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时间:2022-05-22 02:48:34

导语:在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摘要:以高校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将数字校园与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利用GIS的先进性,完成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以VisualBasic6.0作为系统主控程序的开发平台,在VisualBasic6.0上添加MO的控件,利用MO的GIS分析功能完成对系统中最佳路径分析、空间查询等功能的开发。以集美大学为例,完成了系统的架构设计,简单介绍数据组织及系统的功能,初步实现了物流信息管理,以及空间定位、地图查询、物流配送、最短路径等功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GIS;数字校园;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今后物流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将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范围的扩大及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现代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等。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与GIS技术,建立一个集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物流管理系统,为物流企业科学、高效管理物流配送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决策工具。

针对目前尚不成熟的校园物流管理系统,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对象,将数字校园与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立足于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参考借鉴国内一些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思想,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集美大学为例,构建基于GIS的现代仓储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并初步实现了物流信息管理,其包括空间定位、地图查询、物流配送、最短路径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校园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最大化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1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传统的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物流体系建设上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2)粗放经营。中国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益低。(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育不足。据有关专家统计,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比重,日本为80%,美国为57%,而中国仅为18%。面对中国物流业如此巨大的市场,第三方物流市场明显发育不足。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成为物流产业的支柱,物流的信息化的特点在于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与传统物流相比,信息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并能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及时进行反馈分析。随着客户对所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物流过程中,物流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满足顾客对速度与可获得性的需求。而以信息化为支柱的物流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供货速度的可获得性以及良好的服务品质,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了商品销售额,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可见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物流业务的神经中枢。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研制开发的一个实用信息系统。

2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2.1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它着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应用、融合、交叉渗透,并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1]。GIS能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使其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代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成为商业领域一种新兴的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

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和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进行决策、管理资产和运营。其特有的功能可使程序开发人员将地图化功能嵌入实际应用中[2],开发人员可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工作,用户则可通过应用程序访问地图数据。

2.2最短路径算法

要提高物流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需要将GIS技术中的最短路径应用于其中,从而使得物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

计算最短路径时,常采用经典图论中的Dijstra算法,也称为标号法。Dijstra算法把道路节点标主为临时性的T标号点集和最终选定的P标号点集,并把起点作为第一个P标号点集,然后根据最短路径的原则逐个选出T标号点集中的P标号点,并按P标号点扩展T标号点集,直到全部目标被标为P标号点集。从起点到终点的P标号就代表了所求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弥补重心法的不足,比重心法更加符合实际的路网要求。此算法的判断条件不一定要是两点的距离,可以是两个在网络上两点间的任意权值(如运费,到达时间)。

2.3选址的实现

利用GIS软件选址的一般过程:(1)数字化需求点和配送中心及相关道路的数据。(2)确定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及预选点坐标;在确定预选点时,一般要考虑所选地点的经济因素、投资环境情况是否有现在设施可利用和其它因素(如环保方面的因素)。(3)利用GIS软件(如:ArcView,MapObjects等)里网络分析功能对预选点和需求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即使配送的距离最短,暂忽略两节点间的运行时间及运输费用。

图1是以集美大学送餐点为例,先在图上选好一个预选点(图中蓝色圆形表示),再以500米的范围选出可进行配送的需求点,利用MapObjects2.1的路径分析功能,计算单个配送中心对多个需求点进行配送的最短路径(图中红色的实线)。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使用组件编程,求多个预选点进行配送时的最短路径或对某个权值的最优化路径,通过比较后,获得最优的选址方案。而且可在道路网络图层的属性表里添加各种相关的属性作为网络分析时的权值,如时间,金钱的开销等。通过建立完整约束模型和利用编程进行多次的迭代求解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以GIS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分析,除了可使结果可视化外,还可以避免作为结果的后选点落在一些无效的点上,如山脉、湖泊。因为传统的求解过程是以纯数学模型为基础,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将所选的地址地理空间属性计算在内,所以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方案:把地址选在一些山脉、湖泊之上。

3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数据组织

采用的是ESRI公司的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本系统使用到的数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系统的网络分析功能使用到的支持数据(或辅助数据),包括三个表(“道路str”,“结果表”,“道路节点表”)。第二类是物流配送系统的专题数据,它包括(配送点、学生宿舍、教学楼等)。第三类为集美大学校区1:1000背景电子地图数据表,它包括“水系”、“道路面”、“绿地”

等要素层。由于校园信息数据库不太大,为了方便用户对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对于数据库内各表格的唯一标识符---主键的代码编制主要是采用了混合码。

3.2功能设计

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是GIS技术支撑下的、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分发、共享、处理、分析、存储的机制构筑物流操作平台。包括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物流配送三方面的功能。如图2所示。

4集美大学校园物流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本系统以VisualBasic6.0作为系统主控程序的开发平台,以MapObjects2.0为GIS基础软件平台,在VisualBasic6.0上添加MO的控件,利用MO的GIS分析功能完成对系统中最佳路径分析、空间查询等功能的开发。在开发之前使用ARCView作为数字化校园地图的工具,保存为Shapefiles格式。

MO的特点包括如下几点:(1)广泛的数据格式支持,包括ESRIShapefiles、ArcSDE及大量的栅格图像格式;(2)支持通过微软ODBC进行外部数据库访问;(3)支持扩展的图形数据及操作;(4)支持投影;(5)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用于合并、交叉和缓冲区操作。

4.1系统用户管理

物品类别登记;数据维护;打印设置;退出系统。

为方便系统使用,系统将用户管理分为三个类型:(1)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简单的地图操作与所有不伤害基础数据的操作;(2)管理员,实现所有功能操作;(3)主任级管理员,用于创建用户。

管理员可以创建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主任级管理员可以实现各种用户添加功能;普通用户不能进入该窗体。

4.2物流管理

物品登记与物流处理;物品流通情况查询;物品流通情况总汇。

4.3物流配送

4.3.1电子地图的基本操作。视图放大:包括鼠标开窗放大、鼠标点击放大;视图缩小:包括鼠标开窗缩小、鼠标点击缩小;视图平移:将视图外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坐标查询:查询电子地图图面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4.3.2配送路线优化。建立校园物流最佳配送路线设计模型,在已知客户源的前提下(即知道客户源的地理位置),系统自动找到该客户源的最佳配送路径,并提供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安排好送货次序,以节约企业配送成本;或者通过屏幕在电子地图上指定配送点,系统即给出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超级秘书网

5结论及展望

本文是在MapObjects和ESRI公司ARCView为平台的基础上结合VisualBasic6.0开发而成,通过对集美大学校园资源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建立区域专题地图,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技术,实现现代物流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1)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发现新市场和渠道,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2)项目的价值在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优化了企业的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辅助决策,如:空间查询、行路优化等。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历史条件)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可以利用系统的GIS功能,方便地实现各种查询、统计结果的图文一体化,即空间信息、表格信息的一体化。

(3)该系统在基于GIS的基础上还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把产品的进、销、存统一起来,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数据空间。

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做到从物品进货到物流配送到最后物品销售统计的全过程。使得整个物流过程做到智能化、信息化。

不足之处:该系统如果再添加上网络WEB功能将使得物流配送更加完善。

GIS技术在商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可视化地图、商业选址分析、趋势变化分析和各种管理、分析功能,把GIS技术和物流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用于选址分析方面,在配送路径的选择、监视(结合GPS技术)、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优势。

GIS技术在商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将会成为数字校园在空间布局决策的一个手段。也将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医院管理建设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规模越来越庞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医院的日常管理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种类、数量非常巨大,其中不乏敏感、机密、实时信息,整套网络系统一旦发生人为或意外的故障,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社会影响。笔者分析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从策略层、管理层、技术层、培训层4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历经了单机单任务、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以前各医院建立的计算机系统主要是MIS系统,以财务为重点,涉及挂号、收费、药库等流程。现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然后在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电子病历,促进病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一般来说,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医疗信息、财务核算分析、行政管理信息和决策分析统计信息的收集、存贮、处理、提取和数据通讯[1]。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医技管理、职能科室管理等各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有机集成在一起,提高医院信息利用率和医院整体运行效率。加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的意义信息化为医院带来了更加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工作效率的明显提升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医院的核心业务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支持。目前,我国约有3万多所医院,5万多个防疫站,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是病床管理和财务管理。据卫生部一项统计显示,参与调查的中国6000多家医院中,只有31%的医院用上了信息管理系统[2]。目前的3万多家医院中有6000家是三甲以上的医院,卫生部曾强调“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都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未来几年,我国将有超过70%的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绝对重要地位和其相对脆弱的本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安全备份系统和管理机制,对加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由计算机和网络组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天然的安全脆弱性,表现在包括系统体系、安全模型、安全问题判断和安全管理环节在内的多个方面。对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来说,信息系统的开放体制与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存在很大的制约。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系统和安全策略等各个级别和层面都存在安全问题。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面临包括诈骗、间谍、蓄意破坏行为、火灾、水灾等大范围的安全威胁,诸如信息被窃取、计算机病毒、服务器的非法入侵破坏等信息安全隐患越来越普遍和复杂,危害越来越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主动、系统地对风险进行全过程识别、评估及监控,以达到降低系统风险,减少风险损失,甚至化险为夷,变不利为有利的目的[3]。对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来说,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识别、评价各种信息安全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风险,对风险进行控制,减轻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从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医疗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要求来看,要加强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就是要做到从物理、网络、系统、主机以及应用层面来确保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提高整体防护能力,规范安全管理流程,保障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这是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所在。构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的对策建议针对当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为构建行之有效的医院信息安全体系,笔者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信息安全体系的策略层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需要根据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为信息安全提供管理指导和支持。安全策略是整个信息安全系统要实现的目标,所以在制订时要非常慎重,必须把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动态循环的方法来完成这个过程。具体来说,医院信息安全体系的指导策略就是要实现“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逃不掉”的目标[4]。所谓“进不来”,是指在访问控制机制方面,尽量做到不允许外来的计算机、内容等进来;“拿不走”,是指在授权机制方面,做到不该拿走的敏感信息和内容拿不走;“看不懂”,是指对关系到医院重大发展的机密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做到即使拿走也看不懂;“改不了”,是指在数据完整性方面,信息安全系统要做到重要数据修改不了;“逃不掉”,是指在审计、监控、签名机制方面,实现在信息系统中做了不该做的事情逃不掉。信息安全体系的管理层医院的日常工作都要在管理制度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在管理层上减少安全隐患,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件,给医院带来损失。要制订严格的系统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要根据职责分离和多人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自己的管辖范围。要制订完备的系统维护制度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维护时,应采取数据保护措施,如数据备份等。公务员之家

维护时要有安全管理人员在场,故障的原因、维护内容和维护前后的情况要详细记录。要制订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要制订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尽快恢复的应急措施,使损失减至最小。信息安全体系的技术层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层,防病毒、防黑客、双重备份是常用的保护手段。为防止外来的黑客、病毒及各种蠕虫的攻击,拆除各工作站的软驱与光驱,封闭USB口,各工作站不准使用外来的软盘、网络设备和工作站安装病毒防火墙,网络控制中心定期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测等。为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可以采用数据库级用户权限和应用程序级运行权限的双重控制机制,提供统一的基于角色的用户管理手段。工作人员登陆入网时,严格按照本人的登录号及操作权限工作,使之具有完善的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保障体系。为防自然损坏,应安装备份服务器,做好主服务器向备份服务器每日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还要为重要设备提供UPS电源,保障系统安全用电,防止突然断电造成数据损失。信息安全体系的培训层人员培训是建好、用好、管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的培训层,把人员培训看成与设备、功能、信息同等重要。组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要大力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参加系统分析与软件开发、程序测试、实施、评估与验收等工作,使他们熟悉医院业务与工作流程,理顺医院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在准确判断、评估系统建设质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培育高水平的网络管理员网管员负责医院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组织、提供与维护网络基本服务,优化网络性能,同时诊断排除网络故障。对医院网管员进行培训,可以提高网管员队伍素质水平,促进医院网络持续健康发展。培训熟练的系统操作员要对全院工作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讲解与工作相关的微机操作流程,讲授日常保养、注意事项、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的基础知识,这不但有利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高等院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摘要:学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普通高校学籍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一套应用软件。该系统具有直观的界面,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各种功能基本上满足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需求。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和Delphi作为开发工具。

关键词:学籍管理;Delphi;Oracle;数据库

一、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学生学籍管理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用计算机来作学生学籍管理比人工管理更能体现查询快捷、保密性好、安全性高、存储量大、寿命长、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更便于管理和操作。

二、系统开发平台简介

根据我们对学籍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需求分析,依据此系统符合规定的特点,考虑到界面的美观和直接,以及数据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我们对开发平台作了如下选择:

1.ORACLE8

Oracle8是一个面向Internet计算环境的数据库,它改变了信息管理和访问的方式。Oracle8将新的特性融入到了传统的Oracle服务器之中,从而成为一个面向Web信息管理的数据库。Oracle8支持Web高级应用所需要的多媒体数据,支持Web繁忙站点不断增长的负载需求。Oracle8是唯一一个拥有集成式Web信息管理工具的数据库。Oracle正在推动Java成为下一代应用的标准,它在各个层次,包括Oracle8服务器内的JavaVM,均支持Java。Oracle8将强大的新型功能引入到了联机事务处理(OLTP)和数据仓库应用之中。Oracle8还对Oracle数据服务器的几乎所有方面给予了增强,全面改进了质量、可用性、性能、可管理性、多媒体数据类型支持和复制功能。

2.Delphi7

Delphi是Inprise公司开发的一个优秀的可视化软件系统,是一个可视化的RAD(RapidApplicationDevelopment,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用了Microsoft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Object-OrientedLanguage)、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人员可以很快设计出自己满意的界面,同时系统会自动产生程序原型。

四、系统物理设计

1.主界面

下图是学籍管理系统的主界面,最上面的菜单是系统的各个模块,菜单下面的大图表是此系统经常用到的一些功能,这样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考虑到了色彩的搭配和图片的选择。

2.系统登录

为了此系统的安全性,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了登录窗口,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并且根据用户名选择权限,即用户能进行的工作。通过功能模块来限制功能,有一些模块是大家公用的,就是一些基本的查询,只能进行查询,没有修改和删除的权限,还有数据统计,另外又分为超级用户,学生证管理用户,学籍管理用户,奖学金管理用户。比如:要想进入学籍管理模块,用户名是aa,密码是bb,此用户只有权对学籍管理进行访问。而超级用户,它能对此系统的任何一个模块进行查询、修改、删除。当你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给用户所拥有的权限,点击“确定”进入该系统。

3.学生信息导出

由于各地省教育厅自2002年开始备份学生数据,为在校生建立电子档案,最后报到国家教育部,了解毕业生的准确数据,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第一次进行电子注册时,最开始工作是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都是由手工录入的,由各学院根据字段要求负责自己学院的学生信息录入,然后由学生工作处的专人负责把数据统一。而所有的考生号更是根据学生录取时的新生名册由学生手工查询录入的,增加了难度和烦琐程度,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将大部分工作简化成选择、确定,为数据查询提供准确数据,使得查询数据更为简单,减少手工操作过程的失误,减轻行政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作了这样一个学生信息导出,用户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数据字段进行选择,然后选择招生年、省份、标志(一般为普通本科)、录取批次和录取科类。这项工作化复杂为简单,操作也比较方便,以后每年的新生数据将从此窗口导出进行编辑,然后上报省教育厅。

五、系统评估

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反复的调试,并让相关负责的老师参加了试用,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认可,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开发指标:

很好地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性;

为使用者提供了直观友好的交互界面,操作起来使流程更简单;

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论文

进入二十世纪后期,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推动着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会计信息系统(AIS)不断更新。本文拟就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管理思想构建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以及IT给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带来的新发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善于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管理思想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企业流程再造(BPR)的核心思想是:在新的企业运营条件下,若企业原来的流程已不再适应新的环境,则需要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管理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企业能更适应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

基于BPR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法为:从市场竞争全局出发,通过对产业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以提高竞争优势、满足顾客需要、实现工作流程的快速响应和敏捷通畅为目的,重构企业的流程运营模式和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流程运营中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流动,构建支持流程运营的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BPR思想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首要步骤是进行价值链的分析。价值链的分析分两步:

1、外部价值链(即产业价值链)的分析。站在整个产业角度来分析产业价值链,以实现产业工作流程敏捷通畅、企业间默契合作和产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寻找自己的理想合作伙伴。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时,要和自己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充分合作,考虑提高整个价值链的优化程度。整个产业链优化了、利润增加了,则产业链中每个企业分得的市场利润也随之增加。企业在构建信息系统对外信息交流界面时,要考虑合作伙伴企业的对外数据交换结构,以便达成一致,利于信息交流。通过分析产业价值链,还可明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功能和位置以及企业是如何实现价值增值的,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给管理信息系统一个总的定位: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2、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分析企业各种业务活动的流程,确定能直接为企业产生价值或能为其提供必要支持的核心流程,如接受订单、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分析流程现状的成本、费用和收益的发生,找出流程中的不合理之处,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理论中的流程优化原则,重构敏捷有效的业务流程。分析重构后核心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流动,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合理划分各个分信息系统,如研究开发系统、生产计划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采购系统、成品库存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售后服务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

在构建好各个分系统的基础上,再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因为会计信息系统中计划、预测、分析、评价、决策子系统中有许多信息直接从其他各分系统取得;而且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也要反馈给各分系统,为各分系统所用。会计信息系统与各个分系统间的联系如下:

所以会计信息系统应在其他系统均已构建好的基础上再构建,最后进行系统整合,完成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中,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主要的,因为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间实现数据兼容和信息共享。管理信息系统中其他各分系统的运作进展情况基本上以数字形式反映至会计信息系统,由会计信息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一方面向企业内各部门提供评价其业务过程及相关活动的会计信息,帮助这些部门更好地管理;另一方面向投资者、债权人、内部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好比整个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不断从外界接受新信息进行处理,再输出各类相关、有用的信息,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以制造企业为例,在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首先分析产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分析自己的信息需求,如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种类、质量、价格、生产能力以及销售商的市场销售情况、顾客反映等,结合考虑合作伙伴管理信息系统的外部数据交换结构,规划自己管理信息系统的对外信息交换界面。接着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确定核心流程,优化核心流程的主要环节:接受定单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分销售后服务。分析每一环节所需信息及环节间的相互信息传递,建立信息分系统模型。然后分析会计信息系统所需信息及它与其他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模型,最后进行整合,完成信息系统的构建。由此可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融合现代管理思想、信息技术的一项工程。

基于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较之以前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极大的优越之处。以前构建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基于旧的运营模式,从职能部门角度提出信息需求;而运用企业流程再造思想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则打破职能部门的界限,有利于优化运营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经营管理。

二、IT给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带来新的发展

在当今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又有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经历了PC单机PC局域网Windows平台的阶段,现在正迈向互联网阶段。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时要考虑信息取得的授权问题和安全问题。由于有些信息资料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企业必须对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获得的授权。信息使用者只能在授权范围内,查阅信息。企业内部网(Intranet)可连接到外部国际网(Internet)成为其一部分,当有安全需要时,可采用“防火墙”技术与国际网隔离。

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时,使用“超文本”和“信息链接”等技术可使使用者在阅读财务报告时更加方便。由于信息链接技术指向的对象可以是不同类型。不同年度的报表数据,也可以是其他信息,并不局限于会计信息本身,可包括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信息,从而使使用者能够掌握更准确、全面的信息,有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时,还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现有的会计模型进行改造,用事件驱动模式代替顺序化处理模式。以前,企业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是按照“凭证帐簿报表”这种顺序进行会计处理的,由于采用单一的信息报告模式,因而提供给使用者的是共同需要的信息。而现今在人们要求会计对决策有用的情况下,专用信息可能要比通用信息更重要。因而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应采用事件驱动方式,即平时不进行顺序性信息处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是一些原始性信息,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一个“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只需根据不同事悠扬,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就能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这种新型会计信息处理方式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计算机可根据使用者发出的需求指令对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为使用者提供满足其特定需求的专用报告,改变了以往使用者被动接受统一格式报告的局面。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对电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导读:而且信息化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渗入,相关系统日趋专业、复杂,以及众多第三方开发厂商的不断增加,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电信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1引言 随着中国电信行业最新一轮的行业重组以及3G牌照的正式发放,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外部环境

下,如何持续地提高电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占据市场是电信企业重点关注的发展主题。传统的电信运营信息系统面向的是网元、网络、客户、产品,如今伴随对电子化理念的不断提升,现在电信企业信息系统更将面向各种管理流程、内部用户等复杂的元素。而且信息化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渗入,相关系统日趋专业、复杂,以及众多第三方开发厂商的不断增加,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面临形势综述

目前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涉及到公司的人、财、物、业务、市场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内部门户、邮箱、公文、财务ERP、HR、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以及各项业务管理流程(如IT需求管理、协同平台中包含的近50个流程)。随着公司业务及管理的需要,公司的下属部门单位已经增加到近50个,目前信息系统的全部有效用户已经近万人,并还在不断增加中。

当前电信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从市场形势角度看,全业务运营带来的市场压力逐步显现、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集团公司角度,随着全国应用管理办法下发,将加大对应用的管理力度、全网业务需求(包括服务、数据产品、集团产品)进一步增加、强调系统能力的提升(如交流、检查);从本公司业务需求角度,需求提出对象人员继续增加、全业务竞争市场不平衡状态下业务产品更新频度高(家庭、集团市场)。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随时能够根据市场、业务、用户的需求及时进行开发、调整,保证相关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3.1需求工单管理

3.1.1如何确保工单的及时性,避免未及时完成引起用户投诉

落实IT开发工单管理人员,定期监督各工单的执行进度,及时协调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汇总工单完成情况,以内部通报形式抄送部门领导和各工单负责人,起到督促作用。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合并需求设计环节、设计开发人员的对口带教等方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工单完成的时效。充分发挥公司IT需求管理系统的作用,工单行过程中遇到需求变更、数据准备等影响工单完成及时性的情况,在工单管理系统中留下痕迹。及时协调厂商的开发资源,通过更换、补充、引入等方式,保证工单的及时完成。

3.1.2遇特殊、紧急情况工单,如何确保支撑工作的有效完成

每次遇到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者公司内部招聘结束,信息化需求变更单高速增长,内部充分协调资源,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外部加强工单内容分析,根据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需求,把串行方式转变为并行方式,有序、及时完成IT需求变更工作。如遇到奥运、重大节日、会议等要求系统部门封网的时候,事前内部制定特别开发方案,合理安排工单进度,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合理安排封网前后的及时上线。

3.1.3跨部门工单,往往成为工单管理的难点

建立基于工单内容的责任人制度,分拆工单实施的具体内容,合理安排各方面工作进度,建立跨部门的联调、测试、上线工作机制。兼顾各部门工单管理的具体流程,通过内部工单等形式,将需其他部门配合的实施内容及进度予以书面安排,纳入到各部门正常的工单管理工作。应引起相关部门领导重视,通过他们及时协调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及时完成。

3.2应用系统、项目建设

3.2.1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面对大量的系统建设,如何保证任务的及时完成

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充分调动合作方力量,统一安排各项目的实施过程,安排多个团队并行实施。项目实施的前期,安排专人负责通用专业规则的制定,如:前台风格、展示工具、开发规范,提高联调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修正。关注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加快系统联调、业务部门试用的进程,注重正式运行环境的形成。在业务试用前期,紧密联系业务、技术主管部门,提前梳理准备必要的上线条件,提供UAT案例,尽快推动新系统的正式使用。参考网。参考网。

3.2.2如何避免业务部门的需求频繁变动,对应用建设产生的影响

注重与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了解业务部门真正急切的需求,突出重点应用,制订双方认可的开发计划,分阶段实施,边完善已上线的应用,边开发新的应用。把握应用建设的时效,主动联系主管部门对应用建设的具体内容、方向进行明确,尽量减少无效、重复开发工作的产生。合理区分BUG和新需求,设定明确需求的最后时限,尽量减少后期的变更影响系统上线的时效。 3.3应用推广 3.3.1需实现高层的应用需求和基层的生产运做有机结合 把握公司

的重点工作,进行数据整合、主题展示、信息化应用开发,集中力量支撑重点主题建设,增强对管理层应用需求的敏感性。主动了解业务部门的运做困难,加强数据提取、协作分析、数据跟踪等的技术支撑,解决生产运做的实际问题。参考网。

3.3.2新系统实施、推进,需改变用户原有的工作习惯,推进难度高

管理信息系统统的特点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的梳理,通过电子流程的再造,运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项目建设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实地调研,了解业务部门实物管理、流程管理的具体情况,使再造 的电子流程能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采用原型设计,分阶段推进原型的确认、试用,掌握技巧根据用户部门的承受度,边使用、边评估、边优化、边推广,有效有计划推进工作实施。

4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我们发挥使能者的作用,一方面主动联系业务部门寻找可以推进信息化的内容,另一方面从系统运行数据和用户报障中查找已有信息化系统的不足,并给出具体优化建议。加强管控能力,注重实施进度、狠抓开发测试质量,同时一切提升用户感知度出发,提升用户满意度。系统的建设要从流程规范化的管理向提高效率与质量并举、提升IT部门使能者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能能够为公司业务发展、管理提升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Internet 时代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电脑为基础,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对财务工作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为各级财务部门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完整、准确、及时、适用的财务管理信息,为决策机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以实现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组织、计划、分配、调节、控制和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目标的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果说过去20年电脑业的高速发展证实了著名“摩尔定律”的正确性,即中央处理器速度每18个月翻一倍,那么过去6年Internet产业以令人目眩的迅速成长,则验证了目前还不那么著名,但注定将名垂IT产业发展青史的METCALF’S LAW(麦特克夫定律)的正确性,即Internet价值等于联在网上用户数量的平方。Internet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攀升到了现在的约2000万,去年底已有300余个各级政府部门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站点。在这个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特征的Internet时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对财务活动有效、科学的监督和管理。

一、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国际与团内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必须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伴随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IT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竞争已由简单的产品竞争和人、财、物的竞争转向服务和知识、信息的竞争。扑面而来的Internet浪潮和日益发展的网络经济推动着企业经营从传统模式走向电子商务。毋庸置疑,财务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推动着财务管理工作从传统的桌面财务走向网络财务。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财务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信息系统运用电脑处理财务业务,提高了财务业务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为财务管理活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同时,可以利用对经济数学模型的运算,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模拟经费运行及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优选投资分配决策方案,为财务管理宏观决策服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的标准化程度,电脑利用磁性介质作为数据资料的存储手段,保证了帐簿、表格内容的统一,为财务数据资料的加工储存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保证。同时Internet的连接,使得下级报表可以直接从网上传到上级,避免了中间繁琐手段,也避免了口径、方式、编号等的差异,从而,促进了财务正规化建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网络管理,具有数据传递快速,资源共享,安全可靠,耗费低少的特点,可以明显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尚多决定了必须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①信息资源浪费。由于规范全局的标准化问题尚未解决,造成各个应用系统的设计语言,接口文件不一致,信息的转换,传递困难,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又由于软件的文档资料不完整,不规范,软件维护困难较大,难以跟上计算机硬件更新速度,加之系统分析手段落后,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

②未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有的单位虽然连接上Internet,但财务人员不但如何去操作,去合理操作,只能成为一种摆设,或成为老同志的新闻报纸和年青人的游戏机,设备和人员完全脱节,忽略了网络资源共享功能。

③稳定性不强。现行的应用软件包的数据结构的设计、数据和组织大都有一定的结构适用条件,因而一旦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软件包也要发生较大变化甚至需要重新开发。这样的不稳定性没拉了极大的人力、物力。

④分散开发带来重复开发。因为软件在各个单位的分散开发导致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工作,程序的通用性差,维护困难,也无法联成一个多功能的全面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⑤财务软件对手工流程的依赖性太强,基于核算的部分占绝大部分。而真正提供管理和决策的部分却很少,同时审计系统的不完善普遍存在于现有的财务软件中。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必须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一统,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才能顺应当代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二、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措施

以上谈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几点不足,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呢?下回我想就针对以上不足谈谈自己的拙见。

(-)保障设备的完善和系统的保密

各个单位在配置电脑时签考虑到设备的共享性,即在技术上保证全系统的使用,同时禁与总系统的设备兼容,保证在技术上的开发可行性。可以采用TCP/IP作为网络互联标准。另外,系统软、硬件平台和环境支持选用开放式系统,便于异种机、异种软件平台的互联,满足各种不同使用需求。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必须要实现对资料的保密,因此必须要安装防火墙。防火场作为一种隔离控制技术,可以在某个机构的网络和不安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止对财务内部资料的非法访问。可以采用专业网络安全厂商一netscreen的纯硬件防火阿,这是一种基于ASIC的专有操作系统的解决方案,汇集了VPN功能而保证了数据在转输过程中的加密和解密。这样就能保证在通信链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环节来取严格安全措施,保证系统不受侵害,所以要完善信息系统的保障设备必须实现保密设施与网络建设同步进行。

(二)积极利用Internet,实现信息共享

Internet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约束,可以避免文件、数据在上下级传递的琐碎环节,可以让各级领导和财务管理者足不出户能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而解正确做出决策,下达指令,并随时了解经费管理使用情况,本单位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友邻单位管理情况,学习先进经验。我们可以把所属所有设立单独财力机构的单位用网络连接起来,以便更好促进上令下达,下情上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而且不仅在财务部门内部实行联网,还要与有关业务部门建立联系,实现管钱管物更加紧密有效的结合,更好发挥财务部门的综合职能作用。我们还可以拒付分数据但过互联网存放于一个安全的“数据银行服务器上,当然也可以按数揭类型的不同存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三)开发一些科学的财务管理软件

配备了先进的电脑,实现了信息共享,还不能保证实现财务管理业务处理手段科学化,还必须开发一些科学的财务管理软件。近年来,诸如工资发放,帐务处理等,还仍不完善,适应不了财务制度的变化。因此,急需开发一些科学的财务管理软件。

在开发应用软件时要注意它的适用性,要明确推广后的效果和普通财务人员的操作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到它的总体性,要明确总系统工作目标和公于系统的工作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指明各子系统和总系统,分享与共享的数据资源。

新的应用软件应该实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现行的软件一般都是从各种凭证的输入到各种固定报表的输出,即使有少量的分析功能,也只是一些天太大实用价值的图表。因此,新的软件应该有更多的分析、统计功能,建立自己的资源仓库;新的应用软件也应该增强审计功能。现行财务管理软件只能提供何时、何地、何人进入系统,对什么模块进行了操作,而不能提供审计功能、而审计系统的完备与否对于贝格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未来软件不仅仅要记录上机人员的操作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数据合法性、公允性和处理方法一贯性进行审计。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就财务软件的应用对象来说,我认为软件设计应以内部审计为基础。即未来财务软件要把对内部控制是否合理与健全提到一个高度。内部控制包括:①会计数据资源控制,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定义应用于模式,舍计数据资源授权表制度,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②操作系统控制。主要措施包括计算机资源授权表制度,日志审计制度,存取控制特权管理;③工作站控制。主要包括工作站内部控制,工作站对整个系统访问的控制,数据通信控制。未来财务软件应具备相应的审计功能,并能与一些专业审计软件相容。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得再好,财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只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必须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让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与信息管理系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对数据库,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知识的素质。可以通过院校培养与在职训练相结合,正规训练与函授,自学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把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地位。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用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一、 研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电力工业作为经济腾飞的基础行业,被赋予重要的发展使命,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显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手段,才能改变现有的状况,使这个传统行业重新焕发青春。

系统按照能源部《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试行)为指导,根据国家和电力部颁发的有关法规和上海电力公司有关用电管理的规章以及现行的工作制度,也考虑到执行上海市电力公司即将颁发的《供电营业细则》、《业扩管理规定》、《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电费帐务工作法》等规章制度,作为提出系统需求的主要依据。

二、 系统构成

本系统选用关系型数据库,构成三层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具有数据操作简便、数据独立性和保密性强、易于建立和维护等特点。

三层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

首先我们介绍三层体系结构这一概念。所谓层是指一种功能划分,我们以往所开发的数据库应用软件一般是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我们称之为两级体系结构。也就是说整个系统可以分成两个功能块,第一层包括了软件的应用层和客户层,驻留于客户端。我们使用各中RAD TOOL(如Delphi,PB,VB等)开发出的应用主要用于第一层,运行于客户端,也可称为表示层(Presentation,显示数据和接受用户输入)。第二层包含数据库和服务器的组件。一个基于SQL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安装在服务器端,应用软件在服务器端进行的操作主要是数据存储和检索。在两层模式中会有一些应用逻辑以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端,以优化服务器的性能,但绝大多数的应用逻辑是放在客户端的。

三层模式是将系统分为有三个不同的“层”:客户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应用服务提供层)。客户层是处理用户界面的功能;数据访问层是数据源,在通常状况下指数据库;业务逻辑层是新增加的一层,指程序中作出智能决策的那一部分功能。在早期的应用中,这一部分的功能并不十分复杂,一般将其放在客户层即可,另有少量以存储过程或触发器的形式放在数据访问一层,而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软件的日益复杂,软件中功能增加最多的就是在这一层。一个MIS系统的功能由早先的对某一个表的简单查询,发展到涉及多个表的分类统计求和,根据复杂的公式分析计算,进行决策支持等,如将这些增强的功能仍全部放置在客户层,会使得客户机越来越不堪重负,因此就有人提出在系统中将业务逻辑分离出来,单独形成了一层,这就形成了三层结构。随着三层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总是把运行在业务逻辑层的软件编写成为了一个为客户机所调用,能够完成一定的逻辑功能的专用软件,同数据库服务器相区别,我们称之为应用服务器。在一个网络中,可以有着多个不同功能的应用服务器,为客户机或其它的应用服务器提供专业服务,这样,三层结构就发展成为了N层,这就是所谓的分布式计算方式。

采用分布式计算有着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包括:

逻辑封装性:

这是分布式模式中最具诱惑力的特征,这种模式的根基在于将以往全部由客户机完成的事务逻辑中的一部分从客户端分开。当使公司需要动态改变一个应用软件的业务逻辑规则时,只要改变一个应用服务器的程序即可,而不需要更改客户端用户界面,这样就无需中断用户,为最终用户重新发放新的界面软件或亲自上门为其安装调试并重新培训用户,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多层模式对于需经常、快速改变应用程序的行业很有帮助。瘦客户机:这种类型的应用在运行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了传统的两层体系结构中,以客户机为中心或称为“肥客户”的模式,减轻了客户机的功能负担,使其消肿成为了“瘦客户”。“肥客户”是用户感到十分苦恼的事情,用户为使用更强功能的软件,就必须付出高昂的维护费用,不断地为个人电脑的软硬件设备升层。近日流行的NC也正是看到一般用户在维护PC机运行时负担过重,而提出通过网络将一部分的任务交给了服务器完成。这两种方法有着相通之处。

另外,业务逻辑集中在中间层上开发的好处是:可以利用RAD TOOL提供的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来实现业务逻辑,而不在用具有较大局限性的SQL语言来实现,从而在开发和维护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性能:

性能的提高是三层模式最终被用户采用的主要原因。将复杂的应用和业务逻辑分离出来由专门的一台应用服务器来处理,既可以提高应用的执行速度,也可以减少网络调用的通讯量。不过这种性能提高是有一定代价的。这就是开发时要将应用逻辑分割为客户端逻辑和服务器端逻辑,这就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另外,必要时可采用多个应用服务器来响应不断增加的客户访问,这样同时也可以提供失败恢复(Fail-over)和负载平衡(Load Balancing)等措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性能。

安全性管理:在分布式计算模式中,由于所有的业务逻辑都驻留在服务器端,信息管理部门就可以十分方便地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很容易地控制访问服务器以及与服务器应用打交道人员的数量。这可以大大简化管理员对系统的管理,减轻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并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可扩展性:

当系统客户端增加时只要适当增加应用服务器,就可分担一部分负载以响应更大量的数据访问。通过支持CORBA体系结构,或IBM的MSQUEUE技术还可开发跨平台、跨产品的应用程序。这样大大增加模块及代码的可重用性。本用电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是开放的客户-服务器的关系数据库系统,这样一种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对于企业的机制变化、企业功能和应用变化都有很好的适应性,同时对于现有信息资源保护和现有系统的互连等方面也有显著的优点。

目前市场上可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的产品主要有Oracle、Sybase、Informix、MS SQL Server等产品。以上产品都能满足供电局这样中型规模的企业管理的需要。随着Microsoft公司的软件产品在微机平台上越来越广泛的使用,选用Microsoft公司产品对于软件产品的兼容性、延续性、可扩展性、性能价格比、易用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点。另外,随着Oracle数据库在国内企业管理的广泛应用,价格大幅度降低,企业在经费许可的前提下可选用Oracle数据库。

三、系统功能和性能

营业档案管理子系统功能

营业档案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档案维护、用户档案查询、档案数据统计分析、分户专档(历史工作单据)查询、收据专档(历史收费记录)查询、用户保留容量辅助管理等。

业扩管理子系统功能

业扩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业扩及变更用电管理、工程资料管理。

什项业务管理子系统功能

什项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什项业务的申请、中转、处理、归档等管理。

营业收费管理子系统功能

营业收费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业扩及变更费用收费管理、杂项费用收费管理、退补费用管理、营业解款管理、收费报表管理。

计量业务管理子系统功能

计量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在库计量设备管理、表计厂业务管理、例调表计管理。

用电监察管理子系统功能

用电监察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监察台帐管理、下厂检查管理、入网电工管理、一次接线图管理。

三电业务管理子系统功能

三电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三电用户台帐管理、计划用电管理、社会节电管理。

电量电费管理子系统功能

电量电费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电费台帐管理、路簿管理、电价管理、抄表管理、电费应收管理、电费实收管理、电费报表管理。

稽核管理子系统

稽核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业务费用管理、班组工作考核管理、业务动态时限管理。

综合查询管理子系统功能

综合查询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档案查询、业务工作情况查询、业务收费情况查询、电能计量情况查询、用电监察情况查询、电量电费情况查询、三电综合情况查询、客户查询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功能

系统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系统工作日管理、业务工作标准时限管理、系统员工管理、系统代码数据管理。

四、关键技术及要点

1、 用户档案数据的适应性和稳定性:采用层次化树状结构,依据用户的电气结构,来提高适应性和稳定性。

2、 档案数据的一致性:根据不同的需求在档案中提取不同的视图。

3、 为了适应业务的灵活性需要,采用对象抽取和流程定制的方法。

4、 采用三层/多层的Client/Server结构,对业务进行封装分析和设计。

五、技术展望

随着应用系统的进一步大型化和复杂化,软件制作的方式也从个体劳动发展为系统工程的生产模式。程序也由模块化设计,进一步发展为对象的抽取、类的描述,以至于流程的定制及界面的定制,以及跨平台的应用。在Internet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未来跨平台的通用的电子商务的模式是发展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关于对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共用信息平台?

论文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促使我国公路快速地向高等级化发展。高速公路虽然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它以运行速度快、安全性能好、舒适程度高、方便条件多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给旅客运输带来了新的变化。而在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步实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对系统的可靠衔接和统一性的保证。针对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深入研究了各子系统之间共享信息的组织问题,提出了建立共用信息平台的技术方案。?

0 引言?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出现了值得关注的趋势:系统管理范围要求从单条路线扩展到整个高速公路网络;综合利用交通信息增强宏观决策和调控能力的意识增强;开始制定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并以此作为分期实施的交通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公众信息系统等的宏观指导方案。我们在制定某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过程中,为实现用户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分期实施”的要求,研究了对分步、分散建设的各种高速公路管理子系统如何进行系统整合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系统设计概念和技术方案。?

本文所提出的共用信息平台是进行系统整合的重要工具。共用信息平台首先是一种规划概念:在系统规划阶段明确逐步扩展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衔接关系,确定接口和功能衔接要求;共用信息平台也是一种管理控制概念:在系统建设阶段明确的目标,可以通过投资建设要求等方式加以保证;共用信息平台又是一种技术概念:以此提供系统整合的技术依托。?

1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逐步递进的发展战略?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信息系统,系统功能不仅需要完成各种事物性管理任务,而且需要逐步形成高速公路的“管理神经网络”,有效沟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实现将数据组织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将知识融入整个管理,全面支持事务管理、决策分析、制定战略过程的目标。?

由于需要一个积累经验,建立技术和管理基础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建设一个功能完美的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同时,又必须尽可能避免子系统在分步开发过程中的反复修改,以保持系统开发的相对稳定性。逐步递进发展,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

2 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共享?

为实现逐步递进发展的方式,需要预先分析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基础数据采集的共享性。整个信息系统运行依赖四个子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监控系统——道路交通流量、车速等;收费系统——高速公路出入口OD数据等;设计施工资料工程数据库——道路几何设计数据;道路养护管理系统——道路铺装情况等。?

(2)现状数据与历史数据积累的需求差异。各子系统对数据的时间要求存在着一定的需求差异,如监控系统关注的是现状数据,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事故信息分析系统等关注的是累积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的结合。?

(3)数据详细程度的需求差异。路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要求路段年平均日交通流量就基本能够满足需要,而事故信息分析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则要细致得多。应采用共用数据详细程度层次化方法,来满足不同的数据服务需求。?

在各子系统直接进行信息传送情况下,存在系统共用数据缺乏明确的维护责任,数据的统一性难以保证,接口设计受到其他子系统功能要求的牵制等问题,影响逐步递进开发方式的实现。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是采用共用信息平台的方式进行系统共用信息的管理:共用信息平台担负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中共用信息的中转中心的职责,各承担数据采集的子系统按照一定规则将共用数据发送给共用数据平台,由共用信息平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加以存储,根据需求规则或者子系统的请求,采用规范格式将数据发送出去。?

3 共用信息平台?

共用信息平台的确切含义是对整个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共用数据组织结构和传输形式的一种规范化定义,以及一个对共用数据进行组织、存储、查询、通讯等管理服务的数据仓库系统。?

共用信息平台的责任在于:从各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完成对于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和避免数据冗余。根据服务请求和查询权限对客户系统提供信息服务,对于自身存放的数据直接加以组织输出,对于其他子系统存放的细节数据由共用信息平台提供查询通道。?

4 面向用户的共用数据组织关系描述?

面向用户的共用数据组织关系描述,是为各子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时提供可理解的数据间关系说明。这种数据关系包括:有关数据在空间位置及时间上的联系,数据的确切含义等。共用信息平台通过共用数据规范保障对外服务的信息透明度,其中涉及如下与用户查询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参照系、数据类型、数据粒度。?

5 共用信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方式?

5.1 依据共用数据规范的数据查询?

根据路网参照系确定空间范围(例如济青高速公路K100+325至K120+383或二分公司管辖等)后,选择数据类型(道路技术数据、交通流数据、OD数据),确定时间范围,定义输出格式,进行数据查询。在查询过程中,可以根据SQL-92进行相应的数据查询的操作。?

5.2 主题查询?

主题查询是根据某种事先设计好的数据组织结构进行查询的方式,例如:道路几何线形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道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对于各种主题,系统提供事先设计的主体内容索引将相关图表、数据组织在一起。?

5.3 提供“共用信息底图”?

共用信息底图是共用信息平台中最为基本的共用数据。它的实际表现形式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地图。在高速公路网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底图按照信息的粒度,分别采用了宏观参照系、中观参照系及基本参照系三种方式支持不同决策分析。在该数字地图上辅以相应粒度的交通流量数据,便构成了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底图。?

6 结束语

信息是组织起来的数据,知识是经过提炼的信息。在建设功能较强的省级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为保证提高系统整体效率,需要高度重视信息组织问题,以实现系统有效整合。共用信息平台是针对将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成行业管理的“神经网络”而提出的重要概念,与系统规划管理、投资目标管理等手段有效结合,将有助于实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的目的。课题组正在进行的共用信息规范、数据组织结构、数据质量管理、信息传输规程等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共用信息平台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摘要:大量的农村电力用户由区农电科及下辖的供电营业所管理。由于通讯问题及较低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原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还处在单机运行、数据分散状态下。随着电信、网通、广电等面向社会开放宽带服务,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型数据库Oracle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运用面向对象开发语言Delphi开发基于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农电营销信息系统成为可能。系统具备业扩报装、电费计算、档案管理、物资管理、资料管理等功能,使数据集中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营销管理 数据库 供电所

随着"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实施,农电用户迅速增长,原基于桌面数据库系统FoxPro的单机计费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鄞州区供电局农电科组织一批技术骨干,与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合作,开发了一套针对农网用户的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1 应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能性

影响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道问题是导致各供电营业所单机独立运行的主要原因。由于各供电营业所地理位置分布较广,在全区范围内铺设光缆到各供电营业所,成本和维护费用太大,而传统的电话拨号连接又不能满足信息系统的带宽要求。

二是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虽然越来越普及,但在地域上分布非常不均,一般也只是在城市或相对较大的城镇,而供电营业所广泛分布在小城镇,对计算机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当机器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处理。

随着全社会通讯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电信、网通、广电的基础通讯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已经向社会开放宽带服务,租用广电网络提供的100M速率的宽带连接成本低(每个网点只要8000元开户费用和年使用费7200元),且不需要网络连接性维护,这样的成本对于供电局这样的企业来说完全能够承担。

网络的连接可以解决由于操作人员应用计算机水平低引起的系统维护难的问题。在应用工作站安装远程控制软件,通过远程控制可以维护一些简单计算机操作的问题。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程序放在数据库里统一维护,操作员可以运用本地自动更新模块来自动更新;信息系统数据库集中存放,这样系统管理员只需维护数据库就可以了,而操作员只要客户端网络通畅,应用系统就没有问题。

所以基于上述两方面的条件,开发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2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浙江省鄞州区供电局农电科下辖21个供电营业所,管理的主要用户类型为农村综合变下接的照明、工业、农业用户以及小城镇公用变下接的照明、工业、商业用户。现有农村综合变1608台,用户数26万;小城镇公用变250台,用户数14万。在开发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之前,原系统采用各供电营业所单独运行,各自维护自己基于Foxpro的数据库,且农村综合变和小城镇公用变是分开运行,最终导致作为农电科的汇总报表需要重新输入上传数据,经整理后才能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表数据的准确性,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应有:业扩报装、电费计算、档案管理、物资管理、资料管理等部分,实行数据集中管理,各供电营业所通过广电网络建立广域网实行数据共享。业扩流程纳入计算机管理并加以业扩监控,逐步达到单轨制无纸化流程。系统的五大部分之间通过数据流的方式建立联系,整理并统一供电营业所的资料目录清单及样式,进入计算机方便存档,方便领导调阅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管理物资以达到进、销、存一体化。通过合理的库存设置以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利用计算机可方便地指定采购计划。系统设计可以满足数据结构统一、编码统一、运行模式统一的目标。

利用广电网络作为数据库通道建立供电局农电科与各供电营业所之间的物理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放置在供电局大楼信息中心统一管理。数据库采用Oracle,系统开发工具采用Delphi。由于系统数据统一集中管理,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唯一性、合法性、一致性,系统软件的升级只要将文件写入相应的数据表,操作员运行一下本地的自动更新程序即可。

系统功能设置由下列五个模块组成:业扩报装、电费计算、档案管理、物资管理、资料管理。

2.1 业扩报装

农村低压用户进行新装、增容、变更等业务。根据《浙江省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标准》结合农电实际情况确定以下业扩范围:新装(居民生活用电单户申请、居民生活用电多户申请、非居民生活用电申请),变更用电(用户移表、迁址、销户、用户更名、过户、分户、并户、减容),调表(例调调表、故障调表),电量电费退补,违章窃电处理,系统具备业扩报表生成,供用电合同生成维护,用户抄表路线码、区页码变动修改,库存计量设备维护、计量报表生成查询等功能。见图1与图2。

2.2 电费计算

用户按供电营业所、行政村、变压器(台区)三级管理,线损也按供电营业所、行政村、变压器(台区)三级考核。通过设立综合变用户和公用变用户这两种只计量不计费的关口表用户,来统计线损。主要功能有:读数录入,电费计算,电价字典维护,电费台账生成与打印,电量电费报表汇总,银行数据接口(委托银行代开发票、代收费的,按一定格式生成银行所需数据)。见图3。

2.3 档案管理

提供模糊查询功能,输入相应的参数,能够在数据库中调出数据,供查询用户文件、表计文件、农村综合变、小城镇公用变、表库文件等资料。

2.4 物资管理

鄞州区供电局农电科有单独的物资管理,其实行的是一种进、销、存操作,对各供电营业所的物资进行计算机管理,统一编码,实时统计库存量,便于物资合理利用。包括:材料编码(根据统一编码标准进行材料编码,具有增加、删除、修改、打印数据功能)、材料进仓(录入材料进仓单、打印进仓单、按月汇总进仓数据提供表格打印)、材料核价(每笔材料在领用前,先核价处理,录入每项材料编码、数量,分仓库打印核价单,经用户核对、修改、部门领导审批,确认无误后转入销售)、材料销售(根据审批结果调出核价转入的数据〈料单〉,或者直接根据用户需要开出销售单,并打印领用单),材料结存(每月月末生成进、销、存报表数据,分仓库浏览,打印结存报表)。

2.5 资料管理

农村低压线路各元器件的资料管理,包括档案管理、线路走向、编码、CAD设计平面图纸等。

3 结束语

鄞州区农电科使用农电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以后,使得原先各供电营业所独立运行数据单机分散管理的现状得到了根本改变。农电用户数量大,而且每月生成的电费台账数据也很大,维护如此大的数据需要用比较成熟、稳定、可靠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选用的Oracle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从低层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农电用户的日益增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应用面向对象开发工具Delphi开发的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在农电科及所辖范围内统一一套软件版本,既减轻了软件维护的工作量,又方便了各供电营业所相互之间的应用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数据结构统一、编码统一、运行模式统一的设计目标。系统投入运行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方便了农电科对数据的访问,同时汇总报表可以直接从源数据中提取得到,提高了报表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线损考核增加了变压器(台区)第三级考核,比原来供电营业所、行政村两级考核更具体,可以分析到每台变压器的运行性能,提高了经济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论文关键词:仓库管理 校园网络 物流 信息流

论文摘要:随着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的硬件平台及硬件环境日趋完善。如何利用校园网络,开发为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服务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高校物资、经费管理流程的分析,设计开发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

我院设备科除了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以外,还担负着全院教学实验费的管理,教学科研实验材料采购、实验动物的供应等。长期以来,设备科的管理工作除固定资产管理采用计算机管理以外,其余如物资申购、供应均采用手工方式,对实验经费的管理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即每学期末各教研室根据实验教学需要提出实验物资的需求计划,设备科整理汇总后统一采购。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实验经费的使用不合理。由于教学经费的使用与教研室无关,教研室普遍存在开大单的情况,教研室所报计划水份很大。这使得原来就很紧张的教学实验费缺口加大,而另一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2)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物资仓库分为低值、材料、易耗和药品4个仓库,管理的物资品种上千个,由于采用手工的方式管理,教师申领物资的过程十分烦琐。必须到设备科查询,填单,批准,由设备科人员开正式的申领单,最后由库房管理人员发出。每个环节,都必须手工记帐,因而效率十分低下,成为教师投诉的热点。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教学实验费的管理模式、利用校园网络开发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就变得十分必要。

1 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1.1 系统的体系结构

要开发基于校园网络的仓库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很多,且较为复杂。一方面需要对各种物资进行分类整理,制订出各种标准的编码体系,另外还必须对各类可用经费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类经费的管理模式;然后,还必须对物资采购、供应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最适合计算机系统处理的各个步骤;最后系统还必须提供设备科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统计功能及报表打印功能。经过反复的调研分析,将整个系统分解为以下5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出入库管理、动物供应、用户功能、统计报表功能。其中非设备科用户的全部功能集中于用户功能模块中,包括库存查询、填写申领(购)单、查询经费等功能。具体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2 经费的管理模式与处理

设备科在日常工作中,需处理的经费种类很多。为了系统管理的方便,将经费划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并给予不同的处理模式:

(1)教学实验费:这是设备科处理的最主要的经费。教学实验费由学院按年度拨给设备科,用于解决各室实验教学所需的费用。设备科根据各科室所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将教学实验费分解到各科室,由科室负责人全权处理。在经费的使用上,实行科室负责人审批,设备科审核的方式处理。

(2)研究生经费:研究生经费主要用于支付研究生做实验所需材料的费用,其经费由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部共同负责。经费的使用,采取研究生提出申请,导师批准,研究生部审核的方式处理。

(3)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是指为完成某一科研课题,支付实验材料所需的经费,其经费管理采用课题组长审批,科研处审核的方式处理。

(4)个人经费:个人经费是指教师将个人负责的经费,如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等,按需要将一部分经费转入设备科,建立个人帐户。主要用于教师科研实验材料的费用。个人经费的使用由教师负责。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根据不同的经费种类,设计了相应的处理流程。

1.3 系统的基础编码体系

对于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其基础编码体系的设计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编码体系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开发的质量。在本系统的开发中,我们主要制订了以下几类编码:

(1)物资编码:根据我院实际,我们将物资划分为固定资产、低值、材料、易耗、药品、动物。物资编码采用10位,yy xxxxxxxx,其中yy为大类编码,xxxxxxxx为物资的编码。其中化学药品的编码采用上海市化学试剂总厂的药品编码体系。

(2)经费编码:经费编码采用xx形式,为01-04,分别表示教学实验费、科研经费、研究生经费和个人经费。(3)入库类别编码:根据物品的不同入库方式,其编码采用xx形式,01-05分别表示采购、自购、退货、盘亏、盘盈等。

(4)用户管理: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情况,我们将用户分为5个层次。系统级用户,享有系统的全部功能,可以进行系统的整体管理;个人级用户,可以进行除系统操作以外的全部功能;操作级用户,可进行填单、查询等操作;查询级用户,只能进行各种查询操作;动物供应用户,只能进行各种动物供应有关的操作。

2 系统的运行环境

2.1 软件环境

(1)客户端(一般用户):

操作系统:Windows+中文平台;

(2)服务器端:

操作系统:Windows NT Server 4.0;开发工具:Visual Foxpro 5.0。

2.2 硬件环境

(1)客户端:586/133以上,16MB内存,支持800*600真彩色的VGA;

(2)服务器端:AST S6200PRO专用服务器,64MB内存。

2.3 网络结构

校园网络采用100MB快速以太网,网络产品均为3COM品牌。

3 实际运行效果

本系统于1998年9月投入实际运行,从运行情况来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系统自运行以来,始终安全可靠。一年来,共处理各种业务单据1088笔(次),入库金额22.2万元,出库金额16.6万元,没有发生过任何差错。(2)方便快捷:使用仓库管理系统以后,教师可以在实验室方便地进行各种操作,如查询库存、填写申领单据等。使教师节余了大量的往返于设备科与实验室的时间。(3)提高了设备科的工作效率: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管理,设备科处理单笔业务的时间由原来的近5分钟缩短为半分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务。(4)改善了设备科的管理水平与决策水平:由于系统提供了大量的统计分析功能,便于我们分析与划分各类物资的流通属性,提高了物资供应的计划性。在保障物资供应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库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实践证明,将计算机技术引入物资供应的全过程,将会大大地提高高校物资管理及供应的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试析工商管理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讨

论文关键词:工商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工商管理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大纲、培育目标、教材等方面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工商管理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工商管理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现状

1.教学重点和培育目标落后于时展

通过对国内近10所著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发现教学重点几乎都是放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方面,试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在这个培养框架下,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建造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而现实的情况是,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与维护已经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对企业来讲,独立开发一套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投资巨大,而且风险不可预测。相反,选购、实施一套成熟的信息系统不仅经济上合算,而且通过和系统开发和实施部门通力合作,将项目风险大大降低。近年来以用友、金蝶等为代表的国内I:RI'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企业自主开发系统时代已经结束。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必须适应这个重要的时代变化,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2.教材内容缺乏对工商管理学科特点的把握

以国内比较著名的面向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为例,如清华大学版(薛华成,第3版)和高等教育版(黄梯云,第2版),教学重点均放在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组成、建设、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维护等方面。根据本项目组的了解,有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显得过于简单,如,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等,有些内容又过于复杂,属于比较专业的理论,如,数据库设计一中的范式、E-R图等,即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非常吃力。在教学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一方面,学生对于简单的内容因为没有新意而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对于复杂的内容因为难于掌握不易产生兴趣。加之,这些开发信息系统的知识仅在软件开发行业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且需要长期实践积累才能较好的掌握和使。用。因此,我们认为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此课程的真实意图,改革当前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非常必要。

二、教学大纲及内容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1.教学大纲和培育目标的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大纲必须清晰地区分两类不同的培养对象。

(1)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培养方向是未来的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可沿着现有的思路继续发展,偏重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开发、设计技术等。

(2)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应用信息管理企业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使用、驾驭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让学生明白企业内外部的信息究竟是如何流动、如何发挥作用,信息技术在其中可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而不是总要跟踪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这样才能把学生从掌握系统开发技术的陷阱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将来从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笔者通过对国内近10家企业进行调查,企业普遍反映选择、实施、应用、维护信息系统的工作非常之复杂,急需既熟悉业务又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考察了国内外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后,深感国内教材内容的相对落后以及国外引进教材的“水土不符”,它们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编写出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面向工商管理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已经成为我国培养跨世纪工商管理人才的当务之急的工作,必须尽快编写出来,为广大的师生服务。

我们认为,面向我国当前工商管理学科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使用对象定位清晰,即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新教材应当克服传统教材由于对象不够清晰导致的重点不突出以及知一识老化的不足,从一定意义上讲需要一套为工商管理学科“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

(2)内容符合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教材应当凸显当代工商管理学科所需的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内容选择上不应当追求知识量大、新、高,而是恰当的覆盖相关的知识点,能够使学生对企业如何选择、实施、应用、维护好信息系统打下一个基础。克服目前国内的教材中过分强调面广、点深的要求,导致这门课程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库、通信、网络等高技术知识,而没有反映出现代管理究竟如何更好的使用信息技术,即教材将更多的关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

(3)体现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即应当体现出恰当的与时俱进。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升级等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内容中将增加系统外包、项目管理等更符合企业应用现实需要的内容,而不是把将宝贵教学资源去教导学生“如何开发、设计信息系统”等。

3.配套实验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这就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除了在教学大纲、教材等方而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对实践和实验等环节进行改革。比如,酉己备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师资、提供学生在ER1丫CRM/SCMZ以及其他专业软件平台上进行亲身实验的条件,使其身临其境,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能。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我国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2000年8月21日,财政部成立了由国库司、预算司、信息中心、综合司和统计评价司有关人员组成的部“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工作小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总体框架。现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总体框架作一简单介绍。

一、GFMIS概念及设计思想

性,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保障各个系统的安全。

财政部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适应建立公共财政框架需要,大大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规范化程度;二是强化预算约束机制,提高预算、财务管理透明度,促进廉正建设;三是实现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减少财政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全面反映财政收支状况,提供宏观经济信息,为制定财政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五是实现财政数据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将为整个财政管理服务,并将与有关部门、机构及预算单位联网。系统必须保证:(1)严密性。能详细记录每一笔收支业务,保证总分类账记录的准确性,能实时查询每一笔支出的来龙去脉;(2)可控性。整个支付过程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制下运行,减少人为干预;(3)易操作性。微机操作界面要清晰、简洁,便于操作、维护;(4)实时性。系统设计要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保证进行高效率地实时处理;(5)安全性。系统的安全要达到或超过银行标准;(6)可靠性。要有主机、辅机和远程灾难备份系统;(7)可扩展性。要充分考虑技术革命的发展前景,系统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8)可兼容性。能够兼容在其他环境下开发的软件和数据;(9)数据格式的一致性。采用单一数据库,统一数据字典,保证数据格式一致。

二、GFMIS框架及主要内容

GFMIS框架主要由管理系统、信息流程和系统数据处理模式等内容构成。系统分为“宏观经济预算”、“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三大部分,各部分之间的数据流程按预算编制及执行的业务工作流程确定。在GFMIS系统中,所有数据接统一编码体系集中存放在一个数据中心(其核心为国库总分类贴数据库和预算编制数据库),真正做到宏观经济预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数据共享。豆。宏观经济预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之间的数据关系。

“宏观经济预测”系统根据从GFMIS数据中心采集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当年和历史的数据,结合从税务、海关、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等综合部门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为“预算编制”提供预算指南。

“预算编制”系统根据“宏观经济预测”系统提供的预算指南和从GFMIS数据中心采集的“预算执行”的各年份、各种类型的数据,结合预算编制其他方面的数据,测算可供分配的预算资源,向各部门下达预算编制指示和控制数,汇总编制部门预算和调整预算,为“预算执行”系统提供细化了的预算指标数据。

“预算执行”系统根据“预算编制”系统提供的部门预算指标数据和从GFMIS数据中心采集的“预算执行”、“预算编制”各年份、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各部门上报的月度用款计划,下达国库授权,并进行审核、记录和支付;进行现金管理以及提供各种财务报表和报告。

2宏观经济预测、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流程(格)。

3宏观经济预测、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系统的功能。

“宏观经济预测”系统的功能是:协助财政部作财政预测、制订宏观经济框架;测算总预算参数并向国务院提出建议,为各部门申请预算建议数提供预算指南。系统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预测)”、“政策分析模型”、“经济景气分析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财政收支预测分析系统”及“宏观经济数据库”。

“预算编制”系统的功能是:接受来自各部门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的详细预算,以此形成与各部门谈判的基础文件;产生批准后的预算;记录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任何修改和批准过程。系统分为“中央部门预算编报子系统”、“财政部内预算网络审核子系统”、“基础数据库子系统”和“定员定额子系统”。

(l)“中央部门预算编报子系统”细分为“基本支出预算编报子子系统”和“项目预算编报于子系统”以及“政府采购预算子子系统”。“基本支出预算编报于子系统”包括“下载预算”、“编制预算”、“汇总预算”、“审核预算”和“报送预算”等模块:“项目预算编报子子系统”包括“编制项目”、“审核项目”、“筛选排序”、“项目申报”等模块。

(2)“财政部内预算网络审核子系统”细分为“接受预算”、“审核项目”、“筛选排序”、“汇总预算”和“批复预算”等模块。

“预算执行”系统分为“授权管理系统”、“承诺管理系统”、“支付管理系统”、“现金预测与债务管理系统”、“收入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工资和养老金管理系统”和“执行与会计报告系统”等,各系统以“总分类账”为核心,所有数据都存在“总分类账”中心数据库中。

“授权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对各单位用款计划进行审核,授权。

“承诺管理系统”的功能是:进行预算及国库授权审核,生成支付文件。

“支付管理系统”的功能是:支付令或签发支票,处理多种类型的支付信息,与银行对账并进行信息追踪。

“收入管理系统”的功能是:记录收入征缴数据,稽核收入征缴各环节运作情况,审核收入退库等。

“现金预测与债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是:预测财政资金流量;提供国库授权限额;决定发债规模与结构;实现国库资金资本运作。

“预算执行与财务报告管理系统”的功能是:

以预算分类体系和标准会计科目为基础,1.按时间(旬、月、季度);2.按功能分类(类、款、项);3.按经济分类(类、款、项);4.按项目(活动);5按部门;6.按收入、支出资金类型等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报告和报表;7.批复部门决算。

“资产管理系统”和“工资和养老金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目前还未考虑成熟,尚待进一步研究。

4.财政副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的特点。

(1)全面记录各项财政收、支交易,具有全程信息反馈、查询功能;(2)以统一编码体系和统一数据平台为基础,实现预算编制和国库执行的统一管理;(3)实现支付的事前控制、内部控制和流程自动化;(4)能严格监视现金寸头,并能改善现金和债务管理;(5)能为预算编制和执行提供全面的综合管理报告;(6)可以为管理部门、立法机构和公众提供月度、年度财务报表和报告;(7)总体设计考虑当前国际通行的最新模式(包括数据库建立和先进的通用财务软件);(8)系统的安全性达到或超过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标准。

5.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MIS)实施计划。

(l)2001年选择部分中央部门和部分地方进行开发性试验;

(2)2002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

(3)争取在“十五”期间建立现代化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

三、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建设的配套改革措施

GFMIS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方面的配套改革,才能使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目前需要进行的配套改革主要有:

1.预算编制改革。要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要逐步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为预算执行提供依据。

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改革政府收支分类,科学地反映各类财政收支活动。

3.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要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减少资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建立、健全银行清算系统。要加快建立健全中国现代化银行清算系统步伐,提高银行间清算业务的效率。

5.修改、制定有关法规制度。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修订相关税收征管法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定《国库收入管理办法》、《收入退库管理办法》和《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等,为改革提供法律依据。

在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设计过程中,我们尽量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立足于中国国情,使系统具有中国特色;力求通过信息系统将宏观经济预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项改革的成果接合起来,体现财政改革的整体效应;系统建设坚持科学。规范的中期目标,根据财政管理的现状进行试点,分步实施,确保成功;系统建成后将促进财政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浅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B/S模式 SQL Web技术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重要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及其相关技术的特点。

1. 引言

在信息技术普及以前,绝大部分的企业和行政机关都是以“纸质媒介”来进行办公管理的。大量的单位内部组织信息和工作信息都需要手工操作,对人力物力的消耗很大,同时时效性差,容易出错,并且不容易保存和实现信息共享。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的规模迅速膨胀,所使用和涉及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采用相关的计算机原理和软件技术为各单位和机构搭建符合自身办公管理特点的计算机应用平台,从而为本单位信息管理和办公活动提供方便。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立使企业摆脱落后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管理信息系统将管理工作统一化、规范化、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使现代化管理形成统一、高效的系统。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组织、方法、控制的现代化离不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应用于现代管理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有必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保障,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所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下设机电工程分院、工商管理分院、建筑与艺术分院、人文与旅游分院、国际贸易分院共5个分院,在校学生约5000余人。学校老的学籍管理主要依靠几个分院的学籍注册表,随着学校招生的扩大,老的学籍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学生的管理,经常出现明明有学生退学、参军等情况,学生名单、成绩管理系统上却依然没有抹去,给老师的日常教学带来了不便。所以学校急需一个以教务处学生学籍平台为基础,各分院之间、与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联网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2. 学籍管理系统的特点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可将整个管理过程迁移到互联网上,使得教务处和各分院行政管理人员都可以实时参与整个学生学籍的管理,解决了以前学籍管理上存在的错误多、流程复杂、时间延迟、查找不清楚、审核复杂的缺点。同时由于整个学籍管理系统运行于网络之上,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共享性、及时性、传递性。利用各种Web技术、UML建模、数据库技术和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构造一个网络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将学校各部门的数据集结统一在一起,呈星状结构,为学校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提供一个网络的平台。该系统有如下特点:

(1)智能工作流

强大的工作流功能,无需专门技术即可方便的设定各种简单到复杂的学籍管理工作流程,支持多部门、多人、多步骤协同完成工作,包括数据修改、数据导入导出等多种特性。

(2)权限设置和分级管理

可根据现实中的部门权限层次和范围,方便、快捷的定义人员的角色及相应权限,使相应人 员只能执行相应的操作,保证管理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3)数据备份和恢复

可非常方便的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有效的保护数据安全。

(4)自动监控

可以自动监控操作员修改过的记录,保留其用户名、操作IP和时间,方便对误操作或非法操作的跟踪查询。

(5)多种查询模式

管理系统提供多种查询模式:转专业查询、已注册查询、未注册查询、各系各专业查询、生源区域查询、现金转帐查询、宿舍安排查询等等,通过查询条件的选择,可以查出所需的详细情况。

3. B/S开发模式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采用目前的主流开发模式——B/S模式,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技术架构。由于它和互联网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它在信息的查询和采集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而且由于他的界面主要是网页,设计起来非常的容易,也比较美观和人性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降低开发难度和维护成本,并具有平台无关性利于升级维护。B/S模式最大特点是:用户可以通过WWW浏览器去访问Internet上的文本、数据、图像、动画、视频点播和声音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由许许多多的Web服务器产生的,而每一个Web服务器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大量的数据实际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客户端除了WWW浏览器,一般无须任何用户程序,只需从Web服务器上下载程序到本地来执行,在下载过程中若遇到与数据库有关的指令,由Web服务器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来解释执行,并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又返回给用户。在这种结构中,将许许多多的网连接到一块,形成一个巨大的网,即全球网。B/S模式的原理可以概括为:请求->处理->应答,它的优点有:

(1)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

(2)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

(3)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

(4)开发简单,共享性强。

4. Web技术

Web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应用结构。Web客户端的主要任务是展现信息内容。Web客户端设计技术主要包括:HTML语言、Java Applets、脚本程序、CSS、DHTML、插件技术以及VRML技术。Web服务端的开发技术是由静态向动态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它的服务器技术主要包括服务器、CGI、PHP、ASP、ASP。NET、Servlet和JSP技术。Web技术的特点有:

(l)图形化、易于导航

Web非常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在一页上同时显示色彩丰富的图形和文本的性能。在Web之前Internet上的信息只有文本形式。Web可以提供将图形、音频、视频信息集合于一体的特性。同时,Web是非常易于导航的,只需要从一个连接跳到另一个连接,就可以在各页各站点之间进行浏览了。

(2)跨平台访问

对www的访问是通过浏览器 (browser)的软件实现,与系统平台没有限制。无论你的系统平台是什么,你都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WWW。

(3)分布式存储

大量的图形、音频和视频信息会占用相当大的磁盘空间,Web可以把信息放在不同的站点上,只需要在浏览器中指明这个站点就可以了。使在物理上并不一定在一个站点的信息在逻辑上一体化,从用户来看这些信息是一体的。

(4)动态

信息的提供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web站点上的信息进行更新,Web的交互性首先表现在它的超连接上,用户的浏览顺序和所到站点完全由他自己决定。另外通过FORM的形式可以从服务器方获得动态的信息。用户通过填写FORM可以向服务器提交请求,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返回相应信息。

5.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在一个学生管理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应用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 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同时,合理的数据结构也将利于程序的实现。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该充分了解用户各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性增加的需求。区别于FoxPro、Access等型数据库,SQL Server是一个功能十分完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l))上手容易。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日常的数据应用都是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的,由于SQL Server与Windows界面风格完全相似,并具备许多“向导(Wizard)”帮助,易于安装和学习。有关SQL Server的资料、培训文档随处可得。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习SQL server是掌握其他平台及大型数据的基础,有了SQL server的基础,习和使用其它数据平台就相对容易多了。

(2)兼容性好。

由于目前Windows操作系统占领着操作系统的主导地位,选择SQL Server在兼容性方面取得一些优势。SQLserver2000除了具有扩展性,可靠性之外,有迅速开发新的因特网系统功能。尤其是它可以直接存贮XML数据,并可搜索结果以XML格式输出,有利于构建异构系统的互操作性,奠定了面向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和服务的基石。这些特点在.NET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丰富的图形化管理工具,使系统的管理,操作更为直观方便。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是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集成管理工具,利用它以配置管理SQL server服务器,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库备份、恢复数据、调度任务和管理警报,实现数据复制和转换操作等。同时,SQLserver2000还提供了SQL事件探查器、SQL查询分析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和多个图形界面管理工具,也大大简化了用户操作,并增强了系统的易用性。

(4)充分的Internet技术支持。

目前,Internet网络己经成为一条重要的信息渠道,SQL server增强了对Internet的支持,它除保留了前期版本中的数据库Web工具“Web助手”外,还增加了对XML和HTTP等技术的支持,这使电子商务系统能够通过XML等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并扩展了SQL Server在数据挖掘、分析服务领域的应用。

(5)动态自动管理和优化功能。

SQL server也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配置和用户访问情况动态自动配置,保证在数据库管理员不做任何设置的时候,也能达到最优性能。从而减轻管理员工作。

(6)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和可靠性。

SQLserver2000既能在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下运行,又可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NT和WindowS2000)下运行;既能在单CPU计算机上运行,又能在对称多处理系统下运行。它具有很好的伸缩性,能够满足从桌面应用到大型企业分布式应用等不同层次的用户的需求。

(7)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开发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程序更加灵活。

SQL Server提供了Transact一SQL等开发工具,Transact一SQL与工业标准SQL语言兼容,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使它更适合事务处理方面的需要。此外,SQLServer2000还支持ODBC、OLEDB、ADO等规范,可以使用ODBC、OLEDB、ADO等众多接口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

(8)简单的管理方式。

SQLserver2000与MierosoftWindows2000实现了有机集成,可以使用目前,Internet网络己经成为一条重要的信息渠道,SQL server增强了对Internet的支持,它除保留了前期版本中的数据库Web工具“Web助手”外,还增加了对XML和HTTP等技术的支持,这使电子商务系统能够通过XML等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并扩展了SQL Server在数据挖掘、分析服务领域的应用。

6. 系统的功能要求描述

学籍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模块完成对学生信息日常操作,如新生报到时为该生建立信息档案,以及修改、删除的众多功能。在系统设计中,为了保持操作界面的一致性,所有的日常操作都使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根据用户的选择来显示操作的功能按钮。

(2)毕业管理:学生的校时间都有一定的期限,超过这个期限,学生将离开学校,学校就完成了对该生的管理,称之毕业。在该系统中提供了毕业管理, 将离开学校的学生信息从学生库中删除。

(3) 查询模块: 查询功能是一个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系统中设计的查询功能更为方便,使用者中需输入所要查询学生的学号,即可找到该生的全部信息。

(4)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是对系统的使用者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新建用户,修改、查询用户等的功能。以上是对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读者开发时进行必要的修。

(5)系统管理:主要功能是退出功能。

7. 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B/S结构充分体现了系统所具有的较高的可伸缩性和维护性,Web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页面浏览方式的网上操作系统,具有普遍意义。该系统可以减轻各部门的工作量,同时也为高校在校生管理上增添了新的特色。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天津市排水管理信息系统在防汛调度上的应用

摘要:天津市排水管理信息系统在防汛调度上的应用

关键词:流量计 雨量计 降雨强度 颜色划分 排水管理 信息系统 防汛调度

1 引言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排水设施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搞好城市排水管理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搞好城市的防汛排水工作,确保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常进行至关重要。我处(天津市排水管理处)作为市区防汛排水的主要部门,对搞好防汛排水工作,使全市人民安全渡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天津市排水管理信息系统是城市排水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实现排水管理定量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天津市防汛调度系统作为排水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汛期的雨量、流量监测,进行数据分析,提供调度依据。

2 系统设计

2.1整体设计

排水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汛调度上有很大的优势,按照我处排水地理信息系统规划,降水时各地区降水量 、河道水位等动态信息可通过有线(无线)自动传入系统计算机内,计算机结合存储的排水设施情况及地形、地物等属性可提前预报市区的积水地点及深度,并生成最佳排水调度方案,预测排除积水所需的时间,在遇特大降水时,根据地面高程特性(由地面高程形成的洪水缓冲区)及地面建筑物特性(主要是建筑物的使用重要程度)生成最佳市区防洪、分洪方案,使洪水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整体设计如下:

2.2详细设计

具体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任务:

(1)实时预报积水点及深度。

(2)生成最佳排水调度方案。

(3)预测排除积水所需时间。

(4)生成最佳市区雨水排沥方案。

3 系统安排

3.1流量计、雨量计的安装

流量计、雨量计是确保防汛调度动态实现的硬件基础。本系统采用的是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将其安装在各泵站,这样既可以为监测泵站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又可以在降雨时全面掌握雨量情况。流量计、雨量计定时将流量等信息通过传输网络传入服务器,降雨时信息中心可随时通过拨号查询各地区降雨、泵站运行等情况。

3.2数据库的建立

天津市防汛调度系统的数据结构,组织存储等均使用Access数据库,本系统的库体主要包括图形图象数据库、泵站数据库。泵站数据库中,采取每一泵站信息为一张表,泵站数据表中有泵站号、时间、泵流量、累计流量、雨量等字段,另有一张泵站号表,对泵站名与泵站号作出了一一对应,为以后历史数据查询做准备。图形图象数据库是由地形、地貌、等高线图、系统流向、泵站运行示意图及概貌、相关信息等摄影照片等组成,为图形查询、图形显示提供图形基础。

在通常情况下,分布在各泵站的远程流量计通过电话线自动两小时一次向服务器传输原始数据,系统自动整理数据后,将其存放在泵站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为监测泵站运行情况、分析雨量与积水关系提供数据基础。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可以直观、准确的反映出排水系统流向、雨量流量对照关系,泵站运行情况,为防汛调度、提供数据保证做必要的准备。

3.3降雨强度与颜色划分

在降雨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降雨强度各不相同,为更直观的反映降雨情况,按照降雨强度的不同,分为小、中、大、暴、大暴、特大暴雨六种降雨情况,同时以六种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具体划分见表1。

表1 降雨强度 (mm/小时) 颜色 小雨 < 15 浅蓝色 中雨 15~30 浅绿色 大雨 30~50 浅黄色 暴雨 50~100 浅紫色 大暴雨 100~200 红色 特大暴雨 > 200 褐色

3.4应用实例

众所周知,防汛调度是一项实时性的工作,所谓实时是指防汛系统必须根据当时的雨量情况、流量情况作出及时、准确的调度。这样,实时数据、及时分析,就成为及时调度的前提,依靠两小时一次的定时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然是不够灵活的。

在天津市防汛调度系统中采用了拨号查询的方式来解决实时问题。拨号查询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调制解调器进行通信,可对任意一个流量计进行拨号。当流量计接收到调制解调器发出的指令,立即通过传输网络将当时的雨量、流量等信息通过调制解调器传输到计算机,本机接收到数据后,立即进行处理分析。利用调制解调器进行通信,保证了数据及时、准确,为进一步分析数据提供基础。

现在,以南开区北草坝积水点作为试点,具体说明如下。

北草坝积水点面积约为127公顷,负责此区域排沥的泵站为雅安道雨水泵站。降雨时,雨量计自动测取数据,并通过传输网络将数据传入信息中心,自动整理入库。监测人员可以进入该系统,系统自动按颜色显示当前区域的降雨强度,同时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功能提取积水点降雨及泵站运行情况,包括泵站开车情况、流量大小、积水深度等。并以图象及数据形式给予直观显示,达到简明易懂的效果。另外,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预测排除积水所需时间及判断应开车台数等。见图1。

3.5数学模型的建立

任何的分析都要有数学模型作为基础,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在天津市防汛调度系统中主要需要预测排除积水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

3.7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良好的用户界面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到用户对系统的应用态度,并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考虑到系统的使用对象大多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界面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1)界面全部在窗口环境下开发,用户不需要掌握Visual Basic,Access的命令和数据库结构,只需通过菜单、按扭、图片即可作到正确操作。

(2)提供提示和帮助,一些比较复杂的功能和操作,在屏幕上给出简明的操作注明,以帮助用户顺利完成工作步骤。

(3)尽量减少键盘输入。通讯信息和共享信息由系统调入并显示在屏幕上,由用户检查确认等办法来减少人工输入可能产生的数据录入质量问题。

3.8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见图3,源程序见附件。

4 运行测试

程序编制完成后都要经过测试,由于天津市防汛调度系统的调试需要实时传入泵站的流量、雨量,而在非汛期,无降雨,雨水泵站不开车。鉴于以上原因,又编制了一个终端模拟的程序供测试使用。终端模拟程序可以模拟汛期的雨量计,当接收到本系统调制解调器发出的指令后,立即传输流量、雨量等数据,系统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测试,认为本系统安全可靠,及时准确。本系统预计在2000年汛期在处调度中心试运行。

5 总结

快速、准确的防汛调度是对城市排水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该系统的实现将对天津市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及决策起到一定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自来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探索

摘 要: 本文探讨了自来水行业信息化的现状,讨论了综合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以及在建设综合信息系统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自来水 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

一、自来水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城市供水企业从90年代初期就不同程度地开始致力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长期的探索、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数字供水”、建设信息社会等的出现,对自来水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以生产管理、管网管理、营业管理、无纸化办公为主要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得到长期的应用实践,已经成为城市供水企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与此同时国际供水企业的信息化大都采用以SCADA为基础的数据系统,它很好地解决了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的数据采集、分析等支持功能;以ERP/EAM为核心,并与SCADA系统对接,对设备的运行、维护实施全面的在线实时管理;以GIS为辅助系统,与SCADA系统、ERP/EAM系统整合,形成实时在线的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提高城市自来水信息化水平。与之相比较,我国城市供水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1.信息系统机制薄弱,体现在:生产的安全性低,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差,资产利用率低,输配和管理成本高。

2. 企业体制、机构和人才与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一些城市供水企业的领导在理念上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信息化建设只完成了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还远没有实现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的目的;虽然建设了基础数据库、积累了大量数据,但是尚不注重数据的整理和挖掘。

4.缺少一个规范的自来水信息统一管理平台(自来水企业信息门户);一些子系统各自为政,信息的处理和流转只局限于本部门,不能在整个公司进行很好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二、自来水信息化的实际意义

自来水企业的业务性质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不同,它面对着千家万户的服务需求,管理着全市范围内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和大量设备。因此,所研制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为安全稳定供水的严格要求服务,必须要为做好用户服务这个工作宗旨提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这就要求自来水企业必须以整体信息化为出发点,将企业运营相关的所有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在此基础上针对自来水运营模型的要求,统一规划,构建生产调度、管网运行、营业收费、用户服务等专业应用系统,形成自来水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此外,自来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是响应国家确立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思想。自来水信息化不仅适应城市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且对自来水企业的企业现代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充分体现了自来水企业“数字供水”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

三、自来水信息化系统的组成

按业务内容、业务性质和服务对象的不同,自来水企业目前的业务模式,可以分下面几个部分: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包括业务咨询、信息查询、业务申报受理、业务投诉受理、用户服务热线等);营业收费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抄表、收费、与银行间代收自来水费数据处理);GIS系统(自来水管网运行管理、维护等);ERP系统 (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料供应管理、工程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经营计划等);SCADA(包括自来水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供水调度等);企业门户网站(展现公司形象、提供用水常识、安全知识等)。

自来水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内容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见图1。在这个关系图中业务应用系统和辅助支持与决策系统统一运行在公共信息平台上;业务应用系统与辅助支持与决策系统数据通过中心数据库平台实现双向互通;业务应用系统中只有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和营业收费管理系统直接面对用户,GIS、SCADA和GPS系统是公司内部生产运行系统,主管部门和外部相关机构只与业务发展管理系统联系。

四、自来水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思想

建设高水平的自来水行业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出发,调动企业内外多方的力量,运用行业内领先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和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的整个运营系统进行完善和更新,形成适应企业发展变革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先进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业务的整合,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业务创新,以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提高社会满意度,实现自来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信息化建设原则

自来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遵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原则;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系统开放原则;技术先进、可靠、实用原则;“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信息安全原则。

1.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坚持标准。总体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自来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前要制定建设规划,统一规范标准,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做到结合实际、重点带动、分步推进、按标准进行建设,让信息建设与管理建设同步进行。

2. 系统设计要先进、可靠、实用。要利用成熟可靠的公用网络,根据自来水企业各个分支机构分散在整个城市的特点,采用方便、安全、可靠的VPN虚拟局域网,保证数据的实时准确传输。整个系统的规划要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信息产业几乎每年都要更新换代,所以做系统规划的时候在充分考虑技术成熟性的同时必须采用国际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发系统,确保系统的先进性。

3. 系统运行的开放性。系统必须十分注意开放性,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平台,便于开发、使用、维护、管理和系统升级的支持;应用软件设计开发也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相关系统中留有相应的软件接口,使各类数据资源得到很好的共享。在实用性方面,随着人们管理意识的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更加追求实用效果,要完成人工作业,还要完成很多过去人们想做而无法做到的工作。

4. 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内部业务流程自动化,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提升服务素质,最终提高社会满意度;因而便民利民应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必须保证系统简单易学,建立企业与用户沟通的友好界面,建立用户自我服务系统。

5. 系统的安全性。在地球村时代,安全性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建立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机制,制定规章制度,防数据泄密、丢失,防病毒和黑客的恶意攻击。

(二)自来水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1. 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企业信息平台建成一个B/S结构的Intranet访问平台,即企业信息门户。完全基于三层结构Web 应用技术,使企业内部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各自的权限在浏览器上共享、分析、处理和应用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实现生产自动化、运营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信息资源化和运作网络化。

2. 建成核心数据交换中心。通过对各个业务环节信息数据的实时全面采集和发送,实现企业运营信息的集中存储,形成一个信息共享体。以完善的信息流和信息共享机制带动整个业务流程运作的顺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决策管理系统对各个业务环节的监控和指挥,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宏观决策和计划指导,同时建立信息中心实施对数据交换中心及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升级等相关职能,并进一步健全信息管理机制,形成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框架。

3. 根据实际情况分步重点建成急需的应用系统。这包括营业收费管理系统、GIS系统、SCADA系统、客户服务中心、ERP系统、OA等。

4. 通过企业信息系统与产业链上其它信息系统的互连和信息共享,实现企业经营的社会化和系统增值,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向飞跃。

五、自来水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各个子系统功能

自来水信息系统建设是以提高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内容包括多个面向具体应用的应用系统以及支撑应用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

(一)系统体系构建

自来水企业信息系统体系应根据自来水企业目前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和状况,考虑以下方面:

①适应自来水企业目前的应用背景和现状;②保持与IT新技术的同步发展;③建立基于Internet技术的主流的VPN形式的信息网络。

该系统体系结构比较适合自来水企业的应用要求。它以数据库为核心,在企业内部网上(Intranet)将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统一共享;在企业外部网上(Internet)与政府、银行、用户相关联,适应社会信息化要求。

(二)统一公共信息平台

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重点是建立基础设施平台,搭建全公司的VPN虚拟局域网络,建立起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机制,各类客户端信息访问机制等。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环境,利用计算机的三层结构技术,实现自来水企业集成平台与现有各类计算机系统的无缝集成及平滑过度,以及今后新增系统的数据集成。

(三)营业收费管理系统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几乎覆盖了直接面对用户的所有业务,包括抄表、收费、与银行间水费代收数据处理等。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是自来水企业整个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来水用户基本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城市的基础性公益性大型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不反完成营业收费的管理工作,系统的数据将直接共享应用于城市自来水规划、城市输配自来水管网数学模型、城市GIS系统以及自来水企业各有关管理部门和各有关上级领导决策部门。

(四)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客户服务中心是自来水企业与用户和社会各界的直接面对面窗口,也是信息化工程中的关键部分。这部分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形象和社会稳定。客户服务中心以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每一个自来水用户建立一组档案,记录着用户开户之日起到现在的所有的情况,使自来水企业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一个非常清楚全面的了解,是自来水企业搞好对外服务的基础工作。此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用户报装管理系统、自来水表管理系统和热线服务管理系统。

(五)ERP系统

ERP系统包括自来水企业的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仓库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物流后勤管理、自来水表管理等。这些系统良好运行,为自来水企业规范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为领导层提供及时、准确的经营信息和辅助决策信息。

(六)生产运行管理系统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主要由GIS、SCADA、GPS等构成。这是以实时动态管理系统为主,包括自来水企业的主营产品—自来水的整个生产处理过程和把产品通过管网系统送到千家万户的整个传输过程。这一部分以基本生产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自来水输配过程进行控制。基本生产信息的数据一方面用于生产运行,另一方面和基本用户数据一起作为管网建模和GIS两个系统的主要基础数据来源。通过管网模型和GIS系统的分析处理,得出的结果可以科学地指导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合理的管网运行,以及对管网的建设和规划提供宝贵的数据。

六、自来水信息系统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自来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新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成长起来的新型管理系统,过去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自来水企业的“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明显。在信息技术相对成熟的,新的管理系统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因此老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必须适应新的信息化系统。在这个互融过程中,建设自来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体现出的几个问题是系统是否成功的关键。

(一)领导重视,企业“一把手”亲自抓,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保证

首先,最高领导一定要亲自挂帅,实施“一把手”工程。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管理手段;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和业务流程的重组;信息公开和规范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人员的权限变化。因此从实质上来讲这是一个管理系统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系统。整个系统实际应用都是要体现领导建立在现代化信息平台基础之上管理思想的,所以企业“一把手”和其他主要领导不亲自抓是搞不好自来水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的。

(二)注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

搞好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战略。信息系统建设要从全局的观念出发组建系统,制定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规划重点考虑企业全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编制系统功能目标。确定部门信息处理应用要求和公司全面管理需要之间的合理配合,根据系统要求和市场技术经济条件,合理配置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的能力并留有发展余地。

(三)系统建设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要求

系统建设的可持续性关键是应用程序可以持续使用。这要求应用程序要易于理解、扩充和改动,并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升级的平台上。对此,在开发阶段就应该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深入分析,合理地做出安排,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结构。

(四)编码技术标准化和管理业务规范化

自来水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涉及到大量的信息编码标准化工作,这既是提高应用水平,信息共享的需要,也是满足今后扩展的前提。重视基础数据开发,实施信息挖潜,是项目成功的保证。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大量时间花费在整理、改进、补充完善传统业务的规范作业制度,形成一套规范的基础数据,达到编码技术标准化和管理业务规范化。

(五)注重人才的培养及梯队的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实施以人为本是自来水企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的保证。公司内部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系统维护力量,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否则难以完成系统的日常运行。系统维护应当能够完成系统硬件、软件和网络平台的日常维护,处理一般的系统故障、系统参数设置、数据库的维护和备份、用户权限分配、在应用层面上对软件功能和界面的调整修改等。同时,还要求企业员工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型管理工具,而且这也是一个企业走向现代化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各类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应工作岗位的系统模块的应用,力求操作的快速和数据录入的准确,减少甚至杜绝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七、结束语

自来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自来水企业信息化的完整解决方案。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充实和完善的系统工程。随着管理体制的变化,在系统建设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信息化工作是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指导下实施的。同时,信息化工作是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摘要

本文以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检测中心供应站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为背景,从实际工作出发,在分析目前本单位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概念、结构及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开发了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全文共分为题目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预计成果以及本系统发展前景等七章,详细地阐述了本系统开发的目的、过程及预期效果。

关键词: 物资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

目录

第一章 题目的意义

1.1 绪论

1.2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3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现状研究

2.1 国外现状

2.2 国内现状

第三章 物资管理工作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解决的办法

4.1 理论支持

4.1.1 系统建设方法三原则

4.1.2 系统建设生命周期及生命周期法

4.2 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五章 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

5.1 系统分析

5.1.1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详细调研

5.1.2 数据流程图( DFD)

5.1.3 数据字典(DD)

5.2 系统设计

5.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5.2.2 数据库设计

5.2.3 代码输入及输出设计

5.3 系统的实施、运行及维护

5.3.1 系统的实施、运行

5.3.2 系统的维护

第六章 预计成果

6.1 软件的优点

6.2 经济效益预测

第七章 本系统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一章:题目的意义

1.1 绪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N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于1946年在美国问世到现在,计算机业飞速发展,技术淘汰指标高的惊人,价格下降以及软件应用的快速扩展引发了以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为标志的“微机革命”,随之而来的是以全球信息网络普及和全球信息共享为标志的“全球信息网络革命”的蓬勃兴起。可见,世界已进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中激烈竞争的时代,计算机已经变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具,如同我们离不开的自行车、汽车一样。我们应该承认,谁掌握的知识多,信息量大,信息处理速度快,批量大,谁的效率就高,谁就能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是1961年美国人J。D。GALLAGHER首先提出来的,是一门新兴的、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是企业中信息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便有效的管理信息,提供各类管理决策信息,辅助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信息系统,它具备数据处理、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具体作用如下:

(1) 用统一标准处理和提供信息,排除使用前后矛盾的不完整的数据。

(2) 完整、及时提供在管理及决策中需要

的数据。

(3) 利用指定的数据关系式分析数据,客

观预测未来。

(4) 向各级管理机构提供不同详细程度的报告,缩短分析和解释时间。

(5) 用最低的费用最短的时间提供尽可能精确、可靠的信息,以便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物资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

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有更多的优势。

物资供应部门是企业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物资保障部门。正因为供应部门是关键的中转环节,建立一套物资

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如何有效的把本单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及时、保质保量的供应上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微观上讲,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加快物资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强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顺应了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化潮流,缩短了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周期。

第二章 国内外现状的研究

2.1  国外现状

计算机的发明应用,被视为人类的第三次

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飞跃。过去的革命最高成就就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是手的延长,而计算机的出现却能做到“用机器控制机器”,是脑的延伸。计算机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工具

及途径。在西方国家,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有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1964)电子数据处理阶段(EDP)。 此阶段以单项数据处理为主,如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工资管理等。

第二阶段(1964--1974)管理信息系统阶段(MIS)。在这期间,由于高速度的处理机、高速度大容量的存储器与器件有了突破性进展,使得计算机应用系统从单项应用的 EDP发展到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应用阶段,使得 MIS日渐成熟,具有了控制、预测、辅助和决策的功能。

第三阶段(1974--1980)决策支持系统阶段(DSS)。在此阶段解决的主要是面向高层管理,大范围的决策问题以及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

第四阶段(1980--)职能管理系统阶段

(IMS)。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综合管理功能,多维服务模式,人机协调的、智能化的、集成化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功能等。

据统计,目前,美国在财务会计上占有90%的工作由计算机完成;物资管理中80-100%的信息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计划管理是80—90%;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较快的国家中,计算机应用于经济管理的占80%;用于科技计算的占8%,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占12%;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

2.2 国内状况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水平。长期以来,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未能与信息资源的增长同步进行。我国有丰富的原始信息资源,但

在此基础上再生的二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产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使用率相当低,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未能进一步加工成商品使其增值。我国的计算机应用要比西方国家落后十几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是从1973年开始的,83年以后才开始了大量的实际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因此,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被确立为国民经济信息的核心内容,信息数字化,传输的网络化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捷径,值世界信息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时,我国要迎头赶上,就必须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于各类科技经济等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服务系统,以便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物资管理在社会大生产中占用重要地位,其计算机化在发达国家已达到95%以上,而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是在80年代初开始的。起步虽晚,但发展快。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信息处理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手段,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章 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检测中心是1991年初成立的局属二级单位,主要负责油田地区各单位的安全教育、工程质量、锅炉压力容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及环境检测,井架检测等监督检测工作。供应站则负责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所需的物资正常供应工作。我单位供应站属直属四级站,物资类别

99大类,年吞吐量450万元,周转速度为49天,库存30万元,一年以上无动态积压物资4万元。供应站每月要向局供应处及中心机关上报月度库存清册,其数据都是从各种账本中收集,再统计,最后逐级汇总再报送。目前存在的

主要问题是:

1 ) 根据各三级单位所报材料明细逐个与

库存账本对照查阅,进行库平,即库中有其所需材料则开据料单从库中领取,若库中无,则通知采购人员采购。库中物资种类繁多,查对繁琐,易出错。

2 ) 从开据发料单到每月结帐、清册都是手工操作,计算器加算盘,效率低且准确率不高。

单位配备的计算机仅局限于打字,做报表,不能开单据,计算机应有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领导决定通过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其处理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也便于动态查询,提高决策水平。

第四章 解决的办法

4.1 理论支持

4.1.1 系统建设方法三原则

人类在复杂的工程技术系统如能源、交通等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研究复杂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

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方法论,其主要原则如下:

1)  整体性原则。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我们必须从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来考察事物,从整体目标和

功能出发,正确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2) 分解—协调原则。就是把复杂问题化成若干相对简单的子问题以方便求解。若子系统的问题比较复杂,还可以再分。但在处理各类子问题时,必须根据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行为、功能与目标,以保证整体功能目标的实现。

3)  目标优化原则。所谓目标优化原则对简单系统来说,是求最优解,对复杂系统来说,求的是满意解。一定要注意,目标优化原则并不简单是求最优解的问题

这里最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原则是系统方法中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三个主要原则,并非全部原则。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还需在这些原则的

指导下,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求解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4.1.2 系统建设生命周期及生命周期方法

任何系统均有其生产、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生命周期。而生命周期法是将一个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目标、活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规定,以使整个建设工作具有合理的组织和科学的秩序。它是一种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一直是大型系统开发的主流方法。步骤如下:

(一) 系统规划

(二) 系统开发

1 系统分析 包括系统逐步调查,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新系统的逻辑方案的提出。

2 系统设计 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总体功能设计,系统总体物理结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3 系统实现 包括程序设计,系统测试及制作安装盘。

(三) 系统的运行及维护

本系统总体上就是用了这种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

4.2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在物资管理中存在下列问题:

(1) 开据发料单,月底清帐及各种库存清册均用手工操作,用计算器或用算盘,工作效率低。

(2) 在进行库平时,由于要把各三级单位所报材料明细和库存账本上的明细一一对照,效率低而且管理起来也很费劲。因此,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开发系统势在必行。从环境上看,我站有3台486微机,99年上了局域网。从人员上看,站上精通计算机的年轻人不少,操作起来不会有困难。因而,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技术上看,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可行的。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论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的应用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是成本、进度、质量的竞争,是信誉、品牌、人才的竞争,是技术、资金、管理的竞争。如何及时有效捕捉各类项目信息,迅速对项目信息作出反应,充分、正确掌握在建项目的计划、进度、质量控制和资源配置使用状况,实现实时远程全方位监督和控制,对提高承包施工企业整体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预防和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具有现实和重大的意义。

随着各种网络通讯技术及项目管理软件的迅猛发展,从技术角度为实现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和保障,应用的关键是企业必须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双管齐下,达到提升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项目的实施等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众多的参与部门和单位。每时每刻都产生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在项目部与总公司之间,项目部与业主监理之间,项目部与其它单位和机构之间,项目部内部各部门之间,本地与外地之间进行沟通、反馈、协调等不间断的流转,而目前这些大量和信息被分散保存在各自的计算机之中,或是被锁在桌子或文件柜中,有的甚至还存在员工的头脑之中。由于信息的独立存放而不能方便迅速的流转与查询,从而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使得沟通和协调的工作困难,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经营的大范围、地域的大跨度,使企业的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项目的必要信息和相关数据,不能及时准确地作出决策。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能否及时获得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竞争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因此,传统的工作方法已经显得越来越吃力,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和工具。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给建筑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上的过程重建、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等新思想被纷纷应用到实践中,同时我们利用各种方法和工具把零散无序的信息有序化,组成易于存取便于共享交流的信息结构,大大提高信息沟通和采集的效率。管理思想和新技术、新工具的有机结合给企业创造了一种新的不受地域、时间和计算机本身约束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协作方式,这种新方式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它不仅仅意味着企业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管理费用的降低,实际上它带来的是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交流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应用于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给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乃至整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二、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1.集成性:

从其它系统中可以看出,集成是优化的基础,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实现。时间最短,成本最低,质量最优,采用集成的思想构造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一定要达到以下要求:要求各阶段各侧面信息系统之间集成,无缝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实现纵向集成,使其在工程管理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员之间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集成;实现业务流程的集成,从可行性研究、招投标到设计、施工等项目实施过程的集成。

2.分布性:

信息流动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部门、各单位之间,体现于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时间分布和地域分布都是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

3.系统性:

构成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接通“信息孤岛”。要达到各个管理过程的有机集成,对信息系统的管理需要系统地规划、系统地设计,包括各单元系统的开发和运行都需要在一个有准备的系统或平台上进行;在保证各单元系统之间接口具有一致性标准的前提下,保留各单元系统的独立性,留有单元系统升级发展的空间;各单元系统应最大限度地使用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减少数据采集和操作环节,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各单元系统还应有较强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要求

1.电子化: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首先要求人们工作电子化,数据要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文档采用Office系列软件编写,图纸、图片等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只有资料的电子化才能为网络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提供前提。

2.网络化:

在网络化环境中计算机才能发挥无穷的魅力,在网络中用户可以方便的沟通共享数据库与文档,如Weh系统、E-Mail系统,文件传输系统等,把各个系统联成一个大的系统,使用户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降低。

3.业务化:

计算机是一个工具,能让它发挥作用必须和具体的业务、管理相结合,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软件就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每个单元系统采用专用软件与具体的业务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来完成业务和管理工作。

4.规范化:

计算机要求业务管理必须是规范化的,包括标准的数据格式、用语、业务流程等,否则计算机无从处理零乱的数据。零乱的数据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只是垃圾数据,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5.编码化:

项目确定后要及时建立项目编码体系。可参照本公司标准的编码系统,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加以修订,编码应根据“工作分解编码(WBS)”、“组织分解编码(OBS)”、费用编码体系和档案编码体系。工程分散编码中土建要分解到工序,设备要分解到零件,在此基础中实现进度、资源、费用、质量、合同的有机统一,同时满足单项管理特点,使各单元系统之间相互交流成为可能。

四、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1.集成办公系统:

办公信息系统基于项目的日常办公应用、综合办公事务处理规范,用于提高日常办公事务的效率,内容包括领导信息查询、公文管理、公共办公、个人事务等,可采用Lotus/Notes群件系统等软件,如公文管理包括:收文、发文、签报、办公传阅件、信访、档案管理等功能;公共办公包括:公告栏、会议、日程安排、网上请假、督查、图书期刊、学习园地、外事等功能;个人事物包括:今日工作、人员外出、个人文档等模块。

2.合同管理系统:

合同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起点,它控制并制约着计划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和保证企业利益的重要环节。主要功能包括:合同通用文档资料管理;全部经济合同台帐及合同附件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合同终结、工程竣工价格结算信息的维护和管理;各类合同台帐及附件资料的输出处理等功能,如Expedition和Prolog等软件。

3.工程财务管理系统:

面向工程项目,以会计财务系统为核心,实现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按项目核算和按部门核算,实现与合同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的信息接口。主要功能包括:建帐、制单、记帐、查询、出纳、数据交换、汇率管理等。

4.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贯穿整个项目,以特定的项目为目标,为日常的办公、管理和运营系统有紧密的联系。项目管理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包括设计、施工、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等过程,涉及办公、合同、财务、设备、物资、计划等环节,是一个需要企业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一般可分成计划系统和控制系统,计划系统将项目的时间、费用和其他性能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的、适时准确的信息,控制系统使用这些信息来辅助项目的决策;控制系统用来管理与界定组织、质量、费用和时间相关的计划并进行数据控制,以协调人力资源、工程设计、材料采购和财务等部门。

5.投资控制管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对项目的投资总量和规模总量的动态分析和把握,通过把建设项目细化成一系列预算,再把这些预算投资情况进行动态的、实时的、定量的分析汇总,实现对项目投资的控制、核算。主要功能包括:编制工程预算、编制现金流计划、编制现金流实际、系统查询报表等。

6.质量控制管理系统:

该系统建立行业质量验评规范、规程和标准光盘数据库,建立与验评标准相应的验评表数据库,方便工程项目的验评,方便总公司远程质量监控、行业质量标准升级和质量验评统计汇总。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工程信息、质保体系、验评范围、质量纪录、验收项目、竣工报告和查阅标准等。

7.资源综合管理系统:

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以财产管理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项目经营活动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管理控制;加强设备、材料供应全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以节约资金、减少浪费、提高项目的综合经济利益,为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提供有效保证。主要功能包括:库存管理、机具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等。

8.综合文档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管理项目从立项到建设、材料采购、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竣工申请等与项目有关的全部文档信息,实现了建设项目文档电子化。按档案标准进行文档整理、组建、归档和检索,做到管理的高效有序。主要功能包括:项目信息的录入、开工报告、设计变更、施工记录、质量评定、观察记录、事故处理、竣工验收、档案登记、文档检索等。

9.风险、索赔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建立项目专用的风险、索赔管理模型和相关的数据库,用来收集和分析风险,及时做出处理方案;对索赔事件快速得出索赔解决方案,增强使用者的谈判和决策能力。

10.现场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项目上人员的工作安排、设备的使用安排、制定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手册、岗位职责,进行就餐、考勤、娱乐等管理,对现场安全、出入等进行管理。

此外,还有其它系统或可细分成许多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大多已有成熟的软件,有的在研究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在项目的日常工作中保持一种系统工程的思想,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技术来实现业务,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改进。

五、网络项目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1.计算机网络系统(Network):

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配备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等硬件环境,这是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必不可少的物理环境。

2.计算机系统软件平台:

建立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Intemet连接服务器,系统管理服务器,事务处理服务器,WEB服务器等平台。

3.项目数据管理系统:

对与项目有关的数据和与数据有关的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项目数据采用集中与颁布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总部项目数据库和各项目部门分布数据库。过程管理主要按照公司ISO9000体系的要求,管理好数据流动的过程,并与各单元系统进行有效地接口。

4.各应用软件平台:

基于Client/Server和Browser/Server模式配置各业务管理的单元系统,包括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信息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支持系统等。

六、影响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因素

1.管理模式:

通过对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研究发现,管理模式是最主要的原因。项目的管理和运营需要设计、技术、施工、设备、物资、运营财务、市场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在原来部门管理模式下很难使信息顺畅流通。ISO9000、过程重建、知识管理等新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大面积的应用,打破部门职能的界限,按照重新设计的工程流程,管理层次的扁平化改造,建立网络化的工作模式,为信息系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人员素质: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模式的采用。在信息系统使用中,如果不经过长期耐心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就很难提高,对新的观念就不可能很好的接受,致使好的系统、好的软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3.企业文化:

成功的信息系统,经过几年的建设,往往变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对于企业来讲,只是基础的原料,知识才是企业的竞争资本,有没有对知识的重视,构成了信息系统成败的重要因素。知识存在于专家的头脑中,信息系统生存的基础是知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专家的宝贵经验如果堆在档案室无法利用,或者随着专家的离去而带走,将导致信息系统的应用失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4.对信息系统的认识:

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的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企业的用户比较难于把握,往往是站在自己部门工作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然而,由于信息系统是一个整体,各部门之间必然有大量的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使用户达成共识,若有不同的看法,系统就很难建设,工作很难推进。

5.对计算机的看法:

对计算机的误解将导致在计算机管理方面付出代价。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企业每年的信息系统建设上的投资都不小,我们应该认真地分析工程管理和计算机的特点,不寄希望于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我们大部分的管理工作,也不要低估新的工具手段所带来的作用,应立足新工具对我们工作的改进,逐步使用户接受和产生新的思想。

七、对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

1.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包括健全的组织模式,健全的人员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重要物品、数据的保护,经常性的检查等。

2.建立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

包括微机管理策略,微机应用管理制度和规程,操作过程,操作手册等。

3.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包括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等。

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将大幅度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网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将使思想和概念交流的时间周期大大缩短,使费时费力繁琐的工作变成轻松,使地域的距离消失。工程承包公司总经理微移鼠标、轻敲键盘、电脑屏幕上各大洲几十个国家上百个在建项目的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各类信息汇总报表尽收眼底,项目管理现状、财务状况、发展方向以及风险等各类分析预测报告呈现在眼前,各职能部门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建议方案,公司决策层据此迅速作出决策,及时调整资源市场配置,确定调整市场拓展经营策略,加强财务管理监控等,一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蓝图现在面前。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共用信息平台

在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步实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对系统的可靠衔接和统一性的保证。本文针对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深入研究了各子系统之间共享信息的组织问题,提出了建立共用信息平台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公路 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共享 共用信息平台

引言

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出现了值得关注的趋势:系统管理范围要求从单条路线扩展到整个高速公路网络(例如某省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规模就达到800公里左右);综合利用交通信息增强宏观决策和调控能力的意识增强(例如某市在收费系统招标要求中明确提出,收费是调控交通需求的重要手段,为此收费系统必须具有提供相关决策参考信息的功能);开始制定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并以此作为分期实施的交通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公众信息系统等的宏观指导方案。

我们在制定某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过程中,为实现用户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分期实施”的要求,研究了对分步、分散建设的各种高速公路管理子系统如何进行系统整合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系统设计概念和技术方案。

本文所提出的共用信息平台是进行系统整合的重要工具。共用信息平台首先是一种规划概念:在系统规划阶段明确逐步扩展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衔接关系,确定接口和功能衔接要求;共用信息平台也是一种管理控制概念:在系统建设阶段明确的目标,可以通过投资建设要求等方式加以保证;共用信息平台又是一种技术概念:以此提供系统整合的技术依托。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逐步递进的发展战略

高速公路管理[1]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信息系统,一般至少包括如表1所示的组成部分,其中决策支持[2]等子系统称为信息增值服务系统。按照知识化、科学化管理要求,系统功能不仅需要完成各种事物性管理任务,而且需要逐步形成高速公路的“管理神经网络”,有效沟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实现将数据组织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将知识融入整个管理,全面支持事务管理、决策分析、制定战略过程的目标。

表1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的组成

注:* 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小;** 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中等;***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强。

由于需要一个积累经验,建立技术和管理基础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建设一个功能完美的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同时,又必须尽可能避免子系统在分步开发过程中的反复修改,以保持系统开发的相对稳定性。逐步递进发展,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

逐步递进发展的方式是抓住总体功能控制性规划设计,确定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衔接关系。当子系统的外部关联明确之后,再进入先期建设子系统的详细设计。我们将其称为总体控制设计,分块详细设计,分期实施,递进发展的积木式建设方式。

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共享

为实现逐步递进发展的方式,需要预先分析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基础数据采集的共享性

整个信息系统运行依赖四个子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监控系统——道路交通流量、车速等;收费系统——高速公路出入口OD数据等;设计施工资料工程数据库——道路几何设计数据;道路养护管理系统——道路铺装情况等。

现状数据与历史数据积累的需求差异

各子系统对数据的时间要求存在着一定的需求差异,如监控系统关注的是现状数据,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事故信息分析系统等关注的是累积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的结合。

数据详细程度的需求差异

路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要求路段年平均日交通流量就基本能够满足需要,而事故信息分析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则要细致得多。应采用共用数据详细程度层次化方法,来满足不同的数据服务需求。

在各子系统直接进行信息传送情况下,存在系统共用数据缺乏明确的维护责任,数据的统一性难以保证,接口设计受到其他子系统功能要求的牵制等问题,影响逐步递进开发方式的实现。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是采用共用信息平台的方式进行系统共用信息的管理:共用信息平台担负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中共用信息的中转中心的职责,各承担数据采集的子系统按照一定规则将共用数据发送给共用数据平台,由共用信息平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加以存储,根据需求规则或者子系统的请求,采用规范格式将数据发送出去。这时的数据流情况如图2所示。

4.共用信息平台

共用信息平台的确切含义是对整个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共用数据组织结构和传输形式的一种规范化定义,以及一个对共用数据进行组织、存储、查询、通讯等管理服务的数据仓库[3]系统。

共用信息平台的责任在于:

从各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

完成对于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和避免数据冗余。

根据服务请求和查询权限对客户系统提供信息服务,对于自身存放的数据直接加以组织输出,对于其他子系统存放的细节数据由共用信息平台提供查询通道。

从实现形式上看,共用信息平台具有分布式数据仓库的特征。对于各子系统经常使用的数据存储在共用信息平台自身的数据库中,而一些偶然使用的细节数据则仅在共用信息平台中纪录存放位置、更新时间、数据结构等信息,遇到查询请求时共用信息平台首先从相应子系统中提取数据,而后转送给等待服务的客户。

5.面向用户的共用数据组织关系描述

面向用户的共用数据组织关系描述,是为各子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时提供可理解的数据间关系说明。这种数据关系包括:有关数据在空间位置及时间上的联系,数据的确切含义等。共用信息平台通过共用数据规范保障对外服务的信息透明度,其中涉及如下与用户查询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参照系、数据类型、数据粒度。

5.1 路网参照系

由于交通信息系统涉及的各种事件(点事件,例如交通事故、地点车速等;区域事件,例如路段行驶车速等),需要在具有空间位置表现能力的系统(例如GIS-T)中定位,所以需要为整个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参照系作为空间信息组织框架。

路网参照系采用一种类似里程桩号的方式定义各种交通事件的发生位置,构成交通信息空间组织框架。为了适应不同的数据详细程度要求,路网参照系采用了能够从细致向粗略变换的三套参照系:基本路网参照系、中观路网参照系、宏观路网参照系(参见图4)。

1.基本路网参照系

基本路网参照系提供了道路路段以及立交的几何数据详细描述,利用它能够精确确定交通事件的空间位置。

基本路网参照系采用图(X,A)来描述路网拓扑关系,其中X为结点的集合,而A为有向边的集合。结点对应于高速公路的交叉点,采用平面坐标值描述其空间位置,采用结点编码与其他数据之间建立联系;边对应于两个结点之间的高速公路路段,采用两端结点编号定义在路网中的拓扑关系,采用几何样条曲线描述边的平面位置关系,采用直线和圆曲线描述边的纵断面线形。在基本路网参照系中有一种特殊的边——连接边,用于描述立交的连接匝道几何参数。

2)中观路网参照系

中观路网参照系描述了路网结点的空间位置,路网结点之间的道路连接情况,连接路段的长度,以及连接路段的空间位置情况。与基本路网参照系相比,中观路网参照系省略了道路互通式立交的连接方式,以及出入口的细致情况。

3)宏观路网参照系

宏观路网参照系用于说明路网的宏观情况,描述了路网结点的空间位置、路网结点之间的道路连接情况,以及连接路段的长度。与基本路网参照系相比,宏观路网参照系省略了道路的连接方式(互通式立交的详细情况),路线的详细空间位置,以及出入口的情况。

图5 三种路网参照系的可视化示例

5.2 共用数据类型

(1)道路技术数据

道路技术数据:包括道路几何参数(平面线形参数、纵断面线形参数、横断面线形参数)及路面铺装数据。道路几何参数由高速公路设计资料工程数据库提供,道路铺装数据由高速公路设计资料工程数据库提供原始数据,由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提供更新数据。

(2)交通流特征数据

交通流特征数据定义在路网参照系之上,其数据具有车种构成、数量、数据粒度等方面的特征。

(3)OD数据

确切地讲是高速公路出入口OD数据,它定义在空间结点对参照系之上,其数据具有数量、车种构成和粒度等特征。

5.3 数据粒度层次

信息粒度是反映信息详细程度的概念。为适应不同子系统信息需求的详细程度不同,共用信息平台采用信息粒度层次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组织。

(1)道路技术数据的粒度是通过路网参照系三层结构体系来提供的.

参照系之间的变换通过抽象运算来加以完成,即从下层参照系数据中略去部分细节数据,获得高一层次的参照系。

(2)交通流特征数据粒度反映了交通流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细致程度。

按照时间轴划分为: 5分钟交通特征(合计流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小时交通流特征(合计流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日交通流特征(合计流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月平均交通流特征(月平均日交通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年平均交通流特征(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

按空间轴划分为:道路分段(网络中边的一段)、路段(两个交叉点之间的路段)、路线(如104国道)上的交通流特征。

(3)OD数据粒度反映了时间上的细致程度

OD数据划分为:日OD量、周平均日OD量、月平均日OD量、年平均日OD量。

6.共用信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方式

6.1 依据共用数据规范的数据查询

根据路网参照系确定空间范围(例如济青高速公路K100+325至K120+383或二分公司管辖等)后,选择数据类型(道路技术数据、交通流数据、OD数据),确定时间范围,定义输出格式,进行数据查询。在查询过程中,可以根据SQL-92进行相应的数据查询的操作。

6.2 主题查询

主题查询是根据某种事先设计好的数据组织结构进行查询的方式,例如:道路几何线形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道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对于各种主题,系统提供事先设计的主体内容索引将相关图表、数据组织在一起。

6.3 提供“共用信息底图”

共用信息底图是共用信息平台中最为基本的共用数据。它的实际表现形式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地图。在高速公路网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底图按照信息的粒度,分别采用了宏观参照系、中观参照系及基本参照系三种方式支持不同决策分析。在该数字地图上辅以相应粒度的交通流量数据,便构成了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底图。

7. 结束语

信息是组织起来的数据,知识是经过提炼的信息。在建设功能较强的省级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为保证提高系统整体效率,需要高度重视信息组织问题,以实现系统有效整合。共用信息平台是针对将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成行业管理的“神经网络”而提出的重要概念,与系统规划管理、投资目标管理等手段有效结合,将有助于实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的目的。课题组正在进行的共用信息规范、数据组织结构、数据质量管理、信息传输规程等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共用信息平台的设计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