开智慧之门。许多教师特别是高职教师,在学校学习了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只能纸上谈兵,更何谈智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有效教学的开展。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板书教学”、“耳听教学”、“一言堂教学”仍在延续,教师的智慧、学生的能力荡然无存,课上听书、课下背书的学习模式让许多学生成为考试的雇佣,对知识缺少钻研、思考和探究,对问题避而不谈或简单处理,处理事情能力不足。在笔者看来,教育中习得的知识与能力如同社会上获得的学识一样是复杂而有深刻内涵的,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师生交往、生活实践中去慢慢体味和积累,进而转化为智慧。鲜活的教育智慧来自于我们对外的开放,来自于我们对教育实践的理性反思,同时也来自于广泛的阅读。“书籍是造就灵魂、培植智慧的工具”,读书可以让人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升智慧品质,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例如: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刘铁芳一直以来认真读书、思考、写作,广泛涉猎,他的教学过程是“活”的,在他那里学生的思想在自由自在的成长,他展现给学生的是:广博的知识底蕴,游刃有余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艺术。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回避,而是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引申和利用,机智的开放了教学过程和思维过程。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他的荣誉数不胜数,社会兼职三十多个,并且经常外出报告讲学,另外还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为何他干的依然那么轻松自如,潇洒出色?就是凭借他的教育机智、教育艺术。魏书生用“机敏和智慧”将他独特的教育智慧得以诠释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机智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行动,是应对偶发事件的临场迅速反应能力;而教育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知识、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我们学习教育知识,熟悉教育实践,是为了让我们以教育的“知”来充盈于我们今天的生存,是我们在实践的磨砺中审视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让我们真正懂得“生存的竞争是智慧的竞争”,知识在孕育能力的同时也滋养了教育智慧。实现教育知识向教育能力、教育机智、教育艺术的转化。
二、升华教师教育情感,彰显智慧教学魅力
知识的获取始于教育感知,但不仅停留在教育经验上,也不仅局限在教育知识领域,而是生成一种积极的教育情感,投射到学生的身上。“教育情感是教师对于教育这一特殊社会活动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教师的教育情感不仅隐潜在内心,而且还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如果“学生在情感上排斥你,就排斥你的教育,学生对你封闭了心灵的窗户,尽管你们吹的是清新的空气,也吹不进去”。积极的教师教育情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老师走向朋友,从批评者走向赞美者。教师情感是教师心灵的折射,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突显。作为高职教师,要以校为家、以教为乐、以师为荣,彰显人格魅力的同时不断充实和成熟自我,理性看待和认识学生,积极吸纳学生的一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让他们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调整。人格是教育情感品质的提升,是“爱滿天下”,每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即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这种魅力散发出的光辉是任何邪恶都无法泯灭的。“人格是金,人格是教师最高的学位,一个教师可以没有博士学位,但不能没有人格魅力”。高学位、高学历留给学生的可能是做事的本领和应付社会的技能,而人性、人情、人格带给学生的是终生享用的做人魅力,因为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人是万物之灵,世界因人而美丽。教师伟大的人格就在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反映着。教育知识转化为教育人的情感体验,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验证一位教师面对繁杂的教育工作时对教育的真挚和无悔。正如“桃李满天下”这句话不但体现了教育人的育人是硕果累累而且更深层孕育着教育人的光辉品质。
三、磨练教师教育意志,提升智慧应变能力
教师教育智慧的获得是一个教师良好的个人综合素养及行为方式的集中表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应成为我们教改中教师追求的理想与目标。为此教师在向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克服种种困难,通过磨练坚强的教育意志,提高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生成教师的教育智慧以体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复杂性,一面是高考成绩不理想且“无路选择”的考试落后生,一面是教育理念论与经验论范导下的遵于教学考核的信息传递者。国人固有观念的落后性,让技能和业务能力水平教育遭遇冷落,学生不乐学、教师不乐教现象非常严重。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过:我们职业教育的学生来源可能不是考600分的,可能是300分、200分的,但我认为这些孩子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职业教育培训的是高端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培养‘一技之长’。智慧教学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摒弃陋念、突破自我,在改变对所谓“坏学生”的认识基础上,无条件地去热爱学生,接受学生,传授中国厚重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学会“在充满变数的未来获得成功”,让教师工作从谋生的手段升华为毕生追求的神圣的事业,让教学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王阳明为追逐圣贤之路,通过执着的坚持、艰苦的磨练以修炼自己的身心,来实现心中的梦想”;张海迪,一位高位截瘫不向命运屈服的人能以坚强的意志来证实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那我们是否也可把教师教育意志的磨练当做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种愉快的体验;狄更斯曾说过:“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想要到达人生成功的彼岸,就需学会经受困苦、磨练意志;能经历磨砺生命才能变得坚强;能敢于挑战你才会更勇敢;能跨越挫折你才会握手成功。所以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需要坚强的教育意志的磨练,高职教师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突破信息传递的复杂性、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和教学媒介繁多等意志行动绊脚石的基础上,用智慧化解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在感悟中超越意志与意志行动的矛盾。
四、将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现教育自由
教育实践是教师智慧和生命的自由诠释,是对知识的即席创作和对自我人格魅力的超越。作为教师特别是高职教师,应把对教育知识的创新运用到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用于学生思想启蒙、智慧启迪和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上,由此教育智慧便会萌发,行动趋向自觉、自主。而对于教师而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善于把自己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认识教育世界、认识自我的一种能力,即转化为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智慧,从而实现从教育知识到教育智慧的飞跃;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方式是:不否定学生,而是肯定和帮助学生,在他眼里每个孩子都是精英的化身。他认为:以心交流,你会赢得尊重;以情交流,你会获得心智。一切教育知识都是“教师的教育思维对现实教育事物的一种反映形态,即一种概括地反映现实教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概念体系”。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所感知到的教育知识必须经过思维的加工和时间的考验成为指导教师理性认识和改造教育世界、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的理念支撑。如果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去运用教育知识,只是以“摆设”的形式存放在头脑中,不使它成为教师把握教育实践,分析教育现象的工具,那么它们对于教师来说不过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是奉行“拿来主义”者的行动伎俩,教育知识对于教师来说,也就不可能发挥任何积极的作用了。曾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其实,对于教育知识也一样,离开了应用,教育知识也就失去了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教师必须把它内化为自己特有的素养,来指导教育实践。这种教育智慧的转化是在教育实践中完成的。“庖丁”不是用力“砰砰”硬砍牛,而是认识牛的结构规律,刀锋顺关节而入,既不伤骨,又不伤刀,可谓解牛的最高境界;中国钢琴王子朗朗的钢琴弹奏不是简单的“照谱宣乐”,而是心与物的交流,是追求超越现实的完全自我,可谓演奏的最高境界。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知识的内涵,不断把获得的理性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提高教育能力、提升教育技巧、增长教育机智等,最终达到教育艺术的境界,使教师生成实践教育智慧,这可谓“读书人”的最高境界。笔者以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不论时代赋予教师什么样的内涵,教师要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智慧、提升品德这一任务是不变的。高职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教师应该从“传道授业解惑”转向“引导开发促进”,从“知识精囊”转向“智慧之师”。今天我们的中小学甚至高校教育目的依然是教授知识,职业学校依然是技能培养,综合性知识传授和素养提升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这需要我们有效开展教学,引领学生开启智慧,提升品德,这种转变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教育智慧的生成。
作者:刘春梅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一、提出帮扶的对策
对于这种孩子,我了解的不多,所以我买了相关的书籍,在网上也浏览了不少相关的资料,从而得知:小樊的问题属于严重的小说小动,必须要干预和解决。也知道了小樊之所以在课堂按耐不住的原因。主要是不少新课的知识早就会了,他听得不耐烦了,干别的事情老师又不允许,只好用动来动去,影响别人来消磨时间。根据调查和理论研究,我提出了一个方案和任课老师以及小樊的家长进行了商讨,任课老师和家长都表示愿意和我共同配合。
二、实施帮扶策略过程
(一)留心观察,“特区”去留看自己。从那以后,我时时留心小樊的举动,在为他开辟了“特区”,允许他在课上不听老师讲课(或不用整堂课都听),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在不影响别的同学的基础上,自己看课外书,几天下来,发现他的小说小动真的减少了很多,当然期间别的同学对此也有意见,我向全班同学说明了情况,大家表示很支持。于是我趁势给小樊下了新的规则:如果给你一些自由以后,你的学习成绩下降了,说明你还不善于自主支配自由时间,你的“特区”将不再保留,直到成绩上去后,再继续开通。他表示愿意试下去,而且保证不会让成绩下降。
(二)开展班会,玩笑中看清自己。许多严重小说小动的学生都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说,他并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上课的动作和姿势是什么样子。课堂上我用手机的录像功能,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拍下他小说小动的镜头,让他自己看(不公开)然后告诉他:“现在你是自己在看,可是当初你如此听讲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可都看着你。”
(三)家校沟通,促使他的温暖成长作为班主任,我经过仔细观察一下,把他的小说小动都加以细致的研究。然后根据情况,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小说和小动,告诉他如何改正,帮他出主意,初步有效果后,鼓励他坚持下去,并扩大战果。
三、反思与讨论
(一)做学生的心理导师
当发现小樊的问题在于家庭因素造成的行为习惯差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帮他建立正确的规则,因此我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从关心、爱护他入手,帮助他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鼓励他改进自己。
(二)奖励法要与其他教育手段结合
在工作中,我注意通过表扬和奖励来激发小樊的自信与自尊。如:当他在运动会上表现出顽强拼搏精神时,我就号召同学向他学习;当他帮同学们扫呕吐物,主动帮老师做事时,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
(三)奖励法不能急功近利
小樊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因此,要让他改掉这些坏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要一步一步的来,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表扬他所取得的进步,并不时的给他点出错误,提出新的要求。
作者:陈雅芳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小
一、古代教育智慧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完善学生的道德素养
不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德育教育都是最主要的。古代教育强调的是明德思想,要求不教育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且学生可以用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应试教育下,中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欠缺的,学生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古代的德育教育内容对于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学生的品格,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
古代教育中强调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内省思想,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从中学语文课程的实际出发,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还要吸取古代教育智慧的精华,领悟内省思想的内涵,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及时纠错。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在语文学习中有待加强的地方,以便及时改正和提高自己。因此,古代教育智慧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形成了,而二者的联系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古代教育中强调师生平等和师生的和谐相处,并且教导学生要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和学生也要互相学习和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证教师将最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用积极的态度消化知识,获得自身水平的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形成,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中学语文教学要从古代的师生平等关系中获得启迪,推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古代教育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诗化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借鉴古代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古代教育中强调诗化教育,诗化教育在古代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语文教育而言,中学语文教学正是像诗一般涤荡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思想,所以进行诗化教学是必要的。就目前而言,中学语文教学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诗化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进行诗化教学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诗篇,首先要了解诗人,因为诗人是诗篇的创造者,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情特点就可以分析他的作品肯定有时代的烙印,诗人的情感会跟随自己的情感变化,了解诗人之后再去阅读诗篇就可以充分读出诗人的心境和诗篇的内涵,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提升,因此,诗化教学是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二)进行反思教学
将古代教育的智慧充分应用到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将古代优秀教育理念渗透进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古代教育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也是对反思教学的强调。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水平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语文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可以给学生创造应用的情境,用提问的方式启迪学生。第二,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好的教育学生。古代教师更是以其渊博的知识培养优秀的人才。教师要注重自我提高,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提升综合语文素质。第三,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自主学习。
(三)优化教学环境
良好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的建立依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成效,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环境要做到:第一,教师要保持民主平等的态度,了解学生的内心,减少师生间的隔阂。第二,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观念,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第三,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和谐愉悦的中学语文教学环境。
三、总结
古代教育智慧是古代文化教育的精华,将古代教育智慧应用到指导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上具有深远意义。中学语文教学要保留古代教育中的优秀观念,在借鉴的同时还要注意将古代的教育思想完整的保存和传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活力和生机。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要处理好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间的关系,既要传承和借鉴古代教育智慧也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中学语文教学课程不断的优化,也为学生人格、素质、思想的完善奠定基础。
作者:李莹单位: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智慧教育概念产生与发展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尹恩德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界定了智慧教育的概念:智慧教育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各项信息化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以应用为核心,强化服务职能,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8]。金江军[9]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的智能化,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相比表现出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三大特征。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从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10]。对于智慧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无足轻重,其角色已经发生“质变”,跃升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信息技术的合理导入和应用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和持续进化,带动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智慧教育不是隔空建楼,而是对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升级改造。经过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数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数字教育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信息系统维护难、数据与资源共享难、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科学化水平不足、技术与教学整合层次较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教育转型智慧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合理、有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11],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通信技术素养)和职业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二)智慧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信息化推动下的智慧教育与当前流行的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信息化环境开展的基于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教育形态[12]。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数字教育的范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智慧教育在发展目标、技术作用、应用的核心技术、建设模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数字教育表现出诸多的不同(见下表),总体呈现智能化、融合化、泛在化、个性化与开放协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领域(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国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长期任务。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队伍与机制的全方位发展与完善,将为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又将进一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优势,巩固教育信息化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13]。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呈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基本特征[15]。智慧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形态,具备公平性、终身性、创新性、开放性、个性化等多个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智慧教育既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境的智慧化上,还包括教与学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科研的智慧化、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教育评价的智慧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化推动下的全方位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大批具备21世纪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智慧型人才。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
(一)教育特征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科研的融合、技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技术与校园生活的融合等等。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环境下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具,BYOD(BringYourOwnDevice)运动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普及。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不囿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支持各种学科教学的专用软件(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ChemLab等)将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地球村”正在从预言变成现实。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近年来,在世界知名大学的努力推动下,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运动和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运动席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3.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智慧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教育空间,而是通过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各种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需求无处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不是以某个个体(如传统学习中的教师)为核心的运转,而是点到点的、平面化的学习互联。“泛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16],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17]。
4.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IAAS)、研发平台(PAAS)、应用软件(SAAS)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QRcode)、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装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各种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可以为教育决策(经费分配、学校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而科学的教育决策又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办公自动化全面普及,将大幅度减少纸张浪费,实现教育领域的低碳环保。不仅仅学生的学业需要“减负”,教育的管理业务也需要“减负”,精简管理流程,废除或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繁琐的公文审批、设备招标、经费报销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13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推行全国统一学籍,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个能够跟随他自己一生的一个学籍号。“全国学生终身一人一号”的推行,为全国教育数据的统一采集提供了条件,学校不仅仅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籍号持续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
(二)技术特征
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核心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1.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智慧教育最基础的功能特征,依据情境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常用的情境感知技术包括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情境感知的对象包括两类,分别是外在的学习环境与人的内在学习状态,具体感知内容包括:(1)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2)感知教与学活动发生、进行与结束的时间信息;(3)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4)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等;(5)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等;(6)感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7)感知学习者的学习与交往需求。
2.无缝连接
泛在网络是智慧教育开展的基础,基于泛在网络的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无缝连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遵循技术标准,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集成;(2)虚实融合: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3)多终端访问:支持任何常用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无缝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4)无缝切换: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5)联接社群: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3.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交互: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2)深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3)过程记录: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智能管控
教育环境、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智能管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控制;(2)智能诊断:基于智能控制数据和结果,辅助管理者快速、准确诊断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智能分析:在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汇聚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智能调节:感知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广、电、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5)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5.按需推送
智能教育要达成“人人教、人人学”的美好愿望,教育资源可以按需获取和使用,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按需推送资源: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2)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应性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当时的学习状态和需求,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4)按需推送工具: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的各种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学科专家等人际资源。
6.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可视化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的必备功能,也是智慧教育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监控: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2)可视化呈现: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的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3)可视化操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
四、结束语
技术推动下的智慧教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标”。智慧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包括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智慧服务等核心要素。创新应用科技提升教育智慧,打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培养大批智慧型人才,是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终极目标。厘清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后,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比如智慧教育的体系架构、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智慧教学与学习模式的设计、智慧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价等。
作者:杨现民工作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使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课堂教学行为?怎样才能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育智慧
“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升智慧,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打造有效课堂的第一步。自2000年起,我校就组织全体教工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活动。我们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读一本专著,写一篇心得。为了促进读书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学校领导干部带头读书。我们围绕“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专题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打造有效课堂”,结合工作实践,撰写读书心得,并最终落脚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少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写出了很有见地的文章。读书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文化素养,使老师们能够以新的教育观念审视课堂教学,也使打造有效课堂的实践建立在了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
二、建立质评小组,关注教学细节
我校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经常举办各类学科会议,为教师多元交流、多维思考、提高业务水平搭建平台。同时,注重加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监控课堂教学的实效。围绕“打造有效课堂”的主题,我们对质评组听课评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关注课堂教学是否呈现“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即有趣、灵动、思辨、厚重、创新、实在。这六个基本特征是质评组成员、省特级教师钱军先老师研究归纳的,他的观点在质评组交流后获得认同,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参考标尺。二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情况。传统的课堂教学,因为偏重知识传授,也因为赶进度,常常成为“一言堂”,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很累,但效率不高。为此,我们明确要求一节课中教师的讲解时间不可超过50%。同时,师生互动的面要宽,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生积极地“动”起来的课,才会是有效、高效的课。三是质评组要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作诊断。质评组听课之后,必须有面对面的评课与反馈。要分析青年教师的课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型定位是否准确,学情分析是否精确,课堂预设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适宜,学法指导是否得当。
三、开展研讨活动,放大有效效应
为进一步营造关注“有效课堂”的氛围,也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2008年10月,我校与无锡市教研中心联手举办了“用智慧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作了精心准备,邀请外校8名知名教师与我校9名骨干教师一起,开设了17节研究课。其中7门14节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开课的课题相同,但教学方法不同。在选题方面突出平时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以求通过研讨真正解决一些实际教学中的难题。我们还为每门学科聘请了专家在听课后当场做评点。精心设计的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苏锡常等地区近500名教师前来参与,并获得广泛好评。
活动之后,“有效课堂”一时成为学校中最热门的话题。大家认为这次活动好课精彩纷呈、评课精辟透彻、议论各抒己见、反思发人深省。学校要求各学科教研组对此次开课活动及时做好分析和总结,借鉴研究课的精华,进一步提高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教务处对整个活动做了专题总结。这次活动凝聚起了一些共识:一是精彩的研究课都有精彩的师生互动,这是有效课堂最重要的特征。二是好课各有千秋,如何客观评价不同课型、不同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值得研究。三是加强集体备课与交流,运用集体智慧做好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这些共识对我们的后续研究很有启发。现在“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各学科一堂好课的标准”已列为2009年各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四、组织专题对话,引导深入研究
2008年12月,我校组织召开教科研大会,以“聚焦有效课堂”为主题,让教师围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怎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两个话题进行对话,交流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和认识、困惑和思考。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打造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创设情境,使课上得有趣而灵动,让学生在兴奋和成功中学习;有的认为,在平实的课堂教学中善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取舍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上课的效率也是高的;有的认为不可把教案当成不变的预案,一味地照方抓药,而是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有预设善生成;有的老师则以精彩的公开课为例,说明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大会邀请的一批校外专家也都发了言,就“有效课堂”陈述自己的观点。现场对话十分热烈,老师和专家们的发言富有论辩性和启发性。
这次科研大会的最大收获,是让我们认识到,对“有效课堂”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会后,我们进一步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反思我们对“有效课堂”的初步研究。我们认识到,传统的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教,而新课改要求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要运用现代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对“有效课堂”的深入研究。我们根据专家的建议,引入了深度学习的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学习者将新的观念和概念与其先前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探求其基本原理和模式,而不是把课程材料当作无关的知识片断或模块;要评估新观念及其相关的推论,并将其知识整合到相关联的概念系统中,而不是简单的记忆事实和模仿操作程序,不是独立或游离于系统之外;要理解知识创造过程,批判性地审视其论断的逻辑,加强对自身学习过程和理解的反思,优化学习策略,而不是把实事和程序当作由权威确定的静态知识。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提出了“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的课题,正积极争取在省教科院立项,我们将以这一课题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追求有效和高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践,把理想境界变为现实。辅仁中学作为一所历史名校,在新世纪的改革发展中,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提升教师智慧,打造有效课堂,为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徜徉于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开放的思维对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理性的审视,是提升教师教育智慧、促进师幼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幼儿园开展课程审议应注意:坚持理论引领,注重观念更新,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教育拥有思想;直面教育实践,培育问题意识,赋予日常保教实践工作以研究的价值;立足多元对话,追寻智慧的碰撞、激荡,以班级为基点,以案例为媒介,推进式审议与螺旋式审议相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审议相结合,促进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性深化。这样,在课程审议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智慧、研究智慧、行为智慧将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课程审议教育智慧
课程是由教师、幼儿、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四个要素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课程的基本内涵。
课程不只是跑道,更是跑的过程;课程不只是教育情境之外的文本,更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生成和共同建构的一系列事件。课程是否适宜、有效,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儿园要把课程审议列入幼儿园管理工作和教研活动之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甄别、选择、评价、审议等从开发到实施的全过程,学会以开放的思维对课程进行理性的审视,在课程审议中提升教育智慧、实现与幼儿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幼儿园在开展课程审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理论引领,注重观念更新,提升教师的思想智慧
课程审议是教师交流思想、表达观念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审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总结是教师参与课程审议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1.让读书成为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师德修养、文化素养及组织幼儿园保教实践必备的知识。在开展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学习理论的好习惯,并定期组织读书会、信息会等,提高教师读书、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教师的心灵和智慧。
2.让教育拥有思想
理论阅读是教师不可放弃的责任。幼儿园课程应该“教什么”“如何教”“何时教”等,这都是我们在对课程进行审议时必须关注的要素。开展课程审议时,我们应帮助教师明晰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本依据,如:
教育法规依据:如《规程》《纲要》中对幼儿园教育任务、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等。
心理学理论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
教育学理论依据:新的知识观、资源观与教学观;新的教师观与儿童观;最近发展区理论与支架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与整体教育观等。
课程学理论依据:如,泰勒的课程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等。
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徜徉于理论的前瞻性与实践的现实性之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课程中的观点与行为寻求依据,在理论的引领下促进课程设计与实施不断趋向完善和理性深化,成为教育的思想者。
二、直面教育实践,培育问题意识,提升教师的研究智慧
幼儿园课程不是脱离于实践之外的一种“书写”活动,而是与实践相伴且在实践中进行的活动,它是由一个个相互关联、不断递进的情境脉络组成的,不同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不同,因而课程审议的重点也要因具体情况而异。科学、合理的活动目标,优秀、适宜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有效的教育评价……都是进行课程审议时必须关注的基本要素。
1.课程审议的基本流程
智慧源自实践。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课程审议必须直面具体的教育实践,关注课程对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的价值以及课程的良性发展,力求在理论引领下解决课程实践中的真问题,形成课程决策。课程审议的基本操作流程是:
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设计课程时借助理论来策划,在实施课程时有意识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审议课程时更要借助理论来审视。这样,教师的日常保教实践工作被赋予了研究的价值,能推动大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2.课程审议的问题菜单
对课程实践中最真实问题的关注,是教师提升智慧、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课程审议要注意唤醒教师的问题意识,鼓励教师带着疑问去思考我们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确保“以幼儿发展为本”落到实处。
三、立足多元对话,追寻碰撞、激荡,提升教师的行为智慧
课程审议是课程审议是教育民主的产物,是教师专业自主的重要表现。课程审议强调的是一种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倡导的是一种参与式与合作式的学习过程,通过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辨与探析,个体与群体智慧充分碰撞、激荡,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行为智慧。
1.课程审议要以班级为基点,推进式审议与螺旋式审议相结合
班级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真实所在,是课程实施的现实基地。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以班级为基点,在班级生态中孕育和生长。课程审议可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式审议与自下而上的螺旋式审议相结合的方式,重视班组教师、保育员、幼儿乃至家长的参与,依据课程开发标准、班级具体情况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课程资源,设计并实施活动方案,构建让自己心动的课程,不断反思和积累实践性学识。
自上而下的推进式审议:教科室提出课程设计方案──教研组进行审议并完善──教师结合班级情况进行审议并进行实践──教科室征集反馈意见与建议,调整改进课程方案──教研组进行审议并完善──班级进行再审议及再实践……
自下而上的螺旋式审议:班组内成员设计、实施课程方案──以观察记录、案例分析、活动反思等形式进行班内审议──在年级组、教研组或课题组内交流与分享,开展课程审议,整理提升经验,研讨困惑问题──教科室组织骨干力量或全园教师集中审议、学习,探析经验的有效性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程审议要以案例为媒介,个体反思与集体审议相结合
课程审议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课程设计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还要弄清楚隐含于“教什么”“怎样教”后面的设计思想、教育理念、具体依据,对话、探讨、辨析、反思是课程审议的主要特征。在实施课程审议时,我们应以案例为媒介,个体反思与集体会诊相结合,加强对案例的分析、判断、评论,提升教育智慧。
(1)重视教师个体的教育反思
反思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源泉。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我们应切实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个人风格,提倡教师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设计或策划、实践与反思,从研究教材到研究幼儿、研究课程实践,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写自己的教育笔记、做自己的教育反思,反思自己的课程理念、实施技能等,思考着“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使课程审议伴随课程开发、计划、实践、调整……的全过程,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自我重建中突显“实践”“学习”“研究”“发展”的价值,生成与提升教育智慧,提升课程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
(2)加强研究团队的集体审议
对话,是走出个人视界的平台。课程审议应重视多方代表的参与,重视多元的精神碰撞与交流。它常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及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而展开,依靠集体的智慧为某项具体的教育活动会诊、把关。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专家、社区人员、幼儿等都可以参与课程审议。在进行集体审议时,可灵活采用多种形式:
说课式:教师充分准备设计或实施教育活动方案──设计者或执教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同事或专家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或疑问──共同研究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关系──根据课程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步骤进一步优化课程方案。(如:在对《黄梅戏歌》活动进行审议时,设计者精心准备,向参与审议者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对“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参与审议的专家则从理论到实际透彻分析活动设计的每一环节,提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议,使活动设计更加完善、优化。)
观摩式:教师个人或教研组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教研组或全园范围内现场观摩活动──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审议──共同研究并完善课程方案──再次组织验证观摩。(如:在课题组成员通过现场观摩对民间童谣《小兔子开铺子》进行课程审议时,大家针对“要不要引导幼儿发现童谣中每一句结尾都有一个‘子’”展开了讨论,最终达成了“应重视挖掘这首童谣的代表性特征,丰富幼儿对民间童谣形式美的欣赏感受能力”的共识,并对原有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体验式:提供几份相同的课程方案──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实施课程方案──教师扮演幼儿亲身体验学习过程,考察原方案中的教学情境、环节设计、教学策略是否适宜──小组研讨并调整、完善方案──各小组交流各自的调整策略,共同研究,修订、完善课程方案组织验证观摩,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如:在关于《立体剪纸──花》的课程审议中,我园教师围绕着“如何引导幼儿探索性学习运用卷、剪、拉的方法进行立体剪纸”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分组模拟幼儿进入实习场学习,发现了原有方案中许多考虑不够周全的因素,如:纸张的大小、长短对活动的影响,接卷范例出现后对幼儿思维的影响……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不少的对策,使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开教学活动在“贯彻纲要,走进南京”全国纲要培训班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研讨式:参与研讨者已熟悉研讨案例内容,并找出案例中可能涉及的重要问题──提取核心问题,各自思考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对策──交流、讨论并记录──总结有效经验,形成共识。(如:在对“有趣的扎染”活动进行课程审议时,大家意识到“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小棍扎染出美丽的花纹”是活动的重点。围绕这一点,实施过该活动的老师介绍了自己对课程实际效果的判断、指导策略的反思;观摩过该活动的老师介绍了自己观摩时的感受,自己对活动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及改进建议;准备实施该活动的老师介绍了自己对课程价值的判断、再次进行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老师们充分利用个体差异、基于个体经验和反思而形成的“实践性学识”,运用实践的语言,依赖实践的智慧,进行实践的判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大家对如何有效地利用语言、图谱、动作等支架引导幼儿探索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育能力、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课程审议作为一种基于实践的逻辑思辨过程,它关注社区、幼儿园和班级的课程资源,关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关注特定的活动情境和适宜的策略,关注各方的合作和配合……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个体有价值的经验信息、实践性学识能有效地与同伴分享,同时又能分享别人的经验和智慧,增长自己的学识和才干。因而,课程审议的过程是每一位参与者在互动中得到启发的教育过程,也是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提升的过程。
摘要: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教育论文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过程是与其对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研究相伴的。校本教研恰恰以教育反思、教育叙事、合作共享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
关键词:教育智慧校本教研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涌入课堂。教师如何适应这个充满生机的课堂,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如何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释放,等等,都需要教师用智慧将教育理论的普遍性与实践经验的特殊性有机结合,用智慧对具体的教学行为作出理性分析,用智慧实现对课堂的有效调控,即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探索、感悟,提升教育智慧。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与教学过程相伴的教育机智,是在长期实践和反思后的实践智慧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人格特征个性化的、主观化知识的综合体现,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它内化在教育的一切方面。“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1]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过程是与其对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研究相伴的。校本教研恰恰以教育反思、教育叙事、合作共享等形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走向明晰、走向科学、走向精致、走向睿智,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
一、实践反思:萌生教育智慧
没有对实践的反思,就没有教育智慧的生成。实践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再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对自己的专业及相关活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反思实践还使教师的活动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成分,在反思批判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同时反思先进的知识、观念、经验和技能并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它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形成新的实践行为和实践智慧,获取教育智慧的有效手段。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总结、概括和提炼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反思需要回顾,但更需要思考,既要在回顾中思考,又要在思考中回顾,停留于回顾的反思是无价值的反思。教师对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对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引发反思,可以发现不足,捕捉“精彩瞬间”,会使教学实践日臻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使师生沟通更有效,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对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能更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效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这就都要求教师具有对新动态的敏锐感受和迅速判别,适时把握教育时机,选取适当方式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实践反思不仅可以获得宝贵经验,用于指导教学,而且反思过程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反思是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真正沟通教师“倡导理论”与“运用理论”的桥梁。因此,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反思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教育叙事:增长教育智慧
教育叙事主要是对事件展开描述、解释,让故事弥散出深层的教育意蕴。[2]即教师用具体的、描述的方式对自己教育生活整个过程作尽可能“客观”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及具体人和事的叙述。教育叙事能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和经验作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从而切实改善自己的教学生活。同时,它也是对教师的情感意识的最有效、最深度的唤醒,使教师树立起教育者的自信和自尊,使教育理论避免了面对教学实践的空泛和无奈,使教师更加敏感地面对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技艺、实践智慧走向睿智。
教育叙事不是单纯的叙事过程,它既是一种研究方式,更是教师动用并形成自已独特的叙事思维的过程。叙事的主要目的是以教师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个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3]。因此,从教师这个视角来看,叙事不仅仅是教师讲述具体事件的过程,而且也是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自我成长的轨迹和内在专业结构的发展过程,进而为能够更好地实行专业发展的自控和调节奠定基础。”[4]教育叙事是对具体鲜活的事件进行直接的描述,涉及对事件的开端、进展和结束等诸多环节重组,借助具体的事件以及具体的叙事过程而实现思维活动的具体化。叙事并非简单地按照事件的进程而展开再现式的说明,还会受到情境的钳制,介入叙述者的主观意图、情感、立场,诱发叙事思维的情境性。它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释自己在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问题,然后将自己遇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从中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追述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故事,在讲述中不断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角色定位。在叙事的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思维结构得到不断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其教育智慧的增长。
三、合作共享:升华教育智慧
教师在动态的、生成的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中,会不断地面对许多问题和困惑,他们希望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的有效途径,希望在专家和同伴互助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活动。通过合作发挥教师群体智慧,组成学习、研究共同体,取长补短,互帮互学,互惠互利,形成整体合力,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合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与教师的合作,另一种是教师与研究机构专业人员合作。
合作共享的核心是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教师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交往与互动达成互助与合作,分享经验,促进共同的专业成长。在合作中教师将彼此的信息和经验进行交流和共享,从而扩大和丰富彼此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在经验交流中原有的静态经验被激活、被分享,从而不断地扩展和升值。教师一起就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提出各种看法和观点,进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甚至尖锐对立,在这种不同意见的申辩论争中,彼此之间才能启迪智慧、扩大理解,扩展和优化各自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丰富彼此的思想,促使个人的实践智慧不断得到变更、丰富和扩张。
合作共享的最基本形式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相互协作。教师需要专业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撑,专业研究人员需要与教师共同研究,形成研究共同体。通过双方智慧的交流、碰撞,升华各自的智慧境界,形成两者间的互促,共同获得发展。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进行坦诚合作、平等对话、教研相长,使研究成为一种民主开放的过程,促使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理性智慧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实践智慧的融合。专业研究人员通过与教师的合作,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其理论和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深化;对教师而言则直接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专业研究人员在合作中发现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智慧之光和尚未系统化的闪光点,并经过其相应的理论滋养和系统整合完善,使那些转瞬即逝的教育智慧不断地得到强化,形成教师个人系统化的、常识性的教育行为。
在合作共享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也变成了一种研究方式,尊重、理解、沟通成了维系合作的重要纽带;无论是彼此,都需要“学会静下心来,抱着关切的心态聆听彼此”,“学会敞开心扉,向他人倾诉深埋的心结”,“学会把眼光投向他人,关怀那些平凡生命的脉动”;有的只是一群志同道合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开展的合作,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成果分享:分享信息、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思想、分享智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洞悉复杂局势、把握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校本教研的意义与价值,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努力探索智慧型教师成长的机制和途径,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摘要: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的一种品质,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她具有独特性、情感性、科学性、缄默性和艺术性的特征。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需要自由民主和利于终身学习的校园文化,需要教师具有科研和反思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智慧教师专业化教学机智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叶澜教授将教育智慧归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教育机智,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和创造的魅力等几个方面。我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的一种品质,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
一、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
(一)独特性
独特个体性是教师智慧的首要表征。教育智慧具有高度的个体性色彩,体现着教师区别于他人的、个体的、个性化的独特教学风格。教育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是某个人不断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与重组的结果;是教师基于专业上的需要,通过发现、修正与内化等复杂的过程所建构的。教师不断将既有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并经过个人的重新诠释与转换过程,使智慧的生成符合现有的环境需求。所以,教育智慧是个体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体验、感悟、思考和实践等方式逐步生成的,是受教师个体的思维、个性、知识储备、自我形象、职业动机,以及所处的教育环境等的影响。它蕴涵了教师将一般理论个性化,及与个人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情况相融合的结果。
(二)情感性
“教育的智慧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复杂的关心品质”。①对教育的责任感与情感是使教育智慧充满真善美的重要条件。教育智慧之所以是教育智慧,一方面说明它的确是智慧,即高尚的才智,另一方面说明它在教育问题的解决中的确能够发挥作用。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智慧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因为它是教育活动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它是巧妙的;对学生的爱是创造性运用教育规律的动力;对学生的爱保证了教育思考必然利于学生的发展;教育情感的渗入是教育智慧美的重要特征。教育智慧是使用爱的智慧,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对孩子有责任与关爱,它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教育者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三)科学性
教育智慧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和复杂多变的问题,依靠教师直觉、灵感、顿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裁决,从而采取不同的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方式和方法,以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沟通、融合。经过对优秀教师或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发现他们对教学情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对问题的分析更为清晰和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更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恰当性,即拥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能够在解决问题时从多角度加以整体把握,洞察多种可能性,并迅速做出决策。
(四)缄默性
教育智慧是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说明的,不能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是“潜移默化”“近朱则赤”“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智慧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知觉而获得的,往往缺乏清晰的条理与明晰的意识,是“非批判的知识”,也很可能不在教师清晰的意识范围之内,也无法清楚的表达或理性的加以反思,但它往往与教师日常的生活与经验仅仅相联,甚至可能是教师自己也说不清从什么地方获得的,是只能意会的一种体验。
(五)艺术性
教育智慧是科学化的艺术力量,又是艺术化的科学力量。教育智慧的力量具体表现为这样几种能力:一是对教育问题的逻辑化理解能力;二是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能力;三是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这三种能力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都能显现出科学的穿透力和艺术的感染力。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基本上是一个科学问题。自然,理解教育问题的能力基本上是一种科学能力。但是,教育智者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其角度、方式,完全可以上升为艺术。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几乎就是艺术。但是直觉之所以能够发生,却一定是建立在无数次逻辑把握基础上的。假如教育者没有深厚的教育科学、人文科学的素养,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即使发生也很难靠得住。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观察教育智者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就等于是在欣赏教育智者的艺术表演。观察者深知其美,深知其妙,但无法重复,无法获得。
二、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
(一)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内部条件
1.高尚的教育道德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核心。
(1)爱岗敬业
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
(2)爱学生
师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教学效果来说,意义重大。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爱意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作到“四有”,即:一有对学生爱的情感。二有对学生爱的行为。三有对学生爱的能力。四有对学生爱的艺术。
(3)爱美
只有爱美的教师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培养好的人才。我认为教师的爱美,主要表现为自爱。自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包括仪态美、语言美、书法美等;二是内在的,包括人格美,情感美等。
(4)爱知识
首先是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其次要向外行人学习。第三要向书本学习。第四要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
2.科研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而且也是一大批优秀教师成长的成功之路。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化,正是教师创造力的表现,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1)科研意识的培养
教育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教育科研意识由三个要素涵盖,即教育的信念与热情,教育的知识与经验,教育的眼光与智慧。
(2)在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就是通过实践者在自然情境下对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它以自主、实践、开放、反思为主要特征,以研究与开放式研讨为原则,以实践情境为主要研究场所,研究旨在解决现实问题,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者对现实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措施是否有效,实践者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行为的成败,以达到研究者理性的自觉,进而切实地改变现实。行动研究有三种研究起点:
第一种研究起点是:研究起始于“不明”的情况。也就是指教师常可以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开始进行研究。比如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反常倾向、学生中比较固定的落后行为、课堂中的意外、教学的无效等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和长期存在的问题,都可以成为一项研究的起点。第二种是以现象的追问为起点。把自己放在里面以对现象的追问为支点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以深度介入的态度把自己放到事件的当中去。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更为熟悉,因此就最有发言权,最容易把握。而且从感情上来说也更容易接近和投入。第三种是教学即研究。现象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研究理所当然要根植于实践。在解读研究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3)建立激励机制,创设科研氛围
良好的氛围和高涨的积极性是促进教师科研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在这两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氛围的创设,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如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或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请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指导教师开展科研等,通过活动促成良好科研风气的形成。二是建立物质与精神奖励的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给予精神上的表彰与物质上的奖励。同时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反思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源泉。
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的引领。理性思维就是从日常教学情景中获取价值的第三只眼睛。而这种充满智慧的理性思维的养成,本身就与孜孜不倦的理论学习与勤勉不殆的实践思考密不可分。一线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学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简单办法就是要养成学习理论的好习惯,同时要学会围绕所思考的教育问题组织资源,开展研究。这样,研究、学习就成为工作的一部分,而教学实践也就成为对教学假设的实证性研究。当工作、学习、研究三位一体时,教师也就实践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想。
(2)要具有问题意识。教学反思的功能之一就在于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中最真实的问题的关注,是教师走向研究者、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问题意识至少包含了这样一些要点:这是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意义吗?这个问题有根据吗?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吗?这个问题能解决吗?当我们用这些疑问去思考我们所面对的教育现象时,也许就会从中发现那些真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从方法上讲,采用文献法是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开始。只有通过查阅文献,才能够知道别人在这一点上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也才知道自己的研究有没有价值。如果我们善于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问题)开展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就能够由此而上升到研究的层面。
(3)积极对话。对话,是走出个人视界的平台。教师作为个体的精神劳动者,更需要多元的精神碰撞与交流。教学反思,如果总是停留在个体的层面,客观上就会影响到反思的深刻性,影响到反思者个体的成长。与同伴、专家的对话、交流则会丰富反思的内涵,扩张反思的效果,修正反思的偏差,提高反思的品质。
4.偶发事件的恰当处理凝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学机智是教师巧妙应对变化了的课堂场景或灵活机智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机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和果断的意志力。二是教师具有对学生深度的了解和诚恳爱护和尊重的态度。三是教师具有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以及教育技巧。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凝练教育机智:
(1)抓住不同个体的认识矛盾和思维碰撞,在师生共同的问题探讨中化解矛盾冲突,展示教学机智。(2)正视学生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流向,在学生出其不意的问题发难中稳住课堂阵脚,彰显教学魅力。(3)捕捉学生平凡中的发现,在对事物的比较探究中抓住问题实质,提升教学品位。(4)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一反常态的问题处置中吸引学生视线,凸显教学风采。(5)发掘与课堂关联的教育因素,在猝不及防的教育情境中巧于化害为利,发挥教育智慧。(6)以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吸收学生独具慧眼的教学建议中把握认识标高,提高教学境界。(7)关注学生的举手投足,在解读学生的弦外之音中师生感同身受,展现人格魅力。(8)确立正确的教材、教参观,在对教材的质疑批判中注重创造发现,强化教学艺术。
(二)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外部条件
1.建立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对教师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一经形成便成为学校成员所共有的和必须遵守的(有主动和被动遵守之分)的学校普遍文化,并对学校成员所共有起着规范和束缚作用。不良的学校文化组织只会妨碍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使教师不愿创新或不敢创新,教师只有按照教材、教学大纲和各种教学纲要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民主、自由的学校组织文化允许教师进行革新、为教师各尽所能提供空间。在民主、自由的学校组织文化中,教师享有学术自由,充分享有教学和管理的权利。学校行政人员过多的咨询、顾问、视察等使得教师的自由权受到了侵犯,以致于教师本人也满足于驯服的执行学校的规程、上级的行政指令,而不把自己看作专业技术工作者。少了行政不必要的监督,教师更能自由表达自己,自觉自愿的进行教学创新,探究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自由的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学,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够得以真正的释放。
2.学校要创设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校园文化。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首先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的氛围就是一种校园的文化,特定的校园文化形成有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需要领导和教师树立一个共同的愿景,每一个人都为之而不断的努力奋斗。作为一校之长和学校的领导集体,都应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思想和理念的高度重视自身的学习,并积极与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作为教师自身来说,也要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是一个专业,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和新知识,都不得不重视学习与吸收,把握新的形势和新的信息,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次要开辟专门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学习要开辟专门的学习场所,让教师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里,让教师们一起分享教学中的喜怒哀乐,一起学习新的理念与内容,一起畅谈体会心得,一次来丰富教师的生活,获得一种教育教学的方法与理念,获得乐观的生活心态和浓浓的人文关怀。在学习的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多样、求新求异。看教育理论书籍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可以在听课中学习,研讨交流中学习,思考现象中学习,网上论坛中学习……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造就乐于进取的心态和不懈追求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