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08:54:30
导语:在公路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近年来,广深公司每年需要完成大中修工程和通行养护费预算项目的合同签订多达160多个合同,招标项目在110多项以上,预算审核文件、招标文件、变更费用增加文件等上报董事会文件多达90多份。我部平均两天签订一份合同、三天完成一个项目的招标、四天上报一份董事会文件。经统计,2011年至今(截止2013年8月31日)公司共签订新建扩建及大中修改善工程类合同435份,合同总金额16.57亿元。新建扩建及大中修改善工程招议标及合同履行情况较好,未出现不合规和纠纷事件,各个项目的招标及合同签订等手续规范,材料齐全。
2规范招标工作的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我部门自2007年成立之日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暂行)》,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制度陆续修订下发了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维修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招标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结算操作细则》等,严格规范招投标活动、严格合同会签制度、严格合同履行跟踪管理制度、严格合同专人负责管理制度。且明确了招标职责,为各项工程招标的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2012年底,我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2012年《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评标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细则》,结合广深高速项目规模大小不一、工程类型多、工期短、边通车边施工等特点,为了更好的依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有序、全面、高效、细致、周详的开展维修养护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广深高速公路专项工程招标文件范本》、《广深高速公路检测类招标文件范本》、《广深高速公路日常维修养护招标文件范本》、《广深高速公路设备采购招标文件范本》、《广深高速公路监理招标文件范本》等模块。对各项条款进行审核、审核、再审核,力求做到细致、周详,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表、标书格式要求等招标文件组成资料力求做到全面、完整,避免遗漏。
3为规避法律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
在招标、签订合同和履行过程中,为有效规避风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针对“合同主体不适格法律风险”
在招标阶段,严格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等级及履约能力。经股东双方同意建立合格的“投标单位名单库”,每两年对入库的各投标单位必须具备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在有效期内的安全许可证和法人授权委托书等证件进行一次年度审查。合同洽谈时工作人员负责审查对方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法人授权委托书等材料。人洽谈合同的,要求对方提供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或所在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并严格审查。
(2)针对“合同文本不明确法律风险”
严格合同会签制度。为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合同法律风险及公司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了《广深高速公路专项工程施工合同》、《广深高速公路日常维修保养工程(含中央分隔带及边坡绿化)合同协议书》、《广深高速公路机电设施日常维修及抢修工程承包合同》、《广深高速公路供电运行维护工程合同》、《广深高速公路收费亭抢修工程承包合同》、《广深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合同》、《广深高速公路工程检测合同》、《广深高速公路空调机保养维修合同》、《广深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承包合同》、《广深高速公路设备采购项目合同》等十个合同模版,以上所有合同条款均通过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审查,对可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国家产业政策的条款做了相应修改。同时每项合同文本起草后,工作人员将书面、电子版同时经过项目主管部门、合约预算部、财务、分管领导、总经理等进行会签,会签无异议后方可加盖合同专用章。会签制度的实施对于合同文本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不严密、不完整、不明确、表述不当等能够及时予以预警和纠正。
(3)针对“签署行为不当法律风险”
严格按照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维修养护工程招标管理办法》、《维修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办法》的文件要求签署各项合同;明确合同会签的流程,杜绝管理不当造成的法律风险;同时在合同各页码之间加盖骑缝章,防止合同签署后被篡改。
(4)针对“证据意识缺乏,证据保全不力法律风险”
我部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合同的初步确定、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正式签署、分送相关部门、履行、变更、终止、纠纷处理、归档保管的整个合同管理过程的各种文件和资料严格注意保全和收集。对事实的认可、数量的确认、单价的核准、金额的确定的材料同合同一起严格予以归档保存。
(5)针对“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法律风险”
严格合同履行结束后付款制度,同时,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于各种债权和债务严格按照合同文本的约定予以清理,对于出现债权不能得以实现的,严格在法律保护期限内予以主张。
(6)针对“其他法律风险”
合同签订严格按照公司财务部门要求,采用对方履行结束后付款的方式,防范对方履行不力或丧失履行能力带来的法律风险,对于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的,及时在法律保护的期限内主张权利;已签订的合同原则上不予变更,确需变更的,明确合同变更的相关负责人,履行合同管理的一切程序;采取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的日常保管,明确合同借阅的审批程序,防范合同泄密风险。
4新建扩建及大中修改善工程招议标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公司在招标、合同签署、合同履行和履行后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工程项目工期紧,招标准备工作时间短,导致对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市场调研询价工作不够精细,降低了我方在合同谈判过程中的议价能力,同时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我部在今后的工程招标管理中将严格预算审核调研询价制度,提前准备,提前计划,优化招标管理流程,提高合同准备阶段效率,杜绝各项风险。
作者:向明 单位: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合约预算部
1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1.1管理机构不完善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好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就必须由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对应设置好各个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在本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中,项目整体长度较长,施工设备以及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但本施工期间在专职于机械设备管理上的机构还不够完善,专业人员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很多情况下,将机械设备管理完全纳入施工现场管理范畴当中,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之间缺乏联系,甚至将工作职能并入了其他的现场管理部门当中,造成管理层与操作层发生脱节,设备管理工作难以积极开展。
1.2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虽然本企业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专门的机务管理工作机构,但由于施工企业本身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导致机务管理工作机构中的人员变更速度较快,设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理想。本企业机务管理工作机构中,80%的设备管理人员是大专以下学历,接受专业教育的时间较短,对设备管理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机械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够规范与有序。同时,企业将资金过多的投入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或租赁上,无法对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导致人员素质及能力无法适应机械设备的管理需要。
1.3使用与保养脱节
当前本施工企业在开展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严格执行了定人定机的工作制度,机械设备的使用与操作人员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并没有将这种对应关系延伸到保养环节当中,简单来说就是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责任没有对应到具体的工作人员之上,操作人员只管用,不管修,维修人员又比较应付,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维修人员与使用人员相互推诿,难以界定责任。除此以外,由于没有责任制度作为保障,导致项目施工中工作人员仅仅关注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设备管理与使用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问题,为了满足工期要求,多数设备在项目施工期间长期处于超负荷或带故障运行状态下,设备磨损老化,一方面对施工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机械设备的后期维修费用。
2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对策
2.1完善管理体制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一个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作为前提,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必须涉及到施工作业的方方面面,同时与个人利益相互挂钩,以充分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本企业而言,在机械设备管理体制的建设及完善上,采取了统一规划、专人负责的基本思路,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界定专业管理人员与群众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同时,在施工管理制度的建设上,遵循“七个有利”的原则,分别是: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职工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机械效能的发挥,有利于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机械完好率的提高。同时,本企业还针对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内部人员的流动性进行严格控制,除根据工程施工情况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外,尽可能的不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使设备、人员、以及岗位责任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为施工机械设备的保管、检修、以及操作划定具体的责任人员。
2.2加强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于公路施工项目而言,施工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模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故而,本企业首先从思想理念上入手,重视技术培训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乃至对机械设备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力度,优选一批一专多能型人才。同时,本企业还根据公路项目施工的一般特点与规律,组织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专员、以及操作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设备管理研讨会,通过研讨会的方式集思广益,钻业务,学技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了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管理技能的提高。
2.3加强设备维修保养
在一个完整的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当中,有关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以及维修,这三者具有相互关联的关系。任何一种施工机械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都会出现性能上一定的缺陷与故障。因此,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性能,就需要结合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在满足施工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设备运转周期来定制相应的保养与维修服务。同时,本施工企业下属设备管理工作部门还通过对各类设备实际情况的分析,参考设备的心就程度,采取不同的维修保养措施。例如,针对新设备(包括新购置,新投入,或新租赁,使用时间不足5年的设备),需要在做好定期维护工作的同时,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确保其使用性能;针对旧设备(多指使用时间在5年以上的设备),需要在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及时针对故障进行修理,消除隐患。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针对本企业已装备的价格较高且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设备而言,在维修保养上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兼顾经济性与合理性,推广视情修理法,根据设备的磨损情况,所处的工作环境,以及应用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展开状态维修以及项目维修。其优势是能够在保障设备完好率的同时,使其最大工作效率得到有效发挥。
作者:贾国建 单位: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的概述
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工作是随着高速公路项目法人制、招标合同制、合同管理以及监督监理“四项制度”的深入推进发展而来的,它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建设水平的关键。工程计量是工程承包商对已经完成的合格的工作,根据合同的要求与规定实施计量方式与方法,确定工作量的一项工作。合同管理则是对签订的合同进行管控的手段,它要对工程的变更、补充设计、延期问题、费用赔偿、分包工程以及违约工程、仲裁内容等进行严格把控和管理的工作。一般而言,它的工作量大,工作分散繁杂,人员调动灵活,与建设资金和费用的联系较为紧密。与此同时,它也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的进度、安全状况,做好它的应用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工程计量
(一)工程计量的程序
工程计量程序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任何建设行业都要依照相应的步骤进行作业,按照合理的规范化流程实施作业。从计量的申请——文件审核——计量数据表格的填写——核实数据,任何一项工作的失误或漏洞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数据差异,计量结果与实际不符。
(二)工程计量的规则和方法
工程计量规则与方法大多出现在招标文件的规范设计之中,在工程量清单和有关内容中进行明确的规定,计量应用时也要严格遵守这一规范。当然,在不同的高速公路建设实际中,一些计量的规则和方法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大范围下都具有一致性。所以,计量工作的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计量细则的规章开展作业,工程监理人员必须准确把握计量原则,避免出现图纸与施工实际存在巨大差距的问题,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定不应纳入附属工程之中。但是在核算数据时要一并计算,完整的完成相应的全部工程,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三)工程计量的应用
应用工作是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实施作业的实际方法,在具体建设中,承包人要在现场监督工作,负责监管工程进度,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并报出符合计量要求的工程量基础数据,按照具体要求使用支付管理系统实施管控。另外,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要把主要的合同附件报送给上级部门进行签署,各现场监理工程师只有在确定后,施工单位才能对照下面的规范实施管理,细致计算每一项数据,保证汇总表格的科学规范性。最后,再将中间计量表上报给相关的总监办进行审核,实施网上签署。
三、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公路建设中连接承包商与监理人员的唯一纽带,它的组成要素众多,包括招标的文件、书面合同、书信往来、信笺信函等等。合同管理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不仅仅是整理资料那么简单,管理者还要管理工程变更的一切问题、补充合同内容、找准费用赔偿数额、明确工程延期、以及做好违约处理等工作。由于施工项目处于灵活变动的条件之下,在把控中势必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更有利的控制投资,各单位必须把好合同关,保证材料证明的详细性。
(一)开工预付款
开工预付款又叫做动员预付款,是业主提供给承包商的开工经费,大多数情况下占据投标价的10%。这是工程建设涉及到的第一笔资金,也是合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的管控关乎着工程建设的费用,是开工的基础,对日后的费用核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材料设备预付款
高速公路建设必须要有高质量、高规格以及大规模可用的材料作基础。业主在施工方动工前必须支付一笔材料设备费用,供建设部门使用。一般而言,费用收回的具体做法是当材料、设备已经用于安装在工程之中的时候,要从期中支付证书中扣回,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已经付款的相关经费,设备以及它的所有权属于承包人。
(三)保留金
顾名思义,保留金属于业主自留金中的一种,它是业主为了使承包人履行合同而对应该支付他们的款项进行扣留的形式,在合同全部履行结束后,再将资金发给承包人的合同方式。保留的金额不能过高,一般以合同的5%为最佳,每次扣除的费用也应该达到中期支付证书已完成工程价值的十分之一。对此,工程建设承包方最好尽可能快的完成工作量,保证保留金能够返还,以此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
(四)工程更改资金与暂定资金
高速公路在实际建设中势必会出现一些变动情况,当遇到特殊问题的时候,资金也会相应的发生更改。在这种情况下,合同管理人员要准确记录工程更改的实际,做好资金记录,严格审批制度,计算出工程更改造成的资金变动情况。暂定资金是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也无法精确规定的费用,它只能大概估算出所要花费的数额,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在具体施工中还会出现变动。因此,对于这部分不可预见的费用,施工单位要做好计算工作,将资金划入暂定金额之中,设定固定部门管理费用,在使用资金时做好记载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两者之间互为补充,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是施工单位作业的重点。根据以往工作的不足以及在计量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施工方一定要首先按照规范办事,明确具体规则,做好细节管理工作,控制好合同的内容,做好记录和计算工作,在计量工作实施的时候确保数据的精确度,从而发挥其优势,提高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作者:鞠亚娟 单位:辽宁驰通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设备管理与维护
1.1做好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统筹管理。
传统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一般是交由维修部门进行管理,而对于使用部门并不做要求,这就无形中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割裂开来,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现今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是从设计、使用到维修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做到参与机电系统的设计阶段,针对产品提出自己需求,并指出机电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如果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设备在设计之初就带有一定的缺陷,靠后期的维护保养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采购之初就需要根据设备可能的使用情况以及设备分布监控点的气候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需要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整个使用周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综合管理。
1.2做好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
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维护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做好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定期检查维护工作,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设备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检修计划,同时通过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而对于一些经常发生问题的部位需要根据故障发生的特点分析其发生故障的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对机电系统进行相应的改善,从而减少同类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在验收产品时需要做好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将影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质量缺陷产品消灭在萌芽中,同时需要对影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将原先的查找结果改变为查找影响因素,同时需要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立起运行状态监控系统,做好状态监控来提高系统的维护效果,降低维修的费用,提高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利用率。由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经费的限制,为了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良好的维护效果,需要对设备所起的作用将其进行分级,从而根据其重要程度来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与管理,在合理利用经费的基础上使设备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对不影响告诉公路正常运行的设备进行事后维修,而对于那些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则需要采取预防加维修的管理模式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1.3做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维护的记录工作。
在进行机电工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其中,记录的信息主要包括从设计、建设、安装以及到使用、维修这一整套的设备资料,记录的信息需要清晰明确,方便后期查询。其中,设备维修记录一般分为输出数据和输入数据这两种类别,输入数据主要是指设备的一些原始数据资料,而输出数据则主要是包括分析数据和成果数据等。所以,需要做好将所输入的数据与输出数据相一致。在进行资料的记录时,需要从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实际出发,所涉及的内容要求具体、全面,并且资料的记录人员能够正确的填写其内容,同时需要将记录完成的资料记录进行相应的整理分类,以便以后进行查阅。同时对设备维修记录需要进行分类整理,找出故障多发的设备以及故障频率较高的地方,从而为后续的维修管理工作带来方便。
2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维护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现今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是分段进行的,这种分散式的管理维护方式在初期能够保证维护人员尽快的熟悉所需管理的机电设备,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进行,这种较为分散的管理维护模式将会变得越来越臃肿,维护人员与维护成本将会不断增加,不利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建立高速公路机电维修管理数据库,实现全区域机电设备的技术资源共享,并通过建立起适应现阶段的维护管理组织机构,有效的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2)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验收评价相对落后,在进行高速公路竣工验收时,更多的是关注高速公路的土建施工质量、高速公路的路面质量等,而对于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由于缺乏一定的验收标准,造成验收工作走马观花,无法形成有效的验收,这将会对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在后期的高速公路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也是路面养护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精力,导致机电工程的资源不足,从而对机电系统的管理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电系统评价标准,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机电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分析并上报进行解决。为高速公路的良好运行打下基础。
3结语
我国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维护相对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当通过借鉴先进的管理维护经验,努力提高管理维护水平,为确保高速公路正常通行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邵钢锋 章成栋 单位: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高速公路服务区以人为本运营管理的基本内涵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运营管理过程中,重点工作就是对人的管理。具体来说,高速公路服务区以人为本运营管理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以人为本的业务管理,即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以实现人与服务区的共同发展。其二,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即通过改进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广泛开展各类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服务区过往车辆、人员的实际需求。
2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实际发展
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而言,其经营管理主要涉及到多个领域,如餐饮、商场、汽修、加油、保安、保洁等这就对服务区的管理队伍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要了解熟识涉及的各类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经济意识。但从当前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实际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各服务区的整体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服务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低下,这是目前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出现的普遍现象之一。在对管理人员招聘时,往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招聘来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对管理人员的长效培训机制。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不足和后天工作中管理水平的停滞成为制约目前服务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2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弱
由于各服务区的服务人员主要来自于社会招聘人员,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总体而言,综合素质普遍偏弱,这与服务区的实际工作需求很难匹配,与各服务岗位的实际要求难以适应。同时,由于用人体制、待遇等多方面原因,各服务区的服务队伍普遍存在着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问题。一些新录用人员在完成招聘培训后,在上岗时间不长、业务刚熟练的状况下,选择了辞职离岗,使得服务区不得不重复性支付较高的培训费用。这些人对于自身的技能评价普遍较高,而对于自身得到的工资待遇又普遍缺乏正确认识,更向往工作轻松、环境舒适、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同时,由于类似的服务区之间存在挖墙脚的现象,一些业务骨干,如厨师、领班等,普遍存在着流动性大,隐性成本高的现象。而当下大部分服务区工作的人员大都属于短期合同制,经济效益好的服务区能为他们交纳各类保险金,经济效益不好的最多也就发放基本工资,不能为其交纳各类保险。再者,服务区所处地理位置也眼中影响着队伍的稳定。一般而言,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都远离市区,出行不便。无论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是成家立业的中年人,常常会由于工作环境的不方便而选择离岗。上述原因,成为制约和影响服务区人员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
2.3信息保障难以满足多样性的实际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信息的依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处于全封闭状态的高速公路而言,过往车辆和人员需要可靠、准确、到位的各类信息资讯。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速公路服务区尚不能满足这些信息需求的变化,不能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现有的条件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从一定意义上这大大的限制了现代高速公路功能的发挥。
2.4基础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高速公路服务承担着为过往车辆、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和车辆运行安全保障的基本职能。一般来说,各类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基础服务都提供有住宿、餐饮、汽修、加油等服务项目。对于这些基础性服务,很多服务区也动了一些心思,增加了一些如特色小吃、休闲服务等项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往往还是会得到顾客的诸多牢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服务的细节和服务内容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和改进。高速公路作为运输交通的重要形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出行选择。因此,顾客群的变化与丰富要求服务区的各项基础服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
3高速公路服务区以人为本经营管理对策
3.1用创新理念构建新型服务区
创新理念是保持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用创新理念构建新型服务区,就是要紧密结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不断提高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努力构建节能、环保、高效、人性化的新型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服务区的总体建设和管理运营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实施“绿色运输”策略,优化运输路线,提高往返载货率,消除交错运输、迂回运输,减少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全面规划服务区的各项业务,为过往人员提供优质、舒适的服务内容;以环保节能开展配套设备设施建设,满足低碳、环保、节能的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生态友好型、能源节约型现代化新型高速服务器。
3.2以人为本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业务素质
人的管理是关健性的工作,如何做到让工作人员有成就感、归属感,也是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内容。可以定期组织对员工的服务规范进行考核,建立比较完善的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长效业务培训机制,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理念、方法、技巧、手段等始终保持新鲜活力,对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保持创新的理念,使餐厅、商场的服务人员、保安人员及保洁员等通过科学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长期的、持续的培训和教育,使服务区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都能在自己岗位上学中练、练中干、干中学,不断增强服务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实力。为增强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可在服务区内部开展各类娱乐活动,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开展户外活动,如,拓展训练、户外行走等,加强员工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彼此的理解与信任,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3完善用人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服务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因此,要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稳定、业务过硬的管理与服务队伍,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用人制度,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保障临时用工人员的各项权利和待遇,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促进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使人员队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推行激励机制,在经营管理中实行绩效挂钩,按劳取酬,使企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激励机制可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3.4加强文化建设,改善服务区内部环境
服务区管理应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通过各类例会,宣传本服务区的服务理念、行为标准和企业文化,通过各种业务竞赛梳理典型员工形象,从而带动服务区爱岗敬业的整体氛围。通过长期的文化氛围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区内部环境,使得员工在愉悦的氛围中为顾客开展服务。
3.5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区整体水平
在服务内容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服务的服务水平,赢得顾客的满意。因此,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找准服务区餐饮市场定位。要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参考和引进社会专业餐饮和超市的特点和优势,寻找属于自己的立足点,充分发挥和运用高速公路得天独厚的车流客源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客人的反馈意见。二是坚持做到诚信经营。要以顾客的满意作为衡量自身工作质量的标准,坚决杜绝欺客、宰客现象。三是要突出地方特色。要在做好大众餐饮品种的同时,适时增加一些本土的风味小吃、特色菜肴等,可使顾客不出高速公路即可品尝到当地的特色风味,吸引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四是要积极改革和探索其他服务内容。过去存在的服务项目要在细节上多考虑,同时要根据顾客的新需求开发和挖掘一些新的服务项目。如:结合当前高速公路服务区各类轿车增多的现象,可将常见轿车的4S接待点引入服务区;可根据自驾游顾客增多的情况,增加面向老人、孩子的服务项目;可针对各类司乘人员增加足浴、推拿、桑拿、客房等满足其恢复疲劳的休闲服务;结合服务区自身优势,建立小件货物快速运输系统,开展还输、仓储、配送、中转、包装、报关等综台性物流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为乘客提供天气、新闻、财经、音乐、旅游咨询等信息服务,健全邮政、银行、手机充值等金融信息服务和WIFI网络服务等。
作者:张建超 冯兵 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一、高速公路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特征分析
1.高速公路产业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方面的力度不断的加大,作为高速公路产业的发展而言,其自身有着鲜明的特征,从传统而对自然垄断理论来看,高速公路产业就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而从这一行业的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必需产品或者服务以及存在着规模经济的特征,产业所处的生产环境及地理条件有着天然优势,产品无法进行贮存等,这些都是高速公路行业所具有的。从类型划分上来看,也能够将其划分为依靠独一无二的资源形成的,以及依靠信息独占及特权形成的和产业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垄断。这些理论特征都能够适用于高速公路,所以在对其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倘若不能妥善的处理公众利益的关系,就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风险。
2.高速公路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从国外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情况来看,已经有四十年到七十年的历史,所以在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从经营管理的模式来看主要有国家投资兴建及管理以及政府资助地方建设,建成之后交由地方进行管理,还有就是通过国家规划监督进行组建特许公司实施项目的融资,在建成之后交由公司经营管理。我国现阶段在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上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从现阶段的经营管理模式来看,主要有国家独资公司的管理模式,以及事业单位管理型的模式,和企业管理型的模式。从企业管理型的模式来看,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的经营管理方式,在经济实体上相对完整,经济主要是自主经营以及独立核算,对市场的公平竞争实现比较有利。
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风险问题及风险应对策略实施
1.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风险问题分析。
从现阶段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风险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相关法规没有得到有效完善。高速公路自身的高速性以及封闭性,通常会由于经营管理以及交通事故等引发民事以及刑事和经济纠纷的问题,但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上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所以只能参照相关的法律加以判决,这样就使得案件的统一性质在处理的结果上有着很大的差距,从而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管理上的问题就比较容易造成事故,对管理的责任也通常得不到重视,这些都存在着风险问题。还有就是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存在着政企不分以及事企不分的风险问题,我国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方面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以及银行贷款进行实现的,所以在国有性质上比较强,这就对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改革带有诸多复杂性,国有企业往往在干预上表现的比较频繁,这样在政府和企业的职能上就比较混乱,所以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效率得不到提升,在管理经营的创新上也得不到加强,从而就造成政企之间的矛盾深化。还有就是经营管理人员的膨胀以及队伍庞大和成本的增加也会带来风险问题的发生,会造成人才断层的主要风险。
2.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风险应对策略探究。
对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风险进行应对要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要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是对项目所处在内外环境综合性的分析之后,然后通过相应的技术方法进行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认识的过程。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有着相同的生命周期,并在信息的产生交换处理等方面也有着一致性。此次的经营管理风险的方法应用主要是根据风险源来确定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最后逐次的进行解决。要在资料的收集上进行加强,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环境,如金融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进行充分的分析考虑。对经营者以及合作伙伴的对风险应对的能力也要进行详细的判定,而后对关键的风险进行确定,和高速公路经营过程及风险来源等加以分类,可将其按照政策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等进行全面性的分类。最后是风险层次的确定将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划分为风险要素层次、指标层次等。再者就要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问题针对性的应对,首先要在机制以及管理上加强风险应对的策略实施。我国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等还处在不完善的发展阶段,所以要能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从而探究适合的经营管理方案。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在管理机制以及扶持机制方面加大效力的发挥,要在短时期内创造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要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市场化运营及经营等进行跨区联网及规模化经营。另外还要能够在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经验上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管理方法,将其引用并创新,针对经营管理的法制不完善以及体制不顺畅等问题针对性的应对。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的管理上要将起点定高,对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对管理要实施严格的监控。在安全方面以及高素质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得到加强,首要就需要保障安全,这是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安全效益提升的保障,将安全作为效益。并要能够将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得以加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控制和避免经营管理风险发生的重要基础,这对提升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效益也比较关键。由于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缺乏造成的风险问题的发生在当下比较严重,所以针对这一风险问题要积极的培养管理干部,在道路运营管理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这样才能真正的将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速公路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支持作用,所以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要能针对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找到风险问题的根源并针对性的解决。在网络技术的优势下,要能对这一技术进行充分科学的利用,这对经营管理的效率提升非常重要。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研究,希望此次努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
作者:张博 单位:河北京石高速开发有限公司
一、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
(一)基本内容
对于公路工程而言,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方面:合同契约文件、履约担保书、中标及投标的相关文件、工程通用的合同款项、各个项目所对应的合同条款、施工方案设计、资料图表、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
(二)重要作用
合同管理涉及到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以十分重要,如果缺少详尽的合同管理,公路工程的正常运行将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进而影响到工程的社会及经济效益。(1)基本作用a.详细给出了工程承建方与建设方及其各工程参与机构的具体权力与义务。b.合同中明确指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投资额度以及施工质量等工程目标,规范了双方的实际权益,并最终制定了该项目需保持的质量标准。c.对工程施工中突然出现的一些事件进行准确的规定,比如变更处理、理赔界定等方面。由此可知,合同管理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控制作用在实际的施工建设环节,合同管理同样会发挥出关键的作用,比如控制作用。如果没有合同管理的支持,工程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具有发生问题的危险,如不能及时处理,将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项目的目标含糊不清,在发生一系列问题时无法找到对应的责任人,那么工程的施工质量将大打折扣。目前,人们逐渐认知到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所以合同管理将在施工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控制作用。
(三)履行管理职责的依据
合同管理对于公路工程项目而言,就如同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施工时,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将法律作为唯一的认定标准,并根据合同中的相关内容,明确指出双方的合法权益与基本的义务,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则可充分利用合同,在法律机构的支持下,维护自身权益,打击违法行为。由此可知,合同管理是处理纠纷、明确职责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合同管理的主要方法
为了确保合同管理能够按照规范执行,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尤其是合同法的实施与修正,这对现阶段的合同管理而言,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合同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应详细查阅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在满足该前提条件以后,才能签署合同,同时需要对合同中规定的责任明细与质量标准加以明确,从而确保合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严谨性。
二、公路工程计量
(一)基本内容
工程计量是编制清单的重要基础,也是后续计价工作的主要依据。工程计量是否满足要求,直接决定工程造价,因此工程计量与造价环环相扣,如果计量出现问题,将会对后续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工程计量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内容。(1)项目清单所对应的工程计量项目清单所对应的工程计量主要是根据计价规则进行,为项目清单的确立提供工程数量等重要信息。(2)招标文件所对应的工程计量通常由工程项目的招标人或者是者进行编制。(3)预算定额所对应的工程计量预算定额所对应的工程计量是制定施工图造价预算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也决定了综合单价的方向。然而,由于相关单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定额,所以暂时将预算定额作为基础。
(二)基本特点
工程计量的执行过程十分复杂,尤其是对那些工期较长、涉及方面广的项目,同时工程计量还会受到施工场地、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工程计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极易出现差错或遗漏。工程计量涉及到公路工程的许多方面,并且每个环节的实际计量结果还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不同的时间段都有着自己的计量要求,其中最为复杂的就是工程竣工环节的计量工作。它不仅需要对之前的工作进行概括性的总结,还要切实满足结算的各项需求,如果上一个或几个环节的计量工作出现某种问题,将会对最终的计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切实加强每一个环节的工程计量。
(三)土石方的工程计量
公路路基的土石方施工属于主要工程量范畴,特别是在那些地势较不平坦的地区,该环节所需费用与周期都是相对较大的。因此,计量单位应在工程的起始阶段对计量工作实行系统、周密的安排。在设计初期,公路路基土石方的实际数量是一项较为关键的因素,同时也是衡量该工程具体经济性的重要指标。明确路基的土石方数量具有很大的难度,由于地面平整度参差不齐,所以在开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较不规则的图形,无疑增加了计量的难度。一般只对这一数值进行大致的估算,在符合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计量精度将受到计量方法的影响。公路路基上的填挖断面是在大规模填挖以后留下的,其面积是指由中原地面线开始到设计线的区域面积,如果该区域标高超出地面则视为填,相反则视为挖,二者应分开计量,较为常用的计量方法可总结为两种,分别是积距法以及坐标法。
(四)强化工程计量的重要意义
工程计量具有十分显著的实际意义,对工期、进度和质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是投资方确定投资活动的主要衡量准则。工程计量不但是完善工程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也是维护项目投入和支出的必要环节,此外,工程计量对于履约而言,还具有一定制约的作用,可以规范责任方的行为,使公路工程顺利完成。因此,工程计量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总结
公路工程具有周期长、作业面广、影响因素多以及投资大等特点,所以其合同管理及其工程计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同一项目不同方案所对应的合同管理与计量方案也是不尽相同的。由于合同管理和工程计量具有很大的重要作用,所以相关人员应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与各项影响因素,对现有的合同管理与计量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找到潜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更好的发挥出合同管理与工程计量的重要作用,促进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
作者:常瑞旭 单位: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公路统计信息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公路统计实现信息化也是公路统计创新的一种必要手段,对公路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统计工作信息化最为显著的效果就是使公路的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公路管理点多线面结合很广泛,统计工作信息化全面提升能够提高公路工作的调控能力,方便领导们进行决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公路信息统计的管理人员都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公路部门进行管理,对有关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完善,使任务更加繁重。与此同时,对公路统计人员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更会促进公路信息处理的网络化。要充分认识到公路统计信息的重要性,把握好公路当前的发展现状,擅于利用各种网路资源来进行公路信息化统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准,不断做出新的创新和努力。
二、怎样实现公路统计的信息化管理
(一)转变管理观念
加速推进公路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的产业,促进产业的信息化,在加速信息化的进程中,以公路的信息化带动工业的发展。积极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文化产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公路统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在促进公路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引进先进的技术。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来推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目前普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多数企业对信息技术不了解不重视,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对于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并且很少企业会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经营管理,传统的公路管理经营理念、思想与日益更新的信息化处理不相适应。对于一个公路企业来说,在其加入WTO以后,要在大范围内去开拓经营市场,用以适应市场的运转显得十分重要。公路企业因为网络的日益发展,而实现对信息系统的改造,成功之处不在于公路管理所运用的技术有多先进,主要还是在于企业领导的管理理念有没有发生转变。真正实现公路企业领导观念的转变,是从一场管理模式发生变革。充分实现公路信息化管理,主要就是网络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程度。要实现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必须要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资金,就无法从国际信息网络中获得相关的信息,更不要提广泛学习国际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这就需要公路管理的企业敢于注重引进资金,学习国际间的现代公路管理理念,真正提高企业的先进公路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收益。
(二)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工程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路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公路的管理与国际间的先进管理水平进行接轨,公路企业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先进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专门用于为公路企业的决策层提供一个组织现代信息机制的体系。现代公路信息来源很广,也日益多样化起来,公路企业要实现这些信息的准确无误,就应该在网络公路管理中采用最先进的数据采集手段,用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准确率将信息及时有效地输送到不同的领域,用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对网络运行实施实时的监控,并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同时电力有关部门也应该运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更好地优化管理,从而降低发电时所运用的成本,提高网络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并且在网络管理中运用数据结构分析技术,实现企业的网络共享。一些具体的方法:一是公路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达到公路网络的资源共享。二是经营管理网络化,用电脑来代替人工管理,实时地进行监督管理。三是远程办公智能化,通过网络能够及时处理公路运行期间出现的状况,及时有效地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理。现代公路信息网络管理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全改变了过去公路信息效率低的情况。充分实现公路统计信息网络,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系统进行整合管理,实现公路数据的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社会化。一个好的公路网络,必须要具备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要准确、及时、可靠。企业根据整个网络公路的发展进程,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安全并且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通过各部门进行网络组织,在本企业范围内综合实现信息的共享,不断地对先进技术进行创新,增强公路与公路之间、公路与市场、公路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路管理信息。
(三)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公路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在整个信息化管理体系中,人才始终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公路管理信息化离不开网络,只要人才素质的基础好,管理水平自然就会高。目前一个公路企业的综合信息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路管理企业的人才数量不多、并且质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建立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当今的重要课题。公路管理要实现信息化,最主要的就是加强人才培养,并且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创新。要充分地优化人才队伍,建立一批安全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随之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制度,使公路企业信息化在实现的过程中更加的规范化与合理化。现代社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急剧的变化,在对公路管理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必须要使其符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公路的现状。公路管理的数据必须要不断地求新,公路统计人员更要开拓视野。增强前瞻性、不断提高其战略眼光,形成新的共识。把思想的高度的统一与创新理念结合起来,开辟一条新型的绿色环保生态型公路,加强资源节约型公路的建设。要求公路管理人员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运用科学的公路信息统计方法,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统计,统计要合乎客观规律,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才能确保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与此同时也提高了统计效率。
三、结语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丰富的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信息平台尽快与各级各部门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开发利用好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提高公路信息的利用率。公路建设要尽量做到起步早、起好步,管理人员更新观念,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拼搏,争取为公路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红卫 单位:湖南省衡南县公路管理局
1、公路施工企业资金运用的特点
1.1资金运用范围广
公路施工企业的日常主要业务是进行公路建筑施工,公路建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资金的运用涉及施工建设的过程的方方面面,企业不仅在购买建筑材料上花费巨额资金,施工所需的机械、人工以及先进建筑技术等,都要动用大量资金。另就算是公路施工企业对公路建筑质量进行自检,也需要资金的投入。可见,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的运用相较于其他企业来说,范围更为广泛,因此资金运用也更难控制。
1.2资金回收周期长
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周期相对较长,相较于其他企业,公路施工企业的收入是分阶段的,有时在工程竣工之后,仍会因为业主单位原因拖欠工程款、质保金,使得资金回收周期延长。回收周期的延长意味着财务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源浪费以及企业资金有效运用时间的缩短,这对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1.3资金拨放手续复杂
公路施工企业需要从业主处取得资金,这个过程则需要公路施工工程项目部门上报施工计价清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外拨付的资金,则以发票和单据为准。企业工程部门需要对计价清单进行核算,财务部门也需要对单据进行核实,这个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其中很容易产生一系列报账不准、资金发放失误的情况。
2、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常见问题
2.1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大多数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意识都比较薄弱,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度都不够。一方面,公路施工企业领导层大多只重视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值目标,在投标过程中过分压低价格,给企业日后的资金管理活动留下隐患。甚至不少公路施工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指定专人进行财务资金的管理,这无疑会降低资金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整体较为薄弱,有很多员工认为资金管理活动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与自己无关,在日常工作中铺张浪费,缺少控制,导致企业的费用开支只升不降。
2.2资金管理不当导致流动资金短缺
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银行借款和工程款收入。在银行借款方面,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公路施工企业从银行获得借款越来越困难,而规模较小公路施工企业又很难从证券市场上获得融资,其流动资金短缺成为必然。随着公路施工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加剧,公路施工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对公路施工企业来说,其要想获得合同,就常常需要为业主单位垫付资金,多数公路施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工程款对于企业资金运转的重要性,即使在工程款被拖欠时也不及时催收,导致建公路施工企业的流动资金更为短缺。
2.3资金使用监管缺乏
公路施工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其工程项目分布较广,这不利于企业总部对各项目部资金运动的监督管理,容易出现资金流向与管理控制相互脱节的现象。实践中,企业管理人员不了解财务状况,财务人员又不熟悉工程管理,因而会计处理起不到系统分析资金用途的作用,会计只停留在核算层面,其监督职能无从说起。另外,公路施工企业对资金管理事后监督有些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在监督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考核办法,更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事后监督不能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3、解决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宣传和学习
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究其根源是因为资金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手段,其作用和意义还未被企业领导和员工所熟知和理解造成的。公路施工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在全企业范围内开展资金管理的宣传和学习工作,其中包括对资金管理作用以及对资金管理意义的认识。首先,公路施工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应该通过经济管理高级学习班以及先进企业管理方法学习等研修课程和会议,对资金管理的作用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借鉴先进企业对资金管理的一系列先进经验,并将其应用到本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切实体会资金管理在企业内部管控中的作用;其次,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宣传和学习应不限于企业领导,还应该深入到员工当中,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手册分发、展板展示、中层领导学习研讨会等方式,使员工对资金管理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关系形成清楚的认识。
3.2启用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
科学的资金管理办法,是保证资金管理能够发挥其内部控制作用,使公路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提高的唯一途径。公路施工企业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选择并实施适合本企业的资金管理方法,以规避资金短缺和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第一,公路施工企业应对企业的资金运用进行全面的考察,确定在日常施工当中,各个施工环节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和企业收到工程款的时间,根据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有利于资金迅速回笼的资金管理方案。第二,公路施工企业应对企业资金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考察,通过会计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控制资金应用的范围和数额,保证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转。第三,公路施工企业有必要从成本核算入手,对企业的资金应用进行细化的区分和统计,以先进的会计技术的使用为基础,进一步控制预算,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3.3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公路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资金运用监管不当的问题,需要以全面的资金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主要的解决措施,以便在公司内部树立诚信、廉洁的风气,使资金的运用效率更高。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企业对资金运用的科学划分,企业管理者和领导应根据会计核算的信息,对企业资金的应用效果进行科学分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并按照资金使用计划,划分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资金资源占有比重,同时按照权重划分资金运用的责任,确保各部门做到“用多少钱就要负多大的责任”,以此制约企业中监守自盗的情况;另外,企业还应该对资金运用的报账程序进行统一的规定,规范各部分报销的范围以及报销的时间和报销单据的基本格式,对延迟报销、报销格式有误等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杜绝虚报、滥报等行为的出现;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还应该具有统一性,公路施工企业应利用先进的网络系统,建立全集团公司的大数据库,使各个分公司对资金的运用情况都公开、透明地呈现在企业员工面前,以此形成互相监督的模式,对资金运用效率高的分公司施以相应的奖励,以此鼓励各分公司和企业员工都能对资金运用进行积极的监督和控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运用是建好我国基础设施的公路的基础,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有效地利用资金不仅能使企业的利润率达到最大,还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和百姓谋福利,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公路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由管理意识不足造成的管理方法不当和监管不力。本文认为,公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宣传和学习,使企业上下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并且以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和优越的资金管理制度作为资金管理行为的保障,只有这样,资金管理才能作为企业内部管控的主要手段,对公路施工企业的发展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作者:李英 单位: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预算编制的问题
(一)编制人力不足
通常预算编制安排在下半年进行,时间比较仓促,但预算编制工作量大,往往收集的信息资料不全面,缺乏科学论证,也没有全员参与,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逐项核实上报的计划,也未能与各部门进行充分协商与沟通。使得预算编制存在盲目性和草率性,大大降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后续工作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编制方法不科学
为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分配,要求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由于人力、技术、时间的限制,目前该方法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与落实,传统编制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除人员支出、定额公用支出、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采用零基预算法之外,其它项目仍然采用“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影响编制水平提高,不利于结构支出优化和预算编制水平提高。
(三)精细化和完整性缺乏
未能细化部门的具体支出项目,难以对预算编制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降低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一些必要的开支项目没有列入预算中,综合预算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例如,收费站高杆灯电费、车辆安全经费、匝道养护费用、防尘补助费用等,未能纳入预算编制当中。
(四)定额标准体系不完善
定额标准体系的费用定额划分不细,形式单一,有很多内容与交通管理行业存在不相符合的情况,如车辆使用费、办公费等,使得预算定额与实际支出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发挥预算编制应有的作用。一些项目的预算定额常年不变,与物价上涨水平不相符合,如生活补助、工资福利等,与实际物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招待费、其它公用支出等存在较大随意性,增加资金管理难度,制约预算编制水平提高。
(五)部门间的协调性不够。
编制预算时,交通运营管理单位、交通厅、财政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不够,对预算编制的方法、改革措施、目的、操作程序等理解不一致,加大预算编制的难度。另外,预算指标下达分散,预算存在重复编制的情况,制约编制工作水平提高。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预算编制问题的对策
(一)推行预算编制标准周期管理
编制时间应该与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一致,尽量早编、细编。预算编制可以从每年8月份开始,对上一年度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具体情况,测算下一年度预算收支规模和增长速度,编制预算草案。对各部门预算进行汇总,形成本地区预算草案,并上报审批,期限为8个月,采用标准周期管理模式,使预算时间延长8个月。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采用零基预算法
对各项开支进行全面审核,确保开支的合理性,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转变传统编制模式。为应对编制工作量大、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可以建立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促进编制水平提高。
(三)制定完善的定额标准体系
根据运营管理部门的行业类别、部门特点、各项开支性质等,科学测算各项支出,并结合物价上涨情况制定相应标准。例如,制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时,要结合各部门近些年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并结合各部门业务性质、业务量、公路养护历程、征费稽查难度等,提高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减少甚至消除违法资金使用情况,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
(四)完善基础工作并实行综合预算
普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经费收支情况,进行资产核查,掌握在职员工、离退休人员、资源、财务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预算透明度,完善预算项目,细化收支科目,使预算编制落实到基层项目之中。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预算编制,对运营管理单位各项合理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内,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安排,实现综合预算,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五)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增进相互沟通与联系,下级部门报请预算编制复核时,可提出意见和建议,必要时与相关领导沟通,减少重复编制,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促进各项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
(六)健全预算编审机构
根据运营管理需要,建立预算编审机构,为提高预算编制合理性提供保障。内部机构组成可以包括财务部门、内部审核部门、其它职能部门等,全面负责预算计划编制,统一掌握预算编制标准,综合编制预算,提高其权威性与合理性,更好指导实际工作,实现预算编制所确定的目标。
(七)进行预算编制审核
加强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质量的考核,做好评价工作,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制定奖惩激励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预算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三、结束语
预算编制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的重要内容,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改进对策,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合理安排各项资金支出,推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有序运作和工作效率提高。
作者:杨峥 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京衡管理处
一、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公路运输经济
1.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公路运输企业的资源优化
在公路运输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化管理,能够快速有效提升公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综合能力,实现针对竞争的运营以及运输方面的信息有效收集与传播,以及实现针对信息的掌握和分析。企业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根据需求出发,明确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优化升级。这样,就能够让企业在有效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最大化,并能够在这样的经营过程中赚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公路运输当中的企业还需要依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这种阶段调价下形成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统计,综合分析企业的实际绩效情况,寻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综合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科学性的优化系统。真正意义上进行资源的合理优化,实现企业的综合发展。
2.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公路企业运输管理风险管控
与其他行业当中的企业相比较,公路运输行业当中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对更大,这主要是因为输运很容易受到道路或者是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公路运输行业尤其会受到大风天气或者是大雪天气的影响。风雪造成的公路运输道路阻塞直接关系到运输的通达与安全。相对于此,南方地区则会受到雨水等季节性的因素影响。公路运输的安全性问题同样突出。除此之外,一旦道路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紧急维修或者是类似情况,车辆就必须绕行,这就会增加运输的成本。公路运输企业想要从根本上规避上述这些风险,或者降低风险因素的出现,就需要针对这样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应对。尽可能的降低出现风险因素的几率。信息化管理当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管控能够令企业更加及时的掌握相关风险因素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降低风险系数,实现公路运输的安全顺畅。
3.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企业服务质量效率
现代公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公路运输企业彼此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基于这种情况,企业想要在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赢得行业信誉,只有这样才能够令其自身站稳脚跟。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公路运输企业服务水平的硬性标准,因此,通过实现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更加及时、安全、准确的进行运输就是关键。采用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当遇到安全问题时,客户也能够在最及时的情况下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找到问题所在,并实现企业的相关补救措施。
二、实现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
1.构件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化评估机制体制
在公路运输企业当中,其形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不成熟,相关经验较少,以及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公路运输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件,形成相关的信息化评估机制体制。通过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系统检测,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公路运输企业当中所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公路运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意图建立更加有效和完备的系统评估机制体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系统的进步与企业的发展,也才能够促进公路运输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
2.构建完善信息化管理运输网络系统
如今,我国的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网络都是企业内部的,往往对运输业务本身更加重视,却没有将企业影响因素考虑在内。然而,企业经营战略与运输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建立起关联性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对影响公路运输经济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从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完善的服务体系形成
客户服务体系的完整性是衡量公路运输企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只有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公路运输经济才能够获得真正发展。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发展,公路运输企业想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采用信息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本身上降低运输风险,提升服务的指令与水平。信息化管理形成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取合理对策加强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公路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振 单位:安徽亳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1关于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方式的分析
1.1在公路施工环节中,其项目的标准化
在公路施工环节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施工项目是一个整体性的管理概念。要按照其需要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保证其整体效益的提升,从而保证公路施工总体的优化。公路产品是固定的,但是其操作人员是流动的。其相对于工业产品的生产,公路产品具备固定性的特点,通过对公路施工项目的确定,施工队伍可以进入不同的现场进行施工操作,这也意味着公路施工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工地进行作业,这就大大影响了公路施工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切合实际的施工项目管理标准的确立,解决其实际问题。
1.2从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内部来讲
组织施工时综合性的作业模式,其需要进行不同工种的配合,进行各种材料、施工机具等的配套协调,这需要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从外部上来说,其需要进行专业化企业、运输部门、劳务部门等的配合协调,其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具备非常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进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的确立。在实践过程中,施工的条件是非常具备差异性的,比如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也涉及到技术条件,比如技术性的要求、结构的类型、施工水平、技术装备等,这些条件是不断变化的。介于施工生产的预见性、可控性,进行工程建设施工的诸多因素分析是必要的,这需要掌握不同季节的施工特点,进行相关施工技术措施的建立,进行技术标准的确立。在实践过程中,公路施工项目需要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施工,需要贯彻国家、行业等的建筑工程规范,进行验收规范、设计规范、安装规范等的协调,落实好安全卫生的标准检验工作,保证施工操作流程的协调,落实好分项工程的工艺标准,进行不同建筑材料、技术标准等的协调,更好的进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的落实,进行施工新技术的协调,保证工艺实践工作的开展,保证施工项目技术体系的健全,保证施工项目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保证技术标准数量的控制。
1.3为了落实好公路项目的施工标准化工作
进行管理标准的履行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企业标准化领域的协调性的管理,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这里所说的管理标准涉及到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等的管理内容、管理程序及其相关的管理要求。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基础标准的落实,保证不同标准环节的协调,做好不同管理标准的协调工作,保证施工项目管理的严格性执行,保证审计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标准等的协调。这也需要进行工作标准及其工作任务的协调。所谓的工作标准,就是进行企业标准化领域的各项工作事项的协调统一规定。施工项目需要进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工作标准的协调,保证生产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的确定,保证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任务的确定。所谓的标准化任务,就是进行组织标准、标准实施等的协调,满足现阶段的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专业的工作机构、专业人员等的设置,保证项目标准化活动的开展,项目标准化工作的良好开展。
2公路施工项目技术标准及其相关标准的协调
2.1在公路施工项目工作中,进行技术标准的履行是必要的
这涉及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的协调。在管理标准及其技术标准的落实过程中,需要执行企业的管理标准及其工作标准,进行不同标准的组织及其实施,积极做好标准的监督及其考核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标准的实施是自然及其必然的。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标准及其工程标准的落实常常被人忽视。在管理标准的工作过程中,进行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的落实是必要的,实现工作标准及其管理标准等的协调。这就需要做好技术标准的考核工作,要以施工项目为对象,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国家建设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的落实,按照工程质量的检验标准,做好部分项及其单位工程质量的评定。这也需要落实好管理标准的考核工作,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标准及其责任书的要求履行,保证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解决,保证管理工作任务等的解决,进行部门评议、综合评分工作等的开展。
2.2需要进行工作标准的考核,按照岗位工作的标准要求
进行工作人员标准的落实,保证工作数量及其工作质量的确定。按照工作标准落实好考核、评分等工作,保证施工项目标准考核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标准及其工作标准的检查及其考核工作的开展。按照标准进行相关措施的执行,执行情况的良好评价,定期及其不定期的检查及其考核工作,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的考核工作,项目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需要进行检查及其考核负责人的确定,保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标准化的检查工作,落实好相关的考核工作,进行完善的组织系统的建立,保证检查及其考核工作人员的确定,要保证标准考核及其目标管理环节的协调。按照当下施工项目的现代化管理要求,保证施工项目的目标管理方案的协调,这就需要满足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进行目标的不断协调,措施的制定,保证责任的明确,保证不同项目标准的完成情况的分析,保证上级考核工作及其相关考核方式的协调,考核体系的健全。标准考核要与奖金和工资分配结合,这是强化标准化工作的有力手段。通过检查与考核,按百分制打分,然后按分数的多少发给奖金,进行奖优罚劣。标准考核与奖金挂钩后,可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调动了广大职工努力搞好工作的积极性。有的还将平时检查与考核的结果,作为晋级、升工资,提拔使用的根据之一。
2.3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标准化的考核要实现与企业招投标等的协调
施工企业的中标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其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进行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的考核及其评价,积极落实好相关的验收结果检验工作,保证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引起相关企业工作人员的重视,提升其整体应用效益。同时使施工项目的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对整个企业标准化的考核,主要是考核标准体系、标准的实施与企业经济效益等内容。所以,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考核和评价,能够促使企业必须建立和运行标准化体系,并不断改进与提高。
3结束语
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的协调,更有利于公路施工项目的良好工作,提升其应用效益,现阶段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公路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益,满足现阶段工作的要求。
作者:李滨娜 单位:绥化市北林区农村公路管理站
一、新时期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生产的产物,高速公路经济管理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同样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增强,市场经济日益激烈,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那么,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也必然要为了满足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而加强体制研究与建设。
(二)有利于保障公众出行的利益
高速公路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与开放性,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又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主要采用了封闭式收费管理模式,但在适当交通标准范围内,其消费又具有共享性,因而非竞争性显现了出来。只有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体制建设,才能保障公众的出行利益。
(三)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高速公路是国家安排组织建设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服务的,其属于国有资产,因此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建立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非常必要。虽然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存在多投资主体、多管理形态、多经营管理主体的现象,但其所有权依然属于国家,政府有权遵照相关法律对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管理,维护高速公路设施的完整与稳定,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二、新时期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法律法规改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
1、立法方面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发展成法治经济。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健康有序,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但我国在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法律机制上,却远不及发达国家,以至于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在此现状下,加快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立法工作极为迫切。我国要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关交通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并明确实际工作中员工的职责,明确人们在高速公路交通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促进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规范性。
2、执法方面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法律法规已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中,执法问题却成为了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执法工作存在执法主体过多、但效率却未跟上的现象,其执法质量严重影响到高速公路法律法规的落实。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交通部门及公安部门的职责,并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要采用综合性的执法手段,综合运用执法中的各种力量与资源,在先进管理设施的辅助下促进执法部门经济管理执法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经济调控与行政手段改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
高速公路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应属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组成内容。从以上内容得知,高速公路具有区别于普通公路的公共性、非营利性等特点,且其建设时间通常比较长、施工技术要求高、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因而承包高速公路建设的工程单位获得的利润相对较少,很多企业不敢投资。政府作为市场调节的领导者,面对高速公路建设缺少企业投资的情况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干预,规范高速公路建设。具体而言,政府要严格控制高速公路的经营主体,并主要以非营利性经营机构为主,在政府参与和指导下对高速公路进行非营利性经营管理。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与高速公路特许经营企业签订经营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经营期限,使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在合理的合同制约下规范开展。政府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干预,满足社会发展的经济需求,更能促进高速公路安全稳定的发展。
(三)利用成本管理与控制改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
1、完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
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重在预算成本两方面。首先,在工程项目施工前,要在完善的定额资料依据上编制施工预算,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可以说,工程预算成本反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水平,是在工程施工图和工程预算基础上编制出的,其通过公开招标而确定工程项目的中标价。其次,在工程施工实际成本支出前,工程项目经理要根据相关资料对施工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及管理费等成本控制计划进行进行编制,选定施工方案及材料供应商等,做好工程施工的一些准备工作,避免在施工进行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2、改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成本费用控制与核算
很多情况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都会遇到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给施工成本支出带来了一定影响,因而需要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依据目标成本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具体应包含:生产资料费用、人工消耗费用及现场管理费用等内容。对于这项成本费用的控制,要依据成本计划通过与实际成本的比较,而检查成本计划完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此外,成本核算工作也是施工进行的必要依据,施工单位要科学核算项目实际成本支出与目标成本支出,以促进下一阶段的成本监控。
三、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要想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水平,促进高速公路又好又快发展,就应该从法律完善、宏观调控及成本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市场经济地位的提升,保证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充分发挥。
作者:马晓东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公路局
1、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概述
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具有相对的优势。精细化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主要是指将养护工作中的每一道工序实现精细化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可靠性较强的公路桥梁管理体系,并且保证工作方法的准确性、系统性。此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同时将其贯彻到养护管理的每个过程。最后,将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管理氛围。只有采取以上措施,才能解决养护管理的根本问题,使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符合工程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转移养护工作的重点,将其放在如何提高为行人、车辆服务的质量上,使得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般来说,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确保我国经济稳定的前提条件。目前,尽管相关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部门对这方面较为重视,但是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粗放模式被广泛采用。但是责任主体不够明确,没有关注一些细节,一些部门错误地认为在这方面花时间是不必要的,所以往往敷衍了事。如此一来,一些公路桥梁在建设的时期就已经存在问题,加上养护工作没有达到要求,使得公路桥梁接近于瘫痪的状态。
3、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3.1构建科学的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体系
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精细化管理体系具备以下特征,严密、务实、精细。所以,要想构建一个合理的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体系,最为紧要的一点即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这就需要我们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同时在整个过程中,采用谨慎的态度以及合适的手段建立一套具体的管理办法;然后,必须在理解公路桥梁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外延进行研究,给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为构建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严格贯彻管理体系的各个规章制度,使得工作有秩序地进行,特别是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要将制度的约束力落实到进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员工上。第二,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既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同时也需要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第三,管理制度必须符合施工的实际要求,尽可能地在思想、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使得公路桥梁精细化管理与时俱进。第四,将管理过程彻底分解,将信息进行量化、数据化的精细管理。注重细节工作,使管理更加科学。另外,对于各管理点的责任必须落实,把管理指标转化成数字,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第五,在执行各项制度以及进行各项工作时必须做到用心,将每一件工作认真完成,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养护管理。
3.2完善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精细化,必须改进原有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方法,坚持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不断地创新管理制度,使之符合社会发展:
(1)交通部门应该统一领导工作的开展,并且将责任从上到下落实,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实行分级管理。
要确保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真正被贯彻到实际中,市、县、乡各管理部门也需加强责任意识,各监管部门必须协调工作的开展。
(2)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必须采取责任目标管理。
将管理的责任一个接一个地分给各个管理点。要想保证在管理全过程中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加强交流,必须依赖一定的原则,即职责、权利、利益一致的原则。只有真正地将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目标和责任细化,让每个单位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使得每个部分都有人进行管理、监督,才会形成一个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良好局面。
(3)对公路桥梁实施检查评定制度。
为了能够对桥梁的使用情况进行适时掌握,及早发现公路桥梁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实施养护。应对公路桥梁进行定期检查与评定,从检查的时间间隔来划分,检查类型可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在开展检查工作时,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的规定进行。
3.3桥梁养护的施工过程要实行精细化作业
作为当下一种实效性强的管理模式,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般而言,精细化管理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全过程、多角度、超细致、程度细化、繁复。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细节管理,本文在总结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工程前期,必须细化工作过程,这要求在公路桥梁养护每个过程中,坚持精亦求精,尽量使工作完成近乎完美。细化的要素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制度、人员管理等;接着,需要将工作目标量化处理,利用对人员、材料等要素量化的方式,给养护管理提高可靠性的保证;之后,需要做到施工流程化,把整个养护的工序进行分解,分单元进行,同时不断改进原工程养护管理中的问题;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进行生产标准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养护工作中的纪律性,促使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不断进步。
4、结论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只有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对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才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使公路桥梁实现流畅通行,促进公路桥梁事业健康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唐光芬 单位:重庆市长寿区公路局
一、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在改革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满足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需求,简而言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就是经济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在实际管理时候,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二)适应经济管理改革的需求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路运输作为经济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与公路运输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想要更好地发展经济就一定要保障良好的公路运输,并且经济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路运输的稳定发展。
二、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公路运输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时候,可以发现一些较为偏远、地区交通不是很方便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就一些沿海地区或者是国家中心发展城市来说,其公路交通较为便捷,能够当地经济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保障其交通便利,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公路运输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一种,是最为常见的交通方式,具有灵活、便利等一些特点,随着高速公路不断建设发展,我国公路运输网络不断被完善,其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公路运输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
一些偏远地区,想要致富,首先就一定要修好公路,并且这也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历史所验证的。公路交通运输是否方便直接影响着本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多数时候,建设公路仅仅是为了开发某一地资源,但是这一过程中,我们却能够发现公路的建设带动了这一地区沿线经济的建设。所以,公路运输的超前建设,将会不断加强沿线地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带动经济的发展,就一个封闭地区来说,即使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是没有便利的交通经济,其发展依旧落后,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只有当一个地区公路建设状况良好,才能够促进相关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应用与发展
(一)建立健全公路运输管理
完善公路运输管理是有效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并且,这也是保障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现阶段社会经济保持在稳定发展的过程之中,传统公路建设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结合我国公路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政策,并促进我国公路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公路运输成本管理,实行全面预算
在公路运输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加强公路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在保障公路建设质量的时候,保障其经济效益。另外,可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且这也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措施,在加强公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编制工程施工预算,其主要核心在与不断完善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并结合公路施工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使工程预算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完善,在利益、责任、权能相结合基础上实现各个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使其能够有效通过监测、激励以及分配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完善施工企业内部存在的各项管理问题,同时完善施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三)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在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并结合信息网络各种优势,促使信息能够不断整合,并且,在当前公路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公路已经应用了现代电子工程设备,在提升管理质量的同时,有效完善了公路运输管理,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一些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沿线地区与外部的联系,有效吸引了外部投资,促使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的经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全国各个地区经济稳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书珍 单位:行唐县公路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