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

时间:2022-05-21 10:18:16

导语:在学前教育美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学前教育儿童美术教育论文

一、中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性质比较

中韩两国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美术课程性质大同小异,都是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教学的。稍有不同的是,韩国儿童美术课程更侧重实践部分,而中国儿童美术课程在理论课时安排上更显优势。幼儿美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幼儿各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能力,了解现实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育机构对教师的要求等。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提出,既要重视儿童美术学习的过程,也要重视儿童美术学习的结果,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张,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儿童美术教育过度关注美术作品本身和美术活动结果,从而忽视儿童创作过程的问题。作为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解决好这一问题,应了解儿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表达需求。例如,处于涂鸦期、前图式期的幼儿,可以侧重于保护幼儿艺术天性,提高幼儿创作的兴趣,尊重幼儿大胆想象、情感释放以及自我表达的本能;处于图式期、写实萌芽期的儿童,过度让儿童自由散漫、无基本技能支撑的创作,显然是不可取的。作为教育机构,幼儿创作结果失真的展示与宣传,也不利于儿童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自然发展。因此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加强了课程价值取向;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儿童发展取向。韩国在美术与儿童的两者之间,注重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艺术素养的人作为最终目标,将儿童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韩国儿童美术教育在理念上强调通过儿童创作来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把艺术作为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作为一个目标。韩国重视儿童美术发展的价值,尤其在幼儿涂鸦期得到体现,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由前图式期向图式期的过渡,长期处于无技能指导和支撑的自发状态,对其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中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1)中国学前儿童教育以学科取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活动内容设计上是偏重于技能训练的,以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为主要依据来设计该课程。其优点是:能够使幼儿相对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能够使教育者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幼儿作品得到一定标准的评价。其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幼儿创作兴趣大跌,导致幼儿脱离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过度技能的训练还导致幼儿逐渐丧失艺术创造力。学科取向的不足现象已经被多数教育者所知晓,从而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加以弥补。混合取向的美术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取向,能够取长补短。

(2)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以儿童发展取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韩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充分满足幼儿创作的兴趣,让儿童成为创作的真正主人,主张把一定学科的知识转化为儿童当下的生活经验,使儿童获得全方面的发展。但过分注重美术活动中的偶发创作,过分放纵幼儿,让美术活动极具游戏性,其实会丧失儿童应有发展机会,造成有效资源的浪费。笔者在韩国走访了多所幼儿园,跟韩国相关的教育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讨,探究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突出专业性质,专业课程集中细致;了解多元化教育的理念,强调授者的功能;强调学生制作手工作品,定期进行手工作品展示活动;课程设置突出心理教育,如美术欣赏与心理教育、游戏与心理指导。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内容上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一是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在理论课程设置上都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如儿童美术及其教育、儿童美术的发展、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等。二是在实践课程设置上都包括作品欣赏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实践操作又分为绘画和手工两大类。中韩两国在实践课程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美术实践课程内容,主要以技能训练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对教材的大量临摹和再现,刻板的涂色等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偏重于技能专业化教学。绘画内容一般包括简笔画、水粉画、版画、国画、装饰画等,手工包括泥工和纸工等。其中简笔画教学被称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基本能够达到应物象形,却失去了美术的创造力;水粉画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水粉基本的表现技法,但不能转化到实际的幼儿美术教学中;版画教学过于重视传统知识和技能,没能与幼儿实际能力相联系;儿童水墨画教学,注重本民族绘画的传播与训练,这是值得肯定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装饰画教学,过于注重临摹和再现,儿童创作力得不到体现。其次,韩国儿童美术实践课程内容一般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的主题呈现课程内容,把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初步感受和欣赏、对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表现技能的探索学习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课题的需要,自然地渗透到每一次具体的活动当中。手工操作的类型很多,如撕贴、剪贴、染纸、折纸、厚纸制作等纸工,以及泥工、综合材料制作等手工类型。这样,每一次美术活动都与他们的生活和兴趣紧密相连,同时包含一定的美术技能。这些操作类型以及其中涉及的技能技巧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作循序渐进式安排。同时,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同一类绘画或手工类型的操作又可以在不同学期反复出现。幼儿在这种感受、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地积累相关知识,获得有关技能,得到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生活化和情感性贯穿于每一个主题中,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保持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组织与实施比较

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都非常注重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在课程组织中都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多样的操作实践,如加强儿童美术课程教案的编写,安排学生去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参观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布置等。首先中韩两国幼儿园教育教学都非常重视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韩国《幼儿教育法》等都有所体现,各自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幼儿园的实际水平、教师的条件,制定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韩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分为半年计划和课时计划,有效保证了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克服了美术教学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其次,韩国非常重视儿童美术课程教案的编写。课前教学设计的好坏,对一节课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体现,是重要的教学准备。教案因人而异,但都应写得明确、具体、实用。教案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纲要、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除此之外,韩国在儿童美术课程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了解幼儿园的节日装饰和日常环境布置,熟悉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对美术运用的感性认识。从而把课堂学习过程直接与就业上岗工作、学校课堂教育教学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课程评价上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师生共评、作品展评、作业批改等,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类似。

四、结语

总结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教育异同,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扬长避短,借鉴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从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比较,受到以下几点的启示意义:把课堂教学权还给老师,鼓励教师选择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创编和课程教学方法;幼儿是课程生成的主体,要及时关注幼儿生成的课程,有利于幼儿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发展;学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学会尊重,学会支持;培养儿童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个性,提高儿童美术教育的质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提高儿童美术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

作者:江丽亚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美术教学学前教育论文

1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创新素质表现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积极研究新规律新方法的心理取向。创造性思维具有多向性、多维度、开创性的思维活动。在学前专业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应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日常练习,实现思维多向性的基础学习。

1.1引导学生多角度体验、多维度分析马蒂斯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在美术教学中,应把观察作为美术教学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多角度观察客体、认识客体,寻找不易察觉的关键因素。通过视觉观察后学生会对物体有自身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包括客体初步的形体特征、自身寻求感兴趣及表达的角度及主观上的认识。

1.2鼓励学生从自身的思想感情出发,将观察视点表现为思维和感觉不同的观察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视觉角度,产生了不同的绘画角度及绘画表现方式。观察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观察的基础上,避免绘画的模式化和概念化,需培养学生不断地主动分析、比较、取舍。把“客观美”转化为“艺术美”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过程,提炼主体的主观认识,之中包含学生们的想象力及智慧,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安排画面的艺术节奏感和张力。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

2.1换种思维方式,打破惯有思维习惯性思维不利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打破原有理念,摆脱原有束缚,换种思维模式。如可以简单先从问题的“点”散射联想到“面”。

2.2同一命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绘画表现,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去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材料。材料和工具的不同能带来的创意灵感。这种“一题多画”,围绕一个问题向不同方向扩散,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从联想中求异,从观察中求异,增强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

2.3丰富想象,以法作画,以情作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位学生都拥有一颗充满幻想与想象的心,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造想象,以推动思维的创新。在艺术表达中,避免依靠现有资源临摹,启发学生从自身兴趣、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点出发,引导学生主观化用色,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如分析马蒂斯的主观色、强调色。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评价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更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1评价形式:互动——开放教师教与学生学是互动的,又是开放式的。放开教学,开放思维,有利于彼此分享交流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实现教学助长。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师总是一言堂,没有民主气氛,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导致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和评价,长期不敢于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要想改变学生状态,就必须努力营造平等、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经常让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设想,与同学互动,尽情阐述自己多方面的想法。在关注学生画面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心理发展和绘画的一致性。由此可见“,互动——开放”式评价保护生命的活泼和原创力,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并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集思广益、获得灵感。

3.2评价内容:过程——结果过程评价是对学生美术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绘画技能、参与精神、合作意识、探究想象能力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评价立足于学生的观察感知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发挥,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形成与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心理发展和绘画的一致性。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学生的情感和创意、个性形成与发展。作为美术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认知事物关系和掌控作品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尊重学生的自由表现,承认学生审美个性特征的客观存在,不断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发展学生思维的贯通性、独特性和灵敏性。

3.3评价态度:真诚——引领赏识——教学评价以鼓励学生作为美术评论的出发点。艺术承载人的各种情与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多个角度关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日常中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鲜想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肯定学生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引领——指导性评价,指导学生怎样构思、用色、取舍、创意等,这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具有指导意义,发挥了评价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提升,促进学生主动且全面的发展。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认识、改善,以全面深入、多维的教学评价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前学生创造完善的机会,发挥了评价的促进功能——推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学评价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和补充,最终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作者:李臻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高职美术学前教育论文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美术教材的实用性不强,很难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材内容过分强调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内容过难、过深,严重脱离学生的美术基础、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产生畏难、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1.2美术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知识方面较为匮乏。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多半是美术学院和高师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二者的知识结构都偏重美术技能的掌握,而在美术理论方面学习研究的很少,尤其在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知识方面就知之更少。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这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教学过程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过程,很多也在模拟美术专业院校的授课程序,在美术教学中过于强调绘画技能技巧的传授与接受,把“绘画技能训练”作为高职美术课程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对于写生要求的过于专业化,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是很困难的。这种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同时,这种过于专业化的教学内容与将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是脱节的,不利于学生上岗就业。

1.4教学方法单一、滞后。教师过多地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学习方法,忽视个性教育,强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师示范学生看”“学生练习教师看”的教学方法很是常见,教师一成不变地教,学生机械地模仿,其结果是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由空间。

2、高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思路对策

2.1明确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适度地调整美术教材,增加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美术课程也要体现幼儿美术的特点。美术教师可以科学适度地调整美术教材,不能始终把技能训练放在首位,也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有明确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从理论中学习和认识幼儿美术独特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幼儿审美心理发展,才能在今后的实际美术教学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开设幼儿美术教学论、幼儿审美心理、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理论课程。

2.2加强美术课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授课教师,这是推动美术课程教学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2.2.1美术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他的专业功底是否深厚,影响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也是完成各种课程任务的基本条件。美术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其本人应该具有全面的美术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具备较为全面扎实的美术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否则,即使你再认真努力,也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2.2.2美术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术教师不但要传播人类文化、艺术修养、开发人类智能,还承担着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美术教师与学生能做到相互尊重、理解、民主、平等、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美术教师能够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2.2.3美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美术教师除了钻研更宽、更广、更深的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当具备更广博的人文知识,美术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难以预料的难题,渊博的知识会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3采取探究与互动的教学方法。

2.3.1在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和探究的兴趣。

2.3.2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在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活动中,须重视“以活动促发展”,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创造实践活动,使学生能产生有现实意义的创造成果。比如,设定一个主题,开展简笔画的设计竞赛;模拟情景,开展幼儿园的环境设计比赛。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独立思维与独立操作能获得的乐趣。

2.3.3走向幼儿园,以教促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学习主体增加信息,积累经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第二课堂,幼儿园是学生最终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定期在幼儿园参加见习,她们会发现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哪些能力,幼儿美育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自己哪些方面不足。回到学院她们会主动缺什么,补什么,从而增强她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郭超群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论文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研究

1.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当今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会对美术教学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美术的认知。对此,笔者建议,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改革。首先,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个体差异性,对学生因材施教,更有效地将对学生的整体教学与个体教学进行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解决个体学生的个别难题。其次,教师应采取引导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识美术、了解美术、学习美术以及积极地探索美术知识等,避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单向教学方式。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对美术重难点知识进行定位,这样对于拉近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如,可以将一些影像资料、图片等作为学生绘画的精品模板,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作为参照物尝试去画,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精品模板的观点表述出来,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不合理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效率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应加强教学大纲的优化,合理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并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美术课程教学规律,丰富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内容探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相比之下,实践教学内容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效果更佳,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着很大的作用,而美术本身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作者建议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应多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另外,要适当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学前教育专业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应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充分引入网络资源库中的教学案例,不断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为提升美术教学效率提供支持,拓宽学生对美术的认知面。

3.对教学体系的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体系的改革,首先,应确定改革的方向,结合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实际教学情况等合理改革教学目标,打破以往大纲式的教学目标设置,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应对教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等,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等为目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美术、探索美术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效果。再次,应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打破以往问卷考试的评价形式,要从学生的实践实习中进行评价。如,针对学生在幼儿园进行的试讲,对学生开展实践性评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进。另外,要通过丰富教学评价的方式,从多种角度、多个方向对学生展开评价。如,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总结等方式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工作高质量完成。

二、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幼儿教师的培养,更为关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主要是对幼儿教师美术教学能力的培养,应对其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笔者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研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当今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等几个方面的改革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学前教育人才。

作者:崔贺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高职电脑美术学前教育论文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前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学前美术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临摹绘制为主,一幅四开大小、难度适中的简笔彩色画大约需要6个学时才能完成,有的学生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才能完成作业。这种教学形式费工又费时,会使学生的思想停滞,感觉迟钝,并且极大地浪费原本就很少的课时。现在一般中高档的幼儿园大都已实现电脑设备教学,环境美化也都是用电脑设计、绘制好后喷绘输出,或者采用幼儿园专用环保装饰墙贴,即便一个小小的指示牌都是用电脑雕刻的,既高档、防水,又方便清洁。手工绘制或制作的墙饰时间长了会变色、粘灰、脱落。以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观点和“形准”的评画标准,在快节奏的当下是有待商榷的。教学当随时代,现代幼儿园美术教学多采用电、光、声、影等多媒体综合形式或者在游戏活动中认色知形,很少用粉笔或者颜料手工绘制教学。笔者认为,学前的美术教学若主要以手工绘画和制作为主,是不太可能在极少的课时条件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也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除了要拿出三分之一的课时用来开设电脑美术教学外,还要把音乐、舞蹈与电脑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设计一些美术游戏活动课程。

二、伊顿12色相环的色彩原理及电脑绘制

笔者以学前大专班上的第一堂色彩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步骤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电脑美术教学改革的方法。该教学内容如果按以往的教学模式,先讲解然后手工绘制、填色需要4个课时,而借助电脑教学只需要2个课时就可以完成,可谓事半功倍。学生既学习了色彩知识,又掌握了电脑绘图技能。学习色彩要从认识色相环开始,了解色彩形成的过程,即色彩是怎样从三原色开始,经过不同的组合出现间色、复色,又是怎样排列后形成色相环的,以及色相环对学习色彩具有哪些作用。认清这些问题,学生将会对色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伊顿12色色相环原理

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Itten)是一位瑞士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色彩大师,他设计的12色相环非常鲜明、直观地展示了色彩规律,把本来十分复杂的色彩理论简化得十分通俗,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它的构成原理是由红、黄、蓝三原色开始,两个原色相加出现三个间色,再由一个间色加一个原色出现三个复色,最后形成12色色相环。

2.电脑绘制步骤

第一,打开corelDRAWX4软件(简称CDR),在左边工具箱中选择基本形,在出现的基本形面板中选择梯形,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画一个正梯形,通过垂直镜像得倒梯形。第二,用挑选工具双击倒梯形,使之成为旋转状,按下键盘上的快捷键ctrl,垂直向下移动旋转轴心。第三,从菜单栏“排列”下的“变换”中选择旋转,在出现的旋转面板的角度框中输入30,点击“应用到再制”11次,得到图6的组合圆形。注意,倒梯形的旋转间距是靠移动旋转轴心的上下调节的,要想将12个倒梯形刚好组成一个圆,需要反复尝试。第四,根据伊顿12色色相环的色彩原理,先填上红黄蓝三原色,先用挑选工具击活最上面的倒梯形,在调色板中点击黄色即可,图7为填充后的效果。第五,根据伊顿12色色相环的色彩原理,在黄与红的中间填上间色橙色,在红与蓝中间填上间色紫色,在黄与蓝中间填上间色绿色,是填充后的效果。第六,根据伊顿12色色相环的色彩原理,在黄与橙的中间填上复色黄橙色,在红与橙中间填上复色红橙色,在红与紫中间填上复色红紫色,在蓝与紫中间填上复色蓝紫色,在蓝与绿中间填上复色蓝绿色,在黄与绿中间填上复色黄绿色。第七,CDR软件的调色技巧:在填复色黄橙色时,先填上黄色,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用挑选工具点击调色板中的橙色,即可在黄色中加入橙色,加入的多少与点击的次数有关,以此法依次为其他5种复色点击调色。第八,6个复色填好后,整体观察每个级别的过渡是否自然。如发现有的色过深或者过浅就要进行调整,调整好后用挑选工具框选所有图形,用鼠标右键点击调色板上的“去掉轮廓”按钮完成最后的制作。

作者:郑雨田 单位:荆州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美术手工教学学前教育论文

1.学前教育进行美术手工教学的方法

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微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好奇心,乐于接受美的事物的熏陶和启发。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于这种好奇心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学到科学的系统的美术知识。教师要为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积极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学生将来的美术创作打好基础。

2.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美术手工教学想要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达到锻炼儿童能力的目的,就要依靠正确的教学举措。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做好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工作。

第一,构造情景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只是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任务,还要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来对课本上的知识以儿童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授。这样不仅只是传授了课本的知识,更吸引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在画动物的教学过程中,给他们讲一些动物的寓言故事,《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等。寓言故事是一种很能打动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生动的了解善恶美丑,懂得真善美的真谛。使得美术教学不仅停留在技法表面,而是有了比较内涵的东西。

第二,结合地域文化,借鉴当地民间艺术,把传统民间艺术手法应用到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实践中。例如,甘肃的布老虎、山西的皮影、粤西的木偶戏等,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普通的手工材料,学习传统工艺的制作、表演过程,选取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故事背景加以创作,还可以让学生突破传统段子,自己制作简单的人物和场景,比如可以在皮影戏学习的时候,鼓励学生创作一出表现当今儿童在课堂上的可爱表现的皮影戏,让学生在即兴表演之余,收获创造的乐趣。带领学生进行木偶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对木偶的制作过程的讲解,也可以讲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流传的神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世界变迁的历史。

第三,练习布置画展,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举办画展既能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热情,锻炼学生进行美术手工的动手能力,也能很好地考验学生在进行团体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在布置画展的过程里,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就是学生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考验。所以,现在就要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行实践锻炼,使得学生通过画展,不仅锻炼了美术手工制作能力,还在团体活动中学到许多与同学合作的经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经验。美术手工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但锻炼了儿童的美术手工动手能力,还使得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以加强。美术手工教学的实践研究,关乎全社会的幼儿教育,对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有很大帮助,从而为我国当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余海艳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心幼儿园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美术课堂学前教育论文

一、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美术教学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学前儿童对美的探求。首先,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采用讲解、板书、多媒体等的方式来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美术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了孩子们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美术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与美术这一要求非常个性化的艺术背道相驰,难以培养出具有活力、创造力的学生。其次,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点评学生们的作业效果来判断其对技能的掌握情况,而点评作业依据的又是专业的美术技能知识,“像与不像”便成为了评价学生作品的重要标准,只有那些画得像真实事物、画得像教师所画的作品才是优秀的。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使得美术教学完全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阻碍了美术教学的发展。再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美术材料内容仅仅局限于美术知识的范围,只看重学生能否掌握专业技能,而对其他知识的涉及则较少,其内容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使得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疏离感。传统的美术教材过于重视美术知识的严密性,使得儿童发挥空间较小,无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实施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意义

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儿童了解美、感知美、创造美。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可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逐渐培养他们对自然、社会中的美好事物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热爱,使得他们在追寻美的活动中能够潜移默化地获得美的感染,陶冶情操,从而逐步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水平。

1.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美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美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和挖掘出儿童的个性潜能,发现、保护、发展并强化他们的艺术个性。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写生、记忆、欣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要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也能够锻炼儿童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之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意志、求知欲、自信、独立、自我意识等。传统学科教学主要注重儿童智力因素的培养,而美术课堂教学,主要依据的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来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可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培养其求知欲和对艺术的兴趣;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可通过让学生完成一幅作品来培养其坚定的意志、耐心。建构有效的美术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逐渐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来让儿童树立起良好的自信。

3.建构有效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儿童展现自我的能力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儿童一些美术技能,来让他们学会欣赏美、发掘美,并将其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建构有效的美术教学模式,教师可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内容与儿童的认知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各种鼓励方式,让学生们在美术学习和创作作品过程中,学会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现自我。

三、建构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策略

美术教育主要有两个层次的教学任务,一是形式层面,即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掌握各种美术技能和知识;二是内容层面,即通过学生们的自我创作来让他们准确地表现出自我情感以及对美的认知。建构有效的美术教学模式恰恰就是依据美术新课程的标准巧妙地连接了两者,唤醒了儿童的审美意识,来让儿童主动建构自我的创造能力。

1.建构以训练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的有效模式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与实现儿童创造力和创作能力的提升。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们自我唤起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地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们从不自觉创作转变为自觉创作、热爱创造的过程。首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们所要表达的情感来进行大小画交替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画较大物体时用小张纸来画,而画较小物体时用大张纸来画,以帮助儿童提高其构图能力。比如,在静物的描绘课程中,教师可以将纸裁剪为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大小,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构图方法来画同一事物,即先将画纸尺寸逐渐缩减,之后再将画纸尺寸逐渐放大,注意画面主题要一致,以培养儿童对画面的驾驭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其次,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采取让学生画想象画与现实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以现实画为基础向他们讲授绘画的基本技能,然后积极鼓励孩子们“异想天开”地创造作品,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让儿童打牢基础技能,又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要积极引导儿童体验美、认识美,还要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表现能力等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调控教材,并运用各学科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想象训练,给学生搭建一个丰富的想象平台。再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绘画故事的教学模式,可选取一些诗歌、故事的情节或学生自己编写故事,然后让他们描绘连续的图画,以提升儿童思维的连贯有序,丰富儿童的表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但采用绘画故事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要比描绘单幅绘画有难度的多,然而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诗歌、故事等内容兴趣较大,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而提升儿童的创造能力。

2.建构以激发儿童兴趣为主的有效模式

兴趣是开启美术教育的大门,因此,美术课堂教学应实施以激发兴趣为主的教学模式,利用学前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安排和设置一些感兴趣的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创设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以游戏为题材进行绘画,以加强儿童的集体感和情感交流能力。比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画自己”的绘画课程,绘画完成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来优化教学模式,以提高儿童的绘画水平和欣赏水平。比如在课堂上可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故事片、美术片,其屏幕上美好的形象、绚丽的色彩可潜移默化地促进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审美情感的形成,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再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实际条件将教学课堂搬出教室。比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参观美术展览,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观赏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感悟,引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冲动和激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自然带给我们的美,让他们对不同季节的树木、人物等进行描绘,使他们能熟悉美术的造型和色彩旋律。

3.建构以培养儿童造型感和色彩感为主的有效模式

美术教育对儿童造型和色彩的训练主要以形象感觉为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了直观图模式对儿童的造型感和色彩感进行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组静物,先让学生对这组静物进行观察,然后迅速打乱静物的摆放位置,之后让他们对这些静物进行重新摆放,这样便可以培养儿童对事物的造型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填色训练的模式,用以测试和训练儿童在色彩表现上的个性、情感,以强化儿童对色彩的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色彩表现力水平以及对色彩的敏感度。比如,教师让学生对一幅冬日的图画进行填色,有的学生会用偏冷的色彩,而有的学生则会选用较暖的色彩,之后教师要予以适当的点评,以便让学生自己能够感知不同色彩下的冬日主题,并有针对性的讲解一些色彩知识。

四、结语

美术教师对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不仅能够提升儿童的审美水平和美术素养,也为美术新课标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探索。美术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去验证这一模式。为此,美术教师要积极结合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以新课标为基础,来建构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的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前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开拓儿童的美术思维,陶冶儿童的艺术情操。

作者:曹静 单位:河南省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论文

一、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以往的传统美术教学认为,美术教师并不需要多少美术知识,具备多高的美术素养。教师只要会画简笔画,会做一些手工制作就行了。其中美术欣赏课也可以改成技能培养课。而在我们的幼儿园中,真正掌握美术专业知识的教师并不多,我们还不是照样上课,把学生培养的非常优秀吗?教师只要懂一些简单的装修知识,会布置教室,美化教室就行了。殊不知这样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真正优秀的社会主义人才。相对于小学以培养掌握学生知识为主要目标幼儿美术教育而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美术思维培养。让学生从心灵上去感染美术,从手中去创造美术,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增强。并且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的存在,感受美的力量。这些美术素养不仅仅要求学生会画画,会做手工,还要让学生从美术素养的理念出发去培养他们。教师要善于从多种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美术趣味,审美能力,审美感受等。高教版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中,作为独立一章的“美术欣赏”,课时安排充足,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美术欣赏课时数,让学生充分对艺术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让学生从跟深层次的作品上加深对美术的理解程度。

二、转换美术教师的角色

我们的美术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传输和训练,在培养人才这一方面注重单一方面的人才训练,形式单调,但在内容上却非常之深,总是让学生望而却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知识的普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创立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轻松地开展学习。并且教师要目的地做到因材施教,应人施教,鼓励学生上课的时候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欣赏梵高名画《向日葵》时,教师先简单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故事,紧接着留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仔细地观察,但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索,例如:绘画中你觉得颜色怎么样?看到图画你会感受到什么?图中画得最好的地方是哪里?逐渐的让学生能够感受画家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画家的主观情感中去。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到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会对作品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和看法,但是我们只要认真讲解,学生就一定有真实的感受,教师对于学生的感受应该充分地给予尊重和理解。

三、教学密切联系学前专业特点

高职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幼儿教师,所以,无论是哪一个专业多要立足于它要培养的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精密联系教材来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锻炼的同时,能够满足于以后所要从事的教学需求。

1.结合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实际,可以拓展增设《色彩搭配的原理与技巧》、《幼儿园环境设计》、《POP艺术字体设计》、《幼儿园舞台美术》、《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课程,我们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既要结合学前儿童美术的特点,又要这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学生能够加强对美术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可以再素描方面,色彩方面和卡通画等方面增加课时,加强学习的力度。

2.幼儿园学生对于绘画形式要求不是太严格,它的种类非常多。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水笔画,线描画,儿童版画,水墨画,综合材料粘贴画等一些可以增强学生绘画技巧和绘画手段的学习。力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变,为指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作者:霍大涛 单位:山东省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正大踏步的前进与发展,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锻炼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本文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与现状,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与方法做了系统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找到了改善的对策,以便更好地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正步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场所,其教育目标的核心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中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招生的不断扩大,中职学前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下降,这成为中职美术专业待解决的难题。通过近几年课程改革,中职学校都在推进“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在美术教学中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挥地方经济资源与特色,进一步完善中职学前美术专业学生培养策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美术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中职美术学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立于不败之地。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发展不平衡

当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策略,已经成为中职学校重要办学模式。但我国具有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广阔的特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还具有片面性。当前产教结合还不平衡,部分中职学校缺乏主动性。[1]在课程设置上,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忽略了美术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使美术学生远离生产第一线,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来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生综合能力还有待探究。

2、我国对美术行业认识的不够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现在社会及家长对美术教育虽然引起注意,但这种注意使扩招后的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学前教育美术设计课程,在这样的条件下仓促上马新课程,必然会使师资力量缺乏,造成学生成才率下降。加上中职学生越来越多,而幼儿园数量有限,可容纳的人数有限,学生居多而教学条件不足,教育资源越来越危机。还有,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的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美术设计基本功很不扎实。其次,从学校角度来看,在我国中职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职业技术学校很少,很多中职学校对美术相关的其它方面不引起重视,从而影响了我国美术设计教育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中职教育的急功近利

我国很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资金不足,课程上还重抓文化儿轻专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对实训基地和设施的投入也非常有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生很难在实训情境中得到锻炼,实施以人为本的培养方式较难。当前,中职教育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竟然大规模削减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培养人文精神,忽略了陶冶情操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培养策略的探究

1、更新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终身教育,以人为本。中职教育不但要使学生在获取职业技能,还要有在未来适应社会的发展的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首先,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意识观念。要树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意识观,增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意识观。其次,要提高美术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靠美术教师来实现,教师对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职学校要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落实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

2、转换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在社会职业岗位第一线从事操作、服务或管理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笔者通过对职业教育学的学习,认为进一步完善“宽专多能型”学生的培养,整合学科资源,实施模块教学,实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要进行以下几点改革:首先,要巩固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文化基础。其中,基础论课课程设置具体科目有公共礼仪与就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政治经济学、公关与应用文写作、数学、应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等。其次,要对基础知识课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课时分配。对技能知识模块与实训知识模块进行合理配置。

3、努力提升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必须强调课堂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和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性,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我地发现学习,努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中职美术教师必须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4、多渠道开发美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熟练,强调人才能够快速适应某一具体工作岗位。新时期职业学校要努力加强校企结合,学校积极和幼儿园联系,和多家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结合学校各专业优势和各具体幼儿园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学校本着面向市场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

作者:赵琳琳 单位:大连计算机学校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建设

摘要: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美术特色课程对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根据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特点,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美术课程;特色教育;课程设置;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开展实践中,教学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单一,很多学校对这些课程重视度不够高,很多学校只是设置了简单的美术基础知识课程或者基础的美术训练课程,但是往往缺少了不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以及对幼儿自发进行美术活动能力的培养,浅显孤立的美术课程设置并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的需要,与学龄前幼儿的学习和接受能力相脱节,因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幼儿美术教学实践中。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开展的功能

(一)培养幼儿的自主发展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被社会发展所逐渐淘汰,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互动式教育,即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幼儿的差异性发展。因此,结合新时代学前教育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在美术课程设置时注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幼儿自身审美特点和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差异性教育能力。此外,合理的美术课程设置也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解在知识接收和传授中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在学前教育开展时引导幼儿在美术创作方面全面、均衡、个性地良性发展。

(二)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特色

基于学龄前幼儿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相较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来说,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及相关美术活动通常会涉及到更多的方面,不仅包括绘画技能一项,还有对美的鉴赏、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以上能力的培养,可能会涉及到人文、自然、地理、音乐、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甚至会涉及到幼儿心理学应用。因此,在涉及到的众多学科知识中,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牢牢抓住教育主线,融汇各个可能涉及到的专业,整合各个学科,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交叉重复的现象,体现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培养出综合全面的学前教育人才。

(三)增强课内外学习统一度

课堂学习的时间终归是有限的,因此,统筹学生在课上课下所涉及到的各种美术活动,形成美术能力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与美术相关的课后活动,如美术类文艺活动、美术竞赛等,用以培养学生美术训练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课内外美术学习的统一度,让美术进入学生的生活,进而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进行更游刃有余的实用性美术教育为幼儿的学前教育发展助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具体开展实施

(一)设置培养幼儿创意绘画能力的课程

在很多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中,因为幼儿的绘画水平较低,所以更多注重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往往会忽略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上,应当增设更多培养幼儿绘画创意的课程。比如,开展素描写生课程,培养幼儿快速描绘客观事物的能力。另外,色彩运用课程也必不可少,色彩对人的神经刺激性最强,感染力也最强,色彩运用课程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也能帮助幼儿建立对绘画的自信。除此之外,拟人化、夸张化的儿童画创作也需要纳入课程,这些课程的创新教学开展,可以帮助幼儿自主完成对可观对象的描绘而非一味模仿绘画成品,进而培养幼儿自主创作的能力。

(二)设置培养幼儿绘画逻辑思维的课程

学龄前幼儿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绘画这一活动对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有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比如,简笔画利用简单的点、线、面来进行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描绘,笔触简单洗练,作品形象生动,表现力也极强,正是化具象为抽象的典型美术形式;而且,简笔画对于幼儿的写实功底和绘画技巧要求都非常低,可操作性高、上手快,再加上拟人化的卡通形象,非常受幼儿的欢迎,简单快速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开拓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美术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设置培养幼儿环境创设能力的课程

绘画不仅可以在画纸上进行,还可以有很多的创作形式。美术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艺术,只要是可以着墨、显像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美术创作。因此,培养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的墙体、走廊、黑板、布告栏、区角等地方正适合作为培养幼儿环境创设能力的好地方,教师带领幼儿在这些地方进行进行美术创作,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平面、立体、透视的认知。同时,美观的环境也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中也应该加入培养学生的环境创设能力以及不同情况下对不同工具、材料的运用能力的课程。

三、结语

总的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对于未来幼儿园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实践开展中,对学前专业学生进行合理、系统、全面的美术课程设置,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素养,以及结合学前幼儿美术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型学前教育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和深化美术课程设置,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作者:田醒 单位: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美术课外活动现状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学前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我们课题组对徐州市几所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校进行了调查,并就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外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外活动;调查;现状;措施

五年一贯制师范学校把儿童美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术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美术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学前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鉴于此,我们课题组对徐州市几所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校进行了调查,并就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外活动开展现状进行探讨,以期发现不足,分析原因,能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借鉴。为了解徐州市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外活动开展状况,我们课题组对徐州市3所学校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式,问卷有19个项目,调查了一至五年级共计120名学生。为了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课题组又进行了访谈,主要是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座谈及谈话。下面就调查的基本情况作些说明。

1基本状况分析

1.1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

从此次调查回收的120份有效问卷的结果分析来看,男女比例不均衡,女学生占95%,男学生比例是5%。男生比例较低,从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美术的男女比例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受教育情况发生改变,女性再也不是从属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社会历史进步的表现。学前教育女性学生是主体人群,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幼儿教育男性主体缺失的问题。

1.2活动时间安排不均衡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8%的学生对美术课外活动感兴趣,这无疑对学前美术课外活动的开展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学前的美术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不均衡,有的班级偏多、有的班级太少,有的班级开展活动的周期太长,没有合理的、科学的计划安排,相对松散。此外,学校对学前美术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同,有美术课外活动开展较好的班级,也有开展不足的班级。可以这样讲,学校方面的因素对学前美术课外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3活动设施不够完善

美术课外活动教室,往往是一所学校里最美的、最高雅的地方,它是一所学校美术课外活动开展状况的最好说明。美术活动教室是学生交流与创作的场所。调查发现,很多班级没有活动教室,这些班级基本上是在自己班的教室,简单收拾一下就可以就用做活动教室了。通过和一些学校的教师、学生谈话了解到,其他的教学设备也不足,有的学校的活动教室还要与其他学科的共用,这实在不利于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

1.4活动课程单一,教学效果不好

调查发现,美术活动课程开设过于单一,如简笔画、儿童画等;学习内容单调、无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兴趣。许多学生在谈话中表现出一种不满的情绪,对美术课外活动的课程有一种应付的态度,导致美术课外活动的质量不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引导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容易在教学中得到发挥,会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反之,学生会走向反面。

1.5活动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反馈机制,是深化、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不同的评价观念会产生不一样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正确的评价观念会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调查、谈话,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对美术课外活动的评价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往往只注重作业的评价、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关注不够。

2解决措施

根据以上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我们课题组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和办法。第一,男女学生入校比例的失调,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状况,那就是女教师多,男教师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幼儿性度偏差;这种教育使女性幼儿更加柔弱,男性幼儿女性化严重。郭飞在其文章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现代文化意识的传播,帮助人们改变对男幼师的偏见,能够以平等尊重的眼光看待男性从事幼教工作;提高男幼师的工资待遇,增设保险、养老金等福利措施。比如解决住房问题,在经济待遇方面考虑到男同志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进行适当的倾斜;健全男幼师培养机制,创办专门学校开设相应专业,扩大招收男生数量,选择优秀人才报考幼教专业;为男幼师创设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压力。”[1]第二,学校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来合理安排美术课外活动时间,完善设施、设备。如学校领导认真听取各专业教师意见及遇到的困难,集思广益,共同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校课外活动。为了解决课外活动时间分配问题,学校对课外活动时间做了同一安排,每周一、周三下午五六节课后为课外活动时间;在活动时间上统一协调,给学生自由的活动时间、空间;设置专门的活动教室,完善教学设备。教研室督促检查,教师要认真对待美术课外活动的教学,教师之间定期进行课外活动教学经验交流,提高美术课外活动的教学质量。因此,美术课外活动课程符合学生口味,克服美术课外活动课程的诸多弊端,开设符合地方需求与学生需求的课程。第三,在设置与优化美术课外活动课程时,对原有的美术课外活动课程进行完善、修正,调整课程内容、目标、策略,构建完善的美术课外活动课程体系。构建活动课程时,我们课题组把活动课程是否真正契合了学生发展的需求,是否与未来幼儿教育相吻合作为出发点,避免以往课程的单一、单调、无趣等问题,综合分析教学实际条件与多方面因素,从学生所需知识出发,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明确每一次美术课外活动单元的活动目标,是否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进行有的放矢的美术教学;同时,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况,以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第四,完善学前美术课外活动评价体系,美术课外活动的教学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原则,完善学生评定的各个环节,转变评价目的。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教育而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对于参与美术课外活动的学生,教师要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发现他们的长处,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综上所述,我们课题组在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外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中有了不小的收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美术课外活动的校本课程,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好和发展好学生的美术课外活动。

作者:刘强 单位: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国画的教学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是针对处于小学教育阶段之前的幼儿园教育所设立的。中职学前教育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园。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美育已被提上议事日程。美术课程是广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国画作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增强美学素养、陶冶情操是大有裨益的。该文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教学,系统阐述中国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国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幼儿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是净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艺术境界的重要手段和必要载体。中国画是美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趣味性在于作画的专业性和墨色的渗透性。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以童心与爱心洞察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努力学好中国画,以便为未来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一、推动教学内容灵活化、生活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水平、高情商的幼儿教师。众所周知,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对于幼儿早期思维启蒙至关重要。一直以来,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以手工制作和简笔画为主。这些内容均适用于幼儿从早期涂鸦到习练绘画的过渡,若幼儿学习时间过长,容易使幼儿逐渐热衷于把记忆的符号同周围事物区别开来,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感性思维。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美术的瑰宝,通过学习中国画,幼儿可以从小培养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进而感悟艺术神韵、体会美术精髓,这会在客观上推动我国传统美术的传承和创新。从这个角度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培养人才培养的战略眼光,加快综合型、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锤炼,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高度重视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并同日常生活衔接,使中国画教学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要学好中国画,首先要从临摹上苦练“内功”。中国画讲求临摹的功底,中国画教师在传授国画技巧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练好章法、笔法和墨法,善于汲取临摹的精神要义,以半创作的方式完成临摹教学;高度关注户外考察,给学生更多写生的机会;广泛搜集各类生活素材,实际创作时严格要求学生遵循中国画课堂教学中所讲的临摹笔墨、色彩、布局等美术语言,并要融入自身情感,善于发现国画之美。中职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以学前幼儿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素材为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如,在中国画课堂上,教师可尝试让学生创作一幅《猴子祝寿》,并提醒学生不但要追求外在形似,还要考虑神似和内涵。学生运用学过的临摹技巧和章法,结合生活中观察的猴子形象,通过对生活的领悟、理解和提炼激发创造潜能,使作品更富有生活趣味,更能体现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和主旨。

二、拓展教学手段

中国画教学讲求高度的悟性和审美水平,鉴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状况,教师不妨在教室、门厅、走廊等学生日常必经场所布置中国画环境,以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为主,充分发挥艺术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增强中国画学习氛围。学生经由仔细观察和思考,会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艺术内涵的理解,萌生更强烈的探究和鉴赏欲望。除了校内引导外,教师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前往本地的大型美术展览馆、博物馆等参观学习,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感知中国画优秀画作的创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以及风格、手法等。回到课堂以后,教师可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解作品的色彩设置、线条章法、下笔节奏等事关画面整体美感的技巧,让学生对已欣赏并接触的著名国画作品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立体的印象。再者,教师可向中职院校有关部门申请,力求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国画学术讲座,邀请本地乃至全国中国画大家现场亲授,给学生解读国画奥秘,进而为学生开辟一个同著名中国画画家近距离交流的渠道。在日常授课时,教师可积极引导、热心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讲评并适度表现,以更加饱满的艺术热情诠释水墨的内涵和韵味。当然,为充分巩固学生学习中国画的效果,中职院校内部可举办不同主题的中国画绘画比赛,设立丰厚的奖品,激发更多学生踊跃报名参赛,让学生的中国画功底得到充分展现,力求获得更高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三、积极选用新型原材料和工具

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新型原材料,必要时可用其他画种的颜料充当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当然,亦可别出心裁,用特制的棉布替代宣纸作画。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待自身中国画基本功达到一定程度后,大胆选用新材料完成绘画,以充分发挥学生国画创作的想象力和兴趣,使作品产生更强烈的视觉观感。结语在新一轮美术教改浪潮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要高度注重中国画教学的地位,加大中国画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力度,注入更多正能量,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内生动力,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师人才。

作者:刘敏 单位: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观重建研究

摘要:高等师范学前美术教学担负着培养合格加特长美术教师的任务。在美术教育面看,当前高师学前美术专业的学生,将来要成为学前美术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了要培养特色鲜明和体魄健全的新型人才。对目前高师学前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学前美术教学如何应对,如何改善高师学前美术教学,如何重建美术课程观,为更好地培养未来合格美术教师,应该成为当前高师学前美术教学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美术教学;课程观;基本目标

一、明确目标

在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如何体现创造精神性,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教学,以注重实践性为主,虽然课程结构较合理,但是还不能达到体现创造精神的育人目的。如何改善高师学前美术教学方法,重建美术课程观,是我们当前要做的首要任务。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学习美术兴趣、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获取审美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与能力,转变了教学观。教学观的重建,改善高师学前美术的教学方法,完善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育人的目标。教学中学生的认知事物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欣赏作品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的美术视野。学生总是会这样认为“我明白了这幅画”,或是“我看不明白这幅画”,他们认为的“明白”,也许仅仅局限于明白画上的内容是什么。他们的这种对画的认知方法缺乏审美的气息,也不符合对艺术品的创作方式及审美观念。在常规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领悟到美是多样性的,并且各个多样性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艺术的价值并不是对某一事物或景色的准确地临摹,而是在于作者通过这一摹写揭示出这一事物的内在本质并且以此抒发作者的情感。艺术的发展历史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一个道理:艺术不是一层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所以只能看懂一幅作品或是几幅作品并不能说明你形成了审美观,只有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反复观摩、研究、欣赏才能在头脑中建立对作品的框架结构,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

二、精选内容

学前美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内容,是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它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1)从种类划分:

分油画、中国画、水粉、水彩、版画、雕塑、建筑、民间工艺、设计等。

2)按时期划分:

外国:原始、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八、十九美术等。中国:新石器时期、旧石器时期、商代时期、秦汉时期、魏晋时期、唐代时期等。

3)按派别划分:

西方国家:古典、现实、印象、浪漫、立体等。中国:有青铜器的神秘、狞厉、有陶佣雕刻的雄厚有力,有顾恺之的“传神阿褚”有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有范宽”郭熙的“高山仰止!”,也有徐青藤的水墨大写意等。上述的教学内容,有各自规律性。教学中紧密就精选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利用科学的教学观,是高师学前美术教学达到最优化。

三、重构课程观

教学中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做到科学有序,由简到繁,由有易到难。通过美术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引领美术欣赏能力。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因受时间、教学设备或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就把理应教授给学生的各个内容走马观花似的一带而过,如果这样做的话,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的只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影像,没有较深层面上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学的内容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当一个人的某种知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在头脑中建立起这个知识的一个基本框架,同时会对其他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一个打排球的运动员,学打篮球,就比其他人要相对容易。学生对新科学的理解认识就比学文科的人强。还有,专业各不相同的美术工作者,面对当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视觉现象,却有着相对一致的,高于其他人的评判,其原因也就在于各种艺术的规律之间审美价值系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组合,必须要有一定的系统,以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为目的。在课堂教学时,合理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将所教的美课程内容向学生开放,发挥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让美术课程知识活灵活现。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老师和学生主宰美术课程内容。高师学前美术教学中,由于重建课程观,合理利用数字媒体艺术,使学生拥有了更合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新知识更加便捷,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端正了学习的态度,进而达到美术教学目标。通过现代化媒体,使美术教学的课程观得以重建。

作者:刘长胜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美术系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教学分析

摘要:美术手工教学是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美术手工为重要平台,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出一系列手工作品,能够不断提升幼儿的手工技能。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手工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美术手工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工作技能。高职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美术手工课堂教学,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幼儿教师。文章立足于学前教育,主要从四个方面探究美术手工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手工教学实践研究

一、注重示范

教学实效美术手工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但是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经历过专业化的美术训练,美术基本功比较薄弱。实际的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中常常会涉及许多制作技法问题,而学生对于制作技法的理解单靠教师的语言表达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想不断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技法的理解,教师就需要不断加强示范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手工制作的整个过程,快速掌握制作技巧。如,在教学生制作卡通木偶时,学生头脑中对木偶的制作过程没有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教学的实效性,利用白布、棉花、纸杯、彩钉、皮筋等材料,为学生演示一个“县官”木偶的制作过程。示范教学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观摩了解卡通木偶的制作过程,又可以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能够制作出不同的卡通形象。示范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制作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对手工制作形成表象认识,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其积极探索,从而不断提升美术手工教学的实效性。

二、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充实教学内容是优化美术手工教学的重要途径,高职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挖掘和整理民间美术手工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适当为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术,实现民间手工艺术与现代美术手工教学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手工制作时可以有效地借鉴民间手工艺术的制作经验,使当前手工课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不断拓展美术手工教学内容,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剪纸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民间美术形式,在教学“剪纸”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手工艺术窗花和喜花。它们是比较传统的民间剪纸形式,其制作技法非常精妙,能够给学生一种镂空的艺术感受。学生通过欣赏窗花和喜花的制作过程,能够有效地掌握一些剪纸的基本技法。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创作欲望。

三、与幼儿教学相结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如今,家长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幼儿在学前教育中不仅能获得基础知识,而且能培养综合能力。所以,美术手工教学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课程,应该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当前幼儿园教学的需求积极组织美术手工教学内容,实现学校和幼儿园的有效链接,从而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教室环境的布置和幼儿手工制作教学等各种工作。在实际美术手工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室的功能,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根据幼儿园的具体环境进行分角区布置设计;另一方面,教师要同幼儿园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手工制作知识技能指导幼儿园教学工作,从而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美术手工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美术手工制作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课程。幼儿教师也可以利用美术手工技能布置幼儿园环境,自制教学道具。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学好美术手工课程,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和设计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美术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组织学生观摩并进行积极评价,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提升美术手工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对美术手工的兴趣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手工兴趣活动小组,并定期举办手工制作活动或者手工作品成果展览,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手工制作过程。如,在教学《泥工》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充分掌握泥的捏、团、搓和卷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橡皮泥进行“最喜欢的小动物”泥塑作品比赛活动。在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根据每个组的实际创作水平评出三个等级的奖项,并且从每一等级中选出一份作品为学生展示。教师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学习手工制作的氛围,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使学生的创作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总之,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中美术手工教学的效率,为幼儿园输送大批合格且具有实践能力的幼儿教师。

作者:牟贺贺 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问题

摘要:美术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教育应该贴近幼儿园和中职生实际,从教学主体地位落实、理论实践并重、着眼就业需求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

许多初级中学受客观条件和升学压力限制,只重视统考课,忽视艺术课教学,致使学生缺失美术课程学习机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美术知识和技能近乎空白,对美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部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问题

1.1重视教为主导,忽视学为主体

当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里的“人”除了老师外,更多的是指我们的学生,现实中的“人”更多体现为教师,教师为主色,学生为辅色。在一次写意花鸟画的课堂上,某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写意花鸟画的技巧,及用墨、用纸、用水的注意事项,之后要求学生按照视频教授过程对画进行临摹,学生实践过程在选墨、选纸的步骤就卡住了,满脸的疑惑和不知所措,而老师又在一味地强调写意花鸟画的临摹技巧,一心只顾自己的教学进度,全然不顾学生的接受情况,学生在开始部分就已经感到困难,无兴趣继续学习。长期处于如此的学习环境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消失。

1.2重视基础绘画训练,忽略手工操作训练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没有相关的幼儿美术教育经验,运用纯美术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期间不能结合幼儿美术教学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作业以绘画为主,忽视手工制作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开设和训练,没有专业的场地,没有丰富的制作材料,缺少经验丰富的手工课专业教师,学生无法接触到幼教手工素材,无法熟悉材料工具的使用和性能,无法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带学生画而不能做,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陷入一个狭隘的单一模式。

1.3重视技法技能训练,缺少教学活动指导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技能课教学中,没有较为系统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各年级学生在某一阶段达到怎样的目标没有较为详细的评价方案,只是按照教师偏重的喜爱课程进行美术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如何组织幼儿园的美术课教学,中职现行教材普遍章节少,内容简,而幼儿园美术教学往往不是单一的手绘,而是一个融合了各个学科知识,尤其是自然学科和生活知识(常识)的综合教学活动。它对环境的选择、场地的设置、情景的创造,均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做好更加周密完备的课前准备,课堂的管理,氛围的营造,甚至灯光、音乐、道具、服装都需精心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寓教于乐。

2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对策

2.1创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动建构的。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在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时,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趣味性,可采用讨论、探究、感受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作业练习留够充足的时间。美术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观念,针对学生的个性,敢于创新,积极指导学生加强课堂练习,并进行有效地个别辅导。除了完成课堂练习之外,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美术展览厅等场所来拓展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要时刻关注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创设教学情境,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指导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范画临摹练习,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功。但一味地临摹,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要善于探究、敢于创新。在临摹中还要善于揣摩幼儿的心理,“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此外,要确保室外写生课的练习,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还锻炼学生的写生绘画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中临摹与创新相结合。

2.2加强理论教育,突出技能培养

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审美方面的教育。利用美术的教化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使其树立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加强审美理论的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做好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让学生对艺术语言、形式美感等有一定的理解,并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实现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审美素养的教学目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手工、美术欣赏及美术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将这五方面内容大致掌握并整合运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采取多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美术学习当成一项兴趣爱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创新、求实效、求特色,鼓励学生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手段对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使学生毕业后既能在幼儿园、早教中心等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又能在其他行业从事美术创造与美术设计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2.3着眼就业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尤其是幼儿美术教学是一门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学科,如舞蹈、音乐、自然、科学、体育相互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启迪学生,传授知识。只有把握住这一点,中职美术教师才不会闭门造车,盲目独行,才能授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学校应多组织美术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幼儿园见习实习,使他们了解就业需求和就业所需具备的基本功,明白美术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知道组织好一堂幼儿美术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机灵活泼,擅长歌舞,善于表演。美术课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专长,变讲授式教学为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自主学习为主,在活动交流中达到训练绘画手工技能技巧和幼儿美术课编排方法的目的。

3结论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是幼师生接受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未来幼儿园工作需要的专业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出一批高能力、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从而提高全民的美术素养。

作者:孙代玉 单位:四川省民政干部学校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版画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的运用

有理论家说,艺术起源于游戏。儿童版画的制作,从行为学上的确可以定位于游戏。儿童天性就喜欢做游戏,但必须源于兴趣。我们在启动了儿童绘画的兴趣后,就要将他们引导进入版画的制作快乐之中,由此学前教育专业版画课从最简单的对印版画开始。对印版画是比较易于操作、容易激发儿童学习热情的版画的种类之一。这种灵活多变的拓印技巧,一旦与儿童绘画的审美趣味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既具有儿童情趣又有现代感的效果。对印版画的制作步骤:画———涂———印,利用纸对折或两张纸对印,涂上水粉颜料,压印出来的具有对称美的作品。

实物版画也比较容易掌握。它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具有漂亮的外形和纹理的各种实物(如树叶、有纹理的布、水果切面、铅笔屑等等),经过加工,拼出所需要的画面,然后在拼成的图案上分别磙上所需颜色的油墨,再通过擦印或压印等手段,使实物的外形和内部纹理在纸上再现出来的画。在实物版画的制作过程中,画稿的设计与创作,布、线、树叶等废旧物品的发现与利用,这就是一种美的创造。实物版画,是用天然实物制作出来的版画,具有特殊的肌理效果,而且,整个制作过程就是玩的过程,儿童特别感兴趣,符合幼儿的特点。如在实物版画教学过程中,学生用树叶或其他实物按自己的意愿拼贴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压印的方式印制:用毛笔将造型和垫板轻轻刷湿,然后再用毛笔蘸上颜色,涂在造型上,注意要涂匀不要出现笔痕,颜色可以适当浓-些。垫板也可以适当的涂上颜色,迅速将白纸覆在造型上,用手轻轻按压,用一个轻而平滑的物件磨擦,尽可能用力均匀都磨擦到,轻轻揭开白纸,一个反方向的可爱的小动物就印出来了。通过实物版画制作实践,学生对版画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破除版画的神秘感。在近似游戏的制作中使学生认识到版画的基本特征和制作规律。

它制作方便,吸收了传统版画的绘制方法,基本保持了版画独特艺术魅力与个性之美,印出的线条流畅,画面肌理丰富,色彩浑厚,装饰感强。吹塑纸版画使用水粉颜料印制,印制时间较短、创作过程较轻松,因此很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的需要。吹塑纸版画的制作首先需要制版,即需要把图样用硬笔或圆珠笔代刀刻在吹塑纸版面上,刻、划非常轻松,能产生阴刻的线与点,也可以用梳子、叉子、瓶盖、笔杆等物在吹塑纸面上压刻各种平行线、曲线、圈点等,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接着,要把制好的版和准备好的黑色印纸用夹子固定在一起,用画笔蘸水粉色在版上局部着色。颜色里可加点洗衣粉或洁净液,以增强水粉色的附着力。印制时则应注意在吹塑纸版面上涂好色后,把印纸轻轻地覆在版上,用手在纸背上轻轻按压,版上的颜色才会均匀地吸附到印纸上。在上色印刷中,着色不宜过多,可以画完一个局部就印制这一局部,画面分若干次印完为好。

纸版画的版材是各种厚薄不同而有纹理的纸张。因为材料容易搜集,纸版画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表现力比较丰富。根据制版方法和印刷原理不同,可将纸版画分成;剪贴纸版画(堆叠纸版画)、凸版纸版画和凹版纸版画。利用综合材料、综合技法制作的版画被称为综合材料版画,它是一种操作材料多样、技法灵活的版画形式。与传统单一的版画形式相比,综合版画有如下特点:首先,它的操作材料和工具可自行收集,水果的外包装、地上的树叶、秋收后的稻柴,甚至身上穿的衣服、头上的夹子、脚上的鞋子……都可以作为版画材料,取材方便;其次,它制版简单,将一两样物品摆在一起,就可以变成一个底版,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第三,它可以融合剪、贴、挖、刻、印等多种技法,产生多变的效果,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总之,版画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们的美术素养和创作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版画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也具有很强的试验性和实践性,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有必要充分利用版画的多种形式,整合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注重加强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技能为主的课程建设。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美术文化教育,使美术教育中不同的课程内容能够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并建构出实践性与综合性并重的美术教育体系。版画兼有多个画种的长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操作性,围绕版画开展多元形式的美术教学,能够充分实现培养学生美术修养的教学目标。版画教学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也能够满足学生将来毕业后到幼儿园辅导儿童绘画涂抹的需要。儿童版画不需要像成年人那样去研究色彩的冷暖变化,多以平涂为主,并主要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趣调配色彩,能够产生富有装饰色彩的效果。此外,多元形式的版画教学是以掌握版画的基本技法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全面熟练掌握版画的基本技法,并在此基础上汲取或借鉴其他美术形式与表现技法,努力拓宽版画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手段,从而使版画的多元表现与创作形式能够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中得到综合应用。

作者:刘潇湘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