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7 08:34:44
导语:在物流管理系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绿色物流理论基础;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开展共同配送、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绿色包装管理等。具体请详见。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一、绿色物流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二、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一)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2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二)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2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3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4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从环境的角度看,今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
废弃物物流(Wastemateriallogistics)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的作用是,无视对象物的价值或对象物没有再利用价值,仅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十分重视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研究,这可以说是现代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相当大的研究热点、值得探究的领域。应用ERP技术,可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加速物流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1.1ERP概述
ERP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主要宗旨是综合管理、优化、平衡企业所拥有的信息、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所包含的时间与空间等资源。企业资源计划ERP其实质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它最早是由美国GarterGroupInc公司所提出[1]。ERP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全球市场,在“制造资源计划”MRPII[2]基础上,建立起面向供应链的管理工具,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具有供应商和客户管理。ERP从根本上来讲,是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Chain)开展业务活动的管理思想;从而使得企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有利地位。
1.2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成百上千家的企业都积极实施或试用ERP系统。研究机构、各高校对ERP系统的研究、实施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国产化ERP产品应用,随着国外ERP市场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加强[3]。我国国产化ERP软件公司或提供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数量大约有几十家,软件产品也达到上百种。这些ERP软件公司或提供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从研发企业管理软件发展起来的,多见于一些ERP应用企业以及一些有关研究所与高校;一类是是由财务管理软件公司转型而来的[4]。目前我国ERP软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ERP研发和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经验,但公司规模往往不大。由于我国管理咨询业目前不是特别发达,专门从事有关计算机技术方面咨询的公司还没有成型。所以,在具体实施ERP系统方面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在ERP的研发与应用方面,我国各个企业还有待积累和发展。
1.3物流管理系统概述
2004年,我国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全面开放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中国企业物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企业面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目前中国的物流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落后的。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角度看,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物流成本在GDP的比例一直有所下降,到现在为止已经少于10%。而2004年,中国物流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多,为20%左右,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已超过20000亿元。而目前在我国的工业企业生产中,根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一方面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高达40%,而另一方面直接的劳动成本却不足10%。传统意义上,业务工作中除了材料成本或批零产品成本等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之外,物流成本被认为是最高成本之一。这清楚地表明了我国企业物流存在严重的问题:支出成本过高、管理水平落后[5]。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物流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1.4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
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采用ERP管理方法,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改变了企业的流通方式,减少企业间的不良竞争状况。在ERP系统中,上下游企业间具有相对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主要是依靠彼此间的信息共享才能得以实现。其结果会带来很多好处,能引起ERP系统上总的成本的降低,将使社会的资源实现最好的配置,提高各企业和整个ERP系统的效益。二是,有助于企业实现了重构,主要对企业机构和ERP系统内容进行重构。ERP系统管理需要管理的内容广泛,有企业的管理方法、企业所采用的技术、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的组织形式等。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重构是ERP系统管理实施的重点。三是,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现代化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要求更高,要很好地采用ERP系统进行管理,就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比如有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自动补货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是企业进行ERP系统管理的主要方法,同时还能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6]。
2系统设计目标
本文将使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对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在现有的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按照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原则,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设计开发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在综合使用当前成熟的Web应用程序编程框架[7]的基础之上,根据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情况,合理控制工作流,实现数据的交互,完成规定的业务。通过软件代替人工的形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8]。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框架。通过对项目干系人和参与者的调研及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根据企业物流日常管理的需要,要求系统主要具有四个功能:一是销售管理,全面实用的销售信息管理功能。二是采购管理,包括采购申请、审核等。三是生产管理,包括商品信息、仓库信息、员工信息等基础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功能。四是库存管理,指全面实用的库存信息管理功能。除了上述四个功能之外,在本次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中,还涵盖有设置系统日常维护功能内容。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系统软件结构
软件结构指的是组成软件的物理元素,即程序、文档和数据库等。在本系统的开发及运行环境,程序是基于.Net系统开发平台开发的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基于SQLserver。运行平台:WindowsXP/Windows2003。显示像素,系统最低要求的是800*600,系统显示的最佳效果是1024*768。系统开发框架如图2所示数据库是软件操作的基础。SQLServer是一个开源的数据库,并且功能强大、存储容量大、运行速度快,安全性、健壮性高,支持JDBC。系统在程序中使用其API,执行SQL语句,对数据进行处理。
4系统具体实现
4.1系统登录
双击可执行文件后,弹出系统注册的对话框,单击“试用”按钮后弹出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操作员“mr”和密码“mingrisoft”后,单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到如图3所示的主界面。
4.2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功能是对物资库存进行控制与管理,它能实现对物资需求计划、入库、到货、出库、保管帐、盘点等项目的管理。同时还能实现货品报损,物资拆分,货品报溢、仓库调拨等相关任务,另外,能综合查询各种库存数据信息,能录入各种原始单据,对物料的到货、出货、以及库存的状态及时地了解;还能结合库存的物料情况进行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利用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各种报表和业务情况统计。库存管理菜单主要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移动、库存盘点、库存查询和商品库存报表。入库管理又包括:入库登记、入库审核和入库查询。入库查询运行效果如图4所示。
4.3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主要包括:销售开票、销售结款、未付款结款和销售查询。其中各报表可以自定义,并进行有关销售的各方面统计,如商品销售汇总表、明细表、季节、分年度、款式、类别等统计销售情况,商品销售分析表还可以帮助公司进行销售数据分析。销售管理的流程,首先是接到订单或者是签订合同,然后填写订单,并需要审核订单,填写发货通知单并需要审核。需要从库存调拨,开据售出库单,销售发票,进行审核填写收款单。销售管理主要完成三个功能,如下所述:一是,提供完善的数据统计功能,实现金额核算的自动化,简化人工作业。二是,对未偿还的款项,提供预计还款日期设置。三是,提供打印功能。
4.4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采购管理的活动过程也比较丰富,包括:计划的下达、到货接收、生成采购单、执行定单任务、采购结算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进行采购活动时,实施采购管理能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同时能对采购物料在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最终对企业采购活动实现了科学化的管理。采购管理系统(供公司内部采购人员使用)。该系统能进行辅助管理作用,包括:物料采购结束后的结算、了解采购合同的签订情况、了解物资采购计划的实施情况等相关内容。采购管理提供的功能主要包括:现款采购、采购订单、采购退货、采购付款、采购收货等;经过该系统,能使物资交流更加清晰。能生成很多报表,包括:进货汇总的统计,分仓库、分时间统计进退货情况,明细统计报表;完善的订单统计功能可以统计物资订单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而且所有报表均可自定义,使工作更加地轻松性;同时,该系统还能编制采购计划和合同,录入各种原始凭证,记账统计,以及利用记录的原始数据,为各种账单报表和业务情况统计提供依据。
4.5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包括接到生产任务单后,查找对应产品的物料清单,然后下达到车间。具体来讲,包括车间的设置,班组的设置,人员的岗位安排,以及员工的信息管理、产品信息等内容。
4.6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操作员信息的管理以及权限设置等。
4.6.1操作员信息查询操作员信息查询,双击窗体下方列表中的记录可以对数据进行“新增”“、修改”“、复制”“、删除”等操作。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包括:1)界面可对数据进行查询和打印。2)设置完查询条件后,单击“查询”按钮,窗体下方的列表中即可显示查询结果。
4.6.2权限设置在窗体上方的用户列表中选择需要设置的“用户”,单击“修改”按钮后即可进行权限设置,最后单击“保存”按钮。其运行结果如图5所示。
5系统及数据安全
因为目前黑客的入侵、病毒的侵犯是非常严重的,为了防止外来用户非法登陆,获取信息,系统采用用户身份验证机制,通过输入账号密码授予合法用户使用的权限,用户可以自行修改密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9]。系统中的数据有备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有恢复补救的手段,不致造成工作的混乱与损失。重要的程序已把原版保存起来,日常使用复制的程序,以免由于一时的疏忽和误操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硬件设备的使用,有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来进行。通过对系统进行监视,当发现某种不安全因素时能够报警或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设施,以改变、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别注意计算机病毒这种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与消除。系统管理人员定期的做好系统的备份工作,防患未然,当出现不可处理的故障及时的对系统进行恢复,以确保数据安全。单击系统界面“…”按钮选择数据备份的路径,然后单击“备份”按钮即可对数据进行备份。
6结语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根据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设计并实现系统的软件结构和工作流程。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本着以方便物流管理的方便、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工作、物流管理综合性、以及企业领导进行审核与管理、系统管理员日常维护为目的,以便捷安全为宗旨,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根本出发点而进行的规划,意图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集成化。本系统使用的是基于ERP,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一个安全性高,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好的系统,满足了系统长远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标签框架,提高了系统界面易用性,使该系统的创新性和易用性不断提高。本系统现在已完成,目前的运行情况良好。在今后的使用中,需根据实际企业物流管理需求不断的改善与扩充,才能跟上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要求,从而系统保持其实用性和效率。
作为企业ERP系统的一个子集,物流管理系统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加快信息终端应用的全面推进融合,例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与Web技术完美结合,实现多点接入、远程控制等新技术。另一方面,系统应该努力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努力做成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物流管理系统。
摘要:首先介绍了射频技术特点及应用,然后分析了智能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基本思路,最后给出了基于射频技术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系统数据流程设计、系统业务流程设计等。
关键词:射频技术;智能物流系统;应用
0引言
近年来,“物联网”的发展已经逐步迈入了正规化进程,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物联网的运行依托信息互联技术,以之为基础进行相应的作业。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以信息传感设备等为传播媒介,进行各类物体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使得整个社会都是在一个连接的网络之中,以智能化手段进行管理。射频识别,是通信技术的一种,也属于物联网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应用领域十分的大[1]。相比于条形码技术而言,其穿透能力更好、识别距离更大,因此被大众所熟知并参与应用。在很多现实的行业之中,射频识别技术都在应用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物流领域,RFID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让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的更加的流畅,让人力资源成本也在不断地下降。
1射频技术
1.1射频技术特点
RFID技术的发展长达几十年,相比于传统的条形码等技术,以下为其优势所在:(1)快速扫描的可行性高。由于工作频率较为高效,RFID的辨识性较高,RFID标签的辨识能力大;(2)体积小巧、样式灵活。RFID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这使得RFID技术应用领域可以更加的广泛;(3)不易污染、可以长久使用。电子标签附着材料的限制几乎没有,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流质物质也能够有很好的抵抗性。同时,电子标签具体的位置信息比较的隐蔽,不容易受到污染物质的侵害。(4)可重用度高。RFID标签内存储对数据的变更一般不受到限制,可更改性强。这一点和条形码技术相关的特点完全的不同,条形码的印刷工作如果已经完成的话,就不可以在进行相应的修改的话,如果出现错误,就必须将原来的产品包装全部替换,使得成本增加。(5)穿透性强。如果电子标签本身被其他物品所覆盖住,但其仍然能够穿透多种材质的覆盖物,与阅读器进行通信。恰恰相反的是,条形码扫描机如果要顺利运行的话,必须满足2个条件:距离近;没有物体阻挡;(6)数据存储空间充足。一维条形码的存储空间是SOBytes,二维码的最佳存储空间是2到3000个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是几兆字节。未来项目所需的数据量将越来越大,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发展正是用来满足这一需求的;(7)安全性高。由于RFID以电子式信息为主,其数据信息被密码严格的保护着,可以很好地防止信息的窃取和篡改。
1.2射频技术的应用
在之前的几年中,沃尔玛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机构,做出在集团配送中心使用RFID技术这一决议[2],这一实际案例说明,RFID技术已被大众所认可并逐步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FID的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无线射频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所适用的场合也在不断地增加中。电子标签RFID的使用范围十分的宽广,主要涵盖的领域有:交通、市场流通、食品、医疗保健、产品安全、金融、养老、残障保障、教育、文化、就业、智能电器、监控等安全管理、国防军事犯罪预警等等[3]。RFID射频识别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供应链的概念,IT,生物识别技术等理论支持,是一个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在不久之后,射频识别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技术优化,兼容性也会更加的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空间入量也会变得更加的广泛。
2智能物流系统
2.1系统基本概念
智能物流概念是在物联网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智能物流系统主要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人员的流动,其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涉及很多的领域。智能物流系统最为重要的技术包含到信息化管理物流行业的方方面面,涵盖内容丰富,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监管,从为企业和客户进行信息服务。
2.2系统体系结构
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问题,想要解决它们的话,物联网技术平台就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要多开展数字资源嵌入式知识服务[4]。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医院图书馆员要去一线工作点进行调研,多与第一线的领导沟通,了解一线工作者的实际信息需求;以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大众,从而达到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一目的,同时也要主动参与进医学知识创新活动与学习的过程中来。当前的咨询模式已经从单一转向学科馆员嵌入式个性化微服务,能够进行互动服务,在手机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模块的使用。
2.3系统的基本思路
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如果进行的比较好的话,就智能化物流这一体系功能就可以得到比较完全的体现,即在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能够进行下去,使得物联网能够有所作为。物品是企业项目之间交流的最为直接的媒介,是整个连接体的最为核心的部分[5]。物联网技术是当前各个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技术之一,具有覆盖面积广,应用领域多等特点。物联网技术的有效的利用,可以将供应链信息进行现实工作中的无缝整合,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想象。同时,可以构建出一个统一的物流配送信息平台,使得相应的物流模式达到智能化水平。(1)通过互联网,使得整个物流体系上下游的材料信息能够很好地进行交流,使得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供应和营销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无缝对接。使得物流配送能够更加快捷有效的进行下去,以低成本运行的模式进行相应的作业[6]。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不管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上游和还是下游,都可以很好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一个游记的产业整体,从而使物流配送的质量和实效都能够得以保障。(2)通过多样性的网络传输手段的支持,企业可以得到所需的协同平台,然后在这一平台之上,围绕项目所需要进行的各类工作,进行信息的交换。在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托,进行企业物流配送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制定和规划,为之后的事项做前期准备。(3)通过物联网的相应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各项作业被实时监测,企业高层能够及时掌握物流各个环节的完成质量和进度,发现问题后及时准确的做出反应,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4)通过物联网共享平台,企业可以做到很多之前无法实现的任务。比如可以根据物流仓储与配送之间的共享和协同进行相应的作业,实现分销链范围内的共享等[7]。企业管理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仓储和运输,供应链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仓储和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效率。
3基于射频技术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设计
3.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在物流系统的结构,商品采购和库存管理,仓储的主要流通等是核心的商品流通交易环节,这些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应当以整体化的思维来看待。因此,智能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解决企业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问题的关键所在。智能物流系统所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相应的信息系统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在企业物流运作过程中,射频干扰的相关的作业可以实现完整的监测与管理信息的应用的一个物质循环体系,为企业产品生产和企业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因此,智能物流系统的核心是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监控等各个环节的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物流业务数据的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决策,为企业的日程的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管理决策。
3.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在物流作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比较的复杂多变。通过使用RFID技术,企业物流作业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相关作业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也能够智能化的进行工作.
3.3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设备,按照相应的设计原则进行配送,针对之后的系统用户量比较地多,订单量比较小,品种不集中,配送次数过多等情况,在各个环节的进行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缩小人力资源的使用,并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引入RFID系统,使系统管理员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到仓库的出入情况,全方位掌控,并使得信息采集与仓储管理系统有效的结合利用,以有线方式联合无线手段,将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为系统存储、分析、处理做准备,这样做可以使得物流控制更加快捷,整个系统流程更加透明。
3.4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送货车辆在把货物运到仓库之后,仓库管理人员首先要进行的是送货单的核对,在核算没有发生问题之后,再来做相应的扫码工作,完成商品信息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内容传送出去,最后做好货物的交接。若物品采取的是托盘联运这一方式,可进行相应的编码工作,利用相关的设备,来进行电子标签的扫描工作,将所需要的商品的具体的信息进行输入输出。巷道堆垛叉车进而将货物交付或与输送装置相连的装置进行货物运输。仓储管理系统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确定商品的存放地点,并将位置信息传递出去,完成规定的作业任务。堆垛机发送指令将指定位置的货物运送到位,安装推垛机RFID读写器扫描位置信息并把想过货物信息传输到仓库管理系统,以计算机记录相应的信息,最终完成作业。如果供应商为托盘运输,仓储阶段可以直接扫描托盘的标签,能够将与托盘相匹配过的信息录入,并下发指令,然后叉车进行货物运输,货物入库由推垛机实现。
4结论
RFID系统与其他功能类似的系统相比较的话,优势十分的明显。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系统可以很好的提高企业的作业水平,增强作业效率,也可以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水平,从而使得整个企业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
作者:胡江虹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
摘要:原先的物流管理系统需要满足需求导致构架的变化,笔者提出基于SOA构架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了基于SOA的系统服务,实现了服务的总体设计以及用户角色与服务的设计,以订单管理为例给出其详细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SOA;物流管理系统;软件构架
1引言
伴随着业务量的骤升、业务繁琐程度的增加,企业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在不断改变,导致业务流程也一直在变化,要求也日益严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1)怎么才能提升新的物流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和速度;(2)怎么才能充分利用面向服务体系的优势;(3)怎么在利用新的物流管理系统的同时保留旧物流管理系统的使用价值;(4)怎么借助当前运用广泛的智能客户端和WebService的手段提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完美的物流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高保密、可移植性、高兼容集成性、用户友好。本文首先对物流管理系统开展研究,然后基于SOA设计物流管理系统,最后利用J2EE平台开发了物流管理系统。
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物流管理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是:财务管理、系统管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报表管理。Struts框架简化了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开发。而SOA架构的设计思想是通过一组集成服务来组合构建应用程序,提供了灵活的业务流程。故系统引入Struts技术和SOA构架。同时系统需要一种机制进行协调管理,该系统包含了Hibernate、Struts等框架,因此本系统引入了Spring,利用Spring来统一管理各种依赖关系和服务。基于SOA的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使用EJBBean来实现业务逻辑部分,利用Spring进行封装管理,通过服务总线和一些服务接口封装来与客户端通信。WebServices对标准化的服务接口进行封装,提供标准化服务给服务调用者,利用它实现数据传输和服务接口调用的标准化,同时实现逻辑服务接口调用层和逻辑服务实现层的完全分离。管理系统的所有服务被ESB服务总线所集成,为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提供一个平台。
3基于SOA的系统服务设计
3.1服务与用户角色
服务由新建服务和传统系统封装服务两部分组成,由于本系统属于全新开发的系统,因此,不存在传统服务的封装,但是提供数据导出和导入服务。依据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了以下几个服务功能:报表管理服务、财务管理服务、系统管理服务、仓储管理服务、订单管理服务、客户管理服务、配送管理服务,具体如表1所示。系统实现时每个服务对外仅提供一个唯一接口,方便用户的查询和使用。
3.2服务的总体设计
下面以“订单管理服务”为例,介绍了服务设计工作。依据分析类中确定的服务类、边界类和实体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设计了订单管理服务中的类,分别如表2、表3、表4所示。
3.3服务的细化设计
在对“订单管理服务”中的类细化以后,就可以细化设类,主要是设计类的方法以及类的接口,由于类要实现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封装和服务,二是封装业务逻辑。划分服务的过程中要讲究粒度问题,且在服务中开发设计类的方法也应注意方法的粒度。下面以“订单管理服务”中的“订单查询服务”为例,建立一个GetID的方法,用于返回订单的基本信息,设计GetSalaryInfo方法,其时序图如图2所示。
4结语
当前各大IT企业已致力于研究和分析SOA,这是由于应用SO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源支出、使系统可以合理运用资源,而且还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迅速作出处理反应等。本文基于SOA构架设计物流管理系统,本文的设计思路对其他系统的构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张薇 单位:56580部队
摘要:
近年来,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物流、交通、医药等领域,针对传统仓储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人力成本高、业务流程多、货物跟踪困难、资金和货品周转效率较低、物流管理的信息和手段落后等缺点,提出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从而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实时跟踪和监控。RFID技术具有无接触、大容量、快速、抗干扰、安全可靠的信息识别等特点,在物流仓储管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RFID),仓储物流,货品安全,信息安全
仓储配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就是通过射频技术(RFID)的示范、应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具体综合运用射频技术、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粘贴在每件产品上的电子标签,实现产品识别以及科学化管理。与此同时,电子标签读写设备及时读取信息并实时传送到后台,并进行存储、计算、数据挖掘和分析,从而分析出各种产品的仓储状况、需求情况,形成一个集产品储存、综合管理、辅助决策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产品信息的动态监测、深度处理、有效共享与综合应用以及在线服务,从而彻底改变生产管理的运营模式,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目标。
1仓储配送业务流程
RFID物流仓储配送系统的目标是在物流体系中建立一条基于RFID技术的快速通道,实现库房高效管理,收发货高速自动记录,形成一个完整的基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仓储配送系统。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将商品入库信息提前发送到仓储中心的物流管理系统,由物流管理系统自动处理,生成预入库信息。货物被放置在带有感应器的托盘上,入库时通过仓库入口通道处的RFID读取机,不需要拆开包装,即可将货物相关信息自动输入到仓库管理系统。系统将实际入库信息与预入库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无误或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则准许入库并将预入库信息转换成库存信息,如果出现错误,则由系统输出提示信息,由工作人员解决。物流管理系统按最佳的储存方式,选择空货位,通过叉车上的射频终端,通知叉车司机,并指引最佳途径,抵达空货位,扫描货位编码,以确定货物被放置在确定的货位。货物就位后,再扫描货物的电子标签,物流管理系统即确认货物已储存在这一货位,可供日后按订单发货。
货物配送时,订单到达仓库后,物流管理系统按预定规则分组,区分先后,合理安排。例如:交由快运的,要下午2时前发货;需由公路长途运输的,要5时前发货;有些货物需要特别护送等。仓储管理系统按这些需要,确定安排如何最佳、及时地交付订单的货物,并在系统内生成货物拣选方案。物流管理系统按照货物拣选方案,安排订单拣选任务。拣选人由射频终端指引到货位,显示需拣选数量。经扫描货物的电子标签和条码,仓储管理系统确认拣选正确,货物的存货状态转换成待出库。货物出库时,同入库一样,通过出库口通道处的RFID读取机,货物信息传入仓库管理系统并与订单进行对比,若无误,则顺利出库,货物的库存量相应减除;若出现错误,则由仓库管理系统输出提示信息,由工作人员解决。货物配送时,系统可以根据标签和标签读写设备信息对货物进行定位,实时了解货物状态等信息,货物抵达下一级配送中心或零售商处时,系统更新产品状态。
2系统设计
2.1系统架构按照系统架构划分,该系统自下而上分为四级,如图2所示。其中设备层包括手持机、读卡器、电子标签等硬件基础设施,他们通过有线通信接口、无线局域网连接上位机系统以实现与数据服务器的交互。与此同时,各个配送中心或仓库计算机通过互联网与数据服务器进行连接。设备层:由电子标签、手持读写器等模块组成。电子标签:采用无源电子标签标识货物,无源电子标签造价低廉、不可重复使用,适用于数量庞大的物流货物。手持读写器:用于进行电子标签的扫读工作,在货物入库、出库以及配送时,都需要使用手持读写器获取货物当前信息。通信层:包括RS232/RS485通讯设备,自有/通用的通讯协议,有线/无线网络设备,以太网传输设备等。数据包经由RS232/RS485通讯设备和通讯协议,在以太网或无线局域网的环境下,与电子标签的控制软件相交互。数据层:包括电子标签控制软件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应用层对通信层传递过来的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存储等工作,将处理完的数据域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因此,数据层的两个服务器既有纵向的数据传输功能,同时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内部通信。应用层:向仓储配送业务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系统向服务对象(配送人员、物流信息监管人员等)提供查询和应用接口,服务对象共同监控货物的交互和安全信息,也可以对物流过程中异常情况做出及时反应。
2.2管理系统组成依照仓储配送业务流程,方案将仓储配送信息化管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订单处理模块订单处理模块直接面向商户服务,是物流配送系统的对外接口。其主要功能是:1)订单接收。接收商户发送来的配送需求订单,按一定的规则对订单进行分组排序(如按照商户的送货时间要求和商户信誉度优先级);2)订单审核。根据商户订单查询商户货物存量、商户信誉资质、商户财务情况,以确定是否接受货物运送任务,并向商户发送这一信息的反馈;3)订单查询。为订单处理中心管理人员和商户提供订单查询服务。
(2)配送决策模块配送决策模块是系统各模块的协调和联系的核心,主要功能:1)合并计算订单。按照不同的送货方式、送货路线对订单进行分类,再按一定时间内需要运送的货物进行合并,为下一步配送计划的生成提供依据;2)配载计划决策。根据订单合并计算的结果,调用配载决策算法生成本次送货的配货计划,并输出配货单,即仓库的预出库货单;3)运输路线决策。根据配货计划调用路线决策算法,生成本次送货的运输计划;4)车辆调度决策。根据配载计划调用车辆调度算法,生成本次送货的车辆调度计划,并输出提货单(发送到车辆调度中心作为从仓库提货的依据)和交易单(作为送货司机和消费者进行货物交割的依据)。
(3)车辆调度模块车辆调度模块主要根据配送计划进行车辆调度和驾驶员的安排,并对运输过程中的车辆进行跟踪。其主要功能是:1)车辆资料管理。对调度中心的车辆动态资料进行维护和管理,如车辆的种类、数量、运送能力等;2)车辆调度管理。根据配送决策中心发来的车辆调度计划,安排具体的车辆、驾驶员实施运送;3)运输跟踪管理。对车辆的货运状况进行实时的跟踪,如在途情况、送货计划变更等;4)驾驶员管理。提供对驾驶员信息的维护和管理。
(4)仓库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主要是为商户提供临时仓储服务,包括入库和出库管理。其主要功能是:1)入库管理。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情况组织货物入库,更新库存信息;2)出库管理。根据配送决策中心发送来的配送计划,组织配货、拣货和出货;3)库存盘点。根据需要,库管人员可以对货物的库存情况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4)货物查询。提供其功能模块对货物进行查询的能力。
(5)仓储环境监测模块仓储环境监测模块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对仓储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主要功能有:1)温湿度等仓储环境指标的检测;2)仓储环境指标的查询,工作人员可以查看历史环境指标;3)仓储环境调节,该功能与产品存放冷库有关,对仓库的温、湿度等指标进行调节。
3系统特点
使用先进RFID技术实现货物标识以及科学的管理模式:使用手持读写设备扫读电子标签,可以减少出错率;通过RFID技术盘点货物并且系统自动进行盘点对比,盘点效率更高;物品查询快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查询货物位置;在仓库门口设置防盗系统,电子标签在非规定时间出仓库时报警可以实现货物防盗;实现产品存储环境监测,有利于产品的存储。
作者:陶新洲 单位: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的管理系统也愈加复杂,是多种功能的结合体,从采购、存储、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优势相互制约的,整个环节下来非常地费时费力,所以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中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目标,其中RFID是一项良好的信息技术。RFID称为射频识别技术,能够有效地通过无线射频方式取得通信和相关数据等,在RFID下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会更加的完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引入RFID技术是满足时代的需求的,可以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RFID;现代物流管理;应用;技术;对策
我国目前信息化物流管理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企业会把很多功能部门合并为一个管理部门,不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现代物流企业的业务非常繁多,流程也比较复杂,但是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中采用RFID技术能够使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和便捷。在国外的RFID技术已经广泛地被应用,是一款较为安全稳定系统的平台,而在我国RFID技术才是起步阶段,很多企业只是尝试着使用RFID技术,没有深刻地去研究这门技术,这就需要不断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让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国际接轨。
一、RFID技术的概述
RFID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成为了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RFID技术相较于条形码技术大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物流工作中应用RFID技术的读取距离比较大,使用的寿命也比较长,还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在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RFID技术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技术,其特征是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RFID在工作时只需要把标签放入到磁场中去,然后接受存储在芯片的信息,或者发送频率的信号,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工作,最后是进行数据的处理。PFID主要由六方面结合,其中包括物理标记语言、EPC标签、阅读器、对象名解析服务、EPC编码标准、神经网络软件。RFID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作用
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存在很多方面的优势,包括读取数据比较方便,改变了传统条形码复杂的工作程序;RFID技术更加适用于大批量移动物品识别的工作,并且RFID技术的读取工作效率非常高,读取的数据也十分的准确,不存在误差,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物流企业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且被RFID标签反映的数据能够重复使用,也可以修改,一些重要的数据能够保存下来;RFID对于环境的要求也非常的低,RFID的体积相对于比较小,便于携带,并且数据的容量非常大,和其他技术的兼容性也非常良好,包括GP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1.RFID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物流管理工作成本。普遍情况下物流企业的存货、销售成本约占总成本的百分之三,但是在应用了RFID技术之后能够通过阅读器了解各个产品的信息,在传统条形码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RFID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这就间接减少了企业雇佣工作人员的成本支出。RFID技术还能够有效减少货物的存放与管理费用,通过自身的自动扫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读码错误的几率。
2.RFID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存货的报告质量。RFID技术能够保证存货的报告质量,其中存货清单的准确性大大减少了人为的降低账面价值的情况产生,也能够有效减少存货错误的概率,在物流运行工作中只需要利用RFID技术对产品和货物实行跟踪状态,物流企业就能够明确商品的销售记录,从而减少人为性质的损失,全方面地掌握商品的实际存货数量。
3.RFID技术能够减少偷盗情况的发生。在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企业被偷盗的现象发生,这成为了物流企业成本损失原因之一。经调查,物流企业因为偷盗情况而达到的损失约占据销售额的百分之二,但是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应用RFID技术能够有效阻止偷盗现象的发生,RFID技术能够有效对产品进行追踪和监督,并且能够准备地定位到产品的位置和空间大小,有着严格的监督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企业因为偷盗而发生的经济损失。
4.RFID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脱销情况的发生。在物流企业中如果经常发生脱销的情况会导致客户的流失,这就为企业的竞争对手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和机会,经调查,因为产品脱销而使得企业发生的损失占据了销售额的约百分之四。RFID技术不仅能够对货物进行追踪,还能有效记录存货的数量,随时了解每一个产品的销售状况,针对企业的供需状况提前做出预测,RFID技术能够全程地把商品的配送、运输、仓储到最后的销售实现全程的监控,促成物流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应用RFID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1.积极应对技术的更新。RFID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一样,是随时可能发生更新的状况,所以企业在物流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一定要积极应对技术更新问题,要选择合适的业务,找到正确的切入点与应用模式,并且建立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软件基础架构与监测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顺利应用该技术,企业要针对不同的状况做出相应适当的战略调整。
2.时刻加强RFID的应用测试。企业在应用RFID技术的过程中要时刻加强RFID的应用测试,这样使得RFID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针对一些细节问题也要认真对待,包括企业如何在内部收集、应用数据,对应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如何应对和控制等。一套完整的RFID测试系统要能够实现RFID的前端数据采集、后台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测试系统,最后进行综合性质的评估,要在测试过程中提前发现可能会出现的影响因素与问题,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3.加强RFID技术的安全性防范。在RFID技术的应用中也会出现安全隐患,因为RFID技术的应用完全是开放模式的,而且如果对标签进行加解密工作,需要耗用很多的处理器能力,这就增加了额外的支出成本,一些安全工具不能正确的应用到RFID标签中。针对RFID技术安全性问题可以使用一些安全设备来缓解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也可以把RFID读写器的读取标签设置为授权读取的模式,这样只有被授权的阅读器才能读取重要的额数据和信息。
四、结语
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中应用RFID技术能够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追求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出现故障的几率,因此,RFID技术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刘新乐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一、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营销成本预算模式的基本框架
作业成本法(ABC)最先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科勒提出,是通过细化间接费用和共同费用分配标准,以作业作为费用的分配基础,而不再仅仅以传统的直接人工、机器工时或产品等作为分配基础,从而提供了比传统成本核算更加科学的成本信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已由最初的制造业领域扩展到服务业、商业领域,功能上也由最初的成本核算发展到成本预算、成本决策与控制等多个领域,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企业营销成本预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企业进行营销成本预算的中心任务是从企业战略出发,对企业一定时期内各项营销资源的使用做出计划和安排,从而实现对营销成本的控制。如果我们将企业营销部门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企业营销部门所提供的劳务就可以被视为一系列作业链的集合体,实际上这些作业链通过所消耗的资源动因又可以和该部门的价值链(资源链)产生衔接,据此就可以用“作业消耗资源,营销消耗作业”来诠释营销作业成本法的核心理念,并遵循该原理进行相应的预算编制和控制工作。考虑到作业成本法在营销预算中成功运用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是对营销作业的准确划分以及资源消耗动因和成本消耗动因的准确把握和衔接,本文把营销作业划分和相关动因的选择也纳入营销成本预算模式的内容之中,并将作业成本法下企业营销成本预算模式划分为基础模块、核心模块和优化模块三个部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营销成本预算模式框架可用下图表示。该框架将营销成本预算分为三个有机相连的板块,既揭示了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营销费用预算的基本原理,也明确了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营销成本预算的工作步骤。运用该方法进行营销成本预算,不仅加强了预算的客观性,而且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通过调整作业划分的深度来充分反映费用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作业管理基础之上的营销作业预算法给企业营销预算指明了持续改进的方向,为了达到预算的平衡,企业在后期可以通过战略调整、目标调整、消耗调整和容量调整来实现预算的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
二、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营销成本预算模式
(一)基础模块———营销作业的划分及成本动因的选择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预算是以作业管理为基础、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的预算管理形式,它在作业分析和业务流程改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据此预测的作业量,确定企业在每一个部门的作业所发生的成本,并运用该信息在预算中规定每一项作业所允许的资源耗费量,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绩效评价与考核。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营销预算编制和价值链的分析,首先应当分析和确认营销过程涉及的作业。现代企业营销过程设计是围绕着目标市场展开的营销组合,因此可以按照营销工作的实质环节将营销过程归结为市场调研、促销、交易、物流、渠道和售后服务六个过程。从作业成本法的角度,该六个过程对应着六个作业中心,每个作业中心又包含着不同的作业,正是这些作业直接或间接地消耗着企业的各类营销资源,并输出营销劳务。为了全面地反映营销成本的结构和成本发生的动因,本文对营销活动涉及的作业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割(见下页表1)。该模块揭示了企业营销活动过程中涉及的作业和资源,以及各项作业和资源被营销作业链消耗的基本原因,为基于作业成本法编制营销成本预算奠定了基础。
(二)营销作业预算法的核心模块———企业营销成本预算的形成和编制
企业进行营销预算最终需要形成企业营销资源耗用表,即建立企业营销成本和目标销量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在有效分割营销作业、划分作业中心并选择成本动因的基础上,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营销费用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①以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企业的营销目标;②进行营销作业分析,并根据营销目标预测企业的营销作业需求量;③根据营销作业量和相关历史定额数据,预测出企业的资源动因需求量;④根据资源动因需求量和资源消耗动因最终得出企业的营销费用预算。由于营销费用涉及环节繁多,为便于分析,本文特以一家经营家电业务的S企业营销物流中心为例,探讨如何进行费用预算的编制。如前文所述,该物流作业中心共涉及单据确认、产品包装、仓储、装卸、运输、财务联络等六项作业,这六项作业消耗的营销资源包括工资、材料、折旧、动力和其他费用。假定在对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做出研究后,S企业得出下一年度A产品目标销量QA为100000台,B产品的目标销量QB为50000台。按照以上步骤,采用作业成本法编制营销预算,最终形成的作业动因预算表、资源动因预算表和最终的营销费用预算如表2、表3和表4所示。从上文相关分析不难发现,基于作业成本法形成的预算较传统预算有明显改进之处,在S企业营销物流中心最终形成的营销费用预算(见表4)中,各营销成本的结构和发生的原因清晰可见。而且由于运用作业成本法将营销劳务需求、作业需求与资源需求有机地结合,使得S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营销目标对营销人员的招聘、厂房建造或租借及材料的采购提前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
(三)营销作业预算法的优化模块———作业管理和持续改善思想
基于作业的成本预算方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控制较传统方法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当企业设定的预算目标未能实现时,作业预算法允许企业调整以下五个要素以实现设定的财务目标:①作业动因率和资源动因率;②企业资源容量;③资源价格;④产品/服务的供应量;⑤产品/服务的价格。而传统预算方法并不收集作业动因率和资源动因率数据,实现计划财务目标可供调整的变量相对较少。营销作业预算法以作业、流程、价值链为预算编制基础,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作业管理实现营销预算的持续改善,增强预算的灵活性、反应性和动态性。具体来说,当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或者预算额度发生变化时,企业可以通过业务流程优化、作业消耗和资源容量的调整以及价格谈判等手段来实现预算的后期平衡及改善。例如当S企业的物流中心预算批准数只有800000元时,该物业中心可以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等途径来完成预期目标。此外,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企业的诸多营销作业中,有一些作业对增加顾客价值没有贡献,或者说即使消除这样的一些作业也不会降低服务价值,我们将这类作业称为非增值营销作业。由于企业的资源上或者管理上的瓶颈,这部分作业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但这应该成为企业后期进行作业管理的重点。由于营销资源一般是耗用前预先取得,如果用AQ代表实际取得的作业能力,SQ代表一项作业的增值标准量,SP代表单位作业产出的标准价格,则在营销成本中:增值成本=SQ×SP非增值成本=(AQ-SQ)×SP企业后期预算管理的重点便在于设法消除数量为(AQ-SQ)×SP的非增值成本。如在S企业的物流作业中心中,其进行的仓储作业即为典型的非增值营销作业,其占用71000元的营销成本则是后期企业需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逐步消除的重点(表4S企业营销物流中心营销费用预算显示,这7100元营销成本包括2000KW.H的动力资源、10000元的折旧、40000元的材料费和20000元的通信费用)。
三、结论
1.企业现行营销费用预算体制忽略了营销成本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有属性,在营销费用的预算上存在重总量轻结构、缺乏客观性、忽略灵活性等缺陷,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提高营销成本管理水平。2.企业的营销活动实际上是一系列营销作业链和价值链的集合体。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营销成本预算模式包含基础模块、核心模块和优化模块三部分,该模式从企业战略出发,在有效分割营销作业、合理选择成本动因的基础上,运用资源耗用模型对企业营销作业及资源进行筹划和配置。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营销成本预算模式在编制预算的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一种持续改进的思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作业需求、消耗和资源容量以及消除非增值作业来实现预算的动态控制和营销业绩的持续改善。作业成本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成本预算与管理工作中,但其在企业营销成本管理领域的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作者:刘广生 陈强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采用射频识别[1](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2],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通过RFID使智能门禁系统、自动称量系统、库房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产品(原料)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可实现生产、营销和管理的一体化,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益。为此,提出“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项目的研究计划,并与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进行合作,开展项目研究。
1系统设计
1.1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项目要求所知,为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各类信息,设计的系统必须对“进—销—存”的各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因而系统必须提供部门、用户等管理功能,以下将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1)用户管理功能。用户管理是针对各种不同的用户进行有效地管理,赋予每位用户不同的权限,从而控制访问内容。主要功能有:用户查询、添加用户、删除用户和用户信息的更新等。
(2)系统权限功能。由于用户的类别不同,因此不同的用户应该拥有不同的权限。本系统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员对各类用户进行用户权限的设置,主要设置权限有:商品资料维护、供货商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查询管理和门禁管理等。
(3)门禁管理功能。门禁管理主要是对车辆进行管理。通过对车辆基本信息的登记、储存、实时查询和读取,对车辆在公司内部的运行进行有效的记录,通过以太网实现资源共享,完成车辆在整个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全记录。
(4)资料维护功能。在公司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资料信息需要进行维护。本系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商品、供货、客户等重要信息进行储存、更新和查询等。
(5)销售管理功能。通过对销售情况进行登记、查询等一系列操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6)进货管理功能。对不同的原料、材料的管理。通过查询功能可以查询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供货商号的进货情况,并立即计算出该类产品的合计金额、不含税金额以及税额等。
(7)库存管理功能。本功能可以根据货号、商品拼音代码和仓库代码进行查询,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查询不同的结果,并详细显示该类产品的各类信息。
1.2系统硬件组成
本系统的主要硬件系统为智能门禁系统,其主要由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服务器以及通信系统组成[3]。
1.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划分为6个模块,各模块功能如下:
(1)资料管理模块:原材料资料、产品资料、员工资料和用户资料;
(2)进货管理模块:原材料、辅料;
(3)销售管理模块:产品;
(4)库存管理模块:原材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
(5)系统管理模块:权限、用户;
(6)门禁管理模块:1号门、2号门和码头。
2试验研究
设计的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以实现信息写入、信息读出和信息共享。将空白的电子标签RFID卡通过服务器写入车辆的基本信息,通过客户端计算机(PC2)对RFID卡中的信息进行读出,并存入数据库;写入进销存其余信息,通过智能物流管理软件对车辆信息及“进—销—存”相关其他信息进行查询并显示在管理软件界面上。试验表明:在通过对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取卡、数据写入后,能够成功地在另一台客户端(PC机)上进行相应的显示及查询操作,故此软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作者:张飞 李兵 张从力 单位: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
【摘要】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的研究,结合我国移动增值服务的使用情况,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移动增值服务的物流管理系统的网络平台。系统使用了移动增值服务中的移动定位和短消息,并将移动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一、引言。打造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必须尽快形成物流企业的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移动增值服务的普遍应用则提高了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科学水平,使产品在各种需求层面上的流动更加容易和迅速。在系统功能设计中我们参照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将几个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将移动定位与调度子系统、短信应用平台相结合对物流运输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将调度平台的数据及时反馈到物流管理子系统;公司通过短信平台将物流管理的信息通知给企业的各部门可以节约管理成本。结合移动运营商的短信网关设计了用于连接客户、企业、货物的短信服务平台。这几套系统即可独立使用又可整合成一个大型的物流调度信息平台。整合后的系统在物流调度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的物流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相当于一个物流门户网站+物流短信平台,对物流调度平台进行补充和完善,满足物流行业用户对运输车辆、货物信息直接、及时的需求。限于篇幅的关系,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网络支撑环境的设计。
二、网络拓扑图物流公司此次IP网络互连是其组建的骨干核心网络,网络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本方案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多应用网络平台的研究成果、各种网络通信层次的测试得到的相应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的。所以完全能满足用户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需求,可使网络变的更加高效,更加智能、易管理、易维护。系统平台采用当前流行的快速交换以太网技术。组网采用主机和客户机的模式。主机操作系统选用业界先进的MicrosoftWindows2000Server和SUNSolaris8,工作站采用MicrosoftWindows系统。
2.1网络拓扑结构说明通过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目前的情况和今后发展的分析,我们认为,该网络应该以立足现状着眼未来的观点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建设高性能的宽带、智能运维级网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物流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自己的骨干优势、积极构建高效的宽带IP网络,从而大大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通过对物流公司现状和业务发展进行分析,我们在公司内建设1个骨干核心接入点。根据网络在性能、管理、安全、运营、扩展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核心骨干层的1网络核心节点选用港湾公司的64G大容量,无阻塞多层交换机BigHammer400为核心交换机;从而满足网络用户的稳定、高效接入以适应今后网络增值业务发展的需要。汇聚节点选用千兆智能以太网交换机,在该层根据用户数量和性能要求选用港湾公司生产的FlexHammer5610千兆智能多层交换机提供固定的8个千兆GBIC端口;可基于2-7层的进行流交换,每端口具有单独的数据包过滤器,智能的区分不同的应用流,同时对不同的流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控制,在汇聚层可大大降低核心设备的三层压力,并可支持堆叠至8层。由汇聚层千兆下联到用户工作站,设备采用可基于4-7层的进行流交uHammer3550-24/48智能型以太网交换机,此设备提供固定的24/48个10/100M端口;同时提供一个模块插槽。uHammer3550-24/48还提供强大的堆叠功能,可堆至8层,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所有端口都支持IEEE802.3ad端口捆绑,在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提供聚合的高速通道。另外uHam-mer3550-24/48支持标准的802.1QVlan,这种Vlan之间的互通需要三层的交换。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需求把网络划分若干个Vlan,达到相互隔离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避免了广播风暴所带来得网络瘫痪现象。外网通过etHammer3680和NetHammer2651分别接入移动运营商和广域网。NetHammer系列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高密度的接入。它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安全特性,支持哑终端接入服务器功能,支持SNA/DLSw,提供基于接口备份技术和HSRP协议的备份方案。支持VoIP特性、IP组播协议,并提供丰富的QoS特性。支持PPPOE,提供企业DSL宽带服务。整个方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核心节点的稳定和可靠性,所有节点关键模块热备份,骨干环内部、骨干和边缘间采用负载均衡和链路备份设计,从而提供了核心网络的高可靠性。
2.2主要设备配
三、系统特点局域网组网本着"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可管理、可增值性以及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的设计原则,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性能良好,经济实用。提供安全可靠的高性能性价比。具体包括:!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系统选用的BigHammer400交换机,提供增强的服务质量(QoS)和组播管理特性。交换机支持叠堆技术,适应网络规模发展的需求。!低成本和低维护量系统采用业界一流的网络厂商港湾公司的网络产品,包括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通过这种组合方式,提供了最优的低成本网络方案,并保证各设备之间良好的兼容性和互通性,满足低成本、低维护量的需求。!全交换的局域网方案传统Hub使用共享带宽的方式,在转发突发大流量的数据包时,由于争用信道,导致网络的崩溃,采用独享带宽的交换机替代Hub,不仅避免网络崩溃的现象,同时保证每个联接不会因为负荷加重而包转发率的降低。港湾以太网交换机提供到桌面的以太网的全速交换端口,并支持Store-and-forward和Cut-through两种交换方式,采用PACE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度,更好地支持实时多媒体;为工作组分段提供VLAN支持;提供标准SNMP网络管理。!安全、高可靠的应用保障网络管理员可以配置最多64个虚拟LAN(VLAN)来获得更高水平的数据安全性和增强的LAN性能。这就保证了数据包只传送到特定VLAN内的工作站,这样相当于在网络上的各组端口之间建立了一个虚拟防火墙,从而减少了广播传输。采用港湾系列防火墙来保护内网不受恶意或无意的攻击破坏。这个系列防火墙是网络基础设施内部的实施强化用户安全性策略并限制对网络资源访问的专用硬件产品。其功能是检查数据包和会话过程,针对各种不同应用、地址或用户类型而设定的具体参数来分析和控制进入或离开的数据包。通过PIX的部署,可以保护用户公开的Internet服务器,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数据流,为内部用户提供网络地址转换(NAT)等各种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针对基于网络的攻击保护,并可预防和消除造成带宽拥挤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四、网络性能公司网络采用10M速率的宽带技术接入互联网,对外数据交互可以达到10MBit的吞吐量。局域网采用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提供10/100M自适应的交换能力。交换机中,拥有的8MB共享内存结构由于使用了消除包头阻塞以及最大可能减少包丢失的设计,所以可以在组播和广播流量很大的情况下,提供更佳的整体性能,同时保证最大可能的吞吐量。利用快速以太网通道的带宽汇集可提高容错性能,并在交换机、路由器和各服务器之间提供最大200Mbps的汇集带宽。
五、IP地址分配我们从163网取得的公网IP地址为61.131.0.176--61.131.0.183,共8个地址,路由器地址为61.131.0.176,网站地址为61.131.0.179,余下的公网IP分配给其它的功能服务器(如FTP服务器等)。对于员工办公区的机器,全部设置私有IP地址,192.168.20.0-192.168.20.2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由于公网IP地址的数量有限,同时基于网络安全考虑。启用防火墙的NAT功能,实现内部员工机器的上网功能。NAT功能将最大限度的保护内部机器,避免受外界攻击和窃取公司数据。
六、系统功能演示整套系统是由移动终端,系统服务器、移动增值服务接口、内部用户、客户组成。!移动终端:司机随身携带的CDMA手机。!系统服务器:短信平台、物流管理系统、GIS服务器等、web服务器。!移动增值服务接口:向位于移动的定位服务器发送用户的定位请求,并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SMS短消息,通过Internet发送到后台的监控中心;!内部用户:使用物流管理软件监控车辆运行。!客户:客户在浏览站点页面时,系统将自动搜索信息数据库内的信息,使客户端在网上地图中查询和管理车辆。系统介绍:物流管理公司在通过物流管理系统派车,通过GIS系统计算出最短路径和最佳路线。将一部经联通公司认证后的CDMA手机配发给司机,这样公司就可以随时监控货车的状况,掌握动态,处理突发事件,发送命令。这样也方便了客户查询自己货物的运输情况。货车司机也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查询自身位置接受公司指令。这样就解决了车辆动态信息的实时监控问题,节约了运力和运作成本。这对于加强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超级秘书网
七、结语。系统平台经过最初设计、实现及应用检验,已经具备基本的功能,可满足无力管理调度的需求。目前国内基于移动定位物流管理系统并不多见,系统成功地实现了短信管理、CDMA定位与GIS的有效集成,使用移动定位技术来实现现代物流管理中的货物的全程跟踪技术并通过短信平台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的物流全程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