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转型论文

时间:2022-06-06 08:43:17

导语:在企业转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转型论文

企业转型论文:转型期电力企业网络舆情论文

1.电力企业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存在的不足

从“广东电网建豪华办公楼事件”、“‘电力局长’骂百姓不要脸事件”、“国家电网降薪事件”等众多网络舆情事件可以看出,电力企业遇到网络舆情后,沟通能力、解决能力、与网民互动能力表现平平,符合我国企业应对网络舆情“事前无研判,事中缺控制,事后轻修复”的通常做法。当前,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网络舆情不可忽略的影响,也采取了一定的针对性措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理念滞后,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企业认为网络只是民众发泄个人情绪和自娱自乐的工具而已,网络舆情虚无缥缈,只要自己合理合法经营,网络舆情危机就离本企业很遥远。因此不愿意在网络舆情管理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忽视了对网络舆情的监管。还有一些人狭隘地认为管控网络舆情是宣传部门和网管部门的事,及时封杀不利的帖子就可以确保企业太平无事,从而制约了企业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的提高。

第二,缺乏完善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舆情应对工作领导组织体系,缺乏专职人员管理企业舆情,没有配备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即使建立了统一的领导组织架构,往往也是人浮于事。其次,没有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响应和事件处置等一整套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流程。这些问题都对企业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引导和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不强,方法不够。由于电力企业思想上忽视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行动上又缺乏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必要的工作流程。所以一旦网络上出现负面舆情,企业会显得不知所措,往往会选择“删帖”、“灌水”等消极应对措施,经常犯“封锁消息掩耳盗铃”、“弄虚作假欲盖弥彰”、“回避矛盾闪烁其词”等错误。这样既不能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又会使得网络舆情危机进一步恶化,导致企业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

2.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的建议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能导致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一件微小的事件通过网络舆情的放大作用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演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所知的大事件。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必须尽量避免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还要提高引导与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能力。

第一,企业要练好“内功”,消除网络舆情根源。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负面舆情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工作不到位,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因此,不断改进各项工作是企业应对负面舆情的治本之策。企业要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可能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产品、服务、管理和运作等方面的各种缺陷,不给负面舆情生根发芽的土壤。

第二,树立科学的网络舆情管理理念。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必须树立网络舆情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的理念。网络舆情是握在企业手中的一把利剑,营造积极的网络舆情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进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消极的网络舆情可能在短时间内摧毁企业,例如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的三鹿集团因三聚氰胺事件被铺天盖地的负面网络舆情葬送了。比尔盖茨曾说过微软距离破产只有24小时,在网络时代,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之言。因此,企业要将能否成功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看作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大事。

第三,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早发现问题是及时解决问题的前提,危机预防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解决危机。通常而言,突发事件和不良信息较容易引起网络舆情危机。企业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利用专门的监测系统,定期定时地搜索、浏览BBS、新闻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广泛收集与本企业有关的网络信息。通过详细地分析、研判,提取潜在网络舆情,生成舆情简报及时上报,提高决策部门审视网络舆情的预见性。在这方面甘肃省电力公司的做法比较妥当,值得其他电力企业学习。

第四,提高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技巧。首先要端正态度,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公众的诉求与情感需要。对网民过激的言论,不能视而不见,要冷静分析、坦诚沟通,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反思,查缺补漏。其次,要创新方法,充分发挥工作机制的优势,采取恰当的措施,例如快说事件、慎报原因,持续、不留空间,意见领袖、为我所用等。最后,要保持和媒体之间的良好关系。电力公司可以和媒体展开合作,积极主动地向媒体提供本公司的最新信息,通过媒体大力宣扬“电力抢修哥”的精神,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在出现负面舆情时,要积极与媒体沟通,力求媒体不要大肆报道,给企业多留时间来解决网络舆情危机。

3.总结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伴随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网络舆情。企业的任何一点不当行为或者言论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网络舆情危机。企业的每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失败的可能,又蕴藏了成功的机会,转危为机是企业危机管理的精髓。电力企业由于本身的垄断性质和国企身份,更容易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必须树立“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的理念,做好网络舆情危机的监控、引导和应对工作,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作者:李晓华周加波周韦单位:镇江供电公司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沪东三造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企业转型论文:体制转型视角下国有企业会计论文

一、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分析

1.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大力发展阶段(1997~2006年)2001年,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终于加入了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台得以提升,但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入WTO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尤其是在大量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之后,如何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及外资并购的迅猛增加也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产生了直接推动。对此,必须加大会计改革的力度,通过会计改革来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更好应对已经发展起来的多元经济体系,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等会计准则,为国有企业会计改革的推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臻于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迫切要求建立满足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准则体系,提升会计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种国际环境的影响,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包括首次的22项新具体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满足了国有企业市场化、国际化需求下会计制度的不足,并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臻于完善。

二、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的特征分析

1.路径依赖性在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市场化、国际化变迁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旧制度在此过程中的顽强维持和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新制度的逆向渗透,导致会计准则的变迁路径依赖性非常强,主要体现为一系列过渡性的会计制度性安排,如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仅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同样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痕迹,带有新旧两种制度安排的某些相互矛盾的特性,但又能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有机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双轨制”。

2.内容局部性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变迁,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极为相似,表现为逐步推进、分步到位、先易后难、先解决急需后解决一般,然后再进行整体协调的过程。其优点是把变迁成本分散化,尽可能减少整体变迁风险及时提供在哪些领域进行变迁具有最大收益的信号为整体变迁创造了一个过渡。例如许多规定都是先在国有企业试行,经过修订后,再推广到全国所有企业,带有明显的以点带面,从局部到整体的特征。

3.内外结合性所谓的内外结合性,即是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遵循着国际化、市场化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向结合的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极为明显,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考虑本国特殊的环境,盲目迁就国外,而是充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充分实现变迁成本最小化,实用性最大化的目标。如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等会计准则,就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

三、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会计准则的创新方能提升其竞争力。对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基本理念,不断推进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更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正能量”。

作者:时辉单位:烟台金岭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转型论文:中小企业转型技术创新论文

一、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根据相关文献,依据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成本的高低和创新的独立程度,技术创新模式可以分为:一是自主创新模式。企业依靠自身的努力进行探索研发新的产品或工艺,包括凭借自身研发能力的技术创新、引进外部关键技术人才的“借脑创新”和科技人员领导创办科技企业等形式。二是模仿创新模式。具体创新行为可以通过引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再创新、合资生产与合作生产、许可贸易型技术创新和兼并型技术创新。三是合作创新模式。大致可以通过购买和转移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共建创新载体的方式实现合作创新。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是指选择什么样的路径(由学习模式决定)来实现自主创新战略。Lee&Lim(2001)认为技术自主创新的路径分为跟随追赶型、路径跳跃式追赶型和路径创新式追赶型三种。创新动力不足的企业更可能遵循比较优势,选择前两种路径,实现模仿战略;选择创造新的技术路径的企业需要有灵活可变的技术,承担更高的风险,资本要求更高。但是,Brezis,Krugman,Tsidon提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后发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其经济增长效果不是长久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依然存在,会抑制后发国家的技术创新;Kim&Nelson(2000)利用技术追赶理论研究了技术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技术创新;Redding指出技术发展的历史路径主要决定了技术改变的内生率,引进外部技术后的二次知识溢出不完全覆盖了基础技术,经济增长取决于二次知识的积累。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企业可以选择创新新技术的路径,开发市场潜能的技术,实现“蛙跳”的创新战略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外一些文献对中国创新战略绩效和路径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Lu&Lazonick,2004;Jeffersonetal.,2006),由于指标的选取和所考虑的因素不同,这些文献对模仿创新还是自主创新战略优越及选择什么路径都未得到一致结论。综上所述,后发的中小企业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切入路径,从技术引进跨越到自主创新,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中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因人员规模、资产规模、经营规模等方面不同而致力于不同的行业,现有文献中针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研究少,按中型企业、小微型企业分别探讨对策的研究也有限。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采用问卷调查和企业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宁波市494家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进行调研,并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文章依据上述调研数据,采用理论分析、案例枚举和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小企业向自主创新转型的切入路径进行探究,先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入手,然后探讨技术创新转型、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最后依据中小型企业的规模、所在行业等特征,针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中小企业协会及企业自身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当前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特征事实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从建国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学习模仿—“借脑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四个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在干中学过程中逐步调整创新策略,在国家政策和自身具备的能力支持下,尝试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1.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的发展现状

(1)从总体情况看,中小企业专利的规模和结构显著改善

现有文献中,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被作为衡量企业创新的指标。在现有专利制度下,专利被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新型专利这三类。我国每个中小企业平均专利总数在1999-2009年期间从2.81个增长到5.49个,年均增速为6.93%;中小企业专利结构从过去以外观专利为主演变为现在三种专利共同发展,尤其是发明专利数量占比从5.69%快速增长到25.14%,平均发明专利数量到2009年为止已增加至1.38个。中小企业敢于创新,但创新进程缓慢。

(2)从行业分布看,先进制造业的专利结构优于传统行业

中小企业的专利结构很大程度上由行业特征决定。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侧重外观专利,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以发明专利为主。据《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年鉴(2013)》统计显示,规模以上中型企业中计算机电子、专用、通用等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的发明专利数是工业中数一数二的,远超于纺织服装业。

(3)从地域分布看,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强的创新优势

区域位置决定了企业得到基础设施提供、产权保护和经济支撑的程度。一般来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对企业的创新资助补贴多,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水平高,当地中小企业容易获得创新资源,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收益。

(4)从所有制分布看,外商投资企业创新动力后劲十足

据《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013)》统计显示,私营企业的数量最多,共有18.8万家,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6.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2.9万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5万家,国有企业0.6万家,而前四类企业的资产规模占全部中小企业的八成以上,外资企业是中小企业出口的主力军。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依靠自身的科技队伍实力,其他所有制企业依赖于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于国内企业,由于其同时具备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因此其在研发中可以采取“领先一步”的发展战略,在国内企业的科技创新刺激下,创新动力后劲十足。

2.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的主要特征

一是以加工增值链为基础,网络化生产体系不断健全。为企业提供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服务、流通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配套企业和中介机构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终端企业+配套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的网络化生产体系。二是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企业与外界联系不断加强。包括集群与外部市场、集群的原料供应与外部、集群与国内外关联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厂商都有一定的较强联结。三是以产业链为纽带,跨区域、跨行业融合不断深化。产业集群最早起源于“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这些地区中小企业在距离与空间上相对集中,业主和职工的生活空间基本上在一个地域内,产业和生活共同构成集群内部联系的纽带。四是以集群优势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众多中小企业集群是在特定空间区位,众多中小企业基于利益互补的有机集中,而不是简单扎堆,各种功能比较齐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技术创新视角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进程缓慢,以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代表创新能力指标,其所衡量的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优于传统行业,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强的创新优势,更倾向于模仿创新,外商投资企业的创新动力比国内企业更强大。然而,我国发展环境的压力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有必要加快推进创新模式的转型,积极向自主创新跨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当务之急。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采用问卷调查和企业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宁波市494家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进行调研,并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本节依据该调研数据,采用理论分析、案例枚举和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小企业创新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1.创新意识方面,较多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知识和转型升级意识

(1)技术创新知识有待补充和提高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资本投入、高风险的技术经济活动,其成功需要创新主体具备较为全面的技术创新知识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本理性的引进与投入。虽然大部分中小企业敢于创新,或者受其他企业自主创新的高利润回报影响而盲目投入创新,但不了解自主创新的战略,从而导致企业因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所得收益低于投入成本,最终退出自主创新。因此,类似的中小企业基本停留在模仿成熟技术和常规产品的阶段,二次创新能力不足。同时,技术设备的引进和产品市场的营销模式被给予过度重视,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竞相寻找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忽略了产品研发或服务的精细化,缺乏国际化战略视野。例如温州乐清市柳市镇是中国电器之都,其正泰、德力电器虽在国内声名远扬,但在高质量低压电器和中高压电器市场上一直无法与跨国企业、国有企业相媲美,这是企业缺少自主创新和国际化战略意识。此外,少数中型企业对专利知识的认识不足,不明晰申报专利的技术类型、流程,担心研发技术被泄露而宁可不申报,这使企业安于现状,降低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本、企业规模、研发投入的因素限制。林洲钰、林汉川(2012)对影响中小企业发明专利活动的内外部因素进行过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研发投入、规模的回归系数是所有因素里面前三大,分别为2.06、1.23、1.00,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同时,中小企业持续扩大规模,其组织管理体系无法跟上,则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活性,在实力有限的条件下,企业的理性选择就是不创新。

(2)产品、技术转型升级紧迫感不强

在当下经济的发展环境压力下,中小企业的高层很少有转型升级的紧迫意识。许多企业家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中具有短视行为,注重眼前利益,或者因循守旧,对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这样滞后的发展观念导致企业管理机制落后,企业创新文化不浓厚,企业创新动力被遏制,使得企业离转型升级尚有很大一段距离。如调查数据显示,未经历过也未考虑转型升级的企业占32%,这是值得关注和引导的转型对象。此外,企业对转型升级的理解与地方政府强调的政策导向存在一定差异或认识不足。依据小工业企业转型路径选择的调查数据可见,中小工业企业基于自身及现实环境的考虑,对产品升级与管理转型的路径更为认同;而地方政府往往认为产业转型是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倾向于鼓励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创新投入方面,中小企业研发动力与技术创新力度亟待提升

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前提。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与开发(R&D)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又主要集中在少数科技实力强的、规模大的企业。企业规模的差异决定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强弱,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不具备规模经济和产量优势,可获得的研发要素相当有限。因此企业采取集群方式,抱团发展,以引进和消化技术产品为主,提高市场份额,降低固定成本。相反,大型企业为了减少知识外溢,防止研发竞争中的“搭便车”行为,更多地愿意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开展R&D项目,使R&D项目数呈现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

(1)企业投入创新要素的内在动力不强

众多中小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基本上是以单个企业模仿、消化成熟技术、生产定型常规产品为主,主导产品的技术和装备主要依靠引进,最终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低。一是创新投入具有高风险。R&D投入具有“滞后”效应,期间需要不停地试验测试创新成果,不断地投入技术人员和资金,企业存在长期利润与短期收益的博弈。如果创新成果的效用无法即刻体现或是始终无法显现,那么企业有可能承担投入无法收回成本的损失。二是创新成果保护不足。技术创新具有外部性,部分企业偏好模仿,不愿首先创新。调研中,宁波建工反映,一旦一家建筑业企业创新一项技术,主管部门就会组织技术推广,导致创新垫资大,收益很小。三是创新人才数量少。虽然企业投入过多的人力资本不一定能加速技术的出现,还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但是创新人才过少或人力资本水平过低会造成少数企业垄断产品或技术市场的局面,不利于市场的良好运作。此外,企业技术助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2)R&D投入经费来源不足

一是经费来源组成结构单一。通过对宁波市北仑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费用调研发现,科技经费筹集总额4亿元,有90%来源于企业资金,7.5%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2.5%来源于政府资金,没有吸收来源于风险投资、国外资金等其他渠道的投资。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金也主要依靠自筹,2012年平均自筹资金占总资金的95%。然而,自主创新性的R&D资金投入模式以内源融资为主、以股权融资为辅较为合理,并且国外资金较之政府资金、自有资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大。二是金融机构对创新企业“惜贷”。因为我国风险投资机制尚不健全,关于技术创新的金融补助政策还未到位,不少以技术改造为主的中型企业缺乏技术活性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许多从事轻资产的服务业的小型企业致力于服务创新,却向银行提供不了抵押品,则融资更加困难。三是产学研合作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节点中供应商和客户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较大,中小企业在立足市场化向导上紧密结合专利研制和消费者需求,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功能未充分发挥,未调整研发体系,从干中学过渡到用中学的学习模式。许多地区均无大型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虽然宁波部分中小企业与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有一定合作,但合作对象多为北京、上海、杭州的院校,受专业领域限制,合作频率不高,难以形成R&D投入。

3.创新环境方面,内外部消极因素迫使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放缓

(1)中小企业盈利能力日趋下降

近年来,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迫使企业赢利能力降低。如2011年宁波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6%,低于全国平均6.3%利润水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利润下降2%的情况下,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8.8%,劳动报酬同比上升18.7%。很多中小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原始资本回收积累不够,本身拥有的可抵押资产不多,融资渠道受限,而转型升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资源,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当下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

(2)资金投入的市场风险不断增大

通过对中小企业未考虑转型升级的原因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市场风险过大和资金投入过大是企业考虑最多的因素。在宏观经济下行或企业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会决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还不够完善,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因此中小企业的新产品核心技术无法及时被保护,尤其是传统行业,企业享受高额利润的时间极短,仿冒成了企业间竞争的习惯。国内外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使多数企业采取观望态度,这负面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欲望,对自主创新更为审慎。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第二大因素是资金投入过大。通过2012年规模以上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获取和改造费用支出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影响实证分析后,发现引进技术(INC)和技术改造的支出(TDC)对企业的创新成果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引进技术的投入占比最大且影响程度最深;购买国内技术(BC)和消化吸收技术的投入(DIC)却对其负相关,但只有后者显著。结合实证分析,各项支出投入占比的结果表明中型企业技术改造和引进外部关键技术的投入比重较高,创新成果显著,正逐步从模仿创新过渡到自主创新阶段。

4.创新文化方面,中小企业内外关系链凝固且管理体系封闭

多数中小企业区域性地集群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创新网络,网络的地域分割性较明显,关系链凝固,这些企业根深蒂固地认同“五缘”、“五同”关系。同时关系的扩展能力有限,对外来人才、外部新生力量的加盟有一定排外性,这不利于创新网络的结构改进和功能提升,阻碍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点在家族式企业的管理体系上表现尤为突出。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自主创新的难度。中小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在管理模式上仍属传统家族式管理,存在很多不利于转型升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经营决策往往凭经营者的经验和常识;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难以发挥外来人才的作用;家族式企业文化相对封闭,行业间紧密联合比较艰难,产业集群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资源平行使用,同质化竞争和内耗比较严重,企业对兼并、重组抵制情绪较重。

5.创新政策方面,效果显现迟缓,有效性有待检验

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产能相对过剩,劳动力和房租等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这些问题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此外,技术创新的风险高、外部性强,创新初期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但是后期创新成果的信息部分却非独占。在缺乏有效的政策保护下,容易导致“搭便车”等外部不经济行为时有发生,侵蚀创新性企业盈利能力,抑制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有效的政策是中小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成功的促进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工业企业的政策和规划。但是现有政策重大轻小、重外轻内、重高新轻传统,短视性强,缺乏整体规划。同时,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宣传、落实及政策效率上欠缺;不同规模、类型企业,在相关政策惠及程度上感受不一,存在部分政策惠及面窄的情况。虽然宏观层面上政策落实效果不明显,但是微观上政府支持中小企业项目,对企业还是起到了一定地促进作用。从评价调查数据可看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以及一系列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经营者的信心,但政府在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上的力度却仍然不够。

四、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1.注重技术创新主体的分类引导和培育

地方政府对研发经费利用率高、发明专利多的行业中的规模以上中型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如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政府可以引导一些有利的创新资源合理向该类企业倾斜,加大政策优惠减免力度,鼓励其尽快从模仿创新转向率先创新,为其他小型企业做示范。在转型升级路径、创新人才体制等方面,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需要与行业内创新先进的企业高层进行交流。增强企业家的创新转型意识,有针对性地促进其学习自主创新战略,尝试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提高模仿创新的能力和效率。若考虑自主创新的市场风险或资金投入过大,大部分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干中学的学习模式,配套一定的研发体系。中型企业可以注重技术改造和引进外部关键技术,发明专利的产出率可以更高,逐步向自主创新转型;小型企业依然可以尝试模仿创新,多为中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从创新氛围中培养转型意识,努力实现捆绑式的技术创新。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保护创新积极性的软环境

地方政府应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和监管体系,对各行业的专利申请流程和保护有针对性地指定规则。譬如纺织服装业注重外观专利的发明,设备制造业注重发明专利的申请,根据专利知识的溢出速度和范围进行不同监管和保护,鼓励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积极进行专利申请,努力打造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保护创新积极性的软环境。

3.中小企业协会协助拓宽研发资金来源渠道

中小企业协会应尝试和金融机构合作,为中小企业研发的政府支持项目做担保,支持企业得到更多的债权融资;企业自身应向行业内的大型企业持股的金融机构寻求合作,获得融资。地方中小企业协会应拓宽服务平台的桥梁作用,吸引合适的风险投资公司入驻优秀的小型企业,最好是行业内大型企业集团下属的风险投资公司或外资公司。这样的合作建立在投资人知晓行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更好地帮助小企业转型升级,激励企业增强创新的动力与愿望,做好产业链端的研发技术创新或营销服务创新。

4.政府应多方面提高科技体制的运作效率

国家科技部应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加强首要的创新人才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倾向中小型企业的研发项目,提升政策规划的整体性。地方科技部门应该改革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加派人手宣传类似科技或优惠政策,提高政策落实效率,简易简化相关手续。地方科技部门应该依据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创新优势,建立科技与人才评价、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科技部可以鼓励发明专利较多的中型企业绑定研发项目和新产品销售,对参与研发、销售的人员实行股权激励政策,并予以政策和技术上的辅导,从而可以不同程度地激活创新要素,让其(包括科技资金、人才、成果等)加快向企业流动以及集聚。

5.中小企业树立品牌,优化组织结构

中小企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及时将专利研制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在一起,坚持消费者市场导向,合理配置企业的技术资源。中小型工业企业都应树立国际化的战略,摒弃安于现状的传统生产思想,打造自己的品牌。产业集群内的小型企业可以抱团学习国际的先进技术,吸纳海外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并共享智囊团,在“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追踪新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将其改造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技术和服务。中型企业也可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产品,优胜劣汰,甩去以仿冒竞争为主的小企业,提高行业内中小企业的产品含金量。总之,中小企业内部应建立研发管理部门,优化研发体系的组织建设和结构,配合人力资源部对研发团队进行规范管理,再配以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为主的研发组织,以便有效地开展研发工作。

作者:钟春洋单位:宁波市委党校

企业转型论文:科技企业蜕变转型期竞争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成熟蜕变期对科技型企业具有特别意义。该时期继承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基因结构,同时又是科技型企业基因变异的时期。科技型企业应根据自身成熟蜕变期经营的特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对于一个处于充分竞争的产业中的科技型企业在其成熟蜕变期中后期,保持较低的财务杠杆可成为其明显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成熟蜕变期;竞争优势;财务杠杆

一、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与其成熟蜕变期的特征

(一)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

科技企业是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企业,它富于创新,具有灵活的高科技产品开发研制机制和经营机制。任何一家科技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研究开发、创办、发展乃至成熟阶段。一般将典型企业生命周期描述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周期符合典型企业生命周期的共性规律,同时又有其特性。因此,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与一般企业略有差异。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发展期、成熟蜕变期。

(二)科技型企业成熟蜕变时期经营特征

科技型企业成熟蜕变阶段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比较成熟,产品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稳定,现金流量较大且比较稳定。但随着市场的饱和,企业会逐步出现剩余生产能力,于是,企业创造新增价值的能力会萎缩,而且企业面对同行业的竞争在此时可能更加严峻和残酷。此时科技型企业应当加快创新步伐,在稳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之上,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企业蜕变转型,使企业经营的高科技业务水平和档次,企业的组织结构、人才素质、信息管理、技术设备、营销服务等各方面都发生深刻的质变,获得企业竞争的主动权。

二、财务杠杆效应理论

财务杠杆即筹资杠杆,它是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权资本的利用。由于企业的负债利息和优先股股息是企业的固定支付义务,根据资本结构MM定理,它们与企业实现的利润多少无关。因此,当企业营业利润增大时,企业固定财务费用负担就会减轻,从而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利润。同样,当营业利润减少时,企业固定财务费用水平就会相对加重,从而会大幅减少普通股股东的利润。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幅度大于营业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成为财务杠杆。

若RE′>0,即主权资金利润率随负债额B的增加而提高,由此我们可知只要REBIT>KB,增加债务资金B,扩大财务杠杆作用,就会提高主权资金利润率RE,即产生财务杠杆正效应。所以,息税前利润率高于税前债务资金成本率,是产生财务杠杆正效应的前提条件。

三、科技企业成熟蜕变时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财务策略

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财务战略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企业初创时期,财务机构的目标是筹集资本最大化以满足企业对生产要素投入的需求。随着企业的成长和站立脚跟,财务目标开始转变为企业利润最大化,此时,企业市场扩张、产品规模增大,企业对货币资本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处于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资本成本的考虑,企业会借入大量的债务资本。同时,企业利润剧增,资本积累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当企业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企业不仅追求利润水平,也追求行业领导力和社会地位,品牌和知识资本投成为新的财务特征。此时,利润最大化财务目标开始被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所取代。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实际是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最大化。根据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规律,企业在快速成长发展期之后将进入成熟蜕变时期,如何使企业延长成熟时期,推迟蜕变期的到来,以及在企业蜕变时期仍保持成熟时期的竞争优势,拥有稳定适量的现金流量,则是每个企业高管阶层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利用财务杠杆工具,可适当保持科技型企业成熟蜕变期的转换速度,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成熟蜕变期前期——适当提高财务杠杆

处于成熟期前期的科技型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入,企业已经开始大量盈利,企业有丰厚的自有资金,各种风险大幅度降低,不仅许多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债务融资,而且债务融资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了大规模的拓展。成熟蜕变前期一般都满足REBIT>KB,企业可以适当扩大财务杠杆,使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能够提高在企业主权资金的利润率,同时企业可以实行相对较高的股利政策,对外释放一定信号,对成熟蜕变期中后期的大量融资是有利的。

(二)成熟蜕变期中后期——保持较低财务杠杆

1.应对同行业竞争的需要。处于一个充分竞争行业中的科技型企业,在稳定期的中后期可能面临同样处于稳定期的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产品市场竞争过程必然出现价格战或营销战,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入随之下降,此时财务杠杆低、现金流充裕的竞争对手往往会首先发起价格战或营销战,降低产品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入,逼迫财务杠杆高的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与此同时客户、具有谈判地位的供应商、债券人等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可能采取对企业不利的行为,导致企业销售下降和市场份额萎缩,内外融资能力进一步减弱,从而降低竞争能力,甚至导致财务杠杆高的企业最终退出市场。此时应该采用相对保守的财务策略,也就是说,尽量使用自有资金,少负债。因为此时企业的赢利能力已经大不如前,REBIT有所下降,保持较低的财务杠杆可以降低企业与同行之间竞争失败的危险,同时可以增强企业的策略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保守的财务策略是企业此时明智的选择。

2.新的投资机会的需要。科技型企业在进入稳定期后,技术工艺日渐成熟完善,产品创新度下降,原有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企业需要再次投入资金研发新技术,建立新工艺,生升级改造原有产品,使其形成下一个利润增长点。而在一个充分竞争的产业中,高财务杠杆容易导致企业后续投资能力不足,这与研究表明的增长机会与财务杠杆显著负相关的结果一致。此时较低的财务杠杆,可使同等资产规模的企业拥有更多的净利润,配以实行低股利政策,增加企业的留存盈利,提高企业的后续投资能力,保证企业能够及时把握市场机会,赢得先机。财务杠杆低本身成为一项竞争优势因素,特别是在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经营效率无差异时表现的更明显。

3.企业蜕变融资的需要。转型蜕变成功与否,成为企业兴衰的转折点。此时企业稍有不慎,就会掉进“衰退的陷阱”,因此,企业在这一阶段需要不断的资金融入,保持企业的不断成熟壮大,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市场创新从而避免走向衰退。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转型风险,即转型过程中,伴随着资产数量上的扩张和质量上的改变,都需要大量新资金的介入。企业一方面可通过闲置资产或技术的变现来取得部分资金,另一方面可通过企业内部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不足部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这也需要企业在成熟期中后期减少负债资金,降低财务杠杆,配以实行剩余股利政策,为企业筹集满足资本预算所需的权益资金,因为留存盈利的成本低于新普通股成本,这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费用。

四、小结

对科技型企业来说,在竞争过程中仅仅经营效率高并不能保证企业生存,企业也应该注重分析后期经营发展可能遇到的行业竞争和企业再发展所面临的资金需求、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只有兼备经营效率高和财务资源充足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成熟蜕变期的科技型企业,应根据行业情况和实际经营需要,以及企业所处的具体阶段,及时调整企业财务策略,通过调节财务杠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竞争风险,增强企业后续投资能力。使企业进一步壮大,并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显著优势,得以长期发展。

企业转型论文:企业转型市场营销的预警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企业生存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所面临的危机更为突出,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就是创造一种良性机制,实现企业的螺旋式上升,实现企业利润。文章分析了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内涵、特征和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企业营销预警管理风险

东莞是一个典型的依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城市,多数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且多为“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目前在东莞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融资困难,政府一次性拿出10亿元帮助企业融资,实现政府救市。部分企业缺乏处理危机的预警管理措施,导致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这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完善营销的预警管理。

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1.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内涵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就是创造一种良性机制,对危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预告和分析,提前或及时地把握危机信息,找出导致失误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实现对不利的环境因素的预控和扭转,实现向良性状态的回归,从而完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常常难以预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风险的成因进行分解,并对这些分解后的风险观测点评估,来间接推算出各种风险的大小,从而为企业及时地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了依据,达到预警的目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实际上是对企业营销职能的预警管理,它覆盖整个企业营销活动,企业只有准确及时地对即将出现的营销风险做出预警,防范危机于未然,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1.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特征

(1)全面性,企业营销风险预警是企业管理全过程的预警,不但包括企业投资的风险预警也包括企业管理的预警。(2)预控性,根据企业现有的资料和信息,分析企业营销涉及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控其可能的结果。(3)矫正性,在预控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管理波动或企业营销管理失误的纠错、制止、回避、预防等作用。

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企业实施“营销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增强其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以最小的代价,来规避营销风险,从而为其带来利润;为企业的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支持顾客价值。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模式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2.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思路

风险预警从本质上说是对企业目前营销状况进行综合评判,然后从评判结果来分析企业营销状况,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支持。它应该包括两个循环,一个是对所有观测点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评判,分析企业营销系统目前的运行处于何种状况。第二个是由综合评判结果来分析企业营销活动所存在的具体风险。然后企业决策层针对这些存在风险的种类进行改进。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难题:(l)确定观测点。观测点设置的多,就会放大部分的风险,形成资源的浪费;观测点设置的少,可能对于某些风险反映迟钝,从而影响企业营销风险预测的准确性。(2)建立适合企业营销现状的营销风险预警模型。由于大多数企业管理的不规范,历史营销数据不健全,一般的综合评判模型已经不适合用来对企业进行营销风险预测,所以必须寻求智能性预测模型。(3)必须建立企业营销风险结构分析模型。预警的最终目的是分析企业营销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对企业的运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及时改变营销方案来规避营销风险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观测点的设置、营销风险综合评判模型、营销风险结构分析模型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关系到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设计的成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的方法

(1)预警信息系统

信息是预警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因而灵敏的预警信息系统对于整个预警系统至关重要,是预警管理成败的关键。预警信息即为预测系统、预控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它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基础。一个功能强大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需要有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高效的信息处理元来进行支撑。

(2)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指标体系是反映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敏感性的监测点。它从多个视角和层次反映企业营销活动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为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提供预警信息,具有对企业营销活动的现状描述、结果评价和未来发展的预警导向功能,是企业营销预警系统活动的评价标准。它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警控制等活动的前提,其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操作化。不同类型的企业,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有所差异,但最重要的是选择敏感指标和主要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反映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风险的实际情况。

(3)预警准则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的方法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如果设计过松,则会发生漏警,即对现实存在的危险要不不发出警报,要不发出的警报等级错误;如果预警准则设置过紧,则会导致误警即不该发出警报时却发出了警报,使企业虚惊一场。预警准则的设计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指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假设进行警报的指标为X,其安全区域为[0,X3],初等危险区域为[X1,X2],高等危险区域为[X2,+∞],当0≤X≤X1时,不发出警报;当X1≤X≤X2时,发出一级警报;当X2≤X≤X3时,发出二级警报;当X≥X3时,发出三级警报。

因素预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风险因素X出现时,发出警报;当风险因素X不出现时,不发出警报。另一种是:若风险因素为随机变量,其发生的概率为X,当01时,不发出警报;当X1≤X2时,发出初等警报;当X≥X2时,发出高等警报。

综合预警是将指标预警和因素预警方法综合起来,把诸多因素和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所得出的一种综合报警模式。它运用有关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或因素归纳为一个综合性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性指标的值所处的值域范围来决定发出何种警报。整个预警管理系统可保证下述过程的运行:与本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内外部信息、数据和资料通过企业营销信息网络进入预警信息系统;经过对营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推断后,再分别进入预测系统和预警指标体系中,预测系统运用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对未来企业营销活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状况进行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经过运算估计出未来营销风险状况并将输出的结果与预警准则进行比较,以便决定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然后根据判别结果调用预控对策系统中提供的对策,最后显示预控对策信息。

3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危机的普遍存在性、隐蔽性和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加强企业的营销安全研究,强化企业的营销安全意识,建立企业自己的营销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实施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企业转型论文: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型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原则;转型中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事业单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事业单位的转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合规合法性原则、适应性和有效性原则、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原则、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科学性原则、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转型中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有助于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益、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组织保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等,具体请详见。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事业单位的转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作为计划经济体系的遗产,事业单位在整个非营利部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出现了加速走向企业化的趋势,即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改制,改变原有事业单位性质,将其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运营,直接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环境,这对国有事业单位来说,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由于改革的实验性,也由于人们对非营利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长期缺乏深入了解,事业单位转型出现了许多混乱局面。在管理工作中突出表现在:岗位责任制不健全,不相容职务未相互分离;经济活动过程缺乏预算控制,没有现金流量预算;不重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应收账款比重较大,坏账损失比较严重;缺少风险意识,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预警制度;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方法简单、陈旧,等等。面对上述诸多问题,转型中的事业单位必须尽快构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是事业单位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原则

1合规合法性原则。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会计法》第二十七条中规定,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2004年6月22日,财政部以财会[2001]41号文件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合规合法。

2适应性和有效性原则。转型中的事业单位通过改革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并能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同时又能接受单位内部其他人员的控制和监督。

3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原则。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应当全面涵盖本单位的各项经济事项以及全体人员和相关岗位,并能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又要抓住发挥作用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关键控制点。

4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合理设置和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使不同机构、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科学性原则。制定内部会计制度必须科学合理,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操作和执行,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适应于市场的要求和发展。

二、转型中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

转型中的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资金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是任何一个单位从事经营活动或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保证。及时地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防止偷拿盗窃国家财产、挪用贪污单位公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2保证转型中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活动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是单位管理层对经营管理活动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依据,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提供及时准确的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避免或减少经营活动和会计活动的差错和失误。

3有助于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转型中的事业单位的工作由于不确定因素多、环境复杂、人员流动大、项目款回收困难等特点,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居安思危,才能化险为夷。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各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经营管理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内部控制通过对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经营管理中薄弱环节的控制,把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防范风险的最佳方法之一。

4有助于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控制由一系列控制方法、制度、措施和程序所组成,并且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把企业的各部门、各环节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协调运转,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5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经营活动过程中,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所形成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机制是国家法律法规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三、事业单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1组织保证。应成立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的,以财务、会计、预算、统计、审计、纪检负责人为核心成员的工作组。

2宣传发动。在单位的各个管理层面广泛宣传,让管理层的非财会人员也都了解相关知识,比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批准、会计系统、预算、财产保全、风险、内部报告及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具体来说,一要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管理当局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重大决策机构内可设置审计委员会,以监督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各职能部门授权一定要明确,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人事政策要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做好公司员工的后续教育工作,以提高其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二要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企业各方面的信息主要依赖于财务信息,建立行之有效的会计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环节,会计工作不仅只是对会计资料的采集、归类、统计、记录、汇总和核算,会计帐户的设立及会计报表的编制说明,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三要树立全方位、宽领域的控制观念。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工程项目、筹资与投资、信贷与担保、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全过程。

4建立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应将现代财务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方法和理念融入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规范。第一,建立内部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第二,建立内部会计工作检查制度;第三,建立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以内部银行(结算中心)为依托,按照货币资金业务基本流程和关键点,制订货币资金预算、收款、资金日常管理、付款、账务处理、差异分析的具体控制规范;第四,建立实物资产控制制度,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资产,建立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务核对、财产保险等制度;第五,建立应收账款控制制度,包括与客户定期对账制度、账龄分析报告和逾期催收制度、坏账损失核销备查及追索制度;第六,建立内部审计稽核管理制度;第七,建立风险预警制度;第八,建立风险责任制度。

5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第一,内部资源整合,完善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从转型中的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针对实体多、规模小及管理松散等现状,重新整合资源,培育在行业内相对有竞争力的法人实体;第二,构建内部银行(结算中心),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第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财务管理的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监控型转变。第四,建立责任中心。根据各实体和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建立相应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以实施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控制及业绩评价。第五,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各经营实体和职能部门纳入内部局域网,将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纳入规范管理。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各种管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加强经济活动分析,规范内部报告体系。第六,建立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将业绩评价建立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并与责任风险挂钩,从而达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严惩违规的目的。

企业转型论文:优化组织结构实现邮政企业化转型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关于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策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实现邮政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人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部分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观念存在误区、强调职工的职前学历,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终身教育、岗位用工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因素、企业编制内在岗职工、聘用工、劳务工、混岗作业人员并存、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创造更多发挥机会,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完善内部竞争机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益、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健全管理信息平台,创新管理模式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邮政科学开发,人力资源至关重要。随着与国际经济接轨,国民经济和社会消费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都将有巨大的增长。这就为邮政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邮政行业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本文针对目前邮政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状,提出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策略,以供探讨。

论文关键词:邮政人力资源现状改革

一、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表面似乎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本质上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如何发展现代化的邮政,满足社会需求,实现邮政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人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当前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正确认识,将不利于我国邮政企业的发展。

(一)部分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观念存在误区

在邮政企业中,有些人特别是部分企业管理干部,对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强调职工的职前学历,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终身教育;强调职工的团队价值,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个体需求;强调职工的存量稳定,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合理流动;强调职工的一般使用,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等。目前,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被企业普遍强调,但一些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思维仍停留在形式、口号层面上,突出表现多在强调理念,而少有具体措施,尤其是没有将此在实践中发展化为企业特质。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严重阻碍了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工作。

(二)岗位用工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因素

企业编制内在岗职工、聘用工、劳务工、混岗作业人员并存,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突出,绩效考核不到位,未能有效满足关于组织对个人绩效认可、综合素质提升和工作内容优化等方面的需求,致使部分员工在缺乏有效激励的环境下工作。虽然邮政企业已经注意到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流于形式。对员工的绩效评价并没有按岗位目标体系和完成执行情况逐项评价,领导的主观看法受职工个人身份、资历、地位、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容易脱离工作实际,对员工的岗位职责和职位设计等带来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二、关于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策略

中国加入WTO以后,属于服务贸易范畴的邮政,也将面临着国内邮政市场的对外开放,外国邮政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邮政和跨国速递公司将进入中国邮政市场,中国也可以进入其它国家的邮政市场。这对中国邮政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要想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赢得机会,必须要革除邮政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为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做好支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采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当前的邮政企业,要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用工氛围,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统一的行为规范,对内有利于强化管理,对外有助于提升形象,从而促进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创造更多发挥机会,充分挖掘员工潜能

每一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努力营造好的环境从而使员工发挥出较大水平,如教育培训、工资、晋升的公正性、受尊重、团队精神、福利等,“把平凡的人造就成非凡的人”。因此,邮政企业在设置机构定岗定位时,要科学合理,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较饱满的工作量,使不同类型的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自我价值,并为企业创造财富。①

(三)完善内部竞争机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益

现阶段邮政企业要从内部管理体制入手,完善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通过录用适量的聘用工,改变企业员工的“一体化”结构,形成效率优先,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工作分析和合理的职位评价制度,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②

(四)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邮政企业各种经营活动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不进行技术、知识更新,不接受新技术培训,就很难保证邮政服务的质量,就会在竞争中失掉市场占有率。高度的重视和完善的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五)健全管理信息平台,创新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部门为了适应管理变革的要求,必须自觉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着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向信息化转变。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邮政信息化的发展。一是继续采取资金倾斜政策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效益,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先安排信息技术建设项目投资;二是采取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对信息技术部门的工资总额,按高于企业平均工资水平拨付工资计划,主要用于对技术骨干的工资倾斜和自主开发项目人员的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补充保险等保障制度;三是采取人才引进倾斜政策,对信息技术部门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不受系统、地区和编制限制,优先解决。

不仅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而且有助于职工把人力资源部门看成是一个积极的部门,也为职工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承担起更大责任提供了方便。

总之,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下,邮政的企业化转型,是步入良性发展的关键时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邮政企业转型后的首要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邮政企业应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把人力资源管理与邮政公司改革配套推进、紧密衔接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不断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走出传统的人才管理误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与制定激励机制,采用科学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来适应已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才能使邮政企业在未来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