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8 02:50:21
导语:在未来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阐释家庭教育观概念
家庭教育观是家长基于对子女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和理解,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等方面的内容。
二、简述各阶段的家庭教育观念
作为一种观念,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在各自内容上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趋于科学。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但由于其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所以人们权衡教育质量时便带有浓郁的封建色彩。例如“三纲”“五常”教育思想在很多时候成为对个性的束缚和人性的摧残。但仍有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借鉴。例如“慈幼”思想,以及重视子女“独立、惜时”教育等,在如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现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到了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在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个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理解、发展儿童个性的主张,很多观念已成为指导家庭教育较为科学的理论基础。近几十年来,沧海桑田,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有了新的变化:1由成才教育观念转变成人教育观念;2由学龄教育观念转变为终身教育观念;3由灌输、体罚转变为兴趣引导的教育方式;4由学历教育观念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的质量因家长的教育观念的不同也是良莠不齐。从以上对现代家庭教育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积极的方面是主要的,但也有局限性。1缺乏正确的儿童观,使孩子成为了家长意愿的替代品和牺牲品;2家长的教育观还存在轻视劳动的旧思想意识;3家长对教育目标、方法、内容等问题的重要性问题认识不够;4未能对孩子形成全面的认识,没有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三、未来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趋向
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为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即强调家长要尊重儿童、关心、理解儿童、关注儿童的主体性和自由。其次,应树立竞争观念。“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要求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摒弃“与世无争”的思想。但这种竞争并非“弱肉强食、尔虞我诈”,而是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所以家庭教育要培养下一代正确的竞争意识,同时树立竟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观念,提高竞争的自觉意识等。第三,树立开放的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体制,而我国也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所以家庭教育也应树立开放的观念。对子女的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世界潮流。
四、综述及意见
以上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历程作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并分析、总结了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并预测未来家庭教育观念发展的趋向。建议家长能够重新认识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取精华,去糟粕,适应时代的发展。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和人文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高雪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铁岭教学区
一、如何在未来取向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恰当开展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生活理想是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最基本的理想;职业理想是对个人未来职业的期盼;道德理想是对完善人格的设想和追求;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预见、向往和追求。[9]理想作为奋斗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引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故应恰当开展理想教育。鼓励学生要有理想,在树立、追求理想过程中,既要有志存高远的胸怀,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理想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结合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避免过于抽象的、空洞的理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中通过多感官信息输入渠道接受理想教育,从而在深刻体验中更有效地树立起积极的理想信念。此外,理想教育可灵活、充分借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2.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了解并引导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大学生未来取向如何,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职业规划状况,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需要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为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保持较高的未来取向水平,建议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涯始终,而不能仅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或仅在毕业生面临职业选择时进行。同时笔者认为,大一阶段是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时期,让大学生在大一时就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规划,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生涯规划,如该重点学习哪方面内容,该选修什么课,该参加哪些实践活动等。此外,可通过个体心理咨询途径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通过与学生、任课教师的交流,观察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心理测验(如职业倾向测验)等途径了解其未来取向,引导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未来取向。对于低未来取向的学生,教师应多与其交流,并加以引导,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适时调整未来的目标,但经过深思熟虑确定未来目标以后,最好不要轻易改变,摇摆不定的状态往往会使学生内心充满矛盾,难以安心学习。要充分发挥未来取向的积极作用,需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生乐观地看待未来;重视学生务实精神的培育,使学生能脚踏实地把握现在。
3.增强大学生的积极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预防或干预大学生的拖延个性具有积极自我认同的大学生不仅有积极的未来取向,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支持和帮助。增强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感除了需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环境(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外,也需从以下方面着手:尊重、关爱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如感恩)、自信、移情能力和交往能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鼓励学生尝试应对挑战,使其在尝试中不断认识自我。大学生积极自我认同感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此外,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学生寻找恰当的榜样供学习借鉴与自我激励;适当表扬和奖励学生;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为人处世之道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等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由于高拖延个性的人往往有较低的未来取向水平,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可以拖延个性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拖延个性的预防或干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及时考虑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问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情绪调控能力;预防或干预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给予大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使其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培育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适当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4.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从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可知,影响个体未来取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外因往往需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除了尽量减少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外,还可从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着手,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性,减少其依赖性、脆弱性和受暗示性,使其能真正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迷失自我、随波逐流。大学生自立人格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开设自立人格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5.重视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意义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时有研究显示,“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体验”能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未来取向[8]。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取向程度及其未来取向质量,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如生存知识、危机应对方法、逃生的本领等;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如“人”的生命价值,自己活着的意义何在;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接纳他人,欣赏他人,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10]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可多样化,如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或讲座;举办生命教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看守所、医院、殡仪馆等及相关知识展览;利用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咨询中渗透生命教育。[10]
6.注意同伴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学生“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意识,建议学生多和积极向上、职业规划较明确的人交往,减少或不要和社会上那些“不良”青年交往,从而使自己能着眼未来,积极向上;建议学生营造积极的寝室氛围和班级氛围,为自身心理成长营造积极的人际环境。构建积极、融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得到重视并持之以恒。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般由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等构成。朋辈心理辅导员由于身处学生中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也更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对同伴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此,应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尤其是实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含恋爱关系)、学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方面,不同年级的培训内容应有系统性和渐进性。可适当安排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跟随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实践学习,以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践能力。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邀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能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助于其学以致用、提升素质。
7.重视社会、文化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取向等会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受挫伤,对未来可能悲观、迷茫。女性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往往也使女生自我控制感缺失,降低其未来取向。因此,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文化因素对学生未来取向的无形影响,充分发挥积极文化的作用,减少消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着力预防消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家庭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取向,因此,应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学校辅导员可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其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父母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树立起积极的榜样,父母对于未来是悲观失望还是积极向上,往往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的态度是忧虑还是乐观;父母不能包办孩子的未来,应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婚恋选择等。
8.重视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史的学生,应鼓励其树立梦想,积极期待未来,努力把握现在;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遇到困惑时,学会求助他人。对于有行为问题(如欺负行为、网瘾、酗酒等)的学生,应引导其多思考问题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灵活运用内观疗法,让其就内观疗法的三大主题———“他人为我做的;我给他人的回报;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进行反复思考并记下所思所想,使其产生积极的内疚感,实现积极的改变。对于特困生,要让其克服自卑、自弃、自我封闭心理,树立起奋发图强的决心。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对未来高枕无忧的乐观偏差,打消其“啃老”想法,挖掘其潜能,培养其自强自立。对于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可通过提高其未来取向水平来激发其学习动机。
二、未来取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1.高校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支持,着力提高学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学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持和经费支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有效开展。如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课时和场地;为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之一,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度还不够,寻求心理咨询的意愿较低。要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有必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借助心理咨询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的未来取向。而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需要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咨询常识,需要心理咨询师提升自身职业胜任力,需要为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创设条件,如优化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置(含场地设置和设备、人员配备)等。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幽默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不仅能使教师自身保持乐观,促进自身人际关系和情绪健康,减少职业倦怠,也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温馨愉悦的心理咨询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还能为大学生幽默感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途径有:多看幽默影视;博览群书;丰富阅历;和幽默的人交往;多发现和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素材;了解并尝试运用幽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在行为示范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至少应在两方面起榜样作用:一是积极心态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培育自己的积极心态,举手投足间体现自身的良好示范作用;二是人生规划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有明晰的人生规划,以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辅导。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明显成效,需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需重视日常生活中与大学生的灵活沟通,对大学生加以积极引导。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辅导员来开展,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既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和有机互动,也要注意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校园活动等创设条件,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将会增强学生的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当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创设多样情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4.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高校应重视在校园网中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包括刊登心理文章、介绍或在线播放心理影视、设置留言版块进行互动),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提供良好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大学生将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期计划和心理咨询热线、面询安排,从而有针对性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途径开展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网络(如电子邮箱)定期内部发行电子心理刊物等[11]。网络不仅能有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能为师生沟通提供平台,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渠道,也能为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供有效途径。总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5.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师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这些师资力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方向背景的其他院系教师及辅导员。某种程度上,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多优势,如可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遇到工作困惑(如难处理的心理咨询个案)时也可和心理学系教师进行交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是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之一。
6.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化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如何,与大学生自身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品质及其所处环境有关。未来取向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如自立、自信、乐观、感恩、希望感、心理韧性),为大学生创设积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途径等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色彩。
7.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制度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为了有序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应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工作内容、工作计划等实行制度化要求。例如,心理档案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心理咨询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对每一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相对稳定、计划性强的安排,包括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周、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以及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信息员、心理社团骨干等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应给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突显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现校本性。为激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每学年可对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候选人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等)进行表彰。
8.加强大学生未来取向领域研究加强大学生未来取向领域的研究,是开展未来取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从目前来看,我国对大学生未来取向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大学生未来取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能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未来取向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能为低未来取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预防或减少低未来取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作者:赖运成单位:龙岩学院心理学系
一、未来之路计划的实施
1.未来之路计划的目标未来之路战略计划共有三个方面的总目标:一是提高学前教育的参与度。该目标包括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增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加大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和持续性。二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该目标要求增加具备教师资格的师资数量,通过制定政策与法规加强对父母和家庭主导教育机构的支持。严格《课程纲要》的执行力度,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其相关机构的合作。一方面涉及到幼儿园与家庭、小学的合作,另一方面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主要目的是提升0~8岁儿童教育的连贯性,为儿童、家庭提供更加综合的学前教育服务。
2.未来之路计划的内容(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学前教育参与度。为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新西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学前教育资助计划,主要包括“公平基金计划”(EquityFunding)、“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thePromotingECEParticipationProject)、“学前教育酌情补助金计划”(theECEDiscretionaryGrantsScheme,简称DGS)、“建设基金”(EstablishmentFunding)等。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教育部设立了“激励津贴”(IncentiveGrants)、“学习津贴”(StudyGrants)、“新西兰教学奖学金”(TeachNZScholarship)等资助计划。[4]计划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扩大学前儿童的参与度,尤其是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园率。如“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最开始是为了缩小新西兰少数民族儿童与欧裔学前教育参与度上的差距,后来逐渐扩展到学前教育参与度较低的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的家庭。仅2004—2005年度就签订了25个“促进学前教育参与协议”,共拨款122.7万元(新西兰元,下同),实现让1223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目标。[5]而“公平基金计划”主要面向所有注册的公立幼教机构,目标是减少各群体学前儿童之间的教育差别,消除弱势群体儿童参与学前教育的障碍,实现教育的公平。此基金计划主要针对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学前机构进行资助: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社区,招收特殊儿童或非英语背景儿童,属非英语语种的机构,地处偏远地区。每个条件都有相应的测算指标。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参与度,新西兰工党政府2004年宣布实施“20小时免费计划”,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将为非盈利性质的、合格注册教师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所有3~4岁的儿童提供每周20小时的免费学前教育。2008年5月,计划扩展到盈利性学前教育机构。2010年7月,该计划又将游戏中心和语言巢的5岁儿童也纳入其中。[6](2)规范学前教育机构标准,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新西兰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来规范学前教育机构。2008年启动了学前教育监管系统,该系统出台了不同的机构标准和规章制度,用来规范各种类别的学前教育机构,内容指标涉及到课程设置、健康安全、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等。教育部计划在5年内重新认定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果评估合格,政府将给予资金补贴,如果不合格,教育部将颁发一个为期18个月的过渡性执照。[7]新西兰教育部为了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于2003年7月实施了学前教育创新中心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7月至2009年6月共实施了5个阶段。每一阶段教育部都要根据不同的任务从注册的教育机构中选取正在进行创新教学并实施国家课程的机构作为改革中心,每个参与该项目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的创新特色。(3)建立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增加合格注册教师数量。2002年,新西兰成立了教师协会,代替教师注册委员会负责合格教师注册工作,加强教师的资格认定和管理。该协会2005年颁布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并要求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只有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在此协会注册,也才有资格上岗。新西兰学前教育十年规划的目标是:到2007年12月31日,幼儿园和教师主导式学前教育机构要有50%的员工拥有由新西兰教师协会颁发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书。2010年,要有80%的幼儿教师成为注册教师,2012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00%。[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西兰政府针对不同情况的教师,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资助计划,如“激励补助金”、“学习津贴”、“新西兰教学奖学金”等资助计划。如“激励补助金”是用来激励幼儿教师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申请合格者每年可获得2094元,3年半最多可获7329元。“新西兰教学奖学金”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通过比较学生的学术成果、学籍信息等对学生进行筛选,符合标准并愿意选择学前教育的学生除可以免交学费外还可以获得1万元的津贴。[9]以此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从而提升学前教师的素质。(4)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能力。为了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合作,2006年2月,新西兰教育部和社会发展部共同实施了“学前教育父母支持和发展”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父母的优势,实现他们对儿童的有效教养,提升弱势儿童家长的参与程度,引导弱势儿童的父母能够融入广泛的学前教育系统中。项目首先选取了8个学前教育机构作为试点机构,第二次又选入10所机构,被选入的学前教育机构要与教育部签订三年的合约,为偏远地区和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幼儿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了有效衔接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教育,教育部专门为家长开设了网上专栏,向家长普及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如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课程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策略、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等。2007年5月,教育部向儿童家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合作手册》,内容包括育儿建议、教育信息等,鼓励家长协助幼儿学习。[10]
二、未来之路计划的主要成绩
未来之路计划实施过程中,新西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项目来保障计划的实施,并且使学前教育有了良好的发展。主要成绩如下:1.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显著提高未来之路计划的实施迅速增加了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从而提升了学前儿童入园率。在未来之路实施的十年中,新西兰每一年学前儿童入园率都保持一定的增长。2012年计划完成时,新西兰学前儿童的总入园率达到95%,比2002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学前儿童的每周在园时间也逐步增加,3岁以上儿童每周在园时间由2002年的14.3小时增加到2012年的21.1小时。2岁及以下儿童每周在园时间由2002年15.8小时增加到2012年的20.4小时。[11]2.合格注册教师的比例不断提升为了增加合格教师的数量,提升注册教师的比例,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既关注了职前教师的教育质量,又重视了职后的教师培训。在新西兰政府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新西兰注册学前教育教师和合格教师的比例得以提升。据调查数据显示,新西兰合格学前教育教师所占的比例由2002年6月的48.6%上升到2012年6月的71%。而注册学前教师的比例也由2002年的35%提升到2012年的73%。[12]3.0~8岁儿童学习效果良好未来之路计划加强了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和小学的衔接与合作,维持了0~8岁儿童在教育上的连续性,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据调查发现,0~8岁儿童的各项发展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在阅读方面,有40.4%的儿童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有35.9%的学生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在数学方面,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的儿童分别是50.5%和21.8%。而在写作方面,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的儿童则分别为50.8%和17.2%。以上数据显示,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小学之间的合作计划开展顺利,效果良好。4.父母参与儿童学习与评价的机会增多通过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未来之路计划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儿童的教育和学习中来。2006年的“学前教育父母支持与发展”项目,在两次试点的18个机构共与2246名家长进行了合作。家长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增加了教育儿童的知识与技能,增强了对社区的自我归属感,形成了社会支持网络。家长素质的提升使其能为儿童创设积极的家庭环境,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参与项目的学前教育机构来说,既提升了机构的目标意识和服务能力,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5.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未来之路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水平。例如通过“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公平基金计划”等资助少数民族中弱势儿童,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参与程度。通过教师教学金计划来激励弱势群体中注册幼儿教师的数量,通过制定学前教育机构标准来提升弱势群体学前机构的质量。以上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水平。以太平洋岛屿裔的学前教育发展为例,从2002年到2012年,入园率增加了7.7%,注册教师的比例提升了48%,执照豁免式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由133所下降到48所。
三、未来之路战略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启示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所存在的普及率不高、教育质量不均衡以及学前教育机构参差不齐等问题,与十年前的新西兰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新西兰未来之路计划给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许多启示。
1.研制托幼机构评价标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既要追求教育机会公平,更要追求教育过程公平。如果没有基本的质量保证,入园机会对幼儿的发展来说意义不大。[13]要想保障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就要研制一套科学可行的学前教育机构标准,用来评价和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行为。我们可以借鉴新西兰的三级监管框架对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监督和规范。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民办机构占了半数以上,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专业标准来规范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仅有20世纪制定的部分单项标准,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这些标准内容单一、不系统不全面。因此我国应尽快研制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国家标准,对现有的学前机构进行审核和监督。国家标准的内容应该包括基础设施、课程内容、师资规格、健康安全、教学管理等。政府及学前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参照标准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审查,以确保学前教育质量。对于合格的园所要分出级别,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园所要分批次限期整改,到期达标的正常营业,仍然不达标的要强制关停。但妥善安顿好幼儿的园所流转,避免因此造成大批儿童失去学前教育机会。
2.实施灵活的教育资助计划,提高弱势儿童入园率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经费问题。当前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是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处境不利群体的学前教育状况更加严重。新西兰政府在未来之路计划中的学前教育资助措施,成功提高了学前教育参与度。我国学前教育可以借鉴其经验探索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对于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质量差的现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实地调研。没有学前教育机构的地区新建一批合格的学前机构,对于原来已有的不合标准的园所进行改建,确保每一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学前教育机构,让儿童有园可上。对城市的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学习新西兰实施“公平基金计划”。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测评,对于接受低收入家庭儿童或者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机构实施免税或者财政资助政策。另外可以探索对于农民工子女及城市弱势群体进行现金、教育权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的政策,以确保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参与度。
3.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新西兰实施的“教学奖学金计划”值得我国效仿。我国的免费师范生计划虽然也能鼓励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却难以保证质量。可以对有志于幼教事业的优秀学前专业学生进行资助,通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考核,对于达标优秀的学生减免学费。这样就能吸引比较优秀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从源头上保证了学前教师的质量。教师职后培训也是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幼儿教师培训的效果低下、流于形式、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我国教育部门的培训政策应探索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和培训模式,重点考虑年轻教师、转岗教师以及低水平教师的培训策略。改变以往只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观念、低水平重复培训的形式,切实提高我国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
4.构建家园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还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合作。尽管我国教育部文件《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提出了要加强家园合作。这些政策要求还只是建议性的、不系统、不完善,不具有可操作性。文件没有明确的执行主体,没有明确幼儿园与家长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结果只能使家园合作成为一句空话,家长要么不知所措,要么被动执行幼儿园的指令。我国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制定政策明确家园合作双方的责任与任务,相关部门不能只停留在建议上,而是制定实施细则来监管和核查家园合作的过程和效果。另外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来使家长明确自己在学前教育中所担负的责任。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参考新西兰“学前教育父母支持和发展项目”,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家园合作试点。通过测查选出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营养健康、教育理念、活动形式等多个方面与家庭进行深度合作。合作双方要和教育部门签订合同,明确合作的目标、计划、流程,并且细化双方的责任和任务。项目结束进行总结改进,并将成功经验逐步向全国普及。
作者:李宪勇单位: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摘要】冰雪体育运动是东北地区独有的,极具魅力的体育活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冰雪体育项目能让高校的学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冰雪体育文化的内涵,丰富他们的冰雪体育文化知识、增强冰雪体育文化意识,融入到这种冰雪体育的文化氛围中。
【关键词】高校 冰雪 文化 教育
前言
冰雪体育锻炼是人类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你需要勇气、忍耐、顽强、自信、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准确地评估外部环境,学会和这项运动的共同参与者沟通和配合。另一方面,在参与各种冰雪体育活动的同时,可以使广大学生与教职工逐渐形成统一的校园冰雪体育文化观念和意识。只要你坚持参与冰雪体育锻炼,你就可以理解什么叫超越自我,不仅仅是体能,更重要的是和自身、和环境、和他人的和谐共处。
一、冰雪运动现状
冰上运动是借助专用冰刀或其它器材在天然或人工冰场上进行的体育运。吉林省高校冬季冰上课的内容主要为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速度滑冰是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中的季节课、特色课和必修课,开设较早、也较普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较为规范。但近年来,因受特定教学环境的制约,如高校的扩招,或迎接评估,高校校园里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建筑拔地而起,往往侵占了学校的动场所,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学校经费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开设冰上课的高校呈减少之势。保留了冰场的高校,积极性也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一些高校常常因冰场面积小,学生拥挤,技术好的学生发挥不出水平,初学者提高不快,冰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冰雪文化现状
不论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还是从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重文轻武”是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一定程度上又加深了对这一观念的认同,为这一观念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此出现了国家部委重视而基层忽视的尴尬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界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这种提高和转变往往只停留在体育理论界的学术层面,尚未在学校管理层达成共识,部分管理者对体育的认识还或多或少地停留在生物学意义的范畴,对学校体育价值的认同还局限于学校这一相对狭窄的时空领域,其结果势必导致对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忽视,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使高校校园冰雪文化建设失去了推动力,失去了学校的政策优势。校园冰雪文化是一个由冰雪物质文化,冰雪制度文化和冰雪精神文化组成的复杂,有机的开放系统。把校园冰雪文化建设看成是多举办几次冰雪竞赛,多搞几项冰雪娱乐活动,在大赛中多拿几块奖牌是包括部分体育教师在内的大部分人的共识。这一局限性认识的结果,是对校园冰雪文化形式上的重视,而忽略了隐性的冰雪精神文化的建构和冰雪制度文化的建设,这一局限认识也导致了对冰雪文化建设的困难性,长期性估计的不足,从而使高校校园冰雪文化建设难以向纵深,高层次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高校校园冰雪文化功能的弱化和简单化。
三、推广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文化的有效路径
1、以人为本。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展人、完善人,冰雪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发展人和完善人的功能,应以人为本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创造条件来体现人的意义、实现人的价值,着眼于大学生人性的培养、丰富和提升,立足于以主体性教育为本质的素质教育,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突出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条件,以人与自身的和谐为目标,培养热爱自然的人,热爱生命的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具有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在冰雪体育教育中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核心就是充分重视人自身的发展,使人在身体、心理、社会m应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通过冰雪体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适应社会,使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生存、发展,以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精神服务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2、规范教育。体育对国家是生产力,对单位是凝聚力,对个体是生命力。体育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目标的,大学生的社会品质教育应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冰雪体育文化构筑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良好平台,发挥这一平台的影响和感召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言谈举止以及对人生的看法,引导和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社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意识,发挥冰雪体育文化的导向、教育和辐射的功能,为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发挥其应有效应。
3、强化人文教育。高等教育要以“育大,‘成才”为己任,开发多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冰雪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途径,以冰雪体育课程为主线,构建诸如开展冰雪项目课外体育活动、建设冰雪体育社团、组建冰雪体育高水平运动队等多元化的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冰雪体育学生的需求。举办冰雪体育文化节活动,通过冰雪体育游戏、竞赛、表演,冰雪体育摄影展,冰雪体育征文、演讲和邀请冬奥会冰雪体育明星做事迹报告等活动,吸引大学生关注并亲身参与到冰雪体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以及社会人所需的各种能力素质会得到锻炼和提升,使高校学生自觉地接受冰雪体育精神的影响、教育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
【摘 要】电力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未来行业竞争也是以人力为主的软实力竞争。本文从电力教育培训方面将面临的挑战出发,探讨完善电力教育培训的基本方法,试图分析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培训;挑战;趋势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新的困难。而教育培训能够提供高素质、高能力的电力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在电力教育培训面临挑战时,探讨完善培训的方法措施,应对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教育培训面临的挑战
1.培训机构不规范
目前,全国各地设立的电力教育培训机构数不胜数,但是庞大的规模背后却鲜有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的典范。机构大楼光鲜亮丽,但是内部设备简陋,不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硬件水平,并且,管理制度不规范,考核机制有漏洞,学员难以学到真正的知识。
2.培训方式与企业生产间有冲突
当下,电力企业教育培训方式以统一报名、集中时间讲课的方式集训。专业岗位人员请假学习,然后迅速投入到工作中。短时间内的集训形式想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吸收所学并运用到工作实际操作中,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培训方式也与企业生产活动向冲突。
3.师资水平有限
在实际教育培训当中,师资力量的匮乏也是电力系统所面对的巨大挑战。电力系统工作有危险性又有专业性,需要老师既具备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现有的师资力量远远满足不了企业教育培训的需求。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二、完善电力教育培训的方法
1.开发实用性的课程
电力工作是相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门类。需要专业岗位人员不断的学习新近的技能,不断的掌握新的技法和实操能力。因此,需要培训机构研发出适合各岗位专业人士学习和采用的实用性教材。让知识的更新走在时代的前沿,让教科书和课程真正为人员提供成长的帮助。让员工能够在培训机构里不断的充电、补充给养,以适应当下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时代。
2.创新电力教育培训模式
传统的一言堂时代,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座位下可听可不听,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更没有教学效果可言。为迎接挑战,电力教学系统应该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和老师有互动,让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多媒体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而且可以远程教学,参与模拟实践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提升培训老师的素养
培训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不仅在专业素养方面,在知识架构和教学教法、培训技巧等方面都要有系统的知识储备。我们说,教师必须是科班出身,指的是教师都要从事过一线岗位的工作,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时展不脱节、与实际操作相吻合,才会解答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非纸上谈兵。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和培训方法,才能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效果,为学员提供有价值的培训。
三、电力教育培训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在不断的向高精尖技术发展,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电力教育培训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加速发展,确保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培训系统建设方面
培训系统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培训计划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在研发培训流程时,要考虑学员的年龄构成、学历层次、技能水平差异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设置有梯度有深度的课程。同时,在课堂表现和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一些,让多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高科技进入电力培训体系,让学员培训事业与时俱进发展。同时,培训机构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签到和考核标准,让学员自愿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培训基地建设方面
电力工作是专业性、操纵性较强的工种。因此,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这就需要培训基地具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确保学员在培训基地得到专业的技术指导。基地应设有实训模拟仿真系统,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操作给予有效的指导,避免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
3.师资队伍建设
电力培训机构将更加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整体素养的提升。培养技能教学和实操指导都过硬的“双师型”骨干教师。让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满足电力系统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电力教育培训也将迎接挑战,顺势而为,不断修正自身,找到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体制及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的不断转变,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渐渐凸现出来。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问题施以探究,并就此提出一些其未来建设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未来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越渐深化,市场上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越渐快速,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置于市场和社会双重巨大压力下,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未施以充分精力和时间对其未来予以设计和规划。为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助其强化主体意识,明确未来目标,有意识有规划地培养各类能力,将大学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对其未来美好前程的开拓极具现实和未来双重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阐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也被称为职业生涯设计,一般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分析、收集、归纳某个人主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做出综合权衡与分析,并结合自身职业倾向和时代的特点,为其选择最优化职业奋斗目标,同时也要为此目标的实现做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促使某人依据自身实际资历条件选择一份眼前适合工作,实现其个人目标,更深的意义是为帮助个人做到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规划未来事业,筹谋未来发展,并基于自身主客观条件设计出一套可行性、可操作性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二)职业发展规划意义
首先,对学生规避盲目就业极有助益。学生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能对自身潜在优势和特性做出准确认识,对自身价值全面定位,帮助其规避在择业中出现的各式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只能被迫盲目就业的情况。
其次,增强其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当前社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必须为自己寻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并尽量避免频繁跳槽、四处求职的情况。反之,不仅会消磨掌握的知识,而且会浪费个人青春和挫伤个人积极性,更会严重伤害个人对工作的锐气和激情。职业生涯规划能促使学生未雨绸缪,帮助其在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后迅速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平台。
最后,可以优化市场上的人才配置。学生盲目就业会给人才市场带来恶性影响,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往往会让市场和人才两败俱伤。一方面学生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只能盲目就业,另一方面人才应聘队伍的庞大加大了企业选拔适合自身的人才的难度,甚至有时候极难招到。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将学生与人才市场之间的择业选择道路铺整顺利,帮助市场理顺供求秩序。
总之,我国当前很多大学都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类机构,这类组织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又可以帮助其做出职业生涯规划。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必要要求和成果,又是职业心理学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看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尚存在很多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尚未完全普及
当前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已意识到并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但真正应用和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足。根据笔者进行的调研,在这些学校中,当问及学校是否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时,23.5%的人回答有,剩下的要么回答没有,要么直接回答不清楚;在问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一般从哪种途径获取时,通过网络的比例超过75.4%以上,而通过学校方面的甚至不足两成;在问及学校是否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专门设立网站时,有39.9%的人认为自己学校中未设立此类网站,有57.6%的人认为尽管设立此类网站,但信息丰富度和时效性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过早,认为这是步入社会后才应考虑的问题。综上,这些调查结果均揭示出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尚不足,更何谈全面普及方面。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规划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大学生成长和就业的神药,其需要学校和学生的身体力践。但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学校仅是在大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直接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作学生就业的灵丹妙药,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三)测评工具专业化水平一般
职业生涯规划是依据自我分析和认识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自我认识方面可通过测评进行。当前,市场评测网站和软件数不胜数,质量良莠不齐,某些测评工具是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的,对大学生而言针对性弱;某些网站或软件更是由非专业人员草草编定的,缺乏测评的有效度和可信度。比如在一道针对人的团体精神的测评题中,问及“你与团体中其他人能否进行友好交流?”,问题答案分别为“是”和“否”,这种问题的社会称许性明显,测评者会感受到强烈的潜在暗示,一般很难满足心理测验的根本要求。如果这个题目这样问及“你日常交流或联系频繁的朋友一般有几个?”,答案分别为“一到两人”、“三到六人”、“四到九人”、“十人以上”,一样是考察团队精神,但其测评目的相较于上题很难被测评者判定,从而有效避免称许性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规划完善的建议
(一)灌输和普及相关理念
学校自身首先应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和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认识,并将此类工作真真正正紧抓严抓,而非只是为完成任务而任务,流于表面形式。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积极、热情、有效地参与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中。处理好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汲取成熟经验,借鉴他人成功措施和途径,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灌输和普及全国各所高校中。
(二)研发出一套适合其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系统
大学生群体自身具备的特殊性也要求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遵循特殊性,为此,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有必要也急需选择一种专业化的测评工具,或利用内部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进行研发,与市场中的测评机构相联合,协同研发出一款适合大学生的测评系统。研发大学生职业生涯系统工具是一项实践意义凸显的工作,研发人员应从大学生自身特性出发,将实践性、经济性和专业性等充分结合。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
这样做可以强化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帮助其充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程序和知识,从而向专业化挺进。此外,通过引进专业人员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如引进从事职业研究的专门人员或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相关人员,吸收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既可以为学生直接提供指导,又可以帮助其展开实际的规划,意义重大。
【摘 要】法国《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日前,这份战略性文件体现了法国政府对于国际和国内教育发展形势的判断,描绘了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为法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教育体系;战略实施;终极目标
日前,法国教育部长瓦洛-贝尔卡塞姆与新任高等教育与研究国务秘书梯叶里・曼东共同向总统奥朗德递交了由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委员会起草的《国家高等教育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最终版本,该份文件描述了未来十年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围绕这一目标设置的五大战略方向及三大政策杠杆。
一、构建开放、包容、平等的高等教育体系
法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平等的高等教育体系。《战略》中的五大发展方向保证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五大战略包括建设支持经济发展的学习型社会;提升高等教育欧洲化及国际化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民主化,增强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发展21世纪的教育;积极回应青年一代的愿望诉求。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应积极回应全球性挑战,以保持经济发展、完善就业市场、确保就业岗位及职业发展安全为目标,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学生顺利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员工及未来社会的主人翁。《战略》提出到2025年,将同龄段具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比例从目前的42%提高到60%,保持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规模为2万人左右。同时要将终身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体系,以确保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获得必要的生存发展能力。要填平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沟壑,满足更多青年以及各类职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与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比例达到1∶5。
为继续保持当前法国高教体系在欧洲及国际范围的优势、声望与地位,《战略》强调必须在确保学生质量及不断改善教育设施条件的前提下,将现有外国留学生规模扩大约1倍,将外国留学生占全法高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从当前的12.5%提高到2025年的20%;同时,必须不断增强法国文化吸引力,使其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广受欢迎的文化”。另外,还必须积极实施高校学生“走出去”的战略,将在本、硕、博阶段的海外访学及交流的学生人数占同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增加1倍。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法国工人阶层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文凭的人数占同阶层家庭子女的比例仅为28%,而这在精英阶层家庭子女中却高达65%。不同阶层之间子女受教育的层次存在鸿沟。为此,《战略》建议从中等教育阶段开始,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力求到2025年前将上述差距降低50%,积极调整高等教育体系,扩大高等教育学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入学率。同时,《战略》倡导根据各类学生的生源特征和多元化需求,开设新的课程和专业。
《战略》指出,必须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助力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教育教学应更加适应学习型社会,适应信息化时代知识生产、传播和学习的特点。在21世纪,各类信息技术及科技成果的应用越发广泛而深入,教育教学的模式必然发生转变,不同团队各类成员的作用及互动合作模式也发生着转变,必须积极促成高等教育走向“自主学习或主动教学”,建设“法国信息化大学”,发展开放教育,积极推动系统性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
在《战略》中,“大学生”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各类高等学校预科班、非全日制注册人员、辍学后复读人员、在职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都被纳入“大学生”的范畴。同时,政府应以更大的力度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财力支持,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校园生活。在财力支持方面,《战略》建议高等学校奖学金覆盖面由当前的36%提高到50%。
二、理念、政策与资金三维支持战略实施
为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政策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战略》指出了3个可行性的政策杠杆。
当前的法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过于庞杂和分散,缺乏合作的逻辑。《战略》指出,负责高等教育的部委应该更好地发挥协调员的角色,更好地发挥国家与高校签订的五年合同,实现对高校战略发展的引领。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是更为均衡、更为开放、多元合作的,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实施,需要在一个跨部委、跨机构、跨主体的体系中实现对话和互动。《战略》建议,组建一个跨机构委员会,专门负责战略实施各阶段的决策融合与操作,将地方行政层面目前实施的五年期“投资未来计划”发展成为促进地方行政机构与高校之间的主要战略对话工具。同时,《战略》提出,国家与各类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也要信息互通,优化监管方式,完善私立教育文凭认定评估体系,构建一种新型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各类私立教育机构能够更积极地致力于《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支持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人员也将作为保障性政策的杠杆之一。《战略》指出,应着力于改善高等教育体系之间各类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兼顾高等教育教学投入和科研投入,更加重视对从事高校教学人员经费的投入及新型教学模式的投入,强化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识别并开发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各类新型职业,构建跨职业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科研人员与图书馆、工程技术、医疗卫生等各类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相互融合。推进博士生及其后续阶段的创新教育,开展高校系统新入职员工的在职培训,减少高教系统在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方面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扩大高校系统、科研领域的职业岗位开发力度等。
当然,在任何战略的实施中,投资和经费保障也是非常必要的。《战略》明确,欧盟国家应该更好地认识到投资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国家税收模式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学费政策;督促企业增加资格培训费用,鼓励高校开发现有资源和现有经费来源(如暑期学校、“欧洲伊拉斯默+”项目及“2020地平线项目”);启动新一轮“投资未来”计划,推动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发展21世纪的高等教育;通过及时对社会公众公布高等教育相关费用等做法增强高校财务的透明度。
三、创新人才促发展才是终极目标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纷纷出台政策,加大教育投入以抢占产业升级的制高点。许多国家为了抢占创新经济和高端人才的制高点,大力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法国总统奥朗德自2012年执政以来,多次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与研究,2013年启动了“工业新法国”行动,同年7月同构了最新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法》,希望改变法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学院失败率高、学生就业及职业融入困难、治理结构不合理、科研资源相对分散的局面。法律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研究的融合,主要涉及三方面的改革,包括提高青年人的素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升科研价值,促进技术转化;增强各机构间合作,督促高校以追求效率和卓越为己任。根据该法,法国教育部召集了来自政府、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及企业界的专家组成了“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委员会”,追踪法律事实状况,制定国家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国家未来十年高教发展的具体目标和途径。2014年7月该委员会曾就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改革建议提交过一份阶段性报告,本次的《战略》是该委员会提交的最终版本。
《战略》以教育与就业、国际化、民主化为关键词,强调一方面继续扩大高校入口,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及国际学生入学人数,特别提出做大继续教育,将终身教育贯穿整个高等教育过程;另一方面提高教育质量,以创新促研究发展,以人才促经济发展。
下一步,必须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而这个需要从教育本身说起,而非互联网技术的拼接应用。
“慕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但是教育创新发展滞后。”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指出,究其原因,一个是目前慕课还在传统中进行成长。一个原因是在线教育的主导者与主创者还在传统教育中成长,对互联网后天补课。展望下一步,互联网原住民们不仅要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受众、学习者,更要成为真正的互联网意义下的新教育模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杨斌表示,他把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教育”的主攻方向,叫做“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目前看造福很多,也对教育公平有帮助。他认为,下一步,必须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而这个需要从教育本身说起,而非互联网技术的拼接应用。而进入到“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层面和阶段,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追求更加效果。
谁来推动这个“范式转移”?杨斌表示,希望寄托在那些未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头脑并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的网络原住民们身上。这些青年,不是掌握了而是生就了互联网本质,同时又不把习惯当自然,是敢于挑战教育难点、学习痛点并打造成长支点的95后、00后青年一代。
清华的尝试
2013年10月10日,清华发起建立全球第一个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致力于以互联网技术探索解决中国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问题。短短三年,清华慕课已经上线了196门,位列全球大学头名,而学堂在线有来自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00万的注册用户。清华大学开展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试点121门次,逾26000人次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正式学分。
2015年5月,清华启动了我国第一个混合式教育学位项目――“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有64所高校基于清华的慕课开展学分课程学习认证,学校依托学堂在线将清华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了中国更多的地方。同时,清华与法国国家慕课平台、西班牙电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签署协议,向非洲、南美以及一带一路国家以更贴近的语言文化,推送清华的课程内容并筹备推出学分认证与学位项目。
针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资源分布不均、教育机会不公平这些全球性问题,清华乘互联网技术之力在探索、贡献。
沿这个方向、维度线性地走下去,应该是要聚集更多的资源、更多课程上线,推动更多教师使用慕课并与翻转课堂结合实践混合式教学,更多院校认定学分,更多些保质保量的混合式学习学位项目。
“但我认为这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对的。”杨斌把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教育”的主攻方向,叫做"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意义很大,目前看造福很多,也对教育公平有帮助。但下一步,必须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而这个需要从教育本身说起,而非互联网技术的拼接应用。
对教育要重新定义
近日,在新浪的《2016年度在线教育用户白皮书》中显示,2016年用户安装平台类、外语类在线教育APP略有增加,其它各类与去年持平。与去年相比,男性关注考试类产品人数增至37%,增长了5%;女性关注平台类产品人数增至51%,增长了9%。
不同城市的用户,有不一样的关注偏好,一线城市用户更关注幼儿教育类和外语学习类产品,占比32%;二线城市偏爱平台类和外语类产品,占比52%;三线城市雨露均沾,各类产品人均使用率占比在25%左右;而四线城市则对中小学类产品情有独钟,占比43%。
用户基本在碎片时间使用在线教育产品,占比45%。而选择使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考试问题,所占人数分别为58%和55%。
因为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中小学类APP使用率较高,我们对比了休息日和工作日用户24小时使用率。工作日的活跃度基本是早上6点―8点之间,下午4点―10点之间。而休息日从早到晚的活跃度都比较高。
用户真正关心的点是:教学内容、是否可离线下载、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具有互动性。而很多产品并没有满足用户需求,夸大宣传,用户认为在线教育产品的不足之处主要有:缺乏互动性功能、用户建议不能及时回馈、很难系统的学习、内容品质得不到保证。
教育不只是教学,或者课程。获得学分几乎成了慕课上的单一目标,获得学位提升了修读慕课的动力,但也引发了质疑。杨斌点出其中最核心的一条。
杨斌认为,“接受教育获得学位,是否就等于修读课程获得学分的总成?大学的成绩单,是否就是大学对一个人教育的全部呈现?如果把这些课程的学分叫作硬学分的话,是否大学授予一个学生学位的时候也在衡量着他修读、经验着的另外一种软学分?而这些软学分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会是什么?”
一种习惯的“老人家式”的回答,也许会是co-curricula,或者extra-curricula的课外的东西,也许不是互联网擅长的,这也注定了校园生活在大学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也因此甚至有人预测未来的大学教育中,“硬内容”的部分,以课程为主,肯定是在线会占上风;而大学应该更多地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以人际体验(high-touch)来延续大学的生命。
“我想提出一种更为颠覆性的视角,也想引起更多的批评与讨论。”
随着AI和VR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原住民成为学习者、受教育者的主体,随着虚拟社群的舒适度超越现实社群,那些“生活体验”的部分,那些情境性的部分,那些人与人之间所谓的面对面的互动,真的不是互联网的胜场吗?真的还能区分出online-offline的重大分别吗?
“在巴黎会议上,EDX创始人要我预测2050年的大学将是什么样?我开玩笑说,经过了2016年,没有谁还愿意对未来做预测。但实际上开玩笑之余, 我的回答是,知识传授不再会是其中的主体。”
“这个回答显得有些风淡云轻,但其实却可能是个原子弹。想想今天的“互联网+教育”,是否主要聚焦在了知识传授上?学习成效的提升是否主要寄托在了旧有的课堂形式的互联网化平移?而大学的功能曾几何时就只包括知识传授这一条。”
所以,“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的路径,其实也是很自然。回顾第一辆汽车像极了没有马拉的马车;第一份电子报纸只是传统报纸的电子原样呈现,连排版方式都因袭旧制。而目前的慕课中,老师讲授的方式、内容编排的方式、作业考试的方式等都还是老式的旧制。脱胎于此,尚未换骨,这种像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路径依赖,可以理解,但迟早会被颠覆、打破,而进入到“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层面和阶段。
所谓范式转移,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追求更加效果。
而更应该问的是,谁来推动这个“范式转移”?杨斌的回答是,希望寄托在那些未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头脑并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的网络原住民们身上。这些青年,不是掌握了而是生就了互联网本质,同时又不把习惯当自然,是敢于挑战教育难点、学习痛点并打造成长支点的95后、00后青年一代。
“我总觉得,只有这些原住民青年,才能从质上而非量上,从范式上而非效率上,给在线教育,乃至给教育带来新生。我对青年做主角的互联网充满信心,并愿意为他们做铺路石,和拉拉队,期待和支撑他们上场开创。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未来会怎样,就看青年人的选择和行动了。”
摘要:谁把握了教育,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失去了教育,谁就失去了未来。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理想的教育就在于正确的引导个人在格式化与个性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让个人在尊重社会规范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自主的可能性,从而使个人成为充分个性化的存在。
关键词:教育;体制化;个性化发展;创新;思考
“今天的教育问题是更深刻的,更尖锐的,更困难的,因为它要面对近代世界的一切问题。”杜威在《人的问题》中如是说道。教育焦虑是当前社会的普遍症状,教育被简化为谋生的工具,而这折射出的多是中国人普遍的生存焦虑。
一、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
(一)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小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前些天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目前有些高职高薪高知的“三高”家长,年轻的时候拼自己,有了孩子拼孩子。在节假日不让孩子去补习班“多学些知识”会被看做浪费时间,不注重孩子教育问题的社会风气下,又有多少家长不为铺天盖地的各种补习班的宣传而动容呢?虽然“龙生龙凤生凤”是这些家长对孩子最美好的期待,也许他们最怕“凤凰窝里飞出个三黄鸡”,可是让一个还不满五岁的孩子背《锦瑟》甚至背《心经》他们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岁月感吗?能明白心经到底讲述的是怎样的心路历程吗?当然每个家长都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是个“有用的人”,但我觉得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更重要。能够去体验,去感知,去享受自己的人生,生活,能够有一颗丰富善感的心,才是我最大的希望。因为有多少对社会有“大用”的人已是那么的麻木,苍白。
我相信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拥有一颗丰富的心灵,将是赋予他们今后人生的最大的财富。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这个社会上真实存在着不同阶级的生存差距,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自己需要,想要怎样的生活,而且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这种对生活的感知,难道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吗?其实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形式,尤其是那种说教式的,流于形式甚至跟风式的教育方式。应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二)体制化时代下的中国教育
学校教育需要宽厚的文化基础,无论教师的教育艺术多么高深,以课堂为中心所提供的教育影响对一个人精神品格的发育是十分有限的。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被理性的建构起来,我们已然已经处于一种体制化的时代之中,中学教育很难不被称为应试教育。虽然这是以素质教育为所谓的大前提。其实某种体制一旦形成,便内含着一种凌驾于个性之上的力量把体制中的人归一化。然而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个人总是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当然人不是纯然作为格式化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的自主意识得到发展,人力求成为自我的存在,成为个性化的存在,格式化与个性化便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理想的教育就在于正确的引导个人在格式化与个性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让个人在尊重社会规范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自主的可能性,从而使个人成为充分个性化的存在。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格式化程度自然是相当高的。现在回忆起高中的学习时光,每天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大家每天做的事情都变得无一例外完全一样了。在我看来,这样的中学教育体制也许可以选拔出来意志力,理解力,甚至刻苦认真认同感强的人,也许培养出了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才,但是评价一种教育,不仅要看它是否培养出了某种特质的人才,还要看它为培养这种人才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说的激烈一点,中国教育某种意义上是在以摧残人的发展的方式促进人的发展。这就是说,尽管中国教育也培养出了某种特质人才,也在某些方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付出巨大牺牲为代价换来的,群体意义上讲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少数的发展的。上了大学的我越发的感到自己所接受的十几年的教育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到底在哪方面,有些身边的同学甚至为了能考一个原本以为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好高中好大学,牺牲了青春与健康,失去了原本最美好的微笑。对于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中国的大学教育来说,创新力,就成了较为薄弱的一环,由于政治经济的轮番冲击,现在的大学越发表现出平面化平庸化。
当然我并不是在抱怨什么,也并不是说应试教育的危害有多么大,在一个人口十三亿的发展中国家,至少于多数人来说,这是相对公平的。只是想到这样有些压抑的教育现状,特别是从这种教育制度中一步一步走来的我,越发感觉有些悲凉罢了。
二、通过教育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及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任何教育都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于社会,而不能直接对社会发生作用。如果否定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就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离开了对人的培养,教育对社会也就无所作为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其他一切生物所不具备的思考力,而教育更重要的精神也应当是开发学者的思考力,就像卢梭说过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才才是核心竞争力。个性化的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尤为重要,它让我们学会真诚的思考,拓展自己生命的空间,以真实的个体去感悟生活,发现世界,并在充分展开个人理智的基础上表达我们的思考与发现,热情与期望,表达我们作为普通个体对教育,对社会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
摘 要: 主席的强军目标思想对军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军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训基地,肩负着推进部队信息化进程、为部队不断输送新型军事人才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 军队 继续教育 未来发展
当前,军队建设存在三个不相适应,即与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不相适应,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相适应,与市场经济建设和未来科学发展不相适应。不相适应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因此,必须从提高我军干部队伍素质抓起,从继续教育抓起,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这是增强军事竞争能力的关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意识,建立军队继续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
(一)着力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质量建军,走强军精兵之路,是对我军提出的新的政治要求。继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各国国情及教育制度的不同,因此对继续教育内涵的认识、理解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术语》一书中写道: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教育。美国的继续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更新;俄罗斯把继续教育视为完善人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是连续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国的继续教育泛指成人教育;法国的继续教育即为职业技术教育;德国把继续教育理解为人的第四阶段的教育。不管怎样,继续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实施和发展军队继续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快速发展,军队继续教育将从重点服务于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补缺转向强调全面提高军队干部的知识能力素质,强调继续教育为增强军事竞争能力服务。继续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的有效途径,是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有力手段,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方式,是推动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稳步提高的重要条件。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国防和军队建设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着眼履行新时期我军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科学筹划、全面推进军队人才培养各项建设。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为确保各级干部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应加强立法工作。军队应从宏观上建立继续教育法规;各级要制定继续教育相关规章制度,与军队继续教育基本法规相衔接,把保障个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督促个人履行继续教育的义务统一起来。通过立法和执法推动和规范继续教育工作。为提高继续教育水平,可成立军队继续教育协会或指导委员会,开展继续教育的宣传、交流、协作活动和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积极促进不同学科继续教育工作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继续教育的广泛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科学把握其特点和规律。
在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当中,应着力把握五点:一是针对性特点。它完全打破了专业学科界限,根据教学、科研、管理任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不同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继续教育的每一种教学形式都是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目标。二是适应性特点。继续教育是应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军事人才竞争的实际需要而发展的。要坚持普及与重点相结合,选准继续教育重点对象。教育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工作需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并兼顾长远发展。继续教育的形式要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工学矛盾”为“工学相长”。三是灵活性特点。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继续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必须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职务的不同要求,在教学类型上,可开展适应性、针对性、深入性、扩展性和系统性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培训、研讨、进修等多渠道的办学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参观考察、课题设计、撰写论文、发表成果、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在时间安排上,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可采取脱产、半脱产、业余函授或自学等;在师资上,根据需要聘请专家、教授、学者等,可一事一聘,保持师资队伍动态结构的最佳状态;在教材建设上,根据需要自编或选用现成的课本或采取声像、磁带、实例实物等。四是效益性特点。继续教育的效益性主要指人才、经济、科技、军事和社会效益。五是先进性特点。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二、立足当前,着眼发展,突出军队继续教育工作重点。
军队继续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各级干部的知识能力素质,而长期目标则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军队继续教育要贯彻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终身受益的原则。
(一)以军事斗争准备、武器装备更新、岗位任职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为重点。
军队作为科学技术最先进、最广泛的用户,正由“体能型”、“技能型”向更先进的“智能型”方向发展。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乃至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不难看出,现代化战争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高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加快了步伐,一代武器装备的更新时间,由过去20至30年缩短为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在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中,除了继续发展光电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指挥、控制通信与C4I系统、电子对抗等武器外,还将发展电子战系统,乃至电磁炮、激光炮、高能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气象武器、次声武器,各种武器的智能化将大大提高,对军队干部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把培养和造就军事、技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作为重要任务。
部队建设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群体。围绕高级军事人才的继续教育,全军应指定军事科学院所负责军事理论与军事思想培训,指定军队综合性工程技术类大学负责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知识培训,指定军队专业类院校负责军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在这些单位各自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机构,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以指导军队继续教育的逐级展开。
(三)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现代技术的综合化趋势,使人们意识到完成“代替性技术”的发明越来越困难,而“综合”旧有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局限,重新组合知识培养人才,这正是继续教育的优势。高科技、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已成为衡量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未来战争中的指挥军官,不仅要熟知兵法、精通韬略、掌握战略战术原则,而且必须具备军事理论、战史、外军、专业技术和天文、地理、气象、数理化、高新技术等知识。为此,要针对现代战争的要求,围绕选定的目标充实和积累知识,调整知识结构,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在军事行动中达到不惑的境地。同时,要根据干部岗位的变动、职务晋升、任务的转换等要求,自动地进行知识充实、调整和更新,这些都必须依靠继续教育完成。
(四)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未来战争使用的武器装备凝聚了诸多高技术,要运用把整个战场连成一体的各种网络就必须掌握必备的相关知识,并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流中捕捉于己有利之机的攻敌之隙,这更需要高超的智力。军官的知识和智力将成为军事实力的根本标志。当今一些发达国家,都把培养“知识军人”摆到了战略地位。展望21世纪,我军现代化建设将有长足进步,军队干部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及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的创新能力。
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推动军队继续教育模式创新。
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可谓任重道远,其现有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革。从目前情况看,院校继续教育中函授、在职干部短期培训工作所采取的以面授为主的模式已受到严峻挑战。由于继续教育面对的地域辽阔、对象众多,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极为紧张,特别是难以解决教育对象中普遍存在的工学矛盾,因此远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必须向新的教育模式和方向发展。
(一)向广参与、多形式、持久化方向发展。
随着军事、科技、教育、经济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物力、财力和人才资源的有限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继续教育看做是拓宽知识面、增强技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逐渐重视向继续教育要人才、要知识、要能力、要素质、要效益。越来越多的单位、院校重视组织开展继续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自觉地参与继续教育活动,舍得在继续教育上投入。继续教育的形式随着时间的发展,从简单性向多样性,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不仅在宏观调控和引导上不断更新和丰富,而且在单位自主、个人自觉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继续教育日趋活跃、生机勃勃,并把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坚持不断“充电”,从而使继续教育呈现出持久化倾向。
(二)向全面推动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继续教育是一种多目标活动,知识更新、业务能力提高、智力开发、素质培养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需要综合考虑,不可偏废。继续教育同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要衔接,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当前,在军事领域,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是继续教育的重点;在不同专业对象中,中青年、高层次、复合型等部队急需的人才是培养的重点;在不同教学内容上,侧重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训法、新保障法和创造力的开发。
(三)向开放式、网络化方向发展。
当前,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同技术引进、装备更新、管理改革等项目联系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电视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封闭式教学的状况,各军种、兵种、院校、科研院所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趋势正在加强。
总之,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是未来继续教育模式变革的主要方向。专家预测,人类对终身教育和在职培训的需求将愈来愈强烈,未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靠自学。计算机网络、录像光盘系统和多媒体课件将使学习者能够按个人的不同需要自学,将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从而显示它在未来教育中的优势,由此自然而然地想到与继续教育“联姻”,必将成为未来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军队采用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通讯优势,有效扩大继续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冲破地域限制,快速、便捷、大量地培养各类军事人才。海军和其他军兵种在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方面也在进行积极探索。虽然发展远程教育需要较大投入,并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但系统一旦建成并能安全、顺利地运行,对于军队继续教育而言则利在千秋。
摘要:本文通过社会燃烧理论来探讨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因在线课程MOOC的成熟而引发的危机。为了避免这一潜在的危机的发生,未来传统的线下高等教育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充分利用在线教育的优势,并做出一系列的相应的改革措施来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化危机为转机。
关键词:在线课程;危机;社会燃烧理论
高校危机是指忽然爆发在高校内或高校人员之中的事件,事前毫无征兆,且这次突发性事件可能严重威胁到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因此需要高校管理人员立即做出相应的决策的紧要关头。[1]在线课程MOOC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免费开放优质教育资源的理念,具有免费开放性和大规模性的特点利于实现更广泛的教育公平。据朱文元院士社会燃烧理论,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就好比社会燃烧理论中的燃烧材料,助燃剂是MOOC对于传统的线下课堂的众多优势。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高等教育应该从燃烧的最基本条件燃烧材料出发,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做出相应的改革来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一、燃烧材料
根据社会燃烧理论,我国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与之相反的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和投资收益率的反差现象将会是未来高等教育产生危机的燃烧材料。随着年份的推移我国高等教育个人学杂费的支出日益提高,年增长率也在逐年上升但与不断提升的高等教育成本相比,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上升,因教致贫的现象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在线课堂MOOC因其低成本、高质量的特征将会对现有的线下高等教育构成威胁。
二、助燃剂:在线课程MOOC的优势
(一)免费开放
在线课程MOOC是面向所有人的网络课程。任何人都可以上网免费下载和学习。MOOC为以前因为经济等原因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一条学习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二)移动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着学校安排的课程进度接受教师提炼的知识点,而在在线课程MOOC中,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地点和内容,进行非线性学习。因此,在线课程MOOC具有很大的便捷性。
(三)高质量的课程
MOOC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一堂课程内容配备的完整性。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点火温度
由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其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未来危机发生的引爆点难以预测。因此高等教育的危机可能因为任何一件看似偶然的突发事件所引起。危机将会与以下两个社会背景有关。
(一)科技的进步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
未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在线课程MOOC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这将促进MOOC课程设置内容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学习内容和方式,学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范围。未来通过在线课程MOOC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将是再正常不过的学习手段。[7]因此,未来的学生也许会更倾向于在线课堂MOOC的学习方式。当大多数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得通过在线课堂MOOC来进行时,传统的线下的高等教育模式将不再具有竞争力,高校生源危机将一触即发。
(二)未来职业教育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知识总存量将不断激增、知识更新周期时间也将大大地缩短。因此,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在线课堂MOOC或许因其可移动、易获得性等优势而成为职业教育、终身学习的主要平台。在线课程使得学生能够自定学习进度,进行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将会对现有的高等教育所开展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各种职业培训班等造成巨大的冲击。
四、未来高校如何应对危机
针对迅速崛起以及在快速发展的在线课堂MOOC,高校应该深入分析把握其将会给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所构成的威胁。现有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在线课程MOOC的优势,并积极做出相应的适应性的改革举措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化危机为转机。
(一)发挥实体校园文化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实体的高效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是全方面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的锻炼活动来得到强健的身体与意志的磨练;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来学会社会交往和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所以未来的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建设高校校园文化,通过自身独有的小社会的校园氛围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二)高校自身开发在线课程,促进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现有的高等教育应该鼓励高校教师把自己的课程制作成在线课程,分享给全世界的学生,同时接受公众的检测。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将在线课堂的自主学习与传统课堂的教师答疑有机结合。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解惑者。教师只是负责帮助学生选择在线学习的内容,规划学习方案,同时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
(三)调整课程比例,探索新的课程模式
未来高校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理论课的讲授,更多得致力于提高在线教育所不能够取代的实验课程的质量。未来的在线课堂也许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一些“非核心”的课程的学习兴趣。未来的高效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实验课程内容的讲授,发挥线下高等教育中实体课程的优势。
【摘要】未来中国若要经济腾飞,其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趋势之下,中国教育已成传统的“就业导向”所培养出的“就业人才”,势必难以与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有效匹配。本文从两个维度上依次进行相应的思考,首要在于培养人的核心技能而不是具体的专业技能,然后在于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具体的技能,从而在中国教育的现实之上,指出相应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宏观解决思路。
【关键词】产业 核心能力 人本主义
一、产业发展与中国教育,谁引导谁?
过去中国经济起飞,主导产业几乎全是低端制造业和房地产,它对人才和教育的依赖较弱。所以过去的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是模糊的。
未来中国经济起飞,靠的是高端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然而从外部看,高房价等其它政策原因、现实原因却打得这两者一病不起,从内部看,依据长尾理论,众多的小微企业将逐步凝成一股巨大的市场力量,以创业带动就业才是接下来的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方向。可偏偏中国教育体系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实在堪忧。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之难,其中之一就难在人才缺失,技术性创新人才的缺失,而高端制造业需要高素质技术工人,又上哪里去找?现在的中国能不能提供足够的高级技工,甚至更为根本的,能不能提供培养高级技工的土壤?另一方面,当互联网、二次元从亚文化圈推向主流人群,当腾讯要将动漫IP打造成大众流行文化;当电影的后产品市场来临,票房不再是衡量一部电影商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当产业决定人的生存,而生存技能又基于所受教育,受今日之中国教育的青年才俊,究竟是被迫扭曲自己以适应新的时代大潮,还是主动出击引领潮流?――简言之,中国未来的发展对教育的依赖依然是难以指望。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得益于对旧产业分工格局的超越;大学里的所谓“热门专业”“冷门专业”,乃是直接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形成的意识潮流,如果说科研领域与市场就业需求的相关系数不是1的话,那么所谓热门就不是指其科研领域的前沿性。那么,就业导向的中国教育只能被社会牵着鼻子走,而永远不可能直接创造出大写的人来引导社会。
扑所迷离的21世纪,未来走向谁敢有把握预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界线正在逐渐模糊。劳斯莱斯已经不再卖引擎,而是靠发动机的使用时间来收费。难道中国还要紧跟着社会后面嗅着气味调整教育的方向,等到所谓的专家分析出一个“热门专业”然后一群人趋之若鹜地去抢?――其结果极有可能就是:等到把这个专业学完了然而社会的风向又变了。――所以本文作者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于人,注重教育,培养强大的人,然后由受教育者来主导,而不是去依据对眼前社会的监测结果规划未来。
二、何为铁饭碗?
所谓“铁饭碗”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本文作者认为:所谓铁饭碗并不是指在一个位置稳稳当当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无论怎么辗转起伏,滚滚红尘,滔滔江湖,都有饭吃。新一代的竞争力不应该只停留在一张学位证,毕业文凭只能在某一个时段提高找到工作的概率,找到工作之后能不能留任甚至升迁完全是另一回事;何况时代变迁迅速,社会需求变化无常,一张文凭的有效期实在不长。那么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
中国教育一大现实就在于:很多人想成为精英,却只专注于如何证明自己是精英,却忽视了成为精英所需要的品质,即使在成为精英的道路上只完成了证明过程,于是一张文凭仿佛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而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可以被称为“极其成功的失败”。爱因斯坦有句话非常出名,“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中国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后,除了文凭,还剩下多少东西?――而真正剩下的东西,就是未来的中国教育应该培养的东西。
三、以人为本
宏观地来说,工业革命之后,科技的力量突飞猛进,面对膨胀的物质世界,人的精神何处安家?理性主义之下,巨大的心理危机和精神困惑如何排解?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长的各种非理性主义和重新强调人自身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今日的中国又有何表现?中国的文化传统,又是如何面对人的问题?
而学生首先是人,首先就需要解决任何人都会遇到的生存、生活问题,可偏偏这些问题绝不是可有可无或能够无师自通。而如今的中国教育,学术性课程占有绝对优势,且只是教人成为学霸,又有哪门课是教学生如何度过生命的?仿佛这都是语文的职责,中国学生的价值观、信仰等,并没有专门的课程去引导,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思考领悟自己的成长和生命的幸福也是无人问津的,只是被凝结为简单的公式和口号,从不被纳入教学内容,更没有细致的关怀和深入的了解。
昌平区教育信息化现状与挑战
1. 现状分析
北京市昌平区教育信息化2001年起步。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教育资源积累,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初步形成了“四个中心两个平台一个门户”的教育信息化架构,为昌平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
(1)基本建成组织体系,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已经成立了由区教委引领,区教育信息中心进行统筹规划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各学校都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制定、推广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
(2)高水平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建设
区教育城域网的核心设备从1台思科的千兆6509交换机升级到1主1备2台华为最高端的万兆交换网络设备S12712,既提升网络的交换性能,又保证了传输;在南口镇、小汤山镇等10个乡镇联通和移动机房托管11台华为的S12708,每个节点不仅与城域网核心直连,他们之间还互相成环,保证整个城域网的强健。
与此同时,在教委直属的146所中小学、幼儿园及直属单位端,用146台华为的千兆防火墙替代原有的10/100M光电转化器,实现整个城域网万兆骨干节点互联,千兆到学校,此外互联网外出口带宽也由1G升级为6G,使互联网访问速度提升6倍。全区学校无线网全覆盖,这样基本可以满足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实施“北京数字学校”业务发展以及北京市“三通两平台”达标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未来,我们还将对互联网出口设备进行升级,同时对整体网络进行优化,从而使现有设备发挥到最优。
(3)应用平台初步建成,数字资源不断丰富
积极推动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的深入应用与协同发展,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水平。先后在区信息中心搭建了13个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类平台,尤其考试评测平台已经应用了近10年,承接着我区每学期期中期末的阅卷工作,而且这些数据在教研和教学诊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线备课和学科资源平台、远程培训平台等也在教研、培训和资源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平台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搭建了很好的交流互动平台,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的水平。
(4)信息化教学初显成效,教学应用有效落实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基于移动终端的一对一互动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实践中,目前在小学、初中、高中段都有试点学科和学校。在一对一互动教学的实践中探索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角色的改变、互动教学资源建设及大数据分析诊断,以提高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从经验教学到数据教学。
2. 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虽然我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诉求的进一步加大,仍然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融合需要创新
从实践角度看,当前教育信息化整体上处于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向“融合创新”阶段过渡。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走向了融合实践之路,但技术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中将“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扎实做好“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国家发展教育信息化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区“十三五”的重中之重。
(2)评价机制需要完善
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向了“攻坚克难”的应用深化阶段,迫切需要创新的机制和应用形态。通过评价,将优质资源盘活,这其中包括:由购买产品转向购买服务,将师生由原来的单纯的资源平台的使用者变为资源的生产者;将教师和学生转化为第一大生产力等,调动起师生的积极性,从而将整个区域性的资源有效的利用;建立区域性的智慧性学习社区,为昌平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发展带来持续动力。
(3)数据融合需要加强
评价和融合应该用数据来说话,但目前各个系统和平台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正在积累阶段,数据的挖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平台之间的数据还不能融合。尤其人、财、物的基础数据,大多由市级平台直接管理,区县级没有接口,一些数据无法调用和共享,需要与市级平台协商,开放这些基础数据的接口,以避免老师和学校的多次重复劳动。
(4)信息安全需要保障
信息数据的不断增加,一方面使用方需要多平台数据尽可能融通,另一方面数据的融通也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数据泄露。因此,信息安全从硬件、软件到制度建设,需要一套整体方案来保障。
总体建设思路
为适应并引领首都现代化建设,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首都教育现代化战略,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首都教育新跨越。
1. 指导思想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作出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战略论断,并且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大部署。教育系统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要积极地思考信息化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战线落实中央要求的具体行动,以信息化推动教育体系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思想变革,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
2. 总体目标
深度应用 融合创新 打造智慧昌平
3. 总体建设框架
(1)基础设施层创设智慧性学习环境
① 硬件环境建设
有效整合现有的网络、服务器等各种硬件计算资源,采用虚拟化基础架构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在整个基础架构范围内将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存储器聚合成一个统一的硬件计算服务资源池,供应用程序根据需要随时使用和共享。降低计算资源运行与建设成本,简化管理流程和复杂性。同时,提高现有资产的效率、利用率和灵活性,实现基础架构管理与适应的自动化。
② 规范数字用户管理
实现数字用户的实名认证,规范信息化服务对象的管理。整合现有各类软件系统,促进应用系统贯通与集成,建设基于统一数据环境的集成化、智能化的教育公共云平台。提供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接口和统一数据中心、“人人通”空间等基础支持服务,实现全区通用教育业务的集中化管理和信息资源的按需分配。
③ 安全保障
建立教育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安全基础防御体系,夯实信息安全保障基础,切实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逐步构建教育信息安全灾难恢复体系。建设教育信息安全综合监控平台,构建紧密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提高教育信息安全事件的整体应对能力,强化区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2)应用系统及平台层是融合的基础
① 汇集数据中心
目前我区教育管理平台和教学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初步搭建,所以汇集数据中心对突破教育信息化中普遍存在的“系统难整合”“应用难推进”“共享难实施”等瓶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基于人、财、物、教学资源等基础数据库的大集中方式的应用系统平台,使其成为区域教育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运算、网络管理服务、应用服务的中心和枢纽,为全区所有学校提供“辐射状”网络应用服务,支撑全系统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开展。
② 购买产品转向购买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和资源的更新、迭代也越来越快。师生需要聚合各级各类资源,创新服务形态,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打造满足学生生命成长及终身化学习能力发展的环境,助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需要从购买产品转向购买服务,从而建成开放、多元、高效的教育服务体系,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关照现实、面向未来、有效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创新教与学方式,开放教与学环境,创建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数字化教育品牌。
(3)融合创新推动应用层
① 以应用为导向的机构融合
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师资培训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服务好学生、教师、家长与管理者四类对象,推进信息技术在学习、管理、教研和服务中的创新应用,促进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服务、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五个“现代化”的实现。
② 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和奖励
充分发挥网络远程教育优势,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开通网络课堂,将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等优秀资源通过平台,让偏远地区、师资弱的地区的师生进行远程学习;也可让名师进行学科知识网上视频辅导,进行网上巩固练习和互动答疑,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开拓学生课外辅导学习空间,针对学困生开展个性化辅导,促进学困生的发展。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量化应用成果,对应用好的老师和学生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并作为评职称等方面的加分项,以发挥优秀教师和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
保障体系
1. 加强领导,健全规范化管理体制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要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明确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制。要建立“一把手”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信息化工作。要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教育信息化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明确一名分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要明确教育信息化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业务应用推进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等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格局中的责任与义务,建立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问责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2. 整合资源,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形成各方重视、合力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局面。要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充分发挥教研、电教、信息中心、装备中心等教育系统各专业机构的作用,充分利用相关企业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形成合力,为师生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构。
3. 加强督导,形成制度化的评估机制
要制定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将相关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基本办学条件,纳入基本办学指标,各地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突出以教学为本,以应用效果为依归的宗旨。要全面实现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量化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问责依据,以提升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4. 完善保障,形成多元化投入支持机制
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引导地方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信息化整体规划。要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统筹推进实施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信息惠民、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要建立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鼓励网络运营商建立面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使用资费优惠机制。要做到农村和城市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同步提升,并明确教育信息化经费在当地生均公用经费、教育附加费中的支出比例,形成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日常性、针对性投入机制。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生均公用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服务的政策,优化经费支出结构。
5. 加强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国际合作机制
要在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优秀成果与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提出适合国情、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教育信息化活动,在吸收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帮扶力度,支持企业、派遣专家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和做法。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教育的理念正在被不断刷新,信息技术必将推动着教育向前快速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开放、共享、智能、无缝嵌入、无处不在的技术特性,更重要的是,作为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的一种预期,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使教育活动跨越了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形式、机构、空间和时间上的边界,形成了一种未来时代的新型教育形态。在这种教育形态中,教育和技术得以智能化的彼此“消融”,这对于解决教育和技术“两张皮”的现象,解决技术与教育的智能无缝连接,促生未来新型学习形态与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立足于昌平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在全国教育中的典范作用,将昌平打造成全国的教育科技示范创新区,教育对昌平意义深远。而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教育信息化对于昌平教育以及数字北京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教育信息和网络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指出未来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您倡导的新教育也一直重视生命教育和人文教育。您如何看待未来教育中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无疑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表现在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四个方面。
一是人性化。教育的人性化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在现实教育生活中,我们或者是以分数为本,或者是以技术为本,或者是以其他的外在目标为本,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我们的教育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二是自由化。自由化和人性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由化主张教育更多地尊重教师和学生的选择。现在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强制性”,从上什么学校到学什么内容,从何时上学到何时放假休学,学生和教师基本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让人们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向谁学习。这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三是多样化。与自由化相适应的就是多样化,因为没有多样化就没有选择,更谈不上自由。多样化应该是未来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能不能把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能不能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张扬?能不能不以分数成败论英雄?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曾经试想,今后可能我们现在所有的学校,都会变成一个一个各具特色的学习中心,所有学习中心都是充满个性的。这样学生可以今天在这儿学习这门课程,明天在那里学习另外一门课程。文凭也不再是某个学校的文凭,而是整个学区的文凭。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我相信这是有可能的。
四是个性化。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的结果必然指向个性化。教育的个性化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重要路径,让每个人成为自己,把每个人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让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张扬,让每个人能够真正享受日常的教育生活,真正喜欢日常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未来的教育应该体现这样的追求。
伴随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学校的内涵、形态也在不断地演进。在知识、学习和教育亟待重新定义的关键时刻,能否描述一下您心目中的未来学校?
前不久,我在新教育国际论坛上讲述了未来学校的15种可能第一,未来学校会成为学习共同体,不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学校存在;第二,未来学校开学和毕业没有固定的时间;第三,未来学校的学习时间会进一步弹性化;第四,未来学校的教师来源和角色多样化;第五,未来学校的经费将会是政府买单和学习者付费并存;第六,未来学校将与学习机构一体化,学校主体机构与网络教育彻底打通;第七,未来学校中网络学习更加重要;第八,未来学校中游戏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第九,未来学校中学习内容将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第十,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小规模化;第十一,未来学校中文凭的重要性被课程证书取代;第十二,未来学校中考试评价从鉴别走向诊断;第十三,未来学校中家校合作共育进一步加强;第十四,未来学校的课程指向生命与真善美;第十五,未来学校的目标将指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未来的学校应该具备这些特质。
在未来学校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为迎接未来教育的挑战,今天的教师该做好哪些准备?
今年年初,英国《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关于教育很有意思的文章《怎样造就伟大的教师?》。文章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美国的一项研究排名前10%的精英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排名后10%教师的3倍。在同一单位时间里,一名好教师与一名平庸的教师,带给孩子的变化差异是非常大的。学校也好,课程也罢,所有的背后,都是教师的作用。我觉得教师是教育最关键的因素,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教师的地位是很难被机器取代的。一所学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它是否有先进的技术,而是取决于它有没有一流的教师。
怎样成为好教师?新教育实验关于教师成长提出了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的理论。前者是指要充分理解和认识教育的意义与规律,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后者是指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让自己更自觉地走专业发展之路。我曾经与美国硅谷AltSchool学校的普罗老师交流。他是一位教龄只有六年的年轻教师,但是他已经达到美国教师的TOP1%。我跟他讨论什么是好的教育,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许多观点还是非常一致的。我们认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一定年纪很大、不一定头发很白,年轻教师也可能很卓越,年纪大的老教师也可能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
脸谱网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认为,未来的教师可能会成为自由职业者。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未来的教育,未来的学习中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滥竽充数者的“南郭先生”将会被淘汰出局。优秀教师将会以各种形式的“共同体”方式一起成长,一起创造,一起承担课程,政府也将通过签约的方式聘请教师或者购买课程。为此,教师的职业教育与专业培训就显得更为重要。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学习的便捷和学习途径的多样化,让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更多的学习可以发生在学校之外。请问,这会给未来学校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新的学校形态已经呼之欲出,我们已经站在了这个跨时代大变局的门口。眺望未来的学校,我认为最主要的变化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里,处处都是教室,时时都能学习。互联网技术已经为打破这样的格局提供了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无论身在城市还是乡村,学生都不必要每天按时去学校,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图书馆、学习室等,通过网络学习、团队学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在这样的学习中心,学生完全能够做到一人一张课程表,而且随时调节学习内容,没有必要在不同教室之间
行走。
学生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门课程。学生的学习,可能不再需要专家、学者为他们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而是在完成最基础的知识建构后,更多地通过自主学习,建构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个性化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学习和建构中,课程、学分、学历、学校都不是最重要的,唯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什么、我分享了什么、我建构了什么、我创造了
什么”。
这样,传统的学校被以学习为中心的社区所取代。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真正地变为“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中心的主旋律。传统的教师则变为成长伙伴或助教,传统的教室变为学习室,是学生互相交流切磋的场所,从而把标准化的教育真正地变为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社区,其实已经不是所谓的现代学校概念了,而是进入了后学校时代,或者说是学习中心的时代。
为构建未来学校,新教育实验做过哪些探索?请您介绍一二。
15年前,我在全国发起新教育实验。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间教育探索,已经有100多个县级实验区,近3000所学校、300多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了实验。发起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想变革教育,为中国教育探路。但是,随着实验的深入,我们发现,越是要变革,就越需要深刻把握未来的方向。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新教育的核心价值。我认为,这也是未来教育的根本方向。幸福与完整,就是教育永远不应该变的追求。
教育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新教育实验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和追求,当然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问题的担忧和不满。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地方的教育,使孩子失去了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和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和感恩的情怀。如果我们的孩子和教师们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这样的教育还有必要、还有意义吗?
教育生活还应该是完整的。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强调幸福,很容易让大家过分重视情感的体验,甚至会误认为感官的享受很重要。尤其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其实,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进而建设美好的社会。人的生命本身应该是完整的,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所以,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本身就是教育的完整性的体现。人的完整性最高的境界就是让人成为他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我们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新教育主张要让学校成为汇聚伟大事物的中心,让学生在这里遭遇美好,发现美好,成为美好。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归根结底是让人成为人,让人成为他自己。从一定意义上看,我们的教育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以分数、以考试为中心的,包括很多教育机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以应试能力为中心的,这个当然没有错。但是新教育,不应该只追求分数,但是也不惧怕分数,也就是说只把分数作为对自己额外的奖赏,我觉得这才是教育应该去做的。
面对未来教育,我们是否和西方国家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能否超过他们?
应该说,我们是完全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可以弯道超车。有人曾经问我,我关于未来教育的这些判断与设想,何时能够成为现实?我的回答是,“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其实,那么多学校体制之外教育机构的出现,那么多“网红”教师的出现,那么多小规模创新学校的出现,已经在向我们预示,教育变革正在暗流涌动。未来并不遥远,关键是要有创新思维。许多过去不敢想象的事情,在互联网时代是做得
到的。
在世界各国、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已经有很多人悄悄进行这样那样的变革与创造。商业上的淘宝,金融上的蚂蚁金服,已经为教育树立了榜样。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创造出中国教育的新发展模式。
摘 要:当前,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日本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相对其他国家较完善,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介绍了日本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现状,通过分析总结其特点,为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带来启示。
关键词:日本;高等教育;资助体系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实施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国家,也是国际上资助体系运行最为有效的国家之一。日本长期以来实行上大学缴费、以“奖学金”为主的资助体系。日本的奖学金属于借贷性质,实际上就是国家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的资金来源于国家借款或融资。同时,日本政府设立了独立机构――日本学生支援机构①来经营和管理国家助学贷款。
近年来,在少子化和高龄化急速进展的社会背景下,为实现日本的可持续发展,构筑每一个人均能度过充实人生的和谐社会,日本更加重视面向具有人才培养以及知识创新功能的高等教育进行投资。2014年8月,日本出台了关于高等教育资助的最新政策《大学生经济支援计划》,通过向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更为充实多元的经济支援,进一步确保教育公平。
一、日本现行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
日本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助模式,主要包括助学贷款、课时费减免、国家投资融资②和勤工助学。其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助学贷款,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
(一)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目标
1984年,日本颁布的《日本育英会法》中明确规定,育英奖学金,即现在的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贷款,通过向学业优秀,但在经济上有困难的大学生提供学习费用的借贷服务,以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人才,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至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培养优秀人才”依然是日本政府推进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核心目标。
(二)丰富多样的助学贷款种类
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助学贷款是日本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根据是否支付利息,可分为无息贷款和有息贷款。无息贷款面向成绩特别优秀的经济特困生;有息贷款的选定基准更为宽泛、灵活,还款年利率可根据经济形势有所变动,最高上限不超过3%,并且在学期间还款无需利息。还有一种是特别增额贷款,面向新入学学生提供一次性贷款支援,属于有息贷款,贷款利率是固定的,一般年利率为 1.2%,学生入学前可向学校提出申请。
(三)独立的政策性资助体系管理机构
1943年,日本成立了专门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构的日本育英基金会,2004年改名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主要负责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运行实施,对获得贷款的学生进行指导,向学生提供咨询等工作,截至目前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程。
当前,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由众多财团合并而成,组织机构庞大,部门繁多。其中,负责助学贷款工作的部门主要有贷学部、返还部和贷学事业咨询中心。贷学部负责国家助学贷款发放、贷款学生情况调查等。返还部负责助学贷款的回收、贷款后的债权处理、机构担保事务等。贷学事业咨询中心负责有关贷款办法和返还的咨询等。
(四)高效灵活的助学贷款回收机制
日本是助学贷款回收率非常高的国家,主要得益于完善的回收保障体系。日本为了更顺利地回收助学贷款,制定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的回收机制。
1.多样化的还款方式
目前,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规定还款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每月分期付款,即每月的27日进行还款。另一种是半年分期付款,即每年的1月27日和7月27日进行还款。此外,日本学生支援机构还实行银行自动转账制度。如果使用该项业务,首先需要到银行、信用金库或劳动金库开设一个存款户头,然后填写“转账加入申请书”,再到窗口办理相应手续即可。实行该制度后,只要贷款者每月银行账户上有足够的余额就可实现自动还款,避免了很多因为工作忙而不能及时还款或者因为忘记还款时间而没有及时还款的情况。
2.人性化的延迟还款机制
当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因经济不景气而工资较低甚至面临失业,如果再遇上疾病、怀孕、出国工作、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可能无法按时还款。针对这种情况,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法,即减额还款和延期还款。所谓减额还款,就是还款人遭遇灾害、伤病或经济困难,但还有继续还款的能力时,由还款者提出申请,并出示相应的证明材料,经审查后可减免当初约定还款金额的1/2,还款的时间会相应延长,最短为12个月,最长为10年。所谓延期还款,其适用对象除了遇遇灾害、伤病、经济困难等情况的学生,还针对在校学生。与减额还款不同的是,一旦申请了延期还款,在豁免的时期内,还款者不必归还相应的贷款金额。
3.完善的催还款制度
对于没有时间或忘记还款期限的学生,日本学生支援机构会委托专业的催款公司给还款者和其担保人打电话催还款。另一方面,针对故意拖欠不还的情况,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第一,采取经济处罚。对于还款拖欠6个月以上者,每年加还应还额的10%。一年按照365天来计算拖欠加罚额。第二,采用法律手段。对于被认定有能力偿还但是拒不还款的学生,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将通过法院发送督促还款文书,如果还不奏效,由司法部门采取强制还款措施。
二、日本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未来走向
根据2013年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调查数据,日本政府面向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5%,与OECD成员体平均数值的1.1%相差甚远,导致教育费用负担向家庭转移。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家庭收入不断减少。此外,伴随产业构造与劳动市场的变化,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严峻的经济生活形势③。为构筑学生可安心升学、学习并走向社会的教育环境,2013年4月,日本专门成立了面向未来的大学生经济支援探讨小组,经过历时1年多的13次会议探讨以及面向高等教育相关团体的多次听证会,2014年8月,该探讨小组出台了关于完善高等教育资助的最新政策《大学生经济支援计划》,描述了今后日本大学生经济支援的目标和方向。
(一)以高等教育的“无偿化”为终极目标,逐步导入赠与型资助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资助的发展趋势是以无需偿还的赠与型资助为主要形式。今后,日本将以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无偿化为终极目标,循序渐进导入赠与型资助。首先,为激励更多学生不断努力上进,将在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中,面向成绩突出的学生,特别免除其助学贷款的返还。目前,已在研究生群体中开始实施,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其次,充实基于课时费减免的补助支援,减轻家庭负担,将课时费减免范围从国立大学、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修学校扩充至专门学校④。目前,由于大学种类的不同,学生们所获取的经济支援存在差别⑤。今后,将构筑基于不同学校种类的全员平等受益的课时费减免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基于收入偿还贷款的灵活机制
与目前实施的每月定额还款的偿还机制不同,未来或将导入基于每月收入上下浮动的动态型偿还机制。通过利用社会保障及纳税系统,构建“我的数字号码制度(暂称)”,用以准确把握学生毕业后的收入情况。在完善助学贷款偿还人员基本情况并掌握其收入的前提下,通过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文部科学省、专家学者的协作,设定每月偿还金额、偿还贷款的开始期限等。
(三)推进以“无息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体系
21世纪以来,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有息助学贷款规模急速扩展。其实,助学贷款的根本目的是支援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并保障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无息助学贷款应该占据主流地位。与此同时,伴随大学生源的多元化以及助学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资助是否真正惠及最需要的人群尚无论证。今后,为能高效并有效地优先资助最需要的群体,还将不断调整并验证资助标准。
(四)大力宣传助学贷款事项,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
面向大学、学生以及家长,大力宣传有关助学贷款的申请、偿还,以及针对偿还困难人员的特殊救援举措等方面的信息。需着重围绕接受贷款的意义、未来偿还方法、偿还贷款的责任与义务等,增进学生与家长的理解,加强金融意识培养。在此过程中,加强各大学间的交流协作,共同致力于助学贷款相关信息的公开与宣传。
(五)加强政府和民间资助团体协作,构建公私互补的资助体系
目前,日本的民间资助团体依据各自理念,开展细致有效的资助服务,并且其资助方式多为赠与型资助。基于全社会共同支援学生学习的基本视角,加强国家政府与民间团体的纵向协作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强化民间团体间的横向协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今后,国家应致力于收集民间资助团体的活动信息,听取意见,并且制定相关政策,有效推进横纵贯通的相互协作。
三、日本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日本的高校助学贷款以其效益良好,还款率较高,兼顾社会的效率与公平而为人称道。通过分析日本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特点,希望能为我国构筑更为健全的高校资助机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设置独立管理机构,保障公平高效
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是由国家设立的独立组织机构,负责专项事务,目标明确,可以将全部精力集中于贷款工作。国家设立这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机构,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从国家投入看,设立专门机构表面上带来了机构的复杂化和公职人员的扩大化。但是,如果助学贷款项目下放给商业银行运作管理,那么国家还须安排专职人员监督管理商业银行的运作体系。与其派人监管,不如直接设立专门机构,同样都要投入成本,带来的效益却相差较大。日本的这一举措赢得很多国家的关注和效仿,也值得我国借鉴。
(二)基于法律与人性周到的贷款回收
日本政府专门为助学贷款制定了相关法律,拖欠贷款的人不仅会受到经济处罚,同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见,用法律手段来保证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是一项值得借鉴的措施。与此同时,日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状况及经济负担能力,设计了柔性的还款制度。针对因突发情况而无法按时还款的学生,实施减额或延期还款,今后还将实施基于每月收入的动态型还款机制。灵活有效、人性周到的贷款偿还机制可减轻学生的还款压力,有助于贷款的回收,从而构筑更为高效的资助体系,这也应是我国今后助学贷款政策调整的一个方向。
(三)资助体系聚焦优秀人才,避免资源浪费
在日本,只有家庭经济状况低于一定标准且学习成绩高于一定标准的学生才可以获得助学贷款,两者缺一不可。日本政府认为,高等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才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价值。如果将资源投入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这样的学生如果中途辍学或无法取得学位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状况这两个标准,是日本高校判断获得助学贷款资格的两大依据。
(四)构筑全员参与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
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资助的最大、最终受益者是整个国家和社会,而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本着“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日本已出台相关政策,今后将加强国家、政府与民间团体间的协作。同时围绕助学生贷款事项,增进学生与家长的理解,强化以大学为主导的宣传,培养全社会的金融视野,进而构筑以政府为核心、集合整个社会力量的大学生经济支援体系。
注释
①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前身是成立于二战期间的“日本育英基金会”。2004年,日本政府将其更名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主要负责日本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管理和回收。
②所谓国家投资融资,就是把国家的邮政储蓄存款、保险金、养老金等公共资金作为资金来源,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行投资和融资。这样做既能够满足公共事业的资金需求,又可以使这部分公共资金不被贬值。
③日本的非正式雇用人数在2013年达到533万人(2014年为416万人),而在30~50岁的高等教育毕业人士中,约1/3的人群年薪在300万日元以下。
④专门学校是致力于培养土木工程与汽车装备等工科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
⑤私立大学的课时费减免资金来源于学校内部的有限经费,而公立大学则根据地方政府或公立大学法人的裁定而有所不同。
摘 要:未来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是广泛和复杂多变的。笔者结合国际国内的相关教育政策,分析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意识到当代竞争以人才竞争为实质,将未来教育的重心落实到人才的培养,对教育科学和现代结构理论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未来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将去行政化、产业化、多元化等进行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未来教育 特点 趋势 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国民整体素质进步明显。国家在人力和财力上对教育不断加大扶持和支持的力度,抢抓第四次知识经济革命的主动权和至高点,将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和每个中国公民的“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对未来教育终身化、产业化、去行政化等特点及趋势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微足的参考。
1 未来教育的去行政化
未来教育要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按教学规律办学,利用国家宏观导向排除外部与内部因素对教育的干扰和制约,需要去除学校教育的行政职务和行政班,让最专业的人士推进教育的发展,让真正懂得教育的工作者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行政人员回归一线岗位,发现教学中教师的不恰当行为和听取学生对于教育的真正需求,探讨研究改进学校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2 未来教育国际化
关起门来搞教育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各国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政策制度、教育的模式相互交叉学习及成果分享运用于实践,才能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未来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的发展趋势。由于文化流动的加快,教育内容必然趋于国际化。
此外,教育机构的国际化,这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的跨国化发展。特别是网校的兴起,教育机构可以在任何一个具备网络的国家开办学校,还有就是教育对象的国际化。在未来,国与国之间在人才上的交流都将更具有流动性。例如:各国之间技术人才的交流、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综合素质人才的交流等等。
最后,教育师资力量的国际化,这主要倾向于高等学校在学术上的广泛交流推动教育师资力量的国际化。
虽然各国在文化传播上设置壁垒,但随着信息化的加深,各国掌握的信息将趋向于更加对称。未来,由于国与国之间科学文化传播速度加快,将推动各国科学技术的传播、社会经济不断趋于全球化,科学技术将日新月异,减小各国贸易壁垒,特别是全球利益的分配推动科学技术在国与国之间广泛传播。各国在意识形态上将越来越趋近于同质化,这主要在于各国自身文化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意识形态趋近于统一,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政治趋近于同质化。
总之,随着教育理念、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文化的跨国界流动,教育国际化将是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3 未来教育终身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联系更为紧密,竞争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人们只有不断地充电蓄电,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继续维持自身的发展和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这些教育既包括或多或少有组织、有计划地正式教育,也包括任何长河中的、自发性的非正式教育;既包括胎教、幼教、普教、高教,也包括职教、成教及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1]
终身教育要求人类从婴幼儿、青少年、中青年以及老年的各个阶段进行教育学习,而未来教育将更加强调学习的持续性。现代社会发展变化一日千里,知识种类剧增、涌现大量的边缘学科、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等等。学习知识能够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人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人类认知不断提升又促进了社会知识的更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教育伴随终身,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教育的终身化,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人需要以终身教育来满足人们对教育教育资源的需求。在未来,只有不断发展各级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完善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才能促进人们对知识的终身学习,顺利实现终生教育,达到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4 未来教育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的加深和网络文化的广泛传播,教育资源的现代化让人们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这种途径获得教育。同时,技术的革新促进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学校老师得到教育,也可以通过更多的软件应用获得教育,未来教育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
信息技术充分渗透到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开发。互联网使教育资源流动更加充分合理,一方面教育资源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流动将更加充分合理。现阶段,教育服务贸易的在网络上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几年,远程教育帮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花费的成本。设立远程教育机构,可以超越时空限制,满足社会对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免费实现个性化教育。
未来教育教学活动将以网络作为载体,收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的全部过程,用网络教学系统将教学实践过程转化为大量数据记录下来,反复专研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并给予学生帮助和辅导。整个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师自身素质。最终,为师生教学双边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借以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有序性、良性健康发展。
5 未来教育产业化
未来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的产业化发展上。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还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教育产业化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需求,将教育作为一种私有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则需要产业化发展来获取更高的效益。
未来教育将会成为国家经济稳定的增长点。从总体上讲,教育产业化扩大教育规模顺乎民意、顺乎民心、提高人口质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最关键的一步。由于每个人获得知识的能力不同,现阶段国家提供的教育无法完整地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未来教育向产业化的转变,使得人们不得不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反思,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经验为之所用。提高我国素质教育,将知识的产业转换为无价的生产力,增加一个常态化的经济服务点。
6 未来教育多元化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模式和多元化模式。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需要大批高技术和综合型的人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势必得培养出多元人才来促进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教育就蕴育而生。现今,此种趋势和需要更加明晰。建立多元化的学校教育和多元的教育目标已势在必行。人才的要求是要同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
7 结语
教育的多元化,不仅是教育的内容多元化、教育手段的多元化以及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教育者们从思想上转变。从教育的发展历史上看,人们深信,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的教育将得到解放,进行多元化的办学,将出现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各行各业人才群星灿烂的局面定然会到来,进而推动国家持续良性发展。
传媒高等教育既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又是服务传媒行业发展的高等教育。当下传媒高等教育的融合转型备受关注,如未来传媒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资源开发、网络化教学、智能化学习等特点和要求,都是基于多维度的融合和创新。
交叉融合
近年来,传媒高等教育始终受到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的冲击。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和新兴业态发展的需要,传媒高等教育将会强化学科建设、优化专业布局,设置新专业方向、改造老专业。如在设置新专业方向上,需要加紧研究和培育数据新闻、网络电视、数字音乐、动漫游戏、舞美工程等具有传媒特色的新兴专业。其次,跨学科的融合课程让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专业教育中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等一批融合课程应运而生。
服务融合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媒体实践将取代现有的以媒体形态划分的产品生产及以频道制为基础的割裂式的媒体结构。传媒人才急需向全媒体、专家型人才转向。覆盖全媒体运营和全媒体传播各个领域、环节,以融合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特征、以互联网思维和跨界思维为模式的各类复合型高端人才,已成为业界急需。
跨界融合
就传媒业而言,可以通过“传媒+”金融、电商、地产、教育、旅游和演艺等,将不同领域行业植入与传媒业的融合共生中。例如,“传媒+金融”模式,2009年青岛晚报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与相关银行合作,共同开启了国内第一家传媒银行;“传媒+演艺”模式,该模式可以说是盐阜报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传媒+互联网”模式,2015年上海文广集团(SMG)主动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跨界融合,希望将“第一财经”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数字化财经媒体与信息服务集团。
协同融合
传媒人才培养将加强与社会各界协同创新,探索高校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传媒园区及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形成产学研融合一体的新模式。进一步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协同机制,加强高校与社会协同培养、教师与专家深度融合、学校与园区共同涵育的传媒教学实践,将协同融合于共同论证专业方向、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实习平台及基地等不同环节。 (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中、高考已经结束,各地的招生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如今的中高考已经成为每年社会、学校、家庭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类型,教育者应该理性看待中高考,还考试以本来的面目。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公民,本期,我们关注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
我们关注教育评价改革,是因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2013年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强和改进教育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教育评价要转变当前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的现状。由此,我们要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方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这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的题中之意。
本期,我们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张生副教授就教育评价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他指出,教育评价要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从“宏观群体”评价走向“微观个体”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综合评价”。北京教育考试院丁秀涛处长就如何构建与个性化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督导评价部魏宁老师为我们描述了他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观。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方面,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学校发起了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探索多元的教育评价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红云教授以PISA为例,为我们带来了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的经验与趋势解读。
“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正在产生革命性影响,教育评价也在积极顺应趋势而变――围绕21世纪学生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展开评价,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经历。如何让教育评价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变革?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卢秋红)
摘要:阉人歌手,在声乐艺术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他们独特的嗓音为欧洲歌剧艺术和美声唱法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奉献。本文从阉人歌手的兴盛与衰落的发展,试图就其成因探寻事物成住坏空的本质所在,并从中对未来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向作出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阉人歌手 歌剧艺术 声乐教育
阉人歌手,在声乐艺术发展史中具有传奇的色彩。虽然在现在看来,阉人歌手是封建思想的产物,但是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是声乐发展史上不可划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我们在歌剧舞台上再也看不到阉人歌手的身影,但是我们从现今的假声男高音的身上似乎能窥探到阉人歌手的影子:一种具有女性音质的男性歌唱家的艺术形象。就其成因和发展将在以下作出陈述。
一、阉人歌手的兴起
阉人歌手最初出现在中世纪的教堂。由于罗马教会势力遍布欧洲各个国家,它以其专制、富有封建主义色彩的统治,控制着欧洲各国人民的政治和精神生活。而音乐作为宗教布教的其中一种手段,与其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音乐以其独特的形式反映着宗教中蕴含的哲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着这一时代人民的心声。 罗马教皇,在教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当时的人们认为他的言行代表着上帝,无论是结婚、葬礼、受洗等都要在教堂内举行,教皇的任何训示人们都不得违抗,所以音乐也毫不例外地成为教会的专属工具。当时的教会禁止群众在宗教集会时歌唱,宗教集会中的歌唱任务只交给受过专业训练的唱诗班来包办,这无形中也扼杀了群众歌唱的权利。
阉人歌手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
1586年,由于罗马圣保罗教皇颁布的《哥林多书》法令,致使女性失去了在教堂歌唱与发言的权利,因此教堂中的唱诗班就不得不由男童来担任。男童声虽然音色纯净,但嗓音寿命短,他们一般到十二、三岁就开始陆续进入变声期,这使得他们声音的灵活性和闭合度都受到一定影响,声音会逐渐变粗,无法再完成教会分派的音乐演唱工作。为此,教会曾试图用西班牙人的假声唱法替代男童在教会的演唱工作,但成效并不理想。因此一些人想到对这些男童进行外科阉割手术,目的,是通过手术抑制其喉咙的发育,从而延长童声的演唱寿命,但由于当时的医学水平很低,男童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来接受手术,而且经过手术后的男童也不是个个都适合演唱。即使是这样,意大利每年还是约有4000名男童进行阉割手术。因为这是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比较好的出路。正因为此,“阉人歌手”便逐渐出现在广大群众的视线中,这些阉人歌手一方面由于阉割术的作用,致使他们的声带及喉头保持着童声时期的原状,具有比女子更短、更薄的声带,无需用假声便能发出悦耳的类女声,而且因为他们具有灵活度较好的声带,一般都能完成难度较高的华彩乐段。另一方面,由于身体其他发声器官(如:肺活量和体格等)的成熟发育,使他们的声音会比一般的女高音更加辉煌。据历史记载,阉人歌手的音色像唱诗班中的男童声,但声音轻薄华丽、且具有音域宽广的特点,让人听后总有激动心弦之感,虽然在声音的柔美性上不能媲美一般的女声,但阉人歌手具有比她们高一个八度的真声。正是因为这种先天的优势,掀开了阉人歌手长达百多年称霸歌剧舞台的历史。
17世纪,歌剧艺术逐渐兴起,由于当时一批热血的青年作曲家,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以希腊和古典题材的歌剧作品。其中包括1598年最早的歌剧《达芙妮》和1600年第一部被完整保留下来,由佩里和卡契尼创作的歌剧《尤里迪西》。从此意大利歌剧进入音乐发展史上最灿烂的时期。由于当时女声被禁足于舞台和男生声部发声技术还不完善,造成了阉人歌手这种教堂的附属品活跃于歌剧舞台的现象,成为美声唱法最早的实践者,并使美声歌唱艺术发展到了一个辉煌的顶峰。据记载当时歌剧演出已形成一套规矩,第一主角必定是女高音,绝大多数由阉人歌手扮演;第二主角是女高音或女低音,也是阉人居多,而配角则由男声扮演。
二、阉人歌手的衰亡
阉人歌唱家于16世纪末至18世纪末称霸意大利的歌剧舞台,他们将美声唱法和正歌剧推向了巅峰。但从18世纪起,意大利的歌剧迷们迷恋的是舞台上能完成超高难度的具有辉煌嗓音的阉人歌剧明星们,而并非歌剧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歌剧多是围绕宗教故事展开创作,神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总是贯穿着音乐。但文艺复兴后,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过去的宗教题材显得枯燥乏味。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歌剧院票房并不理想,即使买票入场的听众们,也常会在演出中途打牌、交际、进餐,艺术的崇高性荡然无存。另一方面,为了吸引观众,阉人歌手在演唱时运用倚音、颤音、细致的渐强渐弱等高难度的歌唱技术,并在歌剧作品中任意地加入华彩乐段,刺激听众的听觉,赋予他们感官上的享受。阉人歌手在歌曲中加入华彩乐段的做法,通常是在一些音上进行长时间、快速的花腔炫技表演,根据一些歌唱家的习惯,有时单单在一个音上的炫技就长达几分钟,此时舞台上的乐队与指挥均不需要工作,只待歌唱家们完成炫技,乐队才继续工作。这使得音乐完整性被破坏,使其变为个人展现、炫耀的工具,脱离了音乐的本质。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使美声唱法沦为一种“声音体操。”糟蹋了作曲家的心血,使作品丧失其精神的实质。当时有的阉人歌唱家甚至为了在演出中抢出风头,争风吃醋,在舞台上大打出手,场面难堪,实在有违职业操守。
18世纪的欧洲,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致使文艺届的启蒙运动应运而生,他们在思想上追求自由、民主,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强调艺术中真、善、美的统一。在这种情形下,格鲁克开始其歌剧改革之路。他追求音乐的朴实,主张音乐上“回归自然,”并赋予歌剧人道主义精神。他创作的《奥菲欧与尤里狄茜》是反应他改革理念的代表性作品。他将整部歌剧缩为三幕,只保留主要角色;歌剧情节简单,剧情的表现具有戏剧化的真实性。与此同时,欧洲各地也掀起了歌剧改革的浪潮;加之女高音的崛起与男高音声部的发展,作品角色的演绎回到正常的轨道。在这种大环境的驱使下,阉人歌手逐渐淡出歌剧舞台,盛极一时的惊世歌喉,从此消失。
三、从阉人歌手的变迁看未来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艺术,作为人类心灵最真实的反映,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所谓:有怎样的人民就有怎样的软实力;有怎样的听众就有怎样的作家。社会中的各个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些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在矛盾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也直接在艺术中体现。
诚如阉人歌手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中世纪封建教会统治的结果,到了中世纪的晚期,文艺复兴首先在佛罗伦萨爆发,及后蔓延到整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呼吁希望回到古希腊、古罗马一种古典的自然艺术中去,他们通过文化艺术的创作,宣扬人文主义精神。在这种社会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充分、更全面地表达人民的情感,音乐与戏剧有机地集合在一起,最终使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得以诞生。而阉人歌手在歌剧舞台上的称霸,又恰恰使得当时流行的意大利正歌剧这门艺术和美声唱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歌剧艺术深入民心,繁衍百年。直至17、18世纪,阉人歌唱家们过分炫技等问题的涌现,又刺激了如格鲁克、罗西尼等作曲家,使其创作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和演绎者的需求,以致花腔的歌剧作品得到规范化的发展,而这些题材陈腐,舞台背景过于浩大的正歌剧,也激发了改革的浪潮致使后来的喜歌剧以及法国大歌剧的萌生……由此可见,我们浩瀚的音乐发展史实际是一场人类思想的进化论,它似乎总是在一种思想的轮回中不断螺旋式地上升发展。正如艺术的最高追求,在于音乐作品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但实质上,在每个人的心里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诠释都不尽相同,因此才会出现几百年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这种崇高的美学思想,存在于每个人的天性中,只是等待自身的挖掘。就像阉人歌手,他们在一开始并没有要扬弃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而走上单纯炫技的艺术之路。但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先天条件及当时社会的种种风气,加之歌者内心欲望的驱使,使得这种艺术的审美出现了偏差。我们从这段音乐历史里可以窥探到:凡是脱离人类心灵本质的音乐,最终都会淹没在浩瀚的音乐的历史长河中。音乐最终需要寻求回内心真正的安乐,一种对自身内心真、善、美和谐的追求。而这,也是当今声乐艺术教育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使歌唱回归到一种追求内心真、善、美的自然真实的演唱中?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但也是声乐从业者们努力地方向。当今的声乐教学,大多从歌者的发声状态、语言风格把握进行调教,虽偶有提到情感的处理,但大多也只是停留在模仿阶段。对于如何培养歌者个性化、自性化的演唱,诚然这些共性的的训练方式是很难实现的。所谓功夫在诗外,人类的智慧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而获得的,声乐教育自然不会例外,如果声乐教育只专注于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教学,那将很难跳出自身的局限,也许最终也只能走上一条炫技的道路。反之,我们应当朔本还原,将声乐教育的核心投放在歌者心灵建设的启发上,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兼修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课程,开阔自身的学术视野,对人生有一个全面的思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将声乐艺术落根于自身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中,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属于我们本土的,有艺术生命力的声乐艺术从业者,为我国的声乐文化事业作出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