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11:12:30
导语:在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网络传媒对高职院校学生诱错现象分析
1.网络传媒的虚拟性使高职院校学生网上交往缺乏诚信
在一定程度上,非道德行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大肆流行,遵守“诚实”的价值认同,“信仰”的标准在互联网上会大大降低,自得其乐,使用随机的互联网很受欢迎。上网聊天,主要是高职院校学生交往的形式,但在聊天中,高职院校学生不会不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不健康聊天的话题和内容对他们来说没有道德约束。
2.网络传媒行为主体的无约束性淡化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感
在网络媒体中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之分,没有贫困和歧视,那里的人们摆脱现实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摆脱道德和社会舆论的限制,使高职院校学生为所欲为的冲动。高职院校学生在网上,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有做一些不道德和非法行为的冲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有效性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完整的内涵包括:一是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设计的实施方法的教育环境,遵循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发展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媒体健康教育活动;二是高职院校学生要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增强自控力;三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和信念的过程,产生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行为。
1.预防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基本原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在进行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能进行解释。故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能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学生发生。网络媒体引起的诱错现象是人类社会使用网络资源引起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不然的结果,它是人类和社会本身的缺陷。网络媒体中引起诱错现象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反比,人与社会,不断自我改进和发展,能有效的避免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因此,预防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应着眼于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与网络传媒诱错现象预防基本原理的契合
为了有效预防的网络媒体传媒诱错现象,关键在于个人自我完善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境界的良性发展,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在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认同和遵守。心理健康教育是世界观的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适应的道德和行为的社会需求。
三、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措施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优化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的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室、宿舍、班级和学生社团为载体,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认知教育,培养学生情绪稳定,优化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发现、判断和解决现有的网络信息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
2.优化网络环境
目前,网络环境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的速度,强度,深度和广度。网络的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也能有负面的影响。如何避免网络传媒的诱错行为,首先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上网的指导和培训,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使网络教育进课堂,网络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作为教材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主动识别互联网上的信息;最后是让网络教育进行学生活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特点,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专业知识。
四、结论
为了实现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有效的预防,关键在于高职院校学生个人自我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认知发展教育,情绪稳定教育,人格教育,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他们的网络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张保顺 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基本模式
1.1组织管理。
一般情况下,学校党委会以行政名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施基本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委员会和专项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活动的落实情况。
1.2结构设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或者组织,主要将其挂靠在设有医药类、社会工作、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二级院系,或者直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学校要严格执行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规划,做到“校级设专门的教育咨询中心,二级院校设心理辅导员、班级内部委任心理委员”。
1.3活动内容。
活动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为其办理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大学生团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等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服务,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日轮流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2.1主动性较为缺乏。
专家指出,我国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强。但是,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言,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闭锁性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他们深受闭锁性心理的影响,且未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或者困境,而有了心理困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部分学生会为家庭矛盾、良性等较为私密的问题而困扰,但是他们很少向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征求意见或者寻求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隐私,鼓励学生大胆咨询,开辟了专门的网络咨询渠道,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倾吐心声,因此网络咨询也是收效甚微。假若心理教育咨询模式发展为等待式,那么其应有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2重咨询,轻介入。
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时,主要以团体心理咨询或者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咨询人员提供引导或者启发,会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入手,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克服或者摆脱焦虑情绪。对于一般情况而言,这为咨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高校的轮流排班模式大大削减了工作效力。当天的咨询教师只负责当天的工作,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当即即可收到显著效果,但对于严重心理不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效果不明显。
2.3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
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的正常运转,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就要构建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共同承担,但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监控和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会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其心理危机。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难以有效预测学生心理动向,因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要预测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影响力不大,决策者和学术界尚未普遍接纳和认可学校社会工作的巨大价值。因此,部分学者大胆假设,提出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穿插进大学生工作体系中,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就应该在坚持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结合的有效模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初级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逐步渗入学校社会工作。
首先,在制定和设计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时,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独特理念原则,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要坚持“人在环境”的理论基础,在选择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手段和分析问题根源时要以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教育的缺陷,实现双向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充实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培训,建成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校社会工作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手段、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工作模式,还能重塑学生工作者角色,实现学生工作功能的延伸,从而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才。
3.2融合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运行。
沈黎曾指出,当前的学生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学校社工的合作,建构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要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在制定学校管理体系时明确规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高校要理顺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教育以及管理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关系。倘若高校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那么就应将其引入社会工作模块中,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促使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身到社工服务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协调运行。
4、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将社会工作有目的性地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体系中,指出要积极构建“三大功能模块”,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体系,但这仅仅是笔者的初步构想,要保证其正常运转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就不再一一阐释。
作者:肖冬梅 单位:辽宁政法职业学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999年,同济医科大学等几所院校对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25%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002年,第三军医大学对该校26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发现11.7%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2.3%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2006年,南方医科大学对该校774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17.2%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007年,山西医科大学孟小平对某医科大学824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4.8%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6个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已引起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各高校也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力度,着手进行实证研究,从实例中分析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便在实践中探讨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影响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她们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心理素质和认知方式等密切相关外,还与大学生面临的以下各种压力有关。学习压力。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下,而大学的学习方式跟高中有很大的区别,从“圈养”到“散养”,使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还不适应,造成学习压力增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就业压力。大学生扩招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大幅度增加,就业压力正逐渐凸显。虽然大学生所学知识的专业性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还有部分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使大学生的就业举步维艰。人际交往压力。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较严重,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障碍。婚恋压力。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受生物荷尔蒙刺激,使行为异常,心理和行为相互矛盾,容易偏激和冲动,缺乏处理恋爱中感情纠葛的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1.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焦虑。
很多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调查显示:大一阶段考试不及格的人数是最多的。目前,很多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即使各个科目都及格如果学分绩点达不到1.5就不能毕业。一些学生由于在大一不及格课程多就有可能降级,有的甚至有不能毕业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挫败感,由此导致的紧张不安情绪就是焦虑。适度的焦虑水平及必要的觉醒和紧张对人的学习、工作是必要的,但持续而重度的焦虑则会使人丧失自信,干扰正常思维,从而妨碍学习。
2.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
农村牧区收入较低,一个家庭的收入全部用在供孩子读书,父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大学生承载着改变家庭状况的全部责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普遍问题,而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难。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3.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手机与电脑基本普及,而且多数学生的手机都能上网。由此引发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电脑依赖现象特别严重。加之计划生育带来的城市家庭兄弟、姐妹概念淡化、邻里交往缺乏,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他们不善于交际。另外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得多,要求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步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沟通缺乏,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理想和目标的失落。
高中阶段,有明确的高考目标,虽然身心疲惫但目标明确,因而生活紧张但却充实。进入大学后,在新的目标尚未建立之前,学习上提不起兴趣,情绪低落、彷徨迷失。要么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不能自拔,要么心随“信飞“,不能安定。
5.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角色的变换,造成心理落差,面对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无形中会带来心理上的失落,导致自我价值感丧失。
三、运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适用对象是心理基本正常,能够意识到自己心理状态出现失衡,经过及时有效的调节,能够恢复到健康状态的人群。相对同期出生的青年,大学生的心智发展较为成熟,有受高等专业知识教育的优势,完全具备应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潜能。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助”方式解决潜在或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大学生“自我修复”的能力,使大学生在“自助”的过程中锻炼应对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探究”,利用网络协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辅导”。通过群团组织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激励”,同时紧密结合目前常用的心理咨询等方式,共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探究”提供理论支持。
“自助式心理探究是学生自主选择与自己心理发展、心理问题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心理知识、掌握心理疏导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心理专业知识最直接、有效、系统的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进行自助式心理探究搭建平台,帮助他们深刻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用积极、成熟的方式加以解决。同时,有效预防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消极行为,为未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一些专家认为,大学生开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对客观心理活动(客观人性)的理解,自我人格的分析和理解,心理危机的干预技术,心理应对,人际交往心理学,沟通技巧,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健康教育手段、方法等等。大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积淀素质和经验。
2.创建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协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辅导”。
大学生在完成心理探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需要通过一定渠道完成心理辅导。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开发性、便利性以及突出使用者主体性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者的隐私,随时为使用者提供自我宣泄的空间。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有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创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如开设心理健康专栏、网上在线心理测试和网上在线心理咨询等,提高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主动性,为自助式心理辅导提供有效载体。调查显示,相对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心理科而言,绝大多数大学生首选对象是网络咨询。在网络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它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部门也开始应用网络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进行在线测评,并设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反馈,这对于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干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网络虽然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咨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质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逐渐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加强管理,保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3.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创新团体辅导内容,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激励”。
“自助式心理激励是指同学之间相互给予积极的刺激,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对事、对人、对己。”除了大学生的自身努力外,学校搭建彼此沟通的平台,帮助他们完成“自助式心理激励”。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者的帮助下,团体成员以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主题,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分享经验,分担相似的痛苦。大学生群团组织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以心理健康发展的共同领域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团体辅导的内容和形式,组建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婚恋等不同主题的团体,把具有相同或相似心理疑虑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通过团体紧密的联系起来,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反馈来更好地调整自己和适应环境。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如:举办心理健康周或心理文化月等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并以心理剧表演、心理故事演讲、心理知识竞赛等为载体,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此外,开展团体活动也可以有效协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激励”,大学生群团组织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一方面,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使大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使精神生活更丰富、更健康;另一方面,丰富的活动使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提高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使他们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同时,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心理素质得到锤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同时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吴白乙拉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一)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
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化时代,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交友方式、思维模式,仅仅通过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远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流。依托网络,可以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信息的平台、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平台、心理咨询的服务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感悟的分享交流平台。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近年来,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定位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有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高职院校的学制通常只有三年,由于年级不同,培养目标和重点不同,对各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也不同:一年级新生所面临的是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等适应性为主的问题;二年级学生更多的是侧重于人格完善、人生目标设定、自我意识进一步成长等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到了毕业班,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踏出校门走进企业,实习期间学生相对分散,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在这一阶段,学生还面临择业、升学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鉴于此,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适应高职院校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利用易班创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一)完善的功能模块,是利用易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
易班包括四大主要功能结构,分别为主页面结构、网站层次结构、班级主页结构、个人主页结构。每个结构都有其相对应的主要模块和功能,而易班中最为主要的功能是班级功能。教师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易班的话题、相册、网盘、消息等功能组织或参与相应的线上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
(二)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利用易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易班自2009年推行至今,仅上海地区高职院校注册和使用的人数已达76365人。易班推行初期,在高职院校的推广使用遇到了较大的阻碍,教师和学生更愿意选择QQ、人人网等已经习惯使用的网络平台。随着易班功能模块的逐渐成熟完善和宣传模式的不断创新,易班也越来越吸引广大师生的眼球。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等教师已逐渐适应易班的使用,并充分利用易班的各项功能模块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其中,共同营造易班民主平等、和谐温馨、健康积极的良好氛围。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美文分享、心理图片展等活动丰富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促进了高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利用易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是相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网络可视为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突破时空的“大教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两种模式相辅相成,它不能完全脱离或者取代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而独自存在,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就缺乏教育的内涵,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利用易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在形式上,一方面要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易班平台进行发帖投票、上传相册视频、发表博文、私信交流等,另一方面要拓展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如心理团训、心理情景剧、心理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两者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愿。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易班上进行学习分享,另一方面则要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获取内容,如通过时间管理、恋爱心理等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活动素材、个人感悟等分享到易班上,利用易班平台交流学习,实现“助人自助”。
三、基于易班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易班网上班级是易班中最为主要的功能,也是最为活跃的空间。高职新生在入校前已基本完成易班注册,成为相应班级中的一员。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为注重全体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完善和潜能的开发,工作方法也由事后干预转为事前预防。基于易班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以全员参与的易班网上班级的管理模式实施为主要特征。
(一)分阶段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学生适应阶段、学生全面发展阶段及学生实习就业升学阶段,在每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如相比高中而言对高职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不适应、对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不适应、对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不适应等。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是加强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尽快渡过心理断乳期。经过了适应期,大部分学生开始积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工作、活动中,这一阶段会出现如何协调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如何完善自己等系列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时间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到了毕业班,在面临实习、就业、升学的重大抉择时,学生常会出现自卑、逃避、依赖、焦虑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则要加强就业和升学指导,帮助学生正视问题,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基于易班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结合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顶层设计,在易班网班级中推行“贯穿整个大学三年的固定项目+根据阶段特点的特色项目”结合的方式,并开辟“活动专题区”。固定项目设有“易周话题”、“易周班级大事记”、“同窗情谊”等,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话题讨论,关心班级、关爱同学,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基于易班网班级分阶段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有的项目都可以话题模块进行分类搜索,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记录了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
(二)加强易班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培养了一支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并且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的专业培训,院系设立心理辅导员,班级选拔朋辈心理委员,宿舍增设心理信息员。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了加强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可为每个易班网班级(自然班级)选配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师,指导该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易班,心理咨询师可以给班级朋辈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开展网络团体培训、指导他们工作,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开展团体咨询、团体辅导或者通过易班私信开展个别咨询,让咨询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朋辈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也要加强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及时通过话题、网盘、相册等上传与更新易班开设的各个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分享与话题讨论。除了易班网班级功能,还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博客、提供网络心理测验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易班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过程,应不断挖掘易班各功能模块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探索基于易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综合素质服务。
四、基于易班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实践案例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实践案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表现在多个方面。“易班平台助力班级心理团训”就是在实践中所积累的一个案例。心理团训是在团体环境下通过团体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的心理培训方式,具有互动性强、影响面大等优势。它可以充分依托易班平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优势互补,进而提升团训效果。易班平台助力班级心理团训实施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建立易班项目负责人制度,朋辈心理委员作为“心理团训”这一项目的负责人组建项目团队。该团队主要通过易班班级话题、相册等发表团训活动通知、调查、流程、新闻、相册、视频、感悟等内容。其次,借助易班开展班级心理团训,主要抓两个环节。团训开始之前,通过易班话题团训通知,动员班级成员积极参与,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团训主题。围绕着团训主题在易班上发起投票,开展活动前调查。在团训正式开始之前活动流程,这样学生可以提前准备,以便团训顺利进行。团训结束后,及时通过易班团训新闻、相册、视频,对活动进行宣传及总结。最重要的是学生可通过易班交流与分享团训感悟,对团训情况进行反馈,为下次活动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易班平台助力班级心理团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易班平台上进行交流与互动,推进易班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易班平台的作用。与此同时,可增强心理团训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团训的作用,拓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作者:高晓霞 刘敏娟 乔慧敏 张腾 于杨 单位: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一、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的理论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首先从二者的含义来看,认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区别,可以更好地把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以其互鉴与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的合力。从学科的内涵上来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不同的系统和模式,在教育目标、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各有其特点与优势。概括起来讲,在理论基础上,前者侧重人文社科,后者侧重心理科学;在指导思想上,前者侧重社会价值,后者侧重科学规律;在特点色彩上,前者侧重东方文化,后者侧重西方文明;在指向对象上,前者侧重群体同性,后者侧重个性差异;在注重问题上,前者侧重思想精神,后者侧重心理行为;在视角思路上,前者侧重整体系统,后者侧重单项具体;在措施方式上,前者侧重教育关爱,后者侧重训练咨询;在达成目标上,前者侧重完善的“人”,后者侧重健康的“心”。显而易见,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内容体系,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但从教育的本质与根本宗旨上看,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与融合,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培养与塑造人才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正因为两者存在差异,才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而两者的特点与优势,也正是互补、互鉴与融合的前提与基础。再从学科的理论体系上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在其教育目标与内容上有其相通性与涵盖性,尤其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升其教育水平。具体而言,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更加珍惜和珍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同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其对他人及社会的爱心,使其人格得到完善。显然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即是大学生生命中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精神性等生命层面中的一个问题,要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生命教育更具有本原性与根本性。同时,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拓展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式,并使其教育效果更具实效性和长效性。为此,借鉴与运用生命教育的方式,不仅是防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的主要措施和有效之法,也为拓展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这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与实效性。最后从教育的实践上来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开展与融入。如众所知,当高等教育跨进新的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得到了兴起,各个高等院校都开设与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当起在校大学生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以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然而,由于受到多种教育教学因素的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如教育目标不大清晰、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教学模式不太灵活等问题。如何破解与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呢?显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与渗透生命教育是其必然。生命教育的实践也确实说明,实施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都能够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良好成长的内在需要,亦是保障大学生理解生命真谛,创造生命价值,顺利成才的题中之义,尤其是破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自残轻生、伤害他人等严重问题,使大学生珍爱宝贵生命、欣赏生命美丽的紧迫需要以及创建安全与和谐校园的有效之法。为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为应对与防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供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
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的现实考量
尽管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不同,但相互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实践中,两者达成的目的、指向的对象、面对的问题等等都是相同的。
1.教育起因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及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并向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教育忧思与本土追寻阶段、学术诠释与学科互动阶段、理论热兴与实践探索阶段、“国家准生”全新机遇阶段等。这就是说,开展生命教育及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缘起一样,都是对教育的忧思,即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甚至伤害他人生命,轻生自杀等问题而展开的。从大学生教育的实际可见,消除大学生轻生等现象紧迫需求生命教育,舒缓大学生内心压力急迫呼唤生命教育,保障大学生良好成长成才急切需要生命教育。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起初的成因、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就是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生命的影响与伤害而展开的。既然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起因相同,这就为两者的互鉴与融合,相向而行,奠定了基础。
2.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相同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的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还是一种精神教育,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保证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上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健康成长。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心理素质教育,它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有关心理科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的各个层面产生正向的作用,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全成长以及对环境的良好适应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宗旨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具有优秀的性格品质,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心理承受与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使其内在动力与活力得到激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等行为习惯。相比较可见,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质与素质,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但两者又是不同的,即实现共同目标的路径与理论依据不同。殊途同归。目的与目标一致,必然要求两者互鉴、互渗与融合,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形成教育合力。
3.教育内容的重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格发展、恋爱、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网络心理、职业规划与就业几方面进行心理引导与教育,来呵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矫正其不良行为,使其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开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它包括生命本质观、价值观、存在观、过程观、修养观与境界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引导与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正确对待与处理人际交往、亲情、友情、爱情、学业、择业、创业以及生存、生活与生命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二者指向的问题以及教育的内容大都是重合的,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热点、关注点、兴奋点等展开的教育内容,更是近似的一致。另外还有二者教育方式的交叉性,即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两者教育的方式方法可相互借鉴运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与界限。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的内容重合性与方式的交叉性,也都说明两者的互鉴与融合是实际需要,无需无法人为分离。
三、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的路径探索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与内容,又有相同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既有平行的又有交叉的,可谓职能互补,内容相互渗透。为此,探求与实现两者互鉴与融合,就成为推进与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主要课题和必经之路。
1.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目标相统合。
尽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总的目标要求相互统一整合,这就是破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种种困惑,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只有明确相统合的目标,才可以顶层设计大学生健康教育,使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不悖,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立体交叉、科学有效的教育合力,实现其教育的一体化。同时,还可以避免其各自为政、教育内容既有重复又有空缺、教育资源既有不足又有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存在。显然,这既是实现大学生健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实效的现实需要。
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相互补。
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与标准的,不能是为教而教。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的确定也是如此。这就是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选择各自最适宜的内容,实现内容互补,以对大学生进行完整而更有效的教育,避免各自为求独立体系而走入教育的误区。例如,把心理健康教育或视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或等同于心理咨询,甚至当做心理疾病的治疗等,这其实就是一种偏差与误区。如前所述,生命教育之所以在高校兴起与开展,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的补充和遭遇困境的突破与拓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与推进。当然生命教育也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两方面的教育内容互补,才能形成更为完整深入、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
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方法相互鉴。
生命教育法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各有特长与优势,可以互鉴,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互促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运用的方法,如“沙盘游戏”的心理分析法、“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法以及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情绪宣泄法、自信训练法和团体朋辈心理辅导等行为矫正法,都可以适当地运用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依据人的心理发展阶段与规律进行教育的方式,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与意义。而生命教育中,所运用的教学法,如精巧教学导入、精彩主题讲解、精美影像欣赏、精辟主词解析、精深主题讨论以及注重人文教育与关怀、强调生命体验与主体认知、重视教学互动与分享等,也可以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这样的方法互鉴,也就是两方面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资源相兼容。
在资源兼容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建设必要的融合机制。学校要在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要求下,建立必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融合与渗透的教育管理机制,做到有机构设置、目标要求、规章制度、人员编制、设施配备、经费投入等,把两者教育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教育体系中,避免人员分散、各自为政,互不关照的现象。第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从高校实际看,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的有限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使用,如采集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设备与条件以及有关信息资料等,都是单方面(部门与人员)掌握与使用。这就需要在统一管理下,实现教育资料、信息、设备等资源的互通与共享,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价值与教育效果。第三,教育人员互兼。从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一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人员以及辅导员与班主任等。要实现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鉴、渗透与融合,就要使其人员能够相互熟悉相关的学科知识、理论、信息以及方法等,做到相互能够兼任一定的教学教育任务。以其人员的相互兼任,打通两者之间的界限,实现两者间的互通、互补、互鉴、互渗与融合,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的一体化。
作者:张国民 降伟 王冬冬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运用世界物质性原理,引导学生科学定位,克服好高骛远的心理
每到高三学年初的时候,各班都会组织学生制定自己的高考目标,并张贴在班级的励志墙上,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实现理想。但不难发现,有不少同学的定位太高,非一本重点不上,甚至还有厦大浙大清华北大的,与自己的真实水平完全背离。世界物质性原理告诉人们,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因而要求人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教师可以由此告诉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时,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确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以实现。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拔高,导致目标难以实现而产生挫折感,甚至由此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因此,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时,也不能定位太低,自我放松。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要引导学生全面评估自己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应有的上升空间和存在的潜能,把学习目标确定在“最近发展区”,通过“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进而通过努力最终实现目标,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二、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
当每次重要考试结束后,通常教师会组织学生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成功或不足之处,以利于今后的学习。但笔者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在考试失败、成绩不好的时候,往往是怨天尤人,把原因归结为各种外在因素,如班级的学习氛围不好、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家庭的学习条件太差等等,而不是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人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要让学生知道纵然考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想想学习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动力是否充分发挥。学生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积极寻找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三、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慢慢地形成了孤僻、自私、任性的性格。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与同学交往,不知如何与老师交流,不仅妨害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而且会对今后走向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不仅存在于不同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让学生认识到人是社会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与人交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智商(IQ)占20%,情商(EQ)占80%。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交往的情境,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交往中体验各种情绪,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与人交往的快乐,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从而敢于交往,善于交往,乐于交往,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在集体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四、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进取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的学生天资聪颖、领悟能力极强,但在学习上却懒惰不用功,上课似听非听,作业应付了事,导致成绩上不去,始终在中游徘徊。也有的学生学习十分刻苦,上课极其认真,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尽心尽力地完成,但成绩始终不理想,最终导致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从而放弃努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这要求教师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做好准备。所以对前一种学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从每一件小事、小处、小细节做起,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份作业,才能在成绩上不断突破,不断进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针对后一种学生,教师要不断地给予鼓励,坚定其信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勤能补拙”“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坚信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定能成功。同时,辅之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不断取得成功,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五、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克服自卑心理
笔者所教的2012届高中毕业班有一位男生,头脑聪明,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但是由于身材矮小、相貌平常,该生极度自卑。他因害怕同学嘲笑就拒绝与同学交往,自我封闭,远离集体活动;并将长相归罪于是父母的责任,长期与父母闹矛盾。这种错误的认知、扭屈的心理,严重地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虽然考上大学但最终因精神崩溃,不得不休学在家,接受精神治疗和心理辅导。因自身的某些缺陷或不足,如家庭贫穷、经济拮据,性格内向、不善言表,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等,从而导致消极认知、自我否定,最终引发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片面地看问题。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那为什么要紧紧盯住自己小小的缺点并无限放大,而无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呢?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养成乐观向上,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健康的心理是青少年学习生活最基本的素质条件,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点,探索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师应该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探索,确立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作者:许一峰 单位:邵武市第四中学
1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卑、自负等,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开发自我的潜能,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自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来说,面对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和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让学生回眸自己的成长之路,通过思考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是怎样成为今天的我的?”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父母以及家庭教育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所起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父母在抚养和教育自己成长时所付出的努力,体会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和无偿的付出,引导大学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②由于大学的课堂相对中学来说更加自由,大学的师生关系相对中学来说更加民主,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一种压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个人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让学生明白每堂课背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意识到要珍惜每一堂课,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大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大学生各科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③大学对学生来说类似于半个社会,而大学里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比较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在人际关系上,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善交往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技巧,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习
学习心理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
4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压力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认识自身面临的压力,了解压力应对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调节压力的一些技巧,甚至变压力为动力。帮助学生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情绪,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学会有效地识别情绪,积极地调节控制情绪,合理地表达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5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保持健康的恋爱行为,培养大学生识别爱、表达爱、拒绝爱、发展爱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处理恋爱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导大学生学会面对失恋等。这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恋爱问题,避免因感情问题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成长。
6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倾向以及职业价值观等,认识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认识自己有助于大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和具体的就业岗位以及每种岗位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通过对自我的分析和对工作环境的分析,有助于大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且在职业目标的驱动下做好在校学习的规划,为进入社会就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7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高职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恋爱有着正面导向作用,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压力和情绪管理水平,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郝传慧 单位: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1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聋人因为身体上的残疾,所以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但是其心理依然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聋哑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够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身体上的残缺,做一个身残志坚的人。聋校人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卑、焦虑是其表现出来的主要心理状态,他们需要更多的勇气与自信去面对生活,面对外界异样的眼光,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去生活中一切,很有可能走向极端的道路。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以感性为主,对培养学生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有着重要作用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一学科特点,对聋校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其日常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关爱弱势群体,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帮助,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聋校语文教师在这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潜意默化的渗透心理健康知识,使聋校学生能够从身体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非常重要。
2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从教学课堂上入手
国外某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教学是否成功,主要是看课堂气氛,如果课堂气氛始终保持在和谐与安全的状态中,则说明该教学是成功的教学。聋校学校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如此,首先,教师应该有耐心、面对学生的问题,要认真细心的教导,多鼓励学生,不要用过激的言辞来批评学生,因为聋校学生心理十分脆弱,可能一句言辞过激的批评,都有可能影响其医生,同时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习,对培养聋校学生积极的心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充满激情的去讲课,感染力越强,学生就越能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变得越来越浓厚,不断将精力花费在学习知识上,而不是胡思乱想。在教学期间,教师可能为聋校学生讲解一些身残志坚的著名人物的故事,要让其了解身体上的残缺并不可怕,只要心理健康、积极,同样会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2.2从语文教材上入手
反复研读教材,将涉及到心理健康内容的重点章节加以利用,挖掘出对聋校学生有用的信息内容,这对教师而言十分关键,在挖掘相关内容信息时,要注重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现阶段,聋校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章节都涉及到对祖国、社会以及民族之爱,这实际上就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教育的重点就是爱国教育,这对聋校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有些聋校学生心理思想十分极端,认为自己身体上的残疾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因此对社会对国家表现出的是一种愤恨的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的课文表现自然环境的美,如聋校教材十六册《我爱三峡》描绘了三峡独特的景色,教师恰当地利用图像资料,使学生对长江三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赞美三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的课文表现人格美,如《一夜的工作》描写同志不怕劳苦,生活简朴的品质深深地打动着每个聋生,对聋生完美人格的培养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如聋校语文第十四册教材中《倔强的小红军》表现了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决心;《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表现了竺可桢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聋校语文教材第十六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描写了中国军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表现出的铮铮铁骨、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对这些感人的文章,要求聋生写出读后感。在聋生手语表达受局限的情况下,写作教学是渗透个性教育的最佳机会。
2.3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组织聋生采取分组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不仅促进了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合作、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锻炼,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为使聋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我鼓励他们学会说“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有一次学习小组在汇报成果时,小组中一名学生成绩较差,平时很少发言,在其他成员都作了精彩发言,轮到他发言时,他不敢说。这时,我发动小组其他成员对他说鼓励的话,“别害怕,你一定行”,“别紧张,你再想一想”,“我们支持你”。可这个聋生还是一言不发,也不敢打手语,我又让全体学生鼓掌鼓励他,向他伸出大拇指。我又适时降低要求,让他先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在他读了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又鼓励他说出为什么最喜欢这个句子,他在老师和同学们信任和鼓励的目光中,慢慢地讲起来。在他讲完后,我和同学们再次热烈鼓掌。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深入探索创新。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但是采取哪些方式则是需要语文教师重点去研究,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分别从构建和谐、安全的课堂分析,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以及优化课堂教学等。
作者:朱文玲 单位: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
1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卑、自负等,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开发自我的潜能,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自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来说,面对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和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让学生回眸自己的成长之路,通过思考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是怎样成为今天的我的?”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父母以及家庭教育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所起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父母在抚养和教育自己成长时所付出的努力,体会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和无偿的付出,引导大学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②由于大学的课堂相对中学来说更加自由,大学的师生关系相对中学来说更加民主,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一种压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个人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让学生明白每堂课背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意识到要珍惜每一堂课,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大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大学生各科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③大学对学生来说类似于半个社会,而大学里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比较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在人际关系上,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善交往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技巧,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习
学习心理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
4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压力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认识自身面临的压力,了解压力应对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调节压力的一些技巧,甚至变压力为动力。帮助学生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情绪,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学会有效地识别情绪,积极地调节控制情绪,合理地表达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5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保持健康的恋爱行为,培养大学生识别爱、表达爱、拒绝爱、发展爱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处理恋爱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导大学生学会面对失恋等。这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恋爱问题,避免因感情问题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成长。
6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倾向以及职业价值观等,认识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认识自己有助于大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和具体的就业岗位以及每种岗位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通过对自我的分析和对工作环境的分析,有助于大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且在职业目标的驱动下做好在校学习的规划,为进入社会就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7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高职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恋爱有着正面导向作用,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压力和情绪管理水平,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郝传慧 单位: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一、正确分析非学优生的普遍心理状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自卑与退缩是非学优生普遍表现出来的一种学习与生活状态,通常对于一些活动,这部分同学总爱把“还是你们尖子生去参加吧”、“我不行”等话语挂在嘴边,这些话语与学习中的表现充分的体现出了学优生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在面对很多事情时,都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不了各种任务,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在班级中无足轻重,也感觉不到老师与同学对自己的关心。他们对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竞赛及班级集体的活动不能主动的参与,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兴趣积极的回答,总觉得自己在学校参与任何集体活动都没有意义,参与了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长期抱着这样的思想,导致他们凡事都不能积极争取,对自己严重的缺少信心,在他们的思想里自己永远都不会获得任何成功。学生这种思想在内心积压时间久了,便会使学生产生抑郁的心理,他们经常会随口说出“郁闷”、“活着真没意思”、“没劲”等话,长期的抱怨容易使学生情绪低落,不爱与别人交往,不爱说话,常常一个人独处。这种精神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非常大,他们会经常感受到对外界的压力没有能力去应付,常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而产生很强的消极情绪。这部分学生的内心通常非常的孤独,性格也十分内向,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于同学进行交流,对老师也是封闭自己,所以在学习中他们经常的表现为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消极低落,对老师师提出的问题反映相对较为迟钝。但在情绪上又十分敏感,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在他们的内心都普遍存在强烈的被认可的想法,他们更希望被老师与同学所肯定。自卑的心理状态、消极的情绪,但内心却十分渴望被人所认可,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学生难以承受,因此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好烦”、“烦死了”这些类似的话,从这些话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学生的这种焦虑与烦燥的内心。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得到,适当的紧张情绪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较为积极的学习状态,一定的紧张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紧张的程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在内心中产生一种极强的焦虑,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一种本能的抑制。这种不良的情绪也一定会对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心有顾虑,每天都在惶恐不安中忧心忡忡的学习,那他又怎么可能会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每天又怎么能快乐的去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考试活动。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排除非学优生心理问题
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的问题虽然还不至于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我们教师,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一定要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足够重视,才能更好的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学生加以重视,对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良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调节与引导,非学优生的心理问题是完全能够彻底排除的。非学优生最大的心理问题是没有自信,做任何事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所以导致很多事情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成功。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首先加强这部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满怀信心,只有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希望,他们才能坚强的去面对一些问题,才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把训练学生挑战自我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自已组织班级的活动,所有活动的布置与程序的设置均由学生自己安排,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的设计之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二是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不能把所有的机会都给学习好的优等生,应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给每名学生管理的权力与说话的权力。真正创建起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三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给非学优生机会,对他们取得的进步与成绩,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上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也要在平时多与非学优生进行交流,用心去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使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霍国艳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大屯镇中心校
一、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篇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29篇文章;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篇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篇文章;以“积极型心理教育”为篇名,检索到5篇文献;分别以“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篇名进行检索,均仅检索到1篇文章。崔景贵(2006)阐述了积极型心理教育的理论来源与思想基础,分析了积极型心理教育与消极型心理教育的区别,并指出,积极型心理教育必定会成为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崔景贵(2013)提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类型之一。马学果(2014)从理念、目标、条件、程序、评价等五个方面对高职校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构建,并探讨了模式的建构原则。对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研究对象上看,涉及中小学、高校、职业院校、公安院校等学校学生,以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为主,高职生的研究相对较少;二是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上看,对策研究类和应用启示类较多,理论探讨类和校本探索类相对较少,理论探讨多停留在对已有理论的笼统解读,实践探索多是一般性、重复性的经验分享,缺乏理论指导下的特色校本实践和校本实践基础上的模式构建,也很少有研究对模式的内涵、分类、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因此,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既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对教育对象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二、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在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积极”应当成为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价值和主线,应使每一个体的心理素质获得更健康、积极的发展,使每一个体的心理潜能得到更充分、自主的开发。“积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蕴:一是“积极”是对过分注重问题矫治的传统消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反动和变革;二是倡导积极的人性观,关注人性的积极面,注重发展个体的积极潜能;三是强调积极解读人类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能从中获得积极意义。概括起来讲,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机能、完善学生的积极品质、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为目标,以帮助学生积极地应对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实施全员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和辅导,指导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快乐幸福和自我实现的人的一整套实施程序和操作规范。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含四层含义:一是模式的对象:全体学生;二是模式的核心任务: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三是模式的方法:全员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四是模式的目标:优化心理机能、完善积极品质、发展心理潜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快乐幸福和自我实现。
三、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类
根据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方式和内容,可以将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划分为以下类型。
(一)根据教育功能分类
1.积极预防模式。
每个人自身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或品质,通过发展个体的积极潜能,能够积极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积极预防模式,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开发和发展个人的积极潜能,指导其发展出一套积极认识与应对心理问题的积极模式,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防患未然。积极预防模式,有助于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2.积极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模式,旨在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指导学生发展出一套适合个人的、内控的主动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自主发展模式。学校要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各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同时,更要根据个体差异,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
3.积极矫正模式。
积极矫正模式,旨在帮助个体发展出一套适合个人的、有效的应对心理问题的积极调适模式。通过积极矫正模式,一方面,帮助个体积极认识心理问题,能积极认识到心理问题的积极价值和意义———成长的契机,并勇于自我调适,同时从中体验到成长的乐趣,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由此,从“积极认知→积极调适→积极体验→积极再认知……”,发展出一套有效的积极调适模式,构筑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网。
(二)根据教育方式分类
1.认知积极模式。
认知积极模式,是指形成积极的事件或信息的认知和归因模式。认知积极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人、事、物,积极挖掘自身或外部的资源,开发个体的潜能;另一方面,积极理性地解释人、事、物的消极影响,将其视作挑战、机遇和成长的机会,从危险中看到机会,从舍去中看到得到,从中汲取自我成长的动力。
2.情绪积极模式。
情绪积极模式,是积极地体验事件或信息的模式。积极的情绪通常会产生积极的行为及后果,而积极的行为及后果又会强化积极的情绪,由此形成“积极情绪→积极行为及后果→积极情绪……”的良性情绪循环,会使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事情朝坏的方向发展。情绪积极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积极调控情绪,建立稳固的积极情绪模式。
3.行为积极模式。
行为积极模式,旨在帮助个体从自身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积极行为反应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学校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意识地施加积极影响,强化积极的行为意向,促进积极行为后果的产生,这是帮助学生形成行为积极模式的关键。
(三)根据教育内容分类
1.自我意识积极模式。
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是自我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发展自我、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前提。自我意识积极模式,旨在帮助个体形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的自我意识模式。学校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积极悦纳自我,既欣赏自身的优点,也悦纳自身的缺点,积极看待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2.人际交往积极模式。
人际交往积极模式,旨在帮助个体建立“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的积极人际交往模式。学生人际交往积极模式的形成,需要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悦纳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二是悦纳他人,尊重并欣赏个体间的差异及其价值;三是乐意交往,以主动、积极的心态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四是积极看待和应对交往中的冲突或矛盾,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3.学习能力积极模式。
学习能力积极模式,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念、积极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积极模式,有助于实现被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实现不愿学习→愿意学习→热爱学习的学习态度转变,实现不善学习→学会学习的学习能力转变。
4.青春期积极模式。
青春期积极模式,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积极认知青春期的身心变化,积极接纳身心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成长意义,并自主发展出合适的、积极的行为模式,以顺利地度过青春期,积极面对未来。学校可以开展“男生•女生节”系列活动,如集体舞、性心理专题讲座等,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个性发展积极模式。
个性发展积极模式,旨在尊重并欣赏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90后”或“95后”,通常被视为个性张扬、独立叛逆,一些优点、个性也常被视为问题,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个性发展积极模式,要尊重并欣赏学生的独特个性,可以通过组织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引导学生发展独特的自我。
6.心理潜能积极模式。
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相对较强。心理潜能积极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出一套有效的、积极开发个人潜能的模式。心理潜能积极模式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积极潜能;二是激发学生开发自身潜能的意愿;三是提供开发心理潜能的机会;四是指导学生自主开发自身的潜能。
四、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倡导积极的人性观,注重以人为本,具有积极性、人本性、自主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等基本特征。
(一)积极性
积极性,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首要特征,也是贯穿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价值和主线。积极性,强调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积极解读学生的问题,以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营造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指导其发展出一套积极的行为模式以适应生活和发展自我,塑造健康幸福的人生。在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问题或不足,注重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性特征,无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是对完善学校育人理念均具有现实意义。
(二)人本性
人本性,体现了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宗旨。叶圣陶说过,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罗杰斯强调,人具有建设性和自我实现的潜能,要顺从人的本性(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性,要求在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尊重并欣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现并发展学生个性的潜能,为每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多元化发展提供平台,引导每位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同时,尊重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多元化评价学生,使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获得最好的发展。
(三)自主性
自主性,体现了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根本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性,强调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力量,积极开发学生自身的心理潜能,使个体心理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自主性特征,要求学校通过教育引导,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积极”这一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心理需求,并指导学生建构出积极的认知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增强个体积极主动地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主动追求幸福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实现自主发展。
(四)全面性
全面性,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全面性,是指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渗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是指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只是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强调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协调发展的整体,旨在促进个体知、情、意、行和个性整体素质全面、和谐、积极的发展。另外,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也要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全过程、全方位进行,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构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系统。
(五)发展性
发展性,体现了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发展,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指导学生积极面对和应对成长中的困难或危机,顺利完成每一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二是要立足于个体的自主、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品质、提升心理机能,实现最优化的心理发展。因此,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要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及其干预策略等一般规律,也要尊重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因人而教,立足于每一个个体的积极、可持续发展。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积极的育人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正在深刻影响和变革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目前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随着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探索,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会进一步完善、创新和发展,也必将会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马学果 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工作处
一、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阶段,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选拔考上大学,发现周围都是与自己能力水平差不多甚至高于自己的人,发现自己不如以前出类拔萃,以及远离熟悉环境开始独立生活等。如若不适时正确调整自身心态,就会有产生自卑、嫉妒甚至敌对等的心理的可能,进而使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参加活动,对他人漠不关心,认为自己对别人来说可有可无,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阻碍大学生的综合发展。据统计,存在心里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四点:1、关于学习(1)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2)学习目标、动力、兴趣等问题。2、关于人际关系处理。3、关于如何处理感情的问题。4、关于自我认知偏差。大量资料表明,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生活而休学和退学的大学生群体中受到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以上观点可以总结出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由此,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回避的。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经常、及时、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在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使自我不断趋向完善,拥有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活。经项目实践得出团体辅导方法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团体辅导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
(一)团体辅导的内涵
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功效。因此,笔者认同贾晓波、陈世平的观点:团体辅导是指“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助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在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事件预防方面具有实效性。较之个别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讲座,其特点在于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交往、相互作用的机会,使成员增加自我认识、自我肯定、促发积极交往行为。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创造信任的氛围来促进成员共同倾听、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通常采用的技术有“反映”(像镜子般反映出某位成员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澄清”(协助小组成员更加清晰的理解其所说所想)、“角色扮演”、“解析”(思考过去的决定与现在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二)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团体辅导可有效消除孤独感防止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在成员间的交流过程中他人对自己的反馈成为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使其了解到他人也有与自己相同的境遇,就会相应地弱化自我的自卑感与孤独情绪。也相应地为成员提供一个可实现的参考目标,可以在团体中相互鼓励、进步,增强自身发展的信心与勇气。团体辅导对消除孤独感有更重要的作用。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因为成员之间的相互参与配合会形成感染气氛和支持效应,有利于社交障碍者勇敢地走出惧怕与孤独,并学会同别人交往与相处。这有利于丰富成员的人际交往经验,改变其不适应行为。
2.团体辅导与个案相比省时省力
团体辅导成员人数较个案多,相应地时间总和也就少,效率高,省时省力,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作人员较少的现状。相较于个案辅导的一对一帮助,团体辅导的一人对多人形式较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经济、有效。
3.团体辅导可有效模仿社会现实环境
辅导为成员提供了一个模拟环境下的现实环境,更有利于将辅导产生的效果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如利富特(Lifton)所言“团体辅导提供给成员与真实生活类似的情景,接受多元刺激,来学习、面对、处理自己的困难与问题。”团体辅导与现实生活的相似性,使得辅导的效果更容易巩固。且有利于促进个人身心发展。班杜拉在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综合。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提供了有指导的社会学习情境,通过团体的经验与现代心理学智慧,促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亦可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参加到自我认知团体中的成员,多因缺乏社会支持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无助、无力和悲观。而在自我认知团体中因其赋予了平等意识和社区归属感、被肯定的社会场境以及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事实上又打造成或改善了成员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4.团体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团体成员在团体中找到了共同体归属感。在团体中因成员有着相同的经历或相同的愿望,所以成员间有着平等的感觉,有着强烈的被接纳感受,自己不再被边缘化,感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对团体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可以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成员通过诚实地回应其他成员的成长,表达的是对他人的接纳和肯定。这种接纳和肯定使成员彼此之间愿意和乐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三、团体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交往的沟通网络一般被认为有五种形态,分别为:链式、轮式、圆周式、Y式与全通道式。很显然,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团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而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即可以通过模拟相关训练使成员进行并习惯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训练。语言沟通方面可运用寻找共同点、共情、真诚赞美、学会拒绝等;非语言沟通方面可运用目光接触、面部表情、体态语言、触摸等技巧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二)自我认知团体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团体成员在团体中找到了共同体归属感。在团体中因成员有着相同的经历或相同的愿望,所以成员间有着平等的感觉,有着强烈的被接纳感受,自己不再被边缘化,感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对团体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可以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成员通过诚实地回应其他成员的成长,表达的是对他人的接纳和肯定。这种接纳和肯定使成员彼此之间愿意和乐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实现共同成长。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中。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而随着生活环境变化与社会活动变化,自我在生活环境中找到的共鸣就越来越少,从而产生对自我的怀疑、否认等负面态度。较敏感的大学生因为以上心理性压力源而焦虑,对自身莫名自卑起来。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感到不自在,封闭自己,超常地需要他人同情地尊重。希望同学们尊敬他,真情地爱护他,自己焦虑的对待考试,对于一切竞争的活动都不敢参加。自卑的焦虑,使其与人的关系上发生了各种障碍。会强颜欢笑地去向人表示友好的态度,因为做作与小心更容易使他人怀疑虚伪,又因为自己时时在做作与虚伪中,导致不敢相信他人对自己的夸奖。他人善意的批评会激怒他。不能听到和他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是看不起他的明显的表示;但又不放心别人会真心地采纳自己的意见。多疑、焦虑、敏感、封闭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过重。总觉得与他人缺少话题,难以交流。使人际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使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而恰恰又因为得不到满足有与人恰当沟通的强烈愿望。经调查发现心理亚健康的大学生大都因为对自我意识存在偏颇的理解。理想我与现实我,主体我与客体我难以统一。如成就期望与现实失望间的冲突,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追求上进与消沉的冲突等。无法正常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言语沟通能力与情绪表达方式存在障碍,知、情、意、行、人格未协调,无法适应环境。为了减轻此群体的不安情绪,增强其适应能力,开发其潜在能力,建议此群体组成自助团体,在团体中深入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针对自身自卑而产生的沟通障碍的共性问题,团体内部成员之间彼此提供建议、彼此之间加强沟通、协作、进行相互鼓励及情感支持。如对大多遭受过的共同经历,团体成员一起分享当时的情绪感受,并讨论出较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建立起能够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共同体关系,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在可以安全的自我暴露的环境下进行自我认知与探索,从而克服自身的不足,达到接纳自我、正常沟通的目的。
(三)激发自我潜能,促进全面发展
在团体中,在成员自我分享、自我暴露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他人的问题与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冲淡自我的自卑与担忧,从而改变对自我的不恰当评价,重建正确、健康、客观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增加自己对面对问题的信心,正确激发自我潜能。团体安全、可信任、有共鸣的积极气氛也会促进成员从更多的方面重新了解自身的问题,并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这种氛围也很好的满足了成员的心理需要,消除心理的过度防御,对压力进行有效释放,在互动中进步,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雪 潘乐 魏鑫 杜冰洁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1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关系
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否对于其心理健康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一个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观念会折射出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健全一个人的人格,不仅是使他能够以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接人待物,更好的完成各项事务,同时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与舒适,感受到来自内心的满足与充实.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其心理更容易被压抑或扭曲,在待人处事方面易产生危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人格随着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渐成熟而发展.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既是为了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取决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程度,同时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健康心理的支持.影响个体人格形成的因素可以大致划分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这两大类.通常情况下,后者对个体人格形成的影响更大,主要涉及个体的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童年生活和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个体的受教育年限被拉长,在人生的头二十几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播基地,同样也肩负着培养和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和人格的重任.学生在校期间所形成的人格将对其在未来社会中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在现实中,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不少的家长和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性质的主要标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人格塑造和自理能力上相对薄弱.这也就造成本应该在中学阶段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延至高等教育阶段,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具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作为大学生人格构建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是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基础,是大学生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正确立身处事的前提和导向.只有当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事物时,其才能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促使学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要想形成高尚的人格,学生必须学会自尊自爱,为理想不懈奋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内心消极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其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超越意识,借助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性竞争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从而缓解或化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障碍,同时通过不断开拓和良性的竞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中能够更快的适应.其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消除大学生人格中的缺陷和不足,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活动的开展.在现实生活中,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的人格中必然存在“短板”,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强化学生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点,为大学生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积极、轻松的人际交往氛围,能帮助大学生净化心中的消极心理情绪,促使大学生学会体谅他人,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3.1完善大学的心育组织机构,积极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求高校从学校、院系、班级三个层次建立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不断对该网络加以完善.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承载体,高校应以此为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针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特点,有效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借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专业优势,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有效的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咨询师以及其他专业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干预,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就院系和班级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教师应主动深入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大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予以高度的关注,以尽早的消除学生人格中的缺陷,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其次,利用班会和团会的机会,向大学生普及一些有关如何增进心理健康或者消除心理困扰,舒缓压力的有效办法和途径.通过谈话和讨论的方式,增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消除了大学生的不良人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力地促进和维护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自身有更加透彻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有利于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人格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其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点环节,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得当代的大学生更加渴望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信任、理解、支持与尊重.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增强和激发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并发展和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3.3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预防障碍性人格的形成
经济比较贫困、学业落后、日常生活散漫、生理存在缺陷的大学生即为本文中所指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人格向不良方向发展,因而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和重视.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针对贫困生,要注重对他们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勇往直前;而针对存在违纪现象的学生,学校则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加强对其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从而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向着更加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3.4创建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上文我们曾提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校园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笔者认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辅助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助力.因此学校应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通过环境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格观念.所以鉴于此,笔者建议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载体,通过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师、心理小报等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同时通过举办心语沙龙、校园心理剧和心理社团的方式来强化大学生内心的良性情感,从而推进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作者:高云峰 单位: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住院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17~69岁,平均(47.60±10.36)岁。损伤类型:爆裂型34例,压缩型46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1例,交通事故32例,重物压伤27例;完全性截瘫18例,不完全性截瘫62例。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1~57岁,平均年龄(38.00±10.67)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29.00±16.19)岁。2组的性别、年龄层次、偏瘫等级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入选标准:患者具备一般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生命体征稳定;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能够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各项评估,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患者丧失语言理解或表达能力;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精神障碍;机体极度虚弱,不同意参加本研究;本研究进行期间失访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3心理健康教育
1.3.1心理疏导: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在进行治疗前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鼓励其适当表达悲观、失望情绪,疏泄内心抑郁,诱导患者回忆过去美好事物,使其意识到自己对整个家庭的重要性,解除患者的“负担”思想。
1.3.2鼓励患者面对现实:
针对患者对自身疾病病情的询问,护士适度告知其疾病现况,纠正患者否定现实的错误心理,指出虽然疾病严重,但是本科医生医术精良,护理水平较高,只要患者充分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参加复健锻炼,机体可以恢复部分功能。
1.3.3强化信念:
在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后,对患者配合治疗的每一微小进步,护士给予表扬,强化其正面情绪,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1.3.4发挥同伴效应:
定时组织患者的集体学习,通过病友的交流,在集体环境中让患者明白自己不是特例,还有很多跟自己一样的病友在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能够相互勉励、交流成功经验,分享抗击疾病的快乐,强化患者正面情绪。
1.3.5缓解孤单无助感:
腰椎骨折患者由于卧床制动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感,除了护士利用治疗时间与患者沟通、家属与之交流之外,鼓励患者通过广播、看电视、电脑增加其对现实生活的兴趣,稳定情绪。
1.3.6家属心理干预:
为患者家属提供疾病的相关信息,指出通过患者与家属的同力康复,可达到“残而不废”的目的,向其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活护理指导,指出家属的态度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鼓励家属以正面、积极的态度照护患者,并及时将患者的进步告知家属,使其看到康复希望,更加积极与患者形成合力减压的良好压力应对模式。
1.4评价方法
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评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和进行心理教育21d后的心理状态。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自述项目组成,分为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医务工作者、大学生、教师、患者的精神状态评估,目前已成为国内心理健康研究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本资料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心理健康教育21d后,实验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稳定性高于对照组。
3讨论
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认知干预纠正患者的错误疾病观念,结合行为训练持续激励并强化患者治愈信心,减轻其消极情绪。平和、放松的心态可通过增加人体内脑啡肽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稳定患者情绪,强化患者治疗效果。为了提高护士对患者心理状态预见、感知和处理的能力,本科对护士必须加强了相关知识的学习,科室应积极举办各种心理学培训、论坛或讲座等,使护士有机会掌握更多相关的知识,促进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本科强调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共情者的话语进行投入的倾听,注意患者隐含的意义,洞悉患者的需要,全面理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感的原因,系统地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护理干预。避免冷漠、嘲笑,注意以理解、赞同的态度对患者的表述表示理解,通过和蔼、平和的语言或适当的肢体语言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也是密不可分的,临床护理人员也需不断对专业知识、心理学、人际沟通知识进行学习,不断地扩展知识面、更新专业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够胜任护理教育者的角色;其次,临床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护患双方沟通与交流,对于性格内向、沟通障碍的患者,如何进行心理层面的关心与合理疏导仍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再次,临床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广泛用于多个疾病护理领域,仍然未形成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使用方式与方法,新的教学方法、理论、手段和技术的不断涌现,也推动着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提升教育效率的方法。
作者:马春霞 景娥 张金花 单位:冀中能源邢矿集团总医院脊柱外科
一、中职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在中职学校,有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偏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厌学与学习压力较大并存;(2)交往困惑增多;(3)任性、偏激、冷漠、孤独,以至于很多时候情绪调控不当,做出让人“想”不明白的事情;(4)自私、嫉妒,以至于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缺乏韧劲与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5)自卑心理严重,以至于严重缺失健康成长与前行的信心与动力。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
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潮与矛盾对青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扩招、就业状况与学初预期心理差距较大等,使学生无所适从,形成心理压力。
2.学校原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缓解较慢,甚至停滞不前。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大多是习惯缺失、方法缺失、成绩较差,大多数人是在轻视、埋怨、斥责声中过来的,加之中考残酷竞争的失利、失败,使其原有的自卑心理更是雪上加霜。而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弊端,以及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特点、教育教学方法失当,致使学生没能在中职学校这一新环境中重树信心,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诸如偏激、人际关系敏感、失望、自卑、忧虑、孤独的现象尤为普遍。
3.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自身行为不够检点、家庭结构的破碎与重组、父母不和等等,致使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持久,缺少温暖与爱,使学生性格出现扭曲现象。而且,家庭条件的好与坏、宠爱与粗暴,均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4.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自身行为失当、自控能力较弱,加之学习习惯缺失、方法缺失,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进而不断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1.以关心关爱为前提,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与点滴进步,助其消除自卑心理。
可以说,中职生大多是在批评声、埋怨声、指责声中“成长”起来的,由于习惯受批评、受斥责,使其慢慢地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很难发现自身有什么长处与优点,使自卑心理逐步产生并“扎根”,致使严重缺乏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很难抓住接受中职教育初期环境转变的机遇,心理需求中自尊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逐步产生自卑、逆反、戒备、对抗、自暴、自欺等心理。而关心关爱、发掘其闪光点与点滴进步是助其解除自卑心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优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竞赛等活动,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都有展示自身阳光、健康一面的机会,从而培树其在其他方面向上、进步的信心与勇气。
2.注重关怀、鼓励,抓好批评教育这一环节,助其逐步消除戒备、逆反心理。
中职学生大多成绩较差,使其无论如何也是经常得到家长、教师的指责、批评,甚至人格侮辱,即使有进步、做好事,也不能及时得到肯定和表扬,受表扬成为自身遥不可及的奢望。日积月累,学生对家长、教师的帮助教育产生猜疑、不信任的态度,其心理经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你说东、我偏西”的逆反心理逐步产生、越来越严重。虽说戒备、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孩子思想活跃、自主自立意识增强的表现,但绝非健康心理状态。在此,我们十分注重充分运用关怀、鼓励的方式方法,更多的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其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即使批评教育,也是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与途径,力求做好批评教育的善后工作,使其排除戒备、逆反心理,进而提升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与实效。
3.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增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延续性。
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成长记录、考核记录、班主任工作记录、心理辅导记录、体检表等。完善、客观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中,吸纳学生的参与、评价,一方面强化其心理素质与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增强其自我教育和自省自励的意识与能力。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使用,促进了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机制的完善,不断增强家校教育合力。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源于个体自尊的呼唤与激发,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正面激励、“闪光点”扩充与裂变,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其进取的信心与动力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重视教育结果的评价,更注重教育过程的导向功能、强化功能、激励功能与调节功能。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与载体建设,力求教育过程与效果不断得以完善与优化。
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并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对广大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咨询、解疑、辅导等能力、素质的培养与训练,逐步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抓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力促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在具体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引导与培养广大教师的倾听、观察、启发、鼓励的能力、习惯与素质基础,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冯浩斌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