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02:47:23
导语:在大学生论文范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当前大学生学习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权益施行现状,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层面对教育日益重视,再加上人们对权利本位的关注,大学生对学习权益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增强,其在学习实践中的自由与个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学习权益内涵、外延的发展有所拓宽,促进了当前我国方兴未艾的科学教育事业。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大学生学习权益方面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大学生及教师对学习权益的认知度不够
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位或缺位现象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师生调查发现,对学习权益有比较清晰认识的比例中,教师占比为46.9%,而学生则仅有31.7%的比例,总体来说相对较低。
(二)高校教育评价机制比较单一
目前各高校一般按照《学生课程考核办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式主要是笔试,对一些社会学方面的课程也进行了一些案例考核和口语考试,但真正与实践联系较紧的技能操作考核方面的评价方式,目前运用得还比较少,从而造成了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所脱节。
(三)现行教育方式很难让学习自由进行选择
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一般来说,学习自由包括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不作过多干预,给予其充分的发展自由;而积极自由则是指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1]。但目前的现实却是,我国大学生课程教学几乎全部由教师来控制,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其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基于高校资金匮乏和管理受限
大学生学习权益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各高校校舍、图书馆、实验仪器建设良莠不齐,一些不太知名的高校图书馆规模很小,连最基础的实验仪器有时也没有配备到位,从而导致大学生没有条件去进行自主地学习,限制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拓展和发挥。
(五)我国目前没有形成具体明确的学习权益保障和救济体制
学生很难进行有力地权利诉求和主张经笔者归集发现,我国还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对学生的学习权益进行明确规定,有的仅是根据“受教育权”来进行相应地引申和发展,大学生相关的学习权益保障和救济更是无从谈起。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学习权益关注还不多,因此在这些方面的司法和行政救济应用还很少见,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权利意识的发展,未来这方面的实践案例必然会日趋增多,并且会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议题。
二、大学生学习权益受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经笔者归集,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师生个体方面的,也有教育体制和法制建设方面的,需要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行为,进行分析和应对。
(一)从师生个体层面来看
基于学习权益意识的相对薄弱,从而导致学习权益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较差。学习权益从认知、认同到提出要求、权力救济,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顺从和服从,教师对学生的命令和权威,目前仍在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思维模式。据笔者在大学生中调查发现,他们对学习权益缺乏良好的认知,大多数学生均认同“老师所传授知识的正确性、老师教育学生的权威性”,而他们对学习权益受损很难识别,自然也无从进行权益主张和救济。与此同时,笔者对教师群体也进行了相应访谈,由于我国现代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真正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还相对较少,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考量到学生的学习权益并进行有益的教学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有比较多的高校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较少运用启发式和创造式教育,长期以往,大学生个体为了迎合教育体制的要求,迎合教学考核的需要,自然也对学习权益有所漠视或忽视了。
(二)从学校教学管理层面来看
由于教学管理体制僵化和各种软硬件的相对不足,造成了大学生学习权益缺乏良好的体制跟进和物质支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也一度甚嚣尘上,教育产业化作为其中一个典型代表,由于其与教育公益性价值取向不相匹配,后来就逐渐退出了官方的发展规划。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在教学体制改革方面,迟迟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而素质教育一时也很难真正树立起来,由此造成了包括学习权益在内的一些现代教育新理念,迟迟没有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充分体现,尽管高校相对要好一些,但由于我国教育经费的相对不足,真正的“大家”“大师”相对匮乏,再加上高校一直也没有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教育成果与社会认可度、社会评价体系没有进行有效接轨,由此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学生学习权益的构建和发展[2]。
(三)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
权利入宪和依法治国的具体跟进措施没有及时地体现到具体法律法规中,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学习权益受损后,在寻求相应的权益保障和救济时却无法可依。前文述及,我国法律法规没有为学生的学习权益进行科学设计,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并没有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可否认,在目前高校的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很多“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口号,但在具体落实上难尽如意。笔者一直认为,与我国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若能在具体条文中给予学习权益以必要的关注,并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来推进,不仅有利于“依法治教”政策落到实处,也会进一步推进包括大学生学习权益方面在内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权利进程。
三、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学习权益的保障对策和提升措施
(一)加强培育大学生与高校教师个体良好的学习权益意识
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明晓自身的学习权益,并将其与个人素质提升、学习竞争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争取应有的学习权益,全力培育自身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事物的系统分析和科学研究能力,从而确保在大学毕业前打造出过硬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社会发展能力,为大学阶段及毕业以后的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益,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大学生灌输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理念,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学习时,要将学习权益教育有机融入其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健康、有益的学习观念,实现大学生个性发挥与教育教学规范的辩证统一,使大学生在现行高校教育大框架内,能够尽最大努力地提升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形成科学、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根据斯克里文有关评价学说的理论,目前大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3]。但笔者调查发现,我国高校目前对大学生的评价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尽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为了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当前应将学生的主动参与纳入到学习评价体系的核心地位,努力在构建科学、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中有所着力。
(1)注重形成性评价。高校教师要将注意力放在大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提升方面,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做法,通过高校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在大学生学习结束后形成总结性的评语,提出大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使大学生对自己掌握某一门课程的情况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明晰今后持续改进的方向并保持信心。
(2)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高校大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中,其对象是大学生,而要想使评价结果让大学生真心接受,吸引大学生参加其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就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在大学生自我评价中,教师的指导和其它学生的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对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结果,理应纳入教师的最终学习评价报告中。
(三)加快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大学生学习权益的载体建设
大学生毕业后,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符合社会要求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机制,是我国当前提升大学生学习权益的重要内容。
(1)“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建议在大学生课程设计中,增加有关的社会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尽早向“社会人意识”方向转变。
(2)以实践性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尽快扭转我国大学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明确要求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合适比例,特别是一些职业技术类院校,更是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教学考核的核心[4]。
(3)在教学考核体系设计中,还应结合课程要求,帮助大学生设定一个合适的门槛,不宜太高,也不宜过低,让大学生通过切实有效的努力,以及积极的学习力,顺利完成量身定做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将学习权益纳入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完善权益保障和救济途径
从现代法治社会构建上来看,学习权益作为人权的基本内容,理应体现在相应法律法规中,并通过明确而具体的权益内容规制,以及相应的权益保障和救济,从而发挥出学习权益良好的法律效能。
(1)对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增加或修订大学生学习权益相关条款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大学生学习权益的具体内容,从大学生、教师、学校、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等层面进行规范设计。
(2)建立起行政和司法共同促进的大学生学习权益保障的救济模式。在行政申诉方面,要力求回应及时,程序简化,并吸引大学生参与到申诉委员会的制度构建中。在司法程序上,必要时要与违宪审查进行有机结合,从宪法高度来更好地保障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权益。
作者:余树英 单位:井冈山大学
1网络安全意识现状概述
众观国外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与教育的各项规划和措施,我国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体的教育培养模式和实施措施。2014年2月27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为国家安全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也开启了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里程碑。全国各地不断开展强化国民网络安全意识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北京确立网络安全日、国际网络安全大会召开、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全国各大企业开展的网络安全论坛、全国各大高校申办的网络安全新专业等一系列的措施都已经展现出我国在大力提升全民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努力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为了更好的推动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我校在2014年首设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此前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是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犯罪侦查方向,多年的教学理念使得我们在开展相关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对象探索一种基本专业课程体系教育为核心引导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专业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强化与养成,提升专业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的思维,同时对于创新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引出新内容新思路。
2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许多的调查数据表明,网络安全问题大多都是由于管理措施不力、安全配置不正确等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的原因诱发,在多数情况下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技术难题而是安全意识问题。例如:很多个人网络用户使用的网络虚拟身份的密码设置安全系数过低,个人信息不慎重,网络浏览痕迹不清除不处理等基本网络安全保护意识缺乏。一个只认为管理和技术就可以安全实现网络安全的人不会在思想上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就无法树立牢固的网络安全意识。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强化能够缓解和避免网络使用过程中安全威胁、安全隐患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校大学生是网民中特别的一类群体,他们获取知识信息量大且要求较高,作为年轻人,其贴近时尚,追求新事物,学习新科技,掌握新手段,领悟新知识都十分迅速,同时也是培养个人意识形态与习惯的最好阶段,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未来网络信息的管理者与使用者,强化和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提高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会使得很多的高校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已经掌握了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安全防范方法,拥有网络安全意识习惯,对于保护个人、企业、事业和国家的安全都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
3依托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3.1专业课程是大学生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重要内容
很多的高校开展教学过程中已经依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完善的教学体系,我校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有着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并针对各个专业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大多数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公共必修、法律知识、警务技能、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等多个模块。其中专业课程是各系部根据行业对人才能力标准的要求选择开设的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随着近年来国际上众多国家对网络安全及其相关建设的重视,我们国家也更加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网络强国”建设的目标,与此同时开展全方位的制度、技术、文化、设施、人才等方面任务的实施。这为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对于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面。公安信息系是我校成立十多年系部,多年来一直设立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2014新设本科专业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教学要培养能在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与预防网络犯罪、控制网络犯罪和处置网络犯罪相关的执法工作的应用型公安专门实战人才。在制定这些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时我们设立了《恶意代码分析与防范》、《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与监察》等专业核心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实训能力等专业能力,同时也为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其中《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核心专业课程,其在实现学生素能培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教学目标定位以掌握网络安全相关技术为主线,强调实践应用型技能素质培养,在一定程度对于网络安全意识培养重视不够。为更好的依托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强化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优质习惯,我们将针对培养对象制定培养目标,不断努力探索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3.2依托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方法
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体系化过程,教师要依托专业课程这一核心,加之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其它形式的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目标。目标完成的主要方法以下三个方面。
(1)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的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有效的方法是将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所授课程中,其中《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恶意代码分析与防范》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理论知识外,在实训操作环节注重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训练,通过理论讲授教学与实训操作训练相结合把难于理解的技术理论知识在实训操作训练过程中加深理解,从而通过整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的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比如,我们在给学习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策略篇配置过程上账户策略时,不但要求学习学习、理解和掌握账户策略在配置与使用在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密码必须复合复杂性要求”或“账户锁定阈值”等内涵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做法。
(2)针对学生兴趣加强宣传,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宣传活动的展开是扩大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受众面的最佳途径。一是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可以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组织,骋请校外或行业相关领域的专家主讲,以网络安全前沿动态、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精彩事件或案例,并结合最新发展的网络安全技术、工具使用、网络应用等方面知识开展专题式教育。二是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及意识普及活动,依据主题活动目标,通过问卷访问、演讲、海报、游戏、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三是设立网络安全学习专题的网站,网站建立是新媒体形态下知识传播的良好方式,网站中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除了展示网络安全事件、普及知识,还可以介绍新技术、新动态,网络安全学习专题网站不仅给建立、维护网站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广大同学了解网络安全新事物,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搭建了平台。
(3)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全国很多高校或单位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如单兵挑战赛、分组对抗赛,这些是很多高校大学生都希望踊跃参加的一种课外网络安全类科技活动。通过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全国范围或省内各地高校大学生展开的网络安全技能大赛的过程,遴选、训练、指导参赛学生,在参加技能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网络安全技能等多方面素养。这些不仅能够推动高等院校网络安全专业学科体制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加强网络安全实践类课程体系建设,对于推动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网络安全类专业技能人才,积极响应国家网络安全重点发展的战略规划起到重要的作用。
(4)成立网络安全学生社团学生成立网络安全社团是在课堂之外有组织的一种开展教育群体性教育活动的基础,在社团中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研讨;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开展校园内网络安全知识调查;参加国家、省部级等相关部门、院校组织的网络安全大赛等多种多样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技能。网络安全学生社团是学生组织的团体性组织,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参与,同学们加入一个团队,集思广义,深入讨论。不但能加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而且能够扩大网络安全意识养成的受众面,让网络安全知识以快乐而又自然的方式在大学生活中传播。
4结论
现代社会的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环境下给我们网络安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意识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防范方法,养成网络安全意识习惯,对于保护国家、社会、个人信息安全,完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结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此为目标,全国各地高校都应该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应该将网络安全意识作为高校全体大学生培养的必备技能和基本素养。我们不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培养举措,也要研究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措施,并深入实施,不断探索,为我国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作者:黄波 单位:辽宁警察学院公安信息系
一、高校大学生资助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个人认识不清
国家奖、助形式的资助,主要是针对有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的大学生。新生入学后,学生需持有民政部门盖章的贫困证明并填写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表,获得贫困认定等级,方可参加与国家资助政策相关的奖助学金申请、评选。事实上,存在着部分非贫困学生,他们通过老乡、同学等社会关系,获知国家无偿资助的力度,为了骗取资助,使用隐瞒、谎报家庭情况等方式取得学校贫困认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在面对贫困资助过程中,认为资助是国家的帮扶不拿白不拿,“比惨、比穷”成为一些学生的常态,理所当然地认为“我贫穷我就必须要奖助学金”。相反,落选的同学往往会产生失落、厌学情绪,甚至会诱发师生、同学间的矛盾。导致个人不诚信的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同学单纯对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誉的渴望。国家励志奖学金除了给予较高金额(每年5000元)奖励外,还有国家级荣誉证书奖励,但这些只针对有贫困认定的同学。高校中,不乏一些学习成绩好但家庭经济并不贫困的学生,虽然他们对物质奖励并不看重,但非常重视类似国家级的荣誉奖励。于是,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隐瞒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争取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学校缺乏专业的资助管理队伍,德育教育有待提高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规定:各高校要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按1∶2500的比例,先行落实,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各高校陆续成立学校资助管理中心,但人员配备远远不足,落实到各学院无专职老师负责,资助工作往往由学院临时指派辅导员兼任,辅导员工作繁忙时,则层层下派到学生干部进行日常管理。以开学为例:每年9月份是新生开学季,也是学校每年最忙碌的时期之一。开学涉及:学籍注册、贫困认定、安全教育、军训等等一系列的杂事。学院助学金名单每年9月底之前要提交学校审核,公示后,10月底提交国家资助中心。新生助学金评选要先经过贫困认定,公示3—5天后才可以参加助学金评选,助学金评选结果经过3—5天的公示期,方可将最终结果报学校资助中心。在最忙碌的新生开学季,没有专人配备资助老师的情况下,贫困认定结果及助学金人选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没有被关注到。另一方面,学校在落实资助政策时,倾向物质层面的帮扶:“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更多地注重国家资助资金的落实和发放,精神层面上的关注、教育较少,导致学生缺乏感恩、诚信、回报社会的意识。
(三)社会缺乏规范机制
高校在落实贫困大学生资助之前会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进行贫困生的等级认定。乡镇级以上民政局或街道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是高校在贫困生认定及等级认定的重要依据,但在现有体制下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可信度较低。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也能在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究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资助资金主要是国家、地方、高校联合资助,本地民政部门认定盖章,无作为对其本部门没有任何利益的影响,认定错误也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随意性较大。国家权力机关的随意性、无作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权威性、公正性,给高校认定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且给身心逐渐走向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负面不诚信的错误引导。
二、强化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
(一)强化学生资助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在相继成立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力度。除了学校层面有专门的资助工作人员外,更应强化对学院的资助工作人员的配备。同时应把握好资助的源头:贫困认定工作。新生开学时,配备专人老师,对新生的贫困等级进行认定,经过同学互评、年级初评、老师核实、学院审核的方式层层把关,建立明确的“退出进入”机制———对家庭情况好转的学生采用帮扶的“退出”机制、对因家庭变故等原因致贫的采取“进入”机制、对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惩罚机制,让诚信、正直等正能量的形象在老师身上得到展现和弘扬,在无形中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建立健全贫困等级认定及奖助学金评选机制
各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建立标准化的贫困等级认定及奖助学金评选机制,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各项考察指标进行量化,并下发至学院,各年级针对各专业学生的生源地、民族、家庭状况等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情况的认定、评选机制和办法,切实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一笔资助都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学生。
(三)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教书育人。资助工作除了帮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物质困难外,更应注重在资助帮扶中的德育教育。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每年应开展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人物的评选,树立典型人物;开展征文比赛、图片展等形式的“感恩、诚信”教育,树立学生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回报社会的良好道德情操;通过学院层面让每个年级积极开展“诚信“”感恩“”自强“”励志”等形式的宣讲活动,真正把德育教育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四)建立大学生资助诚信档案
在资助育人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资助诚信档案,并直接纳入大学期间奖助学金考评标准。对于那些为了骗取资助,使用隐瞒、谎报家庭情况等方式取得学校贫困认定,获取资助金的同学,一经核实,取消其参评资格,没收资助款,并将其欺骗行为计入诚信档案,并重点给予其品德、诚信、励志教育。
(五)规范民政部门的贫困认定工作
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认定》作为国家对学生资助的重要依据,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民政部门在认定贫困大学生时,严格按照认定程序,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认定。对不经核实就乱开具证明的地区部门,给予相应的法律、制度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应追究其责任。真正把贫困认定工作从源头上肃清,使国家公权力的公正性得到彰显,把德育教育的隐形效益发挥出来,弘扬社会诚信之风。
作者:姜尧 陈银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一“、基于素质教育的养成教育”理论实践
学校开展了基本素质养成教育;核心竞争力教育;就业能力教育三大教育。通过养成教育的推行,学校工作在大学生工作的带动下取得了丰硕成果,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改革、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学校招生、就业等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校上下多年以来一心一意抓养成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实践证明,在素质教育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开展学生教育的路径是正确的。
1.素质教育要有创新精神
通过“养成教育”实践证明,创新精神是一所大学推陈出新,坚持发展的力量与源泉。正是在素质教育中,我们创新性的推出了“养成教育”理念,学校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主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办学局面,在“养成教育”创新精神的带动下,学校组织、人事、管理等各个领域改革也破冰而行,取得了相应成果。
2.养成教育要有经营意识
养成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要有一个很长的实施、回报周期,这个时间一般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见效,因此在推行中不能急功近利,要有经营意识,立足长远,以经营的意识去看待。因此在“养成教育”推行中坚决贯彻市场准则,不以时间为验收关口,而是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按照市场需要设置专业、按照企业制度管理学校、按照品牌意识打造品牌。由于贯彻了经营理念,以时间换空间,经过多年沉淀,养成教育的效果逐渐显现,学校发展应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和勃勃的生机。
二、结语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总体是安定团结的,正因如此,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养成教育为具体手段,切实贯彻德育教育方针路线,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切实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袁景 单位:牡丹江大学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总数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达不到平衡状态,很多大学生选择就业的时候好高骛远,一意孤行,在就业过程中,急于求成,过于强调自身的价值体现,以及个人的思想,完全地以自我为中心,当面对就业本质与现实需要出现严重不符时,学生们在学校里表现出来的是对所修习的专业从最初的满腔热血都后来的随波逐流,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出现很多投机行为,甚至有些学生触犯了法律法规。
二、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不强,执行能力较差
1.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老师们,在学生成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管理者不是在被管理者背后对其进行监督和管控,而是营造好的管理氛围,致使被管理者能够自主地进行各自的分工,一些管理者仅限于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者是解决问题,这就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无法形成默契度,更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对于教育主体的学生,老师应该采取互动式交流沟通
对于新形势下的教育管理方法要与学生一样既是教学的管理者,又是教学管理氛围的营造者。由于高等教育一般采用全日制教学,学生们几乎全部时间都在校园里进行相应的活动,但是经过研究调查,授课教师、辅导员老师,以及宿舍委员会的老师的主人翁意识淡薄,不能发自内心地去关心照顾每一位学生,从而得不到学生们的信赖,管理者无法改变自身的观念,表现出的是一位训导者而不是很好的服务者,老师与学生之间就教育管理方面达不到共识,也就不能建立良师益友的关系。3.教育管理者的自身能力有待加强,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教育管理者的工作连贯性不强,形式过于单一,成“趋炎附势”的状态,大量的学生在课后调查表上都会有很多的抱怨,并且对于形式主义也提出了质疑,并且大学是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管理者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而在实际教育管理中,这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课题也因人而异地被省略掉。管理者缺乏责任心,在工作中“趋炎附势”,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们的切身问题,不能很好地营造学习生活的和谐氛围。
三、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举措
1.针对90后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在观念新潮、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前提下很难管控的实际问题,我们对此提出了新的举措。首先要健全90后的人格魅力,其主要方面表现为对人生态度要脚踏实地,对人对己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要求我们90后大学生建立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在日常新闻以及网络媒体的报道中,有很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业以及个人感情方面选择轻生,我们在惋惜这年轻生命的同时,也强烈谴责这种行为,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父母亲人乃至整个社会的不负责任。这样对于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不但没有起到积极影响还会对当事人所在的学校声誉以及相应的教育管理产生消极影响。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学校一定要秉承优良作风,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在校园这一独特的环境中,在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方面都会显现出异常的敏感。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一定要把学生们存在的安全隐患摆在教育教学的首要地位,只有学生们安全,才能确保教学工作与学生生活正常进行。
2.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创新人文关怀
在社会大环境的驱动下,校园文化也经受着冲击,这种新浪潮的激荡好似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创新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对教育管理有影响的弊端。在营造自由平等、积极向上的环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们的人文关怀,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正确导向作用的同时,创造德育双促的局面。使得学生与学校形成一种默契的发展节拍,在新的教育管理形势下,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务必做到以理服人、平等待人、以德育人,着重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管理者要带着一颗爱心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对于决定学生一生的重要决策应该从学生本身考虑,例如:“就业指导”老师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同时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建议,在我们教师的热情服务以及亲情奉献中使得广大学生体会到我们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照顾,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教师的职责,更是教师的使命。90后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铺垫好成长轨迹,协助学生顺利成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整合能力的同时,真心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解除学生们的心理压力,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于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回访跟踪,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辅助其成长成才。
3.营造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氛围,实行新的管理机制
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教育弊端,亟待解决,在课堂上,教育管理者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生活中扮演的就是亲人、朋友的角色,师生间树立正确健康的关系,在课堂上秉承开放式教学的本质同时,对于学生老师间实行双向评分机制,在自我评价的同时进行相互评价,本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态度进行评分,在评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者与学生间的公开程度,确保教学质量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在公布评价结果的同时允许双向质询,将透明度实现最大化,建立专项纪检工作监察机构,从而确保此项教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稳定开展。我们要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完善、正规化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确保“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在高等学校现代管理制度中,要确实保证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建立开放式校园环境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存在的相应安全隐患,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为了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在规范各个主体的同时确保相互间的平等与制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中,对于管理与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成、永恒不变的教育课题,随着时代大潮的不断激荡,广大处于政工教育的工作者,要立足自身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校学生营造健康有序的成长氛围。学生教育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更能影响到学校是否得以正常运行。建立一支作风过得硬的学生管理队伍对教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此项工作,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关系,使得学生自主遵守学校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教师自觉完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相互学习中共同促进彼此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所以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对于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生工作者应该虚心学习,切实维护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力基础,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作者:于洪伟 单位: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当前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兴趣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大学之后,特别是90后的学生几乎每人手里都有1台电脑,美其名是用于学习工具,实际90%以上的孩子都用来打网络游戏。有的学生甚至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分昼夜,黑白颠倒,更甚者不去上课或上课睡觉,迟到的现象很多,就更别提学习专业知识,有的寝室全体成员集体玩1个游戏,学习兴趣就更淡了,学生无心学习,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使得寝室环境不良风气高涨,低级趣味蔓延。
1.2寝室内卫生较差
90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很多寝室,学生的衣服、袜子、鞋、书本等物品,随处摆放,乱扔乱挂,垃圾随地都有,地不扫、不擦,被褥不叠,有的被褥1年不洗1次,寝室内空气污浊,气味熏天,让人无法进入,大一新生入学时卫生现象较好,随着年纪的增长,寝室内卫生情况和个人习惯就会越来越差,很多学生认为寝室是自己自由活动的地方,因此在寝室卫生和个人生活习惯上就无所顾忌,导致寝室内脏、乱、差。
1.3学生对个人贵重物品管理松懈
寝室内成员缺乏安全意识。被偷、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多数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太差而造成的,银行卡密码管理不严密,钥匙乱放,门不锁,寝室内网线乱接乱挂,都为寝室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寝室内很多学生吸烟,喝酒,使用违章电器,如加热棒,热得快等,有的寝室甚至有打扑克,麻将等赌博现象,这些都是文明寝室的“天敌”。
1.4寝室成员之间交流沟通较少
寝室成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城镇,农村。大家的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同一寝室不同成员相互交往沟通不多,部分学生分帮派,城镇的一组,家庭条件好的一伙,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寝室是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最多的的地方,1个寝室的成员大多数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学生受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和区域的影响,都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因此,他们在互相交往时就会出现分歧,高傲的学生不会很好的处理这些事,就会导致与学生间关系不融洽,互相不理不睬,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孤僻、自私的个性,成为大家眼中的“怪人”,还有的学生只限与寝室成员交往,不和班,系其他同学来往,从而导致大学生交往面窄,缺乏和其他学生沟通与交往,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对策
2.1建全寝室管理制度,加强寝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寝室文化建设一定要有一套完善、建全的管理规章制度,保障每个大学生都有良好的,有序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寝室建设成一个“清,新,洁,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应该把《寝室管理规章制度》、《值日生制度》等列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里,载入档案中,作为学生评奖助学金的一个重要依据,从而规范了大学生的行为,对寝室文化建设起到了激励和督促的作用。寝室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现在学生寝室管理,都归后勤部门,后勤管理员应充满工作热情,态度和蔼,注重在管理中教育学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大学生对他们的信任度,同时,辅导员应时长下寝室,多与大学生沟通,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有助于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加强学生会每天查寝的力度,协助辅导员、后勤管理人员共同服务于学生。
2.2加大寝室内设施的投入,改善寝室环境
目前,学院寝室内人员多,寝室内物品配备不齐,在调查中,有60%以上的学生希望住到4~6人间,26%的学生希望住到6~8人间。关于“你希望自己的宿舍清,新,洁,美吗?”这一问题的回答,30%的学生希望马上改善,67%的学生希望改善,3%的学生认为还可以,不用改善。可见,我们的大学生迫切的希望加强寝室内的物质文化建设,扩大寝室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寝室内设施的投入,从而改善寝室内环境,给学生们创建一个干净,清洁,温馨舒适的家。
2.3开展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院寝室内人多,物品摆放杂乱,积攒的瓶子乱堆,同学们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文明礼貌欠缺,为了改善现有的状况,应积极开展寝室文化评比活动,制定寝室文化评比活动计划,规划物品摆放图,扔掉多余的废品,要求物品摆放整齐,垃圾及时扔掉等等。针对现有的情况,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开展了文明寝室文化评比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设计理念新颖、美观、温馨、健康又富有文化气息的“家”。通过开展寝室文化评比活动,寝室内的卫生变得清洁了,人也精神气爽了,笑脸也挂在脸上了,也爱上、喜欢上学习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作者:孔令艳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一、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整体呈积极、健康、向上态势,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大体是和谐、融洽、友好的。除了学习外,“大学生在宿舍谈论最多的话题依次是大学生活、时政新闻、娱乐生活等”。大部分宿舍成员都做到互相尊重,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理想,以及宗教信仰等,并能互帮互助,对宿舍具有家一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是非辨识力不强,加之外界诱惑诸多,一些宿舍内潜存着文化低俗、庸俗等现象;此外,由于学生各自的性格特征、成长背景、生活习惯等的不同,集体生活中难免时常有摩擦、矛盾甚或拳脚之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的精神文化建设。(四)宿舍行为文化方面。大学生的宿舍行为基本上是文明健康的,宿舍活动较为丰富。多数大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理好个人内务,维护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除学习、休息外,聊天、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是大学生宿舍行为的主要内容。此外,学生也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班级、院系活动,成员间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由于网络、手机、电脑等的盛行,当代大学生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淡化了宿舍成员间的关系;有甚者沉溺其中,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见,不断加强大学生宿舍各方面的文化建设,让学生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业已成为各高校当下亟待处理完善之事。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
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主体性、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员参与等原则。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学生是学校的权力主体,而非简单的被教管对象,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学生)为本,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宿舍文化建设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一是要求管理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强化服务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健康、更便利、更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强化学生对宿舍文化的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是“从古到今、融合各种文化因素而成的”,创造者“都是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来创新文化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史为鉴,开拓创新。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改革、文化多元、信息充盈的时代,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因此,大学生宿舍管理及文化建设,要随着教育理念、文化环境、学生状况等的变化而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有效性,保持宿舍文化的活力。
(三)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并非仅是宿舍成员及管理人员的事,学校各级部门和全体师生都应参与到其建设活动中来。学校后勤、学工处、团委、保卫处等部门要发挥其指导作用,统一规划、专门管理;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团组织等要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发挥其教育作用,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宿舍成员自身要具有主人公意识,配合宿舍管理、关注并投身于文化建设。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小则有关成员的生活琐事、日常状态;大则关系到人格发展、公共环境。全员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给予学生更多关注,以期最优地实现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基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高校宿舍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生宿舍生活的品质
“大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学习环境,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一方面宿舍内部生活设施应及时修葺、更换、优化,提高学生居住的舒适程度。例如,增加宿舍空调设备、热水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另一方面宿舍区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要具有人性化和进行美化设计,其功能和结构须符合学生人数、性别比情况。例如,建设校园超市、餐饮区、运动场等。各高校应秉持“坚固、实用、安全、便捷、美观”的原则,多方争取,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宿舍基础设施建设的物力、财力支持,以保证宿舍在物质文化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提高集体生活的品质。
(二)完善宿舍管理机制,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建设良好的宿舍制度文化,首先要改革学生住宿制度,在按院系、专业统一调度的大原则下,充分照顾学生的性格、习俗、信仰等特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宿舍和舍友,创造自由、宽松、友好的人际环境。其次应在健全宿舍各项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真正保障宿舍文化活动的健康与安全。最后要建立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较高的同志充实到宿舍管理的领导岗位”,加强培训,增强宿舍管理人员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及突发性事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延伸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培养出合格及优秀的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宿舍生活之中,加强对学生实际生活情况的具体了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也应明确宿舍舍长职责,培训其管理技巧,并定期召开舍长会议,听取汇报,及时把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防患于未然;还应不断调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宿舍管理的学生组织,让学生服务学生。此外,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及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宿舍矛盾,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快乐地生活。
(四)开展多样化的宿舍集体活动,营造和谐友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首先,作为宿舍的主体,大学生应具备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意识,认识到宿舍环境及宿舍成员对自身生活、学习、成长、经历的重要性,关心他人,大家团结一致,共创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其次,宿舍可以实行内部自治,即在遵守学校各项宿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宿舍成员通过共同协商,求同存异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宿舍内部规定,实现自我管理。再次,同宿舍舍友之间要经常谈天交流,举行宿舍活动,增进了解。大家都本着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心与人交往,势必大大减少舍友间的误会和摩擦。最后,宿舍成员应共同地积极参与舍际间的交流、联谊活动,以及班级、院系、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宿舍文化艺术节”、“宿舍杯”球赛等。在扩大个人人际交往范围之时,这些活动更能很好地实现宿舍凝聚力、认同感的强化。
(五)加强宿舍网络文化建设,创建网络服务平台
网络、电子媒介、信息产品是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在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一方面要推进宿舍网络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学生的上网需求,同时加强网络管理,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网络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平台,创建学生宿舍网络服务窗口,如心理咨询、生活指南、设施维修等,便利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利用网络向广大学生各种有效信息和通知,宣传国家、学校的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弘扬社会主旋律,拓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途径。
作者:覃如冰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一、大学生寝室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实际状况,明确具体问题,寻求相应对策,笔者针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发放问卷119份,基本信息包括几下两点:
(1)回收有效问卷119份,其中性别为男性的大学生53人,女性的大学生为66人;
(2)各年龄段中以大二(45.38%)、大三(31.09%)为主,以大一(7.56%)、大四(15.97%)为辅。根据问卷反映的问题可从两方面具体研究:影响因素、利弊分析。
(一)寝室文化建设影响因素
宿舍氛围不和谐,室友关系难处理。据数据统计,在119位受调者中63.03%的人认为寝室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如睡懒觉)是寝室文化建设中最大的阻碍因素,而多数人同样认为卫生纪律不过关、沉溺上网、使用违章电器仍会影响寝室良好文化氛围的建设(见图2:大学生宿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而相对学习氛围,调查结果显示,4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寝室的学习氛围较一般,花费于看书学习上的时间较少,55.46%的大学生表示平日较多的时间用于上网。公寓集体活动的开展对寝室关系的建立有重大意义,但调查中发现50.42%的受调者表示只有部分寝室成员对公寓、班级等集体活动表现的积极,而不积极或没兴趣仍占据大部分人数。而此不利条件进而成为促进室友关系的障碍,62.18%的受调者认为室友关系较为融洽,但依旧存在小部分大学生认为室友关系不太融洽。寝室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聊天消遣、看书娱乐成为寝室轻松娱乐的方式,但调查数据显示,77.31%的受调者在上网中度过,58.82%的受调者在聊天或串门中度过,而寝室聊天中校园八卦占大部分内容,学习时事等较之较少。要放松方式
(二)寝室文化建设利弊分析
建设目标明晰,处理问题方式积极。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能够积极调整心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50.42%的受调者认为因做某事影响室友的休息时会立即停止。面对矛盾时,绝大多数受调者会选择相互沟通或借助机会道歉并和好。数据显示,受调者认为寝室文化建设对增进感情、拓展知识面、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气质、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普遍认为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寝室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理念的形成,帮助个人满足自尊心、调节情绪、增进身心健康,更具有对个人模式标准化的作用(见图6:大学生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材的作用调查)。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特征的影响
作为群体文化一部分的宿舍文化,其创建的文化形态为师生共享,而高校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及思想理念转变的重要过渡期,其所处的环境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而宿舍是多数高校生生活及接触最多的地方。宿舍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观因素的发展成为文化创建的决定性因素。性别不同导致文化建设过程中个体表现的不同。相较于男生寝室,女生寝室明显比男生寝室爱学习,但一般男生寝室的和谐程度常常高于女生寝室;大一学生寝室成员因为刚认识,寝室成员之间会尽量克制自己,避免矛盾;大四阶段,就业和准备毕业论文是寝室成员最重要的事情,在寝室的时间变得很少,经常不能全部成员聚在一起,个体因此变得更珍惜最后一年的相聚时间,矛盾反而减少。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宿舍分配、基本设施配置、维修等都与宿舍管理工作直接或间接挂钩。一般来说,寝室管理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寝室的物质文化,如寝室管理规定,如每个寝室的水电费,还直接影响寝室的生活习惯及文化氛围,如作息时间等、每天卫生大检查。宿舍文化则是高校管理制度的细化与拓展,高校宿舍规范管理依托高校文化创建的管理制度,而高校文化创建制度则以宿舍文化为切入点,深层次地挖掘高校管理特色,创建优良校风学风,其一定程度上是高校多方决策的重要体现。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依托政治、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的颁布为宿舍文化的创建提供良好客观发展条件。一般来说,高校经济发展决定寝室文化的发展程度与状况,且关系日益密切。一方面,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日益升高,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为高校宿舍文化创建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与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使大学生思想观念改变许多,为寝室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在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精神文化的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变化,更注重自我,竞争意识逐渐增强。高校生精神载体、思想理念的变化让自由民主意识更强烈,寝室文化中的竞争意识更明显。总的来说,高校经济高速发展成为推动宿舍文化健康创建的动力。
作者:郑琳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1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与实践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为牵头单位的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以人才、学科、科研为核心,以实现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的融合为手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打破行政部门和资源壁垒,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激发创新活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另外,还需要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吸引政府机关、中介组织、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等相关主体形成创新网络,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产生非线性叠加效应。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大会上特别强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讲话精神很快转化为国家政策,各级各类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自2012年5月7日计划启动至今,分别于2013年国务院认定实施的协同创新中心共14所,2014年国务院认定实施的协同创新中心共24所。
2协同创新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联性探究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中,灌输型教育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之风,这些瓶颈制约着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于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如何提高实效性的问题日益凸显。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由于部分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的局限,加上高校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制约了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就经济内涵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产生的科技成果理论上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中并产生经济利益,但实际的成果转化率却很低,因为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大多以理论为主,进行简单的实验,有的只经历了小试,却没有经历中试及以上阶段,使得其实用性较低从而导致转化率不高,还有不少科技创新项目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这些问题就显得愈加突出,直接制约了当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协同创新高度契合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治理需求。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协同,必然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通过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整合起来,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学习和实践的完整平台。正是因为多种创新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在科技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条桥梁,既减少了高校与企业交往过于直接而产生的文化、机制等的不适和矛盾,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场地、设备等资源,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协同创新并不局限于高校与企业、研究院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在高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同样依赖高校的内部环境,协同创新让高校各职能部门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从线性模式逐渐发展为网络模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条块分割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必然要求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建立全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在顶层设计、组织领导、运作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设计,以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3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和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不高、意识不够、氛围不浓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郁,部分学生缺乏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加上有些高校没有组织专业人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作系统的讲解,部分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足够的兴趣并且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崭露头角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小,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带动课外科技活动良好氛围的形成。有些高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竞赛、轻普及”的短视现象,科技创新覆盖面较窄,没有为大学科技创新活动搭建足够的平台。
3.2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
部分高校还没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有的仅仅是在其他的规章制度上提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有的高校为某个科技创新活动如“挑战杯”活动成立了临时管理机构,但却缺乏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都没有制度保障,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到限制。除此之外,资金和场地的支持也是重要保障,但有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方面投入不足,大学生科技立项经费来源主要是临时性行政拨款,没有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有的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阵地人均可使用面积较小,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设施和设备的数量也较为有限,无法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活动层次与质量的提升。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参与科技活动的动力,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3.3队伍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大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主要包括管理队伍、指导老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三个层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有些高校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没能整合学校内部资源,相关部门没有真正参与其中,甚至有的高校仅仅依赖团委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单个部门的力量比较有限,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在指导老师方面,有些指导老师与指导的科技创新项目并不完全对口,指导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提升层次,从而使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出现停滞现象。部分优秀学生可以提出较好的研究思路,但由于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不能将项目研究推向深入。
3.4科技创新项目缺乏实践性,缺乏市场实用价值
有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或者停留在参加比赛层面,并没有实现成果转化。由于缺少科技创新转化意识,一旦项目完成,便束之高阁,不少项目能做到小试阶段就很不错了。有的项目由于缺乏条件、缺少场地和设备导致无法做到中式阶段及以上。所以,不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不过是“点到为止”。有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课题是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与市场需求联系不大,缺乏市场实用性,做完用不上就直接丢掉了,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转化和推广。
4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科
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策根据系统论、协同论和协同创新有关理论,分析协同创新及其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客观要素,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动态性,通过其结构与功能、运行机制与环境的优化,构建和实施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4.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员科技育人意识
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高校所有职能部门都有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义务,因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的过程中要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无论是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财务处,还是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都需要联合起来,实现高校内部的协同。高校应定期开展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术讲座,帮助学生培养科技创新兴趣,帮助教职工提高科技育人意识。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员工或者科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来校开展科技项目和科研方法的介绍,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兴趣,推动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外部协同。高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师生去企业和科研院所参观实习,例如分批次组织学生去武钢进行现场参观,现场观看武钢科技创新项目,提升师生员工科技创新意识,加强科技素质的培养。
4.2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织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成立大学生协同创新中心,由校领导担任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主任,选任教学科研突出的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校外企业、科研院所负责人担任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问题,解决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吸纳到高校中来,聘请他们担任科研导师,邀请他们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4.3理顺运作机制,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4.3.1企业与高校联合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其生动性、互动性、科普性,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从目前情况开看,科技文化艺术节主要是以学术讲座与沙龙、科技发明制作、校园学术竞赛等为基本形式开展,大都局限于校园内部。由企业和高校联合举办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正是协同创新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体现,可以拓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内涵。例如汽车学院与东风汽车公司、化工学院与武钢、城建学院与中建公司、医学院与天佑医院等联合举办活动,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提供了解企业的机会,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4.3.2将科技创新基金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依托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和基地,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企业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更加强化了实践环节。从立项选题到中期检查再到结题验收,锻炼了大学生的实验和科研能力,这一过程离不开科技创新基金和基地的支持。而将科技创新基金基地建立到企业中去后,学生可以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突出了项目研究的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企业的设备相对齐全,具备了中试试验及以上的条件,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完成项目试验,可以使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4.3.3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大学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舞台,以其竞技性、科技性、大众性特点,吸引了青年学生广泛参与,成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场地、设备和知识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参赛作品水平的提升,即便是有很好的作品,也往往只停留在参赛层面上,难以实现成果转化。瞄准竞赛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可以提高参赛学生的竞争力,也可以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在赛事结束后可以将比赛项目成果直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大大提高了成果转化率,可以助力企业发展,实现共赢。
4.4完善保障机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开展创造条件
要想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办成广泛持久的活动,必须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保障、经费保障、设备场地保障三个方面。
4.4.1政策法规保障政策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国家、地方、高校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可以出台促进这一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官、产、学、研合作机构为协同创新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4.4.2经费保障任何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必须要有经费保障。可以设立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可以和企业联合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专门用于企业和高校联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校的协同创新中心也可以设立校级协同创新基金。
4.4.3设备及场地保障高校通过与企业、研究所联合,实现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企业和研究所的设备和场地,可以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设备和场地条件。
作者:刘亚毅 安旭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一、以经费投入为前提,师资保障为重点,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投入保障机制
各高校二级学院应依托本学院各级各类教学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发挥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教学团队等师资优势,鼓励教师带课题入驻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做科研,培育创新实践团队,分组分层次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全程跟踪作品的形成、改进和完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化为创新实践。
二、以学术氛围营造为抓手,创新基地为载体,建立项目化、基地化运作模式
1、学术氛围营造
高校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科研氛围浓否,也直接决定着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困难程度。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各学院应组织以本学院学科知名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成员的学术报告团,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为本科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体会,鼓励科研工作量大的教师或课题组接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有条件的学院还应加大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和增加创新技能学分等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基地建设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各学院应依托其科研、实验室等资源,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育人于一体的多种功能。基地专家团队担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应整合学院各种创新实践资源,涵盖基础训练、创新实践、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各种场地以及电脑、投影机、打印机、桌椅、文件柜、阅览桌等必需的办公用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以品牌赛事为突破,项目培育为途径,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运行机制
1、品牌赛事
各学院还应根据本学院学科特点、学生特长等具体情况,确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赛事清单,同时确立诸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英语竞赛等赛事以及学科专业竞赛的品牌赛事,重点培养和资助,长期培育项目和团队,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机制,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
2、项目培育
学院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得调研,根据学院具体院情,结合学校、学生的专业情况,制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常年为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本学院确定的品牌赛事储备项目和团队,注重高低年级学生的合理配置,对重点课题进行立项和资助,实行项目制管理,注重课题项目的培育,加大对立项课题在师资、经费以及实验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攻关省部级以上团队项目,力争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持续深入开展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拓展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它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万超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一、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逐年扩招,生源质量大不如前,这样也是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眼高手低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通病,要想提高学生自身素养,除教师传授的知识外,更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发散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想等多元化的素养,端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的合理,符合社会的发展观,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二、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1.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化
大学生在走入社会的工作岗位之后,专业能力是必要的素质基础。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具备较强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和科学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熟练专业实践,增强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教学的成果。
2.系统的职业化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指导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品质、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等的指导,深入的挖掘学生的职业潜力,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系列的职业化指导,使学生端正态度,自觉提升自身素养,思考专业发展及规划自身未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人而异,全面了解职业规范与准则,凸显个性化和特定化,逐步提升每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实施的能力。
3.提供校企合作与定岗实习
校企合作是大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校园与企业直接连接的最直接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创设模拟的职场环境,学生熟悉环境和流程之后,学生具备了符合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直接上岗,企业也可以向学校提出所需的人才标准和需求,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达到教育的现代化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度融合。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假期进行专业的实习、实践,这样有助于积累社会经验,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可以具备某些优势。
三、结语
总之,职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化能力的培养则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的。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大学生具备职场人所需的技能和素质,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于工作岗位,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素质优先的原则,职业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对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胡明辉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弊端
组织管理有缺陷一般高校都将社会实践归口于团委或学生处管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学生假期例行活动开展,往往仅由一纸文件通知,学生在接到通知后多数是自行安排,一般不会想到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凌乱,内容简单重复,没能起到锻炼成才的目的。团队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存在上述问题,甚至更为严重。活动前的策划准备不充分,没有经过与实践接待方的详细沟通,策划内容不切实际,安全保障不到位;社会实践活动执行困难,活动项目实施改变较大,流于形式;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空洞无力、甚至没有总结。
二、职业生涯理论的切入点
(一)社会实践阶段论
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中,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较好完成发展任务才能顺利进行下一阶段的发展。我国学生在大学之前基本没接触过职业社会,所以,大学阶段需要完成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中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的双重发展任务。因此,这一阶段不仅要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同时还要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大学里的社会实践就成为完成这一生涯发展任务的重要载体。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要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个性需要、职业兴趣、能力水平,还要完成对社会的初步认知,了解工作、了解岗位、适应职业,初步完成职业准备。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可分为三个发展期:探索期,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实践中加以尝试;训练期,针对探索期的决定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参与相关实践项目,有目标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明确职业选择;择定期,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二)社会实践环境模式论
霍兰德认为,一个人之所以选择某职业领域,基本上是受到其兴趣和人格的影响,生涯选择是个人在对特定职业类型进行认同后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或延伸。在霍兰德理论中,提出大多数人属于六种人格类型,同时有六种环境模式与这六种人格类型相对应;人们寻找的是能够施展他们的技能同时表现他们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的职业;人们的职业行为是由其人格和环境特征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在社会实践中这六种环境模式同样存在: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当学生处于兴趣类型与实践环境一致和相容的情境下时,个体满意度会较高,主动性会增强,效率也能得到提升;相反,在兴趣与实践环境对立和相斥的情境下时,个体的负面情绪会占主导,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情况就会时有发生。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类型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这六种环境模式,让学生在每次社会实践中选择与自己人格类型相适宜的实践项目参加。
(三)社会实践动态适应论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罗圭斯特和戴维斯提出了人境符合的心理学理论,即当工作环境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内在满意)、个人也能满足工作的技能要求(外在满意)时,个人在该工作领域才能够得到持久发展。个人与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个人的需求会变,工作的要求也会随时间或经济情势而调整,如个人能努力维持其与工作环境间符合一致的关系,则个人工作满意度愈高,在这个工作领域也愈能持久。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借鉴此理论,社会实践本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符合适应论的背景,随着学生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提高,应提供给学生更适宜的平台和机会。所以,所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不能一成不变,应有阶梯性和发展性。可在低年级阶段设计相对简单的实践任务,到高年级阶段安排复杂的实践任务,从而维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符合性,实现动态适应。
三、职业生涯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改进措施
(一)职业化:职业指导提前融入社会实践之中
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认知社会的重要途径,应与学生的职业选择密切相关。社会实践的成功与否、实效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紧密联系,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学生走上职业道路前的铺垫。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应安排职业指导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之前,一般考虑在策划阶段,学生应提前完成自我认知,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估;同时对职业有初步意识,了解什么是职业,能对职业做出选择,即完成社会实践阶段论中的探索期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普及,通过组建生涯团体辅导小组来组织学生进行认知探讨,通过邀请校友、成功人士讲座及企业的宣讲会等形式来促使学生思考开展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辅助职业认知。
(二)阶段化:一个年级一个主题方向
根据社会实践阶段论的观点,大学生社会社会实践分为三期,分别是探索期、训练期和择定期。结合高职学生三年的在校学习经历,我们可以将这三期嵌入到大学三年里。大一年级对应探索期,大二年级对应训练期,大三年级对应择定期。大一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完成自我认知和初步职业认知,可通过参加生涯量表测试、自我总结反思认识性格、兴趣;通过参加和组织集体活动认识个人能力;通过聆听讲座、生涯人物采访建立初步的职业认知。这些途径,不仅是生涯教育的手段,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大二阶段,在大一探索期所做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同时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训练和完善,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大有作为的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开展诸如职业调查、假期实习、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深入职场的短期体验式的实践活动。大三阶段,这是学生完成“职业人”转变的最后一步,学生在这一年里要将短期的职场体验转换为个人的职业选择,或重塑职业目标。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目标是完成岗位实习,初步体验职业生涯。可以开展的活动有择业指导、岗位宣讲、毕业实习等活动。
(三)匹配化:通过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所需各项能力,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
学生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各种可能,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多种尝试,而不是仅仅只局限在自己所擅长的单一领域。学生的心性不定,兴趣转换极快。因此,我们在安排社会实践任务时应将霍兰德六种职业类型都涉及,要求每位学生每种职业类型都有参与。有亲身体验才能分辨适合与否,既验证职业兴趣量表结果,又进一步了解职业兴趣类型。在设计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任务难度和人员组合,每项任务都应设计为高低年级学生同时参加。对于低年级学生,实践重点在了解项目内容和实施流程;对于高年级学生,实践重点在完善项目、指导新人、实践创新,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通过这种安排,力求使每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伴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加,学生能从较低位的人职匹配逐步成长为高职位的人职匹配,再辅以职业技能迁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求职成功率,最终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体系化:打破现有教育划分,将社会实践与实习整合为一门课程体系
按照现有社会实践运行模式,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分属不同处室管理,专业实习多由教务教学组织部门负责,社会实践多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这就造成两者地位不等,信息不通,学生重视程度不一。要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势必要打破界限,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整合统一,运用职业生涯理论,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将其系统化、体系化,按探索期——训练期——择定期考察学生实践情况,酌情给予学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知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过程,做好社会实践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在职业生涯理论的指导下,实行大学生社会实践职业化、阶段化、匹配化和体系化,大胆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序发展。
作者:徐敬洁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1高职大学生赏识教育现状
赏识教育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以赏识鼓励和情感熏陶为主,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与情趣,保护学生自尊心,调动学生进取的动力,发展其多向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得到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宽容、提醒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形成积极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发展,赏识教育的手段也越发灵活多样,如开展各种培训、举办展览、庆典、文体娱乐活动、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心理咨询等。除了运用口头赞扬、书面信函、心理暗示等传统方式开展赏识教育外,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借助电子通信工具、网络等媒介开展赏识教育。教育手段多元化为赏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和发展空间。
2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原因分析
2.1独立的个体意识
增强大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具备成人的特点,心理成熟度和社会成熟度也达到了较高水平,独立意识强烈,他们希望摆脱日常的监督和管教,已具有产生自信心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赏识教育是保护和引导大学生塑造良好个性和优良品德的必要环节。
2.2自我体验的不稳定性
赏识教育是大学生自我体验趋于稳定的先决条件。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使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称为“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对自我、他人和自然地接受,自然地表达自己,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社会情感丰富。但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处在不断进行中,个性还不够成熟和稳定,也缺乏驾驭情感的意志力量。当自我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为别人所悦纳,或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时,他们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否则会产生消极、不愉快的体验。
2.3情绪和需要的渴望
赏识教育是满足大学生情绪和需要的重要途径。基本情绪是指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现代心理学将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看做是人的基本情绪,在此基础上可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并被赋予不同含义,如悔恨、羞耻这些情绪包含着不快乐、痛苦、怨恨等复杂因素。社会情绪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绪反应,表现为较为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例如人的善恶感、责任感、羞耻感、内疚感、荣誉感、美感、幸福感等,社会情绪是在基础情绪上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基础情绪表现出来。情绪与需要又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既决定情绪发生的种类,又决定情绪发生的水平。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或受到某种刺激,特别是受到强烈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有机体特有的一种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心理倾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为突出某种需要的结构。大学生希望获得尊重,当得到他人称赞时,会产生荣誉和喜悦感———因为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和成就需要;当受到他人的冷落时会产生失落和孤独感———因为自己被接纳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赏识教育中存在的矛盾
一是过分强调功用性。一些人把赏识教育的功能夸大,崇尚“万能论”,认为赏识教育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迎合,不因学生个性特点、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也不因事物发展规律、问题程度不同分别研究,一律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使教育的辨别系统失灵,一旦效果不如意,他们便降低甚至失去实施赏识教育的信心。二是赏识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割裂。一些人对赏识教育的认识太过于“机械化”,认为赏识教育是“全新”的,是对原有教育方式的否定,因而不能将新旧教育理念、方式科学合理融合,使赏识教育失去了基底,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一味的赏识、激励、表扬,会使学生处于飘飘然的状态,产生执拗、任性、盲目自大的心理,甚至是逆反心理。三是奖励与惩罚脱节。一些人将要赏识不要批评作为教育准则,对学生的一切都赏识,摒弃了批评,割裂了奖与惩的关系,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赏识和表扬的“顺境”中,产生“心理饱和”,心理承受能力蜕化,对“逆境”挫折反应变大,耐挫能力变小。
4有效运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是理性对待。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层次、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家庭背景、情感倾向、性格气质以及非智力因素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这种情况是否适合采用赏识教育?适合公开表扬式赏识还是个别谈话式赏识?等。分析方法可采用5W1H法,即什么人、因什么事、何时、为什么、怎么样。二是把握时机。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时机把握,恰逢其时地赏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生成绩外显,感觉良好,喜形于色时,给予赞扬性赏识;在学生表现欲展露,希望在同伴面前展示才华时,尽量提供机会,对其勇气与态度给以肯定性赏识;在学生受挫、情绪低落时,努力寻找其优点,发掘闪光点,给以评价性赏识,唤起信心,振奋精神;在认知重现时,给予后进生发言机会,鼓励其大胆回答,加以赏识与评析;在新知探求时,适时肯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其思维层次与能力;在课后,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需求,给予关心,及时鼓励。三是软硬兼施。在赏识教育中批评与表扬并举,两种措施配合使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过多的软措施会使学生丧失原则。“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有些学生无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甚至犯了错也意识不到错误,还当着同学面鼓吹着:“犯错误没事!反正老师不会批评。”“不上课没事!反正也不会处罚。”“挂科没事!反正也会让毕业。”造成极坏的影响,必须采用批评、惩罚这一“硬”措施,“软”方式会助长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四是心理学与修辞学兼用。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赏识教育中应用心理学和修辞学有关原理,使赏识教育达到最佳效果。赏识的对象是具体的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赏识时要充分尊重被赏识者的人格尊严,体察其心理感受,注意赏识对象的心理平衡与稳定。要善于应用修辞学知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不仅让自己的话被对方接受,而且要让对方心悦诚服。
作者:范新景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一、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弱的原因
日常文字信息刺激太少,阅读有限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受的知识信息多以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呈现,文字给予学生的刺激太少。学生在分析研究设计资料时,常常忽视文字内容,在不了解相关设计作品的设计意图和思想内涵的情况下,就匆忙开始自己的方案设计。学生们日常的阅读数量与质量都有限,且多为即时即兴阅读,阅读后没有梳理和反思的过程。因此需要用文字表达观点理念时就无法顺畅准确地表达出来。(四)文字表达机会少校园活动中的演讲、辩论、征文等与文字相关的活动,因为是自愿参加,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其中。而语言文字类的选修课,因为没有硬性规定,有些学生因为不感兴趣,不会选取。艺术设计专业的作业主要是各种图的表达,书面文字作业相对有限。若授课教师对设计文案重视不够,学生又缺乏文字表达的主动性,学生的文字表达机会就少之又少。由于缺乏文字表达的机会,因而文字表达能力无法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学校与教师为学生创设文字表达的机会
1.教学计划中提高语言文字类课程的比重
学校在制订教育目标和培养计划时应充分重视对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采取适宜的方式,制订必要的规范,促进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很多院校把获得普通话证书作为颁发毕业证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规定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至少选修一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以此督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为学生创设阅读和写作的机会
学校院系可定期举办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要求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项类似活动;利用晚自习时间,有计划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图书馆开展读书标兵评选活动,鼓励和促进学生借阅书籍;阅览室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的同时,开展复印、扫描等多种便利服务,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活动的顺利进行。专业教师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布置阅读和写作类的作业,如阅读心得、设计说明、作品赏析等,使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密切联系。
(二)学生自身要注重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
1.认真上好专业课和语言文字类选修课
作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应认识到文字表达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获取知识线索,拓展和丰富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分析研究设计资料时,将接受的信息总结归纳后,用文字记录下来。自己在进行设计创意时,主动将设计构思辅以文字。在考察和调研类课程的学习中,勇于用文字真实记录自己的见闻和体会,并愿意花时间推敲和润色。重视选修课的重要性,每学年至少选修一门语言文字类课程,能按照教师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课业,多背范文,多练笔,系统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积累语言文字表达素材,提高语言文字表达水平
没有语言文字素材的积累,文字表达就无从谈起。要重视阅读的基础性作用,安排专门时间阅读文史知识和专业期刊文献,提高人文和专业理论素养,这不仅可以为文字表达提供素材,同时也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写读书笔记,使接受的信息得以消化和吸收,丰富自己的文字表达素材。
3.为自己创造文字表达的实践机会
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文字表达的机会很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认真实践,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就不再困难。平常主动以写信、发信息的形式与同学亲友联络,尽量避免用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尽可能用书面语少用口语化语言来交流。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策划和准备材料的阶段就是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好机会。认真准备每次班会上的讨论、发言稿,主动记录班会内容。日常看似微不足道的实践与积累,将起到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的作用。
作者:闵丽红 单位:潍坊学院
一、当代大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原因
与社会偏颇的价值观和错误的舆论导向有关。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在于一个人是否情操高尚、道德高洁,不在于一个人是否拥有博大的胸怀,不在于一个人是否拥有渊博的知识和人文情怀,而是在于钱。有钱就成功,没钱就是窝囊。学生说“:老师,你可以看看,有多少博士生给小学还没毕业的人打工?那你告诉我,学习有什么用?”有时候,我们可能对于这样的“诘问”也没法在一时之间给一个满意的回答,毕竟,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在这样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学生当然不会关注那些旨在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情操的文学了。对他们来说,赚来钱养家糊口更实际一些。
二、《文学理论》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乃至人文素养的意义
《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专业课,是对文学规律性知识的提升和总结,是学生学习中外文学作品、运用理论进行文学批评和进行文学史解读的重要工具。《文学理论》是其他文学课程学习的前提。《文学理论》课程和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可以视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文学理论》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乃至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重新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热情
《文学理论》不乏对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理性思考,但这种理性思考绝对不是以漠视乃至扼杀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审美价值为前提。如果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和理性思考,那么,反过来,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对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自然就承担起了价值指导作用。教师在《文学理论》的授课过程中,对涉及到的一些文学理论知识点,有时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总会列举很多的文学和人文事例。这些例子如果举得合适,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或刺激到他们心灵柔软的角落,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寻找教师所提到的文学经典作品加以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会大大提高,相应地,他们对于人生和自我价值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消除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疑惑
很多学生从功利心态出发,总是怀疑学习文学课程的现实意义。我们说,《文学理论》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仅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泰伯》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文学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孔子提出的诗、礼和乐均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认识和审美意义。在学习中,我们都知道,文学理论的价值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些价值功能都是可以反过来作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理论依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就是因为文学中包含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文人雅士积极的人生思考和人生体验,这些人生思考和体验通过学习会变成我们的间接经验,会对我们理解之后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及处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事务人际关系形成建设性的指导坐标。
3.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有很多学生喜欢看文学作品,却总不太懂得好的作品好在哪里,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学生总是会说在读完之后,觉得里面有些他们说不清楚的东西在,而这些东西让他们隐约觉得所阅读的作品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它会教给学生很多阅读的技巧,某种文学体裁的阅读习惯以及如何把握文学作品中的意蕴等知识。另外,还有很多学生喜欢创作,但却不懂得创作的规律,不懂得其中的奥秘。《文学理论》会告诉你创作的过程有哪些,灵感有何特质,创作中有哪些悖论,帮助创作者按规律行动,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确实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乃至人文素养。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从它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两个文艺学的分支的关系来说,对文学批评的实践和文学史的写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文学理论是中文系大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文学理论教学大可以和大学生文学素养乃至人文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
作者:王曼利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