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4 02:51:11
导语:在大气污染治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16年11月26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与未来论坛联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主题为“守望蓝天:决战阴霾前线”的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王跃思以“我国(北京)大气霾污染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为题,围绕霾的诸多相关议题为到场的近300名观众进行了生动解读。笔者借此契机,围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与科学传播采访了王跃思老师。
王跃思老师和科技名词工作可谓渊源深厚,他曾参加《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的词条撰写工作,对全国科技名词委名词审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点颇为了解。新版《大气科学名词》目前正在审定中,王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一直在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尤其是不同版本之间的变化。所以,谈到科技名词审定公布与科学传播工作,王老师有很多自己的思考。
一 科技名词是公众科学认知的基础
谈到科技名词工作的重要性,王老师表示,作为一线科研人员,每天的工作都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尤其是在跟国外的一些科研同行进行交流过程中,术语对接如果出现问题,会造成很多无用功。王老师认为:“科技名词是科学研究工作和成果交流的基础,毋庸置疑是需要统一的,否则会造成公众认知上的错误。”
1.细颗粒物,雾,霾
“以此次科普讲座活动的主题为例,公众将PM2.5(fine particles)称为‘雾霾’,这本身就是错误的,PM2.5的中文名为‘细颗粒物’。”王老师从大气科学角度对这一问题予以专业解读:“英文haze一词在《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中对应的中文定名为‘霾’,其定义为‘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如果翻译人员没有注意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规范名词,错译为‘雾霾’,会造成读者的疑惑,久而久之会把‘雾霾’等同于‘霾’。实际上‘雾’和‘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中‘雾’(fog)的定义为‘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雾霾’这种错误称呼的传播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伴随北京乃至全国大气污染加重,公众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在未来的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应加大规范科技名词推广力度,尤其是对新词、热词的定名和公布要更加及时,防止公众产生错误认知。”
2.复合污染,逆温
“造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王老师向我们解读了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和其中的一些术语:“主观因素是人为污染物排放的增加。中国正面临复合型大气污染。‘复合污染’(combined pollu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污染物或几种来源不同的污染物,在同一环境单元同时存在,并同时对生物体产生胁迫作用的环境污染现象。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煤污染与汽车污染相隔了几十年发生,能够分别去应对。而中国在煤污染还没有治理好的情况下,汽车污染又来了。中国面临的问题更艰巨。客观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高低纬度间的空气流动减弱,造成大气水平风速降低。大气中颗粒物增多,使得大气的温度升高,而地表获得的光能量变少,地表温度降低。这种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叫作‘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当冷空气聚集在地表,空气就不易形成垂直方向的对流。空气流动性差导致了污染物难以扩散。”
3.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
从2011年末开始,中国多个城市市民的实际感受与当时空气污染指数显示出的良好形势反差强烈,旧的空气评价标准已不适应新环境,新的空馄兰郾曜己糁欲出。自那时起,专业术语PM2.5(2013年定名为“细颗粒物”)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热词”。王老师解释了目前中国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和原来的“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API)之间的区别:“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只包含‘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三项。2012年上半年,我国用‘空气质量指数’替代了‘空气污染指数’,新增了形成霾的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反映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污染的‘臭氧’(O3),以及‘一氧化碳’(CO)三种污染物作为空气评价指标。‘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范围为0~500,是各项污染物‘空气质量分指数’中的最高值。这项数值最高的污染物被称为‘首要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
4.“爆表”
在霾严重的日子里,“爆表”一词常被提及。笔者和很多公众一样,曾想当然地认为这个“爆表”的含义就是超出了仪表的最大测量值。听了王老师的一番解释,才知道原来空气质量指数的“爆表”具有特殊的概念。“PM2.5(细颗粒物),是形成霾的主要污染物,当PM2.5的浓度为500微克/立方米时,刚好折算成AQI的最大值500,PM2.5再升高,即便是超过1000,AQI依然只能是500,为‘严重污染’(AQI值300~500),就是说超出了目前标准的上限。这里的‘爆表’有它特定的含义。”
5.精准治霾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总体目标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在问及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时,王老师说:“这个目标比较艰巨。了解形成霾的各种因素和具体的污染物成分,针对‘源清单’‘源解析’来科学地、精准地治霾十分重要。PM2.5来源包括直接排放和二次生成。二次生成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多种化学物理过程被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等细颗粒物。柴油车排出的‘黑炭’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工业排放都有具体的措施和严格的标准,比如脱硫、脱硝、喷尿素等,重要的是如何加强管理和控制,加强执行力。”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 要:当前,京津冀三地正在积极探索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的有效途径。从法治的视角研究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治理,有利于加快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法治化进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应当从京津冀区域联合立法、京津冀地方立法以及京津冀统一执法等层面为京津冀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 京津冀区域 环境法治
尽管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制度,但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仍持续出现雾霾频率高、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究其原因,从以下的画面可探究一二。某京津冀城市霾重度污染城市,超大混凝土车白天在城区在主干道路上经常呼啸而过,满条街黄土飞扬,等黄土散去市民才敢入街行驶。还有些治标不治本的行政手段,为了降低霾报告指数,市政洒水车每天反复喷洒设立污染监测点的街道,导致设立污染检测点的街道满水横流,而相邻街道却完全干如死灰。这些滑稽画面屡见不鲜。可见区域联合立法和地方立法执法的严重缺失。这说明京津冀三地政府在协作治理污染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各政府缺乏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详细立法和标准执法,并且政府之间并不能有效进行协调,从而致使很多治理措施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依然需要三地政府进一步探索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治理的有效的法治化路径。
一、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治理的立法问题
(一)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与《环境保护法》之间的衔接不紧密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起到是基础和综合性作用。《环境保护法》从环境的全局领域出发对环境保护的目标、原则、方法、罚则做出了规定,而大气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环境保护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环境保护法》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自然无法忽视,所以《大气污染防治法》应当与《环境保护法》进行有效的协同,并且该协同并不是基于法律之效力,而是基于大气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点面关系。
虽然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成为《环境保护法》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内的全面突破,但其依然秉承了 环境领域的部门法具有相对独立特性的传统,并没有和《环境保护法》进行更紧密的融合。并且《大气污染防治法》 的修订是应当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而适时进行调整,从国外的立法经验和时间看,针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类法律是需要进行频繁修订的。所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区域立法和强有力的执法工作来提高这部法律的权威,丰富深化这部法律的内容和价值。
(二)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区域联合立法问题
根据区域法治形态理论,探索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合立法路径。这是一条既不同于中央立法又不同于地方立法的第三条道路。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是指京津冀三地立法机关在各自的大气污染防治实践基础上联合制定的跨区域法律规范性文件,目的在于共同治理区域内的大气污染。在性质上,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类似于区际协定、州际条约等法律规范,具有“软法” 的属性。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的功能在于统一京津冀三地的地方立法目标、保持三地地方立法的一致与协调。在规则制定上,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应当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力求以问题为导向,应努力减少和删除无意义的、宣誓性的、符号化的法条。” [1]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解决三地立法的一致性。一是立法时间的一致性问题。京津冀三地在大气污染地方立法上必须保持启动时间大体一致,不能有的立法,有的不立法。比如混凝土车如城区时间问题,北京市就一直有明确规定,但河北城市并未一致规定。二是立法目标的一致性。三地应当确定一致的立法目标,明确规定共同的年度减排任务、各自的年度减排任务、年度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等内容,并尽可能量化。三是法律责任的一致性。京津冀三地对大气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应当具有一致性,处罚手段、罚款标准要保持一致,处罚数额要按地方收入比例保持一致。[2]
(三)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地方立法问题
京津冀大气污染区域联合立法作为介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第三条路径,其最终实施仍然要立足于地方立法。
尽管《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在制度设计上具有很多亮点,建立了许多新的制度,但是很多制度仍然只是搭建起一个初步的框架结构,还需填充很多必要内容。如果行政机关不积极推进相关实施办法,立法规定只会沦为一直空文。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法律责任模糊不明确,法律执行者便无法实施。因此,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地方立法要发挥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规范作用,关键在于将法律责任明确化、具体化。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地方立法要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进行精心设计,明确地方政府及各主管部门尤其是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这样就容易发挥和调动相关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多部门联合,共同治理大气污染。其次,加重处罚措施。为了起到更强的法律制裁效果,在立法时可以适当考虑增加人身罚的规定,对侵犯环境违法者予以镇慑。最后,把处罚措施具体化。地方立法应在《立法法》及相关法律的授权范围内,对违法行为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使条文设计符合法律规范的内在结构。立法如果对处罚措施模糊化就会给执法者留下空间,导致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变差。
二、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统一执法问题
除了建立统一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制度,还应当探索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统一执法机制,因为只有公正执法才能真正实现京津冀大气污染合作治理的法治化。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统一执法机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统一执法主体。明确规定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机关的职责权限,整合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深入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跨区域综合执法。比如混凝车入城区的行驶应当赋予环境部门和交通部门联合执法。其次,统一执法标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统一执法,关键在于区域内的执法标准要统一。对于同一个违法行为,如果北京地区处于高额罚款,而河北地区仅处以警告,那么就会造成违法主体向河北地区集聚。比如有的混凝土等污染车辆受于北京地区的限制而转而绕行河北地区的路径,这依然会造成这个区域的污染,这就无法实现共同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再次,统一执法程序。针对大气污染防治行政检查、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京津冀三地应当制定统一的执法细则,明确权力运行的步骤、期限等程序等要素。
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府协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京津冀以协同发展为契机,以法律法规制度为基础,制定配套政策为保障,政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政府间协作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工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其中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比如我国东部城市出现的雾霾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现象及原因,接着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字】大气污染;城市;治理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席卷,有的城市甚至遭遇6级以上的严重雾霾。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加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空气质量,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观念敲响了警钟。因此,要分析导致城市大气污染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为人们创造宜居城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成因,接着就如何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展开论述。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以及成因
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就要分析成因,制定完善的大气治理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1.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 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2.大气污染的成因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了大气环境,导致城市雾霾现象不断加剧。下面就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展开论述。
(一)燃料燃烧。随着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燃料,尤其是在工矿地区和工厂比较集中的崎岖,污染浓度很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企业没有采用新的节能技术,仍然采用高硫煤作为燃料,尤其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还有一些化工企业,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了严重空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交通运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出现成倍的增长,不仅造成了交通的阻塞,而且车辆排放的尾气,同时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对大气产生极为严重的污染。
(三)生态环境破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就会无休止的破坏自然环境,出现很多滥砍滥伐的情况,植被遭到破坏,增加了水土流失,导致有的地区出现扬沙和扬尘,对人的身体也会造成损害。
(四)工业布局不合理。在有的城市,是依托资源建立起来的,但是整体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区空气污染严重;还有的新型的城市,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环保绿化没有跟得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绿化标准远远达不到城市实际发展的需要。
(五)环境意识薄弱,经济发展没有做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只顾盲目的追求区域的经济发展,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或者在进行城市或者产业规划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内容,造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造成的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为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门要协同其他部门,认真分析大气污染出现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城市发展,制定出长远的控制防治规划,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面就如何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展开论述。
1.做好大气防治的措施
就目前而言,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具体包括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使用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水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不断采用高新的节能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煤炭燃烧方式;还要健全城市大气污染管理法律,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控。
随着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剧,大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空气污染,要根据大气污染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大气常见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浮沉、可吸入式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氟化物等。
2.综合整治方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大气污染整治计划,控制好最大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同时要根据城市发展结构和交通情况,确定污染城市大气的污染物,做到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因此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改进落后的燃料方式,广泛普及气体燃料、太阳能以及地能等能源,通过综合治理的方法,建立无烟控制区;另外,要做好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城市空气污染源的质量,降低尾气和废气的排放量;还要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净化城市空气。
3.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在污染源变化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在实际过程中,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不仅要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摘 要: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大气污染作为环境污染中的一种,加大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缓解温室效应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难题,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此,文章主要对纳米光催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纳米光催化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应用
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大气污染的治理水平。由于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光敏效果较好,容易达到其反应条件,效率高,对环境及人体具有无害的特点,所以,纳米光催化技术已成为当前社会最先进的空气净化技术。对纳米光催化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充分了解其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纳米光催化技术理论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之一,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其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光催化污染物降解技术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又能解决大气污染物的处理难题。纳米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大气污染物治理方法,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传统的物理吸附法(活性炭)相比,利用纳米光催化技术净化空气具有以下优势:催化降解反应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简便;在太阳光的激发下,能有效去除大气中的污染物如NOx和VOCs,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光催化技术理论主要基于“Fu-jishima-Honda”效应,20世纪70年代后期,Frank和Bard关于水中氰化物在TiO2表面的光分解研究及Carey等关于多氯联苯在TiO2紫外光下的降解研究,极大推动了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半导体材料的催化氧化机理如下:当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照射半导体催化剂时,价带(va-lence band,VB)上的电子被激发,跃过禁带进入导带(conduction band,CB),而在价带上产生与电子()对应的空穴(),即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活泼的电子、空穴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分别从半导体的导带、价带迁移至半导体/吸附物界面,而且跃过界面,使被吸附物还原和氧化;同时也存在着电子、空穴的复合。价带空穴()将吸附的H2O氧化为羟基自由基(),导带电子()将空气中的O2还原为超氧自由基()。这两个自由基(),是降解污染物的关键活性基团。其反应原理如下:
二、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比较广泛,TiO2作为应用效果较好的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酸碱性、耐光腐蚀性,其化学性质稳定性较好,来源丰富,能源较大,具有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电势电位较高等优势。但是,在实际的纳米光催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催化剂、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因此,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重视这些因素对光催化技术的影响。
(一)催化剂对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影响。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催化剂净化大气的。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表面积、粒径等等,都会影响纳米光催化反应。如:当催化剂的粒径不断缩小时,溶液中的单位质量粒子就会增多,虽然光的吸附效率有所增加,但是,光吸收不易饱和;当催化剂系统的表面积增加时,就意味着催化剂参加反应的面积增大,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反之,则不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另外,催化剂的表面羟基及混晶效应,也是影响纳米光催化反应的另一因素。
(二)光源与光强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纳米光催化技术常用的光源有黑光灯、高低压汞灯、紫外灯、杀菌灯等,波长在200-400nm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在纳米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其光的强度越强,催化反速度就会逐渐趋于常数,但是,光量子效率则会随着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此外,PH值不同,外加助催化剂及无机盐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反应。
三、纳米光催化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一)室内污染控制与通风技术。目前常用室内环境净化与通风技术有主动式和被动式2种。前者是将室内环境净化装置与机械通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后者采用空气净化过滤器结合自然通风系统。这两种技术均涉及高效通风技术,前者主要针对外源性污染,可采用高效低阻过滤的方式;而后者主要针对内源式污染,比较有效的方式为各种室内净化技术。目前主要通风方式包括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和个性化送风。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均以营造室内可感风环境为目的,若将空调设定温度调高必然会引起室内人员热舒适性的降低;个性化送风由于其实际使用中制约较多,在实际工程中较少。
(二)过滤技术。过滤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纤维过滤技术、光催化纤维过滤技术、膜过滤技术。纳米纤维过滤技术具有一定梯度结构的复合过滤材料可大大提高过滤性能,已用于室内空气净化、水体有机物净化等领域,有望实现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纳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处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四、结语
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单独利用纳米光催化技术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纳米光催化技术与其他先进的大气净化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保证人们生活健康。
摘 要: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这也使得工业的发展开始不断的被普及,它对于城市化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的打击,大气污染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是大气污染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污染,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威胁。所以在现如今的背景之下,分析大气污染的治理形式和其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十分重要,本研究据此进行探究,希望所得内容能够给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形式;问题对策
现如今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工业发展的现状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就是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持续稳定的增长,而消极的作用则表现在对环境方面,特别是对大气造成了较大的污染。所以我国在对大气污染进行防治的时候,其防治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开始越来越多,但是分析目前在大气防治工作当中出现的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大气污染的治理,这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进行不断的深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和问题分析
在当前环境下,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存在有一些特别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较为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主要是资金方面存在不足情况、能源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情况和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等情况,具体进行分析。
首先是资金不足的情况。大气的污染防治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所以它必须具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以此来作为防治的根本保证依据。而当前环境下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主要表现出的问题就是投入资金的明显不足。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没有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的相关规范制度加以构建,它会导致这项工作无据可依。另外,在进行环境保护的时候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也无法使其购置这项工作的相关设备和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的作用产生了弱化;
其次,从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性来看。当前环境下我国工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所表现的不合理的问题和发达国家比起来,因为能源利用率方面不足我国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煤炭消费方面存在有极度浪费的情况,因为煤炭消费的不合理情况较为严重,使得煤炭消费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会导致大气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产生一定的困难和影响。
再者,就是经管管理力度不足。为了保证大气防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强化,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但是现在情况下,我国大气防治工作却存在着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就是监督管理手段十分单一,相关技术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测实例,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污染纠纷和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在处理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薄弱情况,对于相关的决策也无法做到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处理。
二、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分析
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其发源地主要是工业生产。基于此,为了有效地做好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必须要做好对于工业污染的重点防治,做到较好的节能减排,合理的对煤炭的工业的所需品的排放量进行控制,才能较好地实现这一工作。在这种背景之下,需要做好清洁的相关工作增强清洁工人的环保意识,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和作业条件,除清洁生产的工作效益。
(一)从主观方面做好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
要在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当中,投入较为充足的资金进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购置充足的,能够满足相关防治工作的设施和设备,满足上述条件之后进行相关的资金投入,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政策投入资金支持,保证大机房这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还需要重点对工业污染进行防治,需要做好工业污染的重点防治工作,尽量能够做到节能减排合理的对于煤炭等工业所需品的排放量进行控制。与此同时进行相关清洁的管理工作,强化清洁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有效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并且进一步的发挥出清洁生产工作的模式做。不断地做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做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能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质量。所以需要针对城市的现状和特点,有效开展区域性的污染防治工作,并且不断的对于污染物的排放指标进行规范,制定相关的污染物总量的控制,保证大型企业的排放量实现最大的限度的降低。在此基础之上,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方面的建设工作,要保证我国大气环境的质量。
(二)从客观方面做好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
从客观方面来讲,需要不断地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改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据可依的支持。在当前环境之下,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体系在监管力度方面还不够充足。所以在进行相关立法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大气污染的防治监督检查工作,要全方面的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到对大气污染进行防治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气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当中。对于全过程进行相关的控制,做好对大气污染的检测,这样能够使区域的大气环境的总量得以有效的平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简单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形式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探究,并且提到了一些策略和建议。笔者认为,对于现如今的大气污染情况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解决,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帮助。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没有任何进展,甚至越来越糟糕,尤其是前段时间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甚至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 本文详细分析了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其治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以期切实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大气污染;解决措施;危害健康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 GDP 在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为了中国更好地发展,要努力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重视大气污染问题,提出有效改善大气污染的意见。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因生活、生产等活动向自然界排除各种污染物,而该污染物超出了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由此而引起大气质量发生恶化,最终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污染源有两种,一种是天然污染,另一种是人为污染。天然污染指的是自然界排放出的污染源,例如灰尘、活火山排除的二氧化碳、森林火囊约暗卣鹋欧懦龅奈廴疚锏取H宋污染是破坏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例如交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二、治理大气污染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虽然很重视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地改进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案,但是效果都不太明显。大气污染仍然很严重,笔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规划过程中缺乏科学依据
政府工作人员在规划城市建设时,缺乏科学依据,忽略了环境的重要性。如今在大城市中看到的都是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居民住宅之间离得也很近,这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容易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此外,城市周边如果还有化工厂或者垃圾处理厂的话,后果更严重,这些污染物质会向市区进行辐射,从而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对大气质量管理不重视
目前的大气污染基本政策是控制污染物总量,而总量控制很难兼顾质量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大气污染控制管理的设定目标,因而忽视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排放量控制。然而污染物排放量并不是根据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标准来管理的。例如燃煤电行业,它的主要管理目标是二氧化碳,但是燃煤电行业不仅仅是排放二氧化碳这一种气体,还有氮氧化物、细颗粒物以及温室气体等物质的排放,这些也是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不强
很多城市的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不全,对细颗粒物、臭氧等方面的指标都没有进行检测,数据信息不完善,很难正确反应大气污染状况。虽然有些重点城市采用了自动监测系统,但是其显示的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都没有达到要求,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人为操纵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现象。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强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具体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备。此外由于政府缺乏严格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而各地又受到经费的限制,导致对大气污染的监督力度大大降低,从而消弱了环保部门对大气污染的日常监督。
三、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城市环境的发展,合理布局建筑之间的距离,确保空气的流通性。合理规划城市周边的化工厂和垃圾处理厂,建立专门的工业基地,远离居民的居住环境。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加入绿色环保的理念,加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共同营造一个舒适环保的生态环境。
(二)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工作
深入研究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形成机制,了解大气污染的污染特征,重点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开发大气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技术和控制二次污染物的技术。建立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清单,全盘了解细颗粒物排放源的构成情况,并且收集相关数据,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源头。
(三)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减少工业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要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监督汽车燃油的使用质量。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要尽可能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可以代替石油和燃料的能源,这不仅能够节约能源的使用量,还不会污染环境。同时,做好城市交通工作,控制摩托车和出租车的使用量,增加公交车的数量,提倡环保出行,从而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另外,工业气体的大量排放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火电厂、钢铁厂等。这些工厂排放的气体污染源很严重,为了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企业在排放该气体时要先进行清洁处理,对于二氧化硫超标的烟气,应该制酸或采取其他方式回收处理,对于常规的火电厂,应采取布袋除尘等方式加大其颗粒物的的处理,而对于低浓度烟气和排放超标的制酸尾气,应该进行脱硫处理。
(四)加强大气污染的法制建设
为了强化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扩大大气污染的监管范围,在行为规范、法律程序方面尽可能地做到规范具体,完善配套的法规,增强其可操作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执行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完善数据监测的质量体系,提高监测大气环境的技术水准,并且提升监测质量和监测频率。
四、结语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在规划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环保理念贯穿其中,从而建立一种多样化、多渠道的环境保护机制。同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为建设健康舒适的绿色生态环境共同努力。
摘要:指出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已接连发出红色预警,从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合作方面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大气污染; 治理对策
1 引言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接连发出红色预警,廊坊地区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但在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合作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集中表现为京津冀还缺乏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长效保障机制,缺乏区域内财政金融政策的相互配合,存在着治理大气污染的可用资源与承担任务不匹配现象,制约了京津冀治理大气污染的环境效益。京津冀目前还处于跨越碳排放强度高峰的初级阶段,距离跨越人均碳排放高峰和碳排放总量高峰还存在很大差距,还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中的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上升的艰巨任务,寄希望在短期内很快跨越人均碳排放高峰和碳排放总量高峰,取得“一蹴而就”的成效是不现实的。
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既要靠行政手段,也要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当前京津冀在治理大气污染中,虽然在淘汰落后产能和强制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等方面,利用行政手段能够取得一些成效,但从长期看,还需要利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提供长效保障。
造成京津冀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运用不充分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财税金融制度还不能适应低碳绿色发展需要。一方面,我国还没有按照“税制绿化”和“财政绿化”要求,完善税收制度和财政制度,导致我国现行税收和财政在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改造提升方面,缺乏科学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发挥治理大气污染的财税制度功能。另一方面,我国在信贷考核体系中,还没有把绿色信贷真正嵌入信贷制度内容中,还没有形成导向清晰、内容完整的绿色信贷体系,减弱了治理大气污染的金融制度功能[1]。
2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治理对策
协同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既要明确考核目标和任务分工,又要注重协同合作,必须在协同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牢固树立区域环境效益至上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克服各种阻碍协同合作的制度障碍和行政体制障碍,必须针对京津冀治理大气污染的任务和三地客观存在的财政金融资源差距,密切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配合,在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力和财政投资吸引作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多渠道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行动中,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
2.1 近期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完善跨区投资税收征管体制。对于总部经济所在地与分支机构所在地之间存在区域内的“飞地经济”现象,应按照地域管辖权优先征税,居民管辖权补征税款的要求,制定国内跨区域的统一、规范的企业所得税核算标准和分享办法,以抑制各地为争取分支机构项目落地而乱施税收优惠和任意让渡税款行为。同时,还应统一税收征管的执行标准,以解决京津冀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三地执行标准差异和由此造成的纳税人为减轻纳税义务而产生的跨区域报税问题。
(2)加大中央对环首都地区环境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重大国家战略,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多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涉及减少污染排放的能源节约和能源替代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促进消费节能和消费减排等综合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内容方面,加大中央京津冀环境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支持力度,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环首都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
(3)信贷管理体制创新。在京津冀协同治理污染的发展过程中,应通过金融管理特别是信贷管理体制创新,增加绿色信贷权重考核体系等举措,对承担治理大气污染任务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的相关区域,增加其鼓励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绿色信贷指标,提高其金融机构存贷比水平,使京津冀资金保障与京津冀承担的治理大气污染的产业结构改造任务相一致。通过增加和调剂京津冀区域的信贷指标,支持其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4)协调京津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关系。按照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要求,借助区域合作协调平台,协调京津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京津冀产业的吐故纳新,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引进和布局新的l展项目,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节能减排。在布局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方面,不仅要杜绝各行政辖区采用非市场竞争手段,争夺和拦截外商直接投资现象,还要通过京津冀协商合作,把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重点布局在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节能减排压力大的区域。
2.2 中长期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制度保障条件,提供长效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财税制度保障方面,一是需要按照绿化税制,完善税收体系要求,及时征收包括碳排放税在内的环境保护税,通过完善消费税制度,把“两高一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发挥其抑制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功能。二是实施汲水财政政策,加大对节能减排导向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利用的财政投资、财政补贴支持力度,在鼓励和支持产业改造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吸引商业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行动中,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三是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严格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的制度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政府绿色采购,发挥政府节能减排的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提供节能减排产品和社会提供节能减排服务[1]。
(2)加执法整治。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以整治非法排污、超标排污、恶意排污为重点,铁腕执法,严查严管,开展环境专项执法整治,从重从快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让污染企业切实付出高昂代价。并采取督导检查与纪检监察联合督查等,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
(3)严格规划区内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项目的审批。加强对各个辖区的督导,对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空气质量进行认定和,强化督导和技术指导,做到责权统一,确保不留死角,确保市区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4)加大对市民的宣传引导。继续与市主要媒体密切协作,播发环保公益广告,向市民群发环保公益短信,在市环保局门户网站开辟空气污染防治科普专栏。同时,加大社区、学校等的雾霾知识普及宣传,消除大众的恐慌情绪。
(5)大气检查结果将与地方政府考核挂钩。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专项检查以京津冀为重点并兼顾周边地区,环保部将组织10个督查组对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飞行等方式锁定污染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说, 各类大气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情况、群众投诉案件和热点环境问题的办理情况是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检查结果将作为对地方政府考核的依据。
(6)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引导相关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布局,在实现公司盈利的同时,实现污染一体化治理。到2017年底,北京市要调整退出高污染企业1200家,天津市钢铁、水泥产能控制在2000万t和500万t,河北省钢铁产能压缩淘汰6000万t以上。产业结构优化、高污染企业搬迁等工作,既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也是倒逼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的路径。而当下环境,往往能找到可以变通的方法,理由就是环境违法成本低,处罚轻,而环境违法后换取的经济效益极高。环境立法必须先行,一系列可为的促进环境守法的手段和机制也应该尽快完善。其中,应促成相关信息对全社会公开,交由全社会共同监督,这就有可能促使这些问题受到重视,法律法规贯彻和执法干预都将更为顺利。环境执法如此,京津冀一体化在环保领域的一体化,同样可以遵循这样的路径,加以促进[2]。
3 结语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反复的环境治理过程,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大气污染来源分类,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双管齐下、科学治理的重要基础。赵颜颜列举了几种大气污染源的分类,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实际情况,分析出其主要污染源,针对污染源的不同提出了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建议和对策[3]。当前,河北在水资源、大气环境、能源供给和总体生态体系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与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河北省应着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建设京津绿色生态屏障[4]。
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极大的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的讨论。特别是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大气污染问题更是受到居民的热烈关注,其中又要以“北京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现状为代表。大气污染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还直接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治理与预防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成为环保部门及众多专家学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气污染;雾霾;防治
引言
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逐步增加,给大气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使得复合型环境问题逐渐表露出来,导致环境的空气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近些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并持续较长时间,其危害关键在于霾。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还会造成人心理上的压力与沉闷。由于雾霾天气降低能见度,空气质量变差,也会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安全,进而对经济发展有着较为严重的限制,导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受到抑制。
一、大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结构和相关的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主观原因则反映出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的不足,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法制以及相应机制等。主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长期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产生大量污染物,不仅使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资源环境也不堪重负。能源结构缺乏合理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我国煤炭消费量从2005年的21.4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36.5亿吨,煤炭消费量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0%。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是造成城市灰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有限的大气环境承载条件。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城市连接成片,人们生产生活高度集中,燃煤、交通、建筑等活动带来大量污染物的集中排放。
二、大气污染的治理办法
1、提高废烟废气的控制技术和效率
从大气污染的形成的重要原因来说,城市建设中带来的废烟废气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治理大气污染,就可以从提高废烟废气的控制技术和效率的角度进行。首先,可以利用多种的除尘设备对大气中的烟尘和工业粉尘进行处理。目前较为流行的颗粒状大气污染物处理技术主要有:离心力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电除尘法、惯性力除尘法等等。其本质就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大气中的颗粒状污染物进行收集或处理。其次,可以提高废气的二次利用率。目前,随着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对废气进行二次利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和趋势。汽车或工业所排放的废气中不全是有害物质,还包含了一定量的有价值气体,可以进行循环利用。针对于此,应该大力发展废气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真正变废为宝,既达到治理大气污染的目的,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容量就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即能维持生态平衡并且不超过人体健康要求的阈值)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或所能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合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就可以在一定的限度中进行合理的排放,做好合理规划,减小对大气的污染。可以根据大气的自净率规律定时定量的向大气排放废烟废气。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大气环境自身所带的承受力和净化功能,利用大自然的功能对大气污染进行自动的治理。
三、大气污染的防控措施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大气环境的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大气污染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宣传《大气十条》
《大气十条》为大气污染的防控提供了指导,制定了相关的方针与措施,而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与其落实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党的指导方针,认真落实有关《大气十条》的相关任务与措施,与各省签订大气污染防控目标责任书,以确保地方政府切实落实与实施。同时,要制定系统的考核指标,以构建完善的大气质量考核体系,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2、制定相应的规范
制定相应的规范与法律,以明确相关的责任与义务,重点是排污许可、法律责任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并且要进一步加大相应的处罚力度,以减少对大气污染的不法行为,进而提高大气环境的质量。同时,加快有关机动车和排污的相关规范的制定速度,以较好控制机动车尾气和排污对大气的污染,有效降低大气的污染程度。
3、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
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快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以完成全国统一布局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国大气质量的实时监测;二是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监测数据的质量高低直接反应了全国监测的情况真实程度,是监测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环。
4、加快预警应急体系的建立
进一步加快预警应急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雾霾天气的预警应急系统,以确保对重度污染环境的趋势分析,并提前做好预警应急工作的准备。对于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应积极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以遏制大气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落实机动车的防控工作
在机动车的防控工作落实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机动车的排放标准,并鼓励部分地区进一步落实第五阶段标准。同时机动车用油方面也有明确规定,严格控制油品升级的时间,并进一步加快燃油清洁化的改进过程的速度,以减少机动车排放量,进而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环保标志的管理力度,完善环保型机动车的考核标准,进而全面提高机动车的排放水平,以减少机动车给大气造成的压力。
6、鼓励开展全民行动
大气污染的防控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大工程,需要全民行动与政府、企业形成大气污染防控的社会格局。政府要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只有鼓励并开展全民大气污染防控行动,才能进一步促进大气质量的改善,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生活环境水平。
7、加大宣传力度
最后,通过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绿色植物可以使大气中的氧气不断更新,以此调节空气成分,净化大气。大批植树造林,充分利用森林及绿色植被对温室效应的调节作用。扩大生物链中的碳量,使大量碳不能转化为CO2进入大气中;适应气候变化,培育出适宜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新品种等,种种措施都能减缓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而后针对大气污染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因此,要想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不仅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措施,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落实情况,只有将相关的方针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提高城市大气环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