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科技论文

时间:2022-05-30 03:29:47

导语:在教育科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科技论文

教育科技论文:科普教育科技论文

1科普教育的具体概念和意义

1.1科普教育的具体概念

所谓科普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技术的普及,而科普教育就是指采用一种公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参与方式来对相应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知识进行相应的普及和传播,以达到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而实际上科普教育就是知识的普及教育,不论是自然科学知识或者是社会学科知识,总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普及性的学习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只要让受众群体达到了一个实际的知识学习目的就算是达到预期了。至于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人们接受更多的科普知识就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和改进的了。运用科技馆良好的进行科普教育的创新就是其中一个完善改进的选择。

1.2科普教育的实际意义

之前所说科普教育就是为了达到一个对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知识的普及教育,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多新兴事物和科技出现了。在以前旧时代中的很多思想观念其实都是一些封建迷信,是需要及时摒弃的,不然都很有可能对自身甚至对周围都带来伤害。而科普教育就是为了能够良好的实现对这些不科学思想进行破除,让人们更好的回归到一个科学真实,充满真理的现实生活环境中,让所有人都能更好的去了解全世界,去了解全宇宙的奥秘,因此良好的科普教育其实就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也让整个人类的科学知识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并大众化的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合理的普及。因此科普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良好的对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形式进行创新就是对科普教育的极大推动。

2情景故事的扮演和实现良好的帮助对相应知识的理解

2.1情景故事的扮演以良好的提升兴趣

预定时间在科技馆中进行一些情景故事的扮演能良好的提升对于科普知识的相应兴趣。其实科普知识从知识性的角度上来讲是比较乏味和枯燥的,理论是实际现象阐述更多,没有一定的故事趣味性。但合理的引用一些相应的科幻故事或者自行编排,在科普馆中进行情景故事扮演自然就能更好的吸引他人的兴趣。每一个人都从本能上拥有一个表现欲。所以面对一个表演的机会,大多数人首先都会感觉兴奋并且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提升的兴趣自然就能更好的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由此才能更有助于接下来的学习。而在表演中合理的穿插进入一些相应的科普知识不仅不会是整个表演活动显得枯燥,而是为其设定了相应更为专业而深邃的背景,使得整个活动变得更具吸引力,让所有人都能更加投入进来。

2.2在扮演中更深入的理解相应知识

干涩的理论知识讲解是难以很好的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这样的方式就很难起到更好的普及效果。走马观花的浏览然后象征性带过相应的知识内容只能让人觉得很随意,而不会去注重记住那些相应的知识了。在故事扮演中很好的提起人的兴趣,自然就能很好的实现其相应的关注度,在活动中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相应的知识内容。人在实际的活动中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是最深刻且记忆持久度最高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才更好的帮助进行一个科普教育的实行。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指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才能更有易于人们的学习理解,良好的情景故事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

3展品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

3.1注重对展品表现形式的创新

大部分科技馆的主题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相应的展品内容也就相应的都比较相似。因此合理的对展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就能更好的推进科普教育的推广以及人们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度。而更新展品的表现形式将不仅仅是更新展品的外观设计,应突破原有的外观设计形式,要能反映展品的形象,要有视觉冲击力,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还有就是注重更新展览环境,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更好的引起人们对相关知识的好奇心,让人们愿意去动手和参与学习这些相应的科普知识学习。

3.2注重对展品的宣传方式的创新

不仅仅是对于展品的表现形式加以创新,还有对于展品的宣传方式有也同样要进行创新。目前,大多数科技馆的展品一般采取在科普展厅内展出的形式。但其实完全介意在现代科技馆中采取定期举办优秀展品展览,并进行相应评奖活动来对展品进行宣传。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励科技馆展品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科技馆界颇具影响力的展品聚集在一起,让公众有机会领略创新展品的风采,从而又可大大提升科技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良好的展品和丰富的知识也同样需要人们知道才能有机会来进行相应的学习。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前社会即便是好东西也需要人们去了解知道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所以加强宣传方式的创新就是对科普教育的良好推进。

4结束语

科普其实就是对自然学科知识和社会学科知识的一个相关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东西都在不断被发现和为人们所接受。所以就需要这样一个科普教育来对人们进行良好的知识普及,科技馆就能很好的实现这些功能。而良好完善的形式创新能更加有利于帮助进行科技馆的科普教育能更好的被大众所吸收,从而全面的提升人们的科普知识基础。

作者:罗秋文 单位: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教育科技论文:理性思考教育科技论文

一、从MOOC看教育技术的局限性

MOOC(大规模网络课程)的出现,使得多人相信,未来所有的大学教育都面临彻底的变革,现代科技真正解放了教师与学生,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临。然而,若是冷静地思考这一新的教学技术,我们会发现,它在教育方面所能做到的事情,其实非常有限。两年前,网络公开课堂曾盛行一时。由于公开课堂的高质量、全免费、易获取的特点,很多人争先恐后地体验那来自国际顶尖大学里的神秘讲座,可是,许多人在网络课程中学习了一两个星期之后,从此再也没去拜访过。究其原因,一是资源来得太容易,人们根本不会珍惜;二是网络课堂与实际课堂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式,一个是虚拟的,另一个是真实的,即使是用现代技术将真实的课堂完全逼真地呈现出来,它终究是一种技术效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完全是另一种心态;三是时间与场景发生了改变,在新的时空里再现过去的信息,信息本身已经有了本质不同,它被加入了各种与原始信息无关的东西,如录制角度、拍摄效果、声音处理、播放情境、现场环境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感知结果。西方的教育评论家看到:“有人认为,教育必须是由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这是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基础,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基础不再稳定。在丹尼尔看来,它代表了一种非常狭隘的、建立在信息‘传递’基础上的学习观,它不重视学习者的思考和自我实现。”MOOC的应用原理和网络公开课堂一样,只是加入了互动环节和一些更便捷的功能,使上课方式与真实课堂更接近而已。无论是公开课堂的支持者,还是MOOC的支持者,只要他们以此为依据而预测未来的学校即将消亡,那么,他们所理解的教育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所以教育可以被浓缩成一堂课。这种逻辑将一项复杂的、综合的教育活动过度简单化了,可以被认为是解构主义思想的一个误用,它将人与知识和环境之间割裂开来。知识的传授以及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仅仅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在此以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互动、不经意而偶然接触的事情、多种多样的季节里所出现迥异的心情以及由这种心情所带来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个人思维和情感的影响等等,其中没有哪一种情况不对个人人格及认知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所综合起来的结果,才是教育的结果,而现代科技在这些方面是无能力的。因而,“直到今天,英国牛津、剑桥以及另外许多英国大学的教学过程的核心,依旧是与学生个人与导师面对面地进行,依旧注重陶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不是罗列事实”。

二、教育科技的两难困境

“技术的进步已经在某些地方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将来还可能产生过剩。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公平创造了条件。但是这种技术进步也是产生不公平、彼此疏远和暴政的根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是说。我们已然看到,教育技术的进步,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两难困境。例如实力雄厚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而一般学校与他们的差距就会更大,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国家投资教育的压力在总体上也会更大;教育技术实现了远程教学,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教育本来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是教师、学生、情境等在各种条件下的互动而导致的结果,现在越来越趋向简单化,成为简单的知识呈现;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会更大,一些地方连基本的教室都难以建立,而在另一些富裕的国家里已经可以舒适地坐在家里享受远程教育所带来的便利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也影响到人们判断力的形成、自我探索精神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因为大量的虚拟信息要么是经过筛选的,要么是非常随意的,信息质量的低劣和来源方式无形中对个人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科技的进步使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少,他们所了解的信息有时会超过一个成年人。普通教育方式很难再激起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即使为他们提供最完善的技术环境,他们也可能会由于缺乏自我学习动力而置之不理。不仅青少年如此,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更加普遍。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本可以成为极好的学习工具,然而,绝大部分人都将它当成了一个娱乐工具。为尽量减少现代网络在大学中的危害,很多高校还采取了按时熄灯、断网的强制手段来督促大学生,但是,这种方式最多只能让学生节制上网娱乐,却不能使他们主动学习。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现之后,这种强制性管理方法对于限制学生上网娱乐的行为根本无能为力。教育技术除了会对教学过程产生深刻影响之外,在课堂之外———学校这一大环境中同样产生影响,一个最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就是,科技革命迫使教育伦理与价值标准持续改变。比如运用现代科技来管理教师和学生,可能会有助于使师生更加遵守规定,但也会由于限制了师生自由而招致不满;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距离疏远并导致人情味淡薄,好教师的标准莫衷一是;教育科技使教育本身的内涵变得不同,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再适用于描述今天的教育,很多教育观甚至开始颠倒这种思维,教育者要成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也将变为教育者的教育者。

三、教育技术不能代替教育

在现代大学中,教育技术在很多方面被教师所误用,由此产生一种“唯技术”倾向,即一旦离开了教育技术,就无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似乎说明,在课堂上,教师反而成了教育技术的辅助。唯技术倾向已然将教育技术看成了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手段。这种倾向的深远影响在于,科技占据教育活动的核心逐渐改变了教育者的教育思维———用技术可以代替人来教育。事实上,这种影响已经在某些教育活动中发生了。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在很多大学的课堂里,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公共课程,将自己的讲话录制成视频,然后每次上课时就让一个学生按时点名,按时播放,借助现代教育科技一劳永逸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任何形式的教育,只要是属于正常的教育,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有其不变的一个本质。这个本质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标志。教育是使人成长为文明人并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关键活动,其能做到的就是动物所做不到的。人类由于有了可以使所有活动统一起来的条件,才有了文明的出现,这种条件便是人与动物在行为能力方面出现分离的标志。毫无疑问,教育活动是创设这种条件的原因。根据文化教育学的观点,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正是由于人类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它在帮助个人自然性生长的同时,也在引导个人成为社会历史中的一部分。所以,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而是个体人格以及思维情感的全面完善,这个特征也是自古以来一切教育的共性,它是通过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普利瓦迪尔(Privateer)评论高等教育迄今为止一直由“各种再生产技术”主宰并“以传播重复性知识”为特征。这种观点其实就指出了教育技术的根本问题。

四、教育技术无关教育本质

“大学在教学上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曾引起很大反感,以致难以说服一些人进行客观冷静的思考。老实说,当教师进行教育而不只是授课时,现代化的千奇百怪的教学手段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因为大学水平的教学必然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教师要随时对这种反馈作出反应。人们更应该知道教育手段的目标是为了让教师从讲授中解放出来。”教育科技作为现代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能做的,除了极大地改善信息呈现方式,并解放了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一功能以外,它无法触及教育的本质部分。一旦将教育科技视为教育的核心,并天真地以为可以取代人为的活动,那么,这种想法实际上就将教育与社会割裂开来,而单纯地视教育为一种简单的信息传递(即使是比动物高一些的技能信息的传递),即等于认为,人类教育行为的结果与动物自发行为的结果趋向一致———皆是追求简单的生活技能。陶布特(Tolbott)在提及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教学不需花多少钱就能轻而易举地提供“堆积事实的教育模型”时。认为这会削弱传统的教育提供者的作用,并接着推测,或许学生最终也会成为多余的人,因为“将信息从一个数据库转入另一个数据库远比从一个数据库转入人脑效率高得多”。学术界有一个大家默认的假设,即教育技术将引发重大的机构改革并“使教———学过程产生革命性剧变”。这种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容易给人误导。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告诉人们,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条件反射的形成,但那不是真正的理解,动物也无法理解它所学会的一切。在教育中,尽管各式各样的教学媒介可以取代教师而在短时期内教会学生很多技能,但无益于学生真正理解,就如我们可以教会鹦鹉唱歌,却无法让它理解音乐一样。“技术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有害后果。它已经危害着,并且仍然在破坏着人与他的环境之间、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人的生理组织与他的个性之间的平衡状 态。 无 可 挽 回 的 分 裂 状 况 正 在 威 胁 着 人类。”从依赖自我到依赖物体,知识存在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转移,人们的学习也渐渐依赖人以外的物体。

也许这为知识的传播和保存带来极大方便,但与此同时,这种对外界的依赖将人类置于被动之地,使知识存在的潜在危险也同步增大。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灾难发生之时,一个时代的文化就会面临浩劫,而这种浩劫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便是破坏储存知识的物质载体,其中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从知识传授方面来讲,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依然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会随着教育科技的变革而失去地位。六、教育科技的未来———令人兴奋却恐惧的不确定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教育科技所发挥作用的范围也大大超越地域的概念。学校不再是教育科技所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地域与时间也不再是制约教育活动的关键。全球各地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降低了国家边界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也成为一种社会建制,而不仅仅是社会中的一种建制。教育科技会因教育理念的改变而面临未知的挑战。“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所面临的根本改变,是今后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种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根本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教育技术的革新,如果没有有效的教育技术作为支撑,知识的创新、转换与传承方式就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变革。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正将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与此同时,自己成为教育自己的主体,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观的彻底颠覆,也对未来的教育技术提出了挑战。教育科技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但过度的个性化教育与自由学习有可能导致历史传统断裂,并使以往的一切教育知识变得不适应,就如人类在纸张出现之后,书写代替了记诵而使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遭到极大否认。这种否认的代价就是,人类再也无法像文明诞生之初那样,对已有的知识烂熟于心并透彻领会了。

毫无疑问,未来的教育科技完全有可能使高度的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此时,自由学习将为众多人喜爱。问题就在于,个人总是需要在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让自我既不脱离社会与历史,也能使个人本性得到最好发展。如何使这一目标得到充分实现又不相互影响,是教育活动进步的一个核心标准,而高度的个性化教育究竟是可能打破这种平衡,还是有益于促进这种平衡呢?“科学与技术必须成为教育)事业基本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必须同一切儿童、青年和成年人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帮助个人既控制自然与生产的力量,也控制社会的力量,从而控制他自己,控制他所做出的决定和行为;最后,科学技术还必须帮助人类养成科学精神,因而使他能促进科学而不被科学所奴役。”所以,如何在提倡个性化教育的同时也避免被科学所奴役,并使人类知识可以顺利地传承,是未来社会一个重大的问题。科技越发达,科技本身在教育中的地位可能会越小。这种矛盾性的问题看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越平常的东西,我们越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就提到:“现在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所有领域都在迅速发生变化的时代,以至于一代人在政治学、工业、商业和工艺学领域所掌握的实际知识对于他的儿子可能毫无用处。如果新的一代要想找到走出明天的迷宫之路,他们所需要的是原则,而不是资料、事实和有用的小常识。”这足以说明,人类的教育理念和对科技的态度会持续改变。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出现尚未经过任何历史考验,而经过历史考验的教育理念又不得不在科技发展之后遭受遗弃,人类可能进入下一次不确定的崭新的尝试时期,这段时期是漫长的。由现代科技所支撑起来的教育是否最终会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问题对我们来说依然是充满兴奋却带有一些不安。

作者:袁礼 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教育科技论文:高职学生教育科技创新论文

1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企业就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在日益激烈的技术及产业竞争中立足。所以,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我们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追求学生的规模和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加看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及创新培养。众所周知,自2002年大学扩招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渐渐显现,学生较以前的冲劲不足,毅力减弱,且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所下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针对当前学生状况,不应自怨自艾,随波逐流,而应该适时创新,大胆改变,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能力,以更加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判定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判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学生有创新的思维或者意识(2)对于事物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3)对新的事物有自己自己的看法(4)提出创新的思维只要具备了以上的一项或者几项,就说明了学生已经有了创新的思维,此时需要教师加以鼓励及正确的引导,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能力。职业教育是“教学结合”的教育,除了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外,更要看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3.1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方法是现如今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通过对工作或者作业进行项目式分解而进行的实践联系理论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基于教学和企业培训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将针对的课题或者工作分解为多个项目,对其进行逐步分析,完善,确定其项目开展形式,项目组成人员,完成方法以及总结的一种教学形式。“项目式教学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盛行于德国,到20世纪中后期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在我院的教学中,通过教师对项目的选择,布置,让学生从“用中学”,学以致用,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完善项目的缺陷,以完成整个教学工作。在项目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确立项目任务(通常由老师提供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组织同学分组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需要完成的大致思路)。②制定项目完成计划(由教师给定思路,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完成的步骤和程序以及各人员自建的分工等)。③项目实施(根据已分析好的工作步骤和思路,按程序工作,并进行阶段性检查,同时能处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并给定解决方法)④检查评估(先由学生自己评价,再由老师对项目结果进行总评)。

3.2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往往是理论几周实践几周,甚至有的学校从头到尾都没有进行实践教育,这就破坏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会使得学生理论知识太过密集无法掌握,同时在实践环节学生又不能完全联系理论进行操作,因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讲过,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我们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进行教学,集中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实践又验证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我们主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设定相关实践环节,根据设定的题目进行理论分析,实践操作,没有固定的先理后实或先实后理,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完成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教学方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演示法,③练习法。通过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提高了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教师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掌握理论和时间知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入新世纪,教育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方式,不能妨碍学生重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师要善于改变自己,多思维发展,多给学生动手和思考的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作者:高桥金 王建 王江曼 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科技论文:大学生教育科技创新论文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率低。由于学生长期接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并且很多的高校存在一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因此严重的影响了多数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此制约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从大学生参与“制作(撰写)科技作品(论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项目”等三项活动中不难看出,大学生虽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但是真正进入科研领域的比例是少之又少的。虽然“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打算在全国各高校引起强烈的反映,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但从每年高校的参与人数来说,也是凤毛麟角,更多高校只是把它作为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一个口号,唱得很响,但是并没有充分调动绝大多数大学生积极行动,参与其中。

2.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和帮助。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创新性和专业性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师的重要指导作用。在普通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是一些大学生有创新意识和愿望,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科技含量较低的小制作,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指导教师几乎不参与,或参与非常少,导致学生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低,作品科技含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3.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能够不断深入研究科技创新活动、平衡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基础,与学分设置、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物质和精神激励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一方面,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特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也形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激励标准高,太过于苛求、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联系这些因素之间的机制,只注重传统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忽视学生的学分及评价制度创新,激励学生科技创新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

4.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活动场地、必要的资金和实验室仪器设备都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目前,大学生由于科技活动投入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进行分析:忽视管理团队的组织和专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活动经费来源,一般主要依靠学校的补助;专门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和场地非常的有限,有些高校甚至是没有的。这些物质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生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二、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宣传,营造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根据参与学生少的现象,应该积极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宣传,给学生解读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和保障激励政策,同时介绍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中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并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宣传和指导,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机制。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完善运行管理体制。首先,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二,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提供相应的活动经费和硬件支持,以此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三,要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事业心强、有吃苦耐劳精神、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团队,这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奖励机制,以此加大科技创新的表彰力度,并与奖学金评定以及优秀学生的选拔等评比活动挂钩,要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体系,从而调动学生主体和个体的积极性。

3.建立科技创新教育基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实践性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显著特点。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比较稳定的教育基地,才能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富有活力的科技社团,努力营造学术氛围,经常举办各种学术科技类活动,以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保障,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成立创造发明协会等科技类社团,鼓励学生开展活动的自发性、自主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并为广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为学生的创造潜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创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以提高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培养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者:王莉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校团委

教育科技论文:教育科技性别意识的双刃剑

本文作者:吴贵明 万希 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据国家统计局和妇联联合组织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女性受教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与1990年相比,在18至64岁的女性中,2000年文盲比例已从30.1%下降到11.1%,特别是青壮年妇女的文盲率已降至4.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从37.0%上升到50.7%,其中,城镇女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为44.3%,比1990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男女两性的比例差由12.6缩小到9.5。①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教育科技象把“双刃剑”,对我国女性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教育科技对性别意识的影响

所谓性别意识,指的是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便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性别意识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流行的社会性别观念,将具有自然属性的人作为发展的核心,认为女性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存在价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家庭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青年男女享有教育资源的差距明显缩小。教育水平提高带来了社会的文明,也带来性别意识的理性与科学性,人们不再盲目地追求“男女都一样”,突破了职场“无性人”的意识,建立在尊重两性差异基础上的男女平等。但是在这个由男女共同构成的人类世界里,在普遍接纳、认可了男女平等原则的时代里,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变革。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教育发达与科技进步的代表———媒体,也在性别意识宣传表现出矛盾,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某些传媒制作者,包括某些女性制作者缺乏性别意识,将女性的价值限制在容貌、年龄、体形上;将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制在家庭;,将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将女性同男性的关系界定在依顺、服从、服务、性吸引上,并以此得到男性的呵护、爱慕、供养、资助和指导。

大众媒体中,女性形象是男性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许多内容影响了女性自身的发展,也限定了女性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女性在社会上追求成功的期望和要求也随之被弱化和淡化。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播出很有影响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其收视率高达97%,剧中的女主人公刘慧芳,集忍让、宽容、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为一身,明确反映出男权视角中对女性形象的一种社会期待和理想构造,这也是社会对女性期望值偏低在现实中的反映。同时,大众媒体中,女性的外貌特征比男性受到更多的审视和评判,女性的身材曲线、容貌年龄成为衡量女性价值的唯一尺度,女性形象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可供观赏的对象而存在,其自我、独立人格和能力的展现都被弱化和消损。女性则通过大众媒体的引导,学会了判断“美丑”的标准,并运用这种“标准”来衡量自己和他人,于是隆胸减肥以及各种美容手术趋之若鹜,竭尽全力地使自己更美丽。这种忽略健康自然、带有自残色彩的行为不仅是男性文化压迫女性的结果,也是女性自我要求、自行规范的结果。科技也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男权思维惯性、商业利益驱动以及缺乏性别平等意识等作用下,女性的形象表现和传播很大程度上处于误导状态,比较典型的是所谓“美女经济”,拿女性人体做秀,或者说是拿女性的人体当卖点,来哗众取宠,以增加自己或商品的知名度,而女性人体在这里往往只是吸引人们眼球,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的一个性的符号。

二、教育科技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改变为生产社会化和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为女性的社会就业创造了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电气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减弱了女性的就业劣势,女性就业也愈来愈得到社会的认可。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为女性走出厨房走出家庭进入社会职业领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而且成为文明社会认同女性职业化并形成一种文化氛围的一个巨大的推进器。正如美国趋势专家约翰•奈思比曾经预言,女性在劳动市场居于弱势的年代就要过去,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经济独立,女性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更多的选择权,甚至在创业的脚步上,都有超越男性的表现。有关调查表明,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妇女就业、妇女的经济地位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妇女受教育程度愈高,就业的可能性愈大,在社会和家庭内部地位越高,就愈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同样的竞争和就业机会,改善女性的社会劳动分工,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工作活动中性别分离程度降低

传统的男女角色分工实际上根源于史前时期的男女体力上的差异,虽然文明的进程已从其他方面超越了“体力最强者的规则”,但这种超越对妇女的生存状况影响很小。随着信息、软件、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海洋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将使以体力差别作为劳动分工之基础的男女职业选择界限逐渐淡化,以智能差异选择职业的机会将为女性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领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女性将获得与男性同等竞争的机会。随着女性素质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信息产业就业,从而逐步改变妇女的社会劳动分工。女性社会分工结构的优化,将相对减轻其劳动强度,增加工资收入,提高社会地位。这种变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就业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和与之相关的领域,而发达国家的女性则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我国,女性从业人数的70%处于第一产业,即便是城市女性从业人员,大多也是分布在低技能或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的广泛使用,使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将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将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女性特有的细腻周到、善解人意和有耐心的特性将使她们在第三产业,包括第四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发挥所长。第二,在信息产业中,女性主要从事办公室电脑操作、以信息服务为基础的文秘管理和公关工作以及低层次的软件工作。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系统分析和程序设计,或是信息专业和管理层面的分工领域中,进一步改变性别分工状况。互联网使得男女在体力和心智上的差异没有必然的优劣和界定,反而是社会分工的科学化和缜密性更有利于女性价值的自我实现。一些女性也成为该行业的有影响的人物。例如,2003年9月的美国权威安全杂志—InformationSecurity评选趋势科技的共同创办人兼技术总监陈怡桦(EvaChen),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五大“最具远见女性”之一。#p#分页标题#e#

2.女性的就业领域扩大

根据查菲茨的理论提出,技术变化会使任何一个性别所掌握的技能老化,而其中女性所受到的不利影响更多,因为男人在寻求新的生产资源的工作角色的竞争中享有优势。尽管如此,现代信息技术仍为女性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女性参与更多重更高层次的社会分工领域提供了可进入性。其次,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具有灵活性的兼职和远程工作。信息化导致商业、金融、贸易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信息网络在家中购物、进行双向视频点播、科学咨询、浏览报纸杂志、网上求职等。在此基础上,大范围地实行弹性工作制、远程工作或在家上班成为必然趋势。女性需要花费比男性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传统的固定的办公室环境和固定工作时间往往使女性很难兼顾工作与家庭。利用信息新技术的远程办公实现了在家中工作,为女性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使她们既有可获取报酬的工作和灵活而舒适的工作场所,又可以照料家务和子女,利于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3.女性的自我发展拓展

首先,信息通信和传播技术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互联网络使女性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和领域中获取社会信息和资源,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让女性了解世界,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这些使女性的视野更加开阔,站在世界的高度上评价事物,为自己的价值和角色定位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自己的品位和能力。其次,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生产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剩余时间延长,家庭电气化和家务劳动自动化也使家务劳动时间缩短,为女性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最后,网络空间给女性提供了一个更自由、更开放的生存空间。由于网络空间所具有的虚拟性和超时空等特点,女性在这里可以相应地摆脱传统的性别束缚,通过网络跨越现实生活的障碍,直接进入更广阔的世界,进入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群体,改变自己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增长见识,扩大思想、知识和生活范围。②建国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妇女就业问题,并把它作为妇女解放的重要任务。政府为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妇女的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扫盲教育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女性在高学历结构中所占比例还很低。大量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妇女,甚至还有文盲和半文盲的妇女在当前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往往成为被淘汰的对象,即便工作也是在投入较多体力而获得较低收入的岗位上,这无益于妇女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改善。事实证明女性越是远离高科技,其淘汰的概率就越大。当然,现代科技也对女性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她们面临着技术压力,产生技术焦虑和技术恐惧,根据最近的一项相关调查表明,年轻女人已经渐渐远离计算机学位。③

三、教育科技对女性婚姻的影响

科学技术走进家庭,使得计划生育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出生率,也正是由于科学技术把性生活与生育可以进行分离,对传统的性观念带来了冲击,婚前、婚外的性生活日益增加。我国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择偶多选择干部、军人、华侨,如今爱选专家。这表面上看与科技无关,实际上是与科技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科技还将进一步对家庭产生影响,如“试管婴儿”的出现对家庭的冲击,并引起伦理、宗教、社会学界的争论。④女性生育率与受教育年限呈负相关关系,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及婚姻适应度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关系。已婚妇女受教育年限越长,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理解婚姻的真谛,更善于建设、维护和调适婚姻,表现出婚姻适应度越高。教育进步、科技发达为家庭沟通、天伦之乐的享受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负面影响,网恋、虚拟家庭、跟踪拍摄等等对婚姻的稳定是巨大挑战。仅以“网恋”为例,它让越来越多的家庭走向解体。网恋这种以现代网络空间及其电子媒介物为主要沟通手段的感情互动过程,成了人们婚外感情交流的工具。有的“网恋”者不要家人,高唱“网络就是我的家”,把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挂在网上。有的甚至在网络上成立了“虚拟家庭”,弄得热火朝天,而对朝夕相处的伴侣漠然冷淡。每一个已婚者的网恋伴随的将是家庭的不和与破裂,而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网恋导致了家庭角色冲突。根据学者的分析,现实中的网恋对家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影响夫妻的身心健康;影响夫妻情感;严重的将导致家庭的破裂;影响亲子关系。

四、教育科技对家务劳动的影响

根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发现,2000年由女性为主承担家务劳动的格局仍未改变,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达4.01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教育科技发展使家务劳动社会化与现代货摊进程加快。家庭的生活服务劳动即家务劳动,随着大工业生产日益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以及社会服务事业的广泛开办,相继走向社会化之路。如纺线织布、缝衣做鞋、砍柴挑水、磨面碾米等,都曾是重要的家务劳动项目,现在则大都交付与社会,成为基础的社会产业部门。烹饪、育儿、洗衣、购物等,虽然仍是家务操作的主要内容,也因现代食品、饮食店、幼儿园、洗衣坊、商店的广泛提供与开办而大为减轻。家务劳动的现代化,即通过更新、改进家务劳动的工具和技术,减轻家务劳动强度,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家务劳动的现代化推进,是大工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家庭生活与现代工业科技结合的最佳形式与产物。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煤气灶、吸尘器、微波炉、多功能食物处理器等为代表的现代生活器具,纷纷进入家庭,使家务劳动的手段得以现代化装备。这极大地改变了家务处理的方式,提高了家务劳动的效率,增进了家庭生活的质量,对实现家庭现代化,推动家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促成科学、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在家庭的确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用。

家务劳动社会化与家务劳动现代化,两者都受到社会与家庭的极大关注与称颂,但两者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以大工业机器劳动、现代科技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为依托,用先进的社会化的大生产与大服务,替代个体家庭建立在落后的手工劳动基础上的自我生产和自我服务,从而使该家务项目在家庭中大为减少乃至最终消除,成为重要的社会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后者则是维持小家庭自我生产、自我服务的固有模式不变,只是引入现代家务设备,用机械电器化操作替代传统手工劳动,从而使家务项目仍保留在家庭,家务处理的内容依旧,但操作方式全新。两者相比较而言,应认为前者要大大优越于后者,后者则存有先天性缺陷。⑤女性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素质高低,对家务劳动手段现代化的追求会有不同。知识分子生活追求简单化,家务处理希望减轻化者居多,对可以节省家务操作时间与精力的家务设备特别喜爱,情有独钟,购后也能很快派上用场。一般的职工,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较多,生活俭朴,习惯于一切自己做,体力多劳累也在所不惜。故对现代家务设备添置要求不是很迫切,习惯于一种费心费力做家务以节约开销的生活。再如,知识分子一般是经济较宽裕,时间紧张,谋取职业外劳动收入的机会很多,增加家务设备以减轻家务处理,用金钱换取时间,用时间再多赚钱是合算的。一般工人的时间宽余,经济紧张,谋取第二职业的机会少,报酬也不高,故习惯于用时间的多耗费节约金钱的开销。#p#分页标题#e#

五、教育科技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妇女健康运动对妇女健康的重新界定,使妇女健康从传统的妇幼保健医学模式转向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模式。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的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则将生育健康定义为:“生育健康是指于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一切事宜上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教育科技使女性更多地进入到白领阶层。职业女性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健康状况受到挑战。一项针对上海高校女性知识分子的调查显示,有失眠想象的大约占被调查人数的45%,有身心疲惫感的占59%,有时烦躁易怒情绪的占55%,常感体力不足的占48%,这表明这些女性知识分子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⑥女性是家庭清洁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往往是她们承担了洗刷锅碗、洗涤衣物和进行室内驱虫、除秽等任务。在每天操持家务的过程中,难免要接触一些家用化学清洁剂。而这些清洁剂多是近年来一些化工产品(科技发展的产物)。家庭清洁用品对女性个体的损害主要在:皮肤、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科学家在研究不孕症过程中,发现不少妇女的不孕与长期使用洗涤剂关系密切。

在怀孕早期,洗涤剂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还有致胎儿畸形的危险。化妆品的使用也对女性健康产生影响。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化妆品无论多高档,还是化学成分居多,含汞、铅及大量的防腐剂。虽然能暂时遮住色斑,但却治标不治本,不少女性把美容希望寄托于层出不穷的化妆品上,忽略了自身的健康。据中国美容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统计,中国2004年美容业的总收入在2200亿元左右。⑦在美容业高额利润甚至是暴利的驱动下,部分经营者将法律、道德、良心、信誉置于脑后,设置种种“美丽”的圈套和“陷阱”,对妇女健康造成恶果,如,纹眉留瘢痕,纹唇嘴肿胀,隆胸遭污染,祛斑毁了容等。2004年1月7日,珠海的一位“人造美女”在做隆胸手术时猝死手术台。⑧中消协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整容整形业兴起的近10年,平均每年因美容而毁容的投诉近2万起,10年间已有20万张脸被毁掉。⑨电视、图像、音响、计算机、复印机、电冰箱、吸尘器、无线电台、微波炉、移动电话、输电线路等所有靠电力驱动的设备都产生电磁波,而电磁波所发射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根据专家的分析,电磁辐射对胚胎的毒性是几十年后从事子代病变的研究中回溯到孕期才得到确认的,并且电磁辐射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直观的,一些结论可能都不是我们一两代能够做出的。

这些现代化的科技不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对下一代也可能产生主要的影响。⑩毫无疑问,教育科技会对女性健康“保驾护航”,但社会上流行的瘦身衣、美容术、断骨增高等等将会给女性健康带来带来不利的影响。可见,教育科技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对女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上五个方面。我们既应该看到其积极影响,同时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客观看待教育科技对女性的影响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我们大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教育科技论文:社会教育科技馆意义

1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概述

教育是现代科技馆的基本属性.是科技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教育是科技馆事业的核心特征.是科技馆工作的主要方向.科技馆各项工作都应当围绕这一属性开展。教育活动是现代科技馆最基本、最核心的活动,也是最生动、最有活力和社会影响的活动但是科技馆教育与正规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他是非线性的、非系统的。其次,他的对象是非特定的社会群体最重要的是.他的教育内容较正规教育更为广泛。因此,科技馆教育具备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科技馆的教育注重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使用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展示手段,采取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其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四方面。其教育目的在于突出观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鼓励观众自己动手、观察、思维,激励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创造灵感,挖掘智能潜力,培养科学态度.缩短人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科学素养的目的

2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形式

《科学素质纲要》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技馆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为社会普及教育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加强社会的科学文化氛围,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的功能。随着探究式学习在正规教育中的推广.科技馆教育工作围绕素质教育形成了日趋科学和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从其活动的主要外在表现方式来看.大致可分为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科技交流(咨询)等几种主要形式这几种形式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常设科普展览其展品本身就含有很大的实验成分在内.较为系统的实验教育则往往又以培训的形式开展活动.展品辅导人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含有相互交流与咨询的特点。从教育内容上看,它们之间的联系远远大于区别。

3明确自身定位.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教育之路

各馆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中采取何种形式.关键在于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在坚持科技馆特有属性的前提下,“扬长补短”,不拘一格.大胆创新.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3.1认清科技馆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主线索.以创新教育为主目标.以“提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为主题.为观众构建和提供一个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技实践环境从总体上看.科技馆教育表现为非线性、随机式的模块化教育形式。与学校教育不同.科技馆教育并不十分强调对观众实行系统的、非常全面的知识教育即便是一些内容丰富、专题性强的临时展览.也仅仅是对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化与全面阐述“提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是贯穿科技馆教育的主题思想.科技馆教育归根结底注重培养的是观众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科学知识只是科技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技馆教育并不以观众获得具体的知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它强调的是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思想层面意识、精神、态度、能力等是否得到了收获,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教育”模式。因此.为观众构建和提供一个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技实践环境.就成为科技馆的首要任务。对于常设科普展览来说.其展品更加注重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体现与培养.常设科普展品具有得天独厚先天性条件.常设科普展览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正是一系列科技馆建设、业务指导文件一再强调常设科普展览必要性、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3.2结合社会热点.及时整合资源。针对观众群体的不同,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菜单式”服务由于科技馆教育属于模块式随机教育.各展品之间的跳跃性较大.连贯性不强对于众多的中小型科技馆来说,展品数量较少,这个现象更为突出只有通过不同的主题.不断整合各项展品的科普内涵,使一项项个体的展品“活”起来.在科学的范畴内“随心所欲”地为我所用.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才能以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思路吸引观众这样一来.同一样展品,因为组合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展示内容的侧重点必定会有所差别,就会起到几件展品的作用。既能系列地展示相关的原理,又可以适时地加入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内容.深受广大观众欢迎。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展览规模不够、展品数量不足的缺陷,同时也能不断制造热点,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对于不同群体的观众.科技馆的教育方式应该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回应.为观众提供“菜单式”服务就是这种调整与回应的具体体现之一如在注重技能培训的同时.结合各馆现有展品进行人生观、思维方式、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教育。面对青年群体,多展示高新技术展品.引导他们进行现象与本质等方面论证和思考,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来指引他们的实际工作。即使是对科技知识较为丰富的专家学者群体.也能结合一件件生动有趣的展品.与之探讨科技转化与创新方面的心得与体会科技培训也是体现科技馆教育功能的一种重要形式,培训工作应围绕社会需求积极寻求突破口.本着面向社会、满足需求的宗旨,依托现有的硬件设施,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主动与社会接口.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公务员、青年干部、科技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和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培训广开思路、拓宽渠道、突出重点,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地开展工作。集中力量在教学内容、质量上狠下功夫.力争创出科技馆培训的“品牌”和“精品”,以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3.3做好常设科普展览的拓展与延伸工作.使科技馆在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充分起到辐射、示范作用,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科普的“根据地”、“大本营”为了体现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特性,就需要发挥科技交流工作短(准备周期短)、平(与观众平等交流)、快(制作快、流动快)的优势,及时推出贴近社会热点的临时展览。从目前各地科技馆开展信息中不难看出.除常设科普展览继续位于科技馆工作的中心外.临时展览在科技馆教育所占的比例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举办临时展览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适时性、流动性和低成本上。因此,举办临时展览.就不能仅局限于科技馆自身场地。要学会“借船出海”、“借拳发力”,主动与学校、厂矿企业、驻军单位联系,“送教育到家”。作为临时展览的一种特殊组成.科普橱窗在街道、社区具有不可比拟的亲和力和群众基础.更是发挥l临时展览优势的天然平台。实验教育活动是现代科技馆的一种重要的科普教育手段.也是近年来科普教育的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各馆在新建或改造过程中均增加或加大了实验教育在工作中的比重.一些老馆也陆续引入或积极筹划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实验教育的需求也El益增长科技馆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充分起到辐射、示范作用。采取联动、连锁的运营方式.合理布局.采取业务指导、信息共享、展品支持与交流等手段,以建立“示范动手园(区)”等方式在学校、社区设立外设(合作)科普场所.使之在运行上与科技馆是合作关系,业务上则成为科技馆的延伸与辐射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对正规教育的补充和升华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公众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了愈来愈多的认可.其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广大科技馆工作者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努力推进科技馆工作的创新进度.不断充实科技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我国科技馆事业必定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教育科技论文:社会教育科技馆作用探析

1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概述

教育是现代科技馆的基本属性.是科技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教育是科技馆事业的核心特征.是科技馆工作的主要方向.科技馆各项工作都应当围绕这一属性开展。教育活动是现代科技馆最基本、最核心的活动,也是最生动、最有活力和社会影响的活动但是科技馆教育与正规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他是非线性的、非系统的。其次,他的对象是非特定的社会群体最重要的是.他的教育内容较正规教育更为广泛。因此,科技馆教育具备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科技馆的教育注重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使用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展示手段,采取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其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四方面。其教育目的在于突出观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鼓励观众自己动手、观察、思维,激励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创造灵感,挖掘智能潜力,培养科学态度.缩短人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科学素养的目的。

2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形式

《科学素质纲要》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技馆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为社会普及教育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加强社会的科学文化氛围,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的功能。随着探究式学习在正规教育中的推广.科技馆教育工作围绕素质教育形成了日趋科学和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从其活动的主要外在表现方式来看.大致可分为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科技交流(咨询)等几种主要形式这几种形式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常设科普展览其展品本身就含有很大的实验成分在内.较为系统的实验教育则往往又以培训的形式开展活动.展品辅导人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含有相互交流与咨询的特点。从教育内容上看,它们之间的联系远远大于区别。

3明确自身定位.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教育之路

各馆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中采取何种形式.关键在于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在坚持科技馆特有属性的前提下,“扬长补短”,不拘一格.大胆创新.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3.1认清科技馆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主线索.以创新教育为主目标.以“提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为主题.为观众构建和提供一个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技实践环境从总体上看.科技馆教育表现为非线性、随机式的模块化教育形式。与学校教育不同.科技馆教育并不十分强调对观众实行系统的、非常全面的知识教育即便是一些内容丰富、专题性强的临时展览.也仅仅是对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化与全面阐述“提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是贯穿科技馆教育的主题思想.科技馆教育归根结底注重培养的是观众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科学知识只是科技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技馆教育并不以观众获得具体的知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它强调的是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思想层面意识、精神、态度、能力等是否得到了收获,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教育”模式。因此.为观众构建和提供一个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技实践环境.就成为科技馆的首要任务。对于常设科普展览来说.其展品更加注重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体现与培养.常设科普展品具有得天独厚先天性条件.常设科普展览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正是一系列科技馆建设、业务指导文件一再强调常设科普展览必要性、重要性垡山东威海264200)的原因所在。

3.2结合社会热点.及时整合资源。针对观众群体的不同,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菜单式”服务由于科技馆教育属于模块式随机教育.各展品之间的跳跃性较大.连贯性不强对于众多的中小型科技馆来说,展品数量较少,这个现象更为突出只有通过不同的主题.不断整合各项展品的科普内涵,使一项项个体的展品“活”起来.在科学的范畴内“随心所欲”地为我所用.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才能以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思路吸引观众这样一来.同一样展品,因为组合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展示内容的侧重点必定会有所差别,就会起到几件展品的作用。既能系列地展示相关的原理,又可以适时地加入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内容.深受广大观众欢迎。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展览规模不够、展品数量不足的缺陷,同时也能不断制造热点,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对于不同群体的观众.科技馆的教育方式应该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回应.为观众提供“菜单式”服务就是这种调整与回应的具体体现之一如在注重技能培训的同时.结合各馆现有展品进行人生观、思维方式、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教育。面对青年群体,多展示高新技术展品.引导他们进行现象与本质等方面论证和思考,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来指引他们的实际工作。即使是对科技知识较为丰富的专家学者群体.也能结合一件件生动有趣的展品.与之探讨科技转化与创新方面的心得与体会科技培训也是体现科技馆教育功能的一种重要形式,培训工作应围绕社会需求积极寻求突破口.本着面向社会、满足需求的宗旨,依托现有的硬件设施,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主动与社会接口.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公务员、青年干部、科技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和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培训广开思路、拓宽渠道、突出重点,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地开展工作。集中力量在教学内容、质量上狠下功夫.力争创出科技馆培训的“品牌”和“精品”,以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3.3做好常设科普展览的拓展与延伸工作.使科技馆在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充分起到辐射、示范作用,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科普的“根据地”、“大本营”为了体现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特性,就需要发挥科技交流工作短(准备周期短)、平(与观众平等交流)、快(制作快、流动快)的优势,及时推出贴近社会热点的临时展览。从目前各地科技馆开展信息中不难看出.除常设科普展览继续位于科技馆工作的中心外.临时展览在科技馆教育所占的比例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举办临时展览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适时性、流动性和低成本上。因此,举办临时展览.就不能仅局限于科技馆自身场地。要学会“借船出海”、“借拳发力”,主动与学校、厂矿企业、驻军单位联系,“送教育到家”。作为临时展览的一种特殊组成.科普橱窗在街道、社区具有不可比拟的亲和力和群众基础.更是发挥l临时展览优势的天然平台。实验教育活动是现代科技馆的一种重要的科普教育手段.也是近年来科普教育的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各馆在新建或改造过程中均增加或加大了实验教育在工作中的比重.一些老馆也陆续引入或积极筹划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实验教育的需求也El益增长科技馆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充分起到辐射、示范作用。采取联动、连锁的运营方式.合理布局.采取业务指导、信息共享、展品支持与交流等手段,以建立“示范动手园(区)”等方式在学校、社区设立外设(合作)科普场所.使之在运行上与科技馆是合作关系,业务上则成为科技馆的延伸与辐射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对正规教育的补充和升华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公众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了愈来愈多的认可.其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广大科技馆工作者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努力推进科技馆工作的创新进度.不断充实科技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我国科技馆事业必定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教育科技论文:统计局教育科技文化计划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对统计局教育科技文化计划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广泛动员各族干部职工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继续抓好评选文明科室、文明家庭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创建“人民满意单位”;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使之保持良好的成绩、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继续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培养爱国情操,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以改善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绿化美化净化家园活动,具体材料请详见:

2008年,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地区“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议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为深入贯彻教育、科技、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我局2008年教育、科技、文化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地区统计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教育、科技、文化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阿”战略、“人才强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教育、科技、文化工作的领导,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为推动地区统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内容

1、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广泛动员各族干部职工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继续抓好评选文明科室、文明家庭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创建“人民满意单位”;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使之保持良好的成绩。以“树良好形象、做文明使者”为主题,切实加强行风建设,严格行业自律,推行职业操守,培育行业文明,实现“教育引导人、榜样感化人、活动熏陶人、规范约束人”。以此提高局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及地区“三干”会议精神。树典型、学先进,以争先创优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3、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和新《宪法》,加大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

4、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体现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结合实际,大力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八个一”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从身边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汲取精神动力,增强各族干部职工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

5、以“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为契机,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开展“三爱”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使之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全面实现道德教育经常化、规范化。

6、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继续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培养爱国情操,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7、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火防盗等工作,遵守行署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机关及住宅区安全、文明、清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8、以改善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绿化美化净化家园活动。

9、积极开展适合本科室、本单位职工特点的文体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推动统计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10、广泛深入地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增进军民团结,开创军民共建新局面。

11、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送温暖,献爱心。尤其是在第二十四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要认真开展“文明单位送文明,扶贫帮困为人民”活动,在全局形成“扶贫帮困”的良好风尚。

12、围绕强化队伍、提高素质,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创新工程。要以适应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和干部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为根本,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运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和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等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建设,调动和发挥全局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科室各司其职、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教育科技论文:农村语文教学与教育科技的结合

本文作者:强健

当前,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已成为教学中日益追寻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洋思中学的管理理念,讲学稿(东庐)中学,以及各地运用的学教案,都给教师提供了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与先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水平不高,除少数学校文化底蕴不高、教法、学法落后等诸多客观因素外,还存在种种弊端,成为牵制课堂效率提升的致命瓶颈。而现代教学技术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它犹如一座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使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堂时间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效率上,打破以师解生答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的旧模式,巧借优秀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创建充满活力的语文和谐课堂。在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特点,以“学教案”为载体,小组合作为主导,巧借媒体资源,师生同品网络资源和影视资源助推的“课文盛宴”。大家都知道网络资源和影视资源可以合称为“媒体资源”,除教学资源外,还需要根据教学需要,从网络和影视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课程教学资源,把课堂建设成富有文化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巧借音乐频率播放,让读书训练“煽情”。当学生初读、教师范读还不够味之时,不妨播放一段名家朗读的音频朗读,这些朗读画面美轮美奂,配乐典雅精致,朗读声情并茂,极有艺术感染力,能收到良好的美感熏陶效果。在教学说明文《罗布泊,消逝的心湖》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罗布泊原有的美丽景色设置出来,并配上美丽动人的轻音乐,依托课文语句配以画外音,则会渲染一种氛围,而罗布泊的消逝原因,用一种愤慨的语气运行解说,解说中,利用拟人手法,让罗布泊向人类痛苦地述说自己的遭遇。述说中要把人类的错误说出来,并向人类发出呐喊———如果人类自身的灭亡……在画面中,必须设置出一个画面:让学生目睹着一大群人在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而后这群人因失去生存环境而全部死亡。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进行情景设置,烘托气氛,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吸引,并被眼前情景所感染,自然而然想到:一定要保护环境,否则将会灭亡。

二、运用CAI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有效地为学生创造一个人人有话想说、有话乐说、有话争说的良好氛围。如我在教完《荒岛余生》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请教其他师长,或自查资料,了解在野外遇到困难时怎样设法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应冷静分析眼前的各种因素,尽量发掘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来解决问题,以培养出学生遇事冷静、沉着、勇于面对现实并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巧借视频简介,让“知人认识”直观生动。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许多知识都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演示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范进中举》,让学生先看看影视资料,使他们尽快理清情节,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印象。这种视觉的直观形象性,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借课件资源,让拓展阅读务实高效。《春》的教学,我用PPT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作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也可用键盘上的数字键1、2、3、4、5来选择,每段都可以重复播放多次,每段播放形式为屏幕左上方出现该段主题。如春草图,主题下方开一小窗口,在此窗口可出现连续的图像、视频、动画等。整个屏幕的右边,在一个矩形框中映现该段文字,文字的范读贯穿始终。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配乐朗诵,然后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这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理想化的教学境界。

总之,我想在新农村建设日趋精细化的今天,语文教学也需打造精品课堂。以师生耗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达到最优质最高效,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构建和谐、高效新课堂,展现课堂新活力。以上是我在实施高效课堂研究以来的做法,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多实践,多学习,多钻研,在高效课堂实施中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教育科技论文: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办学走势

1关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思考

从上个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开始,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兴起,改变了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乃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在这种新形势下,对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该如何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有的学者则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而更多的学者是从技术与社会经济结合的视角来考察社会的发展。进而提出:随着智能的超高度密集、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的同步进行,促进了教育、科技、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密切结合。这些认识都表明:我们要用动态的观点来认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紧紧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努力促进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把高校的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推向深入。

1.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划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从劳动力经济向资源经济的转变,现在正经历着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在这个阶段,人们主要依靠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从事生产。这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物质消耗低,而质量和功能却很高;同时依靠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来实现高效率的管理,使得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大幅度降低,而对于智能的需求则大幅度增加。综观世界,教育、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资源的发展、积累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仅形成了知识产业,而且导致了国际经济的分工重组。自然资源经济受到资源储量、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制约;劳动力资源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不可能长期保持低成本优势;引进先进技术虽然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却不能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因此,长期依靠资本和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只有把教育、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重视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发展。

1.2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加速增长,发展过程急剧变化,发展形式高度综合化,转化速度超常等。具有这些特点的科技进步都是依靠教育培养人才和依靠经济实力提供支持。我国的高科技开发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二代科学园的建设与发展,都是依靠高校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的支持,依靠企业提供物质条件,并把高校的智能资源与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加速了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科技进步的根本保证。

1.3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

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不断创造新知识、开发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功能,同时也具有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成果的社会服务功能。人们对高等教育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深刻。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近代工业发展的产物。从美国威斯康星的结合型式,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研究中心及科学园区等较高层次的结合历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在较大规模及更高层次上实现了有机结合。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高校与科研、生产单位的结合将更加密切,并向高层次、大规模加速发展。历史证明,那些具有最先进的教育和文化体制的国家将是世界上科技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顺应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研究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为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高校发展多样化的形势下,佳木斯大学作为省重点建设高校,主动适应了国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教育模式的改革:适时转变办学理念,坚持开放式教育;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途径,努力促进学校的教育、科技、经济的高层次结合。

2.1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地缘优势,坚持开放式教育

促进教育、科技、经济融为一体化,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特别是要改变“为教育而教育”的封闭式教育观念;其次要树立“大力促进科技、经济发展,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开放式教育观念。因此,在新旧体制交替、新旧习惯冲突、新旧观念碰撞的背景下,高校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开放式教育。佳木斯大学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的地缘优势,抢抓教育开放的大好机遇,勇于开拓,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后与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十一个国家的26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聘请外籍专家200多人次来校讲学;派出留学生、研究生、中短期访问学者及学术交流人员400余人次,其中有82%的人员已返校工作,且均工作在我校教学第一线;引进外资20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用于教学设施设备的改善和师资培训。近20年来,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全面提高了我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了我校在东北亚国际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2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带来教育与科技体制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将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佳木斯大学顺应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势,借助合校的契机,整合了原有四所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发挥了多学科协作、科技园区、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为黑龙江省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及重点产业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坚持为地方工业企业、医药行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培养了一大批市场意识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实用型人才。

2.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建立学科(专业)体系

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摇篮,不断地向科技和经济部门输送人才。教育、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必须落实在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佳木斯大学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具体做法:一是积极研究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外语专业的“语言+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应用外语教学为主,加经济、外贸、管理、公关文秘、涉外财会、旅游等专业方向;检验专业的“检验+输血”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检验专业的后期教学中,加入输血课程和定向实习;药学、会计、焊接等专业的“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毕业生除获得本专业的学历证书外,还能获得该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通过改造老专业,创办新专业,发展交叉、边缘学科,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是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四是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建设与开发教学管理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使学校多媒体教学朝着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4改革教育途径,把产学研的结合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教育、科技、经济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实行产学研的结合,是高校培养人才、创造成果、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结合要追求多层次、多样化:既可以是学校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也可以是学校将科技成果应用到企业;既可以是学校自己办高科技企业,使校办企业起着“孵化器”的作用,也可以是高校进入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经营、金融、投资等方面与企业合作,或者学校对企业投资入股、甚至兼并。佳木斯大学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增强了对社会的科技贡献能力,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首先要大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发挥校办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推进与地方企业的全面合作;其次是努力使地方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基地,也使学校成为地方企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地;第三要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并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真正做到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为一体化。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国家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提高到国家决策层。如美国高校既同国家实验室合作又与企业合作,既从事基础研究又开发名优产品;欧盟力图建成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组织;日本利用技术创新体制,振兴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印度通过加速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作为软件业原动力,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科技、经济的发展瞬息万变,各高校都要顺应潮流,努力促进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办学活力,使高校能够主动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育科技论文:江苏教育科技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一、江苏教育、科技、经济发展的现状

1?教育方面。江苏各级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具有较高的水平与质量,2005年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均分别达到99?5%和98%以上,小学与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分别达到99?65%和98?46%,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99?79%和89?6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9%。2006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3?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特殊教育招生0?39万人,在校生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50?15万人。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基本教育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全省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由9?9年提高到12年。高等教育方面,2005普通高等学校有115所,招生39?02万人,毕业生数24?4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5%,高校在校生总数123?77万人。2006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19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5?91万人,在校生130?62万人,毕业生25?73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3?18万人,在校研究生8?91万人,毕业生1?9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6%。全省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5万人。

2?科技方面。2005年江苏省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45?5%和55%。2006年江苏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889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6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10?5万人。目前全省已建国家及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24个,比上年增加58个。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725亿元,增长16?6%,其中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33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5%。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度增长,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投入增长60%。全省有2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12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19?53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53267件,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二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3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9%。

3?经济方面。2005年,江苏省经济增长效率提高比较明显,资本产出率由2000年的22%上升到38%。2006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548?3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8685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3598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2∶56?5∶36?3。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63?65亿元,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733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3?2%;新增固定资产5730?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6?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23?18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840?0亿美元,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56?68亿元,基金收入731?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加上基金收入、上划中央四税1547?29亿元,财政总收入为3935?87亿元(不含海关税收等612?28亿元)。

二、江苏教育、科技、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江苏省最近两年相关数据看,江苏省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但也应看到,江苏在教育、科技、经济协调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缺少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大省,2006年江苏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达到36万人,仅次于北京45万人,居全国第二位。江苏人才资源比较充足,但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样的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2004年江苏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重为59?2%,而全国平均水平为64?7%,江苏比全国水平低5?5个百分点。此外,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创新活动的核心力量,2004年,江苏拥有的此类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为7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从最近几年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科技活动人员最近几年基本是每年增加的,但从事创新活动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最近几年未有显著增加,江苏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相对不足将会造成江苏难以占据科学前沿,顺利捕捉重大发展方向。

2?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科技兴省战略的省份,从确立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主体战略,到实行科教优先的发展方针,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但就科技自主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化成效而言,江苏科技总体上仍然大而不强,潜在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科技部的《2005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的资料,2005年江苏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为50?2%,比2004年提高2?5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位于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之后,居第5位。江苏科技投入力度偏小表现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高(见表2)。作为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2006年,江苏的这一比重为1?6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18个百分点,但相比科技创新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还有较大差距,如果再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创新型国家比较,2003年上述三国的该项指标分别为2?6%、3?15%、2?64%,而江苏2006年的创新投入水平与其还有很大差距。再从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以及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见表3),江苏省相比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尚有较大差距,创新投入不足必将影响到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目前江苏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机制不活,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3?经济发展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增长方式转变步伐不快。从2000年以来江苏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分析(见表4)看,第一产业产出所占比重在逐年减少,第二、三产业产出比重逐年上升,江苏省工业化进程在逐年深入,2006年江苏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广东、山东;但从三次产业结构角度分析,江苏相比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尚有较大差距(见表5),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高度化。此外,三次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如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资源,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尚未从根本上转变能源消耗的格局,工业产品附加值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比重偏低。

三、江苏教育、科技、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盛衰不仅仅取决于教育、科技是否发达,更取决于教育、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所需相关要素是否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入的劳动力、资金及科技的发展。教育使劳动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科技进步使劳动手段、工艺水平等得到了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可增加对教育、科技的投入,从而使劳动者能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其劳动技能与质量,并能获得更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这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教育、科技、经济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现有投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外向度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发达省市与江苏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已经成为江苏省参与国际竞争的障碍,传统生产要素对江苏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将出现递减趋势,科技创新将成为支撑和引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江苏省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措施如下:

1?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多途径引进高层次人才。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表现为: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益的提高,教育体系结构和教学观念、技术的创新,教育制度的创新,教育资源、科技成果与经济的迅速增加等。从社会生产来看,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需求也不同。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水平全面提高。工业化大生产需要大批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劳动者和一定数量的科技人才,教育是造就他们的基础。江苏要实施科教兴省这一战略,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首先应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可通过加快教师队伍培训、推进现代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如:加大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及外国专家的力度,鼓励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江苏服务、创业等。通过建立一批国内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和创新团队,显著提升江苏省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2?政府加快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教育、科技、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应不断加快职能转变步伐,从过去的政府计划参与资源配置转变为尽量完全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加快从直接管理经济向间接管理转变,政府发挥作用的基点应从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转向通过市场起作用,通过市场力量提高自身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经济职能从过去的以宏观调控经济为主转变为宏观调控经济、服务于市场经济和对市场经济进行监督并重。政府应做好宏观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利用政府在信息上的优势和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人角色优势,积极建设全面面向市场的信息平台,在信息上为市场经济服务。在科技发展环境方面,政府应进一步优化现有环境,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激励、评价、保障机制,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从过去的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使管理法制化、服务具体化,为企业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改善、优化服务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积极维护与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必需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服务促发展,通过政务公开等方式提高政府工作和权力运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切实提高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是一重要举措,应进一步提高全社会R&D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如果全社会R&D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5%,则2006年江苏省R&D支出绝对量将达到538?7亿元,这将大大增加对江苏省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在加大投入过程中应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在科技创新的方向选择方面,江苏省应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找准位置,明确分工,根据目前江苏省科技发展实际情况,江苏科技创新应以应用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先进技术的自主应用为重点,在创新途径选择方面应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再创新带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在科技创新所需硬件建设方面,应加快建设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在科技服务环境建设方面,应逐步建成研究开发与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教育、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教育、科技改变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教育、科技应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教育、科技成果的最终经济效益。使教育、科技成果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必需使教育、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而企业若想掌握高新尖的核心技术,一般单靠自身力量很难获取所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这就需要依靠外力,整合各个领域的人才、技术、成果。因此,产学研结合是有效整合社会教育、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素质和产业竞争力,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平台,贯彻落实江苏省自主创新战略,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结合。江苏应加快发展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努力构建以信息服务、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为重点的服务平台,形成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把潜在的科技生产力变成现实的先进生产力,应建立起符合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引导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根据江苏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需求,优先开发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使江苏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农业增产增效和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重点组织实施重大的产业技术开发项目,解决江苏省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的能源、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问题,促进江苏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教育科技论文:教育科技一体化办学模式

一、关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思考

要用动态的观点来认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紧紧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努力促进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把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推向深入。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目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阶段。该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在这个阶段,人们主要依靠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从事生产。这种高新技术产品物质消耗低,而质量和功能却很高;同时依靠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来实现高效率的管理,使得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大幅度降低、而对于智能的需求则大幅度增加。综观世界,教育、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资源的发展、积累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仅形成了知识产业,而且导致了国际经济的分工重组。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形成新的资源分配格局:一是以生产、分配和消费知识资源为主的知识经济国家;二是以依靠装配劳动为主的劳动力经济国家;三是以生产石油、矿产等为主的资源经济国家。但是,自然资源经济受到资源储量、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制约;劳动力资源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不可能长期保持低成本优势;引进技术虽然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却不能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因此,长期依靠资本和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只有把教育、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重视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发展。

2.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加速增长,发展过程急剧变化,发展形式高度综合化,转化速度超常等。具有这些特点的科技进步都是依靠教育培养人才和依靠经济实力提供支持。我国的“高科技开发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二代“科学园”的建设与发展,都是依靠高校提供人才、智力与技术的支持,依靠企业提供物质条件,并把高校的智能资源与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加速了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科技进步的根本保证。

3.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不断创造新知识、开发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功能,同时也具有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成果的社会服务功能。人们对高等教育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深刻。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近代工业发展的产物。从美国威斯康星的结合型,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科学园、科学城等较高层次的结合历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在较大规模及更高层次上实现了有机结合。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高校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将更加密切,并向高层次、大规模加速发展。历史证明,那些具有最先进的教育和文化体制的国家将是世界上科技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二、顺应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高校发展多样化的形势下,佳木斯大学作为省属地方高校,主动适应国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教育模式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地缘优势,坚持开放式教育。促进教育、科技、经济融为一体,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特别是要改变“为教育而教育”的封闭式教育观念;其次要树立“大力促进科技、经济发展,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开放式教育观念。因此,在新旧体制交替、新旧习惯冲突、新旧观念碰撞的背景下,高校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开放式教育。佳木斯大学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的地缘优势,抢抓教育开放的大好机遇,勇于开拓,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校在东北亚的影响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近20年来,我校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全面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了我校在东北亚国际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带来教育与科技体制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将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佳木斯大学顺应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势,借助合校的契机,整合了原有四所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发挥了多学科协作、“科技园区”、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为黑龙江省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及重点产业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坚持为地方工业企业、医药行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培养一大批市场意识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实用型人才。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建立学科(专业)体系。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摇篮,要不断地向科技和经济部门输送人才。教育、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必须落实在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佳木斯大学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具体做法:一是积极研究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通过改造老专业,创办新专业,发展交叉、边缘学科,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是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四是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建设与开发教学管理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使学校多媒体教学朝着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改革教育途径,把产学研的结合提升到一个新层次。教育、科技、经济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实行产学研的结合是高校培养人才、创造成果、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结合要追求多层次、多样化:既可以是学校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也可以是学校将科技成果应用到企业;既可以是学校自己办高科技企业,使校办企业起着“孵化器”的作用,也可以是高校进入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经营、金融、投资等方面与企业合作,或者学校对企业投资入股甚至兼并。佳木斯大学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增强了对社会的科技贡献能力,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首先要大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发挥校办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推进与地方企业的全面合作;其次是努力使地方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基地,也使学校成为地方企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地;最后要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并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真正做到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为一体化。

教育科技论文:语文教育科技教学分析

一、充分认识现代教育科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现代教育科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弱化一直难以改变,现代教育科技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恰恰给了我们改变的机会。比如说,人机互动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这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没有的。这种交互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性活动就为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

2、现代教育科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科技,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发展。语文教师凭借网络条件在课堂上有效地加强这方面的联系,从而为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创造新途径。现代教育科技的介入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种新的活力,大量的作品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讲解、挂图演示,而是尽可能地调动所有的感官,让学生在感受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受到语文人文熏陶,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二、现代教育科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利用现代教育科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教师的教学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喜闻乐“受”,从而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一步融合现代教育科技,精心设计教法,使学生学有所得。特别要发挥现代教育科技的作用,针对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欣赏挂图,欣赏音像,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2、在课堂上加强现代教育科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学媒体的运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有多媒体教室,使现代教育科技走进课堂成为可能。语文课程有丰富的资源,许多内容都可以通过影视、动画、音乐等形式来表现。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和形象地获得知识,以求达到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3、利用现代教育科技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当今社会,信息的传输与接受变得更加的方便与快捷。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科技,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高中语文教学走进自然、贴近生活,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如网络等,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4、加强现代教育科技与学习资源的整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科技进行语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语文教学资源库,是以多媒体手段制作的、可按程序检索的、具备一定规模的、用来支撑网上语文教学活动的视频、音频、文本、图片、动画以及人力等种种资源的总汇。它既是语文教师凭借网络手段授课、辅导、测试的资源;也可以是教师备课、进修、开展语文教研活动的资源。现代教育科技的介入总的来说可以使语文教学资源的整理变得更更易操作,更有个性。要凭借现代教育科技持续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并取得好的效果,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便于个人使用的资源系统。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网络化,也必须准备必要而丰富的网上资源,即建设语文教学资源库。让多数语文教师去建资源库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建立“共享资源库”,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完善、丰富、不断更新的素材资源。如果学校的校园网不仅为教师个人建立平台,而且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教师拥有个人的、得心应手的资源库,在语文教学上短时间内就可以取得显著成效。

三、走出现代教育科技在语文教学运用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1、走出现代教育科技不当利用误区。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现代教育科技”的理解陷入了误区,把现代教育技术简单地等同于网络技术,由此错误地认为,“利用现代教育科技获取并运用语文教学网络资源”就等同于使用网络引擎搜索功能来搜索资料信息,然后将这些资料信息原封不动地“倒”给学生。这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狭隘理解,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曲解了网络教学资源的意义。由于理解误区的存在,对现代教育科技和网络资源的不当利用也成了突出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利用电脑上网搜索教学所需的资料文献已成为最普遍的信息获取方式,但随之而来的情况是,相当数量的教师陷入了唯网是用、非网不用的误区,渐渐舍弃了传统的纸媒资料,而把网络当成教学所需文献资料的唯一来源。一遇资料查询,除了上网百度google外不作他想。网络固然有搜索便捷、信息量大等种种优势,但也有着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欠缺。要知道网络的过度开放,使网络提供的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很难得到保证,远不如经过多年沉淀积累的文字工具书严谨可靠,不加筛选地把这些没有保障的资料传达给学生是错误的。

2、走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当运用误区。教师的工作重点绝不是开发课件,课件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应该以适用、适度为标准。一些老师没有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课件的开发制作上,却并非从追求教学效果的目的着眼。有的是为了追求课件的界面新颖美观不遗余力,比如一些画面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甚至是一个选择答案都要费尽心思地用photoshop做出各种字体美化特效,再生成高分辨率图片导入到软件中;一些线条柔和的画面边框搭配着一大排色彩绚烂的动态按扭,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的屏幕中央。有的则是炫耀电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毫无必要地大量使用三维动画。大量的备课时间都被花费到课件的制作美化上,反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对教案的优化设计,造成本末倒置。

3、走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不良导向误区。现代教育科技的介入,使信息的查询相对变得容易,但有时因为信息量过大,学生容易沉醉或迷失在资料的海洋里,进而忽视了情感、价值观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基本都能做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却被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地忽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样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现实很多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即使是一些示范课,都鲜见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课堂的纵深度差,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书”目的达到了,但是没有完成“育人”的目的。现代教育科技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尤其要强调“人文性”,强调人格健全教育,强调文学审美愉悦。总之,只要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科技的作用,走出几个误区,我们就一定能收到更好的育人成效,让现代教育科技在语文教学运用融合中开花结果。

教育科技论文: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模式

1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结构分析

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是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相协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显著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1]。根据2004《中国大学评价》的分类[2],我国目前有研究型大学36所,约占全国大学总量的2%。随着教育、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日益紧密的结合,研究型大学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的创新系统,其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更趋集成化,并具有更加广泛和丰富的内涵,同时成为研究型大学办学能力和整体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1.1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的5项创新能力

(1)知识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建有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承担了大量的特别是重大的国家和政府资助项目,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是知识创造的源头,并且在知识的传播、应用乃至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0~2003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以高校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的占69%(其中研究型大学占73%),以研究型大学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的占50%。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2%(其中86%建在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5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的70%建在研究型大学[3]。特别是现代高技术的孕育,更多地依赖于多学科的力量,更多地源自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因此,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0~2003年评出的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由研究型大学完成的占65%。

(2)技术创新能力。尽管从分工上,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研究型大学通过与企业的科技合作以及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组织形式,大量介入技术创新过程,特别是在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的前端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工程中心有52%建在研究型大学;在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中,依托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占64%[4]。同时,研究型大学的科技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样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学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36.6%;研究型大学的科技经费投入中,来自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经费约占40%[5]。随着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向着更加集成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其对研究型大学参与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

(3)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能力。研究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的高地,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能力成为研究型大学有别于一般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型大学承担着高等教育的任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所需人才的重要储备库。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吸引着最优秀的生源,大众化的本科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人才资源供给,而以博士生培养为重点的研究生教育则是科技、产业精英人才的主要源头。研究型大学的在校硕士、博士生分别约占全国的1/2和2/3。同时,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思想库的人才与教育作用。随着教育、科技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研究型大学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日益成为科技精英聚集的高地。

(4)创新资源供给能力。研究型大学不仅拥有创新资源,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增生的组织,其教育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品”(知识、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本质上都是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重要资源。研究型大学通过多层次、结构优良的高等教育和广泛、前沿的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了知识、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创新资源,是国家创新体系内创新资源的重要增长点。2002~2004年,研究型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数量分别占总数的49%、38%和24%,分别占高校获奖总数的80%、64%和50%[3]。研究型大学具有把握科学研究前沿的优势,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具有公益特性,因而创新资源供给的辐射面非常广泛,是技术创新最强有力的资源供给者之一,其对技术创新所需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创新资源吸纳能力。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吸纳创新资源并进行资源开发的创新系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型大学与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一样,都面临着教育、科研资源紧张的问题。能否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创新资源,是影响研究型大学整体创新能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型大学以自身较强的人才优势、科学研究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能力,吸引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创新资源的注入,既增加了研究型大学对教育科技创新资源总量的需求,而且可以显著改善自身资源体系的结构,并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内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高效配置创造了重要渠道。

1.2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各项能力的内在关系

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5项能力,可分为相互关联的3个能力板块。

(1)第一板块: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是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能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是研究型大学有别于一般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能力。正是由于这一能力板块的优势,研究型大学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和研究与开发投入的重点,集中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并通过教育和科学研究创造了优质的创新资源,具备了参与技术创新的巨大潜力,成为国家战略利益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力中心和辐射中心,并且更加有可能从技术和社会发展中受益。

(2)第二板块: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能力。这是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能力。研究型大学高度密集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资源产出,突出了其对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之有条件把科学研究与培养创新人才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文化的融合和辐射,使得传统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知识的创新、传播、应用乃至服务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3)第三板块:创新资源供给和吸纳能力。这是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内,研究型大学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其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创新资源。研究型大学正是通过把所创造的“产品”送入技术创新环节,才能实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因此,能不能为整个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创新资源支持,体现着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效益和成败。同时,研究型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必须吸纳社会的优质资源,才能保持自身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吸纳和利用社会创新资源,大学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和动力。因此,创新资源的供给和吸纳能力是研究型大学作为一个创新系统固有的能力要求。此外,研究型大学通过创新资源的供给和吸纳,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内创新要素的流动、共享和集成创造了新机制,而这种创新资源的流动和有效配置恰恰是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效益提高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关键。

1.3建立多元化和板块结构的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意义

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并建立起各能力之间的板块结构,有助于研究型大学丰富和拓展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明确其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建设的关键和重点。

(1)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最终体现在其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资源供给能力和吸纳能力。因此,研究型大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对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最终均体现在其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所需的优质创新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上。只有具有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优质创新资源支撑的大学,才是高水平大学;而能从社会包括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吸纳优质创新资源的研究型大学,也一定是高水平大学。从这个意义上,增强创新资源的供给和吸纳能力是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建设的根本,也是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2)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科技创新必须随社会需求、技术发展和产业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现代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实践已经证明,大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必须更多地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中汲取变革的动力和创新的激发力,只有适应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所接受。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具有不断增强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3)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提升到系统高度,强化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关联。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创新资源和承载了重要社会功能的创新主体,研究型大学必须更加注重教育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益和溢出效益。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各种创新能力相互关联、相互增强的创新系统,各项能力必须集成、互补,才能增强创新的整体效益和溢出效益。因此,研究型大学在提高各项能力纵深度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增强各项能力的结合度,特别是注意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同时,研究型大学还必须准确确立自身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内的位置,加强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建设方面加强创新战略的选择。

2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选择

2.1开放创新战略

开放创新意味着合作、学习、竞争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完整的创新系统,关键在于各创新主体之间在功能、定位上的紧密联系和良好互动[6]。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科技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着互补集成的基础和契机,一旦找到良好的结合点,将显著增强双方乃至整个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益。研究型大学必须通过开放,融入世界教育科技竞争格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创新资源,特别是适应经济、技术和产业发展调整创新战略和运行机制,把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优质创新资源作为教育科技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以创新资源供给和吸纳为基础的联动关系,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不断优化自身及整个创新体系内创新资源的配置、环境建设及能力匹配。

2.2集成创新战略

(1)创新资源的集成共享机制。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利用自身多学科、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学术组织改革,建立更多以创新人才组合为基础的学科/学术团队或创新群体等学术组织,实现人才资源的集成和合作创新,建立以宽广学科结构和学科范畴为基础的学科集群,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适应现代科学研究集成化、规模化的要求。除了自身资源的集成之外,研究型大学还应特别注意集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优质资源,包括高技术企业、国际的优质教育科技资源。研究型大学必须认识到,工业发达国家以及在我国工业化的现阶段,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大学。

(2)多元化创新能力的集成。研究型大学要建立自身“产品”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机制,从社会需求出发设计研究开发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实现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集成。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研究链条相对完备的优势,加强自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集成,充分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多元化的科研组织形式,建立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研究型大学要加强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集成,充分利用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创新资源,建立研究型教育教学体系,使教育教学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使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更多、更深地介入知识创造和技术开发,从科技创新中受益。

2.3创新人才战略

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一是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培养创新人才。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都有几个共同特征:既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一流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流的毕业生;既突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同时也具有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培养质量。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科学研究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研究型大学必须防止出现重科技、轻教育的现象,应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充分利用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保持和增强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等方面最为优良的创新人才上的优势和能力。二是要着力提高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来自人才的创新能力,社会声誉很大程度上来自创新人才的影响。必须以人才工作为核心,把人事制度改革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创新人才制度和人才组织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通过高层次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4创新文化战略

创新文化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所包含的内容和实践的主题都是非常丰富的。首先要把握创新文化建设的要点,包括:①以人为本,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立校之本和创新能力体系建设的核心,在政策、制度上体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②合作竞争,把创新的价值、人才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合作上,强化合作基础上的公平、公正竞争对科学研究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作用,减少因分立和无序的竞争所造成的创新成本的增加;③开放学习,加强对创新的趋同,缩小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和对创新的认知距离,同时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扩大开放的基础。其次,创新文化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和政策来体现和完成建设。创新文化体现在大学的发展战略及人事、教学、科技管理及评价等制度中,研究型大学应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大对创新意识、创新方式的引导,通过制度改革和政策制订形成有利于能力建设的创新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文化战略实施的基础是开放创新、集成创新和创新人才战略,其核心是大学科技体制的改革。

教育科技论文:新东方教育科技危机防范

一、学校成功,教师出走

成立于1993年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至今已累计培训了300多万名学生。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了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公司,同时也是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以消费经济为驱动的传统企业。总裁俞敏洪也因此多了一个“中国教师首富”的荣誉称号,但是与此同时,网络上也有不少负面消息传来,比如明星教师罗永浩在新东方正在如火如荼的筹备上市的时候,在他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声明说因为个人原因已从新东方辞职,并且还说“教师首富”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俞敏洪从来都不是一个英语教师,他只是一个商人”,言语之间显露出诸多对曾经总裁和公司的不满。时间再往前推,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出走的现象在新东方是时有发生的:2001年,新东方另外两个创始人王强和徐小平离开了管理层;2002年,IT培训创始人周怀军和新东方分道扬镳,并且创办北京新科海学校;2003年,新东方学校主管国际合作的副校长杜子华出走,后成为华诚研修学院院长;2004年,公司集团总裁、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胡敏和学校常务副校长江博先后出走,之后胡敏创办新航道学校与新东方分庭抗礼,江博担任北京巨人教育集团首席执行官兼北京巨人学校校长,同一时间出走的还有优秀青年教师徐卡嘉等四人。

二、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针对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危机所进行的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处理和企业形象恢复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危机管理学近些年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很多管理者都认识到,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每个公司都应该制定出一套应对危机的计划,以备急用。像新东方这样一个成功的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几次大大小小的危机,但是显然这些危机都没能阻止新东方前进的脚步,这说明公司在危机处理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繁荣背后潜藏的问题,回顾新东方的历史,会发现新东方有一点“被危机推着走”的感觉,公司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战略,上市之前这样的做法还勉强可以应急,上市之后这样不系统的管理是会给公司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危机管理理论反复强调两点:其一是组织危机管理预防,因为预防可以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可以减少已发生危机的损失;其二是应对已发生的危机时要以人为本,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及时沟通有关信息,关爱危机中的受伤群体。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借教师出走事件剖析新东方的危机管理现状,并提出建议。

(一)积极预防,科学管理

在我看来,教师出走事件足以给新东方敲响警钟。如果说在上市之前公司出台的“竞业限制”可以缓解一定问题,那在上市之后这一限制是根本没什么意义的,因为上市之后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在公众的密切注意之中,一旦有消息声称公司有麻烦,紧张的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就很有可能会统一行动,通过大量抛售公司的股票将股价压低,最后公司本身的价值就会大为缩水。所以我认为,已经走向国际化的新东方应该预测到这一可能发生的危机,并且做好积极预防的工作,而这也是危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新东方早期在面对“家族问题”时候的所作所为就有一点危机预防的意思。新东方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俞敏洪和妻子两个人,是个“家族企业”,后来学校越做越火就不断的有自家亲戚进来谋职,但是俞敏洪发现,公司其他的管理人员和教师纷纷对这样混乱的人事管理大加议论,他逐渐认识到,长此以往,公司是根本没有办法管理的,更谈不上步入正轨,为了预防公司陷入混乱,他在经过了反复的思索之后发了一个“家属回避”文件,将公司所有人员的直系亲属都请出新东方。很显然,如果没有当初这几下大刀阔斧的改革及时制止了危机的出现,新东方早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的。但是毕竟上市后的新东方今时不比往日,而且这一次的小危机只是导致了一些不满的情绪并没有导致大量人员的离开,所以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可是如果现在还是被动地等待,侥幸的希望在危机明显出现的时候才解决问题,那么新东方恐怕就会遇到大麻烦了。

劳伦斯?巴顿博士在他的《组织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每一次危机中,管理者都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为了确保类似事件永不发生,你将采取什么措施?[1]如果在“家族问题”解决之后,俞敏洪问过了自己这三个问题,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我想面对今天教师出走的危机,他应该可以想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发生了什么?公司管理无力和内部人员不和。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管理者都将家属无原则的招进公司。为了确保类似事件永不发生,你将采取什么措施?在我看来,应该建立产权明晰的科学管理体制,将所有权与经营权严格分离开,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尽量做到利益均分。很明显,在这一次的危机中,之所以大家会对随意的人事制度反应如此强烈,说白了就是权利集中和利益不均引发的问题。尽管新东方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完整的,但是“战略与经营分开”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句空话,以俞敏洪为中心的几位公司“元老”既是决策制定者又是执行者。这样的权利集中很显然是要出问题的,所以新东方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实行“职业化”,公司高层只要制定战略就好了,管理的事情就交给职业化的管理者,以便充分保证中小股东和广大教师还有如今上市之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看清楚了这一问题就不难发现,其实现在的教师出走问题可能引发的危机是可以预防的。新东方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这个早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建立产权明晰的科学管理体制,将所有权与经营权严格分离开。否则,当“出走事件”愈演愈烈,又或者出走的人联合起来时,这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公司也许只能面对一个惨淡收场的结局也说不定。

(二)有效沟通,面面俱到

对于每一个组织来说,进行有效沟通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危机发生时的沟通更是可以起到加速或者阻止危机蔓延的作用,因此,确定并实施一系列沟通战略成为危机管理有效的基本要素,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危机中和危机后,有效的沟通包括与媒体大众、员工和受害者的沟通,缺一不可。下面来分析一下新东方在另外一次危机中有效的沟通活动。2001年,美国GRE及托福测试主办单位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以“非法使用考题等相关资料,在考前大量提供GRE和托福试题,使考生在考试中出现异常高分的情形”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新东方赔偿100万元人民币。面对危机新东方很快做出了反应,积极与相关各方进行沟通。新东方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说,“为了彻底解决和ETS的版权冲突,新东方不惜重金聘请了美国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和律师作为新东方的法律代表,来和ETS接触并寻求合理解决途径为了中国考生的利益,为了中国留学事业,我们愿意尽一切努力,来协助ETS共同努力实现其在中国市场上版权规范化的目标”。[2]之后俞敏洪在接受《新闻周刊》的独家专访时也说,“新东方有错!到现在为止,我一直认为ETS有理,这是确实的。我们愿意配合它,对过去进行赔偿和对未来做出合作。这是个基本态度。一直是这样的。”[3]这些都符合危机管理的基本要求,即:快速反应、说实话、彻底解决问题。简短的几句话,充分向媒体展现了新东方诚恳的态度,向学员表达了新东方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利益的宗旨,并且也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了一个敢于承担、知错就改的公司形象。所以虽然最终法院还是裁决新东方赔偿ETS600多万元,但是除此之外可以说新东方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并且新东方还在危机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公司察觉到自己的业务太单一,绝大部分收入都来源于国外考级培训,一旦这一块出了问题,新东方基本上就陷入瘫痪了,所以从那次的危机开始,新东方就进入了多元化时代,许多其他的培训纷纷展开,小学英语、中学英语、国内考试基础英语、其他语种培训、职业英语可以说新东方如今在语言培训项目中基本上是面面俱到了。

由此可见,有效的沟通,是可以变危机为转机的。现在我们再来问一下那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受到指控。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在中国没有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ETS的试题。为了确保类似事件永不发生,你将采取什么措施?很显然,首先在中国落实权,其次实行业务多元化,最后,要充分利用好沟通这一工具。但是,新东方在这一次危机之后似乎和上一次一样,并没有问自己那三个问题。否则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教师出走事件,怎么能没有采用一些有效的沟通措施呢?尽管看起来新东方是很从容的在面对教师和高管出走这件事,但是俞敏洪简单的说这是“合理的人员流动”总让人觉得这样的说辞有点差强人意,而且也有点不尽人情。为什么不能像以前一样跟相关利益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依我看来,上市之后,公司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花大力气加强这种沟通,以便在第一时间解决任何可能影响公司发展的问题。首先,公司应该经常在员工中进行民意测验,逐步建立起一个民主的、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的企业氛围,使得大家不会再因为“没有发言权”而出走。而且还要建立起权利制衡体制,让这种民主不会因为公报私仇而变质。其次,公司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达到与员工和投资者沟通的目的,例如经常在聊天室或者杂志上一些公司最新的改革动态和其他对员工和投资者有利的新闻,使他们从另一个侧面清晰的看到组织正在努力地朝完善的方向成长,正在带领他们朝更好的方向走,从而坚定员工为组织目标共同努力的信念,减少投资者因为不了解而带来的不信任感。综上所述,新东方尽管在危机管理方面有过成功的经验,但是毕竟没有形成完整的危机管理战略,又或者说,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组织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而教师出走事件确实是公司的一大隐患,尤其是上市之后,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发危机,所以我认为,公司要在预防和沟通两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借助媒体力量在公司内外建立起公平公正有效的沟通机制,防患于未然,使这个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公司走的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