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29 03:21:50

导语:在高中体育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创新一词,英文词义解释为创新行为、发明行为或者创造某种新事物的行为。笔者认为:它是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发现某种相似与共同之处的能力,根据内心需求,设计研制,重新排列,优化组合,迁移提高成为一新事物,它是一种超越于实用功利目的之上的精神活动。

根据笔者理解,目前体育创新是一种演变的和渐进的过程,可以从3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1)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个富有创新精种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2)创新要以人为本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单纯的执行和完成《大纲》向以《大纲》为基础,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例如当电视播放《排球女将》时,安排排球教学;播放《灌篮高手》时,安排篮球教学并结合"三对三"篮球比赛规则;全国甲A足球联赛期间,安排足球教学并结合"四对四"足球比界规则等等。学生个体只有在自身需要的推动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态度的升华。

(3)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 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是与教师的"干中学"和学生的"用中学"等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我们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例如,影响学生动作技能的因素包括哪些(如学生形态、身体素质、课堂教学结构、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发展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哪些是主要因素?现课堂教法主要有主题式、学导式、分层递进式、发现法、尝试教学法等等,其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较快地形成动作技能的巩固的动力定型。没有体育技能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技能越高,就会产生更多的新设想、新活动。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推动学生自我评价向自我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是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体验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变化,遇到难以完成的动作,他们就会感受失败的体验,甚至随着困难的加大而放弃学习,自我评价就会出现偏差。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观察和关注学生学习进程,对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得与失做到及时性的掌控和了解,并有针对性让学生反馈和评估自我学习状况,让他们在不断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实现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的有效结合,进而奠定了自我评价创新过程性的基础。

学生的自我评价创新过程必须要有意义、有效果,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前期进行自我理解与认识,包括自己的体育基础和经验,对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方式学习等,以便于自己对学习心中有数,在评价中有一个心理准备;其次是教师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创新的基础上要不断体现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可和学习行为的尊重,以便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要委婉指出他们出现的问题,告诉学生体育学习也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它充满着磨炼、意志和智慧,还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此帮助与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克服困难,增强信心。

第四,帮助学生确立动态的自我评价的标准

学习过程的动态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动态化,教师既要用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帮助学生制定各个学习阶段的评价标准,又要因人而异,帮助学生设计具有自身意义和特点的评价方法,使其自我评价具有实效性。指导学生确立自我评价标准的时候特别应关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评价标准不恰当。标准过高或过低对学生的评价行为都会产生影响,评价标准过低,学生很容易满足要求,不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评价标准过高,学生经过努力也不容易达到要求,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丧失学习的信心,也就是说,让学生正确把握自我评价的“度”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评价缺乏全面性。有时候由于基础薄弱,学生评价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产生自卑感,失去信心;有时学生于高估自己的成绩,忽视自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导致盲目自信,忘乎所以,这对学生的创新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笔者不能用某一个学生创新过程的典型事例来刻画其他学生创新过程,每一个学生创新过程与他的创新态度、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的分布有关。每一个创新过程都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尽管以上简略刻画了创新过程的三个特征,但是每个特征的显著性在每一次创新过程中的比重和表现形式都可能不同。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论文关键词】高中体育 素质教育 渗透 实施

【论文摘 要】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新课改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得以相应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学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对体育教学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自由、散漫,其教学内容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忽略了体育教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体育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大多学校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取消了体育教育教学,而开设体育教学的学校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方面都存在着简单、单一、重复等特点,让学生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受和了解体育教学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个学校逐渐开展了体育教学课程,然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被学生所接受。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构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逐渐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如:将体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具体操作有:将田径运动中的短跑与篮球教学中的传球相结合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针对兵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实施同化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练习,然后在自我选择体育项目掌握的基础上,拓展练习内容,开展健美操、武术、太极等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并练习,加强自身体育素质和健康理念的培养。

二、分组分享教学法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指在班级授课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现在的高中生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生活中缺乏交流和沟通,自私、倔强等,素质教育欠缺。而分组分享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推动学生为主体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的顺利发展,是体育教中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如:在篮球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性格、自身体育素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以比赛形式让各小组成员自主安排篮球位置,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我们会发现,每个小组成员的位置都会做出不同的调整,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交流,才能发现自身的、合作伙伴的优势,从而发挥这种优势,同时在小组间歇过程中,每个小组都会将竞争对手的队员情况进行交流、分析,进而来完善自我队伍的布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能动性,加强了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把握。

三、完善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结果的“成绩式”评价形式,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开展多元评价体系,丰富体育评价内容,将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都得以在评价中体现,拓展传统评价中教师为评价者的单一评价形式,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自评、互评等,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注重对学生心理、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和纠正,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使体育评定分数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个体全面体育素质在所处群体中的等级、位置,从而使学生清楚的认识自我,使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进而达到评价体系与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来加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和实施,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提高和完善自我身体素质,从而推动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高中体育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新体育课程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势必会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经验,对新时期高中体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引言

新时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的改革研究,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构成。在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以后,体育教师需要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笔者认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相当广博的体育知识与健康理论知识和坚实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透彻的理解,能把握教学方向,能及时纠正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倾向性的缺点和错误。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要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对新生事物要接受快、接受能力强,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新体育课程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变化所带来的要求,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二、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炼”。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在高中阶段面临高考的挑战,而体育不在高考升学之列,许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减少体育课,有的甚至不开体育课,体育在整个学校教学中处于较薄弱的地位,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情感。大多数体育教师因循守旧对一些传统观念还不能突破,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至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

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对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但目前的体育教学,对全体学生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

3. 缺乏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迅速地捕获教师的教学内容,领略动作的要求。高中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有充沛的精力。可在现实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升学的巨大压力,教师、家长的错误观点导致他们忽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抑制自己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上消极怠工。

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着:①重育体,轻育心;②强调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忽视学生自身身心对体育需要;③实施强制性的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育是社会行为,学生有兴趣得学,没有兴趣也得学;④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4. 考核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问题

一是以体育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而体育成绩考核却又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评分,我国各地区中学生身体发育不同,同一标准部分学生难以达标。二是考核项目的局限性,造成考核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缺乏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空间。三是由于受课时限制,学生为了考核项目的达标,往往忽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三、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对策

1.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一定要使高中体育教师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只有克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体质发展或运动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实提高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实效。

2. 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之间的关心,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3. 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高中体育学习,使学生能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既发展学生个性,又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活动和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例如,对晨练活动的改革。高中很大部分的学生是寄宿制的,学校一直坚持出早锻炼,但内容和形式上比较陈旧,长期以来以全校为单位,集体做一套操或追求整齐划一的集体跑步的做法,难以激发学生参加晨练的欲望。为此可以打破原来“整齐划一”的做法,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有氧健身跑练习,由学校规定多条健身跑路线,规定一定距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跑的线路、速度和距离,这样可满足学生对晨炼的欲望。

4. 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

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例如,对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实行加、减分制:一是“达标”项目的考核,应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来划定分数;二是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项加分项目的考核;三是根据学生自身特长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考核追加分。

四、结语

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高中体育教师自身要正确领悟到这是新时期的严峻挑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视为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用发展的观点来变革自己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培养教育人才的质量,努力成为 “复合型”体育教师,以此来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浅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论文关键词】 高中体育 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施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及综合素质成为了目前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的现状,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的阐述,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是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教育为社会服务”这一原则的综合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为指导,创新体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广博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以及坚实的体育技术技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学发生的一些变化,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高中体育教学的更新和发展。不过我国高中的体育教学多数仍是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强制式、传授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与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现从学生、教师以及存在的问题这几个角度分析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1.学生方面。现今的学生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进一步提高,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老师,有着比较充分的自主性。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旨在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必修和选修的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另外,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负荷也得到了最大提高,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练习。不过,由于高中生的脑神经兴奋和抑制不均衡,且体质未达到成年人标准,往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身心疲劳。

2.教师方面。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提高,可以深刻地影响学生未来的择业方向,为国家和学校培养各个方面的体育人才。另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使得教师的教学计划也变得愈加灵活,不再依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更加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教育教学计划的新颖性。但由于学生间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往往在组织教学时需要区别对待,这样一来就阻碍了有效教学的进程。

3.存在的问题。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先进的教学观念,只重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的短期效益,忽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其次,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忽视学生自身身心对体育的需要;再次,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对全体学生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

二、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高中体育教育是以培养合格的高中生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其目标在于培养高中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

1.培养社会竞争力。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敢于正视胜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差距、失败中找原因,总结经验,以坚定的信心去拼搏直到最后胜利。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竞争意识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2.培养抗挫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设置一些较难的环节让学生去接受挫折,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承受力,引导学生在面临挫折时把挫折看成是一种锻炼,通过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来实现既定的目标。

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多种人际关系交往活动,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集体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教与学以及配合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通过体育项目中需要的团结和契合度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正确的竞争意识,拓展学生发展的个性空间。其改革措施有: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思想基础。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其次,要让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再次,要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认识体育运动锻炼根本目的,强调人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满足与自身发展。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思想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体育观,且对于学校的体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2.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应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并以此让学生学会在体育项目的进行中选择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方法,思考怎样可以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等,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3.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应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充分发挥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的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考核体能锻炼的结果,又要重视学生在心理、价值观以及创新能力上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需要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以及合理考评机制的建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抗挫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试论素质拓展训练与高中体育教学结合初探

论文关键词:素质拓展 高中体育 结合

论文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素质拓展训练与高中体育教学的结合。

高中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是对于体育课程的大胆尝试,同时也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这种改革对于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拓展主要形式

1.信任支撑下的心理挑战

信任背摔是拓展训练中一个经典的项目,其操作要求是团队中的一名学生站在高度为1.6米的台子上,背对下面向后倒,其余的学生两人一组用特定的方式去接从台子上倒下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高度后倒下去,内心多少有一种恐惧感。这个项目的内涵所在就是使学生充分感受信任的重要性,对比实际操作与观察的区别使学生体会到操作的作用和操作的真正意义。感受突破心理障碍瞬间的感受和挑战自我的意义,不断使自我在心理层面上得到突破和发展,进而推动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2.团队压力下个人心理极限突破

拓展训练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应该是断桥和空中抓杠,完全属于个人心理挑战项目,许多学生在跳跃前或跳跃后都有极度恐惧的表现。有的学生由于害怕,想放弃,但拓展训练的基本要求是全员参与,不允许任何人退出,在团队的鼓舞下,每个学生都会振作起来,充满勇气,勇于超越。

3.互助双赢与多赢下的高峰体验

拓展训练的主体理念是“挑战自我,熔炼团队”,其主要内容是以团队为单位去完成一项项具体任务,每个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充分团结协作,其中逃生墙、钢丝桥、建绳房等几个项目尤其强调合作,否则根本无法完成,将面临“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要求个体必须充分信任自己的队友,获得队友对自己的支撑,体会主动付出才会得到回报,感悟“人”这个字的深刻内涵——撇和捺之间的相互依靠支撑,感受人的社会性。

4.突发紧急情境下的心志考验与突破

在拓展训练的项目中,有几个项目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时间紧而且情况危急,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所有学生将面临“生命危险”,这种情景模拟设置会使得学生在很大的压力下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在焦急的情况下进行讨论、寻找方法、争论甚至争吵。

二、高中体育课程中融入素质拓展内容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性

高中生处于人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往往会突发奇想地去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首先要考虑的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安全性,也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拓展。

2.注意素质拓展内容的选择

由于高中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因此选择适合他们的素质拓展内容,才能保证这些课程内容顺利地融入高中体育课程当中,并发挥应有的作用。素质拓展训练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而高中生在心理和生理发育上还不完全具备参加所有素质拓展课程的条件,因此选择合适的拓展项目至关重要。

3.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评估机制,对于加入高中体育课程的拓展项目本着合理有序的原则加以评估,保证拓展项目的适合性和有用性。

三、结语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体育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潜能,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的内容有利于高中体育课程的素质化教学,也是对其进行素质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步骤,对于我国高中生整体心理和生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论文关键词】高中体育 素质教育 渗透 实施

【论文摘 要】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新课改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得以相应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学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对体育教学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自由、散漫,其教学内容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忽略了体育教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体育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大多学校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取消了体育教育教学,而开设体育教学的学校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方面都存在着简单、单一、重复等特点,让学生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受和了解体育教学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个学校逐渐开展了体育教学课程,然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被学生所接受。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构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逐渐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如:将体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具体操作有:将田径运动中的短跑与篮球教学中的传球相结合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针对兵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实施同化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练习,然后在自我选择体育项目掌握的基础上,拓展练习内容,开展健美操、武术、太极等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并练习,加强自身体育素质和健康理念的培养。

二、分组分享教学法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指在班级授课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现在的高中生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生活中缺乏交流和沟通,自私、倔强等,素质教育欠缺。而分组分享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推动学生为主体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的顺利发展,是体育教中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如:在篮球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性格、自身体育素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以比赛形式让各小组成员自主安排篮球位置,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我们会发现,每个小组成员的位置都会做出不同的调整,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交流,才能发现自身的、合作伙伴的优势,从而发挥这种优势,同时在小组间歇过程中,每个小组都会将竞争对手的队员情况进行交流、分析,进而来完善自我队伍的布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能动性,加强了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把握。

三、完善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结果的“成绩式”评价形式,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开展多元评价体系,丰富体育评价内容,将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都得以在评价中体现,拓展传统评价中教师为评价者的单一评价形式,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自评、互评等,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注重对学生心理、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和纠正,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使体育评定分数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个体全面体育素质在所处群体中的等级、位置,从而使学生清楚的认识自我,使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进而达到评价体系与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来加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和实施,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提高和完善自我身体素质,从而推动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高中体育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体育教学心得体会(一)

中学体育课与其他科目不同的地方很多, 中学生积极参与性比较高,自主学习性较高,但课党的集中程度和关注度易变,通过《中学体育教学中学法指导的案例研究》这一课题,深刻体会到体育课发生了巨大改变。我体会如下:

在过去的体育课中,课堂上教师就是全权代表,教什么,学什么,学生没有主动权,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很被动的。通过这一年以来,体育组全体教师,分时段,分阶段的进行讨论、分析、实践、最后再改进,再讨论,分析 …… ,以及和外校的其他体育教师在一起学习和研讨,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达到我们所追求的 " 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 自主学习的新高度。围绕新课程改革,围绕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围绕学生的体质健康与终身体育的理念,以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运动为主线,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思想为做好新时期的教师添砖加瓦。

关注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种对学生差异的关注,在体育游戏的设计以及在分组学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体育教案的设计中,分层练习,差异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选择不同的梯度。在教学中要选优秀的学生及一般的学生做表演,其余的同学观看学习,大家积极性高涨,都不示弱。我们不去评价学生表演的好坏,但我们可以看出全体学生都参与了。都来展示自己的才能。不论学生们感受深浅与否,他们都可以大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并不一概而论;而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虽然学生有差异,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却得到了不同的展示,这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还采取多种办法来指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觉得自己有兴趣有意识去玩去学,这也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改中的玩中求学、学中取乐的理念。

通过学习让我更深的认识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课的乐趣,也对教好体育与健康科充满信心。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为做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而努力。

高中体育教学心得体会(二)

在这一段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下面我从教学设计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在的地位和一些不合理的状态是一时无法改变的,那么我能改变的是――我的心态,我的观念。要真正做到热爱教学,热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老是端着架子,我就是来给你教学的,你就是要学习的,这样的教学局面并不好,老师要做到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商量,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教学赋有亲和力,他们的抵触情绪就会消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一个教与学的和谐状态。好的教育就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前我们的教学虽然有前辈的指导,有可借鉴的方法、经验,但是与他人的切磋交流较少,因而教学方法也是较传统,保守。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

首先,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其次、要清晰。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

第三、要贴近生活、社会、学生。枯燥乏味,难于理解的教学是课堂大忌,以致学生对课堂失望,老师对学生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当我们俯下身来,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从中取材,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这将大大有益于教学。

第四、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我们体育老师带的班都很多,若每班的教学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讲到最后,自己都会感到味同嚼蜡。对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都是谈不上有所促进。但是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花哨过头。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交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我们应该在做好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能够从事一些有益于专业发展的专业研究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当自己真正在本职工作以及专业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时,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会沿着新课改的道路走下去,我会一直努力。

高中体育教学心得体会(三)

体育教学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其作用的学科教学,学科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教学的第一责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教学的同期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教学的远期理想。胆量、勇气、自信心、成就感、耐挫力等等综合性的素质,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综合性人才。

通过体育教学,我有以下心得建议:

一、要完善中学体育教学体制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就是以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要确实保证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教师要规范学科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会学生身体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的质量,要有计划的、系统的进行学科教学,要科学的适当负荷的进行身体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质量,完整的进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应试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身体姿态以及习惯养成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首先要从最基本的身体姿态和常规练习抓起,要规范学生的站立、端坐、行走的身体基本姿态,这是学习体育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常规练习,培养学生优美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展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常规的集体队列训练,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常规练习,规范身体语言终身受益。

三、身体练习要量化时间、适度负荷体育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特点,精讲多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要规范指导学生进行身体训练,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适量负荷训练,提高身体练习的承受能力,发展身体驾驭练习的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我发现一是学生没有科学性、计划性的身体练习,学生的运动能力与文化学习不能同步发展,技术类的运动项目教学没有系统性,素质类的运动项目很薄弱,特别是中长跑的耐力项目,学生长途奔跑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系统的身体训练。二是农村学生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营养不良、体能相应较差,三是农村的应试教育突出,忽视体育教学。

要想改变学生体能差的状况,首先是要从体制上强调、重视体育教学;其次是每个体育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珍爱自己的学科,重视并规范体育学科的教学;第三要创造积极、自觉参与锻炼身体的氛围,激励学生自我锻炼,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的健康水平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班上都有肥胖、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在技能技巧练习时,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常受到同学嘲笑,导致这些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新课改要求解决的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目标就有实现的能够。这部分学生跑起步来挺费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

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现对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这一学期我高一、高二的体育课,工作量是每周10节课,负责学校课间操。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理念,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平时工作除了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外还保障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学生在校一日的体育活动时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

1、学生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用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2、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成绩不好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在体育教学中,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情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

4、采用不同类型的球类运动及游戏,使学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增加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认真对待两操工作

这学期学习了《舞动青春》这套广播体操动作难度增加,对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都有很大的要求,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

1、加强对第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的习惯。

2、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示范要准确、规范。

3、要精讲多练。我在广播操教学中,讲解主要是结合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技术动作。加强口令学习,口令要清楚、宏亮、准确。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此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要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进行了集体教学,所以,广播操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效果。我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并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并与各班班主任沟通,对学生出操的顺序和队列严格要求,做到有序的出操和返回,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课堂上配合学校对生学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和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品质。

三、总结教学经验、提供自己

为了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要多方面学习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和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

本学期,在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我自身不断努力,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上有明显的进步。

在教学上,首先要工作态度认真。为了尽快进入状态,弥补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提高业务水平,并注意与其他老师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

短,把他人的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时刻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

对待上级指定的任务,积极完成,速度快,质量好,不讲条件,不提要求。认真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当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光以上几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以后还会继续努力,我今后的目标是:

1、在工作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而不是停滞不前,自以为是。

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工作中,虚心学习老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主动与同事搞好关系。言语谨慎,举止得体,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标准要求自己。

3、在其它方面,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有缺点就改,有不足就纠正,争取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总之一句话,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我将一如既往地为我校的发展抛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新形势下职校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探析

摘 要 体育教学是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阶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十分重要。一方面,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可以健全学生们的身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职业技能与技术;另一方面,体育是强身健体、培育人格和价值观的重要方法,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论述了职校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几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职校高中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 竞赛式教学 教学评价

职业技术学校是以培养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以及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主要目标,职业培训、文化课教学构成了职校教学的主干。然而,职校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也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被忽视。尤其在新形势下,加强职校高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期盼。

1巧设教学情境,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职业学校的教学与普通高中的教学不太一样,前者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体育课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具体来说,开展广泛的体育教学,能够激发职校高中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帮助他们锻炼身体、健全体格、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职校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该大胆革新、变换教学方法,提升体育课的吸引力,让学生们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课、体育活动中来。比如,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创设巧妙、合理的教学情境,简化教学的程序和步骤,让教学更加直白明确,更加贴合职校高中学生的兴趣点。此外,教学开展要追求灵活多变,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当学生对体育课、体育运动充满热情、活力的时候,整个教学工作的推进必然更加顺利。

如,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定期、定向地组织一些有趣的教学游戏,鼓励并引导全体学生们都参与其中。诸如最常见的拔河游戏、障碍接力赛等,都可以很好地调节教学的气氛,形成和谐、融洽、热烈的体育氛围,诱发学生们参与的激情。再如,篮球课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4-5人为单位的小组,组织学生们在教学时段的后半段开展半场“3对3比赛”,然后由女生计分、加油喝彩,最后选出优胜的小组及个人。通过类似这样的教学情境、场景的创设,体育课的氛围更加热烈、活跃,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会空前高涨。所以,在职校高中体育教学中推崇快乐教学、情境教学,应该成为广大职业学校高中体育教师的共识。

2推行“竞赛式教学”,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的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是一种对竞技、成绩、优秀的追逐。在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这样的体育健身不仅要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原则,同时也应该通过教师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尤其对于职校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职业技能培训与文化课学习的双重任务,而且可能很快就要面临就业工作,优秀的体育精神与积极的动力对他们更加宝贵。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竞赛式教学”的模式来推进职校高中体育教学发展。所谓的“竞赛式教学”,就是指教师给学生们设立同等的目标、任务,然后让学生们完成,最终评出优劣、分出胜负。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与体育的诉求、精神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职校高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阶段,争强好胜、追求卓越正是他们的性格特质,这也正好成为体育教师开展此类教学的“理论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以3个月、1个月甚至1个星期作为周期,以具体的课程内容为标杆,定期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指标、表现成绩进行评测,最后给予优胜者适度的激励、表扬。在田径、球类等常规体育项目的教学中,类似这样的目标设定都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们的“斗志”,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日常锻炼中来。笔者所任教的女生班级普遍比较喜欢羽毛球这项运动,开学初我就以2个月为一周期一学期2周期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把羽毛球作为一场小型的竞赛,以成绩提升幅度来判断学生们的进步与否,其实正是鼓励学生们投身竞技、感悟体育魅力。总之,这样的“竞赛式教学”方法是新形势下职校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有效策略,能够极大的调动起职校高中生的体育积极性,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斗志参与到体育课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运动能力与综合素养。当

然,对于职校高中体育教师来说,不能照搬照抄这样的教学模式,应该结合本校、班级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使用,力求能够得到学生们的理解、喜爱。

3教师要不断完善、创新教学计划,加强师生的协作

教师与学生既是密不可分的“伙伴”,也是一对难以调节的“矛盾”。至少在职校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主要共同努力、有效协作,教学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学生的体育素质也才能得以提升。正是基于此,广大职校高中体育教师更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与革新体育教学的计划、方案,引导学生们与自己的协作、协调,共同推动教学的整体进步。在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阶段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反而处理从次地位。然而,在职校高中新课改实施以后,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充当领路人的身份,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当引导者的同时,将学生放到与自己同等的地位上来,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协作,将研究性教学模式积极实践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亲近感,使得教学研究更有效。

必然,职校高中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提出相应体能计划,教师根据对学生体能的了解,与学生共同研究商讨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在50米跑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前两名给予相应奖励,最后一名则要再跑一次;在中长距离跑时,教师可将男女生混合分组,这样有助于促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另外异性相吸,都想好好表现,在对方心里留下好印象,从而增加了练习的效率。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研究更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在不断的相互研究中完善教学计划,从而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正是在体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改进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会更加紧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也会逐渐提升,教学的进步会愈发明显。加强师生的协作、互助,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职校高中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有效进步,这一点务必明确。

4立足体育新课改的契机,不断创新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对于新形势下的职校高中体育教师而言,新课改、新课标与课堂教学是难以回避的几个关键词。首先,新课程改革计划是教育部推行的大战略,涉及到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其次,体育课堂是体育课开展、实践的空间范围的具象描述,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课堂有所区别。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应该抓住新课程、新课标出台、实施的有利时机,创新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形成完整、完善的评价体系,借以检验教学成果、反馈教学信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职校高中新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广大职校高中体育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及其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广大体育教师要设法改变教学结构,搞好体育“课堂”评价,这是体育课改的关键所在。

综合而言,新形势下职校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既要依赖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也需师生的协调配合。坚持上述教学方法与基本精神,职校高中体育教学的未来值得期待。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浅议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训练

摘 要: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要特别重视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和培养。科学合理地调整体育项目布局,协调体育教学中的“学训矛盾”,强化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体育特长生 培养与训练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培养体育特长生可以对整个学校的运动锻炼氛围起到活跃的作用,带动整个学校的师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中,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体育特长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兼顾文化学习,这就使广大体育特长生产生较大压力,容易引发体育训练与文化教学失衡的现象。我们必须在寻求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法,保证体育特长生正常学习的同时,大幅度强化训练效果。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体育特长生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则会对物质产生反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效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学校必须给予体育特长生足够的重视,不能将眼光和精力全部放在文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老师及学校教职工要把精力投入到专业特长生身上,特别是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和培训上,使他们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体育学习信心,把体育训练当成一个光荣使命,在体育训练中快乐学习。其次,体育特长生应该积极参与相关体育动员大会,认清自己的位置,重新审视体育这个专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训练。此外,通过与老师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体育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培养体育事业的使命感,争取通过大型体育大赛为校为国争光。

二、科学合理地调整体育项目布局

学校体育训练和田径项目的设置必须以本校师生的专长项目和教学设施为基础,在充分了解教师体育特长和学生兴趣偏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田径项目的布局,突出本校的强项,争取建立本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以点带面,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校体育教学项目。一方面,针对设置频率高但是人才培养效果欠佳的项目,挖掘和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症处理。如人才培养受阻是因为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低下,学校就要通过强化培训等方式提高训练员的素质,或者可以从外部引进一些高素质体育教学人才,加强学校的体育训练队伍建设。如果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的原因是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落后,学校就应该适当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的投入,争取引进更多与时俱进的训练设施,优化硬件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开设率不高,潜在优势不明显的项目,学校应该及时将项目废止,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优化体育教学结构和田径项目布局,在凸显本校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整个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三、协调体育教学中的“学训矛盾”

高中体育特长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状况是,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出现冲突,如无法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就很容易造成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低下,严重降低体育训练效率,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必须根据体育特长生的特征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法,对特长生文化课上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根据体育生的高考特点进行有重点的课堂讲解。其次,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在无教学任务的课余活动时间进行,避免影响正常的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尽量压缩运动时间,提高体育训练效率,将挤出来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文化学习和训练。为防止“一头倾,一头热”,必须兼顾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树立“读训并重”的意识。高中特长生的体育训练要安排在下午5点到6点之间进行,针对高三学生课业较繁重的特点,要尽可能地保证正常的文化学习,在体育考试即将到来的那段时间,要科学安排学生的训练时间,选择与考试进行时间一致的时间段开展体育训练,有效培养考生的兴奋点,保证体育考试的稳定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最后,相关调查显示,过早开展体育训练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但是最终高考时体育术科上线率高,文化课成绩却明显跟不上,为了保证学生正常的文化学习,必须合理安排训练项目,例如,在高考前两个月内的早训活动中,尽量安排铅球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避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过大影响。

四、完善教练员培训制度

我们要增加学校田径训练员的培训机会,不断更新训练员的观

,与时俱进,为学生的体育培训提供保障。首先,每隔一段时间就举办有规律的体育训练研讨会,邀请有经验的体育专家和学者授课,分享心得和体会。其次,把握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鼓励教练员积极主动参加外地培训,促使其思想及教学技能与外界接轨,提高专业素质。最后,建立健全田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逐步完善体育训练员的在职进修制度,有效培养其竞争意识,不断提高竞争能力,进而提升体育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准。体育教学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主动为学校教练员的科研活动提供环境和条件,监督训练员进行理论学习,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水平,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学校教练员要注意培养科研意识,主动参加各种体育科学研究活动,争取将新技术和新成果大量投入田径训练中,强化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有效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想强化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全面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训练观念和体育学习信心。其次,综合考虑学校师生的专长特点和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校的项目结构,形成本校的优势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再次,协调好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坚持训练与文化学习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免因培训影响正常学习。最后,学校不断增加对体育教练员的培训投入,创造机会使教练员进行省外培训或参加相关体育研讨会,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强化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果。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

摘 要:随着国家对高中体育教学的高度重视,加强体育教学建设是当前高中学校的首要任务,分析高中体育教学现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从而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改变体育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当前的体育教学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当前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落后,必然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需求,在教学模式上,由于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由于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体育教师师资也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若教师采用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等教学模式来开展体育活动,这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拓,也容易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针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学校应高度重视。

二、体育教学改进策略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学生的主要引导者,体育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因此,加大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这就要求学校应加大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招聘体育教师中,应选择专业素质高、道德水平高的教师,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前,需要进行体育教学培训活动,教师不仅要加强技术理论的学习,如,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等技术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加大专业知识运动生物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的学习,并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核,体育教师考核通过后,才能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只有教师的体育素质提高了,学生才能从体育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另外,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加强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引导者,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文化素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并注重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得到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高中体育教学之我见

俗话说得好:“强壮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要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使其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首先就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并且加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重视科学知识学习、掌握和运用的同时,也要重视自己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增强。经过教育的不断改革和进步,高中体育教学也将担任新的教学任务和历史使命。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学的任务就简单地局限于这个学科本身,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基础体育理论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体育技能之外,还要将道德思想品质教育、审美教育、终身学习教育以及个性化发展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开展各项体育运动和训练活动,来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要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要的位置,让学生能够重视体育知识,也像语、数、外一样用心去学习,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思想品质教育,确保学生思想和体质共同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形式和小学初中一样仍然是室外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行为和运动技能。换句话说,体育教学是一种行为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思想,并且能够在小组合作训练或是竞赛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和合作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愿意和他们共同努力来一起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促进学生道德思想品质的提高。

高中体育知识和训练项目相对于初中来说有了一定的难度和困难,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很多学生会感觉到吃力,并且体验到了训练的艰辛和劳累,但是它又比那些真实的困难要简单,容易被学生所克服,再加上教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就能够顺利地克服各种困难,勇敢奋斗,直至达到胜利的彼岸。也正是如此,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有效地磨练学生的意志能力和机智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镇静地解决困难。而且,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这些道德和品质的培养要比在教室中开展思想教育来得更加有效和容易,并且学生自己亲身实践过和体验过了,也会有感同身受的情感,这样也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十分重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和优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体育知识以及体育运动不仅是学生锻炼自己的身体、形成健康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并且在社会更加广泛的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因此我们必须利用体育教学课堂,来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新一代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

二、高中体育教学要重视体育运动思想的传授,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我们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眼界的方式和途径,而终身体育则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保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体育锻炼的意识越来越高,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关注,体育运动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在体育课程中不断强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终身热爱体育运动的精神。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传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开展体育运动。”

同时,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终身受益性也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实用的体育运动技能,锻炼自己体育运动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运动思想,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中体育教学是社会体育运动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只有在学校中掌握了科学的正确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才能够确保走到社会后开展的体育运动也是科学的、正确的,这样才能够发挥体育锻炼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三、高中体育教学还肩负着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世界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提示教

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高中体育教学由于能够有效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又能够以各种新颖有趣的形式加以呈现,因此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能够顺利地开展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审美能力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塑造全面发展、综合性的人才已经是学生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当然其中包含着美育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与美育教学的完美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够从身体的线条、动作和姿态中感受到身体之美;从跳跃、和谐、柔韧的运动项目中感受到运动之美;从道德、合作、忍耐和意志中感受到行为之美。这些美有效地组织在一起给学生带来十分完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让身体和精神感受到充实和幸福,从而体验到生活之美。

美是人们的一种感受以及对外界事物作出的评判,美的教育是教师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而成的。因此,教师作为美的传递者和引导者,首先应该重视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确保自己能够在现实生活中顺利地感受到美的存在,能够准确地做出评判。体育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研究和学习一些美感知识以及相应的心理知识,从学科的角度上懂得美、懂得审美的依据和常识。这样才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准确有效地融入审美教育,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美育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它的教学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审美能力和终身运动意识。为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对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再探究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体质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被提上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程。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方法 效率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单调而枯燥,难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现代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如果能够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运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体育基础,掌握了一定的体育技能,如果高中体育教师不能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善,学生会感觉体育教学枯燥无味,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能够将新型的、有创意的教学方式引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至关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对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进行探析,希望能够给广大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是前提

近年来,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出,高中体育教学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依然没有将现代教学理念完全灌输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在通过体育课堂对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上缺乏足够的投入。

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出现过高的情况,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快速完成教学目标,普遍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得到有效的运用,使得本来应该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体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实际上,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如果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将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用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一定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例如,将游戏教学法引进高中体育课堂。高中生面临高考,学习任务比较重,面临的压力也比较大,体育教师将游戏教学法引进高中体育课堂,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学生能够感受到轻松与愉悦,既提高了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直观教学法

讲解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最实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在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仅仅采用讲解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将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法引进高中体育教学十分必要。所谓直观教学法就是体育教师为学生做生动形象的示范,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掌握动作要领,做到心领神会。直观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学生通过对体育教师动作的观察来进行体育学习,因此,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每一次示范,都要力求做到规范,尤其是要掌握好动作要领,力求为学生做出全面、到位的动作示范,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为了使直观教学法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为学生做完动作示范之后,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体会动作要领。特别是体育教师在示范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切记要放慢速度,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分层教学法

很多人认为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言,学生的基础一般参差不齐,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教师很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人们很少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也是存在差别的,很多人认为体育教学就是体育教师领着学生跑跑步、做做小游戏。实际上这种认识并不科学。学生之间的体育基础与体育素质同样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具有不同起点的学生采用与之相符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那些体质较弱,体育基础较差的学

,教师可以降低其训练项目的难度,既不打击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又使得学生在原来的体育基础上取得进步。对于体质较好,体育基础过硬的学生,教师应该提高其训练的难度,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好的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分解法

所谓分解法就是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观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将复杂的体育动作分解成若干部分的教学方法。分解法注重循序渐进,让学生按步骤由浅入深依次进行练习。高中体育学习较于学生以往的体育学习要更加复杂,很多动作学生只是简单的模拟,难以领会其中的奥妙,将分解法有效地运用于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将复杂的动作分解,学生掌握体育动作的过程得到简化,学生掌握动作的时间得以缩减,不仅能够使学生又快又好地对体育动作进行掌握,还能够使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在运用分解法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分解法的含义与应用条件,如果教师不能对分解法进行正确的运用,很可能会出现将动作分解后就难以再进行有效的整合的情况,使得动作的整体性遭到割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使用分解法,一般是针对那些动作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的动作,教师将动作分解,便于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而对于那些比较简单的动作,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一一的进行分解。

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分解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动作划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有动作的完整性,这是有效运用分解法的前提。

2.将复杂的动作分解,一定要明确每一个动作所处的位置,不能将其次序颠倒。

3.将分解后的动作一一教会学生之后,教师还要进行整体演示,让学生感受到整体动作的奥妙。

总而言之,不同的高中体育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没必要强调每一个体育教师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但是,为了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提高其教学质量,每一位高中体育教师都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地将新的教学方式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方式的优化,使得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论文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论文内容提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其价值已经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本文介绍四种体育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高中体育教学为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中合作学习的经验。本文仅就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作初步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1.概念界定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体系。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我国,学者们则认为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是通过参与者相互协作、交流、沟通、分享,达到互补、互动和双赢的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交流,以达到优势互补,进而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目的。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依靠、面对面的促进性的相互作用、个体和小组责任、人际和小组相处技能小组过程。5个要素具备,且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学习效果比个体成员相加之和要大的多。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1.结对——检查——练习

结对——检查——练习是建立在成对检查法基础之上的。实施时学生两人结成一组,两个学生交替作为观察者和练习者,一起共同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动作,然后检查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再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在组内结对。在每对学生中一人练习动作,另一人提供激励和反馈,当其中一个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完成动作后,转化成激励者或帮助者,另一学生变成练习者,两人都能完成动作后,他们就加入到小组另一对中,每个学生继续练习。如果所有成员同意练习是正确的,小组开始学习和练习下一动作。它适用于学习走、跑和跳等基本动作、竞技项目、体操或者水上技能项目。

2.思考——分享——练习

思考——分享——练习法是基于思考——结对——分享的方法,这是一种通过批判性思考,分享、协商和练习,激励参与者的策略。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先向学生讲解挑战性任务或者策略方面的问题,学生个人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之后,学生被分组(如分成四人一组,然后结对),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分享个人的解决方案;再后,学生实施每个小组成员的方案,综合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意见,继续练习;最后,每个小组在剩下的时间,练习最终综合的动作。它适合于创造性游戏、舞蹈和障碍教材及需要解决问题能力的游戏和战术教学。

3.拼图法练习

拼图法练习是以aronson的拼图法为基础的。在这种方法中,每个学生有责任学习和练习一定比例的内容,然后向其他组员传授他所掌握的内容。在拼图法中有强烈的积极相互依赖性,每个学生需要依靠其他人获得信息。实施中,教师安排易于分解的教学内容给小规模组的学生,每个小组成员有责任学习和练习自己被安排的一个部分,然后每个小组成员传授他所安排的内容,最后整个小组一起练习,完成学习任务。它适合教授创造性的教学内容、舞蹈以及复习动作技能和学习技战术。

4.协同合作游戏法

协同合作游戏法强调在挑战性和包容性活动中,学生一起努力获得成功。具体实施是,教师讲解和示范动作,并检查学生对动作技能的理解,或者通过问题解决式提问教授动作,然后阐明和示范必需的社会技能,并强调这些技能是小组取得成功的关键,进一步明确仅仅只有所有小组成员发挥了作用,个人才能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教师强调了这些导向成功的技能和行为后,学生参加活动。协同合作游戏法适用于学习修正或创编的游戏、舞蹈和障碍教材。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调控。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有可能会演变成散漫的自由谈论,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可以成为课堂上的“隐形人”,而要付出很多努力,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尤其是早期的教学中,要对学生有个全面的了解,不要急于为了合作而合作。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判断学生适合那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分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加以变化),然后要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兼顾学科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并将目标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小组;在课前做好学生的分组,并明确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责任;监控合作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客观、详细地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参与小组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任务辅导、错误动作的纠正、安全问题的预防等等;在追求教学效果之余,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学生工作的技巧;参与评价各小组的成绩,并帮助学生讨论他们彼此合作的情况。随着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慢慢的退出舞台,试着将教学任务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监控、评价等各个环节。

2.合理分组,“角色”定位

教师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指导合作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技能情况有所差异,况且不同的教材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搭配,并指定或让学生推选小组长,再由小组长根据需要确定本组练习的角色分工。如裁判员、守门员、记录员或监督员,使学生明确各自职责。

3.自主结合,激发兴趣

目标整合,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是形成合作学习小组的前提。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可能,也可由学生自己决定组成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由学生自由结合而成的合作小组,可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发挥特长,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我在体操技巧教学中,首先强调各动作的重要性,强化单个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化。然后在技巧联合动作教学中,采取以4-5人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不改变原单个动作性质的基础上,自行组合动作的连接顺序,编成套动作。教学结束前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小组代表出来演示,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分析和鼓励。最后对各组的学习情况作综合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设想。这样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活动,无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4.平等合作,合理分配时间

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的差异,很多时候程度好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很好活动,但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旁观。在一些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头脑简单,思维单纯,不能从大局出发,难免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出现争执,表现出各人争功的现象。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树立榜样,合理引导。

在体育课上,学生们需要时间锻炼合作的技能来成功完成运动和必要的任务。事实上,合适的练习时间被认为是有效进行体育课教学的前提。在实施合作学习的开始,要为学生做准备,精心准备好材料,熟悉和组织,因此合作学习会占用很多时间,但是,随着教学的继续,花在组织上的时间会慢慢减少,因为学生已逐渐开始熟悉合作学习了。而且,一旦合作学习的运行顺利地步入轨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归属感以及浓厚的兴趣等等,都会使体育学习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5.教学材料科学,评价体系完整

材料的过多与过少也是影响合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过多的材料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过少的材料又不能给予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平台,因此,教学材料的运用要具有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非常注重小组内的评价,但是为了避免“滥竽充数”之嫌,组内成员间可进行互评和自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自评,评价的内容既要涉及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又要兼顾合作技能的评价,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成绩的高低作为主要依据。小组间的评价,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组间互评,也可以以教师为主体对各组进行评价。在合作学习进行中和结束时,教师的评价意见非常重要,这些意见会给学生提供非常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教师在评价中的意见应尽可能详细、具体,而不仅仅是 “你真棒!”、“加油!我认为你行!”等等简单的鼓励性语言,要说明哪些方面学生表现出色、有较大进步,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努力。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背景文化等差异,合作学习的实行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些只有通过我们体育教师踏实认真的工作,在实践中努力思考、合理解决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并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学、去接受每一个新的技术动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快地发展学生的各项技能和素质。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浅议高中体育教学模块设置原则和模式

【论文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模块设置原则 模块设置模式

【论文摘 要】 高中体育教学模块设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主体、整合教师的优势、弘扬学校体育特色、因地制宜与扬长避短的原则。阐述了五种模块设置的模式,即标准模块组合模式、重视基础要求的模式、重视学校特色的模式、多元结构的模式、复式教学的结构模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既是学习领域又是科目,而模块则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科目开发的主要平台和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模块教学就是按照以模块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来组织与实施的。那么,高中体育教学模块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和采取哪些模式呢?就此谈谈看法。

1模块设置原则

1.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动项目和模块内容的设置,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和以健康第一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价值,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要注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生长发育的特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情况等因素。

1.2整合教师优势的原则。课改的关键是教师,项目和模块内容的设置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要在教研组内通过整合教师的专业优势,挖掘教师的潜能。例如,学校体育教师中篮球专业的较多,在选项教学时就可多设置篮球项目班,其它项目以此类推。另外应注意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搭配,男、女教师的搭配等。

1.3弘扬学校体育特色的原则。学校体育特色,是多年来学校体育特长和体育文化的积淀,继承和发扬这一特色,反映了广大师生的意愿。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或特色项目引进体育课程,有利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有利于弘扬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1.4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体育教学与地域环境、学生来源、师资力量、气候生态、场地设施等因素都密切相关,项目和模块内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教学条件,倘若学校缺少某些项目的师资或场地设施,就无法开展这个项目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综合效能的最优化。

2模块设置模式

2.1标准模块组合模式。按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田径类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类,二个必修系列和六个运动系列中适合本校学生需求与学校可以开展的某些项目,作为课程内容,设置模块教学。

2.2重视基础要求的模式。将田径类项目和体操类项目合并为“基础运动类”项目,作为学生的必修系列,并由此构建两个基础运动类必修必学模块,为2个学分,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强化学生基本体能的发展,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3重视学校特色的模式。学校将有深厚群众基础并已形成传统的体育特色项目,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我们可以将这些项目称为“校定必学项目”,通常为1学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一批进入学校传统项目运动队的后备力量。

2.4多元结构的模式。针对来自不同学校的高一新生,在体育能力、锻炼习惯和学习基础上的差异,在高一时不马上打破行政班界限进行选项教学,而是着重打好基础,进行多元目标的学习,即以行政班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水平五必修必学(田径)和基础(体操)、通识(学校选项教学将开设项目的常识性内容)的学习,教师按模块内容走班上课。高二年级为指导性自主选项学习,高三年级为自主性选项学习(1~2项)。这样,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较好地全面达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各项目标,从量变到质变地储备一定的运动技能,为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打好基础。

2.5复式教学的结构模式。有的学校因受条件设施的不足和师生人数较少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根据学生的选项而打破行政班、重建教学班,为解决这一困难,可采用对行政班多数学生所选的两个项目必修必学模块,选择复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总之,模块教学是高中课改的一大特色,如果没有模块及其真正运作,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等就难以得到具体落实。我们在进行项目和模块内容的设置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模块教学的模式,积极、有序地开展选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与特长,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高中体育教学应注重终身体育意识

一、前言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并贯穿一生的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它主张将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科学地、系统地、完整地贯穿于人生全过程,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地、积极地、坚持不懈地进行运动锻炼和体育健身,促进人体身心全面发育和健康长寿。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各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高中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在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将起着基础、指导作用。高中体育教学应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与技术、价值观念,让学生学会选择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观念、意识,并形成自己的体育能力。

我国以往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体育教学观念滞后,过分强调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不能很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等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一情况的发生。因此,学生不可能正确认识体育运动,更不要说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了。当学生离开校园,踏入社会,会因为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误解及体育意识的淡薄导致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漠视,进而成为影响体育教育的社会因素。学校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1.加强理论教育

目前,一般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对体育理论都不是很重视。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让学生在运动时遵循人体运动和生理学规律,让学生学会掌握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以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要想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就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体育相关部门一定要保证理论课的学时,体育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上课时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具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形成体育习惯,从而终身受益。

2.教学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终身体育的观念,可以实行 “开放型”教学。

“开放型”教学在实践中要求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在思想上要求教师放心;在师生关系上要求教师讲究民主,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体育评价上也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教师评价时不要只注重定量评价,应将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考核中宜采用模糊的优、良、合格等级给学生评价。实行“开放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到目标的制定中,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开放型”教学的注意点是放宽和取消一些限制,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比如,准备活动可以在轻松的乐曲中让学生分散跑,不必每次都整齐划一地慢跑。再如跳远的起跳点不一定强调一定要准确,跳高横竿放置的高度不要过分地加以限制,应让学生自由选择。这种教学方式既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人愿望,又考虑到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体育环境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不仅是学生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从事工作,取得职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条件。中学体育工作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关部门和教师要加大体育锻炼意识的宣传,了解高中学生的体育动态需求,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比如学校体育部门可以设立体育文化节,开设体育选修课,普及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利用学校宣传平台等媒体进行活动宣传和组织教师与学生的比赛,也可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体育宣传,这样可以让学生受到强烈的体育熏陶,提高体育锻炼意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最终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利用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后阶段,生理、心理发育较完善,求知欲望比较旺盛,并已拥有一定的体育自我活动控制和行为能力。比如,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可以采用游戏与竞赛的方式,因为游戏和竞赛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高中学生的欢迎,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和开发适合本学校学生的相关体育游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另外,体育竞赛是促进学生体育情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方面比其他方式更为深刻。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高中生竞争心理的特点,多进行各项目活动竞赛。同时,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