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17 03:58:38

导语:在班级管理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班级管理教育论文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如何在管理中体现人文性,体现“人本教育”理念,首先要明白“人本”理念强调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及其对人的价值,突出人的具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成性。

关键词:班级管理;人本教育;走向

执教几年,越发觉得班级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很多老师往往重教学研究,轻班级管理。他们似乎觉得教学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能力,教得好,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而带班管学生,有什么可说的。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其实,这才是一门最复杂、最深奥的学问。

人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高级动物,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思想情操、喜怒哀乐各不相同,要把一个班五十多名学生的特点琢磨透,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个家长一辈子连一个孩子都不一定能管好,一个老师要在三年内(甚至一年内)要将全班几十个学生都吃透,非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教育专家不可为也。因此常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们,更要注重在班级管理中的“人本教育”运用。

一、何为人本教育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教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教育承担着开启人智能的责任。在这一方面,从最初对智能的单一理解(语言——逻辑智能),到20世纪中期加德纳等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并在往后数十年间进行实践,人类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将在智能开发上探索得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然而人之为人,除了智能的开发外,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灵魂的塑造。一个智能发达的“个体”能对世界有所裨益,然而灵魂重量的缺失,将使生命丧失其特有的灵动和丰盈,流于纯智能的寡淡和单薄。

在思想史上,人本的哲学取向其源可溯至普罗塔哥拉“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论断。普罗塔哥拉的论断乃是基于认识论的,它的意义在于确定了人在认识中的中心地位。从“人本主义”到“以人为本”或者说“人本”,核心的理念就从“人是认识的主宰”转向“人是实践的目的”。因而,“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就演化为“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席勒发展了这一学说,他认为:“人本主义要求,人的整个本性应该被用来作为哲学必须全心全意以其为论证起点的整个前提,人的全面满足应该是哲学必须以其为目标的结论,哲学不应该借助一开始便抽象……来脱离真实的生活问题。”席勒的论述表明,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人在其中的两个基本的规定性并没有发生变化。即人的本性作为出发点以及人的需要之满足作为归宿。

人本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最终极的目标应是培养“人”。这样的人,不仅在智能上得到全方位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属于他自己的灵魂。纵观中国当代教育。在智能的开发上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灵魂的唤醒”更似渺渺无期。然而诚如一位教育者所言。我们无力凭己之力改变这个教育体制,但我们可以宣扬一些合乎教育本质的理念,用以感染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者,从而使受教育者获益。具体来说,人本教育就是要在一线的教育实践中融入人文关怀,在进行智能开发的同时唤醒沉睡的灵魂。

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对学生智力启迪的同时不放松对其灵魂的塑造,这才是一个好老师应该做的。

二、当下教育的非人本现象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总觉得我们还处于一种原始的低层的管理水平,我们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在现实具体的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着“非人本”教育的现象。

非人本的教育重共性、划一而非个性、差异。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之属性,可以理解为人所共有的属性,也可以理解为人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非人本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并非是以单个对象的属性为其出发点,而是以对象的共同属性为出发点。它试图将复杂的教育对象归结为简单的整齐划一,其结果是差异的消除。抽象导致无差别的划一,而对抽象划一性的追求,则必然是抹杀个性和差异。教育的计划要求是这种划一的宏观表现,而班级授课制则是这种划一的微观形式。而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只见到抽象的“人”,而看不见一个个活生生具体的人。有情有感的生命的人。我们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成份太少,总是企图以这样的制度、那样的纪律去制约学生。我们常常习惯于以多少个“不准”,多少个“严禁”来要求学生,但我们却很少考虑学生这时候都想些什么,他们的希望和要求是什么。有时候学生的要求不一定过多,不一定超越了现实,但由于我们的疏忽,我们的不理解,常常让学生失望。试想。那些常常带着失望情绪的学生能对你的那些“不准”、“严禁”心悦诚服地去遵照执行吗?有的大打折扣。有的置之不理,有的还要“顶风违纪”。久而久之,学校、老师与学生形成了对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正确要求都难以贯彻落实。因此,无论是在教育理论的论述中,还是在教育实践的言说中,学生是作为“对象”而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作为对象的学生是一个总体性概念,而非是一个具体性概念。总而言之,教育的出发点已经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抽象性的和划一性的人。划一性和抽象性成为真实的存在,而差异性和个别性则成为被排斥被压制的对象。当代教育所面临的真正矛盾和症结正在这里,

三、人本教育的走向

实践“人本”教育,首先必须要在人的观念上取得突破,从本质主义的人性观转向生成主义的人性观,把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现实的而非理想的、差异性的而非划一性的人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只有在尊重差异性的前提下,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人的创造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表现,人的主体意义也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尊重人的差异性意味着,教育只是人的存在。它不是与人的发展相分离的,而是人自身发展的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充实,更是完整人格的培育。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没有人本精神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急功近利的破坏性的教育。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去教育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老师、校长既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我们以往的悲哀就在于我们的教育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这实际上是“师道尊严”的余毒还在作祟,一个老师放不下“师道尊严”这个包袱永远不能与学生为伍。让学生听令于自己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要因袭旧制,抱残守缺,实在到了该伤筋动骨,清洗脑髓的时候了。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

“人,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的名句描述了人类生存的某种理想状态。“诗意”带给人无限遐想,“栖居”将人和宇宙万物置于平等地位。人类不懈努力的最终结果应该就是达到这种“诗意”和“祥和”。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心理教育在技工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在分析技工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阐述将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测评工具、心理危机干预和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等形式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实践证明,心理教育对班级良好氛围的创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心理教育;班级管理;技工学校;心理索质

1 引言

近几年,技校生因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悲剧性事件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给技工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考验。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管理单元,在整个管理环节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只会导致生源流失越来越严重,加上目前招生难度越来越大,学校的生存压力也在日益增长。结合当前管理形势,应从学生内心和意识形态去改变学生的行为。因为行为是心理的真实反映,学生的行为问题皆产生于心理根源,解决学生行为问题,归根结底需从学生的心理入手,找到学生管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很多行为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加强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索质和完善的人格,是技工学校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2 技校生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是指人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技校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且很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正处于成熟与半成熟状态,追求独立却又依赖性强,情绪起伏较大,逆反心理重,好奇心强。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导致在行为上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三个心理问题。

1)学习心理问题。由于技校生的理论基础不扎实,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方法不对,学习自律性不强,造成在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特别是当教师讲的某一部分知识听不懂时,又不肯下功夫向教师或同学请教,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不愿意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

2)个性心理问题。无论是因为中考落榜,还是因为家庭贫困而选择了技校的学生,总觉得比起读高中的同学低人一等,感觉能力与智力都不如别人,不愿与人交往,缺乏信心,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希望。也有些独生子女或家庭留守儿童因环境的原因,从小就缺乏自理能力,自我中心意识强,自私自利,性格暴躁,偏执等个性明确。

3)人际心理问题。由于自卑,缺乏信心,缺乏安全感,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任感,在人际关系中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甚至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逃避心理,转而寻求网上的虚拟交友,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空缺。

基于以上心理问题和个人成长的需要,学生更渴望得到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

3 在班级管理中心理教育的应用

通过房树人等心理测评工具了解学生心理 新生入学时应做好心理档案的建立,在选择心理测评工具时可结合学生不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方式,如可选择访谈、纸笔测验、心理测试软件和房树人等工具了解学生的不同特性。在班会课期间利用房树人绘画的测评方式可起到比较大的效果,因为房树人投射测试操作便捷且高效,能较好地规避学生的“阻抗”及“装乖”的影响。通过投射分析,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以及创伤记忆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与学生沟通和干预。同时,通过测试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优势,对班干部的选拔及任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助其发挥最大的潜能。这样对个人和集体的成长都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心理危机干预 技校生正处青春期,且心理和思想等还不够稳定,动荡较大,有些学生经历了如失恋、丧失亲人或家庭暴力后,常做出一些比较危险的行为,如突然出现冷漠、焦虑、人际关系紧张、失眠,甚至有自杀或杀人倾向等行为。这时不能对学生进行责备或说教,更不能批评,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其家人进行沟通,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有平衡模式(以帮助其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认知模式(引导其认清生活的困难和错误思维,改变其思维方式和自我否定,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的策略)。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对象的需要选择有效的干预模式。

利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 班会课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班会课可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对学生思想转化和良好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班会课开展如感恩、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主题教育,通过共同讨论及体验,让学生学会去感受,学会去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提高自我疏导、自我教育的能力。

针对学生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应认真了解不同学生的气质、性格、智商和情绪等心理特征与心理表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其找出缺点与不足。通过暗示、鼓励等方法,使其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提高安全感,并经常鼓励他们争取锻炼的机会,如参与学校的文体活动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其意愿,让其选择需要、兴趣和爱好的权利,以实现学生的个性与班级的集体性协调发展。

助人自助,陪伴成长 技校生正处于成人感与幼稚感矛盾的时期,一方面觉得自己是成年人,想独立,可另一方面,经济等还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因此,针对需要心理支持及帮助的学生,在尊重其成人感的同时,尽量少用命令及代办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应引导其发泄情绪的同时,多一些引导及选择给予,帮助其面对和解决困境,这样才更有助于其更好地成长。总之,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正能量、勇气和陪伴,而让学生自己去成长。

巧用暗示,营造积极环境 暗示法是心理学常用到的方法,在班级级管理中恰当应用,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采用暗示法能使学生在暗示的作用下接受无言的约束与批评,将正能量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具有非常积极、主动的影响,具体有以下三种做法。

1)环境暗示。良好的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差的环境则使人产生消积的不良影响。技校生由于其思想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环境氛围对其影响更大。因此在布置教室时,整个教室内容的选材非常重要,应选择积极向上的素材,写一些贴切学生的警句,如“明天我会为昨天的我感到骄傲”,定制班训,悬挂名人画像,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本班的近期奋斗目标、好人好事及班级之星等。

2)语言暗示。在平时的师生交流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交流,采取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去传递信息,让学生去感悟。交流中多从鼓励、支持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其容易接受采纳,从而改变现状。

3)行为暗示。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言教”和“身教”。正所谓“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通过“以身作则”的行为可起到很好的标杆作用。教师要做到言出必行,讲文明、有修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处事冷静,努力塑造个人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典范。

4 结语

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和一些案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了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与发展,笔者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便利。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实施阳光心理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摘要:在实践中摸索创新,我积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在自信中成功”为育人理念,积极营造自信积极、微笑乐观的班集体氛围,让学生立志做志向高远、道德善良、聪明智慧、健康快乐、自信成功的人。

关键词:心理 咨询 管理 赏识 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我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实施阳光心理教育。

班级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我(班主任)担任,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由阳光使者(任课教师担任)、月光使者(学生班干部、考评成员及组长)组成,逐步构建赏识激励教育的行动团队,让班级个性特色的“三全一多阳光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模式得以形成。

一、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为主,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辅导课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是集体辅导的综合形式。心理辅导课定在隔周的班会时间,由班主任组织进行。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针对学生进入初中后心理发展变化很大,尤其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意识的觉醒带来种种急剧的变化和心理困扰,制定学生初一至初四各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目标,尝试探索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心理辅导课系列课程。

心理咨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疏导。主要方式为:

1.个别咨询。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咨询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我大胆尝试,利用小自习室,设立微型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彩虹心桥,为进行个别咨询提供了必要条件。

2.团体咨询。是指对有同类心理困扰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一种形式。团体咨询的人数一般在6至12人。团体咨询的具体过程一般有构建团体、团体活动,实施矫治和巩固效果四个环节。我在班会时间,采取大家围坐的形式,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的做法以及人生态度,启发教育感化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

3.电话咨询。是指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忠告、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咨询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4.书信咨询。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

二、实施赏识激励育人工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班级心理实践中,我根据学校心理教育的模式,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我积极探索班级的“三全一多”赏识激励育人工程,即:全员赏识、全面赏识、全程赏识和多方式赏识。我班开设“赏识激励园地”,特别印制了“赏识激励卡”,随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品尝受赏识的喜悦。配合学校的赏识激励教育,实施“双周双百分明星考评”,对学生的评价由原来单一的“三好学生”改为“三好+十类十佳学生”,激励各类学生全面、充分、主动地发展,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通报。定期出好班报《萌芽》,及时更新班级博客中的心路导航栏目,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宣传指导及教育,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适自我心态,使之心理得以健康成长。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隐性课程,把这无声的教育与有声的教育相结合,可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包括从人本主义出发美化班级文化环境,在黑板报、手抄报以及班报《萌芽》等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开设心理专题栏目。班级人际关系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青少年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在班集体中得到肯定、尊重、温暖和平等对待的学生,必然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心理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则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重视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引导

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适时组建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如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消除学生心理负担;开展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才能展示和个性特长提供机会与条件;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等团队传统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勤奋好学、自律自强、团结合作、诚实勇敢等良好性格。

新心理,新观念,新思路。在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指引下,我班学生变得自信、积极了,勤奋好学、团结合作成了班级的代名词,班级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浅议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和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作为班主任,我们既要调适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心理矛盾又要按自己的期望去塑造他们,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不仅仅要求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更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足够的机智去引领他们成长,让孩子们能够成为情智共长的新一代。下面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遇见的几个心理问题,希望通过剖析能给我们带来些许启示。

1. 厌学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从长远目标看,中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希望将来能成名成家,能干一番大事业;从近期目标看,大部分中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不辜负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期望。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又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太苦太累而难以持之以恒,厌学心理陡增。吴玉在入学之初面对全校师生说自己的理想是上北大,但一年半以来,他从没有认真听过课,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走神,要不就是说话传纸条,下课让课代表追着要作业。这样的学生幻想着成功带给自己的满足却厌倦现实中艰辛的付出。

2. 消沉

优秀学生一旦丧失优越地位,便会“破罐破摔”,从而变得苦恼、自卑、消沉,甚至以违反校规或恶作剧行为来引人注目,以达到心理平衡。 郭耀入班时是前五名的好学生,性格沉静、与人为善。但由于几次测验成绩都不理想,郭耀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为引起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郭耀忽然变得“活跃”,有时,课堂上老师刚说一、两句话,郭耀就会大声“插话”,常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无何奈何,不得不批评郭耀几句,郭耀却暗暗高兴。

3. 烦躁

过度关注自我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经常发生的心理和行为。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和过分夸大,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自己,对自己生理的急剧变化不满意而极度焦虑。也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他人的负面评价增加了自己的负性情绪,抑郁、烦恼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情绪。高燕由于青春期发育而身体比较胖,还起了一脸青春痘,因此,整天烦躁,为了减肥,还经常不吃饭,没事就对着镜子挤脸上的青春痘。曾有一段时间不想上学,原因是怕其他同学笑她“恐龙”。

4. 逆反

这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屡见不鲜,表现为与成年人出现代沟,想竭力摆脱对成人的依附,甚至反抗成年人。你劝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对教师家长的规劝往往采取抵触情绪,在人格特点上表现为盲目、偏执、走极端等。刘元刚上初一时,是一个文静、懂事的男孩。升入初二以来,逐渐与老师、同学产生隔阂,经常对别人莫名其妙地发火。在一次历史课上,历史老师让他坐好,他就顶撞老师说:“坐不好!”老师又批评了他几句,他尽然摔门跑出教室。

5. 攀比

攀比心理,就是刻意将自己的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越来越好,但个别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异化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同时又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张昭来自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经济并不富裕。有一天,张昭的妈妈找到我反映情况,说张昭最近嚷嚷着要买一部手机,父母批评他说学生买手机没用,但张昭反驳说,同宿舍的同学都有手机,如果自己没有就很丢面。家长无论如何劝说,张昭始终不听话。

无论学生出现哪种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巨大的。首先,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一般来说,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速度和完善程度。健康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是优良品德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其次,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活动总伴随着情感、意志等心理成分,情绪的好坏,意志强弱,既影响到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形成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作为班主任,一是要做预防心理失衡的“超前指导”,二是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下面,我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的一点体会。

1. 改变教育理念 班主任对心理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把心理问题德育化,不要把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归因于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全盘否定。要根据其年龄发展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要主动去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成因以及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来教育他们。

2. 学习心理指导 学业压力无疑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中学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多,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没有掌握初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所以,班主任要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注重劳逸结合,制订学习计划,养成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样,从预习到考试,都不会感到压力大,无形中减轻了焦虑程度,考试也能应付自如了。

3. 提高心理素质 成绩优秀的学生,倍受老师的钟爱,经常得到表扬和奖励,但有时却制造了一些优秀生长处的副产品――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从小学升入中学,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重视做好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疏导工作的同时,从长远来说,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心理失衡。所以班主任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4. 运用多种渠道 班主任引导学生通过黑板报专题宣传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宣传,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5. 引导合理消费

班主任对中学生的高消费行为要“疏堵兼顾”。在明令禁止他们不许买名牌、不乱花钱的时候,开展消费、理财方面的专题讲座和讨论,广泛倡导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让学生知道父母亲的艰难,“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对于超前消费,坚决说“不”,量力而行。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去,掌握一身过硬的本领,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哲理教育的研究

摘 要: 以培养和增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为目的哲理教育,有助于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释面对的各种社会现象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而能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以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实际出发 思想转化 开拓创新 哲理教育

当今在校的中学生,他们通过报纸、电视、因特网等各种媒体,获得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上一代同期人。这对其认知、辨解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来说,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困惑和不解,在心理上常常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加之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全方位服务呵护中又定有“高期望值”,无形中营造了一个较大的压力网,当其一两次受挫便产生消极烦躁不安,以致作出令人痛心的反应。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站在“心育”素质的制高点上,运用基本哲理原理,持之以恒地做好普遍或个别的思想疏导工作。实践证明,以培养和增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为目的的哲理教育,有助于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释面对的各种社会现象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而能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以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如何给予学生以哲理教育,本人主要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一、有的放矢,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哲理教育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中学生所具有的思想特点,也是客观物质对象在头脑中的反映。改革开放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他们感受到了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喜悦;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取得的丰硕成果,他们领略到了“知识改变人生”的道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国际竞争、合作的加深,他们预感到了肩负的社会责任之重大。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并由此产生的理念,他们可谓在成就学业的道路上,勤奋好学,争优好强,见奇好动,在不懈的努力中寻找坐标。这便是当前中学生的总况和主流,共性之所在。在这样的学生群体里,又由于家庭环境、社会影响、文化底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其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处世态度、行为轨迹也存在着相异之处,有其自身个性。即使是在同一个空间对同样的认识对象也往往结论截然相反。与此同时,常常亦会出现多余的边边角角:或许自恃优势,或许消极自卑,或许怕苦厌学,或许散漫贪玩……所有这些均需我们有见地工作。我们只有从学生多样性的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洞悉其思想脉博之所在,方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诸如“高校扩招与高额收费”、“职工下岗与减员增效”、“竞争上学和求聘就业”等等,所有这些都与学生休戚相关。他们势必会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去审视、去分析、去认识、去行动。我们做为外因条件,在作用其对象时,一个基本前提是弄清学生言行这一外在表现所反映的思想动态,进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投石激浪,促其思想转化,这是哲理教育的根本点

人的思想也和其它事物一样,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有其正确的一面,也有其错误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如何接受新知。无论是哪一种职责都有待于我们精心点拨,犹如投进“石子”使其心海翻起浪花,将认识从一个起点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这中间的演变过程,就有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有这样一位学生,智商并不低,可自认为家庭钱多经济条件好,在校便“高枕无忧”,热衷新潮,不思学习,成绩日趋下滑。面对这一形而上学条件论的思想动态,我安排了一次理论到实践分析的谈话教育,使其基本懂得了有利条件应该转化为动力而不应该成为包袱的道理。为加深和巩固谈话初步成果,其时我又给他一段赠语:当今的国际舞台是以科技拉动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社会。生逢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要想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得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求职凭技能聘用,交际凭诚信公关,产品凭科含占市,价值凭智慧创造……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学习真本领,闯荡大世界,以适应无硝烟的战斗。并要其将这段话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受,结果的确使其思维震荡,番然而自新。

三、开拓创新,推进其认识升华,这是哲理教育的落脚点

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形势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不断产生,要使学生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这就向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要求,不仅教育内容要换血更新,教育形式亦要新颖科学。为此,我从这两个方面作出探究和努力:

其一,建立以班级教师为主的管理体制,以形成“共向合力”。这有助于从直接接触中了解学生真正内在的思想情绪及形态特点,进而在这一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协力同心的目标一致的教育措施。因为教育和其它工作一样,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而且其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内容。例如:学习生活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处理、获得知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过程、数学解题时变定势思维到多向思维的转化等等,几乎无一不涉及深刻的哲理。这样教育者长期以往紧密结合所教学科特点,有机而有序列地给予学生以点拨,将使学生认识能力有突破性的提高。

其二,创造学生“群体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其自我调整心理的内驱力。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就应着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诱导其主动关注社会,并设置更多的实践和表达己见的机会:将小型论坛引进班会,开展争论较大的问题正反两方的辩论活动;举办形势热点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学生思想疑难;征集个人“思想火花”言录,打印成册人手一份共阅议感等,这些实践活动的运作过程,正是学生亲身参与和学习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提高和扩展的过程。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中学班级管理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政府也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当前的教育不公平问题,然而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现状。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教育不公平问题非常普遍,使得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进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学班级管理活动中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措施。

关键词:

中学;班级管理;教育公平;对策

一、前言

班级管理问题涉及到对祖国下一代的培养问题,因而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非常必要,而如何做好班级管理教育公平问题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任务。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公平的学习氛围。

二、中学班级管理中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

(一)中学班级德育管理的不公平

其中的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教师比较重视认真学习的学生而忽视不爱学习的学生,由于中学生的叛逆心理强,因而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其二,在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并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教师重视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三,班主任在评价学生德育品行时有失公平。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升学率,因而常常忽视学生的品德评价。

(二)中学班级教学课堂管理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时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往往采取的是陈旧古板的教学设计,这样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发展不利;其二是教学过程有失公平。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少,自身的情绪管理不善,课堂评价空洞等问题很普遍;其三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评价有失公平,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检查不细致。

(三)中学班级学习管理的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学生的课后作业没有体现出个性化,对后进生产生一定的打击;第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不公平,对优等生辅导过多,忽视后进生的辅导。

(四)中学班级活动管理的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其一,班级活动比较单一,无法对学生的潜力与优势产生一定的激发作用;其二是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不公平,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往往被教师惩罚不能参加集体活动,这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

(五)中学班级日常管理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了解不多,同时对不同学生的家长也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其二是选取班干部时没有体现出公平性,班干部常常是学习好的学生担任,这样会一些学成绩不突出但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学失去机会,同时导致对班干部有排斥抵触情绪;其三是班主任排座位不公平,后进生通常会被排到后排,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与想法,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负面情绪;其四是对于违纪的学生惩罚措施方面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三、以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为目的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学校管理

为了有并行促进班级管理健康发展,在班级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随着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综合性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出发点,

(二)以班级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而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完善班级的管理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对传统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应该改进,摒弃传统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有效运用“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及时的调整心态来面对未来的生活。通过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班主任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公平化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应该是每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老师的主要职责。以班级管理现状做为基础,班主任应该对小集体的发展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促进大集体的持久发展。班主任应该针对班级的状况因材施教,不断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同时班主任还要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对每一个学生公平合理的评价,让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与特长。

(四)丰富班级活动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

中学生对班级组织的活动还是非常积极参与的,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集体团结凝聚力同时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长处,让中学生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而获得成就感。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办这样的集体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并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在活动进行中消除一些学生的自卑心理,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公平性。

(五)公平公正地来处理日常事务,采取公平的奖惩措施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在中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是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学生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流,班主任能够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想法与性格特征进行了解,进而更好地教育与督导学生,实现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成长给予帮助。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交流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与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家长也应该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家长的意见,通过合作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四、结语

在中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实现教育的公平性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中学教育应该追求教育的公平性。要想解决当前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就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且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与习惯进行引导,应该注重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享受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唐敏才 姚锋 单位:临沂汪沟第一中学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论文

一、要达成学生心理的共识内化

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都不相同。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自身的阅历、知识经验等决定了每个个体在认识问题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客观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效果。因此,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班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意义,达成共识内化并去自觉遵守就需要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协调各方不同意见,达成共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交流。在制定班级建设发展目标、班集体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应该民主的由学生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建议箱的设立,收取学生对班级建设的建议,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提出主要建议。共识的达成首先就是认同,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思考商讨确定才能使他们意识到到自己的职责,自觉地担负起建设班级的重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也就做到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所说的:“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用别人管理,自己约束自己。

二、“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从“心”开始

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展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同时又很幼稚不成熟。若教育管理者不走进学生心灵,不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疏于对学生的情感沟通就不能准确进行教育与管理,久而久之,与学生的隔膜越来越大。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的相处,尊重学生,用情感来感化学生。也要注意方式和技巧,切忌高高在上,询问敷衍,要真实的面对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当学生成绩下滑时,不要不问原因一味批评,可以和学生坐下来聊聊最近学习遇到的困难,共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抚慰鼓励,帮助他走出情绪的低谷。当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反思工作方法的有效性,一起研究改进策略,以便有效实施。作为教师,威信不是靠强势就可以树立的,与学生坦诚相处,让他们感到温暖,使他们对老师有亲切感,自然会对教师格外的尊重。这样学生也会对班级产生依赖感,自觉地在班级这个“大家庭,小社会”中担任起自己的角色。

三、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人来自于自身内部的力量一旦被激活,其潜能是无限的。学习抓住内驱力,激发学习热情,事半功倍。在学生教育管理上也要抓住他们的内心特点,有的放矢。教育管理应该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内在的自我肯定。认识自我,审视自我。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客观的帮助学生,然后采取激励教育。对于罗森塔尔效应教育者都不陌生。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期望和肯定给了学生巨大的学习推动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较高需求是尊重,最高需求就是自我实现。所以,利用励志的事迹去激励学生,用鼓励的话语评价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赢得肯定,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满自信,这更有利于班集体的管理。

实现有效心理沟通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当今的学生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困难,加之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心理十分脆弱。教育管理者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帮助学生疏导缓解压力,解决困惑,建立起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活动来进行心理辅导,组织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的班会,开展课外活动,比如挫折教育等。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的环境。班集体内的人际关系,即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融洽和谐,为有效的心理沟通奠定基础。

四、总结

总之,教育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讨话题,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心理沟通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也符合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不论是哪种教育管理方法,都要求我们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实施中有效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以便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全面的提高。

作者:孙晓欢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心理教育班级管理论文

一、引起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支持,中职院校在提高知识文化教育、指导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但是却忽视了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多种心理健康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很多学生在就读中职院校后,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原有的心理结构是一种冲击,又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发生的问题缺少正确的自我判断能力,从而就会引发心理健康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其次是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前很多学校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未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无疑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是受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由于中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在读书期间可不同程度接触到社会的很多方面,这样,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就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导致学生出现违法违纪的行为。

二、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沟通,解除心理戒备

中职院校的学生刚刚经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他们大多思想比较单纯、年龄较小,随着对社会的接触,他们在心理方面逐步出现复杂多变的问题;他们由于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的生活,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表现出更多的不自在,和人相处的时候有很强的戒备心理。所以教师要放下姿态,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变化。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广泛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与学生的交谈和对话中,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到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该主动接近和亲近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

(二)合理设置心理教育课程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从教材内容看,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加入心理教育的内容,使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学校也应该注重思想品德课程的安排,这门课程主要是以教育品质修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知识储量不仅会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能够对事物有着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这样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也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集体辅导和个体辅导有效结合

教师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最佳辅导者,教师要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有效地调整心态,培养他们开朗坚强的性格和乐观稳定的情绪,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学生可以对教师打开心扉,达到情感和心理有效的交流。教师不仅要对班级整体进行心理教育辅导,也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收集归类和分析,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和教化学生。

(四)采取灵活方式开展心理咨询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时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教师对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质疑要及时解答和指导,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方便后续的研究和探讨。教师还可以开通电话、网络或是专栏咨询等方式,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解决他们心理的困惑。教师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使学生可以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班级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调整方法,也能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开展心理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广飞 单位:江苏省仪征技师学院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心理教育对技工学校班级管理的影响

1技校生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是指人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技校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且很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正处于成熟与半成熟状态,追求独立却又依赖性强,情绪起伏较大,逆反心理重,好奇心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导致在行为上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三个心理问题。

1)学习心理问题。由于技校生的理论基础不扎实,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方法不对,学习自律性不强,造成在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特别是当教师讲的某一部分知识听不懂时,又不肯下功夫向教师或同学请教,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不愿意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

2)个性心理问题。无论是因为中考落榜,还是因为家庭贫困而选择了技校的学生,总觉得比起读高中的同学低人一等,感觉能力与智力都不如别人,不愿与人交往,缺乏信心,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希望。也有些独生子女或家庭留守儿童因环境的原因,从小就缺乏自理能力,自我中心意识强,自私自利,性格暴躁,偏执等个性明确。

3)人际心理问题。由于自卑,缺乏信心,缺乏安全感,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任感,在人际关系中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甚至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逃避心理,转而寻求网上的虚拟交友,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空缺。基于以上心理问题和个人成长的需要,学生更渴望得到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

2在班级管理中心理教育的应用

通过房树人等心理测评工具了解学生心理新生入学时应做好心理档案的建立,在选择心理测评工具时可结合学生不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方式,如可选择访谈、纸笔测验、心理测试软件和房树人等工具了解学生的不同特性。在班会课期间利用房树人绘画的测评方式可起到比较大的效果,因为房树人投射测试操作便捷且高效,能较好地规避学生的“阻抗”及“装乖”的影响。通过投射分析,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以及创伤记忆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与学生沟通和干预。同时,通过测试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优势,对班干部的选拔及任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助其发挥最大的潜能。这样对个人和集体的成长都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心理危机干预技校生正处青春期,且心理和思想等还不够稳定,动荡较大,有些学生经历了如失恋、丧失亲人或家庭暴力后,常做出一些比较危险的行为,如突然出现冷漠、焦虑、人际关系紧张、失眠,甚至有自杀或杀人倾向等行为。这时不能对学生进行责备或说教,更不能批评,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其家人进行沟通,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有平衡模式(以帮助其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认知模式(引导其认清生活的困难和错误思维,改变其思维方式和自我否定,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的策略)。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对象的需要选择有效的干预模式。利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班会课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班会课可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对学生思想转化和良好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班会课开展如感恩、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主题教育,通过共同讨论及体验,让学生学会去感受,学会去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提高自我疏导、自我教育的能力。针对学生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应认真了解不同学生的气质、性格、智商和情绪等心理特征与心理表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其找出缺点与不足。通过暗示、鼓励等方法,使其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提高安全感,并经常鼓励他们争取锻炼的机会,如参与学校的文体活动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其意愿,让其选择需要、兴趣和爱好的权利,以实现学生的个性与班级的集体性协调发展。助人自助,陪伴成长技校生正处于成人感与幼稚感矛盾的时期,一方面觉得自己是成年人,想独立,可另一方面,经济等还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因此,针对需要心理支持及帮助的学生,在尊重其成人感的同时,尽量少用命令及代办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应引导其发泄情绪的同时,多一些引导及选择给予,帮助其面对和解决困境,这样才更有助于其更好地成长。总之,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正能量、勇气和陪伴,而让学生自己去成长。巧用暗示,营造积极环境暗示法是心理学常用到的方法,在班级级管理中恰当应用,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采用暗示法能使学生在暗示的作用下接受无言的约束与批评,将正能量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具有非常积极、主动的影响,具体有以下三种做法。

1)环境暗示。良好的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差的环境则使人产生消积的不良影响。技校生由于其思想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环境氛围对其影响更大。因此在布置教室时,整个教室内容的选材非常重要,应选择积极向上的素材,写一些贴切学生的警句,如“明天我会为昨天的我感到骄傲”,定制班训,悬挂名人画像,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本班的近期奋斗目标、好人好事及班级之星等。

2)语言暗示。在平时的师生交流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交流,采取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去传递信息,让学生去感悟。交流中多从鼓励、支持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其容易接受采纳,从而改变现状。

3)行为暗示。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言教”和“身教”。正所谓“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通过“以身作则”的行为可起到很好的标杆作用。教师要做到言出必行,讲文明、有修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处事冷静,努力塑造个人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典范。

3结语

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和一些案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了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与发展,笔者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便利。

作者:叶风华单位:云浮市技工学校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小学班级管理教育

提到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我的体验是由于现在的学生班额大,教师工作压力大,各种活动和工作繁杂,因而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情感缺失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小学班级管理的种种现状,我在班集体建设中特别注意实效性与针对性,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了一些浅显的经验.

一有效激励诚信第一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教师的威信是最具权威的。如果一个懂得把握威信的教师从小就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那么他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非常顺利。为此,我不但在班级设立了激励制度,而且每学期都要变变花样,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竞争热情,更要在每学期给那些在竞争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以各种奖励,只要是我承诺过的,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在所不惜。因为教师的诚信度决定了你的威信度,不要说空话而不履行诺言。如果有一次欺骗伤了孩子的感情,那么今后的各种竞争对他们而言都失去了意义。一个没有斗志的集体将是死气沉沉的可怕的集体。

今年在我所教的这个班,我曾经答应孩子们要在六一儿童节送他们一件特别的礼物。条件是要他们认真学习,把期中考试努力考好。孩子们都很卖力,期中考试成绩都很理想。于是我给六十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储蓄罐,还在每个罐里面偷偷放了一张小纸条,写上“在我心中你是最重要的”,“你是最棒的孩子,加油!”,“你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等祝福的话。许多孩子回去发现了这个秘密,非常激动。并且用“我们非常爱您”“老师我喜欢你”“老师我一定听你的话”“我一定好好学习”等让人动情的话回报我。有个孩子在放学的时候还主动跑到我身边拥抱我,亲我的脸颊,这些二年级的孩子的举动证实了我的预见,说话算数,孩子信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

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骄傲与蛮横,不知道让多数教师束手无策,他们不怕权威,对老师的说教毫不感兴趣,大错小错一起犯,屡教不改,让人头疼。对于这样的学生,刚开始,我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我发现放下教师的威严和架子,在这类学生面前表现出你的无助与柔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不由得长大,成为你的依靠。尤其是对于那些讲义气的孩子更是非常奏效。

我记得今年六月份,临近期末考试,我身体很疲惫,有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一次下课,我坐在椅子上喘着气,假装不行了,对下面正在玩闹的孩子们说“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借你的肩膀靠一会,我快不行了。”话音刚落,几个平时最淘气的男孩都纷纷跑到我跟前,伸着脖子,把肩膀凑到我的跟前,我也没客气,顺势把头靠在班级中一号淘气包的肩膀上,他则一动不动地站在我身边,乖极了。我看时机到了,假装有气无力地说:“孩子,你们长大了,老师以后全靠你们了,以后少给老师惹祸,少让老师操心,老师没力气管你们了。行吗?这个孩子还真听话,连连点头。上课后,他一改常态,和其他学生一起认真学习起来,后来,这个孩子仿佛真的长大了,什么事只要商量就能解决。其他孩子也都争着抢着为班级做事,我可以歇歇了。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三“懒惰”的老师勤快的学生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都好,在家都是“太上皇”什么都不会干,在学校更是老师服务于学生,让本来就不强壮的孩子更弱了,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我记得这个班的孩子刚入学时,有的孩子连书包都不会包,放学时我要提前十多分给他们整理自己的文具和衣物,结果到了外面还有孩子丢这落那,回去现找。更有学生连鞋带都得爷爷亲自帮着系。

针对当下的孩子自理能力差的特点,我一改往日的工作作风,只要孩子能通过学习和锻炼学会的劳动任务,坚决让孩子动手自己去干,哪怕慢些,老师需要返工也无所谓,让他们去体验才是真正的目的,也许再大些,他们就能很熟练了。因为以往我总是把事抢在学生前面做,剥夺了孩子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许多家长也是怕浪费时间而不让孩子动手,这实际上是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孩子干脆不想动手,更不能形成动手能力,所以在班级中,所有的劳动都要让学生参与体验,最后达到人人会干,即所谓懒惰的教师才能带出勤快的学生。

虽然我们的孩子还小,但从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是必须的,我班的孩子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知道自己去楼下抬饭盆,抬纯净水,几个人轮番上阵,七手八脚,渐渐地现在两个人就可以搞定了。刚开始时我真的是很担心,很心疼,现在看他们生龙活虎渐渐强壮的身体,真的感觉自己的做法没错。成长是需要磨练的,现在的孩子就缺少磨练,而我们教师就要狠下心来给孩子磨练的机会。

四班队建设模拟社会

现如今整个社会的竞争氛围越来越激烈,在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竞争,合理和公平的竞争能激发人的向上的欲望。为了我们的孩子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从小养成公平竞争的心态,在干部任用制度上,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采用每学期公开竟聘上岗的制度。

学期初召开一次动员班会,让更多的孩子有信心和时间准备参加竞选,然后两周后召开班会,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到前面演讲,集体举手投票,当众宣布每个人的票数,根据个人的情况确定工作范围和责任。这个办法让许多想借机会走关系的家长免开尊口,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更给孩子们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班干部要及时找谈话,给机会改正错误。在期末还要进行民主测评,对不胜任的干部,大家心中有数,下学期就要另行换人。给当选的干部以紧迫感和压力,保证班级干部队伍的正常工作和质量是保证班集体建设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个做法使班级始终保持鲜活的竞争氛围,充满活力。

五自我管理自我总结

在干部培养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要使班级体朝着自我管理的方向发展,在小干部的工作中,我只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在各项工作任务划分明确之后,其他的监督权给全班学生,每周的班会由班长来总结本周的工作,每天由体委来总结站队情况,由劳委总结值日情况,并实施奖惩制度,学习委员检查预习情况记录在案,每个干部手中都由一份名单,期末家长会,我会让小干部们自己总结工作,公布表现突出和优秀的名单,颁发奖状和奖品。我在幕后监督检查,更多的时候是全班同学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管理。

班集体建设能够实现自我管理是我最大的愿望,这需要时间和漫长的过程,也许用不了多久,我的班级就会实现这个目标。人人都是主人,人人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班级管理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班级管理兼具管理与教育双重属性,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基础环节,还是培育学生德育行为的重要阵地。本文以实际班级管理实践活动为例,从明确教育目标、营造教育氛围、讲求教育方法三方面探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问题与解决思路。

关键字:班级管理;实践;中学教育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培育学生德育行为的重要阵地,因此,班级管理兼具管理与教育双重属性。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一方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另一方面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的教育者与引导者,如何寓教于管,通过科学、健康的班级管理促进每个学生和谐发展,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明确班级管理中的教育目标

教育活动首先应该有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班级管理中的教育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高峰期,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正逐步形成,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原则,通过正确、适度的班级管理活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分利用班级合力帮助每个学生成为具有真善美健全人格、健康向上身心素质、宽厚扎实基础知识、遵章守纪责任意识、互敬协作团队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氛围

积极和谐的教育氛围就是实现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交流,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级管理中教育氛围营造包括以下两方面要求:

(一)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热爱这个班集体,无论成绩好坏,自己跟别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一样受到老师、同学们同样多的关注和爱护。学校一位同学因为考试不过关,留级到笔者任教班级。刚进入班级时,该生几乎不和其他同学交流,上课一直都趴着。笔者通过与其多次谈话,对该生专业给予肯定,并鼓励其学好文化。同时,在班级各项活动中都让其参与其中,通过半学期适应,该生已经较好融入所在班级。

(二)互敬互重的师生纽带。班主任与学生的充分沟通与理解是实施班级管理教学活动的基础。班主任应当有充分的情感投入,表现出自己的真挚情感,并用自己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包容学生的过失,欣赏学生的进步,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归属安全感。笔者班上一位同学是初三时进入班集体的,之前因其曾离开校园一段时间,身上不良习性较多,加之各门成绩均较差,任课老师都担心其影响班级“班风”、“学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笔者发现该生对其他男生确实有一定影响,但同时发现男生都很信服他。经过对该生的深入调查和交流,发现该生是一个内心敏感且较“讲义气”的学生。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采取侧面引导方式,通过与该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几个同学的沟通,在日常相处方式方面逐步改变其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而没有采用当面直接批评教育的方式,在充分尊重其人格个性的基础上,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讲求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班级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特殊阵地,应当积极创新教育理念与管理方法,按照班级管理中的教育目标,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充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意识。班级是社会组织在学校的缩影,一个班级的顺利运转离不开完善的规则与制度。根据学校规章制度,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公约,并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调动所有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班级公约能够体现绝大多数同学的意愿,为公约的顺利执行打下良好基础。班级公约制定完成后,将相应规范制度分解成若干条具体的目标要求,与班长、组长、各科代表等明确各自目标责任,实行层层落实、分而治之,培养班级成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一方面规范学生言行,引导学生互相监督,逐步适应将来以法律法规为核心的社会活动规则。另一方面通过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班级公约制定以来,笔者任教班级的卫生状况有了质的提高,迟到现象也有所改善,部分以前总是迟到的学生现在偶尔迟到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态度有了很大变化。

(二)树立良好班风,增强集体荣誉。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树立良好班风,首先,应当确定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逐步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其次,创造条件形成班级“宽容和接纳”的精神氛围,尊重不同学生文化,使所有学生形成宽容、接纳不同思想和人格的胸襟气度。最后,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充分发挥班风在育人中的作用,使班风、班训不仅是一种口号,更成为一种理念与行动。进入高中之初,笔者任教班级的课间操很不理想,男生几乎都是随便应付、糊弄。刚开始笔者单纯把不认真做操的男生留下重做,收效甚微。于是笔者改变了方法,首先找全体男生谈话,让他们有班级主人公意识,让他们了解认真做操对身体有好处,而且他们的精神面貌影响全班形象。接着笔者采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让他们直观感受自己做操的真实情况,再和个别学生单独交流,最后找了一个男生做领操员。结果证明,这一系列举措收到了效果。笔者任教班级接连被学校表扬做操有进步,男生们都很有积极性。男生从一开始拒绝做操到现在享受做操,这一改变对笔者以后班级管理有很大鼓励。

(三)提升自身素质,辐射榜样作用。班主任的形象,是其学识、性格、谈吐、穿着等内外因素在教育工作中形成的风格和面貌。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自身形象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班主任应时时注意提升自身形象,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对工作认真负责、严谨务实、言行一致、宽容大度、诚实守信,用这些良好品质和积极态度感染学生。

(四)实施激励教育,培养自信心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表扬和鼓励是激励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点燃他们努力奋进的星星之火,鼓足他们放飞希望的勇气。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就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不断给予同学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努力坚持下去,不断取得成功。

作者:朱珠 张海艳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班级管理教育浅析

一、热情、诚恳地对待学生,以情感人,是班级管理的必要条件

只有把学生当做信得过的朋友,师生关系才会亲密无间,学生才会主动亲近老师,与老师无话不谈。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把学生当做知心朋友,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以情感人,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正如高尔基所言:“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人们赞美教师,正是因为教师除了奉献精神外,还能毫无保留地关爱学生,能宽容学生的缺点,对那些桀骜不驯、常有顶撞行为的学生也能怀有的宽阔胸襟。例如,笔者班里一位女生因谈恋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笔者找她进行了谈话,说明了学校有不准谈恋爱的明文规定。她并不领情,只是从“明谈”转为“暗谈”。笔者没有急于批评她,而是不时地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一次,她生病没来上课,笔者在去探望的途中险些被车撞伤,她从同学们的议论中知道了这件事,醒悟道:“老师,您真好,我对不起您。”从此,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解脱出来,学习成绩明显上升,各方面表现突出,学期结束时,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二、以道理教育学生,以理服人,是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

对违纪的学生,须进行严肃而有技巧的批评教育,批评的目的是教育,因而必须讲究教育的艺术,选择恰当的时机,批评学生要看场合,要注意口头语言,务必做到不了解情况的问题不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谈,让学生口服心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诫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对待违纪的学生切忌简单粗暴。例如,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因“敲诈勒索”受到开除学籍、留校察看的处分。笔者号召全班同学关心帮助他,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课余时,笔者经常单独找他谈心,让他知道利害关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让他消除因自己受到处分可能被人看不起的顾虑。同时,仔细观察他的平时表现,分析他的心理:他学习差,但考试从不作弊,说明他诚实;他不爱参加劳动,但一旦参加就拼命地干活,这说明他踏实。笔者抓住这个优点,在班级表扬了他,使他增强了改过自新的信心。此外,笔者还积极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协同教育。后来,学校因该生良好的表现,撤销了对他的处分。此外,还要抓好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建设,使他们成为班级工作的主体。班主任在班级要树立班委会的威信,经常指导班委会的工作,为班委会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利用班委会加强班级的管理。

三、总结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团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组织,注重团组织建设,可以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论学习还是各项活动都会名列前茅。近年来,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带班级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这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育人、提高学生文明程度是分不开的。

作者:岳家利 单位:东平县技工学校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班级管理教育艺术论文

一、学会鼓励与赏识

有一个学生叫小鑫,活泼开朗,但是由于很多因素,她跟社会上的人来往密切,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一开始接触这个学生,从内心深处就不大喜欢。出现问题时我总是严厉批评,“恶语”伤人。所以,在我们中间频频出现矛盾,她对我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有一天,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孩子不想念了,是因为老师看不起自己怎么办?难道是我的教育有问题了?难道我就这样毁掉一个学生吗?晚上回到家,我手足无措,内心无法平静,躺在床上想起从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第二天我试着和她聊,并给予她信任与鼓励,感觉到我和她之间的谈话第一次如此的轻松。从那天起我们俩的关系缓和了许多,有时她还为我打抱不平呢!她的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转变,一天比一天进步!这件事让我明白鼓励会使一个丧失信心的人,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会让一个生活在黑夜中的人得到光明。鼓励可以是一句话、一束鲜花、一阵掌声。它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桨,是人生中相互扶持的拐杖,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

二、学会自我反省

一代君王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他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开疆拓土,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正印证了作家陈安之所说的一句话:“成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诀则是自我反省。”学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要开了,大家特别踊跃,报名现场很热闹。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我犯难了,小栋同学要参加400米的项目,可据我了解,他根本跑不过班里的其他几位同学,所以我就把他排除在外了。并跟他说明,咱们以后好好练一练,下次运动会一定让你参加,因为这毕竟代表的是班级。他无语地走了,终于有一天,他爆发了,冲我怒吼,歇斯底里,我就像是他的仇人。后来我才知道,他对我意见很深,一直耿耿于怀。但是我之前从来没反思过,觉得自己的决定理所当然,为了班集体有时就应该牺牲自己。确实没想过给他带来的却是极大的委屈与伤害,有意无意间扼杀了他的参与热情,甚至学习热情。其实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这风景里鲜活的生命之树凭借着各自的尊严而挺拔。面对自己的学生,老师因一时不慎就可能造成失误,并可能因自己的局限性自觉不自觉地贬损了他们的自尊世界。所以,有时候反省是一瓢凉水,会使你发热的头脑迅速冷静;有时候反省是一块明镜,照出你身上的缺点;有时候反省是一盏明灯,不会使你在黑暗中迷失方向,也不会使他人迷失方向。

三、结语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作者:萨日娜 单位:包头市青山区二〇二中学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心理教育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一)加强沟通,解除心理戒备

中职院校的学生刚刚经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他们大多思想比较单纯、年龄较小,随着对社会的接触,他们在心理方面逐步出现复杂多变的问题;他们由于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的生活,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表现出更多的不自在,和人相处的时候有很强的戒备心理[2]。所以教师要放下姿态,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变化。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广泛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与学生的交谈和对话中,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到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该主动接近和亲近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

(二)合理设置心理教育课程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从教材内容看,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加入心理教育的内容,使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学校也应该注重思想品德课程的安排,这门课程主要是以教育品质修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知识储量不仅会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能够对事物有着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这样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也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集体辅导和个体辅导有效结合

教师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最佳辅导者,教师要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有效地调整心态,培养他们开朗坚强的性格和乐观稳定的情绪,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学生可以对教师打开心扉,达到情感和心理有效的交流。教师不仅要对班级整体进行心理教育辅导,也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收集归类和分析,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和教化学生。

(四)采取灵活方式开展心理咨询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时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教师对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质疑要及时解答和指导,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方便后续的研究和探讨。教师还可以开通电话、网络或是专栏咨询等方式,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解决他们心理的困惑。教师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使学生可以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班级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调整方法,也能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开展心理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广 飞 单位:江苏省仪征技师学院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心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渗入的技巧分析

从教九年,当了九年的班主任,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也遇到很多困惑与问题。读了成君忆先生的《水煮三国》一书后,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趣味性很强,作者巧妙地以三国人物为载体,将市场管理和营销理论渗透于一个个故事中,令读者在开怀一笑中受到启迪,顿悟人生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也对我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很大的启发。为此,结合平时工作实践,浅谈感受最深的几点思考。

一、班级管理成效源自有效沟通

“战国时有客说齐王曰:‘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是故,圣人之伐国攻敌也,务在先服其心。’”在《水煮三国》一书中,作者引用到上面那句话,很明显,管理就是一种控制性的游戏。由此我联想到,要盘活一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那么对每个学生就应该关注式的管理,逐一沟通,抓住学生的“心”才有可能“攻”住他们。只是,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行为习惯不一样,情感活动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攻心为上”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在一次晚自习点名时,生管老师报告吴进阳和吴艺东两位同学缺勤,经过联系家长,询问保安后,证实他们不可能离开校园,那就一定会在……我径直进入厕所,他们果然在那里,竟然正在吸烟!在“人赃俱获”的面前,本来我可以直截了当进行批评教育,但还是耐心细致地了解这两位同学吸烟的动机,依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阳同学生性好强,脾气暴躁,但行事干脆利落,重守承诺,基于这一点,我在此之前已和他有过约法三章,于是就以“章”办事代替批评教育;而艺东同学较为内敛,并且是因好奇心的驱使还有进阳同学的怂恿才初次犯错的,对他则采取平等的沟通与规劝,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一样的事,不一样的处理,让他们心服口服。所以,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情况量体裁衣,悉心教育辅导。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有感情的,无论使用任何计策,关键在于能够影响他们的情感活动,是故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班级管理中,我很注重两种沟通:一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二是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是等到有事发生了才去沟通,而是注重平时的工作,和风细雨,防微杜渐。

第一种沟通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全面考虑问题,避免主观片面。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这种角色关系不免会使有些教师产生“师道尊严”、“教师是绝对的权威”的意识,学生对教师必须服从,只能听而不问,信而不疑。在处理问题时,总是拿出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面对学生,一味地按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从不愿意听学生解释,错了就要批评、谴责,这种做法有失偏颇。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不同的原因,即使类似的事情也要就事而论,因人而异。解决问题之前,要调查、听取学生或旁观者的述说,到底谁是谁非,问题在哪里,不能单凭想象而得出结论,要深入了解、调查、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种沟通要求家庭教育要跟上学校教育的脚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认识不同步,行为不一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之一。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自觉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中,往往取决于教师与家长交往的能力与技巧。在这里,我的主张仍然是“攻心为上”的原则。在与家长交往的态度上,尽量做到让沟通产生积极效果:一是以合作的态度尊重家长,换位思考,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二是要以关爱学生的态度去接近家长,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肯定其优点与进步,同时也指出缺点与不足,并真诚地与家长探讨教育方法,让家长坦然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做到心理相互接纳,共同教育学生。反之,当家长的面得理不饶人地一味狠批孩子的缺点,家长会觉得无地自容,尤其是自尊心强的,会感到压力大,很没面子,把谈孩子的不足视为对家长的贬斥,甚至恼羞成怒。所以告状式的交流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沟通可能产生消极后果。

二、心态决定一切,阳光主导未来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初中生有一个令人担忧的“初二现象”。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初二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性断乳期”。初二学生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暴躁、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学生发展的危险期,也是不可避免的教育关键期。在《水煮三国》中,作者提到“不要怀疑成功,永远激情澎湃”。那么,做为一个班主任,认真研究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寻找对策让学生平稳渡过危险期就是一个迫切的需要。可见,只让学生端正态度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环境下的教育需求了。我们还应该激发他们的阳光心态,以积极的、明朗的、欢欣的、自信的阳光心态去对抗自身的暴躁、叛逆、盲目等消极情绪。比如,有一杯代表积极思想的清水,一杯装有沙石代表消极的浑水,如何让浑水变清,让消极变积极呢?办法是在水龙头下用水冲击,过不了多大一会儿,水就会变清。水龙头的水就代表快乐、活力和积极的想法,它能稀释你的烦恼,冲走你的困惑,排除所有消极的东西。如我带过的傅娜艺同学,在读初二年的时候,因青春萌动出现早恋,思想叛逆,成绩滑坡,导致与家长关系僵化,险些辍学。本人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悉心对其进行几次心理疏导,促使她调整好心态,找回自信,鼓励她主动化解父女之间的矛盾;引导她正确处理自身情感,树立健康的交友观;帮助她分析生命价值的轻重,立足原来的学业基础,激励她奋起直追。

后来,该生中考以9A的成绩考入“国家示范高中”南安一中。那么有人会问,我们到哪里去找那源源不断的动力呢?动力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心态调整,另一方面是老师的赏识教育,做好这两方面的结合,让学生在集体中得到肯定,让他们永远有一种激情与快乐在激荡他们的心灵。很多学生的心理是相当脆弱与迷茫的,需要老师们平时用阳光的心态感染他们。身教重于言传,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头羊,班主任更应该在日常事务中以一种阳光的、积极的态度来引领学生。比如带着微笑进课堂,用信任的眼神倾听学生的诉说,用关怀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等等。“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的看到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没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我常用这句话来激励学生,也激励我自己。

三、爱是唯一智慧,体验工作快乐

管理是一门艺术,爱是管理的智慧。有些学生的行为确实难以理解,管理起来麻烦多多,处理不好时,连老师自已的情绪也很难得到调整。在《水煮三国》一书中,作者提出了自已的核心观点:“爱是唯一的管理智慧”。教育心理学里有一个规律称为“南风效应”,这是一则寓言: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能够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北风自以为威力大,让人脱件衣服不是难事,于是使劲地向农夫吹着寒冷的风,直吹农夫浑身瑟瑟发抖。可是农夫不但不脱衣服,反而裹紧外衣,躲到背风的地方去了。北风无功而返。南风则向农夫轻抚慢拂,给农夫送去温暖的和风,农夫本来就在田野里劳动,身上出了热汗,经南风这么一吹拂,更是倍感燥热,于是他放下手里的活计,到田边脱去衣服,又回来继续劳作,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能获得胜利,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了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为特征的方式所带来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亦称为温暖法则。受此启迪,把南风效应运用于教育,特别是用于对那些在成长的道路上偶尔犯错的孩子,更有着神奇的力量,用温和的方法处理问题往往比用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黄江辉,一个阳光男孩,成绩不理想,对学习很不感兴趣,让很多老师挺失望的。一个偶然机会,我们校长了解到他玩QQ网络技术不一般,就以此作为突破口,在全校集会上公开表扬他。后来,又在期末考试表彰大会上特地为他颁发一个“进步奖”,偶尔也在QQ里与他进行沟通交流。渐渐地,该生终于找到学习的“兴奋点”了。一年后,该生语、数、英三科总分从起初的82分飞跃到学期末的341分。这是一个典型的“南风效应”,这就是智慧的管理,这也是教育带来的乐趣。其实,管理是一个操作问题,如果管理一个班级就像操作一台机器的话,那么,班级里就没有五颜六色的人生了,每个学生好比是机器零配件,其朝气与活力就慢慢消失了。反之,我们如果以一种“赏花”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换位思考,积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用同理心来面对他们所犯的错误,就很容易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都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让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他们的每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

快乐的人生,是从爱开始的,而真正的管理智慧,也来自一颗懂得爱的心灵,以爱心换真心。学生想要的,是我们能够给他们的某种他们想得到的关怀。特别是平时表现比较出格的,另类的学生。他们更加在乎我们的“青眼”,而不是在乎我们的“白眼”。当然,每个学生的性格不一样,情感活动也会有很大差异,我们多花些心思去摸清他们各自的性格,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把脉他们的活跃思想。一个班级中,学生是鲜活的个体,真正管理起来,工作是千头万绪,以上的三个做法绕不开两个字———攻心。“能攻心即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脍炙人口的对联是一种伟大的管理谋略,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实践的。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班级管理教育管理论文

一、勤于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不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就不会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此,首先不论上课或下课,都要经常走进他们的宿舍、教室、实习车间,多与他们接触,勤与他们交流,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以及思想动向,对于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或不文明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教育。其次要多思考,学生之间交往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次出现,班主任都要认真全面地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到适合的方法来解决,最重要的处理方法是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再次要多与家长联系,勤与家长交流,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征求家长需要老师改进的地方、需要学校改进的地方,让家长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往往这个效果是最好的,因为他们会及时反馈给学生,间接地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学校和老师的形象)。第四要勤动手,班主任要经常查看学生的作业,帮他们讲解疑难问题,尤其在实习教学中,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例如做一些工艺品,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最后,勤谈心、多与学生感情交流,时刻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的目的,并加强品德教育,使其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时刻让学生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推心置腹地与他们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就业,倾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二、做好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为了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只害怕班主任,对任课教师的批评教育不容易接受,更有甚者还会当众顶撞老师,因此在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班主任的协调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班主任要想在任课老师和学生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首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虚心听取他们对班级学生情况的反映,采纳意见和建议,使任课老师能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要深刻地认识到在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中,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更要经常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对学生的要求要做到宽严适度,尽量一致。任课老师如果遇到学生棘手问题应避免正面冲突,应及时交予班主任处理。其次,班主任要时刻在学生中维护老师的形象,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积极评价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正确引导学生尊重任课老师的劳动成果,全面展现任课老师对班级的贡献。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让任课老师深入其中,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焕发学生对任课老师的尊敬之情。最后,班主任还要经常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老师的工作,以感恩的心态去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样齐抓共管,效果会非常好。

三、善于引例,引起共鸣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现阶段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叛逆。这与他们的年龄段有关。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不论与家长谈话还是与老师交流,无时无刻都有一种抵触的情绪。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成为大人,什么事都懂、什么事都知道,家长和老师的管理是对他们的干涉。好点的学生表现为表面不说话,内心抵触;不好的学生甚至顶撞父母和老师。对于这种现象,班主任的做法就是多举事例,避免正面呵斥,让他们自己辨别是非。比如可以说在网上有消息:某某学院的一名学生在网吧上网时间过长导致猝死,长时间的辐射造成面容憔悴、脸色暗黄,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导致浑身散发异味,这样间接暗示学生经常上网对身体不好;一群校外人员去宿舍向不认识的学生要钱,一名打水经过的同学突然灵机一动,在楼道大喊一声,别抽烟啦,班主任来查宿舍了,这一喊吓得那群校外人员赶快溜走。讲了案例之后学生心中都会有一杆秤,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遇到事情,怎样想办法处理。正因为学生是可塑的,所以无形之中,案件中的事他们会深思。这比直接要求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有说服力,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做好一名班主任确实不容易。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信守教师职业道德,从点点滴滴抓起,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用爱去感动,用心去管理,笔者相信我们会找到更好的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法。

作者:范萌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刍议小学班级管理教育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但在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问题,教师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根源,同时结合反馈信息,深入研究班级管理,这使班级管理向民主化、民意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最终实现学生自律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班级管理;问题;措施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但在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问题,教师要深入研究班级管理,这使班级管理向民主化、民意化方向发展。班级管理要“两手抓”,一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着手创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学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会表现出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提倡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班级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班级管理是从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各方面进行的。要求老师能够带领班干部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的管理,班干部人数有限往往不能做到对全班学生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同时班级学生会因为不了解班级管理的意义,不配合班干部的管理,认为自己被管理是受到束缚,总是有抵触的心理存在,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使得班干部管理起不到真正作用,使班干部的设置成为虚设,需要老师的介入才能处理问题,这样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就要付出更多精力。老师一个人也不能完全处理过来一个班学生的问题,而组织班级全员参与班级管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班级管理中还因为班干部的管理不当和失误造成班级管理问题的出现,因为仅仅只是老师管理班干部,班干部的行为往往得不到?细督促和管理,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容易破坏班级和谐的氛围,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容易造成误解。而全员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有利于对班干部进行有力监督,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

二、人人参与体现民主化

建立全员共同管理班级的机制,目的是让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这样,班级学习方面、班级生活方面的管理不再仅仅是老师领导班干部进行班集体管理,而是使全班学生加入班级的管理,全班学生辅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中的大小事务和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受到重视。同时,全员参与到管理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接触,学生能够理解老师和班干部的辛苦,学习方面有利于班级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生活方面有利于带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与体会可以改善学生心智模式,即学生的德行和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和改善,学生在参与中会转变思想,不再仅仅是被管教被督促,而是学会自律,在自我管理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自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更加自信,爱学习,共同管理也是相互管理,因此,也有利于学生相互监督、相互勉励,达到共同进步。最终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不断自我激励、不断成长。建立共同管理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地和学生交流,老师要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待积极参与管理的学生进行表扬,老师起监督和领导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管理的主体,是管理方也是被管理方,因此老师要注意共同管理的措施是有的放矢,就是要有针对性。管理人员应该安排好,不应该出现一个问题谁都来管的现象,管理的民主化并不是管理的全员化,全员要有秩序、有原则地参与管理,来保证顺利进行。共同管理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懂得良好的班级秩序和班级管理意义所在。

三、全员参与管理具体措施

组织全员参与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完成,首先可以通过设立小组制度,就是将班级成员分多个小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爱好、成绩以及意愿等去分组,这样才能了解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擅长什么,使其在班级管理中找好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使其得到归属感和满足感。小组组长可以从每周在班级管理中表现好的学生中挑选,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组长,并且都能为参与班级管理并作出相应贡献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建立共同管理班级的理念,要求学生都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例如设立劳动模范奖项,来鼓励学生积极劳动,重视劳动的意义并热爱劳动。设立纪律模范,有利于学生增强自律性,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从而帮助老师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奖项可以起激励作用,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出的模范可以起带头作用。对于成为为班级做出贡献的模范学生,都会因相应的表扬和奖励而受到极大鼓舞,使其在学习中更加自律,在生活中积极进取,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能够更加自信,更加热爱班集体。通过学生一对一的管理措施,可以在课堂上学生之间一对一进行相互督促,相互勉励,保证课堂纪律,因此可以大大减轻老师的课堂纪律管理压力。同时,通过设立共同目标发挥建立共同管理班级理念的作用,即设立共同的学习目标或日常班级生活要求方面的目标,有了目标,以上措施就有了可行性。

总之,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老师除了要履行平常的教学任务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个人发展情r,只有这样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让人人参与进来,让每一个人都树立班级管理“与我有关”的理念,才能有利于学生德行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从而解决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方面有利于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发展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摘 要:班级管理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比如对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的了解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出现心理问题,心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于各种问题的承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对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心理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心理教育;教育模式

一、加强对心理教育的认识

近年来,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等使得学生的思想以及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心理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进行教育和引导的一门学科。心理教育是当前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要注重的一个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心理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今,心理教育不仅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渐渐演变成为一门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心理教育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班级管理是解决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过程。心理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认识,从而改变学习以及生活中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三观,防止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不适应社会的现象。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加强班主任对心理教育的认识,改变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心理教育的地位,给心理教育安排更多的时间;加强班主任对现代教育形势以及发展趋势的认识,从而使其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辅导。

二、结合新媒体平台,为心理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职业院校的教育发生了改变,学生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而心理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在现代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受到多方面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心理教育的水平,教师需要结合各种现代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手段,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媒体平台种类十分多,比如网络媒体等,这些现代媒体平台可以很好地发挥引导和宣传的作用,而各种正面、积极的消息宣传可以为职业院校心理教育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在新时期要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合作,起到一个好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综合治理,积极优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教育社会环境,使得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利用新的媒体平台进行心理教育

班级管理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班主任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解,其中现代媒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现代媒体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种信息的开放性,这使得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利用现代媒体平台对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信息,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教育,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相关的平台,搜集和掌握各种学习信息。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或者qq建立讨论群组,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各种心理、思想问题的讨论。由于不处于面对面的环境中,学生更加放松,乐于进行交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平台,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参加相应的培训,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以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态度进行班级管理,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学习压力。

四、加强双师型班主任队伍的建立

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引导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要积极提升班主任综合能力水平。而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班主任的综合能力水平,是当前职业院校教育中的一个重点。要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融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资源等,就需要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从而正确地应用各种新的平台进行心理教育,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变革,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综合能力素养不高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对班主任能力素养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的心理教育班主任团队。在教育过程中,要组织班主任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得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能多接触各种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比如组织培训班,加强班主任对心理教育的认识,使班主任能够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丰富班级管理的内容,全面提升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加强班级管理对于职业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级管理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班级教学水平管理、学生心理教育等。心理教育是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工作变得十分艰巨、复杂。当前职业院校心理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要加强班级管理过程中心理教育的力度,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教育模式,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提高班级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刘彦辰(1984― ),女,重庆大足区人,本科学历,大足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技校生班级管理教育探析

摘 要:由于目前国家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力支持,高职技术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已成趋势,其学生数量也相应不断增加。因此,班级管理将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技校生;班级管理;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

响着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技巧性的工作。技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更是极具挑战性。

一、现状分析

1.全面了解学生

在技术学校中,多数教师会对学生做出这样的反映:素质差、难管理。我们从中能总结出这些学生具有的共同特点:一是专业素质相对较差。技校中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或辍学后的青少年,他们或是想继续求学之路,或是为了谋求一门技能,或是缺乏理想追求,没有目标的只为混日子。学生更多显现出学习基础的薄弱性,学习能力、自觉性的落后性和个性行为习惯的不足性。二是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学生会因为在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产生自卑、消极心理,人变得悲观甚至抑郁,在生活中的不如意使他们产生极端、偏激的想法和做法,精神颓废,荒废学业,放纵自己,甚至是发生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使得教师在平时的管理上困难重重。

2.全面了解学校的计划

技术学校通常会根据单位的需要来对本校的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按照学校的安排会给学生的发展进步指明方向。技校根据这些不同来源却有共性的学生制订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重要的是这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对学校的安排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学生要了解并遵守、教师要了解并合理运用,只有这样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积极管理,才能使技校中的班级管理有条有理。

3.全面了解社会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网络化、现代化及多元化并存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有文化知识,而且还要会为人处世。而技校的任务就是不仅要教会学生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因此,技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有前瞻性,必须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现代就业的需要。

二、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园地,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1)教师应该要去积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把这些优点当成最好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教师应在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学习上尽心指导学生。(2)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使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拥有乐观的精神。(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当代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从思想上加强学生德育的培养与强化,使学生从思想根源上正确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与社会,内心中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与人生理念。技校中,教师的首职是指引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有道德、有作为的人。在学生中开展多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拥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等。

3.培养技校生的一专多能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作为技校,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要着重突出“一专”,发展“多能”,注意技能训练的拓展。技校生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为社会认可的有用之才,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现自身价值,首要就是给自己确立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角色,然后抓住自己的优势及特色,这样才能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国家对技术学校的大力支持,技校的发展越来越快,但就目前技校生的行为与前几年相比相差甚远,

有些学生讨厌劳动,贪图享受,自私自利,讲究吃穿,自由散漫。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着手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开始。班级管理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五项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针对技校教育的特殊情况,学校应该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加强他们的职业教育,解决各种各样的复杂心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职业道德习惯,这样才能让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作者单位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职工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