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2 02:59:57
导语:在健康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治未病”理论的提出和内涵
“治未病”一词的提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我国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即已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后,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均不同程度的渗透着“治未病”思想,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避寒暑、安居处,和喜怒”,“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等。通过这些指导思想以提醒人们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维护人体的正气以有效预防疾病;在患病后即应早期治疗,在萌芽中消灭疾病,防止疾病的渐进性加重;而对于已患某些重病或慢性疾病,亦应遵守“治未病”的思想,即有效控制现有的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注意预防已患疾病并发症的发生。而目前西医学倡导的对于各种疾病需要采取及早的诊断,并给予积极预防的思想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是不谋而合的[3]。针对KOA人群,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思想,制定一种适合KOA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突出中医特色,进行健康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复发率,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以“治未病”理论指导的KOA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健康管理是指对某个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和全面的评估,并提供健康咨询和正确的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适当的干预[4]。依据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对于KOA患者实施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合理膳食
中医学认为“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强调了饮食对人体的重要性。KOA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脾肾亏虚,病情缠绵难愈,故而需要合理膳食,增强体力,扶住正气,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饮食方面注意清淡、低盐、易消化,营养均衡丰富,多摄入富含钙质、维生素族的食物,适当饮水,有利于关节软骨及细胞的生成;可多摄入一些豆制品、奶制品以及海产品等,可有效补充钙质及其它营养物质,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营养软骨细胞和关节润液,减轻关节的症状[5]。
2.2起居调养
中医学认为“避寒暑、顺四时、安居处……”即强调人们应形成良好的起居和生活习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故而应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起居生活习惯,注意随天气的变化增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早睡晚期,不过度劳累,不熬夜,不长时间的看书看报注重劳逸结合;衣物、鞋袜应舒适,以免伤及关节,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跪、蹲等,注意保护关节。
2.3情志调护
“情志过极,诸病生焉”。KOA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多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急躁、悲观失望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疗效,故而应给予有效的情志调护。护士应在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情志调护,在进行疾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多给与鼓励、关心、安慰等,使其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同时可逐步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亦可请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十分有效。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患者气血调达,脉络通利,症状减轻。
2.4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对于调理脏腑气血,促进关节脉络畅通,减轻或消除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应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八段锦、散步、慢跑、游泳、自行车等,适度、适量、适时,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逐渐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3结语
“治未病”是中医学经典理论之一,在数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疾病康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代医学也意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并逐渐接受此理论、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即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制定了一种KOA患者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包括合理膳食、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及适当运动等,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丽 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软伤科
1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分组不同给予不同健康教育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试验组患者则给予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寻找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科室主任,内分泌科、眼科、营养科等科室的主任医师、护士长等组建健康教育小组,由科室主任统筹管理健康教育小组事物,协调各医师间工作。由内分泌科医师负责指导病患治疗,同时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和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其他科室的医师负责进行辅助治疗和健康指导。而护士长及护士具体实施操作患者保健与护理工作,并注意实时监测血糖。②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过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③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中,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是成败的关键,因此应注重对全程健康教育实施者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意在全程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以达到最优效果。
2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和有效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达到3.9~6.0mmol/L(70~108mg/dL);好转: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达到6.1~6.9mmol/L(110~125mg/dL);无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仍然高于7.0mmol/L(126mg/dL)。显效率加好转率为总有效率。②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判定标准:通过量表结果来评定,其中高于20分者为良好,15~20分者为一般,低于15分者为差。掌握率为良好率加一般率。③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护理人员发放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问卷填写完毕后按时收回交予相关负责人员,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调查问卷中每个条目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4项,分别赋予1~4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55分为不满意)
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2组患者护理后FPG水平比较试验组患者中护理前FPG(9.3±2.7)mmol/L,护理后FPG(5.9±2.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0,P<0.0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FPG(9.2±2.6)mmol/L,护理后FPG(7.0±2.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P<0.05)。2组患者治疗前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05);2组患者治疗后F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P<0.05)。
4.22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显效者29例,好转者22例,无效者17例,总有效率为75.0%(51/6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显效者15例,好转者24例,无效者29例,总有效率为57.4%(39/68)。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
4.32组患者护理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比较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者33例,一般者19例,差者16例,掌握率为76.5%(52/6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者15例,一般者25例,差者28例,掌握率为58.8%(40/68)。2组患者护理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
4.4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30例,满意者19例,一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10例,护理满意度为85.3%(58/68);对照组中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18例,一般满意者18例,不满意者24例,护理满意度为64.7%(44/68)。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
5讨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指向糖尿病患者讲授糖尿病常规知识和教导患者如何控制病情,培养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疾病,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同时能够有满意的生活质量,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随机性较大且形式较被动,因而限制了其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包括整套系统知识,可以提供护理基础,是从健康知识、日常生活、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运动护理等方面实施。因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护理行为,来帮助患者控制糖尿病病情[2]。本文试验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萍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
1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责任制度、规章制度等)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以用人单位名义颁发的有关职业健康的规范性文件。能够较好地改进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认真实施体系和程序文件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条件,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损失。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本身要求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做出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这无疑提高了企业领导对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使各类法律法规基本上都能得到顺利实施,规范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不仅有利于事故隐患的整改,而且有利于劳动保护工作的改善和加强,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其次是根据体系的要求,企业将开展各类、多层次的安全培训,通过培训可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端正员工的安全态度,提高员工安全技能,为确保员工安全行为的习惯化奠定基础。
(2)把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将职业健康工作和职业危害情况,如同伤亡事故一样,列入政绩考核。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明确企业内部各级部门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严格责任追究“要把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与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等对待,层层分解,把责任落实到生产和管理单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像抓控制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一样抓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企业才能像抓安全隐患整治那样抓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企业才能真正像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那样自觉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2推进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体化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管理的方法,全面辨识、评价企业存在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根据评价出的重大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采取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等手段,控制与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有关的各种运行活动及潜在的紧急情况,使这些活动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监督和测量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及时纠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控制环境因素、危险源和化解职业风险建立一个有效的运行和监控机制,从而使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所以推行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从而有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职业安全健康是反映企业综合实力重要指标,保证职工安全与健康的良好记录是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减少企业在事故处理上的预期投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这些综合实力正是优秀的现代化企业与普通企业的主要差距。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
宣传教育培训是推动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开展的有效手段,宣传教育培训对提高企业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对安全健康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结合本单位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等的学习,使劳动者认识到身边的职业危害,认识到自己可能会患的职业病及不良作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因而积极主动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拒绝无防护措施的有害作业。同时,促使企业积极主动提供相应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设施,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健康。通过宣传教育实现企业和劳动者从“要我防护到我要防护”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自觉主动进行防护。使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职业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作用和长期效应,树立健康教育是生产力,是综合效益、是安全生产源头的观念。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
4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
为确保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在职业健康方面要舍得投资,如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健康防护设施安装、工人必备的劳保用品等,每年企业都要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需求,做好次年度专项基金计划。以便纳入下一年度单位经费预算。同时,专项基金要做到专款专用,各级领导要认真抓好专项基金的监督检查和落实,防止资金发生挪用、转移等现象。
5结语
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要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对于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有关的,在生产中能实际运用的课题,给予特别关注。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努力进行解决,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有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的研究,为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提供保证。
作者:侯士贵 单位:吉林亚泰集团辽阳水泥有限公司
1建设无尘化矿井、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意义
(1)注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是大势所趋。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在煤矿各大生产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现代化矿井的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加之日益严格的安全监督管理,重大伤亡事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或杜绝。推动安全管理由保障人的生命权向维护职工的健康权益转变。(2)注重作业场所粉尘治理是现实要求。煤矿组织生产过程中,综采、放炮、锚喷、装运、选煤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粉尘,其中呼吸性粉尘可引起尘肺,严重危害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煤尘在达到一定浓度和条件时还会引起爆炸。因此,煤矿粉尘治理不仅是职业卫生的要求,也是“一通三防”管理的重要方面。尽管通过传统的防尘、降尘措施,现场粉尘浓度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受特殊作业岗点易产尘、职工劳动防护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存在尘肺病威胁。(3)国家对职业危害防治要求越来越严格。《职业病防治法》已经明确将因接触粉尘引起的疾病纳入职业病范畴,并对从事高危粉尘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国家对煤矿作业场所总粉尘和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控制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监测程序越来越严格。
2强化粉尘治理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主要做法
2.1强化宣传、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1)思想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认真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重新规范设计并统一安设了现场职业危害告知牌、警示牌;井口、选煤厂等重要场所设置公告栏。广泛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全员职业危害防控观念和健康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关注安全、关心健康、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2)组织领导得到全面加强。从严落实职业安全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职业安全健康领导机构,在矿医院设立职业病防治部门,配备管理、技术、医护等专职人员,各单位设立职业卫生管理小组;成立无尘化矿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区队明确一名分管综合防尘工作的副职,采掘单位设立专职防尘员。做到了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3)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修订出台《职业卫生管理规定》、《放射防护管理规定》以及听力保护、振动防护等一系列制度,专门制定《职业卫生考核细则》,形成了符合生产现场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安全健康制度体系。在全煤系统率先建立并运行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首家完成了三体系运行与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整合,正式启动运行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奖惩挂钩,矿井职业安全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2强化综合防尘管理,推进技术装备升级
(1)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采煤工作面安装了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装置;进回风巷安装了旋转喷雾、捕尘帘;破碎机、转载机机头转载点实行封闭式喷雾降尘;回风巷安装了粉尘在线监测喷雾系统;改造了风流净化水幕。综掘工作面推广使用新型湿式大功率除尘风机、加压泵及控尘系统;综掘机承载段安装了高压喷雾泵,实现了水电闭锁;工作面回风流安装了捕尘帘。普掘工作面安装了喷浆大功率除尘风机,喷浆机与除尘风机实现了联动;安设了放炮远程压气自动喷雾降尘装置,职工现场劳动作业环境显著改善。(2)不断强化井下综合防尘管理。安装先进的安全监测系统,粉尘、瓦斯检测仪器等监测监控设备,设立日常粉尘监测点160余个。严格落实采掘工作面注水措施,制作使用矿车防尘罩,强化洒水除尘、地面冲尘管理,建立清洁运输流程。建立健全巷道管路、电缆及其他机电设备日常清洁除尘制度。统一设计、规范使用防尘设施管理牌板、冲尘管理牌板及冲尘责任范围管理牌板。强化各采煤工作面、掘进迎头、转载点等产尘地点监督检查,确保了现场喷雾降尘效果。(3)着力推进地面重点区域粉尘治理。以煤场和选煤厂作为地面粉尘、噪声管理的重点,结合现场管理样板化企业创建,突出抓好了煤场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深化选煤厂、煤场标准化车间、标准化岗点建设,全面实施跑冒滴漏、防尘降噪治理,健全完善现场洒水降尘设施,装车线综合治理、储煤场喷淋降尘系统、东煤场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两场”环境优化、美化、绿化工作同步推进,井上下粉尘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改观。
2.3坚持依法管理,严抓个体防护
(1)强化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严格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规定,为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及时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严格落实个体防护用品专人管理制度,建立了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体防护用品登记卡和发放领用台账。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200多个工种60余类劳动防护用品,个人使用配置率达100%。为井下区队配足配齐了电子血压计、急救箱等医疗器械。(2)强化个人防护知识教育和使用检查。深化“三三联动”培训机制,将职业安全健康知识作为矿井准军事化封闭式安全轮训的重要内容。积极督促教育职工正确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动态抽查职工劳动保护用品佩戴情况,在井口严查不按要求佩戴防尘口罩等劳保用品的职工,现场提问职工所在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知识,职工教育培训覆盖率、正确佩戴率、必知必会率达100%。(3)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健全完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重新扩建装修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室,实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严密组织接尘、接噪以及放射作业人员健康查体,查体率、合格率均为100%。对历史遗留的65名职业病人调离接害岗位,积极安排恢复治疗或健康疗养,职业病人治疗、疗养率100%,无新增尘肺病例。
3结语
鲍店煤矿以推进无尘化矿井建设为载体,控制现场粉尘;以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为载体,防治职业病,是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实现粉尘控制、职业危害防治目标的科学方法。笔者认为,下一步还要抓住三个重点:继续强化基础管理,构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完善综合防尘体系,变末端治理为超前防范;继续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全面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作者:赵伟 刘涛 单位:兖矿集团鲍店煤矿
1治疗方法
A组为对照组,治疗方法:二甲双胍0.25-0.5g/d,瑞格列奈片0.5mg-1mg,3次/d,阿卡波糖50mg-100mg,3次/d;B组为实验组,在前述口服西药基础上加(1)中医药体质辨识(2)中草药汤剂治疗(3)每季度随访评估调整(4)评价。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算p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结果
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和随访,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如下:(1)分别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情况。结果表明两组数据在干预后PBG、FBG、HbA1c等方面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皮肤感染的情况。结果表明两组数据在干预后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和皮肤感染等方面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研究分析
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在一年的随访和干预之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在干预后较干预后均有明显好转。
3讨论
由于目前的医学水平的局限,糖尿病仍然是终身性的疾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糖尿病控制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上述研究可知中医药健康管理对控制血糖指数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指导。
3.1饮食指导
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往往会导致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等症状的发生或加重,适当地控制饮食能使糖尿病患者获得均衡的营养。合理的饮食习惯应该是(1)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2)粗细粮搭配适宜,肉奶蛋适量,蔬菜必不可少。(3)每顿不宜吃多,八分饱即可。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和不宜喝酒。
3.2运动指导
众多研究表明,历来有氧运动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运动类型。即使运动强度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骑自行车、长距离游泳等。
3.3药物指导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和胰岛素。口服降糖化学药分为磺酰脲类和双胍类,由于其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大,应于进餐中和餐后服用。胰岛素则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3.4中医特色指导
由之前的数据可得,中医药健康管理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药降糖作用虽然不如西药,但中药能改善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辅助降血糖作用。同时相较于西药健康管理来说,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经济实用:(2)副作用相对较小:由调查所知,各类降糖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双胍类药物不适用于有心血管疾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一些老年患者。(3)百姓依从性更高:从药物的治疗效应来看,百姓的用药依从性尤为关键。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患者,经询问所知,这类人群往往比较相信中医。(4)提高传统医药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祎玮 荣超 沈良龙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1血糖受损患者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某部IFG 124例,男91例,女33例;年龄(34.5±4.9)岁。均为年度体检中发现的IF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水平等方面均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个人健康知识宣教,发放有关宣传资料。在患者就诊时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空腹血糖受损与糖尿病的关系、饮食控制及运动的重要性,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2)观察组采用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内容包括:①以单位为依托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家族史、慢性病史、疾病认知度、饮食习惯、烟酒嗜好和运动情况等。②根据健康档案,邀请所在工作单位查体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健康管理方案,根据各单位工作特点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单位集体体育活动;患者食堂午餐保持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总热量控制在每天所需总热量的2/5。③组织医院医护人员到所在单位进行疾病预防健康知识宣教(每月1次),派发健康教育手册,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④单位查体管理部门组织每月更新患者的健康档案内容,并组织集体定期监测体质指数(BMI)、血糖、三酰甘油。整个干预过程采取电话咨询与访视相结合,同时定期对饮食、运动、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干预周期为1年。
1.3效果评价
(1)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包括糖尿病发生、治疗、护理等相关知识[2]。
(2)对比分析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的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和空腹血糖水平。评估两组治疗依从性(即遵医行为),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3]。依从性评估标准:理解并自主改变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坚持运动;通过定期监测血糖,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完成以上3项为治疗依从性好,否则治疗依从性差。对比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血糖受损患者结果
2.1两组对空腹血糖受损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两组对空腹血糖受损知识即糖尿病发生、治疗、护理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
2.2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经过单纯健康教育或患者单位支持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经过单纯健康教育或患者所在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后,两组接受健康干预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血糖受损患者讨论
IFG存在空腹、餐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分离状态,是一组有别于糖耐量受损(IGT)的糖稳态受损人群。其在临床并不少见,如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则可能转变为糖尿病。对此类患者应结合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血糖。有研究证实,IFG人群糖尿病发病率较高,而生活方式干预能促进IFG转归,延缓或减少显性糖尿病的发生。《美国胆固醇防治指南》中也明确指出,IFG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防治角度出发,对IFG状态进行干预治疗非常重要。规律运动可改善IFG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初始病变血管内皮功能[4],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空腹血糖受损的重视程度,促进患者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同时注意合理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
本结果显示,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1年以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采取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效果优于单纯的健康教育。IFG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有效的医学干预,可显著降低IFG到糖尿病的转化,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糖尿病教育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行为干预,是减少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点之一,将患者体重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其机制认为是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善[5]。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的重点内容。有研究结果显示[6-8],及时发现血糖异常人群并进行行为干预后,部分人群血糖水平可降至正常。本结果显示,经过单位支持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观察组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的比例更高,治疗依从性更好。
综上所述,经过IFG患者所在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包括监督、组织和随访,使患者更加重视合理膳食和规律运动,保持较高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但由于本研究涉及病例数量有限,且部队单位执行力较地方单位有所不同,因而对于单位支持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的推行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韩卉 郑宏 周瑾 马辉娜 孟小红 单位:解放军第316医院门诊部
1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具体内容
孕产妇健康管理是指孕12周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随访,询问孕妇一般情况,做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做好孕妇优生咨询。孕16周~20周、21周~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督促孕妇在孕28周~36周、37周~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1次随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d~7d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督促产妇42d到乡镇卫生院或原分娩单位进行产后复查。整个孕产期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并随访检查结果。
2孕产妇健康管理存在多种影响因素
2.1早孕建册率低。农村孕产妇卫生保健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差,母亲怀孕次数增多,往往认为自己怀孕方面经验丰富,计划外怀孕由于害怕和躲避计划生育部门的检查,而不去医院就诊。部分孕妇存在麻痹思想认为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存在侥幸心理。流动人口流动性大,管理存在困难。
2.2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产前健康管理及产后访视均在卫生院完成,产前随访工作量大,存在督导不到位的现象。另外基层医疗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设备缺乏,群众接受保健服务意识差,流动人口流动性大,居住分散,部分超生者为躲避计生部门的制裁,不愿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2.3农村妇女生殖健康观念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初次检查孕周较大以及检查次数较少,高危因素未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4高危人群比例较高。通过分析认为部分高危因素可预防,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及流产2次以上人数等。
2.5剖宫产率过高。很大一部分孕产妇对分娩方式存在认识不清,认为剖宫产分娩方式较自然分娩更安全,痛苦小,第一胎贸然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迅速结束分娩,结果第二胎时想选择自然分娩却不能实现,提高了剖宫产率。
2.6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高,产后访视率不低,有个别访视不到位是由于流动人口产妇产后居住外地导致。
3改进措施
3.1孕产妇健康管理是从怀孕到产后42d对孕妇及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保健服务,其目的是对妊娠过程全程监测以及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实施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并发症。优质的孕产期健康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是保护和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出生质量与人口素质的关键。孕产期健康管理是妇幼工作的关键环节,产前检查、分娩期保健和产后访视是孕产期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2研究发现孕产妇首次检查的时间滞后,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相关妇幼机构,孕妇本身及其家属都应该根据影响因素探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努力提高孕产妇自身的保健知识和接受保健的意识。
3.3利用组建的三级网络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掌握孕产妇情况,避免意外妊娠的发生。及时上报孕情,督促其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做好妇幼健康宣教。
3.4卫生部门和计生部门紧密配合,资源共享,共建妇幼保健网络,更好地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
3.5孕期是生命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孕期保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命的质量。通过督促孕妇按时接受产前随访及健康教育,有利于及时发现影响孕产妇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转诊并进行随访,使之尽快得到有效纠正,解除高危因素。做好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我监护的方法,通过自数胎动监测胎儿宫内情况;了解分娩过程,认识自然分娩的好处,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认识母乳喂养的好处,学习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母乳喂养技巧,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质量。
3.6产后42d复查也是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产后42d复查通过测量血压,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能够让孕产妇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使影响产妇健康的妇科疾病及内科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再次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提高母乳喂养率。对避孕知识进行宣教,教会产妇正确的避孕知识,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降低因意外怀孕给妇女造成的心理生理伤害,提高夫妻生活质量,保障妇女身心健康。
3.7健康教育要贯穿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始终。健康教育是投资少,见效快的重要干预措施,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她们防病治病的能力,产生自觉接受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动机。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的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是对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和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孕产妇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指导其进行产前检查,并宣讲高危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从而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危妊娠,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是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的关键。而健康教育作为传授保健知识,指导人们采纳健康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一门学科,是协调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增强妇幼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产前健康教育是理解、支持、促进孕妇对妊娠、分娩、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理想措施。应使广大农村妇女真正认识到接受产前保健及产后保健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殖健康理念,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
3.8乡镇卫生院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产前及产后妇幼保健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改进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及增加医疗设备,对提高农村孕产妇的产前检查质量及患者对乡镇医院的信赖度有着重要意义。
4讨论
增加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及医疗设备和条件,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三级网络,将健康教育贯穿孕产期始终,有利于普及农村孕产妇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她们防病治病的能力,增强保健意识。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从而达到促进孕产妇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孟红霞 单位: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卫生院
1实施健康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变化情况实施健康管理
1年后,2012年底空腹血糖水平在4.40~6.10mmol/L之间的患者比例增加了9.97%,与2012年初时的比例(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15,P=0.000);空腹血糖水平在6.10~7.00mmol/L之间的患者比例增加了10.06%,与2012年初时的比例(48.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16,P=0.000);空腹血糖水平在7.0mmol/L以上的患者比例减少了20.03%,与2012年初时的比例(5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6,P=0.000),见表2。按WHO标准,如果空腹血糖水平达到7.00mmol/L就是糖尿病,若在6.10~7.00mmol/L之间则属于灰色地带。如果这个地带能够控制好,就能退回到健康人的白色地带。2012年,在科学的健康干预下,空腹血糖水平在7.00mmol/L以上的患者,一部分空腹血糖水平退回到了6.10~7.00mmol/L之间和4.40~6.10mmol/L之间。实施健康管理2年后,2013年底,空腹血糖水平在4.40~6.10mmol/L之间的比例增加了21.34%,与2013年初时的比例(12.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4,P=0.00);空腹血糖水平在6.10~7.00mmol/L之间的比例增加了2.46%,与2013年初时的比例(24.35%)比较无显著形差异(χ2=1.16,P=0.28);空腹血糖水平在7.00mmol/L以上的比例减少了23.80%,与2013年初时的比例(63.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2,P=0.00),见表3。2013年空腹血糖水平在7.00mmol/L以上的患者部分退回到了6.10~7.00mmol/L之间,空腹血糖水平在6.10~7.00mmol/L以上的患者部分退回到了4.40~6.10mmol/L之间。
2健康管理期间患者自我检测情况
2012—2013年间患者每月至少测1次空腹血糖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2.00%和37.00%,每月至少测1次餐后2小时血糖的人数分别为21.00%和35.00%,每3个月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的人数分别为0.00%和19.00%,1年至少测1次血糖的人数均为100.00%,1年至少测1次尿微量白蛋白的人数分别为22.00%和20.00%,见表4。健康管理期间患者疾病转归情况2012—2013年期间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9.94%和36.94%,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分别为2.98%和0.00%,发生脑卒中的比例分别为4.91%和19.56%,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分别为6.10%和11.90%,发生肾脏病变的比例分别为3.72%和0.00%,发生神经病变的比例分别为2.38%和8.89%,见表5。
3讨论与建议
3.1探索个性化健康管理,提升干预效果
一项关于糖尿病的20年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健康干预最为重要。该项研究是在1986年开始实施的,研究者从11万人群中筛查出577例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了20年的队列研究,结果发现,在平均年龄46岁的577例高血糖患者中,6年后顺其自然生活的对照组有66%的人成为糖尿病,而经过科学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人群,仅有43%的人成为糖尿病。6年的干预结束后,在20年后进行回访,对照组中有93%患糖尿病。我们此项研究也表明,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效果空间值得进一步探索[2-3]。因此,应该加强对健康管理团队进行规范的教育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逐渐向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全科医生服务能力靠拢,尤其应该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诊疗思维,注意患者生活环境、经济能力、文化观念、社会关系及职业状况等多方面影响健康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
3.2建立社区健康小屋,引导患者自我管理
全国先进城市纷纷建立了社区健康小屋,杭州市拱墅区也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社区健康小屋,由区政府出资建设房屋、购买设备和配备人员,宣传引导慢性病患者自觉地去健康小屋检测,定期有1名工作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全区慢性病知晓率和控制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德国社区也有健康小屋,里面配备一些仪器设备。例如: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及心功能等设备,定期有专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居民可以随时到这里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及时传递给对应的健康管理机构。另外,居民还可以在那里利用健康评估工具,填写健康自测、生活方式评估和疾病风险评估问卷,答题后,电脑健康工具会马上给予反馈。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维护与治疗。目前径山镇医护人员不足,但糖尿病患者较多,且逐年增长,所以,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检测管理显得非常重要[4-5]。
作者:郑丽杰 赵海霞 郑栋满 徐俊
1背景
健康管理理念和实践最早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随后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积极效仿和实施健康管理。美国开展健康管理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有7700万人在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人成为优先选择提供者组织(preferredproviderorganizations,PPO)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5]。美国以多元化的方式,围绕健康计划、改善及指导的范畴来进行职业的培养及认证[6]。迄今为止,国外还没有将“健康管理师”作为一门职业来进行认证,中国是第一个将健康管理师列为国家职业,并有专门机构认证的国家。据报道,自2005年国家设立健康管理师职业以来,截至2010年底,国内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已发展到5000家以上,从事健康管理的相关服务人员达到数十万人。但由于健康管理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学科理论体系与相关技术方法不够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创新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健全,缺乏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7]。虽然,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已成立了国内首家健康管理学院,但目前从事健康管理师职业的人员主要还是来自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机构、体检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师,还有一些临床护士和社区医生,经过一些健康管理培训机构短期培训和考核,获得健康管理师职业证书[8]。行业内对健康管理师的从业能力尚未形成规范,再加上各种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从而造成健康管理的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职业素养与个人潜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开展健康管理师胜任力本位评价,研究、构建胜任力模型,对于建立职业发展路径是非常实用的。
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以健康管理师为主体的核心胜任力的研究甚少,但对卫生领域其他职业,如:医生、护士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胜任力的研究较为广泛。如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和美国医学专科学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确定了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后需要具备的6项核心胜任力,包括:医学知识,患者诊治,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基于卫生大系统的实践[9]。Palsson等[10]提出欧洲内科医生的6项核心胜任力:患者护理,医学知识,沟通技巧,敬业精神、伦理和法律问题,组织策划与服务管理技能,教育与研究。学术与公共卫生实践联系委员会在2010年提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分析、评估技能,政策发展、方案规划能力,沟通技巧,文化能力,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科学技能,财务规划和管理技能,领导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8个方面的核心能力。Leung[11]经过20年的研究确定了8项护士执业的核心胜任力,包括:评估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教学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近年,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展了初级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与测量框架研究,提出我国初级临床医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结构由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态度、有效沟通、关爱品质、操作实践、技能和知识应用6个维度构成[12]。健康管理师是一门新兴的职业,仅我国的《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1]。但《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这些评价手段均侧重于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没有明确提出“核心胜任力”的概念,更没有从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来陈述健康管理师的核心胜任力。行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健康管理师的核心胜任力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3我国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的初级架构探讨
本文以McClelland的“冰山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中健康管理师的能力要求,回顾国内外文献对医疗卫生行业人员核心胜任力的研究现状[1,11-15],提炼出健康管理师的核心胜任力由以下6个维度构成。
3.1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冰山胜任力模型”中个体的自我形象、价值观、动机,以及社会角色等内隐特征综合作用外化的结果,是在职业教育中逐步形成、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是健康管理师从业的前提条件和内驱力。健康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产业,职业的要求和专业的发展需要健康管理师拥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高昂的工作热情,敬业主动、认真负责、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职业态度。
3.2人际交往能力
健康管理师工作的对象是广泛的人群,其工作性质本身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分析,而且包含了诸多与人交流的环节,要求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以及社区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它是健康管理师开展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健康管理师需要利用良好的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社会网络、媒体、博客等多种途径传播健康信息,定期跟踪和回访,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健康管理师需要灵活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有价值的健康信息,细心解释诊疗结果,清晰描述干预措施,尽可能地让服务对象参与决策过程,并为他们提供合理选择,以达到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行为实施干预,促进健康的目的[10];同时,健康管理师需要与团队其他成员及部门协调合作,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互补互助,资源共享,以达到最优工作效率。
3.3知识综合能力
健康管理体制是一种综合的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提供的是一种临床预防服务,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健康管理师是知识型技能人才,需要具有广阔的知识基础,掌握学科所涉及的系统知识体系是能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健康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以及医学统计学、健康教育学、中医养生学等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学伦理学、医学信息学、健康保险和相关法律法规等[1]。
3.4专业实践能力
健康管理实践主要是围绕这3个基本步骤来开展活动:(1)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2)评价服务对象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3)改善和促进服务对象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周而复始,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健康管理的预期效果[7]。具体的操作技能主要体现在:健康调查表的设计,信息的检索、分类、查询和更新,健康档案的建立,信息分析报告的撰写,健康和疾病史采集方案的制订,体检方案和动态健康指标监测方案的制订,重要的或可优先改善的健康危险因素的鉴别,个体或群体健康风险程度的评估、分析、解释,流行病学方法的运用,行为干预及健康管理效果评估等方面[7,13]。
3.5专业发展能力
主要表现在自我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几个方面。健康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专业理论的发展,技术和方法的创新,都需要每一位健康管理师主动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了解有关医疗卫生系统的新动态,积极寻求和把握个人及专业发展的学习机会以提升个人能力,并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创新。同时,健康管理师需具备对低年资或下级健康管理师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和理论技术培训的能力,以保证健康管理师队伍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6管理能力
管理贯穿在健康管理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健康管理师需学会应用管理的知识实现对人、财、物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控,了解医疗卫生的成本-效益分析,进行高效的运作,加强领导团队建设,充分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4结论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从6个维度归纳提炼出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的初级架构,以期为我国健康管理师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人才的培训、考核及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但该能力体系还有待在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作者:王郁 阮满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门诊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
1.建立冠心病患者健康档案
A组在患者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内容包括:①戒烟:对患者宣传吸烟的危害,协助其完全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②适量运动:量力而行,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步行、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以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宜。③减轻体质量。④控制饮食:尽量摄取不饱和脂肪酸类食物,减少胆固醇聚积。⑤心理干预:不良的情绪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干预方法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冠心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患者采取精神支持疗法,耐心倾听、鼓励患者,进行暗示预防性谈话等。使他们正确理解疾病,积极配合饮食及药物治疗;让患者倾听一些轻松明快、积极乐观的曲子,帮助其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对有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训练。⑥控制血压: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合理安排休息或药物控制血压。⑦调脂治疗:积极纠正脂代谢紊乱。⑧积极治疗糖尿病:对确诊的糖尿患者调整饮食或是使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定期检测各项指标,并记录建册便于管理。B组,出院后只维持出院时的治疗方案。
2.指标控制
按照心血管及高血压治疗指南,将指标血脂控制于,甘油三酯(TG)<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腰围<100cm,戒烟,饮酒<30ml/d,每日运动,散步30~60min/d[1]。各项指标符合此范围属于达标。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是全球多发病,以老年人群为主,就诊率高,病死率高,更需长期药物及生活治疗。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冠心病这一老年疾病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巨大负担。医院就诊只能解决一部分急性起病患者或重症患者,大部分慢性冠心病患者只能在家中药物维持治疗;而多数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生活自理能力差,家人因不懂医学,只能单纯按出院时的嘱咐去照顾老人,因此服药的依从性比较差,多有服错、少服现象;患者不良因素控制差,并发症出现较多。因心绞痛发作的复诊率高,病死率高,因此不能仅依靠住院时的治疗。近年来,社区医护人员采用建立患者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加强院外管理,更好地控制冠心病不良因素,改善药物依丛性,收到很好的效果。此次观察就是运用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方法,较好地控制冠心病的各项危险因素,延缓了冠心病的发展进程,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再次发病率。本组通过健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评估、控制干预危险因素等社区管理模式,实现健康促进。具体方法有:①成立社区慢性病家庭医师团队,以内科医师为主与社区护士共同进行健康管理。②强化用药监管,监测指标,记录在册。③个性化健康指导,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出最适合的危险因素预案。④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利用注重饮食保健、控制体质量、加强运动等自身努力来控制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社区管理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监督医院治疗用药的依从性,对各种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努力达到巩固医院治疗效果和延缓冠心病发展的进程,减少并发症。通过临床观察可以看出,只依靠院内的治疗维持,患者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疾病呈进行性加重,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因性死亡的概率比较高。但通过社区健康管理,患者接受社区医护人员慢性病管理的要求,对饮食、运动制定了合理要求,严格控制体质量,安排合理的生活方式,健康管理各项危险因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病比例明显降低,极大地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老年患者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同时进行。心理治疗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老年人是需要心理治疗的,心理依赖性极大,我们通过定时随访,其实就是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这一方法简便易行,收效极大,很值得社区推广。
作者:常丽娜
一、研究路线鉴
于卷烟工厂较为普遍地采用质量管理体系(QMS,QualityManagementSystem)和目标管理方法,在引入健康管理理念、风险管理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对卷烟工厂设备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面向实际业务过程,明确了目标管理和风险管理并行且密切联系的设备健康管理主线(图1)。设备健康管理主线包含目标管理和风险管理两个闭环,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设备、工艺质量等管理目标。主要是以技术、管理标准和设备检维修资源保障的优化和持续改进为过程,以设备状态、效能、运维数据管理为基础,以设备健康和设备健康管理评价为手段,构成设备技术状态管控能力持续提升的闭环。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过程中,设备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是关键环节,通过引入风险管理,将与设备管理相关的工艺质量、安全环境等管理目标作为风险管控要求,对设备健康风险进行识别、控制、评价,能够促进多管理体系要求落地(图2)。研究总体思路是以设备健康风险点识别和评价分级为基础,梳理和识别重点设备、部位、风险点;以风险点的有效管控为目标,明确相关要素和管理要求,完善设备技术、管理标准体系;建立设备健康评价指标库和评价方法,评价设备技术状态和工艺质量保障能力;依据评价结果和分析,科学合理安排设备维护、修理活动,维持和恢复设备健康状态。针对技术路径的关键环节,选用适当的工具方法解决相应问题(图3)。包括80/20法则、ABC分类法、AHP层次分析法、矩阵图法、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二、实践验证
自2012年开始,宝鸡卷烟厂参加了国家烟草专卖局设备健康管理课题研究,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探索。1.设备分级管理根据设备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影响,确定设备ABC评价指标,利用AHP软件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指标权重科学性。建立设备ABC评价表,即矩阵图,按照机型或设备进行评价。设定评价标准,运用矩阵数据分析法进行评价打分。各生产车间对设备进行评价打分,得出的结果(见表1)。通过设备ABC评价,对设备管理对象进行分级,便于明确管理重点,合理分配资源。2.功能单元划分及风险点识别组织设备维修技术人员,根据选定设备结构复杂程度,将设备分解到子系统、功能单元。建立规则,开展FMEA分析,建立健康风险点清单。对FMEA结果进行整理,得出设备健康风险清单,汇总统计结果见表2。将设备分解至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在此基础上分析功能单元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确定和评价设备健康风险点,是设备健康管理的基础工作。3.设备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建立包含设备健康风险点技术参数和失效判定标准的设备维修技术标准,二是建立到操作层面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卷烟工厂设备技术标准体系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内容见图4。4.设备健康评价按照精细化、可操作性和相关性的原则,从设备健康管理三个维度(设备状态管理、运维管理和效能管理),对行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和拓展,建立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量化评价)为辅的设备健康评价指标库,并明确了指标计算公式、指标因子和指标用途等(图5)。设备健康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单个指标评价标准,二是设备整体健康评价标准。运用雷达图(图6)等工具,从三个维度对照评价标准对单台设备单个指标进行比对,掌握每台设备指标短板,根据指标之间的约束和关联关系,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分析,查找影响设备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对同类型设备整体健康状况进行比对,查找设备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设备。对同类型设备单个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掌握影响设备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评价结果可以应用于以下4个方面:为维修计划制定提供量化数据支撑;为设备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维保时间等优化提供量化依据;为设备大项修、改造等维修决策提供依据;为设备目标管理和对标活动提供量化指标。
三、研究成果
1.卷烟工厂设备健康评价指标库通过专题研究,承接行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对行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和拓展,建立了《工厂设备健康评价指标库》。2.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规范结合卷烟工厂设备管理实际和工作经验,对设备健康管理相关要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基于策划—控制—改进的运行模式,编制了《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规范》,明确了设备健康管理组织机构、设备健康管理策划、设备运行维护、设备维修管理、设备健康评价、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要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备健康管理体系。3.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综合评价标准形成《设备健康管理综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由管理要素、评价标准和评分标准三部分构成。管理要素涵盖了设备健康管理目标、策划、管理过程、健康状态评价、绩效管理等健康管理规范的要求。评价标准给出了明确的评价方式、判定依据和评分方法。4.设备健康管理工具与方法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体系借鉴先进成熟的设备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通过信息系统数字化化手段,对各个管理要素进行支撑,以“制度规范+信息化工具”的方式形成持久化机制。图7表达了设备健康管理要素、工具与方法的对应,这些工具与方法是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研究智慧的结晶,其推广与应用对于整个卷烟工业设备管理精益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通过对卷烟工厂设备构成、特点和管理重点的系统分析,将设备健康管理理念(PHM)与卷烟工厂设备管理相结合,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将人体健康三级预防理念与卷烟工厂设备健康预防相结合,对完善不同类型设备维护保养模型具有指导意义。专题研究主要运用了设备ABC分级、设备功能单元分析、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的方法,有效支撑专题研究技术路径,解决专题研究的关键点。通过引入效能、状态和运维三个维度评价设备健康的思路,建立和完善了设备健康评价指标库和评价方法,为卷烟工厂单台、机型设备健康状态提供了思路、工具和方法。通过认真总结,专题研究取得的成果需要进一步验证,通过长时间考验,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健康状态评价和维修决策都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作为支撑。
作者:常建宏 郭涛 马杰昱 单位: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卷烟厂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厂矿等国有企业所属医院,讨论该类型医院在服务过程中的功能与服务内容等问题。为将研究推向深入,研究对象除了一般的国有企业医院外,还将结合某石油化工企业所属医院进行相关问题讨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法与质性研究法。为了对目前厂矿等国有企业医院的情况进行了解与描述,研究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检索的数据库主要为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中主要了解的内容为厂矿等国有企业医院的生存状况、其服务提供内容、健康管理服务的参与情况等。除了文献研究外,研究者还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某石油化工企业所属的厂矿医院进行研究,重点了解其在健康服务链上的健康管理参与相关情况。
3结果
3.1厂矿医院发展现况中的挑战与机遇
3.1.1厂矿医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早在2002年,国家六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开办社会职能工作意见》的文件中,就对厂矿等国有企业医院与企业剥离进行了政策规定,但因为整个剥离过程涉及面广,而且难度较大,造成截止到2011年,仍然有大约1/3的企业医院仍然未完成改制[1]。而即便是已经完成改制的企业医院也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或经营层面的问题[2]。总体而言,未完成改制的企业医院面临着的问题包括:(1)投入断流或减量。在企业内的医院受到企业本身投入的影响,加之在新医改中得不到政府的财力照顾,很容易出现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链紧张,加之其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还需承担社会责任和医疗风险,会导致其出现经验风险。(2)市场竞争力下降。因资金投入问题,可能导致出现厂矿医院的人力资源流失、固定资产老化、新技术开展滞后等不利局面,而面临着多元化的医疗市场竞争态势,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厂矿医院仍可能力有不逮,进而使得其生存压力增大。(3)政策壁垒造成病员流失。除了政府无法像公立医院一样进行一定卫生投入外,还有些扶助政策与配套政策会造成病源流失,如医保政策的推开会导致部分企业职工在就医时选择医保定点医院,而部分企业医院却并非为医保定点单位。(4)管理体制不顺。由于企业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企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多头管理,结果会造成不少医院管理体制混乱,进而影响其经营活动。上述为一般的国有企业医院在管理与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本研究所选取的质性研究对象属于某大型国有企业,因企业领导重视,加之该企业医院历史发展基础较好,地理位置较佳,加之其针对服务对象开展了部分特异性的服务,因此,上述的问题与挑战在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中表现的并不突出,但该企业医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面临着投入渠道单一,市场竞争剧烈,政策性支持较弱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该企业医院予以应对与挑战。
3.1.2厂矿医院在服务中的机遇。尽管厂矿等企业医院面临着以上的种种不利发展局面,但在不少企业医院的管理与经营中也存在着一些难得的机遇。在机遇面前,企业医院管理者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就将不断优化自身的生存环境[3]。文献分析发现,在机遇上厂矿医院的优势在于:(1)部分厂矿医院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专科,特别是职业病等诊断与治疗优势较为明显。厂矿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面向职业人群形成了一定的连续性服务供应,这使得其对服务对象的病情与资料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对于部分厂矿企业医院而言,由于其所诊治的病患有较相似的职业暴露环境,而在诊断治疗中积累了一定的职业病防治经验。(2)医院具有一定的稳定顾客群,对于顾客容易培养忠诚度。某些厂矿医院距离市镇较远,因此,面临的竞争局面不甚剧烈,而即便是处于市区的厂矿企业医院因其环境相对封闭,也容易培养起一定的稳定顾客群,这为其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保障。(3)疾病谱与死亡谱变化为厂矿等企业医院的服务调整带来机遇。由于目前困扰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这就使得企业医院在企业职工的慢性病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其作用。综上,对于企业医院而言,针对企业职工开展以慢性病与职业病为特色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可以培养其忠诚度,进而使自己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除了上述基于资料的分析外,研究者对样本医院的观察也证明了上述3点。在本研究中观察的石油化工企业医院在面临着外在竞争的过程中,善于挖掘自身的优势,并将主要的服务重点聚焦于临床医疗与慢性病管理并重上,这给该企业医院的发展与服务转型带来空间。
3.2厂矿医院在职工健康管理中的功能定位与运作
3.2.1厂矿医院在健康管理中的定位。基于上述的厂矿企业医院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厂矿等企业医院在健康管理中有着其优势定位,而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厂矿医院应当明确自我定位。根据现有的医院转制经营模式来看,各有其优缺点[4]。而在与其他医疗市场主体展开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如果厂矿等企业医院能够明确自我优势,将服务重点集中于慢性病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这将有助于对其自身的服务市场的开拓,并在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量达到经营目标。在管理与经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企业在对其所属医院实施管理时应当进一步扩大管理经营自主权,并梳理管理体制与机制,扩大其经营活力,进而使其能够按自身资源与市场竞争态势实现自我定位。在本研究所观察的样本医院中即可见企业对医院的管理体制较为顺畅,医院领导可以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结合企业人群的健康需求来设计服务产品,进而做到服务优化升级的同时以较强的活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定位过程中,该企业除了在经济活力上有所增强外,还主要在社会效益上有所强化。通过面向企业职工开展免费的公共卫生与价格较其他市场主体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特别是针对慢性病患者和高危群体的连续性健康管理使得该企业医院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良机,也保障与推动了企业职工健康水平的提升。
3.2.2厂矿医院健康管理的服务方式与工作内容。在明确了自身定位后,企业医院可按照自身服务人群的健康需求和自我的组织目标开展相应卫生服务。目前因厂矿医院出现不同的转型转制改革,因此在服务方式与内容上其重点也不尽相同,对于仍然由企业管理的厂矿医院而言,如上述本研究所观察的企业医院一样,将服务的内容重点强化于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将是在现有资源条件限制下的可行途径。仍然以本研究所观察的企业医院为例,该医院在服务经营过程中结合职工的体检针对慢性病患者和高危群体开展了持续性健康干预,而与此同时,它还面对企业职工开展了便民的家庭病床、上门服务、社区出诊、母婴家庭访视、残疾康复咨询、健康教育、老年保健、疾病诊治、慢性病普查及管理等多种形式的服务项目,这使得其在服务方式与内容上已经发生转化,而这种转化对于其服务对象而言是接受程度较高的,特别是针对慢性病患者所开展的防治结合等健康管理活动获得服务对象的高度认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服务开展并非单独依靠厂矿医院自身去完成,而更多的是与其他专业机构一同完成,以保障服务效果得到最大优化。
3.3厂矿医院在健康服务产业链中与其他机构的协作
3.3.1主要的协作机构及其可行性分析。如上所述,在本研究所观察样本中,厂矿医院提供服务时,其针对企业职工的健康管理是通过整合在服务链条上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去完成的,这些提供者包括大型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机构以及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由文献研究和质性研究结果可见,不同的主体在服务链上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功能。而根据观察可发现:(1)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强的临床慢性病服务技术能力,在企业服务对象的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需要通过转诊等机制使管理对象得到高质量的临床服务;(2)社区卫生机构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5],特别是它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够为企业职工带来慢性病的相关防治效果;(3)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其优势在于在慢性病管理领域其无论是在服务意识还是在服务项目开展上都与职工本身的健康需求密切挂钩,而且随着健康管理活动的不断开展,其在健康管理上的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上述的不同机构均能够在企业职工的健康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以及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而言,对市场容量的渴求使得其能够积极参与到面向企业职工的慢性病管理中去,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其面临着生存压力与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压力,也愿意投入到健康管理之中,因此,不同机构在此方面可以找到合力结合点,以帮助厂矿医院进行健康管理。
3.3.2协作的方式与内容。在健康管理过程中,上述机构能够通过资源整合和合作网络的建设来为职工的健康水平维护提供帮助,特别是面向企业职工进行以体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等管理活动能够使得协力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仍以研究者所观察的企业医院为例,由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与企业医院共同推动健康体检活动,在此基础上,两者再引进社区医疗机构与大型医疗机构的服务力量针对不同的筛检对象实施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如果出现体检异常者,一般是由综合性医院实施确诊,然后再评估病情,并在此基础上与社区医疗机构协调完成慢性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管理。在慢性病稳定期或潜伏期,由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与企业医院一起针对病患实施三级预防,特别是针对高危群体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等活动,这可以帮助企业职工避免或降低患病风险。总体而言,不同医疗服务提供者在厂矿等企业医院的服务提供中应当以公共卫生与临床卫生服务为服务重点,面向厂矿职工的健康需求来由各个机构协力实施健康管理,从而可发挥各机构的优势,进而帮助患者以及高危人群的健康水平提升与维系。
作者:张智慧 宋崟骏 金艳 章滨云 杨骅 李静 单位:上海泰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1院内健康教育
2组患者教育内容相同。对照组以住院部健康教育宣传册为基础,科室自行设计“肿瘤化疗患者健康知识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患者的一般情况,另一部分是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在患者入院第1天将调查表发放给患者,说明每项内容,以打勾方式填写。患者填写完毕将此表放入个人护理病历[2]。根据调查表评估患者情况,根据患者需要给予讲解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家属同步教育模式。①初步评估。了解患者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及对患者的关心程度,了解患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通过健康知识调查评估患者对化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②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家属讲解心理和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家属如何应对压力,减少焦虑情绪,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给患者以情感支持,为患者提供疾病的治疗及生活上的照顾,以减轻患者的副反应,提高疗效,使其以乐观、平和的心态顺利完成化疗。③讲解相关疾病知识进行家庭护理健康指导。根据调查表评估患者家属对化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及需求,耐心讲解化疗药物常见毒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家属在生活和饮食上对患者照顾。指导患者家属尽量满足患者的口味,做到饭菜多样化。嘱患者禁食刺激及辛辣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水果和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少食多餐。正确的家庭护理,可降低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损害。具体教育方法如下。①患者入院当天,值班护士在电脑上登记患者相关信息,建立患者病历。由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与患者家属一对一双向沟通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讲解相关健康知识,指导相关健康技能,提供化疗相关知识等。每天利用早、午间查房的机会对前一天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时评价,再根据患者及其家属需要进行评估、教育。每天进行健康教育后,让患者和其家属在调查表上分别签字。②组织患者参加医院癌友协会举办的病友座谈会,让病友之间互相交流经验。③为治疗间歇期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通过电话随访,为患者在自我护理中出现的便秘、呕吐等问题及时提供咨询服务、心理疏导等。④告知患者和其家属日间病房电话号码以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手机号码。所有联系电话保持24h畅通以应对患者院外紧急情况。建立急诊、转科绿色通道,保证日间化疗患者出现严重化疗毒副反应后,能急诊处理和及时转入原治疗病区治疗等。
2出院后随访
2组患者出院时均建立随访资料卡及档案。随访方式为电话或短信随访。电话随访时间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医院护理人员对出院患者每周进行1次电话咨询指导。有健康问题的患者可随时进行电话咨询。随访内容:①了解患者化疗后的反应,针对患者病情进行用药、饮食、活动、休息、锻炼、定期复诊等多方面的指导;②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情绪紧张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对观察组家属进行随访,鼓励患者家属继续按要求做好患者的支持与帮助工作,跟踪了解和反馈患者情况。
3评价方法
对2组分别干预6个月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针对肿瘤患者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3]进行生存质量测评。此量表包括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和5个功能量表,即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所有项目评分0~100分。调查时,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调查的目的及填表方法,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让其独立完成填写,当场收回问卷。对患者有疑问的地方,调查人员予以解释与指导。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2组所得分数用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采用t检验。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4讨论
日间化疗病房是指白天在门诊治疗、晚上回家的一种新型病房模式。通过在日间化疗病房实施的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既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及时、准确得到所需信息的优势需要,又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易被患者和家属理解和接受[4]。真正实现了健康教育由医院延伸到患者家庭[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家属同步接受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可能为:第一,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管理是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家属及患者了解疾病有关的知识与康复技能,以便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家属、患者融为一体,护理人员可通过患者家属的支持系统更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全身心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6];第二,患者家属了解肿瘤的相关治疗及护理知识,充分调动了患者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患者家属提供恰当的照顾,可增加患者的自尊及被爱的感觉,并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同时也使家庭成员间的感情更为融洽,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7]。由于此次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为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设计,缺乏药剂师、营养师等参与。所以健康教育知识有局限性,拟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健康教育全面性和针对性,以达到更为完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金小于 徐平 王志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244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范围在25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39.8±10.6)岁;患者骨折部位分别为:62例为上肢骨折,60例为下肢骨折;住院时间范围在7天~25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12.8±5.7)天;观察组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范围在21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38.7±10.4)岁;患者骨折部位分别为:58例为上肢骨折,64例为下肢骨折;住院时间范围在8天~26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13.3±5.9)天;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有:一方面,患者入院后即将院方规章制度、护理收费情况、抽血检查的注意事项、医德医风承诺书以及病房环境、检查时间等告知患者,同时将以上内容的常规健康教育便签发放给患者,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以减少因陌生环境产生的恐惧、紧张心理。另一方面,住院过程中医患者治疗为安排依据,责任护士可通过口述的形式将住院期间的饮食、手术前后的配合、支具固定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对于功能锻炼方法可进行动作示范;第三方面,出院指导,出院当天可将指导便签发给患者。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所掌握的锻炼方法进行了解,以评估情况为依据进行指导。护士长及质控员每周实施一次效果评价。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由主管护士进行护理,当主管护士上夜班或休息时,由代管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掌握患者的训练方法,再以评估情况为依据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
这时在主管护士上班时可向代管责任护士询问患者情况,从而进行下一环节的功能训练指导。每周由护士长及质量控制员对其进行效果评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健康教育管理单,责任护士每天都要和患者交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护理重点、功能锻炼要求等落实到纸面上,自制成健康教育管理单,其主要内容有[2]:患者姓名、住院号、住院日期、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患者皮肤情况、诊断既往病史、阳性指标等;入院须知、手术前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功能锻炼要求及护理要点等;护士长每周一次评价;出院日期、复查时间以及随访时间等。
1.3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骨折患者治愈后出院。在此期间对其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结果为: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
3讨论
相关主管人员在看到健康教育管理单后能够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进展情况了如指掌,并由此为依据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的护理疗效做出切实的评估。同时,质量控制主管可以周围单位对患者护理康复的效果进行评价,在以评估结果对教育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防止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失误。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骨折患者都希望在出院后得到具体的康复训练指导。这时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管理单作为回访依据,同时制定后期康复计划,避免了患者在家中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如此一来,健康教育就会融入到入院、出院、康复,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了康复工作的全面性及持续性。
健康管理单的应用,不仅避免了护理工作的遗漏点,也是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骨折患者在出院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责任护士就可利用健康教育管理单上的对应信息进行回访,再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进行功能锻炼指导,该指导主要以居家锻炼为主,如果患者存在问题,护理人员也可依据健康教育管理单进行指导回复[3]。
在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责任护士需将患者病情评估情况真实的记录在管理单上,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患者实施指导,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传统方法中,责任护士需将锻炼内容及方法告知夜班代管护士,再由代班护士对患者进行指导,大量的重复工作,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使得工作更加繁琐杂乱;而本文中责任护士只需负责8个左右患者,囊括护理、教育、观察病情等,在责任护士夜班或休息时只需一个护士代为负责即可。
此外,很多刚入行的年轻护士由于刚入行,缺乏经验、技巧和相关知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出现失误,遗漏了患者病情或造成工作上的失误。资历较浅的护士在工作中就要仔细阅读健康教育管理单,对患者日常行为、饮食、训练情况及皮肤等进行观察,严格按照管理单的内容操作,从而实现全面无误的指导患者。部分调查显示,当骨折患者常与护理人员交谈、沟通,会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当患者与护理人员交谈很少时,就会降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采取健康教育管理单,护士每天都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加了两者的沟通时间,也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拉的更近、更紧密。本文研究显示,采取健康教育管理单护理的观察者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以上叙述,健康教育工作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给予患者持续、完整的健康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功能训练情况,找到护理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减少重复性工作的发生,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孔祥粉 单位:山西省代县人民医院
1饮食干预
对于血压受到饮食的影响需要向患者讲解,指导患者将不良的饮食习惯逐渐改变,清淡食物是平时的主要饮食,含有高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钠盐摄入需要限制,<5g/d,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需要增加,预防发生便秘,多给予其含钾和钙的食物,对总热量、体重进行控制,戒烟、限酒、避免喝浓茶。
2运动干预
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运动。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需要水平给予其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可选择太极拳、气功、步行、慢跑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min,需要注意劳逸结合。
3心理干预
高血压具有病程长的特点,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具有很强的药物依赖性,社区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倾诉耐心听取,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给予解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放松,如音乐、散步等方式,鼓励患者与家属沟通,并且常常参加社区活动,使焦虑、紧张心理得到消除。认知干预社区护士进行每周1次的上门随诊,建立健康档案,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血压检查以及药物使用指导等,给予患者个案式护理干预,将高血压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
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及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6个月护理后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病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对降压药的依赖性、自服药物控制、住院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失衡、缺乏运动锻炼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在本资料中从不同方面的对患者的身体素质进行护理干预,使高血压的诱因得到进一步减少,发病率得到进一步降低,从而使患者对于降压药的依赖性进一步降低,发病次数进一步减少。总之,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进一步增加,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由此不仅使患者的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自控能力得到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得到自觉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