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05:27:08
导语:在家庭教育方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当下,全社会都掀起了家庭教育热,但如何开展具体的家庭教育活动,让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家庭教育讲师对家长进行辅导。而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如何培养和成长?笔者通过八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有效的培训策略。
一、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培训活动的主体内容,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培训活动开展的纽带。培训课程的科学性决定了培训活动的质量高低,是培训活动的生命所在。一般而言,培训课程要遵循以下程序来进行开发和设置:需求调查与分析—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培训方式—组织课程执行者—落实培训时长—制定课程评价。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设置同样遵循这样的科学流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检验,笔者研究出科学的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体系(见表1)。家庭教育讲师培训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八大主题、24个培训内容。理论基础模块包括家庭教育基础理论、儿童教育学基础和儿童心理学基础三大主题;技能训练模块包括讲师基本职责、讲师备课技能、讲师演说技能和讲师咨询技能四大主题;实践操练模块包括现场实践和现场观摩两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包含若干培训专题。例如,家庭教育基础理论是从家庭教育学这个视角来组织培训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与职责、家庭教育需要理性的爱等5个专题。家庭教育学内容丰富,为什么只选择这5个专题呢?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第一,依据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把孩子教育问题推给学校和教师,不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父母对孩子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管教过严;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地位和方法。第二,依据家庭教育讲师的职责。家庭教育讲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向广大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指导广大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如果家庭教育讲师都不懂家庭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就会“误人子弟”。因此,这样的培训课程是严谨的、科学的。而且课程的设置体现了“理论+技能+实操”的思想,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
二、创新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专题论坛、现场模拟体验、说课、试讲和现场教学指导等9种,灵活多样。对于理论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要选择专题讲座这种高效率高容量的方式;对于如何科学选题,要充分调动参训者的积极性,发挥参训者的聪明才智,这时就要选择互动交流这种容易碰撞出思维“火花”的方式;对于倾听与表达技巧、诊断与指导技巧这些技巧性强的内容,要选择现场模拟体验这种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炼的方式。总之,培训方式的选择是依据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以及培训对象需求而定的,灵活多样的方式保障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培训不仅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而且还把中小学教研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磨课”创新性地拿来使用,构建起新的培训模式。“磨课”培训模式有四个环节:①确定选题:每一个参训者根据理论基础中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经验,确定讲座主题,主题切口要小,不能假大空,做到以小见大、一课一得,避免空谈。主题确定后要提交给培训导师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备课,否则重新选题。②备课:参训者根据主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自己的所看所思制作成课件,准备进入说课环节。在备课中一定要避免只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知识,然后东拼西凑形成讲座内容的做法;讲座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容体系,每一部分内容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而且所选择的“案例”应该是家长身边的经常发生的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接地气”,才能启发家长去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要求参训者必须“沉下心”来观察和思考家庭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才能备好课。③说课:参训学员每12人分成一组,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参训者说课10分钟,同组学员和导师一起对说课内容进行论证,考核通过者进入试讲环节。否则修改后再次说课。说课环节考查的是家庭教育讲座内容的科学性,所以,每一个内容和观点都要认真斟酌,比如“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等观点其实是片面的,并不严谨,甚至会“误人子弟”。为此,要求参训者说课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本讲座要解决家庭教育中什么普遍性问题?第二,本讲座主要观点及相关知识体系是什么?第三,本讲座选取的“案例”是什么?能否支持讲座主要观点?④试讲:参训学员每12人分成一组,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参训者把同组学员当作“家长”,现场模拟家庭教育讲座,从头至尾讲完一个讲座,时间为40分钟。试讲环节考查的是家庭教育讲座演说的艺术性,强调“动心”“入心”“上心”,做到“使人知、令人信、促人行”。试讲合格后即可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成为正式的家庭教育讲师。“磨课”培训模式既是创新的培训方式,又是保障本培训项目能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这种“磨课”培训模式是三个循环组成的螺旋上升的结构,包括选题循环、说课循环和试讲循环。这样的结构又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强调内容的科学性,由选题、备课和说课组成。另一部分强调演讲的艺术性,突出的是“讲”的技能技巧,通过试讲来保障。只有通过“磨”,才能构建一堂既科学又有吸引力的家庭教育讲座,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这样也能保证每位通过的“讲师”都是真正能走上家庭教育讲台的“行家里手”。
三、凸显有特色的培训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方法讨论相结合、学术沙龙与案例研讨相结合,强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主体的自主性、培训方法的互动性和培训效果的即时性,具有鲜明的特色,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点:(一)系统性。一个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既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又要有高超的演说技艺。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讲座既能让家长在现场被感动,更能让家长在感动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本培训非常注重系统性,不仅从家庭教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夯实理论基础,而且从成人教育基本规律上掌握家庭教育讲座的演说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备课、说课、试讲这些“磨课”方式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参训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性。本培训面授学习共有84课时,还不包括说课、试讲和现场讲座指导。假如一个家庭教育讲师培训班以50人计,每一位参训者都能一次性地通过培训考核,那么,说课这一环节就需要17个小时,试讲这个环节就需要50小时,“磨课”总耗时67小时,以每天工作8小时算,至少需要9天。所以,家庭教育讲师培训并不是“速成”的,从时间上就能体现培训的系统性,更保障了培训的整体性和实效性。(二)实效性。家庭教育讲师培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所谓合格是指参训者不仅要顺利结业,还能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而且,要求家长听后还乐意再来学习,否则为不合格。在实践中,许多中小学校、幼儿园不能把家庭教育讲座常规化,就是因为担心家庭教育讲师讲不好,家长有意见。为此,我们采取了“磨课”的培训模式,为每位参训者精心打磨一节家庭教育讲座,从选题、备课、观点呈现、案例选择、素材整理、课件制作、演讲技巧、有效控场等方面打磨与评析,保障每一节家庭教育课都是精品课、让家长喜欢的课。家庭教育讲师培训不是学历培训,也不是业务培训,而是资格培训、“准入”培训,培训合格后即可成为讲师。所以,培训必须全面、系统和严格要求,必须以为参训者负责、为广大家长负责、为家庭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来认真组织实施,不能马虎对待、走过场,更不能不顾质量地“速成”,否则就会误人子弟。(三)选择性。讲师,顾名思义,“讲”就是其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职能,就是要向广大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进而转变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而事实上,参加培训的学员既有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也有普通家长,还有各行各业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的人员,参训人员很复杂,他们中可能是因为语言表达问题、形象问题或性格问题而不能“讲”,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于“讲”的。选择性就成为本培训区别于其他培训的显著特点。本培训采用“结业证书+聘书”的方式来体现选择性,参训人员学完所有课程,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通过说课和试讲的“磨课”考核才能正式聘为“讲师”,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只通过说课考核,不能通过试讲考核,不能聘为“讲师”,可以聘为“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指导服务;说课与试讲考核都不通过,只能担任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协助“讲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此外,家庭教育讲师培训要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和关工委的支持才能保障有效实施。因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是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和关工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经过培训考核的“讲师”要得到这些部门的认可才能正式走上家庭教育讲座的讲台,也才能真正体现本培训的效果。因此,本培训必须得到这些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认可才能成功开展。
作者:张润林 单位: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
一、明确主体关系,防止亲情泛滥
父母与子女之间既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具有千差万别的区分。父母与子女是不同的两代人,是两类处于不同地位的主体,无论是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还是在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以一方代替另一方的做法是完全不正确的。由于父母与子女作为不同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目标、行为等的不同,二者对人和事情的评价标准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需要父母对自身的成长经历进行分析,分析自己的经验有哪些是适合孩子的,哪些是不适合孩子的,以便在对子女施教时取舍,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要求子女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此,作为父母,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俯下身子来,尊重子女的主体性和个性,走进子女的生活世界里,用平等的态度,与子女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沟通,关注子女的真正需求,注重子女的喜好和兴趣,在给予子女必要的关怀或照顾的同时,尊重子女作为一类独立主体的地位,注意发挥子女的主动性,鼓励子女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再由父母代劳,激发子女的生活热情,正确引导子女,为子女提供一些建议,学会与子女一起经历诸如挫折、伤害等成长路上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一起体验丰富的生命历程。
二、树立良好榜样,摆脱松散家风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比如说要懂礼貌、讲文明、不乱扔垃圾等,而自己却做不到,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举例来说,很多父母往往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要他们完成作业,而自己却在客厅看电视、聊天,这样不仅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在隐形之中使孩子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理———为什么父母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自己却必须乖乖地做作业;还有的父母用各种奖励诱使子女完成学习任务,比方说给孩子买漂亮衣服、买新玩具,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可这种积极性终归不是因为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而产生的,反而会使得子女容易被功利、物质所驱使;甚至还有的父母通过走后门、拉关系等途径以保证子女学业顺利完成,却不知道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会形成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2]以上几种现象均不同程度地说明了一个问题:日前,很多父母不能够为子女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良好榜样,而是在潜移默化地给子女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明确父母对子女影响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氛围对子女的塑造功能。另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师生关系更是要求父母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摆脱松散的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是子女的人生导师,也是子女终生学习的对象,父母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生活,父母的情绪、处理问题的方式等都对子女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以身作则,导之以行,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了这一点,家庭中才有真正的“教育者”,否则,这个家庭就没有“教育者”。那种只说不做的家长,或者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的家长,不是家庭教育中的称职教育者。只有在家庭中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有了身体力行的身教者,我们才能说,这个家庭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可以说,凡是自己想教给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自己应该首先要做到,尤其是在那些养成教育的方面,如礼貌、热情、好学勤问、言行一致、善始善终等特点的养成,更应该如此。譬如说,要想让孩子遵守社会公德,父母乘车、买东西,就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假如见到乘车、购物的人多,就去争先插队,在不经意之中就给孩子带了个坏头。因此,父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身作则,还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带动子女逐步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塑造子女良好的行为,与子女在共同的生活中一起进步、一同成长。
三、严慈相济施教,改变强制管教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形成了人世间父母对子女最亲密的爱。由此,人们往往认为子女应该对父母有一种由衷尊敬的特殊情感,也就是说,子女理应对父母的付出心怀感激与敬重。然而,有时父母总也是把自己看待问题、处理事情的方式作为评判标准,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子女的感受,子女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甚至一些父母包办子女的一切。这种做法使一些有自己想法和追求的子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干涉过度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进而对父母的过度关爱表示反抗,由此造成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问题。有调查表明:现在,对于父母在教养过程中的“强权”的反感已成为子女的一种普遍的心态,而同时父母也通常会抱怨自己为子女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子女不但不感激反而会无礼抗争。由此可见,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冲突和行为冲突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对子女的基于其被动性的管教较多,在所谓的“关心”“照顾”等爱的名义下,往往会走向对子女的压抑和强制,因而子女会对父母的这些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满和抗争。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就要明确何为真正的关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真实的教育关系又该是怎样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很多教育家、学者都作过不同的表述。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序言中写道:“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3]1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提出过所谓“严慈相结合”,“父母因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即父母对子女既威严又慈爱,则子女才会言行谨慎,听从父母的教诲。[4]笔者认为,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要给予子女健康的爱———既要尊重信任子女,又要严格要求子女。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在了解、尊重子女的基础之上付出健康的关爱,而不是盲目的付出;需要父母正确表达其对子女的爱,而不是过度关心或干涉子女的一切;需要父母根据子女的个性特点对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身上。比方说,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子女的实际情况,建立对子女的信任感,尊重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处理事情要选择子女能够接受的方法方式,而不能独断专行,允许子女发表不同意见,尊重他们的见解,要培养子女的自主与自立意识,对于子女的良好表现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关注子女的全面成长,不对子女提出过分的期望或过高的要求,就算是子女犯了错误,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尊严,而不是无理智的训斥,当然,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子女的错误。总而言之,家长教育孩子应严慈相济,避免强制管教。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任何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对孩子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是违背家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的。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心智成长的要求。
四、完善自身角色,与子女一同成长
当今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是两代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可以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父母需要树立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新理念,才能与时代同步,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可以说,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既可以保持健康、密切、稳定发展的亲子感情,又可以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良好互动的教育关系。总结前面提到过的几个问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家庭教育中,人们通常会过多地关注父母作为教育者这一角色的行为,而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忽视父母作为受教育者这一角色的行为,殊不知,建立家庭教育中真正的教育关系,还要给予子女作为教育者、父母作为受教育者的角色适当的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建立新型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既是双方作为特殊社会关系中的独立的个体对自身权利的维护的需要,也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营造和谐氛围的需要。一方面,作为教育者,父母首先要把孩子放到一个对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比方说,孩子观察问题的深度可能不够,但孩子拥有鲜活的思绪和创新的意识,他或许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问题。要在尊重、信任子女的基础上,在与子女的共同生活中平等交往、真诚交流、和谐对话,严格而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行为,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并以此来教育子女,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并完全忽略子女对自身生命成长的主体参与,要为子女的成长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正如卢梭所提倡的“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5]65,激励并提高子女积极向上的自觉性,培养子女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子女,包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增进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融,促进两代人发展各自的个性;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断挖掘孩子的优点和潜能。孩子的很多特质,或许是父母欠缺的,比如,孩子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积极尝试和接受能力等。父母善于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首要的条件。父母还应当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努力学习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闪光之处,与子女一起面对和处理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子女一起感悟生命历程中的喜怒哀乐,与子女一起体验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失败,真正地做到与子女一起进步与成长,从而使自己以饱满的生命历程润泽生命,增强生命活力,提高生命质量。综上所述,父母只有完善自身的角色———既要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又要充当好受教育者的角色,才能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和职能,才能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中的“教学相长”。
作者:程兆敏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所在,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有出息是每一位家长的理想和愿望。孩子的健康成长受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孩子从出生起在家中,与家里亲人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下面我就家教的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读书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使孩子愿意去做,才能做得好。女儿小时侯很听爱故事,我就经常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有吸引力的故事,给她讲读,而且在那个时候给她买了复读机,帮她准备一些她喜欢听的小故事磁带,这样即使家长没有时间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女儿也可以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故事听一听。有时候,还把她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编成故事讲给她听,这样不但能增长她的知识,还能培养她的阅读兴趣,而且帮助她明白些做人的道理。随着年龄长大,内容逐步加深,还提出一些故事中的问题,让她思考,如果她不懂就再讲读一遍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她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个方法收益颇佳,不仅扩大了她的词汇量,而且激发了她的想象力,丰富了她的情感。在她小的时候见到电视里的火灾镜头会用“浓烟滚滚、烈火熊熊”来形容;要下大雨了会说“乌云密布,大雨就要来临”;看到小鸡、小狗,他说:“动物是是我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看到小草她会说“妈妈。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千万不要践踏它。小草也会疼的”;到读一、二年级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词汇,我就不再给她讲、读,而是让她自己看书了,她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还有小公主故事等只要有时间,就会随手拿起一本书来读,而且一读起来就很入迷,有时连续叫她几声都听不见;每次和她上街,她总是说:“妈妈,我不要玩,你只要送到新华书店,我在那里看书,回家时再来接我。”。大量的阅读,也为她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女儿上二年级了,已经可以轻松自如的写小短文了。书是女儿的好朋友,读书成了女儿的享受,一种休闲。公务员之家:
二、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
许多家长把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好差的标准,这是不太应该的,尽管学习成绩的好坏常常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是光看成绩还不全面。因为决定孩子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其中我觉得意志品质的锻炼相当重要。一方面要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女儿是聪明的,她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强,小学里的知识对于她来说学起来比较轻松,考试成绩一向较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有时候难免露出骄傲自满情绪,学习也随之放松,这时我就会告诉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使她懂得学无止境,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帮助她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记得她在二年级上学期时,有一次期中考试不理想,回到家里很不愉快,本来有说有笑的她一声不吭,饭也吃不香,甚至偷偷地落泪,我马上察觉她情绪不对,就问女儿“是不是考试没考好?”女儿点点头伤心地说“妈妈,这次考得都不太好。我这次得不到奖状了。”听了女儿的话,我没有责备她一句,而是诚恳地安慰她:“这次考不好,得不到奖状都没关系,还有下次呢,关键在于错在什么地方,这些地方是你不懂还是粗心?”然后拿出试卷与她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鼓励她要有自信,遇到挫折与失败,要勇敢面对,找出原因,慢慢克服。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总之,所谓家教,各家有各家的方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引导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目标,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调查表明,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厅或是各自的卧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这星期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
无独有偶。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的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作为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你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会问:“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则会说:“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这星期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
无独有偶。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的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作为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你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调查表明,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厅或是各自的卧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会问:“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则会说:“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这星期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
无独有偶。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的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作为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你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调查表明,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厅或是各自的卧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会问:“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则会说:“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这星期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
无独有偶。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的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作为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你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调查表明,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厅或是各自的卧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会问:“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则会说:“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这星期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
无独有偶。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的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作为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你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调查表明,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厅或是各自的卧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会问:“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则会说:“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
摘 要: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能否集中注意力以及集中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以及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所以,孩子所处的环境与教育对其注意力的影响更为重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应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本文对此展开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 注意力 家长 方法
注意力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形成扎实的知识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事物的想法和集中。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所谓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外界的所有信息都必须通过有意识地进入大脑,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对事物的感知不深,信息模糊,使信息不能用于思维和想象材料,不能应用。
S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往往在做作业时精神不集中,总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玩耍,以致于学习成绩下降。”“我的孩子喜欢做一会儿家庭作业看一会儿电视,甚至看书也只是随意翻几下便不看了,整个人就是坐不住、静不下来……”。可以看出,孩子的注意力极易分散,做事情总是有头无尾,不管什么事情一会儿就厌倦了,甚至于连玩都不专心……事实上,这些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不集中的真实反映。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重视注意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注意力习惯,才会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一、在玩耍中培养注意力
玩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引导好,可以是智力的有趣活动,引导不得法,则可能会弄巧成拙,所以游戏也要有目的性。因此,即使是玩耍,也要有一个要求,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的智力,孩子不能为玩而玩,见多才能识广,然而,指导不好,看到更多的人可能会养成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或心猿意马、浮躁不羁的坏习惯,所以一定要在玩耍过程中发挥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有个小孩子想去动物园玩,家长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对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说:“等周末的时候再去,现在可以多看看动物、植物的图片,熟悉动植物的相关信息特点,要求孩子多看、多听、多问、多记,由于指导得当,要求明确,所以当孩子进入游园后会不停的问这问那,以解惑他不知道的一些问题。游园结束后,让他把所见所闻给家人讲一下,然后他就开始绘声绘色的给家人讲他的所见所闻:有小猴子在吃着瓜子,猴山上映山红开的很旺,还有些猴子在上串下跳,一只大老虎在草地上走来走去,时而看看路人,还有几只白天鹅在水面上游着,还有孔雀、长颈鹿、狮子……等等,他的解说不仅赢得了家人的掌声,而且还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极大的增强了他的求知欲。
二、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培养注意力
在家庭中,要让孩子每天定时坐到自己固定的位置上听故事、识字、阅读、画画、做手工……要求他学习时要学的认真,写的工整,做的细心,爱想爱问等,家长应该认真帮助孩子,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只有激发他浓厚的学习兴趣,他才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安静专注的做有趣的学习活动。
三、严格要求,强化有意注意
家长要对孩子提出其力所能及的要求,使孩子感到必须集中注意力。如复述发生过的事情或听过的故事,或绘画、写字、下棋等,把较长时间的注意集中在一种活动中,在寓教于乐中不自觉的把事情做好。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以达到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效果。如有些孩子没有离开桌子就去打开电视,或是一些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此时家长就要进行制止,不能因为孩子吵闹而迁就。制止是严格的,但制止的方式可以是一个眼色,一个微笑,一下摇头,不能随意滥用惩罚。
四、用良好专注的形象熏陶孩子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的榜样,家长身为表率,自身应保持安静专注,情感稳定,不要喜怒无常,浮躁不羁,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和蔼可亲,温柔冷静,严肃认真,从而让孩子不会撒娇,不会害怕,也会更加听话。
五、用积极评价巩固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学会默默学习时,要赞美,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要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幸福,可以发送一份意想不到的小奖励,给孩子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幼儿自尊的微妙保护中,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告诉别人他不专心、坐不住等短处,反之,和其他父母讨论孩子的进步,有意识的让孩子听到一句话,积极的提示,孩子会加快向好的方面发展。
总之,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集中精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应有耐心、有恒心,讲究方法,坚持训练:一戒急燥,二戒时紧时松,三戒枯燥无味,让孩子安下心来专心学习和做事。
摘 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有带领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向积极方向发展。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体系;基本方法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语言和行动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他们是孩子人生最初始的老师,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家庭里面,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对孩子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将严重妨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下面我结合自身体会讨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出生的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最初的教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还是其重要的支柱。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也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家庭里接受最初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有效的,它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这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可替代的。同时,家庭教育还可以补充和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道德品行,但不能起决定作用,家庭教育可以很好地加强这方面的效果。教育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教育更是孩子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权威过重
家长在家庭中起顶梁柱作用,拥有权威是正常的。同时,家长的权威也可以保障家庭教育执行下去。家长越有权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越显著。但有些家长权威过重,跟孩子缺少沟通,不能正确把握孩子心理,从而减弱了家庭教育的积极意义。
2.松严失度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需要连贯和稳定,从而实现长期有序的教育。但部分家长过于严格要求孩子,让孩子的个性逐渐消失,也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3.言多于行
教育不仅需要口头教育引导,更重要的是亲身行动示范给孩子。以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4.溺爱和盲目乐观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对孩子有些溺爱,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表现出了盲目乐观。溺爱孩子会导致家长和孩子的发展动力都减弱,盲目乐观会带来眼高手低的结果。
三、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成长,在孩子人生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应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家庭教育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方法:
1.正确维护家庭与学校关系
孩子在学校接收教育,但并不意味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全部转移到了学校。而是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一起教育孩子。家长需要主动与学校沟通,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积极确定孩子的教育方向,从而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2.家长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家长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同时,孩子自身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的思想。正确的行为会树立正确的榜样,错误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
3.与孩子平等交流
尊重长辈是中华美德,但家长过于强调这点就会与孩子形成代沟,不利于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孩子心理丰富,内心也没有成人坚强,这就需要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解决心理困惑,引导孩子向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家长工作忙,可能会导致没时间与孩子交流,但及时交流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4.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学习型家庭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如何构建学习型家庭,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意见,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1)需要固定的学习场所。没有书房的,哪怕是客厅或者卧室的一角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有固定的W习时间。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这样给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时间和空间,让家长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发挥。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习惯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教师角色,因此,家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发展,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一定要认识家庭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什么,针对特点采取最有效的教育方法。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有其特殊性、独特性。学校教育是“为教而教,为学而学”,学校教育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性。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科每一章,甚至是每一节课都有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清楚,在刻意地去学习某些特定的知识。
但是,家庭教育则完全不同。在中国教育电视台2009年春节录制的家庭教育节目中,我“颠覆”
了家庭教育中一个古老的故事和传统认识。主持人讲了那个叫做“背篓”的老故事,我就说,我认为这个故事根本就不是一个道德的故事!这个故事讲什么呢?儿子看见爸爸和妈妈在编织背篓,问干什么,爸爸妈妈说爷爷和奶奶太老了,要背到山里去扔掉,因为太老了,光吃饭,不干活。儿子就说,“你们别忘了回来的时候把背篓背回来,将来你们老了的时候,我也把你们背到山上去扔掉。”这个故事几代人一直当作道德故事来讲,好像是“子教三娘”,父母一听,受到震动了,就改变了主意,不再扔他爷爷奶奶了。我说,其实这不是一个道德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的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根本特点,即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在家庭中,父母是不教而教,孩子是不学而学。故事反映的是儿童模仿学习的特点。儿童并不知道父母把爷爷奶奶背上山去扔掉有什么道德问题,他不是要教育父母,他是模仿父母。他说,“那将来你们老了的时候我也把你们背上山去。”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是“是”还是“非”,他只是一种模仿。孩子还没有“高明”到用一种“智慧”的方法教育父母。
家庭教育是“与生俱来”的。通俗地说,家庭教育是与孩子“出生”俱来的,孩子一“出生”,家庭教育就开始了。不管父母能否意识到,婴儿的成长,或者说婴儿的“社会化”进程,是从模仿双亲开始的。这是人类成长的规律。因此,在家庭里,不存在家庭教育“有”或者“无”的区别,因为家庭中的“不教”也是“教”。区别只存在于,家庭教育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是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在不知不觉中就从父母和周围的人那里学会了他所要学的东西,不是刻意地去学某些知识和能力,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特点:“不教而教,不学而学”。
例如:父母带孩子上街,与路人相撞,父母是与人争执还是与人谦让,父母虽然不是在“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但已是“不教”而“教”。孩子在一旁“王顾左右”,仿佛心不在焉,已然“不学”而“学”。今后,孩子遇到“争执”之类的事情,会效仿父母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一位听课男士告诉我说,果真如此。一次他一家三口驾车外出。途中,一车强行并线,男士说了一句“破车!”后来,行驶中又有一车强行并线,男士突然听到车里冒出一句“破车!”原来是他两三岁的小孩脱口而出说的。“不教”而“教”,“不学”而“学”啊!
有一首编译的小诗,以子女的口吻,讲述家庭教育“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特点。诗的题目是《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诗有10段。此处我摘录了两段:“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为生病的朋友送去亲手做的饭菜,从此我懂得了我们都要相互关爱的道理。”最后一段,总结:“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学会了人生中应该懂得的大部分课程,它们能使我在长大后成为善良、有为之人。”
当事情发生时,孩子貌似“若无其事”在一旁,其实已“不学”而“学”,内化为他的处理事物的一种“模式”,影响他一生的行为方式,包括思维方式。有一句至理名言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即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与“习惯”,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和人生。
西方文化中,对儿童的尊重,鲜明地表现在对儿童“模仿”学习特点的尊重。如“西方式过马路”,以往盛赞“红灯,马路上无车,西方人也不过马路,直至绿灯。”但
是,后来有“版本”说,实际上,“红灯,马路上无车,西方人也有闯红灯过马路的”,但是如果此时有儿童等着过马路,所有成人都不“闯红灯”。再如法国足球明星齐达龋在球场因口角用头撞击对方胸部。后来,齐达内公开道歉,向谁道歉?他向儿童道歉!因为成人已经具备了道德与是非的判断
能力。
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独家面向教育系统颁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即10号文件,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文件,教育部明确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工作序列。
文件最大的亮点之一是: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以往国家的文件里没有突出强调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这在认识上是一个澄清。实际生活中,一些家长早已存在“孩子交学校,教育我无责”的心态和行为,更不懂得家庭教育“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特点,不检点自己在家庭、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要把点醒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承担主体责任作为今后我们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的重点内容之一。
要帮助家长首先明确“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认识和担当家庭中教育子女的“主体责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家长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法》中也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使家长树立教育子女是父母人生职责的意识。古人云: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善,犹为不教也。”
根据家庭教育“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根本特点,我认为,家长的主体责任可以概括成八个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真正实行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自觉地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科学的育儿观、成人观、成才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做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是家庭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希望孩子成为什么人,家长首先做什么人。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指出:“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身教言传,是宝贵的民间智慧。因为子女的教育是从模仿双亲开始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向成人学习的过程。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在信息化社会,言传身教作用更有特殊意义。有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读写一代,八十年代是视听一代,当代孩子是网络一代。孩子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快速化,但是身教仍然没有过时,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功能。
身教最能体现家长的信仰、价值观是什么。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斯得哥尔摩的第一场演讲,首先讲到自己的母亲,一连讲了好几个故事。一次,莫言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多算了一个买菜老人一毛钱。放学回家,母亲并没有骂他,只是流着泪轻轻说:“儿啊,你让娘丢脸了。”母亲伤心的眼泪让莫言的心灵净化,信守诚实。一次,家中遭遇挫折,母亲看出莫言担心她自寻短见,就开导莫言:“儿
啊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从容,让莫言学会坚强。
母亲的“言传身教”,可以说影响了莫言一生的价值取向!莫言母亲的故事,堪称“中国好家长”的范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单位: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
当下教育的三位一体中家庭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得体得法的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浅谈的内容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所采取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儿童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抛砖引玉。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所采取的方法
本人结合自己几十年从事一线班主任工作的零散实践经验而谈,良好的家庭教育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说教指导法
采用说服教育,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指导方法,是很多家庭教育中常用且惯用的方法。该种家庭教育方法的好处是方便易用,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疗效”,特别是当下瞬息万变的教育背景下,孩子们头脑和心中看到、听到、接收到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如果家长的说服教育方法不能很好地入情入心,没有足够的说服力,那么孩子是不会接受的。而且有些家长不注重方法,长期的絮絮叨叨的说教,很容易造成学生抵触叛逆的心理。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说教指导法可用,但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话不用多,但要精,切中要害地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才会在心理上接受家长的说教,从而按照合理优质的导向健康成长。要想实现良好的说教指导,和家长自身的品行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家长要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让孩子崇拜佩服你,为人父母才可以掌握最有力的说教指导撼动力。有些家长或许把让孩子崇拜佩服自己想得太过神秘且高大上了,其实勤奋、诚信、尊老、爱幼等美好的品行都会成为孩子崇拜你的元素。
2.榜样示范法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野蛮的“棍棒教育”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示范的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家庭教育中对父母榜样示范法的要求是长期而严格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润物无声的过程。实施这种教育方法的家长要么具有良好的自身修为,品行端正、言行一致,能成为孩子心目中好的模仿对象;要么愿意为孩子的良好、健康、优质成长改变自己原本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和癖好,且能长期坚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为彬彬有礼的人。榜样示范法中影响孩子行为的核心撼动力就是父母的言行,有意无意的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意识教育力量,孩子从最初的模范到逐步地习惯,进而稳定地形成为自身的性格,都是榜样示范法良好的教育效果。
3.氛围熏陶法
众所周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氛围能熏陶孩子形成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好性情和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儿童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上文中提及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如能良好运用在孩子成长期的家庭教育中,将对孩子的良好个性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教指导法让孩子从道理上明白什么是对的,而且知道该怎么样做,也就是说既为孩子们指明了方向,也带领孩子找到了抵达目的地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做事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愿意用语言阐述明白所作所为的内因外果,希望和别人产生思想上的一致认同点。
榜样示范法最适用于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的孩子们。中国有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此话虽有些偏激,但很形象地道出了家庭中榜样示范的力量是强大而不可替代的。要想让孩子成为高尚的人,家长的行为品质绝不能卑劣。要知道孩子在学校,老师们所传授的多是书本知识,课本以外的像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的道理等,都是家庭教育的重头戏。为师的这些年我深刻地体会到,很多时候孩子身上呈现出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孩子七八岁被送进学校时,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老师其实就是在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宝贵品质,带领他们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前进。如果这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教育存在脱节和相悖的东西,那么孩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究竟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更是令人担忧。当然,如果家长能用良好的品行给孩子的成长以示范和引领,此种教育方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是言行一致、行为端正,且愿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孩子。
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会让孩子在融洽和睦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性情随和、稳定,对任何事都充满积极的心态。家庭和睦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家庭的学习氛围是最能影响和激励孩子的。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热爱阅读,那就和他一起读书;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有良好的业余爱好,那就和他一起开始动起来。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的方法之间都是相辅相成、互补促进的,只有掌握好其中的分寸和尺度,才不失为人父母的责任使命。能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来为孩子的成长铺路搭桥的父母最是伟大荣光。
【摘要】基于本科课程《家庭教育指导》的学科性质特点、课程目标要求以及当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教学资源拓展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教改成效,探索以实践为核心的本科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思路。
【关键词】实践 家庭教育指导 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背景
首先,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和人才市场需要变化,高校对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及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深广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以实践为先导合理统整设计教学;其次,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教育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家庭教育指导》的教学过程须关注家庭教育热点,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家庭教育情景中去;最后,传统家庭教育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关系处于单向传输状态,学生走出课堂,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很少,对家长教育困惑不清晰。理论与实际脱离,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及依据理论分析家庭教育问题。
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改革思路及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注重创新,突显家庭教育热点问题
以实践为先导的课程内容应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紧贴生活中突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一方面,注重理论创新性,涉及家庭教育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原则方法,探析人生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不仅研究正常家庭教育问题,还对特殊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和流动儿童家庭等)进行论述,从全球化视觉审视家庭教育未来走向。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指导性,将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自身经验、社区家庭案例作为教学素材。
(二)教学方法――注重应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应避免纯理论的讲授方式,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鼓励学生融入课堂。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实际,采取讲授、案例教学、小组合作、讨论、情景剧创编演绎和社会实践等方法。其中,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为主,实际操作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情景剧和社区考查为主。
(三)教学组织形式――注重灵活,综合运用多种组织形式
本课将综合运用三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学习),集体教学主要用于教师集中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到学校做家庭教育讲座时的集中聆听;小组合作用于情景剧创编演绎、主题讨论活动和社区家庭教育考查中;个人学习用于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独立思考和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
(四)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注重直观,妙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充分展现,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现实性。比如,在讲解离异家庭问题时呈现《超级育儿师》中讲述一位绵阳单亲妈妈独立抚养孩子,面临与祖辈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情感疏远以及祖辈与母辈教育理念不同等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学生能更全面直观地了解一个家庭,学习育儿师的指导策略。
(五)课程和教学资源拓展――注重综合,充分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综合采用多本教材的优势编排教材,拟定教师用书和学生课外参考用书;推荐中国家庭教育网;加入微信平台“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新东方家庭教育”和“开心妈妈家庭教育”等;图书馆和系资料室购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书籍和期刊杂志硕博论文;刻录和复制家庭教育相关视频和电影,方便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主性学习。
(六)考核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结合动态课堂表现和静态结果考查
尝试建构式评价法,结合动态表现和静态结果考查,是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理论成绩的综合。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社区家庭考查和案例汇集分析占20%、家庭情景剧创编制作演绎自评互评师评占30%。期末考试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采用一小时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涵盖教材各章基本知识点,涉及家庭教育问题的综合性案例分析,以便学生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课程改革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方面,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短,应合理分配课程理论教学、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家庭情景剧创编演绎及社区考查的时间;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尽可能融入当下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合理调控课堂氛围,将学生积极性激发出来,对案例及情景剧演绎效果进行充分评析。学生方面,如何结合当前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案例进行有效评析,发挥团队合作、积极思索和勇于实践沟通。
作者简介:
张涛(1987-)女,四川都江堰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家庭教育。
通讯作者:卢艳萍(1986-)女,四川眉山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学。
摘 要:“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一句话可以彰显幼儿时期所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有多么的大。幼儿教育主要来源于与学校与家庭,这一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作用比重不分伯仲。所以,要想在学校中顺利开展幼儿教育,离不开来自于学生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家校结合是优化孩子幼儿时期教育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方法
幼儿时期教育主要来源于学校与家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同样重要。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于学生一生影响巨大,学生在幼儿时期获得良好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是非观、道德观、人生观。那么在幼儿时期该怎样对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呢?家校结合教育是最好的幼儿教育途径。
一、家校结合优势分析
(一)使学生全面发展
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想要获得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更想要获得的是情感与心理的发展。在幼儿生活阶段,幼儿园、家庭是其最主要的两个生活场所。在这种生活背景下,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力量的有效凝结,让学生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生活衔接更好,为幼儿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还能保证幼儿在家、在幼儿园都能保持同一个状态,为幼儿良好品行地树立打下基础。在未开展家园合作之前,很多幼儿都会展现出“家中小霸王,园中乖宝宝”的两种状态,这就是家庭与幼儿园缺少沟通而导致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园合作能够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将家庭教育效果扩大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龙生龙,凤生凤”这些话都突出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幼儿的发展能够产生关键性影响。在开展家园合作模式后,家庭能够通过与幼儿园的有效联合,汲取和吸收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使幼儿园的教育行为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幼儿教师能够通过与家长的沟通,给予家长正确的幼儿教育指导和帮助,使家庭教育的优势、效果都能够展现出来,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为学校教育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作用明显,积极的促进学校教育的顺利实施是使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幼儿园作为系统性幼儿教育的主战场,其所有教学改革策略、发展办法都是为了幼儿教育水平进步而做出的。但在幼儿园与家庭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很多家长不认同也不理解幼儿园的作为,这使得幼儿园在发展、转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家长的反对之声,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幼儿教育的进步,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家园合作模式下,幼儿园的一切行为都实在家长眼中所开展和实施的,并且在进行转变之前,都会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家长明白幼儿园的一切改变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出于教育水平的提升,从而赞同和支持幼儿园的战略发展目标,所以说家园合作模式能够为幼儿园教学策略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
二、策略分享
(一)科学的设置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都应该有要遵循的规范,又要有要实现的活动目标,所以,规章制度的设置要先于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对幼儿园、家庭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各种行为的指导与约束,为家园合作模式最佳效果的发挥提供支持。为了确保家园合作制度的规范、有效,其应该包含以下内容:①家园合作重要性论述。这方面内容主要是对家园合作的作用、效果进行充分论述,让幼儿园、家庭都能全面、细致地了解家园合作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基础动力。②家园合作细则。这方面内容主要是对家园合作的具体模式、流程、方法等内容的详细规定,其能够对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家庭的合作行为产生指导和约束作用;3.家园合作的责任与义务。这一方面内容主要论述在家园合作模式中,幼儿园、家长以及幼儿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做到责权明确,避免纠纷。
(二)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爱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家长希望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条件与成长条件这一点也毋庸置疑,但是,爱孩子并不表示就具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最容易影响合作效果也最需要提高的部分就是家庭教育环节,为此想要保证家园合作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做好对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从当前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来看,提升家庭教育的策略主要可以从提升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方法两方面入手。具体办法有幼儿园经常开展家长讲座,来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水平,并为家的家庭教育技术水平提升提供指导。与此同时,幼儿园可以让家长亲自参与到幼儿教育当中来,让家长学习和吸收幼儿教师的幼儿教育经验,为他们的教育水平提升创造条件。
(三)多多交流
要想实现家庭与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学校要开展必要的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创造家校间的交流机会。如开展幼儿学习成果汇报演出。此类活动能够通过对幼儿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功或和学习状态的展示,来让家长最全面、最直接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并深刻意识到家园教育对幼儿教育带来的效果提升,鼓励和支持家长继续深入的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模式。在家园合作模式下,幼儿园的展示平台就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方针的主要途径,幼儿园可以利用校园平台对办园宗旨、办园方针、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现状、教学安排以及幼儿食谱等一切信息对家长予以披露,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在当代的幼儿教育环节中,如何为幼儿提供效果最好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终极目标,家园合作作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联合,其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与家庭之间搭建起一个桥梁,为幼儿教育的进步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与家庭,二者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同样重要。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把握这一点,将家庭教育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实现幼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说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班主任在关注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本文依据近几年以来民主教育等新教育观念的思想,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分析提出班主任应关注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以期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班主任 家庭教育方法 家长
一、实现和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
1.家长要注意和孩子经常性平等沟通
中学生处于一个可塑性强、内心矛盾、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又寻求独立、自我辨别力不强的时期,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是沟通交流,而不是约束管教。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积极的沟通不仅是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的重要途径,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当父母用一种民主的、和平的、宽容的态度与孩子对话时,孩子也从中学会了待人处世的态度,他会以主动的、自信的态度从容理智地解决问题。”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交流。交谈时父母应该对孩子抱着真诚关心和宽容体谅的态度,应对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或挫折表示理解,并说明这些困难是难免的。
2.家长可以交流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家长要给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气,在此基础上了解孩子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孩子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当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他们是渴望进步的,渴望得到理解的,渴望有人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所以,孙云晓说:“要成功地与孩子沟通,还需要注意五个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
因此,教师遇到有缺陷的家庭教育方法时,要和家长多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二、家长要有正确的分数观
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但现在却成了鉴定孩子成绩乃至品德优劣的标尺,这种做法偏离了考试的初衷。很多家长只看学生得了多少分,不管考试难度如何,更不关心孩子在学校其他方面的情况,分数高了一切都好,分数不高似乎其他一切都差。如果家长不能正确看待学生的相对分数,就会误导孩子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相对分数,这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家长对考试分数的种种不合理态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因此,家长要摆正对待考试分数的态度,应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平常很多家长以工作忙为由,从不和学校联系,除非是班主任请,或是考试之后开家长会才能见到他们。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分数观,希望家长在正视相对分数的基础上适时地鼓励孩子,让孩子有信心学习,并希望家长平常多和学校联系,既告诉班主任孩子在家的表现,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民主教育理念的积极推行者李镇西认为:“对后进生的教育原则:要充满感情,相信学生,允许反复,降低要求,集体帮助。” 同时也认为:“他们(后进生)享受不到半点学习的快乐,批评、告状、写检查、惩罚是教育对他们的全部馈赠。” 在现实中,相当数量的家长和老师对后进生都是采用这种手段的。
三、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计划
这也是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目标,不知努力的方向,也就缺少努力的动力。目标的制定实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高中级,自己就可撒手不管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仅不能撒手,还要在学习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敦促实施计划。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对学生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和孩子商量着制定,而督促孩子执行计划,每一天都不能放松。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家长要鼓励他去战胜困难。家庭和学校要设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甜头”,不断地激活他们的自信心。正常人都有一种渴望成功的心理,喜欢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比成年人更渴望成功。心理学家也证明,人在感到心理满足时,就是人最自信的时候。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旦尝到了成功带来的“甜头”,那么其自信心会更进一步得到加强。
四、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很多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是孤立的,有些家长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习,自己则是看电视、打麻将或喝酒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怎能静心学习呢?而家长不学习,与孩子的沟通也就没什么效果,更谈不上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加强学习,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与孩子沟通的质量,并能将终身学习的意识传达给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身教。另外,全家生活在一个学习的氛围中,每个人的情感、追求无形中得到一定的融合、促进,也就能在家庭中形成求知、探索、积极向上的氛围,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
当然,家庭教育的方法很多,像切忌餐桌训子、多赏识孩子等,班主任都需要和家长交流。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和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家庭教育方法,尽量为家长提供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