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03:09:33
导语:在大学生创业项目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选择创业项目是创业的第一步,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创业项目存在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基础和缺乏创新动机等创新不足问题,提出落实“创新驱动创业”的理念和行动,积极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制定创业政策要充分体现“创新引领”,切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总量的不断攀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靠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我国经济朝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点燃创业热情、激发创新动力的重大举措,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理应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者和主力军。
一、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热度持续增长,反映出研究者对大学生创业领域的高度关注,也体现出大学生创业值得研究的问题较多。从2016年六千多篇研究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40%)、创业能力(24%)、创业模式(14%)、创业政策(13%)及创业项目(7%)等方面。其中,关于创业项目选择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认为创业项目选择是决定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直接原因;二是创业项目选择体现出比较明显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尤其是部分大学生往往盲目地选择最流行最赚钱的项目,对项目本身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三是研究重点集中在对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着重讨论大学生自身方面以及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因素包括个人性格、兴趣爱好、高校教育、国家鼓励政策、行业发展前景、专业特长等。
二、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调研情况
为了探索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创新性,本次调查在成都市选择了9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成都市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者,调查方式包括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收回16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0.47%,男生占59%,女生占41%。调查显示,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一致性。1.个人性格影响显著,行业集中度高。调查显示,44.64%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了信息产业,21.43%选择与所学专业所在产业,电子电工占到3.57%,其它领域占到25%。而信息产业项目集中度在各个专业占比较高,尤其是理工类和经济类专业。信息产业是大学生群体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接触最多、谈论最多的领域,群体的相互影响大,大学生对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商业机会有更敏锐的直觉,加上进入壁垒不高,风险不大,自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相对而言专业相关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时,偏外向型、复合型创业者选择信息产业项目的倾向非常显著,占比分别是40%、52%,而偏内向型大学生的项目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其他”项目占比超过40%,创业涉及范围更广泛。2.政策扶持作用明显,新兴行业备受青睐。调查显示,61%的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考虑政策扶持的行业,且75%的在创业项目选择时选择处于上升期的项目,25%创业者会选择处于稳定期的项目。相对成熟的行业,新兴行业面临着产品研发成本高、营销渠道有限、市场认知度低的问题,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或措施帮助创业企业渡过创业期,调查结果也说明创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有46.4%的大学生是个人志向以及兴趣驱动自己创业,说明成都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数是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和目标。3.专业和家庭背景作用不明显。调查显示,理工类与经济类专业的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信息产业项目,文史与艺术类专业的创业者更倾向于专业服务方面项目,说明个人专业虽然会对创业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占主导地位。而尽管创业者家庭背景存在差异,但创业务项目的选择仍然十分集中,家庭背景属于商人、干部、工人的大学生选择信息产业的占比超过50%,知识分子、农民、商人家庭背景的创业者选择专业服务的占比接近25%,家庭背景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影响作用有限。
三、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最大的问题是创新不足
1.项目本身创新性不够。综合来看,大学生选择信息产业创业项目占比较高,但在项目具体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方面创新性不足,甚至很多人缺乏对创业项目的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没有把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作为创业项目选择的关键,只是凭感觉和随大流,在未具备良好的创业条件下盲目选择自己不一定擅长的创业项目,导致创业项目低水平同质化严重,创业失败率较高。2.项目选择缺乏创新基础。访谈时发现,许多创业者凭借自己主观判断进行项目选择,对项目创新性的估计普遍过于乐观,有的创业项目在选择之前,都没有对创业项目进行市场风险以及可行性评估,缺乏对创业项目的行业背景、市场现状、竞争对手等关键因素展开调查,创新基础缺乏,创新需求研究不充分,创业成功率不高。3.项目选择缺乏创新动机。调查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动机就是想着赚钱,从而表现在创业项目选择上,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急于求成,忽略了创新创业为自身成长带来的综合价值,没有把创新作为创新项目的价值核心来追求,一旦短期内无法实现赚钱目标,容易失去信心,难以坚持。
四、对策建议
1.落实“创新驱动创业”的理念和行动。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必然,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探索创新路径,提升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应树立专业创新意识,利用自身在新经济模式下的思维优势、技能优势以及高校的专业技术资源优势,通过理念创新、专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创新,大力推动高校专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和引领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让专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创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代名词和主旋律。2.积极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大学生创业不应带有从众心理,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避免同质化,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打破传统模式,努力提高创业项目的质量,争取赢在创业的“起跑线”上。高校应通过各类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带有批判性思维的讨论,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判断和独立见解。同时,高校应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是创业的灵魂,离开了创新的创业是不可持续的,大众创业的同时,更要实现万众创新,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创造引领,体现创业项目的独特价值,提高创业项目质量。3.制定创业政策要充分体现“创新引领”。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在注重“量”的同时,更应注重“质”。政府在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法规时,应更加注重“创新”含金量,要把项目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引领”作用作为衡量创业项目资助等级的重要参考指标,让创新成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意的基本前提,成为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重要标准,切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作者:傅剑波 江超 单位:成都大学
摘要:以华立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为调查对象,利用会计学部学生创办的财务服务与咨询工作室承接创业园项目的账务数据,跟踪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整体情况和个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进行研究,最终从项目选择、政策红利、有效管理、风险规避和控制等方面对大学生开展创业项目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业;项目选择;政策红利;有效管理;风险规避和控制
随着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却极低,全国的平均水平仅为2%,而我省只有1%。葛玉辉曾对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34名创业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其结果显示:这些创业学生普遍感到创业后的第一年、第三年是两个重要的坎。能在创业一年后仍然坚持的竟不到10人,创业企业能够存活超过三年的仅有6家。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尝试着通过调查我院华立创新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利用会计学部学生创办的财务服务与咨询工作室承接创业园项目的数据,跟踪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整体情况和个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进行研究,从中总结规律,研究如何从项目选择、政策红利、有效管理、风险规避和控制等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提出建议,以改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财务状况,适当规避及有效控制大学生创业风险,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与效益。
一、华立创业园创业项目效益调查结果凸显大学生创业情势不容乐观
我院华立创新创业园自2015年2月成立之初,不断引入大学生创业项目,目前,获得入驻的80多个学生创业项目是从申请项目中经专家评审,择优筛选出来的,包括48个电商团队,11个专业工作室,22个大学生创业体验店。为调查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我院会计学部的财务服务与咨询工作室通过普遍调查法,大量收集大部分创业园项目的财务单据,利用会计知识每月定期编制调查对象的会计报表,主要是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并对这些会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对相关项目尤其是创业体验店等的经营效益持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与调查。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调查的项目中利润表结果显示项目效益不太乐观,反映出来真正实现盈利的项目并不多,当然也有一些店前期是盈利,如星韵咖啡;但是效益实现的可持续性不强,如1号店、O2O咖啡厅、聚果汇等,这些店从开业到现在效益是逐渐下降,目前的状况已经出现利润为负的情况,还有一些项目一开始就没有盈利过,如HoneyMood。从资产负债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创业项目中费用支出概念不清,无成本节约或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或者说对项目风险的意识不强,过于理想化,导致成本费用投入过高,如装修费用,一旦将这些费用进行折旧或分摊,那么效益就立马下降。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学生除了风险意识弱,创业的意识过于理想化外,社会阅历及人脉不广,费用支出无概念,有点大手大脚花钱,不太懂得算计“小钱”,财务管理不科学甚至无财务意识,单据管理很随意,记账不规范,这一点在收集的单据上就可以很明显看出;加之创业店规模有限、进货渠道有限,导致进货成本无法有效降低。有些项目刚开始可能出于卖点宣传、团队热情高等原因会产生部分收益,但随着消费者的深入了解、原先的卖点疲乏、特点不够突出、团队矛盾的突显等原因逐渐出现经营困难。同时在我们跟踪调查的这些创业体验店经营的项目来看,大多数从事餐饮行业,如东方包点、理餐谋、谷磨林、一品糖水等,这些与一般社会人员在校内或校外经营的餐饮店相比,无明显区别,竞争力与特色并不突出。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因为我们要提倡鼓励大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在高科技、高技术含量领域独占鳌头,提倡他们深入调查市场需求,为消费对象提供最直接、最贴心的商品和服务,要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用智力换资本”的创业成功战绩。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上应该更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专业优势,要能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率与实现创业效益。
二、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率与实现效益的建议
1.创业项目的选择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首要任务
对于初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创业项目并实现效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调查、不断分析,深入了解项目相关市场,理性认识分析自身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这样才能选择适合他们在学校创业的项目。除了创业项目内容的选择,还有创业的目标的选择,如果学生只是想通过创新、创业红利赚一笔钱,这样一种短期的行为,在具体的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明明可以做成的事情,沉不住气,寻求一种短期效果,是一种冒险行为,到最后就会导发创业失败。因此,创业项目的选择是进行创业准备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创业成功与否,曾有研究证明,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很多高校纷纷成立诸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园,目的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前期孵化、中期指导跟踪、后期服务等作用,让大学生通过创业园创业项目取得一些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实现创业项目持续生存、发展甚至实现一定的效益回报,那么创业初期应该做到三个找准:一是找准自己的创业团队;二是找准行业领域;三是找准具体的目标定位。
2.充分运用政策红利有效降低大学生创业项目成本
为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国家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除了政策支持,国家也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出了极大的福利,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人社局的《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扶持大学生创业财税政策是政府为了激发创业者的创业行为,综合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法律工具,保护创业者的正当权利,促进创业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以期降低创业成本、使初创企业规避风险。再比如广州市的《关于印发广州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的通知》,对创业培训、一次性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创业企业社会保险人、创业孵化、优秀创业项目等补贴都作出了更加细化的规定。我院华立创业园区对入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了相应扶持政策,比如制订创业成果与学分互认的细则,为入驻创业项目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水、电、网络等,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创业人士等为各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培训、咨询等指导,组织开展创业沙龙等交流活动,定期提供政策咨询,协助符合相关条件的创业项目申请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方面奖励,通过有关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宣传推荐优秀创业项目。为解决创业中碰到的一些难题,学院也会为创业团队聘请创业导师,对创业团队每半年进行量化考核,表彰先进,会不间断的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及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可以促使创业者提高发掘创业机会的敏锐度、有效降低创业所需成本,最终利用创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利益。
3.有效管理是决定大学生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创业成功与否,关键在管理。管理成功与否,首要看人,因此要组建一支对创业目标、利益有一致追求,具有企业管理知识和实践,并有决心为此付出艰苦努力的创业管理团队。团队在创业初期做好项目计划,多方考察调查确定计划的可行性。创业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本、把握项目进度,通过咨询创业导师、参与创业沙龙等活动,与时俱进,保持一定的市场敏感度;对于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适时调整项目与市场的吻合度。我们通过华立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以及其账务数据进行分析,基本实现效益回报的创业项目管理都是规范的、高效的。如“枣尚好”品牌,运用粉丝经济、网红等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卖新疆红枣,曾创下四个月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中央电视台、香港浸会大学萧伟森教授还对其专访。由此可见,有效管理是决定大学生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当然在调查中我们更多的是从财务管理角度来分析创业项目效益。在调查华立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时,发现其实很多项目的启动成本并不需要特别高,项目筹资渠道多样,如众筹,创业项目对于固定资产的投入也是可控的,但是由于在日常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及控制,导致日常的成本没有很好的控制,而且对于这些创业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账目不是特别清晰,单据管理随意,公账私账划分不清,记账不规范,费用支出无概念,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导致成本未能有效控制,因此未能准确的监控经营成本,导致利润下降。创业项目的好坏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效益,只有产生好的效益的项目才能有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希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妥善保存各种单据,然后通过一定的财务知识,利用这些数据更客观的分析项目的优劣,做好自我检查与反省,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财务状况,提高创业项目的盈利能力。
4.对风险的有效规避与控制是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必修课
大学生创业,属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初创期,面临各种风险,创业风险意识更凸显其重要性。一般来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常常面临五种类型的风险:选择风险、技能风险、融资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当然,这五种风险并不是同时出现。在创业项目选择时,常常会面临选择风险和融资风险,企业初创时则容易面临市场风险、技能风险,当企业初具规模时,则要警惕和防范管理风险。加强创业风险意识,有效规避创业风险,但当风险不可避免时,也要及时应对风险、危机,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解决,即使面对失败,也要具备承担意识。当然,从高职院校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开设相关创业风险意识的培训课程,运用课堂传授、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风险知识或理念,或者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风险理论知识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国家的鼓励政策和社会就业压力让大学生毕业后更多的选择了自主创业,但创业有风险,要创业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前,作为教育工作者,各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开设创业课题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同时鼓励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开展创业项目。大学生可以把校园创业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为以后进入社会创业做好准备,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所以,我们选择持续的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的进行研究探讨,帮助大学生从另一个方面来控制创业风险,提高校内创业成功率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王泽秀 许杰波 丘文晖 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还能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创业项目对大学生创业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以市场导向原则、前瞻性原则和优越性原则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标准,并建议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参与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参与企业交流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过程。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项目;项目选择
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美国解决了20世纪中期面临的严重就业和经济转型压力。大学生们创造了诸如Microsoft,Intel,Yahoo等著名高科技大企业。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创办的企业为例,目前仍然有12900家企业在运行,为美国总共提供了160万工作岗位,年销售额达一万亿美元左右。[1][2]大学生创业企业成为美国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成就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和强劲发展。在我国大学毕业生供给已经超过社会需求、经济增速下行迫使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应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3%,尽管比2011届和2012届分别高出0.7和0.3个百分点,但是依然远低于国外20%的平均创业率。[1]特别是作为教育大省,陕西省共有各类高校109所,在校生144万,截至2014年9月,2014届30.6万毕业生中,只有8434名学生登记有创业意愿,仅有500名毕业生实现了创业,创业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创业成功率较低。[3]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显示,97家成立较早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五年内能继续运转的仅有30%,盈利的仅占17%。未能发掘一个适合自己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创业项目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创业项目选择具有盲目性,仅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忽视了创业项目的选择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项目选择具有夸张性,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过度追求项目的高精尖;创业项目选择具有狭隘性,没有充分调研,没有长期的规划,盲目跟风,市场流行什么就做什么。[4]
一、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
目前学术界对创业项目还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一般可以将创业项目定义为为创建一个新企业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大学生创业项目,是指创业主体是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大多数创业项目都是为了创建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需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从经济学分析,机会成本会影响创业项目的选择。机会成本与创业成功率之间存在逆向关系:如果选择成本高的创业项目,那么创业的难度大,风险高。如果选择成本低的创业项目,所耗费的交易成本就多,收益可能不会达到边际效用。创业者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外部环境、家庭背景以及现有的资源,选择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要杜绝盲目跟风。[5]从组织行为学分析,公众行为对创业项目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学著名的“羊群效应”就是描述经济个体从众跟风心理的。一些大学生创业者不经过任何评估,看到市场流行什么就做什么,不知道所选择的项目有多大的市场需求,盈利能力如何,对选择的项目也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即使是很有前途的项目,最终仍以失败告终。提倡以创新为核心的项目选择标准,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升华创新。[6]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表示,“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与创造活力的群体”,因此,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精髓与灵魂,是大学生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源泉和动力。[7]大学生创业项目多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和服务领域,在高科技领域,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扎实的知识功底,实现高超的研究能力,选择技术创新型项目;[8]在服务领域,大学生开发经营模式上的创新,开创经营模式创新型项目;在高科技领域和服务领域,大学生利用自己新颖设想和创意,引领理念创新型项目。
二、调研创业项目
1.政策调研
《政府工作报告》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引擎”,从国家政策层面上肯定了大学生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同时也是贯彻国家政策,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有些是针对具体行业的,因此首先需要调研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尽量“用足”这些政策。例如大学生创业新办咨询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9]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社会办医等政策。大学生可以抓住机遇,选择母婴用品、诊所、医疗和药物等创业项目。2014年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河南省政府给予2万元至15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湖北省不仅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一次性提供2-20万的资金扶持,并为大学生减免场地租金和水电费。南京为进入特别社区孵化器或加速器的自主创业项目免费提供30平米的创业场地,等等。天津大学不仅吸引了17只近33亿元的基金入驻,还汇集政府机构、科技产业园区、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和咨询智库等多方力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10]大学生创业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优惠政策,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2.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主要是对拟定创业项目的市场需求、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市场调研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地获取丰富的二手资料,又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观察等方法获取市场需求和盈利模式的一手资料。甚至还可以通过实际的、小规模的营销,对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进行定量的调研。例如,选择来源于实验及研究成果和创业设计大赛的创业项目,具有技术领先,容易吸收创业资金,增加创业成功率等优点,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创业项目。但是该项目预估市场规模大小,产品潜在需求量,目标市场等信息需要系统的市场调研,才能为创业项目选择提供第一手资料。充分的市场调研可以避免创业项目盲目跟风,盲目跟风会导致市场不足。有些项目只适合在特定的地区做,例如地方特色小吃一旦引入到饮食习惯差别较大的地区,会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而导致该小吃的顾客是特定的小众群体,市场十分有限。即便是在市场容量较大的项目,盲目跟风也会因为从业者太多,导致人均市场份额不足。充分的市场调研还可以避免大学生创业者成为“拓荒者”,这些大学生创业者选择新兴的行业作为创业项目。由于是新兴行业,该项目鲜有竞争者,也能获得很高利润,但是,公众对新兴行业缺乏认知度,市场未被完全开发,虽然未来市场可能随着该新兴行业的认知度提高逐渐扩大,但是短期内的盈利能力不足,而且开垦一个新行业,一片新兴市场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经过市场调研,大学生创业者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并且大学生创业者在该行业应该起步比较早,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该行业中已经有其他创业者开始稳定获得收益。
3.可行性调研
可行性调研是根据市场调研结果以及有关产业政策论证拟定创业项目是否有必要,主要针对自身条件和竞争优势进行评价。例如,从市场机会中发现创业项目是经过创业之前的认真学习,并进行市场调研发现的商机,大学生创业者对该项目有了深层次的认识。该创业项目是否可行呢?那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创业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大学生创业者需要详细调研创业项目所需要的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根据自身的技术积累确定是否已经掌握核心技术,未掌握的核心技术是否可以通过招募合伙人或通过购买技术专利获得?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否比同行业其他公司更有竞争力?未掌握的非核心技术哪些在可以预计的未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短期不能掌握的技术是否能通过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或与其他公司合作等途径获得?目前的财务情况是否能支付创业项目?财务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创业企业的生死存亡。有很多创业企业有良好的技术积累,也有广阔的市场,但是由于扩张太快导致流动性短缺,使创业企业举步维艰,到最后只能破产。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非常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财务状况,根据财务状况一揽子考虑:租赁多大面积的办公场所,雇佣员工数量,专利转让费用、运营成本、生产成本等有关的费用,确实做到脚踏实地,有多少资金办多大的事。目前的人力资源是否足够满足创业项目需求?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创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辛勤和创造性的工作,大学生创业者需要调研是否能够稳定可靠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行性调研还需要分析创业项目对社会的影响。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客户是社会大众,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服务大众,顺应自然,回报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加正能量。
三、优胜劣汰选择创业项目
经过调研,有多个创业项目可行时,大学生创业者需要优胜劣汰,从不同层面筛选创业项目。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考虑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影响力,选择的行业要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经济策略,还要从创业项目中获得经营管理的专业技能与知识。选择创业项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明确选择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短期市场需求和长远市场需求兼顾。
2.前瞻性原则。选择的创业项目在经营、营销、组织、财务等方面不仅仅能解决短期发展问题,而且要有前瞻性,要更多着眼于长期发展需要。
3.优越性原则。创业项目需要有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市场、产品、营销、竞争和投资等方面。
笔者提出如下创业项目选择过程:
1.参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平台的优势,通过自主学习、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小组辩论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另外,大学生创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通过模拟创业,与有创业经历的导师交流、模拟竞赛、创建创业基地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和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创业教育,提高甄别创业项目的能力。拟定的创业项目可在创业教育体系中,在创业理论、小组讨论和模拟创业等不同级别充分研讨。集众人的力量发现拟定创业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完善创业项目。如果在研讨过程中发现拟定创业项目有不可克服的困难,要毫不犹豫地放弃。保留创业教育体系内脱颖而出的拟定创业项目,进行下一步的筛选。
2.参与各级别的大学生
“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是一种选择创业项目的成功模式。参赛大学生就某一项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撰写创业可行性报告,并由学术界和企业名流当评委,选出优胜者。参与创业计划大赛可以通过大赛提供的培训以及学习、交流,全面地接受创业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拟定创业项目可由低到高参与各级别的创业计划大赛,在参与创业计划大赛中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权威的专业人士对拟定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权威的专业人员大多成功创业或成功投资创业企业,熟悉整个创业过程,克服了创业过程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最终使创业企业步入正轨,获得了企业运营的第一手知识。专业人士以其丰富的创业经验,可以给创业项目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得到专人人士认可的创业项目更有前景,实施后成功的可能性更高。通过创业设计大赛平台,可以向风险投资家展现自己项目的巨大市场前景,赢得创业资金,还可以结识商界和法律界人士,为创业建立良好的环境。
3.参与企业交流
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因此与企业交流,通常给拟定的创业项目提供更直观的评价、更直接的指导。例如,与软银中国交流时,软银中国选择资助的创业项目关注的是:第一,创业项目的前瞻性,要看得远,不能只看它两三年后会怎么样,而要看到三五年后怎么样。第二,创业项目要有壁垒,比如有许可证壁垒、技术壁垒等。第三,创业项目有可复制性,可以复制到任何地方,能够做大。软银中国选择风投创业项目的标准对广大大学生创业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认可的创业项目不仅能够得到企业在资金上的资助,还可能展开深度合作,接纳大学生创业者进入公司,跟随专业的管理人员学习,帮助创业者撰写创业计划书、提供人力资源等方面得到支持,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要以市场导向原则、前瞻性原则和优越性原则为导向,立足长远,根据自身特点,或选择别人没有的,或选择先人发现的,或选择与人不同的,或选择强人之处的。找准切入点,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创业项目,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持之以恒,最终必将闯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社会的精英和栋梁。
作者:石奇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高校予以全方位指导并推动项目孕育孵化。目前,大学生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观念滞后、定位不明、资金匮乏、技术主导等突出问题,这与商业化运营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的层级化教育,并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与对接机制,推进创业项目过程管理的市场化,并不断完善创业联盟资源共享、创业项目准公司化的治理结构、完全学分制以及分阶段资金扶持等配套机制,将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为商业模式下的运营实体。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项目运营; 培育路径
传统意义上,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细胞,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就业机会的重要提供者,因而,企业是与自然人(包括家庭承包经营)相对应的一种商业化运营实体。法律层面,从事财富创造和经营的实体包括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和非法人实体(包括自然人、家庭承包经营、合伙以及未注册成立公司的企业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它们尽管存在着法律性质、经营模式、风险责任等差异,但认识层面,“依附于已有的企业实体”不再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模式,特别是“互联网+”所带来的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使商业运营不再完全受制于特定的时空,而是为原子化的自然人个体释放出更广阔、更灵活的商业运营空间。这种转型,辐射于高等教育领域,也解构和建构着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成才的新思维,突出体现为:高校在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等功能的同时,其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持续增强,而大学生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或单纯的受教育者,而且是直接参与知识创新和财富创造的有生力量,“就业”也不再是广大毕业生的唯一出路,相反,多元就业观念日益被接受,大学生“创业”后劲十足,创业项目的商业模拟训练、小规模实践和实体运营成为在校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部分。这种趋势,得益于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带来的时代机遇,同时,大学生创业训练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建立、发展和形成一套成熟的培育机制,便于尽早地发掘苗子、挖掘潜力,为有志从事创业的学子提供完善而有力的支持。
一、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现状透视
“创业是指创业主体整合创业团队、筹备创业所需资源、在一定的创业环境中识别并把握创业机会,通过创建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组织或开展新业务的价值创造过程。”[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加快了创新创业的步伐,政府与高校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予以高度重视,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力地营造了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社会氛围,也调动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初步形成了政府、高校、大学生“三位一体”、纵向联动的立体化创业格局。
(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大力支持
政府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引导者和政策支持者。2015年5月1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重点强调“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基金滚动使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2]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文件,比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启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业准入门槛、创业场所、资金扶持、融资担保、税收减免、公共服务等作出了较全面的规定;再如,保定市启动“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各类创业孵化园将达到60家”,“ 将新增创业担保贷款2.78亿元”,“ 创业培训将实现8.35万人”,“将扶助4.2万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2.5万人”,等等。[3]总体而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主要体现为政策支持与优惠服务,包括:一是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科技园、孵化器,评选创业示范园,组织举办创业论坛等活动,持续地打造创业平台、宣传政策、交流经验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二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项财政资金、政府贴息贷款、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资金扶持;三是工商、税务、人社、户籍等部门联动,为大学生创业的证照办理、税收征收与减免、档案保管、落户等提供便利服务;四是对大学生注册成立的创业实体,提供税收减免、政府采购招标、科技成果转化等的优先优惠政策和奖励。这些措施,为推动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政策环境。
(二)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
高校是大学生创业工作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创业平台,通过课程培训、项目指导、项目孵化、实体运营等,将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孵化注册为公司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比如,华北电力大学坚持“学科支撑、创新引领、创业驱动、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涵盖项目凝练、孕育、孵化和转化等,构建了“创新为基、创业为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主要体现为:一是开展课程培训和创业实践教育,开设了通识性知识、专业技能、管理知识和创业实践等课程,夯实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二是采取项目制,建立由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以及院系等共同组成的创业教育与项目凝练机制,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征集和各类创业项目选题(指南),吸纳大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以项目为依托,进行创新创业的策划、调研、筹备、试运行和实体运营;三是对入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予以资金支持,通过大学生创业经费拨款、专项基金、社会投资、校友投资等多元渠道筹措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经济保障;四是配备由企业导师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的高规格导师,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五是以国际、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项目竞赛为抓手,鼓励、扶持和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以此为契机,支持大学生申请专利、撰写调研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形成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成果,推动项目质量提升;六是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项目推介会和路演,将具有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推向市场,吸纳企业家和投资者对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洽谈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提供市场化的指导和投资支持,实现项目成果的市场转化。
(三)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
大学生是创业教育的接受者和基本主体,“大学生创业是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干自己从来没有干过的事业,自主生产、经营和管理。”[4]大一适应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教师利用班会、经验交流会等,对大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未来发展目标(就业、考研、出国、创业等)作为目标教育的重要部分,经过大一学年的调适期,一般而言,自大二以来,大部分学生已确立了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主动地关注创新创业竞赛、创业项目征集等信息,一些同学也较早地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总体认知与参与状况可归纳为:一是充分地认识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良好机遇,主动关注与之相关的信息,创新创业热情较高;二是以专业知识的提升与应用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竞赛为依托,主动联系导师,自愿组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并涌现出国际国家级精品项目和优秀成果;三是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平台和机会,扎实进行技术研发和商业路演,经学校的精心培育,将成熟的项目推向市场,孵化为公司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由此可见,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且是知识创新和成果创造的重要参与者;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受众,而且是创新创业的实践主体;“大学生开办公司”不再是“神话”、“传说”或“另类”现象,而是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下的“新常态”。
二、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尽管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饱满,但目前发展尚不成熟,特别是离商业化运营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观念滞后:学习与商业化创业不兼容
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应当“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宜过多地从事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活动,特别将从事商业活动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造成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在于:首先,中国古代文化中将“商”作为一种“低贱”的职业,与正统观点中“学而优则仕”无法媲美,尽管现代社会并不排斥商业,但人们的思想观念远远没有转变到“学而优则商”上来,何况大学被誉为“象牙塔”,大学生应当“术业有专攻”,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其次,很多人也片面地将“创业”理解为“销售”,认为推销产品是一件毫无技术含量的事情,大学生不应将美好青春浪费在推销产品上,而且家长含辛茹苦将孩子抚养成人,孩子也经奋力拼搏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进入大学后就应珍惜光阴,延续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应参与“商业”类的“邪门歪道”,甚至一些家长对于孩子毕业后从事销售业务,也感觉到“很无颜面”,孩子考上大学时的自豪感蜕变为“脸上无光”;最后,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从未接触到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大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不能“没学会走,就想学着飞”,担心大学生在不具备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创业”,不仅耽误专业知识学习,而且无专业基础也就不具备充分的创业能力,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纯属虚度光阴,荒废青春年华。基于这些认识误区,目前尚未完善形成“大众创业”的社会氛围,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抱着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
(二)定位不明:大学生创业何去何从
就“大学生创业”自身而言,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文件和政策,但大学生创业的定位仍不明晰,除了少数项目经过精心培育推向市场孵化为公司实体外,作为创业主体,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临近毕业时也很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跟踪和对创业者的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具有功利性,主要目的在于为保研、评优、出国等增加“资本”;同时,各类官方或重量级的比赛项目对于大学生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参赛获奖所得到的心理优越感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这就导致大学生创业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除了少数大学生创业者将“创业”作为毕业后持之以恒的“事业”外,大部分大学生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创业项目中,他们不具备以合伙人的身份进行创业的责任感,项目进展也参差不齐,很多项目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力且拥有互联网优势的大学生群体,实际执行或参与创业的人数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毕业生未将自主创业作为其未来职业的首选”,[5]无论是项目负责人还是主要参与者,临近毕业时也往往是“两手准备”,将主要精力投向求职、保研等,如果这些创业项目无法通过恰当的机制吸纳“后继者”,就很可能随着原始创业者“各奔前程”而告终。
(三)资金匮乏:创业运营经费受限
近年来,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纷纷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对于创业项目而言,资金匮乏仍是制约创业项目发展的突出因素。很多高校对于初次入选的创业项目,资助额为1000元至3000元,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器材设备以及前期的调研论证,这对于具体项目的运营而言可谓捉襟见肘。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只能将精力和眼光局限于“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比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撰写项目企划、在实验室进行简单的数据试验、撰写分析报告、进行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等,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市场调研、商业化经营和市场额分析等,只能主要在校园内从事创业活动;另一方面,“从家庭来看,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难以提供创业资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又不一定有创业意愿,创业资金与创业意愿的不匹配造成创业活动难以展开”,[6]受制于资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培育和成长可以用“异常艰辛”来形容,很多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好,但大学生自身无法整合社会资源,不能以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为基础形成规模,在未孵化成公司实体之前也很难吸纳社会资金的注入,而大学生自身并无经济来源,除了极少数大学生受到家长的经济支持外,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毕业时无法将创业项目推向市场,这就导致创业项目的短期化、阶段化甚至被市场边缘化,无法真正地作为市场主体,通过商业化运营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创业的可持续性。
(四)技术主导:市场对接不到位
思想观念、创业定位、资金受限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创业的一般模式是“走技术路线”,即在校大学生主要运用专业知识从事技术研发与创新,但与诸如“基于网络领域的技术型创业模式”[7]的差距较大。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撰写商业策划书、实证调研报告、对策建议或者发表学术论文,形成文本成果;二是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形成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三是对上述文本成果或知识产权成果进行市场推广,实现成果的市场转化;四是以技术成果为基础,筹措资金,组建团队,成立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目前,绝大部分创业项目停留在前三类,也就是技术创新位于主导地位,包括知识产权成果的市场转化在内,这些项目距离商业化的“创业”还很遥远。此外,技术研发的周期一般较长,研发成功率也非定数,在短短四年内(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大二和大三两年)实现从“技术”到“创业”的跨越也非易事。“创业”是一种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技术主导下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直接参与市场运作的机会很少,很难通过市场经营为创业提供较为持久的流动资金,这就导致创业项目主要只能在校园的封闭空间内向技术纵深方向发展。
三、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的培育机制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校园,其年龄、知识、性格、阅历等自身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创业与成熟企业的市场经营存在显著差别,这是大学生创业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因此,不能苛求大学生创业项目完善达到商业化运营的成熟水平,但作为未来的市场经营主体,大学生创业项目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应当着眼于“商业化运营”,将着力点放在“培育”上,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育机制,将创业项目推向市场,并使之尽快地适应市场,在竞争中体现相对优势,从而走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道路。
(一)加强“创新+创业”的层级化教育
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较长时期的宣传引导,“由于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的蓬勃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创新’向‘创新创业’并重的转型期,‘创新驱动型’创业模式较为普遍,实质上秉承的是‘创新―创业’的发展路线”,[8]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当立足于“互联网+”时代,加强“创新+创业”的层级化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商业思维,将其长期被压抑的经济意识释放出来,形成对“创业”的立体化认识,从“创新”升华为“创业”,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业”的大潮中,将“创业”作为“事业”去做。这种理念的转变,主要寄寓高校的常态化教育,特别是经济常识和法律知识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下,作为自然人的大学生,不仅参与生产和消费环节,而且也是流通环节的“微主体”,无论是在已有企业中从事生产或流通(经营)业务还是自主创业,均属于商事行为,应具备法律风险意识和经济意识;而“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不再是传统的资本密集型或劳动力密集型,而是高智力主导下的创意或服务制胜,“小而精、求品味、重品质、个性化定制”成为现代消费的一大趋势,“谁运营了创意,谁就抢占了先机”,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将创新成果及时地投向市场,运用商业思维去经营创新成果,实现“创新”与“创业”的对接。为此,专业课教学中,可加入适度的技术前沿教育,解析具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帮助大学生激发创新闪光点,捕捉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作为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
(二)探索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
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聘请著名企业家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导师,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指导;鼓励或组织大学生深入企业实习或见习;毕业设计环节,吸纳企业导师进行毕业指导,等等。这些举措,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一方面,企业导师的创业指导主要侧重于技术评估和商业化经营的一般模式,缺乏针对性,大学生也缺乏亲历体验;另一方面,大学生企业实习或见习,主要获得的是直观感受,而无法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状态,导致“创业教育实施方式与社会实践脱节”,调研数据表明,“有48.9%的学生听过相关讲座,28.6%的学生参加过创业社团,有 21.7%的学生在校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仅有 0.8%的学生参加过创业实践活动”。[9]这导致当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的个体化需要。为此,可探索建立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机制,鼓励大学生利用暑假、寒假等,深入与创业项目最密切的企业,共同做项目,通过这类企业“以老带新”,从模拟实训迈向“借壳”运营,帮助大学生熟悉企业运营的具体流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真正地参与到企业运营中,然后进一步凝练项目方向,甚至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在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和良性互动中,指导大学生创业者明确未来的商业化运营方向,比如加盟该企业、技术入股经营该企业或明确市场定位独立创业等,实现创业项目商业运营模式的多元化。
(三)推进创业项目过程管理的市场化
推进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机制建构。由于企业与创业项目在业务、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这不仅便于企业对创业项目的市场化指导,而且一方面,企业可将创业项目作为自身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在高校的一个实验基地),将自己所需进一步研发和论证的项目交由大学生创业者去做,企业对创业项目的事实予以市场化指导,促使项目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可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项目运营机会,与市场保持“零距离”接触,使项目成果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就项目管理而言,企业导师不再仅仅是项目指导者,或者受高校之邀为创业者做讲座等培训,而且对项目发展负有伦理责任,大学生创业项目作为企业核心业务在高校的一个分支,这能督促企业导师以企业家的责任感对待创业项目,避免大学生凭借“一腔热血”在茫茫市场中摸索。为此,对于高校和大学生创业者而言,重点在于凝练项目主题和寻找适合的企业,然后与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机制,创业项目孕育阶段,可将之定位为企业外驻高校的一个项目部或分公司,采取市场化的过程管理和运营,创业项目孵化成功后,根据合作协议,选择适合的商业运营模式,将之推向市场,实现创业项目的实体运营。
(四)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的配套机制
大学生创业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对于创业者而言,首先应当牢固树立团队合作的理念,切实克服“单打独斗”或“一枝独秀”的思想,尽可能地向社会借力,寻求资源的最大限度整合。就支持机制而言,主要包括:一是高校内部、同一区域高校乃至行业或跨行业,逐渐建立不同层级的创业联盟,以项目制的形式灵活整合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最初可在高校内部深化创业俱乐部的运行模式,各个创业项目团队之间进行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共享互用。二是建立完备的治理结构,实行创业项目内部的准公司化运营,高年级创业者在离任之前,必须完成创业项目的新老交接,保证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三是高校可探索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对于有志从事创业的大学生,经家长同意,办理无期限的休学手续,为其创业提供时间和精力保证;创业者复学修学分时,对其实行社会化管理,按学分收费,只要达到课程合格要求就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则授予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相应的学位。四是资金支持方面,应当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基本目标在于纠正市场的外部性与不完全竞争性,促进大学生创业”,[10]因此,资金支持可实行阶段化管理,处于项目策划孕育期的经费,通过政府和高校予以资助;对于与企业建立实质对接的项目,可通过协议方式吸纳企业资金;对确有市场前景、具有继续支持价值但尚未寻求合适的企业支持的创业项目,高校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孵化为独立的公司实体运营后,高校转让股权撤出项目。
四、结论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与对接机制,是以商业化运营模式进行创业项目培育的可行路径。由此构建的基本框架是:大学生入学后,通过专业课老师和创业指导课程等,发掘创业苗子,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适切的项目主题;然后通过遴选机制,对于入选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项目,高校予以前期的资金、培训等支持,同时引导大学生搜索与项目主题相关的企业,通过路演和洽谈,建立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项目的市场需求),通过创业项目进行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专项或综合性需求的实验或试点,进而争取企业资金的支持,并采取商业化运营;对于尚未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的创业项目,高校可通过创业平台,向校内课题组以及企业等进行推介或予以后续支持,促进创业项目不断走向成熟,最终达到孵化为商业化运营的实体。
[摘 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创业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创业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种:创业团队缺乏学科交叉和专业互融;创业理念保守,没有市场概念;团队指导力度缺乏,团队意识薄弱;政策理解得不透彻;项目转化为实际创业率低。总而言之,目前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就是象牙塔式创业,是没有经受过商业考验的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项目;问题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天津中医药大学自2012年加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遵循“兴趣驱动、鼓励创新、交叉联合、自主实践、注重过程”原则,完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机制,保障并规范计划项目执行。学校设立有专门的基金,资助额度也从每年20万增加到了60万。虽然学校项目的数量在增长,项目投资的金额在增多,但这看似喜人的成绩后却隐藏着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质量,其中创业项目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创业队伍缺乏学科交叉和专业互融
当前全国呈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政府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支持。然而外部因素对创业成功并无太大影响,创业团队的学科专长才是影响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是一项有相当数量学科交叉的活动,它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研究为一体,对拥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有一位掌握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拥有宽厚的专业基础,能从不同侧面研究问题的团队负责人固然重要,但成员间需要有不同的学科交叉,这样团队协作才能帮助创业项目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对学校现有36个各级创业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20项的团队成员狭隘地局限在同一个学科背景或者相近学科甚至是同一班级中,没有其他相关学科成员的配备。而这20项中有15项在结项时停滞在产品研发阶段,由创业项目退化为创新训练项目,甚至项目最终宣布失败。创业团队没有学科交叉,团队就没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团队创新潜能就无法激发。项目组成员往往不能跳出传统的模式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可见,突破单学科的团队结构、突破狭窄的专业认知范围的限制是创建优秀的创业团队必须攻克的壁垒。
二、团队指导缺乏力度,成员团队意识薄弱
在现今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有以个人形式创业模式获得成功的,也有以团队方式获得成功的。但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义的高科技成果转化型创业项目,其不应拘泥于个人小成本逐步积累演化的创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创业,组建一支拥有较强凝聚力、彼此信任的团队尤为重要,而且积淀深厚、经验丰富、博学广闻、负责任的指导顾问和教师也必不可少。大学生在多年应试教育中习惯我行我素,缺乏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种“独善其身”的做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频频出现。有项目负责人反映,项目组其他成员在项目前期比较踊跃,后期由于学业、就业压力等最终放弃项目。从提交的过程记录册来看,项目组并无定期例会进行讨论和指导,沟通意识薄弱,项目组成员甚至不会主动联系指导教师,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沟通解决,全部交由项目负责人完成,造成项目出现烂尾的现象;甚至在不能完成时,由指导教师过度指导代替完成项目。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在于大学生团队在组建时未能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专长和个性;团队有分工但是合作少,项目成员不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无法融入项目;项目时间节点规划不明确,导致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进展与整体计划衔接不当;在反馈时,多数人并不愿意听到关于自己缺点的反馈意见,遇到分歧不能及时化解。这些问题都反映了项目缺乏指导,团队协作不力严重掣肘创业进展。
三、政策理解不透彻,扶持政策利用率低
自实施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以来,政府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减免各类费用、享受贷款优惠政策、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提供培训指导服务、提供免费创业孵化场所等。创业扶持政策降低了初创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影响,降低了企业市场的开拓风险。然而学生创业项目均囿于传统作坊式创业,项目仅靠项目本身立项资金,财务报销手续繁杂,且尚不能充分利用。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承担能力小,从不关注各种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也不积极争取风险类投资基金,甚至连一个孵化场所都没有,站在创业圈子的外围进行创业。创业项目本身只是起点,只是众多创业元素中的一部分,只有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开展创业活动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能充分利用政府帮扶政策,安于现状式的创业只能错失让企业腾飞的良机。
四、创业理念保守,没有市场概念
诚然,学生创业初期受到商业知识匮乏,创业经验、创业心理储备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加之机会少、资源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会选择进入那些壁垒较低的行业。而且由于大学生创业基础薄弱,创业市场缘弱,缺乏市场把握能力,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低,导致出现走了味的创业:在路边上随意摆个摊,却美其名曰创业。学校不应支持追求简单商业利益的地摊式的做法,而是应该支持有头脑的、有远见的、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创业。退一步讲,即使不能选择科研成果的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创业道路,或者概念创新等高水平创业方向,也要在完成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原始积累后,转型升级接受严酷的市场考验和商业竞争的洗礼,不断开拓大学生创业的商业模式。
五、创业热情不高,且项目转化为实际创业率低
近啄昀慈国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创业项目比例仍维持不变,甚至有下降趋势。可见,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激励政策,但始终没能涌现更多的创业者。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项目转化为实际创业率很低。创业项目追求产品制造的制作工艺,重视申请专利,但大学生创业中有的产品开发未成功就已流产;信息平台在项目结束后便停止运维;给出产品营销方案,但是却没有配备市场销售人员,徒有一纸空文;所有的思路和想法最后被封装进档案盒。项目本身给学生带来的是头脑风暴和动手创作的机会,也带来了评选优秀的筹码,带来了优先入职的邀请函。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足够保证他获得一个稳定的工作职位,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却从未出现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创新项目转化为创业项目的比率低,创业项目转换为实际创业实践的比率也低。创业要摆脱这种模拟沙盘式的尴尬局面,真正创造效益。创业者应该不断地突破自我,勇于探索实践才能促进创业在更高层面上的展开。
总之,现在的创业项目是象牙塔式的创业,创业者有严重的依赖心理,惧怕失败,不敢尝试,创业行为往往随着学生的毕业或者创业项目研究周期结束而终止,且创业模式落后,停留在最原始粗暴的业模式上。创业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源于学生对创业理念认知不足、专业师资的匮乏、课程体系芜乱及创业氛围不浓等因素。
高校和学生需要共同学习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创业教育这一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学生要转变就业观点,强化对创业教育理论的认知,从思想上重视创业教育。二是凝聚专业的指导队伍,充分利用实践基地、校友平台等各方资源凝聚一批具有创业经验、企业经营经验的企业导师,充实“保守”的教授创业指导队伍。三是建设并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即能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锻炼创业品质,提高创业能力的创业课程体系。四是营造浓郁的高校创业氛围,通过各类创业活动的开展,逐步完善创业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探索创业诉求,树立创业信心,挖掘创业潜能,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摘要:以华立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为调查对象,利用会计学部学生创办的财务服务与咨询工作室承接创业园项目的账务数据,跟踪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整体情况和个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进行研究,最终从项目选择、政策红利、有效管理、风险规避和控制等方面对大学生开展创业项目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业;项目选择;政策红利;有效管理;风险规避和控制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一般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研究――以华立创业园创业项目为调查对象》(编号:pdjh2016b0870)
随着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却极低,全国的平均水平仅为2%,而我省只有1%。葛玉辉曾对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34名创业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其结果显示:这些创业学生普遍感到创业后的第一年、第三年是两个重要的坎。能在创业一年后仍然坚持的竟不到10人,创业企业能够存活超过三年的仅有6家。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尝试着通过调查我院华立创新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利用会计学部学生创办的财务服务与咨询工作室承接创业园项目的数据,跟踪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整体情况和个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进行研究,从中总结规律,研究如何从项目选择、政策红利、有效管理、风险规避和控制等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提出建议,以改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财务状况,适当规避及有效控制大学生创业风险,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与效益。
一、华立创业园创业项目效益调查结果凸显大学生创业情势不容乐观
我院华立创新创业园自2015年2月成立之初,不断引入大学生创业项目,目前,获得入驻的80多个学生创业项目是从申请项目中经专家评审,择优筛选出来的,包括48个电商团队,11个专业工作室,22个大学生创业体验店。为调查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我院会计学部的财务服务与咨询工作室通过普遍调查法,大量收集大部分创业园项目的财务单据,利用会计知识每月定期编制调查对象的会计报表,主要是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并对这些会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对相关项目尤其是创业体验店等的经营效益持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与调查。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调查的项目中利润表结果显示项目效益不太乐观,反映出来真正实现盈利的项目并不多,当然也有一些店前期是盈利,如星韵咖啡;但是效益实现的可持续性不强,如1号店、O2O咖啡厅、聚果汇等,这些店从开业到现在效益是逐渐下降,目前的状况已经出现利润为负的情况,还有一些项目一开始就没有盈利过,如Honey Mood。从资产负债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创业项目中费用支出概念不清,无成本节约或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或者说对项目风险的意识不强,过于理想化,导致成本费用投入过高,如装修费用,一旦将这些费用进行折旧或分摊,那么效益就立马下降。
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学生除了风险意识弱,创业的意识过于理想化外,社阅历及人脉不广,费用支出无概念,有点大手大脚花钱,不太懂得算计“小钱”,财务管理不科学甚至无财务意识,单据管理很随意,记账不规范,这一点在收集的单据上就可以很明显看出;加之创业店规模有限、进货渠道有限,导致进货成本无法有效降低。有些项目刚开始可能出于卖点宣传、团队热情高等原因会产生部分收益,但随着消费者的深入了解、原先的卖点疲乏、特点不够突出、团队矛盾的突显等原因逐渐出现经营困难。同时在我们跟踪调查的这些创业体验店经营的项目来看,大多数从事餐饮行业,如东方包点、理餐谋、谷磨林、一品糖水等,这些与一般社会人员在校内或校外经营的餐饮店相比,无明显区别,竞争力与特色并不突出。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因为我们要提倡鼓励大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在高科技、高技术含量领域独占鳌头,提倡他们深入调查市场需求,为消费对象提供最直接、最贴心的商品和服务,要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用智力换资本”的创业成功战绩。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上应该更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专业优势,要能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率与实现创业效益。
二、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率与实现效益的建议
1.创业项目的选择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首要任务
对于初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创业项目并实现效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调查、不断分析,深入了解项目相关市场,理性认识分析自身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这样才能选择适合他们在学校创业的项目。除了创业项目内容的选择,还有创业的目标的选择,如果学生只是想通过创新、创业红利赚一笔钱,这样一种短期的行为,在具体的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明明可以做成的事情,沉不住气,寻求一种短期效果,是一种冒险行为,到最后就会导发创业失败。因此,创业项目的选择是进行创业准备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创业成功与否,曾有研究证明,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很多高校纷纷成立诸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园,目的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前期孵化、中期指导跟踪、后期服务等作用,让大学生通过创业园创业项目取得一些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盈利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实现创业项目持续生存、发展甚至实现一定的效益回报,那么创业初期应该做到三个找准:一是找准自己的创业团队;二是找准行业领域;三是找准具体的目标定位。
2.充分运用政策红利有效降低大学生创业项目成本
为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国家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除了政策支持,国家也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出了极大的福利,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人社局的《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扶持大学生创业财税政策是政府为了激发创业者的创业行为,综合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法律工具,保护创业者的正当权利,促进创业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以期降低创业成本、使初创企业规避风险。再比如广州市的《关于印发广州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的通知》,对创业培训、一次性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创业企业社会保险人、创业孵化、优秀创业项目等补贴都作出了更加细化的规定。
我院华立创业园区对入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了相应扶持政策,比如制订创业成果与学分互认的细则,为入驻创业项目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水、电、网络等,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创业人士等为各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培训、咨询等指导,组织开展创业沙龙等交流活动,定期提供政策咨询,协助符合相关条件的创业项目申请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方面奖励,通过有关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宣传推荐优秀创业项目。为解决创业中碰到的一些难题,学院也会为创业团队聘请创业导师,对创业团队每半年进行量化考核,表彰先进,会不间断的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及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可以促使创业者提高发掘创业机会的敏锐度、有效降低创业所需成本,最终利用创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利益。
3.有效管理是决定大学生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创业成功与否,关键在管理。管理成功与否,首要看人,因此要组建一支对创业目标、利益有一致追求,具有企业管理知识和实践,并有决心为此付出艰苦努力的创业管理团队。团队在创业初期做好项目计划,多方考察调查确定计划的可行性。创业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本、把握项目进度,通过咨询创业导师、参与创业沙龙等活动,与时俱进,保持一定的市场敏感度;对于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适时调整项目与市场的吻合度。
我们通过华立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以及其账务数据进行分析,基本实现效益回报的创业项目管理都是规范的、高效的。如“枣尚好”品牌,运用粉丝经济、网红等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卖新疆红枣,曾创下四个月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中央电视台、香港浸会大学萧伟森教授还对其专访。由此可见,有效管理是决定大学生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当然在调查中我们更多的是从财务管理角度来分析创业项目效益。在调查华立创业园区30多家学生创业项目时,发现其实很多项目的启动成本并不需要特别高,项目筹资渠道多样,如众筹,创业项目对于固定资产的投入也是可控的,但是由于在日常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及控制,导致日常的成本没有很好的控制,而且对于这些创业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账目不是特别清晰,单据管理随意,公账私账划分不清,记账不规范,费用支出无概念,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导致成本未能有效控制,因此未能准确的监控经营成本,导致利润下降。创业项目的好坏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效益,只有产生好的效益的项目才能有持m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希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养成良好的记账习惯,妥善保存各种单据,然后通过一定的财务知识,利用这些数据更客观的分析项目的优劣,做好自我检查与反省,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财务状况,提高创业项目的盈利能力。
4.对风险的有效规避与控制是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必修课
大学生创业,属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初创期,面临各种风险,创业风险意识更凸显其重要性。一般来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常常面临五种类型的风险:选择风险、技能风险、融资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当然,这五种风险并不是同时出现。在创业项目选择时,常常会面临选择风险和融资风险,企业初创时则容易面临市场风险、技能风险,当企业初具规模时,则要警惕和防范管理风险。
加强创业风险意识,有效规避创业风险,但当风险不可避免时,也要及时应对风险、危机,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解决,即使面对失败,也要具备承担意识。当然,从高职院校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开设相关创业风险意识的培训课程,运用课堂传授、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风险知识或理念,或者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风险理论知识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
国家的鼓励政策和社会就业压力让大学生毕业后更多的选择了自主创业,但创业有风险,要创业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前,作为教育工作者,各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开设创业课题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同时鼓励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开展创业项目。大学生可以把校园创业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为以后进入社会创业做好准备,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所以,我们选择持续的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的进行研究探讨,帮助大学生从另一个方面来控制创业风险,提高校内创业成功率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简介:
王泽秀(1981- ),女,汉族,湖南永州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会计学部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许杰波(1995- ),男,汉族,广东湛江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在读学生;
丘文晖(1998- ),女,汉族,广东河源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在读学生。
摘 要:职业规划教育是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一座灯塔,创业项目设计则是灯塔里的一盏明灯。职业规划教育不仅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更给予了他们一种开拓创新的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大学生
创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新的教育理念与发展方向,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经济结构调整中也将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创业项目设计作为创业教育的手段是一种素质教育的延伸,是教育模式探索的前沿。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的背景
1.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原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就业压力,由于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适龄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增加,直接造成了毕业就业比例不均的现状。只有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创新才能在根本上改变社会就业困难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创新思想。自主创业的同时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2.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创新”,教育创新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在当前教育环境中,依托职业规划教育所开展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分析则成为一个崭新的教育方式。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的方案
在学生大二上半学年选取试点班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对护理专业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护理的本质,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辩论的方式了解护理本身,同时了解自身投入到护理事业的追求是什么。立足本专业分析专业现状、专业前景及对自身的规划发展计划。
在学生大二下半学年让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上策划小型创业项目,以提供家庭重症陪护服务为研究,从前期宣传、培训安排、上岗管理到后期回访几方面提交实施方案。
1.前期宣传讨论研究
学生在前期宣传的策划方案中主要采用了查阅资料与实践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书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大量资料的翻阅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对护理服务进行包装。在讨论研究中也各自阐述了理论依据,但重在形式,缺乏深度分析。在学生讨论后,老师加入讨论,引导学生首先研究服务的受众群体,通过对受众群体的研究了解主要服务对象更容易接受哪一种宣传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在宣传前策划基本的服务项目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侧重宣传优势项目,针对患者家属心里做出服务的项目流程广告,使受众对象能直接了解所能享受到的服务内容,从而有效选择团队提供的服务。
2.培训安排
学生根据在学校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制定比较合理的培训步骤,在与老师进行前期宣传的可行性讨论后,学生结合不同的服务给出了不同的培训方案,在培训方法的查阅资料方面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而且提出了可以直接招聘具有工作经验护理人员的想法,在创新思维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老师指导后又在培训时长的设置、上岗后的服务态度与服务理念、培训合格标准的界定、培训考核方式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深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3.上岗管理
在上岗管理的制定过程里,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多,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公司流转管理的过程,老师采用了让学生先观摩再探讨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访了几家公司,从而让学生了解了几种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在讨论环节学生并没有完全照搬企业的管理方法,而是结合自身特点并查阅了大量资料论证了自身管理方案的可行性。从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奖惩制度、员工福利等各领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老师指导后又对上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状况提出了意见,在一些意外的处理、前期工作合同的制订以及制订合同前所需要的法律依据等方面,随着讨论的加深能感觉到学生的思维更趋向成熟,考虑问题的方法更全面、更完善。
4.后期回访
大部分学生在回访部分提出了打分评级制度,并给予了合理有效的执行方法。少部分学生提出回访与宣传相结合的思路,由于重症护理的服务对象偏向老龄化,在服务类比的情况下,提出被服务对象是有效的宣传窗口,在回访中放开优惠政策,提供康复护理帮助,提升自身形象与口碑,从而使回访与宣传相结合。把回访既作为一个服务态度的标准,也作为一个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手段。老师加入讨论后对这部分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强调了回访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回访与员工绩效挂钩的具体细节参考意见。
三、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的效果
在为期一年的创业项目设计后,项目小组对试点班级和普通班级做了各选取1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分如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测试,学生的分析能力测试,学生的应变能力测试以及学生心理素质测试。结果显示普通班级的平均分为78.4分,试点班级的测试平均分为90.2分,并且高分同学都出在试点班级。在同年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与表彰中也以试点班级的同学居多。
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紧紧围绕着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技术养成的全人格能力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创业创新,迅速适应行业能力、能力综合性、能力系统性的提高都有着显著作用。依托职业规划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让学生懂得了我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我想要什么,我如何得到。在得到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创新思维、开拓想法,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找到了一个好的实践方法与思路。
作者简介:陈超,1986年出生,女,满族,河北承德人,就职于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以及药物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通讯作者:卑占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创业成为应届毕业生的热门选择。而创业的开始便是创业项目的选择。文章结合我国大学生特点及我国实际政策、市场等情况,对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式两方面进行研究。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应遵循具有市场前景、项目合法化、项目特色化三项基本原则,而以此为基础,提出六种适宜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选择方式
1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愈演愈烈,政府、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业,随之迎来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透露,今年国家仍将从多个层面出台政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障碍。而除此之外,总理也指出,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创业的开始是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项目是指创业者进行创业所从事的某一具体方向或具体行业,具有吸引力的、较为持久的和适时的一种商务活动内容,并最终表现在可以为客户和最终用户创造或增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中。
项目选择是创业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大学生创业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创业难免理想化,好的开始就尤为重要。不少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华而不实,往往是盲目地选择了目前最流行最赚钱的项目,却没有考虑是否合适,结果可想而知。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创业项目,创业才有目标,才能激发创业的热情,创业成功率也更高。
2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
2.1 要有市场前景
创业项目一般而言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的创业者认为,什么行当热门,什么行当赚钱,就进入什么行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创业者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点,即“企业是为解决客户的问题而存在的”。没有满意的客户就没有企业的存在,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因而,选择创业项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大学生创业之初就应该了解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由此去检验创业项目的合理与否。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应遵循有市场前景这条原则,这样,创业才有了成功的基础。
2.2 项目合法化
创业项目要选择国家允许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国家对于有些领域是明令禁止的,如制毒贩毒、非法传销等等;有些领域是有限制条件准入的,如制药、烟草等;对于普通的民用商品基本没有什么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创业中,网上操作相对虚拟,更要求操作的严谨与合法。另外,创业项目要避免一些国家政策没有规定的灰色地带,保证项目的明确性。大学生在创业准备时期应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所选择的创业项目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创业注定是要失败的。
2.3 项目特色化
创业项目要坚持创新,特色化是项目的一大亮点。特色是创业项目生命的内在根基,是企业生存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没有特色,任何创业都会是无根之浮萍。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创新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因为市场上从来都不缺大路货的商品、一般的劳动服务,缺的是特殊的商品、特殊的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只有提供新的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生存之后取得发展。项目特色是存在于项目之中的优秀基因,它最终会表达为争夺市场的关键。
3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具体方式
3.1 进行市场调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市场调查就是通过收集有关材料和数据,加以研究和分析,为市场的预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市场调查,不仅能够明确市场需求,更能较为清晰地了解顾客的具体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市场调查,通过查阅资料、传媒信息、访问顾客等方法,来确定人们还未满足的市场需求。最后通过分析各个项目的市场供求状况,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
真正伟大的创业者是在满足大众的需求。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那时起他就为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写真集,拍摄偶像剧……,在青春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文化消费产业链。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敬明正是清楚了他小说受众的需求,才一步步创业成功。
3.2 选择政府鼓励、有政策优惠的项目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不乏专门针对具体行业的。如大学生创业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创业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新办从事公共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就要知道哪些行业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的,从这些行业中,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出合适的优惠项目。
3.3 选择正处于成长期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者年轻,一般而言喜欢新鲜事物,在创业时往往也会选择一些刚开发出来的项目,这样做会有很大的风险。只有当一个项目处于市场已经开发、但是现有的供应能力不足的时候,才应该选择该项目,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刚开发的新项目市场根基不足,不能保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样的项目会给大学生创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完全成熟的老项目,虽然稳当,但市场份额一般已满,缺乏诱人的利润。避免这些而去选择处于成长期的项目,不仅能有效降低风险,而且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
3.4 选择技术性较低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者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要尽量避免一开始创业就进入高科技行业。因为高科技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对于大学生这样资本金较少的创业者是很重的负担,而且高科技人才也同样不容易聘用。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选择从技术性较低的行业做起,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再转入高科技行业。
3.5 利用自身资源,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比如,有的人专业优势强悍,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产品比较熟悉;有的人有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拥有某一方面的资源,如经营管理能力、个人社会关系等。大学生创业者如果能积极发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掌握的资源,进而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那么创业就会更加有保障,创业也更加有热情。
大二学生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通过做论文《制造和评价一个可变频振荡器》发现了新技术,随后申请专利,最终成立惠普公司。休利特和帕卡德利用他们的专业之长成功创业。
3.6 选择互联网创业项目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我国已经进入全民皆网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孕育着比传统行业更大的商机。互联网创业包括经营网站与网店,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创业形式。大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更具有创新、创业潜力,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电脑基础扎实,有更快速的学习能力,是互联网创业的最佳人选。而互联网创业项目具有投资少、风险低、效益高的优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者。
目前国内最大的校园社交APP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就是从身边的学生对课程表的需求出发,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方式解决用户需求。2011年10月,余佳文和他的团队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将第一版做了出来。虽然初版功能方面还很不完善,却还是吸引了几千名在校学生使用。后不断改进,已覆盖全国所有高校。2014年8月,超级课程表团队再次获得数千万美元的B轮投资。此轮投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红杉资本以及策源创投继续参投。
4 结 语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符号,而大学生独有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对项目特点认识得越透彻,创业的成功率就越大。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候要遵循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创业。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资源和基础仍很薄弱,轻资产、贴近市场需求、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是较好的选择,也可增加成功的概率。创业项目的选择仅仅是大学生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步,之后的创业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其面对并选择的难题,大学生若能够慎重对待,才能最终创业成功!
[摘 要]当今社会就业情况十分严峻,高校大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大,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当代社会所关注的一种重要就业方式。当前,我国已经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开始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培养,要想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高校还应做好相应的创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的日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项目;指导工作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学生面对的就业情况十分困难,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创业梦想,高校应积极推进相关就业指导工作,以此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1 当前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就对创业教育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功利心理越来越明显;同时,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也并不完善,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更容易对创业教育进行比较商业的价值评判。其次,当前,我国的高校中一直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在创业基金、教材和师资等方面都十分有限,无法真正满足现代创业教育的需求。此外,创业教育的相关机制方面也不够完善,在一部分高校中,创业教育仍然没有落实到课堂中去,对日后的创业教育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 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创业项目指导工作
2.1 注重资源整合
我国高校应积极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落实,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推动社会经济和人才的双向发展。对此,高校应不断的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学校学生教育协调工作;同时,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力量和优势,整合校园内外资源,方便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开展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的理念能够不断地深入人心,促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认真地对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培养,以便发挥出教师的重要价值,在日常工作中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培训的条件;同时,积极引进社会中的优秀创业人才作为创业指导的兼职教师,使高校校园创立出一支属于自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此外,重视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硬件支持,充分利用技术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等地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地,并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只有将校内外的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起一切可利用资源,才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
2.2 完善课程教育
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学校应积极对传统理念教学进行变革,更多的研发实践教学内容。例如:找相关的企业创始人或者优秀创业者到学校来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学校应重视起对学生的创业知识普及。除了在学校必要的创业指导课程之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展开其他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帮助学生对创业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2.3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大学生由于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有着各自的爱好,据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到更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同时,进行一些专业知识上的辅导,从根本上推动学生课余生活的发展,并提升学生团队得到研究能力。在经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之后,校园创业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2]。此外,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大学生能够早一些适应社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和指导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作为一个成年人,面对困难需要有一颗坚强的新,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的时代物质比较丰富,受到父母的宠爱,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普遍依赖性较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又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很多的大学生都明显感觉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创业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但由于没有社会经验,当面对社会市场时仍然会出现紧张的不知所措的情况。对此,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毅力,养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兴趣爱好等,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大学毕业生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进行自主创业这些都是不容易的,需要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情况;同时,又具备不卑不亢的乐观心态,积极参与到市场环境中,感受社会[3]。此外,创业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创业观念,正视社会发展,面对困难学会自我鼓励和排解;同时,培养一定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的能力等。大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的能力,与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善于沟通,在受到挫折时不放弃,勇敢地前行。这样才能在面对今后的社会压力时,轻松地面对,走向更美好的创业之路。
【摘要】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投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风险,本文的项目的风险分析可以分析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规避措施。以保证项目能够尽可能的减弱或克服各种风险,增加项目运转的稳定程度和可靠程度,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运营后的盈利率。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多种经济方式并行,创业也成为一种选择并成为当前的热点。大学生作为高新技术的接触者和新型知识的获取者,其面临着很多创业优势,近年来高校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创业尤其是技术创新型创业活动的开展。但是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也面临很多风险,本文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一般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大学生创业项目敏感性风险分析
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投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风险,项目的风险分析可以分析南苑项目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规避措施。由于很多创业项目尤其是高新技术项目,受到其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资源的限制,项目的开发运营的时间较长,投入的资金大,设计的利益相关方比较多。尤其是很多大学生新型发明创新技术创业项目涉及到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未来行业计划,交通规划等多种要素,面临更多的风险因素,更需要使用风险分析法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风险分析。
项目的敏感性分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可以用来进行项目经济评价,项目敏感性分析参数一般有很多,包括项目的相关经营成本、项目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生产能力、运载能力、初始投资大小、项目生命期、项目建设期以及其他期限等1。通过用这些指标来分析项目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根据之前所做的项目不确定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分析其对项目的各项指标的相关影响大小及影响程度。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动对于项目的常用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如果影响程度比较大则可称此参数为敏感性因素,如果影响程度比较小则可称此参数为非敏感性因素。大学生创业项目变动因素包括项目的基本投资方案,项目的建设投资情况、项目的营业收入以及项目成本等因素,以及其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以及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影响范围一般选择为10%。根据大学生创业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可以初步将其面临的风险分为几个大类,即:交通状况风险、自然气候风险、政府政策规划风险、其他技术风险、利益相关方关系风险以及管理调度风险2。
2.大学生创业项目风险对策
风险对策分析是对大学生创业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预先制定各种对策,以便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应对。比如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有相关设计的变更风险,项目进度拖期风险、资金量是否充足的风险等等。设计变更的风险会打乱原来的项目步骤,并会引发追加投资或增加人手,因此要经常跟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并储备相应的资金准备。对于施工中的进度和质量等的变更,并对整个项目的工期造成的影响,要做好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及时沟通,并提前跟有关部门联系及时应对变更。对于资金风险,要跟金融融资机构及相关投资方保持良好的联系,并尽量增加资金的储备量等等。
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还会涉及与其自身特点相关的突出风险3,如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规划风险,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规划很重要,对创业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大大增加项目的成功率,另外还有相关技术设备的存储风险,大学生创业项目入园的管理风险等等,风险因素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对于项目在进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风险对策措施:风险自担,当风险发生时,主动承担风险的后果。风险的回避,即当风险可能会发生时,要推迟或否决相关项目以躲避风险的发生,风险的控制,当风险必须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讲风险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风险的转移,当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金融工具等合理的方式进行转移。综合权衡相关因素,从各个方面进行总结效果,并进行合理的预测,比较方案的优劣,并预测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风险因素,以保证项目运作过程中能够顺利的实施4。
3.结论
大学生创业项目运作过程中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无法控制的各种因素,对这些因素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和估计,即使对项目的不确定性程度进行分析,它也是项目分析中很经常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项目的不确定性程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项目中的风险,如分析项目的投资营业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以及考虑各种因素可能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以保证项目能够尽可能的减弱或克服各种风险,增加项目运转的稳定程度和可靠程度,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运营后的盈利率。
[摘 要]要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持续可行性,需要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防范。本文结合工程经济、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根据公司的基本财务情况和估算的主要数据,以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作为财务指标,采用决策树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该公司最佳贷款比,最后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公司财务净现值的累计概率,得出净现值大于零的概率,从而在财务方面验证得到该公司值得成立的结论。
[关键词]财务风险;决策树;蒙特卡罗模拟
1 相关研究
亨瑞・法约尔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领域[1]。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莫布雷等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80年代,美国的特瑞斯・普雷切特等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将风险定义为“未来结果的变化性”,强调了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2];90年代,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郭敏在《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中,从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与耗费、回收与分配三个环节分别对企业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股利分配风险以及企业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人本风险”的防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3];赵斯秋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提出了财务风险分析的杠杆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和财务报表分析法。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
2 理论与方法介绍
财务风险,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要素的存在,使得企业资金及其运动呈现出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财务收益与人们预期收益产生重大差异的一种财务活动[4]。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并与之水乳交融,它是企业筹资、投资、供产销经营环节上的资金使用与收回以及财务成果的实现与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机统一,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都可能存在风险。所以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从资金循环周转运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损益上来。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分析方法,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5]。由于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6]是一种通过设定随机过程,反复生成时间序列,计算参数估计量和统计量,进而研究其分布特征的方法。具体为,当系统中各个单元的可靠性特征量已知,但系统的可靠性过于复杂,难以建立可靠性预计的精确数学模型或模型太复杂而不便应用时,可用随机模拟法近似计算出系统可靠性的预计值;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多,其预计精度也逐渐增高。由于涉及时间序列的反复生成,蒙特卡洛模拟法是以高容量和高速度的计算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只是在近些年才得到广泛推广。
3 案例分析
武汉圣吉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大学生创业团队所发起组建,拟在武汉市工业园投资成立,是一家从事纪念品开发科技公司。公司产品能够满足各大高校纪念品需要,市场应用前景广泛。目前该产品行业折现率估算为15%(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且公司成立初期各股东的投资能准时到位,公司的设备、销售、研发状况均良好,保证公司的业务能正常开展、信誉良好。经过简单的财务分析,投资项目各项评价指标良好,该项目可行。
3.1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社会投资的数额与公司创立项目的收益性之间的关系。当然,由于股本结构中引入社会投资的大小会影响到公司的贷款金额,进而影响到该项目的总投资,因此需要明确在分析中的可变因素到底有哪些。假设股本结构中仅社会投资金额可能发生变化,而其他股东所持股本金额保持不变,而公司贷款金额以总的股本金额(包含社会投资在内)的一定倍数筹集。也就是社会投资发生改变,影响总的股本金额,进而贷款金额和总投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样,即使贷款金额的增大能够保证项目所需资金,但却可能使得公司面临较高财务风险。所以有关社会投资金额与公司创立项目收益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确定公司创立项目的最优贷款比例。在这样的贷款比例下,社会投资商最愿意出资,而且公司整体获益最大。
第二,对该项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风险分析。在利用决策树方法得到最适宜贷款比例的前提下,以社会投资、销售量作为随机变量进行项目收益测算,得到项目可行的概率,将能够了解该项目的风险性。
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过程中,运用单一财务分析方法,得到每一种方案的现金流量表,选取财务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作为分析指标。其中CI为净现金流入,CO为净现金流出,n代表项目预计使用年限,i0为折现率。
3.2 利用决策树决定公司最佳融资
对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就是对财务报表中不确定的项进行随机取值,计算净现值。在这里主要研究建设投资和销售量的变化情况。贷款的数额与自有资金有关。公司自有资金和贷款的比例对公司的资本结构有影响,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了计算出对公司最有利的资本结构,所以需要计算最佳贷款比例。
因为是计算最佳贷款比,所以将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自有资金的变动与社会投资有关,将可能性较高的几种贷款比用决策树罗列出来,再分别进行计算,得出内部收益率最高的那组贷款比,即最佳贷款比。
(1)投资方案决策树
对多种投资方案进行投资决策时,先固定一个数值,在这固定固定资产投资。对多组数据进行验证后得出最可能的三组贷款比例,这三组数据与销售情况组合,画出最终的决策树。
(2)计算最佳方案
计算出最佳方案,也就是从决策树中计算出期望净现值最大的那个分支。假定总投资(2100万元)和固定资产(400万元)不变,固定资产投资是相关项目的投资方案结合此创立项目估算出来的。根据一些主要的基础数据和估算的数据可以得到现金流量表,再根据现金流量表运用公式(1)和(2)可以算出相应指标。现设定以下三个方案的销量在好、中、差时第一年的销售量分别均为320件、290件、260件。
第一种方案:社会投资30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2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403.3万元,IRR=20.20%。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7.2万元,IRR=18.31%。
(3)当销量为差时,NPV=51.57万元,IRR=16.14%。
第二种方案:社会投资35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1.8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401.34万元,IRR=19.86%。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5.29万元,IRR=17.73%。
(3)当销量为差时,NPV=49.24万元,IRR=15.60%。
第三种方案:社会投资44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1.5倍。得出的大致总投资为2100万元。
(1)当销售量好时,NPV=398.58万元,IRR=19.82%。
(2)当销量中等时,NPV=221.81万元,IRR=17.69%。
(3)当销量为差时,NPV=45.77万元,IRR=15.55%。
运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最大内部收益。三种方案的总投资相同,计算年限也相同,在这种条件下,可以看出方案一,即社会投资300万元,贷款是自有资金的2倍的期望净现值和期望内部收益率最大。所以对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最佳的贷款比例是2倍。
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得出的累计净现值大于零的概率远高于零,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强,所以圣吉公司创立项目经过财务风险分析是可行的。
4 结 论
一个企业要长久、稳定的发展必须研究公司的财务风险因素,并找到合理的控制方法。在已经对公司的主要情况和估算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基础上,用决策树找出不同方案中的最佳贷款比,再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多组数据分析,算出净现值大于零的概率,最终得到项目可行的结论。本文的创新处在将决策树与蒙特卡罗模拟法相结合,一个决定比例,一个得出最终结论。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可以进一步优化:项目的初始数据很多都是估算出来的,并不一定定能符合实际,可以对相关项目的同类数据整理综合得出较正确的数据;决策树中的概率是主观概率,可以通过德尔菲法验证后得出;蒙特卡罗模拟法只取了30组数据,这样计算的概率并不是很完善,应该计算应该模拟的次数,再取相应多的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