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03:55:35
导语: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创设宽松和谐环境提供班级管理的平台
老师们让幼儿园班级环境都焕然一新,小班的主题版上布置了“全家福”“快乐瞬间”。娃娃家放置了宝贝喜欢的玩具图书。益智区:七巧板、趣味拼图、翻绳娃娃。美工区:撕纸:小面条、手工粘贴:水果娃娃等。建构区:插塑:雪花片:积木:垒高高等。图书区:宝宝爱上幼儿园、宝宝讲故事等。家园联系栏的内容也很丰富:新学期寄语、家有宝贝新入园、一周活动计划表、育儿小知识等。开学初开展三天的亲子活动,给孩子一个适应新环境的机会,家长孩子和老师通过游戏和集体活动,很快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和老师同伴身上。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孩子刚入园,其身心都感到不舒适,有的整天哭哭啼啼,有的则不吃饭不睡觉,还有的孩子喊着“我要妈妈”。可见,孩子们对家庭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缓解孩子刚入园的“分离焦虑”就成了老师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从多方面入手,从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来改变幼儿情绪。教室环境的精心布置,摆上小茶几,设置娃娃家,贴上小朋友喜欢的卡通贴纸。我们知道很多孩子喜欢奥特曼和汽车,就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在活动中,教师妈妈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在“玩”的氛围中暂时忘记离开家,离开妈妈的悲伤情绪。创设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环境氛围,对于幼儿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礼物。
二、教师改变管理行为是班级管理有效方法
教师在理解课程的理念的基础上,首先拟定家长会内容,有效解决共性问题。老师提出新生入园的共性问题和家长讨论:集体生活中的常规养成:讨论怎样正确对待宝宝之间的冲突。先问家长,孩子之间如果出现冲突,你会怎么办?做好幼儿分离焦虑的过度。谈谈自理能力的培养:从独立用餐、上厕所、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坚持送幼儿来园这几方面。全体新生和家长参加了小班亲子体验日活动。让宝贝们在活动中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培养喜欢幼儿园的情感。内容安排:熟悉环境(接待、游戏区域、教室),参观走廊,卧室。理谈幼儿园班级管浅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楼苏省常州市钟江区阳光幼儿园黎明须生活活动:入厕、盥洗室、洗手。户外游戏活动《开火车》《小袋鼠》《钻山洞》等。刷卡入园,孩子带好名字牌。老师在孩子们使用的杯子、毛巾架上做好标记,贴上宝贝们的小照片,便于孩子们辨认。从刚开学的家长不放心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很快感觉到孩子的变化,从哭闹不止到跟爸爸妈妈愉快地说再见。老师像妈妈一样,用爱心和耐心来关心爱护每个孩子,宝贝们顺利度过开学的适应期,都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了。
三、教师角色的确立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树立教育观念,鼓励让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让幼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宝贝来园了,老师们喊一喊宝宝的小名,可以让幼儿有亲切感,减少紧张感。小朋友们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喜欢的图书来园。这样既能安抚他的情绪,也可以培养孩子玩具图书与人分享的好品德。幼儿园班级的网站、家园留言板成了我们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小班刚入园的家长们的关注点就是自己的宝贝是否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开学一周,老师每天更新班级网站照片:晨间来游戏、大家吃早点、大家认标记、大家学做操、我们听故事、大家来午睡、准备上课啦、欢迎哥哥姐姐、我们学本领、大家来跳舞、我们来喝水、参观新教室、户外来游戏、我们走楼梯、我们学排队、我们学做操等。教室走廊种植去的植物是小朋友从家中带来的。幼儿特别乐于摆弄和观察植物,这些花花草草都能引起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我们可以把水仙花、水生萝卜、白菜根、水养的植物区域里他们一有时间围着几盆植物指指点点,议论个不停。渐渐地孩子们会明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空气和阳光,而萝卜放在活动室的阴面,见不到阳光,又远离暖气,太冷了它才不开花。这样的氛围是和谐而融洽的,是使每位幼儿感到自由的,当然也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
四、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是班级管理的重点
小班幼儿社会交往方面个性差异很明显,都知道上过亲子班的幼儿大都性格大方开朗,愿意主动向同伴父母表达心情和想法。幼儿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会过分包办溺爱,因此在自理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行为习惯以及群体意识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对孩子因固执、任性引起的“不听话”,家长、老师应引起重视,及时加以纠正。任性是属于一种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是由家长对孩子无理要求无原则的迁就,过分的放纵所造成的。如果老师发现冷处理没有效果时,就采用“注意力转移”,即用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事和物品吸引她,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以避免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但当孩子又犯任性毛病时,老师就用相应的办法,让大家来来说一说:“谁是听话的宝宝,小红花找谁做朋友啦。”教师要与家长先达成共识,家园合作才能有好的效果。家长和老师当时采取不予理睬的方法,事后家长和老师再与他讲清道理,帮其明辨是非。关注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要用心去“读”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尊重了孩子,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就会与你交朋友。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了你的要求,取得了点滴进步时,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巩固,在班级管理方面和幼儿良好行为方面会推陈出新,开拓视野。
作者:黎明须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阳光幼儿园
一、明确一种思想
幼儿园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是为家长参与社会劳动而服务。所以,“早出晚归,延长服务”是我们职业的奉献;“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9月初,小班新生入园了,陌生的环境使孩子们一时不能适应,哭声响遍了班级的每个角落,伴随着孩子们的哭声是随处可见的家长们不安的目光。面对这些,我们没有焦虑,用真诚和爱心,换取了孩子的信任和家长的满意。有位小朋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过程中由于脑部缺氧,小脑受到了损伤,致使孩子左半身行动不便。孩子入园两周后仍然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走路、洗手、入厕等都需要老师单独照顾。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的焦虑,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为此,我们几个教师主动轮流帮助这位小朋友,使她在心灵上没有创伤,并鼓励其他孩子主动和她交朋友;另一方面我们翻阅各种资料、上网查询,请家长协助并配合孩子做一些锻炼左半身的活动,如捡豆子、单腿跳等活动。慢慢地,她各方面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了,家长脸上的焦虑也没有了,看到这一切,我们心里别提多么高兴了。
二、营造两种氛围
首先,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氛围。《纲要》中曾说: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同伴、教师活动……可见,自由、宽松的环境对幼儿是多么重要。于是,开学前我们便为各种玩具精心设计了标志,以利于孩子养成玩儿完玩具后“送回家”的好习惯。尤其在“图书角”,我们针对3—4岁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图书精心进行了选择和分类,并设立了“破旧图书盒”,并及时对破旧图书进行修补,培养孩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在我班的环境创设中,我们关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开放的图书活动区域中自由活动,让幼儿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其次,日常生活中,我们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各个教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发挥自身的特长,各负其责,努力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我们班的幼儿在阅读、生活能力等几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的各项工作也井井有条,不仅使幼儿得到了全面发展,更使我们班的各项成绩名列前茅。
三、达到三个标准
1.培养能力要全面。教育教学中强调了一般课程与特色课程相结合。在注重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不忽视一般课程的开设,如注重幼儿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幼儿的生活、交往、动手等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样“一般”与“特色”有机结合,使幼儿的能力发展既全面又有个性。
2.活动组织要精心。每一次活动的组织,我们都力求做到活动前准备充分;活动过程上随时观察幼儿的动态,及时进行灵活的调整,关注幼儿的兴趣及发展;活动后及时进行反思,发现问题,随时研究,尽快寻求解决办法。
3.指导家长要及时。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及时对家长的教育行为进行指导,能使家园合作更为有效。以上只是我们班级工作的点滴经验,今后我们会开拓创新,争创班级更和谐的工作氛围,来赢取幼儿的进步和家长的满意。
作者:王翠单位:河北省蠡县大百尺镇百中幼儿园
摘要: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多数幼儿的成长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所以,幼儿园中班级管理质量的高低,对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班级管理和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儿自我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自我意识
一、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与幼儿自我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
自我,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人心底最深处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自我意识的形成,标志着一个人内心个性心理特征的产生,自我情绪的控制和调节,所以自我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并且形成于2到4岁之间,而这段时间的孩子一般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这段时间的孩子还处于人生的最初阶段,所以,幼儿园的管理对于幼儿的成长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幼儿园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甚至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对于孩子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成长必然会伴随着对于社会以及外界事物的认知,而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上述认知的根本条件,人类只有充分的认知外界事物,认识自己,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地自我完善,这才是成长的完整过程。
二、在班级管理中影响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培养的主要因素
首先,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孩子的第一个人生导师,所以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家长的配合程度直接关系着管理水平的好坏。幼儿园的管理也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其次,除了家长之外,老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孩子在幼儿园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法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最后,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规范对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幼儿园管理规范,设施齐全,会对孩子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能够避免一些无关事情的发生,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
三、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作用
幼儿园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的工作重点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形成较为完善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孩子更加客观的认识世界。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外界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孩子客观的认识和感知外界事物,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可以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幼儿之所以不能向高年级的学生那样完全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因为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对自己的言行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自觉性较差,缺少相应的自控能力,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可以使孩子充分的认识自己的行为,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从而形成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后,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孩子自我完善的前提。幼儿有了完善的自我意识,就可以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还存在不足和缺陷,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有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孩子心理状况的好坏,所以,完善的自我意识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有效的策略,积极地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在班级管理中幼儿自我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自身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幼儿的管理和教育中,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能很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老师要灵活的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在班级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明确自己的长处,此时结合老师的正确指导,会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影响孩子意识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家长需要与幼儿园密切的配合,如果缺少家长的支持,幼儿园的培养就会大打折扣,幼儿园与家长的配合教育,才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成年人,我们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我们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更何况是尚未形成自我意识的孩子。所以,幼儿园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孩子与身边的小朋友进行主动地交流和互动,让孩子在交流过程中意识到自我,找到自我,从而形成和培养自我意识。例如,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活动,做集体游戏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自由的交流,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的自我意识在孩子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应该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孩子通过与家长、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自我意识会逐渐的形成并且塑造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幼儿交流的过程,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给予孩子有效的引导,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交朋友,并且正确的和小朋友交流。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往往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在幼儿园中同样具有这样的性格,幼儿园老师应该给孩子正确的指引,让孩子了解这种性格是不对的,从而使孩子与其他小朋友都能和谐相处,改掉自己的缺点,树立完美的自我意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创造出适合孩子成长的舒适空间,让孩子在其中体会到温暖,自由,愉快地氛围,使孩子即使离开父母的庇佑也能拥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此外,自我意识的培养要注重细节,不要急于求成,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如自己洗脸、自己刷牙,等等。老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由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影响,现在多数家庭都为独生子女,家长可能对于孩子过于溺爱,这对于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是不利的。所以,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孩子多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这些琐事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对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确是一些非常好的锻炼机会,通过这些有意识的锻炼,可以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有利于孩子增强自己的信心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五、结语
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影响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这其中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优秀的个人素质,还需要老师拥有正确的教育管理方法,能够很好地引导和启发孩子,还需要幼儿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作者:藏兰荣 单位:肇庆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最前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级作为幼儿园的基本单位和基层组织,是幼儿园保教任务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单位。对幼儿园常规班级的管理方法与原则进行深入探究,有利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推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方法策略
班级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载体,对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国内对幼儿园常规班级管理的相关研究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因此作为幼教工作的从业者,我们必须立足保教需求与行业发展需要的实际情况,对常规班级管理的有关方面进行探究,采取现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促使幼儿教育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囊括了教学内外方方面面的内容,是幼儿园内的“小型社会”。幼儿的主要活动都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幼儿园常规班级管理指在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园内小环境中,幼师通过专业方法帮助与指导幼儿习得基本生活技能与建立社会规则的过程,旨在确保幼儿在园内的生活、游戏、学习等多项活动的顺利开展[1]。常规的班级管理作为幼教中的重要基础环节,可让幼儿在园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满足其基本的情感需要、挖掘其人生的兴趣点、培养其责任感以及获得生活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同时可以为小学教育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班级管理必须在观念上引起我们幼教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加大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各项投入,在科研上加强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
2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原则
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充满了创造性,教师在实际管理中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原则的随意发挥[2]。为了更好地保证工作的开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班级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我们必须遵循以下三点原则。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公正合理的教育环境的基础。幼师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舵手”,班级活动的设计、安排与展开都由幼师来执行。从管理型幼师到服务型幼师的理念转变,体现了幼师在从业中追求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理念。这一追求有利于为幼儿创造一个公平合理、和谐融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引导幼儿形成对未来生活有帮助的社会常规[3]。在保教工作中坚持师生平等原则,采取配套方法与措施,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人权的基本需求,同时在无形中破除权威观念,达到自我管理、自主探索、追求真理的增值效果。有效的班级管理必须脚踏实地、结合实际、落到实处。每个班集体都有各自独特点,要做好常规班级的管理工作,首要前提就是对单个班级内部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4]。教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与生活习惯,结合其自身优点,综合制定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独一无二的、现实可行的班级常规管理的目标,并具体细化到教学安排中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促使常规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教育效果上来说,常规教育中的言传身教远远胜过于单一的口头教育。针对幼儿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发现,幼师是幼儿在儿童前期的权威人物,在幼儿心中有着与家长和朋友无法比拟的崇高地位。幼师保教工作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幼儿的模仿对象,也很容易成为幼儿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因而在教育工作中,幼师应该更加严于律己,在不断加强自身保教能力的同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鲜明的学习榜样,使幼儿在班级中有直接的学习对象。
3幼儿园班级管理方法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为7岁以下的儿童,对这一阶段孩子的管理和中小学阶段孩子的管理有明显方式上的区别。如何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提高工作实效,就需要幼师在管理理念、策略、手段和模式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更好地发挥管理的艺术。幼师班级管理理念的先进程度是幼儿园常规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前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因此不同班级出现截然不同的管理策略,自然也就呈现了各有特色的不同班级类型。追根溯源,为了促进幼儿良性发展,幼师应该树立这样一种理念:立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需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实现班集体在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上的统一,发挥班级整合优势让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谐班级环境的创造,首先离不开平等的师幼关系,其次离不开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接受并且亲近老师,幼儿才会对幼师产生信任感,不仅要在活动中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经验,也能听从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的措施。要为幼儿创造宽松舒适充满安全感、又具有学习意义的班级环境,满足幼儿探索活动的需要和自主选择的意志与权力,需要幼师付出很大的精力。首先要有正确的从业观念,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幼儿生活中的朋友、知识上的导师、家校联系的桥梁,而不是冷冰冰的教学管理者。其次要有科学的儿童观念,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全身心维护幼儿刚刚萌芽的自尊,把幼儿看作是平等地位中独立的人,而不仅仅是需要生活上照顾、学习上教育的人。班级内部所形成的,由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所构成的总和就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集中体现在班集体的外在形象上,是一个班级的内在灵魂。班级文化是一个多元构建的过程,离不开班级环境、教师、家长与幼儿各方面的合作。作为从业者,首先发挥我们表率作用,在精神与行动上和谐友爱同事、真心关爱幼儿、同时密切联系家长。其次发挥我们班级主导者的作用,在制定班规、设计班徽、拟定班级口号等可以实实在在体现班级内在及外在,形成本班特有文化的标记,创造出自己班级的文化风格[5]。师幼互动是幼儿班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保教工作进行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土壤,是幼儿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支柱。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建立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首先,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日常生活中强化互动意识。幼师在实际保教工作中,主动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支持、参与以及合作对象。更多的关注与满足幼儿的实际情感需要,有意识的促进其主体性发展。在实际中作中引导并不断强化这种有效师幼互动意识的建立,在实际班级一日常规中做好自己的角色。其次,在照顾幼儿生活的过程中建立互动模式。幼儿在幼儿园内的生活除了受教育之外,更多的是满足其基本的保育需要。幼师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幼儿生活的照顾,是师幼之间特有的互动模式的体现。在生活照顾的互动中,幼儿在幼师的指导下习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萌发保护性的自我意识。寓教于育,将教育融合到保育中去,可以发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在互动中合理照顾幼儿的情绪。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这种分离所带来的分离性焦虑以及与陌生环境、人物的不熟悉等等都可能成为幼儿情绪不稳定的诱发因素。这告诫我们在实际班级互动中不能忽视幼儿的心理感受,不能对其消极情绪置之不理,要设身处地的从幼儿的心理出发,实现与幼儿良好的共情,及时安抚与转移其消极情绪,给予更多的关注感与积极情绪体验[6]。结合科学高效的时间管理模式可让班级管理工作顺畅进行。幼儿在园内一天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活动,以及常规的园内管理活动,若没有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极易造成时间的浪费与活动的受限。实际保教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幼儿自身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出发,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流程,劳逸结合,科学规划。另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成不变的管理方法不符合我们管理工作中的结合实际原则。在满足幼儿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幼师一定要具备灵活安排其生活的专业素养。最后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用规章制度管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与规则意识。
4总结
总之,幼儿园的常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作为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实际保教工作中探索发现进而解决问题,将自身的经验成文共享,这是我们每个从业者都能做到的,对于促进幼教工作的发展也是极具影响与意义的。
作者:贺秀云 单位:广州市花都区幼林培英幼儿园
摘要:强化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研究,对提高幼儿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尝试制定一些简单的制度规范儿童言行,树立幼儿身边的典型引导幼儿言行,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更加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研究;典型引导
学前阶段幼儿虽然年龄较小,懵懵懂懂,但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视角,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既让幼儿学习生活得快乐,同时也要强化行为习惯的引导,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制定简单可行的制度,引导幼儿学习生活
在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将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的轨道,要以规章制度为准绳进行工作。因此,制定一些简单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让幼儿明白每天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做。规章制度的建立,不能过于复杂,要让他们记得住,做得来。例如,每天早上到园之后,要坚持检查仪表,看看手指甲长不长,脸洗得干净不干净,辫子扎得是不是好看。这样的制度会让幼儿养成每天早上整理好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再比如,在班级要规定上课时的一些要求,不经老师的允许不能随便下座位走动。在生活中也可以制定一些制度,例如,睡午觉时要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要把自己的鞋子摆整齐放在床下,午休的时间不要随便讲话等等。这些简单可行的制度,让幼儿逐步受到纪律教育,提高引领他们成长的效果。
二、树立身边正面典型,激发幼儿上进心
从小班到大班,每一阶段的学前幼儿都有一个共性特征可以加以运用,就是树立榜样对他们进行示范,能够让他们前进有目标、学习有范例。为了让幼儿更加健康成长,教师有必要树立一些正面典型,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引导他们,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在班级选树讲卫生的典型。通过正面典型的选树,幼儿看到了自身还要改进的地方,对照典型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再比如,吃饭时树立一些典型,让幼儿吃饭的时候保持安静,吃得干净,桌子上没有洒下的米粒。这样的典型对其他幼儿也具有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可以激励其他幼儿做得更好。
三、加大表扬激励频率,提升幼儿积极情感
在幼儿班级管理工作中,广大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表扬激励的作用。学前阶段的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周围的家长、老师、同学,而老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心理因素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教师要发挥正面表扬激励的作用,让幼儿感受到在班级学习生活的快乐,既可以消除他们对上幼儿园的畏难情绪,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学习生活中更加投入。教师在班级工作中要做到经常鼓励表扬幼儿,他们上课的时候遵守纪律、积极开动脑筋,要进行表扬;制作出来的手工作品具有创新意识要表扬;在班级学习活动中讲究卫生,环境非常整洁也要进行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幼儿快乐和满足的情感。经常鼓励幼儿,他们的心情将会变得更加乐观,对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也会更加积极。这种积极的情感会延伸到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他们在班级学习生活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给予充分关注,增强幼儿情感依赖
从幼儿入园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监护管理责任就落到了教师的头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关心和帮助这些幼儿,在老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让幼儿对老师充满情感依赖,这对于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和强化幼儿教育引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平时对每一位孩子都要充满爱心,和他们讲话的时候要和声细语,对幼儿进行引导的时候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在幼儿情绪不佳的时候,要耐心安慰,消除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陌生感。在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间段,教师都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使他们在情感上充分依赖老师。这样,幼儿对老师的教育引导就会从内心接受。实践证明,只有和幼儿之间建立起心理和情感上的密切联系,才能保证班级管理教育的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而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是幼儿产生情感依赖的基础。
五、强化家校沟通,优化营造幼儿成长环境
在幼儿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强化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既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内的成长情况,又可以对家长进行一些技巧的指导,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共同教育引导好孩子。教师要每天通过校讯通平台,向家长孩子一天在校情况。这项工作虽然繁杂一点,但是效果很好,通过语音文字或者图像视频等方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让他们了解孩子们一天在干什么,有哪些进步,同时有哪些方面的工作需要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引导孩子。这样,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能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无论是孩子取得的进步,还是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家长都应当及时知晓,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六、结束语综上所述,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应当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周密组织下进行,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袁亚琴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质量影响办园水平和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多元评价的基本理念探讨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评价,主要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思考,以期为幼儿园进行班级管理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
[1]班级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其质量的评价能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沿着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发展,影响办园水平和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改革指导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2]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多元评价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评价多元化问题引起笔者的思考。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多元化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就是对班级管理质量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具有反馈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反思功能、导向功能以及研究功能。评价多元化即从多元视角来对班级管理质量作出价值判断,基本理念如下: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指出人的智力至少含有8项或更多,如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肢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智力。[3]加德纳强调人的智力多元性,因此在评价人的某些能力时,单一的方式是达不到预期的评价效果的,评价的方法应该多元化。同时该理论也强调激励个体多元智力的发挥,评价应该是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主体参与的一个过程。该理论体现了多元化的评价观,为评价者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提供了可能性。幼儿园班级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上我们也借鉴了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理念。例如:美国学前教育学者丽莲•凯茨在《早期教育方案质量的多维视角》一文中提出了评价学前教育方案质量的五种视角:由上至下视角(管理者)、由下至上视角(儿童)、由外至内视角(家庭)、内部视角(教职工)、外部视角(社会)。[4]这与我国教育部颁布的《纲要》中强调的“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5]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重要性。另外,《纲要》中也指出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尽管上述评价理念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或幼儿(学生)的发展,但其理念体现的多元评价观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从多元化视角看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评价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是一种持续的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教师或幼儿园的发展,是以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园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的多元化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多元化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是幼儿园办园(包括班级管理)质量评价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但从以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评价来看,更多的是管理者或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评价,关注更多的是评价结果。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社会、教师、幼儿、家长均是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这也成为当今一种主导的评价模式,尤其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主体。1.幼儿美国学前教育学者丽莲.凯茨指出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即幼儿的日常经验评价教育质量具有潜在的价值。幼儿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最直接感受者和受益者。因此,幼儿有评价的权利,这也具有实际意义。在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的日常经验,参考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而评价班级管理的质量,在制订班级管理目标时考虑幼儿的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在实际的日常情境中评价增加了评价的真实性,这也适应了当今发展性评价的改革趋势。2.教师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践者,理应成为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最重要的评价主体。教师应该加强自我评价与反思,运用专业知识审视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增加主体间的沟通和协商,这样既为教师的更好地组织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参照标准,真正实现“以评促进”的功能,也是幼儿教师实现自身潜能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3.家长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势在必行。家长作为评价主体,主要是通过对班级管理本身和实施中的某些内容和状况的了解,进而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作出评判。幼儿园应该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评价,如通过“家长志愿者”、“家长助教”、亲子活动、家园联系栏等方式让家长了解班级管理的相关工作,为家长参与评价提供良好的条件。(二)评价内容多元化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诊断班级管理的水平高低,而在于长善救失,促进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践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即多角度、多方面地发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内容应该涵盖班级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的全部内容,既要重视班级常规管理的质量,也注重保证教育活动良好开展的管理质量,这样才能作出积极的反馈。评价内容涉及以下五个方面:1.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包括入园、晨检、盥洗、午餐、午睡、离园管理等。2.班级环境管理方面:包括环境创设、卫生管理等。3.班级教育活动管理:包括课堂管理、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管理等。4.班级安全管理方面:包括入园离园安全、区域活动安全、突发事件处理等。5.家园合作管理方面:包括家园合作管理、社区教育资源管理等。(三)评价方法多元化传统的评价往往注重结果或目标的达成情况,重视客观地量化评价方法。《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由此看出幼儿园的评价方法向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发展,改变了以往的总结性评价占主导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的方法上应该重视动态的过程,主张通过问卷调查、督导检查、考试、课堂行为、档案、日志、访谈等方法进行评价,也就是将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1.制订评价标准。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专家评判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修改,制定一套涵盖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实施方法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班级环境管理、班级安全管理、班级家园合作管理等方面的评价提供量化的参照标准,进而有效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质量。2.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标准虽然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但仍有不足,比如班级教育活动管理的内容是难以完全量化的,应该借助观察、访谈和实物等质性的方法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弥补量化评价的缺陷。3.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行为,多元主体下多次观察班级管理的过程,这样更好地发现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起到有效地反馈作用,不以一次结果作为评价的最终结果。
三、结语
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视角是多元的,多元评价理念倡导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符合当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增强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同时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能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更好地发展。总之,评价质量已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中心问题,尤其要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质量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当然,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多元化评价问题还处在起步阶段,评价系统应该包括广泛的工具用来支持质量的提高。那么,未来的研究应当建立完善的多元的评价体系,这也是是我们进一步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班级管理就是从小处做大文章,从做中成形成规、润品立德。教师要把问题看淡一点,原因找深一点,学会读心,扬长避短,让错误之花嫁接于正确的枝干上同样绽放,帮助每个幼儿在共性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成长轨迹。
一、扬长避短———你的缺点改掉了,真不错!
(一)具体案例明明是我们班个子最高、胆子最大、精力最充沛的孩子。在课堂活动中每当我提问时,他总是不举手就大声嚷嚷;在区域活动时,经常带着一群男孩子模仿奥特曼等动画片里的武打动作,东打西杀,让人很是担心,老怕出差错;平时总有幼儿来告他的状,说他打人。以前一直采用批评的方式,问他为什么要打人,告诉他打人不对,应该怎么怎么做。刚开始效果还不错,批评后他能够平静一两天,可到后来,批评的作用慢慢减弱了。我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既影响到班里其他幼儿的学习生活,更是对明明的不负责任。于是我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每天认真观察明明的一举一动,分析原因,最终决定采用以长补短的策略,顺势引导改变他,他忙着帮这帮那,也就没时间淘气捣蛋了,短处慢慢得到克服。半年下来,他变成了班上的小骨干。
(二)案例分析明明虽然在课堂上缺乏自律,但不可否认他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如按常规出牌,就是让他少说话、不乱说话、少动,这样就会束缚住他的个性,遏制创造力发展,“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变得一模一样,甚至催生极度反抗的心理。如换种思路,反其道行之,恰当利用好他的这些优势,把好插嘴转化为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发言,既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活跃他的思维;把好动转化为热心为同伴服务,把打人变成约束自己争做小老师,发挥自我服务能力和号召力强的特点,让他在尝试管理同伴、服务同伴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一些集体常规,不知不觉中学会自我约束,水到渠成地养成好的习惯,这样的教育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能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对策建议1.找出错误背后的“美丽”原因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常会遇到许多类似问题。但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他们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一味立于成人的视角,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强迫式地告诉他们如何做是治标不治本的。但如果换位于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身边耐心地观察和了解,找到幼儿产生出格行为的个体特性,在尊重他们个性的前提下进行行为互换,扬长补短,引入正格,那么不足也会闪闪发光。学会当个伯乐,读懂幼儿的心理,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体验、理解,以前大家眼中的“坏孩子”都会变成可造之才。2.把每一个幼儿都装在心里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个体,会因年龄、生活经验、个人情绪、健康水平等状况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在实施班级管理中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尽量做到熟悉每一个幼儿,不用划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幼儿,根据幼儿不同的现实表现“区别对待”,量体裁衣,“对症”施教,让每个幼儿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成长轨迹。3.扮演好“老顽童”的角色幼儿和成年人一样,同样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老师只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幼儿,采取简单说教方式解决问题,就会觉得幼儿有许多“刺眼”的行为,让幼儿感到老师不是他们“一伙的”,导致教和学分离、断点,效果自然不持久。所以无论幼儿所做的事是对是错,老师都要站在幼儿的一边,融入他们中间,展现自己活泼的一面,用幼儿般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少一些斥责,多一些理解,以同伴的身份帮助幼儿通过产生内力、克服不足,这样会更有利于他们终身成长。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可顺利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二、小鬼当家———你们真负责,好样的!
(一)具体案例新班级的孩子缺乏自控力,常把玩具材料到处乱扔。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物品分区、“小管家”负责的管理办法,把活动区分成建筑、毛巾、图书等多个区,设计图标,每周一上午和幼儿一起评选“小管家”,由他们具体负责管理各区,他们都很看得起教师分配的工作,干起活来并不亚于老师,带领本区幼儿整理积木,检查毛巾收挂和图书取放情况,及时提醒别的小朋友将毛巾挂好,制止撕书行为,要求修补破书,等等。到了周五,再和幼儿共同评出优秀的小管家,奖励大红花,然后重新评选各区的新管家。这样一来,我们班变得很整洁,物品摆放合理,无论幼儿还是老师存取东西都成了一件轻松简单的事,班上的日常琐碎小事明显减少。
(二)案例分析如果长期由老师指着幼儿做,幼儿处于被动地位,依赖性和等待性会逐渐增强,形成“听老师的”的潜意识,做什么事都缺少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思考。“师控”只能控制现象,无法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和创造力。幼儿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主体意识的形成需要老师放权培育。把班里的事情分配给幼儿管理,适时加以引导启发,既让他们得到锻炼,又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使班级井井有条,以前需要老师天天重复提醒的事情都很轻松地解决。温室中的花朵总是要经历风吹雨打的,相信幼儿,他们会变得跟老师一样出色。
(三)对策建议1.为每个幼儿创造均等的锻炼机会幼儿的创造力是锻炼出来的。老师和家长总感觉现在的孩子不懂事、长不大,那是因为缺少学习锻炼的机会。老师要创造机会,把幼儿可以做的交给幼儿做,暂时做不到的慢慢放手让幼儿一步步去做,给幼儿成长的空间,让他们与同伴一起劳动,学会合作,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都成为老师身边出色的小助手。2.为幼儿制造能促其思考的“难题”日本有句很流行的谚语:“如果疼爱孩子,就让他去旅行吧!”这句话道出了如何给孩子制造思考的“难题”,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受挫能力。孩子只有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大脑的思考力,进而拿起思考的利剑发现自身的缺点和提升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3.不要轻易用“结论”帮助幼儿在美国,当孩子跌倒时,家长只向孩子说一两句话,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在非洲有些部落,母亲干脆模仿孩子也跌倒,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如何站起来,更不会用手扶起他们。他们更注重身教的作用,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和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孩子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所以,孩子遇到困难时才是锻炼孩子思考的绝佳机会,引导孩子找到解决困难的正确方法才是最长效的教育。4.指导幼儿学会分工与合作分工和合作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必须学会的一个方面,也是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一是创造物质、精神环境,为幼儿营造积极与他人互动、合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敢于合作、乐于合作;二是设计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学会交往,练习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三是创造多种机会,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等,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四是及时鼓励、合理评价,强化合作性行为。
三、权利平等———你们都是好法官,祝贺你们!
(一)具体案例小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每天都有向我告状的。为此,我邀请小朋友一起制订了一份规则,便于幼儿记住,就画出图形表示。如“拳头”的图形代表打人、推人,“书本”图形代表撕毁图书,扔图书,卷图书,“嘴巴”图形代表骂人,吃东西时说话等不文明用语的等。自规则实施以后,每天都安排一个小老师观察记录,一开始并不写上学号,但小老师或大老师提醒后还不改正的就要写上去。如果在一天活动中受到老师表扬的,就可以将功抵过去掉他的学号。通过轮流当小老师互相监督,孩子们逐渐自觉起来,我断的官司明显少了。
(二)案例分析本案例中有两处有力的促进点:一是幼儿参与了班级常规的制定,他们对规则的理解不是从听老师说开始的,而是来源于自己的思考和与同伴的讨论,规则自然铭记于心,这种成就感很顺理成章地转移到行为跟进上;二是轮流监督、逐步内化,监督别人必定得从监督自己做起,做好了方能服众,做不好将失去发言权,这种自觉与监督他人自觉并进的方式比老师的一言堂更适合幼儿管理。
(三)对策建议1.让幼儿参与班级常规的制定实践证明,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说服力,他们更愿意遵守。幼儿虽小,但也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他们出的主意和想的办法或许在成人眼中显得很“小儿科”,但这是孩子通过思考协商后达成的规则,他们理解起来更容易。2.给幼儿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对规则的内化与把握是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完成,并在反复实践中强化,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规则制订后,幼儿便会自动地相互督促,无需老师过多干预和管理。每天,当你身处天真活泼的小孩中,都会发现不少奇妙的趣事,随手拈来些许经验,就如捡到颗颗美丽晶莹的珍珠,令人久久回味和遐想无限。它是智慧的花朵,是活学活用的方法,是小事情里的大道理,更是花开时美妙的乐曲;它,很平凡,也很实在。就让这条清澈的溪水,静静地在心底流淌。
作者:王文慧 单位:会宁县第四幼儿园
6S管理作为幼儿园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在我园前期已经扎实地开展了很多工作,从班级物品的摆放到环境创设的研究,从教师的先行为主到幼儿的参与学习,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也尝试从形式到行动,开展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如,在区域设置上,我们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来设置对应标记,让孩子们学习按照玩具柜和玩具筐上的对应标记来收取材料。小班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可以通过区域玩具的照片、点卡、实物卡等对应区域玩具,中班幼儿已经从直观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抽象性思维过渡,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动物匹配、图形对应等,大班幼儿逻辑能力较强,可以用数字、问题符号、自主设计区域标记来提高一定的难度,从幼儿参与区域管理的过程来看,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班级物品的摆放也变得更有序、更整洁。
一、观察背景
幼儿在小班阶段,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每次画画或数学操作都要老师铺桌布,发放材料,收取材料等,感觉操作活动的过程,过于混乱,存在时间的隐性浪费,幼儿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但从幼儿开展通向数学的经验来看,幼儿有自主管理的能力,比如,每次收放学具,与同伴合作等。幼儿进入中班,在自主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的空间,可以尝试从区域设置、日常教学等多方面,提高幼儿参与6S自主管理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并将这种有秩序的行为方式,迁移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等。观察实录1:第一次开始游戏时,孩子们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拿取区域牌,但由于人数较多,幼儿出现了哄抢的现象,插卡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孩子在一个格子里插入了多个区域牌,出现了重复现象,有的孩子把照片插在了益智区,却选择了美工区的材料,区域选择不明确,在交换游戏时,我发现表演区的人数较多,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秩序还不是太好。经过一阶段的调整和游戏经验的积累,我观察到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比如在选择区域牌时,我们按照小组轮流的方式,比如,这一次是绿色组先选择,下一次红色组先选择,这样就给了孩子均等的机会,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优先选择区域的机会。在区域牌的使用上,幼儿也明确了基本的规则,并通过区域游戏的空间设置,给幼儿提供了固定的区域场所,明确了某个区域的游戏空间,避免了区域的混淆和材料的混合等。在交换区域时,我们应用了音乐的参与,并在表演区设置了一名管理员,经过几次自主管理之后,幼儿也减少了争抢的现象。
观察分析1:1.创设区域管理的环境。在每个不同的区域,我们都通过和幼儿一起讨论,绘制了区域规则牌,幼儿通过图文并茂的规则牌,直观地了解了参与区域的注意事项和方式方法,每个筐子上的对应图片,让幼儿明确了区域材料的放置点,创设了幼儿自主管理的外部条件。2.建立区域游戏的秩序。秩序的建立,需要通过多次的尝试和磨合后,才能让幼儿了解区域游戏的内涵,真正建立良好的游戏秩序,区域牌的设置、区域牌的拿取、区域规则的建立、区域交换的管理,其实就是在多方面建立幼儿参与6S自主管理的秩序,提高了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3.内化幼儿自主的管理。通过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就能让幼儿在参与游戏中,体验到自主管理的成就感,如,表演区小小管理员,就是让幼儿“管理”幼儿,从不同的层面促进了幼儿个体能力的发展。观察实录2:学期初,我们就在幼儿的操作活动,逐渐融入了“6S管理”的理念和“小小管理员”的制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标记,如,红色1号、绿色1号等,根据小组的颜色和不同的号码,幼儿都有了自己的不同标记,从刚开始的教师绘制到现在的幼儿绘制,逐渐放手,不断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小小管理员”要负责拿取绘画的蜡笔和记号笔,合作铺桌布、收取桌布等,从孩子们的分工与合作,我看到了孩子的无限可能。
观察分析2:1.隐形浪费or自主管理。在操作活动中,准备材料和收取材料有很大的学问,如何利用好这短短的几分钟,是将它隐形浪费掉,还是充分利用它,提高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2.教师主导or幼儿主体。从幼儿参与自我管理的过程来看,幼儿充满了参与的愿望,几乎每个孩子都很愿意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很愿意表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满了成就感,也充满了喜悦。3.虎头蛇尾or持之以恒。从我班幼儿参与管理的过程来看,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看着他们将蜡笔、记号笔和桌布,整理的整整齐齐,我不得不说,孩子们的管理能力正在得到充分的彰显和提高。
二、观察措施:
1.环境创设为基础。环境创设是一切开展6S管理的基础,通过多次学习和领导的指导,我们在创设6S环境时,也开始考虑美观与实用,不同的年龄段也有不同的特点,如中班幼儿已经从直观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抽象性思维过渡,我班采用的标记就是不同数量的动物匹配,既形象又有一定的思维练习。线条的区域创设,也从显性逐渐向隐性过渡,既不影响物品排放的外观,又让幼儿学会有秩序的摆放。
2.教师创新为主线。6S的环境创设是固定的,但是,从中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观点和理念,每周一本6S管理书籍的学习,也激发了我们不同的灵感,增强了管理的水平,如何结合幼儿游戏和学习的需求,在班级活动中融入6S管理的价值,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结果。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更何况6S管理的理念是第一次走进幼儿园、走进教师的日常管理,我还需要多学习、多思考,多与搭班老师共同合作、创造出适合本班幼儿的6S管理模式。
3.幼儿参与为主体。幼儿是6S管理的主体,一切的创设、创造与创新,都是为了让幼儿在一种有序的环境中,学会自我管理。从以上几个观察实录来看,孩子通过一阶段的尝试和实践,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管理经验,从第一次的尝试,到现在的与同伴合作,可以说,教师投入了很多的心血,但看到的成效也是让人惊喜的,在日常的管理中,还可以考虑从幼儿参与整理物品、摆放物品、收放物品,逐渐过渡到学习的自主,如,创设一日生活时间表等,让幼儿通过不同时间段的图文解读,了解每个时间段应该做的事情,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管理能力。
作者:赵娜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新城阳光幼儿园
一、忧心忡忡
开学前,我拿到了我们班小朋友的名单,都是有过苗班经验的孩子,家长也都是已经有过和老师沟通经验的,我想,家长工作相对而言要比新生班更容易。然而,在我家访到昊昊家时,我发现他的爸爸妈妈不但已经认识我们了,能清楚地喊出我们的名字,还知道我们接下来会去哪一家进行家访。我不禁好奇,他们怎么会认识我们?又怎么会知道我们的行程呢?我的疑惑还在继续,这样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家访中屡次出现。到底怎么回事呢?成成的妈妈给了我们答案:原来我们班的大部分小朋友都是来自于苗苗园的同一个班级,妈妈们私底下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组成“妈妈团”,经常在群里交流孩子近况或相约一起出去游玩,各个孩子和家庭之间互动得比较频繁。因此,从我打第一个电话和家长沟通开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了孩子所在的班级和班主任。我不禁有些着急:妈妈团到底由哪些家长组成?她们会在背后怎样评价我们两位老师?她们又是怎样看待我们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呢?接下来我又该怎样开展家长工作呢?评述:我们班出现了一个班集体之外的另一个小集体——“妈妈团”,这对家长工作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这个特殊的群体不同于以往的家长工作,和一个家长交流也许代表着和妈妈团所有的成员在交流,因此,我们要注重自己的沟通方式和语言表述,将正确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其次,妈妈团的心会比较细,会更注重细节,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工作落到细处、实处。同时,我们发现成成的妈妈是“妈妈团”的“团长”,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和成成的妈妈进行沟通,让她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参与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用她的影响力来感召其他的家长。
二、雪上加霜
为了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增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我们在开学之前召开了家长会,针对我园人格课程、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班事务性工作等方面和家长们进行了沟通。在家长会上,“妈妈团”的一位妈妈提出是否可以建一个班级的微信群,同时建议由“妈妈团”的“团长”担任群主,老师将班级中需要家长配合的通知发送给“团长”,再由“团长”在微信群中进行。听到家长提出这样的建议,我不禁有点儿生气,这样的建议几乎就是将教师隔离在家长之外,极大地减少了我们和家长沟通的机会,弱化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若是这样,这个微信群的建立会阻碍家园沟通,增加家园沟通的难度。到底该怎么办呢?一方面家长的意见不能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如何让家园沟通更便利更迅捷呢!经过思考,我决定自己建一个属于我们班级的QQ群,由妈妈们推荐的“团长”和两名对我们的工作支持又热心的“爸爸”一同担任管理员,就这样,我们班的QQ群正式开张啦!评述:家园沟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更愿意将家园沟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在起初的生气之后,我冷静下来,想出一个能兼顾教师和家长的方法,建议班级QQ群,就像“班级官方”认证一样,保证了QQ群中消息传递的准确性,“妈妈团”的“团长”担任管理员让“妈妈团”的家长们安心,其他爸爸管理员的加入兼顾了其他家长,其“男性”的特征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和女性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使得班级活动可以更丰富。
三、柳暗花明
我们的QQ群建立好了,一周过去了,我发现,我们的QQ群不“热闹”,除了我们会发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消息,其他人都在沉默之中。这样下去可不行,QQ群不能发挥他的作用,不能成为教师—家长互动的平台,QQ群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于是,我每天都将孩子活动的照片上传到群相册。慢慢地,申请加入班级QQ群的家长越来越多。接着,我陆续将一些育儿经验和教育小散文分享到群公告中,比如:《孩子,你慢慢来》《牵着蜗牛去散步》《亲子阅读小书单》这些文章似乎是激发了家长的共鸣,大家都不禁点赞,纷纷讨论起自己的教育观点和行为,述说着自己遇到的问题,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述评:“妈妈的目光永远追随着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充分把握这一规律,抓住家长的心理特点,将孩子活动的照片及时更新到班级QQ群,满足了家长们对幼儿园活动的好奇、对自己孩子活动情况探悉的渴望,同时,这又让班级管理更透明、更人性化,班级管理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家园共育迈出重要的一步。
四、收获惊喜
开学三周,我和“妈妈团”似乎都在无形中改变着。一天晚上,我接到一条信息:“老师,我们妈妈团想给教室里添置些东西,你看我们买一个金鱼缸过来养几条小金鱼,可以吗?”我一看,连忙回复:“太好了,教室里来了新朋友,孩子们一定会很开心的!”就这样,我和“妈妈团”开始行动起来,我在教室创设出一块适合孩子们观赏金鱼的区域,并进行布置和美化,而妈妈们在花鸟市场挑选鱼缸和金鱼。一切都在静悄悄地进行着,放学后,妈妈们合力将金鱼缸搬到了教室,并带来了鱼食、增氧棒、换水器。第二天早晨,当孩子们陆续来园后看到教室里的新伙伴,都不禁开心地跳了起来。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小金鱼,我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小金鱼,了解金鱼的种类;一起喂养小金鱼,知道金鱼的生活习性;一起用各种方式表现小金鱼,感知金鱼的美丽;一起和金鱼说说悄悄话就这样,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着小金鱼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述评:家长们常会对老师说:“你们是专业的。”这并不是一句笑谈,也不是一句调侃。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首要条件就是“专业”,专业的思想,专业的素养、专业的精神因此,当家园共育出现“破冰”时,要转变思想,及时把握机会,化被动为主动,为孩子创设更多成长的机会,进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敬佩。
五、携手并进
国庆节快到了,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国庆节的由来,感知国庆节的意义,我们准备开展“我为祖国妈妈做生日面”的活动,通过揉面、搓面、品面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献上自己的祝福。这次活动可不可以改变形式,让家长们参与进来,成为家园共育的一次范例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在QQ群和班级平台发出邀请,呼吁有做面食经验的家长们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来共同制作生日面。在消息发出后,我很快就收到了“妈妈团”团长的消息,她报名参加,并还带来了其他五位妈妈。就这样,我们的助教团很快就成立了。我和妈妈们一起商量方案、确定流程、准备食材9月30号,活动正式开始啦,妈妈们带着锅碗瓢盆和一盒盒的食材来到教室,他们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做得专心致志。当美味的生日面热气腾腾出锅时,孩子们一边品尝着面条一边用稚嫩的话语说着:“菠菜吃了有力气,豆芽是代表如意、百叶是长命百岁”述评:如何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教育,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体验一把“老师”是个很重要的方式。因此,家长助教正逐渐成为家园共育的潮流。它不仅能让家长们充分意识到教育好孩子并不只是幼儿园的事,形成了相应的共育观念,还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的职业、特长、阅历对幼儿园来说就是一笔丰富的资源,能极大地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遭遇“妈妈团”,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让我从愤怒到淡然、从担忧到理解、从怀疑到信任,让我更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也让我更理解了家园共育的内涵。但我知道我和“妈妈团”的故事才刚开始,精彩还即将继续。
作者:石妍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幼儿园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都非常积极的向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样的角色看齐。但是我们不仅要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转变以往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要转变角色,也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服务者,合作者。
教师成为班级常规的引导者,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希望是什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甚至是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了。
比如:开学的一天,我给孩子们新教一首歌曲,先让他们听歌词里都说了些什么。结果放了一个寒假来,孩子们的心还没有收回来,在下面七嘴八舌的,我便越来越小声地继续给他们念歌词。过后我问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些什么?结果没有几个人可以回答我的,我说那好,老师的嗓子都哑了,请一个孩子上去教小朋友唱首歌。我找来一个在老师上课时讲话最厉害的孩子上去教大家,他是很认真的在教大家唱歌了,可是我们下面的孩子们还是没有当他存在,然后我用大嗓门让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去采访被请上去的孩子:”你觉得当小老师累吗?她们都认真听了吗?你看他们在下面讲,你在上面教他们,你心里高兴吗?”孩子摇了要头.。我又请了一些孩子体验了当小老师的感受,,还让个别孩子站在旁边,听教室里高声喧闹的噪音,我问他们舒服吗?都说不舒服。最后我进行了总结说对啊:我们这里是幼儿园,是学习本领的地方,如果大家都这样高声讲话,会产生很多的噪音,科学家说了噪音对大脑不好,那我们怎么办呢?于是大家开始探讨,制定出了活动要求:1、轻生说话或者对着别人的耳朵说悄悄2、在上课前用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之间畅所欲言,把没有说完的说完,上课之后就不要再随意的说了3、举手发言,老师说要讨论的时候,大家再小声的交头接耳.。班级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有很多小的细节工作和活动常规,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尝试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并参与到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中.他们才可自觉的去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一个老师一个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服务者,不仅对孩子要有耐心的服务态度也要对家长有高度的服务精神。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大都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在家园交流中,通常情况下,家长都希望从教师那儿得到一些反馈意见,并且希望这些意见是积极的、良好的。但是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等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如我班的牟虹宇在幼儿园经常打乱课堂秩序,又爱推打别人,在给她妈妈交流的时候,先谈一些其他的轻松话题,然后肯定她孩子的进步再在指出他的美中不足。他妈妈总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我道歉,再与我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总之,在与家长谈孩子缺点时,要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忌与家长发生正面的冲突,如果家长当时情绪激动,你可以给他说,很抱歉我们现在是在为小朋友上课,小朋友看到这样也不好,我们下来到办公室去说。给家长一些时间去冷静,如果的确是我们有疏忽的地方让家长生气,我们最好是事先承认自己的不是,再告诉他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了请其了谅解。真诚的为家长服务,他们一定也会支持你的工作。
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合作者,在班上教师之间要做到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事情自接沟通当时解决,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
总之,教师应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肯定、激励、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都非常积极的向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样的角色看齐。但是我们不仅要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转变以往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要转变角色,也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服务者,合作者。
教师成为班级常规的引导者,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希望是什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甚至是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了。
比如:开学的一天,我给孩子们新教一首歌曲,先让他们听歌词里都说了些什么。结果放了一个寒假来,孩子们的心还没有收回来,在下面七嘴八舌的,我便越来越小声地继续给他们念歌词。过后我问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些什么?结果没有几个人可以回答我的,我说那好,老师的嗓子都哑了,请一个孩子上去教小朋友唱首歌。我找来一个在老师上课时讲话最厉害的孩子上去教大家,他是很认真的在教大家唱歌了,可是我们下面的孩子们还是没有当他存在,然后我用大嗓门让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去采访被请上去的孩子:”你觉得当小老师累吗?她们都认真听了吗?你看他们在下面讲,你在上面教他们,你心里高兴吗?”孩子摇了要头.。我又请了一些孩子体验了当小老师的感受,,还让个别孩子站在旁边,听教室里高声喧闹的噪音,我问他们舒服吗?都说不舒服。最后我进行了总结说对啊:我们这里是幼儿园,是学习本领的地方,如果大家都这样高声讲话,会产生很多的噪音,科学家说了噪音对大脑不好,那我们怎么办呢?于是大家开始探讨,制定出了活动要求:1、轻生说话或者对着别人的耳朵说悄悄2、在上课前用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之间畅所欲言,把没有说完的说完,上课之后就不要再随意的说了3、举手发言,老师说要讨论的时候,大家再小声的交头接耳.。班级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有很多小的细节工作和活动常规,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尝试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并参与到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中.他们才可自觉的去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一个老师一个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服务者,不仅对孩子要有耐心的服务态度也要对家长有高度的服务精神。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大都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在家园交流中,通常情况下,家长都希望从教师那儿得到一些反馈意见,并且希望这些意见是积极的、良好的。但是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等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如我班的牟虹宇在幼儿园经常打乱课堂秩序,又爱推打别人,在给她妈妈交流的时候,先谈一些其他的轻松话题,然后肯定她孩子的进步再在指出他的美中不足。他妈妈总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我道歉,再与我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总之,在与家长谈孩子缺点时,要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忌与家长发生正面的冲突,如果家长当时情绪激动,你可以给他说,很抱歉我们现在是在为小朋友上课,小朋友看到这样也不好,我们下来到办公室去说。给家长一些时间去冷静,如果的确是我们有疏忽的地方让家长生气,我们最好是事先承认自己的不是,再告诉他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了请其了谅解。真诚的为家长服务,他们一定也会支持你的工作。
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合作者,在班上教师之间要做到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事情自接沟通当时解决,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
总之,教师应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肯定、激励、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于幼儿的管理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幼儿园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幼儿园对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的应对能力,进而促进幼儿园管理模式的精细化、科学化、合理化。本文从幼儿园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现状出发,进行幼儿园管理模式的研究,为幼儿营造温馨、放松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传统幼儿园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差、不利于幼儿创新发展的特点,在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中应用面窄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幼儿园管理模式有助于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师、人力以及物力等资源的合理调控、安排,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幼儿积极、科学、合理的学习。幼儿园阶段是国家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只有注重幼儿园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幼儿园管理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能动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调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幼儿园管理模式的现状
幼儿园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从传统的粗犷式幼儿园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但幼儿园管理模式仍具备较多的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幼儿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逐步深入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中,但教师与幼儿间传统的管理模式仍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现状,传统的幼儿园管理模式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幼儿的学习具有抑制作用。这就要求幼儿园在管理过程中意识到幼儿主体活动的重要性,从活动准备、设计、实施、反馈等各个环节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扩大幼儿学习的知识面。此外,幼儿园管理模式还具有固定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教师为幼儿设计活动的时间表,让幼儿依照制定的时间表进行学习、游戏等活动。固定程式的时间表安排使得幼儿只需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幼儿班级生活,幼儿的班级和日常活动直接呈现在教师的眼前,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幼儿的身心发展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发生变化,固定程式的时间表安排不利于教师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幼儿教学,抑制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导致幼儿学习心理发生变化。因此幼儿园管理应注重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应用
幼儿园管理模式对于幼儿主体性认识的不够,以及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固定性特点,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转变传统粗狂式的幼儿园管理模式,幼儿园管理模式应该注重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家长的作用、完善幼儿管理制度等,进而提高幼儿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是幼儿教学的关键,具有指导幼儿学习生活、观察幼儿心理变化等作用,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用耐心和爱心关怀每一个幼儿,让幼儿在和谐、友爱、温馨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不够,导致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幼儿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幼儿接受的是满堂灌输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幼儿没有建立相对平等的关系,不利于幼儿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教育传输者转变为教育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重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红花”式的奖励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努力表现自我,鼓励幼儿提高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动手能力让教师认识幼儿,从而赢得教师的鼓励和奖赏。教师还可以多用“非常好”、“怎样做”等鼓励式、启发式的教学语言充分调动幼儿游戏、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发挥家长的作用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中家庭管理模式的选择有着较高的要求。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榜样作用同样不可忽略。首先,家长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是指幼儿生活的环境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可以结合幼儿自身特性和知识进行幼儿房间的布置。幼儿的房间要兼具创意、自由以及思考空间。例如,家长可以将鲜艳的几何图形、卡通玩具等对幼儿学习有关的图案壁纸对幼儿的房间进行布置,这样既能提高幼儿对于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又能刺激幼儿的视觉等感官刺激。家长还可以在幼儿房间设置小型图书馆,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长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幼儿的引导,采用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心理愉悦感,促进幼儿交流的热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家长对幼儿的作息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家庭中幼儿作息规律与幼儿园越接近越有利于幼儿进入幼儿园生活,提高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性,为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培养幼儿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抵抗力,进而为幼儿游戏和学习奠定基础。有些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导致幼儿形成挑食、进食时间过长的习惯,既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又不利于幼儿融入幼儿园的生活。有些家长对于幼儿的纵容,会造成幼儿形成通过撒娇来逃避错误的习惯,对幼儿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家长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于幼儿园生活的适应性,提高幼儿的自立能力、勇敢承担责任的能力,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完善发展,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幼儿园制度
幼儿园的安全事故预防是保障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幼儿园的安全事故预防包括完善幼儿园制度、开展危机活动训练等等。其中幼儿园制度作为保障幼儿安全进行幼儿园活动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园制度的完善是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管理者进行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中积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事故中幼儿园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施。幼儿园制度要包括幼儿安全的保护、防治以及处理措施,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监管力度,做好预防工作,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
四、结语
本文从幼儿园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现状出发,进行幼儿园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幼儿主体性认识的不够、幼儿园管理模式的固定性特点,幼儿园管理模式应该注重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家长的作用、完善幼儿管理制度等,进而提高幼儿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李峰 单位:泰山医学院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中,班级是最小的单位,也是最核心的单位,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主要场所,其中,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一项工作。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同时,家长背后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多种的支持和服务。因此,幼儿园班级管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关键词:家长工作;意义方法
一、实践案例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省直机关第九幼儿园,这是一个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幼儿园,在园长的带领下全员的工作开展的规范有序而有富有生气。我所在班级的主班老师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并被评为了高级教师,工作经验丰富,而且对待工作耐心细致,兢兢业业,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他从容灵活的家长工作。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有半天的时间是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完成的。在之前的一天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好准备。那天下午主班李老师很晚才走,为的是等待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开个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李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了活动的程序,以及各个活动的具体形式,并且耐性细致的解答了家长的提问。活动当天,第一项是观看节目,孩子们拿着小椅子坐在前面,家长们站在后面。这时候天气很热,很多孩子都热得出汗了,而且孩子们也都没有带水,很多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受热也心疼。这时候李老师就带领我们帮着家长照顾孩子,把家长为孩子们准备的水递给孩子,不仅如此还为孩子们撑起了遮阳伞。到节目后半段,有些年龄较小孩子有些撑不住了,李老师就把孩子抱到了家长身边。家长们流露出了感激的眼神。活动的第二项是家长带领孩子参加游艺活动,我们班准备的是制作汉堡包。由于材料数量及场地大小的限制,每场活动人数是有限的。在第一场是由于组织不到位,出现了拥堵现象。这时候李老师及时的采取措施,用帽子作为进入的许可,因为帽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只有有帽子的家长和孩子才能进入场地进行活动。这样就解决了拥挤和混乱的局面,使得后面的活动进行的井然有序。在所有的活动都结束后,我特意向李老师请教了该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的问题。李老师对我说:“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是要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的爱他的孩子,是在为他的孩子着想,在此基础上凭着自己的耐心和细心以及恰当合适的方式方法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这样才能是家长更好的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把孩子培养的更加优秀。”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家长工作的重要意义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很深,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我认为家长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为家长服务是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之一,同时是《幼儿园教育纲要》——“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的要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因此做好家长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力量,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与孩子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孩子最了解,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因此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其次,幼儿园有职责向家长传授教育幼儿的正确方法,指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幼儿,共同合作,使教育的力量更好的发挥。最后,获得家长的配合也是办好幼儿园的重要条件,家长不仅是幼儿园的客户,而且也对幼儿园起到了监督作用,使幼儿园越办越好,提高保教质量。
三、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家长工作的方法
那么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呢?这就需要有恰当的方法,灵活处理出现的家长问题。首先,要与家长做好日常的联系工作。家长工作是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天的,早上孩子入学,晚上接孩子回家,这短短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在早上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在晚上要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告诉家长让家长放心。这是要做到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专业的理论知识,要与家长做好交接工作。在这时候更多的是与个别家长的交流。其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一个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在家长会上老师要向家长将一些专业性的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向家长介绍应如何为幼儿准备入园工作,比如晚上早睡早上早起,让孩子习惯学校的作息时间。在家长会上,还可以让家长畅所欲言,可以给幼儿园提建议和意见,也可以向老师问一些孩子的问题等等。最后,还可以开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生活,也可以让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使双方增进了解更好地教育幼儿。幼儿教师要想做好家长工作,需要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设身处地的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家长感受到你的真心付出,获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培养孩子,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让孩子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作者:金晶 单位: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人们身上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日便成、一秒就行的,而是需要周期性地累计冰结合不断巩固与练习,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样的,一个良好班级的建设与管理也需要点滴小事、各处细节的长期经营。经营过程中即使狂风暴雨、曲折坎坷,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地逐步引导,并在观察与肯定、发现与更正中逐步巩固。从点滴入手抓自理能力,在朝夕相处中真心陪伴,结合游戏发展幼儿多方面能力,在密切的联系中促进家园共育。
关键词:幼儿园;和谐;班级管理
暖春洒满嫩叶留下了阵阵生机,夏天的雷雨浇灌蓬勃的万物,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寒冬又孕育着不凡的力量。一年四季,我们与孩子一同携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着。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班级特色的建设与管理,在师幼、幼幼、家园的互动中逐渐形成。
1点滴渗透,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我们并不陌生,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我们注重一日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旨在通过各种形式与渠道不断、持续地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小班时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与水平,我们设计并开展了相应的生活自理比赛。如“整理玩具比赛”、“穿脱裤鞋比赛”、“穿衣服拉拉链比赛”、“快乐进餐吃饭比赛”等等,通过比赛充分激发孩子们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幼儿感受自理的乐趣。当他们睡前脱去衣物,低头折叠整理的时候;当他们起身自己穿好裤鞋,包住小肚子的时候……我们心里涌动的暖流叫做感动。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的“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蒙台梭利把上课定义为工作,孩子的工作。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弄中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它给孩子们带来心智空间的拓展、天性的激发和生命健康发展,将对孩子们的一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见动手对人的重要性。自理的同时我们也鼓励幼儿尝试为他人服务。晨间来园我们邀请幼儿摆放玩具;操作前铺桌布、分发蜡笔;餐前叠毛巾、发小勺等。
2循序渐进,养成幼儿良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2.1以耐心与鼓励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班的宇成小朋友是个文静的小男孩,常常默默地一声不吭,就连如厕也不开口,因此时常在裤子上解决。孩子们虽小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我们以弯腰下蹲的姿势与他面对面,轻轻地、慢慢地询问他如果想上厕所怎么办?应该在哪里解决?通过反复地询问让宇成知道可以悄悄告诉老师阿姨、向我们寻求帮助;同时我们也会每天轻声询问宇成是否需要如厕,与家长也进行了密切交流。宇成的一个点头到轻声告诉老师到自己走进盥洗室,这一步步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与笑容。
2.2以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游戏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根据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借助网络资源组织了生活活动《我会排队喝水》,引导幼儿了解到排队等待不着急。又如孩子们轻拿轻放的意识比较薄弱,说话歌唱时对于声音地正确控制还不熟练,而爱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于是我们引入可爱的小猫形象,开展了《我和小猫做朋友》的游戏活动。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小猫的基本特点———轻轻走、轻声说;以模仿游戏学做小猫,手做猫爪跟着音乐边走边学小猫叫;再将拿放物品贯穿其中;唱歌时提示:“请你们和小猫咪来比一比,看谁唱得是轻轻的、甜甜的哟!”。我们还将传统的“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进行了改版,以观察无声的口型进行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及反应能力,有效集中注意。
2.3以积极的榜样示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一次和浩浩的交谈中偶然发现他竟摇晃着食指说道“nonono”,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只觉似曾相识。原来前不久组织了英语活动《RedBall》,游戏环节时浩浩将green说成了blue,于是我便在他的面前做出了“nonono”的动作,没想到这小家伙竟抓拍了这一幕。通过这一小小的插曲我们提醒自己时刻做出正确、积极的言行举止示范:保持良好坐姿;歌唱时面带微笑进行范唱;以轻轻的、好听的声音与幼儿交谈;晨间来园与角色游戏中以礼貌用语主动与幼儿互动等等。时刻形成表率,潜移默化地给予幼儿积极影响。
2.4以家园携手共进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家园共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我班的翊涵吃饭总让我们十分头痛,一口饭菜含在嘴里久久不肯下咽。几次观察下来后我们主动与翊涵妈妈进行了交流,得知翊涵在家常常进食流质食物。于是我们委婉地告诉家长:孩子需要通过咀嚼与吞咽促进牙齿与胃肠功能地发育。并恳切地希望家长鼓励孩子自己进餐,样样蔬菜都要吃。在园我们也时常以鼓励肯定与竞赛游戏等形式,激励翊涵大口进餐,在家园配合下翊涵有了进步,这次的“快乐进餐吃饭比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呢!
3真心陪伴,形成亲密的班级氛围
我们充分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交往,让每个孩子想交往、会交往、爱交往。每当来园时我们主动走向孩子以微笑热情迎接他们;有时我们凑在孩子耳边说起悄悄话,询问他们最喜欢的事物,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拉近师幼的距离、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中支持、引导、合作,形成师幼互动。“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时,我们常常忽悠道:“哟,你后面有只小白兔呢!”、“快看快看,谁来了!”或是挠痒痒引得他们乐呵呵地笑出了声,坚持到最后的孩子不由自主地“耶”。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油然而生的喜悦真实而深刻。多一些耐心、鼓励与信任。“你进步了哦!”、“我们很喜欢你呢!”、“没关系,胆子大一些!”、“慢慢来,别着急!”……温暖与发自内心的话语也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张开双手,他们便会扑入怀中;嘻嘻挑眉,他们便会露出白牙。一份真心的关爱,来一点幽默调味,味道好极了!做好幼儿园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并非易事,但在精心思索、用心打造、耐心经营中定会收获鲜花与硕果。只有静下心来摸索,牵起孩子们的手、打开心扉面向家长,以家园合作的力量、师幼携手的默契,班级管理便会凸显出和谐、宽松、舒适的氛围,孩子们的成长便在快乐中显现,我们的幸福也在时间沉淀中散发!
作者:王晓靖 单位: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爱是一种情感交流,教师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扮演多种角色。成为孩子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心里安全感,成为孩子的玩伴,与孩子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特点,把握孩子发展方向,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与孩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幼儿的心灵距离,使孩子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那么,作为幼儿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1学做孩子们的“妈妈”
幼儿通常心理缺乏安全感,但是在刚刚进入幼儿园学习的时候。难免会感到不适和缺乏安全。这就是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家长般的温暖和关爱,让孩子在老师这里充分感受到妈妈的温暖。爱在点点滴滴,用心就有回报在童心世界里,到处都是阳光灿烂,也是这种阳光吸引着幼儿教师,总想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些孩子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刚刚来到幼儿园还不适应园内的生活,老师就是孩子们的“妈妈”,在生活上老师要处处关注。如:班上的有的孩子从小肠胃不好,来了幼儿园后,因为不习惯在幼儿园拉大便,常常憋着,结果造成大便不畅,父母们很着急。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便要留心起来,平日里多督促他喝开水,帮助肠胃蠕动。老师对孩子真切的爱,换来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也换来了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爱,对周围人的爱。幼儿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给了他们真诚的照顾,无处不在的关心。老师是妈妈,孩子是宝宝,每一个走进班级的人,都会有一种亲切地感觉:温馨而且充满了热情。
2做孩子们的朋友
幼儿在幼儿园里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保护,教师把每个幼儿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们参与班里一些他们能理解的事情的决策,孩子在逐步的培养中机会提高自身独立能力。中大班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一味的要求他们按照老师说得去做,难免会有不满意的地方。要是计划和制定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有了他们的参与,有了孩子们的参与班里的活动就会更加活跃、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充分激发出来,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更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孩子受重视了,有了自己的空间,觉得自己也是幼儿园中的一分子,就会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他们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也会同样信任老师,喜欢老师。
3做孩子们的启蒙者
幼儿教学阶段是孩子人生中的启蒙时期,教育是一门艺术,不在于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和尝试,在尝试中体验其中的快乐。从而激发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爱孩子很简单,但爱孩子也很耐人寻味。教师还组织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共同布置走廊,让孩子成为环境主人,用他们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体现课程的进行、目标的变化。每一次,孩子们都会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在绘画中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4做家长的朋友
与家长的沟通也是种艺术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得到老师的重视,能在幼儿园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做有心人,热情、真诚地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老师的教育目标,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发展程度,把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反馈给家长,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有了家长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更得心应手了。如:班上多数幼儿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与老师的交流也比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制定家长约谈计划。每学期有针对性地把一些家长约到幼儿园来,一起坐下来朋友式的拉家常,探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取得共识。长期的,通过约谈,首先家长能更准确地了解孩子,形成正确的教养态度。其次,使家长看到了班级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为班级的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促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视了。而且,班级也可以非常直接地从孩子身上看到变化和进步。每次约谈,教师可以安排两个个性、表现比较接近的孩子的家长。事先拍录两个孩子在园的简单情况,主要针对孩子的问题,最后我提供资料、提出家庭配合建议:如:家长在家能多陪孩子,开展亲子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待孩子的态度,家长能保持一致等。
5实践后再反思
反思总结和归纳是提升幼儿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瑞吉欧教育体系认为: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儿童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这些角色集中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教师要机智而灵活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个性化逐步凸现出来,幼儿的自我意识也愈来愈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注重在教学时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更好地了解幼儿并为幼儿服务。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将七十多年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热爱幼儿,永远应当以平和,愉快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孩子,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幼儿在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总之,幼儿教学管理工作是每一位教职工的责任,大家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灵活处理幼儿之间的安全问题,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用真诚的情感来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共同促进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作者:蔡银 汪晓晓 单位: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单位,其管理工作是通过幼儿园中的最小单位—班级来实现的。班级既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又是实施幼儿园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它是由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组成的集体。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所在。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所谓“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其管理者、领导者—班主任则是班级管理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成效乃至整个幼儿园管理的成效。下面我们将结合班主任的工作来一起探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等,以便从中找出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幼儿和研究幼儿
教师要想教育好幼儿,必须先了解幼儿,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了解幼儿包括个人和集体两方面,班主任在对幼儿基本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影响。
(二)明确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即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在幼儿园中,不同的年龄班,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内容是不同的。作为不同年龄班级的班主任需要针对不同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重视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和总结
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检查以及计划的调整、总结与评估。在制定时需考虑园务工作计划、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师以及其他条件。由此可见,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是方方面面的,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提出相关策略分析:
二、以幼儿为主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班主任和教师要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
“以幼儿为主”具体体现在,在制定规则和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争取使之合情合理;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运用柔性的管理,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然后有的放失地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保教结合,正确指导幼儿的一日生活
班级保教人员要协调配合,共同制定班级工作目标与计划,全面安排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积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它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快乐地生活,教师热情地工作,全园的风气也会得到改善,教育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灵活运用班级管理方法实现管理目标
1、情感沟通法
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园长、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前提。做好沟通工作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调节各种矛盾,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2、榜样激励法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好带头作用。例如,在遵守时间上,教师如果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并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体现出自觉遵守的行为,这样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幼儿的行为;教师之间也同样如此,作为班主任如果事事抢着干,不怕苦,并与配班教师和睦相处、坦诚待人也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班级管理工作创设有利于其顺利开展的条件。
3、互动指导法
教师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其互动提供了发展空间。在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沟通。4、规则引导法对于幼儿园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班级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都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规则的引导以使幼儿、家长了解并逐渐内化到其思想行为中。因此,在孩子每天入园时,对家长进行有意识地参透关于班级的一些制度,以使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做好家长工作,密切与社区联系
班主任可以定期与家长见面沟通,开展类似亲子活动的一些主题活动。下面列举几种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1、家长联系簿2、家长园地3、家访4、家长会5、家长开放日6、家长委员会7、家长学校综上所述,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点,而班级管理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各种能力,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在实践中总结正确的管理方法、积累经验不断成长起来,特别是一些研究人员的成长、努力为班级管理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佳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
1.1幼儿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幼儿园班级是幼儿生活面临的第一个集体单位,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环境的小型社会,是幼儿在小时候相对独立的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的日常班级生活则成了幼儿教师主要面对的工作。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培养幼儿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克服日常生活问题、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个好的幼儿班级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视频,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无论对于幼儿本身的教育还是对于幼儿园的发展都有重要积极意义。
1.2幼儿班级管理的特点与不足。我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目前最明显的特征是教师主导型管理,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教师为主,相应地幼儿是被管理者和组织者,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权威角色,班级管理日常生活的规则都是有教师来制定和实施,管理的方式方法都是由幼儿教师的个人经验决定的,幼儿班级管理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功能性地解决幼儿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方便管理,并没有把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班级管理的出发点,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也没有被贯彻。幼儿的学习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通过感性思维来认知事物的特点;因此幼儿教育必须遵循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学,然而幼儿教师虽然在正规的教育课上能较好地贯彻以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而在日常生活的班级管理上则忽略了对以幼儿为主的理念的指导。事实上,生活环节与课堂教学一样都是幼儿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是生活教育相对于正式的课堂教育起着更为隐性和潜在的作用,但是其给幼儿的成长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导,对幼儿班级里的日常生活的全方面都有负责管理,由于幼儿班级管理没有合理科学的管理标准和统一的规范;因此幼儿班级管理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全凭教师个人的教学管理经验;因此不同的教师的班级管理也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是大体上教师主导型的幼儿班级管理都缺乏对幼儿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意识,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身心的进一步发展。
1.3幼儿班级管理亟需改革。为了让幼儿既能在课堂教育上也能在班级日常生活教育上身心得到发展,幼儿园班级管理制度亟需改革。幼儿班级管理改革应以现代班级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幼儿学生发展为主,进行班级管理改革。然而现代幼儿教师虽然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念的班级管理意识,然而在传统班级管理窠臼的束缚下以及缺乏科学的班级管理理论指导;因此班级管理仅仅凭借个人经验来指导进行班级管理改革会遇到很多问题,还需要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指导。
2、幼儿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2.1树立现代班级管理理念。改革幼儿班级管理必须要求教师能树立较为先进的幼儿班级管理理念,这是开展班级管理优化改革的前提。由于不同的幼儿园班级因为不同的幼儿教师的管理方法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各自起着不同的教育作用,有的起着阻碍作用有的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在进行班级优化管理改革不同的幼儿教师要依据自己的管理风格制定合适的具体管理理念。在总结传统的管理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上,遵循现代化的以幼儿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整合管理幼儿的各方面资源,例如玩具、音乐、动漫、游戏等各种软硬件资源,促进全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可以根据人性化理念,引导儿童在班级管理中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民主发展氛围,促进幼儿的自控能力发展,在教师管理为主和以幼儿为主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才能有效地人性化管理幼儿班级。
2.2创建和谐友爱的幼儿班级环境:第一,班级环境要安全舒适。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成长同植物成长一样都需要得到外界的有效刺激帮助才能健康成长;因此班级管理的前提是有良好安全适宜的管理环境,幼儿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管理班级要保障幼儿不发生安全意外,危险性或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物品都应被隔离起来;第二,让班级环境有美感、整洁感、音乐感和画面感,让幼儿长期获得班级的美感体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去维护这种美感的班级环境不被破坏,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班级秩序和环境的主人;第三,营造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作为幼儿教师要有必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情感需求、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状态,努力实现班级的文化氛围能让每一个幼儿融入其中,保障他们的每个个体都得到人性照顾,例如个别幼儿有强烈的恋家感,幼儿教师可以努力营造与家庭环境相类似的温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消除他们的陌生和紧张情绪,有效地将每一位幼儿融入班集体;第四,可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幼儿教师还可为幼儿班级设置班歌、班旗和班徽等,加强班级文化认同感,让教师有精神和有尊严地教书育人,让幼儿有精神和有尊严地成长。
2.3加强师幼之间的互动。幼儿的班级管理的直接途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师幼互动是决定班级管理成功的直接因素。幼儿教师要加强自己是幼儿引导者的角色意识,在传统幼儿管理中,幼儿教师扮演者保护者、教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幼儿是被保护者、被教导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幼儿教师应该贯彻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了解幼儿的日常班级生活中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体验,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富有创造性的想法的实现,加强师幼之间的心灵互动和交流,让幼儿觉得教师是一个朋友和伙伴,使师幼之间情感紧密相连。幼儿教师在情感互动以外,还要注意在照顾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基础上,有效进行班级作息时间管理,让幼儿的生活科学而高效。
作者:黄芯工作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陆家好孩子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