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成长论文

时间:2022-05-31 09:06:01

导语:在心理成长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成长论文

心理成长论文:幼师心理成长问题探求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心理发展,更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效能的高低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心理成长;构建心理成长平台;加强自身心理维护等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

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公务员之家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维护呢?

一是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心理辅导,教给幼儿教师应对压力和释放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二是改善和发展幼儿教师的自我意识,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通过如下措施帮助幼儿教师形成和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通过引导幼儿教师同他人比较,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活动成果等方式尽量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帮助其形成自信心、自尊感等良好的心理特征;通过比较使幼儿教师形成理性认识,明白人无完人,从而能愉快地接纳自己,特别是自己的缺点,避免形成自卑感;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幼儿教师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我,激发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成长论文:教师心理成长研究论文

[摘要]学科名师的经历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引发教师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学科名师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使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应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坚持学习;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正确对待荣誉。

[关键词]学科教师;教师心理;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职业存在较大的压力,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学科教师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

(一)名师的经历是最好的参照

个人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认同感。这里说的经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一方面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相比而言,教学案例、论文更多的是教学的技巧,它属于浅层面,而且方法因人而异;在人生历练中所拥有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1名师的经历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

人需要有理想和一丝浪漫的气息才会永葆激情与追求的动力。著名教师李镇西到目前还是校长兼班主任的身份,可见他对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和执著。

李镇西一直是充满激情的。他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的“诗歌”,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但是,当时他没有想到,“师范”才会是他未来人生的归宿。只有在大三到中学实习时,学生们对他们的依依不舍,才使教育的魅力在他心中泛起了那么一点涟漪。大学毕业前夕,他偶然读到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描绘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的生活。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感染了他,特别是郑波、杨嫱云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至今,小说扉页的诗序他仍然能背诵下来,他甚至想一定要把自己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1982年春天,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第一中学报到时,他的背包里就有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

2名师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情感共鸣

王栋生冷峻的文笔和火热的内心构成了他独特的亲和力。他常常说出许多老师的苦闷、彷徨、心声,但最终以一个殉道者的执著感染着我们。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他说:“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所处的教育环境并不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待遇低,社会评价不高……但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幸运与不幸也全在这里了。现今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些是对知识分子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教师良知的考验……我们不能坐等谁来开恩,应当把所能做的事先做起来:指责课标不合理,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同行课上得不好,下次请你开课就不要推辞;说高考命题愚蠢,自己不妨设计几个好题;批评高考阅卷者水平低,明年阅卷报名希望你自告奋勇……这样,你的批评将会更有价值。”“我珍视教育工作。所以才会有那些痛苦而沉重的思考。教师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不能没有执著的精神……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些肺腑之言使我们在心理上寻找到了一位发言者,在精神上有了一位同道人。

3名师的经历给予我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

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张志公曾对此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于漪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学无止尽,教无止尽。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是教师精神最好的诠释。这就是一个名师的成长。

(二)名师的箴言是最好的营养

人常常是用一种精神之光激励着自己前进的。一些箴言便闪烁着这样动人的光彩。前辈们寻着一些箴言,追求了一生,今天我们作为后来者,也能够从他们的语录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1一些话语指明方向,让我们抓住教学的本质

李镇西说:“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教育不是人和物的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心灵和心灵的关系。”“没有比倾听心脏的声音更幸福的了。”于漪说:“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师不大讲究教学方法,但是他们人品好,有学问,我们做学生的佩服他们。我们的老师一人一个样,有的语言精炼,逻辑性极强,有的声情并茂,进入角色,达到忘我境地,有的严肃,不苟言笑,有的温和,春风春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我们尊敬他们。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灵深处从不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

回忆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同样印证了这些话。在教学中最本质的是态度、责任心、人品。学生是允许教师失误的,他们也有能力分辨出教师的失误和失职。

2一些话语给予动力,让我们实现平凡中的超越

窦桂梅说:“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教师要想成功,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成,但全新做好一件事可以成;一下子成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教学的平凡是不言而喻的。琐碎是教学的基本特点;质朴是教学的常态。如何超越这种平凡是教师的价值所在。这需要教师心中装着梦想,手中不停地创造,带着思考去工作。

3一些话语警醒心灵,让我们超越自我的狭隘

于漪说:“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使我们驾驭课本,往往也限制我们的视野、思维,不愿意多去阅读,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很多教师生活循环在固定的轨迹上,以不变应万变。事实上,没有能应万变的不变。这样的教师必定会离学生越来越远。只有不断阅读、接受新事物、培养更多的爱好,教师才能走出原有的轨道,与学生共同成长。

4一些话语给予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承担起时代的责任

王栋生说:“作为知识分子主体部分的教师理当是中国的精神脊梁……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年下跪的历史,想到‘’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语。”

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平庸,作为教师,更应该看重自己。从名师的言语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精神,让我们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时代造成了许多的平庸,但也彰显了真正的伟大。教师应该活出不一样的自我二、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

(一)职业发展重“变异”忌“固守”

职业规划是职业长期计划,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程度与其文化观念的开放程度以及寻求变化的需求密切相关。一个固步自封的人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职业生涯缺少变异就是平庸化的过程,它常常表现为固守一种模式、固守旧的思想、固守单一角色、固守过去成果、固守过去经验等。教师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就是教师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能力的自我发展过程。

(二)语文教师的职业规划

目前的教师评价包括职称的评定(初级、中级、高级)、荣誉的评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一种教师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循着这样的轨迹不断发展、创新、超越。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本人,更重要的是对自我教学风格的追求,从熟悉教学、理解教学、精通教学到形成风格。

以笔者自己的经历为例,作为青年教师,尚处在教学风格的摸索中。

2000-2003年,笔者进行第一轮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按部就班,但比较注重课外文学的拓展(这一点带有大学刚毕业的“学院派”风格,但受学生的欢迎);课前演讲要求、内容安排比较随意。课前演讲是学校(苏州中学、立达学校)传统,但没有具体要求。

2003-2006年,笔者改变课前研究话题的随意性,将课前演讲与单元教学主题相结合,局部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重视作文技巧的指导,开始关注作文的分阶段训练;阶段尝试引进自由阅读课(课外阅读),固定在自己课表的安排上。

2006-2007年(初一)、2007-2008年(初三)、2008-2009年(初二),由于学校的安排,教学整体延续性没有得到保证。但在近阶段,笔者比较注意强化预习的方法指导、预习的过程检查,强化课堂讨论,并且开始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强化生活体验。

虽然笔者还没有形成较稳定、鲜明的风格,但在不断变化中寻求创新维持了学科教学的新鲜感,这种创新也带来发展动力。

三、教师应持续不断地学习

于漪说:“教学中要有时代的活水,靠的是两把利刀:一要学而不厌,二要努力实践。以前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一桶水,但这种观点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因为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如何去发现活水的源头,在课堂上要有新鲜的气息。”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知识和能力是人们谋事立身的主要依据,快节奏的变化使人们始终置身于因已有的知识很快老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挑战环境之中。终身学习化强调的不仅是终身学习,更强调要使学习成为人的生存、生活乃至生命的第一需要,要把学习有机地融入我们的工作、思想、生活直至人生的各个方面,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全时空学习”者。从根本上讲,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本质是知识人,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知识的需求者提供学习指导,以自己的知识才智作基础进行创造性的知识传授工作。所以教师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四、教师自我的心理调节

(一)正视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

每个人都存在心理压力和不适应,教师应该正视它,并且适当了解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爱教育事业。心理健康的教师总是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并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

磨砺意志,塑造性格。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过程复杂而艰巨。教师若没有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善于控制情绪。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自控能力。

(二)正确对待荣誉

教师压力主要来自对教师的评价分为硬性评价和软性评价。硬性评价如前文提及的职称评定、荣誉奖励;软性评价来自学校领导、同行、学生、社会给教师的各种要求。在这些评价中,笔者认为正确对待“荣誉”最为关键。

“荣誉”代表上级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这与职称、待遇是紧密相连的。但现实中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有时不能正确反映出教师的付出、水平。“荣誉”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教师的真正付出和水平,一些教师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工作时间较长的中青年教师尤其需要正确看待荣誉,因为这类教师更容易有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

于漪之所以赢得尊敬,正是因为她淡泊名利,拒绝名人之累。“中学语文教师”是她认同的唯一终身头衔。她不愿谈自己的业绩、荣誉,远离繁文缛节,但她是知识富有者,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她带着一颗年轻的心,终日关注和思考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用无私奉献赢得精神上的无限欢乐。

正确对待荣誉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正确的自我要求和自我肯定。笔者认为,其实最好的荣誉是学生给予教师的。

心理成长论文:教师心理成长研究论文

[摘要]学科名师的经历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引发教师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学科名师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使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应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坚持学习;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正确对待荣誉。

[关键词]学科教师;教师心理;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职业存在较大的压力,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学科教师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

(一)名师的经历是最好的参照

个人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认同感。这里说的经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一方面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相比而言,教学案例、论文更多的是教学的技巧,它属于浅层面,而且方法因人而异;在人生历练中所拥有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1名师的经历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

人需要有理想和一丝浪漫的气息才会永葆激情与追求的动力。著名教师李镇西到目前还是校长兼班主任的身份,可见他对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和执著。

李镇西一直是充满激情的。他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的“诗歌”,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但是,当时他没有想到,“师范”才会是他未来人生的归宿。只有在大三到中学实习时,学生们对他们的依依不舍,才使教育的魅力在他心中泛起了那么一点涟漪。大学毕业前夕,他偶然读到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描绘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的生活。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感染了他,特别是郑波、杨嫱云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至今,小说扉页的诗序他仍然能背诵下来,他甚至想一定要把自己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1982年春天,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第一中学报到时,他的背包里就有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

2名师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情感共鸣

王栋生冷峻的文笔和火热的内心构成了他独特的亲和力。他常常说出许多老师的苦闷、彷徨、心声,但最终以一个殉道者的执著感染着我们。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他说:“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所处的教育环境并不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待遇低,社会评价不高……但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幸运与不幸也全在这里了。现今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些是对知识分子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教师良知的考验……我们不能坐等谁来开恩,应当把所能做的事先做起来:指责课标不合理,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同行课上得不好,下次请你开课就不要推辞;说高考命题愚蠢,自己不妨设计几个好题;批评高考阅卷者水平低,明年阅卷报名希望你自告奋勇……这样,你的批评将会更有价值。”“我珍视教育工作。所以才会有那些痛苦而沉重的思考。教师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不能没有执著的精神……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些肺腑之言使我们在心理上寻找到了一位发言者,在精神上有了一位同道人。

3名师的经历给予我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

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张志公曾对此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于漪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学无止尽,教无止尽。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是教师精神最好的诠释。这就是一个名师的成长。

(二)名师的箴言是最好的营养

人常常是用一种精神之光激励着自己前进的。一些箴言便闪烁着这样动人的光彩。前辈们寻着一些箴言,追求了一生,今天我们作为后来者,也能够从他们的语录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1一些话语指明方向,让我们抓住教学的本质

李镇西说:“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教育不是人和物的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心灵和心灵的关系。”“没有比倾听心脏的声音更幸福的了。”于漪说:“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师不大讲究教学方法,但是他们人品好,有学问,我们做学生的佩服他们。我们的老师一人一个样,有的语言精炼,逻辑性极强,有的声情并茂,进入角色,达到忘我境地,有的严肃,不苟言笑,有的温和,春风春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我们尊敬他们。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灵深处从不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

回忆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同样印证了这些话。在教学中最本质的是态度、责任心、人品。学生是允许教师失误的,他们也有能力分辨出教师的失误和失职。

2一些话语给予动力,让我们实现平凡中的超越

窦桂梅说:“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教师要想成功,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成,但全新做好一件事可以成;一下子成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教学的平凡是不言而喻的。琐碎是教学的基本特点;质朴是教学的常态。如何超越这种平凡是教师的价值所在。这需要教师心中装着梦想,手中不停地创造,带着思考去工作。

3一些话语警醒心灵,让我们超越自我的狭隘

于漪说:“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使我们驾驭课本,往往也限制我们的视野、思维,不愿意多去阅读,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很多教师生活循环在固定的轨迹上,以不变应万变。事实上,没有能应万变的不变。这样的教师必定会离学生越来越远。只有不断阅读、接受新事物、培养更多的爱好,教师才能走出原有的轨道,与学生共同成长。

4一些话语给予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承担起时代的责任

王栋生说:“作为知识分子主体部分的教师理当是中国的精神脊梁……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年下跪的历史,想到‘’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语。”

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平庸,作为教师,更应该看重自己。从名师的言语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精神,让我们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时代造成了许多的平庸,但也彰显了真正的伟大。教师应该活出不一样的自我。二、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

(一)职业发展重“变异”忌“固守”

职业规划是职业长期计划,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程度与其文化观念的开放程度以及寻求变化的需求密切相关。一个固步自封的人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职业生涯缺少变异就是平庸化的过程,它常常表现为固守一种模式、固守旧的思想、固守单一角色、固守过去成果、固守过去经验等。教师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就是教师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能力的自我发展过程。

(二)语文教师的职业规划

目前的教师评价包括职称的评定(初级、中级、高级)、荣誉的评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一种教师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循着这样的轨迹不断发展、创新、超越。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本人,更重要的是对自我教学风格的追求,从熟悉教学、理解教学、精通教学到形成风格。

以笔者自己的经历为例,作为青年教师,尚处在教学风格的摸索中。

2000-2003年,笔者进行第一轮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按部就班,但比较注重课外文学的拓展(这一点带有大学刚毕业的“学院派”风格,但受学生的欢迎);课前演讲要求、内容安排比较随意。课前演讲是学校(苏州中学、立达学校)传统,但没有具体要求。

2003-2006年,笔者改变课前研究话题的随意性,将课前演讲与单元教学主题相结合,局部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重视作文技巧的指导,开始关注作文的分阶段训练;阶段尝试引进自由阅读课(课外阅读),固定在自己课表的安排上。

2006-2007年(初一)、2007-2008年(初三)、2008-2009年(初二),由于学校的安排,教学整体延续性没有得到保证。但在近阶段,笔者比较注意强化预习的方法指导、预习的过程检查,强化课堂讨论,并且开始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强化生活体验。

虽然笔者还没有形成较稳定、鲜明的风格,但在不断变化中寻求创新维持了学科教学的新鲜感,这种创新也带来发展动力。

三、教师应持续不断地学习

于漪说:“教学中要有时代的活水,靠的是两把利刀:一要学而不厌,二要努力实践。以前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一桶水,但这种观点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因为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如何去发现活水的源头,在课堂上要有新鲜的气息。”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知识和能力是人们谋事立身的主要依据,快节奏的变化使人们始终置身于因已有的知识很快老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挑战环境之中。终身学习化强调的不仅是终身学习,更强调要使学习成为人的生存、生活乃至生命的第一需要,要把学习有机地融入我们的工作、思想、生活直至人生的各个方面,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全时空学习”者。从根本上讲,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本质是知识人,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知识的需求者提供学习指导,以自己的知识才智作基础进行创造性的知识传授工作。所以教师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四、教师自我的心理调节

(一)正视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

每个人都存在心理压力和不适应,教师应该正视它,并且适当了解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爱教育事业。心理健康的教师总是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并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

磨砺意志,塑造性格。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过程复杂而艰巨。教师若没有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善于控制情绪。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自控能力。

(二)正确对待荣誉

教师压力主要来自对教师的评价分为硬性评价和软性评价。硬性评价如前文提及的职称评定、荣誉奖励;软性评价来自学校领导、同行、学生、社会给教师的各种要求。在这些评价中,笔者认为正确对待“荣誉”最为关键。

“荣誉”代表上级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这与职称、待遇是紧密相连的。但现实中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有时不能正确反映出教师的付出、水平。“荣誉”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教师的真正付出和水平,一些教师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工作时间较长的中青年教师尤其需要正确看待荣誉,因为这类教师更容易有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

于漪之所以赢得尊敬,正是因为她淡泊名利,拒绝名人之累。“中学语文教师”是她认同的唯一终身头衔。她不愿谈自己的业绩、荣誉,远离繁文缛节,但她是知识富有者,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她带着一颗年轻的心,终日关注和思考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用无私奉献赢得精神上的无限欢乐。

正确对待荣誉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正确的自我要求和自我肯定。笔者认为,其实最好的荣誉是学生给予教师的。

心理成长论文:试论心理咨询如何促进心理成长

〔摘要〕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当事人的心理成长,使当事人能够独立处理自己面对的各种生活问题。心理咨询师应该相信当事人有成长的愿望和能力,对当事人给予正向关怀。在具体的心理咨询实践中,通过相应的谈话方法,改变当事人的语义结构,是能够促进当事人心理成长的。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成长;谈话方法;语义结构

一、心理咨询是一个个体成长的过程

促进当事人心理成长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目标和核心任务。当事人遇上具体的生活问题而内心难受,不能自助才求助于心理咨询,他们通常认为具体的生活问题解决了自己才不再“难受”,而心理咨询师是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还是促进心理成长来让他们不再难受,却是个大问题。

当事人难受并非他们不能解决某个具体的生活问题,的确有许多当事人是冲着“解决办法”而来的,但实际上他们最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办。当事人没有意识到而心理咨询师必须清楚的是,当事人对待生活问题模糊与偏颇的价值取向才是关键。例如,一个学生问“我考试不好,很焦虑,我该怎么办?”这个学生其实不是问考试的办法,而是担心自己成绩不好,将来找不到好工作,过不上好生活。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人应该过什么样生活之类的价值观问题。

这些问题很有现实意义,但却没有固定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办法。心理咨询师亦如此,但在心理咨询中他是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当事人的。当事人面对的是无可避免而且必须要自己去面对的问题,当内心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时,当事人依靠自己也可以从容地应付各种生活问题而不再难受。

笔者认为,所谓心理成长,就是个体能够接纳自我,不断从自身和外界寻找力量,发展出新的思维和眼光,对自身问题产生领悟进而采取有效行为去应对。用心理学家艾维(Allen E.Ivey)的话说,就是成为“有主意的个人”。心理咨询师确认当事人的心理成长主要看他在咨询谈话中的句型结构有否变化。例如,一位学生刚来时抱怨说“爸爸经常骂我,我恨死他了”,随后他意识到“爸爸工作不顺利,心情不好才骂我”,这种语义结构的转变,是探知其人生观的一条重要线索。心理咨询师和当事人在没有其他干扰的背景下,可以被视为是当事人心理成长的证明。

二、促进心理成长的谈话方法

当事人能否实现心理成长,他的语义结构如何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咨询师如何引导当事人谈话,咨询师能否对其正向关怀是关键。

所谓正向关怀,就是咨询师从当事人身上不断寻找价值和力量,但同时对他们的真实生活保持坦诚清晰的态度。这显然不是对当事人无原则的赞扬和鼓励。正向关怀是人本主义的观点,它相信人天生就有发展、完善自己的愿望和力量,这种趋势会推动每一个人努力实现个人目标,这已成为当今心理咨询学界的一致共识。

与正向关怀相反的是负向关注,以灰暗的视野看待自己和世界,这种现象大量出现在当事人身上。当事人有强烈的成长愿望,却只注意到自身和周围的消极黑暗,如果对此没有注意,就可能继续引导当事人作负向关注,使他的心理越来越萎缩。例如这样一段谈话――

当事人:我昨晚真的伤害了她,她对我说“你始终不明白做朋友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我真的不是她的朋友――朋友有什么意义啊?

咨询师:朋友有什么意义啊?

当事人:(沉默片刻)想不出,因为我根本没有把周围的人当朋友。

咨询师:你没有把周围的人当朋友?

当事人:我很容易伤害到别人。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不能信任很多人……

如果心理咨询师以正向关怀引导当事人谈话,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当事人:班上有个男生,我们没有怎么得罪过他啊,平时也没有怎么理睬他的,但他总是很喜欢给我们几个很玩得来的女生起绰号,然后到其他同学那里说我们坏话,总是针对我们,气得很多人都哭了……好辛苦啊……(哭)

咨询师:我想你真的感到很受伤害――哭吧,哭完你会感觉好很多的。

当事人:(继续哭,但哭泣减轻了)我想反击他,但是我做不到,因为大家互相攻击,只会闹得越来越僵……他攻击我,我不高兴,如果我反击他,他也会不高兴啊,既然我们有缘分做同学,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开开心心过啊……很多事情都是一生一回的。

咨询师: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会伤害到你自己呢?

当事人:嗯……啊……我不太注意到这个问题。

咨询师:你不太注意你自己,但我认为你很了不起,你很有勇气,能够不计较别人。

当事人:谢谢!我一直都是这样对人的,不过总有人找我麻烦……我想知道我可以怎样面对这些人……我想找个办法……

当事人的哭泣以及受到别人欺负所表现出的“软弱”,在心理咨询师看来并非全都是消极的,反而是当事人成长和强大的机会。心理咨询师暗示当事人哭泣可以让自己舒服,并且对当事人的不作反抗作正面和真诚地回应,引导当事人寻找自身的力量和价值,正是正向关怀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到当事人的语义结构由原来的“我很辛苦”逐渐清晰为“我想找个办法去面对这些人”,当事人的心理有所成长了。

有时在一些谈话里,心理咨询师会主动引导当事人对自己的问题作出正向思考――

当事人:我是一名毕业生,这个学期很快要结束了。现在是很关键的时候,我感到压力特别大,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咨询师:现在你感到有压力是因为这个学期要结束了,你要做很多事情……我们换一种方式交谈可能对你更有帮助,你可以告诉我现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积极方面吗?

当事人:(沉思片刻)嗯……我和很多同学交谈过,他们都说自己天天很忙,一样要做很多功课,原来我们都是面对同样压力,想到这个我感觉就好一些了。

咨询师:不错,你和大家一直都在坚待不懈地努力学习。

当事人:但是时间越来越少,考试越来越近,我还是担心自己会忙不过来啊。

咨询师:你过去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当你感到有压力时,你可以通过一些什么办法处理呢?

当事人:以前我升学考试的时候,为了上重点学校,我也是很忙,不过每天下午放学之后我都会去跑跑步,那是我感到最放松的时候,我可以暂时忘记作业,还有,有时我会去找朋友聊聊天……

咨询师:那真是不错的放松办法……我重复一次:你希望你可以找到办法减轻学习压力,我们可以看到你有处理压力的一些办法,你懂得一张一弛,你能够持续努力学习,同时你也能够安排时间去放松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组织好你的时间很重要,这对你有何意义呢?

咨询师采用了焦点解决短程咨询中的一些提问方法,使当事人逐渐展现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再以总结的形式把当事人的优点和成功经验反馈过去,让当事人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处理当前问题。

正向关怀意味着心理咨询师相信当事人有变化成长的能力,体现他对当事人的关心和支持,但在很多临床谈话中当事人停滞不前,似乎被“卡住”一样。“卡住”现象表明当事人内心存在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有强烈的成长愿望,另一方面却对成长感到无能为力,甚至畏惧成长而退缩不前。心理咨询师应该将这种矛盾视作当事人成长的契机,让当事人正视这个冲突并促使他设法解决。

当事人:我觉得我现在这种状态下的成绩不是很好,我逼着自己……是不是要给自己放松一下呢?我天天都睡过头……不知道是不是给自己一个偷懒的借口啊……现在复习效率太低了,就像今晚一样,看书看了多少算多少,根本没有一个目标……好矛盾啊,我很想自信心多一些,但现在我不是很相信自己……我心里对自己说“努力啊,强攻一下肯定行的”,但就是心里有一种抗拒,很变态啊……那种感觉……

咨询师:你也很想努力学习,但你感到这样做会很不自在,是吗?以前我读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

当事人:就是……但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自己给不了自己信心。

咨询师:信心?

当事人:嗯――有时候你不知道究竟这样做对不对,就是很想后面有个人告诉我,你应该怎么做……我觉得现在自己动力不足,我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些动力,骂我一下也好啊,可是大家都觉得我表现很好,其实我更希望身边人告诉我“你哪方面不行,你哪方面还需要改进”,但他们却很相信我,他们觉得我是很懂事的,根本不需要再对我讲什么了,其实我又不是……我很想听听别人骂骂我,骂醒我自己……我不知道怎样才可以增强自己的动力,激起自己的斗志……

咨询师:你觉得如果身边有人督促你,你就可以努力学习了,是吗?

当事人:嗯,但是没有人会给我压力的,可能会有的,但是这样会很没有面子,要别人说得出口啊,有时候我真觉得这样很变态……我很想老师对我说外省的学生怎么努力,自己身边的人都怎样,多跟我说这些!

咨询师:你希望别人开口来督促你,同时你又觉得这样做太没有面子,是吗?

当事人:是啊,老师你觉不觉得这样很奇怪啊?

咨询师:你觉得叫别人来监督你会很丢人,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你愿意继续说下去吗?

当事人存在“我希望有人督促”和“我觉得这样做很没面子”之间的矛盾,心理咨询师如实将这种矛盾呈现给当事人,并且对她的成长愿望予以肯定,促使她继续深入表达。在接下来的谈话里,即使当事人存在十分深层的问题,继续对她正向关怀,设法让她注意自身的能力和成功经验等,都有助于她的心理成长。

有时候当事人会坚持一些被认为是有偏差的想法,然后心理咨询师对此作出较为激烈的诘问和驳斥,促使当事人放弃原有想法,但当事人依旧如故时,他就被认为是在“阻抗”,拒绝成长。笔者认为,挑战当事人的想法如果运用不当,就只会引起他的反抗。诸如理性―情绪治疗之类改变认知的谈话方法,也应该建立在促进心理成长的基础上,否则只会使当事人出现不必要的“阻抗”。

当事人:……我的考试成绩越来越差了,如果考不上一个本科――我爸妈都是农民,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我们村的人,要么出外打工,要么读书,打工好辛苦我身体受不了,我只有靠读书来改变命运……

咨询师:所以――你好想考上个本科。

当事人:是,我希望以后在城市工作,找一份好工作,然后把我爸妈接出来。

咨询师:你这个想法很好,设想一下:如果你考不上本科,那你就……

当事人:我……那样的话我爸妈一定会很失望的。

咨询师:如果你考不上本科让父母失望,那你就……

当事人:我不知道啊……我的几个堂哥堂姐都考上本科了,我是我家惟一上高中的。

咨询师:你担心你考不上本科,你就是比他们差,就是低人一等?

当事人:我有这个担心啊,过年的时候亲戚对我说堂兄堂姐怎样怎样,我就感到很紧张了。

咨询师:你相信“我考不上本科,我就低人一等”――你经常想这件事情吗?

当事人:我会常常想到。

咨询师:这个想法会让你很难受――如果你考不上本科,你可能会让你父母失望,亲戚可能小看你,你以后的日子也可能过得不容易,但是,如果考不上本科,为什么你就是低人一等呢?假设你这次高考很差劲,真的对你没什么好处,但为什么你就会低人一等呢?

当事人:(喃喃自语,似乎在思考些什么)

咨询师:再继续想想这个吧。

心理咨询师并没有攻击当事人诸如“考不上本科就不能在城市找份好工作”“考不上本科会让父母失望”之类的想法,否则,他就没有设身处地地理解当事人,势必引起当事人的反抗。关键在于当事人的心理仍不够强大,他把自身价值的体现寄托在考本科以及随后的种种待遇上。考本科对当事人来说是人生一件大事,但不是他人生的全部,心理咨询师正是基于这一点发起挑战的,这也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正向关怀。

概而言之,心理咨询师做的是一边支持,一边推动,并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应该相信,当事人是希望而且能够成长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对他正向关怀,表示支持。同时,当事人也有犹豫不前的时候,心理咨询师需要发起挑战来推动前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当事人的心理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佛山, 528211)

心理成长论文:论现阶段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同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陈伟,肖丰,2011),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国际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学生通过国际化的教学,与国际竞争中如鱼得水(牛金玲,雷彦巧,2015)。这并不代表学生的心理成长是一帆风顺的,许多学生在选择“国际化”学校或项目后,基于成长过渡和适应不良等原因,造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学生应如何更好面对和解决国际课程学习中出现的摩擦?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做以分析,抛砖引玉,就教于行家。

关键词:高等院校;国际合作办学;学生心理成长

一、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必要性和积极性

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学贯中西的国际化人才,教育的发展需要历史的沉淀(刘祖良&赵强,2010)。中国最早的国际教学项目始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同时获得国内国外双学位,如今这种教育模式遍地开花。目前高校普遍采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2+2”、“3+1”等模式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学生先在国内高校学习两年或三年的专业课程,再出国继续完成课程。如江南大学商学院与澳洲莫纳什大学合作的“3+1”国际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商科人才。很多学生对于拥有国际化背景都有乐观的心理优势,然而这种国际化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局限和问题。

二、现阶段中外合作教学的突出问题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的配备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中方院校在招生过程中为了强调学院的国际化,过分强调外教的比例。在宣传中,外籍教师人数越多似乎学校越国际化。高校培养的高技术人才需要有很强的学术背景为依托,大部分外籍教师似乎并没有很好的专业背景。在经济危机席卷欧美的近年,很多外籍教师在本国没有就业的机遇,但在中国向往国际化教学的高校中却获得教职。(2)在主要合作办学中,部分本校原有教师承担双语或全英文的教学,这部分教师或者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经过相应培训,在双语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全英文授课的时间较短,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掌握上也需要提高从而避免过于照本宣科。

2.教学水平良莠不齐。西方教育对学生的自主自立培养较早,但中国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欧美的教学是启发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中国的教学重点是教师教,学生主动性较差。外教看似先进的启发式教育得不到中国学生有效的积极应对,反而导致学生思维懒散应付。

3.部分科目教材难以对接。比如《企业文化》这一课程的理念源自西方,但在西方却没有相应的学科,知识分散于《组织行为学》、《公司管理》等学科之中,这就使中国学生既要了解中国的理论,又要学习西方的历史。

三、中外合作项目国际化教学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挑战

1.学生需要迅速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不适(舒桂珍,2007)。在合作办学中,中方会倾向于雇佣外籍教师。中国学生有了问题喜欢向教师求教,但外籍教师会倾向于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中国学生习惯教师随时回答问题,但外教希望学生能在固定的时间咨询自己,并提前预约,这对于很多急于解决问题的中国学生来讲会形成心理上的焦虑。

2.学生需要调整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关系。推行国际化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适应外语学习专业课,并解决相关问题(陈强,田澜,王滔,2006)。国际化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外文水平,对于很多外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学习专业的初衷是喜爱,但因为语言的问题学不好专业,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进而产生力不从心的挫败感。同时,学生对择校就业感觉迷茫。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认为大学生活自由散漫,业余时间非常多,双语教育在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接受国际教育的初期,在如何平衡学习的主次上感觉异常疲惫。目前世界级的商学院都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学生推崇欧美名校并一窝蜂地争抢名校的学习机会。在选裎蠢囱习和就业的目标方面,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都感觉困惑(郑希付,罗品超,2015)。

3.国际化教学对学生世界观的冲击很大。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模式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也会在短期造成学生对西方的知识文化出现全盘接受和盲目崇拜的现象。成长的过程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好高骛远,这或许是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经之路。教育的转型毕竟从起步至今时间较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帮助和指导学生。这个过程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一蹴而就。

四、国际化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启示

中国最近十年发展迅猛,信息时代带给学生的视觉和心理冲击都非常大(宁维卫,赵慧,2008)。目前所处的时代跟过去相比没有太多的借鉴性,如何引导学生接受正确信息并在成长的道路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一个新的课题。首先,高校的教师本着中国自古以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理念,需要继续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教育的差异,并以本土为基本,让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这样学生就会脚踏实地从基础学起,而不是盲目想着一步登天,进而避免力不从心的压力。其次,学生的目标也会国际化,不管志向多么高远,都应该先立足于平凡,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最后很可能欲速而不达。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硕果累累,但是对于环境和人文的提高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只求结果,不在意过程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焦虑和不满,这在教育中或许也会越来越明显。再次,现在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在进入大学后父母关爱和监督的能力鞭长莫及时,很多学生突然有了过度的自由就开始陷入迷茫。大学阶段学生需要主动思考,把宝贵的时间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最后,中国的大学生现在所处的时代要求他们必须能够适应恶劣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他们所肩负的重任比过去的学生更复杂,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也将更加多样化。“梅花香自苦寒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标准,我们的学生是否能在未来的挑战中胜出,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否则极容易在国际竞争的惊涛骇浪中淹没。

中的教育在提倡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完全采用西方的模式。中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起步较晚,更要避免好高骛远和急于求成的心态。国际化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改变和提高(吴S,2016)。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看问题的角度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因人而异,每个学生适应和接受国际化教学的过程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并适应新时代的新的发展要求(张大均,李晓辉,龚玲,2013)。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情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关爱普遍缺乏又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和接受国际课程的适应过程非常艰辛(张大均,王鑫强,2012)。短期来讲,融入国际化教学是一件辛苦事,但是对于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后承受能力的提高却大有益处。我们相信合作办学经过不断摸索,会让我们的毕业生在专业技能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展翅翱翔并脱颖而出。

心理成长论文:一例运用行为治疗法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个案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描述一个患有行为控制障碍孩子的案例,阐明如何在小学心理咨询的工作中运用行为治疗法进行矫正的技术,实践效果较好,具体运用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象征性的游戏、规则游戏,细化小目标塑造新行为等。

关键词:行为障碍;行为治疗;角色扮演

一、案例概况

小A(化名)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性别男,10岁。小A出生时体重5斤9两,孩子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患有先天性兔唇,经过后期手术目前嘴上还留有明显的疤痕,说话有时发音不清楚。

1.家庭情况

小A是独生子,与父母同住,其家庭是典型的三口之家。父亲干部身份在职,平时工作较忙,母亲在孩子8岁时,因单位裁员下岗,加上孩子难以管教,所以现在没有上班。父母关系和睦,家庭条件较好。平常母亲负责照顾和教育孩子的工作,父亲也能共同配合教育孩子。

2.学校表现

小A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基础差,书写慢,相对而言,口语表达较好。平日里好表现,喜欢踢足球,还喜欢画画。上课难安静,因为喜欢看电视,电影课时就能做到非常安静。课间喜欢和同学一起玩,但又因为很霸道,不遵守规则,同学又不愿和他一起玩。喜欢攻击同学,课堂上乱拿同学的学具来玩,玩一下就丢。经常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如自己的心意时就动手打同学。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时不仅不听,甚至还谩骂老师。班上同学都很怕他,外号“萨达姆”,连年级最高大的男生都不敢和他打架,反映他打架很“阴毒”,有时会专打人的要害位置。

3.个人成长史

顺产,一出生就有先天性兔唇。父母亲以极大的勇气接受这个现实,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分别在孩子6个月和三岁时做了兔唇矫正手术,留下明显的疤痕,在孩子12岁左右时还将进行第3次手术。年幼时奶奶曾协助一起照顾孩子。曾在外省读过几年小学,孩子经常不上课,在外面玩,基础很差,于是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转学到我校。

4.班主任老师主诉

(1)有严重的暴力性倾向。上学期有记载的打同学的记录有36 次,主要行为有:踢同学的肚子、掐同学的脖子、打同学的头和脸。导致打人的原因大体有三种:第一是和同学游戏时,别的同学不小心碰着他;第二是游戏中不如意导致打同学;第三是无故打人。

(2)影响课堂秩序。该生除了在班主任的课堂表现比较安静,其余的课都难以自律,具体表现为:第一,和老师顶撞,暴粗口,漫骂老师,谁批评教育他他就骂谁(几次骂英语和科学老师)。第二,随意离开座位,拿同学的学习用具,谁不给就打谁。第三,情绪不稳定,大喊大哭。有当没有争取到上课的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的机会,他就很生气地大喊大哭,甚至威胁同学谁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打谁,有时会在地上打滚。

(3)学习成绩差。该生长期无法正常完成作业,其家长也给予很多的辅导,由于其上课基本不听讲,作业和考试都存在较大的困难,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数学均不合格,英语刚合格分,学业成绩与其他同学相距较远。

家长配合度很好,每次孩子犯错误都能进行教育,并给对方赔礼道歉,并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辅导。上学期,班主任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对这个孩子给予更多的爱心,也鼓励同学和他交朋友,但收效甚微,这学期刚一开学,打人问题更加严重。

5.母亲主诉

“作为一个母亲,我比别的妈妈付出更多。当时在给孩子做手术时,医生也提醒我们要慎重,担心手术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要多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灵。我记得孩子在做完第一次手术后,行为就有了变化。术前别人来抱他,他很开心;但术后,除了我,谁都不要,只要人一靠近到他,他就用手拒绝,就哭。在第二次手术后,他就变得更淘气、霸道、打人,什么都要让着他。一有事情不如意,就大哭大闹,连最严厉的父亲都得尽量让着他,所有的亲戚朋友、单位同事都对孩子很宽容。他在家里也动个不停,只有看电视时安静会。作业我不督促他就不做,特别怕写字。在家里经常一个人玩,跟亲戚朋友的小孩在一起玩时,也没有出现过打人的行为,也可能是大家都让着他。”

二、初次访谈

孩子看起来很有礼貌,走进心理咨询室先敲门,并叫“老师好”。他个子偏高、偏瘦,眼神显得有些紧张,但又有些防备,嘴上的疤痕十分明显,并问:“老师,找我什么事?”我请他坐下,坐下之后老爱脚动来动去,双手摆放自然。通过观察和会谈了解到:孩子十分乐于表达,思路清楚。问什么说什么。他有一个十分疼爱的家庭环境,不仅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喜欢他,别的亲戚都对他好。他说学校的老师也对他好,同学也对他好,只有一个男生老是跟他作对。他很在意嘴上的疤痕,怕同学笑他,谁要取笑他,他肯定要打人,并认为十分有道理。说这话的时候,他的情绪很激动,一双眼睛充满愤怒。他对当时的手术印象不深,只说“很痛”。我称赞他很勇敢,他很开心。他很想和同学玩,渴望人际交往。他最喜欢踢球,长大要当足球明星;还喜欢游泳和画画,妈妈在家会教他画画。问他上课为什么不听课,爱拿同学的东西玩时,他就不吭声,问多几次,他说“好玩”。

三、分析与诊断

(1)初步临床印象为攻击性强,行为控制障碍,人际关系不良,学业不良,有退行行为。

(2)理由如下。①生物因素:小时候两场大手术,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灵伤害。②社会原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被人称为 “萨达姆”,招人嘲笑,没有同学愿和他交往。由于孩子特殊的身体状况,周围的人都对他比较宽容,更促使他放纵自己的行为,无所顾忌。③心理原因:一是因为自己患有兔唇,觉得外表很不好看,过分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二是缺少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当遇到和同伴的冲突时,不知道怎样去解决。三是人际关系上与同学真心交往少,支配欲望强。四是性格外向,强好胜,表现欲强。

四、制订咨询方案

我与孩子共同制订了这个方案,并经取得孩子的同意后告诉了他妈妈和班主任。

(1)目标:①矫正攻击行为。②改变认知,学会和伙伴相处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咨询的方法:①采用孩子喜欢的游戏进行矫正和治疗攻击行为。如“角色扮演”游戏、画画游戏、象征性游戏、规范游戏等。②用代币制提高完成作业的能力。③根据小步子原则逐步改变其认知,循序渐进地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五、咨询过程

(1)“画人、树、房”进一步分析和了解孩子的心理情况。我觉得从画中可以看出:孩子在攻击行为中,得到了快乐,这对他的行榻谜有很大的难度。他的母亲一直照顾他,但和孩子还有距离。老师虽然关心他,但看来和老师也不是很好沟通。他想和人沟通,但沟通不畅。

(2)根据以上的情况,在以后的咨询中,我采用游戏进行行为矫正:①“角色扮演”游戏:在孩子身上模拟其侵犯的动作,通过“移情”使其感受到对方的痛苦。我让孩子扮演母亲、老师及被打的孩子,在扮演中来体验角色,宣泄情绪,表达愿望。我从中也了解他原有的与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在他扮演被打的那个同学时,他也知道愧疚,并知道打人是不对的。②象征性的游戏:我尝试用小型玩具做一些短小而带有情节的象征性游戏,让他学会在游戏中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我让他带上一个猴子的面具,他一戴上面具就手舞足蹈。我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猴子想做森林中的大王,他怎样才能做大王呢?猴子很好动,但你有办法管住他,怎么管呢?你有办法。就让他开始编故事训练猴子能控制行为的想象故事。希望他通过训练猴子规范的活动来约束和训练他自己。③规则游戏:孩子在班里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时,时常破坏规则,谁要求他遵守规则,他就打谁。别人不和他玩,他也要打那个同学。我有意识安排他做一些“跳楼梯”“打扑克牌”“投球”“下棋”等规则性的游戏。如果他遵守规则,就奖励他多玩一次,并让他在电脑看10分钟动画片。由于学校的时间有限,我让他母亲参与游戏,并在家和他一起玩。有时也请一些小朋友合作,以增加游戏的兴趣,并且让他在与小朋友的合作中,接受小朋友的监督,学会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④教授他一些能够合理发泄自己情绪的方法:对着桌子、玩具或枕头拳打脚踢,大哭一场,在操场等不打扰别人的场地大喊等。

(3)针对他不能按时交作业的现象,我设计了一个小步走渐进方案。第六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每天交任何一科的作业,就算完成作业。第七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每天交任何两科的作业,就算完成作业。从第八周起: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作业都按时交,可以选择一天不交齐。从第十周起,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孩子对这个方案的完成很有信心。

(4)按照阳性强化的程序,制订靶目标。我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并希望班主任加以督促。表格中可以记录每天的关于打同学的频率和程度,以及后果。如果从第4周开始,每天只打5个同学或以下,根据程度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强化奖励。以后每隔2周,根据行为的改变设计新的靶目标和行为结果。

六、咨询效果与评价

从第三周的第一次咨询到第八周一共进行9次(有3周来了2次),孩子的行为有些改变。作业正按设计的方案实施,作业完成的次数比以前多了些,虽然有时候做得不好,但是家长反映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在逐渐改善,攻击行为有所减少。课堂上行为依然保持原状。本案例还将继续咨询下去,期待孩子继续成长。

心理成长论文:李明:婚姻是一个心理成长的道场

采访对象:

李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任教于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督导、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生态与环境分委会副秘书长。著有《叙事心理治疗》《叙事疗法工作地图》等多部专著。

心理标签:

婚姻是一个心理成长的道场,我们要了解彼此的生命故事,各自修炼一颗主动维护的心。

当众多心理流派聚焦如何解决“问题”时,却有一个心理流派把注意力都放在“人”的身上,通过让每个人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来看到自己的不容易,看到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活出自己的承Z,这就是叙事疗法。16年来,李明博士一直致力于叙事心理治疗的研究和推广。那么,从叙事的角度,我们要如何走出困境,更好地经营婚姻呢?我们来听听他怎么说。

以一个“人”的方式,对待你的伴侣

李明说,婚姻是一个心理成长的道场,它首先考验的是我们能不能以一个“人”的方式去对待伴侣。“人”的方式,意思是放下社会话语中对“性别”“角色”等的要求和限制,把伴侣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包容和理解。

恋爱时,我们是去“选”对象,不满意就分手。但是,结婚的仪式感会让我们认为,自己和伴侣是一体的,迫切地想要改造对方。所以,权力争夺已经成为中国婚姻中的主要矛盾。很多夫妻吵架,都会说类似这样的话:“你作为一个太太,难道不应该做家务吗?”“你作为一个男人,难道不应该上进吗?”言下之意,你是谁我不管,反正只要和我结婚,你就必须符合我对“先生(男人)/太太(女人)”的要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就是一种吞噬。而当你侵犯伴侣的边界时,必然会引起对方的防御和攻击。

李明曾经接待过一对夫妻,先生理直气壮地对太太说:“结婚后,女人必须在婆家过年!”太太也很生气:“凭什么啊?我也想回娘家陪父母过年!”因为这个分歧,夫妻俩年年吵架,吵到要离婚的地步。

叙事心理学认为,这些“应该”“必须”,并不一定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它们往往有一个产生的过程,会随着情境、年龄、经历等变化而不断地改变,不同的人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可以看看这些观念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去松动、拆解、去除它们的束缚,这样我们就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个过程就是解构。

李明建议这位女士和先生心平气和地沟通。第一步是晓之以理,让他看看“女人必须在婆家过年”的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比如,在古代,太太在经济上依附于先生,被认为是婆家的财产,所以“女人在婆家过年”成为社会共识。但是现在,夫妻双方的经济地位是平等的,还能把女人当成是婆家的财产吗?既然社会环境已经改变了,再坚持原来的结论就是有问题的。第二步是动之以情,先请先生想象一下,如果他不回老家过年,他的父母是一种什么感受?然后,再请他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如果太太不回娘家过年,她的父母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这可以帮助他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第三步是诱之以利,太太可以承诺,如果先生同意她回娘家过年,他可以拥有什么VIP待遇。第四步是挟之以威,如果各种方法都不奏效,那么太太可以选择独自回娘家过年,让他自己去承受后果。在李明的帮助下,这位先生僵化的观念终于松动了,答应太太一年去婆家一年回娘家轮换着过年。

李明还接待过一对夫妻。先生出生在乡村,由寡母含辛茹苦地抚养大。结婚后,他坚持要把母亲接到北京同住。太太不计较钱,但不愿意与老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刚结婚时,婆婆曾来北京住过两个月,让她很不适应。

这个话题根本无法沟通,只要一提他就急:“你既然嫁给我,就要和我一起孝顺我妈!如果不和我妈同住,那就是不孝!”

李明问他:“必须和母亲同住,你是从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的?”把根深蒂固的观念命名为“这种感觉”,这是叙事中的“外化”技术,帮来访者把“人”和“问题”分开。这位先生回答说,他们老家都是这样的,从小他听过很多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孝故事,不孝的具体表现就是把母亲扔在乡下独住。

“你认为娶了媳妇忘了娘是不好的,那在这个故事里,记着妈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她好,让她舒服、幸福、高兴啊。”

李明接着问:“你觉得,妈妈和你们同住的那两个月,她感觉幸福吗?”这位先生一下愣住了,久久思索后才回答:“不幸福。”

老太太其实很不适应北京的生活。她说着一口方言,出门买个菜都困难,在这里也没有朋友,儿子和儿媳上班后,在家里闷得慌。老家山清水秀环境好,自己种菜,吃得又健康;北京车多人多很嘈杂,吃得不安全还有雾霾。但是,她害怕儿子不管她,更担心如果自己不来北京“享福”,会让儿子没法做人。对老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

观念松动后,这位先生不那么坚持了。因为老家距离北京只有4个小时的车程,夫妻俩达成一个约定:每隔两三个月,就回老家看望母亲。他们每次进村都带着满车的礼物,热情地请亲戚和乡邻们吃饭、送礼,感谢他们帮助照顾母亲,这个举动赢得大家的交口称赞。

老太太感觉自己被儿子关注,特别有面子,住着也舒服;儿子和儿媳也很开心,感情更加亲密。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努力还丰富了当地人对“享福”和“孝顺”的理解:原来,能在村里和老伙伴们舒服自在地过日子,也是享福;孩子们能经常回家看看,同样是孝顺。

“当我们正视伴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再用尺子去衡量对方,不再把他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个婚姻才是稳定的。”李明如是说。

心怀善意,去寻找伴侣身上的那些担当

在西方神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骑士要娶女巫。女巫每天一半的时间是美女,一半的时间是丑陋的巫婆。女巫让骑士选择:“你是想让我白天做美女,晚上做巫婆;还是白天做巫婆,晚上做美女呢?”

在李明看来,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寓意: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面的,都是不完美的。但是,我们要了解伴侣的生命故事,心怀善意地去寻找他为了维护婚姻所做的那些担当。

有位太太向李明抱怨:“我先生下班回家就往沙发上一躺,总说自己累,完全不管孩子!”李明问她:“我能理解你心中的愤怒和委屈。但是,你的先生为了维护你们的婚姻,是不是也做了一些担当呢?”在他耐心引导下,这位太太发现,先生虽然不照顾孩子,但是,他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加班。而且,他的大部分工资都用来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但是,她一直对先生在经济方面的担当视而不见,完全不尊重他的付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后,太太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再抱怨先生,而是在他回家后,热情地打招呼:“你累了一天啦,快来吃饭吧!”真诚地肯定他:“要是没有你的努力工作,咱们家哪能过得这么好?还能让孩子上那么贵的学校?”而且更加体贴:“你已经很辛苦了,不用去带孩子了,歇歇吧!”一段r间后,先生反而来劲儿了,他开始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晚上不加班的时候,会主动辅导孩子功课,周末还带孩子去爬山、踢球。

这位女士跑来问李明:“好神奇啊!我没有期待他去带孩子呀,他怎么反而主动去带了呢?”李明告诉她:“因为被你尊重和肯定后,他感觉自己很好,就想让自己做得更好,于是,父性也被激发出来了。如果你不尊重他的担当,他就会用‘累’来展示自己为家庭已经做了很多。如果,你对他的累也视而不见,他就会对你进行防御性攻击―我带不了孩子,我已经很累了!你越抱怨他,他就越觉得自己不好,最后破罐子破摔,什么也不做!”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位女士是在看到先生的担当后,尊重和理解了他,所以,她对先生的心疼和肯定都是真诚的,没有私心。如果抱着“我对你甜言蜜语,你去给我带孩子做家务”的心态去和伴侣说这些话,那么,伴侣会清楚地感觉到,这是一场交易。他的感受肯定不会好,主动性也不会被激发出来。同样的事情,如果抱着不同的心态来做,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男人也是如此,太太回家后累得一动都不想动,他却觉得她哪有那么累,还要求太太去做饭、照顾孩子,搞得夫妻关系紧张。除了“太太(女人)就应该做家务”的刻板认知之外,也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导致的。有的公司很聪明,会邀请家属来观看员工的工作状态。比如,国内有一家酒店,每年都会组织一次联谊会,邀请家属观看员工的工作录像。看了之后,家属们都是既感动,又心疼:“我老公工作的时候真帅,但是,他这样站一天真的好辛苦!”“我都不知道太太工作这么辛苦,要端这么多盘子和碗!堆得跟小山似的!”还有些人虽然不做体力活儿,但是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心会非常累。所以,我们真的要对他们多一些理解。

有的人为婚姻所做的担当,可能隐藏得很深,更容易被伴侣误解。有一对夫妻找到李明,太太生气地说:“李老师,我要离婚!我们一有矛盾,他就摔门而去。他连吵架都懒得跟我吵,你说这日子我怎么过?”先生数次欲言又止。在李明的鼓励下,他才磕磕巴巴地说:“我不是懒得理她,我是怕伤到她啊!”

这位先生讲了一个故事,把太太感动坏了。原来,他的父亲有家庭暴力,夫妻一吵架,就会动手打人,有一次甚至把玻璃灯罩摔碎,扔到他的母亲身上。母亲被碎玻璃扎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这一幕让他的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当他结婚后,发现太太说话的语气和唠叨的内容很像母亲时,他的手就情不自禁地发抖,想要抓一件东西冲她扔过去!所以,他拼命地用手掐自己的大腿,迅速离开。因为太紧张,关门的力气总是很大。他的“摔门而去”不是伤害太太,而是为了保护太太。

李明问:“除了在这个场合下,你为了不伤害别人去难为自己,以前还在别的地方有过这样的做法吗?”这是叙事中的改写技术,目的是从例外事件出发,帮助来访者重新建构自己的生活故事。这位先生回忆说:“我在单位里也这样,有时候宁肯自己吃亏,也不去伤害别人。因为,我从小就给自己一个承诺:绝对不做像爸爸那样的人……”为此,他压抑自己的愤怒。但是,当他用叙事的方法说出来之后,他的所有压抑都有了一份正向的意义:虽然很难,但是我的所有付出都是有意义的,这是我的承诺,这是我的主动选择,这是我的担当。

在叙事里,“痛”有时候不一定要哭,“创”有时候不一定会伤。比如,这位先生把自己掐得满腿青紫,就是他担当的证据。意识到这一点后,他找回了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活出了一个和父亲不一样的人生。而太太对先生也更加理解,彼此的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婚姻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担当一些东西。这些担当,可能会让伴侣看上去暴躁、愤怒,甚至以某种症状来呈现。但是,它们的背后很可能是一种好意―我希望婚姻可以延续,我希望可以和你白头偕老,否则早就一拍两散了。所以,我们要心怀善意,尽可能去寻找对方为了维护婚姻所做的那些担当,而不是老想着、看着伴侣暂时没做到的地方。

婚姻是一个道场,我们要各自修炼主动维护的心

除了寻找伴侣为婚姻维护所做的那些担当外,李明认为,我们自己也要对自己的承诺更有担当,修炼出一颗主动维护婚姻的心。主动维护的心,具体来说,就是开放、觉察和参与的心态。

开放,是把婚姻当成一条缓缓流动的长河,期待两岸各种风景的变化。很多人都对婚姻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婚姻必须是什么样子的。比如,有的人认为,婚姻就应该永远保持激情的状态。事实上,没有任何婚姻能够永远保持激情的状态。婚姻可以有激情、爱情、友情、亲情的不同形态和阶段。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甜蜜很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伴也动人。有的人对婚姻的期待特别高,觉得别人的婚姻才幸福,自己的婚姻是一地鸡毛。如果了解别人的故事就会发现,每段婚姻的背后,都有一把辛酸泪,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允许婚姻中存在各种形态和变化,才可能享受婚姻,发现出乎意料的美好。

觉察,是把心放在婚姻上,觉察婚姻是不是已经发生变化,在往哪个方向变。比如,你们是不是说话越来越少?他的经济状况、人际关系是不是有变化?他最近是不是不高兴?很多女性忙着孩子和工作,心没在婚姻上,自然觉察不到婚姻的变化。有的女性觉察到了,但是没有放在心上。比如,有的太太在先生出轨后做咨询,可以把他的变化过程一点点地全说出来。但是,她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她没把对方的变化当回事儿。

李明建议,除非不想要这个人了,否则一旦觉察到婚姻的变化,就要立刻采取行动,防微杜渐。如果彼此的话越来越少,可以问问伴侣成长经历中快乐的事情。问的时候,要学会问细节:表情、人物、时间、地点、天气、场景、感受等。他感到高兴的事情,你越问他越高兴,沟通的渠道就打开了。如果太太能够不厌其烦地问先生感到高兴、幸福或者有荣耀感的事情,那么先生一定会爱死太太了!

再比如,有的先生应付太太,太太问他喜欢什么颜色的衬衫,他回答“随便”。太太这时候就会很愤怒:“随便是什么意思啊?你还能不能好好说话?”然后,引发一场冲突。其实,太太可以给他举反例:“行,那我给你买一件粉色的衬衫吧!这是你定的,你要负责哦!”讨厌粉色的先生就会马上反驳:“不行不行!”“那你要什么颜色?”“蓝色好啦!”就像逗小孩一样,多一些耐心和策略,夫妻的互动就有了。

参与,是共同参与,夫妻一起做,一起想。不是必须发展共同爱好,很多女人就是不喜欢陪先生看球,一看就困;很多男人就是不喜欢陪太太逛街,一逛就头疼,强扭的瓜不甜。

最好的共同参与方式,是夫妻一起做家务。你做饭,我择菜,你拖地,我擦桌子,顺便一起聊聊天。也可以一起做家庭决策,比如买房。哪怕暂时没钱买,夫妻俩也可以一起琢磨,房子在哪里买,买多大的,怎么装修,怎么布置……这是对未来的共同畅想,一起想得多了,心就在一起了。另外,最好多一些夫妻独处时光,聊一些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私密话题,有一点儿互相逗着玩儿的游戏精神。这样,夫妻之间的交流多了,感情更亲密。否则,夫妻做久了,就容易变成同学。

如果,我们能够以一个“人”的方式去对待伴侣,彼此会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冲突;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伴侣身上的那些担当,就会对他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少一些抱怨和指责;如果,我们能够各自修炼出一颗主动维护的心,那么,我们的婚姻会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葆青春,生机勃勃。

心理成长论文: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成长

摘 要:小学生从踏入校门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随着接触社会的增多,随着自身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环境、学习、交往等等方面发生着变化。同时,他们自身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心理和身体的成长变化中也会有许多问题发生。所以,在学习中老师要针对学生在成长中不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地解决和引导,使学生能有正确的心态和正确的行为品行。那么,在合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课堂;学生;健康心理

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待人接物,处理好各种关系以及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周边的人是否有礼貌,是否是一个感恩的人等,都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学来帮助学生。如,学习“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通过课本内容,联想自己父母为了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优越的学习环境是怎样辛苦工作的呢?离家住校的学生,你知道每个学期的生活费用是多少?是普通走读生的几倍吗?你要用怎样的行动报答他们呢?你们的父母为了把你们送到县城里来上学,平时要多打好几份工,有的父母为了给你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自己省吃俭用。他们只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多的、更好的教育。父母对儿女只有付出从不要求回报,想想你们平日里或假期里,在家里对父母是不是很关心呢?在家里是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呢?有没有顶撞父母的举动和话语呢?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从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自己父母为了让自己不在起跑线上输给其他同龄人,而对自己付出的辛劳,自己在学校一定要心无旁骛地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等回报父母,回到家里也一定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不挑剔饭菜、不挑剔穿戴、不说让父母伤心的话语,尊重父母长辈,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时,将教育引申到感恩教育上,利用传统节日和特殊纪念日,如,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等,你可以为父母准备自制的小礼物,或写一封问候信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比买多么贵重的礼物更能温暖父母的心。最后,请同学们拿出笔来为自己的父母写上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为父母写一封信邮寄给他们。月假时,家长来接孩子时反馈,收到了孩子写的信自己很吃惊,看了内容又激动又感动,有的家长说孩子比以前更懂事孝顺了。学生的这些改变都与课堂上对学生心理情感情绪的正确疏导,以及引导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再如,学习“懂礼貌的小学生”一课,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知道做人要做一个谦逊而有礼貌的人的重要性,给学生讲中华传统美德的经典故事。知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礼仪之邦,要做一个五讲四美的好学生,要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懂礼貌不只是表现在见面问好,告别说“再见”的层面。比如,我们在走廊里不大声喧哗,在楼道内靠右侧行走,在上下翘菔辈挥导贰⑴芴、打闹,在食堂时文明用餐,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等,这些行为都是讲礼貌的具体表现。请同学开展一个自我查找会,在查找中勇于承认自己平时的不文明行为,敢于指出别的同学身上的不良习惯。让我们在自我查找和相互查找中得到健康成长。再说说在自己身边哪些同学最有礼貌,你要怎样提高自身的行为素养向这些有礼貌的同学学习呢?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讨论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深刻的养成习惯等方面的礼貌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拥有健康的心态,遇到事情能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学习“欣赏生活中的美”,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从狭义上理解美的含义:可能是一幅画画得很美,一件衣服穿起来很美,一盆花开得很美,逐渐转到从广义上理解美的含义,它的含义很广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心灵美,这些比外在的美更重要。有的同学很自私,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帮助别人;有的同学小气,不愿意借给别人东西一起分享;有的同学破坏公物,不爱护公共设施,这些举动和行为都是行为习惯不够完美的表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些都是美的表现,是我们每个同学应该学习和具备的美德。教师借机引入国学内容,现在,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经常开展的一些礼仪活动,都十分注重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方面的宣传、学习和教育,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世代传承下去。这样的课程学习会使学生用充满爱和充满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

心理成长论文:初任教师心理成长的现状、成因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任教师;心理成长;研究现状;成因;对策

一、初任教师心理成长的研究现状

目前,在学术领域并无对于初任教师的明确定义,通常指刚踏上教师专业岗位(教龄在三年以内)且未完全适应教学工作的教师群体。教师发展理论研究者卡茨提出的教师成长过程阶段理论和费朗斯・傅乐提出的关注点逐层迁移理论认为,初任教师尚处于1~3年的求生存阶段,关注点集中于自身发展[1]。这一群体的心理成长是伴随角色转变而产生的动态心理历程,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甚至师资流向。它通常产生于意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主体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具有持久性、整体性、秩序性、不可逆性等特征[2],这些变化有助于教师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向更高水平过渡,并在潜意识中指导行为。心理成长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教师教育焦点主要集中于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教师的心理发展并未得到相应程度的重视。相关理论研究局限于在学科领域探索心理发展和心理适应的规律[3]。研究对象也大都集中于青年学生群体,对于教师的心理成长关注异常匮乏,具体到初任教师更是少有涉及。同时,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多数初任教师对自身的认识和关注缺乏理论基础,如果产生心理问题,直接阻碍职业发展。更甚者,由于心理成长问题被忽视,直接导致初任教师身处教学一线,面临复杂形势时心理素质严重下降,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二、初任教师心理成长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初任教师心理成长问题的原因与教师所处环境与自我调节能力有关,产生问题的原因涉及教师个人自我期望水平的差距,资源利用能力,从业动机的匹配度以及评价机制、社会环境等方面。

1.自我期望水平的差距

初任教师往往在入职初期怀揣理想,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容易评价过高,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或者对于目标的拆解不够具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手足无措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偏离预期,这些都会使其产生挫败感,如果尚未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就可能导致在困难面前全面否定自己并引发心理焦躁等问题。

2.从业动机与职业匹配度影响

健康的从业动机利于培养稳定的专业情意,有利于树立积极的职业理想,有利于发掘深层的成就动机。兴趣是教师早期职业选择的动力基础,具有不稳定性,如果没有纯粹的从业动机将@种兴趣稳定下来,便无法培养职业的忠诚度。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等人在以成就动机理论为核心的激励理论中认为,成就动机能够激发人的挑战性,在行为上通过克服障碍引发成就感,影响行为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认可自身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产生强大的内驱力[4]。很多年轻教师在早期没有端正从业动机,也没激发出成就动机,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容易动摇从业信念,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

3.初任教师资源利用能力严重不足

如同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自然资源一样,人的心理发展也需要资源,并且需要包括社会、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复合资源[5]。初任教师从业初期会遇到很多职业发展困扰,在从教经验、资料利用、人脉关系等方面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初任教师受困于认识局限和人际障碍,缺乏利用隐形资源的能力,甚至意识不到现有的资源。困扰累积造成心理问题的萌芽,如长期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容易造成自信心缺失,认知偏离,人际交流障碍,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

4.培养评价机制的相对单一

教师教育长期存在培养模式封闭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弊端[6]。目前教师的职业培训中很多课程还是依据学术性和专门性设计,教育重点在理论性培训,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局限于教学能力的考核,对于教师的内化能力和心理成长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将这种心理成长默认为教师个人的独立任务,直接造成教师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5.社会环境对教师要求日趋复杂化

当前环境下,我们面临着社会体制转型,观念不断冲击碰撞,价值观多元化的大趋势,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和要求不断变化,“互联网+”的时代下,信息总量急速膨胀,教育效益与评判标准不断调整,教师的角色与职责受到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师德权威逐步向服务型职能转变。初任教师在从业过程中的感受会与入职前的预期产生较大差异,遇到的实际案例可能会对教师的教育信念造成冲击,如果不能迅速调整心态进入角色,在面临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质疑时就有可能引发由职业性质带来的不适应感,引发心理问题。

三、多方协动,共同促进教师心理成长

1.发挥主观能动性,重建自我认知

教师成长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主要取决于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一个人越有自我意识,就越能够变得既有自发性又有创造性[7]。因此,初任教师需要重建认知,辩证地看待职业发展过程中曲线式上升阶段或者停滞阶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青年教师尤其要正确对待涉及职称评定、荣誉奖励等教师评价机制,不断端正自己的从业动机,将专业情义逐步升华为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正确认识职业角色对教师人格的要求,准确自我评估,遇到挫折不断自我对话,学会悦纳自我和他人。顺应时代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树立开放、民主、高效的教育观念,培养专业技能以外的综合素质。

2.学会及时反思,探索能力发展区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和自我改造[8]。初任教师往往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储备,但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经验。一线教学中蕴藏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智并及时反思。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9]。反思是一种主观研究活动,建立在反思主体的个人知识和思维意识基础之上,反思成果因主体不同而不同,通过经验与思维的相互作用,使得隐性缄默的知识逐步明确,感性的反应趋于理性的反馈。

3.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

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依赖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首先,在社会体制层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当前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下支持教师职业威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尤其在农村地区应该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基本待遇。其次,发挥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建设的阵地作用。一方面要建设更加公平、透明的教师生存环境,规范管理教师考评制度,减少人情因素对于教师晋升的阻碍。学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和职业忠诚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教师的角色意识培养,明确教师的职责与要求,帮助教师确立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方案和合适的个人奋斗目标。

4.掌握科学调适方法,合理舒缓心理压力

初任教师在工作初期会遇到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压力,需要进行自我合理调适,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和周世界。教师自我的心理调节首先要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态度。教师的职业劳动特征是周期长,见效慢,过程复杂,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力,认识到在入职初期出现心理压力是普遍现象,而非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通过学习心理成长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释放压力,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逆境下不断自我激励。同时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教学工作之外培育健康的业余爱好,例如通过体育锻炼调节不良情绪,增强有序的自我维护。

四、结论

初任教师的心理成长是通过主体的各种实践活动实现的,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影响因素涉及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了促进初任教师的心理成长,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应对办法,在提高教师内在调适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外部环境的多方促进作用。逐步将单一注重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办法转变为关注教师整体发展的评价机制,建立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技能、教育科研能力、人格等方面的多元评价模式,促进初任教师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杭州,311100)

心理成长论文:例谈父母心理亚健康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关键词〕原生家庭;父母;亚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情绪平稳,心态豁达,行为具有理性的父母,会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为他们的健康人格奠基。父母是孩子整个人生重要的依恋对象。“依恋理论”认为,孩子如果在需要时,可以有一些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成人让其依托,就会感到安全,自我感觉良好。所以,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孩子具有重要意义。

相反,如果家长自身出现心理问题,或基于亲子间的信任关系破裂,将对孩子心灵造成重大的伤害。因为成年人如果心理不健康,会在不经意中向孩子传递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那么要求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就成为空谈。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巨大的精神压力,特殊的成长经历,都有可能使得家长出现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家长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一、家长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家人互动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子女成家并成为家长后,无形中会将自己原生家庭中的一些负面元素带到新家庭中去,并给自己的子女带来新的困惑。

【案例1】小雯是一名16岁女生,自诉有两个很奇怪的症状。一是每到考试就会不停地流鼻涕,到医院却又查不出机体病变,考完试就自然不流了;二是在家里怕所有带角的家具,但出了家门就没事了。为此,家里不得不把所有带角的家具都换成圆的。 妈妈非常爱小雯,生活上对她百依百顺。平时妈妈容不得爸爸对女儿有一点不好,认为有传宗接代思想的婆家人不爱小雯,所以经常和爸爸吵架。据了解,小雯的爸爸也很爱她,只是脾气比较急躁。

【案例分析】小雯的症状来源于两次特殊事件:在小学升初中前夕,她感冒了,不停地流鼻涕,那段时间父母破天荒十多天没吵架,拇耍每到大考她就不停地流鼻涕;小学阶段,一次爸爸妈妈又因为她的事吵架,爸爸吵不过就动了手,拿起一个小板凳砸得妈妈头破血流。从此,小雯从怕小板凳开始,逐渐发展到怕家里所有带角的家具……

其实,小雯不过是以自己的“症状”表达了对父母、家庭的不满和无奈,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小雯的妈妈。小雯的妈妈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脾气不好,经常打骂孩子,但对惟一的儿子却很温和。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就埋下了女孩不被重视的种子,而且非常渴望母爱。这种从小缺失母爱的孩子在自己做了母亲之后,通常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冷漠,即由于自己没有感受过母爱,也就不会给自己的孩子最通常的母爱;二是过度补偿,即唯恐孩子重复自己的不幸而把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全方位”的爱。小雯的母亲属于后者,也就是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使她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与丈夫无谓地争吵,对孩子过度、扭曲的爱。

二、家长的“内在小孩”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一个“内在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理想童年的内化。父母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全方位”的爱,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拼了命地对孩子好,好得失去理性,其实是在内心对自己好的一种表现,不是因为多么爱孩子,而是在补偿对自己的爱。

【案例2】A女士,医院大夫,为念高二的儿子求助。自诉孩子最近情绪抑郁,行为退缩,不愿意继续到学校念书。经过了解得知,该女士自出生就被多年未育的四十多岁的养父母领养,深感成长的路上亲情缺失,就把自己满腔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子,要把她没有享受到的都给儿子,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丈夫的地位也排在孩子后面。

【案例分析】这是中国众多辛苦劳碌的母亲之一,用溺爱让孩子失去自我探索机会的同时,也渐渐让他失去建设自己生活的能力,依赖、自卑、退缩、任性是其行为特征。从表面上看,A女士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是将孩子当成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这位溺爱孩子的妈妈是在补偿幼年的自己。貌似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是缺位的,其实他是被家庭忽视的,被妻子忽视的。所以,A女士首先要学会关爱自己“内在小孩”的不断成长,这样才能分清那份爱到底是谁的需要。

三、家长的文化情结

按照一般规律,当代90后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大都是60年代出生,70年代接受教育,80年代开始创业。可以说,在困难年代出生让他们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部分家长在年代脱离了系统的正规教育,在改革开放年代初尝改革成果。于是,他们中有的人缺少教育但功成名就,并逐步在创业过程中形成鄙视知识又崇尚教育的文化情结,而这样的情结必然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

【案例3】B女士,某公司老板,因念高一的儿子反复逃学上网,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而求助。该女士称自己和丈夫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各自在工作岗位上都算有些成就,不知家里怎么出了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破罐子破摔,现在有时连家都不回了,还扬言读书没什么用,要求退学,想去打工挣钱,夫妻二人彻底被他打败了。

【案例分析】B女士夫妻的成功无疑是低学历高成就的典型。父母的成功无形中向孩子传达了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论。家长自身教育的缺乏让他们产生补偿心理,从而对孩子学习提出过高要求,直至压垮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在心理与行为上都选择逃离家庭。

四、失范的家长行为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幼儿社会行为的形成与他们平时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学习密不可分。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自身如果不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那么孩子就会加以认可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方式。

【案例4】小刚,男,初二学生,平时喜欢讲粗言秽语,生活习惯很不好,随地丢垃圾,随口吐痰,是寝室扣分的主要肇事者,同学们都不大喜欢与其做朋友。班主任已私下跟他交流过多次,告诫其要多注意,可小刚就是改不了这些习惯。后来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见到了小刚的爸爸,才明白什么叫“有其父必有其子”。

【案例分析】小刚的行为习惯无疑是从其父亲身上学习模仿而来。在小刚的思维里他是这样认为的:我爸爸都可以这样,我为什么就不可以? 其实,我们看看那些教育成功的家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父母是多么重视从小在细节中培养孩子的个性。有的家长可能会在孩子学习时自觉关掉电视电脑陪伴孩子一起读书;有的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的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良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它将成就孩子的终生,作为家长一定不可忽视。

五、家长的无形焦虑

随着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如今“焦虑父母”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作为中学生的家长,大致处于40~50的年龄段,工作上正处于事业巅峰,精力下降的纠结阶段,工作压力普遍较大;生活上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生活阶段;生理上,更年期初期即将到来,精力体力精神各方面指标逐步下降。于是,焦虑父母难免形成焦虑家庭并造就焦虑孩子。

【案例5】彤彤,高一女生,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胆小怕事,情绪抑郁,周末不敢回家。怕听到父母的争吵,妈妈的叹息,爸爸的骂声,怕看到妈妈伤心,爸爸生气。自诉父母工作都很辛苦,自己也很体谅他们,但每次回家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与焦虑的眼神,就觉得很压抑。

【案例分析】彤彤的压抑其实是在为父母的焦虑买单。父母看似在自我承担压力,但无辜的彤彤在无形中成为父母发泄不满的间接“出口”,惊恐的眼神,失落的心灵,无助的表情是那么令人痛惜。可见,直到上高中,仍有不少类似彤彤父母的家长在家庭中有意无意地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情绪恐吓”,给孩子的心灵蒙上灰尘,甚至造成人格伤疤。

因此,及时调整自我心理轨迹,为子女展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其实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中学,嵊州,312400)

心理成长论文:在绘本创作实践中挖掘学生心理成长的资源

作为“生命教育”和“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和研究者,绘本故事是我极力主张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的。她没有严肃的面孔,有的只是温和的画面;她没有教条的灌输,有的只是低声的耳语。

笔者发掘自己的特长,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提出的W生心理成长的领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绘本创作实践。创作和教育实践,都是在进行积极心理提升和践行。

一、依据绘本的特点开展创作,让学生在画面中感悟世界。

绘本是一种特殊的媒介,它给学生带来完全不同的心灵感受。创作实践遵循这些特点能使教育意义获得提升。

1.绘本的图画凸显的特点

绘本中的文字既短小又精练,引导读者从图画中读出故事,欣赏绘画。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力、观察力、沟通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美好情感,以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台湾著名绘本创作者、推广人郝广才在《好绘本如何好》中提出:“大概是一本书, 运用一组图画, 去表达一个故事, 或一个主题。绘本是要用图说故事的艺术。”4

2.绘本与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渊源的特点

绘本与学前儿童有天然的渊源。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学前阶段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思维的发展需要具体表象的支持。绘本鲜明而生动的图画和简单明了的文字恰巧符合幼儿孤立的、单一的、零星的阅读特点和习惯。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2 岁到7 岁时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主客体不分的。这也就是说,该年龄段的幼儿思维是将主体与客体融合在一起的,这种主客体融合的状态就决定了他们是泛灵论者。

所谓“泛灵论”是指将没有生命的东西主观赋予它生命特性。儿童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感知到和想象到的事物,如小动物、植物、太阳、月亮等,会赋予它们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特性,并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而绘本故事当中运用拟人手法创造的艺术形象,恰恰符合儿童这种泛灵性思维方式,使得儿童从心灵上认可和喜爱绘本故事的主题和人物。绘本为懵懵懂懂的孩子通往世界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口,同时这些精美的图画和诗意的文字构成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为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供了桥梁。

我们希望孩子的童心能延续下来。

案例【片摘】

月亮先生 你好

女孩多多每天晚上都会和月亮说句话,那个时候月亮刚刚出来,而多多就要睡觉了。她说:“月亮先生,你好!”

她希望自己在梦里可以站到高高的房顶上去,一伸手就能摸到月亮的头发。是额前的那些头发。因为大人们说,额代表的是心,所以额前的头发也一定是最美妙的呢。

多多每天都在睡前和月亮打招呼,有时候她是站在玻璃窗前,向遥远而神秘的天空深处说:“月亮先生,你好!”那个时候,月亮可能还没有出来,他在一朵灰色的云后面。有时候,月亮一整夜都没有出来,这有什么关系呢?多多依然会在头顶举起一朵白云,和月亮说:“月亮先生,你好!”不管他在不在,多多都认为他能听见自己的声音,也看见自己呢。

伊尔在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来到了已经长大了的多多身边。多多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小城里生活,那里有很多树木和蝴蝶,她当然不能整天赏花和追蝴蝶了,她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像世界上任何一个大人一样,有些累。

可伊尔还是看到多多在睡前轻轻地说了一句:“月亮先生,你好!”

这是她从小到大一直做着的自己喜欢的仪式,这个仪式可能一直陪伴着她度过漫长的人生。

很多女孩子不再望着静夜里的月亮了,也不再和月亮说:“月亮先生,你好!”月亮告诉伊尔:“很多人,随着长大,把一些东西丢失了。”

“这个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伊尔问。

月亮抱着那个时间表,在查找。 “他们丢失的时间各不相同。”月亮说。

“世界为谁存在?为那些永不丢失的童心而存在。”这是伊尔告诉我们的话。

心灵回音:

1. 回忆你的小时候(我知道,你现在也可能还很小哦),对于世界,你做过的特别可爱的事情是什么?

2. 请你学着故事里的小女孩的样子,和月亮打招呼,一直到很就很久,成为大人。

3. 问问你的亲人小时候是如何对世界说话的?

二、创作积极心理人物,引导和塑造儿童优秀的品质。

绘本可以塑造儿童优秀的品质。儿童读绘本时通过与故事中的角色共命运来获得心灵的成长。例如绘本《野兽出没的地方》,从封面开始,张牙舞爪的野兽就出现在儿童面前,这本书出版时,受到了家长反对,怕本书中的野兽会吓坏孩子,但这本书非但没有吓坏孩子,还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和喜欢。故事的小主人公马克斯就像个小野兽一样在家里撒野,而尖牙利爪的野兽却被马克斯吓得畏畏缩缩,整本书中男孩都是自信满满的,没有一点儿畏惧和害怕,儿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将自己幻化成小主人公马克斯,在书中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学会了勇敢,所以一点儿不觉得害怕了。

绘本可以帮助儿童社会化。儿童在读绘本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书中的角色上,仿佛书中的角色就是自己,跟随书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如大灰狼吃了小红帽,读者会跟着担忧难过,睡美人在王子轻轻的一吻中醒来,儿童也会有幸福的憧憬和喜悦。这是因为儿童站在书中角色的视角上来看世界,对角色有了真情实感的投入。一旦读者对角色产生了认同,在阅读的时候,原有的价值判断、道德标准、情感态度也会在故事中跟着改变。通过阅读,他们知道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明白了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辨别清了世间的善恶美丑。绘本使他们认识了花婆婆、北极熊宝儿、小个子阿力、艾玛奶奶等,同时他们也从绘本中感知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

中国台湾学者涂淑珍在对各类绘本分析后指出,儿童会透过浅显易懂、寓意深远的绘本故事,积极主动地、自由自觉地建构个人的多元知识和观念。通过研究,张彤指出,“绘本作为儿童文学和艺术在最榇拷嗟牟愦魏徒锥谓岷希其魅力在于它用儿童所能够感知的语言和符号引导儿童在‘未成熟状态’下,完成对‘成熟性’社会意义的理解。

笔者在创作中,深入发掘人物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儿童社会化。

案例【片摘】

伊尔的“了不起”

在人的生活里,总是有各种别人。

有陌生人,有美好情谊的伙伴,有我们的血亲家族。

欣赏是一种光芒,能照亮自己和别人。伊尔的“了不起”这个超现实的隐喻故事通过与别人的相遇和施与光芒,让我们沐浴在温暖中。

这则心理隐喻故事,期望你能保持欣赏的积极心理品质,并能不断照耀别人……

在你阅读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是如何给别人送去光芒的?我的相关言语是什么?伊尔,她携带着光芒居住在你的生命里,送给别人光明的人自己必然是发光者。

伊尔是来自宇宙深处的精灵。她有着金黄色的头发和一双清澈的眼睛。她的外貌和地球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差别,有一天她与地球擦身,一跃来到了我们身边。

她张开双臂,对着大大的地球说:“你真了不起啊!因为你很伟大!”

伊尔遇到一棵大树下的小男孩,他正舀水浇着快要干死的花……

“喂,这是什么?”伊尔问。

小男孩说:“它是花儿。”

“你能去掉名称来解释它吗?因为……名称对我毫无意义!”

小男孩好奇看着伊尔,说:“那么,它是让人心里快乐的东西,就是你热极了,突然吹过凉风那样……”

“你真了不起!能细心呵护快乐的东西!”伊尔真心地对小男孩说。

小男孩听了伊尔的话,真的很快乐呢。

这一天,伊尔来到了一所山顶上的村落。

他看到小朋友们都在快乐地玩开火车的游戏。只有一个脏兮兮小男孩,他赶着几只鹅,用手小心翼翼地捧一只鹅蛋,他好像不能和他们一起玩。

他对小男孩说:“你真了不起!能和孤独在一起,一点不抱怨!”小男孩在小河边把自己的脸颊和衣服都统统洗干净,他好像开始喜欢自己了呢。

伊尔来到了一个喧嚣的农庄,农庄里住着各样男女孩子。花朵不待开放,已被揪断;水沟永远丢着各种塑料瓶;男孩子们大声喊叫说话。伊尔来到这里,他挨着一个画画的女孩子坐了下来。

伊尔低头看到了她的画:有个人站在窗口,安静地望着一片绿色……

伊尔说:“你真了不起!你比别人多一个世界,它在你的心里!”

听了伊尔的话,小女孩用画笔在画上加了一顶草帽,让这幅画看起来真的有点“了不起”呢!

伊尔遇见一个小女孩正抱一个布偶娃。

“你在做什么?”伊尔问。

“我在给我的娃娃唱歌儿”,女孩边说边用小手抚摸布偶的头发,温柔极啦……

伊尔想对她说:“你真了不起,你心中有爱,而且温柔!”她想着还说些什么。可是,小女孩温柔的样子,使得他恍惚中忘记了说,思绪飘回了自己出发的地方……

教育感悟:

我的这个绘本被芳草地国际学校章华老师运用在教学中。她让孩子们演绘本。

孩子们说:从小到大,没有人说我“了不起”呢!被人说了不起,真舒服!

他们在最后很动情,表达了不想让伊尔回到自己的宇宙,要把她留在我们中间……

三、引导学生适应生活 建构内在的世界

学生在发展中有很多成长的困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有些珍贵的故事如果不经意保存就会随着岁月丢失。一个教育者首先要是一个在回忆中选取和保存自己人生故事的人,并能做一个会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的人,自我人生故事实在是教育的一大宝贵资源。

人生会因为叙事故事而变得美好的。2015 年12月31 日,我应北京市朝阳区广播新闻电视中心邀请,在演播厅录制了关于叙述人生故事的节目。我认为:

故事代表一种经历和心理经验,它们本身无好坏之分,但在心理世界却是不同的存在。有时它是积极的,有时它是消极的。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人生故事积极地讲出来。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媒体的认可。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我创作了一些绘本。

案例【片摘】 会唱歌的小绿鱼

这个红衣女孩叫朵朵。她最好的朋友是家里养着的一条红色的鱼儿。

朵朵是个不爱说话的女孩。

因为朵朵的妈妈太爱说话了,她从早到晚说个不停。

朵朵,你今天不能穿红色的衣服吗?

朵朵,你额前的头发被风吹乱了,你要梳理一下,记住了吗?

朵朵,你今天必须要读的书,你自己重复一遍,好不好?

朵朵一下子逃到了红色的小鱼身边,在那里,能想象一片宁静的田野或海。

伊尔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朵朵身边的。

伊尔问:“朵朵,是什么让你哭泣?什么让你难过?”……

朵朵回答:“就像和我的那条红色的小鱼儿在一起。当然,它也可以是神奇的绿色呢。”

伊尔请朵朵闭上眼睛,她要带朵朵做个梦想之旅。她和朵朵来到了月亮海。朵朵瞬间变作了一朵黄色的小花,这里是小绿鱼儿的王国。两条绿色的小鱼向她热情地游来。

绿色的小鱼儿们来到朵朵身边,朵朵搂着它们,坐在海边,和它们一起眺望月亮。

这让她的心无比宁静。

“天啊!她多麽美。”伊尔感叹着。

此刻世界安静得能听见鱼儿呼吸的韵律,树叶落地的声音,从雪花里一瓣一瓣奔跑出的光芒。

伊尔对小女孩说:“你要时时用想象把自己带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如果你真的喜欢安静,喧嚣永远抓不到你。”

伊尔转身对世界说:“大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欢乐无比的小孩儿,而有个孩子叫朵朵,她喜欢安静,就让她安静吧。世界,请你爱这个安静的孩子和帮她拥有一条绿色的小鱼儿吧。”

心灵回音:

1. 当有人唠唠叨叨让你感觉不安静的时候,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

2. 你也试试做个闭上眼睛的想象之旅吧。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

3. 如果一个人的偏好和别人不一样,你如何看待这个人呢?

这样的内容把积极心理的情怀传递给学生。浪漫的故事仿佛富饶的土地,绘本是它生长出的温柔的花朵;艰难的故事仿佛孤岩绝壁,绘本是它生长出来的雪莲;当你捡拾起被遗失在角落里的故事的时候,它漫上心海的潮水,绘本是这样的故事里的珍珠。我愿意一直以创作的方式挖掘绘本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们的积极心理成长。

心理成长论文:论赏识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摘 要: 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对学生心理机制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赏识教育 心理成长 影响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就是把父母教孩子走路时这种心态运用到教育过程中去。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在欣赏的环境中成长。多鼓励学生:“你现在失败了,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你能行。”赏识教育就是要创设一种教育上的合适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使教师口中的“你能行”转变为学生心中的“我能行”,促使他们在学业、品行和个性方面主动、健康发展。

二、赏识的机制及其教育应用

赏识机制之一:个体行为与其结果互为因果。一定的行为引起相应的结果,而结果的反馈则可影响以后的行为。这种反馈作用以情感因素为中介。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是情感性因素,如期望水平、自信心、成败体验等。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引起某种情绪的主要不是环境或事件本身,而是人对环境的或事件的评价。对于一个分数,如果给予消极性的评价,则会引起学习者消极性的情感体验。由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在有目的的状态下运动的,人在潜意识中对成功或是失败的预期,往往左右着人的行为,因此消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个体对行为的调控不由自主地指向失败,于是又导致不良的结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同一分数,如果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习者就会激发起自尊、自信、自强等情感,促进追求成功的行为。因此,教师要考虑:一要创造使学生成功的环境或事件;二要引导学生对环境或事件作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学生的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赏识机制之二:学生、教师、家长的情感性因素交互作用,并影响到各自的行为。学生的活动不仅处于自身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之中,还处于与教师、家长交互作用的更为复杂的系统之中。其中情感性因素的交互作用尤为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三者情感的依赖性上。学生对进步的向往、对成功的喜悦、对自我的欣赏,依赖于教师、家长对其抱有的赞赏、期望、鼓励等积极性的情感态度;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诚、对教育对象的挚爱、对教育成果的欣赏,既有赖于学生对学习的热忱、对教师的信赖、对自身的尊重,又有赖于家长对教师的理解、尊重和赞赏;而家长对子女的喜爱、欣赏和对教师的信赖、感激,则有赖于其子女和教师有如上述的积极情感。三者相互激起的某种情感会反复交互作用而越来越强烈,形成情感共振状态。上述的积极情感所形成的是良性共振。当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互相失望、互相埋怨、互不顺眼时,教育的力量就变得不和谐、不协调了:而一旦三者失去了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教育就失去了获得成功的支柱。

因此,要注意从形成积极情感良性共振入手,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

三、多元智力论是赏识教育的正效价值论基础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以成功为价值定向的教育评价的改革。无论是作为教育目标的成功,还是作为教育本身的成功,或者是学生主体的成功,都显示出突出的肯定的价值倾向。这个原理以正确发现、认识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和潜能作为整个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以长扬长”,实施鼓励性评价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的过程。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就是这种正效价值论生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1.学生评价应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对智力内涵的理解,一直是见仁见智,智力二因论认为,人类智力的内涵包括两种因素,即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智力的一般因素,表现在一般性的活动上,智力的特殊因素表现在特殊性的活动上。加德纳指出:人的智力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多种智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且每种智力在每个人的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形式是不一样的。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学生评价应对学生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以往的考试评价只侧重八种智力的前两种,而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就必然使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实现这一愿望,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每个学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都有很大的发展潜能;第二,营造每一种智力都是同等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多种才能,并获得自信;第三,积极主动地探索对各类智力的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客观公正和积极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智力特性进行有效教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第四,无论在评价的哪个环节上,都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评价工作的首要位置。

2.善于运用评价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组合,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弱项,有与此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使他们的优势智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再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进而使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由此,善于运用评价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是我们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获得的第二个启示。客观地说,现实中我们所实施的评价多用来找出学生的弱点和不足,而非长处和优势;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利用手段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弥补漏洞。因而我们实施的评价无非是仅仅体现了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毋庸置疑,这样做是必要的,特别是对那些学业不良的所谓“差生”更是如此,评价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是沉重的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不是向上的动力。屡战屡败的经历容易使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而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是很难走向成功的。所以,评价应该在多发现学生优势智能方面有所作为,使多种多样的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蓬勃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更有能力、更充满自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是构建赏识教育评价体系应具有的基本理念。

按照旧的教育观:因为“你不行”,所以“你失败”。学生本质中存在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的价值似乎根本就不存在。而赏识教育的正效价值论则肯定学生潜伏着的积极性方面:“你不行,仅仅在某个方面,然而你在总体上是行的,因此你一定能成功。”这个结论是通过发现、认识学生的潜在能力而实现的。赏识教育的正效价值论就是要将原本就存在的,只是被不当教育压制或忽略并归之“不曾有过的东西”揭示出来,通过以长扬长与对点滴进步的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信心和聪明才智都得以展示并获得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行为科学论是赏识教育的发展动力论基础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追求成功是学生的精神需求,教师的责任是运用激励手段,促使学生产生内驱力,形成正强化,逐步实现成功,并引导学生在成功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成功,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外界的刺激就是教师创设成功的机会,驱动的内力就是自信心。实行赏识教育,就要重视教育者在自主或自由活动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主动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目标,从而获得自主发展的成功。这其中不仅包括“期望―机会―评价”的第一循环,还包括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力机制的第二循环,即“教师期望―学生自我期望”的循环,这正是教育期望在赏识教育中的真正含义。

说到底,赏识教育还是个因材施教的问题。我认为,实施赏识教育对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而言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希望赏识教育在这一方面有新的发展。

心理成长论文: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摘 要: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成长都成为关注焦点。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引导方式及方向是否科学至关重要,其中,评价成为引导学生的有力抓手。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评价,以科尔伯格的三个层面六个阶段道德发展水平为指引,促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关键词: 教学评价 心理 道德 科尔伯格

健康的人格能使人保持开朗的心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情操、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意识和能力;具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社会品质。

个人的心理成长和道德品质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家庭的潜移默化、社会环境的熏陶及学校教育的影响。其中,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是随意的,而学校教育的影响则是具体的、强势的和最有效果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儿童道德发展心理学基础和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道德教育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stage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儿童有自己的心理结构,并能运用心理图示同化和顺应外部环境,从而建构其经验世界。科尔伯格还具体地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三个层面六个阶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道德成长及实际行为产生作用。

一、前习俗道德期(Preconventional level of marality)

处于此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已初步具备是非对错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对行为对错的判断,不从行为本身着眼,而从行为带来的后果着眼:后果带来奖励的就是对的行为;后果带来惩罚的就是错的行为,即仅仅将着眼点放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和与自身的利害关系上。在日常教学中,处于此道德发展阶段的学生会因为教师对待自身行为的反应而做出规避或争取的心理反应,因此,教师运用简单的表扬及批评就能达到目的。

第一阶段:避罚服从取向(Punishment-obedience orientation)道德发展水平与教学评价

道德发展水平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表现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一般发生在年龄较小及刚接触新环境的学生身上。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为了课堂纪律、班级卫生等而提出不准说话、不准乱动、不准说错等相应要求,学生为了不遭受“批评”这种评价而“不越雷池一步”,但这绝不应该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手段,否则会让学生缩手缩脚,不敢做任何“有可能”遭到批评的举动。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Instrumental - relativist orientation)道德发展水平与教学评价

道德发展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集中表现在“想要回报”, 对行为对错的判断持利益交换的观点:做出别人希望发生的行为是为了得到自身想要的回报。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会为了教师的表扬、鼓励或者“小红花”而努力做到教师想要的表现,即会为了某个具体的奖赏而做出具体的、教师希望看到的行为。运用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的学说进行解释,孩子们因为良好行为而得到奖赏之后,心理会得到相应的“强化”,从而大大提高重复我们所认可行为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成效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评价手段导致的后果是学生仅仅为了教师的评价而做出具体的行为,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贿赂”而做出的“回报”,不是将出发点放在“应该”和“我愿意”上。

当然,对于年龄较小、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对错难辨的学生来说,这两种简单的评价手段对建立学生的是非观念成效显著。

二、习俗道德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处于此道德发展水平的儿童突破了自我的界限,不再以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开始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服从法律,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在日常教学中,处于此道德水平的学生,其行为的出发点突破了被动的、自我的界限,主动地与社会沟通。

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乖孩子取向(good boy/nice girl orientation)道德发展水平与教学评价

这个阶段的儿童在进行心理行为和道德评价时突破了前一阶段孤立的、一时的模式,而开始将别人对自己的系统评价作为关注点,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是“好孩子”、“好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发展特点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所有学生上进,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为了“取悦”教师、家长而做出一系列为别人喜欢的作为。但是,这种价值取向仍然是外在的、功利性的,而非学生发自内心的和认为应该的,缺乏可持续性和长久性。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law - and - order orientation)道德发展水平与教学评价

道德发展到达此阶段者,开始认同社会规范,对学校校规和社会法律,自觉有遵守的义务与责任,同时要求别人恪守并保持,即学生意识到社会已经有成型的、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因此开始以这种普遍约束力对自己及他人进行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趋向,可根据社会普遍准则或制定的规则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成为知道且遵守规矩的人,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尽快融入社会主流。但是这种评价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有外在环境的刺激则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合乎规范,无外在环境的监督则会将这些社会规范置之脑后,且学生恪守不变,不知变通。因此,仍然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评价手段,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发展。

三、后习俗道德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erality)

这一水平上的人们发现所谓“法律”、“规则”等不过是一种“社会契约”,是人们在长久的社会磨合过程中人为制定出来的,而非无法违背、不能改变的,个人面对攸关道德的情境时,可本着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从事是非善恶的判断,未必受传统习俗所限制。

道德发展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已经不多,这种道德水平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内化,在周遭环境中很难找到一个典型范例来点评。在日常教学中,处于此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不局限于外界对自我的要求,而以自己的标准为行为的导向。

第五阶段:社会法制取向(Social-contract-legalistic orientation)与教学评价

处于此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不会将自己严格束缚在“规矩”的条框中,而是意识到“规矩”只是一种社会契约,不是无法变通的,因此,个人开始辩证地衡量各种行为的是非对错,对待社会的态度不再是被动的“顺应”,而是主动的“同化”,以自我建立的道德模式指导自我的社会行为。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这个层次道德的培养不能再简单地用鼓励、表扬、批评或者对错来进行,而应利用各种素材,如知名人士事迹、主题鲜明的影片人物性格等进行评析,让学生在辨析、评价的过程中将这个层次的道德精华内化,进而指导学生行为。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Universal - ethical - principle orientation)与教学评价

经过上一阶段道德水平的发展后,个人的道德水平有望达到最高层次:个人根据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了对道德事件判断时强调真理和正义的一致性与普遍性的信念。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准则,而且考虑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道德判断已超越了某些规章制度,更多地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准则。

如前所述,后习俗水平的道德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在教学中很难捕捉到这个道德层次的外在表现,利用教师的简单评价促使学生达到这个层次曾一度很难操作,但是,教师仍可利用评价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起码不能扼杀学生的自我意识。

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德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道德建模”起到指引的作用,因此,作为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最直接、最强烈的教师,更应利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将教学评价做得更出色。

心理成长论文:关注幼儿心理成长 成就未来美好生活

【摘 要】根据国内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许多显著的行为特征及人格表现都能在其幼年时受到的教育找到根源。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行为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社会发展、变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不适应:报复社会、自我施虐、虐待他人。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对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产生深刻的反省。对此,我国相关调查机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青少年普遍存在抗挫折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缺陷。通过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发现,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这部分人在幼儿时期很少或根本没有受到过挫折教育。

【关键词】赏识教育 自信心

众所周知,作为祖国未来的儿童,应该接受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从而茁壮成长。但是,在现行的生育政策下,“4-2-1”的家庭组成模式成为常态,幼儿在家庭中享受着全方位的照顾。这种社会常态的蔓延,导致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产生不敢管、不想管的畏惧心态。这种教育虽然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却使他们逐渐丧失了以正确的心态应对挫折和挑战的能力。不幸的是,在人漫长的一生中,挫折和挑战无处不在。因此,从娃娃抓起,坚持不懈的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们保持并养成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以保证他们走向社会后能独立、正确的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就成为幼儿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般而言,挫折教育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即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2.挫折是不可怕的,即正视挫折的勇气教育。3.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即战胜挫折的信念教育。4.要学会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即克服挫折的务实行动教育。

赏识教育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确立的,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信任、尊重、理解、激励的教育,从而树立学生信心,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的教育模式。

自信心,也叫信心,这是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特性,即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挫折教育一定要选对合适的切入点,单纯的针对一个孩子的说服教育,从现有的案例来看,大部分是失败的。而在集体的游戏中,组织者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角色任务,在游戏中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游戏失败造成的后果及培养如何应对失败的能力,则是为许多成功的案例深刻证明着的。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人格特征及行为模式养成的黄金教育期,这需要家庭、幼儿园乃至社会的倾力配合才能实现良好的效果。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园教育应“增强自信,培养幼儿乐群、友好的态度和行为”。这应该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幼儿的挫折教育提出的最高要求及教育标准。

但是,目前的幼儿教育尤其实在挫折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幼儿在抗挫折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小朋友晚睡晚起,不能按时到园参加正常的活动,但经常把原因归咎为家长没有把握好时间,很多家长也为此自责;小朋友之间玩游戏,有的幼儿只能赢、不能输,输了之后就大喊大叫、乱发脾气;有的小朋友在幼儿交往中畏畏缩缩,不敢进入陌生环境、抗拒融入集体,或者与他人交往有障碍,不敢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志或想法……这样严重影响了幼儿人格的全面发展,并势必对其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幼儿挫折教育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幼儿抗挫折教育的缺位,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我们国家近三十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了许多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家庭的模式一般为“4-2-1”,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幼儿的吃、穿、住、用、行从出生之日起就被安排的妥妥帖贴。孩子在家庭中就是“小太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虚拟的顺境让他们养成了自我膨胀的狂妄,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感到万念俱灰。正式从这个意义上,日本的心理学家把这种家庭教育称之为“过度教育”,并指出,这正是孩子意志薄弱和依附心理的根源。

随着媒体曝光的幼儿园教师侵害幼儿案件的增多,家长们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安全情况越来越担心。恐怕很多家长每天回家都要问问孩子:老师打你了吗?在幼儿园受欺负了吗?吃得好吗?老师吵了没有……孩子在幼儿园稍微受一点委屈,就有家长到幼儿园兴师问罪甚至大打出手。凡此种种,家长、媒体、社会给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幼儿园和幼儿园的老师们不愿意、也没有动力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恐怕就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从时展的需要看,现代社会对个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我们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还要求我们具备相应的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才能正确的面对未来的生活。因此,在幼儿园中进行挫折教育,正是对时展的正确因应。

可惜的是,我们的社会中并没有形成要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氛围。由于现在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给了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整个社会对孩子教育的理念或者潮流也是:只要能考出好的成绩,考到理想的学校,别的都不重要,别的也都不在考虑之列。社会上以“分”定优劣,以“分”论等级风向的指引,让挫折教育完全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这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据北京市教育研究会就“你遇到失败打击能顶得住吗?”的问题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结果31.2%的孩子回答:“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

我们所要做的,是从幼儿的特点和习性出发,以“建立挫折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为主旨,以“凸显幼儿园挫折教育特色,提高教师挫折教育能力”为目标,从挫折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反思等方面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入手,探寻游戏搭台、教育唱戏的教育策略,通过寓教于乐的集体游戏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进而促使幼儿园的教师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改进教学的思路,提高教师的挫折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集体游戏激发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引发孩子在游戏中主动适应失败并积极探求应对失败的解决方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促使孩子人格特征的全面发展。

心理成长论文:浅析公务员心理成长与健康建设的反腐意义

【摘要】我国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行政体制的竞争性及其晋升通道的有限性,以及公务员个体本身心理素质及心理成长不够完善等内外两方面因素导致的。本文在分析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建设的途径的建议,最后探讨了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建设,以及其心理成长的反腐意义。

【关键词】公务员;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反腐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

国家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实行者和国家行政指令的执行者,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大,同时,因为行政体制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政府机构管理的信任危机,使其伴有较大的职业风险。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务员与公务员群体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工作状态也不再是所谓悠闲的“喝茶、看报”,繁重的工作负荷导致公务员面临着日渐增长的工作压力。与高负荷工作相伴的是晋升渠道狭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另外,多数公务员因工资水平不高而产生的家庭压力。在这种多方压力和冲突之下,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显现。

二、公务员心理成长与健康建设途径的建议

由于公务员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存在程度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其工作效果、服务大众的质量以及自己的生活幸福感。因此,针对公务员心理健康危机的现状,非常有必要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帮助公务员群体进行心理健康建设,实现其心理成长,为其高效履行公共职责和幸福生活提供良好的心理资本和心理保障。

(一)个人方面。1.更新观念。公务员感觉到沉重的工作压力,以及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并且应该得到及时的释放、疏通和解决,否则日积月累,极可能会发展成心理疾病而不利于公务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进展。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心理咨询还戴有“有色眼镜”,认为“心理有病/变态”的人才需要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因其身份的公众性,可能对心理咨询有着更沉重的心理负担,也有很多人是碍于面子。因此,很少有公务员去主动解决心理问题,不敢去看心理医生。因此,公务员群体需要及时更新观念,了解心理健康概念及其标准,了解心理咨询,了解现代社会下人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正面认识和正视、面对心理健康问题。2.积极行动。在更新观念,抛开思想和心理负担之后,公务员群体应自觉、自主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并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3.自我成长。首先,通过自我学习和外部观念输入,纳入正确的新观念的同时不断自我反省,发现并改变思维中已有的不合理的观念。其次,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了解自我,了解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需求,也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未达成的心愿、未完成的情结,了解人格中不够完善之处。

(二)政府方面。1.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程。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讲解并普及心理健康标准及相关知识,化解公务员群体的心理负担,让其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像学校一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通过课程的讲解、活动与交流,缓解公务员群体的工作压力,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2.EAP(员工帮助计划)。EAP,最早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实施,旨在通过多种途径或者形式,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业绩。针对公务员群体日益加重的心理危机,也可采取EAP形式,例如为公务员设立心理咨询、放松室、发泄室、为公务员及其家庭成员制定健康研修计划和增进健康的方案等。在进行EAP之前,需要做的是,扩充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队伍数量,规范和提升其职业技能、专业化水平和科研修养。

三、公务员心理成长与整合的反腐意义

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建设及其个人心理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微观层面来看,公务员身心和谐,心理健康舒适,会提升其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

其次,从宏观层面来看,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公务员的主观幸福感增强,会反哺其工作态度、工作耐心以及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第二,公务员个人的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对于社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亦有重大助益。

腐败,是个体将国家赋予的公权利用于谋取私利的一种非法行为。近年来我国反腐力度逐渐加大,并且卓有成效。但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社会腐败现象的土壤依然没有被铲除。

有针对腐败犯罪人员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腐败犯罪人员的心理风格不健全,其心理动力风格歪曲,且动力性过强,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存在着不合理观点、不合理的期待以及贪婪性的欲望。

因此,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实践工作中,不能忽视这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一因素。关注公务员群体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注重主体的内部疏通,用心理学方法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

预防腐败犯罪,可以从主体的心理制动风格着手,加强信念教育,提升制动力量;重视心理分析,发现公务员群体主要心理的发展过程,主要且重要的社会经历,挖掘并疏通其背后所压抑的“情结”或“阴影”,减少甚至排除其对生活和工作的消极影响,最终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实现“制动”力量的合理释放。坚持优化行政环境,规范职务行为,使国家公职人员形成健全的心理风格,达到预防腐败犯罪的目的。努力培养公务员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从源头预防腐败现象,有利于各层级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推进。

心理成长论文:高校心理教育与朋辈心理成长站“共进式”建设研究

摘 要 当前,国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愈发重视,在高校教育中体现最为明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环境越发复杂、家庭教育不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欠缺等都成为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心理已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还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项目组通过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朋辈心理成长站”,来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朋辈心理成长站的“共进式”发展,帮助学生成长。同时建立大学生幸福成功指数的标准,从而更好的体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

关键词 心理教育 朋辈心理 大学生幸福成功指数

0 引言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双重负担,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悄然变化。当前我国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①这表明有大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心理健康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

造成这一状况的首要因素是师资力量的缺乏。目前,大多高校仅配备1~2名心理辅导老师,有的学校甚至多校区只有一名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任职。这样的比例分配远远顾及不到所有的学生。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没有能力和精力主动了解、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心理辅导。虽然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但课程内容空洞、说教为主,缺乏针对性、及时性、趣味性,产生不了积极的效果。

其次,学生心理安全意识缺乏。现在大学生的自尊心强,缺乏安全感,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会碍于面子选择其他倾诉或者自我发泄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②

目前,急需更好的方式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朋辈心理成长站这个设想的提出,正是为了快速了解、及时反应、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更好的发展自己。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健康,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良好。”而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教育基础理论也是相当薄弱,专业咨询人员的严重匮乏满足不了实际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同时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也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受重视,在只看重成绩的社会形态下学生自杀、投毒等新闻频频爆出。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不同于别的学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科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自我控制技能的培养,受到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④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挖掘心理潜能,渐臻自我实现。⑤

2 朋辈心理成长站

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1969年,威兰德发表了她利用受训的高成就学生在咨询团体中帮助低成就学生的研究报告,成为朋辈心理辅导领域的第一项研究成果。⑥朋辈心理辅导是指一批志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非专业人员经过一定短期培训,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自发的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许多心理知识教育、心理问题研究、心理活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对周围需要帮助的朋友提供及时的帮助或有效的行为示范,这种形式是通过心理辅导功能的影响,推动周围群体在人际交往方面和心理成长过程中实现“自助式”成长。这种模式因为朋友或者长辈会有相同的感情、生活经历体验,在尊重隐私保密的原则下,辅导人员以尊重、真诚的倾诉与交流过程中了解问题的关键性与当事人容易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帮助指导。

3 两种心理健康教育取长补短,寻找切合点“共进式”发展

近几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主要以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在校任职、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来促进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积极向上的心理。但是由于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配备的心理指导老师专业很强但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满足不了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导致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而“朋辈心理成长站”恰好弥补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做法的不足,它以涉及的学生范围更加广泛;发现问题更加及时;辅导操作更加简单便捷;调节效果更加高效这四个独特优势,利用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培训,通过身边的朋友、老师和长辈来疏导心理问题。这种“他助―互助―自助”的方式,不仅可以改变学生与学生、长辈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自我调节。两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共进式”发展,学校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与非专业心理辅导模式的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协作、互为补充,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在培训“朋辈心理成长站”的志愿者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朋辈心理成长站”也缓解了学生对以心理辅导的恐惧和需求广泛,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加专业性的、广泛的指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4 朋辈心理成长站与心理健康教育共进式发展方法

将“朋辈心理成长站”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承担着塑造社会责任、传承道德文明、倡导主流价值责任,这要求面对问题应该主动预防,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学生寻找求助。通过学校各级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重视下,取得明显的效果。

(1)建立学院朋辈心理里成长站:学院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环境之一,建立“朋辈心理成长站”,在学院中选拔有能力的辅导员或学生干部,经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培训,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了解各自学院的学生的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沟通指导。也可组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运用互联网建立更加便捷、安全的沟通环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动向,让学生了解学习更多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和尝试。

(2)建立宿舍楼的朋辈心理成长站:大部分学生因为心理的问题喜欢独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下降,在没有倾诉对象的情况下未能及时的正确引导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通过日常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上学习、再配合宿舍“朋辈心理成长站”温馨舒适,可以让学生完全放松下来,更好地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

5 高校大学生幸福指数

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社会就业和学业的双重压力,生活挫折,感情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项目组主要从四个维度评判高校大学生的幸福成功指数:首先是“成功认可度”,主要包括学生在校的学业水平情况、目标规划的程度以及四年期间自我能力的提升,占到指数比例的25%。当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所计划的目标或提高自己的能力时,心理会产生自豪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二个是“社会认知趋同度”,主要包括在校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性格认同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占到指数比例的25%。每个学生都将步入社会,而自我价值的体现更重要,会产生很大影响;第三个是“时间利用率”,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规律性、作息安排的科学性和做事的效率,占到指数比例的25%。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是提升自我能力、创造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第四个是“受教育体系的成熟度”,即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已经接受教育面的广泛度,不仅需要专业课的知识教育还需要人文素养的提高,占到指数比例的25%。我们通过这四个维度设计出自己的幸福成功体系,利用加权的方式评判是否幸福成功。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高校范围内找到500名学生了解他们的幸福成功指数,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心理压抑、不自信但是从来没有找过学校心理老师开导,主要靠自己调节。但是这种情况下问题积压时间长对学生会有很多负面影响。通过“朋辈心理成长站”开展后的效果在幸福成功指数调查中作用尤为明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朋辈心理成长站”利用它及时性、高效性、广泛性的优点更好更快地在各大高校建立起来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让更多的学生摆脱负面情绪,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6 结语

当前,国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愈发重视,高校教育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项目组通过分析在高校大学生中两种重要教育方法,即“高校心理教育”与“朋辈成长站”,寻找出两种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探索研究二者“共进式”建设发展的方法,帮助高校学生成长与发展。同时,建立大学生幸福成功指数的体系,从而进一步体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