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05:04:24
导语:在留守儿童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新形势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要点概述
1.1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加强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来自贫困的农民家庭,其监护人往往是年纪比较大的长辈。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辅导督促其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品德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给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伤害,其庞大的群体数量也导致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的要点分析
要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现状,就要抓住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要点,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分析,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由来已久,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因此需要总结分析出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重点管理项目着重监管,加强各方的教育职责,将责任义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真正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分析,可以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要点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2政府管理责任和法律法规的指引
要想真正的实现教育公平,就要有政府的扶持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保障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制度,但是由于受到地区条件的限制,一些留守儿童还是得不到合理的安置。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管制,当地政府也没有将随迁子女的教育纳入到当地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入学手续复杂甚至将他们拒之门外。政府管理的缺失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随迁子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即使跟随父母来到大城市,也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使得更多的随迁儿童被打回原籍,成为留守儿童。因此,要想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就要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明确各政府部门的义务和职责,加强对学校、社区的管理,尽快完善保障留守儿童教育权益的法律法规。
3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引导和教育监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父母和监护人,即家庭教育环境,二是学校,三是教育部门。父母和监护人教育作为儿童成长和观念养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由于父母、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又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忽视了对学龄儿童的教育监督。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在家庭教育监督缺失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管理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可以用自己完善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部门作为统筹全局的管理部门,其政策指引和管理措施将对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监管作用,促使监护人和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4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虽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教育公平不能受到地区的限制。只有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平划分,才能使落后地区的留守儿童接受到现代化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提高师资力量。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由于财政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条件简陋,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育部门应当合理安排教育经费支出,抓住最困难的学校,完善现有的教学设施,扩大学校规模,为师生创造一个教学设备齐全的现代化教育环境。我国的师资力量分布严重失衡,绝大多数师资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由于教师的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吸引高素质教师到农村教学,扩充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对于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结语
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要求迫切需要改善现阶段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因此,只有抓住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要点,深入分析,才能为我国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作者:侯祖钦 单位:广西三江县古宜镇中心校
1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1.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比例过高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类型来看,91.3%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7%的由外公外婆照顾,只有1.7%的由叔、伯等亲戚照顾。由此来看,隔代教育仍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类型。实际中隔代长辈教育观念的滞后和他们对孙子溺爱等现象是经常看到的,这些现状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隔代教育的弊病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
1.2父母忽视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关注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其关心程度超过了非留守儿童,但在心理教育方面,几乎是空白。如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有33.2%的人会选择在不高兴时把心事憋着不说,而在非留守儿童中这个比例只有23.1%。在父母与孩子交流中,只有0.7%的父母与留守儿童谈到了心理问题方面,而非留守儿童中这个比例为7.7%,比留守儿童的高出近10倍,差异显著。
1.3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监督力度不足,交流少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多为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是父母,并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人,同时教育被监护人。而该地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构成主要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自制能力差,学习和生活都需要家长的督促。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被督促的构成结构比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留守儿童中,学习的监督人主要是老师和家长,比例分别为41.0%和46.3%,且两者的比例差别不大;而在非留守儿童中,学习的监督人主要是家长,比例为71.8%,老师所占的比例仅为20.5%,这种现状反映出在学习上非留守儿童的家长所起的教育作用远远大于留守儿童的家长。其次,在留守儿童中学习无人管的比例比非留守儿童高出一倍多。这种差异也许就给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埋下了隐患。同时调查也显示出农村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之间有效的交流并不多,有近一半的孩子很少与监护人交流,在缺少交流的环境下,监护人可能在留守儿童的情绪感知上出现落后,对他们的烦恼知之甚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很容易变得内向,暴躁等。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2.1隔代(或上代)抚养方式存在很多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有90%多的儿童是由爷爷奶奶监护,从而形成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当代教育中的一个难点,但在农村却成为很多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前提和保障,尽管隔代抚养解决了很多父母的后顾之忧,却掩盖不了农村隔代教育的诸多问题,老人负担和责任的增加是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直接后果。调查中大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后,家庭中的老人不仅要种地,平时忙农活,还要照顾孩子,每天辛苦劳动后基本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管孩子,在访谈中有很多典型的例子。其次,老人们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是凭经验带孩子,存在很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第一,他们很少注意营养的搭配,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甚至有些老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所以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心理状况等方面的教育有所缺失。第二,在学习方面,由于爷爷奶奶自身的能力有限,缺乏对孩子学业和品行的有效监督。在孩子读一、二年级时会在空闲时间查看、辅导他们的作业,但当孩子上高年级后,爷爷奶奶就无法解答出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虽然不少爷爷奶奶仍经常提醒孩子的学习,但这样的督促对孩子所起的作用甚微,很多孩子会反驳“你们又不会,看了也白看”,有的甚至选择说谎话来搪塞爷爷奶奶的唠叨。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养成了坏习惯,而且学习也每况愈下。还有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是由叔、伯等亲属帮忙照顾的,从而形成上代教育。在实际中,这些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有所顾虑,他们认为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女,不好严格管教。于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更容易被放纵,学习也只是靠老师的管束。现实中存在的这两种家庭教育模式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养成任性的心理行为,而且他们彼此之间语言上缺少沟通,很容易造成孤僻、自以为是的性格,遇到问题不向老师或亲属反映的心理,这些问题长期累积,不予改善,将不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2.2父母对家庭教育职能和内容的片面认识
总体而言,一般农村家长的综合素质较低,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多数是随意的,没有确定的观念指导,也没有具体的理论支持。尽管在问卷调查中有80%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但这些家长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他们能直接对孩子的教育产生的作用极其有限,而且他们对这些教育内容的重视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与老师的交流推测而来的。另一方面,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中谈得最多的仍是学习方面的内容,老师对学习的强调反过来又会加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这会使家长对孩子教育内容上的片面认识形成恶性循环。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也明显地反映出这一点,不仅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中超过85%的人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个比例超过了非留守儿童,而且也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留守儿童对学习的喜爱程度也远远超过了非留守儿童。这些都会造成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的片面重视,从而忽视如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2.3父母、监护人与农村留守儿童间的有效交流太少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空间的限制,他们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少很多,而和爷爷奶奶由于观念、想法和时间等原因,他们之间的交流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当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伴,被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得到的很少时,内心会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这些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留守儿童们就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在长期的比较和情绪体验下,逐渐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存在,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感可能不断增加和泛化。在这种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通过其他行为来解除自己的自卑感,比如对爷爷奶奶的管教不听不理,向父母提出无理的要求,父母回来时有更多的娇气和要求等。然而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的心理应该是简单的,他们的任务就是注意身体,好好学习,父母们在外面辛苦工作就是在尽自己的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当孩子表现出这些情绪时,父母不会想到是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反而会觉得孩子在无理取闹,对孩子的这种情绪往往放任不理,有的甚至会辱骂孩子。家长的这种做法只会加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让他们在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不敢向父母或别人倾诉,他们更多的是选择把事情憋在心里。调查中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选择把事情憋在心里的比例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状况明显会差于非留守儿童。
3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3.1通过交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高阳镇,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使务工人员分成两拨,一部分会在市里或较近的地方工作,另一部分则在北上广这些经济发展快的大城市,对于就近工作的父母一般回家次数较多,跟孩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会更多,而对于身处大城市的父母大多数都选择过年时回家,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回家的成本而且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通讯设备的应用拉近了外出务工人员和子女的距离,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父母可以和孩子充分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从电话中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状态,多去倾听孩子心里的想法,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去鼓励他们,适时地给予他们奖励或口头上的表扬、和她们分享外面有趣好玩的事情、自己的想法等,从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3.2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不可小视。家长应提升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把孩子健康全面发展放到首位,从多个角度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的发展,使孩子从思想上不仅仅只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应该通过书籍、电视等多了解其他方面的信息,从小树立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父母们外出打工都是希望孩子能生活得更好,他们基本会把自己节衣缩食的钱拿出来补偿给孩子,以此弥补他们内心的愧疚。长期下去,孩子可能会习惯高品质的生活而不懂得勤俭节约和珍惜,家长不但没有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反而使孩子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缺点会很明显,也很难抵挡住社会上的诱惑。如果他们缺钱了,就会习惯性的找父母要,而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父母应该改变消费观。首先,不要用金钱去弥补亲情的缺失,而是应该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其次,多了解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的想法,观察他们心理上变化,留意他们的行为,给予他们积极向上的教育。尽可能多地回家陪陪他们。再者,父母们也可以利用在外打工的条件,了解一些先进的信息,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同时把这种积极向上的观念传递给孩子,这也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也会更加依赖,维护亲情关系。
3.3加强父母、监护人、孩子三者的沟通
在实际中,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是儿童的祖父辈,他们很难对留守儿童进行细致的照顾。所以父母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好与监护人的配合。第一,外出务工的父母有必要做好远程控制。不要将孩子托付后就不闻不问,家长应多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近段时间的动态,若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赶紧和监护人、老师联系,尽快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建立家长、孩子和监护人之间良好的关系纽带,并通过配合学校教育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生活。第二,监护人要重视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交流。监护人跟孩子相处的时间要比父母的长,他们是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的一方,即使是祖辈,也应该尽己所能有意识地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和孩子沟通,毕竟孩子年龄还小,性格较天真,多沟通就可以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在以后生活中做出改善,这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作者:罗晨曦 陈小丽 杨彩秀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 高阳中心小学
1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
1.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隔两地,家庭环境的波动令他们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了强烈的孤独感。他们因为缺乏感情依附,容易变得性格内向,遇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会显得失落和无助,长此以往会渐渐不愿意与人交流。调查显示有26.9%的儿童有寡言少语和焦虑局促的倾向,不加重视将会导致性格孤僻、自卑封闭。
1.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5周岁以下,情绪相对不稳定,意志比较薄弱,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不容易解除对周围人的警惕和敌对心理。33.6%的儿童总感到自己在被同伴欺负,与人交流时充满戒备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教育和管理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若是不加以管束,长此以往还会有暴力倾向。
1.3认识偏差,内心迷茫
一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家庭贫寒,父母能力低,才会远走他乡赚钱,从而怨恨父母和家庭并造成情绪的偏激。44.2%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拒绝与他们亲密,加深了情感隔阂。他们不能正确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对未来感到茫然。大部分儿童缺乏进取和自律意识,而且没有人引导帮助他们,学习成绩和生活状态都落后于他人,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逃学、辍学,最后比同龄人提前进入成人世界。
2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2.1家庭监管缺位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去务工的同时,对携带孩子一起生活的现实问题却束手无策,出于对生活成本的考虑,他们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根据调查,宿迁市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7.8%,其中57.9%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30.1%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3.8%与外公外婆生活,6.3%与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还有1.9%寄养在别人家。从这些留守儿童监护方式来看,单亲监护人生活负担重,对孩子的照顾欠佳;隔代监护人与留守儿童隔阂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落后,对留守儿童管束少,儿童难以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2学校安全缺失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影响,教育者研究探索,得出一系列的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和缺失。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依赖学校教育培养孩子,但学校学生太多,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能分散更多的注意力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不够。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家乡,教师由于与家长沟通难度较大,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是否表现良好和品德学习方面的问题。学校缺乏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有效方法,在学习生活上不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爱护,也没有能够给留守儿童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
2.3社会关注缺乏
近几年,社会上刮起一阵严重的不良之风,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极易在成长中受到社会不良之风的感染,所以在心理、生理上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农村缺乏社会教育基础,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而且教育观念还处于落后状态,不能弥补留守儿童心灵的感情空缺。部分娱乐场所没有禁止未成年人的出入甚至主动拉入未成年人却未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理,在网络、多媒体播放器、报刊书籍这些文化传媒中,充斥着鄙俚、浅陋、暴力、情色之类的具有腐蚀性的内容,诱惑、侵蚀着缺少情感爱护的留守儿童。社会应该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的关爱与关注。
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建议
3.1家庭方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要多为孩子考虑,承担父母的教育责任,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儿童最重要的导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教育。如果必须外出务工尽量带上孩子,如果能力无法达到,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也要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和沟通,增加亲情交流,并且及时勉励、督促孩子,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增加与孩子的老师交流沟通,定期了解孩子的生活和精神状况。
3.2学校方面: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学校应该登记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在学生入学时,登记学生父母工作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并整理汇总成册,记录成“留守儿童”档案。从而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信息,在充分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正确指引和教导留守儿童,通过心与心的交流,解决他们的烦恼和困惑。对少数有人格缺陷、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制定个别心理辅导方案,降低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童年和青春期。
3.3社会方面: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应该加强舆论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到关注留守儿童的意义,倡导更多人自发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从而全社会营造起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地方政府也应该创设条件,使农民工能够返乡就业或创业,使他们在家附近工作,使他们的孩子都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以至得到更多的关爱,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还应该为留守儿童谋福利,尽量多给他们出台一些实在的有用的政策,为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铺下基础,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高萌 舒妤昊 单位:宿迁学院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含访谈被试、预测被试和正式被试,其中访谈被试包括留守儿童、监护人及教师。依据“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概念,采用问卷法筛选出生活在不利的家庭抚养环境中且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的受访儿童20名,他们同时满足以下6个条件:(1)来自完整家庭;(2)父母现在都在外打工且由祖辈监护或仅父亲现在外打工且由母亲监护(这两类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0%以上);(3)在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问卷上的总均分高于“轻度不利”的下限值2.50分;(4)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孤独感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一般儿童平均分(M抑郁=1.85,M孤独=1.91),且最近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位于班内前1/3;(5)对同学关系、在家表现、在校表现、与实际监护人关系四方面的总体自我评价均为“比较好(融洽)或很好(融洽)”(例如:最近一年内,你感觉你和班上同学相处融洽吗?①非常融洽②比较融洽③一般④不太融洽⑤很不融洽);(6)儿童提供的成绩、人际关系、表现等信息能从监护人和教师处同时得到印证。受访儿童中,祖辈监护、母亲监护的儿童各10名,男生8名,女生12名,平均年龄13.95±2.02岁,平均留守时间6.89±2.65年。受访监护人14名、教师12名,对儿童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均较熟悉。预测被试为某县农村1所小学和1所初中的133名4-9年级留守儿童,其中,男生65名,女生68名;初中生59名,小学生74名。正式被试采用社区取样,主试为经过培训的98名农村籍大二学生,利用寒假对家庭所在地村庄及周边村庄的儿童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在规定的一周内完成。施测内容除自编问卷外,还包括韧性问卷、乐观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希望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孤独感问卷以及问题行为问卷,以检验自编问卷的效标效度。施测时,主试将问题逐个读给小学生听,助其理解后作答;初中生在主试讲解指导语及注意事项后自行作答。发放问卷1380份,获得来自完整家庭的有效被试共1037名,其中,父母均外出且由祖辈监护的儿童375名(简称双留守儿童),父/母中一方外出且由另一方监护的儿童329名(简称单留守儿童),父/母曾外出6个月以上的儿童61名(简称曾留守儿童),父母均从未外出的儿童272名(简称一般儿童)。本文仅对单、双留守儿童数据进行分析。3个月后对单、双留守儿童各40名进行重测。
1.2问卷理论结构的初步建构
在仔细研读心理资本整体结构、心理资本要素、自立、儿童逆境信念等文献基础上,通过编制访谈提纲、开展深度访谈、分析访谈资料等工作,初步建构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儿童访谈提纲主要包含3个问题:①与父/母在家时相比,他们外出后,家庭抚养环境发生了哪些不好的变化?②这些不好变化对你的学习、心情和行为产生过哪些不好的影响?这些不好影响随父/母外出时间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回忆的同时,请在访谈员的指导下,在“父/母外出打工对儿童学业/心情/行为的不利影响的发展趋势图”中(横坐标为留守时间,纵坐标为影响程度,6点记分,从“无任何影响”到“影响很大”),用点将这些不好影响的影响程度依次描出来,然后用线段将各点连接成曲线图并找出变化的拐点。③拐点的出现以及你目前表现出来的积极成长态势(由取样条件确定),说明你有效地克服了不利家庭抚养环境给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你有哪些特点、观点和做法帮助了你在不利的家庭抚养环境中积极成长?请举例详细说明。访谈员为3名心理学专业人员,对研究意图和访谈提纲十分熟悉。访谈在安静的房内进行,访谈重点为第3个问题,时间一般为55-70分钟,访谈时无他人在场。监护人及教师访谈的主要内容与儿童访谈内容相同,访谈时适当变换称呼及措辞,方式为入户访谈或电话访谈。经受访对象同意后,对访谈进行全程录音。4名本科生将录音逐字转写成文本。由于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资本的结构,故仅呈现第3个访谈问题的文本编码情况。反复通读了相关文本后,参照烜侯方等的编码过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开展如下工作:首先,从每份原始文本中提取出含义清晰且单一的条目。提取方法是:对含义清晰且单一的语句予以直接保留(例如,不喜欢斤斤计较),将包含多重含义的语句拆分成多个条目(例如,将“她能吃苦耐劳,内心有一股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拆分成“吃苦耐劳”与“奋发进取”两个条目),对同一个人多次提及的含义相同的条目进行合并且不计算频次。3名研究者对各自提取的条目进行了详细讨论,在统一条目的表述后,共提取到初始条目659条。其次,对不同文本中的初始条目进行同类项合并及精简。具体做法是:对表述完全相同的条目进行合并,并计算重复出现的频次;对内容相近但表述不同的条目进行二次合并(例如,将“不让父母失望”、“不伤爸爸妈妈的心”、“给父母争气”合并为“不让家长失望”);删除与心理资本“类状态”特性不相符合的条目(如“脾气好”)。经合并及精简,剩下39个条目。再次,对条目进行归类和类别命名。基于各自的归类结果,3名研究者经过讨论,并参照已有心理资本结构,一致同意将39个条目分为5类,但对其中3个条目的归类无法达成一致。删除这3个条目后,剩下36个条目分属明理感恩、自立顽强、宽容友善、自信进取、乐观开朗五个类别。最后,请课题组外的3名专业人士将36个条目归入五个类别。结果显示,27条被3人完全一致地归入预想类别,7条被2人归类一致,2条被3人归类完全不一致。删除归类完全不一致的条目,剩下34个条目在所属类别中被提及频次。
1.3问卷项目收集与整理
首先,以上述34个条目为语义基础来收集问卷项目:①直接引用或适当转写访谈资料中的条目。如将条目“能忍受各种困难”直接引用,将条目“感受父母付出”转写为“能深刻感受到父母为家庭生计所做的种种努力”,共获24个项目;②从成熟问卷(本土化心理资本量表、青少年自立人格问卷、逆境信念问卷、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中共选取与编码条目含义一致的项目10个。如依据“保持好心情来看待事情”条目,选取了“我凡事都看得开,几乎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项目。其次,由于心理资本反映的是积极心理力量,故访谈资料均以肯定陈述句呈现。为了避免乱答,根据各维度内涵编写了6个负向题。例如,用项目“我对自己的前途看不到希望”来反映“自信进取”。通过上述途径,共收集到40个初始项目,各维度7-9条。将项目按维度分类排列,请11名大三、大四本科生对项目逐一进行讨论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将问卷送3名相关专家评估和审阅。根据专家意见,对少数项目表述进行了修改,形成初始问卷。将项目随机排列,5点记分,1为完全符合,5为完全不符合。
1.4问卷预试及进一步完善
使用初始问卷对8名留守儿童(小学与初中男性、女性儿童各2名)施测和集体访谈,根据他们的理解对5个项目的表述做进一步修改。例如,将“我期望能早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修改为“我常想将来要好好报答父母等长辈”。将修改后的问卷对133名预测被试施测以初步考察项目的区分度。频数分析结果显示,被试对所有项目的回答不存在明显偏向(即答案仅为1、2、3、4或2、3、4、5)。据此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2结果
2.1项目分析
采用的指标为2个:①计算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②将问卷总分前27%、后27%的被试划分为高分组、低分组,然后考察两组被试在各项目上的得分差异。结果显示,各项目的题总相关均大于0.30,高、低组被试在各项目上的得分差异均在0.01水平显著。所有项目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
2.2结构效度分析
2.2.1探索性因素分析(EFA)
采用随机选样程序选取约50%样本(351名)对40个项目进行EFA。结果显示,KMO=0.89,超过通常认为的“好”的标准值0.80,表明适合做因素分析;初始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有10个,其中前5个因素共解释了42.18%的总体方差,每个因素解释的方差超过3.89%;从第6个因素起,各因素解释的方差均小于3.00%,与前5个因素有明显差异;同时,碎石图显示第5个因素为拐点。综上,宜抽取5个因子。因此,后续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DirectOblimin斜交旋转方法提取5个因子,并删除共同度低于0.30、因子载荷低于0.40、跨负载之差低于0.20的项目;每删除一个条目,重复做一次因素分析。经过多次EFA,共删除15个条目,剩下25个条目分属5个因子,共解释总体方差的47.33%,条目载荷在0.49~0.74之间。根据因子所含项目的内容,五因子依次命名为:F1自立顽强:反映能自觉抵制诱惑,遇事能周全考虑、力求独立应对;同时,在艰难困苦面前表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F2明理感恩:反映对父/母外出打工能给予理解、对父母的艰辛能感同身受,并能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等长辈的付出;F3宽容友善:反映在人际交往中不斤斤计较,能接纳不同性格的人,能主动化解矛盾,与人为善;F4乐观开朗:反映处事乐观、常往好处着想,对不悦能很快释怀,不易沮丧;F5自信进取:反映相信自己的能力、对未来充满信心,确信努力对前途有益并能为实现目标发奋努力。
2.2.2二阶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五个一阶因素均分再做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探讨其二阶因子结构。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二阶因子仅1个(特征根为2.76),能解释55.21%的总体方差,各因素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在0.68~0.78之间,表明五个因素拥有一个共同的潜变量。
2.2.3验证性因素分析(CFA)
基于上述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建构了二阶单因素模型,即假定一阶五因素形成了一个二阶因素。使用余下约50%的样本(353名)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良好:χ2/df=2.559,NFI、RFI、IFI、TLI、CFI五个指数依次为0.979、0.975、0.987、0.985、0.987,RMSEA=0.049。各条目在一阶因子上的载荷在0.46~0.69之间,各一阶因子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在0.71~0.83之间。
2.2.4维度与维度及总分的相关
维度与维度的积差相关系数在0.27~0.49之间;维度与总分相关在0.68~0.79之间。上述相关系数均在0.01水平显著。参照相关程度强弱的划分标准,维度间相关多为中等正相关,维度与总分相关均为强正相关。
2.3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以测量西方心理资本各要素的四个问卷(含乐观、希望、一般自我效能、韧性)与自编问卷的相关作为效标关联效度的指标。从整体上看,自编问卷各维度与西方各分问卷的相关在0.15~0.38之间,为弱正相关(P<0.01);自编问卷总分与乐观问卷呈弱正相关(r=0.24),与其他西方问卷呈中度正相关(0.42≤r≤0.47)。
2.4实证效度分析
按问卷总分前27%、中间46%、后27%将被试划分为高、中、低三组,在此基础上考察三组儿童在情绪、学业成绩以及问题行为上的得分差异。MANOVA分析显示,在总的结果变量方面,组别的主效应显著(wilks,λ=0.788,F=20.90,P<0.01)。进一步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孤独、问题行为方面,高分组得分显著低于中间组、低分组,中间组得分又显著低于低分组;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成绩方面,高分组得分显著高于中间组、低分组,中间组得分又显著高于低分组。
2.5信度分析
自编问卷总的Cronbachα系数和重测信度依次为0.88、0.85;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5~0.76之间,重测信度在0.78~0.84之间。
3讨论
3.1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
理论结构是编制测量工具的依据,而结构确定又取决于理论概念。本文紧扣“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概念,综合问卷法和访谈法获得的结果,选取了20名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的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从三个不同信息来源视角详细探讨了“留守儿童的哪些特点、观点和做法帮助了他们在不利的家庭抚养环境中积极成长?”,获得了全面而丰富的访谈资料,为系统准确地建构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奠定了基础。从建构的结果来看,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包含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乐观开朗五个类别,与已有心理资本问卷的结构既有一定相似性又具独特之处。具体而言,乐观开朗与西方心理资本问卷中的乐观的内涵基本一致;自立顽强、自信进取涵盖了西方心理资本问卷中的韧性、自我效能与希望三要素的某些重要特征;明理感恩与企业员工人际型心理资本分量表中的感恩奉献、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中的感恩维度均体现了“对他人帮助应表示感激和回报”这一要义,表明知恩图报已经内化为我国文化背景下各年龄段人们的心理价值取向;宽容友善则兼具有本土化人际型心理资本量表中包容宽恕、尊敬礼让两维度的基本内涵。不仅如此,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结构亦揭示出留守背景下儿童健康成长所需的独特的积极心理力量。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与帮助、缺乏亲子沟通和有效的行为监管,整体上处在不利的家庭抚养环境之中。这对身心处在发展中的儿童既是挑战也是磨砺。本研究提示:引导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和艰辛给予理解,鼓励留守儿童以顽强的意志独立、主动地应对困难和挫折,培养留守儿童在逆境中树立积极进取的信念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3.2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从问卷的效度来看,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维度结构与质性研究建构的理论结构在整体上完全吻合,从而在定量研究层面进一步确认了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结构是由自立顽强、明理感恩、自信进取、宽容友善、乐观开朗五个因素组成。进一步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由一阶五因素形成的二阶单因素模型,其整体拟合情况良好,且项目载荷在0.46~0.69之间、一阶因子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在0.71~0.83之间。相关分析发现,维度与总分相关在0.68~0.79之间,表明各维度较好地反映了整体概念;维度与维度相关在0.27~0.49之间,表明各维度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一致性;各维度与乐观、希望、自我效能、韧性的相关在0.15~0.38之间(P<0.01),表明各维度与西方心理资本各要素有一定相似性,但不可互相替代。此外,问卷高分组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与学业成绩显著高于中间组、低分组,孤独、问题行为却显著低于中间组、低分组,表明自编问卷的实证效度良好,亦显示心理资本对留守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具有促进作用。从信度来看,自编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5~0.76之间,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5,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8~0.84之间,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较为理想,且稳定性良好。综上,问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于相关团体测量。
作者:范兴华 方晓义 陈锋菊 黄月胜 张尚晏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院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一、留守儿童的由来
随着经济的恢复国家得到了发展,加之世界发展的新形势的影响,中国又选择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道路的变革促使社会格局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出农村到城市去打工。现今城市中高楼大厦,城市中整洁的环境等都是由这些外来务工群体实现的,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由于户籍等原因,他们的孩子并不能跟他们一起到城市中生活必须寄养爷爷奶奶身边或是寄养家乡的亲戚中。外出务工的群体逐渐的壮大,留守儿童的就越来越多,今天我国的留守儿童超过了5800万。由于留守儿童大都缺失父母的关爱而存在许多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本文则从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讨论。
二、网络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
现今的中国已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小国家,其综合实力已不容世界上任何国家小窥的泱泱大国,这背后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支撑,而这种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对外带来外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内促使社会人口格局发生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由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组成,计算机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并高速度的处理大量数据的只能电子设备。而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社会人口格局变化就是指中国现代经济政策的变更,外来务工人员疏于对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学习和生活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样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社会人口格局变化就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范畴。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几乎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同时也影响了每一个人。社会发展需要依赖个人的发展,当今的个人发展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每个人的发展与网络都是息息相关的。网络给知识传播和新事物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方便人们更及时正确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但是当今的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不仅仅为传递正能量,正面消息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方便了消极信息和因素的传播,对于消极网络问题成年人尚不能处理的十分贴切,对于好似一张白纸的儿童来讲就更难以把握了。这一时期的儿童尚不能正确的辨别是非对错,又没有父母在身边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就被网络的消极面所“吞噬”。
三、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当今的社会发展不能离开网络,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能再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更有群体壮大的可能性,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就必须调节“矛盾”双方关系,尽量寻找到可以使双方达到“共赢”的方法。笔者根据所学的社会学知识和一些相关的调研针对网络消极面对留守儿童影响的弊端提出以下三条措施。第一,留守儿童随父母到务工地去上学。孩子健康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细心照料和正确的指引,但由于户籍问题大多数的务工子女都必须留在家乡接受教育。针对这一点国家可以采取宏观调控,采取一定的开放政策,让符合一定指标的留守儿童可以随着父母到他们的务工所在地去接受教育。这样就给留守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和一个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第二,扩大教师的监管范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教师,他们不但可以教授给孩子们知识还能影响其人格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教师职责一般都是负责教书,教书书本的上的知识,很少有教师能顾及到孩子的生活。但是针对留守儿童父母照料和指导的缺失,也可以由教师来弥补,虽不及父母的爱细致绵长,但至少可以保证孩子的成长不迷失方向。第三,为留守儿童组建专门的学校。针对一些父母没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教师能力又有限的条件下,最好是组建一种完全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学校,在这类学校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孩子的生活,心理知道,知识教授,弥补孩子缺失的父母的爱。让这些孩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并同时正确的指引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
四、总结
儿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只有孩子们健康的成长,那么才能保证这个国家发展更顺利。针对我国留守儿童过多,网络传播灰暗因素太多,对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消极隐患,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带孩子在身边,扩大教师监管范围和“组建留守儿童之家”等学校等措施希望可以对调节网络灰暗因素留守儿童成长隐患之间的矛盾带一些帮助,同时有助于留守儿童的发展。
作者:王琨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一、朝鲜族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一)道德教育现状
1.隔代家长注重儿童道德教育。
大部分隔代家长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较为注重,教育内容等多为:不要说谎、不要打架、不要乱讲别人的坏话、长大后要做一个孝顺的人等。部分隔代家长也会教育儿童要懂得谦让,特别是有弟弟、妹妹的朝鲜族留守儿童受到此方面教育的较多。
2.隔代家长注重文明礼貌教育。
朝鲜族是一个重视礼节的民族,文明礼貌的教育内容普遍占隔代家庭教育的50%以上,隔代家长不允许儿童使用不文明的语言,在礼节方面会经常教育儿童遇到认识的长辈一定要鞠躬并大声地问好。同时,隔代家长也很关注儿童在学校的文明礼貌表现,教育儿童见到老师要恭敬地问好,下课后要给老师鞠躬并说老师辛苦了。隔代家长还注重儿童在餐桌上的文明礼貌,会教育儿童:长辈没有吃的时候你不能动筷子。朝鲜语中分敬语与平辈语,对长辈或不认识的人要说敬语,隔代家长也较重视此方面的教育,从小让儿童树立根深蒂固的长幼有别、尊敬师长的思想。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尊敬师长方面的行为表现没有显著差异。
(二)生活习惯教育现状
1.隔代家长较注重儿童日常生活习惯培养。
隔代家长对生活习惯教育的较多,如吃饭时不要说话、饭桌前行为举止要端庄、睡前要仔细洗漱、不要摸脏的东西等。儿童不遵守时,大部分隔代家长会选择进行适当地批评与纠正。
2.小部分隔代家长重视儿童生活能力培养。
本研究的对象均为9~10岁的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做任何家务,隔代家长认为9岁或10岁的儿童仍太年幼,无法做一些洗、擦的家务,自己尽全力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希望孩子专心学习。只有小部分隔代家长重视儿童生活能力培养。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普遍比留守儿童做家务的意识强,部分会选择在周末打扫自己的房间,或者选择帮助妈妈扫地、擦地。
(三)学习指导与学习习惯培养现状
1.隔代家长侧重于口头教育、监督。
通过访谈发现,隔代家长关于儿童学习方面的教育侧重于口头教育的形式。简单地口头教育儿童要努力学习,听老师的话,将来考入名牌大学。大部分隔代家长很少能像父母一样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直接辅导,部分对学习较关注的隔代家长也仅限于口头监督。8个隔代家庭样本中只有2位隔代家长会监督儿童的作业是否做完,只有完成作业后,才能够进行一些如看电视等其他活动。其监督的形式为口头询问:“作业都做完了吗?”并未真正去做实质性检查。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隔代家长较重视儿童的读书习惯培养,周末或其他休息时间,会督促儿童读书,读物大多为儿童版名著、韩国故事书等,隔代家长会偶尔开门查看孩子是否在阅读。
2.大部分隔代家长将教育全权托付给学校。
大部分隔代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身体不好、教育能力差,孩子的学习全部依赖学校,对儿童作业完成情况不进行过问。例如:M的姥姥认为,现今学校的教育很好,自己只要负责儿童的饮食起居,教育交给学校就可以了。
二、朝鲜族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由于隔代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身体状况欠佳、曾接受的教育内容与现今的教学内容差异大的原因造成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学习指导缺失
通过访谈发现,15个家庭中4个核心家庭的孩子学业上有疑问时经常能够得到父母的帮助,11个隔代家庭除I与K的家庭外,其余9个家庭都不进行学习指导,其中5个家庭对儿童作业完成情况不过问,4个家庭采取口头询问的监督方式。大部分隔代家长依赖学校及课后辅导班,课后辅导班教师的素质令人堪忧,有些非专业教师上岗后,讲述的内容与学生在学校学习内容不符,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困扰。缺少家庭方面的监督或帮助,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上有明显的差别。例如,核心家庭样本A、B、C、D学习成绩均较突出,隔代家庭中除H、I成绩优异外,均呈现出学习成绩较好、中等或中等偏差。笔者曾访谈I的姥姥,她是一位很健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老人。访谈时笔者问到:“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姥姥回答:“孩子很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很好、钢琴也弹地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有一件事我和她姥爷十分苦恼,我们老人不会用电脑,孩子有些使用上不明白的,我们不能及时地教她,还有学校留的一些作业需要使用电脑打字或者其他功能的,我们只能到家附近的复印部去寻求帮助。”科技发展迅速,老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慢,儿童需使用计算机完成的作业逐渐增加,有操作方面的疑问时,不能像核心家庭的孩子一样得到解决,这也是大部分隔代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朝鲜族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学习指导缺失问题的成因主要为:隔代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身体状况欠佳;曾接受的教育内容与现今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N的奶奶在访谈时谈及孩子的学习指导时说道:“我们以前年代学的东西和现在完全不同了,现在孩子的学业负担多重啊,学习的内容也多。我看她们的汉语书,我们以前要学到6年级的内容,现在的孩子们到3年级就都学完了,而且年龄大了,眼睛也不好了,没有那个精力去学习孩子学习的内容再去教她。”K的爷爷曾辅导K学习数学,但后期放弃,K说道原因:“我发现爷爷给我讲3年级的数学题时,格式要求跟老师说的不一样,我按爷爷讲的写了,答案都对但老师给我扣分了,爷爷之后就告诉我还是认真听老师讲的。”
(二)由于隔代家长教育观念不正确、身体状况欠佳造成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沟通、理解、亲子关爱缺失
通过访谈发现,留守儿童在学校受到表扬或考试成绩很好时,会回家简单沟通,让亲人开心。但存在一些苦恼的问题,例如与朋友发生争吵甚至打斗、受到欺负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并不会回家与隔代家长诉说,也不会通过电话与父母主动沟通。久而久之,朝鲜族留守儿童在隔代家庭教育中无法很好地找到情感慰藉,造成儿童与长辈之间的沟通障碍,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就会随之减少。I最大的愿望是和爸爸妈妈一同生活,笔者追问:“姥爷、姥姥对你那么好,你也很爱姥爷、姥姥吗?为什么特别想跟爸爸、妈妈一同生活?”I答道:“因为我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过,有些学校的作业是让回家与父母一同做的,这种作业即使我再努力也无法完成,所以很羡慕和爸爸、妈妈一同生活的孩子。”I还说因为妈妈在自己1岁生日后就去美国了,现在连妈妈的样子都记不得,妈妈打来电话经常哭泣,我不明白她为什么哭,我只能用妈妈的声音来记住妈妈。H说自己与妈妈和哥哥一同生活的日子很幸福,现在和奶奶、大娘一同生活,感觉自己变得有些忧郁,因为总是有自己被冤枉后长辈也不听解释的情况发生,这种时候H选择躲到洗手间偷偷哭泣。此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隔代家长教育观念不正确。M的姥姥认为自己没有文化,不懂教育,况且老师的教育挺好,不需要自己再去教育什么。隔代家长身体条件、精力有限。韩云霞在《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初探》一文中指出:“祖辈家长应具备身体健康,比较有精力,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M的姥姥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她独自带着孙子,照顾孩子已经很力不从心,无暇顾及其他。
(三)由于隔代家长身体条件及精力有限造成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个人卫生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效果差
笔者访谈的班主任在探讨留守儿童的问题时说道:“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通过简单地观察是分辨不出来的,可能大概看上去你看不出哪些是留守儿童,哪些孩子是非留守儿童,但是细细观察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个人卫生你就会发现,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个人卫生普遍较差,特别是爷爷、奶奶年纪较大的留守儿童,书包、书桌以及自己座位的地面上不会是特别整洁的,穿戴不整洁、不会勤洗手,在生活的一些细小的行为上与非留守儿童有着明显的区别。”研究对象N很苦恼自己没有朋友,同学们认为她很脏不和她一起玩,她曾尝试通过改正个人卫生问题来获得友谊,但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她也向亲属及心理老师诉说自己的苦恼,但爷爷告诉她:“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心理老师也没有为她提供帮助,多方尝试失败后,N至今仍很苦恼。研究对象O的个人卫生极差,一些行为问题较多,上课时,她经常不集中精力,在书桌上玩断了的铅笔芯或橡皮擦过后留下的残渣,书包也很久没有清洗过。在某堂课上,O的同桌忘记带书,老师说:“你和O一起看”同桌展露很反感的表情。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与其他11名留守儿童相比,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卫生,家庭教育内容包含更多的个人卫生教育。例如,B的妈妈会经常检查B的书包是否整洁;C的妈妈会经常检查他的指甲是否干净;D的妈妈经常教育她:“衣服穿了一次如果脏了一定不要再穿。”此问题的成因为:隔代家长身体条件、精力有限。通过访谈与观察,并不是全部留守儿童都存在此问题,隔代家长年事已高或身体不健康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普遍出现个人卫生及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情况。前文提到N关于个人卫生带来的烦恼,N的爷爷今年71岁高龄,奶奶也70岁了,两位老人都是患者,照顾N已很吃力,无法做到更加细致。O的爷爷今年70岁,无法完全照顾O的日常生活,O还有一个亲妹妹才2岁,所以家中雇用保姆负责做饭与洗衣服。但保姆除自己负责的内容外不会多做任何事情。
三、反思与建议
(一)隔代家长应提高教育能力
作为儿童的监护人,是负有教育责任的,不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把儿童的教育全部依赖学校。隔代家长可主动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儿童情况、咨询教育方法等,也可购买书籍、寻找网络资源或向一些教育机构寻求帮助来提高教育能力。
(二)隔代家长应注重与儿童的情感沟通
隔代家长应成为儿童的情感慰藉者,即使儿童并不主动沟通,隔代家长也应主动与儿童进行沟通,询问其一天学校生活如何,最近有没有烦恼的事情,在儿童坦白地说出自己曾犯过的一些错误时,不应采取发火、过硬批评等回应方式,而应选择与其沟通的角度,认真倾听事情原委后,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隔代家长应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及自理能力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及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有不良习惯出现时要及时地帮助儿童改正,平时让儿童多多锻炼,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偶尔让其练习自己去完成。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这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
作者:金晓丹 俞爱宗 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生活自理能力提高,饮食水平下降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饮食水平却下降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起床、穿衣、吃饭、睡觉等都需要自我料理,有时还要自己做饭、买饭,生活自理能力得到锻炼。但是,有留守儿童反映,爷爷奶奶虽然很疼爱自己,可是他们太节俭了:即使父母往家里寄再多的钱,也舍不得做些好吃的;有时候饭菜都馊了,他们也舍不得倒掉,蒸蒸热热或跟其他饭菜一掺和照样吃。还有留守儿童反映,爷爷奶奶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要零食,就买;要零花钱,就给;不愿意吃家里做的饭,就到小卖铺买些方便面、虾片、薯条等吃。长期缺乏营养,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身体发育不良,健康受到影响。
2.学习成绩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
渭南市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以走读为主,长期寄宿学校的只有20%。在学习上,由于缺少父母的督促和指导,大部分留守儿童回到家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复习功课。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而失去信心,出现了厌学、逃学的现象。
3.思想认识容易出现偏差
父母的爱是无法被替代的。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缺乏爱的培养,留守儿童的思想认识容易出现偏差。调查显示:渭南市大部分留守儿童每年与父母见面次数不超过2次,60%以上的留守儿童平时很少与父母交流。由于与父母交流次数少,86%的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这不仅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还会使他们的内心逐渐变得冷漠。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不敢管、不会管、不愿管,留守儿童极易形成自私任性、霸道专横,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访谈中还发现,部分上代监护型留守儿童总觉得在亲戚家受到漠视甚至虐待,常常出现逆反心理。
4.安全方面隐患重重
留守儿童大部分处于6-16岁之间的学龄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他们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对—些较危险的事情缺乏理性判断,一旦监护人的监护不到位,留守儿童安全方面便隐患重重。调查显示:有32%的留守儿童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从受伤的具体内容上看,一半以上是“摔伤、碰伤、划伤”等程度较轻的伤害,也有刀伤、烫伤、溺水等程度严重的伤害。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
1.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与经济相对落后的矛盾
在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近3.5亿。由于农村的二、三产业相对落后,为了支付家里的生活开销及子女的上学费用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迫选择外出务工。如渭南市临渭区,全区有农村劳动力43.45万,农业需要劳动力12.57万,转移到二、三产业的10.14万,剩余的20.74万劳动力需要外出务工。城镇化水平不高、经济相对落后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2.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我国在社会结构上实行城市、乡村二元分割的概括表达,又称为城乡差别。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入学上受到了很多限制,不少城镇学校将农民工子女堵在了门外。有些地方虽然允许农民工子女上学,但需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到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上学又无法解决升学问题,再加上各地教材的选用又大不相同,使得大量农民工无奈地将子女留在家乡。有学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3.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冲击
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7年,全国待就业大学生人数从36.9万增长到上百万,而且这一数据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面对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读书无用论”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对孩子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与收出的比较中,80%的农民工追求的是一种短期的经济效益,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低,这种思想导致了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
4.教育经费的不足和教育理念的落后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有学者明确提出:实行寄宿制管理有利于合理安排农村留守学生课余生活,规避安全问题及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配备等原因,渭南市留守儿童中长期寄宿学校的只有20%。同时,农村学校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把精力全部放在“尖子生”身上,留守学生这个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成了学校和教师漠视的对象,造成这部分学生逆反心理增强,出现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
5.父母教育职责的弱化乃至缺失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职责主要体现在监督子女学习和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渭南市留守儿童中,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占34.6%,父母中有一方外出务工的占65.4%。父母外出务工显然弱化了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留守儿童自控力的形成。父母外出务工还带来亲子关爱的缺失,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
三、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对策的探讨
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当前及今后一定时间内仍将长期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就近就业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父母有效监护与亲子关爱的缺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尽可能让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孩子的身边。为此,农民工输出地人民政府首先应转变观念,变一味鼓励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为大力发展本地区的二、三产业。其次,在调查摸清本地区优势的基础上找出适合发展的道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再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父母回到家乡自主创业或在农村专门创办针对农民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的就业机会增多,就能有效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现象,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
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政府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乃至消除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对农民工有歧视性的各种制度,如城乡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从而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入学待遇。长期从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王开玉教授说:“越来越多的农民举家进入城市,对于农村来说或许并非好事,但这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某种新思路。”要在各种工作中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人保护法》的要求,细化和明确具体的处罚条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从而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和保护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
3.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营造尊重知识的氛围
市场并不能解决人才就业的所有问题,在涉及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和某些特殊情况时,需要政府的强力介入。因此,政府必须担当起“看得见的手”的责任,推出强有力的举措,促进他们积极就业。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政府不仅要做到招贤、敬贤、让贤,还要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能在公平竞争中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这样,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动力才会加大,积极性才会增高,农民工也愿意为子女的教育加大投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差的现象也能逐步扭转过来。
4.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各地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国家的要求。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群体中学习生活,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也要教育创新,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配备心理指导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强与监护人联系等途径,提高对他们的教育服务质量。
5.改变农民工外出务工方式,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建议农村基层教育部门与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联合,通过对留守儿童成长情况的对比分析以及其他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使外出务工农民工逐步认识父母亲情以及家长有效监护在儿童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增强其培养、教育自己子女的责任感,统筹考虑外出务工挣钱与孩子成长教育的问题,要么将孩子一同带到务工城市就读,要么留下一人在家陪伴照顾孩子。如果父母都需外出,则要选择可靠的监护人,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在沟通内容上,不仅要谈生活、学习,还要全面了解其思想、心理、身体等方面的情况,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四、总结
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只有党和政府及社会、学校、家庭在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中承担起各自应尽的职责,才能标本兼治,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作者:王奎群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1儿童社会化含义
家庭则是儿童早期接触最多的生活场所之一,而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互动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家庭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家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家庭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应着重培养儿童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社会角色认知、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具体说来即是家庭教育不仅有助于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还有助于儿童锻炼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2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影响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弱化或不完善甚至是缺失,使孩子教育处于“真空”状态,这对儿童的生理、心理、人格以及社会化进程都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1适应不良
郝振等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的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儿童适应不良是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在其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能在身边照顾,一般将其交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亲戚或朋友代为监护,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与父母分离带来的分离感以及与监护人的隔阂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在焦虑、敏感等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相较非留守儿童更容易焦虑和敏感。留守儿童和父母相处时间减少,空间距离加大,渴望父母关怀、爱护等一系列的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导致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安全性降低,相对非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人格障碍,即容易形成攻击型人格或者是畏缩型人格,较难形成安全型的依恋。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的研究表明,早期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缺乏对人最基本的信任,不能与人很好地相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容易使他们产生人际关系障碍。由于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交往往往表现出退缩畏惧或目中无人,难以与人建立、维持稳定融洽的关系。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行为,例如:退缩或冲动、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2.2认知偏差
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这种认知偏差首先体现在对自我认知方面存在偏差,由于长期缺少亲情关注,留守儿童难以进行合理的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留守儿童大都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更多集中于消极方面。另一个表现则是在生活中对事件的认知上,相比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件,最显著的体现就是会把不好的事情发生原因都归咎于自己身上。缺乏父母的引导、教育,加上自卑感,使得留守儿童在认知方面存在普遍偏差,不能相对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看待问题,缺乏自信,做事缺乏主动性。
2.3学业成就不高
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等级为“优”的比例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班级名列前茅的只占12.6%,处于中游的占63.6%,处于下游的占22.7%。以上研究结果都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从而导致农村整体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出现了农村学生自1990年以来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不断滑落的现象,进而影响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
2.4难以形成亲社会行为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本身缺少清晰的榜样行为可供模仿,再加上没有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奖励、强化和惩罚,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和形成正确的社会角色认知。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预知,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将难以形成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当留守儿童在两难的道德情境下面临抉择和取舍时,当他们迫切需要一个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咨询者和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时,他们却不得不面对的是有着陈旧观念、知识匮乏的监护人,不仅会引发留守儿童的困惑和内心冲突,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由于道德学习过程的受阻,使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3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3.1父母亲情缺失
儿童所有的情感之中,父母亲情是最基本,也是其他感情所不能替代的。但是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经济条件,造成的留守儿童从小便与父母分隔两地,由于时间、地域或是工作忙碌等原因,使得留守儿童同父母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纽带,情感交流较少甚至几近于无。
3.2责任心不足
父母法律意识缺乏,责任心。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工作繁忙为理由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委托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身上,认为自己只需要满足留守儿童的经济需求就完成了自己的义务,照顾、督促和教育留守儿童是委托监护人和学校老师的责任,将自己完全置身于教育子女行列之外,这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大原因。
3.3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滞后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中,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作为祖辈存在代际隔阂,容易出现沟通障碍;作为委托监护人,本身就没有直接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教育尺度难以把握;另外留守儿童父母本身囿于自己知识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所限,又受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知不觉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
4对策
4.1家庭层面
4.1.1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责任意识
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意识。让其认识到将孩子扶养教育成人,不仅仅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一种社会美德的体现。因此,留守儿童父母应具备较好的教育责任意识,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甚至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交给委托监护人或是学校老师,无论工作多忙碌都应该尽量抽出时间主动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4.1.2加强留守儿童同父母的沟通
必须加强留守儿童同父母的情感交流。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关心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关注留守儿童经济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强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关怀,真正地关心留守儿童情感方面的需求,给予足够的亲情支持和解答儿童成长方面的困惑,不仅从物质层面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更要从精神层面真正关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1.3革新教育观念和方式
无论是留守儿童父母还是委托监护人都应该有意识地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善和提高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摒弃“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和粗暴的棍棒教育方式。留守儿童父母首先应当认识到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再一个教育方式也可以借鉴心理学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的相关方法,当留守儿童习得或表现出一个有利的行为时,家长或委托监护人给予及时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增加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表现出不当行为时,家长或委托监护人要及时制止,减少这一不当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改变只批评不夸奖的教育方式。
4.2学校层面
4.2.1切实贯彻“家——校”交流制度
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制定并贯彻落实“家——校”交流制度,对家长和委托监护人传授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再一个就是合理运用如手机、微信和网络等多种手段保证学校老师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以便老师和留守儿童父母或委托监护人都能准确而及时地了解和反馈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
4.2.2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让更多的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知识,同时运用心理学中团体辅导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让这些有着相同经历的留守儿童在一个理解、包容的环境中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忧愁,交流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和疑虑,适时地让他们掌握一些积极悦纳自己和排解烦恼的方法。“互助小组”不仅可以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而且还可以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培养和学会分享、互助和合作等意识和行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4.3社会层面
4.3.1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首先政府各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努力缩小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差距,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有与城市儿童平等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的权利。再就是要把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4.3.2净化留守儿童外部教育环境
留守儿童大都处于学龄期,心理和生理本就不成熟,充满好奇,再加上缺乏父母监管,很容易被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社会不良因素所诱导。一方面,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和落实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大力弘扬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遏制和打击消极堕落的低俗思想;另一方面加大对学校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场所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监管力度,为留守儿童教育构筑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庞懿 郭徽 单位: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
1.1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在父母离开家外出打工期间需要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并接受当地农村学校与祖辈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必然会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日常行为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他们只能得到祖辈们对他们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却没办法提高生活质量。其次,由于父母外出,孩子有时候会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受人欺辱。再次,农村留守儿童为了帮助分担家庭负担,会有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劳动体力活,而且长期不能与父母见面,缺乏亲情沟通,对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1.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身上,他们在学习上被冠以“差等生”、“问题生”等称号,学习成绩差,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等成为习惯行为。隔代老人思想保守落后,留守儿童得不到正常孩子应有的鼓励与赞扬,缺乏对信任和责任的感受,造成心理扭曲,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甚至导致他们只重视物质而没有信念与梦想追求。隔代老人对孩子产生溺爱,随之任之,孩子会出现很多不礼貌甚至不道德的行为,这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隔代教育还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淡化。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了优质家庭教育的形成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出身于贫困家庭,他们的祖辈更是由于受自身的历史条件和年龄等特点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祖辈考虑到家庭贫困对子女的照顾不周,于是把这种疼爱全部附加在隔代身上,形成溺爱,溺爱下成长会扭曲儿童的性格与价值观念。祖辈思想观念陈旧,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发散性思维,甚至给孩子灌输一些封建迷信等思想,错误引导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另外,祖辈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文化知识教育,很难带给孩子知识的熏陶,为孩子补习更多新知识。有的老人不但对儿童学习起不到作用,还会出现不鼓励孩子念书,认为读书无用,有早点辍学劳动的想法,这样更进一步阻碍孩子的成长,更远离了优质家庭教育的目标。
2.2学校单调的课余生活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缺乏教育基础设施,儿童校园娱乐设施等,使得儿童课外活动薄弱,在学校的课余生活变得单调不堪,孩子没办法在课余时间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无法培养孩子的兴趣,也不能够弥补孩子缺失的那部分亲情的温暖,学校这种单纯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拉大了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的距离,让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里依然处于一种忧郁悲切的状态,不利于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长此以往,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利。
2.3政府对不良文化的监管力度不够
留守儿童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经常会叛逆,容易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文化滋染。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的黑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让许多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误入歧途,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些儿童由于无人看管,对新鲜事物的辨别能力有限,把网络游戏当作自己的课余活动,不仅耽误学业,而且极大浪费时间和父母的血汗钱,甚至滋染的不良习性造成严重后果。近些年政府对导致不良文化产生的黑网吧等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的局限,加上农村文化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对农村不良文化的监管效果并不理想。政府虽对城市的不良文化监管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形成一套农村监管体系,倘若政府忽视广大农村地区不良文化的传入,将会对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2.4农民缺乏多渠道的收入来源
民间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土地是农民的命根”,自古以来农民都是靠土地生存,但是赶上天灾农民就会一贫如洗,无法绝对保证家庭生活。为了增加收入,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而农民工本身缺乏专业知识文化,政府又很少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所以只能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家庭的低收入无法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更没有机会让孩子接受城市里优质的教育,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隔代祖辈教育下成长。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3.1祖辈要更新教育观念,建设良好的家庭文化
祖辈既然担负起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就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宝贝,但是过于溺爱会起到反作用,反而不利于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中各个方面。同时还应当主动与孩子沟通,架起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桥梁,关注孩子的心理、思想、行为等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时与孩子进行互动,并且从思想上摒弃封建落后的思想文化,通过接受再教育、新闻电视等媒体学习先进文化,建设良好的家庭文化。儿童在良好的家庭底蕴中生活,人生观价值观必然不会偏离,祖辈更新教育观念,就能够改善留守儿童房隔代教育现状,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2注重儿童的心理需求
心理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大量留守儿童从小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直接的爱,缺乏正常家庭的监管教育,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父母在身边的权利,过早地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多留守儿童内心孤独忧郁,有自我封闭的倾向,他们情感脆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祖辈作为监护人应当注重儿童的这些心理需求,给孩子提供尽量多的与父母见面沟通的机会,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并且培养孩子独立承担家庭事务、增强自信心、抵抗挫折的能力,孩子具备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就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
3.3改进与儿童的沟通方式
传统家庭教育下,家长生硬的命令或粗暴的打骂,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沟通失败。要改善这种被动的局面,就应该改进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接受、容纳、解读孩子传达出的各种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回应,与儿童一起做游戏,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能够把握住孩子思想、行动的方向,这对于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有积极的意义。
3.4加强对渗入农村不良文化的监管
农村地区的网吧、游戏厅、娱乐厅等场所是传播不良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强对渗入农村的不良文化的监管,就应当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管理与整治,加大违法惩治力度,增强从业人员素质,对于渗入农村的不良文化及时发现及时消除。政府也应当加大扶持资金,建设农村基础文化娱乐设施,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宣传引导,让健康文化驱逐不良文化。
4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有着一些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因素、学习环境因素、政府社会治理因素等。而要改善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状况,就应当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提高。无论是祖辈监护人还是学校、社会,都应当齐心协力保障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茁壮成长。
作者:姜汉沛 单位: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一、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思想品德问题
(一)心理呈亚健康状态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母亲一人或是其祖父母,有的甚至是由亲戚代管。这些监护人只关心孩子的温饱,很少会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每天处在这种家庭环境里,他们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遇到问题或者有烦恼也没有倾诉的对象。所以这些孩子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多数孩羞怯腼腆,自卑自闭,行为粗鲁,有的孩子甚至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矛盾,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使得部分家长和学生觉得就算上了大学也挣不了钱。然而有些孩子看到父母或者邻里挣了钱回来很“风光”,而身边有些大中专毕业生却无所事事。所以就觉得在外打工很容易,便生出了何不早点结束学业外出打工的念头,尤其个别后进生学业无望就无心学习。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又影响了班级内大批学生,使其他的学生也产生厌学心理。
(三)日常行为较偏激
农村中小学里的留守儿童基本上处于身心发育最重要阶段,而临时监护人往往重养轻教,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方面,教育渠道单一,缺乏家庭、社会的配合,进而形成的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不合群,脾气暴躁,总感觉别人对其不够重视、不够关爱,常常对人产生敌意,情绪容易失控。许多孩子总觉得心理不平衡,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就能天天在身边,而自己的父母却只知道挣钱,不关心他们。甚至感觉自己已经被父母的遗弃了,所以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
(四)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许多父母常年在外,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所以心理很愧疚,每次回来,就用金钱来弥补缺失的爱。所以孩子们花钱大手大脚,奢侈浪费。而且孩子们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索取,不知感恩。他们认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以花钱买任何想要的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
二、学校关于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对策
(一)生活中,教师要做父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父母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教师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就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用各种方法纠正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娇生惯养,想干啥就干啥,来去自由。又有着爷爷奶奶的娇惯,小皇帝习气不少,家庭式的生活养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习惯。我们就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说教和约束,甚至批评、惩罚。应该像父母一样,富有耐心的去纠正、引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像爷爷奶奶一样在赏识中改变不良的习惯。
(二)课堂上,用爱与责任有效达成“知识、能力、情感”的育人目标
课堂是师生情感与人格交流的平台,也是学生品德与能力成长的舞台,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智商的生成,也要注意学生情商的生成。既要重视学生才学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神、会心的微笑这些爱的语言赞赏他们的爱好、专长;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每次付出的努力;赞赏他们在课堂上的质疑。只有教师关注这些特殊的群体,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优良品德
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可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兴趣小组以及班会活动营造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让孩子在一起参与,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奉献。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摆脱胆怯腼腆、让他们在活动中更活泼、勇敢。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容易交到知心的朋友,可以和朋友分享喜怒哀乐。
三、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留守儿童懂得感恩
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明白父母外出务工不能照顾他们的苦楚,让孩子懂得体谅他人,懂得感恩。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社会风气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如果生活在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中,就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孩子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农村劳动力还要进一步流向城市,留守儿童队伍也会越来越庞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是要我们每一个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也需要学校教师和每一位家长积极参与,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作者:钱正惠 罗海涛 单位: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茶岗小学
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内容及特征
(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内容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吸收了生物学、生态学后形成的一套分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关系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理论。该理论在质疑和抛弃了不良社会行为的“个人归因”模式后,转而在更为系统、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寻找“病态”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助人方式。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H.Zastrow)与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作出了巨大贡献,二者都把人类行为的主体与包绕于其的社会环境划分为不同层次。扎斯特罗按照个人—周围群体—社会设置顺序,把社会生态系统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而布朗芬布伦纳则在此基础上,把宏观系统进一步分解为外部和宏观两个系统(这种说法是一种大约的区分)。根据他们对社会生态系统的描述,结合莫拉莱斯(ArmandoT.Morales)与谢弗(BradfordW.Sheafor)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与我国隔代抚养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为方便分析,文章把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个人系统。主要包括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系统及特点。家庭系统。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所处的“祖代—孙代”家庭形式以及家庭关系模式。实践操作系统。指除家庭成员外,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日常在生活实践中能够直接产生互动的同龄群体、班级、老师等社会因素。外部环境系统。指包绕于隔代留守家庭的社区、学校、教育或其他公共机构等可以为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的社会设置。文化系统。指流行于我国农村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其他社会认定的社会准则。历史系统。儿童价值的历史认识及变化,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主要是父母离开的生活事件特征以及他们对事件的认知。由内及外、由微观到宏观,是影响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心理因素的不同层次系统,当然每个层次都不会独立发生作用,总是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境中。即微观系统中的个人行为涵聚着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是这些因素的个体表现方式,系统之间存在着开放式的互动关系。反而言之,对某一群体或个人的社会生态特征进行分析,也能够关照到这些特征最终会给群体或个人施加何种影响。查尔斯•扎斯特罗认为,了解每一系统的正常成长标识(Nor-malDevelopmentalMilestones)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标识就是个人成长状况的衡量标准,即符合社会期待的个人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的行为方式。因此,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总是与正常的成长标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缺陷也会较多地导致群体或个人行为对社会期待的偏离。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厘清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特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预知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可鉴材料,也可以在预防、矫正他们偏离社会行为时做到有迹可循。
(二)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特征
1.个人系统特征
当前研究成果大多数认为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与普通儿童存在差距,但是笔者通过与两种儿童直接谈话与问卷调查,发现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一般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在生活认知、言语表达上并没有表现出较大差距。与同年龄段儿童相比,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人自主能力较强,自尊水平较高。生活中的小事大多是自己做主,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应对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事件表现得更有信心。生活能力上呈现性别差异与年龄上的两极分化,即女性生活能力相比男性稍弱,吃饭、洗衣等生活问题对祖父母依赖较大,初中儿童生活能力很强而小学儿童很弱。从学习能力上看,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学习自主性稍有欠缺,但学业成绩与普通儿童差异不大。
2.家庭系统特征
在家庭结构上,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空间直接与祖父母产生互动,而祖孙代际之间年龄差距过大,生活历程与信息接受程度大不相同,使得二者在互动中出现诸多困难。在笔者所调查的隔代留守家庭中,祖父母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不足10%,绝大部分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在与祖父母的互动中,生活上高度依赖而情感互动又极不充分。与父母亲生活距离的拉大,造成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相对匮乏,情感互动的形式多为电话沟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多来自于“言传”而非“身教”,较多的互动产生于父母对子女较为宽松的经济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扩展性家庭成员,比如叔伯、姑姨等在家庭系统中的作用相比普通家庭更加明显,在生产帮助、节日团聚以及日常探望中与隔代留守家庭的互动更加频繁。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一般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的家庭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父母对子代负有的抚养、监管、教育与情感功能,绝大部分都转嫁给了祖代,但除抚养功能尚可替代外,祖代对监管与教育功能的承担实属力所不逮,而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互动不是其他情感方式所能代替的。
3.实践操作系统
实践操作系统是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互动发生强度与频率最高的生态系统。同龄群体由于学习经历、心理发展水平相近,彼此间更加容易交流,因而具有其他人群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分析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同龄群体的关系,主要考察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能否主动适应并融入同龄群体;第二,同龄群体会不会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进行“标签化”,对他们的接纳程度不够。经过调查,发现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对同龄群体的融入与其他类型儿童没有区别,同龄群体也没有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标签化”的倾向,接纳程度主要依赖于儿童的个性表现。但是,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具有“自我标签化”倾向,即更容易接纳那些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尤其是小学阶段,这种特征更加明显。以上分析同样适用于儿童与班级的关系,班级不仅是学习组织,更具备自我管理的功能,有班干部、课代表、组长至普通学生的层级结构,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能不能具有在层级上端扮演角色的资格以及会不会受到这种层级结构的排斥,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师生关系是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在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老师的双向关系中,老师不会对他们在情感与心理上具有排斥感,相反,都对这些儿童进行了格外的关照。调查中老师普遍认为,如果抛开个体,整体来看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还是与普通儿童存在差距的,但老师将此归因为缺乏了父母对学习的监督而祖父母自身知识水平较低,无法对儿童在学习上提供帮助。在儿童对老师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联系中,总体来看老师充当了学习“监督者”的角色,小学阶段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较多,容易形成“依赖型”与“亲密型”师生关系,而初中阶段,由于学业加重而儿童自主性增强,儿童对老师的情感互动明显减少。
4.外部环境系统
外部系统是延伸于实践操作系统之外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它们一般不会直接影响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但它们却会对儿童的家庭系统以及实践操作系统施加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在正式设置中,社区是距离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最近的社会设置,但遗憾的是,农村社区基本没有对这些儿童额外照顾。在访问社区(村)干部时,他们解释的原因是隔代留守家庭数量较多,社区(村)收入较少且村里也没有人手对他们进行照顾,更为重要的是,上级政府既没有针对这种家庭的相关政策,也没有额外的财政投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但是,相应的具体配套政策与措施从中央到地方还没有出台,政府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关爱大多是通过团委、妇联等组织进行。比如山东中部某县,妇联对各级学校提出必须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站”,工作站要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但是,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到工作站寻求帮助,原因可能是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忽略和认识不足,有时感觉到心理上有问题也羞于表露。很大程度上,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关注成了一种仪式性活动,即每到六一儿童节期间,妇联或团委都会为留守儿童提供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以及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具。教育行政机关也有专门的文件要求学校对留守儿童包括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力所可行的照顾。应该看到,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基本上还处于提出问题阶段,解决问题的措施仍然处于“零敲碎打”状态,当前的关爱行动还不能为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且覆盖面较小。学校层面基本是在教育行政机关或者妇联、团委等组织的政策框架内自主进行活动。在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很多学校都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活动。大部分学校都是针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祖代进行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安全防护等知识的培训。一些非正式组织已经开始对留守儿童开展社会工作,但是专门针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开展不够。相对来说,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匮乏。据《京华时报》的报道,截至2004年,我国拥有资质的儿童社会工作者仅486人,占社会工作者总数的0.3%。而美国2004年服务儿童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就有27万人,占社会工作者总数的48.6%。针对性的社会工作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志愿行动,很多高校将“关爱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尤其是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
5.文化系统
根据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关系的描述,家庭在我国传统社会关系中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而家庭的结构在于“两人间的关系靠了第三者的存在而得到固定”,即父母与孩子构成了稳定的家庭三角,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延绵符合“抚养—赡养”的“反馈模式”,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婚姻与家庭的基本功能,这与西方单向的抚养模式大有区别。可见,在传统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是一种绝对责任,但是祖父母对孙子女不是传统上的应有责任,何况我国一直就有“隔代亲”的俗话,因此,对孙子女的监护,(外)祖父母处于比较尴尬的角色,太严了会引起孙子女的强烈不满,太松了则很难对他们产生应有的约束力,由“含饴弄孙”到全面监管,无论是(外)祖父母还是孙子女,都难以接受这种角色的转变。
6.历史系统
子女的价值认识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前后截然不同。在这一制度实行之前,“多子多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且也在实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的生育水平居高不下,致使在单个孩子身上,父母难以付出更多的精力与经济投资;但在1979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急剧减少,孩子对于父母的意义则急剧上升,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唯一重心,这造成了家庭不仅更加注重孩子的质量,也更注重孩子在成长中的安全,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隔代留守家庭中的祖代对孩子的心理、情感上的忽略。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自身来说,他们自己所经历的事件也是对他们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最重大的生活事件莫过于父母的离开。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父母离开的认知不同,对于低年龄段的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来说,很容易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但是对于高年龄段的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虽然在心理上难以承受,但是由于能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对于个人以及家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父母外出对他们的心理影响就显得不是非常强烈。当然,把历史系统置于社会生态系统的最高端,这是因为其他系统都受到历史系统的影响,无论是微观系统还是其他宏观社会系统,呈现的特征不仅仅是当前各种社会因素复杂交汇的结果,也是这些系统历史发展的必然。举例来说,当前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虽然相比计划体制下有所松动,但是,户籍制度自身的发展也一直深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进一步的讨论
通过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不难发现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历史系统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原有户籍制度使得他们的父母不断走进城市而又很难融入城市,但孩子价值的与时俱增造成(外)祖父母对儿童过多的保护甚至溺爱,这些又和传统价值中祖父母的角色相互叠加,致使祖父母与孙代角色的认知与承担之间产生矛盾。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与文化的产物,长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建设的忽略,当社会问题出现以后,针对社会问题的制度与实践措施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压缩了非正式组织在帮扶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中的活动空间。至于微观系统,包括个人系统、家庭系统以至实践操作系统无不深受以上宏观系统的制约,但是微观系统毕竟是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可以直接面对的社会互动系统,除了受到系统的制约之外,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也会主动性、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社会生活空间,反过来对微观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儿童可以策略性地与祖父母、老师以及同学进行社会互动,从而改变他们的监管、教养或相处方式。问题的分析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通过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在帮扶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历史与文化系统本身具有缓慢演进的特征,而且这种演进是建立在与其他层次社会系统不断互动的基础之上,因此历史与文化系统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能动性不足,通过改变历史与文化系统对儿童进行帮扶属于“远水不解近渴”。但是,个人历史系统虽然无法改变,仍然可以为帮助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可鉴之处,即在工作中要格外留意父母外出时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因为年龄阶段不同,生活事件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也不同。
2.外部环境系统对帮扶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起着巨大作用。首先,外部环境中的正式社会组织可以为帮扶提供政策性框架,甚至有组织可以做到亲力亲为,提供具体的帮扶行动计划,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次,要加强社区建设,将社区管理当做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发挥社区在民生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再次,学校可以在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帮扶中大有可为。学校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应加强留守儿童包括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的监控,并为培养健康的班级文化、同龄群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实践操作系统中,应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注意与儿童尤其是低年龄阶段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建立“亲密型”的师生关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个人与家庭系统的特点是祖代在监管中的力不从心,以及绝大多数隔代抚养留守儿童都处于自我概念形成并成熟时期,家庭中情感互动不足,因此,要对祖代进行儿童发展特点的一般知识教育。祖代与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父母经常性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儿童学习、生活状况,对儿童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作者:孙奎立 吴珊珊 程诗楠 单位: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泰安市英雄山中学
一、重视构建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系统,培养留守儿童的独立性
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们往往得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这就要求他们的独立能力要强过其他孩子,但在调查中只有2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独立能力较强。要培养留守儿童的独立性,让他们主动健康地成长,必须要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上下功夫。留守儿童的思想既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父母工作地的影响,思想的变更和生活学习环境的差距,现实生活事实与价值观念的差距,往往使得他们痛苦、纠结,容易出现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念不符合其行为,更有时与其处于敌对矛盾状态。首先,班主任必须转变教育功能观。管理不仅要以组织为基础,更重要的是以组织中的人为基础。班级管理活动要改变唯“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为上的现象,要围绕着“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而开展。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生幸福,班主任要用心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天赋、禀性、需要、兴趣、特长及身心健康状况等,引导留守儿童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优势和劣势,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个性。对于农村学校存在升入好的大学难而丧失学习兴趣,或者因昂贵的学习费用对求学望而却步的客观现象,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知识观,让学生知道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将来的职业,也不单单是为了考大学,而首先是为了享受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把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上的浸润融入班级日常管理,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情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使孩子们有自己的正确观念,自己的积极行动。第二,通过情感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独立性。孩子们不管理解还是不理解父母外出打工,在问及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父母在家还是外出打工时,小学阶段的孩子100%回答的都是要父母留在家里,哪怕是一方在家也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对父母的情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依赖性明显存在。访谈中三分之一的女孩,谈到对父母外出打工时,面部表情有明显变化,有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而在问及父母在家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时,他们明显表现出父母在家的自豪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当问及如果你的父母也选择外出打工,你的态度时,100%的小学生反对,其中有三个女孩表示要以离家出走来阻止,孩子们愿意接受生活条件差些,但父母在家。父母外出打工本意是要改善家庭经济,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条件。但往往是家庭经济条件改善的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亲子关系的疏离,孩子成长的不如人意。积极、自控的情感为孩子们的独立性养成提供坚实基础。小学和初中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而且发展变化很快。他们在与成人及伙伴的交往中情感体验丰富深刻,班主任可以通过情感活动来培养其独立性。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通过孩子们的具体事件引出问题,主题可以设计为“做快乐读书人”、“情感加油站”、“我的情绪我做主”等等,教会孩子们了解并掌握保持愉快情绪及改变不良情绪的多种方法,同时给他们提供和创造体验快乐、享受快乐的机会,尊重孩子们谋取快乐的权利,让孩子们感受到与伙伴做游戏、看电视、为伙伴服务的快乐,体验到愉悦情绪给自己带来的舒服感受;体验到对父母对监护人的感恩、对家乡对学校的依恋。
二、通过班级和个体愿景的确立与实现,教会留守儿童学会合作与竞争
愿景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未来的、理想的目标。愿景是人们发自心中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是意愿的具体清晰描述。由于父母的外出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很多遐想,班主任在引导班级成员确定班级愿景时,要把每个留守儿童对自己、家庭,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未来职业等的期盼激活出来。通过个人计划,在形成个人愿景的基础上,经过班级成员充分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形成班级成员认可的共同愿景。确定符合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班级共同愿景。由于留守儿童生活背景的多元性,每个学生对自己人生目标、生活憧憬及心目中对班级目标的构建会有很大的不同。班主任在引导留守儿童确定班级愿景时,要注意指明其内容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的融合,可以提供一些范式,如“做最好自己,创最好班级”、“愉快学习,共同发展”、“脚踏实地,自主自理;文明有序,不断进取”、“成功友爱,卓越勤奋”等等。这样,个人愿景和班级愿景协调与统一,容易让留守儿童在班级学习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向,在同学交往互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能量,推动自己和班级不断进步。在实现个人和班级愿景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竞争与合作,也是进入社会要面对的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等教会留守儿童学会与老师、同学、父母、兄弟姐妹合作,在合作与分享中体验到互爱与温暖;在个人努力与竞争中体验到自信与力量。学会正确解读和面对竞争后的失败,勇于善于在竞争与合作中提升自己。
三、建立健全班级层级机构,满足留守儿童的归属需要
学生班级是成长性组织,其基本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工作任务性组织不一样,班级目标是为学生个体服务的。班主任要充分注重班级背景下的学生个体的成长,班级机构的设置既要注意组织层次的建设,又要注意群体层次的建设。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从“个体—群体—组织”三个不同层面的角度体现出来。学生个体在班级中不断学习、改变,班级只是学生学习新行为、改变旧行为的一种环境,班级机构的建立健全要重视的是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难于感受到家庭归属需要的满足,是班级组织让他们感到稳定、有秩序,但如果班级只进行组织规范性管理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和限制,情感难于融入,难以弥补父母失位家庭生活不全的缺憾。通过各种群体的建设,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成为一定群体的中坚。留守儿童往往由于家里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帮助,放学后不愿回家,或三五成群瞎玩,或去网吧等等,导致贪玩厌学。班主任可以学生的居住地为主建立互助小组,各任课教师分担关注和指导任务,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思想和心理等方面都有同伴关心,有老师关注;或成立“放学后俱乐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俱乐部可以开设各种兴趣小组,小老师则由在这些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担当,教师只须给机会让孩子们在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展现他们的成果。在不同层级的机构中,孩子们以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同学建立感情联系,每个学生能在不同群体、不同活动中有地位、有归属,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和肯定的人际沟通环境,以达到会说和主动交往与他人合作,爱与被爱的能力得以激活和培养,他们得以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满足了他们的归属需要,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
四、开展各种班级活动,教会留守儿童合理安排闲暇时间
老师们普遍反映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成员的交往沟通,课余生活单调,而且缺乏享受休闲时间的技能、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的能力。现在节假日越来越多,不注重休闲教育的话,闲则生非,孩子们就容易在休闲中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第一,提高留守儿童主宰自己课余时间的主体意识。主宰自己课余时间的主体意识,实质上就是学会自主学习,进行自我发展,通过闲暇生活来充实精神生活。留守儿童最容易在课余时间出现监管空挡,学习、休闲、体育运动、文娱活动等不能合理安排,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意义的休闲活动。看电视、上网、聊天往往被老师、监护人当成是不当的休闲方式,好像孩子们喜欢做的多是不对的,剥夺了他们的支配权。实际上,上网、聊天、看电视也是孩子们成长的手段,关键是在于提供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方式给孩子们,把它们引导到孩子们的把控中,让孩子们理性选择。只有在充盈着人文关怀境域下的休闲活动,才能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因此,班主任要给予留守儿童业余生活以温情关注,可以启发孩子们把休闲活动的内容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让他们抒写自己的感受、体验、收获,从而明白作为主体的自我所应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二,通过开展班级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休闲能力。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单调,休闲技能缺乏。班主任开展各种班级活动,让孩子们充实起来。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班级有表现的欲望;通过活动的指导,让留守孩子的各种才能得到挖掘和发挥。班主任对孩子们的表现要以欣赏的态度给予反馈,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功感。让留守孩子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其休闲技能。
五、建设多元和谐进取的班级文化,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
文化的本源就是生活,班级文化实质上就是班级学生生活的全部活动方式的总和。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人格是教育成功的核心。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创建多元和谐进取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心灵乐园,使学生做在其中,乐在其中,磨练心性,陶冶性情。通过美文引读,展示平台(你的舒心一刻、你的美作、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与父母连线———父母工作地介绍,我喜欢的———XXX展演,等等,在多元活动多元评价的过程中,创设张扬孩子们个性的天地,营造生机勃勃、“和而不同”的班级心理氛围,让每个留守儿童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挑战和竞争,能正视和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
六、结语
强化班主任的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意识,融入到提高其工作技能中就得以实现。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和受保护的班级环境,就会发挥他们健康成长的本能智慧。
作者:王素华 单位:广西钦州学院教育学院
一、趣味写景训练
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太熟悉了。春天孤寂,夏季浓绿,深秋枯黄,冬日飘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平常重复着单调。但是农村风景的美却从没有走远,只是少了善于发现的眼睛。循着季节的更替,带孩子们寻找谁家枝头那第一朵娇艳的桃花、杏花、梨花,用笔描绘它的惊艳,用心倾听它盛开的笑声;赏金灿灿的铺满一地的油菜花时,随性些,弯腰亲吻一下可以,田野纵横交错处躺下也行,甚至打个滚也不错,让金粉飞上衣襟、发梢,也让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观重现在乡下孩子的眼前;观满池菱叶绿油油,摇一树桂花香幽幽,秋日里追逐片片如蝶舞的银杏叶,隆冬看左邻右舍雪白的屋顶,仿佛走进童话王国一般。其实,就连天空也是一碧如洗,更别说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悠远意境了。
二、趣味吃食描绘
这里所谓的吃食是指在农村自产的食物,当然与瓜果飘香有关了。春天小河边那野生的茅草嫩尖儿柔柔软软的,吸一口甘甜汁多;最热闹的夏天,桃子、李子、梨子、西瓜、香瓜全都熟了;金秋,农村孩子最爱嚼的芦稷穗子也黑红黑红了,还有甜玉米、黑花生、硬硬的菱角都端上了小桌。有些东西,城市的孩子可能从没见过,于是鼓励农村孩子充分观察调动阅者的味蕾,孩子们怎能不尽心尽力,倘若真的有小文章发表,那种喜悦之情必将溢于言表。在农村,家家都是鸡鸭鹅成群、猫狗猪羊满圈,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家禽,如何调动孩子们“写”的欲望并将其活灵活现地描写下来呢?可以围绕家禽的各自特征,展开“表演赛”。比比谁家的公鸡最会打鸣;谁家的母鸡最会下蛋;谁家的鹅最会看家;看看谁家的猫是捉老鼠高手;谁家的狗最好管闲事;谁家的猪肥羊壮。孩子们为了自家的家禽能“名冠天下”,会努力地观察、认真地请教、激情地书写,留在笔端的那份真情,因此让人感动不已。而且,夸张的手法、诙谐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无不牵动着读者的心灵,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家禽,对于孩子来说,将不再无趣,将会成为生机勃勃的作文素材。
三、趣味农活体验
留守儿童大多是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农忙时节,他们也常常为长辈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在孩子们看来,那枯燥、劳累的农活了无生趣。教师结合时令,布置菜单式农活作业,比如,《智斗田间杂草》、《我也当回采菱女》、《鸡司令的一天》、《棉花钵子诞生记》、《“泪”战红辣椒》等,让他们自由选择,而后评选“小劳动模范”,这样使农活也“面目可亲”了不少。适逢活动日,还可组织孩子们去学校附近某一学生家共挖红薯、同摘棉花,脏累苦伤浑不怕,欢声笑语传不断,写起作文来也会鲜活生动。孩子们感兴趣的是朴素的民俗,那些有关节日的传说、喜事的铺陈等总会令学生们引起无限遐想。比如,学生们新奇我们这里新郎新娘成亲时,会有金童玉女为他们提烘炉;喂新郎新娘汤圆时,总会让孩子们也吃几口,随后连大人们也抢着吃了。在过端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房前门上插艾草,给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额头写王字,这些令人难忘的习俗里究竟藏着哪些秘密呢?把这个题目放手给孩子们,他们会在乐此不彼的调查中获得很多素材。这几年,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很多新事物,教师要启发学生多与生活实际相关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农村孩子家买了电脑,装上了宽带,也有人家买了汽车进城去消费,所以我们可以请学生以《我看见妈妈了》为题,谈谈和外出打工的妈妈网上聊天的感觉;以《爷爷迷上舞蹈记》为题报告村委会的新举措;以《进城学游泳》、《出口大虾先进我的家》等为例,讲讲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将熟悉的生活记录下来,把留守的时光过得有滋有味,农村学生深深爱恋的黄土地绝不是简单地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做个有爱有情有心的播种者,把趣味作文带给每一个留守儿童,这是农村语文教师的本职和追求。
作者:郁伟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滨海园区北兴桥小学
一、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概况
(一)研究视角
目前的研究视角以单一学科为主,多学科结合为辅。其中,肖薇薇的《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智世勇的《试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则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高志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补偿机制研究———基于湖南的调查和教育生态学视角》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补偿措施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其它研究均以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单一或相互结合的学科视角进行研究,如郭晓霞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张春玲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黄晓慧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二)研究路径
从已有的30篇文献来分析,研究路径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单一论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形成原因或应对措施。如:王海波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中的问题成因》主要分析了家庭教育缺失的成因;周帮琴的《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则侧重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对策。第二种是除了分析原因、提出策略,还对当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论述,如:唐喜梅、卢清的《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主要内容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由于外出打工而不能对子女很好地履行教育职责,导致儿童严重欠缺家庭关爱和教育,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成因、消极影响、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研究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表现,专家学者们作了详细分析。依据监护主体的不同,莫艳清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缺失的表现模式分为四种:“单亲”家庭型,隔代抚养型,亲友代管型,自我管理型。其余学者的分类基本一致,且都认为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欠缺,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埋下很大隐患。黄晓慧认为这些模式下的家庭教育有以下方面的表现:家庭教育时间严重不足,教育管理方式异变,教育过程重智轻德、重身轻心,教育上过分依赖学校。黄炳宣、阳崇波对六个乡镇的十二所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发现其中有三个村的留守儿童达到510人,占在校学生的80%,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没见过父母的留守儿童不在少数,且大多数孩子刚蹒跚学步时就和父母分隔两地,在生活上虽能温饱,但缺乏思想引导、监管。陈世海与占海玉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隔代教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专制的方式非常突出,老人运用斥责、体罚以及剥夺儿童权利的方式逼迫孩子服从,对孩子的学习不甚关心,有些老人连孩子的生日、班级都不清楚。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消极影响研究
1.阻碍儿童身心的健全发展。李佳圣采用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对鄂东南2个县市的10所乡镇中心小学和10所乡镇中心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得出留守儿童具有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差、人生价值观扭曲等特点。并指出,变相的亲情补偿造成教育方式失误,面对留守儿童所需要的亲情反馈,父母往往通过钱、物等补偿方式,使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并误入歧途。费招娣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性格障碍、人格发展障碍以及行为怪诞等问题:性格上容易自卑、任性、悲观、暴躁、内心封闭;人格发展上易嫉妒憎恨他人、与人交往不真诚、不友好、欺骗老师和家长;在行为上容易违纪打架、谩骂他人、随地大小便、对长辈没礼貌。
2.不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当前研究一般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黄晓慧的分析是宏观角度的代表,她根据社会流动理论,认为当前社会的流动是机会均等的纯粹流动,而今后制约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学历(受教育年限),城市人受教育年限高于农村人,流动机会多,会逐渐居于社会统治地位;农村人由于学历跟不上,流动机会受限,处于城市边缘人的位置,居于社会底层,这样造成城乡两极分化更为严重,构成社会不稳定。秦艳艳、闫军印的分析是微观角度的代表,他们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说明夫妇与亲子构成了社会结构基本三角的基本社会关系,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促使社会基本三角稳固的保证,若家庭教育得不到落实,必定影响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减慢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系着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众多家庭的和谐发展,更关系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使教育无法通过家庭教育得到更好保持或延伸。农村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减弱甚至抵消了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延缓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应对措施研究
广大学者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深化现行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壁垒。姚忠旺建议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的城乡隔离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异地求学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柳浩翔提出国家应为留守儿童早日进城就学与父母团聚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和条件,补偿父母的家庭教育权和儿童受家庭教育权。在考试制度改革上,学者们均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取消因户籍原因造成的生源地限制,允许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就地参加各类升学考试,从制度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2.增加教育财政投入,调整资源分配。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吴支奎认为政府须强化中央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公平分配公共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他还建议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财政支持机制,如: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专项经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还要加大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按时发放农村教师工资,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和工资报酬制度,防止教师资源流失。
3.完善教育补偿制度,加强学校关怀。若父母没法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家庭教育时,学校应该寻求途径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张春玲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开展家庭咨询,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指导委员会,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如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监护人联系制度),教师家长与心灵对话制度,配备心理咨询师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制度,整治校园周边网络环境。王一涛、冉云芳则建议学校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儿童健康的情感倾向,设立各类兴趣小组,开设书法、美术、体育、音乐、舞蹈等课程,让这些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在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专家学者们还指出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有责任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针对此,周帮琴提议为学习能力差、监护人教育能力弱的留守儿童安排教师担任家长,关心留守儿童生活起居并辅导其学习。
4.转变父母家庭观念,强化教育意识。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父母重视家庭教育才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胡花平、康春英提出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避免“空巢”家庭,对孩子身心产生影响。沈优美也指必须扭转只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钱就是对孩子负责的错误观念,家长就算外出工作也要为孩子选好委托监护人,并与委托监护人和学校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5.整合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黄晓慧提出“成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还举出榜样例子: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刘坂村成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上级妇联组织还帮助招募了大学生志愿者在寒暑假期间来“指导中心”辅导村里的留守儿童,不但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还让他们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和社会关爱。王一涛、冉云芳提出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及宣传栏扩大效应,印发图文并茂的家庭教育知识资料并派送到家,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推选家教榜样等活动,还可以招募大学生村官、退休教师以及村里榜样父母作为教育干事,掌握村里留守儿童的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
三、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为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弥补这些不足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走向。
1.多学科综合研究不足。从研究学科看,介入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学科还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某一学科的范畴内进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不利于研究的全面深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领域,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多学科融合研究,突出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分析的同时,把生态学、管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视角纳入研究,多角度多方位丰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成果大同小异,文章之间的借鉴率高,经验总结多,创新建议少,研究质量得不到很大提升。未来的研究应尽快脱离研究的瓶颈状态,提高理论研究的精度,减少重复的定性研究,注重实证研究与定量分析,把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层次。
3.可行性策略研究不够。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解决方案,学界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有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些效果不佳,实行难度大,也正因为如此,可行性的策略研究成为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解决措施关键是适用与否,寻求一套适用的计划方案,需要考虑各地的风俗、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不能忽略当地客观情况而随便套用策略。
四、总结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但关键是要尽快结束留守儿重的留守生活。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研究者们用严谨的态度和开阔的视野,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作者:杨梅 王小丁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531名,平均年龄为11.6±1.05岁。其中五年级238人(44%),六年级293人(54%);女生268人(51%),男生263人(49%);汉族418人(78%),少数民族113人(22%);留守儿童219人(41%);非留守儿童312人(59%)。
2.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心理量表与自编调查表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测量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和其同伴关系的情绪体验,本研究使用了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和LaGreca等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①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有10个项目,分四级评分,从1表示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分值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77~0.88,重测相关系数为0.85。②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有24个项目,量表按五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90。③LaGreca等人1988年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共有10个项目,采用三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焦虑越强。量表包含两大因子: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76,重测信度为0.67。
3.研究过程。分层随机抽取了云南省保山地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0个班,发放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31份,有效率为93%。采用团体施测,统一指导,施测人员统一培训。
二、研究结果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层随机抽取云南省保山地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531名,其中留守儿童219人(41%)、非留守儿童312人(59%)。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打工的178人(84.8%),双亲都出去打工的32人(15.2%)。一般来说,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他们都会在外出前提前将孩子安顿好,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家长大都有老人在家帮助他们照看子女,也有一些处理不当,未做好安排。在外出务工的父母中,少数民族的父母极少外出务工,只有7人仅占3.3%,这可能是与少数民族聚居习惯和文化有关。外出打工的父母的文化程度,87%的母亲和89%的父亲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获得稳定工作的可能性,被迫选择背井离乡。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儿童孤独、儿童社交焦虑的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使用的量表是经国内修订后的常用工具,其测量结果是可靠的。测量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2.859,P>.05)、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1.155,P>.05)、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F=.150,P>.05)。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的大多数同类研究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一是样本选取不同。本研究选择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心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而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的结果与周宗奎等的研究是一致的。二是实施调查的人员不一样。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是由教师、学校领导等完成,而本文的施测人员是经过统一培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分配到不同学校,测量在两天内完成。三是该地区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一个班级1/3~2/3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因“从众”的心理,并未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反而能形成一个保护性的小群体,相互支持。
三、结论与反思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差异性比较,不呈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在自尊、情绪和社交方面,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是有差异的。
2.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正确的理解,分析儿童的生长环境,既要重视影响儿童成长的客观因素,也不可忽视儿童是成长的主体。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对孩子做出及时的教育,但这不是影响其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必须通过儿童这一主体内因起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呈现出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一定是留守儿童特有的,只能说在留守儿童身上更为突出而已。教育者不应给孩子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并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留守”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会把学生的问题简单的归因为“留守”。
3.儿童教育责任被分散,引发了教育的推诿。家庭教育本由父母双方承担主要责任,目前却被分化和分解给抚养者。儿童出现学习方面的问题,就会相互推卸,让孩子要么是放任自流,要么是无所适从。同时,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困境就是,抚养者过多地把责任移交给教师,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我们必须呼吁教育的核心和主体仍然是家庭。尤其是,乡村教师面对农村教育的困境和工作压力已是筋疲力尽,一个班留守儿童过多,家庭又没有好好关注,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4.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当出现问题时,不能相互推卸,使其无人管辖。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善用“优势视角”来发掘学生的优点,把成长中的危机转变为契机。把留守学生“去标签”化。学校应提供儿童教育支持体系,促进外出打工父母及抚养者与留守儿童的良性互动,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为促进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杨婉秋 高万红 刘毅 单位:云南大学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云南大学公关管理学院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