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

时间:2022-06-04 02:36:53

导语:在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小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对新概念、原理认识不够,在知识应用中感到畏惧,例如:乘法口诀总是背不熟悉、看到数学应用题就怕;课堂上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甚至抄袭作业。这些表现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而不知如何应对导致的,下面我们就分析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出发,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1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当今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儿女都是独生子女,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父母对小学生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使得小学生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同时,我国社会各种矛盾不断凸现的关键时期,社会形态、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增加了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过于紧张因素,致使小学生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他们都是父母的宝贝,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今后的发展。由于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学生在思想行为和学习上都有不同的表现,总的来说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1.1懒惰心理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就万分呵护,不让他们做任何事,形成孩子眼中的依赖和懒惰行为,对待学习也是如此,课堂上不善于思考老师的问题,课后也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学习上容易出现接二连三的心理不健康表现,例如由于自己平时懒惰不思进取而成绩低下,父母的责备、老师的批评接连出现,他们容易因此而一蹶不振,性格孤僻等等。

1.2不服从心理

很多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长期享受父母的宠爱,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也表现得以自我为心中,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无视学校的规定、在同学免得耀武扬威等等。存在这样心理的学生他们对待学习也会同样如此,例如高傲的情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对学习坚持己见,不想和同学、老师交流,然而在考试成绩下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因为分数低下而表现出不服输态度。

1.3厌学心理

小学生对世界认识浅,对一切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能玩耍的游戏和学习他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偏爱。部分学生因为贪玩而厌恶学习,游戏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他们一般表现为: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好动,急切盼望着下课、放学;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何时候都想着玩耍把学习抛在一边等等。

2影响学生学习上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标志,然而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要掌握学生心理对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因素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对教学者而言,了解学生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就如在战场上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一样,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多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存在,其分析如下:

2.1客观原因

教材内容枯燥:特别是数学教材,没有语文教材那些丰富多彩的图画,不是理论概念就是数学公式,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教师教学方式呆板: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新课程理念,他们忽略学生学习知识的进度和对知识一味“灌输”,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创新,不考虑学习吸收知识的实际情况和他们对知识的需要程度,作业多、难,甚至采取老套的“题海”战术过分要求学生,造成学生心理负担重,一再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另外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给他们确定过高的目标,有的甚至规定出不能达标的一系列惩罚,让学生畏惧考试,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2.2主观原因

对于学生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智力水平较低,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弱等,这些学生他们本身很想学好知识,反之又受智力水平限制,再努力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学习态度不佳,部分懒惰不思进取,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用功,不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导致成绩低下。

3小结

林崇德老师主张,并不一定要记住固定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专业技能,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实践者。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最困难的不是通晓有效教学的步骤,而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以及怎样运用这些教学步骤。俗话说:“育人先育心”,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并且灵活地把心理学知识贯穿于数学教学环节之中,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大学钢琴教学下的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学生排斥难度大的乐曲很多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时候总是喜欢弹奏自己喜欢的乐曲,对那些难度很大的乐曲比较厌烦,这是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学生在难度比较大的曲目上没有信心。学生在很多的时候会对自己不会的乐曲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弹奏复杂的乐曲,信心减下去了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求助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因为这种难度比较大的乐曲,在演奏上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技巧性的东西,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弹奏者集中精神来完成,这就给演奏者在心理上有了一个很大的负担,导致了内心的紧张感。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难度大的乐曲都会产生紧张感。

(二)学生恐惧钢琴弹奏学生在进行钢琴弹奏的时候往往学生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学生弹奏过程中过度紧张,神色紧张、手指不停的颤抖、多次停顿,甚至有的学生出现呼吸紧促等很多心理问题。这种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开始分析,产生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弹奏者的生理机制大脑皮层和皮下某些消极情绪有关,如果对皮下消极情绪的刺激越来越强烈,就会出现大脑发生紊乱、神经失调,导致了上述中的种种表现。

二、即兴伴奏中学生心理调整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培养学生钢琴即兴伴奏中兴趣的时候,首先解决学生内心中各种的心理问题,让学生可以长久的保持一种对演奏的浓厚兴趣。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只有爱,才会有信念,当学生对钢琴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追求的信念,这种信念表现在对音乐的无限痴迷,这种状态下,他会非常投入的练习演奏技巧。当技巧掌握了之后,学生在弹奏的时候就不会再感受到紧张。

(二)老师从启发性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学习音乐有很多的好处,学生家长和老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音乐不单单是音乐的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让自己可以更好的提升,通过学习音乐可以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曲目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比如一些流行音乐,通俗音乐,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边弹奏边演唱,使即兴伴奏深入他们的课余生活,达到发散音乐思维的效果。老师应该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对音乐中的技巧知识加以了解和认真揣摩与领悟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意境,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从学生性格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钢琴初学者都处在学习期,不同性格和年龄的学生之间都有一些个性差异。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用同一教学模式的话,对一些学生来说是行不通的,很难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上述原因,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因为学生的性格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再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特别的教育。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四)正确地评价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自我评价,对自己演奏水平进行详细的自我评价,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潜意识中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不盲目自卑也不盲目自信,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对于正确的自我评价,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1,对于有自信心的学生,不管是在练习还是在公开的演奏,都会表现出自己的自信心,他们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2,练习结果的评价,学生要在练习结束后,对自己练习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出不足的地方,对不足的地方多加练习,迅速调整状态。

3,技术评价。在练习高难度曲子的时候,要对自己练习的高难度曲子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详细了解自己在难度中哪些技巧不是特别熟练,进行总结,加以训练。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到,从心理学角度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提高即兴伴奏水平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心理学,它其实强调的是对大脑的训练。音乐给人带来愉悦,音乐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人听觉上的享受,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精神上的需求明显增加。现在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我们要丢掉那些传统的旧观念,来创新音乐,让它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音乐人才,在对学生即兴伴奏的培养中,不要忘记对孩子大脑的培养,这个过程是自己不断的完善的过程。

作者:孙丹青单位: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思想动态影响下的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清楚的掌握学生的心理

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和教育环境下心理、思想等精神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通过教育心理学,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将更透彻,能够更敏感的察觉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变化,这就有助于教师从与学生交流和对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获得更加隐晦的信息,并以此作为调节学生思想动态的有力依据。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其通常认为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不亲近,甚至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学生在面对教师时往往伴随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细节上的交流,教师也很难真正让学生对自己吐露心声。这就导致学生细微的思想动态变化很难被教师了解和掌握,特别是针对于部分拥有自卑情绪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而言,其更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针对于部分思想动态受到负面言,其更不愿意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变化。同时,当代的学生接触信息的面更广。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网络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大量不可控的信息,这就导致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过快,甚至能够在短时间内出现多种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存在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又较为复杂,这就导致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被教师掌控。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观察和判断。在课期间或者课余时候,教师可以依靠利用教育心理学,通过学生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变化来推测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观察方法,学生思想动态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这就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和把握相关的信息。

二、教育心理学能帮助调节学生的思想动态

从根本上说,教育心理学是通过研究学生在学习和教育环境中心理、思想等精神方面的特征和变化,其目的是通过这些研究来调节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保持积极正面的思想,最终保障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育心理学能够有效地帮助调节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帮助教师洞察学生心理变化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转变思想和意识,让学生的思想动态保持健康。思想动态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其对于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在于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次难以使用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疏导和调节。传统的调节学生思想动态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和负面情绪开展教育,或者召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一方面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使得这些教育没有针对性,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心中对这些教育存在轻视或者抵触的情绪,使得学生不愿意配合教育活动,从而导致效果不理想。而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单纯的教育学,而是充分结合了心理学的一种新兴学科。如上文述及,其功能并不单纯的局限于依靠心理学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关键的地方是以此为基础,使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理论进行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教育工作。以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前提,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教育学的方法来调节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够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愿意将自己的困惑和负面情绪向教师倾述,并最终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调节。例如,当社会出现激进的反日思想时,学生这一类缺乏判断能力并且情绪容易激动的群体往往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就使得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得激动和浮躁,容易受到有心人的利用。此时,学校和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教育,要让学生冷静的分析做出理智的行为。但这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受到挑拨,始终处于激愤的状态。教师的劝解和开导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效果,甚至学生还会抱着为爱国主义的思想冲撞教师。此时,教师可以使用教育心理学,利用心理学手段让学生先冷静下来。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诉说的方式,让学生发泄心中的愤懑,最后使用合理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平复情绪。

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学生思想动态的升华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思想动态的升华。同样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础利用心理学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思想动态。一方面,现代学生需要承受来自于社会、家庭、工作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使得学生的思想动态过于极端。另一方面,社会中不良的社会意识也容易侵蚀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产生负面的思想动态。利用教育心理学,教师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调节思想动态,还能够更近一步帮助学生完成思想动态的升华。例如,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枯燥无味,失去人生目标。教师就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让学生认清当今的社会和市场,认清自身的情况,最终确立科学、积极的人生目标,帮助学生从低迷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四、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是一种结合了现代教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新学科,其研究的内容是在教育和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心理、思想和意识等精神方面的动态变化,其目的是掌握这些变化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节和促进,最终保证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健康的成长。总的来说,教育心理学对思想动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够更明确地洞察思想形态,能够调节思想形态,也可以完成思想形态的升华。

作者:杨德玲孟宪伟韩永强单位:邹城市唐村中学邹城市太平镇冯集小学国网山东利津县供电公司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与主动参与者。而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主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小学生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困难与烦恼,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合理地帮助学生解决此类心理问题。仔细研究小学语文教师的课本,我们知道,在语文教材中存在很多适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内容与素材,而且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有助于教师构建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元素,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立足课堂教学的实践,努力钻研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充分挖掘小学语文学科中存在的教育心理学内容。比如,在小学语文《将相和》一文,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课文,文章的立意与主题也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正确的人格。在该文章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要着手训练与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心感悟与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其次,创设情境,让学生代入课文台词进行表演,使其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师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用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最后,在课文的讲解阶段,语文教师要深刻挖掘文章中的人物特点、语言及其性格,熏陶学生的人文内涵,使之在耳濡目染中健全人格,培养个性。通过这我们可以看出,只要语文教师用心挖掘,并将其挖掘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每一次都是成功的,并且是更有意义的。通过挖掘与研读文章的小例子,一定可以挖掘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关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丰富内容,进而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的环节

在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环节,良好的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美好的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精心感悟,发挥榜样作用塑造健康的心理,可以借助榜样的作用,通过精心感悟课文,让小学生在英雄人物的熏陶下,获得心理体验。一般在这个时候,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课文中描写英雄先辈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的字句,慢慢品味,让学生在品味中自然而然地生出钦佩之情。最后语文教师进行感情升华,学习英雄先辈勇敢果断、沉着冷静、顽强不屈的性格以及心理特质。

2.运用事例,恰当引导小学语文还可以发挥事例在心理塑造中的作用,恰当地引导学生。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八次》的时候,因为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主人翁布鲁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斗争精神,所以语文教师就可以恰当地运用这一事例,立足主人翁布鲁斯的生活环境,直面人物。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评一评”的游戏方式,带领学生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挖掘布鲁斯潜在的心理品质,从而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3.创设语文心理教学情境创设语文心理教学的情境也是一种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方法。比如,在进行《小露珠》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创造情境,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体验到角色的感受,语文教师进行引导,引发学生的自省,实现心理素质的自我塑造。

三、构建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心理教学的环境,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心理教学不重视的想法或者定式思维,重新审视师生间的关系,摆正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将自己始终放在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位置上。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放松,让氛围宽松、和谐,这样师生才能一起向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前进。另外,在教学的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平等,从而使自尊心受到保护。在此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心理教学,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接近心育目标。

1.融洽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信任学生、热爱学生并且理解学生、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这样的话学生也会尊重与敬爱教师,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愉快、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心理氛围。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教学的时候,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学生学习如何,不要以学习论“是非”,要用民主和谐的方式组织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融洽学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上课的时候微笑面对学生,微笑走进教室,始终面带微笑,这样学生会觉得教师比较和蔼可亲。当学生有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化解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心理压力。语文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能走捷径,要时时刻刻用自身的形象去影响学生,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很多教育心理学研究都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最后发展的情况越好,期望值是起促进作用的。就好像学生自己定的学习目标,目标若高,学生最后即使没实现,但效果距离期望也不会太差;反之,如果目标很低,学生反而放松了要求,这样的目标就失去了意义。因此,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期望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期望,教师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学生的技能以及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采用合理的方法,构建合理的期望值。对学生的合理期望值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的时候,还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表扬学生,表扬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取得成绩的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那些做错事的学生,教师要懂得批评的艺术,注意批评的尺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诱惑足够强大,任何道德的束缚都将土崩瓦解。可见,只有真正的心灵升华,而不是约束,才能使人生具有光明前景。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开发学生心智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立足现状,认真研究与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念,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另外,语文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心理存在的偏失,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

作者:民央单位:西藏林芝地区第二小学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信息技术教育心理学论文

1.信息技术的引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心理带来了新的起点。信息技术包括以下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因特网技术、电视技术、智能系统技术等等。但是,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乱用信息技术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使技术的使用效果下降,更要选择适合教育的技术。比如:没有进行筛选的教育视频进入课堂,这种视频就不会对学生产生多大影响。选择优秀的信息技术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踊跃积极。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选择的引进新的信息技术,否则对教育效果是无效的。例如:因特网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帮助的,学生没有节制的上网,不懂得分辨好坏,那将会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只有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教学理念中去。教育部门为了迎合教育心理的变化,结合新的信息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新的思想教育理念是一种新的转变,实现教育心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给心理学带来的挑战

信息技术毫无疑问的扩大了学生可学习的范围,但是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对教育心理带来影响,挑战着以往的教育心理理念。追溯到以前,信息技术一直都在影响着教育、经济等一些领域。但是,在教育方面要特别注意,信息技术能被充分的利用,必须要依靠教育的理念。目前来说,信息技术发展过快,已经远远超过了教育心理的发展,信息技术甚至对儿童都有所影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教育却远不及它。教育的历史很悠久,但是依旧没能挡住网络对学生的诱惑,学生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心学习,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中,将计算机作为聊天的中介。现在的教育理念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新的技术发展固然是好,但同时也要通过教育理念来进行规范。信息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对技术的了解,加深了人与技术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计算机等工具中了解到新的知识。但是,不能忽视面对面的交流,这依然很重要。没有任何的工具,可以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来进行工作。在别的方面,信息技术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进行网上练习,指导学生学习等等。这种功能让学生更加乐于在网上学习,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追求快速的转变,另一方面是追求持久的改变。因此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1.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信息技术是不是必须要使用?2.如果学生本身没有花心思去学习,那么信息技术能达到这一改变吗?

3.启示

在最初引入信息技术时,是希望能对教学效果起到更好的作用,相反,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得到的效果和最初的想法有了差距。例如:原本老师是想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让学生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更加沉迷网络,专注于游戏聊天等,忽视了学习,违背了老师原本的初衷。建构一个新的环境显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将精力都花到学习上来。但在同样存在问题:1.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比在网络上学习要专心的多,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很重要的。2.在课堂上学习时,学生有很好的约束能力,但是在网络上,学生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学生还是需要一个有约束有指导的环境下去学习。

4.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已经很好的结合作用,产生的效果对教育来说也很大。信息技术在很多方面可以起到帮助作用,比如:数据的搜集、虚拟的交流。所以,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要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成就。

作者:王宇单位:河北商贸学校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

1.教学幻灯制作结合视觉暗示规律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30%,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0%,靠想象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5%,将视觉、听觉与联想结合起来,知识记忆率能达到65%。教学幻灯制作时如能参考上述数据,利用大脑的各部分感官协同合作共同接受和处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以提升学习质量,提高课时内授课质量。另外,幻灯色彩的运用也可参考色彩心理学相关内容,选用视觉上舒适、心理上亲切的颜色,比如蓝色系,以象征希望、理想、独立的天空蓝作主色,以暗示诚实、依赖、权威的深蓝色突出重点,同时,如果学校没有统一着装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蓝色系服饰以加强亲和性,暗示学生更专注倾听你的授课内容。

2.充满引导性的文字语言暗示

教学幻灯中文字内容的设计可以参照文字对心理的暗示选择,同时授课时生动的语言、起伏的语调可以缓解因授课内容过于学术而引起学生乏味、心理疲劳及注意力分散,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保加利亚心理医生乔治•洛扎诺夫建立的暗示教学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利用环境和学生之间经常不息却不知不觉的交流,建立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记忆深度。例如:授课时以稳重但愉快的语调为主,强调重点时与原有语速相比稍微放缓,等等。语调的调整要自然而不能过于夸张、轻佻,避免过于戏剧化而减少学生对授课者的信任度、降低授课者在学生印象中的权威感。

3.适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肢体语言暗示

人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时,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而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即肢体语言来传达。授课过程中可采用适度的肢体语言暗示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授课重点,或者在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重新引导注意力回归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尽量保持微笑也可以引导学生的心理愉悦感觉,从而增强自主学习性;以短时间的目光交流增加学生的被关注度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表现也是授课者获得学生对授课内容认知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信息反馈的有利途径。

4.结合记忆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德国心理学家H.Ebbinghaus发现的遗忘曲线直观描述了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过程,而且提出理解了的知识较无意义音节来说能够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的理论。这就要求授课者在设计授课内容时尽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兴趣所在,加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温故知新的习惯基本摒除,知识来源大多只依靠上课时间,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记住、理解更多的知识点一直是授课者的难题。依据遗忘曲线,合理安排复习、小结、总结的时间点应该可以改善上述难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对授课内容真正掌握程度。

5.以适当的竞争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

“鲶鱼效应”常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企业用来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这一有效的激励手段是否能运用到本科生教育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消除因大学学习生活相对稳定状态引起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当然,鲶鱼效应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影响学生间的团结,所以这一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还需慎重考虑。

6.总结

总而言之,授课者、为人师者应该时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借鉴其他学科的长处以丰富自我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切实负起教师职责。

作者:周暄宣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财会教学应用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教师要以情感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兴趣与其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也证明学生平时对某种学科的兴趣,往往有任课教师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如果孩子喜欢你,那么就会喜欢你所任的学科,反之,就会对你做教的课程产生厌倦。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重视感情投资,要以教师真诚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来影响学生,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快乐学习,茁壮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对教材中的财会知识达到熟烂于心、运用自如的程度,而且要善于研究教材中的情感色彩与呈现方式,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预料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现象,充分考虑课堂的情感氛围,教师要将对学生和学科知识的热爱之情内化为强大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科知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师要“以爱育爱”,与学生平等相处,注重爱心教育

曾经有人说过: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并将爱心传递下去,今天播下挚爱的种子,明天将会出现一片热爱人类的情感之花。这就要就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严禁以教师高高在上的态度要求或训斥自己的学生,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会对教师及其所教学科产生厌烦。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正确的发展把握好方向。教师也要利用课间、集体活动之余去班级活动,这样既与学生交真心的朋友,进行情感的交流,也可以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辅助答案,寓教于乐。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情感做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笔者在执教《记账》一课时,开始上课没直接呈现课题内容,而是与学生拉起了家常,以教师关心生活的角度询问学生,今天是月初,大家是否又收到父母给我们寄来的生活费呢?那么你们上个月的生活费是如何话费的?当学生听到我的提问立刻流露出一种十分幸福的笑容,他们感觉到老师不但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在关注他们的生活,这样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贴近了,师生也达到了情感交流的目的。其实我这几句简单的关心也在有意地为导入新课做铺垫,教师很自然的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记账》,这样使新知识的学习从亲切的问候开始,又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友好情感。中职生这个年龄正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机、有着极其丰富情感的年龄,而并非一个仅仅用来装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应该是指导者、帮助者或服务者,而不是领导者。教师要严禁用我讲你听,教师说多少学生几多少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个师生互动与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情感是一座能量之山,学生的情感力量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目前社会也在积极倡导传递社会正能量,要调动学生积极的能量,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满关爱,充满热情,以心换心,以情激情。学生在老师情感的感召下,就会焕发巨大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就会成为师生间情感与情感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三、充分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他们产生学好会计专业课的内在动力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专门术语,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习过程和个性等方面的变化,实施的一种激励性的反馈信息。就我们中职会计专业而言,内容比较单调,教师讲起来也是枯燥乏味,账目中的来往关系过于错综复杂。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运用激励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针对职校学生生活阅历浅,道德观念薄弱的实际情况,我在财会教学中经常使用榜样教学法。也就是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也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选先进人物为榜样要从学生熟悉的或者本校毕业的人物当中选取,这样先进人物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更近些,更有力于让同学们接受学习。学生模仿时会受到一定的震撼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并将这些内在的情感外化为行动。同时教师也要重视本班优秀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影响,要对学生的好思想、好习惯及时用不同形式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对一个班集体则有利于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例如我在一次的批改作业中发现三班学生的作业写的普遍不好,就有三本作业写得格外认真,我没有和以前处理问题那样生气,而是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在班上表扬了这三位同学的作业并给同学展览,当其他同学看到这三个同学的作业时,每个同学都发出了赞叹之声。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及时进行点评:“同时一个班同学,都是我讲授,他们作业完成的那么好,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大家有没有信心?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有!”学习热情立刻高涨,从此该班同学以后的作业都非常认真。当然教师也要注意的是,班里不能树立一个榜样,因为这样对于后进生来说追赶的可能性太小,时间长了会失去信心和进步的积极性,得不到预想效果,因此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不同的榜样。还要注意的是:榜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谁赶上或超过了自定的榜样,谁就自然成了其他同学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总之,中职学校接受的大部分学生是经过常规考试方式筛选剩下的学生,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基本都是后进生,在以学习成绩论高低的环境里产生了厌学情绪,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一次次的考试打击使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挫伤,没有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自弃的心理。作为中职教师,决不能忽视这些问题,应该不断研究学生心理,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重新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其上进心。笔者作为一名职校财会专业的老教师也充分认识到:如果单凭根据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完成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的。因此,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计专业的教师很有必要研究教育心理学理论,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从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入手,整体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充分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他们产生学好会计专业课的内在动力,朝着学校和老师所期望的目标前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作者:张振娟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第二中学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研究现状

通过在“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和其他途径对教育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对此理论的研究尚不足,对问题的研究停留在点上。因此,对此理论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具有开拓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性的现实意义。

(一)图书文献概况

1.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集中反映在教学情景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上。代表著作是:(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2007),(2)《教育心理学》(莫雷2002),(3)《教育心理学》(张承芬2010),(4)《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黄希庭、郑涌1998)。

2.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学界对这部分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200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延,2010)

(二)论文论著概况

以“教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进行检索,共有93条结果,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和重复的,共18条结果。其他途径查找到1篇硕士论文,共有19篇。概览和研读这些文献,以此为中心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运用现状,为以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预见性、实效性、针对性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教育心理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状况

目前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就其仅有的文献综合如下。徐海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负面效应的认知心理学分析》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负效应主要是由于教学双方在学习内容上的交流不对称,学习动机中存在的偏见,学习互动中方法单一等因素引起的。祝林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中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者缺乏专业教育心理学知识;技术与信息缺乏;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缺乏理论充分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不显著。”赵文丹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来自心理问题方面的思考》分别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新动态三方面来宏观论述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给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已经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也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刻,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只有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教育心理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更明确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的教育心理学途径的探讨状况

从既有的文献中看,不少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的教育心理学途径都有所研究和论述。

(一)以教育心理学的心理效应为切入点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周军在《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就提到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要充分把握好“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应善于应用鼓励的语言,巧妙应用心理暗示,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殷素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学策略》中分别从“权威效应”“扑克脸效应”“阿斯伯内多效应”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影响力的。牛江永在其硕士毕业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中提到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巧用鲶鱼效应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积极性,运用蝴蝶效应和从众效应来扩大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二)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因素为切入点学者陈芳鸿在《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提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学习任务的利用性价值、提出相应的期望、对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等方面入手。徐海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负面效应的认知心理学分析》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激发、满足教育对象的主观现实需求,以活跃其情绪,激发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宏观系统的教育理论,而且理论必须回归生活,关注受教客体的现实生活需求。”殷素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学策略》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学”,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及特点,如教育对象的叛逆心理、求全心理以及好奇心理。

(三)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因素为切入点张伟在《浅谈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教师的紧密联系》一文中从教师的不同类型: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来分析教师的影响力。张军梅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浅析》中提到“教育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其能力、气质、性格等,而其中教育者的影响力和对教育目标的预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高凡茜在《心理学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探索》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形成丰富的知识背景、良好的个人品格、得体的言谈举止,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增强说服力”。也有学者从情感教学理论这一角度探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如张之琼在《浅谈情感教学心理学在政治课讲授中的运用》提到“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合乎教材的逻辑性。”李佳在《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注重情感教学法的运用,“善于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实施愉快教学”。庄春也在《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一文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到,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既有宏观上的把握,也有微观上的开展,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但有些研究还不够创新,提出的对策比较笼统,不够深入,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四、结语

学术界针对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所展开的这些研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但以上研究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心理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以上的研究成果多注重于教育者对教学规律的运用,忽视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关注;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忽视了对问题的深入探究;目前学术界多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特点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思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没有系统地将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作者:马树强张云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罗杰斯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一)学生中心论在罗杰斯看来,大多数学校教育形式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不太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真实需求以及情绪体验,强制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代替学生做出选择,控制学生的自由空间。他认为这种传统教育没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教师为中心。因此,罗杰斯主张以名词“学习促进者”代替“教师”,按人本主义观点,学生有自学的潜能,教师只需要为他们提供宽松、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学生就可以决定去自学什么。罗杰斯认为师生人际关系中良好的心理氛围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做的:

1.真诚一致,即教师在学生面前坦诚表现无矫饰;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教师要尊重和接纳学生的各种情感和价值观念;3.同理心,即教师能理解和体验学生的内在情绪情感变化。

(二)经验学习论罗杰斯认为,学习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机械学习和经验学习。机械学习是不需要任何理由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这种学习难度大、难以持久,对学生是没有个人意义的,它不涉及人的情感和全面发展,是一种“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是一种无意义学习。而经验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并且和个人成长有关,它既具有认知属性,又整合进了情感元素,这种学习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最终塑造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人。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意义学习是罗杰斯非常提倡的。对于有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主要包含四个要素:

1.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中;

2.学习是自发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要求发现、领会、掌握的感觉仍然是来自内部的;

3.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

4.学习是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因为他们自己最清楚哪种学习能够满足需要。此外,罗杰斯提倡学生“自由学习”,认为教师应当信任学生能够发挥潜能,因此对于教师,有意义学习和自由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而不是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和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因此,在罗杰斯看来,经验学习是有意义的、自由的,并且涉及全面发展,同时整合了认知和情感元素。

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和内在学习论

(一)自我实现论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论”,他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心理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级。自我实现需要是置于最顶端的,即发展个人潜能,使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性本善,即使不是善良的,起码也是中性的。理想的教育目标就是让人类这种积极的本性继续发展、升华,让人的潜能得以发挥,最终自我实现。马斯洛等人通过科学调查社会名流和知名学者发现,大多数自我实现者在诸如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自主、谦逊与尊重、幽默感、创造性等19个方面都会一致表现出相对应的19类优秀人格特质。按照马斯洛的说法,只有当一个社会“能够提供发展所必需的原材料,排除各种条件限制,允许个体自由表达愿望及自我决定时”,健康的个人发展才有可能实现。他认为,“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自我潜力才是人性的种子,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潜能充分发展。

(二)内在学习论在马斯洛看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外在学习”,学生学习缺乏自主能动性,更多是由教师强制灌输知识。如同鹦鹉学舌,“学生学习到的,顶多不过像是在他的口袋里装了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Maslow,1968)。他认为,大多数学生被动学习的唯一理由是其可能会带来外部奖赏,如获得生存的技能或一纸文凭。马斯洛提出了“内在学习”的教学理念,所谓“内在学习”的教学观,即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依靠学生内驱力开发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允许学生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而不会向“外在学习”那样学生陷入太多的清规戒律,反而鼓励自由创新,因此,它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模式,如同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能够自己设定目标,自我探索,自我实现。

三、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一)存在负责论罗杰斯和马斯洛强调的成长和人类潜能还有另外一面,即自我实现是有成本的,自我实现需要责任。这就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信条。存在主义以罗洛•梅为代表,他们认为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受到各种威胁,诸如空虚、孤独、死亡。每个人都会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或人终将死亡,一个人处在这种有限的空间里应该思考“我究竟能干什么?是退却、碌碌无为,还是勇敢地面对现实?”他们认为人类必须要学会正视不可避免的威胁,要对生命赋予意义和责任,创造生活,真正的存在是个体在行动中创造自身的价值,每个人都要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有义务去实现这些目标。罗洛•梅的思想其实涉及生命教育,而生命教育目前在很多学校人文教育中比较缺乏甚至空白,很多教师避讳和学生谈及面对死亡威胁或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话题。存在主义并非消极哲学,而是正视我们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恰恰是为生命教育提供在此问题上导向积极的基础。

(二)健康人格论罗洛•梅认为,现代社会产生很多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现象,如人际关系日渐疏远、互不信任、忽视合作、过分强调个人独立自主、追求物质和功利等。存在主义认为很多人接纳了一种不健康的公众取向,他们错误地认为,为了获得安全感,必须要与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否则会陷入孤立,被人遗弃。很多人过度追求流行和平庸,放弃了自身独一无二的身份感。因此,我们缺乏发展健康的公众取向———用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罗洛•梅界定了本体论焦虑的内涵,并进一步将其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质焦虑,正常焦虑能够使人积极应对,但一旦无法应对而严重影响生活和社会功能时就可能发展为神经质焦虑。正常焦虑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反而更有利于个人成长,正常焦虑可以认为是成长和创造力的组成部分。因此,社会和学校教育帮助人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不是摆脱所有焦虑,而是帮助人们克服神经质焦虑,更积极地面对正常焦虑。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三大流派的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关注个体,他们相信个体的潜能,对个体的发展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并且倡导教育要为个体的潜能发挥和真实心理需要服务,创造宽松、自由、真诚、助学生自助的受教育环境。这些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唐继亮单位:台州学院学生处

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英语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研究论文

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本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本人在自己的英语教学生涯中,在不断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和思考如下:

一、直观教学和建立错题档案

英语是一门实践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英语,需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和操练。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有一个联结,学习的实质是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根据这一学说,我认为在学生第一次接受英语新知识时,一定要让这个刺激在他脑海里有一个强烈的反应,即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或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或运用有声、有图画、有动感的多媒体电脑课件、挂图、简笔画等多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吸引住,并且久久难忘。同时桑代克又指出,学习是不断地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率不断加强、失用率不断减弱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我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把平时练习和小测试做错的题归纳总结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琢磨、领悟,直至掌握。每次考试前,让学生再重新复习一下错题本上的题,使其尝试错误的重复率大大降低,考试时准确率大大提高。

二、兴趣教学

1、引入竞赛

中学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把比赛引入课堂,并贯穿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可把班级分成若干组,用比赛积分的方式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比赛内容可以包括必答题、抢答题材、对话表演、单词背诵等。在每一节课结束前进行总结。比赛的优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落后者也会不甘示弱,他们会在下一次比赛中发奋努力,表现更好。在比赛过程中,每位同学为了整个组集体的荣誉,都会积极准备,上课很少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赛,也给了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2、直观教学

上课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语言更加真实和具体,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无意识中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比如,初一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易混且难以掌握,我们既可以利用一些挂图,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练习Who’sthis?He’s/She’s…What’shis/hername?也可以在班级指定几个同学来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3、英语歌曲

利用琅琅上口,简单易学的歌曲旋律来总结一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不失为一种巩固知识、增加趣味的好方法。例如用《找朋友》、《丢手绢》、《两只老虎》等旋律把课本的重点、难点编成歌词,让学生在歌声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感到趣味无穷。

4、课外活动

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不应该固定在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收看英语节目,排练英语小品,猜谜语,快速反应,击鼓传花等。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轻轻松松的复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三、分层次教学

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研究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和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分层次教学。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按照量力和可接受性原则,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成绩好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以达到提高的目的;让中等学生做有把握的练习,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成绩差的学生做一些比较容易的练习,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了实践外语的机会。在课外辅导和作业要求方面,也应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要求不同,对中等以上的同学,要求做些课外的练习题,鼓励多读英文原著,以扩展知识面。对一些学习能力欠佳,成绩稍差的同学同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上最基本的单词、词组、句型,总之,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采取“放开走”、“拉着走”、“抱着走”的策略,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加“偏爱”,因为要想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差生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下,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在知识的技能上的缺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满腔热情地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四、激发动机,强化记忆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习阶段分为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联合会——记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其中动机阶段列在学习阶段的首位,可见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其学习目的。当前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以及出国留学深造等,这些都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因素,而学生的主观意愿、需要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求知欲望,那么学习就很被动,成绩就很差。因此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英语学习,增强国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学习的第五阶段为记忆阶段,而英语需要记忆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了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我做了以下尝试:

1、小步子,快节奏

平常记忆的内容要控制量和度。量多了,消化不了,反复少了,记不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集中和反复循环。在教学过程中,课前5分钟听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把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简单的归纳总结后,第二天及时听写,时间不长,量也不大,学生容易记住。

2、趣味记忆

趣味记忆法就是将疑难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后,再用诗歌、顺口溜的形式将其要点、规则、变化规律等串联起来,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巩固记忆。比如在教序数词构词法时,我教给学生“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ty变成tie,遇着ve变f,再加th,寥寥几句,把从第一到无穷大的序数词构词细则都包罗在内了。再比如在教可跟不加to的动词不定式做宾语不足语的动词时,我用例句逐字逐句讲解了“一感(feel),二听(listen,hear),三让(let,make,have),四看(see,watch,notice,look),还有一帮助(help)”这句简单的话。其实这是个出错率很高的知识点,也一直是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难题,几乎届届如此,现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它痛快地解决了,容易记且不易忘。

3、发挥内隐记忆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隐记忆力即无意识记忆力很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隐记忆力。平时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内容可涉猎各种各样的语言资料,既可以读教科书,也可以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能力许可,可以读英文原著,总之要加大阅读量,使信息量的输入要大,这对培养学生语感很有帮助。

五、建立大的语法观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知识时,要给学生一个框架,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这一点对初三毕业班的复习工作尤其有指导意义。初三下期,当所有的教材内容都讲完时,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要着手进行复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有一个清晰全面系统的概念很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全面系统总结各个语法项目,如词类、时态、从句、句子结构、语态、不定式等,让学生对语法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有一个大的语法观,学会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句子结构。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增加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开阔自己的视野,并把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尝试着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会少走很多弯路。我相信只要不断用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得失,每一个老师都能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