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09:25:30
导语:在铁路客运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为充分发挥客运市场的作用,需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服务营销体系和策略。通过市场定位,构建经营策略,完善营销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铁路客运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旅客运输经营策略营销措施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的旅游消费逐步增加,人口流动数量和距离也随之增大。以上因素一方面促使铁路旅客运输市场规模得以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公路客运随之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乘车条件不断改善;民航也不干落后,逐步提高自己在运输领域的地位。这对于铁路客运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加强旅客运输营销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经济规律,找准市场定位,直接关系到今后铁路旅客运输行业的前途与发展。
一、构建铁路客运市场经营策略
1.1调查研究细分市场,精确界定不同旅客群体
不同类别的旅客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铁路客运企业可通过专业的旅客市场服务需求调查,对旅客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客流等相关情况制定可以满足各类群体的票价。制定服务标准,以监督和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提供有别于竞争者的更高服务台标志,显示企业致力于提供优质客户服务的决心。
1.2合作与竞争相结合,在竞争中谋求协调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路客运企业应积极地调整竞争合作的思想以提高服务质量及市场份额。在与公路、航空等竞争对手的关系上,可以采用与公路、航空联营合作形式,优化线路网络配置,实现无缝衔接,以互补缺点实现共赢,凭借自己的特有优势和高质量服务来吸引更多客流,在为旅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企业自身的价值。
1.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体系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摆脱长期传统卖方市场的营销理念,根据自身市场定位和市场竞争环境需要,树立正确的买方市场理念,在改进服务质量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客运部门要迅速成立一个多媒体、高效率的市场营销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营销工作。
1.4加强服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更好地与顾客沟通
铁路客运员工素质的提高必须引起各级客运干部的高度重视。因为客运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企业的根本所在,直接影响着客运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客运服务产品的服务营销组合及措施
2.1产品策略
在客运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无论是铁路、公路、民航,都能够提供客运基本位移服务,然而核心产品已不能满足广大旅客的要求,旅客对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铁路客运企业必须以整体产品概念来营销,在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上下功夫。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旅客旅行速度,缩短旅行时间;优化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确保高正点率。在附加产品上应加强车站服务、票务服务、车上服务和信息服务。
2.2价格策略
客票价格是客运企业争夺市场的重要武器,同时也是调整客流量、增加运输收入的重要手段。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运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确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定价目标,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兼顾国家和企业利益的情况下,根据市场变化决策票价浮动,通过专门机构(最好是票务中心),实行数据的统一调整,实现区域内的统一运作,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1针对不同消费水平和服务需求的旅客,提供不同梯次服务及票价。
2.2.2针对老人、儿童、学生、残障人士、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化的优惠票价。
2.2.3针对外出频率高的公务商务旅客,推出积分卡,以积分换取里程。
2.2.4针对不同时期客流量变化制定不同的票价。
2.2.5针对中短途市场同一天内客流量变化适当调整票价。
2.3分销渠道策略
2.3.1设立自动售票系统。借鉴北京南站客服系统的模式,设立自动售票机,并大力宣传、推广,待社会普遍认可后,配备足够数量的自动售票机,满足旅客购票需求;
2.3.2扩大社会客票网点。组建覆盖城市商业区、居民聚集区、较大企事业单位、银行、宾馆、旅行社和远郊县等地的客票销售网络,改变原有的管理、清算模式,借鉴航空售票方式进行清算,规范管理的同时调动其积极性,增加客票销售量;
2.3.3探索、完善网上订购票系统。探索研究在互联网上建立铁路售票网站,开辟网上订售票业务,旅客根据需要输入预订车票信息,订票系统根据信息判断是否有符合条件的车票,及时反馈给旅客,旅客根据反馈信息做出相应处理。
2.3.4成立订送票中心,提供电话订票、送票服务,同时探索和邮政部门合作,完善服务细节,开通客票快递业务,满足旅客购票需求。
2.4促销策略
2.4.1人员推销。客运售票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熟悉各次列车的特点和票额发售状况,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根据旅客的层次和需求推销适当的车次和席位,同时还要做好延伸售票服务,引导旅客购买返程票、联程票,并及时收集反馈窗口客流信息,为调整客票销售组织方案提供信息。
2.4.2营业推广。客运企业可以在列车新开和提速之时,或是旅游旺季、节假日期间,实施短时间的营业推广,采取浮动票价、折扣票等多种灵活方式吸引那些随意性强、对价格敏感度高的旅客群体。
2.4.3公共关系。铁路客运企业应经常开展贴近百姓的公共关系活动,通过媒体广泛深入宣传优质服务和高速铁路科技动态,积极参与公益赞助活动。
2.5人员
2.5.1对职工的内部营销。铁路应加强客运职工的教育培训,树立竞争和营销意识,培养旅客导向和服务观念,强化业务技能和礼仪,建立激励和责任机制,有效地客运服务质量。
2.5.2对旅客的关系营销。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往往是通过技术性质量(硬件设施条件和总体服务档次和水准)和功能性质量(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尽心尽职的表现以及取得旅客认同的程度)两方面来判断。因此,客运职工既要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还必须提高沟通能力,切实关心旅客的利益,把旅客当朋友或亲人,建立亲情关系。
2.6有型展示
2.6.1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通过改善售票大厅环境、候车环境、列车环境等措施来实施有形展示。例如,将窄小、密封的动车组售票窗口改变为宽敞的低柜台、开放式售票台,拉近与旅客的距离;设计颜色协调、视觉舒服的车厢装饰环境等。
2.6.2提供先进的服务设施。例如,在站台地面上设车门位置标记,在站台上设置不锈钢护墙或可控的自动门,确保旅客安全;在客车上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可调节座椅、清洁的厕所和卫具、自动售货机、自动饮水机等设备设施。
2.7过程
客运服务是一个从购票、进站、候车、上车、乘车、下车、出站等一系列环节组合成的服务递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受阻或不畅,都将影响整个客运过程的质量。总体可以从以下3方面优化服务过程。
2.7.1设计较佳的服务递送过程,将人工操作的部分工作予以自动化,如旅客可用自动售票机购票,经过自动检票机进、出站等。
2.7.2采用蓝图技巧,将企业的服务流程图表化,鉴别旅客与客运服务的接触点,并从这些接触点出发改进服务递送的质量。
2.7.3建立旅客建议和投诉制度,控制旅客的满意度,及早发现不合理的服务并尽快改正。
三、结束语
面对我国竞争激烈的旅客运输业,铁路客运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旅客在运输企业中的地位,准确识别旅客的需求,建立以旅客为中心的企业文化,通过对服务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以此来吸引、维持和增加更多的旅客选择铁路客运企业的服务。通过建立科学的营销体系和策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特别是铁路运输,在整个综合运输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铁路运输面临着运输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为解决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管理部门己立足于现有基础扩充运力,在既有路线上进行技改提速。运量一直是衡量提速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铁路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就是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客运量预测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开展了实际应用。
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四部分对提速后的客运量进行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①第一部分即绪论,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客运量预测的研究现状,并从中找出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从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方向。
②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两章,主要对我国既有线铁路提速的状况以及提速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提速后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同时也阐述了提速后客流的形成和预测的基本原理。
③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提速后的客运量由趋势客运量、转移客运量、诱发客运量三部分构成。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各不相同,所以需采取不同的模型进行预测。首先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趋势客运量预测,并应用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计算铁路提速前与提速后客运市场的占有率,最后建立转移客运量与诱发客运量的预测模型。
④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将预测模型应用到了实例当中,以京秦线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客运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说明模型的合理性。为今后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客运量预测方法。
关键词:提速;客流预测;运输需求;既有线结论及展望
铁路的客运量预测是铁路系统规划及项目投资、建设的主要依据,也是每次进行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决定项目效益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制定运营模式和行车组织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之后,得出了目前客运量预测方法一些不足之处,原有的一些客运量分析方法已不能解决铁路提速后的客运量预测问题。铁路客运系统是一个综合的运输系统,其客流量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使提速后的铁路客流量预测比较符合实际,必须采取能反映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竞争、以及服务质量、旅行时间、旅行费用等综合因素的预测方法。铁路提速后远景客运量由趋势客流量、转移客运量、诱发客运量三部分构成,由于它们产生的机理不同,相应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所以在进行预测时采用了不同的模型进行研究。趋势客运量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运输需求的增加,为了准确的对其运量的预测,本文对原有的客运量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了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进行预测。转移运量是由于新系统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原来由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运量被吸引到新系统来。根据转移客运量的特征,本文引入了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铁路提速前后在客运市场中的占有率,考查了快捷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对铁路市场占有率的影响,并通过消费者行为理论来研究铁路的转移运量。诱发运量是指由于提速后新系统服务质量较原来的社会平均服务水平有所改善,诱发了原来社会平均服务水平不会产生的运量需求。把三部分客运量求和,求得提速后的客运量,最后把预测值与实际客运量进行比较,来说明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工作是把提速后客运量分为三部分进行预测,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求解。采用了SPSS统计软件对以往客运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对运输条件得到改变,以及运输的服务质量(如速度、票价、方便性、舒适性等)得到提高后的运输需求进行了合理的定量分析和计算。采用了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计算客运市场占有率,体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相互竞争状况。
应当看出,任何一种预测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各有优点及其适用范围,也都有其局限性。所谓选用方法,就是选择一种适宜于预测对象特色的预测方法,能体现预测对象发展趋势的方法。本文也存在着一些欠缺的方面,首先,在分析提速后的运输服务特性时,只考虑了经济性等五个主要属性;其次,对各部分预测模型可能还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希望能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以期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特别是铁路运输,在整个综合运输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铁路运输面临着运输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为解决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管理部门己立足于现有基础扩充运力,在既有路线上进行技改提速。运量一直是衡量提速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铁路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就是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客运量预测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开展了实际应用。
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四部分对提速后的客运量进行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①第一部分即绪论,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客运量预测的研究现状,并从中找出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从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方向。
②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两章,主要对我国既有线铁路提速的状况以及提速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提速后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同时也阐述了提速后客流的形成和预测的基本原理。
③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提速后的客运量由趋势客运量、转移客运量、诱发客运量三部分构成。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各不相同,所以需采取不同的模型进行预测。首先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趋势客运量预测,并应用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计算铁路提速前与提速后客运市场的占有率,最后建立转移客运量与诱发客运量的预测模型。
④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将预测模型应用到了实例当中,以京秦线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客运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说明模型的合理性。为今后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客运量预测方法。
关键词:提速;客流预测;运输需求;既有线结论及展望
铁路的客运量预测是铁路系统规划及项目投资、建设的主要依据,也是每次进行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决定项目效益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制定运营模式和行车组织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之后,得出了目前客运量预测方法一些不足之处,原有的一些客运量分析方法已不能解决铁路提速后的客运量预测问题。铁路客运系统是一个综合的运输系统,其客流量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使提速后的铁路客流量预测比较符合实际,必须采取能反映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竞争、以及服务质量、旅行时间、旅行费用等综合因素的预测方法。铁路提速后远景客运量由趋势客流量、转移客运量、诱发客运量三部分构成,由于它们产生的机理不同,相应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所以在进行预测时采用了不同的模型进行研究。趋势客运量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运输需求的增加,为了准确的对其运量的预测,本文对原有的客运量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了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进行预测。转移运量是由于新系统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原来由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运量被吸引到新系统来。根据转移客运量的特征,本文引入了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铁路提速前后在客运市场中的占有率,考查了快捷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对铁路市场占有率的影响,并通过消费者行为理论来研究铁路的转移运量。诱发运量是指由于提速后新系统服务质量较原来的社会平均服务水平有所改善,诱发了原来社会平均服务水平不会产生的运量需求。把三部分客运量求和,求得提速后的客运量,最后把预测值与实际客运量进行比较,来说明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工作是把提速后客运量分为三部分进行预测,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求解。采用了SPSS统计软件对以往客运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对运输条件得到改变,以及运输的服务质量(如速度、票价、方便性、舒适性等)得到提高后的运输需求进行了合理的定量分析和计算。采用了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计算客运市场占有率,体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相互竞争状况。
应当看出,任何一种预测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各有优点及其适用范围,也都有其局限性。所谓选用方法,就是选择一种适宜于预测对象特色的预测方法,能体现预测对象发展趋势的方法。本文也存在着一些欠缺的方面,首先,在分析提速后的运输服务特性时,只考虑了经济性等五个主要属性;其次,对各部分预测模型可能还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希望能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以期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摘要:通过对电子商务在铁路客运营销中应用现状的分析,论述了铁路行业中实施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并提出铁路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和目标。最后指出电子商务在铁路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铁路,电子商务,客运营销,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lectronicBusiness)正成为企业与外界交互的桥梁,通过电子商务为用户提供方便而快捷的服务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利用网上业务争取更多顾客的解决方案,以顾客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是服务、交通、零售等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1我国铁路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为了在日益加剧的旅客运输服务竞争中确保优势,改善铁路的服务质量,铁路部门一直在努力寻找提高竞争力、改善服务的新途径。
20世纪末,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售票,并具有出售返程、联程等异地购票的功能,实现了票额、座席、制票、计算、结算和统计等计算机管理,为铁路客户服务提供了有效的调控手段。
自2000年以来,铁路系统各单位和部门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门户网站,并逐步向客户提供服务。如建立旅客列车时刻表查询系统、客票查询系统等。近两年,各地为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纷纷在网上提供了本地区的订票和少量售票业务,这是目前铁路客运利用电子商务为旅客提供配套增值服务的集中体现。
2现状分析与应用前景
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是中国铁路运输的宗旨,围绕这一宗旨,一切从旅客的需求出发,为旅客提供完善的服务是铁路事业长期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公路运输和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铁路要留住老客户,争取新客户,就必须在客户服务方面增强力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因特网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互联网上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所吸引,同样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来享受铁路车票的预订或购买及行李的托运等系列配套服务。但铁路系统的电子商务应用正处于交易实现的初期阶段,配套的管理、技术、业务等还很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差。虽然部分地区的铁路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并提供了订票和售票服务,但由于技术支持力量不足,常出现系统因出错而被迫停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旅客对铁路电子商务的信任感,直接导致铁路电子商务应用的前景不乐观。
(2)提供服务项目单一。铁路电子商务除多数网站提供了订票服务外,仅有少数网站提供售票服务,旅客行李的托运服务及对不同旅客的个性化服务等则更为罕见。
(3)付费方式不灵活。大部分网站只提供一种付款方式,并要求使用银行账户自动转账,或者只对会员提供相应服务,从而使相当一部分的互联网用户对这种服务望而却步。
可以看出,要有效地实施电子商务,首先离不开铁道部的统一管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结构是搞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时,开展与其他领域的战略联盟,加强关联应用,也是电子商务应用中必不可少的支撑手段。电子商务在铁路的应用有利于解决运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如“运营淡季跑空车,运营旺季车不够”的矛盾和假票蔓延、票贩屡禁不止的情况。因此,电子商务在铁路的应用中将体现出多方面的应用前景:
(1)提供更为灵活的购票方式。在互联网上,用户不仅可以购买车票,而且可以对车票的现有情况进行查询,甚至可以根据旅客的需求,系统自动推荐最适合的车次或转乘车次,还可以为旅客提供天气预报、宾馆住宿等延伸服务。
(2)提供便捷的付款方式。要实现电子商务,必须提供给消费者多种灵活方便的付款方式,目前,可以使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银联卡自动划账的方式。根据互联网上消费者的特点,拥有手机的消费者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利用手机账户进行自动付费,也是一个比较方便的付费方法。
(3)开展货运增值业务。通过电子商务提供铁路货运或托运业务服务,实现从网上了解客户需求,通过物流中心提供全方位的上门服务,甚至可以将货物直接送至目的地的用户手中,不必用户亲自去车站提取。
(4)通过电子商务的实施带动铁路其他业务流程的改进。目前,各个车站的检票进站环节一直是由客运人员手工完成,逃票、漏检现象屡见不鲜,车站的秩序很难控制,如果能够安装一套自动检票系统,不但能够有效地控制人流,更大程度地避免逃票,高效地完成检票工作,而且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伪造车票,提高车站的服务水平。
(5)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决策支持。在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持下,铁路部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活动搜集大量的用户信息,并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所需信息,预测未来趋势。例如,通过分析,可以帮助运输指挥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运力需求,预先安排增减车辆,调配车票数量,达到满足旅客需要,提高运营效益的目的。
3电子商务在铁路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铁路行业中的实施电子商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大,实施周期长等诸多问题,对其的实施应综合考虑全盘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实施步骤。
(1)树立现代管理思想。在新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本着以增强旅客服务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加强组织内部管理,合理协调各生产、经营、服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决定了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当然也会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系统实施的真正效果。
(2)搞好业务流程再造。为使信息系统发挥更大的效益,必须对传统作业流程进行更新改造。例如,互联网上自动售票系统的实现很可能需要简化传统售票业务流程中的部分环节或增加必要的新环节来满足新的业务需要。这是为了避免在信息系统完成后,把无效的流程僵化在系统中,成为阻碍系统运行效率的羁绊,同时也为了避免在系统运用中对这些无效流程进行改进给用户带来时间和金钱的二次投入。因此,在实施任何信息化项月前对相关业务进行评估和改造都是十分重要的。
(3)做好数据管理。保证数据准确、及时和完整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由于电子商务系统是与其他信息系统紧密相连,相互协作的,因此,在进行电子商务的项目实施之前,必须对组织中所有系统做统一的数据规划,以保证日后的系统可以灵活地全面整合和升级。
(4)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撑体系。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正在建立,还很不成熟。因此,实施铁路的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应主动与银行、物流配送、公安等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
1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和档案管理特点
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与一般的铁路工程建设,有着明显的区别。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对于施工企业资质要求严格,建设技术难度大,工作接口繁杂且数量庞大。如果按照普通铁路建设施工,不仅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对铁路客运专线未来的管理维护,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会增加铁路客运专线的管理难度,提高客运专线的维护成本。所以,在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要求,以及未来运行维护的相关特点,完成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应用适宜的管理体系,保证铁路客运专线施工的质量。加强铁路客运专线施工质量的管理,建立健全好铁路施工项目的档案管理,是一条重要手段。根据我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项目建设从设计筹划到竣工验收,所有的相关资料都要进行收集、整理,最后经过挑选、审核、补充等程序,将资料保存归档。铁路客运专线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来讲,参与建设的单位数量多,工程建设周期长,相关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国家都有严格要求。在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实施中,会产生大量的文档资料,做好这些文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因为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涉及广泛,参与单位和人员数目庞大,持久复杂的建设过程,会产生内容繁杂、联系紧密的文档资料,造就了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所产生的项目档案来源分散、内容广泛、资料价值大等特点。所以,在铁路客运工程最终的竣工验收中,项目档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铁路客运专线未来的运行发展中,项目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凭证和依据。同时,如果铁路客运专线,在未来要进行扩建改造,项目档案也是必须的技术资料之一。因此,铁路客运专线的项目档案的收集管理,需要相关施工企业认真负责的完成,保证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档案的质量。收集、整理和保存好铁路客运专线项目档案,不仅对建设企业未来的发展能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对于铁路客运专线管理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2铁路客运专线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资料的收集,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因为建设单位所负责的具体项目不同,参与时间存在差异,相关资料的的标准规范并不统一。项目档案整理不规范,甚至会出现有关资料缺失的现象。这给项目档案的整理工作,带来了包括资料收集分散、收集的资料与相关工程的建设实施脱节,资料难以归纳整理等直接影响。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的档案管理,还存在档案制度不够健全,档案管理工作滞后于项目工程建设。虽然,我国铁路管理部门对铁路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定了制度标准,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前老旧的制度标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铁路工程建设。一些铁路工程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企业自己的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在铁路工程的项目建设中,也没有将项目档案的建设和管理,纳入到企业建设项目中去,严重影响了企业建设工程与项目档案的进度同步。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对施工档案进行管理,造成档案收集管理缺失,等到项目竣工的时候,才对项目施工档案进行突击补充。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缺乏保证,难以在铁路工程后续的维护建设中,发挥作用。
3加强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企业项目档案管理的措施
要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档案管理,首先要从思想上,对项目档案重视起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改变员工对于项目档案不重视的看法。施工企业要在项目实施建设初期,就要开始筹建专门的档案收集管理部门,如项目资料室。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为以后的归档做准备。利用好企业内部档案管理部门的资源,将以往工程结束后“赶”档案现状,转变为工程前期介入对档案进行收集管理的过程,避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突击补充档案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企业内部,对于档案的收集管理,施工企业要投人相关的办公设备,要安排专人对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进行负责。在档案的收集管理中,根据项目档案的来源,做好项目档案的归类整理,明确好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企业负责人要对项目档案的收集编制的进度,有一定了解。对重要的项目档案,要做好备份工作。在项目档案完成之后,及时移交给对应接收档案管理部门,保证档案安全。施工企业的项目档案,内容繁杂,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照档案归纳的相关规范,做好档案条目的细化工作,便于后续的查验利用。因为铁路建设周期长,如果一直等到铁路建设完成之后,才开始对铁路建设所产生的各种文档进行整理归档,工作量巨大,而且也容易出现差错。所以,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中所产生的项目文档,可以按照一个个分项目进行整理归档。当一个分项目建设完工之后,对其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不仅容易发现档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档案的建设质量,也能大大提供竣工验收时,对项目档案验收的效率。
4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的持续深入,旅游、物流等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道路运输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对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发展,是一次重要机遇。这个机遇,对于任何施工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如果想要抓住这次机遇,就必须重视好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保证工程项目按时验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王秋红 单位:中铁一局集团物资工贸有限公司
一、铁路客运营销存在的问题
1.铁路客运的服务有待提高随着我国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客运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来讲,其服务质量依然没有满足旅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铁路列车的速度依然很慢,一些快速列车的速度在100km/h,无法满足旅客的需求;虽然,目前一些动车和高铁列车的速度可以达到250km/h,但是很多地方还没有开通动车或高铁,依然无法满足旅客对铁路列车提速的需求;第二,铁路客运的速度和票价无法做到兼顾,对于铁路客运来讲,普通票价的列车速度过慢;但是动车组列车的票价又比较高,因此铁路客运的服务依然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三,通过调查得知,一些普通列车的乘务人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服务态度不好,斥责旅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2.铁路客运的便利性比较低铁路客运往往设立在城市的特定位置,每个城市的火车站数量有限。因此,需要乘客到铁定的站点进行等车,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便利性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些小型的站点由于客流量比较小,因此安排经过的车次比较少,但是,特定车次的车票购买难道比较大,旅客出行的便利性比较低;第二,列车的设施还有待完善,例如:座椅的舒适度不够,无法调整座椅的角度,车厢内的环境比较差等,无法满足旅客的需求,不能为旅客带来良好的乘坐体验;第三,列车晚点现象比较严重,影响铁路客运的因素很多,很容易产生晚点的现象,如果乘务人员无法及时通知乘客,很容易耽误旅客的出行。
二、铁路客运的营销策略
1.突出铁路客运的安全优势目前,由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人们出行的选择范围也比较广。但是,与其他客运方式相比,铁路客运的安全性比较高,这是铁路客运的重要优势。因此,在进行铁路运输的营销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安全这一巨大优势,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护好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在进行铁路客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乘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乘务人员的责任感,为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对于运行时间较长的列车,安排多个乘务人员轮流执勤,使得乘务人员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工作;第二,目前,为了进一步满足旅客的需求,铁路列车正在逐渐提速,但是在提速过程中也需要保证列车的安全。例如:动车组无烟列车的开通和运行,为保证旅客的生命财产提供了重要保证;因此,也可以在一些普快车次中增加无烟列车;第三,列车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容易出现一些磨损现象。因此,必须对列车进行及时的检修。尤其是列车的制动措施,必须要保证其正常工作,这是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前提。
2.提高铁路客运列车的速度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铁路客运列车的速度无法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因此必须要对列车进行提速。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更换新型的车体,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对列车进行全面提速,从而缩短旅客的出行时间,更好地服务于旅客;第二,减少对一些小站的停靠,列车在停靠的车站附近需要缓慢行驶,这是列车运行过程中比较耗时的阶段,减少对客流量比较小的车站的停靠,能够进一步缩短列车的运行时间。
3.合理确定铁路运输的票价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的票价也经过了多次上调,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铁路运输的票价依然比较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必须要合理确定铁路运输的票价,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进而降低铁路的运营成本,从而可以进一步下调票价,使得铁路运输能够从价格上形成一定的营销优势;第二,防止售票网点乱收费的现象出现,在一些比较偏远的火车票代售点,车票胡乱加价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旅客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乱收费的现象出现;第三,虽然目前实行了实名制车票,但是一些黄牛倒卖车票的现象依然存在,无疑增加了乘客出行的成本,因此必须对倒卖车票现象进行严格治理,避免对旅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列车进行合理调度,降低列车的晚点率火车晚点现象是影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也影响了旅客的出行体验。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的服务,必须要对列车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降低列车的晚点率,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铁路列车的调度和指挥,合理安排列车的出行,当列车由于某些因素晚点后,必须要及时通知乘务人员和旅客;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缩短晚点时间,从而降低旅客的损失;第二,重视列车晚点对乘客产生的不利影响,例如:列车晚点后可以退还一部分票款给乘客,从而弥补列车晚点对乘客造成的损失;第三,对旅客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避免因为旅客错误行为造成列车的晚点现象,保证铁路客运列车的安全出行。
5.提高旅客列车舒适度和服务水平铁路客运作为一项服务行业,必须要重视乘客的客户体验,同时提高列车的服务水平,才能发挥自身优势,获得长足的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列车进行改造,增加车厢的活动空间,同时提高座椅、卧铺和卫生设施的质量,更好地为旅客提供服务;并对车厢采取一定的净化措施,从而为旅客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第二,提高列车的服务水平,不仅能够为旅客提供出行过程中食物和开水的需要,而且需要进一步提高乘务人员的素质,能够为旅客带来更好的体验,让旅客感到舒适和温馨。
作者:费佳佳单位:太原铁路局大同站
一、铁路客运营销存在的问题
1.铁路客运的服务有待提高随着我国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客运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来讲,其服务质量依然没有满足旅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铁路列车的速度依然很慢,一些快速列车的速度在100km/h,无法满足旅客的需求;虽然,目前一些动车和高铁列车的速度可以达到250km/h,但是很多地方还没有开通动车或高铁,依然无法满足旅客对铁路列车提速的需求;第二,铁路客运的速度和票价无法做到兼顾,对于铁路客运来讲,普通票价的列车速度过慢;但是动车组列车的票价又比较高,因此铁路客运的服务依然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三,通过调查得知,一些普通列车的乘务人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服务态度不好,斥责旅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2.铁路客运的便利性比较低铁路客运往往设立在城市的特定位置,每个城市的火车站数量有限。因此,需要乘客到铁定的站点进行等车,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便利性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些小型的站点由于客流量比较小,因此安排经过的车次比较少,但是,特定车次的车票购买难道比较大,旅客出行的便利性比较低;第二,列车的设施还有待完善,例如:座椅的舒适度不够,无法调整座椅的角度,车厢内的环境比较差等,无法满足旅客的需求,不能为旅客带来良好的乘坐体验;第三,列车晚点现象比较严重,影响铁路客运的因素很多,很容易产生晚点的现象,如果乘务人员无法及时通知乘客,很容易耽误旅客的出行。
二、铁路客运的营销策略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
1.突出铁路客运的安全优势目前,由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人们出行的选择范围也比较广。但是,与其他客运方式相比,铁路客运的安全性比较高,这是铁路客运的重要优势。因此,在进行铁路运输的营销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安全这一巨大优势,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护好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在进行铁路客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乘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乘务人员的责任感,为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对于运行时间较长的列车,安排多个乘务人员轮流执勤,使得乘务人员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工作;第二,目前,为了进一步满足旅客的需求,铁路列车正在逐渐提速,但是在提速过程中也需要保证列车的安全。例如:动车组无烟列车的开通和运行,为保证旅客的生命财产提供了重要保证;因此,也可以在一些普快车次中增加无烟列车;第三,列车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容易出现一些磨损现象。因此,必须对列车进行及时的检修。尤其是列车的制动措施,必须要保证其正常工作,这是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前提。
2.提高铁路客运列车的速度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铁路客运列车的速度无法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因此必须要对列车进行提速。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更换新型的车体,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对列车进行全面提速,从而缩短旅客的出行时间,更好地服务于旅客;第二,减少对一些小站的停靠,列车在停靠的车站附近需要缓慢行驶,这是列车运行过程中比较耗时的阶段,减少对客流量比较小的车站的停靠,能够进一步缩短列车的运行时间。
3.合理确定铁路运输的票价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的票价也经过了多次上调,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铁路运输的票价依然比较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必须要合理确定铁路运输的票价,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进而降低铁路的运营成本,从而可以进一步下调票价,使得铁路运输能够从价格上形成一定的营销优势;第二,防止售票网点乱收费的现象出现,在一些比较偏远的火车票代售点,车票胡乱加价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旅客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乱收费的现象出现;第三,虽然目前实行了实名制车票,但是一些黄牛倒卖车票的现象依然存在,无疑增加了乘客出行的成本,因此必须对倒卖车票现象进行严格治理,避免对旅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列车进行合理调度,降低列车的晚点率火车晚点现象是影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也影响了旅客的出行体验。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的服务,必须要对列车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降低列车的晚点率,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铁路列车的调度和指挥,合理安排列车的出行,当列车由于某些因素晚点后,必须要及时通知乘务人员和旅客;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缩短晚点时间,从而降低旅客的损失;第二,重视列车晚点对乘客产生的不利影响,例如:列车晚点后可以退还一部分票款给乘客,从而弥补列车晚点对乘客造成的损失;第三,对旅客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避免因为旅客错误行为造成列车的晚点现象,保证铁路客运列车的安全出行。
5.提高旅客列车舒适度和服务水平铁路客运作为一项服务行业,必须要重视乘客的客户体验,同时提高列车的服务水平,才能发挥自身优势,获得长足的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列车进行改造,增加车厢的活动空间,同时提高座椅、卧铺和卫生设施的质量,更好地为旅客提供服务;并对车厢采取一定的净化措施,从而为旅客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第二,提高列车的服务水平,不仅能够为旅客提供出行过程中食物和开水的需要,而且需要进一步提高乘务人员的素质,能够为旅客带来更好的体验,让旅客感到舒适和温馨。
作者:费佳佳单位:太原铁路局大同站
摘要:哈尔滨站从客流预测、市场细分、适时通报、运力配置等方面不断探索,依靠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建立起“超前预测、协调运作”的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分析和经验预测的方法,为铁路充分挖掘运能潜力,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铁路客运营销决策系统应用
0引言
几年来,哈尔滨站面对客运市场的激烈竞争,依靠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从客流预测、市场细分、适时通报、运力配置等方面不断探索,依靠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建立起“超前预测、协调运作”的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分析和经验预测的方法,为铁路充分挖掘运能潜力,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系统以哈尔滨站局域办公网为基础平台,具有维护便利、系统稳定、信息共享的特点,自2008年投入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了专兼职营销人员的有力助手。
1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产生的背景
由于铁路旅客运输受线路、运行图、固定、移动行车设备等影响,始终处于计划运输的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客流的动态,就会出现客流高峰期,运能紧张造成客流流失;客流淡季则能力虚糜,造成运输成本增加的问题。虽然铁路一直在努力解决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力争寻求最佳的零界点,但掌握市场动态的手段、方法还十分有效,不能做到超前预测、动态调整、快速反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体系,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没有被充分挖掘和提炼出来,不能很好地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难以满足形势不断发展的要求。营销决策的局限性在于:
1.1不能对客流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与预测,无法准确掌握客流的特点、走势及动态,投入的运能无法完全满足客流的需求,影响了正常的站车秩序,也损害了铁路的形象。
1.2不能综合分析某一方向、某一趟列车的上座率,也就不能准确计算出合理的列车编组辆数和无座席加成系数,运输效率不高,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
1.3传统手工统计的准确度和时效性较差。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车站日常分析的数据是通过客流调查、客票系统数据的采集、提炼获得,但是由于现有的客票系统提供的数据量大、分散,只能采用手工方法多次采集,不能实现自动采集。另一方面是车站数据分析人员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够科学,统计对比方法单一,选择数据项点少,以往只对节假日时期数据进行统计,侧重流量、流向的对比分析,准确率低,因此统计分析内容缺乏全面性、合理性,缺少说服力,并且凭经验预测的多,不能科学预测。
1.4不能实时搜集到各种信息,特别是不能及时搜集掌握公路和民航运输业迅猛发展对铁路的冲击,以及客流分布不均衡等信息,这就很容易造成客流组织工作的被动,也就是铁路运输组织仍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适应市场的机动性较差。
1.5不能准确地细分市场,对学生、民工、旅游等客流的组成和结构比例无法完全掌握,无法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和能力保证。
1.6不能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自动预测,信息资源掌握在少数专职营销人员手中,不能形成全员营销的共识,执行层抓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1.7客流调查的方式方法单一,费事、费力、费人,而调查的效果不明显。
1.8不能把铁路速度快、票价低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引流上线的作用不够明显。
为了消除营销决策凭经验、凭领导主管判断的局限性,满足营销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哈尔滨站自2008年以来自主研发《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以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以信息化平台做支持的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为客运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实现客运营销决策的科学化。该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它对哈站的收入、发送量进行汇总统计,进行宏观的概括;同时对当前系统运行中所涉及的收入、发送量信息作出相关分析。该系统的开发可以使客运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全站每天的重要生产指标,也可以实现有针对性地查询客票发售情况、客运市场需求情况等信息,为客运管理人员的营销决策提供参考。
2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构成
2.1硬件结构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为便于全站各级用户使用到该系统,在哈尔滨站办公系统网络中增加一台服务器,主要配置是内存1G、硬盘73G、CPU为志强3.0。该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与办公网络相连,实现了全站各级用户的使用。
2.2软件结构后台应用程序采用常用的Windowsserver2000操作系统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实现了数据采集整理传输等功能。前台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用ASP页面服务器程序设计系统软。
2.3功能模块
2.3.1指标走势分析模块。主要包括旅客发送量走势分析、旅客上车人数走势分析、运输收入走势分析、始发列车上座率走势分析四部分,根据历年数据形成各种图表,为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充分挖掘运能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增收创效。该模块采用数据导入的方式将历年的每日、每月发人数据导入到指标走势数据库中,输入查询日期可以自动绘制出收入、发人、上车人数、上座率走势图。
2.3.2学生客流分析模块。与黑龙江省教育厅合作,专门建立哈市各院校学生数据库,通过每年对新生、毕业生数据的更新,查询、预测各个时期学生出行情况,为学生票发售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该模块采用数据导入、手工添加数据的方式将历年的学生基本信息、各院校放假日、学生各方向客流量录入到学生数据库中,通过输入查询条件,能够统计、预测出学生基本情况、各院校放假日、学生各方向客流量、学生日客流量统计表,并自动绘制各方向学生客流、日客流走势图。
2.3.3春运客流分析模块。根据前三年节后旅客发送历史数据及节前各主要列车到达人数统计情况,并结合各次列车运能,通过软件分析程序,科学预测本年度节后客流情况,为申请加开临客、加挂车辆提供科学依据。该模块采用添加方式将运能基础数据、历年节前到达数据、节后发送数据录入到春运客流数据库中,通过统计、预测出节前到达数据、节后发送数据统计表,并自动绘制出节前到达数据、节后发送数据、节后运能充足走势图。
2.3.4市场信息。铁路、公路、民航市场信息,为专兼职营销人员提供参考。通过登录后台管理系统录入各种市场信息,实现网页浏览信息的功能。
2.3.5营销组织措施。车站的指标分劈、营销组织措施。通过登录后台管理系统录入营销组织措施,实现网页浏览的功能。
3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
3.1掌握阶段客流规律,作出运输能力调整。根据学生流、民工流、短假期客流规律的不同,提高客运计划水平,通过信息处理、科学预测、编制方案、计划调节等手段,做到均衡运输,减少虚糜,达到最佳利用运能的目的。一是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对到站、中转站进行统计,合理匹配运力,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长短途合理分工,按照运能逐日安排院校集中购票计划,并在一定程度上建议了学校放假日期,既减轻了铁路运力合理利用,又保证了学生能购买到有座车票。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票发售政策,分学校送票、窗口提前发售、预售期优先发售等方式,分梯次进行学生票发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购票需求。还对学生返程车票业务进行了重点宣传和运作,不仅增加了运输收入,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对春季民工流集中到哈中转,冬季民工流集中返乡时期进行预测,在农民工集中到达和返程时,了解农民工客流情况,提供农民工绿色通道、预留票额、专口售票等服务,并设计开行管内农民工专列。三是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从第一个清明长周末开始,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掌握客流基本规律。形成了窗口开关时间、数量、临客加开、始发列车超员率上限设定等成型方案,体现出组织的科学性。四是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对团体客流进行规范组织。重新修订了《哈尔滨站团体票管理办法》,实施大客户战略,引入准入机制。对旅行社资质、信誉、运量和淡旺季办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了22家协议团体大客户,通过给予票额倾斜、开辟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坚定了这些旅行机构组织铁路旅游团的信心,也从另一个侧面宣传了铁路扶持旅游市场的举措,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实现了合作共赢。
3.2掌握市场运输信息,作出营销策略调整。通过对民航、公路运输信息的分析,我们适时调整营销策略,与之展开客流竞争。一是争夺高端长距客流。先后还行动车组4对,8个小时到达北京、天津,4个小时到达沈阳。以其快速、准点吸引客流。在最高峰期实行重联编组运行,扩充运输能力。二是争夺旅游客流。通过预测和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开通了直达武昌、青岛、南昌、太原的列车,争夺了部分航空旅游流,成为经济旅行的首选。三是争夺城际客流。牢牢抓住哈大齐工业走廊丰富的客源,不断增加运输能力,平均1小时有一趟该方向快车,还专门开行2对一站直达快车,与公路汽运展开激烈的竞争,以其舒适、快捷、价廉、安全的优势,在竞争中占据最大的份额。
3.3掌握旅客出行需求,作出服务措施调整。从旅客需求出发,从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出发,坚持服务创新,用优质服务为客运营销提供保证。一是实行窗口弹性用工。为解决固定班制造成的旺季人员不足,淡季人员富余,整体劳动效率不高的问题。借鉴外局先进经验,打破了原有班制,分为了一部分四班倒、一部分上午班、一部分下午班、一部分日勤、一部分补班等灵活的班制,做到与窗口购票客流最大限度的匹配。还对窗口功能进行划分,分为城际快车、当日、三日、预售十日等功能,进行合理分工,更加方便旅客购票,减少排队购票时间。二是扩充问询电话容量。我站95105688问事电话升级使用以来,以其方便快捷的问询服务、大容量的资讯,受到了公众的好评,知名度、应用度不断提高,现有8个人工座席已不能满足问事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及时与合作方铁通公司协商,由铁通公司组织再次升级问询电话容量,由8个服务席位扩充到16个,通过问事服务的改进,当好公众的出行参谋。三是升级网上资讯服务系统。与《东北网》达成了合作意向,利用主流门户网站的技术实力,把网上铁路资讯做大做强。四是开办电话订票业务。与电信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由电信公司提供设备,提供订票电话,前期设立20个轮选台,预定9天以内“公用”网内的各次列车车票。五是增设高校代售点。与省教育厅达成合作协议,拟在哈市院校内设立铁路经营的代售点。由院校提供场地,电话线,电源,由铁路提供售票设备和人员,减少学生集中到车站窗口购票的人数。
4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使用效果
4.1资源共享更加高效。建立了日、月、季、年分析制度,由专职营销人员对运输收入、旅客发送量等进行汇总分析,不仅有数据说明,还有文字说明,具体分析运输进款、发送量增加、减少的原因,形成分析报表后,导入《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供全站共享。相应的专兼职人员,根据分析报表,各取所需,不断调整营销措施。
4.2市场反应更加快速。通过该系统,哈尔滨站能够及时对客运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达到阶段性客流提前1个月以上提出预测,客流突增24小时内作出反应,在能力上、购票上、候车上提供保证,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流流失和列车虚糜。
4.3决策支持更加准确。通过该系统,哈尔滨站改变了以往营销组织凭经验的状况,在数据统计、分析上更加准确。所有预测全部建立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做到科学、高效。
4.4信息传递更加迅速。通过该系统,全站各个端口可以随意查阅资料和了解市场信息,数据调用实现了资源共享、电脑查询、自动生成,传递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专兼职营销人员作出快速决策赢得了时间和时机。
4.5劳动效率更加提高。通过该系统,在营销分析上,每天1人就可完成数据导入、预测分析的,而以往则需要多个车间、多个部门4—6人才能完成,实现了岗位的整合和优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6营销效果更加突出。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有效应用,哈尔滨站年发送旅客达到2600万人左右,日均发送7.2万人,最高峰日达到11万人;日均下车人数7万人,最高峰日10万人左右;日均乘降旅客14万余人,高峰时达22万人。年运输收入近14亿元。
4.7社会效益更加显著。通过该系统,我们从满足旅客购票需求出发,立足自我挖潜,在改进售票方式、扩充运力资源、提供社会化资讯服务上不断努力,有效解决了旅客出行的实际困难,体现出大众化交通工具贴近社会、贴近公众的作用和作为,公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车站的外部营销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1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的构成
铁路客运站交通功能空间既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功能划分为运输业务办理空间、交通联络空间、交通集散空间;还可以根据交通主体的活动特征划分为运载工具站场、客运业务办理空间、旅客(行包)交通转换空间。后者对于单一交通模式的铁路客运站而言,以铁路站场、旅客站房和站前广场的形式表现;对于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而言,则演化为各种方式的运载工具站场、客运业务办理空间(含候车空间),以及不同方式间的衔接转换空间。
2铁路客运站交通功能分区建筑空间形式演变
19世纪50年代以后,铁路客运站根据旅客活动特点不同,明确划分为铁路站场、旅客站房和站前广场3大功能区域[1-2]。
2.1铁路站场建筑空间形式的演变
铁路站场是铁路客运站设计的基础,是铁路运载工具到发、停留、作业、整备、检修的场所,同时也是旅客乘降和行包装卸的地点,受到列车长度影响,站场形状为狭长形。我国铁路客运站多采用通过式站场布置,如图1所示。为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多设在城市边缘。全部旅客列车到发线采用贯通式,两端连通正线。站场中部为并列布设的线路(主要为站内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及旅客站台(含雨棚),两端为道岔汇聚的咽喉区(连通区间正线),站台之间通过跨线设备(天桥、地道、平过道)相连接并连通至站房。多条铁路线路引入时,多利用站外进出站线路进行交叉疏解,合并或并行引入地面车场,站场两端进路交叉干扰严重,站场规模大,咽喉能力紧张。国外大城市铁路客运站多采用尽端式站场布置,可以深入城市中心布设;旅客列车到发线为尽端式,一般多线平行引入,咽喉能力大,站场能力大。早期铁路正线引入城市采用沿地面铺设的方式,铁路客运站站场亦为地面铺设。随着铁路建设工程技术的发展,铁路客运站站场可以采用高架或地下的建设模式以减少对城市的分隔或与城市交通的交叉干扰。由于高速铁路新型客运站衔接的线路方向、列车种类增加,为解决站场内不同线路、不同方向、不同类型列车到发流线间交叉干扰问题,站场设计出现2种趋向:一种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采用多车场单层平面布设的站场设计模式,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国外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将不同方向线路及车场布设在不同空间层面形成立体站场模式,如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综上所述,铁路客运站站场建筑空间形式可以归纳为单个车场:平面布设(地面站场(传统模式)、高架站场、地下站场);多个车场:单层平面布设(地面站场、高架站场)、多层立体布设。
2.2旅客站房建筑空间形式的演变
旅客站房是铁路客运站设计的主体,是办理售票、候车和行包邮件承运、交付及保管的地点。传统铁路客运站站房内设有客运用房、技术办公房屋和职工生活用房3类房屋。客运用房主要包括售票厅、候车室、行包房、小件寄存处、问讯处、进出站口、广厅等;技术办公房屋主要包括运转室、信号楼、站长室、广播室、电视监控室、公安室及各生产段办公室等。早期的旅客站房以候车空间、售票空间、进站广厅为主体空间,餐饮、商业、旅馆、文化娱乐等服务空间从无到有,设置在进站广厅和候车室附近。随着客运站功能的演变,站房内部功能空间的结构比重及配置方案发生变化,站房由单层平面设置发展为多层立体叠合布局,相对封闭的功能空间向开敞通透的开放式大空间转变,呈现从复杂、大规模朝紧凑、简化、高度复合演变的趋势[3-4]。2.3站前广场建筑空间形式的演变站前广场是铁路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的结合部,同时是铁路客流、行包流及城市道路机动车流集散的场所,通常由站房平台、旅客活动地带、人行通道、车行道、公交站点、停车场、绿化、建筑小品等部分组成。早期的客运站建筑设计实践中,站前广场均为露天平面布置,通过前后分流或左右分流的设计手法,分割广场平面来组织站前广场交通,将车流与人流组织到站前广场不同区域。这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会导致人车混杂、交通混乱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我国许多新建、改建的车站站前广场都成功地采用了立交方式,如深圳站、广州东站、北京西站和杭州站等。新建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建设使传统意义的“站前广场”呈现一种新的建筑形态,即建筑内部各种方式间旅客交通集散转换的“换乘大厅”。
3铁路客运站总体建筑空间布局演变
综观铁路客运站总体建筑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即以站场空间为主体的阶段;站房、站场、站前广场平面布局阶段;站房、站场、站前广场立体布局阶段;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城市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均为面向单一运输方式的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形式,是一种相对自我封闭的交通建筑形式。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历程及所处的阶段存在差异。
3.1以站场空间为主体的建筑空间布局阶段
最早期的铁路客运站是以站场为主体空间的建筑空间布局形式。由于客运站功能单一,规模很小,因而建筑形式也非常简单,以轨道、站台及为旅客遮挡风雨的站棚为建筑特征,基本上没有特定的空间形式可言。
3.2站房、站场、站前广场平面布局阶段
19世纪50年代以后,铁路客运站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城市门户”作用的标志性建筑,并形成站房、站场和站前广场3段式平面布局模式[5]。铁路站场与铁路网相连通,为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布置在客运站远离城市的一侧;旅客站房布置在站前广场与站场之间,一般为位于站场靠近城市一侧(通过式客运站)或一端(尽端式客运站),并朝向城市方向,以方便客运业务的组织及旅客进出车站;站前广场作为铁路旅客集散场所,衔接城市交通工具到发、停留站点及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3.3站房、站场、站前广场立体布局阶段
站房、站场、站前广场由平面布局发展到立体布局经历了平面布局—局部立体布局—立体布局的过程。
(1)旅客站房与铁路站场的空间整合。旅客站房由单层结构向多层结构发展,在站房立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站房高层候车室向站场方向延伸,与跨越站场的天桥相融合,形成高架候车室架设在站场之上的空间组合模式。城市发展过程中,为解决站场两侧旅客多方向进站问题,又进一步形成了在站场两侧分别设置主副站房,中间连通跨越站场的高架候车层的空间布局模式。我国1987年底建成的上海站首次采用“南北开口、高架候车”的线上式布局[6],即为这种布局形式的体现。高架候车厅的设计形式具有缩短旅客进站上车行程及节约城市用地等显著优点,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和特大型铁路客运站的主要设计形式,1996年5月修订实施的《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对此予以确认[7]。这一变化完成了站房的主要空间(候车室)与站场的整合。
(2)站前广场与旅客站房的空间整合。站前广场在由平面布置向立体布置发展过程中,站前广场与站房的界限被打破,站房建筑融合入站前广场的立体交通系统中。这种设计打破了铁路和城市市政在用地之间、投资主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站前广场(包括机动车道路)与站房建筑(包括高架候车室)空间整合。(3)站前广场、站房、站场的空间整合。单一模式铁路客运站各功能区之间的建筑空间整合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突破原先因投资渠道不同而形成的条块分割的桎梏,将站房、站前广场、站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利用地下、地面、高架3个层面来组织流线,实现了3者之间的空间整合。建筑师从只承担站房的建筑设计,转而向外——站前广场、向内——站场方向延伸,与城市规划、铁路站场设计专业的沟通和协调加强。“把客运站建筑放在铁路与城市交通这个综合体的大系统内进行思考”、“从方便旅客换乘出发,模糊以致化解站房、广场、站场3部分的界限”[8]。
3.4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使铁路客运站建设纳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更加注重与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航空、水路等交通方式的结合[9-10]。为了在较长时期内能够适应多方向、多方式、大规模客流交流的需要,客运站建筑设计上通过立体化布局实现相关交通方式的集中配置,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站场、站房及方式间的衔接过渡空间(站前广场、换乘大厅)都纳入同一大型交通建筑内,从而形成全新的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模式,以单体交通建筑或综合交通建筑群的形式加以体现。我国新建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尚处于交通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
3.5城市综合体建筑空间布局阶段
城市综合体建筑是迄今为止铁路客运站建筑空柏林新中央火车站间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国外(西欧国家、日本)的开发项目中比较常见。与交通枢纽型的铁路客运站相比,铁路客运站城市综合体的建筑空间具有复合与复杂的特点,是多功能交叉并存的立体空间系统。除处理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旅客换乘问题外,还综合了商业、服务业、办公、居住等功能。然而,铁路客运站综合体的空间组织并不是传统城市交通建筑与其他功能单元的简单叠加,而是重构成为拥有系统、层次和序列的新型复合空间有机体。铁路客运站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形成是建立在高效的综合交通转换效率的基础上。
4结束语
建筑的功能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对稳定,对应的建筑空间形式具有类似的特征,如作为单一方式的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港站,虽然铁路客运站、长途公路客运站、航空机场、港口客运站的建筑形式各异,但具有类似的建筑空间布局,均由客运站场、旅客站房、旅客集散区域3个部分组成。然而,建筑的功能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功能的发展变化味着新的要求与原有的空间形式之间必然要从相对的统一逐渐发展成为冲突、对抗。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最终必将导致对旧的空间形式的否定,形成新的建筑空间形式。铁路客运站的建筑形式由单一方式客运交通港站发展成为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以及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综合体建筑,其实质是客运站功能在发生变化,并进而导致客运站建筑空间形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作者:夏胜利 杨浩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一、铁路客运专线的通信网络基础平台
数据网、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基础平台共同组成了通信网络基础平台,其中涉及多种通信业务,一方面可以发挥传送外部业务系统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提供IP数据互联服务,这类服务在实效性较差的特点,但可以保障专业通道服务的安全性能。
铁路客运专线的通信网络基础平台中的通信网能够为实现汇聚层的高效连接,不会对接入、宽带共享进行限制,应用环形拓扑设计原理,使铁路两旁光纤形成环形,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而数据网又可以划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及骨干层三个部分,接入层及汇聚层的路由器分别设置在铁路通信站、车站站房或枢纽位置,具有接入远端用户数据业务的及汇聚数据等功能[2]。
这些功能都以业务接入网的汇聚及专线透传性能为基础;域名、局域网、广域网及IP地址设计是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关键要素,其中在铁路工作站通过综合布线方式构建的局域网,可以共享通信链路及网络,广域网可以实现客运专线调度所同铁路客运沿线基层站链路的连接。
二、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网络基础平台的通道要求与接口设计
在铁路客运专线中应用通信技术,在构建的通信网络平台基础上,可以将广域连接交换变为现实,使得低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视频监控和管理,加强多种业务之间的联系,使信息交换平台、网络互联更加高效化和安全化[4]。
针对网络系统中的可变宽业务、固定带宽业务,前者可以在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中借助传输通道完成,而后者需要将MSTP设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调度及承载性能,GSM-R移动通信平台承载多种铁路业务应用系统,为运输调度指挥、设备维护及安全管理提供移动语音通信、短消息、电路域及分组域数据传输业务[5]。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网络基础平台的通道要求详见表1。
三、结语
通过对铁路客运专线中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平台构架,正确的掌握平台组网方式,并研究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网络基础平台的通道要求与接口设计,使通信技术在铁路客运专线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推动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平台融合的研究,为我国铁路通信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梁奋兴 单位:太原铁路局通信段
1旅客需求影响因素
旅客需求主要受旅客自身属性、旅客出行特性和铁路产品属性的影响:旅客自身特性:包括旅客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旅客出行特性:包括旅客出行目的、费用来源、停留时间、同行人数、购票渠道等。铁路产品特性:包括安全、准时、方便、快速、经济、舒适等铁路产品属性,旅客在选择铁路客运产品时,会综合考虑各种运输产品的属性。旅客出行当然都希望能以最快、最好、最舒适的方式出行,但同时又受到收入等预算的影响,因此,旅客只能在各种限制条件下,综合所有因素选择与自己出行意愿最接近的方案出行。也就是说,旅客的需求是基于以上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为获得旅客需求,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进行了调查,现以京沪高铁为例,进行市场细分分析。
2基于聚类分析的高速铁路客运市场
细分在对高铁客运市场进行细分时,旅客属性和出行方式等调研数据常常是高维多属性的,如本次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调查获取的数据中包含性别、年龄、职业、席别、出行目的、停留天数、同行人数、费用来源、购票渠道、购票提前天数、乘坐高铁的频率等15项,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变量太多使得统计分析变得复杂,且细分结果也不易清晰,通常可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简化降维。本文先对旅客需求的影响因素作因子分析,将原始变量减少为几个不相关的公共因子,然后根据公共因子对样本进行聚类。
2.1原始变量的因子分析
2.1.1提取公共因子
一般采取主成分分析法从原始指标中提取公共因子,并根据特征值大于1来确定因子的数目。原始变量的15个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后可以得出:利用特征值大于1的7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原来的61.49%的信息。
2.1.2旋转成份矩阵
因为在旋转前每个公因子对应于各个原始变量的载荷差异不大,很难经过观察用原始变量来解释各个公因子的含义,旋转后使得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而在其他的公共因子上的载荷比较小,也就是说,每个变量仅与一个公共因子有较大的相关系数,而与其他的公共因子的相关系数较小。最常用的是最大方差法旋转,此方法是使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因子载荷值的总方差达到最大为准则。
2.2样本聚类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到7个独立的公因子,可进一步对铁路客运市场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不同的细分子市场。聚类分析按样本之间的距离合并为相似特征的样本,一般有层次聚类法和快速聚类法。本文采用了K-means快速聚类方法。受样本量的限制,如果分类过多,会出现某个类别的样本数过少的情况,比较缺乏代表性。因此,本文决定将356个样本分成5类。聚类分析时,初始类中心是由系统自动选择的。
3细分市场描述
经过对各细分市场中不同属性的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细分市场的主要特点,以区分各细分市场旅客的差异性需求。从出行目的来看,细分市场1和2主要是以出差/返程为主的商务旅客,细分市场3和4主要是以旅游/返程、探亲访友/返程为主的休闲旅客。再通过对各细分市场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将四个细分市场分别命名为高端商务旅客市场、中端旅客商务市场、年轻经济型旅客市场、年长舒适性旅客市场,各细分市场的具体差异化描述。
4结论
市场细分的结果可直接用于指导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如针对高端商务旅客,开行列车应以高铁、动车组等高等级列车为主,尽量采用一站直达和大站停的停站方式,尽量提供直达车,减少换乘次数;针对中端商务旅客,采用大站停或择站停的停站方式,除直达车外,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换乘车,对于通勤流在早晚高峰加大列车开行数量;针对年轻经济型旅客,应以一般动车组类列车为主,尽量考虑择站停的停站方式,除了直达车,还可以提供换乘车方案;针对年长舒适型旅客,应以高等级列车如高铁、动车组为主,停站方案可以考虑旅游资源,以直达车为主,根据旅游淡旺季调整列车开行数量。当然,市场细分开可以指导不同定价方案及销售策略的制定。总之,只有正确识别不同细分市场,获得细分市场旅客的差异化需求,才能对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真正树立以旅客为中心,全面满足旅客需求的经营理念,才能使铁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1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规范地开展招投标管理工作,是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减少腐败行为的重要基础。在招投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本着公平、公正与公开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各项招投标管理制度。在招投标工作开展初期,要对招标的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在评标的过程中,要采取内部公开的形式,并且积极、主动地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保证阳光招标的实现。在评标的过程中,各个评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心态来做好评比。对于购货商的竞争能力、质量水平、服务能力、信誉等进行综合的考量,真正地将优胜劣汰的原则和市场调节机制的优势进行发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做好有效的监管,并且严格避免出现暗箱操作情况。
2提高质量监管能力
在开展治理监督控制的过程中,要采取阶段性的质量验收制度,严格做好质量把关,提高实时检测力度。在开展施工之前,要对于施工中所选用的物资材料的产地、类别、名称、规格、进货日期、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进行明确,并且填制相关的通知单据(附好相关质量检测验收证明)。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信息的反馈,对于物资材料是否符合施工建设标准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检查,与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有效地配合。取样试验部门要在接收到质量检验通知之后,第一时间对于物资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并且确认合格证书无误。在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上,还要做好阶段性的验收,提高监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对于抽样检测结果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物资,要执行报废处理,并且落实相关责任,对于抽样检测中出现的不规范与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格的查处与问责。对于未通过质量检验的物资材料,要通知供应商,并且根据相关采购合同进行清退。
3动态控制现场管理
在物资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本着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理念,实现跟踪式的管控。在物资入场之前,要对于存储库房进行提取准备和管理,避免出现由于潮湿、淋雨等问题造成物资保管不善。针对于不同类别、规格的物资管理和储备上,要做好分门别类,并且明确地进行标示,避免出现混用与错用的问题。在物资领用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领用手续的审核,并且严格地执行定额的领用制度。在领用过程中,要做好相关材料的记录,并且对领用记录进行汇总,交由专人进行结算和统一管理。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于物资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对于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物资进行停工使用。在没有获得确切的质量标准依据时,不得使用质量水平不明的物资。对于物资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严格对质量问题进行统筹管理,并且明确不同部门的检点和管理责任,分工协作地实现现场的有效控制。
4控制腐败行为
在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腐败行为的有效控制是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过程中,腐败行为极其容易滋生,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和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律性。对于参与投标和物资管理的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通过提高其法律法规意识,让其认识到犯罪成本,约束其思想和行为,对于招投标与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遏制。各个层级的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设置科学、公开、透明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物资管理的整个环节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物资管理人员和部门要对于相关纪委监察工作进行积极的配合,并且积极主动地做好申报和汇报工作,廉洁自律。
5加强人才的培养
在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物资管理人员还必须树立集体主义思想,顾全大局,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理念。在开展相关工作中,不断地参与物资采购管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并且深入到铁路工程建设现场和基层,了解实际物资管理工作中的需求。只有打造一支作风硬朗、业务素质高、思想意识先进、公正廉洁的物资管理队伍,才能真正的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
6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是其中重要的决定因素,要想真正的提高铁路客运专线的发展建设效果,就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对于物资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隐患进行有效地解决。在客运专线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物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实现对铁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投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和教育,提高物资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水平和业务素质,真正的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作者:刘连涛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1精密测量原理及研究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旨在按照铁建工程的质量要求设计出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精度指标,提高行车的稳定性和舒适度。铁轨的几何线形参数应该符合平顺、高精度的设计要求。因此,在测量铁轨几何线性参数时,轨道的内、外部几何尺寸都应该作为被测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内部几何尺寸是轨道的轨向、轨距、水平以及轨道纵向高低和方向的参数,这是铁轨自身的几何尺寸。外部几何尺寸,顾名思义,是指轨道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和高程。铁轨内、外部几何尺寸的测量实际是对轨道的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为了达到平顺性的要求,铁轨必须采用高精确度的几何线形,一般控制在±1mm~2mm以内。测量控制网的精度,在进行线下工程施工放样的过程中,应该兼顾敷设铁轨时的精度指标,尽量缩小铁轨几何参数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误差。这就要借助由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构成的测量系统来逐步实施。另一方面,要严格参照铁轨勘测、施工和运维规范布置精密测量控制网,以确保铁轨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线下工程空间位置坐标及高程要求。
2精密测量步骤
应用轨检小车的传感器、全站仪、0级轨检尺,配合计算机和无线通讯系统,按精度指标测定轨向、轨距、水平、高低等技术参数,对铁轨的实际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2.1工艺流程
2.1.1工前检查观测轨检小车每一次离轨并重新上轨时的运行状态,将轨距测量轮松开,对超高测量传感器进行微调。
2.1.2精测过程
①调入与管段相关的测量控制点和线性要素数据文件,备作后用。
②设定全站仪自由设站点的坐标、方位及横轴中心高程。轨检小车距全站仪10m~70m。通过前后各三对连续CPIII(CPIII控制网又名基桩控制网,是高速铁路测量最基本的控制网)基标上的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按指定方位调整测站位置,使之能够对后方两对控制点进行交叉观测。建议布置2台全站仪备用,尽量缩短测量时间。
③根据观测结果设定轨检小车上棱镜的绝对位置X、Y、Z。
④全站仪在轨检小车移动到下一测点时,自动照准、施测,并自动记录轨检小车移至该点的钢轨的精确坐标。
2.2注意事项
①在视域开阔的环境中开展精密测量工作。精测所用设备精密度非常高,白天外界温度及日照条件都可能使精测数据产生误差,因此建议轨检小车夜间作业。
②仪器应架设轨道中心于小车棱镜在一条线上,避免光学折角产生的误差影响。
③安装精测系统时,切忌在必须被拧紧的部位安放瞄准器等零部件。
④轨道内侧的轨距测量轮重约12kg。安装轨检小车传感测量轮时,测量轮一定要完全脱离轨道,现场人员要注意安全。
⑤严禁使用轨检小车运载重物,以免破坏车体,降低其测量精度。
3精密测量时的精度控制
在现场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测量精度,比如测量仪器误差、设站精度等,以确保所测数据达到精度要求。3.1控制仪器误差按照精测要求,选择精度等级较高的全站仪施测。全站仪测角标称精度≤1°,测距标称精度≤2mm+2ppm。全站仪先校准再使用。施测前,先在仪器中设定气压和温湿度,实现测量中的气象改正。3.2控制设站精度根据现场条件,采用8~12个控制点自由设站,即便现场条件不允许,也必须选择6个控制点,按照“盘左一遍,盘右一遍”的标准,至少完成一个测回。自由设站后,在具体结果中,对每个测站的精度和该测站所用CPIII控制点位相对精度进行控制。假设某一控制点的X、Y、H其中误差精度出现了大幅度的偏差,须立即诊断原因,剔除平差,若精度不够,需要进行补测。检查发现现场控制点点位发生位移或破损,应剔除该点。
4精密测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最近几年,精密测量技术发展迅速,测量成果喜悦。随着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化的发展,光学测量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利用光学原理开发的非接触测量机及各种装置非常多。如非接触三坐标测量系统Zip250系一种高速、高精密、高刚性新型测量机。载物台额定载重量25kg,X、Y、Z刻度尺分辨力均为0.25μm。整机装配了DSP处理器和CCD摄像机,充分满足了高速图像测量及处理要求,并且能够和接触式测头配合施测。比如,在线路测量时,通过这些仪器可实时测量并显示所测信息。就目前来看,在铁建工程中应用精密测量技术,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都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在未来社会,精密测量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其发展方向为:一是测量精度从微米级向纳米级延伸,逐步提高测量分辨力。二是测量范围由点及面,也就是说精密测量会从长度方面逐步延伸到形状方面,整体测量精度大幅提高。三是继图像处理技术在精测工程中成功应用后,会有遥感技术等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将大大改进测量精度。四是随着标准化体制的确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值化,精测的工艺流程将逐步细化,精确度也会逐步提高。
5结论
在全国铁路大提速的建设要求下,高速铁路线路测量系统的科研攻关力度不断加大,对改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来说意义重大。笔者基于精密工程测控要求,对高速铁路线路精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轨测量精度,使其线性参数达到高精密度指标,从构建控制网开始,到精调作业,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密布控,按规定控制测量偏差,确保铁路安全平稳地运行。
作者:王江单位:中国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1壅高影响补偿措施
该桥位附近浦阳江的防洪标准为50a一遇高水位10.16m加安全加高0.80m得10.96m。根据浦阳江该堤段的设计施工图及2013年12月实测的地形资料,浦阳江左岸堤顶(防洪墙)高程在11.05~11.10m,右岸为10.95m左右,基本达到了50a一遇防洪标准,建桥使水位抬升约0.02m左右,控制在堤顶安全超高的10%以内,在左岸已建有0.20m左右防洪墙、右岸也建有1.00m高防洪墙的现状情况,可暂时不考虑对堤防进行加高补偿。根据浦阳江治理工程规划,因桥梁工程建设引起的水位壅高可考虑在下一轮堤防建设或者维护整修时考虑。
2堤脚冲刷补偿措施
桥址断面的冲刷幅度较大,桥址断面的冲刷直接影响河势的稳定以及河道两侧堤防的安全,需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考虑到桥墩对堤脚冲刷的影响以及与主流的关系,边墩离堤脚距离宜为边墩宽度(直径)的3~4倍。以减少桥墩冲刷坑对堤防稳定的影响。桥墩应避开主槽,既有利于通航,也有利于河势稳定。对于桥位断面及其下游河段受冲刷影响的岸滩应采取防冲措施,以确保堤防的安全。采用抛石保护是比较切实可行且经济的措施。在桥位断面下游约120m的冲刷范围内进行抛石护堤脚,根据现状水下地形状况,可在堤脚前沿预堆抛石防护层至高程4.0m,面宽8m,平均每延米需抛石约30m3。同时要求,建桥后加强对桥墩局部冲刷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施工期破坏修复
由于浦阳江特大桥桥墩离堤防较近,施工时会引起堤防护面、堤顶等部分的局部损坏,根据桥梁施工的实际破坏情况,桥梁施工期对外坡护面、堤顶路面等局部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修复。对右岸建有堤防的桥墩下游侧堤顶路面采用沥青修复,长度140m,桥墩处堤防外坡干砌块石护面局部损坏进行修复,长度为57m。
4结论和建议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萧山特大桥桥墩占用浦阳江水域引起该河段50a一遇洪水位壅高约0.02m,水位壅高在堤顶超高值的10%以内,且现有堤防高程仍然满足设计高程,对水位壅高值带来的防洪影响可暂时不补偿,待下一轮堤防建设时考虑。桥墩占用河道水域引起最大冲刷深度达3.5m,可通过底脚抛石防冲进行补偿。桥梁建设施工期引起的堤顶路面以及护面的破坏应纳入工程补偿措施。桥梁桥墩占用河道过水面积占整个行洪断面的6.5%,建议调整线路桥墩布置,减少桥墩占用该河道的桥墩数量、桥墩形状,使桥梁的阻水面积控制在5.0%以内。
作者:陈立军杨柏焕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浦阳江流域管理处杭州市萧山区义蓬街道办事处
1施工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箱梁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桥梁的重量,箱梁之间主要是由混凝土连接的,没有接线与隔板阻挡,所以箱梁的整体性不高。在东北严寒地区,预制箱梁一定要把加强箱梁质量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由于箱梁各个部位的厚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所以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改进相关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也要多加培训,使其在建造箱梁的时候能依据不同的气候温度注意创新与改进。
2东北严寒地区铁路客运专线大吨位施工的特点
东北三省的特点是冬季较长,并且温度非常寒冷,属于我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所以其铁路客运专线的路基由于受到周期性的环境影响,路基很容易出现冻胀的情况。而到了温度上涨的季节,路基上半部分的土地开始融化,下半部分却还是冷冻的状态,使得这两层之间出现了格挡,而这种缺陷很容易使工程出现问题,但是这种气候的影响情况却很难得到解决。由于这种气候的影响,使得东北很多地区的土质并不理想,这些土质在铁路客运专线周围分布的很广,这会使得路基出现下沉的情况,必须对这部分松土软土进行处理,才能保证铁路客运专线大吨位箱梁的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东北严寒地区另一个影响预制箱梁的因素是排水工程,由于天气比较寒冷,如果不注意排水的话,很容易使影响土质,发生冻害,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并且对预制箱梁造成更大的难度。
3预制箱梁施工关键技术
3.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在预制箱梁的过程中,要保证箱梁的尺寸大小统一,所以在选择模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刚度、强度比较好,而且稳定性能比较高的模板,这样的模板相对比较容易安装与拆卸,这样可以缩短工程施工的时间,并且比较省力,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后选择的模板要注意满足设计的要求,有允许一定的误差范围便于修改。
3.2张拉台座
20m箱梁设计23根φj15.24钢绞线,单根张拉力195.3KN,整体张拉力P=195.3×23=4491.9KN。重力式台座一般适用于1000~2000KN的张拉力,就张拉力而言,槽式台座较合适,但不利于大型钢模的拆装。故采用重力式和槽式组合台座,即在重力式墩之间设传力柱,并设横向联系。传力柱一部分埋于地下,另一部分作为预制箱梁的底模的基础。这个方案同时解决了地基较软,箱梁自重大,松张起拱容易压坏底模的问题,而且省去了底模基础,节约了成本。
3.3混凝土施工工艺
由于箱梁混凝土为耐久性混凝土,对原材料要求高,按标准及技术条件的要求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石、水进行检验,以满足箱梁的各种性能要求。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按批量测定混凝土工作度,以便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调整。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配合液压式布料机连续灌注,一次成型,灌注时间为6h,振捣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超过30cm,混凝土从梁腹板两侧对称下料,新旧混凝土间隔时间一般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断面混凝土灌注顺序为先腹板根部后底板,再腹板上部,最后顶板,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升、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当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和弹模要求后开始降温。拆除保温设施时,保证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15℃。整个蒸汽养护过程采用3台多点全自动报警测温仪分别对梁体芯部、表层、环境温度进行监控。蒸汽养护完成拆模后,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对箱梁顶面洒水并覆盖养护,侧面涂刷养护剂保水养护。
3.4张拉施工工艺
箱梁张拉分几个阶段进行,即在制梁台位上进行预张拉和初张拉,在存梁台位上进行终张拉。预应力张拉采用两端整体张拉,双向控制法,以张拉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张拉时,应按“对称、均衡”原则进行,相同编号的钢束应左右对称进行。在第一跨箱梁张拉时要对锚头、孔道等引起的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张拉控制力,并与设计单位协商进行修正。
4注意事项
4.1模板
箱梁制定的过程中,模板的选择很重要,并且在按照模板的过程中,要注意箱梁之间预留缝隙,预留压缩量,并且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将侧模的中线位置确定好。
4.2钢筋和钢件
钢筋绑扎时要预留振捣点和各种预埋件位置;各种U形筋制作时要取负误差,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与预埋件、通风孔、泄水孔、锚锭板发生冲突的钢筋,在下料加工时就要考虑调整,改变其尺寸,同时预埋件胎具要加大预留孔;安装支座预埋钢板时要控制好高程,规范要求4块板之间高程误差允许为1mm。
4.3混凝土浇筑
要保证箱梁的质量,就必须选用高效能的混凝土,并且要依据混凝土不同的浇灌位置,并且结合东北地区的严寒的天气选择不同的坍落度。由于东北地区气候非常寒冷,在浇灌箱梁底部时,混凝土坍落度要较上部调大一些。将混凝土倒入模板时,要将混凝土的温度调的稍低一点,而且不能选择温度较高的天气浇灌,混凝土的试验结果没有出来,则不能将其导入模板中,可以安排工作人员检查模板底部浇筑的混凝土是否合格,要保证其呈现饱满的状态。
5结束语
综合所述,东北严寒地区铁路客运专线大吨位预制箱梁施工的影响因素注意是天气,要注意排水,防止土质发生冻害,预制箱梁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模板施工技术、张拉台座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预应力施工技术等。提高箱梁的施工质量必须不断完善这些工艺技术,这就对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是箱梁更适应严寒的气候。
作者:高辉单位: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1“空间句法”理论是由英国伦敦大学的比
尔•希列尔(BillHillier)教授及其领导的小组,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空间型态构成分析技术。空间句法理论结合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空间深层的句法特征值,用于评价空间组织的合理性。空间句法可以运用构形关系分析所有空间元素,包括点、线、凸空间和视域范围。以一套普通住宅户型平面分析为例,空间句法模型的建立流程可以简述为以下三步:(a)将平面进行空间尺度划分与空间分割;(b)建立小尺度空间连接图;(c)形态分析变量计算(通常将集成度通过颜色分级显示,颜色越深的线所代表的空间集成度越高)。空间句法中包含有多种分析变量,其中最基本的有五种分别是:空间的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集成度,以及智能值。
2空间句法理论在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研究中的适用性
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内部空间巨大,功能多样,人流混杂,设计者在处理这类大型交通建筑时,通常只能依靠前人的成功案例和自身的实践经验,遵循规范进行设计,由于在人流组织和空间组构的合理性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势必会造成一些误差。将空间句法理论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的分析时,从五个形态变量中提炼出集成度和智能值这两个主要指标,用以量化评价空间的可达性和可理解性:集成度越大,说明各空间的紧密程度越高,空间布局越紧凑,使用者来往其中就越方便;智能值越高,说明空间易于被认知和理解,使用者在空间系统中就不易迷失方向。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空间的可达性和可理解性的量化解析,加之其自身具有的实证性与预测性,应用于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客运站中,可以总结经验指导此后类似的设计;应用于方案分析阶段,可以帮助认知空间组织的合理性,预测方案的实际效应,避免客运站建成后无法弥补的设计偏差。
3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高速铁路客运站内空间组织分析方法
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旅客流线进行分析,由于空间句法只适用于分析同一平面上的连续空间,因此只对建筑主体的站房部分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将各层平面图简化,留下墙体与空间的图底关系;(2)由于分析的对象是客运站内部空间的流线,故运用轴线分割法将各层平面进行空间尺度划分;(3)结合GIS软件计算出各轴线的连接值和集成度,再运用SPSS统计软件得到空间系统的Rn-Cn关联图(集成度integrationvalue和连接值connectivityvalue的关联图)及智能值;(4)根据上述结果,重点对进、出站旅客流线,以及进站厅、出站厅、候车厅和售票处等主要功能空间的集成度和智能值等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高速铁路客运站优化后的空间组织模式。
4实例分析——以广州南站为例
广州南站为华南地区的高速铁路综合客运站,包含有地铁、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以及城际巴士等多种交通转换方式的到达站点,城市人口规模大,日均旅客流量达到74000人次,空间的立体式布局亦具有全国站性客运中心的代表性,故本文以广州南站为例,通过空间句法的方法对其空间组织进行分析。
4.1广州南站空间组织现状分析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本文只选择高架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空间轴线为基本要素,遵循空间句法理论用最少且最长的轴线覆盖整个空间系统,并且穿越每个凸状空间的原则,将广州南站的高架层平面分别进行空间分割,高架层平面分割为75条轴线。通过平面轴线分割图的图面分析,结合GIS软件计算出各轴线的连接值和集成度,得到高架层平面的空间轴线特征值。将数据导入SPSS统计软件,得出空间系统的Rn-Cn关联图(集成度integrationvalue和连接值connectivityvalue的关联图)及智能值。可以发现:高架层的智能值只有0.330,由于安检口将候车厅和东西出入口完全分隔开,导致进入高架层的人流被阻隔,影响了本层空间整体的智能值。但是候车厅内部开敞的大空间中,各轴线连接值与集成度的正比关系较强,即连接值大的空间集成度也大,因此候车厅内的连接性较好。
4.2广州南站空间组织优化设计与验证根据上述分析,对广州南站的高架层进行优化调整,为了加强入口空间和候车厅之间的联系,将安检口的数量增加,并与候车厅的主要通道对应设置,减少由入口区到安检口的空间转折,有效提高了入口区域的集成度,优化后,东入口的主要轴线由边缘单元变为中间单元,并使整层空间的集成度和智能值都得到了提高。优化设计后空间轴线的平均连接值由3.41上升为3.48,平均集成度由1.64上升为2.08,平均智能值由0.33上升为0.362,这说明各方面的指标都有了显著地提升,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内部空间组织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功能和流线组织的一般规律进行梳理,再引入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完成了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的量化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提取空间句法中的连接值、集成度和智能值这三个评价指标来量化分析空间的可达性和可理解性。连接值和集成度越大,说明各空间的紧密程度越高,空间布局越紧凑,使用者来往其中就越方便;智能值越高,说明空间易于被认知和理解,使用者在空间系统中就不易迷失方向。利用这三个评价指标可以评价高速铁路客运站内部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准确找出可达性高,可理解性好的位置,预测人流的运动模式,再对不合理的位置进行调整,达到优化客运站平面布局的目的。
作者:李哲石磊高视之单位: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有效功能
1)具有现场监控功能。
全天候对客运售票、进出站、站台组织、平交道口等关键岗位进行适时监控,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违章违纪现象,及时纠正,降低了较大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具有调查取证功能。
对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之间的票款交易、服务过程进行记录并储存,一旦发生纠纷和事故,方便调查取证,还原真相,有助于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
2客运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效果
1)旅客投诉及违章作业明显减少。
一线人员文化层次、脾气秉性、工作态度各有不同,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的设置,施加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责任心、自控力和工作积极性。
2)管理监督效果明显提高。
监控系统通过不同客运生产处所的摄像机,将现场的视频画面集中传送到监控室,管理人员不用亲临现场就能同时对多处生产现场实时监督和管理,真实掌握一线客运职工的工作动态,监控效果更为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3)便于调查和明确事件主体责任。
由于生产过程录像被存储备份,即使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测的服务纠纷、物品被盗、运输安全事件,也便于在发生以后第一时间内还原真相,明确主体责任,找出发生的原因,快速解决问题,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4)降低客运管理成本。
远程视频监控减少了客运专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外出费用,同时也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有效降低了各种支出成本。
3视频监控系统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硬件建设范围不普及。
虽说建立了部分客运视频监控系统,但实事求是的说,该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离全方位、立体化监控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在担当的客车上、客流量较小的客运站以及客运站一些偏远关键岗点还未纳入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画面质量、音频效果还需要提高。
2)监控队伍知识不熟练。
在现实中,客运使用人员对监控系统原理、设备构造知识掌握少,操作、维修能力不强,一旦发生设备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恢复正常;维修主管人员客运专业知识不了解,对监控关键岗位、人员、时间把握不准,日常维护维修有时影响正常使用。
3)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涉及众多业务部门,包括公安、运转、客运、货运等部门。由于专业分割明显,关联度较低,功能侧重点也不同,加之投资采取“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因此网络互联不充分,资源不能进行最大化整合,共享程度不高。同时监控方法不科学,主动性差,侧重事后监控。
4视频监控系统在客运管理实践中的有效应
视频监控系统只是为客运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手段,其效果的发挥最终还是要依靠各级管理人员和监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建设一系列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
客运视频监控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系统建设还很不完整、完善。当务之急是提高科技保安全意识,开拓思路,加大投资。要联合信息管理部门,组织开发担当客车车内、车外视频监控系统,对车内秩序、车门管理、乘务室、行李架码放、车外两侧进行全天候监控;对所有客运站站台、进出站通道、查危作业以及客运站的平交道口等偏远、关键岗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监控;联系调度监控室,进行沟通协调,实现与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并网,统一管理、协调、合作,实现立体综合监控。
2)打造一支精练的视频监控队伍。
有了先进的视频监控设备,并不一定有先进高效的客运管理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对操作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及时的培训。只有我们工作在一线的监控工作人员业务精通、责任心强,才能在我们的实际监控工作当中掌握监控操作技巧,善于发现各种问题,并且及时纠正各种违反我们铁路管理制度的行为,使我们的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作用。
3)建立一套科学的视频监控方案。
要对所有客运站、担当客车进行实时监控,工作量很大,如果不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控预案,不仅监控人员忙不过来,而且监控效果也犹如大海捞针,不能随时掌握和发现问题。因此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合现场实际需要的监控方案。比如,不同客运站监控重点不一样,客车、客运站监控内容不一样,对恶劣天气下的监控要求不一样,对关键岗位、关键时间段的监控频率不一样,对重点车站、重点人员的监控要求也不一样等。在制定监控方案中要注意掌握监控规律,提高监控效率。
4)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
要建立专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范围和岗位程序、标准。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包括系统管理、使用、量化指标及考核、系统维护、资料保管等内容。实行监控日志制度,监控中心在监控过程中发现客运人员违章行为,除第一时间向当事人发出警示信息外,还要向所属车站、车间值班干部通报,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将当天所有客运违章行为、设备的不正常情况汇总,书面通知业务科室和值班段领导。车站、车间接到违章通知后,及时整改并反馈有关信息。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基础资料,包括例会总结分析制度、提前预警制度等,通过这种环环相联的管理链,保证现场违章行为得以及时发现和查处纠正。
5结语
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对于我段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我们的应用,的确在规范作业、纠纷处理、事故调查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我们在视频监控系统的新技术的应用上不断探索,还需要加强创新管理的方式。只要不断地去实践和总结,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一定能够为旅客运输整体工作带给更大的安全保障。
作者:赵进军刘立宾单位:邯郸车务段客运室邯郸车务段内邱站
1铁路客运专线10kv配电所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
1.1实地了解施工实际条件
实地了解施工实际条件是为了保障后期的施工安全,施工环境对于施工的进行能产生重要的影响[3]。具体的施工条件检查主要涉及电气设备和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是否准备完全、防火安全工作是否完全、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是否能够保证以及与施工相关的其他基础设备是否齐全等。
1.2熟悉施工设计图纸
施工设计图纸是对整个施工的整体计划,对图纸进行提前的熟悉是保障整个施工顺利进行的主要前提条件。专业人员在审视设计图纸的时候要仔细研究整个设计理念以及整个工程中设备的安装和布置位置是否合理[4]。对于施工的目标要明确,还有一些电路的设置是否合理,都对于后期的施工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2铁路客运专线10kv配电所设备的安装
2.1母线的安装
线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处理硬母线。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将弯曲的母线放置到母线矫正机上面,再使用千斤顶的力量对母线进行矫正。还有一些母线需要将其进行弯曲变形才能使用,所以要把需要弯曲的母线放置到平弯机上面。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将手柄提起,将母线放置到两个辊轴中间,再把弯曲的部分放置在辊轴上,拧紧龙门压力丝杆之后缓慢放下手柄,弯曲部分的操作就完成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力度,以免使母线产生破裂。
2.2断路器的安装
在安装断路器之前要仔细检查断路器表面的绝缘外壳是否完整,以及操作手柄的外部有没有破损,做好安全准备工作[5]。另外,对于断路器的信号指示也要仔细检查,观察其是否符合电路的实际分、合状态。施工人员在安装完断路器之后,要将三相灭弧罩安装上去,再扣上外壳,最后将四周的螺丝进行固定。最后还要检查断路器的各个指示是否吻合,保障安装成功。
2.3隔离开关的安装
隔离开关分为自身就具备接地功能的和自身没有具备接地功能的,对于没有具备接地功能的隔离开关,要和接地开关以及断路器进行配合使用。无论是否自身具有接地功能,隔离开关都要配合电气联锁进行使用,原因在于这样能够保障施工的安全。操作到分闸阶段的时候,操作人员要确保隔离开关是否处于分闸阶段,在主刀开关和静接触点相分开的时候要迅速拉开。最后合闸阶段,要控制力度,在将两边合起来的前提下再合中间部分。隔离开关在进行人工安装的时候要使用绝缘棒进行操作,主要是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4变压器的安装
在变压器安装之前要检查高压线包是否处在正确的位置,还有高压绝缘子和湿控装置等是否都具备。除此之外,变压器的安装要根据变压器的出厂要求,变压器的隔振器安装好后要对测温装置和控制箱等一些附件进行安装。整个变压器的安装完成后还要进行试运行测试,确保安装后能够成功运行。
3铁路客运专线10kv配电所设备的调试技术措施
对配电所设备进行调试部分的工作对于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对各个设备的调试技术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叙述。
3.1母线的调试技术措施
母线的调试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工作人员要仔细观察母线的示温片以及表面的突起是否出现变色情况,还要检查导线和其他金具是否受到损坏,表面是否保持光滑;其次工作人员要每隔半年的时间对母线及其绝缘子进行清洁,对于一些容易累积尘埃的地方要更加仔细清扫,还有一些线夹的紧固性每隔两年进行清扫;再次,工作人员要对配电装置和检修工作进行顺利的配合,假如发现任何的故障要及时进行修复,以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最后,工作人员要适时对一些辅助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常性地清扫母线等,假如发现支架和螺栓出现锈迹要及时更换。
3.2断路器的调试措施
对于断路器的调试工作,主要是要关注测量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是否正常,还有断路器的分合闸线圈是否达到最低动作数值、断路器的分合闸的时间和断路器合并闸门的时候触头的弹跳时间是否相符、还要检查分闸和合闸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这些一系列的需要注意的调试措施都是直接关系到断路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也能够对整个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3.3隔离开关的调试措施
隔离开关的调试措施主要是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注意:在对隔离开关第一次进行调试的时候,要缓慢操作合和分两个步骤。当进行合闸操作的时候,要观察触刀是否向侧面进行撞击,假如出现了撞击的现象,需要把触头的位置进行转移,但是这种转移的幅度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冲击到绝缘子的端头部位。
3.4变压器的调试措施
工作人员在调节变压器的时候要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和直流的泄露电流,检查各个分接端口的变压比和制造厂的铭牌上的数据是否有很明显的差别。值得特别提醒的是,变压器的三相结线组要和制造厂的铭牌上面的标记相吻合。最后,在调试的过程中要试验绕组工频的耐压情况,检测该变压器的容量,假如检测结果发现其容量非常大,则需要直接进行直流耐压测试。以上这些调试措施都是为了保障10kv配电所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整个铁路客运专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确保运输的安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赵巧鱼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供电段
摘要:哈尔滨站从客流预测、市场细分、适时通报、运力配置等方面不断探索,依靠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建立起“超前预测、协调运作”的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分析和经验预测的方法,为铁路充分挖掘运能潜力,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铁路客运营销决策系统应用
0引言
几年来,哈尔滨站面对客运市场的激烈竞争,依靠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从客流预测、市场细分、适时通报、运力配置等方面不断探索,依靠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建立起“超前预测、协调运作”的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分析和经验预测的方法,为铁路充分挖掘运能潜力,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系统以哈尔滨站局域办公网为基础平台,具有维护便利、系统稳定、信息共享的特点,自2008年投入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了专兼职营销人员的有力助手。
1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产生的背景
由于铁路旅客运输受线路、运行图、固定、移动行车设备等影响,始终处于计划运输的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客流的动态,就会出现客流高峰期,运能紧张造成客流流失;客流淡季则能力虚糜,造成运输成本增加的问题。虽然铁路一直在努力解决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力争寻求最佳的零界点,但掌握市场动态的手段、方法还十分有效,不能做到超前预测、动态调整、快速反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体系,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没有被充分挖掘和提炼出来,不能很好地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难以满足形势不断发展的要求。营销决策的局限性在于:
1.1不能对客流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与预测,无法准确掌握客流的特点、走势及动态,投入的运能无法完全满足客流的需求,影响了正常的站车秩序,也损害了铁路的形象。
1.2不能综合分析某一方向、某一趟列车的上座率,也就不能准确计算出合理的列车编组辆数和无座席加成系数,运输效率不高,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
1.3传统手工统计的准确度和时效性较差。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车站日常分析的数据是通过客流调查、客票系统数据的采集、提炼获得,但是由于现有的客票系统提供的数据量大、分散,只能采用手工方法多次采集,不能实现自动采集。另一方面是车站数据分析人员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够科学,统计对比方法单一,选择数据项点少,以往只对节假日时期数据进行统计,侧重流量、流向的对比分析,准确率低,因此统计分析内容缺乏全面性、合理性,缺少说服力,并且凭经验预测的多,不能科学预测。
1.4不能实时搜集到各种信息,特别是不能及时搜集掌握公路和民航运输业迅猛发展对铁路的冲击,以及客流分布不均衡等信息,这就很容易造成客流组织工作的被动,也就是铁路运输组织仍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适应市场的机动性较差。
1.5不能准确地细分市场,对学生、民工、旅游等客流的组成和结构比例无法完全掌握,无法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和能力保证。
1.6不能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自动预测,信息资源掌握在少数专职营销人员手中,不能形成全员营销的共识,执行层抓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1.7客流调查的方式方法单一,费事、费力、费人,而调查的效果不明显。
1.8不能把铁路速度快、票价低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引流上线的作用不够明显。
为了消除营销决策凭经验、凭领导主管判断的局限性,满足营销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哈尔滨站自2008年以来自主研发《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以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以信息化平台做支持的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为客运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实现客运营销决策的科学化。该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它对哈站的收入、发送量进行汇总统计,进行宏观的概括;同时对当前系统运行中所涉及的收入、发送量信息作出相关分析。该系统的开发可以使客运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全站每天的重要生产指标,也可以实现有针对性地查询客票发售情况、客运市场需求情况等信息,为客运管理人员的营销决策提供参考。
2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构成
2.1硬件结构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为便于全站各级用户使用到该系统,在哈尔滨站办公系统网络中增加一台服务器,主要配置是内存1G、硬盘73G、CPU为志强3.0。该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与办公网络相连,实现了全站各级用户的使用。
2.2软件结构后台应用程序采用常用的Windowsserver2000操作系统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实现了数据采集整理传输等功能。前台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用ASP页面服务器程序设计系统软。
2.3功能模块
2.3.1指标走势分析模块。主要包括旅客发送量走势分析、旅客上车人数走势分析、运输收入走势分析、始发列车上座率走势分析四部分,根据历年数据形成各种图表,为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充分挖掘运能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增收创效。该模块采用数据导入的方式将历年的每日、每月发人数据导入到指标走势数据库中,输入查询日期可以自动绘制出收入、发人、上车人数、上座率走势图。
2.3.2学生客流分析模块。与黑龙江省教育厅合作,专门建立哈市各院校学生数据库,通过每年对新生、毕业生数据的更新,查询、预测各个时期学生出行情况,为学生票发售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该模块采用数据导入、手工添加数据的方式将历年的学生基本信息、各院校放假日、学生各方向客流量录入到学生数据库中,通过输入查询条件,能够统计、预测出学生基本情况、各院校放假日、学生各方向客流量、学生日客流量统计表,并自动绘制各方向学生客流、日客流走势图。
2.3.3春运客流分析模块。根据前三年节后旅客发送历史数据及节前各主要列车到达人数统计情况,并结合各次列车运能,通过软件分析程序,科学预测本年度节后客流情况,为申请加开临客、加挂车辆提供科学依据。该模块采用添加方式将运能基础数据、历年节前到达数据、节后发送数据录入到春运客流数据库中,通过统计、预测出节前到达数据、节后发送数据统计表,并自动绘制出节前到达数据、节后发送数据、节后运能充足走势图。
2.3.4市场信息。铁路、公路、民航市场信息,为专兼职营销人员提供参考。通过登录后台管理系统录入各种市场信息,实现网页浏览信息的功能。
2.3.5营销组织措施。车站的指标分劈、营销组织措施。通过登录后台管理系统录入营销组织措施,实现网页浏览的功能。
3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
3.1掌握阶段客流规律,作出运输能力调整。根据学生流、民工流、短假期客流规律的不同,提高客运计划水平,通过信息处理、科学预测、编制方案、计划调节等手段,做到均衡运输,减少虚糜,达到最佳利用运能的目的。一是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对到站、中转站进行统计,合理匹配运力,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长短途合理分工,按照运能逐日安排院校集中购票计划,并在一定程度上建议了学校放假日期,既减轻了铁路运力合理利用,又保证了学生能购买到有座车票。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票发售政策,分学校送票、窗口提前发售、预售期优先发售等方式,分梯次进行学生票发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购票需求。还对学生返程车票业务进行了重点宣传和运作,不仅增加了运输收入,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对春季民工流集中到哈中转,冬季民工流集中返乡时期进行预测,在农民工集中到达和返程时,了解农民工客流情况,提供农民工绿色通道、预留票额、专口售票等服务,并设计开行管内农民工专列。三是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从第一个清明长周末开始,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掌握客流基本规律。形成了窗口开关时间、数量、临客加开、始发列车超员率上限设定等成型方案,体现出组织的科学性。四是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对团体客流进行规范组织。重新修订了《哈尔滨站团体票管理办法》,实施大客户战略,引入准入机制。对旅行社资质、信誉、运量和淡旺季办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了22家协议团体大客户,通过给予票额倾斜、开辟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坚定了这些旅行机构组织铁路旅游团的信心,也从另一个侧面宣传了铁路扶持旅游市场的举措,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实现了合作共赢。
3.2掌握市场运输信息,作出营销策略调整。通过对民航、公路运输信息的分析,我们适时调整营销策略,与之展开客流竞争。一是争夺高端长距客流。先后还行动车组4对,8个小时到达北京、天津,4个小时到达沈阳。以其快速、准点吸引客流。在最高峰期实行重联编组运行,扩充运输能力。二是争夺旅游客流。通过预测和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开通了直达武昌、青岛、南昌、太原的列车,争夺了部分航空旅游流,成为经济旅行的首选。三是争夺城际客流。牢牢抓住哈大齐工业走廊丰富的客源,不断增加运输能力,平均1小时有一趟该方向快车,还专门开行2对一站直达快车,与公路汽运展开激烈的竞争,以其舒适、快捷、价廉、安全的优势,在竞争中占据最大的份额。
3.3掌握旅客出行需求,作出服务措施调整。从旅客需求出发,从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出发,坚持服务创新,用优质服务为客运营销提供保证。一是实行窗口弹性用工。为解决固定班制造成的旺季人员不足,淡季人员富余,整体劳动效率不高的问题。借鉴外局先进经验,打破了原有班制,分为了一部分四班倒、一部分上午班、一部分下午班、一部分日勤、一部分补班等灵活的班制,做到与窗口购票客流最大限度的匹配。还对窗口功能进行划分,分为城际快车、当日、三日、预售十日等功能,进行合理分工,更加方便旅客购票,减少排队购票时间。二是扩充问询电话容量。我站95105688问事电话升级使用以来,以其方便快捷的问询服务、大容量的资讯,受到了公众的好评,知名度、应用度不断提高,现有8个人工座席已不能满足问事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及时与合作方铁通公司协商,由铁通公司组织再次升级问询电话容量,由8个服务席位扩充到16个,通过问事服务的改进,当好公众的出行参谋。三是升级网上资讯服务系统。与《东北网》达成了合作意向,利用主流门户网站的技术实力,把网上铁路资讯做大做强。四是开办电话订票业务。与电信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由电信公司提供设备,提供订票电话,前期设立20个轮选台,预定9天以内“公用”网内的各次列车车票。五是增设高校代售点。与省教育厅达成合作协议,拟在哈市院校内设立铁路经营的代售点。由院校提供场地,电话线,电源,由铁路提供售票设备和人员,减少学生集中到车站窗口购票的人数。
4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使用效果
4.1资源共享更加高效。建立了日、月、季、年分析制度,由专职营销人员对运输收入、旅客发送量等进行汇总分析,不仅有数据说明,还有文字说明,具体分析运输进款、发送量增加、减少的原因,形成分析报表后,导入《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供全站共享。相应的专兼职人员,根据分析报表,各取所需,不断调整营销措施。
4.2市场反应更加快速。通过该系统,哈尔滨站能够及时对客运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达到阶段性客流提前1个月以上提出预测,客流突增24小时内作出反应,在能力上、购票上、候车上提供保证,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流流失和列车虚糜。
4.3决策支持更加准确。通过该系统,哈尔滨站改变了以往营销组织凭经验的状况,在数据统计、分析上更加准确。所有预测全部建立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做到科学、高效。
4.4信息传递更加迅速。通过该系统,全站各个端口可以随意查阅资料和了解市场信息,数据调用实现了资源共享、电脑查询、自动生成,传递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专兼职营销人员作出快速决策赢得了时间和时机。
4.5劳动效率更加提高。通过该系统,在营销分析上,每天1人就可完成数据导入、预测分析的,而以往则需要多个车间、多个部门4—6人才能完成,实现了岗位的整合和优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6营销效果更加突出。通过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有效应用,哈尔滨站年发送旅客达到2600万人左右,日均发送7.2万人,最高峰日达到11万人;日均下车人数7万人,最高峰日10万人左右;日均乘降旅客14万余人,高峰时达22万人。年运输收入近14亿元。
4.7社会效益更加显著。通过该系统,我们从满足旅客购票需求出发,立足自我挖潜,在改进售票方式、扩充运力资源、提供社会化资讯服务上不断努力,有效解决了旅客出行的实际困难,体现出大众化交通工具贴近社会、贴近公众的作用和作为,公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车站的外部营销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