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货运物流论文

时间:2022-06-21 08:48:21

导语:在货运物流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货运物流论文

货运物流论文:铁路货运现代物流发展论文

摘要: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家经济发展,同时也给铁路货运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从目前铁路货运发展情况入手,提出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方式,使其可以适应时展需求。

关键词:铁路货运;物流发展

物流的本质是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双方要求对货物进行运输和储存,将多个环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我国铁路货运也必须要朝着物流进行转变,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铁路运输一直都是以垄断的方式进行运营,但是随着其余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铁路垄断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并且铁路货运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有了明显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转变传统运营模式,才能符合时展的需求。

一、铁路转物流的优势所在

和陆运、汽运、海运等运输方式相比较,铁路货运的优势比较明显,这也为铁路转型提供了可能。

1.运输方面的优势

铁路运输的运能比较大且能耗少,产生的污染也相对较小,不同地区虽然气候条件不同,但是会对铁路运输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很适合运输大型货物或者长距离运输。最近几年铁路部门开展的重载化和高速化战略理念更是凸显了铁路货运的优势,所以铁路货运的主要目标群体可以定在大型货物运输或者中长途货物运输上,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运网与设备方面的优势

目前我国铁路营业里程正在不断增加,路网也已经到达了绝大部分省去,悄然构成全国性的铁路路网体系。这种规模的铁路营业里程十分适合物流运输,可以送达全国的大部分省市,减少了运输空白区。目前我国车站数量已经近万,这些车站都可以充当组织物流活动以及提供相关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场所。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城市物流节点规划也开始考虑铁路货场问题,将其与城市物流节点相互结合,提升了铁路站点的功能性。铁路部门的机车数量和车辆拥有量都是极为可观的,而且我国铁道部门拥有独立的通讯网络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会随着DMIS以及TMIS的优化而完善,形成全面化的信息网络。我国前些年比较常见的传统运输行业主要任务就是进行运输,兼备储存与装卸功能。但是在铁路货运方面,我国可以组建更加专业的运输模式,业务功能继承性十分明显,降低了铁路货运物流现代化转变速度,风险小。

二、铁路货运转变模式

铁路货运朝着物流进行转变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同时也是适应时展步伐的基础要素。虽然目前铁路货运已经开设着手进行转变,但是因为长期以来管理体制落后、市场意识不弱以及服务观念不强等问题,导致铁路货运市场份额正在不断的缩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快模式转变速度便成为重中之重。通常情况下铁路货运服务包含业务受理、运输物品取送、适当的物品存储等功能。但是现代物流服务内容不仅囊括了这些,还增加了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所以优势比较明显。铁路货运可以从功能方面出发,全面综合运营理念以及铁路货运的运营特点,对内部体系进行延伸、外包,拓展业务范围。

1.综合化物流发展

综合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资源,铁路拥有线路、设备、信息化技术以及在不同地区的货运站,所以依靠铁路市场来构建综合化的物流运输体系,可以适当的延伸铁路货运服务功能,进而实现物流运作与服务的同质化发展。但是因为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铁路货运体制比较落后,各层领导缺少市场观念,服务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所以不仅要实现服务功能拓展,还要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理念,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工作质量。

2.运输方式专业化

专业化运输发展需要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铁路部门可以剥离运输的各个环节,通过外包等形式将任务转交到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专注运输的核心业务体系。但是因为铁路货物运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货物的装卸等还是要适当的保留。这种工作模式的核心就是精简铁路货运组织业务,使其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发挥铁路的优势。核心业务以外的各个环节都通过外包等方式来减少市场竞争,加速社会资源整合和资源优化。该工作模式可以让铁路货运和各种物流平台形成合作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竞争。铁路货运也可以转向到专业运输上,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加速向物流的转变。

三、结束语

电子商务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升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而铁路货运作为物流运输的一种形式,也要融入到社会发展浪潮中,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博得生存之地。因为业务功能存在继承性,所以铁路货运转向物流发展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上文以目前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情况为基础,分别阐述了综合化物流发展以及运输方式专业化两种理念,并详细的分析了两种理念的实际应用方式,旨在通过该方法来加速铁路货运转型,使其更好的顺应时展的步伐。

作者:支月月 单位:北京铁路局货运处客户服务部

货运物流论文: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论文

摘要:探讨了铁路货物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铁路货物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铁路货运;现代物流;拓展

引言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产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传统的铁路货运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必须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这无疑对承担着我国重要运输任务的铁路运输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传统铁路货运业必须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步伐,并把货运物流业作为铁路运输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资源整合,逐步使铁路从传统的、以运输为主的企业转变为规模经营、系统服务、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我国综合物流系统的中坚力量。

1.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要性

1.1满足顾客需求的需要

目前,铁路运输业的顾客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在物流领域出现了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如在珠江三角洲,铁路货运服务的对象90%以上为商。为此,铁路运输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1.2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货物位移。因此,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的拓展,将给铁路货运业带来全新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它所要求的物流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储和装卸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讯系统、条形数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技术,将极大地推进铁路运输特别是货运组织工作的进步,推进铁路的产业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向现代物流业拓展是铁路货运自身发展的需要。

1.3提高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现代物流的运输组织主要方式是在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和门到门的运输基础上形成点到点的网络化物流运输,铁路货场能否成为网络化物流运输中的一个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场是否具备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能否抓住现代物流网络形成的有利契机,促使我国铁路货运的竞争力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铁路物流中心提供的换装、分拨、配送、加工、联运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能够保证将货场以最经济、快捷、准确、安全的方式送达下一级配送中心或是直接送达用户手中,发挥物流运输节点的作用。这是提高铁路货运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总之,随着中国加入WTO,铁路企业在想方设法提高效率和效益,以保证有实力参与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是其增效的方式方法之一。加入WTO后,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使大型国际物流公司涌入中国市场,它们具有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网络,完善统一的物流服务理念和管理体制,发达的信息服务系统及国际大客户间的长期服务关系,这一方面会使物流市场的竞争空前加剧,但另一方面,对铁路吸引和借鉴国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和推动物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铁路应抓住这一契机,在进行货运体制改革的同时,开展物流化服务,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铁路货运企业开展物流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外部优势

(1)政策支持。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等6部委在200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也说明国家鼓励已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领先者,而铁路就是具有此优势的大型企业。

(2)门槛较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物流产业受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影响,物流中心没有规模效益,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加上物流业的大门还未完全对外开放,使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门槛较低。

(3)需求旺盛。我国境内的“三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国内新型大中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急切地要求将原有的物流活动剥离出来,把物流活动交给专门的物流提供商,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多种形式获得及时性、准确性较高的物流服务。

2.1.2内部优势

铁路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具有很多内部优势。

(1)具有完备的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铁路拥有近7万km营业线路连接各主要水、陆口岸,并通过众多专用线深入工矿企业,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基本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吸引了国民经济几乎所有行业中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个人,具有最广泛的客户群;铁路拥有大量的货运站、货场及仓库,尤其是设置于港口和陆路口岸及大城市的货运枢纽站场,已具备实现包装、仓储、装卸、中转、配卸等物流服务的基本能力,具有发展成现代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有利条件。另外,还拥有较完备的装卸、搬运和存储系统。

(2)具有日渐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某种意义上讲,拥有信息系统比拥有车队和仓库更为重要。铁路目前已形成了以光纤为载体、覆盖全路60%的有线传输网,覆盖14个铁路局1800个站点的数据网,覆盖14个铁路局及所属分局的卫星通讯网、电视电话会议网和机关计算机局域网。适应铁路现代化运输指挥的调度通信系统,铁路运输信息系统(TMIS)也已联网运行,调度信息管理系统(DMIS)一期工程已完成,4条主干线已全部开通。到2005年,将初步建立铁路电子商务体系,实现铁路各业务信息系统的综合利用和数据、信息共享。

(3)具有管理资源优势和品牌信誉优势。铁路运输业作为专业化的运输企业,对货物的性质和货物的保管、分类、储存、运输、配送以及客户需求、销售渠道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批专业人才队伍。1995年成立的中铁快运有限公司已经占领了铁路行包的物流市场,该公司业务量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长,现已发展成为大型国有物流企业,为铁路全面开展物流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铁路的货物快运服务体系、集装箱运输体系、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及铁路中转快运运输网络都在启动建设和日益完善之中,这些都将成为铁路运输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成为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的切入点。

2.2劣势分析

2.2.1陈旧、过时的管理体制制约了铁路货运的发展

长期以来,铁路系统集"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特点于一身,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甚至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铁路运输的独家经营,使铁路上下习惯了以"老大"模样自居,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活动效率。

体制的僵化反映在物流控制层面与作业层面的表现为:对物流服务不够重视,还在用同一物流服务水平对待所有的顾客,难以及时对物流服务进行评估,对市场形式、竞争对手状况等信息掌握较少,在整个物流系统与外界的互动中调整缓慢。

由于严重的政企不分,有资料显示在1987-1997年间,国

铁系统的客货周转量仅增加62%,而运输总成本却上升了412%。

2.2.2铁路运输基础相对脆弱、仍处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第一,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现有的运输网络密度低,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负荷过重,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

第二,结构矛盾突出。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运输装备的发展以及运输经营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机整体。铁路网络结构不尽合理,繁忙线路客货混行影响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第三,技术装备水平与运输质量不高。我国铁路运输硬件设施的总体技术水平仍然很低,复线和电气化率不高,运营管理自动化等尚处于起步阶段。

2.2.3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与准备不足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适合铁路长距离运输的煤炭、矿石等大宗原材料、粗加工、半成品货源比重在下降,而一些个小体轻、产品附加值高、批量小、时效性强的货源比重在上升,这就要求随着物流市场中产品的特性和物流执行计划的变化来调整顾客服务水平。但是,目前铁路货运部门技术设备落后,不熟悉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与准备不足,反应迟钝。比较其它竞争对手速度方面不如航空运输,灵活便捷方面不如公路运输,价格低廉方面不如水路和管道运输,在以产品定向和以客户定向的服务方面,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3.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需解决的问题

3.1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要以安全、快速、准时、方便为原则,对现有运输组织体系进行优化,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化。在安全上,要全力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安全,并建立合理快速的赔偿机制,对客户发生的以外损失,能够即使予以赔偿,打造铁路良好的信誉。在快速上,对既有线路要进一步提速,特别加大货物列车的提速力度,并在运输组织上建立速度机制,一切以速度为中心。在准时上,要以时效为目标,对车、机、工、电、辆各个部门的作业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要实现货物列车客车化,做到定点、定线、定编组,使货物列车按时刻运行,以保证到期限。在方便上,要改革目前的铁路承运和交付手续,调整窗口设置、简化办理程序、统一服务标识,并融合其他运输企业和其他运输方式,做到全程和门到门服务。

3.2要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铁路货运部门应按照物流原理和货主需求扩展其业务范围,延伸其运输产品、丰富完善其服务功能,使铁路货运业务向更高层次的物流网络转化。

(1)建立物流中心。a.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利用专用线的连接优势,从该企业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储存、供应到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b.以大型市场和货物集散地为中心,包揽商品的供应、运输、储存和商品的销售和发送。c.以各大港口为中心,围绕出港货物的销售、发送、运输进行服务。d.以各较大城市的货场为中心,围绕城市的物流中心、大型商场进行服务。总之,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以货物和商品的集散地为重点,建立物流中心,而舍弃那些管理水平差、服务不好、生产效率低的车站。

(2)各物流中心要以资本或业务为纽带,把依附的延伸服务企业和短途运输企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合力。

(3)对各物流中心进行集中和联合,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式,组成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形成高度集中、协调运转的全国性、规模化物流网络,以适应物流业集中化的要求。

(4)要与海运、空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建立协作关系,互惠互利,建立多种运输有机结合的运输体系,实现多式联运和门到门服务,共同建造现代物流服务。

3.3要加强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

反映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统化、目标广泛化、手段现代化、作业规范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是现代物流的特征。所以,要建成真正的物流企业,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建设。

(1)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信息系统、货物跟踪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存货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营业站及经营网点连接起来,既可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数字化和对货物运送进行全程的跟踪监控;又可以通过网络与用户、制造商及相关单位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2)加快先进适应技术的推广应用。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机具设施及条形码等技术。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物流技术和服务标准,加快对铁路货运物流服务相应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4.铁路货运向物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4.1立足现有资源,拓展服务业务,积极变革转型

铁路目前的货运流程为:托运人与铁路签订货物运输合同,车站在货运合同上签订货物搬入或装车日期,货物装车后经铁路运输至到站交付。铁路与客户签订的货运合同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整车大宗货物货运合同;其他整车货物货运合同;零担货物和经集装箱运输的货物货运合同。

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的第一步就应以运输合同内容为切入点,拓展服务业务。服务包括货代公司在发货点负责托运受理、上门服务、上门接货、代办托运手续、计算费用,以及开展为客户办理包装、流通加工、保管、进行分拣和配送等业务。进一步发展后,向上可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向下可延伸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规划也制作、物流系统设计等。

(1)货物包装。物流研究认为,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包装与生产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包装应进入物流系统之中。包装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输包装,另一类是销售包装。目前,铁路在办理货物承运时,将运输包装作为托运人应尽的义务,要求托运人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气候以及货物装载等条件,使用符合运输要求、便于装卸和保证货物安全的运输包装。今后,作为物流企业,铁路货运部门完全有能力开展运输包装业务,代托运人进行货物的运输包装。另外,铁路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开展货物的销售包装业务,实现这一环节的增值服务。

(2)货物保管。保管是物流各大环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货运站绝大多数的货场都有不同的类型的仓库,目前主要用于货物承运后至装车前的保管、货物到达卸车后至交付前的暂存以及零担货物的中转保管,仓库利用效率不高,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若能将仓储保管的范围扩大,真正发挥现有资源的用,无疑将推动货运站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的建立。

(3)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指某些原材料或产成品从供应领域向生产领域,或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过程中,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方便用户、提高物流效率和促进销售,在流通领域对产品进行的初级或简单加工,是物流工程中“质”的升华。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以保存产品为主要目的加工,如易腐货物的保鲜加工、丝麻棉织品的防虫防霉加工、金属的防锈加工、水泥的防潮加工等;为适应多样化的流通加工,如钢材卷板的剪切加工、木材改制的加工等。另外,流通加工还包括除区杂质的加工、生产延伸的加工和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加工。铁路在流通加工方面是一空白。铁路开展物流服务,应本着补充完善的原则,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去创造流通加工这种物流需求。可先从有稳定货源并已长期合作了多年的客户入手逐步展开。

(4)货物配送。配送是从物流结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在全面配货的基础上,完全按客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所从事的服务性工作,是

一种“门到门”的服务。铁路货运站作为区域干线运输的结点,一直忽视物流结点应有的货物包装、分拣、保管、加工及配送作用,铁路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货运站所处的位置及货运量将某些货运站发展成为物流基地、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一条龙服务,使物流环节最少,运力最省、运费最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4.2整合现有资源,开展综合性服务,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1)发挥货运站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在开展物流服务、完成第一步转变的基础上,应重点转向改革传统的货运站和货场的管理,将铁路货运作业、装卸、包装、保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进行整合,将单一的、各自分散的、断续的业务整合成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确定每个系统货场、货运站的物流服务特性。对于中小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技术层次较低的简单物流服务;对于大型枢纽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需用电子化、信息化、机械化装备的现代物流服务。进一步可与公路运输货站、港口码头、航空货站集约成为有综合职能和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中心,并与城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很好得衔接、沟通、协调,分工协作,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

(2)重视信息化建设。物流的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应用等。当前,铁路首要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统一综合的铁路货运物流化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经济运行的工具和平台,形成一个具有网上交易、物品追踪查询、密约提取、仓储管理、个性化服务、电子支付、客户管理、商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使铁路货运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仓储管理上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射频技术等,达到从计算机中快速查找各仓库的库存情况,帮助管理者对货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配。在运输过程中,铁路可借助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实现在途货车和货物的跟踪,也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随时监控和调度,及时获取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如:货物的品种、数量、在途情况、交货期限、发货地和到达地、货主等,使货物的运输快速、准确。在信息的交换上应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达到加快文件的传递速度、避免文件的重复录入、减少差错的目的。铁路信息化的建设应根据实际逐步推进,使信息技术为铁路货运业的发展起到切实的作用。

(3)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现代物流设计多学科、多领域,而其中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这就要求必须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级复合型人才、高级软件开发人才。铁路企业在这方面要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要营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围和机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吸纳一批精通运输、仓储业务,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人才,建设好自己的物流专业队伍。

结论

总之,顺应社会注意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抓住现代物流发展的有利机遇,掌握WTO贸易的游戏规则,准确定位、扬长避短,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灵活多变,不断创新,是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并推动我国全行业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

货运物流论文:物流发展与公路货运企业经营论文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和它带给公路运输业的巨大变革与进步,引起国内公路运输界的密切关注。物流,被人们看做我国公路运输业在下世纪发展的新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被人们称之为货物运输企业在经营方式发展上的高级阶段,将会怎样影响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对此,公路运输业要在哪些方面作什么样的调整,以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加速公路运输同物流的融合进程,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综合性地论述物流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有关内容,以及运输在现代物流中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发达国家公路货运业如何融入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做的调整。

一·物流管理学产生和发展及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这部分中,首先介绍物流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然后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物流系统、物流分类和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接下来讨论物流技术的有关内容;最后简要阐述运输对现代物流的重要性。

1-1.物流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物流管理学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系统管理科学的新的重要分支。

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看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润源泉"。物流管理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

物流管理学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①,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产生的是"PD"的概念,"PD"--"PhysicalDistribution",是指从生产厂家到用户的"货物配送"(也译成实物分销)。六十年代,当西方管理科学的重心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到非生产领域,"PD"的概念开始形成,并受到重视,当时被美国企业界称之为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神童"。

到七、八十年代,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对现代工业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经济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社会物资供应系统的效率,而不是生产过程本身。而且,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不仅应包括产品制成后在从生产者到用户的货物配送的管理(即PD),而且还应包括产品生产前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商的原材料和另部件的采购、运输、仓储和库存等的材料管理(MaterialManagement也把这部分称为采购管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零部件等的运输和库存的管理(InternalInventoryTransfer),由此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管理--LogisticalManagement。

九十年代,一体化的物流发生了进一步的变革,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的概念。"供应链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到消费者结束或构成的具体网络,它涉及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制造、分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以及第三方的运送和供给"②。供应链管理使物流管理从一个公司延伸至供应链上的全部公司,同时也从内部提供材料、产品和服务扩展到外部供应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表明,当今的市场,真正的竞争不在单个的企业间,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控制,力求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或者说,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条件下,提供优良的客户服务,并以此来获取竞争优势。

总结物流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我们可以说,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人们看到,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因此,企业开始把寻求成本优势和服务差别化优势的目光转向向生产前后延伸的物流领域,并开始在这一领域里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这里需要稍加解释的是,关于"物流"一词的译法。今天,在我们国内所说的"物流"是指"Logistics",直译为"后勤"。这个词起源于西方的早期战争,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当时是指军队为维持战争的进行所需的人和物的支持保障系统。今天,这个词被英美学者借用在工商领域,是指企业对其原材料管理、货物运输和仓储、集散之间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但在翻译上,汉语"物流"一词,最初却是引自日本人对PD的翻译:六十年代,PD的概念被从美国引入日本,日本人最初把它翻译成"物的流通",后来由日本著名学者平原直改为"物流"③。八十年代初,"物流"这个词从日本传入我国,首先在我国的物资经济领域采用。九十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到中国,这时,我们仍延用了"物流"的译法④。虽然有人建议将"Logistics"直译为"后勤",以区别与PD的不同,但笔者认为,考虑到从PD到Logistics虽然有内涵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基本是物流概念在外延上的延展,因此沿用"物流"的译法不会产生实质上的歧义,而且,"物流"一词更形象和贴切地反映了当今它在工商领域所代表的(它所仅仅代表的)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在从其生产地到消费地所进行的用户服务、需求予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料搬运、定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仓库管理以及废物处理等一系列以物为对象而施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这样的译法不仅比译为"后勤"更接近原词所代表的内容,也避免了汉语"后勤"中所包含的那些与此无关的,诸如托儿所、俱乐部、食堂、水房之类的内容。当然,近年来也有人建议同日本人一样,译成"综合物流",但靠虑到"物流"的译法已为大多数人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沿用"物流"的译法是可以的。这一观点,在物流界也得到普遍认同。

在西方,引起现代物流管理科学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以下几个直接的技术、经济和政策上的原因:

在西方,引起现代物流管理科学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原因:

一是由于产品越来越趋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的多样性和小批量化决定了配送的复杂化:

二是制造业和营销业中适时管理法(Just-in-Time,JIT)、快速反映战略(Quick-Response,QR)、连续补充战略(ContinuousReplenishment,CR)等技术的采用,引进了以时间为基本条件的物流服务,要求人们做到在库存、运输和生产、销售之间的进行严格控制与协调,

以使存货量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变传统上依赖于安全库存的物流战略。

三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管理高度依赖对大量的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商用化,为物流系统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处理事务、进行评估和决策的支持处理功能。传真技术、条形码技术、EDI、卫星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水平和物流过程的透明度。

四是发达国家在运输领域广泛采取的"放宽经济管制政策(Deregulation)",使运输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物流创新层出不穷。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的外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客户服务激增、时间性成为管理的焦点、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迫使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管理。可以说,从世界范围看,在当今工商企业面临的诸多战略问题中,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就是物流管理。

1-2.物流的概念、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

物流的定义。物流,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比较常用的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组织编写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物流是这样表述的:"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

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给顾客。英文中常用五个"Right"表示: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SystemsApproach)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Total-costanalysis),以及避免次佳效应(Avoidanceofsuboptimization)和成本交替应用(Useofcosttrade-offs)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物流系统。图1-1是一个典型的以生产企业为中心的物流系统,包括产前的对原材料等的采购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管理和产后的货物配送管理。对一个生产企业来说,产前的材料管理和产后的货物配送,也分别被称为进界(输入)物流(InboundLogistics)和出界(输出)物流(OutboundLogistics)。如图所示,系统中除了"物"的流外,还包含另外两个无形的"流":一个是增加值流,另一个是需求信息流。

物流的分类。物流大体上可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较大空间范围的物流活动,如社会物流系统、国民经济物流系统、国际物流系统、城市物流系统等。而微观物流研究的主要是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如通常人们说的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等。

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物流技术是物流各项功能实现和完善的手段。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站场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物流软技术可以使在物流硬技术没有改变的条件下,最合理最充分地调配和使用现有物流技术装备,从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应该说,物流技术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全新的技术。如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信息技术等,都是早已存在的,只是由于物流科学的出现,才从理论上更深刻地阐明其意义,并使这些技术如今自觉地向着物流科学的方向发展。物流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如以运输设备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为中心的集装系统机械的开发;仓储和装卸结合一体的高层自动货架系统的开发;以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中心的情报信息处理技术与运输、仓储、配送中的物流技术在软技术方面的结合;运输与仓储技术相结合的生鲜食品高质量运送技术等等。

1.运输技术

运输是物流中的"流",是物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运输技术包括车辆技术和运输管理技术。为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载货汽车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专用化和集装化,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在车身方面,为了装货和卸货的方便,发展低货台汽车,特别是用于配送的箱式货车,多采用车轮数较多而车轮直径较小的低货台车,以使车厢内部装载货物的高度增大,使车厢内部装卸作业变得容易。软体箱式车、帘式车也是常用的车型,不仅装货和卸货方便,而且车辆自重大大降低,从而提高运输效率。此外,各种专用货运车辆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如专门运油及粉状货物的罐装车、冷冻冷藏车、牲畜运输车、家具运输车、服装运输车、垃圾废料运输车和专门运送制造厂出厂新车的运输车辆。运输管理上,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光导纤维通讯技术等的采用,运输生产向自动化管理系统发展,如GPS车辆跟踪定位系统、CVPS车辆运行线路安排系统等,使运输管理自动化、科学化。

2.仓储技术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调节、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另一个中心环节,特别是作为配送中心,大量的货物在这里分类、拣选、存储、配送,使配送中心成为促进各物流环节平衡运转的货物集散中心。仓储技术包括仓储设备和库存管理技术。在仓储设备方面,高层货架仓库是当前发达国家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仓库,货架可达30-40m高,具有20-30万货格,用计算机进行集中控制,采用自动化管理和机械化进行存取作业。近年来,随着装卸搬运机械的发展,各种专用仓库和综合仓库都向着保管和装卸结合为一体的高层自动化货架系统发展。关于仓储的软技术,特别是库存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3.搬运装卸

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如运输和存储等,是靠搬运装卸活动联结起来的,物流活动其它各个环节的转换也要通过搬运和装卸来完成。因此搬运装卸机械成为高效率作业的重要环节。物流系统中,搬运装卸不仅频繁而且作业内容复杂,因此,搬运技术和相应的设备也呈现出多样化。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各式各样的叉车。装卸的对象又大体上分为原材料和成品。对于成品的装卸通常使用单元化装载(unit-loadconcept)。单元化装载的概念是指把许多分立的小货箱集中到一个大托盘(palletload)上,以提高装卸和移动的效率。托盘化是物流集装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实现物流过程的装卸、存储等作业的机械化的基本条件。

4.包装技术

过去认为包装就是保护商品的质量和数量的工具,而在物流中包装又赋予了便于运输、便于保管和增加销售手段的内容。包装技术包括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和包装方法。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是:比重轻,机械适应性好;质量稳定,不易腐蚀和生锈,本身清洁;能大量生产便于加工;价格低廉。目前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纸与纸制品、纤维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以及防震材料等。包装设备方面,传统的包装方法以人工为主,目前出现了各种包装机械及包装容器的自动生产线,使包装的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包装还涉及防震、防潮、防水、防锈、防虫等技术。

5.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是现代物流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一般来说IT包括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通讯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在物流运作中,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运用微机技术进行的订货管理、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管理、运输车辆及运行管理、以及工厂和配送中心的选址分析,POS(或称EPOS,时点销售)技术、和用于数据采集的条码技术和扫描技术,等等,都是IT在物流中的具体运用形式。IT提供了对物流中大量的、多变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及时的采集、分析和处理的功能,它大大提高了信息反应速度,增强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和客户服务的水平。

运输是物流不可或缺的环节。物流系统是通过"运ndIceland。每家超市集团下都有上百到数百家超市门店。由这些超市提供的食品量占整个食品销售市场总量的很大比例(因此,争取到对这些食品的运输,即争取到很大的一块食品货运市场)。这些超级市场集团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八十年代以来呈现了两个对物流发展具有影响的趋势:

第一个发展趋势是,各个超级市场为了增加盈利,千方百计扩大营业面积,而减少库存面积。他们采用JIT适时管理法,由配送中心为本地区的若干家超市提供仓储和送货,而大部分超市自己的店后基本没有库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条形码技术、POS技术等在商业中的应用,使得这些超市能够运用JIT管理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面积,甚至使库存为"零"成为可能。这些超市的基本运作方式是,每当顾客从货架上取走一件商品,在经过计价器时,售货员的扫描笔在商品的条形码上一划,即形成如下的结果:(1)计价:单价,总价,付帐及找钱,并打印出单据;(2)在该超市的商品总量清单中自动减去一个该商品量。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第二个结果,正是由于这一功能,使得商店经营管理者不需人工清点,在任何时候都能方便地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店里货架上已经售出了多少货物,还有多少货物,以及还需补充多少货物。于是,当晚上商店关门时,计算机立即可以显示并打印出一张所需补充的货物品种和数量的清单。由于计算机联网,该店第二天所需补充的货物清单也立即传到了集团总部,并由总部下达给地区的货物配送中心,或者直接传给地区配送中心。当晚,配送中心按所需清单进行配送,第二天上午商店开门时,货架又被重新放满。因此,商店可以不要库存,直接依赖于地区的配送中心,而一个配送中心往往负责本地区内所有该超市集团零售店的配送业务,因此各个商店都能尽可能把原先用作库存的面积扩充为商品销售面积,以增大营销额。

由于库存面积的减小,直接导致零售商对可靠的、高质量的运输的需求和依赖,从而也导致了竞争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

第二个发展趋势是,商家开始启用"ThirdPartylogistics",即"第三方物流"。在英国,如前所述,多数超市集团一开始是自己既经营商店业务又拥有自己的车队、仓库,经营运输和仓储库存。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家们开始注意到他们自己并不是经营车队和库存管理的行家。为了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在自己的主要业务(CoreBusiness)上,同自己的主要对手开展竞争,一些商家开始把一些自己不十分在行的,诸如运输、仓储这样的业务交给"第三方"经营。当然,商家们所选择的"第三方"都是那些十分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运输和仓储企业,这些企业经营起来自然比他们自己经营要得心应手,服务质量更高,也比他们自己经营更经济合算。这样,一小部分比较好的运输企业便开始进入某些超市集团的物流链中,他们从帮助商家经营运输做起,尔后,逐步扩大到经营仓储、包装加工和配送等业务,成为这些商家的经营伙伴。到九十年初,在英国的货物配送领域,由"第三方物流"承担的营业额已占货物配送市场总份额的32%,而到1997年,在英国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已达到70%以上。

Tesco现在是英国第一大食品超市集团,但在一九九五年前它还排在名声显赫、独领风骚数十年的Sainsbury''''s之后。1991年Tesco在全英有8个地区配送中心。过去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全是由来Tesco自己经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它逐渐把配送中心业务交给"ThirdParty"承担。全英最大的公路货运企业NFC所属的ExelLogistics就是一个专门承担物流服务的"第三方"。1991ExelLogistics承担了Tesco的两个地区配送中心的全部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任务。其中一个设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交界的Chepstow,紧靠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它负责向英国西南地区的53个Tesco超级市场提供配送。这个配送中心每年处理2700-3000万箱货物的存储和配送,扣除各种公共假期,平均每天要处理近10万箱货物的进货、储存、分装、转运、配送等。其工作场面紧张、繁忙,看似错综复杂、眼花缭乱,其实忙而不乱、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在该中心存储和配送的货物主要分两类,一类货物在库内存放不超过24小时,当天白天进,当天晚上出,如蔬菜、水果等,另一类货物在库内存放超过24小时,如冷冻食品、罐头食品等。货物按常温、冷藏、冷冻三种条件进行存储和运输,不仅在仓库按不同的温度存放,运输车辆也是配有三中不同温度的专用车辆。

一般来说,配送中心的业务与一般仓库不同,一般仓库的主要功能是存储货物,而配送中心不仅包括货物的存储,而且包括货物的分装、拣选、包装、配送等。配送中心的货物流动性很大,大部分不超过72小时,象蔬菜、水果类货物总是当天下午到,当天晚上出,只有一些罐头类食品、冷藏食品以及一些洗涤、卫生用品等会在配送中心存放稍长一些的时间。

在1991年,以货运起家的NFC公司,在英国已经争取到22个象这样的为超市集团服务的配送中心的工作,包括前面所说的各大超市集团。不仅在为零售超市提供货物配送方面,在服装、家具以及报纸等的配送领域,NFC也不断拓展自己的物流服务。曾作为英国国家货运公司的NFC,在七十年代末,经营方式上以传统的货运经营为主,公司处于全面亏损,经过十年调整,NFC一方面实行股份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物流服务,到1991年全公司营业额达到17亿6千英镑,利润达到1亿多英镑,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物流的营收占了公司整个营收的近三分之一(29%),而利润则占到37%,物流服务与运输和搬家服务一起构成英国最大的货运公司经营业务的三大支柱。九十年代NFC的物流业务继续发展,1998年NFC卖掉自己赖以起家的、经营传统公路运输业务的BRS(BritishRoadService,英国公路运输公司),而将主要精力投入ExelLogistics的物流服务的发展上。

实际上,不仅在同商业结合方面,发达国家的公路运输企业在与制造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方面也有许多发展和创新。所有这些发展和创新,都基于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单纯的运输经营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运输企业要向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转化。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公路运输企业这些年来在物流业务方面的开拓和进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而引起的:如在制造业中采用JIT即时库存管理,在商业零售业中由大型连锁商场和超市集团形成的供应渠道和配送方式的变化,和广泛采用的POS技术、快速反应(QR)货源跟踪战略等,都直接影响到对运输服务所提供的内容和质量的要求,呼唤着新的、高层次的运输经营方式和运作方式的出现。外部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上的成熟给运输业进入现代物流创造了条件,运输业要及时看到这些需求上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业务,满足社会需求,发展物流服务。从发达国家的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

1·物流需求的专业化、集中化发展趋势,促使公路货运企业转变经营战略,从单纯的"车轮"公司转向提供多种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

随着竞争的激烈,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物流服务也在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由于商品的经济圈越来越大,由于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大量高科技的融入,物流管理越来越以其专门的技术能力和运作本领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因此,一方面工业、商业企业用户开始把自己"主业"(CoreBusiness)以外的其他业务都"租"出去,由"第三方"去做,从而逐渐形成了综合性的物流服务需求市场。另一方面,一些条件较好的运输企业,看准方向,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从单纯的"车轮"公司,迅速转向以运输本业为基础,同时提供包括仓储、包装、配送、订货等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他们从帮助用户经营运输做起,逐步扩大到配送和物流服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运输企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他们进入用户的供应链,从提供单一的服务项目,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专业的"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3PL)。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第三方物流"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它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第三方物流"主要是由一些有实力的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信息业的企业和生产、销售企业的物流部门发展起来的。从运输企业发展起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般都是原来的一些大型运输企业的分公司,在利用运输资产的基础上,扩展运输功能,提供更为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一般来说,由运输公司或者"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两种方式,或者是以产品定向的物流服务,或者是以客户定向的物流服务。所谓以产品定向的物流服务,是把有相似需求的客户服务聚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提供的主要是基本服务,如运输、仓储等等;以客户定向的物流服务,是针对单一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综合性的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提供的常常是包括基本服务,也包括增值服务。比如有一些公司不仅承担运输服务和仓储服务,而且还提供一系列附加的创新服务和独特服务,如产品的分类、包装、存货管理、订货处理、甚至包括网络设计等等,来满足特定客户的独特需求。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最终能够成为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物流服务,参与复杂并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

2·运输企业同用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当用户不再拥有自己的车队和仓储、库存,而全部依赖于"第三方"为他和他的客户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时,用户和"第三方"--运输企业间形成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他们的利益被拴在一起。他们不是对手,他们是伙伴--以各自的长处相组合而形成的、对自己和对方都有利的伙伴关系。

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一方面使用户减少了物流经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有了稳定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另一方面使运输企业有了可靠货源保证,降低了经营风险。这样的模式,消除了供应链中的迂回、浪费和重复,提高了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使双方在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得更加巩固。这种模式的出现,是人们逐渐注重合作性的优势。合作能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共生促进双赢。

3.物流服务的发展使营业性专业运输力量得以发展,现代化大型运输企业崛起。

由于运输企业不再仅仅是只能提供单纯运输服务的公司,而是变成了能越来越多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大,因此,自货自运减少,社会营业性专业运输发展壮大。从英国的情况看,自八十年代以来,英国营业性专业运输所承担的运量持续上升,而自货自运部分所承担的运量则基本维持在七十年代的水平,没有发展。不仅在英国,欧洲大多数发达国家情况均类似,营业性专业运力承运比重远远高于自货自运部分。图2-2显示,除葡萄牙之外,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及12个欧共体国家的平均情况,营业性专业运输承运的比重都高于自货自运部分。

图2-2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及欧共体国家营业性专业运输和自货自运承运比重

资料来源:<EuropeanLogistics-Markets,ManagementandStrategy>

由于物流运作本身要求一定的经济规模,要求"大兵团作战",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批大型、超大型运输企业迅速崛起,形成前所未有的规模。如欧洲排名前九位的超级运输企业,其年营业额都在10亿英镑以上(约合人民币120亿元)。在北美、澳大利亚也都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很高的超级运输企业。因为只有这些大型、超大型企业才能聚集起雄厚的资金、完备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管理人才,有能力、有实力采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为物流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运输保障。当然,近十几年来,大型、超大型运输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崛起,也同其它发展因素有关,如实行放宽经济管制政策(Deregulation)等,但运输企业在经营领域的拓展,无疑是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

货运物流论文:物流铁路货运发展论文

摘要:论证了基于物流大系统的铁路货运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阐述了适合我国国情和路情的综合物流模式,提出了发展战略和几点具体对策。

21世纪,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些有一个强大、高效的物流系统支持。由十运输是担负起物流产业的载体。所以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所扮演的支撑角色将更加重要。基于我国目前铁路货运业发展现状反国际化物流发展的趋势。铁路货运业要适应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迅速进军物流服务业。

1铁路货运向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

现代物流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生产企业提出原料和产品库存为零的需求,为将人才、资金、设备和精力投入到企业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中、而把原料和产品的采购、仓储、运输和配送交给专业的公司办理。近年来。国内一些合资、独资和国有生产企业已开始采取招标的方式,将其全部产品的仓储、运输和配送委托专业的运输企业办理。物流的潜力已得到社会的承认,国内外许多运输企业已进军物流服务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我国虽然有6万多km的铁路网,但是企业的条块管理和经营格局及单一的铁路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企业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国内物流的快速发展,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货源将逐渐被其它物流企业所掌握。铁路若不迅速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物流业发展,必将会作为一个纯运输企业而逐渐远离真正的货主,成为供众多物流企业选择的一种运输方式、也将逐渐任运输市场中失去主动性,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所以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已迫在眉睫。

2发展目标

2.1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到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指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阶段,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二是第三方物流。是指出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一些条件好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等将会抓住机遇、进入用户的物流系统,从提供单一的服务项目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第三方物流虽然是只有10~15年历史的相对年轻的行业。但其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已经使它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在美国为近60%,在欧洲为76%。因此,物流服务专业化的趋势是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和迅速发展。三是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

第二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理论为中国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2综合物流模式适合中国国情、路情

物流企业按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功能,可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可叫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如:运输业、仓储业、流能加工企业等。而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铁路货运业就属于功能性物流企业。

按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来区分、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企业。物流自理企业就是一般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可以分成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和流通加工业。

铁路货运业是传统的功能性物流企业(自理物流企业),但却具有向综合物流服务发展的优势。

(1)规模优势。铁路作为全国最大的陆地运输企业,几十年自理物流运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遍及全国的线路网络和结点(点)及高效的通信系统。

(2)资产雄厚。铁路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是全国运输业中最雄厚的,并且拥有专业性银行和若干家上市公司;作为最大的基础性专业物流企业,在获得世行第三世界发展贷款和国家政策性资助方面有较大优势。

(3)具有核心凝聚力。由于铁路在陆地运输中的主导地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统购统销时铁路与各运输企业、工业、商业和物资企业协作运作的经验,使得铁路在物流运作方面仍有核心凝聚力。

(4)中国现阶段虽然物流企业数量多,但真正从事第三方物流运作几乎仍是一片空白,这是铁路的一个发展契机。

(5)国内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的现状为这种物流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低成本扩展的基础,铁路货运业大力推广和发展物流业正逢其时。

(6)从事综合物流业务,不需要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采取低成本经营和入市原则、通过战略联盟或控股、参股或特许制的形式把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可以大大降低入市成本,也符合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渐进性转变的战略。

所以,铁路货运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完成由传统的物流企业向现代功能性物流企业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依据规模优势,积极发展物流服务,再把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完成由功能性物流企业向具有综合物流功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实现第二发展目标,达到新的升华。

3发展战略

发展物流业,从国外来看有2种实施战略:一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兴建一定数量的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相应地配置一些先进的物流设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以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功能优势去吸引客户、占领市场,从而实现物流的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这可称之为“突破性”发展战略。二是在原有的设施、设备基础上先通过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和改进物流技术等去降低物流成本;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更新和改造物流设施。配置先进的物流设备,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及其网络体系,这可称之为“渐进式”的发展战略。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铁路货运业日前状况,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应选择“渐进式”发展战略,主要原因如下。

(1)虽然经过了50年的建设及20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经济发展极不均衡,铁路建设投资缺口较大。现有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对铁路货运平摊加价征收建设基金的做法来筹集。这种作法加重了货主的负担,削弱了铁路的竞争力,以致与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挤占了铁路货物运价空间,掩盖了政府责任,加重了铁路运输业的负担,目前已达到货运价格总水平的42.8%。而要在现有市场化融资比重尚不足10%情况下,大规模集资搞建设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抛弃现有的设备、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全新的物流基础设施是不现实的。

(2)对物流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大多是生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具体实施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另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奇缺,即使发展物流的硬件已具备,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造成各单位在货运市场上形成自给自足的物流过于庞大,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企业领导对“第二利润源泉”的认识不足。所以、也需要有一个逐渐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4发展对策

向物流业发展,是一项关系到企业命运的系统工程,既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又要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因素。要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优化营运模式

首先要明确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迈进的发展方向,利用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制定符合国情、路情的发展规划;其次要自觉进行企业规模重组和经营方式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筑物流起作的制度基础。

4.2找准切入点

从生产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着手,积极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并与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实现连续性、长期性的协作。加速与商品集散地、大型货物配送中心、大型超市集团和批发市场的联系协作。向高新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挺进,加大对新型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承运、配裁力度。以大中型货运站为主,以小型货运站和代办点为辅。全方位、多辐射地开拓综合物流市场,构筑与海陆宰相联接的立体式“大交通”格局。

4.3加快物流基础实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进行物流运作的基本保证。在硬件方面,要以大、中型货运站为基础,建立若干个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完善仓储功能,构筑物流运作的物质基础。软件方面,以现有通信设施为基础,建立全国联网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构筑物流运作的信息平台。

4.4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转化。目前最现实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对外合作。rt以从2个方面考虑。一是与路外的单位合作。这主要以吸引资金为目的。二是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物流企业。这样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可以更快地掌握国际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所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是解决资金问题、掌握物流技术和管理技巧的捷径。

4.5建立与完善法律、政策支持系统

铁路货运向综合物流模式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但现有的民法和工商注册法仅对运输企业开业作了若干规定和详细要求,而对物流企业如何运作尚无法律可循。为此要根据物流业与国际接轨的惯例,以符合wto有关规则为支撑,研究制订《法》,并对《铁路法》没有提及的条款加以补充;在制订铁路改革的政策时、充分考虑运输及物流发展的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迅速成立铁路运输业、物流业发展、规划、运行常设机构,以便在今后国家规范物流管理职能时抢占先机,以利于铁路物流业的发展。

总之,运输业向物流业发展,对铁路甚至在我国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特别是在实际运作方面,国内更无成型的经验可供借鉴。但铁路如能在全行业改革之际、瞄准发展物流服务这一日标,用全新的物流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积极姿态、首创我国大型物流服务企业,就一定能占据中国物流服务的主导地位。

货运物流论文:公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摘要:简要阐述了物流的定义和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然后就公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的发展转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货运;物流

1物流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现代物流业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兴起的新兴行业。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看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润源

泉”。现代物流业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传统的运输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

2物流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物流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它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美国的物流总成本为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0.6%.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其社会物流总成本,虽因国家不同而忽略有出入,但一般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1%—14%。现在尚无确切数字来说明目前我国的物流总成本究竟有多少,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但是大家都有共识的是,我们在运输和物流的各个环节,有待提高效率,进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从原料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最后到用户的物流供应链中还有大量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和积压,同发达的国家相比,比例肯定比较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我们能在物流合理化方面进行改进,降低物流总消耗,对经济的贡献将是非常客观的,所以现代物流被称为创造价值的“第三利润源”。

3公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现代物流与公路货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物流涵盖了现代经济生活中有关商品空间转移的各种经济活动。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空间转移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很多许多行业,如运输、仓储、流通、金融、信息服务等。公路货物运输是商品实现空间转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依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各种公路运输工具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的服务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物流活动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需要利用和整合相关行业资源来进行。而公路运输是物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活动最为基础且最为繁多的服务活动,因为大量的物流都必须依托公路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来完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的公路运输设施和良好、高效的公路运输服务,是物流活动开展以及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好的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物流活动就无法进行。

4公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物流行业的出现实际上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许多物流企业都是从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演变而来的。如马士基等国际知名的大型运输企业,依托其规模庞大的客户资源和运输网络,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通过物流服务的创新,提升其在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所有大型国际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之一和主要利润来源,并在企业的组织框架下形成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目前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国外的物流企业来华开办的分公司;二是新兴的民营物流企业;三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网络延伸、业务重组等途径转变形成的,如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等。这类物流企业数量较多,比例较大。可见,运输企业通过自身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提升、服务范围的扩大、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实现从传统公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升级和发展。

5公路货运企业进入现代物流领域的途径

(1)公路货运企业依托客户资源及其需求提供物流服务产品,而逐步进入物流服务领域。在计划经济时代,公路货运企业只需要简单地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包括制造企业、零售和批发企业以及其他服务企业,对商品物流活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公路货运企业只是简单地从事运送商品的服务,可能就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并在竞争中失去客户和市场。因此,公路货运企业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的提升,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2)大型公路货运企业通过内部业务整合、服务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而进入物流服务领域。成为物流企业。

(3)大型公路货运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以及联盟等方式。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进入物流服务领域。一些运输企业在规模扩张、提高竞争能力的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利用资本手段收购、兼并物流企业,或者加盟物流企业以及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达到迅速获得物流服务资源、形成服务能力、进入新市场的目的。

总之,公路货运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等方式,实现向现代物流的升级和发展。

6以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公路货运企业的发展能力

目前,公路货运行业的自身优势仍集中在运输设施和整体运力方面,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强,,散、小、弱特征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行业集中度不高,运输行业缺少产业组织,还有为数不少的运输从业者是个体户,能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竞争的大型龙头企业还很少。二是行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公路运输行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三是缺乏支持行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和能力。如人力资源,当代企业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交通运输业的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四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比较重视车辆、装载等运输和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现代化,而对运输的管理技术、组织技术、服务流程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及技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交通运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不高和发展能力的不足。是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不仅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而且也难以应对曰益开放、全球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挑战。公路运输行业这些瓶颈问题,已经使得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公路运输要加快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提升运力、增加投入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寻求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方式,以实现传统公路货运行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和升级,是公路运输行业加快转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引入现代物流的服务理念、运行方式、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推动传统公路货运运企业的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创造新的运输和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能力的现代化企业,以带动运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加快发展。

货运物流论文:货运企业物流经营

一·物流管理学产生和发展及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这部分中,首先介绍物流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然后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物流系统、物流分类和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接下来讨论物流技术的有关内容;最后简要阐述运输对现代物流的重要性。

物流管理学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系统管理科学的新的重要分支。

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看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润源泉"。物流管理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

物流管理学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①,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产生的是"PD"的概念,"PD"--"PhysicalDistribution",是指从生产厂家到用户的"货物配送"(也译成实物分销)。六十年代,当西方管理科学的重心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到非生产领域,"PD"的概念开始形成,并受到重视,当时被美国企业界称之为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神童"。

到七、八十年代,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对现代工业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经济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社会物资供应系统的效率,而不是生产过程本身。而且,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不仅应包括产品制成后在从生产者到用户的货物配送的管理(即PD),而且还应包括产品生产前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商的原材料和另部件的采购、运输、仓储和库存等的材料管理(MaterialManagement也把这部分称为采购管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零部件等的运输和库存的管理(InternalInventoryTransfer),由此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管理--LogisticalManagement。

九十年代,一体化的物流发生了进一步的变革,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的概念。"供应链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到消费者结束或构成的具体网络,它涉及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制造、分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以及第三方的运送和供给"②。供应链管理使物流管理从一个公司延伸至供应链上的全部公司,同时也从内部提供材料、产品和服务扩展到外部供应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表明,当今的市场,真正的竞争不在单个的企业间,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控制,力求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或者说,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条件下,提供优良的客户服务,并以此来获取竞争优势。

总结物流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我们可以说,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人们看到,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因此,企业开始把寻求成本优势和服务差别化优势的目光转向向生产前后延伸的物流领域,并开始在这一领域里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这里需要稍加解释的是,关于"物流"一词的译法。今天,在我们国内所说的"物流"是指"Logistics",直译为"后勤"。这个词起源于西方的早期战争,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当时是指军队为维持战争的进行所需的人和物的支持保障系统。今天,这个词被英美学者借用在工商领域,是指企业对其原材料管理、货物运输和仓储、集散之间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但在翻译上,汉语"物流"一词,最初却是引自日本人对PD的翻译:六十年代,PD的概念被从美国引入日本,日本人最初把它翻译成"物的流通",后来由日本著名学者平原直改为"物流"③。八十年代初,"物流"这个词从日本传入我国,首先在我国的物资经济领域采用。九十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到中国,这时,我们仍延用了"物流"的译法④。虽然有人建议将"Logistics"直译为"后勤",以区别与PD的不同,但笔者认为,考虑到从PD到Logistics虽然有内涵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基本是物流概念在外延上的延展,因此沿用"物流"的译法不会产生实质上的歧义,而且,"物流"一词更形象和贴切地反映了当今它在工商领域所代表的(它所仅仅代表的)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在从其生产地到消费地所进行的用户服务、需求予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料搬运、定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仓库管理以及废物处理等一系列以物为对象而施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这样的译法不仅比译为"后勤"更接近原词所代表的内容,也避免了汉语"后勤"中所包含的那些与此无关的,诸如托儿所、俱乐部、食堂、水房之类的内容。当然,近年来也有人建议同日本人一样,译成"综合物流",但靠虑到"物流"的译法已为大多数人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沿用"物流"的译法是可以的。这一观点,在物流界也得到普遍认同。

在西方,引起现代物流管理科学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以下几个直接的技术、经济和政策上的原因:

在西方,引起现代物流管理科学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原因:

一是由于产品越来越趋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的多样性和小批量化决定了配送的复杂化:

二是制造业和营销业中适时管理法(Just-in-Time,JIT)、快速反映战略(Quick-Response,QR)、连续补充战略(ContinuousReplenishment,CR)等技术的采用,引进了以时间为基本条件的物流服务,要求人们做到在库存、运输和生产、销售之间的进行严格控制与协调,以使存货量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变传统上依赖于安全库存的物流战略。

三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管理高度依赖对大量的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商用化,为物流系统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处理事务、进行评估和决策的支持处理功能。传真技术、条形码技术、EDI、卫星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水平和物流过程的透明度。

四是发达国家在运输领域广泛采取的"放宽经济管制政策(Deregulation)",使运输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物流创新层出不穷。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的外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客户服务激增、时间性成为管理的焦点、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迫使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管理。可以说,从世界范围看,在当今工商企业面临的诸多战略问题中,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就是物流管理。

1-2.物流的概念、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

物流的定义。物流,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比较常用的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组织编写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物流是这样表述的:"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

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给顾客。英文中常用五个"Right"表示: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SystemsApproach)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Total-costanalysis),以及避免次佳效应(Avoidanceofsuboptimization)和成本交替应用(Useofcosttrade-offs)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物流系统。图1-1是一个典型的以生产企业为中心的物流系统,包括产前的对原材料等的采购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管理和产后的货物配送管理。对一个生产企业来说,产前的材料管理和产后的货物配送,也分别被称为进界(输入)物流(InboundLogistics)和出界(输出)物流(OutboundLogistics)。如图所示,系统中除了"物"的流外,还包含另外两个无形的"流":一个是增加值流,另一个是需求信息流。

物流的分类。物流大体上可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较大空间范围的物流活动,如社会物流系统、国民经济物流系统、国际物流系统、城市物流系统等。而微观物流研究的主要是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如通常人们说的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等。

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物流技术是物流各项功能实现和完善的手段。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站场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物流软技术可以使在物流硬技术没有改变的条件下,最合理最充分地调配和使用现有物流技术装备,从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应该说,物流技术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全新的技术。如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信息技术等,都是早已存在的,只是由于物流科学的出现,才从理论上更深刻地阐明其意义,并使这些技术如今自觉地向着物流科学的方向发展。物流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如以运输设备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为中心的集装系统机械的开发;仓储和装卸结合一体的高层自动货架系统的开发;以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中心的情报信息处理技术与运输、仓储、配送中的物流技术在软技术方面的结合;运输与仓储技术相结合的生鲜食品高质量运送技术等等。

1.运输技术

运输是物流中的"流",是物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运输技术包括车辆技术和运输管理技术。为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载货汽车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专用化和集装化,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在车身方面,为了装货和卸货的方便,发展低货台汽车,特别是用于配送的箱式货车,多采用车轮数较多而车轮直径较小的低货台车,以使车厢内部装载货物的高度增大,使车厢内部装卸作业变得容易。软体箱式车、帘式车也是常用的车型,不仅装货和卸货方便,而且车辆自重大大降低,从而提高运输效率。此外,各种专用货运车辆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如专门运油及粉状货物的罐装车、冷冻冷藏车、牲畜运输车、家具运输车、服装运输车、垃圾废料运输车和专门运送制造厂出厂新车的运输车辆。运输管理上,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光导纤维通讯技术等的采用,运输生产向自动化管理系统发展,如GPS车辆跟踪定位系统、CVPS车辆运行线路安排系统等,使运输管理自动化、科学化。

2.仓储技术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调节、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另一个中心环节,特别是作为配送中心,大量的货物在这里分类、拣选、存储、配送,使配送中心成为促进各物流环节平衡运转的货物集散中心。仓储技术包括仓储设备和库存管理技术。在仓储设备方面,高层货架仓库是当前发达国家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仓库,货架可达30-40m高,具有20-30万货格,用计算机进行集中控制,采用自动化管理和机械化进行存取作业。近年来,随着装卸搬运机械的发展,各种专用仓库和综合仓库都向着保管和装卸结合为一体的高层自动化货架系统发展。关于仓储的软技术,特别是库存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3.搬运装卸

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如运输和存储等,是靠搬运装卸活动联结起来的,物流活动其它各个环节的转换也要通过搬运和装卸来完成。因此搬运装卸机械成为高效率作业的重要环节。物流系统中,搬运装卸不仅频繁而且作业内容复杂,因此,搬运技术和相应的设备也呈现出多样化。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各式各样的叉车。装卸的对象又大体上分为原材料和成品。对于成品的装卸通常使用单元化装载(unit-loadconcept)。单元化装载的概念是指把许多分立的小货箱集中到一个大托盘(palletload)上,以提高装卸和移动的效率。托盘化是物流集装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实现物流过程的装卸、存储等作业的机械化的基本条件。

4.包装技术

过去认为包装就是保护商品的质量和数量的工具,而在物流中包装又赋予了便于运输、便于保管和增加销售手段的内容。包装技术包括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和包装方法。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是:比重轻,机械适应性好;质量稳定,不易腐蚀和生锈,本身清洁;能大量生产便于加工;价格低廉。目前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纸与纸制品、纤维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以及防震材料等。包装设备方面,传统的包装方法以人工为主,目前出现了各种包装机械及包装容器的自动生产线,使包装的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包装还涉及防震、防潮、防水、防锈、防虫等技术。

5.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是现代物流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一般来说IT包括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通讯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在物流运作中,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运用微机技术进行的订货管理、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管理、运输车辆及运行管理、以及工厂和配送中心的选址分析,POS(或称EPOS,时点销售)技术、和用于数据采集的条码技术和扫描技术,等等,都是IT在物流中的具体运用形式。IT提供了对物流中大量的、多变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及时的采集、分析和处理的功能,它大大提高了信息反应速度,增强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和客户服务的水平。

运输是物流不可或缺的环节。物流系统是通过"运输"完成对客户所需的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的"库存"(Inventory)的地理上的定位的。一般来说,运输成本也是目前物流总成本中最大的成本项。我们以美国的情况为例:1994年美国的运输开支为4250亿美元⑤,占当年美国物流总成本的58.2%。从欧洲发达国家的情况看,运输成本,一般也都会占到物流总成本的1/3以上。因此运输的合理化在物流管理中十分重要。

不仅如此,由于物流管理的目的是,在总成本最低的条件下,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因此,企业通常会采用JIT(JustinTime)适时管理法,以及快速反映战略等,力求使物流系统维持在一个最低的库存水平,甚至是库存为"零"。这种情况下,不仅对运输成本,而且对于运输服务的时间性要求都是很高的。在JIT体系之下,"产品完工那一刻正好是要运输给顾客的那一刻;同样,材料、部件等到达某一生产工序时正是该工序准备开始生产之时。没有任何不需要的材料被采购入库;没有任何不需要的半成品被加工出来。所有的"存货"均在生产线上。由此使存货降到了最低限度"⑥。实施JIT管理,不仅取决于生产企业内部,更重要的取决于物流服务的水平。只有当生产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原材料、零部件,就能供给什么样的原材料、零部件;什么时间需要就能什么时间供应,需要多少就能供应多少时,企业才能真实现库存为零。因此采用JIT管理体系,需要运输服务保证即不滞后,也不提前地,按质按量地,把所需要的东西运到所要求的地方。这一方法在制造业和商业领域的广泛采用,无疑对运输服务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二.发达国家公路货运企业如何融入物流发展进程及物流服务的专业化、集中化发展趋势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综合性地论述了物流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一部分里,我们将从实践的角度着重阐述物流的发展对发达国家公路货运业的影响,和发达国家的公路货运企业如何融入物流的发展进程。我们将以英国的情况为案例进行分析,并从中归纳引伸出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和给予我们的启示,最后,为了从运输组织上更好地了解运输企业可以提供的物流运作,我们总结一下欧洲公路运输企业融入物流所提供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形式。

2-1.英国公路运输企业是怎样进入零售商业物流供应链的?

英国的物流服务,最有特色的,也是做得最成功的部分是同食品零售商业结合在一起的货物配送。

七十年代以后,英国的食品零售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大批超级市场,遍及全英各地。这些超级市场又分属几个最有名的超市集团,如Tesco、Sainsbury''''s、Safeway、Marks&Spencer、AsdaandIceland。每家超市集团下都有上百到数百家超市门店。由这些超市提供的食品量占整个食品销售市场总量的很大比例(因此,争取到对这些食品的运输,即争取到很大的一块食品货运市场)。这些超级市场集团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八十年代以来呈现了两个对物流发展具有影响的趋势:

第一个发展趋势是,各个超级市场为了增加盈利,千方百计扩大营业面积,而减少库存面积。他们采用JIT适时管理法,由配送中心为本地区的若干家超市提供仓储和送货,而大部分超市自己的店后基本没有库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条形码技术、POS技术等在商业中的应用,使得这些超市能够运用JIT管理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面积,甚至使库存为"零"成为可能。这些超市的基本运作方式是,每当顾客从货架上取走一件商品,在经过计价器时,售货员的扫描笔在商品的条形码上一划,即形成如下的结果:(1)计价:单价,总价,付帐及找钱,并打印出单据;(2)在该超市的商品总量清单中自动减去一个该商品量。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第二个结果,正是由于这一功能,使得商店经营管理者不需人工清点,在任何时候都能方便地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店里货架上已经售出了多少货物,还有多少货物,以及还需补充多少货物。于是,当晚上商店关门时,计算机立即可以显示并打印出一张所需补充的货物品种和数量的清单。由于计算机联网,该店第二天所需补充的货物清单也立即传到了集团总部,并由总部下达给地区的货物配送中心,或者直接传给地区配送中心。当晚,配送中心按所需清单进行配送,第二天上午商店开门时,货架又被重新放满。因此,商店可以不要库存,直接依赖于地区的配送中心,而一个配送中心往往负责本地区内所有该超市集团零售店的配送业务,因此各个商店都能尽可能把原先用作库存的面积扩充为商品销售面积,以增大营销额。

由于库存面积的减小,直接导致零售商对可靠的、高质量的运输的需求和依赖,从而也导致了竞争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

第二个发展趋势是,商家开始启用"ThirdPartylogistics",即"第三方物流"。在英国,如前所述,多数超市集团一开始是自己既经营商店业务又拥有自己的车队、仓库,经营运输和仓储库存。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家们开始注意到他们自己并不是经营车队和库存管理的行家。为了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在自己的主要业务(CoreBusiness)上,同自己的主要对手开展竞争,一些商家开始把一些自己不十分在行的,诸如运输、仓储这样的业务交给"第三方"经营。当然,商家们所选择的"第三方"都是那些十分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运输和仓储企业,这些企业经营起来自然比他们自己经营要得心应手,服务质量更高,也比他们自己经营更经济合算。这样,一小部分比较好的运输企业便开始进入某些超市集团的物流链中,他们从帮助商家经营运输做起,尔后,逐步扩大到经营仓储、包装加工和配送等业务,成为这些商家的经营伙伴。到九十年初,在英国的货物配送领域,由"第三方物流"承担的营业额已占货物配送市场总份额的32%,而到1997年,在英国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已达到70%以上。

Tesco现在是英国第一大食品超市集团,但在一九九五年前它还排在名声显赫、独领风骚数十年的Sainsbury''''s之后。1991年Tesco在全英有8个地区配送中心。过去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全是由来Tesco自己经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它逐渐把配送中心业务交给"ThirdParty"承担。全英最大的公路货运企业NFC所属的ExelLogistics就是一个专门承担物流服务的"第三方"。1991ExelLogistics承担了Tesco的两个地区配送中心的全部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任务。其中一个设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交界的Chepstow,紧靠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它负责向英国西南地区的53个Tesco超级市场提供配送。这个配送中心每年处理2700-3000万箱货物的存储和配送,扣除各种公共假期,平均每天要处理近10万箱货物的进货、储存、分装、转运、配送等。其工作场面紧张、繁忙,看似错综复杂、眼花缭乱,其实忙而不乱、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在该中心存储和配送的货物主要分两类,一类货物在库内存放不超过24小时,当天白天进,当天晚上出,如蔬菜、水果等,另一类货物在库内存放超过24小时,如冷冻食品、罐头食品等。货物按常温、冷藏、冷冻三种条件进行存储和运输,不仅在仓库按不同的温度存放,运输车辆也是配有三中不同温度的专用车辆。

一般来说,配送中心的业务与一般仓库不同,一般仓库的主要功能是存储货物,而配送中心不仅包括货物的存储,而且包括货物的分装、拣选、包装、配送等。配送中心的货物流动性很大,大部分不超过72小时,象蔬菜、水果类货物总是当天下午到,当天晚上出,只有一些罐头类食品、冷藏食品以及一些洗涤、卫生用品等会在配送中心存放稍长一些的时间。

在1991年,以货运起家的NFC公司,在英国已经争取到22个象这样的为超市集团服务的配送中心的工作,包括前面所说的各大超市集团。不仅在为零售超市提供货物配送方面,在服装、家具以及报纸等的配送领域,NFC也不断拓展自己的物流服务。曾作为英国国家货运公司的NFC,在七十年代末,经营方式上以传统的货运经营为主,公司处于全面亏损,经过十年调整,NFC一方面实行股份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物流服务,到1991年全公司营业额达到17亿6千英镑,利润达到1亿多英镑,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物流的营收占了公司整个营收的近三分之一(29%),而利润则占到37%,物流服务与运输和搬家服务一起构成英国最大的货运公司经营业务的三大支柱。九十年代NFC的物流业务继续发展,1998年NFC卖掉自己赖以起家的、经营传统公路运输业务的BRS(BritishRoadService,英国公路运输公司),而将主要精力投入ExelLogistics的物流服务的发展上。实际上,不仅在同商业结合方面,发达国家的公路运输企业在与制造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方面也有许多发展和创新。所有这些发展和创新,都基于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单纯的运输经营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运输企业要向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转化。2-2.英国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给我们的启示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公路运输企业这些年来在物流业务方面的开拓和进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而引起的:如在制造业中采用JIT即时库存管理,在商业零售业中由大型连锁商场和超市集团形成的供应渠道和配送方式的变化,和广泛采用的POS技术、快速反应(QR)货源跟踪战略等,都直接影响到对运输服务所提供的内容和质量的要求,呼唤着新的、高层次的运输经营方式和运作方式的出现。外部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上的成熟给运输业进入现代物流创造了条件,运输业要及时看到这些需求上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业务,满足社会需求,发展物流服务。从发达国家的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

1·物流需求的专业化、集中化发展趋势,促使公路货运企业转变经营战略,从单纯的"车轮"公司转向提供多种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

随着竞争的激烈,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物流服务也在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由于商品的经济圈越来越大,由于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大量高科技的融入,物流管理越来越以其专门的技术能力和运作本领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因此,一方面工业、商业企业用户开始把自己"主业"(CoreBusiness)以外的其他业务都"租"出去,由"第三方"去做,从而逐渐形成了综合性的物流服务需求市场。另一方面,一些条件较好的运输企业,看准方向,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从单纯的"车轮"公司,迅速转向以运输本业为基础,同时提供包括仓储、包装、配送、订货等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他们从帮助用户经营运输做起,逐步扩大到配送和物流服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运输企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他们进入用户的供应链,从提供单一的服务项目,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专业的"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3PL)。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第三方物流"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它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第三方物流"主要是由一些有实力的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信息业的企业和生产、销售企业的物流部门发展起来的。从运输企业发展起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般都是原来的一些大型运输企业的分公司,在利用运输资产的基础上,扩展运输功能,提供更为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一般来说,由运输公司或者"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两种方式,或者是以产品定向的物流服务,或者是以客户定向的物流服务。所谓以产品定向的物流服务,是把有相似需求的客户服务聚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提供的主要是基本服务,如运输、仓储等等;以客户定向的物流服务,是针对单一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综合性的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提供的常常是包括基本服务,也包括增值服务。比如有一些公司不仅承担运输服务和仓储服务,而且还提供一系列附加的创新服务和独特服务,如产品的分类、包装、存货管理、订货处理、甚至包括网络设计等等,来满足特定客户的独特需求。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最终能够成为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物流服务,参与复杂并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

2·运输企业同用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当用户不再拥有自己的车队和仓储、库存,而全部依赖于"第三方"为他和他的客户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时,用户和"第三方"--运输企业间形成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他们的利益被拴在一起。他们不是对手,他们是伙伴--以各自的长处相组合而形成的、对自己和对方都有利的伙伴关系。

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一方面使用户减少了物流经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有了稳定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另一方面使运输企业有了可靠货源保证,降低了经营风险。这样的模式,消除了供应链中的迂回、浪费和重复,提高了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使双方在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得更加巩固。这种模式的出现,是人们逐渐注重合作性的优势。合作能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共生促进双赢。

3.物流服务的发展使营业性专业运输力量得以发展,现代化大型运输企业崛起。

由于运输企业不再仅仅是只能提供单纯运输服务的公司,而是变成了能越来越多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大,因此,自货自运减少,社会营业性专业运输发展壮大。从英国的情况看,自八十年代以来,英国营业性专业运输所承担的运量持续上升,而自货自运部分所承担的运量则基本维持在七十年代的水平,没有发展。不仅在英国,欧洲大多数发达国家情况均类似,营业性专业运力承运比重远远高于自货自运部分。图2-2显示,除葡萄牙之外,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及12个欧共体国家的平均情况,营业性专业运输承运的比重都高于自货自运部分。

由于物流运作本身要求一定的经济规模,要求"大兵团作战",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批大型、超大型运输企业迅速崛起,形成前所未有的规模。如欧洲排名前九位的超级运输企业,其年营业额都在10亿英镑以上(约合人民币120亿元)。在北美、澳大利亚也都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很高的超级运输企业。因为只有这些大型、超大型企业才能聚集起雄厚的资金、完备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管理人才,有能力、有实力采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为物流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运输保障。当然,近十几年来,大型、超大型运输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崛起,也同其它发展因素有关,如实行放宽经济管制政策(Deregulation)等,但运输企业在经营领域的拓展,无疑是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

4.发展物流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公路运输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进程。

运输企业在向现代物流的融入中,大幅度地、广泛地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如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IT信息技术的应用,配送网络的大规模建立和合理布局,各种高效专用车辆和仓储、装卸、包装设备的配置等,这是前所未有的,它极大地促进了公路运输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进程。

2-3."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服务的组织经营形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物流运作中,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公路运输企业该怎样同用户结合,为用户服务,我们剖析一下由"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组织经营形式。图2-3是詹姆斯·库珀等所著《欧洲物流》中归纳总结的欧洲一些国家在物流运作中由"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形式。

货运物流论文:简述铁路货运和物流发展思考

摘要:论证了基于物流大系统的铁路货运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阐述了适合我国国情和路情的综合物流模式,提出了发展战略和几点具体对策。

21世纪,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些有一个强大、高效的物流系统支持。由十运输是担负起物流产业的载体。所以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所扮演的支撑角色将更加重要。基于我国目前铁路货运业发展现状反国际化物流发展的趋势。铁路货运业要适应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迅速进军物流服务业。

1铁路货运向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

现代物流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生产企业提出原料和产品库存为零的需求,为将人才、资金、设备和精力投入到企业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中、而把原料和产品的采购、仓储、运输和配送交给专业的公司办理。近年来。国内一些合资、独资和国有生产企业已开始采取招标的方式,将其全部产品的仓储、运输和配送委托专业的运输企业办理。物流的潜力已得到社会的承认,国内外许多运输企业已进军物流服务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我国虽然有6万多km的铁路网,但是企业的条块管理和经营格局及单一的铁路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企业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国内物流的快速发展,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货源将逐渐被其它物流企业所掌握。铁路若不迅速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物流业发展,必将会作为一个纯运输企业而逐渐远离真正的货主,成为供众多物流企业选择的一种运输方式、也将逐渐任运输市场中失去主动性,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所以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已迫在眉睫。

2发展目标

2.1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到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指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阶段,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二是第三方物流。是指出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一些条件好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等将会抓住机遇、进入用户的物流系统,从提供单一的服务项目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第三方物流虽然是只有10~15年历史的相对年轻的行业。但其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已经使它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在美国为近*%,在欧洲为76%。因此,物流服务专业化的趋势是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和迅速发展。三是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

第二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理论为中国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2综合物流模式适合中国国情、路情

物流企业按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功能,可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可叫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如:运输业、仓储业、流能加工企业等。而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铁路货运业就属于功能性物流企业。

按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来区分、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企业。物流自理企业就是一般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可以分成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和流通加工业。

铁路货运业是传统的功能性物流企业(自理物流企业),但却具有向综合物流服务发展的优势。

(1)规模优势。铁路作为全国最大的陆地运输企业,几十年自理物流运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遍及全国的线路网络和结点(点)及高效的通信系统。

(2)资产雄厚。铁路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是全国运输业中最雄厚的,并且拥有专业性银行和若干家上市公司;作为最大的基础性专业物流企业,在获得世行第三世界发展贷款和国家政策性资助方面有较大优势。

(3)具有核心凝聚力。由于铁路在陆地运输中的主导地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统购统销时铁路与各运输企业、工业、商业和物资企业协作运作的经验,使得铁路在物流运作方面仍有核心凝聚力。

(4)中国现阶段虽然物流企业数量多,但真正从事第三方物流运作几乎仍是一片空白,这是铁路的一个发展契机。

(5)国内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的现状为这种物流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低成本扩展的基础,铁路货运业大力推广和发展物流业正逢其时。

(6)从事综合物流业务,不需要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采取低成本经营和入市原则、通过战略联盟或控股、参股或特许制的形式把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可以大大降低入市成本,也符合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渐进性转变的战略。

所以,铁路货运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完成由传统的物流企业向现代功能性物流企业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依据规模优势,积极发展物流服务,再把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完成由功能性物流企业向具有综合物流功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实现第二发展目标,达到新的升华。

3发展战略

发展物流业,从国外来看有2种实施战略:一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兴建一定数量的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相应地配置一些先进的物流设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以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功能优势去吸引客户、占领市场,从而实现物流的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这可称之为“突破性”发展战略。二是在原有的设施、设备基础上先通过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和改进物流技术等去降低物流成本;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更新和改造物流设施。配置先进的物流设备,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及其网络体系,这可称之为“渐进式”的发展战略。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铁路货运业日前状况,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应选择“渐进式”发展战略,主要原因如下。

(1)虽然经过了50年的建设及20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经济发展极不均衡,铁路建设投资缺口较大。现有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对铁路货运平摊加价征收建设基金的做法来筹集。这种作法加重了货主的负担,削弱了铁路的竞争力,以致与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挤占了铁路货物运价空间,掩盖了政府责任,加重了铁路运输业的负担,目前已达到货运价格总水平的42.8%。而要在现有市场化融资比重尚不足10%情况下,大规模集资搞建设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抛弃现有的设备、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全新的物流基础设施是不现实的。

(2)对物流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大多是生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具体实施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另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奇缺,即使发展物流的硬件已具备,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造成各单位在货运市场上形成自给自足的物流过于庞大,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企业领导对“第二利润源泉”的认识不足。所以、也需要有一个逐渐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4发展对策

向物流业发展,是一项关系到企业命运的系统工程,既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又要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因素。要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优化营运模式

首先要明确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迈进的发展方向,利用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制定符合国情、路情的发展规划;其次要自觉进行企业规模重组和经营方式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筑物流起作的制度基础。

4.2找准切入点

从生产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着手,积极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并与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实现连续性、长期性的协作。加速与商品集散地、大型货物配送中心、大型超市集团和批发市场的联系协作。向高新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挺进,加大对新型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承运、配裁力度。以大中型货运站为主,以小型货运站和代办点为辅。全方位、多辐射地开拓综合物流市场,构筑与海陆宰相联接的立体式“大交通”格局。

4.3加快物流基础实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进行物流运作的基本保证。在硬件方面,要以大、中型货运站为基础,建立若干个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完善仓储功能,构筑物流运作的物质基础。软件方面,以现有通信设施为基础,建立全国联网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构筑物流运作的信息平台。

4.4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转化。目前最现实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对外合作。rt以从2个方面考虑。一是与路外的单位合作。这主要以吸引资金为目的。二是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物流企业。这样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可以更快地掌握国际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所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是解决资金问题、掌握物流技术和管理技巧的捷径。

4.5建立与完善法律、政策支持系统

铁路货运向综合物流模式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但现有的民法和工商注册法仅对运输企业开业作了若干规定和详细要求,而对物流企业如何运作尚无法律可循。为此要根据物流业与国际接轨的惯例,以符合wto有关规则为支撑,研究制订《法》,并对《铁路法》没有提及的条款加以补充;在制订铁路改革的政策时、充分考虑运输及物流发展的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迅速成立铁路运输业、物流业发展、规划、运行常设机构,以便在今后国家规范物流管理职能时抢占先机,以利于铁路物流业的发展。

总之,运输业向物流业发展,对铁路甚至在我国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特别是在实际运作方面,国内更无成型的经验可供借鉴。但铁路如能在全行业改革之际、瞄准发展物流服务这一日标,用全新的物流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积极姿态、首创我国大型物流服务企业,就一定能占据中国物流服务的主导地位。

货运物流论文:现代物流理念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探析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转型迫切需要现代物流理念的支撑,尤其是对于铁路货运来说,其深受传统物流模式的影响,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势下的物流货运需求,进行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具体分析了现代物流理念下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旨在为提高铁路货运效率与质量,增强铁路货运的竞争力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理念;铁路货运组织;改革

0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分工更加精细化,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物流需求迫使企业转变物流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物流方式与技术,提高产品的周转效率,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效益。铁路货运作为物流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样化的运输方式中有着突出的优势。为了铁路货运的市场化运营,必须进行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利用现代化物流理念,构建多维度、综合化、规范化的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现代物流的简单介绍

现代物流中引进了准时化与精细化管理等理念,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能动性有机整合了分散的物流环节,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模式,该模式物流成本较低,同时客户可以享受到个性化与增值服务,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将供应链中上游原材料与下游消费者有机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以全球化服务为目标,形成整体网络。市场经济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扩展到了全球范围内,使得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实现了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各国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正在朝着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多功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2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

将现代物流理念融入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中,实现各个物流环节的全局掌握,并合理化配置与利用设备资源,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系统化、标准化的货运组织。另外,将更大市场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与客户共赢的最终目标。

2.1构建货运组织一体化的新型信息系统

根据当下我国货运的发展需求,结合铁路货运能力强、经济性好的优势,构建组织一体化的新型信息系统,集成客户需求、物流服务及费用结算等诸多技术问题的处理与决策,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时效性,进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货运服务。货运组织一体化的新型信息系统的架构。①门户信息网站与客户服务系统。该子系统是的主要功能是将物流各环节的运作情况实时、有效地传递给客户和上下游企业。其涵盖了各项编码、货物量与状态、销售需求量等内容,其中编码包括原材料编码、半产成品编码、产成品编码等。客户利用该系统实现自动订货,对货物状态、库存量、货物运输状态进行实时查询与跟踪。该系统还设置了服务评价模块,客户可以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优化货运组织。②增值服务系统。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货物的分拣、包装、加工、理货等有效衔接,处理分析数据采用的是全程代码化,能够将连续作业口令实时传达,并更新供客户实时查询追踪的物流信息。③运输系统。运输系统以准时化供货为目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合理化的货物调度及组织货物输送作业;采用GPS定位技术实时监控货物运行、整理、换装等作业,防止出现丢失和遗漏货物的问题;以合理化的公铁联运来进一步实现无缝衔接式运输。④资金结算系统。资金结算是物流的关键环节,关系着铁路事业的经济效益。资金结算系统分为2个模块:一是客户费用结算模块,是一种综合结算模式,集合了货物重量、附加费用、仓储时间、运输距离及车次等参数,主要负责及配送,同时也可兼顾替客户结算货款;二是企业内部财务模块,服务于企业资金的运转,包括决策、计划及控制。

2.2现代物流中心结合倒拉式组织管理模式

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铁路行包快运专列逐步建设运营,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推动铁路大型货运基地发展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现代物流中心,将货物的运输、仓储、加工及配送融为一体,奠定了倒拉式管理模式可操作性的基础。倒拉式管理模式结合了现代物流准时化理念,倒置生产工序,以销售商为开始,原料商为最终环节。所以铁路货运部门应依托现代物流中心,利用信息系统,构建倒拉式货运组织体系,实施包含了客户服务、运输服务、增值服务的管理流程。①客户服务:解决客户有关物流问题的全部作业。铁路货运可为客户提供自动订货、货物实时追踪、原料物流设计等多样化的服务,同时,还将服务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咨询、物流系统设计等层面上。②运输服务:服务范围涵盖了货物装车至送达到指定地点的全部作业。铁路货运运输服务开始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其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运输服务扩展到了联系客户生产经营活动的上下游企业,极大地降低了内耗与资源浪费,实现了最优化的供应链整体效益。③增值服务:货物进出现代物流中心的全部作业,其由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多个单元构成,其中任何单元或几个单元相结合便可构建增值服务系统。

2.3铁路货运现代化配套技术

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除了强化信息系统、作业流程、服务理念外,还要在加强硬软件环境,将现代化设备及技术的优势切实发挥出来,从根本上保障货运组织的效率和质量。其中,硬件环境主要包括设施技术、机械技术、设备技术以及材料技术,其中设施技术是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中心,包含配送、包装加工、自动立方仓库。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运输体系的合作,建立综合运输枢纽,比如吞吐能力强大、功能先进、物流作业效率较高的公路货运站、港口、码头、机场;机械技术主要是使用高度自动化的装卸机械、加工机械以及包装机械等,同时还包括类型多样化、高运速、大运量的铁路货运列车;设备技术包括GPS、卫星通信、RF、智能机器人等;材料技术主要是现代化集装材料、包装材料的使用。另外,结合社会发展新形势,构建新型机械设备保障体系,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状态修设备维修体制,确保设备的运行效率、维修水平满足铁路货运组织的要求,保障铁路货运组织的效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应构建货运组织一体化的新型信息系统以及现代物流中心结合倒拉式组织管理模式,并利用配套的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货运组织的高效运行,增强铁路货运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郭志超 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北站