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24 05:41:07

导语:在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工科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工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剖析了当代工科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并在考查和对照国内外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对策性研究。

关键词: 毕业论文 工科大学生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自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制度以来,本科毕业生都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这关,以获得学位。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和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解决和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训练学生独立工作和思考问题,参与科技创新及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但近年来由于受到高校扩招、学生面试、就业等因素的冲击,教学质量持续下降。因此,如何做好毕业论文工作,与时俱进,是工科大学教学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工科毕业论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生频繁就业面试,严重影响毕业论文工作正常进行。

工科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包括选题、文献综述、开题、实验、论证、撰写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通常博士生、硕士生完成相同工作,需要2年以上时间,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所有事务必须在短短4个月内完成,然而在此期间不少学生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参加各种社会考试、面试及找工作上,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而学校也往往会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暗中降低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论文质量的严重下滑。以我的工作实践为例,2006届到2011届染整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实验室工作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不难看出,学生实验时间逐年下降,工科毕业论文多属科学研究型或技术应用型,必须进行大量实验,摸索研究,充分论证。课题实验时间过短,一方面将导致无法完成既定任务,另一方面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给高校的教学和学生本人能力的培养造成极大损失。

2.资金设备短缺,难以达到课题创新性要求。

总书记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要以系统的观点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等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机制”。[1]

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教学当之无愧是最重要的环节,而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反映了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败,所以指导教师制定课题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强调创新性。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课题既刻板又重复,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室条件及经费的限制。如今学科交错现象在毕业论文中屡见不鲜,不少指导教师在制定课题时往往突破自己的专业领域,向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领域探索,这就导致原有的实验室条件难以支持课题进行,比如纺织专业实验室原本侧重于物理机械性能检测及织造工艺设计,但现在整个学科向材料及染整靠拢,进行新材料合成及应用时,只能借用设备,支付高昂的使用费。此外,本科毕业论文实验经费过于紧张,购买实验药品尚显不足,故难以对课题进行反复研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也无经费去加以解决,往往造成研究的中断、放弃,浪费了老师与学生的大量精力与时间。

市场经济下,不少高校为吸引生源,不惜负债经营,把学校扩建成豪华校区,据有关报导2002年底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为88亿元,而至2005年底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2007年7月初,全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达到2500亿元左右[2]。高校负债扩建对高校日常教学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由于财务困难,不少地方高校在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等方面资金不足。这无形中就给课题创新性戴上了无法突破的桎梏。

3.高校学员扩招导致高素质教师资源缺乏。

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发展为大众化教育的培养模式,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迅速增加,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却相对滞后。目前,不少专业师生比例失调,几年前每位教师指导3―5名学生,而如今增至8―10名,每位学生的面授指导时间成倍减少,而且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水平本就参差不齐,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能力存在极大差别,一旦教师指导的学生太多,工作上难免会顾此失彼,这势必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很多学校都规定,同级学生的毕业课题不得彼此一致,每个教师在规定年限内不得重复以前的课题,如此可促进教师积极创新,但每年教师必须针对多个不同的新课题进行指导,所以工作负担很重。

4.部分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思想上认识不到位。

目前,由于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与教师的个人利益无太大联系,有些指导教师忙于私事,工作责任心不强,按照规定,毕业论文期间,教师每天至少有两个学时用于指导学生,但如今大多数高校教师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甚至有少数教师把往届的毕业论文直接交给学生抄袭,或者根本不指导,任由学生“发挥”,等等,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实验室爆炸、灼伤、电击等事例屡有发生。而院校领导对指导教师管理相对松散,学院负责人往往对指导老师仅要求按时上交材料,至于材料的来源,质量如何,并不关心。就学生方面而言,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加上求职、网游和拜金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毕业论文往往持消极应付的态度。所撰写的毕业论文如同“行尸走肉”,缺乏必要的“灵魂”,有的甚至直接抄袭或请人。“打假斗士”方舟子曾说:“毕业论文是刺激造假的温床。”大量的本科毕业论文导致了教育繁荣的假象,实际上却存在相当数量的糟粕,由此引发了本科毕业论文有没有必要存在的讨论。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并非必不可少。在美国,不仅本科生不写毕业论文,连硕士生都不用写毕业论文。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可能是大势所趋。”根据中国青年报在2007年的网络调查显示,有42.5%的人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3]。毕业论文成绩如同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如果仅仅是因为学生就业压力大,就可降低标准,甚至是干脆取消,那么学生在校的学分制度是不是也可以取消?是不是学生的学科成绩不合格,也可以降低标准让其顺利毕业?退一步说,取消了毕业论文,给学生一个学期的时间去找工作,学生就可以顺利就业吗?

二、提高工科毕业论文工作质量的对策措施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提前进入毕业论文阶段。

针对毕业论文工作中出现的时间冲突问题,不少院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大四上学期课程快结束时就开始布置毕业论文工作,放寒假前学生已经选好题目,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利用寒假期间查找资料,开学时上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但这种做法仍有很大的不足之处,首先期末是同学们复习功课,迎接期末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时刻;其次,学生离开学校后,对于文献的查找相当困难,无论网络,还是当地图书馆都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再次,大多数同学放寒假都必须回家过年,活动很多,要求同学们静下心来做学问实在勉为其难;最后,即使学生在期末下载打印出材料,带回家研习,但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得不到指导老师及时的解惑,也无法找资料释疑,容易造成瓶颈,难以继续下去,所以寄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寒假,可行性不高。我认为毕业论文工作应进一步提前,以错开学生应聘、就业时间,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日本学生大三末期开始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选择研究室,学校根据学生的志愿进行分配和调剂,一进入四年级,就到各自的研究室上班,学生一进入研究室就完全体会到一种学术研究的氛围,博士生、硕士生和四年本科生搭配形成梯队式结构。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加长毕业论文的时间。可以参考博士、硕士的培养方法,把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合理搭配。以染整工程专业为例,公共基础课程如高数、英语等合并,全校所有专业合并,分班滚动开课,由各专业学生自行选择上课班级;专业基础课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可安排在第一两个学年内完成,所有专业选修课如染整机械、染整环保工程等则安排在第三学年。在第五学期开始就进行毕业论文工作,主要完成师生双选、选题、文献综述、初步确定研究方向。学生可根据指导教师要求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专业选修课,而教学院部也应该对选修课的设置进行优化,多开设一些前沿课程,如测配色技术、光化学技术,并将部分原有课程进行撤并,如生态纺织品检测与仪器分析,等等;第六学期完成开题工作,并初步进行实验尝试,验证其可行性;第七学期建立严格的实验实施方案,系统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的补充性实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扩大选题范围,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课题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所以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水平,落后于时代的题目不能采用,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广泛地从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专业所处行业的生产实际、专业技术发展的最新领域中选题,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也可以引导学生到工厂调研,与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座谈,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讲话中指出:“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数量与水平是一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4]毕业论文创新性成果得以实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状况,如果学校不重视实验室资源建设,就很难向大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条件和机会,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也难以在科学研究领域占一席之地。因此,在实验设备上应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室环境,提高本科生实验经费标准,更好地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应加强生产企业、兄弟院校的联系,互通有无,确保毕业论文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专业人士共同指导。

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5]目前,高校扩招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为缓解压力,不少高校大量引进教师,但部分教师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不仅要培养他们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善于创造的本领,广博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及教学功力,更要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和真挚的教育情感。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今部分教师忙于拉关系、搞项目、开公司、为商人炒作,而给学生传道授业,却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上课时照本宣科,避重就轻,上一节课放一节课,或是干脆让他们的研究生给本科生上课。可以想象让这样的教师,即使是知名教授、社会达人,指导学生做论文,质量可想而知。大学四年是人生观形成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指导教师的人格、品德、人生观、科研能力和学术精神能随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老师尚不爱岗敬业,学生又怎能健康成长,所以在指导教师的选用上决不能滥竽充数,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要严格考查指导教师职称等级、实践能力及论文水平;对于其他工作比较繁忙的教师,不推荐其指导论文;限制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为2―4人;扩大指导教师选择范围,解决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聘用其他高校教师、离休教师、优秀博士生,甚至聘用企事业单位的高级工程师;打破专人指导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复杂的课题,可以多人联合指导,由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课题组,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可以弥补单个教师知识的缺陷,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得到最专业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4.加强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严把答辩关,综合评定学员成绩。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指出:“要加强学风建设,坚决反对沽名钓誉、弄虚作假,大力倡导淡泊名利、科学严谨的学风,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学生养成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严惩学术不端行为。”[6]良好学风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管理。毕业论文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组织管理是保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院(系)应层层负责,齐抓共管,加强过程化管理,抓好每一个环节。我们要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作用,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全程跟踪式检查和督导。

在论文选题阶段,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出发,进行双向选择。每个老师必须提供多于所带学生数的题目,由专门成立的毕业论文选题专家组,对每一个题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进行分析、审核,在内容上严格保证工作量、难度和质量。学生根据兴趣、公布的题目、指导教师科研现状,填写2―3个志愿,再由老师选择学生,最后通过教研室进行调整。

在论文进行阶段,仿照博士、硕士培养方法,指导老师每周须组织学生开课题组组会,主要进行考勤、检查、答疑等工作,并做好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学校须建设好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在线答疑等方式与指导老师联系。学院也应定期检查教师与学生双方面工作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在论文写作阶段,本科毕业论文应该注重实质,坚持原创,严禁找人、抄袭,凑字数。由于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没有撰写科技论文的经验,院系应用举办科技论文写作专题讲座或者直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系统地向学生讲述论文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教师在检查毕业论文时,严格把关,提高规范化程度。

在论文答辩时,推行学生答辩资格审查制,特别请专人进行外文摘要的评审,严把答辩关,对不遵守学校纪律,不符合答辩要求的学生,不允许答辩。答辩分组进行,导师一概回避,严格按程序进行,避免答辩走过场的现象。要加强公共监督,可以参照各种展览会的形式,将本专业学生分成3―4组,每组学员必须制作能反映课题意义、内容及成果的墙报,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张贴,并回答参观学生或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既要做到标准化,又要注意灵活化。缺乏统一的标准,就难以给出公平的成绩。为了避免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必须对评定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比如可以细化量化成绩如表1所示。

各工科院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标准,但成绩的评定也不能僵硬地套搬标准,对于论文有重大突破,很高实用价值的学员应适当加分。可参照欧美学生论文考核的是4个方面:①论文的背景知识是否与专业相符,有何意义;②论文中应用了什么样的专业原理;③论文中得到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④论文有没有给出什么特别的个人建议和创意,由院系组织专家组综合评定成绩。

三、结语

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要认真贯彻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搞好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值得借鉴的日本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做法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严重滑坡,“掺水”现象是日益严重。对于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否必要,引志了社会有关方面的争论。有的认为:毕业论文是课程的一部分,绝不能取消。有的则认为:水分太大,不如取消。甚至有专家表示:应该取消毕业论文与学位证相挂钩的规定。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他们的大学生不仅要做毕业论文,而且要花费大学四年级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论文。本人于2000~2004年,在日本的大学从事研究工作4年多,对于日本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耳濡目染,特别是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方面,切身体会到日本大学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时间安排及导师选择

日本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般是在大四进行的,整整安排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而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选择则是从大三的下学期开始,一般是由导师对自己研究室的情况做报告,特别是要对研究室所承担的课题和成果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学生在听报告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相关的研究室参观,与研究室的教授、研究生等进行交流,然后提交自己的毕业论文导师选择申请。则由系里出面统一权衡,与学生选择较多研究室的导师及学生商谈,将部分学生调整到其他学生选择较少的研究室。

2.课题选择及课题指导

日本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课题一般都是由导师给定的。课题可能来自于导师当前所承担科研课题,也可以是导师的“萌芽”课题,也就是具有一定探索性的课题。导师当前所承担科研课题,一般已经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承担,本科毕业生则分担研究生任务中的部分子课题。做这部分课题的学生一般由相关的研究生来具体指导,导师只负责把握大的课题方向。而导现的“萌芽”课题一般是导师最近新形成的课题思和构想,比较具有挑战性,需要导师和学生之间密切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论文进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所以导师在承担这类课题的学生身上会花费更大的精力进行指导。

3.课题进行及课题完成

进入大四,学生马上到相应的研究室做毕业论文,由导师指派研究生给学生介绍研究室的规章制度、基本的实验操做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使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研究室的工作。学生每天必须到研究室上班,一边做实验,一边查阅资料,了解和学习有关课题的背景知识。一般在进入研究室后4~7周提交开题报告和实验方案。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一年中还要参加研究室每周一次的研讨会(seminar),这种研讨会是由研究室全员参加的,包括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每周有3~4名学生在研讨会上介绍最新的英文论文或自己最近的研究结果,每人发言15~20分钟,每一位参加者都可以向发言者提问质疑,大家充分发言后,教师再提出指导性的意见。通过研讨会,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对课题指导性的意见。通过研讨会,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而学生则可以从其他学生的报告中学到很多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知识。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做报告,一方面可以理清研究课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归纳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毕业答辩及论文提交

日本大学生毕业是在3月份,所以毕业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3月初进行。根据具体情况,相关专业的学生分在同一个会场答辩。在正式毕业答辩之前,一般都在第一学期末安排中间答辩,在毕业前的2月份安排预答辩。学生对每一次答辩都非常重视,他们将所讲的内容做成Powerpoint文件,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研究室的研究生、老师和指导教师会针对中间答辩和预答辩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学生根据这些意见对毕业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在正式答辩前的2~3周,学生将修改后的毕业论文交给导师,系里将全体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整理装订成论文集,下发给每一位毕业生和导师,也作为系部存档和对外交流的资料。

毕业论文工作是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重点应该落在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从日本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做法当中也不难看出这一主题。所以要解决我国大学生毕业论文滑坡问题。应该仅仅围绕这一工作核心进行各个环节的调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通过做毕业论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论文摘要: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利用学科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21世纪健康需求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护理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特别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念和意识。它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并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有五个明显的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指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动摇,决不因困难和挫折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有相对较强的独立性品格。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心理创新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行为创新能力。

二、培养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措施

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护理学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护理专业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护理教育过程中,必须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在传授和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在适度衡量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度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从创新能力和提高素质上衡量教育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学科的本质、掌握学习方法;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为适应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⑴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新为主;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⑶教师自身要强化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实现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本专业的学科知识、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教学中面临突发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解决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这三面不断地开拓自己。要广泛地涉取,如: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艺术等多领域的知识,真正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教学专家。其次,要提高专业课程的讲授水平,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得到创新意识启迪,最为关键的是授课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教学能力。在讲课过程中,能够从新的视角,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使问题得以解决,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调动他们进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教师的创新能力还体现为具有较强的研究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可以更充分地接受学术前沿知识,在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科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最新知识。[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如:“填鸭式”“、灌注式”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灌输,学生疲于记笔记,缺少独立思考和消化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运用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以问题为中心、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应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看成是与学生一起共同来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自由争辩。使“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索”,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的行为指南,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地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思维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营造勇于创新、勇于发现问题,探索未知的氛围,使学生将学习中所引发的思考提出来与教师共同探讨,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

5.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课时较多,护理操作技能是学科的特色。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重要手段。以往的操作技能教学,注重强调操作程序的准确性、操作动作的规范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革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实践反思讨论法、角色转换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强化护理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创新尝试和行为予以认同并鼓励。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将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认识到只是完整流畅、机械性的完成操作是不会取得最佳成绩的,也不是学习最终的目的。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研讨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指出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教育;思考

一、引言

现在高校中的思想教育基本上是依靠“两课”,然而大学生却普遍排斥其“生硬的说教”,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弱化收效甚微,从而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教育推入瓶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重于灌输,老师以教育者的身份,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将自己的教育意图灌输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带有规训与约束性,而使学生感到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在这种状况下,往往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目的,而且很容易使学生听而生厌,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却很不够,造成了大学生思想上的传统文化断层,这是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面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状况,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如何才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却是应该首先思考的。其实,作为一个有着厚重文化背景的文明古国,我们完全可以从自身当中挖掘出适用于自己的解决办法。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的、鲜活的思想教育资源。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状态分析

1.关心国家大事。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家大事,有爱国之心。当今大学生对国家的兴旺非常关心,对党的大政方针坚决拥护,但是有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关注,比如,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比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快,但是依然赶不上发达国家,这与社会制度有关系吗?中国是否还应该坚持马列主义?有些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缺乏了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到陌生,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容易抛开历史看现实。这样会使他们对这些深层次问题产生模糊认识。

2.抗挫折能力较差。现在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遇到具体问题要选择时往往产生矛盾。大多数学生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奉献,需要集体精神,需要大家协作,认同集体主义,认同奉献精神,认同诚信理念。但是,在具体价值选择上,一部分学生更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追求物质利益,迷恋五光十色的商品文化功利意识增强,国家意识、集体意识淡漠。受到挫折的学生有的会通过反思,重新选择,而有的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精神空虚不知所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理想,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及时行乐,导致他们对他人的事漠不关心。

3.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普遍认同,对新生事物接受很快。他们积极学习、接触新鲜事物,想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情况、存在的差距,想通过网络学到更多的东西、交更多的朋友,凡是他们认为新的、有别于从前或别人的,就努力去接受。然而,面对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和就业的压力,面对中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困惑,他们的心理承受不了。有的学生会因为恋爱受挫、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就业问题等原因产生心理障碍,有的还走向极端。当今大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求新意识强,这对他们个性成长、塑造自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在新信息的收集与取舍过程中,在自我心理调节中还需要指导、帮助,大学校园的网络管理还需要加强。

三、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

1.倡导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民族精神始终发挥着它强大的凝聚力,它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爱祖国爱民族被看作“大节”。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从古至今的一条极其鲜明的主线。此外还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中国人自古就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在社会安定之时励精图治,在民族危亡之际救亡图存,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牢牢联系在一起,“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就是这种责任感的浓缩。《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代表了所有满怀远大抱负的中国人的思想境界,而《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则一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磨灭不了的奋进之心。

这些优秀民族精神都渗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使这些精神得到发扬,让大学生在了解认识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接受直接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及时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人其中,用优秀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来感染大学生,并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的教育目的。

2.发扬优良传统美德,提高大学思想道德素质。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而称誉于世,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一套坚固而严密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作为道德传统被继承下来,其中包含着许多优良的美德至今仍然是应该发扬提倡的,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中提倡更为重要。

(1)节俭朴素的品德。中国人民一向以节俭为荣,以奢靡为耻。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孔子之所以得人信任,是因为他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墨子则直接地提出“节用”命题,极力提倡节俭朴素,反对浪费,认为符合“节用”的要求是“天德”;诸葛亮更是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代大学生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有很多人没有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大学生从典籍、故事以及历史人物身上再次感到这种美德的存在并受到感染,使中华民族的俭朴美德得以继承。

(2)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中华民族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华夏文明,与其勤勉好学、精益求精的良好品德是分不开的。治学格言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学而》)、“勤于学问,谓之懿德”(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等等,都表露了勤学苦读是中华民族刻意追求的美好品德。而“韦编三绝”、“凿壁借光”这些饱学之士勤奋读书的故事,则是最生动的教材,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针对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不必再承担“高考”重负、一心“放松”、“读书为考试”这种松懈的学习态度,再一次强调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3)诚实守信的崇高品性。诚实自古就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先人的重要道德规范,被看成是做人的根本,正所谓“君子养心莫于诚”。“信”则是诚实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重诺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孔子在回答“士”的行为标准时就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名言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使用,也足以说明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在人民群众身上已经内化为稳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

3.宣扬民族气节,培养大学生高尚人格品行。中华民族崇尚节操,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骨气”、“志气”,要保持人格的尊严。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句话是最高理想人格的操守准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道德实践的指标。历史上记载了许多正直之士重视操守,大义凛然,面对富贵权势不为所动,坚决地保持自己的人格。饥者为保留尊严,宁可饿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范缜坚持自己正义的追求,决不“卖论取官”;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归隐。

学校应该拓宽人文学科的教学范围,在学校开设中国历史、儒家文化、古代哲学等等有关科目的公共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并力求在这些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把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成细致入微的养成教育,既要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又要在第二课堂和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点滴渗透。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做某种精神或某个传统理念的专题讲座,并在学生中举行讨论会、征文、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鼓励其交流看法和感受,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总之,要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融人到大学生的人格之中,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以此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考试作弊探究论文

一、大学生作弊的产生原因及其发展

在一个人前进的学业进程中,要经过小学和初中,进入高中,又经过高中进入大学,每一学业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根据辨证否定观及否定之否定规律,人的学业在曲折中前进,同时人的心理也渐趋完善,从而使人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大学生作弊的产生原因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给生产者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发展了,生产系必然要变革,而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必然要求各所大学培育出才华出众的大学生,而考试成绩作为一评价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使得不同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手段去争取它,大致有两种对立的手段,作弊与自力。

大学生作弊是时代的产物,其来源有两个:一是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中转化而来;二是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衍生而来。

在高中,学校有一套很严格的学习、考试系统。从河北省三所重点高中的调查资料看,这三所中学——衡水一中、沧州一中和献县第一中学,一致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事情,学生们几乎没有课外活动,在几十名来自这三所中学的学生的调查问卷中,80%的学生认为高中如监狱,学习是唯一的自由,拿献一中来说,它的口号是:抓住每一分钟努力学习。在学校,根本没有玩的时间,一天中生活单调地只有四件事:休息(晚休、午休)、吃饭、上厕所、学习。一个学生从早上5点起,然后上早自习,大约7点左右吃早饭,8点到12点左右上上午课,而在课间,学校明确规定走廊里不准有人停留,除了上厕所,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处于学习状态,下午依次类推,学生每天都要做大量试卷,“题海战术”是各重点高中的一致做法,据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约为12个小时,少数学生的学习时间可达14小时,只有为数极少的学生投机取巧不学习,虎度光阴,如此,严格的学习计划才造就了献一中高考本一上线率达30%以上,本二上线率达40%以上,而进入大学,学生获得了解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犹如破笼而出的小鸟,在大学,除有限的学习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多,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绚丽怡人的大学风景为极度渴望自由、激情洋溢的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丰富自己的舞台,相比而言,需要学习的课程少了,从而使学生花费的学习时间大量减少,甚至有的学生为了活动耽误了学习,而期末考试又不得不过,因此谋生了作弊的念头,又可以玩,又可以靠作弊轻松及格,这是一些大学生的“聪明”选择。

进入大学,人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学是步入社会的桥梁,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很多,因此使学生产生了厌学与轻视学习的心理,很多大学生认为学习不是太重要,再说大学考试也不很严,考试时抄袭别人的就可以了,这些大学生把大量时间用来参加活动、上网、玩。在大学中,竞争减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也降低了,而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他们相比高中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学习很好,如此以来,在质量巨变规律的作用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一般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况,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80位来自不同院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大学生关于学习重要程度的调查,绘制表格如下:

由表格与图表可看出,对学习不重视的学生人数占到31%左右,这些同学的学习能力并不差,只是在心理上没有调整好,因如根本不用心去学,经常出现逃课的现象,而到考试时就指望抄袭及格了,这对个人及社会是非常不利的,一是养成了“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再者就是大学培育了一些“泡沫人才”,这些人大多没有真正本领。因此可能对公司企业带来极大损失。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社会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极大需求,使得学生的精神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从而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评价越来越低,并且文化知识的考核会渐趋简单化,进而激发了一些厌学学生的不轨心理,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陷入作弊的深渊。同时,随着高考要求越来越严格和全部高中生智力的提高,以及高中教学的不断创新提高,各重点高中的竞争愈演愈烈,高中生的学习将变得更加紧迫,他们的感受到的压力和约束力越来越大。如此以来,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的差异更加明显,出现犹如地狱和天堂两极分化的局面。这样,学生进入大学的感受到的自由变得更多,心理上变得很极端,一些人便放纵了自己,以解当年之夺,因此使得作弊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据山东大学威海分校40名大学生关于大学学习热情占高中学习热情的百分比的调查结果,绘制表格如下:

由表格可以看出,在0—30%这一段人数分布较多,密度较大,这说明学习热情程度下降的潜力是很大的。随着高中大学学习热情的两极分化,表格的人数将向上移。如此发展下去,大学生不再是神话,将变得再平凡不过,他们对社会的重要性及社会对他们的重视将会下降,这更增加了大学生的狡性心理以及破瓶子破摔的行为。

一个大学生这样说到:“高中学习太紧了,简直无法忍受,大学太好了,想干嘛就干嘛,也不用学习,到时找个同学抄就行了,轻松极了。”如此看来,未来的大学生真是令人担忧,作为大学生,不得不静下心来想一想,路在何方!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本质①

(一)比较劳动为考试作弊提供了基本条件

考试作弊是双方面的,提供作弊的一方称为作弊客体,接受作弊的一方称为作弊主体,而只在作弊主客体之间存在知识差距,这样作弊才会有效,才会更多地被采用。这个知识差距就是比较学习劳动,简称比较劳动。比较劳动为作弊者提供了有效的准备,在作弊过程中,那部分可以被复制及可以顺利地抄袭的试题答案所对应的学习劳动被称为相对比较劳动,除去这部分劳动,剩下的那部分比较劳动称为绝对比较劳动,相对比较劳动是作弊主体真正的不劳而获,是考试作弊的纯粹源泉。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必要准备,是创造价值的基础,比较劳动是比较价值的源泉,比较价值是比较劳动的具体体现,相对比较劳动创造了相对比较价值,绝对比较劳动创造了绝对比较价值,相对比较价值具体体现观为作弊主体的考试分数。

所谓考试作弊就是占有作弊客体的相对比较价值,从而为作弊主体创造更多的剩余时间,这部分剩余时间将用来娱乐、活动、休闲等一系列课外精神享受。相对比较价值越大,剩余时间将会越多,作弊的非公平性越明显,程度越大。这类似于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要确定这种剥削程度,就应该拿相对比较价值和绝对比较价值相比,用公式表示:

在该公式中,m′为比较价值率,m1为相对比较价值,m2为绝对比较价值。由于相对比较价值是由相对比较劳动创造的,绝对比较价值是由绝对比较劳动创造的,因此,比较价值率还可以用相对比较劳动和绝对比较劳动的比率来表示:m′=相对比较劳动/绝对比较劳动

这两个公式是从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具体体现形式表示作弊主体对作弊客体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抽象学习形式表示作弊主体对作弊客体的剥削程度。

(二)增加相对比较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②

作弊主体提高对作弊客体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增加比较价值的作弊和减少绝对比较价值的作弊。

增加比较价值就是要提高大学生比较劳动的可靠性和准确度,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效率,这需要作弊客体的主观改善,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以及学习经验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宽知识面,培养良好严密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加对本科的知识,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比较价值。

减少绝对比较价值是指在比较价值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绝对比较劳动而相对延长相对比较劳动进行作弊。影响绝对比较价值的因素有多个,主要的有两个:考风和学风。因为各所大学的考试制度不尽相同,学校对考试的要求也不同,从而使得老师的态度和考场纪律也有很大差异。那些态度轻率、纪律松泄的考场,绝对比较价值就会下没,使得比较价值率上升,从而提高了作弊主体对作弊客体的剥削程度。再一方面就是学风,作弊主体通过与作弊客体建立私下联系,或好话联篇,阿臾奉承,或威逼强迫、出言不逊,或碍于面子,虚伪矫情,到了考场或传纸条,或小动作或调换桌位,强此败坏学风,也减少了绝对比较价值,提高了比较价值率。

这两种方法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进一步提高了作弊主体对作弊客体剥削程度,为作弊主体余出了更多的剩余时间,导致了他们狡性的想法,滋养了他们不劳而获的恶习,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给人才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三、减少并解决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建议

所谓减少乃至消除考试作弊就是要拉近作弊主体与作弊客体之间的距离,彼此之间在文化知识掌握程度上一样,就会消除作弊的念头,同时,要增加作弊的难度,即使存在很大差距,知识也难以在考场中转移。具体的方法大致有两种:减少比较价值和增加绝对比较价值。

减少关于文化知识的比较价值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二是改革文化知识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关键要从小做起,从每件事做起,时时刻刻做起,鼓励学生从实践中,从具体行动中去体会劳动创造成果的欣喜和自信感,在实际付出中坚定实事求是的准则。摒除不劳而获的心理,从而使得作弊主体做出相应的学习劳动,减少了与作弊客体商的比较劳动,进而减少了比较价值;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将决定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而这两点将影响大学生付出的学习劳动量以及对考核所采取的策略,缺少兴趣,态度不病者就会成为作弊主体,而考核方式作为授课形式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验手段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考试心理。大产分学校都采用直接灌输知识的授课方式和书面知识问答的考核方式,有些学校还增设了补考之一弥补环节,为那些狡性者提供了第二次机会,使他们更加狡性,所谓改革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就是要变革以往的硬式教育,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大学生,根据不同大学生的不同能力,不同方面设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矛盾具体解决,充分利用他人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专长,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此以来,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付出和收获,彼此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从而也减少了大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的比较价值,降低了作弊率。

增加绝对比较价值就是要增加作弊的难度和障碍感,即使存在很大的比较价值,也只能使作弊主体望尘莫及。其方法也有很多,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强作弊客体的心理教育;二是加强考场纪律和学校对考试的重视度。

作弊是双方的,如果作弊客体不提供给作弊的源泉,作弊是不会成功的,因此要特别重视对作弊客体的教育,激发他们获得知识的成就感,重视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要顾及同学之情,要明白作弊帮人,其实在害人,同时是对文化知识的一种蔑视和人类劳动的一种否定,要培养一种坚定,高洁的人格品质。从而增加了绝对比较价值,同时要加强考场纪律和学校对作弊的重视,考场中监考老师要认真执守对作弊的学生要给予严惩,树立作弊自毙的标准尺度,“杀一儆百”。这样就会增加绝对比较价值,降低了比较价值率,使作弊的成功率大大降低,让考试成为一种公平,展示自己真实水平的衡量手段。

总而言之,作弊是可耻的,同时是有害的,只有将比较价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将相对比较价值降低为零,彼此间互相借鉴、学习,才能呈现出一种公平竞争、全面发展的美好局面。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专业特色服务“三农”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课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推陈出新,就必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标新立异,文章结合成功的党员志愿者活动典型案例,阐述了在结合专业特色基础上,依托党员志愿者服务“三农”的模式,是一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必须要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同时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要适应新要求,就必须在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

一.依托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三农”的模式,成功走出一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经过长期精心探索,结合专业特色,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系党总支成立了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功走出了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创建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在服务社会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新篇章。

二.依靠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三农”典型案例,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主动开展服务“三农”的活动。

屋漏偏逢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中江县永太镇县主村村民郭万海一家就经历了这样的不幸,原本家徒四壁,偏偏上高中的大儿子突患白血病几经医治无效死亡,让这个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债台高筑;其妻因“小儿麻痹症”而天生残疾,生活生产能力低下:正上小学的幼女过多过早地承担了同龄人不该承担的事务。一家三口仅凭郭万海打零工补贴家用,靠务农维持生计,蜗居在年久失修且早已破敝不堪的土坯房里,墙壁到处都是裂缝,真正是名副其实的危房。就郭万海一家的具体情况而言,靠务农兼职打工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实现小康生活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切实帮助郭万海一家摆脱贫困现状,逐渐走上致富道路,同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和技术资源,开展了捐资援建住房活动。

1、2007年6月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了有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职业资格的老师和30名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多次深入进行实地调研,详细考察并认真讨论了房屋地质的情况,进行了房屋地基测绘,应郭万海一家对房屋功用的要求,初步商讨拟定了建筑设计草案。通过深入贫困农村实地调研,党员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我国目前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体会了贫困地区人民勤俭自强、艰苦奋斗的纯朴民风,充分激发了党员学生服务“三农”的良好愿望。“我一定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绵薄的贡献”,一位参加调研的党员大学生发自肺腑地感叹。

2、根据测绘及调研结果,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职业资格的老师指导10名专业技能扎实的党员学生进行房屋建筑设计,为适宜农村住房的实际功用且符合建筑规范,党员学生团结协作挤出课余时间精心搞好设计,其间主动送图纸下乡供农户参考,虚心听取意见,三易其稿完成并编写了施工组织和预算。党员学生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教学实践,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开阔了实践视野,拓展了专业技能,提高了团队精神,光大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3、2007年10月10日志愿者服务队在学院倡导了“扶贫济困,捐资援建住房”的募捐活动。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广大师生争先恐后慷慨解囊,很快就筹集了一万余元的资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体现得淋漓尽致,广大青年学生深刻体会到其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举手投足间,就有一种良好的品德正从我们身上逐渐显现和升华着。“不行不为真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知行统一,让大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做中学”,边获知边践行,在践行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4、2007年11月12日,志愿者服务队精心挑选了10名专业技能过硬、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党员志愿者,以及结构设计、工程监理、建筑施工等方面的教师党员志愿者,赴中江县永太镇县主村,进行扶贫济困捐资援建住房活动。10名学生党员志愿者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以高昂的热情进行施工。农村没有旅馆,志愿者们就地安置在村上闲置的小学教室里,没有床,大家就在附近找来稻草,七手八脚地平铺在阴湿的水泥地板上,再垫上从学校带去的简单的床单被褥,劳累之余躺在“床”上小憩一会儿就成了大家最好的享受。时值深秋,天寒地冷,窗户破烂不堪,为防夜晚不被冷着,大家就拥挤在一起睡,带队老师主动放弃到镇上旅馆住宿的机会,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以身作则,与党员学生同甘共苦,毫无怨言。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们耳濡目染,深受感动,潜移默化中升华着思想道德素质。

其实党员志愿者们面对的困难远不止住宿的简陋,饮水、用水都是困难。没有开水,大家就喝冷水;没有热水,大家就用凉水洗漱。甚至有两天,一滴水也没有,大家连漱口、洗脸、洗脚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无法满足。夜晚,满屋子臭烘烘,无法忍受,大家却没有一句抱怨,实在因为白天的劳累,大家还是很快进入了梦乡。

在那些日子里,吃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收工了还必须到几里外的镇上才能就餐。特别是有一次,由于联系的饭馆临时有变,每人只吃了一袋方便面充饥,晚上饥肠辘辘难以忍受,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怎么办呢?大家就分头行事,一些人拾柴火,一些人到附近的地里刨了几个红薯,然后点燃篝火,乐呵呵地烤红薯。黑乎乎、脏兮兮,但大家就像见了山珍海味,争着吃、抢着吃。一边吃一边谈心,谈过去、谈未来、谈见闻、谈理想、谈家事、谈国事,言语间的酸甜苦辣、豪情壮志,催人泪下,发人深省,促人奋进。其中一位志愿者讲述了他自己的真实故事,年幼时家庭殷实富足,父母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致富能手,可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其父母相续因病医治无效,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撒手西去。从此家道衰落,负债累累,念中学的小儿子只好辍学,独自耕种30余亩的土地,养牛羊,一方面维持家计,一方面供给哥哥读书。为了搭建牛棚,没钱买木材,兄弟俩就夜半三更驾驶拖拉机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砍树,部分牛羊还是冻死了,一家老少无助地相拥而泣。弟弟年幼,刚开始驾驶拖拉机时脚还够不着刹车,体力也赶不上成年人,以至于大量农田荒废了……点点滴滴感人肺腑,“有父母在的感觉真好”让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平时在大家眼里他性格开朗,他心地善良,他擅于帮助同学消除和家长之间的误会与隔阂,可谁知道他坚强背后不幸的遭遇?谁知道他自立背后的种种辛酸?只知道他经常劝慰同学,“有父母在的感觉真好,珍惜父子情缘”。命运如此的坎坷,可他从来没向别人要求什么,反而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人,参加此次志愿者服务时,竟没有丝毫的犹豫而欣然应允。如果不是他自己的讲述,我们很难把他与一个饱受命运波折的人联系在一起。在回校后的座谈会上,指导老师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了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会场一片肃静,只有那簌簌泪落的声音却异样清晰。尽管志愿者们面对了如此多的困难,但在施工现场,大家都铆足了干劲,一丝不苟地进行施工。在学校里大家已经多次参加了砌筑实训,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有些失误,对不符合规范的砌体,砌了拆、拆了砌,直到合格。党员志愿者们文明得当的举止、敢于吃苦的精神、认真踏实的态度以及熟练全面的技能,深得当地村镇干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系领导视察施工现场情况时,高度赞扬了志愿者们出色的表现,对施工质量、进度非常满意。经过紧张的施工,圆满完成了房屋主体施工任务。在竣工仪式上,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通过系列活动,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们更好地理解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成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给全院广大青年大学生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16号文件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党员志愿者高举“奉献、爱心、互助、进步”的旗帜,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爱心活动中,奏响了一曲曲关爱之歌、奉献之歌,不断推进传统美德深入人心,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结束语

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三农”是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我们将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树好一面旗帜,唱响一种声音,带好一帮学生”。大学生党员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在学生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桥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不可替代的号召和感染作用。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实践上的标兵作用,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靠党员大学生积极开拓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三农”,带动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到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上来,真正让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升华,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大学生自觉行为、自主行动。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三农”的示范活动是有限的,但其示范效应是无法估量的。总之,教育有法,无定法,但要创出好法。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贫困大学生德育价值分析论文

[摘要]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高校德育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高校德育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要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奠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铸造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要创新观念与制度,建设促进贫困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德育价值

一、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指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自身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自由而协调发展。内在结构的和谐主要指内在各要素如心理、意识等的丰富、平衡、有序,以达到孕育最佳功能的发展。也就是指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交往、学习、创造等能力都可以得到和谐发展。从外在关系上,指贫困学生不断适应教育环境,并充分利用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天关系。

其具体要求是:在心理维度上,具有和谐的心境。即具有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状态,并能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能客观、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能力,并依其能力现状承担相应的任务;较好的心理适应性,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能积极应对,无过度焦虑感,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困境并能主动应对等。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上,具有和谐的交往。能乐于并积极与人交往,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与人沟通,寻求理解与支持,并能建立起诚信负责、与人为善、互利合作、公平正直、亲亲善善、人际和谐的关系。在人与社会的维度,具有和谐的道德行为。能形成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能按照《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努力培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能正确选择人生价值,具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理想崇高、敢于创造的品质。在人与自然的维度,具有和谐的共处意识。能树立较好的环境意识、生态道德,自觉爱护和积极适应环境,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善待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以自我为中心,爱护其他生物,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努力学习,提高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本领。

二、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价值

近年来,高校贫困学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在老师的教育下,他们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理想崇高,健康成长。但是,在少数贫困学生中也表现出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和谐发展。一是心理上的自卑与焦虑。他们常常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苟言笑,遇事退缩,给学习生活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二是人与人关系上的冷漠孤僻与自负。一些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为了不在众人面前暴露弱点,不愿坦诚地与人交往,把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还有一些贫困生,表现为一种过分的自负。三是人生价值取向上的利己与排他性。由于贫困学生大都来自于偏远农村、破产企业或特殊境遇的家庭,生存的窘迫和人生的艰辛与失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一些贫困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利益的满足,对集体的事业漠不关心,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家庭的面貌”,甚至还有些贫困学生置社会道德而不顾,急于发展,于是“傍大款”、“陪游”等现象也应运而生。

因此,正确把握贫困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努力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对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成才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高校德育的价值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提出的“合格”与“可靠”主要是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来说的,也就是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来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发展的主人,人是主体,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都是能动自觉的。因此,人类发展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发展人的事业。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发展。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自身发展受到诸多影响。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如何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合理可信的德育活动,使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等,是德育的价值目标所在。

2、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又是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视野内的第一个层次要求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又是建立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贫困学生由于承受的压力不同,他们身心素质是否和谐,他们的情感与品德是否和谐,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关注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没有和谐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

3、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进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社会和谐首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产品,首先应该是一个自身和谐发展的个体,即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够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在全国大学生中,接近20%的贫困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业与就业压力,如不妥善处理和解决好高校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就会造成大量的矛盾,就会危及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切实加强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公平的竞争与保障机制,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三、实现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途径

1、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奠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和谐发展首先依赖于它所需要的现实物质基础,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首先必须解决他们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我国现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确保贫困学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充分的保证。教育部也明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当前,要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评选办法。近年来,国家和省级政府已加大了贫困学生的奖励与资助力度,各高校要公开、公平、公正地将这项民心工程落到贫困学生身上。二是要按照社会化运作,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实践证明,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进行“自助”与“自教”的最好形式。各高校要按照“事业化管理,社会化运作,法制化监督”的模式办好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主动走向社会,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岗位。三是要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一方面,学校要按照国家政策,主动与相关银行联系,做好贫困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生源地助学贷款,使学生就近就便得到资助。同时,也要加大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促进诚信贷款。四是要发挥民间组织在扶助贫困学生中的作用。从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民间组织具有创新性、灵活性、时效性和贴进弱势群体的优势。因此,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关爱人的文化,促进民间组织主动关爱贫困学生。五是建立职业收入预支制度,可推行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提前与优秀贫困学生建立有限服务制度。这样,既可增强贫困学生的责任感,又可以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

2、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铸造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人是要有精神支撑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自己的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物质是基础,而如何激发其内部世界蕴涵着的一种超越性力量,即精神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1)要加强思想教育。思想建设是和谐发展主体的精神支柱。思想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信念等,理想和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思想意识的内核,成为动员和团结人们的强大精神支柱,它就可以焕发和谐发展主体的巨大的求知热情和成才愿望,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贫困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对人生和未来的信心和科学追求。

(2)要加强道德教育。道德建设是和谐发展主体行为的力量源泉。实践告诉我们:人们思想行为规范不仅需要法律的制约,而且也需要道德的教化。因此,要在贫困学生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暂时所处的环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相处。

(3)要加强心理教育。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贫困生是心理疾病等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要特别重视对贫困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

3、创新观念与制度,优化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我们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优化育人环境,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要创新和谐教育的观念与方法。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贫困学生置于客观环境中,在他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积极为贫困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激发学生追求正义、探索真知。

(2)要完善社会政策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利益主体已经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达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化解群体利益冲突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因此,在社会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及时掌握他们的需要和心理,切实维护和实现他们的利益问题。比如,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就业,就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3)要加强学校精神家园建设。学校应创建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要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减少学校内各种竞争带来的压力。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施教育途径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一年级学生在高校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居多;二年级学生是各类心理问题较多产生期;三年级较多表现在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四年级则以择业求职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主。文章主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特点,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人生课题的挑战,由于大学生在智力和人格发展上尚未成熟和完善,遇到问题和困惑常产生苦闷、烦恼、情绪不稳定等,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是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峰时期,因此,认真分析和把握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按学生年级特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和发展趋势差异。

1.高校生活不适应是新生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带着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中学迈进高校,由于角色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在入学后普遍存在适应方面问题:一是生活环境与角色变化的不适应。新生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生活到相对对立的集体生活,一部分学生入学后表现出对生活环境及角色变化的不适应,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大学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律失去,自律尚未建立,喜悦感和失落感、新鲜感和无意义感和盲目感的交织,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忧郁和焦虑。二是高校要求与学习规律不适应。一些新生入学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采取应付的态度;在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上仍沿袭中学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有些新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学习不努力;还有些学生频繁地参加各种活动,热衷于社会工作,学习受到较大的影响,并因此引发自卑等心理困惑。三是人际关系与交往沟通的不适应。很多新生对高校全新的人际关系不适应,入学后,因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因怕闲言碎语与异性而不敢与异性交往;因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等等,因此造成与他人难以沟通。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不仅直接影响新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各类心理问题较多集中在大学二年级产生

大学二年级是学生心理问题较多的年级,也是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阶段。

一是学习压力造成心理焦虑。大学课程设置满,各教学环节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佳,学习效率不高,学习产生疲劳,考试造成焦虑,使他们产生情绪浮躁、忧郁、厌烦、易怒等心理问题。二是个性差异造成人际关系冲突。由于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和个体性格,导致了人际关系不和谐。三是异性交往产生心理困惑。大二学生的心身发展逐渐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往,往往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会产生心理困惑。

3.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较多表现在三年级

随着年级的增长,大三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而不断成熟,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其心理问题表现较突出的有:一是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的问题。大学生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强烈,作为承载社会、家庭、学校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过高的期望与高校现实条件使他们感到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和他们期望与理想相差甚远,他们感到困惑、迷惘,产生失望感,导致情绪消极低落。二是恋爱情感带来的心理冲突。学生恋爱在大一、大二时一般比较单纯,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到了大三,就会出现要分手的、失恋的、是否要重新选择等问题,一些学生往往不能自拔,陷入无法解脱的境地,情感冲突在大三表现得比较突出。4.择业求职的心理困惑是毕业生的突出问题

四年级学生以择业求职而产生的心理困惑是突出问题,兼有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以及因恋爱而产生的问题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莘莘学子早早就开始了择业求职,他们奔波在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供需见面会上,期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少毕业生择业时受社会上一些舆论的左右,盲目从众,追逐热门,不考虑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和社会整体需求,择业观念、传统束缚、爱慕虚荣、自我封闭、消极怠慢等心理极大地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和求职,使择业范围和发展空间大大缩小,易导致挫败感和消极情绪并因此引发心理问题。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以及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着重智力培养,大学生群体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实质上是长期的教育中积累和潜伏下来的,因此,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身心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协调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高校应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谈心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工作体系。在教学工作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设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讲座,创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刊物,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心理调适方法,普及提高心理素质能力知识。

3.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推进校园和谐、维护学校稳定的工作体系。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应对个别出现心理危机的恶性事件,帮助这些大学生重新扬起生活和理想的风帆。

4.健全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在加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建设,及时反映学生中的心理异常情况,协助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健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预案,并将其列入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和公共应急管理工作预案之中,一旦大学生遇到重大心理创伤事件时,能提供高效的危机干预服务。认真开展大学生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

6.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人力投入。坚持按需、精干的原则,根据学校的规模,按1∶3000—5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职教师,着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论文

【摘 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

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能主动到心理咨询门诊咨询的学生却只有l%~2%,与有20%左右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相比较,相差甚远,因此说,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为实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政治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其思想,进而指导其社会行为。两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相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两者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他们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事实上,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往往与其心理素质特点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并不是所有高校都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的老师以及各级学生工作干部与全校学生进沟通的。在工作中,培育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培育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也没有截然分开。实践也证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变“等学生上门咨询为“主动登门诊疗,既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培育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的效果。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可行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把握结合度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一般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如心理负担、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等。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思想政治问题的解决。但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上,不能在更高层次上给大学生以引导,指明方向,其效果也只能是暂时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键是要把握好结合度。对心理、精神问题的研究,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的、思想认识方面的研究和指导。对因这两方面因素交织而产生的问题,可以从心理方面切入。把心理问题的解决与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同时。也必须看到,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非思想性、非政治性、非道德性的纯心理的问题。对此,应从心理的特有规律出发去观察、分析症状。对症下药。不宜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造成心态的进一步扭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要给予热情、细致的关心,了解他们致病的原因,主动与心理咨询机构联系,反映情况,配合心理治疗,在灌输正确思想的同时,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排除致病因素,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结合。对此,存在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把火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发展中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对这一类问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把两者真正结合进行,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态势,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应变能力不强,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经济上攀比引起心理失衡,性心理适应不良等。①环境应变问题主要在新生中表现突出。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家独住一间房和看电视、上厕所、洗澡等不用出家门的优越条件,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导致出现了适应困难,感到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种种神经衰弱症状。这类问题,在学生走上实习岗位时也会有所表现。②自我认识失调,主要是指一些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邻居、亲友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我感觉良好,但到了大学,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面对众多比自己强的同学,加上自身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上一有波动就出现自信心下降,甚至产生自卑感、失落感。③人际关系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沟通不良、性格缺陷、缺乏社交基本态度与技能等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引发人际冲突的状态,而陷入孤独、逃避、自我防御的境地。④经济上攀比引起的心理失衡主要在贫困生中表现突出。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在吃、穿、用等方面差异很大,需要用钱和家庭无支付能力的矛盾冲突导致一些贫困生心理失衡。⑤性心理适应不良主要指由于缺乏科学的性知识,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冲突导致性心理失常以及恋爱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据此,应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相应措施。(3)分面、线、点施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落到实处。面上教育,就是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结合实际适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所有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维护和增进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认清心理咨询的性质、任务和服务范围等。宣传普及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广播、校报、墙报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举办心理卫生知识的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集体公开咨询活动等。通过活动,使学生建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当产生心理问题时有接受咨询的要求,能自觉调节、保持心理健康,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线上教育,就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办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测试等活动,在积累学生个性资料的基础上分类处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跟踪把握学生心理波动变化轨迹。建立动态的。思想心理模型,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科学、扎实。点上教育,就是个别的心理咨询活动。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听取前来咨询学生的讲述,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响应其讲述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增进与前来咨询学生的情感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别谈心活动溶为一体。

4、实施家校沟通,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绝大多数家长虽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但往往偏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其政治、思想、道德、心理诸方面的健康。从而使得一些政治上无所追求、思想上不求进取、道德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心理上有轻度障碍的大学生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更得不到及时教育与治疗,给社会、学校、家庭都会留下一定的隐患。实施。家校沟通,就能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佳。

5、建设一支训练有素、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同学生接触,对学生中各种问题最了解。给他们补充心理学、心理医学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后以他们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机结合.同时,应适量从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转调一些人员充实这支教师队伍,对他们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逐步培养、建设一支既掌握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又掌握心理咨询基本知识技能。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进而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6、摆正位置,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在医治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的同时,有责任向学生指出更高的目标,培养他们确立更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具有导向作用,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削弱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两者的位置不能颠倒。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毕业前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焦虑;心理;调适;毕业

【论文摘要】: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社会问题,毕业前的焦躁、不安、忧虑困扰者众多学生,对他们进行毕业前的心理调适,使他们良好择业,迅速融入社会,这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

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社会普遍问题,大学生从"安逸"的大学校园,走向极具竞争力的社会,工作的压力、环境不适应压力、焦虑、恐慌、寝食不安、无所适从。心理焦虑是指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毕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毕业形势产生焦虑心理在所难免,但要实现顺利毕业,就必须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把握毕业机会。

大学生要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四倍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的毕业形势会相当严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属于正常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固然重要,但他们的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更加受到招聘单位的关注。而考研、突发事件、经济拮据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事实上,部分大学生也存在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的问题,有的学生不能正视毕业形势,产生了素质恐慌,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毕业。

只有正视毕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它可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但是,如果心理过度焦躁、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调整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会埋没大学生的潜能,给毕业带来额外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焦虑心理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面临毕业,自己正处于严峻的形势之中,这时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正常反应,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正视毕业;如果我们对毕业形势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估,即不能正视毕业形势,则产生的焦虑心理就不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就会使我们自己感到异常紧张,严重时会导致焦虑障碍。

1.大学生要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存在着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群体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毕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特别是挫折心理,对大学生毕业影响最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毕业形势,冷静地做出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毕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毕业观念,建立新型的毕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毕业观。

应届毕业生面对毕业形势,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没有真正解决毕业问题,长此以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焦虑源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反而会对本人纠缠不休,不定期还会出现,所以必须随时戒备。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怨自悔,只能继续滋生失望的心理,戕杀自信心;如果我们反复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带来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举步不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毕业形势,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噎废食,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的做法不可取。大学生要进行心理调适,克服焦虑心理,关键是要转变毕业的思想观念。应届毕业生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竞争就要伴随自己一生。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不再继续努力,也会失去这个工作。有竞争就会有风险,确立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心理就会得到缓解。面对毕业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是基础,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关键。

2.大学生要把握毕业机会,顺利实现毕业

毕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在许多的情况下,当良好的毕业机会到来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机会,导致毕业机会丧失。一方面,许多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有的产生自负心理,主要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毕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毕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机会,如果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就会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毕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一些良好的毕业机会。

焦虑心理会让大学生觉得紧张和担忧,良好的心态有利于他们把握毕业机会。在毕业过程中,大学生既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使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要注意把握机会,不能让毕业的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把握机会并不是越紧越好,就像我们手中的沙子,你把握得越紧,留下得就会越少。

放松心情的有效方法有多种,比如运用想象的方法来减轻焦虑,我们可以想象毕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情景,进而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心理,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心理虽然让自己不舒服,但没有多大危险性,至少不会致命,在想象中,我们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另外,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能够调整紧张情绪。

我国目前的毕业体制,有利于拓宽职业选择面。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就越大,择业心理压力也相应地越大。把求职的自主权送到学生手中,他们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和各种信息的刺激,反而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不由自主地会产生毕业的危机感、恐惧感。实施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以来,总有一部分人暂时找不到工作,这是正常现象,要找到本人求职愿望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需要时间。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不能放松自己的心态,面对笔试时感到紧张,等到面试时感到更加紧张;有的毕业生对自己向往的高待遇岗位,参加竞争的人越多,录用条件越严格,他就越失去了被录用的信心;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顺利毕业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解决。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自杀现象防止研究论文

[论文关健词]高等教育大学生自杀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大学生的自杀现象,认为这种自杀现象是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中最主要和最紧迫的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所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同时,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暴露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重要弊端。在分析这些非正常死亡现象的过程中,笔者针对当前的高校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望相关部门引起足够重视,达到缓和及最终解决当前的自杀现象不断增加的情形。

死亡问题一直以来是人类所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历史上,对于死亡问题的追问也是前所未有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研究了死亡问题,认为对哲学的追问就是在追问死亡。我国古代的一些炼丹术也是为了解决人的死亡问题。死亡问题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在不断追问的问题,并且需要继续研究。应该说对于人类而言,其生存是首当其冲的最基本的问题;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最基本的权利就是生存权。生命的意义是首要问题。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为能力的、有知识的社会主体。相比较而言。这一阶段的人群出现非正常死亡现象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对于社会自身而言,是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重要弊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由于就业带来的压力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现象问题上。一方面国家、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高等学校在教育上,应该正确指导大学生的择业观,那么大学生的择业教育就构成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问题是:高等学校是教育的神圣殿堂,是教育的高等阶段,它培养的对象是直接为社会输出有用的社会可造的人才,是要直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在这个教育环节出现非正常的现象,不得不发人深省。

这里,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集体中出现的一些自杀现象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

死亡有正常和非正常死亡的区分。其中正常死亡指的是基于衰老或疾病等生理原因导致的生命终结。非正常死亡指的是自杀、他杀、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而导致的生命的终结。这里,我们讨论的问题集中于自杀的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分析。至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有它的特殊性,与高校自身在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养能力和管理能力及这些问题的改革上的直接关系比较模糊,这里就不讨论。目前,自杀导致的非正常死亡在高校非正常死亡现象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也正说明自杀的非正常死亡现象的重要性,高校在解决自杀问题上应该提高自身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的内涵所在。

我国目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自杀的比例占第一位因数。如:“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杀率约为20/10万。”然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大所高校统计,1984年至1988年5年间大学生自杀者为39人,自杀率为11/10万。”根据1998年全国卫生统计资料表明,自杀成为15-24岁年龄组死亡的第一位因数。崔玉华等人在对北京8所高校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杀率远比同期城市其他人群的自杀率高得多,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些数据以足可以说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状况。那么,追其根源,何以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现象会如此突出?学界以往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自杀的原因,归结为心理健康程度的问题。这里,笔者认为不能仅仅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非正常死亡或自杀现象,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心理的问题,更是集体问题和社会问题,也不仅仅是行为与心理相符合的问题。从自杀的原因分析中可以得出压力型自杀、心理非健康型自杀、情感型自杀,及这些类型自杀的交叉。

压力型自杀是当前的自杀比率增大的现象中第一位原因。与这种自杀比率增大的趋势相比照,压力也是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头等问题。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也将构成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有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发展,可以说能够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进入重点或名牌大学学习的学生的数量还是很少,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够进入高等学校,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人大众化,大学生再也不是“天子骄子”学习_的压力、求才的渴望就业的选择加上贫困学生的增多都给大学生带来焦虑情绪。进入大学的学生应该说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还是比较优秀的。但是进人大学的学习过程是与高中的学习方式不同。大学基本上是以自我选择的教育方式为主。这为很多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造成学习的压力。另外,各种类型的考试也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就业压力是与学习的压力相一致的。大学生的就业率也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数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就业也是实行市场化。基本是大学生自谋职业,是企业与大学生双响选择的过程。社会就业形势直接给大学生的压力带来负担。很多大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大学的学习阶段所需要的费用是很多家庭不能承受的,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自身平衡状况。

心理型自杀主要是指心理的非健康状况而引起的自杀事件。这一社会阶段的大学生应该说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出身,这些子女一般在家庭中受到特别的关爱,实际上就是一种溺爱。这种溺爱对于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生所需要和具备的独立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以至于一部分大学生根本不能脱离父母而独立生活。这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同时。这类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正确的对待。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大学生的比率在呈现上升的趋势,“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达到30%”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根据西安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统计分析。目前西安共有抑郁情绪的占72万人,其中近半数为学生,而大学生占24%。因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数引起的自杀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

情感型自杀也是近年以来出现比较多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在我国80年代及90年代初,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还是处于保守状态。大学生恋爱现在已经是普遍现象。当然这种普遍现象的出现。我们持肯定的态度。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具备健康的心理能力,不能健康的调整自身的心理问题。在情感问题上,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和正确对待,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当然,情感型自杀不仅仅是感情和爱情方面的,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因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不善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利的情绪。这种类型的自杀一般都会与压力型自杀、心理型自杀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给青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比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不好会造成大学生的自卑、自闭,同时带来个体的社会关系的弱化,造成社会关系的压力,所带来的负作用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学习的压力也会随之而来。

二、防止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高等学校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自身的教育能力的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站,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重要转型甚多。大学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为场所。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尤其重要。高校自身的教育能力不仅仅是教授课本知识,不仅仅是教书的业务能力,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针对课本知识,更是人生这本大的教材。所谓教书育人,还要求高校在“成人”方面的教育能力,高校不能仅仅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同时高校在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中不能忽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高校辅导员的建设以及高校“两课”教育与建设,在处理非正常死亡现象的问题时不能封锁消息,要保持新闻公开。以下我们从这几个问题来探讨防止大学生自杀的相关对策。

第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或因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交叉因数的原因引起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的问题的解决上,高等学校自身有着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国内的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有所改进但还是不够的,“据统计,在香港,每1000名学生就有1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而内地高校。每5000名学生才有1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而且许多心理辅导教师都是兼职。”显然,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建设方面,据统计仅有38%的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有限的条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能力,其工作量是无法想象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强高校心理咨询能力的建设是缓解当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有效途径。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有效管理不良情绪,改变不正确的思维定势,提高抗逆境的能力。

第二、加强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

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直接管理者,也是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健康发展状况的心理咨询师。加强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对于了解大学生的动态、关心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距离最近的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他们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如:活动组织能力、谈心技巧、日常心理辅导等等。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在整个高等教育的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高校实行了高校辅导员的专职化,但是,仍然有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不如人意。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必须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校辅导员建设是所有高等院校都应该贯彻执行的一项工程,是高校教育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社会实践工作

大学生教育与中学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中学基本上是被迫式的教与学,而大学基本上是以自我教育为主,或者说大学生所必须在大学阶段学会的就是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间接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有所用,可以说社会实践是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自己明白学习的道理和未来的走向。大学生社团建设是大学生个人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提高的场所,有利于大学生的自身健康的调整,是大学生自我调整的有效渠道。

第四、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控

高校在加强专职辅导员建设中。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辅导员和其他的学生工作部门能够熟悉每个学生的动态。对于一些有心理不健康的倾向的学生特别的关注,要能够预测学生的动态,及时与相关的部门一起重点防范和挽救处于这种危险中的学生。这种防范工作的建设要求学校在心理辅导建设中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资料,并定期的调查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是防范处于危险中的大学生的自杀的必要措施。

第五、加强“两课”建设。提高大学生认识能力

“两课”建设是高校教育能力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两课”的内容还过于狭窄,高校教师在“两课”的授课中出现明显的教条化,单一化。“两课”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是走过场,混学分。“两课”的基本教育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在这方面的建设需要重新评估、重新提高“两课”的教学内容。比如: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两课”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教育心理咨询等内容;另一方面,这些课程可以有设置几门必修课及几门选修课或者都设置为选修课,加太选修课的比重,都纳入学分中。当然,目前我国的“两课”的内容和教授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对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这些人文社会科学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析能力以指导大学生在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认知。

第六、加强自杀现象的社会媒介的工作

加强社会媒介的工作指的是社会各种媒体在报道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时,应该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避免报道的片面化和情绪化,这样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更应该注意的是,很多高校把这种自杀事件隐蔽化,隐瞒事实真相。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是为了稳定局面。实际上,在这些问题上,不仅仅不应该隐瞒事实真相,更应该客观地面对事实,根据现有事件更进一步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很多高校将这样的非正常死亡现象作为高校内部的“丑事”隐蔽,这种隐蔽的行为隐蔽的不是事件本身而高校自身的教育弊端和教育水平。我们主张,在非正常死亡问题上。要保持新闻公开的态度,敢于暴露高校自身的问题:媒介在报道过程中也应该客观地报道以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在高校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中,高校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建设。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论文摘要: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表现出了非理性的倾向。通过以问卷调查为主的调查方式,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需要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一、导言

大学生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选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消费行为和方式,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和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具体涉及到的问题有大学生平时消费资金的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分布情况及其对消费方面的感受等。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C大学2004-2006级15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9份(男生67份,女生72份),有效率为92.67%。其次,通过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其中15名学生进行了个案调查,从而提供了比较具体的资料。在以上两方面情况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一)理性消费

1.合理计划。问卷调查显示,在费用开支上,16.6%的学生有详尽的计划,67.7%的学生稍有计划,只有15.7%的学生没有计划,随心花费;81.3%的学生没有或偶尔有透支情况,经常出现透支情况的只占到18.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消费的盲目性并不能够用来形容大学生整体,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现象。

2.理性消费。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有关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通过访谈我们得知,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二)追求潮流和品牌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喜欢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而且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诺基亚、联想、索尼、TOM、汇源、阿迪达斯等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首批先锋品牌。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我们针对性地访问中,发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对C大学学生的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根据《报告》,排在大学生购买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导向性较强

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费方式。很多商家都将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针对此种情况商家纷纷推出面向大学校园的促销活动。例如中国移动,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其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这些追“新”族。同样,金融机构也逐渐将业务延伸到大学校园,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为新业务的推动,逐步拓宽市场。前些时,国内首张专门面向大学生的双币信用卡——Young卡由招商银行推出,不论专业、家庭经济条件,全国近220所著名高校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均可申办,最高可透支额度,在读本科生为3000元、在读硕士生5000元、在读博士生8000元;如急用现金,只需打个电话就可将透支额临时调高30%。几个月招行在全国就发放Young卡约8万张。这个数目相当可观,也证实了大学生对于信贷消费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新型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对C大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一)所处消费层次与消费水平的矛盾

大学生是消费群落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他们不参与生产,是纯粹的消费者。这点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以下是通过问卷得到的数据: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有83.45%来源于父母资助、8.7%来自奖学金和助学贷款,6.8%是个人兼职收入。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经济来源仍然是依赖于父母、家庭。这种依赖性,使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直接挂钩。这种消费水平,完全决定于其家庭经济状况。至于家庭经济宽裕的,在必要的生活消费外,还有另外一笔钱可用于其它。从这一点看来,经济来源对于消费水平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更甚于大学生本身的消费观的。在有限的消费宽度内,不论出于自觉与否,他们都必须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使之与经济状况相适应。所以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理应与我国居民的平均水平相一致。然而事实并不同于公众一般的认知:大学生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同时,目前大学生每学期自筹收入平均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大部分几乎没有创造收入的大学生,每年的消费都要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收入与支出存在严重的反差。大学生们既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却享受着高档次的生活,且消费水平和质量往往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呈现出不合理的畸形消费现象。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与他们所处的消费层次不甚协调。

(二)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两极分化分明

大学生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生活消费,如吃饭、购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200元至300元左右。调查数据表现出,每月消费水平在600元~1000元的学生中,饮食支出与生活费月支出(680元)平均比率是31.9%,这可视为他们的“恩格尔系数”,这一水平已经低于我国城市居民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女生相对更低一些。这说明大学生们的消费趋向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学生之间比较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低的在50元左右,高的则达到1500元,这些高消费包括电子产品、穿着打扮、交朋会友、文化消费等等。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他们的“消费地图”: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27%拥有个人电脑、19%拥有PDA、12%拥有MP3、6.6%拥有数码相机。旅游、电脑、手机、恋爱被称为大学生的四大消费。对于能体现社会年轻人时尚、前卫等特征的高消费,如通信、旅游等,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较之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体现的更明显。追求品位、高雅、时尚、情调的文化消费,是大学生的又一特点。调查结果显示,68.9%的被访者去过酒吧、茶楼、咖啡屋等休闲场所。与这些新出现的消费热点增长迅速相比,学习消费所占比重要小得多。(三)消费心理易受外界影响走进消费误区

追求高消费、炫耀消费、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诠释了后现代性的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也极大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追求时尚、潮流和高消费已渐成大学生的消费趋势。虽然在前面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理性化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生普遍持有理性的消费方式,但消费品的品牌和时尚特质仍然普遍受到大学生的重视。而且在事实上,“阿迪达斯”、“苹果”、“卡尔登”、“耐克”之类的世界名牌在大学生中的拥有者也不乏其人。当代大学生现有的消费误区具体表现有:庸俗性消费,突出表现是人情消费;超前消费,消费远远脱离了实际;炫耀消费和攀比消费,以追求高档、名贵商品为荣。同时,根据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对未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期望,远远超出当前社会能够提供的标准。许多大学生在没有考虑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还抱着年薪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求职念头。而事实是,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一次招聘会上,很多企业提供给大学生的月工资水平仅为700元~800元。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期望消费水平不仅远远高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普遍初始工资水平,而且也脱离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可见大学生群体虽然由于经济来源的限制,在校阶段的现实消费方式是理性的、有计划性的,但在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仍然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而一旦时机成熟,这种对高消费的诉求就将导致他们的消费理性的颠覆和解构。

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宽阔的文化视野以及对新事物敏锐的反应能力,所以其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的一面,也不能忽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方式在未来社会中会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长、大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与作用,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采取必要的、合理的、科学的措施,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消费与金钱、精力之间的关系,树立理性的消费生活观和科学的消费方式。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消费现状,树立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这里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应该教育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子女明确自己的消费定位,不能过于纵容,尤其应该让大学生们清楚自身所处的消费层次和现在所能创造财富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这样看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为重要。同时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关注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甚明显,对其应采用结合现状的引导,用事实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合理的消费定位,摆正消费心态。

第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建议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可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具体操作型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园内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其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是如此。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和校风的建设诱导学生主动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与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培养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人格特征、自尊、归因倾向、自我价值感等主观因素和学生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及生活事件等客观因素;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几点对策。

当前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课题。但是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并没有达到需要的层次和水平。目前的研究和成果多是从心理学学科的角度界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利用心理技术手段测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很少涉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本文旨在借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已有的成果,来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手段,寻求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措施,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幸福观,并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而成为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关于SWB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目前,有一种新的观点,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合并成一个维度—情感平衡度,指与消极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积极情感体验。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2)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既包括认知评价也包括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3)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心境会受新事件的影响,但瞬间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够导致长期的幸福感。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并不随时间的流失或环境的一般性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从长期看,主观幸福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二、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现有研究表明,整体上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在情感体验中,大学生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积极情感高于消极情感。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这部分人的比例在10%左右。

(一)主观因素

1.人格。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时间是相当稳定的,它与稳定的人格特质高度相关。人格的五因素,即:开放性、公正性、宜人性、神经质性和外倾性,它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不同。在吴利国和闫荣双的研究中,神经质和外倾分别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正相关,而其他三因素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因此,近年来各国许多理论和实验工作都集中于研究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和外倾之间的相关关系。国内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外倾正相关,与神经质负相关。

2.自尊。Diener(1984)的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在众多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中,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随着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加强,自尊就成为影响其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自尊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预测作用较强,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持肯定的正向评价,普遍认为自己比较出色,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缺点,对自我较为满意,自我接纳与和谐程度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因此幸福感体验较高。低自尊的个体则与之相反。张雯、郑日昌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r=0.37)。但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不具普遍性,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社会文化中,高自尊感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幸福感。

3.归因倾向。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它可以分为控制源和稳定性两个维度。个体行为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外因,如环境、任务难易等;二是内因,如能力、动机等。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模式。内控者倾向于把行为后果看作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而外控者则认为是由行为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张雯、郑日昌研究表明,大学生不同的归因倾向对其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影响,且归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又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内控者、介于两者之间者幸福感指数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外控者幸福感较低,与内控者、介于两者之间者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4.自我价值感。个体的价值取向(内部取向或外部取向)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Kennon.M.Sheldon等的研究表明,对于成人来说,内部价值(如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自我接受等)比外部价值(如健康、财富、地位、形象等)更有可能使人体验到主观幸福感。在严标宾、郑雪和邱林等人的研究中表明,对于大学生来说,内部价值(自我目标的实现、学习能力、道德水平等)表现为自我目标的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它们都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二)客观因素

1.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Triandis认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和他人的协调(如服从他人的需要和期望),这有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对个体而言,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由严标宾、郑雪和邱林等人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室友关系)确实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与家庭、恋爱和室友的相关关系极为显著。

2.经济状况。对于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研究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另外的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多数大学生并未有经济收入,他们的经济状况只表明父母的经济能力。严标宾等的研究发现,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平均或高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3.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Heady&Wearing的研究表明,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大学生虽然已步入成年初期,但生理成熟并不意味着心理成熟、社会性的成熟。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主观幸福感的变化。严标宾等研究认为,各种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都没有对大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对于幸福感更多的是采取“未来取向”而不是“过去取向”的乐观态度。

三、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从个体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考虑,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提高主观幸福感。首先,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由于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高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自尊和改善自我评价的方式来提高主观幸福感。因为归因方式、自我价值感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影响自尊的高低,所以要培养高自尊感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1)由消极的归因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归因方式,所谓积极的归因方式是指将行为的成功归为内部可控因素,例如努力程度。而将行为的失败归为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例如,运气,任务难度等。(2)提高自我价值感,具体的做法是给自己设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目标,通过完成这些目标来培养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乐纳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3)纠正消极自我暗示的思维模式,部分个体之所以存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其原因是片面的夸大了外部条件的困难性,同时贬低了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理性的分析外部因素的限制因素和内部可利用的资源来克服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

其次,从社会因素,尤其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校来看,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善:(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通过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从而把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个体实际结合起来。(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尽可能多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拓视野,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求职、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创设大学生生活的良好情境,环境育人,从而为其对生活的主观认识达到一个希望的水平。(3)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的积极的社会支持作用。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大学生来讲,班集体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社会群体,对内向性格的学生引导其进行主动的人际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融入集体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仅仅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可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总之,作为大学生,虽然心智和生理已经成熟,但是由于大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社会经历还很浅薄,人际交往还很简单,因此关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注意培养其良好的主观幸福感是很有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的良差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工作表现和人际交往。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阴影、预防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而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身心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不适应。人的一生中会有多次的生活环境的变迁,每次环境的改变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人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生活能力有关,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中,不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眼中的特宝儿,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在生活上对父母有种很强的依赖感,在心理上又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这也是导致他们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的其他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一开始适应问题没解决好而引起的,这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够重视。

2.人际交往障碍。从人的本质上来看,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离开父母、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当中,更始要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大学是通向社会的桥梁,当代的大学生一方面希望不断扩大交往范围,通过交往获得信息,达成互相理解,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条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所面临的交往情景。他们既要和人交往,但又不善于交往,因此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在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心情就会舒畅,关系冷淡或紧张,就会心烦意乱。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多方面的,如果处理不好,心理上就会产生孤独,情绪上自然低沉压抑。从品质道德方面讲,自私、蛮横、孤傲、猜忌、心胸狭窄的人在集体环境中不受人欢迎。同时,从小在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容易发生交往问题,怕和人打招呼,怕与人接触,在集体场合不敢大声说话,与异性接触感到紧张等心态,这些都与缺乏社交经验有关。马加爵的案子就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因为过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引发心理畸形,实施暴力行为。

3.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情绪不定;有的一厢情愿陷入单相思,无法自拔,引发情绪低落;有的面临几个追求者无法选择;也有的发现两人不合适想中断关系的;有因误会或为误解、猜疑所困扰,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的;有为失恋痛不欲生,并由此而产生强烈自卑、忧郁、焦虑、悲愤甚至绝望的等等。恋爱最使人激动,也最易于给人带来痛苦。因恋爱引发的抑郁、精神障碍,甚至自杀、他杀,在大学校园也不在少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剖析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尚未确定,尤其是情感丰富与情绪不稳定的矛盾状态十分明显。

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经济转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融合,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心理的巨大震颤。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关爱,造成孩子生活能力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孩子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致使当前大学生心理断乳期延长。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关心。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琐事都承包下来,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过分的溺爱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认为别人的付出是应该的,自己有权利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而无需尽义务。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动时不考虑后果。孩子生理成熟了,认知能力和心理却未成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高中开始就已经存在,父母整天的叮嘱、监督、束缚和管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心理失衡,严重的会形成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时呈现潜伏状态。由于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学生普遍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以暂时远离紧张的学习生活。告别了高中阶段高密度的课时、繁重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学生体会到了难得的轻松感觉。开始了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之后,他可以长时间脱离家长的监督和管束,从而获得了从未享受过的独立和自由。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也使学生感到新鲜与好奇,对新事物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使其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尽管新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高中时期形成的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阶段,其症状往往有所减轻甚至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己经彻底摆脱了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障碍仍以潜伏的状态继续伴随着他们,一旦遇到其心理压力过大或出现心理波动时,心理问题又会复发。

(二)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

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匾乏。根据2004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对100名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17%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34%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而49%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由此可见,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缺乏相关内容的课程,并没有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实质上的作用。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原本脆弱的心理缺少了有效的防护机制,这不利于预防心理疾患。有的学生误认为健康的概念只是局限于生理上没有严重的疾病,在出现心理波动和心理失衡时,意识不到这些状况会发展为心理障碍,这增加了预防心理疾病的难度。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学生面对情绪失控的状况,常感到非常恐慌,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办法,不会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心理健康知识匾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从而增大了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目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首先,是对健康定义的片面理解,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也同样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其次,是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片面理解,学生通常容易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病’,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有问题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不必考虑这个问题。此外,是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有的学生自认为没有什么心理烦恼和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学不学心理健康知识,重视不重视心理健康与自己无关,自我感觉良好。"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在遇到情绪不良、心态失衡或是压力过大等情况时,认为一时的心情不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快就会过去了,不至于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正面临着心理疾患的威胁。缺乏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很多学生错过了避免形成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机。他们往往是在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时,才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或是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是单一的。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及早疏导、干预,防患于未然,朔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这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我认为应主要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来考虑。

(一)学校方面对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仅如此,学校还应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对困难和失败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随时做好应对挫折的准备。

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能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那些挫折、应激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人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用来应对的方法。挫折对个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只看到其消极影响是片面的,挫折的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是一种内驱力,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还可以增强个体的容忍力,提高认识水平。

(二)学生自身方面对策

首先,要对自己宽容,不过分追求完美,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果学生能够坦然地接受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的现实,承认自己有缺陷并且敢于面对这一缺陷,那么心理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就不再可怕了。

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总是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害怕让别人失望,这是一种压抑自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造成某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他人的意见和评价。

最后,还要合理地释放压抑的情绪。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的抉择,背负着较重的心理负担,适当地宣泄不仅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引导

【论文摘要】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迫于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的压力,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心理误区和障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导;第一,帮助大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靡炼大学生的意志,增强心理随和能力;第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要好高骛远,要现实的对待发生的问题。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迫于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的压力,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且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问题,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则因人格因素,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情绪起伏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大致表现如下: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情感过于压抑,整日焦虑不安;部分大学生则易于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情绪好时待人处事入情入理,情绪差时,拒人于千里之外。这种群体性的负性情绪还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往往会造成一些恶果,而一旦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已。

3、学业成就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失宠感。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带来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每次考试时就生病或不敢考。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导

1、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应针对大学生活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既客观认识自己,又客观认识他人。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教育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教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那些性格特别内向、不善交际以及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学生,更要关爱有加,耐心引导,鼓励为主,使这部分学生慢慢的摆脱心理障碍,最终走出自我,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中。2、采取各种途径,磨练大学生意志,提高情绪的调适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磨练意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的途径并总结教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要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同时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将随之而增长,感情沉稳,自制力增强,在很多情况下都能自己摆脱心理负担,除掉精神障碍。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一直以来,学习、读书被赋予很高的价值,大学生对学业的关注是与对自我关注紧密联系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根据客观现实条件来调整个人需要和心理期望,避免由于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间,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走向成熟,参与社会竞争。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生自杀问题认识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自杀问题认识误区

[论文摘要]指出人们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有夸大性;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存在片面性;对大学生自杀解决的途径存在单一性。

笔者多年从事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原因、对策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对大学生自杀的现状有夸大性

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大学生自杀尤为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自杀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周围的学生、老师留下难以抹去阴影甚至是心理的创伤,给学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给社会造成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大学生自杀是一种极端的行为,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公共行理心理卫生问题。《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调查显示: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分布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虽然大学生自杀人数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2005年10月,在华东师大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华中师大教育心理学博导刘华山教授在对国内四大省市的16所知名高校进行调研后据统计指出:国内大学生自杀率只在十万分之二到四之间,远远低于我国十万分之二十三的自杀率,也低于同龄人的十万分之十五的自杀率。从绝对人数和自杀率来看,这两年大学生自杀增多的幅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大,我们有将大学生自杀数量异常放大的错觉,这是由于媒体(包括网络)的报道增多,社会对自杀现象关注的表现。一些专家认为:和社会别的群体比较起来,大学生不是自杀高危人群,但是,大学生是知识阶层,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其自杀行为也容易被放大。

二、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存在片面性

对于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人们习惯于重生理、心理上的分析,而轻社会文化原因上的分析;即便在进行社会文化上的分析时也存在片面性。

对于大学生自杀人们一般从心理学、医学的角度去解释,并对此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力度。但事实表明:大学生自杀除了生理、心理原因外,还有社会文化原因,他们有的是或者更多的是由环境与人生观所引起的。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O%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1]有人对美国爱达荷洲立大学60名自杀未遂大学生自杀原因调查,85%的学生认为“生活再也看不到任何意义”而其中93%的人在生理和心理是健康的[2]。爱米尔·杜尔凯姆是当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自杀论》中否定了将自杀起因归结为心理机能因素的做法,运用大量的事实和统计资料,证明了“自杀主要不是取决于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也就是说,人生存的外部环境和一些共同的社会思潮及道德标准等对人自杀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3]杜尔凯姆的分析十分有借鉴意义,我们不能把大学生自杀行为只归结为自身原因(如精神疾病),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环境与人生观的问题。据此大学生有些现象我们不难理解:有时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让一些大学生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剥夺一些无辜人的生命。这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一种不健康的人生观(即“新新人类”所言“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所导致的。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容易受影响,进而缺乏正确的生死观,漠视生命。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自杀,我们不能单一看作是生理、心理的原因,更要从生命认知和生命意识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对大学生自杀社会原因分析时,人们往往把目光放在学校上,而忽视家庭的原因。家庭作为大学生多年来成长的环境,并且现在依然还在发生紧密联系的最小社会组织,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十分强大而深远。

父母早亡或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受父母关注太少甚至受父母等,都容易对大学生造成早期某种心理创伤,形成不健康或畸形的心态,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这些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如果在现实中遇到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时,容易唤起以前的创伤性记忆,不知不觉中会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严重的会产生变态行为,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

另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期望水平与大学生自杀行为也有一定关系。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水平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有的大学生可能因此而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逃避这一现实。反之,溺爱的教育方式也会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形成他们的懦弱、依赖、自我中心等性格,增加了遭遇挫折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家庭因素也会成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这一点并不为作为大学生的家长所注意,当大学生发生自杀事件时,人们尤其是家长把原因一味地归结到学校,这对学校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学校在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压力下承担着无限的责任,已经把太多的精力发在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上。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复杂多样,一个大学生自杀往往集多个原因于一身,抑制大学生自杀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整个社会来努力。

三、对大学生自杀解决的途径存在单一性

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干预,但仍未有效地控制大学生上升的势头。

我们要改变以前只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强化生命教育的综合性预防模式:各高校除了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敢于之外,还要把生命教育列入大学生思想教育范畴,开展生命教育。当今生命教育的思想已逐渐突破当初从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物理保护层面,透视到了教育中种种脱离生命之源、种种无视生命的存在而导致生命的无意义的现象,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教育的本质出发,开展生命教育,预防大学生自杀才抓住了根本。意大利教育家蒙立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完整的、丰富的生命是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而生命教育正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大学生命教育的作用在于:其一,唤醒的大学生生命意识。其二,开发大学生生命潜能。其三,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遗憾的是在我国高校,尚未全面推出“生命教育”课程。目前,在我国高校,生命教育似乎很遥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对开展生命教育的作用持审慎的态度。生命教育的意义对预防大学生自杀显而易见,我们坚信,从生命教育这个新视角出发,在高校大力开展生命教育,能有效的预防大学生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